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企业薪酬管理

企业薪酬管理

时间:2022-08-03 10:51:23

企业薪酬管理

第1篇

关键词:薪酬管理;企业绩效;问题分析

一、引言

随着现代企业竞争的加剧,企业为了提升竞争能力,不得不从有关竞争能力的各个环节入手,着手强化企业的薪酬管理,调动和提高企业员工的积极性。薪酬管理是企业管理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是改善企业绩效的一种重要方式。一般而言,薪酬管理是员工激励的关键环节,好的薪酬管理手段能够有效提升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能够留住员工。然而尽管薪酬管理逐渐受到重视,但是也发现企业薪酬管理过程中仍然有很多细化的问题还有改进的余地,不利于薪酬管理整体的水平和整体质量的提升,这样是不利于薪酬管理服务于企业管理的绩效。对企业来说,关注薪酬管理中的问题,从提升薪酬管理水平和薪酬管理质量上入手解决薪酬管理中的问题,是必要的也是极具意义的。为此,从中小企业薪酬管理这个方向为切入,分析企业薪酬管理中现实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薪酬管理的改进策略,以便于更好的推动企业改善薪酬水平,提升整体业绩。

二、中小企业薪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中小企业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前我国就业的重要来源。中小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对于整体经济形势具有关键作用。但是当前中小企业在薪酬管理中存在诸多的问题和具体的矛盾,化解中小企业具体问题需要从多方面进行考量,具体而言:

(一)薪酬管理粗放,未能从企业战略层面考量

从一定程度讲,企业的薪酬是企业发展中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薪酬管理需要从薪酬发展的具体环节入手,解决薪酬管理中的具体难题。从当前企业薪酬管理看,薪酬管理方式整体过于简单,薪酬管理不能够有效服务于企业的发展战略。当前中小企业发展中薪酬管理的突出环节就在于未能够重视企业的战略方向,不注意企业的战略选择,从而把战略管理简简单单的看成是一种简单的方式,不利于薪酬管理达到应有的水平和高度,不利于企业薪酬水平的改善。

(二)薪酬比例失调,未能够有效调动员工积极性

在中小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为了控制企业的成本,大多采用的是固定成本的方式,简单的薪资结构,简单的薪酬管理手段,从而使得企业能够减少管理成本,也能够控制开支。但是这种管理方式的弊端就在于不能从全面的视角上看待企业的整体发展,从而使得企业的分析缺乏依据,企业的管理不注意具体问题的解决。从企业长远角度看,只有合理的薪酬结构才能够有效的解决薪酬中存在的问题,才能够在薪酬手段上有一定的改善和改进,如果具体的薪酬手段和薪酬结构都不能够合理的解决,自然难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三)薪酬管理缺乏公平性,奖惩制度上执行不严

薪酬管理的设计应该是让企业员工能够得到合理的薪酬,让努力能够获得应该有的回报,但是这种薪酬管理的问题就在于薪酬管理不能够及时解决企业的问题,忽略了企业管理的关键性因素,从而使得企业管理上缺乏公平性,不注重整体的绩效和整体水平提升。一般而言,良好的奖惩制度能够有效改善企业整体面貌,能够促进企业的发展,但是从奖惩方式来说,奖惩方式如果不能够体现员工的工作水平,那么这种方式是缺乏公平性可言的,不能够带动企业的发展,也难以解决企业的实际难题。未来企业的发展注定是一个注重薪酬和注重体现个人素养的一个时代,不注重薪酬,不注重体现企业的管理水平,那么企业的发展会受到一定的阻碍,从而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三、中小企业薪酬管理优化措施

(一)优化薪酬管理方案,将薪酬与企业战略结合

中小企业薪酬管理上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但是薪酬管理与企业的战略挂钩是必然的。现有的水平和条件下,让薪酬管理更好的服务于企业的发展,更好的协调企业薪酬中的相关问题,自然而然能够解决薪酬管理中存在的一些具体问题。协调薪酬管理,一方面是为了调动企业的员工更好的服务于企业,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是更好的解决企业发展的相关问题的关键,需要从总体的角度去协调,从全方位的视角上去审视,这样才能够让企业的薪酬结构更加合理。

(二)改善薪酬管理比例结构,更加注重调动员工积极性

现有中小企业发展中,固定工资比例过高,缺乏奖励资金,使得企业管理上薪酬未能够有比较好的化解方式,在这样背景下,注重改善薪酬的比例结构,能够更加全面和整体的协调薪酬发展方式,能够解决企业薪酬管理中存在的难题。当前的发展上,企业的薪酬管理应该为企业的发展服务,应该注意改善薪酬管理的结构和薪酬管理的整体构造,固定工资能够让员工有一定积极性去协调企业工作,同时,需要通过激励机制进行弥补,良好的激励机制能够协调企业工作发展实际,能够提升企业管理的整体水平,能够保障企业的发展,调动员工积极性。

(三)严格执行奖惩制度,维护薪酬体系公平性

从企业的薪酬管理上看,薪酬管理能够保障企业的发展水平,更大程度上说是要有合理的制度保障,特别是能够维护比较合理的制度体系,让制度说话,让制度调动人的积极性,才能够有效保障企业的发展。企业的薪酬结构中奖惩制度是维护企业核心利益的保障,是改善企业发展格局,改变企业发展方式的重要方法,能够合理的解决企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能够协调解决企业发展中奖惩制度的相关议题。构建科学的薪酬体系,能够保证薪酬水平在合理有效范围内,这样是一种比较良性的发展流程。企业的发展只有步入良性的轨道才能够更好的保障发展水平。总体而言,发展中有诸多的问题,发展上有诸多的难题需要解决,协调企业发展薪酬管理,健全薪酬管理方式,才能够更加合理有序的解决薪酬管理上存在的实际难题,才能够保障薪酬管理在合理水平。薪酬管理需要从全面审视才能够更好推动企业发展。

参考文献:

[1]乔姗.我国中小企业薪酬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J].商情,2012(8).

第2篇

关键词:薪酬管理;问题;对策;创新

一、企业薪酬管理的功效

21世纪是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是人力资源激烈竞争的时代。人力资源被越来越多的企业作为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和竞争优势的源泉,如何获得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已经成为企业界的共识和难题,其中最为复杂和困难的就是企业如何进行有效的薪酬管理。薪酬管理要服务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总体发展战略,还要协调薪酬要素之间的关系,通过薪酬制度的贯彻实施,积极调整企业内部的劳动关系,稳定员工队伍,不断提高员工专业素质,激发员工的工作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所谓薪酬管理,是指一个组织针对所有员工所提供的服务来确定他们应当得到的报酬总额以及报酬结构和报酬形式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就薪酬水平、薪酬体系、薪酬结构、薪酬构成以及特殊员工群体的薪酬做出决策。同时,作为一种持续的组织过程,企业还要持续不断地制定薪酬计划,拟定薪酬预算,就薪酬管理问题与工会或员工个人进行沟通,同时对薪酬系统的有效性做出评价并不断予以完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薪酬收入是绝大多数劳动者的主要收入来源,它对于员工及其家庭的生活起着十分重要的保障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员工及其家庭的生活状态和生活方式。

应该说薪酬也是企业和员工之间的一种心理契约,这种契约通过员工对薪酬的感知而影响员工的态度、行动以及绩效结果,从而产生奖励作用。

员工的薪酬水平,往往代表了其在企业甚至是社会中的地位和层次。因此薪酬同时也成为对员工个人价值和成功的一种识别信号。

员工的薪酬还起着吸引、保留、奖励企业优秀员工的作用,同时能够有效地引导员工的态度、行为和绩效结果,使员工的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相一致,从而提高企业的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率,改善和提高企业的经营成果

员工的薪酬也会对员工的工作态度和行为产生很强的引导作用,因此,合理的薪酬政策有助于塑造和强化良好的企业文化。相反,如果企业的薪酬政策与企业文化或价值取向之间存在较大的冲突,则将会是对企业文化和价值取向的一次重大挑战。

员工的薪酬可通过作用于员工、团队和企业整体来创造和变革相适应企业新的环境,使企业目标与个人目标尽快统一到一起,从而有效地推动企业变革。

二、企业薪酬管理实施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论语》云:“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不患寡而患不均说的是不怕少就怕不公平。一个完善的薪酬计划应该是公平和效率的平衡体。

薪酬是满足多种需求的手段,提高薪酬支付数额是一个通过这些需求使薪酬具有激励作用的办法,但它受到企业人工成本的约束。于是,我们就必须在影响薪酬效果的另一个因素上做文章,即“公平”与所期望的薪酬判别。根据公平理论,只有当本人所得的薪酬与本人的投入的比值比上作为比较的另一个人的薪酬与作为比较的另一人的投入的比值,员工的薪酬才可能产生激励。根据期望理论,薪酬的激励作用可用下面的式子表达。

激励力=效价×期望值

即只有当对合理薪酬的渴望(效价)同实现该薪酬的概率(期望值)的乘积达到预想,才可能产生激励。

根据薪酬工具的作用,即薪酬具有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的两重性质,以及公平理论和期望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可以得出,如果薪酬超过了满足低层次需求的限度,它就具有了进一步的激励作用。这种薪酬的激励作用与其说是来自薪酬的多少,不如说是来自薪酬的差别。这种对公平差别的渴望反映了个体对保障、归属、尊重乃至自我实现的需求。这一点可以从现实工作中围绕薪酬的不满大多来自于薪酬的差别上而得出,常常是三五十元的差别就会令人愤愤不平。而员工如何判断他们所期望的薪酬差别是公平的呢?笔者认为标准有三:其一是与生活的平衡,是拿自己的薪酬与自己的生活的需要相比;其二是与工作的平衡,是拿自己的薪酬与自己的工作相比较;其三是与做相似工作的其他人的比较。

因此,要求企业把薪酬作为激励手段时,不仅要重视薪酬的绝对额,更要保证薪酬差别的公平性。根据上面对薪酬激励的描述,可见,一方面假设薪酬差别的公平性不变,那么单纯地提高或降低薪酬的绝对数额,会使员工被激励程度相应地提高或下降。另一方面假设薪酬的总额保持不变,仅仅使起到杠杆作用的薪酬差别公平性向不同方向移动,也可以对员工起到不同的激励作用。因此,企业在设计薪酬系统和采用不同的薪酬激励计划时,必须同时考虑薪酬的绝对数额和薪酬差别的公平性。那么,一个完善的薪酬激励设计应考虑哪些内容呢?

⑴薪酬对外要具有竞争力。企业的薪酬水平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企业在人才市场的竞争力。只有对外部环境具有竞争力的薪酬,企业才能吸引发展所需的各类优秀人才。企业能否吸引和留住人才,企业的薪酬管理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企业在制订薪酬标准时必须考虑本地区同行业相似规模企业的薪酬水平,以及本地区同行业市场的平均薪酬水平,尽量使企业的薪酬具有竞争力,能够吸引和留住企业发展所需的人才。

⑵薪酬体系对内要体现公平性。从企业内部来讲,员工对薪酬差别的关心程度高于自身的薪酬水平,然而由于员工个人能力、工作职务、工作态度等因素的区别,必然带来个人薪酬的差别,如何使这种“差别”既能鼓励先进又能被大多数员工所接受,同时又体现公平。这对薪酬管理者来说是越来越重要的了。

⑶薪酬应与绩效挂钩。企业只有根据自身特点,建立合理的薪酬结构,才能较好地发挥薪酬的激励作用。薪酬结构设计的目标是要让员工所获得薪酬额与其贡献成正比,企业通过对员工的绩效考核,使岗位之间的晋升或降级有了量化的考核数据,使员工的精力集中到提高工作业绩上来,避免干好干坏一个样的消极局面,这样才能较好地发挥薪酬的激励作用。

搞好企业薪酬激励设计固然重要,做好薪酬管理的基础工作也同样重要。

⑴建立内部员工收入统计分析检测系统。要建立企业薪酬分配方案,首先要立足本企业现行分配特点,建立员工收入统计分析检测系统,根据方案设计的主要目的和激励方向,进行具体、有针对性的薪酬分配设计。

⑵建立岗位分析动态管理系统。按照企业岗位设置情况,认真做好各类岗位分析,为薪酬设计提供企业内部岗位评价依据。可以采取分类循环测试的办法,利用计算机程序化工作优势,有计划、连续不断地对所有岗位轮番测评分析,力求准确反映岗位之间所需技能、工作环境、劳动强度、责任大小等方面的区别,制定岗位责任制,明确职责范围和权利义务形成完善的评价分析动态管理系统,作为员工薪酬标准的设计依据。

⑶建立企业人工成本分析系统。企业必须建立内部人工成本分析系统,通过统计企业每年人工成本并进行相应的分析,可发现员工薪酬占企业人工成本及总成本的比率,从而掌握薪酬激励力度的强弱变化,为企业发展决策提供信息。员工薪酬是企业人工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加强企业人工成本的分析,对企业进行员工薪酬设计及企业发展战略决策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同时,通过对本企业员工收入及保险福利与同行业或社会相似职业人员的平均水平比较,可以确定哪些岗位、人员需要加大激励力度,哪些不需要等,以此作为薪酬设计的主要依据。

⑷促进薪酬结构合理化,增加必要的激励因素。企业应当根据自己所处的特定行业、外部环境以及企业内部岗位的不同,合理设置薪酬结构中各种成分所占比重。

⑸注重间接薪酬和非财务薪酬在激励中的作用,给员工以情感上的关怀。企业管理者要意识到员工激励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不应当单纯依靠高薪来激励员工,还必须通过一些间接薪酬和非财务薪酬来激励员工,比如对做出成绩的员工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赞赏以增加其工作的成就感、给员工设定富有挑战性的工作、提供舒适的工作环境等。

⑹薪酬设计应该与企业发展战略相联系。薪酬管理的功能是用于控制经营成本、改善经营绩效以及支持企业变革,其最终是服务于企业战略和企业最终目标的,企业的战略不同,那么它的薪酬水平和薪酬结构也必然会存在差异,一套好的薪酬体系必须是与企业的发展战略相适应的。

三、企业薪酬管理创新的策略

要实现企业薪酬管理的创新,必须从战略层面、制度层面和技术层面等三方面入手,全方位、系统化地推动企业薪酬管理的改革。其中,战略层面是薪酬管理体系设计的整体指导思想,即企业战略驱动人力资源战略,进而影响薪酬战略。制度层面是薪酬管理体系设计的具体内容,它包括薪酬结构、薪酬水平,奖金、福利等,确保内部公平性,外部竞争性,体现员工贡献和价值。技术层面则主要是薪酬管理体系设计所涉及的一些具体技术方法,如外部薪酬调查、职位评价和薪资等级的设计等。

参考文献:

[1]王建国:企业薪酬管理优化探析[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0/12/20;

[2]全志文:探索薪酬管理创新发展模式[J],经营管理者,2010-05-20;

[3]张炜静: 国有企业薪酬管理存在问题及改革建议[N],三明日报,2011/07/31;

[4]黄蓓:企业薪酬管理公平性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25;

第3篇

论文关键词:企业竞争力;薪酬;薪酬管理

持续发展的成功企业其中一个重要的秘诀就是建立起合理有效的薪酬管理体系,从根本上保证人力资源的竞争优势,并将之转变为市场竞争的优势。

因此,薪酬管理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是企业进行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一个核心环节,对企业的生存、发展,加强企业的竞争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1薪酬及薪酬管理

薪酬又称薪资或待遇,它是指雇员作为雇佣关系的一方,通过劳动或工作换来的各种直接或间接的货币收入。它是经济类报酬和非经济类报酬的总和。经济类报酬是指员工的工资、津贴、奖金等,非经济类报酬是指员工获得的成就感、满足感或良好的工作氛围等。

所谓薪酬管理,是指一个组织针对所有员工所提供的服务来确定他们应当得到的报酬总额以及报酬结构和报酬形式的一个过程。薪酬管理的内容包括岗位评价与薪酬等级、薪酬调查、薪酬计划、薪酬结构、薪酬制度的制定与调整、人工成本测算等。薪酬管理的最终目标就是吸引和留住组织需要的优秀员工;鼓励员工积极提高工作所需要的技能和能力;鼓励员工高效率地工作;创造组织所希望的文化氛围;控制运营成本。有效的薪酬管理应遵循对外具有竞争力——支付相当于或高于劳动力市场一般薪酬水平的薪酬;对内具有公正性原则——支付相当于员工工作价值的薪酬;对员工具有激励性原则——适当拉开员工之问的薪酬差距。

2薪酬管理在现代企业中的作用

薪酬是企业激励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决定工作满意度,激发员工工作动机,增强企业凝聚力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合理的薪酬制度不但能有效地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促使员工不遗余力地为企业目标奋斗,提高企业效益,而且能在人力资源竞争日益激烈的知识经济条件下吸引和保留住一支高素质、高竞争力的员工队伍。

3现代企业薪酬管理的特点和优越性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薪酬不仅具有传统的保健和激励功能,而且与企业发展、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紧密联系在一起。能级制、长期激励、公开化是现代薪酬管理的三大基本原则。传统的以岗位和职务为基础的薪资体系应逐步转变为业绩工资体系和技能工资体系。薪酬等级的宽幅化也将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现代的企业薪酬管理强调的是员工的主动性、协作性和创新性的发挥。现代企业已经开始尝试可变的薪酬制度,倾向于按业绩和竞争优势付酬,薪酬的概念已经突破“金钱”与物质的范畴,间接收入(福利)和一些非经济性报酬(心里收入)在薪酬设计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1)宽带薪酬计划。这种薪酬体系将原来报酬各不相同的多个职位进行了大致的归类,每类的报酬相同,使同一水平工资的人员类别增加,一些下属甚至可以享受与主管一样的工资待遇,薪酬浮动幅度加大,激励作用加强。

2)以技能与业绩为基础的薪酬体系。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企业开始改变传统的以职务或工作价值确定报酬的做法,采用以“投入”(包括知识、技能和能力)为衡量依据的薪酬制度,鼓励员工自觉掌握新的工作技能和知识。这种做法适应了知识经济的本质与特征。同时,为了更好的激励员工,许多的企业也均采用了以业绩为基础的薪酬体系。这种政策的出发点不仅是为了降低成本,而更多的是为了强化员工的归属感和团队意识。

3)建立了团队的奖励制度。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的企业发展更多的是需要团队的合作,事业的成功更多的是依赖团队的合作,而不仅仅是个人的作用。所以这个时候建立团队奖励制度是十分必要的。

4)逐渐重视薪酬体系中的非经济类报酬。广义的薪酬分为经济类报酬和非经济类报酬两种。非经济类报酬指员工获得的成就感、满足感或良好的工作氛围等。只有非经济类报酬才是激励员工的长期手段,所以现代企业越来越重视运用非经济手段对员工进行长期激励。

4现代企业薪酬管理所存在的问题

1)薪酬制度随意性大。我国的企业,先后有技能工资制度、岗位工资制度等,然而现有的制度中级差还是很小,不能体现职位的价值和工作绩效的差别。而且,我国现有的工资管理很多还都是运动式的管理,没有正常的升级或降级,所以工资调整随意性很大。

2)薪酬制度与企业经营战略脱钩或错位。企业经营战略不同,薪酬策略也应该不同,但目前我国企业大多实行统一的薪酬策略,很大程度上与企业经营战略脱钩。

3)薪酬设计有不科学之处。首先,薪酬调查范围狭窄,调查数据缺乏真实可靠性。其次,没有科学的职位评价体系。

4)薪酬支付缺乏公开性、透明性。秘密薪酬支付只会引起员工的好奇心而四处打探,导致员工之间的互相猜测和怀疑。

5)奖金奖励和福利保险计划缺乏柔性,起不到激励作用。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奖金和奖励在相当程度上已经失去了激励的意义,变成了固定的附加工资。

6)薪酬结构不合理。到目前为止,我国的薪酬结构还没有摆脱计划经济的薪酬模式,基本上还是岗位效益工资制度。

5现代企业薪酬管理未来的发展趋势

1)全面薪酬制度。薪酬不是纯粹的货币形式的报酬,它还包括精神方面的激励,比如优越的工作条件、良好的工作氛围、培训机会、晋升机会等,缺少任何一方都会使薪酬管理产生偏差。我国很多企业长期以来忽视了精神薪酬的重要性,精神薪酬的实施缺少一个完善的制度体系。

2)薪酬与绩效紧密结合。薪酬只有与业绩紧密结合才能够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提高雇员的绩效。普遍提高工资,但不考虑个人绩效,这将导致绩效的降低。从薪酬结构上看,绩效工资的出现丰富了薪酬的内涵,过去的那种单一的薪酬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与个人绩效和团队绩效紧密挂钩的灵活的薪酬体系。

3)“以人为本”的薪酬管理方案。传统的、以等价交换为核心的员工薪酬管理方案,正在被“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的、以对雇员的参与和潜能开发为目标的管理方案所替代。虽然“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念已经被我国很多企业所接受,但企业对理念的理解仅停留在喊口号阶段,企业中缺少一个体现人本思想的薪酬方案。

4)薪酬设计的差异化。薪酬设计的差异化是薪酬构成的差异化,其次是专门人员薪酬设计专门化。此外,在不同职位和不同性质岗位的考评指标制定和考评过程中,应避免“一刀切”做法,而我国很多企业的薪酬方案并没有体现出差异化。

5)有弹性、可选择的福利制度。即让员工在规定的范围内选择自己喜欢的福利组合。现阶段,我国很多企业,尤其是改制后的现代企业仍沿袭了传统单一的、无弹性的福利制度。

6)雇员激励长期化、薪酬股权化。其目的是为了留住关键的人才和技术,稳定员工队伍。其方式主要有:员工股票选择计划(esop)、股票增值权、虚拟股票计划、股票期权等。由于各种原因,我国企业对薪酬股权化等激励方式尝试不多。

第4篇

在当今市场条件下,人才的竞争是企业最根本的竞争,企业是否能留得住人才是人才竞争的关键,而企业留得住人才的重要因素又在于一个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特别是员工的薪酬管理制度是否合理。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薪酬制度设计,一个人性、合理的薪酬体系不仅可以使员工对企业有很好的前景认同感,也可以激发其自身的工作积极性,也可以使企业在激烈的人才争夺和储备战中快速建立一支高质量和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二、目前我国企业薪酬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1、薪酬制度与企业经营战略联系不紧密

不同的企业战略,也就产生了不同的薪酬策略。不同的发展阶段,企业的薪酬制度也不一样。就我国目前的人力资源状况来看,仍有相当多的企业把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归为后勤类。企业进入的发展阶段不同,其薪酬战略也随之应有相应的变动,但很多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却没有被授权给员工的薪酬应有的调整,企业最高决策者也缺少对薪酬管理的全力支持,这也就产生了薪酬制度与经营战略的脱节和错位。

2、薪酬设计、管理不科学

外部竞争性、内部公平性和个人公平性是薪酬制度设计必须满足的三个原则。我国目前多数企业在薪酬制度设计初期,没有考察市场的准确总体行情,资料的收集缺少一定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这样导致薪资水平的确定也没有了市场数据的有力支撑。其次是职位评价体系不是很健全,职位和工资等级依赖于企业的职工评价,这样会导致企业内部薪酬的不公平性。有些企业主管管理观念陈旧、绩效薪酬设计不科学,使绩效薪酬慢慢演变成一种固定薪酬,最后当固定工资发放,致使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严重受挫。

3、拉近薪酬和绩效的关系

职工在传统的企业薪酬制度中增加薪酬的主要途径是晋级。不同的级别影响和决定着薪酬的差距性,员工的资历、学历、职称往往是判断级别高低的主要因素。所以资历、学历、职称就对薪酬有着重要影响,经常是级别不同,获取的薪酬和奖励也就不同。不管上班是否履行了岗位职责,“有岗拿钱”已经被认为是理所当然,以前多劳多得的认识显然已名存实亡,效率优先就更谈不上了。即使是现在普遍实行的岗位技能工资制,与效益和贡献也仍有间隙,致使薪酬与绩效脱节严重。(本文来自于《劳动保障世界》杂志。《劳动保障世界》杂志简介详见)

4、薪酬分配缺少公平性,方式单一

我国目前的企业薪酬分配方式还不够完善,尽管企业薪酬已经重视和考虑了资本要素在分配上的参与性,但在技术、劳动要素方面参与的分配上还是比较少。职工角色的单一也就决定了薪酬方式取得的单一性。就目前的薪酬体系来看,企业薪酬增长还是趋于迟缓,水平也有待提高,缺乏一定的市场竞争力,导致在优秀人才的选拔、留用方面优势欠缺,最重要的是员工对企业的满意度和心理平衡收到挫伤,进而影响到职工队伍的稳定性和劳动效率。

5、薪酬考核体系不科学,不严密

我国目前大多数企业对薪酬体系方面的完善还比较少,即便是已有薪酬考核体系,也常常是粗放型的,缺少一定的科学性和严密性。太多的评价往往只是存在于上级对下级的经验判断方面,这样考核体系的局限性和不科学性极易导致上级的言论决定着下级的一切,例如工资的提升,奖励的大小等等。也容易让职工感到缺少一定的公平、公正性,觉得自己的薪酬和个人对企业的贡献不相符,导致企业失去员工的向心力和忠诚度。

三、改革企业薪酬管理制度的几点建议

1.企业薪酬管理制度的设计应以本企业发展战略为导向2.推行以岗定薪制度,突出公平性3.薪酬管理要使员工参与薪酬设计,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教育4.建立科学、合理、高效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5.建立适合公司业务要求的内部薪酬结构6.为员工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7.注重非物质报酬8.建立人工成本总额调控机制9.积极寻求上市,试行员工持股计划和股票期权10.薪酬分配制度公开化等等

四、结语

第5篇

1 薪酬管理的作用

1.1 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归根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对于企业来说,如何留住优秀的人才,使其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资源,这是企业持续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认为,企业通过制定合理的薪酬管理制度进一步留住优秀的人才。完善的薪酬管理策略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企业形成一种环境,借助这种环境能够使企业吸引、留住更多的人才,进一步巩固和强化自身的竞争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

1.2 推动企业实现战略目标

企业实施重大组织变革的过程中,与薪酬政策、薪酬制度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薪酬作为有力的激励工具和沟通手段,对于企业来说,如果运用得当,难免将会起到沟通和强化价值观的效果,同时为新绩效目标的达成提供有效的激励。在这种情况下,薪酬就会不断地强化员工对变革的认可程度,进而为企业实现战略目标奠定基础。

1.3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对于企业来说,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主要表现为:人力资源计划、区域配置、员工发展等方面,这些职能与薪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彼此互相影响,互相制约,共同构成完整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在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薪酬管理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与其他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共同构成一个平台,借助该平台帮助企业实现战略目标。

2 薪酬制度的含义

对于企业来说,完善薪酬制度首先要解决员工的内在需要,明确员工想什么,想要什么,企业如何满足等。为此,企业需要建立健全薪酬制度,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将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互融合,同时需要注意:

2.1 以物质激励为基础

在薪酬管理体系中,物质激励主要是为员工提供底薪、奖金、分红等短期激励和股票期权等长期激励等可量化的货币性价值。受年龄、经历、背景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员工需求的侧重点彼此之间存在差异,但是物质需求基本上是相同的。因此,在薪酬体系中,物质激励是基础。

2.2 以精神激励为核心

所谓精神激励,通常情况下主要是指企业给予员工的东西,不能通过量化的货币形式进行表现的激励措施,这种激励表现为:给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弹性的工作时间,以及对个人进行表彰、谢意等。根据国外成功的经验,在设计薪酬体系时,我国企业应注重精神激励,这些激励包括:一是通过畅通的事业发展通道激励人,二是利用教育培训激励人,三是采用挑战性的工作激励人。另外,企业可以通过评先创优、建设企业文化等进一步对员工进行激励。

3 现代薪酬管理的内容

3.1 薪酬管理与绩效考核密不可分

合理的薪酬设计能够进一步完善薪酬结构,通常情况下,薪酬结构可以分为:岗位薪酬、技能薪酬、绩效薪酬。在整个的薪酬管理体系中,绩效薪酬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员工完成的业务目标,通过绩效薪酬给予一定的奖励,也就是说,绩效薪酬往往与员工为企业创造的价值相联系。目前,在其他激励措施不完善的情况下,通过绩效薪酬可以进一步激励员工工作的积极性。通过设定绩效薪酬长、短期的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对员工实施不同的激励。因此,需要企业建立健全绩效考核评价体系,确保绩效薪酬发放的科学性,进一步发挥激励作用。

3.2 薪酬管理的公平性、公正性

第6篇

关键词:民营企业;薪酬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现代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科学合理的薪酬制度是民营企业吸引、激励、留住人才的重要手段之一。薪酬与企业战略紧密相关,成为推动企业战略目标实现强有力的工具。如何更有效地发挥薪酬的作用,已被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管理者所关注。

正是基于此,笔者从调研的江苏省Y农药企业的薪酬管理的现状出发,探讨了我国民营企业在薪酬管理过程中存在的误区,并就民营企业薪酬管理提出了相关建议。在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提高生活水平依然是人们奋斗的主要目标的条件下,满足人们这一基本生理需要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激励方式就是构建一个合理的薪酬机制。

二、案例调研

Y农药公司位于江苏省北部某市,是一个由原国有性质改制的民营中型企业,资产总额达2亿元,具备年产万吨农药、2万吨化工产品的生产能力。以下是2008年10月对该公司薪酬的调查材料结果。

1、薪酬总体水平调查。我们对Y农药公司管理层(岗位员工包括中高层领导共117人)的薪酬水平满意度调查中发现如下比例关系,满意∶一般∶不满意∶很不满意=6∶23∶49∶22。工资水平过低是大多数员工的一致看法(注:2007年上半年该市的在岗职工人均工资11,520元)。

2、薪酬设计公平性调查。对于现行薪酬体制的公平性,调查结果显示,比较公平∶一般∶不公平∶很不公平=5∶36∶50∶9。这与实际调查的数据相吻合,一般员工每月800元左右的收入与高层领导十几万年薪差距正说明了这一问题,并且这一工资标准已经持续多年没有变动。

3、福利制度调查。我们通过调查了解到,目前Y公司的福利状况是:管理岗位职工,每月每人发1~2块香皂和每年的中秋、春节每人200元现金福利;工人岗位只是在管理岗位员工的基础上外加一年两套工作服,其他福利几乎为零。满意∶一般∶不满意∶很不满意=3∶46∶25∶26。

4、奖金分配制度调查。Y公司目前管理岗位员工奖金制度实行的是单一的“反向激励”,公司采取职工自评与领导他评的方式,在满分为10分的条件下享受全额工资,否则,从工资中扣除相应的处罚金,也就是说,一般员工每月可以拿到工资收入全额就是最高的奖励。

三、民营企业薪酬管理过程中的问题

1、领导者缺乏薪酬管理理念。民营企业管理者的素质参差不齐,对现代薪酬管理理念、技术、方法的把握相对滞后,缺乏必要的薪酬管理理论与实践知识。部分民营企业老板认为,“只要我给员工的工资不低于其他企业员工的工资,就可以招收到所要的职工”,这种在薪酬政策的确定上缺乏长期、战略性的规划,并且带有很大随意性的薪酬标准,显然有悖于薪酬决策的科学性,违反薪酬管理的公平原则。

2、缺乏科学的薪资调整体系。与Y农药企业类似,我国的民营企业普遍缺乏科学的薪资调整体系,主要体现在:一是大多数民营企业薪酬体系不能及时跟随企业的经营战略进行动态调整,致使薪酬体系不能适应企业的快速发展和变化,从而不能有效支撑企业战略;二是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近年来物价大幅度上涨,很多民营企业连续几年都不对员工薪酬进行调整,或调整幅度很小,加薪的幅度很多时候每年仅仅维持在5%左右,甚至出现连续多年员工待遇保持原地踏步,致使员工特别是工资水平较低的一线员工的薪酬不能满足自身及其家庭成员的基本生活,从而导致员工消极怠工、离职等现象的发生,企业发展严重受阻。

3、绩效薪酬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许多民营企业唯恐员工与老板争饭吃,根本就没有规范的绩效考核与评估体系,没有设置绩效工资,企业员工的薪酬收入与工作绩效没有挂钩。而一些建立绩效考核的民营企业,要么绩效考评结果不与工资、晋升、奖惩等挂钩,要么绩效考核系统不科学,强调管理忽视激励,重惩罚轻奖励,甚至没有奖励。正如Y企业,在为员工的待遇设置了固定的标准总额以后,别无其他绩效奖励制度,有的只是变相的扣除职工的辛苦钱,这种反向激励的作用只是激励其员工的惰性。

4、对人力资本的作用缺乏正确认识。很多民营企业管理者没有真正意识到人才对企业的重要性,存在两种错误的认识:一是忽视一线员工。管理者往往认为在供过于求的劳动力市场里,只要出钱就能招到工人。所以不注重一线员工福利待遇改善,导致民营企业基础员工队伍不稳,一线员工频繁进出,企业发展后劲不足;二是高薪酬一定可以留住核心人才。民营企业核心员工的离职率居高不下,如何吸引并留住企业核心员工已成为民营企业发展中遇到的一大难题。民营企业管理者往往认为,只要为核心员工提供高薪水就能够留住人才,事实远非如此。

5、不注重内在薪酬和福利的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对优秀人才的争夺日趋激烈,员工薪酬需求呈现多元化趋势。民营企业管理者一般理解的薪酬就是外在薪酬,常常会忽略内在的薪酬和福利的作用。民营企业尤其是经营特殊行业的企业,比如Y农药公司,工人一直是处于毒性高、操作环境比较危险的场所工作,其薪酬和待遇要体现这方面的特殊,因此在内在薪酬和福利方面不仅有所体现而且要充分加强,以此来弥补员工因此造成的身体潜在伤害。单一的报酬形式是无法实现对员工的吸引和激励的。

四、民营企业薪酬管理对策

1、领导者应高度重视企业薪酬管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员工已成为民营企业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吸引和留住人才是民营企业培育核心竞争力、赢得市场竞争优势的关键。而薪酬管理是吸引和留住人才最有效、最直接的管理手段。薪酬管理的直接目的是为了吸引和激励人才,但终极目标是为了帮助企业实现其战略目标。民营企业领导者必须学习掌握企业薪酬的有关知识,充分认识薪酬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树立现代薪酬管理理念。

2、建立稳定性与灵活性有机统一的薪酬制度。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应实行不同的薪酬策略。薪酬制度应随着企业战略目标的调整而变化,使薪酬的调整具备战略导向性。同时,企业薪酬的增长幅度直接关系到员工生活水平的高低。薪酬的增长幅度应超过物价上涨幅度,才能切实保证员工的实际生活水平不降低。民营企业应建立周期性薪资调整机制,使薪资增幅与国民经济发展速度相适应,保证员工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从而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

3、建立科学有效的绩效薪酬体系。约瑟夫・J・马尔托齐奥说:“根据员工的绩效来支付报酬是20世纪美国薪酬的一个里程碑。”只有当企业的薪酬与绩效挂钩时,薪酬的激励性作用才能得到有效的发挥。民营企业必须建立科学有效的绩效薪酬,有效的绩效薪酬体系的确立,一方面能在企业中形成一种公平竞争的机制氛围,激励员工奋发图强;另一方面能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而不至于流出企业。

4、重视核心员工薪酬设计。根据赫兹伯格双因素理论,对人的激励因素可分为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保健因素只能让人不产生不满意,而激励因素则能直接让人产生满意。高薪酬属于保健因素而非激励因素。单一的价值分配无法满足核心员工的需求,在货币性报酬满足的情况下,核心人才更需要好的工作环境、充分的信任、弹性工作时间等激励因素。民营企业应关注核心员工的长期激励,对其实施股票期权和长期利润分享等具有战略导向性的薪酬制度,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对企业的忠诚度。

5、重视内在薪酬的作用。对大多数员工而言,货币的激励更现实、更普遍,激励效果更明显、更直接,但不能因此忽视内在薪酬的作用。员工在得到货币满足的同时更关注个人职业化生涯的规划,更需要良好的工作环境、发展空间、福利待遇,等等。民营企业应采用将货币性薪酬与非货币性薪酬相结合,内在薪酬与外在薪酬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满足员工高层次的需求来达到对其最大激励的目的。

五、结语

我国民营企业在薪酬管理方面不规范与不科学之处,已严重阻碍了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薪酬管理是企业吸引和激励员工最有效、最直接的管理手段。民营企业管理者应转变观念,尽快建立适合本企业发展阶段的科学有效的薪酬管理体系,实现吸引、留住和激励人才的目标,并最终为企业的战略目标而服务。

(作者单位: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李中斌,曹大友,章守明.薪酬管理理论与实务.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7.

第7篇

论文摘要:薪酬管理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组成部分。有效的薪酬管理策略要求:务必保证领先型薪酬策略对企业发展战略的支撑作用,充分发挥绩效一薪酬组合对企业经营管理的牵引作用,必须保持薪酬制度稳定性与灵活性的有机统一;薪酬管理的基本要求是依法规范操作;提高薪酬满意度的重要环节是薪酬沟通。

发达国家的企业早已将薪酬管理看成是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我国企业长期以来却一直将薪酬管理或者说企业内部收人分配问题当成一个独立的系统。这种根本上的差异,再加上我国市场化程度不够,以及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发育的不成熟,造成我国企业在薪酬管理上总是处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状态,经常是为了解决一个棘手的薪酬问题,却又在不知不觉中落人另外一个薪酬陷阱。

那么薪酬管理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才能降低薪酬体系的运行成本并真正发挥其吸引、维系和激励人才的作用呢?

一、务必保证领先型薪酬策略对企业发展战略的支撑作用

一方面,企业的发展战略决定了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另一方面,人力资源管理策略应该有效支撑企业的发展战略。薪酬管理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组成部分,其管理策略应充分体现企业发展战略意图,保证发展战略有效落实。

20世纪初,我国通讯产品制造市场上同时并存四大巨头—巨龙、大唐、中兴、华为(号称“巨大中华”)。时至今日,唯华为、中兴如日中天,蒸蒸日上。个中原因固然很多,作为快速成长并取得巨大成功的高科技企业,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功不可没。华为在本世纪初连续几年推行“掠夺式”人力资源招募策略,通过高薪,几乎把国内开设相关专业的知名院校的毕业生“一网打尽”。其主要做法就是通过领先型的薪酬策略吸引、保留优秀人才。2007年,中兴推出了惠及300。余人的股票期权计划,一夜之间造就了大量的百万富翁、千万富翁。更关键的是,股票期权计划把员工与企业真正捆绑在一起,为企业健康、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二、充分发挥绩效一薪酬组合对企业经营管理的牵引作用

企业经营管理从内容上说,包括生产、供应、销售、人力资源、财务、研发等诸多方面,归结为一点:绩效管理。正如Motorola公司所说:企业管理二绩效管理。企业经营绩效好坏,与广大员工的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工作行为密切相关。在我国现阶段,对大多数人而言,相对精神激励,物质激励的需求更现实、更普遍,激励效果更明显、更直接。薪酬作为个体绩效的回报,应当是企业对个体表现出来的符合企业期望的业绩行为的肯定和酬劳。因此,在设计薪酬支付策略时,应充分调研,精心设计绩效考核指标,通过绩效考核和薪酬支付体系,对员工表明企业所期望的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和行为方式,也就是明确对员工个体绩效的目标,进而对组织和各生产经营单位的绩效进行有效激励,充分发挥薪酬管理对企业经营管理的牵引作用。

三、必须保持薪酬制度稳定性与灵活性的有机统一

薪酬制度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企业的薪酬策略、薪酬实践作出了制度性规定,关系到广大员工的切身利益,影响各级组织和生产经营单元的经营管理行为。因此,薪酬制度不宜轻易变动,必须保持相对的稳定性、连续性,以便于个体、组织形成清晰、可靠的薪酬理念、收人预期,进而保持比较稳定、可以信赖的工作行为和工作业绩。

另一方面,随着企业发展战略和经营重点的调整,尤其是外界环境发生的剧烈变化,薪酬制度不能固守旧式,一成不变。例如,近年来CPI指数逐年攀升,就要求在薪酬制度中予以及时、必要的修正;组织管控模式发生变化,各下属单位由成本中心转变为利润中心,就要求在薪酬制度设计上必须作出重大调整。

四、薪酬管理的基本要求是依法规范操作

现实中,同工不同酬、不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工资支付体外循环、不按规定支付加班工资、任意克扣工资奖金等现象仍然存在。这些做法,不仅直接损害了广大员工的切身利益,而且给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管理埋下了巨大的隐患,对构建法治社会、和谐社会也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影响和冲击。这就要求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和人力资源工作者,必须强化法制观念,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真正做好企业经营管理层的参谋,担当起广大员工利益的代言人、保护者,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认认真真、不折不扣地做好本职工作。

五、提高薪酬满意度的重要环节是薪酬沟通

第8篇

关键词:企业;薪酬;绩效;管理

中图分类号:F7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0-000-02

企业的薪酬管理与绩效管理之间是相互统一的,从某种意义上来看,两者之间又是密不可分,并且相互促进的一个整体。面对如今的时展,企业的薪酬绩效管理究竟该何去何从?这是值得我们去思考、去分析、去完善的地方。

一、薪酬管理与绩效管理的作用

在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中,薪酬管理与绩效管理发挥的作用不同,但是两者对于企业创新与发展的促进作用都不可忽视。

(一)薪酬管理的作用

目前,员工贡献度的大小直接可以用薪酬管理制度来衡量,这也是员工工资合理发放最主要的手段,并且在现代化的企业当中也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具体而言,对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实现公正性的员工回报以及补充企业的管理制度都有着关键性作用[1]。

(二)绩效管理

1.有利于管理者时间的节约

绩效管理能够具体化工作目标与任务,确保专业知识能够渗透到员工的队伍之中,确保其能够自我进行决策,并且可以将因为分工不明而造成的生产率降低减少。另外,绩效管理能够降低领导本身的工作量,可以下放部分职责给员工,这样也有利于员工主观能动性的调动,如此,逐步扩大管理者的时间区间,强化绩效管理,就相当于减少了时间方面的投资。

2.避免冲突

绩效管理属于一种合理性的,能够调动员工主观能动性的投资,有利于团队及时地发现问题,调动参与人员积极性,将管理上、合作上的不和谐因素减少,这样也可以让员工明确本身的职能,将公司的利益当作个人切身利益,缩短管理层与员工之间的距离,确保达到互利互赢的局面。

3.促进员工发展

开展绩效管理,能够差异化员工的工作价值,不同的绩效成果,所能够取得的奖励薪酬也有所不同,多劳多得的思想让所有员工都懂得创新,这样对于员工个人技能的提高以及整体素质与涵养的提升都有着帮助作用,同时,对于人力资本的发展也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二、企业薪酬绩效管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企业薪酬绩效管理的现状

我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同市场经济主体之间的共同努力,并且在我国经济发展当中,各个企业主体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企业自身的个别因素,使得企业的发展受到了制约,比如企业员工的薪酬绩效管理。在企业管理当中,由于缺少对员工有效的奖励与监督,使得员工无法保持较高的工作热情,导致其积极性大打折扣;部分企业薪酬绩效管理只存在于表面形式,并未建立出与之相适应的监督制约机制,这样导致其实用性缺失;甚至还存在个别企业在自身的人力资源制度当中完全忽视了薪酬绩效管理,这样的问题也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了阻碍,同时也降低了市场经济当中企业的竞争力度,导致自我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限制。

(二)企业薪酬绩效管理所存在的问题

1.考核标准模糊、方式单一

在薪酬绩效管理制度制定当中,企业没有将统一、科学的管理标准确定出来,这样导致薪酬绩效管理缺少全面性、科学性以及公开性的特点,使得考核结果很难得到考核对象的接受与认可,使得所谓的薪酬绩效管理就不再具备现实意义[2]。过于单一的薪酬绩效考核费方式往往表现在单一的考核之上,主要实行的是上一级对下一集的考核,这一种片面性的考核方式存在大部分的个人情感因素的存在,使得考核的公正性与客观性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就算是考核人员,本身同样拥有很多的错误与缺失之点,由于自身的思维判断能力、认知有限性等局限,使得对员工的了解无法做到真正的公正、公平与公开,这样也容易让考核的结果与想要的结果之间存在偏差。

2.考核浮于形式

很多企业的员工将绩效考核成绩当作自己晋升或者是获取更多酬劳的一种手段,认为其是自身的利益相互挂钩的,从而借此来激励自己不断努力的工作。但是也有一部分企业认为薪酬绩效考核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当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因此,在对待上不够认真,但是却给员工带来了一种可以晋升,拥有晋升机会的假象,在员工得到了考核结果之后,却会满心的失望、消极,导致本身的工作积极性受到阻碍,使得企业整体竞争力受到影响。部分企业虽然也实行了薪酬绩效考核制度,但是由于部分客观因素的原因,没有公开实际的考核过程,没有反馈具体的考核结果,这样就很容易出现“暗箱”操作的情况,使得被考核对象不知如何去应对,也不知道自身应有有哪一部分需要进行改进与加强,同时,也无法了解薪酬绩效管理开展的真实目的与意义。

三、企业薪酬绩效管理改善的有效途径

(一)薪酬绩效考核管理标准必须严格制定

每一项规章制度想要实施,都需要一套科学的、完整的标准体系作为其指导,也只有如此,才能够切实贯彻落实相应的体制。在实施企业薪酬绩效考核的过程当中,需要严格的管理标准与之相互匹配,这样才能够让员工详细地了解薪酬绩效考核,并且确保薪酬绩效考核制度能够顺利、有效地执行下去。在实施了薪酬绩效考核之后,需要及时地反馈考核结果给相应的考核人员,让其了解到自身在工作当中存在的不足,也可以明确自身优势,从而在今后的工作当中,发挥自身优势,弥补自身不足,从而服务企业,为企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二)将企业管理层的薪酬绩效管理意识提高

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当中,薪酬绩效管理的作用不可忽视,同时,也联系到企业内部环境的稳定发展。但是,由于个别管理层人员存在落实的企业管理理念,没有认识到薪酬绩效管理对于企业发展所具备的重要性,认为薪酬绩效管理仅仅是内部员工使用的一种管理工具,这作用仅仅是分配员工的薪酬,也仅仅只包含了这一个方面,没有挖掘人力资源管理当中薪酬绩效管理的重要作用[3]。所以,转变企业管理人员错误、单一的思想认识,才能够将整体的薪酬绩效管理重要性的认识程度提高。

对于企业而言,应该站在长远的发展战略的高度上来看待薪酬绩效管理,这也是对错误认识扭转的重要举措,同时,也能够将薪酬绩效的作用提高;作为被考核对象,同样也要明白薪酬绩效管理对于自身以及企业的重要性,能够本身诚实、认真、负责的态度来对待薪酬绩效管理制度,并非是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进行,这样才能够让更多的企业员工融入到薪酬绩效考核活动当中去,在企业内部营造出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为了确保企业薪酬绩效管理能够顺利的实施下去,需要建立出企业文化,并且以绩效管理作为其核心导向,直接挂钩企业员工的晋升、薪酬以及绩效,这样才能够将员工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同时,有效的、科学的、合理的绩效管理,才能够让企业具备更强大的发展活力,让企业赢得更多的竞争力,实现跨越式的企业发展。

(三)建立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绩效管理体制

建立企业相匹配的绩效管理体制,需要将企业的长远发展作为目标,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竞争力。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以及长远的发展目标来制定出相适应的机械管理体制。在机械管理体系不断发展与完善的同时,还需要加强员工之间的相互沟通与协调工作,这样才有利于及时地发展薪酬绩效管理当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找出针对性的改善解决措施,如此才能够在人力资源管理当中更好地发挥出薪酬绩效管理的作用。同时,根据员工的工作特点,才能够完善工作任务的分配,将员工的潜能调动起来,将企业的业绩提高。

四、结语

对于现代化企业而言,只有认清楚薪酬管理与绩效管理的作用,找准绩效管理当中存在问题,才能够找准有效的解决途径,如此,才能够让每一位员工都怀着饱满的热情,努力工作,如此,也可以通过企业薪酬绩效管理水平的提升来实现企业发展的最终目标,推动企业更好地面对未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建荣.如何运用薪酬管理提高员工绩效[J].科技信息,2009(23):77-78.

第9篇

【关键词】高新企业;薪酬管理

一、高新企业的特点

王旭认为高新企业具有五个方面的基本特征,即高成长、高风险、高收益并行,研究开发密集度高,以技术创新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拥有智力和知识资源,具有空间集聚性。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高新企业的特点主要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第一,高风险和高收益并存。高新企业在技术研发前期必须投入巨大的资源,但研发结果是不确定的,这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风险。但一旦成功,必将给投资者带来巨额收益。第二,员工知识层次和需求层次高。对于高新企业,无论是研发人员、管理人员还是生产工艺人员都需要有专业的知识与技能。因此,高新企业人员的知识层次较高,由此带来的需求层次也高。第三,知识和知识资本贡献大且密集度高。在高新企业中,高知识型人才占较大比重,知识要素贡献大或知识在占主导地位的产品中产出比例高,研发、培训投入高,知识含量高的新技术装备的比例高。第四,具有很强的创新能力。如今,高科技产业技术进步很快,这要求高新企业必须具有很强的创新能力,特别是进行协同创新和联合创新的能力。

二、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薪酬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人力资源研究起步较晚,目前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薪酬模式上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缺乏从战略的角度来制定企业的薪酬。我国的高新技术企业忽视人才激励和培养战略的制定,企业总是等到要用人时才想到进人,而没有一种持久、系统的薪酬思想。第二,内部支撑系统不完善。薪酬是建立在一整套的内部支撑系统的基础之上,包括薪酬调查、职务分析、绩效考核、方案设计和企业文化等诸多方面。我国的高新技术企业虽然己经开始注意这些方面的工作,但薪酬更多的是由企业领导主观确定的,并没有科学的程序和方法。第三,薪酬系统缺乏整体性。薪酬支付主要以经济性报酬为主,缺乏对非经济报酬的认识和重视,少有企业为员工设计系统科学的非经济性薪酬。在这种薪酬模式下,企业与员工更多的表现为经济利益关系,导致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和企业的凝聚力都显不足的局面。

三、高新技术企业薪酬管理应采取的措施

针对高新技术企业薪酬管理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取的相应的措施:

(一)选择适当的薪酬设计和支付原则

常见的薪资决定方式有工资集体协商、聘请专家咨询、雇佣双方个别洽谈等。工资集体协商在国外是常用薪资决定方式。聘请咨询专家参与设计薪酬模式一般能较好地理解市场动态,对企业稳定人心的作用也很大。企业在总体原则初定的情况下,对特定职位的员工或某一特定时间的特殊情况可以采取个别协商方式,但只可作为企业薪资决定的补充方式。

(二)进行科学的职位分类、分析和评价

保证企业内部薪酬分配的内部公平性,每个职位的报酬首先应该进行职位分析,根据各职位的职位评估来确定,然后根据公司的具体情况做适当的调整。职位分析需要公司管理层结合公司经营目标,在业务分析和人员分析的基础上,明确部门职能和职位关系,然后由人力资源部与各部门主管合作编写职位说明书。职位评价在职位描述的基础上,对职位本身所具有的特性进行评价,以确定职位相对价值。

(三)建立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薪酬定位

企业在确定工资水平时,需要进行薪酬调查,参考劳动力市场的工资水平,有效解决薪酬的对外竞争力问题。最好选择与自己有竞争关系的公司或同行业的类似公司为薪酬调查对象。根据调查的数据,确定本企业在市场中的位置以做出相应调整。

四、高新技术企业的薪酬设计框架

(一)高层管理人员的薪酬设计

1.年薪制高新技术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年薪制薪酬模式:年薪制模式=基本薪酬+成就工资十短期激励工资十福利。基本薪酬是基本薪酬是高级管理人员的固定收入,主要是根据市场工资率、经营规模等因素决定。成就工资是当职工在企业工作卓有成效,为企业做出了突出贡献后,企业以提高基本工资的形式付给职工的报酬。

2.股权激励模式:通过经营者获得公司股权形式给予企业经营者一定的经济权利,使他们能够以股东的身份参与企业决策﹑分享利润﹑承担风险,从而勤勉尽责地为公司长期发展服务的一种激励方法。

(二)基层管理人员的是薪酬设计

高新技术企业基层管理人员的薪酬模式:基层管理人员薪酬模式=基本薪酬十绩效奖金+福利。1.基本薪酬:基本工资十岗位工资是针对不同等级的职位赋予不同的薪金水平。2.绩效奖金:基层管理人员的绩效表现为部门产量的增加、成本的节约、工作量完成的大小等。3.福利:根据基层管理人员的工作环境设置福利项目。

(三)技术、研发人员薪酬的设计

高新技术企业技术、研发人员薪酬模式:技术、研发人员薪酬模式=基本薪酬+特殊加薪+奖金+福利。(1)基本薪酬:高新技术企业中技术、研发人员的基本薪酬往往取决于他们的专业知识与技术的广度和深度以及他们运用这些专业知识与技术的熟练程度。(2)特殊加薪:基本薪酬一定的情况下,技术、研发人员的加薪也主要取决于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积累程度,以及运用这些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熟练水平的提高。(3)奖金:从事技术或产品技术、研发的专业人员研发的产品为企业带来较高的市场价值,企业通常会给予一定金额的一次性奖励。(4)福利:在福利方面,高新技术企业中的技术、研发人员更看的是继续教育和培训的计划。

(四)销售人员薪酬的设计

适用于销售人员的薪酬模式有以下几种:(1)纯佣金模式:销售额(或毛利、利润)x提成率。纯佣金模式即销售人员的工资收入全部来自于销售额提成。提成比例是企业预先规定的,销售人员的收入是完全变动式的。(2)薪金佣金模式:基本薪金+(当期销售额一销售定额)x提成率。薪金佣金模式是指销售人员的收入包括基本薪金和销售提成两部分。如果销售人员当月完成的销售额超过设置的销售定额,则超过部分按比例提成。(3)总额分解模式:销售部门工资总额x(个人月销售额一销售部门月总销售额)销售部门工资总额=单人核定工资x人数。

五、结论

尽管薪酬不是激励员工的唯一手段,但薪酬激励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且容易被利用的激励方法。通过激励可以使员工理解和接受企业目标,认同和追求企业目标,使企业目标成为员工的信念,从而转化成动机,并推动员工为此努力。通过激励还可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并可造就一支与企业共荣辱的坚强队伍。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薪酬,发挥薪酬的最佳激励效果,是企业管理者不应缺少的管理手段。

参考文献

[1]陈树文,刘念贫.上市高新技术企业高管人员持股与企业绩效关系实证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2).

[2]陈志.高级管理人员报酬的实证研究[J].当代经济科学,2002(9).

[3]陈震,张鸣.高管层内部的级差报酬研究[J].中国会计评论,2006(6).

[4]汪宁红等.让激励走向个性化[J].人力资源HR经理人,2006(1).

[5]姜明伦等.让你的激励多元化[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6(1).

第10篇

【关键词】供电企业;薪酬管理;绩效管理;革新

薪酬管理指的是,供电公司管理者将全方面的吸引人才为中心,对于企业员工的薪酬结构、薪酬形式、薪酬级别、薪酬水准及薪酬标准等做出的明确界定与整合,对公司员工起到一定的激励性作用,同时可促使公司凝聚力、企业在市场的综合竞争力得到显著的提高;薪酬管理则指的是在现代化企业发展中的人力资源管理,其对于公司未来的稳定发展将产生非常重要的推动性作用。

1薪酬绩效管理中潜存的问题

1.1薪酬绩效设计上缺乏一定的战略性认识

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讲,人力资源发展战略对企业的总体发展起到了很重要的支撑性作用。而目前供电公司发展中,欠缺一套完善的、长期有效的战略性发展规划,其一,以国营企业薪酬结构上形成的;其二,遵循招聘制度聘制薪酬的方式来进行发放;第三,通过劳务派遣试薪酬的方式进行处理。在供电公司当中,不少员工的地位及作用与其薪酬待遇存在非常大的差别,致使企业薪酬绩效管理的作用不能够得到有效的发挥,从而会造成企业薪酬绩效管理的意义完全丧失,相反的还会造成公司员工的不断流失,公司不能够留住有用人才,且公司员工的人力资源潜能得不到最大限度上的发挥。

1.2薪酬绩效设计模式单一

在薪酬绩效设计模式当中,包含多种类别:民主协商模式、专家咨询模式、个案谈判模式、制度模式等等,可是,在供电公司当中,大多以制度式模式为主,这种模式下会造成薪酬绩效在界定上欠缺公正科学,使得一些具有深资质的老专家、公司高管相互间矛盾的增加,从而造成公司人才的大量流失。

1.3欠缺充分的人力资本补偿与激励

对于公司的发展来讲,人力资源是其他资源不可替代的一种关键的战略性资源,尤其是具备高人力资本的战略性人力资源,这对于企业的未来发展将起到了决定性的直接作用。而目前大家对人力资源的关注其实较多的是对企业在拥有高人力资本员工的注重,所以,帮助公司员工实现自我价值进行一定的补偿将会是公司员工的基本需求。可是在目前的供电公司当中,对公司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员工其价值并未得到企业在薪酬上的特殊待遇,这就会造成公司中具有高素质的员工另谋其他企业的现象发生。

2企业薪酬绩效管理革新方法

2.1加快科学合理岗位评价系统的进程

需探寻更多的岗位评价认定制度,找到新的方法,可以从岗位薪酬级别量化来作为突破,针对岗位薪酬绩效级别实施科学合理的划分,确定公司岗位薪酬绩效级别前期,需全面的针对供电公司岗位的属性、重要要素做好充分的调查及浅析,确保调查工作的严密性及系统性。确定主要岗位的种类,同时针对各岗位的薪酬绩效要素做出全方位的对比浅析,最终针对评价要素及权重给予客观的分值,以得出公正合理的岗位报酬绩效等级。

2.1.1工作的质量

对薪酬绩效等级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为此,要时刻坚持以客观、公正及民主作为基本准则,这样才能够很好的展现出员工付出与回报的等值,特别是需要针对隐性的工作量做出科学的断定。譬如:工作能力要素、工作责任要素,都需要做出全方位的调查,在征求广大员工意见的基础上综合现实中各员工间的工作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最终才能够得出让公司全体员工所认可的一种评价结果。创建以工作态度、业绩及工作能力为中心的薪酬绩效评定制度。

2.1.2实施分层分类管理

遵循现代化人力资源管理基本准则,在供电公司中开展分层分类别的科学管理。可以适当的朝向公司一线重要的岗位相倾斜,将供电公司的经营发展中发挥了关键作用的岗位优先考虑。

2.1.3以实事求是权责一致为原则

供电公司领导薪酬绩效管理岗位的级别划分一定要做到权责一致,并且需严格的遵循薪酬绩效评定机制开展薪酬等级客观性评价,不可自行进行高值的设置,杜绝公司领导管理岗位中无事可做、但可以拿到丰厚待遇的事情存在。

2.2根据工作岗位设置相应的薪酬绩效标准

供电公司岗位种类在慢慢增加的现状中,每个岗位都需要专业的人才,可以从当前供电企业的现实情况入手做出综合性的浅析,本人认为,完善的薪酬绩效结构可包含以下几种类型。

2.2.1公司管理人员薪酬绩效激励

从供电公司管理者的岗位特殊性可以看出,管理者岗位的不同其在专属岗位上所带来的绩效和影响会存在极大的差异性,同时,管理绩效是很难有一个明确的衡量标准,并不能制定一个非常明确的判断界限。为此,针对供电公司管理者的固定工资可运用宽带薪酬的薪酬绩效激励准则,在现实的工作状态中可以从管理者的管理能力来对其岗位等级及薪酬绩效做出相应的调整。

2.2.2技术人员薪酬绩效激励

通常,技术工作人员是非常热衷于创新与挑战的,为此,广大技术工作人员对于公司的未来发展将会起到非常关键的影响。

2.2.3生产人员薪酬绩效激励

供电公司生产人员有很大一部分的工作环境质量是非常低的,并且对其劳动强度要求很高,这些生产人员欠缺充分的专业技能,所以,公司可以在提升企业基本待遇的基础上,根据员工出勤率、日常工作效率的实际状况,来进行薪酬绩效的级别划分,以达到一定的激励效果。

2.3以“活薪”展现革新

把供电公司岗位的差异性融入分配系统当中,坚持“以岗定薪,岗变薪变”作为公司发展的基本准则,坚持“优胜劣汰”的用人标准,每个岗位之间可进行专业能力的良性竞争,同时,需要不断的强化公司员工绩效考核,将绩效考核与薪酬统一起来,每个薪酬单元与动态化考核相联系,杜绝工作多少、干好干坏的平均主义思想的存在,展现出公平竞争的岗位竞争激励制度。

3结语

对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来讲,薪酬绩效管理是非常关键的构成单元,其直接关乎着企业人才的停留,以及未来企业的如何发展,为能够促使供电公司在内部分配制度上得到革新,需要不断的创建完善的薪酬绩效管理系统,将各个岗位作为根本性因素,以业绩、工作能力为导向的分配机制,以科学发展观为基本思想,从供电公司实际状况入手,保证公司薪酬绩效的科学合理性,同时将员工的薪酬绩效与企业的经营目标联系起来,制定科学合理的薪酬绩效制度,这样才能够为供电公司创建强有力的制度性保障,促使公司员工不遗余力的投入到日常的工作当中去,为公司的健康茁壮发展贡献自己最大的力量!

作者:张银娟 翟伟拉 单位:国网河南卢氏县供电公司 国网河南灵宝市供电公司

参考文献:

第11篇

一、明确员工的工资总额及工资组成

明确员工工资总额。这件看似再简单不过的事情,现实中基于此引发的争议却并不少。不少企业的薪酬制度可以说是朝令夕改,具体操作中还很有可能说一套做一套。比如笔者曾代理过的一个案件,企业的薪酬制度中规定:“员工的月度薪酬占总薪酬的60%,季度薪酬占总薪酬的20%,年度薪酬占总薪酬的20%,月度、季度、年度薪酬分别按照月度、季度、年度发放”,但实际操作中企业又将全部薪酬均按照月度来发放,导致在劳动合同履行中发生争议。员工以月度薪酬作为计算依据,根据相应比例起诉企业拖欠季度薪酬和年度薪酬。法院也由此判决企业应支付拖欠员工的薪酬待遇数万元。优化员工工资组成。笔者比较推荐的是“基本工资+岗位工资+职级工资+绩效工资+奖金+津补贴”的工资组成模式。原因如下:第一,基本工资可以保证员工的工资总额不低于最低工资。同时,也可以规定以基本工资作为员工待岗培训期间的工资标准(待岗培训通常是对违纪员工的一种处罚措施,需要企业自行在奖惩制度中予以规定。如:“员工存在XX行为,企业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安排其停止原岗位工作,按正常工作时间到公司指定的地点学习业务技能或者相关规章制度”)。在此操作中要注意合理、合法,否则需要承担被法院认定为变相克扣劳动者工资的法律风险;第二,约定岗位工资、职级工资是为了在调整员工工作岗位、职级时,可以按照薪随岗动的原则来确定其调整后的薪酬标准;第三,绩效工资的重要性无需再做强调,从泰勒提出“科学管理原理”到现在,绝大多数的企业都会将员工的薪酬总额中分出一部分用于绩效考核;第四,奖金可以设置如年终奖、项目节点奖、全勤奖等,2008年《企业职工奖惩条例》被废止后,主流观点认为企业没有惩罚员工的权力,因此过去企业常用的扣薪、罚款便缺少了制度依据。但其实换一种思维同样可以达到类似目的,比如之前制度中规定员工迟到罚款100元,而现在可以在员工薪酬中拿出一部分设置为全勤奖,如果员工达到全勤标准奖励100元,如此,在达到目的的同时也化解了法律风险;第五,津补贴可以包括高温津贴、夜班补贴、工龄补贴等。企业在设计自己员工的薪酬组成时可以参照上述逻辑有所增减,毕竟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二、合理设置绩效工资

合理设置绩效工资,可以使员工的个人利益与企业集体利益相统一,提供更大的动力以促进员工努力工作,同时也为不定时调整员工薪酬埋下伏笔。当然,具体的绩效考核方式、方法不能一概而论,但在绩效考核指标的设计上需要把握客观和主观标准相结合的总体原则。如果绩效考核的标准过于主观,一旦降低员工绩效工资时员工提出异议,企业很难证明绩效工资调整的合理性。同样,考核标准过于客观化也有两个缺点:一是很多工作内容很难设置客观的考量标准;二是企业也由此失去了主观考核员工的灵活性。

三、利用好股权激励

通过股权激励可以更好地让员工享受企业远期增长红利,同时缓解企业创业初期的资金压力,留住优秀的员工。但像电影《中国合伙人》中成东青选择新梦想上市的时机一样,企业选择在何时、以什么样的方式提出股权激励,以及股权激励的范围都是非常重要的。股权激励是把双刃剑,其中暗藏的风险数不胜数,如采用何种激励手段、是否设置期权、是否单独设立持股平台或选择哪个公司作为股权激励对象、是否采用股权代持的方式等操作细节,都需要结合具体情况仔细讨论决定。目前,股权激励主要采用股权变更、虚拟股激励两种方式。股权变更就是将员工作为股东,登记到股东名册并在工商部门予以登记。其优点是提高了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员工更具主人翁意识。但缺点也极为明显,员工作为公司法律意义上的股东,也就享有其所对应的包括决策权在内的股东权利。目前金融机构在做企业贷款时,一般都会要求企业的全部股东甚至股东配偶作为保证人提供连带责任保证担保,而实际操作中,如果要求持股比例非常低的员工股东来承担如此重的担保责任,可能会产生诸多问题。虚拟股激励则是通过合同约定来绑定企业未来收益与员工个人利益,此种激励方式的激励对象仅享有分红权,而不享有其他股东权利。虽然名字仍然叫股权激励,但员工并未成为法律意义上的股东,其所持有的股份仅仅体现在分红上。这样也可以避免企业股权、决策权的分散,操作起来也更为灵活。其缺点就在于部分员工的获得感不强。目前主流企业采用更多的是虚拟股激励,而非股权变更的方式。

四、赋予薪酬调整的弹性空间

薪酬调整的弹性空间就是让员工薪酬总额可升可降。加薪和升职员工都不会有意见,即使没有任何约定、规定,只要双方协商一致即可。但是调低员工薪酬可就大不一样,一般而言薪酬调整要和员工协商一致,如果企业单方降低员工薪酬,员工可以到劳动监察等部门主张企业克扣工资,要求企业补足。但另一方面,企业会主张其享有自主用工权,可以对员工进行管理,其中就包括薪酬管理。这二者的分界点又在哪里呢?是不是企业在劳动合同中约定或在规章制度中规定,企业有权根据员工的工作表现、生产经营情况单方调整员工的工资,就可以任意地降低员工工资了呢?答案显然不是。一方面,对于基本工资、岗位工资、职级工资,只要劳动合同履行的情况没有重大变化,岗位、职级也未做调整,企业想单方降低这两项工资金额都会面临被起诉克扣工资的法律风险。企业希望通过单方调整员工工作岗位或职级来调整员工薪资组成需要满足如下条件:第一,单方调整员工的工作岗位、职级的情形有制度或合同依据;第二,调整员工的工作岗位、职级的原因合理充分且符合约定、规定条件;第三,调整后的岗位或职级与员工自身情况基本相匹配,不存在侮辱性、歧视性或其他贬低员工的行为。另一方面,企业单方调整员工工资的重头戏在绩效工资上,绩效工资就是根据员工的工作表现、企业的经营状况、部门的业绩情况等向其支付的工资,由此,员工的绩效工资可以根据企业的绩效考评发放。但是如果员工的绩效工资数年来一直都是月薪8000元或仅有很小的上下浮动,企业突然将某个月份的绩效工资降为5000元,并无法举出充分且合理的证据,一般就会被法院认定为违法克扣员工工资。由此可以看出,企业行使用工自主权来调低员工的绩效工资,要满足如下几个条件:第一,有清晰的工资组成、金额,其中需要包含绩效工资,且为员工认可;第二,有相关规定或约定,企业有权根据相关因素调整员工的绩效工资;第三,关于员工的绩效工资标准有明确、合理的计算方式;第四,存在可以调低员工绩效工资的情形。这其中最难把握的是第三点。如果绩效评价过为主观往往会被认定为不具合理性,太过客观企业又丧失了自行调整的主动权,往往还是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评价方式。如销售岗位可以很容易通过订单金额和回款比例等指标来设计绩效工资,行政、人事等岗位就需要通过KPI考核的方式来确定绩效工资。由此就需要企业相关人员,根据具体岗位考核需求在这两者之间保持相对的均衡。

五、依法降低税务、社保成本

员工入职一般只关心到手的工资是多少,由此,税务、社保无论是谁承担,最终都会转化为企业的用工成本,相信大多数企业管理者是很清楚这一点的。“个人所得税法的重新修订”“社保征收改革”无疑是2018年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影响最大的两件事。依法降低员工纳税金额的主要方法就是,充分利用现有优惠抵扣政策,并基于不同种类收入的税收比例差异,调整员工各项收入的金额配比。当然纳税科目的选择首先应当建立在相应法律关系的基础上,如适用劳务报酬所得或工资薪金所得,首先应当在法律上分析、定性企业与员工之间属于劳动关系还是劳务关系。员工个税的筹划一定要和社保筹划相结合,否则会出现个税缴纳金额虽然有所下降但社保缴费却增高(或反之)的现象,从而致使综合用工成本升高。良好的个税、社保筹划是在二者之间寻求最优解,使得综合用工成本最低。其实,社保筹划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简单,更不会有一劳永逸的规避方法。社保征缴是国家保障民生的重大举措,不可能像部分人所想的那样,统一签个劳务合同就都不用缴纳社会保险费了。简单来说,一切的社保筹划都是围绕以下三个维度展开:第一,灵活用工。采用非全日制用工、劳务用工(其中包括实习人员、退休人员等)、兼职用工等用工方式;第二,工资分解。在现有法律制度的框架内将工资分解为费用支出、劳务所得、股息所得、经营所得等其他收入;第三,社保转移。通过劳务派遣、劳务外包的方式将社保缴纳主体转移给其他用人单位。

第12篇

[论文摘要]薪酬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首先提出薪酬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乃至整个企业管理中的实际意义,然后通过挖掘目前企业薪酬管理中存在的平均主义和分配行为不规范等实际问题,提出在企业薪酬管理中引入宽带薪酬体系的设想,结合宽带薪酬所具有的特点,分析企业引人宽带薪酬需要注意的问题。

薪酬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乃至整个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它不仅涉及企业的经济核算与效益,而且与员工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合理有效的薪酬制度不仅能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促使员工努力实现企业目标,提高企业效益,而且能在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的知识经济下吸引和保留住一支素质良好且具有竞争力的员工队伍。但是,随着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以及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企业的薪酬管理体系普遍出现了激励作用不足、约束作用乏力、平均主义和分配行为不规范等弊端。主要表现在:

薪酬设计有不科学之处,调查数据缺乏真实可靠性,没有科学的职位评价体系;

奖金奖励和福利保险计划缺乏柔性,起不到激励作用,变成了固定的附加工资,与个人业绩基本没有关系;

薪酬总额管理机制不合理,薪酬增长具有很强的刚性。尤其是基本薪酬,基本上是和资历挂钩,只能增不能降,致使薪酬总额的缺口和成本的承受能力矛盾日益突出;

薪酬作为劳动力价格,和劳动力市场平均水平有较大差异。

这些问题,反映了大多数企业现行的薪酬体系没有从根本上突破传统的计划经济思维模式的束缚,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一种资历工资制,既缺乏对有利于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优秀人才的有效激励,又限制了企业员工的合理流动。因此,如何科学、合理地根据员工对组织的贡献来确定员工的薪酬差别,制定公平、公开、公正的薪酬制度是薪酬管理的、核心问题。

一、宽带薪酬体系的引入

针对薪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在企业建立起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遵循市场规则的薪酬分配机制是当前企业薪酬管理中的重中之重。因此,为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多数企业在薪酬管理中趋向选择宽带薪酬体系。

(一)宽带薪酬的概述

宽带薪酬就是企业将原来相对比较多的薪酬级别,合并压缩为几个级别,同时拉大每一个薪酬级别内部薪酬浮动的范围。也即薪酬级别少了,级别内部的差异大了。与传统的薪酬设计方法相比,这种新型的设计体系,使得员工有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做同一个职位,但在同一个级别内部,因为个人能力的提高,或者个人业绩的提升等原因,收人得到显著的提高。员工不再单纯的追求岗位的改变,岗位级别的提升来提高其收人。

从宽带薪酬的概念和含义,不难理解,宽带薪酬的应用与企业其他几个方面的管理制度和特征是相对应的。比较少的薪酬等级对应了企业比较少的行政和职位级别,反映了企业比较扁平的组织结构特征。与传统的薪酬体系强调岗位,以岗位不同确定工资相比,宽带薪酬是对个人能力和业绩的尊重和重视。这就对应了企业比较尊重个人贡献,强调个人差异,激励个人努力的文化特征。

在这种薪酬体系中,员工不是沿着企业中唯一的薪酬等级层次垂直往上走,相反,他们在职业生涯的大部分或者所有时间里可能都只是处于同一个薪酬宽带之中,他们在企业中的流动是横向的。但是随着他们获得新的技能,承担新的责任,或者是在原有的岗位上不断改善提高自己的绩效,他们就能够获得更高的薪酬,即使是被安排到低层次工作岗位上,他们依然有机会因为自己出色的工作而获得较高的薪酬。

(二)宽带薪酬体系作用

1支持一个扁平的组织结构

宽带薪酬打破了传统薪酬结构所维护和强化的等级观念,减少了工作之间的等级差别,有利于企业提高效率和创造学习型的企业文化,同时有助于企业保持自身组织结构的灵活性和有效适应外部环境的能力。

2引导员工重视个人技能的增长和能力的提高

在传统等级薪酬结构下,员工的薪酬增长往往取决于个人职务的提升而不是能力的提高,因为即使能力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如果企业没有出现职位空缺,员工仍然无法获得较高的薪酬。而在宽带薪酬体系下,即使是在同一个薪酬宽带内,企业为员工所提供的薪酬变动范围也会比员工在原来的五个甚至更多的薪酬等级中可能获得的薪酬范围还要大,员工不需要为了薪酬的增长而去一味追求职位的晋升,只要注意发展企业所需要的技术和能力就可以获得相应的报酬。

3有利于职位轮换与培育组织的跨职能成长和开发

在传统的等级薪酬结构中,员工的薪酬水平与其所担任的职位直接挂钩。由于同一职位级别的变动并不能带来薪酬水平上的变化,但是这种变化使得员工不得不学习新的东西,从而使工作的难度增加,辛苦程度更高,这样,员工不愿意接受职位的同级轮换。而在宽带薪酬体系下,由于薪酬的高低是由能力来决定而不是由职位来决定,员工乐意通过相关职能领域的职务轮换来提升自身能力,以此来获得更大的回报。

4能密切配合劳动力市场的变化

宽带薪酬是以市场为导向的,一是使企业的员工成本效益更为有效,二是使员工在纯粹注重内部公平转向为更注重个人发展空间以及自身在市场的价值内外均衡等方面。宽带薪酬的工资水平是以市场调查的数据以及企业的工资定位来确定的,因此,薪酬水平的定期核对与调整将会使企业更能把握其市场竞争力;同时,也能相应地做好员工成本的控制。

5有利于推动良好的工作表现

在宽带薪酬结构中,上司对有稳定突出表现的员工可以在报酬方面进行明显的奖励,而避免使用像传统薪酬制度中的企业只能通过职务提升这一办法将薪酬与员工的表现结合起来。可以说,宽带薪酬是一种真正的鼓励员工爱岗敬业的薪酬体系,它不鼓励员工好高鹜远地拼命地挤向垂直晋升的独木桥。

二、引入宽带薪酬需要注意的问题

1明确企业的人力资源战略

薪酬体系的最终目标是推动人力资源管理,从而服务于企业战略目标。要推行宽带薪酬的企业首先应该系统梳理企业战略,分析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明晰企亚的核心价值观,并将它们量化为指标,在此基础上建立人力资源战略。这样建立起来的薪酬体系才可能有清晰的目的性的存在的意义,那就是根据企业战略,借助薪酬激励,强化员工作为,推动企业战略实施。在引入新的薪酬模式时,策略的选择、计划的制定、方案的设计、薪酬的发放、员工的沟通,都应该紧扣企业人力资源战略,对于符合企业人力资源战略和有助于提高企业核心竞争优势的行动,在薪酬上要重点倾斜。

2认清行业特点和竞争对手

企业所在行业的特点主要体现为行业的技术特点和行业竞争格局。行业的技术特点主要通过制造和服务这两种形态来体现,这两种形态对薪酬体系的要求自然是不同的。企业精心设计薪酬,最基本的意愿就是提供比竞争对手更富竞争力的薪酬,与对手争夺优秀人力资源。所以摸清竞争对手的薪酬模式和设计方案,对于自身选择薪酬体系的指导和帮助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3要与企业管理方式和组织层级结构的优化相结合

直线职能制下,金字塔型组织结构需要采用等级制的薪酬模式。扁平组织却要压缩层级,强调团队协作,需要用较少的范围跨度、较大的浮动范围。如果要在传统组织结构中推行宽带薪酬,结果恐怕不会理想。。因此,如果要引人宽带薪酬,就应该有针对性地对企业管理方式和组织层级结构进行优化和变革,为其准备应用的空间。

4合理确定工资带,区别级别特点设计薪酬

要结合企业规模、核心竞争力和企业战略,合理确定薪酬体系需要设计多少工资带,工资带之间要设计分界点。每个工资带应该对人员一的技能、业绩提出不同的量化考核指标。不同工作性质的职位和不同的层级量化考核指标应该有区别,应该体现个性需求。每一工资带内的薪酬浮动幅度应该根据薪酬调查得到的客观数据及职位描述结果来确定,级差标准应该根据体现不同层级和职位对于企业战略的贡献率。要横向做职位评估工作,所设计指标应该能够推动宽带内横向职位的轮换,以增强组织的适应性。

5要做好任职资格及工资评级工作

引入宽带薪酬时,要及时构建相应的任职资格体系,明确工资评级标准及办法,既鼓励员工冒尖,同时通过拉大薪酬差距,限制平庸员工薪酬的上涨,也可以制订惩罚性措施,对工作业绩较差的员工薪酬进行扣减,从而从整体上限制薪酬的无限制上涨。

6企业引人宽带薪酬应具备的条件

采用宽带薪酬模式的企业应该具备一些基本的条件:一是技术、创新、管理等智力因素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优势支撑作用,员工的主动性、创造性对于企业绩效成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二是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健全,用工制度和薪酬制度市场化程度较高;三是企业管理基础工作比较扎实,具备推行宽带薪酬模式的技术条件和数据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