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借调工作总结

借调工作总结

时间:2023-01-20 05:13:09

借调工作总结

借调工作总结范文1

借调xx期间,本人以处内领导同事为目标榜样,严格自我要求,主动学习、深入思考、踏实工作,较好地完成了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现将借调期间工作总结如下:

一、主动加强理论学习,牢固树立“四个意识”

借调期间,我深切感受到部里“讲政治、重公道、业务精、作风好”的优良部风。本人积极融入良好氛围,一是自觉主动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深入学习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对我省“四个坚持、三个支撑、两个有利于”重要批示精神,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提高政治站位,培养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是认真参加支部专题学习活动,专题学习内容丰富,讲解到位,使我对中央和省委的新指示新精神新要求有了更加深刻理解和认识,学习时认真做好笔记,学习后及时内化吸收。三是充分利用组织部门的便利条件,定期收集整理内网和室内印发的各类重要政策文件、重要会议精神,将相关材料编订目录整理成册,放在案边经常学习研读。

二、踏实工作深入思考,立足岗位有所作为

处内工作任务繁重,身边领导和同志们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对党忠诚的优秀政治品格和履职尽责的优秀专业素养。借调期间,我以身边领导同事为榜样,较快熟悉情况,主动加班加点,踏实认真做好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同时,努力做到“既当办事员,又当研究员”,认真思考每项工作的目的目标,做好工作的标准规范,不断优化改进工作,力求在本职岗位上有所作为。做好工作既要有很好的思想政治水平,又要有过硬的工作本领,还要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和作风,身边领导和同事都是“开口能讲、提笔能写、遇事能办、问策能对”的优秀复合型人才。在工作中,身边领导的耳提面命、耐心教诲使我受益匪浅,我也以身边领导同事为榜样,处处上心、事事坚持,不断提高认识、提升境界,努力做到以知促行,知行合一,个人综合素质有了较大提升。

三、说老实话做老实人,严于律己不忘初心

通过学习实践,使我清醒的认识到,那些在利益面前经不起诱惑或投机钻营、搞弯弯绕绕的人,看起来一段时间内 “名利双收”“如鱼得水”,但最终都难逃党纪国法制裁!那些对党忠诚、做老实人说老实话、襟怀坦白公道正派的干部最终方能“行稳致远”。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我会更加严格自律,不忘初心,说老实话、干老实事、做老实人,不断锤炼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自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虽然借调学习锻炼时间有限,但这段经历必将会影响和伴随我一生,是我宝贵的精神财富和重要积淀,会使我更好把准人生前进方向,走得更稳更远。

借调工作总结范文2

王明

2021年1月-5月期间借调到省委宣传部,在领导的支持和同事的密切配合下,比较圆满的完成了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工作和为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服务等各项工作:

一、省委宣传部宣讲处工作完成情况(2021年1月-5月)

(一)参与组织宣讲《党史学习教育》集中宣讲工作

1、参与组织中央宣讲团莅辽宣讲服务保障工作。配合宣讲处做好中央宣讲团莅辽宣讲《党史学习教育》报告会,协调中央宣讲团下基层与沈阳音乐学院和沈阳鼓风机集团座谈交流互动等工作;

2、参与组建省委宣讲团集中宣讲工作。配合宣讲处组织召开《党学习教育省委宣讲团成立暨集体备课会》工作;

3、参与举办全省理论骨干培训班工作。配合宣讲处组织召开《党史学习教育理论骨干培训班》工作,做好参会人员接待、住宿等相关会务工作。

(二)为省委理论中心组学习服务

及时高效的做好省委理论中心组学习服务工作。为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和部领导班子服务并带动市、县、乡各级党委中心组学习。

1、主要负责编发《学习提示卡》。第一时间跟踪编发以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及中央重要会议、重大决策部署为内容的《学习提示卡》,建立微信工作群,让电子版提示卡内容第一时间直达乡镇,截至目前,共计编发32期,2.2万余字;

2、主要负责编发农村大喇叭宣讲参考提纲。农村大喇叭宣讲提纲每周编发2期,共计编发34期,3.3万余字,覆盖到全省10621个行政村。

二、公司人力资源部工作完成情况(6月)

(一)人力资源工作完成情况

人力资源部中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五险一金”缴纳工作,职称申报工作都是关系到每名员工的切身利益。在工作中,我严格要求自己,不允许自己出现半点错误。具体工作如下:

1、职称工作

完成公司2020年广播电视工程系列职称证和相关材料的发放工作。

2、社保和公积金工作

完成公司“五险一金”更名相关业务。

3、其他工作

统计公司总部及分公司员工社保信息,报送综合办公室。

借调工作总结范文3

 

2015年的《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已于2016年起施行。在新制度的引导下,总预算会计审计开展具体工作实践中,清理总预算会计往来款项,对化解财政工作存在的问题和风险,进一步提升财政工作管理水平,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绩效颇有裨益。以下就清理总预算会计往来款项具体工作开展讨论,思考总预算会计往来款项清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给出清理往来款项的几点建议。

 

总预算会计账中,除去收入、支出等明确的会计核算具体内容,往来款项往往涉及了如何处置尚未最终“尘埃落定”的财政资金。会计账套中的往来款项若不能及时清理,将带来很多问题。一是,若未能及时清理账套中的往来款项,不断累积,不但先前的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往来款项的金额也如同滚雪球般越滚越大,久而久之,若会计更替换任,对往来款项会计信息的理解就会更加晦涩。

 

二是,会计制度、财政政策的变更可能不利于先前问题的解决,使往来款项变成一个“烫手山芋”,会计人员无从下手解决。三是,可能由于业务操作不规范,存在错用、混用往来款项涉及的会计科目的情况,错误的会计信息将对未来工作带来不良影响。还有,往来款项涉及的会计科目在业务办理的过程中可能存在一些经济风险与问题。

 

例如,应计收入、支出的核算项目,暂挂往来科目中,这样就会影响真实的收入支出数据,由于信息不对称,政策的出台和具体实施产生滞后性,甚至可能产生权力设租寻租的行为。由于挂账的资金未及时入账,形成一部分闲置的资金,产生挤占挪用资金的可能性,造成资金使用的乱象。因而,清理总预算会计账套中往来款就显得尤为重要。必须在总预算会计具体实务工作中,为清理总预算会计账中的往来款项做好多方面的准备工作。

 

一、协调上下级财政间的关系,做好体制结算工作

 

上下级财政间的关系涉及两个方面的会计科目,一是与上级往来,一是与下级往来。在具体的科目使用过程中,首先要正确厘清往来结算事项,及时将往来结算情况登记入账;其次,要严格按照体制结算的相关规定和要求,在结算前将往来款项涉及的科目全年发生数据进行汇总整理,作为上下级财政间沟通协调工作的依据之一。同时,应对未来上下级财政间的资金结算总体情况做好预判,在沟通过程中及时协调处理结算事宜,为体制结算工作的开展营造良好的基础环境,确保与上级往来和下级往来资金结算工作的顺利实施,从而更有利于处理与协调上下级政府间的关系。

 

二、清理借入借出款项,及时做好债务情况分析

 

首先,从借出款项来看,在出借给预算单位应急所需资金时,要明确借还主体的具体法律责任义务,签订合法规范的借款协议。财政部门应对借出款项进行跟踪和使用情况评价,结合借出款项对整体财力的影响进行借款单位的分级监督与评价。借入款项的一方,应对具体的借款使用情况向财政部门进行定期反馈,做到出借的财政资金在合法合理使用的情况下发挥其最大效用。其次,要对借出的款项进行分门别类,对借出款项今后的处理方向进行预判,是借款转拨款,还是收回借款,还是根据实际情况由借入方继续延期使用,都应做好情况梳理。再看借入款项,首先应区别债务的类型和明确具体用途。第二,要及时建立借入款项的信息监控体系,将每一笔借入款项进行记录和监控,按期结合自身财力安排偿债资金,对借入款项的本金和利息进行偿还,避免产生政府信用危机的问题。第三,要根据实际财力和社会发展状况对借入款项的总额进行控制。

 

三、及时处理应收应付款项,明细项目核算需准确

 

首先,要明确各类应收款项在其他应收款科目核算具体的资金性质、具体债务单位信息。其次,在具体科目使用过程中,对将被核算资金的总体情况和明细情况以书面文字形式做好备注。应该注意到其他应收款科目原则上年终无余额,因此务必要做好年终全面清理和结算工作。相对应的,对于其他应付款科目的核算,要确定其他应付款科目涉及的单位信息以及具体的金额等详细信息。其次,在收到款项时,应对今后该笔款项的具体处置方式做好预判,以便今后及时准确作出处置。最后,同样应控制其他应付款科目的贷方余额,不宜过大。

 

四、加强审计监督,让内部控制制度助力往来款项清理工作

 

审计监督的有效介入,可以帮助财政总预算会计在具体工作中查找往来款项涉及的科目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漏洞,在外部监督的过程中,可以结合比较以往的往来结算数据并作出分析和评价。财政部门应控制往来款项涉及资金的总体规模,及时减少往来款项,做好监督工作。从内控制度建设的角度来看,应建立相对完备的内控体系。财政内部各单位资金的使用结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应及时由财政总预算会计和其他财务管理人员整理提出,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解决。应形成往来款项清理长效机制,提高相关领导和具体业务经办人员的责任意识,分类预警、设置底线、定期评估与全面清理。编制往来款项清理工作备忘录,将有用的经验保留推广,高效防范各类总预算会计业务风险。

 

在总预算会计具体工作实践中,重视和加强往来款项清理工作,既是一项基础工作,又是一项重要工作。今后,要不断提高总预算会计业务水平,建立往来款项清理工作的长效机制,为清晰、明了的财政总预算会计账套和报表编制工作作出努力。

借调工作总结范文4

关键词:农户结构;行为特征;借贷倾向;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F830.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217(2010)03-0024-06

一、引言

农户是农村经济社会活动的基本单位,是农村金融需求的重要主体。本文基于湖南省2000户农户问卷调查资料,试图从农户结构和行为视角,探究其对农户借贷需求与供给倾向的影响,以寻求金融支持农户增收、改善农户生活的有效途径,这对于推动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为了使调查样本具有一般性和代表性,本文选取农业大省湖南省7县21行政村的2000户农户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重点关注下述内容:(1)农户家庭成员信息,主要包括户主在内的家庭成员年龄、文化程度、外出打工情况;(2)农户的家庭类型,本文将家庭类型分为普通务农户、务农兼业户、规模种养殖专业户、非农业户四类;(3)农户的收入结构,重点关注非农收入;(4)农户的支出结构,重点关注农户非农支出;(5)农户家庭所在的地域位置,考察其交通便利情况及城市发展对其辐射情况;(6)农户的借贷情况,包括农户的借贷需求情况和农村借贷中介的借贷供给情况。

二、文献回顾

农户及其金融问题一直为学者们所关注。亚当・斯密较早对农户行为进行了分析,他强调自由竞争和劳动分工会导致农民分化。恰亚诺夫(Chay-anov)对俄国革命以前的小农进行了研究,认为农户生产和消费“均衡”的条件是农户消费的边际效用等于休闲的边际效用。舒尔茨提出了“理性小农”思想,认为小农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黄宗智主张从家庭生产功能和消费功能的角度,分别考察小农行为及目标。他认为农户的农业收入和非农佣工收入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农业收入虽然不高,但相对稳定,而非农收入虽然从形式上可以超过农业收入,却只能是一种“补充收入”,这就是所谓的“拐杖逻辑”。

近年来,许多学者对农户借贷行为进行了研究。何广文(1999)、史清华和陈凯(2002)、殷俊华(2006)等研究发现,农户民间借贷的发生率较高,但从正规金融机构借贷的农户比例下降。这些结论与国外的一些学者研究结论相似。Pischke、Adams和Donald(1987)的研究表明,能从正规金融得到贷款的农户所占的比例极小,且贷款的对象主要集中在少数富裕人群手中,贷款总额的80%为5%的农户所掌握。Hossian(1988)发现格莱珉银行在其经营范围内对扶贫作出积极贡献,但是贷款供给只覆盖了目标人群的13%。Kochar(1997)验证了印度农户信贷对农户生产的影响,结论说明农户信贷对农户生产不存在显著影响。从上述研究可以发现,总的来看,农户的民间借贷行为较为普遍,而正规借贷相对较少。也有学者引入农户结构和行为变量对农户借贷进行研究。李锐和李宁辉(2004)研究发现受教育年限、土地规模、非农收入等特征对特定农户的借款数额都有显著的影响。李锐和朱喜(2007)实证分析了土地面积、教育和医疗费用支出、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受教育水平等特征对农户资金需求和供给的影响。刘西川(2007)研究了贫困地区农户的信贷需求与信贷约束,尤其探讨了农户家庭特征、农户经营行为与农村正规信贷的关系。

三、农户结构与行为分析

考察农户结构以及不同结构下行为的变化,是研究农村金融问题的逻辑起点。改革开放30年,农户结构和行为不断演变。通过2000户农户调查,可以反映出现阶段农户的结构特点和行为方式。

(一)农户结构

1,劳动力年龄结构。接受调查的农户家庭共有4211名劳动力,平均年龄39.7岁(其中户主46.3岁),外出打工者的平均年龄31.9岁。需要关注的是,从事传统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平均年龄42.9岁,比整个劳动力平均年龄和外出打工者年龄分别大3.2岁和11岁。农业部提供的调查数据显示,2006年我国全部农村劳动力平均年龄为38.1岁,外出打工者平均年龄31.6岁。可见,与全国比,湖南农民一生中劳动的年限更长。

2,劳动力受教育结构。调查所涉及的劳动力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的占27.6%,初中文化的占55%,高中文化的占14.7%,高中以上的占2.7%。初中、高中及以上文化劳动力占比均高于全国水平,这与湖南重视教育的情况相吻合,但总体上湖南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还处于较低层次。

3,生产经营与就业结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我国农户的兼业化迅速发展,农业劳动力占比下降。1996年,全国农户兼业率就达到了45.18%,从本调查情况看,兼业户和非农经营户占61.2%。从劳动力就业情况看,务农并兼业非农产业的占57.1%。在所有劳动力中,有打工经历的占29.9%。在打工职业者中,最多的是从事加工制造业和建筑装修业,分别占28%和16%。调查显示,湖南农户经营以农业为主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特别是兼业非农产业的劳动力占比大。

4,家庭收入结构。数据显示,1983年以前,全国农户家庭经营纯收入低于工资性收入,之后前者高于后者,增长速度也快于后者。在农户纯收入中,农业生产获得的收入占比从1983年的67%下降到2007年的31%。从本调查情况看,农业收入占44.3%;非农收入占55.7%。湖南农户家庭从农业生产获得的收入占比高于全国,这也与湖南作为农业大省的情况相一致。

(二)农户行为

农户行为与结构密切相关,农户的生产、消费、投资等行为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金融需求。

1,农户生产经营行为趋向多样化和市场化。与计划体制时代和改革开放初期相比,农户生产经营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农户的生产经营活动不再局限于田间地头,转而从事加工、流通以及外出打工等行当。同时,农户生产经营也与市场紧密相连,生产的农产品除一部分留作家庭消费外,其余都投向市场销售。农户生产经营行为的这些变化,是导致农户经营结构和就业结构变化的主因。

2,农户投资行为以维持简单再生产为主。改革开放以来,农户投资在农村投资中的地位下降。调查反映,农户投资行为谨慎,多数农户投资主要用于维持简单再生产。农户生产投资支出中,购买农药化肥等的短期投资占44.2%,购买大型机具等的长期投资占29.6%,用于做生意的投资占5.3%。在有一笔闲钱怎么花的问题上,用来投资的占19.5%,而用于改善生活、备急用的占77.9%,这也反映出农户投资意愿不足。

3,农户消费不足。近年来,农户消费水平有了

很大提高,但总体上消费不足。本调查显示,农户家庭支出中,生产性支出占26.1%,生活消费支出占73.9%;在消费中,日常生活开销是大头,占35.1%,建房和子女教育支出次之,分别占18.8%和16.5%。由于农户收入稳定性较差,而日常生活开销呈刚性增长,使一些农户入不敷出,必然导致消费不足。

4,农户借贷行为主要用于生活支出且以民间借贷为主。农户借贷行为普遍存在,调查显示,2000户农户中有77.7%的发生过借贷行为,没有借过钱的只占22.3%。在借贷用途上,60%的农户用于生活消费,40%的用于生产经营。在融资渠道选择意愿上,63.2%的农户选择向亲戚朋友借,36.1%选择正规金融机构,其余0.7%选择高利贷。这表明农户借贷的消费化倾向明显,且民间借贷目前仍是农村金融供给的主渠道。

四、农户结构和行为与农户借贷:数据描述

1,农户的文化程度、年龄与借贷情况。调查发现,农户的文化程度不同,其借贷状况有较大差异。文化程度越高的农户借款金额也相对较高,而且文化程度越高越倾向于正规借款。同样,农户户主年龄越大,从正规金融机构借款的越多。但年龄越高,则户均借款越低。统计分析发现,51岁以上农户的户均借款金额比30岁以下农户的户均借款低8823元(见表1)。

2,农户的家庭类型与借贷情况。统计发现,不同类型农户借贷状况各异。在借款需求方面,专业种养殖户中有借贷需求的农户占比最高,最低的是普通农户,实际发生借贷行为的也是专业种养殖户的比例最高,且是选择从正规机构借款最多的农户类型,但只占34.1%。由此也可看出,大部分农户选择民间借贷。在户均借款金额方面,非农业户的金额最高(见表2)。

3,农户的行为特征与借贷情况。对已发生借贷的样本户进行分析,发现不同的行为方式下的借贷情况迥异。数据显示,用于生活开销、农业生产和非农投资借款大部分都来自于民间借贷,只是正规金融机构为非农投资提供贷款的户数比重相对高一些。民间借贷用于生活开销的借款要高于农业生产。而且53.8%的农户倾向于生活借款从亲友处获得(见表3)。

4,不同收入水平农户的借贷情况。从不同收入层次的农户借贷情况来看,总收入越高,借贷越多,两者相关性十分明显。统计显示,收入在5万元以下区间的农户户均借款中,大部分来自民间借贷,尤其是总收入在1~2万元区间超过80%的农户借款来自亲友;收入在5万元以上的农户借款中,有63.34%来自正规金融机构(见表4)。

五、计量模型建立

从以上分析来看,在不同的结构特征和行为方式下,农户的借贷需求表现出不同的倾向;在借贷供给上,正规借贷与民间借贷又存在差异。下面试图利用离散选择Biprobit模型进行计量检验。

(一)模型选择

现实中,经济主体会面临多元选择情形。就农户与农村金融中介之间发生的借贷行为而言,存在一个二元选择问题:即农户是否需要借款,金融中介是否提供贷款。由此,存在四种结果:需要借款、提供贷款,需要借款、不提供贷款,不需要贷款、提供贷款,不需要借款、不提供贷款。分别用虚拟变量YD和Ys来表示上述两种决策行为,并设定:YD=1表示农户需要借款;YD=0表示农户不需要借款;Ys=1表示金融中介愿意贷款;Ys=0表示金融中介不愿意贷款。那么,以上四种情形中,能根据统计数据观察到的是“YD=1,Ys=1”结果,即农户有借款需求,农村金融中介愿意提供贷款,其他三种情形无法直接识别。

从目前对农户信贷的获得性及农村信贷配给的研究情况看,国内学者大多要采用单方程的Probit模型和Tobit模型估计农户借贷行为,朱喜、李子奈(2006)则采用双变量的probit联立方程进行分析。本文采用供需Biprobit模型,基于农户结构和行为来考察农户借贷需求与借贷供给倾向。

(二)农户有效借贷需求的识别

一般认为,农户的有效借贷需求是指在满足借贷条件下具有偿还能力的真实借款意愿。如果这种借贷需求充分表露出来了则称为显性的借贷需求,否则就是隐性的。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分四步来获得农户借贷需求有效的信息:(1)看其是否获得了正规金融机构贷款,获得了则表示有信贷需求;(2)设计二选一问题调查农户“是否有借款意愿”,选“有”则表示有信贷需求,但不一定是有效信贷需求,不一定有还款能力;(3)调查农户如果申请了贷款遭到拒绝,拒绝的理由是非还款能力因素,则视作具备有效信贷需求;(4)调查农户在满足借款条件的情况下,不愿意向金融中介借款的情况,如果是因为“审批手续繁杂”、“没有熟人关系”等因素,则视作农户具备有效借贷需求。综合上述四方面的信息,就可以识别农户的借贷需求是否有效。调查显示,只有48%的农户表示有借款需要,其中只有19.9%的农户获得正规金融机构贷款。但通过数据综合分析得出,2000户农户中79.1%的农户存在有效借贷需求。由此也充分说明,农户的显性有效借贷需求严重不足。

(三)变量选择

1_因变量。因变量分借贷需求方程的因变量和借贷供给方程的因变量。借贷需求分正规借贷需求和民间借贷需求。根据识别农户有效借贷需求的方法可得出农户有效正规借贷需求数据,有则取值1,否则取0。同理,根据农户在有借款意愿的情况下,是倾向于民间借贷还是正规借贷,以及综合农户实际从民间借贷情况来判断农户民间借贷需求,有则取值1,否则取0。正规借贷和民间借贷供给方程因变量的设置,以农户是否得到贷款为标准,获得贷款取值1,否则取0。

2,自变量。依据调查内容,设置一系列农户行为和结果自变量见表5。

考虑到正规借贷供给方很难观察到农户收入增长情况(rig)、农户提高收入的愿望(woi),供给方程中剔除了这2个变量;借款记录(ere)和农户家庭所在地变量(reg)是借贷供给方要关注的内容,需求方程中剔除了这两个变量。

六、估计结果及解释

(一)估计结果

根据以上分析,采用Stata分析工具进行估计。估计结果见表6、表7。受篇幅限制,表中只列出检验显著的部分。

(二)对估计结果的解释

为了便于比较说明,本文将农户行为和结构变量对正规借贷和民间借贷的需求和供给的影响列表解释(见表8)。

总的来看,农户的结构和行为对其借贷需求倾向影响重大,户主年龄大、文化层次低、收入水平高的农户借贷需求不足,社会关系广、致富热情高、家庭支出多的农户借贷需求强烈;金融中介的借贷供给更倾向于文化程度高、社会关系广、生产支出多的农户,对户主年龄大、打工收入高、临近大城市的农户借贷供给少,而且正规借贷与民间借贷在户主年龄、文化程度、土地面积、家庭收入、经营支出以及借款用途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供给倾向差异。

七、结论与政策建议

借调工作总结范文5

摘 要 本文以包钢集团公司辅业改制企业―包钢西北创业公司为例,介绍了辅业改制后企业调账依据、变更实收资本的步骤方面的会计调账处理方案。

关键词 辅业改制 账务处理 资产 调账

包钢集团(以下简称包钢)在2008年依据国家经贸委等八部委《关于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流安置富余人员的实施办法》(国经贸企改[2002]859号)、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的《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流安置富余人员实施细则的通知》(内政办字[2003]195号)、以及内蒙古国资委《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我区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流工作的通知》(内国资分配[2007]136号)等文件精神,将19家分、子公司改制,成立了内蒙古包钢西北创业实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包钢西创)。

一、改制企业调账的依据及目标

包钢西创依据财政部《企业公司制改建有关国有资本管理与财务处理的暂行规定》(财企[2002]313号)、《财政部关于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财企[2005]12号)、《财政部关于建立健全企业应收款项管理制度的通知》(财企[2002]513号)等文件对原包钢下属的3个分公司以及16家子公司进行调账处理。调账目的是将各包钢西创控制的下属分、子公司(以下简称“二级单位”)经评估后的净资产量化给全体职工,以作为职工置换身份补偿支出,其中一部分转为职工对包钢西创的投资,一部分作为职工的负债;二级单位的实收资本数额一般不变,将原包钢持股变更为包钢西创持股,并按规定变更登记。

二、改制调账及最终变更实收资本的步骤

1.资产评估结果的处理

各二级单位根据确认生效的审计、评估报告,按审计、评估增减值对相关资产负债作账务调整。根据清产核资审计结论调账后,将评估基准日的资产、负债明细情况与产权交接日的明细进行比较,对未发生报废或耗用等变化的具体资产、负债的评估增减值进行调帐,相关帐务处理:

借或贷:资产项目

贷或借:资本公积

2.评估基准日至产权交接日的损益处理

各二级单位在评估基准日至注册登记日的损益全部归新公司所有,无需作账务调整。

3.职工补偿金的处理

按照国资委批复文件以国有净资产支付职工经济补偿金的总额,汇总计算出各二级单位将净资产转为职工的负债金额,即应付补偿金的数额;汇总分类计算出各二级单位对职工的负债分成“待入股资金”及“待支付资金”两部分的具体数额。

4.调帐后改制净资产的处理

各二级单位实收资本或上级拨入项目与注册资本不一致要调整一致,调帐后的资产、负债项目进行汇总总加计得出调帐后资产总额、负债总额,调帐后的资产总额与负债总额的差额扣除少数股东权益后用于支付职工身份转换金的净资产总额,账务处理如下:

①如果改制净资产数额大于应支付的职工身份转换金总额

借:长期股权投资-各子公司或拨付所属资金-各分公司

贷:应付职工薪酬-职工身份转换金

资本公积

②如果改制净资产数额小于应支付的职工身份转换金总额

借:长期股权投资-各子公司或拨付所属资金-各分公司

长期股权投资-各子公司-股权投资差额或拨付所属资金-各分公司-拨付差额

贷:应付职工薪酬-职工身份转换金

③按上面计算结果,将应付职工薪酬-职工身份转换金分为应付职工薪酬-待入股资金和应付职工薪酬-待支付资金,包钢西创总部相关账务处理:

借:应付职工薪酬-职工身份转换金

贷:应付职工薪酬-待入股资金

应付职工薪酬-待支付资金

5.调帐后包钢西创总部与各二级单位之间的科目对应关系

总部长期股权投资-各子公司与原相关子公司的所有者权益(注:扣除少数股东权益)在数额上存在一一对应关系;总部拨付所属资金-各分公司与原相关分公司的上级拨入资金在数额上存在一一对应关系。

6.总部代为偿还职工债务时账务处理

①总部代为偿还职工债务时先将待支付资金拨付各二级单位,相关帐务处理:

借:应付职工薪酬-待支付资金

贷:其他应付款-集中资金

②各二级单位收到拨款后相关帐务处理:

借:其他应付款-集中资金

贷:应付职工薪酬-待支付资金

③各二级单位支付职工身份转换金时相关帐务处理:

借:应付职工薪酬-待支付资金

贷:银行存款

7.职工股东入股的账务处理

①如果整体职工股东债权转股权,相关帐务处理:

借:应付职工薪酬-待入股资金

贷:实收资本-内蒙产权交易中心[1]

②如果整体职工股东债权转股权操作困难,采取职工股东现款出资方式,相关帐务处理:

借:应付职工薪酬-待入股资金(注:先支付给内蒙产权交易中心代为收取)

贷:银行存款

内蒙产权交易中心收到职工身份转换金后代职工股东投入现款时的账务处理:

借:银行存款

贷:实收资本-内蒙产权交易中心

三、结语

企业改制是实现国有资本和职工身份的双重置换,其涉及的相关的会计及税务处理很多方面,各企业要根据自身情况和改制后股份配置方式作出适合自己的方案,以适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

借调工作总结范文6

    [关键词] 工作底稿法;现金流量表;调整分录

    现金流量表是以现金为基础编制的财务状况变动表。《企业会计准则第31号—现金流量表》指南和CPA教材介绍的现金流量表编制方法主要是工作底稿法和T型账户法。当应用工作底稿法或T形账户法编制现金流量表时,需要编制大量的调整分录,涉及项目多,分析工作量大。如果经济业务复杂、繁琐,翻阅、分析账户记录工作量还将增加,在实践操作上,容易造成遗漏,数据的准确性不能得到保证。在会计实务操作中,哪些项目需要调整不容易确定,调整分录如何编制也不易掌握,项目的调整程序又无规律可循,给企业的会计报表编制工作增加了一定的难度。为此,无论在实务工作中,还是在会计理论界,财务会计人员纷纷另避蹊径,研究、寻找各种可替代或可辅助编制完成现金流量表的方法,比如公式法、复式分录法、辅助明细账法、现金日记账法、日记凭证法等等。但是,这些方法只能治标、不能治本,使得工作底稿法或T形账户法在理论研究中无法得到深化和积极推广,以致使其在实务工作中的应用也受到一定的限制。基于时间、效率、成本、效果的考虑,无论是在会计实务还是在会计教学中,在编制现金流量表调整分录时需要遵循一定的程序和规律,以保证准确编制现金流量表,提高会计工作的效率和效果,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所以,现金流量表调整分录编制的研究也就成为必要和必需。在此,本文仅以工作底稿(法)为基础,探讨现金流量表调整分录借贷名称、借贷方向、借贷金额的有关问题。

    一、调整分录借贷名称的确定及调整次序

    当采用工作底稿法编制现金流量表时,必须以工作底稿为手段,以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数据为基础,对每一项目进行分析并编制调整分录,调整分录编制完成后必须全部过入工作底稿的相应部分,以保证有关数据的平衡关系和现金流量表的正确。据此,可以说明调整分录的借贷名称应该与工作底稿中会计报表项目名称相互一致。也就是说,调整分录借贷名称应该是报表项目名称,而不是会计科目名称。

    现金流量表包括主表和补充资料两部分。主表部分依次反应的是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主表中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必须以利润表中的营业收入为起算点,调整与经营活动有关的项目的增减变动,涉及的项目主要是利润表项目和资产负债表中流动资产,流动负债项目。现金流量表中的投资活动包括非现金等价物的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的购买与处置、固定资产的购建与处置、无形资产的购置与处置等,涉及的项目主要是资产负债表中的长期资产项目和流动负债项目。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主要反映了企业收到的投资者投入企业的现金和发行债券、举借各种借款收到的现金以及为获得前期现金流入而付出的代价。涉及的项目主要是资产负债表中的流动负债项目、长期负债项目、所有者权益项目。

    综上所述,调整分录借贷名称必须是报表项目。报表项目调整次序一般应该先是利润表项目,然后依次是资产负债表项目中的流动资产,长期资产,流动负债,长期负债,所有者权益等。

    二、调整分录借贷方向的确定

    按照工作底稿法的编制程序,编制调整分录前必须将资产负债表的期初数和期末数过入工作底稿的相应栏目,同时,还必须将利润表的本期数过入工作底稿利润表项目的本期数栏。下面,以注会教材中工作底稿部分资料为例(见2006年注会教材现金流量表编制案例),分析说明调整分录的编制。

    例1.假设利润表项目中当期“主营业务收入” 1,250,000 元和当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12,500 元(账中数),当期均收到。那么“经营活动现金流量——销售商品收现”应为1,462,500 元。但是,由于当期“应收账款”增加 300,000 元(取自账中数,因为资产负债表“应收账款”项目已扣计提的坏账准备),说明当期收入中有 300,000 元未收到。当期“应收票据”项目减少 200,000 元,说明上期款项本期收回 200,000 元,因此,“经营活动现金流量——销售商品收现”应为( 1,462,500-300,000+200,000 ) 1,362,500 元。调整分录编制如下:

    借:经营活动现金流量——销售商品收现

    1,362,500

    应收账款 30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250,000

    应交税金

    ——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12,500

    应收票据 200,000

    例 2.假设利润表项目中当期“主营业务成本” 750,000元和当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42,466元(账中数),当期均已付出。那么“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购买商品付现”应该为 792,466元。但是由于当期“应付票据”项目减少了 100,000 元,说明本期支付了上期应付款项 100,000 。当期“存货”项目减少5,300元,说明本期耗用了前期存货5,300 元。据此,“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购买商品付现”应该等于( 792,466+100,000-5,300 ) 887,166元,调整分录如下:

    借:主营业务成本 75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42,466

    应付票据 100,000

    贷: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购买商品付现

    887,166

    存货         5,300

    通过上述调整分录与工作底稿相应资料的对比分析,可以知道,编制调整分录时,确定调整分录借贷方向的一般规律是:现金流入时借记现金流入类项目,现金流出时应贷记现金流出类项目;收入类项目应贷,成本费用类项目应借;资产类项目本期增加应借,本期减少应贷;权益类项目本期增加应贷,本期减少应借;取账中借方发生额应借,取贷方发生额应贷。总之,调整分录有关项目的借贷方向一般应该与各类性质账户的记账方向一致。

    三、调整分录借贷金额的计算

    由前例可以看出,对利润表项目进行调整时,其借贷金额一般直接来源于本期数。但是由于对资产负债表项目进行调整的时间不一致,造成其金额确定比较复杂。根据工作底稿的结构,可以知道,工作底稿中资产负债表项目期初数加减调整分录中的借贷金额应当等于期末数。根据账户的结构,可以确定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期初余额加减本期借贷方发生额以后等于期末余额。这就表明,资产负债表项目调整分录借贷金额总计最终应该和相应账户本期借贷方发生额保持一致,不能多调也不可以少调。因此,资产负债表项目调整分录借贷金额的确定具体分为以下三类:

    1.资产负债表大部分项目调整分录金额来源于相应项目(或会计账簿,如上例“应收账款”)期末期初轧差数。如果其计算结果为零,说明该项目不需要进行调整,例如注会教材案例中的“应付账款”和“其他应付款”项目。

    2.由于在调整利润表项目时,部分资产负债表项目同时已经做了调整,所以,在调整这些资产负债表项目时,调整分录的金额应该为相应项目期末期初轧差数减去已调整数。如果其结果为零,说明该项目已经在前面调整分录中调平了,在此就不需要再做调整了,例如注会教材案例中的“应收票据”项目。

    3.同理,由于在调整前面的资产负债表项目时,后面的有些项目也同时作了局部调整,所以在对这些项目进行最后调整时,调整分录金额为相应项目或会计账簿剩余未调整数。注意,此时我们经常需要借助相关账簿资料,查找或计算尚未调整数。

    例3.假设,工作底稿中“固定资产原价”项目期末数、期初数分别为2,401,000元、1,500,000元;“固定资产”账簿本期借、贷方发生额分别为1,501,000元、600,000元。由于在调整利润表项目时,已经对“固定资产原价”项目做了600,000元(贷方发生额)的调整。所以,“固定资产原价”项目尚需调整的金额应该为借方发生额或尚未调整数1,501,000元(=2,401,000-150,000+600,000)。经过核查“固定资产”账簿资料,可以知道,其中101,000元为固定资产购入,付出了现金;1,400,000元为完工工程转入。因此,调整分录为:

    借:固定资产原价1,501,000

    贷:投资活动现金流量

    ——购建固定资产支付的现金

    101,000

    在建工程 1,400,000

    例4.假设,工作底稿中”应交税金”项目期末数、期初数分别为105,344元, 30,000元;“应交税金”账簿中贷方发生额总计314,899元,其中,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212,500元(注:在调整“主营业务收入”时已调)、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102,399元(注:在调整“所得税”时已调);借方发生额总计239,555元,其中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42,466元(注:在调整“主营业务成本”时已调)、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100,000元、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97,089元。因此,剩余未调整数为197,089元,调整分录编制如下:

    借:应交税金197,089

    贷: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支付各项税费

    197,089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在此仅以工作底稿为基础分析说明了,确定现金流量表调整分录借贷名称、借贷方向及计算借贷金额的一般规律。在具体编制现金流量表调整分录时,应该在遵循一般规律的基础上,借助对相关账簿资料的具体分析结果,方便、灵活地进行调整分录的编制。

    例5.假设,工作底稿中“管理费用”项目期末数为158,000元;“无形资产”期末数、期初数分别为540,000元, 600,000元。在对利润表项目进行调整时,可以假设当期“管理费用” 158,000元,当期均已付出,那么“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应该贷记 158,000元。如果,“无形资产”账簿资料记录表明,当期“无形资产”项目减少 60,000 元的原因,是由于摊销无形资产造成的,那么可以说明,在调整利润表项目时假设已经支付的158,000元“管理费用”,有60,000元并未支付。因此,在调整“无形资产”项目时应该冲回多记的60,000元。具体调整分录如下:

    借:管理费用 158,000

    贷: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支付的其他与经 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158,000

    借: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60,000

    贷:无形资产 60,000

    特别要注意的是,为了保证每笔调整分录金额的正确,并为以后对已调金额检查的方便,每当编制完成一笔调整分录时,就应当及时在工作底稿中进行登记,并在相应会计账簿中注明已调整的金额。

    参考文献:

    [1]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计[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借调工作总结范文7

一、材料采购、在途物资、原材料和库存商品之间的关系

表1显示企业按行业分为工业企业和商业企业两类,在工业企业中分实际成本计价和计划成本计价两种。按实际成本计价,未验收入库的材料借记“在途物资”科目,待验收入库,将“在途物资”结转为“原材料”科目;按计划成本计价,不管是否已验收入库的材料先按实际成本借记“材料采购”科目,然后再贷记“材料采购”,将其按实际成本转出,按计划成本借记“原材料”科目,将两者的差额记入“材料成本差异”科目。在商业企业中,未验收入库先借记“在途物资”,待验收入库,再贷记“在途物资”,借记“库存商品”。

二、应收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账款和预付账款

从表2中可以看出:(1)进货经济业务用到“应付账款”和“预付账款”两个科目,销售经济业务用到“应收账款”和“预收账款”两个科目;(2)“应付账款”和“预收账款”属于负债类科目;“应收账款”和“预付账款”属于资产类科目;(3)填制资产负债表时,“应付账款”按“应付账款”和“预付账款”明细账的贷方余额加总填列,“预付账款”按“应付账款”和“预付账款”明细账的借方余额加总填列,“应收账款”按“应收账款”和“预收账款”明细账的借方余额加总填列,“预收账款”按“应收账款”和“预收账款”明细账的贷方余额加总填列。

三、银行结算方式

银行结算的具体处理方式如表3所示。

四、所得税费用

(一)公式 所得税费用的相关计算公式为:所得税费用(或收益)=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收益)。其中,递延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资产减少额+递延所得税负债增加额;递延所得税收益=递延所得税资产增加额+递延所得税负债减少额。

从费用的概念中可以知道,费用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既表现为资产的减少,也表现为负债的增加。同理可推,这里递延所得税费用包括递延所得税资产减少额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增加额。同时,从收入的概念中可以知道,收入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既表现为资产的增加,也表现为负债的减少。同理可推,这里递延所得税收益包括递延所得税资产增加额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减少额。

当期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x所得税税率。其中,应纳税所得额=税前会计利润+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纳税调整增加额因素一是超过税法规定的工资支出、业务招待费,二是税法规定不允许列支的滞纳金、罚款、罚金等;纳税调整减少额因素一是税法规定允许列支的前五年内未弥补亏损,二是国债利息收入等。

[例1]欣欣公司2006年度的税前会计利润为187500元,所得税税率33%。当年按税法核定的计税工资为18000元、业务招待费为10000元,该公司实发工资为30000元;实际入账的业务招待费为8000元,另外,还有1000元的罚金。假定无其他纳税调整因素。应交所得税计算如下。

纳税调整=(30000-18000)+1000=13000(元)

应纳税所得额=187000+13000=200000(元)

应交所得税额=200000×33%=66000(元) 企业实际支付的工资总额30000元超过计税工资18000元,超出的部分12000元不得作为纳税扣除项目,应调整增加应纳税所得额12000(30000-18000)。但企业实际支付的业务招待费8000元低于可计税业务招待费10000元,不属于纳税调整因素。

(二)所得税费用的会计处理 会计的记账规则为:借方表示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递延所得税资产增加或递延所得税负债减少记在借方;贷方表示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递延所得税资产减少或递延所得税负债增加记在贷方;递延所得税借方或贷方,调整的是所得税费用,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的金额是不变的。即会计分录为:

借:所得税(所得税费用)

递延所得税负债/资产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当期应交所得税额)

递延所得税负债/资产

[例2](承例1)欣欣公司递延所得税负债年初数为60000元,年入数为45000元,递延所得税资产年初数为30000元,年末数为-25000元,请做账务处理。

递延所得税收益=(60000-45000)=15000(元)

递延所得税费用=(30000-25000)=5000(元)

所得税费用=99000+5000-15000=89000(元)

借:所得税 89000

递延所得税负债 15000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5000

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99000

递延所得税负债年初数为60000元,年末数为45000元,递延所得税负债年末比年初减少15000,负债减少,借记“递延所得税负债”,金额为15000元; 递延所得税资产年初数为30000元,年末数为25000元,递延所得税资产年末比年初减少15000,资产减少,贷记“递延所得税资产”,金额为5000元。

(三)结转利润 承上例中所之公司的数据、年终结转公司利润利润的分录如下:

借:本年利润 89000

贷:所得税 89000

五、现金流量表

(一)现金流量类别 企业产生的现金流量分三类:(1)经营活动产生之现金流量。经营活动理解为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产生的所有交易和事项,主要涉及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类科目及损益类的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和营业费用等科目,经营活动产生之现金流量主要包括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工资和交纳税款等流入和流出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2)投资活动产生之现金流量。投资活动有对外投资和对内投资两类形式,对外投资即购买股票、债券、基金、权证及向其他企业投资等,主要涉及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等科目;对内投资即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主要涉及在建工程、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科目。投资活动,其目的是通过流出现金,获得投资收益。投资活动产生之现金流量主要包括购建固定资产、处置于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等流入和流出现金及现金等价物。(3)筹资活动产生之现金流量。筹资活动,企业发行股票或债券和向金融机构贷款两种形式,目的是流入现金,其与投资活动的目的和形式刚好相反。筹资活动主要涉及股本、应付债券、长(短)期借款等科目,筹资活动产生之现金流量主要包括吸收投资、发行股票、分配利润、发行债券、偿还债务等流入和流出现金及现金等价物。

借调工作总结范文8

一、贷款分级管理的定义

贷后管理是信贷管理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从贷款发放之日起到贷款本息全部收回之日期间对贷款各个环节的管理,是信贷全过程管理的重要阶段,包括信贷资金监控、贷后检查、担保管理、风险分类、到期管理等环节。其主要目的是尽早发现潜在风险信号,变事后管理为主动管理,变结果管理为过程管理,及时防范和控制贷款风险。按照银监会《贷款风险分类指引》的规定,贷款风险分类时的参考因素仅包括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偿还记录、还款意愿、项目盈利能力、担保措施等,划分依据较笼统且未充分结合企业集团成员单位主营业务性质及行业、贷款总额、信用评级等因素。贷款分类工作有待于进一步细化,实施差异化管理,集中力量针对高风险客户、高风险环节、高风险时期采取贷后管理措施,提高贷后管理效率,有效防范贷款风险。基于以上原因,本文提出贷款分级管理概念。

贷款分级管理,是指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综合所获得的各种信息,以贷款风险分类为基础,结合企业集团经营特点等因素对存量贷款进行划分,并采取不同的贷后管理措施,以确保按时收回贷款本息。

二、企业集团财务公司贷款分级管理的原则

按照贷款风险程度的不同,对客户实施有差别的贷后检查频率和风险控制措施。风险程度越高,贷后检查频率应当越高,风险控制措施应当越严格。客户风险状况发生变化,要及时调整贷后检查频率和风险控制措施。对于风险分类相同的贷款,根据具体风险因素的不同,采用不同频率、不同方式的差别化监控管理,实现贷款管理的规范化,满足业务发展需要。

贷款分级管理是对贷后管理工作的精细化,是建立在对贷款风险分类的基础上,针对划分为不同风险类别的存量贷款,相应采取不同的贷后管理方式。尤其是正常类和关注类贷款,一般在存量贷款总额中占比最大,但贷后管理方式却较单一和趋同,不利于及时准确的抓住关键风险点,影响贷后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有效性。因此,本文侧重于对正常类和关注类贷款进一步细分管理,而不良贷款因借款人还款能力已经出现问题,对财务公司按时收回贷款已造成实质性的影响,应按照财务公司对不良资产管理的相关规定,制定书面催收方案,同时做好贷款清收、执行担保以及预备诉讼等方面的相关工作。

三、企业集团财务公司贷款分级管理的参考因素

按照银监会《贷款风险分类指引》的规定,贷款风险分类时的参考因素仅包括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偿还记录、还款意愿、项目盈利能力、担保措施等,划分依据较笼统且未充分结合企业集团成员单位经营特点。因此,本文建议在对贷款风险进行分类后,根据企业集团的经营特点,结合以下五方面因素进一步细化贷后管理,并相应采取不同的贷后管理方法。主要参考因素包括:

1. 借款人主营业务性质及行业

按照贷款偿还风险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国家预算内单位贷款、市场竞争类单位贷款(非重点关注高风险行业)、市场竞争类单位贷款(重点关注高风险行业)。国家预算内单位有国家资金保证,还款来源可靠,信用风险最低;市场竞争类单位由于受到宏观经济环境、行业发展周期等因素影响,经营风险较大,尤其是处于重点关注高风险行业的借款人,行业前景不乐观,企业自身经营较为困难,按时偿还贷款的风险较大。

2. 业务品种

按照贷款偿还风险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流动资金贷款、固定资产贷款及房地产开发贷款。流动资金贷款期限较短,主要用于经营周转,以经营收入偿还贷款风险较低;而固定资产及房地产开发贷款一般贷款期限较长、投资总额较大,贷款的偿还受到项目进度、房地产行业监管政策等不确定因素影响较大,偿还风险较大。

3. 企业集团对借款人的控制力

按照贷款偿还风险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企业集团对借款人控股、企业集团对借款人参股。企业集团对控股企业从行政管理到资金计划、财务管理等各方面的控制力更强,尤其当借款人还款出现问题时,企业集团可凭借其控制力协调还款事宜或执行担保,避免财务公司出现不良贷款。

4. 贷款总额

按照贷款偿还风险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借款人贷款总额未超过单一借款人贷款总额上限、借款人贷款总额已超过单一借款人贷款总额上限。根据《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管理办法》的规定,单一股东贷款余额如超过财务公司注册资本金50%或者该股东对财务公司出资额的,应及时向银监会报告。因此,财务公司应根据自身情况,在年初信贷政策中核定单一借款人贷款总额上限作为信贷风险监控指标之一。单一借款人贷款总额过大,则贷款集中度升高,借款人偿还能力一旦出现问题,对财务公司贷款质量的整体水平以及计提贷款损失准备金等方面影响较大,进而对财务公司预期利润目标的实现造成较大影响。

5. 客户信用评级

按照贷款偿还风险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借款人信用评级“A”级(含)以上、借款人信用评级“BBB”级(含)以下。信用评级的根本目的在于揭示借款人违约风险的大小,即借款人按合同约定如期履行债务或其他义务的能力和意愿。借款人信用评级等级越低,则违约风险越大。

四、企业集团财务公司贷款分级管理的措施

结合以上五个因素综合考虑,在贷款风险分类基础上划分为常规级和重点级,相应贷后管理方式分为常规管理和重点管理两种方式。(见附件:《贷款分级管理方式明细表》)

当贷款同时满足以下五个条件时,采取常规管理方式:国家预算内单位贷款或非重点关注高风险行业的市场竞争类单位贷款、业务品种为流动资金贷款、企业集团对借款人控股、贷款总额未超过单一借款人贷款总额上限、信用评级为“A”级(含)以上。

当贷款满足以下五个条件之一时,即采取重点管理方式:重点关注高风险行业的市场竞争类单位贷款、业务品种为固定资产贷款或房地产开发贷款、企业集团对借款人参股、贷款总额已超过单一借款人贷款总额上限、信用评级为“BBB”级(含)以下。

1. 正常类贷款管理措施

正常类贷款属于财务公司最优质且总额最大的贷款,虽然没有发生需特别关注的影响贷款按时收回的情况,但贷款质量仍然参差不齐,可能存在潜在风险。正常类贷款的贷后检查参与人员主要为客户经理。

a) 常规管理方式

客户经理每年至少完成1次非现场检查,并填写《贷后检查报告》。重点关注借款人行业信息、市场环境、经营管理、财务状况、贷款担保等情况,判断借款人第一还款来源是否可靠,第二还款来源是否有保障,确保按时收回贷款本息。

b) 重点管理方式

客户经理每半年至少完成1次非现场检查,并填写《贷后检查报告》。重点关注贷款集中度风险;密切跟踪、详细分析借款人所属行业的发展趋势;关注项目进度是否与计划一致;重视对担保的检查,除企业集团、上市公司及二级单位作为担保人的可不必检查,其余担保人及抵、质押物需按照对借款人检查的频率和方式同时进行检查;信用评级结果是否出现下降,并分析导致信用评级结果下降的主要原因,以及该因素对贷款按时收回是否产生影响。

2. 关注类贷款管理措施

关注类贷款指已发现存在一些可能对贷款偿还产生不利影响因素的贷款,因此,贷后检查的检查力度应更加深入,关注风险点应更有针对性。

a) 常规管理方式

①客户经理每半年至少完成1次现场检查,并填写《贷后检查报告》。②风险管理部设置贷后管理专员,负责跟踪监督客户经理的贷后检查进度,密切关注借款人经营情况、项目进展情况等;③审慎对待该借款人提交的新贷款申请,适度控制其贷款总额;④检查担保情况是否发生变化,尤其是对抵押、质押物的检查,必要时可要求更换担保人或提供更优质的抵质押物。

b) 重点管理方式

①客户经理每季度至少完成1次现场检查,并填写《贷后检查报告》。

②风险管理部贷后管理专员,针对发现的不利影响因素进行专项调查,必要时参与实地现场检查,完成专项调研报告。现场检查要结合财务报表和资金账户变动,详细了解企业订单情况,实地查看生产线开工、仓库存货和项目建设情况,核查生产经营、用水用电及担保等情况,必要时可走访上下游企业和工商税务等部门进行核实。要与企业管理人员进行面谈,深入了解企业动态,分析存在的风险隐患。

③审慎对待该借款人提交的新贷款申请,适度控制其贷款总额。

④检查担保情况是否发生变化,尤其是对抵押、质押物的检查,必要时可要求更换担保人或提供更优质的抵质押物。

⑤建立月度信贷风险例会机制,每月定期召开风险例会,由客户经理与风险管理部贷后管理专员共同参加,将关注类贷款最新情况及时沟通讨论,商议有针对性的贷后管理措施。

借调工作总结范文9

关键词:核电站;甲供物项;拆借管理

1、前言

缘于能源短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需求,我国绝大部分新建核电站为4~6台核反应堆,且多采用每两个反应堆间隔一定周期的连续工程建设,构成了我国核电站群堆建设的管理模式。核电工程公司作为核电站EPC(即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管理单位,由该单位统一采购,并构成工程实体的设备、材料、运行备品备件统称为甲供物项。一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通常由350~450个系统(含公用系统)、43000多台(套)甲供设备组成。在如此系统复杂、设备数量巨大的工程建设背景下,不可避免地会在仓储、安装、调试出现甲供物项缺陷、损坏或丢失的现象,而通过维修处理或应急增补采购仍无法满足当前工程进度需求,必然要从同堆型后开工在建的核电机组中拆借具有相同功能要求和技术参数的物项,弥补当前工程的紧急需求。即由后续机组的被拆借物项完全替换早期在建机组拆借物项,以及归还被拆借物项的全过程,称之为甲供物项拆借管理。在强调“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据可查,凡事有人监督”的核安全文化中,“凡事有据可查”就是指所做的各项工作和操作都需要形成记录,这些记录应当详细的记录我们的工作时间、工作内容和工作结果等信息,确保为核质保体系有效运行和对完成核电项目的质量活动提供客观证据。因此,在现场出现甲供物项拆借的情况下,必须有一套严谨且完善的甲供物项拆借管理体系,才能确保甲供物项的可追溯性和安全性,进而确保投产后的机组安全、稳定、高效地连续运行。

2、甲供物项拆借的原因分析

根据福建福清核电站的经验数据,拆借物项主要分类为阀门、泵、电机、风机、密封件、监视仪表等设备及其部件,其中以阀门类拆借频率最高。发起物项拆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2.1 安装、调试、运行阶段发现甲供物项缺陷(即拆借物项)按照修理、应急采购等方式不能满足现场工程进度要求而发生的拆借;

2.2 因安装、调试、运行单位/部门责任导致的甲供物项(即拆借物项)丢失或损坏,且增补物项到货时间不能满足现场工程进度要求而发生的甲供物项拆借;

2.3 已到甲供物项数量及到货进度不能满足现场工程进度要求,且缺口甲供物项将对安装、调试工期或机组运行产生较大影响,根据工程需求所提出的拆借;

2.4 因设计变更申请通知单DEN、技术澄清单CR、现场变更申请单FCR等原因,现场工程建设需新增甲供物项,但是新增甲供物项采购进度不能满足现场工程进度要求而产生的拆借;

2.5 其它原因导致的甲供物项拆借。

3、甲供物项拆借前应遵循的原则

物项拆借除了遵循同堆型的最基本原则以外,还应注意两点原则:

3.1 管理原则:物项拆借应确保拆借物项的到货时间不满足当前机组的进度需求,且以不影响其它机组的进度计划为前提,各相关部门必须按照核安全法规的有关规定,在拆借各环节严格实施质量控制,并尽可能的减少拆借物项数量,降低因拆借可能带来的运行风险。

3.2 技术原则:应查阅相关系统手册和设备技术规格书,遵循同等级、同厂家、同型号、同规格、同功能,在具备技术互换性的情况下,编制甲供物项拆借实施方案及可行性分析报告后,才能发起拆借申请。

4、甲供物项拆借申报及实施过程

根据拆借物项的在库、建安、调试三个阶段,由安装单位、调试部门等拆借需求单位按照项目部《甲供物项应急拆借管理程序》规定要求,填写《甲供物项应急拆借申报单》,经总承包管理单位的施工管理部门、仓储管理部门、监理部门审核和项目部相关领导审批后,仍由拆借需求单位实施物项拆借。施工管理部门、调试部门及监理部门根据物项重要性,对安装单位拆借过程进行监督、验证(验证包括对处理后的物项实体和文件记录的验证)。

4.1甲供物项拆借关闭

在完成拆借物项的现场实施过程后,且结果经验证满足工程要求,由物项拆借实施单位发起《甲供物项应急拆借申报单》原件的关闭申请,经施工管理部门、监理部门复核后确认关闭,并及时将关闭的该申报单原件提交仓储管理部门统一备案保存。

5、甲供物项拆借后续完善措施

物项拆借作为一种处理甲供物项缺陷或丢失的一种补救应急措施,应在物项拆借前进行充分的管理和技术风险分析,并制定后续完善的应对管理措施。在拆借现场实施后是否按照事前制定的应对管理措施进行处理,并定期开展措施进展的跟踪,显得尤为重要,也是保证满足被拆借物项所在机组的质量及进度要求的根本前提。

5.1 建立甲供物项拆借专项组

由于甲供物项拆借过程极其复杂,流程较长,为保证该拆借过程的顺利实施及后续完善管理措施的落实,必须由安装单位、施工管理部门、调试管理部门、仓储管理部门、采购管理部门组建一支甲供物项拆借专项小组。由仓储管理部门的项目主管副总担任组长,安装单位、施工管理部门、调试管理部门、仓储管理部门、采购管理部门的主管经理担任副组长,以上各单位的具体工程师担任该专项组工作成员。各单位根据职责分工,分别承担相应的管理责任。

5.2 拆借管理会议

拆借专项组定期召开拆借工作会议,对拆借物项整体的关闭情况进行梳理分析,会议着重对未关闭拆借物项的后续处理情况从进度保证的角度进行分析,以及需要各方关注的问题进行讨论。

5.3 拆借工作管理报告

拆借专项组应编制拆借工作管理报告,用以指导、修正拆借专项组工作。拆借工作管理报告包含以下内容:

1) 拆借整体情况汇报;

2) 被拆借物项启动维修或应急采购流程的情况;

3) 已启动维修或应急采购流程的进展情况;

4) 对被拆借物项所在机组的影响分析:根据维修或应急采购进展及被拆借机组的需求时间分析风险程度,并根据对被拆借机组的影响程度制定进一步的应对措施。

5.4 建立完整的甲供物项拆借总台账

甲供物项拆借必须保证所有拆借均被记录在案,且有相应的责任部门跟踪处理。因此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甲供物项拆借总台账,也是拆借后续问题跟踪处理的指导性文件。

5.5 拆借记录文件的管理

仓储管理部门负责甲供物项应急拆借申报单的统一编号,统一归口管理甲供物项应急拆借申报单,并将关闭状态的该申报单进行按件组卷、编制封面及盒内目录后移交信息文档部门永久保管,信息文档部负责在竣工文件的《备考表》中进行记录。

6、结束语

在甲供物项拆借的过程中,各个环节必须按照核安全法规的有关规定,严格实施质量及进度控制,遵循申请、审批、实施、关闭、后续处理的一条闭环管理原则,才能建立一套完善的核电质保体系,确保投产后的机组安全、稳定、高效地连续运行。

参考文献:

[1]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福清核电工程项目部《甲供物项应急拆借管理程序》2016.4 F版

借调工作总结范文10

关键词:图书馆 读者 分析

1、统计背景

1.1 图书馆读者借阅情况统计的目的

图书馆读者借阅统计工作是图书馆实现科学管理的一个基础工作,是了解文献流通与读者需求变化的重要方法,通过对统计数据的分析对比可以获取第一手资料,分析馆藏文献被利用情况,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到读者的借阅需求和借阅动向,掌握读者对图书的需求特点,以及读者对图书馆工作的满意度,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图书馆的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通过统计还可为图书采访反馈信息,加强藏书建设,调整购书比例,有针对性地制定科学合理的动态藏书规划,从而为完善图书馆今后的藏书建设提供有效依据。总之,图书馆读者借阅情况的统计、分析对图书馆藏书质量的提高和读者服务工作的改进具有重要的意义。

1.2 统计的内容与方法

统计的内容:对北京交通大学图书馆书目数据库里的图书借阅数据进行统计。统计时间:以2008-200年、2009-2010学年两个学年为主。统计对象:以全校师生及其他读者借阅情况为统计样本。统计分类标准:按照《中图法》26个类目进行统计。统计方法:根据2008-200年、2009-2010学年两个学年的统计数据,以表格和文字等形式加以分析说明;统计分析结果基本上真实反映了北京交通大学图书馆读者的借阅情况。

2、读者外借情况统计分析

2.1 读者数量及结构

2008-200年我馆共有读者32229人,2009-2010学年有读者29653人,虽然读者人数有所变化,但读者的基本构成情况变化不大,如表1所示,由此可见,我馆读者成份是由在校本科生、研究生、教职员工、成教网络和临时其他人员构成的;其中占比例最大的是在校本科生,其次是研究生、教职工,而随着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招生情况的变化,网络成教读者的数量呈下降趋势。

表1 2008-200年、2009-2010学年读者构成情况

2.2 各类型读者借阅情况

按照读者类型统计年度图书借阅量,是为了更清楚地了解各读者群体的借阅数量,分析各层次读者对图书的总体利用情况。表2收集了2008-200年、2009-2010学年的借阅数据。

表2 各类型读者借阅量统计(册)

从表2中我们可以看:利用图书馆最大的读者群是本科生,所占比率为57%;其次是研究生读者,所占比率为36%;然后是教职工读者所占比率为3%,网络、成教读者占3%。

对待不同类型、不同需求的读者就需要图书馆进一步进行跟踪分析,为不同类型的读者提供个性化的需求服务;只有这样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和深度才能通过读者身上直接体现出来。

2.3 2007-2008学年、2008-200年、2009-2010学年总借书量(册)

我馆馆藏图书的外借量在逐年下降后,在2009-2010学年外借量有了小幅度的提升。出现这种状况究其原因主要是:

一和借阅服务时间的延长有关。从2009年7月11日起延长借阅服务时间,即:主校区图馆及东校区分馆星期六、星期日以及节假日为读者提供借还书服务。

二和北京交通大学图书馆在2009年11月份调整读者借阅权限有关,这次借阅权限调整的幅度比较大,本科生、研究生外借图书由10册调整到20册,借阅期限由30天调整到60天;博士生外借图书由15册调整到20册,借阅期限由30天调整到60天;教职工外借图书由15册调整到30册;新书外借由2册调整到3册,借阅期限由7天调整到21天。通过以上这些措施极大提高了读者的借阅热情,尤其是新书外借册数及借阅期限的调整受到了读者的广泛欢迎,新书外借量由原来1283册/天到现在的2021册/天,提高了近60%;2009年11月份中文图书外借量为37529册与2008年同期相比(2008年11月份外借量为31274)提高了23%,2009年11月份外文图书外借量为666册与2008年同期相比(2008年11月份外借量为466册)提高了43%。

2.4 2007-2008学年、2008-200年、2009-2010学年电子图书下载量

2007-2008学年电子图书的下载量是22452,2008-200年的下载量是26836,2009-2010学年的下载量是43510;从总体来说电子图书的下载量呈逐年递增的趋势。

3、借阅分析

3.1 月图书借阅情况

以月为时间段,我馆每年有两个借阅高峰时段,分别是3月至6月以及9月至第二年1月。3月至6月的外借图书册数占总外借册数的40%,而9月至第二年1月的外借图书册数占总外借册数的50%还多。这与高校自身的特点是分不开的,高等学校的教学规律,使本科生(包括研究生)这些学生读者在借阅图书的时间上具有阶段性和周期性。每学期开学后,放假前图书馆的流通工作就会进入繁忙时期;而假期中大部分学生已离开学校,借还书的人次及数量明显减少,因此2月以及7、8月外借量只是反映了假期留校学生的借阅状况。

3.2 馆藏及借阅情况分析

3.2.1 中文图书入藏与外借的分析

2008-200年以及2009-2010学年中文藏书量位居前10位的完全吻合,中文图书借阅量排序前10位基本吻合,只是排列次序有所不同;从总体来说北京交通大学图书馆中文藏书的结构基本上符合学校的专业设置,近年来由于各学院系科、专业在不断调整,图书的补充也在随之调整。但是需要注意的是F(经济)类图书馆藏书数量居第二位,而借阅流通量却只居第四位,这说明相对于经济类图书的馆藏量来说,读者需求量不是很大,应适当控制入藏品种和数量;TM(电工技术)类图书馆藏书数量居第十位,而借阅流通量却只居第十二位,这同样也需要适当控制入藏品种和数量。

中文馆藏图书类别较少的依次为:TJ(武器工业)、TE(石油天然气工业)、TL(原子能技术)、TD(矿业工程)、TF(冶金工业)、S(农业科学)等图书;而借阅量较少的中文图书类别依次为:TJ(武器工业)、TE(石油天然气工业)、TL(原子能技术)、TD(矿业工程)、TF(冶金工业)、S(农业科学)等;这些图书类别的专业我校大多学院没有设置。

3.2.2 外文图书入藏与外借的分析

2008-200年以及2009-2010学年外文藏书量位居前5位的基本吻合,外文图书借阅量排序前5位基本吻合,只是TN(无线电电信技术)类图书的借阅量在2008-200年位居第六位,在2009-2010学年升至至第五位;而TP(自动化技术)类图书的借阅量在2009-2010学年无变化;这说明北京交通大学图书馆外文藏书的结构为了适应学校的专业设置,外文图书的补充在不断调整之中;但仍未突出U(交通运输)类的馆藏特色,此类图书的馆藏只有920册,外借率也只有20%;因此外文馆藏结构还需优化。

3.3 读者借阅图书主要倾向分析

我校读者借阅图书的类别涉及到各学科类型的文献,一方面,能说明我校学生对自己的专业学习也还是重视的,与专业学习相关的图书借阅量也比较大,比如F(经济)、TN(无线电电信技术)、TU(建筑科学)、U(交通运输)、O(数理科学和化学)。另一方面,也能反映出我校学生的借阅兴趣除有关本专业的书籍外,主要是在I类文学、H类主要是外语学习用书、TP类主要是计算机图书、K类历史、地理等类图书上。

3.4 读者借阅需求的阶段性分析

各类图书外借量在两个学年中基本稳定,但也有一些变化。各类中文图书外借量在2008-200年TP(自动化技术)类居第一位,2009-2010学年降到第二位,I(文学)类由第二位升至第一位,TN(无线电电信技术)类从第六位跃居第五位,H(语言文字)类从第五位退居第六位。各类外文图书外借量在2008-200年TN(无线电电信技术)类居第六位,2009-2010学年TN(无线电电信技术)类跃居第五位,O(数理科学和化学)类由第二位跃居第一位,F(经济)由第五位升到第四位。这反映了读者在不同时期的需求变化。

3.5 借阅政策的调整以及新增馆藏的合理性分析

外借率=(某类图书的外借量/某类图书的藏书量) % ,反映的是某类图书在特定时间的利用率。

中文图书外借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只有I(文学)、J(艺术)、P(天文学、地球科学)、S(农业科学)、TE(石油天然气工业)、TF(冶金工业)、TJ(武器工业)、TM(电工技术)、TU(建筑科学)、TV(水利工程)类别的外借率是增长的,增长的幅度非常小,只在在1%左右。2009-2010学年外文图书的外借率有所提高,其中N(自然科学总论)类外借率增幅最高达到19%,其次是B(哲学宗教)类增长了13%,TD(矿业工程)、TM(电工技术)、TU(建筑科学)类的外借率均增长了8%。

这一方面与图书馆新采购图书的数量和质量有关, 2009-2010学年比2008-200年新增中文新书51266册,但图书的利用率却在下降;而外文图书虽然新增只有5125册,但图书的利用率却有提升。另一方面也说明图书馆执行的借阅政策需要再次进行科学的调整,图书借阅期限的延长也势必会对图书的流通产生影响。

3.6 图书外借种册比较分析

外借品种与册次的比例关系可反映读者对各类图书的复本需求量。在2006年本科教学评估后,学校对图书馆购书经费的加大了中文图书的入藏数量,使读者对各类图书复本量的需求大幅度的下降,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读者的借阅需求。2008-200年比2005-2006学年共新增新书166054册。

3.7 图书馆为读者提供个性化服务效果分析。

图书的网上预约和续借服务是图书馆为读者提供的个性化服务之一。开展读者网上预约和续借,可以有效地降低图书的拒借率,加快流通速度,提高藏书利用率,又可以节省读者的宝贵时间,满足读者急需,提高图书流通率,给读者带来极大的方便。读者预约是指读者需要借阅的书籍被他人借走,图书馆暂时没有库存,读者可以通过“预约”方式提出借阅图书的要求,待该图书归馆后,图书馆通知预约者前来借阅的一种方式。在网络环境下,读者预约服务更能满足读者的需求,读者可以在图书馆提供的检索平台,也可在校园网内的任何一台计算机上快速、方便地对图书馆内的藏书进行预约,它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能充分满足读者的个性化需求。读者预约服务能为书找读者,为读者找书,充分体现高校图书馆为读者个性化服务的功能。读者续借是指读者所借图书即将到期,还需要继续使用此书时,用的一种延期方式。当读者所借出的图书还没有看完时,读者可以在网上的任何一台计算机上用网络自行办理续借,免去了往返图书馆之苦。

3.8 馆际互借服务

馆际互借是图书馆之间、图书馆与其他图书情报机构之间,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在保证遵守事先订立的互借规则的基础上,相互利用对方的文献,满足读者外借文献的服务方式。馆际互借扩大了读者可利用文献的范围,是图书馆的一项重要服务内容。目前的馆际互借已经从地区范围、国内范围发展到了国际范围,成为资源共享的一种重要手段。 北京交通大学图书馆为补充本馆文献资源,满足读者多种需求,加强馆际间的密切协作,实现资源共享,互惠互利。与国内多家图书馆及情报部门建立了多渠道馆际互借关系,具体如下:(1)铁道部科学信息研究院,可提供中文普通图书的外借和阅览服务。(2)“北京高校图书馆联合体”,包括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40所大学图书馆,可提供普通中文图书外借服务,以及中外文书刊及电子资源的本地阅览服务(不含清华大学的电子资源的阅览)。(3)BALIS(北京地区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馆际借书服务。读者可通过BALIS馆际互借平台进行普通中文图书的借阅。

目前Balis馆际互借服务是我馆主要的馆际互借服务,我馆将馆际互借服务做得有声有色:开户人数和提交申请单数在Balis所属成员馆中双双排名第一;并一举夺得2010年Balis馆际互借宣传促进月先进集体一等奖、精品图书大赛一等奖和2010年度Balis馆际互借先进集体一等奖及宣传推广特别奖等多项大奖。

借调工作总结范文11

【关键词】广播电视;融合媒体;协同报道

前言

在2019年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中强调,需要促进媒体融合发展,实现电视广播的深度融合。通过构建广播电视媒体融合协同报道指挥业务系统,能够在受众、记者、编辑中心、总编室间形成连接网络,围绕新闻信息报道,提升媒体融合领域的模块协同。因此,探究媒体融合指挥业务的实现内容至关重要。

1协同报道指挥业务系统特点

1.1技术前瞻性

新闻广播媒体协同报道工作中,业务指挥系统主要依托前瞻技术,形成具有“中枢调度”功能的内外通信系统。实现广播、移动电话、热线电话、演播室、集群对讲、摄像头系统、网络直播、会议系统、采编系统等模块的融合和贯通。该系统借助LTE、RS、GIS、GPS等技术,依托大文件传输模式、物联网等科技,和移动终端软件联合,进而形成最新的数据采集方式[1]。利用数字集群、超短波、短波和卫星传输形式,构建应急快速响应的通信集成体系,将终端受众、编辑部门、记者、总编室相连接,实现新闻全过程组织报道。例如,借助GIS技术,可以分层显示多种资源信息,如摄像机、新闻转播车、发稿设备和装置,依托“电子沙盘”报道新闻,突出新时期广播电视新闻报道的高效性和可行性。

1.2报道规范性

指挥协调系统可以科学、准确地向相关部门传播策划内容,利用物联网、LBS、GPS等技术实现记者采访和编辑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提升总编室和报道指导部门的协调能力。同时,创建互联网任务和项目分配机制,能够加强任务执行的可追踪性,实现视频会议中的数据交互。此外,借助交换和数据处理技术,可以避免媒体新闻传播工作中系统和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完成数据共享。

2广播电视融合媒体中协同报道指挥业务分析

2.1业务流程

业务指挥工作主要对分组部门、记者、业务部门进行相互连接和指挥,在应急指挥中心通过分布形式或集中方式进行工作部署和任务派发。同时,在分组结构中分别设计指挥中心,使得记者、业务部门能够借助指挥平台与工作人员交流,实现多组织的协同。指挥工作的业务层次包含指挥中心、线索管控、客户端、指挥规划、报道任务、报道总结等过程,具体内容如下:

2.1.1指挥中心该部分是突发新闻和日常新闻的源头,是实现采编人员合作协调的指挥中心,可以完成线索发起、策划选题、分配任务、资源调度工作。此外,线索管控实际上是结合突发事件与热点数据、用户反馈数据、报道指挥系统数据等内容,为收集新闻线索奠定基础。

2.1.2客户端该模块属于通信装置,能够实现指挥中心业务执行的动态性,使记者、报道人员可以随时随地和中心进行信息的交换和沟通[2]。将视频会议、组群交流、文件传输、即时信息等方面进行集合,能针对报道任务和选题策划,实现指挥人员和报道工作者的思维碰撞。因此,在广播电视融媒体协同报道过程中,引入高新技术可以提升新闻生产质量,提高系统运营效率和电视广播媒体管理质量。

2.1.3策划指挥该工作主要面向网络热点问题、日常重大事件、突发事件进行完整的策划和报道,为报道命题的工作奠定基础。在命题环节后,能够在采编系统中实现可视化。同时,指挥策划工作主要由总编室完成,内容包含事件命名、报名、审核、人员安排、人员管理、设备调度、事件等部分。

2.1.4报道执行任务落实阶段需要结合命题内容,自任务领取至结果过程中,围绕编签、、展示等环节。实现报道处理、产品、编签、用户结果反馈等多种内容,是电视广播融合媒体的主要加工生产内容。此外,在执行报道任务时,能够通过二维或三维GIS沙盘,形象化展示报道设备、记者、新闻稿件的资源使用配置情况,为后续工作提供技术支持[3]。

2.1.5结果事件报道不仅能够在平台中查看,还可以形成兼容PC、移动端的新闻专题,完成专题直播。同时,工作人员还可以借助专题新闻产品,将成果保存到硬盘中留档存储。成果归档能在案例库中收录领导批示、任务总结、报道内容,便于与后续相关事件和稿件建立联系。此外,结果中包含线索分享、新闻总结和评价、数据库管理和时效性比对。

2.2指挥应用场景

2.2.1日常报道场景首先,日常重大事件的指挥报道。针对重大事件完成新闻报道,需要进行策划和选题,结合新闻日历设置采访流程。其次,热点新闻报道场景。此模块一般由现场记者收集或发现线索,同时指挥报道系统可以提供技术和理论支持。最后,群众反馈报道。该模块可以依托UGC功能,当大家发现身边的新闻线索后,能够借助4G、5G网络和移动终端,向公众热线反馈,使数据迅速向指挥中心传输,在媒体融合中促进“全民记者”的形成。

2.2.2突发事件报道场景突发新闻事件由于自身特点,缺少提前策划环节,信息获取过程有多种方式,不过通信环境对于报道指挥系统的要求较高。因此,借助媒体部门的相互联动以及远程会议,可以在中心和现场指挥部的远程会议、现场报道、各业务部门中实现联动。若指挥中心收取突发事件或重大事件的报道信息或任务后,可以设置新闻数据中心、摄影编辑、音频视频编辑、全球新闻编辑等部门,实现记者和分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同时,业务受理平台能够形成群组和事件,并向客户端同步数据。例如,央视网总台和技术公司合作,一同开发设计融媒体智能终端系统,构建新时期人工智能编辑部门。借助AI技术,构建虚拟广播电视台,并发挥宣传部的主导作用。依托“AI+4K+5G”的融媒体协同报道战略,促进新时期新闻传播部门向4K发展,实现AI在融媒体环境中的科学应用,提升新闻融合直播质量。例如,电视台在新中国70周年直播期间,将新闻生产要素与终端、业务部门联合,通过协同指挥中心,化简新闻采编过程,优化管理模式。

2.2.3即时会议场景建议总编室组织召开会议,在融媒体即时会议中记者和各部门工作人员可以借助4G、5G移动网络或卫星网络参加会议。分组部门与总部人员则能够利用专网和局域网进入会议,若现场记者缺少宽带网络条件,能够通过GSM或者普通电话参加会议。在多媒体会议中,各部门可以借助语音、文本、视频实现交流;记者能够向与会人员传输语音和视频文件;编辑部门工作人员则利用屏幕在会议中展示编辑内容,依托即时消息传输文件并进行讨论,进而在同一系统中完成选题策划、素材反馈、新闻编辑、部门沟通,借助融媒体会议满足新时期新闻媒体的部门联动和业务指挥。

2.3指挥业务信息系统分析

2.3.1系统功能报道指挥平台是广播新闻协同报道工作的核心,可以实现报道方案线索收集、选题策划、配置方案。GIS与通信调动平台是该系统的关键,指挥中心工作人员能够借助这些模块与记者建立沟通渠道,实现业务部门、现场工作人员间的协同。同时,在报道指挥平台中,工作人员可以利用移动APP获取任务指令,及时完成信息反馈,系统能提供任务提醒、来电提醒、信息提醒服务,实现数据交换的动态性。此外,借助“车联网”技术,向系统后台发送车辆实时位置信息,进而帮助指挥中心科学调度车辆。

2.3.2系统结构指挥业务信息系统中包含基础业务模块、数据库模块、信息收集指挥终端和业务应用模块。其中,基础业务模块能够完成通信调度,和GIS系统、GPS系统、适配器系统、计算机网络联合。数据库模块包含预案、稿件、员工信息、资源、素材等内容,主要提供存储服务。业务应用模块涵盖综合指挥、新闻报道、资源管理等部分,能够依托系统用户权限,完成选题策划和业务指挥的科学性。同时,指挥系统信息采集工作包含电话终端、桌面终端、移动终端等,和视频收集设备相配合,实现现场记者、业务部门和指挥人员的联合,并应用于新闻发稿、采集、查询等部分。此外,该平台包含安全保障结构,采集装置可以支持双机热备,完成媒体加密,促进新闻报道指挥工作的开展,并结合系统技术要求和标准规范进行业务工作的联合和对接。

借调工作总结范文12

1、加强日常工作中各书库和图书借阅室的管理、图书宣传(包括网上推荐图书等),及读者服务和辅导工作,每个工作人员应做到熟知自己岗位工作中的各种情况,如图书利用情况、读者群情况、架位情况、新书情况,并采取各种方式、主动的收集读者需求和见意、收集图书的利用信息,以及读者对图书馆其他工作的意见建议,不断改进工作。

二、拓展图书馆的教育职能,做好图书宣传工作

1、以建国60年为主题,举办一次专题图书展览。希望部室同志积极参与收集书展素材,交张锋刚汇总及编写书展导言,孙临骊负责设计展牌。

2、两校区的艺术设计借阅室工作人员要在宣传、揭示、推荐文献资料及向读者提供各种有价值的信息等方面下功夫,主动学习、主动做工作。

3、结合国家、社会、学习等等热点议题,聘请有关教师、专家学者组织1次专题讲座,尽量做到有相应的书展。

4、临潼馆要充分利用图书馆的电子屏幕,加强图书宣传、读者引导工作。两校区要做好流通部宣传材料的修改印制和发放。帮助读者了解图书馆,了解流通部的服务职责和怎样获取服务、以及倡导文明借阅,争做文明读者等内容。加强图书馆规章制度的宣传,使读者能够更加有效的利用图书馆。

三、不断总结经验,进一步做好新生入馆教育工作

在总结去年新生入馆教育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改进完善新生入馆教育的方式方法和内容。本学期临潼校区开始尝试使用ppt讲解入馆教育的相关内容,并设想每班发放一张光盘等方法,让学生更加直观的了解图书馆,了解图书借阅知识;金花校区在入馆教育的内容上进行部分增减,并加强对从临潼校区回迁学生的宣传辅导和增加对研究生分班分批的入馆教育。

四、克服困难做好近6千新生借阅证的办证工作,让新生尽早拿到图书借阅证。

五、在图书馆领导下与办公室协作,完成新一届“图管会”成员的改选工作。

六、加强学习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服务能力

继续上半年业务理论学习的方法,每位工作人员就如何做好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及职业道德、职业价值观等方面做好学习文章的筛选收集,利用周三下午的业务学习在全部室进行了学习、交流、讨论,推荐人应对各自推荐的文章谈自己的推荐理由和学习体会。通过学习不断提高大家为读者服务的思想认识、业务水平和个人综合素质。本学期学习顺序安排(1)--王秦美/樊艳;(2)--张竹叶/门沛;(3)--王昭君/刘瑞;(4)--黄素华/董。

七、做好图书架位调整和库位调整工作

两馆各书库工作人员要根据馆藏具体情况,结合读者对图书的利用及架位的饱和度,合理有序地做好图书架位调整和库位调整。临潼馆各岗位人员要做好密集书库建成前的调查准备工作。

八、加强劳动纪律,加强部室团结,不断增强部室的凝聚力

由于两馆岗位人员的部分变动调整,分别重申各岗位职责、上下班纪律、轮班接班纪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