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民兵发言稿

民兵发言稿

时间:2022-04-12 10:19:46

民兵发言稿

第1篇

关键词:“姚百万”;诬告;谋反;公平交易

中图分类号:D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21X(2012)02-0046-08

“姚百万”是清代贵州清水江中下游一带一个传奇人物。他真名叫姚玉坤,既是大地主,又是木商中的“山客”,还是嘉庆六年(1801年)辛酉科武举。关于他的故事,至今还在清水江中下游的锦屏地区为人所口传乐道。杨有赓先生在《侗族社会历史调查》中对本案被告姚玉坤有过简短的故事性描述[1]30-31。王宗勋曾经撰文《姚百万的兴衰》,对姚玉坤进行较为详细的、细节性故事叙述,①①王宗勋:《姚百万的兴衰》,载《贵州档案史料》2002年第3期。后整理点校了《锦屏县范正魁等控告姚百万状词辑选》。②②王宗勋:《锦屏县范正魁等控告姚百万状词辑选》,载《贵州档案史料》2003年第1期。徐晓光教授根据该状词辑选,对案情进行解读,并联系到“山客”的商业行为规范和清代地方司法审判等法学问题[2]189-202。那么,真实的“姚百万”又是怎样的呢?本文将依据第一手的禀稿和契约文书材料,对改变“姚百万”命运的诬告谋反案作较为准确的考证,还原其历史真实,并揭示其所代表的清水江木商的类型以及此案对于苗疆确立公平交易规则的历史意义。

一、 姚玉坤为霸争山场和杉木,藉捏控打压对手

(一) 勾结黑恶势力强抢范金的木材

范金是与姚玉坤所在河口寨紧邻的格翁寨的地主和“山客”,还是贡生,家道殷实。其堂兄范正魁、范之齐还都是武生。姚玉坤弟兄9人,也都是秀才,或禀生,或监生。两家无论是财势或才势,可谓旗鼓相当。

道光八年(1828年),格翁寨彭守道等人,与范金发生山场杉木权属纠纷,控诉到开泰县。知县陈熙晋断令杉木日后砍伐,三七均分,范金家占七股。但是,姚玉坤勾结湖南武举袁大鹏、武劣姜遇恩、滥痞姜学智等,纠匪数百人,并将范金家等七股之断私山之木,尽行强砍强卖,范家直接经济损失达十万两银子。范家控告到开泰县和黎平府,都没有捉拿到袁大鹏等人。上告到贵州省古州兵备道和按察司,都是批饬府县尽快捉拿人犯。 清水江两岸山多林密,匪徒啸聚,府县捕获人犯的确有诸多困难,当然也可能藉此纵匪。

范金在道光十二年(1832年)向古州兵备道道台于克襄递交的禀稿中,对此有描述,照录如下:

为祸禳灭门、吁提雪冤事。缘生黎属土籍山坡,原属买卖,各寨各业,各业各栽,各栽各得。道光八年,寨人彭守道等见肉眼红,混争生等弟兄山木,县主断令生等木植日后砍卖,公土三七均分,生照契管业,并不与私山干系。湖南武举袁大鹏、土衿姜文焕素霸清江河水一带,手下挥聚羽党百余。秉隙交通守道,公私不辨,三七不分,一味强砍强抢强卖,迄今五载,计赃数万。控县叩府,未蒙拿究。激奔藩臬,批府饬县严办,只期案结害除。讵料祸从空降,害上加害,三月初十日,突被不知姓名,造写叛逆赵金龙借字,酉时迅交工人苗老九,十一日辰时分塘兵张灿谟知情查追,又有隔属柳霁汛之平把总不知据何人具报,亦带多兵至生家追究。县主抄家捡看,审系坐害情真,供明在卷可吊。袁大鹏、李先魁旋即提县,否卜何故,造字不惩,盗砍不究,余党不拿,掷词不理,鹏恶等返行释归。泣思生自八年起衅,山被强砍,家被抢劫,父被殴伤,家被产元。今又坐以叛逆字迹,祸关灭族,不吁亲提良善之家有死无活,开明粘单奔叩上恳钦命大人阁前赏吊卷宗,亲提党恶到案,研讯究办,如虚坐诬,迫切上告[3]154-155。

从该禀稿可知,范金还不能肯定是姚玉坤在幕后主使诬告其谋反,只是隐晦地表明自己和彭守道、袁大鹏等人有过官司恩怨,可能是他们设局陷害。但是,范金又没有真凭实据,不能指名道姓地指控谁在诬告。这就是姚玉坤的奸猾之处。当然,塘兵张灿谟和柳霁汛的平把总是如何知情的,是侦破诬告谋反案子的突破口。

需要指出的是,范金为了追查诬告的幕后真凶,不惜出让和变卖田产,到道台、按察司、巡抚和总督控告,并保留了禀稿以及所附官员批示,将它们整理成了一本《词稿簿》,①①张应强、王宗勋主编:《清水江文书》第3辑第1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151页以下,对范金的《词稿簿》影印收。其扉页上先后有两人用毛笔题款,前者是范金题有“《词稿簿》,大清道光拾叁年柒月立”,墨迹褪黯。后者是范金的玄孙范培权所题,墨迹明晰,题有“高祖贡生范金手稿,玄孙范培权敬题珍藏”的款识,以及两幅对联。其联分别是“造孽案嫁祸灭族,告上状雪耻报仇”和“祖德不朽垂古史,功绩流芳昭后人”。由其后世子孙收藏至今。且该词稿在锦屏一带传抄流传,②②张应强、王宗勋主编:《清水江文书》第3辑第6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308页以下,收录了另一份盖有“瑾顺字号”方印、留有“姜元订”题款的“词稿簿”。其中,第330-365页,也收录了范金所保留整理的相同禀稿抄件。可以证明范金的词稿曾被地方传抄学习。为地方习讼者所学习。

(二) 诬告范金向叛匪赵金龙借银

姚玉坤诬告范金谋反,向赵金龙所领导农民起义军借银,并伪造赵金龙的借字如下:

金龙元年,今命微臣粮作迷食之人,以至贵州各财富者,每借兵食粮钱叁百两,或一千两而止,多有多之咎,少有少之咎。今吾出征,至长沙界止,暂候杨令婆卒兵,方可再出。今在城继以两月,钱两将要用尽。火速命臣备银养兵,凡借有银者,各将姓名批明於后。候吾月下将回,定拘带领人马,征上清水河,安顿苗人苗土,不准有堡,各将出银姓名赐侯,切莫畏兵,吾自有善要之用也。吾命速下,切不可明传於世。此时为官者,尽是翻君人马,恐失机关。倘或不信者,一面专人随银来而更妙也。吾此时在长沙永盛府筹蓉寺,筹备兵丁,不食民间之禄。继专命八人名臣上贵州,与各贤臣相借粮银,切莫违误。

正主赵金龙元年正二月行贵州,限三月回朝。

保驾将军赵金凤、赵金虎

石阡府黄朝用借银一千两

镇远府龙映飞借银一千两

天柱县龙世振叁百两

立借人主

赵金龙因兵丁缺少粮,借到老臣三百两,其银月下付还。

承借银老臣范文通

后裔贤臣范金

赵金龙元年三月立

道光十二年三月初十日酉时所造逆书坐诬 抄白

借字内盖有红印一个,真字现存开泰县衙内[3]152-153。

该借字属于“抄白”,即誊抄复制件。其中,范金及其父亲范文通都向赵金龙称臣,赵金龙向其出具借银字据。按照《大清律例》,属于十恶重罪之首的谋反罪,危害社稷。

此字据是道光十二年(1832年)初十日酉时,交到范金家雇工苗老九手中的,由苗老九转交范金,而范金拒收的。十一日,塘兵张灿谟就知情,到范金家追查此事。苗老九后来不知所踪。所幸张灿谟在贵阳府贵筑县候押期间,留有供词禀稿,揭发了姚玉坤向他举报,并威逼利诱,让他追查范金谋反案子的。兹录张灿谟的供词如下:

具禀黎平营苗光塘兵丁张灿谟,年五十七岁为据实禀明事。缘灿谟谨守苗光塘卡十数年来,兢兢守法,并无妄为。冤因道光十二年三月初十日酉时初,有通街居住之武举姚玉坤、玉泰弟兄,向蚁报称,格翁寨有一要紧之事,你是塘兵不得不告知,面言逆匪赵金龙着人来向范金家中借取银两,应办军需,蚁以为玉坤、玉泰戏言,而玉坤说,此事你不去查,倘如有别人报官,你系塘兵定有割头之罪。蚁见玉坤之言认真,即向玉坤问及是耳闻是眼见,玉坤回说是我二兄玉泰告知我是实,彼时我疑信相参。又见天色将晚,不敢擅离塘卡,是以未及往格翁查问。延至二更时分,有格翁之乡约彭守道与范正魁由小河看山来,到苗光塘投宿。次早问及知道此事否,彭范二人说出门三四日,据称未知,并言及断无此事。是以蚁只得同他到玉泰书房,请玉坤面说,他言赵金龙有信前来赵金龙家是实,不但有书信二纸,且盖有印信在上。蚁同彭守道即齐往范金家跟问,范金面说,昨日有酉时末,有一送字之人将信交与工人苗老九,转交我家是实。看递来之信尽是欺君反叛之语,因此将书信仍交苗老九。蚁同乡约彭守道到苗老九家中,取得此书二张,果有印信具盖在上面,与玉坤弟兄所言相合。即同范金满门看明,俱称此事非小。蚁即将此书带上苗光玉坤、玉泰弟兄叔侄看过,俱各暗笑,必要蚁前来报官。如你不报官,我姚老爷决不饶你等语。蚁正执字要往王寨汛去,报营主李老爷,旁有柳霁营塘兵杨昌林,突来姚家出来,讨取字据。因蚁不肯此字,彼此争论,有姚玉泰向蚁说,此字俱可写去报官,有事惟我姚姓是问。是以又转到玉泰书房内,将字抄去。蚁即於十二日去王寨汛去报李营主,是日即并同头目往黎平报经黄总府。是实。此系蚁本情实据。如有虚言,甘当坐罪伏乞。

钦命大人阁前恩鉴施行[3]168-169。

张灿谟不幸在贵筑县卡关押期间病故。道光十四年(1834年),其长子张开元控告姚玉坤,先后向按察司递交“为欺君害父、不共戴天事”状[3]167-168,后拦巡抚而递交“为君父冤深、泣伸天剿事”状[3]174-175,再递“为冤奇证确、不究不体事”状。兹把最后一份诉状照录如下:

为冤奇证确、不究不体事。告状难,告逆党更难;告贫贱之逆犹不难,告富豪之逆则难上加难。故无凭不敢告逆;不遇清廉之主尤不敢告富豪之逆。民因姚玉坤等造逆害父,万不甘心,始奔臬辕,继叩府宪,诚恃下有确证,上有清官,故不得不向忠君爱民者,申明其害。道光十二年三月初十日,玉坤将逆书告知民父,时向夕阳在山,范金家接得逆书,正当天色将晚,此逆字一出,伪惟造逆者知之,递逆者知之,即范姓未曾接得,尤不及知,何局外人玉坤路隔十余里,信内盖有红印,即能未卜先知?此其可证者一。范家接得逆书在后,非民妄言,有范金并苗老九为据,玉坤报知民父在先,非民轻赖,有吴老四并李正星为凭。此其可证者二。况李先甲明指玉坤造逆,民问何以得知,先甲云出自袁武举之口,先甲系玉坤内戚,袁武[举]系玉坤故交,朝夕在姚家,藉非知之最真,何以言之不讳?此其可证者三。民父虽死,当日先向何汛主禀知,汛主令头目朱佩廷,与父同报,不惟道听供,现主有汛主并头目活质。此可证者四。有此四证,一轻(经)推敲,执笔者自然水落石出。若不质人而质笔,人能语笔无言,即真为某某之亲笔,执笔以真为假,抵死效赖,适以缓此逆之死,终难雪君父之冤。舍证求笔,奚若舍形求影?即民父不报,为玉坤吓死;民父一报,为玉坤屈死。民不敢告,又被大意(义)责死。自古皆有死,不如被多金埋死。金龙作叛,金龙无君。玉坤造逆书,玉坤更无君。民临父难而偷生,知欺君而不控,亦即金龙之党、玉坤之流,将何颜顶大清之天,将何颜见亡父于地?古今来,最憾无君无父之禽兽,民比日勉效愚忠愚孝之匹夫,以言其情,情莫真于此;以言其证,证莫确于此。为此再叩

钦命大人阁前亲提有名人证研究施行[3]176-177

从该状稿可知,姚玉坤伪造“逆书”,证据确实充分。姚玉坤不是“造逆”之人,怎么知道范金家有逆书?怎么事先报知张灿谟?怎么其内戚李先甲听到帮凶袁大鹏明言姚玉坤伪造逆书?张灿谟虽死无对证,但是有汛主和头目活质犹在。总之,该案件由省按察司批饬贵阳府进行“委审”后,曾经在黎平府不敢作证指控姚玉坤的关键证人张开谟,如实招供,成为案子的突破口。

二、 姚玉坤因诬告范金谋反而被充军广东东关县

(一)范金的《词稿簿》是最接近诬告谋反案的历史场景的

首先,从《词稿簿》题款时间来看,是案件的当事人一方(即受诬陷人)范金于道光十三年(1833年)七月立,比较接近案件发生的时间。《词稿簿》的记述应该从时间上接近案件的历史场景。

其次,该《词稿簿》中所收录的第一份字约就是范金于道光十二年(1832年)所立的“立自愿分田地山场与族人相帮告上状字”,符合当地的控官费用承担习惯[4]360-364。它是一份省去姓名(用代替)的抄件,并非原始字约。①①清水江文书中,有不少禀稿或词稿,甚至契约抄件是隐去姓名的,而用“”代替。因为它们不是可以作为凭质,也不是正式出具的,只是单方保存的,以备查考之用。因为原始字约由立字人范金交给了范正魁和范之齐两人留凭了。现将它照录如下:

立自愿分田地山场与族人相帮告上状字人,父子为因家运不幸,有人造赵借有逆书坐害,继而苗光塘兵追究,又受隔属柳霁把总、开泰县主李俱来抄家,此事受害甚大,非告上状不可。告上状不得近族几人相帮亦不能。因此父子较谪,请凭亲族人等,自愿将己名下所有田地山场,日后除告上状用去之外,余存田地山场多少,作为两股,自愿分一股与两人管业。立字之后,勿论去黎平、去古州、去省城、去云南、去京城,具禀之上要安两人名字,一同范金一路。不惟安名字,还要挺身相帮。所分者不得食言,所去者亦不要推诿。恐口无凭,立此字为据。

凭亲族张荣姜世俊李荣魁范正朝范正心陶光明

道光十二年四月初一日范金亲笔立[3]151

既然隐去名字,何以考证隐去的人名呢?

该《词稿簿》收录了1份咸丰元年(1851年)由范正宇所立的“立消账字”。该字约是原件,是范正宇留存“以告后代子孙”的。为了将它与前引的“立自愿分田地山场与族人相帮告上状字”对照,照录如下:

立消账字人范正宇为因家运不盛,前则被河口武举姚玉坤勾结湖南武举袁大鹏滥我家之山,计赃将近拾余万斤,后又被姚玉坤造出叛党赵金龙逆书借字,坐害我家,几乎倾家灭族。遇此非常之事,在我金哥一人难以维持,全得范正魁哥、范之齐哥两人为我金哥左右翼,方能告到道臬藩抚制各大宪,冲发姚玉坤於山海关为流军。如今我金哥去世,又遇此明火炽照盗伤失主钜案,非之齐哥不能出头去告。在之齐哥再三推诿年老,所谋家计不足,我自愿当凭。因这难告,不得已凭族长范正魁、内戚姜朝魁、姜灿魁、彭宏魁、李如葵、李国梁、张名榜、龙家灵,将之齐哥前后借有我家之账一概打消,以酹苦劳,以告后代子孙化为乌有,是实。

咸丰元年三月十五日立[3]178

据此可知,到1851年范金已逝,但是范家又遭遇抢劫。范金之弟范正宇想到19年以前曾经和范金一同状告姚玉坤的范正魁和范之齐。当年,范正魁和范之齐是范金的“左右翼”,不仅在状词上“安名字”(即在状首作原告),而且“挺身相帮”。这里的“挺身相帮”,是指范正魁和范之齐都是武生出身,而范金是贡生出身,不会动刀舞枪,需要贴身保护。

范金保留的一份“为谋逆已彰、大冤覆盆事”的词稿的状首,就清晰写明“具禀贡生范金 武生范正魁 范之齐 年三十三、四十七、三十六岁,住恩治县属格翁寨,距城一百四十里”[3]172。该词稿的上部,范金还加“按语”说明:“道光十四年三月在省臬宪委员公局审实,发下黎平府追究详报,复禀”。即这份词稿是在道光十四年(1834年)三月在贵州省按察司委派官员组成“公局”审查核实主要犯罪事实后,责令案件发回黎平府追究犯人责任,并要求黎平府将追究情况详细上报贵州省按察司。范金等再次向黎平府递呈此“为谋逆已彰、大冤覆盆事”的禀稿。由此,可以推算,1834年,范金、范正魁、范之齐分别是33、47和36岁,到1851年,范正魁、范之齐分别是66和55岁。范正魁年龄太大,而且是族长。因此,范正宇希望范之齐“出头去告”,并承诺消账“以酹苦劳”。

因此,前后对照字约可知,1832年,31岁的范金以“立自愿分田地山场与族人相帮告上状字”,承诺以扣除“上告”费用后的田地山场一半赠与45岁的范正魁和34岁的范之齐,而范正魁、范之齐要同范金一道“上告”,不仅在状首出名作原告,而且贴身保护范金。范正魁和范之齐只是范金的族弟兄,并非亲弟兄。

最后,该《词稿簿》都注明了每一份词稿的呈递的时间、官员的职位和姓,以及官员批示及批示时间,非亲历亲为者,不能办到。因此,应该可以认定是范金的手抄稿或收集整理稿。即使是以范正魁和张开元、张灿谟具名的禀稿,也应该是范金抄录或收集的。

(二)范金才是以诬陷谋叛反坐告倒姚玉坤的首要人物,而不是范正魁和姜朝魁等人

锦屏县志送审稿以“民众告姚百万状词选”收录了7份词状,以状首出名的人来标注状词的名称,依次是“范正魁具禀制台词稿”,“范正魁具禀抚台词稿”“张开元具禀裕抚台词稿”“张开元续禀裕大人词稿”“姜(朝魁)剿逆尊君词稿”“姜(朝魁)续禀姚玉坤词稿”,而把“范金诉姚玉坤词稿”放在最后。①①《黎平县志送审稿》,2009年打印未刊稿,第1133-1136页。这样既颠倒了案件的发展脉络,又把“出名”原告人的作用和地位摆错了。民间传说的“三魁斗倒姚百万”也是不准确的。结合本案的词稿和官批,可以认为,范金才是以诬陷谋叛反坐告倒姚玉坤的首要人物,而不是范正魁和姜朝魁。

在范金《词稿簿》中,并未收录“姜(朝魁)剿逆尊君词稿”“姜(朝魁)续禀姚玉坤词稿”2份词稿,但是收录了张灿谟1份禀稿、张开元2份禀稿以及范正魁2份禀稿(即所谓的“范正魁具禀制台词稿”,“范正魁具禀抚台词稿”)。笔者不清楚姜朝魁两份词稿的准确时间,但是可以推测“姜(朝魁)剿逆尊君词稿”应该在范金上告之后。范金和姜朝魁之间有无形成“告姚联盟”,还没有资料支持。但是,张灿谟和张开元父子的禀稿收录在范金的《词稿簿》中,应该推测范金是支持和帮助了、且知情张父子二人对姚玉坤的控告的。或许,范金还为张开元提供银两费用。

因此,从现有词稿和字约上看,范金才是告倒姚玉坤的首要人物。其次,才有范正魁、姜朝魁、范之齐、张开元等。

(三)姚玉坤被充军到广东,且后被赦回,而不是充军到山海关

前文所引咸丰元年(1851年)立消账字,称“冲发姚玉坤於山海关为流军”。即指姚玉坤因为诬告范金等人谋反而被判军流(役流)至山海关。此为姚玉坤的下落之一说。下引两则诉状来自另一本诉讼词稿本,②②该诉讼词稿本来自锦屏县加池寨,其有两页扉页,残留题款分别为“甲寅年 姜元订(并附有瑾顺字号的方形印戳)”和“辛丑年 育亭氏订”,《清水江文书》该辑该册的整理者将它的时间判定为“民国十三年”,是否准确,尚待考证。(它也抄录了范金等人控告姚玉坤诬告谋反案的全部状稿。)但是,从其收录的状稿看,应该是咸丰之后抄订的稿本。则是另外一说。

为豪恶强诈、禀恳严究事。缘道光廿一年内,生价买姚开仕等住屋三间,并地基在内,价清契明,抄粘呈阅。管业多载,毫无异议。讵今遭罪赦回之武举姚玉坤,突于前月廿九日率子姚等,各执刀棍,拥进生得买之屋,肆行霸居,生闻骇然,当请乡约龙兴贵、客长刘忠尧向恶跟问。据恶云:此屋不清,系伊公业,伊股未卖等语,拒中不耳,蛮踞不出,凭中可讯。窃恶既称公业,而开仕、开化等卖时,恶虽罪外,恶子姚廷,名列武举,恶之弟兄共系九人,皆系禀监生,历无异语,何效寒蝉?道光十八即恶赦回,又经三载,亦无一论。今刁突作百舌之属霸居,系倚强诈弱。况古今不易,买卖以契约为凭,价清为业,似此价清契朗,管业多年,奚容恶横肆毒,情何以堪?欲敌犹恐祸生,欲罢则情难甘忍?不得已,只得上叩台前赏准作主,严究施行,沾恩不朽[5]326-327

由此可知,姚玉坤于道光十八年(1838年)经过赦免,回到家乡,并就其子侄开化、开仕所出卖房屋和地基,提起控诉。认为该产业是家族公业,姚玉坤有股份,未经其同意,处分无效。

为势(恃)豪屡抗、禀恳法究事。缘犯举姚玉坤霸阻木植,於去岁十一月,控经前主魏案下,赏差往提,抗不赴案,仅使子姚翔芬妄以强砍背字、强割捏诉搪抵。当晰续在卷,调案可查,先年玉坤血侄开化弟兄,预将头木砍伐,所剩脚木并土出卖与生,此山生已买管多年,伊家一切弟兄耳闻目见,历无事阻,况执有契约炳据,粘抄前卷可考,切自得买此山之后,修理成材,砍伐多次,出售数番,毫无异议。至去岁生木出河,突遭犯罪革举、经发配广东之姚玉坤,见木植眼热生奸,恃强霸阻,至今两载,木置河岸,将已朽尽,无奈生血本亏极。生控屡抗不赴,伊不但横行乡曲,况且藐视官府,兹幸天星荣任,正拨云见日之时、姚玉坤恶贯复盈之际,木本两,久搁不已,禀乞大宗师台前严提法究施行[5]376-377

由此可知,姚玉坤可能是流放发配至广东,而不是山海关。

到底是广东,还是山海关?

现在不能确定姚玉坤被判处的具体刑罚。根据《大清律例・诉讼》中“诬告充军及迁徙”规定,①①据《清实录・高宗实录》卷一二九二载,乾隆四十五年以前,贵州黎平府亮寨土司龙世勋之父龙绍俭,主使龙世勋挟嫌诬告黎平知府王勋勒索土司林秉乾等银两一案,实属虚诬。将龙绍俭按律拟军,同妻史氏、子龙世俊等迁徙安庆安插。该案中龙世勋是诬告者,被“充军”。其妻与子则被“迁徙”。诬告罪的刑罚包括充军和(或)迁徙。假如是流(迁徙)刑,根据《大清律例・名例律》中“徒流迁徙地方”的律条规定,“贵州布政司府分流四川”[6]128-129。假如姚玉坤被执行流(迁徙)刑,不可能是发配到广东或山海关。因此,他极可能是被判充军。

如果是充军,根据《大清律例・名例律》中“充军地方”的律条规定,“凡问该充军者,附近,发二千里;近边,发二千五百里;边远,发三千里;极边、烟瘴,俱发四千里。定地发遣充军人犯,在京兵部定卫;在外巡抚定卫,仍抄招知会兵部。…贵州布政司府,分发四川[附近]、江西[附近、近边]、湖广[附近、近边]、陕西[附近、近边、边远、极边]、江南[近边、边远、极边]、浙江[近边、边远、极边]、山西[极边]、广东[附近、近边、边远、极边、烟瘴]地方”[6]134-137。这里面,贵州犯人的充军的地方,就包含有广东,不包含直隶(山海关)。

因此,姚玉坤极可能是充军至广东。何以确定充军刑罚,还可再引一份诉讼禀稿佐证:

为冤诬陷害、乞恳讯详事。缘安居治属,耕读传家,兄弟子侄,叼到育猪,一价货,谓善恶,虚实难瞒地方,讵料人心叵测,奸谋设局,毁渎不清,去岁二月王府主,督兵累差,抄拿等,到案立训,无因无供,下狱复讯,谓与富姜有怨,又谓与龙神顾相臣同情,提顾对质分明,开释顾姓,遍示指告,为恶者,地方毫无禀首,独枭武举姚廷杰,挟翻木案,又不到质,黄主不悉奸,四月又将子侄下监,切武举家上犯欺君,下叠害民之罪,有案可稽。道光十七年举父玉坤获罪充发,与伊家互控木事,是年案结可查。黄、王二主,怀疑惑办,撰供通详,并不经前任各县主一讯,难掩六房两班,负屈不甘,着婿叠奔上控抚臬学宪,如详批饬竟冤沉海底。续叩制宪,荷蒙赏准,案行仁天提讯,正家拨云见日。欣逢天星荣任,无屈不伸。俯恳严提到案激讯,如实有强砍伊木,并讹诈乡愚,会其直供有证,甘领罪。虽一介武夫,稍知法理,子侄依训,伦常不苟,生来惟避举家之祸,尚恐不速。奚敢强砍伊木,取累今朝。今若釜鱼,波及子侄,罪蒙泽施场网,莫救莫伸,民之怜冤遭无辜,罪被挟害,将不尽冤情,申详救援,草环之报,当祝公侯万代不朽,戴罪伏乞大老爷台前作主,严提到案激讯,昭雪施行[5]369-372。

此禀稿应该在道光十四年(1834年)以后拟写呈递,因为姚廷杰道光甲午科武科举人,即道光十四年(1834年)年中了武举。其中,再次提到武举姚廷杰之父姚玉坤于道光十七年(1837年)“获罪充发”。“充发”,即充军发配的简称。

既然道光十七年(1837年)才充军广东,那么,道光十八年(1838年)就被赦回,是否可能呢?需要从事实和法律两方面来分析。

从事实来看,是确有姚玉坤充发不久回家之事。下引一则诉讼词稿可以佐证。

为虎毒横噬、妄控栽殃事。缘豪恶姚翔芬捏造挟嫌、抢谷控一案,理合诉明,情因韶霭地方,本年青黄不接之时,凡各富户存储仓谷,尽行,闭居奇,合寨穷民,无从买食,以致饿死多人,故于秋收之时,预为防备。是以寨内十二姓人等,约向富户,有田谷收储韶霭寨内者,公同商议,莫将仓谷搬完,酌留一半,以备来年饥荒,便民买食,免遭饿殍。各富户皆怜而应允,独伊狼毒居心,强将谷石前后尽数搬回。众姓人等,想各富户效尤,齐向留阻。殊恶同枭,不但忍心横拒,且将谷石倾入沟渠,声彰名色,兄居提塘(堂),父到功职,岂容留阻等情,反造挟嫌抢谷,虚词捏控案下。切父子何年砍木植,何事究办军徒,有谁告奸可质?惟伊父姚玉坤冒犯土豪重罪,于道光十八年流徒广东东关县,有案可查。现今私自逃回,父子倚恶,家罪不可,而反诬人藐法已极。况伊自称职员,试问曾居何职,曾列员,并伊有何功衔?饬伊当堂一一呈验执照,庶免假冒名器,滥厕官阶。今拒众不仁,自觉理曲,故仍抛却众人,独诬蚁为挟嫌抢谷,正犹生翼之虎,择人而噬,似此妄控栽殃,例宜反坐。不已,诉乞台前查核严究,实究虚坐施行[6]389-391。

由此可知,姚玉坤大约在道光十七年(1837年)前后充军到广东省东关县。因为前引“为冤诬陷害、乞恳讯详事”状稿称“道光十七年(1837年)举父玉坤获罪冲发”,而这里称“道光十八年(1838年)流徙广东东关县”,误差为1年。

前引“为豪恶强诈、禀恳严究事”状稿称“遭罪赦回之武举姚玉坤”,这里称“私自逃回”,是否矛盾呢?两份状稿都是指向姚家的,都是针对姚家的控诉而作的抗辩禀稿,因此不无虚夸之处。因此,取它们的重叠的部分应该最接近事实真相的,那就是“赦回”的。

从法律看,姚玉坤被赦回是有可能的。可能的法律依据和理由有三:

一是根据《大清律例・名例律》中“十恶”和“常赦所不原”的律例规定[5](84-85)(97-98),姚玉坤并不构成十恶等重罪,不在“十恶不赦”之列。虽然他诬告范金等谋反,但是反坐只是刑罚部分,罪名应该还是诬告。

二是《大清律例・名例律》中“五刑”所附“赎刑”的条例规定。姚玉坤可以根据“纳赎”(“无力依律配决,有力照律纳赎”)的规定[5](81-82),以钱换赎抵刑。

三是根据《大清律例・名例律》中“流罪在道会赦”的律条规定[5]99,假如道光十八年(1838年)大赦天下,那么也可能很快回家。道光十八年(1838年)五月,道光帝两次降旨到黑龙潭神祠拈香祈雨。农历五月初六日(丙午),第一次因“京畿雨泽衍期”,就“降旨将军流以下人犯减等发落”。农历五月初九日(己酉),第二次又降旨重申“兹宜载颁宽典,用广法外之仁。除积贼及各省军流以下人犯,此次毋庸一律查办外,著刑部即将直隶一省及部中审拟军流等罪,已未到配官常各犯,详查原案。无论远年近年,择其情有可原者,开单具奏,候朕量加宽宥。至刑部收禁人犯,若未经定案,久系囹圄,疾病颠连,情堪怜悯,著该部审度案情,其有问徒以下轻罪人犯,及干连待质,例应取保候审者,立予清理省释,毋稍稽滞。此外寻常案件,并著速行审结,不得迁延羁禁,以示矜恤而迓祥和。”①①《清实录・宣宗实录》卷三一,第八二五页、第八二七页。因此,笔者可以推断,正是这次降旨恩赦,给了姚玉坤的赦回机遇。“凡遇恩,开有军流俱免之条,其和同诱拐案,系民人改发烟瘴少轻地方者,即准宽免,系旗下家人於诱拐案发遣为奴人犯,亦许一体援免”[5]98-99。

三、“姚百万”故事口传不衰,反映了苗民反对巧取豪夺,呼唤交易公平

“姚百万”被范金告倒,充发广东东关县,但是很快就被赦免回家。范金等人刚刚颇感欣慰,旋即不快。从上文所引的“为豪恶强诈、禀恳严究事”“为势(恃)豪屡抗、禀恳法究事”“为冤诬陷害、乞恳讯详事”、“为虎毒横噬、妄控栽殃事”4份禀稿看,姚玉坤赦回后,恶性不改,继续为富不仁,继续同乡民争夺地基房产、山场杉木,不愿留存粮食赈济饥民,反而诬告饥民抢谷。姚玉坤代表了清水江中下游一带地主兼木商中的巧取豪夺类型。他们奉行丛林法则,以强凌弱(姚玉坤及其子姚廷杰都是武举,且勾结湖南黑恶势力),以众暴寡(弟兄九人),以智欺愚(“弟兄共系九人,皆系禀监生”),不遵循平等自愿、等价有偿的市场交易原则。“姚百万”被告充军,客观上有助于在清水江中下游确立土地木材交易的公平规则。

“姚百万”被告充军后,范金的状稿,一时“洛阳纸贵”,乡民争相传阅学习。范金所保留整理的13份禀稿,被许多习讼者传抄,流传至今。锦屏县加池寨现在收藏的一本词稿簿就完整地收录了这13份禀稿,字迹统一,应为一个人所抄。有趣的是,其他禀稿抄件,都会隐去原告和被告的姓名,用“”或“”代替。唯独状告姚玉坤家的禀稿,多保留姚玉坤等的真实姓名,或保留“姚”姓,以“姚”表示。让姚玉坤充军,让大多数贫穷软弱的乡民切实地感受到告状是维护自身利益,维护交易公平,反对巧取豪夺的武器。范金死后,范家又遭遇入室抢劫案,范金之弟范正宇效仿范金,出具“立消账字”与范之齐,要求范之齐协助其告状。清水江文书中保留了大量的状稿,也证明苗疆乃“健讼”之乡。

从禀稿中不难发现,姚玉坤有“”和“商匪勾结”的痕迹,当时清水江下游木材交易、土地交易秩序中存在种种不和谐和正义的因素,但是从“姚百万”被判充军的法律后果看,以《大清律例》为代表的清代国家法已经是苗疆社会经济秩序的最后保障。国家法是维护苗疆交易公平的最重砝码。雍正初年新辟苗疆以来,至道光十八年(1838年),不过百年。其间,杉木交易大大地促进苗疆与中央王朝其他地区的经济融合。同时,国家法律的统一实施,成为了促进国家认同,增进民族团结、确立中央权威的积极动力。

参考文献:

[1] 贵州省编辑组.侗族社会历史调查[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88.

[2] 徐晓光.清水江流域林业经济法制的历史回溯[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

[3] 张应强,王宗勋.清水江文书:第3辑,第1册[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4] 程泽时.清水江文书之法意初探[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

第2篇

老兵是人们对复转退伍军人的一种习惯称谓。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老兵们始终保持人民军队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表现出百折不挠的坚定信心,勇往直前的豪迈气概,塑造出了一种可歌可泣的老兵精神。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老兵晚会讲话稿3分钟范文,供大家参考。

老兵晚会讲话稿3分钟范文1亲爱的老兵:

明天,你们就要打起背包离开这个火热的军营,离开你们曾经工作战斗过的岗位。作为情同手足的战友,临别前的千言万语真不知该从何说起。

几年来,你们作为平凡的士兵在各自平凡的岗位上默默无闻地作出了不平凡的贡献,可以说,连队的今天有你们滴下的汗水,连队的荣誉有你们辛勤的功劳。亲爱的老兵们,明天,你们就要踏上新的征程了,一幕幕往事却更加清晰的被大家记起。那整洁有序的营院不会忘记你们大汗淋漓的身影;马达轰鸣的机房不会忘记你们沾满油污的背影;龙腾虎跃的运动场不会忘记你们活力四射的奔跑;朝夕相处的战友更不会忘记你们亲如兄弟的笑脸。明天,你们就要踏上新的征程,凝望你们走过的路,该怎样的祝福呢?

诗人泰戈尔写过“天空没有翅膀的痕迹,我已经飞过”。用这句话来比照老兵们的军旅历程,我们会明白:你们正是用自己的辛勤与汗水作为翅膀在军营的天空里飞出了一片青春的色彩;你们正是用自己的勇敢与忠诚作为翅膀,在共和国的海防史上留下了荣誉的足迹。

而今,这一切于你们而言都已成为过去,但战友们更相信的是:在离开部队拥有新的人生起点后,你们一定会飞得更好,更精彩,因为军营的外面是一片更为广阔的天空,因为你们的身上正飞扬着军人那永不言悔的青春。

今天,我们在这里话别,除了祝福老兵们一路顺风,前程似锦外,更应该做的,是对老兵们在生活中给我们的帮助,在工作中给连队贡献,在依法服役中对祖国的奉献,献上我们——全体留队官兵最崇高的军礼!

老兵晚会讲话稿3分钟范文2尊敬的郑总和--有限公司的领导:

在八一建军节来临之际、--公司的领导邀请我们这些转业复原军官、到--来参观坐客、使我们再一次感受到公司领导对我们这些老兵的关注、关心、厚爱和国防建设的关心支持。刚才、听了郑总的简短介绍、使我们更加清晰的了解了--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对临淄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让我们这些老兵感到临淄有这样好的领头羊企业而自豪,也对企业领导充满了无限的敬意。说实在话、--公司这列火车已有过去的一台燃煤机车、发展成高速列车、作为公司的掌门人郑家晴董事长、已将--集团公司这列高速列车搬向了快车道、企业向高铁一样、不断提速、超越自我、超越同行、走向世界。

我作为一名团职复员军官、自费创办了齐园国防教育基地基地、基地创办20--年来坚持对集体参观的学生、现役军人、革命伤残军人、和社会残疾人免费参观教育、10多年来坚持走出基地、在全市主要街道、广场和学校等举办大型爱国主义教育图片展览200多场次、受教育的人数大100多万人、基地被省政府批准命名为山东省国防教育基地、被省关工委批准命名为山东省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被山东省双拥领导小组授予山东省社会化双拥示范单位称号。20--年11月16日,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国关工委主任顾秀莲到基地视察调研、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荣誉和国家领导赞誉的背后,我不能忘记郑家晴董事长作为山东省国防教育基地的顾问,对齐园国防教育基地给予了很大的关心和支持、基地取得的没一点成绩和荣誉,都亲透着--领导的心血。我作为基地的创办人充满了感动和无限的感激,

为了感谢--公司对国防教育事业的关心支持,也代表在座的战友祝--有限公司明天更美好。

老兵晚会讲话稿3分钟范文3尊敬的各位领导:

你们好!

首先,我代表天柱县消防大队20--年度退出现役的老兵向在座的各位领导致以崇高的敬意,对你们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参加我们的座谈会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光阴似箭,日月穿梭,不知不觉中就到了我们退伍的时候,我短暂的军旅生涯也已经走到了尽头。几年前,我怀着对绿色警营的向往,带着青春的梦想走进了部队,跨进了这扇红色的大门,来到了天柱县消防大队,光荣地成为了这支队伍中的一员。直线、方块、简洁、干净、整齐划一的警营生活,给我烙下了深深的足迹。千百个日日夜夜,我在这座大熔炉里摸爬滚打,恪尽职守,在水与火、生与死的洗礼中,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明天,我就要告别这火热的警营生活,告别朝夕相处的战友,告别倾注了无数心血的连队,告别给予了消防工作大力支持和无限关爱的天柱县父老乡亲们。说句心里话,我们真的不愿意离开部队,离开大家。可常言道“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啊”。

通过部队几年的磨练,在领导的精心教育与培养下,让我学会了用自己的双肩来掮起生活的风雨;学会了用自己的双手来开辟成功的道路;磨练了良好的军人素质。尽管我只是一株株小草,却芬芳了警营的绿洲。在火热的训练场上,在抢险救灾的最前沿,处处都留下了奋斗的足迹;虽然部队铁的纪律给我带来了不少的痛苦和折磨,使我失去了几年平常人的自由。但我无悔这身橄榄绿的选择,我心底坦荡,因为我把一生中最宝贵的青春年华献给了伟大的祖国,献给了祖国的消防事业。

我是多么留念这个温暖的战斗集体啊!希望留队的战友接过我们的枪,时刻牢记消防卫士的忠诚誓言,继续为保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为天柱经济建设的发展,站好岗、执好勤,代表我们为中队继续贡献力量,为部队架起不倒的桥梁,为祖国的消防事业再创新的篇章。

老兵晚会讲话稿3分钟范文4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战友们:

很荣幸我今天能做为老兵代表在这里发言。伴随着日升日落,潮退潮起,聆听着梦里梦外那一次次悦耳的军号声,目睹营区里那一片片被岁月的秋风吹散的落叶。冬天——0020--年这个让人伤感的冬天如期到来了。明天,我就要离开仓库,穿着没有领花肩章的衣服融入茫茫人海之中,平凡的如同一颗沙砾。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十余年的军旅生涯,心里有太多割舍不下的东西,说走就走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军营,我眷恋的一片热土;战友,我朝夕相处的兄弟……真想多看一眼这营区里的一草一木,真想把战友们祝福的目光打进行囊。“留恋处,兰舟摧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这是一个古人伤离别的场景,可自从进入冬季,这种场景就常常浮现在我的脑海,常常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打湿了我的双眼。

领导和战友们,是到了说再见的时候了。此时此刻,千言万语已表达不了我的难舍之情。歌手吕方在那首《朋友别哭》里有这么几句歌词,我想把它送给陪我走过这段火红岁月的基地领导和亲爱的战友们:朋友别哭,我一直在你心灵最深处。朋友别哭,我陪你就不孤独。人海中,难得有几个真正的朋友,这份情,请你不要不在乎。

北京军区-------仓库,我会终生铭记这个名字,我会思念这绿色的军营,我会牢记领导们的教诲和战友们的鼓励。我应该感谢生命的选择,感谢这片绿洲选择了我年轻的生命。艰苦的训练,给了我钢铁般的意志;严明的纪律,使我对生活拥有了许多执著。一份锤炼,一份收获。十年军旅,成就了我作为一个士兵应该具备的博大的情怀,汇成了一段永远不能被代替的金色年华。

我曾经在困难面前退缩,也曾经犯过年少无知的错。但是,今天,部队生活已经使我变得成熟而坚强,即使面对风雨肆虐,我都会迎接着阳光;即便泥土是痛苦,我都生长出欢乐。岁月易逝,青春易老,但我依然执著于那场青翠的梦,尽管阳光不能定格在我的脸上,我的呼吸却会在黑暗中发出响亮的声响,我相信,这份部队生活的馈赠,必将使我在以后的风浪中不退缩,在艰难中不止步,在挫折和考验面前有足够的勇气和智慧来面对生活,这段军旅生涯必将成为我人生中最美丽的珍藏!

我的发言完了,谢谢大家!

老兵晚会讲话稿3分钟范文5各位首长、领导及战友们:

大家好!我是本次座谈会的主持人李舍。

秋分送爽,大地生辉。沐浴在十七届六中全会的春风,祖国大江南北到处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今天,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江津消防支队双福新区中队老兵退伍座谈会,并且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欢送双福新区中队杨军等5名退伍战士。

首先,我荣幸的为大家介绍莅临本次座谈会的各单位领导有:

欢迎你们!

今天的座谈会共有四项议程:

第一项议程,请中队干部介绍中队基本情况。

第二项议程,有请各单位代表进行发言。

第三项议程,请中队退伍老兵代表发言。

第四项议程,请中队官兵代表表决心。

昔日满怀对警营的向往和憧憬,带着父母的嘱托,带着乡亲的叮咛,带着儿时的梦想,穿上了这身橄榄绿。警笛扬起生命的宣言,水枪串起迷人的银链,拼搏撑起太平的天空,在火热的红门里,你们严格要求,刻苦训练,敢于吃苦,勇于拼搏,大力弘扬消防部队的优良传统,牢记宗旨,不辱使命,用青春和热血谱写了动人的乐章,塑造了“赴汤蹈火为人民,恪尽职守保平安”的红门卫士形象,向人民交出了一份出色的答卷。从你们身上,不仅展现了消防卫士意气风发、昂扬向上的时代风貌,更体现了一种敢于担当重任、不断突破超越的精神,一种能够战胜一切困难而不被困难所压倒的革命英雄主义的精神。

第3篇

把握全局,提高政治鉴别能力

军队媒体,是党和军队的“耳目”和“喉舌”,政治性、政策性很强,政治标准、政治要求很高。这就要求军队媒体新闻工作者要努力提高讲政治的具体能力,确保在复杂多变的形势面前,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

要站在政治全局上把握问题。涉军舆情都是突如其来的,有的是在军队媒体刊发报道后,网民断章取义地在互联网上炒作和解读;有的是主动触发型,由于军人身份的特殊性,有的事情处理不当,引发网民热炒;有的则是被动应对型,此类涉军舆情无明确引发原因,网民直接在网上炒作,等等。对此,军队媒体一定要慎之又慎,在政治全局上把好关。有些事情在局部看来可行,从全局上看就不一定能宣传;有些事情暂时看可行,从长远看就不一定能宣传;有些事情就事论事地看可行,但站在政治的高度看就不能宣传。有没有政治头脑、政治眼光、政治敏锐性、政治辨别力,是衡量一名军事新闻工作者是否称职的重要标志。军事新闻工作者要坚持“政治家办报”的方针,保持高度的政治敏感性,能够迅速而敏捷、细致而深入、全面而准确地观察、分析和处理复杂的涉军舆情。

要认真贯彻执行军委、总部的决策意图。国家和军队出台的一系列法规制度,以及军委、总部的决策指示,是军队媒体把关定向的重要依据,也是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重要保证。只有认真学习掌握领会精神实质,坚决贯彻执行,才能把住关口,定准宣传方向,确保报道不出问题。

要加强理论学习,打牢业务功底。只有打牢深厚的理论功底,才能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头重脚轻根底浅”,“嘴尖皮厚腹中空”,肚里没有“货”,脑袋里没有“弦”,眼里没有“神”,想把关也把不了,想定向也定不准。因此,平时我们要注重采取多种形式加强理论学习,不断增强自身的理论素养,切实提高把关定向的能力。

快速反应,抢占舆论引导先机

社会上的不良涉军舆情,具有时间紧、煽动性强、负面影响大等特点。因此,军队媒体一定要快速反应,对每一起突发事件,都要靠上去积极应对,准确把握上级意图,加强舆情分析,坚持先声夺人,搞好正面宣传引导,主动占有信息传播主导权。

坚持先声夺人,让正面信息抢占舆论引导制高点。在信息传播技术和传播手段极为发达的当下,话语权的争夺十分激烈,谁的信息先发出来,谁就拥有了信息传播的主导权。这个时候,正面信息如果“失声”,那么,负面信息就会发生“井喷”。因此,在新闻报道中,军队媒体要有很强的“摆位”意识,要自觉地站到舆论引导第一线,当排头兵、喊第一声。

遵循新闻规律,报稳报准避免报道失偏。在实际宣传中,我们要充分认清军事新闻宣传的特殊要求,在宣传上积极稳妥,对报什么、怎样报、什么时候报、报到什么程度,要充分考虑,做到既不“失语”也不乱语;既不“缺位”,也不“错位”。军队媒体的同志要清醒地认识大局,吃透上级精神,做到预有准备、引导及时、快速有效。要根据广大官兵的关注热点和心理特点,加强舆情分析,主动设置议题,因势利导,使新闻报道的主题更明确、内容更集中,报道更具亲和力、感染力。

把握政策原则,防止报道授人以柄。一方面,要熟记各项规章制度,不误报。比如,新兵提前起床叠被子、战士带病坚持工作、后进官兵不安排休假等,都是不符合军队有关规定的,若是把这些不符合有关规定的事例写入新闻报道中,不但误导读者,还授人以柄。因此,军队媒体人员一定要熟记军队有关规章制度,切不可掉以轻心、随心所欲,想怎样报就怎样报。另一方面,要关注基层热点,不炒作热点。针对基层的一些热点敏感问题,要积极进行正面引导,不人为地进行炒作。

完善制度,严防涉军舆情发生

从平时的工作实践看,规避舆情风险,应对舆情冲击,主要在于抓好提前预防、严格审定、实时监控三个关键环节。

提前预测早防范。面对可能要发生的舆情热点,我们应提前预测,做到早发现、早分析、早应对。具体讲,就是要关注敏感时期、关注重点人员、关注重要内容,提前搞好教育引导,防范涉军舆情问题的发生。关注敏感时期,主要是指在像“3・14”、“7・5”等有政治背景以及国际国内其他重大事件等发生的时期,教育引导官兵充分认清相关背景和事实真相,严守政治纪律和网络安全防范“十不准”,不听、不传、不信各种混淆视听的议论或谣言。关注重点人员,主要是指军车司机等公勤人员,军人配偶子女等军人家属,平时,有意识地教育引导他们遵守公共秩序、社会公德,防止因言语失当、行为失范造成军车违规、军民摩擦、军人及军属消费、军队“特权”等问题,给部队带来被动和负面影响。关注重要内容,比如,对于“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和“军队国家化”等错误思潮的炒作和解读,我们要积极应对,教育引导官兵坚决抵制和批判。

第4篇

张廷玉等监修的《明史》,书成众手,难免存在错误。笔者在阅读《明史》人物传记时,即发现不少史实记载失误之处,在此略作辨证。所引《明史》之文,仅在引文前标注其卷数和传主,并注明中华书局1974年点校本页码。

其一,卷一五五《陈怀》,第4256页第5行,“宣德元年代梁铭为总兵官,镇宁夏。”“总兵官”,当作“参将”。

按,本书卷一五四《梁铭》记载:“(梁铭)以参将佩征西将军印,同都督同知陈怀镇宁夏。”《明宣宗实录》卷二〇第4页下至5页上宣德元年八月甲子记载:“初(梁)铭充参将镇守宁夏,御史劾奏铭纵军受财等事下狱。至是御史论铭应罚役降爵,上念铭旧勋,宥之,复其爵而罢其参将之任。”同书卷二二第10页上宣德元年十月乙酉载:“命太保宁阳侯陈懋佩征西将军印,充总兵官,都督同知陈怀充参将,镇守宁夏”。由上可知梁铭乃以参将镇宁夏,陈怀亦以参将代梁铭。本书此处之记为总兵官,误。

此事,万斯同《明史》卷一九一《陈怀》、徐乾学《明史列传》卷二二《陈怀》、王鸿绪《明史稿》传三十《陈怀》记作“代梁铭为总兵官”。本书此处之误当承此而来。

其二,卷一《弋谦》,第4440页第5行,“荐通及宁懋、阮迁等十三人,皆奇才可用。”“阮迁等十三人”,当作“阮迁干三人”。

万斯同《明史》卷二〇六《弋谦》、《国朝列卿纪》卷七六《戈谦》(戈似为弋之误——引者注)、张萱《西园闻见录》卷九四《建言》中作“阮迁十三人”。徐乾学《明史列传》卷三七《弋谦》、王鸿绪《明史稿》列传四五《弋谦》作“阮迁等十三人”。以上文献所记与本书此处同。而万斯同《明史纪传》卷八四《弋谦》作:“疏荐通及宁懋、阮迁干三人。”于谦《忠肃集》卷八《杂行类》记载:“兵部为安边固国强兵御敌事,兵科抄出。山西太原府代州缘事为民前布政使戈谦题:‘独前成山侯王通、龙门卫致仕指挥宁懋、真定府同知阮迁干此三人者,筹策宏博,惯经大战’”《明英宗实录》卷二〇五第5页景泰二年六月辛未记载:“山西代州除名布政使弋谦言:‘臣所知者,前成山侯王通、龙门卫致仕指挥宁懋、真定府同知阮迁干,此三人兵学筹策淹贯宏博,而又屡经战阵,深识机变’”《国榷》卷三十景泰二年六月辛未记载:“代州故交趾布政使戈谦,荐前成山侯王通、龙门卫致仕指挥宁懋、真定同知阮迁干知兵惯战,上不听。通仍镇守山陵,宁懋、阮迁干令从石亨团营。”当以‘阮迁干’为是。《国朝列卿纪》等书盖将“干”误作“十”,本书此处承其误。本书此处当改‘等十’为‘干’,并将初校本本书‘阮迁’二字之人名延长至‘干’字。

其三,卷一七一《王骥》,第4560页第6行,“而命骥仍兵部尚书,理部事,加号奉天翊卫推诚宣力守正文臣、光禄大夫,余如故。”“光禄大夫”应为“特进光禄大夫”。

《明英宗实录》卷三一五第3页上天顺四年五月丙戌、徐纮《明名臣琬琰续录》卷四李贤撰《尚书靖远伯忠毅王公神道碑》、《明功臣袭封底簿》卷三《靖远伯》、《国朝列卿纪》卷四七《王骥》均作“特进光禄大夫”。与本书此处异。《合廾州续稿》卷八七《王骥》、李贽《续藏书》卷十三《靖远侯王忠毅公》作“阶为光禄”。与本书此处同。按,本书卷七二《职官志》记载散阶作:“正一品,初授特进荣禄大夫,升授特进光禄大夫。从一品,初授荣禄大夫,升为光禄大夫。”正统七年王骥封靖远伯,散阶为特进荣禄大夫。本书此处英宗复辟,王骥因功受赏。由特进荣禄大夫升授,则当为特进光禄大夫。可见,《明英宗实录》等记载是,本书此处当作“特进光禄大夫”。

汤斌《潜庵先生拟明史稿》卷十二《王骥》、万斯同《明史》卷二〇四《王骥》、徐乾学《明史列传》卷三三《王骥》、王鸿绪《明史稿》列传四一《王骥》,此数种均作“光禄大夫”,本书承其误。

第5篇

战前中日海权观念之比较

海军战略的理论核心,是海权问题。对于中日两国来说,对夺取海上控制权的重要性的认识,都经历了曲折的过程。早在鸦片战争时期,林则徐便开始认识到,“取胜外洋,破浪乘风”为西洋“长技”(注:《林则徐集》奏稿中,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676页。),并主张建立一支能够纵横海上的“船炮水军”(注:杨国桢编:《林则徐书简》(增订本),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84页。),以夺敌人之所长。魏源继承和发扬了林则徐的海防思想,强调“必使中国水师可以驶楼船于海外,可以战洋夷于海中”(注:《魏源集》下册,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870页。)。林、魏的朴素海权观在当时是超前的思想,曲高和寡,故“议军务者,皆曰不可攻其所长,故不与水战,而专于陆守”(注:杨国桢编:《林则徐书简》(增订本),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93页。),自在意料之中了。

到19世纪中期、特别是1874年日本侵台事件发生后,海防问题始引起朝野的普遍重视。当时总理衙门有切筹海防之奏请,清廷发给沿江沿海督抚将军详细筹议。在他们的复奏中,观点歧异之处甚多,甚至针锋相对,或主海防,或主江防,或主陆防,或主塞防,或主海防塞防并重,不一而足。这些论者虽观点互异,各从不同的角度立论,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即大都主张海陆之防不可偏废,而尤侧重陆守。如两江总督李宗羲提出:若论筹防,“仍以水陆兼练为主”,“尤以急练陆兵之法”。(注:宝yún@①等编:《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卷100,北平故宫博物院1929~1930年版,第2~3页。)李鸿章是当时海防论者的重量级代表人物,他主张在“北、东、南三洋须各有铁甲大船二号”,“专为洋面游击之师,而以余船附丽之”。这与“专于守陆”的主张相比,自然是很大的进步。但他主张设置外海水师铁甲船的目的是“随时游击,可以防敌兵沿海登岸”,所以特别强调:“中土陆多于水,仍以陆军为立国根本。”(注:《李鸿章全集》,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奏稿卷24,第13、17~18页。)可见,他的海军战略只是建立在“守”字之上,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我之造船本无驰骋域外之意,不过以守疆土保和局而已”(注:《李鸿章全集》,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奏稿卷19,第47~48页。),也就是说专为“防敌兵沿海登岸”,实际上仍未跳出海岸守口主义的窠臼。

在近代中国,最早主张海军须采取攻势战略者是郑观应。他在1875年写成的《论水师》一文,即主张海岸炮台与海外水师相为表里,更要特别重视铁甲船的作用。此主张不无道理。“夫权者,无形之物也,视国力之强弱而已。力强则权大,力弱则权小,此一定之势,实无可争。”(注:《重兴海军议》,《时报》乙巳七月十七日;《东方杂志》2卷10期(1905年),第323页。)无形的海权是建立在有形的海军实力之上的。惟其如此,必以战为守。他指出:“查前代但言海防,在今日当言海战”,必须发挥大队水师在海外的“冲突控驶”作用,以“争雄于域外”(注:夏东元编:《郑观应集》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28~129、215~216页。)。其见解比当时的海防论者更胜一筹,惜乎未见有响应者。

1879年发生的日本吞并琉球事件,再次唤起了朝野对海防问题的极大关注。是年秋,刚从外国学习归来的两位海军留学生刘步蟾、林泰曾上《西洋兵船炮台操法大略》条陈,更进一步提出:“求最上之策,非用铁甲等船自成数军,决胜海上,不足臻以战为守之妙。”(注:《李鸿章全集》,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译署函稿卷10,第7页。)此条陈在当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内阁学士梅启照奏称:“战、守、和”三字一以贯之,能战是根本,而“战则必须大铁甲船”(注:张侠等编:《清末海军史料》,海洋出版社1982年版,第16~17页。)。候补道王之春甚至提出:“将来出征剿,必须铁甲船数十号,以备战攻。”(注:王之春:《清朝柔远记》,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377页。)这些言论颇受李鸿章赞赏,也使他的海防战略思想向前进了一步。他在《议复梅启照条陈折》中认为,外海水师“所以不能不设者,以其化呆著为活著也。……果能以全力经营,将来可渐拓远岛为藩篱,化门户为堂奥,北洋三省皆在捍卫之中。”(注:《李鸿章全集》,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奏稿卷39,第34页。)“化门户为堂奥”是什么意思?对此,薛福成于1881年夏所草《酌议北洋海防水师章程》作了具体的说明:“北洋水师成军以后,……一旦有警,则以铁甲及大兵轮船分排横亘于旅顺、北隍城岛之间,扼截敌船,不使北上。即有一二闯越者,彼接济既断,又惧我师之袭其后,心孤意怯,必且速退。如此则大沽、北塘不守自固。燕齐辽碣之间,周围洋面数千里竟成内海,化门户为堂奥,莫善于此。”(注:张侠等编:《清末海军史料》,海洋出版社1982年版,第29页。)李鸿章认识到海军的机动作战能力,且可将海防领域由海口拓展到远岛,自是一大进步,但他却不敢去想制海权的问题。

1888年北洋海军正式成军以后,提督丁汝昌以下多主张增置战舰,将来海上作战须采取攻势。1889年和1890年之交,丁汝昌曾在朝鲜全罗道西南角的长直路一带进行过探测,考虑到一旦中日发生战争即可以此处为舰队之根据地。甲午战争爆发前夕,他致电李鸿章:“各舰齐作准备,俟陆兵大队调齐,电到即率直往,并力拼战,决一雌雄。”(注:《李鸿章全集》,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电稿卷15,第56页。)及至日本海军在丰岛海上袭击中国军舰后,左翼总兵镇远管带林泰曾又力“主执攻击论,将以清国全舰队扼制仁川港,进与日本舰队决胜负”(注:桥本海关:《清日战争实记》卷7,刊年不详,第245页。)。连翰林院侍读学士文廷式也认为:“凡两国战事,隔海者以先得海面为胜。”“先得海面者”,夺取制海权之谓也。故他指斥:“借口守防,使海军逍遥无事”为“失机”,主张“严饬海军选择勇将,令在海面与倭决战”(注: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中日战争》,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版,第3册,第105页。)。但是,李鸿章对这些意见皆未予采纳。消极的“保船”思想成为北洋海军作战的指导方针。在此情况下,就根本谈不上夺取制海权了。

日本自明治维新以后,虽大力发展海军,但海权观念相当薄弱。在发动甲午侵华战争之前,日本参谋本部对掌握制海权的重要意义也是认识不足的。当时,以参谋次长陆军中将川上操六为代表的“陆军万能”论者,相信“果遇战争,但有陆军,已足言战”。至于海军的作用及掌握制海权的必要性,则未被重视。海军省主事海军大佐山本权兵卫对此提出质疑:“姑无论陆军如何精锐,果欲用之于海外,而不以海军取得海上绝对安全,终必归于败降,……夫海军之主要任务,则在掌握制海权,进而迫近敌地以压服之,或组陆战队登陆,占领据点,或掩护陆军前进,与敌抗战,或炮击敌国重镇,或杜塞敌国物资,或破其谋,或伐其交,多歧多端,任务复杂,若专视海军为陆军输送补助机关,是不知海军使命,不足与言国防用兵也。”(注:世界日报海事编译局编:《海事》,第9卷6期(1936),第50~51页。)

山本权兵卫的意见受到日本军政首脑的高度重视。于是,参谋本部即根据山本的意见制定了海防统筹兼顾的作战计划,即所谓“作战大方针”。其主要内容是:第一,如海战大胜,掌握了黄海制海权,陆军则长驱直入北京;第二,如海战胜负未决,陆军则固守平壤,舰队维护海峡的制海权,从事陆军增遣队的运输工作;第三,如日本舰队大败时,陆军则全部撤离朝鲜,海军守卫沿海。(注:藤村道生著、米庆余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年版,第78页。)并以争取实现第一项为基本战略方针。

战争未起,而仅从中日双方海军战略的制定看,其优劣高下似已判然有差了。

战争初期中日双方的海上角逐

1894年7月25日发生的丰岛海战,是日本海军为实施“作战大方针”而对北洋舰队进行的海上袭击。这只是小规模的海战,一般不足以影响战争的全局,更不能以此决定制海权究竟属谁。所谓制海权,就是舰队在海上行动的自由权。这正是舰队的命脉所在。惟其如此,作战双方都要力争主动。

日本为争得海上行动的主动权,进行了多方面的准备。为贯彻既定的战略方针,日本军事当局着重抓了两件事:一是对日本舰队进行整备,先将常备舰队与西海舰队合编为联合舰队,以便于统一指挥。继之进行内部改编,下辖本队和三个游击队,以适应随时机动之需要;二是相机谋取舰队之前进根据地,即随着战局的发展,不断将前进根据地从朝鲜西海岸北移,以扩大对朝鲜半岛西海岸海域的制海权,从而掩护陆军陆续登岸,以实现“从海上应援陆军,使其完成进击平壤之功”(注: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中日战争》,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版,第1册,第239页。)。

与此同时,日本联合舰队还采取了谋取海上主动权的各种手段。这些手段主要有三:

其一,冒挂第三国舰旗。这曾是一个疑案。据姚锡光《东方兵事纪略》载,黄海之战打响前日舰先“悬美国旗”,及至两军愈近始“尽易倭旗”(注: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中日战争》,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版,第1册,第66页。)。论者疑之,大都不敢引用。查李鸿章电稿,内有旅顺及威海营务处致李电,皆称:“顷见日船在岛外游弋,间有挂英旗者。”(注:顾廷龙、叶亚廉主编:《李鸿章全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电稿二,第876页。)再览总理衙门档,又发现两封电报,一是烟台统将孙金彪致李鸿章称:“昨德商自韩来谓,途遇倭船假用英旗”;一是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致李鸿章称:“查倭人狡计百出,其兵商各船往往假用他国旗帜,往来朝鲜海面,幸图影射。且借用他国旗号,时刻无定,见德船则升英旗,见英船或升法旗。”(注: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续编:《中日战争》,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5册,32~52页。)孙、丁所报情况是否属实?当时,总理衙门曾以此照会各中立国驻华公使。英国公使欧格讷(nicholas r.o''conor)复照认为:“查冒用他国旗号,所犯匪轻,该船应科以重罪。”但又称日本船是否曾用英旗“难以确知”(注:《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第6卷,台北1972年影印本,第3466、3516页。)。故此疑案仍莫能明。前几年从日本防卫研究所图书馆发现的《二十七八年海战秘史》未刊稿,终于揭开了这个谜。未刊稿中几次提到冒挂第三国旗事,如其一称:“为不使敌人觉察我们的侦察行动,特悬挂外国军舰旗帜,即12月8日和9日挂美军舰旗,10日挂英军舰旗。”(注:日本海军军令部编纂:《二十七八年海战秘史》(未刊稿,日本防卫所图书馆馆藏),卷4,第3页。转引自中zhǒng@②明《关于日本海军的〈二十七八年海战秘史〉》,载戚俊杰、刘玉明主编《北洋海军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106页。)至此,疑案始成为铁案。靠冒挂第三国旗的手段来逃避中国军舰的拦截,虽属侵犯第三国利益的不法行为,却使日本军舰能够浑水摸鱼,毫无顾忌地航行于黄海海域。

其二,扰袭北洋海军的基地。在战争初期,中日海军力量在总体上大致旗鼓相当,但在某些方面日本则占有一定的优势。尽管如此,并不意味着日本海军就具有战略优势,其海上主动权的发挥是受到相当限制的。因此,监控北洋舰队的行踪并打乱其部署,便成为日本海军此时的首要任务。为此,早在日本挑起战争之前,其海军当局便急调老牌间谍宗方小太郎到烟台,以担此重任。他曾两次潜入威海卫军港,又多次命所收买的奸细频繁往来于旅顺、威海、天津与烟台之间,随时掌握北洋舰队的动向,以经由上海转报日本国内。如在8月6日,他就将一份关于北洋舰队动静的密函,托公使馆书记官中岛雄带给上海的潜伏间谍黑井悌次郎转报东京。此报告断定中国海军“已舍去进取之策,改为退守之计”,建议以舰队“突入渤海海口”,将北洋舰队“诱出海面”,然后伺机“一决雌雄”(注: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续编:《中日战争》,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6册,第114~115页。)。日本海军当局对此建议十分重视,决定命各游击队不时游弋于渤海海口内外,并伺机对要港进行扰袭。从此,旅顺、大连、秦皇岛、成山、威海卫等处海面常见日舰的踪迹,使清政府难测日军之意图所在。8月10日,日本军舰突然对威海卫发动袭击,当地告急电报纷至沓来,清廷大为震惊。(注:故宫博物院编:《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卷16(北平,1932),第36页;顾廷龙、叶亚廉主编:《李鸿章全集》电稿二,第866~867页。)此时,丁汝昌正率北洋舰队主力到达朝鲜大同江口,清廷当即降旨命其速回。这样一来,北洋舰队反而处处被日本牵着鼻子走,海上行动的主动权就自然地落到了日本手中。

其三,制造直隶海岸登陆的假象。在扰袭威海卫的同时,日本一面派舰队游弋于渤海,一面大肆散布“赴山海关、秦皇岛截夺铁路”的谣言,以示人以假象。李鸿章一时难辨真假,想到有备无患,当即向丁汝昌下令:“此正海军将士拼命出头之日,务即跟踪,尽力剿洗,清洋面为要。”(注:顾廷龙、叶亚廉主编:《李鸿章全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电稿二,第876页。)总理衙门为查实此事,特约见英国公使欧格讷。欧格讷称:“现有一密信甚紧要:日本预备许多船,可以运二三万人,意在由海登岸内犯,数日即能到京。”问以:“他在何处登岸?”答曰:“山海关至北塘,处处皆可上岸。”又约见总税务司赫德(robert hart),彼亦有同见,认为:“恐明后日彼必设法上岸。”又谓:“我料他有两路:一由山海关,趋向近畿;一由牛庄,趋向奉天。”他们说得有声有色,充当日人的传话筒,不由得总理衙门的亲王大臣们不信。于是,清廷连连降谕,催促业已出洋的北洋舰队回航。如其一称:“倭船运兵驶赴北洋海面,意图登岸滋扰,事机甚紧,亟应加意严防。丁汝昌所带兵船现在何处?著李鸿章严饬令速赴山海关一带,遇贼截击,若能毁其数船,以足huàn@③前愆。”其二称:“丁汝昌巡洋数日,何以未遇一船?刻下究在何处?尚无消息。李鸿章已专船往调,著再设法催令速回北洋海面,跟踪击剿。该提督此次统带兵船出洋,未见寸功,若再迟回观望,致令敌船肆扰畿疆,定必重治其罪。”在朝廷严旨催令下,丁汝昌率航迅赴“直奉海面巡缉”,发现“日船并未直赴山海关,大沽口更无日船游弋”,这才知道先前所传纯属“误听谣言”(注: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中日战争》,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版,第3册,第31~36页。)。日人施出一个小小的手法,就逼得北洋舰队凭空地去捉迷藏,东寻西找而一无所获,怎能不处于被动的境地?

所以,尽管从理论上说,从战争爆发迄于中日海军黄海决战,双方都还未掌握制海权,但由于日本海军采取了上述手段,在事实上已经基本赢得了海上运动的主动权。

与日本的情况恰好相反,直到战争打起来以后,在清政府内部仍未形成统一的作战计划。朝中的主战派官员也好,李鸿章本人也好,都不能真正做到知己知彼,故不可能制订一套正确的战略方针。当时,中国海军与日本相比较,其优势有二:一是拥有7000吨级的两艘铁甲舰定远和镇远,为日人所畏惧;二是拥有北洋、南洋、福建、广东四支舰队,若集中领导,进行统一编队,其攻防力量必将加强,有利于争取海上主动权。日本大本营在制订“作战大方针”时,其主要的顾虑也正在此。但是,若将北洋舰队单独与日本海军相比,情况就不一样了。因为这样一来,北洋舰队除两艘吨位大、装甲厚、重炮多的铁甲舰外,其余在数量、总吨位、舰龄、航速等方面皆有逊色,而速射炮一项尤为日方所独长。故英国远东舰队司令海军中将斐利曼特(freemantle)评论说:“是役也,无论吨位、员兵、舰速,或速射炮、新式舰,实以日本舰队为优。”(注:世界日报海事编译局编:《海事》,第10卷1期(1937),第41页。)这是实事求是之论。这足以说明,如果清政府能够扬长避短,发扬已有之优势,制订正确的海军战略战术,是完全可能争得海上主动权的。

将全国四支舰队集中编队,统一指挥,象日本海军所做的那样,这是个看似容易做到的问题,在当时的中国却成为难题了。当然,在清朝官员中,不是没有人认识到集中全国海军力量的必要性。如驻英公使龚照瑗即曾向李鸿章建议:“若有战争,必先在海面。我胜则不患倭不退,否则运兵饷必阻截。如真开战,度倭力势不能遍扰南洋各口,乘战事未定,将南洋得力各兵轮酌调北听差,以壮声势,……迟恐阻截,借口不前。”此建议非常及时,也非常符合实际,且具有预见性。如果它被采纳的话,那么,北洋不仅守口有余,还可以编为数队,近则巡游黄海,近控朝鲜西海岸,远则径窥日本近海,完全可以掌握海上的主动权。这对于日本侵略计划的执行来说,必定会增加极大的困难。然而,李鸿章却不这么看,他以为:“南省兵轮不中用,岂能吓倭?”(注: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续编:《中日战争》,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6册,第565、568页。)枢府诸臣更是昧于外情,完全不了解日本的战略方针及主动方向,不但下令调拨南洋数舰分防台湾,而且还想从北洋抽调军舰赴台防守。在这种情况下,北洋海军只能独力抗敌,正所谓“以北洋一隅之力,搏倭人全国之师”(注:《李鸿章全集》,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奏稿卷78,第62页。)了。

退一步说,即使单靠北洋舰队自身的力量,只要战略战术对头,也不是不可能克敌制胜。对于北洋舰队来说,在稍处劣势的情况下,若能采取积极防御与伺机进攻并重的方针,以清军控制朝鲜半岛西海岸和渤海海口基地为依托,及时捕捉战机,给敌舰以沉重打击,从而获得黄海制海权,是有成功的希望的。但是,从战争爆发之前看,李鸿章即倾向守势,甚至盲目自信,夸口称:“就北洋防务而论,各口频年布置,形势完密,各将领久经战阵,固属缓急可恃,即甫经创办之海军,就现有铁快各艘,助以蚊雷船艇,与炮台相依辅,似渤海门户坚固,敌尚未敢轻窥。即不增一兵,不加一饷,臣办差可自信,断不致稍有疏虞,上劳宵旰。”(注:故宫博物院编:《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卷14,第5页。)事实上,当朝鲜形势趋于紧张之际,丁汝昌每次率舰队出海游巡,李鸿章总要提醒他不可冒然接仗,“此不过摆架子耳”(注:《李鸿章全集》,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卷16,第2页。)。7月22日下午,丁汝昌拟率海军大队赴朝鲜牙山,认为“大队到,彼倭必开仗”,并表态说:“惟船少力单,彼先开炮,必致吃亏,昌惟有相机而行。倘倭船来势凶猛,即行痛击而已。”23日上午,李鸿章复电虽称“大队到彼,倭未必即开仗”,并讥丁胆怯,但他自己也并无把握,所以令丁不必出海,结果发生了25日济远等舰在丰岛被袭事件。否则的话,海军大队如按原定计划出海,当不致吃此大亏。26日,即丰岛海战发生的第二天,李鸿章为装样子,始令丁汝昌率舰出海,却又谆谆嘱咐:“汝即带九船往汉江洋面游巡迎剿,惟须相继进退,能保全坚船为妥。仍盼速回。”(注:顾廷龙、叶亚廉主编:《李鸿章全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电稿二,第804~805页。)

此后,随着战局的发展,李鸿章也始终未放弃消极的守势战略。对于李鸿章的做法,丁汝昌是极为不满的。当7月23日制止海军大队出海的当天,丁汝昌便在致友人书中写道:“海军进止,帅意日一变迁,殊令在下莫计所从也。昨者之电,意在令昌亲带大队赴牙,今日之电,复又径庭。只有将应需所未备逐事通筹至足,以待调遣之明命耳。”由于李鸿章的朝令夕改,致使丰岛首战失利。不仅如此,丁汝昌此前提出以朝鲜大同江口为前进根据地的计划,也为李鸿章所否定。丰岛首战失利后,谕旨严责,言官交弹,都把责任归诸丁汝昌身上,他有口难辩,只能通过书简向友人倾诉:“大同江一口,当肇衅之始,叠经电请,……预筹水陆进踞协守,实见此着。水军中途有所驻足,陆军后路恃以疏通,并足以杜穷寇西窥之路。乃上月廿帅电谓不急。而防守该口之具,必期悉臻严固,实非咄可立办。……今内意,事到临头遽以赴守大同江口为急务,多布水雷,而水雷究何从出耶?此外,如协守之陆队,防口之炮台,漫无筹议。”(注:戚俊杰、王记华编校:《丁汝昌集》,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09、213页。)在消极的守势战略指导下,战守皆失其宜,也就势所必然了。

李鸿章海军战略思想的核心是“保船”二字。山本权兵卫有云:“其无能掌握海权者,斯不克制敌以操胜算,此古今东西莫易之义,史乘往例,乃其雄辩明证也。”(注:世界日报海事编译局编:《海事》,第9卷6期(1936),第50页。)而李鸿章却仅仅把海军看成是一种单纯的威慑力量,至于夺取制海权则是他从来不敢想的事情。所以,他很不放心舰队出海作战,因为他认为:“我军只八舰为可用,北洋千里全资屏蔽,实未敢轻于一掷,近畿门户洞开。牙山军覆,何堪海军复被摧折?”(注:故宫博物院编:《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卷16,第11页。)其畏敌心理暴露无遗!这正是李鸿章海军战略的要害所在。对于他的“保船”,还千方百计地加以辩解:

倘与驰逐大洋,胜负实为可知;万一挫失,即赶紧设法添购,亦不济急。惟不必定与拼击,但令游弋渤海内外,作猛虎在山之势,倭尚畏我铁舰,不敢轻与争锋。不特北洋门户恃以无虞,且威海、仁川一水相望,令彼时有防我海军东渡袭其陆兵后路之虑,则倭船不敢全离仁川来犯中国各口。彼之防护仁川各海口,与我之防护北洋各口,情事相同。观于前次我海军大队游巡不同江口,彼即乘虚来窥威海、旅顺,迨我海军回防,则倭船即日引去,敌情大概可知。……盖今日海军力量,以之攻人则不足,以之自守尚有余。用兵之道,贵于知己知彼,舍短用长,此臣所为兢兢焉以保船制敌为要,不敢轻于一掷以求谅于局外者也。(注:故宫博物院编:《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卷18,第28页。)

听起来似乎倒也头头是道。但主要的问题在于:靠消极防御的办法来“保船”,是不可能将船保住的,又怎么能够“制敌”?

日本舰队第一次扰袭威海后,李鸿章“恐日本大队船尾追入北洋”,电嘱丁汝昌:“此后海军大队,必不远出;有警则兵船应全出口迎剿。”(注: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中日战争》,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版,第4册,第269页。)清廷也因有“日本俟我防懈,必有猛攻大沽之举”的传言,严谕丁汝昌:“威海、大连湾、烟台、旅顺等处为北洋要隘,大沽门户,海军各舰应在此数处来往梭巡,严行扼守,不得远离,勿令一船阑入。倘有疏虞,定将丁汝昌从重治罪!”(注:故宫博物院编:《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卷17,第26~27页。)这就等于认可了李鸿章的“保船制敌”战略,从而完全放弃了黄海的制海权。

丧失制海权与北洋舰队的覆灭

在整个甲午战争进程中,战争初期十分关键。因为在战争初期,对于中国来说,是有多次采取攻势机会的。事实上,丰岛海战发生后的一段时间里,日本一方面还没有在朝鲜站稳脚步,而往朝鲜运兵又需要海军护卫,故不希望双方舰队及早决战;另一方面,一时尚不完全了解北洋舰队的意图,故暂时不敢运兵从仁川登岸,而将联合舰队的临时锚地设在朝鲜西海岸的南端,以便于进退。所以,从各方面的情况看,北洋舰队在此时采取进攻行动是有利的,而且有多种可供采择的切实可行的方案。例如:

(一)在7月28日以前,北洋舰队出动掩护,运送五、六营或更多的清军精锐从牙山登陆,以增援牙山驻军,不仅会避免成欢之败,甚至可能取得陆上首战之捷。

(二)在8月5日以前,趁日本大岛混成旅团南下尚未回师之机,也正汉城空虚之时,北洋舰队以主力战舰进扼仁川口,并护运10余营劲旅登岸,兼程突袭汉城,不仅该城唾手可得,且可断大岛混成旅团退路;再檄聂士成所部清军从南夹击,朝鲜战局必为之改观。

(三)北洋舰队在此期间完全有能力控制江华湾,因日本联合舰队在此处仅有少数船只往来,且其中多是弱舰,对其发动袭击,必可沉其数舰,给敌以沉重打击,有利于我掌握黄海之制海权。

由此可见,在战争初期,正是北洋舰队采取攻势的大好时机,但却未及时捕捉而稍纵即逝,终于铸成难以挽回的大错。

中国方面既自动地放弃了黄海的制海权,日本海军便一面将大量陆军和辎重护运至朝鲜,为发动平壤战役做准备,一面封锁大同江口,以配合陆军对平壤的进攻,都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根据日本大本营制定的作战计划,日本联合舰队的下一步棋,就是寻找时机与北洋舰队决战了。黄海之役,实为中日海军主力的一次大决战。如果说前此是中方自动放弃黄海的制海权的话,那么,日方便是通过此战而夺得黄海的制海权的。

经过黄海海战,北洋海军力量大损,“失船五号,余多被损赶修”,已经无法“游弋渤海内外,作猛虎在山之势”了。李鸿章苦思无计,这才想起了当初龚照瑗从南洋调舰的建议,遂示意津海关道盛宣怀致电翁同hé@④、李鸿藻,乞助成此事。其电云:“目前倭以全力图犯渤海,必不旁及南洋,可否请旨电饬南洋、台湾,暂调南琛、南瑞、开济、寰泰四船至威、旅帮助守护,暂听北洋差遣,以济眉急。”(注:盛宣怀档案资料选集之三:《甲午中日战争》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76页。)清廷决定“暂调南瑞、开济、寰泰三船迅速北来助剿”。南洋大臣刘坤一则要求免派,复奏称:“东南各省为财富重地,倭人刻刻注意,饷源所在,必须格外严防。……前敌与饷源均关大局,不敢不兼筹并顾,再四思维,各船实难暂离。”(注: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中日战争》,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版,第3册,第127页。)李鸿章亲自致电乞请,也无结果。(注:《李鸿章全集》,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电稿卷18,第1页。)后形势愈趋危急,清廷再次降旨调南洋四轮北上,署理两江总督张之洞虽不拒绝,却要求北洋派人将四舰管带全行更换,再率以北行。(注:《李鸿章全集》,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电稿卷18,第38页。)实是以此借口拖延不办。龚照瑗的话不幸言中了。

面对严峻的战争形势,李鸿章仍然寄希望于“严防渤海以固京畿之藩篱”(注:《李鸿章全集》,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电稿卷78,第62页。)的方针。所谓“严防渤海”,其实办法无多,只能令北洋舰队游弋威海与旅顺之间。当时,北洋诸舰尚在旅顺上坞修理,不能整队出海。李鸿章电令在旅顺疗伤的丁汝昌:“不日直、奉必有大警。定、镇、靖、济、平、丙六船,必须漏夜修竣,早日出海游弋,使彼知我船尚能行驶,其运兵船或不敢放胆横行;不必与彼寻战,彼亦虑我蹑其后。……用兵虚虚实实,汝等当善体此意。”他还特意要求定远、镇远两艘铁甲舰先“择要修理,如炮台等,其木板舱房各件可缓”,只要能早日出海就行。相信“此二船暂往来威、旅间,日运兵船必不敢深入,关系北洋全局甚大”(注:《李鸿章全集》,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电稿卷18,第2~4页。)。本来,他的“严防渤海”方针就不是以实力为基础,又无别的什么切实可行的办法,不过是摆摆架子而已,而随着旅顺口的陷落,最后连空架子也摆不起来了。

日本在辽东得手后,内阁总理大臣伊藤博文提出了进攻威海卫和攻略台湾的新方略。此后,大本营决定组建“山东作战军”,并传令联合舰队协同陆军攻占威海卫,消灭北洋舰队。日本联合舰队制定了周密的掩护陆军登陆和协同陆军作战的《联合舰队作战大方略》,其中包括《护送陆军登陆荣成湾计划》、《鱼雷艇队运动计划》和《诱出和击毁敌舰计划》。

北洋舰队退守威海后,可战之舰仅余定远、镇远、靖远、来远、济远五艘。其中,来远舰在黄海之战中受伤最重,到旅顺紧急时才修好一半,因怕被敌舰堵在口内,勉强驶回威海。镇远舰又在驶回威海入口时被礁石擦伤,连修一个多月始勉强补塞,已难出海作战。这样,即使想采取攻势也绝无可能了。鉴于这种情况,朝廷谕李鸿章悉心筹酌。于是,李鸿章致电丁汝昌,提出了“水陆相依”的作战方针,令其妥筹实施方案了。丁汝昌与洋员、水陆诸将合议后,复电称:“倭若渡兵上岸来犯威防,必有大队兵船、鱼雷艇牵制口外。……若远出接战,我力太单,彼船艇快而多,顾此失彼,即伤敌数船,倘彼以大队急驶,封阻威口,则我船在外进退无路,不免全失,威口亦危;若在口内株守,如两岸炮台有失,我船亦束手待毙,均未妥慎。窃谓水师力强,无难远近迎剿,今则战舰无多,惟有依辅炮台,以收夹击之效。……倘倭只令数船来威,我军船艇可出口迎击;如彼船大队全来,则我军船、艇均令起锚出港,分布东、西两口,在炮台炮线、水雷之界,与炮台全力抵御,相机雕剿,俾免敌舰闯进口内。……要之,(威海)地阔兵单,全恃后路游击有兵,以防抄袭,方能巩固。”(注:《李鸿章全集》,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电稿卷19,第37~38页。)这个,“舰台依辅”方案,就是“水陆相依”方针的具体化。李鸿章认为“似尚周到”,并得到了朝廷的批准。

第6篇

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军人要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危机意识和使命意识。有备才能无患,能战方能止戈。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军队发言稿,供大家参考学习。

军队发言稿1“开天辟地第一回,人民有了子弟兵”。伴随着南昌城头响起的枪声,一支不同于以往任何旧军队的红色武装出现在世人面前。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的性质,产生了我军优良的特质,形成了我军独有的政治优势。在纪念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之际,重温我军性质形成、确立和保持的历程,对于抵制一切错误思潮的侵蚀和影响,坚定官兵的政治信念,切实解决好打得赢、不变质的历史性课题,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无疑具有非同寻常的启迪作用。

人民军队的性质在建军过程中形成

一支军队的性质是其存在和发展的根基。我军人民军队的性质,可以说是与生俱来的。大革命失败后,我们党从血的教训中深刻地认识到创建人民军队的重要性,提出了创建人民军队的重大课题。1927年8月,中共中央明确宣布,中国共产党要“取消一切军阀性的军队,造成真正的人民的军队”。这一时期,党对人民军队的性质已经有了深刻的认识。关于人民军队的本质,中央指出,“一个军队是一个阶级的工具”,人民军队是“阶级的部队”,是中国共产党缔造领导的“无产阶级的军队”。关于人民军队建立的途径,中央主张,人民武装要“在工农暴动中创造”,“本党应当组织完全与雇佣军队不同的工农革命军”,“工农革命军的主要成分,应当是阶级觉悟的革命的工人和农民”。关于人民军队的宗旨,1929年6月,朱德、毛泽东领导的红四军发布的布告宣示,红军“以帮助工人、农民及一切被压迫阶级得到解放为宗旨”。这是对我军宗旨最早的表述。这些认识揭示了人民军队的深刻内涵:即人民军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为人民利益而斗争的无产阶级军队。

人民军队来自人民,服务于人民。建军初期,我们党依据土地革命的任务,反复强调必须在工农土地革命中建军并投身于土地革命。中央认为,革命武装只有与工农土地革命斗争相结合,才能“使军队化为工农的武装力量”,而革命武装如果不能帮助人民群众开展斗争,则“不但不能使土地革命深入”,还会在敌人的进攻中得不到群众的支持而失败。中央的主张和要求为我军的创建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人民军队初创时期,在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红军第四军还开展了反对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的斗争。初创时期的红四军和其他各路红军一样,成分比较复杂,一部分出身于贫苦工农;一部分是由旧军队起义来的;另一部分则是俘虏兵。因此,军队中存在着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和雇佣军队的思想。如不彻底纠正,红军势必“重走旧式军队的老路”。1929年12月,在中央的支持下,毛泽东同志在福建古田主持召开了红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统一了全军思想认识,通过了毛泽东同志主持起草的《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会议和决议针对红四军党内存在的种种错误思想,提出了纠正的办法和措施,端正了红四军的建军方向,以决议的形式确定了人民军队的性质和建军原则,这对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保持我军性质具有历史性意义。

人民军队的性质在长期实践中确立

我们党在创建新型的人民军队的总目标下,积极探索,逐步把握人民军队建设的规律,在人民军队的性质铸造中展现了伟大的智慧。

一是建立军队中党组织和政治工作,为人民军队性质的确立提供组织保证。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政党,党的阶级性决定了我军的阶级性。实行党对军队的领导,是我军创建伊始坚持的根本原则。中共中央明确指出:“军中党的组织是一切组织的根源”,要求在红军中成立党的各级组织,以“执行党的政策,监督军队的行动”。建军初期,我们党就提出在红军中建立政治工作的要求。1930年的《中国工农红军政治工作暂行条例草案》规定,红军政治工作任务“就是要巩固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中国共产党在红军中的领导”。“政治工作的主要内容为实施无产阶级的阶级教育”,进一步明确了政治工作保证人民军队性质的作用。

二是强化部队的“政治训练”,帮助官兵树立无产阶级思想。我们党总结大革命时期国民革命军政治工作经验教训,十分注重部队的“政治训练”。1927年12月,中央寄信给南昌起义失败后率部在广东韶关一带坚持斗争的朱德,首次提出要对部队“必须有严重的政治训练”。1928年5月,中央制定的《军事工作大纲》进一步指出,要“进行兵士群众的政治教育”,以提高“红军兵士的政治认识”。红军各部队对官兵的政治教育创造了多种有效方法。

三是创新制度,为人民军队性质建立制度保障。首先是规定红军做群众工作任务。这是中共中央一再要求的。井冈山斗争初期,毛泽东同志即为部队规定了打仗、筹款和做群众工作三项任务。其次是废除雇佣制,实行x制。秋收起义部队在三湾改编时,就实行官兵政治平等,经济x。红军各部队各级都成立了士兵委员会,保障士兵的x权利。再次是严格群众纪律,密切军民关系。红四军在井冈山时期制定了三条纪律六项注意,到了赣南闽西时期,进一步形成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特别注意与群众结一种生死密切关系”。

历史表明,我们党铸造人民军队的路径是正确的。经过全党全军的共同努力,特别是朱德、毛泽东同志领导的红四军建设经验的传播,我军人民军队性质得以确立。1934年初,毛泽东同志在中华苏维埃中执委报告中指出,“现在的红军,已经走上了新的正规的革命武装队伍的道路”。“成分提高了”,“政治教育进步了”,“提高了阶级自觉的纪律,密切了红军与广大民众之间的联系。”

对人民军队性质的认识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深化

新中国建立以后,党和军队所处的地位发生了根本变化。我们对人民军队性质的认识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深化。

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夜,毛泽东同志就提出“强化人民军队的任务”,他说,“我们现在的任务是要强化人民的国家机器,这主要的是指人民的军队、人民的警察和人民的法庭,借以巩固国防和保护人民利益。”**年,邓_进一步指出,我们的军队性质是“党的军队、人民的军队、社会主义国家的军队。”这是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的人民军队思想,对我军性质的新的科学概括。江_把“不变质”作为我军重大历史性课题,强调要“始终保持人民军队的性质、本色和作风”。胡主席也强调指出,“我军是党领导的人民军队。随着我们党领导的事业不断发展,我军已经从革命战争时期在党的领导下为夺取全国政权而进行武装斗争的重要力量,成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巩固人民x专政的坚强柱石,保卫社会主义祖国的钢铁长城和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并要求我军始终保持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优良传统。这些论述,深化了对我军性质的认识。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以后,党直接领导的人民军队,便自然地成为社会主义国家机器的有机组成部分。党的军队、人民的军队、社会主义国家的军队,三者完全一致、高度统一,共同构成新中国我军性质的完整表述。“党的军队”强调的是我军军魂,“人民的军队”表明的是我军的本质,“社会主义国家的军队”反映的是我军存在形态。我军在本质上归根结底是属于人民的。不仅战争年代是这样,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尤其如此。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属于人民。”这就规定了我军必须继续保持人民军队的性质。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最高体现,我军践行根本宗旨往往集中反映在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上。这同“军队国家化”主张是水火不容的。所谓“军队国家化”,就是把军队的国家属性绝对化,其要害一是取消党对军队的领导权;二是抹杀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因此,必须坚决抵制。

保持人民军队性质是忠实履行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铸造了我军人民军队的性质,代表了先进军队的发展方向,产生了我军优良传统和特有政治优势,是我军忠实履行历史使命的可靠保证。

我军人民军队的性质是区别于其他任何阶级军队的显著标志。军队性质的不同反映了军队本质的区别。其一,军队的职能不同。正如中华工农兵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反动阶级的军队是“压迫工农、侵略殖民地的工具”,“而红军是工农群众自己的军队,是解放工农群众的武装力量”。其二,内外关系不同。与历史上一切剥削阶级军队官兵对立关系形成鲜明对照,人民军队体现了和谐的内外关系,实行官兵平等,红军的“一切礼节,只以表示亲爱和整齐为主”。人民军队热爱人民,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也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伟大的人民军队的性质产生了我军的优良特质,形成了代代相传的光荣传统。我军的优良传统是人民军队的性质决定的。听党指挥是人民军队的根本原则,也是人民军队的必然选择。服务人民是我军的宗旨,也是人民军队性质的客观要求。英勇善战是我军的优良作风,也是人民军队性质的具体表现。80年的辉煌历史向世人表明,人民解放军不愧为人民的子弟兵。

永葆我军的性质不变色,是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人民军队的性质与我军的历史使命的要求是一致的。广大官兵要履行好我军的历史使命,必须要永葆我军的性质不变质。首先要自觉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战争年代,我军在为人民解放的斗争中以鲜血和生命证明了自己的价值。和平年代,军人必须以对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为评价标准,在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历史使命中实现人生价值。其次要继承和发扬我军的光荣传统。始终站在“忠于党”的立场上,进一步牢铸我军的军魂;始终站在“忠于人民”的立场上,自觉弘扬为人民利益甘于奉献的牺牲精神;始终站在“忠于社会主义国家”的立场上,自觉为维护国家的安全与发展贡献力量。

军队发言稿2“中国梦”一词的阐述,让我们心生澎湃,吹响了凝聚中国力量的奋进号角。

是啊,人人都有梦,有梦想就有目标,有目标就有力量。目标定,则万川归一;目标散,则一盘散沙。目标指向哪里,一支军队的未来和前途往往就在哪里。第13集团军某陆航旅的前身曾被x授予“抗震救灾英雄陆航团”,在一次次的非战争军事行动中,他们之所以能在蔚蓝天空中开辟出一条条“生命通道”,能创造出在第一时间飞抵灾区、第一时间降落芦山、第一时间运出危重伤员等多个“第一”,与他们在“时刻准备打胜仗”的治军练兵准则中日复一日的精益求精训练密不可分,与他们把能打仗、打胜仗作为自身存在价值息息相关。

如地震灾难难以预测一样,战争同样难以预料,可能突然降临,也可能、20年,甚至更长时间都打不了一仗,但战备不可一日懈怠。战争是为了和平,战备也是为了和平,如果没有坚强有力的战备作后盾,和平的阳光就会变得暗淡而脆弱。

“能战方能止战,准备打才可能不必打,越不能打越可能挨打。”这是x站在历史、现实和未来的交汇点,对战争与和平的辩证法作出的新的哲学概括。很显然,“把刺刀插在地里”是不能阻止战争的。思战才能备战,能战方可止战。手上有招,心中不慌。只有平时多备几手、多练几招,战时才能多几分胜算,打仗才有底气。只有瞄准对手,以只争朝夕的精神、以打仗的心态练好“手中枪”,练出撒手锏、无敌拳,才能在千锤百炼中打造信息化条件下的虎狼之师,掌握信息化战场的主动权。

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军人要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危机意识和使命意识。有备才能无患,能战方能止戈。古罗马战略家韦格修斯说:“想要和平,那就去准备战争”,这样的话语应时常在中国军人耳畔响起。

军人的眼界,注定超越传统疆界;军人的担当,必须着眼强军目标。实现“强军梦”,永远是当代中国军人的理想、信念和追求。

今天,“强军梦”昭示我们,打赢路上有梦想才会有希望;有希望才会有激情;有激情才会有“当兵打仗、带兵打仗、练兵打仗”的不竭动力。打赢路上,只有脚踏实地去奋斗,“梦”才不会是一个遥不可及的名词。只要把打仗当天职、视打赢为目标,始终瞄着能打仗、打胜仗苦练军事素质和打赢本领,就一定能在实现“强军梦”的路上增添一抹属于中国军人的时代色彩。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军队发言稿3还记得当初,我们背着行囊,从祖国的四面八方,踏入这个可爱的集体时,那一种迷茫但又满怀希望的心情;还记得在校门口,当我看见那些穿着绿军装挺拔站着迎新的学长时,是那么的羡慕而又激动;还记得第一次晚点名,同学们参差齐的向右看齐;还记得在队长的指导下,我们将军被叠了又拆,拆了又叠的情景;还记得第一次出操时,我们“大珠小珠落玉盘”的脚步声在口令的调整下变得整齐划一时,脸上浮起的微笑;还记得第一次内务检查时,阳光下那干净整洁的宿舍;还记得第一次流动红旗在班里飘动时……

一段段曾经美好的回亿,组成了我们这个特殊而又美丽的集体——国防生。我们诞生在部队依托大学培养有科学文化知识干部的大前提下,我们成为了大学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当我们穿着一身笔挺的军装,整齐地走在学校里时,总会有同学投来羡慕的眼光,在一定程度下,我们已经成为了学校的一个特殊的象征。我们怀着报效祖国的心而来,我们踏着坚定的脚步,一步步走向自己为国防而生信念的彼岸。

扎实的军事技能让我们学会了如何在部队中“走路”,而过硬的科学文化知识又是我们“奔跑”力量,这就决定了我们特殊的生活。每天清晨,但别人还在熟睡的时候,我们已经穿好了整齐的迷彩服,在操场上进行着体能训练,那一声声扎实的脚步声成为了迎接朝阳最好的礼物。课堂上,和普通大学生一样,我们努力学习,在知识的海洋中汲取自己成长的力量。篮球场边,座无虚席的看台上,必然是我们的身影,那一声声雄壮有力的呐喊声在向人们诉说,我们是一个团结而又富有战斗力的集体。宿舍中,干净的地面,整齐的桌面,雪白的床单,方块一样的被子让人有一种部队的感觉。我们在学习和准军事化的管理中找到平衡,向着一名新时代的后备军官靠近。祖国赋予了我们特殊的使命,经过四年的磨砺,我们定会以崭新的姿态接受祖国的考验。

有一种爱,无声无息,只有生活在这个可爱的集体中,才能感受到。当你夜晚生病难耐时,是谁毫不犹豫爬起床来,将你送到医院?你的战友;当你在五公里测试中,有想要退缩的冲动时,谁给你送来鼓励的呐喊?你的战友;当离别时,是谁帮你拿着行李,将你送到车站?你的战友。当听到祖国经历磨难时,是谁第一时间组织捐款,号召将自己的爱心献给灾区?是我们这个可爱的集体。我们有太多的“当”,太多的感动。以战友相称,是因为我们的感情太深,因为我们一起吃苦,一起获得荣誉,一起成长。有一种精彩,五彩缤纷,只有爱这个集体的认才能感受到。在演讲比赛中,同学们各展风采,一决高下;在篮球比赛中,我们在挥汗如雨中感受团队,感受团结;在英语学习中,同学们各抒己见,交流经验,共同进步。在充满兄弟友谊的精彩生活中,我们不断成长。

“朝气蓬勃,志向远大,我们是新时代热血青年。心系国防,知识报国,我们共和国后备军官。莘莘学子,从文习武,科技强军,为国戍边……”我们会像歌中所唱的一样,迈步向前,践行我们为国防而生的誓言!

军队发言稿4随着国内外形势风云变幻,国际局势日益紧张,不可回避的战争威胁着整个世界的安宁。任何一个呼吁世界和平的国家都渴望有一支强大的军队来提起卫国土的宁静,也就是意味着一支强大的军队关系着整个民族的兴衰。然而,中国军队,一支由中国共产党缔造的人民军队,一支从77年光辉历程一路走来的人民军队,随着动荡不安的国际局势变化,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和前所未有的挑战。于是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这一刻不容缓的明智抉择将人民军队的史册从此翻开了崭新的一页,把人民军队推向一个全新的起跑线。

站在历史的角度,回顾人民军队一路走来的风雨历程,我们感慨万千,展望这支军队发展的未来,我们深感双肩的担子十分的沉重。作为一名武警部队的基层战士,我想我们只有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来为军事变革尽上一份绵薄之力,用一心一意向着党,全心全意为人民的高度政治责任来书写我们忠诚的告白。无愧于青春赋予我们的激情;无愧于母亲赋予我们的生命;无愧于党和人民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

1998年,任何一个华夏儿女都不会忘记的那一年,那场百年不遇的洪水吞食着中华大地。许许多多的人因为这场洪水失去了亲人,失去了心爱的家园。洪水无情人有情,是我们李向群一样的千千万万人民子弟兵,用一颗颗滚烫的心和洪魔展开殊死搏斗,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我们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与其说这是一场人定胜天的战役,不如说是战士们用血汗凝聚的忠诚在捍卫着灾区人民的安危;假如不是x年那场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我想没有人会记住李晓虹这个名字。当她义无反顾地走进可怕的隔离区那一刻起,就再也回不到充满欢声笑语的人世间。那几十个抗击“非典”惊心动魄的日日夜夜,记录了她无怨无悔的选择。如果说那一身象征着天使的医护人员工作服,体现了她无私的敬业精神,那么白色大卦里面的军装更是炫耀着她对人民忠诚的荣光;孙浩一个平凡的名字,孙浩一个普通的武警战士,而就是这样一个平凡得不能再平凡,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武警战士,用自己年仅20岁如歌的青春年华,托起了一位年仅15岁小女孩的第二次生命;也就是这样一个年轻的战士用他舍生忘死的实际行动来诠释了忠诚的豪迈!“大山深处竞风流,巍巍大坝写忠诚”,就连孙浩自己也没想到,这副曾经写给执勤点上战友的春联,最终变成了自己追悼会上的挽联。他的所作所为将永远留在阿坝人民的心中,他的英雄将永远回荡在岷江的上空!

也许你会问我,就这样一个个英雄的故事和我们的军事变革有着怎样一种联系?我要说的是,战友,没有一颗向着党向着人民的赤诚之心,没有一片对祖国对军队深爱的感情,又怎样去实现我们的军事变革呢?忠诚是什么?忠诚是我们的民族美德,乃做人之本,立事之根。忠诚是一种非凡的自信,是力量的象征,是把握了正义和真理的一种大度和坦诚。这种坦诚在抗洪救灾的第一线得到洗礼,血肉之躯筑就钢铁长城的壮丽景观展现在世人的面前;这种坦诚在抗击“非典”疫情的战斗中得到厉练;“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血浓于水的华丽诗篇流露在人民的心间;这种坦诚在挽救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紧要关头得到考验,正义与邪恶的较量,真情与罪恶的抵抗,为祖国母亲吹响了平安的号角。而李向群、李晓虹和孙浩就是用这样一种忠诚去履行了他们全心全意为人民的诺言,履行了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这种无私的境界,他们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却付出了宝贵的生命。试问,要是我们失去了这种对党和人民无限的忠诚又拿什么去拓展我们的军事变革?对于这种英雄的事迹它启发了我们什么?难道它不正是在告诉我们,用实际行动去履行我们的神圣职责这就是一种变革吗?一种人生的变革、一种信念的变革、一种灵魂的变革、一种永远做党和人民忠诚卫士的思想变革!

第7篇

被西方尊为“医学之父”的古希腊著名医生、欧洲医学奠基人希波克拉底,写下了举世闻名的《希波克拉底誓言》,这个誓言以“视病犹亲”为核心,被医学界视为医学道德准则。

梅莲不仅做到了“视病犹亲”,而且在平凡的岗位上,二十年如一日,不计名利,默默无闻,努力实践着自己“以善为本、以诚相待,为医献身、精益求精,为民服务、永世永生”的人生格言,被群众誉为“巴尔鲁克山的白衣天使”。她的思想和事迹既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闪耀着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光芒;既反映兵团人屯垦戍边的优良传统,又体现着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

梅莲的事迹平凡但感人至深,引起兵团党委和中央领导同志高度重视。去年7月,兵团副政委王崇久在一份报道梅莲事迹的材料上作出批示。根据批示精神,兵团党委宣传部及《兵团日报》、兵团电视台、《兵团建设》杂志,集中力量宣传报道了梅莲的事迹。

去年9月至今年1月,兵团党委宣传部先后3次派人赴农九师,与农九师共商组织梅莲事迹报告活动事宜;3次修改事迹报告会讲稿,并参加了农九师机关的报告会。之后,兵团党委宣传部的领导组织本部门有关处室负责人,观看农九师机关梅莲事迹报告会的录像,对报告会讲稿提出进一步修改意见。

今年5月,《求是》杂志社援疆干部、现任农九师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刘云川撰写的《马背上的白衣天使――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九师一六一团女医生梅莲》一文,引起了中央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5月11日,新闻局安排部署14家中央主要新闻单位,在近期《时代先锋》专栏中做好对梅莲先进典型的宣传报道。

梅莲是新时期兵团屯垦戍边的优秀代表,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典范,是兵团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学习的楷模。6月7日,兵团党委授予梅莲“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兵团党委号召,在全兵团广泛深入地开展向梅莲同志学习活动。兵团广大共产党员要学习梅莲牢固树立远大理想和抱负,全心全意为各族职工群众和农牧民服务的崇高思想;学习她热爱祖国,热爱边疆,热爱兵团,弘扬兵团精神,戍边卫国的爱国主义情操;学习她扎根基层、恪尽职守、刻苦钻研、奋发有为的敬业精神;学习她心系群众,尽心竭力为患者排忧解难,努力维护民族团结的博爱胸怀;学习她兢兢业业、无怨无悔,不畏艰险、勇于奉献的高尚品德;学习她一心为民、不计名利,克己奉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

兵团广大共产党员应牢记中央赋予兵团的屯垦戍边使命,坚持弘扬兵团精神,坚持全心全意为新疆各族人民服务,充分发挥兵团在新疆的建设大军、中流砥柱和铜墙铁壁作用,为开发、建设、稳定新疆和巩固祖国边防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为了进一步加大典型宣传的力度,发挥先进典型的教育和引导作用,弘扬以“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为主要内涵的兵团精神,我们还应该做好5个方面的工作:一是随着兵团屯垦戍边事业蓬勃发展,一批又一批的先进典型不断涌现,特别要注重发现和培养来自生产一线的先进典型。二是在先进典型的选择中要坚持广泛性、多样性、层次性,既要选择在全兵团可以宣传的重大典型,也要选择基层和行业的一般典型;既要选择震撼力强的杰出人物,也要选择群众身边的具有丰富内涵的凡人善举;既要选择物质文明建设方面的典型,也要选择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典型;既要选择模范恪守传统美德和社会公德的典型个人和典型集体,也要选择典型经验。三是紧紧把握兵团正处于战略机遇期这一时代特点,大力宣传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和时代感强的典型。四是学习、宣传先进典型要结合自身实际,把握好精神实质,而不仅仅局限于先进典型与特定时期及特定场合的具体做法。五是建立、健全发现、培养、宣传、学习先进典型的长效机制,营造良好的培养环境和舆论氛围,使我们的时代的先锋、社会的脊梁、群众的楷模树得起、立得住,使先进典型的事迹叫得响、推得开,使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得到持久发挥。■

(作者系兵团党委宣传部副部长)

第8篇

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全市各级党委政府要牢固树立服务国防和部队建设的理念,把支持国防和部队建设作为义不容辞的政治任务,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深入开展拥军优属工作,认真落实优抚安置政策,满腔热情地为驻衡部队办实事、解难事,推动军地双方团结协作,不断提高双拥模范城建设水平!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2019八一座谈会发言稿精选,方便大家阅读与鉴赏!

2019八一座谈会发言稿精选1人们通常说“部队是个大熔炉”,其实地方也是个大熔炉,就看你在这个大熔炉里能否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能否燃尽自己、贡献社会,能否团结同事、愉快工作,能否谦逊待人、老实干事,能否保持操守、遵守纪律,尚如此,则一个人的人生也就算没有虚度了。如果在这个大熔炉里,你老冒烟、你老摸黑、你老觉得自己聪明,那么你最终会后悔的。

作为一个转业五年多的老兵,经验谈不上,教训可谓一罗筐,有几点,愿说出来,请大家指点:

一、要谦虚谦虚再谦虚。所谓谦受益、满招损。

二、要理解理解再理解。只有理解别人,别人才能理解你。

三、要认真认真再认真。只有自己认真了,工作才能做好,领导才能放心。

四、要稳当稳当再稳当。急躁不得,因为急中生智的少、急中出错的多。领导喜欢的是不温不火、不急不躁、有板有眼、有条不稳的下属。

五、要无怨无怨再无怨。工作久了、时间长了,同事之间、上下之间、朋友之间,不仅产生友谊,有时也难免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有合自己心的、有不合自己心的,这都是正常的规律。怎么办,彼此间多商量、多让让,没有过不去的火陷山。学会无怨无怨再无怨、换位换位再换位,多看别人的优点、少看甚至不看别人的缺点,在看到别人的缺点时一定要想到自己也存在着好多缺点,如此大家愈处愈好。

2019八一座谈会发言稿精选2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八一"座谈会,共同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8周年。在"八一"建军节即将来临之际,我代表市x×局,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帮助x×局的各有关单位,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向共建单位一八医院以及x×系统全体军转复退军人致以节日的问候和美好的祝愿!

今年来,x×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继续深化x×建设,以"x×"活动为载体,全面推进x×建设和管理。今年由我局负责实施的x×,经过全局上下半年来的奋力攻坚,至6月底共完成x,占年度计划x%。一大批事关x发展大局、关系民生的重大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如x等都取得了很好的形象进度。同时,行业管理也取得明显成效,x×保持平稳发展,x×符合调控预期;x×监管得到进一步加强;x×运行平稳,x大幅提升。围绕庆祝建党90周年开展了丰富的"x×"活动,党的各项工作也获得丰硕成果,治理"慵懒散"等效能、廉政建设也使绩效工作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得到了办事企业和群众的好评。这是全系统干部职工特别是军转复退军人努力奋斗的结果,更与各单位的关心和支持分不开。

今年来,我局与x×、x×、x×等单位深入开展了丰富的共建或联谊活动,延伸了双拥的内涵。全系统军转干部复退军人在各自岗位上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扎实工作、奋发有为,为推动全局工作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充分体现了革命军人的优良传统,展示了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精神风貌。在此,我再次向你们表示感谢!

下半年,x工作依然面对着诸多复杂问题,形势多变,特别是x×、x×等关键工作,仍需我们全身心去应对、去克服、去解决,迎难而上,这对全局上下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进一步发扬革命军人吃苦耐劳,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精神,以积极主动的姿态迎接挑战,在各自岗位上为x×发展再立新功。

最后,祝x×、x×、双拥办以及x×系统全体军转复退军人工作顺利,事业有成,家庭幸福!祝x×全体官兵节日快乐!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2019八一座谈会发言稿精选3同志们: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光辉节日——“八一”建军节即将来临之际,市委、市政府在这里隆重举行座谈会,大家欢聚一堂,同庆建军佳节,共叙鱼水深情,这对于推动双拥工作、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市军政军民团结的大好局面,必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借此机会,我代表军区党委、机关和全区官兵,向为国防建设作出贡献的离退休老同志,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军队建设的市各级党委、政府和各族人民群众,表示衷心的感谢!向转业退伍军人、革命伤残军人、烈军属和民兵预备役人员,致以节日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

刚才,书记向大家介绍了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我们听了之后,深受鼓舞、倍感振奋。这几年,市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一系列指示要求,始终抓住经济建设不放松,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振奋精神,扎实工作,各项事业都取得了显著成就,全市上下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到处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喜人景象。特别是市的国民经济,继续保持了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国民生产总值在20x年首次突破1000亿元大关的基础上,这两年又有了新的跃升,可以说,全市已迈入了经济发展的“快车道”。对市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我们战区部队广大官兵感到由衷的高兴。

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走过了78年的光辉历程。几十年来,人民军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人民解放、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作出了巨大贡献。特别是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军按照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和x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加速推进军队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使军队的整体建设水平实现了新的历史性跨越。近年来,我们军区部队在党中央、x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紧围绕“打得赢”、“不变质”两个历史性课题,着眼维护社会稳定,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全面建设协调发展,战斗力水平明显提高,圆满完成了以军事斗争准备为中心的各项任务。各部队在完成战备训练等中心任务的同时,积极参加和支援西部大开发,先后在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扶贫帮困、助学兴教、抢险救灾等方面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受到了驻地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誉。

我市是一个驻军比较多的市份,这些年来,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坚持把双拥工作摆上重中之重的位置,凡是双拥工作的大事,主要领导亲自过问;凡是双拥工作的重要活动,主要领导亲自参加;凡是军地之间遇到比较棘手的一些问题,主要领导亲自出面协调,对双拥工作实施了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各级抓“市场”不忘“战场”,积极适应形势任务的发展变化,着眼部队做好军事斗争准备的需要,不断推出拥军优属的新举措,广泛开展科技拥军、智力拥军、文化拥军活动,使拥军优属工作的主题更加鲜明、内容更加丰富、成效更加明显。全市上下坚持把帮助部队解难题、办实事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无论是全市统一组织开展的“爱心献功臣”活动,还是河西地区出台的军人“三免”政策,无论是市组织开展的“百台电脑进军营”活动,还是庆阳地区推出的“老本资料权属文秘写作网,放上鼠标按照提示查看文秘写作网更多资料妈妈服务队”,都充分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对子弟兵的深厚感情。尤其令人感动的是,市各级党委、政府在财政比较困难的情况下,每年仍然挤出大量资金,帮助支持了部队的建设和改革。在此,我们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部队建设的市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再次表示衷心的感谢!

当前,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正沿着确立的宏伟目标,加速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伟大事业。我们一定要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坚定广大官兵的政治信仰。一定要及时把握国际战略形势的发展变化,紧密结合战区部队的使命任务,深入扎实地做好军事斗争准备。一定要按照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要求,大力推进战区部队的现代化建设。一定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时代主题,积极参加和支援西部大开发,以实际行动为西北地区的繁荣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2019八一座谈会发言稿精选4今天,我们欢聚一堂,热烈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x周年。首先,我代表中共市委、市人大会、市政府、市政协和全市600多万各族人民,向军区、军区空军、x市军区、武警x市总队的各位领导,向人民解放军驻地部队全体指战员、武警官兵、预备役军人和广大民兵,致以节日的祝贺,向军队离退休干部、革命伤残军人、转业复退军人以及烈军属,表示诚挚的慰问和良好的祝愿!祝大家节日快乐、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一支具有光荣革命传统和辉煌战斗业绩的人民军队。x年来,人民军队始终与中华民族命运共系,与中国人民血肉相连,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为人民解放、民族独立、国家富强,进行了英勇顽强、艰苦卓绝的斗争,建立了卓越功勋。中国人民解放军不愧为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不愧为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钢铁长城,不愧为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力量,不愧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子弟兵。长期以来,驻地解放军和武警官兵,大力弘扬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在圆满完成各项军事任务的同时,积极支持、参加地方的改革和建设,为我市“两个文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充分展现了人民子弟兵的英雄本色和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光辉形象,赢得了全市人民的爱戴和赞誉。x各族人民永远不会忘记,在我市的重点建设工程、维护稳定、扶贫帮困和许多急难险重的任务中,都得到了驻地部队和武警部队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关心,得到了广大指战员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据不完全统计,去年以来,驻地部队和武警官兵共投入兵力x万人次,出动机械车辆x台次,完成义务劳动日x万个,有力地支援了x的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的发展。其中治理荒山荒坡x多亩,建设了一批国防林、民兵林和双拥林等工程;建立扶贫点x多个,援建援助“希望小学”x所,参加抢险救灾x多次。军民携手共建精神文明示范点x个,共建治安模范小区x个。尤其是在去年我市x、x一带发生x灾害,驻地部队和武警官兵x多名指战员迅速投入抗震救灾,在气温低、生活条件差困难条件下,连续奋战x多天,抢救转移受伤群众,拆修危房,搭建帐篷,拉运建筑材料,以实际行动有力地支援了灾后重建工作。所有这些,都对x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在人民解放军驻地部队和武警官兵的大力支援下,x的经济社会有了历史性的长足发展。实践证明,x的发展离不开军政军民团结,离不开军地的共同努力。在这里,我代表全市各族人民群众,向人民解放军驻地部队和武警官兵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加快发展、和谐发展、科学发展是最大的政治,是广大干部群众的期盼。为了进一步加快发展,实现市党代会和人代会确定的奋斗目标,市委提出一系列和谐发展、科学发展等重大举措。现在,全市上下已经形成了以项目为载体带动发展、以改革为动力促进发展的喜人局面。我们热切希望驻地解放军和武警官兵继续关心、支持、参与我市两个文明建设,为加快全市和谐发展作出更大的努力。

广泛开展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活动,不断加强军政军民团结,这是我们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保证。当前,我们正处于和谐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改革和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我们要从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促进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共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出发,进一步增强做好双拥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不断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的大好局面,努力为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部队战斗力和增强民族凝聚力,作出新的贡献。

我们要继续大力加强国防建设。全市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推进国防现代化建设作为义不容辞的重大政治责任,牢固树立“关心国防就是关心国家利益”,“服务国防就是服务大局”的观念,切实抓好国防教育,从组织建设、军事训练、教育管理和基层建设等各个方面,抓好民兵和预备役工作的调整改革,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民兵和预备役部队建设的新路子,为建设强大的国防后备力量作出新的 努力。

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一支具有光荣革命传统和辉煌战斗业绩的人民军队。x年来,人民军队始终与中华民族命运共系,与中国人民血肉相连,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为人民解放、民族独立、国家富强,进行了英勇顽强、艰苦卓绝的斗争,建立了卓越功勋。中国人民解放军不愧为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不愧为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钢铁长城,不愧为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力量,不愧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子弟兵。长期以来,驻地解放军和武警官兵,大力弘扬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在圆满完成各项军事任务的同时,积极支持、参加地方的改革和建设,为我市“两个文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充分展现了人民子弟兵的英雄本色和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光辉形象,赢得了全市人民的爱戴和赞誉。x各族人民永远不会忘记,在我市的重点建设工程、维护稳定、扶贫帮困和许多急难险重的任务中,都得到了驻地部队和武警部队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关心,得到了广大指战员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据不完全统计,去年以来,驻地部队和武警官兵共投入兵力x万人次,出动机械车辆x台次,完成义务劳动日x万个,有力地支援了x的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的发展。其中治理荒山荒坡x多亩,建设了一批国防林、民兵林和双拥林等工程;建立扶贫点x多个,援建援助“希望小学”x所,参加抢险救灾x多次。

军民携手共建精神文 明示范点x个,共建治安模范小区x个。尤其是在去年我市x、x一带发生x灾害,驻地部队和武警官兵x多名指战员迅速投入抗震救灾,在气温低、生活条件差困难条件下,连续奋战x多天,抢救转移受伤群众,拆修危房,搭建帐篷,拉运建筑材料,以实际行动有力地支援了灾后重建工作。所有这些,都对x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在人民解放军驻地部队和武警官兵的大力支援下,x的经济社会有了历史性的长足发展。实践证明,x的发展离不开军政军民团结,离不开军地的共同努力。在这里,我代表全市各族人民群众,向人民解放军驻地部队和武警官兵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加快发展、和谐发展、科学发展是最大的政治,是广大干部群众的期盼。为了进一步加快发展,实现市党代会和人代会确定的奋斗目标,市委提出一系列和谐发展、科学发展等重大举措。现在,全市上下已经形成了以项目为载体带动发展、以改革为动力促进发展的喜人局面。我们热切希望驻地解放军和武警官兵继续关心、支持、参与我市两个文明建设,为加快全市和谐发展作出更大的努力。

广泛开展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活动,不断加强军政军民团结,这是我们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保证。当前,我们正处于和谐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改革和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我们要从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促进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共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出发,进一步增强做好双拥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不断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的大好局面,努力为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部队战斗力和增强民族凝聚力,作出新的贡献。

我们要继续大力加强国防建设。全市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推进国防现代化建设作为义不容辞的重大政治责任,牢固树立“关心国防就是关心国家利益”“,服务国防就是服务大局”的观念,切实抓好国防教育,从组织建设、军事训练、教育管理和基层建设等各个方面,抓好民兵和预备役工作的调整改革,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民兵和预备役部队建设的新路子,为建设强大的国防后备力量作出新的努力。

我们要全力支持部队做好军事斗争准备。

全市各级党委、政府要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部队的各项建设,尤其要把支持部队做好军事斗争准备作为维护国家安全、促进祖国统一、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大事来抓,要把它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摆在最重要位置,全力地给予支持。同时,要积极配合部队搞好体制调整改革,切实做好优抚安置工作,依法维护军人及其家属的合法权益。我们要更加广泛深入地开展军民共建活动。要通过坚持不懈地双拥宣传,继续大力开展军民联片创建活动,推动军民共建活动深入发展,努力把全市的双拥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同志们,“兵民是胜利之本”,“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在战争年代是这样,在和平建设时期同样是这样。让我们紧密地团结在以x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落实党的精神,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为加强军队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为加快x的经济社会发展而共同奋斗

x政委、x院长及全体曾经当过兵的战友们,您们好!在这“八一”建军节即将到来的日子里,我衷心地向为举办这次座谈会的院领导表示感谢!向在座曾经当过兵的战友们致以节日的祝贺!1920x年八月一日,起义军打响了中国历史上为中国广大人民翻身当家作主的第一枪,“八一”南昌起义。从此,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有了自己的行动目标:推翻三座大山,解放全中国。

经过80年血与火的洗礼,21世纪的今天,中国人民解放军为了祖国的安宁、捍卫祖国领土完整,23x海陆空三军驻守在祖国各地,巡逻在祖国的边境线上,为祖国千千 万万个家庭的幸福站岗放哨。

我是20x年转业到司法中心医院的转业干部,本以为曾经当过兵的历史已经深深埋进了我的内心深处,没想到院领导如此周到地想到了我们,在此为我们举办庆祝“八一”建军节的座谈会,为此,我感到无比的兴奋。1994年8月,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怀着保卫祖国,驻守边疆的满腔热忱,光荣地成为了一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现役军官,在部队这所大学校里,我不断地学习军事文化知识,努力发扬老一辈驻藏军人不怕苦、不怕累奉献青春与热血的精神,服务于边防一线的官兵,用一名护理工作者和一名军人的标准为一线官兵解除疾病所带来的痛苦,为保障一线官兵身心健康尽了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20x年,我怀着对部队无比留恋的心情,再一次服从命令,转业到了司法中心医院,是院领导的关怀让我度过了从部队转业到地方的彷徨和无助期,让我再一次地感受到组织对我的关怀,寻回了家的感觉。司法医院主要收治从各大监狱和劳教所来的服刑人员和劳动教养人员,兼有医疗和监管双重任务。因其国家机器职能作用不同于社会医院,属于半军事化管理区,这为我在部队养成的很多好的习惯和作风有了发挥其所长的契机,将部队严于律已、恪尽职守、大公无私、献身x×的精神发扬光大。在此,我将尽我所能为司法中心医院更好地发挥国家机器职能作用尽自己微薄之力。为构建和谐x×、平安x×、小康x×尽一份力。再一次感谢安政委和高院长及曾经当过兵的战友们。

2019八一座谈会发言稿精选5同志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欢聚一堂,共同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x周年。借此机会,我代表x×镇党委、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向你们这些曾身披戎装、戍边卫国的复员退伍军人们致以节日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向烈军属,致以节日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祝大家节日快乐、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中国人民解放军是具有光荣革命传统、战无不胜的人民军队。长期以来,我军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忠实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始终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x年来,人民军队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依靠全国人民的支持,从小到大,由弱变强,克服了前进道路上的无数艰难险阻,战胜了国内外一切敌人,为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主动承担“急、难、险、重”任务,在抗灾抢险、扶贫帮困、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中国人民解放军忠于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崇高信念,压倒一切困难的钢铁意志,奋不顾身、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遵守纪律、服从指挥、步调一致的高度自觉性,是我们国家和民族奋发进取的强大动力和宝贵的精神财富。

当年,满腔热血的你们,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积极报名参军参战,舍小家,顾大家,在战场上冲锋陷阵,义无反顾,用青春和热血捍卫着祖国的尊严,维护着人民的安宁,保卫着社会主义建设的果实,为国防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复员退伍回乡后,你们转业不转志,退伍不褪色,顾全大局,服从安排,发扬了人民军队吃苦耐劳、敢打硬仗、作风严谨和听从指挥、服从命令的光荣传统,自强不息,勇于拼搏,在为x×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是你们的无私奉献,推动了人民军队的发展壮大;是你们的无私奉献,为军旗增添了光彩;是你们的无私奉献,带动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你们不愧为国家的中流砥柱,新时期最可爱的人,你们是x×人民的骄傲。

近年来,我镇紧紧围绕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x×目标,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全镇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城乡面貌有了新的变化,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2周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也是“x”的开局之年,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关键期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机遇期,

希望全体转业复员退伍军人继续发扬革命军人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关心x×经济社会建设,珍惜和保护自己的光荣历史和荣誉,顾全大局,珍惜团结,维护当前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好局势,为促进x×经济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最后祝在座的转业复员退伍军人及军烈属,节日愉快,工作顺利,生活美满,万事如意!

谢谢大家!

第9篇

关键词:迁界令;黄梧;房星焕

清廷自顺治十三年就已颁布禁海令,严令“寸板不许下海”。虽然海禁政策实施了数年,却没有起到削弱郑氏势力的效果,迁界政策便被一些居心叵测之人提上日程。献迁界之策者,史书所记郑氏降将黄梧为多。《清史稿》、江日升《台湾外志》、魏源《圣武记》、徐鼒《小腆纪年》、夏琳《闽海纪要》、刘献廷《广阳杂记》等均作黄梧。王澐《漫游纪略》、阮旻锡《海上见闻录》、《漳州府志》、《台湾通纪》等皆作房(方)氏兄弟。此外,还有苏纳海、李率泰、施琅等说法。

一、黄梧说

黄梧顺治十三(1657)年六月降清,清廷授其海澄公。“(黄梧)牒李率泰言:成功全藉内地接济,木植、丝绵、油麻、钉铁、柴米,土宄阴为转输,赍粮养寇,请严禁;并条列灭贼五策,复请速诛成功父芝龙。率泰先后上闻……寻命严海禁,绝接济,移兵分驻海滨,阻成功兵登岸,增战舰,习水战,皆用梧议也。”[1]沈云《台湾郑氏始末》卷四也说迁界之策是黄梧所上:“初,黄梧艳沿海多富商大贾,劝率泰奏迁海澄内地,民皆破产,哀号自尽。至是为成功所招,梧由是吞噬莫遂,大怨成功,与施琅计间成功守将。”

另据江日升《台湾外志》所载,黄梧献灭贼五策在顺治十八年(1661)。顺治十八年海澄公黄梧密陈灭贼五策:“一、金、夏两岛弹丸之区,得延至今日而抗拒者,实由沿海人民走险,粮饷、油、铁、桅船之物,靡不接济。若从山东、江、浙、闽、粤沿海居民尽徙入内地,设立边界,布置防守,则不致自灭也。二、将所有沿海船只悉行烧毁,寸板不许下水。凡溪河,坚桩栅。货物不许越界,时刻瞭望,违者死无赦。如此半载,海贼船只无可修葺,自然朽烂,贼众许多,粮草不继,自然瓦解。此所谓不用战而坐看其死也。三、其父芝龙羁縻在京,成功赂商贾,南北兴贩,时通消息。宜速究此辈,严加惩治,货物入官,则交通可绝矣。四、成功坟墓现在各处,叛臣贼子诛及九族,况其祖乎?悉一概迁毁,暴露殄灭。俾其命脉断,则种类不待诛而自灭也。五、投诚兵官散住各府州县,虚糜钱粮。倘有作祟,又贻害地力不浅。可将投诚官兵移住各省,分垦荒地,不但可散其党,以绝后患,且可蕃众而足国也。”[2]清廷于当年奉行迁界之策,遂遣兵部尚书苏纳海等赴沿海各省勘迁。

考之于各文献,可知黄梧献策应早在此之前,作者所记应该是以迁界令的推行时间来看的。《小腆纪年》和《圣武记》两书书所记“平海五策”完全相同,但文字与江日升《台湾外志》所记稍有出入,无确切献策时间。[3]黄梧献策时间当为顺治十三年黄梧降清之后,不会迟至顺治十八年,只是清廷一直在观望沿海形势,至顺治十八年才厉行迁界而已。

据刘继庄《广阳杂记》载:黄梧所陈平海五策,其首条即明确“迁徙沿海居民于内地,距海三十里,不令人居住”[4],但是“上然其策,惟‘迁海’一条未行。……迁海之策,施琅复言之,始行。”[5]也说明当时确实没有立即实施迁界之令。

此后至顺治十八年(1661)冬十月,“我大清诛降将郑芝龙,徙沿海居民,禁舟出海,从降将黄梧请也。弃芝龙于市,郑氏在京者无少长皆伏诛。沿海居民三十里界外者尽徙内地,禁渔舟、商舟出海。”[6]此时才开始全面推行沿海地区的迁界政策。《闽海纪要》卷一言:“其后梧献平海策,请发郑氏祖坟、诛求亲党、没五大商及迁界等事,祸及五省,人罹其害。”《清史稿》也说:“顺治十八年(1661),用黄梧议,徙濒海居民入内地,增兵守边。”[7]

从以上诸文献来看,献迁界之策者当为郑氏降将黄梧。所谓李率泰之说者,亦仅仅是代黄梧之疏奏于清廷而已。

二、房氏兄弟说

房氏兄弟即房星晔和房星曜。房,亦有方之说;星晔,也有星华和星烨之说;星曜亦有星焕和星耀之说,诸文献记载不一。王澐《漫游纪略》作方星华和方星焕;萧一山《清代通史》作方星焕;阮旻锡《海上见闻录》作房星曜;《漳州府志》作房星叶和方星曜;《台湾通纪》作房星华和房星曜。

王澐因作幕于蔡士英、毓荣父子署,曾亲闻蔡士英告知此议创自北平人方星焕,并记录了建议的具体内容。《漫游纪略》卷三云:“星焕者,北平酒家子也。其弟星华,少时被虏出关。……从入关,始与其弟星焕相聚。星华官至漳南太守,星焕从之官。海上兵制,漳城陷,兄弟皆被掠入海,旋纵之归。其主问海上情形,星焕乘间进曰:‘海舶所用钉、铁、麻、油,神器(指火炮)所用焰硝,以及粟、帛之属,岛上所少。皆我濒海之民阑出贸易,交通接济。今若尽迁其民入内地,斥为空壤,画地为界,仍厉其禁,犯者坐死;彼岛上穷寇内援既断,来无所掠,如婴儿绝汝,立可饿毙矣。’其主深然之,今执政新其说得行也。”[8]

《漳州府志》卷四十七《灾祥》载:“(顺治)十八年(1661)九月,迁沿海边地,以垣为界……先是,原任漳州知府房星叶降贼逃归,使其弟候补通判星曜上言‘海贼皆从海边取饷,使空其土而徙其人,寸板不许下海,则彼无食而贼自散矣’。至是,上自山东、下至广东皆迁徙,拨兵戍守。”

《海上见闻录》卷一有言:“后黄梧请发郑氏祖坟、株求郑氏亲党、陷五大商,漳、泉之民大遭厥祸。”从此处可见一开始并没有开始实行迁界之令,但该书卷二亦提到献迁海之策者为房星晔。“顺治十八年八月,京中命户部尚书苏纳海至闽,迁海边居民之内地;离海三十里村庄田宅,悉皆焚弃。原任漳州府知府房星晔者,为索国舅门馆,遂逃入京,使其弟候补通判房星曜上言,以为海兵皆从海边取饷,使空其土而徙其人,寸板不许下海,则彼无食而兵自散矣;悉从其策。”考之《靖海志》及《海上见闻录》合校:“录”一七页四行及三九页四行凡两见“房星晔”,“志”则前作‘房星烨’,后作‘房星晔’。按“实录”虽亦作‘房星烨’,然“志”与“录”记其弟之名皆作“房星曜”,是“房星晔”可能不误,以“晔”、“曜”皆系从“日”也。[9]笔者认为当以《清实录》为准,应作“房星烨”和“房星耀”。

《台湾通纪》卷一载:“原任漳州知府房星华逃入京,使其弟候补通判房星耀上言,以为海兵皆沿海取饷,使空其土而徙其人,禁舟不许下海,则彼无食而兵自散矣。降将黄梧亦先以为言。遂命户部尚书苏纳海至闽,迁海边居民离海三十里,庄村田宅悉皆焚弃;筑垣墙、立牌界,拨兵戍守,出界者死。”

从《台湾通纪》中“降将黄梧亦先以为言”一句可知,就算房氏兄弟也确有献策,也应在黄梧之后,所以迁海令之始作俑者为黄梧无疑;而且房氏兄弟官职爵位较低,也很难直接上书皇帝,房氏兄弟之献策仅可备为一家之言而已。

三、苏纳海、李率泰、施琅等说

除以上黄梧和房氏兄弟之二说外,关于迁界之策的提出,还有苏纳海、李率泰、施琅等说。

苏纳海之说,依据主要是《东南纪事》和《闽海纪要》。据《东南纪事》卷十一载:“大清患闽海久斗兵,从苏纳海议,尽迁山东、浙江、福建、广东滨海居民于内地,立边界;着令寸板毋入海、粒米毋越疆,犯者死连坐。春燕来巢于海舟,岛上食尽,各鸟兽散。”[10]《闽海纪要》亦有言:“顺治十八年(1661)辛丑冬十月迁界。徙沿海居民于内地。闽海以成功故,历年用兵,捐师糜饷。苏纳海曰:‘蕞尔两岛,得遂猖獗者,实恃沿海居民交通接济。今将山东、浙江、闽、广海滨居民尽迁于内地,设界防守,片板不许下水,粒货不许越疆,则海上食尽,鸟兽散矣。’从之。于是分遣满员督迁各省。”[11]以上两书认为迁界令为苏纳海所献,《清初莆变小乘》也有言:“尚书苏达海(即苏纳海)上疏,请将山东、江南、浙江、福建、广东附海居民,迁入内地。”[12]但仅以此据尚不能断定其说。而考之前引《闽海纪要》“其后梧献平海策,请发郑氏祖坟、诛求亲党、没五大商及迁界等事,祸及五省,人罹其害”之语,更与此处有相互矛盾之处。再考之《莆变纪事》一语:“瀚海波飞,以为滨海接济之路,生其心也。时有满大人苏达海(即苏纳海)巡历形势,定为清野之议,将边海居民尽移内地,燔其舍宅,夷其坛宇,荒其土地,弃数百里膏腴之地,荡为瓯脱。”[13]可见,苏纳海作为赴沿海巡勘迁界大臣,沿海之民对其痛恨有加,直接把迁界之罪算到他的头上。当然,也确实不能排除,满清贵族出于巩固统治的需要,狠心牺牲一部分汉人的利益,来抵抗海上抗清势力,所以勘迁大臣皆为满族贵胄,想其热情定比汉臣高涨,其心亦比之汉臣更为残忍。

关于施琅之说,仅以前引刘献廷《广阳杂记》“上然其策,惟‘迁海’一条未行。……迁海之策,施琅复言之,始行”为据。【(清)刘献廷:《广阳杂记》。中华书局,1957年,第159页。】从“复”字可知,施琅对迁海之策也仅仅附和而已,绝不是最早提出者。而对于李率泰之说,前文已有论说,仅仅是代黄梧之疏奏于清廷而已。

综上之述,关于迁界令之提出者,当可用谢国桢一言概括之:“黄梧奏后,经苏纳海等按议之,而是事遂成。”

参考文献:

[1]《清史稿》卷二百六十一《黄梧传》。中华书局,1977年,第9879-9880页。

[2](清)江日升:《台湾外志》卷一一。齐鲁书社,2005年,第169-170页。

[3]参见《圣武记》卷八和《小腆纪年》卷十八。

[4](清)刘献廷:《广阳杂记》。中华书局,1957年,第159页。

[5]同上。

[6]徐鼒:《小腆纪年附考》卷第二十。见台湾文献丛刊丛刊第134种。

[7]《清史稿》卷二百二十四《郑成功传》。中华书局,1977年,第9163页。

[8](清)王澐:《漫游纪略》卷三《粤游》。

[9]《〈靖海志〉及〈海上见闻录〉合较记》,见《丛刊第35种《靖海志》附。

[10](清)邵廷采:《东南纪事》卷十一。上海书店,1982年,第295页。

[11](清)夏琳:《闽海纪要》。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58页。

[12](清)陈鸿:《清初莆变小乘》。见《清史资料》第一辑,第80页。

第10篇

春节前夕,各地省级两会密集召开。不铺红毯、不封路、取消茶歇和彩旗、缩减开支等成为各地改进会风的普遍举措。亲民、朴素、节约的会风被舆论称道。而此间各级领导人的语言风格、伙食标准等规定亦特意凸显亲民之风。

各地的政风革新之举源自此前中央政治局提出的“八项规定”。2012年12月4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八项“严控”:严格控制新建和装修办公楼;严格控制各种会议;严格控制各种庆典活动;严禁公款大吃大喝、挥霍浪费;严格控制用公款安装住宅电话或购买移动电话;严格控制各种检查,禁止形式主义的评比和达标活动;严格按规定配备和更换小汽车;严格管理公费出国(境)。

会议明确:“首先要从中央政治局做起,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以良好党风带动政风民风。”

《环球时报》评价“八项规定”时认为,“这次开弓没有回头箭”。中央表率被认为是作风转变的“发令枪”。此后,各地陆续响应中央号召出台践行细则。

“素颜”会议

八项规定被提出后的第4天,2012年12月8日,考察深圳。考察行程途经深南、滨河、滨海等多条主干道,当地交警未封路。这是深圳首次对高级别交通勤务不封路。

观察国家部委、各省市等陆续制定践行八项规定的实施意见,具体措施数目略有不同,内容则趋于一致。

教育部从九个方面提出20项具体要求,国家海洋局党组从十方面提出23条具体措施,中国气象局从七方面提出21条具体措施,地方政府如广西制定了包括五个方面的30条具体要求等。

内容一致性较多,均是对精简会议文件、规范出访活动、厉行勤俭节约等方面进行细化并一定程度契合部门特点,如教育部在实施意见中规定,不出席地方、学校自行举办的表彰庆祝等活动,不以个人名义题词或发贺信、贺电;多接触教师学生,多进教室宿舍食堂等。

转变文风会风为中央一直强调,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曾明确提出:“从领导机关做起,大力整治文风会风,提倡开短会、讲短话、讲管用的话,力戒空话套话。”

在减少领导人报道、减少文山会海等方面,八项规定的提出首先是针对政治局委员,是党的最高领导集体决心以身作则的态度公示。

十之后中央在转变风气上率先垂范,从开会不准念稿、发言不讲客套话到考察不封路、开会不定调等,引发了各地行动上的“蝴蝶效应”。

各地的“素颜”会议即是例证。2013年1月19日,政协云南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开幕,会场设置精简化,小组讨论会议室不设布标;取消会场礼兵哨;大会所需的文件材料,如大会发言材料、新闻宣传材料等实现电子化,降低纸质材料的印发数量。

高层力推“脱稿”

“参加王某人的会,不准念发言稿,要学会深刻思考。”2012年11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纪委书记在主持中纪委组织的专家学者座谈会时说。

座谈会上,8位专家每位有10分钟的发言时间。第一位发言的专家开头提到“尊敬的王书记”,话没说完,被打断,他请在场专家“不说套话、少念稿子、多提观点”。

脱稿受到外界一致赞誉,被认为是避免开会空谈和形式主义的重要手段之一。曾说“谁要念稿子,我就打瞌睡以示反对”。朱镕基也曾谈及脱稿的意义,“看稿子不能吸引人,脱稿讲能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要脱稿,必须熟记讲稿,要下苦工夫记背,要把讲话提纲印在大脑里,把大量的数据输入脑海”。

十后,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屡次对会议讲话方式作出表态。2012年11月21日,在中南海国务院第一会议室主持召开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座谈会时,环环相扣连续发问,并要求官员不要念稿。5天后,与防治艾滋病的民间和国际组织座谈时,又打破事先安排,鼓励参会者自由发言。

除了脱稿,亲民的语言风格亦被认为是改善会风的一大表现。

2012年11月15日上午,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首次亮相。讲话的朴实语言风格瞬时被广为热议,评论称“通俗语言道出民生大事”,“没有空话套话,态度诚恳,温暖民心”。

而早在2010年,《学习时报》曾刊发在中央党校2010年春季学期第二批入学学员开学典礼上的讲话,讲话中他明确反对“长、空、假”的文风,倡导“短、实、新”。

2013年1月7日晚,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发出征集令:“讲话没有不重要的,鼓掌没有不热烈的;领导没有不重视的,看望没有不亲切的;完成没有不圆满的,成就没有不巨大的……官话套话空洞无物,多年来相沿成习,会议中官话套话至今不绝于耳。现向网友征集你最反感的官话套话。”

1月9日,《人民日报》选登了一部分读者反感的官话套话,比如“高度重视”、“亲自过问”、“现场指挥”、“积极、及时、立即、确保”。官话套话一定程度上映射出官场生态和官员作风。与民众隔离的话语体系和语言风格,被认为是一种“话语腐败”。

公务接待“减肥”

2012年12月30日21时50分,新华社“新华视点”微博贴出了29日考察河北保定市阜平县时的晚餐菜单。当日22时47分,“新华视点”微博又发了“记者补白”:这份菜单的饭菜是一桌十位客人共用的。

4个热菜:红烧鸡块、阜平炖菜、五花肉炒蒜薹、拍蒜茼蒿;一个猪肉丸子冬瓜汤;主食水饺、花卷、米饭和杂粮粥。特别交代不上酒水。

2012年12月8日和10日,在广州战区考察,与基层官兵共进午餐时说“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自己盛饭盛菜。

同样,一张吃泡面的照片亦引起注意。2012年最后一周,新华社连续三天“中共高层新阵容”系列人物特写稿,并配发大量旧照。在的系列旧照中,有一张是2008年1月31日,他在四川省川北山区宣汉县老君乡紫云村察看灾情、慰问群众后,和随行陪同人员边吃方便面边研究救灾工作的照片。

中央高层对公务接待的简朴化要求成为亲民风格中又一亮点,各地亦纷纷效仿。

炒白菜、肉片汤,不上烟、不敬酒,这是2013年1月18日河南许昌市襄城县颍桥回族镇招待上级的“午宴”。

浙江省委、省政府印发的《贯彻落实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的办法》中规定,省领导到基层考察调研一般到机关食堂、农家乐就餐,不安排宴请,有条件的地方可安排自助餐;中餐不饮酒,同城活动不安排用餐。

海南省委常委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规定》明确,今后海南省内公务接待要按标准定点接待,不喝酒,不赠送礼品或土特产,不上高档菜肴,严禁上野味。

事实上,相似举措早已散见于各地方性规定之中。2012年7月5日,温州市委市政府下发《关于改革和加强公务接待管理的通知》,规定公务人员在市内从事公务活动,一律吃工作餐,每人每餐不超过60元;不得食用高档菜肴、高档酒以及高档香烟,野生黄鱼、鲍鱼、鱼翅、辽参,茅台、五粮液等都在禁点之列。

第11篇

八一建军节学生演讲稿(范文一)

十年的寒窗苦读,换来今天的金榜题名,心里一定有许多的话要说,许多的人要感谢。下面是的小编为大家编辑的升学宴学生致辞,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从大兴安岭熊熊燃烧的火场到长江沿线汹涌怒吼的洪魔,我们的人民子弟兵用鲜血、青春和生命在践行着他们的诺言。我们肯定都记得,几年前,古城寿州被大水围困,是身着橄榄绿的战士日夜守护城墙,甘做百姓的忠诚卫士。在去年的湖南衡阳大火中,二十位消防官兵为营救楼内的居民,赴汤蹈火,以身殉职。

当一些人踌躇满志地步出豪华轿车、舞厅,在前呼后拥的人群中潇洒走一回的时候,我们的战士没有顿生追逐的念头。当一些人腰缠万贯,招摇过市的时候,我们的军人没有流露向往的神色。

多一份追求,少一份私欲,多一份奉献,少一份索取!这就是我们的当代军人最可宝贵的品质。

值此建军八十周年之际,我们的广大同学该不该问问自己:我能做到吗?

毋庸讳言,作为新世纪的中学生,我们大多数人都有很美很美的梦想,有很强很强的朝气与热情,但有时又可能太脆弱,太自私,太狭隘,太偏激。当你沉溺于网络游戏失去自我的时候;当你留连于武打、暴力、色情的,不思进取的时候;当你沉醉于歌舞厅为超女疯狂的时候,你想过没有:你肩上的责任是什么?你的人生价值在哪里?

从小,我就有一个梦想:长大了能穿上那身橄榄绿。现在我依然怀着这样的理想,永不褪色的橄榄绿一直是我心中永远的最爱! 谢谢大家!

八一建军节学生演讲稿(范文二)

还记得三月,那个春暖花香,阳光明媚的日子,伴随着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祖国忠于党,助人为乐好心肠,爱憎分明不忘本。的呼吁声,迎来了新的学期。

雷锋,那个伟大的英雄不断的浮现在我的脑海里,他那助人为乐,辛勤工作的身影不断的在我的脑海里出现。三月,弘扬雷锋精神的日子,我们一定要学习这位爱国的英雄!

那时的三月,充满激情的日子,这位英雄不断的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付出,他的英雄事迹不断的被人们传颂。 三月,这个雷锋的日子,我们要弘扬雷锋的精神,继续为人民奉献。还记得我们那时候斗争先恐后的做好事:扫地、为老师帮忙、帮助同学抱本子,帮老奶奶提袋子......

还记得汶川大地震之后,同学们都呼吁别的同学为重建灾区尽自己的力量。我们同学听了这个消息,都不停的赚钱,为赈灾地区的重建付出,贡献自己微薄的一点点力量。尽管大家捐的不多,但是尽了自己的力量,了解了心愿,也算是一点贡献。

时间过得像一场梦,转眼就到了八一建军节了,我们是不是该做些什么?想起那些军人们在战场上为祖国拼搏的身影,我都十分激动。是啊,他们为祖国付出了太多,太多,在八一,我们要为他们祝福,为他们欢庆八一这个军人的节日!

尽忠报国的歌曲会响彻在世界的每一角落,英雄们雄壮的声音在歌唱,精彩的舞蹈在宽阔的表演现场舞动,在这一天,军人们会用自己的满腔热血歌唱革命的每一段惊心动魄的时刻,向我们展现出那个特别的时代。

让我们一起为党的事业尽自己的力量,庆祝八一吧!

八一建军节学生演讲稿(范文三)

很小很小的时候,就企盼着能有一天走进你的行列。如今虽已是白发上头,却依然常在梦中领受你冲锋的号令。在你所向披靡的英雄队伍里,在你不可战胜的强大力量里,寄托着我——一名普通士兵全部的理想、生活和情感。

你走过了87年的光荣征程,无数先烈的鲜血,洗染了胜利的军旗;亿万人民的期盼,托举起辉煌的军徽。那庄严遒劲的“八一”,是我生命永远的图腾。

浩荡的铁流里,我看见了父辈伟岸的身驱,是他们,在为民族争解放,为人民争自由的战斗里,创造了伟大的功勋。

不凡的征途上,我听见了我和我的战友们有力的足音,我们手臂相挽,发誓为中华崛起,为世代和平,献出我们的青春和生命。

你用你无畏无敌的精神塑造我,使我能用更博大的胸怀,更宽阔的视野,去感知祖国与世界、战争与和平、时代与人民、责任与使命。

你用你智勇刚毅的气质熏陶我,使我能用更自觉的意愿,更顽强的力量,去掌握信息化战争的技术、战术和艺术。

第12篇

苗长水,1953年3月生于山东沂南,1970年入伍,历任陆军某师高炮营战士、班长、营部书记,师报道组报道员,师宣传队创作员,军区《前卫报》编辑。1986年毕业于艺术学院文学系,后调任创作室任专业作家,军区创作室主任。文学创作一级。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共发表、出版、译为外文的作品近300余万字。短篇小说《冬天与夏天的区别》《染坊之子》《犁越芳冢》《战后纪事》《非凡的大姨》等作品深受读者欢迎。曾获1987―1988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1992年度中国作协中华文学基金会“庄重文文学奖”、第三届“冯牧文学奖”、《十月》文学奖、《青年文学》奖、山东省首届“齐鲁文学奖”等,多次获《文艺》《时代文学》《山东文学》等优秀作品奖。

陈建功(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超越攻击》是反映我军在现代化条件下,如何面对世界军事领域变革、如何打赢未来反侵略战争的小说,是一部反映我军既保持发扬革命英雄主义光荣传统,又如何与时俱进,跟上现代化潮流的小说,是一部洋溢着浓郁军营生活气息、塑造了众多鲜活人物的小说。小说给我留下的印象是,作家用人物营造军营的炽热氛围。 看得出,军营人物的原型已在作家心中活跃多年,一旦呼唤,他们蜂拥而出。这些人物既代表军营的气息,又裹挟着时代的风云,勾勒出新时期部队建设生气勃勃的风貌,构成了既自豪地拥有传统又自信地走向未来的英雄群像,是当下部队人物的写照。作家对他笔下的人物并没有做简单化的处理,每个人都有他的心灵史,都有他的成长背景以及历史渊源,作家对他们抱有深深的理解和赞赏。这部作品给我留下的另一深刻印象是,它抓住了我军走现代化精兵之路的时代要求和如何发扬我军优良传统的政治要求。围绕这些客观、尖锐的命题展开矛盾,展示冲突的存在,给读者更多的探索空间和启示。

杨新贵(文艺局局长):首先,对中国作协重点扶持作品工程表示大力支持。重点扶持作品工程是国家文化艺术的重点工程,作为文艺局,我们将尽最大努力来推动这项工程,从而能够推出一大批优秀的作品。文学是艺术之母,艺术的发展需要文学来做基础,需要文学的繁荣来推动整个文艺事业的繁荣。第二,对苗长水《超越攻击》的出版和研讨会的举办表示祝贺,希望在我们国家文学百花园中增添更多《超越攻击》这样的优秀作品。

汪守德(总政宣传部艺术局局长):当年,苗长水以他的《犁越芳冢》《染坊之子》 等一系列作品为自己赢得了荣誉,也同时使我们文学界和广大的读者对苗长水寄予厚望。我个人认为,《犁越芳冢》是近30年来中国文学最优秀的作品之一。 《超越攻击》这个作品是有分量、有内容、有艺术价值的。他花了四五年的时间,十多次深入部队与官兵同生活。在这部作品中他把各种人物进行了全方位的表现,我觉得写得有深度,有力量,是对当代军事生活的一种诠释、表现,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目前,这是一部表现当下基层生活最好的作品,我们期待着第二部、第三部。就这一点来说,苗长水是有贡献的。

梁鸿鹰(文艺局理论文学处处长):《超越攻击》给我们的启示是,当前我们的部队处在一个和平的年代,全国人民都想看到这支处在和平年代的部队在干什么,其作战能力怎样?能否胜任未来反侵略战争?还有我们部队的作家在干什么?部队的作家对我们的部队、国家、民族的感情怎样?这部长篇小说给了我们一个满意的回答。那就是,我们这支部队是一支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能抵御外敌入侵的部队。我们部队的作家群是一支很能干的作家队伍,他们以这种厚重的艺术积累,和对部队的深厚感情,创作出了一批讴歌当代军人形象的大作力作,使我们能够及时了解新时期人民军队的发展进程和前进步伐。

岳守平(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在这部作品创作的四五年中,苗长水跑遍了我区的重点团队,去过的连、营单位就将近200多个。他是一边写,一边根据新的生活体会修改润色,一步步向真实生活贴近。初稿完成后,我们军区范长龙司令员和刘冬冬政委提出很多宝贵建议和准确生动的细节对话。正因为此,《超越攻击》出版后立刻引起部队官兵的广泛关注。读了作品的基层官兵反映:“这部小说贵在真实,真实地写出了现代军人的生活、思想、感情,是好书!” 有的官兵讲:“刚看了六分之一,就被震撼了,写的是军营生活,是新时期的军人。”我们军区政治部杜恒岩主任读了小说,对苗长水说:“写的很贴近生活,你应该很好地坚持下去!”

邓友梅(中国作协名誉副主席、著名作家):从品质上讲,苗长水这部长篇小说向我们提出了一个严肃问题,那就是一个人的人生观应该怎样建立?是建立在对社会、对国家的回报上,还是建立在自我的狭小圈子里?在长篇小说《超越攻击》里,作者作了很好的回答。这部作品不仅塑造了一批鲜活、有质感的人物,而且弘扬了我军永不言败的战斗精神。半个多世纪以来,人民军队的武器装备越来越现代化,武器装备变了,指挥方法和保障供给方法也不同程度地发生变化,但人民军队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的宗旨没变。从这一点上说,《超越攻击》是苗长水在军营中用汗水浸出来的,没有军营那种非常扎实的生活、没有对新时期广大指战员“质”的了解和把握、特别是对现代军营的那种感受,就不可能有这部小说的诞生。

范咏戈(《文艺报》总编辑):《超越攻击》是一本写作成本很高、厚积薄发的书。成名的军队作家都已成为父辈或者爷爷辈的人了,要了解今天的部队、战士、矛盾,有年龄障碍,也有身份、知识的障碍。要了解今天的科技建军,至少不能说外行话。从当前部队实践中理出一个头绪,概括出当代军人精神来,这是相当困难的,要付出很多。许多知名部队作家不得不退避三舍,而长水却去正面突破。在日常叙事中,部队的军师团营连都写到了,训练,教育,演习,全方位反映,描写主体放在传统的步兵部队,而不是特种部队,从中去表现力拔山河的军人精神。如刘建道替霍孩儿写给范红的求爱信中说的那样:“作为一名普通的连队军官,也许他没有资格拥有更好的和平生活的权力,但是他还是选择了即使痛苦一次也值得的选择……”我觉得这就是当代军人的一种精神。胡林团长不怕以牺牲军人前途来证明自己的军人本色,这些都是属于作家的一种发现。在传统中展现现代,形成对这种传统价值的文化记忆,它的厚重也在这里。第二,它达到了既反映现实又能提升和超越现实的境界。书名《超越攻击》,我理解,作家要告诉读者,是比一次具体的攻击行动更重要的攻击。要表达未来战争中的超越攻击,它不是兵器对兵器的,它是一种精神力量的攻击。而且,书中还表达了功勋部队如何超越自己。现实主义没有提升现实的能力的话,是个悲哀。《超越攻击》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就是高学历的干部要学会管理,学会带兵。我感到这也是当前新军事变革中部队现实的一个痛点,抓得非常准。这个点确立得好,只有做到学英雄和学英语并重,我们这支部队才能真正把英雄传统继承下来。

李振领(某师副政委):我们所在的部队,就是《超越攻击》所描写的“272师”的原型,我就是小说中多次提到的当时那个师政治部李主任。《超越攻击》在历时5年多的创作过程中,长水同志先后到我们师深入生活十多次,跑遍了所有重点团队,体验坦克、装甲步战车等新型武器,了解步战车的人员分工、武器配备、作战性能、在战场中扮演的角色等等。开篇讲到的那个步战车内的一个小小的望孔,应该说来,这个望孔是步战车内众多部件的一个,它属于操作步战车的官兵,不属于作家,但苗长水捕捉到了,如果没有切身的生活体验既想不到、也写不出来。在我们师体验期间,我们的军长、政委,前任师长、政委,现任的师领导和营、连的许多战士,都和他建立了友谊。小说中刻画了许多生龙活虎的人物形象,有的连名字都没改,如党小辉,许冲冲,都是原名。拿出哪一个人物,我都可以给你找出原型来。他那种深入生活的态度让我们感动,我们太需要这种深入基层反映生活的作家。

阎晶明(中国作协办公厅副主任、评论家):这部小说中的两个人物原型今天都来到研讨会现场,与作家评论家共同研讨这部小说的成功之处,说明这是一部深受广大官兵喜欢的小说。作为一部军事题材小说,它代表了一种方向,它是一部全方位多视角透视军营的作品。此外,在表现技巧上,它带有一种与时俱进的写法。

吴秉杰(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评论家):这部小说在军旅文学创作中有着较大的突破和超越,小说里写的更多的是一种观念的冲突。一是我军的革命传统,这是非常宝贵的,几十年的积累。另一方面,革命传统面临着新的军事理念的挑战,272师有着一个王牌部队的称号和传统,全师官兵必须用生命保护它、守护它,在保护的同时又要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未来反侵略战争的需要。在传统与现代、现代与未来之间, 苗长水作了很好的把握,写出了两种观念并存的合理性冲突。从这个意义上说,这部小说的主题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蒋 巍(中国作协创研部副主任、评论家):苗长水长篇小说《超越攻击》是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当代军事变革精神相结合的产物,是军营生活和高昂战斗精神的结晶,它集中地再现了当代军营生活,抒写了当代军人的心路历程。作者以敏锐的目光准确地捕捉到了当下军人的情感,成功地塑造了一批用高科技知识武装起来的青年官兵形象,回答了当下人们的疑问:在一个和平的年代,人民军队为什么还要保持战备状态,为什么还要枕戈待旦?作者站在时代的高度、站在历史的交汇点上,为我们诠释了新时期人民军队的光荣使命和历史责任。

王必胜(《人民日报》文艺部副主任):我觉得它是一部很有品质的长篇小说,无论是人物还是军营生活都写出了新意,特别是军营生活方面,苗长水有他独到的东西。对作家来说,说生活很容易,但要真正深入生活、体验生活却很难,这里有主观和客观的因素,但我觉得文学的生活应该在“他处”,不是在“我处”。你熟悉,必须和它融为一体,进行一种提炼挖掘,成为一种精神的东西。 长水这部作品很有价值、品质,更主要的是一种思想,这种思想是对军人、军营的一种文化价值的揭示,这部小说使我重新认识了军事文学。长水前期的小说更多的是人性化, 的军事文学的共性都是写人性美,近些年慢慢对部队新的生活有某种转型,从对人性的描写到对现实生活的揭示也是一种超越。

胡 平(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上世纪80年代成长起来的这批作家,现在都进入了一个新的创作境界。他们经过20多年的创作实践,其创作已经具备了一些新的特点。比如铁凝的《笨花》、贾平凹的《秦腔》,还有苗长水的这部作品都比较成熟。他们的共同点是有一种新的境界,表现在叙事中戏剧化倾向比较明显,追求一种日常生活经验的写作,追求真实的生活感受。因为纯文学的特征之一就是追求真实,而真实与故事与戏剧化有一定矛盾。在语言上,这批作家都有个性,为的是把握一种质感、把握语言的色彩,使其进入一种一般作家还没有进入的境界。苗长水的语言强调着一种非极致化。

凌行正(文艺出版社原社长):《超越攻击》是一部来自部队基层、反映部队现实生活的小说,是一部带着浓厚基层生活气息、被部队官兵称为“原汁原味”的小说。它的成功之处在于塑造了一批鲜活的人物形象。这部小说描写了一批新时期“知本家”官兵的理想、信念、追求。有着博士文凭,但又是机关干部出身的寒星来到272师当师长,这个学生官能带好这支有着赫赫战功、被称为陆军王牌师的部队吗?在创作技巧上,作者直面生活矛盾,紧紧围绕主人翁寒星到这个师所面对的传统与现代、现代战争与未来战争、战争与人性等诸多观念展开矛盾,引出了一连串人物性格上的冲突和故事情节的推演,读来引人入胜。

牛玉秋(中国作协创研部研究员、评论家):《超越攻击》这部小说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人物形象鲜活、生猛。从师长、团长,到下属的连长,一直到底下的士兵,这些人物随便捞出一个都很生动,似乎他们就是未经艺术处理的在现实军营中的人。对今天的部队生活,能这么贴近,人物刻画得如此鲜活是当下小说创作中少有的。我个人感到,读这部小说真正读到了新时期部队的气息,这种扑面而来的生活气息在当下是非常可贵的。

魏继光(出版社社长):《超越攻击》在我社出版过程中,我们超越了常规,这部稿子拿到以后首先由老社长凌行正审读,凌行正读后写出了近万言的审读意见。为了把这个稿子编好,董保存副总编,也就是《亮剑》的责编,亲自编这部稿子。还特邀了《十月》出版社的编审王洪先来当责编。审稿时间也是超常规的,我们所有的社领导都审阅了一遍,有的领导甚至读了多遍,还请总政宣传局领导把关,几乎看过这部小说书稿的同志都认为,这是当下现实军事题材中一部难得的好作品。

崔道怡(《人民文学》原常务副主编):《超越攻击》的成功在于作家对所写生活的熟悉和掌握。在阅读过程中不难感受到,那些独特的细节,专利权属于苗长水。不甚了解当代军人生活,无论如何是虚构不出来这么精彩的细节,把特定的时代、时间、人物、事件,全都汇聚到这一张闹鬼似的脸上。作家运用这个细节,围绕着它做大文章,使面膜事件成为矛盾的聚焦点。艺术含量丰富的细节,往往是情节的促发点, 写得亲,写得真,写得新。所谓写得亲,就是他那个叙事态度,笔墨平易,流入读者的感情。因为读者对部队的感情是亲切的,打人事件就发生在功勋卓著的272师, 而真正的超越攻击,应该是在攻击的基础上克敌制胜,锻造非凡的能力。这种真正的攻击理念,在自以为具有攻击性的部队里,是不能稀缺的。因此,这部书所写的矛盾极其尖锐。矛盾越写得尖锐,思想越显得深邃。在苗长水笔下,霍孩儿和刘建道之间的关系相斥又相近,王魁和许冲冲的关系相反又相成。作品写得委婉细腻,入情入理。作家解决这类矛盾所用的手法不落俗套,别致新颖。《超越攻击》是一曲对新锐思想和新生力量的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