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鱼我所欲也教案

鱼我所欲也教案

时间:2023-01-11 20:16:50

鱼我所欲也教案

第1篇

在生物教学中,笔者认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途径是――

一、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创造的欲望

培养兴趣是培养能力和开发智力的先导。要让学生喜欢上生物课,教师就应在每堂课上下功夫,尽量采用启发式教学,尽量多给学生自我创造和成功的机会。如在学生答问有困难时,一定要鼓励学生胆子大一点,使学生不断增强信心,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并能时常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上课时要注意挖掘生活中的趣味性知识,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学生对生物课有了兴趣,教师还要注意激发学生创造的欲望。可以通过生物学史的讲授、介绍一些创造发明的具体事例,突出科学家们的思维过程、研究方法和为科学事业献身的精神,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

二、突破思维定势,发展创新思维

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还仅仅是培养其创新能力的起点,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才是创新教育的内核。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总是喜欢用一种固定的习惯性的思路去考虑相同或类似的问题,这种习惯思维在心理学上叫思维定势。思维定势会使人们按照习惯性思维去思考问题,很难跳出旧的思维模式,它是发展学生创新思维的强大阻力。

多年来推行应试教育,使我们的学生只认识课本及所谓的“标准答案”,面对书中的一些“权威”理论和知识就连表示一下“怀疑”都不敢。因此,对黑板上画的一个圆,幼儿园的孩子有多种答案,而大学生却不敢回答,他们在推测教师的“标准答案”。如此,怎能使我们的学生创新呢?

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改变那种“不能质疑,只能遵循”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要鼓励学生多发问、大胆质疑来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培养和保护青少年学生敢于向“权威”挑战、敢于提出不同见解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注意创建让学生质疑的良好气氛,使他们勤于思考、勇于发问,要鼓励他们敢于标新立异、锲而不舍地追求,以求有所发明、有所发现的创新精神。同时也要教育他们从小就具有高度的责任感,树立远大的理想,培养他们感知新知识、新信息的习惯和能力,激发他们创造的欲望。

三、运用发现法,培养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创造才能

在生物教学中运用发现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探索精神和科学研究方法。例如,在讲“鲫鱼”一节时可用引导发现法进行教学。一开始教师可以提出问题:鲫鱼在形态结构生理上有哪些特点适于在水中生活?学生渴求解答。这时教师引导他们探索,

首先从鱼的外部形态入手,分别对鲫鱼的体色、各种鱼鳍、侧线、体表的粘液、鳞片进行观察;接着对鲫鱼的内部结构进行生理分析:鲫鱼在水中游泳怎样解决在不同水层停留,鱼在水中怎样摄取水中的溶解氧。这样教师引导学生由外向内,逐步发现鲫鱼具有适应在水中生活的特点,由此培养学生研究问题的方法和逆向思维的能力。在生物教学中,教师要适当运用发现法或在教学中增加发现因素的比重,引导学生探索未发现的新知识,培养其研究方法和创造能力。

四、培养设计实验的能力

教师应精心安排学生的实验活动,让学生主动探索、有所发现并享受成功的快乐,从而乐于探索,有利于培养其探索精神和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1)尽可能地开设探索性实验。进行探索性实验教学能使相当一部分学生独立进行探索学习,获得新知识,解决新问题,而不是机械地照抄照搬。如“探索酶的专一性”及“不同酶最适宜的温度、酸碱度”等,让学生用不同的酶、不同的处理方法来探索。

(2)让学生运用所学过的科学方法设计新的实验。如在学习“水分代谢”时,让学生设计实验,证实所选材料是半透膜;学习“光合作用”让学生设计实验,推测证实光合作用的条件和产物。这样培养学生爱思索、爱动手、爱探索的习惯。

(3)让学生用不同方法设计同一目的实验。例如,设计渗透装置,可以让学生用不同材料或同一材料以不同方法处理来进行对比,然后选出最佳实验方案;叶绿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要用不同的植物叶片、不同溶剂、不同研磨剂和不同的划滤液线的方法以及不同的层析液来进行探索。

第2篇

教师应该不断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找出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通过创新的途径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对某项事物感兴趣,就会主动地接近它、思考它,从而主动地提出自己的意见和见解。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通过演示实验或探究实验,合理创设物理情境,不但可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而且能使他们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样的途径,学生对物理的现象极易产生浓厚的探究兴趣,唤起强烈的求知欲望,这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例如我在讲授《光的折射》时,请两个学生上台演示渔民叉鱼的情形。我预先在一张纸板上粘贴一条纸剪的小鱼,把一枚大头针绑在小木棍上当鱼叉,接着让一个学生将小鱼浸没于装有水的水桶中(模拟鱼在水中活动的情境),然后让另一个学生来叉鱼,并叫全班学生注意看。该学生第一次时将鱼叉对着鱼的正中位置叉,结果没有叉在鱼的正中位置,再叉第二次,还是没有叉在鱼的正中位置,接连几次都如此,全班学生都感到好奇。趁此机会我再叫另一个学生上来叉鱼,但情况依然如此。此时全班学生兴趣大增,跃跃欲试,纷纷要求上台叉鱼。这时,我因势利导,引导学生观察鱼叉应叉在鱼的哪个位置,才能叉在鱼的正中位置,自然水到渠成地提出了本节的问题,学生们带着这个问题去学习探究,教学效果相当好。

虽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重要,但很多学生的学习兴趣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学习难度的加大而慢慢退去。这就要求教师控制好教学的难度,使学生所解决的物理问题既不是高不可攀,也不是唾手可得,从而让学生获得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的喜悦。这样就能使学生长久地保持对物理的学习兴趣。

二、让学生养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很多,让学生养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习惯是重中之重,因为它是一个重要的解题习惯,这习惯的养成将影响学生的一生。

要正确区分“掌握解题方法”和“套用解题类型”的不同。把物理问题分成一些类型,让学生感悟和概括某一类问题的解题思路,有利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把方法当成知识来灌输,让学生记住某一类问题的解题套路来套出问题的答案,这不是好的教学手段。例如有位教师给学生总结了十种测电阻的方法,要求学生记下这十种方法。像这种要学生死记题目类型答案的教学方式,不但不能提高学生的成绩,反而增加了学生不必要的课业负担,而且会让学生产生物理课“呆板、乏味”的误解,丧失对物理的学习兴趣;更严重的是对学生正确思维的形成有很大摧残作用,使学生难以养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习惯。

三、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动手做实验研究问题的习惯

物理是一门实验学科,应注重实验教学。如果一味让学生死记硬背物理知识,这样学生就学得不扎实、记得不牢、用得不活。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多进行实验教学,还要经常布置学生在课后动手做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能达到动手实验、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说实验现象的预期目的。如在讲《液化现象》之前,我给学生布置的课外作业是:在自家冰箱里冷藏一瓶啤酒或冷冻一瓶矿泉水,第二天拿出来放到桌子上,过一会儿观察瓶子的外表面会出现什么奇怪的现象?为什么?学生在家做完这个小实验后,印象特别深刻,课堂上再讲液化现象学生自然容易理解。

第3篇

关键词: 预设 生成 课堂教学 初中科学

教学中的动态生成,是指课堂中不能机械地按原先确定的一种思路教学,而应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由教师灵活地调整,生成新的超出原计划的教学流程,使课堂处在动态和不断生成的过程中,以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新课程立足于学生的发展,倡导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新理念,强调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把学生看成是鲜活的发展中的人,始终处于课堂教学的核心地位,为学而教,努力营造一种“动态生成”的教学“生态环境”。叶澜教授指出:“课堂就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路线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因此我们必须思考如何通过“预设”去促成“生成”,如何通过“生成”去完成“预设”的问题。

一、精心预设、实践生成

课堂教学必须要有预设,没有预设就没有教学,而且这种预设必须涵盖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进程、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情境等多方面。但我们也要明确预设并非只是写一份详尽的教案,并非是在上课前对课堂的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了“完美”的设计,进而形成完美的教案,然后在课堂上教师按部就班的将教案完美的演示出来。www.133229.coM因此,对教学的预设应灵活而具有针对性,在教学切入点的选择、重点的把握以及难点的确定上都应该符合教学实际,符合学生实际。一切精心的“预设”,是为了“生成”,同时让生成更具有成就感和方向感。有了精心的预设,学生才会有活跃的思维,教师才能从容不迫地面对学生,才能胸有成竹地进行对话,才能提高学生探究的效率。

1.预设一个话题,在学生主动“讨论”中生成

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愿意主动地说,使他们在无拘无束的交流中,互相点燃对方思维的火花,形成不同的联想,不仅可以彼此启发,拓宽思路,引发灵感。

案例1:鱼为什么会减产?

在《种群和生物群落》教学中,我设计这样一个例子:某地的一个工厂在生产过程中会把酸性物质释放到空气里,工厂东面有一个湖,湖边渔民世代以养多鱼捕鱼为生。最近渔民纷纷反应,自从工厂开办以来,鱼产量不断减少。而工厂的科研人员做了一个实验,证明了工厂放出的酸性化学品对鱼资源的减少没有关系。

实验是这样做的:科研人员用一只大容器,取来该湖的湖水,从湖里找来大鱼放在该容器内,喂以蛋白质饲料,在这样的条件下,鱼兴旺成长。假定你是评判者,来对这项实验进行评估,请你据此提出自己的观点、想法及理由。以此展开新课学习。

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自然而然的引出了新课,这就来自于预设时教师应充分思考、挖掘教材中有有价值的信息,设计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导学生发表看法,抒发情感,激发想象,促进生成。

2.创设一个悬念,在学生的求知欲望中生成

教师用新颖的方式、生动的语言设置一些学生欲答不能而迫切要求得到解答的问题,在学生的心理上产生“悬念”,以引导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案例2:为什么50+50≠100

在进行“分子之间有空隙”这一知识点的教学中,我在引出分子的概念之后,不动声色地在黑板上写下:50+50≠100,这时原本鸦雀无声的课堂一片哗然,然后纷纷议论着,脸上都露出一副疑惑不解的神情。此时,我这样设问:50+50=100这个在数学上永远恒

等的式子,为什么在化学上不被承认呢?要想知道其中的奥妙,请同学们自己通过实验来验证。每个小组利用组内两个100毫升的量筒分别量取50毫升的水和酒精,混合后你发现有什么现象?这一“悬念”情境的创设在学生的大脑中立即产生了撞击,思维被迅速激活起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二、弹性预设、动态生成

“生成”是需要智慧来支撑的。教学中预设的教案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开放地纳入直接经验和弹性灵活的成分,教学目标必须潜在和开放地接纳始料未及的体验。所谓“弹性”就是指为实现化学教学的动态生成,教师要以开放的心态设计出灵活、动态、板块式的“学”案,而不是周密细致、一成不变的线性“教”案。要鼓励师生中的即兴创造,超越预定目标的要求。

1.利用错误 即时生成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理解无论正确与否都是正常的,出现错误有时并不是坏事,关键是教师如何利用好这一“错误”所带来的契机,赋予它特有的价值,为我所用。当学生出现错误时,教师要有耐心,不轻易打断或否定,要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我改正,把纠错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其生成正确的认识;或引发学生对问题的重新审视,激发学生之间的对话交流,生成新的教学资源,使学生的理解趋于正确、深入、全面,以体现良好的、动态的生成式教学。

2.捕捉“意外” 即时生成

教师在组织教学互动的过程中,一方面要落实预设好的教学设计,另一方面则要根据课堂的动态随时捕捉学生的反馈信息,对那些与教师预设不相吻合的内容,或教师没有考虑到的问题,教师要以民主开放的心态思考其价值,及时纳入课堂的动态生成过程中,对预设作适当调整,以便更好地完成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生成更丰富而又灵动的资源。

案例4:澄清石灰水为何没有变浑浊?

第4篇

这个假期我重读《静悄悄的革命》一书,因为我在日常工作中时不时的翻翻此书,这个暑假使我再次有集中的时间阅读本书,很高兴。这次的阅读和上次阅读不同,因为我的阅读出发点不同。上次阅读是学校的布置任务,只是浏览了一下,是带着批判鉴别的心态阅读的,而这次是为了解决思想上的困惑,以学习、吸收的心态来阅读的,收获很多。

现在的老师不好当,不仅需要拥有深厚的专业知识,还具备演员的表演才能。像我这样的老师专业知识尚可,但不具备良好的表演才能,那么如何才能够上好一堂初中物理课哪?我带着这样的问题来读的这本书,从这本书中我找到了答案。佐藤学先生告诉了我们一堂课的设计不仅仅围绕传授基础的知识,更要围绕传授获得知识的方法和激发孩子对新知识探究欲望。基础知识传授基本上所有的老师都能够做到,但是后者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我们要在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和教给学生探究的方法之间把我一个度,这个度把握好了才能够达到理想的效果。我听过一部分人的课,总是感觉到老师在上课的时候为了调动课堂气氛,在知识传授过程,过多的注重课堂气氛的调动,是的学习气氛看上去很活跃,但是没有积极的引导思考,使学生的注意力过多的转移到老师的表演上边了,使学生的思考浮于表面,不能静下来深入的思考。在上课中为了完成教学课堂教学内容,不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是学生没有时间思考。这是一对矛盾,要完成获取知识方法的传授,必须需要相对不热闹的课堂气氛;为了让听课的人感受到上课的课堂气氛,又必须要热闹的课堂气氛。我们的教学应该服从于哪一个呢?佐藤学先生给出了答案。我们的课堂应该以教给学生如何获得知识的方法为目的进行设计,只要你的课堂设计上有了灵魂,就不要过多的关注形式;只要你在上课的过程中始终围绕着这个灵魂展开教学,就自然而然的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也就是先解决课堂灵魂,才能够谈教学细节的设计。佐藤学先生在讲一次评课的经历时很有感触。讲课的老师上完课后,一位听课的老师对他说:这节课你怎么上成这个样子,死气沉沉。讲课的老师很尴尬,佐藤学先生对提问题的老师说:你知道他这节课设计的目的吗?提问的老师说不是很清楚,佐藤学先生说:那就先弄明白这个目的在提问吧。当然这节课佐藤学先生是认可的。

“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们的课堂设计更应该关注“渔”而不是只关注“鱼”。由于授课时间的限制,我们很多的老师都把注意力关注到“鱼”上边了。小学、初中正是获得“渔”的关键时期,愿我们的而学校、老师放弃功利,传授给学生更多的“渔”吧。这个“渔”多了,“鱼”的学习自然也就有兴趣了,也就多了。

第5篇

教学不能简单强硬地把新知识灌输给学生,而应尊重学生的前概念,并以之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教师可以创设情境,通过“利用观察体验,直面认知冲突;呈现反例,制造认知冲突;运用课堂辩论,呈现认知冲突;导入生活事件,激发认知冲突;巧用课堂生成,引发认知冲突”等途径,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生在经历思想上的冲突和震撼的过程中,找出矛盾所在,用科学概念代替原有的错误观念,实现错误前概念向科学概念的转变。

关键词

认知冲突;小学科学;前概念转化

奥苏泊尔认为,如果把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纳为一条原理的话,影响学生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这就要求教学不能简单强硬地把新知识灌输给学生,而应尊重学生的前概念,并以之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前概念是学生对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以及对纷繁世界所感知的现象,通过长期的积累而形成的对事物的非本质认识。由于学生的前概念具有先入为主和根深蒂固的特点,这使前概念的转化成为一场激烈的认知革命,同时对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认知心理学认为当新知识和原有认知有较大差异或矛盾时,个体处于认知冲突之下,就会对原有认知进行结构调整或改变,通过顺应学习接纳新知识。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景,使新知识与学生原有认知产生冲突,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生在经历思想上的冲突和震撼的过程中,找出矛盾所在,实现前概念向科学概念转变。

一、利用观察体验,直面认知冲突

儿童在生活中得到的很多观念是直观的,但却又是模糊的,片段的,甚至是前后矛盾的。这个时候,教师要不急不躁,可以用近距离的观察,让事实说话,让他们修正原先的观念。案例:《水和水蒸气》一课片段教师打开保温杯,“白汽”袅袅而出。师:保温杯里冒出的“白汽”是什么?生:我觉得是热气,因为保温杯里的水很烫。生:我猜是水蒸气,因为保温杯里的水蒸发到空气中去了。教师不置可否,要求每位同学蘸一点点水到手心,过一会儿观察。师:同学,刚才手心上的水到哪里去了?生:我认为是水蒸发了,变成了水蒸气跑到空气中去了。师:你看到这个过程了吗?生:没看到,水蒸气好像是看不见的吧。师:那我们刚才看到的“白汽”是水蒸气吗?生:可能不是吧。教师还是不置可否,要求学生在强光手电筒的照射下,再一次观察“白汽”。师:请同学们再说说对“白汽”的认识。生:我看到“白汽”好像是一个个很小很小的颗粒。生:我认为“白汽”不是水蒸气,而是许许多多的小水珠。上诉案例中,学生可能知道水蒸气是看不见的,但还是“忍不住”把“白汽”误认为水蒸气。通过强光手电筒的辅助,学生终于观察到原来“白汽”是一个个小水珠,逐渐打破了原来的观念。这个过程可谓水到渠成。

二、呈现反例,制造认知冲突

反例是学生认知建构中常常出现的中间形态,也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尽管学生可能从“正例”中获得的信息会多一些,但“反例”有助于学生舍弃事物非本质的属性。没有反例的衬托,正确的概念不易凸显,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不到位。教师可以尝试同时呈现正反例子,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豁然开朗,形成鲜明的科学概念。案例:《空气的热胀冷缩》一课片段教师拿出两个压瘪了的乒乓球。师:同学们,你们有办法让这两个乒乓球重新鼓起来吗?生:可以把乒乓球放在热水中泡一泡。师:你怎么知道的?生:我从课外书中看到的,乒乓球会热胀冷缩。师:你的课外知识真丰富。为了证明你的办法,老师用实验来验证一下。教师拿出一个不锈钢饭盒,把两个乒乓球放进去,倒入热水,然后盖上盖子。过了一会,教师打开了盖子。学生惊奇地发现,一个乒乓球变回圆圆的,可是另一个却还是瘪瘪的。师:对于这个实验,同学们有什么要说的吗?生:这太不可思议了,难道两个乒乓球是不一样的吗?教师见火候到了,给每组分发了两个瘪的乒乓球,要求他们在烧杯中重复刚才的实验。师:同学们,你们有什么新发现吗?生:我们发现实验结果跟老师刚才做的是一样的,也是一个乒乓球变回圆圆的,另一个还是瘪瘪的。我们还发现没有鼓起来的乒乓球上面有一个小孔。生:我们的发现和他们的一样。我们还看到有气泡从乒乓球的小孔里跑出来。师:这个气泡是怎么回事呢?生:我觉得气泡应该是乒乓球里的空气受热膨胀后,乒乓球里装不下了才跑出来的。师:这个实验主要是乒乓球受热膨胀还是乒乓球里的空气受热膨胀呢?生:我觉得主要是空气受热膨胀了。上述案例中,瘪的乒乓球受热膨胀后会恢复原状的现象是很容易观察到的,但是要让学生分清是“乒乓球”本身膨胀,还是“乒乓球里的空气”膨胀却有一定难度。教师进行演示时,故意将实验放在学生看不到过程的不锈钢饭盒中进行。当学生看到截然不同的实验结果时,无不跃跃欲试想要解开其中的秘密。教师就势让学生用亲身实验解开其中之谜。学生在强烈好奇心的驱使之下,在实验观察时无不细致入微,终于发现原来主要是乒乓球里的空气受热膨胀了。

三、运用课堂辩论,呈现认知冲突

虽然前概念的存在具有普遍性,但是对不同的个体而言却又存在着特异性,即因人而异。对于那些学生可能会认为似是而非的现象,教师完全可以先让学生展开组内讨论,然后再进行全班辩论,引发持有不同观点的学生进行正面交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不同前概念得到充分释放,在不同观点的激烈碰撞中,逐步建构起科学概念。案例:《热起来了》一课片段对于冬天怎么样让身体热起来,学生提出了很多方法。但是,对于多穿衣服为什么能让身体暖和起来,学生却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师:衣服究竟能不能给身体增加热量?既然同学们有不一样的观点,我们干脆来一个辩论赛。认为衣服能给身体增加热量的是正方,认为衣服不能给身体增加热量的是反方。下面请正方先开始。正方:冬天多穿衣服就不会冷,夏天少穿衣服就不会热,这说明衣服能给身体增加热量。反方:如果多穿衣服可以增加热量的话,那把衣服堆在一起可以当取暖器用吗?正方:红军长征爬雪山时,很多战士因为衣服太单薄而牺牲了。而在寒冷的北冰洋沿岸,因纽特人穿着用动物皮毛做的衣服却不会被冻死。这都可以证明衣服可以给身体增加热量。反方:我们摸穿着的外套时,一点都不热。但是,摸衣服紧贴身体的地方,却感到很温暖。这说明衣服自己不会产生热量,衣服的热量来自我们的身体。正方:我们穿深色衣服时感到要热一些,这说明衣服可以给身体增加热量。反方:穿深色衣服热一些是因为深色衣服吸收阳光的本领强,不能说明衣服会给身体增加热量。正方:既然你认为衣服不能给身体增加热量,那你为什么要穿着厚厚的羽绒服呢?反方:……师:同学们的辩论非常精彩,正方和反方可以说是旗鼓相当。但是,科学结论的得出一定要以什么为依据呀?生:以实验来证明。师:下面请同学们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你的观点。上述案例中,学生受生活经验的启发,知道穿衣服可以让身体热起来,但部分同学同时又受生活经验的束缚,误以为衣服可以给身体增加热量。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并没有选择“快进”教学,而顺势以辩论的形式充分暴露学生的前概念,把学生的积极性完全调动起来,再开展实验,探究效果自然事半功倍。

四、导入生活事件,激发认知冲突

课程标准强调,教师必须把教学和儿童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教学贴近生活。教师可以导入生活事件,让学生从生活走进科学,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和分析生活中出现的现象和问题。案例:《维护生态平衡》一课片段师:同学们,说一说你眼中的鲨鱼是怎么样的?生:鲨鱼是嗜血成性的海洋掠杀者。生:鲨鱼还会咬人。生:是的。在小说《老人与海》里,老人还和鲨鱼搏斗过。师:同学们看来有点谈“鲨”色变。播放姚明号召拒食鱼翅,保护鲨鱼的公益广告。师:看完短片,同学们有什么疑问吗?生:鲨鱼这么凶残,我们为什么还要保护它呢?师:老师也很疑惑,谁来说说我们为什么要保护鲨鱼呢?生:鲨鱼只是食物链上的一环,它会影响到食物链上的其它生物。师:可以再具体说一说吗?生:如果鲨鱼灭绝了,它下面的那些小鱼小虾会因为没有天敌而大量繁殖,那些小鱼小虾就会吃掉大量的海洋植物。这样海洋的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上述案例中,教师通过一个公益广告暴露了学生的前概念。充满童心的孩子朴素地认为鲨鱼很凶残,不用去保护。教师却启而不发,以睿智的追问转变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片面思维。

五、巧用课堂生成,引发认知冲突

认知冲突的创设除了课前精心准备外,对课堂上出现的小意外,教师不应熟视无睹,而应运用教育机智,就地取材,信手拈来,创设来自课堂现场的矛盾事件。案例:《传热比赛》一课片段通过实验,学生已经知道了铜的导热性能最好,铝次之,钢最差。这个时候,有学生提出:既然铜的导热性能最好,可是生活中为什么用的最多的是铁锅而不是铜锅呢?师:这位同学问得非常好!谁能帮他解开这个疑问?生:可能铜锅太贵了,铁锅比较便宜。生:我在报纸上看到,铁锅可以补铁,防止贫血。生:我觉得可能是铜锅比较重,拿来拿去太费力。师:刚才几位同学的分析都很有道理,但还不全面。铜确实比铁贵,但还有一个原因是铜锅中的“铜”被人体吸收后,对人体健康是有害的。同时,铁锅中的“铁”确实有益人体健康,但能被人体吸收的铁微乎其微。另外,铁锅很容易生锈。所以,生活中单纯的铁锅越来越少,越来越多的“铁”锅其实加入了其它金属,是一种合金锅,比如不锈钢锅。此刻,学生茅塞顿开,恍然大悟。然而,教师并没有就此草草收兵,而是快马加鞭继续深入。师:通过刚才对“锅”的研究,同学们有什么收获呢?生:我想发明一种又好用又便宜的锅。生:我觉得许多材料还有更多的特点值得我们去研究。生:我发现要把科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还需要不断的探索和改进。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倡导学生利用知识尝试解决简单的生活实际问题和工程技术问题,使知识源于生活并最终应用于生活。上述案例中,学生提的问题虽然不在该堂课研究的范围之内,但却正好契合了新课标的理念。因此,教师并没有图省事,让学生课外再去研究这个问题,而是因势利导,搭设支架,使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综上所述,教师必须承认并尊重学生的前概念,并以此为前提开展教学。在激发认知冲突的过程中,教师要始终保持中立,让学生的前概念得到充分暴露。同时,认知冲突的激发仅仅是前概念转化的开始。教师切不可越俎代庖,急于讲解,甚至把正确结论告诉学生,而应充分利用学生的心理失衡,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探究,解决认知冲突,建构科学概念。

作者:朱灿 单位:衢州市江山石门小学

参考文献:

[1]徐春建,《把学生的前概念作为教学的生长点》.《科学课》2013年1-2月,第103-105页.

第6篇

【关 键 词】 学习兴趣;创设情境;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880(2011)12-0056-02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创设情境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有效的方法。教学实践证明,学生的积极主动精神和愉快情趣不是自发产生的,而是需要教师的启发和诱导,如果教师善于根据教材科学合理地创设情境,去吸引学生,调动学生健康的情感体验,就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进行的快乐的事情。怎样创设情境?创设什么样的情境?下面谈谈我的几点作法。

一、创设生活情境

根据教学内容,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能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从而激发其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案例:一年级下册的《找规律》

课件出示:掉了一朵花的裙子及供选择的四朵花(向日葵、星形花、牵牛花、玫瑰花)。

师:小雅要参加一年级的联欢会,她选了一件漂亮的裙子,可是裙子上掉了一朵花,她找来几朵不一样的花,却不知道选哪一朵,谁能帮小雅选一朵合适的花朵缝上?

生1:我选牵牛花,我认为牵牛花像小喇叭,缝在裙子上很漂亮。

生2:我选玫瑰花,因为裙子的花边是按一朵向日葵、一朵玫瑰花、一朵向日葵、一朵玫瑰花的顺序排的。

生3:我也选玫瑰花,因为裙子上的花是按红、黄、红、黄的顺序排列的,两朵黄花中应补上一朵红花,玫瑰花就是红色的。

师:刚才同学们都能积极动脑筋,从不同角度帮小雅选花,都不错。小雅在大家的帮助下选了哪朵花缝上?(课件配合音乐、动画演示小雅选玫瑰花缝上)

师:小雅的裙子补好了,同学们是不是觉得更漂亮了,为什么呢?

生:因为那花的排列是有顺序的,少了一朵就不漂亮了。

师:对!裙子上花的排列是有顺序的,很有规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找规律。

(揭示课题,导入新课,引导探究新知)

利用裙子补花这个很生活化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之中,从而初步知道顺序与规律的关系,为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创设童话情境

少年儿童好奇心强,童话世界是他们最喜欢的世界。因此,根据教材内容创设童话情境,可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兴趣。

案例:一年级的《十几减几》

多媒体课件演示:一口大金鱼缸,里面有一些金鱼(有8条花金鱼,5条黑金鱼)在游动。来了两只小猫,围着金鱼缸走动观看,并做出张嘴说话的形状。

师:瞧!两只小猫在对话呢,小朋友猜一猜,他们会说些什么呢?

生1:鱼缸里有13条金鱼。

生2:左边的小猫说:“鱼缸里有13条金鱼,花的8条,黑的有几条?”

生3:右边的小猫问:“鱼缸里有13条金鱼,黑的有5条,花的有几条?”

老师继续演示课件,播放小猫说的话,并出示字幕(如教材中“小猫观鱼图”所示)。

师:小朋友真聪明!你们很快就猜中了小猫说的话。那你们能解决它们提出的问题吗?

把教材上的教学插图,制成动画课件,创设了儿童喜爱的童话情境,使课堂起始就呈现出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

三、创设问题情境

思源于题疑,数学学习就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创设问题情境,能促使学生产生质疑解难的积极欲望,达到良好的学习状态。

案例:《20以内的退位减法》

师:请小朋友数一数,老师左手拿了多少支铅笔?右手呢?(师出示两只手上的铅笔)

生:老师左手拿了10支铅笔,右手拿了3支铅笔。

师:老师两只手上一共有多少支铅笔?

生:一共有13支铅笔。

老师边演示边说:老师把这13支铅笔放进文具盒里,再从文具盒里拿出一些铅笔,请小朋友数一数,老师拿出来了多少支铅笔?

生:1、2、3、……、9,拿出来了9支铅笔。

师:文具盒里还有多少支铅笔?你们知道吗?

生:还有4支。

师:他说对了吗?

教师打开文具盒给小朋友们看,盒子里还有4支铅笔。

师:你是怎么知道文具盒里还有4支铅笔的?

生:我是算出来的,13-9=4。

师:你为什么用减法计算?

生:因为从13支铅笔里拿走9支,剩下的铅笔的支数就是盒子里的铅笔支数,所以用减法计算。

师:真不错。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新的内容:20以内的退位减法。

通过上述的情境教学,既复习了减法的含义,自然地引入了新课,又激发了儿童的学习兴趣,还渗透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观念。

四、创设悬念情境

数学是一门思维严密、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对所授内容的平铺直叙,势必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不便,使学生感到所学内容枯燥无味,但若在新课的导入阶段进行悬念的设置,可以促使学生产生渴望与追求,激起他们学习新知识的欲望,从而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目的。

案例:《三角形的内角和》

师:请同学们拿出作图工具,画一个任意三角形,然后量出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你们说出其中任意两个角的度数,老师不用看你们画的三角形,但能知道你们画的三角形的第三个角是多少度,你们相信吗:

生1:第一个角是40度,第二个角是60度。

师:第三个角是80度。

生2:第一个角是75度,第二个角是90度。

师:第三个角是15度。

生3:第一个角40度,第二个角110度,

师:第三个角是30度。

师:刚才老师说对了吗?

生:对!

师:为什么老师不用看你们画的三角形,只要你们说出其中任意的两个角的度数,就能知道第三个角是多少度,你们想不想知道这个秘密。

生:想。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三角形的内角和》。

通过这一悬念的设置,使这节课所授的内容增加了神秘色彩,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积极快乐的气氛中感受数学的奇妙,从而达到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效果。

五、创设情境应科学

第7篇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规定:“教学中应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使课程内容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情意和认识物征相适应,以活泼多样的课程内容呈现形式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唤起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结合实践教学,主要谈谈兴趣在激发学生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三方面的独特作用,这也是培养学生兴趣的出发点,从而更好地实现学生“我要学”“我能学”和“我学好”的素质要求。

一、兴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实现发现美与“我要学”

在过去的美术课教学中,很长一段时间所采用的多是接受式的学习方法,这种学习方式所学的内容是以定论的形式呈现的,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过分强调接受和掌握,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上。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的发现学习论,强调自主、探索、发现,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自主性不断生长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对美术教学起着指导意义。

为此,美术教师对学生主动性的调动、兴趣的培养起关键作用。在教学中,我们应始终把握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对艺术美的发现和挖掘。如,在教学二年级“蔬果变变”一课时,为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我让学生制作一个自己喜欢的小动物,他们兴趣盎然,上课时,我首先选了几件学生制作得有特色的给予表扬,并普遍给其他完成作业的学生以鼓励,使学生产生了一种“成就感”,接着播放了一段录像,并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各种动物的外形、色彩、基本结构,随后向学生展示了自己用蔬菜、水果制作的小动物,并把这些小动物分发下去,要求学生将它们拆散,同时提出两个问题让学生观察、研究:一是这些动物的每一个部件是采用哪些手段做成的?二是小动物是如何组装完成的?这个问题引起了学生极大的观察、探究兴趣。在短短的几分钟内,学生就有了三个发现:一是采用了胡萝卜、茄子、苹果等瓜果蔬菜为制作材料;二是使用了切、削、割、刻和接的制作手法;三是用了火柴棍、大头针等衔接材料。这样让学生有了主动的学习探究过程,随之而来的就是学生跃跃欲试的表现欲望。

二、兴趣激发学生的独立性,实现欣赏美与“我能学”

在教学中,教师在培育学生兴趣的同时,更应注意从教到学的转化,尊重学生个性,让学生尽情发挥。在教学“漂亮的花边”一课时,学生用剪贴彩色纸修饰花瓶,发现大部分学生都在花瓶的下部装饰了图案,我让他们停下来,动动脑筋,很快在花瓶上半部补贴了花边,这时有一名学生仍没贴上花边,却饶有兴趣地剪了只蝴蝶,最后他告诉我,自己之所以没有在花瓶上边装饰,是想在上面贴上剪的蝴蝶,这个图形也可以两边重合,我也明白了他没有采纳我建议的原因。可见,教师在引导的同时,学生的独立性也不容忽视。学生浓厚的兴趣投入是实现“我能学”的重要因素。

三、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实现创造美与“我学好”

创造美是艺术造诣的最高追求。诚然,我们的小学美术教学不像艺术创造那样严谨,艺术只是一种达到目标的方法,而不是一个目标,艺术教育的目的是使人在创造的过程中,变得更富于创造力,而不管这种创造力将施用于何处。我们的教学对象是天真烂漫的孩子,这就要求我们在美术教学过程中,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美术技法,而要看是否有利于学生良好综合素质的发展,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

兴趣是创造的胚芽。在一次美术课上,我让学生欣赏鱼缸中的小金鱼,观察鱼的特征,我在黑板上画出了鱼的轮廓平面图,学生也画了起来,大多数学生画的和我的一样。这时有一位学生仍在观察,接着用小线条画了起来,这位学生说,他从小就非常喜欢金鱼,家中也养有金鱼,他非常喜欢金鱼在水中游动的样子,所以用弯曲的小线条表示金鱼游动的形态。只要学生对所学内容充满求知欲,充分感兴趣,在引领学生发现美、欣赏美的过程中,学生自我创造的火花就会激发。

作为美术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创造美?首先,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改进评价方法。因此,教师在美术课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特点和认知规律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消除学生心中学习的压力。其次,教师要注意观察发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在“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中,对学生随时表现出来的思维特别是异样表现,我们都要关注。第三,教师在教学环节中应具备艺术性。美术教材中的内容趣味性强,四个教学领域中结构、内容创新多,因此,美术教师应具备扎实的基本功,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教学环节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使美术课堂变得充满活力与生机。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只要我们美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出学生对艺术的热爱,那么兴趣就犹如一把锋利的剪刀,裁剪出学生良好的艺术素养。

第8篇

儿童对自然有着独特的亲和力和心理体验,他们在绘画自然的审美过程中,从童心的视角关注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审视着自然的存在,有一种旁观者看“风景”的意味。

一、看——搜索自然

看是儿童通过观察、感觉和知觉,把自己同自然联系起来而认识客观世界的带有个性特点的能力。在美术课堂中,儿童正是通过观察来搜索自然之美,而搜索自然的过程又正是培养、发展和提高儿童观察能力的重要途径。

一年级学生在学习《大家一起画》时,教师应力图使学生在玩玩画画的游戏中感受体验自然之美,因为儿童喜欢在一起玩玩画画,她们对自然充满好奇。

1.小朋友,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要请小朋友们猜一个谜语:“身体像树叶,尾巴像扇子,没脚也没手,能在水里游。”你知道它是什么吗?

2.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条美丽的小鱼。你看,多有趣啊!它身上穿着白色的衣服,尾巴在游的时候碰到了沙滩,所以变成了这种颜色。(出示:一条用各种纸质材料做成的鱼)

3.体验感受:请一位小朋友上来摸一摸它,感觉一下,它分别是用什么样的纸做成的?

4.一生上来摸一摸,说一说鱼的身体是用什么样的纸做成的?再摸一摸它的尾巴,说说是用什么纸做成的?你知道这种纸叫什么纸吗?(学生感觉:粗糙、光滑)

5.鱼儿身上没有花纹,你可以拿什么工具来打扮它呢?鱼尾巴上也没有花纹,你又可以拿什么工具来装扮它呢?(准备好油画棒、毛笔、调色盘)

6.请两位小朋友上来画,其余的小朋友一起观察它们在不同的纸上打扮的效果会有什么不同?(了解不同工具材料的特性,进一步拓宽对材料的认识)

7.说效果,说感受:请小朋友们说说画出来的效果有什么不一样?请刚才上来画画的小朋友说说画在沙皮纸、宣纸上各有什么感觉?

让学生观察用不同的纸做成的鱼,既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又能引导学生搜索自然中的各种鱼类,使学生在玩的过程中产生强烈的兴趣和探索的欲望,在观察中搜索出一个海底世界。

二、悟——异想自然

自然界的植物可谓成千上万,美术学习可以激发和强化儿童创造的冲动,培养和发展儿童的审美直觉和想象力。《太空里的植物》一课,描绘了大自然植物外形的千姿百态,颜色的娇艳动人。那么儿童是否想过太空里的植物会是什么样的呢?在课的尾声教师可以这样安排。

今天这节课小朋友们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想象出了许多神奇的太空植物,用灵巧的双手制作出了一件件精致的太空植物作品。除了这些材料可以表现太空植物以外,生活中还有许多材料也可以利用。你们瞧!(多媒体展示废旧材料制作的作品,丰富学生的知识,开拓学生的视野)小朋友们可以继续去发现,也可以和老师、同学一起探讨。

通过欣赏各种废旧材料制作的作品,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从而引导学生观察、发现生活中的美,激发了学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也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画——还原自然

在教学《相同图案排排队》时,引导学生通过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摆一摆等一系列“玩”的游戏活动进行积极地发现,主动探索二方连续图案的规律美,并借助自己对自然的体验,感悟规律的多样化,使学生知道排排队的图案可以是动物、水果、植物、人物等等。教学时,我们可以从儿童熟悉的生活来引发其回忆与联系,激发灵感,为后面的创新设计做好准备。如让学生欣赏这样的图案:

在体验创作时,可以先让学生自己说一说想法:“你准备请谁来排队呢?”然后让学生设计1~2条漂亮的花边图案。这样既可以让学生体验秩序中的整体美,规律中的形式美,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又能使学生通过创作还原自然之美。

第9篇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创设充满生活趣味的课堂教学情景,让学生对生活中的数学产生兴趣,让学生对数学课堂活动产生兴趣,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并不是枯燥无味的数学学习。那么,如何在新课程下打造生活化的数学课堂?

一、让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数学

学以致用,是数学教学的一个基本原则。《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在学生掌握某项知识后,可以设计一些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问题,让学生体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感受。

例如,学生在学习“统计”一课后,就能试着举例说出生活中哪些地方要用到统计知识,如统计大课间踢毽子比赛成绩、商品交易会等。在这一基础上,笔者试着让学生为班级开展数学小竞赛活动购买奖品制订采购方案,奖品要符合价钱均等、迎合大多数同学的需要等条件。同学们通过了解情况,收集数据,再加以整理和统计等一系列活动,获得了一个可行方案。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笔者告诉学生在生产、生活实际中很多地方都用到统计知识,且给学生布置了这样的实践作业,去统计一下你家附近马路上一小时内的车流量。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思维灵活性,亦使他们的生活经验获得丰富和提高。更为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数学

在教学中,教师只要把教材与现实生活有机的结合起来,就能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离不开生活,体会到数学的用途,才能很好地把数学与生活挂上钩,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并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减少学生对数学的畏惧感和枯燥感。这对于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浓厚兴趣、探索意识、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在教“不等式的实际应用”这一课时,笔者用多媒体显示:某校暑假组织学生参观世博会,一群女生住若干问宿舍,每间住4人,剩19人无房住;每间住6人,有一间宿舍住不满,问可能有多少间宿舍、多少名学生?结合不同“住法”的交流讨论,电脑进行分配过程的演示,使学生直观而又深刻地体会到设计方案、建立模型、分析数据、做出决策。由于所设计的问题情景,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情景中的问题是开放的且能向学生提出智力挑战,所以引起了学生的兴趣,思维很快被激活。大家凭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多角度地进行思考,成功地解决问题。而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中,隐含着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根据前面提供的学习材料,伴随知识的发生、形成、发展全过程进行探究活动,教师着力引导多思考、多探索,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亲身参与问题的真实活动之中。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品尝到自己发现问题的乐趣,才能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欲。

三、让学生在生活中领悟数学

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将生活中的数学与教科书上的数学知识进行联系,使生活和数学融为一体。生活中充满着数学,一个数学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实际提出数学问题,善于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产和日常生活的简单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从而产生兴趣,发展兴趣,逐步增强学生的数学意识。使学生勤学、爱学、好学、善学,保持旺盛的求知欲,这样学生的数学素质就能真正得到提高。因而数学教学中我非常注重数学知识的“再创造”过程,并将数学知识“再创造”活动置于真实的生活背景之中,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品尝到数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及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感受到数学不再是简单的数学,而是富有情感、贴近生活、具有活力的东西,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第10篇

【论文摘要】文章阐述烹饪专业课“质疑——探究”教学模式产生的背景,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为理论依据,对“质疑——探究”教学模式的作用,教学模式的过程,教学模式的效果等几方面进行有益的分析和探讨,以及其如何实施的策略。

新时期烹饪专业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中国烹饪是文化、是艺术、是融多种学科于一体的实用科学技术,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饮食文化的智慧与知识的结晶,它形成了完整的独特的理论工艺体系。传统的烹饪专业教学是“注入式”的教学模式,教师主宰课堂,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抑制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因此,烹饪专业教学模式的创新势在必行,要改变传统烹饪教学的以书本为本位,以老师为中心,以传授灌输为主的弊端,构建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前提,以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自主探究为基础的新型教学模式“质疑——探究”教学模式,使学生学到的不只是基础的、表面的、朴素的知识而能触类旁通、视野开阔,成为“有文化、懂理论、会操作、能管理、有创新”的新一代厨师。本文就“质疑——探究”教学模式的创新作一初探。

一、“质疑——探究”教学模式的作用

心理学的有关研究表明,“质疑、设悬极易引起定向探究反射”,有了这种反射思维便随之产生。“质疑——探究”的新型教学模式就是要起到“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的作用,具体在教学过程中:

1.要求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及内容,研究教材吃透精神,运用“模块”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原理进行设置质疑,以问题的发现、探究和解决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造欲和主体意识,起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作用。

2.“质疑——探究”的新型教学模式,启发和鼓励了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经过收集资料、课堂演示,获得新知识,起到了培养学生创造性品质和创新能力的锻炼。

二、“质疑——探究”教学模式的过程

“质疑——探究”教学模式设计,一方面要遵循教学大纲提出的共同的基本要求和学科特点;另一方面要注意适当有弹性,以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个别差异,它是以质疑的发现、探究和解决来展开教学的,其过程如下:

1.创设质疑情景。根据教学发展需求创设对学生是真实的质疑情景。设置质疑情景要达到促使学生原有的知识与必须掌握的新知识发生激烈的冲突,使学生意识中的矛盾激化,从而产生质疑情景。

2.确定质疑问题。教师提供相关材料,并从情景中选出与当前密切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去解决,探究式学习的载体和核心是“质疑”,学习活动是围绕“质疑”展开的。因此确定的质疑问题应是学生感兴趣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解决的问题,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提炼教学内容中的某些方法要素,并在教学设计中予以渗透。教给学生具体的方法,让学生学会怎样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归纳出与学习目标直接有关的问题,从而体验科学方法的应用。如从“鱼圆下锅后下沉浮不起来”情景中引导学生确定加盐量的问题和鱼茸搅拌问题。

3.启发自主探究。根据确定质疑问题,每位学生自己独立思考,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一个质疑问题的时间,让学生有机会去思考、探索、发现、分析、解决问题。自主学习是探究学习的重要特征,教师不是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向学生提供分析、解决问题的相关线索和思路,如需要收集那类资料,从何处获取有关的信息资料等。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分析问题,并通过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尝试解决问题。如:菊花鱼块制作中出现鱼丝短、鱼丝扁、花纹不清的问题,教师没有直接解答,提示学生从学过的刀法和做过类似的菜肴去分析,斜刀剞时刀与原料的角度和鱼丝的长短有什么关系,直刀剞与斜刀剞的刀距大小和鱼丝的形态有什么关系;剞刀深度与原料的花纹清晰度有什么关系。从而引导学生去探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

4.相互合作学习。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就解决质疑问题的想法、观点、方案和过程进行讨论、交流。通过小组之间的互动交流,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其见,不同观点的冲突、碰撞、补充、修整,加深每一个学生对质疑问题的理解。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多向思维和创新热情,使他们在积极的互动中构建知识的意义。如菊花鱼块制作中出现鱼丝短、鱼丝扁、花纹不清的问题,学生通过查阅《中国烹饪》、《四川烹饪》、《东方美食》等资料,发表自己的观点。有的学生认为刀与原料的角度小、鱼丝长,角度大,鱼丝短;有的学生认为直刀剞与斜刀剞两者刀距一致时,鱼丝成方形,两者刀距不一样,出现鱼丝扁形;还有学生从剞刀的深度分析,剞的太深,原料切断,没有花纹,剞的太浅,花纹不清晰;还有的学生认为用菊花花刀可以制作松鼠桂鱼、珊瑚鱼。通过现场表演,验证他们的观点是否正确,这样学生可以学到更多的课外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5.质疑结论评价。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使思维从散发走向聚合,最终教师总结,得出解决质疑问题的方案,即正确的结论。同时对学生的参与意识,协作精神,分析问题的思路,知识的理解和认识水平及表达交流水平等进行多层面全方位的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

6.训练内化巩固。在学生形成正确的结论之后,紧扣教学目标,加强操作训练,使学生的新的知识得到及时的巩固,促进认知结构的内化,并形成一定的迁移能力,同时验证解决问题的方案是否正确、科学,使理论知识得到拓展延伸提高。

三、开展“质疑——探究”教学模式的效果

实践证明:“质疑——探究”教学模式符合烹饪专业学生好奇、大胆、敢于尝试的心理特点,深受学生的欢迎,同时为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己才能的自由空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创新欲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会寻找解决问题所需的信息、资料并不断提高思维能力;尝试用已有的烹饪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提高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所以,“质疑——探究”教学模式,在教学应用上取得了异常的效果。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质疑——探究”教学模式中,教师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把学习的时空还给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经历问题的提出、问题的分析、结论的获得和知识的应用等过程,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展,同时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成功感。

2.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质疑——探究”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开放性的学习环境,学生在开放的学习氛围中,通过自主地探究问题,寻找解决问题所需的信息、资料,学会用各种方法思考问题,尝试用学到知识加以综合运用,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使之在小组中相互交流,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实现了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变,提高了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3.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水平。“质疑——探究”教学模式活跃了课堂教学的气氛,课堂由过去“老师的课堂”变成“学生自己的课堂”,学生在积极的课堂环境下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刻苦训练,学生变“苦学”为“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生不仅巩固了专业思想也大大提高了操作技能水平。

4.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质疑——探究”的过程本身就是实践探索的过程,学生通过主动参与、自主探索,利用多种有效手段、途径去寻找信息,学会了整理和归纳信息,通过交流讨论,启发学生的思维,活跃了气氛,开阔了思路。提倡标新立异,发挥聪明才智,尝试应用已有的烹饪知识与经验,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第11篇

【关键词】创新思维;兴趣;探索

农村学生在上课之余在农忙时还必须在家庭中承担部分的劳动,因此我们的培养不仅仅是数学课堂更是农业劳作,增强学生爱动脑、肯动脑、想动脑的思想,这样及推广了新型的农业技术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根据农村教学的特点及学生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结合课堂教育特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1.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和爱好是最大的动力。”学生有了对数学思维的兴趣和爱好,就会“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去学习和思考。”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望,在教学中有目的地给学生设置一些“障碍”,然后启迪学生积极思维,大胆探索使“障碍”最终得到排除。这样不仅使学生能够尝试创造和胜利的喜悦,而且还能使学生始终保持旺盛的进取激情。例如:在讲“有理数的乘方”时,有这样一个故事:国际象棋起源于古代印度,有位聪明的大臣发明了国际象棋,献给了国王,国王从此迷上了下棋,相传国王要奖赏国际象棋的发明者,国王答应满足大臣的一个要求。大臣说:“就在这个棋盘上放一些米粒吧,第一格放1粒米,第2格放2粒米,第3个格放4粒米;然后是8粒、16粒、32粒……一直到64格。”“你真傻,就要这么一点米粒?”国王哈哈大笑。大臣说:“我就怕您的国库里没有这么多米!”你认为国王的国库里有这么多米吗?如果满足大臣的要求,国王的国库里至少要多少米粒?这个故事能强烈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启发学生进行新的探索。此案例利用典故发问,引起学生的好奇心,驱动学生积极思考,产生探究的欲望,学生兴趣十分浓厚,很快就进入了主动学习的状态。

恰当的问题设计,能成为引发学生思维火花的导火索,激起学生探索的热情。同时,问题的解决还可以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并使学生意识到:学习的过程其实充满着快乐,创新不再是高不可攀的事。

前不久我们学校开展了全校性的义务劳动,我们的任务是栽大蒜。在劳动开始时我们用大蒜实践了下上述的问题,在实践中同学们才真正知道了这数字的庞大。

在劳动过程中有很多同学说要吧大蒜正的放,要不会长不出来。也有部分同学说不需要,因此在劳动过程中我把他们分了两个组,去按照自己的想法做。劳动过后我们去了学校机房,让大家自己去寻找答案。同学们的积极性都很高,在这堂课外课上他们都学到了很多。

2. 丰富教学手段,畅通学生创新思维的渠道

2.1 巧妙设计问题,揭示思维过程。数学知识本身比较抽象,因此数学是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一个良好的工具。这就要求教师对数学知识进行加工,引导他们在活动中思考,这是培养学生创新的重要手段之一。从前有一个国王,国王有三个儿子。这三个王子都非常聪明,国王不知道选哪一个继承王位,后来终于想了一个办法。现在有5顶帽子,2顶黑色,3顶白色,国王把其中3顶分别戴在王子们头上。每一个王子都只能看到另外2个王子帽子的颜色,后来过了一会,三个王子都说自己头上的帽子是白色的。请问他们是怎么判断的?

如果有两个王子带的黑色、一个带白色、那么带白色帽子的看到另外两个王子的黑帽子 马上反应过来自己的白色。

如果有两个白色、一个黑色、那么带白色帽子的王子看到另外两个一黑一白,他就会想自己是白的还是黑的,然后一想如果自己是黑的。那就一共两顶黑的,另外带白帽子的王子早就反应过来了,所以自己带的是。

三个人都带白的时候,也只有这种情况,三个人都会迟疑。当迟疑一段时间,三个人就都知道戴的是白帽子。

这道题的关键词是:后来过了一会!很好的问题,很好的思维方式。

当时在课上我讲这道题时费了挺大劲的,但是效果不好。后来我们在课上进行了演示,取了五张纸,其中的两张画上圈,取三张贴在同学的背上。起初同学们还有些问题,但后来他们可以很快的判断出来了。其实这节课,给我也上了一课。实践性课程更加生动易懂,同学积极性很高。

2.2 给学生提供提问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猜想,激发创新思维。数学知识本身比较抽象,因此数学是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一个良好的工具。这就要求教师对数学知识进行加工,引导他们在活动中思考,这是培养学生创新的重要手段之一。小熊的妈妈生病了,为了能挣钱替妈妈治病,小熊每天天不亮就起床下河捕鱼,赶早市到菜场卖鱼。

一天,小熊刚摆好鱼摊,狐狸、黑狗和老狼就来了。小熊见有顾客光临,急忙招呼:“买鱼吗,我这鱼刚捕来的,新鲜着呢!”狐狸边翻弄着鱼边问:“这么新鲜的鱼,多少钱一千克?”小熊满脸堆笑:“便宜了,四元一千克。”老狼摇摇头:“我老了,牙齿不行了,我只想买点鱼身。”小熊面露难色:“我把鱼身卖给你,鱼头、鱼尾卖给谁呢? ”狐狸甩甩尾巴道:“是呀,这剩下的谁也不愿意买,不过,狼大叔牙不好,也只能吃点鱼肉。这样吧,我和黑狗牙好,咱俩一个买鱼头,一个买鱼尾,不就既帮了狼大叔,又帮了你熊老弟了吗?” 小熊一听直拍手,但仍有点迟疑:“好倒好,可价钱怎么定?”狐狸眼珠一转,答道:“鱼身2元1千克,鱼头、鱼尾各1元1千克,不正好是4元1千克吗?”小熊在地上用小棍儿画了画,然后一拍大腿:“好,就这么办!”四人一齐动手,不一会儿就把鱼头、鱼尾、鱼身分好了,小熊一过秤,鱼身35千克70元;鱼头15千克15元,鱼尾10千克10元。老狼、狐狸和黑狗提着鱼,飞快地跑到林子里,把鱼头鱼身鱼尾配好,重新平分了,……

第12篇

关键词:阴阳鱼太极图;天象图;玉器;三星堆地区;四川广汉

中图分类号: G1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6720539(2013)05000106

前不久,在成都一位收藏三星堆玉器的收藏者家中,我们看到了一件令人震惊的玉器,玉器的材料是用透闪石玉即通常所说的“龙溪玉”雕凿而成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此件玉器的发现,将彻底改变学界对“阴阳鱼太极图”起源的看法。此前,在广汉三星堆曾发现周文王后八卦与太极图的组合玉(石)器,此次我们报导的是“阴阳鱼太极图”与“天象图”的组合玉器。后一种组合,在中国历代的出土文物中也是从未报导过的,其深远的文化内涵还有待易学专家与天文学专家去解读。三星堆地区发现的阴阳鱼太极图、天象图、伏羲先天八卦和文王后天八卦等,再次证明了三星堆地区蕴含有大量中国史前时期的远古信息,应当引起中国考古界、历史界的重视。然而事与愿违,当人们不去研究新出现的事物时,往往会出现以无知或过时的成见为基础、以自大独尊为动力的唯心主义的态度去对新生事物进行错误否定,从而把真理当成谬误来对待,并坚持那种固有的错误观点。当一件正确的东西(事物)尚未被人们认识时,有时会出现正确与错误的颠倒关系,这是正常的。历史上的哥白尼事件就是一个例子。然而,某些学者还有一种心态:明明知道客观出现的事物是真理,又恐于自己的研究成果被新事物所否定而不敢面对现实,这是十分错误的。某些学者采取的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驼鸟政策,这种态度对国家、对个人及学术界都是有害的。

一、关于“阴阳鱼太极图”

“阴阳鱼太极图”是中国古代先人概括了阴阳易理来反映客观世界发生、发展变化规律的一种图式,至今形成了一种 “太极文化”。

关于“太极图”的来源有各种观点[1]:①“伏羲说”,②“纹饰说”,③“周易说”,④“绘画说”。据文献上记载,“世传太极图是出自宋代一位道士陈抟之手,也称“先天图”。另有文献[2]报导:现今为学者所引用的“阴阳鱼太极图”,是明朝一位学者赵为谦在他所写的《六书本义》中第一次公布的,当时它的名字又叫做“天地自然河图”。赵为谦在书中说:“此阴阳鱼太极图是在伏羲时代,龙龟从荥阳附近的黄河里出来,背负的就是此图”;又说:“此图就是人们传说的蔡元定(宋朝朱熹的学生)从四川一位隐士手中得到的图”。还有学者认为“太极图”是陈抟所绘。清朝初年,一位名叫胡渭的学者认为,陈抟将此图传给了种放,种放又传给了邵雍(宋朝人),邵雍的先天之学就是经过对此图的仔细研究之后演化而来的,等等。

“太极图”的来源众说纷纭,其实这些可能都是误传,真正“阴阳鱼太极图”是出自广汉三星堆,它与伏羲八卦关系密切。从图形学原理来看,此图两边黑白互相纠集的白为阳、黑为阴,表示阴、阳相互交替。这种“阴阳鱼太极图”包含着事物循环观念,有阴生阳、阳复生阴、阴复生阳、阳复生阴、循环往复之意。整个太极图外层是一个大圆,中间的反S是太极线,从几何学上讲就是两个相等的内切园的左右反相连接,阴阳鱼好像是永无休止在运动,欲上欲下,欲左欲右,寓意着在循环运动中是没有起点和终点,事物的发展是曲线前进的。

总之,“阴阳鱼太极图”有着深刻哲学寓意,是对宇宙万物的高度归纳。

二、太极、八卦、易经

在《太极图说解》中说:“者,无极而太极也”。此处的圆圈,代表“全体”。“全体”才是真理,对事物的认识必须把握全体,太极即是全体。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要从全局出发来认识,才能圆满、全面。太极图中“S”曲线表明任何事物的发展是曲线式的,不是直线型,直线中有曲线,曲线中有直线。

文献[3]中提到,“古时伏羲仰观天象发现了宇宙中的两个密码,即是阴和阳”。我们认为,所谓太极生两仪,即地球自转出现了白天和黑夜(阳和阴)。当地球绕太阳运动(公转)时产生了春、夏、秋、冬四季(四象)。由于自然界存在四季(四象),进而出现可以用八个元素来总结、归纳起来的自然现象,即天、地、水、火、风、雷(雨)、山(川)、泽(沼泽、湖泊、河流、大洋),等等,这就是所谓八卦(八种要素)。当我们观察地球在宇宙中的运动时(自转与公转),宇宙是无限大的,无边无际(数学上的无穷大),故而产生了无极(无穷大)的概念。无极即太极(大的不可想象),我们可以用一个圆的形状来概括它。白天和黑夜(阴与阳,即二仪),春、夏、秋、冬(四季,即四象),是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必然结果,如此循环往复,无始无终地运行。从天文学知识可知,在我们银河系之外,还存在着河外星系,太阳是银河系中的一个成员,地球又是围绕太阳旋转的,太阳距银河系中心为2.4万光年,而1光年约为9.46万亿km,可见宇宙之大是不可想象的。我国古代先人提出的太极概念对此做了高度概括,从而提出了八卦的理念。

由于有八卦的提出,自然而然地产生了《易经》,它是中国先人研究宇宙万物运动变化发展的一种解说,《易经》是从八卦引伸而来的。八卦中的乾卦即指天,坤卦即指地,离卦即指火(日),坎卦为水,震卦为雷,巽卦为风,艮卦为山(山脉、山川),兑卦为泽(河流、湖泊、大洋等)。任何人(中国的、外国的)无不生活在八卦之中。因此,人类社会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八卦。换言之,也就是可以用《易经》来解释世界上事物的发生、发展直至灭亡的一切规律。故而我们可以说,“太极”-“八卦”-“易经”是一脉相承的,是有机联系在一起的一整套完整理论体系,这套完整的理论体系是中国古代先人总结归纳起来的,是整个人类社会活动的思维方法的高度总结。不管世界事物现象怎么纷繁复杂,只要纳入“八卦-易经”的体系中去,都可以得到合理的解释。

时至今日,中国任何考古遗址中都不曾出土有太极-八卦实物,唯独只在广汉三星堆有,这件事的本身含义就值得深思,人们有什么理由去否定它呢?其实从我们所掌握的史料来讲,“阴阳鱼太极图”肯定不是陈抟首先绘制出来的,但是陈抟是四川人,他在中国道教史、哲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他在四川成都、峨眉、邛崃都停留过,对《周易》很有研究。自陈抟后,周敦颐,程氏兄弟(程颐,程颢)也对“周易”有研究,程氏兄弟乃周敦颐的学生。史载,二程父亲在汉州(即今广汉)当过官,二程随父入汉州。“一日游成都,见一老者在用竹片箍桶,且身旁放了一本《周易》,二人想看看并想与老人讨论,老者问二程是否想学此书(即《周易》)……”。据《宋史》记载,这位老者是蜀之隐居士(即隐士),此人到底来自何方不得而知。陈抟生于唐末宋初时代,而“阴阳鱼太极图”出现在远古时代的广汉三星堆古蜀国,两者在时间上是不吻合的。因此,“阴阳太极图”不可能是陈抟所绘,历史上的传说应当纠正。

在宋代,四川从事易学研究有69人,其易学著作约92部专著之多,但绝大多数已经散失。因此在中国历史上没有哪个朝代有如此多的人来研究易学,更没有大量的专著出现,故此人们常说“易学在蜀”。当我们再深入讨论,三星堆发现的周文王后天八卦,伏羲先天八卦和“阴阳鱼太极图”,并非偶然人为的事件。这为“易学在蜀”打下了物证基础。考古界不认可的原因是:“不是考古出土的,是民间收藏的”,故而不去重视它。此种发现对于改写易学研究的历史,有着深远的意义。“易蜀”是有充足根据的,因为有实物为证。

三、阴阳鱼太极图与天象图的组合实物描述 上述二种图同时雕刻在一块八边形的玉版上,其规格是50cm×50cm,其中长边44.5cm,短边3cm,厚度3cm,“阴阳鱼太极图”直径44cm,鱼眼直径5cm,方形玉板边宽3cm,边部雕刻有回形纹,太极图与长边相切,在短边处阴刻了四个人头像(图1,图2)。二位古蜀国人席地而座,好像是在“下棋”,其实可能是在推演天象,方形玉板反面刻有一圆形(直径18cm)的深槽,玉板就放在上为30cm、下为40cm的圆柱体形之上(图3)。为了更好地突出“阴阳鱼太极图”,我们特意将它从玉板上的“天象图”临摹出来(图4)。从临摹出来的阴阳鱼太极图可以看出,鱼的“眼睛”也正好是“天象图”的某一个位置。眼睛与眼睛之间的中心距离是22cm。

图1 古蜀人在“棋盘”上对奕,棋盘八边形,规格是50×50cm,长边44.5cm,短边3cm,太极图直径44cm,鱼眼直径5cm。“下棋”的蜀人在身神凝聚地“操盘”,神采奕奕,而“棋子”并不是“车”、“马”、“炮”等,而是一些“鸟”、“牛头”、“龙”等,“棋子”是我们随意放的

图2 这是太极图与天象图重合在一起的图,太极图的鱼眼,也是天象图中的某一个“结点”位置,她扮演着天象图中某种含义的内容图3 雕刻有“阴阳鱼太极图”和“天象图”的玉板就放在此空心的圆柱体上

图4 这是随机拍摄的太极图与天象图组合在一起的局部照片。此图中的下方“鱼眼”与图2中右下方的玉板上“鱼眼”位置是一致的。“棋子”上的图形有的是动物头像(如鸟),有的像葫芦的切面形状,有的像太极图中鱼眼的形状,“棋子”是我们随意放的

两个“鱼眼”用双线条连接着不同形状的动物头像,如虎、鸟、狗、龙、鸡、羊以及星星、大刀,等等。“鱼眼”与它们之间的距离不等,所以线条有长有短。而且,动物头像之间的距离也不相同。这些线条的长短是否意味着在某一时期的天象位置,而且此位置说明日、月、星、辰是处于运动状态的。其中原因在于,我们见到在一批大的玉壁(直径80cm~110cm不等)上所见到天象的位置也不同(待发表)。

古蜀人在推演天象时所用的“棋子”目前收集到的共15枚,每枚直径4.5cm,厚度1.8cm,正面是动物的头像。例如,牛、鸟、龙、鱼、鸡、狗以及“眼”、“水滴”、“葫芦”,等等(图4,5,6),反面则全部是太极图(图7)。

图5 这是“棋子”上另外一些浮雕的动物头像与其他不知名物体的图像,“棋子”是我们随意放的

图6 这是“棋子”上牛头和鸡头等的浮雕图像,“棋子”是我们随意放的图7 这是每一个“棋子”反面的“太极图”,“棋子”是我们随意放的四、关于阴阳太极图与天象图的意义考究

关于“阴阳鱼太极图”,历史书中有不同的说法。如文献[2]中说,明朝初年,图8 古蜀人在聚精会神地“下棋”,“棋子”是我们随意放的一个名叫赵为谦的学者在他的《六书本义》中第一次公布了“阴阳鱼太极图”,当时又称之为“天地自然河图”。又有文献说,宋朝一位名叫陈抟的道士(音团tuán)首次公布了“阴阳鱼太极图”和“河图”,等等。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在中国历史上,被历史学家讹传编造的故事还少吗?例如,“指南针”是在春秋战国出现的,音乐、舞蹈是在商王朝出现,铁器也是在战国出现的,妇好墓发现了新疆和田玉(是不是来自和田值得怀疑)做的玉器。因此商王朝要不惜代价,长途跋涉派兵去远征当时的和田部落取得(占有)和田玉;三星堆出现的大量金器,有人说是从西亚传来的,一位“专家”还确切地论证在西亚某地发现了金器,向东传到甘肃礼县,再向东传到了三星堆,这不是十分荒唐吗?北京某著名大学的一位考古专家说,三星堆的巨大青铜立人(双手弯曲)手中拿的是象牙,因为象牙的弯曲度正好与手的姿式一致,这不是明显在编故事吗?另有一位“著名”学者说,三星堆古蜀国人是西亚闪族人的后代,又说商朝的文化有埃及的色彩,北京某著名大学的一位研究宗教的教授看了三星堆玉(石)器之后,大言不讳地说:“三星堆文化是古印度的雅利安吠陀文明克隆来的”,等等,这些都是受“中国文化西来说”的影响。

图9 古蜀人盘腿席地而座在凝思如何下下一步“棋”,其穿载衣服花纹清晰可见

图10 坐地“下棋”的古蜀人的背后图

当人们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地时,是因为之前已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证据,才敢于和旧的思想进行较量,但总有一些眼光短浅的人出来说三道四。因为这些说三道四的人手中没有实物(或者看的太少),有的学者根本未到过三星堆更谈不上去研究三星堆的文化,而大肆发表“论文”和“专著”。他们生怕自己以往所学习到的知识被新发现的事物所否定,故而到处设立“防火墙”。但是新生事物终将会冲破旧有的顽固势力被具有开拓思想的学者所接受,这就是规律。“真理往往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什么叫创新?正如已故科学家钱学森所说:“所谓创新,就是敢于研究前人没有研究过的东西……”,在现今中国的考古界,把“黄河文明”的“旗帜”死扛着不放,死抱着“以我为中心,唯我独尊”的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旧观点不放,这是十分错误的,历史将会做出正确的判断。

我们多年前就已经指出:三星堆文化是向外传播的[4]。阴阳鱼太极图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就目前所知,阴阳鱼太极图标志不但在中国(佛教界)而且在国外也有传播。例如,“玻尔勋章”图案、美国的ENIA商标图案、安哥拉空军机徽图案、韩国国旗图案(包含有四个卦位)、蒙古国国旗图案、新加坡空军机徽图案、墨西哥传统医学会的会徽图案,等等,都有太极图的标志。在玛雅文化的历法中,有一种叫做“卓金历”(或译为泽尔科金历)中所使用的符号与我们的阴阳鱼太极图非常相似[5]。这充分说明太极思想的影响已遍及全球。

太极图现象大到宇宙空间,小到原子内部结构(电子云旋转)无处不在。这个图已经深入世界人民的心目之中,我们有什么理由说中国文化是由西方传入中国的呢?我们应当大力宣传中国本土的传统文化,抵制西方的颓废消极文化,只有这样,才能使年青人树立起正确的爱国主义思想,使本民族的文化扎根于人们的思想深处。

阴阳鱼太极图在四川的发现,再次证明在四川的阆中(那是伏羲氏的母亲华胥氏的家乡,华胥怀孕伏羲于此)――广汉三星堆(该地区玉器中发现有大量伏羲氏风姓标志)――盐亭(黄帝的原配夫人嫘祖的家乡,黄帝与她成婚在盐亭)蕴藏着大量远古信息,这里应当是中华文明的源头,值得史学界、考古界探究。阴阳鱼太极图与天象图组合在一起,给人们提出一个重大谜题,是谁把天象图的知识传授给当时的古蜀国人?又是谁把太极图与天象图有机地组合起来?为什么太极图中的“S”形曲线与圆的切线交角与地球的公转轨道平面和自转轨道平面的交角(23°27′)如此接近?难道真的有更智慧的“神仙”在指点古蜀国人吗?这些疑问有待后续逐渐揭开。文中不妥之处,还请国内外专家指正。

参考文献:

[1]明赐东.太极图揭秘[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

[2]金良年.中国神秘文化[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94.

[3]杨复峻.大昊伏羲 中国远古文明(上)[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