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重型机械论文

重型机械论文

时间:2023-01-20 13:52:09

重型机械论文

重型机械论文范文1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11-0024-02

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主要职能之一,而培养高质量的人才是高等学校任务的核心。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多元化社会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要培养学术精英,还要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民办高校以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为己任,把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外相关学者开展了民办高校相关的研究工作(国外研究指国外同类私立大学)。国外针对人才培养模式及人才培养质量问题的研究文献相对较少,研究成果主要涉及私立教育的社会影响及师资管理体制、培训体制和教师个人发展方面的研究,如美国私立教育专家James[1]指出政府资助私立教育将有利于扩大私立教育的在校生规模。Philip Altbach[2]提出私立高等教育对于诸如质量、公平、新的学习模式,尤其是入学机会问题有重要的影响。John Thompson提出组织文化的塑造和团队精神建设是增强教师对高校认同感的解决方案之一。Robert Holland分析了教师压力的来源,并指出要增加奖励的机会,鼓励沟通,建立合作和理解的人际关系。[3]

近年来,我国进一步强化了质量是高等学校生命线的意识,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加快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4]。国内学者针对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问题进行了研究:刘亮军[5]提出以“职业能力为主线”实施人才培养改革创新,提出职业能力本位的人才培养观。秦小刚[6]指出:人才培养模式不科学导致用人单位的满意程度与人才培养目标的期望值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高伟云[7]提出民办高校的质量是其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张蔚文、陈世文等[8]通过分析广东培正学院的课程体系进而构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夏元[9]以上海杉达学院为例,通过分析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和特点,提出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思路。徐绪卿、周朝成[10]认为课程体系改革是实现民办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知识框架体系,并提出课程改革是民办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核心。

上述研究成果表明:人才培养模式决定了人才培养质量,因此,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优化是提高民办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首要问题。

二、开展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教学体系构建研究的重要性

我国于1999年实行了大规模的高校扩招政策,从此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逐步扩大,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在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影响下,民办高校也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尤其是2003年9月《民办教育促进法》正式实施后,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得到了长足发展。截至2011年5月23日,我国民办普通高校达到386所[5],占国内普通高校总数的30%左右。目前,民办高校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的增长点,在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向大众化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与此同时,人才培养质量问题也日渐凸显。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民办高校如何利用灵活的办学体制培养高质量的适合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对口人才,成为当前民办高校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在中国民办教育面临机遇和挑战的新形势下,针对民办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教学体系构建开展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三、改革与优化民办机械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1.指导思想

根据本校坚持内涵建设、以现代职教理念办应用型大学的指导思想,将机械类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结合本院实际,沿着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思路,强化个性发展,教学重点在于思维能力、动手操作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加大实践教学力度,不断改革和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2.培养目标及基本要求

(1)培养目标。机械类应用型人才主要培养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机械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自动控制基础理论知识和能力,能在现代机械、材料和机电一体化产品及自动化领域内从事设计与制造、科技开发、实验研究、应用技术研究、运营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2)基本要求。机械类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机械设计与制造的基础理论,学习数控技术、电工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等基础知识,受到现代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

机械类毕业生应有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人文素养和较好的语言文字表达、人际沟通、组织协调等能力;掌握专业相关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机械制图、力学、电工与电子技术、机械设计、机械制造、自动控制、数控技术等,具有本专业必需的机械制图及计算机绘图和应用能力,具有熟练进行机械产品工艺规程的编制能力;具备本专业必需的机械产品设计、制造工艺设计、机械加工设备的操作和维护等能力;具有较强的应用现代机械制造技术及设备的能力;具有初步的科技研究、科技开发及生产组织管理能力;同时通过1-2项相关的专业从业资格认证。

3.机械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应用型人才培养,关键在于培养模式和教学体系。同时要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积极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变单纯传授知识的“应试”教育为提高实践动手能力的“素质”教育。

(1)营造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良好氛围。本院在借鉴国内外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优良模式和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开展科技讲坛、专家开讲等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并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应用精神,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以及应用实践动手能力,鼓励学生发明创造。同时,专业教师要自觉地培养自身的应用能力,并反映到教学工作中来,切实将应用型人才培养落到实处。

(2)优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成才环境。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本院在机械类专业安排一定的集中实践性教学环节,如,金工实习、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机械制造装备课程设计、现代制造技术综合实训、企业综合性实习,毕业设计与毕业实习等。以上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实施,依赖于学校的专业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以及企业、科研院所等校外的教育基地。开放性的实验室为大学生开展课外科技活动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因此,开放实验室,不断加强校内外应用型教育基地的建设,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一条有效途径。

本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原则,结合学校实际,逐步确定机械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为:加强基础,拓宽专业,整合课程内容,强化实践能力与素质培养,面向工程综合应用和适应社会人才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四、构建机械类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

1.教学内容设计

依据机械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开设专业导论、机械制图、力学、机械工程材料、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电工与电子技术、金属切削技术、机械制造工艺学、机械制造技术、数控技术等主干课程。如专业导论主要讲授本专业的方向、培养目标、基本要求、课程设置以及课程之间衔接情况,本专业的知识结构,主干课程的研究内容,本学科发展史、重大事件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入学初期,对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与基本要求,本专业的课程设置、主干课程以及所涉及的研究领域、本专业的特点与学习方法等有一个初步认识,以项目为切入点,引导学生稳固专业思想,提高学习兴趣与动力,以正确的学习态度与学习方法进行学习。

根据机械类应用型人才培养基本要求,改革与优化各科教学大纲,选择或编写合适教材。应用型人才培养有别于研究性教学,教材选择要重基础、突出应用性,重点为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服务,强化应用性部分内容,弱化理论性较强的知识内容。

2.教学方法设计

在教学方法上,以启发式教学替代灌输式教学。只有教师在教学方式的大胆改革,才能为学生创造宽松的学习空间,学生敢想也敢问,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与看法,达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重点推广实施以下三种教学方法:

(1)实物模型教学。将机械设备零部件或模型引进教学课堂,进行直观形象化教学,加强学生的印象。如在机械制图教学过程中,实物模型的应用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视图能力,逐步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2)工程现场教学。理论课堂进实习实训基地,将理论教学中抽象性和经验性的知识以实物、实体的形式展示给学生,现场讲解,使学生直观印象上接受,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机械设计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了解实体或模型结构并动手操作,可以加深对机械理论的认识,变被动填入为主动接受学习。

(3)实践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加强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由理论到实践的实习机会,理论课程主讲教师带队,同时注重学生自我设计及实践内容的应用。培养学生综合利用所学基础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操作能力。

3.教学结果评价

机械类应用型人才是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的基础理论知识与应用能力,具有较强的应用现代机械制造技术及设备的能力,能够从事机械设计、制造、自动控制、机电一体化及管理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因此,教学考核方式的改革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又一关键。通过考核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增强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技竞赛、社会实践等各种形式的应用活动。

五、结语

本文以民办机械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为例探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及其质量问题,总结了民办高校的办学特征及机械类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为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体系构建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詹姆斯.教育责任在公私中直接的划分.教育经济学国家百科全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Philip G.Altbach,Liz Reisberg and Laura E.Rumbley.Trends in Global Higher Education:Tracking an Academic Revolution[J].A Report Prepared for the UNESCO 2009 World Conference on Higher Education,2009:79-80.

[3]韩莉.我国民办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研究――从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角度[D].开封:河南大学,2011:4-5.

[4].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EB/OL].http:///ldhd/ 2011-04/24/content_1851436.htm,2011-04-24.

[5]刘亮军.地方民办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河南教育(高校版),2011,(12):3-4.

[6]秦小刚.民办本科高校科学发展的新途径研究[J].许昌学院学报,2011,30(2):156.

[7]高伟云.质量特色创新: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的保证[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8]张蔚文,陈世文,等.民办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可持续发展[J].学术论丛,2008,(52).

重型机械论文范文2

一地方院校机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当今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极大地丰富了机械学科的内涵,使传统的机械学科与其他学科如信息学科、材料学科、管理学科和人文学科的边界越来越模糊,相互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为此,机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需要进行全面改革。为了切实了解现代社会发展对机械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情况,以便有针对性地确定机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针对用人单位就机械专业改革进行了调研,并对全国部分院校的人才培养改革经验进行了分析与总结。

机械专业高等教育的首要目的是为企、事业单位输送高素质的人才,以适应现代社会的迅速发展对人才知识、素质、能力日益增长的需求。针对企、事业单位(领导和管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可以较为准确地把握用人单位对机械专业人才知识和能力结构的实际需求。主要调查项目包括:(1)用人单位今后对各学历层次人才可能的需求情况;(2)用人单位目前最急需的人才类型;(3)现在及未来机械专业本科生最需加强的专业知识;(4)现阶段机械专业本科毕业生最需加强的能力。

调查结果显示,用人单位对所需人才的学历层次按照专科、本科、研究生(含硕士、博士)统计,比例分别为16.6%、68.3%、15.1%;对最急需的人才类型按照经营管理型、工程技术型、创新应用型统计,比例分别为10.1%、29.6%、61.3%;该专业本科生最需加强的专业知识占前三位的分别是计算机类35.3%、机械设计理论及方法28.5%、现代制造技术15.6%;该专业本科生最需加强的能力占前三位的分别是动手及创新能力39.3%、组织管理能力28%、语言表达能力17.4%。总体来看,机械专业毕业生的社会需求主要集中在本科层次,要求学生具有系统的专业知识及创新实践能力。为了适应我国经济发展需要,特别是满足山东省及周边地区企事业单位对高层次、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机械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确定为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素质和社会科学基础,掌握先进的机械设计制造技术、机电装备设计制造和管理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数控技术、计算机与信息应用技术,具备较强技术应用和技术开发能力,能在现代机电企业从事产品设计、制造、技术开发、生产组织和管理等工作,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地方院校机械专业人才培养层次定位

我国的高等学校分为研究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三大类[6]。研究型高校主要以研究生教育为主,培养以技术创新研究和基础理论原创性研究为主的创新型人才;教学研究型高校兼有本科及研究生教育,其中研究生教育占较大比重,主要培养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和技术创新人才;教学型高校分技术应用教学型和技能教学型两种,技术应用教学型以本科教育为主,培养以技术应用研究为主的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而技能教学型高校则主要培养在第一线从事生产、服务和管理的各类技能型人才。

作为地方院校,立足区域经济,在充分考虑区域经济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及学校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德州学院机械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于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机械专业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主要从事机械工程与自动化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及经营销售等方面的工作。基于此定位,机械专业本科教育要从工程技术性的角度确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改革,在注重理论基础知识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机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整改革

为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本次机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整改革以专业的适应性及学生的实践能力为重心。为了适应市场需要,增强专业社会适应性以及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学生获得在一定行业范围内的职业迁移能力,适当的对专业方向进行了调整,在一个专业基础上设置机械CAD、机电控制技术和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三个方向,同时增加实践教学学时,改革实践教学方法和手段,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精神,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突出应用型人才教育特色。

(一)课程体系的调整及课程优化整合

高等教育中合理地设置课程体系是整体优化知识结构的关键环节,是实现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7]。在多年实践的基础上,机械专业设置模块化课程体系,分为公共必修课模块、专业必修课模块、专业选修课模块和公共选修课模块。

公共必修课模块使学生具备了必要的人文素质能力。专业必修课模块构成了机械专业的知识体系,使学生具有了机械专业的基本知识结构,为学生继续深造和进行机械方面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公共必修课模块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式与政策、大学英语及计算机基础等课程。专业必修课由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两个模块组成,其中,专业基础课包括高等数学、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大学物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电工技术、机械原理及机械设计等;专业课包括机械工程材料、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液压与气动技术、机械控制工程基础、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及机械测试技术基础等课程。教学计划中,第一到第六学期完成公共必修课模块和专业必修课模块的学习。

专业选修课模块和公共选修课模块是具有职业背景的柔性模块,其课程设置可根据本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对不同类型创新性、应用型人才的客观需求,及时调整,不断更新。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在专业选修课原有专业限选课基础上增设了机械设计及自动化和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两个模块,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选择。其中,专业限选课包括PLC原理及应用、计算机辅助绘图、专业英语及数控技术;机械设计及自动化模块包括三维实体设计、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机械创新设计、计算机辅助模具设计及机器人技术;机械制造及自动化包括机电设备故障与维护、CAM软件应用基础、数控编程技术、数控机床电气控制及特种加工。教学计划中,第七学期进行职业教育模块的学习。

为了使学生建立系统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创新思维,机械专业对原有部分课程进行了优化整合,适当的减少理论课时数,为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与强化留出空间。如增设了计算机辅助绘图、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专业英语等课程。同时将金属切削机床、切削原理与刀具两门课的内容融于《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中。根据实际需要,将《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由72学时压缩到54学时。

(二)实践教学体系的调整及改革

工程技术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实践教学体系中,而实践教学体系主要包括实验教学、专业课程设计、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环节。其中专业课程设计仍然按照传统,在相应专业课程结束后校内集中安排,本次主要在实验教学、实习及毕业论文(设计)两方面的实践教学进行了调整及改革。

1实验教学的调整及改革

实验教学是机械类本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促进学生全面系统的掌握和深化理论知识[8-9]。因此,开好实验课对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对理论的感性认识十分重要。

目前机械专业实验课课时偏少,受实验课时的限制,实验内容以验证性居多,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鉴于以上问题,实验教学主要进行了三方面的改革。第一,通过理论课程的优化整合,增加实验课课时,提高设计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的数量及比例。如表1所示,机械工程材料、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控制工程基础、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及机械测试技术基础等课程的实验课时都增加到12学时,同时,设计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所占比例明显提高。第二,开放实验室。除传统的实践教学外,机械专业利用学校现有的实验设备和条件,在校内建立实践基地,将现有的专业实验室,例如机械设计实验室、机械创新实验室、材料热处理实验室、机床实验室等,在完成实验教学任务的情况下对学生开放。对于基础性实验,实验室在任意时间均对学生开放,在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安排下,学生可自主进行;而对于设计性或综合性实验,学生应提前写出实验方案和步骤,经老师审核通过后方可进行实验。第三,建立创新实验室。利用实验室的闲置设备开设创新实验室,由机械创新学会的学生进行自主管理,学生可自行设计完成实验及发明,老师进行定期指导。通过不断地实践锻炼,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为培养优秀的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2实习及毕业论文(设计)的调整及改革

机械专业实习种类较多,主要包括认识实习、金工实习、生产实习及毕业实习。由于受实习条件的限制,实习人数众多但专业实习指导的师资明显不足,实习质量难以得到保证,针对这一情况,机械专业主要进行了两方面的改革。第一,采取校企联合的措施。一方面聘请对口企业的高级工程人员或退休技术工人担任实习的指导教师,解决师资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建立校外实习基地。机械专业先后与格瑞德集团山东德通实业有限公司、山东华宇电力材料有限公司、德州天宇汽车电子有限公司、德银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山东中大空调集团和德州中泰工控有限公司等企业签署了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协议,学生的认识实习、金工实习、生产实习及毕业实习均可在校外实习基地进行。校外实习基地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校内实习资源的不足。第二,采取多层次实习方案,着重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具体地说,由第三学期一周的认识实习到第四学期两周的金工实习,由第七学期七周的专业方向实习到第八学期八周的毕业实习,使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毕业后能很快适应工程技术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机械专业改革后的毕业论文(设计)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选题来源于实习或就业的工厂,联合工厂技术人员攻克难题,完成论文(设计);另一种是学生分组后自主选题,自拟题目,完成实物。

四改革效果

学生就业和大赛实践对学校的教学效果具有检验和反馈作用[10]。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过程中,德州学院机械专业不仅保证了理论和实践教学的教学质量,而且强化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近两年来,学生一次就业率均在98%以上,2010级学生2011、2012两年在省级以上各类大学生创新活动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其中国家特等奖1项,一等奖8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6项,山东省特等奖6项、一等奖18项、二等奖23项、三等奖19项。作为地方院校,德州学院将继续进行机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着力培养能够切实在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作用的具有宽厚的理论基础、系统的专业知识以及实践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更好的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王会.地方院校机械专业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J].黑龙江教育,2010(1):50-51.

[2]王妍.基于校企合作的机械类高技能人才培养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0(23):189-190.

[3]时铭显.面向21世纪的美国工程教育改革[EB/OL]. http:///20030113/3075759_2.shtml

[4]刁其君.加强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10-12.

[5]贺廉云.自动化专业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25(7):142-145.

[6]杜彦良,江舒.不同类型高等学校定位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思考[N].中国教育报,2004-07-09.

[7]吴云助.地方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9(5):48-49.

[8]宋义林,刘新力,彭景云.面向机械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验室开放教学模式研究[J].硅谷,2009(9): 133-138.

重型机械论文范文3

论文摘要: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和重要标志。随着农村集体经济的退化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农民私人为投资主体的农业机械化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快速推动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研究表明,土地经营规模、农民收入、农业机械价格水平、农业劳动力转移、政策变化等因素对农业机械化产生重要影响,对现阶段的促进政策有重要启示。

一、导言

现代农业的重要内涵就是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提高机械化水平,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中国政府已经将发展农业机械化列入国家支持政策,提出走符合国情的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近几年来,有关学者从经济学的角度对如何发展农业机械化开展了多角度的研究,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政策理论支撑。

(一)农业机械化与农业制度的历史变迁

中国的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是从建国后开始的,伴随着制度变迁发生了重大波折。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以市场需求机制为基本特征,农业机械作为商品进入了流通领域,个体农民拥有和经营农机数量迅猛增长,为农业机械化发展注入了活力。当改革的设计目标还远远没有定位在市场经济体制上时,农民发展农业机械化的一系列实践清晰地走在市场化道路上,承包制中的农机户是最早的市场活动主体,农机经营服务一经诞生即按市场机制运作,自买自用的小农经济的生产经营方式和理念已被打破,初步形成了以获取最大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个体私有私营农机为主导的历史时期。农民成为农机投资与经营的主体。

(二)农业机械的功用

农业机械是在农业生产中代替人力和畜力来进行农业耕作的现代化装备,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大大降低了传统农业的劳动强度,越来越被人们接受。另外,农业机械在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方面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现在的购机者主要将农业机械作为资本品投资购置,用于提供作业服务来获取收入,增收致富。另外,农机的购置还满足了购机户自身的生产、生活需求,如完成自己的农田作业,甚至将运输机械还作为交通工具使用,成为生活水平的一种体现。从一定意义上讲,农业机械在农民中所拥有和使用的程度已成为农民致富、实现小康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和手段。这些都说明了农业机械在我国具有多功能性这样一个独特的特点。

(三)与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之间的关系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业机械化的相关性颇有争议。有的学者认为,农村剩余劳动的转移促进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如集体经济发展水平、原有农用机械化水平、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程度等因素影响了农机的户有户营发展水平(陈升,1986)。杨敏丽等学者进行的实证分析发现,农业机械化水平与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显著相关,农机化作业水平每提高1个百分点,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下降约1个百分点(杨敏丽,2003)。祝华军利用农机净值建立估计模型得出了农业劳动力转移数量同农业劳均农机净值和劳均耕地面积呈显著的正相关性的结论,即农业从业人员人均农机净值增加1元,则全国将有11万农业劳动力被农业机械替代出来(祝华军,2005)。二者之间的关系如何,本文将进行分析。

二、样本数据的选取与变量设置

(一)数据资料的选取

在样本指标选取上按照全面性、简洁性、可操作性原则,参阅国内相关农业机械化与经济发展的文献,选取全国时间序列数据建立模型,选取时段为1983~2006年。这是因为安徽凤阳地区极少数生产队从1978年年底开始试验的家庭承包责任制在我国农村的大范围推行是逐步实现的。1980年1月。全国只有1.0%的村庄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1980年12月为14.4%,到1983年底,97.7%的村庄实行了家庭承包责任制(林毅夫。1988),因此,本文认为1983年是我国新时期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时间分界点。

本文数据均取自历年《全国农业机械化统计年报》、《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农业统计年鉴》,并进行适当处理,其中,2006年的全国农业机械总动力是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提供的统计数。同时,本文认为在这个时期以1996年为分界时点,我国的农业机械化发展受到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家支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方式和政策进行重大调整和改革的影响,本文也有意考察这个政策变化的影响。

(二)变量设置

本文在度量影响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因素时,选取了劳均土地经营规模、农民可支配纯收入、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劳动力转移比率、农业机械产品价格、政策变化等指标作为解释变量。

1被解释变量——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本文关注的是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这一概念,对其测算是一个关键,农业部根据耕整地、播种和栽植、收获、粮食、植保和灌溉机械化程度计算农业机械化综合作业水平,学术界通常取前三项作业机械化程度,按其权重其平均值,但是,这种方法误差很大,业界学者也有不同的看法,计算也颇复杂。考虑到在我国不同地区不同作物的生产环节差异太大,对机械化要求不同,在此不直接测算各项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而是采用亩均农业机械总动力(PAM)的高低来反映农机化发展状况,其高低可以直接测度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这里不考虑农业机械从事非农生产和用于农民生活中的比重,而假定本文所界定范围的农业机械从事的都是农业生产活动。

2解释变量。农业机械的使用目的直接决定其发展的一些因素选择。改革开放前,农业机械以规模经济技术因素投入。主要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降低劳动强度,影响其增加的因素显然不同于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以后,农业成为一般的资本品,私人投资成为主体,投资的目的主要是从事农机作业服务,获得收益,增加收入,而农民使用农业机械的目的是降低农业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生活舒适性。因而,农民的收入等个体因素均会对农业机械投资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这里设定农机作业价格、作业成本以及单位面积作业收入不变,综合影响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要因素,本文在计量分析中考虑以下几个:

(1)农户的土地经营规模。本文以农业从业人员的劳均经营耕地面积(PFL)来反映农户的土地经营规模。据有些研究和作者的调查表明,地块平均大小(即耕地细碎化程度)比该指标还要小,更适合用在此处分析,但是系统的统计资料并不完整,无法使用,因此,本文借PFL来反映土地经营规模,规模越大,越能充分发挥农机作业的规模效应,降低单位作业成本、地块间转移成本和交易成本。从农业机械发展的总量上看,一些学者预计的由于受到户营耕地细碎化对农业机械化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似乎并没有出现,其中原因值得研究,难道在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可以背离基本的技术和经济方面的“自然规律”?

(2)农民受教育水平。本文使用农民人均接受教育年限(PFE)反映受教育程度。农民接受教育时间越长,对新技术和信息了解越多,掌握越快,更易于推行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装备,会促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3)农民人均纯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RPFI)的提高,使农民生活条件改善的主要经济指标,生活舒适程度的提高创造了对农业机械技术的需求,推动着农机作业服务的市场空间不断扩大,带动了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农民更加有经济能力投资购置农业机械来开展服务,获得过多的收入。

(4)农业机械产品价格。这里取机械化农具定基价格指数(FIP)来反映其影响,该指数越高,农民增加农业机械投资的可能性会越少。

(5)劳动力转移数量。农业劳动力转移越多,对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推力越大,本文采用农村劳动力转移率(RLT)来考察其对农业机械化的影响。

(6)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文中采用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CAP),即第一产业产值占GDP的相对比重与农业劳动力占社会所有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之间的比例这一相对数值来比较研究农业劳动报酬的差别。同时,对其与农业机械化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检验。

(7)有关政策的变化。虽然1983年后农业机械的生产和销售取消了计划经济下的调拨配给制度,并已按照市场化运行,但是农业机械作业所需的柴油、生产所需的钢材等原材料还维持着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价格双轨制状态,因此,该时期内对农业机械化的支持还维持以物资调拨、平价供应隐性补贴的形式。补贴数据与力度无法按照经济指标来获取统计数据。而市场化改革后,国家对农业机械化的支持以财政资金为主但资金分散杂乱,本文认为,此研究期间的国家支持农业机械化的力度不变,本文以1995年为界线设立政策变化虚拟变量(D1)进行检验。

除上述因素外,农业机械化发展还受到国家总体经济发展速度和技术进步率的影响。如GDP的增加,改善了农业机械生产和作业的社会经济环境,有利于政府采取支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政策,考虑到与农民人均收入的高度线性相关性,这里仅以RPFI变量进行考察,以避免引进严重的多重共线;国家整体水平的技术进步特别是制造业的技术进步使更多品种型号和更高质量的农业机械得以设计生产,农业生产的需求得以满足,推动农业机械化发展,由于农业机械研发方面的投人数据如R&D投入强度没有相关历史统计对比,而且基础理论研究对农业机械化的影响滞后期难以量化,故本文对这些综合因素的影响归入随机误差项。三、模型构建与分析

(一)模型构建

本研究使用全国时间序列数据进行计量分析,以探究以上解释变量因素可能对农业机械化造成的各种影响及其水平,以及它们中间可能存在的其他关系。首先对亩均耕地拥有农业机械动力(PAM)和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CAP)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经过取滞后期m=1,2,6分别检验,可以看出,PAM不是引起CAP变化的Granger原因,但是,CAP是引起PAM变化的Granger原因,因此,回归方程的解释变量中不宜排除CAP。本文采用了普通多元线性单方程形式进行回归分析。

(二)估计结果

本文使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对模型进行估计,并使用Newey-West异方差自相关一致协方差方法校正参数估计值的标准差,结果如表3所示,模型拟合程度较好。除了农民人均接受教育年限(PFE)和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cAP)这两个变量外,其他变量都达到了1%和5%的显著水平。但是,农民人均耕地面积(PFL)这一变量的符号与预期并不一致。

对模型估计的具体结果分析如下:

1从模型估计结果可以看出,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受到农民人均纯收入(RPFI)和农业劳动力转移比例(RLT)的显著影响,且都有正向影响关系,影响方向与理论预期一致。农民收入提高了,一方面代表着农民生活水平上的提高。农民租用农业机械代替人工完成部分农田劳动的愿望也会随之增强,而且也更具有经济的负担能力;另一方面,农民收入的提高使的农民有经济能力购置更多的农业机械为自己农业生产、日常生活和开展对外作业服务赚取更多收入。而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数量越多,意味着在相对稳定耕地上从事生产的劳动力越少,越需要更多的农业机械来完成更多的农业生产环节,推动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2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还受到农业机械销售价格水平的影响。从总体上来讲,机械价格越高,租用农业机械的价格也会高,相对收入较低的农民对其反应越敏感,会较少购置和租用农业机械,这也符合一般的经济规律。因此,价格水平(FIP)对农业机械化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这与理论预期也相一致。

3从理论和经验认识上看,农民文化水平(PFE)越高,越容易接受新事物、新技术,有利于购置和使用先进的农业机械,但从估计结果看,这一影响不很显著;同样不很显著的还有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CAP),理论认为该指标越大意味着农业生产给农民带来的收益会越高。农民从种地中获得的收入比例越高,会从根本上鼓励农民购置和使用农业机械,但估计结果仅在10%的水平显著。

4农民人均耕地面积(PFL)对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构成显著的负向影响,这是与理论预期方向不相一致的一个变量,也与众多学者一致认为的耕地细碎化不利于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观点似乎矛盾。但就我国农村现阶段的具体发展状况和农业机械功用而言,这一结果具有现实性。因为农民购置农业机械一方面为他人提供作业服务增加收入,另一方面。大量的小型农业机械,如小四轮拖拉机、农用三轮车等主要是农民自购自用,有的兼用农民生产、生活中的交通工具。因此。这一结果说明农业机械低水平重复投资现象已经出现。

5本文对于政策变化(D1)对农业机械化的影响的估计结果也是显著的,表明农业机械化对政策具有一定的依赖性。

四、结论与启示

从本文对推进农业机械化的影响因素分析来看,可以得出以下四点结论,与对相关政策的启示一并总结如下:

第一。农民收入、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增加对农业机械化发展都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是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要内在力量,国家促进农民增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有利于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促进农业增收尤其是种粮农民的收入也有利于农业机械化发展。

第二,农业机械的价格水平还是影响农民购置农业机械的重要因素,因此,对农民购置农业机械进行直接补贴是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有效措施,可以提高农民的购机积极性,提高新型农业机械的存量水平,有利于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而目前不应将小型的行走动力机械纳入补贴范围,通过下面的结论会更清楚其中原因。

重型机械论文范文4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影响因素;支持政策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8-0047-04

一、导言

现代农业的重要内涵就是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提高机械化水平,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中国政府已经将发展农业机械化列入国家支持政策,提出走符合国情的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近几年来,有关学者从经济学的角度对如何发展农业机械化开展了多角度的研究,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政策理论支撑。

(一)农业机械化与农业制度的历史变迁

中国的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是从建国后开始的,伴随着制度变迁发生了重大波折。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以市场需求机制为基本特征,农业机械作为商品进入了流通领域,个体农民拥有和经营农机数量迅猛增长,为农业机械化发展注入了活力。当改革的设计目标还远远没有定位在市场经济体制上时,农民发展农业机械化的一系列实践清晰地走在市场化道路上,承包制中的农机户是最早的市场活动主体,农机经营服务一经诞生即按市场机制运作,自买自用的小农经济的生产经营方式和理念已被打破,初步形成了以获取最大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个体私有私营农机为主导的历史时期。农民成为农机投资与经营的主体(林万龙,2007)。

(二)农业机械的功用

农业机械是在农业生产中代替人力和畜力来进行农业耕作的现代化装备,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大大降低了传统农业的劳动强度,越来越被人们接受。另外,农业机械在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方面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现在的购机者主要将农业机械作为资本品投资购置,用于提供作业服务来获取收入,增收致富。另外,农机的购置还满足了购机户自身的生产、生活需求,如完成自己的农田作业,甚至将运输机械还作为交通工具使用,成为生活水平的一种体现。从一定意义上讲,农业机械在农民中所拥有和使用的程度已成为农民致富、实现小康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和手段。这些都说明了农业机械在我国具有多功能性这样一个独特的特点(2005,侯方安)。

(三)与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之间的关系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业机械化的相关性颇有争议。有的学者认为,农村剩余劳动的转移促进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如集体经济发展水平、原有农用机械化水平、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程度等因素影响了农机的户有户营发展水平(陈升,1986)。杨敏丽等学者进行的实证分析发现,农业机械化水平与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显著相关,农机化作业水平每提高1个百分点,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下降约1个百分点(杨敏丽,2003)。祝华军利用农机净值建立估计模型得出了农业劳动力转移数量同农业劳均农机净值和劳均耕地面积呈显著的正相关性的结论,即农业从业人员人均农机净值增加1元,则全国将有11万农业劳动力被农业机械替代出来(祝华军,2005)。二者之间的关系如何,本文将进行分析。

二、样本数据的选取与变量设置

(一)数据资料的选取

在样本指标选取上按照全面性、简洁性、可操作性原则,参阅国内相关农业机械化与经济发展的文献,选取全国时间序列数据建立模型,选取时段为1983~2006年。这是因为安徽凤阳地区极少数生产队从1978年年底开始试验的家庭承包责任制在我国农村的大范围推行是逐步实现的。1980年1月。全国只有1.0%的村庄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1980年12月为14.4%,到1983年底,97.7%的村庄实行了家庭承包责任制(林毅夫。1988),因此,本文认为1983年是我国新时期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时间分界点。

本文数据均取自历年《全国农业机械化统计年报》、《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农业统计年鉴》,并进行适当处理,其中,2006年的全国农业机械总动力是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提供的统计数。同时,本文认为在这个时期以1996年为分界时点,我国的农业机械化发展受到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家支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方式和政策进行重大调整和改革的影响,本文也有意考察这个政策变化的影响。

(二)变量设置

本文在度量影响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因素时,选取了劳均土地经营规模、农民可支配纯收入、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劳动力转移比率、农业机械产品价格、政策变化等指标作为解释变量。

1 被解释变量――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本文关注的是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这一概念,对其测算是一个关键,农业部根据耕整地、播种和栽植、收获、粮食、植保和灌溉机械化程度计算农业机械化综合作业水平,学术界通常取前三项作业机械化程度,按其权重其平均值,但是,这种方法误差很大,业界学者也有不同的看法,计算也颇复杂。考虑到在我国不同地区不同作物的生产环节差异太大,对机械化要求不同,在此不直接测算各项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而是采用亩均农业机械总动力(PAM)的高低来反映农机化发展状况,其高低可以直接测度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这里不考虑农业机械从事非农生产和用于农民生活中的比重,而假定本文所界定范围的农业机械从事的都是农业生产活动。

2 解释变量。农业机械的使用目的直接决定其发展的一些因素选择。改革开放前,农业机械以规模经济技术因素投入。主要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降低劳动强度,影响其增加的因素显然不同于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以后,农业成为一般的资本品,私人投资成为主体,投资的目的主要是从事农机作业服务,获得收益,增加收入,而农民使用农业机械的目的是降低农业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生活舒适性。因而,农民的收入等个体因素均会对农业机械投资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这里设定农机作业价格、作业成本以及单位面积作业收入不变,综合影响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要因素,本文在计量分析中考虑以下几个:

(1)农户的土地经营规模。本文以农业从业人员的劳均经营耕地面积(PFL)来反映农户的土地经营规模。据有些研究和作者的调查表明,地块平均大小(即耕地细碎化程度)比该指标还要小,更适合用在此处分析,但是系统的统计资料并不完整,无法使用,因此,本文借PFL来反映土地经营规模,规模越大,越能充分发挥农机作业的规模效应,降低单位作业成本、地块间转移成本和交易成本。从农业机械发展的总量上看,一些学者预计的由于受到户营耕地细碎化对农业机械化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似乎并没有出现,其中原因值得

研究,难道在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可以背离基本的技术和经济方面的“自然规律”?

(2)农民受教育水平。本文使用农民人均接受教育年限(PFE)反映受教育程度。农民接受教育时间越长,对新技术和信息了解越多,掌握越快,更易于推行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装备,会促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3)农民人均纯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RPFI)的提高,使农民生活条件改善的主要经济指标,生活舒适程度的提高创造了对农业机械技术的需求,推动着农机作业服务的市场空间不断扩大,带动了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农民更加有经济能力投资购置农业机械来开展服务,获得过多的收入。

(4)农业机械产品价格。这里取机械化农具定基价格指数(FIP)来反映其影响,该指数越高,农民增加农业机械投资的可能性会越少。

(5)劳动力转移数量。农业劳动力转移越多,对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推力越大,本文采用农村劳动力转移率(RLT)来考察其对农业机械化的影响。

(6)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文中采用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CAP),即第一产业产值占GDP的相对比重与农业劳动力占社会所有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之间的比例这一相对数值来比较研究农业劳动报酬的差别。同时,对其与农业机械化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检验。

(7)有关政策的变化。虽然1983年后农业机械的生产和销售取消了计划经济下的调拨配给制度,并已按照市场化运行,但是农业机械作业所需的柴油、生产所需的钢材等原材料还维持着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价格双轨制状态,因此,该时期内对农业机械化的支持还维持以物资调拨、平价供应隐性补贴的形式。补贴数据与力度无法按照经济指标来获取统计数据。而市场化改革后,国家对农业机械化的支持以财政资金为主但资金分散杂乱,本文认为,此研究期间的国家支持农业机械化的力度不变,本文以1995年为界线设立政策变化虚拟变量(D1)进行检验。

除上述因素外,农业机械化发展还受到国家总体经济发展速度和技术进步率的影响。如GDP的增加,改善了农业机械生产和作业的社会经济环境,有利于政府采取支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政策,考虑到与农民人均收入的高度线性相关性,这里仅以RPFI变量进行考察,以避免引进严重的多重共线;国家整体水平的技术进步特别是制造业的技术进步使更多品种型号和更高质量的农业机械得以设计生产,农业生产的需求得以满足,推动农业机械化发展,由于农业机械研发方面的投人数据如R&D投入强度没有相关历史统计对比,而且基础理论研究对农业机械化的影响滞后期难以量化,故本文对这些综合因素的影响归入随机误差项。

各变量含义及预期影响方向见表1。

三、模型构建与分析

(一)模型构建

本研究使用全国时间序列数据进行计量分析,以探究以上解释变量因素可能对农业机械化造成的各种影响及其水平,以及它们中间可能存在的其他关系。首先对亩均耕地拥有农业机械动力(PAM)和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CAP)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经过取滞后期m=1,2,6分别检验,可以看出,PAM不是引起CAP变化的Granger原因,但是,CAP是引起PAM变化的Granger原因,因此,回归方程的解释变量中不宜排除CAP。本文采用了普通多元线性单方程形式进行回归分析。

(二)估计结果

本文使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对模型进行估计,并使用Newey-West异方差自相关一致协方差方法校正参数估计值的标准差,结果如表3所示,模型拟合程度较好。除了农民人均接受教育年限(PFE)和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cAP)这两个变量外,其他变量都达到了1%和5%的显著水平。但是,农民人均耕地面积(PFL)这一变量的符号与预期并不一致。

对模型估计的具体结果分析如下:

1 从模型估计结果可以看出,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受到农民人均纯收入(RPFI)和农业劳动力转移比例(RLT)的显著影响,且都有正向影响关系,影响方向与理论预期一致。农民收入提高了,一方面代表着农民生活水平上的提高。农民租用农业机械代替人工完成部分农田劳动的愿望也会随之增强,而且也更具有经济的负担能力;另一方面,农民收入的提高使的农民有经济能力购置更多的农业机械为自己农业生产、日常生活和开展对外作业服务赚取更多收入。而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数量越多,意味着在相对稳定耕地上从事生产的劳动力越少,越需要更多的农业机械来完成更多的农业生产环节,推动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2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还受到农业机械销售价格水平的影响。从总体上来讲,机械价格越高,租用农业机械的价格也会高,相对收入较低的农民对其反应越敏感,会较少购置和租用农业机械,这也符合一般的经济规律。因此,价格水平(FIP)对农业机械化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这与理论预期也相一致。

3 从理论和经验认识上看,农民文化水平(PFE)越高,越容易接受新事物、新技术,有利于购置和使用先进的农业机械,但从估计结果看,这一影响不很显著;同样不很显著的还有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CAP),理论认为该指标越大意味着农业生产给农民带来的收益会越高。农民从种地中获得的收入比例越高,会从根本上鼓励农民购置和使用农业机械,但估计结果仅在10%的水平显著。

4 农民人均耕地面积(PFL)对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构成显著的负向影响,这是与理论预期方向不相一致的一个变量,也与众多学者一致认为的耕地细碎化不利于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观点似乎矛盾。但就我国农村现阶段的具体发展状况和农业机械功用而言,这一结果具有现实性。因为农民购置农业机械一方面为他人提供作业服务增加收入,另一方面。大量的小型农业机械,如小四轮拖拉机、农用三轮车等主要是农民自购自用,有的兼用农民生产、生活中的交通工具。因此。这一结果说明农业机械低水平重复投资现象已经出现。

5 本文对于政策变化(D1)对农业机械化的影响的估计结果也是显著的,表明农业机械化对政策具有一定的依赖性。

四、结论与启示

从本文对推进农业机械化的影响因素分析来看,可以得出以下四点结论,与对相关政策的启示一并总结如下:

第一。农民收入、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增加对农业机械化发展都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是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要内在力量,国家促进农民增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有利于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促进农业增收尤其是种粮农民的收入也有利于农业机械化发展。

第二,农业机械的价格水平还是影响农民购置农业机械的重要因素,因此,对农民购置农业机械进行直接补贴是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有效措施,可以提高农民的购机积极性,提高新型农业机械的存量水平,有利于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而目前不应将小型的行走动力机械纳入补贴范围,通过下面的结论会更清楚其中原因。

重型机械论文范文5

关键词:人才培养;教学改革;机械工程;专业建设

作者简介:古莹奎(1976-),男,河南南阳人,江西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副院长,工程实训中心主任,教授;何学文(1971-),男,江西赣州人,江西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江西赣州341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西省高等院校教学研究省级教改立项课题(课题编号:JXJG-10-6-1)、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课题编号:09YB428)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8-0038-02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是机械工程人才的孵化器,主要培养从事机械工程领域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经营销售等装备制造业领域的高等工程科技人才。[1]针对当前机械类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实践应用能力差、科技创新意识薄弱、知识结构单一等缺陷,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应该运用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学改革,明确建设思路与方案,优化专业结构,加大建设力度。[2]本文结合江西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建设探讨本专业的结构优化与人才培养模式。

一、当前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当前,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在建设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机械类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学科专业的进一步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知识面狭窄,课程内容落后于时代,缺乏反映学科发展前沿的有关新学科、新技术和新思维的知识。不能激发学生思考新问题、探讨新知识的创新欲望。

(2)教学方法呆板,过于重视考试和成绩。缺乏启发式、研究式的学习氛围。高校必须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3)重理论、轻实践,重计算推理、轻实验论证,理论脱离实际,不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缺少一种面向未来的精神,过于守成,缺乏创新。

(4)较浅的人文底蕴,大学教育习惯于按专业招生,分专业培养。在培养过程中过于强调专业,忽略了学生在人文、社会和科学方面的教育,不利于学生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发展,无法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

(5)渐趋职业化。在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的同时,局部培养过于职业化。在学生培养过程中,应重视学生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的培养,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工作,还要使学生学会探索、学会创造,避免将本科生培养成单一的技术工人。

(6)学分与学知识的矛盾。目前学校各专业普遍实施学分制,并且按照宽口径、厚基础的思想进行学分分配,尽管专业教学计划的制定是本着较优的比例进行必修课和选修课的设置,但学生往往在选课过程中由于缺乏系统的指导,抑或是仅仅为了拿学分而盲目选课,造成很多主干专业课没有选而学分已经达到要求的状况出现,不利于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

(7)具有工程背景的教师比例较低。由于教师缺乏工程实践经历,难以引导学生进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专业建设与优化的途径

鉴于以上种种不利因素的存在,江西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在建设过程中不断转变教育观念,进行结构优化,改革教学方法,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1.明确专业建设的思路

作为省级重点学科、省级品牌专业和国家特色专业,江西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在近期得到了长足发展。

明确提出其建设思路为立足江西,面向市场,面向矿山、冶金行业,把积极加强发展和培养“口径宽、基础厚、能力强、高素质”的机械设计与制造领域的应用型和复合型本科生作为主要培养目标,完善特色培养模式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推动和深化教学改革,改革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及手段,强调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积极探索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规律;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加强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大力加强实验实训基地的建设和专业教材建设;推进科技服务水平和科研水平。

2.继承与拓展已有教学科研成果

在继承传统矿山机械、冶金机械和设备管理专业已有教学和科研成果的前提下,紧跟当前矿山机械、冶金机械和工程机械的最新发展趋势,将本专业向更广更深层次拓展。使本专业成为涵盖矿山机械、冶金机械和工程机械新产品研发、自动控制、设备工况监测与故障诊断、机电液气一体化工程以及矿冶设备可靠性、维修性、安全性的极具行业特色的新型专业。

3.以服务地方、行业经济为导向,制定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方案

作为江西省具有矿山、有色、冶金行业背景的机械专业,江西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理应承担起为地方和行业经济发展服务的重任,找准人才培养与地方需求的最佳结合点,与地方形成互利共赢、互动发展的良好局面,为地方和行业经济发展输送更多的复合型创新机械类工程技术人才。根据地方和行业(矿业工程、有色冶金、钢铁冶金)对机械类人才的需求,确立“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重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在结合矿业工程和有色、冶金工程的生产过程中,学习专业机械设计与制造的技术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

4.以有色、冶金行业的典型工艺和设备优化专业课程体系

创新能力来源于宽厚的基础知识和良好的素质。通过校企联合创建人才培养模式,按照用人单位的“零适应期”要求,共同对专业课程体系进行规划,形成能够满足不同用人要求的专业课程体系,增设专业必修课模块,使每个特色专业方向设有3~5门的特色专业课程。把课程建设作为重点,制定课程建设规划、教学改革方案,全面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以精品课程、优质课程、特色课程和双语课程建设为主线,加大投入力度,全面推进课程建设。

5.转变教育观念,大力培养创新型教师

建设开放型、多元化师资队伍,以专业特色和行业背景为要求,制定本专业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和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同时,采用灵活的用人机制,聘用校外的专家、高级技术人员乃至学术团队作为企方教师,共同参与特色专业的教学工作。

6.建立渐进式、长效性的实践与就业保障体系

积极开展以有色冶金机械、矿业工程机械、钢铁冶金机械为背景的实践教学改革与研究,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和校外实习与就业基地建设,并共同规划实践教学的目标、任务以及实施办法,以实习促就业,以就业带动新的实习基地建设,实现专业培养目标与企业用人需求接轨。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使实践教学围绕特色专业课程,从专业技术基础课程的实验、实习贯穿到专业课程的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环节。加强毕业设计环节的管理。实施毕业设计与科研课题和现场课题相结合的方式,使毕业设计面向生产一线,面向工程实际。在校企双方教师共同参与指导下,实现毕业设计现场化、工程化,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工程实践背景。

7.建立和完善专业反馈机制和自行考核评估机制

经常校正专业建设的正确性。建立反馈机制,定期对生源、就业、社会影响进行评估和调查,及时了解市场、社会动态、时代需求,做到及时进行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改革,保证教学和学生培养质量。将校内教学督导制、助教制由校内延伸到企方,由校企双方共同对专业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进行监督,使专业教学质量的监督与评估更具有实效性。通过对专业教学、科研网络平台的建设,加强学校与合作企业的联系和沟通,使校、企在教学资源、科研资源等方面具有实时性、共享性和开放性。

8.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

着力改革课堂教学手段,加强教师与学生间的互动,要营造民主、宽松的学术氛围,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对学生的评价要以促进和激励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为主导。合理使用多媒体,加强多媒体教学手段的研究,提高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质量,使传统教学手段与多媒体教学形成互补,出台课前、课中与课后保证教学质量的有关规定。进一步重视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对本专业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优化组合,避免重复讲授,提高授课和学习效果,并对实验条件和实验内容、实验手段进行系统的改造,通过优化组合、改造、整合和更新实验,使之成为综合性、设计性、开发性和开放性的实验;为本专业学生在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中进行专业技能、实际动手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创造条件。加强网络化教学、科研信息平台的建设。设置自学型课程、讨论型课程、工程设计型课程、创业训练课程等,使课堂教学形式由单一的传授知识向互动交流、研究型、开发型教学形式转变。

9.加强教学管理

全面贯彻实施学校教学质量建设体系、专业建设实施方案、学科建设规划、课程建设实施方案、实验教学改革实施方案;进一步加强教学督导制、助教制,形成本学科的教学特色。把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与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结合起来,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10.加强学生思想与学业的引导

为学生配备学业导师和思想导师,对学生的思想问题进行疏通,学业问题进行引导。在学生选课、科技创作、课外活动等方面进行充分的引导,避免出现学分与知识的矛盾。鼓励学生主动开阔视野,加强人文、社会和科学方面的教育。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精心设计、着力构建适合大学生成才的校园文化环境和学术氛围。

三、结束语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在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培养矿业工程、有色冶金、钢铁冶金机械类高级技术人才为目标,以加强教学能力建设为重点,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为核心,将本专业建设成为办学理念先进、教学条件优越、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在有色、冶金行业及江西地区起到引领辐射作用的示范性机械类专业。目前,江西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已包含工程机械、机械电子、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模具设计与制造和冶金机械五个本科专业方向,在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电子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四个硕士点招收研究生,已建设成为江西省“十一五”重点学科,江西省品牌专业,并获批为国家第三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和江西省“十二五”重点学科。

参考文献:

[1]古莹奎,刘娟娟,黄开启.机械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当代教育论坛,2009,(2).

重型机械论文范文6

关键词:机械手;MATLAB仿真;控制

机械手是一种模拟人手操作的自动机械。它可按固定程序抓取、搬运物件或操持工具完成某些特定操作。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冶金、电子、轻工和原子能等部门。

机械手主要由手部和运动机构组成。手部是用来抓持工件的部件,根据被抓持物件的形状、尺寸、重量、材料和要求有多种结构形式,如夹持型、托持型和吸附型等。运动机构使手部完成各种转动(摆动)、移动或复合运动来实现规定的动作,改变被抓持物件的位置和姿势。运动机构的升降、伸缩、旋转等独立运动方式称为机械手的自由度。自由度是机械手设计的关键参数。自由度越多,机械手的灵活性越大,通用性越广,其结构也越复杂。一般专用机械手有2~3个自由度。

1 仿真流程

本文主要用S函数编写程序来实现一个非线性系统的控制仿真,本文选择两关节机械手模型进行试验,两关节机械手是简单的一类关节型机器人,通过对两关节机械手的控制,了解关节的输出位置,估计通常难于准确测量的不确定摩擦力和外部扰动的影响,这样才能保证全局的渐进稳定。因此本文针对两关节机械手的轨迹跟踪问题,通过已建立的数学仿真模型,用MATLAB语言中的S函数编制仿真程序进行位置和速度跟踪来验证该模型是否稳定。

在仿真开始时,Simulink首先对模型进行初始化,此阶段不属于仿真循环。在所有模块都初始化后,模块进入仿真循环,在仿真循环的每个阶段,Simulink都要调用模块或者S函数。

2 两关节机械手的设计分析

本文着重研究了 Matlab/Simulink环境中如何使用S-function模块建立符合要求的机械手模型,正确实现理论轨迹跟踪,继而进行了机械手的动力学模型仿真,将模型仿真中得到的运动轨迹图进行分析验证理论计算的结果;模块仿真,使仿真从单纯的抽象的数字化仿真中走出来,更加直观形象;仿真轨迹的优化,提高了机械手的工作效率;为串联机械手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S函数模块可以描述任意复杂的系统。本文选择了两关节机械手模型,根据其数学模型搭建出仿真模型,并利用MATLAB语言中的S函数模块来描述该系统,以实现位置和速度的跟踪控制。然后利用MATLAB软件对这个非线性系统进行仿真。为了验证该模型的稳定性,根据两关节机械手仿真模型及选取的控制参数,采用S函数编写程序,并在Simulink中搭建仿真模型进行仿真。搭建该机械手仿真模型的选取以下模块:⑴标有“S-function”的模块;⑵标有“Sine Wave”模块;⑶标有“To Workspace”的模块;⑷标有“Mux”的模块;⑸标有“Demux”的模块。

搭建好仿真模型后,根据两关节机械手的数学模型及编写好的S函数程序进行封装。之后整个系统就可以由S函数模块来完成整个机械手的的操作。仿真结果如图2、图3所示。

从图3中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在仿真开始时刻,轨迹跟踪曲线误差比较大,随后关节1和关节2实际输出轨迹与期望输出轨迹几乎完全重合。说明设计的系统具有良好的跟踪性。从图4中可以看出关节1和关节2控制输入曲线变化规则扰动较小,说明控制器的输出比较稳定。

4 结论

本文针对两关节机械手的轨迹跟踪问题,通过已有的数学仿真模型,用matlab语言中的S函数编制仿真程序进行位置和速度跟踪试验。试验结果验证了,该模型能有效的克服机器人系统中的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提高系统对各种扰动、非线性因素的适应能力。该模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能实现机械手的位置和速度精确的控制。通过仿真结果可以看出这种方法的可行性。

[参考文献]

重型机械论文范文7

【关键词】舞台机械;剧目欣赏;作用;设计要求;思考

中图分类号:J8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1-0051-01

舞台上各个机械设备的协调使用,对于舞台演出效果、节目欣赏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各种科学技术应用到舞台表演中,有力增加了剧目表演效果,同时也给我们剧院舞台机械表演提出了新的挑战。在舞台机械设计与改革优化的过程中,如何有效地提高舞台机械设计的整体性及艺术性,如何合理地融合各种美学元素,如何保证舞台机械设计与剧目表演效果的完美结合等一系列问题都亟待解决。基于这样的发展现状及研究目标,本文就现代舞台机械发展的重要性这一问题,从现代舞台机械的作用、剧目欣赏对现代舞台机械设计的要求以及现代舞台机械发展的几点思考等方面展开一番探究。

一、现代舞台机械的作用

现代舞台机械的发展,是剧院节目表演效果的重要保障。舞台机械系统是由大幕、升降台、电气设备、灯光等各个设备组成的整体,其所有的功能、特性、技术参数都是为满足演出需要,按演出工艺及使用要求进行设计,舞台机械的各个设备能够根据舞台表演的需求,为表演者提供机械操作、使用支持;同时,现代舞台机械在保障节目表演效果的基础上,还给节目的创新与高效发展提供了可能。在现代化舞台机械系统出现之前,许多剧目表演的舞台机械都需要人工完成,不但影响节目效果,同时也降低了节目组织的效率;而现代化舞台机械集合了信息化互联网、多媒体科学技术,让舞台机械的控制基本进入参数设置模式,使得舞台机械设备的控制与管理更加的安全、高效、合理、可靠。总的来说,现代舞台机械给舞台节目表演提供了更多的助力,意义重大。

二、剧目欣赏对现代舞台机械设计的要求

剧目欣赏要求与现代舞台机械发展两者之间密切相关,现代舞台机械对舞台演出具有重要影响,而剧目欣赏的要求则对现代舞台机械设计更新具有促进作用。具体而言,舞台剧目演出艺术创造的空间发展,对舞台工艺配置、舞台机械设备及控制操作系统设计的优化发展提出了更具体的要求,剧院大小、管理方法、表演形式、效果呈现、节目类型以及观众欣赏水平等情况,决定了机械设备种类、数量、结构、技术参数等,而在剧院舞台表演中要想实现所设定的舞台效果,无论是舞台灯光的控制还是各个设备参数、位置、状态的调整,一般涉及不同类型的机械设备;合理的技术参数、宽广的控制范围、快速的反馈响应、多样的控制模式都是舞台效果保障的基本需求,也是剧目欣赏对现代舞台机械设计的要求。由此可见,舞台机械的功能、特性是剧目表演的基A,而舞台机械系统的设计与发展工作则依照舞台表演、剧目欣赏效果而展开。

三、现代舞台机械发展的几点思考

做好现代舞台机械工作,是为观众提供高水平的舞台表演的重要举措,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本文就现代舞台机械发展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一)基于观众剧目欣赏需求,完善现代舞台机械管理发展。观众的需求,是舞台表演形式、内容、效果更新的原动力,而舞台机械系统与设备的创新与发展,是涉及电气、消防、舞台机械、声学、灯光、音响等多专业的项目,只有有效地将各个元素整合在一起,才能保障剧院表演效果,获得观众的持续关注与青睐。

(二)加强舞台机械设备控制管理投入与探究,促进舞台机械设备发展的与时俱进。舞台机械设备的配套发展,只有在技术探究、管理措施创新上有足够支持,做好每一个细节,才能为舞台效果呈现夯实基础。

(三)完善舞台机械设备控制系统,提升舞台节目表演的组织效率。舞台机械设备控制涉及各项技术,需要我们在管理实践中,结合舞台表演需求,丰富舞台机械设备管理与发展措施,持续高效地做好舞台节目表演各项保障工作。

四、结语

舞台机械的操作和使用,是舞台表演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舞台机械的发展,是节目效果保障的关键所在。因此,只有做好舞台机械的发展,才能更好地满足观众对剧院舞台表演的需求,获得大众的认可。

参考文献:

[1]罗维林.浅析舞台机械设备的管理与维护――以福建大剧院舞台为例[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6(11).

[2]裔卫东.浅谈大型剧场舞台机械设备的布置[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31):299.

[3]周杰.试析现代剧舞台灯光的运用与控制[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5(4):117.

重型机械论文范文8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双语教学;机械原理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6-0191-02

一、前言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于2010年提出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的重大改革项目。武汉理工大学成为全国61所首批实施该计划的高校之一。该计划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机械原理”课程是我校机械工程类及其相近专业的必修专业基础课程,具有严密的理论性、逻辑性与系统性,强调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与基本方法,更紧密结合机械工程实际,研究机械工程技术的理论分析、技术设计的共性问题。依据“卓越计划”,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的目标,我国工程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为重视工程人才培养国际化。开展双语教学(本文指英语和汉语)就是为了顺应时代的要求,提高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它是培养具有国际合作意识、国际交流与竞争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因此,针对“机械原理”等工科专业基础课程,适时开展应用性较强的双语教学模式,有其必要性和紧迫性。

二、教材选用

为了保证双语教学模式的顺利进行,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选择好的教材是前提和基础。在比较了国内出版发行的若干有关机械原理的双语教材后,选用了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由Robert L.Norton编著的《机械原理》。此本教材的原版是美国工科大学流行通用的机械设计教材中有关机械原理部分的影印版,其基本内容与原版相差无几,为了方便中国学生学习,在各章末尾的简注中对与我国叙述不同的内容或术语作了简注并在附录提供了中英文术语对照表。因此,这本英文原版教材既体现了机械原理教学内容的国际化风格,又通过注释和附录等方式方便了中国学生的学习和使用,不失为在国内开展机械原理双语教学的优秀教材。但是,机械原理双语教学采用英文原版教材,在使用上仍然要注意两大问题。一是与国内通用教材的教学内容、体系和结构存在很大差异,二是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规范存在不同。因此,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对教学内容做适当增减。具体来说,在该教材的使用上保留了“Chapter 1 Introduction”(绪论)、“Chapter 2 Kinematics Fundamentals”(运动学基础)中有关机构自由度、机构的组成等内容、“Chapter 8 Cam Design”(凸轮设计)、“Chapter 9 Gear Trains”(轮系:该章节实际包含了齿轮的基本理论和轮系的知识)、“Chapter 11 Balancing”;整合了“Chapter 2 Kinematics Fundamentals”(运动学基础)、“Chapter 3 Graphical Linkage Synthesis”(连杆机构图解法设计)、“Chapter 4 Position Analysis”(位置分析)、“Chapter 5 Analytical Linkage Synthesis”(连杆机构解析法设计)中有关连杆机构的基本理论和图解法、解析法两种设计方法;整合了“Chapter 4 Position Analysis”(位置分析)、“Chapter 6 Velocity Analysis”(速度分析)、“Chapter 7 Acceleration Analysis”(加速度分析)的部分适用于本科阶段学习的内容作为机构运动分析的教学;采用了“Chapter 10 Dynamic Force Analysis”(动力学分析)中有关机构受力分析和速度波动与调节的部分内容,并对机构受力分析中有关摩擦力的部分做了适当的补充。除此之外,另外编写了有关机械效率和自锁的双语教学讲义作为选用教材的补充。在使用原版教材中,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规范不同的位置,应该尤其给学生注明国内实际应用的标准和规范,以免学生发生混淆。

三、课件编排

双语教学模式主要分为三种:(1)沉浸型双语教学模式(immersion bilingual education),即在课堂上全部使用外文教学;(2)过渡型双语教学模式(transitional bilingual education),即在课堂上根据学生英语能力情况按照适度的双语比例进行教学。第一种课堂全英语的教学模式无论是对学生还是对教师的英语水平都有相当高的要求。对于我校国际合作教育项目的本科生,这些学生在国内接受1~2年的基础理论课程学习,再继续到欧美大学进行专业课学习。这些学生在机械原理开课之前已经进行了英语的强化训练,并且为了他们以后能够更好地适应国外学习,我们选择具有英美国家留学背景的教师对他们开展全英语课堂的教学模式。对于其他机械类普通本科生,我们采用第二种过渡型的双语教学模式。对于重要的概念、重要的理论、重要方法第一遍采用英语阐述,再用中文进行重复和强调。但无论是哪种双语教学的模式,编排的多媒体课件都是全英文形式的。机械原理是机械类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在此之前,学生对机构、机器以及一些抽象的理论等没有具体的概念,因此,通过动画、录像的形式向学生演示,可以很好的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另外,在双语教学过程中,多媒体课件也是辅助学生听、学的重要手段。尤其是一些专有名词的英文释义,在多媒体课件上要准确、精炼的表达出来,帮助学生达到记忆的效果。

四、课程组织

“卓越工程师计划”着重指出要培养创新型、应用型的工程技术人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切不可照本宣科,理论脱离实际,这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大忌。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学以致用,而不是仅仅学会求解题目、应付考试。在这种情况下,仅仅课堂讲授是不够的,还需要其他教学环节进行补充。我们借鉴国外教学模式,在第一次课讲绪论时,就给学生动画演示一个复杂机构设计的实例,告诉学生学完这门课程后,应该达到的水平。然后以4~5人为一组进行分组,给每一组一个机构设计的题目(project),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课程的学习。等到课程结束时,组织学生进行一次项目演示(presentation)。每个小组自制英文PPT,派一名代表用英语的形式向大家宣讲项目的设计结果,并欢迎其他同学用英语提问和交流。通过多次实践,这个英语演示的环节是学生最受欢迎的,学生非常踊跃的在这个过程中展示自己的设计、表达自己的思想甚至是通过质疑的方式进行深度的思考。通过项目演示的环节,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针对性的和教师讨论,实践了理论知识,并且锻炼了创新能力,十分切合“卓越工程师计划”对学生的培养要求。另外,用英语的形式进行项目演示,巩固了双语教学过程中的专业词汇,也给学生提供了一次提高口语的实战机会。除此之外,我们在每一章节结束后都要安排一次讨论式的习题课,通过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自己求解问题,真正把课堂内容转化成自己掌握的知识。

五、课程考核及其效果

由于平时的作业题和习题课采用的都是全英文的题目,因此课程的期末考试也可以采用全英文的试卷。通过平时的训练,大部分学生已经适应了英文题目的形式,对于少数英语能力较差的学生,允许查阅辞典。从考试结果来看,双语教学的班级和非双语教学的班级成绩并没有明显的区别,说明双语教学这种形式并没有影响到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实现了教学与语言能力培养的双重目标,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六、结论

机械原理课程双语教学在我校的机械类专业(机械工程、车辆工程、材料成型)已经实施了一段时间。从教学效果来看,双语教学的模式,使学生在掌握专业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开拓了专业视野、提高了专业英语的能力。在教学环节中引入的项目演示环节,锻炼和提高了学生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这种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实践为“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后继专业理论与实践培养环节打好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其他工程类专业基础课程适应“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教学改革提供借鉴经验。

参考文献:

[1]郑晓雯.机械原理课程双语教学的研究与探索[J].高教论坛,2007,(2):95-84.

[2]李琳,张铁,李杞仪.机械原理双语教学方法的探讨[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176-179.

[3]韩建友.机械原理双语教学教材建设[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275-277.

[4]李琳,张铁,潘健怡,李祀仪.机械原理双语教学课件的设计与制作[J].高教探索,2007,(6):149-151.

重型机械论文范文9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机械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一体化课程

在新的教育形势下,为解决高等教育的趋同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多元化的矛盾,国家引导一部分新建普通本科院校转型为应用型大学。应用型本科重点在“应用”二字,要求在新的高等教育形势下构建满足和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新的学科方向、专业结构、课程体系,要求更新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手段,全面提高教学水平,培养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教师在学校中起着主导的作用,因此应用型大学的转型过程中教师队伍的转型化也是至关重要的。是学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基本保障。南阳理工学院已在积极加快向应用型本科转型发展,随着学院由普通本科向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进程,原有的机械设计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师资队伍结构分配不再适应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计划。为适应应用型本科教育及“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计划,在实际教学中对机械设计课程从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师资队伍等方面进行如下改革。

1创建新的一体化教学模式

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能应用所学理论和技能解决实际生产中的工程问题的应用型人才,且为地方经济服务。而培养应用型人才须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从教学体系建设中体现“应用”二字,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实践教学应为其教学的核心环节。机械设计课程是机械类专业一门主要的专业基础课,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要有较强的理论和较高的实践动手能力,同时具备一般机械设计的能力并有一定的创新设计意识和创新设计能力。机械设计课程由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大部分组成,传统的教学模式先集中进行理论教学然后再进行实践教学,这样理论和实际出现严重脱节,脱开实践的理论教学是很空洞的,同时学生在理论学习时也很是茫然,缺乏学习兴趣,使得随后课程设计很难在规定的时间内保证质量的完成任务。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先理论教学再实践教学的理论脱离实践的教学模式已不再适应新的教学目标。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计划的要求,现采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新的一体化教学模式。新的一体化模式即打破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之间的界限,改变传统的先理论教学再实践教学、理论脱离实践的教学模式。而采用以实践教学项目任务为主线组织教学过程,让整个理论教学过程围绕着学生要解决的实践项目任务而进行组织教学,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模式。也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以实践教学为主线,将理论教学融合在实践中,使实践教学任务贯穿在整个理论教学中。在理论课开始就将实践任务即课程设计任务布置下去,使教学活动紧紧围绕实践能力培养这一核心任务。教师围绕实践任务并根据学生任务总体进度进行适时讲解,学生在听讲后就开始进行设计。例如,在教师讲解完传动零件齿轮传动设计部分,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践任务完成其中部分的设计内容,计算出设计尺寸,并进行尺寸及强度的校核。这样可使学生有目的性地带着问题去听课,课后根据任务去设计,将理论知识及时和实际联系起来。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及时巩固了理论知识,使学生在实践任务的驱使下真正参与到教学中,实现学生在做中学,教师在做中教,实现边做边学,边做边教的一体化教学模式。

2改革教学内容

2.1重新调整组合新的一体化教学内容

为了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我院机械设计教研室以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为导向,自编新的机械设计一体化教材,将传统的机械设计课程与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课程的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将南阳本地企业(如:石油二机厂、水泵厂等)的一些工程实例引入教材,突出课程的实践性、应用性、工程性。调整优化教学内容,精简理论课教学环节,减少烦琐的理论公式推导过程,重点突出对实践知识的灵活应用。例如:将原来的机械设计课程理论课时及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课程糅合在一起调整为5周的时间,以实践项目为导向将理论课时穿插在整个实践教学过程中,实现理论与实践相互“渗透”的多元化教学内容,将先进的信息技术、先进的三维设计软件ug及模拟仿真软件ansys等融入课堂。开阔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利用现代设计手段创新设计的能力。也提高了学生对机械设计课程的浓厚兴趣。

2.2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实验教学是实践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原有的实验教学实验内容比较单一,实验项目基本以认知、验证性为主,缺乏综合性及创新性实验项目,学生在做实验时也基本上都根据教师的指导按部就班地去做,做实验常常存在盲目性,思维也往往被固化成一定的模式,难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现在实验教学环节在保留原有的典型验证性的实验项目基础上增加实验设备,如机械传动综合传动效率测试实验,平面机构创意组合实验台等,同时增加一些综合性、创新性的实验项目,使实验项目呈现多样化,并将多媒体技术与实验教学有机结合,购置与现有实验配套的虚拟实验软件,学生可先通过虚拟模仿实验,再实际操作,实现虚实结合的实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课程设计实践题目要拓宽选题范围,使实践题目从传统的单纯的机械教学向现代光、机、电、控制多学科交叉渗透。且实践题目来源于工程实际,贴近日常生活,符合地方企业特色,并根据企业工程实际不断更新题目,让学生自主选题,基本实现一人一题。避免了有的学生不动脑筋盲目抄袭的现象,让每个学生真正地参与到教学中,熟悉机械产品的设计流程与方法。成立大学生创新基地,鼓励学生课内外进行小发明创新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创建校企联合培养方式,让学生直接走入企业进行实践锻炼,将实践课堂搬入企业实地。我院先后与长葛市三荣电器有限公司校企合作设立“三荣班”,与河南恒发橡塑制品有限公司牵手合作设立“恒发班”,让学生走进企业“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并不断探索校企联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更加有效途径,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3教学方法改革

3.1创建一体化教学基地采用现场教学法

建立一个将实践与理论教学结合起来的一体化教学场地。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学生在教室上完理论课后再进入实验实训室进行实践教学,这样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在两个不同的时间和空间内进行,不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现建立一个以多媒体教室和实验实训室合二为一的实践教学场地,将理论课堂搬入到实践教学场地中,使教学场景充分融入工程实践环境中,让教师在教中做,学生在做中学。例如,学生在设计轴的结构时,教师指导学生现场拆装典型机构,让学生观察不同的轴的结构,教师结合实物讲解,然后学生在轴创意实验台上进行设计搭建各种轴结构,使学生更直观有效加深知识理解。教师在讲解完《螺栓连接,带传动》等章节时,学生可即时在螺栓连接,带传动实验台上开始做实验,将空洞的理论知识通过实验加以验证。既加深了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同时又将理论联系实际,锻炼了学生动手能力。真正做到理实一体,教学做一体,增加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2采用任务驱动法为主线

现场教学讨论、互动等多种教学方法交互进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选实践任务,选到实践任务后,在教师的引导与启发下积极去现场了解情况并查阅有关资料,提出不同的设计方案,并进行小组讨论,相互对比讨论,最后提出最合理的设计方案。在课题设计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多方位提出问题,带着问题去听课,有目的性地逐步去完成实践任务。这样改变了传统的教师单向满堂灌为主,学生只能被接受的教学方法,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4建立应用型“双师”队伍

在应用型大学的转型过程中,教师的转型也是至关重要。应用型大学主要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应用型人才,要求教师既要具备扎实理论教学的素质,也应具备丰富实践教学素质的“双素质型”教师,“双素质型”教师也就是“双师型”教师,机械设计课程“双师”型教师要求教师必须具备的各个环节坚实的实践经验,并结合自己的理论知识,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因此,对教师队伍建设进行以下改革。(1)要求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经常走进企业参加各种实践锻炼,参与企业应用性课题研究等,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技能。聘请企业中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为实践教师参与到教学中,全面提升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2)鼓励教师带领学生参加各种创新型的科技小组竞赛。这样既锻炼教师的实际工作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在学院教师的带领下我院学生先后参加了挑战杯、高教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等各项竞赛,并获得了一定的成绩。(3)组织教师参加各种实践教学、理论教学技能比赛,多锻炼,使自己成为理论知识过硬,实践技能丰富“双师型”教师。

5结束语

以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要求为导向,通过教学改革,将机械设计课程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新的机械设计课程一体化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融入到了机械产品从设计到成品整个的设计流程中,激发学生对机械设计课程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知识的欲望,同时也提高了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胡凤英.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淮海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社会版,2012(7):82-84.

[2]姜玉珍.教学做一体化在机械设计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4(9):94-96.

[3]濮良贵,纪名纲.机械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黄霞,林昌华.《机械设计》课程教学改革实践[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3,27(7):137-139.

重型机械论文范文10

关键词:机械设计制造 自动化 教学难点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4(a)-0173-01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特别是素质教育。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教学目标,是在社会背景下培养更加优秀的人才,将教学质量摆在首位,培养专业性的人才。以最优的培养方案和教育资源配置为前提,不断完善教学形式,为国家为社会培养最好的人才,并提供最好的教学模式,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向国内品牌专业进军。在教学的前提下,以培养专业性人才为己任,注重培养目标,提高教学质量,将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贯穿于整个教学中,同时,将专业知识与人文知识相结合,实现将知识转换成动力,培养更多有用的人才。专业知识的教学上,不仅要注重学生的专业技能,还要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将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在素质教育的前提上,培养学生的综合性、创造性、主动性,培养复合型人才,注重探索与创新,为本专业培养出社会上需要的人才,实现技能与现实的统一。

1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教学难点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是一个对学生技术与知识都要求比较严格的专业,在教学中,教师秉承的是机电合一以及机电一体化的技术教学理念。在教学中,常常会将社会高科技复合技术与本专业的专业知识相结合,以渗透学习为主,技术指导为辅,培养出复合型人才,在对机电一体化研究的同时,强调分析应用能力,不仅拥有强大的理论知识做后盾,更是培养学生的具体操作实践能力。因此,要做到很好的教学,使学生实实在在的学到东西。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教学存在着一定的难度。

首先,学科知识较抽象,学生缺乏空间感且动手能力差。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学习中,教师在教授学生机械化制图时,上课时带来的都是实物模型,学生从不同的方向去研究与观摩,同时要是再将其全面的轮廓以一种正确的方式投影到平面上,让学生从不同的方向对模型产生认知,最后再将这种立体投影展开,变成一个平面。学生就必须有相应的想象力对模型产生三种认知:具体模型的立体认知、模型投影的立体认知、平面模型的认知。这三种认知需要学生有立体感知力,并在平面图形中形成整体的立体图形思维,因此,在机械化绘图的学习中,对学生的实际认知能力的要求就很高,需要学生培养自己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读图能力,实现图形的立体化。

其次,学校安排课程时,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的学习比较分散。大学课程的教学比较分散,常常在第一学期的时候,学校教授的大多是比较基础的课程,比如制图等,也没有学习专业的软件。到第二学期的时候学习英语、计算机、维修等课程,也没有学习实质的专业课程。当第三学期真正学习软件的时候,由于时间相隔就,第一学期学习的画图等知识,学生已经遗忘,这样的教学形式完全不合理,无法真正学习到知识,还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在教学中,学校可以将软件的学习与机械化制图飞学习放在一起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记忆深刻,还可以让学生在理解理论的同时,直接实践学习,做到融会贯通,在实践中摸索学习理论知识,将知识在实践中融化,真正做到复合型人才,社会需要的人才。

2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教学提供的相应对策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在教学中遇到一些问题,学生要更好的进行学习,需要教师改变教学模式,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形式,以最优的教学模式来教导学生,促进教学培养最好的学生。

首先,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社会科技三维造型软件来辅助教学。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学习中,学生的立体感不强,教师可以利用目前社会上存在的一些科技手段来辅助自己的教学,用现存的道具来辅助教学。比如让学生多进行立体模型制作的比赛以及对模型的模拟比赛。比如用橡皮泥来制作自己想象的东西,或者教师给定一定的模型标准,让学生对比制作,增加学生的空间感与设计感,帮助学生解决立体感不强的问题。同时,可以运用社会上存在的科技手段来教学,比如运用三维、二维软件来引导学生学习。教学中,运用绘图软件,将课本上以及资料上的二维图形,按照模具显示,直接绘制。同时根据投影的成像,进行转换、改变角度,进行修改与设计,并进行真实的模具制作。通过这些软件以及亲自制作,让学生感受到三维空间的乐趣,并感知三维空间的具体形态,理解三维空间的形成,实现制图等的精确性。

其次,多组织实践活动,制定学习计划。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学习,最终是在社会上培养与之对应的技术人才,需要的是可以实干的人才。因此,这些人才必须有过硬的机械化理论知识为支撑,还要有相应的实践操作能力,这样的人才才有可能满足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因此,在学校时,教师就应该培养学生朝这个方向前进,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多让学生参与到实践活动中来,在具体的操作中熟悉并理解理论知识,避免盲目化,提高学习的效率,为社会培养人才。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先设定到四年的教学流程,尽量不浪费时间,让学生的大学生活丰富而充实,重视实验课与实训课。实验课分为教师演示与学生动手实验,目的是让学生的实践能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下进行,并确保实验原理的正确性,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知,更好的学习这门课,成为专业性人才。

3 结论

在现代教学中,科学技术是一个很重要的教学元素,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教学也不例外。要想在现代社会中立足,就必须不断的进步,本专业的教学也是一样,必须不断改革创新与进步。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在教学上遇到很多难题,很多人也在不断的探索,寻求更多更好的方式来解决这些难题,也期待更多的人投入进来研究与分析,寻求更好的教学经验与方法,让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教学不断进步,让学生的学习也更加轻松,学生也会更加感兴趣,将会学得更好,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曹志坚,陈关龙,马培苏.机械工程实验和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创新[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2(6):7-8.

[2] 郑夕健,罗继曼,袁从启.基于项目的工程机械专业特色人才培养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2(2):33-36.

重型机械论文范文11

关键词:应用型 机械设计 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5.032

1 引言

独立学院作为一种新兴的事物,发展初期,大部分的教学(含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教材、大纲、教学方法)都沿用的一本二本的模式。但实践证明,一本二本的教学模式并不适应于独立院校。

所以,对于这类学院与教学相关的都需要进行改革探讨,才能适应其发展。本文就独立院校的《机械设计》本科课程的教学模式的改革进行探讨。

2 独立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特点

独立院校培养的学生绝大部分是应用型的人才。为达到此目标,从教学的课程设置、教学大纲、教学方法上相较于一本二本都有所不同。

3 《机械设计》相关课程的教学文件改革

3.1 理论课与实践课的课程设置改革

因为《机械设计》是机械类本科生最为重要的一门核心课,所以大多数高校在课程设置时,都偏重于多学时,理论部分教学 64,72学时是常态。在此基础上都都会设置3周左右的课程设计。应用型本科教学注重应用,但该有的理论知识也不能忽略。实践只能多不能少,我学院尝试设置56学时的理论教学+8学时的课内实验+3周的课程设计。当然,理论学时在减少,但培养目标不能降低要求。通过什么保证培养目标――教学大纲。

3.2 《机械设计》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教学大纲改革

减少了理论学,为保证教学目标,教学大纲必须适当选取其教学内容。

应充分分析本学科的知识体系,正确选择教学内容,合理利用教学手段,力争用最少学时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

机械设计课程内容繁多,涉及机械制图、工程力学、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等多门学科,这一庞大的知识体系,要想在几十个学时内由老师全部讲完,学生全部接受是不可能的。这就存在对知识内容的取舍问题,选取必不可少的知识,舍弃不必要的知识。

而课内实验,尽量较少验证性实验,开设设计型、综合型实验。如搭建机械设计创新实验平台、轴系结构拆装等实验。

课程设计的要求与一本二本也应区分开来,除了要求学生会用手工进行设计外,引入机械设计软件,在课程设计中,一部分采用人工算,保证学生自己会分析计算,强化学生的理论知识。另一相似部分用设计软件,这样学生学会了一种软件的使用,其应用能力得到提高。

4 《机械设计》相关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

4.1 教学中深入浅出,运用类比方法

独立院校的学生相比一本二本,基础稍差,讲课中碰到抽象复杂的概念很难理解。可以多运用类比方法。例如,滑动轴承中动压形成原理可以比喻为飞机起飞的情况。飞机在跑道上高速前行,相对来说即以一定速度从大端向小端形成气流;也可比喻快艇在高速前进,水流从大端流向小端从而形成托力把飞机或飞艇托起。

4.2 减少不必要的公式推导和论证、注重参数分析

机械设计中的公式,反映了各参数和性能之间的关系,如齿轮传动中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计算公式清楚地说明了齿轮弯曲疲劳强度和模数之间存在的确定关系,明确反映出“模数增大,齿根弯曲疲劳强度提高”,这符合人们客观思想认识的基本原理,也是实践证明的事实。课堂上,教师往往花费大量的时间对公式进行论证,试图使初学者确信公式的正确性,不仅浪费了时间,而且使学习的内容过窄。那些严密的推导和论证对于应用型本科生来说没有起到多大作用。他们的主要工作是:将自然科学及其技术理论应用到工程实践中,用以解决实际问题。所以,教师应将讲授重点放在公式、手册、参考资料及规范的应用上。

4.3 重视实践教学、注意知识运用

《机械设计》的实践教学包含课内实验、集中实践《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课内实验尽量开设设计型的实验,例如带传动实验,学生就可以在计算机中组装各种类型的实验台,组装后进行加载实验,其实验结果又可以由打印机输出。

对于《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改掉“减速器”的传统项目,采取方案多样化,实现一人一题。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独立工作能力,避免了过去常有少数人互相抄袭的现象。在指导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作用,不让学生直接从老师那里索取答案,而是注重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培养实际的设计工作能力。引入机械设计软件,要求学生的一部分内容人工设计,一部分软件设计,在答辩中要求学生现场操作设计,保证教学目标。

5 结语

从2010年开始,我校机械学院就开始试行《机械设计》课程的改革方案。相比较于2010级之前的毕业生,该级学生的整天动手能力、计算机软件应用能力,甚至理论分析能力都有着明显的优越性。当然,在试行过程中,也呈现出一些问题,将在后续的改革中继续改进。

参考文献:

[1]熊龙彪,蒋天弟.工科基础课程整合与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J].农机化研究,2006,(2).

[2]徐林林,陈家庆,朱江.基于任务驱动的机械设计基础教学改革[J].化工高等教育,2009,(6).

[3]黄珊秋,葛培琪,路长厚,孟剑峰.“机械设计”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与探索[J].高等理科教育,2007,(3).

[4]成思源,俞爱林,甘慧庆.“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的调查与分析[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S1).

重型机械论文范文12

关键词:班组;能力提升;模型分析

能力提升是企业深化改革、转型发展的永恒主题。机械加工班组作为机械加工制造具体工作的执行者,作为制造企业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单位和最基层组织,其生产能力和管理水平高低不仅是企业优劣形象的体现,也是衡量企业素质及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同时也直接影响企业生产决策的实施,影响着企业目标利润的最终实现。航天企业担负着不断探索太空未知领域和国防建设的神圣使命,高技术、高精度、高可靠性以及高安全性产品是企业的终生追求,为此,全面提升机械加工班组生产能力和管理水平是确保企业按时高质量交付产品的重要保证,是新时期企业增强市场竞争力、加快“战略转型、改革创新”的坚实基础。从机械加工班组能力提升专题调研统计结果看,部分班组管理仅停留在班组人员调动和生产排班上,没有发挥班组管理的领导和示范作用,现有制度执行不力、组员综合素质不强、解决生产中实际问题方法不多、承接繁重科研生产任务勇气不足,很大程度上是班组成员能力低下,不能适应一流企业一流生产能力的新要求,如何提升每个班组成员在“精益生产、安全生产、创新生产”以及生产班组在“现场管理、人文管理、基础管理”方面全面提升综合能力是我们目前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

一、模型建立分析

(一)精密机械加工班组能力提升的三支柱模型

以杨国安的组织能力三角模型(以下简称杨三角模型)为基础,通过加以改进为精密机械加工班组能力提升模型,模型正视图如图1。这个三支柱模型比杨三角模型更为清晰直观,通过运用组织能力的三支柱模型来打造精密机械加工班组能力。该模型的三根支柱即杨三角模型的三个角,而地基是构成支柱的基石,也即管理工具和方法。三个支柱原则上一样强,相互匹配,又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促使精密机械加工生产班组能力提升成功。精密机械加工班组生产能力提升成功方程式:精密机械加工班组能力提升成功=班组成员能力*机器设备能力*环境优化能力,精密机械加工班组能力提升模型俯视图如图2.构成班组能力三支柱模型的基石是能力评估、课程设计、专题培训、柔性制造系统、“7S”管理、完善制度和文化落地等工具,三支柱分别是班组成员能力提升、班组设备升级、班组生产环境和人文环境改善,它强调以班组成员能力提升为内核,配合设备升级和环境改善,共同提升班组能力,突出了“人”与“机器设备”、“环境”的协调和适应,更强化了班组组织能力提升理论的可操作性。这三个要素在实践中是影响班组能力提升的最关键内因,三支柱模型也满足了精密机械加工班组发展需要的各类条件,更契合了以用户为导向的科研生产管理体系的要求。

(二)班组成员能力提升策略

从针对调研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确定机械加工生产班组成员能力提升引入十个要素,十个要素分别为“生产能力评量、执行能力评量、创新能力评量、现场管理力评量、资讯收集力评量、人际沟通力评量、服务导向力评量、压力承受力评量、团队合作力评量、互助培养力评量”。根据要素对生产班组能力影响程度确定要素权重,对生产班组成员能力进行评估测评。首先进行量化评估,量化提升分值,确定提升方案,实施方案,二次反馈再评估,形成螺旋式上升闭环控制能力提升系统。班组成员能力螺旋式上升闭环控制系统流程图,如图3。综合提升分值=∑要素权重*[理论预期分值-(自评分值*40%+考核分值*60%)]针对综合提升分值,有针对性进行班组成员能力提升培训课程设计,培训形式采用“体验式活动、案例谈论、团队活动、游戏、影片、测试、专家授课”等环节,开展专题培训,培训结束后,再评估,将评估结果二次反馈,重新制定提升实施计划。

(三)精密机械加工制造系统自动化策略

近年来,精密机械制造加工班组使用的设备已经由普通机床向单机自动化和局部自动化转变,随着计算机科学的进一步发展,以刚性自动化为基础的精密机械加工制造系统不能适应多品种、中小批量产品的市场竞争和型号任务配套高精度需求,只有以计算机技术和柔性制造技术结合的柔性制造系统(FMS--FlexibleManufacturingSystems)才能适应这一要求。为此,在提高班组成员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同时,探索提高精密机械加工制造系统柔性和加工精度的自动化策略已经成为提升机械加工班组生产能力的一个关键要素。西欧和美国的工业统计表明,机械产品生产中单件、中小批生产零件占90%,大批大量生产仅占10%左右;机床在多品种、中小批量生产中,用于加工工件的时间仅占机床全年可利用时间的6%;工件整个制造加工中在机床上加工的时间仅占5%。这些分析表明升级现有刚性自动化机械加工系统,引入柔性制造单元或柔性制造系统使生产班组存在提高生产率的巨大潜力。因为柔性制造系统是借助于自动化物料传输装卸与存储和一组加工、处理、监测、计算机控制(CNC)设备或装配站组成的制造系统,有可能充分发挥工序集中的加工中心功能,减少工件在生产过程中的流动与等待时间;同时才有可能“延长”机床工作时间,提高机床的利用率,综合这两方面以便提高精密机械加工班组制造生产率。

(四)生产环境优化策略

精密机械加工班组的生产环境改善包含“硬环境”和“软环境”建设两部分。“硬环境”注重生产现场管理优化,“软环境”注重人文环境改善即管理升级、制度完善、文化落地等策略。1.以“7S”管理(Seiri整理、Seiton整顿、Seiso清扫、Seikeetsu清洁、Shitsuke素养、Safety安全、Saving节约)为工具强化“硬环境”建设,推进“现场目视化管理”,设立现场区域管理看板、研制生产进度管理看板、人员管理看板,优化现场U型化布局、促进流程改善,以满足柔性制造单元精密加工中心对环境较高要求。2.人文环境改善包含两部分班组管理和班组优秀文化培育班组管理从纵向上应注重目标管理、生产管理、质量管理、技术管理、设备管理、成本管理、资料管理七个方面制度完善和管理升级。从横向上应加强人员管理包括班组成员思想管理、素质管理。精密机械加工班组在优秀班组文化建设上更应倡导精品文化、高效文化、“三严”文化、创新文化、学习文化、关爱文化,以班组文化清晰、明确的导向力、凝聚力、辐射力、汇集班组与个人同频共振的发展动力。与此同时要将班组的文化理念和价值观融入到班组的激励机制之中,用文化为班组管理注入新的活力,用机制支撑班组文化,从而引导班组成员思想、规范班组成员行为,激发班组成员潜能,引领班组健康发展。培育精品文化是精密机械加工班组提升“软实力”的需要,以精湛的技艺,通过精细管理,在精良设备上精益生产出精尖的产品,培育出精英人才,应该是精品文化生动写照。严肃的态度、严谨的作风、严格的管理即“三严”文化是从事航天高科技事业最起码的要求。

二、模型应用分析

精密机械加工班组能力提升的三支柱模型,通过在航天四㎡一所车铣削班组实践应用,在班组能力全面提升方面得到验证并取得实质性进展。(1)班组成员能力提升,以数控车床操作工李某为例,技能等级为高级工,参加工作时间三年,“能力评估模型”测评4分,针对性为其设计“柔性制造系统原理、自动化控制概论、局域网络技术、数控机床编程技巧”等一级培训课程,培训形式采用“体验式活动、案例谈论、测试、银川小巨人车床厂专家授课”四个重要环节。重点加强了李某在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的欠缺,经过两个月实践环节一期跟踪,二次测评提高到7分,能力提升超过预期。(2)现代制造系统升级,四㎡一所采取引进小型化与经济性FMS即FMC(FMC—FlexibleManufacturingCell柔性制造单元)5台设备。介于单机NC机床和FMS之间,即可以未来升级FMS或自动化工厂、车间的组成模块,亦可独立使用或组合FMC使用,配备网络终端,具备自动加工与刀具破损检监测控制功能;铣削加工采用卧式加工中心配备6个自动交换托盘双交换工作台,同时培养班组成员工业工程化生产习惯,以适应航天产品单件试制与小批量生产的自动化柔性生产能力,最终实现两班有人值守加一班无人看守的高效生产模式,真正意义上实现精益生产。实践证明目前FMC的运转工作利用率是MC的1.5倍,发挥了应有的效果。日本的经验证明:完成相同任务的FMC的投资可比MC系统投资省17.34%,而应用三年获取利润则是MC的90倍以上(按三年折旧完计)。操作人员只有MC的82.67%.(3)现场环境和人文环境改善,扩建车铣削班组近1000平方米厂房,坚持科学管理原则、经济效益原则、把握生产现场管理整体性、系统性、开放性等特征,重点树立“现场也是市场”的理念,在完善班组制度的基础上通过“7S”以及“目视化”星级现场管理活动强化生产现场管理、优化生产现场环境,逐步建立起比较有效的生产系统内部与外部、环境之间物质和信息交换与反馈系统。井然有序的生产现场不仅给客户留下深刻印象,同时改变了部分领导者把全部精力投入“外交”、抓市场、筹资金,而顾不上抓现场,认为即便抓了也“远水解不了近渴”的片面看法。优秀文化落地,车铣削班组组先后将“精品文化”、“三严”文化理念强化渗透到班组管理制度,通过强化制度执行,从而有效地弥补人的有限理性的不足,让文化理念深入“人心”,实现从自发到自觉的转变,再从文化反过来又进一步促进管理制度升级,促使班组不断突破成长上限,实现人文管理的深刻变革。

三、结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