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马歇尔计划

马歇尔计划

时间:2022-10-14 20:22:10

马歇尔计划

马歇尔计划范文1

――乔治・马歇尔 1947年6月5日于哈佛大学梓潼

随着11月8日,中国宣布将出资400亿美元建丝路基金,“中国版马歇尔计划”的说法甚嚣尘上。实际上,所谓“中国版马歇尔计划”是建立在“一带一路”规划基础上,面向东盟、中亚等地区。在资金投向、影响意义上,所谓“中国版马歇尔计划”也与美国当年的马歇尔计划无可比之处。除了帮助西欧复兴这一慷慨之外,六十多年前的“马歇尔计划”最大的影响在于――美国全方位控制西欧,正如苏联控制东欧一样。

滋生瘟疫与仇恨的温床

1945年5月,响彻欧洲上空长达六年的枪炮声停歇下来,欧洲人终于迎来了久违的和平。但这和平多么苦涩!作为人类历史上最惨烈的一场浩劫,刚刚过去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作为主战场之一的欧洲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在这场战争中,欧洲至少有3200万人死亡,2800万人残疾,6000万人流离失所,当战争结束时,“到处都是幸存者在计算自己死去的亲人”。

无情的战争不仅夺去了人们的生命,也摧毁了人们生活的家园,使西欧经济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昔日的“温拿”(winner)已然沦为“卢瑟”(loser)。战前的西欧曾是一个经济高度发达的地区,其谷物产量占全世界总产量的27%,钢铁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37%,出口占世界总额24%,进口占世界的39%。但二战结束时,即便本土未遭纳粹铁蹄蹂躏的英国,其经济也已濒临破产,丘吉尔无奈地承认,英国是“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债务者走出这场战争的”。战后的英国,一半以上的工业完全瘫痪,农业生产甚至下降到低于19世纪的水平。大多数日用品都继续着战时的严格配给制度,每个妇女每年只配给1/3条裙子、1/4套衣服和1/5件睡衣,购买儿童玩具这样的“奢侈品”会课以100%的重税。当1947年乔治国王的掌上明珠伊丽莎白公主(即日后的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大婚时,窘迫的王室竟无力置办嫁妆。在全世界人们送来的结婚贺礼中竟还有火鸡之类的日用品。那位送火鸡的美国小姐解释道“因为伊丽莎白居住在英格兰,而在那里他们没有什么可吃的东西”!这令“日不落帝国”情何以堪!

英吉利海峡彼岸的欧洲大陆更是一片凄惨。纳粹是了,但接踵而来的不是自由,而是饥饿和混乱。不论是战胜国法国,还是战败国德国,抑或是说不清究竟属于战胜国还是战败国的意大利,从爱琴海到北海,从城市到农村,到处是一片萧条景象。法国1945年初的工业产量还不到战前一半,作为农业大国的法国1947年的小麦产量仅及战前的1/3,以致政府不得不恢复面包配给制,居民每天的口粮仅有 6 两面包(甚至低于纳粹德国占领时期)。意大利的农业生产降低到战前的60%,工业生产大降33%。德国情况更糟, 1947年1月的生产水平仅为1936 年的 31%,2 月再降为 29%。在柏林,“香烟已取代货币作为交换单位,香烟几乎可以买到一切,黑市猖獗。”德国首都的老百姓在冰天雪地到来之前的秋天,就掘好了数以千计的坟墓,准备埋葬那些看来再也看不到下一个春天的邻居。1947年5月,丘吉尔哀叹:“现在的欧洲是什么?它是一座瓦砾场,一个尸骨存放所,一个滋生瘟疫与仇恨的温床……”这就是三百年来主导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欧洲在二战结束之后的真实写照!

共产主义就会席卷整个西欧

经济的崩溃催化了失望和绝望,民众对本国政府的不满和反抗情绪与日俱增,罢工浪潮风起云涌。人们把资本主义看作二十年以来无尽苦难(大萧条、战争、大屠杀)的罪魁祸首,在讨论、争辩中想象着另一种政治经济秩序。“有影响的知识分子指出,世界从战争的硝烟中屹立起来,以一种黑白分明的姿态:一方是奥斯维辛,另一方则是斯大林格勒。前者是30年代欧洲资本主义危机的副产品;后者则代表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忍饥挨冻的欧洲人只要能让他们吃饱穿暖,丝毫不在意制度的改变。1946 年 1 月在法国举行的一次民意测验表明, 一半人把满足生活基本需求作为他们关心的首要问题,而几乎没有人提到“共产主义威胁”。

在这种心态的主导下,整个西欧的政局急剧左转。素来以保守著称的英国人在太平洋战火未歇之时就迫不及待地在选举中把带领英国打赢这场战争的丘吉尔赶下了首相宝座,引得这位日后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自嘲“忘恩负义是伟大民族的特点”。而新上台的艾德礼工党政府实行了一系列在当时视为“社会主义”色彩浓重的改革:社会福利、工业国有化和对富人课重税。英国最大的地主拉德兰公爵为此忧心忡忡:“艾德礼实在是太像列宁了,不仅内心像,外貌也像”。

至于欧洲大陆,在反法西斯斗争中得到锻炼和成长的各国共产党在群众中的影响更是不断扩大,威望日高。作为西欧最强大的两个共产党,意大利共产党在被法西斯取缔前仅有4.2万党员,法国共产党1937年约有34万党员,战后两国共产党分别增加到178万和90.6万党员。法共控制着拥有500万工会会员的总工会,在1946年11月大选中成为议会第一大党并在联合内阁占有包括副总理和国防部长在内的5个要职;意共在1946年6月的议会选举中也成为第三大政党。另外,共产党还进入了比利时、奥地利、丹麦、芬兰等欧洲国家的政府。《纽约时报》在1947年2月惊呼:“个人是那样无助,人的尊严因到处颠沛流离而丧失,必须改善处境的感受如此强烈,以至于人们很难不作出让步而走向共产主义专制”。共产党接管政权成为惶恐不安的欧美资产阶级普遍谈论的话题,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国会众议员弗朗西斯・沃尔特斯更是危言耸听:“用不了几个月,共产主义就会席卷整个西欧”。

病人病入膏肓,医生犹豫不决

当欧洲正在危机中苦苦挣扎时,大西洋彼岸的美国却是一派欣欣向荣。“经过长达十年的萧条之后,战争开辟了人类历史上最为繁盛的时代”。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在战争期间增加60%,国民收入增长50%。“许多美国人是历史上第一次发现手头上的钱已经多的不知道该怎么花了”,战争期间百货商店的平均购买额从2美元上升到10美元,翻了5番。到战争结束时,美国拥有世界上三分之二的黄金储备、一半的船舶和一半的生产能力,其国民生产总值是位居世界第二的苏联的三倍。

以空前强大的实力为后盾,战后的美国加紧谋划建立一个自己主导下的世界新秩序,而二战的另一个胜利者苏联也不甘示弱,它凭借其在战争中获得的国际地位、军事实力,开始与美国争夺欧洲为中心的中间地带。世界政治力量的天平,一头是非欧洲的美国,一头是半欧洲的苏联,“被战火摧毁了的,幻灭了的欧洲匍匐在华盛顿和莫斯科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之下”。

对美国而言,西欧倒向苏联是不可想象的。一旦“西欧这一世界重要地区的工业潜力、技术和能源像东欧卫星国那样处在苏联的控制之下”,就意味着苏联的钢铁生产、造船设备、熟练工人、发电量都会增加一倍,这将极大增强苏联的实力。福雷斯特・谢尔曼将军坦言,“我认为如果我们失去西欧……我们要保住自己也会日益困难”。

当时,美国政坛主流认为苏联的威胁不在于军事力量而在于利用当地共产党进行的政治颠覆和渗透。而经济危机正是使当地共产党得以发展壮大的最好温床。西欧各国免于经济崩溃的唯一途径是从美国获得粮食、燃料、工业品和工业生产设备。然而,西欧国家正闹“美元荒”,如何买得起美国货?一方面,庞大的贸易逆差已经耗尽了欧洲的外汇储备,另一方面,战时美国的租借援助早已停止,早先从美国获得的贷款告罄。西欧国家遂出现了庞大的财政赤字。而且,这一收支状况“代表绝对必需的最低生活水平,再降低的话就会发生革命”。

这一严重局势大大加强了美国迅速援欧的紧迫感,“有必要通过进一步的援助,使他们经受住共产党的严峻挑战,战胜或大大削弱这些国家的极权势力”。同时, 美国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副主席利昂・凯塞林指出:“如果我们想要避免经济崩溃,美国必须在未来的 10年内在国内外另外找到 4000 亿美元的市场”。如今作为美国最大传统市场的西欧经济凋敝,无力购买美国商品,若美国的过剩商品找不到出路,其战时急剧膨胀起来的产能得不到释放,那么生产过剩与市场日趋缩小的矛盾导致30 年代大萧条的悲剧可能再度上演(苏联当时就认为危机将使美国生产下降20%并造成1000万人失业)。日后的联邦德国总理首任阿登纳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美国的经济需要欧洲的销售市场,同时美国从它面对世界共产主义的安全考虑和出于它自己的经济原因,就必须关心欧洲的复兴。”于是,1947年4月28日,美国国务卿乔治・马歇尔发表广播讲话,断然表示“病人(指西欧)已经病入膏肓,医生还在犹豫不决……为了对付这些迫在眉睫的问题,(美国)必须立即采取一切可能的行动”,援欧计划呼之欲出。

援助金额131.5亿美元

1947年6月5日,马歇尔在哈佛大学授予名誉博士的仪式上发表了杜鲁门总统称之为“实事求是、朴实、简洁扼要”的宣布援欧计划的演说。他指出,目前欧洲已经成为一片废墟,“事实真相是,欧洲在今后三四年内需要从外国,主要是从美国进口的粮食和其他必要产品,其需要量比它目前所能偿付的能力大得多,因而它必须获得大量的额外援助,不然就得面临性质非常严重的经济、社会与政治的恶化。”所以,“美国应该尽其所能,帮助世界恢复正常的经济状态”。美国援助欧洲的目的是 “恢复世界上行之有效的经济制度,从而使自由制度赖以存在的政治和社会条件能够出现”。但是,美国不能分别向欧洲各国提供援助,欧洲国家需要进行全面的合作以确保美国的援助成为“治愈灾难的方式而不是临时应急的缓解措施”。话说到这里,马歇尔隐晦地对苏联提出了威胁,“任何愿意协助完成恢复工作的政府都将得到美国政府的充分合作。任何图谋阻挠别国复兴的政府,都不能指望得到我们的援助。此外,任何为了政治或其他目的而企图延长人类痛苦的政府政党集团,都将遭到美国政府的反对”。这就是杜鲁门后来所说的“马歇尔计划”。

马歇尔的哈佛讲话被参议员外交委员会主席阿瑟・范登堡形象地称之为“全世界都能听到的一声枪响”。 欧洲各国立刻做出了反应。英国外交大臣贝文称赞马歇尔演说是“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演说”,法国总统樊尚・奥里奥尔也宣布法国将“毫不迟疑地”参加欧洲经济计划。1947年7月12 日,16个欧洲国家在巴黎举行会议。会议决定成立欧洲经济合作委员会。9月22 日,英法等16国正式联合提出要求美国在四年内提供援助和贷款 224 亿美元的总报告。

12月9日,总统杜鲁门向共和党掌控的国会提出“美国支持欧洲复兴计划”的咨文,要求国会在 1948 年至 1952 年拨款 170 亿美元。向来热衷跟总统唱对台戏的美国国会这次却是一路绿灯,作为国会实权人物的阿瑟・范登堡(同时也是共和党参众两院领袖)就盛赞这个计划是“漆黑世界的灯塔,要及时点亮它,不要为时太晚”。1948年4月3日,杜鲁门签署了国会通过的欧洲复兴法,并设立负责实施“马歇尔计划”的经济合作署,“马歇尔计划”正式启动。

美国国会共为马歇尔计划先后拨款 131.5 亿美元,其中 90%为赠款,10%是贷款。其中,英、法、意、德四国获得全部援助的近 60%,基本未被战争波及的小小冰岛也拿到2900万美元。物资援助也是马歇尔计划的重要内容,在计划实行的两年零九个月中,对西欧的全部援助中有88亿美元用于采购货物:粮食、饲料、化肥,27亿美元(31%);原料和半成品,28亿美元(32.1%);燃料,12亿美元(14%);机器和车辆,16亿美元(18.4%);烟草等其他物资,4亿美元(4.5%) 。

美国人始料未及的性价比

在欧洲缺乏美元的情况下,马歇尔计划的援助几乎成为西欧进口商品的唯一外汇来源。计划实施初期,西欧将援助大多用于进口急需的生活必需品,如食品和燃料。以后大宗进口的方向转向用于重建的原料和产品,对西欧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它在关键时刻为西欧经济恢复与发展送去了应急资金和启动资金,使西欧在短期内得以重新装备其工矿企业,对外贸易获得稳步发展。对于马歇尔计划的这一积极作用,1948年10月16日的英国《贸易部日报》仍然显得心有余悸:“如果没有马歇尔计划的援助,国内市场上就会见不到棉织品,烟草的消费会减少3/4,黄油、食糖、奶酪及鲜肉的配给就不得不减去1/3以上。更有甚者,工业原料供应会受到影响。失业人数很可能早已多达150万人”。欧洲经济合作组织在一份报告中也对马歇尔计划的作用作了充分的肯定:“马歇尔援助是输血,它维持了软弱的西欧经济,并使西欧经济具有促进其本身复兴的力量”。

当1951年12月31日美国政府正式宣布马歇尔计划结束时,欧洲的钢产量已从 1947 年的不足3100万吨上升到1951年的近6000万吨,原油提炼量从战前的每年1200万吨上升到1951年的4680 万吨,平均月发电量从1947年的1350 万千瓦/小时上升到1951年的2050万千瓦/小时,水泥的月产量从1947 年的 200万吨上升到1951年的 400 万吨,车辆的月产量从1947年的 54000 辆上升到1951年的145000 辆,1951年的农业产量与战前相比上升了9%,比 1947―1948 年上升了24%。截至1950 年,西欧各国的国民总收入已达到 1250 亿美元,在马歇尔计划不到 4 年的援助时间内增加了 25%,比战前水平增加了 15%。

危机过去了!此时西欧国家的经济繁荣和人民生活水平达到了1947年时难以想象的地步。营养不良的现象已经消失,人们可以穿上寒衣过冬;原料源源不断运进工厂,而且是由新的铁轨上行驶的新式柴油机车拖引而来;萨尔和鲁尔(两者是德国的工业基地)也恢复了生气,工厂比战前还要繁忙。为此,欧洲人对马歇尔计划感恩戴德。英国的《曼彻斯特卫报》说,“寻寻常常地表示感谢是不够的。在国际关系史上,这是最辉煌的成就之一”。甚至在多年以后,时任西德总理的威利・勃兰特在1972年6月5日发表的《感激美国》的演说中仍然感激涕零:“那次演讲提出的计划是最令人钦佩和当时美国最伟大的成就之一……我想让美国人民知道,我们对美国的感谢,欧洲人民对美国的感谢,一刻也没有停止过”。杰出的英国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也不吝惜溢美之词:“马歇尔计划中的那个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对较困难国家的援助精神,将载入史册,成为我们时代中的最巨大成就”。

马歇尔计划的性价比之高,甚至令美国人自己都始料未及。整个马歇尔计划的全部援助资金在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中只占很小的一部分,美国 1946 年的国民生产总值是 2085 亿美元,而马歇尔计划所总共实施的援助金额是 131.5 亿美元,也就是说这四年的总援助额只占美国 1946 年一年国民生产总值的 6%。诚如美国学者斯帕尼尔所说:“马歇尔计划是一次重大胜利,而花的代价只是美国这四年国民收入的极小的一部分。的确,它比美国人在这几年花的喝酒钱还少。”

美国对欧洲支配地位成为可能

但是另一方面,马歇尔计划绝不是乐善好施的无条件施舍。美国人在援助中附加了一系列堪称苛刻的条件,严重侵犯了西欧各国的经济利益和。其内容包括逐步取消关税壁垒、接受美国对受援国重工业的监督及其对外贸易的控制、受援国放弃工业国有化,并给企业主以充分自由,以保障美国投资的安全;“美援”物资的百分之五十必须由美国船只运输等等;甚至为了保护美国农业经济和面粉加工业,规定作为赠予而运往欧洲国家的小麦和面粉中,不低于25%的未加工小麦必须在美国加工后启运。

此外,美国还将汇划结算与马歇尔计划的“有条件援助”相结合,使美元在西欧各国间成为结算单位。所谓“有条件援助”是指:当西欧一国向另一国提供货物而后者缺乏支付手段时,美国则给予前者相当于后者赊款数额的美元货款予以结算,后者则与美国在各自的对等基金账户上登记了账。这使美元全面介入西欧国家的国际储备领域,进而巩固了美元的霸权地位。凡此种种,用苏联攻击“马歇尔计划”的话说,美国“企图以援助欧洲复兴为手段对欧洲各国进行空前规模的资本和商品输出,以便使它们在经济上依附美国,并在此基础上确立对欧洲的政治控制”。言语刺耳,却也有几分道理。

但是,穷困的欧洲只能接受。法国外交部在回答“美国条件一经接受,岂不意味着欧洲各国丧失经济独立”时无奈地表示,“我们能做些什么呢?我们没有选择的自由”。当时在西欧流行的一种说法是:要想拿到一美元,你就得拿国家做交易。真是所谓“人在屋檐下,不能不低头”。当马歇尔计划的援助打开西欧的经济大门后,美国进一步加快了向西欧的经济渗透和扩张,对西欧市场的占有率从1948年的36%提高到1950年的72%,致使西欧在经济上开始依赖于美国。美国国务院前投资与经济发展司司长助理哈罗德・范・克利夫兰为此自鸣得意:“在马歇尔计划实施过程中,它使得美国对欧洲不可避免的支配地位成为可能,并富有建设性”。

马歇尔计划范文2

【关键词】马歇尔计划;经济;“一带一路”计划

60多年前的“R歇尔计划”给这个世界上不少人以这样的思维方式:大国发起的经济援助或者战略合作都是单向推行其全球意志和价值的工具。但通过比较不难发现,中国的“一带一路”计划和美国的“马歇尔计划”虽然在形式上确有一些相似之处,但其本质上还是不同的。

一、两个计划所处的政治背景不同

“马歇尔计划”出现在东西方冷战时代背景下:二战期间西欧各国经济受到战争的直接破坏,面临崩溃的边缘。随着经济的全面崩溃,社会的各种矛盾开始激化,各国工人罢工此起彼伏。相应的各国政府的支持率也在不断的下降,而共产党在此时的支持率却不断上升,甚至一度成为了议会第一大党。面对形势的快速发展,出于自身安全利益的考量以及对抗苏联的需要,美国援助西欧的计划应用而生。中国“一带一路”计划提出的背景是:东西方冷战早已结束,当今世界是全球化时代,国际间交流合作空前活跃。“一带一路”计划援助的对象主要是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包括亚洲、非洲和中东欧等国家和地区,这些国家或地区大都经济发展缓慢,基础设施落后或政局不稳,急需外部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支持以提升本国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发展水平。如何将中国的改革开放发展红利惠及更多的国家和地区,让这些国家和地区的人民受益,是中国“一带一路”计划提出的根本所在。

二、两个计划理念不同

美国的“马歇尔计划”计划以美国为主导,由美国单独出资或输出产能,对欧洲的援助建立在不对等的关系上,受援国处于接受与附属地位,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完全被排除在外,这保障了马歇尔计划的执行效果和主导国的利益。而中国的“一带一路”计划是开放合作的产物,不针对第三方,完全是顺应时代要求和各国加快发展的愿望。这一战略摒弃了制度模式偏见,超越了意识形态藩篱,抓的是发展这个最大公约数,想的是自己要过好、也要让别人过好,信的是众人拾柴火焰高、互帮互助走得远。以中俄和中菲合作为例,到2015年双边贸易额达到1000亿美元,到2020年提高到2 000亿美元。双边经济合作为两国经济与社会的稳步发展和安全稳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中俄两国经济相互依存度逐渐提高,逐步形成命运共同体。2006年菲律宾总统阿罗约在中菲合作论坛中发表演讲时希望中方在道路、港口和高速公路等现代基础设施的建设方面给予更多投资。作为这项合作倡议的提出者,中国致力于推动各国实现发展战略的对接,而不是搞单向输出或强加于人,也就是说,“一带一路”的理念是共同发展。

三、两个计划的最终目的不同

美国施行“马歇尔计划”从根本上是为美国的国家政治、经济利益服务的。政治上,以苏联为首在全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革命进行的如火如荼,东西方意识形态格局已渐现端倪,欧洲各国共产党要么已经上台执政要么在议会选举中地位不断上升。从经济方面考虑,战后欧洲经济萧条凋敝面临崩溃,外贸能力几乎丧失殆尽的时候,无力购买美国货。为了继续维持经济的繁荣,美国必须援助欧洲。1947年2月21日,美国国务院经过商讨达成这样的共识:“一个受华盛顿密切监视的、统一的援助计划将能获得和平与繁荣,即恢复经济、稳定政治,削弱共产党,有助于多边的世界贸易以及美国的经济繁荣和安全。”而中国的“一带一路”计划意在通过互联互通,发挥各经济体的比较优势,实现合作共赢的目标。对中国而言,“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形成陆海统筹、东西互济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对于沿线国家而言,有助于激发经济发展活力和合作潜力,共同分享经济增长的红利。

四、两个计划已经取得或将要取得的结果截然不同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既促进了西欧各国的合作,同时也附加了很多额外条件,使西欧各国处处受制于美国,加重了对美国的依赖。中国的“一带一路”计划完全是在各个国家和地区自愿加入的基础上提出的,是建立在与沿途国家互补多赢的互惠基础之上。中国实施“一带一路”计划绝不是为了谋求地区乃至世界霸权,绝不是为了对抗某一组织或集团而提出的。在可预见的将来,中国的“一带一路”计划一定会惠及有关国家和地区,一定会得到相关国家和地区政府、人民的大力支持。

综上观之,“马歇尔计划”是战后美国反对共产主义、控制西欧、满足自身利益、推行同盟战略和进行冷战的内容和工具。中国的“一带一路”计划完全是为了中国和大多数国家的共同利益提出的,是本着造福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人民实施的。今天的世界早已不再需要“马歇尔计划”,需要的是各国共同发展、合作共赢。在可预见的将来,中国的“一带一路”计划无疑将充分展现这一点。

【参考文献】

[1]姜振军,吕明慧.建中俄经济合作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的思考[J].伯利亚研究,2014.41(6)

马歇尔计划范文3

《文汇报》:新结构经济学因其与结构主义和“华盛顿共识”相区别的明确意识而为经济学界关注。能否为我们的读者解释一下:新结构经济学究竟新在哪里?

林毅夫:现代经济增长的性质,就是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基础设施和制度的不断变迁。按现代经济学的常规,研究经济结构和变迁的原因,就是结构经济学;为同原来的结构主义相区别,所以叫新结构主义经济学。

新结构经济学认为,结构是内生的。旧结构经济学和新自由主义,都把结构和制度看作是外生的。旧的结构主义把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作为参照系,要求发展中国家照搬照抄来发展;新自由主义则以发达国家的制度作为参照系,倡导发展中国家同样推行发达国家的制度安排。

新结构主义与传统经济学的最大差异,就在于前者认为结构是内生的。工业革命后的经济发展史表明,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不断加速,是现代经济增长的本质所在。在18世纪以前,即使在西欧国家,人均收入增长非常缓慢,按照经济史学家的研究,人均收入翻一番用了1400年;18世纪以后,人均收入翻一番用了70年;进入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后,人均收入翻一番只需要35年。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工业革命以后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不断加快。一国在全球市场具有竞争力,其产业必须符合比较优势,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其要素禀赋也不同,使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和技术都不一样。因此,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是内生于要素禀赋结构的。产业和技术结构不同,其所需的基础设施也就不同,相应所需要的制度安排也就不同。硬的基础设施和软的制度安排必须同实体经济的特质相匹配,超前或落后都不好。

另一方面,传统经济学总是以发达国家有什么、发展中国家缺什么,发达国家哪些方面做得相对比较好、发展中国家哪些方面做得不够好作为参照系,以此来制定经济政策。而新结构经济学的不同在于,它是以发展中国家作为自身的参照系,看它们有些什么,在此基础上能做好什么,把能做好的发扬光大。上世纪50年代日本和“亚洲四小龙”取得经济成功,就是按照自身要素禀赋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而不是按照发达国家优先发展大产业的路径来发展经济。依样画葫芦的结果必然是削足适履。

《文汇报》:新结构经济学强调市场以及政府的作用,这样的见解肯定同过去30年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所形成的“中国经验”有关。

林毅夫:理论总是来自现象。新结构经济学既有来自中国和东亚的经验观察,也有理论的分析。

关于政府和市场,1993年世行出版的《东亚奇迹》一书在总结东亚经济成功的经验时,认为一是出口导向,一是对市场友善的政府干预,这里,既有市场又有政府。2008年,以迈克尔·斯宾塞为首的经济增长委员会的经济增长报告,总结了二战后持续25年或更长时间取得年均7%以上增长的全球13个经济体的成功经验,归结为五点:开放经济,宏观稳定,高储蓄高投资,以市场为基础,以发展为导向的有能力的政府。这个报告同时强调了市场和政府的作用。

新结构经济学强调以市场为基础,同时也强调政府的作用。分析现代经济增长的本质,就会发现,市场和政府必须同时存在。按照结构内生和要素禀赋理论,资本积累的速度必须比人口增长速度快,资本来自剩余积累,更多的剩余积累必须来自按比较优势的经济发展。按照比较优势发展,必须以市场为基础和前提。但是,现代经济发展为什么还需要政府?因为现代经济增长的特性就是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的不断升级,这种升级需要先行先试者,先行先试必然充满风险。发达国家往往是以专利方式激励先行先试者,发展中国家则是想办法给先行先试者以一定的外部性补偿,同时,政府还应当成为各种基础设施和制度完善的提供者和协调者,以便为先行先试者提供合适的环境。我之所以主张回到亚当·斯密,回到对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加以研究,但不主张回到《国富论》,是因为斯密用8年时间写作《国富论》时,实际上尚未认清工业革命的进程。《国富论》假定技术和产业是给定 的,要在此条件下进行资源最优配置,所以,斯密只强调竞争的市场,不强调政府的作用。但是,从斯密到现在,最大的变化就是技术不断创新、产业不断升级,这是斯密当年所没有看到的。在给定的技术和产业条件下如何最优化配置资源固然重要,但是,如何使技术和产业不断升级更重要。

《文汇报》:从理论上说,政府在市场中的作用是否存在一个理想的边界范围?如何才能克服市场经济中的“政府失灵”以及政府干预过多这两个极端?

林毅夫:在政府和市场关系问题上,过犹不及,不及犹过。比如,结构主义对政府的强调就过了,造成资源错误配置,发展不符合比较优势的产业,造成企业没有自生能力,因此乞求政府的各种保护补贴,导致种种扭曲和寻租,这就是过犹不及。但是另一方面,新自由主义和“华盛顿共识”是不及犹过。如果只强调市场竞争,政府不发挥因势利导的作用降低交易费用、补偿外部性,就会导致产业和技术升级非常困难。智利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按“华盛顿共识”进行改革,没有形成新的产业,一直走不出“中等收入陷阱”就是例子。

在产业升级中,政府应发挥因势利导的作用。其实,在十五、十六世纪英国追赶荷兰的进程中,政府对毛纺业提供了大量政策支持,而在英国取得全球霸主地位后,德国、法国、美国在追赶过程中,政府也给予了大量政策支持。今天,在发达国家,政府往往通过专利保护、对基础科研加以有选择的支持、政府采购、行政规定(比如目前美国对新能源使用比重的规定)等方式发挥着因势利导的作用,以诱导产业和技术升级。发展中国家更应该发挥政府在这些方面的优势,否则就是自废武功。当然,发展中国家按照比较优势,发挥后发优势,对企业给予外部性补偿,并不是要保护那些竞争能力不足的企业。这里面存在着质和量的根本区别。

“新马歇尔计划”为发达国家结构性改革提供空间

《文汇报》:重构国际货币体系,是金融危机发生以来全球逐渐达成的共识。为此,您的新著提出了以超的完全信用货币“纸黄金”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构想。提出这一构想的新意何在?

林毅夫:“纸黄金”是针对全球金融危机暴露出来的问题提出的。以单个国家的货币作为全球储备货币,有着内在必然的矛盾,也就是一国国家利益与全球利益之间的矛盾。美国放松金融监管有利于发展其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美国经济能支撑巨大的外贸逆差,在于美元是全球主要储备货币。这也是此次全球金融危机的来源。长远看,如果仍然以一国货币作为全球储备货币,其内在矛盾永远没法解决。

美国在二战后经济处于上升势头,总量占全球经济的50%以上,因此,以美元作为储备货币既方便又稳定。应当看到,多元储备货币的国家都存在结构性问题,会造成短期投机资本在国际市场间大量流动,导致储备货币汇率急剧波动,资产泡沫此起彼伏,给储备货币国带来大量问题。这样,大家都是受害者。为克服国家货币作为储备货币必然存在的本国利益和国际利益的冲突,推出“纸黄金”这一构想可谓适逢其时。

《文汇报》:为振兴全球经济,您特别提出“新马歇尔计划”,也就是大规模投资于全球的基础设施。这样的构想如何能够在各国家得到普遍认同?

林毅夫:各国经济发展固然仍以国家为主体,但是,任何发展政策,都是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

眼下的全球金融危机,在发达国家相对更加严重。大家最关注的是欧债危机。就欧债危机而言,如果债务国不进行结构性改革,短期援助计划都只是止痛药而已。结构性改革如此重要,为什么欧洲国家不推行?因为结构性改革短期而言是收缩性的,降低工资,减少福利,金融去杠杆,短期会使经济增速放缓,失业率继续攀升,从而加剧社会和政治不稳定。传统上,一旦出现危机,总是通过结构性改革提高中长期竞争力,以货币贬值来增加出口,以此抵消因结构性改革出现的经济收缩。但是,在当前发达国家仍然没有进行结构性改革的条件下,很难通过货币贬值增加出口、提升竞争力。美欧目前通过释放流动性来应对危机,会给全球经济带来更多不确定性。有鉴于此,我提出“新马歇尔计划”,就是给发达国家提供进行结构性改革的空间。也就是通过对全球基础设施的投资,增加发达国家的出口需求。这种投资是双赢,发达国家可借此进行结构性改革,走出金融危机,而发展中国家可以消除自身的基础设施瓶颈,从而获得更快发展机会。在发达国家依然拥有货币储备权和印钞权的现实条件下,发达国家与其通过大量印钞购买政府国债以刺激消费需求,还不如通过印钞来投入全球基础设施以增加就业。与前者相比,后一种投资长远来看更有利。

《文汇报》:问题在于,“新马歇尔计划”的实施主体又该寄托在谁的身上?

林毅夫:首先,G20国家要形成共识,在此基础上,包括世界银行在内的诸多国际发展机构应充当这一计划的实施主体,包括欧洲发展银行、亚洲开发银行、拉丁美洲开发银行、非洲开发银行等机构,其主要功能就是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其项目选择、设计和执行的能力非常强,以这些国际机构为依托,同时与发展中国家合作,可以使“新马歇尔计划”顺利推行。

《文汇报》:全球步调一致的财政货币政策,是决定全球经济能否复苏的重要先决条件之一。但是,由于各国失业率高导致的社会抗议压力以及政党政治选举的实情,许多货币或财政政策可能因此出现变形。这样的情形是否更使人担忧?

马歇尔计划范文4

“丘帕卡布拉”这个名号,不可思议地将恐怖蔓延到了全球。数十年来,它可说是血债累累,从拉丁美洲的波多黎各开始,一直到整个拉丁美洲,以至美国和加拿大,先后猎杀了数千头牲口,甚至有人也惨死在它的凶猛无情下。那些死于丘帕卡布拉之手的无论是人,还是牲口,都有一个共同点:全身血液被吸干,身体的某些部位不知去向……

地球上真有叫“丘帕卡布拉”的吸血怪吗?为了安抚人们的恐慌情绪,美国阿肯色州一名叫赫布・马歇尔的治安官,经过数年追踪调查,甚至不惜以身试险后,终于揭开了吸血怪之谜。

“吸血怪”夺人性命

赫布・马歇尔是美国阿肯色州默夫里斯伯勒镇的一名治安官。在他的主持下,默夫里斯伯勒镇的治安状况一向良好,居民们心无所忧、悠然自得地生活着。然而,这平静的一切在2000年夏天发生了改变。

那是一个炎热的午后,经过上午半天的忙碌,马歇尔正坐在办公室里休息。突然,一个人气喘吁吁地冲了进来,神色慌张地对他说:“大事不好,斯夫特被杀死了。”马歇尔顿时一惊:“小镇好多年都未有伤人案件发生,而今一发生,竟然是凶杀。是什么凶手如此大胆呢?”

愤怒的马歇尔赶到了凶杀现场。斯夫特倒在一棵大树下的草坪上,死相很惨:眼窝深陷,眼球已不知去向,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他身上的血液也被吸得一干二净。是仇杀?还是财杀?如果是仇杀,那么凶手和他有什么仇恨呢?竟然下得了如此匪夷所思的重手。小镇上的居民都认识已经年逾六旬的斯夫特,他待人真诚,和蔼可亲,很受人喜欢。这样一位老人能有什么仇家呢?那么是财杀,但斯夫特钱包里的200美金,以及手上的金戒指又都完好无损。

在凶杀现场,未知名的凶手没有留下任何对破案有帮助的线索。在马歇尔为凶手高超的犯罪手段迷惑不解时,默夫里斯伯勒镇又接连发生了几起凶案。让他略感安慰的是,这几起凶案的死者不是人,而是牲畜。接连发生的几起凶案,和斯夫特老人的死相相似:牲畜体内的血液都被神秘地吸干了,它们的眼球、嘴唇,甚至生殖器官都神秘地消失了。根据几起凶案的共同点,马歇尔相信,这数起凶案是同一凶手。而这,也越发让他迷惑不解,假设斯夫特老人之死源于与凶手有仇,那这些牲畜的惨死又是为了什么呢?

凶手迟迟未能归案,原本平静的默夫里斯伯勒镇顿时陷入了一片恐慌中。针对斯夫特老人和牲畜怪异的死相,小镇上流传开了这样一种说法:默夫里斯伯勒镇来了一种凶恶的吸血怪兽,它嗜血如命。人们甚至有板有眼地描述出了吸血怪兽的长相:有健壮的四肢,四肢上长着锋利的爪子,身体两侧生了一对翅膀,背上有一道隆起的刺,以吸血为生,能发出一种奇怪的口哨声。在人们的描述里,这种怪兽来自拉丁美洲的波多黎各,极其凶残。

人们描述的吸血怪兽,马歇尔并不相信。尽管如此,他还是找来了人们描述的吸血怪兽的资料。资料介绍,几十年来,拉丁美洲的波多黎各流传着吸血怪物的故事,但始终没人在现实生活中亲眼见过这种吸血怪物。

世界上难道真有吸血怪物吗?资料上言之凿凿的介绍,再加上小镇人们绘声绘色的描述,一时间让马歇尔的信念有些动摇。就在这时,法医对斯夫特老人的尸体解剖报告出来了。解剖报告称:斯夫特老人的真正死因是突发性心脏病。老人死于突发性心脏病,将人们流传的他死于吸血怪物之手彻底地否决了。但解剖报告在披露老人的死因后,也留下了疑问:他消失的眼球去了哪里?是什么吸干了他的血液。尽管还有疑问未解,但为了安抚小镇居民的恐慌心理,马歇尔站出来否定了与吸血怪兽有关的传闻。人们不仅没有因为他的说明消去内心的恐慌,反而还认为这是他无法抓到真凶的托辞。

来自周围的怀疑,让马歇尔很是苦恼,但他依旧坚信世界上并没有什么吸血怪兽。如果吸血怪兽真像人们描述的那样,它在攻击人和牲畜后,肯定会留下凌乱齿印,或者爪痕等,但事实上已死的斯夫特老人和那些牲畜身上,并没有这些痕迹。至于死者的血液为什么会被吸干,一些器官为什么会莫名失踪,马歇尔相信一定另有原因。

种种不能说清的疑惑,促使马歇尔决定深入调查与吸血怪兽有关的传闻。

累累血案,恐慌蔓延

马歇尔风尘仆仆地赶到了吸血怪物源起的波多黎各。到波多黎各,他想探清过去发生在此的与吸血怪物有关的案例中,究竟有人见过吸血怪物没有。

数千头牲畜离奇死亡的案例主要发生在波多黎各的卡诺瓦纳镇。卡诺瓦纳镇盛产山羊和绵羊,因此致死的牲畜多是山羊和绵羊。这些山羊和绵羊在死亡后,身体上的肉并未吃掉,仅是血液被吸干,部分器官不知去向。随着调查的深入,马歇尔得到了一个重要信息:多数致死的牲畜身体上有伤痕。

卡诺瓦纳镇的人们对吸血怪物恨之入骨,却毫无办法。数十年来,并未有人真正见过吸血怪物的长相。社会上流传的吸血怪物的长相,仅是人们对其行事的恶毒而进行的猜想。人们将吸血怪物取名“丘帕卡布拉”,意及“吸食山羊血的东西”。面对“吸血怪”丘帕卡布拉带给人们的巨大恐慌,官方不得不出面澄清,说吸血怪其实是人类已知的某种掠食动物。官方的说辞,很难让公众接受,他们纷纷组织起来,捕猎吸血怪。然而,声势浩大的捕猎行动,却一无所获。人们因此更相信丘帕卡布拉肯定是邪恶的、超自然的,甚至有人猜测丘帕卡布拉是外星人,或者是出逃的外星宠物。

在马歇尔主要调查的卡诺瓦纳镇附近,生长着一片茂密的原始森林。人们在谈到吸血怪丘帕卡布拉时,那种确信无疑的表情,让马歇尔也对自己曾经的否定怀疑起来。密林之中是不是生活着丘帕卡布拉呢?想到这,马歇尔决定深入密林进行取证。

由于担心人太多会惊扰了丘帕卡布拉,马歇尔深入密林时只带了一个猎人做向导。据猎人说,这片原始森林里,生活着众多猛兽。因此,进入密林时,他们都带着武器。在幽暗的森林里搜寻了多天,马歇尔未能见到人们所描述的吸血怪。想到自己在调查时,那些坚信世界上有吸血怪丘帕卡布拉的人的难以自圆其说,马歇尔认为:发生的众多牲畜之死,元凶绝非什么吸血怪物,而就是一般的猛兽所致。在他准备打道回府时,意外发生了。

那天,马歇尔经过数天来的搜寻,很有些疲惫,因此走在了猎人向导的后面。眼看着就要走出密林时,他听到身后传来了异响。马歇尔警惕地回头之时,一条黑影瞬间便扑到了他的面前,将他一掌击昏在地……

醒来的时候,马歇尔躺在了医院的病床上。据猎人向导说,他听到身后有响动,慌乱之中朝天开了一枪。在他回头之时,见马歇尔倒在了地上,而进攻他的动物早已不见了踪影。猎人向导坚信,能有如此快捷的攻击速度,一定是丘帕卡布拉。马歇尔并不相信。带着伤回到美国后,他专门请教了动物学家。动物学家从马歇尔的伤口和那条黑影的攻击方式确定,攻击他的动物是一头熊。根据动物学家的分析,马歇尔仔细回忆,认为攻击他的的确是一头黑熊。

以身试险,勇揭谜底

通过对以前发生的数千起案例进行总结,马歇尔发现,吸血怪丘帕卡布拉作案的地域一般都在地势比较开阔的地方。根据那数千起案例的共同点,他相信,即便这个世界上真有人们所说的吸血怪丘帕卡布拉,这种怪物也不是人们描述的那样。马歇尔决定诱捕吸血怪。

得知马歇尔准备诱捕丘帕卡布拉,而自己就近进行观察整个过程的计划后,朋友说:“马歇尔,你不要命了吗?难道你不知道,过去那些年里,已经有几千头牲畜、数人被吸血怪吸干了血液致命吗?你想捕获它,这简直是把自己往死地里送!”

看着朋友,马歇尔笑道:“不会那么恐怖,我始终认为所谓的吸血怪并非人们描述的那样。我一定要弄清楚吸血怪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将这些年来的疑案全部弄明白,让人们不再为吸血怪恐慌!”

不听朋友的劝阻,马歇尔继续施行诱捕吸血怪丘帕卡布拉的计划。他找来一具牛的尸体,将其摆放在曾经发生数起牲畜被吸干血液的开阔地带。在牛的尸体旁边,马歇尔还安放了数个摄像头,期望它们能更全面地摄下吸血怪的样子。在距离摆放死牛的尸体上百米远的地方,他还架设了一个监视用的遮棚,防备那些可能跑过来吃这头牛的食腐动物。全神贯注地呆在遮棚里,马歇尔极为紧张,脑子里一直萦绕着这样的问题:“吸血怪究竟是什么样子呢?”

或许马歇尔的迫切心理感动了上苍,监视并未进行多久,他就惊奇地发现,镜头里的牛的尸体开始发生变化,慢慢地鼓胀起来。由于此时是炎热的夏季,马歇尔知道,牛的尸体暴露在外,当气温达到华氏一百度时,不到24小时,尸体就会胀得很厉害。随着观察的继续,牛的尸体也一直在膨胀。到了第二天早晨,鼓胀得圆圆的牛皮开始迸裂。迸裂的牛皮,以及强烈的腐臭,并未将起初认为的嫌疑犯红头美洲鹫吸引来,却引来了数以万计的意料之外的不速之客――丽蝇。

这些飞来的丽蝇,对牛的尸体发动了疯狂的侵袭,它们毫不客气地吸食着牛尸体上的血。不到48小时,丽蝇们在牛的尸体上创造了一个奇迹:尸体的血液被吸得一干二净,牛的眼球和生殖器不知踪影……

马歇尔施行的这项诱捕计划,虽然未能捕捉到流传了数十年的吸血怪丘帕卡布拉,但给了那些困扰人们的几千起动物和人被吸干血液的案例合理的解释:它们的血液是被丽蝇吸干的,并非什么吸血怪物。那些牲畜在被吸干血液之前的死亡,则可能是遭到了其他猛兽的袭击,但这些猛兽还未享受美食时,便受惊而跑,从而把享受的机会留给了成千上万的丽蝇。

马歇尔计划范文5

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

二次大战中,美国由于本土远离欧亚战场,没有受到战争破坏;它又通过倾销军火、物资,发了横财。二次大战结束时,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膨胀。战后初期,美国的工业生产总值,占资本主义世界工业总产值的1/3,到1948年占1/2强;它的黄金储备,约占资本主义世界黄金储备的3/4;它还是世界上首先掌握核武器的国家。

战后,在欧洲等地,陆续建立了许多人民民主国家,苏联在这些人民民主国家有巨大的影响力。美国不仅不能容忍苏联等人民民主国家的意识形态,同时,也感到自己称霸世界的战略利益受到了挑战,于是,美国采取了除战争以外的一切办法,来“遏制共产主义”,稳定资本主义,维护自己的霸权地位,这种政策被称为冷战政策。

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政策声明,意思是美国要干涉世界各国的内政,这就是人们称为“杜鲁门主义”的政策。美国国会支持杜鲁门主义的政策,当即批准向希腊、土耳其先提供4亿美元的经济、军事援助。由于美国干涉,希腊共产党领导的游击战争遭到失败;西欧掀起了一股****逆流。

1947年6月,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发表演说,提出了美国准备援助欧洲各国复兴经济的计划,这被称为“马歇尔计划”。尽管参加该计划的受援国要接受美国提出的政治、经济附加条件,但还是有许多国家接受了它。三四年间,美国用于马歇尔计划的款达一百多亿美元,对西欧经济的复兴、资本主义制度的稳定起了重要作用。但美国对西欧的控制也随之加强。

马歇尔计划范文6

[论文摘要]马歇尔立足于现实阐述了自己的企业家理论。马歇尔从企业家的界说、企业家的能力和素质、企业家的作用几个方面对企业家进行了分析。马歇尔把企业家的界定与企业家的素质和职能联系起来,认为企业家应担当风险、经营管理和创新,并具有相应的知识、领导和一般能力。

阿弗里德·马歇尔(AlfredMarshall1842~1924)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经济学家,英国“剑桥学派”的创始人,同时也是新古典学派的代表。马歇尔在其《经济学原理》中,阐述了其企业家思想。

一、企业家的界说

在马歇尔之前,已有经济学家使用“企业家”这一概念。在坎蒂隆的《商业性质概论》中多次使用了“Entrepreneur”这一术语。在他看来,企业家的外延很广,比如租地农场主、布商、制造商、面包师、屠户、商店店主和零售商等等。(p25-26)亚当·斯密,“对企业家的界说为后继经济学家研究企业家问题确立了基本框架”(p275)。他认为,资本家(企业家)“几乎没有劳动”,但由于其资本的垫付能力而在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法国经济学家萨伊在《政治经济学概论》中,对企业家做出了明确的定义。他说,企业家“是应用既得的知识创造供人类消费的产品”的人(p372)。在马歇尔的著作中,企业家的地位很重要。马歇尔喜欢在企业家前面加上限定词,例如“机警的企业家”,“机敏的企业家”,“谨慎的企业家”等,这无疑包含着马歇尔的价值判断。在《经济学原理》的正文中,马歇尔没有给出“企业家”的直接定义,所以通过马歇尔的叙述,必须明确“企业家”所指代的内容。

马歇尔在谈到生产要素之一的组织时,涉及到了企业管理。他说:“在大多数营业中,都有企业家这个特殊阶级参与其事。”(p305)“在近世的大部分营业中,能够如此地指导生产以致一定程度的努力能最有效地用来满足人类欲望的任务,不得不分裂开来,而转入专门的雇主手中,或用较为普通的名词来说,转入商人的手中。他们‘冒着’或‘担当’营业的风险;他们收集了工作所需要的资本和劳动;他们安排或‘计划’营业的一般打算,并监督它的细小事情。”(p305)可见企业家是营业中的主体,是中间人,是商人。企业家所担当的角色是企业中风险的承担者和管理者。在《经济学原理》的附录中,马歇尔给出了一个近乎定义的论述:“这一名词来自亚当·斯密而惯用于欧洲大陆,用它来指那些把企业的风险和管理看作自己在组织工业工作中应尽的本分的人,似乎最适当不过了。”(p392)从这一定义中可以看出,企业家是劳动者,企业家只有在工业中,才能称之为企业家,并且要承担一定的职能,尽自己的本分。在此基础上,马歇尔对企业家进行了分类:“一类引用先进的企业方法,另一类墨守成规”。

二、企业家的素质及作用

马歇尔道出了理想的企业家所需的才能。

马歇尔依据企业家所履行的不同职能对其所需的能力和素质进行了分析。

首先,以他作为商人和生产组织者的作用而论,企业家必须具有他自己行业中的物的透彻的知识。他必须具有预测生产和消费的广泛变动的能力,他必须能谨慎地判断,大胆地承担风险;他当然必须了解他的行业中所用的原料和机械。(p309)马歇尔的企业家素质论中,伦理性素质(亚当·斯密讲的节俭、不妄为、爱秩序)呈隐退趋势,技能性素质占据主导性地位。企业家必须对所从事的行业的知识有清晰的认识和了解。如果没有很好的预测能力,企业家就无法在市场经济中立足;企业家应有创新精神。他们把新的技术引入到生产领域,降低生产成本;企业家还应该具有承担风险的能力。但这种能力是以理性判断作为其基础的。其次,以他作为雇主的作用而论,他是一个天生的领导者。马歇尔所说的这些素质是一个企业家能“尽本分”的重要保证。他描述出的企业家近似完满的人,是一种理想类型。在现实中,真正的企业家却很少有如此全面的能力。以上讨论的是企业家的素质,那么企业家所需的素质是如何获得的,即企业家是如何形成的呢。一般的人只要具有“耐心、天才和好运气”,有效地经营管理,都有成为企业家的可能,更不用说那些具有较多优势和机会的资产阶级了。这种可能性要成为现实,还需要其他条件和因素。先天的条件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包括物质条件和各种就业机会和途径。后天的因素——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工业训练也是不可或缺的。从马歇尔对企业家素质的有关论述中来看,企业家的职能是担当风险、经营管理和创新。三、马歇尔企业家思想简评

从经济学说史的角度来看,马歇尔的企业家思想在企业家理论发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地位,既对前人的思想有所继承又对后人产生了影响。马歇尔也有自己的创新,并且论述的更为系统、全面和深刻,比如他讲到的“创新”的重要性,“好运气”的作用。马歇尔对企业家的关注和系统论述是时代精神的反映。马歇尔将企业家定位于“工业生活”中,这样企业家就是处于具体的生活环境中的人。在马歇尔的论述中,带有“地理环境决定论”的色彩。

参考文献:

马歇尔计划范文7

马歇尔最大的特点就是知人善任。在品行问题之外,他有一套严格的用人标准。

根据艾森豪威尔的回忆录,马歇尔用人有六个原则。

第一个原则,坚决不用跑官、要官的人。即使是有人给某某人说好话,甚至施加压力,也不行。

第二个原则,就是不用文过饰非、邀功推过的人。在马歇尔看来,邀功推过是不负责的表现,不敢负责的人,是不可能胜任领导工作的。做领导的基本标准,就是勇于担当责任。

第三个原则,不用事必躬亲的人。事必躬亲的人,往往只会低头拉车,不会抬头看路,他就没有能力去处理战争中更重大的问题。真正卓越的领导,一定是跳出拉车看拉车,跳出自己看自己的人,否则,他就会在前进的过程中失去方向,他就会失去把握全局的能力。

第四个原则,慎用性格粗暴的人。性格粗暴的人,往往工作方法简单。作为领导,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处理遇到的各种问题。艾森豪威尔还有一个著名的“十字工作法则”:画一个十字,把工作分成四个,分别是重要紧急的,重要不紧急的,不重要紧急的,不重要不紧急的,把自己要做的事都放进去,然后先做最重要而紧急的事,这样一来,艾森豪威尔的工作生活效率大大提高。

第五,不用悲观主义者。这种人往往会把困难说得非常可怕。

第六,不用不善于团结的人。战争不是一个人的事业,不善于团结的人,无法完成团队既定的决策目标。我也很欣赏马歇尔的观点,这个世界的美好和丰富就在于,每个人都从自己的立场、角度、经验、思维惯性等方面考虑问题,没有一定的包容力、凝聚力,就不能把这些丰富多彩的人才组织起来、团结起来,完成既定的战略目标。

艾森豪威尔的个性,非常符合马歇尔的用人标准。

马歇尔在给罗斯福的提名报告里,有这么一段话:“艾森豪威尔不仅具有军事方面的学识和组织方面的才能,还善于使别人接受他的观点,善于调解不同意见,使人感到心情舒畅,并真心地信赖他。而这些品德和长处,又恰恰是我们驻欧洲部队统帅所必须具备的素质。”

马歇尔计划范文8

关键词:博弈;以色列;苏联;美国

引言

巴以冲突起始于1848年以色列建国。自以色列建国至今,两国纷争不断,先后引发了三次中东战争。可以说,没有以色列建国,就不会有巴以冲突,而以色列建国又与美国和苏联的支持密不可分。美国与苏联在巴以冲突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巴以两国乃至中东地区国家关系的走向。而美苏之所以接入到该地区,又与当时两国的全球战略以及英国在该地区的实力有关。美国与苏联之间的博弈,以色列分别与美国、苏联之前的博弈,是以色列建国时期两对主要的博弈主体。

一、以色列建国时期的国际局势

(一)马歇尔计划前的国际局势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初期,打击英国在中东的势力成为苏联外交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时,斯大林仍然将英国而不是美国当成自己的主要世界对手。因为战后初期的中东仍然主要是英国的势力范围,不仅巴勒斯坦地区依然处于英国的委任统治下,而且在一战后建立起来的国家,如伊拉克、约旦、埃及等阿拉伯国家均与英国有着密切联系。在这种情况下,苏联自然视英国为主要障碍,千方百计打击英国在巴勒斯坦的势力,力图将英国赶出中东,特别是赶出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巴勒斯坦,从而为苏联往中东地区渗透铺平道路。苏联的决策者认为,一旦控制了中东,不仅可以控制西方各国工业品生产所赖以生存的石油资源,而且也威胁到东西方之间往来的航道,从而可以沉重打击以英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

与此同时,英国并不甘心自己在中东的势力和影响丧失,即使不得不从中东撤走,仍然希望借助阿拉伯联盟的力量达到延伸自身势力的目的。此时在外交大臣欧内斯特・贝文的主持下,英国的巴勒斯坦政策比过去更加步步不离这样一个目标:争取阿拉伯人的支持,建立以英阿联盟为基础的中东新秩序。

(二)马歇尔计划后的国际局势

1947年7月,马歇尔计划正式提出。马歇尔计划又称为欧洲复兴计划,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对被战争破坏的西欧各国进行经济援助、协助重建的计划。1947年7月正式启动之后,并整整持续了4个财政年度之久。在这段时期内,西欧各国通过参加经济合作发展组织总共接受了美国包括金融、技术、设备等各种形式的援助合计130亿美元。马歇尔计划最初曾考虑给予苏联及其在东欧的卫星国以相同的援助,条件是苏联必须进行政治改革,并允许西方势力进入苏联的势力范围。由于美国担心苏联利用该计划恢复和发展自身实力,因此美国故意提出许多苏联无法接受的苛刻条款,最终使其和东欧各国被排除在援助范围之外。

苏联方面经过短暂的试探和犹豫,认清了该计划是美国向东欧进行经济渗透的一个工具,于是宣布退出马歇尔计划,同时也禁止东欧国家参与马歇尔计划。不仅如此在苏联还成立了一个新的欧洲共产党的协调中心,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斯大林是要通过这种政治组织模式加强对东欧各国以及欧洲各党的控制。在与西方合作的幻想破灭之后,苏联在外交政策上就完全脱离了大国合作的轨道进而走上了与西方进行集团对抗的道路。

二、美苏之间的博弈

(一)马歇尔计划出台前的美苏博弈

在马歇尔计划出台之前,斯大林是希望继续维持与美国在战时结成的伙伴关系的。犹太人在美国拥有巨大的政治影响力,特别是在巴勒斯坦问题上,犹太社团的游说集团甚至已经影响到了美国的外交决策,而斯大林在这个时候对苏联的巴勒斯坦政策做出调整,明确表示支持犹太人建国是有深意的,这意味着苏联在英美围绕中东地区的矛盾中选择了支持美国。

从苏联一方看,苏联在这次博弈中,缺乏对美国策略的了解,是不完全信息博弈。在这一阶段的博弈中,苏联完全没有达到在博弈中的预期目标。从苏联的博弈对策看,苏联原本希望可以和美国达成非零和博弈,即苏联通过支持以色列建国获得美国给予的经济支持,在一定阶段内和美国保持合作伙伴关系,通过以色列建国离间美英关系,从而把苏联势力进一步扩张到中东地区,削弱英国在该地区势力。

事实上,在苏联公开支持以色列建国不到两个月,也就是当年7月,美国就出台了,意图扶西欧并向东欧进行经济渗透的马歇尔计划。终结了美苏所谓的合作关系,冷战全面爆发。美国在博弈中利用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成果的获得了苏联在以色列问题上的支持,把美国势力伸到了中东地区,扩大了国家的势力范围。美苏围绕以色列问题的博弈也进入到了第二阶段――冷战全面爆发后在以色列问题上的美苏博弈。

(二)冷战全面爆发后在以色列问题上的美苏博弈

1947年7月,马歇尔计划正式提出之后,美苏合作的可能已经化为乌有,取而代之是两个国际以及各自集团之间的相互对抗。虽然美苏在这一段已经不存在合作的可能,但是在以色列问题上,美苏两方仍旧保持其支持以色列建国的态度。

这时苏联支持其目的主要是为了美英等西方国家陷入巴勒斯坦这一泥潭。苏联驻美大使诺维科夫曾在给莫斯科的电报中指出,对于美国来说巴勒斯坦地区不仅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而且有丰富的石油资源。美国希望把通向沙特阿拉伯的输油管道的终端设在巴勒斯坦,因此,美国迫切希望该地区的局势保持稳定,但是以色列虽然可以扩大美国在中东实力,同时却也造成了整个中东地区的混乱。因此,对于苏联来说,其支持以色列的目的与其说是为了扩大其在中东地区的势力,不如说是为了把美英的注意力更多的转移到中东地区,减轻冷战时期苏联在欧洲地区的军事压力。

而美国在博弈中明显利用了苏联这一博弈对策。美国并没有按照苏联的预想,出兵巴勒斯坦,反而遵守了联合国的规定,对整个中东地区实施武器禁运。由于当时美国在地中海地区没有军事基地,如果美国要向巴勒斯坦地区派军,最好的选择就是从欧洲就近调兵。但是这样美国在欧洲地区的防御力量就必然会被削弱,从而减轻了苏联的压力。因此美国没有采取向巴利斯坦地区派兵的策略。

三、以色列与美苏之间展开的博弈

在分析以色列建国时期的博弈中,以色列本身扮演者重要的角色。犹太复国主义者借助美苏两方的力量,成功的在巴勒斯坦地区建国并获得了第一次中东战争的胜利。以色列之所以能够在巴勒斯坦地区建国与犹太复国主义者与美苏两国成功的博弈是分不开的。

犹太人很早就进入美国国会、法院和政府任职。因此犹太人对美国外交政策有一定的影响力,通过美国犹太社团,犹太复国主义者不断寻求美国的支持。以色列利用美国与苏联的矛盾,不断让美国加大对以色列的支持,尤其是经济支持,保证以色列建国初期的整个国家可以正常运作。以色列与美国的博弈是非零和博弈,一方面以色列利用美国扩大其实力,保障其建国根基;另一方面,美国利用以色列扩大其在中东的势力范围,对双方来说,在当时的阶段是一个双赢。

而在苏联的犹太社团,通过与苏联的交涉,以色列外交部长谢尔托克和苏联外交部副部长维辛斯基就东欧国家的移民问题在巴黎举行了会谈。在于苏联的博弈中,以色列与苏联是一场零和博弈。以色列借用美苏冷战的时机,让苏联支持大量犹太人从东欧移民到以色列,并对以色列给予武装支持,保证了第一次中东战争中的武器供给,同时向美国示好,获得了美国支持,不但没有进入苏联社会主义的阵营,反而在国家巩固后,成为了美国在中东地区与苏联对抗有利的支持者,获得了这次零和博弈的胜利。

参考文献

[1] 伯纳德・路易斯:《中东》,郑之书译,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4年版.

马歇尔计划范文9

发生时间:1939年8月2日至1946年12月31日

发生地点:美国、日本

综合背景:

最早注意到核裂变价值的是德国科学家,他们在核裂变研究中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1939年初,丹麦著名的物理学家波尔从两位刚从德国逃亡出来的物理学家那里知道德国已经开始研制原子弹的确切消息。由于核能具有巨大威力,如果纳粹德国抢先制造出原子弹,那么,人类就将面临史无前例的核灾难。

但是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疯狂迫害犹太人,爱因斯坦、费米、波尔、格拉德等科学家也都被迫逃离德国,定居美国。居里夫妇的女婿约里奥(后为法国科学院院长、法共党员,也是钱三强的导师)则在德军占领挪威前夕,把制造核弹必需的200升重水运到美国,而此时全世界其他试验室中的重水加在一起不过几升。因此,法西斯的残暴统治反而导致美国在核研究方面已有了最优越的人力物力资源。

详细内容:

曼哈顿工程是指美国陆军部于1942年6月开始的利用核裂变反应来研制原子弹的计划。为了先于纳粹德国制造出原子弹,该工程集中了当时西方国家(除纳粹德国外)最优秀的核科学家,动员了10万多人参加这一工程,历时3年,耗资20亿美元,于1945年7月16日成功地进行了世界上第一次核爆炸,并按计划制造出两颗实用的原子弹。整个工程取得圆满成功。

1939年,西拉德等科学家担心德国造出核武器,便向美国政府提出应抢先研制,几乎没有这类知识的官员却将此建议视为天方夜谭。沮丧的西拉德等人只好找到爱因斯坦,说服他直接致信总统罗斯福,说明核裂变可制造出威力巨大的新型炸弹。他们的观点得到了爱因斯坦的支持。1939年8月2日,他们用爱因斯坦的名义写了一封致美国总统罗斯福的信件(由西拉德等起草)。

罗斯福收到信件后,于1939年10月11日下令组织“铀矿顾问委员会”。经过周密的考虑,罗斯福后于1941年12月6日(即“珍珠港事件”发生的前一天)批准了研制原子弹的计划。

美国科学家虽然对原子弹的机制、应该努力的方向,甚至费用和时间都有了大致的构想,但核研究的庞大工程已经超过了科学研究机构的能力。当时美国经济已经转向战争,没有一家工业公司能在短期内完成有关生产设施的建设。美国核研究的负责人之一布什认为,只有军队以最高优先权,才能在战争结束前生产出核原料来。1942年3月9日,他在给罗斯福总统的报告中,强调了原子弹的光明前景,提出把全部的研制和生产管理移交给军队。6月17日,布什给罗斯福准备了一份将核计划全部交给军队领导执行的详细报告。罗斯福立即批复了布什的报告。

罗斯福总统赋予“曼哈顿工程”这一计划以“高于一切行动的特别优先权”。“曼哈顿计划”规模大得惊人。由于当时还不知道分裂铀235的3种方法哪种最好,只得用3种方法同时进行裂变工作。这项复杂的工程成了美国科学的熔炉,在“曼哈顿”工程管理区内,汇集了以奥本海默为首的一大批来自世界各国的科学家。科学家人数之多简直难以想象,在某些部门,带博士头衔的人甚至比一般工作人员还要多,而且其中不乏诺贝尔奖得主。“曼哈顿工程”在顶峰时期曾经起用了53.9万人,总耗资高达25亿美元。这是在此之前任何一次武器实验所无法比拟的。

在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马歇尔的支持下,美国军方同意按原S-1委员会(负责铀研究的一个机构)的建议,开始建设4种分别采用不同方法的铀同位素分离工厂和其他的研制、生产基地。军队把整个计划取名为“代用材料发展实验室”,指派美国军事工程部的马歇尔上校负责全部行动。由于马歇尔上校循规蹈矩,与科学顾问们又合不来,使研究计划优先权的升级和气体分离工厂地址的选择拖延了两个月。9月,政府战时办公室和军队高层领导决定,领导修建美国国防部大楼五角大楼的格罗夫斯上校接替马歇尔上校。格罗夫斯在赴任之前,被提升为准将。

格罗夫斯在上任后不到48小时内就成功地把计划的优先权升为最高级,并选定田纳西州的橡树岭作为铀同位素分离工厂基地。因为马歇尔上校的总办公室最初将设在纽约城,他们决定把新管区的名称命名为“曼哈顿”。于是,“曼哈顿工程区”就这样诞生了。美国整个核研究计划不久后取名为 “曼哈顿计划”。

“曼哈顿计划”的最终目标是赶在战争以前造出原子弹。虽然在这个计划以前,S-1执行委员会就肯定了它的可行性,但要实现这一新的爆炸,还有大量的理论和工程技术问题需要解决。在劳伦斯、康普顿等人的推荐下,格罗夫斯请奥本海默负责这一工作。

为了使原子弹研究计划能够顺利完成,根据奥本海默的建议,军事当局决定建立一个新的快中子反应和原子弹结构研究基地,这就是后来闻名于世的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奥本海默凭着他的才能与智慧,以及他对于原子弹的深刻洞察力,被任命为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主任。正是由于这样一个至关重要的任命,才使他在日后赢得了美国“原子弹之父”的称号。

奥本海默开始时对困难估计不足,认为只要6名物理学家和100多名工程技术人员就足够了。但实验室到1945年时,发展到拥有2000多名文职研究人员和3000多名军事人员,其中包括1000多名科学家。

鉴于大多数科学家都反对实验室的军事化,格罗夫斯同意加州大学成为洛斯阿拉莫斯名义上的管理单位和合同保证单位,基地的军队负责实验室建设、后勤供应和安全保障。这就保证了实验室内部的自由学术讨论。奥本海默鼓励科学家们大胆地讨论原子弹的有关科学问题,提出即使看门人的意见,也会对原子弹的成功有一定的帮助。奥本海默注意倾听任何人的意见,掌握着整个实验进程。有些参与核研究的物理学家后来回忆说,他们自己甚至都不如奥本海默清楚自己工作的细节和进展。在很多问题上,都是由于奥本海默的决断才取得突破,保证了原子弹研制时间表的执行。奥本海默在科学家、普通职工和政府官员中的威望越来越高。洛斯阿拉莫斯素有“诺贝尔奖获得者集中营”之誉,人们称奥本海默为这个集中营的“营长”。奥本海默没有获过诺贝尔奖,却拥有如此高的个人威望,他的组织才能与人格魅力由此可见一斑。

在“曼哈顿工程区”工作的15万人当中,只有12个人知道全盘的计划。其实,全体人员中很少有人知道他们是在从事制造原子弹的工作。例如,洛斯阿拉莫斯计算中心长时期内进行复杂的计算,但大部分工作人员不了解这些工作的实际意义。由于他们不知道工作目的,所以也就不可能使他们对工作发生真正的兴趣。后来,有一个年轻人说明了他们是在做什么样的工作。此后,这里的工作达到了高潮,并且有许多工作人员自愿留下来加班加点。经过全体人员的艰苦努力,原子弹的许多技术与工程问题得到解决。

1945年7月15日凌晨5点30分,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成功。8月6日和9日,美国分别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了原子弹。随着苏联军队出兵我国东北,日本天皇于14日宣布无条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了。

“曼哈顿计划”不仅造出了原子弹,也留下了14亿美元的财产,包括一个具有9000人的洛斯阿拉莫斯核武器实验室;一个具有36000人、价值9亿美元的橡树岭铀材料生产工厂和附带的一个实验室;一个具有17000人、价值3亿多美元的汉福特钚材料生产工厂,以及分布在伯克利和芝加哥等地的实验室。

1946年7月,在原子弹研制成功一周年之际,美国参、众两院经过激烈的争论,通过了一项由参议员麦克马洪提出的议案。杜鲁门于8月1日签署命令,提案开始正式生效,这就是《1946年原子能法令》。它标志着美国战时核计划的结束和新的过渡时期的开始,也成为和平时期整个美国原子能发展的指导纲领。《原子能法令》正式生效后,格罗夫斯领导的“曼哈顿工程”在国会和政府的同意下,继续支撑着整个核计划。

当美国新的原子能委员会组成后,杜鲁门决定在1946年的最后一天晚上12点,将原曼哈顿工程的全部财产和权力移交给原子能委员会,从而正式开始了一个新的过渡时期。原子能委员会设有四个部:研究部,它控制一切与原子能有关的研究;生产部,它拥有并控制一切生产裂变材料和原子能的设施,组织核裂变材料的生产;工程部,它指导一切与原子能发展有关的设备和工程;军事应用部,它处理与军备有关的原子能事项。原子能委员会总部也从橡树岭迁到了华盛顿。

范例分析:

一、“曼哈顿工程”具备项目的全部六大要素:

(一)目标:赶在战争以前造出原子弹。

(二)内容:利用核裂变反应来研制原子弹。

(三)过程:提议、批准、授权、建设、生产、组装、实验、使用。

(四)资源:科学家、原材料、权限、资金、技术、设备。

(五)载体:科学家、美国领导人、美国军方、各大学和科研机构。

(六)标准:核裂变技术标准、生产流程、管理标准。

因此,“曼哈顿工程”是一个项目。

二、曼哈顿工程具有以下特性:

(一)完整:从开始到结束,没有缺失、断裂、破碎和中断,完整完全。

(二)独立:具备自有人员、资金、装备的其他内容,相对独立。

(三)正常:生存环境合理、稳定,全部发展过程正常。

因此,“曼哈顿工程”还是一个完整、独立的正常项目。

三、从发展过程方向来看,“曼哈顿工程”的活动分为以下九个阶段:

(一)发起:1939年,西拉德、爱因斯坦等科学家致信美国总统罗斯福,建议研制原子弹。

(二)筹备:罗斯福于1939年10月11日下令组织“铀矿顾问委员会”,于1941年12月6日批准研制原子弹的计划,并赋予“曼哈顿工程”这一计划以“高于一切行动的特别优先权”。

(三)开始:A:美国军方开始建设4种分别采用不同方法的铀同位素分离工厂和其他的研制、生产基地。

B:指派美国军事工程部的马歇尔上校负责全部行动。

(四)实施:从格罗夫斯选定田纳西州的橡树岭作为铀同位素分离工厂基地,并命名新管区的名称为“曼哈顿”开始,经过建设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等各个组成部门,以及试验、生产各种原料和部件,直到组成出成品。

(五)监控:A:工程开始后不久,布什发现核研究的庞大工程已经超过了科学研究机构的能力,没有一家工业公司能在短期内完成有关生产设施的建设。布什认为只有给军队以最高优先权,才能在战争结束前生产出核原料来。

B:工程开始后,马歇尔上校循规蹈矩,与科学顾问们又合不来,使研究计划优先权的升级和气体分离工厂地址的选择拖延了两个月。

C:奥本海默开始时对建设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的困难估计不足,认为只要6名物理学家和100多名工程技术人员就足够了,但是实际工作中发现远远不能完成工作。

(六)改善:A:布什在1942年3月9日给罗斯福总统的报告中,提出把全部的研制和生产管理移交给军队,并于6月17日,提交了一份将核计划全部交给军队领导执行的详细报告。罗斯福立即批准。

B:1942年9月,政府战时办公室和军队高层领导决定,领导修建美国国防部大楼五角大楼的格罗夫斯上校接替马歇尔上校。格罗夫斯在上任后不到48小时内就成功地把计划的优先权升为最高级。

C:为了适应工作需要,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逐渐扩充,到1945年时拥有2000多名文职研究人员和3000多名军事人员,其中包括1000多名科学家。

(七)睡眠:每天的休息时间、每周的休息日、每一次单项活动的暂停时间。

(八)结束:A:1945年7月15日凌晨5点30分,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成功。

B:1946年12月31日晚上12点,杜鲁门决定将原“曼哈顿工程”的全部财产和权力移交给原子能委员会,总部也从橡树岭迁到了华盛顿。

(九)衍生:A: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分别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了原子弹。

B:“曼哈顿工程”留下了14亿美元的财产,包括一个具有9000人的洛斯阿拉莫斯核武器实验室;一个具有36000人、价值9亿美元的橡树岭铀材料生产工厂和附带的一个实验室;一个具有17000人、价值3亿多美元的汉福特钚材料生产工厂,以及分布在伯克利和芝加哥等地的实验室。

C:1946年8月1日《原子能法令》正式生效后,格罗夫斯领导的“曼哈顿工程”在国会和政府的同意下,继续支撑着整个核计划。

四、从内容类别来看,“曼哈顿工程”的工作包括以下九个种类:

(一)产品:生产核原料、原子弹部件、成品原子弹、开展爆炸试验(1945年7月15日凌晨5点30分,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试验)等。

(二)装备:基地建设、试验设备、车辆等装备、工作设备、200升重水等资源,具有9000人的洛斯阿拉莫斯核武器实验室,橡树岭铀材料生产工厂(36000人、价值9亿美元)和附带的一个实验室;汉福特钚材料生产工厂(具有17000人、价值3亿多美元),以及分布在伯克利和芝加哥等地的实验室等。

(三)技术:3种铀235分离方法、聚变技术、管理技术、军队工作方式、提升优先级等。

(四)发展:历时3年,工作计划、工作进程、活动日程、需求计划、全盘计划、实验进程等。

(五)经济:国家支持、资金保障、人员薪酬、财务管理、费用损耗、资金耗资25亿美元等。

(六)安全:保密(15万人当中,只有12个人知道全盘计划)、防止敌对人员破坏、核辐射预防、生产基地隐蔽(田纳西州)等。

(七)保障:服务组织、管理组织、生活服务(每天15万人的餐饮等)、工作支持(“高于一切行动的特别优先权”)等。

(八)组织:铀矿顾问委员会、军方机构、S-1原子委员会、代用材料发展实验室、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加州大学、科学家(西拉德、爱因斯坦、费米、波尔、格拉德、约里奥、奥本海默、诺贝尔奖得主)、文职人员、军事人员、美国总统、布什、马歇尔、格罗夫斯等;所有参加人员10万多人,顶峰时期53.9万人。

(九)信息:致总统信、技术资料、试验资料、各种数据、各种文件、工作细节、《1946年原子能法令》、原子弹的有关讨论问题、看门人的意见、任何人的意见、核计划全部交给军队领导执行的详细报告等。

五、从高度结构来看,“曼哈顿工程”的组织包括以下九个等级:

(一)全面决策:罗斯福、杜鲁门、美国政府、美国国会。

(二)专业决策:布什、马歇尔主席、爱因斯坦、政府战时办公室、军队高层领导、麦克马洪铀矿顾 问委员会、S-1委员会。

(三)系统指挥:马歇尔上校、格罗夫斯准将、曼哈顿工程、原子能委员会。

(四)专业指挥:科学顾问、军方高级参谋、曼哈顿工程分项总监。

(五)综合执行:奥本海默等各实验室、各部门、各分支机构负责人。

(六)专业执行:各专业科学家、部门专项管理者、军队专项执行负责人。

(七)专业操作:洛斯阿拉莫斯计算中心的年轻人、轰炸机机长、计算小组、管理小组等。

(八)独立操作:洛斯阿拉莫斯计算中心的工作人员、轰炸机投弹手等。

(九)基础操作:普通工作人员、警卫士兵、服务员、接线员等。

马歇尔计划范文10

关键词:问题解决;复习教学;环节;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1-275-01

进入高三后,复习课是我们日常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如何开展有效的复习教学是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一直在探索的问题,前几日,高三教师参加了教研室组织的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研讨会,本次活动旨在加强2013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的有效性与针对性,探讨历史复习教学的有效模式,并为我市高中历史青年教师的成长搭建更广阔的平台。研讨会分两个环节进行,第一个环节是听课;第二个环节是通过评课来探讨、交流复习的经验,方法。

在两节复习研讨课中,其中一位教师展示了“导学案教学复习模式”,另一位老师展示了“问题解决复习模式”,他们以轻松的课堂氛围和有效的课堂效益得到了参加活动的教研员和教师的好评,下面我以“问题解决复习模式”《美苏争锋》 这节复习课为例,介绍这种模式在高中历史一轮复习中的应用,以期有助于一轮复习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问题解决”复习模式的基本内涵是:将复习内容设置成问题,指导学生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复习历史知识、发展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这一复习模式即注重发挥教师点拨、示范的作用,也体现了学生主动学习、能力迁移、个性发展的新课程理念。

“问题解决”的教学理论是苏联教学论专家马赫穆托夫在20世纪60年代创立。该理论强调课堂教学应当是以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方式来获取知识的问题性思维过程。该过程包括创设情景、设问启发研讨史料、思辩探索归纳评价、激励创新研析高考、迁移训练共4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创设情景、设问启发。

复习课的教学,需要我们依据考纲和教学内容,采取多种手段,利用多样教学资料如图片资料、历史诗歌、文字资料、实物资料等,创设教学需要的历史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根据考纲要求,本章节即《美苏争锋》的知识复习主要围绕“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美苏“冷战”对二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来展开。在复习两极格局形成的背景时,教师展示了这样几则材料:其中一则是一段斯大林关于美苏两国关系演变的论述:战时,要保持团结并不太难,因为有一个打败共同敌人的共同目标。艰难的工作在战后,那时,各种不同的利害关系往往会使同盟国分裂。——斯大林

接着展示了三则有关雅尔塔等国际会议和二战后苏联和美国实力状况的史料,史料展示后,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调动,这时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围绕这些材料积极思考两极格局形成的背景有哪些?

在复习两极格局形成的过程时,教师展示了有关两极格局形成过程的历史图片,四则史料:吉尔发表铁幕演说的图片和丘吉尔演说的一段材料、1947年杜鲁门致美国国会的咨文和马歇尔1947年6月在哈佛大学的演讲的史料、苏联作出的相应反应史料。引导学生分析材料,思考:(1)铁幕演说的实质?丘吉尔所说的铁幕下的国家和地区指哪些地区?(2)美国是慈善家吗?(3)杜鲁门曾说:“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是一个胡桃的两半”。结合课本知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4)针对美的冷战政策,苏联作出了怎样的反应?

第二个环节:研讨史料、思辩探索。

这是教学的高潮阶段,即学生在课堂表现出的最活跃的阶段。学生通过对教材、材料的研读,对问题形成了自己初步的看法、认识或观点。尤其是关于两极格局形成的根本原因和美国是不是慈善家和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的关系的探讨,部分学生挖掘不到问题的实质,仅停留在问题的表面,这样他们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通过思想观点的碰撞、思维得以提升。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而且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更增强了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得以充分发挥。

第三个环节:归纳评价、激励创新。

这是教学的提高阶段。当学生的交流、辩论到一定程度后,这时教师对学生提出的不同见解、观点,尤其是争论中的焦点问题,进行点拨、概括、归纳、评价学生的观点,给予激励。关于两极格局形成的背景学生从三个方面归纳:1、根本原因:1、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的矛盾。 2、雅尔塔体系的确立。3、战后初期的形势:美苏实力均衡。教师对学生的归纳、概括史实的能力给予了很好的评价。

如关于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关系的探讨,多数学生仅知道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在经济上的运用,是美国冷战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时有位学生提出“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是美国冷战初期政策的两条腿”一个形象描述,观点一提出引起大家的关注,他又对此做了具体阐述:杜鲁门主义是指导原则,即遏制共产主义扩张的原则;马歇尔计划是在欧洲对抗苏联的现实手段,即恢复欧洲实力,并将之置于美国控制下,以达成欧洲的势力均衡。当时教师对这位学生给予表扬,对他的创造性思维和思维的缜密性给予很高的评价。

第四个环节:研析高考、迁移训练。

马歇尔计划范文11

主演:杰瑞米·雷纳、蕾切尔·薇兹、爱德华·诺顿、琼·艾伦

类型:动作

出品:环球

上映:2012年8月10日

剧情:

特工艾伦·克洛斯(杰瑞米·雷纳饰演)参加了政府的一项基因改造秘密试验,在负责试验的女科学家玛塔(蕾切尔·薇茨饰演)帮助下,克洛斯被改造为一个超级杀人机器。“绊脚石” 计划其实一直在阴影中进行,但由于伯恩在《谍影重重》三部曲中逐渐揭发或者说间接曝光了CIA非法的“绊脚石”计划,使得该计划的发起人之一贝尔(爱德华·诺顿饰演)下令清除该计划一切的执行者,这些证据中就包括克洛斯和玛塔,这二人为了生存,携手展开逃亡。

影迷呼唤伯恩

“你们如何拍摄一部没有杰森·伯恩的‘伯恩’续集?这难道不是一部建立在成功品牌基础之上的新片吗?”

——所有影迷

刚执导筒不到一年的托尼·吉尔罗伊已经习惯被问及这个问题了。他由《谍影重重》系列前三部的编剧升格成为《谍影重重4》的导演兼编剧后,永远要面对的最大问题就是“没有了伯恩,这故事还能看吗?”

吉尔罗伊要为没有伯恩的“伯恩”系列片找到一条出路,“你以为伯恩就能代表全部吗?如果影片讲述一个更宏大的故事会如何?如果‘绊脚石’行动不是唯一的秘密计划又会如何?我觉得这是我们真正能指望的构思,你会看到一些前所未见的东西。”

从《谍影重重4》的英文片名《伯恩的遗产》可以看出,这将是一个全新的故事,不会出现前三部的特工男主角杰森·伯恩。影片以第三部中记者西蒙·罗斯的死亡时间为开端,杰瑞米·雷纳饰演的新特工参加了政府的基因试验,最后与负责试验的科学家蕾切尔·薇姿携手展开逃亡,两人将会揭开“绊脚石”计划的冰山另一角。这部电影既不是重拍,也不是续集或前传,新一集里将会有一个全新的英雄,开启全新篇章,这是个独立的计划。前三部是新一集的导火线,新片中将有更大的格局和阴谋。

导演撇开伯恩

“我最后终于想明白了,谁还需要杰森·伯恩?我要创造一个比他更强悍的特工。”

——导演托尼·吉尔罗伊

2007年,《谍影重重3》创下了4.43亿美元票房。当一个“三部曲”系列中的第三部取得了如此成功,电影公司肯定不会就此收手去策划新片,他们必定还要延续电影的品牌效应。

“我们研究了各种可行的方案,”《谍影重重》系列制片人弗兰克·马歇尔说。“杰森·伯恩最后还是弄清了自己的身份,他来自于哪里,而事实上他不想再做特工杀手了。这样的结局没给我们留有余地和拍摄续集的生机。”主创人员曾提出过各种各样的想法。有一种选择是让马特·达蒙继续担任伯恩,将它拍成007系列,但是感觉这样会破坏影片的完整性,而且正如马歇尔所言,即便如此还是没有摆脱同样的问题——影片到底要做什么。另外有想法认为伯恩可以传承衣钵给另一个特工杀手,亦或是拍一部前传。这也都未尝不可。

虽然托尼·吉尔罗伊撰写了前三部的剧本,但是当格林格拉斯和达蒙还参与其中的时候,吉尔罗伊并没有参与新片讨论,马特·达蒙甚至对吉尔罗伊编剧的《谍影重重3》颇有微词,他曾在访谈中表示初次拿到剧本草稿时根本读不进去,认为这会是他的职业终结。2009年11月格林格拉斯确定离开了“伯恩”系列,随后是达蒙,可以说《谍影重重4》未来的军火库里一无所有——没有故事,没有明星,导演和编剧——开拍《谍影重重4》的可行性就像拍《泰坦尼克2》一样微乎其微。

“我们当时濒临绝望,”马歇尔说。“托尼·吉尔罗伊撰写了前三部的剧本,所以我们认为他可能提出让故事继续下去的想法。我们从没幻想他能为续集撰写剧本,更不要说导演了。我们只希望他能帮助我们构思出一个想法。”

编剧吉尔罗伊在一片意外和茫然中晋身为《谍影重重4》的导演,而在此之前他通过执导《迈克尔·克莱顿》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和最佳原创剧本提名,另一部他执导的《口是心非》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更为关键的是,他导演的这两部片子都涉及到政府阴谋,可以说在玩弄“政府阴谋论”上,他很有一套,这些恰恰与《谍影重重》系列在主题上合拍,于是吉尔罗伊顺势成为导演。

“我从未花费哪怕片刻时间来思考如何拍摄《谍影重重3》的续集,”吉尔罗伊说。“进剧组的前两个礼拜我只是不假思索地信口说了些想法,都是随机的。以此为契机,延展开来,事情进展变得越来越刺激。一年中的大半时间我都在寻找一部能同时娱乐我和观众的影片来执导。突然我开始专注于某样东西,我和它产生极大共鸣,而且它必定会是非常了不起的电影。我最后终于想明白了,谁还需要杰森·伯恩?我要创造一个比他更强悍的特工。”

一旦吉尔罗伊承诺为影片撰写剧本,一切就变得轻而易举了。用马歇尔的话说是“易如反掌”,“他要来导演这部影片,尽管他缺乏执导大片的经验。一路以来他一直参与其中,他知道影片是如何运转的。在2002年拍摄第一部《谍影重重》的时候我曾开玩笑说有一天他肯定会成为影片的导演,因为他具备所有优势。这是个艰巨的任务,但我认为他肯定我们的构想,也喜欢与我们前三部的制作团队合作,现在他如愿以偿了。”

编剧,导演,剧本: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谁能在达蒙手中接过超级特工的接力棒?

新特工超越伯恩

“一句话,他比杰森·伯恩更加冷酷。”

——主演杰瑞米·雷纳

“我很荣幸主演了这部电影,”动作片新晋明星杰瑞米·雷纳在《谍影重重4》中塑造了一个冷峻到严酷的动作英雄。“唯一的遗憾就是感觉自己的打斗场面还是太少。我的角色看起来更像个爱管闲事的刑警——开着一辆法拉利在车流中艰难爬行。我一旦找到机会,会在最短时间内将跑车轰到极速,在街头飞快穿梭,如果前方障碍物太多,我只有一个选择——加大油门,撞烂面前的一切。”

凯瑟琳·毕格罗的奥斯卡获奖战争电影《拆弹部队》令原本默默无闻的雷纳获得多方关注。影片并没有取得票房成功——它是有史以来最不卖座的奥斯卡最佳影片,但却将雷纳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他不但获得影帝提名,而且迅速成为炙手可热的好莱坞动作明星。巧合的是,也正是这部影片令雷纳和他如今所取代的人结识。

“我凭借《拆弹部队》获邀出席奥斯卡颁奖典礼,”他回忆说。“马特·达蒙就坐在我前面。说也凑巧,他恰好刚看过《城中大盗》(雷纳次年凭该片获得奥斯卡最佳男配角提名),那部片子的导演兼主演本·阿弗莱克和他是死党。我当时甚至还没看到成片。他对我说,‘哥们儿!我看那个片子了,你演的好极了!’这太滑稽了,出席奥斯卡颁奖典礼时恰好马特·达蒙就坐在自己的前面并告诉我自己演得好极了。”但这一切都发生在雷纳出现在“伯恩”演员表之前很久,而那段时间他则一直忙着拍其他电影。

“毫无疑问我们面试了许多适合扮演伯恩的人选,”吉尔罗伊说道。他提到了一些有望获得这个角色的名字,其中包括乔尔·埃哲顿、卢克·伊万斯、加内特·赫德兰、泰勒·克奇和杰克·吉伦哈 尔。“我们面试了几乎整整一代的演员,我们的要求非常真实具体:一个既擅长动作戏同时又可以应付文戏的演员。杰瑞米从未出现在面试人选的名单里,直到第三轮面试开始。突然间他的名字跳出脑海,弗兰克·马歇尔和我迅速前往柏林,当时他正在那里拍摄《韩赛尔与格蕾特:女巫猎人》,我们和他一起吃了饭并给他看了剧本。他感到很意外,但随后是不动声色的兴奋,他很会克制自己的情感,显得深藏不露,此刻他已经开始入戏,特工就应该像他这样低调。”

年满41岁的雷纳可以说已经接近动作明星的年龄上限了,在确定出演之前雷纳还有其他的考虑。“那是一个巨大的责任。这不是我们喝杯咖啡就能解决的问题。它会对我身边的人和事产生连锁效应,我必须要慎重考虑。”

当被问及他饰演的超级特工艾伦·克洛斯和杰森·伯恩的区别在哪里,雷纳十分小心地斟酌字句。“和杰森相比,艾伦拥有完全不同的背景。他很明确自己的身份,也很愿意成为行动的一部分,参与政府的计划和实验。他曾当过兵,只想寻求归属感并实现特定的目标。一句话,他比杰森·伯恩更加冷酷。”

“直接称贝尔为‘反派’太过简单了。”

——主演爱德华·诺顿

片中另一主角爱德华·诺顿的角色贝尔就好像007系列中多次出现或影射的幕后大反派Blofeld,贝尔的身影同样出现在每个CIA的肮脏秘密行动中,也许下一部他将成为更高级别首脑利用的最黑暗棋子。

“吉尔罗伊很讨厌人们开始发表我是个反派的言论,”诺顿说。“直接称贝尔为‘反派’太过简单了。我认为这个人物更有深度更加老练。”无论如何,他是这个系列中不可或缺的关键人物。

诺顿称,“导演没有被限定在特定的主题内,他寻找各种回归主题的途径,然后用不同的‘反动’方式去实现它们。如果你看过‘伯恩’系列、《迈克尔·克莱顿》和《口是心非》,就会发现他从未间断这种想法,组织和团体势力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他让自己那些个‘反动’想法在‘伯恩’系列中以刺激的娱乐方式展开,情报、安全、科学、政府阴谋等一切。某个强势团体影响着它控制的所有人,他们将自身视为某个真理,要求所有人按照他们自己的思想去理解真相,而当他们意识到受控于组织,他们便可能是一枚棋子。‘伯恩’系列吸引人的看点之一就是它永远在传达一个概念,就算你自认为知道内情,你也仍然是机器中的一个齿轮,棋盘上的一枚棋子。做棋子就要有被牺牲掉的准备。”

所有这些都表明了《谍影重重4》不是这个系列的新开端,而是暗示伯恩只是长篇小说中的一个章节,是一个拥有多个主角的宏伟故事的一个段落而已。制片人马歇尔甚至兴奋地将其比喻成俄罗斯套娃,他可以让故事成为衍生出多部续集的系列片,让它成为另一个007系列电影。 “在片中你能看到各种不同的政府阴谋计划,对反抗者特工来说,也要有着不同的‘反动’技能要求,任何事情都有存在的可能性。我的梦想,就是在下一部《谍影重重》里看到达蒙与雷纳联手战斗。”

《谍影重重4》与前三部曲的联系

接入点

在《谍影重重3》中,杰森·伯恩发现一位名叫西蒙·罗斯的记者一直在追踪他的历史,而且这个记者还找到了有力的证据,表明伯恩是在中情局属下的一个名为“绊脚石”秘密组织里,被训练成为杀手。为了弄清事实真相,伯恩通过电话指挥完全没有反跟踪经验的罗斯在伦敦的街头和火车站街头,结果罗斯被杀手爆头死去。而《谍影重重4》在时间上就是以西蒙·罗斯的死亡时间做为新故事的开端。

绊脚石计划

本片剧情与三部曲一样,都是围绕着“绊脚石计划”展开。绊脚石行动计划是CIA一个高机密防卫的计划,目标是为美国政府解决他们不喜欢的各个国家不听话的政客等人,等于是美国政府培养的专业杀手。当杰森·伯恩任务失败失去联系并且开始反戈一击后,绊脚石行动计划曾逐渐被曝光并一度遭到终结,在《伯恩的遗产》中,该计划在秘密状态下重新启动。

马歇尔计划范文12

结合目前主要发达国家财政状况举步维艰、经济复苏一波三折、欧债危机此起彼伏的国际经济现状,以及我国人民币跨境贸易和投资工作已迈出坚实步伐而且增长势头强劲、国内企业“走出去”步伐开始加快、我国对外贸易环境也在发生明显变化等各种因素,我国应该抓住当前国际经济环境相对有利的机遇,同时积极适应国内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迫切要求,及时实施人民币对外贷款战略。

美国、日本以及其他主要工业国家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都实施过类似的战略,这些战略的实施对这些国家在世界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中最著名的要数“二战”以后美国实施的“马歇尔计划”和20世纪80年代日本实施的“黑字还流”计划。

在新形势下,借鉴美日经验,通过人民币对外贷款,积极主动地营造有利的外部条件,创造外需,可丰富和完善我国对外开放的经济体系,发展国际国内两大市场,为制造业、金融服务业乃至整个中国经济带来很大效益。具体可考虑建立人民币对外投资基金、通过政策性银行和商业银行提供对外人民币贷款、通过国际组织提供一定形式的优惠贷款和援助、推进资本市场开放,鼓励境外合格机构在华发行人民币债券和股票等方式。 一、 美国马歇尔计划的经验

马歇尔计划是“二战”后美国援助欧洲的计划,也称为欧洲复兴计划,由时任美国国务卿乔治·马歇尔于1947年6月提出。事后证明,该计划不但对欧洲国家的发展和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美国在“二战”后进一步确立世界霸主地位奠定了坚实基础。

该计划于1947年7月正式启动,从1948年4月美国通过《对外援助法案》开始,到1952年6月支付最后一笔款项结束,持续了四个财政年度,总援助额为131.5亿美元,其中赠款占88%,其余为贷款。

在这段时期内,英、法、德、意等16个西欧国家通过参加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接受美国包括金融、技术、设备等在内的各种形式的援助。根据计划的要求,受援国必须与美国签订双边协定,废除关税壁垒,放宽外汇限制,建立由美国控制的对等基金,接受美国对使用援助的监督,保障美国投资和开发的权利,削减同社会主义国家的贸易等。

马歇尔计划最初曾考虑给予苏联及其在东欧的卫星国以相同的援助,条件是苏联必须进行政治改革,并允许西方势力进入苏联的势力范围。但事实上,美国担心苏联利用该计划恢复和发展自身实力,因此故意提出许多苏联无法接受的苛刻条件,最终使苏联和东欧各国被排除在援助范围之外。

在美国的帮助下,西欧各国经济迅速复苏。到1952年,除西德以外的绝大多数受援国经济都恢复到了战前水平。在接下来的20多年时间里,整个西欧经历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时期,社会经济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马歇尔计划也因为致力于消除历史上长期存在于西欧各国的关税及贸易壁垒而被认为是促成欧洲一体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对美国来说,马歇尔计划可谓一箭多雕。首先,及时解决了美国产能过剩问题,锁定了欧洲的后续采购方向。由于欧洲人将大多来自马歇尔计划的援助资金用于购买美国生产的商品,使该计划从信贷援助转化为商品输出,刺激了美国工业生产和对外贸易,为保持战后美国的经济繁荣发挥了积极作用。

其次,该计划在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体系中奠定了以美元结算的国际货币地位,给美国带来巨大经济和社会利益。

第三,通过促进西欧经济的迅速复苏和较长时期的繁荣,美国在冷战时期的意识形态上也掌握了相对的主动,客观上为苏联的最后解体和东欧转轨产生了很强的引导作用。以上这些为美国最终实现世界霸权赢得了诸多有利条件。

杜鲁门曾经这样说过:杜鲁门主义与马歇尔计划是“一个胡桃的两半”。可见马歇尔计划并不只是单纯意义上的经济援助,它的提出是基于美国自身战略目的考虑,是实现美国战后走向超级大国的重要基石。 二、 日元“黑字还流”计划的经验

日本“黑字还流”计划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日本政府为缓解国际压力,采取的一项旨在将国际贸易盈余、外汇储备和国内私人资本,通过政府发展援助和商业贷款等渠道,重新流回发展中国家,从而达到削减国际收支顺差、促进日本对外投资、改善日本对外关系等目标的金融政策。

“黑字还流”计划主要通过三种方式实现日元资金大规模流出的目的。一是允许国际机构和外国政府在日本发行日元债券募集日元资金;二是日本政府向国际金融机构出资,通过多边渠道援助发展中国家;三是通过双边途径,直接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商业性和开发援日元贷款。该计划一共向海外提供了约650亿美元的等值日元资金,实现了日元的大规模输出和在境外的有效沉淀,有效地推动了日元国际化进程。

该计划也支持了日本企业“走出去”战略。根据有关统计,“黑字还流”资金主要向受援国的基础设施建设、能源开发、技术改造、出口创汇项目提供日元融资支持,因此,计划一方面发挥了催化剂作用,融洽日本与被投资国的关系,增强日本投资者对被投资地区的了解,为后续私人企业的投资和日元商业贷款提供条件和便利;另一方面也为日本走出去企业提供后续金融服务,支持日本企业在被投资地区发展和壮大。

“黑字还流”计划的实施还改善了日本的对外关系。东亚是“黑字还流”贷款的主要接受地区。例如,中国当年在“黑字还流”计划下从日本获得约1400亿日元的资金,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缓解了中国当时外汇紧缺的问题,对改善当时日中关系发挥了积极作用;该计划在后期恰逢美国为救助拉美债务危机而提出的“布雷迪计划”,客观上配合了美国对拉美的债务救助行动,减轻了拉美债务危机对美国银行业的冲击,强化了美日同盟关系。此外,墨西哥、巴西等拉美国家也部分依靠“黑字还流”资金渡过了20世纪90年代爆发的第三世界债务偿还危机,避免了危机的恶化。 三、人民币对外贷款的意义与方式

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崛起,我国的外部经济环境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特别是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后,欧美经济持续低迷,内忧外困引发了贸易保护主义不断升温,这种势头很难在短期内得到扭转。另一方面,传统形成的我国出口导向型经济,要实现主要靠内需拉动转变,需要一定的过渡。目前我国的产能过剩问题在一些部门还比较严重。我们不能被动地等待发达国家需求的恢复,而是应充分利用资金和过剩的产能与那些需要资金和产能的国家合作,创造外需,并为内需调整提供时间和空间,推动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现实中,发展人民币对外贷款的条件已日趋成熟。经过近十年的持续发展,人民币跨境业务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而且正在继续以较快的速度发展。2013年1月,全国办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金额达3139亿元,其中实收1276亿元,实付1863亿元,净流出580多亿元。人民币对外直接投资也呈快速增长之势。此外,已有百余家境外机构获准进入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

另一方面,包括欧洲国家在内的许多国家需通过加大对基础设施投资等措施给经济注入增长动力。即使像英国这样的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现在十分希望国外资金加大对英国的投资,更不要说遭受危机的其他欧洲国家和原来的东欧、中欧等转轨经济国家。此外,传统的非洲国家及中国周边的东盟国家也有大量的投资需求。只要我们设计得当,完全可以利用目前的机遇,大举进入这些国家的基础设施部门和有关产业,也能为中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奠定基础。

实施人民币对外贷款的积极意义在于:首先,通过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困难国家和地区克服目前的苦难,这一战略可以使中国在促进全球经济复苏并进入下一轮持续增长中扮演正面和积极的角色;其次,以人民币形式对外贷款可以迅速扩大人民币的国际市场,为人民币最终实现国际化提供有力的支持;第三,通过向境外提供足够的人民币,可以帮助我国经济实现有序的结构调整,化解产能过剩的压力;第四,开展人民币海外贷款业务,将能解决境外企业缺乏人民币来源等问题,为境外企业和个人与我国企业开展双边贸易人民币结算提供条件,能有效地构建完整的人民币流出与流回循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