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考研经验交流

考研经验交流

时间:2022-01-27 20:14:08

考研经验交流

考研经验交流范文1

今天晚上,我系举行考研经验交流暨动员大会,旨在分享考上研同学们的喜悦和成功经验,进一步推进我系考研工作。首先我代表系党政领导和全系师生员工,对今年考上研究生的41名同学表示热烈的祝贺,对深受学生敬重和喜爱的为系考研工作提供了高水平指导服务的优秀老师、学生工作干部和教学管理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等会儿,几位老师和10位考上研的毕业生将就考研工作与大家进行交流。我相信,这个会议将对11、12、13三个年级准备考研的同学来说,一定是弥足珍贵的。有了老师的辅导和学长的经验,将会增强其考研的勇气,提高其考研的信心,或许还可以让其在考研的路上少走一些弯路。下面,我讲三个问题:

一、近年来我系考研基本情况

多年来,我系一直高度重视学生考研工作,学生考研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成为我系人才培养质量的一张亮丽名片。XX年以来,我系共有x名学生成功考取了全国79所高校及中国科学院所属研究院(所)的研究生,占应届毕业生的x%。其中,XX年考上x名,XX年考上x名,XX年考上x名,XX年考上x名,XX年考上x名,今年考上x名。在考上研究生的同学中,被中国科学院所属研究院(所)和x大学、x大学、x大学等985、211高校录取的有x名,占考取研究生的x%。今年有x名同学被x、211高校录取,占考取研究生的x%。从学院XX年第一届本科生毕业以来,我系考研录取率一直在学校名列前茅,其中6年位居学院第一名,6年位居学院第二名。按专业排名,我系物理学专业有着良好的考研记录,始终位于学院专业考研第一名。XX—XX年,物理学专业考取研究生占应届毕业生的人数分别为x%、x%、x%。这些成绩的取得,充分反映了我系良好的人才培养质量。我认为,有了你们这些勤奋好学的学生,我系考研工作才会取得这么好的成绩。我为有你们这些优秀学子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二、考研与就业的关系

有人说,考研与就业是相矛盾的。我认为,考研与就业的关系是辨证统一的、而不是对立的关系。

有人说考研是回避就业,有人说考研是最好的就业。我认为,考研不是回避就业,不是最好的就业,而确切地说,是为了更好地就业。考研,需要准备政治、英语、专业课等,这对就业很有帮助,就业单位对于学生的四、六级英语有较高的要求。因为,中国加入wto以后,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化,对外交流日趋频繁,英语作为交流的工具显得十分重要。

考研不仅是个人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考上研究生于个人来说,可以找到更好的工作,可以有更高的收入,可以有更好的工作环境和发展条件,可以积累更高层次的人脉资源,可以为社会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对社会来说,今天各行各业对人才的需求有了更高的要求。国家有了高学历高素质的人才,经济社会将会得到又好又快的发展,“两个一百年”的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会早日实现。如果没有考上研也没关系,准备考研的过程其实也是提高素质和为就业创造条件的过程。但是,考研一定要理性选择,需要个人有良好的学习研究能力和较好的家庭经济条件。

同学们在毕业时将面临四种选择:一是直接就业;二是考研;三是出国留学;四是自主创业。不论哪一种,自己都要有一个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要早日谋划,早日确定目标,早日制定行动措施。因为,“机会总是垂青于有准备的人”,“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要创造人类的世界全靠我们自己”!

三、几点希望

1.希望全体老师要着眼于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扎实做好教书育人工作。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教书育人是每一个教师的光荣使命和神圣职责,要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热情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不但要当好学生获取知识的传授者,还要做好学生健康成长的人生导师。

考研经验交流范文2

【关键词】体育高考专业训练;重视;研究

一、研究背景

在我们文化课薄弱学校,体育高考专业训练一直受到学校的重视,也把高考体育人数看作是高考人数的增长点。要求我们要特别注意做好体育生的心理辅导工作,抓好体育高考生的专业训练和文化课的学习;“全力提高升学率,探索新的高考增长点”,加强对体艺考生的选拔与培养。班主任对体艺生的学习时间、训练时间作明确的规定;科任教师不放松体艺生的文化水平的提高;从以上可以看出我校对体育高考的重视程度,这就为我们展开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这种导向下我们体育教师更应该抓住这样的有利形式为我市的高考出一份力,为高校输送更多的体育人才。

二、研究方案

(1)发扬研讨活动的作用,提高活动的实效性。研讨活动是原来课题研究的基础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且开展的相当出色,也达到了非常好的效果。活动的内容很多,达到了多样化,如召开课题研究会议、体育高考训练研讨会、校际交流、亲临现场指导等,这些活动的开展对我校训练能做到心中有数。有计划、有目的,针对性强,且各项活动交替进行,每个活动都有针对性,能有目的地解决各个时段出现的问题与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到未雨绸缪,这些多样化、系列化活动的开展,极大地促进了训练的有效性。

(2)加强校与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通过开展各种活动提供了一个供大家互相交流的平台,平时大家忙工作、忙训练,很难有机会聚在一起,在课题组成员的参与下开展各种活动让大家互相交流,了解兄弟学校的科学做法以便取长补短,调整训练方法,达成共识。

三、研究计划

各种活动在课题开题之前已经开展,为课题的顺利进行与开展打下了基础,之前的工作主要是制定课题的总体计划与阶段计划,并严格执行、实施。

总体计划:搜集相关的学习资料,学习先进的理论知识与直接经验;开展各项活动,展开校际交流,总结经验,明确不足,改进措施,取长补短。

阶段计划:经过选题讨论,制定方案,理论学习等程序,2010年我校召_了开题现场会,各课题组成员都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对这项课题研究的价值大家一致认为具有较强的研究价值,同时各成员参与课题研究的积极性很高。愿意主动承担课题研究任务,并对研究任务进行了分工。在实施阶段,各课题组成员积极主动参与研究,抓好自己的训练队,及时总结,发现出现的问题,及时上交训练总结,对出现的问题能及时交流,避重就轻。

四、研究过程

(1)以活动促交流。本课题开展活动形式多样,有研讨、讲座等,不同的活动都有不同的侧重点,每次活动都有计划、有目的、有实效。促进同行之间交流,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有经验的高三教师总结了取得的成绩,新高三教师介绍了考生的情况与存在的问题,为下一步开展工作奠定了基础。

(2)对学生进行跟踪研究。事物都处于不同的变化中,及时了解其变化有助于了解身体的发展动向,及时了解训练中的发展规律,从而掌握一般规律,找出适合本地区学生实际情况的训练手段与方法。为了了解学生的体能素质训练情况,每月测试一次,及时了解训练情况,及时做出评估与调整。

(3)及时总结,形成理论。对平时实施的训练方法与手段经检验后及时进行总结,发现存在的问题,对于科学有效的训练手段与方法总结下来与大家交流或形成论文,为后续训练打下良好的经验基础。

五、研究成果

(1)提高青年教师的训练水平。青年教师训练大多没有经验,通过以老带新的方式与各种交流活动,青年教师训练水平成长迅速,从选材、训练到加试整个过程都胸有成竹,已经能独立承担训练任务。

(2)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前一阶段的课题研究许多青年教师已逐步成长起来,许多的教师的专业发展得到了提高,现在已初步形成了所有教师能参与运动训练的局面。教师专业有了发展,教师的研究、训练水平、业务能力也大有提高,在各种比赛中课题组成员都能取得非常优异的成绩,训练论文数目有所提高,同时教学研究的理论文章越来越趋向于发表。

(3)及时参与课题,教科研有成果。因为参与课题的研究带动了许多老师参与训练、教学方面的研究,能针对训练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总结与反思,并与理论相结合形成论文与总结,有的已经发表。取得的成果如下:本人的论文《中学体育高考生800米的强化训练》《中学生运动损伤的预防》《中学400米体育高考生的强化训练》在田径杂志上已发表。

六、研究反思

考研经验交流范文3

本学期物理教研工作将围绕深入推进中学物理课程改革这个中心,进一步完善教研方式,在认真学习物理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基础上,以《武进区普通高中物理学科教学改革指导意见》为抓手,着力研究物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具体问题,积极探索物理教学规律,引导并帮助教师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对课程的理解能力,提高我区物理教学的质量和品位.

二、工作重点

1.本学期将引导教师深入学习和研究教育教学理论,通过案例分析和观摩活动,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技能。要求教师在充分分析学生的基础上,优化课堂教学的“时间结构、认知结构、反馈结构、智能结构、训练结构”。

2.加强对高考复习教学的研究和指导。组织高三复习教学研究活动,探讨和研究20xx届高考的改革思路及相应的教学策略,探讨和交流提高学生探究能力和学习能力的方法和经验,及时通报有关20xx届省高考方案的信息和收集交流有关资料。

3.加强对中考复习教学的研究和指导。组织初三复习教学研究活动,探讨和研究省物理中考统一命题的改革思路及相应的教学策略,探讨和交流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处理信息和科学探究能力的方法和经验。

三、主要活动

二月:

1、高三物理教学调研,探讨和交流20xx届高考的改革思路及相应的教学策略,研究提高学生探究能力和学习能力的方法。

2、高二物理教学观摩研讨活动,重点研讨江苏省高考方案调整后的课堂教学策略。参加对象:高二物理备课组长。时间:2月下旬。

三月:

1、组织高三教师参加常州市复习教学经验交流和相关信息通报会议。

2、召开物理青年骨干教师重点指导对象座谈会,确定专业发展目标和学习研究内容,以及具体活动安排和指导策略。时间:3月上旬。

3、做好高三一模考试的阅卷工作和试卷分析工作。

四月:

1、高一物理教学观摩研讨活动,重点研讨高中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的设计和应用。参加对象:高一物理备课组长。时间:4月上旬。

2、协助各教研协作片组织开展初三物理复习教学研讨活动。

五月:

1、做好第26届(20xx年)全国中学生(高中)物理竞赛的组织报名工作。

2、做好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后的试卷分析工作,同时收集最新高考信息,以书面形式印发各校。

3、组织高中教学指导小组成员到有关学校研究高三复习教学工作。

4、组织初中学生实验的考查工作。

5、召开本学科区级以上教科研课题组组长会议,交流课题研究中的经验和成果。

六月:

1、做好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的有关工作。

考研经验交流范文4

关键词:换流变压器;阀侧出线装置;交流电场;绝缘裕度

1 引言

目前我国已累计建成“两交四直”六条特高压工程,未来十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特高压是我国电网发展的常态。在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中,换流变压器是直流变电站的重大设备之一,而出线装置的绝缘可靠性研究是换流变压器核心技术环节。为了掌握换流变压器核心技术,山东电力设备有限公司在多年的变压器绝缘技术研究基础上,利用电磁场仿真分析软件,进行了换流变压器阀侧出线装置交流电场计算。

2 绝缘水平和试验电压

阀侧出线装置的主要作用是保护阀侧绕组引线与阀侧套管连接处绝缘的可靠性和阀侧套管与升高座之间绝缘的稳定性,所以在阀侧出线装置的绝缘结构设计时,不仅要考虑换流变压器的绝缘水平和试验电压,而且还要考虑阀侧套管出厂试验电压,并具有足够的安全裕度。本文中在阀侧出线装置仿真分析时,电场强度值是基于阀侧套管的出厂试验电压计算所得。根据国家标准和已建变电站中换流变压器技术协议要求,确定±400kV换流变压器套管绝缘水平和试验电压主要参数见表1:

3 阀侧出线装置绝缘结构介绍

目前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中换流变压器阀侧电压等级主要由200kV、400kV、600kV、800kV组成,在以后的规划中,换流变压器阀侧电压等级可能设计为275kV、550kV、825kV,1100kV。阀侧出线装置需要根据目前的HSP套管和ABB套管两种结构来进行针对性的设计,从而保证引线与套管的绝缘和套管与升高座之间的绝缘的可靠性。在现有的技术基础上,阀侧出线装置主要设计出两种比较典型的结构,其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

本文中暂将图1结构定义为A型,将图2结构定义为B型。由于换流变压器阀侧绕组在试验时,既有交流耐压试验,还有直流耐压和直流极性反转试验,所以阀侧出线装置结构相对于网侧出线装置要复杂得多。从图1可以看出,A型结构的阀侧出线装置主要是由纸筒和撑条组成的多层纸板油隙结构,以及在引线均压球处的纸浆成型件。从图2可以看出,B型结构的阀侧出线装置主要是由纸筒和瓦楞纸板组成的多层纸板油隙结构,以及在引线均压球处的纸浆成型件。同时,从图1和图2可以看出,阀侧出线装置相对于交流变压器中使用的出线装置油隙分割较小,纸板层数较多。

4 出线装置电场仿真计算及裕度分析

本文主要通过建立阀侧出线装置二维简化模型,利用MainIsulation仿真分析软件,计算了阀侧出线装置的交流电场,对比分析了A型和B型出线装置的电场强度,并根据已有的文献和设计制造经验,对比分析两种结构出线装置的绝缘裕度。在电场计算时,为了简化计算过程,复合工程实际需要,根据国内外参考文献实际设计经验,进行了试验电压的等效折算,雷电全波冲击试验电压折算到1min短时感应试验电压约为546kV,雷电截波冲击试验电压折算到1min短时感应试验电压约为485kV,操作波冲击试验电压分别折算到1min短时感应试验电压约为620kV,交流长时外施试验电压折算到1min短时感应试验电压约为660kV。根据以上折算结果,这里以交流长时外施试验电压进行交流电场分析。

4.1 阀侧出线装置的交流电场计算及裕度分析

依据前面对各个试验电压的折算结果在计算时采用了交流长时外施试验电压折算值660kV。使用MainIsulation仿真分析软件计算后,A型结构交流电场计算结果见图3,B型结构交流电场计算结果见图4,电场强度及绝缘裕度对比见表2。

A型结构分析后电场强度云图及裕度分布如下图所示,出线装置侧上端圆环处最大场强值为6.033kV/mm,出线装置侧最小裕度1.96,筒壁侧最小裕度1.31。

B型结构分析后电场强度云图及裕度分布如图4所示,出线装置侧上端圆环处最大场强值为5.207kV/mm,出线装置侧最小裕度1.05,筒壁侧最小裕度1.75。

各条电力线裕度的计算主要参考魏德曼公司的经典油隙许用值。从计算结果来看,A型筒壁侧的绝缘裕度最小,B型套管侧的绝缘裕度最小,依据已投运产品的设计裕度经验值来看此绝缘裕度完全满足绝缘要求。

5 结论

考研经验交流范文5

《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实施建议”中指出:“学生获得知识必须建立在自己思考的基础上……学生应用知识并逐步形成技能,离不开自己的实践;学生在获得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只有亲身参与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才能在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方面得到发展。”教师要精心设计实践活动,才能引发学生思考,促进学习能力的形成。下面我们看一看关春艳、何义华两位老师在执教“小数加减法”复习课中的具体做法。

一、在回顾反思活动中整理知识

复习课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回顾和整理所学的知识,通过知识的整理使学生对零散的知识连点成线,使学生的认识条理化、系统化,完善对知识之间联系的整体建构。两位老师都认识到了复习课知识整理的重要性。关春艳老师的复习活动过程是先整理再复习,课的开始就引导学生回顾整理出单元知识:小数加减法的口算、笔算、脱式计算和简便计算;引导学生回顾计算方法:小数点对齐即相同数位对齐;引导学生梳理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注意的问题:得数末尾的0一般要去掉。何义华老师的复习活动过程是边复习边整理,在解决问题的交流过程中,引导学生整理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和运算顺序。两位老师的整理过程虽然不同,但是达到了殊途同归的教学效果,都能帮助学生理清“小数加减法”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计算方法,使学生初步获得了复习整理活动的基本方法,达到了复习课教学回顾整理的基本要求。

二、在交流活动中提升认识

复习课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在“温故”的基础上“知新”,即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使学生在原有认知基础上形成新的、系统的认识,提升学生数学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应用已有方法解决问题过程中积累活动经验。两位老师都理解、把握了复习课的训练意图,精心设计了实践体验、交流活动。何义华老师引导学生在交流“李阿姨家第一季度用水问题”过程中,通过计算一、二月份的用水量、第一季度三个月的用水量以及对计算结果的检验、“比较三个月用水量”的发现,不但复习了笔算、口算、脱式计算(简便计算)的知识,引导学生养成主动检验的习惯,增强节约用水的意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主动选择口算、简算的计算方法,使学生在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过程中,提升学生数学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关春艳老师通过交流练习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中“有什么好的方法”这一问题,引导学生总结经验:先观察运算符号、数据特点――再选择运算顺序――最后计算、检验。通过判断两道竖式计算的正误,引导学生发现、提出问题,分析错误原因,用正确的方法解决问题。两位老师都创设了引发学生思考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亲身经历了实践体验过程,在实践体验的基础上,通过互动交流使学生的认知在交流中完善、发展,由零散的认识上升为综合的解决问题经验,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在巩固应用中发展能力

复习课教学第三个任务是应用,使学生在形成系统化的认知结构的基础上,综合应用小数加减法的知识解决问题。两位老师为学生设计的研究问题的情境不同,但是训练目的相同,都是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训练学生有条理地、系统地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拓宽学生的思考范围,检测学生学习能力发展状况。关春艳老师选择了研究超市“购物小票”中的问题,重点训练学生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计算方法。关于解决问题重点训练学生说清楚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关于计算方法重点训练学生说清楚怎样计算的(计算过程)?为什么这样计算(计算方法的选择)?指导学生针对问题思考,有理有据地说明解决问题和计算的思考过程。如在交流解决第二张购物小票问题时,学生说:“我们组研究的是第二张小票。我们是这样想的,把花生油39.5元,陈醋2.70元,洗发水20.50元,拖鞋6.30元,都加在一起就是应收的钱数,再用付出的100元减去应收的钱数就是剩余的钱。”“我们组是先用100元减去一桶花生油的价钱和一瓶洗发水的价钱剩余40元,再用40元钱减去一瓶陈醋和一双拖鞋的价钱,就是售货员阿姨找回的钱。”“计算小数加减法除了要小数点对齐。”“根据小数的性质,为了计算方便我们把小数末尾的0去掉了。”学生脱离开教师的提示,能思路清晰、准确完整地交流研究结果,思维和语言交流能力达到教师预期的效果。何义华老师通过解决“水池中水深多少米?”和“小红、小雨、小丽各花多少钱?”的问题,重点训练学生从不同的思路研究解决问题,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拓宽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

两位老师的“小数加减法”复习课都能引导学生在回顾中再现已有知识,在练习中巩固、提升认识,在应用中提高综合应用能力,达到了复习课的基本要求。本人学习后有两点不成熟的建议与两位老师交流。

第一,对帮助学生积累复习活动经验的建议。《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课程基本理念”中指出:“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经验为基础……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体会和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在“总目标”中“基本活动经验”成为“四基”之一。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索学习活动的方法,使方法在不断选择使用过程中上升为经验。小学数学复习课是从一年级起安排的学习内容,探索复习课的训练方法是我们教学的基本任务。两位老师的“小数加减法”复习课是四年级的训练内容,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初步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复习活动经验。建议教师让学生独立思考整理本单元的知识和方法,写出自己整理的结果;独立思考列举出解决所整理知识的事例进行解释说明;在小组或全班交流活动中结合具体事例解释说明整理的知识和方法;最后教师通过综合检测的形式检测学生的复习效果,指导学生结合检测训练题说明应用本单元或其他什么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这样长期训练下去,在复习课上,学生就能主动应用已有的回顾整理、解释说明、实践应用的方法进行复习课的学习,形成基本的复习活动经验。

对于复习课通过“回顾与整理”引导学生实现对单元知识的连点成线、连线成网,也需要教师设计研究、交流活动,通过交流中的集思广益,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如,关春艳老师“回顾与归纳”的训练,何义华老师在解决“李阿姨家用水问题”后总结“计算小数加减法要注意什么?”的训练,面对一个个学生对一个个知识点的回答,此时如果引导学生(或小组合作研究)完整地概括,就能帮助学生把小数加减法知识串成线;如果进一步引导学生在“小数点对齐”的基础上,研究总结出与“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相同”,“与整数加减法的运算顺序相同”,就能帮助学生建立起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的联系,把小数加减法知识纳入计算知识网络中。经历这样的训练过程,在后续的“回顾与整理”过程中学生就会自觉思考这一单元有哪些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什么?这些知识方法与已有的知识方法有怎样的联系?获得回顾与整理知识的方法,积累基本的整理活动经验。

第二,对培养学生反思质疑习惯的建议。《数学课程标准》“情感态度”目标中指出:要使学生“养成认真勤奋、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质疑等学习习惯”。学习习惯的培养伴随着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落实在每一次的学习活动中。两位老师在习惯培养上关注了学生认真思考、合作交流以及做题后主动检验等学习习惯,但是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反思质疑习惯方面还要加强。品读两节“小数加减法”复习课,对交流中学生的学习成果,没有学生提出不同的意见。学生的研究成果真的没有问题吗?不一定,有时是教师关注学习进程,没有引导学生认真听讲,没有引导学生对比发现。如,关春艳老师“购物小票”研究“应收多少钱?”和“找回多少钱?”的问题,研究第一张小票时,第二小组是用“应收的钱数减去矿泉水和火腿肠的钱数,看一看是不是面包的钱数”,如果教师引导学生认真听讲,就会发现、质疑出问题,第二小组研究的结果不是另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是对前一种计算结果的检验。第二张“购物小票”第二小组的研究结果解决了“找回多少钱”的问题,“应收多少钱”的问题没有解决。如果教师抓住这两次训练时机,引导学生比较几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一定会发现、质疑出问题。如果教师抓住这些生成问题,不但能引导学生探索出解决这一类问题的基本模型,还能培养学生认真听讲、主动思考、反思质疑的习惯。如果课堂上没有生成的问题,建议老师在学生交流过程中适时地提示学生“有不同的想法吗?”“同意这位同学的发言吗?为什么?”以此引起学生认真听讲,主动思考,说出自己同意或不同意的理由,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学习习惯。

考研经验交流范文6

一、 日常基本工作:

1.办理XX级新生学生证及借书证。及时办理学生证、借书证等相关证件,给XX级新生学习和生活带来了便利。

2.组织进行国家英语六级考试报名和广西自治区学位英语考试报名工作。国家六级考试和学位英语考试和同学关系重大,报名采集信息时不能有任何纰漏,在审查过程中,我都认真核对每一位同学的信息,保证同学们能够顺利进行考试。

3.做好学院和同学间的沟通。学院是我们了解学校各项制度与活动的中介,而我们学生会正是同学了解学院的桥梁。认识到这一点,我在日常工作中,及时向同学们传达学院的各项活动要求,同时,也及时向学院转达同学们遇到的问题,按照学校和学院的要求开展日常工作。

4.个人方面,树立积极向上的学习观念,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带动身边的同学努力学习,积极解决同学们在学习方面遇到的各种问题。

二、活动:

1. XX年10月25日,广西大学“研究生创新论坛”正式启动。在这个广西各高校学术思想和科研成果交流的平台上,组织我院同学参加了论坛开展的各个领域专家专场报告会、优秀论文交流会、学术沙龙等一系列学术活动,在我院掀起了一股研究生学术创新的热潮。

2.XX年11月,开展了以“动物与人的健康”、“动物的发展战略”为主题的征文活动,号召全院研究生投稿,并邀请各学科带头人组成评定小组,评出了2篇优秀论文,并推荐到学校“研究生创新论坛”编集论文集,参与全校性的交流。

3. 为了全力弘杨创新精神,启迪科学智慧,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拓宽学术视野,XX年12月,在以校研究生会主办的研究生创新论坛为契机下,承办了我院的分论坛。不定期邀请学科带头人和教授做学术报告,同时,以实验室为单位,开展实验技能交流会,邀请研三师兄师姐为同学们介绍实验操作技术和操作心得,提升了同学们整体学术水平和实验技能。

4.为配合学校关于“学风建设”的方针,贯彻学校“党建带团建促学风”的精神,满足本科年级同学对考研信息的渴望,在本科生当中开展“考研促学风”系列活动,组织研究生为师弟师妹们解答有关考研的各种问题。不但促进了本科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加大了本科生与研究生间的交流。

5.为增进大家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我院同学国家英语六级考试的过级率,在每次英语考试前,都邀请英语六级已经通过的同学与大家做经验交流,并不定期邀请我校的留学生及外教来与同学们交流。

考研经验交流范文7

我县有27所小学,19所初中校,2所完中,3所高中,农村教育是我县基础教育的主体。为了优化农村教师队伍,我县教工委和教委领导在认真调研、深入思考的基础上,从打破校际人才壁垒人手,在人事关系不变的前提下进行县域内城乡之间、学校之间的双向交流,促进县域教师的有序流动。教师岗位交流的时间为3年。经过几年的实践,现已取得了初步成效。

2005年,县教委对全县师资状况进行了全面调查,结果显示:我县师资结构在县城、平原、山区之间存在严重的不均衡现象。(1)山区中小学、平原高中十分缺乏36岁―45岁的中青年教师。(2)城乡教师学历结构差异不大,但教学质量相差甚远。山区教师大多是通过自考或函授等形式取得相应学历的,他们的教学能力、知识体系并未得到真正的提高和改善。(3)农村教师教非所学、学非所教现象比较普遍。农村中学缺乏历史、地理、生物等学科教师,这些学科大都由中文专业的教师兼任;小学缺少音乐、美术、体育专任教师,这些学科大都由有这方面爱好的其他专业教师兼任。(4)骨干教师分布不均衡。我县中小学县级以上骨干教师在山区偏少,在山区初中校尤其少。

在这种背景下,我县开始推进教师岗位双向交流工作。

一、教师岗位双向交流工作的三个阶段

1、试点

2005年,我县按照市教委要求,实施城乡间、校际教师的双向流动:安排30名城区教师到农村任教;同时,抽调50名山区学校校级以上骨干教师到县城学校学习提高。

2、全面实施教师交流

在总结2005年试点工作的基础上,2006年,我县进一步加大交流工作力度,将交流时间由1年延长至3年;计划用4年时间,分期分批安排450名没有山区工作经历的中小学教师到山区支教,抽调600名山区青年教师到县城学习。2006年9月,首批312名(小学115名、初中175名、高中22名)交流教师全部到岗,其中,149名山区教师进城学习、135名城镇教师到山区交流、28名教师在城内校际换岗。2007年9月,又有234名教师踏上新岗位,其中到山区交流的教师105名,到城内学校交流的教师129名。目前,共有626名中小学教师参与了交流工作,我县初步实现了县域内教师的合理流动,进一步优化了城乡教师队伍。

3、干部交流

在实行教师岗位交流的基础上,我们积极探索实行校级干部岗位交流制度。2007年初,首批33名学校正职干部进行了轮岗。县教委对参加岗位交流的校长按照德为先、绩为重,注重社会舆论、教师公论,突出管理能力的原则进行统一考核。此举进一步完善了县域内干部轮岗交流机制,促进了城乡学校教学管理水平的提高。

二、教师岗位双向交流工作的主要措施

1、严格规定交流教师的条件

选拔没有山区学校工作经历的,男57岁以下、女52岁以下的县城及平原地区小学和初中任课教师到山区学校交流;上年度被评为中级、高级职称且无山区工作经历的县城地区高中教师到平原及山区学校交流;45岁以下的山区学校任课教师到县城或平原地区学校交流。我们要求县城和平原地区一定要把政治素质好、教学能力强、教育教学经验丰富的校级及校级以上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优先选派到山区。山区一定要把校级及校级以上骨干教师或有培养潜力的中青年教师优先安排到城内交流。

2、明确交流教师的待遇

任课教师在交流期间原聘用合同不变、工资关系不变、福利待遇不变,享受接收学校的交通费补助。在同等条件下,参加交流的教师优先参加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聘,优先参加县级及县级以上的评先活动。到山区学校交流的教师,累计两年(含两年)以上考核优秀者,晋升一级工资。

3、落实交流教师的评价,考核办法

县教委制定了交流教师的教育教学等工作评价细则、各项评价指标。接收学校根据统一的评价标准及教育教学评价细则对交流教师的教育、教学、出勤、生活等情况进行全面考核,写出评价意见和考核评语。每学期,县教委到各校了解交流教师的工作情况,检查各校执行评价细则的情况,审议学校对交流教师的各项记录与评价意见。

接收学校建立交流教师个人成长档案,包括:交流教师登记表,本人的3年发展目标、计划,阶段性的分析、总结,日常工作的学习记录、听课记录,撰写的论文及教育教学方面的成绩、获奖情况。

4、加强对交流教师的培养

中小学按学科成立交流教师业务提高小组。发挥交流教师中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作用,利用假日有计划地对交流教师进行培训,以提高他们的师德修养、教育教学水平和管理水平等。

三、教师岗位双向交流工作的基本经验

教师岗位双向交流工作现已经取得明显成效,其中很多做法成为我县“推进首都农村教育现代化试验区”建设、促进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基本经验。

1、加强领导,健全制度

为了确保教师交流工作的顺利实施,县教工委和教委成立了由书记、主任任组长的交流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交流工作的组织、协调工作;制定了《密云县教育委员会关于实施中小学教师岗位交流工作的意见》、《密云县教育委员会中小学教师岗位交流管理办法》、《密云县岗位交流教师考核评价管理办法》、《密云县岗位交流教师培养实施方案》、《密云县小学山区骨干教师到城内学校进修学习工作方案》等一系列文件规章,确保教师岗位交流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每年,参加交流的教师人选经过自愿报名、单位推荐、县教委批准相结合的方式产生。县教委要求:第一年,接收学校尽力合理安排交流教师的工作,第二年实行竞聘上岗。对交流到山区的没有聘上教学岗位的教师,接收学校可以将其转岗;对交流到城内或平原的没有聘上教学岗位的教师,接收学校报教委审核同意后,可以将交流教师退回派出学校;对在交流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优秀教师,进行表彰奖励。

2、重视宣传,统一思想

为了统一全县教育系统干部教师的思想,在交流工作上形成共识,县教工委在2006年暑假召开了工作动员大会。在2007年暑假前召开了第一年交流工作的总结表彰大会,使教师充分理解实行教师岗位交流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并对交流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先进事迹进行表彰。同时,利用媒体宣传教师岗位交流工作的成绩和先进典型。

3、加强督导,总结经验

县教委交流工作领导小组不定期对岗位交流工作进行督导。在学期中,对交流教师工作进行专门调研,发放调查问卷,组织接收学校校长和教师的座谈会、研讨会,及时了解、研究交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交流教师的生活困难、学习困难、工作状况及对交流教师的管理问题等,认真总结经验。在学年结束时,召开交流教师工作汇报会、优秀交流教师表彰会,及时总结教师岗位交流工作的经验,查找问题。

四、实行教师岗位双向交流的初步成效

1、促进了中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

两年来,交流教师做研究课45节,进行讲座120余次,听课2500余节,直接指导山区教师150人。

城内骨干教师到山区学校后,通过集体备课、互相听课、课后研究等形式,指导青年教师更新教学观念,提高把握教材、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城内骨干教师与山区青年教师结对子,每学期听每个徒弟的课不少于10节,指导每个徒弟备课不少于15节。骨干教师的课堂教学对外开放,各校教师可随时听课、研讨。

从山区到城内的教师,充分利用城内学校的优质教学资源和良好的生源条件。城内接收学校按2:1的比例安排交流教师的工作和学习,为每名交流教师安排了师德修养好、理论基础扎实、教育教学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做指导教师。

教师岗位交流工作对每位参与交流的教师在生活环境、教学条件、教学内容等方面提出了挑战,也为他们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他们在师德修养、教育教学理论、教科研、班级管理等方面均有明显提高。从东邵渠中学交流到六中的贾小丽教师说:“是交流,使我看到了世界之外的世界,我的眼界更宽了;是交流,给了我博采众人之长的机会,使自己有了提高的舞台;是交流,让我感到学海无涯,任重道远!”

2、提高了山区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通过城乡教师交流,双方学校的教学成绩均有所提高,山区学校的教学成绩提高幅度较大。从六中交流到新城子中学的王青老师承担了3个班的体育教学,这3个班的体育中考成绩优秀率达到了97%,及格率100%。教师交流提高了相对薄弱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社会声望,得到了家长、社会的认同。有些山区学生的家长说:“本来是想让孩子转学的,可是听说城里的老师来到山区教孩子,还费那个事干啥!”

3、加强了校际的信息沟通与交流

通过交流教师这一纽带,互动学校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平台,建立了资源共享的教育信息资源中心,教师、学生可以随时调用互动学校的多媒体课件、教案、影视、教研成果等教学资源及教育信息。

在教师岗位双向交流的同时,山区学校教师的敬业态度、奉献精神与城内学校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管理经验也实现了“双向交流”,促进了城乡学校管理水平的共同提高。

4、初步形成了交流教师管理的新模式

通过实行教师岗位双向交流,优质的教师资源由学校垄断变为全县共享。一年多来,在县教委和各校的努力下,教师交流工作已经被纳入到学校的常规管理工作之中,交流教师管理新模式初步形成:县教委人事科根据各单位编制和岗位情况制定、实施交流计划,检查派出单位和接收单位对交流工作的落实情况,与接收学校共同做交流教师的考核工作。县教委中教科、小教科负责制定并实施交流教师的培养、提高计划,了解、掌握交流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情况。派出单位按照县教委的统一要求制定派出教师周期计划;定期了解派出教师的思想、工作、生活情况,协助接收单位做好派出教师的日常管理;按照派出教师所在接收单位实际承担的工作量发放课时工资。各校在接收、安排、管理、引领交流教师等各个环节做到精心安排,在关系不变、薪金不变的情况下,对交流教师像本校教师“一样管理、一样使用、一样对待、一样培养”。

五、进一步完善教师岗位双向交流工作

考研经验交流范文8

角色定位是指在一定的系统环境中,组织或部门应具有的相对不可替代性的功能定位。作为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其角色定位不仅局限于辅助教学的“服务者”,还应具有哪些更丰富的角色内涵呢?这是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角色定位急需回答的问题。按照《通知》要求,“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要进一步加强建设,认真总结经验,凝练优质实验教学资源,开放实验教学网站,承担相关师资培训任务,积极开展国际国内交流与合作,借鉴吸收国内外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管理的先进经验,加强实验教学研究,不断开拓创新,探索实验教学改革新思路,引领实验教学改革方向,为全国高等学校实验教学提供示范。”解读教育部、财政部对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角色期望,寄予了部级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扮演的多重角色:即实验教学资源的“整合者”、“开放者”,实验教学师资的“培训者”,实验教学经验“交流、合作者”,实验教学“研究者”、“改革者”和“示范辐射者”等。

(一)实验教学资源的“整合者”、“开放者”

当前,实验教学仍然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实验教学资源分散、实验平台重复建设多,实验资源封闭、利用率低等问题突出。传统实验室只是机械地为理论教学提供实验场所,实验室管理设置按学科分类设置,隶属于教研室,缺乏自身的管理体制。这就要求示范中心进行校内外的实验教学资源整合,建立实验教学中心,将分散于各专业、院、系的实验室等资源整合到中心,避免重复建设和封闭管理。一方面提高有限实验资源的利用率,另一方面把有限的资金用在新的、先进实验资源的建设上,实质上是实现分散、粗放的资源进行集约化管理和利用。

(二)实验教学师资的“培训者”

近几年,虽然进入实验教学队伍的工作人员基本上都是全日制的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大大优化了实验教学队伍的学历结构、专业结构、年龄结构和职称结构,但与理论教学相比,实验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相对滞后,“兼职化”现象突出,90%以上的实验教学人员都是由理论教学人员兼任,专职实验教师队伍建设刚刚起步,仅有个别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有少数专职实验教师。需要通过实验教学师资的培训,通过示范中心主办实验教学师资培训班等,将先进的实验教学理念、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式、教学考核措施等在高校间快速传播,提高经济管理实验教学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教学水平。

(三)实验教学经验的“交流、合作者”

我国经济管理实验教学起步晚,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多模仿理、工、农、医等实验教学的成功经验,示范中心作为实验教学先进经验道路上的“探索者”,要不断总结好的经验,并建立交流合作平台,加强国内外实验教学经验的交流合作。目前,部级实验教学中心通过国内实验教学研讨会、示范中心互访、非示范中心到示范中心参观学习等多种形式推进实验教学经验的交流。校校合作工作也初步启动,学生交换培养,实验教学专家、教授的互聘等已取得实质性进展。

(四)实验教学的“研究者”与“改革者”

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无论在实验教学的理念、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还是实验平台建设、课程体系设计与建设、教学内容的设计与研发、实验教学特色建设等方面都走在前列,是实验教学的改革新思路的探索研究与实践创新者,引领着实验教学改革的前进方向,是实验教学领域热点、重点、难点问题的主要研究者,更是引领前进方向的天然改革者。

(五)实验教学的“示范、辐射者”

部级实验教学中心最直接的作用就是示范作用。将自己的先进性(理念、文化、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建设范式等)展示并辐射到全国乃至世界,带动实验教学的发展,提升学生的实践和创新创业能力,最终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在示范辐射的方式上,请进来、走出去的主动方式,接受来访的被动方式都是可取的。

二、部级实验教学中心的功能拓展

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所担负的多重角色,决定了它的功能也有多方面的拓展。到底应在哪些方面起到示范辐射作用?本文以重庆工商大学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为例进行阐述。重庆工商大学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成立于2006年,经历了“各院(系)分散专业实验室校统一的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重庆市高校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的成长历程。2006年8月,被评为“重庆市高校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07年11月,中心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属全国29所部级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之一。面向全校经济贸易学院、财政金融学院、统计学院、管理学院、会计学院、商务策划学院、旅游与国土资源学院、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思想政治理论学院、国际商学院等10个经济管理类学院,27个本科专业和8个硕士研究生专业开展实验教学。近四年来,在建设与示范实践中,重庆工商大学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对部级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角色认知进行了深度的研究和探索,进行了多方位的功能拓展,亦或超越了传统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的边界范畴。目前,重庆工商大学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已将自身的功能从传统单一的“教辅功能”拓展到“管理、教学、创业教育、社会服务、示范辐射”等具有六大功能的示范中心。

(一)教辅功能

辅助实验教学是实验中心最基本的职能。重庆工商大学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现承担了全校134门独立经管实验课的教学服务任务,教辅功能体现在:一是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包括实验室设备的安全、日常运行的维护保养、软件的装卸,低值易耗品的申请采购、保存与课堂配置。二是教学实验的课前准备、课中指导、课后收尾,实验教学道具的归档、保存。三是实验资产管理:实验资产档案的建立(仪器设备类别、名称、型号、修理、验收与消耗记录);仪器设备管理,包括仪器设备的验收、进出、账卡、物的管理与维护保养。四是仪器使用管理:对于大型仪器的使用,采用仪器使用记录本,使用完一次记录一次,对仪器设备的使用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发现情况及时处理,需要维修的要及时报修。五是实验室安全管理:资产设备安全的管理,用水、用电、设备使用安全管理等。六是实验室开关门管理,做到按时开关门。七是实验室卫生管理,提供整洁的实验教学环境。教辅工作性质的多重性和综合性决定了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教辅功能的服务质量依赖于实验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和实验管理能力,因此,实验技术人员既是技术员又是管理员,这就要求实验技术人员既应具有较强的专业技术能力,又要具有丰富的实验室管理能力,他们是实验教学的灵魂,他们的工作对实验教学起着根本的保证作用,而不仅仅是“开门员”。加强实验技术人员队伍建设,提升实验技术人员的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是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重视实验教学的核心举措。

(二)管理功能

重庆工商大学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是实验教学的管理部门,属非处级独立建制,由教务处授权统筹管理经济管理实验教学工作。其管理职能体现在:一是实验教学运行组织管理权,包括实验教学教室的安排与协调等,独立实验课必须到实验中心授课。二是实验教学过程的监督权,包括课堂运行中老师教学情况、学生实验情况、实验教学记录情况等监管。三是实验室建设权,组织经济管理类学院进行实验室的硬件、软件、文化等建设,组织设备采购申报、评审工作,并报教务处、国资处按程序采购。四是实验教学改革权,组织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的改革工作,牵头全校经管类学院进行实验教学的调研、实验课程体系的构建、实验教材的出版等工作,改革并构建了以学生能力为中心的实验教学课程体系。

(三)教学功能

重庆工商大学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具有独立教学功能。其教学职能体现在:一是拥有实验课程归属权。目前,中心组织研发了学科交叉、综合性很强的《宏观经济运行综合模拟》、《企业经营决策与管理综合模拟》、《3S与区域经济综合模拟》、《SCM模式下的物流与电子商务综合模拟》、《投资理财综合模拟》、《创业综合模拟》6门综合实训课程,面向经济管理专业开设,是大四毕业前校内实训必修环节课程。另外,中心还研发开设了《创业思维训练》、《经济管理创新与实践》(开放实验项目超市)等,共拥有9门独立实验课程的归属权。二是拥有专职实验教师队伍。中心现有2名专职实验教师,计划在“十二五”期间建设拥有10名以上的高水平专职实验教师队伍。

(四)创业教育功能

重庆工商大学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是学校的创业教育实践基地,2010年取得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项目经费400万元,建成了1000多平方米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创业教育功能体现在:一是设立了创业实训公司。该创业实训公司由经济管理类学院设立,一个学院成立1-2个公司,创业教育实践基地提供办公场所、办公硬件设备和部分启动资金,公司所有权归属学院,由学院组织老师带领学生创业实践,中心考核学生的实践锻炼情况。二是开展创业大赛。创业大赛属中心三大专业学科赛事之一,每年组织校级创业大赛,以赛促创。三是开办创业实验班。联合校外企业建立创业实验班,由校外企业提供奖学金和创业导师,通过从在校生中选拔20名学生组建班级,进行专门的创业培训。

(五)社会服务功能

社会服务功能是重庆工商大学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的功能之一,体现在:一是土地测绘服务,中心拥有重庆市土地测绘乙级资质、专业的土地测绘队伍和设备,经常为重庆各区县进行土地测绘和土地规划。二是企业培训服务,中心是重庆和勤机构、金蝶集团(重庆分公司)等企业人才的培训基地。三是职业技能鉴定,面向社会和本校学生组织鉴定报名和统一培训,可开展业经营管理师、工商管理类(模块鉴定)等多个工种的中、高级技能鉴定工作。四是考试服务,中心是ATA重庆市的考点,承担ATA考试的组织、监考等服务,也为中国银行、海航集团、农业银行等提供招聘考试场所和相关考试服务,还是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等考点。

考研经验交流范文9

一、联片教研的定义

“联片教研”是以“校本”为基本理念,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为根本目的,以有效实施新课程为工作目标,以校际合作、区域联动、优势互补为行动策略,在校本研修基础上,延伸拓展到校本培训、校本管理、校本课程开发和校园文化建设等诸多领域,为校本活动搭建交流展示平台,它是让众多学校在这个平台上共同研究解决校本中存在的共性或较深层次问题的“大校本”教研工作机制。联片教研工作的开展需要奉献精神,所有的奉献是建立在“组员”积极合作的基础上。

二、联片教研的组织形式

(一)校际会课。每学期安排一次或两次,通过“课”的形式,交流教育教学经验和对新课标(考试大纲,考试说明等)的理解,着重探讨如何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流程概括为:上课(或说课、片段教学、观看教学录像等)提问交流反思整理汇总。会课的主要目的是讨论、切磋和研究解决问题,不评谁优谁劣。

(二)教学互访。遇到困难时,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形式加大同片区教师的交流与合作,互相帮助,共同分享教学中所取得的经验。互访可不定期举行,在互访中都认真准备、积极研讨,提高认识,双方受益匪浅。

(三)专题研讨。如果面临相同、相似的教学焦点、难点问题,如,初高中衔接、高考第一轮分层复习教学专题研讨等,依靠一个学校的2-3个生物教师力量明显不足。通过联片教研,跨校合作,集中4所学校的同年级生物教师(大约10人左右),充分发挥人员优势,联合开展专题教研活动解决问题。其基本过程为:“发现问题交流研讨解决问题”。

(四)命题研究。厦门的高中实行平行志愿录取,不同的学校学生层次不同,同一所学校,学生的层次也不尽相同。现在的教辅书虽多,但任何一本教辅书都不能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加强片区命题研究,作业分层,适时建立一个适合的题库。还可专题合作、结对研讨等。不论是哪个层面,哪种方式组织的联片互动,我们的原则是整体提高,按“提出问题确定主题准备发言上课(或说课、片段教学、观看教学录像等)评课、交流、答辩整理总结写出案例”的模式进行。

三、联片教研的作用。

(一)搭建展示平台。联片教研为老师们搭建了一个交流和展示的平台,以推广先进经验,推动校本研修。联片教研,教师将自己的教研成果(含论文、教学设计、教育叙事、案例分析、教学反思等)展示出来,通过其他老师的评判,发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得以修改提高。同时,也为其他老师创造了一次次学习、吸收、进步的机会。

(二)提升教师素质。在联片教研活动中收获最大的是教师。一是提高教师的积极主动性。开展联片教研,使得每位教师都能当主讲,都是培训者,激发了他们的内动力,创造了他们发展的机会和空间。二是开阔教师的视野。联片教研使教师从单独一个学校教研变成几所学校的共同教研,视野更加开阔。三是发挥教师的优势。

(三)推广先进经验。为提升课堂效率,各校创造了很多经验丰富,各具特色的经验和方法。这些经验需要在教学中得到检验、丰富和完善,并得以学习和推广,即我们需要在实践中探索它们的适应条件,如学生特点、学习环境、教师风格等。

考研经验交流范文10

关键词 探究性教学 研究性学习 “研究-交流-反思-再研究” 循环动态化流程 “做数学”

目前,虽说中考指挥棒仍制约着初中教学,但从社会发展趋势看,提高学生能力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教材改革、新课标无不昭示着一场教育变革的进行,淡化考试、增强素质已成为社会舆论的主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成为素质教育的新标尺。数学问题的质疑能力、建模能力、对数学问题猜测的能力,相对于数学知识的传授来说更为重要,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以及应用数学思想方法的能力。这种由传统的“考数学”转变成“做数学”的学习方式,正是通过探究性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来进行的。研究性学习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积极的以探索研究的态度和方式来对待学习,主动获取数学知识,建构数学认知结构的模式。其具体表现为:在教师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为基础,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为学生充分提供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的尝试活动,自己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

一、探究性数学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意义和理论依据

教育家、哲学家杜威对“探究”定义为:“探究是高层面活动,包括观察、提出问题、提出解答、解释和预测以及交流结果。探究要求确定假设,进行批判性和逻辑性思考,并且考虑其他可替代的解释。”我们的探究性课堂教学也是以探究为主的,是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在此理论上,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是积极自主的学习,是自己思考怎么做甚至做什么,而不是接受教师思考好的现成的数学结论。它既是学习的过程,又是学习的目的,是具有“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数学学习。这样的学习方式真正实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其意义体现在:(1)为不同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空间和平台;(2)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3)培养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4)培养分享和合作意识;(5)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严肃的社会责任感。这些使得研究性学习已成为数学教学改革发展的新趋向、新热点。冲击着数学教学的改革,促使数学理念、数学方式发生重大的变化。

探究性理论依据:1,初中数学新教材及《数学课程标准》;2,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模式;3,心理学理论;4,教育心理学理论。

二、初中数学探究性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方案模式和制定

长期以来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传统的单一、封闭的教学模式曾垄断了教学领域,数学教学中的机械模仿、因循守旧抑制了创新思维,使教育个体无所适从,发展动能无法体现。教育家施瓦布曾提出“探究式”教学,主张不能把科学知识当作绝对的真理而是作为有证据的结论教授给学生,教学内容应当呈现本学科特有的探究方法等。因此我们更应树立探究性教学观念,掌握探究性教学方法,合理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尽力满足学生自主发展的需要。

探究性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模式如下:“研究-交流-反思-再研究”。这是一个循环的不停止的动态化的流程。

首先是创设问题情境进行研究。传统教学中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获得大多表现为记忆题型,缺乏对生活对社会实际的敏感和处理意识,更缺乏对知识间的联系和分析。而探究性教学则使学生在数学问题和生活情境中主动观察发现问题,提出假设或猜想,经过调查、实验、搜集资料进行研究分析。通过探究性学习活动,既扩大了学生的学习空间,又提高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他们严谨的科学态度,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其次是对结论进行交流讨论,相互评价。进一步理解和建构知识。如果说探究是独立思考、实践体验,那么交流就是集思广益、提炼升华,是探究的深入与动态展现。是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平等民主,是学生尊重自己、尊重他人的体现。正是在交流和讨论中使数学思想和方法愈来愈明显,使探究中的体验和感受沉淀为一种数学方式。

考研经验交流范文11

一、组织开展规划和可持续发展情况评价研究

发挥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专家委员会和我省的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专家委员会区域组专家的作用,开展有关专题研究,提出“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中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制定《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十二五”建设与发展实施方案》。通过对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可持续发展情况评价的专题研究,对我省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模式进行客观评价,进而总结、推广不同实验区的发展特色、新的经验和科学的做法,使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引导和示范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

二、做好实验区新区发展、中期检查和验收工作

根据《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管理办法》和《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管理办法》的要求,进一步加强部级和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管理工作。积极推动和支持、等申报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积极推动和支持申报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示范区;按照《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年度工作要点》的要求,组织开展我省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中期检查工作;继续开展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新区申报、实地考察和评审工作。

对已通过国家验收的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和通过省验收的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应加强其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辐射推广,拓展实验区的示范带动功能。

三、研究探索建设可持续发展示范区

选择在我省的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和已验收的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研究探索建设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应在经济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市社区建设、小城镇建设、循环经济、绿色经济、低碳经济、节能减排、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流域治理等可持续发展方面在省内具有特色并能够起带头示范作用,并能集成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的先进技术,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突出区域特色,体现对周边地区或同类型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示范及带动作用,依据示范区的发展目标和重点领域,确定一批具有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科技含量较高,有利于从整体上提高示范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可持续发展优先项目和科技示范工程项目。

通过实地考察调研,召开座谈会、研讨会和专家咨询等方式,探索制定可持续发展示范区的标准以及相关的管理办法。

四、加强实验区建设的科技引领和支撑

针对新时期不同区域和不同类型实验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和重点需求,各实验区要根据本地可持续发展规划,积极争取落实可持续发展科技示范项目。结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主题,突出可持续发展技术的集成研究与示范,切实解决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共性、重点技术问题。针对制约各地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结合“十二五”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的组织遴选和论证,积极组织申报国家人口健康、资源环境、公共安全、生态保护、城镇化与城市发展等社会发展领域科技计划项目,促进对区域有带动性的可持续发展共性技术成果的工程示范和推广应用。

充分发挥典型引路和示范带动作用,组织开展具有特色、具有典型示范推广前景的可持续发展科技示范,积极争取列入国家可持续发展科技示范基地建设。

五、大力开展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宣传工作

加大实验区的宣传力度,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我省“两个先行区”建设的高度,对实验区建设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分析具体做法、特点、作用、经验和运行中的相关问题,挖掘发展亮点,形成研究成果,出版发行或编印成宣传册子,并充分利用各宣传媒体开展宣传报道。组织我省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成就图片参加科技部举办的实验区建设25周年成就图片展。组织广大群众和青少年实地参观有关可持续发展优先建设项目。同时应注重社会宣传,通过张贴、散发宣传画、标语口号、制作宣传牌等进行广为宣传,扩大宣传面和影响面。

考研经验交流范文12

本文作者:何 兵 单位:苏州市农村干部学院

根据中共中央颁布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和《2010-2020年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的精神,不断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坚持课堂教学、专题研讨和现场教学相结合,在教学中坚持把科学发展的经验转变为干部教育培训的课程,把科学发展的实践者转变为干部培训的师资,把改革开放的一线转变为干部培训的课堂,是很多干部教育培训学院积极探索和创新的培训模式之一。

一、现场教学的概念和起源从教育学的角度看,现场教学是以现场教学情境为媒介,问题为起点的教学双方共同探讨的教学形式。通俗地讲,现场教学就是把课堂设在具有经济社会发展典型经验和实践特色的地方,通过参观考察、主题演讲、研讨交流、互动答疑等,提高学员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训方法。现场教学最早始于医学院学生的生理解剖和临床教学,后来是地质矿冶学院在教学实践中开展现场教学。近年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和干部院校纷纷试行现场教学。中国三大干部学院也都对现场教学有专门研究,其中中国延安干部学院王健等提出的“现场体验课的案例教学”,虽然文字表述有所差异,就其内容、实质和现场教学是一致的。开展现场教学的基本思路是:通过课堂理论教学和案例教学,在学员具有一定理性认识的基础上,把学员带到现场教学点,了解其发展历程、参观其发展成果、交流其思路举措,通过感性认识带来的顿悟促进领导干部解放思想、转变观念;通过互动交流带来的感悟拓宽领导干部工作的方式方法;通过深入研讨带来领悟提升领导干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现场教学的三个关键要素现场教学大致可分为五类,观摩学习型现场教学、教训总结型现场教学、问题诊断型现场教学、决策审定型现场教学、综合型现场教学。其中观摩学习型现场教学最为常见,本文所述均是指观摩学习型现场教学。细究、解构“现场教学”,本文认为“现场”、“教”与“学”是现场教学的三个关键要素。

1.“现场”要素据刘振华等的观点,“现场教学法通过现场察看、现场介绍、现场答问、现场讨论和现场点评等教学环节实现教学目的”,现场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与“现场”密切相关。从培训空间维度看,教学活动的进行不是在学校,不是在课堂,而是在事物发生发展的现场;从培训时间维度看,现场教学以具有示范性、典型性的现场教学点发展时序为轴线,将走过的历程、面临的问题、形成的经验等作为教学内容。时空维度对现场教学的要求可简化为“可看”、“可学”,对应的培训需求就是看得懂、学得会。“可看”指具有可看性。现场教学点要有具体物化的建设成果,要有视觉上的冲击力,能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起到“百闻不如一见”的效果。适宜的现场教学点往往具有两个特征:发展的过程具有示范性;发展的成果具有可视性。尽管“可看”在一定程度上停留在表面,但观摩学习型现场教学,是实现“解放思想、开拓眼界”等培训需求的重要部分。“可学”则是在“可看”基础上向“耐看”的延展,是现场教学的核心组成。一般来说,现场教学点需要具备以下若干基本要求:现场教学点在经济社会等各项事业发展方面必须有可供学习考察的典型性或代表性,已经总结、形成了具有特色的经验或做法。一个展览馆,现场教学点需要有生动直观的发展历程和发展经验的展示载体;一部录像片,现场教学点需要有形象活跃的多媒体展示平台;一个会场,现场教学点需要有可供学员交流研讨的场所;一个讲解员,现场教学点需要有一名讲解员,带领学员参观考察现场,全面介绍现场教学点的发展历程、工作举措、经验做法等;一次交流,必须安排一名现场教学点领导和学员进行交流探讨,为学员答疑解惑。

2.“教”的要素区别于一般意义上的参观考察,现场教学不只是提供教学的“现场”情境,更为重要的是综合了参观考察的直观性、专题教学的理论性、案例教学的仿真性等诸多优势,现场教学中的“教”完全不同于其他教学方法。从“教”的主体看,承担现场教学“教”这一职能的工作人员有三个,他们分别扮演着各自的角色:教师、现场教学讲解员、现场教学点领导。教师扮演的角色为现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交流研讨的主持人、点评总结的发言人;现场教学讲解员一般带领学员参观考察,介绍现场教学点的发展历程、软硬件设施、各类活动载体等;现场教学点领导主要和学员交流研讨,为学员答疑解惑等。从“教”的内容看,现场教学的内容更多的是述说性的案例、总结性的工作举措、点评性的分析等。从“教”的形式看,现场教学包括观看影视资料、听取教师讲授和讲解员介绍、与现场教学点领导交流等。班主任在现场教学中扮演重要角色。班主任在开展现场教学前要帮助学员“预习功课”,事先介绍现场教学的安排、现场教学点的总体概况等,预先提出若干问题让学员带着问题看、带着问题学;到达目的地,班主任和现场教学点讲解员一起陪同学员参观考察,接受学员提问,并控制整个参观考察的进程;在交流研讨环节中,作为主持人,班主任需要调动现场气氛、活跃学员思维,让大家畅所欲言,激发头脑风暴;现场教学点的安排结束后,班主任结合培训主题、现场教学进行过程中的具体情况,进行总结性点评。现场教学并非真正意义上类似于课堂教学的“教”,更多的是一种引导、启发。

3.“学”的要素现场教学的培训学习模式从传统程序化的知识灌输式和报告式转变为适合干部学习特点的高度参与式,调动了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其教学效果主要是来自学员的亲身体验、感受和交流。如何调动学员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到现场教学中来,是现场教学取得实效的根本所在,参与程度高低,是评价现场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一切后教的知识都要根据先教的知识。让学员在现场教学开展前熟悉整个过程、相关资料,预习现场教学内容,带着问题看、听、学、问。一般现场教学包括如下六个流程:预习现场教学点的相关资料、班主任讲解和介绍、现场参观考察、与现场教学点领导座谈交流、班主任总结点评、培训班组织研讨等。班主任的讲解和介绍包括现场教学的流程、现场教学点的概况以及预留相关问题等,都有助于学员对现场教学相关内容的熟悉。现场教学重视感性认识对学员的能力培养,通过塑造特定的教学情境让学员参与其中,加上现场教学点讲解员的精心介绍、班主任现场辅导等,张弛有度、寓教于乐,让学员感知感悟,主动学习。学员学习过程是在原有认知的基础上,在多向双边互动过程中完成的。与现场教学点领导座谈交流是最能激发学员热情的重要环节。在现场教学点的参观考察、座谈交流结束后,“教”与“学”两个要素并未结束,班主任需要对现场教学点的整个教学安排做一个总结、点评,回答学员提出的问题,这本身也是学员“学”的过程。现场教学点的教学安排结束并不意味着现场教学的结束,现场教学最后一个重要环节是培训班组织研讨,激发头脑风暴,将大家的智慧汇集,启迪分析现实问题的方法、寻找解决现实问题的思路,提升、强化培训实效。相比“现场”、“教”两个要素,“学”的要素更为关键,激发学员参与到现场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来,让学员有效参与是“现场教学”的难点和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