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北大荒的秋天课文

北大荒的秋天课文

时间:2023-01-25 11:24:33

北大荒的秋天课文

北大荒的秋天课文范文1

一、创设情境,体验情感

在教学中,如果能调动孩子们学习的激情,让他们对所学的内容感兴趣,那么一定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多样性、新颖性、趣味性和艺术性等特点,创设真实或半真实的情境,让孩子们在情境中体验不一样的语文课堂,以此来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感到易学、爱学、乐学。

如教三年级上册《北大荒的秋天》一课时,孩子们因为都生活在城市里,很少见过秋天农作物丰收的景象,他们对于书中的描写较为陌生。为了引起孩子们的兴趣,在导入新课时,我说:“同学们,今天老师带大家去一个美丽的地方。”然后,我通过多媒体把北大荒秋天的美景展现在他们面前。短短几分钟情境的创设,抓住了孩子们的注意力,让一个本来与大家相隔甚远的事物如在眼前,或者说是身临其境,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效果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多媒体的引入,对于孩子们的学习是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的。

二、对比揣摩,擦燃灵性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发现有一些课文是有前后联系的。如果能通过多媒体课件,让孩子们看到事物的变化过程,或者前后的不同,那么,对于他们理解课文是有很大的助益的。他们可在对比中揣摩,自己发现,自己提问,并自己去找到答案,这样可锻炼他们的思维,让他们在思索中学会新的知识,他们会更有成就感。

如学《北大荒的秋天》时,在孩子们欣赏了现在的北大荒秋天的美景之后,为了推进教学,我不失时机地引导道:“今天的北大荒是多么美呀,现在老师带大家到几十年前的北大荒,让你们看看以前的北大荒又是怎样的一番景象。”随着画面的变化,音乐也由优美的抒情变得低沉了,一片荒凉的景象呈现在孩子们眼前。树木都是光秃秃的,土地是高低不平的,河水是干涸的,农田里更是寸草不生。孩子们看着这样的景象,都默不作声,有的眉头紧蹙,有的轻轻地翻看着书,还有的在小声讨论……在多媒体课件创造的静的磁场中,我仿佛感到了学生们心灵的震动、思维的闪光,让人不禁感觉到多媒体的使用,使他们兴趣盎然,心中也产生了对一系列问题的探索欲望。而图片和音乐的辅助手段,造成了巨大的情感磁场,真正营造了一个可感、可知的意境,让他们如临其境,深受触动。恰到好处地使用多媒体,无疑为语文课堂推开了一扇门,打开了一扇窗,注入了新鲜怡人的空气。

三、挖掘资源,拓展思维

我们在课堂上不仅仅可让孩子们看到与本课有关的知识内容,还可充分利用网络,让他们看到更多、更好、更有实用价值的优秀素材。因此,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为孩子们创设条件,让他们在学习语文时,也能享受到学习的快乐。

如学完《北大荒的秋天》之后,我让孩子们回忆一下北大荒秋天的特征,孩子们能很快地回答出。然后,为了拓宽他们的视野,我问他们:“同学们,你们看到了北大荒的秋天,那么,你们想知道它的春天、夏天和冬天的景象又是怎样的吗?”孩子们听了,立刻来了精神,他们眼睛又亮了起来,等待着我带领他们欣赏美景。但是这时,我给他们留了一个问题,我让他们在看的时候,要注意北大荒的春天、夏天和冬天又有何特征。之后,我才开始播放课件,当课件上出现了连环画似的画面时,他们的思绪也跟着转动。我从他们的眼神中,读出了他们对于美丽景色的向往。

北大荒的秋天课文范文2

一、以情激情,心理相融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要调动学生的情感,首先教师自己必须先“动情”,要用自己的激情来感染学生,要善于通过自身丰富的表情和情真意切的语言等,将自己的内心真情向每一个学生进行“辐射”,以情激情。在教学《北大荒的秋天》一文时,其中有个环节可以这样设计:教师先出示有关北大荒的景色秀丽的图片,接着就激情导入:啊!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啊!引出课文内容后,让学生对于北大荒的秋天有了一个大致的印象。然后教师范读课文,把那美丽的北大荒通过教师的肢体语言和声情并茂的语调表达的淋漓尽致,引领学生进入角色,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接着教师便可放手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开始自学:围绕“北大荒的秋天美在哪里呢?”这个问题展开讨论。通过反复朗读感悟:天空一碧如洗;绚丽的晚霞令人陶醉;小河清澈见底;原野热闹非凡。最后利用多媒体演示:北大荒秋天的美丽景色,让学生通过图文结合进一步体会北大荒秋天的美,学生对北大荒的赞美之情油然而生。

语文课标实验教材所选入的文本都是一些充满童真童趣、情感充沛真挚、富于人情味的好文章。作为语文老师,教学时只有将学生的情感完全调动起来,让学生和文中主人公在思想感情方面产生心灵的碰撞,形成强烈的共鸣,这就是“心理相融”,只有这样学生的朗读才能真正到位,感悟才能更加深透。因此,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是阅读教学的催化剂。

二、品词析句,思中感悟

在阅读教学中巧妙地将朗读感悟作为主线推进。无论是全篇课文还是某一段落,我们都可以从读入手,以读为主来组织教学。特别是文中有一些重点词语,这些词语就是学生理解文章内涵的关键。所以在教学中,老师吃透了文本,才可能引领学生深入学习文本,理解文本的真正内涵。例如:在教学《槐乡五月》这篇课文时,我紧紧抓住最后一小节:“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这句展开教学。在教学第一部分“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的时候:我先以图片激情,让学生感受槐乡的花洁白而美丽,继而让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然后美美地读一读。接着让学生把自己喜欢的语句和同学分享。如:清香、醇香、浓香这三个词所描写的香味程度不同,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为了让学生感悟到这三种不同的香味,我就让学生反复朗读,读到入情处,配上音乐。学生通过朗读,然后感悟到:槐花的美和香,令人陶醉。在教学第二部分“五月,是槐乡孩子的季节”时,我又抓住了“飘”和“塞”这两个字,让学生反复朗读、品味,感悟,学生在我的引领下,反复朗读感受到小姑娘和小小子的快乐。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所以在教学中,让学生反复品读重点字、词,有助于他们自主感悟。教师以导读代讲代问,学生以读代听代答,以读书促思促悟,即通过准确到位的朗读来感悟语言文字,感悟课文内容,感悟人物情感,感悟事物事理。

三、句式训练,读中练写

语言训练要力求体现语句的情意美,就应该通过朗读感悟来悟出句式,巧妙设练,以求语言训练之浓浓情意。我在执教《庐山的云雾》一文时,首先对于2、3两个自然段从结构上让学生认识到:总――分的结构方式。继而让学生反复朗读感悟,这样的写法是为了突出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和瞬息万变这两个特点。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有所感悟,对于语言中的比喻和排比的用法也深有感触,这样的描写句式工整,有利于学生模仿。例如:第二小节把庐山的云雾比作:绒帽、玉带、大海、天幕。多美呀!学生在我的引领下也学着用美美的语调朗读,有的还摇头晃脑,颇有情致。利用这个契机,我又让学生进行了关键的句式练习:公园里一年四季都很美。……!接着让学生继续写下去,学生仿写的很具体。语言文字的咀嚼已经成为语文课的切入口,但是句式的训练又不可缺少,让学生学会灵活地运用学过的语言,这才是语文学习的关键。

四、课后拓展, 读中延伸

在教学完《第一次抱母亲》这篇课文时,我启发学生思考:此时此刻,我们心中涌动着爱的暖流,有多少话想说出来,请把你心中的感动、感激、感怀写下来。可以对文中母亲说,可以对自己的母亲说,也可以对普天下所有的母亲说;可以是一句话、一句祝福、一句感谢、一个问候、一首诗……(配乐《烛光里的妈妈》 学生在柔和的乐曲中写话)学生在音乐声中,笔尖的爱在轻轻地流淌。在交流中,很多学生都做到了声情并茂地朗诵那一份特殊的情感。

语文教材中不少课文,具有供人想象驰骋的知识空间。而小学生爱追根求源,课文阅读后,他们总会牵挂着文中的事情,惦记着文中的人物。根据学生上述心理,在课文阅读后,引导探究,启发想象,延伸课文,可让学生在情节的延伸和课文的拓展中,加深对语文内涵和语言感情的感悟。因此我们不仅要想法把学生引向广泛的课内外阅读,引向广阔的知识天地,引向丰富的情感世界,而且要把握科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联系,调动学生去积累,让它作为语文解读的原始材料。

北大荒的秋天课文范文3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景散文;赏析式教学

写景散文作为小学语文课程体系的关键构成部分,在教材中占据的比例较大,篇目众多,而且每篇课文在其所在的单元与年级中都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小学语文写景散文赏析式教学,是一种特殊而有效的教学方式,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赏析课文内容,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表达方式、结构布局与情感抒发等,从而真正掌握文章的深刻含义。

1、小学语文写景散文赏析式教学存在的主要误区

首先,重景轻情,小学语文教材中写景散文的特色是作者以景抒情,但是部分语文教师在赏析式教学中,花费大量的精力与时间将侧重点放在景物的分析上,而景物中蕴涵的“情”则遭受忽视,导致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仅仅停留在表面。其次,重情轻景,在小学语文写景散文赏析式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则恰恰相反,在教学活动中引领学生侧重与对“情”的分析和探究,而忽视在课文中作者运用优美语言文字对景物的描写,导致学生脱离文本,没能有效学习和把握作者的写景手法。再次,情景分离,一些小学语文教师在写景散文赏析式教学活动中,将“情”和“景”分离,没有做到有机统一,导致情感与文本相脱离,学生没有通过对景物的分析真正感悟到作者的写作意图,以及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也没有真正理解文本内容,影响学习效果。

2、小学语文写景散文赏析式教学的合理教学策略

2.1、整体阅读,理清文路

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活动中,写景散文的最大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教师在进行赏析式教学时,应引导学生运用整体阅读法,理清文路,让他们抓住文章的线索逐步推进、层层领会。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可让学生从课文题目的关键字词着手,了解全文脉络。比如,在进行《北大荒的秋天》教学时,教师可让学生抓住题目中的“北大荒”设计问题:北大荒的秋天有什么特色?引导他们在课文中找出描写北大荒秋天自然风光和丰收景象的语句,体现出作者对北大荒的热爱之情。同时,教师也可有效利用写景散文中的过渡句,帮助学生理清作者思路。例如,在学习《拉萨的天空》时,教师可让学生找出文章中的过渡句“拉萨的天空蓝得让人神往,它把你的视线紧紧吸引,让你久久不忍移开”,根据前后文理解拉萨天空的湛蓝和透亮,体会作者对拉萨的喜爱之情。

2.2、抓住重点,品析词句

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写景散文中很多语句都应用的十分贴切和准确,教师在引领学生赏析文章时,应让他们仅仅抓住这些关键词句,使其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感悟文章的思想情感,从而与作者的思想发生共鸣。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写景散文赏析式教学时,需让学生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语句进行着重分析与理解。比如,在讲解《庐山的云雾》时,课文中描写到“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和“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其中重点词语是“千姿百态”和“瞬息万变”,让学生根据这两个词语,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认识到庐山云雾的特点,表现出作者对庐山云雾的热爱与赞美。同时,教师为提升小学生对写景散文的赏析水平,可充分利用课文中对修辞手法的运用,包括比喻、拟人和排比等,引导他们对这些修辞手法进行重点赏析,从而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与体会其思想情感。

2.3、读出感情,悟出情理

写景散文往往蕴涵着作者丰富的思想情感,小学语文教师为提升赏析式教学的质量,可组织学生对课文进行有感情的反复诵读,在朗读中悟出情理。为此,在小学语文写景散文赏析式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朗读课文,着重分析蕴涵作者情感的语句和语言特色,深化个人情感。例如,在《槐乡五月》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时,首先可让他们自由朗读课文,初次走进槐乡,走进洋槐开花的季节,要求学生认真朗读,仔细观察;第二步,让学生默读课文,再次走进槐乡,走进洋槐开花的季节,用心看,用心想,槐乡的花和孩子给人们留下什么印象,并写出感受,互相交流;最后,指导学生读出感受深刻的语句,认识到槐乡花多、香、美,槐乡的孩子热情好客;最终让学生感悟到槐乡五月的美丽景色,以及槐乡孩子勤劳能干,热情好客,纯朴可爱。

3、总结

在小学语文写景散文赏析式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写景散文的特殊性,运用合理有效的教学手段与方法,指导小学生对写景散文进行赏析,帮助他们真正理解文章蕴含的道理和表达的情感,从而提升其语文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朱虹.小学语文写景散文赏析式教学策略探究[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3,12:81-82.

北大荒的秋天课文范文4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此也提出十分明确的要求:“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新的语文教材重大改动之一在于强化诵读,明确地增加了背诵的数量。由此可见,朗读在整个语文活动中有着不容小觑的地位。那么朗读究竟有什么重要性呢?

1 朗读促语感

语感能力的培养涉及对词义的理解、词语的选择、句子的规范和变化、语言色彩、语言风格等诸多方面,但不论哪个方面,都是学生听过、读过之后在头脑中留下的印象感觉。从语文教学角度来说,笔者认为语感教学就是使学生在长期的规范语言运用和语言训练中养成的一种带有浓重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和运用语言的能力。而朗读是语感培养的基本方法。

如教《在大海中永生》一课,在范读课文时,注意把握总的情调,掌握好基本感彩,以真挚、深沉、压抑的基调,以轻而缓的语气,将学生带入那无限哀思的情境中。如第一段:“在首都上空/低低地、缓缓地/绕飞一周,然后/穿过云层,飞向/祖国的/辽阔大海……”指导学生用低沉、悲伤的语调朗读,让学生体会到环境描写侧面烘托了人民对邓小平爷爷的哀悼之情。这句话中的“低低地”、“缓缓地”两个词读重音,使学生在感情朗读中也和人们一样沉浸在对邓爷爷的崇敬、爱戴之中。这样引导学生在画线的地方作较长停顿及感情基调的适当处理,表达情深、真切之感。

2 朗读强记忆

记忆是人脑的一种特殊功能,是人类储存知识的一种重要方式。学生学语文,从一开始,教师就要求他们大声朗读,因为朗读能加深记忆,巩固记忆,能呼唤人们的感知和想象,起到联想记忆的作用。只有通过大声朗读,才能够背诵。朗朗读书声,自古以来,无论是学本国语文还是外国语文,中国学生都大量采用朗读这个办法。日本心理学家高木重朗曾说过:“一般来说,朗读比较好记。尤其是头脑不清醒的时候,更应该清楚地读出声来,这是因为朗读会给大脑以刺激,思想容易集中到一点,整个身心好像进入了‘临战’状态。”教材中有些文质优美的文章要求小学生背诵,有几个成绩比较差的学生总也背不出,放学后笔者就把他们留下来背。每次到这个时候,他们当中有几个就站在办公室里大声地读,没几分钟就背下来了,而另外几个喜欢在心里读的学生却迟迟背不出来。

小学阶段是人一生中记忆力最好的时期,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朗读,甚至熟读成诵,让学生直接感受语言,积累语言材料,了解多种语言表达方式,学会运用语言文字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自己的感情,从而发展语言能力。

3 朗读利领悟

朱自清先生认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其意义的获得一半在声音里头。他指出,要增进学生理解和写作的语文能力,得从正确的诵读教学入手,文章要由老师、学生反复读,有时还得背诵。只有让学生反复朗读,充分熟悉那些感性元素后,才可能调动脑中已有的语言背景和经验,进入对文章的深层的、整体的把握。因此,教师必须把学习的重点放在学生的朗读上。学生反复朗读,才能积累大量的语言材料和背景经验,激发出思考的热情,从而获得深刻的语言洞察力和透视力。

4 朗读助写作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形象地说明读书量的积累会产生质的飞跃。笔者以为,要完成从读到写的过渡,模仿不失为一条捷径。而要走出模仿,走出自己的写作路子,精读、朗读乃是不可或缺的前提。精读细赏过的文章烂熟于心,会转化成人的语言背景,一旦有相似的情景,它就会渗透出来,迁移到诱发物上去,利用现成的形式表达新的内容。

北大荒的秋天课文范文5

一、返璞归真,学语习文,走语文教学朴实之路

现象一

几年前,初教课文《北大荒的秋天》时,我先让学生交流关于北大荒秋天的资料,接着多媒体逐个出示,最后让学生以自己喜爱的方式表达对北大荒秋天的赞美。于是,有的学生舞,有的唱,有的画。课堂上,热热闹闹。课后,当我执笔反思时,却猛然想起:这节课,孩子们学到了什么?未听到朗朗地读、轻轻地背,亦未见静静地写、默默地思,这样的语文课还姓“语”吗?

思考:拒绝“作秀”求朴实

语文教学要“朴素而能实其质,简洁而能约其要”。“为师不识语文味,教尽经典也枉然”。语文固然有其丰富的人文性,但是更有其当仁不让的工具性,“学语习文”应是其永远的“主打歌”,唯此方能“生气运出,妙造自然”(司空图《诗品》)。

教语文,就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的韧性,坚持学科本位,抓住语文本质——学语习文,把书读好,把字写好。《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在语文学习中,最有效的语文实践就是读书。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心 与文本对话,在心灵的碰撞、交融中进行主动积极的思维、情感活动,体验、感悟文本的深刻内涵。只有将语文学习活动扎根于文本的语言中,把文本的语言、情感等内化为语文能力,学生的语文素养才能得到有效提升。

二、简简单单,天然去雕饰,使语文教学更真实

现象二

师:读课文有个要求,眼到、心到、口到,通过朗读把你心里的想法读出来。读书要慢一点。(学生自由读。)

师:谁愿站起来读第一自然段?敢读吗?那为什么不举手呢?(一个学生读。)

师:再来,白色船体的两边……(学生重读。)

师:一起读。(学生齐纠正读,继续读,重新读。)

师:第二遍比第一遍好,再读第三遍。(学生接着往下读。)

……

于永正老师这节课的教学设计简单而不单调,新颖而又实用,活泼又不花哨,没有任何雕饰。他把每个教学细节组织得那么周密,雕琢得那么精细,使孩子们感到有趣——情趣盎然、有味——回味无穷、有奇——出乎意料、有余——留有余地。

思考:走过“浮华”求本真

学语文是很“慢热”的,无法朝夕见功、一蹴而就,而必须经过长年累月、集腋成裘,任何“速效”的方法也都必定是“即溶”的——无法巩固和持久。因此,有经验的语文教师总是能让学生用最“绿色”、最“天然”的方法来亲近语文、学习语文、拥有语文,比如,琅琅地读、静静地写、默默地思、轻轻地背……

三、“训”中引导,“练”中落实,将语文教得更扎实

现象三

在不少的课堂上,语文教师有意识地进行识字、写字的训导,却缺乏练习。这样,只训不练,必定是一阵过眼云烟。课堂上,学生“动口”而不“动手”,训练不到位。

思考:变“蜻蜓点水”为“脚踏实地”

叶圣陶先生曾深刻地指出:“训练,训练,分开来说训是老师的事,练是学生的事。就老师方面说,采用种种有效的方法,循序渐进地教导学生练,固然极为重要,而督促学生认真练,经常练,尤其是奏功收效的关键。”然而,在新课改的课堂上,有些语文教师却认为“练”花费时间,失去人文,于是,课堂热闹而浮躁。只训不练,“训练”成了过眼云烟,语文教学明显不扎实。在“训”中引导,在“练”中落实,将“训练”进行到底,在琅琅地读、静静地写、默默地思、轻轻地背中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有效追问,高效对话,走向厚实的人生

现象四

师:让我们先听《二泉映月》这首乐曲,边读边画出文中带“听”的句子。

师:师父说倾听泉声会听到什么声音?

生:奇妙的声音。

师:五年过去了,十年过去了,师父早已离开了人世,阿炳也因患眼疾双目失眠。阿炳长大后又一次来到了二泉池畔,这次他听到了什么声音?

……

(在凄凉悲壮的《二泉映月》乐曲声中,学生想象阿炳卖艺度日的情景。)

师:让我们一起把这段读出来。

(引读课文第五节。)

思考:想象体验,读厚文本

“文章的魅力来自什么?不是形式,不是辞藻,而是深邃的思想!我们的语文教学要让学生思考起来,聪明起来,智慧起来。”孙双金老师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他不仅仅在引领学生学习语言文字,更是在唤醒学生直面生活、品味生活,领悟人生的真谛。在恰当处给予有效的追问,设置情境,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文本进行高效对话,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走出文本,走向厚实的人生。

北大荒的秋天课文范文6

提起小学语文的课后作业,有许多需要注意的地方。课后作业的布置,不是为了增加学生的负担,更不是为了压制学生。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应注意哪些方向呢?

一、朗读作业

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朗读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朗读,是一种出声的阅读方式,它是小学生完成阅读起点和基本功,就语文学习而言,朗读是最重要的。朗读是阅读的起点,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它有利于发展智力,获得思想熏陶。除此之外,朗读有助于情感的传递。朱熹要求学生从小养成正确朗读的习惯,还要求读书必须逐字逐句透彻理解,进而深入体会,反复揣摩。

在布置作业时,就朗读作业而言,应该要注意什么呢?最需要注意的是朗读材料。小学生正处于一个建立健全心智的阶段,朗读材料一定是充满正能量的、简单易懂的、有利于小学生身心发展的。教材中的课文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教材中的课文都是经过严格的筛选,才呈现到课本中去的,这些课文或感情丰富、或景色优美,非常适合小学生进行朗读。《北大荒的秋天》就是其中之一:九月,从第一片树叶落地开始,北大荒的秋天也就来了。天空一碧如洗,只有在傍晚,西边的天上才会有几缕流云。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转眼间变成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就像是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这篇文章辞藻优美,且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将北大荒的秋天描写得如诗如画。同学们对这篇文章进行朗读,一可以感受到自然景色的美丽,二可以学习其写作手法。除了朗读材料外,朗读的频率也需要进行合理把握,应当遵循少量多次,来进行朗读作业的设计。

二、写作作业

听说读写这四项基本技能中,写是综合力最强的一项。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符号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的创造性脑力劳动过程。对于小学生来说,从小训练其写作能力,对以后的语文素养提升有很大的帮助。在日常作业中,插入写作作业,是一个不错的设计方向。众所周知,在语文考试中,作文占据着较大的分值,因此,写作作业的设计对学生语文成绩的提高也有着很大的帮助。

日记是一种不错的写作作业。日记形式丰富,记录身边的点滴时间,在记日记的时候,不仅可以将回忆以文字的形式留下来,还可以间接地提升小学生的写作水平。对于小学生来说,一周写三篇日记,对写作能力的提升有巨大的帮助。例如班里某位学生记录了放风筝的过程:今天下午,我们去田野里放风筝。初春,刚刚发芽的草木,苏醒的土地,湿润起来的空气,都散发出一种淡淡的清香。我来到麦田边,嫩嫩的绿绿的麦苗一望无边,一阵风儿吹过,麦苗好像在向我点头问好。我趁着风把一个“多啦A?簟钡姆珞莘帕似鹄础7珞莸搅税肟罩校?风势减弱,风筝缓缓地下降,眼看就要掉下来。我立刻逆风向南奔跑,一边跑,一边收线,等到风筝头向上升的时候,我马上放线,这样反复几次,“多啦A梦”终于又稳稳地飞上天空。我扭头一看,我放的风筝比爸爸放的还要高,怎么样?青于蓝而生于蓝吧!看着放飞的风筝,我明白一个道理,不论做什么事情,只要你有耐心和信心,并掌握一定的方法,事情就会做好,做成功。这位同学不仅记录了事件发生的过程,而且感悟到了成功的秘诀。

三、开放作业

除了基础性的语文作业之外,开放性作业对于教学而言,也是一种培养人才的方式。开放作业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或生活经验收集相关材料,并按教师的指向对学生所据材料进行分类、积累、创新、独立操作及独立思考等方面的养成教育,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训练方式。对于小学生来说,开放作业可以提升其实践能力,对其思维逻辑的培养也有很大的益处。

开放作业到底应该如何设计呢?笔者认为,确定开放作业的目标是首要。每一件事,每一项作业都是有教学目标的,如果说朗读作业是为了使学生获得精品文章的熏陶,写作作业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那么,开放作业就是为了帮助小学校树立健全的认知和人格。比如,我们可以尝试让学生留心身边的广告、标语,体会其中的语言技巧,写几句环保警示语,通过作业,把学生学习的触角伸向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打开一扇又一扇学生认知世界的窗口。还可以利用寒、暑假,多布置一些实践性比较强的作业,少布置一些机械的、繁琐的书面作业,让假期作业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观察、学会交际、学会生活,增长社交才干,增加生活积累,全面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总而言之,开放作业不限制内容、方式,但是要有确定的目标,将开放作业设计得对学生更有好处。

多对作业的设计方向进行更新,更能吸引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可以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的目标。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无论是怎样的作业,都要考虑到小学生的特点,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核心。

北大荒的秋天课文范文7

“人吃人”惨剧发生

1943年春天,河南农民张宝文用一根扁担,挑着两个箩筐,带着妻子和年仅15岁的儿子张军伟背井离乡,逃荒异地。他们辗转千里,终于到达西安市道北落脚。张家的经历是当时河南逃荒人的缩影,在他们身上发生的正是当年中发生的所有苦难故事中的一个。

从1941年秋季开始,在张宝文的老家河南巩县(今巩义市)开始出现旱情,收成大减,有些地方甚至已经绝收。饥饿的农民开始吃草根、树皮充饥。到了1942年秋季,持续一年的旱情更加严重,山上的草根被挖完,树皮被剥光,每天都有饿死的灾民,而且死人的数量愈来愈多。在张军伟幼时的印象中,因为持续的干旱,田地干裂,大风过后,扬起漫天黄土。田里打不出一粒粮食,靠天吃饭的农民没有丝毫的办法。然而更让人恐惧的是随之而来的饥饿,每家每户都没有可吃的东西了,饥不择食的人们就上山挖野菜,吃树叶、榆树皮、柿叶、剥下的柿蒂,把蒺藜捣成粉等,可是这些东西也很快吃完了,于是人们就吃鸟粪、观音土、石头面等充饥。而让人们都想不到的是,在许多地方甚至发生了“人相食”的人间惨剧。

人吃人的事情并不是危言耸听,也不是道听途说。在河南省档案馆里收藏着《上蔡县执委关于报因灾吃人情形的呈》,这封官方的文件可以证实:在河南旱灾期间,确有“吃人”惨剧发生过:上蔡县吕店镇第十八保第十一甲王庄60余岁的贫民刘卷良,家贫如洗,乞讨无门,曾在(1943年)3月4日将饿死的乞丐“解割煮食”,以救饥荒。1946年,河南省社会处编印的《河南灾情实况》一书这样记载当时的灾情:田园龟裂,赤地千里,二麦颗粒无收,秋禾全数枯萎。于时树叶草根,都成上品,腐木细泥,亦用果腹。灾民因饥饿难忍,而服毒者,缢死者,自刎者,甚至杀儿以求一饱者,所在多有,司空见惯,同时无主弃婴,到处可见,音若泣声,到处可闻,死尸横野,无人收埋,鬼哭神号,无殊地狱……

1942年夏天,还未从旱灾的阴影中走出的河南民众又面临着一场蝗灾。据1942年6月28日的《河南民报》披露,尉氏县境内发现蝗群:大群飞蝗,遮蔽天空,东西达十余里宽,由北向南飞去,一时月色为之笼罩暗淡。除了旱灾、蝗灾,还有“汤灾”。“汤灾”,是指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三十一集团军总司令汤恩伯给河南人民带来的人为灾祸。他不仅横征暴敛、抽丁拉夫,设立苛捐杂税达38种之多,而且所辖部队纪律涣散,奸淫抢掠,横行乡里。而此前的中原大地已是满目疮痍:为了阻止日军西进,1938年6月9日,军队曾在郑州的黄河花园口掘堤放水淹日军,人为地制造了一场大灾难。据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统计,因此灾,河南、安徽和江苏3省44个县,1250万人流离失所,89万人死于滔滔洪水,390多万人外逃。在这样的天灾、人祸的双重夹击下,河南人民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死苦难,他们上天无门、哭诉无处,每一天都挣扎在死亡的边缘。

传教士和记者笔下的灾情

少数传教士和几个中外记者成为当年河南大灾的记录者,他们在报导中的片断记录,成为还原1942年河南旱灾历史真相的有力佐证。

1942年9月份,传教士阿西克拉夫特在郑州写道:“教堂外面,几天以前有6个小孩被他们的父母绑在树上,为了让这些孩子在大人要饭时不去跟随着造成拖累。一个母亲有一个婴儿和两个大些的孩子,在讨饭的长途中疲劳不堪,坐在树下休息。她叫两个大些的孩子到前面的村子里讨一点吃的,当孩子们回来时,母亲已经饿死,婴儿还依然使劲吸吮着她的。这里大些的孩子们被卖掉。这个死去的妇女留下的两个男孩加一个女孩,用不了十块钱就能卖出去……”

当年的春天,河南南阳的《前锋报》记者赵鸿恩借了辆自行车,从洛阳到郑州,一路东行,到郑州再南下,直到信阳。一路采写了十多篇报道,系列报道《无尽长的死亡线》为后人留下了珍贵历史细节。在赵鸿恩的笔下,“(郑州)国际救济会难童学校的外国牧师,在1943年的春天,一天内在街上发现了183具尸体。”

当时,敢于披露灾情的媒体,除了《前锋报》这家民营小报外,还有重庆《大公报》、美国《时代》周刊等几家媒体。1942年12月,《大公报》派张高峰到河南任战地记者。他从四川经西安到洛阳,后从洛阳南行。沿途,他看到成千上万的河南难民蜂拥入陕,到处是骨瘦如柴的乞丐,随处可见灾民扶老携幼,推着独轮车逃荒。张高峰感到气愤的是,灾情如此严重,县乡政府还逼着农民纳粮,交不出粮就抓到县政府痛打,逼灾民卖地抵租。1943年2月1日,《大公报》发表了张高峰采写的直击河南大灾的通讯——《豫灾实录》,真实地还原了部分历史场景和片段。《豫灾实录》文中质问:“灾旱的河南,吃树皮的人们,直到今天还忙着纳粮!”第二天,《大公报》发表了总编辑王芸生写的《看重庆,念中原!》社评。富有正义感的王芸生指出,河南的三千万同胞,大都已深陷在饥馑死亡的地狱,至今尚未见发放赈款。尤其令人不忍的,灾荒如此,粮课依然,县衙门捉人逼拶,饿著肚纳粮,卖了田纳粮,让人联想到杜甫笔下穷凶极恶的“石壕吏”。在这篇社评发表的当晚,新闻检查所派人送来了政府军事委员会限令《大公报》停刊三天的命令。《大公报》于1943年2月3日、4日、5日停刊了三天。1943年3月初,张高峰在河南叶县被豫西警备司令部逮捕并遭刑讯。

天灾之后的人祸

1942年的冬季,天气特别寒冷,饥寒交迫的群众又被冻死了不少。1942年10月26日,美国《时代》周刊报道:两万平方英里的河南省北部地区正陷入饥饿之中。男人和女人们正在吃树皮和草根,腹部肿胀的孩子们被卖掉换取粮食。数千人已经死去,数十万人走投无路,千万人面临着一整个漫长冬天的的折磨。除了天灾外,人祸也加剧了灾难的发生。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河南有几十万中国抗日军队驻防,而这几十万人的粮草补充,全靠自己省内解决。从1937年到1942年期间,河南兵粮的贡献都是全国第一。沉重的兵役和赋税数额,使河南民不聊生。即使在收成好的年份,河南农民在交粮纳赋之后,也只能靠野菜和一些杂粮度日。遭受旱灾后,百姓的日子更是雪上加霜。当时美国驻华外交官约翰·谢伟思在写给美国政府的报告中说:河南灾民最大的负担是不断增加的实物税和征收军粮。全部所征粮税占农民总收获的30%~50%,除通过省政府征收的全国性的实物土地税外,还有形形、无法估计的军事方面的需求。

1942年10月上旬,河南省赈济会推选代表到重庆,请求中央免除灾区征粮数额,不但不见他们,而且还不让他们在重庆公开活动。10月20日,中央政府派张继、张厉生等到河南勘灾,他们实地进行考察,也承认河南灾情真的很严重。10月29日,豫籍国民参政员郭仲隗在重庆召开的第三届一次国民参政会上,也对河南的灾民的遭遇表示同情,并要求采取措施。然而,多方的呼吁并没有引起政府对河南救灾的重视,救灾的延误加重了百姓的苦难。

在天灾人祸的双重压迫下,河南灾民不堪重负,受灾人数骤增。1943年12月河南省政府编印的《河南省政府救灾工作总报告》中的《河南省三十一年各县旱灾调查表》显示,全省111个县中有96个县被列表统计,其中灾情严重的有39个县,受灾总人数达1200万人。

死亡人数成谜

1942年河南大旱灾的死亡人数,始终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除了《大公报》等极少数媒体的报道外,《河南省志》的记载前后不过三百余字:“1942年安阳苦旱,二麦未收,秋禾盈尺又未结实,淇县山丘颗粒未收。洛宁二麦收成不佳,早秋旱死,晚秋未出土。”其后列举了通许、伊川、偃师、汝阳、密县、郑州、尉氏、许昌、睢县、西华、桐柏、南阳、唐河、新蔡等地情况,所用词大多都是“大旱”、“秋绝收”,再无其它。据《水旱蝗汤悲歌》记载,1943年当时政府的《河南省政府救灾总结报告》提到,仅1942年河南共饿死28.8万人,逃荒150多万人。

据有关资料记载,到1942年,豫北、东、南30多个县占河南总面积三分之一的区域已被日军占领,剩余的豫中、豫西尚在国民政府管辖区域内。这一官方数据未包含沦陷区数据,交战区数据也未能完全统计。

郑州是饥荒的中心,战前的郑州有12万人口,灾后锐减至约3万人。每天的死亡人数都在150人至180人之间。据《巩县志》记载:民国31年(1942年),大旱,几近绝收,加之日军侵略酿成大灾。农民多以树皮、雁屎、观音土充饥。据当时河南赈灾会统计,巩县饿死19100人。河南省政府救灾总结报告:巩县逃荒80505人,饿死4431人。

据时任国民参政会参政员郭仲隗在《江流天地外》一书中的回忆:1942年,我续任第三届国民参政员,是年河南大旱,除少数水田外,一粒未收。中央不准报灾,亦不救济,我以参政员奔走呼号,不遗余力,“结果河南饿死了500多万人,河南省主席李培基只报了1602人,开政治上未有之奇”。

民国灾害研究者、南阳师范学院研究生处处长苏新留在所著《河南水旱灾害与乡村社会》中指出,“(地方政府)救济灾荒既无计划,又欠热情。观望不前,推卸责任。隐讳灾情,不敢实报。一个典型的例子是灾后许昌县行文报告该县饿死人数5万余人。当时被认为是缩小了的数字,省政府认为所报人数太多,予以驳斥,令其重报。”

对于旱灾的死亡人数,河南省抗旱救灾防御协会原秘书长管志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死了300万人!”与此相互印证的是,《河南灾情实况》中《河南省各行政区人口受灾损失统计表》附注中所列,此次旱灾死亡人数达300万。《河南省志·人口志》中也记载,1940年,河南人口是3067万,1942年2798万,1943年2595万,到1944年,2471万。这四年,人口减少了596万,减去正常的人口增减和战乱影响,1942年饿死人数在300万人以上。

逃荒人的苦难记忆

1943年灾区依然干旱。为了活命,张军伟的父亲和其他灾民一样,携带家小,外出逃命,他们的村庄已是十户九空。扶老携幼的河南逃荒人,沿着陇海铁路一路向西乞讨。据1943年2月1日重庆《大公报》报道:陇海路上河南灾民成千成万逃往陕西,火车载着男男女女像人山一样,沿途遗弃子女者日有所闻,失足毙命,更为常事。

1943年2月底至3月初,美国《纽约时报》记者福尔曼和美国《时代》周刊记者白修德在河南灾区实地采访时拍摄的照片珍藏至今,这些照片记录了那段历史。数十张黑白照片上是大批灾民拖儿带女,外出逃荒要饭的真实影像。衣衫褴褛的灾民推着独轮车,担着挑子,有气无力地沿着铁轨向西走去。有的沿途靠吃草根啃树皮充饥,路上随处可见被饿死的人的尸体。

张宝文一家徒步翻越潼关后,来到西安,他们在火车站道北的空地上靠搭窝棚栖身。

1934年通车的陇海铁路,几年前道北还是荒凉的农村。大量河南难民涌入后,几乎是一夜之间,道北窝棚林立。这里有大片坟地,有的人就把草庵搭在坟地上。蓬头垢面、衣不蔽体的灾民靠拉车、卖苦力,甚至沿街乞讨谋生。后来,道北附近住满了逃荒的人,部分灾民只能沿陇海铁路来到来到宝鸡、铜川等地谋生。

70年来,河南人集聚地的西安“道北”,成了一个有河南地域特色的区域。据说,现在的800多万西安人中,有300万是河南人。另外,在陕西宝鸡、铜川等地也有很多河南人。

北大荒的秋天课文范文8

互文,即“互文见义",又叫“互见”、“互言”或互体”。它是指形式上利用整齐的对称美,互相呼应、互相补充而增加美感的一种辞格。

一.互文互补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

这句话从形式上看是两个对偶句,理解时要互补增义,即“不以物喜悲,不以已悲喜"、“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亦忧其君;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亦忧其民”。

例2,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

“秦汉"互补增义,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塞

例3,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木兰辞》)

此句是“开我东阁门,坐我东阁床;开我西阁门,坐我西阁床”之省。不能错误地释译为“打开我东阁门,坐上我西阁的床"。

例4,负者歇于途,行者休于树。(欧阳修《醉翁亭记》)

此句的意思是“负者行者在路上唱着歌,在树阴下歇息”。不能错误地释译为“背东西的在路上唱歌,走路的在树下休息”。

例5,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辞》)

此句的意思是“将军和壮士经历了十年,身经百战,牺牲的牺牲了,没有战死的终于凯旋归来了"。不能错误地翻译为“将军身经百战为国牺牲,壮士征战多年胜利归来”。

二.互文互训

又称“互文见义"、“同义互训”。如:

例6,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此句的意思是“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天上的银河光辉灿烂,就好像出现在大海里一样”。“其中”就是“其里"的意思,在同一语言环境中用了同义词。

例7,时维九月,序属三秋。(王勃《滕王阁序》)

“三秋”就是“九月",在同一语言环境中用了同义词,如果不懂“三秋”,看其“九月"互文,亦可见义。

例8,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出师表》)

“败军之际”与“危难之间”同义,是作者强调、宣染自己受任之时的艰难。本是一句话而讲了两句,形成对偶,意思是“在军队被打败、危难的时候被任用”。

例9,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并吞八荒之心。(贾谊《过秦论》)

“席卷”、“包举"、“囊括”、“并吞”都是“统治"的意思。“席”像卷席子一样;“包”,像用布包一样;“囊”,像用袋子装那样。三个词均为名词作状语,“宇内"、“四海"、“八荒”,都是“天下"的意思。这几句话的意思是,有统治天下的雄心。

三.互补互训

这是上面两种的综合。如:

例10,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孔雀东南飞》) “东西”和“左右”、“松柏”和“梧桐"互补增义,而“种"和“植"互文同义,理解为:东西左右既植松柏,也种了梧桐。

北大荒的秋天课文范文9

        我国地域辽阔,各个区域在气候、地貌、水文、土壤、植被等方面的差异使其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如能巧妙运用学生熟知的文学语言将区域之间的差异性联系起来,使抽象的地理知识形象化,这样既易于学生理解,又丰富课堂内容,从而使教学效果良好。

        一、海陆位置、东西部的水分差异对气候的影响

        朱自清先生在《春》里写道:“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韩愈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王之涣的“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都是关于春天的描写。从“寻常”二字领悟春暖花开,“酥”字形象地写出了中部地区春雨贵如油的气候特征,由此催生了“草色遥看近却无”颔联。玉门关“春风不度”与东部地区的“雨是最寻常的”和“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的长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由此可以看出降水量由东向西递减的分布规律。

        二、南北纬度地域差异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引用《在希望的田野上》里简洁明了的“北疆哟播种,南国啊在打场”两句歌词,更能说明在热量分布上受纬度位置和太阳辐射的影响由南向北递减的规律,从而产生农业地域差异。

        三、河流流域的水文特征差异

        如长江流域,“金沙水拍云崖暖”、“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这里且不说红军在长征途中战胜的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诗人在六十三岁横渡长江向下三十多里到达彼岸时的豪迈和放眼远望武昌一带在春秋战国时属于楚国的范围时舒展开阔的心境,仅从水文的角度分析“云崖暖”三字,足见其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水能资源。也正是因为“横渡”和“极目”,让人可以想象诗人在与惊涛骇浪搏斗的过程中触发出的创作灵感和胸中的宏伟蓝图———“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如今三峡工程已经成为现实,假如诗人能见到这壮观又会发出什么样的感慨呢?再如,早春时节,南方地区经过一个冬天的蕴育,已初现“春江水暖鸭先知”的山之朗润,“春色满园关不住”的水之清秀,而北方还不失为“大河上下,顿失滔滔”的冰雕玉砌的粉妆世界。 

说明南北地域的热量差异导致不同流域在同一季节水文特征的差异。

        四、在降水和气温条件等综合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地貌特征的区域差异的表现

        “五岭逶迤腾细浪”、“水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是说南岭以南及云贵高原地区的地貌特征是风化侵蚀作用强烈,显得支离破碎;“山舞银蛇,原驰蜡像”借助北方山体的巍峨挺拔和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直抒胸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等也同样说了地处内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边疆沙漠,浩瀚无边。“黄梅时节家家雨,清草池塘处处蛙”、“小桥流水人家”等,反映东部季风气候区江南水乡雨中美景的地貌特征。

       五、在气候、水文、土壤、太阳辐射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植被也存在水平和垂直地域的差异

        由于距离海洋远近的不同,从东向西随着降水量的逐渐减少,景观上具有明显的水平地带性地域差异特征,从而总结不同地带性经济活动和由东向西依次出现森林———草原———荒漠的自然景观。“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点出历史上内蒙古大草原水草丰美、牛羊成群的一望无垠景象,与近现代草场退化及荒漠化蔓延的趋势形成鲜明的对比。“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反映了岭南地区在暖湿气候条件下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反映西部内陆地区黄沙漫天的荒漠景观;“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常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与民谣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来讲解气温的垂直变化,即垂直地带性。

        六、运用类比的方法深化区域可持续发展阶段做好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北大荒的秋天课文范文10

创设语文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有效方法。情境是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共创的一种能激起学生学习情绪的学习场景。在语文教学中创设情境是指从学生认知水平、心理、情感需要出发,根据课文内容创设的实物情境、立体情境、模拟情境、语言情境、艺术情境或其它形式的情境,并力求使所创情境形真、情深、意远、理念寓于其中,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在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真情真境中学习语言、陶冶情感,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如果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能想方设法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充分、有效地去读懂文章,那我们的阅读教学不就有实效了吗?那么,如何创设学生的朗读情境呢?下面我就来谈谈自己的几种做法与体会。

一、利用插图,创设情境

教材中不少课文配有色彩鲜明,充满生活情趣的画面。我们在进行朗读指导时,要充分利用它们为学生朗读课文作好情感上的铺垫,使观察与朗读相得益彰,让这些插图带着孩子们走进一个个特定的情境,和作者一同欢笑、一同惆怅、一同悲伤……此时,有感情地朗读正是他们情感心声的需求,学生图文对照,感悟、体验就能读出感情,读出心声,这也是利用插图创设情境的教学中所产生的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借助音乐,创设情境

著名特级教师李吉林认为:“音乐是一种抒情性极强的艺术形式。它通过乐曲中力度的强弱,旋律的起伏变化,以及节奏的抑扬顿挫,用直感的方式,使人获得比其他艺术形式更为直接,更为丰富,更为生动的感受。”因此,在朗读教学过程中,我们如能把音乐与文字结合起来,作用于学生的听觉和视觉,就更易把学生带到特定的情境之中。

比如,在教学《雨点》一课时,可以先让学生听雨点落在池塘小溪、江河、海洋中的不同声音,然后让学生欣赏配乐朗读,让学生进一步感知,最后,让学生放声朗读课文,他们仿佛自己就是小雨点,来到“池塘”、“小溪”“江河”“大海”中,这样既渲染教学气氛,又激发学生的朗读情感,给学生以美的享受,情感的陶冶,理性的升华,可谓是一举多得。

三、采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小学生的注意力往往集中于直观的事物,朗读也是如此。针对这一特点,在教学中巧用信息技术,创设优美的情境,呈现出情景交融、形声并茂、生动活泼的美景,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我在教《蚂蚁和蝈蝈》一课,设计了这样两幅动画:一幅是“一群蚂蚁正在紧张地搬粮食,而蝈蝈们却在大树下悠然地乘凉”的动画。另一幅是“寒冬来了,蚂蚁和蝈蝈的不同处境”。教学时,先让学生看这两幅对比强烈的动画,让学生进入情境,展开想象,此时,蚂蚁的勤劳、幸福及蝈蝈的懒惰、又冷又饿的可怜样就完全展现在学生眼前。这时再让学生朗读,感情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四、巧用语言,创设情境

语言是一门艺术。教师优美动听的教学语言不但能给学生美的享受,同时也会激发学生的内心情感,从而达到有感情朗读的目的。例如,在教学《春天在哪里》一课,上课一开始,我扮演“春姑娘”用语言描绘:“寒冷的冬天过去了,美丽的春姑娘悄悄地来到了人间。今天天气特别好,春姑娘想和大家一起到大自然去寻找春天。”(配乐展示电脑课件“春天的美景图”)同时描绘:“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绿草如茵,繁花似锦,清清的小河,可爱的燕子,长长的柳枝长出了嫩绿的新芽,春天真是生机勃勃,美不胜收。让我们把脚步放慢一点儿、细细地来感受一下春天动人的气息吧!”(停止播放课件)“小朋友,你在哪里找到了春天?你看到的、听到的春天又是什么样子的?”优美的语言把学生带入春天的美景中,激发学生对春天的喜爱,引发交流的兴趣和表达的欲望。

五、通过范读,引入情境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范读是朗读指导直接、最有效的方法,通过教师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辅以适当的体态语言,能生动地表达课文内容,把学生引入课文描述的情境,有利于学生感情朗读。

小学生的生活阅历浅,知识面窄,对某些课文中所描写的内容无法想象,无法理解,也就无法准确地有感情地读出文章的文意、文情、文境。教师若能用声情并茂的范读来创设情境,启迪学生,帮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自觉地把自己的情感投入其中,声情并茂,以生动的语言再现课文中的情境,定能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一些语言和意境较优美的诗歌、散文、文质兼美的课文往往音韵和谐,琅琅上口。老师把握好教材的特点声情并茂的范读课文,唤起学生的情感,迅速调动学习的兴趣,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当老师有意识的问学生:想不想也像老师一样朗读课文时,学生们兴趣一定很高,甚至跃跃欲试。

六、引导想象,再现情境

美文佳作都具有极佳的意境美,而这美常常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正所谓“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朗读可将语言文字创设的意境美展示出来,而这意境美是需要借助想象实现的。众所周知,想象是树立形象感的核心,是激感的关键。学生朗读时,不仅要从语感出发,而且还要始终伴随对具体形象的感知、联想、想象。由想象开启的生活图景,比语言文字打开的天地更广阔,更具有形象感,因此也就能从中获得情感体验。

如教学《北大荒的秋天》的第二自然段时,请学生闭上眼睛,听我朗读这一自然段,同时配以轻音乐,听完后,没让学生睁眼,而是静等半分钟,再让学生把自己脑中的图画勾勒出来。结果学生的描述一个比一个精彩,一幅北大荒秋天天空的美丽画面已经印在他们的脑子里了,朗读时,自然就读出北大荒秋天天空的美丽。

七、角色表演,深入情境

表演可以把抽象的文字变换成生动活泼的艺术形象,让学生身临其境,有助于学生真切体会作品的语言文字所体现的思想感情,深化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促进儿童创新思维的发展。小学生活泼好动,游戏表演是他们最热衷的活动之一。在教学中教师如果用表演来激发学生朗读,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不仅能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使每个学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学习中来,还能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共同参与,使他们有机会动脑想,动身演,动口讲,不仅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还丰富了他们对语言文字的深切感受,对提高学生朗读水平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北大荒的秋天课文范文11

一、阅读解决学习困难,激发阅读积极性

作为在学习方面存在困难的学生,阅读是一种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手段。学生语文学习的原动力来源于学习兴趣。学生在学习的时候,遇到的问题越多,他就越需要阅读。正如那敏感度低的底片需要更长的时间来曝光一样,存在困难的学生也需要知识之光的照耀。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不是补课就能完成的;也不是没完没了的“拉一把”。而是需要对语文的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够真正的将书读“进”去,才能将学习成绩提上去,才能在阅读中享受到学习的快乐[2]。例如《让我们荡起双桨》这一文中,首先是学生自由阅读,如遇到难理解与比较困难的地方多阅读几篇,知道理解其义为止,这样不仅弥补了学生之间阅读能力的优劣,也给予了学生充足的学习时间,提高了阅读的质量、效率,最重要得还是学生的自我学习的阅读兴趣。在阅读之后,可以让学生选择喜欢的片段为大家朗读,让他说说喜欢这一片段的原因,教师也要及时的给予鼓励。这样,学生才能够在语文阅读的海洋中,领略到文字的魅力,真正的解决学生学习上的困难。

二、课程引导,加深阅读体会

在2011最新颁布的《小学语文新课标》一书中指出:独立的语文课文阅读能力,注重情感的体验,在阅读中形成良好的语感,并通过多种多样的学习方法,对课文、作品进行初步的理解与鉴赏,也能在阅读中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展示自身个性,丰富精神海洋。所以,小学教师在对学生的课堂语文教学中,应注意:利用多元化的阅读方式教学,在阅读中领悟、在朗读中体会,让学生明白阅读的重要性[1]。

阅读首先是大致的读。这要求学生应做好课前准备,了解课本的大体意思,对自己不能理解的难点做出标记,在课堂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其次就是精读、细读,这点主要是由老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引导性阅读。主要是要求学生能在阅读过程中,抓住课文脉络、分析课文精辟段落、找出文章生字以及理解生词意思。

在小学语文教材的《北大荒的秋天》,而《北大荒的秋天》中所表达的秋天到来的景象是什么?不同的学生,有着不一样的阅读理解能力,感受与体悟自然也不同。在学生明白了自己在此文中的体会时,在读到第二节时,出示各种流云的图片,让学生想象下流云会变成什么样子?读好“就像是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 这样不仅利于学生对课文的学习,更有利于学生阅读兴趣、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针对小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的特点,在教学中可以选择朗读的阅读方式。朗读可以分为分段式、角色扮演、集体朗读等形式。教师在考虑到每一位学生的能力差异和课堂发挥的实际情况,针对性的选择朗读方法。在小学的语文课本中有《李广射虎》一文,其中有一句话“那白羽箭深深地扎进了石头里,任将士们怎么拔也拔不出来。”在分段的朗读中,在前一段搭箭射虎,需要学生读出李广射虎的从容。而读到射中的是石头时,需要学生读出将士们的震惊和对李广将军的佩服之情。(前段的学习需要读出拔箭就射那种“斩钉截铁”的语气,后面得石中拔箭则是佩服与激动)

三、读写结合,拓展写作

小学的语文教材中包含着许多通俗易懂切不失优美文雅的语句。针对特色段落,让学生精读、细读,再配合教师的引导读写,必定会让读写练习事半功倍。

北大荒的秋天课文范文12

写诗的目的,若为赚钱,可以当做玩笑来看。漠视诗歌的人越多,写诗的人就越多,这是悖论,也是事实。然而回忆是可疑的,历数自己的苍白往事,就不得不一次次打碎自己,粉饰自己或者干脆杀死自己。

1985年,诗歌黄金时代的普通一年,于坚与韩东等人合办诗刊《他们》,朦胧诗之后,第三代诗歌运动正风起云涌。这一年,在远离诗歌现场的山东临沂农村,我出生了。接下来的30年,新诗发展史上最伟大的辉煌从我身边溜走。当我捡起前人丢弃的笔,开始写诗,面对的已是另一个江湖。

2000年,在老家县城一个逼仄的书屋里,我买到了一本本县诗人的诗集,分行的文字让我知道了诗是怎么一回事。八年后,我第一次见到这位诗人。他依然在写诗,安静地生活,我当然也在写着,但生活已把我甩离县城。

在县城的时候,甚至还喜爱汪国真,当然,北岛、顾城接踵而至,前代诗人几十年形成的经验和惯性一股脑儿灌输在我的大脑里。后来我见到梁小斌――我依然记得高中课堂上学习他的《中国,我的钥匙丢了》的情景,当我见到他的时候,他已经老了。但是,我闭上眼睛,浮现在脑海里的依然是青年诗人梁小斌。

我曾在一次研讨会上说过:“在年龄上,他们和我的父亲相当;他们诗歌生命的长度,伴随我成长的历程。”这里的“他们”,当然是指上文提到的那些名字。

真正的严肃写作,从大学时开始。2005年秋天,每天躲在图书馆里翻阅诗集、诗歌刊物;帕斯的《太阳石》找不到,便从网上下载了,跑到打印店打印成书。先是否定了戴望舒、徐志摩,继而否定民国诗歌、十七年诗歌,从朦胧诗开始,向新世纪靠拢,一个人也不落下,研究他们的生平八字。那时还和一帮兄弟办《拓荒者》文学报,断断续续办了两年。

先写故乡,写了一些年后,痛定思痛,否定一切回乡的可能。那时模仿江非等人,要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诗歌故乡,但这个故乡并非一蹴而就,现在看来,暂停为好。而对于那个村庄的书写,将是命里的定数。

有一年,莱芜诗人赵岽去蒙阴,过茶棚村,站在村口喊我的名字。村里有很多排行老四的人,村口就有一家秦老四狗肉店,老秦杀狗的本事了得,方圆几里之内的狗闻着他的味道便撒丫子逃走。回应赵岽的是“村头一辆三轮车/车上无人,也未熄火”。而我在济南,已久未回乡,渐成流浪的野猫。

张炜多次谈到去南部山区寻找写字的人,“山区”成为张炜最初的文学外延的一个隐喻。对文字的冲动,对同样写字的人的热情,不热爱文字的人很难体会。我也曾经并且一直在踏上旅程,去寻找属于我的朋友们。

第一次去找李洪光,下火车后打车去他位于临沂城北的家。戒酒数月的洪光,先是在一个小酒馆里和我推杯换盏。一米八多的壮汉,谈起诗歌的痛感,咬牙切齿的那种忧伤,一下子暴露了内心的波澜――这是真正的诗人才有的忧伤。酒喝到下午,后来又换了地方,轩辕轼轲赶来,继续喝,醉后我横在出租车上离去。

有一年我突发奇想,去寻找民国时期的土匪,就到了兰陵,和辰水在地摊上喝酒。那是一个沉静的诗人,在小镇书写人生的寂寞,思考死亡与命运的关系。我一直认为,真正的诗人并非整天抛头露面的那些所谓“大佬”,而辰水符合我对冷静的诗人的评判。后来我终于找到了一个老土匪,将近百岁,瘫痪在床。为了叩开他的心扉,我跑到乡村小卖部买了一大包蛋糕、面包、牛奶等便宜货,提起当年带领他们打家劫舍的司令,泪水覆盖了他脸上的沟壑。

又一次,我跑到云南哀牢山深处,去见证一群诗人的狂欢。早已等在山中的佤族青年,在云贵高原的清凉之秋,醉后向我讲述他的民族的隐秘故事,中缅边境的深山,他苍老的外公……雷平阳以诡谲的文字,丈量他的云南、昭通、哀牢山。而那个来自湘西的“骑士”,在和我们分手后,告别暂居的云南,带着行李――妻儿和诗歌,北上流浪至京城。他的诗,压倒了一片京城的土著。

还有一次,在成都宽窄巷子,我窜进翟永明、李亚伟们时常聚会的白夜酒吧。那是一个上午,酒吧里空无一人,北岛的《今天》被摆在酒吧的核心位置,诗人们都不在,空气里仿佛还飘荡着李亚伟的《中文系》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