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描写冬天的诗歌

描写冬天的诗歌

时间:2022-07-16 17:22:47

描写冬天的诗歌

第1篇

今天,气象在城市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逐渐被觉察、研究和利用。其实古人早已经发现,我国大部分地区季风气候显著,且四季分明。在中国古典诗词里,春、夏、秋、冬、雨、雪、风、霜等已经不仅仅是一种自然现象,很多时候是以艺术意象出现的。气象描写在中国古代文学各个部分中都有充分的体现,文人将自己的喜怒哀乐、温饱冷暖赋予这些意象,使之成为一种抒情载体。《文赋》云:“诗缘情而绮靡。”诗人通过诗、词、文、赋等文学形式表达主体意识与行为习惯。诗人可以直接描写自然气象;也可以通过各种艺术手法再现自然气象;诗人既可以通过气象表达自己的远大志向,也可以抒发自己的抑郁难平;诗人还可以借助气象阐述人生哲理……

1古代诗歌对气象的关注与表现

气象描写在古诗词中最早出现并发展成熟。大量的古代诗歌或以一种欣赏的闲情描写风云雨雪,或借自然气象抒发抑郁不得志的感慨,不仅真实地记录了由于四季更替形成的风雨变化,而且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给后人留下了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据专家统计,《诗经》三百零五篇中,具有一定气象意义的诗歌就有四十多篇,如:《召南·殷其雷》:“殷其雷,在南山之阳。……殷其雷,在南山之侧。……殷其雷,在南山之下。”这说明早在先秦时期人们已经观察并总结出雷雨形成与地形的关系,认识到雷雨是有它的发生规律的。人们由此进入一个认识气象的新境界。又如《邶风·终风》:“终风且暴……。终风且霾……。终风且曀。不日有曀,……曀曀其阴,虺虺其雷……”这首诗向我们展示了这样一幅图景:狂风挟裹着暴雨,汹涌而至,乌云蔽空,不见天日,天空漆黑一团。紧接着雷声轰鸣,由远而近……。这首诗形象地再现了暴风骤雨来临时的景象,堪称经典。

在《诗经》中能够准确地描述天气演变过程的诗歌共有三十几首,汇集起来可以构成一幅先秦时期的自然气象图。到了唐代,更是出现了大量的描写气象的诗歌。唐诗不仅是文化艺术的高峰,也有非常丰富的气象描写。有学者通过分析和统计《唐诗三百首》中用到云、雾、雨、雪等字的百分比,占总首数的45%;这说明唐诗中所体现出的气象类内容数量巨大。早在我国周、秦时代,人们就开始就把物候和农时结合起来,以五日为一候,三候为一气。从那时起人们就关注见霜、下雪、结冰、打雷等自然气象。唐代中叶诗人元稹在湖北玉泉道中所作诗有句:“楚俗物候晚,孟冬始有霜。”这是诗歌中对“物候”一词的最早记载。大诗人白居易十几岁写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说明了一年一度的季节交替。诗仙李白“东风已绿瀛州草,紫殿红楼觉春好。”

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他们都用自然气象描写来抒情、遣怀。刘禹锡《竹枝词》:“桥东桥西好杨柳,人来人去唱歌行。”王之涣《出塞》:“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些都是以杨柳始绿来标志春天的到来。气象描写又是诗人性情所在,不同的诗人笔下有不同的气象描写。同是写雨,或温润如酥,或寒凉如水。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雨是“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的雨是“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中的雨是“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而李商隐《夜雨寄北》中的雨是“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我们可以看出杜甫雨中的焦灼抑郁,韩愈雨中的喜悦洒脱,王昌龄雨中的孤苦凄凉和李商隐雨中的迷惘缠绵,各有深味,余韵无穷。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雪是“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雪中有英豪之气。陆游所作《初冬》:“平生诗句领流光,绝爱初冬万瓦霜。枫叶欲残看愈好,梅花未动意先香。”他借雪表达一种人生思考:人生当然最好是成熟后壮年,但是人生不能嫌老,也不要嫌少。“老”愈好,“少”已香。古代诗歌中气象描写十分丰富,尤其是唐诗创作和发展中,伴随着对气象的高度关注和丰富的艺术表现。

2气象描写在词中的审美意蕴词

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可谓是独树一帜,作者往往借自然景物来抒写自己的情感。气象描写作为一种抒情载体,帮助作者深刻表达复杂丰富的情感,有儿女情长、思亲怀友、离情别绪、苦难哀怨、失意悲愤、忧愁重重、欣喜赞美、豪情壮举、闲情逸趣,等等。如风这一自然现象就出现在许许多多的词作中。有时风是爱情的象征,比如欧阳修的《玉楼春》中说“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有时比喻恶势力摧残美好事物,如陆游的《钗头凤》“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有—139—时指温馨往事,如秦观的《鹊桥仙》“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有时暗喻清愁,如李清照的《醉花阴》的“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有的风温润秀洁,如晏殊《清平乐》的“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绿酒初尝人易醉,一枕小窗浓睡”;有的风黯然神伤,如朱淑真《点降唇》的“风劲云浓,暮寒无奈侵罗幕。髻鬟斜掠,呵手梅妆薄”。风在词句间所传达的意境,可谓清新典雅、含蓄隽永,令人浮想联翩,拍手叫绝。

云雾雨雪等气象描写与“风”的作用相似,在表达作者情感中起到形象化、深刻化和扩大化的作用。如韦庄的《菩萨蛮》“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所描绘的碧水、画船、春雨中洋溢着恬淡闲适的春日气氛;秦观《望海潮》“……正絮翻蝶舞,芳思交加。柳下桃溪,乱分春色到人家”用翻飞的柳絮、飞舞的蝴蝶,桃花流水一系列意向绘出春天的愉悦欢欣;李清照“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地,怎一个愁字了得”,寻觅、冷清、凄惨跃然纸上;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有一股深深的离情别绪;柳永另一首《清平乐》“迟日惠风柔,桃李成荫绿渐稠”则体现一种恬淡;晏殊《临江仙》“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迷离的小雨中笼罩着淡淡的哀愁,抒写别后的孤独和刻骨相思;周邦彦《少年游》“并刀如水,吴盐胜雪……马滑霜浓”用室外的天寒地冻,行人稀少衬托室内的安恬静谧,恋人间温馨甜蜜,缱绻体贴;元好问《摸鱼儿》“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在万里千山的晨风暮雪中,一只形单影孤的雁失魂落魄,传达出生离之痛楚远胜死别……在词作中运用气象描写的手法托物抒情并不是宋人独创,早在唐人的词作中就有了出色的气象描写。

第2篇

本单元所选课文均为描写四季的文章,以散文和诗为脉络。

《春》作者以新奇的比喻、清新流畅的语言赞美春天,想象春天,春草、春花、春风、春雨,以及春天里的人,细腻的感官描写,以及对景物独到的观察、典型景物的选择均有高妙之处。

《济南的冬天》则像讲故事一样充满沧桑感、动感。描写景物着眼于景物特征,“响晴”算是济南冬天的总特征吧,作者先从总体上把握济南特点,然后揭示济南的地理特点,山暖和而安适,水绿盈盈的,写出冬天济南的独特魅力。

《夏感》则抓住了夏天“紧张、热烈、急促”的特征展开,“热烈”即麦浪翻滚、热风浮动,“紧张”农民忙着打麦子,忙着给秋苗施肥。“急促”指田间禾苗、麦子、玉米高粱,蓬蓬勃发,向秋的终点作着最后的冲刺。写景着眼于景物细节,书写生动,概括有个性,角度新颖,见解独特。

《秋天》以叙述笔触为诗,语言清新婉丽,秋天“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 秋天“游戏在渔船上”,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转换景物角度,由景及人,脉络分明。诗歌语言的韵律美、和谐美可见一斑。

《古代诗歌四首》书写春秋之景,想象或宏阔,或清丽,展现了不同风格的诗歌特色。或是秋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或是春天,“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好课文就是写作的好范例,学习本单元,就是要模仿这些经典文学作品来尝试写作的乐趣。如何才能写好景物类文章呢?

其一,要静心观察,细心体悟。春天万紫千红,百花争艳,春意表现在一草一木上。只有细心观察,方有独特的审美体验,才能做到描写到位,表达生动。“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这才是典型的秋景嘛,撒网捞起的树叶,这是秋天最美的一片叶子。

其二,要抓住景物特征来写。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特色,一个季节有一个季节的风情。在作家梁衡笔下,夏天“紧张、热烈、急促”,在曹操笔下,秋天“萧瑟、宏阔、浪漫”。同样是秋景,在何其芳笔下,秋天“清丽、细腻、多情”。这就是说,景物是带有个人独特体验的景物,这样的景物才具有新鲜感、代表性。

其三,要注意文章条理,做到脉络清楚。《济南的冬天》先总写后分写,先写山后写水;写雪后的山,由山尖写到山腰。由城里写到城外,由山坡写到小村庄,由小村庄写到房顶,由整体到局部。看似不经意,实则精雕细琢。

其四,要学会运用语言,饱含感情来书写。讲究语言的表现艺术,是《春》的一大特点。“‘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这里即便是写春风,也是调动了多感官来描写,引用的修辞艺术兼而有之,展现了语言的生动美、情境美、婉约美。

第3篇

舒伯特声乐套曲《冬之旅》的创作特征探析 精 品 源自中 考备 战

论文摘要:《冬之旅》是19世纪浪漫乐派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舒伯特的作品,是一部在情感抒发和形式表达上堪称艺术歌曲巅峰之作的声乐套曲。通过对套曲创作背景、创作思想、创作手法等方面进行的一系列特征探析可以看出,这部作品在整体上形成了一种与早期艺术歌曲迥然不同的新风格,使音乐不仅屈从于对诗歌的诠释,而是重新塑造、展示出诗歌的新意境,充分现出创作艺术的独特性。

论文关键词:舒伯特;《冬之旅》;创作特征

在欧洲,19世纪初的社会现实非常复杂。当时,轰轰烈烈的法国大革命已经成为过去,以拿破仑为代表的法国大资产阶级建立政权后不久,便将保卫新政权的革命战争转变为对外侵略的战争,结果惨遭失败;奥地利人民先受法国革命的精神鼓舞,而后又在反抗拿破仑侵略的战争中付出沉重的代价,最终换来的却不是民主自由,而是更深的痛苦和黑暗。历史的倒退,封建统治阶级的残酷压迫,一系列的文化专制主义和愚民政策的推行,导致个人与社会、国家、自然的对立及个人理智与感情、思想与行动、道德与贪婪、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相互排斥。然而,在此恶劣的境遇中,一些有识之士更加深了思考和探索,在文学艺术领域兴起了一种新的潮流、新的风格,即所谓的“浪漫主义”。浪漫主义不仅是一个创作方法和作品风格的问题,更是一个内容复杂的世界观和艺术观的问题。在浪漫主义文学艺术中,反映了当时欧洲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思想情感和对社会生活的态度,他们的作品引起了大众的强烈共鸣。音乐与诗歌是姊妹艺术,这时的歌曲创作内容,大多选取以失望、痛苦、幻想、憧憬的个人心理状态折射出黑暗社会现实的诗歌。艺术家本人往往是与他的艺术作品融在一起的,舒伯特的思想感情与社会思潮是密切联系的。在创作上,与同时代其他浪漫主义作曲家一样,经常选择一些思想内涵深刻、真实反映社会现实的诗歌进行创作,以此来抒发内心的苦痛与无奈。在其艺术歌曲中,音乐形象大多是沉湎于苦闷、期望之中的流浪者和追求爱情而不得的失恋者,体现出一种充满理想而又自我克制的浪漫主义情调。可以说,这不仅是当时社会背景下普通人的感受,也是受浪漫主义的影响及占统治地位的、新型的、朴素而略带感伤的抒情风格诗歌的重要影响,同时也是作曲家复杂心理的写照。 一、作品歌词选择贴切,歌曲整体构思巧妙,结构布局合理

《冬之旅》取自德国着名的抒情诗人威廉·缪勒的作品,这部作品思想深刻,意蕴深邃,有强烈的抒情性、叙述性和戏剧性。在遭受一系列坎坷中,可以说从未有任何一部作品以如此巨大的力量吸引舒伯特。此时舒伯特正处于撕心裂肺的病痛中,《冬之旅》中叙述的旅行者的苦难历程和悲惨人生结局,完全符合作曲家此时的心境。当舒伯特首次读到这部作品的前12首诗作时,他就已深受感动,并且开始谱曲,叙述这个濒临绝望、失望心碎、狂暴麻木的磨坊工人在冰天雪地里饮尽寒夜北风的滋味。 在《冬之旅》24首歌曲中,有l6首作品都是以小调为主调,只有8首歌曲选择大调为主调,这使整部套曲蒙上了一层暗淡、忧伤的色彩,从而在整体上巧妙、妥帖地刻画作品所表现的孤独漂泊者的感伤,反映出处在梅特涅统治下的人们的忧虑和恍惚不安。需要说明的是,即使在选择大调为主调的作品中,作曲家也经常通过和声大调的运用以及向关系小调或者同主音小调的转换等手法来暗淡大调“明朗”的色彩,强化作品暗淡忧伤的情绪。比如第l6首《最后的希望》的主调是bE大调,但作品从一开始的钢琴前奏,就选择了降VI级的和声大调,配以动荡、多变的节奏,形象地刻画出“主人公”面对“无数鲜明的黄叶在枝头摇荡,哭我那幻灭的希望”的形象。第5首《菩提树》,此曲为带再现的三部结构,A段用明朗的大调旋律,娓娓道来,演绎着歌词中所蕴含的宁静、安祥的气氛。B段的歌词是作曲家从幻想回到残酷现实的真实写照,作曲家舍弃传统的调性转调手法,直接转到同名小调上去。这种大小调的交替使用,本身体现了音响层次上的不稳定感,同时小调自身独具的暗淡色调,又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作品的抑郁感。悲伤的旋律,抑郁的调性,将一种无助、无望、无奈的心理描写展现得淋漓尽致。“舒伯特创作的声乐套曲《冬之旅》取材深刻,结构紧密,融合了作曲家天才的灵感和成熟的技巧。”

二、音乐形象塑造准确,人物心理描写细腻,艺术效果戏剧性强烈 三、创造性地发展钢琴伴奏的功能,使诗歌、旋律和伴奏声部统一和谐,相互衬托

舒伯特富于创造性的钢琴伴奏织体的写法,不仅在文学诗词与音乐之间起到了一种外景的描绘作用,而且在人物内心的心理刻画上,构成了一个多层次的相互衬托,从而提升了歌曲的艺术价值。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钢琴伴奏不仅从气氛上创造了超越诗词的力量,也细化了诗词所要表达的情感。“在舒伯特的艺术歌曲中,钢琴声部被赋予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它不仅是声乐旋律部分的和声或节奏烘托,更重要的是它具有塑造音乐形象、表达音乐情感的功能。”

在舒伯特的艺术歌曲中,诗歌、旋律和伴奏声部成为一个有机的统一体,诗歌为音乐提供了形象,音乐又充分展示了诗的意境。正是舒伯特丰富的艺术创造,终于将艺术歌曲这一体裁提高到与歌剧、交响乐、室内乐同样的艺术高度。诚如权威的音乐学家保罗·亨利·朗(PaulHenryLang,1901—1991)所言:“舒伯特认识到了事物的新秩序,认识到了诗人和音乐家之间的新的关系,因此从纯粹音乐的意义上看,除舒曼和布拉姆斯偶有例外,他是比任何其它歌曲作曲家更为富于创造性的。如果他采纳浪漫主义的意见,承认诗人的绝对权威,只是给歌词配上音乐而已,他就不会创造出现代的歌曲。实际上,他不是这样做的,他有意识地要把和声及器乐伴奏等纯音乐因素提高到与诗和旋律同等重要的地位;他要给歌曲的周围造成一个重大的音乐机体的力量,这力量足以在诗与音乐之间建立均衡关系。他以一个真正的、天才的、无穷无尽的手法维持、保证了这种均衡。”

1.织体形态特点分析

  舒伯特声乐套曲《冬之旅》的创作特征探析 舒伯特声乐套曲《冬之旅》的创作特征探析 :小学音乐论文:音乐课堂教学过程 我国民族音乐的形成与特点 音乐鉴赏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培养

舒伯特声乐套曲《冬之旅》的创作特征探析 精 品 源自中 考备 战

; 整体分析《冬之旅》这部声乐套曲,和声织体(即主调织体)为最主要的织体形态,但有些歌曲也采用复调织体的写法(这里分析的织体不仅指钢伴部分的声部关系,也包括钢伴与人声声部关系),主要表现为对比式复调和模仿式复调两种。在第4首《凝结》中,前奏是左手旋律与右手三连音分解和弦的结合,就钢琴声部自身而言,它属于主调织体的类型。但当人声进入时,钢琴声部的左手部分就与人声构成对比式复调的声部进行。

在第8首《回顾》中,主调织体的钢琴声部与人声部分巧妙构成相距一拍的八度模仿式复调进行。

2.音型的特殊功能作用

《冬之旅》钢琴声部的音型极富特色,为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塑造和作品人物心理刻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第2首《风信旗》的引子,在织体上是简洁的“齐奏”,但它以抑扬格的流动的节奏、和弦分解式与助音式相结合的音型,既描写了“微风吹着我爱人家的风信旗,它不断旋转在屋顶上”的“外在风景”,又刻画了主人公对“旧情人”“善变的心灵像风信旗变幻无常”的“怨恨”心情。

第18首《风暴的早晨》,一开始引子就以十六分音符与八分音符的交替、连音与跳音的交替、强有力的力度、高音区与低音区的对比,形象地描绘出“风暴撕毁了天空苍白的衣裳”的情形。

第24首《老艺人》,左手空洞的主属五度持续音,右手在歌声的间歇中不断奏出单调的八音琴旋律,伴奏声部单一、重复的曲调要求保持速度的稳定性,既模仿了民间乐器那单调的和声,又给音乐增添了空虚、寂寞的气氛,鲜明地刻画出一位在凛冽的寒风中颤栗着行乞的贫苦老人的形象。

3.调性布局特点 第5首《菩提树》,开始是在E大调上进行,情绪较为明朗,描写流浪者看到门前一棵菩提树,回想起过去美好的生活。随后音乐转向同主音小调e小调,情绪变得低沉、暗淡,暗示流浪者又回到了痛苦的现实生活之中。最后歌曲回到E大调,描写流浪汉虽然前途渺茫,但仍然热切盼望能得到宁静的归宿。

第4篇

关键词 古代文学;二十四节气;文化底蕴

作者简介 崔玉霞,(1966-),女,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副教授。(江西南昌 330046)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对天文、气象、物候进行观测、探索、总结的结果,它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是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在二十四个节气背后,蕴含着鲜明的中华民族传统习俗和深厚的文化积淀,有关二十四节气的诗词曲赋,无不鲜明地带有中华民族的传统特色,成为我国农耕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二十四节气的来历

据悉,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已经能用土圭(在平面上竖一根杆子)来测量正午太阳影子的长短,以确定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一年中,土圭在正午时分影子最短的1天为夏至,最长的1天为冬至,影子长度适中的为春分或秋分。到秦汉时期,已经形成了完整的24节气的概念。

从天文上讲,二十四节气就是把一年内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变化和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将全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并给每个等份起名,这就是24节气由来。

二十四节气与季节、温度、降水及物候有密切的联系,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广泛的影响,无论是文人还是民间百姓,多有通过诗词歌赋来反映二十四个节气的变化和习俗的,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二十四个节气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为便于人们记忆和传诵,人们还把二十四个节气编成一首歌谣在民间传唱: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署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大小寒。

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来八廿三,

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相差一二天。”

这首诗前四句是二十四个节气缩略的集成,依次称为:

立春、雨水、惊蛰、眷分、清明、谷雨、

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立秋、处署、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后四句为各节气的时间。通过“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来八廿三”这两句对仗巧妙,指出了如果以阳历来推算节气的日期,那么7月份以前,每月两个节气的日期,多在阳历6日或21日,下半年每月的两个节气多在阳历的8日或23日。有时也相差一两天。所以口诀中又有“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相差一两天”一句。

此诗的巧妙之处在于把二十四个节气取其中的一个字贯穿起来,组成一首七言律诗,同时指出了节气之间的间隔规律,简单易记,朗朗上口。

二、二十四节气与谚谣

谚语源远流长,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早在先秦时期的文献里就有不少“引谚”的实例,在《易经》、《尚书》、《左传》、《战国策》、《国语》、《孟子》、《史记》等古籍中,都提到并且记载了谚语,宋代以后还出现了关于俗谚的专著,如《古今谚》等。

由于我国是农业发达的文明古国,对农业社会的人而言,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是一年中的大事。因此对气候与季节变化,须有一套准则或方法来遵循,二十四节气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制定出来。为了便于记忆,智慧的劳动人民还把有关节气的内容加工总结、凝练压韵,形成民谚民谣用以指导农业生产和生活。这些民谚民谣形式多样,活泼生动,意象鲜明,流传甚广。例如“过了惊蛰节,春耕不停歇”“惊蛰一犁土,春分地如筛”“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清明下种,谷雨栽秧”“立夏小满,雨水相赶”“立夏不下,犁耙高挂”“立夏三朝遍地锄”“过了芒种,不可强种”“夏至进入伏天里,耕地赛过水浇园”“进入夏至六月天,黄金季节要抢先”“小暑惊东风,大暑惊红霞”“大暑大落大死,无落无死”等等。这些农家谚语短小精练、实用具体,至今还在农村流传和使用。

比民谚形式更高级的形式是民谣,关于节气的谣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特点。如有一首五言节气歌,将每个节气中的典型物候与景色以及农业生产、民风民俗编在一起,通过阳气转、乌鸦叫、滴水干、封河等外在景物描绘出鲜明的季节变化,通过种粟、种大田、动刀镰提醒农民到季节该进行的农事活动。大家乐、不着棉、忙买办、要过年写出不同季节的民风民俗。全诗如下:

“种田无定例,全靠看节气。立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滴水干。清明忙种幕,谷雨种大田。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芒种大家乐,夏至不着棉。小署不算热,大暑在伏天。立秋忙打垫,处暑动刀镰。白露快割地,秋分无生田。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立冬先封地,小雪河封严。失雪芟冬月,冬至数九天。小寒忙买办,大寒要过年。”

流传于四川地区的《节气百子歌》,则每句以“子”结尾,描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民风民俗:

说个子来道个子,正月过年耍狮子。二月惊蛰抱蚕子,三月清明坟飘子。四月立夏插秧子,五月端阳吃粽子。六月天热买扇子,七月立秋烧袱子。八月过节麻饼子,九月重阳捞糟子。十月天寒穿袄子,冬月数九烘笼子。腊月年关四处去躲账主子。

这首诗一共写了十二个月,每个月份中重点选取有代表性的节气民俗,其中吃麻饼、吃捞糟烘笼子等习俗带有浓郁的四川地方特色。

三、二十四节气与诗词

由于二十四节气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广泛和深刻,在中国浩如烟海的诗词中,涉及到二十四节气的诗词很多,多愁善感、触物兴情的诗人们对季节的变化尤其敏感,通过诗词借景抒怀,驰骋想象,施展才华,表达不同阶层,不同时节的情感,反映不同历史不同地区的生活生产和民风民俗,写出情景交融并深刻体现民族文化传统的佳作。

二十四节气诗词主要表现的内容有:

一是反映炎黄子孙在不同季节从事劳动生产的场景和农家生活的场景。

这些诗词宛如一幅幅优秀画卷,不同朝代的不同农耕图和农家乐组成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的“清明上河图”。我国最早的一首与二十四节气有关的诗歌是《诗经》里的《七月》。作为《诗经》中最优秀的篇章,《七月》描写了先民们随一年四季节气的变化所从事不同的农事活动。诗歌从一年最寒冷的十一月、十二月“无衣无褐”的冬日生活起笔,写了“春日载阳。鸟鸣仓庚庾”的春天万物复苏景象;接着写夏季芒种的繁忙;然后的秋收冬藏,一年四季不停歇的劳作。其中写道“六月食及,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寿眉。七月食瓜,八月断壶。

九月叔苴。采茶薪樗,食我农夫。”这一段写先民在不同的季节采食不同的果实,丰收喜悦的情景。

农事诗在此后各朝都有杰作出现,田园诗人陶渊明、孟浩然、范成大都有与节气相关的农事诗佳作。宋代陆游的《时雨》也是不可多得的一首节气诗佳品,“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家家麦饭香,处处菱歌长。”文字短小精焊,清新自然,不仅写出了节气时令、物候现象,而且突出地渲染了田家插秧、采菱时的繁忙与欢畅。

第二类是通过描写农家生活的艰难和辛苦,反映我国农民吃苦耐劳、辛苦劳作的精神及统治阶级的剥削和压迫。

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农事活动是国人生存根本。很多文人出身就是农家,也有的是躬耕垄亩的田园诗人,对农村生活有切身的感受。而中国儒家的“达则兼济天下”的情怀也让他们特别关注农民的悲苦,关注百姓的生活。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白居易的《观刈麦》,诗歌开头就写道“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垄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这一段非常逼真地写出了芒种时节田家麦收的劳累和辛苦。为了抢时收获,全家老少一起出动,脚踩滚烫的热土,头顶炎炎的烈日,不顾劳累,不怕流汗的精神。

范成大是宋代著名的田园诗人,其晚年所作《四时田园杂兴》是诗人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家诗,共六十首,描写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农民遭受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如其三十五“采菱辛苦废犁锄,血指流丹鬼质枯。无力买田聊种水,近来湖面亦收租。”写农夫被租税所迫无力买田耕种,只好在七月采菱为生的困苦和愤怒。

这类反映农家被剥削和压迫的诗歌在历朝历代都有新作,从中可以看出我国诗人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爱民的情怀。

第三类是随景寄情、四时感怀之作。

战国公孙尼子《乐记,乐本篇》说:“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感物说是中国古代诗学中最基本的艺术创作触发论。“感物说是建立在中国古代的”“气本原之说上的。”钟嵘在《诗品序》中说“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古代文人从二十四节气的变化中感受到季节更迭、时间的流走、人世的变迁、年华的逝去,由此触感,他们通过节气诗或抒发感慨、寄托心志,或吊古伤今、怀乡念友、或人生悲愁、忧国忧民等等,情感均随诗词表达出来,为诗词领域增加了丰富的内容。

春有梅花秋有月,夏有清风冬有雪,一年四季景物的变化都会引起诗人无限感怀,伤春、苦夏、悲秋、枯冬均成为文人创作的由头和契机。五代南唐后主李煜借春分日来写离愁,其在《清平乐》中这样写道:“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该词撷取春分天最易让人伤感的落花来融情人景,情景交融。春风吹又生的春草在作者看来却成了离恨的象征,将无形之离恨化为有形之春草,生动而贴切,富有创意。

“自古逢秋多寂寥”,自宋玉在《九辨》中感叹“悲哉!秋之为气也”以来,悲秋成为我国文学中的传统主题。而在四时感怀的节气诗词之中,悲秋的诗词所占份量最多。“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诗人触物兴词,以白露季节水边的秋景营造出凄清哀婉之氛围,烘托出为追求爱人历尽艰辛而不得的怅惘和凄苦的心境,全诗情中有景,景中有情。

在以悲秋为主题的诗作中,杜甫的《秋兴八首》被誉为律诗中的精髓,是“裘领之作”,是“一生心神结聚之作”。其第一首诗:“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该诗通过悲自然之秋来悲人生之秋和国运衰落之秋,全诗充溢着苍凉的身世之感和家国之愁,含义较一般的悲秋之作远为深厚。

第四类写节气变迁时的自然之景及百姓在不同节气里民风民俗。

在二十四节气中,民间特别重视立春、清明和冬至等几个节气。这也许是这几个节气物候变化较明显,其中关于这几个节气的传说更多、习俗更多、其所蕴藏的文化底蕴比其他节日更深。在涉及到二十四节气的诗词中,也尤以这三个节气的诗词为多。

立春在每年的2月4日。据资料记载,历代王朝对立春这一节气都相当重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以农业立国,对立春的到来寄予了厚望。在《礼记・月令》中记载:“立春盛德在木,天子乃齐。立春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春于东郊,还返赏公卿大夫于朝。”后世历朝历代都有不同形式的迎春活动,有的朝代还举行隆重的迎春大典。到唐宋时期,立春日还有盛大的春祭活动,从京师到县城都特修专供祭春用的宽阔的“春场”。立春这天,人们穿着同一颜色的春服。打着旗、幡、伞盖,牵着纸糊的春牛春象,用彩杖鞭打,意为打春”,送小春牛,载歌载舞;明清以来,又发展了民间食青菜,迎土牛,浴蚕种,喝春茶等习俗。立春这一天,民间还有吃春卷的习俗。据说这是为了祭奉春神句芒,请他督促耕牛努力干活,催促庄稼快快成长的意思。

苏轼在62岁时被贬到海南儋州,对于一个年近古稀老人来讲,海南这样一个荒蛮之地已近乎是葬身之所了。但我们从达观的坡《减字木兰花・立春》词中,看到的却是欢欣鼓舞,清新活泼的春的气息:“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便与春工,染得桃花似肉红。春幡春胜,一阵春风吹酒醒。不似天涯,卷起杨花胜雪花。”全词写春风吹暖,桃花盛开的春日景象。词中还写了农人在立春日举行鞭春牛插春幡等民俗内容。

清明在阳历每年4月5日前后,是太阳到达黄经15度时开始的。据《岁时百问》称:“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据统计,《全唐诗》《全宋词》中,内容中包贪“清明”“寒食”字样的作品有850多首。有些诗词已成为妇孺皆知的千古名篇,如杜牧的《清明》诗,几乎家家尽知,无人不晓。

清明节的主要习俗是祭祖扫墓,清明前后,他乡游子不论多远都要返回故里,到祖先亲人墓前祭祀洒扫,寄一腔哀思,以慰地下亡灵。唐戴叔伦的《清明日送邓芮二子还乡》就是写清明及清明前一日寒食节的习俗的。“钟鼓喧离日,车徒促夜装。晓厨新变火,轻柳暗翻霜。传镜看花发,持杯话故乡。每嫌儿女泪,今日自沾裳。”在外为官的戴叔伦为仕途羁绊不能回乡,清明之日送儿还乡祭扫,离别时说到家乡触动思乡之情,忍不住泪湿衣襟。诗中“晓厨新变火”一句指的是我国寒食节习俗:清明前一日为“寒食节”,是日禁火,家家冷食。至次日清明方举火做饭。此习俗传说为纪念春秋时期的忠臣介子推。

清明又是一个郊游踏青的好日子。古代民间有植

树、插柳、放风筝、打秋千、蹴鞠(踢球)、斗鸡等多种有趣的民俗活动。宋代吴惟信的诗《苏堤清明即事》写苏州清明美景“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表现了万人郊游、尽兴方归的宏大场景。

冬至古称“至日”、“日短至”。冬至在阳历的12月21或22日。这天,太阳位于黄经270度,阳光几乎直射南回归线,是北半球一年中自昼最短的一天。 在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清嘉录》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说。这表明古人对冬至十分重视。汉朝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例行放假。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现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这天过节庆贺。

冬至经过数千年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节令食文化。诸如馄饨、饺子、汤圆、赤豆粥、黍米糕等都可作为年节食品。过去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曾较为时兴的“冬至亚岁宴”的名目也很多,如吃冬至肉、献冬至盘、供冬至团、馄饨拜冬等。

冬至节丰富的文化内涵为文人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冬至诗以唐宋时期为最多,宋黄公度《至日戏题天福寺》“去年至日老夫家,呼儿具酒对梅花。今年至日空奔走,岂止无花亦无酒。薄宦驱人无已时,客怀牢落强裁诗。君不见杜陵老诗伯,年年至日长为客。”全诗运用对比手法,写去年冬至过节的欢乐及今年过节的冷清,抒发宦游生活的无奈。通过由已及人,想到杜甫遭遇的对比,突出诗人寻求自我安慰的心理。宋范成大的《满江红・冬至》借写冬至日节序的变化,抒发一种对时光流逝、世事沧桑的感慨。“寒谷春生,熏叶气、玉筒吹谷。新阳后、便占新岁,吉云清穆。休把心情关药裹,但逢节序添诗轴。笑强颜、风物岂非痴,终非俗。清昼永,使眠熟。门外事,何时足。且团奕同社,笑歌相属。著意调停云露酿,从头检举梅花曲。纵不能、将醉作生涯,休拘束。”

四、二十四节气与曲赋

由于二十四节气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广泛影响,清末同治、光绪年间,苏州著名弹词艺人马如飞还新颖别致地用节气和戏剧名称编写一首《节气歌弹词》,作为弹词的开篇进行演唱,深受广大听众欢迎。其词云:

西园梅放立春先,云镇霄光雨水连。节气名:立春、雨水;戏目名:《西园记》、《霄光剑》。

惊蛰初交河跃鲤,春分蝴蝶梦花闲。节气名:惊蛰、春分;戏目名:《跃鲤记》、《蝴蝶梦》

清明时放风筝误,谷雨西厢好养蚕。节气名:清明、谷雨;戏目名:《风筝误》、《西厢记》。

牡丹亭立夏花零落,玉簪小满布庭前。节气名:立夏、小满;戏目名:《牡丹亭》、《玉簪记》。

隔溪芒种渔家乐,义侠同耘夏至间。节气名:芒种、夏至;戏目名:《渔家乐》、《义侠记》。

小暑白罗衫着体,望湖亭大暑对风眠。节气名:小暑、大暑;戏目名:《白罗衫》、《望湖亭》。

立秋向日葵花放,处暑酉楼听晚蝉。节气名:立秋、处暑;戏目名:《葵花记》、《西楼记》。

翡翠园中零白露,秋分折桂月华天。节气名:白露、秋分;戏目名:《翡翠园》、《折桂记》。

烂柯山寒露惊鸿雁,霜降芦花红蓼滩。节气名:寒露、霜降;戏目名:《烂柯山》、《惊鸿记》。

立冬畅饮麒麟阁,绣襦小雪咏诗篇。节气名:立冬、小雪;戏目名:《麒麟阁》、《绣襦记》。

幽闺大雪红炉暧,冬至琵琶懒去弹。节气名:大雪、冬至;戏目名:《幽闺记》、《琵琶记》。

小寒高卧邯郸梦,一捧雪飘空交大寒。节气名:小寒、大寒;戏目名:《邯郸梦》、《一捧雪》。

冬去春来天渐暖,白兔鸟飞又一年。戏目名:《白兔记》。

作者马如飞原籍苏州,清代咸丰、同治年间苏州弹词艺人。原名时霏,字吉卿。一署沧海钓徒。江苏苏州人。’马如飞一生致力于弹词《珍珠塔》的加工和曲调的研究,此外还创作了不少弹词开篇。此节气弹词即为开篇演唱之作。此曲的妙处在于,词人不但把二十四节气名和二十六个戏目名巧妙地组合在一起,嵌入句中,语意双关,联缀成篇。而且从中既可见春夏秋冬四季的景色和人事,也可知清代咸丰、同治年间戏曲的流行情况。全篇文词典雅,天衣无缝,含蓄有致,别有风味。

第5篇

1、 ,潭面无风镜未磨。 ,白银盘里一青螺。

2、 ,闻郎江上唱歌声。 ,道是无晴却有晴。

3、 ,乌衣巷口夕阳斜。 ,飞入寻常百姓家。

5、 ,一岁一枯荣。 ,春风吹又生。 ,晴翠接荒城。 ,萋萋满别情。

6、 ,风景旧曾谙。 ,春来江水绿如蓝。 ?

7、 ,千朵万朵压枝低。 ,自在娇莺恰恰啼。

8、 ,秋收万颗子。 ,农夫犹饿死。

10、 ,白云深处有人家。 ,霜叶红于二月花。

11、 ,路上行人欲断魂。 ,牧童遥指杏花村。

12、 ,水村山郭酒旗风。 ,多少楼台烟雨中。

13、 ,轻罗小扇扑流萤。 ,坐看牵牛织女星。

14、 ,寒食东风御柳斜。 ,轻烟散入五侯家。

15、 ,驱车登古原。 ,只是近黄昏。

19、 ,但爱鲈鱼美。 ,出没风波里。

20、 ,春风送暖入屠苏。 ,总把新桃换旧符。

21、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明月何时照我还?

22、 ,凌寒独自开。 ,为有暗香来。

24、 ,白雨跳珠乱入船。 ,望湖楼下水如天。

25、 ,山色空蒙雨亦奇。 ,淡妆浓抹总相宜。

26、 ,春江水暖鸭先知。 ,正是河豚欲上时

29、 ,但悲不见九州同。 ,家祭无忘告乃翁。

30、 ,五千仞岳上摩天。 ,南望王师又一年!

31、 ,树阴照水爱晴柔。 ,早有蜻蜓立上头。

32、 ,风光不与四时同。 ,映日荷花别样红。

33、 ,村庄儿女各当家。 ,也傍桑阴学种瓜。

36、 ,中间多少行人泪。 ,可怜无数山。 毕竟东流去。 ,山深闻鹧鸪。

38、 ,小扣柴扉久不开。 ,一枝红杏出墙来。

41、 ,朵朵花开淡墨痕。 ,只留清气满乾坤。

42、 ,烈火焚烧若等闲。 ,要留清白在人间。

44、 ,立根原在破岩中。 ,任尔东西南北风。

46、 ,万马齐喑究可哀。 ,不拘一格降人才。

二 根据提示天古诗:

1、历代诗人赞美祖国壮丽山河的诗作很多,如李白在《望天门山》中写到:

。登楼远眺,视野更为开阔,你会想到王之涣在《 》中的诗句:

。坐在顺水疾驶的船中,两岸景色一晃而过,不由令人想起李白在《早发白帝城》中的诗句:

2、默写描绘春、夏、秋、冬四季的诗各一首。

描写春天的诗:诗名是《 》,诗句是 。

描写夏天的诗:诗名是《 》,诗句是 。

描写秋天的诗:诗名是《 》,诗句是 。

描写冬天的诗:诗名是《 》,诗句是 。

3、按要求默写古诗。

赞美黄河雄伟气势的诗

赞美庐山瀑布的诗

赞美柳树的诗

赞美小草的诗

赞美春雨的诗

4、《墨梅》、《竹石》、《石灰吟》三首古诗的共同特点是:看起来写的是物,实际上是在

,其中“梅”具有 特点,“竹”具有 特点。你还知道类似的诗吗?请写一首 。

5、当我们浪费粮食时,妈妈常用 这句诗来教导我们,你能写出另一首《悯农》吗? 。

6、李清照是我国宋代女词人,她写了一首赞颂项羽,抒发爱国情怀的诗《 》。

诗句是 。

7、当我们回忆起母爱,要报答母亲的深思时,我们会很自然地吟诵起唐代诗人孟郊的《 》中的诗句 。

最后用了一个反问句,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儿子对母亲的深情。

8、当我们在外地过年时,常常引用唐代诗人王维在《 》中的

来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9、离家在外的游子对着一轮明月思乡思亲,这样的诗有:《 》中的 。《 》中的 。描写旅途中忧愁满腹难以入眠的诗有《 》中的

。《 》中的

10、三国时期魏国诗人 在《 》写到: ,表达了诗人对骨肉相残、同根相煎的悲愤之情。

11、陆游是南宋爱国诗人,诗人的绝笔是 ,这首诗表达了 。你还能写出其他的爱国诗吗?诗名诗《 》,诗句是 。

12、唐代诗人李白和杜甫,被中国文坛合称为 。其中,李白被称为

,杜甫被称为 ,杜甫生平第一快诗是《 》,抒发了 。我们还学过杜甫写景的诗《 》和《 》。

13、赠别诗在我国古诗占重要地位,许多诗人都有优秀作品,

如李白的《 》写到 。

杜甫的《 》写到 。

王维的《 》写到 。

高适的《 》写到 。

王昌龄的《 》写到 。

14、我们还学过描写边塞军旅生活的古诗有王昌龄的《 》 ,王之涣的《 》 。

15、“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除了《古朗月行》,我们还学过选自“汉乐府”中的《 》其中 一句含有很深的哲理,劝导人们 。

16、我们曾学过北朝民歌《 》: ,

描绘了一幅 的草原图画。

17、“词”是一种可以配乐歌唱的文体,有不同的 ,你知道的词牌名有

。请默写毛泽东的一首词:词名《 》,词中写到 。

18、有时候,我们对自己所处的环境,正在做的事反而不及旁人清楚,这就是“*者迷,旁观者清。”宋代诗人苏轼的《 》中的诗句

说明了这个问题 。

19、回忆《泊船瓜洲》,并用最简练的语言回答下列问题。

第6篇

千百年来,艺术家的创造、积累了数不胜数的国画技法,翰如烟海。在此,采撷几种与中专语文课文密切相关的表现技法,奉献给大家。

点染 绘画时点缀景物和着色,修饰画面,丰富内容。运用此法可使画面更丰富、生动,我们也用“点染”喻修饰文字。

郁达夹的《江南的冬景》中,为我们描述了这一幅生机勃勃的“冬日郊外图”:“雪白的桕子,可乱梅花之真,草色顶多成了赭色,根边总带点绿意”。更有“芦花到冬至而不败,红叶可保持三个月以上的生命”,讲究设辞着色,以彩绘的笔融传达出清丽的观感。讲授此课时,我用红、绿、黄等各色粉笔在黑板上随意点染出一幅清新明朗的图画。让学生体会到这种冬日郊外所蕴含的生命力量。用点染法分析白居易的《忆江南》“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那绚烂的景色,让学生感觉仿佛灿然在目,美不胜收。这样,学生积极调动多种感观参与,对艺术形象中蕴藏的知识、情感、形象信息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语文课堂也因此焕发艺术魅力。

留白:作画时根据表现需要特意在画面上留下的“空白”。

诗文讲究“言已尽,意无穷”。那种一看就让人彻底明白的作品不能称之为上乘之作,人们往往对必须反复阅读才能理解,富有大量感悟、想象空间的作品欣赏不已。《陌上桑》对罗敷的描写、夸赞了罗敷的环境、器物、服饰,铺陈描写了众人为罗敷的容貌所倾倒的神态,却没有直接描写她的容貌,可我们却能想象到罗敷那闭月羞花、沉鱼落雁般的美貌,这就是给读者留有思索想象的空间,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罗敷形象。

在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中这样描写西湖,“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首句是写实,阳光照耀下的湖面色彩跃然纸上。次句的雨中山色虽然也可置于眉睫前,但那空蒙中隐藏的无尽神秘已有虚的成分,令人有想象的余地了。后两句“淡妆浓抹总相宜”,留下了充足的想象空间,你可以想象西湖在任何一种情况下的美丽姿态。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它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启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广泛的想象与联想。让“空白”变为多姿多彩的立体图画。“空白”也可能就是教学的突破点,“空白”越来越明晰,教学的广度与深度就越得以增强。

水墨 纯用水墨而不着色的图画,那浅浅深深,浓浓淡淡的墨色,素淡雅致,虚实相生,极富层次感。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描绘了月光下的荷塘,“月光如流水一般,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这是乳白;“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更有“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树色一例阴阴的”,这是深浅不同的墨色;“树梢上那隐隐约约的一带远山”,这是几不成墨的背景;只有一点亮色,天上那蒙着一层淡淡的云的满月。让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这是怎样一富素淡朦胧,清幽美妙的水墨风景画。

《江南的冬景》勾勒了一幅“寒雨冬村图”。河流边三五人家会聚的小村子里,门对长桥,窗临远阜,间以树枝槎丫的杂树林,再洒上一层细如粉末似的白雨。正是一幅空朦灵动,悠闲自然的水墨山水画。大自然那超逸的美、深遂的意境,深深地感染着每一位学生。学生因此获得了美的熏陶、美的感染、美的教育。

工笔 用工整的笔法,精心勾勒,注重细部的描绘。

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中,描写了雨中泰山别具情趣的景物,全文紧扣“雨”字写了层峦叠嶂,流瀑飞泉、奇松异石,文化古迹。使人如临其境。其中对姿态各异泰山松细心的描绘:“身子扭得象盘龙柱子,在半空中展开枝叶。”“有的松树望穿秋水一斜着身子张望……”在我们面前展开了一幅精致的群松图。细加品味,苍松那顽强的生命力。乐观的斗争精神,正代表着那种坚贞不屈、“穷且愈坚、不坠青云之志”的生存状态。这种外在美与内在美的统一,让我们感到一种坚韧生命力的震撼之美。

《孔雀东南飞》作者调动各种叙事文学手段。精雕细琢,刘兰芝被驱逐,临行细细打扮,“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质纨素,耳著明月铛,指如削葱根,口若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简直就是一幅精工描绘的古代仕女图。这种铺层描写反映了刘兰芝自尊自爱的坚韧品质。

工笔画与文章的繁笔颇有相似之处,描摹细处,能穷形尽相,细致入微。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与分析力,由细致之处把握整体,以小见大。由形象思维近而到抽象思维,二者结合,提高学生思维深度。

写意 注重神态的表现和作者情趣的一种国画技法。“大象无菜”“形神兼备”等观点充分表现中国画的审美追求,固而写意画最能体现物象的本质之美与画家的主观情思。而注重抒情也是中国文学最显著的特征,写意最能体现国画与诗文一脉相承,息息相通的关系。

唐诗波澜壮阔,气象万千,无数佳作都是意气风发的大写意作品。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用夸张的笔墨,描写了天姥山的雄奇崔嵬,“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描写了瑰奇的梦境,“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这是诗人个性改造和理想化的图景,他只求把握整体的气热或氛围,凭倏来飙起的感兴泼墨写意。

苏轼《前赤壁赋》描绘了一幅清妙空灵的秋江月夜图,他用行云流水般笔法,以胸中感受联想为主,信笔写去,却始终以意为脉,“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月光水色,扁舟仿佛飘荡在天际,那飘逸如仙的意境,让学生仿佛身心已受净化,思绪已随作者羽化而登仙了。而耳中却回旋着那袅袅的箫声。这种美的境界,怎能不让人深深陶醉?

第7篇

谁还需要礁石,谁还会

在急流中苦苦挣扎

寻找遥远的彼岸

当这样几行字出现在眼前时,也许你只是匆匆一瞥,可如果我要告诉你这是出自一个两年来语文考试从来没及格过的学生之手时,也许你的心里会有过一丝讶异;而我要告诉你,这一段文字的创作,出现在我们的九年级上册现代诗歌教学的课堂中,和它一起出现的,还要很多很多。当它们一起出现时,仿如夜空中一颗又一颗的星子,眨着稚嫩的眼,在向我微笑。

在他们的微笑中,我有一种想法━━初中语文的现代诗歌教学,其实可以热热闹闹而且行之有效地教一教。

(一)品味诗歌语言,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品味语言是为了更好的感知语言、运用语言和发展语言,它是一种积极的、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历年中考,考查学生对语言的品析能力,分值至少在6分以上。对语言的品析,是阅读文学作品的重头戏,诗歌是语言的艺术,更是如此。著名的鲁迅研究学者、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王富仁教授说:“诗词是一种更纯粹的语言艺术,它没有小说的虚构的故事情节;没有散文的具体事件和人物,更没有戏剧的舞台演出,我们在诗词中接触的几乎只有词言,我们对诗词的感受和理解,主要是对诗词语言的感受和理解。所以在诗词的教学中,引导学生感受和理解诗歌的语言几乎是唯一重要的教学内容。”

在现代诗歌的教学中,我注重对诗歌语言进行品味锤炼,引导学生深入地体味到诗歌的内涵,揣摩其中的意蕴和情味。如《雨说》一诗中,在品读“君不见,柳条儿见了我笑弯了腰,石狮子见了我笑出了泪,小燕子见了我笑斜了翅膀”这一小节时,我引导学生细细品味“笑弯”“笑出”“笑斜”这几个词语,经过反复的揣摩,学生体味到这几个词形象地写出出柳、石狮子、燕在雨中欢笑的情状,生动地表现了春雨带给大地的生机和快乐,字里行间洋溢着盎然的情趣。如《蝈蝈和蛐蛐》一诗中,在品读“在寂寞的冬天夜晚,当严霜凝成一片宁静,从炉边就弹起了蛐蛐的歌儿”这一小节时,我设置思考题:为什么用“弹起”?可以换成“响起”吗?在热烈的讨论中,学生体味到“弹起”这个词用得妙,有跳跃感,形象地写出了在宁静而寂寞的冬日里蛐蛐声音的活力和欢快,更好地揭示了本诗中作者所着力赞颂的“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这一主旨。

诗歌教学中,学生的语言品味能力提高了,其文学鉴赏能力自然也就提高了。中考试题中,古诗鉴赏、现代文阅读中语言品味的题型必不可少,这对于学生来说,自然一举多得。

(二)展开联想和想象,体味诗歌优美的意境,感悟诗意,与诗人达到情感上的交流与共鸣。

诗歌是抒情的艺术,诗人是借助一系列意象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诗歌中这一系列的意象就构成了诗歌的意境。我们学习现代诗歌,同样必须抓住诗歌中的意象,体味诗歌优美的意境感悟诗人丰富的感情。对于初中的学生来说,意象、意境这些概念比较抽象,不易理解,怎样的方法更乐于为他们接受?那就是展开联想和想象,走近诗中的画面,去与诗人交流。课程标准要求在发展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任何文学作品的欣赏都离不开联想和想像,现代诗歌的鉴赏也不例外。许多老师常常在诗歌的朗诵中让学生闭上眼睛去想象,而我不止于此,更在课堂上让学生动笔去描写出这样的画面。如学习《沁园春雪》一词,我让学生试着用笔描绘出诗人想象中的“晴日,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景象。脑中的想象是虚的,而笔下的文字是真实的,学生想象出了怎样的画面,描写出了怎样的画面,不仅表明他对这首诗的解读有多深,同时也锻炼了他的语言表达能力,尤其是景物描写能力。

(三)进行仿写训练,培养诗意,体会诗歌的艺术魅力

仿句训练,是中考常考的语言运用题之一。现代诗歌节奏明朗,常常借助排比、反复、对偶等修辞表情达意,语言整齐有致、朗朗上口,极富有音乐美。在现代诗歌教学中,伴以仿句训练,既能使学生充分感悟新诗语言的奥妙,又能提高其遣词造句的能力,进而与诗情感相碰撞,充分理解教材。

如《星星变奏曲》一诗的学习中,在拓展部分,我当堂进行仿句训练,要求学生用“如果――谁不愿意――谁还会――”进行仿写,表达出内心的企盼。学生在经过认真的思考之后,很快地完成了仿句训练。

第8篇

由此可见,守岁是我国人民春节时早就有的一种饶有风趣的习俗,最早是为了驱赶百鬼的含义早已荡然无存,而今已成为人们除旧迎新、合家共享天伦之乐的家庭年会了。古往今来,无数文人雅士对“守岁”这一习俗进行了描绘,为后人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章。

早在南北朝时期,梁代徐君倩就在《共内人夜坐守岁》一诗中写道:“欢多情未极,赏至莫停杯。酒中喜桃子,粽里觅杨梅。帘开风入帐,烛尽炭成灰。勿疑鬓钗重,为待晓光催。”诗歌生动地记叙了诗人在除夕与妻子一起宴饮守岁的情景,反映了1400多年前人们在除夕之夜准备欢乐待晓的情景。这也是我国流传至今的最古老的守岁诗之一。

隋唐时期,除夕守岁之风更是十分盛行。宫廷里的除夕,历来讲究排场,繁文缛节,与民间不同。唐太宗李世民就曾写过一首《守岁》诗,诗中详细描写了当时的宫廷之内除夕守岁的豪华、欢乐情景:“暮景斜芳殿,年华丽绮宫。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阶馥舒酶素,盘花卷烛红。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而唐初诗人杜审言的《守岁侍宴应制》诗则向我们展示了当时的王孙公子、达官贵人除夕守岁时谈笑风生、酒绿烛红的奢华场面:“季冬除夜接新年,帝子王孙捧御筵。宫阙星河低拂树,殿庭灯烛上薰天。弹琴奏即梅风入,对局深钩柏雨传。欲向正元歌万寿,暂留欢赏寄春前。”灯烛照夜,歌舞娱乐通宵达旦。大概是唐王朝上升时期君臣同乐的节日气氛。

到了宋代,除夕守岁更是盛行,“岁晚相与馈问为‘馈岁’,酒食相邀为‘别岁’,达旦不眠为‘守岁’”。公元1062年岁末,宋代大文豪坡在风翔为官时,因公务在身“思归而不可得”,便分别以《馈岁》《别岁》和《守岁》为题作诗三首,把当时民间的这一风俗如实地反映了出来。其中《守岁》一诗写到:“欲知垂尽岁,有似赴壑蛇。修鳞半已没,去意谁能遮。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诗中描写了除夕夜孩子们尽情嬉闹的欢快场面,抒发了诗人对时光如流、岁月不居的人生感悟。诗首尾有些慨叹,当中如实地反映了当时民间的守岁风俗。这风俗流传到清代还是这般隆重热闹。诗人张问陶在《戊申除夕》诗中作了细致生动的描绘:“耳闻腊鼓鸣,心已复邦族。土风重守岁,红烛暖茅屋。阑底腊猪肥,饔中家酿熟。承欢聚庭帏,属餍到僮仆。巷北闻呼卢,市南或征逐。灯火乱前街,儿童欢似鹿。邑小人声杂,达晨不肯宿。”

文人雅客们在这天晚上也往往要宴饮赋诗、守岁迎新。如唐代诗人董思恭在其《守岁》诗中就记叙了诗人除夕守岁的情景:“岁阴穷暮纪,献节启新芳。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冰消出镜水,梅散入风香。对此欢终宴,倾壶待曙光。”而大诗人杜甫在其《杜位宅守岁》诗中对除夕守岁这一习俗描绘得更加细致生动:“守岁阿戎家,椒盘已颂花。盍簪喧枥马;列炬散林鸦。四十明朝过;飞腾暮景斜。谁能更拘束?烂醉是生涯!”

和帝王臣子、御用诗人们所写的守岁诗不同,普通文人们所作的守岁诗多是有感而发,无论是内容还是格调都要高出前者许多。如唐代诗人卢同在其《守岁》诗中就抒发了自己对已逝岁月的无限眷恋之情、对时光永逝的无奈之感:“去年留不住,年来也任他。当垆一盍酒,争奈两年何?”而张说在其《岳州守岁》二首中则描写了人们守岁时醉舞酣歌、辞旧迎新的欢乐:“夜风吹醉舞,庭户对酣歌。愁逐前年少,欢迎今岁多”;“桃枝堪辟恶,爆竹好惊眠。歌舞留今夕,犹言惜旧年。”

古今名人皆认为,虚掷光阴就是浪费生命,应把握现在而勿幻想将来。北宋坡在《守岁》诗中写道:“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可以看出,诗人在此强烈感叹时光飞逝,人生苦短,今日品读,仍有醒世警人的作用。意义。清人席振起有一首题为《守岁》的诗,诗中充满了对虚度年华的悔恨和对岁月的无限眷恋之情:“相邀守岁阿咸家,蜡炬传红映碧纱。三十六岁都浪过,偏从此夜惜年华。”

擅长诗书画的明代才子文征明,在他25岁那年的除夕,挥毫赋诗,一方面感叹:“二十五年如水去,人生消得几番除。”另一方面又记下了自己的志趣:“人家除夕正忙时,我自挑灯拣旧诗。莫笑书生太迂腐,一年功夫是文词。”足见其惜时奋进之意。令人最感兴味的,是清代诗人赵翼在85岁时,还写出自己那老当益壮心情的《除夕》诗,诗云:“烛影摇红焰尚明,寒深知己积琼英。老夫冒冷披衣起,要听雄鸡第一声。”赵老守岁达旦,心里萌动一股活力,明年要与时俱进,创造人生的新辉煌。

在合家团圆的年夜,有些漂泊异乡的文人,因飘泊在外、客居他乡在除夕不能回家与亲友团聚,在诗中流露出思亲怀乡的愁苦之情。如白居易的“守岁樽无酒,思乡泪满巾”(《客中守岁》)、唐代人称“大手笔”的张说在《钦州守岁》一诗就生动地再现了那些因公务在身或因其它原因而不能与家人团圆的远方游子,在除夕之夜守岁不眠的思乡之情:“故岁今宵尽,新年明旦来。愁心随斗柄,东北望春回”。张说恪尽职守,在所任州郡里过年,那么另一位诗人戴叔伦是在旅途中辞旧迎新的,“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除夜宿石头驿》)天涯孤旅,又遇除夕,难免百感交集。唐代诗人孟浩然写道:“守岁家家应未卧,相思那得梦魂来。”诗人高适也在《除夕作》云:“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抒发了漂泊在外者内心的无限感慨。而清代蒋士铨在《除夕过太常金先生宅守岁》(其五)一诗中把这种感情抒写到了极致:“爆竹声中岁两更,怀乡思母岂无情?长安客有终身住,百感心同一夜生。尘世华年喧梦蚁,朱门歌舞到侯鲭。谁知冷屋灯檠畔,游子凄然坐到明。” 诗人客居异乡,被热忱的友人邀去过年守岁, 尽管主人家热闹又盛情款待,还是不能免除诗人怀乡思母之情,因为除夕正是亲人团聚的日子,“他乡信美非吾土”啊。

第9篇

关键词: 意境教学 高中古诗 实施策略

诗歌是中华民族文学史上最璀璨的明珠,提升诗歌教学艺术水平,有助于学生继承民族文化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培养审美意识等;对提高学生感知能力、分析能力、想象能力、鉴赏能力等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我对古诗教学及鉴赏谈谈看法。

一、描述诗歌描绘的画面,引导学生入境

“境”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意境”,苏轼所说“味摩杰之诗,诗中有画”就是指以描写自然景物为主的诗篇中表现出来的一种境界;王国维《人间词话》中“境非独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说的便是情与境相因依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学生进入一首诗的境界,就领略了诗内涵,得到了审美享受。可是,很多意境往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运用描述性语言把诗歌内容形象描绘下来是引导学生入境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例如:教《山居秋暝》一诗,可先让学生朗读,初步感受诗的内容;然后让学生熟练背诵,在此基础上谈谈各自的感受:秋天的黄昏雨过天晴,空气清新宜人,被雨洗涤过的山野更空旷悠远;最后一道晚霞刚黯淡下来,一轮素月高悬于深蓝天幕上,月光如银,从松树间静静地泻下来,留下参差斑驳的倩影;泉水叮咚作响,小溪忽明忽暗、如锦如缎,那边竹林深处传来清脆的笑声,是洗衣女子在嬉戏;池塘的荷叶在摇动,那是渔船满载而归……学生各自用语言描述出读诗的所见所感,在脑海中勾勒出一幅田园生活画面,便是入境了。

二、剖析诗眼,引导学生入境

有些诗可以窥一斑而知全豹,一个字道出一个世外桃源的新天地。如“红杏枝头春意闹”、“云破月来花弄影”、“春风又绿江南岸”等。阅读这类诗时,我先让学生画名句圈诗眼,由诗眼展开想象从而理解全诗。如第一句中一个“闹”字把春天百花争奇斗艳的灿烂景象,把红杏的千般姿态描绘得惟妙惟肖,又仿佛在视觉感受的同时获得听觉上的享受,分明是花儿在合奏一曲“春之声”。我们的感觉从一枝红杏拓展到春天的生机、春天的万物,可以让学生把一两句诗改写成散文片断,有利于引导学生进入诗意氛围。

三、找诗情与学生情感体验的契合点,使作品之境与学生之情交融

宋之问的《渡汉江》抒写了一种复杂的似乎违背常理的真实情感:“岭外音书绝,经冬复立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诗人被贬江南,远离家乡,将近半年没有收到家书,牵挂之情可想而知。如今有机会得以回家和亲人团聚,高兴还来不及,为什么作者反而更胆怯,甚至遇到来人都不敢探问音讯呢?这是由于当时社会动荡,家人到底怎样,若有不幸消息又怎能承担得起呢?这种担心愈是接近家乡愈浓重。这和学生大考之后,既盼望成绩早点下来,又怕成绩不理想而失望的矛盾心理是极其相近的。这样一类比,学生很容易理解诗人的情感,诗歌是感情的果子,又是智慧的语言。我国古典诗词特别是唐诗,最大特点就是抒情,“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人间词话》)。我认为教授古典诗词时,能让学生感悟到诗歌的意境,就基本完成了教学任务。

四、让学生通过阅读不同风格的诗感受不同美的样式

古诗词的美表现为:诗词艺术形式的美、诗词内容表现出的人性美和自然美。和谐的韵律、整齐的格式、适当的修辞等是诗词艺术形式独具的美;诗词抒发和表现出的情感具有人性美,崇高的爱国之情、无私的母爱、纯洁的爱情、深厚的友情等都显现出伟大的人格力量,极富有感染力。诗词描写自然景物体现出的自然美同样不能忽视,“本来自然美有两种:一种是刚性美,一种是柔性美。刚性美如高山、大海、狂风暴雨、沉寂的夜和无垠的沙漠;柔性美如清风皓月、暗香、疏影、青螺似的山光和眉眼似的湖水。昔人说有‘骏马秋风冀北,杏花春雨江南’两句可以包括这两种美的胜景。中国人爱好的自然是明溪疏柳,是微风细雨,是湖光山色,是月景。这当然是就其大概说”(《中西诗在情趣上的比较》朱光潜)。指导学生把所读诗按美的性质分类,有助于提高学生审美情趣,更有助于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吸收。

五、鼓励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用诗、写诗

说话或作文中引用诗句、画诗歌的意境画、自己试着写诗填词等,都能提高对诗词的理解程度。如学完李清照的《如梦令》,有同学填词:常记教室一幕,解题没有思路。抓耳又挠腮,心里依然糊涂。求助,求助,帮忙冲破迷雾。

这样的诗词虽然不够精工,但不失为一种创作。至于用诗说话、作文,更容易贯穿在教和学的过程中。可应时而联想:秋风起时,吟诵“八月秋高风怒号”,杜甫的哀愁就体会到了;或者是秋高气爽时吟“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思绪随刘禹锡豪情一起飞扬;寒冬积雪,师生同读“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壮丽的雪景、乐观的情怀、奇妙的想象令人陶醉。把诗歌随意应用于师生交流中,更能显示诗歌魅力。老师常用诗词表达感情,学生就会受到感染,慢慢地越用越会用、想用。老师就成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春雨。

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我将不断在教学实践中探索诗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阅读古典诗歌的能力,为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而努力。

参考文献:

[1]贾彦芳.高中古诗词教学探析.学周刊,2013(1).

第10篇

关键词:《冬之旅》;创作背景;音乐语言;民族性

引言:

舒伯特一生创作的音乐作品约有1500多首,遍及所有的音乐体裁和形式,歌曲共600多首,其中《纺车旁的玛格丽特》《魔王》《流浪者》《鳟鱼》和《死神与少女》至今脍炙人口,广为流传。因此舒伯特被世人誉为歌曲之王。

《美丽的磨坊姑娘》《冬之旅》《天鹅之歌》是舒伯特创作的声乐套曲中三部具有重要地位的作品。其中《冬之旅》是为男声独唱与钢琴而作,歌词系威廉谬勒的24首诗歌。《冬之旅》由24首歌曲组成,整个声乐套曲分为两个部分,每一部分为12首歌,声乐套曲的一头一尾两首《晚安》与《手风琴手》好像是具有引子和收场的作用。《晚安》是第一首歌曲,它确定了整个声乐套曲的情感色彩,揭示了主人公心中的痛苦。《手风琴手》是《冬之旅》最后一首歌曲,它被当作一个总的结论,是悲惨的无可挽救而得出的可怕的结论。《手风琴手》的形象好像体现了艺术家、音乐家舒伯特本身的命运,在歌曲的末尾,由作者出面直接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你如果愿意我们将同意受痛苦,你如果愿意我们将在手风琴声下歌唱。”《冬之旅》的写作为两部分,前半部写于1827年初,后半部在同年10月完成,距作者去世仅一年,在艺术歌曲史上这一部作品占据着重要地位。舒伯特《冬之旅》的音乐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和声与调性的布局起到了衬托音乐情感的作用;二是织体与音型形象地塑造了不同的音乐形象;三是音乐语言显著的复杂化加强了声乐作品的戏剧表现力,深刻的悲剧性特征又体现了作者悲天悯人的思想;四是作品深深植根于民族音乐的土壤中体现着鲜明的民族性特征。

一、声乐套曲《冬之旅》的创作背景

舒伯特1792年1月31日出生在维也纳近郊的一个平民家庭。1818年,他不顾父亲的坚决反对,毅然辞掉教师之职,前往维也纳去寻求他幻想中的自由艺术家生活,也成为了第一代纯粹靠音乐创作为生的市民艺术家之一。舒伯特的一生是在奥地利反动封建势力复辟的年代里度过的,奥地利统治阶级推行露骨的文化专制主义和愚民政策,人民的思想在黑暗的统治下变得堕落、麻木,舒伯特就处于这种政治黑暗、封建复辟的时代里,特殊的社会阅历及生活的折磨使他的创作思想变得成熟,内心的苦痛与无奈也赋予了作品以深刻性及真实感。因此在舒伯特许多作品中,我们都能听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即使是欢快的作品也摆脱不了忧郁的色彩。套曲《冬之旅》是舒伯特去世前一年根据德国浪漫主义诗人缪勒的同名诗创作而成。也许是从流浪者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舒伯特深刻地体会到美好理想与黑暗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冷酷的现实生活带给他的苦痛与绝望使他看不到出路和光明的前途,于是他努力挖掘了诗句中的韵律和音调,着意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生动地塑造了诗中那个寂寞、孤独、对现实不满,追求渺茫的理想王国又终不可得的苦闷灵魂,他在这部充满了血泪和悲伤的作品中倾注了自己的全部感情,因此,作品既是作者对人生和现实的总结,也是舒伯特歌曲创作的艺术成就的总结。

二、关于和声与调性布局方面的特色

《冬之旅》共包括24首歌曲,它们的调性及转调布局如下:

1.《晚安》d小调d - D - d

2.《风标》a小调

3.《冻泪》f小调

4.《冻僵》c小调

5.《菩提树》E大调E - e - E

6.《泪河》e小调

7.《在河面上》e小调e - E - e

8.《回顾》g小调

9.《鬼火》b小调

l0.《休息》c小调

11.《》:A大调A - a

12.《孤独》b小调

13.《邮车》F大调

14.《白发》c小调

15.《鸟鸦》c小调

16.《最后的希望》E大调

17.《在村庄里》D大调

18.《风雨的早晨》d小调

19.《迷茫》A大调

20.《路标》g小调g - G -g

21.《旅店》F大调F - f - F

22.《勇气》g小调g - G -g

23.《虚幻的太阳》A大调

24.《老艺人》a小调

从24首歌曲的整体调性选择来看,其中只有8首歌曲选择大调为主调,其余16首作品都是以小调为主调。这使整部套曲蒙上了一层暗淡、忧伤的色彩,从而在整体上巧妙、妥帖地刻画作品所表现的孤独漂泊者的感伤,反映出处在梅特涅统治下的人们的忧虑和深深不安。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在选择大调为主调的作品中,作曲家也经常通过和声大调的运用以及向关系小调或者同主音小调的转换等手法来暗淡大调“明朗”的色彩,强化作品暗淡忧伤的情绪。比如第16首《最后的希望》的主调是E大调,但作品从一开始的钢琴前奏就选择了降VI级的和声大调,配合以动荡、多变的节奏,形象地刻画出“主人公”面对“无数鲜明的黄叶在枝头摇荡,哭我那幻灭的希望”的形象。在《冬之旅》中有8首作品都运用了同主音大、小调的转调布局,有效地配合了音乐形象、情绪的转换变化。又如第5《菩提树》,开始是在E大调上进行,情绪较为明朗,描写流浪者看到门前一棵菩提树,回想起过去美好的生活,后来音乐转向同主音小调e小调,情绪变得低沉、暗淡,流浪者又回到了痛苦的现实之中,最后歌曲回到E大调,描写了流浪汉虽然前途渺茫,但仍然热切盼望能得到宁静的归宿。因此声乐套曲《冬之旅》中以同主音大、小调的交替和转换进行艺术形象的塑造与刻画,是其调性布局的一大特色。

三、关于织体与音型方面的特色

宏观地考察《冬之旅》这部声乐套曲,主调织体为最主要的织体形态,也包括一些“隐性”复调织体。[1]就主调织体而言,它在演奏处理方面可以遵循一般的演奏特点,而作品中的“隐性”复调织体,则需要我们去分析并在演奏中体现出来。《冬之旅》中的隐性复调织体主要有“对比式”和“模仿式”两大类。比如第4首《凝结》,它的前奏是左手旋律与右手三连音分解和弦的结合,就钢琴声部自身而言,它属于主调织体的类型。但当人声进入时,钢琴声部的左手部分就与人声构成对比式的声部进行,而钢琴声部的右手部分则成为二者之间的和声音型。第8首《回顾》中,貌似主调织体的钢琴声部还与人声部分构成巧妙的相距一拍的八度模仿式进行,这是作曲家注重和声低音“旋律化”写作所构成的独特的效果,更需要我们钢琴演奏者认真分析挖掘,并在演奏中突显这些富有特色的“模仿式”进行。第2首《风标》的引子,在织体上是简洁的“齐奏”,但它以抑扬流动的节奏、和弦分解式与助音式相结合的音型,既描写了撇风吹着我爱人家的风信旗,它不断旋转在屋顶上的“外在风景”,又刻画了主人公对“旧情人”瞥变的心灵像风信旗变幻无常的怨恨心情。而第18首《风雨的早晨》的引子就以十六分音符与八分音符的交替、连音与跳音的交替、强有力的力度、高音区与低音区的对比形象地描绘出“狐暴撕毁了天空苍白的衣裳”的情形。这里的演奏要节奏准确、跳音果断、富有力量,从而在作品的一开始就给听众以鲜明的音乐形象。《冬之旅》最后一首《老艺人》的钢琴声部的音型和织体是最为简洁也最富有艺术效果的。作品的引子是几个五度音程与三度进行的旋律的交替,在人声进入之后仍然以引子作为伴奏。人声演唱时,钢琴是空五度音程;人声停滞时,钢琴是三度旋律进行。巧妙地描写了摇琴老艺人的形象,深刻地揭示出老艺人内心的悲伤。

四、《冬之旅》音乐语言显著的复杂性与深刻的悲剧性特征

《冬之旅》中戏剧性形象的复杂性,造成了音乐语言显著的复杂化。在《冬之旅》里极少有用常见乐节形式写的歌曲,在有分节的地方,乐节也是服从连续不断发展的原则,使歌曲形式的戏剧化意图显著增长,这一特点表现在《冬之旅》声乐套曲中的大部分歌曲里。曲调语言到处都保持了歌唱性,这是舒伯特歌曲创作手法必不可缺的特性;另外在许多插部中,语言的朗诵式因素的增加,进一步加强了声乐曲调的戏剧表现力。

《冬之旅》作于舒伯特去世前一年,生活上的不如意与挫折,对自己病情的忧虑,或许还有对死亡的预感,使他读到缪勒诗作后立刻产生了同感共鸣,他把自身的苦难经历和这种孤独之情融入整部声乐套曲的音乐,抒发着自己的情感。作品自始至终表现出悲剧性特征。漫长的冬日象征着苦难深重的人生,死亡在一步步逼近,人们在黑暗中苦苦徘徊,挣扎而不得解脱。作曲家又十分隐讳地把一个虚拟的流浪汉作为整部套曲的主角,以《晚安》开始,《街头艺人》结束,借流浪汉描写自己痛苦的人生历程,并表达了当时欧洲知识分子对生活、人生、社会的绝望之情。

《冬之旅》是歌曲集中篇幅最大、结构最严谨、用心最深刻的绝世之作,显示出了天才不竭的灵感和大师成熟的创作技巧,在立意、风格、手法上都是最具有魄力的,是一部真正把艺术歌曲投入“灵魂的独白”[2]境界的最真挚深刻的声乐套曲。

参考文献:

[1]于润洋.舒伯特歌曲的时代内容[J].音乐艺术,1979,

[2]金庆云.冬旅之旅[M].台北:万象出版社,1995:90.

第11篇

我是个爱诗的人,这一点谁也别想否认。牙牙学语的时候,有次在院子里拉了一陀屎,这陀屎的形状让我浮想联翩,结果我兴奋得屁股都没擦就跑到我爸那儿说:“我拉了个北京白塔!”这件事情我引以为豪,童年的想象力给我的写作打下了第一块地基。

上大学以前我写的诗加起来不到十首,全是些见风流泪、感时伤怀的句子。我生活的那个小县城信息闭塞,以至于我高中的时候突然看到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惊讶得一塌糊涂。那是1994年,在那以前我一直以为全中国只有一个诗人叫汪国真。

从大学开始,我才接触到真正的当代诗歌。同时记住了北岛、顾城、海子、于坚、韩东这些名字,他们虽然活跃在不同时期,但是给我的冲击几乎是同时的。我一直想,像我这样生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的写作者,在这样一个复杂的文化背景下,当我们脱离弱智的阅读习惯和能力的时候,中国的文化发展却一下子缓慢了,这可能是我们这代人一生中最大的遗憾。上世纪八十年代文学复苏的时候,我们还戴着红领巾升国旗,在操场上甩烟壳、捡冰糕棒。每当看到别人回忆起白衣胜雪、长发飘飘的八十年代都唏嘘不已,那时候诗人的称号是一顶华丽的桂冠,等我写诗了,诗歌在世人看来却几乎成了一个烂得没边的草帽……

我总感觉自己生活在一个夹缝里,套用王朔的一部小说名: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不知道何时才能浮出来。

写诗也有一大好处,就是无论生活多么的痛苦,内心深处还有点情怀,还可以“在国徽上种植约会”,有了钱,就想着“用坚挺的美元,给这个世界戴一顶资本主义的绿帽子”,没钱,还可以“用大漠孤烟直的豪情,再绿一遍普希金的头顶”。

在学校举办个人小型诗歌展那年,我大学毕业了,老实说大学最大的收获就是诗歌,给我最大受益的是我的同桌郑伟。我的每首新作都会得意洋洋地拿给他看。他中学的时候就是全国小有名气的文学少年,有一双非常敏锐的眼睛和一张见了女孩就通红的脸。他的鉴赏力一度成为我进步的台阶。大学里他只写过一首短诗,是我们在搞一次爱情诗专题活动时,硬逼着他写的,题目叫《弃荒远置的爱情》,我不知道他的爱情是否真的弃荒远置过。那时候他偶尔收到一些来自郑州的信,看的时候坐在上铺表情诡秘,几年后我问他郑州现在怎么样,郑伟笑道:“什么郑州?那是你嫂子!”

我恍然大悟:“原来郑州已经解放了。”

回忆绝对是生活赐予我们的镐赏。我相信每一种气质都是天生的,但是否能去做某件事,取决于命运里的偶然。曾经以为离开校园,就再也不会写作,这种想法在毕业后的一年里一直没有改变。直到开始上网,开始到“榕树下”,我把过去那些寂寞的诗歌慢慢地贴出来,有一天发现竟没什么可贴的了,然后就开始写新的,然后知道并去各个诗歌网站发帖。

在上网之前,我的创作过程的确可以用“孤独”这个词来形容。所有的文本都囤积于一个个塑料文件夹中间,我不知道像我这样热爱写作的动物世界上还存活多少,是否濒临灭绝;上网后才发现,网上竟然有那么多都比我生猛。

其实我觉得最真诚的交流并不能在网上实现,我是一个不能没有朋友的人,因为我最向往“人生如梦,把酒当歌”的感觉。从小学三年级开始看《水浒传》,上面的好汉一进酒馆动辄“二斤牛肉,一坛好酒”。高中的时候有个弹吉他的哥们儿叫夏天,他想在县城利用暑假开个吉他班,因为过去有个弹吉他的前辈开过一个,据说虽然没赚几个钱,但天天晚上都可以啤酒羊肉串,所以那时候和县城的小兄弟们最向往的生活就是“啤酒羊肉串”。这种向往在大学毕业后有了形式上的实现,可没有人能再和你肝胆相照。2001年的冬天,我给同在一个城市却从未谋面的作家马知遥发了一封伊妹儿,有一句话他记在了心上,我写:“济南是一座干燥的城市,我想离开了。”

第二天,马知遥给我打电话,让我和他一起参加一个聚会,我认识了严冬。

那一天是2001年11月23日,农历十月初九,有北风,宜开光,忌掘井。我们三个人在经一路116号旁边的宝宝酒馆畅谈至深夜,后来,我们都写了一首同题诗《11月23号的晚上》。

那天本来还有谭延桐,因为他就要离开济南去南方了,忙于其他的事情,我在同题诗歌里有这样的描述:

给谭延桐打电话他正在吃饭

听说不久要去南方了

南方现在还暖和

这里已经有冬天来临的征兆

第12篇

冬天的手是什么?是冰封河面下深埋的那一个个春天的精灵,还是北风呼啸吹来的悲壮与凄凉?是大雪纷飞送给孩子们意外的惊喜,还是动物入穴做一个漫长的美梦?

或许,冬天的手是麦苗盖着被褥,等待时机破土而出,是农民们放下农具,期待着来年再获丰收,抑或是孩子们争分夺秒博览群书,还是大考冲刺,来迎接一个快乐的假期?

牵着冬天的手,让我们在灿烂的年华里沐浴诗的光辉,你一定会发现冬天一阵阵缓缓的款步、一段段动人的童话、一首首瑰丽的诗篇。“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这句诗绝妙地表现了冬天万籁俱寂的别样情趣。“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黄昏时分,诗人刘长卿于芙蓉山脚下巧遇农家主人,适逢天降大雪,故有感而发。严寒之夜,大雪纷纷,岑参心生感慨,挥笔写下“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你瞧,凄凉而壮丽,浪漫又豪放,冬天是多么富有诗意!

牵着冬天的手,让我们在迷人的雪夜静悄悄孕育着美丽的梦,用敏锐的眼睛去捕捉新年来临那美妙的一瞬,用灵异的笔触去描绘寒冬独特的风情。“冲破大风雪,我们坐在雪橇上,奔驰过田野,欢笑又歌唱……”圣诞雪夜,皮彭特倾注精力,把《铃儿响叮当》这一名曲作为献给世人的圣诞礼物,歌中没有上帝,没有圣诞老人,有的只是风雪弥漫的冬夜、穿越寒风的雪橇上清脆的铃声,有一路的欢笑歌唱,有不畏风雪的年轻朋友的美丽邂逅,更有童话世界般的美好与纯真。“如果春天已经到来,冬天还会远吗?”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把冬天喻为春天的使者,寓意深刻,令人浮想联翩……

牵着冬天的手,你就牵住了无数文人墨客的灵感之源。牵着冬天的手,你便可以做一粒种子,在芬芳的泥土中悄然孕育,等待着生根、抽芽、吐叶、开花,待来年送人一个灿烂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