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血研科实习自我总结

血研科实习自我总结

时间:2022-12-23 07:14:46

血研科实习自我总结

血研科实习自我总结范文1

曾溢滔出生在广东顺德一个普通知识分子家庭。受家庭文化氛围的熏陶,他从小养成了喜欢思考的习惯。家里养了鸽子和猫,曾溢滔就问父母为什么猫生下来的是小猫,而鸽子生下来的却是蛋?邻居每年春天总会送几条蚕给他喂养。曾溢滔发现蚕宝宝吃了几天桑叶会停下来,然后昂着头一动不动地“睡眠”了,蚕宝宝一生中要“睡眠”四次,每次“醒”来就长大一些。于是,曾溢滔很天真地问父母:如果想办法让它们多“睡”几次,岂不会长得更大……

对于他没完没了的“为什么”,父母不仅不反感,还不断地鼓励与支持。他们鼓励曾溢滔把幻想与求实结合起来,不仅动脑也要动手,以拓展思维能力。父亲言传身教,在家里教他安装电灯、修理无线电收音机。在父母的鼓励下,曾溢滔从小喜欢动手做,什么事都想亲自摸索。家里养的金鱼,他把它们抓出来放进空瓶里观察,结果金鱼死了。有一次,曾溢滔还把一包养花的肥料全部溶化后,一下子都浇到花盆里,他天真地以为营养丰富了,花朵可开得更大、更香。谁料到第二天盆里的花朵反而枯萎了。类似这样的“实验”曾溢滔确实做了不少,但每一次幼稚的失败都得到父母的宽容与开导。

恩师:科学路上的领航人

11岁那年,曾溢滔怀着对科学求索的好奇考上了初级农业中学,初中毕业后又考上了广州仲恺高级农业学校。让他真正踏上生物科学道路的,应该是1956年。那年,曾溢滔在仲恺农校蚕桑专业读二年级。一次非常偶然的机会,他拜读了华南农学院蚕桑系著名教授杨邦哲和唐维六有关培育家蚕品种的论文。钦佩之余,曾溢滔总觉得有些观点值得商榷。“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曾溢滔毅然写了一封信给两位教授,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出乎意料的是,没过几天,唐维六教授竟坐车换船到学校找曾溢滔进行讨论。从此,曾溢滔和唐教授建立了非同寻常的师生关系,凡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以及下一步学习的打算,曾溢滔都一一写信或当面向唐教授讨教,而唐教授则尽可能给曾溢滔指导,点拨。

在恩师的指点下,曾溢滔的学科视野打开了。1957年,在唐教授的推荐和复旦大学生物系主任谈家桢教授的努力下,几经波折,曾溢滔得以破格直接报考高校,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复旦大学生物系。

在大学阶段的学习生活中,曾溢滔获益最大的是领悟到了谈家桢教授重视基础教育的教学思想和育人方法。1962年,曾溢滔大学毕业后考取了刘祖洞教授的研究生,最终选择了血红蛋白生化遗传作为自己的研究课题。

而今,每当回想成长的道路,曾溢滔总会深有感触地说:“要不是当年有唐维六、谈家桢和刘祖洞教授这样热情无私的长者不断提携和指导,我的科学研究也许不会选择现在的方向。可以说,是他们为我树立了科学的路标。”

血红蛋白研究:扬帆远航的起点

复旦大学遗传所当时在血红蛋白方面做了一些国际前沿性研究工作,但暴风骤雨般的“”爆发了,血红蛋白研究工作被迫完全中断,曾溢滔也作为毕业研究生分配到上海市第一结核病总院(现为上海市肺科医院)搞针刺麻醉研究,直到1978年。1978年夏,曾溢滔与夫人黄淑帧在上海市儿童医院筹建“医学遗传研究室”。研究室成立第三天就接待了一位来自也门共和国的女留学生,她患有严重贫血,在国内很多医院都诊断不出病因。曾溢滔夫妇带着年幼的女儿曾凡一住进了没有通风设备的简陋实验室,靠几件破旧的仪器和一台自己动手制作的高压电泳仪,不分昼夜地实验,终于成功地诊断出该留学生患有地中海贫血合并镰形细胞贫血病。这成了我国第一例血红蛋白化学结构分析病例。

科研的旗开得胜大大鼓舞了曾溢滔夫妇。1978年,中国遗传学会全国血红蛋白研究协作组成立,由曾溢滔领衔的上海市儿童医院医学遗传研究室倡导并领导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异常血红蛋白病和地中海贫血的普查,阐明了疾病在我国的发病率和地理分布,为研究室赢得了国际声誉。

1981年4月,曾溢滔应邀赴美进行合作研究。在短短8个多月时间里,他前后发表了13篇学术论文,成绩斐然。回国后,曾溢滔与黄淑帧一起,带领科研团队,与全国70多家兄弟单位协作,完成了131个家系的异常血红蛋白化学结构分析工作,发现了8种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新型血红蛋白变种,填补了中国在世界异常血红蛋白分析版图上的空白。短短3年,研究所在血红蛋白分子病的研究中获得了7项成果,4次获得了卫生部和上海市重大成果奖。

从人的产前诊断到牛的性别控制

作为一名科学家,不仅要钻研业务,更要有社会责任感。曾溢滔曾经遇到一个接受输血的脸色苍白的小孩。小孩的父母告诉曾溢滔:他们的第一个孩子死了,第二个孩子又患上了同样的血红蛋白病,为了给孩子输血,已经倾家荡产了。曾溢滔敏锐地意识到:在目前大多数遗传疾病尚无根治方法的情况下,对患有严重遗传疾病风险的胎儿进行产前基因诊断,以杜绝患病胎儿的出生,无疑是最有效的优生措施。

强烈的科学责任感和澎湃的创新激情驱使曾溢滔审时度势,将科研的重心转移到对常见的、危害严重的遗传性疾病的产前基因诊断上来。医学遗传研究室先后建立了多项基因诊断新技术,率先在国内完成了地中海贫血、苯丙酮尿症,血友病B、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和亨廷顿舞蹈病等遗传疾病的产前基因诊断,为那些曾经痛苦不堪的家庭带来了一个个健康的孩子。鉴于上海市儿童医院医学遗传研究室在我国基因诊断领域的突出贡献,1987年卫生部在该研究室成立了“上海-中国遗传医学中心基因诊断部”。

当与性别有关的遗传病产前诊断获得成功的消息后,北京农学院胡明信、吴学清教授希望与曾溢滔合作,研究奶牛胚胎性别鉴定和性别控制技术,因为谁都希望生下来的奶牛是母的。想到能把医学分子生物学技术嫁接到农牧业,为我国畜牧业发展和菜篮子工程服务,曾溢滔毅然答应了。他想:人和牛都是哺乳动物,人能用DNA探针鉴定胎儿性别,牛是否也可以呢?他带领研究所的同仁整整花了6年时间,用了各种不同的方法,进行了上万次实验,技术路线一次次创新,研究终于成功了。这项具有20世纪90年代国际水平的科研成果成为当年中国农业十大新闻之一,并于1992年和1993年先后荣获上海市和国家科技进步奖。

从转基因牛羊到“人-山羊嵌合体”

1984年,中国科学院施履吉院士提出用哺乳动物乳蛋白基因的启动来控制外源基因,使其分泌的蛋白只在乳腺得到表达,这样就可以既不影响哺乳动物正常的生理代谢,又能从动物乳汁中获得转入的外源基因的产物(包括药物,人体必需的白蛋白等)。但是,施院士的创造性思维起初并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1991年,世界上第一头转基因牛问世:1992年,第一头乳腺表达外源基因的转基因羊出生。

一个诞生于中国的科学原创思想,最终却在国外开花并结果,怎能不令充满民族责任感的中国科学家感到痛心?于是,曾溢滔制定了

一项长远的动物转基因研究规划。为此,他在上海郊区建起了动物试验场,组建了科技攻关队伍,还特地把在美国从事另一项国际合作项目的妻子黄淑帧调回研究所,由她负责转基因动物的技术攻关。

他们的第一个目标是研究转基因羊,希望出生的转基因羊能在其乳汁中分泌出人类所需的外源基因产物。这样,一头转基因羊就是一座价值连城的“大工厂”。黄淑帧教授带领她的科研团队,建立了一条创新的“整合胚移植”转基因技术路线,获得了一批乳汁中含有活性的能治疗血友病的人凝血因子IX蛋白的转基因山羊。这项成果被两院院士评选为1 998年“中国科技十大进展”之一。

考虑到牛的产乳量几乎是羊的20倍,他们接着进行了转基因牛的研究。1999年2月19日,带有人血清白蛋白基因的转基因试管牛――“滔滔”在上海奉新牧场降生了,赢得世界一片掌声。这项成果被两院院士评选为1999年“中国科技十大进展”之一。

面对鲜花和掌声,曾溢滔带领的科研团队没有陶醉,更没有止步不前。他们在先前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又把科研工作扩展到干细胞领域,首次研制成功人源细胞可在山羊体内长期存活的“人-山羊嵌合体”,为保存和扩增人源于细胞提供了一种活体仓库,也为深入研究干细胞在活体内的生物学行为、疾病的产前治疗和异种器官移植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新的技术途径。该项科研成果被科技部和中国科协评为2006年度“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之一。

是优秀的科学家也是杰出的管理者

曾溢滔是一位优秀的科学家,也是一位杰出的管理人才。他始终信奉一句名言: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作为一所之长,他善于优势组合,用人之长,他要的是1+1>2的效果!他不搞论资排辈,而是量才用人,时不以学历排先后,而是贡献大者为先,培养出了一批业务骨干。他们用自己的无形资产去争取国外的有形资金,以此发展自己的学科,建立一流的实验室,造就一流的科学家,诞生一流的科研成果。

30多年来,研究所科研工作硕果累累,并实现了部分科研成果的转化。为了加速高新技术的产业化,20世纪90年代初,曾溢滔就理智地提出“科农结合、国家集体联营”的发展思路,首先在奉贤建立了高新技术企业,后来又在松江建起占地200亩的现代化产学研基地。目前,优质良种奶牛胚胎已批量生产,还诞生了多种转基因克隆牛,为实现“动物药厂”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假如我是他”的思维法宝

曾溢滔自幼就有勤奋读书的习惯。在书海的畅游中,聪慧的曾溢滔逐步养成了一种独特的思维习惯和读书方式,那就是“假如我是他”。他读文章,从不盲目跟着作者的思路走,不轻易去接受作者的结论,而是边读边想:假如我是作者,我会怎样想,如何写,做出什么结论。读科研论文时,他通常也是先看材料和方法部分,再看结果,但不急于阅读其讨论部分,而是仔细思考:用该论文的材料和方法,能否获得该文的结果,该如何讨论这些结果。然后阅读讨论部分,并与自己的想法进行比较、分析。

“假如我是他”既是一种思维换位艺术,也是一种不断进取,挑战自我的动力。每一次思维换位都让曾溢滔多一份收益,每一次深入思考也往往激发起他的创新灵感。他想得早一些,想得多一些,想得远一些,因而常能预见困难并尽早想方设法予以避免或克服。

血研科实习自我总结范文2

关键词 血液内科;医学生;临床实习

对于医学生来说临床实习是整个医学教育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学生们将在这个环节中尝试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最终实现从学生到医生的角色转换。临床实习阶段带给他们感性、理性的认识将是他们今后行医道路中无尽的财富。血液内科作为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年轻学科,疾病抽象难懂,一直是内科临床实习的难点,如何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收获更多,是每位带教老师需要深思的问题。现将我科多年积累的一些临床实习带教体会总结如下。

提高学生对血液病的重视

在内科学中血液病学专业性强,发病率较低,日常生活中接触不多,实习生对血液病缺乏感性认识,加之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等血液肿瘤的化疗方案繁琐,疾病治疗周期长,实习生对血液系统疾病很容易有望而生畏的心理。很多同学认为自己今后不会从事本专业工作,本能地排斥血液科实习,加之如今就业压力大,考研与临床实习有冲突,导致血液内科临床实习遇冷。针对这种现实情况,我科在每轮学生入科后安排一次讲座,内容涉及血液科相关常见疾病的发病现状,随着日前发病率的不断升高,血液科患者的数量逐年增多,尤其是一些恶性疾病。随着分子生物学领域的发展,血液学成为进展最快的学科之一。目前血液界在内科二级学科中拥有最多的院上。我国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中率先应用维A酸和亚砷酸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疗效,开创了诱导分化治疗恶性肿瘤的先河。随着一些新型靶向药物的研发,血液病患者的预后得到了明显改善。血液科是一门年轻又充满希望的学科。需要更多的有识之士共同探索研究,不断攻克难关。通过讲座向学生们传达血液内科在日益壮大,早已不再是从前的小科室,需要他们投入更多的精力去学习实践。同时由于血液科与病理、病生、分子生物学、细胞遗传学等多学科联系紧密,带教查房中教师可有意识地将考研的知识点穿插其中,从临床到基础,把知识纵向联系起来,使学生在获得临床知识的同时,又间接起到复习的作用。这样学生们自然而然会对血液内科的临床实习充满期待与热情。

应用PBL教学法

PBL教学法是以问题为基础、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向导的小组讨论式教学法。它把学习设置于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学生小组合作形式共同讨论和解决问题。目前已成为国际上流行的一种教学方式,并逐渐成为我国医学教学模式改革的一种趋势。在临床见习中此方法已被广泛应用。其实在临床实习阶段,PBL教学法仍然可延续应用。带教老师带领实习学生接诊新患者时,共同完成采集病史、体格检查、查阅辅助检查资料后,问题就油然而生了:①最可能的诊断;②需鉴别的诊断;③急需完成的化验检查;④最适宜的治疗;⑤后续需完善的相关检查。对于这些问题,学生和老师形成两个治疗小组,各自完成病历、下达医嘱,当然实际执行到患者身上的是教师的方案。之后2个治疗小组可以进行交流讨论,此时教师需进行角色转换,对学生诊疗过程中的遗漏和错误进行补充和指正。当学生提出不同意见时应给予足够重视,进行适当的引导和点拨,必要时可保留不同想法,待患者的诊断进一步明确后再进行分析探讨。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体验了真正管床医生的心理和思维,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始终牵引着他们,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他们主动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体到血液内科的疾病,在骨穿结果出来之前,患者的诊断可以有多种推测,比如一个三系减少的患者,需要学生考虑到的疾病:①再生障碍性贫血;②白血病;③巨幼细胞性贫血;④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⑤免疫系统疾病;⑥重症感染;⑦实体肿瘤的骨髓转移等。这时的交流讨论显得更有意义。而对具体患者,疾病不再抽象,知识不再晦涩,同学们掌握起来会更觉深入浅出。

贯彻循证医学的核心思想

循证医学与传统医学有着重要区别,它并不是对传统医学的否定,也不是要完全取代传统医学,而是对传统医学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循证医学强调医疗决策应以最新的系统研究结果为主要依据。而主要的临床依据有3个主要来源:①大样本的随机对照临床实验;②系统性评价;③荟萃分析。循证医学以积极、创新、科学的思维方式要求学生熟悉和掌握专业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要求学生能够紧跟世界医学发展的前滑动态,主动获取世界范围内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治进展近年来可谓是日新月异,单纯依靠教材与经验是远远不够的。带教老师在平时的临床诊疗上作中应该向学生渗透一些国内外最新指南的动向和理念,比如白血病每年的NCCN指南、国内的专家解读等。使学生学会运用循证医学的思维方式搜寻最佳的证据,利用便捷的网络搜索,追踪相关的文献资料,南被动的接受转变为主动的探寻。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把这种核心思想在他们刚踏入临床工作的初期就加以灌输,一定会使学生们受益匪浅。

加强科室专业特色的临床技能培训

血研科实习自我总结范文3

[关键词]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科研能力;专科医师培养;高血压

[中图分类号] R5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7)02(a)-0131-04

Discussion on PBL teaching method applied to scientific research capability cultivation for hypertension specialist

KUANG Zemin1 FENG Shujun2 WANG Ying2 WANG Jiajie3 YU Zhenqiu1 HU Hongjuan4

1.Department of Hypertension,Beijing Anzhen Hospital of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29,China;2.Department of Cardiology,Chenzhou NO.1 People's Hospital,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Chenzhou 423000,China;3.Department of Cardiology,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Hengyang 421001,China;4.School of Nursing, 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Hengyang 421001,China

[Abstract] Hypertension has become a major cause of cardiac diseases and death, therefore, its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is a key factor to hypertension patients' prognosis.Requirements for hypertension specialists include not only mastering solid clinical knowledge and skills, but also being able to read and analyze journals,as well as to write reviews and case reports related to hypertension under the concept of evidence-based medicine, which is a demonstration of the demand for scientific research capacity.However,too much emphasis is put on clinical theories and skills in China and little is seen on scientific research capability cultivation which needs systematic, standardized training protocols. Hence,to improve active learning ability and independent problem-solving ability of hypertension specialists and then better serve patients,a discussion is needed on 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 teaching method applied to scientific research capability cultivation for hypertension specialist training.

[Key words] 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Scientific research capability;Specialist training;Hypertension

专科医师培养属毕业后医学教育范畴。随着医学教育的发展,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理念日渐清晰,其必要性和重要性也日渐凸显。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医学教育专科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已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广泛采用的法律化和规范化制度[1]。

高血压已成为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全世界约15亿例高血压患者,中国达3亿3000万例,且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向。首都医科大W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余振球教授团队在1993年提出“高血压学科”概念[2],高血压专科有专业性强、内容枯燥、多学科交叉、知识点繁琐、学习难度大、融会贯通难等特点,高血压及相关疾病的患者人口基数巨大、病种复杂多样,高血压应该像其他二级专科一样,由相应的专科医师进行规范化诊治,这样才能做到精准诊断高血压的水平,全面筛查继发性高血压,全面评估心血管其他危险因素、亚临床靶器官损害及合并的心脑肾血管疾病,在进行完整的心血管危险分层后对患者进行个体化治疗。

1 中国高血压专科医师培养现状

高血压专科医师不仅要精通心血管科相关知识,还要熟悉内外妇儿的高血压专业知识。高血压的诊治涉及医学各个领域并成为独立专科,其专科医师培养也应该有其独到的方式。对于高血压专科医师应具有的基本素质包括:(1)全面掌握高血压及相关常见病种的诊断和处理;(2)学会高血压及相关疾病鉴别诊断的分析思路;(3)对少见导致高血压疾病能够想到并能在专科书上查到[2]。中国高血压专科的发展与国际水平仍有一定差距,其工作目标多集中于疾病本身诊治与研究,培养方式“以讲座为基础的学习”(lecture-based learning,LBL)的传统教学方法效果不佳。高血压专科医师不仅需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和临床技能,还需要具有运用循证医学的理论和方法、阅读和分析高血压科相关专业期刊、撰写高血压科相关文献综述或病例报道等科研能力。高血压专科医师的临床科研能力不仅是专业知识掌握深度和广度的综合体现,更是其日后独立解决问题的根本保证。而目前,中国的专科医师培训着重于临床理论及技能的培训,而对科研能力缺乏系统化、规范化的培训[3]。

2 科研能力对高血压专科医师培养的意义及作用

2.1 科研能力的培养有助于高血压专科医师敏锐发现、独立解决临床问题能力的提高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加困难。许多看似“已解决”的临床问题往往并未真正意义上得以解决,以高血压为例(图1),高血压学科的定义是由不同原因和各种疾病导致血压升高,而高血压又会导致心脑肾血管等靶器官损害和心血管疾病。因此,于复杂的病情中得出条理清晰、逻辑鲜明的结果更应该是高血压专科医师培养的目的。

2.2 科研能力的培养有助于高血压专科医生临床水平和医院综合实力的提高

科研能力是将知行结合的桥梁[4]。培养科研能力的过程本身就是锻炼医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过程。高血压专科医生因其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熟练的技能,是医院的技术骨干及科研中坚力量,于临床工作中发现的疾病诊断、治疗、预后等方面制约医学进步的问题,与基础医学最新研究进展相结合,可形成具有临床价值的研究课题、快速将科研成果向临床诊疗转化[5]、改变疾病诊断治疗的现有标准、发现疾病治疗的新方法、新途径,不仅能推动高血压学科的发展,更为患者谋福利,具有积极的社会价值和意义[6]。

2.3 科研能力的培养有助于高血压专科医师的医德医风建设

如上所述,科研能力的培养不仅可以提高医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是形成了以科学严谨的态度面对医学难题及患者[7]。秉持着严谨、科学、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的高血压专科医生,必将成为推动医患关系良性发展的强大力量。

3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在高血压专科培养中的运用

3.1 PBL教学模式简介

PBL教学模式体现出“以学员为主体、以教员为导向、以问题为中心”,其目的是锻炼学员逻辑思维、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8-9]。已有多项Meta分析提示PBL在医药卫生的教育和培训上优于传统教学模式[10-11],且对于医学教学与学习具有重要的价值[12-15]。PBL教学模式在国外得到广泛应用,英、澳、美、加、日等发达国家发展较为完善[16],一项美国医学生执业医师考试调查中显示,PBL课程设置对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知识掌握具有长远作用,并且有益于继续医学教育[17];其他国家的PBL教学经验总结提示,接受PBL的医生解决问题能力、主动学习能力及基于科学理论的思考能力等均显著提高,且拥有PBL经历对医生在从事其专业领域里保持更长久的兴趣[18-19]。香港PBL医学课程教育展开更早、更成熟[20],但PBL教学模式在高血压专科科研能力培养方面的应用尚未报道。

3.2 引入PBL教学模式对高血压专科医师科研能力培养的意义

3.2.1 树立科研意识 科研是立项、论证、研究方法设计、研究手段选择、数据处理及现象分析等一系列科研活动的总和[21]。科研的时间成本高、精力投入需求量大且结果具有不确定性,PBL教学模式常引导下,可以激发起学习和探索兴趣,激发出求真求是、质疑与宽容理解精神,形成思考的多元化,逐步培养高血压专科医师的科研意识。

3.2.2 提升科研能力 传统教学模式往往不利于横向思维能力的发展[22],医生的基础理论与临床知识大多来自与书本教材,但书本教材的编写及出版具有一定的滞后性。PBL教学模式本着“来源临床,回归临床”的思路[23],要求高血压专科医师查阅最新相关文献、追踪文献动态及紧跟学科前沿,并鼓励思考和创新,围绕临床典型病例,以自主学习分组讨论为主,参与讨论的过程中,医生的主动学习能力、横向思维能力及独立解决问题能力均得以提高[24],其思维不再停滞于临床,而是从科研立题的角度思考临床问题,达到真正意义上的临床与科研的有机结合,从而加强了高血压专科医师的科研能力。

3.3 PBL教学模式应用于高血压专科医师科研能力的培养

3.3.1 PBL师资培训 规范化的PBL教师资格培训体系应涵盖以下内容:(1)培训教师良好的科研基础、对循证医学具有较好的运用能力;(2)PBL教学模式的基本理念、基本框架;(3)教师在PBL教学模式中的角色扮演;(4)PBL教学模式的评价策略及相关技巧;(5)PBL课程的教学观摩和临床实践;(6)为参与PBL教学的教师提供持续支持和教育[25]。培训方式可通过邀请国内外专家授课或前往PBL培训基地进行系统学习,选定合适的具有高级职称的高血压专科医师接受PBL授课培训。完成培训的授课教师可以成为高血压专科PBL教学专干,负责执行授课、组织、病案编写等工作。

3.3.2 对高血压专科医师的要求 (1)科研选题 善于发现与思考,将临床中遇到的难题转化为科研课题的选择,可以为病因、发病机制、诊疗指南或者疾病的新的干预靶点及防治原则。可以此作为临床研究的起点,也可以先从个案报道及临床经验总结开始撰写论文或综述;也可以通过追踪最新学科动态而发现切入点,确定选题。(2)科研写作能力的培养 文献阅读有助于科研写作能力的提高。在有一定的文献阅读量的基础上,便可进行写作技巧的练习,包括整篇文章的谋篇布局、逻辑链接及讨论中心点等等。为发表高质量的科研论好准备。(3)积极参加读书报告会和学术交流 高血压科定期举行读书报告会,不H能有助于养成定期阅读文献的好习惯,更能在阅读和汇报文献的过程中培养良好的逻辑思维及表达能力的优点。积极鼓励参与报告会的与会医师提问,就文章的难点、疑点及不足进行提问,强化对文章的理解和剖析,并形成自己的科研思维体系。通过专题汇报分配,不仅可便捷、迅速得到大量科研信息,还可以激发高血压专科医师的阅读兴趣和科研兴趣。可以将学术交流认为是另一种形式的读书报告,只不过其更大型、更正式。通过学术交流,专科医师可以获取较新的学术情报、学术成果和学术思想,拓宽视野,活跃学术思想并诱发创造力,其中的新技术和新思路对自身课题的发展具有启发和借鉴作用。

3.3.3 PBL教学法实施 (1)专科医师系统性复习高血压及相关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掌握理论知识;然后结合典型临床病例,教师提出相关的主要问题,要求学员查阅相关书籍,包括《高血压科疾病诊疗规范》(第三版)[2]、《实用高血压学》[26]等,并针对性的进行重点阅读,进行小组讨论,形成书面结论及讨论提纲;(2)安排学员进行临床再问诊、查体及专科检查,最终自己得出结论;(3)带教老师进行分析点评,点评内容包括重难点及要点讲解,该板块最新科研进展,分子生物学或循证医学相关理论知识,帮助学员达到教学要求及目的;(4)专科医师拟定与该次讨论主题相关的科学假说,并写出立项依据和验证方案。学有余力者可进行综述撰写。

3.4 PBL教学效果评价

PBL教学模式对学员的观察和评估贯穿整个PBL学习过程,实际应用时注意过程评估与结果评估相结合。导师持有PBL学习评价的记录表,学员人手一份,每次课后围绕教学目标对学员的表现进行陈述,动态反映学员的进步过程,这样形成的评价结果也将更准确,更符合PBL教学的目标要求。PBL教学效果评价内容包括:是否激发了学员的学习兴趣、是否提高了学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提高了学员临床思维能力、是否提高学员独立思考能力、是否拓展了学员的知识面、是否增强了学员自学能力、教学及学习氛围是否轻松、是否对本教学方法满意等。

4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4.1 目前存在的问题

首先,PBL教学法对教师的知识面是一种挑战,除需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外,对涉及高血压学科的其他知识也应熟悉,因此邀请资深医师主持课程能保证质量;其次,目前教学考核形式是根据传统教学模式设计的,并不完全适合PBL教学效果评价,因而形成有效的教学评估模式和学员反馈评价系统尤为重要;另外,PBL培训多针对五年制/八年制医学生,而对于已走向岗位并且即将担任起高血压专科医师的PBL培训专著十分匮乏,个体化的教材编写也迫在眉睫。

4.2 展望

近年来,全球医学教育界对于专科医师自学能力、临床思路培养及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愈发关注,加之医患矛盾的日益突出,促使对专科医师培养愈发重视。然而其评价指标的变化、医疗改革的协同发展及传统观念扭转均需长期努力。面对这些新发问题,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培养优秀科研能力的专科医师培养体系意义深远[27]。

[参考文献]

[1] 贝文,胡善联,王华,等.上海市实行专科医师制度的策略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2006,26(2):19-22.

[2] 余振球,祝之明,谢良地,等.高血压科疾病诊疗规范[M].3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

[3] 王晓宁,贺鹏程,孙春红,等.血液内科高年资住院医师专科规范化培训薄弱环节及教学方法的探讨[J].医学信息,2015(43):1.

[4] 邹常思,张纯,郭儒雅.临床医生科研需求与科研管理的实现思路解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33):133-135.

[5] 傅涛,朱思泉.眼科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思考[J].继续医学教育,2016,30(8):62-63.

[6] 王倩,白国辉,陈彬,等.对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建议[J].继续医学教育,2016,30(10):34-36.

[7] 薛冰.科研能力培养在临床医生成长中的作用与地位[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6(10):67-68.

[8] 冯明,王洁妤,曹若瑾,等.PBL教学在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30):5988-5990.

[9] 王斌,郑亚安.浅谈PBL教学模式下问题的设计[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5(2):63,136.

[10] 朱敏,曹晓红,蔡源益,等.PBL教学模式在卫生事业管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5(13):68-71.

[11] 王军宇,陈云霞,李春盛.浅谈PBL教学模式在急诊专科基地轮转医师培养中的应用[J].中国病案,2015(7):67-68.

[12] 唐寒梅,达哇卓玛,高迪,等.PBL教学法对医学研究生学习效果影响的Meta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6 (5):120-121.

[13] 王振元.PBL教学法对医学生学习效果影响的Meta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5):80-81,109.

[14] 王默力,冰爽,尹书会,等.PBL教学模式在我国医学本科生中教学效果的Meta分析[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5(25):4982-4985.

[15] Wang J,Xu Y,Liu X,et al.Assess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physical diagnostics education in China: a meta-analysis[J].Sci Rep,2016,6:36279.

[16] 董牛周澄蓓,胡冰.关于中澳医学教育中“问题导向学习”教学模式应用的比较与启示[J].西北医学教育,2015(6):967-970.

[17] Enarson C,Cariaga-Lo L.Influence of curriculum type on student performance in the United States Medical Licensing Examination Step 1 and Step 2 exams: problem-based learning vs. lecture-based curriculum[J].Med Educ,2001,35(11):1050-1055.

[18] 张亚南,黄柳桓,梁宪红.日本PBL医学教育一览[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6):6-7,12.

[19] AlHaqwi AI,Mohamed TA,Al KAF,et al.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undergraduate medical education in Saudi Arabia:time has come to reflect on the experience[J].Med Teach,2015,37(1):S61-66.

[20] 李翠兰,刘凯杰,邓依凡,等.香港本科医学教育对内地医学教育的启发[J].基础医学教育,2014,16(10):884-886.

[21] 蓝丹,李登峰,高宗燕,等.医学研究生教育现状及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6(11):5-6.

[22] 卢强,李小飞,黄立军,等.PBL与LBL教学法在胸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对比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2(27):5372-5375,5365.

[23] 徐镔亭.口腔医学专业型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探讨[J].安徽医学,2016(7):917-919.

[24] Wang Q,Li H,Pang W,et al.Developing an integrated framework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d coaching psychology for medical education: a participatory research[J].BMC Med Educ,2016,16:2.

[25] 汪青.PBL教学实践:教师角色的理解与规范化的师资培训[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8):1-2.

[26] 余振球,赵连友,惠汝太,等.实用高血压学[M].第3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1-1700.

血研科实习自我总结范文4

一、领导班子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形成的共识

通过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全办上下紧密结合实际工作,深入调研、努力实践,使全体党员干部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上形成了共识。

1、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是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广大党员干部的重大战略。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中央根据我国改革发展处于关键阶段的实际,着眼于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的重大战略,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有利于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共存共荣,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通过学习实践活动,可以较好、较系统、较全面地掌握党的最新理论成果,用最新理论武装广大党员干部的头脑,指导人民群众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更好地开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2、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战胜当前困难,推动县域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举措。改革开放30年,××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全县经济基础进一步雄厚,社会建设更加协调。去年,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开展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活动,对建设和谐××,实现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3、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是在新的时代要求下开创血防事业新局面的客观需要。我县血防事业,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同步发展,同步前进,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前列。多次获得全省、全国血防工作先进,为建设民本××作出了应有贡献。但是对照中央、省、市对改善民生工作的要求,我们自感还有很多差距,与时代的要求、疫区群众的愿望相比还有一些不足。今后血防工作如何发展,走什么路,抓什么重点,用什么措施,实现什么样的目标,需要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和推进,如果没有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指导,就会偏离方向,模糊航道,缺乏智慧,丧失动力。

4、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是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加强血防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的必然要求。总书记在讲话中明确指出了当前我们党的建设存在的三个“不完全适应,不完全符合”,以及一些地方的党组织、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有的对群众呼声和疾苦置若罔闻,对关系群众生命安全这样的重大问题麻木不仁。只有抓紧解决党员干部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使全党同志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我们党才能更好地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应该说,随着血防事业的发展,血防干部队伍得到很好的锤炼和培养,血防干部队伍的政治素养、业务水平、工作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升,较好地支撑了血防事业的发展。但是与新的时代要求相比,我们血防人需要学习的知识、知晓新的领域、掌握新的本领、开拓创新的思想还有很多,应该继续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武装头脑,以更强的宗旨意识,更开放的思路,更拼搏的干劲,更高的目标任务,来要求和锻炼我们血防队伍,加强队伍建设来推进血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十七大以来我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取得的成效

十七大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办领导班子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践行“以民为本、为民解忧、为民服务”的工作宗旨,切实履行职责,团结和带领广大干部职工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实现了血防事业的跨越式发展。

1、疫情控制全面达标

。2005年,我办制定了《××县血吸虫病流行村类别调整方案》,2006年,全县81个村场386个村民小组的调层查病已全部完成,2007年,39个疫情控制村场均未发生急性血吸虫病突发疫情,达到了疫情控制目标。2008年,我们重点做了六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全面落实了8月13日“全省血吸虫病疫情控制达标考核评估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二是加强了达标工作的组织领导,层层落实了工作责任;三是及时澄清了疫情底子,集中力量攻克了影响达标工作的薄弱环节;四是及时实施了查病化疗,积极降低了人畜感染率;五是努力控制了急性血吸虫病,坚决杜绝了暴发疫情;六是认真细致地做好了村为单位的资料整理及归档工作。通过努力,我县78个一、二类疫区村人群和家畜感染率分别由2004年的5.36%和6.57%到2008年下降至1.22%和1.79%,经国家及省市部门先后2次考核评估均已全面达标。

2、垸内钉螺面积逐步消灭。灭净垸内钉螺工作是实现血吸虫病中长期规划纲要的重要举措。近年,我们采取与农业、水利、林业、生产开发和城市建设等工程项目相结合的基本原则,加大工作力度,分别对幸福、团洲、塔市驿、胜峰等乡镇垸内有螺单元采取翻耕垦种、药杀清淤、改扩鱼池、筑埂引水浸杀的方法,每年以20%的进度消灭垸内钉螺面积。2008年消灭钉螺面积为77.12万m2

3、血防健教效果显著。血防工作重在预防。在近几年的血防宣传月活动、疫区教师培训活动、血防健康教育“五个一”工程活动中,我们极大地丰富了健康教育的形式,为配合国务院《血吸虫病防治条例》的实施,每年我们在县广播电台开设了血防专栏,播送了《送瘟神国家行动》和《血吸虫病防治条例》;在街头设立血防咨询台,出动了宣传车辆,培训了教师及乡村医生,刷新喷绘了大型标语,在35所疫区学校为学生授了血防课,与学生签订了控急责任状,发放了告家长通知书。通过层层宣传教育,居民和学生血防意识大幅度增高,疫区入湖作业人员的明显减少了,学生游泳戏水的现象几乎绝迹。

4、急血防控措施得力。急血控制是全县血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为了彻底控制急血发病,有效保障疫区居民身体健康,我们重点做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及时澄清了垸内外螺情底子,从源头上掌握了钉螺的分布规律,认真地查清了螺情。二是扎实开展了药物灭螺工作,按全省查灭螺方案认真组织了灭螺专业队,统一实施培训上岗,对各灭螺现场实施灭前除障,除草清杂,土埋火烧,使药物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了灭螺效果,从而有效地降低了阳性螺点及易感地段的感染威胁,三是实行分区负责,挂牌管理,层层督导、奖罚兑现及分堤段、分村场包干管理的防控机制,确保防护措施到位。四是强化了“急血”跟踪调查的监控机制,总的要求是动作快、措施准、工作实,做到出现疑似病人迅速出动,不贻误时机,防控措施有效,防控工作突出重点并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由于措施具体,方法奏效,近年,我县急血发病人数逐年减少。去年我县仅发生一例,达到了历史最低水平。

5、病人病畜有效控制。我县是血吸虫病疫区大县、同时也是全省钉螺大户,县境内钉螺分布堤线长69.1公里,长期以来,疫区群众在江湖洲滩地区生产、生活,捕渔及放牧,家畜在洲滩敞放,为血吸虫病的传播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每年均有不少居民感染血吸虫病,据统计,目前全县尚有35万余人口受血吸虫病感染威胁,因此每年开展大规模的人畜查治是控制我县血吸虫病流行的关键,去年我们在询检与查病的基础上对居民及学生采取了人性化化疗、对流动渔船民及重点人群采用了应急性化疗,对感染率较高,特别是“五民二员”较多的村场,实施了重点化疗,同时对家畜进行了人畜同步化疗,通过大范围的人畜普查普治,极大限度地杀灭了传染源体内的血吸虫卵,切实控制了传染源的危害。

6、晚血病人救助及时。晚血救助工作是党的一项惠民工程,根据救助原则,我办实行县、乡、村三级联动,对病人采取建卡建档、挂牌管理、分批救治、跟踪服务。做到了对象准确,经费适宜,用药合理,疗效满意,极大地提高了晚血病人的生存质量,使党的阳光遍及疫区每一角落。仅2008年,我们已救助230余人,救助资金达100多万元。

7、综合治理全面实施。近年来,我县抓紧实施能源、卫生、水利、农业、林业、农机血防工程项目,发挥了较好的综合效益。一是能源血防项目。全县建有三个千池乡镇,十个百池乡镇,示范村沼气入户率达50%以上。二是卫生血防项目。从2004年开始,累计建设卫生厕所27093座。三是水利血防项目。重点是××河整治水利血防工程项目和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四是农业血防综合治理项目。现已完成水改旱1560亩

,养鱼灭螺450亩

,家畜圈养4028头,改扩建栏舍83栋,制封洲禁牧警示牌75块。五是林业血防项目。林业血防工程抑螺防病林建设项目2004-2008年总投资1875万元,营造抑螺防病林37500亩

。六是农机血防项目。全县以机代牛项目共补贴大型农业机械383台。

8、联防联控稳步推进。联防联控也是血防工作的一个重要手段,最近几年来,我们不断完善联防联控机制,使血防工作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是针对血吸虫病在我县的地理分布和流行特点,开展疫区乡镇与乡镇之间的联防联控,完善工作制度,实施跨区域的水利、林业、农业血防工程建设协调,组织召开相邻乡镇血防治理会,明确区域责任,落实联防联控措施。二是由于我县××河与湖北水系相通,必须开展省际联防,才能有效治理××河,取得血防工作的成效。因此,我们与湖北石首市开展经常性的联防联控活动,签订相关协议,相互遵守,沟通交流情况,互通有无,搞好了“六个同步”,共同关注钉螺孳生环境,抓住工作重点时节,整体推进,有效遏制疫情的扩散与蔓延。

9、队伍建设卓有成效。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科学性的特点要求血防系统必须有一支素质高、业务精的稳定专业防治队伍。为确保血防工作开展的需要,近年,我们一是组建了县、乡、村三级血防网络,增强了防治功能;二是改善了职工的政治、经济、生活待遇,把预防人员纳入了全额拨款范畴;三是对各基层站进行了高标准的维修,为各站配置了电脑、打印机、办公桌椅等全套办公设施、医疗设备,从根本上突出了以预防为主的工作职能,优化了基层血防站资源配置。

三、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原因分析

尽管我们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通过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又有了新的提高,但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标准和实践本质来衡量,还存在着一些差距和不足。通过反复调研、分析、聚焦、提炼,我们认为,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领会还不够系统和深刻。尽管我们坚持自觉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改造主观世界,但是在对科学发展观精神实质、科学内涵、根本要求的领会、理解上还不够系统和深刻。特别是在把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与血防工作的具体要求有机结合起来,把科学发展观的普遍真理与血防工作的特殊要求有机结合起来,把科学发展观的方法论与破解血防难题的有效方法有机结合起来等一些方面还有差距,有时思路还不够十分清晰、措施还不够有力。

2、机关干部对基层、帮扶对象调查研究和解决实际困难还不够。机关干部包括办领导总体到基层跑、与群众聊不够多,有时到基层,也多是检查、督促工作,没能经常地、定期地到基层去,与群众进行感情上的交流,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呼声,帮助他们解决工作上、生活上的一些实际困难。在日常工作中,对基层同志布置任务多,关心帮助,解决干部的实际问题少,主动与同志们交心谈心,激发干部职工的工作热情不够,组织的温暖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3、血防事业快速发展的客观要求与现有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还不相适应。随着血防工作内涵和外延的不断拓展,血防的职能正在不断扩展和增多,而血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却没能根据形势发展而同步协调创新发展。血防现行体制、机制与血防对象增多、覆盖范围扩大、标准有待提高及疫区群众的需求还不相适应。血防基层力量薄弱,血防队伍专业化程度还不够高。

4、血防队伍的作风建设还有待加强。有些血防干部主动创新意识还不够强,仍然靠惯性思维工作;有些干部全局观念还不够强,缺乏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谋划血防工作的意识;有些干部干事创业的精神还不够强,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还不够高;有些干部思想不够解放、视野不够开阔,与血防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还不相适应。

上述问题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理论学习不足,造成工作方法不多,思路不开阔。对政治理论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用中央、省、市、县精神统领全局工作的意识不强。这几年,班子成员静下心来认真学习党的基本理论知识和研究党的政策、方针、路线不多,运用科学发展观、唯物主义辩证法解决工作中具体问题的水平不高,造成了日常工作中常规性动作多,创新思维不够。主要原因在于对理论学习重要性认识不够,反映出政治的洞察力和敏锐性较差,考虑问题的高度不够,缺乏全局观,而且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强。办党委对理论学习抓得还不到位,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坚持得不好,学习还不够刻苦。对待理论学习,个别干部认为工作是硬任务,理论学习是软指标,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满足于念一念报纸,读一读文件,而没有对上级文件精神产生的原因背景和目的意义进行深入的思考,因而没有很好地运用理论武器武装头脑、指导工作,使得作出的决策和工作思路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

2、具体工作多,深入基层不够,与群众感情淡薄。日常工作过程中,班子成员的工作负担都很重。具体事情挤占了很多时间,到基层一线了解情况、征求意见、解决问题的时间相对减少。每年虽也拿出一些精力和时间深入到基层,但一些具体问题、具体事例多是听血防站长的汇报,根据情况做出决策,还没有真正做到沉下身子。工作长期浮在上面,听到、见到基层干部职工的呼声自然很少,因此,为群众服务的宗旨没有得到认真贯彻落实,脱离群众的习气出现了,对干部职工反映的情况处理不积极,干部职工与班子之间自然缺少了一种亲和感。

3、执政意识不强,思考问题高度和深度不够。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应当要有强烈的执政意识和执政能力,想问题、办事情要以群众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要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高度研究新问题,解决新情况,而办领导班子在执政意识这个方面淡化了。想问题、干事情起点低,就事论事的时候多,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弱,因而在抓具体的工作中就缺乏一种政治自觉性和历史紧迫感,缺乏力度和深度。

4、血防科学发展的推进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在投入机制上,强调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但有些血防政策政府宣传不够,公众参与渠道不多,难以真正调动社会力量参与血防事业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统筹机制上,强调城乡一体,统筹发展,但制约较多,部门协调难度较大,仅凭血防一家之力难以实行,需要县委、县政府牵头,部门通力协作。血防基层力量较为薄弱,血防专干一个乡镇一般为1人,基层血防职能不断拓展,管辖范围不断扩大,血防服务对象增多了,工作任务加重了,但是人员编制却没有增加,工作落实起来难免有些顾此失彼。同时,血防工作者大多为退伍复员军人出家,缺少专业性、系统性和规范性的培训教育。

5、工作作风、效能和廉政建设方面还不到位。部分干部或多或少存在着作风还不够扎实、工作还不够深入的问题,工作缺乏全面、深入细致地了解和掌握。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按部就班现象,办事不够雷厉风行,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工作和服务效率。在廉政建设方面,一些措施落实的程度还需进一步提高,长效的工作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总体思路和工作举措

(一)总体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着眼于血防事业的整体、全局和长远发展,从深层次问题入手,以增强忧患意识、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为前提,以全省医疗卫生公有制改革创新为动力,围绕疫区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突出发展重点,创新体制机制,破解难题,推进全县血防事业再上新台阶,更好地发挥血防工作在改善民生中的基础作用。

(二)工作举措

1、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不断转变思想观念。平时要加强学习,提高思想认知水平,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切实转变大家可能存在的与科学发展观不适应、不符合的思想观念。一要转变安于现状观念,增强科学跨越意识。二要转变被动工作观念,增强主动服务意识。三要转变因循守旧观念,增强改革创新意识。四要转变封闭狭隘观念,增强开放合作意识。五要转变片面发展观念,增强服务全局意识。

2、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推进工作,不断提高工作水平。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核心内容、基本要求和根本方法来指导血防工作,切实提高工作水平。一是坚持发展是第一要义,进一步明确血防事业的发展方向。二是坚持以人为本是核心,进一步强化血防为民的服务宗旨。三是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进一步促进血防事业快速健康发展。四是坚持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进一步统筹发展血防工作。

3、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实践,不断创新完善体制机制。重点在创新完善“四个机制”上下功夫:一是要创新完善科学发展机制。积极深化血防管理体制改革,健全科学有效的领导机制、协调机制、社会响应机制、决策机制、应急机制,进一步完善现代血防事业发展的科学运行机制。二是要科学合理使用血防项目资金,完善资金管理与监督机制。三是要创新完善血防工作运行机制。落实有错无为问责和服务承诺等制度,建立和完善快节奏、高效率的血防工作运行机制。四是要创新完善制度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各项业务工作制度和机关管理制度,从根本上促进血防事业长效健康发展。

4、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推进队伍建设,不断提高血防干部专业化、规范化水平。一是突出抓好领导班子及血防干部自身建设,提高血防队伍专业化、规范化水平;二是引进优秀人才,有计划、有目的地充实到血防队伍中来,进一步优化队伍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和专业结构;三是关心血防干部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用人环境,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形成人人都作贡献、人人都能成才的局面。

五、加强办领导班子自身建设的具体措施

(1)、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创新型班子。班子成员在解放思想、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上将带好头、做好表率。以理性的思维深入研究血防工作的新任务,积极谋划血防事业发展新思路,扎实开展血防工作的新实践,并积极创新工作载体、方式,努力营造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干大事的工作氛围。

(2)提高理论素养和学习能力,建设学习型班子。不断优化知识结构,增加知识储量,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和理论素养,特别要加快知识向能力转化的过程。坚持学以致用的原则,强化讲学习的自觉意识,增强班子整体的战斗力,强化学习的重要性,营造团队学习的氛围,提高班子整体创新能力。

(3)坚持贯彻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建设和谐型班子。完善民主集中制制度,对于重大决策、重要项目安排、大额资金使用等问题,坚持集体商定,保证民主决策、科学决策,减少和避免决策失误。办一把手带头做好政治思想工作,多找部属谈心沟通,增强班子的凝聚力;班子成员之间坦诚相见,密切协作,相互支持,相互宽容,相互信任,努力形成“心齐、气顺、风正、劲足”的良好办面,充分发挥班子的整体合力。

血研科实习自我总结范文5

本校临床技能中心建有模拟抢救室、重症监护病房,以急救标准化病人及多功能急救模拟人为载体,配有交互式心电图模拟器,可进行气管插管、电除颤、心肺复苏、静脉穿刺、抽血、血压测量等多项急救护理基本技能操作。另包括环甲膜穿刺/切开模型、气囊面罩简易呼吸器、多参数心电监护仪、电动吸引器、微量注射泵、自动洗胃机、轻质担架、石膏绷带等。完全可以满足急救护理的常规单项及综合技能培训。

2急救护理开放实验教学平台的形式

本平台的构建主要在我校护生课内常规实验训练的基础上进行,主要目的是强化护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以技能训练为基础,以小组带教的形式开展。完全以护生为主体,鼓励其独立思考,大胆创新,并敢于质疑。教学模式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2.1学生自主性实验

2.1.1以任务为导向的教学模式

教师首先按照自制的各项急救技能操作流程,共设计了院外急救技术(通气、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多参数心电监护仪的使用、徒手心肺复苏术、电击除颤、经口明视气管插管术、心电图机及呼吸机的使用观察、洗胃术、注射泵的使用、快速血糖测定等9项总任务,每一项总任务又分解为若干项子任务。护生自由组合,每3~5人为一组,分项进行训练。以院外急救技术为例,总任务为熟练有效地进行院外抢救,并快速、正确应对周围一些突况。将这一总任务分解为通气、止血、包扎、固定、搬运5项子任务,列出每项子任务的要点。如止血,列出动静脉出血的类型、止血的方法、指压止血的部位、止血带止血的注意事项等,请同学查阅文献、预习。操作时,教师首先展示一例高速路车祸致一名司机创伤的情景案例,引出任务,然后护生结合案例,以标准化教学模型为载体分小组讨论完成各任务。完成后,各组选派代表汇报演示,一人讲解操作要点,一人演示操作步骤。教师根据护生完成情况,讲解难点及重点,纠正其不规范的操作方法。最后学生分组强化训练,教师分组指导、纠正,对学生逐个评析,直至这一单项技能操作达标。

2.1.2综合训练模式

在分项训练达标的基础上,设计急、危、重症病例,营造接近真实的急救场景。如设计一例地震致肱骨开放性骨折且合并心搏骤停的病例,由3~5名护生共同抢救,要求她们快速做出评估,然后按呼吸道管理、开放静脉通路、给药、电击除颤复律、胸外心脏按压、止血、包扎及固定等角色分工。其中呼吸道管理包括:畅通气道、人工通气、面罩加压给氧、经口明视气管插管。以胸外按压和人工通气为准,每5个循环轮换1次。要求每项操作每人必须轮做1次。抢救结束,检查多功能急救模拟人是否抢救成功,电脑自动进行测试评分,如未成功必须重做直至达标。

2.2学生参与科研实验

本校临床技能中心定期科研项目中的开放研究题目,如心肺复苏术,按压与通气比为30∶2,是否比35∶2、或30∶4效果更好。人工通气时喉罩通气是否可取代气管插管通气。应用止血带止血时,每隔1~2h的放松时间如何界定等。吸引部分优秀护生早期进入技能中心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分担不同的科研工作,护生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与指导教师协商等,制定切实可行的实验方案。这一过程完全以护生为主体,教师只起辅助作用,目的是培养其严谨的科学思维、严肃的工作态度,熟练的工作技能,增强其综合素质。护生通过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不仅可以了解国内外急救技能新进展,而且可对科研课题的申请立项、资料的收集、数据的处理、文章的撰写及发表等各环节都有了初步的了解,这样既可以弥补课堂上学时的不足,又可以开阔护生的视野,拓宽其思路,增长其专业知识。

2.3完全独立性实验

急救护理具有很强的随机性,面对复杂多变的临床实际,要求护生随时在实践操作原则的基础上灵活处理,如开放气道的方法,包括仰头抬颈法、仰面举颏法、托双下颌法,选用哪种合适?对肢体止血、包扎时,若没有绷带或三角巾,是否可以用其他形状的辅料压迫包扎?护生可根据病人实际情况灵活处理。这种类型的实验,护生自主选择临床急救相似场景,整个过程由护生自己组织实施,但应该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教师只提建议,而不作硬性规定,以便最大程度发挥护生学习的主动性,体现了临床实践的探索精神,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创新并敢于质疑。

3急救护理开放实验教学平台的效果评价

经2012—2013学年第2学期3个月的开放实验实训,笔者对本校2010级护理学本科1、2班学生65名(男15名、女50名)进行考核验收,采用多站式模拟临床情景,从开放实验平台中任选6项技能项目:外伤包扎术、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术、洗胃术、动脉血压测量、静脉穿刺术、踝关节石膏固定术。分6站进行考核,每站项目由护生随机抽签的方式决定。要求在规定时间内依次通过各个考站,对站内的标准化病人及多功能高端模拟人进行检查,并接受站内考官的提问,提出诊断结果和处理方法,每站总分100分,最后记分以6次得分的平均分为准。

4讨论

4.1自主性学习环境使护生职业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开放实验教学平台在范围和时间上,对护生学习急救护理技能均有很好的覆盖,同时实验内容有机融合了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相关内容,突破了原有教学计划的限制,照顾到护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教学内容变得丰富多样。通过多种学习模式,护生不仅强化了单项急救技能操作,而且增强了临床实际应对能力。

4.2培养了学生创新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校临床技能中心可提供多种临床急救场景,通过实验室开放,护生取得了更多参与实践的机会,从而进一步激发了她们积极主动学习的兴趣。当面对多名伤员,病人伤情复杂,护生以小组为单位,必须先快速评估和决策,然后实施救护小组成员分工、判断伤员伤情、依据伤情轻重缓急进行分类、决定急救顺序并及时给予有效的处理和运送。同时,要灵活处理现场突发事件,如救护用具短缺、救护中伤员伤情突变等情况。面对模拟真实的急救现场,更加便于护生对急救知识的记忆、理解,增强其综合分析和运用能力,真实地体现护生的救护决策能力。

5小结

血研科实习自我总结范文6

目的探讨循证医学与PBL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心内科实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辽宁医学院2011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班学生共66人,随机分成两组,实习结束后对两组进行出科考试和问卷调查。结果实验组学生考试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在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实验组也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循证医学与PBL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优于传统教学模式,可以进行推广。

关键词:循证医学(EBM);PBL教学;LBL教学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临床实习是培养医学生临床能力和正确诊疗思维的最关键时期。实习期间的教学质量对学生毕业后能否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以及将来能否学掌握自我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产生直接影响。我国传统医学教育模式(LBL)偏重知识的传授,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学习兴趣不高,由此培养的学生基本理论尚可,但自学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明显不足[1]。目前心血管疾病领域知识日新月异的发展,新的诊治指南不断涌现,单纯靠从学校里学到的知识诊治疾病显然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必须尽快改革教学模式和方法,培养医学生独立思考终生学习的能力。而PBL(Problem-basedlearn-ing,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和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Medicine,EBM)的出现和快速发展为医学教育改革指出了新的方向[2]。为了引进这种新的教学模式,本研究以我院心内科实习的五年制临床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在以PBL教学方法为主体的基础上加入EBM的理论和方法,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辽宁医学院2011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学生为研究对象,共66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3人。临床实习中两组学生均按每4~5人分成一小组,两组的性别、年龄和内科学理论课考试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学生采用传统教学法(lecturebasedlearning,LBL):带教老师按以下方式进行带教:理论课知识要点回顾—病史询问—专科查体—辅助检查分析—病例讨论—教师总结。实验组学生采用EBM与PBL相结合的教学模式[3]:(1)实习学生入科前首先要对EBM模式加以了解,进行必要的培训,内容包括:EBM的概念和意义,如何查阅文献,掌握最前沿的医学知识,做临床决策前必须找寻最佳及适应患者本人的最优的临床证据等;(2)实验组带教老师将提前准备典型病例(包括急性心肌梗死﹑慢性心力衰竭﹑高血压病和心房颤动等典型病例)及依据PBL教学模式设计相应的问题在学生正式入科前1w发放给学生,学生自行复习相关理论知识,去图书馆查阅相关文献和最新进展。入科后每一小组学生均进行病史询问,专科查体,辅助检查阅读,结合查阅到的资料一起讨论,做出诊断并给出诊断依据﹑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和策略。每组选出一位学生代表发言,带教老师听完汇报,对每一组进行点评,对本病例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实习结束后立即对两组学生进行考试,考试内容包括:心内科基本理论知识、临床实践技能、心电图、X-ray诊断及病历书写等方面。然后以不记名的形式进行调查问卷。调查学生对EBM与PBL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的感受。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珋±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

2结果

2.1两组考试成绩比较

实验组学生的心内科基本理论知识、临床实践技能和心电图及X-ray诊断等考试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在病历书写方面,两组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调查问卷结果

两组学生对调查问卷的结果。

3讨论

PBL教学模式是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在医学教育中是指以病人问题为基础,教师提前给出临床典型病例及依据病例设计好的相关问题,学生自主查找最新文献资料、相互讨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学习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不在局限于课堂上老师的讲授。它的实质是以“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收集资料、论证假设及总结”五个阶段教学代替传统教学模式。它打破了传统LBL的模式,要求学生在面对具体临床问题时,将以往所学到的孤立的知识进行有机的结合,各个学科相互渗透,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融汇贯通,解决临床中的具体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横向思维[4]。20世纪90年代后PBL已经成为西方主流教育模式之一,我国在2000年之后上海和西安医学名校率先在基础教育领域中进行尝试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循证医学是由临床流行病学与临床医学相结合的新兴学科,主要内容是提供证据和应用证据。其核心思想是:在临床中,所有决策的制定均以客观的临床科学研究结果为依据。因此要求医生在临床诊治过程中,应综合个人的专业技能、临床经验;当前所能获得的最佳证据;结合患者的价值和愿望将三者综合分析,为每个病人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5]。今天的最佳科学证据到了明天可能会被证实是错误的。因此,对于未来医生的要求是只有不断的学习最新的医学知识和技能、积累临床经验来应对临床中复杂的五花八门的疾病和病人的相关问题。EBM教育模式因此逐渐成为我国现代医学教育模式改革的一种方向。而我们科室对临床实习学生所采取的EBM与PBL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主要是以PBL教学方法为基础,在此基础上辅以EBM的理念,指导课间实习医学生研究和解决心血管领域的相关问题,使其成为一名终身的自我教育者。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心内科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心电图及X-ray诊断考试成绩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学生,考核之后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实习学生普遍认为新的教学方法能够大大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促进沟通交际能力(P<0.05);尤其在掌握文献检索能力方面更是传统的教学方法所不能比拟的(P<0.01)。由此可以看出通过将PBL和EBM相结合的教学理念引入到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实习中充分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增加了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提升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掌握并运用知识能力以及与他人协作的能力;促使学生掌握现代医学学习技巧和方法,巩固加强文献检索能力及从文献阅读中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思维能力的开拓创新;不断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实验结果提示PBL联合EBM的教学模式在对心血管内科临床实习期间的医学生的培养从各方面均明显优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参考文献:

[1]易龙,糜漫天,朱俊东,等.不同教学模式在高等医学教育中的应用[J].基础医学教育,2013,15(3):312-314.

[2]闫宇翔,宋曼殳,张玲,等.以问题为基础的循证医学方法研究与实践[J].中国医药导报,2015,12(2):117-120.92辽宁医学院学报2015年12月,36(6)

[3]靳瑾,薛以贵,王敏哲.循证医学与PBL教学模式相结合在内分泌科见习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27(5):96-97.

[4]袁忠明,陈庆伟.PBL教学模式在老年心血管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9):3019-3021.

血研科实习自我总结范文7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4(c)-0108-03

当前我国社会在处于全面发展的科技时代,社会需求不断扩大和提高,医疗质量不断提升,医学技术不断发展前行,教学质量也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教学方式逐步趋于国际化。医学教育分为医学基础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教学两部分,临床实践教学更是贯穿医学教育的关键环节,是医学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学生向临床医生转变的第一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综合应用各科理论知识分析、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成为教学关键。心血管内科学由于其覆盖疾病面广,表现复杂,包含信息量大,诊治困难,一直是内科学临床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也是教学难点所在。为了培养能适应心血管医学高速发展的创新型医学人才,我们突破传统,结合医学教学和临床实际,对相关课程进行新的医学教学改革,逐步学习西方开放式教育,在本科生的临床见习教学中逐步开展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以探索培养高素质心血管医学专业人才的有效途径。

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是基于问题式学习模式,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Barrows 教授创立的一种自主学习模式,最早起源于医学教育中。该学习模式提倡将学习设置于复杂的、有意义的情境之中,让学习者通过相互间合作解决真实性问题,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强调对学习中的问题本身的思索, 也就是将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之中,从而获取解决问题的技能,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激发终身学习的动力[1]。在临床医学教育中,PBL教学模式的主要形式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小组为单位围绕临床问题进行讨论,其核心思想是将问题作为学习的起点,让学生自己去分析问题、学习解决该问题所需的知识,一步一步地解决问题。PBL教学法是一种新颖教学方法,PBL的运用给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双方都带来新的挑战[2]。该研究结合近年来PBL教学法在本科生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情况,综合分析PBL教学法在心血管内科临床见习教学中所取得的效果。

1 研究方法

1.1 方法

1.1.1 临床教学对象:新疆医科大学2009级全日制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班学生120人,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60人。于2012年10月―2013年5月,实验组进行了PBL临床见习教学试验,对照组仍继续传统教学实习,两组均采用人民卫生出版社的第7版《内科学》作为标准教材。

1.1.2 病案专题:①心力衰竭;②冠心病;③心律失常;④心绞痛;⑤心肌梗死。每个病案设计讨论题目分别为10题,共50道题。

1.1.3 教学方法

PBL实验组,入科时课题负责的带教老师用事先准备定好的多媒体教学,介绍PBL教学法的相关内容,让实验组的同学对PBL的组织形式和教学特点有一定的了解。授课前老师将临床典型资料、授课目标及问题提供给同学,课前要求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学习有关知识,找出解决问题的答案。教学查房时再现临床典型病例,要求一名同学进行问诊、体格检查,结合其辅助检查后汇报病史、体格检查、辅助检查、诊断、鉴别诊断以及治疗方案情况。老师以问题为基础进行引导,学生讨论发言,最后由老师进行系统归纳总结、针对学生存在问题对疾病进行系统的补充讲解。旨在通过问题的引导,提高学生积极思考,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

LBL对照组,以传统授课为基础的教学方式,辅之以多媒体教学,按照疾病概述、病因、发病机制、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治疗顺序思维模式授课,其教学程序与教材一致,实行以课堂讲授为中心,学生被动参与的方式,最后到病房示教典型病例以及体格检查。其目的是使学生从老师授课中获得知识,通过不断的记忆、模仿,提高学生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

1.2 PBL教学效果评估

1.2.1 同学对预设问题讨论准确率测定依据各组对专题病案各个问题的中心发言结果进行评定,具体分为:完全准确、大部分准确、部分准确、错误。统计4种结果的次数,除以总发言人次得出每次专题讨论准确率、大部分准确率、部分准确率、错误率,汇总并统计总准确率(完全准确率+大部分准确率)。

1.2.2 同学对实际教学的满意度测定测评结果分为:完全满意、大部分满意、部分满意、不满意,汇总并统计总满意度(完全满意+大部分满意)。

1.2.3 学生出科前,相关疾病知识的理论知识的笔试,试卷满分100分,汇总平均成绩和相应标准差。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最新的SPSS 19.0软件,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M±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P

2 结果

2.1 讨论准确率两组间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完全准确率、总准确率明显增高(P

2.2 学生满意度两组间比较,实验组学生的完全满意、大部分满意人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满意度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学生测试成绩比较实验组测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3 结论

随着医疗技术的提升,医疗质量的提高,医学生的培养已经受到更多的重视和关注,医学教育需要更好的与国际同步,需要根据我国医学院校的自身特点,整合欧美的新兴推广的教学法,通过医学教育改革,临床教学的实际应用情况,更好的归纳总结出一套适用于中国医学教育的教学方案。

PBL教学法是目前发达国家乃至全球流行的一种新颖教学方法,并逐渐成为我国医学教育模式改革的趋势[3]。但对于我国大多数高等医学院校来说,目前多依旧延续传统的以授课为基础的教学方法(1ecture-based learning,LBL),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讲授为主,以知识传授为宗旨的传统教学模式。它突出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导致医学生进行机械性的被动记忆,而不能完全理解学习内容,使医学生认为心血管内科学的内容繁琐,学习难度大,从而影响了心血管内科学教学质量的提高[4]。随着我国医学教育事业不断加速发展,医疗卫生改革的提出更加突显了医学教育在和谐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教学改革将成为医学教育教学工作的主线,面对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我校自医学教学改革以来,引在吸取国外先进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开展PBL教学法,较以往的传统教学方式,明显改善了教学气氛和环境,对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一定帮助。单纯就本研究来说,PBL教学实验组学生的讨论准确率,总满意度,出科笔试成绩均明显高于传统授课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以说明PBL教学法在心血管内科的临床见习教学中较传统教学法有一定优势,综合我校PBL教学法的实际应用情况和其他院校的实际经验,具体优势分析如下:

(1)促进了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的紧密结合:PBL教学中教师结合教学大纲的重点和难点,以病例为人手点,提出切实可见的临床问题,实际模拟临床实践中的个案处理,学生在解答和讨论时可以充分结合自己的基础知识背景,从生理、病理学的角度,深入分析临床情况发生的病理基础,并结合心血管内科学的学习内容给出合理的诊断、治疗措施。整个过程就是临床的思维套路,自然而然的将临床实践和基础知识联系起来[5]。

(2)增进了心血管专业理论与其他相关学科知识的融合运用:PBL教学法从实际病例出发,给出的都是活生生的临床案例,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全面思考,将患者作为有机整体,分析症状出现的各种可能性。在探索具体疾病的病因时,需要学生复习以前学过的临床其他学科的知识、基础医学知识、甚至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并在图书馆及互联网查阅相关的参考书和参考文献。由此,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得到锻炼,从而达到对问题的全面认识。

(3)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PBL教学法使学生们有了身临其境的“预备”医生的体验,使学生觉得目前所学的一切知识,在未来的临床实践中都有用武之地,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专业学习的热情。授课教师也通过这种授课方式活跃了教学气氛,用现身说法的形式提高了学生对老师的尊敬感,也使学生对即将到来的临床实践充满憧憬。在系统整理所学的知识的同时,逐步建立科学的思维方法和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

血研科实习自我总结范文8

【关键词】问题式学习模式;血液疾病;一堂课

血液疾病学科是整合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以及人文社会学科相关内容于一体的综合性医学专业学科 [1]。以往血液疾病教学一贯采用各学科独立教材、独立教学的模式,存在教学中各学科间协调性差、教学内容重复、验证性实验多、探究性与创新型实验少等弊病[2]。本文为此具体探讨了怎样更好地讲好一堂血液疾病课,以期对大学创新教育质量的提升有所贡献。

1 问题式学习的含义与作用

1.1 问题式学习的含义

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是指基于问题的学习。它是以问题为起点,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自主探究、讨论、协作,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实现对知识的深层理解。问题式学习具有促进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的教学优势而备受关注,其应用目的在于提高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及独立思考能力。在具体的实施中,其能充分体现教学内容综合化、重心过程化、主体多元化、标准分层化、方式多样化,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内在潜能,立足工作实际,开拓创新,为教育教学改革工作做出贡献。

1.2 问题式学习的作用

1.2.1 有利于培养探究精神

我们知道,一堂课不能仅仅使学生掌握现有的知识和技能,且应有能力紧跟医学技术的进步。问题教学法使学生往往要经过提出假设,收集整理资料来实现,是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在课程领域的具体应用,并且该教学法更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体验[3]。

1.2.1 有利于获得完整的医学知识

传统课中,医学生在开始两年分学科学习基础医学知识,―直到第三及第四学年才能结合实际将课程中内容实现,前两年学的东西已有许多被忘记了。问题式学习围绕问题综合了医学基础知识与临床知识,从而有利于知识的理解、记忆、再现和应用,有助于学生获得完整的知识体系,既符合医学的整体性原则,又符合教育的原理[4]。

2 问题式学习在血液疾病大学教学中的应用

2.1 实施模型

问题式学习模式在课堂教学的实施,需要根据教学目标、知识、能力、教学对象、教学内容设计适当的教学情景,寻找相应的教学策略,课堂教学实施后还需要进行相应的评价。

2.2 实施环节

高等院校血液疾病课的教学主要是由备课、授课和评价三个环节组成,备课是进行课堂教学的前提,也为其他环节的奠定基础,它是全面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保证,同时也能促进血液疾病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

2.2.1 备课

问题式学习模式要求教师认真钻研教材,确定教学内容的知识体系及知识点之间相互联系,确定重点、难点。在此基础上选取适合的问题,进行探究,突破重难点。

2.2.2 授课

(1)创设情景,整体感知:创设贴近生活、生产实践的学习情景,选取有一定的趣味性、挑战性、开放性和探索性的问题,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2)提出问题,教师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探究性学习欲望后,引导学生围绕问题进行推理和探究。学生在教师的诱导下,大胆的思考,激发了学生学习欲望和探究愿望合理的提出自己的办法。(3)合作探究,交流验证:教师的“问题”确定后,要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让他们自己去思考、去实践。(4)迁移升华:在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过程,就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深化过程,即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积累过程[5]。

2.2.3 课后评价

课后评价是血液疾病课探究性学习过程中重要的环节,评价的目的是通过学生学习状况、学习水平,迁移运用的实际情况,来考察教学效果。

3 怎样更好地讲好血液疾病一堂课-基于白血病的问题式学习

3.1 课程概况

白血病是临床上常见的血液疾病,发病是源于多能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增殖,导致大量白血病细胞在骨髓及外周血中过度生长。当前在医生指导下的规律用药、科学监测和及时转换使得白血病逐渐成为一种可控且可望治愈的疾病。

3.2 问题引导

如何诊断白血病,如何治疗白血病,如何预防白血病。

3.3 安排学习

基本原则:充分自学,包括情景安排、相互激发、促进高潮、重视过程、检验热情状况状态,收效很好。主动查阅文献资料,在联系临床的基础上,再次学习基础知识,不仅加深了印象,而且由于从解决实际问题出发,调动了思维的主观能动性和潜力。为了达到了自学的目的,可以开发图书馆资源,提供参考书目、资料、图片文献目录等。

3.4 自我设计

如果自学是先决条件,那么问题教学模式的最后成功取决于关键性的自我设计研讨课业,在有质量的自学基础上设计开展的研讨课是精彩分呈的。向着课程的合理性寻找归属的契机,主动积极地实施着无数的整合,以求平衡与完善。

3.5 演练与宣讲

小组成员在―起相互汇报并讨论各自获得的信息,解决问题的过程及结论等。在此过程中。首先小组成员要分享自身在自主学习时所获得的信息,其次还要相互之间进行信息的分析与评价。

3.6 总结

以―般问题和特殊问题引导学生自学、讨论,最后概括总结本课程学习的重点、难点。学生不但渴望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的改革,在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对问题教学还是得多绝大多数学生的认可。

4 怎样更好地讲好血液疾病一堂课-可持续发展对策

4.1 利用现代科技辅助教学

在血液疾病大学教学过程中,辅助教学手段必不可少。在多媒体广泛应用的今天,模型、挂图的独特性也不能忽视,故建议将模型、挂图与多媒体有机结合,既有直观的展示效果,又有动态的描述过程,更有利于学生从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认识。同时利用近年来互联网的普及,充分发挥网络信息的长处,大量采集国内外相关教学资源应用到教学中去,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他们的知识[6]。

4.2 改善实验条件强化动手能力

血液疾病是一门实践性强的形态学科,要真正理解掌握,必须了解和会看骨髓标本。为达到这一目的,就要求有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条件,比如有一定数量的标本和显微镜,占3O%左右,保证学生在课常上有充裕的时间进行动手操作,让学生自己通过骨髓标本来学习相关知识,以利感性知识的普遍提高。

4.3 重视实验考核启动考试改革

考核作为检验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效果的反馈手段,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公平、公正、准确地考核学生实验能力及实际实验效果,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我们建议将所有考核内容分解搭配,组合成难度相当、内容不同的题卡,由学生随机抽卡,在实验室进行现场考核。此标本考试改革利于对学生所掌握的内容、熟练程度、独立思考及心理素质等进行全面考查。

总之,我们在实施血液疾病教学策略时,对教学的实施要点和模式的实施环境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促进了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教学水平的提高,推动了教育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 钟志贤.新型教学模式新在何处[J].电化教育研究,2011,2(4):11-18.

[2] 杨利英.PBL模式在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5,6(4):58-60.

[3] 武玲,曹向飙.改进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之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5,12(28):66-67.

[4] 黄亚玲,郑孝清,金润铭,等.PBL教学模式探索[J].医学与社会,2005,18(6):56-57.

血研科实习自我总结范文9

关键词:生命科学院;免疫学;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06-0189-03

Immunology Teaching in Colleges of Life Sciences

Lv Dan

(College of Life Sciences,Anqing Normal University,Anqing 246133,China)

Abstract:Immunology plays a grea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medicine and acts as the frontier science of life sciences.It's necessary and important to learn immunology for undergraduates from college of life sciences. In order to inspire students' learning interest,make sense of the complicated concept and mechanism,and master the general view of immunology,teaching methods should be optimized,learning patterns should be changed,and finally the teaching effect can be improved.

Key words:College of life sciences;Immunology;Teaching method

免疫学起源于抗感染免疫,从人类与烈性传染病的争斗中产生。进入20世纪50年代后,遗传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尤其是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的蓬勃发展,推动着免疫学的快速发展。免疫学已成为生命科学的前沿学科,免疫学理论及基于免疫学原理的检测技术在生命科学和医学的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因此,生物学相关专业学生学习免疫学十分必要。

由于免疫学知识内容抽象、概念繁多、机制复杂,同时学生缺乏相关医学教育背景,故历届均有许多学生反映免疫学为较难学习的课程之一,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畏难情绪、丧失学习的积极性,学习效果不理想。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使生物学专业学生牢固掌握免疫学基础知识,促使教学效果达到事半功倍,笔者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情况,谈几点体会。

1 绪论章节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兴趣是学习的内在驱动力。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进行自主性学习。第一堂课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至关重要[1]。

免疫W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类与传染病抗争的历史剧,并且一直延续到今天,而未来人类依然会为彻底打败传染病而不懈努力。通过具体实例介绍,以故事的形式阐述免疫学的发展历程,并介绍具有卓越贡献的免疫学家以及免疫学相关的诺贝尔奖项。从学生的学习反馈结果看,尽管这些不是免疫学学习的重点内容,但是通过两个学时的故事介绍,可以极大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其置身于免疫学的成长历程中,能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对免疫学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免疫学知识内容复杂,但有很强的内在联系和严谨的逻辑性。首次授课时,除了介绍免疫学的发展史外,还需把控全局,进行免疫学的纲要介绍,让学生初步了解免疫学知识的组成体系,包括免疫系统组成及基本职能、免疫应答的类型等。通过总体框架结构的介绍,让学生理解: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每一个章节的知识模块都不是独立、单一存在的,而是紧密联系、密不可分的整体,从而使学生有站在一定高度把握免疫学知识的全局观,便于后续授课过程中,帮助学生整理思维,逐步深入,更好的掌握理解学习内容。

此外,在首次授课时,可以准备一些生活中与免疫相关的问题:大家都接种过疫苗?那么为什么接种疫苗可以预防相应病原体的感染?大家有献血经历吗,生活经验告诉你,要同血型输血,为什么?你知道自己的血型吗,如何检测自己的血型呢?大家可能都有过感冒了要注射青霉素的经历,在注射之前,医生会给你做一次皮试,这又是为什么?通过这些生活中大家都切身经历的实例,使得学生对免疫学的实用性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带着问题进行后续章节的学习,寻求答案。

2 免疫学理论与其他学科、生活实际的结合

与生科院其他课程相比,免疫学与临床实践有着更为密切的联系,是一门与我们自身息息相关的课程。生科院的学生对医学知识了解较少,但是大家对这方面知识的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从形象生动、可接触到的生活实例出发,引出相关的理论,进一步利用免疫学基础知识解释并且协助解决生活中可能碰到的一些医学问题。例如,在讲到补体系统时,可以提出问题“为什么血型不同会引起溶血反应?”,基于前面章节学习的血型抗原及抗原-抗体反应的相关知识,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补体系统的级联反应及其功能,最后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免疫学知识解释不同血型输血如何引起溶血反应。

另外,基于免疫学原理的检测技术在其他学科有广泛的应用,掌握免疫学知识,理解其在其他学科或者在今后科研过程中的作用,增加知识的实用性。同时,这些技术也可以帮助解决临床上的许多问题,例如讲授抗体以及抗原―抗体反应时,可以介绍一些免疫学的检测技术在某些疾病(如乙肝两对半的检测)诊断和疗效评价所起的作用,抗体也可以直接用于疾病治疗,如PD-1抗体用于肿瘤的治疗。

通过实例、应用价值的介绍,将其与免疫学理论知识密切联系起来,可以极大地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也会使抽象的理论知识内容更加具体化,浅显易懂,让学生意识到免疫学知识并非书本上呆板的文字,掌握这些知识在自己以后的生活、工作中有极大的用处,进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 讨论式教学手段的适当运用

大学教育不应是简单的知识灌输,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为他们今后完成知识更新、进行终生学习、解决工作中的问题、或从事科学研究等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讨论式教学方式,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激发教学双方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通过语言交流,进行思维碰撞,对于扩展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的创造力有很大的帮助。讨论要基于合适的问题,教师提出的问题要紧扣教学大纲,学生可以依据所学和将要学的知识,并通过相关资料的查阅,对问题进行分析并得出初步结论。例如,对于超敏反应这一章节的教学就可以利用讨论式教学方式进行。通过介绍I型超敏反应(过敏反应)的机制,提出问题:如何预防和治疗I型超敏反应。学生在了解过敏反应发生过程和机制的基础上,可通过联系生理学和已有的相关免疫学知识,来设计可能进行的方案,然后相互交流讨论,讨论小组拿出最后方案进行全班交流,教师在学生讨论结果的基础上进行总结、补充,最终得出可能的防治方案。对于II型超敏反应,教师可先提出新生儿溶血症的病例,请学生联系已有的免疫学知识,对其发生机制进行解释,并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后,相互之间进行讨论,最终理解新生儿溶血症发生机制及预防措施,进而理解II型超敏反应的机制。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使用这种方式进行教学,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同时,相较于灌输式教学模式,学生能更牢固的掌握自己总结出来的知识,教学效果良好。

4 学科前沿和研究动态的补充介绍

本院免疫学教学主要内容设置为免疫学的基础知识,包括免疫系统组成、免疫应答过程及调节机制等内容,并简要介绍免疫学技术的研究应用、免疫病理的相关知识。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目前免疫学的基础研究已经深入到分子和基因水平[2],由于本院学生是在学习了《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以及《遗传学》等课程以后才接触免疫学课程,因此,可以在清晰讲授免疫学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适当选取内容相关的最新研究进展加以介绍,最好选择目前免疫和临床研究的热点。例如,在讲授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这一章节时,可以介绍一些器官移植时配型的原理或个体间亲缘关系的鉴定方法及原理,这也是社会热点问题。在讲授免疫调节章节时,可以借助2016年发生的“魏则西事件”引入免疫治疗的概念,补充讲述目前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一方面可以借此提高W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知识介绍,让学生对免疫治疗有正确的认知,对网络信息有甄别能力,以此对这一引发广泛社会效应的事件有正确的判断评价,进而培养学生正确的社会价值观。

5 思维导图在免疫学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是英国著名心理学家东尼.博赞所创立的一种组织性思维工具,并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思维工具和学习方法,可以有效提升学习效率。免疫学知识概念繁多、内容复杂,但又有很强的内在联系和严谨的逻辑性,所以将思维导图引入免疫学学习,让学生利用图像、色彩或文字将思路梳理成系统模块[3],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控学科内容,有利于学生打开学习思路、拓展思维、在理解的基础上对知识点融会贯通;同时,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加入了学生自身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寓学于乐,能够极大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课前预习,进行简单的知识梳理;一个章节内容学习结束后,对预习的知识进行修正、贯通,绘制小的思维逻辑图;在所有章节内容学习完成后,将所有知识进行融合,搭建整体的知识结构导图。

思维导图凭借其完整性、逻辑性、系统性帮助学生扎实免疫学基础,可以全方位激发学生思维的发散,促进学生形成一套自己的思维方式,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成绩。同时,对于教师,将这一内容纳入学生成绩评定的内容之一,多元化成绩评定方式,有助于教师教学行为的规范、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和习惯的养成。

6 结语

免疫学是一门与临床密切相关的学科,同时也是生命科学的前沿学科,其原理和检测技术在基础研究的各个领域有广泛应用。因此,生命科学院的学生学习免疫学课程重要且必要。如何在缺乏医学背景知识的条件下,使学生有学习免疫学的兴趣,并能够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是我们应该积极思考解决的问题,教师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以实现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袁桂峰,刘菁,梁爽,等.生物技术专业免疫学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基础医学教育.2011,13(5):404-406.

血研科实习自我总结范文10

年度内科医生工作总结1   20xx年以来,在县卫生局及我院领导班子的正确指导和大力支持下,我科全体医护人员,更新思想观念、改进工作作风、强化内部管理,进一步增强职工的竞争意识、质量意识,圆满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目标,现总结如下:

  一、不断扩大业务,顺利完成本年度目标任务

  20xx年是我科挑战与机遇并存的一年,这一年我院进行门诊装修,很大程度地影响了全院尤其是我科的就医环境,但由于院领导及职工同心协力,共渡难关,最终又明显地改善了我科住院环境,使我科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今年至11月份共收住病人1467人,病床使用率达98%以上,诊断符98%,年收入达498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8%;净收入明显提升。门诊人数达4000余人次,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二、深入开展先进性教育,提高干部职工的政治思想素

  今年以来,我科贯彻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统一思想,坚定信心,从责任意识、安全意识、服务意识来教育职工,提高职工的事业心和责任心;从工作作风和工作能力等方面查找不足,认真整改;通过义诊、下乡随访体检等活动进一步提高了职工救死扶伤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教育,并通过实施开展“诚信在卫生,满意在医院“的活动等举措推动了医院各项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全面提升了科室形象。

  三、加强科室内部管理,优化服务环境,提高服务质量

  从今年起,在全科广泛开展向社会服务承诺活动,自觉接受社会监督。科室所有医护人员不接受病人的请客送礼,不为了创收而搞乱收费、乱检查、乱用药。把服务环境人性化、服务工作规范化、服务项目特色化、文明创建常态化、投诉处理快捷化、提高社会美誉度等管理理念落实到科室的日常管理中去。落实医疗服务规范,落实周六、周日医生查房制度,设置医患沟通记录制度。一年来,科室在坚持对病人实施个性化医疗、人性化服务,吸引了当地及周边大量患者来诊,门诊病人、住院病人数明显增长,达到了历史最好水平。

  四、规范医疗质量管理,提高医疗技术水平

  1、注重人才队伍建设:

  我科人员利用早班交班时间、休息时间,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利用病历讨论,主任查房积累临床经验,业务水平不断提高,人才队伍不断加强。

  2、强化规章制度的落实:

  科内定期召开会议,强调医疗安全,狠抓医生、护士职责执行情况;每月两次安全质量检查,对不合格表现给以彻底整改、彻底查办。

  3、抓好“三个环节“的管理和监控:

  (1)入院时:详问病史、全面查体,严格用药。

  (2)住院时:严密观察,安全护理,文明服务。

  (3)出院时:交待事项,建立感情,定期随访。

  4、加大安全管理力度制定切实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

  安全是保证科室业务开展的重要环节,因此,每位职工必须树立牢固的安全意识,树立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做到制度化、经常化。定期对病历进行检查和评估。

  五、定期对安全隐患进行检查和评估

  通过宣传回访提升患者的就诊率,定期板报宣传,空前“联合国糖尿病日”成功举办,加大糖尿病的宣传教育力度,使广大糖尿病患者从基础饮食做起,更好全面控制血糖打下坚实基础,并加强回访,使患者得到关爱,认可医院、大夫。

  六、加强护理质量管理

  一是继续实行护理质量管理体系,坚持执行检查、考评、反馈制度,设立质量可追溯机制,确保各项护理质量达到标准要求。

  二是重点监督护理核心制度的执行情况,加强对管理,定期对护理缺陷、护理投诉进行归因分析,从中吸取教训,提出防范和改进措施。

  三是重点加强对新上岗护士、低年资护士的技术考核。制定出年度护理人员培训考核计划和护士规范化培训计划,采取各种措施认真组织落实。

  四是进一步规范护理操作用语、告知程序和沟通技巧,培养护士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

  五是充分发挥临床护理人才的优势,提升护理队伍科研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

  七、加强学科建设,促进业务快速发展

  继续沿着“突出专科特色,发挥优势,以完善综合服务功能为目标“的发展思路,把科室做大、做强。

  (1)继续加快糖尿病科建设步伐。把有发展前景、有上进心的优秀人才配到省级医院进修。

  (2)倡导多科室的参与合作,采取协同攻关、优势互补,推动相关学科的发展。

  (3)充分利用好我院的现有资源,尤其是辅助检查,把内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及时诊断清楚,让老百姓少花钱就能看好病,从而提高科室的信誉度。

  (4)大胆创新,把进修学来的新技术用于临床实践。

  八、不足之处

  “诚信服务、爱心服务”还没有成为每一位员工普遍认同的价值观,没有更好地处理好各种医患关系,医患纠纷时有发生。科室的行政管理、经营管理水平仍有待提高,专科影响力也有待提高,医疗护理技术仍然未被广泛认同等等。

  总之,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内科全体医务人员有信心有能力把我科建设成中医院最大最强的精品科室,能在医院光辉灿烂的发展蓝图上抹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中医特色治疗:穴位敷贴,耳穴压豆,中药足浴,刮痧,中药使用率达到70%。

年度内科医生工作总结2   回眸过去的工作、学习、生活既辛苦、忙碌,又让人感到充实和自豪。现将任职以来的工作情况总结

  晋升为主治医师是独立开展工作的开始,为迅速提高自己的诊疗技术,前两年本人一直在急诊科工作,急诊工作的锻炼使我迅速提高对急危重病的认识和抢救水平,能熟练处理好急性左心衰、急性冠脉综合症、支气管哮喘发作、高血压急症、癫痫大发作、上消化道大出血、大咯血等内科急症;同时能熟练地进行心肺脑复苏的抢救。

  在工作中,本人深切的认识到一个合格的内科医生应具备的素质和条件。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不断加强业务理论学习,阅读大量医学杂志及书刊,坚持写读书心得和综述,踊跃参加医学专业网络,经常参加各种学术会议,从而开阔了视野,扩大了知识面。及时应用新的理论技术指导业务工作,能熟练掌握内科各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及的诊治技术,同时也能处理各系统的常见病及各种急危重症及疑难病症如心脏骤停、药物中毒、昏迷等等,工作中严格执行各种工作制度、诊疗常规和操作规程在程度上避免了误诊差错事故的发生。我的信念是尽自己努力做好本职工作,解除病人痛疾。临床工作离不开科研,同时我也希望自己有所创新,并开展了以脑卒中为主题的系列研究,针对脑卒中发病后肢体瘫痪后遗症多,且发病年龄高,治愈率低,申报了《强制性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偏瘫的临床应用》课题,提出使用强制性运动疗法加强肢体康复,在康复治疗中发现强制性运动治疗对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疗效较好,但对下肢功能恢复与一般康复治疗区别不大,故又提出《脑卒中下肢偏瘫病人踏车运动疗法临床分析》的相关研究,采用踏车运动治疗患侧下肢,并且取得较好疗效,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攻关,最终完成课题,在临床推广中使我深深体会到医学研究的艰辛,虽然我的课题已取得阶段性结果,但治疗脑卒中是一项长期工作,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有建树。

  自任职以来非常注重人才的培养,积极开展对下级医师的指导工作,培训下级医师进行各种常用内科操作,规范三级查访制度,提高下级医师对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水平,多次组织院内讲座,规范各种常规操作技能,真正发挥了业务骨干作用。

  希望自己能通过这次晋升评审,使自己的业务工作更上一层楼,做一个优秀的内科医生。

  年度内科医生工作总结3

  不知不觉,在呼吸内科已经实习一个星期,在呼内的一个星期受益匪浅,学到了很多东西,做了很多错事。真正进入临床,才发现跟学校所学的东西很多事完全两码事情的,课本上学的东西,自己很多都忘得一干二净了,遇到情况也不会理论联系实际,灵活运用!

  第一周,就学习了测血糖,量血压,收体温计,静脉输液,换药瓶,做雾化,留置针封管,抽动脉血,我发现这些看似简单的操作,自己第一次做起来还是会手忙脚乱的。测血糖,经常犯得错误是扎针后没有挤够血出来,以至血糖值偏低!测血压,听测器放不到动脉波动处,听不清楚收缩压跟舒张压。静脉输液,自己排气还是偶尔有点空气。穿刺了4个病人,前几天两个病人打肿了,原因可能是进针后没平行在进去,导致失败。今天唯一让我有点欣慰的是终于两个扎成功了,第一次感觉到有点成功感!刚刚开始自己一点都不会看输液卡,不知道bid,qd,q12,q8几种输液放在一起应该先滴注哪瓶,现在开始有点懂了。留置针封管,我老是马大哈,忘记把开关关了,现在每次都告诉自己要记得封管要关开关!让我铭刻于心的是第一次动脉抽血,是一位老伯,老师看他态度比较好,问我你要不要试一试,其实我压根心里一点底也没有,但真的很想去尝试一下,于是就抱着试一试的态度进针了。我没有扎中,老师过来帮忙,由于我进针的角度深了,老师过来帮忙,弄了好久也抽不出血,病人一直喊疼,老师抽出来,说帮病人重抽。病人很生气,责骂我们护士怎么这样,技术那么烂,当他试验品,抽了半天也抽不到血,让他痛苦了那么久。我一边安慰他,一边帮他按压止血,病人生气的责骂着,那一刻我真的觉得很愧对他,心里很害怕,很难受,我想他会不会投诉我呢,我不断地道歉,最后病人的情绪终于缓解了,可我的心里还是觉得很难受!做护士,真的技术很重要,一针见血,减少病人的痛苦,我想自己以后能不能做到呢?

血研科实习自我总结范文11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9)02(c)-084-02

对于刚刚迈出大学校门的医学生来说,前4年的课堂教学仅仅完成了医学生教育的一半,如何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完成从医学生到临床医生的转变,毕业实习的作用不可小觑。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当前的毕业生实习带教也提出了新的问题。现将笔者在实习带教中的一些经验总结如下:

1 以患者为本,注重培养高尚的医德

患者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往往遭受着生理甚至心理方面的不幸,作为医生,首先应该体谅到这一点。如何帮助实习生走好行医生涯的第一步,培养高尚的医德,临床带教医师起着重要的作用。笔者利用集中授课、平时查房等机会,言传身教。以身作则,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医德医风观念。我们的患者多来自农村,教育程度低,经济条件差。笔者提倡实习生换位思考,切身处地地从患者的角度,把患者的需要作为自己工作的出发点,尽自己所能为患者解除痛苦。选择检查项目要有的放矢,避免撒大网,用药上尽量选用疗效确切又相对便宜的药物,减轻患者负担,同时坚决抵制药品回扣、红包、开单提成等不正之风。我科为心血管内科,患者中一部分伴有心血管功能性疾病,加之老年患者居多。这些患者的一大特点就是有很重的心理负担,情绪暴躁,对治疗的依从性较差。笔者在带教中鼓励实习生多与患者沟通,倾听患者的痛苦,综合考虑心理因素,给予心理疏导,从而使药物治疗发挥最大效用,使实习生通过实习充分认识到,在临床工作中,医生的角色应该是有时去治疗,经常去帮助,时时去安慰。

2 注重培养科学的临床思维

加拿大临床流行病学家David Sackett把循证医学定义为: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能获得的最好的研究依据,结合临床医生个人的专业技能和临床经验。考虑患者的价值和愿望,将三者完美地结合,制定出患者的诊疗措施。『临床医疗模式正从传统的经验治疗向循证医学转变。反映到临床教学中,笔者在带教中即有意识地灌输循证医学的理念,对于常见的专科疾病如心绞痛,引导实习生通过采集病史、查体首先形成对该疾病的直观印象,掌握该病常见的体征。第二步是指导实习生观察病情变化,如疼痛的诱因、是否是持续性疼痛、心电图是否有动态改变等,从现有资料中寻找提示诊断的依据,作出初步判断。然后根据患者病情、经济能力等合理安排下一步的治疗,并在治疗过程中不断查找不足,总结经验,对书本上的鉴别诊断有了更清楚的认识,使他们逐渐学会从纷杂的临床资料中去伪存真、归纳分析,得出最佳的诊疗方案,培养了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实习生由原来的纵向思维逐渐向横向思维转变,逐渐形成自己的临床思维。

3 加强实习生“三基本”的训练,注重实践技能的操作

在带教过程中,笔者注重抓“三基本”的训练,针对实习生普遍存在的问诊重点不突出、查体不全面、汇报病史零乱等问题,利用教学查房时间先由实习生问诊,然后由带教医师重复询问,指导实习生查体,做出评价。查房时指导实习生观摩带教医师如何汇报病史,再遇到相似的病例时即由实习生汇报,锻炼他们归纳总结的能力。并积极放手,给他们创造临床操作的机会,每次操作后都及时进行总结,出科时进行操作考核,使实习生的动手能力切实得到提高。同时,每周四晚上在科室笔者都会安排实习生的业务讲座,针对本科的常见病、多发病讲解规范的诊疗,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对于实习生中过分依赖昂贵检查而忽视体检、问病史的倾向,我科曾有1例高血压患者,在外院多次检查都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但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笔者通过仔细问病史、体检,发现患者腹部杂音,最终明确诊断为继发于肾血管狭窄的继发性高血压,经介入治疗后患者很快血压恢复正常。笔者通过这个病例,使实习生认识到临床病史、体检的重要性,养成亲自观察、掌握第一手资料的良好工作习惯。

4 强化法制观念,依法行医,为实习生进入临床做好准备

随着法制建设的不断深入,社会生活各方面都在逐渐纳入法制化的轨道,医学也不例外。笔者在临床教学中。时刻注意将法制观念贯穿其中。首先,强调实习生注重临床工作常规的落实,比如及时书写医疗文书,不得随意隐匿、伪造或销毁医疗文书,不得随意出具与执业范围无关的医学证明文件,所有介入性的诊疗操作前均详细告知利弊并要求患者签字。由于本专业中有部分预后不佳的危重患者。笔者重点强调了保护性医疗制度,查房中避免床边分析病情,必要时采取外语查房。但同时要注意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即患者有权知道有关自己病情的必要信息,医生有告知的义务。告知的内容,包括患者的真实病情,将进行的各种治疗、手术的利弊,尤其是试验性治疗可能带来的风险等。医生应该以平等的态度,尽可能完备地告知病情。由于病种的特殊性,多数患者家属要求对患者隐瞒病情,我们采取签署委托书的方式,将病情告知家属,有效地避免了因病情变化造成医患纠纷。

5 教学相长,力求创新,正确引导实习生做好教学工作

血研科实习自我总结范文12

关键词: 生物教学 教学情境 教学策略

生物来源于实际生活,学生学习生物是为了学以致用,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所学知识与情境紧密结合,在教学情境中学习。这样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和牢固掌握生物学知识,也有利于知识的迁移和运用。

一、教学情境

教学情境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营造的情感活动氛围。“情”指情感活动,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等。“境”是教学环境,“境”是“情”的前提和基础,“情”是“境”的目的和升华,“情”和“境”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一个好的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良好情绪,丰富学生的认知和情感。

二、教学情境的价值

(一)有利于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推进,教师的教学方式发生了很大的转变,素质教育的思想逐渐深入人心。教师应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开展教学活动,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通过各种教学实践,教师逐渐摆脱了应试教育观念的束缚,牢固树立以育人为本,促进每一位学生成长和发展的素质教育理念。

(二)有利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学习方式转变是新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和核心任务。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帮助学生领悟科学的本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改变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逐渐形成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

(三)有利于达到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构成了教学的三维目标。通过创设教学情境,为学习的知识和学生的思维提供支点,这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生物学,有利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达到教学目标。

三、创设教学情境的策略

(一)利用课程资源,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充分利用生物课程资源,对生物实验室和生物课教室进行精心布置,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在生物实验室除了摆放标本、器具和模型外,还可以陈列学生课上和课后完成的作品。例如:展示学生用纸板、塑料瓶等材料制作的动植物细胞的模型;学生制作的各种叶的标本;利用网络、图书馆等了解显微镜技术发展历史,在墙上张贴学生的研究成果;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展示学生的研究成果,并张贴学生的研究报告。

精心布置生物实验室和教室,使学生一走进生物实验室和教室,就感觉进入了一个奇幻的生物世界,无形中会提高探究生物科学奥妙的兴趣。展示学生的作品和成果,为学生提供学习机会,通过与他人的对比,积累宝贵的经验。学生作品和成果上写上班级和姓名,当学生看到自己的作品时,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及和同学合作的重要性,激发了进一步积极主动学习的动力。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通过生生、师生的交流合作,形成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二)使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

多媒体信息量大、交互性强,随着网络的发展,互联网传递越来越多的生物信息,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这些信息。例如:在“输血和血型”一节的教学中,首先利用多媒体展示两则材料:①儿子想献血,母亲不让,认为会伤元气,而且会造成贫血。②献血狂人杨主银6年无偿献血41次,累计达1万毫升,已属违法超常献血。组织学生讨论:你认为献血对人体的健康有没有影响?说出你的理由。然后展示事例:某学校12岁患白血病的男孩张某体育课上和人碰装后鼻出血,由于血小板比正常人低很多血液不能凝固而大量出血,同学和老师赶紧把他送到医院,医生说必须立即进行输血,否则有生命危险。可验完血后发现,医院里他这种血型的血正告急,在这千钧一发,生死攸关的时刻,周围的同学和老师都站出来愿意用自己的鲜血挽救他的生命。医院里每天都会有许多人生死边缘徘徊,如果你的亲人在需要用血时,而血库里没有血,你的心情又会怎样?接着用多媒体展示无偿献血的照片,汶川地震后献血的感人场面和采访影像资料,展示教师无偿献血证。最后让学生用一句贴切的话向社会发出献血的呼吁。

两则材料对比鲜明,通过分组讨论从心理上消除对献血的疑虑和误解。展示感人的事例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情感。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再一次激发学生成年后参与无偿献血的决心和愿望,并从心底里认同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向社会发出献血的呼吁,培育学生主人翁精神和社会责任感。通过多媒体逐步展示,达到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使学生认同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激发学生珍爱生命的情感,树立公民应当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观念,形成珍爱自己与他人生命的情感。教学中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率,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三)利用实验,创设教学情境。

生物学不仅是众多事实和理论的汇总,而且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最基本的途径是通过实验发现和归纳。例如教学“人和动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一节时,进行如下设计:①提出问题:上节课学习了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想看看自己身上的细胞吗?人的细胞与植物细胞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②实验探究:指导学生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然后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③归纳总结:多媒体演示人体和动物体的其他细胞,学生归纳总结人和动物体细胞的基本结构并绘制人和动物细胞基本结构图,总结动植物细胞的异同。④模型制作:用果冻、糖等一些材料制作动物细胞模型。

引导学生联系自身,提出问题,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通过实验探究,学生不仅自主获得了生物知识,而且提高了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模型制作,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充分利用实验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实验活动中学习生物学,使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教学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9.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