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军训阶段总结

军训阶段总结

时间:2022-02-17 15:27:48

军训阶段总结

军训阶段总结范文1

【关键词】军事基础课程 合训学员 人才培养

“合训”学员经过5年的军事院校学习,在综合能力上比其他初级指挥员要强,但也有调查反映基层部队对这类学员的看法是军事基本技能不娴熟、基础体能素质不过硬、实际组训能力弱、指挥管理能力欠缺、军事理论素养不高、实际动手能力差。如何加强“合训”院校军事基础课程建设,提高学员的军事基础素质呢?这一问题确实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思考。

一、明确培养目标,重在任职能力

按照总部精神,“合训”是一种培养模式,该模式分为两个阶段,学员在两所院校接受教育,但两个阶段的目标是统一的,就是培养合格的初级军事指挥员。学员在“合训”阶段的任务是“完成本科学历教育,同时进行军事理论教育和军事基础训练,为学员未来发展特别是军事职业发展,打牢思想政治基础、科学文化基础、军事基础和身体心理基础。”第十六次全军院校会议后,总参军训和兵种部颁发了新的《军队院校军事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以下简称《要求》)对“合训”学员、“非合训”学员、任职培训学员、士官学员四类人才的军事基础课程进行了统一规划,特别是对初级指挥人才五年培养期进行了系统设计。

二、合理设置课程,四年形成通力

军事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是军队院校适应信息化战争需要,不断提高新型军事人才培养质量的客观要求。目前,在军事基础课程的组织与实施过程中仍存在课程设置并没有达到最优效果、教学内容没有与《基本要求》完全吻合。军事基础教育训练体系的科学与先进程度,直接影响初级指挥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因此做好顶层设计,合理设置课程,逐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军事基础课程体系是“合训”院校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

(一)统揽全程,科学制定培养目标

四年的培养要作为一个整体的过程来实施,培养目标和训练内容要充分结合,尤其是体能训练和技能训练经过科学设计,要符合各个年级不同层次学员的身体负荷状况和实际需求程度,超负荷训练会让学员的体能无法承受,刚刚筋疲力尽地从高考的独木桥上走下来,就又跌跌撞撞地一头扎入火热的军校生活,新鲜劲一过疲劳感来袭,大强度的训练会让他们吃不消。对于部队常识一知半解再加上一日生活制度让他们显得格外拘禁,此时的轻武器射击课让他们无所适从,军事地形学课让他们一知半解,单兵战术课即使是连滚带爬也难达标。因此说,科学制定培养目标势在必行。目标要根据学员的心理状况、身体素质、知识结构、军事基础来制定,保证各阶段目标的合理性和先后衔接的紧密性。

(二)结合实际,合理安排教学计划

军事基础课教学对时间、场地、课目顺序均有其特殊的要求。如射击、战术的训练需要武器、弹药、场地等条件才能实施。学员无法脱离这些装备进行日常训练,因此课程必须密集设置,以增加学员训练的频率,使其更好的掌握这些技能。体能、队列需要大量的日常养成训练才能达到训练效果。战术训练又需要以良好的体能素质为基础。因此在制定训练计划时必须充分考虑课程学习、日常训练、训练规模和场地资源的因素,减少临时性课程,建立高效的常态机制,以增强训练计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提高训练效率,使学员在常态化的训练中不断提高军事基础素质。

(三)以考促训,逐步提高考核标准

为加强对初级指挥人才军事基础训练质量的控制,实现不同阶段训练目标和要求,可建立一套层级递进的考核机制,推进训练质量的逐级提升。学员军事基础素质考核可按四学年制定的训练目标分阶段实施,并根据不同阶段的训练课目和要求,制订相应的考核标准。做到四年考核不断线,考核科目逐步增加,标准渐次提高。前三阶段考核由学院组织,也可聘请部队院校专家参与,第四阶段接受总部组织的联合考核。考核结果与学员连队的评先评优挂钩,并作为学员学籍管理的基本依据,引导学员加强训练,提高素质。同时,促进各级领导和教员研究训练规律,改进组训方法,实现科学训练、安全训练,实现军事基础教育训练的科学高效。

三、打造三支队伍,教管形成合力

(一)提升教员队伍,以“渔”代“鱼”

要想提高教学质量首先要建立一支具有丰富的知识、广博的见识、扎实的教学基本功的教研队伍。经过几年的教学我发现每个院校、每名教员都有自己的教学特色和组训心得,往往听人一次课、与人探讨一次都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因此,要将与其他高水平院校、教学单位交流,总部、全军相关专业的培训,教研室、课程组内的教学观摩、研讨等活动常态化、规范化、规模化。

(二)强化管理队伍,以“理”代“暴”

军事基础素质的提高重在日常养成,相当一部分的基础性训练也由学员连队组织完成。但目前院校主官往往缺乏部队任职经历,不懂得军事训练的方法和基本规律,不会抓军事素质的日常养成,组训能力不足,“教管分离、教养不一、教训脱节”问题严重,盲目高强度、高密度的“暴力训练”让学员“很受伤”。因此,一定要加强管理干部的队伍建设,优化队伍结构,提高业务素质,加强能力培养,建立一支会管理、懂训练的过硬管理队伍,以管促训,让更多的理性训练取代暴力训练,让学员学有榜样、训有目标。

(三)打造骨干队伍,以“点”带“面”

好的骨干队伍的形成与干部的“放”、教员的“帮”是密不可分的。首先,连队干部要放弃事必躬亲的保姆式管理方法,对骨干大胆放权,教方法、领路子,逐步锻炼出能独当一面的管理者。其次,教员要耐心帮助,充分发挥训练骨干的作用,并及时对其组训方法、手段等予以指导,使这支辅训队伍尽快成熟在军事基础课程的训练和养成方面发挥作用。

军训阶段总结范文2

根据市年度武装工作通知精神和中共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市人民武装部军事科《关于搞好年度民兵整组工作的通知》安排,结合我乡实际,经乡党委、政府研究决定,现就搞好我乡年度民兵整组工作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年我乡民兵整组工作要以期间基干民兵组织编配为依据,认真贯彻参动字[]第231号、参动字[]110号文件精神,以三级军区《关于搞好年民兵预备役整组工作指示》和军分区年度军事武装工作安排为指导,瞄准军事斗争准备时间节点,按照“平时能应急、战时能应战”的原则,紧紧围绕防范连锁反应能力任务要求,进一步规范民兵组织种类、名称,突出抓好基干民兵队伍建设和应急分队建设,努力使民兵队伍达到结构合理、素质优良、来之能战、作用突出、可靠管用,为遂行使命任务打好组织基础。

二、工作任务和重点

今年我乡基干民兵整组任务总数为128人,在整组中要抓好以下几个重点:

1、进一步规范民兵组织。要按照《关于调整民兵组织的意见》(参[]110号)精神,将基干民兵组织统一起来,根据我乡实际情况,全乡建一个普通民兵营、一个基干民兵连,各村组织一个普通民兵连,确保民兵组织在基层得到落实。

2、搞好调查摸底,严把政治审查关。要认真落实对基干民兵的军地“二方四级”联审制度,逐级审查、层层把关,严防政治不纯的人混入部队。

3、搞好预编人员调整。要着眼于可靠管用提高素质,优先将政治可靠、军事素质较高的人员编入民兵组织,长期外出不易召回的不要编入,已编入的要进行调整。在布局上,对过于分散,不易集结的,也要进行调整。在调整中,要防止大进大出,人员的出入转队要控制在10%之间,经过整组后,基干民兵的经训率不得低于85%。

4、加强基层武装部建设。要按照《市基层武装部全面建设纲要》完善各类整组资料、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努力按照“十条”标准提高人武系统建设水平。认真贯彻军区精神和全市民兵整组工作的通知,加强基层正规化建设。

5、积极发挥参建作用。各村民兵连要根据乡上要求,每个行政村组建一个普通民兵连。要采取多种形式,充分发挥作用,积极参与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新农村的工作去,沿渭各村参加民兵的防汛抢险工作。

6、搞好预备役部队整组。协助预备役部队完成整组任务,做到与民兵整组工作同步展开,整组时间相对集中,避免二次整组,任务待预备役部队指示通知。

7、落实预备役登记统计和兵役登记。要结合民兵整组工作,深入调查摸底,进一步核实退伍军人和地方与军事专业对口技术人员服预备役情况,搞好登记统计。各村务必尽快上报退伍军人预备役统计表、地方与军事专业对口技术人员预备役统计表、退伍军人预备役登记卡片以及符合服兵役适龄青年花名册,切实掌握符合服兵役适龄青年的质量情况,特别对外出和返乡过节的适龄青年逐户进行登记,确保不漏登、错登。

8、合理确定参训对象。要按照在位率高的优先,与军事专业对口、半对口单位的民兵优先的原则确定参训人员,签定合同。按照“边整组边训练”的做法,彻底解决训非所编、有编无训、编训两张皮的问题,确保民兵训练时人员按时到位。

三、时间安排及阶段划分

今年全乡民兵整组工作从3月1日开始到4月中下旬结束,共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从3月1日至3月10日为准备阶段。主要是拟制具体的实施方案,召开民兵整组工作会议,安排整组工作,准备有关资料。

第二阶段:从3月11日至3月31日为实施阶段。主要是搞好宣传教育、调查摸底、民兵的出入转队、民兵干部的调整、任免、组织实力统计,修订规章制度和各种资料的建立、完善。

第三阶段:从4月1日至4月15日为验收总结阶段。主要是抽查点验,总结评比,表彰先进。各村要按照级上分配的任务数,保证人员落实,迎接市上检查。

第四阶段:4月中下旬总结提高阶段。针对检查验收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整改,总结工作,整理资料。

四、几点要求

搞好民兵整组工作是做好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提高民兵、预备役部队建设质量、增强“两支队伍”战斗力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各村要切实做到:

1、加强组织领导。各村要把民兵整组工作做为第一季度的重要工作,投入主要精力,切实加强指导,防止走过程。

军训阶段总结范文3

关键词:学历教育;任职教育;教学条件;衔接

0引言

“4+1”人才培养模式,开创性地走出了一条军事专业人才分段式培养的新路子,而不同阶段的衔接问题直接关系着人才培养质量。研究其培养过程中普通本科教育阶段和军事任职培训阶段的边界衔接问题,是我军现代化军事教育领域所面临的一项崭新课题。查阅大量资料显示,针对普通学历教育和任职教育的衔接问题,在学科专业衔接、课程衔接、教员衔接等方面都已经有了较为全面的研究,但对于教学条件的衔接问题鲜有论述,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对此予以分析和论述。

1相关概念界定

1.1“4+1”人才培养模式

“4+1”人才培养模式,是由过去单纯的学历教育院校实施4年一次性完成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渐向学历教育与军事任职教育分段实施的培养模式转变。首先在军队学历教育院校或地方普通高校完成大学4年的本科学历教育,之后,再根据任职岗位需要分流到相应的军队任职教育院校完成1年的军事任职教育[1,2,3]。这种培养模式更加符合军事人才成长规律,也使培养出的人才不仅具有宽厚的科学文化基础,同时还具有较强的岗位任职能力,较好地适应了部队建设长远发展需要。

1.2普通本科学历教育

针对本文研究内容,这里普通本科学历教育专指依托军队学历教育院校完成的4年本科学历教育和委托地方普通高校完成的4年本科学历教育。军队院校所承担的学历教育,由研究内容决定,此文专指由军队院校负责实施的4年本科教育部分,其学生被称为“合训学员”,分到任职教育院校后被称为“分流学员”。委托地方普通高校所实施的本科学历教育,主要针对管理、机械、计算机、航天、电子信息、自动化控制等这些军地通用性较强的专业,为了充分利用地方优质教育资源,同时减少军费开支,而产生的一种委托教育模式,在这个期间培养的学生统称为“国防生”,毕业后分流到军队任职教育院校接受1年的岗位任职教育,习惯上被称为“国民教育”学员。

1.3军事任职教育

军事任职教育从本质上说属于职业教育范畴,“主要是为了使培训对象获得适应某一特定军事工作岗位需要的能力而进行的专门教育”。由于适用的范围是军事专业人才培养,所以实施的过程中具有明显的军事特色,故又被称为“军事职业教育”。在我军提出“军事任职教育”概念的初衷,主要是为了区别于地方的“职业技术教育”。本文“军事任职教育”所指仅为“4+1”培养模式中后一阶段为期1年的军事任职教育。

1.4衔接问题研究

在“4+1”人才培养体系中,虽然普通本科学历教育和军事任职教育是在不同的阶段实施,更甚至在不同的院校进行实施,但其总体目标是一致的,综合考虑应该从统一系统的角度出发,把普通本科学历教育科学的定位为军事任职教育的基础,以使受教育者具备必要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为目的。而军事任职教育是普通本科学历教育的继续,是具有明确岗位工作定位的毕业学员,为适应第一任职岗位而进行的专业教育,以使培训学员初步认清工作岗位、搭建合理知识结构、提高对应工作素质、掌握实际任职能力为目的。如何有效衔接普通本科学历教育和军事任职教育两个不同阶段,使军事人才同时具备坚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和胜任本职岗位的能力素质,是“终身教育”思想在新时期军事教育中的重要体现,也是推进军事人才培养体系逐渐优化,不断适应新军事变革背景下的重要举措[4]。

2教学条件建设衔接存在的问题

在“4+1”人才培养模式的实际教学实施过程中,由于学历教育和任职教育大多不在同一个院校完成,这就造成两个阶段承担教学任务的院校往往从自身的条件和优势出发,忽略了“4+1”这种教学模式的整体性和继承性,致使学历教育和任职教育二者之间出现了过于独立的现象,体现在两阶段的教学条件方面做不到有效衔接,致使教育资源不能得到合理利用,培养的人才达不到部队需求[5]。教学条件是人才培养实施的硬件,是人才培养体系评价的一项重要指标。通过近几年的建设,无论是军队院校还是地方高等教育院校,都在教学硬件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获得了较为明显的改善,对于优质人才的培养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但是单纯针对“4+1”人才培养模式而言,在教学条件衔接方面还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一是教学条件建设水平不均衡。长期以来,我军院校一直是重学历教育,轻任职教育,前期建设无论是在总部下达的学科建设项目,还是学院自筹经费重点建设的学科专业,侧重点基本都是以学历教育专业为主,致使任职教育专业教学条件往往要从水平上来说低于学历教育专业,而从实际来讲,“4+1”人才培养模式中,任职教育阶段才是最贴近实际工作岗位的教育阶段,对教学实施过程中实践性、适用性等要求更高,现阶段的教学条件倒置的现象,必然会制约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二是教学条件建设与部队实际情况脱节,尤其在装备建设方面体现更为明显。近几年,随着国家实力的增强以及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我军武器装备以及配套设施设备不断更新换代,对相应的操作、维修、运输、仓储、管理等环节人才的要求也随之而不断提高,但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军队院校所配备的往往是比较老的旧型或已换代的装备和配套设施设备,教学实施过程中,岗位针对性达不到人才培养目标要求[6]。三是教学条件建设经费来源单一。无论是学历教育院校还是任职教育院校,在教学条件建设方面,一般都靠总部的专项建设拨款这样唯一途径来实施,申报、批复、拨款、招标采购、合同签订、检查验收等程序周期较长,建设经费掌握灵活性差,对于尽快改变我军院校长期积累而成的一些现状,效果缓慢。四是教学资源不能达到有效共享。各学历院校之间、学历院校与任职教育之间、院校与用人部队之间缺乏资源共享的机制,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从本位主义出发,紧紧搂着自己的资源,不能做到取长补短,培养人才在能力素质方面存在一定的短板[7]。

3解决教学条件衔接问题的对策建议

针对上述四点教学条件的边界衔接问题,应该从多方面入手,考虑实际操作过程中的各项影响因素,群策群力,统筹解决。作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研究后认为主要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开展工作。第一,改变传统办学理念,加快院校教育向任职教育转型步伐。这就要求从多个层面(总部、军兵种、基层用人单位、院校、专业系等)上,真正的将任职教育的地位提升到一定高度,按照新时期军事专业岗位人才培养基本要求为牵引,从多个角度(财力、物力、人力)加大投入,加快推动任职教育专业条件建设步伐。第二,拓宽军队院校教学条件建设途径。打破原来单一依靠总部专项拨款建设的现状,灵活运用军地共建、依托科研开发项目进行条件建设、用人部队合作共建、总部统一协调轮转装备等多种途径,积极寻求教学条件资助建设项目。第三,适当加大联教联训力度。所谓的联教联训,是指院校与院校、院校与部队(训练机构),充分利用院校师资和教学科研优势,部队训练和武器装备优势、训练机构场地和训练条件优势,共同开展的一种联合教育训练形式。主要包括观摩见学、联合教学、联合演练、联合攻关等形式(参训【2012】870号文件:联教联训实施办法)。其中明确指出,概念涉及“院校”,包括军队院校,也包括一些基础较好的地方院校,但主要目标是过硬的军事人才培养。“联教联训”的有效实施遵循军事人才能力素质生成的客观规律,能够确保军队院校教育紧贴部队作战训练需要,紧贴部队建设发展的需要,紧贴学员岗位任职的需要。其主要特点就是整合共享多种优势资源,发挥院校与部队的各自不同作用,统筹规划人才培养路径,不断提高军队院校培养学员的任职能力水平[8]。

4总结及展望

“4+1”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近些年的快速发展,已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为普通本科学历教育与军事任职教育的顺利衔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按照教育教学规律发展,一种新型教育模式的提出到成熟和发展,是一条长期而曲折的道路,这需要大量教育工作者数十年甚至几代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无一例外。我军实施“4+1”军事专业人才分段培养的模式建设,虽然在前几年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仍然处在“建设初级阶段”,大部分制度建设以及条件建设还都不完善,尤其在普通本科学历教育和军事任职教育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和协商,如何以学员能力培养为主要目标,做到两阶段“五年一体化”的无缝衔接,是我军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大力推行任职教育所面临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

参考文献:

[1]洪庆根.军队院校任职教育教学模式新论[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4.

[2]全军军事术语管理委员会.军语[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11.

[3]董会瑜.现代军校教育学教程[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7.

[4]张蕾.谈后勤院校学历教育与任职教育的有机衔接[J].后勤学术,2014(6):82-84.

[5]陶继民.浅议军校任职教育与学历教育的衔接[J].社会纵横,2012(3):42-44.

[6]周道雷.任职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9.

[7]陈飞.试析任职教育与学历教育之异同[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9(6):18-21.

军训阶段总结范文4

[关键词]高校 国防教育 军事技能 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范海英(1960.11―),女,江西农业大学军体部副主任,副教授。

一、问题的提出

根据《国防法》、《兵役法》、《教育法》,1985年教育部就在普通高等院校进行国防教育试点工作,2001年又以[2001]48号文件下发了《在普通高等学校和高级中学开展学生军训工作意见的通知》,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也印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的通知,随后又印发了《2003―2005全国学生军训工作发展规划》的通知。从国务院、国家教育部、总参总政对高校大学生中开展军训工作都非常重视,要求把军训作为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学生的必修课,并列入学校的教学计划。几年过去了,军事教学工作开展得怎样呢?从调查的情况看,各高校贯彻落实的情况差异较大,与文件要求相差也较远。为了更有效地开展教学改革的研究,适应中国的现展的需要,本文拟从高校军事技能教学模式的改革入手,从适应现代大学生对军事技能教学课程的要求与愿望出发,探讨军事技能教学改革的必要性、紧迫性和可行性,并提出改革建议。

二、研究的方法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以便对中国高校国防教育的发展作回顾性剖析;采用抽样调查法以取得高校国防教育军训课程进行改革的现实性依据和基础;采用逻辑推理法从课程理论和实际需要的角度为高校国防教育中的军事技能课程的改革探索途径。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探讨

(一)中国高校国防教育发展的几个阶段的回顾。

中国高校国防教育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比较重要的阶段。第一阶段从1950年到1980年代中期开始,以贯彻新的《兵役法》为契机,全面总结过去几十年的经验和教训,结合当时的实际情况,采用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使我国高校国防教育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第二阶段从1980年代中期到20世纪末,由于1966年至1976年的十年,高校停课闹革命,全民皆兵取代了高校军训工作。1979年以邓小平为首的党中央果断地停止了“”,从此,高校教育又重新焕发了青春。这一阶段不仅从混乱中恢复,而且在恢复中探索,在改革中发展。为了贯彻新的《兵役法》,四部委在普通高等学校和部分高级中学开展了国防教育军训工作的试点。经过几年的实践,结合国际国内的形势发展和我国的国情,认为普通高等学校和高级中学进行国防教育和军训工作是完全必要的,也是可行的。第三阶段从2001年国务院办公厅、中央军委办公厅以[2001]48号文件确定在普通高等学校和高级中学开展学生军事训练工作,从这个文件下达之日起标志着我国高校国防教育军训工作已全面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通知要求普通高等学校和高级中学必须把学生军训工作列入学校教学计划中,并从组织上、教学内容和军训费用上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为高校军训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军事技能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组织体系的建立是做好军事课程教学工作的基本保障。要完成高校国防教育的军事理论和军事技能教学任务,必须具备完整健全的组织体系。目前,各高校虽然都配置了相应的人员和机构,但远不能适应军事理论和军事技能教学的需要。从调查情况看,多数学校处于应付完成任务,没有得到有关部门的足够重视,没有真正成为必修课,列入必修课的教学之中,没有把它作为一门学科来建设。主要表现在:

1.没有统一规范的国防教育军事教学组织机构。多头管理,有的属于武装部管理,有的挂靠保卫处或学工处,有的在新生入学后组织一个临时的军训管理机构,军训结束后机构也就不存在。只有部分学校成立了军事教研室。

2.没有能适应军事技能教学的场地和器材设备。全省高校没有一个军训实弹射击靶场,要进行实弹射击就要租借部队靶场。由于不属一个系统,有很多问题不能解决,使多数学校的军事技能教学任务不能按要求完成,学生意见非常大。

3.军事教学课程师资队伍欠缺,与通知要求相差甚远。据不完全调查统计,有的学校只有一两个专职教师,在29所院校中只有专职教师三十余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8人,讲师13人,助教13人,兼职31人。

4.高校每年扩招,入学新生多,教学任务重,教学训练时间短,教学人员少,国防教育任务难以完成。目前多数学校不能单独完成大学生的军训教学任务,只有聘请军事院校、武警、公安或消防支队人员担任军训临时教官。教官自身素质相差较大,由于各院校需求量大,有的单位把只有一年军龄的人员也派来当教官,无法保证教学质量。

5.军事技能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有待改革和完善。目前,各高校在军事技能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时数上都不规范,教学内容和手段简单而又单一,多数高校国防教育中的军事技能课程的教学都相对地集中在新生入学后的一个时间段中完成,主要以队列、条例训练为主,而实弹射击训练因种种原因有90%以上的学校无法按教学计划完成。

四、改革高校军事课程教学模式的建议

首先要改变人们传统的国防教学观念。在和平年代里人们的国防教育观念淡薄,军事理论、军事技能教学可有可无,应付了事,没有把国家安全、民族的安危上升到另一个高度来认识。国家安危,匹夫有责,特别是在和平年代更应该树立国家安全意识的紧迫感、责任感和危机感。

其次要加强军事课程教师队伍建设,逐步改变现有的师资队伍结构。普通高等学校开设军事课程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因此,高校必须有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高校要把军事课程教师队伍建设列入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中一并培养,对现有的军事教员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要进一步明确规定军事课程教学的师生比例,为稳定提高军事课程教师队伍建设创造有利条件。

三要建立清晰的高校军事技能课程教学目标的管理体系和评价体系。我国现阶段普通高等学校教学管理体系和评价体系都很规范,由于军训成为大学生的必修课是近几年的事情,多数学校还没有列入正常的教学管理。为了使[2001]48号文件得到贯彻实施,高校大学生的军训工作应统一纳入学校武装部管理。武装部下设军事理论、军事技能教研室;在教学管理上列入学校教务处;在职称评聘和教师福利待遇问题上由组织人事部门统一管理。使高校国防教育真正走上学校的管理轨道,从而有效地吸引和留住人才,确保高校大学生的军训工作落到实处。要建立切实可行的评价体系,对完成任务好的单位、个人要给予表彰;要建立激励机制,对表现优秀的教师,在评优评先、职称评聘时应优先考虑。

四是完善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精简一些不应该且根本没时间完成的教学内容,增加大学生喜爱而又容易接受的课目,改革军训教学器材。现在多数高校实弹射击因安全问题都没有进行,学生反映强烈。根椐目前高校的实际情况,我们已有研究方案,并组织了研究小组,力求通过器材的革新来充实军事技能的教学内容,把单纯的军事理论教学与军事技能教学结合起来,提高军事技能教学效果。

军训阶段总结范文5

关键词:退伍军人培训;改进和完善;邯钢特色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0-038-01

退伍军人大都是多岁的青年。他们入伍的目的不尽相同,但更多的是为退伍后能有份稳定的工作。他们大多数是初中毕业或是高中没有毕业就入伍的。军龄短的两三年,长的七八年或更长。做好退伍军人岗前培训,就必须从管理和教学上下功夫,根据他们的年龄、素质特点和未来岗位需求,确定培养目标。使他们在思想上和业务上都能实现由退转军人向企业员工的转换。

一、退转军人培训学员自身情况分析

1、自由思想严重

总认为自己在部队里锻炼了几年,经历了很多。因此对什么事也不放在心里,自由散漫,不受约束。

2、军人的职业惯性强,易冲动

这些学员,虽然已退伍,但团伙意识强烈,如今都脱了军装穿上了便装,没有了约束,易冲动。因而他们都有着共同的特点,年轻气盛,精力充沛,荣誉感、自尊心强。

3、家庭和社会关系复杂

在这些学员当中,以为自己有一定的背景,产生了自豪感和目中无人的心理。造成管理难度加大。

二、退伍军人培训的具体做法

1、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做好角色转变的领路人

针对退伍军人的特点,要搞好培训,就必须使他们从思想上、行动上真正实现由一名退伍军人向一名企业员工的转变。学习态度,认识培训的重要性,由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在培训方案的制定、内容上考虑企业生产需要,首先要进行一定时期的军训科目训练。在培训内容上要增加企业文化、厂规厂纪教育、法律知识和对企业的生产工艺流程、设备概况、经营情况,使他们明白企业的生产发展需要有知识,懂技术的工人队伍,要经常组织学员到生产单位进行参加,树立他们热爱企业的思想。使他们尽快溶入企业中,成为一名合格的企业员工。

2、明确培训目标,合理安排培训时间

要搞好培训,让学员明确培训目标、培训才能有成效。首先要根据企业的生产情况确定培训内容和时间,制定培训方案,选择合理的培训教材和培训教师,由于企业正处于设备改造中,人员一时难以定位,因此适时调整培训内容和方式,才能更好地组织培训。

3、改革教学方法,提高培训效果

(1)加强动手能力的培养,开展通用工种的鉴定。由于退伍军人的文化基础较差,经过培训后,他们仍难以适应技术性、理论性较高的理论。因此在培训中,应加强动手能力的训练,尤其是基本工艺的训练就更为重要。

(2)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一体化教学。由于培训时间短,学员的文化基础差,教学中必须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实用性,有利于他们理解和掌握,也更适应他们今后工作的实际。在教学上把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与设备的基本结构、生产的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开展一体化教学效果较好。编写出适合企业的培训教材。讲授内容应以初级工应知的要求为限,不要片面追求系统性和完整性。

(3)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传统的课堂教学是脱离实际情境的,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大量知识和信息在真实的情境中不能灵活使用。为使退伍军人学员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够迅速进入状态,更应注重情境化教学。把学生放在真实的生活情境、社会情境之中,让他们自主发现、提出和探究问题。

(4)校内培训与现场生产实践相结合。企业内生产设备千差万别,生产岗位从事的工作不尽相同,完全靠在校培训,无法达到通过技能鉴定的既定目标和适应企业生产的需求。另外培训教材与生产现场所用的设备比总是滞后。所以应该把培训分为二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校内学习阶段,以专业工种应知部分和基本技能训练为主。第二阶段为生产实践阶段,学员安排到生产岗位,按照学校和企业共同研究制定的实习计划进行,在此阶段熟悉本岗位实际生产技能和相关的规范、标准。也可以把两个阶段合在一起,根据教学内容,不定时地到生产单位进行参观教学,使学员感到学有所用,进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4、建立健全培训管理制度,提高培训质量

军训阶段总结范文6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方针、原则为依据,深入贯彻总参《关于进一步搞好民兵组织整顿工作的意见》和省军区《2006年民兵预备役部队整组工作指示》,积极适应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的要求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以战斗力为核心,整合力量,进一步调整布局,优化结构,改进编组,逐步形成规模适当、布局合理、结构科学、重点突出、机制完善、法规健全的民兵建设新格局。

二、编组规模

全乡基干民兵编组任务数为120人,设4个排,12个班。

三、编组方法

普通民兵的编组,按《兵役法》有关规定,编18--35周岁(1971年1月1日以后---1988年12月31日出生)的男性公民。基干民兵的编组,以乡政府所在地官沟村为中心,辐射到新生、曙光村等村,编18--28周岁(1978年1月1日以后--1988年12月31日出生)的男性退伍军人或经过军事训练的民兵,以及选定为参加军事训练的民兵。要通过调整编组,最大限度地提高基干民兵中退伍军人和经训人员比例,力争使经训率达到95%以上,努力改善年龄结构,形成梯次搭配,防止大进大出,提高基干民兵的组建质量。

四、时间安排及步骤

今年的民兵整组工作从3月21日开始至4月20日结束。共分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3月21日---3月31日)为组织准备、宣传教育阶段。主要是制定整组工作计划,召开民兵整组工作会议,传达上级整组指示,安排部署整组工作。在深入调查摸底的基础上,采取广播、标语、板报等宣传形式,对全体民兵和适龄青年进行教育。

第二阶段:(4月1日--4月10日)为出入转队、调配干部阶段。按照《民兵工作条例》要求,对民兵进行政审,审批出入转队人员,调配任免民兵干部,填报各类报表,即:民兵组织实力统计表、基干民兵登记卡、民兵干部花名册、基干民兵花名册,并做好登记统计工作。

第三阶段:(4月10日--4月15日)为集合点验、总结表彰阶段。以基干民兵排为单位进行集中点验,入队宣誓,工作总结,表彰先进,部署任务,健全工作制度,整理完善资料。

第四阶段:(4月15日---4月20日)为检查验收阶段。对各村民兵整组情况进行检查验收,并做好迎接上级检查验收的准备。

五、几点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整组工作顺利进行。今年的民兵整组工作,正逢春耕季节,生产与整组矛盾比较突出。各村民兵连要周密计划,合理安排,把整组工作当作当前一项主要任务抓紧抓好,民兵干部要深入到社、农户认真细致地抓好工作的落实。

军训阶段总结范文7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culture,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sergeant team management, and analyzes it from four stages in school. It highlights the sergeant ability in leading and vocation. At the same time, it discusses how to develop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teaching and training, brigade work, and forms the sergeant management idea under vocational education.

关键词: 任职教育;管理;士官

Key words: vocation mode;management;sergeant

中图分类号:{G7} E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34-0252-03

0 引言

全军十六次院校会议后,军内院校明确了由学历教育向任职教育转型的大趋势,而任职教育对学员的培养目标,也由以前的培养宽泛的任职基础能力向培养岗位任职能力转变,这也就要求军校学员队在日常管理中要突出重点,应结合学员未来的岗位任职需要,有针对性地在一日生活中加以培养,起到对院校教学的辅助作用。我院主要承担海军航空兵各层次人员的任职培训任务,是总部联训联考的试点单位,笔者结合士官队工作实际,根据士官队在校各培训阶段的特点,对士官队的管理教育方法进行探讨。

1 入学教育训练阶段

以强化作风养成为重点,打牢听党指挥的军魂意识,坚定献身海军航空兵事业的信念,历练过硬的军人素养和思想作风,为在校学习成才奠定良好基础。

1.1 广泛谈心,普遍摸底,全面掌握新生思想状况 新学员入校前期,思想波动普遍明显,各项表现与本人真实状况差距较大,队干部要做到知兵才能带兵,[1]我们必须深入其中,广泛接触,消除进入新环境的不适感,才能有效掌握人员思想脉搏。

①开展普遍谈心。队干部、队兼职、区队骨干和班级骨干必须对所属人员全面谈心,一方面增进双方了解,使学员尽快融入军校氛围;另一方面,充分了解学员成长经历,任职经历,爱好习惯及专业特长等。②认真梳理人员档案。一方面检查档案的完备性;另一方面,排点人。③完善人员思想档案,建立与学员家庭联系方式,全面掌握学员社会情况。

1.2 坚定理想信念,端正入学动机,扎实开展好政治教育 新生入学阶段是打好军政基础,端正思想作风的关键时期,我们要注重端正入学动机,强化军魂意识,扎实打牢思想根基。

一是积极组织学员参加机关、大队及外聘专家进行的政治教育。注重引导学员加强使命意识,成才意识和献身意识,采取撰写心得体会、观后感和交流发言等形式激发学员内动力。二是全力配合机关的宣讲工作,积极建言献策,做好各项问题、意见的收集与反馈,使学员全面掌握分院的办学理念、施训改革和管理教育改革等。三是进行院史、队史教育,带领学员参观院史馆,队内荣誉室等,激发学员荣誉感、自豪感和认同感、使学员自觉自愿地遵守好分院、大队的各项规定。

1.3 健全骨干队伍,抓好骨干培训工作 新学员入校后的第一批骨干是学员队的关键,这批骨干中的区队以上骨干是第一学年的核心力量,对学员队良好作风纪律的形成起着决定性地作用,而这批骨干中的班级骨干,也将在一年的锻炼中逐渐成长为第二学年的核心力量,对学员的后期的安全稳定起着决定性作用。

在选配骨干中,①要注意知人善任,充分了解骨干的性格特点,脾气秉性,合理地安排岗位。②要统筹兼顾,根据学员特点,做好人才储备,为后续工作打好基础。③选拔方式要民主科学,严肃正规,有理有据,公开透明,全员参与。

在骨干培养中,①注重养成训练和军政素质训练,从仪容仪表、言谈举止、军人气质、礼节礼貌、指挥能力、管理能力和思想工作方法等方面进行规范,使骨干成为学员的模范,让学员做有标准、赶有目标、学有榜样。②注重定期交流,通过思想形势分析、教学形式分析、管理经验交流等形式,定期统一骨干思想,共同探讨管理心得体会,队干部视情教方法、传经验,提高骨干管理带兵能力。③不断压担子,在完成任务中提高骨干工作能力,队干部注重各项任务的统筹,使每名骨干责任清晰,分工明确,强调按时完成任务,在任务检查中检验骨干工作能力。

1.4 坚持依法从严管理,培养过硬军事作风 入学阶段是作风纪律的基础阶段,必须使学员从入校起就形成一种“令行禁止,雷厉风行”的优良作风,着重强调“服从意识,大局意识”的培养,为整个在校阶段奠定良好基础。

①注重法规学习,强化条令意识,使学员认识到在校培养与部队工作的区别,形成一切行动听指挥的过硬作风。②注重制度化、规范化养成。通过集体学习、交流参观、骨干帮带、示范演练及量化评比等形式,加强点滴养成,逐步形成正规有序的军事氛围。③注重在实践中检验过硬作风。我们可以在训练中叫响“掉皮掉肉不掉队,流血流汗不流泪”的口号,也可以在拉练中喊出“谁英雄,谁好汉,拉练路上比比看”的气势,培育优良战斗作风。

2 基础课阶段

以提升骨干管理指挥能力,全面培树优良学风为重点,激发学员的学习热情和动力,引导学员提高综合素质,打牢理论基础。

2.1 发挥团支部堡垒作用,活跃队内文化生活 士官队以团员为主体,政治工作中应注重团支部在青年中的作用,让团支部在各项活动发挥龙头作用,坚持以党建带团建,以团建促党建,在连队建设中,更要以团建带动骨干队伍建设,促进连队和谐发展的氛围。

①在支部委员选拔上发扬民主,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调动全员参与的积极性。②在团干部培养上,坚持从组织制度上抓起,做到每月一次支委会和小组生活会,做好团课和团日活动,以活动促进团干部能力。③丰富“主题活动”的形式,鼓励团支部“走出去,请进来”,拓宽活动内容。采取观看教育视频、开展主题大讨论、主题辩论赛、角色互换及自我设计等形式培树学员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采取社区走访、爱心慰问及竞技友谊赛等形式锻炼骨干组织协调能力,丰富连队文化生活。

2.2 发挥军人委员会职能,促进连队健康发展 军人委员会是连队发扬“三大民主”的重要组织,结合学员队工作实际,我们提倡军人委员会发挥好民主监督的作用,缓解部分骨干与学员间的矛盾,在全队营造民主、公开的氛围。

一是各委员参与日常管理,对全队军容风纪、礼节礼貌及作风纪律进行纠察,辅助骨干做好管理工作。二是坚持工作汇报制度。每两月要向军人大会汇报工作,接受监督。三是开好经委会。每月收集学员对伙食的意见建议,进行汇总并向支部提交整改意见。四是统筹协调连队后勤管理问题,做好服装调换、教材教具发放工作,定期组织维修小组,对队内基础设施、公共财产进行维修。

2.3 正确把握骨干培养与任用,稳步提升管理指挥能力 第一批骨干是队内两年工作的核心力量,我们在使用中应注重不断培养,不断养成,及时跟踪骨干在管理指挥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教方法,传经验,并有针对性地抓整改。一方面在重大活动中,敢于放手让骨干筹划组织,队干部把握任务方向,兼职骨干负责做计划、统筹协调、搞好总结,区队以下骨干负责具体实施,在实践中检验管理能力;另一方面,畅通管理反馈渠道,可以设立“意见箱”,搞骨干测评等,掌握学员心声,全面审视骨干工作,及时作出调整。同时,还应注意骨干的轮换制度,一方面是可以起到对骨干的激励作用,另一方面也能让更多学员得到提升管理能力的机会。

2.4 严格落实各项教学制度,加强学风建设 ①开展好开课动员。结合专业发展、学员成长、课程适用性及重点难点等内容,打造精品动员课例,使学员了解学习内容、学习目的和学习意义,从而增加学习动力;②队干部坚持听查课制度,及时发现课堂上出现的各种违纪问题;③坚持经常性的队室交流制度,及时解决学习中出现的突出问题;④坚持帮学促学活动,发挥学员主观能动性;⑤坚持笔记展评及疑难问题汇编制度,切实将学员精力投入到课堂上,解决学员在学习中遇到的突出问题;⑥坚持学习经验交流制度,提高学习效率。

2.5 发挥第二课堂优势,提升学员综合素质 充分尊重学员的主体地位,让学员在自我教育、自我启发中提高思想觉悟,引导学员根据自身实际,充分利用图书馆阅览室及校园网络平台等,利用课余时间开展自主学习,全面培养个人爱好、专业特长、人文素质和文体专长。结合各类竞赛活动,鼓励学员积极参与课题研究,拓宽知识领域;结合兴趣小组平台,鼓励学员不仅成为活动的参与者,更要成为组织者,使综合素质得到全面锻炼;结合“校园艺术节”、诗歌朗诵和主题征文等活动,调动学员参与热情,渲染连队奋发向上的精神氛围。[2]

3 专业课阶段

突出制度化、正规化管理,以提升学员岗位任职能力为重点,全面激发学员钻研专业的热情,着力锻炼骨干管理带兵能力,在高密度、大强度的教学施训中提升专业技能、锤炼过硬作风。

3.1 突出中心工作,做好教学中的思想政治工作 士官队进入第二年后,课程学习实践性强,指向性突出,正是展现任职教育特色的重要阶段,队内思想工作应紧紧围绕教学中心工作,切实提高学员课堂质量。

①要围绕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主题,广泛开展“我为任职教育建设做贡献”活动,引导学员充分认清任职教育建设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动员学员积极参与任职教育建设。②针对联训联考工作的前期准备,支部应深入开展专题动员教育,使全体同志充分认清任务特点;渲染考核氛围,坚定学员信心;密切与教研室的联系,明确考核内容;成立考核工作领导组织,统筹各项工作,掌握学员动态,确保各项施训工作扎实有效。

3.2 坚持队室共育机制,扎实抓好专业学习 专业学习是学员岗位任职能力形成的关键时期,为更好地发挥课堂教学的效果,必须要队室形成育人的合力。

①在学期初积极与各教研室沟通,召开各专业的准备会,请教员为学员明确各专业学习的重点,需把握的难点,各门课程在部队的适用性,激发学员积极性。②学期中及时跟进教学管理,通过队务会,教学形式分析会对学习状况充分摸底,利用好教学联系会,确实将学员存在的问题加以解决。③队干部充分介入实践课程,一方面在人员分组上下功夫,为教员提供合理化建议;另一方面注意规范教学秩序,及时发现教学场地的安全隐患,营造正规、平稳、有序的氛围。

3.3 建章立制,职责明确,确保管理正规有序 士官学员进入二年级后,民主意识、法制意识明显增强,我们应在管理中更加注重制度化管理,[3]就事论事,对事不对人,摒弃管理中的“随意化”,各级骨干也应注意不要“情绪化”,真正做到“以理服人”。应注重抓整体。我们应结合各队实际,以民主集中地形式制定管理细则,从一日生活制度、作风纪律及请销假等方面进行规范;另一方面,对“问题”同志应重点关注,摸清情况,采取必要手段,稳住重点人,确保全面工作推进;同时,也应完善监督机构,形成双向制约机制。

4 实习考核和离校阶段

发挥三方共育机制,以坚定献身海航、扎根基层的思想信念教育为重点,引导学员自觉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实习考核中,接受海航部队的挑选。

4.1 大力加强特色教育,扎实打牢献身海疆的理想信念 毕业阶段政治教育,应结合“听从组织召唤,部队建功立业”的主题,全面抓好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教育,扎实打牢献身海疆的理想信念,通过集中教育、光碟教育、主题演讲、读书征文和知识竞赛等形式多样系列教育活动,引导学员自觉将精力投入各项考核中。要组织好各类主题故事会、报告会,召开毕业学员座谈会和师生联谊会,听取学员意见建议。[4]

4.2 科学组织,严密施训,做好毕业考核工作 毕业考核阶段是各队最忙乱时期,面临主要压力是时间紧、任务重。同时有七、八项工作展开,我们必须做好统筹安排,避免“打乱仗”。

①搞好思想发动,统筹安排训练时间。思想发动要早,将整个毕业学期的考核安排、考核难点和训练方法告诉学员,做到“心中有数”,让学员自己制定训练计划,提高重视程度。②注重与相关部门联系,提供合理化建议。一方面队内及时掌握教学进度,关进教学管理;另一方面争取教研室的帮助,解决学员问题,尤其是在军体训练方面,注重区分训练,科学编组。③坚持例会制度,及时对训练情况进行分阶段总结,不断完善训练方案。

4.3 加强实习管理,提升岗位任职能力 外出实习的管理也是第二学年的重点,由于实习地管理与院校管理的差异经常会导致专业实习达不到预期效果。我们在整个实习过程中要做好几方面工作,①实习前要与教研室开展好实习动员,讲清楚实习目的与意义,提高实习效率;②及时成立临时组织,划分好党小组、团小组及行政班,建立“实习阶段行为规范”,完善组织生活制度,以制度约束行为,以责任规范行为;③做好总结讲评工作,每名同志在结束后要对实习期间个人表现进行总结,各级骨干要在个人总结基础上对所分管工作进行梳理,表扬先进,鞭策后进,并与各种评比挂钩,以此促进良好实习秩序的形成。

总之,士官学员都是部队选送的骨干力量,回到部队后理所当然要发挥中坚的作用,所以,在校期间我们应注重管理带兵能力的培养和岗位任职能力的升华。围绕这两方面的工作,我们应在充分了解学员的基础上,有所铺垫,有所侧重,通过各种活动平台,切实提高学员的两种能力,从而发挥出任职教育的特色优势,确实将军校人才培养提高到新的层次。

参考文献:

[1]吕宗社.适应新型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基层干部管理能力[J].价值工程,2011(9):190.

[2]王亚鹏,张巾帼,苏畅,张铭.学员队干部抓学习管理应把握的五个方面[J].中国电力教育,2011(2):184-186.

军训阶段总结范文8

1军医职业发展总体目标定位    

为适应未来一体化卫勤保障军队卫生职业发展需求,借鉴外军经验,军医培养应强调学历教育、任职教育与军事职业发展相结合,体现全科医学人才培养目标,将医学及军事职业教育贯穿全程,在知识结构上突出军事及作战理论、联合卫生勤务、医学及军事医学知识,在能力发展上强调预防保健、专业救治、应急救援、卫勤组织指挥与管理能力,在素质养成上加强军事、身体心理、卫勤专业、信息等素质。培养起点是五年制本科学历教育,按照专业技术职称和岗位成长轨迹,可划分初级、中级、高级医学人才三个阶段。

1.1初级军医人才职业发展目标(学历教育及毕业后教育)培养军政素质过硬,军事及专业适应性强,掌握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具有执业医师资格,具备基本的预防保健、卫生联勤保障及卫生服务能力的通用型医学人才。

1.2中级军医人才职业发展目标(初晋中任职教育)培养军政素质过硬,掌握基本的军事理论与技能,了解医学专业发展前沿,具有应急救援和解决复杂战时救治问题能力,具备一定的卫勤组织管理能力,熟悉战时卫勤的组织体系、医疗后送体制等救治程序和规则,能够胜任卫勤分队队员岗位职能,军事、卫勤和战救技术相结合的多能型医学人才。

1.3高级军医人才职业发展目标(中晋高任职教育)培养军政素质过硬,掌握军事、卫勤相关理论与技能,具备创新发展能力和一定的领导能力,能够同时胜任卫勤指挥和专业技术岗位职能,军事、卫勤和战救技术相结合的复合型医学人才。

2明确军医分阶段渐进式职业发展路径    

军医应实行阶段性培养,把医学职业教育和军事职业教育分阶段地融人卫勤任职发展中,形成逐级渐进式职业发展培训制度,明确职业发展的基本路径。第一阶段,学历教育完成必要的军事适应性教育、医学及军事医学教育、卫勤基础教育,毕业后教育是军事医学规范化培训,最终获得执业医师资格和能力,具备基本的军事医学职业素养。这个阶段为初级专业技术职称、上尉军衔,重点是具备执业医师资格和能力,是基本的职业素质养成,医师规范化方式尽可能和国家政策吻合。第二阶段,进行军事医学、卫勤的任职教育,参与卫勤保障实践,属于中级培训,要求具备部队基层工作和卫勤分队工作的基本能力,借鉴美军卫生人才毕业后在军队医疗中心轮转的经验,到部队基层卫勤分队服务一年,再进行半年左右的院校教育,促进职业发展。该阶段人才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称,少校、中校军衔,应达到具备机动卫勤分队队员的基本资格。第三阶段,可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参加两个方向的高级任职培训,一是管理干部培训,培养卫勤领导岗位(队长、院长)人才;二是专科规范化培训,成为具备高级职称的专科医师(表1)。

 

3建立院校一部队一军事职业教育有机融合的卫勤教育培训机制    

院校教育、部队训练、军事职业教育是军医职业发展必不可少的三个部分,而军事职业教育起到有效贯通和统领人才职业生涯发展各阶段的作用,重点是将军事职业教育融人到院校教育和部队实践训练中,通过机制和体系设计,实现军医人才的融合式、职业化培养。一是建立大学和部队联演和联训机制,明确统一的训练成效考评标准,解决培训质量评价和认证问题。二是建立部队和大学联合的双向任职制(“双师制”),实现大学教学工作由校外和校内指导教师共同负责,基层部队优秀指挥员到院校任教官乃至任职,大学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员到军兵种部队代职、调研、参加演练,不断改善知识结构。三是严格落实训用一致制度。逐步实现送学培训与分配使用挂钩。建立军医大学本科生(包括直招人伍和国防生)毕业分配配套制度,首先分配到区域卫勤保障机构进行规范化培训,同时区域卫勤保障机构派人到部队代职顶岗,适应国家新医改政策要求,解决毕业生在部队职业技能薄弱问题。四是完善干部交流使用制度。多岗位轮换、多任务历练已成为各国军队军官职业发展的制度化措施。应建立稳定的区域卫勤保障机构与部队之间人员流动政策制度,如部队代职、岗位轮换等。

4超前设置以能力为中心的卫勤和军事医学课程    

借鉴美军聚焦“军事医学构成”的课程设计理念,以提升能力为中心,开设专业化的卫勤和军事医学课程川。立足培养未来卫勤保障需要的军医人才,跟踪军事、卫勤、武器装备和医学学科发展,聚焦战伤救治、伤病预防和能力强健并重的军事医学任职能力培养。军医大学针对各类教育训练的需要,在现有基础上调整课程设置,战伤救治类课程突出军事临床医学、战伤急救类;伤病预防类课程突出军事预防医学类;能力强健类课程突出军事作业医学、军事心理医学类。同时加大军事医学课程比重,学历教育阶段军事医学课程比例应达到10%。加快更新补充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保障、灾害救援等课程教学内容。任职教育阶段增加联合军事演练、参加军事行动任务等训练环节。增加军事、军事后勤及卫勤指挥课程教学内容,突出联合作战理论、联合卫生勤务、军事医学、战创伤救治、预防医学等课程教学内容。特别是加强紧贴实战的战术作战伤员救治规则(TCCC)内容学习。

军训阶段总结范文9

关键词:军校学员;技能培养;模式

一、把军校学员专业技能的培养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应着眼这一要求,结合专业的教学特点,突出军校学员的专业技能培养,走出一条适合军校学员专业技能培养的路子。大体方法是:学员从接触专业课学习开始,按学科组分工,安排有实践教学经验的教员全程负责本专业学员的能力素质培养。培养原则是“打牢基础、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固强补弱”,并按照“专业认知―打牢基础―装备分训―综合训练”的顺序进行。

1.专业认知阶段

应让学员对专业总体有所了解,知道所学专业在部队保障中的地位、作用以及目前的发展状况。让学员知道要形成本专业技能今后将要学习哪些基础理论课程、专业基础理论课程、专业课程。通过专业认知教育,不但使学员了解所学专业,更重要的是激发学员热爱专业、学习专业的热情。为保证军校学员对所学专业有深刻的认识,教员可采取组织学员到部队调研、实习,请部队有经验的人员介绍相关专业情况等形式。在W员对本专业知识有所了解的基础上,组织学员到专修室进行模拟器的观摩学习,并允许学员适当接触装备,从而提高学员学习专业技能的自信心。这一阶段的任务主要安排在第一学期进行。

2.打牢基础阶段

通过第一阶段的准备,学员对本专业的基本情况已经非常熟悉,并了解了一些相关专业的知识。从第二阶段开始,就要逐渐培养学员的专业技能,为确保效果,应从打牢基础开始。因此,本阶段的实施主要通过分组进行。分组方法主要是根据学员掌握专业技能的摸底情况进行合理分配,每组有一名组织能力强、有一定专业技能基础的学员担任组长。

专业技能基础训练的主要工作有:一是基本功练习,这一阶段的技能训练中,应着重培养学员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使他们在训练中严格按正规化操作要领进行,为今后的操作训练打下良好基础。二是常用通用设备的使用方法训练。由于在专业课教学中将主要讲解专业设备的原理和使用方法,而通用设备的原理和使用方法受课时限制,介绍的不多,为此学员在进行专业技能训练前,应使其掌握通用设备的使用方法,通过学习使学员学会使用通用设备,并对仪器的基本原理有所了解。

3.装备分训阶段

专业下设若干个方向,每个方向都有几种乃至十几种装备,装备的类型繁多、掌握难度大。在学员完成专业认知和基础训练的前提下,重点组织学员进行装备训练。在这一阶段,专业课的课堂教学任务已基本完成,要实现专业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即通过实践教学加深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专业理论知识又对实践教学起到了支撑作用。在这一阶段的实践教学中,着重强调学员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结合,确实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操作训练中去,让学员真正做到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

4.综合技能培养阶段

综合实习着重做好学员专业技能的综合训练,重点培养学员对装备的操作使用能力、组织指挥能力、分析排除简单故障的能力。同时,对一些基本技能不扎实的学员进行补训,并专门安排优秀学员进行帮教,按照“教员讲解规程―学员熟记规程―教员检查指导―学员实装演练”的程序进行。

二、强化军校学员创新意识,注重教学方法,手段多元融合

在教学实践环节,坚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注重实效”等原则,突破固有模式,强化创新意识。注重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针对不同教学内容与目标要求,结合学员文化基础和性格特点,综合采用了启发式、交互式、探讨式、案例式、情境模拟、现场体验、技能牵引、任务驱动、问题导学、专题讨论等多种教学方式方法,在培训过程中,一是通过教员讲授与学员互相交流的方式,结合部队装备保障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讲解与讨论,增加学员的学习兴趣,积累了保障经验,收到较好效果;二是针对部分学员文化程度较低、学习能力较差的具体情况,注重教学手段的灵活多样,在传统的讲、写、演、画等教法的基础上,通过制作、使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投影仪,使课堂教学通俗易懂,生动活泼,提高学习效果;三是采取培养学习骨干,以兵教兵方式,形成教员重点抓骨干,骨干带新兵的教学模式,让学员们用自己的方式交流、学习,调动学兵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培训效果。

三、对军校学员采取综合“教管学研”,提高教学质量。

军校学员教学模式改革,不应只局限于“以教学抓教学”,而应从 “教、管、学、研”四个方面共同抓起,要“以教学方法手段的革新,提升课堂教学水准;以教学管理模式的变革,辅助教学效果的深化;以学习氛围的和谐构建,促进学员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以科研成果向教学训练的有利转化,确保学员认知能力与适应能力的升华”。教员要强化思想道德、精神意志、安全法规意识、心理素质、工作作风等精神层面的塑造,以个人身心素质、精神状态、行为素养、习惯养成、安全意识等方面感染学员,并构建遵章守纪、注重安全、团结向上的教学氛围与学习环境,“以情促行,以境养性”,使学员在学习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提升个人素养与行为养成,全面提升综合能力素质。通过教学活动的组织实施与开展、教学管理对教学的积极促进、学习环境与氛围的有利影响以及科研成果对教学训练的辅助促进四个方面的共同改革,整合院校教学资源,跨越式提升教学质量。

四、改革和完善军校学员专业技能考核方法

军训阶段总结范文10

一、新兵训练阶段的心里划分及特征

(一)新兵入营阶段的心理状态

处于新兵入营阶段的新兵,主要面对的问题是:其一,要适应部队的生活环境,如部队的饮食方式、生活环境以及生活条件的适应;其二,是对部队的人文环境的适应,就是说要适应部队里的人际关系的相处模式等[1]。

由于新兵在入伍前的生活形态各不相同,他们的成长环境也存在很大的差距,所以他们性格和心理问题也不尽相同,但大致可以将他们的性格概括为懦弱、自我、被动、散漫、逃避。在部队这种高度集中的生活氛围下,许多新兵对这种生活方式适应不了,总是害怕自己会犯错,长此以往下去,他们就会产生压抑、恐惧的心理,这非常不利于新兵的心理健康,甚至会影响其以后整个的军路生活。因此要加强对新兵的团体心理辅导,让他们能够在逐渐的成熟的前体下,适应军队的高度集中的生活管理模式,克服自身的心理障碍。

(二)新兵适应性训练阶段的心理状态

新兵在入伍后的一段时间后,对部队的生活等各个方面都开始适应了,这时就要对新兵进行适应性的训练。在这一时期,对新兵的训练的任务会逐渐加重,训练的内容比较单调,对新兵进行规章制度的讲授,大多数都是需要背诵的内容,与此同时,对新兵在纪律方面的约束性会大大加强,这就要求新兵不仅仅是在体能上要逐渐适应军队的生活,还要从思想上和觉悟上适应部队和军人的角色,养成作为一个军人应该具有的优良作风[2]。

这一时期的新兵的普遍的心理问题是:由最初的好奇与新鲜,逐步的因适应不了而演变成反感、厌恶、忧虑等心理状态。具体来说就是感觉自己的不能适应部队的生活,记忆力大不如从前,想发脾气,感觉所有的人都不能理解自己。无论自己多么的努力还是跟不上训练的步伐,这使其新兵的心理压力比较大,这就需要部队根据新兵的具体情况对新兵进行心理干预的治疗,以此保证新兵的心理健康,保证新兵训练的顺利进行。

(三)新兵强化训练阶段的心理状态

这个时期的新兵已经对军队训练生活有了一定得适应基础了,已经可以用军队的纪律严格的约束自己的行为了,这时候,部队对新兵的训练强度会再次加大,可能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对新兵进行行为上的约束与纪律上的约束,会对新兵在体能上有了更高的要求。主要是锻炼新兵的意志力、耐力和体能等方面,而且新兵的休闲时间也会被合理的运用到训练中去,新兵的睡眠时间将会被压缩。这个时期的新兵的心理会产生疲惫、急躁以及恐惧等心理特征[3]。

二、新兵的心理与训练工作的结合

(一)新兵训练准备阶段的心理工作

这个时期,心理工作者的工作重点是要加强对新兵骨干的心理培养,实践证明,这是一种很有效的工作方法。因为,新兵在进入部队后,第一个接触的就是自己的班长,因此,大多数的新兵在心理上对新兵的班长是有一定的信赖的,还有就是新兵进入部队所有的生活、饮食与起居都是在班长的指引下完成的,可以说,班长,在新兵适应军队的生活的阶段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这就要求新兵班长自身需要掌握一定的心理学常识与原理,并能根据现实生活中出现的具体的问题,运用这些原理去解决这些问题,及时的发泄与解决新兵的困扰,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新兵更快的融入到军队的生活中来。

(二)新兵训练阶段的心里工作

这一时期,心理工作者需要根据新兵在不同时期训练所产生的不同的心理与情绪反应,开一门相应的心理辅导课程,达到预防心理问题产生的效果,或者是组织一些心理活动,这样可以使新兵与心理工作者之间建立起信任,促使新兵能够主动的敞开心扉,主动的向周围的人说出自己的心理压力,解决自身的困扰,为新兵的心里健康提供新的健全的服务平台[4]。

军训阶段总结范文11

军训就像一条鞭子鞭策着我们前进,为的是让我们有这刻苦训练的经历,在以后的生活道路上做指引。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要严格要求自己,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军训阶段新生感想和体会2022,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军训阶段新生感想和体会1进入高中,就意味着必须接受军训的考验,与不认识的同学认识,团结一致,一起参加严格训练,面对各种困难。

在训练中,炎炎烈日下虽然战军姿满头大汗,但我们纹丝不动,队列操练,又是哪怕是一个最简单的动作,我们都要无数次的重复。会操时,队伍雄壮,声震操场。“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当我们真正用自己的心去体会的军人的生活后,才能更加明白我们肩上的使命,才能更加明确地向目标进发,努力。

这次军训,他让我们感受到了军营的气氛和军人的风采,学习了国防知识,增强了国防意识,增加了爱国热情,磨练了我们的意志,增强了体质,学会了团结,形成了纪律观念,学会了约束自己,规范自己。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感情,它教会我们对人的关心,加深了我们的理解保卫祖国的责任,它告诉了我面对事件的态度。

还没有惊涛骇浪就不会壮美,人生没有挫折困难就不会坚强。今天,我接受苦的洗涤,阳光的洗礼,就证明我们有勇气,也有能力里走出懒懒散散的假期,走向学校,走进知识的海洋,走向社会,走向需要我们的地方。

现在,军训结束了,我们领略它不仅是一个过程,更是一个崭新的课堂,一个成长的阶梯,一个火热的熔炉,一个人与人之间的纽带。我想:如果有人问我,你最难忘的一件事是什么?我一定会不加思索的说出"军训",这是我走向高中的第一步。

军训阶段新生感想和体会2秋天是收获的季节。麦子通过努力长成一片金黄;小树通过努力长得更加茁壮;农民通过努力收获满满希望;我们通过努力懂得如何成长。

军训虽苦虽累,但它锻炼了我们的身体,加强了我们的团结意识,增加了我们的指示素养,提高了我们独立自主的能力。因此,这次军训,我敢说我们的苦没有白受,我们的汗没有白流。

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我们刚刚踏进大学的校门,正信心百倍干劲十足地准备投身到大学的学习中。大学不同于高中和初中,讲的是经验与实践相结合。试想,如果我们没有强健的体魄,如何能够完成大学中的课程。所以军训培养了我们良好的锻炼习惯。

有一首歌唱得好:《团结就是力量》。是的,在军训的日子里,我们学会了团结合作;一起打扫卫生,一起搬水。训练场上休息时处处流淌着我们的欢笑。

同时,部队还为我们安排了国防教育课。是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世界和中国的国情。极大地增强了我们作为中国人的使命感。为我们树立了正确的前进目标和方向。

生活在蜜罐中的我们,在家就像小公主一样,缺乏独立自主的能力。在军训的一个礼拜里,教会了我们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除掉了家中养成的娇气,增添了几分军人的坚毅。在训练场上,从开始的怕脏怕累到现在的能在灰尘中正步走并且不皱一下眉;从在家的挑食厌食到现在训练完后的吃啥啥香。这所有的一切无不显示了军训的作用之大。它所影响的不仅仅是我们一个礼拜的军训生活,而是大学的3年乃至今后的一生。

感谢军训,给了我们锻炼的机会。感谢领导,给了我们成长的条件。感谢教官,给了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

军训阶段新生感想和体会3经历了多少风雨的折磨;体验了多少紧张的时刻;承担了多少困难的考验。我们终于迈进了大学的门槛。本以为大学之路是轻松的;本以为大学之路是渺茫的;本以为大学之路是自由的。但是,自从上了军训这一课,才让我深深地明白,原来那些都只是幻想。按照学校的惯例,每年新生开学都必须参加长达半个月的,这也标志着大学生活开始了!自从军训的第一天开始,学校的每个角落都留下了无数脚印的装饰;无数汗水的浇灌;无数身影的痕迹。这无数的脚印、汗水、身影也正是苦和累的表现。

在大一军训期间,发生了许许多多感人的故事。这些感人的举动也都表现出了一颗颗坚定的心;一份份坚强的勇气;一种种值人学习的精神。在大学中、社会上也正需要有这样的心、这样的勇气、这样的精神,也才能顶天立地。否则,你就像一只蚂蚁,轻而易举地被踩死,被整个世界所淘汰。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也正是军训中,我们所明白的。如果一个人在生活中放放荡荡的地,那么这个人将被称为疯子;如果一个家庭在生活中争吵不息,那么他很快四分五裂;如果一个国家总产生内战,那么最后只能走进灭亡这一恶门。因此,我也深深地懂得了只有团结、友爱、奋斗、坚强才能在这个世界上生存。

在军训中虽然有无数艰苦的考验,但是跟教官们相比,我们这种训练就像一根毫毛轻而易举。因此,再苦再累也应该坚强,要永远相信阳光总在风雨后这句话,这也是为今后的生活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今后的路还长着,需要寻求的东西也还很多。因此,我们要永远记住军训所教给我们的每一个道理,放飞心中这只青春的小鸟,去寻找自己真正的一片蓝天,去挑战更多扑面而来的考验,去迎接一刻刻美好的未来。

军训阶段新生感想和体会4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搏动的心脏跳着五千年的脉搏;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涌动的血液奔腾着长江黄河的浪波;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黄色的皮肤印着祖先留下的颜色;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黑色的眼睛流露着谦逊的笑窝;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坚强的性格挺拔起泰山的气魄。

今天的军训内容比较简单,我们在简单复习了军人的基本动作,然后练习《国家》和《志成学子之歌》的手语操。“情牵你我,爱满人间”,手语操比赛是由两个营一起组成的,我们用统一的着装,整齐的手势,将国与家联系在一起,把我们每一个人联系在一起,在潜移默化中宣扬爱国主义。《国家》中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只有强的国,才有富的家,我爱我的国,我爱我的家。”这让同学们更是深深意识到,只有祖国强大,我们每位中华儿女才如此的自信,我们中国人才如此自豪!《志成学子之歌》更是由主席亲自填词,“堂堂正正一辈子”更是对当代大学生的殷切期望,何其自豪?!我们有这样一位时刻将人民装在心里的好主席。

今天学习手语操时,一位同学因为身体原因晕倒,只见一位教官直接从台上跳下来,直接抱着那位同学朝着医务处跑去。让我们震撼的是教官的毫无犹豫从台上“跳”下来,要知道,主席台是有一定高度的,他不是从楼梯处跑下来,而是直接跳下来!我们军训教官平时可能是对我们严厉了一些,但是他们也在我们需要的第一时刻毫无犹豫的向我们奔跑。何其幸运,我们生在这样一个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国家!军训虽然辛苦,但是它也在带给我们感动,让我们成长,以后想起来这个特别的军训,一定是满满的幸福感。

我爱我的祖国,爱它的江河湖海,爱它的千峰百嶂,爱它每一刻带给我的小小感动。生于此,长于此,我无时无刻不热爱这片土地,爱它的繁华,也爱它的苍凉,沧海桑田化为琼楼玉宇,我只愿有朝一日,能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

军训阶段新生感想和体会5经过一周的军训,我们逐渐习惯了这军事化的生活,体会到了军训所包含的重要意义。

落着细细的雨丝,蒙蒙的水雾相间,一抹抹蓝色的纱影,坚定地站立着。才是朦胧的双眼,才是稚嫩的面颊,才是瘦弱的身体,却甘愿迎接这生命不能承受之轻。但当我们穿上那一身军装,霎时,荣誉感和责任感就印在我们心里。为了这一身军装,不管环境多么恶劣,军训多苦,我们都会选择坚持。教官对我们是严格的,他不断纠正我们细节上的错误。比如说他会时刻提醒我们立正的时候要把中指紧贴裤缝,要抬头平视前方。这样才能体现一个军人的真正的灵魂。

训练的每一个动作,都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了团结的力量,合作的力量,以及团队精神的重要,我相信,它将使我终身受益,其实在自己的人生路上,也不可避免印满一条自己脚步的路,即使那路到处布满了荆棘,那路每一步都是那样的泥泞、那样的坎坷,也得让自己去踩、去踏、去摸索、去行进!每当我们怀着澎湃的心情进入操场。那是迷彩服的海洋,那是年轻的海洋,虽然已是黄昏临近,但我们的心却仍旧如朝阳般热情。面对英姿飒爽的教官,我们崇拜;面对鲜红醒目的标语,我们更是激昂不已……

军训阶段总结范文12

关键词:专业技术;领军人才;培训;模式

中图分类号:G72 文献标识码:A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明确提出要把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摆上重要位置。中国石化为了加快油气勘探开发高层次人才培养,提出培养100名学术技术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能够引领本专业领域发展、组织开展重大理论与技术创新的中青年领军人才。为此,探索开展了油气勘探开发领域9个专业的中青年领军后备人才培养工作,从2007年底开班到2011年国外培训结束,历时4年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全面考察、综合推选,合理确定培训人选

确定培训人选既要重视学术水平和专业技术成果,又要充分考虑科技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坚持重能力、重业绩的原则,由各单位组织人事部门会同科研、设计、技术、生产等业务部门综合提出初步人选,集团公司组织有关专家,分专业进行遴选,最终从石油天然气地质、采油采气工程、油气藏工程、物探、钻井、测录井、井下作业、油气田集输与地面建设、海洋工程等9个专业中推选出120多名学员参加培训。

二、全方位培训调研、多角度课程设计,切合培训需求点

(一)广泛进行需求调研,为培训设计提供依据

采用访谈、座谈、电话和问卷调查等多种调研方式,从组织、岗位、专家、培训对象四个层面进行需求调研,举行了7次座谈会,发放62份调查问卷,个别访谈100余人,充分了解各层面对培训的需求,找准培训对象现有水平和培训目标间的差距,为培训设计提供充分的依据。

(二)多角度进行课程设计,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是围绕核心能力进行课程设计。根据调研分析,中青年领军后备人才重在提高战略思维能力、理论与核心技术创新能力、自主研发能力和重大科研项目组织能力,针对4个能力开发出相应的4个培训模块。二是以问题为导向优化培训内容。以中国石化科技发展规划、重点工程、技术管理中的难点、瓶颈问题为切入点,以解决这些问题所需理论、技术和方法为培训重点,使学员掌握解决问题的工作思路和方法,指导和促进实际工作。

(三)注重科技领军人才特质的综合素质培养

通过分析得出科技领军人才具有3方面的特点:一是站在本领域科技前沿;二是科技团队的核心;三是企业科技创新活动的推动者。在培训中结合组织对领军人才培养的培训需求,更加注重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增加科技创新、领导艺术和人文管理方面的内容,提高创新意识、沟通能力、带领团队科技攻关的能力,培养科技的引领者和推动者。

三、契合培训实效探索形式,全过程优化培训措施

(一)组建专家指导小组、聘请高层次专家授课

为保证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组建了9个专业领域的专家指导小组,由总部、油田企业、研究院、高校等方面的知名专家组成,负责确定培训目标、审定培训方案、指导教学、考核学员。为了保证授课专家的权威性,国内培训阶段聘请了包含9名院士在内的142位专家,讲授161门课程。这些专家有50%来自中国石化内部,有17%来自中石油、中海油、中联煤等相关企业,有25%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石油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国内科研机构和高校,有8%来自英国帝国理工大学和壳牌等国外高校和国际知名公司。高层次的专家指导小组和授课师资保证了培训的方向和培训质量。

(二)采用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

为解决工学矛盾,中青年领军后备人才培训采用短期系列专题培训的形式,在4年的培训期间,采取国内四个阶段和国外培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系统培养。国内四个阶段累计有效培训天数约40天,总课时量约270学时。第一阶段侧重发展战略、项目组织管理;第二阶段侧重于专业实践与创新、典型案例剖析;第三阶段侧重现场教学,通过考察研讨、现场诊断疑难问题,达到提高学员解决实际难点问题能力;第四阶段侧重人文素养与专业学科知识的复合。在培训中,尝试采用大班上公共课,小班上专业课,来满足学员的个性化培训需求。

(三)国内培训和国外培训有机结合

基于国内培训,带着工作上的难点和疑惑,开创中国石化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组团赴国外培训某一类专业前沿技术的先河。国外培训3~4周时间,根据专业不同与美国休斯敦大学、英国阿伯丁大学、加拿大滑铁卢大学、法国石油研究院等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通过教授专家授课、行业技术交流、公司现场考察,重在拓展国际视野、了解世界前沿理论、掌握本专业最新的方法和技术,创造与国外高校、研究机构、学(协)会、跨国石油公司就某一技术专题进行面对面、深度的技术交流,寻找解决自身技术难题的突破点,提升引领本专业技术的能力。经过这几年实践的总结,认为:出国培训需求的细化、国外培训机构和方案的优化、出国前受训疑难问题的梳理、分专业小组有重点地深度挖掘、出国期间定期小结等都是保证专业技术出国培训效果的关键。

(四)以双赢理念开创现场教学新模式

现场教学是培训中理论联系实践的重要环节。通过现场教学,考察分析企业当前生产经营、科技创新方面的先进做法和工作难点,开阔思路,换位思考,紧贴实际,提升学员的四大核心能力。同时,联系现场推进学以致用,发挥中青年领军后备人才的技术优势,针对考察企业存在的疑难和瓶颈问题进行研讨、交流,为企业提供技术诊断,实现学员和企业的双赢。

(五)搭建交流平台,拓展培训深度和广度

中青年领军后备人才培训班学员自身就是本行业的技术专家,经验和教训的共享就是很好的培训。培训交流无禁忌,学员勇于结合切身实际、结合难点,讲自身工作经历,以资借鉴;敢于晾短,讲失败的教训,给大家以启示。通过培训项目平台的搭建,畅通学员、专家、总部管理部门之间的交流渠道,及时探讨解决技术难题,拓展了培训过程、深化了培训效果。

四、培训初步效果

(一)增强了打造上游长板的使命感

经过近4年的跟踪培训,大家不但收获了知识、提升了能力,更是形成了对事业发展的共识,增强了打造中国石化油气勘探开发上游“长板”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学员表示培训不仅收获了专业知识,收获更多的是一种责任、一种使命、一种信心、一种更深层次的思考。

(二)提高了四大核心能力,提升了工作业绩

通过培训,学员的战略思维能力、理论与核心技术创新能力、自主研发能力和重大科研项目组织能力得到普遍提高,学以致用,提升了工作业绩。采油采气领军后备人才班一名学员,通过技术创新案例培训开拓了思维,工作中将纳米技术用于油井增注,使每口井施工成本从40万元降低到8万元。石油天然地质领军后备人才班学员反馈,通过人文素养模块的培训,提升了自身管理修养和重大项目组织能力,带出了一支凝聚力和战斗力都十分突出的队伍,队伍风正、气顺、劲足,所在研究院整体科研质量大幅提高。

(三)学术成就和技术成果不断涌现

经过培训,鼓励和要求中青年领军后备人才培训班学员自觉将所学知识更好地应用于科研和工作中,取得了长足进步。在培训期间,学员就公开发表了244篇学术论文、出版专著18部、参加国际性学术交流会议46人次、参加部级专业学术交流会议136人次、参与508项科研课题研究(其中国家重大专项73项,集团公司级科研项目237项)、主持103项重大技术研究或技术发明。

(四)推动了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

通过培训,学员能力得到提升的同时,把自己所学所思,分类分专题进行整理,通过开设系列讲座、专题报告等多种形式,传授给本单位的技术骨干,使知识再次传播,经验得以共享,使培训所学惠及更多的人。

五、结语

领军人才的培养是专业技术培训的重点和难点,具有很好的示范效应。油气勘探开发领域中青年领军后备人才培训项目的实施是中国石化人才培养的一次成功探索,在于培训理论密切联系实际,在于培训创新大胆探索,在于不拘形式讲求实效。在整个培养过程中,集团公司人事部、专业部门和油田企业、石油化工管理干部学院各方面协调配合,不断总结创新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形势需要,整个过程平稳有序、高效运行、效果良好,形成了中国石化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一种有效模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