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团县委扶贫工作计划

团县委扶贫工作计划

时间:2023-02-23 16:36:59

团县委扶贫工作计划

团县委扶贫工作计划范文1

共青团脱贫攻坚自查报告

 

2017年,共青团某某县委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按照团省、市委“赣青扶贫”工作的统一部署,在县扶贫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根据全县精准扶贫工作的整体要求,结合某某县共青团工作实际,着重围绕社会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三大方面不断加强组织领导,整合社会资源,拓宽扶贫渠道,加大扶贫投入,丰富工作措施,开展工作,在全县打赢脱贫攻坚战中贡献了青春力量。主要体现在:

一、高度重视扶贫工作组织领导,扶贫责任和方向,

做好精准扶贫工作,是团县委今年的重点工作,也是全县各级团组织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团县委领导班子和机关工作人员充分认识做好此项工作的重要意义,按照确定的目标任务和工作计划,采取有力有效措施,认真抓好扶贫工作组织保障、制度规划工作。一是高度重视强化扶贫工作的组织领导。2017年,为进一步加强对扶贫共工作的组织领导,团县委调整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确定由团县委书记某某同志任组长,全面负责扶贫工作;团县委副书记  任副组长,具体负责扶贫工作的组织协调,协助某某同志做好青年创新创业等工作;   、   同志为领导小组成员,负责青年志愿服务队组建工作,协助某某同志做好贫困学生家庭帮扶等工作。二是选派优秀干部担任驻村扶贫工作队员。2017年,团县委按照全县扶贫工作驻村工作的统一要求,克服单位人员紧缺的不良因素,选派了一名优秀干部担任帮扶挂点村某某县  镇  村扶贫工作队队员,按照驻村工作队员的要求,原则上与团县委工作脱钩,专职抓好帮扶村的扶贫帮扶工作。三是不折不扣做好贫困户结对帮扶工作。按照全县扶贫工作要求,结合团县委的工作实际,2017年团县委四名在职干部共计结对帮扶贫困户20户,每周走访帮扶贫困户一次以上,积极宣讲全县扶贫帮扶政策,充分了解并帮助结对贫困户解决住房、就医、就业、就学等方面的实际困难,2017年共帮助4户结对贫困户危房改造完毕,帮助20户结对贫困户参加免费就业培训,真正将全县的扶贫帮扶政策落到实处。

二、明确扶贫工作思路,积极促进青年创新创业。

2017年以来,团委通过深入走访企业、农村、农户,积极抓好精准扶贫调查摸底工作,明确了“着力打造当地青年农民创新创业交流平台、加强沟通渠道建设、变“输血”为“造血””这一工作思路。2017年以来,团县委积极拓展青年电商、金融机构扶持等帮扶渠道,有效地推动了贫困青年创业和电商、金融等行业实现产业对接、资源共享,着力帮助贫困青年开拓创业思路、完善创新想法,有效帮助贫困青年农民开拓市场。8月29日,团县委帮助对接的10位支持就业扶贫、有贷款需求的创业青年代表来到县政府机关电视电话会议室,参加了由中国人民银行某某市中心支行、某某县政府主办,县人力资源保障局、团县委、扶贫和移民办、妇联及中国人民银行某某县支行协办的金融支持就业扶贫现场对接活动。打通了贫困户与银行的对接合作、解决资金“瓶颈”渠道,切实增强了贫困青年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和“造血”能力。

三、积极整合资源,不断强化扶贫工作措施

    2017年以来,团县委充分整合社会各界资源,突显共青团工作品牌效应,强化帮扶措施,积极动员青年电商、青年志愿者、青年致富带头人等生力军投入到精准扶贫工作中来,在帮扶贫困青少年就业就学、走访慰问、关爱留守儿童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有力地提升了贫困青少年脱贫致富的软实力,取得了良好的帮扶效果。

一是多措并举强化扶贫造血功能,不断夯实就业扶贫工作基础。2017年以来,团县委在推进贫困青年就业扶贫工作中,积极发挥联系青年的桥梁纽带作用,多错并举帮助贫困青年解决就业创业难题,不断强化贫困青年造血能力。在扶贫就业宣传上,积极动员各级团干和青年文明号、青年岗位能手等力量加入扶贫就业宣传引导中,针对摸底掌握的贫困青年进行某某县就业扶贫政策宣传,并向他们发放某某县务工就业岗位信息表,帮助他们结合自身情况考虑就业岗位。2017年团县委干部和青年志愿者对80余户贫困青年进行了上户政策宣传。在破解贫困青年创业难题上,团县委加强走访调查,了解掌握创业青年资金需求情况,针对贫困青年创业启动难、融资难的问题,加强与县就业局、县中小企业局、金融系统等部门的沟通,帮助符合条件的贫困创业青年争取小额贷款。同时,邀请法律、财务、管理等专业人员,为贫困创业青年提供有关专业服务和援助,对于优秀的创业项目,帮助其参加省、市、县创新创业大赛,进一步争取相关政策扶持。在拓展贫困青年就业创业渠道上,团县委着力打造电商扶贫平台,努力搭建融组织培育、教育培训、阵地支持、项目发展、融资服务、导师帮带为一体的促进贫困青年创新创业服务体系。1月23日,团县委联合县商管办举办某某县青年电子商务协会成立大会,这对于团组织做好青年电子商务宣传和推广工作,帮助我县更多贫困青年加入电子商务行业,更好的服务青年创业就业起到了积极作用。今年以来,团县委邀请了8名某某县青年电子商务协会会员单位对32名从事电商或有从事电商意愿的贫困青年进行了业务指导,通过资源共享,帮助他们解决技术、产品、销售和物流等方面的问题。

二是突出“希望工程”品牌效应,着力提升教育扶贫水平。团委根据县委、县政府精准扶贫工作的统一部署,按照团省委实施“赣青扶贫”计划的工作要求,突出共青团“希望工程”品牌效应,积极整合各类资源,大力开展扶贫先扶志—“团聚青春能量·助推梦想启航”爱心助学活动、“守望灵山——扶贫扶智”、贫困青少年助学“圆梦计划”、青年电商扶贫、“衣旧情深·扶贫帮困”衣物捐赠等活动,全年累计从各渠道争取贫困青少年助学金8.6万元,走访慰问贫困户、贫困青少年200余人次,发放慰问金、学习用品共计12000余元。在“守望灵山·扶贫扶智”活动中,团县委积极调动企业团组织、青联委员、青年电商协会会员、社会爱心人士等各方社会力量,联系上海中汽瑞华新能源有限公司、浙江诸暨乐邦公益基金会、江西富人科技有限公司等爱心团体和个人,先后捐资捐物20万余元,结对资助青少年贫困学生68人,为我县“扶贫扶智”教育扶贫工作作出了积极贡献。

团县委扶贫工作计划范文2

12月25日一大早,迎着零下18摄氏度的刺骨寒风,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纪工委书记郝利生一行来到子洲县三川口镇阳湾村,推动定点扶贫工作,并向26户贫困群众送去慰问品和新年祝福。

子洲是革命老区,也是国定贫困县。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省教育厅从2012年起对口扶贫子洲县,为期三年。2012年6月28日,省教育厅扶贫团在子洲县召开“两联一包”扶贫工作联席会议,要求有关单位结合联系扶贫点的特色优势,发挥高校特点,积极探索资金、项目、智力、教育、科技、文化、结对帮扶学生等多种扶贫方式,把为贫困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任务落到实处。

阳湾村地处子洲县城西北,共128户516人。村中的三川口九年制学校现有312名在校学生。省教育厅扶贫团多次就这所学校的校舍改造、校园绿化、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等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积极协调为这所学校筹措帮扶资金200多万元。厅机关财务处党支部结合“三问三解”活动,在2012年“双节”前召开组织生活会,党员干部自发交纳特殊党费近2000元,资助阳湾村2012级7名大学新生,并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帮扶联系制度,积极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从成长、学业及生活上开展多方面的帮扶活动。

踏着积雪,省教育厅扶贫团一行走进三川口九年制学校,认真听取了该校负责人的汇报,询问了教育经费投入和使用管理情况、帮扶资金落实情况,查看了校舍和正在施工的食堂等生活设施。扶贫团要求子洲县教育行政部门牢固树立教育扶贫理念,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抓好各个阶段的教育,抓好素质教育的落实,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校长队伍建设,着力提高教育教学管理水平,把子洲教育工作提升一个层次。看到三川口镇中心幼儿园活动场所中的两个电线杆还没有挪走,郝利生立即同县委书记雒凤翔商议,要求尽快挪开,消除安全隐患。扶贫团还看望了阳湾村96岁的孤寡老人徐天兰和87岁的病残老人郭俊莲,并委托阳湾村党支部向26户贫困家庭42位贫困农民转送了米、面、油和棉被。

为切实推进扶贫工作深入开展,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先后印发了《关于进一步落实省委省政府“两联一包”扶贫工作任务的通知》(陕教机[2012]1号)、《转发关于落实省级单位“两联一包”扶贫工作有关政策的通知》(陕教机[2012]2号)和《关于进一步推动省教育厅帮扶团“两联一包”扶贫工作的通知》(陕教机办[2012]2号),各帮扶单位通过多种方式强化组织领导,细化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和措施,按计划按步骤主动开展扶贫工作。

省考试管理中心高度重视扶贫工作,建立了帮扶制度机制,加强与帮扶对象淮宁湾乡郑家硷村的沟通联系,实地走访考察帮扶村群众生产生活情况,研究确定帮扶项目,每年投入5万元以捆绑方式扶持郑家硷村重点项目建设,并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送温暖、献爱心活动。

西安外事学院帮扶小组定期深入对口帮扶高焉村实地考察,与村干部和村民座谈,根据村子实际情况和群众实际困难,投入扶贫资金5万元,安排当地富余劳力9人在学校就业,减免在校就读的子洲籍贫困学生学费合计20万元,并提供勤工助学岗位,学校还和高焉村签订农产品供货协议,优先购买该村的各种农副产品。

西安欧亚学院包村扶贫领导深入扶贫点,与村干部座谈,了解扶贫资金落实情况,商讨扶贫工作方案,投入扶贫资金5万元,优先安排符合条件的青年到学院就业,给子洲县贫困学生减免学杂费,并且购买了米面油等慰问品送至贫困户家中。

西京学院成立责任明确、分工清晰的扶贫工作领导小组,认真落实对口谷卜峪村资助工作,投入帮扶资金5万元, 为当地群众提供就业信息并安排富余劳力转移就业,对当地农村教师进行培训,提高其教育教学能力水平,为子洲县贫困学生减免学费,推荐优先就业,为帮扶点困难群众提供多方面脱贫致富的信息。

陕西职业技术学院深入子洲县艾家河村进行走访慰问,看望困难家庭和困难户,为他们带去各种慰问品,实地考察调研,与南沟岔乡书记、乡长以及该村村委工作人员促膝谈心,了解资助项目和资助工程的进展情况,投入扶贫资金5万元,发挥学院优势给予人员和技术培训,并对子洲县苗家坪镇在学院上学的学生减免学杂费。

西安翻译学院扶贫工作小组针对瓜则湾乡草湾村实际困难,制订了详细的扶贫工作计划细则,投入扶贫资金5万元,安排学校食堂购买该村农副产品并为其寻找各种销售渠道,安排村上富余劳动力到校就业,解决了贫困户实际生产生活困难,为在校的该县学生减免学杂费用,动员毕业学生去当地中小学任教,缓解当地教育资源匮乏的现实情况。

西安培华学院积极筹措资金,加大了帮点扶贫工作力度,在学校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下,扎实认真的做好各项帮扶工作,采取了多种帮扶手段和形式,切实加强帮扶效果。学校每年投入5万元,用于扶持现代绿色农业、现代化羊场和生态化黑毛猪场等扶贫项目。

榆林供电局主要领导亲自带队到帮扶对象王家园则村考察调研,研究确定帮扶规划,每年投入9万元,用于为农户购买猪苗、羊羔和建设蔬菜基地、进行道路建设、资助该村贫困大学生,逐步改善帮扶村交通状况,解决村民吃菜难问题,提高村民收入。

团县委扶贫工作计划范文3

2006年以来,团市委继续深化”青春扶贫奔小康”行动,以求实深入的工作作风,发挥共青团、青联、青企协广泛联系社会各界的优势,原创:积极努力争取社会力量的支持,团结和带领全市广大团员青年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坚持点面结合,统筹计划,整体推进的开发式扶贫方针,将青春的汗水挥洒在扶贫攻坚、共奔小康的伟大事业中,取得了满意的工作成绩。

一、加大投入,集中力量,打造扶贫攻坚重点村

大力实施扶贫攻坚,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今年以来,我委多方争取资金,通过采取解难事、促生产、育新人、树新风、强组织五个扎实有效的措施,集中力量在协兴镇八一村先后累计投入约20万,修建了共青便民路5公里,解决农民行路难的问题;打了共青井80口,解决该村5个社群众的饮用水问题;建共青医疗站1个,解决农民看病难的问题;建农业生产示范基地2个,逐步解决农业生产方式、技术落后的问题;选派西部计划志愿者叶官清到该村任团支部书记,组织开展好以“两创建三下乡四入户”为主要内容的树新风活动。通过一采取系列综合措施,到目前为止,八一村的面貌已经大有起色,群众正以高昂的斗志投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去。

二、多方争取,统筹兼顾,扩大扶贫攻坚影响面

大力推进希望工程。积极向上和对外争取援建希望小学和贫困生救助资金,目前已累计收到捐款40余万元,在武胜县古匠乡、邻水县高滩镇修建两所希望小学,救助贫困生50名,解决了当地小孩上学难的问题,获得了群众的广泛赞誉。

切实帮扶农村困难青少年群体。通过实施“留守学生关爱行动”,发动社会力量捐款捐物,组织各级团委具体实施,在全市大力修建“留守学生之家”,以“一助一”长期结对方式,关心农村留守儿童、贫困学生。目前,全市建“留守学生之家”20所,结对子200对,受惠学生达3000人。

两大品牌活动的实施,在全市上下掀起了“解难事,助贫困”的爱心热潮,让社会各界的眼睛都聚焦到了扶贫助困事业上,让社会各界的爱心力量都投入到了扶贫助困事业中去。

三、着力根本,狠抓落实,扩大扶贫攻坚突破口

大力推进志愿者服务西部计划。原创:西部计划志愿者是宝贵的人力资源,有奉献农村的火热激情,团市委倍加珍惜、关心他们,根据党政工作大局要求,把他们安排到条件艰苦的农村去发挥所长,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目前已有500名农民得到了他们的悉心培训,逐渐走上增收致富的道路。

扎实开展青年增收成才行动。部署五区市县团委联合劳动部门,举办外出务工实用技术培训班,目前累计受训青年3000余人次;依托青企协,向企业家募集资金建立青年创业联盟,实施农村青年创业计划,培养农业产业化带头人10人。

团县委扶贫工作计划范文4

同志们:

刚才,传达了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扶贫工作会议精神,钱智副主席作了重要讲话。下面,我对的工作进行简要回顾,重点讲一下扶贫系统在“7·5”事件中的政治表现和的几项工作部署。

一、的工作回顾

,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在这一年里,我们迎来了新中国诞辰60周年和新疆和平解放60周年,但也经受了国际金融危机和乌鲁木齐“7·5”事件的双重考验。在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把扶贫开发作为解决影响新疆稳定问题的重要举措,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式、突出扶贫效益,较好地完成了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为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维护全区社会大局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扶贫投入上,国家和自治区投入的三项扶贫资金达到26.1亿元,其中财扶资金6.5亿元、以工代赈资金2.2亿元、信贷扶贫资金17.4亿元;地县财政投入达到1.48亿元;社会帮扶资金5.42亿元,均实现了突破性增长。在重点工作上,集中连片开发试点从洛浦、和田两县扩延到了10个重点县(市);阿合奇县边境扶贫试点形成了一线改善条件、二线创造安居环境、三线增强支撑和服务功能的经验;产业化扶贫探索出通过信贷扶贫资金支持扶贫龙头企业发展、通过利益联结机制辐射带动贫困户增收的经验,促进了企业和农户互利双赢;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扩大到了19个县(市)、183个贫困村,这项工作哈密地区走在了全区前面,已经实现了全覆盖;昆仑山区、天山山区、阿尔泰山区扶贫搬迁试点探索了高寒山区移民扶贫新路子,实现了综合治理特殊贫困问题的新突破。在扶贫机制上,在墨玉和吉木乃两县开展“两项制度衔接”试点工作,积极创新扶贫项目产权归属制度,建立扶贫宣传机制,实行扶贫业务考核。洛浦、阿合奇两县以创新促发展,工作水平有新的提高;和田地区以制度促管理,提高决策执行能力和办事效率,对自治区的工作部署雷厉风行,各项资料的统计报送也明显快于其他地州。在扶贫成效上,年内有27万扶贫对象得到有效扶持,具备自我发展能力;345个贫困村完成了整村推进规划,全区累计完成整村推进规划的贫困村达到2668个、占贫困村总数的74%,“三个确保”村也得到应扶尽扶;完成培训任务42.8万人次,实施了“千名村委会主任”培训计划;扶贫龙头企业带动农户60万户,其中贫困户33万户;30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可达到2987元,增幅高于全区1.9个百分点;30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生产总值也继续增加,地方财政收入继续保持增长;“扶贫开发效益年”活动发挥了重要作用。总体上看,再努力一下,有望实现《纲要》目标。

回顾一年的工作,我们认为,一是科学决策为先导。我们制定并坚持“划分区域、分类扶持、整村推进、巩固提高、完善机制”的方针,调整和完善扶贫开发思路,推动了扶贫工作由集中解决温饱转向促进减贫增收、缩小差距。二是突出重点求突破。我们突出南疆三地州、高寒山区和边境贫困农牧区,坚持以整村推进、劳动力转移培训、产业化带动为主的开发式扶贫,优先支持“七类项目”,使贫困乡村的生存环境和发展条件不断得到改善。三是创新机制夺先机。深入开展各项扶贫试点,健全资金项目管理机制,改革信贷扶贫体制,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建立“大扶贫”的工作格局,引进外资扶贫先进理念,推动实践创新、机制创新,保证了我区扶贫开发工作充满活力,部分工作处于全国先进行列。四是强化服务作保证。扶贫干部是扶贫开发事业的重要服务力量,必须坚持不懈地开展宗旨教育,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不断增强扶贫开发的责任意识;必须加强扶贫政策、业务学习,提升政策水平和业务素质,增强组织和推动扶贫开发的能力;必须大力弘扬廉洁自律、无私奉献的精神,真心实意地为贫困群众解难题、办实事。

二、在“7·5”事件中的政治表现

乌鲁木齐“7·5”事件发生后,自治区扶贫办党组带领全系统干部职工,坚定政治立场,严守政治纪律,坚决拥护中央和自治区的决策部署,旗帜鲜明地反对民族分裂,以实际行动维护社会大局稳定,经受住了血与火的考验。主要体现在:

认识高度统一。同志们一致认为,“7·5”事件是境内外“三股势力”相互勾结、策划实施的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其险恶用心是妄图挑起民族对立、策动民族分裂、危害社会稳定、干扰我国发展。“7·5”事件不是民族问题,也不是宗教问题,而是一场分裂与反分裂的严肃政治斗争。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对事件进行了果断处置,维护了新疆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决策是完全正确的,措施是得力有效的。

行动十分坚决。我们组织声讨“7·5”事件的残忍暴行,揭批“三股势力”制造破坏和分裂的罪恶图谋,使各族干部群众认清“7·5”事件的性质及其严重危害性,认清新疆反分裂形势的严峻性、长期性和复杂性,旗 帜鲜明地反对民族分裂,坚定不移地维护团结稳定;组织干部职工讲成长经历、谈思想认识,领悟“团结稳定是福、分裂动乱是祸”的真谛,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和自治区党委对形势的分析判断上,把行动统一到中央和自治区处置“7·5”事件的各项决策部署上;在干部职工中深入开展思想教育、疏导群众情绪,抽调干部参加维稳工作队,进驻社区、乡村,讲真相、辟谣言、正视听,开展耐心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在敌对势力和极少数别有用心的人造谣惑众、煽动对党和政府不满情绪的情况下,增强干部职工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头脑,坚决制止和批驳错误言论和政治谣言。

工作部署及时果断。在扶贫系统组织开展“唱热爱祖国、讲民族大团结、说热爱新疆繁荣新疆”主题活动,加强正面教育引导工作,用新疆改革发展的巨大成就,激发各族干部群众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热情;组织扶贫系统向“7·5”事件中受害的无辜群众和台湾“莫拉克”台风受灾群众捐款,慰问维稳公安干警、武警官兵;面对“7·5”之后的严峻形势,在积极做好社会面稳控工作的同时,提出“大干100天、确保完成全年工作任务”要求,自治区扶贫办领导班子成员发挥带头作用,赴阿合奇总结调研边境扶贫工作,分赴南疆三地州、边境贫困农村和高寒山区开展针对性的调研,各级扶贫干部坚守岗位,激发干劲,不放松工作,努力弥补“7·5”事件造成的损失;协调定点帮扶部门做好贫困地区农副产品营销工作,促进生产经营的全面恢复;把民族团结教育作为扶贫培训的重要内容,纳入并实施千名村委会主任培训、贫困农牧民培训、扶贫干部培训计划,使扶贫培训工作更加适应维护稳定的需要,更加贴近民族团结工作。

三、对工作的分析和部署

,是一个承上启下的总结之年、规划之年、效益展现之年。我们既面临着实现《纲要》目标任务的收官之战,又肩负着谋划未来十年的重任,必须把准形势、善谋实干,把我区扶贫开发不断推向前进。

有利形势是: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城乡统筹发展的背景下,扶贫开发呈现出专项计划与惠农政策、社会各界扶贫有机结合、互为支撑的新局面,国家强调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增长点,宏观经济走势和政策环境更加有利于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刚刚结束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扶贫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全国扶贫工作会议对的工作进行了具体安排,自治区党委七届七次、八次全委(扩大)会议都对推进农村扶贫开发作出部署,王乐泉书记特别强调:“以南疆三地州、高寒山区、边境贫困农牧区为重点,进一步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大幅度提高贫困农牧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从而为我区扶贫开发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经过多年的扶贫开发,我们取得了巨大成就,积累了成熟而丰富的工作经验,今后的扶贫开发工作有着良好基础;新阶段扶贫工作在制度安排上,重视开发扶贫和生活救济的有机衔接,实行“两轮驱动”,瞄准贫困人口,全面实施扶持政策,重点提高综合素质和发展能力。这些都为及未来十年的扶贫开发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有利的条件。

不利因素是:

在新的形势和任务面前,我区扶贫开发制约因素仍然很多,深层次的矛盾依然存在。从客观方面来看,我区气候条件特殊、自然环境恶劣,贫困人口人均占有生产资料少、发展空间狭小,贫困程度深、返贫因素多,影响着扶贫开发进程;地缘政治环境特殊,周边环境复杂,扶贫开发肩负着促进发展、维护稳定的双重任务;扶贫开发成本高、难度大,全区仍有938个贫困村尚未实施整村推进规划,还有249万扶贫对象需要进行扶持,缩小发展差距的任务仍然繁重。从主观因素来讲,我们对扶贫开发政策的研究相对滞后,对国家扶贫战略和政策体系还缺乏深刻理解和有机把握,扶贫资金投入与全面扶持扶贫对象的政策需求存有较大差距,瞄准性措施还有待加强;扶贫开发机制有待进一步创新,推进方式和手段也有待于进一步探索;基层扶贫机构与所承担的任务不相适应,个别地县对扶贫工作研究不深,有的处于应付。

我们的工作思路是:

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和自治区党委七届八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把尽快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并实现脱贫致富作为扶贫开发的首要任务,坚持“划分区域、分类扶持、整村推进、巩固提高、完善机制”的工作方针,突出“三个重点区域”,优先支持“七类项目”,创新扶贫方式,加大资金投入,强化支撑基础,扶持优势产业,提高增收能力,进一步改善民生、促进发展、缩小差距,推动贫困地区的改革发展和团结进步。

主要任务是:

打好实施《纲要》收官之战;谋划未来十年的扶贫开发工作;展现我区扶贫开发成效;科学制定自治区扶贫标准。

几点要求:

一是加大扶贫开发投入力度。自治区在财政扶贫资金、信贷扶贫资金和帮扶单位的安排上,将重点保证完成《纲要》目标的需要。各地州、县(市)、定点帮扶单位也要进一步加大扶贫投入,为实现《纲要》目标提供保证。

二是抓好重点工作。要加大整村推进力度,努力完成《纲要》关于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的任务,特别是要突出距边境线25公里范围内的贫困村、人口较少民族的贫困村,保证投入强度,不折不扣地完成任务。要继续以“七类项目”为重点,优先支持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扶持一批从事畜牧业、林果业的大企业,促进产业化扶贫;对扶贫龙头企业实行年度考核和进退机制,增强其辐射带动能力,同时要防止个别企业钻国家扶贫政策“空子”;要增加对县级扶贫培训的资金投入,深入实施“雨露计划”,启动“两后生”农牧实用技术培训和技能培训,继续实施“千名村委会主任”培训计划。

三是全面完成的各项计划。主要是,使26.3万贫困人口得到有效扶持,具备自我发展能力;完成354个村的整村推进规划,其中“三个确保”村38个;完成“雨露计划”培训15万人;重点县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幅超过全区平均水平。

四是做好新十年纲要和“十二五”扶贫开发规划编制工作。自治区成立以钱智副主席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制定详细方案。各地州、县(市)要按照自治区的安排,成立机构,制定方案,抽调人员,安排经费,确保上半年完成地县的几项规划。下半年自治区制定十年纲要、“十二五”总体规划及专项规划。

五是把“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扩大到所有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完善扶贫对象识别瞄准机制,为全面落实扶持政策提供制度保障。国家拟于2月份召开试点工作总结会,对扩大试点做出具体部署。自治区正在成立领导机构。鉴于这项工作时间紧、任务重、牵涉面广,各地州、重点县(市)要提前做好准备,扶贫办要主动与有关部门协调,抓紧制定工作计划和具体方案。

六是适当调整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问题。根据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的部署,结合新疆实际,我区将按照“总量不变、动态调整、统筹兼顾、进出平衡、分地进行、统一核定”的原则,对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乡、村进行适当调整。这项工作要采取自下而上的办法,由各地州结合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财政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情况,进行客观分析、全面平衡,提出调整意见报自治区。

七是扶贫标准研究和制定工作。去年年初,我们已经安排各地对扶贫标准进行深入研究,并且4月份在克州召开座谈会进行了集中研讨。按照要求,各地州于去年6月提出了自己的扶贫标准:和田地区是1490元、克州是1604元、阿克苏地区是1450元、伊犁州是1488元、塔城地区是1483元、阿勒泰地区是1870元、哈密地区是1300元,喀什地区经多次催促至今未报。下一步请各地州按照所提出的标准,结合相关依据,对贫困人口进行测算和摸底,在此基础上自治区将统筹制定全区的扶贫标准。对贫困人口进行测算和摸底,要与当地农牧民人均纯收入水平相一致,超过自治区标准的由各地自行解决。

八是自治区确定为“扶贫成效展现年”,将集中宣传我区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推进扶贫开发的巨大成就,充分展示扶贫开发取得的重要成果,全面反映贫困地区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风貌,树立和宣传扶贫开发先进典型。今年的宣传工作要围绕这一主题,积极搭建载体和平台,组织新闻采编,营造浓厚的氛围。各地州要提前做好活动方案。

团县委扶贫工作计划范文5

X、X县x中心干部,生于X年X月X日,X年X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

根据X县脱贫工作的安排部署,按照县委组织部统一要求,于X年X月任扶贫工作队副队长,X年X月任X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

驻村以来,认真履行帮扶工作职责,严格驻村管理规定,服从X镇党委、政府和镇领导的安排,廉洁自律,团结带领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成员,从改变村容村貌、加强组织建设、破除思想贫困,用心用情用力开展精准扶贫工作。

他舍小家、顾大家,不计得失,不争名利,任劳任怨,忘我工作,时刻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努力践行的入党誓言,激情投入自己所热爱的事业——脱贫攻坚。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扎实的工作作风,积极的工作态度,高度的工作责任心,赢得了领导、同事及相关方面的一致好评。

驻村以来,密切联系实际,充分发挥在办公室工作细心的优势,致力于加强村级班子建设,本着“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因地制宜、全面规划,突出重点,贫困优先、整体规划、分段实施”的原则,真帮实扶,务求实效,通过一年多的努力,各项工作有了一定的进步,精准扶贫工作成效显著。

刚进村时看到村委会办公条件落后,没有电脑和打印机,积极协调单位为村委购买电脑和打印机各一台,协调单位为村上赠与X万元用于队部的返修,新建会议室和老年活动中心。积极协调县交通局将李家圪崂至刘家山的上山公路柏油硬化,改道为龙尾峁至刘家山并已完成道路的柏油硬化。X与刘家沟自然村没有通自来水吃水存在困难,积极协调县水务局与扶贫局,对X与刘家沟自来水项目进行立项上报,目前已经获批,正在寻找水源,进行前期准备工作。

X年恰逢村两委换届,致力于加强村级班子建设的指导,在镇党委、镇政府的指导下圆满完成了村两委班子的换届,选出了团结奋进的村两委班子成员。去年是全县脱贫的关键之年,在一年的努力下,以党建促脱贫,圆满完成村上今年计划脱贫的相关目标,X户计划退出户按照计划圆满完成退出。村上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新发展X头以上养牛户X户,发展专业蝎子养殖户X户。

对照中省市县反馈,认真开展自查,主动认领存在的问题,积极整改,狠抓落实,目前基本到位。在资料脱贫攻坚资料完善方面。进一步完善了各项资料,主要包括:完善贫困户退出申请书、贫困户退出认定公示、贫困户基本信息资料、脱贫规划表、明白卡、贫困户手册、帮扶照片等贫困户基础资料,并为他们算好收支账等。同时,做好了台账登记和产业帮扶系统的录入。

认真调研村基础设施情况,与驻村工作队、村“两委”干部、党员代表共同商讨发展,并形成了符合实际、操作性强的村发展规划。X年以来紧紧围绕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攻克坚中之坚,认真领改问题,努力提高脱贫质量,稳定脱贫攻坚政策,切实改进工作作风。

团县委扶贫工作计划范文6

依旧是金秋8月,依旧是昆明海航酒店金色会议大厅,在48盏璀璨的水晶灯的照耀下,一切都与一年前完全不同。去年8月2目,云南省“兴边富民工程”工会行动计划推进仪式在这里启动;今天(8月26日),全省60个贫困县(市)、加上迪庆藏区县、边境县(市)共89个县(市)的100多名工会干部们再次聚会在这里,共同参与云南省“兴边富民工程”工会行动计划推进会暨贫困县工会工作提升计划启动仪式。

中共云南省委副书记李纪恒,省人人常委会副主任、省总工会主席江巴吉才,省委副秘书长林金宏,省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卢正国,副主席杨建军,省总工会纪检组组长、经审会主任陈欣生,副主席李晋云、王惠萍,省总巡视员、昆明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杨丽出席会议并在主席台就座。

李纪恒在会上作重要讲话,他说:近年来,全省各级工会以兴边富民为重要突破口,广泛深入地开展多种形式的建功立业活动,团结动员各族职工为促进云南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去年以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全省各级工会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和省委关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各项决策部署,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实施“兴边富民工程”的号召,启动了“兴边富民工程”工会三年行动计划、迪庆藏区县三年帮扶行动。通过全省各级工会的共同努力,有效提升25个边境县(市)和3个藏区县工会组织、引导、服务职工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能力和水平,为解决边境、藏区县工会组建难、维权帮扶难、经费收缴难、职工学技能难、办公条件改善难等问题创造良好条件,促进工会工作的协调发展,较好地发挥边境、藏区县工会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维护边疆稳定中的重要作用,为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开放和谐云南作出了突出贡献。

李纪恒指出:工会要强化政治意识,深刻认识加快边疆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工会组织发展的重要意义。

边疆、民族、贫困是我省的基本省情,边疆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发展事关全省大局,事关国家的形象。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边疆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发展,实施了“兴边富民工程”,加大了扶贫开发力度,边疆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当前,边疆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发展正面临着许多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省边疆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工会组织工作对象更广、工作领域更宽、工作内容更多、工作要求更高、责任更大、担子更重,迫切要求工会充分发挥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和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作用,充分发扬“党委有号召,工会组织有行动”的优良传统,不断扩大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进一步创新工作方式和工作手段,教育引导群众、理顺思想情绪,切实维护好广大职工的各项合法权益,把各种社会矛盾解决好,促进社会各种力量良性互动,共谋经济发展、共促社会稳定、共享改革成果、共创美好生活。特别是要深入推进“兴边富民工程”工会三年行动计划、认真落实贫困县工会工作提升计划,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边疆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工会工作实现科学发展、协调发展的突出问题,不断提高组织、引导、服务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能力和水平,团结动员全省各族职工积极投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为促进科学发展、维护边疆安宁、增进民族团结、构建和谐云南作出更大贡献。

工会要强化大局意识,充分发挥工会在促进边疆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7月25日至28日,总书记到我省考察调研时,就全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着力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等四个方面的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和殷切希望。各级工会组织要按照省委的要求,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胡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扎扎实实做好工会各项工作,为全力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作出应有贡献。特别是边疆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工会组织要以学习贯彻落实胡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为动力,牢固树立大局意识,找准位置、体现价值、发挥作用,以卓有成效的工作促进我省边疆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让各族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战果。要充分发挥组织职工的作用,汇聚各族职工推动科学发展的强大力量。要充分发挥引导职工的作用,焕发各族职工推动科学发展的工作热情。要充分发挥服务职工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作用,营造推动科学发展的和谐社会环境。

工会要强化责任意识,确保“兴边富民工程”工会行动计划和贫困县工会工作提升计划落到实处

要加强领导,落实工作责任。边疆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各级工会要把实施“兴边富民工程”工会行动三年计划和贫困县工会工作提升计划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作为工会的一项长期重要任务来抓,与工会整体工作同步研究,统筹部署安排。建立健全领导机构,加强宏观指导和管理,集中抓好影响全局、关系根本的重点工作。加强调查研究,认真总结经验,搞好分类指导。定期听取边境县、藏区县、贫困县工会组织的工作情况汇报,研究解决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建立完善抓落实的责任制,建立分类指导机制,把服务的重点放在为边境县、藏区县、贫困县工会争取政策支持上、改善工作条件上、提供有效帮助上,切实帮助边疆贫困地区工会解决发展难题,创造发展条件。认真落实挂钩结对帮扶制度,加强帮扶单位与边境县(市)工会的沟通协调,编制帮扶计划,明确帮扶目标、任务,落实帮扶措施,确保对口帮扶资金落到实处,见到效果。建立绩效考核机制,加强对各类项目、资金的管理、使用和效益情况进行检查,确保“兴边富民工程”工会行动计划和贫困县工会工作提升计划顺利实施、取得实效。要统筹兼顾,扎实有序推进。一受处理好加大支持力度与自力更生的关系。解决边疆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工会办公条件差、阵地建设滞后、职工贫困面大、帮扶任务重、帮扶资金不足、经费收缴难等困难和问题,一方面需要党委的重视、政府财力的大力支持、工会之间的相互帮助和社会各方面力量的扶持;另一方面需要边疆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工会的自身努力,大力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知难而上、奋发有为的精神,挖掘自身潜力,充分调动广大工会干部的积极性、创造性,走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新路子,不断提高工会工作水平。二要处理好当前与长远的关系。既要

立足当前,认真分析边疆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工会急需解决的问题,对急需解决的问题一件一件地列出来,雷厉风行,说了就做,定了就干,努力提高服务科学发展、服务职工的能力和水平;又要着眼长远,深入研究事关边疆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工会事业长远发展的源头性、机制性和体制性问题,深入查找根源,拿出切实措施,把握着力点,突破关键点,真抓实干,多干打基础、增后劲、管长远的事,真正把“兴边富民工程”工会三年行动计划和贫困县工会工作提升计划办成造福于职工群众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三要处理好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要改革创新,加强自身建设。边疆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各级工会组织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把工会组织建设成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群众组织。要主动发挥运用社会化动员方式和上下联通、左右衔接的组织优势,整合各种资源,逐步形成政府调控机制同社会协调机制的联动,政府行政功能同社会自治功能的互补,政府管理力量同社会调节力量的互动,使工会工作在大局中发展,在发展中彰显作用。要坚持抓基层、打基础不放松。要坚持眼睛向下、重心下移,创新工作思路,转变组建方式,进一步健全工会组织网络,扩大边疆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工会组织工作覆盖面,特别是受加强新兴经济组织和新兴社会组织的工会组织建设,不断提高工会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影响力。要常抓不懈,形成工作台力。各级工会组织要主动向党委汇报,密切与政府有关部门的联系与合作,形成党委重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要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宣传工会任“兴边富民工程”行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取得的成绩,宣传广大职工的高度主人翁精神,激励广大工会干部和职工自觉投身“兴边富民工程”行动,为促进边疆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建功立业,不断谱写伟大时代壮丽新篇章。

省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卢正国作云南省“兴边富民工程”工会行动计划推进暨贫困县工会工作提升计划动员讲话。他说:一年来,各级工会统一思想、深化认识,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把迪庆州工会三年帮扶行动和“兴边富民工程”工会行动计划摆在工会工作的突出位置来抓,在改善迪庆藏区县、边境县(市)工会工作环境、条件、能力,推动边疆地区经济社会和工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加大资金补助力度,改善基础设施和工作条件。在保证工会经费上解回拨补助的基础上,从2008开始,连续三年对迪庆州工会实行专项补助,每年定额补助迪庆州、县两级总工会200万元资金,山迪庆州总工会统筹安排,在当地财政的相应配套下,帮助迪庆藏区县工会改善办公条件和职工活动阵地。2008―2010年,连续三年,每年预算500万元,专门用于加强边境县(市)工会工作。其中,250万元用于25个边境县(市)工会工作专项补助,250万元根据实际情况,分批投入解决边境县(市)工会的硬件设施。二是建立健全对口帮扶机制,增强自我发展动力。建立28个省级产业厅局(公司)工会与迪庆藏区县、边境县(市)工会“一对一”帮扶机制,为县(市)工会提供人力、物力、财力、智力等形式的帮扶。加大项目支持力度,切实增强县(市)工会的自我发展能力,使县(市)工会干部职工的精神面貌有较大改观,工会工作迈上新台阶。三是加大干部协管和教育培训力度,提高工会干部队伍素质。继续推进迪庆藏区县、边境县(市)总工会主席按同级党政副职配备工作。加强工会干部上岗资格培训,用三年时间轮训一遍工会干部,县(市)总工会领导班子成员每人参加全总培训一次。结合沪滇工会对口帮扶,组织县(市)总工会主席到上海等发达地区学习培训,提高县(市)工会干部队伍素质,为推动工会工作提供可靠人才支撑和智力保证。四是指导服务重点工作,提升工会整体工作水平。及时研究和认真解决迪庆藏区县、边境县(市)工会在困难职工帮扶、职工医疗互助活动、职工法律服务等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每年下拨迪庆三个藏区县总工会困难职工帮扶资金各15万元。每年给予每个边境县(市)总工会不少于15万元困难职工帮扶专项资金,补助每个边境县(市)工会职工医疗互助中心代办点2万元专项工作经费。组织宣讲团,到迪庆藏区县、边境县(市)对基层工会干部进行有关业务和法律政策等知识培训;对侵害职工合法权益的典型个案,给予必要的法律援助。结合县域经济发展中的技术难题,组织上海专家开展技术帮扶和技术协作活动。加强工会宣传教育和电子政务建设。建立考核奖励机制,鼓励工作创新。三年期满,总结评选表彰一批工会工作先进县(市)和帮扶工作先进单位。

目前,兴边富民工会行动计划的工作格局初步形成,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工作力度大、内容实。据初步估算,实施第一年,省总工会和对口帮扶单位投入迪庆藏区县工会的资金支持达260万元。省总工会投入25个边境县(市)工会的资金支持达955.5万元。省级产业、厅、局(公司)工会的对口帮扶,也使各县总工会得到相应支持。此外,帮扶工作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涉及办公条件改善、工会干部培训、劳务输出、职工教育培训、活动阵地建设、捐资助学、疗休养等内容,对于工会的全面工作是一个很大促进。

卢正国指出:我们要深化认识、明确目标,把握好贫困县工会工作提升计划的要求。扶贫攻坚历来都是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事关和谐小康社会建设,党政重视、社会关心、群众期盼的重要工作。我省作为一个边疆、民族、贫困、山区“四位一体”的欠发达省份,是全国贫困人口最多、扶贫攻坚任务艰巨的重点省份之一,加快发展、维护稳定、促进和谐的任务十分繁重。全省129个县(市、区)中就有73个部级贫困县和7个省级贫困县,贫困面人、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贫困人口555万,占全国贫困人口的13.9%,全国每7个贫困人口中就有1个在云南。贫困人口主要聚居于自然条件恶劣、经济社会发展落后的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原战区、边境一线,这些地方生产力水平低,自我发展能力弱,收入增长缓慢,群众生活困难。这其中,也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于下岗失业、天灾人祸致贫的困难职工和困难劳模。工会作为党领导下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在密切党与职工群众的联系,维护职工队伍团结稳定,发扬工人阶级互助友爱精神和主力军作用,积极投身扶贫攻坚中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不可替代的优势。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深入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的号召,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找准位置、发挥作用,这是工会贯彻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根本指导方针和“组织起来,切实维权”工作方针,维护职工队伍团结统一、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的必然要求。工会要在扶贫攻坚中担当责任、展现风貌、体现价值、有所作为,尤其是贫困地区工会,首先必须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工作水平,增强维权维稳、和谐发展能力。为此,省总工会决定,从今年起至2011年,实施云南省贫困县工会工作提升计划。

一是人力改善贫困县(市、区)工会工作条件。除迪庆藏区县、边境县(市)工会以外的贫困县(市),省总工会每年预算1500万元,专门用于加强60个贫困县(市)工会工作。其中,600万元作为工作经费补助,给予每个贫困县(市)每年资金补助10万元;900万元作为帮扶资金,每个县(市)每年补助15万元。此外,省总基本建设资金向贫困县(市)工会倾斜,每年根据贫困县(市)工会工作需要,给予基本建设资金补助。

二是加大对贫困县工会工作的倾斜力度。加大贫困县(市)工会千部队伍建设和数育培训力度,优先选派贫困县(市)工会干部参加全总培训和到上级工会、发达地区工会学习及挂职锻炼。加强贫困县(市)的维权工作力度,积极为贫困县(市)工会千部和职工提供政策法律援助。在制定规划、出台政策、安排资金、提供技术、人才、信息服务等方面,给予贫困县(市)工会倾斜和支持。

三是增强职工的就业创新能力。结合政府开展的“百万农民工培训工程”,强化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和就业转移,增强贫困地区职工的就业创新能力。努力拓展就业渠道,积极向省外和周边国家开拓劳务市场。建立输出输入地互动机制,依法维护和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四是建立贫困县工会工作考核奖励机制。加大指导服务力度,将贫困县工会工作提升计划与云南省工会工作先进县(市、区)评选结合起来,总结选树贫困县(市)工会工作的先进典型,评选表彰一批工会工作提升计划工作先进县(市、区),推动提升计划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

团县委扶贫工作计划范文7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扶贫开发战略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市委四届四次、五次全会、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扩大会议精神,充分展示全县扶贫开发成就经验,积极宣传先进典型,进一步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为党的胜利召开营造良好氛围。

二、基本原则

(一)政府主导。坚持政府在脱贫攻坚中的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四个意识”,牢牢把握主旋律,确保正确政治方向。

(二)协同联动。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组织实施全县性活动,各乡镇、县直相关部门结合实际组织区域性、专项类活动,上下联动,部门联动,形成合力。

(三)广泛宣传。强化宣传发动,把活动进一步向基层延伸,全面介绍中央脱贫攻坚决策部署,广泛宣传全省、全市、全县脱贫攻坚生动实践、模范人物和先进典型,动员贫困地区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更为广泛直接参与,激发内生动力。

(四)创新务实。运用新媒介、开辟新思路,探索新的宣传动员路径,推进扶贫日活动的载体创新、内容创新和形式创新。

(五)节俭实效。严格遵守有关规定,做到节俭务实、公开透明、讲求实效,主动接受社会各方面的监督。

三、活动内容

(一)认真做好全国脱贫攻坚奖推荐报送工作。根据《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开展2017年全国脱贫攻坚奖评选表彰活动的通知》,按照评选条件,积极发掘全县脱贫攻坚做出突出贡献的各界人士,推荐上报并积极争取。(县委农办负责)

(二)开展向脱贫攻坚先进典型学习宣传活动。开展宣讲活动,宣讲和宣传各类脱贫攻坚奖推荐人选先进事迹,号召社会各界学习宣传。组织学习2017年10月12日《新闻联播》《代表风采——胡中山让老百姓都过上好日子》的报道,并安排在全县范围内收听收看,广泛宣传老百姓身边的典型故事;组织听取全省脱贫攻坚帮扶工作先进事迹()宣讲报告会,以典型事迹拓展帮扶工作思路;组织学习《禾中·中国力量》精准扶贫研讨会,围绕如何通过产业扶贫,为贫困地区培育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实现脱贫和致富相结合,从而创立持续脱贫机制进行研讨;进一步树立脱贫攻坚先进典型,宣传正能量,引领社会风尚,凝聚精神动力。(县委宣传部、县委农办、县农牧局牵头,各乡镇负责)

(三)组织收看2017减贫与发展论坛、全国脱贫攻坚颁奖典礼。认真学习领会会议精神,以先进典型事迹和脱贫攻坚新进展新成效为引领,推动全县脱贫攻坚不断深入。(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

(四)组织开展帮扶单位、帮扶干部主题实践活动。以“10·17,邀您一起”为主题,各乡镇、县直相关部门进一步开展贫困乡镇村大走访大调研活动,宣传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全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专题工作会议决策部署,深化精准帮扶,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县委农办负责)

(五)开展东西协作、定点帮扶扶贫日专题活动。联系协调东部协作省市、中央定点帮扶单位以及“携手奔小康”结对县区,深入开展协作交流活动。科学编制帮扶规划,积极开展产业合作,建立和完善劳务对接机制,广泛开展教育、文化、卫生、科技等方面的合作,不断拓展合作领域。努力开拓“优势互补、长期合作、聚焦扶贫、实现共赢”的新局面。(县委农办负责)

(六)民主监督助力脱贫攻坚。结合派开展脱贫攻坚民主监督试点工作,协调配合农工党省委会牵头开展的“精准扶贫、民主监督”为主题的民主监督专题调研,拓展监督形式,广泛倾听意见建议,诚恳接受监督,切实把民主监督转化为脱贫攻坚的工作动力,精准聚焦扶贫。(县委统战部牵头、县委农办配合)

(七)充分发挥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和行业部门优势开展系列主题活动。

1.以“10·17,邀您一起”为主题,广泛动员广大团员和青年,发挥自身知识新、创新意识强等方面的优势,以“青春”微信公众平台为主阵地,借助新媒体优势,将全县广大驻村帮扶单位、驻村帮扶队队员和团员青年积极投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主战场的精神风貌和工作成果充分展示给广大干部群众,号召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扶贫开发。(团县委牵头,县委农办、县帮扶办配合)

2.开展“陇原妹”劳务输转、“陇原巧手”培训,为广大妇女提供创业就业平台,使更多的妇女有一技之长,能够居家就业、增收致富。举办县2017年“陇原巧手”作品创意大赛。通过走访慰问贫困户、助老义诊等行动,进一步弘扬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优良传统,让广大老年人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以“共享蓝天·携手成长”为主题,通过“爱心妈妈”结对帮扶,解决留守少年儿童需要关爱的现实问题,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县妇联牵头,团县委、县民政局配合)

3.宣传、科技、文化、卫计等部门充分利用乡村大舞台、集贸市场等,组织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扶贫宣传和服务活动。(县委宣传部、县文广局、县科技局、县卫计局负责)

(八)开展走访慰问贫困户活动。结合脱贫验收工作,各帮扶单位要深系乡镇贫困村、贫困户集中开展慰问活动。各驻村帮扶工作队要结合驻村帮扶工作,全部蹲点贫困村贫困户开展走访慰问贫困户等社会帮扶活动。(县民政局牵头,县直相关部门和乡镇配合)

(九)播放扶贫公益广告和宣传扶贫政策

1.县电视台于10月14日—20日期间,连续播放扶贫公益广告。(县委宣传部牵头,县电视台配合)

2.利用政务公开网和电视台等县级媒体,为基层干部群众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政策措施。(县委农办牵头,县委宣传部、县电视台配合)

四、组织领导和工作要求

1.2017年扶贫日活动在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在县乡两级同时开展。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全县扶贫日活动的协调工作;县帮扶办负责组织开展帮扶单位、帮扶干部主题实践活动;县委宣传部负责协调全县扶贫日活动的宣传报道工作;团县委负责组织实施“10·17,邀您一起”主题活动;县妇联负责“爱心妈妈”结对帮扶、“陇原巧手”作品创意大赛等各项活动;县精准扶贫各专项工作实施办公室要按照各自职责做好配合工作;省市属驻古有关单位要主动参与,带头开展相关活动。各乡镇要结合各自实际,制定本乡镇扶贫日活动方案,开展特色鲜明、丰富多彩的活动,形成上下联动、同频共振的工作合力和舆论声势。

2.坚持节俭务实的原则,严格扶贫资金募集、管理、使用、监督等各个环节的操作程序,确保资金使用安全高效。

团县委扶贫工作计划范文8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扶贫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县委、县政府对扶贫工作的要求和具体部署,以发展经济、增加村民收入为目标,以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坚持推进扶贫开发与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和谐秀美乡村建设有效结合,坚持扶贫到村(户),帮助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提高生产生活水平,积极推进村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机构

按照县委、县政府对扶贫工作的要求,根据我公司的实际情况,成立由总经理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任同志队长、黄哲同志任成员的扶贫工作领导小组。

三、帮扶对象及时间

(一)帮扶对象:镇村。村现有耕地面积530亩,山地面积3万亩,辖12个村民小组,共233户,总人口约为1000人,其中低保户48人、计生二女户9户、优抚对象3人、党员36名,其中女党员11名,困难党员2人。该村邻近广东省细坳镇,九曲至细坳公路穿村而过。

(二)帮扶时间:2013年

四、具体措施

(1)服务基层组织建设。积极与联系点党组织开展结对共建活动。推进党建带群建工作,健全妇委会等群团组织,健全老年协会、计生协会、各类理事会监事会、人民调解委员会等社会组织,推进村民自治。经常联系党员干部和村民,了解他们的困难,帮助他们解决就医、就学、就业、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困难。

(2)服务产业结构调整。加强农村党员创业培训和农民知识化培训,提高农民创业致富技能。为农民创业致富帮助解决技术难题,帮助下岗职工、失业居民、困难职工等实现就业再就业,扶持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在家留守妇女创家业。

(3)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帮助制完善村庄规划建设,引导农民积极申报搞好村庄整治,指导农民按照规范的技术要求新建、改建住房,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帮助村、组完善公益事业管理组织,有针对性地帮助解决饮用水安全、土坯房改造、村组道路修复以及资金、信息、技术帮扶等问题。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成立扶贫工作机构,把结对帮扶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完成。积极开展调查走访,强化督办落实,确保结对帮扶工作落到实处。

团县委扶贫工作计划范文9

一、主要工作

1、履行“一岗双责”保证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一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和省、州、县《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实施办法》,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二是按照各级党委关于反腐倡廉建设的部署和要求,党政领导班子专题分析研究本单位的反腐倡廉工作,结合实际制订2009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计划和党风廉政建设个性指标;按时向县委、县纪委和所属纪工委报送责任制工作有关材料。三是加强对本单位的党风廉政建设的领导,针对工作实际,成立了党建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专门业务人员。四是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层层签订责任书。支部书记与主任签订责任书,主任与副主任签订责任书,副主任与分管股室负责人签订责任书,股室负责人与工作人员签订责任书。六是抓好干部职工反腐倡廉教育。结合实际开展先进典型教育、警示教育,如组织干部职工学习县纪委书记的楷模—王瑛先进事迹、孟连事件通报、“11·28”云铜集团案件通报、省农垦总局突发公共事件通报以及《支部生活》有关问责案例等。七是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科学发展,加强对国有资产、资金、资源的监管,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八是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有关规定,进一步深化党务、政务公开办事公开。

2、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州县党委政府反腐倡廉重点工作。一是建立健全党风廉政建设各项规章制度。共制定了《××县扶贫办推行“三项制度”工作考核办法》、《××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县扶贫办问责办法》、《××县扶贫办“四项制度”实施方案》、《××县扶贫办2009年度千村扶贫开发百村整体推进工作效能监察实施方案》、《××县扶贫办内部管理规定》和《党支部工作制度》等规章制度。二是不断完善集体领导制度和议事规则。凡属重大决策、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大额资金安排使用等重大事项由集体研究决定。如4月份的人事调整和领导分工都是由班子办公会研究决定;如2009年的重点村指标分配和2009年度千村扶贫开发百村整体推进项目的实施村,均由办领导召开领导班子和相关股室负责人参加的会议确定,并报请县人民政府同意后才下达。三是进一步加强扶贫资金监管,进行票据管理自检自查,进一步巩固和深化清查“小金库”工作成果。四是认真组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在分析检查阶段,通过自检自查、问卷调查、群众评议,查找到影响和制约扶贫办发展的突出问题,并明确思路,制定出整改措施。

3、遵守执行廉洁自律规定。一是认真落实十七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提出的廉洁自律五项要求,并结合扶贫办工作实际,制定出台了廉洁自律五不准要求,把反腐防腐工作前移。二是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规范津贴补贴工作,规范公务用车和公务接待。截止2009年6月20日我办无发放津贴、补贴现象,接待和公务用车均按《××县扶贫办内部管理规定》执行。三是坚决维护党的纪律,狠刹自由主义、好人主义、个人主义等歪风,维护班子团结,营造风清气正的环境。四是把党员干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遵守廉洁自律规定、纪律、作风等情况列入民主生活会的主要内容,进一步加强党内监督。五是抓好群众来信来访工作。我办认真落实《条例》,妥善处理涉及本单位的件,做到矛盾不上交。对上级交办的件及时组织调查处理,不推诿拖延,并及时上报结果,2009年县扶贫办共承办县十五届二次会议人民代表建议5件,委员提案1件,上半年办理完成县人民政府交办答复人民代表提案2件分别是117号《杨柳树村村庄建设》和130号《要求加快“中间村”建设进程的建议》。六是抓扶贫项目资金管理。保证扶贫项目资金实施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强化项目建设的管理,保证项目建设质量。每月均深入千村扶贫开发百村整体推进的项目实施村进行检查指导、协调服务,将问题处理在萌芽阶段,保证项目资金的运转安全,使扶贫项目资金发挥最大扶贫效益。

二、工作成效

我办通过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认真抓实加强领导、宣传教育、制度建设、责任制建设、群众来信来访和扶贫项目资金管理等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一是把反腐倡廉宣传教育融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之中,干部职工思想作风、工作作风有了明显改善。二是严格执行《扶贫办阳光政府四项制度实施细则》,进一步增强了工作人员的公仆意识,提高了服务质量。三是强化监督,保证了扶贫项目资金的运转安全。截止2009年6月22日全县千村扶贫开发百村整体推进超计划完成投资3539.42万元,占任务数2749.08万元的129%。四是进一步建立完善各项机制、制度,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逐步建立完善。

三、存在的问题

我办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制度不够健全和执行制度不够。如项目回访督查制度、项目检查验收制度、扶贫物资采购督查制度、扶贫资金管理使用督查制度等。二是纪律作风上还有一些不正常的现象,如个别人安于现状,没有奉献精神;个别人作风不够扎实,纪律松弛,办事拖拉、扯皮,个人形象差;个别人不善于学习,上班无所事事,自己该做什么,怎么做都不清楚;个别人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工作害怕艰苦,习惯当“浮萍”等。三是宣传工作还有一定差距,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信息撰写报送少。

四、下步工作打算

根据党风廉政建设计划,对照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下半年的工作中重点是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党政主要领导要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情况作为部门的一项重点工作抓紧抓好,做到有计划、有部署、有落实、有检查。

2、抓好教育,进一步提高反腐倡廉重要性的认识。利用正反两方面典型,通过上党课、看专题片等形式,在党员干部中开展广泛的教育活动,提高对反腐倡廉工作的认识,增强党员干部抓好反腐倡廉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增强抓好廉政建设的自觉性。正确处理廉政建设与业务工作、依法行政与实现既定扶贫目标、严肃纪律与爱护干部的辩证关系,进一步提高对反腐倡廉重要性的认识。

团县委扶贫工作计划范文10

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自2015年8月被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列为首批脱贫摘帽退出贫困县以来,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围绕2016年把贫困发生率降到3%以下如期实现“2016年脱贫摘帽,2018年基本消除贫困,2020年同步小康”的目标,采取超常措施,拿出过硬办法,精准识别贫困对象,强力整合项目资金,积极创新产业帮扶模式,快速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大力实施产业扶贫精准发力,举全县之力,为确保2016年实现“脱贫摘帽”退出贫困县的目标,吹响脱贫攻坚集结号,全面打响了一场艰苦卓绝的攻坚战役。

“大地的复兴和丰盈,是我的美,是我波澜壮阔的美。生命的源流,从此而发动,如日之升真真而从容,如光之盈源源而深入,向着充分,在祖国之南。”这是对红河的赞美,也是对巍山的赞美。

九曲十八弯的红河源头,日日夜夜吟诵着气势恢弘的乐章,见证着这里的灿烂文化、淳朴民风、辉煌历史,也见证着生存和生活在南诏国发祥地的巍山各族人民为摆脱贫穷过上好日子的梦想实践。

巍山是集“山区、民族、贫困”三位于一体的彝族回族自治县,是云南全省79个贫困县之一和73个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之一。“十二五”期间,国务院将巍山县列为“滇西边境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工作县”。

截至目前,总人口不足32万人的巍山县,有汉、彝、回、白、苗、傈僳族等25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4.61万人,占总人口的45.77%。作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也是云南省12个首批脱贫摘帽退出县之一的巍山,全县有2个贫困乡、23个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5516户、19423人,贫困发生率7.11%。

“贫困人口多,贫困面大,山区、半山区多于坝区,一些地区尤其是少数民族聚居的高寒山区及其沿江一线依然处于整体贫困状态,问题和矛盾十分突出。扶贫任务异常艰巨。”中共巍山县委书记常于忠告诉记者,这就是眼前巍山面临的现状。

近期,本刊记者借采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情况之机,深入采访了巍山县的几个扶贫攻坚村庄,透过一些典型事例,感受到了当地政府为民生福祉所付出的努力。

精准识别 把最贫困的群众找出来

“我家是因病致贫,在各方帮扶下尽力发展,一定能逐步过上好日子。”南诏镇新村村民彭家康家,老屋有些破旧,院子里的绣球花、虎头兰开得正艳。不远处,一层新房的石脚已经砌好。作为全村39个建档立卡贫困户之一,驻村扶贫工作队量身订制了帮扶措施:“扶持建新房、申请医疗救助、纳入农村低保、培训一技之长。”

南诏镇新村村委会是南诏国第一代王细奴逻的耕牧之地,也是巍山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村之一。在村委会的院墙上,挂有脱贫攻坚示意图、脱贫目标责任表、脱贫攻坚重点工作落实情况表等图表。从图表中可看到,这个有着470户、1782人的村委会,在2014年时有108户贫困户,共390人,占总人口的22%,是南诏镇贫困程度最深的行政村。2015年建档立卡22户共78人实现了脱贫。同时,在这些图表中还能看到每一个贫困户在建档立卡时的人均年收入、主要经济收入来源、帮扶措施、致贫原因、计划脱贫年度和帮扶责任人等很多细致内容。据悉,新村实行“挂图作战”责任倒逼、时限倒逼、任务倒逼、督查倒逼,将“作战”任务细化到项目、到村组、到户、到人,并按照工作进度“销号”管理,充分发挥“作战图”对责任领导、村社干部、工作队员的警醒督促作用,确保攻坚目标落到实处。此外,按照长短结合,长能致富、短能脱贫的原则,编制项目实施方案,细化到户帮扶计划,做到了“户户有帮扶计划、家家有项目扶持”。同时,通过组织贫困户外出务工、减轻贫困户子女上学负担、推进生态补偿政策落实等措施切实帮助困难户。

但图表所反映的内容,相比精准扶贫的措施依然简略得多。仅贫困户个人的建档立卡工作,就有9项精准要求。首先是村干部和驻村扶贫工作队员进行入户调查,完成贫困户信息采集表。再向村民、党员发放评议表、登记表对申请人进行评议。对村小组一级评议通过的名单,还需要通过村民代表会、村“两委”认定,同时所有评议环节的记录也归档保存。通过上述评议环节,被拟定为贫困户的人家,还要在村内张榜公示,村民无异议后,才能成为建档立卡的贫困户。

2016年6月18日,中共云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李纪恒,省委副书记、省长陈豪以及省委副书记钟勉分别率领参加全省脱贫攻坚暨县域经济发展推进会的人员,分赴大理州巍山县、宾川县、祥云县,就脱贫攻坚和县域经济发展情况进行实地考察。

在巍山县,李纪恒率领第一考察组,先后深入五印乡新街村布度易地扶贫搬迁点、县城游客服务中心、南诏地质博物馆、南诏胡同、南诏博物馆、南诏镇新村和庙街镇大理时代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葡萄种植基地,进行实地考察。

来到南诏镇贫困程度最深的行政村――新村,考察组认真听取驻村工作队的工作情况汇报,察看墙上一张张“挂图作战”图表。李纪恒边听边看边问:“贫困户字光生,帮扶措施是养羊,羊从哪儿来、怎么配种?只有想到这些,群众增收才不会落为空话。”当工作人员演示通过“云南省精准扶贫大数据管理平台”查看该村贫困户信息时,李纪恒突然喊停,现场拨通屏幕上一个叫彭家康的电话,仔细核对每一个家庭成员的信息并询问:“州里、县里是谁在帮扶你,叫什么名字?”屋里几十人静静地听着。电话那头想了一会儿回答道:“叫李泽坤,环保局的。”看到答案与屏幕上所显示的信息一样后,李纪恒满意地点点头,并嘱咐全体与会人员,扶贫大数据一定要精准、全面,脱贫攻坚一定要明确责任,驻村扶贫工作队、乡镇村干部一定要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因户施策和充分调动起群众积极性,各级干部一定要以强烈的责任感把贫困县摘帽这场攻坚战的担子担起来。

“通过建档立卡,我们要把最贫困的人找出来,用最好的政策帮扶他们,用最管用的办法实现脱贫摘帽,从而达到精准扶贫的目的。”中共巍山县委书记常于忠朴实而又动情地说,要精准精细施策,决战决胜贫困,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巍山是红河源头的第一县。源在头里,力争上游,魁占第一。当地人争第一的劲头,表现出一种对这方宝地无限热爱和无比骄傲的感情。

新时期脱贫攻坚,最鲜明特征是“精准扶贫”。如何精准?就是要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

如何真正把最穷的农户找出来?2016年1月,巍山县创新思路,率先在大理全州探索将低保户、贫困户“两户合一”进行精准识别的做法,制定了《巍山县建档立卡贫困户与农村低保户“两户合一”工作方案》,就是从低保户中选出最贫困的农户作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初选对象、把建档立卡贫困户作为农村低保户初选对象、把既不是低保户又不是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最贫困群众作为农村低保户和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初选对象,通过“户申请、组评议、村审查、乡审核、县审定”的方式,严格按照标准和程序对贫困人口进行识别,最终实现“贫困标准线”与“低保托底补助标准”的“两合一”开展的农村低保户和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动态管理。随后,大理州各县市总结推广巍山县这一创新做法。

记者了解到,为真正做到“把贫困的群众找出来,用最好的政策帮扶他”,实现“扶真贫,真扶贫,真脱贫”的目标,2016年,根据《巍山县建档立卡贫困户与农村低保户“两户合一”工作方案》,采取“一评二审三公示”的方式,针对部分最贫困的群众还未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有的还未享受农村低保的实际,实行建档立卡贫困户与农村低保户“两户合一”,推进精准扶贫。实施“两户合一”中,巍山县对该县原有贫困人口进行再次识别,建立扶贫对象动态管理体系和贫困人口销号制,实现扶贫对象“有进有出”,真正达到了“把最困难的群众找出来”的目标,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奠定了基础。

2016年云南省“两会”期间,巍山县委书记常于忠在大理代表团会议上向出席会议的云南省委领导汇报了巍山县在实施精准扶贫工作中,实施建档立卡贫困户与农村低保户“两户合一”,精准确定扶贫对象,力求把最好的政策用到最贫困群众身上的创新贫困户识别方法。

云南省委领导认为巍山县的扶贫工作目标明确,思路清晰,观念新,办法多,体制机制创新,举措超常规。

“两户合一”创新做法,是巍山县在实施精准扶贫工作中强化社会保障落实的重要举措和关键抓手。“两户合一”被誉为是“抓基础工作,精准识别找穷人”。该做法的核心和精神是“把最贫困的群众找出来,用最好的政策帮扶他。”

不仅找到了“穷人”,更要结“穷亲”。不仅坝区有“亲人”,山区也有“亲人”。这些“亲人”就是省、州、县下派进村入户的3171名帮户干部。他们与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实现所有贫困户都有干部帮扶,并在春节前开展了三轮遍访和慰问工作,实际了解掌握贫困户的贫困状况,致贫原因,准确宣传精准扶贫政策措施,帮助制定到村到户的帮扶计划,为贫困户理清发展致富思路,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对策实,措施准。

在社会保障事业方面,根据中央政策,巍山县全力发展乡村教育,切实解决贫困户就医、就学、就业等问题,目标是:让每户贫困户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

在“两户合一”方面,对特殊困难群众进行低保兜底,将5303个特殊困难人口纳入城市低保对象,35855个特殊困难人口纳入农村低保对象,1670个“五保”人员纳入农村“五保”供养对象。

对特殊困难群众,经扶贫后仍不能达到脱贫线的,通过提高低保保障线实现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巍山县明白,既然是全民总动员,举全县之力开展的“脱贫摘帽”攻坚战役,必须有组织领导和机构人员落实为保障,必须有针对性的系列配套文件,必须配强配足工作力量,必须立下军令状,逐级传导压力,层层抓落实。

在这种思想认识统一下,巍山县成立了县、乡、村三级书记任组长的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构建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三位一体”脱贫攻坚工作格局。

为充分运用“挂包帮”“转走访”成果,推进建档立卡贫困户和农村低保户“两户合一”,做到扶贫到村到户到人,不重不漏不偏,层层落实责任,强化驻村扶贫力量。县委书记、县人民政府县长对“两户合一”工作负总责,负责全县“两户合一”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各乡镇党委、政府是“两户合一”的责任主体,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是第一责任人;各村(社区)党总支部书记、村(居)委会主任是直接责任人;各驻村脱贫攻坚队队员是“两户合一”的具体责任人。增强驻村扶贫工作队力量,驻村工作队由省、州、县、乡四级下派,由原来的“3+X”模式变成现在的建档立卡贫困村“6+X”(6名驻村工作队员再加上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大学生村官、其他临时性工作队人员)非建档立卡贫困村“1+2+X”(1名驻村工作队员、2名挂钩单位工作人员再加上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大学生村官、其他临时性工作队人员)模式,驻村工作队员由原来的139名增至现在478名达到翻番,工作队员逐村逐户再次走访,摸清贫困村贫困户的家底。

坚持脱贫标准,确保公开公正。各脱贫攻坚驻村工作队员及村组干部按照“一高、三优先”退出标准和“五看、五不录、六优先”的原则,退出一部分建档立卡贫困户,再将部分低保户纳入到建档立卡贫困户中,不漏掉贫困人口,不把非贫困人口纳入脱贫对象。“一高”即贫困村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是否高于全县非贫困村的平均水平;“三优先”即扶贫项目扶贫到户的贫困户优先退出,扶贫项目覆盖到的贫困户优先退出,涉农项目覆盖到的贫困户优先退出;“五看”即看住房、看大件、看劳力、看产业、看负担;“五不录”有机动车的不录、有新建住房的不录、有城镇商品房的不录、有公职人员的不录、有较大实体产业的不录;“六优先”即有重病人的优先、有重度残疾的优先、有在校学生的优先、无壮劳力的优先、住危房的优先、重灾户优先。通过坚持“一高、三优先”、“五看、五不录、六优先”原则有进有退,抓实建档立卡贫困户和农村低保户“两户合一”,最终实现脱贫线和低保线“两线合一”,达到精准识别贫困户。

严格动态管理程序,确定“两户合一”对象。从低保户中选出最贫困的农户作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初选对象,把建档立卡贫困户作为农村低保户初选对象,把既不是低保户又不是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最贫困群众作为农村低保户和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初选对象,开展农村低保户和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动态管理。采取“一评二审三公示”,“一评”即由驻村工作队到各村小组,召开户长会议评出建档立卡贫困户与农村低保户“两户合一”的对象,“二审”即由村委会召开群众代表、村民小组长村“三委”会议审议,乡(镇)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分别审议,“三公示”即在乡(镇)、行政村 、各自然村进行“两户合一”的对象的初选、村审议和乡(镇)审议的对象公示,最后,再上报录入扶贫开发信息系统。

巍山县81支驻村扶贫工作队478名驻村工作队员通过3次入户走访,对636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24687人贫困人口进行筛查核实,2016年1月底全面完成“两户合一”工作,共退出313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新纳入3695户低保户,变动率达48.6%。经“两户合一”后,巍山县目前现有551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19423人贫困人口,真正做到了找准最贫困的群众,用最好的政策帮扶,为精准扶贫打下坚实的基础。

立下军令状,签订责任书,挂出作战图,确定时间表,采取超常举措,拿出过硬办法,以亮剑精神,向贫困宣战,为所在的贫困乡村率先脱贫、率先小康洒汗出力,在脱贫攻坚大决战中谱写出一曲曲雄浑乐章。

精准发力 用最好的政策帮扶他

在大仓镇新胜村大三家易地扶贫搬迁点,只见大三家的彝族群众抓紧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竖柱上梁的鞭炮声、木匠做活的锯木声、村民建房的吆喝声、汽车运货的汽笛声……奏响了一曲脱贫攻坚新农村建设的乐曲。

大三家是巍山20个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之一。为了挪出穷窝,巍山县投资10.26亿元,对3151户10058人实施易地扶贫搬迁,2016年将完成20个集中安置点和10个分散安置点共3020户10570人的易地搬迁任务。目前,庙街镇利客村、五印乡新街村等17个易地搬迁点已全面启动,下达基础设施建设配套资金28753万元,发放到户贷款18117万元。

而在离县城数公里外的巍宝山乡中和村委会茶克塘村,是一个纯彝族聚居的高寒山区村落,群众居住条件和基础设施较差,地质灾害频发,生产和生活条件较为恶劣,是典型的“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地方。安居才能乐业,为此,巍宝山乡党委政府抢抓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机遇,加大项目整合力度,制定了茶克塘村易地扶贫搬迁规划和危房改造实施方案,推进贫困户住新房工程,对旧村进行改造提升,挪出“穷窝”,治好“穷根”,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记者到访此地时,正午的骄阳挡不住彝族群众建新家园的热情,放眼望去,下地基、砌砖墙、上房梁、喷油漆……忙着建房的人们干劲冲天。

在这不久前,“挂包帮”单位云南艺术学院紧紧围绕当地的地形条件、气候资源、经济环境和民风民俗,对茶克塘村进行公共基础设施和景观绿化规划,旨在对易地扶贫搬迁户搬出危房迁入新居后,通过完善安置地的基础设施和绿化景观,使他们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有效改善,为《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青华乡有10个村员会、135个自然村,4903户16425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044户3696人。目前,云南省联通公司、大理州政法委、巍山县委统战部、共青团巍山县委、妇联等12个包村单位及青华乡干部职工541人,分别与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全乡以干热河谷和高寒冷凉两个片区分类推进项目建设,总投资达18484.14万元,涉及特色产业、基础设施、人居环境、素质能力提升、服务体系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基层党组织建设等7个方面。“要把青华建成绿色经济之乡、特色产业之乡、平安幸福之乡、富裕美丽之乡。”乡党委负责人告诉记者。

青华乡和巍宝山乡是巍山县两个建档立卡贫困乡。“把最贫困的群众找出来,用最好的政策帮扶他。”如今,在整乡整村推进的“猛药”下,山坳深处、田间地头,大地间脱贫攻坚的强劲足音在回响,山寨里自强不息向贫困宣战的热浪扑面而来。

在巍山县领导看来,易地搬迁“挪穷窝”,是该县实施精准扶贫工作中最硬的攻坚战役,但也是最有效的解决办法之一。挪出穷窝,建设新房,易地扶贫搬迁快速推进。拆除旧房、挖平地基、拉运水泥、堆砌砖石、竖柱上瓦……这一幕幕,不仅是巍山县脱贫攻坚进行时的缩影,也是一张真切生动、充满希望的脱贫攻坚“巍山答卷”。

巍山县扶贫攻坚战役全面打响以来,将重心和着眼点放在基础建设上,全力推进水、电、路、气、网等生产生活设施和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上,着力突破贫困地区基础设施薄弱所制约的发展瓶颈,突出抓好“六化”建设,超前谋划“硬化、绿化、美化、亮化、净化和文化”建设内容,将基础设施建设与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相结合,努力打造环境优美,干净整洁,特色凸显,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通过项目实施,贫困地区基础设施不断改善,路网、水网、电网、互联网建设逐步覆盖建档立卡贫困乡村,并向建档立卡贫困户延伸。

2015年,巍山县成立县扶贫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向云南省农发行争取并获批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性贷款7.8亿元。安排扶贫专项资金1500万元,启动实施11个产业扶贫、12个行政村及10个自然村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和11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示范点建设项目。完成农村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4000户,累计发放农村危房改造贷款资金4345.5万元,金额居大理全州第一。

巍山县委、县政府“用最好的政策”帮扶贫困群众,出台一系列配套文件,迅速争取资金和项目支持,全面启动项目建设。

2015年12月16日,云南艺术学院和巍山县一道积极争取,主动向云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张祖林及相关部门做了巍山县扶贫工作和挂钩帮扶巍山工作情况汇报。张祖林在听取汇报后强调,巍山被列为大理州第一批脱贫摘帽退出的贫困县之一,历史文化底蕴丰厚,但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又是滇西旱区,成绩取得来之不易。

张祖林要求:一是按照省委关于全面推进“十三五”规划的重大决策部署,抢抓机遇、顺势而谋,攻坚克难、乘势而上,要创新产业结构模式,根据巍山自身独特的自然人文资源,大力发展旅游文化产业;二是要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加大工作力度,切实增强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三是巍山县要发挥云南艺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等多个创作展演和研究机构,在“政、产、学、研、用”的结合所积累的组织经验和实践创作经验,为巍山地方旅游文化品牌的包装设计、历史文化宣传和民族文化的传承创新发挥作用。

汇报会上相关领导强调,巍山县一定要齐心协力,努力成为全省脱贫摘帽排头兵,打好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的扶贫攻坚战,实现巍山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做出应有的努力。

“脱贫摘帽”离不开相应的资金作为基础和保障。为了保障脱贫攻坚资金的落实,巍山县各级部门过紧日子,整合资金,全力保障脱贫攻坚投入。据悉,2015年巍山县本级合计投入2170万元用于脱贫攻坚,是“十二五”时期前4年的4倍。全县上下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县四班子办公室带头,县级部门压缩10%的公用经费预算,乡镇压缩5%的公用经费预算,压缩的660.88万元经费全部作为脱贫攻坚专项经费。2016年用于脱贫攻坚的县本级资金不低于6100万元,是2015年县本级投入的2.8倍,是整个“十二五”时期5年总预算数的5.21倍,是“十二五”年平均预算数的20多倍。积极向上争取资金支持,率先争取到了“四到县”切块资金翻一番,巍宝山乡、青华乡两个建档立卡贫困乡同时列入了2016年整乡推进项目,省级投入资金达1.1亿元。积极争取金融扶贫资金,获批农发行易地搬迁扶贫贷款7.8亿元,已到位1亿元,目前已到位3亿―5亿元。积极争取产业扶贫贴息贷款,目前已到位3亿元。争取到信用社农村危房改造贴息贷款5000户,每户5万元,合计2.5亿元。强力整合项目资金,打破行业界限和部门分割,明确要求全县各部门的项目资金总额40%以上要集中投向建档立卡贫困乡、贫困村、贫困户。广泛发动各界力量,县内募集扶贫济困资金529万元。

南诏古都,红河之源,一幢幢独具彝家特色的青瓦白墙农家小院掩映在葱茏山林中,次第开放的莲花香远溢清,与村庄组成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标语醒目地写在莲花村清真寺门外的文化小广场墙上。

使命在召唤,攻坚战尤酣。

为了打好在“2016年‘脱贫摘帽’,将贫困发生率降到3%以下,2018年基本消除贫困,2020年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以下,与全国、全省、全州同步进入小康社会目标”这场大战役,巍山县以加快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和贫困乡村跨越发展为核心,全面实施“11456”扶贫开发战略,细化“五个一批”路径措施。加大资金投入,全力落实农发行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性贷款、信用联社农村危房改造贷款、小额到户贷款和云南省扶贫开发目标、任务、资金、权责“四到县”切块资金。用空间换取时间,提前使用“脱贫摘帽”退出省级奖补资金,充分整合各部门项目资金按不低于40%的比例投向建档立卡贫困地区,加大县级专项扶贫资金和扶贫风险补偿金投入力度,力争2016年扶贫资金投入达30亿元以上。

精准施策 用最管用的办法脱贫

值得一提的是,南诏古都,红河之源,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一个有着23个民族的民族宗教大县,境内有伊斯兰教、道教、佛教、基督教,以及彝族土主信仰等多元宗教共存。按照“结合实际、突出特色、打造样板、示范全县”的创建思路,2012年4月,巍山县在云南全省率先启动了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创建工作,通过3年多的努力,示范区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2014年,巍山县被国家民委命名为云南省唯一的第二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县;被国务院表彰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永建镇还被国家民委列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之星”。

来到回族群众聚居地永建镇东莲花村,村口荷塘里一池亭亭玉立,红色、白色次第开放的莲花映入眼帘,香远溢清,荷花与村庄组成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在二十世纪80年代末,因为的影响成了一个全国有名的负面典型。从1999年开始,永建镇经历了一个禁毒整治、巩固提高、产业发展的漫长过程,走过了一条脱胎换骨、重获新生的不平凡之路。

近几年来,各级政府共投资2000多万元,东莲花完成村内道路改造、景观风貌改造、主饮水管改造、排水污水处理,通信、闭路电视、广播线入地等工程,东莲花村变美了。

通过近年来开展示范区建设,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全面加强,特色产业培植壮大,乡村面貌日新月异,民族宗教领域和谐稳定,禁毒整治成果持续巩固,群众安全感和满意率大幅提升,永建地区实现了由乱到治、由反到正的华丽转身,由15年前的全国问题整治重点地区,成功转变为民族团结进步的示范样板区。

“不但要念好古兰经,还要念好致富经。”巍山县人民政府县长王利伟告诉记者,如今,古镇保护与旅游相结合,“农家乐”“乡村旅游”悄然走进东莲花这个古老的回族村,引导着村民走向“不出家门就能就业、赚钱、致富的路子”。

这是巍山县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紧紧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厚重的历史文化,走“旅游+”融合发展新模式,以旅游文化产业为主导,带动高原特色农业、旅游商品加工业、小吃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引领全县经济转型发展的一个缩影。

用情用心用力打好脱贫攻坚战,就必须拿出“敢叫日月换新天”的气概,鼓起“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劲头,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如何加快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贫困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需要各级政府各级部门积极探求寻求创新扶贫模式,在帮助贫困人群就业的同时发展当地的产业,帮助更多的人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

面对艰辛扶贫路,打通扶贫“最后一公里”需要的不只是扶贫项目,更重要的是扶贫“术”要接地气、深民心,这样才能带动贫困户的积极性。

没有产业,就不可能断掉穷根。光给钱给物,不少贫困户往往是有想法没办法,增收路上的道道难题让贫困农户一筹莫展。

为此,巍山县在脱贫攻坚中始终把“变输血为造血”作为重中之重。创新思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为贫困的乡村和农户选准富民的产业载体和路子,巍山县坚持“用最管用的办法实现脱贫摘帽”,产业帮扶创新就是其中之一。

庙街镇古城村委会下南庆村,田里大棚内的早熟葡萄已经销售一空,只有“上班”的村民在施肥。据大理时代农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介绍,公司以900元/亩的基础价流转土地,协议时间到2028年,每3年增加15%的土地租金。目前,种植葡萄564亩,规划到2018年种植面积达1000亩。2015年,支付村民工资380万元,2016年预计达600万元。

庙街镇党委负责人告诉记者:“政府引导、贫困户参与、企业带动,做到多层次、全方位帮扶,通过产业发展助力贫困户增收致富。”庙街镇高度重视产业扶贫,积极引进公司、企业投资兴业,培育当地企业发展壮大,大力发展家庭农场、合作社组织,培育新型产业,确保群众真脱贫、不返贫。采取“贫困户+龙头企业+基地”的模式,2014年4月,庙街镇引进大理时代农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发展大棚葡萄生产基地,双方签订了《企业帮扶合作协议》,协议约定,庙街镇人民政府代表10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在2016年2月29日前投资人民币500万元给大理时代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作为大棚葡萄产业发展资金。这样被葡萄产业链连接的贫困户,一方面每年可获得5000元股本红利,一方面又可到企业打工,获得工资性收入。

同时,2014年,大理时代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与青华乡民强村流转了1400亩集体土地40年的经营权限,种植了1400亩红心猕猴桃和车厘子,将荒山荒坡“变废为宝”。据青华乡政府负责人介绍,近年来,青华乡把精准扶贫与发展产业结合起来,以实施扶贫项目为抓手,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理念着力培植壮大烤烟、畜牧、林果、茶叶产业,大力发展白芸豆、红花、车厘子、绿色食品、林下中药材等特色产业,打造一批致富快能脱贫的种植养殖项目,切实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变“输血”扶贫为“造血”扶贫,确保贫困群众早日脱贫致富。

“专业合作社帮扶”是又一种精准脱贫模式,如庙街镇兴荣养殖合作社,帮扶20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养牛;同时,有“挂钩部门帮扶”精准脱贫模式,如云南艺术学院帮扶巍宝山乡发展2300亩蔬菜种植基地,带动20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有“致富带头人帮扶”精准脱贫模式,比如采取寄养(种)、托养(种)等方式,带领贫困户增收致富。

记者从巍山县扶贫办了解到,近年来,巍山县对能够自我发展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因户施策、长短结合,按照“长能致富、短能脱贫”的原则进行帮扶,培养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坚持将整乡整村和自然村整村推进项目的财政专项资金的30%以上用于扶持产业发展,再整合县级相关部门的产业发展项目资金,重点扶持贫困户发展蔬菜1万亩、养殖能繁母牛1万头、能繁母猪1万头、基础母羊1万只、脱温山地鸡10万只。对于家庭条件较弱、自身发展不了产业、脱不了贫的贫困户,则通过党委政府牵线,创新产业帮扶方式,采取龙头企业帮扶、专业合作社帮扶、挂钩部门帮扶、致富带头人帮扶等方式进行帮扶,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帮扶建档立卡贫困户,县级相关部门、金融单位优先支持带动贫困户脱贫的企业和专业合作社。2015年,巍山县共实施了11个产业扶贫项目,涉及7个乡镇,受益农户达2128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640户,规划总投资1886.31万元,完成投资1797.77万元,占总投资计划的95%。庙街镇蘑菇种植、紫金乡红雪梨种植、紫金乡黄精种植、五印乡能繁母牛养殖、五印乡红雪梨种植、巍宝山乡红雪梨种植、马鞍山乡红雪梨种植等9个项目完工,现已完成巍宝山乡红雪梨种植项目县级验收。

产业扶贫在巍山是很重的一块工作,同时也是防止脱贫后再返贫的有效途径之一。培植产业,发展合作社,壮大龙头企业,在合作社、龙头企业的引领帮助和扶持下,主动造血,积极为贫困户“拔穷根”,其在推动当地扶贫开发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不可或缺。

目前,进一步加大产业扶贫力度,不断增强贫困群众自我造血功能,最终拔出“穷根”,已经成为巍山县各级党委政府的一致共识。在这种背景下,巍山县以加快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和贫困乡村跨越发展为核心,突出“易地扶贫搬迁、富民产业培育、基础设施建设、群众素质提升”重点,全面实施“11456”扶贫开发战略,细化“五个一批”路径措施,创新产业帮扶模式,按照建档立卡户和业主双向合作、双向互动、托养(种)寄养(种)、提供种源、定向回收等方式,加快实施17个产业扶贫项目,建设2个产业扶贫示范乡镇、10个产业扶贫示范村和5个旅游扶贫示范村。目前,已争取到产业扶贫贷款3亿元,确保701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24687贫困人口户户都有增收项目扶持。积极向江浙一带企业首批提供1000个劳动力,每人月薪收入不低于4000元,贫困农民通过扶贫劳务输出,实现“外出务工一人,脱贫致富一家”的目标。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一个又一个产业脱贫的新亮点蓬勃涌现,一批充满生机与活力特色产业,正让贫困群众的致富路越走越宽。

团县委扶贫工作计划范文11

一、工作目标

镇建卡贫困村21个村,建卡贫困户1755户,6202人。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推进”的原则,结合我镇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趋势,稳步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目标,率先消除非重点贫困村中的贫困户,率先消除高寒山区的贫困户,基本解决贫困农户“出行难、饮水难、就医难、上学难、就业难、增收难”等问题,使贫困村逐步向新农村、小康村转变,贫困户向宽裕户、小康户转变,全面完成扶贫攻坚目标任务。

按照前三年夯实基础,后两年集中攻坚和先易后难的原则,2014年规划脱贫507户,1968人;2015年规划脱贫473户,1731人;2016年规划脱贫399户,1360人;2017年规划脱贫376户,1135人。

二、工作重点

立足我镇经济社会发展与扶贫攻坚实际,镇党委、政府坚持规划引领,突出增收目标,统筹推进“转移扶贫、产业扶贫、硬件扶贫、刚性扶贫”四大工作重点,努力开创全镇扶贫攻坚新局面。

(一)转移扶贫。转移扶贫就是通过“下山、进城、进厂”等多种非农方式,将贫困人口从农村和土地上转移出来,实现脱贫。一是通过以工代赈异地扶贫、新农村聚居地建设等项目,每个村建一条产业园区路,建一个村民聚集点。二是强力推进劳务输出,以农村劳动者转移就业培训和贫困家庭劳动力职业技术培训为重点,以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为突破口,整合农业、劳动、扶贫、教育等培训资源,大力开展劳动力“订单培训”,提高贫困群众发展技能和发展能力,确保每一户贫困家庭稳定输出1人以上,实现非农就业,努力增加贫困家庭工资性收入。三是高山生态异地扶贫搬迁。整合住建、国土、就业、移民、社保、扶贫新村建设等方面的政策,将较偏远地区、高寒区域和地质灾害频发区域的农户异地搬迁到政府统一规划的村民聚居点和集镇居住,切实改善区域内贫困农户基本生产生活条件。

(二)产业扶贫。产业扶贫就是通过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由“输血型”扶向“造血型”转变,是由救济式扶贫向开发式扶贫转变,是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必由之路。

1、强力推进农业产业发展。一是抓好种植集中示范片建设,促进产业快速高效发展。2014年对金星村400亩集中示范龙眼园进行专业科学管理指导,对勤俭400亩、金鸭400亩、新民红庙片200亩、龙桥300亩、新开、150亩、和平80亩、解吉50亩,共1500余亩茵红李集中示范园进行科学管理;在石龙村、勤俭村、新春村、联合村种植烤烟1300亩。二是着力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基地,着力建设集中连片绿色商品蔬菜基地:金鸭村200亩、新光村200亩、民主村200亩、联合村300亩、勤俭村200亩、石龙村200亩。三是科技规范种植白魔芋,在规范发展白魔芋3300亩。四是大力提高茶叶生产发展水平,在提升产量和产值上下功夫,在积极发动群众发展优质绿茶,改良现有低产茶园500亩。五是在金星联合集中连片规范种植优质核桃500亩,技改红庙村核桃园300亩,技改解吉村、新开村低产柑桔园300亩。

2、畜牧业发展在传统粮猪型经济基础上,积极扶持养殖业,鼓励养殖户走生态养殖路子,提升畜产品品质和效益。

3、大力开展农民技能培训,努力促进劳务就业输出,确保每户贫困户中有1名明白人或掌握一项技能,确保每户贫困户至少输出1个劳动力务工,2014规划脱贫户劳动力输出663人,确保脱贫目标实现。。

4、工业发展上强化对砖厂、煤矿、非煤矿山等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加快红丰工业园区立项管理工作,促进企业安全发展,地方劳务就业、运输业等相关行业发展,实现劳务就业100人。

5、大力扶持移民、贫困户创业发展,促进第三产业及个体工商户发展,繁荣镇域经济,有效推进增收致富。

(三)硬件扶贫: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群众生产生活环境条件。2014实施金星、民主、联合13公里乡村道路硬化;实施胜利、金鸭村金土地工程,进行道路硬化、土地整治、水利项目建设;实施新光村工赈项目建设,开展乡村道路建设、基本农田改造、人畜饮水工程建设;根据脱贫调查摸底,2014年规划农村危房改造93户,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四)刚性扶贫。刚性扶贫就是对农村低保、五保、残肢人等特殊困难群体,通过各级政府和社会力量进行“兜底”式扶贫,保障其基本生活。在开展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的基础上,优先将人均纯收入低于我县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线的绝对贫困人口、农村五保户、农村残肢人等符合政策的贫困人口,纳入农村低保政策,实现应保尽保、“兜底”式救济。建立和完善“县级领导联系乡镇、县级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帮扶贫困村、机关干部职工包扶贫困户”的工作机制,按照“不脱贫、不脱钩”定点帮扶工作要求,开展形式多样的帮扶活动,着力解决好贫困村、贫困户存在的突出问题。充分发挥慈善组织、专业协会等社团组织作用,积极营造扶贫解困、合力攻坚良好氛围。

三、扶持措施

镇党委、政府和村、组要锁定范围,瞄准对象,统筹资源,整合项目,认真落实各项扶贫政策和国家惠农政策,逐村制定脱贫规划,逐户制定解困计划,分别落实到户到人措施,确保每一户扶贫对象都有具体帮扶项目和帮扶资金支撑,通过“项目扶持带动一批、特殊政策化解一批、干部职工帮扶一批、自身努力脱贫一批”,实现逐户脱贫销号。

(一)高山生态搬迁扶贫到户。通过对上争取4年内完成高山生态异地搬迁和地质灾害转移搬迁。对自愿搬迁进入集镇和集中安置点购房的贫困户、低保户、五保户等争取“增减挂钩”政策补助,每户补助资金20000元,实现转移脱贫。(由住建、扶贫、民政、财政等单位参与)

(二)危房改造补助到户。按照“先易后难、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改善民生”的原则,科学制定《贫困户危房改造规划》,整合部门项目资金,制定补助到户政策,每户补助财政性资金5000--10000元,2014年实施无房户、危房户和草房户建房93户,预计补助资金70万元。(由住建、扶贫、民政、财政等单位参与)

(三)产业发展覆盖到户。通过土地流转、大户承包、龙头企业、专业大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市场主体的覆盖和带动,在各重点贫困村引导发展主导产业、优势产业,确保贫困家庭有一项收入超万元的主导产业覆盖,贫困家庭从农业产业发展中增加收入6000元以上。(由农业、林业、财政、扶贫等单位参与)

(四)技能培训到户。对贫困村、组干部、产业发展大户及符合条件的贫困农户,采取“走出去,请进来”“先看后干”等方式技能培训,给予一定的培训补助,并根据意愿推荐就业,实现贫困家庭户均输出1名以上劳动力,贫困家庭从劳务输出中增加收入10000元以上。(由农业、扶贫、就业等单位参与)

(五)政策救济到户。将绝对贫困人口、农村残疾人等符合政策的贫困人口,统一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对特别困难的扶贫对象实施大病救助政策,全额补助参加“新农合”,确保扶贫对象“新农合”参保率达到100%,“新农保”参保率达到100%以上;对考取大专院校的贫困学生给予3000—5000元/人的“栋梁工程”“金秋助学”等扶贫助学补助,对就读中职、高职的贫困学生给予1500元/人.年“雨露计划”扶贫助学补助。预计需要资金100万元。(民政、残联、工会、扶贫、财政等单位参与)

(六)党政机关、村组干部和社会组织帮扶到户。建立“县级领导联系乡镇、省、市、县三级单位帮扶贫困村、机关干部职工包扶贫困户”的工作机制,按照“不脱贫、不脱钩”的要求,开展形式多样的帮扶活动,着力解决好贫困户脱贫的突出问题,按照“一年脱贫、一年巩固、一年联系”的运行机制,确保脱贫户不返贫。充分引导企业、社团组织、慈善机构、社会爱心人士等参与帮扶行动,积极营造扶贫解困、合力攻坚良好氛围。建立脱贫奖励机制,帮扶单位、个人捐赠、社会捐赠资金统筹集中设立脱贫奖励基金管理,用于贫困户脱贫项目奖励1000元/户,预计需要资金50万元。

四、保障机制

(一)强化组织领导。按照“县抓落实、乡镇主体、工作到村、扶贫到户”工作机制,镇成立“扶贫攻坚工作队”,由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任工作队队长,镇党委书记、党委副书记、镇长任副队长,对口联系单位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协调镇扶贫攻坚工作;完善镇扶贫攻坚工作队办公室,由镇分管领导任办公室主任,成员县纪委监察局、国土局、林业局、计生局、档案局、工行万应平、公积金中心、团县委。办公室实体化运作,具体负责扶贫工作日常事务、扶贫项目组织实施、监督指导、上下协调。

(二)明确工作责任。各单位围绕2017年全面脱贫总体目标和各年度的脱贫任务,制定行之有效的工作措施。一是要大力营造氛围。由胡天银负责拟定宣传提纲,报移民工作队审核后广泛宣传,引导贫困户自主脱贫,主动发展,形成共识和合力;二是对当年规划脱贫人口实行“一帮一”、“二帮一”等结对帮扶,确保每一户贫困户都有帮扶单位、帮扶责任人、具体帮扶措施和脱贫方案,切实加大到户工作力度,做到领导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三是完善机制,要建立和完善考核机制,逗硬考核;四是要立足近期、远景目标和全面脱贫目标,整合各方信息,统筹安排谋划好扶贫攻坚战。

(三)整合项目资金。镇党委围绕扶贫攻坚规划和脱贫目标,整合各方面项目资金,直接支持贫困户发展产业、改造住房、技能培训、扶贫助学、大病救助等,确保脱贫攻坚目标实现。

团县委扶贫工作计划范文12

陕西省财政扶贫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完整版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和国家有关扶贫开发方针政策等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是国家财政预算安排用于支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村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边境地区、国有贫困农场、国有贫困林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贫困团场(以下简称各地)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扶贫对象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增强其自我发展能力,帮助提高收入水平,促进消除农村贫困现象的专项资金。

本办法所指扶贫对象是指根据中央扶贫标准、地方扶贫标准识别认定的农村贫困家庭、贫困人口。

第三条 中央财政预算安排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按使用方向分为发展资金、以工代赈资金、少数民族发展资金、三西农业建设专项补助资金、国有贫困农场扶贫资金、国有贫困林场扶贫资金、扶贫贷款贴息资金。

第四条 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中的以工代赈资金依照发展改革委制定的有关以工代赈管理办法进行管理。

三西农业建设专项补助资金依照财政部会同国务院扶贫办制定的有关三西农业建设专项补助资金使用管理办法进行管理。

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国有贫困农场扶贫资金和国有贫困林场扶贫资金的管理,由财政部分别会同国家民委、农业部、国家林业局,根据资金用途的特点,依据本办法另行规定。

扶贫贷款财政贴息资金的管理由财政部会同国务院扶贫办、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根据资金用途的特点,依据本办法另行规定。

第二章 资金预算与分配

第五条 中央财政贯彻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精神,依据减贫工作需要和财力情况,在年度预算中安排财政专项扶贫资金。

地方各级财政根据各地减贫工作需要和财力情况,每年预算安排一定规模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并逐年加大投入规模。省级财政安排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规模应达到中央补助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规模的一定比例,有关资金投入情况作为绩效评价的重要因素。

第六条 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主要投向国家确定的连片特困地区和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贫困村,其中新增部分主要用于连片特困地区。

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分配坚持向西部地区(包括比照适用西部大开发政策的贫困地区)、贫困少数民族地区、贫困边境地区和贫困革命老区倾斜。

第七条 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主要按照因素法进行分配。资金分配的因素主要包括各地扶贫对象规模及比例、农民人均纯收入、地方人均财力、贫困深度等客观因素和政策性因素。客观因素指标取值主要采用国家统计局等有关部门提供的数据。政策性因素主要参考国家扶贫开发政策、中央对地方扶贫工作考核及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使用管理绩效评价情况等。

地方各级财政安排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应主要采取因素法分配,资金分配的因素及指标取值由各地自行确定。

第三章 资金使用与拨付

第八条 各地应按照国家扶贫开发政策要求,结合当地扶贫开发工作实际情况,紧密围绕促进减贫的目标,因地制宜确定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使用范围。各地确定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使用范围必须遵循如下基本方向:

(一)围绕培育和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支持扶贫对象发展种植业、养殖业、民族手工业和乡村旅游业;承接来料加工订单;使用农业优良品种、采用先进实用农业生产技术等。

(二)围绕改善农村贫困地区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支持修建小型公益性生产设施、小型农村饮水安全配套设施、贫困村村组道路等,支持扶贫对象实施危房改造、易地扶贫搬迁等。

(三)围绕提高农村扶贫对象就业和生产能力,对其家庭劳动力接受职业教育、参加实用技术培训给予补助。

(四)围绕帮助农村扶贫对象缓解生产性资金短缺困难,支持贫困地区建立村级发展互助资金,对扶贫贷款实行贴息等。

(五)围绕编制、审核扶贫项目规划,实施和管理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和项目而发生的项目管理费。

第九条 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及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项目管理费不得用于下列各项支出:

(一)行政事业单位基本支出。

(二)各种奖金、津贴和福利补助。

(三)弥补企业亏损。

(四)修建楼、堂、馆、所及贫困农场、林场棚户改造以外的职工住宅。

(五)弥补预算支出缺口和偿还债务。

(六)大中型基本建设项目。

(七)交通工具及通讯设备。

(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扶贫。

(九)企业担保金。

(十)其他与本办法第八条使用规定不相符的支出。

第十条 中央财政根据补助地方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规模(不含扶贫贷款贴息资金),按照2%的比例提取项目管理费。各地不得再以任何理由、任何方式从中央财政补助地方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中提取任何费用。

中央财政提取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项目管理费,依据补助地方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规模(不含扶贫贷款贴息资金)分配地方使用。其中安排到县级的比例不得低于90%。

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项目管理费实行分账管理,专门用于扶贫规划编制、项目评估、检查验收、成果宣传、档案管理、项目公告公示、报账管理等方面的经费开支,不得用于机构、人员开支等。

第十一条 地方财政部门可以根据扶贫开发工作需要,预算安排一定规模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项目管理费,或者比照中央财政提取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项目管理费的比例,从地方财政本级安排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中提取项目管理费。安排或提取项目管理费的规模及具体比例、分配和使用管理办法由各地自行确定。

第十二条 各地要充分发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的引导作用,拓宽扶贫开发投入渠道,加大整合支持农村贫困地区各类资金的力度,统筹安排、集中使用,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第十三条 财政部在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批准年度资金分配方案后,及时将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拨付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上划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预算指标。

财政部采取提前下达预算等方式,将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按一定比例提前下达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

第十四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要加快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执行进度。收到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拨款文件后,及时将资金下拨到县(市、旗、区),同时将拨款文件报送财政部。

第十五条 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使用中属于政府采购范围的,应当按照政府采购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六条 各级财政部门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要按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的有关规定,及时办理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支付手续。

第四章 资金管理与监督

第十七条 与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使用管理相关的各部门根据以下职责分工履行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使用管理职责。

(一)财政部门负责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的预算安排、拨付、管理和监督检查,会同相关部门拟定补助地方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的分配方案。

(二)财政部商国务院扶贫办拟定补助地方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发展资金)的分配方案。

发展改革委商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办拟定以工代赈资金分配方案。

国务院扶贫办商财政部汇总平衡提出统一分配方案,上报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审定。由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同时抄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发展改革委和扶贫办。发展改革委下达以工代赈计划,财政部拨付资金。

(三)财政部门要加强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的日常管理和监督检查,扶贫、发展改革、民委、农业、林业、残疾人联合会等部门要加强相关财政扶贫项目的管理,确保项目实施进度,充分发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使用效益。

(四)国务院扶贫办、发展改革委、国家民委、农业部、林业局、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等部门应及时将年度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使用管理情况报送财政部,发展改革委、国家民委、农业部、林业局、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等部门的报告同时抄送国务院扶贫办。

(五)上划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规模由财政部确定,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扶贫部门负责使用管理与监督检查。

第十八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扶贫、民委、农垦、林业、残联等部门分别会同财政部门,根据国家、本省(自治区、直辖市)扶贫开发政策和财政部的有关要求,制定年度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使用计划。由财政部门负责汇总,并根据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下达情况按规定时间上报财政部,同时抄送国务院扶贫办。

中央财政上年度提前下达预算的所有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须于本年度1月底前报送资金使用计划;本年度下达预算的有关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须于中央财政下达预算后六十个工作日内报送资金使用计划。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管理使用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由兵团财务部门于中央财政下达预算后六十个工作日内将资金使用计划报送财政部。

第十九条 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使用计划需要明确资金具体用途、投资补助标准、项目建设内容、资金用款计划等内容,并作为绩效评价等工作的参考依据。

第二十条 各地应根据扶贫开发工作的实际情况,逐步将项目审批权限下放到县级。

第二十一条 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支持的项目实行项目管理制度,做到资金到项目、管理到项目、核算到项目。

第二十二条 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年度使用计划、支持的项目和资金额度要进行公告、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对扶贫对象给予补助,在所在行政村进行公告、公示。

第二十三条 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实行报账制管理,分账核算。负责报账的具体层级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自行确定。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使用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按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四条 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使用管理实行绩效评价制度。绩效评价结果以适当形式公布,并作为分配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的参考依据。绩效评价制度的具体实施方案由财政部门商相关部门确定。

第二十五条 中央财政在发展资金中每年安排部分资金,根据财政部和国务院扶贫办对发展资金使用管理的绩效评价结果对有关省份给予奖励补助。

奖励补助资金的使用管理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二十六条 各级财政和相关部门要加强对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和项目的监督检查,配合审计、纪检、监察部门做好资金和项目的审计、检查等工作。

第二十七条 乡镇财政部门要充分发挥监管职能作用,加强对扶贫项目的巡视、检查,发现违规问题及时制止并报告上级财政部门。

第二十八条 对违反本办法规定,虚报、冒领、截留、挤占、挪用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的单位和个人,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令第427号)》有关规定处理、处罚、处分。

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九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本办法,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并报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办、发展改革委备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可根据本办法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并报财政部备案。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制定的具体实施办法,须进一步明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的具体用途、资金申报资格和程序、资金补助方式、资金使用与拨付程序、监督管理规定等内容。

第三十条 本办法自20xx年1月1日起执行。20xx年5月30日印发的《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关于印发〈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试行)和〈财政扶贫项目管理费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财农字〔20xx〕18号)同时废止。

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由财政部会同国务院扶贫办、发展改革委负责解释。

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使用情况使用乱象

20xx年6月29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在全国人大会会议上介绍扶贫资金审计情况时强调,审计发现1.5亿扶贫资金被虚假冒领或违规使用,其中17个县将20xx多万元用于弥补业务经费、发放福利等。8.7亿扶贫资金闲置或浪费,其中闲置时间最长的超过20xx年。审计还发现,云南寻甸县20xx年发放的6560万元扶贫贷款中,仅有一半发放给了建档立卡贫困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