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秋天的雨教学反思

秋天的雨教学反思

时间:2022-04-19 14:41:51

秋天的雨教学反思

第1篇

[关键词]散文;超越;文化人格;文明;价值

[DOI]10.13939/ki.zgsc.2016.22.273

20世纪末期,余秋雨的散文,在海峡两岸刮起了一阵旋风,从《文化苦旅》《山居笔记》《余秋雨台湾演讲》《霜冷长河》,乃至于《千年一叹》等,篇篇动人,本本畅销,在出版业不甚景气的情况下,创造了书市的奇迹。余秋雨的散文,魅力无边,风靡广远,融写景、叙事、抒情、议论于一炉,引人入胜,风起云涌,使读者心驰神往,眉飞色舞,从而形成了余氏特有的历史、文化凝重的美学空间效果。

1 对传统散文的继承和超越

20世纪90年代以来,散文蜕去了解放初期的稚嫩步态,恢复了“五四”以来的精神,又包容了90年代特有的文化意蕴,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文坛上,这时成就最大的莫属余秋雨了,他以其冷峻的理性和充沛的人文意识关注着民族、历史、文化,着力构建当代中国人的文化品格,从而在作品中形成一种全新的文化生态和文化范式,完成了作者对当代散文的超越。

余秋雨散文对当代散文的超越,首先,表现在独特的思想文化境界上,也就是说,表现在对文化的深刻洞察上,他继承了中国传统散文的“文以载道”的精神,但种种“载道”精神的继承,不是以文学的形式来传道和布道,而是以一个学者的身份,“以人类历史为价值坐标去对待各种文化现象”,“关注处于隐蔽状态的文化”。他的作品矫正了一些僵化死板的教化性文学观念,既审视中国几千年来形成的政治形态,又拷问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形态;既考察正史所记载的正统话题,又剖析野史也很少触及的非主流问题,其目的就是为了以人文观念理性地反思“文化是民族精神”(本尼迪克语)这一主题,当我们读过余秋雨的散文作品后,不难发现他在文化精神上建立了独到的“道场”,而且这是一个丰富深邃、宁静淡远又透着无限生机的“精神道场”。例如对于苏州,游得人多了,理解也就多了,一般意义上只认为它园林雅致、庭院幽深,最大的文化探求也不过认为它只是吴越文化的核心地,是以景观的欣赏体会其中阴柔、温情、小家碧玉式的文化生态。而余秋雨则认为苏州这个温柔之乡也有理性的存在,作者透过文物景观的表象,将苏州默默忍受着、委曲着战争,甚至于时间久远,世事苍桑,仍保留着曾带给他们灾害者的足迹,最后将矛头对准了“九千岁”,作者的目光专注的是园林依旧、桃花依旧前后深藏的文化底蕴,这种文化洞察、文化审视和文化关怀是前所未有的。再如他认为海南岛由于和大陆隔着一道天然的海峡,所以两者的自然形态和意识形态都有很大区别,这一道海峡挡住了中原的燥热和严寒,也挡住了中原的传统和文化。因此它保持着自己独有的形态,而一旦与大陆发生关系,这种形态就具有一种反叛性和挑战性,对海峡对岸的激动和反常表现出一种漠然,对代代相传的价值观念表现出一种蔑视,这和当代散文中只是对政治的附会、对历史的谴责和企图表现“自我”而却往往使“生活”丧失、“自我”沉沦的散文不同,他的散文避开庸俗社会学、政治学的羁绊,试图从海南这一特殊的地理文化形态,直指民族心灵深处。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姿态指向未来。

其次,表现在具有强烈的主体意识。余秋雨散文之所以能吸引读者,其根本原因是作者在散文中保持了自己的个性,而这一个性中又包含了对一代文人的品味、关注和思考,作者把自己鲜活的文化生命融入笔端,而这个文化生命又是由深厚而沉重的现实历史积淀而成,现实历史的重压,使作者的文化生命和“万解源泉,不择地而出。”于是,一处处的人文景观,便成了历史的浓缩,再由历史显现文化,最终由文化展露民族的存在状态,摆脱了当代散文几十年来“小体会”“小摆设”的樊篱。在余秋雨的散文中,他的主体意识深深蕴含着对历史的洞察,对未来的执着,以及对整个人类文化的感悟,余秋雨的散文抛开俗常生活、社会政治生活层面上的东西,从历史和现实进行极其深切的感悟,其中的欢愉、忧思、苦恼都与历史、现实、未来紧密契合,从而构成一个多维结构的立体化主体意识。

2 对健全文化人格的探寻

艺术的创作是具有个体性的,任何一个作家都有其特异的话语模式与语语形态。这些都被赋予了作家的思想和情感,成为我们解析作家作品的钥匙。在余秋雨的散文中这种钥匙便是“人格”。人格,是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的总和,也指人们的能作为权利、义务主体的资格。而文化人格则是作为文人或文化人所集中体现的品格。在《文化苦旅》的自序中,作者重提了这一千古的话题,“如果精神和体魄总是矛盾,深邃和青春总是无缘,学识和游戏总是对立,那么何时才能问津人类自古至今一直苦苦企盼的自身健全?”这显然是一个具有人类文化普遍性的问题,而余秋雨的散文正是对中国传统的文化人格进行寻觅和推演,构建了一个健康的文化人格。在他的第二部散文集《文明的碎片》中,他呼唤“所有良知未泯的文化都应该来参与构建文明前提的事业”。他的散文不只是为情造文,而是着重为重建民族“健全而响亮的人格”写作。从这个意义上看来,可以说这是对“五四”文化的遥远回应。如果说“五四”先驱们自觉地把这项重建工作与争取民族独立的政治斗争联系起来,那么,余秋雨则企图从对历史的反思中在政治不到场的情况下,把这一项艰苦而伟大的使命直接托付于文化,余秋雨的逻辑是:民族/文化―文化人/精英―人格。余秋雨认为民族的强劲依赖于文化的发达,又维系于知识分子(文化人),因而知识分子(文化人)如坡、朱熹等,他们人格的健全是至关重要的,他在散文中对重建民族健全而响亮人格所表现出来的虔诚和执着,为散文带来了不同凡响的超越。余秋雨在散文中着重对中国传统文化人格进行了剖析,主要是针对当时历史的非主流非正统文化人格,如贬官文化人格、隐逸文化人格等的健全进行解构。

3 对文明的沉重思考

人类从蛮荒到今天已度过了数千年的历史,关于蒙昧、野蛮和文明一直是古今许多人关注的话题,而余秋雨对文明无休止地探索和思考,对文化的反思甚至达到了一种“准宗教式的狂热”。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没有创造过什么宗教,或者说信仰上不皈依于某种宗教,宗教意味相对来说是淡的,但他们在观照、思考人间的事物时,却有一种类似宗教的道德情感和价值趋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对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自觉地承担起“拯救文明、普度众生”的使命。余秋雨作为一个现代的知识分子要求“拯救文明”的愿望尤其强烈,他心目中理想的文明是建立一个以真善美为核心的道德机制。如在《西湖梦》中,西湖是人间天堂,美景之最,余秋雨引用一位日本和尚虽不高明但极贴切的赞美表达了他对西湖的评价:“它积贮了太多的朝代,于是变得没有朝代。它汇聚了太多的方位,它走向抽象,走向虚幻,像一个收罗备至的博览会,盛大到了缥缈。”真善美是人类精神追求的最高境界,在余秋雨的笔下,人格之真、风物之美,因为缺失了某些因素而成为有缺失的文明。在《文明的碎片》题叙中提到“不存在文明前提”时有三个例子:法西期屠杀婴儿、造反派烧毁古画、小学生推坐满大人的汽车,目标都指向了“恶”――蒙昧和野蛮的代名词,即善――文明的对立面,因为文明是善的。他认为要重建文明,首先文化人的品行必须是端庄的,余秋雨心中文明重建的核心结构,是以真善美的有机结合为基础的文化和人格。余秋雨在急切呼唤的同时,对文明也进行了沉重的思考。余秋雨的散文是以中国历史为经线,各个时期文化的横断面为纬线,将理性的思考寓于散文的载体中,并将“文明”这一主题贯穿融化于其间,以此表现数千年来中国文明和文化步履艰难的沉重。“最大的悲剧,莫过于把并不存在的文明前提当作存在,文明的伤心处,不在于蒙昧和野蛮的搏斗中的伤痕累累,而在于把蒙昧和野蛮当成文明。”他的散文正是通过向读者展示的中国历史上一幕幕蒙昧、野蛮和文明相互搏杀的悲喜剧,提炼出许多令人叹息、发人深省的有关文明的沉重思考。作者在《坡突圈》中叙述坡贬谪黄州这段经历时,展现的是一幕幕文化史上的悲剧,甚至丑剧。在对坡的“围剿”运动中不要说因妒忌而生害人之心的“倒苏”派代表李定、舒澶、王硅、李宜之等,甚至包括沈括这样的人也在“其中”,试问“东坡何罪”?独心名太“高”。于是坡的贬谪,已不再是一个人的悲剧,而是置身于文化之中的野蛮和文明的“围剿”和“反围剿”。

余秋雨作为一个受传统文化浸染,同时又身居都市的现代人,这种双重身份使得作家通过对祖国山川美景进行考察的漫溯中,对民族文明的脉胳进行了精心的梳理,深深地表达出了一代知识分子对中华民族命运以及华夏文明的忧患和关怀。通过余秋雨的散文,不论是《文化苦旅》《文明的碎片》还是《山居笔记》,我们都可以感受到他不仅是一个学者、散文家,而且是一位洋溢着文化气质的哲人。读他的散文如同品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使我们思接古今,浮想联翩,感受到仿佛是源本于生命感悟的人生关怀,历史的沉重感,现实的紧迫感,以及由此所产生的深深忧患意识和对拯救文明的强烈愿望。余秋雨站在文学的立场上,阐释了历史,反思了文明,这正是他的散文在文化方面的取向和价值所在。

参考文献:

[1]余秋雨.秋雨散文[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4.

[2]陈平原.学者的人间情怀[M].珠海:珠海出版社,1995.

[3]余秋雨.山居笔记[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4.

[4]韩石山.散文的热与冷――兼及余秋雨散文的缺失[J].当代作家评论,1996(1).

第2篇

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生字词。

2、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出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背诵喜爱的部分,感受秋天的美好。

3、

抄写喜欢的语句,积累好词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对秋雨的喜爱。

重点:通过生动的描写,体会秋天的美好,感受本课的语言美。

难点:体会课文中多种修辞方法的使用。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调动情感。

1、

配乐播放有关秋天景象的图片。

2、

在播放中提问:喜欢秋天吗?为什么?生自由谈。

3、

师:老师也很喜欢秋天,因为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那秋天的雨是什么样的呢?

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欣赏秋雨吧。引出课题,板书,齐读课题。

二、

检查预习。出示生字词,读(齐读、个读、领读、排火车读都可以,重点强调几个字)

三、

朗读整体把握课文。

1、

指名生分段朗读课文。引导生思考:课文写了几个自然段?每段内容是什么?

2、

随机出示课件:打开大门,走进秋雨,五彩缤纷的颜料盒。(银杏树、枫树、田野、橘子、柿子、菊花……)气味(各种水果)

小动物们……

一首歌

3、

随机板书:钥匙

颜料

气味

小喇叭

丰收的歌

快乐的歌

四、

拼读课文,感悟秋雨。

1、

你最喜欢哪一部分?

随机变化。(生说哪一段就讲哪一段,不必苛求顺序。)

第一段重点:注意清凉和温柔两个词,体悟感觉。

轻轻地,轻轻地,趁你没留意

语气轻柔

第二段:

1、比喻句“黄黄的叶子像一把……夏天的炎热”“红红的枫叶……秋天的凉爽”“田野像金色的海洋”

2、拟人句:“橙红色是给果树的……你挤我砸,争着要人们去摘呢!”你挤我砸可让生表演。

“菊花仙子……频频点头”学习比喻句、拟人句要随机出示图片(相关的)在学习句子时要多种方式反复体会读。

第三自然段:

1、

出示图片:梨、菠萝、苹果、橘子

2、

师:深深吸一口气,闻到香味了吗?美美的体会读一下,在文字中品尝水果的味道!

3、

思考:还会有什么味道呢?

第四自然段(图片)

1、

秋雨吹起小喇叭会对好朋友说些什么呢?

2、

说说小动物和植物们为过冬做了哪些准备,可用简单的动作表现,提示:小青蛙冬眠。

第五段:总结、赞美,给人们带来了幸福与快乐

总结全文感悟:

秋雨带给了我们什么?你最想在秋天里干些什么?

第3篇

关键词:朗费罗;雨天;人生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7-0097-01

亨利·沃兹沃斯·朗费罗,美国小说家,诗人,剧作家,翻译家。他的诗歌在美国广为传诵, 在欧洲受到赞赏, 被译成20余种文字。其诗歌主要反映美国人民的生活和自然风景,反对种族歧视,同情印第安人和黑人的苦难。

陶洁著《美国诗歌选读》中写到:“朗费罗作为诗人的别致之处,主要在于他始终坚持自己的创作原则:崇尚简朴的艺术,乐观的直面现实和未来,尊重各种传统,赞美永恒的价值观,诸如善良、正直、勇敢、自信、乐观、友爱、家庭为人与社会之本,以及崇敬自然等等,而不追求任何虚幻、激进、偏激,甚至极端的创作内容与形式。他的诗歌一般都具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是题材世代相传,妇孺皆知;二是诗文简谱易懂。他善于使用简单而娓娓动听的传统格律,辅之以美国读者熟悉的本土意象,将他的主题观念和情感愉悦的镶嵌到每一个读者的心中,引起共鸣,并珍藏在记忆中。”

朗费罗的诗歌《雨天》“The Rainy Day”收集在诗集“Ballads and Other Poems”(1842)中。

The Rainy Day

The day is cold, and dark, and dreary

It rains, and the wind is never weary

The vine still clings to the mouldering wall

But at every gust the dead leaves fall

And the day is dark and dreary.

My life is cold, and dark, and dreary

It rains, and the wind is never weary

My thoughts still cling to the mouldering past

But the hopes of youth fall thick in the blast

And the days are dark and dreary.

Be still, sad heart! And cease repining

Behind the clouds is the sun still shining

Thy fate is the common fate of all

Into each life some rain must fall

Some days must be dark and dreary.

这首诗从题目上看是描写雨天这一自然现象。韵律优美整齐,前两节分别押韵为“aabba”,最后一节押韵为“aabbc”。诗中也多次出现押头韵,如“dark and dreary”、“Be still……”和“Behind the……”。

第一节,从描写阴冷黑暗的雨天开始,叶子随着一阵阵的风从枯藤上飘落,很明显的看出这是秋天。秋往往给人一种无名的悲凉感。

古今中外,诗人词人多选用季节来烘托感情,例如我国元代杂剧家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同样以季节作为背景,被称为“秋思之祖”。这首小令旨在表达天涯沦落人的凄苦之情。但人的思想感情,是抽象的东西,难于表达。作者运用传统的寄情于物的写法,把这种凄苦愁楚之情,刻画得淋漓尽致。

同样,在朗费罗的《雨天》中,秋雨是没有感情的,但作者从rain、wind、vine、mouldering wall、gust这些词入手,使这些有形的可感的事物,具有明显的深秋色彩,与无形的抽象的凄苦之情,有相通之处,来表现cold、dark和dreary。用有形表现无形,方使人感到具体生动。

第二节一开始,就转入了自身,“My life...”,作者面对眼前的此景,有感而发,由物及人,将人生比作大自然。人生同样可以用cold、dark、dreary来形容,并非永远是四季如春,而是有季节更迭的。

第三节,Thy fate is the common fate of all

Into each life some rain must fall

Some days must be dark and dreary

自然而然的联系到普遍的人生,每个人的命运都是如此,有涨有落。“你的命运一如他人, 每个生命都会下雨”。雨作为本诗的主要意象,与人生的起伏阴晴比喻十分贴切,把自然与人和谐的融为一体。

自然景物本来是没有思想感情的,但当诗人把这些客观事物纳入审美的认识和感受之中,这些事物便被赋予感情的色彩,同人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了。朗费罗所描写的这场雨是秋雨,因此,诗人欲将寓意赋予秋雨之中。

《雨天》号召人们对人生要抱有希望,诗人将其情感投射其中。但诗人通过这场秋雨表达的不是忧郁之情,而是借此鼓励人们要对人生抱有希望和憧憬,是对雨的寓意的一种提升。

参考文献:

[1]陶洁.美国诗歌选读[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第4篇

关键词:芭蕉;禅寂;杜甫

1“俳圣”

松尾芭蕉(1644~1694),是日本江户时代著名的俳谐诗人。松尾芭蕉丰富多彩的俳句,被推崇为俳谐的典范,形成了日本俳句史上的黄金时代,因而被尊称为“俳圣”。芭蕉对中国诗文很有素养,他喜爱庄子的蝴蝶梦以至王齐物论的哲学,崇尚李白、杜甫的高逸诗境,这在他的文集句中可以反映出来,比如“蝴蝶哟,蝴蝶,请问何为唐土徘谐?”“你哟蝴蝶,我哟庄子,梦之心”。又如“今夜三井寺,月亮来敲门” 此句是将贾岛“僧敲月下门”改作的。“迷蒙马背眠,月随残梦天边远,淡淡起茶烟。”这句有杜牧《早行》残梦的意境,也会让人想起苏轼的“马上续残梦,不知朝日升”诗句。

2“禅寂” 和“悲秋”

芭蕉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善于选取最能反映思想感情的景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使客观的景物一一成为诗人主观感情意识的对应物,将抒情与写景完美和谐地结合起来,并能把上下景物有机的统一起来,浑然成为一体,不仅使画面色泽丰富协调,而且有很强的立体感。在他的俳句中,有很多通过平淡的东西体现了“禅寂”和“悲秋”的主题。以下例举芭蕉几首有代表性的俳句与中国古诗词进行比较。

2.1芭蕉俳句中的禅寂

古池や蛙飞びこむ水の音/古池塘呀,青蛙跳入水声响。

芭蕉的这首《古池》是在日本俳坛具有重大影响的名俳。它体现的意境是:在极幽寂的境界突然听到青蛙跃入池塘而响起水声。以一瞬间的小动作水声波动了大静的周围。

闲かさや 岩にしみ入る 蝉の声/寂静里蝉声渗入岩石。以上两句都是用“动”反衬“静”的写法,表现了幽寂、闲情、余情、纤细的情境,体现了作者幽思微情的境界。以水声和蝉声反衬了周围的寂静,与梁朝王籍的“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

菊の香や 奈良には古き たち/重九奈良风光好,古佛长伴香。这也是淡雅之作。“寂”与“禅”结合,带上宗教性的色彩。体现了禅宗的“孤绝”精神。此句淡淡写来,使人仿佛身历其境,得闻黄花清香,具有幽雅和宁静的情调。试看张继的“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枫桥夜泊》)”这是唐朝著名的诗句,不但在中国脍炙人口,而且在日本也妇孺皆知。姑苏城外的寒山古寺,在葱郁的林木中依稀可见。那悠扬的钟声在诗人听来是多么凄凉,此情此景怎能不使抑郁满怀的诗人更增添几分哀愁呢!

王维的诗句“爱染日已薄,禅寂日已固”(《偶然作》”)“一悟寂为乐,此生间有余”(《反复釜山憎》)。唐诗这种“禅寂”的思想,早就影响着日本古代和歌,比如藤原俊成编撰的《千载集》中“寂”句就已经带上这种“禅寂”的倾向,而这种思想倾向到《新古今和歌集》就更加明显,出现积极肯定“寂”的歌,于是出现西行、慈圆的“寂”形象化。芭蕉的“风雅之寂”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在和汉两种思想的接点上,确立在风雅之城上,贯彻其风雅之寂。

2.2芭蕉俳句中的悲秋

悲秋是中国古代诗词的一个极重要的主题,悲秋诗词承载了重大而丰富的内涵,悲秋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母题,写秋之悲凉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大特点,刘禹锡有诗曰:“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而表现苍凉与寂寥也是“蕉风”的一大特点。芭蕉的俳句中有很多是描写秋天的,其中最典型的两句是:枯枝に からすのとまりけり 秋の暮/寒鸦宿枯枝,深秋日暮时。この道や 行く人なしに 秋の暮れ/秋日黄昏,此路无行人。这两句是芭蕉闲寂句风的名作,与寒山的“寒岩深更好,无人行此道”,耿的“古道无人行,秋风动禾黍”不无关联。读此俳句,秋天暮色中黑色乌鸦栖息于枯枝上的寂寥情景跃然进入我们的想象,它写尽了暮秋的凄凉光景。凄风冷雨中,旅人独自走在无人的路上,这不禁让我们联想到想到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首经典之作,元人周德清曾评之为“元人之冠”。全文没有一个字提到秋,但恰恰写出了经典的秋天景色,其感受也是传统的秋天的忧思。

从以上的对比可以看出,芭蕉的俳句从的意境、风格、写作技巧等方面都可以看到受到中国古诗“孤”“、寂”的诗境的深刻影响。

3杜甫对芭蕉的影响

在汉诗人中,杜甫对芭蕉的影响最大。他的俳句“忆老杜(杜甫)――西风拂续时,感叹秋声者无子”与杜甫《白帝城最高楼》“杖藜叹世者谁子”句法相似。芭蕉隐居的草庵最初由杜甫诗句“门泊东吴万里船”而取名为“泊船堂”,芭蕉的俳句「芭蕉野分してに雨をく夜哉(风狂雨暴卷芭蕉,大盆听雨秋夜遥)显然是读了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后有感而作。而芭蕉与杜甫的思想、人生,尤其是他们的境遇、以及各自的旅行都有非常多相似之处。

芭蕉把他的生活沉浸在艺术之中,他一生喜爱旅游,在旅行中,芭蕉写出了很多游记的名作,在游记中写了很多闪烁着珠玉般的俳句。他多年漂泊各地,接触山野人民生活,把自然美升华为艺术美,创造了独特的艺术风格。以下是芭蕉的俳句和杜甫诗的对比。

旅に病んで 梦は枯野を かけめぐる/卧病天涯人事绝,梦魂长绕枯野枝。据说这是芭蕉的绝笔,流露了客中沾疾自知不起的绝望心情。老病随身,凄楚孤独,梦魂无处可托,只能在荒郊绕枯树野枝,异乡寒夜凄凉的心情跃然之上。杜甫的“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江汉》)诗人说自己流落异乡,就好像一片浮云在遥远的天边飘荡,寂寞中只有孤月作伴,共度漫漫长夜的片云和孤月。芭蕉和杜甫的晚年情境何其相似!

初雨猿も小蓑を欲しげな/寒雨衣尽湿,行人冷凄凄。猿鸣声哀苦,想是要蓑衣。此句是松尾芭蕉1684年在旅途中创作的一首著名的俳句。芭蕉的这句“猿句”令人想起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的这首诗用猿猴鸣叫声的悲哀表现了作者远离家乡,拖着病弱之躯、孤独地旅行的情景,体现了羁旅者的悲凉、孤寂。叶渭渠先生说芭蕉的这句“猿句”是“松尾芭蕉模仿杜甫诗歌从形似到神似的完成,反映了芭蕉俳谐向杜甫现实主义诗歌精神的靠近,是芭蕉‘尝李杜之心酒’创作理想的实现”。

4结语

芭蕉开创的“蕉风俳偕”是日本诗歌史上的里程碑。芭蕉借助中国古代文学思想创立了“造化随顺”、“风雅之诚”等俳谐理念,将俳句改造成了与汉诗、和歌相媲美的风雅的诗文学,芭蕉的作品既保留了俳句的俳谐性,又具备了诗歌的高雅性,成为雅俗共赏的诗文学。

参考文献:

[1] 彭恩华.日本俳句史[M].学林出版社,2004.

[2] 王洪.古代诗歌鉴赏词典[M].北京燕山出版社,1989.

[3] 叶渭渠.日本文学思潮史[M].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

[4] 松尾芭蕉.日本古典俳句选[M].林林,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第5篇

【关键词】筛选 联想 有余韵 金玫瑰

品读过帕乌斯托夫斯基的《金玫瑰》,我很受感动和启发。一位老清扫工用了数十年的时间筛取着数以百万计的微尘,把他们聚集拢来,熔成合金,然后将其锻造成一朵金玫瑰。诚然,它道出了文学创作的规律,其实也道出了学习语文的规律。

每一分钟,每一个在无意中看到的文字,每一个深刻或者戏谑的想法,每一个成语典故的来历,每一幅对联背后的故事,每一首诗歌的吟唱流传,每一部小说的探究思索,每一堂语文课的知识梳理等等,无不都是一粒粒金粉。积累,再积累,就是锻造金玫瑰的过程。

1.老师可以有意识地在课前帮助学生筛选金粉

任何一节好课都是在教师精心准备之下孕育而生的。教师一定要要深入钻研教材,研究教学的策略,精心选择、整合、优化教学内容,学会“备辐射”。老师可以有意识地在课前帮助学生筛选金粉。在授课《张衡传》时,因为它选自《后汉书》,我便借此梳理了《后汉书》的一些名句作为课前背诵。

如()1有志者,事竟成。

(2)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

(3)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4)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5)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6)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7)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在授课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时,我在上课伊始,就给学生在屏幕上展示了学生在初中学习到的何其芳的诗歌《秋天》。我既想借此导入课文,又想和学生一起借回顾旧知来储备金粉。虽然二者文体不同,但都描绘了一个宁静而悠远的秋天。

长此以来,学生在课前或上课伊始,都会收获一粒粒金粉,为锻造金玫瑰储备必要的原料。

2.在授课中,师生发挥联想,把语文课堂筛成金色的海洋

学习《故都的秋》时,在鉴赏“秋雨话凉”这幅图景中,学生能找到这样一些词语“灰沉沉”“息列索落”“凉风”,但分析起来却颇有难度。我便让学生发挥联想,再现有关秋雨的知识积累。学生联想到王维的“秋水日潺湲”,《红楼梦》中林黛玉的《秋窗风雨夕》“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不少学生还联想起已经学过的《岳阳楼记》中的“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等。通过联想,学生对秋雨的知识积累进行了有效巩固,但还停留在浅层次上。于是,我再追问《故都的秋》中的秋雨跟《岳阳楼记》中的秋雨有什么不同。这时就不得不继续深入地思考,继而进行分析了。先从词语“息列索落”开始,这个词语最初的意思是物体之间的摩擦声,用它来修饰秋雨,就突出了秋雨的呜呜咽咽,而非嚎啕大哭。令我联想起《红楼梦》33回中“情中情因情感妹妹 错里错以错劝哥哥”那章,宝玉挨打 ,黛玉探视,“此时林黛玉虽不是嚎啕大哭,然越是这等无声之泣,气噎喉堵,更觉得利害”。联系郁达夫个人特别的人生经历和特别的个人气质,就不难理解他笔下的秋雨可谓“越是这等呜呜咽咽的哭泣,更觉心伤”。

于是,我顺势和学生一起回顾整理了相关悲秋的诗句,期待学生再次进行金粉的储备。

《诗经》:秋肇凉气,蟋蟀鸣床

屈原: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宋玉: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曹丕: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杜甫: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欧阳修:其意萧条,山川寂寥

王国维:苦觉秋风欺病骨,不堪宵梦续尘劳

在学习《行行重行行》时,由经典名句“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学生马上联想起异曲同工的词句,即被王国维列为“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的第二境界的柳永《蝶恋花》中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我让学生比较鉴赏这两处经典名句。学生一方面认为柳永的词句更加坚韧,另一方面也觉得“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更为平淡自然,颇有陶诗风格。于是我对学生的鉴赏感悟予以肯定,同时也向大家谈了我自己的观点。我给大家补充了苏轼对陶诗的评价:“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质而实绮,癯而实腴”。可见陶诗自然清新的诗风,沁染了苏轼。无独有偶,现代文学大师巴金也认为,艺术的最高境界是真实,是自然,是无技巧。柳永的那两句却未免带有一些着力刻画的痕迹。而且那个“悔”字还隐隐含有一些计较之念,不像“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在外表上所写的只是衣带日缓的一件事实,内中却含有一种尽管消瘦也毫无反省、毫无回顾的意念。倾吐如此深刻坚毅的感情,却出以如此温柔平易的表现,这就更加令人感动。正是这种心灵上无声的呼唤,才越过千年,赢得了人们的旷世同情和深深的惋叹。顺势我又给学生补充了王实甫在《西厢记》中所写的“今春,香肌瘦几分,搂带宽三分”,亦为异曲同工之句。

可见,课堂上的金粉是处处存在的,只要我们有心筛选,定会筛出一片金色的海洋。

3.所以,我常想,惰性是人人都有的,但只要有了兴趣,惰性是可以大大打折的了。这就需要我们每次在授课时精心构思,巧妙布置“有余韵”的课下作业。

4.我经常会留一些“有余韵”的课下作业

上完《故都的秋》时,我设计了“赏经典篇”这样的课下作业,将《故都的秋》与老舍的《济南的秋天》比较阅读,进而窥探作家的艺术风格。上完《行行重行行》,留了“读诗研诗”这样的研究性课题:每个小组以“古诗十九首”为主题,确定一个研究性学习题目,完成这个课题研究。

在《扬州慢》的作业布置中,我让学生探究姜夔对当代诗人余光中的影响。在设计这一探究题目时,我查阅了相关资料,认为姜夔对余光中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以“健笔写柔情”,二是琢炼清雅的语言风格 。这样的作业使学生共同体的合作探究进一步拓展于课外,对学生深入的学习有重要意义。教师在设计这样的探究题目,需要深思熟虑,查阅大量资料,无形中亦丰富了自己的积累,促进了自己的专业成长。

金粉的收集是一项繁重的工作,但语文的学习就该如此,金粉对提升文学水平将大有裨益。也执着地相信,如果我们能够持之以恒,用数十年的时间去筛取数以百万计的文学微尘,把它们聚集拢来,熔成合金,相信我们也会锻造出一朵金玫瑰。

参考文献

[1] 论《古诗十九首》中的生命意识

[2] 论《古诗十九首》的抒情艺术

第6篇

《声声慢・寻寻觅觅》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四册第二单元的课内自读课文,属于“古诗词鉴赏”专题阅读板块。“伟大的诗篇中总展示着诗人博大的胸怀,体现着人的本质的丰富性,每个读者都可以从中照见自己的影子”。在教学中以课文文本为例子落实语文教学的人文性,让学生学会用诗人的生命之光去洞彻自己的灵魂,用诗人的燃烧的火炬去点燃自己前行的灯塔,进而以自己的生命去接近艺术的生命,在自我与诗人心灵的交融与碰撞中,通过对作品阅读、语言品味,能够感受作品的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提升审美境界。

【教学目标】

1.初步感受婉约词的特点,能读出词的意境,能想景悟情。

2.品味语言美、音乐美,掌握鉴赏词的一般方法,学会运用。

【教学重点】

1.感受作品的意境,品味平淡自然的语言中蕴含着的丰富情感,深刻领悟李清照的悲怀愁绪,体会词的意境美。

2.鉴赏词的意境美,词中蕴含的细腻情感,培养自己的情感体验。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突破文本的显性层面,进入到词人苦闷、复杂的精神世界。

2.探究中华文化里的“愁韵”,引导学生关注热爱生活,培养健康的情感。

【教学策略】

课堂教学,以“情境―穿插―赏析―迁移”式落实高考古代诗词阅读鉴赏的内容与能力。因此,诗词的阅读教学亦如历经王国维的“三种境界”,本课的教学既要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让学生与文本、与作者对话,循着作者的物景去体味作者的情感,以课堂整合为契机,让学生走向中国古诗词探寻诗词“愁”韵。

【教学方式】诵读―品悟 体验―探究

【教学时间】1.5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氛围激趣 走进情境

(一)营氛围 激兴趣

1.请同学们根据评语判断我们评价的对象是谁。

(课件出示):“她是临水照花的乱世美神;/她是忧国伤时的赤子忠臣;/她是登峰造极的沧海愁人;/她是旷古绝今的词坛奇女。”你知道她是谁吗?(引出李易安,即李清照)

2.播放歌曲《月满西楼》:让学生聆听音乐两遍后,用一个恰切的字概括曲与词所蕴涵的情绪。(愁)

3.集体齐背《一剪梅》

4.学生朗读展示的句子。

(课件出示)

(1)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采桑子》

(2)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武陵春》

(3)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蝶恋花》

(4)黄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时往事愁肠。――《行香子》

(5)更谁家横笛,吹动浓愁?――《满庭芳》

(6)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凤凰台上忆吹箫》

师:千古才女李易安,是沧海愁人,她有万古愁心,然而要解读李清照的一腔愁绪,却又是怎一个“愁”字了得!今天我们共同走进李清照的《声声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位作者的内心世界,用我们的心去感受她的万古愁心。

(二)走进“愁”情境:诵读中知晓文意

1.先听范读,后跟读,再自读。

2.结合注释,小组合作疏通文意。

3.个人或集体背诵《声声慢・寻寻觅觅》

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追寻踪迹 扣响心弦

(一)追逐“愁”踪迹:探析文本中的物境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有我之境,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1.找出定下全词感情基调的句子。(首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直接抒情,表达的感情哀婉。七个叠字词给全词奠定了凄清的基调。)

2.知人解诗情,简介作者。

教师陈述:李清照自幼就受过很好的教育,多才多艺,能诗词,善书画。李清照18岁嫁了宰相赵挺之子赵明诚,赵爱好金石之学,有很高的文化修养。婚后,他们过着美满和谐的生活,夫妇常常在一起诗词唱和,欣赏金石拓片。

李清照前期的词大多数写自己对情感尤其是离别之情的感受。词风真挚细腻、委婉动人。

但时代的巨变打破了李清照闲适恬静的生活。汴京失守,李清照也“载书十五车”于建炎二年南下江宁。第二年赵明诚去世,接着金兵深入南下,她又到处流亡,曾被人诬陷通敌,再后来,赵明诚生前多年收集的金石古玩大部丢失,她的境况也变得越来越艰难,由一个无忧无虑的贵妇人,一变而为流落无依、形影相吊的寡妇。李清照南渡后的词和前期相比迥然不同,充满了凄凉、低沉之音,主要是抒发伤时念旧怀乡悼亡的情感,充满了浓重的哀愁。

(板书)少历繁华,中经丧乱,晚境凄凉。

2.为了写“愁”,为了表达这种愁苦凄凉悲戚,词人主要选取了哪些意象?

学生小组自主、合作探寻,讨论后推选代表发言。

(课件出示)

(1)淡酒:并非酒太淡,而是愁太浓,酒力压不住心愁。一个“淡”字表明了作者晚年是何等凄凉惨淡。――“酒”,心愁的象征。

(2)秋风:自喻晚年的凄苦悲凉。用秋风渲染愁情。 ――“秋风”,愁情的象征

(3)过雁:“雁”是“旧时相识”,是传递信息的使者,作者正愁苦时看到曾为她和丈夫传递相思的大雁,如今大雁依旧而收信的丈夫却不在人世,所以看到大雁睹物思人,不禁伤心。――“雁”,离愁的象征。

(4)黄花:堆积可以是绽放的花朵的堆积,也可能花飘零之后的堆积。实写,也暗示自己,以花来写人,写自己飘零而憔悴不堪之意。――“黄花”,飘零憔悴的象征。

(5)细雨、梧桐:白居易《长恨歌》中“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周紫芝《鹧鸪天》“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秋天的绵绵细雨打在这已经发黄梧桐叶上,梧桐叶随风慢慢地落下来。显得十分的凄凉,一种深秋的孤独与寂寞,所以梧桐细雨象征着哀伤、愁丝,而且是到了黄昏,雨停后,雨在树上点点滴滴落下来,“滴……答……滴……答”的雨声,对于伤心的“我”来说,不仅是打在窗前的梧桐叶上,也仿佛敲在“我”那颗破碎的心上。――“梧桐细雨”,哀愁的象征。

小结:这些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意象,把词人的愁形象化了,生动化了,具体化了,无一字写愁,却处处惹愁。

(二)扣响“愁”弦:体悟作者内心深处的秘密

综观全词,一字一泪,满是悲愁,但全词写来没有一个“泪”字,也只在结尾点出一个“愁”字。作者是如何传达这渗透血泪的深愁巨痛的呢?(学生自由选取诗句赏析,自由讨论,自由回答。名句做重点鉴赏,其余简略分析)

(课件示例):“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开篇语破天惊地以七组叠词来表现心态,奇特而具有音乐美,似“大珠小珠落玉盘”,可谓“横绝古今”。女词人一整天的愁苦心情,却从“寻寻觅觅”开始,可见她一起床便百无聊赖,若有所失,于是希望找点什么来寄托自己的空虚寂寞。“寻寻觅觅”而不得,反被一种“冷冷清清”的孤寂气氛笼罩。往事一幕幕涌上心头,“凄凄惨惨戚戚”之情油然而生。仅此三句,就把空虚、凄清、伤感、愁惨的心境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让读者也不禁为之屏息凝神,这体现了女词人晚年寡居时凄清孤独的生活感受。

(课件出示)

(1)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2)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3)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4)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5)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探寻文化 激宕余韵

(一)探寻“愁”文化:中华文化里古诗词中的“愁”

“愁”是一种心绪,一种情感,一种忧思,一种愤慨,它无形无状,无长无短,无轻无重,无高无低,无硬无软,无色无味,可是,在浪漫多情、奇幻生辉的文人笔下,它却呈现出立体多维、丰富多彩的风姿。

(课件出示)

1.“愁”的高度

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忧端齐终南,洞不可掇。” ――苍生忧患,高齐终南,不可丈量,更有愁高如山。

2.“愁”的长度

唐・严维《丹阳送韦参军》:“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千种恨意,万般离愁,恰如滔滔不绝、绵绵不尽的江水,从诗人眼前也从诗人心上缓缓流过。流水走得多远,诗人的离愁忧思就有多长!

南唐・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一江春水,滔滔滚滚,无穷无尽,写尽了词人国破家亡的万斛仇恨。

3.“愁”的广度

唐・秦观《千秋岁》:“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将生命凋零的茫茫愁思比作浩瀚无垠的大海,凸显谪恨之深广。

淮上女《减字木兰花》:“淮山隐隐,千里云峰千里恨。淮水悠悠,万顷烟波万顷愁。山长水远,遮断行人东望眼。恨旧愁新,有泪无言对晚春。” ――恨如千里云峰,迢迢不断;愁似万顷烟波茫茫无际;旧恨新愁,铺天盖地,席卷而来,简直可以让人绝望、窒息!

4.“愁”的密度

秦观《浣溪沙》:“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细密繁复,不绝如缕的无边雨丝,恰似困扰人心,驱之不散的缕缕愁绪。

晏殊《玉楼春》“楼头残梦五更钟,花低离愁三月天。”――如烟似雾的蒙蒙细雨描绘千丝万缕、纠结缠绕的离愁苦恨,突出思妇梦醒楼头的缠绵情思。

5.“愁”的频率

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以黄昏细雨的繁复细密,点点滴滴来烘托词人独守空房的情深愁重,雨滴声声,悠悠不尽,见证了词人辗转反侧、心绪不宁的漫漫长夜。

6.“愁”的重量

李清照《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愁重连小船都不能承载。

董解元《西厢记》:“休问离愁轻重,向个马儿上驮也驮不动。”――愁重连马儿也驮不动。

7.“愁”的硬度

苏庠《临江仙》:“猎猎风蒲初暑过,萧然庭户秋清。野航渡口带烟横。晚山千万叠,别鹤两三声。秋水芙蓉聊荡浆,一樽同破愁城。蓼花滩上白鸥明,暮云连极浦,急雨暗长汀。”――烟雾弥漫的渡口,千重万叠的晚山,声断气歇的别鹤,铺天盖地的暮云,倾盆而至的急雨,种种意象构筑成铜墙铁壁般的愁绪,一杯淡酒,不敌江天云雨,又岂能轻易破愁?

8.“愁”的韧度

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万斛愁情,词人对过去的种种回忆,对现状的沉沉伤感和对未来的殷殷忧虑,犹如盘绕纠结的丝线乱麻,无头无尾,无端无绪,理也理不清,剪也剪不断,是天地网罩住词人的!纵使词人横冲直撞,也突破不了离愁的围城,真是离愁绝唱!

小结:多重愁绪积压中国古代文人的心头,他们在中国文学史的坎坷路上颠簸前进。

(二)课堂结语

讲离愁,讲孤寂,讲悲秋,李清照的《声声慢》当推榜首。一杯残酒,一片落叶,一声雁叫,一滴秋雨,一盏孤灯,李清照都能点石成金,赋予它浓郁的感染力。李清照的《声声慢》采用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以明白如话的语言风格和错落和谐的韵律,营造了一种化不开,驱不散的孤独失落氛围,读着它,我们似乎听得见阶前滴雨,长天孤雁,看得见梧桐落叶,黄昏孤灯。无疑这是一种凄厉的美。

(三)激宕“愁”余韵:吾手写吾心

1.发挥联想与想象,将《声声慢・寻寻觅觅》改写成散文。

2.以“乐”为情景,仿作《声声慢》。

【教学视点】

阅读教学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主阵地,成功的阅读教学与创意优美、角度新颖、手法巧妙、激趣昂扬、学生活动、教学技巧等等是分不开的。

(一)“批情入文”是古诗词教学的价值,是实现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必由之路

这节课的亮点始终将学生的“情”与作者的“情”紧紧联结在一起,让学生行走在作者的“愁”的情感世界里,让作者的“愁”的小溪流淌在学生的心灵,在学生与文本、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的对话过程中接受信息、批判反思、过滤沉淀,从本质上摒弃教师支离破碎的解读,建构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的性情与作者的性情激宕,产生阅读的美感。

(二)“涵泳意境”是古诗词教学的抓手,是学生感动与感悟古诗词的灵魂

要落实古诗词阅读教学效果,关键不在于教师用什么方式、教师讲多讲少、教学环节是否完整,而在于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心智能否“动”起来,能否直接而长久地受益。这节课在精心营造的“愁”的氛围中,让学生自己去感悟词中的物境,循着作者的物境去探寻作者的心灵,从而在“知人论世”中比较全面地解读作者,让学生在自我阅读体验中学会去阅读诗词――缘景明情晓主旨。学生在解读的过程中,往往是一种新的思维活动,具有很强的新颖性,学生的理性思维和文学鉴赏能力就在这感动与感悟中得到提高。

(三)“出乎其外”是古诗词教学的宗旨,是学生提升文学素养的关键点

第7篇

关键词: 阅读思维 个性阅读 阅读对话 预设手段

小学阅读教学活动是变化发展的动态过程。在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深入理解教材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阅读活动中学生学习情况的变化,及时接纳弹性、灵活和情感体验的教学信息,采取积极有效的阅读活动策略,发展学生的阅读学习能力,逐步增强阅读课堂活动效果。

一、善于利用质疑,生成阅读思维

对文本的阅读是师生对文本内容的叩问、充实、延伸和完善。学生在阅读活动中产生的认知与已有的知识基础形成的冲突,是教师在阅读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的阅读教学资源,由于每个学生所拥有的知识及生活阅历各不相同,存在一定的差异,学生对同一事物或问题的理解和认识,往往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甚至还可能形成对立的观点。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善于根据阅读学习情况,着力引导学生研读文本内涵,促使学生的阅读思维迸发出新的火花,推动学生的阅读思考活动朝着纵深方向发展。

例如,教学《秋天的雨》时,学生在阅读文中第二自然段“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后,心中感到十分疑惑,生1:“秋天的雨为什么是五彩缤纷?”生2:“对呀!平时我们在秋天看到的雨是白茫茫的一片,从没见过彩色的秋雨呀?”生3:“五彩缤纷又是什么意思?”学生提出各自不同的疑惑,我赞许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进一步阅读文本。通过深入研读文本,学生了解到:秋天到了,银杏树叶变黄了,枫叶变红了,田野里呈现金黄色,果树成了橙红色,而各色的秋菊在雨中频频点头,进而感受到在秋天的雨中,万物的颜色各异,感悟秋雨的颜色真多,体验五彩缤纷的涵义。又如教学《草原》时,生1:“课文前面出现‘汽车走了一百五十华里’,后面却写‘车子飞了起来’,这是为什么?”生2:“刚进草原时,由于草原太辽阔了,一碧千里,走了一百五十华里还望不到边,心里就会觉得车子开得太慢,因而课文用了‘走’字。”生3:“由于蒙古人民热情地来迎接他们,作者心情激动,就觉得车子开得快,因而课文用了‘飞’字。”生4:“‘飞’字不是指车子在飞,而是作者的心在飞,这个‘飞’字表现了作者激动的心情。”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活动,教师要善于挖掘学生的发现内涵,尊重学生对文本的领悟,引导和发挥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有效促进学生阅读思维的生成,使学生的阅读思维从单一发展为辩证,形成对文本事物的全面认识。

二、开展阅读对话,实现个性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作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同时也是阅读者与自我对话的过程,在阅读对话过程中,阅读者将获得他人无法取代的心灵体验。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营造阅读对话空间,让阅读活动成为学生个性化阅读的空间,使学生实现个性化阅读,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张扬个性,体验、感悟文本知识的真谛,实现良好阅读的个性发展,形成和发展学生的阅读素养,真正实现学生的个性阅读。

例如,教学《落花生》时,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和感悟“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社会没有好处的人”这句话呢?我创设这样的对话阅读情境:让学生分别演绎“苹果”和“花生”的角色,进行“你想做什么样的人”的辩论。在教师的点拨与指导下,演绎“苹果”和“花生”的学生说说自己的优点,并挑剔对方的不足,“苹果”说:“一天吃一颗苹果,不但可以护肤肤养颜,而且可以远离疾病。”“花生”说:“我们的营养价值高,可让人们强身健体。”“苹果”说:“我们为什么会得到人们的喜爱,是因为你们不如我们。”“苹果”又说:“看病人时,人们往往送的是葡萄,绝对不会送花生的。”“花生”反驳:“我们可以做成饼干、绞油,有很多用途,你们呢?”角色演绎对话后,我提问:“如果你是一个外表丑陋或残疾的人,你会对生活丧失信心吗?你有什么理想?你应该怎么生活下去?”通过讨论探究与交流,学生感悟到:要注重外表,但更要注重作用。通过这样的辩论活动,学生懂得“苹果”与“花生”各有各的用途,人也是一样的,不同的岗位需要不同的人才,社会既需要“苹果”般的人才,又需要“花生”式的人才。这样的辩论有利于达到阅读教学的目的,让学生深切地感悟文本内涵,保护学生独立阅读思考的积极性,使阅读个性得到充分张扬。

三、注重预设手段,生成阅读能力

第8篇

一、提纲挈领

在阅读中迅速而准确地把握作者的思路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有些课文层次丰富、头绪众多,不易快速把握,这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先阅读课文,理清思路,总体把握文意。如《拿来主义》一文,根据议论文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的结构模式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最后明确:作者先破后立,批驳“送去主义”的弊端,即抱残守缺、落后挨打,一味“送去”实为求荣,必将亡国。这解决了为什么要提倡“拿来主义”的问题。接着解决“拿来主义”是什么的问题:即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最后是怎么办,即如何拿来,方法是批判三种错误态度(不敢进、放火烧、欣欣然接受一切),提出要占有、选择、创新。学生因此对议论文说理逻辑严密、层次丰富、针对性强的特点有了较深入的认识。

二、引入比较

在培养学生的阅读思考能力时,单凭教师讲解,学生的体会只能停留在表层。为了强化学生体验,提高其阅读思考能力,可以引入比较,将课文重点、精彩点抽出来,换上另一种内容或表达方式进行比较;还可以课外找文句,与课文配合,求同比异。如《故都的秋》第一段,原文如下:“秋天,无论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初读文章第一段,大多数学生觉得平淡无奇,体会不出其中的语气、情感。这时,教师可以抛出对第一段的改写,引导学生诵读比较,体会语气情感。改写如下:“秋天,总是好的,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静、悲凉。我不远千里,从杭州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故都的秋味。”通过诵读、比较,学生很快发现原文多处用了反复,如三个“来得”“,要从”“更要从”“,这秋“”这故都的秋味”,这使文章有了一种一唱三叹之感,舒缓了语气,同时也为全文笼上了淡淡的感伤基调。再如教《咬文嚼字》一文时,在学习课文后,可指导学生从学过的课文或读过的古诗、古文中,找出用词精练准确的例子,把它设置成题目,由其他同学揣摩回答,然后由出题者评判,在评判中和答题者进行交流,在交流中加深对用字用词精练、准确、严密的体会。如:选择:1.半篙流水夜来雨,早梅何处春。A、几点B、一枝2.地湿厌天竺雨,月明来听景阳钟。A、闻B、看分析:第1题应选A。句中点明是“早梅”,“几点”说明少而分散,符合“早”的特征;“一枝”表明枝上的花较繁密,和“早”不吻合。第2题应选B。如果选A“,闻”和“听”是同义重复,在对偶句中显得不和谐;选“看”,可以通过抬头看雨的动态,形象地把人厌恶连天阴雨的心情和盘托出,感情强烈而自然。学生通过阅读、体会、设题、解答、评判、交流,对语言文字的推敲、应用有了较深的体会。为了进一步激发兴趣,还可以由学生评选出最佳题目设计,张贴并予以表扬。四、延展表达语文特级教师李元功说过:“有阅读就要有表达,无论口头还是书面,不把自己的阅读收获表达出来就不算真正完成阅读任务。”阅读是为了表达,阅读之后的表达对培养学生的阅读和思考能力起着至为重要的作用。在实际教学中有两种办法:

(一)联系课内进行延展表达

如学完史铁生《合欢树》一课,可要求学生写一段表现母爱的细节,学完《埃菲尔铁塔沉思》一文,可要求学生抓住自己对事物的主观感受进行描写,并在班级进行交流。

(二)课外选文并要求学生批注

教师可在课外选一些和课文相联系的文章给学生阅读,要求学生阅读后作批注、写感受,并在班级进行交流,最后把较好的批注及感悟文章印发给学生看。如学习高中语文必修五后,笔者选了相关文章给学生阅读批注。所选文章有《庄子,会飞翔的人》《流泪的滕王阁》《遥想苏武在匈奴》《司马迁,关于生死的话题》《想起范仲淹》《天才徐志摩》《千载心香域外烧》《2008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等。

三、总结

总之,让学生边思考边阅读,可以增强阅读的目的性和主体性。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有意识地把自己当作独立于作者的个体,既能融入文章体会作者情感,又能跳出文章和作者交流;而引导学生表达,能进一步把内在思想语言化、系统化。这样一来,阅读、思考、表达三者就紧密联系起来,学生的三种能力都能得到强化和提高。

作者:江礼平 单位:福建省厦门第六中学

第9篇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

“报纸上说我写书写得轻松潇洒,其实完全不是如此。那是一种很给自己过不去的劳累活,一提笔就感到年岁徒增,不管是春温秋肃,还是大喜悦大悲愤,最后总得要闭一闭眼睛,平一平心跳,回归于历史的冷漠,理性的严峻。”这是余秋雨教授在《文化苦旅》中的自序。

也难怪,看这本书要慢、要细,里面的思考,非常人所思,非常人所见。他笔下的《风雨天一阁》我记忆犹新,一个人,不!一个家族背负着坚守一座藏书楼的命运,范钦让偌大的中国留下了一座藏书楼,保留到现在。别的藏书家有,藏书也有,但没过几代,历史的风尘就将它们掩埋了。但是,范氏天一阁留下了,靠的是什么,是执着、坚定,还是如余秋雨说的“超越意气、嗜好、才情,甚至时间的意志力。”这种意志力体现在哪儿?他曾毫不客气地顶撞过权势极盛的皇亲郭勋,为此遭廷杖,下监狱,他似乎什么都毫不顾惜,在仕途上耿直不阿,最后连权奸严氏都奈何不了他。“一个成功的藏书家在人格上至少是一个强健的人。”余秋雨在这里总结道。

看到这,反思一下,我们这些读书人,如果生在那个年代,身为一个藏书家,会像范钦一样吗?我想不会,范钦身上的毅力,乍看下的不近人情,让我们来,难!我们是教师,教育学生,意志力不能少,但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几个呢?在挫折面前,爬起来的又有谁?生活着,又为了什么?这不正是我们该思索的。

继续往下看,我又发现了一桩“怪事”:80高龄的范钦终于快走到生命的尽头,在他分家产时,将其分为两份,或是藏书楼,或是万两白银。他让后代去选择。我想,如果让我选,让大家来选,会选哪个呢?要么拿着白银万两,逍遥快活一生,要么死守一座藏书楼,世世代代。说句实话,范老爷此举不失为一个好办法,我也十分钦佩这个相隔我好几百年的古人。也正因为这样,天一阁留下了。但这是一个难题,我在思索:如果把此事搁在今天,不搀假,谁会铤而走险,谁会选择天一阁,包括我。不过,奇迹般的,他的大儿子范大冲愿继承天一阁。这是现实,不是故事。

读到这,又让我想起另一个片段,希腊神话中,海洋女神对想参加特洛伊战争的儿子阿格琉斯说:“如果你参战,会战死沙场,但流芳百世;如果你不出征,会平安一生,老死后便从人们的记忆中抹去。”阿格琉斯最终战死沙场,但是因为他,希腊盟军胜利了。世上也正因为有这样的人,世界才有了灿烂的历史文化。

余秋雨的《文化苦旅》让我感受倍深,感受到了中国的文化人身上的良知和意志力。也让我深深体验了“开卷有益”。

第10篇

第二天上课时,我站在她旁边讲课,她书也不拿,只是在一张纸上画卡通人物,却不回避只是高傲地回了我一眼。我还是什么也不说,接着讲完了一节课。我想我的不闻不问势必会降低她对我的敌意。

今天,与同事们的交谈,我才知道:她小的时候有次发高烧,把脑子烧坏了,智商有点低。我不知道自己给的那个0分,会不会对她是一种伤害?我很内疚,她毕竟是个女孩子,脸皮薄,自尊心强,我的举措是不是已经伤到她幼小的心灵?

突然,一张印着一棵叶已经落尽的树的彩色信纸,从这叠本子中滑落到地上。我拾起来,上面密密麻麻,歪歪扭扭的字印入我的眼帘:

老师您好:

你打我骂我都好,不要不理我!是我的不对,考试中不应该不遵守纪律。我只是和别的同学说话,但我没有偷看别人的试卷,请您相信我。这是我第一次给你写信,我只想告诉你:

忘不了清晨老师陪我们早读,忘不了操场上的风吹日晒,忘不了您诲人不倦的专注神情,也忘不了您灯下认真备课的身影……

您是太阳给我们温暖;您是路灯给我们指引方向;您是光明的使者,带我们走向知识的殿堂……

老师您既是我们的良师,又是我们的益友,我希望能和老师做朋友。老师不要不理我。

学生 芳

顿时我心犹如一弯清泉流过,心头的那片乌云像被风吹散了。不是因为那些赞美的老师的句子,而是我心中的内疚少了许多。

可是,她用思想品德书上的原话,想告诉我什么?――书上说老师是这样好的一个人,可是现实中呢?她想告诉我,现实的老师和书上说得不一样。

天阴沉沉的,我的视线中迷漫着一缕缕薄雾,仿佛是雾,又像是雨。不一会儿,天暗了些,雨开始了一场交响曲,打在窗台上滴滴答答,落在树叶上沙沙响,坠落池塘嘀哩响,落在行人的脸上哈哈笑――这是一场最和谐、最优美、最动人的秋雨。

雨是伟大的音乐家,又是伟大的画家。已布满秋色的枫叶,在风雨中尽情舞动着。雨轻轻地洗涤着这片树林,让树林的色彩更加绚丽。雨,让原本迷人的秋色更加诱人,黄的更黄,红的更红。

小雨淅沥沥地下着,一阵凉风袭来,让我觉得有些刺骨。

我深呼一口气,看见窗外的树叶快落尽,有几片叶子还留在树梢上,在寒风中摇摆,几片叶子在空中盘旋,它们在和树做最后的告别……秋风不知施了什么魔法,它吹红了树叶,吹秃了树枝,它让世界变成了,让人们看到了世间最真实的一面。我惊讶地发现树梢上有个鸟巢,却已不见鸟儿的踪影。春天树枝发芽,鸟儿开始筑巢;夏天,树枝茂盛,鸟儿在树间快乐的成长,唱着美妙、欢快的歌曲;秋天,树叶落尽,鸟儿不知去向,留下孤独的树,独自熬过严冬。冬天,树在寒风中为鸟儿祝福,盼着鸟儿――春再归来。我不知道,树依在,鸟儿明年还会不会回来?

我仿佛觉得自己就是那伫立秋风中的树,学生就是那会飞的鸟。树在岁月吹落树叶的轮回里,送走一群又一群的鸟儿,守候着冬天,期盼着春。而老师在春天,把知识的种子播种在学生的心田里;夏天,学生们在知识的海洋里成长;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学生背着收获的知识到另一个知识的殿堂里畅游。我们心中只为他们祝福,但从不期盼他们的归来。“那间教室放飞的是希望,守巢的是自己!”

不舍昼夜的流水,阴晴圆缺的明月,沧海桑田的变幻,树的枯荣,燕的来去,人的生死,甚至,落在书上的尘埃都使我们感到岁月的匆匆过往。窗外的叶枯了又绿,绿了又枯,日子也一去不回头了。在这匆匆,太匆匆的日子里,在岁月的跑道上,在这宁静的乡村校园里,不知不觉地走过了九个春秋。有过喜悦,有过惆怅!每天在讲台上成长,每天都在教材里反思,每天都在孩子们的心间播洒知识的种子。日子依旧不停地奔走,我却渐渐明白:那支粉笔画出的是彩虹,洒下的是泪滴;那间教室放飞的是希望,守巢的是自己;那个讲台举起的是别人,奉献的是自己。

我拿起笔在那彩色信纸的树的旁边写到:“老师,只是一棵树!”

第11篇

[关键词]温庭筠 更漏子 解读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1](P8)

温庭筠,字飞卿,才思艳丽,精于音律,工为辞章,为花间词人鼻祖,与李商隐齐名,时号“温李”。其《更漏子》(玉炉香)见于我国第一部曲子词总集《花间集》,有“飞卿此词,自是集中之冠”(《栩庄漫记》)[2](P142)之称。作为一首脍炙人口的名作,前贤徐士俊、沈际飞、谭献、谢章铤、陈廷焯、俞陛云等曾作过精辟论断,但多为只言片语的感悟式批评,既简且奥;胡云翼、唐圭璋、梁令娴、龙榆生等前辈辑录的词选集,多是对个别词语作注释,惜未对词之意境作详细解说,使初学读词的人仍难理解和接受。在众多对温词进行阐述的文章中,特别引起我注意的是当代海外词学权威叶嘉莹教授的《温庭筠词概说》,以全新的方法和视角观照温词特色,使我耳目一新;她在《温词释例》中运用西方文艺批评对该词作了文本解析,可谓旁征博引,见解新颖。但对于前贤的某些解说,尤其是叶先生认为下阕“辞浮于情,有欠沉郁”,乃“浅明之作”[3](P28)的看法,笔者不以为是。现通过文本解读,略陈愚见,以就教于方家。

一、上阕浓丽拙重

此词首先以嗅觉起笔,写玉炉生“香”。给人以未见其景,先闻其香之妙。接着转入视觉景物描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乃蜡烛之光“照画堂秋思”,飞卿为何用“红蜡泪”而不用“红泪蜡”?

“红蜡泪”指红烛燃烧时垂滴的蜡油。叶先生认为“‘红泪蜡’音节意向不及‘红蜡泪’优美”,为什么美?没说。而且认为从文法上看此处不通顺也无妨,因为“古之作者亦颇有前例”,“此自是大家脱略之处”,并举杜甫《春望》诗句“白头搔更短”中不日“白发”而日“白头”为证。她实指的就是押韵问题。难道“大家脱略之处”就一定很美?事实上,杜甫此句用“白头”而不用“白发”,不是脱落,而是除了最起码的音韵合律外,作者采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用“头”这个整体代指长在头上的“发”。此处我以为原因有四:

其一,满足押韵需要。《更漏子》词调名要求上片的第二、三句和下片的第一、二、三句押仄韵。即“泪”“思”“树”“雨”“苦”,同押仄韵,而“蜡”是平韵,不合韵。加之“泪”作为入声字放在句尾,有加重感情之功用。

其二,意象优美通畅。古人常用“红蜡泪”这一意象表达离情、幽怨、愁苦之思,如晏殊《撼庭秋》词有“念兰堂红烛,心长焰短,向人垂泪”;晏几道《破阵子》词有“绛蜡等闲陪泪”及《蝶恋花》词中“红烛自怜无好计,夜寒空替人垂泪”;杜牧《赠别二首》诗也有“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等诗句,都突出的是红蜡陪泪的情态和意境,而不单是蜡烛这个事物,其在事理和情理上更通。而且意象并无跳跃,自然、通达流畅。

其三,“红蜡泪”表明天色已暗或进入晚上,由此交代了画堂中人秋思开始的时间。

其四,开篇著一“泪”字,奠定了全词的感情基调,必然是愁苦。与“香”、“思”构成了前三景的中心词。

“偏照画堂秋思”中“偏”字,叶嘉莹、张碧波等前辈均作“偏偏、故意”之解,吾窃不以为然。若把眼光仅仅局限在前三句看,“偏”字使“无情之红蜡乃因此一字而有情矣”,似乎有道理。但把此句放入上阕整体中观照,甚觉不妥。我以为“偏照”之“偏”字极妙,当以“斜”解。

首先,“偏照”从方位上为下文如何描写“秋思”者埋下了伏笔,即是从侧面的方位和角度来描绘,而且与下文内容完全吻合。飞卿构思巧妙,借助斜照的烛光从侧面看到秋思的女主人公是“翠薄”的眉毛和耳边“残鬓”,暗示其愁苦之态。相反,如果烛光是有意正面照在画堂秋思者的身上,那映在读者面前和作者描写的内容肯定是正面形象,就应该写她的容饰,诸如眼睛大小、嘴唇是否圆润、脸蛋的肤色等五官是如何得体,还有化妆是如何适宜,增之一分太浓、减之一分太淡等等,可下文内容根本就没有这些洇为是正面,更重要的是要从其眼神和表情直接描述出秋思者或是喜或是愁,但这样写来就显得很直白,毫无沉郁、意蕴之感。

其次,从章法结构上看,前三句“玉炉”、“红蜡”、“偏照”都是偏正结构,从而给人以整齐对称的气势。

“画堂秋思”,“画堂”即华丽的居室,是无情之物,怎能有秋思?有秋思者乃画堂之人也。以秋思代人,更突显思之弥漫性。故“秋思”二字乃全词之关键,既点明了全词的主题:又把笔锋由写景转入写人,即从无情之物转到有情之人上。因此才引出后文对秋思者外貌和心理的刻画。

叶先生认为“‘玉炉香’是衬,‘红蜡泪’是主,‘偏照画堂秋思’是主语之补述”,非也!

全词以“秋思”为主题,前两句薰香缭绕、红红的烛光与画堂中秋思者形成对比,反衬其更加孤寂,只有红蜡陪泪。并与后文“夜长衾枕寒”、“空阶滴到明”相呼应、相关联,突出离情正苦。

“眉翠薄,鬓云残”,是对秋思者外貌描写。古人有“女为悦己者容”之说,因为自己思念的心上人不在身边。故无意去精心的梳妆打扮,显得“眉薄鬓残”。通常人们都用“翠眉”“黛眉”、“云鬓”等词来形容眉毛、鬓发,而飞卿反其道而用之,其意何在?翠眉,指翠黛色的画眉;云鬓,象云雾一样浓密的鬓发。这样用重点就落在修饰成分上,关注的是眉毛的颜色和鬓发的浓密。显然飞卿倒用是有意弱化修饰成分,直接强化所指的对象眉、鬓发。并用三个主谓短语句“眉薄”“鬓残”“衾枕寒”强调所指对象的结果,三个单音节词“薄”“残”“寒”作谓语,用笔拙重,语气短促,感情强烈,更加突出秋思者愁苦之状和思念之深。

“夜长衾枕寒”,是描写秋思者的感受。因为思念无尽,顿感长夜漫漫。没有意中人陪伴,纵然裘被玉枕也感觉寒冷,难以入眠。

二、下阕淡雅流畅

下阒语言朴实晓畅,然历代笺注者多将此略去,不加注释,详析者更少。不注析,不是因其易解,而正是因其意蕴难解。叶嘉莹先生更认为“以视飞卿此词之‘梧桐树,三更雨……空阶滴到明’数句,则此数句不免辞浮于情,有欠沉郁”[1](P28),乃“其浅明之作”。对此观点,我不敢苟同。

首先,从《花间集》选词标准看。《花间集序》明确交代选词标准为“镂玉雕琼,拟华工而迥回:裁花剪叶,夺春艳以争鲜”,[2](P9)显然以艺术至上为择词标准,而非随意拈来杂凑。

其次,就同一名作,叶先生之所以反差如此之大,是因为下阕与她对温庭筠词之 特色的分类不相符,与她所谓二分法中客观之词和纯美之词的概念相矛盾。根据叶先生对客观之作的界定,她认为“故在飞卿词中所表现者,多为冷静之客观、精美之技巧,而无热烈之感情及明显之个性”[3](P15),“盖飞卿之为词,似原不以主观热烈真率之抒写见长……至若其直抒怀感之词,则常不免言浅而意尽矣。此词‘梧桐树’数语,实非飞卿词佳处所在。”[3](P27)可此词下阕却是对秋思者内心世界的主观的表现,思念之情溢于言表;另一方面,根据叶先生对纯美之作的界定,她以为“若飞卿词即但以金碧华丽之色泽、抑扬长短之音节,以唤起人之美感,而不必有深意者。……此其特色之二也”[3](P16),而本词下阕语言平淡,却语浅情深。因此叶氏认为不好。

诚然,叶先生把飞卿词之特色归结为“多为客观之作”和“多为纯美之作”两类,本无可厚非。但是我们评赏时怎能简单机械地运用二分法,把作者所有作品都框进去,非此即彼,否则就是劣作呢?事实上,温词多以客观浓丽著称,然而也有一部分作品是语言平实,直抒胸臆或兼而有之的佳作。如《更漏子》、《望江南》诸阕,则以流丽取胜。其中《更漏子》(星斗稀)一首,淡而有致,又何让韦庄的同调词(钟鼓寒)!又如《南歌子》(手里金鹦鹉、倭堕低梳髻),前者用语明白如话,饶有民歌风味;后者以拙重之笔,凸现相思之苦,各呈异彩。就连叶先生在《论词学中之困惑与花间词之女性叙写及其影响》一文大加赞赏温词《南歌子》中不也有“终日两相思、为君憔悴尽”这样直接抒发感情的句子吗!

再次,清代词学家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话》云:“飞卿《更漏子》三章自是绝唱。……胡元任云:‘庭筠工于造语,极为奇丽。此词尤佳’,即指‘梧桐树’数语。……胡氏不知词,故以奇丽目飞卿,且以此章为飞卿之冠,浅视飞卿者也。后人从而和之,何耶?”[4](P6)此论中陈廷焯谓胡元任云“工于造语,极为奇丽”,即指“‘梧桐树’数语”的看法,吾不为强同,姑且不论。然此论中“以奇丽目飞卿,且以以此章为飞卿之冠,浅视飞卿者也”,则鲜明地表达了陈廷焯对此词的观点和态度。一层意思是说如果仅用奇丽、华丽、纯美的标准来看飞卿词,并且把此章当作飞卿奇丽之冠,那简直是小看飞卿了。换句话说仅就奇丽角度而言,此章不是飞卿最好的,还有更多在奇丽方面比此章写得好的作品。更深层次的意思是表明陈氏的态度:反对单一的用奇丽、纯美的标准来看待温词。因为温词除了奇丽之词外,还有部分淡雅之词或同时兼具诸种特色之词,并非绝对化,本词就是浓淡兼而有之的佳作代表。所以他说仅单一的以奇丽标准来看待飞卿词,甚至把本词当作飞卿奇丽之冠,都是用浅陋的眼光来看待飞卿了。换言之,我们不单一的用奇丽来衡量,用综合的眼光来考查,此词也是飞卿难得的杰出代表作。他在《词则・大雅集》(卷一)中说“后半阕无一字不妙,……而凄瞽特绝”[2](P142),在《六韶集》卷又云:“遣词凄艳,是飞卿本色,结三句,开北宋先声”[2](P142)。而叶先生从而和之,不以此为冠,却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最后,回归文本,验其是否“言浅意尽”“辞浮于情”。

下阕紧承“秋思”意脉,深感“夜长”难眠,却听到窗外梧桐叶响,宋人张耒就有“梧桐真不甘衰谢,数叶迎风尚有声”的体会。由叶想到了树干,“梧桐树”,高大、挺拔,被誉为树中之王。传说作为鸟中之王的凤凰非梧桐不栖。《诗经・大雅・卷阿》就有“凤凰鸣兮,于彼高冈;梧桐生兮,于彼朝阳”的诗句。因此,梧桐树常作为高大、可依靠的意象。如杜甫《秋兴八首》“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说的就是梧桐为凤凰栖老之枝;大晏词《菩萨蛮》中“高梧叶下秋光晚,珍丛化出黄金盏”;《金平乐》中有“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采桑子》中有“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等。此词梧桐树隐喻自己思念的心上人是一个值得依靠的大树。另外,古人有“凤凰不入乌鸦巢”“凤凰不与燕雀为群”、“择人而事”之说,因此“梧桐树”也多用来喻指女人所嫁之对象。如今在外风雨飘摇,怎叫人不思!

“三更雨”,古时把一夜分为五更,半夜子时为三更,三更之时,正是天地交合之时,也正是思人最切、“离情正苦”之时,正愁“梧桐树”,偏偏又是“三更雨”下时,真可谓“秋来处处割愁肠”!

下阕前三句组合起来,“梧桐”夜“雨”又常常被作为离愁别怨的意象,为何不用“竹叶夜雨”?因为竹叶夜雨是沙沙的声音,属于连绵细雨,催人入眠;而梧桐叶大,在叶面积满雨水超重后,是“嘀嗒”“嘀嗒”的一滴一滴往下掉,扰人入睡。如“梧桐叶三更雨,惊破梦魂无觅处”(苏轼《木兰经》)、“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送别离”(周紫芝《鹧鸪天》)、李清照《声声慢》中“梧桐更兼细雨……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三更雨”“空阶滴到明”与“夜长”相呼应,进一步突出了彻夜难眠、秋思之苦。

“不道离情正苦”,“道”者,理会。“不道”就是不理会、不顾,与李白《忆旧游》“五月相呼度太行,摧轮不道羊肠苦”中“不道”同意。梧桐、雨本是无情之物,飞卿此处着一“道”字,顿使无情之物变为有情、无愁生有愁。“离情正苦”以平平仄仄的声韵,充分表达了人物激越的心情。“离情”二字进一步深化和点明了“秋思”主题不是游子之思而是离情之苦。“正苦”的“正”,既是一个时间状态,即现在进行时;又是一个动作进行状态,即正在倍受“秋思”愁苦的煎熬。而“苦”字把原本属于人口舌之味觉感受与人“离情”时的心理感受相通,对秋思者内心描写既生动,又形象;点出了红蜡垂的泪是愁苦之泪非喜悦之泪。“秋思”的不是美好的回忆,而是寂寞与难耐的等待。

“一叶叶,一声声”,飞卿运用数量短语重复量词的手法,妙处在于:量词“叶叶”“声声”的重叠,音乐复沓婉转,使愁苦的音律荡气回肠;并且“一叶叶”不是一叶,而是很多叶;“一声声”不只一声,而是许多雨滴之声;这就突出数量之多和动作的延续性,加重了秋思者愁苦的程度。盖一叶作一声,有多少叶作多少声;叶子有大小,承受雨水重量也不一样,所以落下时快慢也不一样;雨滴大小、速度不一样,故滴阶的声音大小不一,很紊乱、不和谐:嘀嗒,嘀嘀嗒,嘀嗒嗒嗒……,这使本已难眠的人,心更加烦乱,再加上雨滴空阶之上,一直滴到天亮,真使人愁绝也。

“空阶滴到明”,“空阶”的“阶”字点明雨滴下的处所,不是泥地而是石阶上,可知雨滴的声音是很清脆的,进一步表现了雨滴扰人的难忍。而在之前加一“空”字,一方面说明阶无杂物,更加突出雨水滴阶的声音是清晰的;另一方面,阶“空”又反衬出秋思者内心的“满”,从晚到天明,“我”的整个心早已被无尽的思念和离情的愁苦充塞满了。那梧桐树、三更雨足以让我惆怅得难安、难忍、难耐了,室外的空阶呀,你空则罢,为什么还要 让它“一叶叶,一声声”的滴到明呢?不知到那一滴滴清晰的雨声犹如离情思念的心在滴泪滴血吗?此处不用“愁到明”而曰“滴到明”,不但说明了秋思者彻夜未眠,点化了秋思者“夜长”的感受;而且说明了雨一直未停,将人愁与雨久添愁愁更愁融为一体,并且全篇不着一“愁”字,一夜无眠却终未说破,足见其含蓄蕴藉,精妙绝人。难怪徐士俊《古今词统》(卷五)说:“‘夜雨滴空阶’五字不为少,‘梧桐树’此二十三字不为多”[2](P141)。

这就是秋思,飞卿把离情之“苦”发挥到了极致,后人难以企及。后人用其词意人诗云:“枕边泪共窗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加一泪字,弥见离情之苦,但语意说尽,不若此词之含浑。整个下阕语言淡雅流畅,用笔较快,一气直下,如此深厚而还谓之“语浅意尽”“欠沉郁”,真令人费解。

三、全篇沉郁凄婉,浓淡相间

飞卿运用含蓄的手法描写秋思的离情愁苦,沉郁凄婉,一波三折,而且一浪高过一浪。玉炉热而散发出幽幽的香气,红红的蜡烛熊熊燃烧,色香齐入,此景是何等的挠人心脾,使人春意荡漾。然而如此良辰美景,画堂之内惟有烛香、蜡泪相对,何等凄寂。前两句是衬,与“偏照画堂秋思”形成鲜明对比。这是第一折。尤其“夜长衾枕寒”与首起两句“玉炉香,红蜡泪”相对照。面对画堂内温馨的情景,自己却独守空房。夜长衾寒,显得更加愁苦。眉薄鬓残,可见辗转反侧,思极无眠之况。这是第二折。下阕紧承“秋思”,直抒“离情”之苦。窗外三更,雨打梧桐,扰人心烦,“夜长”难安;雨滴“空阶”“滴到明”更是夜长难忍,愁到极点,秋声无不搅离心。这是第三折。惟其锦衾角枕,耐尽长宵,故梧桐雨声,彻夜闻之。秋思者通宵醒着,却不见“醒”字,离情之苦,愁肠寸断,却不露一“愁”字。正如《白雨斋词话》所言:“所谓沉郁者,意在笔先,神于言外。写怨夫思妇之怀,……皆可于一草一木发之。而发之又必若隐若现,欲露不露,反复缠绵,终不许一语道破。匪独体格之高,亦见性情之厚。飞卿词,……第自写性情,不必求胜于人,已成绝响”[4](P5)。整首词以寻常情事、寻常景物为题材,全由秋思离情为其骨干,写来凄婉动人,含蓄有致。《栩庄漫记》称赞“温词如此凄丽有情致,不为设色所累者,寥寥可数也”[2](P142)。

作者以时间为经,感情为纬。仅截取思念者一个晚上的时间片段:红蜡垂泪(开始)夜长(感受)三更天明,尽展思念难眠全过程:红蜡之泪(触景生情,奠定感情基调)思(过程)寒(感觉)苦(感受),使离情之苦跃然纸上。大量使用表感官词语,如红(视觉)、香(嗅觉)、苦(味觉)、寒(触觉)、声(听觉)等,充分调动人的一切感官功能,并运用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全面体验秋思离情之苦,凄清婉转。

由静到动,动静结合;移步换位,物我两化。上阕前三句从室内写静景,交代了秋思开始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主要事件。后三句从旁观者(客观)角度写秋思之状:因意中人不在身边,无心梳理,故外貌是眉薄鬓残,辗转反侧,彻夜难眠衾枕寒。下阕紧承秋思意脉,写动景,“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并进一步从主体角度写秋思者的内心世界是“离情正苦”。并由室内人的内心写到室外“梧桐”夜“雨”“空阶”,反衬其内心更加愁苦。将室外树叶、雨声与室内离情合而为一,将雨声、蜡泪与心中之泪水融合一体,情景交融,物我两化。

第12篇

一日间,走过四季,在黄贵权老先生五十余幅至美的影像画面里,我恍然明白古人所说“季节心情,画中岁月”,浑然若一部印象与幻想的大型交响,其间灵光点点,韵味万千;仿佛水彩和水墨的精心铺陈,精确的模糊,刻意朦胧后的冲淡,融精湛艺术手法于传统文人绘画风范,用摄影捕捉妙逸墨趣、生动画面。春夏秋冬,无限诗情画意。

冰雪破春,《弥坚》老干迎春雪,《梅韵》傲然报春归,《馥郁》扑面,满树幽香横斜,《春雨》乍到,《凝雨》中,万千朵冰澌融融泄泄。当暮春三月,《》依依,繁花似锦间,清露溟濛,《春酣》晓梦如醉。继而落花如雨,天涯芳信断,在芹泥雨润间。《芳菲》世界,银华《樱雨》,垂珠挂玉,万点流星,如雪蝶、灯蛾,照影频飞。风过处,《绿萼》似苔枝缀玉、雪花片片,一派风流,飘扬漫天。雨过风住,花落未尽,窈窕桃花《听雨》,一抹娇绡逆光中,令人欢喜不尽。春将过,《春色》住,嫩绿浅粉交融处,虽然《春浓》不尽,海棠风雨,又待明年飞花季。“江头千树春欲暗,竹外一枝斜更好”,好在《新篁》。

一边是《绮丽》世界中,金波玉骨菡萏香,一朵新荷亭亭将绽;一边是小荷尖尖傍大叶,享受万籁寂寂中的《静音》。《悦沐》中一朵芙蓉,在光露中若隐若现,显尽华丽雍容,不禁让人神往大唐风采!《朦胧》中,菡萏舞霓裳,“翠云队仗绛霞衣,慢腾腾??忽然急鼓吹将起,似彩凤,乱惊飞。”细听《绿响》,“绿水红莲一朵开,千花百草无颜色”,巧合白居易,令人欢然。

荷塘中窃窃《私语》《细语》不休,仿佛真真能听到绿仙的私密呢喃。是焦心秋凉后的憔悴?或是在述说“翠贴莲蓬小,金销藕叶稀”的故事?《秋塘》中,败荷《漫舞》,萧索凄凉。静谧中,黄叶投下片片《素影》,却到处是无限的《墨韵》《悠悠》。《色变》中林木森然,一杆杆如壮士,捍卫林中最后的秋色点染;庭院中《斜晖》绚丽,红叶古瓦,好不庄严。

《秋艳》后的《蜕变》,季节进入《严冬》,衣被白雪的森林,银丝飞舞,如苏州的乱针绣,成了最风格化的冬季景色;郊野空地上,漫天飞雪中,象征高贵飘逸的丹顶鹤,《傲雪》闲步??黄老先生的画面,比比皆唐诗宋词境界。摄影师取材依据了怎样的高尚品味,让观众享受到至美至纯的艺术境界?

黄贵权老先生近半个世纪对美孜孜以求,或可如德国诗人霍尔德林说:美,已经成为他的宗教。的确,没有对美如信仰般的执着,人不会对一棵树,一片水,一尾鱼,一朵花发如此痴情,在有限的题材中挖掘出无限的审美维度,像一个自然美的守护神,虔诚耐心地守候春天的苏醒,晨曦的升腾,季节的变换,光影的移迁??

其实,大自然的美,始终在以各种方式接近人类,但在一个神不守宅、为物质金钱而发狂的时代,她的瑰丽风姿只对静观的灵魂绽放。美国作家艾默生说:“自然景观之间并没有多大差别,差别在于观者的眼睛。”黄贵权老先生有这样一双宝贵的专业眼睛,发现美,然后呈现给广大观众,美的艺术就这样诞生。

黄老先生是东方人,东方传统审美依据的是人心,沿循的是情感,不似西方传统审美,崇尚的是科学理性指引下的感性再现。东方传统审美,以空灵超验为最高境界,近乎一种宗教境界;西方传统审美,以写实为纲常,体现对对象一种信仰般的虔诚。殊途同归。

但人类爱美、创作唯美艺术的动机并非来自于对生活的单纯颂扬,正好相反,它来自对生活的反思以及反思后的批评和纠正,在唯美摄影艺术上,它就是一种最温柔的批评,一种最浪漫的纠正。正是生活中的某种不足在艺术家内心挑起某种改变的欲望,艺术家的创作才得以发生,艺术美也由是而诞生。

爱因斯坦说过:“我们所能够经历的至美都是神秘的,真正的艺术和科学都遵从这一基本感觉。不明白这一点,面对美没有神秘、惊讶的感觉,你或已经盲目,或已经死亡。”听起来像判决词,但精美的艺术或许真的可以拯救已经同至美失之交臂之人!请不要在美的面前问为什么?是什么?我们只需要惊讶、崇拜、感激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