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离子反应教案

离子反应教案

时间:2022-11-14 23:25:25

离子反应教案

离子反应教案范文1

知识目标

使学生了解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含义;

使学生了解离子反应和离子反应方程式的含义;

使学生了解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和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能力目标

通过对中和反应、碳酸根离子检验等知识的综合运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情感目标

通过教学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教育。

教学建议

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离子反应和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教学难点: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建议

离子反应是电解质在溶液里发生的反应,或在溶液里生成电解质的反应。

要正确书写离子反应方程式,必须掌握电解质、电离、电离方程式和酸、碱、盐的溶解性等知识。

教学过程可采用:实验观察分析结论的程序进行教学。具体建议如下:

一、精心设计,并做好强弱电解质水溶液导电性强弱的实验,再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推理,是建立强弱电解质概念的关键。教师要强调比较导电性强弱时,必须条件相同。在演示实验中引导学生观察,比较灯光的亮度,讨论推断:灯光亮度不同溶液的导电性不同溶液里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不同电解质电离程度不同电解质有强弱之分。从而为理解离子反应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由于学生学过的化学反应不太多,本节只要求学生掌握离子互换反应和有离子参加的置换反应两类离子反应,不要再扩大。

做好教材中的演示实验,让学生展开讨论,引导学生运用电解质在水中发生电离,电离方程式等知识进行分析,并联系复分解反应趋于完成的条件,得出“电解质在溶液里发生反应的实质是离子间的反应”这一新课题。理解离子反应总是向离子浓度降低的方向进行的道理。最后过渡到为表示反应的本质,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来表示化学反应,即离子方程式的教学。

三、书写离子反应方程式是本节的难点。

建议1.初学时按书写步骤进行训练。2.步骤中的第二步是正确书写离子反应方程式的关键。学生的主要错误是不熟悉酸、碱、盐的溶解性表。教师可帮助学生抓住若干条规律,记住常见物质的溶解性,这样有利于教学。3.强调离子反应方程式所表示的意义,加强读出离子方程式正确含义的训练。学生练习化学方程式改写成离子方程式和由离子方程式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离子反应和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难点: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教学方法:创调情境提出问题诱导思维激发兴趣分析归纳解决问题

教学手段:实验录像、演示实验、学生实验、投影

教学过程:

[引言]通过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学习,我们了解到根据不同的分类方法可将化学反应分为不同的反应类型。如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以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可将化学反应分为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若根据化学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又可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那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另一种重要的分类方法。

[板书]第二节离子反应

[复习提问]回顾初中物质导电性实验——第一组物质是干燥的氯化钠固体、硝酸钾固体、氢氧化钠固体、磷酸固体、蔗糖固体、无水酒精,第二组是溶液、溶液、溶液、溶液、酒精溶液、蔗糖溶液

[学生回答]还记得吗?哪些物质能导电?哪些物质不能导电?干燥的固体、固体、固体、固体不导电,而溶液、溶液、溶液、溶液都能导电。蔗糖和蔗糖溶液,无水酒精及其水溶液均不导电。

[复习提问]为什么有些物质如、、、在干燥的固体时不导电,而溶于水后却能导电了呢?

[学生回答]是因为这些物质的固体中不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而当它们溶于水后,在水分子的作用下,使这些物质电离产生了能够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从而能够导电。

[教师总结]可见酸、碱、盐的水溶液都具有导电性。

[引出新课]

[板书]一、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1.概念:

[投影](1)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如:、、等。

(2)非电解质:无论是在水溶液或熔化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叫非电解质。例:蔗糖、酒精等。

[讲述]我们已经知道酸、碱、盐是电解质,它们的水溶液都能导电。那么,我们进一步来研究在相同条件下不同种类的酸、碱、盐溶液,它们的导电能力是否相同。

[演示实验]实验1-1

[引导思考]学生认真观察实验,并对实验现象加以分析、讨论。

[学生回答]根据灯泡发光明暗程度不同,我们可以知道相同条件下,它们的导电能力不同。

[结论]电解质有强、弱之分。,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

[板书]二、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

[投影]图1-10,在水中溶解和电离示意图。

[讲述]离子化合物与某些共价化合物能够在水分子作用下完全电离成离子,而某些共价化合物只能部分电离成离子。

[投影]强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全部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如强酸、强碱和大多数盐类。

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只有一部分分子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如。

[学生练习]写出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

[板书]三、离子反应:

[引导分析]由于电解质溶于水后就电离成为离子,所以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所起的反应实质上是离子之间的反应。

[板书]1.概念:离子之间的反应称为离子反应。

[学生总结]2.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板书]

①生成弱电解质,如、弱酸、弱碱

②生成挥发性物质,如

③生成难溶性物质,如

[引导分析]由上述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我们来分析离子反应的特征是什么?

[总结]3.离子反应的特征:

[投影]向着减少某些离子的方向进行,反应速率快,部分离子反应有明显的现象。

4.离子反应类型:

①离子之间交换的非氧化还原反应

如:

②离子和分子之间的非氧化还原反应

如:

③有离子参加的氧化还原反应

如:

[板书]四、离子反应方程式:

[学生实验][实验1-2]中的实验Ⅰ、Ⅱ、Ⅲ,并要求学生们仔细观察,记录现象,思考原因。

[投影]

[提问]实验现象?

[学生回答]实验Ⅰ无明显现象。

实验Ⅱ中出现白色沉淀,滤液为蓝色。

实验Ⅲ中生成不溶于稀的白色沉淀。

[引导思考]实验Ⅰ中无明显现象,原因?

[学生回答]只是溶液电离上的和与溶液电离出的的简单混和。

[引导思考]实验Ⅱ和Ⅲ中反应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实验Ⅱ和Ⅲ说明了溶液电离出的和溶液电离出的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了白色沉淀。而溶液电离出的与溶液电离出的并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在溶液中仍以和的离子形式存在。

[学生总结]实验Ⅱ中反应实质为

实验Ⅲ中反应实质为

[讲述]由以上实验Ⅱ和Ⅲ我们看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所电离出的离子并没有全部发生化学反应,而只有部分离子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其它物质。

[引出]1.概念: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的符号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叫做离子方程式。

[板书]

[讲述]2.书写:(以溶液和溶液为例)

①写(化学方程式):

②离(电离):

③删(两边相同离子):

④查(质量守恒,电荷守恒)

[投影]

写出上述中和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学生回答]

[学生总结]3.离子方程式的意义:

①表示化学反应的实质。

②表示某一类反应。

[学生练习]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投影]

A.把金属铁放入稀硫酸中

B.碳酸钡和稀硫酸反应

C.澄清石灰水和盐酸反应

D.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适量氢氧化钡溶液

[学生回答]选项A错在不符合反应的实际情况,因为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和,而不是和。应为:

选项B的错误是忽略了生成物是不溶性物质。应为:

选项C正确。

选项D的错误是只注意书写和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而忽略了和也反应。应为:

[总结]检查离子方程式书写是否正确时,应注意:

①两易:易溶易电离的物质以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表示。(弱电解质、难溶性物质、气体、单质、氧化物等用分子式表示。)

②两等:离子方程式两边的原子个数,电荷总数均应相等。

[思考题]在pH=1的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

B.,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

C.

D.

离子反应教案范文2

授课题目:离子鉴定和未知物的鉴别

授课时数:4课时

教学课型:实验课

所属学科:化学

教 材:赵新华主编,《无机化学实验》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授课对象:化学专业本科生

一、 教学内容分析

由于酸碱性、氧化还原性等的限制,很多阳离子或阴离子不能共存于同一溶液中,共存于溶液中的各离子彼此干扰较少,且许多阳离子或阴离子有特征反应,故可采用分别分析法,即利用阳离子或阴离子的分析特性先对试剂进行一系列初步试验,分析并初步确定可能存在的阳离子或阴离子,然后根据离子性质的差异和特征反应进行鉴定。本实验为设计性实验,要求学生学会设计实验方案进行离子鉴定或未知物的鉴别,达到实验教学的目的,进一步培养学生发现新方法、积极探索的精神。

二、 学情分析

化学专业的本科生在进行该实验之前,了解了一些典型物质的分析与鉴定,通过设计化学实验的相关内容,对设计实验方案开展化学实验有一定认识,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同时,在该实验之前,学生已进行了多次无机化学实验,掌握了大多数仪器的基本操作,具备了一定的动手能力。通过对设计的实验方案实施,验证实验方案的可行性与合理性与教材进行比对,更好地明白和掌握理论知识,同时提高实验过程中的动手能力。

三、 教学目标

1、 思政目标

(1) 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 培养学生发现新方法、积极探索的精神。

2、 知识与技能目标

(1) 通过已学的元素及化合物的基本性质进行常见的鉴定或鉴别。

(2) 巩固常见阳离子和阴离子重要反应的基本知识。

四、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

(1)运用所学的元素及化合物的基本性质,进行常见物质的鉴定或鉴别。

2、 教学难点

(1)进一步巩固常见离子和阴子重要反应的基本知识;

(2)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对未知物进行鉴别或鉴定。

五、 教学方法

1、 采用理论讲授和操作演示的方法;

2、 采用“线上预习——线下实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线上巩固”的教学模式,以启发式教学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

意图

时间

线

学习通线上学习任务:

预习实验;

了解实验原理、操作要点、实验关键点;

根据要求,设计实验方案。

登录学习通,完成线上学习;

预习实验内容。

自主安排

了解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规律,再根据物质的不同性质可对常见物质进行鉴定和鉴别,这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有重要的作用。

学生体会,尝试举例。

激发学生实验的兴趣

3~5min

问题铺垫:通过对前面一些实验中对一些典型的物质分析与鉴定的学习,已经初步具备了鉴别未知物的意识,但是还未系统的学习过鉴定或鉴别物质的方法,那么对某种物质或离子进行鉴定时的依据是什么?应该如何鉴定离子和鉴别未知物呢?

思考归纳,回答所提出 的问题,巩固理论知识。

思考、

讨论、

完善方案

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锻炼归纳总结与表达能力。

35 min

问题提出:

1、如何区别二片银白色金属:铝片和锌片?

2、如何设计实验鉴别四种黑色和近于黑色的氧化物:CuO、Co2O3、PbO2、MnO2?

3、未知混合液1,2,3分别含有Cr3+,Mn2+,Fe3+,Co2+,Ni2+离子中的大部分或全部,如何设计实验方案以确定未知液中含有哪几种离子,哪几种离子不存在?

4、当盛有以下十种钠盐试剂瓶标签被腐蚀,如何分别鉴定这些物质:NaNO3、Na2S、Na2S2O3、Na3PO4、NaCl、Na2CO3、NaHCO3、Na2SO4、NaBr、Na2SO3?

解决问题:(列出方案)

1、可以利用物质性质和化学性质(如先加稀盐酸溶解、再加浓氨水)对铝片和锌片进行鉴别。

2、根据他们与浓盐酸地反应条件和产物的不同进行分析,再利用不同阳离子的特征反应进行鉴定。

3、利用阳离子性质不同进行鉴别。

4、利用钠盐中阴离子性质不同进行鉴别。

问题解决详细方案见教学内容

动动手:讲解实验目的和要求,指导学生操作,指出其中的不足。

开展实验,解决问题。

2 h

实验结束后,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实验方案以及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实验中的不足,与先前的理论分析做对比。根据学生的实验结果进行总结,进行思政教育:科学家精神,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掌握科学方法、积极探索。

积极参与课堂小结,回顾操作中遇到的问题,激发自主探索精神。

通过总结帮助学生熟练掌握相关知识

2~3 min

线

线上讨论题:

1、查阅资料,设计方案对盛有以下十种硝酸盐的试剂瓶标签被腐蚀试加以鉴别:AgNO3、Hg(NO3)2、Hg(NO3)2、 Pb(NO3)2、NaNO3、Cd(NO3)2、Zn(NO3)2、Al(NO3)3、KNO3、Mn(NO3)2?

线上拓展学习资料:

1、登录学习通,学习网课视频资料。

2、完成线上资料拓展学习。

学生积极参与且思考

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索能力

自主安排时间

七、 参考资料

1、 李华民等,基础化学实验操作规范(第2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 付强,普通化学实验,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 张勇等,现代化学基础实验,科学出版社,2000.

4、 袁书玉,无机化学实验,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5、 沈君朴,实验无机化学(第2版),天津大学出版社,1992.

离子反应教案范文3

【关键词】 实验探究;互动;教学策略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出自人教版《化学1(必修)》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本课安排在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之后,且是课标要求掌握的重要内容,在教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节课承接初中所学的金属与酸反应和金属活动性顺序的知识,从金属与酸的反应实质推导到金属和水反应实质,是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知识的应用。

教材内容上有:“实验”--钠与水反应;“科学探究”--设计实验装置使铁与水蒸气反应,思路是重点分析钠、铁等不同金属与水反应的规律。本节课为了更好地体现金属与水反应的规律性,还加入了镁与水的反应,从钠、镁再到铁与水反应由易到难及反应条件由低到高,体现金属的活泼性顺序,教学设计上设计一些逐步深入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做探究实验从问题中逐步理解金属与水的反应,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设计(1)知识与技能:掌握钠与水的反应,铁与水的反应,初步学会设计实验方案(2)过程与方法:能应用实验的方法论证化学中存在的规律和特性,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实验的探究、分析,养成严谨、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钠与水的反应 难点:铁与水实验方案的设计

二、学情分析

已知金属与酸的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及离子反应的知识,对实验探究模式及实验方案设计感觉难。

三、教学设计思想指导

1.生活与化学密切联系思想 2.课堂的动态生成思想 3.实验探究互动启发式教学策略。

四、课前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编排导学案、分学习小组、准备实验仪器及实验试剂

五、教学过程设计

新课导入:【问题】如果发生火灾,你该如何灭火?【播放视频】金属钠车间发生火灾。【提问】如果用水来扑灭,会有怎样的结果?(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欲望)

实验探究:强调实验注意事项、引导学生进行实验现象的观察及记录。小组实验:1.在250mL烧杯中加入约150mL水,并滴入几滴酚酞试液 2.用镊子从试剂瓶中取一小块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 3.用小刀切下绿豆粒大小的钠块 4.将钠块放入烧杯中,观察并记录现象。(培养实验探究能力,学会观察实验现象并进行实验现象的记录,养成严谨、认真态度)

归纳整理:分析原因:浮: 熔: 游: 响:

红: (营造开放性的学习环境,增强知识建构的自主意识,明晰化学实验中的理性思维,同时此推论为后面两种元素的讲解做铺垫)

问题牵引:金属钠着火,能否用水灭?结合实验分析得出结论(回应课前视频中灭火所引发的疑问)

知识迁移:1.由以上现象分析钠和水反应的产物是什么?所得的气体物质又是什么?2.物质检验是化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实验方法,那请同学们反思是不是所有的未知物质都需要我们去检验?如果不通过实验验证,你是否仅通过理论分析能够判断反应产生了氢气?1.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分析,所得的气体是氢气2.根据推理得:2Na+2H2O=2NaOH+H2(对已有知识: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等知识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会应用已有知识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和能力)

探究镁与水的反应:1.是不是所有的金属都能和水反应,反应之后都能生成氢气呢?比如金属镁,大家推测一下镁与水能否发生反应,反应后生成的是什么呢?2. 改变条件能否让镁与水反应的更加激烈呢?

实验探究:以小组为单位分别将镁条投入到冷水和热水中,观察是否发生了反应,反应的剧烈程度如何等(将刚学的知识点及时应用,有利于学生们体验知识的有用性,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由感性观察上升到理性观察)

讨论并归纳总结:钠、镁分别与水反应的条件说明了什么? 钠的反应温度比镁低,说明钠的金属活泼性强,反应条件可以加快反应速度(通过讨论交流,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深度理解,同时为后面铁与水蒸气的讲解做铺垫)

知识再现:请写出Mg、Fe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回顾旧知,引出新知,构建知识网络)

引出新知:金属与酸反应的实质?钠与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金属与酸反应的一般规律?钠与水反应的实质?(在老师引导下进行知识的归纳总结,从而获得新知,突破教学重点,发散学生思维,分析问题能力的提升)

知识迁移及应用:写出Na、Al与稀硫酸、Zn与稀盐酸反应的方程式?

总结归纳:钠与酸反应的特点:钠与酸反应时,如酸过量则钠只与酸反应,如酸不足量则钠先与酸反应再与水反应(培养学生学会应用已有知识并结合所学新知识,分析解决并总结归纳知识的能力)

创设问题情境:人们通常用铁制水壶来盛水。铁真的不能跟水反应吗?(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理论分析)

实验探究:铁与水蒸气的反应 1.铁不能与冷、热水反应,但能否与水蒸气反应? 2.你能否用3支试管、水槽、胶塞、导管、酒精喷灯及其他必要的仪器和物品设计一套简单的实验装置,使铁粉与水蒸气反应?提示:这套装置应包括水蒸气发生、水蒸气与铁粉反应、检查产生气体等部分。(初步学会根据铁与水蒸气反应的原理设计实验方案,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提高实验设计的创新能力)

学生成果展示:引导学生分析各设计方案的异同,并参照课本的方案想想还有没有其他方案?对比实验方案,进行方案的整合(发散思维,提升能力)

分组实验:采用最优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提高动手能力,形成严谨的实验探究思路)

知识的升华:引导学生分析:铁与水蒸气反应的原理(培养通过宏观现象揭示微观本质的能力)

能力提升:1.钠、镁、铁与水反应的条件及现象差异?2.根据金属与同一物质反应的剧烈程度,如何判断金属活动性的强弱?

讨论交流:在这三个反应中,金属都做了还原剂,失去电子,金属还原性越强及失电子能力越强,反应就越容易发生,也就是金属就越活泼。因此,可以根据不同物质与同意物质反应的条件或剧烈程度来判断金属的强弱(培养分析,总结归纳知识的能力)建构知识系统:总结:金属与酸反应的一般规律及特例(总结归纳消化吸收)

六、板书设计

一、钠与水的反应

二、镁与水的反应

三、铁与水蒸气的反应

七、课后习题设计

1.写出钠与水反应的化学(离子)方程式,标出电子转移情况。

离子反应教案范文4

关键词:新课标;实验创新;探究

Abstract: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reform goal is by the students according to the experimental subject to design the plan, design and as many of the scheme, do all 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 participate in all, all the students benefit, pragmatic, cultivate the students' ability to play to the education function experiment.

Keywords: the new standard; Experimental innovation; explore

中图分类号:O6-0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新的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突出化学学科特征,更好地发挥实验的教育功能”。并对化学实验的教学功能作了详细的说明。“通过实验探究,掌握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和方法,进一步体验实验探究的基本过程,认识实验在化学科学研究和化学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化学实验能力。”因此,新课标理念下的高中化学教学要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激发学习情趣,强化科学探究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增强实验的探究性

“没有大胆的猜测,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探究性实验提供了培养创造能力和创新思维的最佳条件。对于验证性实验,学生只是为了获取知识而去观察,始终处在观众的位置上,只是实验的旁观者,结果的接受者,学生的思维被牢牢的束缚,不能够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同时,由于思考的被动性,对于部分实验细节无法全面感知,准确描述,所以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的培养。

案例1:配制1mol/LNaCl溶液100mL,在学习探究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思考,设计重点:如何取0.1mol NaCl固体,怎样实现最后溶液体积为0.1L?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最终根据所给的仪器整理出配制溶液的步骤,在讨论步骤的基础上进行配制操作,通过学生的思考和操作,让学生总结配制溶液注意事项:1、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不用计算水的用量;2、不能配制任意体积的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3、配制溶液时,不能直接将溶质放入容量瓶中进行溶解,要在烧杯中溶解,待冷却到室温时,才能转移至容量瓶中;4、定容后容量瓶在摇匀后,会出现液面低于刻度线的情况,这时不能再向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最后进行拓展提高,实验中需2mol/L的Na2CO3溶液950mL,配制时应称取Na2CO3的质量多少克?通过把演示实验改为探究型实验,学生理解的更深刻,培养学生的能力。

二、将部分验证性实验改为学生动手的设计性实验

学生用教师提供的实验仪器和药品进行科学探究,方案不必强求一致,更不要用多媒体画面来指挥学生统一行动,要放开,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在这里教师不再为学生框定实验所用的仪器和药品,而是为学生准备了许多实验仪器和药品,让学生自由挑选仪器和化学药品、自行设计实验方法及步骤来完成实验,实验完毕后,得出数据,分析误差,并在不同的小组之间进行交流。分析各自的实验现象和原因以及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

案例2:《制备氢氧化铝的实验方案的设计》教学,从Al(OH)3用途引入,请同学们根据掌握的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的知识,设计工业上制取氢氧化铝的方案。学生们设计出十种方案,分析每一个方案的优缺点最后确定方案,经过讨论分析筛选出最优的设计方案。总结筛选的方法,然后根据提供仪器进行实验。根据学生设计、筛选,学生在活动中轻松掌握Al 、Al2O3、氢氧化铝、铝盐、偏铝酸盐的转化关系。

案例3:《萃取实验》教学,对课本中的内容进行了改进,设计成探究实验,用投影展示所给试剂:碘水、CCl4、苯、酒精、蒸馏水,再给若干支试管,让学生对所给的试剂两两混合,振荡,静置,做好实验记录并进行分析。学生进行的实验有:苯和蒸馏水混合,现象是分层,苯在上层;CCl4和水混合,现象是分层,水在上层;酒精和水混合,不分层;CCl4和苯混合,现象是不分层;碘水和CCl4混合,分层,颜色有变化,上层无色,下层为紫色;碘水和苯混合,分层,颜色有变化,上层为紫色,下层无色。碘水和酒精混合不分层。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学生真正理解萃取的涵义。

三、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能力,体现化学学科特点

将部分演示实验改为师生协同实验,甚至学生表演实验,教师边讲授知识、边演示实验,边讲边实验等。在实验中学生得出的结论有可能与应得的结论不相吻合,经过教师的指导,学生可反复实验直到实验成功,培养学生主动否定自我和超越自我的能力。

案例4:《离子反应》一节内容的教学,可采用分组实验的方式,

实验1:向盛有5 mL CuSO4溶液的试管中滴加NaCl溶液;

实验2:向盛有5 mL CuSO4溶液的试管中滴加BaCl2溶液;

在同学们进行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分析:①现象;②混合前溶液中主要离子;③哪些离子发生反应;④发生反应时这些离子在溶液中浓度怎样变化;⑤离子浓度改变的原因⑥混合后溶液中主要离子⑦反应实质。最后引导学生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再通过

实验3:向盛有2 mL Na2SO4溶液的试管里加入2 mL BaCl2溶液;

实验4:向盛有2 mL NaOH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再用滴管向试管里慢慢滴入HCl溶液,至溶液恰好变色为止;

实验5:向盛有2mL Na2CO3溶液中滴加2 mL HCl溶液

通过实验,分析,讨论。使学生掌握离子反应的实质。这样通过学生分组实验,让学生带着问题,亲自动手实验,这样使学生既增加了动手能力,又能更好地掌握化学规律。采用边讲边实验的方法,让学生先做实验,根据实验现象在分析反应的实质,总结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学生接受很顺利,很好完成了教学任务,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微粒观,体现化学的学科思想。

四、高考中体现对实验能力考查

近年来高考在强调夯实基础、抓主干和核心知识的基础上,试题的命制越来越凸现知识与能力并重,并以基础知识为载体来强化对能力的考查,这就要求学生要通过平时通过多做实验,对实验真正理解,不能只是通过做实验题目达到提高成绩的目的。

如2012年高考北京卷第11题,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测定Na2CO3和NaHCO3,混合物中Na2CO3质量分数的是

A.取a克混合物充分加热,减重b克

B.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得b克固体

c.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气体用碱石灰吸收,增重b克

D.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Ba(OH)2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烘干,得b克固体。

在该小题中要求学生能关注到C选项中碱石灰吸收的是CO2和水蒸气,如果学生没有实验基础,只通过平时做题来完成实验,就不能真正理解题目,从而得不到正确的结论。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比向学生传承知识更重要。而化学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能力相当重要的一个方面,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能力。

参考文献

中学化学教学法实验 西南师范学院化学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离子反应教案范文5

关键词 苏教版;高中化学;交流与讨论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创造性地在化学实验探究栏目之后设置了“交流与讨论”栏目,使学生拥有自己动手做化学实验和发现实验原理的渠道,更拥有了与老师和同学交流讨论自己想法的渠道。这一创新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而且对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提出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深刻意义,能够更好地揭示知识的整体框架和内在联系,使学生将所学掌握得更加系统、深化。通过活动探究和交流讨论,真正实现科学规律让学生自主发现、实验方法让学生自主寻找、解题思路让学生自主探究、疑难问题让学生自主解决。

一、“交流与讨论”栏目的特色展示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中设置了四大专题,12个“活动与探究”栏目。以第一个专题为例,共有6个“交流与讨论”栏目。交流与讨论主要考察学生用简要的文字回答问题、方案设计、分类、对比、补充概念和举例子的化学能力;实验目标要求涉及到对学生诸如类比的化学思维、变量控制的实验方法、规范的实验操作等内容的训练和考察。

二、“交流与讨论”对教学的新挑战

1.新载体,新模型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作为一种新的教学载体,对于学生的求知欲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它创新地提供了一种区别于传统的老师“填鸭式”教授知识的授课模型,这种模型不是将化学实验探究的结果直接和完全得呈现在教师和学生这两类读者面前。而是留有一定的发展和补充的空间,这体现了科学的开放性。因此,为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教师需要把握“交流与讨论”栏目这一新模型的产生的意义,重新进行启发性课堂教学设计,为同样面对新教材、新挑战的学生搭起既定的书本知识和无限的科学原理之间的良好桥梁。

“交流与讨论”栏目中一般涉及到一些与之前实验探究中不确定方面和待发展方面的表格、问答,让学生列举出更多的实际例子、比较给出的已有的相似的科学例子,还有充满挑战的方案设计问题,这些情境下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堂外培养查资料和探索生活实例的习惯,在课堂内产生与老师和同学积极交流的兴趣,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和表达能力,实际意义是十分深远的。

2.新目标,新要求

反思可知,“交流与讨论”栏目对教师提出了明确的新要求:第一,更新传统观念,即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需要改变以前的教学中以讲授定理和演示实验方式为主的教学方式;第二,尽可能地创设趣味盎然的情景,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亲身体验、独立思考、最后合作交流,把交流与讨论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第三,通过以上过程,培养学生获取和筛选信息的能力、在庞杂的信息中发现问题主动质疑的能力、在实践活动中掌握新知识的能力、与他人合作实验的能力、交流讨论不同想法的能力、归纳总结及反思学习的能力,这样就实现了把传统的教师单纯传授知识变成教师只是引导、学生自己通过“交流与讨论”充实和丰富加深对科学原理的理解。

三、实际教学实践中的案例分析

实际教学的矛盾主要体现在完成“交流与讨论”项目的教学时间与效率的矛盾。鉴于班级学生整体对知识的掌握层次和自主学习水平略有差异,相当一部分同学的基本实验技能和化学实验素养还有待提高。下面列举一些教材中的例子和其对应的实践。

交流与讨论案例1:

以第一个专题《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中第一单元《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为例,问题如下(表格略):

在初中化学阶段,我们已经学习了一些物质转化的知识。请举例说明表1-1中所列物质的转化反应,并将你知道的其他转化类型补充到表中。

显然这个问题可以说是苏教版高中化学1整个化学习的第一道“交流与讨论”题目。在教学实践中,首先,教师可以用PPT展示一些蕴含生活中的物质转化现象的图片,比如溶洞景观,氢气球升空,工厂生产中的机械设备等等;然后,提问学生:“溶洞的形态为什么如此多样,大自然是怎样创造这样神奇秀丽的景观的呢?”“气球中如果装的是其他气体,还可以飞得那么高吗?”“工厂炼铁的过程中发生了哪些物质变化?”经过初中的化学学习积累,学生们不难得到答案,讨论过后,告诉他们这些问题的准确答案;最后进行填表和补充,交流与讨论这一问题的解决就是不那么空洞无物了。这样的教学过程,不仅可以激起同学们接下来学习更高程度化学内容的兴趣,还可以让学生巩固单质、化合物、酸、碱、盐的知识进行全局性地回顾。可以说为学生承上启下,拓展和启蒙了更有深度的化学思维。

必要的基础练习训练,仍然是提高成绩和提高应试能力的有效渠道。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在分阶段进行知识整合的同时,要不断地进行涉及相关内容习题的训练,并不断地进行典型试题的;总和典型解题思路方法的总结。做会做熟教材上的练习,看懂教材及本资料上面的例题,完成本资料中的相关练习。一定要在老师的指导下,加强训练,提高训练效率。一方面没有一定量的习题训练量,就不会对概念或理论有深刻地理解,肯定做不到学以致用;另一方面,由于题型题目重复,会造成低效学习。

交流与讨论案例2:

在第二个专题《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的《离子反应》一节中,“交流与讨论”在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实验之后,问题如下:

酸、碱、盐等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它们在水溶液中的反应是否有离子参加呢?例如,碳酸钠溶液与澄清石灰水反应,有白色的碳酸钙沉淀生成,碳酸钠溶液与氯化钙溶液反应也有白色的碳酸钙沉淀生成,这两种反应的实质是否相同?

显然这个问题安排在课堂知识的学习之中,起到对学生掌握的知识既承上又启下的作用,因为学生已经掌握了电解质的电离过程和电离方程式的书写,根据强弱电解质的不同电离过程,写出方程式即可得到答案。

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先不要看书上的解答,提示同学们:“大家还记得碳酸钠与氯化钙属于哪种电解质吗?澄清石灰水中的物质又是怎样在水中发生电离的?大家自己写写电离过程,然后再分析答案。”

让学生结合自己列的电离方程式,得到“两种反应的实质都是电离出的离子在发生反应”,进一步掌握离子方程式的意义和书写。这样的方式不仅给了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机会,还培养了他们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分析法,这些都是新课改要求学生掌握的能力。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还可以让学生以小组讨论的方式,提出不同的见解。让学生回顾自己所学知识,谈谈自己对现象和本质之间关系的体会。教师可以提示“不同的物质发生反应,在溶液中却生成了相同的沉淀,这说明了什么?对你们以后的学习有什么借鉴意义呢?”有的同学举手说到:“我认为溶液中的反应就是离子之间的碰撞与结合,无关离子是不参与这一过程的。可以由此写出反应的方程式。”有的学生提出,“以后分析问题时,我要增加逐层思考的分析法。因为老师先提示我们想想溶液里的现象,然后让我们不断回忆其中电离的原理。这样才可以全面地思考科学。”

最后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有根据地猜想,“还有哪些溶液发生反应会生成同样的白色沉淀?列举出五组并考虑,它们的方程式是唯一的吗?”最后让学生们肯定,离子方程式可以表示一类离子之间的化学反应。

物质分类的依据不同,其分类结果不同。对物质的分类有多种方法,如(1)依据物质在通常状态下的聚集状态进行分类,(2)依据物质的性质进行分类,(3)依据物质的应用进行分类等。本题中,第(1)组物质可根据物质在通常状态下的聚集状态分类,第(2))组物质可根据物质的性质分成金属和非金属两种类型,第(3)组物质可根据氧化物的组成分成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

交流与讨论案例3:

这一个例子在第二个专题《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的《氯气的生产原理》一节,在学生进行了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备氯气的实验之后提出,有两小问:

图2-3所示的氯气制备装置可分为几个部分?各部分所起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显然这一问题来自于课堂内容实验之后的《化学史话》中的知识。第一个问题的提出目的是让同学们仔细地观测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制氯气的装置的特点,然后思考各部分在氯气制备中的重要角色。教师要让学生通过对比认识到自己的预测是否与实验事实相符合。这是对学生在学习中及时反思的一种很好的提示。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同学们举手示意,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愿意的同学给我们谈谈自己的假设,其他同学来判断他的分类是不是能够与事实相契合吧。”这样也可以让假设与结果不符合的同学借鉴其方案。

第二问是关于装置和实验之间联系的问题。不仅要求学生分析还要总结自己的分类。教学中可以先举几个例子帮助学生从反应物、生成物、容器等各个方面思考装置中的组分:“大家首先回答老师,这个装置与刚才的电解装置有哪些不同?思考一下,再分别研究其作用。”最后给大家布置课后作业“搜索一下氯气的其他制法,总结其装置特点,最好画出装置图,将你掌握的进行比较。”留给学生拓展知识的空间,下节课之前可以安排五分钟进行展示讨论。

以上三个例子,都是以“交流与讨论”栏目在课本中不同的分布位置列举的。其中的实践只是个人的一点实际教学后的思考,还有许多需要改进和反复优化的地方。

四、“交流与讨论”实例的反思

1.如何才能将课堂“交流与讨论”控制在教学目标要求之内?

这个问题是“交流与讨论”栏目实践中的一个最大最现实的问题。也许教师的确让学生参与到了课堂之中,加入了对探究问题的讨论,学生都积极地甚至激烈地开始了讨论,课堂时间也随之流逝,有些问题已经超出要研究的范围,比如《物质的分散系》一节,学生提出“影响胶体净水能力的因素有哪些?只是离子浓度吗?”“除去杂质的溶液怎么能保证是完全的纯净呢,书上不是说难溶并非完全不溶吗?”“最小的物质被发现以后,会完全颠覆影响我们已有的化学知识和人类的世界观吗?新的科学原理是怎样的描述形式?”这些问题都是学生在不断的反思和讨论中产生的,学生提得都很好,教师应该思考如何回答才能不打击学生主动交流想法的积极性,又控制好教学内容。还应该及时地指导学生进行交流与讨论,有偏差时马上纠正和引领。

2.如何才能使学生真正不惧怕并爱上“交流与讨论”栏目?

大多数学生还是喜欢思考和善于提问的,但是可能由于“交流与讨论”栏目设置的问题并不是自己擅长或者感兴趣的方面,而栏目本身提问的固定性也对学生的思考质疑有一定的限制,比如《物质的分离和提纯》中的“交流与讨论”,需要学生设计自己除杂方案,教师要提示学生除杂中“不可增加新杂质”的原则,

这样对问题做了一定的有助于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补充。学生才可以发散思维,畅所欲言,有原则的“异想天开”,真正爱上“交流与讨论”栏目。

3.如何通过“交流与讨论”栏目提高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

面对实施“交流与讨论”栏目的诸多困难和矛盾的问题,教师应该把困难作为今后努力的方向,把值得探讨的问题作为自我提升的契机。面对新课程对学生学习能力提出的更高要求,教师应该大力开展学生的实践活动,不仅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在体验中增长知识、培养能力。还要让学生在交流与讨论中学和做,才能提高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

教师应该用实际教学方式的改变来反对“填鸭式教学”,做到:明确目的,合理选择,大胆取舍。为了落实新课程“利用教材教,而不是单纯教教材”的实施理念,教师要舍得花时间花心思去改进教学内容设计,对于交流与讨论”栏目中一些与课本和习题重复的实验内容提问,应该进行自己正确的判断和适当的删减,对一些安全条件允许的“交流与讨论”方案设计问题也可以改为教师引领下的探究实验,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后有亲身体会和发现,便于交流。最后,在进行教学时教师应该结合自己对教材和知识的理解,并根据学生学习时的具体困惑,经常地做一些深刻的反思,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案,将“交流与讨论”栏目作为一扇窗,打开自己的教学之道。

化学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在学习中成长,逐层深入,不断提高。“交流与讨论”栏目的设置也是符合这一教学的科学规律的。同时,教师应该不断实践和反思,依具体情况设计教学内容和形式,让学生在交流讨论中体会到化学之魅力,科学探究之美。

参考文献:

离子反应教案范文6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无明显现象”实验探究试题最能体现化学学科的特点,此类试题设计难度大,考生失分率较高。为了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和解题能力,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加强培养学生进行实验设计的能力。下面就将课本中的“无明显现象”实验分为两类:一类是无新物质生成,实验根本未发生的;另一类是有新物质生成,实验确实发生了的。那么验证化学反应是否发生的依据是什么呢?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而且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这种能量变化常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这些现象常常可以帮助我们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如果酸碱盐溶液中任意两种物质混合后“无明显现象”,该如何知道反应是否发生了呢?下面将这两类“无明显现象”实验的教学研究进行归纳总结。

2 物理变化――无新物质生成,实验根本未发生

如果酸碱盐溶液中的几种离子混合后,离子的数目、离子的浓度都不发生变化,那么证明反应的确没有发生。

案例1:怎样验证碳酸钾和硫酸钠溶液混合后是否发生了反应

探究方案见表1。

反应原理:

K2CO3+2HCl=2KCl+H2O+CO2;

CO2+Ca(OH)2=CaCO3+H2O;

Na2SO4+Ba(NO3)2=BaSO4+2NaNO3。

通过实验分析得出:碳酸钾和硫酸钠溶液混合前后,离子的数目、离子的浓度都不发生变化,证明反应没有发生。

3 化W变化――有新物质生成,实验确实发生了

如果溶液中的几种离子混合后使其离子数目减少、离子浓度降低,那么反应就沿着离子数目减少、离子浓度降低的方向进行,则证明反应确实发生了。

3.1 案例2:如何用实验证明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

(1)密闭体系中反应物状态的变化引起压强差来证明反应确实发生了

设计原理:由于二氧化碳可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O2+2NaOH=Na2CO3+H2O),二氧化碳气体体积减少,造成密闭体系内压强减少,外界大气压大于瓶内的气压。根据反应前后压强的变化可以设计不同的实验装置。

设计一:取2个相同体积的软塑料瓶分别收集满CO2,将等体积的水和NaOH溶液分别倒入两个软塑料瓶中,盖上瓶盖后震荡,如图1所示。倒入NaOH溶液的软塑料瓶比倒入水的软塑料瓶变瘪的现象更明显。通过“对比实验”证明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确发生了。

设计二:将等体积的水和浓NaOH溶液分别倒入2个相同的烧杯中,再取2支相同体积的试管分别收集满CO2,同时将收集满CO2的试管倒扣在2个烧杯中,如图2所示。倒扣在浓NaOH溶液里的试管上升的液面明显高于装水的烧杯里面的试管的液面。通过“对比实验”再次证明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

设计三:将300 mL浓NaOH溶液倒入收集满CO2的广口瓶中,将煮熟去壳的鸡蛋放在广口瓶口,出现了“瓶吞鸡蛋”的现象,证明发生了反应。

设计四:将100 mL浓NaOH溶液倒入收集满CO2的广口瓶中,用一个带有U型管的橡皮塞塞紧瓶口,如图3所示。U型管的液面左侧上升右侧下降且液体进入广口瓶中,证明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

设计五:按如图4所示装置设计一个“喷泉实验”,将胶头滴管里的浓NaOH溶液挤压到圆底烧瓶中,再打开止水夹。广口瓶中的红色液体沿着玻璃管进入圆底烧瓶,形成美丽的红色喷泉。右侧广口瓶中的稀盐酸倒流入左侧的广口瓶中,红色逐渐变为无色,证明发生了反应。

设计六:将200 mL浓NaOH溶液倒入收集满CO2的锥形瓶中,然后用一个带有玻璃管的双孔橡皮塞塞紧,玻璃管的下端系上一个气球,如图5所示。将胶头滴管里的浓氢氧化钠溶液滴入锥形瓶中,气球迅速膨胀,证明反应发生了。

设计七:先用止水夹夹住玻璃导管中的乳胶管,集气瓶里装满水,再将注射器里的浓NaOH溶液注入装满二氧化碳的圆底烧瓶中,最后打开止水夹。集气瓶里的水倒流入圆底烧瓶中,如图6所示,证明发生了反应。

(2)验证生成物Na2CO3的性质来证明反应的确发生了

方法一:将CO2气体通入NaOH溶液中,再滴加稀盐酸(或稀硫酸或稀硝酸),如图7所示。刚开始无明显现象,是酸与过量的氢氧化钠反应,继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看到有大量气泡产生,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溶液中含有CO2-3,证明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

反应原理:

CO2+2NaOH=Na2CO3+H2O;

HCl+NaOH=NaCl+H2O;

Na2CO3+2HCl=2NaCl+H2O+CO2;

CO2+Ca(OH)2=CaCO3+H2O。

向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时,不会立即产生气泡,只有酸碱中和反应结束后,才会发生稀盐酸与碳酸钠的反应。即,当OH-和CO2-3同时与H+反应时,只有当OH-反应完了以后,才会和CO2-3反应生成H2O和CO2。

方法二:将CO2气体通入NaOH溶液中,再滴加Ca(OH)2或Ba(OH)2或CaCl2或BaCl2或Ca(NO3)2或Ba(NO3)2或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CaCO3或BaCO3或Ag2CO3)产生,证明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

反应原理:

CO2+2NaOH=Na2CO3+H2O;

Na2CO3+Ca(OH)2=2NaOH+CaCO3。

证明CO2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实验设计原理是:①根据反应前后压强的变化(瓶吞鸡蛋、气球膨胀、喷泉实验、液面差实验等)来设计的探究实验;②根据生成物盐Na2CO3的化学性质设计的探究实验;③反应的本质都是溶液中的离子数目减少、离子浓度降低生成了气体或沉淀或水。

3.2 案例3:怎样验证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是否发生反应

(1)借助酸碱指示剂证明反应物的性质加以验证。探究方案见表2。

(2)添加其他试剂使其反应物中的离子数目减少、离子浓度降低加以验证。探究方案见表3。

方案3中的氯化铁溶液也可以替换成含(Fe3+或Cu2+或Mg2+或NH4+)盐溶液;碳酸钾溶液也可以替换成单质金属镁、锌或金属氧化物氧化铜、氧化铁或盐碳酸钙、碳酸钠、碳酸氢钠。

方案2和方案3通过溶液中某些离子明显减少来证明已经发生了反应(有新物质生成),而方案1则是通过溶液中某些离子没有明显减少来证明没有发生反应(无新物质生成)。

(3)通过中和反应的热效应来证明反应的发生

方法一:用双手直接触摸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外壁,感觉温度明显升高,证明发生了反应。

方法二:用温度计测试反应后溶液的温度。

方法三:按如图8所示装置设计并完成验,看到U型管右侧的红墨水上升,左侧红墨水下降。证明中和反应放热,锥形瓶内空气体积膨胀,瓶内压强大于外界压强。

3.3 案例4:如何证明CO2与H2O是否反应

实验步骤:取4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第1朵纸花喷上稀醋酸,第2朵纸花喷上水,第3朵纸花直接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第4朵纸花喷上水后,再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观察4朵纸花的颜色变化,如图9所示。

提出问题:紫色石蕊溶液遇到什么物质变红?

猜想与假设:①CO2;②H2O;③CO2和H2O反应的生成物碳酸。

实验现象见表4。

实验结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

化学方程式:CO2+H2O=H2CO3。

[BFQ]案例1没有新物质生成,所以碳酸钾和硫酸钠溶液没有发生反应,而案例2、案例3、案例4都有新物质生成,所以都发生了化学反应。判断“无明显现象”实验,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的依据,是看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是酸碱盐溶液混合,是看是否离子减少生成了气体或沉淀或水(即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其他物质混合,是看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比如二氧化碳与水反应有新物质H2CO3生成)。[BF]

提出问题:其他酸性氧化物都能与水反应吗?如何书写化学方程式?书写酸性氧化物与可溶性碱的化学方程式是整个初中的最难点,如何引导书写呢?其实可以分3步进行(以酸性氧化物分别与NaOH反应为例)。

(1)酸性氧化物+H2O=酸

CO2+H2O=H2CO3;SO2+H2O=H2SO3;SO3+H2O=H2SO4

注意:SiO2既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SiO2对应的水化物是硅酸(H2SiO3),H2SiO3也难溶于水。

(2)酸+碱=盐+H2O

H2CO3+2NaOH=Na2CO3+2H2O;H2SO3+2NaOH=Na2SO3+2H2O;H2SO4+2NaOH=Na2SO4+2H2O

(3)酸性氧化物+碱=盐+H2O(碱可溶)

CO2+2NaOH=Na2CO3+H2O;SO2+2NaOH=Na2SO3+H2O;

离子反应教案范文7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9-134-01

化学导学案预习题的编制非常有学问,好的预习题能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为了指导学生预习化学,笔者在试题的编制上有一些心得。预习题是将书本上的知识点用题目的形式表示出来,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书本,从书本中找答案。如果学生能预习得当,给教师的课堂教学带了方便,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会了学习。

预习是自学的前奏,它包含着用已有知识和方法去分析、理解将要学习的内容,并在认识中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及区别。学生通过新课的预习,能提高听课的效率,增强知识的同化和迁移能力,为有针对性的研究性学习打好基础。坚持长期的预习,能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优化知识结构,容易实现由“学会”向“会学”的转变。

但多数学生的课前预习始于教师的“启动”,引导、督促与激励是形成自学习惯的有效方法。教师要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对学生的预习提出要求和任务,做到要求和任务具体、检查时认真、评价有激励性。我在引导学生预习时常使用预习提纲来明确预习任务,采用编制预习题提高预习效果,利用归纳总结等方法把预习引向自学。

一、题型多样化

多样性的题目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能多角度多层次地去思维、推导。课本中知识类别不同,其教学的方式也应有所不同。

物质的性质、用途和制法等知识一般用叙述的方式教学,则可以用简答题或叙述题的方式设问。如:请叙述NaOH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实验室制取CO2的原理是什么?

离子化合物的形成,电离和复分解反应进行到底的条件等用演绎推理的方式进行教学,用推断题或研讨题的方式设问。在预习复分解反应进行到底的条件时,可以编制如下问题:

1、下列物质分别混合发生什么现象?写出能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l)KCI溶液和AgNO3溶液

(2)稀HCI和石灰石

(3)NaOH溶液(滴几滴酚酞溶液)和稀HCI

(4)NaCI溶液和KNO3溶液。

2、上述物质相混合能反应的是_,不反应的是_。请回答下列问题:

(l)参照反应式依次分析各组物质,在溶液中

A.混合前存在几种自由移动离子?混合后存在几种自由移动离子?

B.混合后减少几种自由移动离子?

(2)在自由移动离子减少的各溶液中,我们观察到的宏观现象是什么?

(3)不反应的一组溶液在混合前后自山移动离子的种数有没有增减?为什么?

3、复分解反应进行到底的条件是什么?

二、预习题全面化

编题,首先要理顺各节课文的知识脉络,抓住知识的重点进行归纳综合,将知识点转换成题目。课文有重点和难点,作为以疏通书本内容为目的的《预习题》更应注意题目的覆盖面,不能遗漏细枝末节的知识点,因为它们都是化学体系的一部分,只有密而不漏的编题,才能让学生全面地系统地获得化学的基本知识。

题目的对比性

随着学到的知识增多,学生在各知识点之间的混淆和模糊的现象也随之而产生,要清晰理解逐渐增加的知识,有必要将有联系的知识点进行纵向或横向对比。

当教学至某章节时,可以将本章节内的或本章与前几章的有关联的概念、定律、性质、制法、用途等内容进行比较。把这些关联内容设计成各种对比形式的题目。

1、相似类对比。如分子、原子、电子;如溶解性和溶解度;如百分比浓度和体积比浓度等。

2、对立类对比。如阳离子和阴离子;氧化和还原;分解和化合;酸和碱等,

3、综合类对比。如H2和O2的性质、制法和用途,如酸、碱、盐的化学性质等。比较性题目可设计成问题,也可以设计成表格式或图解式。在运用中,后者更加明确和直观。

通过自学预习了解新课的基本内容与重点,要把自己看不懂的问题记下来或用铅笔在书上作一些记号,用以提醒自己上课时要集中精力和注意力,有意识、有目的地听老师讲自己不懂的问题,详细对比跟自己的想法有什么不同,这样就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离子反应教案范文8

关键词 导学案教学;备课能力;自学能力;反思

新课程改革提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强调学生的主动性,转变以往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导学案”的教学模式正是基于这样的教学理念提出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教学中实施导学案教学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同时也遇到了一些困惑。

一、高中化学导学案的价值

导学案的价值是多方面的,比较突出的两个方面价值是导学案的设计提高教师的备课能力,导学案的运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1.导学案的设计提高教师的备课能力

在教学中实施导学案教学最大的好处之一是可以提高教师的备课能力。以往教师备课书写教学设计,主要是考虑“教什么”“如何把一个问题讲清楚”,主要是从教师的教学来备课。而导学案的编写,则要求教师更多地站在学生的角度来备课,关注学生对问题的认识过程,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思维发展,客观上更符合学生的发展规律。

化学教师作为专业的化学人员,脑中的化学知识具有很强的系统性,教学过程中很多细节处会有“理所当然”的想法,故很容易忽略学生的特点。学生作为初学者,头脑中对化学的认识基本是从零开始,缺乏相关的化学思维方式。因此,在导学案的设计中,教师需要设计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化学问题,步步深入,使学生最终能够掌握并运用化学知识,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探知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认知缺漏,知道学生哪些地方认识不全、哪些地方认识错误,可以更有针对性地进行 教学。

例如,由水电离出的c(H+)为1×10-12 mol・L-1,此时溶液酸碱性如何?这道题从教师的角度觉得很简单,水电离出的c(H+)为1×10-12 mol・L-1说明水的电离受到了抑制,故溶液有可能是酸性或碱性,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学生对此内容理解混乱,习题中重复出现,但正确率很低。究其原因就是对酸碱溶液中离子种类及浓度的分析能力差,理解不到位。而学案的设计可以引导教师多从学生的角度进行思考问题。

案例一:水的电离(片段)

【思考问题】

1.酸性溶液中是否存在OH-?碱性溶液中是否存在H+?为什么?

2.c(H+)>1×10-7mol・L-1的溶液一定是酸溶液吗?

3.关于溶液中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浓度的计算(常温下)

4.某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H+)水=1×10-12 mol・ L-1,则该溶液呈酸性还是碱性?并求算该溶液中c(H+)的可能值。

2.导学案的运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不仅是教师,学生也从导学案教学中受益。以往的教学方式以教师为主体,通常是教师满堂灌,学生只要接收来自教师的信息即可,纯粹是知识的接受。而利用导学案教学,教学中学生有了更多的思考的机会,层层递进的问题设置,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而不是枯燥的听课。采用导学案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在创设的问题情境中自主学习,提升了独立思考能力,学习过程中提出新的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

二、提高导学案教学效果的几点思考

1.导学案的栏目设置多样化

一般认为,导学案设计包括以下几个板块:学习内容三维目标知识回顾新知探究总结巩固提升。很多导学案的设计都采用这种形式。学生应该明确每节课的学习内容及三维目标,并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延伸拓展,从而进行新内容的探知,学习结束后对章节内容做一个总结,最后通过练习来巩固所学知识。导学案的设计可以遵照一定的基本模式,但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可有所调整,省略一些栏目或是增加一些栏目。

比如,未必一定要在导学案设计中都设置相关内容的“知识回顾”栏目,可以通过一些“拓展视野”引入或是直接问题导入或是情景设计导入。从新的信息入手,有时反而有利学生的兴趣激发,而且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例如,《化学反应原理》中关于“原电池的工作原理”的导学案设计,可以查找一些新型电池(如心脏起搏器、海水电池、高铁电池等),设计问题,引入原电池的学习。这些新型电池可增加学生的兴趣,也是很多习题的载体。

案例二:化学电源(片段)

【新闻链接】金属-空气电池(如锌空气电池、铝空气电池、锂空气电池)由于具有高体积比能量、放电电压平稳、低成本和操作温度范围较宽等特点,能够用于以后的环保节能型汽车中。锂空气电池作为一种全新的电池体系,在多孔空气电极上,氧气在固-液-气三相界面还原成 O22-或 O2-,接着与电解液中的Li+结合产生Li2O2或Li2O。

对于惰性电解质体系(有机、离子液体)和全固态电解质体系,电池反应为:

2Li + O2 Li2O2 2Li + 0.5O2 Li2O

对于水性(分酸性和碱性)电解质体系,电池反应为:

2Li + 0.5O2 + 2H+ 2Li+ + H2O

2Li + 0.5O2 + H2O 2LiOH

思考:(1)你能判断出正负极材料么?(2)请写出正极反应式: ;负极反应式: 。

导学案的栏目设计可以多样化,一味地遵循固定的模式可能形成定势思维,应该让学生意识到认识事物的途径可以有多种方式。多样化的栏目设置也可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当然在设计过程中要注意导学案的可实施性。

2.导学案问题设计的引导性

受自身能力水平限制,导学案的问题设计不够全面细致,启发性不够是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碰到知识或技能上的障碍,设计好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解决困惑,最终探知新知。所以问题的设计要注重引导性、思维性,要符合学生的发展规律。

案例三: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因素――压强(片段)

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因素教学中有关压强的影响可以按如下步骤进行。

勒夏特列原理:有气体参加或者有气体生成的反应,增大体系的压强,平衡将向着压强减小(分子数减小)的方向移动;减小体系的压强,平衡将向着压强增加(分子数增加)的方向移动。对于前后分子数不变的反应,改变压强,平衡不移动。

提问:对于2NO2(g) N2O4(g) H

红棕色 无色

增大压强平衡如何移动?气体颜色有什么变化?

减小压强平衡如何移动?气体颜色有什么变化?

引导思考:(1)采用什么措施使压强增大或减小呢?(2)压强的变化引起浓度怎样的变化?(3)浓度与速率有关,请问速率又发生怎样的变化?(4)最终平衡如何移动?

解析:压强变化体积变化浓度变化速率变化正逆反应速率变化程度不一样化学平衡移动。

在平衡移动应用的教学――工业合成氨。在这节内容的设计中可由工业上合成氨的条件入手,设置信息的形式告知学生“合成氨可采用下列条件……”“为什么要采取这样的方式提高氨气的产率?”“这些条件说明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有哪些?”“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化学平衡的而移动”等等,借此也可巩固化学平衡的相关内容。教师在问题的设置中要注意科学性、启发性,问题与问题之间应该层层递进、相互关联,不要跳跃式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感觉太突兀,要符合学生认识事物的客观规律。

3.导学案使用的教学模式

有些教师提出了“学案导学-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分为几个环节:学生依据学案认真预习,课堂上依据疑难信息反馈讨论解疑,教师精讲点拨启发引领,归纳小结形成网络,当堂达标训练知识迁移拓展,巩固提升。

离子反应教案范文9

关键词:高中化学 简答题 高考

近几年化学高考题中简答题的分值占到10%左右,在总分值中已占有一定的份量。简答题看起来似乎不难,但要准确回答确不易,学生多感到有力无处使,造成失分较多。学生在简答题中常见错误是:①基础知识不牢固,对有关概念、基本理论理解不透彻,不能回答出知识要点;②思维混乱,缺乏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③表达不规范,不能用准确的化学用语回答问题。如何才能准确、完整、简练、严谨地解答此类题呢?我认为,除应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外,还应培养学生认真审题、抓住答题的关键和要点、使用准确化学用语表述问题的能力。此外,还要加强此类题解法的指导。下面就以近年高题为例,分析这类题的解答方法。

例1.80℃时,纯水的pH值小于7,为什么?

答案:水的电离H2OH++OH-是一个吸热反应。室温时,纯水中[H+]=[OH-]=10-7摩/升,因而pH=-1g[H+]=7.但温度升高到80℃时,水的电离度增大,[H+]和[H-]均大于10-7摩/升,故pH=-lg[H+]

分析:本题主要是考查学生易混淆的两个不同的概念。学生往往错误认为在任何温度下纯水的pH值都是7.80℃时,纯水的pH值虽小于7,但仍是中性的,[H+]=[OH-],这是不以温度升降而改变的。因为水的电离是吸热反应,随着温度升高,水的电离度增大,80℃时,水中[H+]和[OH-]均大于10-7摩/升,故纯水的pH值小于7.答题不仅要求学生回答:是什么",着重要求回答:为什么".不少学生仅回答"因为[H+]>10-7",这只是pH

例2.当化学反应PCl5(气)PCl3(气)+Cl2(气)处于平衡状态时,向其中加入一种37Cl含量较多的氯气,平衡发生移动,在建立新平衡以前,PCl3中所含37Cl的百分含量比原平衡状态时是否会增加?请说明理由。

答案:加入37Cl含量较多的氯气后,平衡向左移动,使PCl5的分解反应也在进行,所以,PCl3中含37Cl的百分含量也会增大。

分析:本题是用同位素示踪法考查学生关于可逆反应中的化学平衡是动态平衡这一基本概念。"动态平衡是化学平衡的三个基本特征之一,是中学教学反复强调的重点。题目没有直接问PCl5,而是问PCl3的变化情况;不是问建立平衡后而是问建立平衡前;不仅要回答是否会增加,而且要求说明理由。这样,把基础知识作了两次转换,答题难度加大。因此,在教学中应加强学生思维灵活性、变通性的训练。

例3.甲、乙两瓶氨水的浓度分别为1摩/升和0.1摩/升,则甲、乙两瓶氧水中[OH-]之比(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0,说明理由。

答案:在同一温度下,对于同种弱电解质,浓度越小,电离度越大。甲瓶氨水的浓度是乙瓶氨水浓度的10倍,故甲瓶氨水的电离度比乙瓶氨水的电离度小,所以,甲、乙两瓶氨水中[OH-]之比应小于10.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电解质浓度对电离度的影响。考生常常把浓度对电离度的影响和对电离平衡常数的影响相混淆,造成错解。有些考生虽对"同一弱电解质,浓度越小,电离度越大"这个大前提清楚,但要应用这一大前提分析具体问题时,却显得思维混乱、表达的逻辑关系不清。其实"答案"中用到的推理方法是我们思维中常见到的形式逻辑推理方法——"三段论".除此而外,还有因果、先总后分或先分后总等思维方法在近年的高考简答题中均有体现。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加强学生逻辑思维、推理能力的训练。

例4.在25℃时,若10个体积的某强酸溶液与1体积的某强碱溶液混和后溶液呈中性,则混和之前该强酸与强碱的pH值之间应满足的关系是。

答案:pH酸+pH碱=15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溶液酸碱性和pH值之间关系等知识的认识。25℃时,10体积的某强酸溶液与1体积的某强碱溶液混和后溶液呈中性,说明反应中强酸的H+离子和强碱中OH-离子物质的量相等。令强酸中H+离子物质的量为0.1摩,1体积为1升,则强酸中[H+]=0.1摩/升,pH酸=1,强碱中[OH-]=1摩/升,强碱中[H+]=10-14摩/升,pH碱=14,因此,pH酸+pH碱=15.

解此题的关键是先要把一般关系转化成具体数值,再把由具体数值推出的特殊关系推及到一般。

解简答题时还要注意:

1.语言要准确,不能凭主观想象和猜测来回答。如:①在回答KI溶液中滴加氯水后有什么现象时,有的同学回答成:有碘生成也有的回答成:溶液中有紫黑色的沉淀生成②有的同学把胶体微粒带电说成胶体带电。③把Zn能与盐酸反应置换出氢气说成Zn能置换出盐酸中的氢气等等。

2.化学用语要规范。常出现的错误有:⑴错别字,如蓝色写成兰色,“坩埚”写成“甘(或钳)锅”,“苯”写成“笨”,“剧毒”写成“巨毒”,“铁架台”写成“铁夹台”,“过滤”写成“过漏”等等⑵用词不当⑶混淆概念如:无色与白色,广口瓶写成集气瓶,蒸馏烧瓶写成圆底烧瓶等等。

离子反应教案范文10

一、疑问要设置在学生学习的兴趣点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师不在于要讲授多少知识,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中来,经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和动手操作获得知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体验现实生活中的现象、问题,激发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应用、创新和探究能力。以下是笔者通过几个案例来浅谈一下化学课堂提问的艺术:

案例1:“过氧化钠的性质”问题设计:在介绍Na2O2能与H2O反应这一性质时,可以设计以下几个问题:①大家都知道,水是能灭火的,但有同学见过水能点火的吗?(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演示水滴到包有过氧化钠的脱脂棉上,脱脂棉燃烧。②为什么会燃烧?燃烧的条件是什么?③推测Na2O2与H2O反应的产物是什么?试着写出反应方程式。上述情景的设计,利用了学生认知因素之间的不协调,创设了一个有趣的情感环境和良好的认知环境来调动学生兴趣。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只有当认知结构与外界刺激发生不平衡时才能引起学习的需要。因此,有效的问题设计就是为了引起认知矛盾,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一个多疑、好奇的境界,从而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

二、提问应是课程标准的重、难点

课堂提问不是乱问,想到什么问什么。课堂提问应有明确的目的,要围绕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来进行设计,这是化学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

案例2:“硫酸根离子检验”问题设计:教学中经常发现学生对硫酸根离子的检验不太容易搞清楚,我在实际教学中将硫酸根离子的检验设计成以下几个问题:①一瓶无色的溶液是否含有硫酸根离子,如何检验?②加入氢氧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是否可以证明该试样中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③硫酸钡不溶于盐酸,而碳酸钡、亚硫酸钡均可溶于盐酸,为什么?④当未知试样中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盐酸,沉淀不消失,可以证明试样中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吗?⑤怎样正确地检验未知试样中是否含有硫酸根离子?在设置问题时着眼于课程标准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的内容应潜伏着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和符合知识积累的逻辑顺序,一环扣一环,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有效地调动每个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便于学生交流合作,完成教学目标。

三、提问要设在学生思维的障碍点

学生回答问题时,作为老师要注意分辨其中体现的问题是共性的,还是个性的。提问时要有意识地让学生的普遍性错误暴露出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处置,随时调整或改变原来准备的问题,分类设疑,引发思考。

案例3:在讨论卤素的非金属性的强弱时,先讨论卤素的原子:结构,再分析它们得电子能力的大小,当得出卤素非金属性强弱的结论后,可立即提问:对获得电子后的卤素阴离子,我们该如何分析其性质?是得电子还是失电子?体现氧化性还是还原性?哪个强?哪个弱?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自然而然地产生“卤素得电子以后阴离子的性质与原子性质的关系”的疑问来,在学生显得一筹莫展之时,教师再从旁点拨,使学生恍然大悟,知识和能力得以提高。

四、在新旧知识的链接点提问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知识去获得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因此,设问应注重新旧知识的链接。

离子反应教案范文11

关键词 暖宝宝 实验探究 化学成分 验证实验 探究方案

1 设计思路

“暖宝宝”的主要工作原理是铁粉与炭粉形成原电池后发生吸氧腐蚀(食盐做电解质),在反应中释放出热量,对于高一学生这些原理知识不宜成为探究对象,于是把重点放在常见物质的检验上。整节课分为两部分――验证实验和探究实验,首先验证“暖宝宝”使用前的主要成分“铁粉、食盐”(活性炭此处不做验证),从学生熟悉的铁单质、钠离子及氯离子检验带学生进入实验探究状态,在验证过程中呈现常见的物质检验思路,为后面的自主探究打下基础。第二部分探究“暖宝宝”使用后的成分,该部分设计为学生的分组探究,探究重点是在铁在氧化物中的价态上,指导学生按照“提出假设设计方案实验探究验证假设”的基本探究思路,在Fe2+、Fe3+的检验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最后对整个实验过程进行质疑、回顾和小结。

2 教学目标

2.1 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熟悉铁及其氧化物物等常见物质的性质;

(2)获得常见物质检验的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学习实验研究的方法,能在老师协助下设计实验方案。

2.2 过程与方法

(1)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能对信息进行加工应用;

(2)在实验过程中敢于质疑、勤于思索、善于与他人合作。

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该实验探究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学生形成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的意识,能对生活中有关化学问题做出合理判断和解释。

3 教学用品

多媒体、“嘟嘟熊”牌暖宝宝2片(使用前、使用后);实验仪器:磁铁、烧杯、试管、玻璃棒、酒精灯、石棉网、三脚架等;实验药品:盐酸、稀硫酸、硝酸银溶液、稀硝酸、硫酸铜溶液、KSCN溶液、KMnO4溶液、氯水等。

4 教学过程

【教师】同学们,你们用过“暖宝宝”这种产品吗?展示嘟嘟熊牌“暖宝宝”的实物和图片(图1)。

图1 嘟嘟熊牌“暖宝宝”外包装的正、背面照片

【学生】使用过的同学谈自己的使用经历和感受。

(设计意图:拉近学生与探究对象的距离,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4.1 验证实验――暖宝宝使用前的主要成分

【学生】观察样品的颜色和状态、提出猜想

【教师】

(1)投影:产品包装

(2)任务:如何验证产品中的铁粉和食盐。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熟悉的铁粉、钠离子及氯离子检验拉开实验探究的序幕。)

【学生甲】直接提出用磁铁吸引铁粉

【学生乙】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检验氯离子。

【教师】用磁铁吸引获成功后提出质疑:以上2个方案完整吗?可操作性强吗?引导学生注意检验物质2个重要的注意点。

(1)排除干扰物质:如检验食盐时的磁性Fe3O4、自来水中氯离子的干扰等;

(2)样品处理:如离子检验首先要形成溶液、取样检验等。

【学生】根据教师提示,修正验证方案。

【教师】对铁粉的进一步验证和氯离子检验进行实验演示,帮助学生完成验证。

(设计意图:纠正学生在物质检验过程中易犯的常见错误,如检验前不取样,不进行样品处理(溶解等)及缺乏干扰离子的考虑等,为第2部分学生的自主探究设下铺垫。)

4.2 探究实验――暖宝宝使用前的主要成分

【教师】这些常见的物质我们都曾接触过,它们能单独供热吗?要想知道暖宝宝供热原理,我们不妨先研究暖宝宝使用后的成分是什么?每位同学可以观察表面皿中的样品。

【教师】问题引导:

(1)NaCl还存在吗?(演示实验:氯离子检验)

(2)铁粉是否参加反应?

(3)铁元素可能形成怎样的化合物?

学生思考后投影:“资料链接――暖宝宝使用后铁元素以相应价态氧化物的形态存在。”

(设计意图:由于“暖宝宝”使用后的产物是学生陌生的物质,探究范围大,教师通过3个连续设问缩小探究范围,让学生进一步明确探究目标。)

【学生】回顾铁元素的常见氧化物及其价态,明确探究目标――铁元素在其氧化物中的价态。

【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提出假设设计方案实验探究验证假设

(1)提出假设:铁在氧化物中价态的可能情况。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科学探究的常见步骤,不需要学生完全说出所有的可能情况,此处的假设是为后续探究做准备的。)

(2)知识准备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铁的氧化物的相关性质及Fe3+的检验方法。

【学生】回顾、思考、归纳。

【教师】为完成本次实验探究,下面提供几种Fe2+的检验方法:

将Fe2+氧化为Fe3+,再用KSCN溶液检验(选择怎样的氧化剂?先后顺序能调换吗);利用Fe2+离子的还原性,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学生】判断、选择最佳实验方案。

(设计意图:此处的“知识准备”有2个主要作用:(1)通过氧化物性质的复习,引出“实验准备”环节中样品的酸溶问题;(2)回顾Fe3+的检验方法,引出Fe2+检验的方法,同时利用Fe2+的还原性解释“实验准备”环节中的煮沸稀硫酸溶液的必要性。)

(3)实验准备

【教师】知道了Fe2+、Fe3+离子的常用检验方法,如何探究使用后产物的成分呢?首先准备实验用品,在准备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煮沸硫酸溶液的必要性。

任务布置:将使用后的固体粉末转化为易被检验的相关离子。

投影:表格及实验装置图(图略)

【学生】小组讨论、代表回答

【教师】板书:学生针对自己的假设提出的方案流程图。

假设1:……

假设2:……

假设3:……

【学生】交流设计方案,分组实验验证自己的假设。

【教师】点评学生设计的方案,适时纠正设计方案中的不当之处。

如:若学生选用“氯水+KSCN溶液”组合检验Fe2+,可追问若所取清液中同时存在Fe2+、Fe3+时,该方法适用吗?

【学生】汇报实验现象:样品试液能使KSCN溶液变红,KMnO4溶液褪色。

初步得出结论:样品试液中同时存在Fe2+、Fe3+。

(设计意图:让学生针对自己的假设设计合理的实际方案,并分小组相互检验方案的合理性;就Fe2+、Fe3+检验的常见问题进行归纳小结。)

(5)探究质疑

【教师】想一想,你的假设被成功验证了吗?

【学生】再次交流自己的检验方案,尝试发现问题。

【学生丙】使酸性KMnO4褪色可能是样品试液中残留活性炭导致。

【教师】对学生甲予以肯定和鼓励,同时给出以下2个提示:

①暖宝宝使用后的样品中铁粉完全反应了吗?对检验结果有影响吗?

②结合对氯离子的检验,思考酸性KMnO4褪色一定是Fe2+的还原性导致的吗?

【学生】结合教师启发,通过对实验方案的质疑对探究结论进行修正。再次得出结论:暖宝宝使用后的样品中肯定存在三价铁,可能存在二价铁。

【教师】评价学生的质疑结果,在相关问题上予以解答或帮助(如为排除酸性条件下氯离子干扰,选用赤血盐(铁氰化钾)检验Fe2+等)。

(设计意图:在此环节中,引导学生再次检查自己验证方案的合理性,让学生站在解决实际问题的高度去看问题,如样品中除铁的氧化物外其他物质的干扰:残余铁粉与Fe3+离子的反应,氯离子在酸性条件下可能还原MnO-4根离子,活性炭的吸附性等,让实验探究通过质疑走向真实。)

4.3 学到了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对本次实验探究进行小结

(1)知识小结:常见化学物质的检验方法;

(2)说说你在对暖宝宝成分探究过程中的体会。

【学生】回顾、交流、小结。

(设计意图:在对本节课进行知识小结(常见物质的检验方法)的同时让学生知道科学探究的严谨和艰辛,用“只有成功的探究才有价值吗”这一问题直指本节课主旨――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和科学探究的价值体验。)

5 教学反思

5.1 用贴近生活实践的实验素材让学生学习“真”化学

本节课以“暖宝宝使用前后主要成分的探究”为素材将元素化合物知识和物质的检验融为一体。学生在进行实验验证或探究活动时多次忽略样品的“真实性”,如检验样品中的食盐,学生脑海中想到的就是“NaCl”,进而钠离子用焰色反应、氯离子用HNO3酸化的AgNO3检验,对于样品溶解、取样等问题几乎毫无概念;再如,当第2部分探究实验将问题引导至“铁的氧化物中价态验证”时,学生还是会忽略此处铁的氧化物是在真实的样品中,而不仅是“FexOy”,于是铁粉、食盐等物质的残余是否对探究结果产生影响学生几乎毫无考虑。

原因何在?我们的试题中理想化的素材太多,学生在应试的强化训练下已逐渐失去全盘考虑实际问题的能力,就如健康的胃在细粮的精心伺候下对粗粮的接受能力逐步退化。新课改以来,我们的试题已经逐步注重化学知识与生活、生产的联系,于是传统应试的模式很难起到积极作用,平时的课堂成为我们训练学生良好思维习惯的重要阵地,是时候让学生学习“真”化学了!

离子反应教案范文12

盐类的水解继学习了平衡理论,强弱电解质的电离及溶液的酸碱性本质后,讨论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和变化,体现了学科知识间内在联系和综合运用。本节课的学习,不仅巩固之前内容,对于离子共存问题、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也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盐溶液酸碱性的规律,能够理解盐类的水解的原理,实质及规律。

过程与方法:发现问题,实验探究,探讨不同盐类的酸碱性;归纳总结,能将信息有效的分类和提炼;类比分析,将盐类的水解的知识加以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实验探究在化学学习中的重要性,体会表象与内在的联系,体会将所学运用到实际的喜悦感。

教学中的重难点:

重点:通过实验,掌握盐类水解的实质。

难点:盐类的水解的规律。

二、学情分析

知识层面:学生基本具备本节内容所需的理论基础,但是知识储备,动手能力,观察能力等存在个体差异,因此有合作探究的必要。

能力层面:学生具备一定的合作探究能力,实验动手能力,有分类和归纳的基础。

心理层面:学生对实验探究有一定的熟悉,本节中实验与理论、理论与生活的联系,能让学生有积极的参与心态。

三、教学设计

分发学案,回顾旧知:

课前分发学案,要求学生完成旧知回顾部分,为本节课所需基础知识进行回顾。

实验设疑,引入新课:

展示一幅火灾图片,问大家“火灾来了怎么办?”学生可能会回答,打119,用灭火器,提水灭火,组织大家正确的逃离等等。继续问“泡沫灭火器大家知道是怎么工作的么?我现在模拟一次灭火器灭火的过程。”展示教具,同时说明其中一种液体NaHCO3,实验演示灭火过程。然后问大家猜想另一种液体可以用什么,同学可能会说盐酸、硫酸等,进而告诉大家是一种盐Al2(SO4)3,引起学生的疑问,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刚才大家的猜测比较;大家可以猜想Al2(SO4)3有什么性质”,学生不难猜测它呈酸性。转而让学生利用桌面上的Al2(SO4)3和PH试纸实验验证问题,Al2(SO4)3确实呈现出酸性。产生疑惑,它不是盐么,为什么是酸性的呢?进而提出问题:盐溶液会呈现出怎样的酸碱性呢?

实验探究盐溶液酸碱性

分组组织学生实验测定盐溶液的PH(包括NaCl、 Na2CO3、NH4Cl、CH3COONa、Na2SO4、(NH4)2 SO4、),完成学案第一部分,每组请低层面的一名学生来诉说自己本组内的实验情况,汇报它的实验结果。让低层面的学生叙述自己实验的情况,能够增强自信心,能够充分感受到自己融入到了课堂教学中。在学案的这一部分中,除了要求测定几种盐的PH之外,要求分析组成盐的酸碱的酸碱性强弱,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组成盐的酸碱的酸碱性强弱,将盐分为强酸强碱盐、强酸弱碱盐、强碱弱酸盐。学生汇报分析结论:强酸强碱盐溶液呈中性,强碱弱酸盐溶液呈碱性,强酸弱碱盐溶液呈酸性。以口诀的形式让学生掌握规律:谁强显谁性;都强呈中性。

分析盐类的水解的实质:

在得到上诉结论之后,进一步激发学生求知欲。我们已经知道了盐溶液呈现酸碱性的规律,那么大家是否想知道其本质原因呢?我们先以CH3COONa溶液为例讨论以下问题。

(1)溶液呈现酸碱性的本质原因是什么?

(2)CH3COONa溶液中有哪些离子?

(3)溶液中的H+和OH-来源于哪里?

(4)纯水中C(H+)与C(OH-)的大小是什么关系? 加入CH3COONa后它们的大小又是什么关系?

教师引导分析:CH3COONa溶液中存在水部分电离出H+和OH-、CH3COONa完全电离出Na+和CH3COO-,一方面,由于CH3COOH是弱酸,所以CH3COO-与H+能结合成CH3COOH,我们把像CH3COO-这样的弱酸阴离子或者弱碱阳叫做弱离子; CH3COOH也能部分电离出CH3COO-与H+,由于CH3COO-与H+的结合使得溶液中的C(H+)减小,水的电离平衡被破坏,将得到促进,C(OH-)将增大,大于了H+浓度,所以溶液呈现出碱性,另一方面,C(OH-)的增加,又会和CH3COOH反应,因此抑制了CH3COO-与H+的结合,达到一个平衡状态。

让一高层次的学生上台板演CH3COONa的水解方程式,教师充分肯定后,让大家来找这个方程式代表的含义和存在的问题。教师可通过问题的形式适当引导,CH3COONa能与H2O完全反应成CH3COOH和NaOH么?反过来看是什么?通过分析,让学生充分注意水解反应通常是一个酸碱中和反应的逆反应,由于酸碱中和一般彻底,那么水解反应就很微弱,强调(不论学生是否写对)上诉水解方程式要用可逆符号表示。然后将水解方程式改写为离子方程式,完成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学生分析NH4Cl溶液呈碱性,NaCl溶液呈中性的原因,请一个中层面的学生汇报,教师展示。通过模仿体验过程,使学生学会知识的迁移。

通过分析以上两个实例得出盐类水解的实质及规律,教师归纳总结,上诉两个例子中都是盐电离出的离子与水电离出的H+或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水的电离平衡被破坏,得到促进,使C(OH-)≠C(H+),导致溶液呈现酸碱性。对盐类的水解下定义:在溶液中盐电离的弱酸根或者弱碱阳离子跟水电离出的H+或OH-结合成弱电解质的反应,叫做盐类的水解;进而得出实质:促进了水的电离平衡;总结盐类水解的规律,教师总结以口诀记忆:有弱才水解,无弱不水解,谁弱谁水解,谁强显谁性。

解决实际问题,课堂升华

(1)家里人做馒头或者面条时,放的碱是什么?它不是碱为什么叫纯碱?

(2)判断KI,FeBr3,NaClO溶液的酸碱性;

(3)书写Al3+、HCO3-的水解离子方程式;

(4)农业有句谚语:灰混粪,粪混灰,灰粪相混损肥分。为什么会“损肥分”?(提示:灰指草木灰“K2CO3”,粪指含有铵根的氮肥,比如NH4Cl)

在以上整个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的活动对于学生的活动起到调控的作用,教师要明确学生的主体性,给予适合的引导;学生的汇报和课堂的练习起到反馈的作用,教师要及时给予分析和评价。

小结:

总结本节课所学,让学生对应教学目标,审视自己是否完成。

四、教学预评估

我预计,在此次的教学过程中,能够较好的完成各个教学目标,达到预期的效果。

其它可能在教学中出现的情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