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工商与企业管理论文

工商与企业管理论文

时间:2022-08-10 07:10:30

工商与企业管理论文

工商与企业管理论文范文1

首先,有利于促进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如果各企业的信用管理制度比较完善,企业间就会以诚信的态度进行交易,这必然会让交易市场变得更加稳定,更会促进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其次,有利于维护市场的经济秩序。在当今时代下,企业间的竞争是非常激烈的,一些企业为了谋取经济利益,往往会采用不正当的手段进行竞争,这必然会导致市场秩序混乱。而如果各企业都讲诚信,守信用,那么不当得利的情况就会减少,公平竞争就会增加,市场的经济秩序就会转好。最后,有利于提高企业自身的竞争力。企业只有讲诚信,才能获得良好的口碑,才能创建知名度高的企业品牌,才能让企业自身更具竞争力。如果企业不讲诚信,那么企业就难以迅速发展,更会面临破产的风险。例如:南京冠生园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当地著名的食品生产企业,它主要以生产月饼、元宵、各种糕点等食品为主,在没被媒体曝光前,该企业的经济效益良好,每年至少有两、三千万的收益,但是,自打该企业出现“陈馅事件”后,南京冠生园的商业声誉一落千丈,企业形象几乎降到冰点。时隔半年,企业生产难以为继、申请破产,究其原因是该企业本身失去了起码的“诚信”,不重视产品质量,只想着获取不法利润,结果既害了消费者,又害了自己,更给当地月饼市场也带来了严重影响。可见,企业自身诚信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该企业信用管理制度完善,就不会为了谋取利益而使用“陈馅”生产月饼,就不会造成企业破产。

二、我国企业在信用管理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尽管我国工商企业一直在研究完善企业信用管理的有效办法,但是,我国工商行业信用管理还存在着以下问题:首先,我国工商企业内部信用管理部门太多,这必然给企业信用管理造成一定的影响。例如:在实际工作中,企业财务部门不了解客户的经济实力和实际情况,只知道客户和本单位间的财务往来状况;而企业销售部门了解客户的经济实力和经营情况,而不知道客户和本单位的财务往来状况,由于销售部门和财务部门对客户的认知不同,它们在企业信用管理中必然会出现意见分歧,这必然会造成企业信用管理的正常开展。其次,销售部门为了追求经济效益,会给信用管理带来过大的风险。企业销售部门的工作人员是以业绩论英雄,工作人员销售量的大小直接决定着销售人员的工资档次,更有些企业单位的销售人员工资实行全额绩效,也就是说,这些销售人员没有基本岗位工资,只有销售产品,才能得到报酬,所以,销售人员往往会为了获得提成而违规操作,或者隐瞒客户的一些不良信息,这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风险,如果真的出现问题,后果往往是难以预测的。最后,财务部门独自承担信用管理工作,会出现信用管理不合理现象。例如:财务部门只了解客户和本单位的财务关系和财务状况,财务部门分析企业信用度的好坏也只是以财务往来账目资料为判断依据,而有些企业单位可能和本单位合作时间较短,根本无法以财务往来账目为判断依据,很容易造成判断错误问题出现,因此,让财务部门独自进行信用管理是不合理的,只有发挥单位内部各部门的优势,让各部门相互间沟通和协商,才能保证企业信用管理更加合理化,才能为企业降低一定的经营风险。

三、完善企业信用管理的有效手段

1.提高全体职工的信用管理意识

企业信用管理工作不是一个部门或者一个人就能完成,它是需要企业全体员工共同参与、互相合作才能做好的。因此,企业要多宣传企业信用管理的重要意义,让全体员工都认识到信用管理是和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只有全体员工相互沟通、共同合作,才能保证企业信用管理工作落实到实处,为企业降低一定的经营风险。还有,企业也要投入更多的人力和物力来进行信用管理,以避免企业的信用管理工作出现漏洞。

2.设立专门的信用管理部门

在以往,企业信用管理工作主要依靠销售部门或者财务部门,这必然会导致企业信用管理不合理问题出现,因此,设立专门的信用管理部门非常必要。企业设立专门的信用管理部门后,该部门可以对企业内部信用管理进行科学分析、合理规划,以保证企业信用管理向系统化方向发展。当需要对客户进行信用调查时,该部门完全有精力进行一系列的调查走访,销售部门和财务部门只需要简单的配合工作可以了。

3.提高信用管理者的能力

信用管理者是企业信用管理的领导者,他的工作能力直接决定着企业内部信用管理工作的优劣。企业信用管理也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信用管理者一定要具备丰富的管理知识和管理经验,有调节部门关系和优化员工配置的能力。在实际工作中,信用管理者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为企业的发展做出努力。

4.建立完善的客户资料管理系统

建立完善的客户资料管理系统有利于企业信用管理的顺利开展。信用管理工作人员要及时收集客户资料并归类建档,而且要及时进行信息更新,通过资料来判定客户的信用度并进行科学评估,还要给客户设立信用额度。还有,信用管理人员也要多去税务、工商部门了解客户信息,多收集有利于评估客户信用的有关资料。

5.严格审查客户信用额度

针对有些销售人员为了自己获得利益,瞒报客户不良信用信息问题,企业内部一定要严格审查客户信用额度,避免出现超额度赊欠问题。具体做法如下:首先,当客户需要赊欠货款时,不管是谁办理赊欠业务,都要经过信用管理部门进行信用评估,杜绝一切违规操作问题出现,保证客户信用查询按流程办理,为企业降低经营风险。

6.实行客户等级制度

企业信用部门首先根据客户和本单位的交易记录来判断客户的信用情况,然后再根据客户的实际情况判断客户的还款能力,最后再对客进行等级定位,为客户提供不同的服务。通过对客户实行等级制度,企业的信用管理会更加合理,对企业自身和客户来说都有好处。

四、结语

工商与企业管理论文范文2

关键词:工商管理培训;企业管理水平;问题;措施

当前,市场竞争激烈,企业工作重心由经济效益最大化转向管理水平。人员是企业重要的组成部分,企业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尤为必要。尽管企业开展工商管理培训的意识较强,但应制定科学的培训目标、培训体系,保证培训效果。基于此,笔者根据实际从业经验,首先论述了当前工商管理培训存在的问题,而后在此基础上,对加强工商管理培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进行了分析,旨在做出重要的分享。

一、当前工商管理培训存在的问题

(1)工商管理培训意识较为淡薄。众所周知,人才在企业生存及发展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企业加大对人才的培训、管理力度尤为必要[1]。然而,在实际调查中,笔者发现企业的工商管理培训意识较为淡薄,特别是发展规模较小、实力较弱的企业,这些企业在学习、培训中呈现出盲目、片面的特点。在实际调查中,某些企业表示,完全没有必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于工商管理培训上面。目前,很多企业采用督促的方式来管理员工。由此可见,企业对工商管理培训持漠视的态度。(2)工商管理培训师资力量不足。(3)当然,某些企业高度关注工商管理培训,能够充分认识到工商管理培训对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推动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注重工商管理培训的企业会定期组织、培训企业管理层。根据调查,很多企业对工商管理培训的认知仅仅停留于表面。加之,某些企业的工商管理培训活动并未深入开展,也就是说,其流于形式。为节省人力、物力,企业倾向于聘用专业性、能力等低的工商管理培训师。此外,工商管理培训师资力量不足,以致培训成效不理想。(4)管理结构与测评形式较为简单。现阶段,很多企业仍采用以往的培训方式来培训企业管理人员。毋庸置疑,企业的出发点极好,但参与培训的管理人员并未端正自身的态度,并未充分意识到培训的价值。在培训过程中,培训师与参与培训的人员几乎零交流,甚至存有“对牛弹琴”现象。

二、加强工商管理培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

(一)强化工商管理培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意识。当前,企业之间的竞争力日益增加。一直以来,企业管理水平关乎着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因此,企业务必要重视对管理人员的工商管理培训。为强化工商管理培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意识,笔者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其一,企业所有成员(企业员工及企业领导)应端正自身态度,积极组织、参与工商管理培训,正确认识工商管理培训,以实现企业综合、全面工商管理培训的目标。领导在企业中居于核心地位,其应树立正确的工商管理培训意识,以带动员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主动性。严格意义上来讲,领导具有鼓励、宣传作用。企业全体员工应摒弃传统的工商管理培训观念,增强参与意识。简言之,企业应明晰工商管理培训对企业长远发展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二)注重高素质师资队伍建设的力度。笔者提出以下建议:(1)严格审查工商管理培训资质。对于有意向竞聘工商管理培训师的员工,应对其的资质进行审查,审查内容主要表现为管理实践、思想政治及理论等;(2)对于持有工商管理培训资格证的人员,须进行二次培训,加强其对企业最新研究成果的了解,以更新其现有的理论知识结构,并对培训方法加以创新、对新的理论知识加以应用;(3)完善培训师组成结构,招纳高素质、高能力的培训师;(4)为培训师创设参观、学习的平台,以使其更好地开展培训工作。

(三)改革工商管理培训方式及内容。工商管理培训工作具有内容复杂、层次高、难度大、任务重等特点。鉴于此,改革工商管理培训方式及内容尤为必要。就当前发展趋势来看,工商管理培训更具现代化、多元化。目前,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工商管理培训应积极采用先进的培训方式。此外,讨论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讲座式教学法等教学形式应运而生,极大的提高了工商管理培训质量。与此同时,除了培训企业管理人员理论知识,还应培训其的思辨、创新、举一反三等能力。

(四)健全工商管理培训考核机制。从考核内容角度来看,其应涉及理论知识、实践,并贴合被考核人员的实际情况。此外,考核应具备针对性及启发性特点,以强化员工参与培训的意识、端正态度,进而大大提升培训效果。如此,企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便能得到保障。

结束语:总而言之,工商管理培训对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激励员工实现自我价值等具有非凡的意义。希冀,我国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工商管理培训中存在的问题,以促使企业管理水平大大提高,进而满足企业发展的时代要求。

工商与企业管理论文范文3

关键词:工商管理;能力培养;综合素质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不断发展,企业工商管理人才的综合能力也需要不断提高,特别是工商管理人才的创新能力、信息化管理能力以及团结合作的能力,因为它代表了一个企业是否具有远大的发展前景和强大的生命力。面对当今市场发展的新形势,企业应当如何培养工商管理类人才的综合能力,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企业工商管理类人才的现状

第一,企业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目前,我国企业的工商管理人才被普遍定位为企业高级管理专门人才,将企业的工商管理人才笼统的定位为高级管理人才,没有较好的区分理论型和技术型人才,不利于实际的工作的有效开展。随着我国的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逐步想大众化的教育发展,工商管理人才与市场的供需矛盾日益严峻,目前的工商管理人才定位已经不适应市场的需求。

第二,企业工商管理人才在培养课程体系上存在不足。首先,由于企业工商管理人才在定位时普遍被定位为高级管理人才,造成了在培养目标上的无差异性。因此培养的课程设置上没有显着的特色,课程体系形似性太大,缺乏一定的变动性,导致了培养内容与市场的不兼容性,培养的工商管理人才理路知识结构单一,缺乏核心竞争力。其次,实践与理论的相互脱节是课程体系上的又一不足,企业的工商管理是一项木有较大的实践性的课程,注重实用性,但是现行的课程培养方式中缺乏较强的实际应用性,虽然有一定的社会实践和生产实习,但是缺乏有针对性的系统的设计和实际操作,导致了工商管理人员的实际动手能力不强,职业岗位适应相对比较缓慢。最后,过于重视课程设置中的理论性知识,长期以来,企业对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注重理论性的只是灌输,始终坚持以理论知识为中心的课程模式,虽然课程丰富,课时总量膨胀,但是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并不强,多是“说话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第三,缺乏创新能力的培养。传统的一对多的培养模式难以有效的实现企业工商管理人才的创新能力培养。“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多以教师为主题,忽略了学生的自我意识,使得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社会组织能力较差。企业的工商管理人才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难以培养起来。不能较好的结合实际,充分发挥被培养对象的自主创新意识,因此培养的管理人才多是机械式的“机器批量产品”。

二、如何培养企业工商管理类人才的创新能力

第一,明确定位企业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目前,我国的人才培养多氛围研究型和学术型两种类型。因此在企业工商管理人才上也应该有针对性的进行培养。对理论型的管理人才注重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侧重对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培养来指导实践;而应用型的人才则需要管理者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与方法,并且具备运用所学知识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需要有较好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因此,在培养目标上,企业需要区别对待:“培养能系统地掌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理论知识与技能,懂经济、法律和生产技术的基础知识,有较好的外语和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能在工商企业生产经营各职能部门从事综合管理和专业管理,并具有一定实务性研究和创新以及创业能力的中高级复合型、应用型经营管理人才。”

第二,建立系统的工商管理人才培养计划。首先,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基本思路,以市场的需求为根本前提,参考不同类型工商管理专业课程的设置,符合企业各个管理部门的职能要求,设置培养课程,形成“课程篮”。同时,根据在工商企业生产经营一线从事各职能部门综合管理和专业管理的管理人才,以及具有一定实务性研究与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人才,可以在课程教学中坚持适用原则、够用原则。在学科教学上,“可以如适当整合和简化经济、财政、税收、金融等专业基础课程,而对与履行专业职能直接相关的、应用性和操作性强的课程,则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现代管理技术的应用等方面予以强化。”其次,建立交叉学科的培养计划。交叉学科的培养计划注重企业工商管理人才的综合管理能力,同时实现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同步发展,适应市场需求,适应经济的发展趋势。在设置工商管理专业课程的时候,需要根据企业与社会的相互关系设置培养复合型管理人才的培养计划,把相关的学科专业与企业的经营管理职能密切联系起来,并且适当补充“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工业工程以及信息管理。同时需要加强“涉及生产经营一线优化业务流程、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的适用性、操作性强的部分课程以及基础性的生产技术类知识与技能等“课程就爱哦学,实施多方面的学科交叉,拓宽工商管理人才的知识面。实现多种技能的有机统一。最后,建立系统的模块式的培养教学。在企业中,工商管理人才与企业的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必须不断加强企业工商管理人才的综合能力,加强其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在课程教学上尽量采取模块式的教学方式,进行有针对性的 教学。以工商企业各职能部门及相关的职业群功能为主要依据,在专业技能指导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目标下,进行有步骤有条理的培养计划。工商管理人才培养必须与企业经营战略和规划管理、企业生产及运作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以及市场营销管理等多个方面想联系,有针对性有侧重点的进行计划培养。按照各个部门的不同职能划分,明确各部门的培养人才应当具备的基本理论知识和职业技能,根据需求在各个模块教学中有侧重的进行人才培养,使其符合科学性、理论性、时间性和开放性的特征。

摘要:企业工商管理类人才的培养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紧密的联系。随着高等教育发展的日益大众化、经济化、科学化,对企业工商管理类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理论层次提高、技术含量提升,管理人才的综合能力呈现出了多元化的趋势。由于传统的工商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市场的需求,所以本文立足于新的经济形势下,就如进一步提高工企业商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谈了自己的一些粗浅的看法。

关键词:工商管理;能力培养;综合素质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不断发展,企业工商管理人才的综合能力也需要不断提高,特别是工商管理人才的创新能力、信息化管理能力以及团结合作的能力,因为它代表了一个企业是否具有远大的发展前景和强大的生命力。面对当今市场发展的新形势,企业应当如何培养工商管理类人才的综合能力,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企业工商管理类人才的现状

第一,企业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目前,我国企业的工商管理人才被普遍定位为企业高级管理专门人才,将企业的工商管理人才笼统的定位为高级管理人才,没有较好的区分理论型和技术型人才,不利于实际的工作的有效开展。随着我国的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逐步想大众化的教育发展,工商管理人才与市场的供需矛盾日益严峻,目前的工商管理人才定位已经不适应市场的需求。

第二,企业工商管理人才在培养课程体系上存在不足。首先,由于企业工商管理人才在定位时普遍被定位为高级管理人才,造成了在培养目标上的无差异性。因此培养的课程设置上没有显着的特色,课程体系形似性太大,缺乏一定的变动性,导致了培养内容与市场的不兼容性,培养的工商管理人才理路知识结构单一,缺乏核心竞争力。其次,实践与理论的相互脱节是课程体系上的又一不足,企业的工商管理是一项木有较大的实践性的课程,注重实用性,但是现行的课程培养方式中缺乏较强的实际应用性,虽然有一定的社会实践和生产实习,但是缺乏有针对性的系统的设计和实际操作,导致了工商管理人员的实际动手能力不强,职业岗位适应相对比较缓慢。最后,过于重视课程设置中的理论性知识,长期以来,企业对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注重理论性的只是灌输,始终坚持以理论知识为中心的课程模式,虽然课程丰富,课时总量膨胀,但是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并不强,多是“说话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第三,缺乏创新能力的培养。传统的一对多的培养模式难以有效的实现企业工商管理人才的创新能力培养。“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多以教师为主题,忽略了学生的自我意识,使得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社会组织能力较差。企业的工商管理人才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难以培养起来。不能较好的结合实际,充分发挥被培养对象的自主创新意识,因此培养的管理人才多是机械式的“机器批量产品”。

二、如何培养企业工商管理类人才的创新能力

第一,明确定位企业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目前,我国的人才培养多氛围研究型和学术型两种类型。因此在企业工商管理人才上也应该有针对性的进行培养。对理论型的管理人才注重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侧重对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培养来指导实践;而应用型的人才则需要管理者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与方法,并且具备运用所学知识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需要有较好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因此,在培养目标上,企业需要区别对待:“培养能系统地掌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理论知识与技能,懂经济、法律和生产技术的基础知识,有较好的外语和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能在工商企业生产经营各职能部门从事综合管理和专业管理,并具有一定实务性研究和创新以及创业能力的中高级复合型、应用型经营管理人才。”

第二,建立系统的工商管理人才培养计划。首先,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基本思路,以市场的需求为根本前提,参考不同类型工商管理专业课程的设置,符合企业各个管理部门的职能要求,设置培养课程,形成“课程篮”。同时,根据在工商企业生产经营一线从事各职能部门综合管理和专业管理的管理人才,以及具有一定实务性研究与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人才,可以在课程教学中坚持适用原则、够用原则。在学科教学上,“可以如适当整合和简化经济、财政、税收、金融等专业基础课程,而对与履行专业职能直接相关的、应用性和操作性强的课程,则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现代管理技术的应用等方面予以强化。”其次,建立交叉学科的培养计划。交叉学科的培养计划注重企业工商管理人才的综合管理能力,同时实现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同步发展,适应市场需求,适应经济的发展趋势。在设置工商管理专业课程的时候,需要根据企业与社会的相互关系设置培养复合型管理人才的培养计划,把相关的学科专业与企业的经营管理职能密切联系起来,并且适当补充“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工业工程以及信息管理。同时需要加强“涉及生产经营一线优化业务流程、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的适用性、操作性强的部分课程以及基础性的生产技术类知识与技能等“课程就爱哦学,实施多方面的学科交叉,拓宽工商管理人才的知识面。实现多种技能的有机统一。最后,建立系统的模块式的培养教学。在企业中,工商管理人才与企业的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必须不断加强企业工商管理人才的综合能力,加强其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在课程教学上尽量采取模块式的教学方式,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以工商企业各职能部门及相关的职业群功能为主要依据,在专业技能指导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目标下,进行有步骤有条理的培养计划。工商管理人才培养必须与企业经营战略和规划管理、企业生产及运作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以及市场营销管理等多个方面想联系,有针对性有侧重点的进行计划培养。按照各个部门的不同职能划分,明确各部门的培养人才应当具备的基本理论知识和职业技能,根据需求在各个模块教学中有侧重的进行人才培养,使其符合科学性、理论性、时间性和开放性的特征。

摘要:企业工商管理类人才的培养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紧密的联系。随着高等教育发展的日益大众化、经济化、科学化,对企业工商管理类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理论层次提高、技术含量提升,管理人才的综合能力呈现出了多元化的趋势。由于传统的工商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市场的需求,所以本文立足于新的经济形势下,就如进一步提高工企业商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谈了自己的一些粗浅的看法。

关键词:工商管理;能力培养;综合素质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不断发展,企业工商管理人才的综合能力也需要不断提高,特别是工商管理人才的创新 能力、信息化管理能力以及团结合作的能力,因为它代表了一个企业是否具有远大的发展前景和强大的生命力。面对当今市场发展的新形势,企业应当如何培养工商管理类人才的综合能力,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企业工商管理类人才的现状

第一,企业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目前,我国企业的工商管理人才被普遍定位为企业高级管理专门人才,将企业的工商管理人才笼统的定位为高级管理人才,没有较好的区分理论型和技术型人才,不利于实际的工作的有效开展。随着我国的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逐步想大众化的教育发展,工商管理人才与市场的供需矛盾日益严峻,目前的工商管理人才定位已经不适应市场的需求。

第二,企业工商管理人才在培养课程体系上存在不足。首先,由于企业工商管理人才在定位时普遍被定位为高级管理人才,造成了在培养目标上的无差异性。因此培养的课程设置上没有显着的特色,课程体系形似性太大,缺乏一定的变动性,导致了培养内容与市场的不兼容性,培养的工商管理人才理路知识结构单一,缺乏核心竞争力。其次,实践与理论的相互脱节是课程体系上的又一不足,企业的工商管理是一项木有较大的实践性的课程,注重实用性,但是现行的课程培养方式中缺乏较强的实际应用性,虽然有一定的社会实践和生产实习,但是缺乏有针对性的系统的设计和实际操作,导致了工商管理人员的实际动手能力不强,职业岗位适应相对比较缓慢。最后,过于重视课程设置中的理论性知识,长期以来,企业对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注重理论性的只是灌输,始终坚持以理论知识为中心的课程模式,虽然课程丰富,课时总量膨胀,但是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并不强,多是“说话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第三,缺乏创新能力的培养。传统的一对多的培养模式难以有效的实现企业工商管理人才的创新能力培养。“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多以教师为主题,忽略了学生的自我意识,使得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社会组织能力较差。企业的工商管理人才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难以培养起来。不能较好的结合实际,充分发挥被培养对象的自主创新意识,因此培养的管理人才多是机械式的“机器批量产品”。

二、如何培养企业工商管理类人才的创新能力

第一,明确定位企业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目前,我国的人才培养多氛围研究型和学术型两种类型。因此在企业工商管理人才上也应该有针对性的进行培养。对理论型的管理人才注重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侧重对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培养来指导实践;而应用型的人才则需要管理者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与方法,并且具备运用所学知识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需要有较好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因此,在培养目标上,企业需要区别对待:“培养能系统地掌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理论知识与技能,懂经济、法律和生产技术的基础知识,有较好的外语和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能在工商企业生产经营各职能部门从事综合管理和专业管理,并具有一定实务性研究和创新以及创业能力的中高级复合型文秘站:、应用型经营管理人才。”

第二,建立系统的工商管理人才培养计划。首先,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基本思路,以市场的需求为根本前提,参考不同类型工商管理专业课程的设置,符合企业各个管理部门的职能要求,设置培养课程,形成“课程篮”。同时,根据在工商企业生产经营一线从事各职能部门综合管理和专业管理的管理人才,以及具有一定实务性研究与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人才,可以在课程教学中坚持适用原则、够用原则。在学科教学上,“可以如适当整合和简化经济、财政、税收、金融等专业基础课程,而对与履行专业职能直接相关的、应用性和操作性强的课程,则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现代管理技术的应用等方面予以强化。”其次,建立交叉学科的培养计划。交叉学科的培养计划注重企业工商管理人才的综合管理能力,同时实现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同步发展,适应市场需求,适应经济的发展趋势。在设置工商管理专业课程的时候,需要根据企业与社会的相互关系设置培养复合型管理人才的培养计划,把相关的学科专业与企业的经营管理职能密切联系起来,并且适当补充“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工业工程以及信息管理。同时需要加强“涉及生产经营一线优化业务流程、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的适用性、操作性强的部分课程以及基础性的生产技术类知识与技能等“课程就爱哦学,实施多方面的学科交叉,拓宽工商管理人才的知识面。实现多种技能的有机统一。最后,建立系统的模块式的培养教学。在企业中,工商管理人才与企业的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必须不断加强企业工商管理人才的综合能力,加强其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在课程教学上尽量采取模块式的教学方式,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以工商企业各职能部门及相关的职业群功能为主要依据,在专业技能指导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目标下,进行有步骤有条理的培养计划。工商管理人才培养必须与企业经营战略和规划管理、企业生产及运作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以及市场营销管理等多个方面想联系,有针对性有侧重点的进行计划培养。按照各个部门的不同职能划分,明确各部门的培养人才应当具备的基本理论知识和职业技能,根据需求在各个模块教学中有侧重的进行人才培养,使其符合科学性、理论性、时间性和开放性的特征。

摘要:企业工商管理类人才的培养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紧密的联系。随着高等教育发展的日益大众化、经济化、科学化,对企业工商管理类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理论层次提高、技术含量提升,管理人才的综合能力呈现出了多元化的趋势。由于传统的工商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市场的需求,所以本文立足于新的经济形势下,就如进一步提高工企业商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谈了自己的一些粗浅的看法。

关键词:工商管理;能力培养;综合素质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不断发展,企业工商管理人才的综合能力也需要不断提高,特别是工商管理人才的创新能力、信息化管理能力以及团结合作的能力,因为它代表了一个企业是否具有远大的发展前景和强大的生命力。面对当今市场发展的新形势,企业应当如何培养工商管理类人才的综合能力,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企业工商管理类人才的现状

第一,企业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目前,我国企业的工商管理人才被普遍定位为企业高级管理专门人才,将企业的工商管理人才笼统的定位为高级管理人才,没有较好的区分理论型和技术型人才,不利于实际的工作的有效开展。随着我国的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逐步想大众化的教育发展,工商管理人才与市场的供需矛盾日益严峻,目前的工商管理人才定位已经不适应市场的需求。

第二,企业工商管理人才在培养课程体系上存在不足。首先,由于企业工商管理人才在定位时普遍被定位为高级管理人才,造成了在培养目标上的无差异性。因此培养的课程设置上没有显着的特色,课程体系形似性太大,缺乏一定的变动性,导致了培养内容与市场的不兼容性,培养的工商管理人才理路知识结构单一,缺乏核心竞争力。其次,实践与理论的相互脱节是课程体系上的又一不足,企业的工商管理是一项木有较大的实践性的课程,注重实用性,但是现行的课程培养方式中缺乏较强的实际应用性,虽然有一定的社会实践和生产实习,但是缺乏有针对性的系统的设计和实际操作,导致了工商管理人员的实际动手能力不强,职业岗位适应相对比较缓慢。最后,过于重视课程设置中的理论性知识,长期以来,企业对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注重理论性的只是灌输,始终坚持以理论知识为中心的课程模式,虽然课程丰富,课时总量膨胀,但是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并不强,多是“说话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第三,缺乏创新能力的培养。传统的一对多的培养模式难以有效的实现企业工商管理人才的创新能力培养。“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多以教师为主题,忽略了学生的自我意识,使得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社会组织能力较差。企业的工商管理人才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难以培养起来。不能较好的结合实际,充分发挥被培养对象的自主创新意识,因此培养的管理人才多是机械式的“机器批量产品”。

二、如何培养企业工商管理类人才的创新能力

第一,明确定位企业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目前,我国的人才培养多氛围研究型和学术型两种类型。因此在企业工商管理人才上也应该有针对性的进行培养。对理论型的管理人才注重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侧重对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培养来指导实践;而应用型的人才则需要管理者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与方法,并且具备运用所学知识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需要有较好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因此,在 培养目标上,企业需要区别对待:“培养能系统地掌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理论知识与技能,懂经济、法律和生产技术的基础知识,有较好的外语和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能在工商企业生产经营各职能部门从事综合管理和专业管理,并具有一定实务性研究和创新以及创业能力的中高级复合型、应用型经营管理人才。”

第二,建立系统的工商管理人才培养计划。首先,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基本思路,以市场的需求为根本前提,参考不同类型工商管理专业课程的设置,符合企业各个管理部门的职能要求,设置培养课程,形成“课程篮”。同时,根据在工商企业生产经营一线从事各职能部门综合管理和专业管理的管理人才,以及具有一定实务性研究与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人才,可以在课程教学中坚持适用原则、够用原则。在学科教学上,“可以如适当整合和简化经济、财政、税收、金融等专业基础课程,而对与履行专业职能直接相关的、应用性和操作性强的课程,则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现代管理技术的应用等方面予以强化。”其次,建立交叉学科的培养计划。交叉学科的培养计划注重企业工商管理人才的综合管理能力,同时实现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同步发展,适应市场需求,适应经济的发展趋势。在设置工商管理专业课程的时候,需要根据企业与社会的相互关系设置培养复合型管理人才的培养计划,把相关的学科专业与企业的经营管理职能密切联系起来,并且适当补充“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工业工程以及信息管理。同时需要加强“涉及生产经营一线优化业务流程、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的适用性、操作性强的部分课程以及基础性的生产技术类知识与技能等“课程就爱哦学,实施多方面的学科交叉,拓宽工商管理人才的知识面。实现多种技能的有机统一。最后,建立系统的模块式的培养教学。在企业中,工商管理人才与企业的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必须不断加强企业工商管理人才的综合能力,加强其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在课程教学上尽量采取模块式的教学方式,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以工商企业各职能部门及相关的职业群功能为主要依据,在专业技能指导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目标下,进行有步骤有条理的培养计划。工商管理人才培养必须与企业经营战略和规划管理、企业生产及运作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以及市场营销管理等多个方面想联系,有针对性有侧重点的进行计划培养。按照各个部门的不同职能划分,明确各部门的培养人才应当具备的基本理论知识和职业技能,根据需求在各个模块教学中有侧重的进行人才培养,使其符合科学性、理论性、时间性和开放性的特征。

第三,培养企业工商管理人才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首先必须培养人才的自我创新意识,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只有经过不断的创新才能有新鲜的血液促进企业的进步,才能与时俱进的走在市场的前端。所以,在进行企业工商管理人才培养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其创新意识的培养。如何培养管理人才的创新意识,需要企业领导者具备高瞻远瞩的眼光以及观摩学习的机会,多借鉴国外的先进管理理念,采用信息化的手段进行理论渗透。其次,在课程设置上注重培养工商管理人才的创新能力的教学模块,用理论指导实践,同时在实践中创新理论。加强“应用型”学科体系的建立,注重时间的探索、积累和验证。在企业培养有计划的工商管理人才的目标上,进行思路创新:以学科为基础,职业技能为主导,创造性的发挥培养对象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其创新能力。最后,以职业能力为主导培养工商管理人才。通过充分的市场调查和分析,结合企业生产经营一线的管理岗位只能要求,有计划的培养其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并结合所需学科理论体系和实践内容,加强企业工商管理人才的信息化水平和社会交往技能。通过以上人才培养路径的实施,培养出具备一定特色和较强就业、创业竞争力,并具有后继发展能力的复合型和技术应用型工商企业管理人才。

企业工商管理类人才应用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是在管理上的规范化,还需要对其进行社会经验、信息运用等综合能力的培养,只有管理人员紧跟时代步伐,企业的发展才不会落伍。

参考文献

[1]唐时俊。探索工商管理专业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J].物流工程与管理。2009(1)

工商与企业管理论文范文4

关键词:工商管理;人才;应用能力;培养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逐渐加剧,企业为实现稳定、快速发展,有必要重视工商管理作用。传统的企业工商管理人才培养只是注重管理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不利于管理人才的应用能力的提高,此类工商管理人才远远满足不了市场需求。为此,有必要对工商管理人才的应用能力的培养引起足够的重视,才能有效提高工商管理水平,从而使得工商管理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鉴于此,本文对“工商管理人才应用能力培养的意义”进行深入探究意义重大。

一、现阶段企业工商管理类人才状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经济起着一定的促进作用,与此同时企业建设发展规模得到有效的扩大,在此过程中,工商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有必要重视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但是现如今的工商管理人才具有诸多不足,现对其一一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一)企业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

现阶段,我国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工商管理对企业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从中可以看出工商管理的重要性。为此,企业高层工商管理人员全部归置高级管理人才,专门负责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制定者。就是由于企业将工商管理人才全部归置为高级管理人才,并没有对人才加以类型区分,实际情况下的工商管理人才,应该包括两种类型人才,分别是理论型管理人才以及技术型管理人才。由于企业工商管理人才管理较为混乱,导致企业工商管理工作并不能有效落实[1]。此外,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有效推动了教育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扩大了招生,使得高等教育并不是十分“高等”,对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只是注重理论培养,与此同时,我国企业工商管理人才需求量逐渐增加,使得现阶段的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才无法满足市场实际发展需求。

(二)培养课程体系上存在不足

对于管理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不足,主要有三方面的内容,1、在上述分析中,从中可以了解到企业将工商管理人才全部归置为高级管理人才,如此一来,在组织管理人才培训时,并不会进行针对性培养,从而导致理论型人才与技术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毫无区别,不利于工商管理人才的专业技能的培养。在相同目标基础上,两者在课程安排上,没有实质上的区别,课程体系总体看起来,相似性太大,缺乏一定的变动性,导致培养出的工商管理人才并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与此同时,在进行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时,培训理论知识结构过于单一,并不能提升管理人才的专业能力,使得企业核心竞争力并不能得到有效的提。2、在上述理论知识结构单一的不足之外,实践与理论的相互脱节又是一大不足之处。对于企业工商管理而言,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为此,工商管理十分注重实用性。如此一来,对于工商管理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中有必要引入实践性课程[2]。但是现阶段的高校课程体系中,严重缺乏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的实践性课程,即使安排了相当的社会实践课程,同时安排了一定量的实习课程,但是并没有对实践性课程进行系统的计划设计,导致了工商管理人员空有满肚的专业管理理论知识,实践操作能力极差,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3、在课程设置中,过于重视理论知识,忽略了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在一段时间内,企业对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只是注重管理理论知识的传授,促使工商管理人才实践应用能力较差。

(三)缺乏创新能力的培养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工商管理人才的创新能力对企业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原先的说教式培养模式难以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工商管理人才。传统的工商管理人才培养主要以学生的说教为主,对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促使学生的分析以及解决问题能力得不到有效的培养[3]。此外,在说教式的培养模式下,工商管理人才并不会深入思考问题,只是单纯的接受管理理论知识,在不发动思维思考问题的情况下,企业的工商管理人才创新思维以及创新能力难以得到有效的培养。

二、培养企业工商管理类人才的应用能力

在上述分析中,现阶段的企业工商管理人才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为此有必要加强其管理人才的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才能使得工商管理水平得到有效的提升。现对培养企业工商管理类人才的应用能力进行深入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一)明确企业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

现阶段,我国企业工商管理人才主要分为技术型人才以及理论型人才。为此,企业在进行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时,需要加以针对性培养。对于理论型管理人才的培养,需要对管理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引起足够的重视,主要引导管理人才能够使用自身的管理理论知识在具体的工商管理实践中得到有效的应用;对于应用型的人才的培养,其主要是需要工商管理人员掌握必要的工商管理理论知识,同时需要拥有一定的综合实践能力,才能有效解决实践操作中面临的一系列问题,最为重要的是工商管理人才需要具有较好的创新能力以及创新意识,才能有效解决问题[4]。因此,在明确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制定时,企业有必要根据不同类型的人才培养,制定相对应的培养目标。面对现阶段的市场需求,企业需要培养出一个能够掌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理论知识与技能,又有较好的外语以及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还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以及创新意识的应用型工商管理人才[5]。

(二)建立系统的工商管理人才培养计划

对于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其一是培养目标以及基本思路,需要对现阶段的市场的需求进行深入调查,同时需要综合考虑不同课程的工商管理课程以及管理要求,针对市场所需,设置合理的科学的人才培养课程。与此同时,针对现阶段企业要求培养具有创新能力以及创新意识的人才,有必要在设置课程时,加入一些实践教学内容。此外,为了使得管理人才能够发挥专业职能作用,就需要在管理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对实践教学以及现代管理技术的教学引起足够的重视。其二是建立交叉学科的培养计划,其主要是为了培养工商管理人才的综合实践操作能力,从而能够满足现代市场发展需求,为此,在设置工商管理专业课程时,有必要对企业与社会之间的联系加以分析,从而在学科专业融入企业管理知识。此外,为使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得到有效的提升,就需要增加工商管理人员相关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培训。总之建立学科交叉培养计划,有助于培养综合实践性工商管理人才。其三是建立系统的模块式的培养教学,工商管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发展,工商管理人才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为此,企业需要对工商管理人才的综合能力培养引起足够的重视,现阶段主要采取模块教学方式,对不同能力的培养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6]。此外,企业对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有必要与企业经营战略有效结合起来,才能使得培养出来的工商管理人才,满足现代企业发展需求。

(三)培养企业工商管理人才的创新意识以及创新能力

进入21世纪,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企业同样在不断发展,工商管理人才只有拥有创新意识以及创新能力,才能满足企业发展对管理人才的需求。为此,企业在进行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时,需要对管理人才的创新意识以及创新能力培养引起足够的重视。其培养的主要措施为企业高层领导需要不断具有企业长远发展的眼光,从而不断学习国外企业发展的先进管理经验,同时有必要加强现代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应用。在培养课程设置上,需要设置一些有关创新能力培养的的教学模块,从而能够对管理人员的实践操作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最为主要的是不断地实践当中,将较为陈旧的理论加以创新。此外,在制定企业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目标上,需要结合现代市场发展需求,对教学目标进行适当的改变,同时对应的培训思路需要加以创新,需要以专业管理理论知识学习为基础,管理职业技能为主导,不断培养具有创新能力以及创新意识的工商管理人才。此外,为满足现代工商管理需求,需要进行针对性的管理理论知识与技能培养。值得注意的是,在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时,需要对社会交往技能培养引起足够的重视。总而言之,只有以上人才培养工作得到有效的落实,就能够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并具有技术应用型工商企业管理人才。

三、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工商管理人才培养,需要注重应用能力的培养,才能满足市场需求。为此,有必要在管理专业知识培养的基础上,对其信息运用等综合能力的培养引起足够的重视。

参考文献:

[1]王小青.基于职业能力的应用型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改革研究[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1(05).

[2]陈军,张韵君.以能力为导向的工商管理专业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13(07).

[3]李彦锦.企业工商管理类人才应用能力培养途径探析[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6(04).

[4]李志.企业工商管理类人才应用能力的培养探析[J].中国林业产业,2016(01).

[5]邹记龙.关于企业工商管理类人才应用能力的培养探索[J].经营管理者,2016(15).

[6]卫民堂,王小青,冀祥,许玮玮.基于能力的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7(01).

工商与企业管理论文范文5

 

一、引言

 

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是管理学专业大类下属的分支学科,是管理学中最常见的管理专业,它主要研究工商企业经济管理基本理论和一般方法,研究方向主要分为企业的经营战略制定和企业的内部行为管理两个层面。它的应用性很强,主要是依据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通过运用现代管理的方法和手段来进行有效的企业管理和经营决策,保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我国高校在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教学实践中,虽然经历了较短的发展历史,却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但是这些经验教训在面临社会、经济、科技和学科的迅速发展今天,在受到东西方制度文化背景差异的冲击同时,给工商企业管理类专业的教学提出许多新课题、新问题。这些新课题、新问题迫使我们在专业教学上必须改革,以求的生机,为此本文提出在教学中采用“平行四边形”教学模式,希望能对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提供一点借鉴。

 

二、“平行四边形”教学模式

 

所谓“平行四边形”教学模式即:管理理论与实践联系构成第一条边、综合管理与职能管理联系构成第二条边、国际化与本土化联系构成第三条边、知识与能力和素质联系构成第四条边。四条边互相平行、各自独立,却融为一体形成平行四边形,四条边完美的为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教学服务。具体构想如下:

 

(一)管理理论与实践联系

 

工商企业管理本身就是一种实践活动,它伴随着人类的历史而产生和发展,实践性是工商企业管理的重要特征,也是工商企业管理的灵魂。在管理理论从古典的科学管理到现代的人本管理发展过程中,管理实践一直为管理理论研究提供丰富的素材,并验证管理理论的正确性。

 

现有工商企业管理类专业的教学重理论、轻实践,理论课程明显过多,实务课程偏少。大多数院校开设的工商企业管理类专业课程中,纯理论型课程如管理学原理、西方经济学等课程所占比重很大,这对于工商企业管理类专业来说,无可厚非,但是,一些工商企业管理实务的课程如商务谈判、市场调查等课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往往是理论讲得比实务多,甚至当作理论课程来讲授。这一现象的背后有其客观原因和历史原因,现有的大多数工商企业管理类专业教师虽然具有较高的学历和深厚的理论功底,擅长理论教学,但由于他们绝大多数没有经历过具体的工商企业管理工作,因而缺乏实践经验和实务教学的基础。从另一方面看,也有主观认识上的原因,不少人认为,高等院校工商企业管理类专业培养的是高层次工商企业管理人才,而高层次人才理所当然要有较高的理论水平,以致把对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放在很次要的位置。

 

(二)综合管理与职能管理联系

 

目前,高等院校工商企业管理类专业的专业理论教学,基本上是按照企业的职能被分解为财务、生产、营销、人力资源等课程进行讲授。这样做的优点是可以体现出某一领域理论体系的完整性,研究对象明确,易于讲授,但是,其弊端也越来越明显。首先,忽视了各职能管理理论之间固有的有机联系,学生可以较好地掌握某一个专业管理领域中的知识,却难以从整体上系统地把握管理知识体系,从而造成“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现象;其次,与企业对管理人才的现实要求差距较大,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的具体问题,甚至是某一职能部门的问题,常常需要把各种管理手段、不同领域的知识进行综合,加以解决。这种传统的教学组织方式带来的缺陷,已经引起工商企业管理教育界的关注,国外不少管理院校为了消除这些弊端,进行各种有益的尝试。譬如,美国著名的沃顿商学院从1992年开始就打破课程中各学科、各课程之间条块分割、自搞一套、各自为政的离散状态,推出了“整合式教学”,即按照整体和综合的观念,对课程进行重整,把各种不同目标的课程组合成一个具有整体功能的教学系统,以合作的方式进行教学。

 

(三)国际化与本土化联系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跨国公司纷纷涌入国内市场,工商企业管理人才的国际化步伐也将随之进一步加快。这就要求我国工商企业管理人才的培养要与国际标准接轨,在培养规格、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师资队伍、学生来源和对外交流协作等方面逐步实现国际化。

 

目前,国内高等院校推行的工商企业管理教育国际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课程内容的国际化,对于一些受制度文化等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小、国际通用性和可比性强的职能型管理课程,如会计、财务管理、生产与运作管理、市场营销等课程,直接引进先进的、能反映学科发展前沿的国外原版教材;二是教学语言的国际化,采用外语或双语教学,培养学生的国际交流能力。

 

另外,我们所培养的工商企业管理人才必须适应我国企业的实际需要。我国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与中国特定的政治经济体制环境息息相关,几千年积淀下来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在人们头脑中已经根深蒂固。因此,工商企业管理类专业教育还必须扎根于中国的政治和文化土壤,实现中国化,在引进、借鉴的基础上,进行消化吸收,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工商企业管理课程。

 

(四)知识与能力和素质联系

 

我国高校的工商企业管理类专业教育,普遍注重知识尤其是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基本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企业管理人员的工作,不同于工程技术人员的工作,管理人员主要与人打交道,需要具备一定的组织、协调和沟通能力,其任务就是将人、财、物等资源合理地配置起来,以实现企业的局部或整体目标。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艺术。现实当中的企业管理问题带有很大的随机性、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既没有现成的答案,也无固定的模式可循,如果仅仅依靠书本上的理论知识,那是很难解决的。问题的最后解决,除了需要管理人员掌握丰富的经济、管理和法律方面的知识以外,还要掌握从书本中学不到的技巧,具备良好的企业管理能力和素质。

 

因此,对于工商企业管理类专业的教学,仅仅向学生传授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要不断地训练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个人意志力、经受挫折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培养学生解决企业管理问题所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和基本素质。

 

三、结语

 

综上所述,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教学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也在对课程体系进行深入的探索,但是对课程体系的创新和改革仍然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修补,并没有从根本上对教学方式与手段进行革新。因为,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教学根本目标就是为了向社会输入一批掌握基本管理理论与具备高超职业技能的优秀人才,所以在教学中应该勇于革新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并采用“平行四边形”教学模式,教师应创新在课堂中的理论教学方法,并创造机会让学生深入到企业课堂中增长见识,与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

工商与企业管理论文范文6

具体而言,企业工商管理主要是指企业在经营管理工作中,结合企业的市场定位及经营发展现状,为企业制定长远的发展策略。这一策略的制定要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并将企业的管理策略以及管理模式融合在内,在内容上包含了对企业的长远利益、发展战略和发展方向的思考,是企业规范开展其日常经营管理活动的理论基础。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经济形势也处于不断变化中,而企业要想适应目前的经济环境,就要及时处理各种问题,从根本上清除发展障碍,以保障经营活动顺利进行。企业工商管理是一门应用价值非常之高的管理专业,可以说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生存与持久发展。在目前的企业经营活动中,企业工商管理工作涉及到企业的日常活动、人力资源、财务状况以及市场营销等各个方面,是企业提高自身经营管理效率的重要方式,帮助企业减少了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浪费,由此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二、企业工商管理的现状

1.企业发展模式存在不足现阶段,我国许多企业的管理模式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这往往是由于企业的管理者的工商管理意识较为薄弱,在企业管理中采用的是粗放式管理模式所导致的。企业工商管理的进行要立足于充足的理论知识,以科学有效的方式领导企业员工进行积极的创新,只有这样企业才能获得长远的发展。然而,在实际企业工商管理中,相当多的企业只是一味的模仿其他获得成功的企业所采取的发展模式,按照固定的规章制度开展工作,并没有结合本企业的具体情况,使企业在工商管理工作中无法采取创新性的举措,造成企业管理模式与自身发展需求不一致。

2.企业管理目标不明确许多企业的发展目标只是追求经济利益的增长,清空企业内部资源的积压。这种做法并不符合企业在市场中的定位及企业科学发展的规律。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型,企业应当在经营管理活动中树立明确的企业工商管理,完成定企业经济目标的同时更要注重企业的社会效益。然而在实际企业管理中,企业并没有明确的自身定位以及合理的发展目标,更没有对员工的工作计划进行明确的要求与监管。

3.企业品牌意识薄弱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国家和政府对于企业的约束越来越少,企业的发展也逐渐突破地域的限制,这就要求企业要根据实际发展情况和发展环境调整自身的经营管理模式以及生产组织结构,实现企业的品牌化发展。然而在实际发展过程中,我国许多企业的品牌意识较为薄弱,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只是盲目的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了品牌与维权的对于提高自身实力的重要性。

三、企业工商管理的改进措施

1.强化工作人员的管理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要注重工作人员业务水平的提高以及思想意识的培养,同时还要更多的关注员工的日常生活。随着时代的变革和社会的进步,经济活动中对于企业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在现代企业的发展中,管理人员是企业工商管理中一项重要的关节,因此,企业要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处理人才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增加员工的专业知识储备,使其能够高效地完成工作。

2.健全企业监管制度企业监督管理体制是企业开展工商活动所要依据的行为准则,合理有效的监管制度能够帮助企业提高其管理效率。企业的监管制度对企业各部门的责任、权利和义务进行了严格的界定,并提供了对企业员工的奖惩依据,促使员工能够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和积极的工作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因此,企业应当制定严谨科学的监管制度,并严格按照制度规定开展管理工作,做到企业全体员工能够信服所采取的管理措施,进而促进企业的进步与发展。

3.加强企业财务管理财务管理在企业工商管理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涉及到企业发展的各方面,与员工的工作息息相关。因此,财务管理的状况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企业应当建立一支专业素质较高的财务管理团队,并且进行财务管理工作的细化,使企业管理者全面了解企业的资源占有状况,从而施行更加科学的工商管理措施。

4.推动企业国际化发展随着我国在世界中的地位不断提高以及我国综合国力的显著增强,我国企业也在国际市场中享有更高的知名度。企业自身特色的品牌化发展不仅能够帮助企业提高其知名度,增强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也能够增加企业自身的识别度,使其能够在众多的同类企业中脱颖而出。企业工商管理发展的国际化要求企业能够培养更加开放的发展理念、形成独特的企业文化、树立更加广阔的国际发展与合作意识,同时以更宽广的国际视野对其自身的管理制度与实践活动进行重新认识。另外,企业的国际化发展趋势也意味着企业要更加注重国际合作与资源共享为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

四、企业工商管理的发展前景

1.知识管理将成为核心内容知识管理指的是工商管理人才对企业进行更具有专业性的管理。知识管理不仅包括用相应的管理理论来进行企业工商管理,更强调在实践的基础上对知识进行总结并应用于企业的管理,形成具有本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这种企业特色文化能够帮助企业树立全局观念,增强企业责任心,形成企业员工内部团结互助的精神。另外,企业特色文化还有助于形成企业的数据文化,促进企业快速发展,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形成独特的发展优势。

2.组织结构的变革企业工商管理在今后市场经济中的发展过程中,应当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避免盲目使用理论对企业进行脱离实际的指导。企业若想获得更高层次的发展,就要进行企业内部组织结构以及产品结构的优化与升级,对企业进行合理化的改造,提高企业生产效率。企业的管理结构包括企业各组织部门与管理层次的划分、连接方式及其内部结构。在今后的企业工商管理发展中,企业的管理组织结构会向层次性、矩阵型的方向变革。

3.企业价值多样化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企业也逐渐改进自身的经营管理模式,企业的管理者更加清楚的认识到企业发展的最终目标不仅仅是追求经济利益增长与扩大,而是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企业应当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积极吸收社会上的闲置劳动力,营造自身良好的社会形象以及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五、结束语

工商与企业管理论文范文7

关键词:工商管理;热点问题;发展趋势

一、工商管理概述

工商管理主要是指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对工、商类企业进行管理的一类管理专业的统称。工商管理包含工商企业经济管理基本理论和一般方法的学科,实用性很强,并通过运用现代管理的方法和手段来进行有效的企业管理和经营决策。

二、当今工商管理中的热点问题

(一)企业战略问题

在当今的工商管理中,企业战略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在《七个战略问题》一书中,罗伯特西蒙斯根据形成企业管理控制系统的框架体系提出了七个战略问题。其实就是从竞争方式、能力体系、产品和服务契合度以及连贯性上提出几项问题:我们能够很好的表达吗?我们这样做了吗?因此企业如果想有效的解决有关企业发展战略和执行的问题,就要明确自身的市场地位以及可创造的价值。虽然他们可能觉得这时候问这些问题已经过时,发问只会让人觉得这是一种刁难和批评,但实际上只有这些问题足够清晰时,才有利于追求任务目标。而这时我们就可以形成一种问责文化来解决这一问题,在公司讨论战略和执行方面的工作,可以让董事会、公司里更多员工参与进来。或许一些问题得不到有效的解决,但会建立起鼓励争论的机制,去没有阴影的解决基本问题,长期下去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二)企业文化问题

谈及企业文化问题,不光是上述提及的问责文化,还有其他很多基本的文化。如物质文化,也就是说仪式与氛围,如着装工作环境的软装修,重大活动的严肃性等。此外还有精神文化,如与员工的交流沟通、渐进的综合宣导、对员工的人文关怀等。核心企业文化包括了企业愿景、企业的使命、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与企业价值观、企业战略观、企业管理方针、企业的事业领域确认、企业的发展理念。具体经营活动中,企业文化包括企业质量关、企业技术观、企业顾客理念、企业市场经营理念、企业危机观、企业人才观、企业创新观、企业领导观、企业竞争观等。杰信企业对此有一个很好的识别体系。通过企业文化理念识别系统进行理念拆分,拆分为管理行为要求和员工行为要求。当然还有一点很重要,也就是企业文化应体现对员工的人文关怀。企业理念只有得到员工的认同后,他们才会自主的去执行文化,之所以能够被员工由衷认同,不是因为宣传的好,而是文化本身对员工有好处。比如罗伯特欧文于1817年8月提出的八小时工作制“八小时劳动,八小时休闲,八个小时休息”例如谷歌的二八法则,给予员工20%的自由时间用于创新。这是谷歌一个知名的管理制度公司允许员工花费1/5的时间每周一天这是谷歌一个知名的管理制度公司允许员工花费1/5的时间———每周一天每月四天,利用谷歌的资源从事与谷歌相关的侧边项目,从他们的激情和少发里开发出来的项目。通过实际实践发现该政策在这20%时间里开发出来的产品,例如谷歌新闻、Gmail和AdSense等可以占到谷歌总收入的1/4左右。

(三)企业内部管理问题

如果企业的管理者能够有效地对企业进行管理,那么不仅能够有效提高企业中员工之间的协作能力和整个团队的凝聚力,还可以提升团队中每个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同时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工、商类行业对工商管理人才的需求水平也越来越高,因此如何对企业内部实行科学、有效的管理便成为现代企业管理中的极为重要的一个问题。因此各企业的管理者和决策者们要着力于提升企业内部的管理水平,将企业内的资源进行统一整合和有效的管理,并最终实现提高企业的效益的目标。而解决企业内部管理问题,可以通过科学化的管理模式、重视人才吸收动力、加强与员工之间的沟通交流、丰富企业文化内容加强宣传力度来解决。

三、工商管理发展趋向分析

(一)知识管理地位不断提高

现在是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只有不断的提高知识管理,才会有更大的竞争力。而这也意味着知识管理的定位会在工商管理中不断提高。企业可以通过知识管理实现管理资源共享,提高企业竞争优势,同时也能够提高组织业绩,这也是当今企业经济管理中重点关注的问题。因此今后工商管理发展的新趋向便是更加看重知识管理在工商管理里面所占的比重,并通过提升知识管理的方式来提高公司的管理水平。

(二)模糊经营管理理念走上市场舞台

模糊经营管理理念作为针对当前科学管理而提出的一种新型管理模式,通过在批判并吸收现代科学管理经验和相关理论基础上,融入了传统哲学等学科的思想管理方法。虽然说模糊经营管理理念上没有界限,但其实这并不是一种不规范不定量的管理方法还是通过管理定量和技术方法进行范围性规定,其管理方法和理念依然非常科学,故这也是工商管理的一个新趋向。

工商与企业管理论文范文8

关键词:工商管理;管理经验;国际化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稳步快速发展给企业带来了全新的生命力,作为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对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也十分重要。工商管理工作作为企业的重要组成,对企业能否稳定发展有重大影响。但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当今企业中的工商管理发展情况,部分企业在工作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部分企业对我国工商管理工作的现代化建设认识存在一定的偏差,在经济转型的重要时刻,工商管理工作也是瞬息万变。因此,企业工商管理工作应适应当前发展形势,并进行相应改变。

一、企业工商管理发展现状

目前,有一部分企业对我国工商管理工作的认识不够全面,多数人持有企业已完全具备现代化管理水平和较高的工商管理化等错误的想法。事实上,目前我国企业工商管理工作中仍存在很多不科学的弊端与漏洞。受现有政策和经济效益影响,多数企业将及时生产与库存清空为经营管理原则,短时间获取经济效益的理念不能更好地开拓市场,不能很好地将生产模式与市场需求做到有机结合,进而影响企业的全面发展。同时,在国际化企业管理方面,虽然企业管理者紧跟经济全球化的脚步,增强国际化管理意识。但从当前的企业工商管理发展现状中可以看出,仍然有很大一部分企业存在管理方式不能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要求,没有相应计划来改善技术、市场定位等类似问题,严重影响国际化发展水平。

二、企业工商管理发展方向

1.建设科学合理的工商管理制度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工商管理行业中,制定有关规章制度不仅可以约束员工,鼓励员工努力工作,还可以全方位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企业应该从自身出发,在实际情况中着手于管理工作,完善管理制度,实现企业的规范化与资源配置的最大优化。另一方面,在制度中规范权责界限,使各个部门的工作人员各司其职,避免类似于权责混淆而产生的问题降低经济效益。管理制度的出现并不意味管理者的刻板,将人性化的管理融入到管理制度中,使管理环境协调发展。恩威并施以及依章管理的工商管理理念,以此来提升企业制度的公信力,为企业的快速发展打好基础。

2.加大培养工商管理人才力度

拥有专业技能的工商管理人才是企业科学发展与实现自身战略目标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所以,企业要致力于培养工商管理人才,定期培训工商管理人才相关课程,提高其专业素养,以便于更好地为企业服务,为企业的发展作贡献。另外,还要做好参加培训员工的思想教育工作,避免员工在培训过程出现没有从思想层面上重视培训课程。企业也要在选择培训机构上下功夫,确保培训机构已完善了自身机构的培训理论,拥有较强的师资力量,保证员工在培训过后真正具备良好的专业技能和实践操作能力,以达到企业拥有更多专业化高素质员工的培训目的。

3.与国际化工商管理接轨

随着时代变迁,走国际化路线是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虽然很多企业在工商管理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与国际上其他一些企业仍有一定的距离。所以,企业必须转变当前的工商管理理念,积极吸收其他优秀的工商管理经验,从而提高自身在国际中的市场份额,将全球化的经营管理作为企业的发展目标。此外,企业要不断创新自身的管理体制和经营理念,从而适应当前顺应万变的经济市场环境,扩大经营范围,在国际市场上取得一定的地位。

三、结语

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手段,越发激烈的市场竞争使企业必须重视自身工商管理理念。完善工商管理方式和观念是保证企业自足与发展的重要基础,企业管理者应意识到自身企业管理工作中的不足并及时改正,总结管理经验,把握企业发展方向和工商管理方向,积极靠拢国际路线,优化企业工商管理模式,以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俊.浅谈企业工商管理类人才应用能力的培养[J].企业导报,2012(9).

[2]安凤兰.企业工商管理的未来发展方向探索[J].改革与开放,2012(14).

[3]肇威.企业工商管理的未来发展方向及管理模式探索研究分析[J].东方企业文化,2014(17).

[4]张帅豪.浅析企业工商管理现状及改革方向[J].价值工程,2013(22).

[5]陈博,刘爽.探索企业工商管理的未来发展方向[J].商场现代化,2013(4).

工商与企业管理论文范文9

[关键词] 企业生命周期;孕育阶段;成熟阶段;创业管理;工商管理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3)04?0041?03

创业型经济时代,国与国之间的竞争集中在创新和创业水平上。支持和鼓励创业已成为世界许多国家的重要政策取向。适应时展需要,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对创业者和创业型人才的培养给予越来越多的关注,积极探索创业人才的专业化培养问题,形成了专科、本科及研究生层次的创业管理类专业(学位)。中共十七大提出了“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战略”,中共十也指出要“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支持青年创业”。但与之相适应,我国创业人才应如何培养,创业者的培养是否可以通过学校的专业教育来实现,是否可以像工商管理类专业一样来开展创业者的培养,他们的区别何在?这些问题在当前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仍存在着诸多疑问,值得进一步深思。

一、创业管理专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5)指出:“在‘学位=工作’这个公式不再成立的时代,高等教育培养的毕业生不仅是求职者,而且还应该是成功的企业家和工作岗位的创造者。”国内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启了创业人才的专业化培养,如本科院校的中央财经大学、深圳大学在全校跨专业组建创业班,上海理工大学、温州大学等在工商管理或企业管理类专业下开设创业管理方向等有针对性地实施创业人才的专业化培养;高职院校的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选拔在校生组建电子商务班,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等在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下设置创业管理方向,广州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和福州海峡职业技术学院开设了中小企业创业与经营专业(专业代码分别为620598、620572),尝试开展专业化的创业教育。而最具里程碑意义的是,2012年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在全国第一个开设专门培养创业者的创业管理专业(专业代码为620508),并顺利招收了首届学生。从2013年公布的高职高专拟招生专业设置备案结果来看,黑龙江职业学院也开始了创业管理专业的建设探索,并于2013年正式招生。开设创业管理专业、授予创业管理类专业(学位),培养自主创业者,已成为越来越多高校适应时代需要的自主选择。

创业管理专业与在工商管理或企业管理类专业下设置专业方向来培养创业人才不同,它更加重视创业者的可培养和可塑性,更加强调创业人才培养的系统性,更加坚定创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性[1]。然而,在正统的工商管理、企业管理专业教育大行其道的今天,创业管理类专业并未得到最广泛地认同,甚至包括从事教育工作的专家、学者们也难于对其专业、学科价值,及其与现有企业管理类专业教育的差异进行正确区分,从而也就对创业管理专业的定位及建设探索带来困难。我们认为,要解决这一困难,引入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可能是一个较好的选择。

二、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企业管理阶段论与创业管理专业

(一)企业生命周期理论与企业管理阶段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是企业管理研究的重要理论,他将企业的发展视为生物体生命周期现象的一种模拟,存在着从出生到成长、成熟、衰老与死亡的周期性。马森・海尔瑞(1959)被认为是最早提出“企业生命周期”概念的。迄今为止,学术界对企业生命周期的划分标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形成了不下20种企业生命周期阶段的划分方法和依据。如Miller和Friesen(1980)将企业生命周期分为创业、成长、成熟、衰退和再生四个阶段;坎培里(Kimberly,1981)、理查德(Richard,1983)将企业生命周期划分为创业、聚合、规范化和成熟四个阶段。国内较早进行企业生命周期研究的学者陈佳贵(1995),根据企业规模的大小将企业生命周期划分为孕育、求生存、高速成长、成熟、衰退和蜕变等六个阶段;李业( 2000) 根据企业销售额将企业发展分为初生、成长、成熟和衰退四个阶段。王炳成(2011)为此对企业生命周期理论进行了仔细梳理和分析。虽然对企业生命周期的阶段数及划分依据至今都未达成一致意见,阶段数从最少三个到最多十个不等,但研究人员普遍认为,组织从出生、成长、成熟、衰退以至死亡,呈现出倒钟形的抛物线形状的周期性特征[2]。

在众多关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研究者中,明确研究企业生命周期的是美国著名管理学家伊查克・爱迪思(Ichak Adizes),他于1988出版了《企业生命周期》一书,由此奠定了在该领域的核心地位。爱迪思按照灵活性和可控性两大因素,将企业生命周期划分为孕育阶段(孕育期、婴儿期、学步期)、成长阶段(青春期、盛年期和稳定期)、老化阶段(贵族期、官僚化早期、官僚期和死亡期)三个阶段、十个时期。笔者认为以爱迪思的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分析不同阶段的企业管理内容和企业管理工作特点,从而进一步明确创业管理类专业与现有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差异,仍是合理的选择。同时,虽然也有学者试着通过建立量化模型来测定、识别企业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如康铁祥(2007)、苏志炯(2008)等,但更多是提供了一种思路,很难真正做到精确量化。因此,虽然生命周期划分依据不同,但笔者仍试着以爱迪思和陈佳贵(1995)[3]的企业生命周期划分为基础,粗线条地勾勒出企业管理工作的三个阶段或三种管理类型,分别是新创企业管理、成长/成熟企业管理、企业二次创业管理,从而更加形象、直观地描述和分析创业管理专业与现代工商(企业)管理类专业的差异,如图1所示。

图1 企业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管理类型对照

从图1“管理类型”可见,“新创企业管理”对应爱迪斯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企业孕育阶段,或陈佳贵(1995)对企业生命周期进行划分的孕育期和求生存期,这个阶段是创业管理专业/学科所主要关注的内容,也是我国管理学专业教育长期忽视或遗忘的部分;“成长/成熟企业管理”对应爱迪斯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企业成长阶段,或陈佳贵(1995)对企业生命周期进行划分的高速发展期和成熟期,这则是当前现代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科所关注的内容;而“企业二次创业”则对应爱迪斯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企业老化阶段,或陈佳贵(1995)对企业生命周期进行划分的衰退期和兑变/衰亡期,这多被纳入到现代工商管理类专业教育的范畴,也可以成为创业管理专业对有家庭(族)企业背景学生的培养范畴。

(二)企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特征和管理重点

普遍认为,企业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不同,管理思路与重点也应进行针对性地调整。对于孕育阶段的新创企业,管理的重点是企业从无到有的创造过程,以机会为导向,处在不断摸索、学习和求得生存的阶段;对于成长阶段的企业,管理的重点是企业从弱到强,从有到优的成长管理过程,处于稳定增长、管理规范化的阶段;对于老化阶段的企业,管理的重点是企业转型升级的二次创业过程,处于破除路径依赖,形成新增长点的阶段。企业所处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特征及管理重点如表1所示。通过企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对比分析,将有助于对创业管理专业与工商管理类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人才知识、技能、素质的不同要求进行有效分析。

三、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对创业管理专业建设的启示

根据企业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管理类型、企业特征及管理重点的对比分析,可以发现创业管理与工商管理在管理对象、管理特征、管理者知识与技能要求等方面有着本质的区别。因此,创业管理专业不应游离于工商管理或企业管理类专业的边缘,即使在教学内容上和工商管理类专业会有重叠,但更重要的是要突出创业的本质特征,强调主动精神和开拓技能的培养[1]。

(一)对创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启示

现代工商管理专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适应现代企业需要的专门管理人才,强调专门技能的培养,如生产运作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等专门技能。学生的职业成长目标更多是职业经理人。而创业管理专业教育的目标则是培养自主创业的企业主等更需要具备综合技能的复合人才。学生的成长目标是未来的企业家。当然,根据学生的家庭背景,创业管理专业也可以将培养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家庭(族)企业的接班人,以帮助企业实现二次创业腾飞,作为其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

(二)对创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启示

现代工商管理过程大多有着标准、规范的运作程序,可以通过课堂讲授、实训等按部就班地进行训练,结果一般也可以预期。而创业管理过程理论上是一个有序的系统化过程,但在实践中却又很少有序或完全系统化,更多的是一个有限理性的、非线性的、反复修正的实际过程。学生的创业过程也受到个人、环境、机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教学内容、教学项目等是学生在真实的创业过程中自然形成的,具有不确定性。因此,创业管理专业应更加强调实践育人的人才培养理念,适应学生的创业过程灵活调整教学计划、组织教学过程,实现边创边学、创学结合。

(三)对创业管理专业教学内容的启示

正如管理的特征差异一样,现代工商管理类专业教育是针对已经成长或成熟的企业培养专门人才,帮助企业完善制度、规范管理,以实现更大、更强和更优的目标。所以在教学内容上侧重将现代大公司的标准化管理知识、技能和经验等作为教学内容,并结合案例给学生讲授。而创业管理专业教育是针对不确定性,甚至还不存在的企业培养创业者,要求他们在不成熟的组织体制下,更多地依靠创新和理性冒险来实现新事业的起步与发展,强调商业机会识别、开发与管理的综合能力。所以在教学内容上,更多的要根据新创企业小、弱、运作不规范的客观现实,和创业者的创新意识、风险精神、商业机会识别与开发的综合素质与能力的要求,灵活组织教学内容。

(四)对创业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开发的启示

现阶段针对创业者知识、技能、素质培养的课程、教材、案例素材等教学资源极度缺乏,所以在实践中往往是将现代工商管理类专业教育所使用的关于营销、会计、人力资源等培养专业技能人才的教学资源照搬过来,用以培养创业者。因此,开发适合创业管理专业教学需要的课程、教材、实训实践场地等教学资源,将成为创业管理专业建设的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 卢卓.高职院校创业人才专业化培养的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2):30-34.

[2] 王炳成.企业生命周期研究述评[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4):52-55.

[3] 陈佳贵.关于企业生命周期与企业兑变的探讨[J].中国工业经济,1995(11):5-13.

[4] 周伟.对“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回顾和思考[J].当代经济管理,2008(9):36-39.

[5] 吴宏翔.企业生命周期与企业家行为方式关系探析[J].上海管理科学,2005(5):21-22.

工商与企业管理论文范文10

一、企业工商管理的意义

首先,企业工商管理有助于提高企业运作效率,降低运营成本。企业可通过合理规划工作流程,减少一些不必要的程序,提高工作效率;通过科学配置企业资源,以免出现资源分配不协调现象。其次,企业工商管理明晰了企业发展方向,确立了其成长目标。企业在制定方案时,可对市场进行实际调查,深入了解市场需求,准确定位企业发展方向,节约成本。再次,企业工商管理有助于奖罚制度的建立,激发员工工作动力。员工是企业的基础,制定明确的奖惩制度,可使员工充分发挥潜在的工作能力,提升工作效率,增加员工收入。最后,企业的财务是企业运转的核心保障,企业工商管理可帮助企业厘清财务状况,协调企业结构,确保投资和融资的通畅。

二、企业工商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管理水平低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工商管理需不断转变管理方式,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不过,就目前而言,显然企业工商管理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比如一些企业,只负责生产,不进行市场调研,忽视市场部门的建设,没有明确的企业发展目标,结果使生产偏离了市场轨道,企业只能短期获益而无法长久、稳定发展。

2.管理制度不完善科学的管理制度有助于企业长期发展,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则意味着企业不能长足发展。完善的管理制度可使企业充满活力,使工商管理人员在从容应对企业管理中所出现的问题,使保障企业各类计划能够顺利实施。3.企业文化有待强化目前,我国缺乏优秀的工商管理人才,探其本源,则是因为没有良好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无形资产,良好的企业文化能够使企业内部形成良性竞争,推动企业稳定发展。因而,企业应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建设具有人文关怀的企业文明,提高企业内部凝聚力,提高员工素质,进而提升企业的整体形象。

三、企业工商管理改革方向

1.培养优秀的工商管理人才优秀的工商管理人才是企业最宝贵的资产,是企业发展的保障。因此,企业应重视对工商管理人员的培养,多开设一些培训课程,帮助员工提高自身专业技能。需要注意的是,要选择专业的培训机构。一般而言,训机构的选择要具备三个要素:扎实的理论基础;过硬的专业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三个要素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2.借鉴国际化企业管理规则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企业之间是“竞争与合作”的关系,这种关系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企业必须要强化国际化意识,借鉴国际化管理理念,放眼未来,提高企业管理的竞争力。

3.制定完善的企业管理制度完善的管理制度是企业发展的保障,如果管理制度不完善,那么整个团队就犹如一盘散沙,无法企业价值。企业要想提高管理水平,须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明确权责利,建立有效的奖惩制度,使企业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四、结语企业工商管理水平是企业竞争力的体现,直接关系着企业的命运。提升企业工商管理水平,有助于企业稳定发展。企业可通过培养优秀的工商管理人才、借鉴国际化企业管理规则、制定完善的企业管理制度、完善优化企业管理体系等措施,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

作者:耿毅 单位:唐山市天然气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徐北平.试论企业工商管理现状分析及发展方向[J].民营科技,2014(7):134.

[2]侯剑华.工商管理学科演进与前沿热点的可视化分析[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9.

工商与企业管理论文范文11

关键词:商务英语;企业管理;应用;特点

自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与国际的贸易往来日益频繁,跨国企业、外资企业、境外机构和外贸企业不断增多,国外资本大量涌入,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进一步融合,为我国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使企业面临了更大的挑战。面对这种经济资源流动全球化的现状,在企业管理中有效地应用商务英语,提高企业员工商务英语能力,成为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商务英语与企业管理概述

从世界各国商务英语的发展历史来看,商务英语与企业的发展密不可分,是社会经济发展必然的产物,是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和普及性。在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商务英语的实践教学和理论研究都有了较大的发展和进步。但从宏观的角度上看,商务英语的发展还远远落后于经济发展的速度,同世界其他国家相比,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无论是在理论还是实践上,都无法满足经济社会对商务英语的需求。商务英语教学涵盖了经济、金融、管理等多方面的内容,以国际贸易作为主要的教学对象,包括了对商务背景、商务内容、商务用语、商务技巧以及国际商务文化背景等教学。通过对商务专业用语和词汇的学习,了解商务沟通技巧和文化背景,采取适当的沟通方式和技巧,促进国际间贸易的发展。在实践中,商务英语主要用于商务会谈和谈判、商务会议、商务拜访、国际商务规章制度的起草、商业电函等,因此要求使用者具有较强的语言能力和专业的知识以及丰富的经验,能够熟练地使用商务英语作为工具,服务于商务贸易活动。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深入,国际间的交流和贸易越来越频繁,商务英语水平成为企业发展对人才的重要需求点。从经济政策上看,我国对国际贸易的重视程度也不断加强,先后出台了很多优惠政策,吸引外资进入我国市场,同时鼓励国内大型企业走出国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涌现出大量进出口贸易公司、跨国公司、外资企业和境外机构等,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动力和支撑。从最初的进出口贸易向现代商务往来转型,促进国内贸易与国际贸易接轨,融入国际经济市场的大环境。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在国际贸易方面的竞争能力和市场地位也有了显著的提高,对商务英语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元化、多层次化,迫切需要培养国际型、复合型和应用型的现代商务英语人才。

二、商务英语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第一,商务英语是企业获取新知识的重要途径。外贸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商务英语,无论是日常生产经营活动还是商务会谈都需要商务英语作为沟通媒介,对企业管理具有重要的影响。商务英语有利于推动企业的发展,是企业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重要途径。作为企业经济业务和日常中使用频繁的语言,不仅在与外国人的沟通中使用,在内部员工之间也应用广泛。商务英语已经成为企业内部一种自然的表达方式和习惯,在需要获取新的知识和技能时,商务英语也是重要的学习工具。一方面,在企业管理中,运用商务英语,能够及时获取国际先进技术和最新理论成果,时刻保持与国际市场的联系,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和应变能力。另一方面,有利于吸收和借鉴国际先进的企业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从而改善企业管理制度,运用国际化的企业管理模式,与国际企业管理接轨,提高企业的国内和国际竞争能力,提升企业形象。第二,商务英语是企业内部交流和沟通的重要工具。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人才的流动也呈现出国际化的趋势,很多外资企业和跨国企业的员工都是由世界各国的专业人才组成,因此商务英语就成了企业内部员工之间沟通的必要工具。商务英语作为一种有针对性的语言,能够有效减少企业内部交流的障碍,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交流和沟通机制。同时,在长期的商务英语使用中,还能够形成积极向上的国际化企业文化,创造更加专业化的工作氛围和环境,有利于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能动性,增强员工商务英语的学习热情和语言能力,使商务英语真正成为外贸企业从业人员的基本技能,提高了企业的办公效率和业务水平。第三,商务英语是促进国际商务合作的重要手段。商务英语在企业管理方面的应用还体现在国际商务会谈方面。在国际贸易高速发展的今天,国际间的交流和合作也日益密切,国际商务会谈也越来越多。对于外贸企业而言,提高沟通和交流的技巧和能力,能够使企业在谈判过程中获取最大的利益,避免由于语言障碍和文化差异造成摩擦,顺利与国外企业开展经济贸易活动,开辟国际市场,获得更为宽广的发展空间和平台。在国际交流和合作中,通过不断学习和进步,准确地表达企业的观点和想法,进行有效的双向沟通,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相反,商务英语能力的缺乏会严重影响商务谈判的开展,甚至导致谈判破裂,不利于企业间合作的达成,这种语言障碍严重阻碍了外贸企业进入国际市场,以及获取国际经济资源。在商务信函中,用词准确、规范,内容表示完整、清晰的商务信函,能够正确反映双方的合作意愿和需求,有利于贸易的开展,提高工作效率和对方的满意程度,实现互惠共赢的合作效果。表意不清、用词含糊的商务信函不仅会使对方误解,产生经济损失或导致合作关系破裂,同时也不利于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影响企业未来国际业务的开展。

三、商务英语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特点

商务英语在企业管理的应用中,一方面具有简洁性的特点,这是由于商务英语主要应用于商务活动,具有紧迫感和时间感,需要简单直接地表达出主要观点和意图。因此,商务英语的语句通常比较简练。同时,商务英语中有很多缩略词,这些专业术语的缩略词使商务英语的表达更为简洁。另一方面,商务英语还具有复杂性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商务英语中的一些词汇同普通英语词汇的含义不同,并且通常一个词汇在不同的行业和领域具有不同的含义,增加了商务英语复杂程度。随着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和发展,一些新的词汇、新的概念也不断出现,增加了商务英语使用和学习的难度。此外,商务英语的词汇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由于商务英语主要应用于商务沟通、文件和制度起草、商务函件等,因此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在使用时,对礼貌性、准确性、完整性以及合理性的要求也更高。随意化、口语化的用语在商务活动和企业管理中容易产生误解,不利于实现有效的沟通,尤其是在工作中需要对方支持和帮助时,更需要准确、完整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或者意见。因此,在企业管理中,应格外注意用词和语句的严谨和完整,表意清晰,避免由于表达方式产生误解和摩擦。

四、企业管理中商务英语能力的培养

在企业管理中应加强对员工商务英语能力的培养。在语言沟通方面,加强员工尤其是营销部员工商务英语能力的培养。营销部门作为直接接触客户的部门,在与重要的外国客户交流和沟通时,必须正确地理解客户的意思,并能够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介绍企业的产品优势和服务特点,根据客户的反馈调整营销策略,促进企业合作的顺利开展。在写作能力方面,要求员工熟练掌握商务词汇和语句,正确使用专业术语和缩略词,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翻译能力。对商务函件的用词、句式、术语、格式等方面做出严格的规范。在商务谈判方面,应注意培养员工的综合能力,使员工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背景和语言使用习惯有所了解,扩充员工知识面,正确认识文化差异对商务活动的影响,转变思维模式和语言方式,促进国际交流和沟通。加强企业管理中对员工商务英语能力的培养。一方面,应建立严格的企业管理制度,要求员工在工作环境中使用商务英语,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提高员工的商务英语能力。通过在日常交流中的不断锻炼和学习,提高基本的沟通能力,才能在国际商务会谈中,熟练地使用商务英语作为沟通工具,在各种情况下应对自如。另一方面,应鼓励员工阅读专业的英文原版书籍和文献,为员工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和商务英语教育。同时,为创造更多的国际商务环境,使员工在实践中,提高语言能力,丰富国际商务洽谈的经验,让员工真正走出去,了解各国的语言习惯、、历史文化等,加深对文化差异的了解和认识,培养员工对文化差异的敏感度,扩大知识面,提高员工的业务能力。

五、结语

商务英语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企业管理中应用商务英语,不仅有利于企业获取新的知识和技能,融入国际市场的大环境,还有利于企业内部的交流和沟通,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同时,在企业管理中应用商务英语,还有利于企业开展国际商务合作,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因此,企业应根据商务英语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特点,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培养员工商务英语的沟通能力、写作能力,以及对文化差异的了解程度,鼓励员工朝着专业化、国际化的方向不断学习和自我提升,促进企业的发展和进步。

作者:沈菲菲 单位: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跨文化交际概念[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

[2]付英.论商务英语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与实践[J].中国商报,2012,(18).

[3]刘卓瑛.简析商务英语在国际贸易中的写作与应用实践[J].家教世界,2012,(18).

[4]魏志高.商务英语现状研究及其未来趋势[J].华章,2014,(1).

[5]王秀英.商务英语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商贸,2012,(4).

[6]张秋芳.浅析企业管理中商务英语的必要性[J].价值工程,2012,(22).

工商与企业管理论文范文12

随着我国深入改革的经济体制以及日益复杂的企业结构,我国工商管理也取得了很大进步与发展,而且国内很多工商管理研究人员都非常重视经济全球化中国内外工商管理研究重点与方向,同时进行深入性探索,对我国工商管理水平的提高,以及国际交流的加强具有引导性作用。而且对研究工作者掌握国际工商管理趋势和提高及促进我国工商管理都非常重要。同时也有利于我国工商管理学科影响与知名度的提高与扩大。依照我国管理部门具体标准分类进行分析,充分体现出在研究工商管理方面,我国与国外很多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并根据这一现状提出一些有利于提高我国工商管理水平及能力的发展策略及建议。

【关键词】

工商管理;国内;国外;发展建议;现状对比

在体制方面,由于深入改革我国经济与日益复杂的企业结构,使得我国工商管理业实现了全面发展。很多国内科研人员均较为注重国内外工商管理在新国际形势下的研究重点与研究方向,同时不断对其进行研究与探讨。该现状对研究我国工商管理的能力与国际沟通与交流具有重要作用。对科研工作者对国际工商管理发展与进步信息的掌握与我国工商管理书籍的完善均具有很大影响,同时也使工商管理学领域的影响得以提升。

1 国内外工商管理发展现状比较

近年来,我国工商管理研究正一步步与国际接轨,只要国外发达国家工商管理所科研的领域,必会在我国国内有所涉及。但是在热点问题方面,我国与其它国家之间依旧存在较大差距。

1.1 市场营销属于国内与国外差别最大的现象之一

现代社会属于全面性买方社会,成熟、机智的消费者是企业始终面对的消费群体,而且此领域正面临一场极为深刻的市场性变革,对近年来我国关于工商管理方面的文章进行分析发现,在传统品牌营销、渠道策略及广告促销等方面,发达国家的研究基本上趋于稳定,尤其在近些年,一对一营销、客户资产、客户关系管理、客户生命周期以及体验营销等以顾客为主导的现代工商管理模式成为世界很多国家的研究热点。但是,通过分析我国工商管理情况来看,很多文章均在销售渠道、品牌建设及广告等领域集中。而且在理论领域也推出很多新兴营销理念。像关系营销、绿色营销以及网络营销等方式。然而相关摘要与文章题目充分表明,大量新兴工商管理营销理念都属于综述性与介绍性的,很少能够联系实际。

1.2 项目管理是我国起步较晚的关键科研内容

分析国际工商管理方面的文章题目和摘要发现,国际上很多工商管理研究均在复杂项目集群管理、世界项目管理机项目模式管理等方面集中,而且对整体性运作工商管理项目较为侧重。然而,国内检索结果显示,项目融资、项目安全施工、项目进度安排等方面的文章相对较多,通过查阅一些文本摘要和内容发现,我国比较注重实施工商管理的过程。

1.3 信息管理与技术管理在国内外差距中比较小

通过对部分文献与检索结果进行阅读与有效结合,认为在国际上,我国在信息管理与技术管理领域的一些研究成果存在一定影响力。而且有效、紧密结合于我国实际情况表面,我国很多热点在国际上处于先进水平,像国内中小企业成长机制以及国企改革等。

2 国内工商管理水平提升的措施与建议

在研究和总结国内外工商管理在近些年的发展趋势和研究热点的基础上,对国内工商管理水平实施深入性研究,并对大量文献资料进行阅读和分析,提出要想加快与发展工商管理水平,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2.1 近年来管理学分支互相渗透是国内外工商管理研究的显著特征

在检索论文时存在很多这种例子,像新技术影响商务模式与组织结构、电子商务状态中的供应链管理、基于信息技术管理企业的机制性创新设计;组织战略和人力资源管理相互作用机制、以及有效结合于营销的服务管理研究对策等等。

2.2 在研究形式、研究内容以及研究方法上,国内外工商管理存在着一定差别

在研究工商管理理论的过程中,国外极为注重理论应用和实际管理实践。但是我国的研究则仅仅是在介绍与引进国外工商管理理论研究层面中停留,并不能深入性研究新工商管理理论。此外,我国管理研究的实践性也比较强。所以,国内研究应该多关注管理实践予,实践中,对工商管理理论进行不断检验与完善。在研究措施领域,国外较为注重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 但是,我国一般都是思辨研究,更多的是定性分析,试验性成果与定量研究都非常少。

2.2 相比于国外,我国很多工商管理学科缺乏具有独特性的核心刊物

像非营利组织管理以及企业文化等领域研究成果,仅仅是简单的发表在具有综合性质的期刊中,此现象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国内工商管理研究与发展造成阻碍。因此,国内必须对期刊建设予以加强,创建相应数据平台与案例库,为工商管理学术研究提供良好平台。

个人认为,与国外研究相比,国内存在一定滞后性。像核心竞争力、绿色营销以及跨国并购等方面的研究,最初在国外发达国家中形成热点,紧接着我国引入相关理论,并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在我国一些具有独特性的解决实际问题方面的研究非常有特色,但是很多管理理论都是在对西方文化与管理实践进行引进与消化基础上构建起来的现代化管理机制。通常是国外热点形成后,再引入我国。为此,我国相关管理学者一定要与我国实际情况相结合,深入研究相关热点,这对研究我国管理学科使其上升至世界水平极为有利。此外,近几年,分支渗透工商管理学是世界各国科研的重点,在检索论文的过程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比如新技术对组织结构和商务模式的影响、商务环境中所形成的供应链管理、与营销相结合的现代化服务运作管理研究、信息技术下的企业创新机制设计以及人力资源管理作用机制等。

此外国内外工商管理研究形式、内容以及方法上也有很大差别。在研究工商管理理论中,注重理论运用实践。且国内工商管理研究往往仅停留于对国外理论研究相介绍与引进的层面中,无法深入研究理论。由于管理研究通常具有极强的操作性,因此国内研究一定要注重管理实践,进一步完善与检验理论实践。在研究方法上,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是国外强调重点,而国内则更多的是进行工商管理思辨研究,更多的进行定性分析,却很少关注试验性成果与定量研究。

3 结语

通过对国内外工商管理现状进行对比可以看出,从整体而言,我国工商管理研究要远远落后于国外,此现象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现状存在密切联系,然而,也要求工商管理学者可以对此领域最新研究方向予以及时性把握,加强研究我国工商管理学,以此为企业更好的服务。

然而,工商管理本质特征决定了研究管理时,一定要多进行一些实际性工作,以此使我国工商理论研究得以充实。

【参考文献】

[1]史慧恩,张群,李群霞.国内外工商管理现状比较及发展建议[J].中国科技论坛,2007,(9):154-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