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纹绣培训总结

纹绣培训总结

时间:2022-08-21 02:46:41

纹绣培训总结

纹绣培训总结范文1

【关键词】手工民族技艺 高职设计教学 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6C-0162-02

广西具有丰厚的民族手工艺资源,民族手工技艺十分发达。尤其是少数民族传统手工技艺十分突出。壮锦、绣球、铜鼓、画扇、贝雕、坭兴陶、牛角雕、红木雕、人工宝石、服饰银饰、奇石盆景、编织制品、竹木根艺等手工艺生产逐步发展成为专门产业。这些手工艺术民族风格鲜明,地方特色突出,富有实用性、观赏性和艺术性。然而,随着时展,这种手工技艺因为社会大环境影响,营销不力,设计创新不足,市场不看好,产业凋零,后继乏人。民族手工艺产业或已经衰落,或濒临危机,发展陷入困境。如何挽救民族手工技艺,促进产业再生和后继人才培养,是政府、社会、教育、产业等多方共同努力的大问题。作为培养地方性技术人才的高职院校艺术设计院系,应该担负这份重任。具体来说,要实现广西民族手工技艺在高职设计教学中的传承与创新,可从以下四个方面采取对策。

一、将传统民族民间艺术元素融入基础教学

将民族手工艺术元素融入设计基础教学,是我国很多艺术院系的做法。广西手工民族技艺内容广泛,技艺精湛,文脉深厚。壮锦、民族服饰、苗族银饰、玉石雕刻、铜鼓、刺绣、传统陶艺、编织等手工技艺中的装饰图案与造型语言也十分丰富,可以归纳整理成一个庞大的学习资源库,成为学生的设计素材和可以吸收利用的艺术元素。以壮锦为例,图案来源于生活,生动活泼,反映壮乡生活与文化。图案有:蝴蝶恋花、鸳鸯戏水、宝鸭穿莲、团龙飞风、狮子滚球、四宝围兰、双凤朝阳,以及大小五彩花、大小、茶花、五福捧寿、福禄寿喜、马鹿穿山、鲤鱼跳龙门等传统花样,反映了壮族淳朴健康的审美情趣,地方特色浓郁。壮族色彩多喜重彩,以红、黄、蓝、绿为基本色,配点其他色泽,形成鲜明的强烈对比。“红配绿,看不俗”,是织锦艺人配色俗语与乡土艺术特征,“简练中见多彩,粗犷中见细密,纯朴中见真切,素雅中见艳丽,对比鲜明强烈”,显示了壮族人民热情、爽朗、勇敢、朴实的性格。壮锦图案纹饰都可以成为《图案》《设计色彩》等基础课程内容。同样道理,苗族蜡染色彩单纯、素朴,以蓝色为主,图案严谨精细,纯而不腻,纯净素雅,是大家一贯喜爱的色彩而纹饰,也是典型的民间艺术代表。蜡染图案和配色方法用于基础教学,早就是很多国内艺术设计院系的做法。苗族扎染的手工技艺也令很多艺术家、设计师着迷。抽象、随意的扎染效果是艺术院系师生永远乐于探索的命题。此外,广西“绣球”,小巧玲珑、精致艳丽,有独特的堆绣技艺与花瓣造型,惹人喜爱;铜鼓见证了广西文明起源,铜鼓上面镌刻的鹿纹、船纹、羽人纹、兽纹,还有各种几何纹样如云雷纹、方格纹、水波纹、圆圈纹、栉纹、菱纹、凹纹、钱纹、席纹等,是广西代表性的原发图案之一。它们都可以成为教学资源,完善基础教学内容。可以说,民族工艺是地方设计院校基础教学用之不竭的资源库。

二、将传统手工民族技艺融入专业教学

广西民族技艺后继乏人,大学生人才更是凤毛麟角。在设计专业中融入民族手工技艺教育尤为必要。这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参与民族技艺,还能够启发民间工匠的创意思维。常采用措施为:在产品设计专业融入民族产品造型和图案元素,装饰设计专业融入民族工艺图案与造型,建筑装饰设计融入传统民族建筑符号及其装饰技艺,包装设计融入本土文化和民族色彩民族图案,在服装设计装也中融入民族服饰文化与元素等。广西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产品造型和装饰专业,长期探索民间艺术与专业课程结合,不仅开发了部级民族陶艺精品课程,还创办了大型的民族技艺实训中心。学校将钦州坭兴陶的制作技艺引入以上产品设计和民族装饰专业,采用课堂教学与实习实训等方式,有效地将民族技艺传授给学生,在多次部级行业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一批毕业生进入坭兴行业,为坭兴陶界培养了可用之才。广西地方高校贺州学院、桂林理工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广西艺术学院的艺术院系也都纷纷挖掘民间艺术,将民族服饰、民族陶艺、苗族银饰等用于专业教学,取得良好效果。学校正日益成为非遗文化传承的一个平台。

三、加快民族技艺实训基地和艺术匠师工作室建设

实训基地建设是开展民族技艺教育的便捷途径。由于民族技艺保护政策的加强与高职教育经济投入的加大,民族技艺实训基地建设成为可能。校企联动,匠师协作,合作研发是实训基地采用的教学模式。具体来说,实训基地建设采用教学模式为:建立民族技艺工作室、聘请民间工艺大师入校、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形式。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建设了专门的民族装饰工艺实训中心。中心聘请了3位工艺美术大师,设立坭兴陶艺、贝雕、壮锦3个国家大师工作室。工作室担负培训师生,合作研发新产品,从事民族技艺创新与传承重任。实训中心采取产品研发、参与竞赛、课堂教学、专家讲座等多种形式开展教学,还承担了国家陶艺师资培训。实训基地配置有专业制图室、陶艺制作实训室、雕刻制作实训室、民族织锦实训室、图形工作站、产品陈列室、生产性实训基地等。其中陶艺实训基地有电窑炉、拉坯机、工作台、展示台等设备,将制陶流程中的造型设计、雕刻技艺、烧制技艺引进教学,开展实训活动,使学生获得更为便利的实训条件。该中心被评选为首批国家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学校实训基地虽不比工厂中的生产车间,但也可以实现部分流程的陶艺实训生产。开发陶艺课程不仅可以作为设计专业的特权,还作为公选课成为全校同学与陶艺体验者的乐园,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传承与创新手工民族技艺作用。匠师工作室是比较理想的学习民间民族技艺教学模式,可以由工艺美术大师、工匠以及经过培训的教师担任。柳州城市职业学院梁显飞老师的蜡染工作室,将苗族蜡染工艺应用于室内设计专业,开发设计出一系列具有民族文化气息的软装布艺与饰品,如苗族蜡染室内软装配饰作品,风格独特,既时尚又民族,深受欢迎。他创作的蜡染作品《手工蜡染――时钟》《苗族餐桌布艺》《蜡染抱枕被》分别获得2014、2015、2016年中国工艺美术作品展“金凤凰”创新大赛优秀奖。更有甚者,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刘子龙的蜡染艺术工作室,在2013年12月举办了“刘子龙蜡染艺术工作室师生作品汇报展”,展出一百余幅蜡染绘画作品,受到学术界高度重视,并召开了相当高层级专题学术研讨会。与会专家对基于以传承为目的而建立的刘子龙工作室及其已取得的成果给予了高度肯定。此外,广州市轻工技师学院,构筑凤巢,引进54位部级、省级、市级工艺美术大师进校园,建立起玉雕、牙雕、木雕、骨雕、榄雕、蛋雕、广彩、广绣、陶塑、剪纸、宫灯、掌画15个大师工作室。同样采用了大师工作室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四、构建实训基地教学模式

无论是生产性实训基地,还是大师工作室,总结其引进企业工艺流程,开展教学实训方法有三种:半工艺流程引入、全工艺流程引入和校企合作完成流程。例如,广西职业技术学院的坭兴陶实训基地,引入坭兴陶产业中的半工艺流程,而非全套引进。学校实训舍弃了采泥、练泥、灌浆、注浆等工艺流程,只保留了雕塑、设计、雕刻、烧制等部分流程。全工艺流程引进,也是可行的,但并不是所有民间技艺适用。一般来说造价不高,工艺不复杂比较好。如蜡染、扎染、刺绣等实训工作室教学。由学校方面采购一套蜡染、扎染、刺绣等制作设备,在校独立完成设计与制作产品。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可以比较全面地掌握该项民族技艺,达到基本掌握民族技艺的目的。民族技术的完全掌握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学生在校两三年,很难像民间工匠那样熟练掌握全套技能技巧。为了快出产品和出高质量产品,也可以采用第三种方式,校企合作完成的方式。学校师生与苗族蜡染原产地的工艺作坊或企业相结合,将设计图稿通过电子邮件发往产地,由民间工艺作坊工匠制作更快速简便。这就是“学校创意+企业技艺”相结合的方式,切实易行,缺点是对民间技艺掌握欠佳,是校企结合的初级层次。但也可以产生一定效果。由于艺术院系的师生参与设计,创新意识比较强,理念与时代接轨,容易受到大众喜爱。而民族技艺工匠技艺熟练,制作效率远高于大学生,二者结合,可以互补。

除在校园建立综合实训基地外,还要建立校外实训基地。这是大多数艺术院系常见做法,可以极大地节省资源、节约人力物力。校内的实训基地类似模拟工场,毕竟与真实工场不同。从原材料、工具、设备,到人力环境、管理机制、市场运营、企业文化等种种方面,都赶不上。因此,即便有校内基地,在校外建立实训基地仍不可少,学生可以更加直观的了解市场,接触产业流程,感受企业文化。

手工民族技艺在高职院校中的融入,还要注意“度”的问题。我们在不能将手工民族技艺作为独立专业开展的情况下,采取二者结合的方式比较理想。但过度地加强民间技艺的学习的时长和学习难度,也有悖于高职人才培养总体目标。因为培养目标更强调本专业的学习,民族技艺学习只能是素质扩展性质的学习。因此,作为高职院校中的手工民族技艺引进,并不是要实现“全盘引进”,照搬企业全部工艺流程,但也不是蜻蜓点水,流于皮毛,更不要完全排斥。我们不是要在高职院校花费很长时间去培养民族技艺工匠,而是要培养具备民族技艺设计素质及民艺创意思维的技术人才。全盘接受和完全不接受都是不可取的。经过一定程度的传统手工民族技艺培养,使高职学生在未来的艺术设计工作中发挥潜力,或使其成为未来民族技艺传承与创新的新骨干,或因其创意启发工匠,促进了民族艺术设计观念创新,都大有益处。

【参考文献】

[1]郑超雄.广西工艺文化[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6

[2]周利群,吕晓萌.高职艺术设计教育协同创新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36)

纹绣培训总结范文2

【关键词】土族刺绣;传承;创新

一、土族刺绣文化

(一)土族与土族文化。土族刺绣,是由土族人民创造,从生产生活中产生,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得以传承。土族刺绣向我们昭示着传统的存在、民族的存在。今天的土族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青海和甘肃一带,其中青海省境内的土族约占全国土族总人口的85%。土族祖先通过栖息活动,逐渐认识到可以对原始植物纤维进行加工,以便生产更多的生活用具。他们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为土族以后发展起来的刺绣奠定了基础。

(二)土族刺绣的产生。土族刺绣用途广泛,土族人的衣领、衣袖、围肚、腰带、鞋、袜、鞋垫、枕顶、针扎、荷包、烟袋、背包等都用各色面料、丝绒加工成民间刺绣实用品。土族人过世时所用的寿帐和挽联也会制成绣品。宗教方面有刺绣、堆绣佛像及喇嘛头饰、用具等。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可以自由购买款式多样的服饰,年轻人基本舍弃了传统服装。土族家庭手工制衣已渐渐离我们远去。

二、土族刺绣的传统制作技术

土族刺绣历史悠远。令人欣慰的是,在代代相传中仍保持着极为纯正的传统工艺。

(一)土族刺绣工艺的制作过程。土族刺绣工艺包括以下几个重要步骤:设计、勾稿、上绷、勾绷、配线、刺绣以及装裱等。“绣工未动,画工先行”,首先要确定绣稿,绣稿与其他画稿有所不同,要考虑是否适应于色彩、针法等的特点。一般用普通纸剪成需要的传统纹样,纸样剪成后,选取布料,在选择绣品布料的颜色上尤为重要,一般常用黑、红、白、黄、绿、蓝、紫等色布为绣布,将剪纸图案贴在绷好的绣布上,再用各色鲜艳的丝线,仔细地绣出符合自己需求的花纹图案。因此经过创作图案,刺绣针法,配线设色,绣制方式以及成品的装裱等等这一系列的工序才能得到一件完整的刺绣工艺。

(二)土族刺绣的绣种及针法。土族刺绣有盘绣、拉绣、挂秀、堆绣。盘绣是将数根丝线搓成细绳,再盘绣出所需纹样,用料考究,加工精细,以黑色纯棉布做底料,再选面料贴上。盘绣是丝线绣,有红、黄、绿、蓝、桂红、紫、白等七色绣线,绣时一般七色俱全,配色协调,鲜艳夺目。盘绣直接用双手操作不用棚架,绣者左手拿布料,右手拿针,作盘线的那根线挂在右胸,作缝线的那根线穿在针眼上。一根线盘,一根线订,一针二线,虽费工费料,但成品厚实华丽,经久耐用。拉绣是将丝线绣出编制效果,制作彩带、花鞋等时比较常用。挂绣是用色线绣成彩条,用于装饰;堆绣是将是将民间刺绣与浮雕相结合的软浮雕形式。土族刺绣做工精细,构图朴实细腻而又不失华丽繁复。

三、土族刺绣民间绣花纹样

土族刺绣是勤劳的土族妇女在生产劳作中的智慧结晶,其生产过程完全是通过纯手工而制作完成。精干的土族妇女受到劳作收获、婚丧嫁娶、节庆歌舞、等一系列生活风貌的影响后,创作并制作出了一套属于本民族特有的刺绣纹样。

(一)刺绣图案的题材。土族的历史渊源、生存环境、经济类型、生产力水平、审美意识、生活习俗、求吉祈福、等诸多因素形成了土族刺绣的纹样图案。土族刺绣构图朴实,做工精细,无一不反映着土族妇女精湛的手工技艺。

1、宗教图案。土族刺绣中堆绣选取的题材主要是佛像、佛经和罗汉故事,多以人物为主,一般不表现大场面。颜色从浓到淡的顺序,以软浮雕的形式产生了较强的立体效果。

2、传统图案。土族刺绣具有很强的民族传统特色,也吸收了其他民族的一些传统素材。例如“孔雀戏牡丹”、“狮子滚绣球”以及神话传说中的“蟠桃会”和“八仙传说”画面。

3、吉祥图案。图案有石榴、五瓣梅、太极图、四方连续图案“富贵不断头”等,蕴涵着家庭兴旺、幸福长久等吉祥含义,有着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

(二)刺绣图案的艺术特点

土族劳动者将大自然和生活赋予他们的一切景象,幻化成刺绣图案,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符号来表达他们丰富的情感及对生活的热爱,并代代相传下来。土族妇女在不断实践和探索中,改良绣品,采用对称、统一、重复等手法,大胆使用对比色,造成明显视觉冲击力。土族刺绣构图细腻,色彩考究,点、线、面运用恰到好处,从日常生活中提炼素材,造型丰富,表达情感强烈,使刺绣图案具有独特韵律之美。

四、土族刺绣工艺的传承与创新

(一)国际与国内趋势

刺绣工艺在国际领域也备受青睐,它不乏是巴黎、纽约等各大时装秀场上的亮点,更是奢侈品市场中的一大卖点。“苏绣”、“湘绣”、“蜀绣”以及“粤绣”并称为我国的四大名绣。在少数民族刺绣中,“苗绣”有较高的知名度并为广大人民所熟知。土族刺绣保留了原汁原味的的民族特色,有其至关重要的价值所在,因此,弘扬土族刺绣是当务之急的。

(二)土族刺绣的传承与创新

精神文化对一个民族而言,显得极为重要。笔者作为土族这个民族中的一份子,深感研究本民族传统文化骨血、文化根脉的重要性。在全球经济文化一体化,导致各民族文化出现断层的今天,我们应急呼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及人文精神的复归。同样,在传统土族刺绣工艺逐渐衰弱的当下,创新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创新使得该技艺被现代人所认可,继而传承并得以保护。可喜的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在中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推动下,甘肃、青海等地的文化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几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文化遗产保护成效显著。青海省将其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有意申报为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刺绣同样受到当地政府的极度重视,把发展刺绣产业作为富民工程来扶持,开办土族刺绣培训班,定期举办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品展,建立土族刺绣研究机构,建立地方性法规并制定相应的传承保护规划。

通过创新,传统土族刺绣才能与现代文明、市场经济相接轨,走出西部,面向世界。目前,土族刺绣正向这一方向努力,而作为我们这一代年轻的土族人来说,更应责无旁贷的继承和弘扬本民族的优秀文化艺术,提升其在中国乃至世界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吕建福.土族史[M].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2]李志农,丁柏峰.土族青海互助县大庄村调查[M].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

[3]邢海燕.土族口头传统与民俗文化[M].甘肃人民出版社,2008.

[4]郭.土族[M].民族出版社,2003.

[5]林锡旦.苏州刺绣[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

[6]阿多.解读苗绣[M].民族出版社,2007.

[7]王晨,林开耀.黎锦[M].苏州大学出版社,2011.

[8]田自秉.中国工艺美术史[M].东方出版中心,1985.

[9]尚刚.隋唐五代工艺美术史[M].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

纹绣培训总结范文3

树叶上飞针,百万“负”姐的财富创想

现年33岁的杨丽,出生在贵州省铜仁市一个苗寨中,在姐妹三人中排行老大,贫苦的山村生活赋予了女孩勇敢、坚毅的品格。2000年,立志“飞”出深山的杨丽以优异成绩考上重庆大学,主修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后,她当过培训师,后又与人联手在重庆创立了青少年拓展训练营。

2004年,杨丽经人介绍,与家乡一位戍边军人结为夫妻。2006年10月,儿子刚刚满月,杨丽就咬牙把小家伙送回老家由父母抚养,她则拖着产后虚弱的身子留在重庆继续打拼。

2008年10月,她从重庆回到家乡看望儿子,见两岁的儿子身高只有70厘米,检查是血铅中毒、贫血、发育迟缓三大病症!这样的孩子,就连生活中常见的清凉油、樟脑丸都不能接触,否则会引起内出血,危及生命。

2009年,杨丽果断转让了重庆的生意,回到贵州老家全力照顾孩子。可孩子持续治疗需要一大笔费用,杨丽便借钱和朋友投资电子路牌生意,却因为引进的设备不符合规格而失败,多年积蓄转眼间化为泡影,还欠下了140万元债务!杨丽顿时如坠冰窟,从头到脚都透着丝丝寒气。

2011年初,儿子病情好转后,杨丽又和妹妹开了一家民俗特产店,主要经营苗族刺绣、蜡染粗布和银饰等。她注意到,每年11月,全省的民俗特产从业者都会关注“多彩贵州・两赛一会”,即贵州省旅游商品设计大赛、旅游商品能工巧匠选拔大赛及展销会。能在这个活动中拿到奖,对民俗工艺品经营者来说无疑是个成名的捷径,因为这毕竟是一个世界性的展销平台!

2011年7月的一天,杨丽独自到离家不远的梵净山游荡。她发觉风光奇美的梵净山,真不愧为佛教圣山,这里奇峰高耸,云雾缭绕,绿树茂密。一阵轻风吹过,几片树叶身姿优美地飘落在杨丽眼前,她俯身捡起,发觉不同树种的落叶形态各异,每一片叶子的脉络都细密清晰,变幻万千。她不由暗叹,难怪有人把美丽的枫叶过塑后当书签卖呢,意境真美!

把玩着几片树叶回家的路上,杨丽不由突发奇想:既然有人制作树叶书签卖,甚至也有人制作树叶画,那我能不能创造一种树叶刺绣呢?绚丽多姿、形态奇异的树叶本身就是观赏佳品,如果能在上面穿针引线绣上精美的苗绣,再用雅致的小镜框装裱起来,准能成为颇具收藏价值的手工艺术品!

杨丽决定让充满自然之美的树叶,与承载着传统工艺之美的苗族刺绣相交融,创造出一种个性而又绝美的叶脉绣!

独创叶脉绣,夺得“多彩贵州”大赛最高奖

回到家里上网一搜索,杨丽的心情喜忧参半,喜的是网上根本找不到叶脉绣的相关信息,也就是说,它不仅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手工艺术品市场都是一项空白!忧的是,因为没有“前车之鉴”,找不到一丁点相关技术资料的她,注定要踏上一条艰难的创意发明之路。

然而,树叶毕竟不同于丝绸、绢布,什么样的叶子才适合做苗绣呢?要对脆弱不堪的树叶进行怎样的处理,才能让它变得柔韧而坚固?没人指点,杨丽反复做试验,摸着石头过河。

杨丽从网上获知,制作树叶画的前期工序,是要将树叶蒸、煮、晒一番,再将上面的叶肉刷掉,直至成为一张薄如蝉翼的干叶脉片。杨丽想,做叶绣和叶画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将树叶做为承载艺术的新颖载体,处理叶子的工序应该大同小异。于是,她把从梵净山上采回来的叶子洗干净后,煮了泡,泡了又煮,然后再用软毛刷在上面反复地刷。有的树叶一煮就烂,有的终于能达到薄如蝉翼的状态,但一见太阳就变得很脆弱,刚拿到手中尚未落绣针,就折断了……那段时间,杨丽的房间就像一片沼泽地,各种树叶四处散落,空气中弥漫着腐烂的异味。

如何提高树叶的柔韧度,让叶脉片变得像布一样柔软,成了杨丽面临的一个技术难题。杨丽决定向植物学家申敏请教。申先生对此做过相关研究。

2011年9月,杨丽提着水果登门拜访,向申先生虚心求教。他对杨丽指点说:“叶脉的纤维之所以很脆,是因为它的碱性非常强,要削弱树叶的碱性,就得用酸性物质。你可以先将树叶用醋浸泡,并在蒸笼下面放上醋醺,然后再蒸煮一番。”一语点醒梦中人,杨丽如获至宝。

她按照申敏的思路,把采回家的树叶反复浸泡、醋薰,然后再用醋一遍又一遍地蒸,不分昼夜地试验了上千次。经过反复摸索和试验,2011年10月16日,杨丽和家人终于见证了奇迹时刻----将一片宽阔如手掌般的大树叶,清洗后,再用白醋和一种药水反复浸泡和蒸煮,拿到阳光下晾晒一番,竟能变成一片雪白透亮、薄如蝉翼、百折不断的叶脉片!它的仪态之美,柔韧度之高,远远超乎杨丽的想象!那一刻,她抱住自己的小妹喜极而泣:“成功了,我们终于成功了!”

经过半个月争分夺秒地飞针走线,在比赛即将开始的前一天晚上,杨丽姐妹三人终于用少女时代学过的刺绣技艺,将绝美空灵的梵净山风光,绣在了一片巴掌大的叶脉上。杨丽实现了“在树叶上飞针走线”的创想,绣出来的图案非常自然灵动。

2011年11月,杨丽在“两赛一会”上拿出了惊人之作----《叶脉苗绣》,其作品最大的特色就是尽可能将树叶本身的茎脉纹路彰显出来,使人们既欣赏到那各具形态、世间无一相同的茎脉纹理之美,又能在方寸之间领略千年苗绣精髓。杨丽叶脉绣的出现,震惊了贵州省的手工艺界,也引得一些与会的外国专家竖起大拇指赞叹:“中国传统的四大名绣,苏绣、湘绣、粤绣、蜀绣都是在丝绸绢布上做文章,在树叶的叶脉上刺绣,全世界都属罕见,太了不起了!”

凭借《叶脉苗绣》作品,杨丽在两赛一会上获得了“贵州名匠”特等奖,并被誉为苗族刺绣的最美创新!

一片7000元,把“天价树叶”卖出国门

随着媒体的报道,杨丽在贵州的知名度大大提高。不少客商主动找上门来,订购叶脉绣,有的单独在高端的精品工艺品店销售,有的则将叶脉绣与屏风组合在一起卖。因为有民族性、技艺性等特征,叶脉绣很快变成了一种极具贵州特色的奢侈品!

由于叶脉绣做工复杂,每件作品都要经过几十道工序,杨丽姐妹三人加上亲邻齐上阵,一年最多只能生产两三百片。尽管最初每片叶脉绣售价高达上千元,订单仍应接不暇。

2012年3月,上海一家国际贸易公司,听说了杨丽独创的叶脉绣,非常感兴趣,来苗寨实地考察。当看到杨丽家庭作坊式的“生产基地”,其中一人摇头叹息:“杨总,你这狭小的作坊让我们怎么敢放大单给你……”杨丽说:“我们的技艺毫无问题,保证是一针一线的纯手工制作,您如果下的单子比较大,我还可以扩展的。”对方听了含笑点头说:“我们可以先合作240万的订单,如果不能保质保量并按期交货,你会赔付违约金的哦。”杨丽说:“没问题,相信我们会成为长久的合作伙伴!”

2012年5月,杨丽申请到了由铜仁市妇联下发的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她用这笔钱购置了生产叶脉绣的工具和原料,下发到周边村镇,绣女们按要求制作好叶脉绣作品后,再由杨丽的公司收购回来。

几个月后,上海客户的第一批货交接日期就要到了,这时杨丽痛心地发现,从各村镇收上来的叶脉绣作品良莠不齐:有的人绣得太急,针法凌乱;有的人被家里的孩子弄脏了刺绣图案而功亏一篑……总体成品率只有50%!结果,杨丽向客户赔付了20万元违约金,几个月下来,她白忙活了!

痛定思痛,杨丽决定在家乡投建叶脉绣加工厂,并亲自对绣工们进行岗前培训,通过考核优秀者留下来工作。生产环境和管理上有了改进,绣女们做出的叶脉绣也越发整洁和精美,客户看了很满意。2012年8月,杨丽圆满完成了这单240万元的生意,净赚90多万元!此后,上海那家公司成了她的“铁杆客户”。

当年秋天,杨丽随贵州省手工艺展销团,把叶脉绣卖到了美国、日本等国家。纯手工制作的叶脉绣,每一片售价都在千元以上,最贵的可以卖到近万元。2013年初,杨丽在巴黎展销叶脉绣时,还将一片美轮美奂的《黔南苗寨》,以折合7000元人民币的价格卖给了旅法度假的好莱坞明星安吉丽娜・朱莉!

2013年11月,杨丽又在侗仁市开发区建起了新厂区,生产车间面积达1200平米,并拥有600平米的展销大厅和培训部。这年,杨丽公司的营业额高达900万元,在还清140万元债务之余,足足赚了300多万元。而比赚钱更令她感到自豪的是,她的公司还让500多名下岗女工、农村妇女、残疾女性掌握一技之长,实现就业与创业,并帮助几十名戒毒康复人员回归社会,实现自我人生价值。

2014年2月,杨丽接受了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的专访。随着“梵净山叶脉绣”这一品牌的广泛传播,预计2014年公司的营业额将突破2000万元,她本人年赚千万不是梦!

纹绣培训总结范文4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处祖国南疆,是中国西部资源型经济与东南开放型经济的结合部,在中国与东南亚的经济交往中占有重要地位。全自治区有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等民族。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植根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家庭和社会在给儿童带来了丰富的优秀文化的同时,也给家庭美术教育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挑战。

1.民族众多、美术教育资源丰富

广西地处云贵高原东南,两广丘陵西部,南临北部湾及越南。区内民族文化、生活方式各具特色,民族、民间美术文化及活动繁多,美术乡土教育资源丰富。丰富的旅游资源、自然环境和多样的少数民族文化为美术教育研究和创作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民间活动和民间美术作品种类繁多,诸如阳朔漓江渔火节、对山歌等祭祀、祈福活动,民族服饰花纹、绣球、民间扎染、刺绣等,都具有极强的教育、审美功能,都有着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这些不胜枚举的优秀文化资源对儿童进行民族、民间的美术教育,培养儿童广泛的兴趣、审美能力和健全的人格提供了重要条件。

2.广西地区发展不平衡,地区间经济、文化条件差异较大

广西地处祖国西南边疆,经济发展较发达地区滞后。迫于生活压力,多数家庭对中小学生的美术教育关注度不高,影响儿童审美能力的培养。很多家庭,尤其偏远农村地区的家庭,忽视家庭美术教育,认为美育可有可无,是多此一举。不少家长“重技能、轻素质”,过于重视数理化等学科的学习,无视儿童美育培养,这对孩子成长不利。更有的家长以工作繁忙为由,推脱教育责任。这种偏见和态度,让一部分儿童从小就想着如何像家长一样挣钱发财,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

3.地区、民族之间受教育程度、文化差异较大

不同家庭之间因教育观念、受教育程度及民族文化的差异,导致美术认知水平不同,对家庭美术教育的认知度不够,艺术教育活动与审美教育脱离。家长在对儿童进行美术教育时,往往急于求成,专注于成效而导致以下几种现象的产生:第一,过分专注学到了什么,单纯为训练而训练,将儿童美育与美术考级培训混为一谈。很多家长把美育等同于技能的训练,以致“升学加分”成为了美术培训的唯一目的。这种所谓的“美育”,使得学生“喜欢美术,但讨厌美术课”,反而成为真正的美育的“绊脚石”。第二,过分强调儿童美术创作的自发性,任其涂鸦。家长不注重对儿童美术教育科学的引导和把握,缺乏有利、合理的发展方向,导致学生“学无所成”。第三,在美育过程中总想按照成人的标准去衡量儿童,以成人的价值观去引导儿童创作,在不了解儿童心理发育特征的情况下对其作品和行为妄加评论,忽略儿童的认知特点,致使“小大人”的儿童认识观的出现。

4.不同地区学校美术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偏远地区师资匮乏

广西众多少数民族分布于崇山峻岭之间,教育资源匮乏,教师队伍基础差,硬件设施落后,美术教育发展严重滞后,不少地区连教学课本都难以人手一本,严重地限制了当地中小学美术教育的发展。面对这种问题,除了国家、当地政府对贫困地区的各种扶植政策和学校努力地开展素质教育外,以家庭为中心的美术教育也是弥补和改善中小学生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如何利用社区、家庭的独特地位,在区别于学校环境之外进行美术教育,成为了弥补学校教育资源不足的新渠道。

二、开展家庭美术教育的几个方面

1.在自然、劳动中培育儿童对美的体验

利用广西丰富的旅游资源。带领儿童融入大自然中,领略自然之美、风土人情,培养儿童对自然的热爱;利用当地的民间、民族资源,培养儿童从小热爱自身文化传统、尊重优秀文化的情操;留意身边随处可见的民族服饰、纹样、民间手工艺品和美丽动人的神话故事,引导孩子去发现、了解民俗文化、传统活动的文化背景和历史含义,从而启发儿童树立家乡美、劳动美的审美观念。家长还可以带孩子到动物园、植物园或自然景区,让他们饱览祖国的大好河山,感受自然界的丰富多彩。在日常的生活和劳动中,鼓励儿童了解动植物的生活>-j性,关注庄稼的生长状况或者生活中一些易被忽略的点滴。

2.体验创造美、学会欣赏美

有条件的家庭要经常带孩子去看画展、雕塑展、文物展,培养孩子从小对人类艺术有浓厚的兴趣。生活在城市的家庭可以定期带孩子去参观科技馆、美术馆、博物馆等,并根据美术馆里某一幅作品和孩子一起探讨作品之美、画家的意图,一起重新创作一张相同题材的作品,等等。家长应通过各种手段调动孩子的观察力和创作意识。农村的家庭可以带孩子到附近有地方特色的建筑或手工艺聚集处,让他们了解建筑的结构、成因等,如三江地区的风雨桥、农民画和刺绣等独具特色的民俗活动。

3.体验生活美,创建和谐共生的环境

美国教育认知学家杜威说:“模仿是儿童的天性之一。”儿童善于捕捉模仿,对身边发生的新奇事物都有强烈的好奇心,因此,家长的言传身教、做人做事的态度往往极大地关系到儿童今后的健康发展。家庭式的美术教育就是要家长成为儿童美育的引导者和参与者,通过自身的态度和行动告诉儿童什么是健康的、和谐的、共生的社会生活,并从中感受到人与人之间和谐共生的愉悦体验。

三、家庭美术教育的具体做法

1.创设良好的家庭美术环境

家庭是儿童最早能够接触的美术环境之一。家长要和孩子一起来创设温馨的、优美的家庭环境。例如,有的家庭在墙壁上悬挂一些装饰品、绘画作品,本民族的头饰、服装、乐器等,在博物架上陈列一些工艺品等,这样能使孩子们在具有造型美、色彩美的氛围中受到美的熏陶。家长还可以在家中饲养一些小动物,如小猫、小狗等,种植一些植物,让孩子学着照顾、观察动物和植物,通过这些活动使孩子了解和掌握相关的动植物知识,并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

2.初步感知美术的基本要素

为了提高中小学生的审美能力,除了学校的课堂教育以外,还需要在家庭环境中加以培养。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参加一些亲子美术活动,在活动中认识一些美术要素,如形状、色彩、造型等。例如,家长和孩子一起收集一些壮锦、刺绣、绣球等具有民族纹样的工艺品,让儿童了解二方连续、四方连续等有规律的造型纹样,和孩子共同设计出新式的纹样并刺绣出来;陪孩子一同欣赏名画作品中的线条和色彩,找一找不同画家笔下的线条和色彩有何不同,给人以什么样的感觉,等等。家长通过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培养儿童感知美、发现美的规律和要素。

3.鼓励儿童多欣赏美的事物

艺术家罗丹曾说过:“美到处都有,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自然的美存在于生活、环境中。美好的事物无处不在。因此,家长为孩子选择欣赏内容时,要着眼于孩子的生活,善于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美,善于利用居住地的各种自然条件和物质资源。例如,在城市,可以带孩子欣赏马路上来来往往的车辆,看警察叔叔指挥交通;带孩子逛街时,可欣赏各家商场的橱窗布置、物品的摆设;在公园游玩时,可让孩子观察各种树木、花朵。在农村,家长可以带孩子走近传统老艺人,观看、学习传统手工艺的制作;听老人讲故事,了解动人的神话传说和历史典故;在田野里散步,观察田里的农作物,欣赏点缀在农田里的乡村住宅;等等。

纹绣培训总结范文5

关键词:民办博物馆;校企合作;教育

民办博物馆来自于民间、成长于民间、服务于民间,是我国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大背景下公民文化需求增长的必然结果,是具有文化普及鲜明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是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共同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和谐社会的一支重要力量。

民办博物馆是为了教育、研究、欣赏的目的,由社会力量利用非国有文物、标本、资料等资产依法设立并取得法人资格,向公众开放的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机构。教育功能是民办博物馆功能之一,民办博物馆的教育功能不同于学校教育,但从一定程度上可以扩大学校教育的内涵,为学校教育增加特别的价值。民办博物馆既可以通过常设展和特别展的形式借助藏品发挥教育功能,也可以通过讲座、游戏、体验等馆内外活动来实现教育功能,还可以借助各种文化艺术形式体现其特色的教育功能,或借助出版物来延展民办博物馆的教育功能。总而言之,博物馆的教育功能是一种非程序性教育。但从某种程度上讲,非程序性教育较程序性教育更能开发一个人的兴趣和潜在能力,并对人的职业规划起到重要作用。

民办博物馆作为重要的教学资源,通过校企合作,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校企合作是造就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作为一种教育模式,校企合作教育把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较好地统一了起来。它的最大特点是利用了学校与企业单位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把以课堂传授间接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能力为主的实践教育有机结合于学员的培养过程之中,使学校与社会、教师与社会、学员与社会建立起广泛的联系。

黔东南州太阳鼓苗侗服饰博物馆此前为太阳鼓刺绣公司产品开发资料库,2013年7月,已获国家文物局注册,黔东南州民政局登记,现为独立法人单位。黔东南州太阳鼓苗侗服饰博物馆,共有展品150套苗族侗族服饰、800多件(张)刺绣绣片、2000多张苗族服饰剪纸和30件纺织器具。黔东南州太阳鼓苗侗服饰博物馆展览以服饰制作、手工刺绣工艺为主线,苗侗服饰类型展示为主导、服饰制作技艺演示为辅的专题博物馆。二十三名来自全州不同苗乡侗寨的民族妇女,分别为观众演示各种制作技艺。这些民族妇女在二00六年连续八年的“多彩贵州”旅游商品两赛一会能工巧匠大赛荣获特等奖、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等多种奖项,是名副其实的民间刺绣文化传承人。观众互动参与民间工艺美术学习活动是博物馆主要功能之一,通过参与学习活动,使得民族文化的传播更加具像、更加贴近生活。太阳鼓苗侗刺绣公司将以民族服饰文化保护、传承、研究、开发为宗旨,着力将博物馆打造为苗侗服饰文化展示中心、苗侗服饰研究资料库、苗侗服饰设计开发创作基地、大中专院校学生实习基地,服务于社会大众。

为更好地促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深度融合,构建民族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和产业技术研发平台,推动苗侗民族文化产业加快发展,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与黔东南州太阳鼓苗侗刺绣有限责任公司,本着“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建立“产、学、研、展’,一体化的校企合作伙伴关系,经平等友好协商,2014年4月,双方建立校企合作伙伴关系。

学院为公司提供博物馆展厅、大师工作室和生产车间,太阳鼓苗侗服饰博物馆整体搬迁入驻学院,作为教学重要的资料库。双方共同构建技能技术型人才培养体系,在人才培养、实训基地建设、科研项目申报、技术创新、毕业生就业创业等方面开展合作。

校企双方共同参与民族文化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和制定,从符合教学规律、切合企业实际、适应企业生产周期的角度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或工作任务,以保证工、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双方共建集“生产车间+工艺品展示厅+大师工作室”为一体的、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民族文化产业技能技术人才培养实训中心;企业高级管理人员与系主任、技术技能骨干与骨干教师互派、兼职、任职;学院在公司刺绣专业村挂“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实践教学基地”,公司在学院挂“黔东南州太阳鼓刺绣有限公司民族文化创新创意研发中心”、“黔东南州太阳鼓苗侗服饰博物馆”;双方共同开展民族文化职业教育和产业技术研发,联合申报科研项目,共同建设技术创新平台。校企双方共同致力于苗、侗等民族技术文化的挖掘、收集、整理、研究、传承和创新。共同构建苗、侗等民族文化产业的人才培养和文化交流平台;双方共同做好毕业生的就业创业指导和服务,做好毕业生跟踪调查,提升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双方共同遴选民族文化相关大师3名,并落实大师入驻工作室开展指导师生实践,安排5名“多彩贵州”两赛一会技师到产生车间进行产生并指导学生实训,开展师徒制等形式的教学活动,确保学生在考核中合格率为100%;公司参与甲方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实施;配合甲方申报科研项目,开展项目研究和实施;配合甲方开展“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工作;博物馆提供能满足学生实践学习需要的材料,承担展示厅、工作室、生产车间运行过程中产生的费用;在不影响学院正常教学和图书馆正常工作的前提下,可按照乙方要求正常生产和经营;公司接收甲方师生在刺绣专业村开展实践学习,免费提供住宿,餐费乙方若需收费,应按照学院食堂的标准收取;承担学生顶岗实习阶段的交通费、生活费和住宿费。

根据博物馆藏品资料制作的部分理论教案。

1、苗族服饰上的工艺美术

苗族服饰是由苗族妇女手工缝制,制作过中运用了多种富有本民族特色的工艺美术技艺,如编织、织锦、手绘、剪纸、刺绣、蜡染、银饰等。

2、苗族服饰

苗族各支系着装款式差异性很大,约有170多种款式。各款式的造型、色彩、装饰图案和制作工艺都各不相同,呈现出令人叹为观止的壮美景观。服饰上有先民原始自然崇拜的痕迹,有部族迁徙历史的记录,有日常生活习俗的描述,还有对环境气候的反应,是一座民族文化底蕴深厚的服装博物馆。

3、苗族概况

苗族是我国古老的民族之一,相传为蚩尤的后代,先民最早生活在黄河流域,以后向南向西迁徙。目前分布在贵州、云南、四川、广西、湖北和海南等地。

苗族具有独特的物质文化和民族风情,凌空飞架的吊脚楼、悠远神秘的铜鼓声、高亢激昂的飞歌、万物有灵的崇拜习俗……至今依然完美保存,尤其由妇女手工织绣的服饰,被誉为将史诗穿在身上的民族。

4、破线绣 破线绣是贵州台江县施洞一带苗族常用的刺绣方法。破线即将一根丝线破分成若干根更细的丝线,一般分为6-8份。破线绣绣品华丽精致,由于绣线特细,绣娘须具备精湛的技艺方能完成。

5、绉绣 绉绣是贵州黔东南地区雷公山周边苗族常用的刺绣方法。将6-12根丝线编结成不同宽窄的扁平丝带,然后用这种丝带在贴好图样的绣布上打褶固定显出纹样。

6、挑花 挑花是苗族普遍使用的刺绣技法,也是一种较为易学的方法。挑花以绣布的经纬线为骨架,分有平挑、斜挑、十字挑。贵州黄平、黎平、剑河等县的苗族挑花绣最具有特色。

7、锁绣 锁绣是一种古老的刺绣针法,因针迹形似锁链而得名。锁绣分开口锁、斜口锁和闭口锁三种针法。贵州黄平和贵定两县的苗族最擅长此法。

8、盘线绣盘线绣即用绣线在绣布上盘钉出图案的刺绣方法,其绣线分盘线和钉线两种。盘线较粗,用一根芯线外缠细线做成;钉线则是与盘线同色的细线。贵州织金、剑河、凯里等县苗族的盘线绣因芯线质地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绣品风格。

9、打籽绣 打籽绣又称结子针,利用绣线本身打结后再绣在织物上。打籽绣的针法很多,最简单的是圆籽结。苗族打籽绣针法均为圆籽结。

10、贴布绣 贴布绣是一种应用极广的刺绣针法,优点是省力省工。其方法是将剪好的图样(材料通常为布)置于绣布之上,然后用绣线钉牢。贵州凯里市舟溪镇苗族的贴布绣非常特别,从材料到制作都十分考究,是贴布绣中的极品。

11、锡绣 锡绣是苗族独有的刺绣方法,仅存于贵州剑河县柳富一带的几个苗族村寨。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刺绣的方法是用锡丝在织物上穿扣出图样,技艺要求极高,须长期学习方能掌握。

纹绣培训总结范文6

【关键词】湘绣 湘绣历史起源 传承和发展 文献综述

1 湘绣的历史发展

1.1 湘绣的起始年代

湘绣是中国刺绣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文化遗产代表,据《皇图要览》记载:“伏羲化蚕,西陵氏始蚕。”在新石器代时,即距今七八千年前,我国就开始出现了养蚕缥丝织帛。刺绣要以纹样和色彩为蓝本,因此,《周礼・考工记》的“五彩备,谓之绣”,就将刺绣和形象的描画剪纸结合起来。《诗经》中的《唐风》所载“素衣朱绣”、《秦风》所载“敝衣绣裳”、《左传》中的“衣必文绣”,都说明古代中国刺绣的盛行。

刺绣在民间颇为普遍。据清嘉庆庚年(1810年)《长沙县志》卷十四“风俗”条载:“省会之区,妇女工刺绣者多。事纺绩者少。”光绪丁丑(1877年)《善化县志》(含长沙市西南,望城县)卷―六“风俗”条载:“省会刺绣者多,乡村习纺续者众。”说明这时的刺绣还只是自给自足,并未进入市场流通。

据《宋史・职官志》记载“宫中文绣院掌纂绣”,宋徽宗年间还设有绣画专科,开始有了官方的刺绣学校,设有人物、花鸟、山水等绘画刺绣技术课程,有力地推动了刺绣业的发展。据明项子京《蕉窗九录》:“宋之闺绣画,山水、人物、楼台、花鸟、针线细密,不露边缝。其用绒一、二丝,用针如发细者为之,故眉目毕具,绒彩夺目,而丰神宛然,设色开染,较画更佳。”

湖南长沙烈士公园工地在1958年出土了战国木廓墓中的两件绣花绢残片,佐证湖南刺绣具有2000多年的历史。田自秉教授在所著的《中国染织史》中指出:“湘绣的历史,过去一般都认为创始于清朝末年,最为晚出。但自1972年长沙马王堆一号墓出土‘绢地长寿绣’、‘绢地乘云绣’、‘罗绮地信期绣’等精美汉代刺绣后,对于它的历史有了新的认识。可以这样说湘绣是在清代后期形成了独特风格的刺绣体系。”

清代是中国刺绣史上的全盛时期,专业分工细致,宫中造办处如意馆的画师绘制绣稿,经审核后发往江南织造管辖的作坊,照样刺绣,作品极其精美。据张蕾主编的《中国刺绣》―书总序中记载:“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优秀绣师胡莲仙的儿子吴汉臣,在长沙市区开设了第一家销售自绣品的‘吴彩霞绣坊’(后改称为绣庄,又曾改为公司),由于作品精良,流传到各地,湘绣从此闻名全国。当时,湖南宁乡著名画家杨士焯倡导民间刺绣,长期深入绣坊,了解技法,绘制绣稿,创造了许多针法,并培养了肖泳霞、杨佩贞等出类拔萃的绣工。不但开创了湘绣与文人画家的结合的先例,湘绣著名艺人李仪徽首先使用了‘掺针绣法’,它能表现物象的浓淡阴阳、色阶变化,大大提高了湘绣的技艺水平。”湘绣的针法细腻,繁多。绣线的色系、色阶品目繁多,达到可配任何色彩的程度。据湖南近代著名社会史料汇集人徐崇之在《庐演羁居记》所述:“吾湘旧时绣店,亦题‘顾绣’,莫知所从来。”“上海顾绣始于顾氏,顾即顾名世之闺阁妇人,刺绣人物,气韵生动,字亦有法”,“长沙光绪末叶,湘绣盛行。超越苏绣,已不沿顾绣之名。法在改蓝本,染色丝,非复故步矣”,“绣象今复见之湘工,且流播海外,非顾氏所能几矣”。从此湘绣不再沿用“顾绣”之名,“湘绣”的名称,在这个时候见称于世。

1.2 湘绣的兴盛年代

据田顺新教授《湘绣的历史渊源》中记载:“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长沙一地开办绣庄多达40余家,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花鸟、山水条屏是湘绣的传统产品。以前大多以白描为主,后发展为青绿山水、仿古山水等。狮、虎则是湘绣的传统题材,最负盛名。”而在《中国刺绣》一书中提到:“1955年由众多绣庄联合成立了湖南省地方国营红星湘绣厂(生产合作联社)后改为湖南省湘绣厂,1979年改为湖南省湘绣研究所。湘绣的双面全异绣,其作品的表现形式和技艺水平令人叹为观止,国人誉为‘超级绣品’,外国友人称为‘魔术般的艺术’。”多年来,湘绣精品作为国家重要礼品,赠送给国外领导人及国际友人,多次参加国际文化交流活动,许多经典之作被国内外著名博物馆珍藏。

1.3 湘绣的新时期

田顺新教授在他的《湘绣的历史渊源》中写到:“1995后”,随着市场经济逐步深入发展,计划经济下集体所有制的传统手工业面临极大的挑战,这时长沙县湘绣厂、望城县湘绣厂相继宣告破产。长沙市湘绣总厂、长沙县沙坪湘绣厂也随着转产或改制。到2006年,仅维持国营的湖南省湘绣研究所,在国家提出国有企业改革的要求下,也将加速改制的步伐。随着经济全球化及现代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将有欣赏和购买能力,逐渐进入高消费时代,高附加值的湘绣精品肯定会受到人们的青睐。这一调整时期,湘绣从业人员重视艺术作品的原创性,反对模仿抄袭,尊重艺术创作的知识产权,湘绣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新的时期,在保护、传承、发展湘绣技艺的同时,协调、规范湘绣业的经营管理,注重创新产品的开发和推广、注重新型人才的培养和培训变为湘绣再次发展的源动力。

2 湘绣传承和发展的意义

2.1 历史价值

吴洁华在文章《从民间看艺看社会文明》中提出,“我国民间艺美术从各个角度折射出社会文明的发展历程。从装饰纹样、工艺制作、艺术风格方面反映着不同时代的社会文明”。

陈庆菊在她的文章《从出土绣品看湘绣的源流及文化特征》中指出,“无论古今,任何民族必然身处多种文化同时并存的现实环境之中,对自体文化的源流,以及与异族、异地文化的交流是民族文化生存、发展的根本和命脉;交流使一个民族的文化,在历史演进过程中,更显丰厚多彩,更有生机和活力。湘绣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绣种,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吸纳异族、异地文化,经历了由浪漫、神秘的楚汉文化自然崇拜、图腾崇拜为题材和早期的民间题材到现代以国画为蓝本的人物、花鸟(竹石)、动物等题材及西方油画作品题材的转变。”可见对于湘绣的传承和发展原本就属于湖湘各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一部分。

2.2 艺术价值

据《经典湖湘系列丛书》记载湘绣的传统针法有用于写实表现和装饰表现两大类近百种,以及后来不断完善的“毛针绣法”、“交叉针绣法”、“隐针绣法”。传统针法5大类72种,平绣类32种。田顺新教授在他的《湘绣的历史渊源》中指出,“湘绣的风格及技艺体系的形成,是在百余年的发展过程里,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革、绣制材料的更新和为充分表现作品题材的需要而不断创新刺绣针法的过程中完成的。同时,通过艺术和技术的不断交流,经过历代绣工和画师的共同努力,经初创、发展、全盛的三个不同阶段,逐步完善了湘绣独立的风格与技艺体系。”其精湛的工艺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2.3 经济价值

随着经济特别是旅游业的发展,人们逐渐开始对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源加以开发利用,以丰富和提升旅游业的文化品位,并借此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2.4 文化价值

湘绣作为“四大名绣”之一,是中华民族、民间艺术的瑰宝,具有鲜明的地域性、民族性,它历经数千年生生不息,蕴藏了深厚的湖湘文化内涵和艺术的审美价值。

3 传承与发展湘绣的对策

3.1 政府牵头,政策先行

政府给予政策扶持和法律护航力度、积极促进湘绣企业和高职院校的合作、促进企业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毛珊在《湘绣的传承和保护》一文中提出:“对于湘绣的传承和保护要在抢救中研究,在研究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生产,在生产中传承,湘绣产业在行业自觉抱团的实践中,两条腿走市场之路,摒弃过去民间工艺传承的闭门自守的弊端。”

3.2 培养人才、尊重人才

人才是湘绣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要建立人才培养机制,制订人才激励政策,以人才优势来提高产品的竞争优势。王家声《从当前的湘绣现状看湘绣的传承与发展》一文中指出,湘绣的人才培养,“一是要加快人才培养。加强与专业院校的合作,实行订单式职业教育,传统教育模式向现代职业教育转变。二是广泛招聘人才。要积极引进一批与刺绣行业发展相关的各类技术人才,包括书画家、摄影家等艺术类人才,设计、宣传、策划等创意类人才,管理、营销等服务类人才,为湘绣产业发展所用。三是鼓励尊重人才。对已获得国家或省级工艺美术大师职称的要给予让人眼红政策,不仅要给政治荣誉,还要在经济上给予倾斜。同时,也要鼓励这此高职称人才广授门徒,把自己的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新人,使湘绣行业的传统技术真正有人传承与发展”。

3.3 与旅游业相结合

同旅游产业结合将单一化的民间工艺融合到文化传播中。通过旅游产业提高湘绣的知名度,同时通过旅游加强湘绣的对外交流加强创新能力。李学勇在《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谱写湘绣发展新篇》中谈到,“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旅游的灵魂。从产业发展的角度看,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相互融合,相得益彰,密不可分。沙坪作为湘绣的原产地,有‘中国湘绣之乡’的美誉,具有发展文化旅游的独特优势。2011年,沙坪与成功、汉回、茶子山、罗汉庄、伍家岭6个村整体纳入了沙坪风情小镇的规划建设。要以湘绣产业为基础,把沙坪小镇打造成集湘绣艺术、乡村旅游、休闲度假、商贸购物为一体的文化旅游精品小镇”。

3.4 创新是源动力

创新是湘绣发展的动力,创新不是抛弃固有的湘绣传统,也不是简单的画一幅新画,设计一个框架,而是在传承的基础加以创新。王家声《从当前的湘绣现状看湘绣的传承与发展》中提出,“一是要观念创新。创新,首先应当是观念上的创新,如果没有从观念上创新,就谈不上真正意义的创新。湘绣已经不手工业时代的湘绣了,而是进入一高速发达科技时代,严格意义上说,湘绣应当是世界的湘绣。要融入各种有利于湘绣发展的力量,在传承的基础上加以发展。

“二是内容创新”。就是要从内容创新开始,不仅仅是画稿上要有新意,更要在材质创新入手。在采用传统丝绒、缎面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大胆尝试新材料应用于湘绣工艺,表现出新的题材,创造出新的美感和舒适的质感,让湘绣艺术更生动、更富生命力。

“三是形式创新”。就是要从品种款式创新入手。建立独立的设计团队。研究国际贸易规则和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消费习惯,开发适销对路的新品种、新工艺,使湘绣保持强大的产品竞争力。既要研发那些挂在墙上、摆在桌上、可供欣赏的“耐用”的工艺美术品,更要研发穿在身上、提在手中的“消费型”生活必需品和时尚用品,从而缩短消费周期,拓展更广阔的消费市场。

“四是技术创新”。就是要从技术创新入手。建立技术研发申心或基她,加强科研。在针法创新上不拘泥于传统,调动一切手段去表现原作,将针法与技法、与色彩等进行调整、改变、重组,寻找刺绣与现代艺术、现代科技的最佳结合点,真正收到以针、和色无迹、丝缕分明、摄人心魄的理想效果。同时,将部分刺绣工序机械化,为实现湘绣产业规模化提供有效途径”。

结语

历史步入今天,世界各种文化相互碰撞又相互交融,原始手工劳动与现代高科技生产的矛盾日益突出,湘绣也再面临这样的转型期,而在这样的转型过程中我们也看到了很多问题,我们也在努力寻找解决的办法。学者对于湘绣历史渊源的研究为湘绣的传承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同时我们也看到了由于湘绣属于民间艺术,因此文献记载和资料并不多,所以对于很多湘绣的技艺和技术的研究仍然值得深入挖掘。对于湘绣的传承和发展学者们也提出了很多实效性的解决措施和意见,可喜的是很多措施在逐步实践中,但是这些措施和意见没有形成一套成熟的系统,难免会出现众说纷纭的混乱局面。使得湘绣企业和从事湘绣产业的人员无从下手。这样的理论和研究应该资源整合互相论证,已达到最佳的指导效果。另外目前的学术研究大多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湘绣是一门工艺,具有很强的技术含量和操作性,因此对于湘绣技艺和技术甚至湘绣所用材料的研究也显得尤为重要。而目前在这一方面的学术研究仍十分匮乏。

参考文献

[1]李砚祖著.《工艺美术概论》[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

[2]田自秉著.《中国工艺美术史》[M].东方出版中心,2001.

[3]田自秉著.《中国染织史》[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纹绣培训总结范文7

该活动由国家纺织产品开发基地秘书处精心策划与筹备,旨在更好地搭建行业交流互动平台,密切国家纺织产品开发基地成员企业间的沟通,坚实合作基础,实践中国流行面料产品开发创新联盟――Fabrics China Innovation Alliance,激发产业链上下游集成创新的活力。

中国纺织信息中心CNCSCOLOR执行总监DetlevPross作了题为“色彩创造价值”的精彩演讲,深入解析了国际趋势主题与中国市场需求的紧密联系,并立足于中国消费者,指出如何运用9大色域模块创造成功设计。

中国纺织信息中心流行趋势中心设计总监黄艳以“2016/17秋冬流行色彩深度分析与应用”为题,解读了2016/17秋冬男装及女装的流行色彩,甄选2016/17秋冬必备的重点流行色,根据不同品牌的风格与定位,解析如何精准进行服装和面料产品的色彩开发。

面料产品有效策划强势来袭

中国纺织信息中心WGSN趋势总监郑绵绵进行了题为“WGSN 1617秋冬面料流行趋势”的精彩演讲,权威的趋势预测,以及包括色彩、风格、材质、实际应用等方面的大量面料灵感、分析及资讯分享,为如何做出最好的面料产品规划及设计决策提供了有效指引。

中国纺织信息中心流行趋势中心设计总监张怡玲做了题为“2016/17秋冬中国纺织面料流行趋势要点”的精彩演讲,对时尚生活方式、流行文化、重点色彩预测、服装和面料开发方向指导进行了深入解析,为2016/17秋冬的纺织产品开发带来了全新的启示。

一场场精彩的演讲,一波波智慧的“激战”!在研讨互动环节,会员与嘉宾之间激情碰撞不断,频频擦出智慧的火花。会员们踊跃提问,演讲嘉宾细心解答,一再将会场气氛推向高潮,其情其景,激情活跃。

在喜乐融融的氛围下,2015年度第二次国家纺织产品开发基地“成员日”――流行趋势专题日活动成功落下帷幕!

Première Vision Live,上海:创新之路第一步

2015年4月13日,Première Vision联手上海时装周倾情呈现一站式时尚交流平台Première Vision Live,活动齐聚中国顶尖时尚专业人士。这一创意活动在上海时尚中心新天地壹号会所举办,吸引无数专业人士的关注。Première Vision时尚副总监,Sabine le Chatelier带来了以提花织物为主题的顶级大师班和16春夏季趋势讲座,众多知名时尚品牌设计师积极参与互动。东华大学,紧密合作Première Vision,带来优秀学生服装设计作品,呈现给所有的现场嘉宾。中国时尚设计师詹文舒携其注重纹理,结构和廓型的同名设计师品牌,进行现场展示,带来中国设计创意。

Première Vision借此次汇聚中国设计师,展商和媒体的时尚交流平台了最新的中国品牌名:品锐至尚。全新的中文品牌名完美阐述Première Vision的精神实质:高品质产品系列,高端定位,确保最佳的时尚体验。Première Vision,不容错过的时尚盛会,汇聚时尚行业专家,分享最新时尚流行趋势和创意。Première Vision 国际展总监Guglielmo Olearo评价道:“全新品牌中文名标志着Première Vision与中国时尚设计师的关系更加紧密,Première Vision是设计师寻找高品质纺织品必不可少的来源。”

Première Vision Live标注着Première Vision针对中国市场新模式的开始,在未来的几个月,我们将逐一揭晓我们全新的创意展会理念。

香港服装学院毕业秀亮点纷呈

5月21日,2015中国(广东)大学生时装周香港服装学院“倾城”服装设计作品会在广州国际轻纺城隆重上演。本次会共推出了26个系列130套服装,中国元素、创意设计、新材质、新技术的运用贯穿了整个秀场。与往年会相比,今年学生作品的风格上更加以实用性、为市场服务为主,作品的成熟度、完整度都比较高,可谓亮点纷呈。

与喜爱追求“夸张视觉效果”的学院派作品不同的是,香港服装学院今年的作品基本没有夸张的视觉效果,整个展演如同一场高级女装会一般。这些设计作品既有当今国际服装大师设计精华的影子,又体现着港院学子创新设计的独到之处,服饰比较简练,充分体现当今现代女性的优美、高雅。其中不乏贴合潮流趋势贴近市场,稍加修改就可以转换成商品推向市场的作品。如《慵懒情境》用层叠的设计手法,从单一的驼色中打造一个丰富的层次感、厚重感。

“中国风”是当今时尚界追捧的潮流。今年港院学子的作品加入了不少“中国元素”,体现了他们对传承传统民族文化的思考,并努力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寻找平衡。如《纯粹之美》作品以京剧脸谱为设计元素,《红动中国》把民间剪纸艺术融入到服装设计当中,这些设计作品都将现代设计手法和传统造型元素巧妙的融合在一起,对“中国风”进行了全新的演绎。

据悉本次展演的前三名14号设计师赖娜平的作品《慵懒情境》、26号设计师岳鑫、廖飞的作品《红动中国》、21号设计师赵晶晶、王惠媚、马杜江、王慧的作品《雪豹畅想》将代表香港服装学院进入本届2015广东大学生优秀服装设计大赛复赛。

台州绣衣博物馆:亮绣衣瑰宝 传文化技艺

5月28日,“台州绣衣博物馆”开馆暨“台州绣衣传承教育基地”授牌仪式在浙江省台州市芸芝绣衣有限公司举行。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原会长杜钰洲,原中国纺织规划院院长於荣赓,中国纺织企业家联合会秘书长谢方明,台州市政府副市长赵跃进,台州市人大副主任王金生等领导出席活动。

台州绣衣源自鸦片战争后,西方传教士把抽纱技艺带进了我国东部沿海城市。1909年(光绪二十五年),海门天主堂嬷嬷向女教徒传授刺绣技艺(俗称天主堂花)开始,随着绣花女的智慧积淀,刺绣工针不断创新,形成了海门独特的抽、拉、镶、贴等200余种刺绣工针工艺,尤以雕平绣蜚声海外,被誉为“中国雕绣之最”。台州绣衣绣品称颂为“东方瑰宝”,与中国四大名绣(苏绣、湘绣、粤绣、蜀绣)相媲美。

今天的台州芸芝绣衣有限公司由1952年成立的中国土产公司海门分公司绣花加工厂演变而来,绣衣博物馆内介绍了绣衣技艺发展历史及成就,并展示了中国第一件全雕绣绣衣、全雕叠袖旗袍、葡萄团花纹套装等实物,淋漓尽致地展现了精湛的雕绣绣工。此外,博物馆还将绣花官服、手摇缝纫机、西欧壁挂等刺绣藏品进行了展示。

杜钰洲表示,台州绣衣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博物馆的开幕表现了台州绣衣文化、绣衣产业的新的开始。台州绣衣博物馆的建立,一是表示对自身文化传统的自信,二是表达了继承发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决心,我们纺织领域的发展要继续传承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的精神。

台州芸芝绣衣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宏亮介绍了创建“台州绣衣博物馆”的目的:一是为保护和传承“台州绣衣”非物质文化遗产;二是面向社会各界展示台州绣衣精湛技艺和珍稀佳作;三是为社会提供传承教育的实物和文史教材;四是搭建台州绣衣发展、研究与交流的平台,为弘扬台州绣衣文化做出贡献。

童梦新衣 萌动来袭

NE・TIGER Kids 2015/16举办春夏亲子装新品品鉴会

5月31日,NE?TIGER全新打造的“童梦新衣”2015/16春夏亲子装新品烂漫登场。在充满童趣绚丽的氛围中,NE?TIGER为萌娃与父母们织就一段温馨满满的夏日亲子时光。

“花朵开放,果实芳香,随你而来的是满天希望。” NE?TIGER Kids亲子装的现场如同梦幻的城堡,父母携一个个可爱的小精灵出场,真情演绎充满烂漫色彩的亲子时装秀。银铃般的欢笑洋溢在每一位宝贝和父母的脸上,气球的梦幻光影中, NE?TIGER情牵母子在这个夏日奉上爱的礼赞。

NE?TIGER Kids亲子装由品牌高级定制团队全新设计打造,无论是面料选择和剪裁设计上,都沿袭品牌一贯的精致与奢华。为衬托小名媛小绅士的高雅气质,NE?TIGER将童真与自然之美融入点滴设计:色彩上全新推出彩霞红、薄荷绿、莲花粉、晨曦蓝、琥珀色等,营造出温馨纯净、夏意盎然的氛围;面料选用水果糖般清甜的丝绸、羽毛般轻盈的欧根纱、柔软丝毛等,注重亲肤自然;工艺上,NE?TIGER运用苏绣、盘金绣、毛线绣等工艺,将吉祥图案、彩蝶、蜻蜓、花朵等童趣元素跃然于衣裙上,完美释放宝贝天性。晶莹剔透的水钻、华贵的施华洛世奇水晶等点缀其间,更显唯美灵动; A字形线条、旗袍款、摩登蓬蓬裙等版型,结合束腰、如意领、立体花瓣、蝴蝶结等倾动2015/16国际童装新趋势。NE?TIGER亲子装镌刻着爱与希望、梦想与成长,每一件都令父母、宝贝为之欢心愉悦,更成为承载家庭美好回忆的一生珍藏。

每个家庭都是天赐之缘,那些浓缩在衣裙间的光阴记忆,是父母一生中最眷恋的时光。1982年创始至今,NE?TIGER不仅以超凡的魄力开启了中国晚装元年;掀起了中国式婚礼服革命;更开创了“贯通古今 融汇中西”的华夏礼服。时至今日,NE?TIGER将关注下一代健康成长的美好期许融入亲子装系列中,品牌将其精湛工艺及独特奢华延伸至多元领域,再创雄踞时尚顶端的又一传奇!

富怡・第三届全国十佳服装制版师大赛成功举办

由中国服装协会主办,江西服装学院承办,天津宝盈电脑机械有限公司冠名的“富怡?第三届全国十佳服装制版师大赛决赛”于6月7日在江西服装学院圆满结束。6月8日中国服装协会专职副会长冯德虎为富怡集团天津宝盈电脑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俊玲授予大赛支持大奖!出席颁奖典礼的有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杨纪朝,中国纺织教育学会会长倪阳生,中国服装协会专职副会长冯德虎等。

经过6-7日两天紧张的比拼,来自全国各地的100多位制版师通过服装制版、立裁裁剪、样衣制作、工艺技术文件编制等多项内容的考评,最终大赛结果揭晓:来自杭州的孙昌安等10位获得“全国十佳服装制版师”、来自希努尔男装的刘剑获得“最佳平面制版奖”、来自杭州的唐招河获得“最佳制作工艺奖”、来自海宁的徐寿松获得“最佳立体造型奖”,来自杭州的沈成龙等20位获得“大赛优秀奖”。

大赛评委会主席、东华大学教授张文斌做了大赛分析,他盛赞本届赛事无论从作品完成度还是作品质量层面都比前两届有了较大提升,但也指出了目前版师普遍存在的现状,诸如款式图比例掌握不到位、规格填写不完整、造型欠缺等不足,对选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待。。

作为连续三届的大赛冠名单位,富怡集团天津宝盈电脑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俊玲在谈及为什么支持这样的部级赛事时表示:“富怡作为一家专业生产服装高端设备的企业,与大赛的定位一致。而通过全国十佳服装制版师大赛,让服装制版师们汇聚在一起切磋技艺,交流经验,同时比出水平,比出风格,比出素质来,提升我国的服装产业,发挥出服装制版师的关键作用,也是富怡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富怡集团为全国的服装制版师提供展示的技能的平台,这是一贯做法,希望通过全国十佳服装制版师大赛,同行到一起切磋技艺,交流经验,比出水平,为提升我们中华民族的服装产业,发挥服装制版师的关键作用。富怡为大赛提供了10套最高版本的V9版富怡服装软件,作为获奖者的奖品,并提供终身免费升级服务。这项活动将推动全国服装制版师技能的提升,为加快服装高技能人才的培训发挥积极作用。

力克时尚PLM解决方案获意大利男装奢侈品牌Brioni采用

Brioni将利用力克的时尚PLM解决方案来加速产品开发

专注于为使用软性材料(纺织品、皮革、工业面料以及复合材料)的行业提供整合技术解决方案的力克公司日前宣布,意大利的男装品牌Brioni已决定选用力克的时尚PLM解决方案来简化和加速产品开发流程。

自被开云集团(Kering Group)收购之后,Brioni重整架构,以期与该法国奢侈品集团的战略业务增长计划保持一致,因此,该品牌决定采用全新的核心流程,并改革不同团队之间的协作方式。

该意大利男装奢侈品牌需要提高对不同团队之间信息流的控制,同时保持高水准和高品质。

力克公司在时尚行业的专知和最佳实践使其脱颖而出。力克专家团队从项目开始便提供支持,包括最初的流程分析,再到旨在分享最佳实践的定期培训,确保项目的效果满足用户的需求与预期。

力克的时尚PLM将助力Brioni的团队来管理整个服装开发流程,帮助他们优化成本,加速不同渠道的产品交付。一体化的平台可以帮助管理者监测各类活动,提速早期的决策制定流程。随着项目的推进,这将有利于客户在管理层面和执行层面监测改进,并及时识别有问题的流程。

力克首席执行官Daniel Harari先生表示:“在过去几年,我们已经与Brioni建立了相互信赖的合作伙伴关系。我们很荣幸能与这一世界知名的男装品牌合作,并将继续支持他们的全球战略。”

COTTON USA:“I LOVE MY COTTON”主题推广活动落地大连

近日,美国国际棉花协会在大连潮流文化聚集地――恐龙蘑菇举办了COTTON USA: “I LOVE MY COTTON”主题推广活动,与到场的“爱棉人”分享时尚生活方式,并邀请参与者动手制作“棉型人”个性面具,表达对棉的喜爱。美国国际棉花协会中国和东北亚区总监毛凯琳女士、来自COTTON USA认证品牌代表们出席了此次活动;造型搭配及设计美学专注者堂邦嘉真先生,自由摄影人及全职梦想家林宝女士;大连99.1都市广播主持人李竞男等应邀参与活动,分享了潮流穿搭、亲子生活等不同视角的棉质生活故事。

纹绣培训总结范文8

【关键词】 侗绣;侗锦;剪纸;雕刻;银器;非物质文化

2005年08月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的文件中明确指出:要组织各类文化单位、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及专家学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研究,注重科研成果和现代技术的应用。组织力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科学认定,鉴别真伪,征集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资料,并予以妥善保管。

中国进入九十年代后已经步入“盛世收藏”时代。民族工艺品因其存品量丰富,受政策性影响风险小,是世界上公认的效益最好的投资品种之一,越来越多的人把民族工艺品作为继股票、房地产之后的第三大投资。民族工艺品逐渐成一颗新星一个亟待开发的宝藏,社会各方力量来收藏民族工艺品也是保护的一种重要手段。

我们正是这样的条件和使命感之下,利用学院民族生多元化 、教师知识专业化的特点,有计划地组织学生从自己家乡入手进行调查、收集各类资料,完成调查报告并把体现民族精神与民间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编入有关教材,开展教学活动加以传承保护。将柳州三江地区现有的民族工艺品进行了整理与分类,主要分为侗绣、侗锦、剪纸、雕刻、银器品类,并了解将它们目前的市场价格,广泛吸纳社会各方面力量来保护和继承这一优秀的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

一、侗绣

2008年,三江县申报的“侗族刺绣”入围第二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三江的侗绣,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在制作工艺、审美特征、承载历史上都被视为民族文化的集体表现。侗绣具体包括鞋类、服装、娃崽被带等,因其独特的风格在刺绣家族中显得格外耀眼夺目,一件完整的侗绣有的需要几个月、甚至几年。美国的弗兰兹・博厄斯博(人类学界泰斗人物,美国人类学和现代语言人类学的奠基人)说:“当工艺达到一定卓越的程度,经过加工过程能够产生某种特定的形式时,我们把这种工艺制作过程称之为艺术。”

目前,侗绣主要集中在三江县同乐乡并已得到市场的认可,当地县政府已重视自身文化资源的挖掘,在恢复传统的文化习俗同时,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还建立刺绣产业,一大批专职的绣工在将这份民族产业逐步做大,这也成为同乐乡农民提高经济收入的重要渠道。手工制作的一双绣花鞋需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价格在600-1000元之间。作品都基本上都是当地美好的传说故事,细腻的手法,强烈的色彩凝聚着她的心血。人们初赏绣品时,往往只是对作品的纹样、色彩略知一二,对技术深度知之甚少,特别要注意区分手工制作与机械制作之间的差别。从刺绣图案造型形上看,手工制作饱满、凹凸感较强,且图案疏密有致、生动活泼、线条流畅,花色搭配华而实――艳丽而不浮躁。机械制作的则造型生涩,比较呆板、线条走向规整统一、无变化,花色搭配浮躁但没有精神。因手工制作较灵活多变、绝不会有重复的物件,即使是同一风格的作品也有很多细微的差别。

二、侗锦

随着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以及地域文化被社会关注、重视、认同,侗锦的它那神秘的面纱才被撩起,让世人开始注目,侗锦历史悠久,技艺精湛,风格独特,流传极为广泛,在民族织锦中独树一格。它是在柳州独特的人文地理环境中下产生的,既有广泛的实用价值,又有很高的艺术收藏价值。

侗族民间艺人在常年累月的劳动和创作中把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一切物象织在锦面上。把复杂的自然之物如桃李、卷藤、枫叶、苍鹰、蝴蝶、青蛙等形象洗练成几何图案,重重叠叠,反反复复地排列组成二方连续或四方连续图案,显得主次分明,繁而不乱,富有节奏感,给人们以一种稳定、均齐、愉快之感。三江地区的侗族织锦有彩锦、素锦之分。素锦,多为黑白二色经纬纱交织而成。这类侗锦保持了朴素大方、清晰醒目等特点之外,在大面积素色的基础上,加用一二种如土红、黄绿、深蓝、浅蓝等艳丽的纱线与之交织,特显典雅别致、古朴大方的气质。彩锦,一般是以黑、蓝等深色或白色为底色,提花常用色彩有:草绿、群青、湖蓝、洋红、粉绿大红等。锦面比较富丽,而且两色相接处交错使用,逐步温和过渡,因而不象壮锦、苗锦那样强烈。淡雅而鲜明色调中,显得很新颖。彩色侗锦总的特点是比较华丽,用色冷暖结合,富于节奏感。

三江侗族小孩逢年过节,如果谁的侗装上没有鲜亮的侗锦作为点缀,根本就不好意思出门,更别说是上鼓楼“多耶”,特别是正值谈情说爱的男女青年,如果侗装上的色彩不够吸引人,那可是真正的丢人了,可谓,亮丽的侗锦是男女青年谈情说爱的资本。

三、剪纸

提到刺绣不得不说剪纸,剪纸是刺绣之魂。与苏绣、湘绣等名绣的制作工艺不同,侗家人在正式刺绣前还要完成一道至关重要的工序―――剪纸,而侗绣的图案底稿却是直接用烟壳等硬纸剪出来,剪纸花样即是刺绣的图案,没有了剪纸花样侗族刺绣就失去了根基。

在北方的很多地区,剪纸作为一种独立的民俗文化存在。三江地区的剪纸却被侗绣的绚丽色彩和丝线所淹没充当了幕后英雄。这也使得到目前为止剪纸的文化价值、历史意义被社会所忽略,一旦剪纸消失了,三江刺绣也将消失。任何人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都能够完成一件不错的刺绣,但是,剪纸却不是任何人都能够掌握的一门艺术。它是由剪纸艺人凭借一把剪刀在一张完整的纸上完成,不依托其他辅助工具,这要求剪纸艺人心灵手巧――不仅想象丰富,而且还要有丰富的生活阅历,将生活中的动植物幻化成一幅幅图案。

三江刺绣,根据剪纸的形状用不彩线把剪纸缠绕起来,最后成为内容丰富、色彩绚丽的侗绣,因此,一幅刺绣的品相既要看秀工的技艺,更要看剪纸的艺术美感。三江剪纸与其他地区剪纸有较大不同,它更注重线条美,整个剪纸就像一幅唯美的画卷,富有节奏感、地域特点浓烈,更为重要的是每件剪纸几乎都是孤品。从内容上看,图必有意,意必吉祥。它主要是当地动植物的抽象画,如当地流传的滚地龙、榕树、蜘蛛、狮子、金鸡、鸳鸯、蜜蜂、蝴蝶、等等。

剪纸是了解、学习、研究地域历史文化的活标本,收藏市场流行这么一句话“有学术价值就有市场价格。剪纸收藏在云南、贵州等地已经非常火爆,一套完整的剪纸价格从几百元到数千不等。北方地区,有名气的剪纸艺人的作品价格则更高。而我们本土优秀的剪纸,目前的市场价格仅仅是几十元上下,有的甚至更低,据笔者调查在三江地区能自由够剪出有意义的作品的人只剩下3至4人,且年龄都在65岁以上,在当下的市场经济下较低的价格使年轻人失去学习的激情并且会使丰富内涵的作品趋于平庸,直至消失在我们眼前,这需要政府等职能部门重视,抓紧时间进行保护。

四、银器

银作为一种贵重金属,象征着财富,而且其化学成分还具有消毒、杀菌作用,被人们视为治病驱邪、延年益寿的灵妙之物。因此,在柳州三江侗家人无论男女老少,贫贱富贵,没有哪个家庭不拥有银器,没有那个成员不佩戴银器。三江银器使整个研究界眼前一亮的是它较早使用了景泰蓝的制作工艺,使得饰品色彩斑斓、夺目耀眼。

银器品类主要有两大类:一为装饰品类,主要体现在帽、发、耳、颈、胸、腕、衣、裙、鞋以及摆饰物体的装饰等系列之上。二为实用品类,主要有餐具、文具、烟具、玩具、银药具、法器、祭器等。就三江民族银器的造型样式和用途而言,反映出浓厚的民族色彩,蕴涵着深厚的传统文化、民族特征。古人云:“吉者,福善之事;祥者,嘉庆之征。”所以,吉祥物、吉祥符号、吉祥图案自然而然就成为了人们借以传达心声的载体,成为了民间银器装饰纹样的主要内容。人们把保佑平安、吉祥如意、兴旺发达、长生不老以及对生命的延续、生育旺盛的企盼等意念寄托在银饰品上,如给小孩佩戴银项圈、长命锁,喻意锁住生命,不让流失,表达了人们乞求神灵保护孩子长命富贵的美好愿望。

此外,三江地区不是产银区,现有银器有相当部分在民国时期用银元打造的制作,材质较硬,色彩偏黄,在选择判断时要更注意与仿冒的白铜之间的区别。目前收藏市场普遍认为,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金银器收藏是一个不断升值的市场。从目前市场价格看,一般整套的银器头饰要数千元,精美的甚至要上万元。

五、雕刻

勤劳的三江侗家人是天生的艺术大师,侗族雕刻是一种独特的民间美术形式,是侗族综合性文化的承载者。它以本民族美术语言与外来文化对话并且相互影响、相互融合,并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成熟,最终形成自己民族独特的雕刻作品形象。侗族是我国古老的民族,千年来由于各种原因,它的民间雕刻艺术品几乎鲜为外人所知,只能默默蜷缩在古老侗寨一隅。改革开放以后,外界逐渐对侗族民间美术逐渐关注,并进行了挖掘和研究,侗族的雕刻工艺逐渐浮出水面,其中木、角、牙、石雕和根雕的民族特点凸显,得到了其他民族和本民族的认同。民间雕刻家也有了展现自己才能的空间。

这些雕刻作品在他们日程生活中无处不在,有些可能正沉睡在某个角落,等待着被唤醒重新发出它应有的光芒。在他们木楼、家具、餐具、劳动工具、乐器上都有独到的表现,这些雕刻精美图的案内容丰富,造型生动。例如在建筑工匠的工具上,在当地有这么一个说法,看这个工匠的工艺技术怎么样,先看他的劳动工具就知道他的水平了。因此,侗家人非常重视自己的劳动用具,在其上面精雕细琢。它虽是从功利出发.通过民间艺术手段实现内心的意愿。也正因为如此才产生了民族色彩浓厚的民间艺术品。

六、柳州三江地区的工艺品的价值

民族工艺品是农耕时代自然经济下的产物,在农耕文明日益衰竭,人类文化在无奈地趋向贫乏和单一的今天,优秀的民族艺术品是民族情感的载体,其传承、传播和发展是一个民族古老生命记忆的延续。研究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的艺术品显得尤为重要。

以上仅将三江地区的工艺品进行了一个比较粗略的归类,周边还有更多的区域,更有价值的民族工艺品值得我们去保护与研究。我们在享受民族艺术品带来的乐趣的同时,作为当地者更应重视和保护我们自己的文化为打造“柳州历史文化名城”贡献一些力量。这些民族艺术品除了具有收藏升值的经济价值以外还主要有:一,学术价值。“柳州气派”的民族艺术品中丰富的内容和基本特征,在中国工艺史上实属罕见。收藏、发掘、抢救、保护对研究中国乃至世界的工艺史提供鲜活的例证;二,文化价值。柳州地域特色的民族艺术品可以继承和弘扬优秀的“柳州气派”的传统民族文化,培养自尊心、自信心,促进社会主义和谐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三,实用价值。收藏、保护“柳州气派”的民族艺术品有利于丰富大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提高审美和生活素质。

参考文献

[1]宋金良.广西民族织锦的艺木特点.南京艺术学院学报 1980.2

纹绣培训总结范文9

台绣集中西方艺术于一体

台州刺绣是集中国传统手工刺绣艺术、西方现代时尚和当代纯粹艺术于一体的原创设计师品牌。台州绣衣主要产于海门(现台州市椒江区)、临海等地,现在除内销外,还畅销日本、意大利、加拿大、美国、法国、巴西、埃及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

台州绣衣创始于1906年,迄今已有百年的历史。起初,由意大利传教士和修女们传授妇女、儿童们绣花,逐渐成为妇女们谋生的一项重要手工艺。这时,商人许泽民在海门首创“许永利绣衣厂”,以后,绣工队伍不断发展壮大。

1951年,海门成立绣花专管机构,扶植生产发展。1953年,成立海门绣衣生产合作社,到1957年,发展成为海门绣衣厂。60多年来,新花样、新原料、新工艺不断出现,针法从原来单一的雕、包、绕,增加到抽、拉、镶、贴等300多种。

在镶贴工艺上,又有了新的突破,创作了镶嵌缎条、乔奇纱等,既保持了浙江雕绣的工艺特点,又具有新的艺术风格。在衣料上,除真丝双绉、绢纺、生丝电力纺外,又增加了素绉缎、绢纬塔夫绸、涤纶绉、涤春纺、涤棉绸等。花色品种从睡袍、长裙发展到现在多款式的各种绣花男女衬衣和全雕女绣衣等1100种。

台州绣衣,以海门、临海的真丝雕绣女绣衣最为著名。海门、临海的雕绣女绣衣的特点是:上棚垫底,绣工精细,图案凸出,立体感强。宁波的彩绣女绣衣,色彩典雅,古朴大方,布局严谨,具有民族风格。特别是海门绣衣厂的“大富贵”牌全雕女绣衣最为突出,绣工精致,布局舒展大方,风格独特,一件全雕绣裙衫套,需要8名熟练的女工生产30多天才能完成。1982年,海门、宁波、临海生产的女绣衣分别荣获全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银杯奖。

近几年来,由于市场需求的变化,台州绣衣逐步趋向时装化,充分发挥了浙江得天独厚的真丝面料和丰富、精致的工艺及针法的优势,采用国外流行的款式,运用上等缝纫技艺,制成时髦的绣衣,进一步促进了生产。

目前,已有长裙、套服、上衣、紧身紧袖服装、日常便服、高级时装等新款式200多种。

百年台绣已经历三代传承:第一代创始人应大玉先生开创先河,集抽、拉、雕、包、绕针法于一体创作了全雕绣衣,创立了自成体系的绣种,成为与玉蜀绣、粤绣、湘绣、苏绣并称的台绣。

第二代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陈克先生系应大玉先生的嫡传弟子,台绣刺绣研究所所长,研究开发多种台绣工艺并获得多项国家专利。

第三代传承人林霞女士即台绣集团董事长兼设计总监,具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手工刺绣功底及西方服装时尚学的技术背景,将台绣与国际时尚、当代艺术完美结合,提出“服装与艺术”的台绣发展新理念。

从实用绣品走向欣赏绣品

今年50岁的林霞是中国刺绣工艺大师、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浙江省工艺美术协会常务理事,台州刺绣第三代传承人,现任浙江台绣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兼设计总监、首席设计师及台绣艺术馆馆长、台绣刺绣研究所副所长。

作为台州刺绣的第三代传承人,发扬台绣文化,是她的愿景。在她的作品中,传承与创新有了最佳的契合点,她也因此成为了台州首个获得中国刺绣工艺大师称号的艺术家。

“通过蚕的一个蜕变,我想体现我们整个文化发展和人生的一个足迹,做成一个当代艺术,就是软雕塑的感觉。”林霞介绍说。

将刺绣作品做成软雕塑,从实用绣品转向欣赏绣品,这个想法在业内算是首创,对林霞来说,创新和尝试一直是她作品的生命力,如何将传统的技艺和现代的理念交汇融合,是林霞在33年从艺路上一直坚持不断探索的课题。

33年前,台州的绣衣规模居全国之首,绣花女工多达5万余人,这一年17岁的林霞进入到了台州绣衣厂,她近距离地看到了精湛的台绣技艺,也开始了她热爱的设计历程。随后的十年中,绣衣厂开始走下坡路,愿意静下心来从事刺绣的绣女也越来越少,此时,林霞意识到只靠着刺绣技艺的话,台绣的路将不会好走。1998年,她打出了“台绣”品牌,并尝试将台州刺绣艺术与现代时装相结合。

“光是刺绣,还不是一个完整的产品,必须通过服装来展示它,那个时候我就觉得从时尚产品来体现我们的刺绣可能更会被现代大众所接受。”林霞如是说。

以这个理念开展经营,台绣这一传统技艺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2000年,“台绣”初次在宁波服装展上露面,获得好评。随后,绣花与时装相结合的服饰越来越受到市场的认可,为了迎合市场需求,林霞又在台绣服饰旗下整合了三大品牌,从时装到手工制品到高级定制,眼下的台绣已经成为了业内的一匹黑马。

对于林霞来说,如何将这小小针头下的一针一线技艺发扬光大,才是根本。2006年,林霞出资筹建了台绣艺术馆并建立了台绣刺绣研究所,带领绣花女不断对传统技艺进行创新、研发,创作的作品不时在国际、国内的各大赛事上获得大奖。2012年10月,林霞本人更是获得了首届中国刺绣工艺大师的称号。

对于台绣,林霞有着太深的情结,眼下,对于品牌和文化的发展,她心中也有了新的规划。下一步,投入两亿元打造一个文化产业园区,培训新一代刺绣的绣花女,做强传统产业。

台州刺绣取得丰硕成果

2012年9月,中国当代刺绣艺术品大展在湖南省展览馆举办。本届中国当代刺绣艺术品大展以“欣赏针尖芭蕾,感受刺绣艺术”为主题,是展示当代中国刺绣行业发展成果,促进当代各绣种之间的技艺交流,开拓从业人员视野,培育刺绣艺术品销售市场,推动行业积极参加市场竞争,引导刺绣行业健康良性发展的一次全国性的、高水准的当代刺绣艺术品大展。

本届大展集中展示了全国24个地区近70家企业和个人的300余件刺绣精品,除了人们熟知的四大名绣湘绣、苏绣、蜀绣、粤绣外,还有汴绣、杭绣、汉绣、辽绣等多种地方绣种和少数民族刺绣,台绣也作为台州地方绣种出现在本次大展上。台绣绣品《蜘蛛网绣时装和网络天下》更是参加了中国当代刺绣艺术品评选,并从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创新技艺”大奖。

《蜘蛛网绣时装和网络天下》由台绣传承人林霞设计,丁燕飞刺绣,作品以“春蚕吐丝,济世功不绝;蜘蛛吐丝,结网坐天下”为创作灵感源,绣以密密麻麻的针洞和蜘蛛网的抽象形式,表达意将台州刺绣遍播天下的理念。据悉,该作品所用的层叠绣的针法是业内首创,与传统的单层绣相比,层叠绣绣出的纹理更富有立体感,使整件作品显得饱满和富有内涵。而创新这样的针法,刺绣大师要整整花费一年的时间。

10月5日至8日,2012中国(杭州)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在杭州隆重举行。

这次展会更是一次全国刺绣24种绣种的大汇集。作为台绣这一非物质文化传承基地,台绣集团在此次展会上分别展出了刺绣大披巾、旗袍、双面绣画、单面绣画等多种特色产品。

纹绣培训总结范文10

每当新季节来临时,作为时尚先锋的服装领域,便会出现这一季与上一季有着明显变化的新款,这些变化都来自服装内部构成元素:款式、面料、色彩、工艺等的变化而体现的,人们受审美和时尚的影响,在“求新,求异心理”或是“从众,求同心理”的作用下,角逐着一个又一个潮流,不管是怎样的潮起潮落。写实花卉面料总有轮回的机会,不管被潮流抛弃得多么低谷,仍会有名流贵客反其道而对其情有独钟,不管对面料的设计制作有多大的变化,会有对其痴迷的设计师对写实花卉面料进行大胆创新,使其内容在符合时尚的形式下再现,是什么原因使其具有如此生机而早经不哀呢?

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写实花卉染织图案源于中国,用手绘的方式在丝绸上画花在周以前就已经有了,古希腊史学家梅格斯顿曾记载着:“中国盛产野花似纹样的豪华衣料”。这说明我国在二千多年以前就有写实花卉纹样的丝绸面料出口到希腊了。最少从那时开始,写实花卉流派就已深入人心。到了宋朝,受当时已处于顶盛时期的花鸟画影响,写实花卉也趋于成熟。1783年,使得写实花卉能发挥得更加淋漓尽致,后来欧洲绘画中讲究写实与立体感的传统技法的深入,使得写实花卉图案更真实。上世纪60年代世界上又流行喷笔花卉,到80年代初又出现了田园花卉花样的流行。到今天,数码技术的发明使印花技术达到了顶点,它能使写实花卉图案能象照片一样真实地表现在面料上,把自然界中的妖艳毫无损失地再现于服装面料中。所以从其悠久的历史和每一个递进的发展阶段看,写实花卉面料仍有无限的发展空间。

二、自然唯美,雅俗共赏

花是美的象征,千百年来,人类用尽美丽而痴情的语言歌颂赞美她,把她比作世间一切美好的事物,寄予了无限的遐思和情怀;人们热爱花卉用花来比喻心中美好情怀并用她美化生活自古就有了。今天,几乎世界上所有国家和城市都以某种花卉作为国花或市花,美丽的花卉把这个人类生存的世界打扮得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千般妩媚,万般绚烂。把其搬到服装面料上自然也符合人们共同的心愿。花卉是大自然的造化,从造形来看,它具有多种审美特征:

(一)结构美

花卉一般都是以对称向心的结构出现,符合形色美法则中的对称美和秩序美。从花瓣的外型轮廓来看,每一种花都具有非常优美的弧形外轮廊线,中国工笔花鸟画在勾勒花瓣时,对花瓣中弧线与翻转的变化就很注意地在运笔中使用驰缓来体现其节奏感。花朵有单弧花和复瓣花之分,单瓣花花形比较精巧别致,复瓣花瓣层叠排列,形状似球形或半球形,与单瓣花相比显得层次丰富,形态饱满,花朵的构成元素有花托、花萼、花冠、花芯,如果把花瓣看成面,花芯看成点,花芯的柱子看成线,那么小小花朵就有点、线、面构成元素,这些点、线、面可以让我们充分地按照构成法则把其进行更具美感的组合,使花朵看起来更妙不可言。

(二)动态美

花卉是植物类,她有着向光性、向地性、向水性的特点,所以整体看来,它有着一定的动势。这种动势透出生命感,有着能与人沟通的灵性,这与刻板冷漠的几何图案有着本质的区别。

(三)花卉种类繁多,花样善变

花卉的品种很多,常见的有牡丹、菊花、月季、蝴蝶花、美人蕉、梅花等,花卉即使是相同的种类,也有大小、形态、颜色的区别,在设计中,容易获得各种不同的组合效果,以满足各类受众的需求。如满地花样气氛热闹,清地花样淡雅宁静,大花型花样热烈奔放,小花型花样精美纤细,花形有盛开、半开,含苞欲放和花蕾等状态,花的朝向又有正、侧、背的区分还有叶子穿插于其中,组合起来会有主次之别,并出现错落有致、虚实参差的效果。在色彩上,可以采用写实,也可以进行归纳概括,或艳丽或朴素,或浓装或淡抹,所以说写实花卉花样的艺术效果的多样性,是其他花样流派所不能及的。如佩斯利纹样、花样也很经典,但其花型只局限于涡旋结构、兰印花布纹样只有平面的视觉效果和单一的套色,而写实花样则是丰富多样的。

三、绘制高难,技法多样

写实花卉花样的设计制作过程比较复杂,设计师必须要有具备较高的绘画水平。作为传统的写实花卉设计训练,前期要进行大量的花卉写生,在写生中完成造型能力的培养,以及收集资料,之后才能进行整理。平面的写实花卉花样需要有很好的绘画功底,能掌握好花形结构的表达,能进行取啥、穿插、主次的构图安排,并有较好色彩感和限色归纳设计能力。熟练掌握多种写实花绘的表现技法,如撇丝、晕染、泥点、勾线、平涂……等,其中撇丝技法是写实花卉的首选,它是一种更细腻的写实技法,用毛笔撇出来的整齐条理化的色丝犹如花瓣的丝丝细脉,色彩层次清晰、丰富,过渡自然细腻,在1993中国织物纹样设计大奖赛中获得大师奖(一等奖)的五位设计师参赛作品全都是写实花卉图案,并且大部分是使用了撇丝技法,其绘制水平之高超,艺术效果之完美,艺术感染力之强并不亚于纯艺术品。从一些国内外优秀的写实花卉织物图案看,有些作品已超出了服装面料的使用价值,而成了室内装饰品或艺术珍品来收藏。如在法国路易十四时代的葛布兰织花物(包括织花壁毯和丝绸丝物)被称作“巴洛克”时期织绵壁毯工业的珍品。在中国于1952年华东纺织管理局图案设计室推出的“孔雀牡丹”、“百鸟朝凤”、“凤凰牡丹”、“猫蝶牡丹”在当时也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和同行的赞赏,直至今日不少艺术家还在运用这批花卉图案大做文章,有的把她当作舞台服装面料搬上舞台,有的用于油画的人物服饰图案上,有的则用于中国工笔人物画的服装图案中。在1992年的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上,著名影星巩俐就曾穿着一套由“凤凰牡丹”的写实花卉面料制作的礼服亮丽出场。从这些例子看,写实花卉面料其实已超出其使用范筹,与其他流派的纺织图案相比,她对各个艺术领域的渗透是最强的。所以在服装设计师的眼里,写实花卉图案面料会给予他们无穷的灵感,使得写实花卉图案总有机会在T台上花枝招展,层出不穷。

四、取材方便,途径多种

写生是写实花卉图案设计的最常用最方便之法,大自然中每一季都有花开花落,她为设计师提供了用之不竭的素材,通过写生,再作整理,设计出来的作品不会与别人的作品雷同,这是最方便而安全的设计途径。从姐妹艺术中获取启示,从中吸取精华,是设计师进行间接设计的巧妙之法,如中国画的工笔花鸟和写意花鸟都能为写实花卉设计提供了多种形式的花卉造型、各种奇特的构图、多种行技趋叶技巧等。同时西方的油画艺术还能解决色彩问题,设计师可以从油画中借鉴油画的科学用色方法,代现的设计色彩理论还能为设计作限色归纳指导,为设计师从自然色彩的无限变化中提取出准确或按需夸张的有限色套。另外中国的传统民间艺术还能为设计提供具有深刻寓意的“寓言画”,如“喜上梅梢”、“榴开百子”、“凤凰牡丹”等的具有多种含义的题材。

五、传统而时尚,经典而嬗变

传统的写实花卉图案主要有印花、织花和手绘这三种。它们是在平面的基布上再现自然花卉形象,印花占最大的比例。在强调个性化面料再造已成为时尚的今天,写实花卉是不是就已经被挤出舞台,走出人们的生活呢?不会的,请看当今的服装界,除了有一部份服装设计师对传统的写实印花面料情有独钟,以各种时尚新款来运用它外,还有一部分是使用手绘的方法,如第九届全国美展服装设计金奖作品《春天的故事》就是运用了手绘的方法作写实花卉服装面料再造的。而在今年的服装市场中最走俏的是在服装局部上作写实绣花面料再造的款式,当今的绣花图案已日趋写实化,造型真实地再现自然,色彩丰富,层次感强,丝丝绣线犹如撇丝技法所表达出的细腻和花瓣的花脉走势,并且还增添了绣线材料的光泽感和肌理效果。目前当写实绣花图案正走红之时,另一种写实花卉图形已在萌芽,那是一种运用材料,作仿生面料再造的立体形态写实花卉,如附图,其面料便是写实印花面,在服装的前胸位置上作了珠片绣和立体仿生花卉的面料再造,据预测仿生花卉的面料再造将成为今后服装舞台上的主角。

纹绣培训总结范文11

【关键词】清代 诰命 敕命 圣旨 内容 形制 工艺

清代诰命、敕命圣旨是皇帝封赠时所用的诏令文书,它既是帝王荣宠臣下的象征,又是受封人员显赫身份与地位的凭证。清代诰命圣旨有三色、五色、七色之分,敕命圣旨只有单色,颜色越丰富说明受封官员官衔越高。厦门市博物馆藏有三道清嘉庆帝加赠李廷钰曾祖父母、祖父母和父母的诰命圣旨,一道清嘉庆帝加赠福建水师提标左营外委把总陈致诚父母的敕命圣旨。现就这四道圣旨的形制、内容、纹样等作一简要分析。为论述方便,笔者将这四道圣旨标注为圣旨一、圣旨二、圣旨三、圣旨四来进行区分。

一、诰命、敕命圣旨的形制

(一)七色圣旨和单色圣旨

嘉庆帝加赠李廷钰曾祖父母的诰命圣旨(圣旨一)长310厘米,宽31厘米,为七色圣旨。从右至左的颜色为墨绿、灰绿、橘红(由于年代久远已变色)、金黄、米黄、深咖、灰绿、橘红、金黄、米黄、深咖、灰绿、橘红(由于年代久远已变色)、明黄,灰绿、橘红、金黄等七种颜色重复使用。圣旨一采用满汉文对照的方式书写,满文用黑色墨字从左向右竖写,大致为33行;汉文用金色小楷从右向左竖写,大致为39行,共284个汉字。满汉文合于中幅,满文结尾题款处印盖朱红玺印,印迹已模糊,汉文结尾处题款为“现任二等侍卫加一级、嘉庆二十四年正月初一日、世袭三等壮烈伯李廷钰”,没有玺印(见图1)。

汉文书写内容为:

天承运

皇帝制曰:国有爪牙之/选克宣力于旗常朝/颁纶浮之荣必勤思/于水木用褒先世以/大追崇尔前赠振威/将军李宗德乃现任/二等侍卫加一级世/袭三等壮烈伯李廷/钰之曾祖父树德务/滋发祥有自敦诗说/礼克垂撙之猷勇/战敬官早裕熊罴之/略兹以覃恩晋赠尔/为三等壮烈伯锡之/诰命于戏懋功有赏/荣则溯于所生庆典/欣逢恩不忘其自/出加兹宠秩尚克/钦承/制曰令仪淑慎启奕/叶以凝休懿则昭/垂溯芳型而锡祉/爰申嘉命用表慈/徽尔前赠一品夫人/赵氏乃现任二等侍/卫一级世袭三等/壮烈伯李廷钰之曾/祖母温恭有恪淑慎/其仪范著宜家秉/珩璜之训仁能裕后/丕昭礼法之仪兹以/覃恩晋赠尔为一品/夫人于戏紫纶贲宠/惟能历世而昌彤/管增辉庶使光前而/妣美用承优渥世席/阴庥。(为字迹残缺或辨认不清,/为每一竖行的分隔)

嘉庆帝加赠李廷钰祖父母的诰命圣旨(圣旨二),长381厘米,宽30.5厘米,为七色圣旨。从右至左的颜色分别为墨绿、灰绿、橘红(由于年代久远已变色)、金黄、米黄、深咖、灰绿、橘红、金黄、米黄、深咖、灰绿、橘红(由于年代久远已变色)、明黄,灰绿、橘红、金黄等七种颜色重复使用。圣旨二采用满汉文对照的方式书写,满文大致为29行(残缺辨别不出),汉文大致为39行,共286个汉字。满汉文合于中幅,满文结尾题款处印盖朱红玺印,印迹不清,汉文结尾处题款为“现任二等侍卫加一级、嘉庆二十四年正月初一日、世袭三等壮烈伯李廷钰”,没有玺印(见图2)。

汉文书写内容为:

天承运

皇帝制曰:物本天而/本祖谊重所生忠/君者孝于亲恩推自/近欢治谋之式b信/绳武之多贤尔前封/武显将军晋赠振威/将军李希岸乃现任/二等待卫加一级世/袭三等状烈伯李廷/钰之祖父仁心垂裕/令问宣昭钟美厥孙/衍箕袭于再世重/乃视聚簪绂于一门/兹以覃恩晋赠尔为/三等壮烈伯锡之诰/命于戏树德百年弥/表善余之庆邀荣七/命益崇佑启之模爰/沛徽章聿膺荣宠/制曰家庆蒙庥善必归/于大母朝章锡类恩/亦逮于重恽载扬闺/闼之仪用著本源之/尔前赠一品夫人/余氏乃现任二等待/卫加一级世袭三等/壮烈伯李廷钰之祖/母履丰守约处逸恩劳翟烂然尔子/孙之贵缟衣犹在利/人之贞兹以/覃恩晋赠尔为一/品夫人于戏笄/大珈被宠光于再/世仪五采照规/范于一门宠寿/泉庆绵翼世。

嘉庆帝加赠李廷钰父母的诰命圣旨(圣旨三),长447厘米,宽31厘米,为七色圣旨。从右至左的颜色分别为墨绿、灰绿、橘红(由于年代久远已变色)、金黄、米黄、深咖、灰绿、橘红、金黄、米黄、深咖、灰绿、橘红(由于年代久远已变色)、明黄,灰绿、橘红、金黄等七种颜色重复使用。圣旨三采用满汉文对照的方式书写,满文大致为29行,汉文大致为39行,共292个汉字。满汉文合于中幅,满文结尾题款处印盖朱红玺印,印迹已模糊,汉文结尾处题款为“现任二等侍卫加一级、嘉庆二十四年正月初一日、世袭三等壮烈伯李廷钰”,没有玺印(见图3)。

汉文书写内容为:

天承运

皇帝制曰:宣威效力事/父资以事君锡类推/恩激劝志慰显扬尔/原任浙江提督总统/闽浙水师提督军务/追封三等壮烈伯世/袭李长庚乃现任二/等侍卫加一级世袭/三等壮烈伯李廷钰/之父倜傥员奇老成/垂范鲤庭授传家之/训国有爪牙虎臣策/拨主之勋入敦诗礼/兹以覃恩晋赠尔为/三等壮烈伯锡之诰/命于戏莅官能敬已/开昌后之基有子亢/宗益励在公之念予/何吝于爵赏尔克世/其弓裘/制曰:能仕敬宗式谷固/由于母训推恩逮下/疏荣必逮于慈帏用/答恩勤特颁荣宠尔/吴氏乃现任二等侍/卫加一级世袭三等/壮烈伯李廷钰之母/顺桑叶德婉宜家/盛年不御丹铅相夫/以俭长夜时闻机杼/教子能劳兹以覃恩/封尔为一品太夫人/于戏先国后家惟贤/母独知大义作忠移/孝俾劳臣能绍前徽/翟弗有辉燕喜无。

嘉庆帝加赠福建水师提标左营外委把总陈致诚父母的敕命圣旨(圣旨四)长240厘米 ,宽31厘米,为单色圣旨。从右至左的颜色为橘红(包首)、金黄(隔水)、米白(正文)。圣旨四采用满汉文对照的方式书写,满文用黑色墨字从左向右竖写,大致为14行;汉文用黑色小楷从右向左竖写,大致为16行,共207个汉字。满汉文合于中幅,M文结尾题款处印盖朱红玺印,印迹模糊,难以辨认印字,汉文结尾处题款为“福建水师提标左营、嘉庆二十四年正月初一日、外委把总陈致诚”,印盖朱红玺印,印文已模糊(见图4)。

汉文书写内容为:

天承运

皇帝制曰:宠绥国爵式嘉阀阅之蔚/起门用表庭闱之训尔陈敖乃/建水师提标左营外委把总陈致诚/之父义方后光前善在躬/树良型于弓冶克家有子拓令绪于/韬钤以覃恩封尔为修礼校尉/锡之于哉章/恩泽何天家之庥命增耀门闾/恃同子勤/著绩王朝锡类以荣亲尔李氏乃福/建水师提标左营外委把总陈致诚/云母七诫娴明三迁勤笃令仪不/早教有见/之器兹以覃恩封尔为九品儒人/于戏锡龙纶而焕秉用答劳被/服以承庥允光宠。

(二)清代诰命、敕命圣旨形制与受赐官员品级

清代诰命、敕命圣旨都是写在丝织物上的,为卷轴式。宽度在30厘米左右,长度因官员的品级不同而有所不同,大多在1米到5米之间。在颜色上,诰命圣旨为多色,用于五品以上官员的封赠,颜色、底纹图案比较丰富,有三、五、七色之分,色越丰富,说明受封者官衔越高;敕命圣旨为单色,用于六品以下官员的封赠,颜色比较单一,为纯白色。圣旨一、圣旨二、圣旨三为七色诰命圣旨,说明受旨人官衔品级极高。圣旨四是单色敕命圣旨,为纯白色,说明受旨人官衔品级在六品以下。

清代诰命、敕命圣旨均以“奉天承运皇帝制曰”开头,然后接叙册文,册文用骈句,多为誉美之词。清朝还明确规定了各品级诰敕的句数,品级越高,句数字数也就越多。清代诰敕圣旨均采用满汉文对照的方式书写。这三道七色圣旨的汉文都用金色小楷书写(见图5),端庄秀丽,气度雍容,圆润飘逸,其行文精悍简洁,布局奇正相参,跌宕有致,笔画突兀,如浮雕一般,历经沧桑却风采不减,委实令人惊叹。

清代诰敕圣旨的轴柄也有着严格的区分:一品用玉轴,二品用黑犀牛角轴,三品、四品用金轴,五品用黑牛角轴,六品以下用乌木轴。这四轴圣旨的轴柄皆已丢失,辨别不出为何轴柄,甚是遗憾。

(三) 圣旨的历史信息

圣旨一、圣旨二、圣旨三分别是嘉庆皇帝加赠世袭三等壮烈伯李廷钰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的诰命。李廷钰(1792―1861),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马巷镇后滨村人,字润堂,号鹤樵,李长庚嗣子,二十二岁承袭三等伯爵,授二等蓝翎侍卫。历任江西九江镇总兵,广东潮州镇总兵,浙江提督,福建水师提督。1841年,时任潮州镇总兵的李廷钰率兵418人与关天培及其部下一同戍守虎门炮台,与数十倍的英军浴血奋战,关天培战死,李廷钰因弹尽粮绝、伤亡惨重被迫撤退。李廷钰秉承了其父李长庚文武才华,在金石书画上亦有建树,尤擅画兰花。李长庚(1751―1807),字西岩,福建同安人,乾隆三十六年武进士,授蓝翎侍卫,清代江南著名水师将领,骁勇善战,大半生转战于闽、浙、奥、台洋面追剿海盗,每战身先士卒,为公而忘私。常年过着“长洋夜静鸣烟斗,战舰风和听鼓笳”的海上生活,也使贼寇常有“不畏千万兵,但畏李长庚”的戒备[1]。1807年在追剿海盗蔡牵时中炮战死,嘉庆帝追封其为三等壮烈伯,予以世袭,钦赐祭葬,赐谥忠毅。李长庚是为数不多的文武兼备的将领,常以诗言志,著有《水经战略》《诗文遗稿》等作品。

李廷钰承袭的是三等伯爵爵位。清代的爵位分为宗室爵位、蒙古爵位、异姓功臣爵位三种。宗室爵位分为十二等,十二等大致可分为超品、品级,超品级爵位一般是封给亲王、郡王、贝勒、贝子、公、将军的。蒙古爵位一般是按宗室爵位例行,但又保留原来的蒙古尊号,有时在亲王之上依旧设立汉号世袭罔替。异姓功臣爵位是封给异姓功臣的,共有九级,有的爵号又分数等,其中公爵、侯爵、伯爵地位都是在一品以上,李廷钰承袭的是异姓功臣爵位中的伯爵爵位,属超品级(见表1)。

清代爵位的承袭有两种,一种是世袭罔替,不计次数,所得爵位可世代承袭;另一种是按次承袭,按爵位高低规定承袭次数[2]。

圣旨四是嘉庆皇帝加赠给外委把总陈致诚父母的敕命。陈致诚,生平不详。外委把总是清代武职外官,正九品。清代有外委千总、外委把总、额外外委职位,额外外委执掌与外委千总、外委把总相同,但薪俸较低。

二、清代封赠制度

清代的封赠,是最高统治者为了稳固统治、笼络朝臣,赐予官僚自身以及其祖父母、父母、妻室、子孙一定官爵或名号的一种荣典,生者受封,死者受赠。封赠常以诰命和敕命两种形式来体现。这种封赠除了对官员本身封授以外,还可以对官员的先代、妻室、子孙后代实行推恩封赠,可以承袭数代。

清代封赠五品以上的官员及世爵承袭罔替者用诰命,本人得封称诰授,推恩封赠官员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及夫人健在者称诰封,已逝者称诰赠。封赠六品官以下则授予敕命。清代封赠制度承袭明制,规定文武官员一品封赠三代,二、三品封赠二代,四品到七品封赠一代,八、九品只封本峰,并按官员不同品级封赠其曾祖母、祖母、母、妻不同名号。史上有“诰命夫人”之说,“诰命夫人”只是得赐诰命、敕命的各级命妇的泛称,受封赠者的曾祖母、祖母、母、妻的封赠称谓因官员品级的不同而不同,一品官的曾祖母、祖母、母、妻封一品夫人,二品官的祖母、母、妻封夫人,三品官的祖母、母、妻封淑人,四品官的母、妻封恭人,五品官的母、妻封宜人,六品官的母、妻封安人,七品官的母、妻封孺人,八品、九品官的妻封八品孺人、九品孺人,武职八旗八品以下、绿旗营七品以下妻无封,后改为绿营正七品妻封孺人。

圣旨一、圣旨二、圣旨三是嘉庆皇帝加赠世袭三等壮烈伯李廷玉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的诰命。我们从圣旨中可看出,先人可以跟着子孙后代一起受封的,李长庚为国捐躯功劳卓著,嘉庆帝认为是其父母教子有方,故圣旨中不乏对其父母的誉美之词。清朝嘉庆二十四年,按公元年计算应是1819年,虽已历时198年,但这三道诰赠圣旨依然字迹清晰、金碧辉煌、光彩夺目,昔日的富贵、豪华气息不减当年。

圣旨四是嘉庆皇帝封赠陈致诚父母的敕命,由于此圣旨损伤严重,很多字迹残缺致使文意中断,但从残存的文字当中大概可以得知其内容多是褒奖陈致诚的功勋以及对其父母教子有方的称赞。

三、圣旨的织造工艺

(一)提花织锦

圣旨一、圣旨二、圣旨三的载体是清朝专供圣旨使用的提花织锦(见图6)。织锦是用精炼过的熟丝作原料,先染色而后织造的多彩提花织物,它是丝织物中最为精致的高档缎类丝织物。明清时期织锦生产集中在江苏南京、苏州,除了官府的织局之外,民间作坊也形成了一定的规模,达到了织锦生产的繁荣时期。织锦花纹的配色是用不同颜色的梭子通梭所织,由于每一梭道上不露于表面的色纬都沉于织物的背面,便增加了织物的厚度。织锦因系通梭织制花纹,显花部位彩纬露在外面,不显花时彩纬织进织物的背面,由一根专门用来压住背面彩纬的地经压住,形成“扣背”,故而织物厚薄均匀[3]。

锦有经起花和纬起花两种,也叫经锦和纬锦。经锦是用两组或两组以上的经线同一组纬线交织,通过提花使综框产生升降变化而起花。经线多为二色或三色,一色一根作为一副,如果需要更多的颜色,也可以使用牵色条的方法。纬锦的纬线有明纬和夹纬两种,夹纬用来把每副中的表经和底经分隔开,用织物正面的经浮点显花;明纬是纬向的浮点在布上面显现的花纹。圣旨一、圣旨二、圣旨三是重经重纬组织,重经组织是经纱与经纱重叠,可以加大经密;重纬组织是纬纱与纬纱重叠,可以加大纬密。重经组织可以制织双面经效应织物,而重纬组织则可以制织双面纬效应织物。

(二)绫织物

圣旨四的载体是绫织物(见图7)。绫是古代常见的丝织品种之一,古代的绫都是经面斜纹组织的,而现代的绫除采用斜纹组织外,也有采用平纹组织及缎纹组织的。古代的绫只有蚕丝织品,现代的绫既有蚕丝和人丝的交织品,也有全真丝织品[4]。

绫为斜纹组织,其特点是组织点连续而成斜向的纹路,最少由三根经纬纱组成一个完全组织,由于斜纹的每个组织的经纬纱数目较平纹为多,而组织点则较平纹为少,因而经纱与纬纱之间、纬纱与纬纱之间的间隙减少,使单位长度内经纬纱的根数得以增多,而较平纹组织的织物致密厚实[5]。

(三)吉祥纹样

三道七色诰命圣旨上皆错落有致地布满提花织成的祥云与仙鹤(见图8)。祥云代表吉祥,仙鹤代表长寿,两者都寓意吉祥如意。在清代,仙鹤纹样只用于一品高官,祥云纹样用于二到五品官员。这三道七色圣旨的首尾两端都织有头尾相对的两条升降银龙,相拥“奉天诰命”四个篆字(见图9)。明清两代,最高统治者为了突出帝王的权威都用龙来神话自己,所以帝王在衣、食、住、行各方面都以龙纹作为装饰。清代,龙的形象为:龙头毛发横生,出现锯齿形腮,尾部有秋叶形装饰。从龙的形态上来看,既有头尾相交的团龙,也有探首张爪盘于梁柱之上的蟠龙,还有在空中腾飞的翔龙等[6]。这些体态矫健、雄健有力的龙纹,无不折射出帝王的威严与尊荣。除了奢华与权威的象征外,清代的龙纹还有另一种含义包含其中,那就是“和”的体现。这一时期的龙纹,尤其是在服饰上,大多以“成圆形”的姿态出现,代表了民族传统文化所追求的“和”,是对“天人合一”理念很好的诠释[7]。

云纹也是清代宫廷织绣中应用最多的纹饰,凡有龙,必有云。龙翱翔于云海之间,显示出帝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四海之内,唯我独尊”的威严气势。元明清各时期的云纹形式不同,清代常见的有如意云、四合云、骨云、行云(也称流云)、卧云等。清代还以云纹配其他纹饰,如云和龙纹相配,称“云龙”,和蝙蝠相配,称“云蝠”,和仙鹤相配,称“云鹤”,和大雁相配,称“云雁”,等等,组成有动有静的装饰图案[8]。

四、 结语

四道清嘉庆圣旨无论从形制内容上,还是材质纹样上都为我们研究清代历史、等级制度、织造工艺等提供了极其宝贵的实物依据,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1]张仲淳,林原平.台海遗珍[M].上海:学林出版社,2014.

[2]舒顺林,乔润令.清代文官制度概论[J].内蒙古社会科学,1989(3):71-77.

[3]陈娟娟.中国织绣服饰论集[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5.

[4][5]张保丰.中国丝绸史稿[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9.

[6]何晶,张雨.浅谈“龙纹”的文化内涵[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教育研究版),2003(7):55-58.

[7]梁昭华,门捷.浅谈中国传统龙纹的演变及其造型特征[J].美术大观,2011(10):63.

纹绣培训总结范文12

关键词:家纺面料 艺术设计 素质能力 剖析

0 引言

家纺面料设计作为家纺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无疑对于家纺品牌的确立和产品的质量档次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与意义,知名的家纺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注重产品质量、款式,大都拥有自己的知识产权,这和优秀的家纺面料设计分不开。这就对家纺面料设计人才的职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家纺专业的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而言,分析家纺面料设计的岗位能力要求具有指导意义。

1 家纺面料设计师的岗位定向

在庞大的家纺生产产业链中,就家纺生产而言,存在两种类型的公司和企业,一类为成品加工品牌,例如:罗莱家纺、水星家纺,这类企业拥有自己的品牌,生产和销售家纺成品。另一类为面料品牌供应商,例如江苏金太阳公司,以面料设计研发为主,为成品加工企业提供面料。从设计的层面来看,做品牌的企业一般自主研发品牌,有的拥有较强的设计团队,但各个企业根据自己的发展在侧重上有所不同,例如:罗莱家纺有50-60名设计师,主要侧重于款式设计,面料依靠品牌供应商;富安娜家纺虽然也以面料采购为主,同时也设立研发部门进行面料开发。总而言之,大多数成品品牌生产企业以款式设计为主,而面料品牌供应商主要注重家纺面料的设计与开发,相对来讲在家纺面料设计层面拥有较强实力。

一般而言,家纺面料的品牌供应商主要以研发为主,针对成品加工企业对于面料的要求开发符合市场流行以及季节需求的家纺面料,品种涵盖印花、绣花、提花三大工艺。家纺面料的品牌供应商自身着重花型设计,下单到一些面料织造的合作企业进行面料生产,公司派遣跟单员监督面料的生产过程,依赖工厂的技术条件,织造符合客户要求和设计要求的面料。生产出来的面料分为公开版和专版两种,公开版的面料在市场上占有量很大,而专版面料则只供应给品牌家纺产品公司,面料设计公司负责为专版客户申请面料和版权,保证其专有权。例如:卖给水星家纺的专版花型面料不能卖给其他公司,此种花型面料生产的家纺成品只可能在水星家纺的产品中出现,也只能在水星家纺的销售终端购买得到。

除了实力较强的家纺面料的品牌供应商之外,在家纺产业链之中存在许多花型设计公司,以面料的花型设计为主,为家纺生产企业提供面料设计方案。因此家纺面料设计师的岗位定向主要集中在成品企业的研发部门、面料供应商的开发部以及各类型的家纺面料设计公司。

2 家纺面料设计流程和岗位能力要求

不同的岗位定向对于家纺面料设计师的能力要求略有差别,各企业和设计公司在开发设计面料的时候也会采取不同的途径。但一般而言,面料设计的流程主导着家纺面料设计师在素质能力上面的具体要求。

以较为成熟的面料供应商江苏金太阳纺织科技有限公司的面料设计开发过程为例:市场部根据市场调研,把握市场流行和季节需求,定位销售人群,结合设计部的设计实力,整体动态把握、内部整合。销售部担当设计部与客户之间沟通的桥梁作用,及时反馈顾客意见,调整设计具体要求。因此,面料设计开发具体的流程环节如下:

2.1 面料设计开发流程

2.1.1 策划主题

根据市场部提供的市场动态把握结果,确定一定阶段之内所要生产设计的题材内容,例如,《海南岛风情》系列,在分析产品市场定位、消费年龄层次,以及通过文字描述产品风格来确定所要采用的工艺是印花还是提花工艺,采用何种配色、需要体现哪些设计元素等内容。

2.1.2 寻找素材

在规定的时间内寻找整合设计所需素材,例如在半个月或者一周内寻找素材,集中看素材,分组讨论决定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如果符合则继续往下做,如果不符合则需要调整。

2.1.3 选稿评审

由设计部门将所做设计以幻灯展示的形式进行讲解,公司组成不定的选稿组投票决定采用何种设计,这主要是指公版的设计选稿。非公版的面料,由客户不定期来看稿、选稿,设计量很大。

2.1.4 延续设计

由市场部市场调研整合设计部能力和销售部的市场需求量,确定设计多少款数,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设计任务。

根据面料生产的不同工艺以及设计过程的实际操作,在设计过程中,对于设计师有不同的知识和能力要求。

2.2 岗位素质能力要求

2.2.1 手绘表现

设计部特别注重手绘表现能力,电脑操作以手绘表现的能力为基础,在招聘设计师的时候,手绘表现能力是最重要的环节。主要的设计表现手法为水彩或者铅笔淡彩的表现,然后将画稿导入电脑进行抠稿。花型设计要符合工艺要求,套色不能太多,保证设计效果,符合成本核算要求。然后将设计稿拿到工厂进行分色处理,分色完毕后由客户确认效果,把面料样品拿回公司根据客户要求调整。印花、提花、绣花设计部都要求有较好的手绘表现能力。

2.2.2 软件应用

在每种工艺中所采用的软件有所区别,印花和提花设计主要采用常规的图形处理软件,绣花设计强调制版,会用到电脑刺绣和制版的相关专业软件,基本上,设计师在做设计时根据自己善于使用何种软件自己决定,没有硬性规定。

2.2.3 审美能力

审美能力决定了设计出来的作品的品质,要求设计人员有设计的思维和审美眼光,印花和提花花型的设计在开始阶段就要求设计人员在脑海中有大量的经典纹样的知识储备,要具备面料风格特点的审美素养,例如,如何利用“巴洛克纹样”结合现代时尚审美,设计“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家纺面料产品。

2.2.4 工艺知识

设计师必须了解工艺。要能够分清各种面料的不同组织,以此进行设计。涂料印花和活性印花有何区别,制版要求能印多少套色等等。例如,根据绣花机器的工作流程:(花样设计图案—编程打版—磁盘—读讯器—电脑绣花机器),设计用户所需要的花样图案,通过图形处理软件把设计图纸做好,再通过导入田岛软件,使用电脑进行打版,从而变成一种电脑能够识别的信息输给电脑绣花机器。

2.2.5 其他

围绕家纺设计还有其他工作岗位,相应的有其他能力素质的要求,例如跟单员,跟单员要求对面料、工艺要非常了解,要求有较长的实践经验,金太阳公司的跟单员主要监督设计到生产过程的实现,最后效果由设计部结合顾客要求来确定,跟单员要求由在公司工作几年的具有较强经验,熟悉公司业务的人员担当。提花组织设计也不是直接招聘的,也是要经过四至五年的工作经验之后,经过公司培训进行设计工作。

3 设计素质能力构成

依据家纺面料设计的能力要求可以明确:作为家纺面料设计师, 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之外,针对职业岗位还必须具备相应的社会能力以及解决产品开发过程的相应方法能力。所以,家纺面料设计师的能力可以解剖为三大部分,即:岗位专项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见表1)

表1 家纺面料设计专业的素质能力结构表

4 结语

从面料设计开发的实践过程和所需的专业岗位能力来看,家纺面料设计专业的人才必须具备印花花型设计、提花面料设计及面料分析、绣品款式设计、家纺艺术设计等能力,才能从事家用纺织品面料艺术设计、生产工艺设计、产品开发、设计管理与产品营销等工作。培养目标的定位要符合企业实际要求,学生在校期间所学要涵盖了家纺面料设计的各个岗位对于知识及能力素养的需要,在课程设置上和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掌握工艺技术并将设计与工艺较好的结合运用,是今后家纺面料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的重要目标。

参考文献:

[1]徐涵.《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教育与职业》,1/

2008.

[2]赵洁.《高等职业教育“素质+能力”课程体系构建的探讨》,《中国科教创新导刊》,8/2008.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