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项目施工技术总结

项目施工技术总结

时间:2022-10-22 05:59:38

项目施工技术总结

第1篇

时光荏苒,2019年一闪而逝,我们对过往的一年做深刻的总结。2019年对于****等市政设施PPP项目是非常重要的一年,工程管理部在公司领导的关怀指导下,在公司各级业务部门的密切配合下,全力以赴地投入到****等市政设施PPP项目的建设工作中。作为项目工程建设专业的核心职能部门,我们严记公司领导的教诲和嘱托,从部门职能出发,从项目的技术特点和施工要求着手,突出自身的技术优势和专业特长,充分发挥部门在工程技术管理上的核心作用,严格控制工程质量及工程进度,较好地完成了领导安排的各项任务。工程技术部形成一个岗位职责分明的团结奋进、有很强战斗力的集体。

一、工程项目完成情况

在部门同事的共同努力下,截至今年12月底,本年度共完成17345.95万元,开累完成49345.919万元,剩余52444.081万元。

我们已先后完成了**(翔宇路~飞天大道)段沥青摊铺、绿化种植、人行道、路灯、标线等施工任务,**(飞天大道~信诚大道)段K3+120~K4+000右幅路床、基层、沥青下面层的摊铺任务、K4+000~K4+960右幅雨、污水管道、路床、底基层、水稳基层施工任务,如意湖南湖土方开挖、汉韵路跨胜利河桥的桩基、盖梁、系梁施工。

目前我项目还剩余**东延线路左侧、**西延、如意湖北湖、绿轴、皓月路1800m、汉韵路2100m、丽日路等剩余工程因征地拆迁问题未开始施工。

本着回顾过去,总结经验,找出不足,进而丰富和改善自己的原则,为此,我们就工程管理部2019年工作情况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回顾和总结。

二、工程管理

工程管理工作是我部工作的核心和重点,延续18年的工程主体结构的工作,我部更加全力以赴地投入到项目的施工管理工作中。在部门同事的齐心协力,我部克服了不良天气、资金不到位、征地拆迁滞后等种种困难,经过一年的辛勤工作,我们先后完成了**(翔宇路~飞天大道)段沥青摊铺、绿化种植、人行道、路灯、标线等施工任务,**(飞天大道~信诚大道)段K3+120~K4+000右幅路床、基层、沥青下面层的摊铺任务、K4+000~K4+960右幅雨、污水管道、路床、底基层、水稳基层施工任务,如意湖南湖土方开挖、汉韵路跨胜利河桥的桩基、盖梁、系梁施工。我部严格遵守对工程进行“四控制、二管理、一协调”的管理方法。加强对工期、质量、成本三个重要因素的控制。努力协调与业主、设计、监理的关系,加强了管理措施。

1.严格控制现场施工,做好合同(图纸)外工程量的签证

针对产生的合同(图纸)外工程量,做好洽商签证工作。严格把控现场施工情况,针对现场实际发生的合同(图纸)外工作内容,及时联系业主、监理、审计单位,做好洽商、签证,为项目减小损失、创造利益,截止现在已完成签证、洽商签订17份,为项目的创收创造了前期条件。

2、严格审图,优化方案

收到施工蓝图,我部门组织开展图纸会审,优化施工方案。与设计对接,在充分了解设计意图的基础上优化施工方案,避免出现返工现象,争取利益最大化。

3.积极组织施工大战

为确保大干取得实效,根据各单位工程施工环境及施工条件,结合投资计划,每月制定了进度计划,制定工程节点目标,并根据工程实际,不断倒排工期,调整和新增节点目标,跟踪落实,按时保质完成施工节点目标。制定并完善保障措施和奖惩方案,采取超常规办法和举措,调动各施工队伍积极性,形成大干快上声势和氛围,全力推动项目建设。在全力推进工程建设进度的同时,严控工程质量与安全,做到打破常规不违规,强攻硬上不蛮干。

4. 抓好安全与文明现场管理工作

安全文明是施工项目中不可忽略的一项工作,我部根据本工程安全文明项目管理目标,在施工过程中贯彻执行国务院及各部门颁发的安全规程、生产条例和规定。在实施过程中主要做如下几点工作:

(1) 为了提升工地形象和安全文明施工,科学安排、合理调配使用施工场地,并使之与各种环境保持协调关系,按照安全文明标准化工地标准进行施工。

(2)、做好安全控制,目的是保证项目施工中没有危险、不出事故、不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

(3)、按照有关法规要求,使施工现场和临时用地范围内秩序井然,文明安全,环境得到保护,交通畅达,防火设施完备,居民不受干扰,场容和环境卫生均符合要求。

三、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在总结经验迎接挑战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几个值得我们改进和正视的问题,还需要认真克服和改正,以求完善,使管理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进一步完善、细化工程管理体制,理清管理程序,使工程管理更加顺畅,更加高效。明确了内部分工和职责,建立了上传下达、团结协作、规范有序的工作秩序,有力地推动了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2、加强业务培训,利用业余的时间自我学习。

3、还需要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沟通,“早谋划、早安排”,做好一切施工前后准备工作。

四、2020年计划安排

新的一年里我们工程部在再接再厉,计划完成**东延左侧路基路床摊铺,水稳、沥青摊铺及路缘石、绿化等剩余工程;汉韵路剩余路段路基路床摊铺工作,场平60000m3土方开挖外运工作,绿轴全部施工任务。

第2篇

关键词:中国尊;工程总承包;超高层;组织结构

建筑,是人类创造的最壮丽的地球景观。而钢结构是建筑美的直接体现。钢结构具有强度高、自重轻、抗震性能好、绿色环保等特点,是超高层建筑的必然选择。从1884年106.4m的美国曼哈顿人寿保险大厦,至2010年828m的阿联酋迪拜哈利法塔,人类不断刷新着超高层建筑高度的新纪录。

中国各地的超高层也如雨后春笋般不断耸立,而中国尊作为北京拟建第一高楼,也是首座建筑高度在500以上的超高层建筑,建筑高度达528m,位列全球超高层高度第七位,是北京地区首座采用巨柱+钢板剪力墙结构的钢结构建筑,总建筑面积达43.7万平米。

北京地处华北地震带上,对抗震等级要求高,本工程抗震设防烈度达8度。工程主塔楼为筒中筒结构,内部为型钢混凝土核心筒,外筒由巨型支撑和巨型框架以及次框架组成,总用钢量约15万吨。由于本工程具有建筑结构高、体量大、结构复杂、抗震性能要求高、施工难度大等特点,所以对项目管理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中国尊的项目管理通过对现有管理模式的研究,寻找并分析存在的问题,设计出一套适合中国特色的超高层钢结构项目管理方案,形成一套国际先进的管理理论,满足经济的发展、技术的更新,以及人们对工期的期望,对成本、质量的要求。

图1 中国尊项目结构图

1 中国尊的管理模式

1.1 借鉴分析国际化管理模式

国际建设工程项目的主要管理模式包括:施工管理模式(Constriction Management 简称CM)、设计施工模式(Design―Build 简称DB)、建设―经营―转让模式(Build―Operate―Transfer简称BOT)、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模式(Engineering Procurement Construction 简称EPC)、项目管理承包(Project Management Contractor 简称PMC)、项目管理组(Project Management Team 简称PMT)等。

通过对项目组织中合同关系、工作范围、介入项目的时间、责任和风险、需业主介入项目管理的程度等方面综合分析,比较出四种主要管理模式的适用范围。

表一 管理模式适用范围

管理模式 适用范围

CM 建设周期较长,工期紧,“边设计、边施工”或规模大、技术复杂、缺经验的项目。

DB 技术不太复杂,以土木工程为主的工程项目

EPC 工期紧、技术复杂而且又不想增加协调管理以及其它工作量的工程项目

PMC 投资规模巨大,工艺比较复杂或多方业主且不熟悉技术工艺的项目

1.2 中国尊的管理模式

国内常用的高层钢结构管理模式包括两种:施工总承包和工程总承包。施工总承包工程管理模式,业主只选择一个钢结构施工总承包商;钢结构工程总承包管理模式,业主委托总承包商对钢结构工程设计、采购、加工、施工、试运行(竣工验收)等实行全过程或若干阶段的承包。

中国尊项目充分考虑各项内外部因素所带来的影响,结合高层常用管理模式,建立了一套适用于中国特色高、精、尖项目的钢结构工程总承包管理模式。

1.2.1 搭建合适的组织结构。新的施工技术加上多标段招标,几十个单位共同协作。充分利用矩阵结构机动、灵活,可随项目的开发与结束进行组织或解散;发挥有专长的人才作用的特点,搭建适合中国尊项目的矩阵结构管理模式。明确项目管理责任,从项目经理至各小组成员都有明确的个人责任。同时建立有效的责任制考核机制和绩效考核管理办法,细化考核指标。

图2 矩阵式管理组织结构

1.2.2 施工进度计划管理方案。施工进度计划管理需开展工期履约风险的识别,从施工项目工期管理的系统性和实用性出发,围绕工期目标、进度计划优化、实施过程管控、工期延误及索赔等有关工期管理的一系列问题,建立并有效实施了“一主控、四配置”计划体系,即以进度计划为主线,全面保障钢结构构件配置、资源配置、技术配置、资金配置,为项目工期节点的按时完成,提供有力保障。分解工作目标,制定中国尊项目三级施工计划:一级计划的制订是为项目指出最终进度目标;二级计划针对性地对某一阶段、某一专业承包公司的生产任务做出安排;三级计划的制订是将二级计划进一步细化到日常的施工安排中。施工资源的合理配置是工程高效运行的关键所在。可根据平面部署和分区及流程部署,合理配置资源。

图3 中国尊地下室结构施工分区分段图

1.2.3 中国尊深化设计管理方案。深化设计不仅对整个施工过程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还对各相关环节进行协调和综合起到重要作用。深化设计的管理要具体界定业主、总包商、分包商、设计方的行为规则和责任,并由各专业人员对本专业进行深化设计。建立深化设计组织结构并明确岗位职责;梳理深化设计管理流程,分解深化设计进度计划,并采取合理规划加工安装顺序、根据施工动态调整资源配置、派驻原设计院、加工厂和施工现场技术服务人员协调深化设计问题等措施,保障深化设计的进度;通过“自审、互审、专业审核”的三级审核制度、制定应急方案等措施确保深化设计的质量。

图4 深化设计的组织结构图

1.2.4 加工制作管理方案。中国尊的加工制作管理要求极为苛刻,加上狭小的作业场地,这些给构件的制作计划管理及发运计划管理提出了很高的挑战。结合施工进度计划管理,编制加工制作三级计划管理,加强制作厂每个工区的进度监控,及时协调制作与业主、总包、设计、建立的各方问题是加工制作成败的关键。

1.2.5 技术管理方案。技术管理作为商务管理的依托,生产管理的指导,作用不言而喻。从管理思想、建立制度、工作内容、技术措施编制与执行这几个环节进行技术管理与控制。项目在成立初始就确定了科技进步奖、科技示范、技术总结和研发方面的管理目标。建立了健全的技术管理制度,包括图纸会审制度、施工组织设计管理制度、技术交底制度、等相关管理制度。注重收集过程成果资料,申报科技成果,保护知识产权;重大施工技术方案层层审查,并组织召开外部专家论证会确保方案完整、规范、安全可行。

1.2.6 BIM技术的管理方案。应用BIM技术,对中国尊项目全生命周期进行全方位管理,实现施工资源的合理使用、施工现场的科学布置、施工进程的精确掌握,实现建设项目生命周期各阶段的信息共享和充分利用。中国尊项目部根据组建了BIM团队,结合自身的情况和现场布置,对BIM设计、深化设计、制作加工、运输和安装等全方位应用BIM技术。通过BIM技术,建立3D模型,发现图纸疑问、各专业的碰撞问题,展现施工现场布置情况,为高空安全吊装提供数据。

1.2.7 质量和安全管理方案。明确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目标,通过建立完备的管理体系保障目标的顺利实现,做到按流程办事,用制度管人。质量建立奖罚制度、三检制、首件验收等制度规范质量行为,同时按照质量风险制定专项的管理措施,包括项目专业分包质量水平、原材料及构件制作的质量、特殊工序质量、资料管控等,避免风险产生。安全管理应按照风险管理的方法来进行,中国尊钢结构施工的风险很多,但重大的风险主要是两点,一是焊接或者切割作业时因焊渣或者熔渣的掉落而引发的火灾;二是钢结构施工属于高空作业施工。加强人员资质审核,施行操作前交底、加强教育、建立制度等管理行为。

1.2.8 商务管理。建筑工程成本管理与控制是实施建设工程全过程管理的重点,它始终贯穿于项目实施的全过程。从施工企业项目管理的角度出发,严格按照企业项目管理制度,加强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其它直接费、间接费等费用控制。同时,在施工的不同阶段制定管理的重点。合同管理则是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施工单位作为合同的乙方,在合同签订后的项目实施过程中,必须严格履行合同规定的各项责任与义务,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合同评审与合同管理策划;第二,合同技术资料管理;第三,履约中的施工现场管理。

2 工程总承包的作用

2.1 优化资源配置

中国尊项目钢结构工程总承包模式充分发挥了钢结构公司对业主的服务职能和对各项专业分包的管理职能,同时为各专业分包提供一个高效运作、交流畅通的管理平台,充分发挥各专业公司的专业能力,把工程进度、质量、安全等方面发挥到最优水平。

2.2 提高全面履约能力

工程总承包最便于充分发挥大承包商所具有的技术力量、管理能力和丰富经验的优势。控制影响项目管理的内外部不利因素,着重对组织管理、设计管理、加工制作管理、施工管理、技术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物资管理、商务管理等方面进行优化和控制。由于各建设环节均置于总承包商的指挥下,因此各环节的综合协调余地大大增强。

2.3 促进建筑管理企业规模化发展

工程总承包模式优化了组织结构并形成规模经济,促进建筑企业向规模化方向发展。一是能够重构工程总承包、施工承包、分包三大梯度塔式结构形态;二是在组织形式上实现从单一型向综合型、现代开放型的转变,最终整合成资金、技术、管理密集型的大型企业集团;三是增强了整体的运营能力。同时有利于推动管理现代化。工程总承包模式作为协调中枢必须建立起计算机系统,使各项工作实现了电子化、信息化、自动化和规范化,提高了管理水平和效率。

3 结语

中国尊项目创新了组织管理结构形式,提出矩阵式管理结构,使项目管理更加机动、灵活,任务更加清楚,目的更加明确;提出“一主控、四配置”的项目计划体系;应用建筑工程最前沿科技BIM技术,对中国尊项目进行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化管理;超高层钢结构管理仍在不断发展中,形成一套有指导意义的、可执行的全过程管理理论,应用BIM等先进技术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将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 ChoiCK,ChungHK,Lee D G,Wilson E L.Simplified building analysis with sequential dead loads-CFM[J].Journal 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ASCE,2012.

[2] Deke smith An introduction to building lnformationmodeling(BlM)[J].Journalof Building lnformation modeling(JBIM),2007.

[3] 王宏.超高层钢结构施工技术[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

[4] 张建平,李丁,林佳瑞等.BIM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施工技术, 2012,41(16).

[5] 康学伟,牛素杰,任英超等.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创新方法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6).

[6] 贾珍珍,马铮铮.浅议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信息,2009(34).

第3篇

在试验示范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应包括机具选型、选择试验示范点、签订示范合同和制定实施方案、组织实施、总结验收这五个工作阶段。

1.1机具选型

项目通过论证后,即可着手进行机具试验选型工作,选型必须注意机具的先进性、适应性和可靠性,做到动力配套合理,操作、维修方便,使用安全,价格合适等。若无合适的作业机械,可组织技术人员对现有机械加以改造或研制新的机具。

1.2选择试验示范点

试验示范的目的在于通过实践检查项目选择的正确性,树立样板,示范全区。

1.3签订示范合同,制定实施方案

首先推广单位和示范单位要签订试验示范合同,明确各方的责任和义务,规范生产活动,约束各方。需要强调的是,制定农机化推广实施方案,必须加强同农业部门和农业科技人员的配合,要使实施方案真正体现出农机工程技术、农业生物技术和现代管理技术三者的有机统一。

1.4组织实施

根据农业生产要求和方案中制定的工艺流程,逐步实施要推广的农机新机具与新技术。1.5总结验收

总结验收的目的在于对先进性、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适应性进行总结评价,确定能否进行大范围的推广应用。

2农机化示范项目的实施管理

2.1实施程序

农机化技术推广项目实施大体分三个阶段进行。即项目实施技术组织准备阶段、项目实施技术推广阶段和项目总结阶段。项目实施工程程序如下:项目实施技术准备阶段包括:选择实施地点、任务分解;签订合同;进度时间管理;建立项目组织机构;人员组织与培训;资金、物料筹集;制定实施方案;实施区发动宣传;实施场所条件准备;新技术对比实验准备。项目实施技术推广阶段包括:技术引进、试验示范;技术推广服务;资金物料配套投放;机械化生产和技术推广;原始数据记录、记载及资料整理;检查与监督;项目整理。项目总结阶段包括:测产、项目基础数据统计;项目效益评价;技术总结,项目工作总结;撰写验收或鉴定技术文件;申请成果鉴定;项目资料存档。

2.2选择实施地点及推广面积分解

选择实施点及任务分解的必要性。一是部、省下达的农机化技术推广项目,要求大范围、大面积推广,推广面积少则几万亩、几十万亩,多达几百万亩。选择实施地点的原则:以乡或县(市)为基本的实施点;在实施点划定的项目区应集中连片,田块平整,便于机械作业;项目实施的基本条件具备,即要求路通、水通、电通;有一定的机械化基础;农民自愿参加计划实施;当地政府领导重视支持,并愿意给与资金配套;承担单位技术较强,有完成任务的能力。

2.3建立项目实施机构

建立项目实施机构的目的在于发挥项目主持单位及相关部门和行业的综合功能,处理推广过程中的协调问题,为项目实施工作提供行政领导,为项目实施起到组织保证作用。项目实施机构体系一般由项目领导小组、技术小组和生产应用单位共同组成。对大面积大范围跨地区项目按行政区划分地、市、县、乡(镇)层层成立项目实施机构或协作组。项目领导小组。以项目实施所在地区的农机主管部门为依托,建立项目领导小组。依据项目实施难易程度确定领导小组参加单位以及成员名单,其主要职责是负责行政推动,组织发动和协调,定期检查,解决配套资金保证物资供应。项目技术组。以承担项目的农机化技术推广单位为依托,成立项目技术小组。组长由推广单位分管业务工作的站(所)长或室主任担任,成员主要由推广单位、农业技术部门、科研单位、教学单位的科技人员组成,主要职责是完成各项推广技术工作。项目协作组织。项目协作组成员由项目牵头单位和参加单位的主要推广人员组成。协作组织职责是制定工作方案,统一技术经济指标及进度要求,制定测产验收办法,负责落实任务、组织检查、考察参观、经验信息交流、办示范点、现场验收、评比等工作。

2.4制定项目实施方案

项目实施方案是项目实施的行动指南,是一个具有规范性的纲领性文件,要求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项目实施方案的主要内容及要求:主要推广任务和达到的技术经济指标;推广的主要技术内容;实施地点;工作进度安排;组织管理措施;组建项目领导小组、项目技术组,明确其职责分工;拟定项目实施方案的要求。要以项目合同为依据。项目实施方案是项目合同的具体化,实施方案中任务指标应与合同提出的一致,不可随意提高或降低要求。实施方案要被应用单位接受执行。拟定一个科学实用、便于操作的实施方案,且要反复修订实施方案。项目实施方案(草案)拟定之后应交项目领导小组和项目技术组讨论研究,并听取应用单位意见,在此基础上修改完善,批准执行。

2.5项目检查与监督

第4篇

关键字:建筑工程; 施工; 技术管理;措施

Abstract: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measures from the build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management of the importance and existing problems.

Key words: construction project; construction; technical management; measure

中图分类号:TU7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一、前言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应用相应的管理职能与科学方法,促进工程项目施工技术的实施与开展,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国家及地方的相关技术政策、法律、法规和设计要求,科学合理地组织各项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工作,建立规范、系统的技术管理秩序,确保整个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符合国家及地方规定的技术规范和规程的相应要求,达到优质高效地完成整个工程项目施工任务的目的。

二、项目管理中技术管理的重要性

1、工程项目管理的目标是在节约成本的前提下按照合同约定的工期、质量等要求将工程项目交付业主使用。在实施过程当中,项目部必须通过对内部生产要素和外部要素的综合管理来确保目标的实现。这些要素的综合管理包括项目资金管理、项目合同管理、项目技术管理、项目信息管理、项目人力管理,项目材料管理等。所有的管理成效都通过工程项目的进度、质量、成本控制结果即工程项目管理目标来体现。

2、项目技术管理贯穿工程项目实施的全过程(施工准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后阶段)。从内容来看,技术管理内容与项目其他方面管理内容相互衔接、相辅相成,为工程项目管理的顺利实施而服务,是实现项目管理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

3、项目技术管理是从技术保证角度实现对工期、成本的有效控制:从前期施工准备阶段的原始资料调查分析、编制合理可行施工组织设计、全面的图纸会审等环节 ,到项目施工过程中的编制及实施合理的施工方案、为减少返工和返修损失对施工过程及过程产品进行动态控制、提出合理的工程变更、进行“四新”项目应用等环节,都是以降低成本、加快进度为中心来进行技术组织管理。没有技术依托的施工组织过程不可想象。特别在施工条件困难、环境差、结构复杂、技术难度大、工期紧的工程施工中,所选择的施工技术方案是否经过经济技术分析 、是否进行优化等对其施工进度、工程成本控制更是起关键作用。良好的技术管理能促进项 目管理目标的实现,低劣的技术管理将使整个项 目管理混乱,严重时引起项目的进度、质量、成本控制失控,最后导致工期、经济方面的损失。因此,必须将项目技术管理与项目管理中的资金管理、合同管理等其他方面同等重视起来,相互配合协 调 ,才可能实现优化的项目管理过程。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关系到企业成败兴衰的关键。要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提高经济效益,必须抓“管理”这个关键 。而技术管理则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技术管理,才能保证施工过程的正常进行,才能使施工技术不断进步,从而保证工程质量 ,降低工程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通过技术管理 ,可以逐步改变施工企业的生产和管理面貌,改变施工企业的形象,提高竞争能力。因此,企业管理者必须对技术管理工作予以足够的重视 。

三、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技术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技术管理体制不健全,管理措施落实不到位,技术管理存在明显不足。

1、未能认真执行施工技术方案、安全技术方案,导致相关部位工程质量下降或留下安全隐患。

2工程技术资料、项目内部技术管理资料不按规定进行记录、收集和整理,导致工程技术资料不能与工程实体进度同步甚至存在严重错误,影响了工程项目的验收工作和工程进度。

3、项目内部技术管理资料的缺乏、错漏给以后项目技术管理经验的总结提高带来困难,也难以给项目其他方面的管理传递正确有效的信息。问题存在的原因是对项目技术管理重视不够,没有建立或落实项目技术质量管理制度,项目技术管理人员的权力过低。应当在公司一级的管理制度中明确对项目技术管理的要求、各技术管理岗位人员的职责和权利,从程序上明确项目技术管理人员在项目管理中的地位,提高他们的权威。

(二)没有建立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技术管理工作人员的培养和培训机制,项目技术管理人员工作经验和技术水准较低,不能有效地进行技术管理。

当前由于企业新开工项目迅速增加,不断增多的新成立的建筑公司需要引进有经验的工程技术管理人员,并且其他相关行业、发展吸收了不少施工企业的工程技术管理人员等,导致项目技术管理人员的缺乏和部分 在岗的技术管理人员素质达不到要求,有些技术管理人员同时兼任了几个项目的技术管理职位。 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施工企业通过加强对技术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增加企业的人才资源。

(三)项目施工技术管理未能从实践经验上进行总结和交流,企业项目施工技术管理水平提升不明显,不能满足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发展。

许多企业和项目部不重视竣工后阶段的项目技术管理工作,技术管理总结程序没有得到实施。工程项目施工完毕后,项目部所获得的成功 管理经验或教训没有通过相应的程序保存下来,重要的技术经济数据、技术管理资料和提出的建议没有系统地进行存档和整理。总之,对项目的技术管理给予必要的重视才能使其发挥出良好的管理效用,使技术管理为项目施工过程提供技术、质量方面的保证。项目技术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需要项目部内部的努力,也需要公司层面管理机构的有力支持。 .

四、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技术管理的措施

(一)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技术管理的制度建设

1、建立立体式施工技术管理责任制,明确技术管理的职责,注重技术水平的提升

2、建立和健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技术管理规范,以法治企强化落实。

建立和健全各级技术管理机构和技术责任制,明确各级人员的权、职、责。组织全体员工,特别是技术干部学习现行规范。尤其是对施工及验收规范 的学习,明确施工中各个分项、分部施工技术要求、施工方法和质量标准等要求,并以此来组织施工、检查、评定和验收。

3、建立经验交流和人才培养机制。

学习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经验,组织技术学习、技术培训、技术交流。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员工技术业务素质,从而预见性地发现和处理问题 ,把技术和质量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保证工程施工质量。

通过技术管理,探索、研究与推广新技术的应用。

4、建立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技术管理的预防机制。

建立项目技术管理的防范和预防机制,防止建筑工程施工事故的发生。

(二)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全过程技术管理措施.

1、施工图纸会审管理

理解整个项目设计意图和关键部位的细部构造是施工图纸会审的关键。在建筑工程项目建设招标完成后,要及时做好施工准备,尤其是组织委托的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三方进行相应的施工图纸会审,整体把握设计单位对整个工程项目的设计意图,对施工单位的技术要求,施工单位也应及时提出设计图纸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及需要修改、补充的具体要求,通过各方协商,在满足建筑工程项目产品使用功能要求和确保工程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对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修改和补充。

在施工图纸会审阶段,务必要通过熟悉设计图纸,查明工程项目建设场地的地质勘查资料、设计图纸说明等是否完整;查明建筑平面设计与结构施工图在几何尺寸、平面布置、标高位置等是否一致;审查建筑结构与其他各专业图纸是否有矛盾;工艺管道、电气管道线、预埋件预留设计是否合理等。

2、落实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技术管理责任制。

明确责任作为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技术负责人,应对整个项目的施工质量和安全负有全面责任,其主要职责是能够对施工现场出现的各种技术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解决,在充分理解业主单位要求及项目设计意图的基础上,把设计图纸反映的内容准确、完整地转化为现场实体建筑;同时欢迎负责测量和计算数据的复核,参与各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参与材料进场检验、半成品拌制施工的质量控制等。总之,凡是工程项目的施工技术问题和建筑成品的质量控制的各个环节,都属于项目施工技术负责人应该参与、解决、控制和管理的范畴。

3、项目施工阶段技术管理技术交底管理。

项目施工技术交底对保证项目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控制至关重要。整个项目施工过程中,各分部分项工程均需要及时进行相应的技术交底。部分隐蔽工程和特殊工序,更应加强技术交底管理工作,突出易发生质量事故的施工部位及其质量保障措施,以及对建筑材料、半成品性能指标规定,建筑基础施工技术要求;采用施工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新材料等所提出的新要求等。施工单位相关技术负责人应及时向下级通过层层技术交底,使整个施工现场的技术人员、施工工人对工程项目的设计意图、施工要点和难点、质量控制要求等在施工过程中都做到心中有数,确保建筑工程项目按合同要求和工期要求竣工并交付使用。

4、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主要表现在建筑成品的材质、施工工艺及其维护保养要求等方面。在对重要分部工程,或采用了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进行设计的分部工程施工过程中,应成立相关的科研攻关小组,及时解决施工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确保施工质量和工程进度。施工过程中若因技术管理原因导致的工程质量问题,不论其问题严重与否,都应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谨慎处理并总结原因。

5、工程进度管理与成本控制。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应按照预定的进度目标,全过程执行施工进度计划。针对某些分部分项工程的实际进度,应及时调整好后续工程的进度和计划安排;应全过程掌握各个分部、分项工程的实际施工进度及其施工技术水平、机械设备状态、材料供应情况等。对设有分包施工的建筑工程项目,应充分协调好各层有工序衔接关系的施工工作面的施工配合,确保整体工期目标的实现。

在工程项目施工质量和安全符合规范和合同文件要求的前提下,采取有效措施减少项目工期,降低投资成本。

6、项目竣工阶段技术管理合理检验与评定。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主要包括以下具体内容:

① 度量,即借助于取样试验、基础荷载试验等手段进行测量与测试;

② 比较,即把建筑结构与国家规范及设计要求的质量标准进行对比分析;

③ 判断,即根据对比分析结果,判定建筑是否满足相应的质量标准;

④ 处理,即对被检查的建筑是否可以通过竣工验收进行评定。

健全评比制度。评比制度要做到全面有效,不流于形式,要坚持扬优抑劣,赏罚分明,以达到不断提高施工质量的效果。对于包含有众多分部、分项工程的复杂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完成后还应组织相应的施工总结会议,分析、讨论、总结施工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推,解决方案和取得的效果,并做出相应的技术评价,为后续工程积累经验。

7、工程质量控制通常情况下,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从设计到施工、竣工的整个周期较长,为确保整个工程项目各工序依测顷利进行,必须对每一道施工工序都实施实时跟踪检查,落实具体的施工技术措施,以确保整个工程的施工进度和质量。建筑工程的质量保证措施主要有:加强施工过程管理,必须把工程项目的施工安全与质量控制放在工程管理的首要位置,坚决不允许为了赶工程进度或为了降低投资成本,违规操作甚至偷工减料;从工程项目进场施工到竣工验收的整个过程,都应安排相应的现场专职人员负责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做到有始有终;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应提前做好应急预案,确保能及时找到具体可行的技术措施。

五、结束语

第5篇

我国政府援建某国一座大型体育馆项目,项目总工期二年,全部造价约1亿元人民币。主要施工项目有土建部分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安装部分的屋顶钢结构(含彩钢瓦)、场地高杆灯照明系统、电子显示屏系统、安监防控系统、场地扩声系统、闭路电视系统、大型发电机组、电梯、看台座椅等专项工程。总承包商承担了钢筋混凝土框架和后期室外的土建工程,而其他的各专项工程由专业分包商完成。

本文通过剖析这个项目工程分包过程中的一些教训,从总承包商的角度阐述国际承包工程在专业分包中如何识别潜在风险、如何转移和控制风险,使分包商发挥最大优势,与总承包商一起完成综合工程项目,达到项目利益最大化。

一、分包商二次设计中的技术风险

一般来说,分包项目多选用成熟、稳定的国内技术设备,不存在技术风险,但是要充分重视分包项目与当地配套设施的衔接问题。

大型体育馆项目的设计和施工采用中国标准,项目的设计单位对主体结构和建筑部分进行了详细设计,而对专业分包工程只给概念设计,专业分包商负责二次设计、供货、安装、调试、试运行的服务全过程。

这个项目的电子显示屏系统是分包工程。因为受条件限制,分包的二次设计不可能到现场踏勘,只由总承包商提供相关图纸,在国内完成。当安装人员抵达项目现场巡视场地环境,准备安装显示屏的时候,才发现原来设计上未考虑电子显示屏背面的防雨要求,也没有准备相应的防雨材料。受施工工期制约,不得已只能空运大批铝塑板和配套材料,给项目工期和后续工程施工带来很大影响,经济上也蒙受了损失。

因此,在分包的二次深化设计阶段,总承包商要与分包商设计技术人员充分交流场地自然环境和其他情况,使国内设计人员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把二次设计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减到最低。

二、分包技术人员、物资设备入场风险

分包技术人员、物资设备入场时间,是这个项目碰到最多的问题,对整个项目的施工工期影响很大。

例1:在总的施工安排中,主体结构施工结束后,只留给体育场钢结构和屋面瓦工程45天的施工时间,然后工程就转入室内装饰装修阶段。当地是多雨岛国,体育场屋面不封顶,是不能转入室内施工的。但在国内发货的时候考虑不周,造成钢结构构件运送顺序颠倒,后安装部分先到,先安装部分后到,影响了整体施工进度。

例2:安装在高大体育场屋顶的场地音箱,应该在屋顶钢结构和屋面瓦施工完成后进行安装,然后拆除配合的脚手架,但是场地音箱却未按照合同及时到达现场,不能拆除配合的脚手架,给屋顶下面看台面层施工带来被动。

例3:2006年夏,英国因为国内发生恐怖事件,对过往旅客的签证延长审核时间,使得原计划过往伦敦到项目的施工人员不能如期到现场安装。项目组不得不重新调整施工计划,推后施工。

为尽量避免类似的风险,总承包商应在分包开始就将分包商纳入整个施工管理的一部分,并派专人负责协调联络并督促相关各方,及时通报信息;另外,要多选择几条人员出行路线,使得各分包项目的人员、物资设备如期抵达现场,与总的施工计划安排顺利衔接。

三、分包工程现场施工所隐含的风险

因为设计、生产、供货都是在国内完成的,由于对现场情况考虑不充分,当分包商人员和分包材料设备抵达现场的时候,围绕安装和施工的风险才暴露出来。

例1:施工安装方案的风险。

体育场项目,将场地高杆灯室外照明项目分包。如何将高50米的高杆灯竖立,原来在国内做的施工方案是通过传统拔杆的办法,但是到现场以后,发现体育场处在闹市区,人口密集,场地狭小,拔杆的钢丝缆索没有地方定位,无法展开施工。最后只能从附近岛屿国家租来大吨位的吊车起吊灯杆,小吨位吊车配合定位,才顺利将高杆灯竖立。原来采用拔杆办法准备的器械、机具只好闲置一边,造成很大的浪费,经济上受到很大的损失。

例2:材料备件不足的风险

钢结构分包工程,当钢结构件抵达现场的时候,发现连接结构件的左右连接板缺少一块。这是高强度的钢结构件,并预先钻孔,穿锚栓固定连接钢结构件。由于在当地买不到,最后不得不从国内紧急空运这块只有几公斤重的连接板。

在分包项目安装开始前,分包商的技术人员应先清点到场的物资设备,复核技术数据,细化施工安装方案。对暴露出的风险,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暴露越早对施工安排越有利。

四、内业技术资料及现场培训中的风险

总承包商应认真检查验收分包商的物资设备、过程记录等,以便确定分包的物资设备是否合格。同时,项目作为一个整体,总包商要受项目监理方和设计方监督和管理。所以检查内业资料成为除了工程实体之外的另一重点。大型体育馆分包项目工程中,总承包商在如下几个内业资料方面控制了风险的发生:

一是与分包方的物资设备所配套的专业标准、行业规范、验收检查规范、物资设备合格证书、出厂合格证等。

二是设备开箱记录、技术交底记录、隐蔽工程记录,安装试压、试运行检测记录,现场发生的局部变更设计、往来邮件、确认函等。

分包工程结束时,因其专业性较强,要对接收方的技术人员进行培训,以便以后能够准确操作,维护管理。这个环节处理不好,也对总承包商构成风险。曾经有过这样的教训:在南美某国会议厅中央空调安装项目中,总承包商在安装培训阶段只是对所在国技术人员进行了简单培训,结果在维修阶段,由于当地技术人员违规操作,将仪器电路板烧坏,项目组不得不重新从国内派人修复。

体育场电梯项目是分包给专业公司的。但是因为项目所在国对电梯的运营和维修十分陌生,所以在电梯安装阶段要求所在国技术人员参与进来,一边讲解原理,一边安装,培训效果很好。分包商人员离开时,所在国技术人员已经能够独立操作和维护电梯了。

总承包商对在分包过程四个环节的风险都应进行严格控制,督促并约束分包商按照合同完成分包工程,使工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减少到最低,实现项目利益的最大化。如果总承包商不能识别风险、不能有效控制化解风险,那么将给项目的进程及后续阶段带来巨大损害,影响总承包商的市场信誉。

第6篇

关键词: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工程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前言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工程技术管理是建筑行业经常遇到的一个不易解决好的问题。加强工程技术管理, 是现阶段提高工程质量管理水平的必然要求, 是创新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效率的重要措施, 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发展的具体体现。这对于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是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施工技术管理的意义

技术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 是运用管理的职能与科学的方法, 去促进技术工作的开展, 在施工中严格按照国家的技术政策、法规和上级主管部门有关技术工作的指标与决定。科学地组织各项技术工作, 建立良好的技术秩序,保证整个生产过程符合技术规范、规程, 符合技术规律的要求, 以达到高质量地全面完成施工任务的目的。从而使技术与经济、质量与进度、生产与技术达到辨证的统一。它有利于结合工程特点和实际施工条件。选用先进合理适用的技术工种和施工方法, 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 从根本上保证工程施工质量; 有利于用新技术, 新工艺方法对技术管理和作业人员的教育培养, 不断提高技术管理素质和技术能力, 有利于施工方案的优化和施工资源的合理配置, 提高施工效率, 加快速度, 缩短工期。降低成本, 提高经济效益, 有利于结合工程实际开展技术改革和技术研究, 不断总结经验, 创造新的施工方法。

2加强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技术管理的策略

2.1施工准备阶段的施工技术管理

2.1.1完善贯彻技术管理工作标准制度

工程技术标准是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的最基本保障,是工程建设领域的技术法规, 必须认真执行。要加强对强制性标准的培训, 增强掌握标准、执行标准的能力。对违反强制性标准的行为。发现一起, 纠正一起, 处理一起。对相关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 必须按规定严厉查处。技术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有: ①施工图的熟悉、阅读和会审制度;②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与施工场地总平面图;③施工图技术交底制度;④施工质量管理制度;⑤隐蔽工程的检查和验收制度;⑥工程质量检验与评定制度;⑦工程结构检查、验收与竣工验收制度。

2.1.2 做好施工图纸会审

理解设计意图和施工项目关键部位的质量是技术管理的关键。在工程项目中标后, 我们要认真做好施工准备,特别是与建设单位委托的监理单位、设计单位, 三方组成的施工图纸会审。了解设计单位对施工项目的设计意图,对施工的要求。施工单位提出图纸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改变的要求, 通过协商, 在满足建筑产品使用功能和保证工程实体质量的前提条件下, 解决存在的问题。一定要通过熟悉施工图纸, 了解施工项目地质勘查资料、设计图纸说明是否齐全;总平面与施工图几何尺寸、平面位置、标高是否一致;建筑结构与各专业图纸本身是否有差错及矛盾;结构图与建筑图的平面尺寸及标高是否相一致、是否表示清楚、预埋件是否表示清楚;工艺管道、电气管道线是否合理。

2.1.3明确责任

作为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技术负责人。应该对整个项目的施工质量负有全面的责任。自身的职责是能够对现场出现的各种技术问题进行及时、准确的解决, 是在充分理解业主及设计意图的基础上, 把设计图纸准确地实施于现场。同时进行测量计算数据的复核、参与各工序施工质量的控制, 参与进场材料、半成品的质量控制等等。也就是说, 凡是可能影响工程施工进展的技术问题和工程成品质量的各个施工环节都属于技术负责人应解决和参与控制、管理的范围。

2.2施工阶段的施工技术管理

2.2.1及时进行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是一项不容忽视的重要工作。对保证工程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至关重要。整个工程施工, 各分部分项工程, 均需进行及时准确的技术交底。特殊和隐蔽工程,更应加强技术交底工作, 应强调易发生质量事故的部位和成品保护以及建筑材料方面的要求、基础施工技术要求;采用的新结构, 新工艺提出的技术要求等。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向施工项目技术负责人技术交底, 施工项目技术负责人对工长、班组长技术交底, 工长、班组长向工段、班组人员进行技术交底。通过层层技术交底, 使技术人员、施工人员对工程的设计意图和要求, 质量控制点, 施工过程做到心中有数。只有这样才能使工程项目按合同质量要求、工期要求交竣工, 为用户提供满意的建筑产品。

2.2.2关于工程质量的管理

工程质量目标的控制管理是以工程合同文件的质量条款为准则的。工程质量主要表现在材质、施工工艺及维护保养等多方面。在对重要单元工程或采用新工艺、新技术设计的单元工程施工时, 应成立攻关小组, 及时解决施工中的技术难题, 保证工程质量。原材料、成品材料及半成品材料进场应严格实行质量控制。施工中因管理失误造成的工程质量问题, 不论其问题严重与否, 都应认真对待,制定好处理方案。

2.2.3 关于工程进度与成本的管理

技术管理必须按照规定的进度目标,全面执行施工进度计划。针对某些工作的实际进度,及时调整好后续工作的进度计划安排;随时注意分项工程形象进度以及施工能力、设备、材料供应情况。对有分包的工程项目,应注意协调双方有工序衔接关系的工作面的施工,不能影响整体工期目标。同时工程项目要在质量上符合规范要求、工期上达到合同文件要求的前提下,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工程成本。

2.3竣工阶段的施工技术管理

2.3.1 合理检验与评定

就是指借助于某种手段和方法, 测定施工完成的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的质量特征和特性。然后把测得的结果及规定的质量标准进行比较, 对产品做出合格、不合格的判断。凡是合乎标准规定条件的称为建筑, 检查以后予以通过; 凡是不合乎标准规定的, 检查后予以加固或补强;合乎优良标准的, 评为优良品。因此质量检查包括四项具体工作,第一度量, 即借助于计算手段进行测量与测试;第二比较, 即把度量结构与质量标准进行比较;第三判断, 即根据对比的结果, 判断产品是否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第四处理, 即决定被检查的工程是否可以验收,下一步工作是否可以进行, 是否要采取补救措施。

2.3.2 健全评比制度

评比制度要做到持之以恒, 不流于形式, 要坚持扬优抑劣。赏罚分明, 以达到鼓励先进的效果。对于复杂的分项工程, 施工完成后, 组织人员进行总结、分析, 讨论施工时遇到的问题、解决措施和取得的效果, 并做出评价,寻找出其规律, 做到举一反三, 为日后的工作积累经验,提供信息、数据和资料。

第7篇

关键词:工程项目;总承包;项目管理;信息化管理;组织机构

1建筑工程项目总承包管理的概念

1.1工程项目总承包的含义

所谓工程项目总承包,主要指的是从事工程总承包的相关企业受业主的委托,并根据相关合同的约定,对工程项目的实施全过程或者部分阶段的勘察、设计、采购、施工、竣工验收等环节的承包过程。它是一项以向业主交付最终产品和服务为宗旨,并对整个工程项目实行整体思路、整体安排以及全面协调衔接工作模式。在这个过程中,工程总承包企业需要依据相关合同的约定向业主负责项目质量、工期、成本等工作,同时工程总承包企业也可以按照相关的法律规定,将所承包工程中的一些工作分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的企业。此外,工程项目总承包管理的宗旨是在节省造价成本以及满足业主对产品的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在规定工期内,凭借总承包企业的管理和技术能力,完成整个工程项目的建设。

1.2工程项目总承包管理的特点

1.2.1尽管业主招标环节是发生在项目立项之后,但是总承包企业一般都会在工程项目的立项前,就开始给业主做详细的项目设计和可行性研究等工作。这样做的目的不仅使总承包企业与业主建立良好关系,同时还便于总承包企业更好掌握业主的意图,进而在项目投标过程中开出更加科学合理的报价来中标。

1.2.2由于总承包的项目往往都是工程量非常庞大的,往往不是一个企业就可以独立完成,因此就必须考虑加强资源的优化组合,综合各个承包企业的核心能力,进而有效地形成横向和纵向的供应链,只有这样才可以形成有竞争力的投标和报价,进而实现工程项目的效益最大化。

1.2.3在总承包项目中,业主更多的是关注工程需要达到的目标,而对于工程项目的具体实施过程,只从总宏观的角度进行一定控制,进而使得承包企业能够更加自主地进行项目实施,尽管可能会面临着更大的风险,但也能够最大限度地锻炼在设计、采购、施工、项目管理等环节的创新能力。

1.2.4总承包企业拥有完整的责任体系。总承包企业对项目设计、施工以及运营的协调责任是一体化的,这也就使得在项目的设计、施工以及各专业工程之间的责任都非常的明确,不存在责任的盲区。

1.2.5由于总承包企业不仅需要负责项目整个生命期,同时还需要加强对各个专业工程在工作中的协调,进而全面分析、研究和处理项目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2工程项目总承包的重要性

工程项目总承包方式是现阶段国内外建设过程中使用广泛的发承包方式,这种承包方式对于处理工程建设中业主与承包商、设计企业与业主、总包与分包、执法机构与市场主体等各种复杂关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1利于优化资源配置

工程项目总承包不仅降低建设过程中资源占用和管理成本,同时也使得业主避免了各项繁杂事务的困恼,使得人力资源以及成本的合理化利用。此外,承包企业也减少了因变更、纠纷以及索赔的繁琐,使得成本、技术和管理的各个环节更加紧密。

2.2利于提升履约的执行力,确保工期和质量

由于采取项目总承包,可以让承包企业充分发挥自身的技术力量、管理能力以及丰富经验的优势。而且在总承包企业的指挥下,建设过程中各环节的综合协调都得到了一定的提升,进而促进项目建设的整体质量和进度。

2.3利于政府部门打破行业垄断

不仅可以集中力量去处理激烈的建筑市场当中突出的各项难题,同时还可以加强风险保障制度的落实。

2.4便于加强工程造价的控制,提升招标的档次

在落实工程设计责任的基础上,我们可以通过概念设计和成本的双重竞标,把“投资无底洞”的现象扼杀在工程发包当中。2.5利于组织结构的优化首先,实现了组织形式从单一的形式转变为综合的形式,进而有效地整合成资金、技术、管理的大型企业;其次,建立了工程总承包、施工承包、分包三大梯度塔式结构形态;最后,不仅扩大行业市场的份额,同时还提升了参与BOT的实力。

2.6利于促进管理的现代化

采用项目总承包模式作为建设协调中枢进行项目建设,就需要建立计算机系统,进而确保建设施工的各项工作能够实现信息化、自动化、规范化,进而有效地提升项目管理水平。

3建筑施工项目总承包管理的现状

3.1相关法规不健全

首先,根据当前国家在工程总承包方面颁发的法规和资质体系来分析,现阶段我国在建设行业中的各项法律法规都还不够完善健全,尽管在《建筑法》当中提倡加强建筑工程实施项目总承包模式,但却没有明文规定该怎么样进行总承包工作的开展,也没有颁发相应的法规文件;其次,在建筑工程的招标投标管理法当中,都有详细地对项目的施工、设计以及监理等分别招标投标的相关规定,但对于项目总承包的招标投标方面没有做出相关的条文规定,并且还没有相关的总承包招标文件、合同的范本;最后,在项目监理、咨询、设计以及施工单位资质的分割方面,依然存在着政策性的问题,进而导致项目总承包还处于提倡阶段,没有实际的应用,从而游走在项目承包市场的边缘。

3.2工程项目总承包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现阶段,在建筑施工总承包管理当中,专业的管理人员比较缺乏,尤其是在当前先进的科技、管理技术等多重基础素质的要求下,建筑施工总承包管理人才就十分的缺乏,并且能够熟练掌握各项新技术、与国际交流的管理型复合人才也非常的少,进而导致管理人才在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上存在问题,无法满足建筑施工总承包管理工作的要求。

3.3工程项目总承包管理组织结构不合理

在工程项目总承包管理过程中,由于受到建筑行业传统机制的影响,导致建筑企业存在着部门分割和行业分割的各项问题,使得一个施工企业的内部无法有效地进行协作,更无法以专业化的方式来促进工程项目总承包管理的提升,因此这种组织结构的不合理的情况,导致工程项目总承包管理的质量无法得到保障。3.4工程项目管理技术有待提升在实践中,跟一些国际型的建筑公司合作后,我们不难发现,我国的许多工程项目总承包企业在项目管理技术方面与国际上相比依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在国内的许多地方,还没有意识到信息管理的重要性,也没有有效地采用信息管理进行工程建设的沟通交流,比如采用互联网利用项目管理软件进行工程管理。

3.5技术创新与管理责任的落实工作有待加强

部分国内的大型工程企业虽然学习了总承包管理模式,但是缺乏相应的实践经验,同时还没有有效地重视总承包的管理,不仅对WTO的相关资讯不了解,同时还对国际承包企业的条例不了解,进而导致对总包和分包的责权管理混乱。此外,还有许多的建筑企业在技术创新和项目管理的学习流于形式化,导致企业当中缺乏有效的竞争和创新机制,在技术创新方面严重不足,进而使得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当中处于不利地位。

4改进建筑施工总承包管理的措施

4.1提升项目信息化管理,加强总承包管理

在项目总承包管理工作中,加强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实现项目网络化和虚拟化的管理,同时还可以根据以往的工作经验,在一些管理软件的基础上开发出符合本工程的软件及管理方案,进而起到充分发挥现代化管理手段,提高总承包管理的水平的作用,最终实现与国际接轨的目标。

4.2调整项目总承包管理的组织结构

对于调整工程项目总承包管理的组织结构,我们可以采取提升总承包施工资质的标准,进而降低符合总承包资质的企业数量,并对一些大型施工企业提供优惠的政策措施,进而有效地培养出一批规模大、实力强的企业集团,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在国内外与国际承包商抗衡。

4.3明确承包责任和质量责任

对于承包责任,首先,在项目实施前期,要保障社会及周边环境的协调性,协助业主完成规划、设计、报批等手续,做好拆迁工作;其次,要协调设计环节,主要是在施工图的设计阶段,要加强协调结构与建筑设计,在平面和立体空间上的专业系统的设计工作;最后,要加强采购设备的协调,其内容主要是一些设备的外贸、报关、开箱、索赔等。对于质量责任,主要是要明确各级质量责任制及岗位责任制,以《工作标准》《技术标准》《管理标准》为主要依据,加强总体施工组织设计、总体质量目标设计,对技术、质量管理的权威和责任,并根据ISO9000标准的相关要求,对各分包单位的技术方案、质量设计方案、重点设备材料供应方案进行严格审批,进而保障总承包实施的整体质量。

4.4加强复合型人才综合技能素质的培养

当前,我国存在复合型人才的匮乏,各项人才综合技能和素质普遍不高的问题,因此我们要充分学习一些发达国家在工程项目总承包管理方面的经验,并结合当前我们国家的实际国情来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制度等,同时从政府着重培养建筑公共管理人才,企业着重培养建筑工商管理人才,项目部着重培养项目管理人才等方面来培养复合型人才,使之既拥有坚实专业技术知识,同时还拥有较强法律知识、外语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等复合型管理人才。

5结语

总之,在我国工程项目总承包管理制度实施已经有20年左右的历史了,在努力实施建筑行业的改革条件下,提升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以其经营的质量,是当前每个建筑施工单位需要认真探索的课题。伴随着工程项目总承包管理的经验的不断积累,需要不断把工程项目总承包管理的重点放在强化组织结构、落实承包责任、质量责任、理赔管理等重要工作中,建立一套符合我国建筑行业特色的总承包体系,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袁蓓蓓 单位:中国瑞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第8篇

中图分类号:F2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7)08-0092-02

施工全过程包括:施工准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验收阶段。建立施工监理技术保障体系应遵循全面、全过程、全方位的保障原则,因此,应该在施工全过程建立专业技术保障体系。

1 施工准备阶段专业技术保障体系的建立

施工准备阶段的工作表现为施工监理对施工单位和对自身的事前规范管理的特征,不仅能够体现监理部的技术管理能力,还考验了其对施工单位市场行为的控制能力。在此阶段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建立专业技术保障:

1.1 为项目的施工监理配备合适的监理人员

要建立施工监理专业技术保障体系首先要在施工准备阶段健全项目监理部的组织机构。项目监理部的设置(包括专业配套和数量)要与工程规模、工程性质、技术要求、合同要求相适应,应具有合理的人员结构,做到合理的专业结构和合理的技术职务、职称结构,同时还要考虑合理的年龄结构和人员数量。监理部的监理人员应包括总监理工程师、专业监理工程师和监理员,必要时可配备总监理工程师代表。总监理工程师应由具有三年以上同类工程监理工作经验的人员担任;总监理工程师代表应由具有二年以上同类工程监理工作经验的人员担任;专业监理工程师应由具有一年以上同类工程监理工作经验的人员担任。驻地监理工程师应懂经济、懂技术、懂管理、懂法律。专业技术方面要求一专多能,并具有综合性,要具备地基和结构设计、水文学及水力学、混凝土配比设计与生产、土工技术及基础工程、土壤稳定性、公用设施建造、土壤与材料工程、地形与工程测量、建筑、机械、水电等工程方面的专业技术。

1.2 做好监理监控的技术准备

监理项目一经确定,监理技术准备工作需随之到位,主要包括制定监理规划和监理细则,配备相关的规范、标准、检测工具、仪器,设计制作各种监理实用图表,制定工程预控措施等。其中监理规划是组织和指导监理工作的纲领性文件,也是项目监理工作的基础和重要依据,它的编制质量将影响影响今后的监理工作成果,也最能体现监理公司的实力和业务水平。一般监理规划和监理细则应该由项目总监在专家组的指导下根据具体项目特征编制,不得照搬其他项目。相关的规范、标准、检测工具、仪器应由监理企业予以保障,各种监理实用图表可由监理企业提供也可由项目总监根据项目情况编制。

1.3 加强对设计图纸的审核工作

在设计交底前,监理工程师要花大量精力研究、熟悉图纸,清楚设计要求、结构体系、关键环节,应督促承包单位组织图纸会审,并在约定时间内向项目监理部报送审图记录,经项目监理部汇总后书面报建设单位。从组织实施的角度对设计文件和图纸进行认真负责的审核,既要审核图纸结构尺寸的正确性,更要审核在施工工艺上的可行性,对设计提出的技术要求在认真领会的前提下要考虑其合理性、必要性和可操作性。

2 施工阶段专业技术保障的建立

建设工程施工是一个周期长、影响因素较多的过程,建设单位在施工阶段引入监理机制,就是要让这一过程处于受控状态。施工阶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建立专业技术保障,实施规范化的技术管理工作。

2.1 质量控制的专业技术保障体系

(1)质量控制的方法和手段。

质量控制的方法主要是:审核有关技术文件、报告和报表,现场检查和监督,量测和试验,分析和报告。质量控制的手段主要有:下达监理指令、拒绝签认、拒绝支付、建议撤换、下达停工整改指令。

(2)建立质量控制的专业技术保障体系的主要措施。

①督促承包单位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并督促其运转。

建立质量控制的专业技术保障体系应该以主动控制为主,以督促承包单位建立、健全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为重点,对工程项目建设的人、机、料、法、环等生产要素实施全方位的质量控制。

有效的质保体系是工程质量的基本保证。施工单位健全的质保体系,对于取得良好的施工效果具有重要作用。因此,项目监理部一定要检查、督促施工单位不断健全及完善质保体系,这一点是搞好监理工作很重要的环节,也是取得好的工程质量的重要条件。因此,监理工程师要经常检查承包单位质保体系的运转情况,尤其是承包单位的各级技术负责人和专职质检员的工作到位情况,技术标准有规范的贯彻执行情况。要求承包单位完善计量及质量检测技术和手段,在每道工序开始前进行施工技术交底,并在每道工序完成后进行质量自检,未经监理工程师验收或经验收不合格的工序不予签认。这样使施工承包单位不断提高对施工质量的自我控制能力,以避免监理工程师被动地充当承包单位质量检查员的角色,有利于实现监理的三大控制职能。

②做好设计和施工组织设计的变更及技术核定的处理工作。

设计变更往往会引起工期、造价的变化,并可能引发工程索赔,监理必须加强对设计变更的控制。项目监理部应要求承包单位严格按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组织施工。无论业主、施工、设计哪一方提出现场设计变更要求,监理均须对变更的必要性和技术上的可行性进行论证,并分析其对工期、造价的影响。

施工过程中,由于情况发生变化,承包单位可能对已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进行调整、补充或变动,对此项目监理部应要求承包单位报送调整(补充或变动)后的施工方案,并重新予以审查、签认。重点部位、关键工序或技术复杂的分部、分项工程,项目监理机构应要求承包单位编制详细的方案措施。

③对进场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等进行质量查验、认定。

专业监理工程师应对进场的工程材料、构配件和设备,按照委托监理合同的约定和工程质量管理文件的规定,对其产品合格证、材质证明和相关材料检验合格的证明以及技术文件进行复核。经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核检查合格、签认材料(构配件或设备)报验申请表。对未经监理工程师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工程材料、构配件、设备,监理工程师应拒绝签认,并应签发监理工程师通知单书面通知承包单位限期运出现场。施工用的衡器、量具、计量装置等设备,承包单位还应向项目监理部报审有关法定检测部门的检定证明,监理工程师应实地检查进场施工设备安装、调试情况。经审核检查合格、签认进场设备报验申请表。

④严格实施技术复核制度。

技术复核制度是施工阶段技术管理制度的组成部分。它要求在分项工程施工前,对各项技术工作进行复核性检查、严格把关及早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防患于未然。监理工程师应把技术复核工作列入监理规划及质量控制计划中,并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任务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认真做好隐蔽工程的检查验收、工序交接检查验收、工程施工预控三方面工作。

2.2 进度控制的专业技术保障体系

(1)项目监理部对施工进度计划审查的主要内容。

①进度计划是否符合施工合同中开竣工日期的规定,主要工程项目是否有遗漏、分期施工是否满足分批动用的需要和配套动用的要求、总分包分别编制的各单项工程进度计划之间是否相协调;②施工顺序安排是否符合施工工艺的要求,工期是否进行了优化、进度安排是否合理;③劳动力、材料、构配件、设备及施工机具、设备、施工水、电等生产要素供应计划是否能保证施工进度计划的需要、供应是否均衡;④对由建设单位提供的施工条件,承包单位在施工进度计划中所提出的供应时间和数量是否明确、合理,是否有造成因建设单位违约而导致工程延期和费用索赔的可能等。

(2)建立施工监理进度控制的专业技术保障体系的措施。

①施工单位的施工组织设计是否合理,施工总进度计划安排是否科学,是工程进度目标能否实现的先决条件。监理工程师应重点审查基础、结构、装饰等主要施工工期安排是否合理,关键工序是否足够重视;审查施工各工序搭接是否科学,有无交叉现象,流水段划分是否合理等。监理工程师可以利用网络计划进行动态管理,及时发现关键工序并解决问题,重点控制工程里程碑进度。

②控制材料进场时间。在施工现场,因某种建筑材料未能及时进场而导致工序颠倒甚至停工待料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监理工程师除应审查材料、设备供应商的产品价格、质量情况外,还应重点审查其生产能力及信誉情况,以及订货合同中的交货时间是否符合总进度计划的安排。

③审查承建单位的年、月度进度计划,检查计划执行情况,当发现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不一致时,督促和协助承包商查找原因,提出整改措施,调整进度计划,保证里程碑目标实现。

④总监定期召开施工现场协调会议,解决影响工程进度有关问题。

3 竣工验收阶段专业技术保障的建立

竣工验收是建筑施工的最后一个环节,是施工管理的最后阶段,也是监理全面考核施工成果、检验施工质量的重要环节。在该阶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建立专业技术保障:

3.1 认真组织竣工验收

对施工完成后的分项工程、分部工程,总监理工程师应该组织各专业监理工程师按照《国家有关施工及验收规范》对本专业工程的质量情况进行全面检查、检测。一方面,监理工程师应该对施工单位提交的竣工资料进行审查,对于承包商报送的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单位工程的资料不齐的不予核定。另一方面应对工程进行实测实量,对发现的影响竣工验收的问题签发“监理工程师通知单”要求承包单位整改,不合格工程不验收。

3.2 签署工程竣工报验单,提出质量评估报告

对某些剩余工程和缺陷工程在不影响交付的前提下,经四方(建设单位、施工承包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协商,承包单位应在竣工验收后的限定时间内完成验收结果符合规定要求后,由四方在工程验收记录上签认,并评定工程质量等级正式竣工验收完成后,由建设单位和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共同签署“竣工移交证书”,并由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盖章后送交承包单位一份,工程项目进入保修期。

3.3 编制监理工作总结

编制监理总结是提高监理单位服务水平的重要措施,也是加强项目监理部之间交流的载体。监理工作总结包括专题总结、阶段工作总结及监理工作结束后的工作总结。监理工作总结应包括以下内容:工程概况;监理组织机构、监理人员和投入的监理设施;监理合同履行情况;监理工作成效: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处理情况和建议。通过监理总结可以为监理单位实施规范管理提供依据。

4 专业技术保障在项目监理实施中的介入点分析

通过对施工阶段监理的技术管理全过程分析可以看出,专业技术保障的介入点主要集中在施工准备及施工过程两阶段。在项目监理部处于施工准备阶段时,技术保障应主动切入,特别是监理规划的编制、设计图纸的审核,施工组织设计审核及控制重点、难点的分析归纳。介入点分析见图1所示:

参考文献

[1]全国监理工程师培训考试教材编写委员会.建设工程监理概论[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

[2]中国建设监理协会组织编写.建设工程进度控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3]中国建设监理协会组织编写.建设工程监理相关法规文件汇编[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4.

第9篇

施工全过程包括:施工准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验收阶段。建立施工监理技术保障体系应遵循全面、全过程、全方位的保障原则,因此,应该在施工全过程建立专业技术保障体系。

1 施工准备阶段专业技术保障体系的建立

施工准备阶段的工作表现为施工监理对施工单位和对自身的事前规范管理的特征,不仅能够体现监理部的技术管理能力,还考验了其对施工单位市场行为的控制能力。在此阶段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建立专业技术保障:

1.1 为项目的施工监理配备合适的监理人员

要建立施工监理专业技术保障体系首先要在施工准备阶段健全项目监理部的组织机构。项目监理部的设置(包括专业配套和数量)要与工程规模、工程性质、技术要求、合同要求相适应,应具有合理的人员结构,做到合理的专业结构和合理的技术职务、职称结构,同时还要考虑合理的年龄结构和人员数量。监理部的监理人员应包括总监理工程师、专业监理工程师和监理员,必要时可配备总监理工程师代表。总监理工程师应由具有三年以上同类工程监理工作经验的人员担任;总监理工程师代表应由具有二年以上同类工程监理工作经验的人员担任;专业监理工程师应由具有一年以上同类工程监理工作经验的人员担任。驻地监理工程师应懂经济、懂技术、懂管理、懂法律。专业技术方面要求一专多能,并具有综合性,要具备地基和结构设计、水文学及水力学、混凝土配比设计与生产、土工技术及基础工程、土壤稳定性、公用设施建造、土壤与材料工程、地形与工程测量、建筑、机械、水电等工程方面的专业技术。

1.2 做好监理监控的技术准备

监理项目一经确定,监理技术准备工作需随之到位,主要包括制定监理规划和监理细则,配备相关的规范、标准、检测工具、仪器,设计制作各种监理实用图表,制定工程预控措施等。其中监理规划是组织和指导监理工作的纲领性文件,也是项目监理工作的基础和重要依据,它的编制质量将影响影响今后的监理工作成果,也最能体现监理公司的实力和业务水平。一般监理规划和监理细则应该由项目总监在专家组的指导下根据具体项目特征编制,不得照搬其他项目。相关的规范、标准、检测工具、仪器应由监理企业予以保障,各种监理实用图表可由监理企业提供也可由项目总监根据项目情况编制。

1.3 加强对设计图纸的审核工作

在设计交底前,监理工程师要花大量精力研究、熟悉图纸,清楚设计要求、结构体系、关键环节,应督促承包单位组织图纸会审,并在约定时间内向项目监理部报送审图记录,经项目监理部汇总后书面报建设单位。从组织实施的角度对设计文件和图纸进行认真负责的审核,既要审核图纸结构尺寸的正确性,更要审核在施工工艺上的可行性,对设计提出的技术要求在认真领会的前提下要考虑其合理性、必要性和可操作性。

2 施工阶段专业技术保障的建立

建设工程施工是一个周期长、影响因素较多的过程,建设单位在施工阶段引入监理机制,就是要让这一过程处于受控状态。施工阶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建立专业技术保障,实施规范化的技术管理工作。

2.1 质量控制的专业技术保障体系

(1)质量控制的方法和手段。

质量控制的方法主要是:审核有关技术文件、报告和报表,现场检查和监督,量测和试验,分析和报告。质量控制的手段主要有:下达监理指令、拒绝签认、拒绝支付、建议撤换、下达停工整改指令。

(2)建立质量控制的专业技术保障体系的主要措施。

①督促承包单位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并督促其运转。

建立质量控制的专业技术保障体系应该以主动控制为主,以督促承包单位建立、健全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为重点,对工程项目建设的人、机、料、法、环等生产要素实施全方位的质量控制。

有效的质保体系是工程质量的基本保证。施工单位健全的质保体系,对于取得良好的施工效果具有重要作用。因此,项目监理部一定要检查、督促施工单位不断健全及完善质保体系,这一点是搞好监理工作很重要的环节,也是取得好的工程质量的重要条件。因此,监理工程师要经常检查承包单位质保体系的运转情况,尤其是承包单位的各级技术负责人和专职质检员的工作到位情况,技术标准有规范的贯彻执行情况。要求承包单位完善计量及质量检测技术和手段,在每道工序开始前进行施工技术交底,并在每道工序完成后进行质量自检,未经监理工程师验收或经验收不合格的工序不予签认。这样使施工承包单位不断提高对施工质量的自我控制能力,以避免监理工程师被动地充当承包单位质量检查员的角色,有利于实现监理的三大控制职能。

②做好设计和施工组织设计的变更及技术核定的处理工作。

设计变更往往会引起工期、造价的变化,并可能引发工程索赔,监理必须加强对设计变更的控制。项目监理部应要求承包单位严格按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组织施工。无论业主、施工、设计哪一方提出现场设计变更要求,监理均须对变更的必要性和技术上的可行性进行论证,并分析其对工期、造价的影响。

施工过程中,由于情况发生变化,承包单位可能对已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进行调整、补充或变动,对此项目监理部应要求承包单位报送调整(补充或变动)后的施工方案,并重新予以审查、签认。重点部位、关键工序或技术复杂的分部、分项工程,项目监理机构应要求承包单位编制详细的方案措施。

③对进场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等进行质量查验、认定。

专业监理工程师应对进场的工程材料、构配件和设备,按照委托监理合同的约定和工程质量管理文件的规定,对其产品合格证、材质证明和相关材料检验合格的证明以及技术文件进行复核。经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核检查合格、签认材料(构配件或设备)报验申请表。对未经监理工程师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工程材料、构配件、设备,监理工程师应拒绝签认,并应签发监理工程师通知单书面通知承包单位限期运出现场。施工用的衡器、量具、计量装置等设备,承包单位还应向项目监理部报审有关法定检测部门的检定证明,监理工程师应实地检查进场施工设备安装、调试情况。经审核检查合格、签认进场设备报验申请表。

④严格实施技术复核制度。

技术复核制度是施工阶段技术管理制度的组成部分。它要求在分项工程施工前,对各项技术工作进行复核性检查、严格把关及早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防患于未然。监理工程师应把技术复核工作列入监理规划及质量控制计划中,并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任务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认真做好隐蔽工程的检查验收、工序交接检查验收、工程施工预控三方面工作。

2.2 进度控制的专业技术保障体系

(1)项目监理部对施工进度计划审查的主要内容。

①进度计划是否符合施工合同中开竣工日期的规定,主要工程项目是否有遗漏、分期施工是否满足分批动用的需要和配套动用的要求、总分包分别编制的各单项工程进度计划之间是否相协调;②施工顺序安排是否符合施工工艺的要求,工期是否进行了优化、进度安排是否合理;③劳动力、材料、构配件、设备及施工机具、设备、施工水、电等生产要素供应计划是否能保证施工进度计划的需要、供应是否均衡;④对由建设单位提供的施工条件,承包单位在施工进度计划中所提出的供应时间和数量是否明确、合理,是否有造成因建设单位违约而导致工程延期和费用索赔的可能等。 转贴于

(2)建立施工监理进度控制的专业技术保障体系的措施。

①施工单位的施工组织设计是否合理,施工总进度计划安排是否科学,是工程进度目标能否实现的先决条件。监理工程师应重点审查基础、结构、装饰等主要施工工期安排是否合理,关键工序是否足够重视;审查施工各工序搭接是否科学,有无交叉现象,流水段划分是否合理等。监理工程师可以利用网络计划进行动态管理,及时发现关键工序并解决问题,重点控制工程里程碑进度。

②控制材料进场时间。在施工现场,因某种建筑材料未能及时进场而导致工序颠倒甚至停工待料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监理工程师除应审查材料、设备供应商的产品价格、质量情况外,还应重点审查其生产能力及信誉情况,以及订货合同中的交货时间是否符合总进度计划的安排。

③审查承建单位的年、月度进度计划,检查计划执行情况,当发现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不一致时,督促和协助承包商查找原因,提出整改措施,调整进度计划,保证里程碑目标实现。

④总监定期召开施工现场协调会议,解决影响工程进度有关问题。

3 竣工验收阶段专业技术保障的建立

竣工验收是建筑施工的最后一个环节,是施工管理的最后阶段,也是监理全面考核施工成果、检验施工质量的重要环节。在该阶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建立专业技术保障:

3.1 认真组织竣工验收

对施工完成后的分项工程、分部工程,总监理工程师应该组织各专业监理工程师按照《国家有关施工及验收规范》对本专业工程的质量情况进行全面检查、检测。一方面,监理工程师应该对施工单位提交的竣工资料进行审查,对于承包商报送的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单位工程的资料不齐的不予核定。另一方面应对工程进行实测实量,对发现的影响竣工验收的问题签发“监理工程师通知单”要求承包单位整改,不合格工程不验收。

3.2 签署工程竣工报验单,提出质量评估报告

对某些剩余工程和缺陷工程在不影响交付的前提下,经四方(建设单位、施工承包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协商,承包单位应在竣工验收后的限定时间内完成验收结果符合规定要求后,由四方在工程验收记录上签认,并评定工程质量等级正式竣工验收完成后,由建设单位和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共同签署“竣工移交证书”,并由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盖章后送交承包单位一份,工程项目进入保修期。

3.3 编制监理工作总结

编制监理总结是提高监理单位服务水平的重要措施,也是加强项目监理部之间交流的载体。监理工作总结包括专题总结、阶段工作总结及监理工作结束后的工作总结。监理工作总结应包括以下内容:工程概况;监理组织机构、监理人员和投入的监理设施;监理合同履行情况;监理工作成效: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处理情况和建议。通过监理总结可以为监理单位实施规范管理提供依据。

4 专业技术保障在项目监理实施中的介入点分析

通过对施工阶段监理的技术管理全过程分析可以看出,专业技术保障的介入点主要集中在施工准备及施工过程两阶段。在项目监理部处于施工准备阶段时,技术保障应主动切入,特别是监理规划的编制、设计图纸的审核,施工组织设计审核及控制重点、难点的分析归纳。介入点分析见图1所示:

参考文献

[1]全国监理工程师培训考试教材编写委员会.建设工程监理概论[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

[2]中国建设监理协会组织编写.建设工程进度控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3]中国建设监理协会组织编写.建设工程监理相关法规文件汇编[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4.

第10篇

【摘要】建筑工程施工的管理是建筑企业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使企业管理计划得以实施的保证,也是加强企业管理、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保障,本文就此进行简要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

为进一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施工管理的要求,彻底消除工程质量通病和不合格建筑产品,提高企业经营水平,提高建筑工程质量,降低建筑产品的成本,完成建筑工程的生产与交换,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工作:

1 施工技术管理

施工技术管理工作主要包括图纸会审、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与管理、技术交底等方面。加强施工技术管理有利于建设工程的质量及生产安全,减少工人作业强度,提高劳动效率,降低工程成本,缩短工期,最终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图纸会审应有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机械化施工单位、水电安装单位、土建施工单位等共同参加,由组织会审的单位对会审时提出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做详细记录并整理成文,经参加单位核实,形成纪要,作为正式技术文件列入图纸档案。图纸会审结束后,由建设工程项目部技术负责人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公司技术科审核,交总工程师批准。在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过程中,对于采用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新结构的工程,要由单位技术部门会同公司技术科共同编制工艺方法及施工措施报总工程师批准。而且,为了使参加施工的技术人员、工人和管理人员了解工程特点,必须进行技术交底。要按规定逐级进行技术交底,公司技术交底由总工负责向技术科交底,一般单位工程技术交底由技术科向工地技术负责人交底,工地技术负责人向生产班组进行技术交底。技术交底的主要内容包括图纸交底、施工组织设计交底、关键部位交底、设计变更交底、质量要求交底等。

2 加强施工质量管理

保证工程质量,为业主提供满意的工程产品,是施工单位的基本责任和义务,而且好的工程质量能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因此,应十分重视提高工程质量水平。在把握施工质量标准问题上,要防止重求质轻速度的倾向,要避免这种倾向,首先在施工组织设计时就要对质量目标的确定有一定的前瞻性;其次对质量目标要有一个理性的认识,不要盲目追求“最新”、“最高”、“最好”等目标;最后要定量分析,最大限度地降低质量成本。项目经理部要根据公司确定的质量目标,制定相应的质量验收标准,要使企业质量验收标准高于国家验收标准,尤其是关键部位,或是人们不常去的地方越容易发生质量问题,更应引起项目部的高度重视,对此,项目部要配合好监理部门进行动态跟踪管理。

3 施工进度控制

(1)编制进度计划。应在充分掌握工程量及工序的基础上进行。(2)确定计划工期。一般情况下,建筑单位在招标时会提供标底工期,施工单位应参照该工期,同时结合自己所能获取的最大且合适的资源,以最终确定计划工期。(3)实时监控进度计划的完成情况。编制完进度计划不是将它束之高阁,不按照计划进行施工,而应实时监控进度计划。正确做法是,每周总结工程进度,监控其是否与计划有偏差,寻找原因,落实赶工计划。在每周监控的基础上,每月、每季或者每年进行一次工程进度总结。(4)应尽量减少赶工期。进度计划一经确定,应严格按照计划进行施工,原则上不提倡赶工期。进度计划是在施工单位所能获取的最大且合适的资源的基础上进行编制的,赶工期无疑将增大投入的资源。

4 施工成本管理

成本在施工当中是可控制的,因此成本控制是建设项目施工管理的关键工作。在进行成本控制时,应注意以下几点原则:(1)施工单位应根据市场价格编制施工定额。施工定额要求成本最低化,同时还应注意降低成本的合理性。施工定额还应根据市场价格的变动,经常地进行调整。(2)全面成本控制原则:成本控制是三全控制。即全企业,全员和全过程的控制。项目成本的全员控制有一个系统的实质性内容,包括各部门、各单位的责任网络和班组经济核算等等,应防止成本控制人人有责,又人人不管。(3)动态控制原则:施工项目是一次性的,成本控制应从项目施工的开始一直到结束。在施工前,应确定成本控制目标;在施工中,应对成本进行实时控制,及时校正偏差;在施工结束后,对成本控制的情况进行总结。(4)目标管理原则:项目施工开始前,应对项目施工成本控制确立目标。目标的确定应注意其合理性,目标太高则易造成浪费,太低又难以保证质量。如果目标成本确定合理,项目施工的实际成本就应该与目标成本相差不多。

5 工程材料管理

对于建设工程项目来说,工程质量的好坏与所选用的材料息息相关,从主体结构施工、室内外装饰装修、水电、采暖通风等各个环节,涉及的材料种类繁多,而且经常有许多新材料不断出现,因此在材料的购进和使用方面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材料供应。按照设计图纸要求的材料名称、规格、品种以及数量组织好货源。供货商提供清单时一定要按规定预留损耗并将材料的品牌、规格、标号、尺寸、质量等级一一注明。(2)材料进场。现场材料员应根据项目现场实际情况和进度情况,合理材料进场。材料进场后应整理分类堆放,并及时报验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根据进场材料数量和材料生产批次情况,对进场材料抽检,检验合格的材料方可使用在该工程项目中,对不合格的材料立即撤离现场,以免误用。(3)材料的领用。材料管理员要对各种进场的材料登记造册,严格按领料单发放材料,而且还要跟踪检查、防止丢失、避免造成浪费。另外,对易燃易爆、防火防潮物品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严格加强管理。

6 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

建设单位的行为是否规范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影响到工程建设能否顺利进行,因此,只有加强制度建设并严格管理,严格按照建筑工程程序办事,才能不断提高工程质量。应该认真严格地按照《建筑法》中规定的运作程序和行为规范进行管理,认真执行国家颁布的各项技术规范和有关规定。建筑工程涉及到多个环节,包括立项与报建、招标与发包、设计与施工、材料选购、竣工验收等,这些工作必须按照建筑工程程序进行,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施工过程中,可以坚持谁施工谁负责质量,谁指挥谁负责质量,不给事故责任者推脱的借口。同时应以科学的态度做切实可行的计划,计划一旦下达,要严格执行计划,并明确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和要注意的问题,严格按图施工。

总之,施工管理是建筑产品(工程项目)从施工准备开始到竣工验收等各个阶段全过程的组织管理。目前,我国的建筑施工企业在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方面,逐步形成了具有现代管理意义的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但随着城市化建设日益推进,新材料新技术不断出现,如何才能加强施工管理、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控制好工程施工进度与成本,保证建筑工程安全、有序、顺利地进行,从而增强建筑企业的投资效益,是值得我们持续不断探讨的话题。

参考文献

[1] 张丽梅.浅谈建筑项目施工管理的重点[J].中国城市经济.2011(4)

[2] 梁震海.建筑项目施工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J].企业家天地.2011(6)

第11篇

关键词:建设项目;EPC模式;风险;防范

一、EPC总承包项目概念

设计施工总承包指业主把工程的设计、采购、施工全部委托给工程总承包商来负责组织实施,业主只负责整体、原则性、标准性目标的管理和控制。简称EPC(Engineer,Procure,Construct)模式。

EPC工程总承包管理的本质是要充分发挥总承包商的集成管理优势,需要总承包商强大的深化设计能力、成熟的采购网络,以及争取施工技术精良的专业分包商的资源支持和有效监控等。总承包商以项目整体利益为出发点,通过对设计、采购和施工一体化管理,对共享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及各种风险的控制为项目增值,提高项目运作效率和效益。

EPC总承包模式已在铁路、公路、工厂、水电等建设领域成功应用多年。

但是,从业主角度考虑各建设项目的特点与客观条件差异,以及项目业主的建设管理经验等因素,不同建设项目选择EPC总承包模式的风险因素是经常存在的。

结合部分项目建设经验,本人针对建设项目选择EPC总承包模式有关风险及防范,作简要分析。

二、建设项目选择EPC总承包模式的风险识别

EPC工程总承包项目带来诸多机会的同时,也带来多种潜在风险,若干风险分析如下:

1.立项审批风险

受经验、技术水平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有时,业主初步估计项目可行,前期研究、协调工作投入可观,但是,实际审批时,得到的却是颠覆性的建设方案差异,或者是否定性批复意见,或者是贻误市场机会的、严重滞后的立项批复。对项目而言,审批过程中存在的该类风险是致命性的。

2.项目技术标准选择风险

在需求明确的前提下,技术标准选择是影响项目建设规模和投资规模的关键因素。一般情况下,技术标准选择的差异,必然带来项目总投资的巨大差异。

项目技术标准选择过高,会导致项目投资显著增加;项目技术标准选择过低,会导致项目运营成本增加显著,或者导致后期改造工程规模扩大,导致改造工程技术难度和投资显著增加。

3.EPC总承包商选择及管理风险

众所周知,选择不同的设计、施工承包商,获得的服务质量、效果通常存在明显差异。对于EPC建设项目而言,选择不同的承包商,获得的服务效果差异会更加巨大。

EPC总承包商团队包括多种形式,有设计牵头的,有施工牵头的,有设计、施工分别按平等关系组成联合体的,其中的设计和施工方可能是单一机构,也可能又有2家以上的成员,或者设计、施工同属一家法人。

如果选择的EPC承包商技术能力偏弱,则可能带来潜在工程质量等风险;如果选择的EPC承包商技术能力非常强,业主可能担心自己在项目方案决策过程中的项目管理力度降低,担心技术决策存在偏向EPC承包商获利,而不利于业主追求的最佳收益率。

EPC总承包商选择及管理风险,是EPC总承包项目建设的核心风险。

4.市场价格变化风险

建设周期长,建设规模大的大型复杂项目,与其相关的工费单价、主要建筑材料市场价格变化风险,是国内外建设项目总要面对的风险。

5.合同风险

EPC项目总承包合同中必然会包含工期、评审、监管、支付、索赔、变更、验收、交付、解约等等约定、合同是业主、承包商相互开展履约、索赔等工作的基础,不完善的合同可能隐藏潜在风险,可能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及损失。

6.项目建设过程中,涉及专业管理部门的有关风险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的设计、施工、验收等多个工作阶段,众多专业行政管理部门都会介入,有时会存在某部门向项目建设发出多个指令的情况,部分指令有时可能相互不一致,会严重影响项目建设顺利推进。

三、建设项目选择EPC总承包模式的风险分析及防范措施

1.立项审批风险分析及防范措施

(1)该类致命性风险发生的原因和危害

建设项目立项审批周期差异较大,短则数月,长则数年,审批过程时间过长,会带来重大商业机会丢失等风险。

如果发生了该项风险,则可能源于以下原因:业主的建设需求不够确定,且处于巨大的动态变化过程中,导致建设方案迟迟不能确定;对建设程序的理解不全面,前期需要同步开展的各专项研究没有及时开展,导致研究边界模糊,研究、审批过程工作不系统,周期长。

(2)防范该类致命性风险损失的应对措施

业主单位及时组织项目相关运量等需求调查、研究,及早形成明确的、全面的需求数据。并系统性梳理建设项目所需相关前期专项评估工作,组织被委托单位全面、协调、有序开展前期研究工作;按照相关建设管理程序要求,有条不紊的开展各项专题研究的评审、审批工作。具体工作内容、目标、计划、关键时间节点等可形成计划工作表,以利于督促、推进。

某铁合金厂是竞争激烈的行业内领先者。为满足市场需求,确保市场竞争优势,适应城市发展规划,需要迁址、扩建,包括可研、设计、施工、联调验收的总工期为2年多一点,工期非常紧张。为确保配套铁路工程满足工厂整体建设计划需要,业主单位广泛调研、评估,选择技术实力较强的某设计院承接配套铁路EPC工程。一方面,制定涵盖各阶段主要事项的倒排工作计划,明确关键时间节点;另一方面,明确细化、量化工厂运输需求,同步组织各项前期专题研究;同时,业主牵头,各参建单位指定负责人,建立专门的设计接口协调工作机制,连续跟进检查,及时解决通信、电力、给排水等各类技术接口问题,及时分析、查找、协调解决影响项目审批的相关问题。该项目最终按计划工期和确定的投资规模建设完成,及时开通运营。

2.防范技术标准选择风险的应对措施

前期调研工作及必要的、准确的勘察工作对于防范此类风险至关重要。

交通建设项目如果预测运量等需求数量偏大,会导致选择偏高的技术标准;反之,预测运量等需求数量偏小,会导致选择偏低的技术标准。因此,各阶段运量预测准确,并结合当前社会发展情况,合理权衡适度的运营服务水平与业主投资回报之间的关系,是防范技术标准选择偏差风险的关键措施。

有时,承包商为追求竞标报价优势,会选择较低的技术标准,期望以后建设过程中,通过业主提高技术标准的重大变更设计,提高承接项目的收益水平。

某国外新建铁路,EPC承包商投标时采用较低的纵断面计量、报价,以最低总价获得中标。

后续进一步评审时,专家组发现,按其纵断面实施,多处不能满足防洪、排洪需要,一旦建成,存在工程水毁、修复等多项巨大风险。因此,专家组提出适当调高纵断面,核实工程量,重新审核个别异常报价子目单价,并作必要修正。在项目总投资变化不大的基础上,通过优化设计,显著降低项目工程风险。优化设计后,路基土石方工程量较承包商报的数量增加40%。

3.EPC总承包商选择及管理风险分析及防范措施

(1)EPC总承包商选择及管理风险发生的原因和危害

EPC总承包商的组成结构不是一成不变的,有时其构成也比较复杂,会增加管理难度。

不同项目中,EPC总承包商工作重点包含的内容及所处建设阶段存在差异,有的在前期技术标准、工程方案研究;有的在具体设计方案;有的在具体施工方案。有的在于协调组织前期审批配合,有的在于保证建设工期,有的在于有竞争力的低报价。

(2)防范EPC总承包商选择及管理风险的应对措施

选择不同的承包商,是EPC项目必须面对的重要而复杂的问题。关键在于与业主自己的建设项目客观条件、项目所处建设阶段、业主管理团队构成情况、业主追求目标排序等因素相结合,综合多方面因素进行选择。

对于工程内容较简单,环境因素不算复杂的项目,可以选择总报价较有优势的承包商。

对于工程规模大、工程方案复杂、施工难度巨大的项目,可以选择设计方案优与施工方案衔接良好,技术方案综合最优,联合体队伍整体实力较强的承包商。同时要关注承包商报价的经济性、合理性。

对于外部接口关系复杂,建设过程中协调难度较大的既有线改造工程等项目,可以选择技术能力、项目建设协调能力均较强的承包商。

4.市场价格变化风险防范措施

市场价格变化风险是建设项目总要面对的客观风险。

但是,结合项目工程特点、建设客观环境等因素,分析当前市场价格变化趋势或规律,制定合理的风险分担原则,可以适当降低这些风险因素对本建设项目的影响。

结合当地气候条件,选择合理的建设时机。例如,南方热带地区雨水过于丰富,北疆寒冷地区冬季漫长,土地冻结,均不利路基工程施工。选择减少这些不利季节施工作业量的施组方案,可以节约项目实际工费成本及填料成本。

充分了解当前市场行情,并结合历史资料,结合同区域、同类项目建设动态,预测市场变化趋势及变化程度,进而预测项目整体市场价格风险程度,以此为基础,形成较合理适度的项目总承包投资总额。

对于投资总额包干的项目,面对建材等市场因素的剧烈变化,业主可与承包方通过协商,结合不同材料、设备在项目投资中所占比重及其市场价格变化规律、变化幅度,妥善划分调价范围、调价公式、调价周期等,形成结构合理、公平分担风险的调价公式,合理分担市场变化风险,使价格风险处于可控水平。

5.合同风险防范

虽然EPC项目总承包合同内容众多,不便细述。但是,把握好若干关键问题是非常必要的。要明确项目技术标准,确认所选技术标准对本项目适用且可实现。要明确验收、交付项目的条件和方式。要明确建设过程中管理机制,明确各方的权责与变更设计等处理机制,明确业主、承包商各自承担风险的范围、额度等。

商洽合同约定内容,不仅要看约定内容文字上的公平性,还要分析项目特点与承包企业自身队伍管理、技术、设备等客观条件,确保合同约定的责、权、利等内容,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均能处于可控状态,真正为化解相关风险创造良好合同基础条件。

6.项目建设过程中,涉及专业管理部门的有关风险分析及防范措施

规避策略主要是前期充分沟通,与有关各方尽可能多地达成一致,并将较合理的一致意见纳入项目建设方案,如存在不能协调的矛盾,应充分分析,做好说服、沟通工作,或采取其它措施,改进设计方案予以回避,避免其成为以后建设过程中的难题或障碍。

在某铁路专用线EPC工程总承包项目中,地处偏僻的既有站周边没有市政管网和污水处理系统,现状生产、生活条件较差。有关部分坚持要在接轨站增加独立的污水处理系统,所需投资较多。设计团队经过调查、分析和比较,选择设置穿越既有铁路的有压污水管路,将接轨站污水纳入新增工厂污水处理系统,既显著改善了既有站的生产、生活条件,改善了与相关部门的协作关系,又节约了工程投资。

四、结束语

无论是国内项目,还是国外项目,无论是熟知的事项,还是接触较少的新行业、新领域,都应特别关注其特定的行业需求,建设环境、政策环境、技术限制等个性因素,在全面分析、形成项目系统解决方案基础上,更应深刻剖析项目有的、关键性问题,可以参考其他项目经验,但是,切忌简单照搬其他项目做法,以免弄巧成拙。

总之,把握好EPC总承包项目建设机遇,良好防范与应对各种项目风险,既系统性优化项目技术方案,造福社会,又提升了业主自身综合的技术、管理水平,提升市场竞争力,获得较好的多方面回报。

参考文献:

[1]《EPC工程总承包管理》,编著者,王伍仁,2008年5月.

[2]《EPC总承包模式的特点及适用条件》,作者,朱缜,2010年11月.

[3]《建设工程EPC总承包模式及相关法律问题》,作者任诚宇,2010年12月.

第12篇

******项目部自2020年3月上场以来,在公司和分公司等上级领导的正确领导和热情指导帮助下,工程管理部各项工作逐步快速向前推进,2020年度工作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现将我部一年的工作汇报如下:

一、完成的主要工作

自项目上场以来,我部严格按照公司提出的“******”的企业理念,认真组织施工,主要从以下几方面:

1、技术方面

(1)严格执行方案及交底先行制度。工程部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审核图纸,针对本工程特点,不断优化施工方案,截至目前共编制施工方案17份,作业指导书13份,各类技术交底52份。在施工中做到单位工程有施组,重难点工程有方案,分项工程有交底,采取全面的技术跟踪指导模式,不留技术空白。

(2)及时梳理工程量及验工计价。对施工图工程量进行技术分解,将施工数量与设计量进行对比,防止超出设计。验工计价每月底由工区上报,工程部现场核查验收,对工区计价工程量每月定期上报公司。

(3)施工中的学习与指导。坚持新工点开工前召开技术交底会议制度,确保每个技术人员及作业队领班人员都能领会交底意图。技术交底采取三级技术交底的形式(即:公司、项目部、施工队),每级交底前均需召开技术交底会,并及时对首开项目进行现场技术指导。

(4)资料管理工作。由于提升工程项目分三个工区,每个工区有分别有不同监理(分别招标),内业资料较多,为便于及时掌握资料进度及把控资料质量,项目部安排三个工区将资料外包同一个单位,并督促工区对接人员完善资料并及时签认。项目部设专门的资料室,及时收集完善的资料,并建立资料台帐。

2、安全质量方面

(1)建立健全安全质量保证体系

针对市政工程的特点,项目部先后制订并下发了了《工程质量管理办法》、《安全管理办法》、《安全管理制度》、《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安全质量管理制度。过程中,为了更好地适应现场管理,对办法及制度进行了修订,建立健全了安全质量管理保证体系。

(2)制定安全质量管理措施

工程安全、质量是施工单位的立身之本,因此项目上下高度重视,各部门努力工作,为工程施工服好务、把好关,并落实工程安全、质量责任制,做到事事有人管、事事有人问,对施工实行全过程监控,确保施工过程中零事故,工程质量零缺陷。

工程安全质量管理需要全体安全质量管理人员及全体建设者的共同努力,需要大家具备较强的质量意识,才能有效促进质量形势以良好的势头整体向前发展,因此项目部上场伊始,工程部和安质部就针对本工程施工特点制定了安全质量管理办法、安全质量管理制度及质量检查、验收标准等,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了学习和培训,我们采用各种形式加强安全质量教育与安全质量宣传,组织全员参与安全质量活动,充分发挥了每一位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参与性,使项目的安全质量工作有序可控。根据管理办法,做法如下:

每周由项目领导组织带队,各部门及各工区相关负责人参与综合大检查一次,检查后进行安全、生产、质量周总结,分析各方面原因,在保证质量与安全的同时加快项目施工进度。

每日进行项目巡检,着重检查质量、安全问题,对存在隐患的部位,坚决要求整改并落实。

开展质量、安全教育培训,落实到班组及个人,对生产中违反安全、质量的行为,坚持零容忍的态度,监督其立即改正。

截止目前,共下发安全质量整改通知单65份,安全质量罚款单18份,目前项目质量管理严格遵守公司标准化管理手册及相关规定,后续施工生产将继续落实安全质量管理工作。

3、进度、产值方面

项目进场时,制定了总进度计划,过程中制定了季度进度计划和月度进度计划。对现场滞后部位,项目部人员加强督促,要求其采取措施加快进度。目前进入了秋冬季节扬尘严控阶段,对现场进展有较大影响,各工区只有在解控的条件下抓紧施工。现场进展情况如下:

*****工程

1)雨水工程完成5042米,占总量80%;

2)污水工程完成3922米,占总量80%;

3)电缆沟工程完成1211米,占总量69%;

4)挖土方完成167715m3,占总量85%;

5)路基再生骨料完成73592㎡,占总量61%;

6)水稳碎石摊铺218799㎡,占总量66%;

7)沥青摊铺完成99927㎡,占总量34%。

完成产值8808.70万元,项目预计总收入13545.20万元,总体完成比例为65%。

*****工程

1)雨水工程完成1676米,占总量38%。雨水顶管完成331米,占总量42%。

2)污水工程完成1835米,占总量53%。

完成产值1890.40万元,项目预计总收入4509.96万元,总体完成比例为41.9%。

4、劳务实名制管理方面

自项目开工以来,项目部高度重视劳务实名制管理的工作,制定了劳务标准化管理办法,过程中并严格执行。

按照办法,综合部对劳务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和上报,建立详细的劳务资料台账,每月按时督促劳务分包管理人员上交工人当月花名册、工资表、考勤表及劳务合同,监督分包对工人工资的发放,稳定工人情绪,做好维稳工作。

二、存在的问题

1、由于技术队伍的年轻化,表现出管理不到位,管理力度不够大;要加强自身的学习,主要在标准化实施方面及工程资料程序性的业务知识,还需要改进。

2、安全质量管理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管道基坑防护工程现场控制不严格、路基处理不彻底等现实问题都需要我们更加努力,进一步加强安全质量控制,避免因质量问题返工和因质量问题停工,对出现的问题多总结,及时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办法,尽量减少施工损失。

3、进度方面管理方面,项目对工区之间的管理存在“两张皮”现象,督促已不能有效管理,需要提出切实可行方法,加大项目部对现场的控制力度。

三、下步工作计划

2021年,项目将继续探索、不断学习,提升业务能力。始终以项目管理目标为核心,狠抓安全、生产、质量、技术等方面工作,创建安全文明施工工地。

1、技术管理方面:加强技术服务工作,所有主要结构及重要工序均要编制施工方案,采取专人专管,层层交底,严格把关的制度;加强现场技术指导工作,督促方案及交底在施工中得以落实;在施工过程中优化施工组织,及时解决施工问题;针对本项目自身特点适时调整节点工期,确保工程顺利进行;加强自身业务学习及年轻技术人员的培养,提高整体技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