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人力实训报告

人力实训报告

时间:2022-08-30 06:56:43

人力实训报告

第1篇

培训主管如何撰写年终总结报告又到年终总结时,作为企业的培训主管,你构思好你的年终总结报告了吗?你将向你的主管提交怎样一份年终总结报告呢?你是否觉得年终总结每年都一样,没有什么新意?作为培训主管,工作繁杂,你是否认为撰写一份重点突出,简洁有效的年终总结报告总是那么难呢?下文我们一起探讨的话题就是:培训主管如何撰写年终总结报告。希望对各位培训主管在撰写年终总结报告有所助益。年关将近,又到一年一度总结时!每到这个时候,就是企业员工做年终总结的时候。年终总结年年做,年年都大同,固定的空话套话,如“工作总体完成不错”、“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受到了领导和员工的一致赞同”等成为年终总结中的常见词语。年终总结成为了一种形式。实际上,年终总结应该是对过去一年工作中的得失进行总结,对来年工作改进提供依据。年终总结需要总结人对自己一年来所做工作进行重点概括,就工作成绩和不足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来年的工作计划。一般来说,年终总结主要依据其核心工作职责来对相应职责的具体工作进行总结。因此,培训主管要撰写出一份简洁有效、重点突出的年终总结报告首先需要明晰培训主管的主要职

责,根据这些职责对应做了哪些重要的工作,从而对这些工作的实施情况进行总结汇报。由于年终总结报告存在一套相对固定的格式,因此还需要对总结报告的格式进行了解和掌握。在年终总结报告相对固定的格式基础上,结合培训主管的主要工作职责,就培训主管一年来的核心工作进行总结概括,再加一些撰写方面的技能技巧就可以完成一份重点突出,简洁有效的培训主管年终总结报告了。培训主管的主要工作职责一般来说,企业培训主管的主要工作职责包括:在人力资源部经理的领导下,负责公司人力资源培训与教育工作;负责编写公司人力资源培训教育发展规划,拟订年度工作和预算计划,在领导批准后组织实施;指导各部门和下属企业制定多层次的培训教育计划,并协助其实施;负责组织

公司内的新员工岗位培训、各类知识班、研讨班、讲座等活动,对参加人员进行考核;负责合理安排培训资源,对公司培训师进行合理分工,并适时聘用外部培训讲师。检查讲师培训质量和教学效果;组织收集、筛选、编写、翻译、审校各类培训教材和资料;负责教育仪器设备的保养、维修,以及审查新器材的选型、采购;安排和管理外派培训员工,审核公司员工业余学习费用报销申请;负责收集国内外企业培训信息资

料,追踪其动态,分析总结现有培训政策效果,提出改进咨询意见;完成人事部长临时交办的其他任务。明确了培训主管的主要工作职责后,还需要了解和掌握年终总结报告的撰写格式。那么,年终总结报告的一般格式是什么呢?培训主管如何撰写年终总结报告年终总结报告的格式年终总结报告,是组织或个人对过去一年发生的情况或问题进行概括和分析后撰写的文书。常见年终总结报告格式一般包括标题、引言、正文、结尾四部分:1、标题年终总结的标题有单行标题和双行标题两种。典型的标题由对象名称、时限、主题、文种四部分组成。2、引言引言,也叫前言或开头。引言一般都很简单,主要目的是引出正文。有时甚至可以不要引言。3、正文总结正文占全文三分之二以上的篇幅。典型的年终总结正文有以下几个部分:(1)一年中主要工作基本情况这部分要求全面、简要的说明过去一年中所做的各项工作,可以分项逐条表述。但不能“记流水账”,应该着眼于大事,并要清楚反映出工作的开展过程。(2)取得的成绩这部分要对应基本情况,有重点的概括介绍工作中取得的主要成绩或经验。这部分充分体现总结的评价性,主观评价与客观真实的材料结合起来。(3)存在的问题总结工作中的问题与总结成绩一样

,也应有重点、有主次。一般而言,成绩总是主流,但提到成绩与问题时,仍应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具体问

题具体分析,一是一,二是二。(4)今后的打算总结和回顾过去的工作,是为了把下一段的工作做的更好。总结中谈到今后的打算时,既要与常规工作、中心工作和长远计划相结合,又要与本阶段存在的问题相对应。但总结毕竟不是计划,在谈今后打算时宜粗不宜细,宜简不宜繁,宜大不宜小。4、结尾总结的结尾通常用简短篇幅做出结论或说明努力的方向、今后的打算等。如果这些内容很重要,需要详写,可纳入正文中。结尾不是年终总结报告结构的必须部分。培训主管如何撰写年终总结报告结合培训主管的主要岗位职责和年终总结报告格式,根据一定的撰写方法就可以撰写出一份规范的年终总结报告。一般来说,培训主管年终总结报告撰写方法是:1、收集材料撰写年终总结,培训主管首先要掌握一年来所负责的培训资料和数据,包括培训规划、组织培训课程、参训人员、师资、教学教务情况、培训预算使用、培训效果评估、员工培训满意度、员工培训生产率等等。2、整理分类材料对收集的大量有关培训管理的材料需要分类整理。整理分类标准可以按照培训管理流程来进行。培训管理的流程包括培训规

划、实施培训规划、组织培训工作、培训效果评估、培训预算。3、撰写整理分类好培训管理相关材料后,接下来的重要工作就是对这些材料进行整合,撰写出一份简洁有效的年终总结报告。(1)培训主管年终总结报告核心内容培训规划部分:主要对培训规划出台的前期调研情况,规划思路,实际实施过程中的调整情况等进行评估;实施培训规划:实施培训规划主要是对培训规划实施情况、实施效果的总体评价,包括培训规划中规划的其他部门组织实施培训情况、效果的评价;组织培训工作:组织培训工作是培训主管的一项主要和重要工作。培训组织工作是一个繁杂的工作,包括许多方面,如培训师资信息收集、培训课程选择、培训教材选择、培训形式确定、培训人员确定、培训师确定与接待、参训人员食宿管理、培训场地管理等等。培训组织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而且每一个方面都会影响最终的培训效果。培训主管如何撰写年终总结报告培训效果评估:培训效果评估是培训管理工作的重要一环。它是对培训规划和培训实施工作的检验。培训效果评估有许多方法和工具,常用的培训效果评估方法和工具有参训人员培训调查表、员工培训满意度调查表、员工工作积极性是否提高、工作效率改善情况等。培

第2篇

【关键词】作品制作 综合创新工程训练模式 改革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3C-0114-03

当前,高等教育已从重视规模发展转向重视教育质量的提高。工程训练是一门实践性技术基础课,是机械、近机械和非机械类有关专业教学计划中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是理工科大学全面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工程训练在要求学生学习工艺知识的同时,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大多数高校的工程训练都是从金工实习发展起来的,各实习工种之间彼此独立,没有工艺上的关联,各工种加工出来的只是一个个独立的零件,没有形成能实现一定功能的具体的作品或部件,导致实习结束学生仍不理解零件的技术要求、公差要求和装配工艺。可以说,以前的实习模式注重的是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不能满足新时期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的要求。针对这些情况,本文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机电综合工程训练中心为例,介绍了改革和创新工程训练方法的前期条件准备,详细阐述了将以单个零件加工的训练模式改为面向作品制作的综合创新实训模式的步骤,并分析了其效果。

一、现状及问题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机电综合工程训练中心每年接受校内外实训学生3000多人。现有的工程训练课程有工程认知实习、工程训练Ⅰ、工程训练Ⅱ。这3门课程分别针对非机械专业、近机械专业、机械专业,实习时间分别是1周、2周、4周。其训练过程均是把一批学生分组后按工种轮换实习,每个工种练习加工彼此不关联的零件,不同之处在于不同的课程学生在各工种实习时间不同,加工操作熟练程度不同。

这种实习存在的问题表现在:一是训练模式陈旧,实践方法没有创新性;二是没能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实习时间进行有效合理安排,实习过程单调,实习效果差强人意,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创新意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得不到培养。

二、综合创新内涵及前期条件准备

综合创新工程训练不同于工程认知实习,也不同于工程技能训练。工程认知实习强调大工程背景教育,工程技能训练注重实践操作技能培养,而综合创新工程训练的特定目标则致力于创新精神、工程应用综合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的培养。面向作品制作的综合创新工程实训是安排在工程训练中进行的一项综合创新训练。其目的是让学生在实际中运用前一阶段在工程训练中所获得的经验和已有的工程知识,通过团队协作完成制作具有一定功能的产品,使学生获得较完整真实的工程经历。

基于以上几点考虑,工程实训不能再沿袭以往的教学思维,必须进行相应的调整。为此,在加强硬件建设和文化氛围建设的同时,必须充分挖掘教学资源,利用现代化教学方法和手段,组织好教学内容,改革旧的训练模式,使学生在有限的实训时间内获得更加高效的训练效果。主要从以下几点进行考虑。

第一,培养理念。根据培养定位目标,着眼于从大工程理念培养21世纪的高素质工程人才,使之一定程度上具有以下九种能力:工程知识能力、工程设计与创新能力、工程实施能力、价值判断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交流沟通能力、考虑环境影响的能力、社会协调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

第二,教师要求。教师的引导与积极参与学生的创新实践非常重要。在实习过程中,应时刻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习惯,多调动学生的创新积极性,对于优秀的创新作品,可指导学生申请专利。同时,注重教研结合、教学相长。

第三,设备购置。利用示范中心建设单位的契机和学校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的举措,积极创造条件申请经费,购置新教学设备,并注重设备的数量和种类。

第四,教学内容组织。精心组织教学内容。特别是数控工种(如数车、数铣和加工中心)和特种加工工种(如电火花加工、激光加工、超声波加工及快速成型制造)的内容组织。

第五,教学方法、手段。充分运用数控设备和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优势,结合前期教改成果运用WAP技术打造的“基于网络的先进制造工程实训平台”,达到“人手一机”的实训效果。

第六,实训模式。将现有的训练模式改为面向作品制作的综合创新工程实训模式。

三、综合创新工程实训组织实施

本文以4周实习时间的机械专业学生实训课程一工程训练的组织实施为例,对综合创新的实训的组织实施进行探讨。

改革后的实训全过程为:前2周进行工程技能实训、调研选题、评审立项、撰写结构方案设计报告和工程管理报告、具体设计、审核图纸和撰写工艺方案报告(除工程技能培训安排在课间时间进行外,其余各步骤均安排在课外时间);后2周进行加工装配、撰写成本分析报告、成果答辩(除加工装配和成果答辩安排在课间时间进行外,其余各步骤均安排在课外时间)。教改前后时间安排与模式比较参见表1。各阶段的具体工作如下:

第一,工程技能实训。按实习工种数目,分组实施操作技能实训,时间为前2周。其实训模式与工程训练相同,但在实训过程中通过精心组织教学内容和使用新的教学方法后,更加注重学生的操作能力培养。如中心搭建的“基于网络的先进制造工程实训平台”开通后能使学生获得“人手一机”的实训效果,大大提高了实训效率。尤其使数控工种从以前的注重编程技巧和输入中解放出来,转变为更多的实际加工操作。

第二,调研选题。实训一开始就以学生自由组合的方式成立综合创新小组,每组4~7人,分组名单上报中心备案。选题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第一阶段,是创新实践的起点、难点。中心要求每个学生通过调研提出一个选题,选题要有创意、有一定的使用价值和工程背景,其难易程度与自身的知识能力相适应,同时考虑中心的加工条件(至少使用3种以上比较典型的加工方法,也不能超出中心的现有加工能力)。

第三,评审立项。学生分组名单报备后,中心成立3名教师(来自不同工种)组成的指导组若干组。在选题截止前由教师组分别对指导的综合创新学生小组进行选题论证,筛选立项选题。论证答辩时,答辩同学需简要论述选题作品的结构、原理和功能,同时回答教师组的提问,对选题进行进一步的阐述。最终由教师指导组评定每组最有创意、功能定位合理、中心条件可实施的选题作为立项选题,并给出指导性修改意见。

第四,撰写工程管理报告和结构方案设计报告。由选题立项的同学担任其综合创新小组的组长。组长负责组织小组成员深入讨论选题的设计思路和结构、原理,撰写结构方案设计报告。讨论小组人员分工、生产过程组织、计划进度等,撰写出工程管理报告。

第五,具体设计。创新小组方案确定后,进行相关计算与选型、画出零件图、总装图。具体设计过程中老师和学生应加强沟通,指导老师应充分引导学生的自主性、创新性,同时做

好设计图纸的审核工作。

第六,撰写工艺方案报告。以立项选题中较复杂、重要的零件为例,组长组织其成员详细讨论其加工工艺后,撰写出工艺方案报告。

第七,加工、装配。指导老师审核工艺方案后,创新小组便可进行加工、装配环节。此环节要求指导教师和各工种老师进行必要的指导,不允许代为操作,以加强学生对前期的技能实训综合运用的同时,提高动手能力。

第八,撰写成本分析报告、整理答辩材料。收集、统计前期的数据记录(包括材料成本、机时成本、劳务成本等),撰写成本分析报告。按照“综合工程训练报告”统一模板顺序装订封面、目录、工程管理报告、结构方案设计报告、工艺方案报告、成本分析报告和附录零件图及总装图,培养学生整理技术文件的能力。

第九,制作成果答辩。实习最后一天以教师指导组为单位交叉进行创新作品答辩。根据作品创新性、社会价值、综合工程训练报告的撰写、临场答辩的表现等多个方面给出综训成绩。根据综训成绩在工程训练中心内部推优,并给出院一级的纸质证书。推优的作品推荐参加机械类的各级大赛。

四、综合创新工程实训实施效果

两年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已有3批次、近500名机械专业学生进行了“综合创新工程实训”,制作作品86件。作品推优参赛获国家级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自治区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11项。面向作品制作的综合创新工程训练模式引起了实习学生的极大兴趣和热情。

第一,调动了学生的创新积极性和培养了创新能力。在综合创新训练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积极引导的方式进行。因为是学生自主选题,过程是主动的,所以学生实习目标明确,思维活跃,创新的积极性更高,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更高效。

第二,培养了学生理论和实际结合、综合运用的能力。在整个设计、加工、装配过程中,学生要把多种工程理论知识和生产实际相结合,提高综合运用能力,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比如在设计图纸中零件之间的公差关系、精度要求、装配关系及加工要求,必须和生产实际中的设备、经济精度等结合起来,才能更有效地实现制作目标。另外,通过作品的设计、加工、装配和工程训练报告的撰写,为学生创造性、综合性地运用所学工程知识解决实际工程技术问题提供了机会,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各科知识的能力。

第三,培养了学生大工程意识及其九种能力。在经历综合创新工程实训的具体步骤后,培养了学生的安全意识、质量意识、创新意识、经济意识、团队意识等大工程意识。同时使之一定程度上具有以下九种能力:工程知识能力、工程设计与创新能力、工程实施能力、价值判断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交流沟通能力、考虑环境影响的能力、社会协调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

第3篇

调查报告是对某一情况、某一事件调查研究后,将所得的材料和结论加以整理而写成的书面报告。调查报告的使用范围很广,制定方针政策,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弄清事情真相,扶植新生事物,推广典型经验,都离不开调查报告。调查报告反映具有普遍意义或带有关键性问题的情况,内容比较复杂,深度广度的要求比较高。广义上说,所有的调查报告都或多或少带有某种研究性质,都是调研报告。而狭义的调研报告指的是以研究为目的写出的调查报告,它不包括反映特定情况、介绍工作经验、揭露特殊问题的专题报告,但它又包含这几方面的内容。

调查报告与一般的调研报告并不一样,主要原因在于调查报告与调研报告的侧重点不同。调查报告侧重调查过程,而调研报告侧重于研究与结果,是以调查为前提,以研究为目的,研究始终处于主导的、能动的地位,它是调查与研究的辩证统一,充分反映调查研究的结果。以前的应用写作只讲调查报告,调研报告成为应用写作的专门体裁和热门话题,是在改革开放以后。进入21世纪,我国各项事业突飞猛进,不仅党政机关需要大量的调研报告,企业集团为了适应激烈竞争的形势,也需要更多的调研报告,因此,调研报告在应用写作中占有日益重要的地位。

调研报告的写作要抓好三个主要环节:调查、研究、报告。这三个环节中,调查是基础,研究是关键,调研报告的写作是把调查获得的材料所形成的观点,通过布局安排、语言调遣组织成文章。这里,调查与研究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它们之间不仅相互作用,相辅相成,而且相互贯通。调查的目的,在于掌握大量、真实、全面的客观事实和具体数据,对基本情况有一个系统的了解;研究的目的是对已经获取的材料进行分析、研究,探索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报告则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用书面形式说明结果。

因此,可以说“调查”是“研究”的事实基础,“研究”是“报告”的理论依据,“报告”是调查、研究的具体体现。

一、调研报告的特点

1.调研报告——目的明确

调研报告不同于调查报告,是因为发生了某件事(如案件、事故、灾情)才去作调查,然后写出报告。调研报告的写作者必须自觉以研究为目的,根据社会或工作的需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调研计划,即将被动的适应变为有计划的、积极主动的写作实践,从明确的追求出发,经常深入到社会第一线,不断了解新情况、新问题,有意识地探索和研究,写出有价值的调研报告。

2.调研报告——注重事实

调研报告讲求事实。它通过调查得来的事实材料说明问题,用事实材料阐明观点,揭示出规律性的东西,引出符合客观实际的结论。调研报告的基础是客观事实,一切分析研究都必须建立在事实基础之上,确凿的事实是调研报告的价值所在。因此,尊重客观事实,用事实说话,是调研报告的最大特点。写入调研报告的材料都必须真实无误,调研报告中涉及的时间、地点、事件经过、背景介绍、资料引用等等都要求准确真实。一切材料均出之有据,不能听信道听途说。只有用事实说话,才能提供解决问题的经验和方法,研究的结论才能有说服力。如果调研报告失去了真实性,也就失去了它赖以存在的科学价值和应用价值。

3.调研报告——论理性

调研报告的主要内容是事实,主要的表现方法是叙述。但调研报告的目的是从这些事实中概括出观点,而观点是调研报告的灵魂。因此,占有大量材料,不一定就能写好调研报告,还需要把调研的东西加以分析综合,进而提炼出观点。对材料的研究,要在正确思想指导下,用科学方法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过程,从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中,找出起支配作用的、本质的东西,把握事物内在的规律,运用最能说明问题的材料并合理安排,做到既要弄清事实,又要说明观点。这就需要在对事实叙述的基础上进行恰当的议论,表达出论文的主题思想。议论是“画龙点睛”之笔。调研报告紧紧围绕事实进行议论,要求叙大于议,有叙有议,叙议结合。如果议大于叙,就成议论文了。所以要防止只叙不议,观点不鲜明;也要防止空发议论,叙议脱节。夹叙夹议,是调研报告写作的主要特色。

4.调研报告——语言简洁

调研报告的语言简洁明快,这种文体是充足的材料加少量议论的,不要求细腻的描述,只要有简明朴素的语言报告客观情况。但由于调研报告也涉及可读性问题,所以,语言有时可以生动活泼,适当采用群众性的生动而形象的语言。同时注意使用一些浅显生动的比喻,增强说理的形象性和生动性。但前提必须是为说明问题服务。

一、调研报告的前提——调查研究

要想写出具有科学性、指导性的调研报告,必须进行深人细致的社会调查。而正确的指导思想、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科学的调查方法是必不可少的。首先要认真学习,不断提高政策理论水平。其次要努力深入到基层,扎扎实实地把社会调查工作做好。再次就是要讲究科学的方法,提高调查研究的水平。

科学的调查研究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调查研究的具体操作方法要科学。仅靠过去传统手工方式进行调查已显然不够了,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一系列的自然科学研究方法逐渐渗透到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中来,形成了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现代化的三大特征:数学方法在社会研究中的应用;自然科学研究方法对于社会科学研究的渗透;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综合运用。这就为调查研究的方法提供了科学的依据。我们除了要了解并掌握有关普遍调查、典型调查、个案调查、抽样调查以及文献调查法、问卷调查法、访问调查法、观察调查法等各种具体的调查方法以外,还必须注重对调查对象加强正确引导,确保其讲真话、讲实话。在实地考察时,要防止被假象所蒙蔽,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确保调查的科学性。 二是调查研究的思想方法要科学。(注释:参见1983年1月5日《人民日报》有关专文,提出了政策调查的“十个要点”。)

二、调研报告的材料整理

对调研报告材料的整理,一般分成三个步骤:

l.检查鉴别。首先检查调研报告材料是否切合研究的需要,其次要鉴别事实材料的真实性,数据的准确性,保证材料的真实可靠,确实反映客观实际。

2.制作图表、数表。以其直观形象信息量大,帮助读者理解调研报告内容。

3.分类分组。调研报告材料分类的标准,依研究目的而言,可按材料性质分为记录资料、文献资料、问卷资料、统计调查资料等。可根据研究的目的按年龄、性别分类,或按职业分类等。也可分为背景材料,统计材料,典型(人或事例)材料等。

对调研报告材料的分析,应该说是调查研究中的一个十分关键的步骤,是能否将调研报告材料化为研究成果的关键所在。所谓调研报告材料分析,就是用科学的方法审查、剖析调查材料中包含的被研究对象的状况、特点、社会背景、基本结构、本质属性与成因、组成因素与相互关系,以及运动机制和结论的过程。对调研报告的调查材料进行分析研究,最基本的类型是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应该用辩证的观点对待事物,对质和量两个方面进行综合考察。

(一)调研报告材料的定性分析

调研报告材料的定性分析是据事论理,用思辩的方式,依靠个人经验判断能力和直观材料,确定社会现象或事物发展变化的性质和趋向.以划清事物性质界限的方法。定性分析的根本的方法是哲学方法,即揭示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的方法。除此之外,还可采用系统方法、逻辑方法,常用的方法有:

1.调研报告材料分析——矛盾分析法

即运用唯物辩证法对立统一的原理,具体分析事物内部矛盾及其运动状况,从而认识客观事物的方法。其具体作法分三个步骤:

①从调查所得的大量材料中找到事物的矛盾,即找到问题。因为问题即是应该消除或缩小的差距,差距就是矛盾。

②对事物存在的矛盾进行分类,看它们是属于:历史遗留——现实产生;客观存在——主观思想;自然条件——人为造成;局部——全局;根本——枝节;眼前——长远的矛盾。

③分析矛盾的对立面,考察矛盾的主要方面与矛盾其它方面互相依存、斗争、转化的条件,从而把握矛盾的特性。

2.调研报告材料分析——比较分析法

做调研报告常用的比较方法有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常用的分类方法为:先进行比较,弄清事物的异同,根据共同点将事物归集为一大类,然后再根据差异将大类划分为几个小类,依此类推,事物就被区分为具有一定从属关系的,不同层次的大小类别,明确地反映出客观事物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3.调研报告材料分析——因素分析法

即指从调研报告材料中寻找出对事物产生、发展、运动起作用的要素,通过系统分析和科学的归纳,探寻到对事物变化起着关键作用的要素系列,掌握决定事物变化的原因,从而了解事物的本质及其运动规律的方法。运用因素分析法,首先应进行总体分析。

第一步是把蕴藏在现象之中的各个方面的基本因素清理出来,并在初步分析的基础上,将它们按一定的标准组成一个有机的多层面的网络结构。影响事物变化有种种因素,归纳起来可以划分为外因(客观因素)和内因(主观因素)两大因素系列,在这一层面下,又可以从不同角度将因素分为:主要因素、次要因素;积极因素、消极因素;一般因素、特殊因素;直接因素、间接因素;必然因素、偶然因素;历史因素、现实因素;起始因素、终极因素;潜在因素、诱发因素;阶级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学校因素(或工作单位因素)、家庭因素、个人因素等。各个系列因素有可能相互交织,错综复杂,显现出一种网络状态。

第二步就是通过对这一网络的分析,从总体上考察研究对象,分析出现某一社会现象的综合原因。这就要求实事求是地把握诸因素的内部联系,把握其特征和转化规律,对事物的总体进行多维的、系统的,内因与外因,客观与微观相结合的辩证的分析。其次是进行关系分析。即对因素与因素之间的各种关系进行分析。要着重分析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功能关系、转化关系、共因关系。共因往往是事物存在或变化的最根本的原因,如诸多腐败现象的产生,其共因是私欲恶性膨胀,再进一步深究,就可找出其根本原因是权力作祟.从而找到问题的关键,抓住了事物的本质。再次是进行因素树分析。即以某一种关键性的因素系列为主要分析目标,予以系统的多层次的剖析,按因素之间的联系绘出因素树图,即:

4.调研报告(社会实践调研报告)材料的因素分析法——因素树图

这样逐层深人,直至找出最基础的原始性要点,即具体行为表现。

定性分析除了以上方法外,还有分析综合法、归纳演绎法、科学抽象法、社区研究法(是以分析社区人口集体与特定生活环境、社会条件之间的相互关系,探讨社区的社会构成、社会功能、价值观念、日常生活及发展变化的方法)、历史研究法等多种方法。

(二)调研报告材料的定量分析

调研报告的定量分析是对社会现象或事物的规模、范围、程度、速度等方面数量关系的情况和变化,进行变量计算和考察分析,弄清其数量特征的方法。简言之,就是从事物数量方面入手进行分析研究。目前,在调查研究中进行定量分析已越来越普遍,使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已成为大势所趋,也是调查研究走向完善的标志。定量分析的 基本方法有:

1.调研报告材料分析——统计分析法

即运用统计学的原理,对调研报告所得的数据资料进行综合处理,分析现象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数量关系,以揭示事物的性质、特点及其变化规律的过程和方法。统计分析法包括描述分析和统计推论两个部分。

①描述分析,是把收集到的数据整理加工,找出其中的规律以及现象之间的关系.并用统计量对这些资料进行描述。它主要包括:编制次数分布表.绘制次数分布曲线,测绘现象的集中趋势的离散趋势以及现象之间的相关关系等。例如:我们研究城市居民近五年来生活水平提高的情况,根据调查所得的材料,把每户居民年收人划分为六个等级:2万元以上,17000~XX0元,14000~17000元,11000~14000元,8000~11000元,8000元以下。然后计算每一个等级中有多少户居民,这就是事件次数分布统计。计算各等级居民在全体居民中所占的比重。就是比例分布统计。计算全体居民的平均收人,就是对这个数列的集中趋势的统计。计算全体居民平均相差多少钱,就是离散趋势的统计。

②统计推论,则是指在随机抽样调查的基础上,根据样本资料对全体进行推论。它常用的方法有两种:区间估计,统计假设检验。

2.调研报告材料分析——社会测量法

调研报告的社会测量法即通过测量和评定某一社会群体或团体中社会关系或社会意向的一种方法。社会测量法分社会关系测量和社会意向测量两种具体方法。社会关系测量法较为常用,是指将所研究的某一社会团体内部成员相互吸引或排斥的关系状态数量化,从而分析其人际关系的一种方法。运用此法可分五个步骤。

其一,确定选择标准,有六种类型:①工作标准,以测量工作团体内部的关系;②娱乐标准,以测量娱乐群体内部的关系;③社交标准,以测量社交群体内部的关系;④生活标准,以测量生活团体内部的关系;⑤学习标准.以测量学习团体内部的关系;⑥服从标准,以测量被领导与领导之间的关系。

其二,选择指示项。一个标准,可以拟出多个指示项。如服从标准可拟出:你认为本单位谁当领导最合适?谁威信最高?你最不服谁的领导?等等。

其三,制作测试答卷。给出选择标准;限定选择数目;交代测试目的、选择范围(团体之内),说明对测量结果保密等。

其四,填答试卷。当面填写,当场收回。

其五,对试卷进行整理分析。

对调研报告材料的选择,要注意:

1.运用典型材料说明观点。典型材料是最具代表性的材料,它显示着事物和现象的某些本质特征,有着以一当十的力量。

2.运用综合材料说明观点。将一组有可比性的材料进行对比(今昔、成败、好坏、新旧、内外、先进与落后、正确与错误等),能使观点更加鲜明突出,增加说服力。

3.用精确的统计数据说明观点。统计数据具有很强的概括力和表现力,恰当地加以运用,可以增强调研报告的科学性、准确性和说服力。

三、调研报告格式

1.调研报告的标题

调研报告要用能揭示内容中心的标题,具体写法有以下几种:

(1)调研报告标题——公文式标题。这类调研报告标题多数由事由和文种构成,平实沉稳,如《关于知识分子经济生活状况的调研报告》;也有一些由调研对象和“调查”二字组成,如《知识分子情况的调查》。

(2)调研报告标题——一般文章式标题。这类调研报告标题直接揭示调研报告的中心,十分简洁,如《本市老年人各有所好》。

(3)调研报告标题——提问式标题,如《“人情债”何时了》。这是典型调研报告常用的标题写法,特点是具有吸引力。

(4)调研报告标题——正副题结合式标题,这是用得比较普遍的一种调研报告标题。特别是典型经验的调研报告和新事物的调研报告 的写法。正题揭示调研报告的思想意义,副题表明调研报告的事项和范围,如《深化厂务公开机制 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关于武汉分局江岸车辆段深化厂务公开制度的调查》。

2.调研报告的正文。

调研报告的正文包括前言、主体和结尾三部分。

(1)调研报告——前言

调研报告的前言简要地叙述为什么对这个问题(工作、事件、人物)进行调查;调查的时间、地点、对象、范围、经过及采用的方法;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历史背景以及调查后的结论等。这些方面的侧重点由写作者根据调研目的来确定,不必面面俱到。

调研报告开头的方法很多,有的引起读者注意,有的采用设问手法,有的开门见山,有的承上启下,有的画龙点睛,没有固定形式。但一般要求紧扣主旨,为主体部分做展开准备。文字要简练,概括性要强。

(2)调研报告——主体

这是调研报告的主干和核心,是引语的引申,是结论的依据。这部分主要写明事实的真相、收获、经验和教训,即介绍调查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为什么会是这样的。主体部分要包括大量的材料———人物、事件、问题、具体做法、困难障碍等,内容较多。所以要精心安排调研报告的层次,安排好结构,有步骤、有次序地表现主题。

调研报告中关于事实的叙述和议论主要都写在这部分里,是充分表现主题的重要部分。一般来说,调研报告主体的结构大约有三种形式:

横式结构。即把调查的内容,加以综合分析,紧紧围绕主旨,按照不同的类别分别归纳成几个问题来写,每个问题可加上小标题。而且每个问题里往往还有着若干个小问题。典型经验性质调研报告的格式,一般多采用这样的结构。这种调研报告形式观点鲜明,中心突出,使人一目了然;

纵式结构。有两种形式,一是按调查事件的起因,发展和先后次序进行叙述和议论。一般情况调研报告和揭露问题的调研报告的写法多使用这种结构方式,有助于读者对事物发展有深入的全面的了解。一是按成绩、原因、结论层层递进的方式安排结构。一般综合性质的调研报告多采用这种形式;

综合式结构。这种调研报告形式兼有纵式和横式两种特点,互相穿插配合,组织安排材料。采用这种调研报告写法,一般是在叙述和议论发展过程时用纵式结构,而写收获、认识和经验教训时采用横式结构。

调研报告的主体部分不论采取什么结构方式,都应该做到先后有序,主次分明,详略得当,联系紧密,层层深入,为更好地表达主题服务。

(3)调研报告——结尾

结尾是调研报告分析问题、得出结论、解决问题的必然结果。不同的调研报告,结尾写法各不相同,一般来说,调研报告的结尾有以下五种:对调研报告归纳说明,总结主要观点,深化主题,以提高人们的认识;对事物发展做出展望,提出努力的方向,启发人们进一步去探索;提出建议,供领导参考;写出尚存在的问题或不足,说明有待今后研究解决;补充交代正文没有涉及而又值得重视的情况或问题。

总之,调研报告结尾要简洁有力,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没有必要也可以不写。

写调研报告时,要注意克服四种问题:

一是观点与材料脱节;二是材料不充分,不能说明观点;三是堆砌材料,没有从材料中概括出观点,缺乏分析与研究;四是表述不当。写作调研报告,应尽量避免枯燥无味的语言,力争写得通俗、朴实、生动。

附一:调研报告的样本

附二:毕业论文格式

附件一:

四川理县调研报告

由『凯瑟克基金出资支持的『川越5.12专业团队能力建设研究培训项目自启动以来,得到了香港理工大学、民政部社会工作研究中心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基于XX年5月底民政部赴灾区社会工作专家服务队提出的灾区需求评估调研报告,XX年8月15日至21日,民政部社会工作研究中心派马福云、成彦2位同志前往四川理县,对当地乡镇干部和村级干部进行培训需求调查,以进一步完善该培训项目的课程设置,有针对性地开发培训材料,保证基层干部能力的提升。现对调研结果报告如下:

一、理县概况

理县位于四川省中部,阿坝州东南部,属典型的高山峡谷地形,是川西北交通要塞和商贸集散市场之 一,总面积4318平方公里,总人口不到5万人,居民以藏、羌、回、汉等民族为主。全县辖4镇9乡,包括杂谷脑镇、米亚罗镇、古尔沟镇、薛城镇、夹壁乡、朴头乡、甘堡乡、蒲溪乡、上孟乡、下孟乡、木卡乡、通化乡、桃坪乡。全县经济以水电、蔬菜、药材及旅游为主。

地震灾害后,在湖南省的援建下,理县灾后重建工作如火如荼。重点工程建设如学校、医院、农村饮水灌溉工程等建设项目基本完成,农房重建及加固工作接近完成,乡村道路、村组道路、户间道路硬化工程,乡村风貌改造,三湘大道建设等项目建设在紧张有序地推进,力争两年内基本完成原定三年建设目标。

二、调研目的与对象:

本次调研目的是通过对基层干部的调研访谈,了解他们的实际工作现状,了解他们对能力培训的期望,以确定能力建设的具体目标、培训方式、课程内容,并征询其对培训时间、地点的意见建议。

『基层干部是能力建设培训的对象,经过与理县县委组织部协调,本次调研主要选取了理县13个乡镇中的7个乡镇:古尔沟镇、朴头乡、杂古脑镇、甘堡乡、薛城镇、通化乡、桃坪乡,有9名乡镇干部和4名村居干部进行了培训需求访谈,其中9名乡镇级干部均为男性,年龄在28-45岁之间,均为大学专科以上文化,其中1人为硕士研究生;4名村居干部也均为男性,年龄在30-45岁之间,均为高中以上学历。

三、调研主要结果

1、灾后主要工作

地震灾害后,乡镇及村居干部的主要工作内容分为三阶段,首先是抢险工作,包括转移安置村民、救援受伤灾民、从倒房中挖掘物资等;其次是救灾工作,包括受灾情况统计、救灾物资发放、组织搭建过渡房、兑现死亡伤残补助、配合医疗队实施救援等;第三是灾后重建工作,包括农房重建及加固以及配合湖南援建队所进行的学校建设、医院建设、三湘大道建设、农村饮水灌溉工程、道路硬化、乡村风貌改造、产业结构调整以及扶贫工作等。

2、工作中的问题

基层干部在灾后重建中面临很多问题和困难,这主要包括:

(1)工作压力过大。调研中被访干部普遍表示目前面临极大的工作压力。理县经济社会发展本来存在很多欠缺,灾后重建有大量繁杂而具体工作要做,但是乡镇级政府工作人员少、工作能力不强,人力资源严重匮乏。原定三年重建任务两年内要完成使得乡镇工作任务倍增,面对各个部门的工作任务和要求,乡镇基层干部疲于奔命,再加上理县属于少数民族聚居地区,高山地带生存环境差,河谷地带耕地短缺等条件的影响,乡镇干部感到极大的工作压力。

(2)身心压力大。繁重的工作任务给基层干部带来了深重的身心压力。我们走访6个乡镇政府的办公楼建设都滞后于当地农房、学校和医院建设,干部工作、办公环境较差,基本没有体育健身设施。乡镇工作人员长时间置身于重建第一线,吃住在办公室,难得回家得到家庭的温暖,特别是大部分干部自家也是受灾户,自家住房的重建他们却无暇顾及,有的得不到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地震救灾以来,基层干部都没有休过节假日,每天超时工作,高负荷的工作量和工作强度、低质的生活质量,加之对家人的愧疚使得他们面临极大的身心压力。一些基层干部在工作中表现出的焦虑、愧疚、孤独、失落、抑郁等不良情绪,需要及时进行干预。

(3)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及困惑:在调研中,被访者具体讲述了他们工作中容易遇到的问题和困惑,这主要集中在:民众对干部排斥不理解及其在民众中信誉度过低问题,重建过程中的征地补偿、拆迁问题,政策执行过程中百姓认可难、配合难问题,产业结构调整的管理、技术问题,干部身心调适问题,基层干部法律法规及专业能力缺乏问题等方面。

3、教育培训需求

尽管重建过程基层干部面临极大压力,但是他们还是对未来充满信心,根据近来工作规划。他们迫切希望得到教育培训支持,这主要包括:

(1)基层管理的政策法规培训;

(2)社区(地区)发展理论、模式及方法培训;

(3)基层管理服务工作的技能技巧培训;

(4)自我缓解压力、疏导心理技能培训;

(5)与发达地区基层干部之间的交流学习;

(6)基层干部通用能力和素质培训;

(7)特定人员培训:例如民政、低保、妇女、计生,以及服务于西部乡村的大学生等;

(8)特定技能培训:例如解决冲突、民事调解、财务管理、村庄规划等。

四、具体培训建议

1、培训时间建议

鉴于理县当前重建工作任务繁重,考虑到工作进度安排,建议将培训时间放在10月底或11月进行,每期10天左右。

2、培训地点建议

为保证受训人员按时、集中、全面得到高质量的培训,调研小组建议将培训地点放在理县以外,九寨沟、成都是可以优先考虑的省内地点。

3、培训对象建议

根据培训方案设计以及调研情况,建议将培训对象定位于县乡基层干部、村居干部两个不同层次的培训对象,建议对两个不同层次的对象分别进行培训。

4、培训方式

鉴于灾区干部目前的身体状况以及身心压力,建议培训与休闲相结合,在课程安排上给学员一些休息时间,在课余安排一些健身娱乐休闲活动,以利于缓解压力,恢复身心健康。

5、培训课程

根据调研结果,干部能力建设培训课程应该包括如下主题:基层法律法规、社区发展与资源开发、基层政府转型(由管理到服务)、心理疏导、政府/民间团体/志愿者的协作、群体需求与服务等。

对于县乡干部增加社会工作服务、危机事件干预、人力与资源管理等;对于村居干部增加社会工作服务技能、生计重建、文化保护传承等。

民政部社会工作研究中心

XX年9月2日

附二:

毕业论文的装订顺序及格式

一、一份完整的毕业论文应该包括:

(1)封面(2)衬页(3)摘要(4)关键词(5)目录(提纲)(6)正文(7)参考文献目录(8)致谢(9)附录

二、送审论文装订顺序为:封面、扉页、论文(顺序为:标题、内容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有的可加目录)、毕业论文教师指导记录表(见附件2)、毕业论文写作过程考核表(见附件3)、毕业论文答辩与评审表(见附件6)、封底。其中,毕业论文答辩情况记录表可另页,也可利用封底上的表格。

具体如下:

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

(小初华文行楷)

毕业论文(50号华文行楷)

题 目:关于****生活状况的调研报告(黑体2号)

姓 名:  张三 (小三、楷体,下同)

学 号:x x x x x x x x x x

专 业: 社会工作(民政管理)

入 学 时 间: XX年秋

指导教师及职称: 李四 副教授

所 在 学 院: 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

XX年 5月 12 日(小三,黑体)

写 作 提 纲 (3号黑体)

一、社会保障中政府机制与市场机制的内涵及特征…………………1

二、双重失灵——社会保障中政府机制与市场机制适度选择的理论据…………………………………………………………………………3

(一)一国社会经济不同发展阶段层面上的适度选择………………3

(二)社会保障产品体系不同构成项目层面上的适度选择…………8

(三)社会保障具体保障项目不同环节层面上的适度选择…………9

三、对改革和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政策建议…………………11

四、结束语……………………………………………………………16

参考文献…………………………………………………………………17

(4号宋体)

关于****生活状况的调研报告(2号宋体,加粗)

政府机制与市场机制是现代社会保障制度运行中的两个基本机制。自现代社会保障制度诞生以来,在不同国家和一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社会保障制度模式存在着诸多差异,这些差异归根结底是由于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管理、运营过程中政府机制与市场机制之间的不同组合方式和选择机制造成的。正因如此,……(四号宋体)(单倍行距)

一、社会保障中政府机制与市场机制的内涵及特征(三号宋体、加粗)

社会保障是国家或社会依据一国宪法和法律,以政府作为责任主体,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和作用机制,为本国国民在特殊情况下提供经济福利的国民生活保障和社会稳定系统。它向公民提供各种形式的补贴、津贴,用于补偿公民由于退休、失业、伤残、疾病和生育等原因造成的收入损失。(四号宋体)(单倍行距)

二、双重失灵——社会保障中政府机制与市场机制适度选择的理论依据(三号宋体、加粗)

市场机制存在着“市场失灵”,决定了政府机制必然参与社会保障之中;政府机制存在着“政府失灵”,决定了社会保障中必然需要市场机制的回归,社会保障中“双重失灵”的存在,决定了政府机制与市场机制之间不是一种非此即彼的单向选择关系,需要建立一种扬两者之长(四号宋体)(单倍行距)

(一)一国社会经济不同发展阶段层面上的适度选择(小三号宋体、加粗)

……(四号宋体)

(二)社会保障产品体系不同构成项目层面上的适度选择(小三号宋体、加粗)

……(四号宋体)

(三)社会保障具体保障项目不同环节层面上的适度选择(小三号宋体、加粗)

……(四号宋体)

三、对改革和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政策建议(三号宋体、加粗)

……(四号宋体)

四、结束语(三号宋体、加粗)

……(四号宋体)

参考文献:(四号宋体、加粗)

1、郑功成.社会保障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XX.

2、刘燕生.社会保障的起源、发展和道路选择[m].北京:法律出版社,XX.

3、寇铁军,崔惠玉.社会保障产品属性探析[j].财经问题研究,XX,(11).

4、[ 美]约瑟夫•斯蒂格里茨.政府经济学[m].北京:春秋出版社,1998.

5、周庆国.试论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与效率[j].中国行政管理,XX,(10)

6、 ……

第4篇

一、指导思想及培训目标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通过学习培训,重点打造育人楷模,教学名师,努力提高校长队伍素质和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全面提升我市的教育教学质量。

二、培训任务

2012年度,市本级重点办好五个培训班。

(一)全市小学校长高级研修班

1、培训对象:参加过小学校长提高培训的公(民)班小学的校长或副校长,共计100人。

2、培训时间

2012年4月6日——4月15日,共计10天。计60继续教育学时。

3、培训地点

市委党校。

4、培训内容

①学生心里健康教育,聘请省教育学院教授作报告。

②校园文化与校园礼仪,聘请省教育学院教授作报告

③校园伤害事故的防范与处理,聘请省教育学院教授作报告。

④学校发展规划与实施,聘请省教育学院教授作报告。

⑤校长办学思想及理念,聘请省教育学院教授作报告。

⑥座谈交流

⑦参观考察。

5、培训费用

每位参训人员培训总费用(含培训费、住宿费、伙食费和《培训合格证书》)约1000元左右,合计约10万元,全部由市财政解决。学习考察费用由学校自行解决。

(二)赴江苏泰州跟班学习培训

1、培训对象:选派部分中小学和职业学校优秀校长及教师,共计20人。

2、培训时间:2012年12月1日——12月31日,共计一个月。计140继续教育学时。

3、培训地点

江苏省泰州市中小学和职业学校

4、培训学习内容

外地学校先进教育理念及教育教学、后勤服务等方面的管理经验。

5、培训费用

市教育局补助参加培训人员每人2000元,合计4万元。其余由学校按规定报销。

(三)中职学校骨干教师培训班

1、培训对象:全市各公(民)办中职学校骨干教师或骨干教师培养对象,共计90人。

2、培训时间

2012年11月7日——11月12日,共计6天。计36继续教育学时。

3、培训地点

市委党校。

4、培训内容

①职业教育新理念,聘请省内职业教育专家作报告

②新形势下如何做好职业学校学生德育工作,聘请省内有名望的中职学校一线班主任作专题报告。

③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聘请省教育学院心理学教授作专题报告。

④座谈交流

⑤参观考察。

5、培训费用

参加培训人员每人收取费用750元(含培训费、住宿费、伙食费和《培训合格证书》等)。

(四)、教师基本功培训班

1、培训对象:全市各公、民办普通中小学、幼儿园、职业学校中青年教师,共计100人。

2、培训时间

2012年5月7日——5月12日,共计6天。计36继续教育学时。

3、培训地点

市委党校。

4、培训内容

①现代教学技术运用(课件制作),聘请市内有关专家、优秀教师作讲座。

②板书书写设计,聘请市内优秀教师作报告。

③课堂教学驾驭,聘请市内优秀教师作报告。

④教学语言表达,聘请市内优秀教师作报告。

⑤学生学习兴趣调动,聘请市内优秀教师作讲座。

⑥示范观摩,观摩市内一堂省、市级优秀教师的示范课。

5、培训费用

参加培训人员每人收取费用500元(含培训费、住宿费、伙食费和《培训合格证书》等),不足部分由市财政解决(约2.5万元)。

(五)教师兴趣培训班

1、培训对象:全市各公、民办普通中小学、职业学校青年教师,共计100人。

2、培训时间

2012年10月15日——19日,共计6天。计36继续教育学时。

3、培训地点

市委党校。

4、培训内容

①音乐舞蹈爱好培养,聘请市内有关专家或优秀教师授课。

②书法美术艺术培训,聘请市内有关专家或优秀教师授课。

③文学创作漫谈,聘请市内有关专家学者作讲座。

④手工制作培训,聘请市内有关专家或优秀教师授课。

5、培训费用

参加培训人员每人收取费用500元(含培训费、住宿费、伙食费和《培训合格证书》等),不足部分由市财政解决(约2.5万元)。

三、培训要求

1、各县(市、区)教育局和学校要认真落实有关中小学校长及教师培训的文件精神,按要求选派符合条件的校长和教师参加培训,完成培训分配的名额,并负责通知参训人员按时参加培训,不得缺席。

第5篇

【关键词】学生入党积极分子 培训 有效性

加强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有效性,建立完善积极分子发展和培训的长效机制是高校党员发展工作面临的一项长期任务。党的十报告中明确提出了“提高发展党员质量”的要求。为贯彻落实十报告精神,中共中央办公厅于2013年2月24日印发了《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发展党员和党员管理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103]4号),提出“把发展大学生党员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对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上”。随后,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教育部党组三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若干意见》(教党[2013]22号)中也强调要“把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作为发展学生党员工作的着力点”。这些重要精神强调了高校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的重要性,也对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新形势下,高校更需准确把握学生的群体特点及需求,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发展和培训予以全过程关心,才能提升积极分子培训有效性。

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简称“学生党校”)是高校党组织对积极分子实施系统的政治理论教育培训的主要阵地,是高校党组织发展学生党员的必经程序。为评估培训班的实效和把握新时期青年的思想动态,进一步完善培训方案、优化培训体系,复旦大学坚持对培训班学员开展问卷调研,设选择题和开放式问题,以不记名形式对学员参加培训班前的发展和教育情况、学员对培训班的评价、学员的培训收获等方面进行考察。本文基于对复旦大学研工部承办的2012年和2013年学生党校的学员调研总体情况,分析有利于提升积极分子培训有效性的经验举措。

一、复旦大学学生党校调研情况概述

1.对发展流程的调研

“被确立为入党积极分子时,辅导员或支部成员是否有交流”“被确立为入党积极分子时是否参加过党支部组织的答辩”“被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后,党支部是否向您明确过您的入党联系人”“递交入党申请书后,向党支部汇报思想的情况”等考察积极分子发展培养阶段的选题结果反映,仍有院系对培养对象的考察监督或发展流程疏于管理,不够认真严格。

2.对提前教育的调研

参加培训班前“是否学习过”“是否参加过院系的党的基本知识培训”“通过什么形式参加院系培训”等选题结果显示,院系对积极分子的提前教育工作是有所作为的,但重视程度不足,培训方式多以学习或参加所在党支部活动等传统、单调的形式开展;入党联系人的提前教育作用基本没有发挥。也有不少学员反馈院系并没有对其进行过提前教育。

3.对培训班辅导报告的调研

通过“印象最深刻的报告”和“思想上触动最深的报告”两个选题和开放式问题“简要描述所有报告的特点和听后的感受”的调查,发现学员们对于主题鲜明、内涵丰富、形式生动、与实际结合紧密的学习辅导报告有高度的认同感,尤其对于“政治、经济、社会、国际形势报告”的呼声最高。而报告人本身的素质、授课方式和语言魅力等也是影响学员评价的重要因素。

4.对培训班课程及培训效果的调研

对于培训班设计的“纪录片观摩”“优秀党员访谈”“入党动机主题座谈会”“读书会”“党课自修”“社会实践”等培训班课程,学员均给予了充分认同,表明参加培训后在思想上“有很大收获”,分别体现在“了解了入党程序”“对党的性质、宗旨、纲领、路线和党员权利义务有了全面的认识”“对党的认识进一步深入”“入党动机进一步端正”等方面。

调研证明,以党课教育为主要形式,以党的基本知识、党性培养为主要内容的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受到学员的普遍欢迎,达到了预期教育效果。

二、提升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有效性的对策和建议

针对调研的总体情况及问题,我们建议从如下方面予以加强和改进,提升积极分子培训有效性:

1.加强提前教育,以制度保障培训主体质优关

积极分子培训班的实效能否真正实现,培训主体质量是关键。积极分子参加培训班前接受相关的教育,具备基本的素质和能力,才能在短期集中培训中从容应对各项要求,有效吸收培训内容,为后续教育打下坚实思想基础。总有部分学生抱有“从众”和“功利”的心态,所以在参加党校培训时对待学习教育的不良状态会对真正优秀的积极分子产生消极影响。因而,各院系应充分重视提前教育,做好对培训主体的质量把控。院系可依托学生党支部,制定完善的积极分子提前教育计划,开展形式多样、内容充实的培训,通过支部答辩、联系人辅导、组织“双学”(学习党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学)、社会实践、公益志愿等活动,将积极分子在院系提前教育中的成绩作为推优参加学生党校的主要指标。

要从根本上解决院系对积极分子发展培养工作制度不健全或制度执行不严等问题,高校组织部门需着力制定并推行包括:《入党积极分子教育培训制度》《发展对象考察制度》《入党联系人和培养对象联络制度》《入党积极分子培养管理制度》等在内的主要制度,督促院系严格执行落实,从源头上对积极分子发展、院系提前教育、党校学员推优等工作施以规范保障。

2.促进培训内容多样化,重在综合素质培养

积极分子培训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培训使得学员系统了解党的基本知识,提高理论修养和认识能力,提升党性觉悟。所以培训内容应确立为“知识教育”“党性教育”“时政教育”“能力教育”等的“四位一体”。以复旦大学学生党校课程设计为例,知识教育是基础,体现在入学和结业考试、辅导报告、自学教育、知识竞赛等环节;党性教育是核心,融入在辅导报告、优秀党员访谈、纪录片观摩、主题座谈等课程中;时政教育是支撑,开展最新时政专题辅导报告、主题征文、座谈会、读书会等培训活动,引导积极分子在培训中接受富于现实性、充满时代感的政治教育;能力教育是关键,除知识性的学习,还安排学员积极参与到调研、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中去,培养学员的自学能力、理论思维能力、是非辨别能力、调查研究能力以及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能力等。“知行合一”的培训内容及形式增强了培训的互动性及学员的参与性,有利于培训内容的“入脑”“入心”。

对学生党校的课程设计,要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为主线,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围绕“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做什么人”等关键词,融科学性、思想性和现实性为“一炉”,使得学员的收获层层递进,满足自我教育和自我提升的需求,实现政治教育和人本教育的统一。如在积极分子培训班的“重头戏”理论辅导报告环节,要邀请水平高、授课能力强的专家,联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挖掘经典理论在新的时代背景中所具有的新内涵和延伸意义。辅导报告要能适应新时期学生积极分子的心理需求,创新话语解读形式解读马克思主义和党的理论。同时加大培训中党史育人的作用,设计对马恩原著、对“中共党史”和“中国政党制度”等的释读课程。

培训内容及形式的多样化,可以有效地提升积极分子培训的生动性,有益于加深学员对于党的优良作风的理解,锻炼和培养学员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共产主义人生观,化学员印象中刻板的“课程式”党校教育为寓教于乐的综合素质塑造提升的过程。

3.强化小组培训,增强院系的专业化、个性化指导力

对于“如何改进培训班,进一步提高培训效果”的调研问题,学员们也提出了许多启发性建议,如:集中授课时间不要过于密集,避免学习疲劳感;为不同学科专业学员提供个性化课程;增设互动环节,加强学员和同学、老师之间的交流;增加小组学习活动频次,分享学习成果;增加读书会等研讨型活动,开设网上学习平台;提倡案例教学,印发自学材料等。这些建议均指向培训的“小组化”“个性化”等特点。

高校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的特点是“短期”和“业余”,既无法包办学员的学习,也非积极分子培训一劳永逸的形式。强化小组培训,引导学员注重自我教育才能保证培训的长效性。小组培训既便于积极分子开展互助互学,又能根据成员兴趣开展个性化活动,培养学员的学习主动性和自学能力。无论任何层面的积极分子教育都可立足小组自学培训,重在主题设计并编印讨论材料,为小组自学提供方向。

为增强小组培训效果,复旦大学学生党校安排各小组邀请所在院系党政领导参与小组座谈讨论。调研显示,党政领导参与过活动小组的学员,学习信心和收获反馈都明显优于没有院系党政领导参与活动的小组学员,这充分表明院系对积极分子培训提供专业指导的必要性。因此,院系应聘请专兼职政工干部或退休党员教工担任学习小组的指导教师,参与小组学习活动,引导学员共同探讨问题,加强对小组培训的专业化指导。调研同时发现,参加由院系主办的二级党校的学员对培训的总体满意度更高,体现出个性化培训的优势及学员心理需求。学校应加大对学科相近、有条件办学的院系联合举办二级党校的鼓励和支持,指导二级党校设计更多贴合学科实际、与学员专业关联度高的课程和活动,对积极分子开展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教育。

综上,只有学生党校教育、院系教育、学员自我教育三者形成合力,不断健全制度、深化内涵、创新经验,才能令高校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适应时代要求,“接地气”、有实效,确保大学生党员的发展质量。

【参考文献】

[1].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2-11-8.

第6篇

某局2006年干部理论学习培训工作自查报告

我局现共有干部职工10人,其中中国共产党党员7人(其中预备党员1人)。范文搜,!我局干部理论学习培训工作在县委及上级质监部门的正确领导下,严格按照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市质监局党组等部门的安排部署和提出的任务和要求,紧密结合单位实际,以加强干部思想理论建设,推动深入学习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全县经济又快又好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认真开展好了全局干部职工理论学习培训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一、干部理论学习培训工作情况一是按照县委的安排部署,今年以来,通过例行会议学习17次、党课学习4次、各种教育活动专项学习5次等多形式、多举措的学习培训活动,先后组织全局干部职工集中学习了邓小平理论、《江泽民文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胡锦涛同志在今年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省委七届六次、七次全会精神、市委三次全会精神以及县委三次全会精神等相关内容。二是积极组织和安排人员参加了全县以及上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组织的相关学习、培训会议。

二、主要做法

(一)着力抓好集中学习、培训工作

1、加强领导,提高学习、培训工作的计划性。我局结合实际,成立了学习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干部职工理论学习相关计划,并提出具体要求,同时把学习培训任务逐一分解,落实责任,学习培训经费做到实报实销,切实保障学习培训工作正常开展和全面完成。

2、创新学习培训内容,拓展教育方式。按照“加强理论、严格管理、注重实效”的原则和要求,我局不仅注重加强党员干部的政治理论学习教育,同时注重对一般干部职工学习教育。在学习培训工作中,既注重马克思主义传统经典理论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培训工作,又注重贴近干部职工的需求,把经济法、行政执法等作为重点,着重提高干部职工适应质量技术监督工作需要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能力。

3、创新管理理念,加强培训制度建设。我局结合实际,建立了督学、评学和考核制度,在学习培训活动中严格考勤制度。

(二)切实抓好干部自学我局结合单位实际,按照干部理论学习要求,对学习内容除了集中组织学习培训外,对未组织学习过的内容作了规划,并购买、印发所需材料,要求干部职工加强自学。为检验自学效果,采取对干部职工读书笔记、学习心得、理论文章进行抽查,抽查情况在全局范围内进行了通报,对做得不好的给予批评教育,并帮助指导完成自学任务。

(三)努力抓好干部的实践锻炼我局在加强干部职工理论学习培训的同时,更注重对干部职工理论实践锻炼。

一是结合干部职工本人实际,有目的、有侧重的安排干部职工开展一些工作,以提高他们对理论的进一步认识,锻炼他们实际操作能力和培养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

二是安排干部职工深入挂钩联系点开展支农扶贫工作,使他们经受锻炼和考验,以加强他们的党性锻炼。

三、取得的成效通过开展对干部职工的政府学习培训,进一步提高了干部职工的政治思想素质,增强了干部职工的宗旨意识,增强了干部职工法纪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全局干部职工的世界观、人生观得到改造,有了正确的价值取向,敬岗爱业,勇于创新,刻苦钻研业务,技术上精益求精,积极探索质监改革新路子,全力保障我县人身财产安全成为了全局干部职工的积极行动。

一是政治理论思想明显加强,科学发展观得到进一步树立,学习贯彻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得到深入推进。

二是进一步树立了良好的行业风气。全局干部职工自觉执行《云南省公务员八条禁令》等规定,把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服务企业、保障人民群众利益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发展和和谐社会建设作为自觉行动,树立了质监部门良好形象。范文搜,!

三是工作的主动性增强。全局干部职工把工作的重点和着眼点放在了服务经济发展上,积极开展标准、计量、质量等服务工作,全面加强食品安全、特设安全监管,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努力维护市场经济稳定,认真开展支农扶贫工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积极努力奋斗。

四、认真落实《xx县领导干部学习培训和形势政策报告会制度》我局高度重视《xx县领导干部学习培训和形势政策报告会制度》,并严格按照《制度》要求开展干部理论学习培训和形势政策报告工作。局党支部和局领导坚持引导全局干部职工从大局出发,正确认识国内外形势,认真学习、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中央、国务院以及省、市、县的重要方针政策,正确对待各种矛盾和困难,理顺工作关系,做到增强信心、服务大局和促进发展。

第7篇

关键词: 耶鲁报告;课程使命;价值追求;自由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8381(2013)06-0111-05

纵观美国高等教育发展史,历次大学教育改革辩论最后都会聚焦到课程改革问题上。1828年耶鲁学院发表的《关于耶鲁学院教学课程的报告》(Reports on the Course of Instruction in Yale College)(以下简称《耶鲁报告》)是美国高等教育史上有关课程改革最有影响的报告之一。美国著名史学家霍夫施塔特(Richard Hofstadter)指出,这是“19世纪上半叶美国高等教育中最有影响力的文献”[1]。文章期望通过对《耶鲁报告》的解读,研究其所体现的课程使命与价值追求。

一、 《耶鲁报告》形成的背景与过程

19世纪美国新学院如雨后春笋,从19世纪开始的20多所学院,到20年代末超过100所,19世纪中期更是达到200所[2]。学校的增加使各学校入学人数降低,学校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同时,面对美国社会经济急剧发展的现实,以及欧洲启蒙主义思想及德国新大学运动的影响,强调民主价值、注重实用知识和科学知识的改革派提出了对传统学院课程内容进行改革的设想,焦点集中在去除古典课程必修制和引入实用课程上。另外随着知识的日益丰富,挑选出适合有限的大学四年学习的知识不再是件容易的事。受去中心化影响,学院没有一个权威机构给予指导,课程政策制定复杂性大大增加。上述原因都影响着学校的课程,使得课程改革成为美国高校“不得不参与的一场复杂的游戏”[2]。

1819年托马斯·杰斐逊(Thomas Jefferson)创建了弗吉尼亚大学,推行“平行课程”的改革,以传播实用的科学知识为方向,倡导让学生有一定的选课自由。与此同时,从德国留学归来的乔治·蒂克纳(George Ticknor) 在哈佛学院建立选修课制度,调整古典语言等传统课程,引入现代语言、自然科学等学科,扩大学生的选课自由。除此以外,阿默斯特学院、联合学院、佛蒙特大学等也都开始对课程进行调整。代表功利主义教育观的选修制被引入美国大学,渐成燎原之势,对古典学院课程模式和权威形成挑战。

当时的耶鲁学院有大概12名教师,275名学生,其学生来自美国不同的地区,是美国规模最大、最有影响力的学院之一[3]。为吸引更多更优秀的生源,耶鲁学院也对课程体系进行了调整,一些自然科学学科开始进入课程。然而,对急速发展的社会需求来说,耶鲁的改革显得过于缓慢,社会各界抱怨课程僵化,变化缓慢。1827年,毕业于耶鲁学院的州议员、校董事会成员诺伊斯·达林(Noyes Darling)提出课程大纲中应放弃希腊语、拉丁语等“僵死语言”(dead languages) 的教学,用实用课程来代替。校方十分重视,董事会迅速行动,任命了由州长汤姆林森(Tomlinson)、校长杰里迈亚·戴、卡文·查品(Calvin Chapin)、诺伊斯·达林和福温(Abel McEwen)五人组成的一个专门委员会进行调查研究。委员会充分调查了学院课程的有关情况,广泛征集了学院教职员工的意见,于1928年发表了《关于耶鲁学院教学课程的报告》。报告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由校董事会撰写,一部分由教授负责撰写。后者又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解释分析了学院秉持的教育目标和规划;第二部分对古典语言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讨论。

出乎人们意料的是,这份报告没有迎合当时社会人们的喜好,而是对美国传统学院教育进行了有价值、负责任的思考,驳斥了批评耶鲁课程的观点,重申了耶鲁学院所追求和坚守的自由教育和古典课程的价值。报告认为课程改革关系到办学目标的改变,将引起学院组织和章程的根本性改变,直接影响学院的利益和声望。报告是经过全体教职人员认真思考和热烈讨论而形成的,所提出的观点比较成熟而全面,一经问世便产生了强烈的反响。

二、 《耶鲁报告》的核心内容

(一) 学院教育的本质:奠定完整教育的基础

《耶鲁报告》强调决定现行课程取舍之前必须对学院教育性质和目标有个清晰地认识。报告重申了耶鲁学院的教育目标是为完整教育(thorough education)奠定基础。这个基础是广博、深入和扎实的(broad, deep, and solid),它区别于局部(partial)的或浅薄(superficial)的教育[4]。报告中将片面发展心智能力的一两个方面比作只有一根支柱的宏伟建筑,花费高昂却极易倒塌。只有各方面按比例均衡发展,心智才能达到完美。因此,在学院的教学课程中,文学和科学各科均要占一定比例,以便使学生性格各方面达到平衡。

报告指出,学院在进行课程价值选择时要理清三点。首先,大学是教育的开始而不是完成。由于学院教学目标是为卓越教育奠定基础,是教育的开始,而不是完成教育。因此学院课程不能无所不包,而应透彻掌握知识的基本原理,掌握自我教育的能力,这是一个转识成智、转识成性的过程[4]。报告解释了要获得完整教育所必需的统一课程,不能根据学生的爱好、天资和未来职业进行课程选择。因为这些课程所讲授文理学科的基本原理是获取更高知识的共同基础,只有对其有了初步的了解,学生们才能知道他们对哪个学科有爱好和资质,从而进行正确选择。

其次,课程教学的目的是奠定基础,而不是获取部分的、肤浅的知识。报告驳斥了那种认为数学、古典语言等基础知识无用的观点,提出:基础知识不是在狭隘的层次上有用,要在一个更高、更广的角度去理解有用与否。通过自由教育所掌握的这些学科知识用途极为广泛。即使他已经忘记了这些学科知识的许多细节,由于熟悉科学的一般原则,有能力选择任何一个他感兴趣或者有潜质的领域继续自己的追求,处理事情也更务实和通情达理。

再次,课程学习不是为职业、专业作准备,而是奠定坚实的基础以适应将来任何职业、专业的需要。之所以要花时间学习与未来职业没有直接联系的这些知识是因为它们是专业和职业学习的基础,能扩展和平衡心智能力。一个人的思想如果总是局限于某个方面,就会形成狭隘的思维习惯和怪癖的性格,也会因此视野狭小,造诣有限。反之如果拥有广博的知识,就能塑造美好和谐的性格,未来职业发展迅速。报告反问:一个人难道除了通过职业追求获得生存能力外别无其他目的?难道他不需要履行其他的社会职责,如对家庭、对其他公民、对国家,而履行责任?这些都需要多种广泛的知识的装备(intellectual furniture)[4]。

报告同时认为,自由教育与职业训练并不是完全对立的,它并不一味地反对专业教育和实用知识的教学,但坚持所有专门的或职业的训练都应在本科生学院之外实施,以保证学院教育中人文课程作为整体的核心地位。有两点须注意:一是学生在学院有限的三、四年中,不可能什么都学,只能是抓住主要科目,奠定基础;二是职业训练应以自由教育为先导和基础。前一点是轻重的问题,后一点是先后的问题。而美国高校当时推行的选修制改革,其实是为了迎合社会那些庸俗、狭隘和利欲熏心的要求,从而降低教育的质量,无法达到为人的一生做准备的目的[4]。

(二) 课程目标设计:基于心智训练和心灵装备

报告认为,要达到学院教学的目的,必须为学生提供心智的训练和心灵的装备(the discipline and furniture of the mind),课程的目标设计建立在“训练心智”和“装备心灵”这两条重要原则之上。训练指扩展心理官能的力量,教养指要以知识来充实心灵,其中训练和教养比知识的掌握更重要[4]。

居于第一位的传统课程原则是“训练心智”。通过训练学生的注意力、思维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辩论、想象力、记忆力等开发学生的天赋,进而发展精神力量,而精神力量又能按照人的意志从一个学科迁移到另一个学科,从一般的学习迁移到各种职业。居于第二位的传统课程原则是“装备心灵”。传统的课程在具有精神训练因素的同时还具有道德训练的因素。比如古代语言中的句法或许已经失去了实用价值,但仍然是有益的,因为学习句法所形成的坚韧性及其自我克制精神被认为足以增强个性,提高个人的道德发展水平。报告指出,在“训练心智”和“装备心灵”这两条中前者更重要。心智能力的提高需要对学生进行持续稳定地、强化地、系统地训练。这些训练是艰苦而乏味的,但却是打开智力之门和获取知识的唯一道路。

耶鲁学院学者将心智训练建立在官能心理学的理论基础上。官能心理学假设了人的三个官能或能力:意志、情感和智力,认为每个人都有一定的心智能力,如阅读、记忆、推理、想象等。要均衡地发展学生的所有能力,包括身体的、心智的和道德上的。古典课程的学习是心理官能最有效的训练,掌握它们需要学生坚持不懈地训练心智各方面的能力。官能心理学建议不管哪门学科,要想与心智能力的训练联系,就必须关注其普遍性、理论性的部分,关注其训练、发展人的各项能力方面,而不是其可能的实际应用方面[4]。

(三)课程的内容选择:古典学科和课程

为实现心智训练和心灵装备的课程目标,《耶鲁报告》认为与专业化、职业化相对,追求人知识的广博与深厚以及心智训练与良好性格养成的古典课程应该是学院课程的主要内容。古典学科研究的领域自语言基本要素一直拓展到文学研究最繁难最深奥的问题,涉及心智的每一方面,能够为任何程度的心智训练提供素材,贯穿青年学者从启蒙直至成熟的全部过程。缺乏古典学科知识的专业或职业工作者只能在一种较低层次上奔波于生计,极少获得较大成功[4]。

《耶鲁报告》同时认为课程中文学和科学必须综合发展,缺一不可,以便养成学生平衡的人格。光有深厚的知识但没有表达出来的能力和善于表达而没有具有表达价值的知识都是不全面的发展。报告考察了耶鲁学院所开设的主要课程,详细地介绍了每一门课程的作用,如数学培养学生实证推理能力;物理帮助学生了解各种现象并加以归纳;学生通过英语阅读了解语言的力量;逻辑与心智哲学展示思考的艺术;修辞与演讲向学生传授口头表达的艺术;反复的写作训练提高学生书面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与简洁性;即席讨论使学生思维敏捷,表达流利,且富有激情、个性活泼[4]。对于是否应该摒弃古典课程,《耶鲁报告》予以了坚决的否定,认为古典课程基于以下原因不可抛弃:首先古典语言具有文学价值,是欧洲现代文学、思想的来源;学习古典课程体现了自由教育的内在价值,能帮助训练学生心智、形成良好品格;古典课程提供了关于品味和美德的最好范式,现代艺术创造无不从古典作品里汲取营养、获取灵感;古典课程也是今后职业教育、专业研究的最好准备,具备了一定的实用性;古代语言还是学习现代语言的基础。因此,放弃古典语言课程,会损害学院的内涵和品质,进而危及学院的生存。

报告反对缩短课程,反对使课程更实用,反对选修课,反对取消已死亡的语言课程,反对以德国大学模式改造耶鲁学院。对于其他学校所推行的选修制试验,报告表示将不予采纳。原因在于目前的课程是基于学院使命的充分认识及深入思考高级精英人才应该具备的知识和性格素养后提出来的,是每一位接受完整教育的学生所必须学习的科目。另一方面,美国的学生心智不像德国大学学生那样成熟,他们的认识较肤浅,尚缺乏设计自己未来发展道路的能力,尚不能正确利用自己的兴趣与爱好,需要学校对他们进行引导。美国大学生对构成高深学术成就统一基础的各类知识尚难以准确地把握,把自由选择课程的权利交给学生是轻率的。

总之,耶鲁学院课程关注心智的成熟和品性的修养,不仅要为将来的专业学习或职业学习奠定基础,更要奠定的是智力、能力和广阔视野的基础,强调的是知识的“可迁移”性。学院课程注重基本知识、原理、方法和课程内容蕴涵的精神的挖掘,内容选择上更注重基础性、广泛性。

(四) 课程的实施与管理:讲座法与导师制

报告指出学院每门课程要有一本统一的教材,教师讲授知识,学生记录并背诵,通过考试方可拿到学位。因为讲授的都是一些已成定论的基本知识、原理,为便于明确学习、测试的范畴,避免学生涉猎不同的教材而导致理解上的混乱,挑一本优秀教材即可。

课堂教学一直使用讲座法。在讲座中可以解释书本上的知识,操作实验和示范样本等。讲座法的最大优点在于调动讲座者做出最大的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学术成就。但由于学生只要坐在那儿静听就可以了,有必要结合一些其他的方法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辩论是其中的方法之一,可以针对某一特定主题进行全面的调查和讨论。

实施讲座法的同时还辅之以背诵和考试。指定学生背诵具体的内容可对学生的心智能力实施持续有效的训练,能让指导老师准确辨别学生学习是否勤奋,是否已经熟记教材内容。耶鲁学院确立每半年度一次考试,包括大四学年七月份的毕业考试,一到三年级四月份的年度考试等。考试委员会的成员包括本州不同地区的教育人士和杰出人才。每个学生回答问题情况被当场记录,学院永久保存,供他人日后查询。相比而言,学生在背诵室的日常考试更能反映学生的学术水平。考核是学习的强大刺激因素,它与其他方式结合,共同促进学生学业进步。

耶鲁学院课程管理体制中的一个特色是导师制。由于学生入学时年龄较小,因此需要学院老师提供“父母式的监护”(parental superintendence),通过与学生密切接触提供个性化的指导与督促。学生每班被分成2到3组,每组配有1名指导老师。指导老师每天要检查、指导本组学生。

三、 大学课程的使命与价值追求

(一) 大学课程的使命

大学课程的使命问题决定着大学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对大学课程的实施起指导作用,是研究大学课程的关键。只有了解大学课程的使命,课程的设置与实施才不至于盲目,课程在人才培养中应有的作用才有可能发挥出来。在改革呼声下,耶鲁学院冷静思考,认为应首先探究大学课程的使命问题,方能对大学课程进行准确定位。

《耶鲁报告》赋予学院课程奠定完整教育基础的使命。报告提出学院教育的本质不在于提供一种仅仅包括几门学科知识的部分教育;也不在于提供一种几乎包括了所有领域的零碎知识的肤浅教育;更不在于传授任何专业领域的具体知识的专业教育或实用教育;而是在学生在校学习时间许可的限度内着手提供一种完整教育,为所有的专业研究及职业生活奠定统一而扎实的基础。因此,大学课程应该为学生提供进行任何专业学习的准备,具有为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习奠定基础的使命。《耶鲁报告》同时赋予学院课程在建立学生平衡宽广的心智能力和全面良好的性格中发挥作用的使命。通过开发学生的天赋,进而发展学生的精神力量和道德意志。

(二) 大学课程的价值追求

大学课程的价值追求问题实际上是人才培养目标在课程问题上的体现,是判断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的根本立场问题。课程的价值选择表现为人们希望课程所传授的知识具有的特征以及体现的精神和意义。在大学课程改革历史上,什么知识最能培养学生的心智、养成学生高尚的品性,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耶鲁报告》认为学科知识要根据大学课程的使命有所扬弃。课程设置要符合学生未来的、长远的发展需要;要趋向于有价值的知识而不是学生、社会所暂时希望的知识。报告认为古典学科涉及心智的每一方面,是知识的必要分支,也提供了关于品味和美德的最好范式,具有极高的陶冶价值,是今后职业教育、专业研究的最好准备,因此最适合于学院课程。报告同时认为学院课程中文学和科学必须综合发展,缺一不可,以便养成学生平衡的人格。

《耶鲁报告》准确地表达了美国19世纪上半叶之前古典教育者的自由教育理念,论证了古典课程的不可替代性,指出了高等教育滑向职业性的危害。在社会发出改革学院课程的呼吁下,《耶鲁报告》不盲从市场,通过根本性的思考澄清学院课程的使命,不因流俗而丧失学院课程的价值追求。随着当时美国高校一项项激进的课程改革的失败,《耶鲁报告》所反映的课程观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美国大学专业主义和职业主义思想的过分泛滥,直接影响了美国大学通识教育的形成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Hofstadter R,Smith W. American Higher Education: A Documentary History[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61:275.

[2] Pak M S. The Yale Report of 1828: A New Reading and New Implications[J]. History of Education Quarterly, 2008(1): 3057.

第8篇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国家传染病工作的最基层单位,承担着传染病病例报告、统计等工作,在疫情突况下,及时报告疫情是社区防止疫情扩散,控制疫情蔓延的前沿任务,同时协助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和疾控中心专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个案病例调查、重点传染病检测和传染病的宣传教育工作。对如何能做好这项工作有五点体会。

1体会一、高度重视,从思想上把社区传染病防治摆到重要位置

我社区服务中心认真贯彻执行《传染病防治法》和《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将传染病防治工作列为社区重点工作之一,从思想上把传染病工作摆到重要位置。从社区领导到每一位工作人员都做到思想上重视,行动上落实,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2体会二、健全机构,分化责任,发挥作用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健全传染病防控组织。成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传染病工作领导小组,社区主管领导任领导小组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下设传染病监测、医疗救治、应急处理、消毒隔离、后勤保障等职能小组,各小组分工明确,责任到位,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3体会三、完善制度,做细做实各项规章制度,靠制度管人

一是社区服务中心明确医生首诊负责制和传染病首诊报告责任制。二是各相关单位做好疫情报告管理登记、自检自查等工作,奖惩等各项规章制度要上墙。三是社区医务人员、服务站和村医都通过培训掌握传染病报告的病种、时限,做到五早,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四是社区服务中心制定具有极强操作性控制应急预案,做到突发疫情应急处理,防患于未然。

4体会四、科学培训,抓好从事传染病工作人员,多层次培训提高专业水平

每年都详细地做好全年培训计划,明确培训内容,培训计划体现层次性,根据不同的培训对象确定不同的培训内容,培训分三个层次,即社区医务人员、服务站和村医。应急培训列入培训计划中,发现新的传染病就立即启动应急培训计划,请有经验的专家给予指导,重点放在传染病的临床表现,鉴别诊断和处理原则上,有效地控制传染病的蔓延。

一是定期组织对医务人员进行传染病法规知识培训及测试,通过专业试题测试,使医务人员掌握和增强对传染病工作的能力和自觉性提高他们的责任感。

二是对新进工作人员进行传染病相关方面的业务培训。合格上岗,不合格者淘汰,培训内容包括传染病管理知识、传染病报告管理、职业防护、消毒隔离等。

三是根据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传染病目标分级管理要求,对从事者进行制度培训。通过培训让大家明白和掌握社区服务中心肩负着本辖区内传染病预防、报告、控制和消除传染病流行保障人民健康的重要责任。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和《传染病信息报告规范》规定每位首诊医生是法定传染病报告第一责任人,负责相关传染病的报告制度、预检分诊制度、传染病信息登记制度、职业防护制度及职业暴露处置流程等相关知识及各类人员职责。使大家行有规范、做有准则,充分认识到自己工作的分量和意义。

四是做好疫情发生过程中的培训。采取多元化、多层次对参入应急工作的医生的培训,使他们尽快了解和掌握传染病及职业防护等知识,增强共同参与传染病报告管理意识,避免传染病迟报、漏报而引起疫情播散、流行,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坚定一个信念:传染病不可怕。只有正确认识,防范措施得当,就能有效地控制、避免引起大面积流行播散,只要早发现、早诊断、早转诊、早救治就会有效控制并完全治愈疾病。

5体会五、强化宣传,提高社区居民传染病预防能力和配合预防工作能力

社区健康教育是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重要措施,采取多种方式进行传染病预防知识宣传十分重要。一是利用给社区居民进行传染病健康教育讲座,对居民进行传染病防治健康教育。二是根据季节的变化,收治病种不同,结合各种传染病的发病特点,流行规律、预防措施,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居民讲解传染病的防治知识。三是利用预防接种日给儿童家长发放宣传单。特别是在传染病容易流行的季节进行积极的传染病防治宣传。四是利用横幅、标语、墙报和宣传板等形式宣传传染病的预防及控制。五是通过走访、上门服务对居民宣讲科学生活方式,改变居民的不良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提高居民自我防护的意识和能力。

6体会六、严格程序,全面强化对传染病的质量控制保证无遗漏

6.1每日对报告的所有传染病进行“六对照”核对,即核对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本、传染病报告卡(纸质卡)、传染病接收登记本和传染病报告卡(电子卡),以确保无误。

6.2定期到相关科室查漏补缺,查看各科室工作日志、病人登记本,询问医生,逐一核实,确认无误后填写报告卡及各种登记本,进行系统编码、网络直报,最大限度地减少传染病迟报漏报发生,发现漏报传染病例,及时与科室主管医生联系,确认后及时补报。

6.3重大疫情或特殊传染病发生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及时联系疾控中心相关人员,到病区进行流行病学现场调查,掌握充分资料和可靠线索,确定传染源或病因,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有效地控制暴发或流行。

7体会七、重点监测,认真应对各项重大传染病的预防和治疗工作

7.1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织开展艾滋病防治以及关怀和不歧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属的宣传教育。积极开展提倡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营造良好的艾滋病防治的社区环境。免费提供艾滋病相关知识信息,发放宣传资料,加强对艾滋病防治的宣传教育,帮助人们消除恐慌,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第9篇

两个月的新教师培训即将结束。在这两个月的培训,我们在教育学院师训部的组织下,听了六场与我们教师人生发展之路密切相关的报告。其中多数报告的讲解者都是我区或我市知名的教育届同人或领导。听了这六场报告后,我收益非浅。

在参加培训之初,迎接我们的第一场讲座是张才龙老师的《教师专业发展路向与行动》。作为徐汇区新教师的专题培训讲座,我认为,将这样的一场报告放在第一场是深有意义的。新教师有的朝气蓬勃的冲劲,有的是创新的理念。但我们最最缺乏的是什么?当然就是自己明确的发展方向和朝着这个方向发展的行动轨迹。而张老师的这第一场报告确实为我们解答了许多我们存在已久的困惑,对我们这些新教师的帮助可见一斑。而紧接着的第二场报告,是由徐汇区教育局局长王懋功老师为我们做的关于《徐汇区区情教育和发展概况》的讲座。

能有幸请到王局长来为我们做报告已经使我们新教师很兴奋了,而王局长为我们做的这份报告又是于我们每一个徐汇区教育届同人息息相关的。在报告中,王局长详细的为我们指出了徐汇区作为上海的一个教育发达地区,是如何做到保持教育优势,开发教育浅能的这些工作的。并且,王局长还勉励我们每一位刚刚踏入教师岗位的年轻人,让我们以自己的热情和希望,为徐汇区的教育事业添砖加瓦。在后两场的讲座中,王以权老师和吕宝兴老师分别为我们做了题为《教育教学法规政策解读》和《教学基本规范》的两场讲座。说是讲座,其实我觉得用授业来形容更为恰当。因为这两场讲座讲的是于我们这些老师关系最为密切的法律法规和规范。虽然作为新教师,我们作为新鲜血液补充进学校时,校领导们总会向我们提出这样或那样的改革创新方案,这样可以使学校常办常新。但是我们这些初生牛犊在学校中奋力工作之时,难免会因为不熟悉某些法律法规而走了弯路。

1 2这两场培训可为整个培训期间的重中之重,是身为一名教育工作所应遵守的底线。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范围都应该在底线之上,并游离于底线一段距离。这样,才是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的第一步。而最后的两场讲座,黄静华老师的《用心去爱每一个孩子》和赵家镐老师的《师德修养与育德能力》。这两场讲座就是为我们以后能更好的胜任“老师”这个光荣而又神圣的名字做铺垫的了。两位老教师用他们切身的行动和感人的言语,为我们切切实实的上了一课。虽然两位老教师在做报告的时候一再谦虚的说这些是他们的个人感言,但听了报告之后,我觉得两位老教师的这些所谓的“个人感言”实在是受用于每一位来听讲座的同学。因为我们的工作对象都是孩子,无论是幼儿园里的低年龄儿童还是高中里的和我们身份一样的共青团员,作为一名学生来说,他们是我们的教授对象,更应该是被我们去关心和爱护的孩子。而两位老师虽然做的报告题目不一样,但总结到一点,就是要用自己的爱去爱孩子们,只有自己用爱感动了他们,才能教会他们知识,教会他们做人。

六场报告使我们懂得了许多也学会了许多,但人生的学习之路不能止步与此。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我们将随着我们的学生一起去学习这个大千世界,一起去探索改变世界的力量,就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从我们的本职工作做起。

1 2

第10篇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塔塔”为你整理了这篇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与管理现状自查报告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与管理现状自查报告

一、督查内容和方法

(一)督查范围。

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家县级医疗机构、4家乡镇卫生院。

(二)调查内容。

1.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

2.法定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现状。

(三)自查实施。

自市疾控中心下发了《关于开展安庆市2020年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和管理现状的通知》,由县卫生健康委疾控办组织县疾控中心组成调查组,严格按照《安徽省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和管理现状调查方案(2017年版)》进行自查。

二、自查结果

(一)基本情况。此次共督查了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家县级医院,4家乡镇卫生院。

(二)传染病疫情报告质量。

1.法定传染病报告率。实查病例登记数442例,网络报告病例440例,报告率99.55%。

2.法定传染病报告及时率。网络报告病例440例,报告及时440例,报告及时率100%。

3.纸质(电子)传染病报告卡填写完整率。实查纸质报告卡135张,纸质传染病报告卡的必填字段信息填写完整135张,纸质传染病报告卡填写完整率100%。

4.纸质报告卡填写准确率。实查填写完整的纸质报告卡135张,同时与门诊或住院登记信息一致,填写字迹清晰且无明显逻辑错误,无涂改的传染病报告卡135张,纸质传染病报告卡填写准确率100%。

5.网络报告信息一致率。实查纸质报告卡135张,与网络直报信息系统中电子卡必填信息完全相符的135张,网络报告信息一致率100%。

6.报告卡有效证件号填写完整率。实查纸质报告卡135张,身份证号填写完整135张,报告卡有效证件号填写完整率100%。

(三)法定传染病报告管理。

1.疾控机构。

(1)辖区传染病常规监测管理工作情况。每日做好传染病报告卡实时监测审核记录,每日至少4次以上,记录完整;建立了异常信息的快速反应机制与流程,并能有效付诸实施;针对传染病报告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开展传染病报告质量指导,每月至少开展1次传染病报告质量评估;1-11月份传染病报告报告质量评价综合率均值为100%。

(2)数据分析与利用。传染病疫情监测资料每月进行月分析,年终有年分析;重点控制传染病有专题分析;每月将常规分析报告通过纸质和网络直报系统进行反馈;根据疫情流行情况适时开展风险评估工作。

(3)传染病报告管理督导检查与评估。开展了辖区传染病报告管理督导检查,有检查方案和原始工作记录,实行辖区全覆盖,督查结束后有总结和通报,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二次督导;21家网络直报单位,2020年1-11月有5家全年没有传染病报告,分别是4家民营医疗机构和县血吸虫防治站;县直医疗机构连续3个月零报告单位1家,为县妇计中心;乡镇连续3个月零报告单位4家,为雷池乡卫生院、凉泉乡卫生院、鸦滩镇、高士镇卫生院;县级疾控中心每年对下级单位进行技术指导至少2次以上,每次都有指导记录。

(4)传染病报告管理专业技术培训。每年均开展传染病网络直报管理及监测资料分析利用等相关技术培训,有文件通知、有签到、有总结、有考核;培训的内容包括:《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2015年版)》、《全国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工作技术指南(2016版)》重点传染病防控技术以及疟疾、登革热等诊治知识培训。

(5)网络直报人员及设备配置情况。疾控中心配备传染病网络直报管理的专职人员2人,实行A、B岗位制。配有专用计算机和笔记本电脑;为疫情监测人员提供了可实时连接传染病信息报告系统的无线网卡,对疫情监测人员提供一定的加班补助,并可以调休。

(6)用户信息安全管理情况。建有辖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用户及授权安全管理制度,对直报用户和本级用户均有备案,并对系统用户开展了信息安全相关培训。

2.医疗机构。

(1)院内传染病报告管理情况。各医疗卫生单位均成立了传染病报告管理组织,相关工作制度齐全;但门诊日志和住院登记纸质版本普遍缺少有效证件号登记栏,但县级医院电子病历系统均设有该栏;检验科和放射科登记检查结果门诊和住院医生可以实时浏览打印。每月定期开展院内传染病报告质量自查,有记录,县医院并能落实奖惩措施;各单位均开展了传染病报告管理知识培训,部分单位对传染病诊断标准进行了培训。

(2)网络直报专职人员及设备配备情况。各单位均指定专门科室负责院内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配备有传染病网络直报管理兼职人员,并对直报人员有一定的加班补助,加班后可以适时调休。

(3)医疗电子病历系统中传染病报告管理功能。各单位均建有电子病历系统,除县级医院外,其他单位都不具备传染病报告管理功能;县级医院放射和检验结果门诊医院可浏览,但乡镇一级系统不具备该功能;目前也不具备导出功能。

(4)用户信息安全管理。直报用户在县疾控中心均有备案,各单位均配有传染病报告专用计算机,并安装了杀毒软件。

三、主要存在的问题

1.各单位均开展了传染病报告管理培训工作,但大部分缺少传染病诊断标准方面的内容,缺少培训考核,临床医生传染病报告意识和发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2.电子病历系统尚不完善。虽然各单位均建有电子病历信息系统,但乡镇不具备传染病报告管理功能,不能适应新形势下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的需要。临床医生登记意识和传染病报告意识不高。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1.进一步规范培训,丰富传染病报告管理培训内容,做好培训考核和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

第11篇

【关键词】 新民主主义;明主;选举训练班

一、新民主主义选举是人民的权利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标是建立新民主主义的社会制度。在政治上,要建立“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人们联合的民主共和国,这就是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1]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是既不同于旧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又区别于社会主义的。旧式的资产阶级选举对民主政治不仅没有多大改进,很多时候甚至会出现越选越坏的情况。谢觉哉眼中,新民主主义和旧民主主义选举制度的根本区别在于,“新民主主义的选举运动和旧民主主义的选举运动大大不同:后者是各党各派争地位争升官发财;前者则是在运动中练习参政,提高广大人民对政治的认识与兴味”。[2]

谢老指出,革命和反革命的分别:一个要民主,一个不许民主。不民主,建立民主,首先就要认清什么是民主――“民主是人民做主来管理国家的事,议国家的事。人民多得很,除最下层的村或街道,可以经常开办群众大会来议来管外,稍为地域广一点,是不能每个人都来议来管。不能每个人来议来管,于是想出个法子,由每个人共同派遣少数人来议来管―他们来议来管。这就叫做选举”。[3]所以选举是组织民主政治的开始。没有选举,民主政治是绝开不了张的。

谢觉哉主张的新“民主”,实质就是人民做主,即由人民来“议”、来“管”、来“行”政府和国家的全部事务。他强调:党要保证执行的是民主,是政治推进的正轨。针对当时中国共产党党内有些同志认为只要事情做得对,老百姓满意,就是民主。谢老认为,事情做得再好,也不是人民做主,还是上头做主,一方是治者,而人民是被治者。“你做得好,是‘明主’,但离人民的‘民主’差的太远”。明主当然也好,然而没有人民的监督和选择,‘明主’也可以变为‘昏君’”。[4] 1941年初,陕甘宁边区各级政府因久未改选,不少地方已发生强迫命令、贪污腐化的现象,人民敢怒而不敢言的事,当时已经从实践上证明了“明主”理论的破产。

当时中国共产党党内针对选举问题,还普遍存在着另一种论调,来源于的“训政”理论,认为群众文化现有的文化程度及政治意识达不到选举的标准,还需要政府主导来训。这种意识指导下的选举活动通常是:上头人准备名单,在大会上提出,大家举手就完事。选举是他,不选举也是他。谢觉哉一针见血的指出,人民文化低不够选举的说法是中国反革命反对民主的借口。怀疑人民文化太低,肯定是无法办好选举的。尽管人民文化程度低,但是只要涉及到他自己切身的事情,通常都会比政府考虑的要细致。“世上只有愚蠢的英雄和领袖,从没有愚蠢的大众”[5]。

不要选举说和轻视选举说,都是因为对新民主主义民主政治的认识了解不够,不自觉的把旧封建社会的一些统治的习惯反映过来,成为民主实施的障碍。谢觉哉号召干部在选举运动中,要努力向群众学习创造新办法。到广大群众中去收集办法,这就是深入。群众中有新办法但并一定完善有规律,这就需要创造。“老百姓最能创造的,可是常常行而不知的。政府人员知识较高,可是多坐在屋子里想,不去实际考查,要求我们同志深入乡村,听取老百姓的意见,而又能把老百姓的意见整理出条理来,这就叫做‘理论与实践的一致’”。[6]政治上一切“创作”,不存在于领导者的大脑里,而是存在于广大人民中。

二、选举工作需要预先训练

新民主主义的选举训练是通过办选举训练班来完成的。中共在苏维埃时就已办过选举训练,在陕甘宁边区继承了这种制度,而谢觉哉正是边区选举训练的主要负责人之一。以1941年边区普选运动为例,分析一下当时的选举训练班。边区政府举办选举训练班。训练班上所讲的内容,就是在吸取旧民主主义选举制度精华基础之上扬其糟粕,再加上新民主主义选举的新要求和新内容。训练班的目的是要给全边区的选举工作干部打下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

在边区选举委员会的统筹安排下,边区政府抽调各专员公署及各县干部加上延安各校学生108人,开办了边区的选举训练班。选举训练班1941年1月17日正式开课。时任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政府秘书长谢觉哉、民政厅厅长刘景范等人分别给边区选举训练班授课。此外,训练班结合当时边区的政治形势和建设情况,聘请中共中央及边区党、政、军的部分负责同志为学员们做形势政策辅导报告。

边区选举训练班的教学方法灵活,不仅注重理论方面的教学,还增加了许多具体问题的讨论教学环节。正式授课集中在每天的上午,时间三个小时。下午则安排学员自习,学员们可以自由选择阅读资料或听相关负责同志的报告,时间也是三个小时。到了晚间,训练班安排一些富有民主建设经验的县、科长或理论水平较高的学员,结合当天的授课内容及阅读资料的内容,并联系选举的工作实际,召开座谈会或讨论会。训练班的领导也会经常参加研讨会,在讨论中若遇有疑难或争论较大的问题,由负责本门课程讲授的教员来负责解答。

边区选举训练班课程分配及参考材料统计表(此表系笔者据陕甘宁边区民政厅编:一九四一年陕甘宁边区乡选总结,第12―13页所制)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边区选举训练班的57个学时中分量最重的是“新民主主义”、“陕甘宁边区民主政治的实施”和“乡市民主制度的实施”,分别占到9个学时。课程安排中既包含了宏观的乡选政策,如“陕甘宁边区1941年选举计划”、“选举条例的解释及其实施”,还包括了实体的选举法律法规,如“各级参议会组织条例”、“选委会组织规程”、“陕甘宁边区各级政权组织结构”等。除此之外还加入了选举实际操作的授课内容,如“选举的工作方式方法”、“怎样开参议会”等。课程设置做到了理论,政策、法规和实践的三者有机统一,难易适中。

同如上表所示,为了更好的配合课程学习,边区选举训练班还为学员们准备了多达15种的学习参考辅导材料。“怎样写通讯”是针对选运干部工作实践方面的,此外还加入了“边区的经济建设计划”、“目前财政经济参考资料”、“推销公债宣传大纲”这三部分的内容。这几项看似好像与选举并无直接联系,实质上是边区党和政府将选举工作与边区经济发展配合进行大方针的具体体现。这就在客观上给选运干部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不仅要懂得民主政治、选举、参议会等选举方面的政策法规,同时还需要进一步掌握边区的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

三、选举必须结合对政府工作的检阅

谢觉哉认为,人民选出代表来议事管事,如果不管下文,那人民的权利只行使得一半。真正的民主,在派出管的议的人以后,须按时来检查他们议得好不好,管得好不好。当然不是说选举以后,改选以前,人民一点不管。江西苏维埃时期是这样做的,陕甘宁边区从边区到乡市,一度都没有详细规定人民监督检阅政府的时间。他建议,“检阅乡市政府半年一次,县政府一年一次,边区政府两年一次。边区县级乡市同时改选,即边区乡市政府同时把成绩的优劣摆出来,请求人民检阅,看人民还要你们不要?这是一大工作。各级政府就要准备工作报告:工作报告出来以后,让人民自由批评,那些是好,那些是坏,那些应该做了没有做。好、好的原因在那里,坏、坏的原因又在哪里”。[7]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应该忠诚而又具体的向人民汇报自己的工作。好的不讲,坏的不瞒,才合乎被选人对选举人的态度。人民也应毫不客气地检阅,才合乎选举人的身份,即是对自己的事负责。不把选举看做是人民对政府工作的大检阅,选举必然流于形式。

谢觉哉主持下进行的陕甘宁边区1941年普选运动中,分外注重选举过程中的检查政府工作。在最广大的乡村地区,为了便于居民容易到会,边区政府要求各乡市要分村召集群众大会来做政府工作报告,可以不必付印书面报告,但报告需先做好提纲,要有底稿,并在乡市政府委员会事先通过。政府工作报告的写法总体要求是两点:一要明白具体、容易看懂;二要忠实无欺,好的不夸,坏的不瞒。把“货色”摆在老百姓面前,请老百姓来评价。[8]务使当老百姓听完乡市政府工作报告之后,能够了解乡市政府的工作,并能积极的提出意见,主动的批评乡市政府的工作。

根据各乡的具体情形不同,报告内容也是不一样的。通常首先会介绍本乡的基本情况:自然环境方面,如全乡包含多少行政村与自然村,人口多少,全乡面积大小,有可耕地及森林矿产面积等;政治环境方面,如过去与现在分别是怎样的,何时成立参议会,议员数量,乡政府组织与工作制度等;本乡有多少行政村主任或自然村村长,乡政府是怎样领导行政村或自然村的,村里群众大会通常怎么开?人民对乡参议会和乡政府是否认可,肯定方面的表现在哪里?不足方面表现在哪里?[9]其次,报告的重要内容就是本乡在抗战中动员工作,包括人民对于抗战动员的认识和参加的情形;人力、畜力、物力、财力的动员情形,扩兵、征粮、捐款,动员牲畜、壮丁劳役情形;全乡人民的军事组织武装、训练如何,锄奸剿匪等工作;全乡抗属需要代耕地有多少,人均代耕地及收费多少,衣食问题如何解决,抗属子女的教育落实与否。此外,报告还涉及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改善方面的内容。

乡长、保长们的工作报告自然引起了选民对乡政府更多的关心,因为乡长工作的好与坏会直接影响到他们本身利害。纵观乡选中的政府工作报告,群众们对其所在乡的工作报告,是能够认真履行检查批评权的。仅绥德一县,在乡市政府工作报告之后的讨论中,共有227名乡干部受到人民群众的指责和批评。[10]边区政府还要求各地选举的领导机关要注意集中群众在选举讨论中所发表的意见,并集中整理,作为今后工作的指示。如果群众心里有想法却说不出来,干部还应该尽力帮助他们说出来。[11]

四、结语

当然,谢觉哉也并未忽视当时人民的政治觉悟水平是比较低的事实。他相信不断推动启发人民的政治认识,会将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办法只能通过人民从自己的实际经验中来认识政治,提高自己。他形象的将民众的政治意识和打仗做了一个类比:“人民对政治的认识就好比他们参加打仗一样,在他们参加过一、两回政治斗争后,就会慢慢体会到政治的味道。因为在这个参与政治活动的过程中,他们表达了自己对政府的意见”。[12]在谢老看来,选举给予了群众难得的锻炼机会,实际上同时考验选举人和被选举人,选举是让他们一齐上大课。

【注 释】

[1] 新民主主义论,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675.

[2] 谢觉哉:谈谈选举训练班―在开学会上讲话,新中华报,1941.1.31(第四版).

[3][4][5][7] 谢觉哉:论选举运动的重要,新中华报,1941.2.13(第三版).

[6] 谢觉哉:县长联席会议闭幕讲话,新中华报,1941.3.9(第四版).

[8] 陕甘宁边区政府为改选及选举各级参议会的指示信,1941.1.30,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三辑),档案出版社,1987.50.

[9] 刘景范:乡政府怎样向居民报告工作,新中华报,1941.4.17(第二版).

[10][11] 陕甘宁边区民政厅编,一九四一年陕甘宁边区乡选总结,47.

[12] 谢觉哉文集,人民出版社,1989.479.

第12篇

调研报告的核心是实事求是地反映和分析客观事实。调研报告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调查,二是研究。调查,应该深入实际,准确地反映客观事实,不凭主观想象,按事物的本来面目了解事物,详细地占有材料。研究,即在掌握客观事实的基础上,认真分析,透彻地揭示事物的本质。至于对策,调研报告中可以提出一些看法,但不是主要的。因为,对策的制定是一个深入的、复杂的、综合的研究过程,调研报告提出的对策是否被采纳,能否上升到政策,应该经过政策预评估。

如何写好调研报告?

第一,必须掌握符合实际的丰富确凿的材料,这是调研报告的生命。丰富确凿的材料一方面来自于实地考察,一方面来自于书报、杂志和互联网。在知识爆炸的时代,获得间接资料似乎比较容易,难得的是深入实地获取第一手资料。这就需要眼睛向下,脚踏实地地到实践中认真调查,掌握大量的符合实际的第一手资料,这是写好调研报告的前提,必须下大功夫。

第二,对于获得的大量的直接和间接资料,要做艰苦细致的辨别真伪的工作,从中找出事物的内在规律性,这是不容易的事。调研报告切忌面面俱到。在第一手材料中,筛选出最典型、最能说明问题的材料,对其进行分析,从中揭示出事物的本质或找出事物的内在规律,得出正确的结论,总结出有价值的东西,这是写调研报告时应特别注意的。

第三,用词力求准确,文风朴实。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是很好的典范。写调研报告,应该用概念成熟的专业用语,非专业用语应力求准确易懂。通俗应该是提倡的。特别是被调查对象反映事物的典型语言,应在调研报告中选用。目前,盲目追求用词新颖,把简单的事物用复杂的词语来表达,把简单的道理说得云山雾罩、玄而又玄,实际上是学风浮躁的表现,有时甚至有“没有真功夫”之嫌。

调研报告一般是针对解决某一问题而产生的。报告需要陈述问题发生发展的起因、过程、趋势和影响。如果用词概念不清,读者就难以了解事物的本来面目,也就达不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尤其是政策调研报告,用词准确有助于政策决策者迅速准确地理解调研报告的内容,有利于政策制定和调整的正确性。

第四,逻辑严谨,条理清晰。调研报告要做到观点鲜明,立论有据。论据和观点要有严密的逻辑关系,条理清晰。论据不单是列举事例,讲故事,逻辑关系是指论据和观点之间内在的必然联系。如果没有逻辑关系,无论多少事例也很难证明观点的正确性。结构上的创新只是形式问题,不能把主要精力放在追求报告的形式上。调研报告的结构可以不拘一格。

第五,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思想素质。好的调研报告,是由调研人员的基本素质决定的。调研人员既要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又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一项政策往往涉及到国民经济的许多方面,并且影响到不同的社会群体,只有具备很宽的知识面,才能够深刻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正确判断政策所涉及的不同群体的需要;才能看清复杂事物的真实面目。恩格斯说过:如果现象和本质是统一的,任何科学都没有存在的价值了。调研人员一定要具备透过现象洞察事物本质的能力。这源于日积月累,非一朝一夕之功。

第六,要对事业、对真理有追求。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调研报告带有一定程度的主观性。作者所处的立场决定了报告的主题和观点,也决定了报告素材选取的倾向性。巴金说,“不是我有才能,而是我有感情”。深入实际搞调研,一定要有为老百姓、为国家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和感情。

·市场调研报告·安全生产调研报告·社会调研报告·会计调研报告·产品调研报告

事物的产生和发展都遵循一定的规律,调研报告的写作过程实际上也是探索事物发生发展规律的过程。报告的论点和论据一定要符合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而不是追随潮流,迎合某些群体的需要。这就需要调研人员非常敬业,具有不懈追求真理的精神。

调研报告一般由标题和正文两部分组成。

(一)标题。标题可以有两种写法。一种是规范化的标题格式,即“发文主题”加“文种”,基本格式为“××关于××××的调研报告”、“关于××××的调研报告”、“××××调研”等。另一种是自由式标题,包括陈述式、提问式和正副题结合使用三种。陈述式如《东北师范大学硕士毕业生就业情况调研》,提问式如《为什么大学毕业生择业倾向沿海和京津地区》,正副标题结合式,正题陈述调研报告的主要结论或提出中心问题,副题标明调研的对象、范围、问题,这实际上类似于“发文主题”加“文种”的规范格式,如《高校发展重在学科建设――××××大学学科建设实践思考》等。作为公文,最好用规范化的标题格式或自由式中正副题结合式标题。

(二)正文。正文一般分前言、主体、结尾三部分。

1、前言。有几种写法:第一种是写明调研的起因或目的、时间和地点、对象或范围、经过与方法,以及人员组成等调查本身的情况,从中引出中心问题或基本结论来;第二种是写明调研对象的历史背景、大致发展经过、现实状况、主要成绩、突出问题等基本情况,进而提出中心问题或主要观点来;第三种是开门见山,直接概括出调研的结果,如肯定做法、指出问题、提示影响、说明中心内容等。前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要精练概括,直切主题。

2、主体。这是调研报告最主要的部分,这部分详述调查研究的基本情况、做法、经验,以及分析调查研究所得材料中得出的各种具体认识、观点和基本结论。

3、结尾。结尾的写法也比较多,可以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对策或下一步改进工作的建议;或总结全文的主要观点,进一步深化主题;或提出问题,引发人们的进一步思考;或展望前景,发出鼓舞和号召。

写好调研文章的窍门。

影响基层检察调研工作的因素很多,例如选题、方法、资料、态度等,但归纳起来,基层检察调研工作的重点主要是解决写什么、如何写两个问题。

写什么实际上是选题问题,我把多年经验总结为一个诀窍:凡是法律没有规定或者规定不明的、司法实践当中有争议的或者是规定已经过时的,而自己又有写作冲动的,都可以写。

如何写实际上就是要解决如何调研、对调研成果如何表现的问题。显然,这是一个关于方式方法的技术性问题。我认为,写好调研文章有三个方面必须重视:

首先,要讲究结构。结构是文章的外在表现形式,是作者表述调研经过和结果的方式,必须强调逻辑性、层次性和条理性。整篇文章就一个大自然段,或者本来就是很短的文章,却偏偏要分成第一个大问题、第二个大问题,这两种情况都不对,形式应当为内容服务。具体来说,确定文章结构,首先要看量,其次要看复杂程度,如果表现内容较多而复杂,就得选用复杂一些的结构。

学术文章虽然多是议论性质的,但其具体形式不尽相同,既有调查报告又有案例分析,还有纯理论性的文章,而且写作的目的、方向也不一样,有的是为了学习,有的是为了求证,还有的是为了反驳或者立论。因此,在遵循一般规律的前提下,要充分考虑这些特殊因素,尽可能选择最有利于表现自己思想内容的结构。

其次,要讲究语言。语言运用是最基本的能力,有三个标准务必做到:第一,要精练、精致、精巧,一句话中不能有多余的字,一段话和整篇文章中不能有意思的重复。第二,要准确,一方面用字用词要准确,另一方面语意氛围要准确。第三,要连贯,也就是说论述的时候,要一个问题一个问题依次进行,一种意思没有表达完,不得再插入其他内容,否则会造成论证上的突然中断。不能跳跃,不能性急。

再次,要讲究文风。文风问题实际上是心态问题,讲树立良好的文风,就是要求深入实际调查,不浮躁,不闭门造车,不想当然。写出的文章要以理服人,不强词夺理,要言之有物,不哗众取宠,要持之以恒,不急功近利。

调研报告范文(一)

粮食质量和原粮卫生既关系到广大消费者的身心健康,也关系到粮食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更关系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稳定,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着不可估量的贡献。加强对流通过程中粮食质量的监督检查,是保证粮食符合质量标准及相关技术规范的重要措施之一。为此,《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第三十四条规定:建立粮食质量和原粮卫生的抽查、监测制度。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在监督检查过程中,可以进入粮食经营者经营场所检查粮食的收购、储存活动中粮食质量及原粮卫生。《粮食质量监管实施办法(试行)》第十四条第二款规定: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定期对收购、储存活动中的粮食质量和原粮卫生进行抽查和监测。

根据目前现状,县(市)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是最基层的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是对粮食质量进行抽查监测的直接执行者,也就是说,监测把关粮食质量和原粮卫生是否到位,县(市)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的作用至关重要。然而,粮食质量、原粮卫生监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必须要有强有力的技术保障和必要的经济投入。

粮食质量监测内容虽然较多,但比较容易,对仪器设备没有特殊要求。然而对原粮卫生监测所包涵的内容较广,概括起来主要有四方面:一是对收获期的粮食(原粮)进行农药污染监测;二是对收获、储存过程中微生物毒素的污染状况进行监测;三是对原粮储存过程中用于防、治虫、霉熏蒸剂残留的监测;四是对其他化学物品对原粮污染的监测。要对粮食(原粮)进行以上内容的监测,就必须要有很专业的检测技术、性能可靠的检测设备和工作认真负责的专业检测人员,这些对目前的县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来说,的确是一大难题。就本人了解,目前xx地区各县(市)能开展这项工作的粮食局确实很少,原计划经济时期功能齐全并为粮食质量、卫生监测做出贡献的县级粮食局中心化验室在粮改时先后被撤掉,检测人员也先后被裁减掉,即使保留下来的也因仪器设备老化、人员减少而很难开展这项工作。因此,本人认为,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履行《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实施《粮食质量监管实施办法(试行)》赋予的对粮食质量和原粮卫生进行监测的职能,就必须要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一、必须尽快落实“建立和完善粮食质量检测机构”的规定

根据《粮食质量监管实施办法(试行)》十八条规定: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健全质量监管机构,认真贯彻执行有关粮食质量、卫生法律、行政法规、政策及各项规章制度,履行粮食质量、卫生监管与服务职责。建立健全质量监管机构是《粮食质量监管实施办法(试行)》赋予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的使命,是做好对粮食质量和原粮卫生进行抽查和监测的基础。对粮食质量和原粮卫生进行抽查和监测具有很强的技术性,因此,我认为县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必须尽快落实《粮食质量监管实施办法(试行)》十八条规定,建立和完善粮食质量检测机构,恢复或加强县(市)级粮食局中心化验室或粮油检测站,要用中心化验室或粮油检测站的技术力量来开展这项工作。

二、必须配备相应的监测人员

粮食质量及粮食卫生检测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就质量检测而言,既有物理检测,也有化学检测;既有常规检测,也有专项检测;既有原粮检测,也有成品粮检测。特别是原粮卫生检测、农残检测、微生物毒素检测、薰蒸剂残留检测的技术性较强,其中专有名词多达上千个,检验项目多达近千种。因此没有专业的检测人员很难开展这项工作。因此,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应不断充实和培训检化验技术人员,充分调动粮油检测人员的积极性,发挥专业检测人员的作用,并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和培训粮油检测人员,以提高检测人员的业务素质,把粮食检测工作引向科学、便捷、准确的方向,并使之逐步与国际标准接轨,充分吸收引进使用现代科技成果,提高粮食检测的科学水平,以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需求。

三、必须添置相应的监测设备

对粮食质量和原粮卫生进行监测,必须凭借必要的检验检测仪器和设备,必需要按照国家质量标准、卫生标准、标准检测方法等进行取样、检测;因此,为确保对粮食质量和原粮卫生进行监测这项工作能顺利进行,保证检测结果的公正性、准确性,就必需要利用最新科研成果,应用最新标准,添置最新检测设备。目前,各县(市)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既没有专职检测机构,更谈不上拥有分析仪器和检测设备,因此,建立检测机构、配备必要的检化验设施、设备,及时更新旧的仪器设备,配齐检测需要的各类化学试剂、药品应是当务之急。

四、必须落实相应监测经费

要对粮食的质量进行监测,就必须要对粮食进行抽样、分样、包装、检测、报告,有些检测项目还需要消耗大量的水、电和特殊的试剂等材料,因此,要做好粮食的检测工作,就必须有与之相配套的专项检测资金,这样才能确保这项工作的有序进行。众所周知,粮食质量及粮食卫生监测既是维护粮食商品正常流通的需要,同时也是确保粮食安全的需要,更是加强粮食行政执法的需要。所以说,粮食质量及原粮卫生检测属政府行为,是政府为民办实事、确保放心粮工程的重要举措,粮食质量及卫生监测费用应由政府列入财政支出,这也是《粮食质量监管实施办法(试行)》第16条所明确规定的。

强化粮食质量检测工作,不仅可以充分发挥质量检测工作对粮食流通进行监督的基础性作用,有效贯彻国家颁布的《粮食流通管理条例》,更好地实施《粮食质量监管实施办法》,执行各项粮油质量标准、卫生标准,而且可以有效指导国家粮食储备,确保国家粮食质量安全,最终实现保障人们身体健康这一目的。

调研报告范文(二)

就业是民生之本。做好就业工作,需要全面分析当前所面临的形势,既要看到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又要把握促进就业的积极因素和有利条件,切实增强做好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一、我市就业工作基本情况

(一)建立就业协调机制。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并把促进就业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强力推进。为了加强我市就业工作的领导,市政府成立了由24个相关部门和社会组织组成的市促进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各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出台了“消除零就业家庭”等若干项促进就业政策措施。各级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也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从而自上而下建立了促进就业工作的协调机制,把扩大就业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了促进就业的目标责任制,进行年度考核。

(三)构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近年来,我市建立了市、县(市)区、街道(乡镇)、社区(村)、村民组五级服务网络平台,已建成劳动保障事务所272个(其中街道18个,乡镇154个),劳动保障工作站

(四)推进统筹城乡就业。我市坚持科学发展、统筹兼顾的原则,在稳定城镇就业工作的同时,把就业工作重点快速向农村富余劳动力和返乡农民工转移就业方面转移。大力实施农民工素质就业计划。开展农村新成长劳动力、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紧紧围绕劳动力需求和本地企业用工紧缺工种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培训,同时还积极为参加培训的农村劳动力提供技能水平鉴定评价服务,不断提高农民工素质。全市农民工技能培训人数达39103人,共有近3万人通过培训成功实现就业,就业人数占培训总人数的84%。尤其是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市针对返乡农民工的特点,积极开展调查摸底,了解返乡农民工的技能情况、求职愿望和技能培训需求,对有创业愿望的积极组织创业培训,有一般技能培训需求的及时安排培训。大力实施“1511”工程。即培养1000名创业者、解决500户“零转移农户”转移就业、创建100个充分就业乡村、建设100个培训基地,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渠道。

(五)以创业促进就业。我市将鼓励创业作为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手段。XX年市委、市政府开展全民创业行动以来,全市共建立了创业园区13个、创业街10条,园、街吸纳创业者507人,带动11885人实现了再就业。在创业培训上,全市共组织了186个班次的创业培训,8000多名下岗失业人员和有创业愿望人员参加了培训,已有3087人实现成功创业或自谋职业,累计带动再就业人数达万余人。

二、当前就业形势分析

(一)就业局面复杂、压力大。“新增就业压力大、转移就业压力大、再就业压力大、总量规模压力大”是我国就业的特点,而且未来一段时间就业压力将继续增大。人口基数大、新增就业人口不断增长,加之产业结构升级带来的就业结构性矛盾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等,是现阶段就业形势严峻的主要原因。权威部门统计,“xxx”时期,我国进入新的人口劳动力增长高峰,5年新增劳动力总供给将达5000多万,特别是高校毕业生人数会持续增长。但劳动力就业需求岗位只能新增4000万个,劳动力供求缺口将达1000万个左右。

(二)经济结构调整影响就业。国内经济周期进入减速通道,经济调整将影响就业。相关数据显示,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带动的就业已由“九五”时期的94万人,减少到“十五”时期的80万人,并且呈持续下滑状态。自XX年以来,国内经济持续保持了8年的扩张势头,从XX年3季度开始,我国经济已经由持续的扩张转为收缩,gdp增速逐季回落,尽管XX年下半年中央已连续出台了刺激经济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但经济下行的趋势并未改变。XX年,面对空前严重的世界金融危机,中央已经和将要采取一系列刺激内需的宏观经济政策,但宏观调控只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经济调整的力度和时间,而不可能消除经济调整,经济增长放缓势必要影响就业。

(三)金融危机对就业形势冲击。全球金融危机已对我国就业产生了不利影响。一是国外需求下降,出口企业订单减少,导致企业停产或裁员。从去年下半年,我市对返乡农民工的监测可以看出,提前返乡的农民工大多是来自“珠三角”、“长三角”地区依赖出口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二是影响投资信心,导致就业岗位增长减缓。有的企业虽然未受大的影响但本来打算扩大投资,增加就业岗位,却选择了观望。三是影响消费信心进而影响就业。没有就业就没有收入、没有消费,就业能促进消费、拉动内需,这也是中央将“保增长”与“保就业”放在同等重要位置的原因。

三、我市就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受国际、国内大环境影响,以及我市市情特点,当前,我市劳动力就业存在的问题依然比较突出,主要表现为“四个矛盾”:

二是结构性的矛盾。从我市当前产业转型看,一方面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比例下降,第三产业发展缓慢,新上的能源化工、机械制造等项目科技含量和机械化程度高,使普通劳动者选择就业的机会减少,体力型劳动者就业空间越来越小。另一方面劳动力素质与岗位需求不相适应的结构性矛盾突出,劳动力数量庞大但整体素质偏低,一般劳动力数量严重过剩,管理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短缺,“就业难”和“招工难”的问题并存,“有事没人干”和“有人没事干”的现象同时存在。而且随着我市经济结构性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逐步加快,这些问题将会越来越突出。尤其“4050”下岗职工因年龄和技能原因,再就业更为困难。同时,福利企业经营比较困难,残疾人下岗失业增多。

三是劳动者就业观念与市场机制不相适应的矛盾。多数失业人员参加技能培训的积极性不高,看重眼前利益,宁可去竞争技能要求不高,工资待遇低的岗位,也不愿意花时间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当前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不断蔓延,我市部分企业经营困难、用工不足,进一步加剧了就业岗位供求的矛盾,使得我市就业再就业工作在可预见的一段时间内,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四是就业多元化与管理培训落后的矛盾。当前就业工作呈现用工单位多元化,就业渠道、就业方式多元化的特点,各级政府在管理与服务中存在诸多困难。目前我市就业服务机构尚不健全,服务条件、手段落后,劳动力网上市场即无形市场尚未形成,就业培训体系不完善。特别是就业培训种类繁杂,质量不高,针对性不强等问题尤为突出,加之一些企业用工行为不规范,合同签约率不高,社会保险的参保率低,劳动监察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四、对我市促进就业工作的几点对策与建议

一要进一步强化政府职责,切实推动《就业促进法》的贯彻落实。促进就业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也是政府执政为民的重要体现。各级政府要全面落实促进就业的各项政策措施,贯彻《就业促进法》,把促进就业作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重要任务,建立健全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遵循市场对就业的基础性作用,发挥政府促进就业的主体责任,要把就业作为政府业绩的重要考核指标,也要坚持将就业形势作为制定改革发展措施的主要评估指标,扩大就业总量,改善就业结构,提高就业质量,以保证就业年度计划的落实,努力实现全市社会就业比较充分的目标。

二要进一步开发就业岗位,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要紧紧抓住中央扩大内需带来的就业拉动效应,大力争取国家项目和资金支持,加快宁宜城际铁路等各类投资项目推进,坚持在发展中扩大就业。全面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推动石油化工、纺织服装、新型建材、林浆造纸、机械制造等主导产业结构升级,不断培育经济增长点,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积极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经济发展,加快发展旅游业、商贸流通业、餐饮业、社区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农村劳务经济,大力发展公益事业,千方百计挖掘就业岗位资源,带动各类劳动人员就业。积极鼓励高校毕业生参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市社区建设和应征入伍,切实引导好高校毕业生就业。

三要进一步抓好创业载体建设,推动创业带动就业。要实施积极的创业政策,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继续加大政策引导、创业培训和创业扶持力度,继续开展全民创业行动,采取积极措施,实施创业带动就业。着力在提高创业意识、增强创业能力和优化创业环境方面下功夫。加强创业载体建设,为创业者提供创业培训、项目推介、专家指导、法律援助等创业服务。继续加大对中小企业扶持力度,进一步研究、落实减轻企业用工负担的政策措施,鼓励用人单位吸纳“4050”人员和残疾人就业。加强创业典型宣传和创业教育,引导和激励有志者投身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