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农村小学教师论文

农村小学教师论文

时间:2022-03-13 15:30:51

农村小学教师论文

第1篇

1.从对课程的理解方面。

教师对课程的理解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它决定了教师对课程意义的传播。不同教师保有不同的课程视界,面对相同的教材内容截取的课程信息和教学需求就不同。经调查,农村九成以上的科学教师是非科学教育专业背景出身,而且只是兼教科学课程,因此,他们习惯于运用主要任教的语文、数学等课程视界来理解和解释科学课程世界,科学课程是集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课程为一体的综合性、复杂性的课程,要在教学中体现科学的本质和真谛,运用理解原有学科的程序与方法,必然会限制教师对多元化课程的理解和认识,75.62%的教师表示不能全方位挖掘课程信息,加上科学课程又是副科,教师们大多疲于应付,追求知识数量而忽视质量能力。

2.从教师的教学定位看。

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也是教师在教学中身份定位与规范课程的过程。每门课程都有特定的课程教学规范以及要求教师扮演的课程角色,不同教师的现实自我与课程的教学规范之间存在大小不同的差距。科学探究是科学课程教学的核心,科学活动与实验是科学探究的载体,农村教师生活在相对比较闭塞的地域环境中,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教学观念不能适应以做中学为中心的课堂形式,其中更为细微的教学原则与要求不能灵活运用,譬如学生的前概念转变(49.86%,百分比代表不能灵活运用的教师百分比,下同)、课堂问题的提炼(40.53%)、知识内容的最佳呈现方式(53.47%)、科学思维方法的指导(64.23%)、探究过程的把握(60.37%)、学生问题如何转化为教学课题(67.18%)等,这些教学知识的较多欠缺使得53.84%的教师们产生自弃心理,教师自我的身份感脱离了科学课程的自身功能定位。

3.从发展资源的角度讲。

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的相关外在资源是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途径和手段。75.93%的农村教师认为开展课程活动所需的教学设备与实验用品等非常欠缺,自己动手为学生设计制作实验用品的潜能又有限,科学课程的教学仅限于传统的讲授式;教育部门对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所提供的财政支持也非常有限,50.64%真正从事科学课程教学的教师从没有参加过培训。参加培训的教师大都属于培训“专业户”,还有很大一部分教师培训完却没有从事科学课程的教学;从科学课程教学的设计、实施、评价等所依托的外在的信息与现代技术基本限于互联网的相关信息,教师因教学任务繁重而无暇深入研究,只有四分之一的所属的区、县有配备专职的小学科学教研员,但仍需要对基础培训与学科教研活动组织的真正落实下番工夫。总之,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组织以及提供给教师发展的时间和空间需要有效利用和开发才能实质性地影响科学教师的专业发展。

4.从教师专业自主来说。

教学成就感与自我被肯定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决定性动力。成功的教学使教师个体得到学生、校方及其他教职工的认可后,教师服务他人和支配他人的权利和愿望就不断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和进行专业发展的动机也就不断增大。反之,就会削弱其发展的积极性,产生挫败感和无力感。农村科学教师的专业自主现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据统计,校方领导受科学课程的副科地位及评价体系的影响进而对科学课程的轻视态度成为教师个体能否实现教师专业自主的最大的影响因子,77.24%的科学教师激发不起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的能动力,认为在该门学科上下工夫属于“吃力不讨好”,提高支配他人的权利应体现在语文、数学课程上才能真正彰显自己的教学效能感和职业成就感。而从调查中看出其中49.06%的教师长期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思想、“享受着”简单、粗糙、低水平重复的教学,只有20.65%的教师因动机来源明显,希望得到教师专业发展的权利欲与愿望很大。

5.教师群体的归属感看。

提高教师的群体归属感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动力之一。科学教师群体的归属感包括教师与所在学校之间的相互信任与理解、教师与科学学科团体之间的“融为一体”。教师的归属感越强,教学责任心就越强,教师专业发展动机就越积极。反之,就会削弱其工作情感,实现教师专业发展要求的难度就会增加。与所在学校之间的关系方面,73.85%的农村教师期待自己的学校应提高自身的办学地位与工作氛围,77.04%的教师认为要提高教师参与学校制订、规划、实施整个科学课程教师专业发展的计划,而不是搞学校“话语霸权”;与科学学科团体方面,93.02%的教师认为学校内部基本没有形成科学学科教学共同体,甚至单枪匹马的不在少数,其余忙于其他主科的教学任务,所谓的教研活动只流于形式。与外界的沟通、交流、培训等方面,有54.82%的教师近乎没有。这样,教师个体所能体验到的群体归属感比较微弱,教师的工作责任感就会比较低,教育部门及学校所要求的教师专业发展要求就较难以实现。

6.从教师的期望回报讲。

教师能够得到物质和精神上的回报是教师愿意从事其专业发展的最现实和最根本的动机。根据投资学理论,教师所得到的期望回报超出其投资成本的话,教师进行专业发展的动力就会很强。反之,就会瓦解教师对专业发展的积极性。对农村科学教师来说,影响他们进行教师专业发展的热情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从职称角度来说,80.03%的教师属于兼职教师,花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在科学教师专业发展上将不会给教师带来正职学科教学上的更专业、更精深的教师素养,得不到自我“事业高升”道路上的收益。第二,从教师教学工作量上来讲,一节好的科学课,需要充分准备探究实验活动材料(材料包括易耗品或者可累积品),这就需要教师课前、课后付出更多的义务劳动来完成,75.82%教学任务本来就繁重的教师认为投入与回报比例失调。第三,从家长、领导等外部支持方面来讲,以家长、领导为主的外部力量只注重评价体系,与主科明显造成评价等级差距,而忽视科学课程本身的教育功能,79.13%的教师感到不公平进而对科学教师的专业发展产生了消极情绪。

二、农村科学教师专业发展保障机制研究

通过以上对农村科学教师专业发展动力的调查与讨论,结果不容乐观,总体上呈现出盲从、倦怠的负能量,科学素养是现代社会先进教育下人才必须具备的品质,小学科学教师承担着培养具有此科学意识的未来文明人的艰巨重任,农村科学教育又是我国科学教育的软肋,必须针对性地提出保障农村科学教师专业发展顺利进行的机制,才能保障农村科学教育健康、科学成长。

1.教师自我对科学学科认同感的提升。

教师对科学教育理念、科学专业知识、科学教学知识等方面的认同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源性动力,它可以促使教师认清其专业发展的方向。培养教师自我对学科的认同感,需要从激发教师的学科认同意识、认同情感、认同行为三方面入手:

(1)在学科认同意识方面,农村科学教师对科学学科的自我认知意识比较单薄,意识决定行为,教师应对自己的学科角色、学科使命、学科行为等方面进行批判反思、理性分析、创新与超越后才能自明教师个体在教学中的身份,不断调整、改进、建构自己的教学行为。

(2)在学科认同情感方面,农村科学教师存有信心低迷体验、强化积极情绪有限等心理反应。教师日常的教学行为(譬如教学目标的达成、科学课程的设计、教学方法与策略的选择与实施等方面)都需要纳入积极的情绪情感来进行深入的思考与批判,才能保障学科认同的形成过程有效、顺利。

(3)在学科认同行为方面,教师对科学学科的认同感最终会映射到教学实践活动中,农村教师的教学现状表现出消极、应付的行为,教师与教学活动之间是双向的实践互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对学科的认同会影响教师是否会主动地、深层次地开展符合科学课程要求的教学实践活动,相应的,教师的学科认同感也会在实践问题中不断重构、内化,从而有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深化与成长。以上教师的认同意识、情感和行为的科学培养需要营造教师专业发展的环境氛围才能真正的落实与提升。

2.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环境氛围的营造。

要使教师能合格地投入科学教育教学的实践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工作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从农村科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来看,除了自身不断的努力学习发展外,必须综合考虑问题,通过学校、教育部门、社会、主管部门等为专业发展营造一个适宜的环境,努力借助外部因素转化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驱力。具体表现在:

(1)培训机制的建立,需要各级各部门的通力合作,利用视频、讲座、办班等多种形式,为提高科学教师的综合教学能力而努力;

(2)发展制度的保障,需要主管部门下决心利用法规、政策(如考试制度、证书制度、职称制度等)约束使得科学教师专业发展稳定、有序地进行;

(3)管理机构的统一,需要从教师的任职、升职、发展、业务等方面入手,严格要求各级各类教师管理机构必须有一致的培养和发展标准;

(4)物质待遇的配备,农村大环境总体还比不上城市,需要加大教师们的住房条件、子女教育等方面的特殊关照,农村教师才能无后顾之忧拥有真正的归属感;

(5)社会环境的配合,农村开展科学教育有其劣势也有其优势,通过循环播放科普影片、张贴宣传画等形式向农村人说明科普的重要性,创造农村爱科学的氛围,尤其家长要支持科学教育工作,只有这样教师才能获得更多的教育资源完成教学任务。

3.探讨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基本模式。

进行科学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必须符合农村地方特色、考虑农村实际情况,成立专门的认证机构(一般由大学研究者和优秀的教研员来承担)来验收教师的发展情况并与教师评职称紧密挂钩,本着农村教师专业自救、外部机构支持的总体原则设计了以下三种发展模式:

(1)教师自主专业发展模式。农村学校分布广、地域形式复杂,最现实的发展模式是激发教师个体的意识,实现教师自我教育。具体途径有:教育管理部门与大学教育机构要录制一套供农村教师个体发展的视频光盘,内容包括典型的学科教学知识、学科专业知识、探究实验活动的开展、农村教师开展讲课、说课、评课的现场实况等科学教师教好书必备的知识光盘配套给农村教师学习,学习情况由校长监督、落实。最后,教师要录制一节结合光盘知识所上的科学课与学习感悟供认证机构检验并作为评职称依据。

(2)进入城区小学实习的发展模式。城区小学师资力量较强、实验活动配备较好,是农村教师进一步发展提高的好场所,教育管理部门与农村、城区校长要从工资待遇、教学任务、岗位填补等方面协调并提供条件让教师就近到城区小学进行为期半年的教学实习,向城区小学科学教师学习他们从讲座、培训、自我反思等方面积累来的教学经验,期间做好说课、评课等教研活动并有一次参加市级以上科学课程教学比赛的经历。

第2篇

1.相当一部分农村中小学教师对继续教育认识不到位

对于农村教师特别是年龄偏大的教师来说,教育教学工作一贯就是按自己的理解想当然地闭门造车。对于继续教育中提到的新理念、新方法不予理会。这些新理念和方法毕竟是集大家之探究实践所得——集思广益,只有了解了再来反思自己的教学,方能找到不足,知不足才能进步,也才知道有许多理念并不是都需要电子白板、需要投影仪才能用。

2.经费问题

西部地区教师普遍待遇低,尤其是农村教师。最近十几年,西部农村教师的继续教育经费几乎都是由教师自己承担。虽然近几年来我县有部分学校对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费用给予报销,但除了培训费外,还要承担数目不小的住宿费、生活费以及其他开支。由于以上原因,许多教师不愿参加继续教育学习。

二改善彝良县教师继续教育问题的措施

1.提高培训教师自身素质

当前有相当数量的培训教师自身素质有待提高,培训教师自身素质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参训教师对待继续教育的态度:第一,改变以往单一的培训方式,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用当前比较新的教学方式、教学技巧对中小学教师进行培训。第二,对培训者进行专门集中培训。在承担继续教育任务的单位抽取一定的人员参加由国家高校和教育科研单位相关专家学者组织的专门培训。这些专家学者对我国的中小学教育有较高认识,参与过课改,了解先进的教育理论与方法。通过他们对地方培训者进行培训,可以整体提高培训者素质,更好地为地方继续教育培训服务。第三,地方继续教育培训脱离实际,这在一定程度上源于培训教师不了解中小学教育的原因。因此,培训教师每年必须对当前的农村中小学进行一定的调研,走入中小学课堂,及时挖掘中小学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结合农村中小学的具体情况来寻找相应的解决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在培训中解决教师们遇到的困惑,才能真正吸引教师参加继续教育、重视继续教育。

2.培训形式多样化

第一,校本培训模式。以教师任教学校为基地,利用学校现有的教育资源,探讨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为主要学习内容。它注重在探讨中解决教师教学中的具体问题,总结实践经验。第二,专家引领教育方式。让有一定造诣的专家、学者和中小学教师一起参与到继续教育中去,通过专家们的示范以及在专家提供的新的理论指导下,使教师整体素质得以提高。第三,集中培训模式。这种模式是当前采用最多的一种模式。教师利用假期到指定的学校接受一段时间的继续教育,通过集中培训,完成培训科目,最后通过考试而达到目的。第四,送教下乡模式。由相关部门利用周末或寒暑假让一些经过培训的高校教师,定期到农村地区的乡镇上对教师进行短期的教育培训,使当地教师便捷地完成继续教育培训。第五,远程培训模式。利用网络教育的便利性,制定教师培训课程标准,建立一个学习培训平台,实现优质教育课程资源的共享。远程教育培训对课堂的生成、构建、发展、探索,对新的教育理念的认识、探求,都将是一次革命性的学习方式。

3.增强培训实效性的改进方案

第一,改进培训内容,贴近一线教师教育教学实际。将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技能作为培训的主要内容,以典型教学案例为载体,创设真实的课堂教学环境,紧密结合学校教育教学一线实际,开展主题鲜明的技能培训,这样便于促进培训成果在教学实践中的转化。第二,转变培训方式,提升教师参训实效。针对教师学习特点,强化基于教学现场、走进真实课堂的培训环节。通过现场诊断和案例教学解决实际问题,采取跟岗培训和情境体验改进教学行为,利用行动研究和反思实践提升教育经验,确保培训实效。第三,强化培训自主性,激发教师参训动力。尝试建立教师自主选学机制,为教师创造自主选择培训内容、时间、途径和机构的机会,满足教师个性化需求。建立试行培训学分认证制度,学时学分合理转化。将培训学分作为教师履职考核的必备条件,激发教师参训的积极性,促进培训成果在教学实践中的转化。

4.转变农村中小学教师的观念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教师们的知识、观念必须更新。无论是老教师或是新教师都必须通过继续学习来达到教育思想的改变,树立新的教育观念。通过继续教育实现教师自身的专业化。

5.政府应加大继续教育经费

政府应转变继续教育观念,加大投入,对参加继续教育的教师提供一定的交通、生活补助,减轻农村教师的经济负担。

第3篇

关键词:农村 小学语文 教学模式 创新措施

我国是世界上的农业大国,农村小学数量占全国小学份额较大。在这样的一个背景条件下,决定了我国在教育方面,不可忽视对农村小学教学的研讨。因为人们对教育规律认识的误差,导致疏漏了农村小学教学的地域特点。我们现根据小学语文的学科特征,小学生的认知规律等特点,创新农村小学语文的教学模式。这是提升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急切需求,也是公平教育的需求。

一、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概况

随着我国对农村基础教育的不断深入建设,农村的教育教学模式、学习理论和教育思想都在不断的变化发展。农村的小学教育一直是我国基础教育中脆弱部分,农村小学办学条件差、师资力量较薄弱、教师老龄化现象较为严重。教师更新信息较慢且数量较少,导致教师的教学模式单一落后。农村小学教师很少接受培训,仅局限于相互的听课与交流,缺少对教学模式的探讨。根据教学改革的展开,农村小学的教学模式有了细微的变化,开始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方面却没有发生深层次、实际性的变化,教学模式也没有得到延伸。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着以下不足:

1.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对课文内容缺乏系统的分析,对整体知识的互相联系、新旧、难易区分不清,分析不透切。

2.农村小学语文的教学模式与教材特点不一致,用单一的教学模式来完成教材中所有的内容。这种公式化的教学模式会阻碍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造成培育人才的困难。为了全面提升农村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模式,现在对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模式进行探索和研究。

二、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的策略

改变农村小学语文传统的教学模式,创设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新情景。无论是农村小学语文教师还是学生,课内还是课外,小学生的思想和学习方式在转变,教师的教学活动和观念都在转变。随着农村小学落实课程的改革,一部分的农村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水平还有待提高。为了使小学生自主、科学的学习,使农村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模式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我们采取“识字、阅读、作文”三线同步出发,借鉴古代中国的语言学、美学和哲学等方面的理论,创设典型背景,激发小学生炙热的情感,把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结合在一起。这种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提升农村小学生的语文成绩,还可以提升农村小学生各方面的基本素质。让农村小学生可以体验到学习语文的乐趣,享受成功的喜悦,为其它学科教学奠定和拓展了坚实的基础。为了将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模式与教学理论、实际操作联系在一起,我们提出了以下有关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的创新策略:

1.生活展现的教学模式。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将学生带入到大自然、社会中去观察某一场景,小学生作为主动观察的客体。教师同时进行语言描绘,将一个鲜明的画面展示到小学的面前,让他们独立感受文章的内容。或者是以实物背景为中心,设置必要的背景,建构一个以演示为特定的教学模式。

2.图画、音乐表达的教学模式。通过图画将语文课文中所用语言描写达到的内容再现出来,将语文课文内容形象化。音乐是一种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音乐将感人的文字,展现鲜明的形象,渲染浓厚的氛围。把语文课文内容与音乐、图画相结合,可以使农村小学生在听觉、视觉相互渗透,起到眼睛与耳朵互相得到强化、补充的作用。

3.表演体会的教学模式。小学语文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的需要,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这时的课文内容将从课本中跳出来,展现在课堂上。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小学生对语文教材中的角色行为动作、语言浮想联翩,真切的理解和感受文中的内涵。这将促使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有效训练。

4.语言描绘的教学模式。这是一种传统且极其常见的教学模式,我们要将这种模式得到一定的改变与创新。教师将直观的手段与语言相结合,教师不仅要有序的进行传授,还必须引导小学生边听边看,边看边想,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与观察能力。这不仅可以使小学生的认知能力起到指导性的作用,还可以提升整体的能力。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可以渲染一定的氛围使学生主动的投入到课堂当中,使得思想情感得到体验。

三、结语

小学语文教学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农村小学语文教师通过培训、交流,思想教育观念得到很大的进步。但是许多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难以将先进的教学模式转变成实际的教学模式,这导致教学模式一成不变。教学活动的模式是学校教学的基础与中心部分,把握好农村小学语文的教学模式,可以促进农村小学生的学习兴致。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开展的教学活动形式。教学模式本身是教学理论的实践形式,它直接指导着教学活动,它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是教学实践与理论之间的桥梁。教学模式是教学工作开展的端口,是承受教学的一切,包含着教学的所有方面。

参考文献:

[1]撰:《汉语儿童识字的心理机制及其给教育的启示》,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上海.

第4篇

农村小学 体育教师素质 专业化发展

一、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的现状分析

体育教师被人们称为“人类健美的工程师”,这是人们对体育教师这个职业的赞誉。农村小学体育教师总体素质是比较好的,但我们也必须看到,由于应试教育的长年影响和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的思想和业务素质、知识水平、心理素质等方面都出现了不同程度地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宜之处。从当前农村小学学校的教育改革现状来看,农村小学体育教师对参与教育改革缺乏主动性。一般情况下,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的工作量直线上升,大部分教师达到每周18节课,繁重紧张的教学任务压得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穷于应付,疲惫不堪,很难静下心来考虑教学改革与创新,从而造成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的业务素质停滞不前,教研能力下降。再加上有相当一部分农村体育教师是复员军人或其他非专业人员,或者是年纪偏大的教师,因而有一部分农村体育教师不愿接受教改思想,知识相对落后,教学观念、教学手段仍然是以竞技为主,与信息时代新的教育观有较大的差距,不能适应当代教育的要求。他们深感知识的落伍对教学的不利影响,亟需更新观念和充实知识,但由于他们所受的教育就是一种缺乏改革创新的教育,在这种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他们,已不习惯于改革创新和在认识结构上进行过多改革。

二、重塑和提高农村体育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具体内容

1.关注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建设

在素质教育的整个体系中,教育的政治方向是首要的。新世纪的农村小学体育教师应具有马列主义、哲学、进化论等方面的知识,应具备坚定的政治信抑、执着的追求、较高的理论素质和较强的政治鉴别力,结合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就,加深对邓小平理论的理解。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因此,农村小学体育教师必须掌握有关社会学、心理学、人才学等方面的知识,具备良好的心理品质、有较强的心理承受力、稳定的心理状态及较好的心理自我调节能力,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有广泛的活动兴趣爱好,情感丰富、深刻而又富有理性,意志坚强,工作热情稳定、积极进取,能协调自己的知、情、意、行等的能力,对本职工作有创新的理想和行为,以培养走向世界的中国人为目标。

2.关注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的知识素质建设

在新世纪的今天,知识传授仍是素质教育的中心内容之一,体育教学也需要教给学生一定的体育技能知识。农村小学体育教师向学生传播的主要是以运动知识和技能知识为主,因而其知识结构应首重专业性。为了有效地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使其全面协调发展,更好地搞好体育教学、业余运动训练,农村体育教师首先要在熟悉掌握和运用教学大纲基础课中各类教材的教学法、练习法、裁判法的同时,还要熟练掌握教学大纲专项课中至少一项的运动理论和技术技能;其次要尽量多掌握一些娱乐体育的项目,才能搞好本职工作。农村小学体育教师要从实际出发,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一要充分利用现代传播媒体接纳新知识,完善其知识结构和知识容量;二要适应各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和课程综合化的趋势,以专业理论知识为中心,广泛涉猎各学科的知识尤其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体育等方面的知识,以充实教学内容,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三要注重自身的全面发展,从文学、美学、音乐、绘画、体育、戏剧等方面发展自己的才能,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3.关注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的能力素质建设

教学能力是农村小学体育教师最基本的业务工作能力,是开发学生智力的关键性因素,是体育教师能否出色地完成体育教学工作的关键要素之一。要搞好教学设计,农村小学体育教师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通过对本班整体情况了解,包括学生的身体素质与体育课要达到的目标的差距、学生的个性特点、学习风格等,确定体育课内容的范围、深度以及教学目标。其次,明确教学步骤、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最后,通过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的高低、技术的掌握程度等,多方面采用自评、他评、互评来评价本次体育课的教学效果,并将评价的结果及时加以反馈,对本次课的设计取其长处、去其短处,从而更好地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农村体育教师要培养学生体育能力,要在教学方法上要求讲究个性化和多样化,努力倡导开发式、探究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和学习内容做出新的构思和处理,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同时,教师还要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养成自我锻炼的能力和终身体育的方法。农村小学体育教师只有具备了较高的科研意识,才能够了解与把握学校体育发展的前沿动态,才能够以科研的态度去审视学校体育对学校及社会所带来的种种价值。因此,农村体育教师要不断提高专业基础理论和交叉学科的知识水平,掌握现代化教学科研所需的工具,保持知识结构的合理性和先进性,要善于发现并提出问题,能很好地分析问题及正确地解决问题,从而撰写出学术文章、论文及课题,把自己的实践经验升华为理论知识。

三、结论

综上所述,重塑、提高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的素质,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因素,是当务之急的大事。建立一支新型的、高素质的体育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各级各类教育部门和学校应积极创设有利于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环境,以提升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的素质,促进农村小学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志丹.体育教师职业成熟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04.

[2]黄文仁.论批判性反思在体育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作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

第5篇

关键词 农村教师 校本培训 研究 反思

教师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核心力量,教师培训是提升教师队伍专业水平的有效手段。近年来农村教师校本培训成为国内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对现有研究进行梳理有助于我们准确把握相关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研究的方向,为我国农村教师校本培训提供有益参考。

一、我国农村教师校本培训研究的历程回顾

我们以“农村教师”并含“校本培训”为检索主题,在中国知网共检索到212篇相关学术文章。以研究内容、发表时间和研究对象等为依据,对相关文章进行统计分析,将“农村教师校本培训”的研究历程大致分为萌芽发展期、反思建构期和深入探讨期三个阶段。

1.萌芽发展期(1999-2004)

1999年,国家《关于实施“中小学继续教育工程”的意见》首提校本培训的概念,并提出各中小学校都要制订本校教师培训计划,校本培训开始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相关研究也逐渐增多,学者们开始对农村教师校本培训的可能性进行初步探讨。如肖成全分析了农村教师校本培训实施可行性[1];侯正安则研究了在以县为主背景下,如何保障、评价农村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2]。这一时期,学者们在借鉴国外及国内城区学校教师校本培训的基础上,对农村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的可能性进行了初步探讨,为后续研究创设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2.反思建构期(2005-2010)

自2005年开始,学者们开始对农村教师校本培训进行专题研究。这期间的研究内容一方面是对早期的农村教师校本培训试验进行初步总结和反思,开始逐渐由最初的可行性探究,转入对培训方式、方法的深入研究。另一方面学者们也开始为构建农村教师校本培训体系寻找理论基础。如有的学者开始从“远程教育”或“三级教研网络”的视角探索构建新的农村教师校本培训体系。这一时期,学者们对农村教师校本培训的研究,着力从反思和建构两个方面探索农村教师校本培训的新策略。

3.深入探讨期(2011至今)

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以农村教师为重点,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进一步激发了学界对于农村教师校本培训研究的热情。学者们开始深入探讨农村教师校本培训的内涵及发展方向。如有学者以“从关照群体到关照全体”为主题探索了校本培训的八个发展方向[3];有学者深入研究了国内外校本培训模式,提出了5种农村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模式。当前农村教师校本培训的相关研究已经进入到了模式建构阶段,相关研究日益深入。

二、我国农村教师校本培训研究的内容分析

1.关于我国农村教师校本培训内容的研究

曾诚将农村教师校本培训的内容分为专业知识类、政治思想类、教育理念类、实践技能类、教研科研类和现代教育技术类等六大板块,认为政治思想类课程是校本培训的灵魂课程、教育理论类课程是校本培训的背景课程、专业知识类课程是校本培训的基础课程、实践技能类课程是校本培训的支柱课程、教研科研类课程是校本培训的关键课程、现代教育技术类课程是校本培训的重点课程[4]。有学者对农村教师校本培训的内容进行层级式分类,强调根据全体教师的共性和个性,设置“新课程教学基本理论、示范教学观摩、教学技能训练、自我研究教学、教学评议、教学研究等几个层级“菜单”[5],教师根据自己所在的层次,选择适合自己的“菜单”。

2.关于我国农村教师校本培训目的和作用的研究

(1)我国农村教师校本培训的目的

学界普遍认为农村教师校本培训的目的主要有两点,一是通过校本培训,促进教师发展。农村地区的校本培训,以农村教师为主要培训对象。研究者认为,教师的专业发展主要体现在教师专业知识、教学技能、理论水平和道德素养的全面提升,通过校本培训,可以从知识、技能、理论、道德素养等几个方面提升农村教师的综合素养,有效促进农村教师发展。二是通过校本培训,促进学校发展。校本培训立足于农村教育实际,以解决学校发展中产生的问题为核心,通过问题的研讨,促进学校整体的发展。校本培训的课程设置、培训方式等都立足于客观实际,着力优化农村中小学校教师人力资源,以实现农村学校办学水平的整体提升。

(2)我农村教师校本培训的作用

对于我国农村学校校本培训的作用,有学者认为校本培训会提高教师对新教材的驾驭能力,并且帮助教师更好地和学生交流。教师教学归根结底是要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沟通和交流渠道,增强师生之间的联系,使教师更好地将知识、技能传递给学生,并启发学生思维,锻炼学生思考创新的能力。通过农村学校校本培训可以有效提升农村教师的理论和知识水平,提升教学和沟通技巧,真正将教学转化为与学生的有效互动,实现教学效率的显著提升。农村学校校本培训,使教师立足于学校实际,真正全身心地投入到对学校本身的研究和再认识过程当中,有助于教师更好地理解和认识学校相关管理决策,提升对学校的认同感、归属感,共同应对学校办学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3.关于我国农村教师校本培训模式的研究

有的学者从教师发展的不同内容进行分类,将校本培训分为“三维一体”的互助合作式培训、教师反思诊断式培训、教师的开发研制式培训、针对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教研网络式培训、教师的自我发展式培训等[6];有的学者从教师的需要层级进行分类,将校本培训分为“达标式”“提高式”“研修式”[7];有的学者从教师培训的实际过程进行分类将校本培训分为“案例教学式、现场诊断式、问题探究式、自修一反思式”等[8];有的学者从教师培训采取的媒介进行分类将农村教师校本培训分为“媒体资料培训模式、空中课堂培训模式、基于网络的培训模式”等[5]。

4.关于我国农村教师校本培训存在问题的研究

学者们通过调查研究和理论分析发现,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普遍存在管理、理念、内容和教师等方面的问题。有的学者认为,农村教师校本培训在管理方面缺乏统一的领导和协调,“管理部门职责不清,缺乏协调统一”,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校本培训未能形成培训合力,效率低下,没有达到培训预期目的[9]。有的学者认为现代教育理论难以深入到农村教师校本培训中,校本培训的教育理念一直存在表面的适应教师需要,“基本功差了,就组织教师读、写、画;理论不足了,就安排集体阅读教育书刊”[10],农村校本培训仍旧停留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初级层面,把精力都放在了做表面文章,并没有深挖校本培训的核心内涵,严重限制了校本培训功用的有效发挥。有的学者认为校本培训的内容缺乏针对性,“并没有契合教师实际需要和教学实践问题”[11]。农村教师真正需要的是涵盖着专业知识、实践技能、理论知识、思想信念等多方面内容的有针对性的校本培训内容,以此提升自我的专业水平,但现有的校本培训并没有“急教师之所需“,培训缺乏针对性、实用性,在实践中未能起到好的效果。还有的学者从教师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认为作为校本培训主体的广大农村教师参与校本培训的热情不高。由于农村教师考核评价方式、个人工作精力、个人意愿等方面的问题,农村教师往往不愿意将很多的精力投入到校本培训中,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农村教师校本培训参与度不高,影响了农村校本培训的实际效果。

5.关于我国农村教师校本培训保障措施的研究

有的学者从制度保障方面研究,认为应将“校本培训工作纳入市县党政领导政绩考核指标”[1],制定校本培训计划,明确目标、任务、形式、职责,并有相应的考核、评估等。有的学者从文化保障方面研究,认为学校内要创造一种校园文化,促进教师自主自动地参与校本培训,改变校本培训的外在强迫性。有的学者从服务保障方面入手,认为应为教师培训提供一个舒适的良好环境,并提供培训所需的相关器材。还有学者提出因校制宜和校际互补保障,建立独具特色适合本校的培训内容和方式等,并且应追求校与校之间结对,学科互补、资源共享等。

6.关于我国农村教师校本培训的评价反馈机制的研究

有学者专门就评价机制提出了“三级评估制度”,即每年末,先由学校对教师的年度学习发展情况进行逐一检查评估,再由乡镇教育办公室对各学校的校本培训情况作专项评估检查,最后市教育局组织专人对各乡镇校本培训年度情况进行专项评估[9]。有的学者提出培训基地负责人组织统一考核。还有学者认为校本培训应大规模的展开,其评价应由学术研究的鉴定转入行政督导评估,主要包含自我模糊评估、定性定量评估、远期高层评估等三种形式。有的学者认为,对教师的评价应采取客观公正、积极有效的多元化评价模式,如教师自评与互评相结合、学校与教师互评相结合、学生评教师、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评学校等。

三、对我国农村教师校本培训研究的反思

1.重视实践探索,忽视理论建构

现有的关于农村教师校本培训的研究,大多从实证的角度出发,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访谈等多种形式,对农村教师校本培训进行分析,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却忽视了对农村教师校本培训体系构建的探索。实证研究是了解农村教师校本培训的有效途径,但这种调查需要基于一定的理论体系进行,没有理论基础的探索只能是限于表面的分析,很难实现对问题更深层次的探索。校本培训是农村教师培训的有效方式,在相关研究中,应着力探求其理论基础,构建起农村教师校本培训的理论体系,以保障农村教师校本培训有“理”可依。

2.重视国内经验总结,缺乏国际视野分析

现有的对于农村教师校本培训的研究,大多借鉴国内城区中小学教师培训经验,对国外先进经验的研究相对较少。而国外农村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已具有比较完整的体系,对我国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意义。但国内现有研究仅有个别学者对国外农村教师校本培训进行了初步探索,尚缺乏深入、细致和全面的分析。关于农村教师校本培训的研究在做好国内经验总结等相关研究的同时,也应结合我国具体国情着力国外先进经验的“移植性”研究。

3.重视共性研究,忽视特色探索

现有关于农村教师校本培训的研究大多从一个整体进行分析,提出某一种农村教师校本培训的模式、方法、内容,很少有专对于某一区域或学校的教师校本培训的目的、内容、方法、路健⒅贫鹊鹊难芯俊O钟械难芯浚大多集中于农村教师校本培训的共性探索,缺乏地方和学校特性研究。我国幅员辽阔,各地风土人情和社会经济发展有着较大差别,区域间教育发展水平和学校间教师教学、管理水平存在差别,各区域和学校的教师校本培训自然有不同需求,理应各具特色。相关研究在关注我国农村教师校本培训的共性、探索一般规律的同时,还应关注区域和学校间差异性,强化农村教师校本培训的特色研究。

参考文献

[1] 肖成全,等.中小学教师培训方案的有效设计与有效实施策略例谈[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0(3).

[2] 侯正安,孙建业.县级区域全面开展校本培训的思考与实践[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3(5).

[3] 白晓明,从关照群体到关注全体――对深入推进农村教师培训的思考与探索[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1(2).

[4] 曾诚.农村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06.

[5] 张榕玲.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之研究―基于甘肃省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7(5).

[6] 艾红梅.农村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模式研究[J].成人教育,2011(10).

[7] 金辉.增强校本培训实效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5(7).

[8] 吴淑芳.新课程实施中农村教师课程适应现状研究―以甘肃省康乐县为个案[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6.

[9] 马冉冉.农村学校校本培训实施的问题及其对策[J].中国农村教育,2007(3).

[10] 高丽.农村教师校本培训的困境与对策[J].大学教育科学,2008(3).

[11] 姜平编.解读校本怎样做校本培训[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第6篇

一、农村小学教学研究的现状

深入农村小学,我们发现大部分农村小学教师各教各的书,各自摸着自己的石头过河,各自封闭在自己的教学状态与方式中,至于他人有怎样的工作方式与精神,有怎样的教学理念与方法,自己不知道;自己对教材的解读是否准确,所运用的教学方法是否恰当,自己也没思考过。教师满足于完成所担任的教学科目时,几乎不学习、不思考教学;学校满足于每节课有教师教学,几乎不组织教学研究活动。总体而言,农村小学,几乎没有教学研究。

农村小学形成这样的教学研究现状,与教育管理者、教师的作为有关,也与农村小学的办学条件相关。如,农村小学办学条件简陋、社会经济条件差,许多教学研究活动无法开展;农村小学教师少,教师担任的教学任务多,且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住校的教师越来越少,教师一般早去晚归,很少有时间研究教学;有关部门组织的教学研究活动,一般只要求城区或办学水平高或办学规模大的学校的教师参加,农村小学教师很少有机会参加教学研究活动,即使有机会参加,又由于学校教师少,某个教师一走,有些班级就没教师上课,也就不能参加;农村小学的班级少,同科教师少,教学时教师各有各的教学工作,课余时又各回各的家,教师碰到了难以解决的问题,想与同事讨论交流,却没有交流探讨的对象。

但农村小学规模再小、办学条件再落后、教师工作再辛苦,也不能成为教师随便应付教学的理由,也不能成为教师不学习、不思考、不探究教学的理由。农村小学的教学需要研究,甚至比城区学校或办学水平高的学校更需要研究。

二、农村小学教学研究的方法

班级少、学生少、教师少、工作任务重、办学条件相对落后,是农村小学的基本实际,农村小学的教学研究,必须与农村小学的实际相适应。以下这些教学研究方法,比较适合于农村小学。

1.通过激发教师的自主性研究教学

学校采取措施,激发教师的主动性,促进教师主动地研究教学的方式。主动的研究,才是真正的研究、有效的研究。教师主动地研究教学,是农村小学最需要的教学研究方式,因为这种研究方式,不受学校规模的大小、工作任务轻重的影响,如果真正激发了教师的主动性,教学研究就可以深入开展。但现实中,很少有教师能主动研究教学,更多的教师,没有研究教学的主动性。这说明,教师研究教学的主动性需要引导与督促。要让更多的教师主动地研究教学,教育主管部门或学校就要为教师拓展研究教学的途径,如,为教师购买教育教学书籍与影像资料等;要为教师搭建教学研究平台,如,举办读书比赛、教学设计比赛、论文评比等;要树立研究教学的榜样,如,评选教学能手、课改之星等。通过引导与督促,让研究教学成为教师工作的内容,成为教师的工作、生活习惯。

2.通过公开课研究教学

这是一种最常见的教学研究方式,就是某学科教师上课,同科教师或没课的教师听课,听课后,再一起评课研讨。这种研究方式在规模大的学校很容易组织,但在农村小学,就不那么简单,常会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困难。因为农村小学教师少,如果不对安排课表进行特殊处理,上公开课时,学校的其他教师就不可能来听课研讨。农村小学开展公开课研讨活动,必须有计划地设计课表,如,周二上午一、二节课不排语文课,那语文公开课研究活动就可以安排在周二上午一、二节课,类似,周三上午一、二节课不排数学课,那数学公开课研究活动就可以安排在周三上午一、二节课。对于规模更小的学校,如一个学校只有三个年级、三个班、四位教师,学校要开展公开课研究活动,就只有在正常的教学时间之外,单独设置公开课研究时间。

3.利用各种媒体的教学资源研究教学

利用书籍、录像、网络等媒体上的教学案例、专家讲座、优质课进行学习、研究教学的方式。这种教学研究方式成本低,组织比较方便,很适合农村小学。研究可以利用每周的业务学习时间进行,也可以要求教师灵活运用空闲时间进行。由于媒体上的教学资源丰富、质量又高,采用这种教学研究方式,有利于教师开阔视野,领会到优质的教学思想与方法。农村小学地处偏远地区,要开阔视野、身临优质的教学思想与实践中,很不容易,利用各种媒体上的教学资源开展教学研究,是农村教师研究教学、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

4.通过闲聊研究教学

这是教师通过课余的闲聊,交流教学体会、研讨教学问题的研究方式。课余的闲聊,一般不被关注,但对于小规模的农村小学,教师的课余闲聊却是教学研究的好机会。因为农村小学规模小,教师的教学任务重,正常的教学时间里各有各的工作,只有课余时才可能与同事聊到教学的体会与问题。当然,教师课余的闲聊并不一定会聊教学,要促进教师在课余聊教学,作为学校的管理者,特别是校长,要有所作为,如,有意识地走进教师中,与教师聊教学,力求在学校营造一种有体会就交流、有问题就研究、有收获就分享的工作氛围。又如,建立集体办公制度,把学科教师聚集在一起,教师一起办公,有问题自然会讨论,有体会自然会交流,有收获自然会分享,通过管理达到教师课余研究教学的目的。

5.通过教学改革研究教学

这是学校以推进某项教学改革为抓手,促使教师研究教学的方式。如,某小学改革教学案的设计方式,要求教师按“情境激趣――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提升――当堂检测”的流程设计教学案,教师要设计出符合要求的教学案例,就必须思考如何设计能激发学习兴趣的教学情境,如何设计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提升、当堂检测的内容与方法等。这样的研究,由学校启动,统一规划,教师可合作研究,也可单独研究,比较适用于农村小学。

6.通过建立教学论坛研究教学

这是学校建立教学论坛,某位教师围绕一定的教育教学主题在论坛上发表演讲,参与论坛的教师开展研究讨论的方式。这种教学研究方式已在规模大、办学水平高的学校普遍运用。其实,这样的研究在农村小学也可以开展,只是由于农村小学规模小,教师少,农村小学要经常性地开展这样的研究,每位教师都要担当论坛主讲,同时,由于教学时间内绝大部分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工作,论坛开展的时间只能定在课外。

7.通过走出去的方式研究教学

这是教师通过去校外观摩、学习、考察,研究教学的方式。是目前最流行的一种教学研究方式,如,组织教师参加国培,组织教师去样板学校参观、学习等。但对于农村小学来说,这种教学研究方式很难实现。因为农村小学规模小、教师少,一个萝卜一个坑,教师几乎没有去校外参观、学习的时间。但走出去观摩、学习、考察,教师可以开阔眼界,拓展思维,可以体会到不一样的教学环境,了解到不一样的教学思想与方法。尽管农村小学教师走出去很困难,但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都要高度重视教师外出学习、考察的机会,如果有机会,学校一定要主动帮助教师调整课程,在不影响学生学习的前提下,克服困难,力争把教师送出去学习、考察、研究。

8.通过多校联合研究教学

这是几个学校联合在一起研究教学的方式。农村小学规模小,一个学校很难营造教学研究的氛围,很难有效地开展教学研究,如果几个层次相同的学校联合起来,形成联盟体或集团,就可以突破单个农村小学开展教学研究的局限性。联合教研,可以激发教师的活力、开阔教师的视野、充分利用好各校的教研资源、促进教师之间的感情交流。学校联合的方式,可以是乡镇内的几个农村小学联合,也可以是一定区域内几个志同道合的学校联合。联合教研要顺利开展,联合体要有领头的学校,要有联合教研的规划,学校的管理也要有一定的统一性,如,规定周四下午开展联合教研活动,联合体各学校就都合理安排好周四下午的课程。

9.通过专家指导研究教学

这是教育教学专家来学校与教师一起研究教学的方式。专家来校指导,能为教师带来新的教学思想与方法,能让教师明确教学研究的方向与方法,能提高教师教学与研究的有效性。这种研究方式,既不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又能保障教学研究的质量,是农村小学最需要的。但由于农村小学地处偏远地区,教育教学专家来农村小学指导研究,需要专家克服畏难情绪,要以提高农村教师教学水平为己任,要有为农村学校服务的思想;需要教育管理部门重视农村小学的教学,在人、财、物等方面给予专家来校指导大力支持,且为专家来农村小学指导搭建好平台。

10.通过送课到校研究教学

第7篇

【关 键 词】基础教育;教育资源配置;建议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5)03-0089-03

一、研究背景

2001年,国务院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第十三条要求地方政府“因地制宜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同时,该《决定》规定了在规划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时须遵守的三个原则: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同年,中央启动了税费改革,废除了农业附加税和各种集资,这就造成了当地政府在“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财政体制下财得非常困难。当地政府在落实“撤点并校”政策时,往往忽略“小学就近入学”的原则而实行“一刀切”来达到节约教育成本的目的,结果导致城乡小学在教育资源配置方面出现了严重失衡的现状。

通江县是四川省非常落后的地区,当地政府财政能力非常有限。该县的外出务工人员非常多,县域内的所有村庄都有大量的留守儿童,并且这些留守儿童分布较散。随着“撤点并校”政策的实施及当地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该县小学教育资源主要聚集在县城之内,保留下来的村小教育资源极度匮乏,甚至在一些村小出现了老师“包校”的现象。该县的小学教育资源配置现状是我国西部落后地区小学教育资源配置现状的缩影。因此,本文选取四川省通江县为研究对象,从教育财政体制、学校发展、教师待遇三方面来深入探析该地区城乡小学教育资源配置失衡的社会原因,并就此提出相关的改进建议。

二、有关教育资源配置的研究

许丽英在《教育资源配置理论研究――缩小教育差距的政策转向》中,从教育资源配置的主体(即教育资源由谁配置)、教育资源配置的对象(即教育资源配置给谁)、教育资源配置的方向和目标、教育资源配置和获取的方式四个维度来探讨了如何合理地配置教育资源。①张盛仁在《基于人口流动的湖北省农村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研究》中认为教育资源配置包括:一是社会总资源对教育的配置;二是各种教育间教育资源的配置;三是各种学校教育资源的配置;四是地区教育资源的配置。教育资源配置问题的落脚点是教育资源配置结构的优化。②谭文君在《我国城乡基础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研究》中从教育资源是教育实践得以进行的首要条件、教育资源的稀缺性是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约束力、教育资源的公益性是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动力等三个方面来研究分析了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必要性。③严科宇在《四川省基础教育资源配置机制创新研究》中从基础教育中的精英教育与功利主义、教育的市场化、教育经费投入中的缺位、教育监管中的缺位、基础教育资源总量的供需不平衡、优质基础教育资源的供需矛盾、基础教育机制不完善七个方面来分析了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失衡的原因。④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强调了教育要合理的发展,需要学校、社区、教师三方的通力协作。教师在社区和学校之间建立了一道直接的沟通桥梁,教师素质是整个教育质量的关键。因此,平衡城乡小学教育资源的配置有利于提高整个教育质量,基础教育资源的配置最终会回归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上。城乡小学教育资源公平的配置是基础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实现基础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就得优先考虑教育资源的公平配置。

因此,学术界对于基础教育资源的配置主要是从资源配置的主体、对象、方式方法来探析的。然而,对撤点并校“一刀切”造成的贫困地区城乡小学教育配置严重失衡未进行全面论述。因此,本文将结合撤点并校政策对城乡小学教育资源配置的影响及相关的文献资料,以四川省通江县为研究案例深入探析城乡小学教育资源配置失衡的社会原因。

三、具体调查情况

我们本次调查主要选取了麻石小学(片区中心小学)、擂鼓寨村小学(村小)、新建小学(村小)、春在小学(乡中心小学)。麻石小学和春在小学作为一个地区的中心小学,其教育资源的配置与县城小学的教育资源配置相匹配。雷鼓寨村小学和新建小学是两所保留下来的村小,在县域内所有的村小中具有代表性,它们的教育资源配置情况与其他村小的教育资源配置情况非常接近。因此,本文选取这四所小学作为具体的调查对象,主要从这四所学校的学生人数、教师人数(授课教师)、图书室配置、教师宿舍配置、教师的社会地位五方面来调查这四所学校教育资源配置的现状。

这四所学校教师配置的具体情况是:擂鼓寨村小学一共有两个年级,其中三年级有3个学生、二年级有2个学生,两位教师则一人负责一个班的全部课程及事务。两位教师每天除了给学生上课之外,还得给学生和自己做饭。因此,这两位教师每天都是“从早忙到黑”,并没有更多的时间对学生进行课外辅导。同时,由于教师专业知识的限制,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都没有开设,这就限制了该校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新建小学尽管在教师配置方面相对完善一些,但是由于教师年龄较高、专业趋同严重,因此该校教师的整体教学效果与擂鼓寨村小学教师的教学效果相差不大。麻石小学和春在小学在教师配备方面更全面,德、智、体、美、劳等相关课程的教师配备完善。这两所学校的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两所村小。

从表2可以得知,中心小学和村小在图书室配置方面出现了巨大的差异。这种差异的出现既是当地教育整体投入不足的表现,同时也是该县教育资源分配、教学点设立不公平的表现。

表3 四所学校的教师宿舍配置、教师的社会地位情况

从表3可以看出,四所小学都为教师提供了专门的宿舍,但是不同学校的教师的社会地位却不同。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当人在前两级的需求得到满足后,就会渴望自己的“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得到满足。村小教师由于学校的差别,在“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三方面都不能得到与中心校教师同等的满足,这在一定程度上拉大了城乡小学教育质量的差距。

四、城乡小学教育资源配置失衡的原因分析

小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好坏直接决定了整个基础教育的质量。城乡小学教育资源配置失衡的现状,是整个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失衡的直接体现。

(一)现有教育财政体制下的城乡小学财政资源配置的瓶颈

基础教育就其产品属性来讲属于公共产品。城乡小学教育的投入主要是由当地政府来完成的。我们在探析基础教育财政投入方面的问题时,以当前的教育财政体制为出发点,结合如何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结构来探析。

纵观中国教育财政体制的变迁,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分级办学、分级管理”阶段;分税制改革与“分级办学、分级管理”阶段;农村税费改革与“以县为主”体制的确立。在这种体制下,当地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是来源于上级政府或者中央的转移支付。四川省通江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当地政府的主要财政来源是上级政府的财政拨款。因而,当地政府在教育财政提供方面缺少自主性和创造性。尤其是在对村小教育财政的提供时,由于其学生人数较少,如果按照国家标准来配置教育资源,就必然会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同时也会增加政府的财政负担。所以,在进行财政资源分配时,农村小学经常被忽略,造成农村小学出现了“老师包办学生的一切”的怪象。

(二)学校发展

1. 生源流失对农村小学发展的影响。随着九年免费义务教育的开展,我国基础教育的“量”相对增加了许多,然而相应的教育财政投入的增长速度却相对落后。撤点并校将部分村小“撤”而“并”后,小学的数量就相对减少了,小学的分布也趋向于向城区或城区附近聚集。基础教育“量”的增加就集中在了城区小学,进而就促成了城区小学“超大班”、乡村小学“超小班”现象的出现。另外,就教师而言,乡村小学教师所教班级学生人数过少,甚至一个班只有2个学生(如通江县的擂鼓寨村小学),这必然会对教师上课的质量有所影响。教师上课质量的下降,必然会造成农村小学生源的流失,生源的流失又反作用于教师上课的质量,进而就形成了“生源流失―授课质量下降―生源流失”的恶性循环链。

这种恶性循环链的出现必然会对学校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具体表现在:一是农村小学生源流失加剧;二是农村小学教育经费投入会相对减少;三是农村小学相关教学设备配备落后;四是农村小学教师社会地位会相对降低;五是农村小学教师的教育机会配置严重不足。学校主要是由学生和教师这两大群体组成,这两大群体的数量和质量对学校的发展至关重要。

2. “城区中心”的教育政策取向对农村小学发展的制约。我国基础教育相关政策中,存在明显的“城区中心”价值取向。随着农村学龄儿童大量流入城区学校,基础教育往往优先满足城区小学学生的利益,如城乡小学图书室配置的差异,城乡小学教师伙食保障的差异。农村小学教育起点低且发展受到制约,农村小学始终处于因分配不公而资源严重缺乏的弱势地位。

3. 对农村小学监控和指导不力。现阶段被保留的农村小学,地理位置偏僻,生源质量差、数量少,衍生出了“老师包班”制甚至“老师包校”制的怪象。相关的教育主管部门在对学校教育质量的检测、评估时,都不会把农村小学的教育质量纳入检测和评估的范围,农村小学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的现状脱离了人们的视野,导致农村小学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得不到及时改善和提高。

(三)农村小学与城镇小学教师待遇差异大

由于农村小学受财政投入不足、生源流失严重、离城区较远等因素的影响,农村小学教师与城镇小学教师相比在生活环境、工资待遇、工作环境三方面具有较大的差异。具体表现在:一是村小教师没有专门的教师食堂,老师和学生的吃饭问题主要是由老师自己解决;二是村小教师缺乏相应的教学设备。例如,通江县擂鼓寨村小学老师没有专门的讲桌;三是村小教师年终绩效奖金低于城区小学教师;四是村小教师接受在职培训的机会很少。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村小教师背负着“上有老、下有小、中间靠不到”的生活压力,促使村小的教师想尽办法进入城区小学教书而无心在村小施教。

五、建议

教育资源配置遵循公平和效率原则,城乡小学教育资源配置的失衡是教育资源配置不公和效率低下的直接体现。鉴于此,本文根据城乡小学教育资源配置失衡的原因提出了相关的改善建议。

(一)规范城乡教师的无序流动

撤点并校后,农村小学的教育资源得到了重新的整合,农村小学原有的优质教师资源都积极地向城区或城区附近的学校流动。农村小学优质教师资源的流失,无疑会促使城乡教师资源分布不公平。城乡学校的教师流动应双向流动,鉴于此,笔者建议在城乡学校之间建立教师轮换教学制度,即在不同学校之间教师是双向流动的,这样就可避免城乡学校教育质量的差距因教师因素而加大。

(二)经费保障

基础教育属于公益事业,是典型的公共产品,农村小学由于自身条件限制,在“计划为主、市场为辅”的资源配置原则下处于劣势,因此政府部门在“计划”配置教育经费时适当提高农村小学的教育经费,同时给予农村小学在“市场”配置教育经费的博弈中更多的指引和政策优惠。农村小学在政府大力扶持下,自身也应该积极适应市场博弈的机制,充分利用各种传播媒介宣传自己,为学校争得社会的关注。

教师劳动具有复杂性、创造性、长期性、示范性、责任性五大特点。教师职业的社会作用主要体现:一是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播者,推动社会文明的延续和发展;二是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社会精神文明建设贡献良多;三是教师开发人的智力,并对人的各项潜能开发起奠基作用。不言而喻,教师对于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应该适当提高对于乡村教师的生活补贴。农村小学由于受财政投入、地域条件、教学质量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农村小学教师所在学校一般距离较远且教师宿舍配备不完善,很多教师每天放学后都得回家。这就无疑增加了农村小学教师的上班成本。这种成本包括教师的时间、财力、情感成本。我国实行的是按劳分配制度,乡村教师付出的成本代价较大,相应地给予乡村教师适当的生活补贴也是促进教育公平的一种保障措施。由于当地政府财政能力有限,中央和省级政府应适当提高用于农村教师生活补贴的专项经费。

(三)改善农村小学硬件和“软件”配置

为了防止生源的过度流失,促进农村小学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就应适当改善农村小学的“硬件”和“软件”配置。如,建立图书室、建立适合农村教学的教室和教师宿舍。让农村小学拥有与城区小学大致均等的物质条件和师资条件,是农村小学拥有一个公平竞争环境的保障。在这里,我们主要是强调相对公平而不是要求绝对公平,因为绝对公平对于教育资源是种极大的浪费。例如,农村小学由于人数较少,在配置相关教育资源时,就应该遵循“小而全”的原则,而不能一味地进行学校之间的攀比。

总之,城乡小学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事关基础教育整体的发展,本文从现有教育财政体制、学校发展、教师三面来论述了通江县城乡小学教育资源配置失衡的社会原因,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希望这些建议能够在西部落后地区基础教育资源配置方面起到一定的建设性作用。当然,要让我国西部落后地区基础教育资源配置达到最优,还需要我们继续努力。

注释:

①许丽英.教育资源配置理论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②张盛仁.基于人口流动的湖北省农村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研究[D].湖北: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第8篇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自然科学

中图分类号:G42

引言

小学科学教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提高小学生的科学素质有着很大的影响。而兴趣对于学生学习自然科学又有重大的意义,它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如果学生对科学课感兴趣,学习起来就会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农村小学教师应该结合农村小学科学教育的特殊情况和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特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来提高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

农村小学科学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由于受多方面条件的限制,农村小学科学普及的状况不是很理想,特别是偏远山区,科技读物数量有限,给小学科学教学带来了很大的障碍。许多教师也没有认真阅读科学课程标准,对新课程背景下自然课的教学理念了解不透彻,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很好地驾驭课堂。农村科学教学中诸如此类的问题还有很多,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学校方面的因素

1.教育经费缺乏,教学设备不足,教学手段落后。大多数农村小学,包括部分城镇小学,教育经费都很短缺,教学相关的配套设施不住;许多教室都没有配备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不能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教学手段十分落后。

2.不重视科学教育,师资力量薄弱,教学条件相对落后。农村小学不重视科学教育,没有专业的科学教师,或是科学教师的素质不高,直接影响课程的质量;多数农村小学没有实验室,实验仪器不足,教学条件相对落后,导致许多科学实验无法进行。

教师方面的因素

教师的教学水平较低,教学理念相对滞后。农村小学受编制的影响,科学教师一般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缺乏科学相关的理论知识;很多教师对小学科学教育存在偏见,经常用语文数学课的教学代替科学课,有的小学甚至不上科学课;很多教师仍然受传统的教学思想的影响,不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教学内容把握不恰当,教学方法模式不科学。由于农村小学的科学教师是由其他学科的教师兼任,教师在对教学内容上把握不好深浅难易程度,也不重视科学精神的培养,也不注重交叉学科知识的联系,教学的方法模式极其不科学。比如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味地教授学生实验的方法,忽视学生实验能力和主观能动性的培养。

此外,还有很多很多方面的因素影响着农村小学的科学教育效果,比如家长认为科学课可有可无,对孩子的科学学习也不支持,打消了孩子的学习积极性,甚至抑制孩子的个性发展。很多科学课都需要在户外开展,但是出于安全考虑,很多课外活动都被取消,学生无法近距离接触大自然,自然无法激起学习科学的兴趣。

二、小学科学教育教学的理论依据

(一)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认知心理学皮亚杰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的。儿童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涉及“同化”与“顺应”两个基本过程。在小学科学教育中,学生可以询问感兴趣的问题,然后用科学过程来探索问题的答案,利用他们已有的知识来形成新知识结构。

多元智力理论

美国教育家、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认为,智力是在某种社会或文化环境或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下,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遇到的真正的难题或生产及创造出有效产品所需要的能力。小学科学课程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小学科学课程的评价可以根据不同的评价目标,应用多样化的评价方法,对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种行为及结果进行科学评价。

培养农村小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的策略

(一)学校方面应采取的措施

重视科学的学科地位,创造良好的科技育人环境。一方面,学校领导要充分认识小学科学教育的重要性,安排对科学有浓厚兴趣的教师充当专任教师,严格要求教师按学校的安排上课,确保科学课程的顺利开展。其次,要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让学生生活在充满科技氛围的环境当中,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加大对农村教育经费的投人,改进农村教学设备条件。另一方面,要积极争取政府部门的支持,加大政府对学校的资金投入,配备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建立一些网络资源,改善农村教学条件。另一方面,没所学校至少要配备一间实验室和相关的仪器,满足科学教学的需要。

重视科学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提倡科学学习的多样化。一方面,要加强农村科学教师的师资培训,提高科学课程教师的专业水平。另一方面,学校课程要符合科学课程的性质,也要符合农村学校的实际情况,应该具有可行性与实效性。

教师方面应采取的措施

充分利用农村自然环境,丰富科学课教学资源。(1)农村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教师根据农村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自然教材的内容,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与大自然进行亲密的接触,为科学教育提供良好的素材。2.挖掘地方的物产资源,选择适应教学需要的替代材料,丰富科学课的教学资源。(1)教师可以深入挖掘地方的物产资源,就地取材,配合相关教学内容开展自制教具。(2)对于不易得到的教学材料,可以选择当地易得材料替代和补充,从而使所有学生都亲自参加观察、实验活动,直接感知各种自然事物,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自然的兴趣。

加强科学实验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1)农村学生对自然实验的接触相对较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对不同年级、不同阶段的实验,选择不同的实验方法,实验也要生动直观,才能激发学生学习自然的兴趣。(2)教师可以调整实验,改革科学课堂教学。教师可以以教材为基础,增加一些实验、改进一些实验、替换一些实验或者变课上实验为课下实验,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从五个方面关注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一是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二是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兴趣;三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带动学生兴趣;四是注重学生个性发展,激发学生兴趣;五是课堂内外知识延伸,调动学生兴趣。科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适时地渲染气氛,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认真备课并在教学的各环节中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来增加趣味性;注重挖掘学生的实践能力,重视师生情感交流和学生的个性发展。

结语

总之,科学教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国民科学素养的基础。虽然农村小学科学教学存在很多问题,但是广大教师需要学会利用身边可利用的资源,充分发挥农村的资源优势,采取有效措施来提高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为农村小学更好的实施素质教育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张军霞.将教学评价结合于小学科学教学之中的方法探讨[J].科学课,2005(11):6-9.

第9篇

教育的发展是国家全面强大的基础,依靠教育培养出的人才与技术生产力为国家的富强做出了极大的贡献,而在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数70%的基础上,与之配套的农村小学教育却很难与城市的教育相提并论,其在基础设施,教育师资,教育模式以及农村家长的教育观念等方面存在明显的缺陷,虽然,三农问题的重视使得农村小学教育在近些年得到了良性的发展,国家也通过“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但农村的特殊社会属性使得小学教育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改善教育基础设施,优化师资条件与学生评估制度,加强宣传教育以改变家长的教育观念,甚至调整农村经济产业结构,以整合生源组成,这些都需要各家长的教育工作者和农村政府作出更多的努力,以使农村小学的学生能得到更好的教育机会,使素质教育在农村得以展开。

1.农村小学教育的现状分析

1.1农村教育观念与思维的缺陷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本教育与素质教育在全国的全面深入,社会对教育的理解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过去的教育观念里只希望学生能认识字、能进行数学计算,而如今,社会的需求使得学生必须具有多元的知识结构和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但在我国的部分农村,这种教育观念并没有得到改变,其中就包括农村小学教师的教育概念和农村家长的教育认识,德、智、体、美全面均衡发展是小学生必须该受的教育,但有些农村小学教师只注重语文、数学的教育,对其他的素质教育能过则过,没有使教育效果得以体现,比如音乐课的教学依然采用老师唱一句、学生跟唱一句的教学模式,而英语教学也不够重视,特别是在发音上存在方言的因素,使得小学生的英语发音不够准确,这都是教师的教育概念没有得到改变的体现。

1.2农村教育设施的缺陷

由于农村教育经费有限,使得农村小学教育的基础设施相对匮乏,其主要表现在校园基础设施与教育基础设施,校园基础设施主要是指进行体育锻炼、游戏教育等相关的设施较为缺乏,比如很多农村的小学体育场还是砂石跑道,足球场也没有人工草坪的铺设,这对于学生的体育锻炼存在受伤的隐患,而至于其他的体育锻炼设施更是没有,影响学生的锻炼方式选择,使得学生课间玩的多数是自制的娱乐用具,如丢沙包、踢毽子、跳皮筋等。而教育当面的设施缺陷是指微机室、多媒体教室等现代化设备不完备。据调查,目前只有10%左右的农村学校拥有齐全的现代化教学设备,而更多的农村学校使用的还是传统的电化教学器材,如收录机、投影仪等,音美体器材也很缺乏,几台简陋的录音机,几盒单调的彩笔往往就是农村小学开展音美教学的全部家当。

1.3农村教育师资的缺乏

我国农村小学的教师队伍主要由三种群体组成:一是民办转公办的老教师;二是年龄不等的代课老师;三是为数不多的各方面都合格的具有专业素质的年轻教师,但目前的现状是由于农村的发展关系难以吸引大量的年轻教师前往教学,教学观念陈旧、知识体系单一、教育模式缺乏变通的老教师依然是农村小学教师的主体力量,这种师资现状难以匹配国家对小学生素质教育的需求,同时经费及硬件条件的制约,教师外出培训和自我充电的机会较少,更加不利于教师力量的发展。

2.农村小学教育的改革发展分析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这是我国教育发展的根本方向,农村小学教育的发展更是如此,需要现代化的教育基础与配套设施,需要现代化的教育模式与观念,需要现代化的教师队伍,这些就需要更多教育工作者和农村地方政府进行不断的政革发展。首先,需要加大农村小学教育的经费投入,改善学校的体育设施现状,修建适合小学生身体锻炼和体育兴趣培养的基础设施,补充音乐与美术教育的设施辅助,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完善多媒体教学模式,以标准的听、读、写来为学生提供英语教学;其次,加大教育的宣传力度,使广大农村家长更深刻的理解小学教育的含义,以配合学校教育完成对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同时,需要学校与家长优化对学生的学习评估办法,改变过去传统的只注重语文与数学成绩的考核方式,需要同时关注学生思想品德、兴趣、思维能力方面的培养,从重单纯只是评价转向重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评价;摒弃只以分数为主导的教学评价,使得教学评价更加合理化和科学化,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在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的改革方面,需要通过平台、专业、特长、发展、薪资等方面吸收文、体、美专业的师范毕业教师到农村小学任教,建立教师定期培训制度,以吸收新知识,学习先进的教育模式。建立长效的城乡教师交流制度,城市的小学教育相对于农村小学教育是先进的,使城市小学教师到农村小学支教一段时间,农村小学教师到城市小学学习一段时间,形成见习交流制度,以开拓农村小学教师的教学视野。

3总结

第10篇

关键词:农村小学 校本课程开发 滞后

一、问题的提出

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根据本校的教育哲学,通过与外部力量的合作,采用选择、改编、新编教学材料或设计学习活动的方式,并在校内实施以及建立内部评价机制的各种专业活动。[1]它是学校以其特色需求为目标的自发性课程发展过程,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兼顾地区性以及校际间的个别差异,突出强调了教师在课程开发中的主体地位。它是一个持续的动态过程,是一个整体的联动,其目的是为了满足本校学生的实际、解决个别差异。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校本课程开发对于农村小学的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是体现农村学校办学特色,满足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教育需求,促进农村学生个性发展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

但实践表明,校本课程开发在农村小学由于种种原因面临重重困难,从而无法开展,即使在已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少数农村小学中也存在很多问题,如教师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强,多是由于上级部门的行政压力而被动开发;开发水平低,基本上处于松散的、原始的低水平状态;开发主体认识不足,把“课程”看做“教材”,把“校本”理解为“本校”,将校本课程开发完全当做活动课或兴趣课,无目标无组织,全凭兴趣使然;实施简单随意,开发的校本课程随时要“为了大局”而做出“牺牲”,被“主课”所取代;拒绝交流、闭门造车,一些学校不愿借鉴他人经验,也不愿将自己的成果拿出来分享。

由此可见,在我国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整体上还很滞后,集中体现在学校教育的传统观念依然占据主导地位,校本课程开发理念尚未深入农村学校,落后地区的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还没有起步。本文将就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滞后的原因和对策进行具体分析。

二、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滞后的原因分析

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整体态势相对滞后,这是受到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影响,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校长态度不明确

校本课程开发是一项长期性的专业工作,需要建立在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基础之上,这就要求学校要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在农村小学,这个核心就是校长,他的意识和态度对学校的工作计划和方向有着重要影响。但遗憾的是,许多农村小学的校长们未能将他们的权力优势充分合理地运用于校本课程开发中。农村小学很少自觉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即使为了回应外部指令,一些校长的态度依然冷淡,对教师主动承担校本课程开发的工作采取不支持也不反对的态度,对整个开发活动不闻不问。校本课程开发缺失了基层领导的具体支持,开展起来难度很大。

(二)教师素质不及

校本课程开发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课程意识和课程理论知识,拥有一定的课程开发能力。农村小学教师学历普遍偏低,知识结构单一,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有限,而长期传统的教学使他们习惯了按照大纲和教参执行指令性的课程计划,课程意识本来就比较淡漠,加之缺乏适当的进修和培训方式,在较大程度上限制了他们的专业发展和素质提高。因此,当课程决策权部分下放给学校教师,意味着广大教师将拥有更多的专业自治权时,他们一时无法适应。

(三)学生及家长缺乏参与的热情

一方面,学生和家长自身认识不足。学生自己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意识明显薄弱,学生的兴趣、需求单一,部分学生甚至不知道自己所需。家长的观念落后,片面地认为校本课程开发会让孩子分心,影响学习,因此对校本课程开发持反对意见的居多。

另一方面,学校很少给家长和学生提供机会。许多农村小学的领导和教师经常忽视学生的需求,他们通常主观认为,学校所做的就是学生所要的,从而剥夺了学生参与决策的机会。一些学校认为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内部的事情,不需要家长的参与,加之农村学生的父母文化程度普遍不高,认为家长没有能力参与学校的事务。没有学生及家长的支持,校本课程开发举步维艰,即使学校一厢情愿地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最后也难免陷于有始无终的尴尬境地。

(四)校园文化环境封闭

在农村小学中,这种封闭性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教师不愿将自己的经验成果与他人分享、交流,这种现象在同一学科同一年级的教师之间比较突出;(2)师生之间的联系单一,老师们往往关注的是成绩好的学生,对这些学生其他方面的关注也只是建立在成绩基础之上的附加品,对学生的需求和兴趣缺乏关注;(3)校际之间交流学习不足;(4)学校与家长的关系非常疏远,学校很少主动联系家长,部分家长自卑地认为自己能力不足而无法参与学校事务。校园文化环境的封闭性直接导致课程主体绝对化、狭窄化。一方面使得校本课程成了校长课程、教师课程,无法满足学生的需要;另一方面导致课程的重复、低层次开发,致使人、财、物严重浪费;同时也因为得不到社会的支持而孤立、萎缩,从而失去生长的土壤。[2]

(五)校本课程开发研究中的“城市中心”的影响

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基本上以城市学校的现状和价值取向为逻辑起点,以城市学校的发展和对策研究为旨归。[3]对于农村学校,这种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两方面:(1)农村学校认为自己没有城市学校那样的条件,没有能力开发校本课程,从而干脆放弃对校本课程的开发;(2)农村学校在“城市化”的影响下,努力追求“时尚”,盲目地效仿城市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由于缺乏城市学校所具备的优势条件,又离开了自己的本土文化,最后弄得个“四不像”。

三、促进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策略思考

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由于种种原因而面临诸多困境,但是它的潜力是巨大的,农村小学自身要以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契机,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促进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

(一)明确办学宗旨,提升校长素质

由于种种原因,农村小学的校长素质普遍偏低,缺乏明确的教育哲学和办学宗旨,所以,提升农村小学校长的素质成为当务之急。农村小学校长可从以下五个方面努力:一是转变观念。以积极主动的态度接受新的理念,领会校本课程的核心理念,真正认识到校本课程开发的重大意义,从而自觉地进行校本课程开发。二是勇于将理论用于实践。以实际行动践行自己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以校本课程开发为契机,立足本土,突出农村小学的特色。三要把握“农村学校为农服务”这个方向,在校本课程开发中贯彻“为农服务”的政策。当然,为农村服务所需要的理论与技术的学习一般放在初中阶段,在小学阶段,则可以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服务家乡的意识和改变家乡贫穷落后面貌的愿望。相信意识先行,才会有行动,行动才会坚定。四要改变专制性、官僚式的领导方式,代之以民主、平等的交流对话机制,以此调动教师开发校本课程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协调各方力量,获得各方鼓励和支持。五要能够担当起校本课程开发的责任。不因一时兴起而为之,不因中途波折而不为。

江苏湖塘桥中心小学校长奚亚英以“让普通老百姓的子女接受优质的小学教育”作为她的教育理想,并落实在行动中,2000年她听说了校本课程开发,立即通过多种渠道学习相关理论,并动员学校教师一起学习,根据本校实际和学生需要,最终开发出具有学校特色的课程。期间也遇到了很多困难,但坚定的信念和对新事物的向往使这位女校长坚持了下来,当人们认为农村孩子学英语还是天方夜谭的时候,她却拿着资料多次拜访教育局长,并说服了领导;当开设艺术课的想法遭到一些师生和家长质疑的时候,她选择了坚持。

(二)开展校本培训,提高教师的课程意识和课程开发水平

教师的素质一旦得到提高,具备了一定的课程开发意识和能力,即使在条件非常差的农村小学,有责任心的教师们也能开发出有特色的校本课程。当前,校本培训,或称之以校为本的教师培训,在我国很多地区蓬勃发展,显示出较为强大的生命力,它通过训研结合,能有效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4]

农村小学教师最薄弱之处在于课程意识的缺乏,开发校本课程必须先理解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和意义,只有意识到位了,才有行动的可能。有学者通过对山东章丘市25所农村小学的调查发现,由于农村小学师资整体薄弱,纯粹注重教研组内、校内教师之间的相对研讨、切磋,通过观摩课、公开课、示范课指导教师提高教学技能,通过共同研讨教材、教法来提高教学质量,其效果有限,切实提高教师的课程意识和开发水平关键还需要专业人员的支持和指导。[5]因此,高校课程研究者包括学习者都应当走进中小学一线,尤其要勇于深入农村小学,通过专业引领,有效开展校本培训,增强课程开发意识,帮助教师学习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当地老师一道共同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为落后的农村小学注入新的活力,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这应当成为每个课程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当然,教师也应主动加强理论学习,并自觉接受研究人员的指导,努力提高课程意识和课程开发水平。

(三)结合本校本地区实际,努力挖掘校本课程开发的潜力

每个农村学校都有校本课程开发的潜力,如果教师具备了一定的课程开发意识和水平,加之强烈的责任感,教师定会将校本课程开发理念付诸实践,使校本课程开发的潜力得以充分挖掘。不可否认,农村小学所处的广大农村有着相当丰富的课程资源,农村小学内部条件虽然差,但总有其存在的意义和发展的潜力,关键在于教育工作者自身的细心和努力。在农村小学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学校教育工作者应当根据本校本地区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周边资源,努力发挥自身的主体能动性。

以关于体育的校本课程开发为例。湖北随州市曾都区南郊瓜园中心小学推广“人手一短绳, 每班一长绳”的跳绳活动,让跳绳活动与艺术相结合,将跳绳作为一项品牌体育项目、一种校园文化传承下去,跳绳运动由于健身价值高、安全易行、简单、省时、省钱,深受学生喜爱,而且较好地解决了农村小学场地和设施不足的问题。而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仁和镇永泰小学则利用学校附近的小山,带领学生走出学校,将体育锻炼与综合实践相结合,形成了四大活动板块及其相应的内容:在松树林活动(如投掷轻物)、做游戏;在竹林量身高、编竹帽等;在茅草地上练习滚、翻、攀、爬等技能;在大田埂上跑、跳、跨、越。每次体育课都能使学生的身体得到全面锻炼,而且美好的大自然还能陶冶学生的心灵。

(四)联系各方,寻求最大的发展空间

农村小学无论在校本课程开发必备资源方面,还是在校本课程开发理论和技术支持方面,都不及城市优质小学,这使得农村小学跟不上新课程改革的步伐,始终处于落后的状态。要解决这一困境,需要借助外界的力量,向上寻求帮助是比较可行的方法,具体包括横向联系和纵向联系,或者称之为两个“共同体”。

横向联系――打造城乡共同体。校本课程的开发具有个性化的特点,但学生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很多共性的需求,而基于学生发展基础之上的校本课程开发也存在着一些共性,因此进行校际合作尤其是农村小学与城市小学的联手,以农村丰富的素材性资源和城市较好的条件性资源相结合,必将促进农村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当然,进行城乡学校合作时也要注意一些问题:(1)选择合作对象时需要考虑地理位置的影响,一般以县城小学和乡镇小学联合为宜;(2)学校之间的合作应该建立在分析各自校内外环境因素的前提下,应该在其问题和需要取向上相同或相近的基础上展开合作,根据农村小学实际,一般把在一个自然行政区的3-4所农村小学与一所城市优质小学“捆绑”结盟;[6](3)农村小学打破封闭与自卑,主动与城市小学合作,而城市优质小学起带头作用,要热情帮助农村小学。

纵向联系――形成一个由师范大学课程研究中心、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组成的共同体。[7]校本课程开发需要理论与实践的对话与合作,但由于种种原因,专家们极少深入偏远的农村小学进行指导,而校本课程开发中所涉及的课程理论、课程开发技术以及研究方法等正是农村教师的薄弱环节,他们迫切需要课程研究机构和课程专家的理论引领、专业“扶贫”和技术咨询等智力上的支持。为此,有学者认为,可以通过教育行政部门来充当桥梁作用,向上联系课程专家,向下联系农村学校和教师,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充当组织者、研究者、参与者、合作者和协调者的角色,做好“上情下传,下情上达”的工作。

(五)争取教师、学生和广大乡民的支持

校本课程的开发最终要落实到校内,就农村小学而言,如果说向上寻求帮助是保障,那么向下争取教师、学生和包括家长在内的广大乡民的支持则是关键。

1.关注农村教师,帮助其树立自信心和自豪感

长期以来,农村留不住教师,农村教师看不起农村,农村教师不自信,因此,急需帮助农村教师树立自信心和自豪感。首要的任务是在较大程度上缓解他们的生存压力,这就需要继续推进“三农”政策并明确落实,大力改变农村面貌,缩小城乡差距,同时,各级政府要加强对新义务教育法实施的监督和管理,充分保障农村教师的利益。如此,长期坚持并完善下去,总有一天,农村教师不会再因身处农村而自卑,对未来必将充满希望。他们会真正扎根农村教育,在教育领域尽力发挥作用,在农村学校努力推进新课程改革,结合农村地区、农村学校和农村学生的实际,开发出适合农村学生并能为农村服务的具有农村特色的校本课程。

2.着眼于学生的需求,为学生的成长发展服务

学生应该成为校本课程开发的受益者和检验者。从小生长在农村的孩子,身上自然散发着乡土气息,他们实实在在地生活在农村,是农村社会生活经验的创造者之一。因此,只有当校本课程开发的农村社会生活经验和文化知识为学生所选择、所认同的时候,才能对其人格发展起到作用,最终的检验也才能通过。另外,校本课程开发应着眼于学生,做到一切“基于学生”、“为了学生”,但要切忌盲从于学生。农村小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单调,知识面狭窄,加之缺乏引导,他们并不能正确全面地认识自己的需求,“好”学生需要一个好的分数,“差”学生想好好玩,这种现象在农村小学普遍存在,校本课程不能片面地围绕提高学生分数和满足学生纯粹的玩耍的需求来进行开发。因此,农村小学的校本课程开发要考虑到农村小学生的实际,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关注每个学生,深入发现他们内心的需求,并且要理性地引导学生,避免兴趣主义和学科主义,切切实实地为学生的成长发展服务。

3.积极融入农村,赢得更多信任和支持

农村小学的校本课程开发离不开包括学生家长在内的广大乡民的支持。学校教师应该承担联系他们的责任,发挥作为知识分子的社会作用。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1)主动联系学生家长,具体做法包括教师家访和邀请家长进学校参观访问,家访是一种比较传统的做法,而邀请家长访问学校,让其深切感受学校的氛围,了解学校的发展,有助于增进家校的联系,为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争取更多的支持者。(2)积极参加农村事务,加强与乡民的联系,农村的民主选举、文化艺术节等乡俗民俗活动都需要教师的参与,他们对农村政治事务和文化事务有一定的影响。[8](3)认清自己的多重角色,不能只把自己定位成一个“纯粹”的教师,要把自己融入到乡民中,成为其中普通的一员,从而得到乡民的认可和信任。

参考文献

[1] 崔允.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2] 曹石珠.农村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现状与对策――基于郴州市部分农村中学校本课程实施状况的思考[J].湘南学院学报,2005,26(1):109.

[3] 邓纯考.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的反思[J].上海教育科研,2002(2):39.

[4] 殷宇.小学教师校本培训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2002.

[5] 王立芳.农村中心小学校本培训现状调查――以章丘市农村中心小学为例[D].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6] 朱连云.打造城乡教育共同体,促进学校教学优质、均衡发展――青浦区推进校本研修的实践[J].上海教育科研,2007(8).

[7] 崔允.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第11篇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基本理论;理论基础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论文编号】1009―8097 (2008) 07―0083―04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的本质是提高农村教育质量,促进城乡教育协调发展。对于农远理论体系的框架至今没有现成的答案,也没有多少经验可供参考,因此,就需要农远研究者用心思考、深入研究。

一 基本概念

1 现代远程教育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

现代远程教育是指学生和教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的一种新型教育形式,是构筑知识经济时代人们终身学习体系的主要手段。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是指在国家及教育部门规划和指导下,通过信息资源的建设、传递及应用,以提高农村教育质量、促进城乡教育协调发展的过程。农远(以下“农远”是指“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是随着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不断发展起来的,能够突破城乡之间的地域限制、实现信息资源的空间转移,用于提高农村地区教育教学质量的活动。

2 农远资源、农远资源建设和农远资源应用

农远资源主要是指为农村中小学校配备的硬件设备、软件资源和潜件资源。农远资源建设主要是指根据农村教育的具体情况,配备硬件资源,设计和开发适合农村特色的软件资源,提升潜件,包括对教师进行各级各类的培训,包括教育理念、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教学方法、信息通信技术等内容。农远资源应用是指农远资源被广大农村学校、行政机构、农民致富、继续教育等使用。农远资源质量是农远的生命线,农远资源应用是农远的核心。

3 农远管理和农远质量

农远管理是指各级农远管理人员应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对农远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监督、调控等,以期提高农远资源的应用效益,实现农远的最大价值。农远质量是指通过农远资源在农村中小学的应用,提高其教育教学效率和效果。农远管理是农远质量提高的必然要求,而农远管理必将提高农远质量。

4 农远可持续发展

农远可持续发展是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系统考虑农远各个要素,包括资金、资源、人、管理等要素,既要满足当前农村教育及为“三农”服务的需要,也要适应未来农村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各项事业发展的需求。如果没有可持续发展的机制作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后续发展的保障,不仅严重影响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持续发展和效益(特别是潜效益),而且整个系统工程也可能成为一次性投资,使广大的农村中小学成为一个个信息孤岛,难以实现更大层面上的信息交互。

5 农远三种模式

光盘教学模式:是指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学光盘这一视听设备进行,也是辅助教师传授知识和技能的一种教学方式。[1]

卫星资源教学模式:是指客户端用卫星接收设备接收的、能用于教育、教学活动的多媒体教学信息与资料辅助教学的一种教学方式。[2]

计算机网络教学模式:它是学生和教师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一种教学方式。

二 基本原理

任何科学的理论都有其成立的前提假设。理解理论的立论前提对把握理论研究的方向有重要的作用。作者提出下面几条立论前提:

(1) 农远工程的根本目的就是提高农村教育教学质量、缩小城乡之间教育差距,实现城乡教育协调发展。

(2) 农远的理论研究是保持农远稳健发展的根本前提,只有先进的理论指导才能不断推动实践向前发展。目前,农远的理论研究还比较滞后,另外,国外也没有理论可供借鉴。

(3)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保持农远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要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我们的理论创新,要把农远的教学模式、技术模式和管理模式上的探索和研究作为创新的重点。

1 农远成本与效益之间的关系:

“农远成本是指各级各类学校在培养每名学生的过程中, 因使用现代远程教育设备和资源而由社会、受教育者个人或家庭直接或间接支付的全部费用。”[3]农远效益是指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的环境下,农村中小学所取得的教学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总和。农远必须努力追寻节约成本的机会,但又不牺牲或放弃效益。

2 农远资源建设与应用之间的关系:

目前,农远工程基础建设基本完成,各种问题也随之出现。包括硬件,软件,软件质量,人件方面的问题,也就是我们要解决好“高速公路,车,车速,人”的问题。目前情况是“条条大路车很少”,出现了软件资源的建设与应用的问题。软件资源建设最终目的是为了应用,只有应用,才能促进再建设。建设-应用-再建设-再应用,形成良性循环,科学解决资源建设和应用这一对矛盾。

3 教学资源与教学模式之间的关系:

教学资源是指教学活动中的一切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的总和,也可以分为人力资源和非人力资源两部分。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和理论指导下,在教学活动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教学结构和方式。“当教学资源进入到教学系统后,使教学系统发生了两大明显的变化:一是使更多的教学材料进入课堂、进入到教学过程中;二是改变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空间关系,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中的四要素的关系,使得教学系统结构进行了重构,形成了现代远距离教学系统,出现了现代远距离教学模式,同时引发了对远距离教学方法、教学理论的研究。从这个意义上讲,具有特别功能的教学资源的出现与应用,将对教学系统产生巨大的影响,实现教学系统的重构,形成新的教学模式。”[4]

4 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之间的关系: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和理论指导下,在教学活动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教学结构和方式。教学方法是为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完成教与学的任务所采用的师生活动。教学模式不同,或者说构建或形成不同的教学模式,需要从两个基本的要素加以分析,即是否存在不同的教育思想或理念、是否存在不同的教与学的理论。一两种教学方法的变革并不会带来教育模式的根本改变。例如:在提到传统教学模式时,它是以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以教师主导为核心的教学活动。但是在传统教学中是不是就没有小组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活动呢?显然不是。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同样存在小组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活动。例如:在物理、化学实验中,经常把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内的学生会有不同的分工,共同完成一个实验活动。我们也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加入参与式教学的方法,但是我们不能说这就实现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变革。”[5]

三 基本方法

1 农远资源建设方法:

包括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建设。硬件资源建设方法主要指三种技术模式的配备;软件资源建设方法主要指软件资源收集与处理、加工与合成、筛选与二次加工等方法。

2 农远资源传送与管理方法:

农远资源传送主要指通过卫星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把各种软件资源传送到农村,通过农村接收站接收,获取信息资源,然后进行应用。在应用过程中涉及到管理手段和方法。

3 农远资源应用与研究方法:

农村中小学教师在使用农远、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研究资源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当然必须掌握三种技术模式的涵义及其具体应用方法。为了提高三种技术模式的可操作性,必须将这些模式具体化,形成可操作性更强的微观教学模式。不同课程的教学过程微观模式可能体现不同的学习目标。这样必然会构成面向三种技术模式的微观模式群。

4 农远成本与效益最优化的方法:

用经济学的成本―效益方法,解释、分析和研究农远的各个阶段建设和各项工作,争取用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效益,做到工程的整体优化。

四 理论基础

对农远影响较大、较直接的理论主要有:三种教学理论(赞可夫的发展教学理论、布鲁纳的结构―发现教学理论、巴班斯基的教学最优化理论)、三种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三种传播理论(拉斯威尔的“5W”传播理论、施拉姆的双向传播理论、贝罗的“SMCR”传播理论)、系统方法、创新推广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等。本文主要探讨系统理论、创新推广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对农远的影响。

1 系统方法

“系统就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或子系统)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和运行规律的整体。”[6]一方面,用系统方法分析、研究农远与外部系统的关系,即把农远放在整个社会大的环境中进行研究,把握农远与社会的关系。农远属于国家教育系统的一部分,与我国的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等环境都发生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整个社会系统为农远提供支持服务,包括人员、设备、资源、资金、技术等的注入,为农远发展提供保障;同时,社会系统也对农远提出一定的要求,比如:为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及终身教育服务,实现城乡教育公平,服务“三农”,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等,为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添砖加瓦。另一方面,用系统方法分析农远系统本身,即要把农远系统的内部结构拆开,对各个子系统或要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把握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关系,从整体上全面把握农远系统。我们主要提取了四个子系统(要素),即人、资金、资源和管理。这四个要素之间相互关系我们在后面将详细分析,这里就不再赘述。系统理论为农远确立了基本要素及基本关系,为农远的模式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2 创新推广理论

(1) 创新推广的定义

“创新推广是指创新通过一段时间,经过特定的传播渠道,在某一社会团体的成员中传播的过程。”[7]该定义主要包括四部分内容,首先,创新主要指对于受传者来说是一个新事物,一个新方法,一项新实践活动,一项发明等。这里的创新主要落在“新”字上,对于被传播者具有新颖性和独特性,而不一定是创造、发明;第二,传播渠道,指新事物通过某种推广通道被受传者分享信息、共同理解;第三,时间,任何一项新事物都要通过一段时间才能够被广大参与者分享和使用,当然,不同的事物创新推广的时间不同,比如:手机的大范围推广只需要几年的时间,而司机使用安全带则需要几十年才能够获得大面积的推广;第四,社会团体,是一组相互联系的单位,他们面临着共同的问题和目标。这个社会团体可以是民间组织,也可以是官方组织或分支机构,当然也可以是个人。社会团体本身能够影响创新推广的速度。创新推广是一个技术事件,也是一个社会过程。

(2) 创新五大特征

首先,相对优越性,指一项创新比旧事物具有很多优势,这种优势可以表现在经济、便利、快捷等方面。当然,优越性越高,创新推广速度越快,时间越短;第二,兼容性,指创新事物与社会主流的生活方式、信仰、价值观等是否一致;第三,简略性,指一项创新越简单易懂越容易被广大参与者所接受、理解和使用;第四,试验性,指一项创新能够被人们多次尝试使用,感受其优劣、好坏;第五,可观察性,指人们在短时间内多大程度上能够观察到创新的结果。

(3) 观念引领者的特点

“第一,更多的接触各类外界传播,因而眼界开阔;第二,具有比较高的社会地位;第三,具有创新精神。其显著特征是:他们在系统的传播结构中处于独特的富有影响力地位――处于人际关系传播的中心。”[8]

(4) 创新推广理论对农远的启示

首先,农远对于我国乃至世界来说都是一件新事物,也是一项新的实践活动。虽然,农远是由我国政府发起并推行的活动,但对于农村中小学教师、学生及社会人群来说都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新事物。所以,符合我们前面提到的创新推广中的“创新”。传播通道主要是通过“天网”“地网”“人网”来实现。农远这项创新活动的推广效益我们目前还不敢下定论,但是我们知道任何创新活动的推广都是需要一段时间,而我们根据教育创新推广的特点,农远这项活动要获得效益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农远这项创新推广活动的社会团体单位主要是各级各类的农村中小学校。每个学校开展农远情况不同,也会对农远本身带来不同的影响。比如两位女教师条件相同,29岁,已婚,专科毕业,乡中心小学普通教师,教授语文。你可能会认为他们对学校开展农远的认识基本相同。但这两位教师有一个关键的不同点,一个在A乡,一个在B乡。A乡中心小学有67%的教师都积极接受农远,而B乡中心小学只有18%的教师接受农远。虽然省教育厅基本上同时在这两个乡推广农远,但这两个乡中心小学有关农远扩散的社会结构和传播结构差别很大。由于系统的影响,我们可以预测A乡中心小学女教师与B乡中心小学女教师相比更可能接受农远。因为A乡中心小学的教师都会鼓励她采用,A乡中心小学的校长倾向与农远,而B乡中心小学则不。同样,对于农民及农村党员、干部及其它社会人群接受农远也是相同情况。

其次,学校领导、优秀教师及骨干教师是创新推广中的观念引领者,他们是远程教育资源的早期使用者和接触者,引导和鼓励信息技术教师及喜欢信息技术的教师帮助其他教师使用远教资源。学校也要给予这方面做的比较好的教师奖励,也叫创新的激励机制;另外,对于一些始终不接受远教资源的教师必须采取强迫机制。

最后,农远活动的五大特征:第一,相对优势,农远的优势在于其提供大量的资源,为提高广大农村基础教育质量、农业技术培训和党员、干部培训等带来了很大益处;第二,相容性,指农远要与我国广大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相互融合,整合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主要是指远教资源一定要“因地制宜”,符合我国广大农村多元化的特点,才会得到迅速发展。第三,复杂性,它既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因素,纵向来说包括前期规划、中期建设、后续发展及可持续发展,横向包括资源建设、教师专业发展、教学模式、远教模式、教学应用、运行成本和效益等;另外,对于各种人员使用远教资源时,我们应尽量使这些资源简单易懂,方便易用,灵活易学;第四,可试验性,我国农远试点工作已经完成,工程已经全面开展;另外,对于各种人员使用远教资源时,应该鼓励使用,大胆尝试;第五,可观察性,前面我们提到,由于教育创新推广本身的特点,这项活动要获得结果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其可观察性体现得不明显。

3 可持续发展理论

(1) 可持续发展的涵义

可持续发展一词最早源于西方发达国家,英文是Sustainable Development。“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满足需求能力的发展即是可持续发展。”[9]

(2) 对农远的启示

用可持续发展理论来把握和研究农远运行和发展的规律,农远可持续发展既要满足当前农村教育及为“三农”服务的需要,也要适应未来农村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各项事业发展的需求,才能促进农远逐步提升品质。质量和效益是农远永恒的主题,以质量求生存,以效益促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农远观。以可持续发展观指导的农远涉及到多种因素,包括思想理念、资源建设、资源应用、人才培训、教学模式、质量保证、科学管理等问题。要实现农远可持续发展首先以政策为主导, 以观念为突破,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同时,建立有效的支持服务体系和科学管理机制,以技术与资源为支撑,以教师培训为核心,提升农远综合效益,从而使其更好地为农村基础教育和信息化服务。

五 基本理论结构

农远教育学是一门应用学科,我们用农远组织结构图作为架构将理论内容组织起来,使其更加系统。农远的理论内容的组织结构说明了农远中的原理方法之间的内在联系。

在图1中,可以看到农远理论基础主要由三种学习理论、三种教学理论、三种传播理论、创新推广理论、系统方法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农远教育既根植于农村中小学教学实践也离不开现代远程教育。而农远教育本身包括六大组成部分,分别是农远管理、农远质量、农远成本、农远效益、农远资源和农远可持续发展。笔者认为通过此理论体系结构图能够概括农远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和理论基础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联系。

――――――――

参考文献

[1] 李兆君,李文.中小学教师远程教育指导手册[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54.

[2] 李兆君,李文.中小学教师远程教育指导手册[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13.

[3] 杨晓宏,贾春燕.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成本核算方法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6,(11):38.

[4][5]郭绍青.正确认识国家农村远程教育工程中三种硬件模式与教学模式,[J].电化教育研究,2005,(11):42-45.

[6] 李秉德.教育科学研究方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304.

[7] 埃弗雷特.M.罗杰斯著,辛欣译.创新的扩散[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5.

[8] 埃弗雷特.M.罗杰斯著,辛欣译.创新的扩散[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24.

[9] 刘培哲.可持续发展理论与21世纪议程[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1:9-10.

Theoretical System of Modern Distance Education in Rural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WU Chang-cheng1YANG Xiao-hong1JIN Xu-ying2TURD Iahmat2

(1.Schoo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nd Communication,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 Lanzhou,Gansu, 730070,China; 2. 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Kashgar Normal College,Xinjiang, Kashgar, 844000,China)

第12篇

一、新疆农村少数民族教师信息素养的基本状况

1.信息意识方面

信息意识是对信息及信息技术的功能、价值重要性等的认识。我们以农村少数民族中小学教师对信息以及信息技术的态度为基点进行调查,结果如下:

⑴信息需求强烈,但满足需求的行为在总体上没有达到高度自觉水平

教师信息需求的强烈程度反映的是教师搜索、吸收信息的动机水平。调查发现,农村少数民族中小学教师的信息需求强烈,有的教师认为需要不断地进行知识更新,希望能及时了解教学发展的动态信息。他们对现有信息条件,获得信息的手段途径等方面的满意度只有10%,这反映出教师信息需求的强烈程度。但较强烈的信息需求与农村少数民族地区客观信息环境之间存在矛盾,使农村少数民族教师满足需求的行为在总体上没有达到高度自觉水平。表现在:并不是所有教师都能够采取积极措施满足自身的信息需求。当问及教学过程中出现信息、知识匮乏时的举措,仅有少数的农村少数民族教师表示会积极采取各种方法加以解决。大部分教师表示在学校条件许可范围内能解决就解决,不能解决则听之任之。

⑵对信息技术重要性有一定认识,但在教师角色期待和现实之间难于找到平衡点

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性,才有可能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地获取、利用和开发信息。调查发现,80%的农村少数民族教师认为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多媒体会使学生学习积极性显著提高,65.3%的教师认为中小学教师应该掌握教学软件的设计和制作技巧。数据表明,随着教育发展和政策导向,教师信息认识有一定提高。但调查也同时发现,由于农村地区教育投入严重不足,导致教育教学条件上的匮乏,使大部分教师在认识到信息对教育教学重要性的同时,感到社会对教师的角色期待以及农村少数民族地区教师在现实条件下可成就的角色之间有强烈的冲突,在二者之间很难找到平衡点。调查显示,80%以上的农村少数民族教师认为如果有学习信息技术的机会,表示会参加。即使培训需要教师自费参与时,仍有20%的教师表示愿意考虑参加,这在教师工资水平还不高的农村少数民族地区是难能可贵的。

2.信息知识方面

信息知识包括信息理论知识和信息技术知识,是信息素养的基础。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地区少数民族中小学教师的信息知识水平不容乐观。表现在:

⑴信息理论知识匮乏,缺失状态严重

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往往需要在实践中体会,农村少数民族地区信息技术实践的不足直接导致对信息理论知识的忽视。调查和访谈结果表明农村少数民族中小学教师在教学中更突出地表现出重实践、轻理论的倾向。部分教师把信息技术简单理解为电教,有的教师把信息技术等同于计算机技术,还有的教师表示信息理论知识没用,不如直接学点技术实在。教师们很难意识到任何能力的形成与发展都要以一定知识为基础,教师信息知识的欠缺必然伴随着信息能力的低下。

⑵受信息环境影响,有限的信息技术知识无法内化

农村少数民族地区总体经济水平仍不高,教育投入还比较少。虽然教育扶贫项目帮助部分地区学校初步改善了硬件设施和信息条件,但总体而言,农村少数民族地区学校信息环境还很差。受此影响,即使教师们通过各种培训或进修途径获得一些信息技术知识,但回本地区、本校后却无法延续信息活动。 因此使有限的信息技术知识浮于表面,无法内化,而且极易遗忘。调查发现,相当一部分教师缺乏最基本的常识性信息知识,仅有35%农村少数民族教师知道可以用Powerpoint制作电子幻灯片。

3.信息能力方面

信息能力是信息素养的核心,没有信息能力,信息素养就成为一句空话。信息化教育中,教师信息能力水平的高低决定了教育的质量。在农村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信息能力的主要特点有:

⑴教师信息能力在信息源和信息渠道的约束下,只能作基础层面的低效体现

由于农村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投入的不足和偏远的地域特点,使很多学校的计算机特别是网络资源几近空白,绝大多数学校只有数量有限的常规媒体。虽然多数教师具有使用常规电教媒体的能力, 但适配软件的不足,又使这类媒体无法成为主要信息源。广大农村少数民族教师首选信息源依然是传统图书资料,这使教师信息能力只能在传统信息源和信息渠道的约束下作基础层面的低效体现。调查结果证实了这一点,在四个可复选信息源中,个人购置和学校图书资料的选择频率分别为40%和58%,网上信息源的选择频率仅有6%,对常规媒体使用情况调查表明,农村少数民族地区的教师表示会使用简单电教媒体,投影仪是使用频率较高的设备之一 ,20%的农村少数民族教师制作过幻灯片或投影,但教师普遍认为在教学中对电教媒体的利用不够充分,缺乏与学科教学整合的能力。

⑵基于网络和计算机的信息能力亟待提高,许多教师尚无危机意识

基于网络和计算机的信息能力是教师信息能力中最具时代特色的部分,如果这方面的能力缺失,信息素养只能停留在低水平层面上。而调查表明,这恰恰是农村少数民族地区大部分教师信息素养中最薄弱的部分。访谈发现许多教师对此尚无危机意识,没有认识到以计算机和网络为代表的新技术将促使教学发生根本性的变革,仍在沿袭传统的思维方式思考这种新生事物。

4.信息道德方面

信息道德认识模糊,信息道德体系不健全。教师劳动的特殊性决定了在任何形式的教育中教师自身的道德水平能够影响其劳动产品。在信息化教育中,教师不仅要具备传统教育范畴的品德修养,更要具备一种新型的品德─信息道德。在信息空间中,教师要懂得与信息技术使用有关的经济、法律等知识;要懂得并遵循网络空间的游戏规则。调查教师对于在科研教学文章中直接使用网上下载资料的态度反应各异,有36%的教师表示无所谓。这表明广大教师没有较明确的信息道德标准,信息道德认识模糊。

二、农村少数民族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影响因素分析

由于区域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氛围的差异性,影响新疆农村少数民族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教育的因素也不同。除了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教育观念陈旧、教学资源缺乏等基本影响因素之外,我认为农村少数民族中小学学校教师信息素养教育的文化氛围也应是影响农村少数民族教师信息素养水平的主要因素。下面我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分别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1.信息基础设施落后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目前农村少数民族中小学在计算机设备数上很缺乏,教师用机每校平均2台,有些学校没有计算机,多媒体教室和校园网的拥有量远远低于县级的学校,小学的拥有量几乎为零。在信息基础设施落后的条件下,教师缺乏应用信息技术教学的物质环境支持,影响了其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积极性。

2.信息化教学资源匮乏

农村少数民族教师能够接触到的一些软件多是面对城市的内容和硬件配置,更偏远的乡村由于不具备卫星传播和网络系统等先进的信息传播设备,教师不能及时得到新的教学信息,课堂内容大多局限于传统的教材。在我们对农村少数民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查时发现,多数少数民族教师能够理解和接受新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式,但由于缺乏适合于农村学生学习的信息化学习资源,新课程改革在具体实施时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3.教育观念落后,缺乏对信息素养深刻的认识

由于我国长期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农村少数民族教育仍以 “升学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目标。通过升学跳出农门,变成城里人,是农村少数民族孩子追求的最大人生价值目标。在这种背景下,农村少数民族中小学教师肩负着比城市教师更重的教学压力,很多教师认为只要把学生的成绩提上去了,也就完成了教学任务,学校领导在评价教师教学成绩时,也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为标准。大多数农村少数民族教师满足于传统的教学方式,缺乏提高信息素养的意识。

4.农村少数民族学校信息技术应用文化氛围淡薄

在农村少数民族学校信息设施建设、教育观念相对落后的条件下,农村少数民族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较差是必然的。我认为教师信息素养教育的环境并不仅仅是物质支持条件的满足,如果农村少数民族中小学教师能利用有限的信息设备开展信息技术教学应用,自觉提高自身的素质,学校领导和教师形成使用信息技术的自觉意识和行

为,教师的信息素养水平在实践中就会得到不断的提升。

5.缺乏与农村教师信息素养相适应的培训

农村教师参加信息素养教育的机会很少,当地相应的培训机构也很缺乏。培训内容局限于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多媒体、网络等计算机技能方面的知识,缺乏相应的现代教育理论和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知识。培训方式一般是“重理论、轻实践”的模式,教师不能结合自己的学科进行有效的学习。培训的结果是教师在实践中不会很好地利用信息技术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不能与学科课程很好地整合起来。

三、农村少数民族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策略

1.政府部门加大对农村少数民族地区信息设施投资的力度

为尽快实现教育信息化,国家、地方有关政策应向农村少数民族地区倾斜,加大对偏远、贫困乡村地区的投资力度。继续抓好农村少数民族“校校通”工程建设,使农村少数民族中小学师生都能共享网上优秀的教育资源,提高农村少数民族中小学的教育教学质量。增强对偏远、贫困地区的信息设施投入,以信息技术促进农村少数民族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2.建立适应农村少数民族教育的信息化教学资源

长期以来,多媒体学习光盘、网络课程学习资源城市化趋向特别严重,农村少数民族学生缺乏适应其生活、学习特点的信息化学习资源,这样给农村少数民族教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针对这种情况,信息资源开发者在开发数字化资源时,应关注一下农村少数民族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情况,使他们在了解城市文化的同时,也能继承农村少数民族优秀的文化。条件好的农村学校,也可以利用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开发一些学生比较熟悉的校本信息化资源。

3.转变传统的农村少数民族教育观念,提高少数民族教师自身的信息素养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为了体现教育的公平性, 我认为,农村少数民族学生在继承农村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应该和城里孩子一样享受信息化社会带来的现代化信息资源。信息化社会除了需要人们具备传统的“读、写、算”能力之外,还必须具备信息素养。农村少数民族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适应信息化社会的要求;改变传统的“精英教育”观,在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的基础上,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此,农村少数民族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使他们能适应信息化社会的需要。

4.加强农村少数民族教师的培训,开展农村少数民族教师信息素养教育

教师教育是知识经济时代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特别是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加强对教师信息素养的教育,是信息化社会对教师职业提出的新要求。农村少数民族教师信息素养教育除了和城市教师一样,培养其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伦理道德之外,还要培养他们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在培训时,我们要针对农村少数民族教育、学校信息设施和少数民族教师的特征,选择适合于农村少数民族教师需要的培训内容。在培训方式上,学校根据少数民族教师信息素养的实际水平和当地的资源条件,选择适合的培训方式,也可以采取多种培训方式相结合。

⑴远程教育培训方式

现在很多地区的农村学校都拥有了卫星转播设备,我们可以利用卫星传播系统对教师进行信息素养的培训,具备网络设备的学校可以让教师通过网络资源的学习来提高信息素养。除此之外,还可以把一些优秀的教育资源做成光盘,让少数民族教师通过观摩学习提高信息素养。

⑵教师“参与式”培训方式

就是让教师带着“学科教学任务”参加培训,教师在培训过程中可以感受到应用信息技术教学带来的优势;教师接受的培训内容和教学紧密地结合起来,便于教师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就少数民族农村教师的整体情况来说,采取“参与式”培训方式会困难一些,但确实是有效的方式,让教师带着自己的教学任务进行案例学习,容易使他们形成内驱力,获得成功体验,从而激发他们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兴趣,迅速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⑶校本培训模式

学校根据自己的情况,充分利用本校的资源,制订适合本校教师特征的培训体系。可以组织各学科经验丰富、信息素养水平较高的骨干教师,通过优秀案例对教师进行培训,也可以邀请一些信息技术教育的专家到学校作专题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