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

时间:2024-02-07 14:36:41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

第1篇

一、生态文明与生态文化的深刻内涵

1.文化与文明

理解生态文明视域下的生态文化建设,首先必须理解生态文明与生态文化的深刻内涵,这其中首先要理解的是文化与文明的内涵。通常情况下,我们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来理解文化。人的有目的的活动的产物通常被认为是广义的文化,这种文化包涵了人们在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中创造的一切,表现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遗迹和社会的风土人情、习俗、风尚等一切“人化”的事物。“狭义的文化专指语言、文学、艺术及一切意识形态在内的精神产品”,只是包涵与精神活动、生产有关的一些意识或思想观念形态。基于上述解释,本文中涉及的文化是指广义上的文化。同样,对于文明,也有广义和狭义两方面的理解。从广义上来说,文明是指文化发展的积极向上的产物的综合,是优良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面貌,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等方面都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平;从狭义上来说,文明是指一种与野蛮相对立的一种社会状态。文化与文明既相区别,又有联系。文化以文明为基础,文明是文化的升华。文化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人化”,文明则是在“人化”产物的积极向上的部分,文明表现着人类进步的一种社会状态。因此,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文化和文明是同一发展过程(社会发展过程)的两个方面。

2.生态文化与生态文明

生态文化与生态文明是密不可分的。“生态文明是人类在利用自然界的同时又主动保护自然界、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关系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相对于生态文明的来说,生态文化概念的内涵要复杂和广泛一些。从这个意义上看,“生态文化就是基于对人与自然界关系的正确认识、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价值取向、以人类的生死存亡及人生意义为终极关怀、与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相适应的一种文化形态。”如果说,生态文明是由生态化的生产方式所决定的全新的文明类型,它所强调的是所有生态社会中人与自然相互作用所具有的共同特征和达到的起码标准的话,那么,生态文化则是不同民族在特殊的生态环境中多样化的生存方式,它更强调由具体生态环境形成的民族文化的个性特征。生态文明既是理想的境界,又是现实的目标;既是生动的实践,又是长期的过程,是理念、行动、过程和效果的有机统一体。其中,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绿色低碳发展理念、环保优先理念,是前提。因此,建设生态文明离不开生文化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理性汲取。

二.张家港市建设生态文化的重要价值

张家港市位于长江下游南岸,属北亚热带南部湿润性气候区,土地资源、水资源、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生态建设意义重大。同时,张家港市作为一个新兴的工业港口城市,市民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组成结构较为复杂。近年来,张家港市通过大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工业污染得到综合治理,水、气、声环境质量全面提高,农村环境明显改善,生态建设成效显著。其中围绕生态建设形成了具有张家港市地方特色的生态文化,成为张家港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目前,张家港市生态文明建设进入第二阶段:力争率先建成全国首个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张家港市在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突出生态文化建设,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价值。

1.构建生态文明道德文化体系,提升张家港市民的生态文化素质,能够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重要的思想文化基础。虽然生态文明本身包含了生态意识文明、生态制度文明和生态行为文明,内含文化的要素,但是,生态文化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它能够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先进的思想意识、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引领生态文明建设。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科学的生态思想意识和文化观念,这既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前提,也是重要基础。

2.通过突出生态文化建设能够有效凝练和提升张家港市民的生态文化意识。正如在前文所说,张家港市市民来自不同文化背景,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生态文化意识和观念。这些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念蕴含于对待生态文明的态度之中,容易被忽视,而且其中也有某些方面的局限甚至不足。通过突出生态文化建设,积极发掘和发展民族特色文化中的生态因素,凝练和提升生态意识和价值观念,既能够提高生态文化的发展水平,也能更加突出民族生态文化的价值。

3.突出生态文化建设能够将党和国家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相关精神和要求与当前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使命相结合。建设生态文明,并不是放弃对物质生活的追求,回到原生态的生活方式,而是超越和扬弃粗放型的发展方式和不合理的消费模式,提升全社会的文明理念和素质,使人类活动限制在自然环境可承受的范围内,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当前,按照党的十精神,做好文化建设和生态建设这“两篇大文章”,是张家港市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现实需要和内在要求。我们突出生态文化建设,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也是建设民族文化强省的现实需要。突出张家港市生态文化建设,能够将文化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两个方面的基本要求结合起来,更好地挖掘丰富的张家港市的生态文化资源,突出张家港市生态文化建设的特色,在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要的同时,更好地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三.强化张家港市生态文化建设的策略

张家港市对于生态文化建设具体落实的方面,我们认为具体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1.广泛深入地开展一场关于生态文明和生态文化建设的思想大讨论形成关于生态文明和生态文化建设的广泛共识。虽然早在2005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就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提出了生态文明的理念,要求切实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工作;完善促进生态建设的法律和政策体系,制定全国生态保护规划,在全社会大力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张家港市长期坚持生态文明教育,并且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从全社会来看,关于生态文明和生态文化建设尤其是生态文化建设的宣传还不够深入,大众对此的认识还不够深刻,尤其还有不少认识误区,对党的十报告单独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将其放到突出地位的重要性和现实要求的认识也还不够,对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关于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方面的认识还不清晰,因此,借助当前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东风,在全市范围广泛深入地开展一场思想大讨论,既能增强认识,又能找到差距和问题,尤其是思想观念方面的问题,从而形成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和生态文化建设的广泛共识,以此奠定生态文明和生态文化建设的思想舆论基础。

2.发挥高校、科研院所以及文化艺术单位的优势,积极开展生态文化方面的理论研究和探讨,配合相关决策部门,提出建设生态文化的具体思路,形成关于生态文化建设的科学有效的政策措施。我们要认真解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关于生态文明和生态文化建设方面的最新要求,结合张家港市关于文化建设方面的目标任务,结合率先建成全国首个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现实要求,集中智慧,群策群力,形成建设生态文化的具体思路,为相关决策机关和部门提供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从而使生态文化建设不仅具有扎实的群众基础,也有科学有效的政策支撑。

3.建立科学有效的制度体系,促进生态文化体系。建设生态文化建设,思想观念要解放,政策措施要明确,但贵在执行。建立科学有效的体制体系,促进生态文化体系的建立是关键。我们是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国家,制度体系的建立关系重大。张家港市在建立健全生态文化制度体系方面,还有大量工作要做。第一,要在文化体制改革的整体要求中关注生态文化建设。当前,全国都在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但是,在不少地方和场合,生态文化往往被忽略,知识提一提即可。如果在制度体制的设计中缺乏对生态文化建设的关注,生态文化建设就不可能得到真正很好的落实。第二,要在生态文明的总体要求下设计和考虑生态文化建设的制度体系。生态文明与生态文化的关系密不可分,我们不能单独考虑和设计生态文化建设的制度机制,但是,也不能用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机制替代生态文化建设的制度机制。二者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总体上是在生态文明的战略上设计,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进程中推进。第三,生态文化制度体系建设要面向市场,面向世界。张家港市位于长江下游南岸,是沿海和长江两大经济开发带交汇处的新兴港口工业城市,发展面向世界的文化是张家港市生态文化建设必须考虑的一个方面。在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我们要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也要有面向世界的眼光,建立起一套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体制机制,不仅形成生态方面的精神和价值文化,而且形成生态文化的物化产品,真正使生态文化建设充满生机活力。

4.要发挥好政府的主导作用和群众的主体作用,激发全市人民广泛参与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化建设既是政府的事,也是老百姓自己的事。政府在生态文化建设中应发挥主导作用,做好规划,确保资金等方面的投入。群众是生态文化建设的主体,只有将群众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广泛发动起来,生态文化建设才有生机和活力。当然,这就需要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建立健全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协作机制。只有政府科学有效地决策施政,构建生态文明道德文化体系,率先建成全国首个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才有可能;只有全市人民广泛动员起来,生态文明道德文化体系基本建立,可持续消费模式基本形成,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才有可能。

第2篇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今后发展重要方向、重大领域和重大任务,党的十明确定位“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以建设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绿色发展,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然而,目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2005年我国能源消费强度约为美国的4倍,日本的7倍,远高于发达国家和世界平均水平。我国能源利用效率约为34%,相当于发达国家20年的水平,单位产值能耗是世界上最高的国家之一(谷树忠等,2013)。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基础上,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明显加大。”随之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公众行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影响力逐渐明显。公众作为重要的生态文明建设的利益相关方之一,公众越来越关注生态环境和自身权利。大力提高公众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以及参与深度和广度,对于当前国家和地区的生态文明发展至关重要。

二、我国公众生态文明建设参与度低的原因

1.公众生态文明教育缺乏

随之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消费者逐渐意识到个人消费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倡导一种更符合环保要求的消费方式,对于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大意义。有调查表明,近几年公众的环保意识和活动已经有了大幅度的提升。然而,目前我国教育体系中,主要重视应试教育,强调智力水平发育。当时对于基础的生态文明知识的教育非常缺乏。大多数普通公众不了解目前我国高能耗、高资源消耗的产业生产方式和损害生态的消费方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不了解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及环境保护等基本知识。这是我国公众生态文明建设参与度低的重要原因。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的时期,加强全民特别是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至关重要。为此,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和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生态文明教育,并注重在实践中推进生态文明教育,以促进我国生态文明教育体系的构建(刘建伟,2008)。

2.公众缺乏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平台

相对于发达国家各种生态文明建设的组织及各种公众参与生态文明的建设的渠道,我国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平台非常缺乏。一方面,各种基础社会建设项目中的环评公示,形同虚设,公众意见得不到重视;另一方面我国缺乏民间的生态文明建设组织,使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热情无法付诸行动。楚晓宁(2008)认为在公众参与机制中,环境保护NGO的力量不可忽视,它转移了政府部分公共服务及管理职能,减轻了政府的负担.实践证明,环境保护NG0不论是在国际上还是在国家内部,其在环保领域的作用是显著的.但目前我国环境保护NGO在发展中面临着发展瓶颈,如信任机制、资金支持等方面都存在问题,影响了其整体作用的发挥.在生态丈明建设的大背景下,无论是政府还是环境保护NG0自身都应该采取措施促进环境保护NG0的发展。

3.公众对生态标识产品缺乏信任,阻碍了公众的生态消费行为

公众选择生态标识产品,以达到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是目前发达国家公众主要的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式。公众通过生态消费行为,可以实现激励企业选择生态生产方式,督促政府制定生态保护标准的目的。然而,我国生态产品认证缺乏有效监督,导致不符合生态安全标准的产品贴上生态安全标签,最后导致消费者不再信任生态安全标签。同时,公众在购买产品时,不再关注该产品的生态属性,从而使我国公众的生态生活方式不能很好的形成。

三、发达国家提高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发达国家经历了以行政规制为主导、市场为主导,到公众参与为主导的过程。过去发达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依靠行政手段,规制企业行为和政府行为,来确保生态安全。然而,由于政府缺乏企业生产和产业发展的相关信息,而且掌握这些信息要耗费大量资源。同时,企业具有激励采取行动规避政府监管。所以,以政府行政规制为主导的生态文明建设方式,收效甚微。随之社会发展,发达国家越来越多的依赖市场手段进行生态文明建设,例如征收污染税、资源税等手段。市场手段的好处是不需要掌握大量的信息,政府只要计算本区域生态承受能力,并制定相应的税负。由于各种生态补偿税的征收,使企业和个人考虑到制造生态损害的外部性,从而使企业和个人选择符合生态发展的行为。然而,政府往往不了解公众的生态需求及不同时期的转变,政策往往有滞后性。同时,很多生态问题缺乏重视。目前,发达国家更多采取公众参与的方式,进行生态文明建设。主要通过制定生态文明规范、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提供生态产品标识,让每个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具体是,通过生态教育和生态宣传,让公众在生产生活的各个环节,主动选择符合生态文明的生活方式、符合生态文明的消费方式,从而激励企业提供符合生态文明的产品和产品生产方式。

1.日本提高公众参与垃圾分类的经验20世纪后期,日本的社会发展造成的环境污染使日本人看到了环境保护的越发的重要。所以,日本人用了几十年的时间研究垃圾分类与处理,从根本上来减少环境污染,并且尽可能做到高效利用能源。以一个塑料材质的瓶子为例,日本横滨地方政府就这个瓶子的不同成分的材料的分类就有几百条的规定。日本各个地方都会根据自身的条件制定不同的垃圾分类和回收的方法。另外,日本政府还有制定了很多关于垃圾分类和管理的法规并严格执行,如《家电回收法》《废弃物处理法》《关于包装容器分类回收与促进再商品化的法律》《食品回收法》等。同时,日本的生态文明教育也非常到位,从幼儿园开始老师就告诉学生垃圾如何分类,并经常带领小朋友去相应的废弃物处理企业参观,让人们从小就了解各种垃圾的处理方法。各级政府在报纸网址等媒体也有很多关于垃圾分类的宣传以及相关法规的介绍。还有就是日本很多地区实行垃圾收费管理,产生的垃圾越多需要缴纳的费用就越高,这一点也是日本垃圾分类能够做的很好的一个重要原因。

2.英国提高公众参与雾霾治理的经验

公众参与在伦敦雾霾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英国通过颁布法律的形式明确公众对于环境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如《环境信息条例》让公众有权利了解相关的环境信息,《城镇和乡村规划法》让公众有权利参与相关的环境项目的开发,这些提高了公众对环境决策的监督水平。因此,国家层面打造的一个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平台,为环境保护的行为和策略得到了较好的开展,也为相关环境项目的开展更好提供了保障。同时,英国教育部门加大环境保护方面的教育力度,使民众在学校就开始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学习到更多的参与环境保护的方法与途径,保护和改善环境的主动性、自觉性大幅提高。

3.以生态标识体系建设,提高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

为了减少生活所需对环境和生态的不良影响,欧盟于1992年制定新的环保标章制度,并与2000年予以修订,经由欧洲委员会及理事会通过EC1980/2000号法规,将产品范围扩及所有消防产品以及服务业。以期通过该项标章之认证鼓励生产者设计出具有更优环保理念的产品,并同时让消费者认知其消费产品。欧盟生态标签制度是一个自愿性制度。欧盟建立生态标签体系的初衷是希望把各类产品中在生态保护领域的佼佼者选出,予以肯定和鼓励,从而逐渐推动欧盟各类消费品的生产厂家进一步提高生态保护,使产品从设计、生产、销售到使用,直至最后处理的整个生命周期内都不会对生态环境带来危害。生态标签同时提示消费者,该产品符合欧盟规定的环保标准,是欧盟认可的并鼓励消费者购买的“绿色产品”。为鼓励在欧洲地区生产及消费“绿色产品”,欧盟于1992年出台了生态标签体系。因该标签呈一朵绿色小花图样,获得生态标签的产品也常被称为“贴花产品”。经过十年的发展,“贴花产品”已在欧洲市场上享有了很高的声誉。此外,各种相关生态标签不断出现,例如有机食品认证、产地认证、低碳产品认证、环保认证等。这些生态标签信息,越来越多的影响目前消费者选择。政府通过生态标识认证体系建设,不断将生态信息供给给消费者,从而引导公众消费行为和企业生产行为符合生态文明要求。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3篇

关键词 生态文明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基本形式,是工业文明的摒弃。它强调的是人和自然之间的一种互相依赖,互相促进和发展。其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调整人类文明的发展路线,限制文明的扩张程度和冲突性因素,实现人与社会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而不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一味的发展经济,为所欲为。伴随着当今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进行生态文明建设迫在眉睫。而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力量的重要来源,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通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生态文明教育的开展,提高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规范大学生的生态行为成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

1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与政治环境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入了经济飞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提升,跻身世界强国行列。但是机遇往往与挑战并存,中国在取得经济发展的同时忽视了对资源和能源的合理规划及控制,生态环境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随着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生态环境问题引起了高度的重视。实际上,这个问题也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注并采取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从党的十七大,到十八届三中全会,“生态文明”被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日益成为我党总揽国际局势、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新部署。而大学生作为和谐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在高校推行生态文明观教育,使其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是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的重要一环。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问题,营造了良好的生态文明发展的政治环境,这让我们坚信中华民族生态文明发展模式是一个必然实现的中国梦,是中华民族在生态全球化背景下,达到经济与生态保护双赢的一个必然方向。

2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必要性

建设可持续型社会、维护社会的安定、促进社会和谐依靠的是政府的政策、法规和科技投入等方面的支撑和保障,但教育也是其中的重要一环。因此,顺应当今生态文明的发展趋势,在大学生中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发挥教育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是时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

首先,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大学生是民族的未来,是未来社会建设的主要力量,而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科学发展观下的重要方面,在大学生中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增强大学生当前薄弱的生态文明知识,提高生态道德认知,对于我们建设可持续发展型、生态平衡型的小康社会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其次,这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在大学生中进行思想政治方面的生态文明教育,进行生态保护的宣扬和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而不仅仅是简单的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这需要保持两者的动态平衡关系。而人与自然能否和谐相处取决于人的思想意识和道德状况。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不仅关系到社会的长治久安,和谐稳定,更关乎人类的未来发展。

最后,这是大学生自身全面发展的需要。在大学生中开展生态文明思想政治教育,是时代赋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使命,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需要,同时也是大学生自身全面发展的需要。良好的生态文明意识和生态道德素质,是衡量一个民族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现代社会衡量大学生全面素质的重要基准。在当今社会发展中,培养生态意识,提高生态素质,是充分认识人与自然关系的迫切需要,也是协调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现实需求。现代化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维度,生态文明的兴起要求高校教育观念得到相应的转变。生态文明观教育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注入新的内涵,将生态文明观教育渗透到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过程是一个价值引导的过程,以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为最终目标,有助于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3高校践行生态文明教育的具体措施

3.1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大学生头脑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它的内容涵盖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等诸多领域和各个方面,是极其深刻和丰富的。其中关于人类社会发展和自然界的关系认为人和自然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高度,人的思想觉悟上升到高层次,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生态文明替代工业文明成为必然趋势和结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从而得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革命的建设道路。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我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在其过程中就也应当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其中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观念。因此,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应当坚持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探寻生态文明教育理念的创新。为了给生态文明建设培养更多优秀人才,思想政治教育者首先应当学习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武装自身,再通过教育方式的革新向大学生传授生态文明知识,达到互相促进,达到双赢。

3.2注重培养大学生科学全面的生态观

3.2.1培养大学生的生态自然观

马克思在人与自然关系上认为,人是能动和被动存在的统一体,人类为了求发展长期支配和利用自然,但是根据人与自然关系辩证法,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必须以客观自然规律为前提,发挥的成效受自然规律以及客观条件的制约,人类对自然的利用必然不是无节制的。

随着环境生态问题的日益突出,越来越多的人提倡回归传统的生态理念,中国古代也有人与自然关系论断的“天人合一”的生态智慧,这种传统生态哲学,不仅为构建生态文明社会提供了的哲学思想基础,也为人与自然关系的平衡方法提供了新的概念框架。“天人合一”是中国的传统文化精髓,在改造自然观的过程中,作为未来社会主义建设者主力军的大学生应当对传统文化弃其糟粕,取其精华,树立科学的生态自然观。

3.2.2培养大学生的健康消费观

消费是人的基本需要,涉及到人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因此更应在此过程中注重“绿色消费”,“节约消费”。大学生步入独立消费的阶段,尚未形成健康、合理的消费观念,享乐和攀比等负面心态会导致其在消费的过程中造成铺张浪费等不良行为。中国自古以来倡导勤俭节约的精神,更应该向其加强健康消费观念的培养,使其学会适度消费,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避免资源的不必要消耗。

3.2.3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法制观

加强对大学生的生态法制观的培养,有助于提升大学生对生态保护的敬畏感,形成一个超越生态习惯的生态自我行为机制,成为一个具备生态认知,并在生活中自我约束,尊重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生态人”。利用发挥《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堂的价值,充实生态法律知识的内容,开展环保法律知识的知识竞赛等活动使学生懂得各种保护生态环境的法规、条例和法则,明确破坏生态环境承担的法律责任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形成科学的生态法制观,从根本上养成依法保护环境的习惯。

3.3加强构建高校的生态文明氛围

随着国家政策的日益重视和环保氛围的日益浓厚,我国在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上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部分高校仍然只片面追求毕业率和升学率,只重视由学术科研活动带来的经济效益,忽视了高校作为培养全方位人才的职责。

3.3.1革新高校生态教育方法,创建“生态课堂”

目前我国居民的生态环保知识水平普遍不高,其中青年人的意识水平高于中老年人,原因是绝大多数青少年正在或接受过有关生态文明方面的教育,而70%的知识来源于课堂。因此课堂上的生态文明教育还是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因此从生态文明角度出发,打破传统课堂授课方式,构建生态化课堂就显得尤为重要。生态化课堂强调讲教师和大学生作为两个生态主体,互相促进、学习、共生。在课堂上创设生态情景,表演生态环保相关小品,寓教于乐。在思想教育课堂,如《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通过多种载体如ppt、视频等讲授有关生态文明的事例,宣扬生态文明道德观。作为生态课堂的两个生态主体,教师和学生都应当发挥自己的作用,推断生态课堂的氛围和发展。从而使彼此在生态文明知识和教育中得到互相促进和进步,构建一个良好的生态课堂环境,让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态知识的重要阵地。

3.3.2构建校园的生态文化氛围

(1)开展生态榜样教育

通过生态榜样教育,借助影视、文学和现实生活中的榜样形象,以正面积极的品质和积极行为影响学生的生态观念,养成良好的生态文明习惯。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环境生态工程,如沙地变良田、生态园林的修建等生态成果。也可以组织学生观看生态保护方面的纪录片或电影,引起学生的生态危机意识和环保意识。同时,注重发掘生活中生态榜样,在实践中对大学生进行具化的引导。

(2)开展校园生态文明活动,构建大学生环保氛围

生态认知转化为潜力默化的行为习惯是需要一定的过程,这就需要在校园开展接触自然的实践活动,加强大学生的生态体验,从而深化其生态认知促进科学生态行为的养成。借助“世界环境日”、“植树节”等环保节日之际开展相关环保活动,如生态知识竞赛活动、参观生态园、亲测pm2.5指数等拉近大学生和生态文明的距离,认识到当前生态环境的严峻局面,从而敬畏自然。

(3)加大对生态专业的重视,增强学生之间的学科互动

随着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人们对生态环境问题的维护意识也逐渐提高,生态文明建设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近年来国家对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视,进一步展示了生态学专业发展的美好前景。学校需要下大力气打造紧跟时代步伐,重视生态文明 ,打造过硬专业。加大专业建设的力度,不断改革创新,加强对环境保护内容的研究和探索优质生态学专业。

在课程的安排上要做到更加全面更加宽泛,加强其他非环境专业的生态专业知识的学习,增强生态专业和生非生态专业学生之间的交流,从思想政治教育入手,增进学生之间的理性知识分享和感性认识,使大学生的生态观得到一个、维度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马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题活动的背景--情境设置[J].青年与社会,2012(02).

[2] 姜赛飞.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探究[J].教育探索,2011(08).

[3] 姜树萍,陈芊羽,赵宇燕,苗建峰.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与践行能力提升路径[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1(02).

[4] 杨坤.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必要性及途径[J].世纪桥,2010(09).

[5] 杨志华,严耕.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是时展的新要求[J].中国林业教育,2010(05).

[6] 黄平芳.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10(02).

[7] 刘婷.科学发展观视野下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初探[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08).

第4篇

生态文明教育是进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和前提。生态文明建设,从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到十八大指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再到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最后到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系统、完备地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并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十三五”发展规划,可以说,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国家发展的重点问题。高校作为培养大学生良好品格的主阵地,承担着生态文明家培育以及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使命。所谓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是指在提高大学生生态意识和文明素质的基础上,使之自觉遵循生态系统原理,积极改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 人) 、人与自我的关系而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性的培养活动。它对于实现大学理想、满足社会需要、完善学生个体发展均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1]。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校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载体,必须增强其实效性,从而帮助大学生树立起科学的生态观,做到知行合一。

一、当前高校思政课中生态文明教育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校思政课中生态文明教育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丰富,以增强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效性。

(一)对思政课生态文明教育认识不足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和引导青年人,培养大学生良好品格的主阵地。伴随着我国的现代化进程,环境问题每况愈下,在时代呼唤建设“美丽中国”的今天,高校作为培养未来人才的主要基地,应当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把生态文明教育作为重点纳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培养大学生生态意识,使生态环保思想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引导其成为合格的新型“生态人”。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国高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仍然存在认识上的不足。首先是一些高校领导还存在思想政治教育“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不正确观念,生态文明教育更是停留在“纸上谈兵” “蜻蜓点水”的层面,并且受传统观念束缚,为提高学校知名度,高校领导更加倾向于将人力、物力、财力集中使用在热门专业和科研中,致使生态文明教学“边缘化”。其次是一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并未对生态文明教育予以重视,未将生态文明融入思政课教学过程中。最后,还有一些学生认为,保护环境,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政府的事情,自己的力量微不足道,同时,由于专业课程的压力,从而忽视了对于生态文明知识的学习。上述认识上的偏差,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生态文明教学的有效开展。

(二)关于生态文明的教学内容单薄且重复

具备一套科学系统的理论基础是高校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前提和条件。思想政治理论课共包含四门课程,每门课程中都包含着关于生态文明的思想,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称“思修”,以下同)课程(2015版)第三章第三节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简称“毛概”,以下同)课程(2015版)第八章第五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称“马原”,以下同)课程(2015版)第一章阐释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实践观两个方面所蕴含的生态文明思想和第六章、第七章科学社会主义所体现的生态文明思想;“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简称“纲要”,以下同)课程(2015版)第十章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关于以科学发展观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但是,这些内容均分散在各门课程的相关章节之中,“分量”大打折扣,而且有些关于生态文明的内容具有很大的隐秘性,需要教师进一步挖掘,这些都导致生态教育具有很大的随意性,许多重难点问题容易被授课教师一笔带过。另一方面,从教材和讲授的实际内容上看,还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内容重复问题,主要体现在:“思修”课程第三章第三节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纲要”课程第十章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和“马原”第一章论述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时均讲到了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指导作用。因此,需要对生态文明教学内容制定科学系统的规划,凸显生态文明教育的主题。

(三)教育方式单一,缺乏对社会实践教学的重视

处于全面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各种社会思潮涌现,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一方面为大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来源,另一方面也容易使大学生陷入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的困惑之中。当代大学生具有较强的自主意识和创新精神。如果思政课教学仍采取“以讲为主”的方式,很容易造成“学生不爱听、教师疏于?v”的困境。总而言之,教育应该是双向互动,而非单向说教。当前,高校生态文明教学形式更多的仍是采用注入式、填鸭式,这种单一僵化的“灌输式”教学形式既不生动活泼,也不适应当前时展。这种单向的教学模式往往造成学生主体性不高,学习积极性下降,教学效果欠佳。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环节是以学生直接体验的方式消化课堂理论知识,是一个内化和自我认知的过程,具有突出的渗透性、体验性与实践性,可以有效弥补传统课堂理论教学的不足。为此,应重视社会实践教学,积极探索多样化的生态文明教育形式,如图片展示、观看视频、实地体验、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等。

(四)生态文明教学条件保障机制不力

生态文明教育是帮助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因此,必须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有一套完整的保障机制,以确保生态文明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然而,事实上,相当多的高校生态文明教学条件保障机制不力。主要表现在:一是教学资源投入不足。目前,高等院校几乎没有开设关于生态国情教育及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课程,“高校作为培养国家未来接班人和建设者的重要场所,这种教学资源的空缺对我国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无疑是雪上加霜”[2]。二是教师素质不高。由于思政课的老师大都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背景,本身的知识结构中缺少生态文明的内容,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并未对生态文明进行深入、具体的研究,导致一些关于生态文明的知识点被教师一带而过;另外,有些思政课教师自身缺乏生态意识,不能自觉地将生态文明内容融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不能在言传身教中影响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观。三是缺乏稳定的社会实践教学基地。实践教学基地是联系学生与社会的载体和平台,是重要的教学资源。对于生态文明教育,更加需要通过实践来启迪学生的心灵,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当前,许多高校的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基地局限于高校所在地的博物馆、展览馆、烈士陵园等,数量少,面较窄,形式较为单一,并且不能与生态文明教育有效结合。而且有些同学表示,一些实践教育基地他们都去过,可以选择的实践基地较少。此外,虽然有些高校在进行生态文明社会实践教学时会选择一些农村、社区、单位和企业等作为基地,但既没有正式挂牌,也没有建立长期的联系。这种实践教学基地往往是一次性的,随着实践教学活动的结束,基地也就随之放弃。这种短期行为造成思政课生态文明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二、高校思政课生态文明教育的弊端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主渠道,应该承担起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观,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重任。但是,目前我国高校思政课在生态文明教育方面却存在很多弊端,且已对当代大学生形成较大的负面影响。比如:由于高校对生态文明教育重视不够,淡化了大学生生态责任意识,使他们难以承载建构生态文明社会的历史重任;四门课程之间缺乏有效衔接,导致大学生生态认知水平较低;教学模式以课堂教学为主,生态实践基地缺乏创新,使学生缺乏学习的动力和兴趣。

(一)对生态文明教育重视不够,淡化了大学生生态责任意识

生态责任意识作为一种思想价值观念,对于规范人的生态实践行为,提升保护自然的自觉性具有重要意义。大学生作为建设“美丽中国”的生力军,生态责任意识无疑是他们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动力[3]。由于高校对思政课生态文明教育认识不足,生态文明教育总是停留在可有可无的层面之上,致使部分大学生生态责任意识不强,生态保护意识薄弱。因此,当需要为保护环境牺牲个人利益时,部分大学生会舍弃环境利益选择个人利益。例如:现代生活中一次性餐具的大量使用造成不可降解的“白色污染”、随意丢弃电池、追求衣物的“快时尚”、向往奢靡的物质生活等。另外,在现实生活中,看到浪费水电、乱扔垃圾、损害花草树木等不文明行为,部分大学生也不会积极上前阻止,原因就是他们的生态责任意识不强。大学生作为高层次文明的主体,加强当代大学生的生态责任意识对于发挥大学生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增强全体社会成员生态忧患意识和生态责任感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教学内容缺乏系统性、科学性,影响了大学生生态认知水平

具备一定的生态认知是大学生自觉践行生态文明行为的前提和基础。由于当前思政课中关于生态文明的教学内容较为分散、片面,不能有效提高大学生生态认知水平。关于世界环境日、五大发展理念、“五位一体” “白色垃圾” “垃圾分类”“地球一小时”等基本生态环境知识,可以脱口而出的大学生少之又少。据相关调查显示,有 69.3%的大学生不知道世界环境日是哪一天,有 58.6% 的大学生不了解新的《环境保护法》,有 69.8% 的大学生不了解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五位一体”的表述,只有 13.2% 的大学生了解生态文明的内涵,表明目前大学生的生态环保基础知识相当缺乏[4]。甚至,部分大学生为满足好奇心,肆意虐杀小动物,严重漠视生态法律以及公民生态义务。以上现象表明,亟须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生态认知水平,促使其更加理性地认识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

(三)单一的生态文明教学模式,弱化了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由于受时间、经费、基地、师资等众多条件限制的现实,高校生态文明教学形式过于单一。主要体现在:一方面,仍然采取过于注重理论灌输的传统教学模式,严重忽视了教育过程的实践性及学生的情感,结果出现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下降的现象。另一方面,虽然部分高校已经开始重视实践教学模式,但往往只是“走过场”,有些班级的组织形式会有指导教师全程参加,而个别或组团参观的形式则很少或没有指导教师参加,这就或多或少地导致学生开展的社会实践教学没有得到教师的思想指导,没有与课上的理论知识进行有效对接,未能将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效结合起来。另外,实践基地很少对口生态文明教育,教学形式多是就近利用当地资源参观博物馆、历史展览、志愿服务等进行,实践形式创新性不大,对于教师指定的一些实践基地,有些同学已经去过了,因此大大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提高高校思政课中生态文明教育的对策

当前,高校思政课中生态文明教育面临着一些困境,需要积极探索思政课中生态文明教育的有效路径。

(一)提高生态文明的育人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1]思想是行动的先导,高校领导、教师和学生必须充分认识生态文明教学的重要意义。首先,高校领导及各职能部门必须实现“口头上”和“行动上”的双重视。既把生态文明教学视为思政课重要的教学内容,又在教学计划、人力、物力、财力和实践基地建设等方面予以支持和保障。其次,提高教师的生态文明教学意识。在教学?^程中,自觉将公共课知识与生态文明知识结合起来,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树立生态观念,提高生态责任感。以“毛概”课程为例,在第一章讲授关于科学发展观的内容时,可以向同学阐释生态文明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在第八章讲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时,阐述调整产业结构旨在限制高耗能、好污染工业的发展,保护生态环境;讲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时,可以倡导学生践行低碳的生活方式,树立勤俭、节约、循环、适度的绿色消费理念。最后,加强大学生生态主体意识。通过集中学习、讲座、论坛交流等形式培育大学生生态责任意识,使其明确生态文明建设自己也有一份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只有这样,大学生才会更加积极主动地以生态标准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二)构建高校科学的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教学体系

构建一套科学系统的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教学体系,对大学生学习生态知识、提升生态素质、养成生态意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构建高校科学的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教学体系需要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调整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安排。全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包括四门必修课和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课。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内容和特点,在每门课程中增加相应的生态文明教育版块,添加生态文明理论,形成一套科学化、系统化、理论化的生态文明教学体系,是高校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前提和条件。一是增加有关生态文明的内容。在“原理”中增加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专题研究,通过唯物主义阐述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毛概”中,加入生态社会主义的专题研究;在“思修”中加入生态道德和生态法律以及生态权利、义务的专题研究;在“纲要”中加入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生态环境史的专题研究;最后在“形势与政策”课程中加入新常态下中国所面临的生态困境以及治理思路研究。通过优化教学内容,在史料和理论的系统学习中,引发大学生对当代环境问题的思考,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二是明确划分四门课程的界限。“原理”,即讲授马克思关于生态文明的基本原理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关于生态文明的基本理论,着重对生态文明的基本概念、原理、理论等内容进行阐述,旨在帮助大学生理顺关于生态文明的基本理论知识;“毛概”即着重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规律及生态运动中其他的新思潮、新学派,旨在帮助大学生了解国际国内生态文明建设基本经验,培养大学生生态责任感;“思修”即重点讲述关于生态文明的法律知识和公民生态道德感的培养,旨在提高大学生生态保护意识;“纲要”即讲授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旨在帮助大学生形成关注生态、保护生态的忧患意识和进取精神。切合四门思政课和形式与政策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要求,设置关于生态文明的内容专题,整合零散的生态文明教育内容,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生态文明教育,切实提高大学生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知能力,树立正确的生态观。

2.增设生态教育相关的公共必修课或选修课。生态文明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是帮助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然而,事实上,高等院校几乎没有开设关于生态国情教育及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课程,“高校作为培养国家未来接班人和建设者的重要场所,这种教学资源的空缺对我国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无疑是雪上加霜”[2]。因此,高校必须增设与四门思政课相衔接的生态教育公共必修课或选修课,凸显生态文明教学的主题。一是由教育部牵头组织生态学方面的教师、专家编写系列教材,教材内容力求通俗易懂,适合在校各个专业大学生的平均认知水平。教材内容大体包括:生态学基础知识、生态治理基本思路及原理、公民生态意识养成及公民生态权利义务等,并根据具体内容的特点加入适当的案例分析和实践教学环节,引导学生观察分析错综复杂的环境问题,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深化对生态文明的认识,形成环保意识。二是根据高校大学生生态教育的教学目标及原则,明晰生态教育相关的公共必修课或选修课与思政课之间的基本布局,确立一套分工明确、相互衔接的高校生态教育课程体系、学时学分计划和考核标准。最终通过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趣味、普遍与特殊相结合的学生喜闻乐见的授课方式,实现生态文明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

(三)创新生态文明教育的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的运用是否得当,直接关涉教学效果的保障和教学预期的实现,对教学对象能否持续保持学习动力和兴趣具有重要影响。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具有较为强烈的自主意识和创新精神,沿用传统灌输和说教式的教学方法,不思创新,教学方式单一,极易造成学生的倦怠甚至反感。在传统教学方式的基础上重视社会实践的教学作用是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的有效途径。社会实践教学是指,在课堂的理论教学之外,由教师主导的、与课程本身相联系的一切教学活动,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社会实践教学对大学生“三观”的培养和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并且科学生态观的养成需要对现实情况进行了解和把握。因此,高校生态文明教学方式应由单一的传统课堂教育方式转变为课堂教育与社会实践教育相结合的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深化教学效果。在学生进行完相关生态理论知识学习之后,积极借鉴国内外的社会实践教学经验,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走向大自然,通过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社会实践、专题研究、实地体验等生态体验式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观察分析错综复杂的环境问题,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深化对生态文明的认识,形成环保意识。例如,带领学生参观当地的工矿企业,亲身感受其所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鼓励学生参与环保志愿者活动,在“参与式”的学习中,树立生态责任感和生态价值取向;带领学生参观环保企业和生态工业园,在潜移默化中坚定其参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事业的决心。

第5篇

关键词:旅游管理 生态文明 调研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23-0166-01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在十报告第三部分中指出“我国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已经取得重大进展”。目前,旅游业已经成为带动我国经济增长的关键行业之一,但旅游业资源过度开发利用状况也较为严重,不利于旅游资源的持续开发。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在旅游建设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这一群体在经历实践后会成为时下旅游业的重要后备军。为加强生态旅游业的建设,生态文明理念必须得以增强。此次调研通过对校内本专业学生生态理念的调查,分析当前本专业学生生态文明理念存在哪些问题,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措施,让本专业学生更快地适应社会。

一、研究方法和调研对象

此次调研主要形式为实地调查,获取反馈的主要形式是问卷调查。为保证调研对象的正确性,此次调研选取我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并通过问卷调查从生态文明认知、生态文明意识、生态文明行为和生态文明意识的养成四个方面征询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

此次调研对象是我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从旅游管理专业大一、大二和大三三个年级的学生中选取了200人,发放200份调查问卷,回收后有181份为有效调查问卷。

二、调研问卷结果分析

(一)生态文明认知分析

了解我校学生是否对生态文明有明确认知时,我们在问卷中设计了几个问题。如“你是否清楚生态文明的内涵是什么”这类问题,但通过数据分析发现,“非常清楚”的学生只占145%,大量学生“了解过但不清楚”,比例高达6541%,“完全不清楚”的学生占51%。

(二)生态文明意识分析

关于生态文明意识,问卷中“如果你看到公共场所有废纸,你是否会将它扔入垃圾桶”,9901%的学生选择找到垃圾桶后将废纸扔入垃圾桶。但当学生评价自身生态文明意识时,学生中只有2455%认为自己具备较强的生态文明意识,7203%的学生认为自身生态文明意识一般。

(三)生态文明行为分析

在生态文明行为调查问卷中问及学生是否有勇气阻止他人不利于生态文明的行为时,2899%的学生会勇敢劝阻,但存在6157%的学生明知他人行为不利于生态文明建设,却并未采取措施制止。

(四)生态文明意识养成措施分析

这部分调查主要反映了学生对生态文明意识养成的意见和建议。目前,为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学校一般采取开设生态文明课程的方式,但从问卷调查的结果来看,高达7139%的学生认为这门课程更应被当做一门选修课来上,1601%的学生认为将生态文明意识养成的内容加入公选课中即可。

三、调查结论

通过问卷调查反馈出来的信息,学生这一群体需要加强对生态文明的了解,认识到生态文明对人类的重要性。从学生的生态文明行为来看,学生具备基本的生态文明意识,也同意接受生态文明理念的熏陶。但学生仅能做到自己维护生态文明,没有勇气主动制止别人破坏生态文明。

四、培养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生态文明观念的具体措施

(一)宣传生态文明观念

之所以学生群体对生态文明观念不够了解,一方面是他们不够关注国家和社会大事,另一方面则是政府、学校以及景点各方宣传工作不到位。首先,政府应当利用多种渠道将生态文明保护的精神下达,在电视台播放生态公益广告,完善城市环保设施。其次,学校应当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深刻体会生态文明维护的艰难性。最后,景区应当提高对游客的要求,禁止游客带零食进入,对破坏景区生态文明的游客按例赔偿。

(二)生态文明课程的开设

无论是十的精神指示,还是新时期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要求,高校都应当开设生态文明课程,提高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首先,将生态文明课程列入公修课程中,提高学生对生态文明的重视程度。另外,高校可以在其他课程中加入生态文明观念的相关内容,例如加入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或《思想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两门课程中。

(三)组建或加入生态文明社团

无论组建还是加入生态文明社团,目的都是提高自身的生态文明意识,将意识贯彻于行为,不仅仅是⑸态文明观念挂在嘴上。加入生态文明社团后,应积极参加社团实践活动,如植树、收旧报纸、打扫校内干道等等。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生态文明 道德 道德建设 道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B8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7-0186-02

一 生态文明的基本要求

生态文明是以生态意识强、生态产业发达、生态环境良好为主要内容的文明形态。它的基本要求有:(1)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为子孙后代留下更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2)经济的持续发展,一方面要有效地控制人口,同时要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把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建立在生态基础之上,同时要充分合理地利用资源,切实保护环境;(3)提倡并实行健康有益的消费模式;(4)构建和谐的社会人际关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其根本点就是要达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高度统一。生态文明并不是要求人们消极地对待自然,在自然面前无所作为,而是在把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积极地、能动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使之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在这一点上,它是与物质文明一致的。而生态文明所要求的人类要尊重和爱护自然,将人类的生活建设得更加美好;人类要自觉、自律,树立正确的生态观,约束自己的行为,在这一点上,它又是与精神文明相一致的,不如说它本身就是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生态文明的内容无论是物质文明还是精神文明都不能完全包容,也就是说,生态文明具有相对独立性。建设生态文明,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在生态与经济发展方面的升华,不仅对中国自身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而且对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充分体现了我国对生态建设的高度重视和对全球生态问题高度负责的精神。

二 生态文明的特点

生态文明观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因此,建设生态文明离不开道德,道德可以使人们正确地认识生态文明建设,使人们做出正确的价值取向。道德与政治和法律等一样,属于社会上层建筑的范畴,是社会的控制力量,是人把握现实世界的特殊方式。道德的社会功能主要有两大方面,一个是认识功能,一个是调节功能。当然,道德这两项社会功能具有不同于政治、法律、艺术、宗教等的特点。

1.认识功能上的特殊性

从认识反映的角度上看,道德着重从个人和社会整体、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这里更突出的是个人与环境的关系,特别是个人对自然环境的态度这一角度,提供现实社会状况的信息,显示现实社会的生命力和历史趋势,展望或预测现实社会发展的未来图景。

从表达认识的效果方式上看,道德主要以具有善恶意义的行为、准则、风俗、情绪、信念、理想等形式,表达其对现实社会的认识成果,并因此往往使这一认识成果多半具有评价性、征兆性和轮廓性。

从认识反映的主体上看,整个社会,整个社会群体、社会组织和社会成员都是道德认识社会现实的主体。正因为如此,道德往往贯穿于整个社会、每个社会群体、社会组织和社会成员实际活动的全过程,并“自然而然”地漫布于整个社会生活。道德的调节功能也有其特殊性。从调节的角度和范围看,道德是从现实利益关系的角度,特别是现实生活中个人对待社会整体利益和其他个人利益以及对自然界的态度的角度去调节人们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从调节的尺度上看,法律是以“必须怎样”的法律原则为调节尺度,道德是以“应当怎样”的道德原则为调节尺度的。从调节偏颇上看,例如,在从权利和义务两个方面调节社会成员的行为时,法律依照其自身的固有规定和特有机理,往往是偏重于确认和维护当事人所应享有的权利,与此不同,道德在从权利和义务两方面调节社会成员的行为时侧重于引导当事人履行其按“社会身份”所应有的义务,或侧重于引导当事人承认、尊重和维护其行为客体应有的权利。

从调节方式上看,道德不同于其他上层建筑的特点也是很明显的。例如法律调节人们的关系和活动,往往是以国家机器为后盾的,甚至要直接动用国家机器,因而往往带有国家强制性。并且还只能由专门的组织、机构和人员,按照正规程序和方式实施。道德则不然,它调节人们的关系活动主要诉诸舆论褒贬、沟通疏导、教育感化等,尤其注重于唤起人们的羞耻心,培养人们的道义责任感和善恶判断能力,一般不带有国家强制性质。

2.调节的效力

在内涵非对抗性矛盾的关系和活动中,道德调节可以充分发挥其效力,甚至某些场合可以优胜于政治调节和法律调节,但是对内涵对抗性矛盾的关系和活动中,道德调节的效力则是相当有限的。从这些道德的自身特点可以看出,道德的认识功能和调节功能是不可代替的,改变人们的行为先从改变人们的观念开始。现在伦理学的分支环境伦理学正在蓬勃发展,它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伦理学,环境伦理学将以前伦理学的研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扩展到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个学科的发展为生态文明的提出和继续进行提供了理论支持。以往的道德准则很多都是为某个阶级服务的,而保护环境建设生态文明,无疑是符合全人类整体利益的价值选择的,是真正的“善”。

三 建设生态文明道德体系

道德运行的目标是什么呢?抽象地说就是完善的社会道德和完善的个体道德的有机统一。而没有达到生态文明的社会道德是不完善的,没有生态文明意识的个人道德也是不完善的。从这个意义上讲,道德建设需要生态文明作为补充和发展,生态文明也需要道德建设保证它顺利的实现。道德建设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手段,同时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下面我就重点谈一谈如何建设有利于建设生态文明的道德体系。

1.我们应该根据国情建立环境伦理规范

在已有的法律基础上完善公民对这方面的认识。我们不仅要告诉人们应该这样做,还要告诉他们为什么这样做,从根本上提高全民素质。一旦人们从思想上理解并接受了这些道德规范,那么贯彻起来自然就更坚决、更彻底。另外,道德规范的建立使得原本混乱的思想变得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使人们更加清楚地辨别对与错,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而不是单纯地看别人怎么做或自己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只有从学术界、从政府自上而下地给出这样一个态度,才能使公民自下而上地贯彻落实,这样可以更好地营造一个健康的舆论氛围,也为下一步的道德教育提供了依据。

2.道德教育是道德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

道德教育是培养理想人格、造就人们内在品质、调节社会行为以及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重要手段。对那些还没有做出正确价值选择的人,我们需要通过道德教育来使他们认清形势,帮助他们做出正确的选择。一种道德最终能否被社会接受,关键固然在于它能否反映社会道德关系的本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必然性,但是这种道德究竟能在何种范围和程度上使人们所接受,却取决于它的传播程度,取决于道德教育实施的好坏。道德教育的起点,首先提高了人们的道德认识。从这点看我们首先要让人们充分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绝大多数人都是从自身利益出发,没有感觉到环境的破坏对自身的影响,于是对那些环境恶化的报道置若罔闻,对破坏环境的行为视而不见。就算有制订好的环境道德规范,他们也很可能凭借狭隘的目光和思维而不去贯彻。这时,道德教育就尤为重要。道德教育的第二个过程是陶冶人的道德情感。有了某种道德认识并不一定会有相应的道德情感,没有炽烈的道德情感当然也就不会有对善的热烈追求。我们可以通过现实生活中对环境破坏所造成的严重后果的事例进行对比,让受教育者亲受感染,这样可以逐渐形成比较稳固的道德情感。道德情感不能只是一时的,所以我们要训练被教育者的道德意志,道德意志是道德人格形成的关键。我认为对道德意志的训练就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上,要让被教育者投身到实践中去,让他们真正认识到保护环境在物质和精神上所带来的好处,经过这些实践的磨炼可以使人们的意志越来越坚定。

通过这一系列的教育,最后力求使被教育者树立良好的环境道德信念,最终养成尊重环境、保护环境的道德习惯,以建设生态文明为己任。从道德教育的范围来看,我们不但要搞好家庭的道德启蒙教育,加强学校的系统道德教育,重视单位的道德教育,还要全方位地推进社会大课堂的公民道德教育,可以充分利用电视、报纸、广播、网络等媒体,为全面的道德教育服务。另外,在道德教育中我们还可以通过个人示范和典型诱导的方法,评选出“十大环境道德楷模”,通过人们在对先进人物事迹的对比中形成正确的善恶评价,从而进行道德选择。可以通过节庆、纪念日来陶冶道德情操。最后,具体问题应该具体分析,中国各个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可能使用一种方法,这就对我们的领导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定要做到因时因地,根据不同的人、不同地方、不同时间采取不同的方法。

3.对于个人来说,要从我做起,从具体事情做起

道德教育固然重要,但是道德修养更加不能忽视。我们可以通过不断的学习,不断的省察克制来改正约束自己的行为。可以通过完成身边的小事积善成德,最重要的是注意慎独,这是提升道德境界理想的方法。我们不能有先看别人怎么做的想法,不能认为环境保护离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很遥远。我们可以做到不采摘鲜花、不践踏草坪、不折树枝、不乱扔垃圾,积极参加植树种草等公益活动等等这些简单的小事,就是一种文明的表现。对于很多事情我们不仅仅需要被动地接受,更需要积极地参与,我们应尽力去做建设生态文明的主人,我们是参与者也是受益者,这既是我们的权利也是我们的义务。

道德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是道德受到各种社会因素的制约。道德不是一种无须外部条件的抽象的孤立的活动,它总是要与社会的政治经济状况、社会风气状况和教育状况发生联系。因此,我们不能急于求成,要将道德建设和法制建设以及和艺术、宗教等其他上层建筑结合起来,为生态文明建设保驾护航。我们要严格遵守《环境保护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海洋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相关法律,增强法制观念。同时绘画、电影、歌曲等艺术形式可以增加一些生态文明的内容,这也是道德建设的一种手段。关于宗教,虽然是伪科学的,但是我们可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像佛教基于众生平等的关爱生命的思想是可以发扬的。这样,道德建设在与其他形式的建设互相补充的同时也加强了自身的建设,从而更加有利于生态文明的建设。

四 结束语

综上所述,道德在一个文明中所起到的作用是基础性作用,一个文明的建设离不开道德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更是如此。为了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我们首先要进行道德建设,可以通过建立道德规范,进行道德教育,以及加强个人自身修养等方式,从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个方向,在不同范围内同时进行。另外要加强道德建设与其他意识形态建设的联系,从法律和制度层面入手,必要时增加强制措施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我相信在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可喜成果的今天,在全民素质普遍提高的今天,通过我们每个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实现整个社会的生态文明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环境权 生态文明 政府职能 政府责任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7)03-053-02

一、生态文明与政府责任相关理论概述

1.生态文明的界定。随着可持续发展理论、科学发展观“五位一体”总布局的提出,生态文明建设随之全面开展,那么对于生态文明内涵的界定就尤为重要。对于生态文明这一概念的界定,始终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1995年美国著名评论家罗伊・莫里森在《生态民主》中提出了现代意义上的生态文明概念,认为其是工业文明后的新型文明形态。我国有学者认为生态文明是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新的文明形态,意味着人类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达到了一个更高的文明程度。如今我国所积极提倡的生态文明是,人类通过政治、经济、文化、法治等多重方面的建设所取得的精神世界成果与物质领域成果双重方面的总和。{1}本文对于生态文明的界定为,针对人与自然的和平相处与发展模式展开研究的过程及在这一过程中所取得的积极成果,则生态文明建设就是指为促进生态文明更好的发展而采取的一种战略措施。

2.政府责任内涵的界定。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国家的重要战略部署,是国家为社会主体提供服务,改善环境生活质量的一项重要举措。而政府作为公权力的行使者,同时也肩负着改善民生,促进社会整体发展的重要任务。

首先,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身份有两个,一个是行政主体,另一个是机关法人。当政府依照法律法规行使其行政职权,贯彻国家的方针政策,推动其他社会主体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时候,政府是作为行政主体出现,那么其应当承担的是政府行政责任。当政府作为一个单位,在生态文明这一建设过程中以身作则,规范自身的消费行为的时候,政府是作为机关法人出现,那么其应当承担的是政府生态责任。{2}本文认为,政府责任的内涵分为两个部分,即政府的行政责任与政府的生态责任。政府行政责任,指的是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政府作为行政主体依法行使权力促使各单位投入生态文明建设中来,作为生态文明建设推动者其所具有的法定责任。政府生态责任,指的是政府作为机关法人,调整自身行为与思想,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者所承担的义务。政府的两项责任,也是生态文明建设对其提出的内在要求。

二、生态文明建设中政府责任存在的问题

1.政府职能缺失。正如上文所说,政府在生态建设中因其自身性质,具有双重身份。政府应当在承当行政责任的同时,也承担着生态责任。政府工作人员往往认为解决好已出现的环境生态问题,是自己正确行使职能的方式,而对未来即将可能出现的生态问题不去加以重视,忽视自己在其中本应负担的义务,对如何行使权力和如何履行职能的错误认识,这是政府职能缺失的表现。

2.行政工作人员生态责任意识淡薄。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政府责任存在的另一个问题就是政府的行政工作人员生态责任意识淡薄。大多数的行政工作人T一味地将生态责任归于企事业单位,同时认为对于企事业单位的管理问题应当主要由环保部门负责。但要全面推进生态文明的建设,仅仅依靠环保部门是无法独立完成的,政府是这一项战略部署的重要推动者与建设者。

3.监管机制的滞后性。目前我国政府各部门存在着行政工作各自为政的现象,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工作,都一味地推给环保部门,其他部门并不对其进行负责。但从行政部门整体划分来看,各地的环保部门的工作人员数量、资金经费并不足以支撑其直接进行环境监管、环境执法等工作的开展。政府对于环境监管意识的淡薄,对于环境监管问题的责任划分不当,导致了生态事件的频发。同时,对于环境违法的法律责任规定宽松,导致违法成本较低,基层环保部门的监管技术较为落后,并不能及时发现制止企业的违法行为。整体的监管机制的滞后,是政府在生态责任方面暴露的又一问题。

4.行政执法存在不当现象。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追逐GDP的增长值成为许多政府进行招商引资的重中之重,一味地只注重经济效益,使得许多地方政府无视法律法规,不计后果地引入一些对生态环境破坏较大的企业与项目。政府为企业打开了地方保护伞,不去执行国家相关环境法律法规,使得立法的初衷被落空。政府一方面其自身行政责任缺失,另一方面这种保护主义无疑阻碍了环保部门对不法企业行为的管理。

三、政府责任存在问题的原因

1.现行法律体系不健全。政府职能缺失,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不能完全担负责任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国目前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的规定还不完善。现有的相关法律法规其内容大多针对企业,而针对政府主体的规定还处于较为模糊的状态,这就直接导致了政府对于其职能的不明确,行政人员的生态责任意识较为淡薄。同时,在现有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中,对于违法行为的惩罚力度较低,再加上地方保护主义严重,违法成本较低,没有将刑事责任引入现有的环境保护法律中,造成了一系列执法困难的问题的产生。

2.行政人员考核标准的滞后。政府目前对于行政人员的年度政绩考核中,GDP增长率是其重要的参考标准。政府对于经济效益的重视,以其为考核标准,使得行政人员为了政绩会一味地追逐获取更好的经济效益而忽视生态文明的建设。考核体制中并没有将生态文明建设的成绩或者将生态保护指标包含其中,考核标准不能与国家的战略部署与时俱进,考核标准的滞后性无疑会使政府的工作重心依旧全部放在经济效益的增长上。

3.社会监督机制不健全。我国目前的行政部门之间监督机制并不健全,生态问题的处理上各个部门之间并不能互相协调,机制的不健全导致了许多监督机构、监督部门的职权并不能合理地行使,使得政府在处理生态事件的时候敷衍了事。监督部门与组织的形同虚设,直接导致了对于企事业单位的行为管理疏漏,而社会上对于政府权力行使往往也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因此,政府忽视生态环境的保护,政府不承担行政责任与生态责任,探究其真正的原因都是因为监督机制的不健全。

4.政策执行力的缺失。政府自身对于国家政策的执行,并没有严格遵照国家的标准。比如,出于对GDP增长的考虑,或是对行政人员个人政绩的考虑,地方保护主义盛行,对未达到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的企业,并未按照国家相关法律规定进行严格处理。政策执行力的缺失会直接导致生态监管力度不够,生态行政执法不严。

四、强化生态文明建设中政府责任的对策分析

1.完善法律法规,健全法律体系。法律法规是生态文明建设最有力的保障,因此完善法律法规,是针对现有的问题应当采取的首要措施。首先,应当对现有的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补充与完善。目前的环境法律体系与具有先M经验的发达国家相比还不是很成熟,缺乏整体规划,法律条文较为分散零散并不统一,可操作性不强。对现有的法律法规进行调整,保证法律的统一性,避免法律之间的规定存有矛盾。其次,针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空白领域,应当进行立法。目前我国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都是全国性的,但我国现实的国情是各个地方的水土资源并不一致,地方有地方的特殊情况,笼统的法律规定并不能兼顾所有地区的实际情况。因此,针对不同地区的具体实际进行专门立法是必要的,也能够切实保障生态文明建设在每一个地区有力推行。

2.加强环境监管的人才队伍建设。环境监管要依靠行政工作人员来落实到具体的工作,因此人才队伍的建设尤为重要。对于人才队伍的建设应当从几个方面进行:首先,提高行政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能力。一是开展思想上的教育,努力培养执法人员的爱岗责任意识,充分调动起大家工作的积极性,解决“不愿管”的问题。二是关心执法监管人员,地方政府和上级环保部门要严格要求执法人员公正执法,不失职渎职。三是加强业务培训;不断丰富行政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从根本上提高其专业素养,加大培训力度,切实提升执法人员素质,解决“不会管”的问题。四是在硬件设施上予以大力支持,独立开展环境监管执法,合理配备基层环保部门的办公用房、执法车辆和执法服装等,不断推进基层执法监察标准化建设,解决“不能管”的问题。其次,针对行政工作人员,要改变传统的绩效考核评估体系。党的十报告中指出:“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3}因此,将生态文明建设为导向的工作绩效作为考核标准,有利于培养政府工作人员的生态责任意识,同时也利于环境监管的人才队伍建设。

3.加快完善相关环保科学技术,提高政府监管水平。在政府实施监管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监管技术落后,不能及时发现企业违法行为的尴尬情况。首先,充分调动地方的科研院所、高等学校为环保监管部门提供技术上的指导与支持。地方政府可以聘请科研院所的专家作为技术指导,也应当定期组织行政人员到高等学校、科研院所进行培训,或者切实参与到一些项目的研究开发中去。其次,政府部门应当定期开展技术调查工作,不断更新污染防治技术的动态系统。第三,地方政府应当定期与当地生态环境情况相符合的环境技术发展报告。

4.开展宣传教育,促使公民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来。我国推行的是民主政治,民主政治的核心就是公民参与。{4}公民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来,可以提高其自身的生态保护意识,也可以使公民对于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监督,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因此,政府首先应当采取多种形式培育公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识。针对在校大学生,可以定期举办讲座。其次,在政府作出与生态环境相关的决策之前,举办听证会,鼓励在校大学生参与听证会发表意见。在寒暑假期,定期组织生态环境保护为主题的社会实践,通过切身的体会培育其生态文明意识。第三,可以定期组织行政工作人员进社区开展环保知识的宣传与普及,让公民对生态文明有更为系统的认识,定期公布地区的生态环境各项指标的数据,加大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与公信力。

注释:

{1}李宏伟.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与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求知,2011(12):9

{2}独家环保问责:基层主要担心哪些问题[J].环境经济,2014(8)

{3}杨朝霞,张晓宁.论我国政府环境问责的乱象及其应对――写在新《环境保护法》实施之初[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

{4}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作者单位:东北林业大学文法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

第8篇

为贯彻落实中共县委、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12年“生态名县”建设暨“811”生态文明建设推进行动工作任务书的通知》和《县“811”生态文明建设推进方案》精神,在教育系统营造浓厚的生态文明建设氛围,以实际行动积极参与“生态名县”建设,就教育系统202年度生态文明建设提出如下实施意见,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要充分认识实践科学发展观、扎实推进生态名县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和省委、市委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结合教育的实际,扎实普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各校要将生态文明建设列入学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成立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制定方案,把工作任务具体分解、量化并落实到相关人员。实行目标管理,与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和谐校园创建等工作有机结合,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切实抓出成效,积极打造绿色校园、文明校园、和谐校园。

二、发挥自身优势,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宣传教育活动。学校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地,也是生态文明弘扬地,要结合教育自身优势,依托科学课、生物课、思想品德课、班会课、团队活动等开设环保教育课程,组织学生学习环保知识,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使中小学环保宣传教育普及率达到100%。同时,利用黑板报、宣传栏、校报校刊、校园广播站、校园网站等阵地,以专题、专版等形式,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大力弘扬生态文化,并向社区、农村拓展,扩大生态文明建设的影响力,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营造良好的生态文明建设氛围。

三、抓住各种契机,开展基层生态文明建设行动。结合世界环境日、植树节、爱鸟日等环保日,开展“与环保同行”、“建言环境保护,献策节能减排”、“保护母亲河”、“我为小树浇浇水”等生态文明主题教育活动,发动学生广泛参与各类环境保护主题实践活动。抓住学校改造建设契机,将校园绿化作为学校基本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来抓,大力推动校园植绿、护绿行动,努力增加绿色面积,不断提高学校绿化覆盖率和绿地率,让学校树木成林、绿树成荫。通过环保征文比赛、辩论赛、环保小卫士评比等契机,普及环保知识,倡导环保生活方式,教育广大师生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低碳节能,养成文明生活习惯,全面提高生态文明意识。

四、利用创建平台,开展“绿色学校”建设活动。根据省、市、县相关文件的规定,利用好“绿色学校”的创建平台,对照创建绿色学校考核标准,深入开展绿色学校的创建和巩固工作,掀起“绿化校园齐行动,建设生态文明美”行动,使人与自然、发展与环境双赢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深入到每一个学校、每一个班级、每一个学生。

五、加强队伍建设,组建中小学生生态志愿者队伍。各校要充分发挥团组织和少先队的优势,动员广大青少年积极参加生态志愿者队伍,主动投身到生态文明建设活动中。每一所学校必须建立一支志愿者队伍,做好登记和注册,加强规范管理,每月至少开展一次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的志愿活动,以此提升青少年的生态环保意识和文明行为,养成符合生态道德规范的良好品质,并能够落实到自己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之中,成为我县自觉践行生态文明的重要力量。

第9篇

一、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素质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首先,大学生是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生态文明素质的教育在我国生态文明的建设过程中具有很重要的战略意义,而且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在教育阶段,大学教育是学生走入社会的最后一道门槛,所以大学教育过程中,需要为社会培养出具有较高生态文明素质的人才,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进而带动整个社会生态文明的建设。其次,目前我国在进行和谐社会的建设过程中提倡和谐校园的建设,那么在进行和谐校园建设的过程中,首先要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使学生认识到自身即是生态文明的倡导者又是生态文明的践行者,进而将生态文明建设落到实处,以推动和谐校园和和谐社会的建设[1]。最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就一直倡导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其中“有道德”就需要大学生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自己全面的人格,进而保证大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所以,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素质的教育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措施。

二、当代大学生在进行生态文明素质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学生对生态文明的认知水平不高,且对生态知识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学生对生态文明的理论性知识有一定的认识,但是并没有达到系统、全面、深刻的高度,并没有认识到生态文明的基本规律和本质属性。在现实的实践过程中,也仅仅停留在保护公共环境、保护花草树木、节约用水用电等方面,这些都是比较浅层次的对生态文明的认识,但同时在实践过程中,行为容易受到情绪和意志的影响,不能自觉地遵守生态文明的相关规定,导致知行相离。同时,根据调查发现,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关注程度不高,很多同学只是关注与自己生活紧密相关的环境问题。据调查统计,大学生对酸雨、沙尘暴和白色污染的了解程度平均得分为2.8分,对生物多样性较少、赤潮现象、水体富营养化和热带风暴等环境问题的知晓程度平均得分仅为2.6分,但是对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环境问题,如温室效应、低碳生活、白色垃圾、绿色食品等的知晓程度平均得分高达3.2分,由此可见,大学生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程度与其对生活的密切程度完全成正比例关系,而且大学生对我国针对环境保护所制定的法律法规的了解程度也很低。

(二)高校对大学生的态文明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近年来各大高校不断地进行教育体制改革,虽然已经将生态文明素质教育纳入到教育中来,但是重视度仍然不够,师资力量和专业水平达不到生态文明素质教育的要求,所以教学效果不理想。有个别的高校开设了生态环境保护专业和相关的课程,但没有制定出针对全校学生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课程设置方案,导致生态文明教育不能得到全面的落实。完整的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应该包括马克思主生态文明教育理论,现代生态环境科学教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道德法律及政策教育和中国传统的生态文化教育等内容,但是目前除了生态环境专业,还没有一套完整的生态文明的相关教材,对于生态文明的教育还停留在基本的知识层面上,深度和专业化程度还远远不够,很难满足生态文明教育的要求[3]。同时,我国的教育主管部门也没有将对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正式纳入教育考核的范围之内,所以在实践过程中,很多高校并没有将该项教育的建设落到实处,导致学生的认识度也不够,不能达到生态文明素质教育的目标和效果。而且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不够高,缺乏对生态文明的系统性、全面性的认知,在教学的过程中,很难进行深层次的讲解,师资队伍的建设严重滞后,不能引导学生进行全面的生态文明素质的培养和学习。

三、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素质教育的策略性探析

在目前的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大力提倡和谐社会的建设。这就需要对学生生态文明素质进行培养,进而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但是,高校学生在学习和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影响素质教育的普及和开展,需要学生和教师共同努力,进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一)高校应该认识到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性,加大教育投入,培养师资力量,积极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的基础性教育高校应该积极筹办,通过商讨,将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提高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高度中来。首先应该加大对生态文明教育的资金投入,聘请具有专业知识和较高道德水准的教师为学生进行比较专业的讲解,扩充学校的师资力量,同时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专业性课程,并将该课程拉入学生考核的范围,从而提高学生认识上的重要性,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在进行生态文明基础知识教育的过程中,要进行全面系统的教育和分析,不仅仅讲解一些专业的知识,例如进行马克思主生态文明教育理论,现代生态环境科学教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道德法律及政策教育和中国传统的生态文化教育等基础知识的教学[4]。同时也要及时的对学生讲解一些生态环境问题,例如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壤沙漠化、盐碱化、水体污染以及生活中常见的白色污染、垃圾分类处理、城市化等环境问题进行具体的原因分析并提出一些实用性的对策。这样达到了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将生态文明的理论教育和生活实践相结合,用理论来指导实践,同时通过实践来丰富和发展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让学生在进行理论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接近生活,使学生从思想意识上认为通过对这些知识的学习,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保障达到一定的学习效果,能够培养出具有实践性的专业化人才。

(二)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改变教学方式,积极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采用多种学科互相渗透的模式,将生态文明教育的专业知识融入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同时学会从各个学科中总结概括出一些与生态学有关的概念和原理等内容,进而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在教学的过程中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要的学科,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知识的渗透,提高教学活动的全面性和系统性,提高生态文明教学的有效性。同时,在生态文明教育过程中,积极地进行课堂内容和课堂形式的创新,将生态文明教育同我国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进行紧密的结合,在生态文明教育的过程中渗透进来一些勤俭节约、爱国守法、艰苦奋斗、团结协作的传统思想。在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同时学会将社会主义道德观和责任观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道德法律及政策教育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责任意识,进而促使学生将理论知识切实的履行到实践中来,为建设和谐校园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5]。

(三)进行教育平台的创新和建设,辅助教学实践来完成生态文明的教育工作一方面,制作生态文明素质教育的网页,充分利用自媒体时代的网络优势,建设生态文明教育特色的专题性网站,对一些高质量的教学软件和数据库进行开发和创新,吸引学生浏览这些网页,进而在无形之中对学生的言行举止产生影响。另一方面,积极开展生态文明的实践活动,建立生态文明教育社团,举办一些社团活动,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校园文化的建设,引导学生积极的适应社会。同时,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有关生态文明、生态常识和环境科学方面的专题讲座和知识竞赛等活动,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进行自我感知,实现知行统一。

四、结束语

第10篇

关键词:生态学课程;课程教学;生态意识;大学生

当前生态问题日益突显,已经成为急须解决的重要问题,生态文明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重要方向。在党的十,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明确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内容。生态文明是重大的社会发展趋势,教育要顺应并推动这一趋势。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其生态文明观直接影响了国家未来的生态文明,大学生的生态意识培育显得尤为重要。

一、强化生态危机的生活感官

在生态学课程教学中,教师应该更多地引进学生身边的案例,对案例逐一深度分析并予以情景再现,让学生成为危机中的“主人公”,让学生对生态危机有更深刻的体验与带入感,对生态危机意识有更强的生活感官。让学生通过生态学的课程学习,切实感受到生态学是与生活息息相关,实实在在的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生态学老师可以巧妙地设置课程内容来强化大学生的生态危机意识,并利用生活中的实际案例来强化学生的认识。

二、分析生态危机的背后机理

在生态学课程教学中,在通过案例强化学生对生态危机的生活感官后,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学科角度和理性思维去分析和掌握生态危机发生与防治的背后机理。学生只有对生态危机有了科学认知,才能形成科学的生态意识,才能以严谨科学的态度去看待生态危机的发生,从科学的角度去构建合理的生态运行机制,从而思考生态危机防治的具体措施。生态学课程老师通过分析生态危机背后的机理,来让学生从理性上对生态危机有深层次的认知,进而通过生态学课程的理论来帮助其形成生态意识。

三、注重生态行为的日常

“落地”在生态学课程教学中,生态学课程老师应更加注重将学生所形成的生态学意识转为日常行为。强化大学生生态意识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大学生能够做到知行合一,尤其是在生活中能够将生态意识有效地转化为自身的行为习惯,将其内化为一种生态素质。如不乱丢垃圾、不使用一次性筷子、注意节约用水、垃圾分类等,都是生活中随处可以践行生态文明的载体与路径,我们可以做的、可以结合的还有很多。在大学生生态意识的培育路径中,要注重将所学知识予以“落地”,要更多地注重学生日常生活习惯的养成,进一步提升生态理念,把生态意识运用到生活、社会的各个领域。

四、加强生态意识的立体宣传

生态危机已经到了无法躲避的阶段,但是学生对生态危机的理解普遍不深刻。学校在日常教学中要加强对生态危机的立体宣传,将生态文明意识纳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可以举办系列讲座、知识竞答、辩论、社会实践等主题活动,作为课程教学之外的重要补充,使学生生态意识在潜移默化中产生叠加效应,深化对生态意识的认知与落实。

五、整合各方资源合力

生态文明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的过程复杂而曲折,涉及到不同的领域。大学生的生态意识培育仅仅凭借某一方面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这不仅仅是课堂、学校的事,还是整个社会的事,需要形成合力。一是课程教学要注重与社会资源之间的结合,要不断拓展社会资源,开辟更多的社会实践基地,促进理论与实际相融合,同时社会实践基地等社会资源与平台,要更多地利用教育载体承担社会责任,相互促进。二是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学校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规章制度及实施路径尚未健全,高校应加强制定与有效引导,给大学生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支持与引导。三是强化多媒体运用于社会监督,在日常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便捷优势与监督作用。四是及时抓取和把握社会主流思想与生态意识之间的结合,如在慈善、植树等活动中开创具有鲜明特征的生态主题活动,协同发展形成强大合力,借此强化大学生的生态意识。

六、结语

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生态意识的培育是必经之路,大学生的生态意识培育尤为关键。本文对生态学课程教学中大学生生态意识的培育路径进行思考和分析,对大学生个人的成长成才与认知升级、生态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以及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雪菲.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13.

[2]孙丹丹.生态文明建设下的大学生环境道德教育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2013.

[3]崔晓芳.我国高校生态文明观教育及其哲学思考[D].太原:太原科技大学,2011.

[4]杨淑萍,马玉香,奚秀梅.生态学视角下大学生环保教育课堂教学研究[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5):123,160.

第11篇

[关键词]师范类大学生 生态素养 生态文明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01-0016-03

党的十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国家和发展总布局的高度。2012年6月浙江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又提出要切实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将着力提高全体人民的生态文明素养作为全省未来五年的战略目标之一。

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人们树立新的道德观、伦理观,并具有丰富的资源环境保护方面的科学技术知识,这就对人口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提高人口素质的根本途径和有效手段是教育。师范类大学生作为未来的人民教师,肩负着培养新一代公民的重任,他们生态素养的高低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事业。加强师范类大学生生态素养培育是时代赋予的使命,也是大学生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的必然要求,对提高全民生态素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培育师范类大学生生态素养的意义

(一)是培养社会主义生态公民的客观需要

事实证明,人是生态文明的主体,人口素质的高低最终影响着实现生态文明的程度。因此,要具备强烈的生态意识、丰富的生态文化、先进的生态技术,就需要强化公民的生态意识,加强公民生态素养的培养,扩充他们的生态知识,引领他们认识、使用最新的生态技术,并且激励他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创新。

事实证明:一个国家或地区文明的程度同人口素质的高低是成正比的。市民是生态文化建设的主体,他们生态意识的高低将直接影响生态文化建设的进度和成效,培育和深化市民生态意识是生态城市文化建设的核心。要建立完善的环保教育机制,尤其要抓好学校教育的环节,特别要重视未成年人生态道德意识的培育和提高。因此,培育和深化师范类大学生生态文化意识,能够促使更多的公民直接接受生态文化教育。

(二)有利于新一代社会新型公民、生态公民的培养

赵洪祝在浙江省十三次党代会上指出:着力提高全体人民的科学文化素养、民主法治素养、思想道德素养、生态文明素养,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现代化浙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这就需要加速全体人民生态素养教育,以达到全省公民丰富资源环境保护方面的科学技术知识,树立生态保护意识、能源节约意识、消费简约意识、亲近自然意识、环境优化意识等生态文明理念,引领低碳生活、合理消费的目标。师范类大学生作为新一代公民的传道授业解惑者,有责任带领更多的新生代公民乃至全社会的公民加入生态文化建设的队伍,从而形成新一代社会新型公民、生态公民。

(三)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谐的社会关系与和谐的自然关系是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其中,建设和谐的人际关系是核心目标,和谐的社会关系是其目标实现的保证,和谐的自然关系是其目标实现的基础。社会是是由“人”组成的集体,人素质的高低决定了社会素质的高低。师范类大学生,是未来我国教育战线的骨干力量,他们当中的绝大部分将成为一代代人的启蒙教师或者是中学生的领路人,他们是否具备良好的生态素养,能否将国家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贯彻落实到自己的工作生活中去,是我国能否逐步走上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道路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一个没有受过良好生态教育、没有较好生态素养的教育者是不大可能从生活工作中来引导一代代人坚持并且落实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政策的。从此意义上说,当代师范类大学生生态素养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我国社会生态文明的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效果。

(四)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

党的十报告中首次用单幅篇章论述生态文明,第一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这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五位一体的高度来论述,也彰显出中华民族对子孙、对世界负责的精神。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有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生态文明建设是一场长期的革命,生态道德文化建设更是一项宏伟远大的系统工程。只有在全社会形成弘扬生态文化的氛围,创建生态意识,树立“生态文明,匹夫有责”的生态文明观,才能真正跨入生态文明的新时代。

二、当代师范类大学生生态素养现状

为了进一步认识和研究师范类大学生生态素养方面所存在的问题,笔者在师范类大学生生态素养的概念和构成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具体问题,设计了一份关于师范类大学生生态素养的调查问卷。问卷分为个人基本情况和主体问卷两个部分,主题部分共20个问题,分别从师范类大学生生态意识、生态知识、生态行为、生态教育师资等方面各提出3个具有代表性的问题。通过对调查问卷结果进行分析后笔者发现,当代大学生在生态素养方面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缺乏生态知识和科学的生态教育课程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听说过“环境污染”、“物种破坏”、“世界环境日”、“垃圾分类” 及 “低碳生活” 的师范类大学生均在97%以上, 远高于全国城市公众77%的平均水平。这说明师范类大学生的一类生态环境知识水平还是比较高的。相对来说, 学生对具体的生态知识及应用了解仅占23.5%,对垃圾具体分类、碳汇交易、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等的了解率分别为45%、15%、24.2%、23.6%。在调查的省内5所师范类高校里,开设的生态知识课程仅限于选修课范围内,且课时较少,内容单调枯燥,并不能满足生态知识教育的需要。

(二)生态意识薄弱,生态教育师资明显不足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省内师范类大学生对待环境保护的态度不容乐观。具体问题如下:如果有生态保护活动您愿意参加吗?调查结果显示,选择“非常愿意”的大学生占30.4%,选择“愿意,但要视情况而定”的占35.3%, 而选择“从不参加”的占到了34.3%。另外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问题是关于“看到有人乱扔垃圾是否会加以制止并进行批评”,表示“会主动去制止”的只有25.9%。另一项关于生态保护责任方的问题调查的情况是,超过半数(50.5%)的学生认为这主要是环保相关部门的责任。这说明仍然有很多人缺乏生态保护责任意识,对个人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认识还不全面。

目前,我国师资培养不能满足生态教育的要求。调查显示,一方面,调查的师范类高等院校只有不到10%的生态专业专职及专业教师,开设生态保护课程的大多数教师在环保知识、技能和法规方面未接受过系统培训,生态环境方面的知识比较欠缺。另一方面,因经费不足,多数院校的教师都是自学,自己寻找一些资助进行校内外交流。环境教育资金成为制约教育效果的主要因素。

(三)生态行为能力有待提高,生态教育体系有待构建

调查结果显示,对于“您购物自带购物袋吗?”的问题,选择“经常”的人数仅占总数的18.9%;对于“随手关灯”的行为,“经常能做到随手关灯”的学生占总数的89.7%。通过上面的调查分析可以看出,师范类大学生生态行为的习惯性要相对好于其自觉性。然而一些生态行为习惯的养成也多是跟自身利益相关,例如自带购物袋和随手关灯的行为固然可以节约资源,但被调查者更多的是考虑这样做可以节省费用。总体来说,当前师范类大学生的生态行为能力还不高,需要继续提升的空间还很大,亟待构建一套完善的生态教育体系,将生态教育容纳到师范类教育体系当中。

三、师范类大学生生态素养培育途径

(一)构建生态教育体系,将生态教育纳入师范类教育教学大纲

国外成功的生态教育经验告诉我们,环境教育应纳入基础教育和高等师范教育的教学大纲中。如挪威政府实施一种终生环境教育战略,并特别规定所有师范生必须选修一个学期的环境教育课程;日本、韩国、美国、新加坡等也规定环境教育应面向所有受教育者,并渗透每个受教育者的一生教育中,特别强调环境教育应纳入师范教育中。

(二)适应生态教育的需要,加大对生态教育的师资培训

所有教育都是通过教师来实施的。教师自身的生态文化素质是影响学生生态素养高低的关键因素之一。大学生在学校里的学习进步和思想成熟受教师言传身教的影响较大,而教师人格对青年大学生成长的影响,是教科书和至理名言以及任何惩罚制度和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培育并提高大学生的生态素养,高校教师尤其是德育工作者,自身也必须要具备较好的生态素养。只有做到将专业知识与深厚的生态文化知识底蕴和生态文化教育能力相结合,才能深入地挖掘教学内容中的生态理念,通过深入浅出的课堂解读,将自己内化了的生态价值观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促使学生生态价值观的形成,从而内化成学生自身稳定的生态文化素养 。

(三)加强生态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建构综合性生态教育体系

生态教育是一门跨学科、综合性的教育。不同的学科教育在不同程度上与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问题都有着内在的联系。因此,在不同学科中开展生态意识和生态知识的渗透教育是提高生态素养的一个主要模式。本次课题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75.96%的师范类大学生认为有必要开设生态教育课程。针对目前师范类院校生态类选修课程存在开课数量少、学分、学时不够等情况,今后应积极发展生态类课程体系建设,在全校范围内开设生态类课程的选修课和必修课,建设精品课程。在此基础上再建立一套规范、持续改进的管理体系,促进学校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的进一步提高,制订全面的生态教育计划,建构一个包括集意识、态度、行为、知识和能力为一体的综合性生态教育体系。

总之,生态素养的培育是实现素质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今人才的必备素养之一。作为未来教育事业的主力军,师范类大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师范技能和知识,同时还必须具备较高的生态素养。师范类高等院校在培育和提高师范类大学生生态素养的过程中,可以结合自身实际在实践中不断研究完善,逐渐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生态教育体系,保证未来社会的生态教育教学质量,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 参 考 文 献 ]

[1] 翟金德.浅议和谐社会视阈下的大学生公民教育[J].中国电力教育,2009(10):169-171.

[2] 佘正荣.生态文化教养:创建生态文明所必需的国民素质[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

[3] 汤丽芳.构建生态文明社会与培养公民生态道德素质[J].企业家天地,2009(4).

第12篇

关键词:生态文化;可持续发展;创新性建议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28-0020-02

引言

在社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在逐渐加深,这使社会发展也受到严重影响。为了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环境之间和谐发展,生态文化建设也就越发重要。这是随着社会发展而逐渐形成的文化,对改进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有着重要意义。我国也逐步认识到了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中明确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还将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确定为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国家在生态文化建设方面的重视,足以证明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同时,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进行生态文化建设是大势所趋,是社会发展、经济繁荣的必要经历,在进行生态文化建设过程中,方案也十分重要。因此本文就对当前我国生态文化建设创新提出了相应意见,希望对我国生态文化建设有所帮助,促进我国生态文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建设出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化。

一、生态文化以及生态文化建设的内涵

(一)生态文化的内涵

生态文化的概念来源于罗马俱乐部创始人佩切伊,他将人类提高到对站在地球上特殊位置所产生的内在挑战和责任以及对策略和手段的理解,进行符合时代要求的那种文化革命,这种文化转向或文化性质的革命就是我们所说的生态文化。对于生态文化,笔者认为就是一种致力于人与自然协调发展,通过人类的价值观念的根本转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形态。这是一种先进文化,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与进步中总结出来的,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是我国前进的主要方向。

(二)生态文化建设的内涵

随着全球生态危机日益严重,人类生态文化意识已经逐渐提高,生态文化建设已经成为实现人类文明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这是在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背景下,人类对自己所酿成悲剧进行改善的主要方式。生态文化建设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在自然与社会关系上的具体体现,也是一项复杂而巨大的工程,不仅需要建立在一定的政策法规之上,还需要全社会的人们一起努力,通过人类自身生态文化意识的提高,从自身做起,进行生态文化建设,使生态文化建设工作可以进一步展开,为人与自然和谐,改善生态环境做出自己的努力。

在笔者看来,生态文化建设就是通过对人类思想、道德的规范,使人类能够自觉地加入到生态文化建设中,改进人与自然、人与生态之间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使人类社会可以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三)进行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1.生态文化建设是促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进行生态文化建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须,人类社会发展不应当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从当前出发,为未来考虑,实现资源的永久利用以及维持良好的生态环境。进行生态文化建设,就是提高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使人们能够自觉加入到生态保护的行动中,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最基本的保证。

2.是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社会发展的必须,这也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须,进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已经成为我国的一项共识,为了实现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进行生态文化建设也是必然。通过生态文化建设树立人们的生态价值观,提高人们对生态保护的认识,促进人们参与到生态保护的过程中,为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3.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人类社会精神文明发展的高级阶段,是判断性地继承了人类精神文明的全部优秀成果。进行生态文化建设,可以促进人类精神文明的提高,人类的自然保护意识不断提高,正确地认识到自己对自然界的依赖关系,与自然和谐相处,这在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对生态文化建设的创新思考

由于生态文化建设对我国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对进行生态文化建设必须给予高度重视,以下笔者就对进行生态文化建设提出了创新性意见,希望能够促进我国生态文化建设。

(一)加强生态文化建设的正确导向

进行生态文化建设过程中,应当坚持以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化思想为引导,在吸收马克思生态文化观念的同时,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构建适应我国现代化发展的生态文化观。同时,要结合当代人类生存发展的新要求,调整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各类社会关系,将生态文化建设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通过正确引导使人们自觉加入到生态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自觉地承担起对生态保护的责任。

(二)以科学发展观引领生态文化建设

在进行生态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正确认识生态文化的关键,也是进行生态文化建设过程中不能缺少的一部分。在进行建设的过程中,应当对生态文化有一定的科学认识,结合实际情况,对传统的生态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不足给予重视。

改变一直以来先污染再治理的思想,应当注意在污染发生以后出现的很多环境问题是无法解决的,有些就是解决也是要花费很长时间才可以完成的。而科学的发展观,就要用长远的利益出发,将经济建设所取得的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相结合,当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发生矛盾的时候,应当用长远的眼光来看待,着眼于子孙后代,经过多方面考虑来选择一条可以长期发展的道路。通过科学发展观引领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与关键环节,坚持以人为本,将人的位置放在首位,在充分考虑人,将人的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从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出发,坚持可持续发展,在保证环境质量的基础上进行经济发展。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在这个基础上进行生态文化建设,使生态文化建设能够切实反映出其意义,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所建设的生态文化才会对社会发展有意义,如果不能科学地进行建设,建设也就不会取得好的效果,也将会使社会的发展受到严重的影响。

(三)加强在生态文化建设中的政府引导

进行生态文化建设,其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以及社会发展的长远目标,在进行生态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应当加强政府引导,政府通过各种行政手段引导人们增强环境意识,不断地根据当今中国经济高度发展的成就进行生态文化创新,促进我国生态文化建设。同时,在进行生态文化建设的过程中,物质层面建设也十分重要,政府对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应当给予考虑,通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激励进行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将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也就是促进生态文化建设最重要的一点,保证生态文化建设能够取得切实有效的成绩。

(四)政府应加大对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

生态文化建设并不是某一个人,也不是某一个部门的事情,是全国人民共同的事情。政府应当加大对环境保护、生态保护的宣传,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态文化舆论气氛,促进人们都能够参与到生态文化建设中。在进行生态保护的过程中,起到最主要作用的还是我们人民群众,政府可以利用网络、媒体、街头广告等方式来进行宣传,提倡人民对生态文化有进一步的认识,提倡人民绿色消费,使人们从自身出发进行生态保护。同时,政府应当对生态保护中积极鼓励人们参与,对举报、参与生态保护工作的人们给予奖励,使人们对破坏生态环境的个人或者是企业及时举报,通过群众监督,还可以促进政府工作的进一步展开,有利于将破坏环境的行为都彻底杜绝,支持环境执法,让公众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权利,为生态保护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五)加强国际间生态文化建设的交流合作

生态问题并不是一个国家的问题,这是全球人们共同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在进行生态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各个国家对这方面也都给予高度重视,由于国际组织和社会制度的不同,在进行生态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所采取的措施并不相同。因此在进行生态文化建设过程中,应当对各国在这方面的经验进行借鉴,对其在进行生态文化建设以及环境保护过程中的优点加以学习,对其在这方面存在的不足,给予改进。结合我国社会发展以及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的特点,在国外发达国家生态文化建设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技术改进,建设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化。

(六)政府应当加强对环境保护制度的完善

进行生态文化建设过程中,环境保护制度的完善也是重要一点,建立完善、科学、透明的环境保护制度,充分发挥我国各级政府的职能,使政府在进行环境保护过程中充分发挥其作用。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进行生态文化建设,实现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在制度执行过程中,应当对制度执行效果进行考核,使制度能够切实落到实处,为我国环境保护做出更大贡献。

三、总结

进行生态文化建设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是改善环境的重要手段。只有做到人与自然和谐,才能够做到可持续发展,促进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在进行生态文化建设过程中,应当结合当前社会发展情况,以及环境破坏情况,制定出适应当前时展的生态文化建设方案。在进行生态文化建设过程中,应当结合我国社会发展情况,制定出适应我国的生态文化。

参考文献:

[1]周立鹤.生态文明刍议[J].中共合肥市委党校学报,2009(1).

[2]杨文武,李婉玲.生态文明建设探析[J].人民论坛,2011(8).

[3]张保伟.生态文化建设机制及其优化分析[J].理论与改革,2011(1).

[4]陈璐.试析生态文化的内涵及创建[J].广西社会科学,2011(4).

[5]张吉,段世齐,李志卫.新乡市生态文化建设的研究与探索[J].河南林业科技,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