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意识形态专题教育

意识形态专题教育

时间:2023-12-27 10:44:53

意识形态专题教育

第1篇

一、我国民办高校的学生特点

(一)民办高校学生在学习能力方面缺乏主观能动性

目前,我国民办高校的学生存在学习能力普遍偏低的状况,大部分学生高考分数不理想,对学习的兴趣减弱,缺乏学习的能动性和自信心。然而,民办高校的学生同普通高校的学生在智力发展水平上是不存在过多差异的,但学校各自的教育管理体系、意识形态培养等方面导致民办高校的学生普遍存在学习能力方面缺乏主观能动性等问题。

(二)民办高校学生在思想道德水平方面有待加强

个别民办高校学生存在着强烈的个人主义,缺乏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导致其思想道德观念有些薄弱,缺乏奉献精神,这样学生道德观念的薄弱和其敏捷的思维形成鲜明的对比。虽然在民办高校的大部分学生有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的存在,但受其自身所处环境的影响,再加上学生的自我约束力较差,不能够完全的将自身的道德观念体现在学习中,从而造成思想道德与认识的脱节。

二、民办高校意识形态存在的问题

在近些年来,通过民办高校的主管部门及师生的共同努力,在民办高校意识形态方面由来很大的改善,但还需要意识到目前民办高校的意识形态还没有达到相应的标准,还存在一些差距,民办高校意识形态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尚待解决。其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缺乏完善的意识形态教育目标

长期以来,我国在培养人才方面通常坚持以德育为核心,以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重点培养目标,而我国民办高校制定的教育目标往往过于理想化,达不到目标的同时还阻碍教育活动的顺利进行,在实施德育教育时,民办高校总是过分的向学生提出高要求、高目标,而对学生基本的思想道德教育不重视,造成部分学生意识形态的不完善和道德水平较低,也使得民办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缺乏合理性。

(二)对意识形态教育的关注不够

我国大部分民办高校所关注是学生的专业技能学习和就业问题,往往忽视了对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造成了一种“重技轻德”的不良教育模式,殊不知德育教育要优于知识教育,然而过分的重视学生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没有时间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加以教育,致使意识形态教育很难在民办高校中展开,加上民办高校的教师只管教书,与德育教育相分离,使得学生意识形态教育更加难以展开。

(三)缺乏完整的德育队伍建设

虽然我国的民办高校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培养出不少具备丰富工作经验的德育工作人员,但是由于民办高校的教育环境十分复杂,教育对象也多样化,使得德育教育开展的并不顺利,而且有的民办高校德育工作队伍建设并不完善,有的甚至呈现明显的落后状态。与此同时,有的民办高校的德育教师都是刚毕业就参加工作,或者是转行的教师,他们不仅缺乏教育工作经验,而且责任心不强。部分年纪过大的德育工作者无法吸收及掌握新的德育知识,对知识的更新速度过慢,使这使得民办高校的德育队伍不完善,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

三、民办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对策

(一)制定和完善正确的思想教育目标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思维方式也随之转变。为了使民办高校的意识形态更好的进行,必须制定相应的思想教育目标,民办高校在我国的教育事业中占据重要地位,在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差异进行考虑,并制定出适合民办高校发展的意识形态内容,同时采取分层教学的方法进行教育,使学生之间的素质差异减小,并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理论进行强化教育,增强意识形态的时效性。教师应积极运用网络技术,制作生动形象的教学课件,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乐趣,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为社会主义建?O做贡献。

(二)提高意识形态教育的地位

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中,始终将德育教育放在首位,始终以培养思想道德水平高尚的人才为重要目标,并将正确的政治方向贯彻到学校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民办高校应努力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尽所能的改变传统的“重技轻德”的落后的教育模式,把意识形态教育工作放在首位,通过展开各种思想道德教育课程以及意识形态的讲座,对学生进行多方面、多角度、多形式的意识形态教育,实现思想教育的科学化发展。同时,要制定完善的保障制度,保证民办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顺利进行,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有方向、有针对的开展相应的思想道德教育课程来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意识形态。

(三)提高德育队伍的整体建设

民办高校德育队伍的整体建设对培养学生思想意识形态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努力提高德育教师的专业化知识和积累丰富的工作经验。提高德育队伍的整体建设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努力做好德育队伍的选拔,以教育人员的专业水平作为选拔的项目之一,制定资格准入制度,并且对其资格进行考核,力求引进专业水平高、素质能力强的综合性人才,从而使德育队伍的质量有所提高。

2.完善德育教育及素质能力的考核制度,以加强德育队伍人员自身的素质能力建设。与此同时,需要重视教育人员对学生意识形态形成过程的重要性,努力提高教育人员自身能力水平。

3.对教育人员进行有效的培训,努力提高教育人员的个人素质、业务能力及管理水平,加强自身的实践锻炼,使得教育人员在实践中积累丰富的经验,然后通过自身的经验投入到教育中。

(四)建立健全德育工作机制

自民办高校建立初期,高校党组织就已经成立了,并且在学校的建设中占据重要的核心地位。所以,党组织体系的建设成为了思想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党组织体系的完善有助于促进民办高校思想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的进度,党组织体系具有引导作用,所以,要定期组织党的理论学习活动,使行政系统合理的发挥其主体作用,使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活动能够纳入到行政管理工作中,并使学生的意识形态教育纳入到人才培养的计划中。在我国各大高校中,以学生会、学生社团及共青团为代表的群众组织,其自身的群众基础是非常广泛的。这不仅是学生自我锻炼和自我意识形态加强的一种体现,还是连接党组织和高校学生的一架桥梁。所以,各民办高校应该给予这些组织以鼓励,并充分发挥其宣传和引导作用,提高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水平,使学生通过自我教育进行对自身的思想意识形态进行完善,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第2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法学教育;内容渗透:渗透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038(2012)02-0026-04

我国当前的高校法学教育中仍然以法律专业知识的传授为主,而对高校法科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则主要依靠两课教学,由于脱离了具体的专业领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和效果并不理想,法学教育中出现明显的“德智分离”现象。因此,重视并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向法学教育的渗透工作成为当务之急。

一、思想政治教育向法学教育渗透的意义

(一)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养真正“德才兼备”的法律人才

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是使社会公众的思想符合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要求。本着渗透原则,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与具体业务工作相结合,否则,思想政治教育就会无的放矢,出现“两张皮”现象,就会因无针对性而失去实效性。实践中,较多的研究都集中在高校德育问题和企业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上,而专门研究法律领域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还很少见,即思想政治教育与法律的结合还不够紧密,思想政治教育向法律的渗透明显不足。因而,必须着力加强两者之间的结合度,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对法律活动的指导和保证作用,才能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Ⅲ

(二)有利于增强法律的意识形态功能。警惕法学教育中的去意识形态化现象

当代中国法律研究的总体态势是:重法律的继承性、社会性等共性问题的研究,而忽视法律的阶级性、意识形态性研究,以致产生“无国家观的法理学”。许多学者都强调学术应与政治相分离,并致力于单纯的法律制度的借鉴和移植。固然,从前的教条化马克思主义法律观将法律仅作为政治斗争的工具,与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已不相符,但这绝不意味着法律的阶级性、意识形态功能的弱化和丧失,相反,在改革开放和西方敌对势力对中国持续开展和平演变的大背景下,法律更应发挥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作用,而不是在借鉴中放弃法律的本质和维护政权的基本功能,去意识形态化现象是十分危险的。

(三)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新理念解决法律制度的指导思想问题以及法律运行中的精神支撑问题,以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引起了人们思想层面的深刻变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内容、形式、特点等均产生了重大影响。人们思想的变化,反映到法律领域中对法律制度和法律运行也造成了巨大影响,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法律理念、法律原则、法律功能,以及法律制度本身,都产生了重大的变化,部分法律制度甚至面临与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制度是否相符的争议――如“巩献田事件”(《物权法》违宪之争)。而法律运行中则面临着更为严峻的德性挑战,如权力腐败、执政党的合法性地位、法律信仰缺失等问题已不容回避。如何在思想政治教育发生新变化的背景下,系统研究法律领域中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进一步加强法治建设,对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大意义。

二、思想政治教育向法学教育的内容渗透

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意指“大德育”,其内容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三大部分。根据是否具有意识形态功能可将其区分为两大类型:一是意识形态性内容,二是非意识形态性内容。应当说,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功能体现为意识形态功能,其主要内容也均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性,如政治观教育中的社会主义教育和集体主义教育。当然,思想政治教育中也不排除非意识形态性的内容,如社会公共道德教育。而当前的法学教育中,恰恰将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非意识形态性内容作为重点加以研究,如法律职业道德建设、法治建设等。这些问题固然值得研究,但更为基础更为重要的应是法律的意识形态性问题,法律为谁服务的问题应当先于法律应当遵守、法律如何遵守的问题,法律的意识形态性内容决定着法学教育的基本方向。因此,应大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内容向法学教育的渗透,这主要体现为“三观”教育。

(一)世界观渗透

关于《物权法》中“私有财产平等保护”的规定是否违宪的问题,部分学生曾产生误解,极端的认为我国已经承认了私有制,对此,必须在法学教育中进行透彻的分析和阐释。依据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正视中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事实,正视特定阶段的多种经济成分存在必要性的事实,正视社会主义公有制仍然占主导地位的事实,澄清“保护私有财产决不等同于保护私有制”。依据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必然趋势的原理,明确社会主义法律是由一定社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物质生活条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决定的,反映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意志,从而正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法律的功能和本质,更好的认识我国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制定和实施法律的重要意义。

(二)政治观渗透

社会主义政治观教育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为基本内容,落实在法律中,就表现为社会主义法律的阶级性和意识形态性,社会主义法律是党的方针、路线和政策的具体化和规范化。法律调整的许多内容都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如宪法、行政法、国际法涉及国家的基本制度,国家政体问题、行政区划问题、区域自治问题、国家问题等。法律与政治、与政治所依据的经济基础均密不可分,经济利益的分配决定了阶级或阶层的划分,而法律在根本上就是要明确利益的分配原则和分配依据。我国当前的法律制定和适用工作的重点都是围绕着如何促进和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以法律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是我国当前最大的政治任务。

然而,当下的法学教育中还存在着去意识形态化的现象,部分学者对政治主张不公开的反叛,强调单纯的学术研究,此观点实不足取。“法律为谁服务”的问题在任何情况下都应当是最基本和最首要的,其次才是“怎样服务”的问题。如果本末倒置,即使建立了技术性强、体系完备的法律制度却导致服务对象发生错位。则法律就会丧失社会主义的性质,法学教育也会因此而偏离了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

(三)价值观渗透

价值观教育是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落实到法学领域,就体现为“法律价值观”的培育,明确“法律应当为谁服务”。学习法律不仅仅要了解“法律是什么”。

还应深刻把握“学法为什么”的问题,这是培养法律人才最至关重要的基础。而目前的法学教育中普遍受到重视的多是“是什么”的问题,即法律专业知识的讲授,而“学法为什么”的问题却较少提及。我国当前的多样化社会环境,在某种程度上对学生的思想确实造成一定的冲击,部分学生理想信念缺失或动摇,价值观改变或模糊,法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目的也呈现多样化状态。在某些学生眼中,法律褪去神圣正义的外衣,沦为私人牟利的工具,本着这样一种价值观走上司法工作岗位的学生不仅难以实现法律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的基本功能,反而极易引发枉法裁判和。因此,法学教育必须担负起“法律价值观”培育的重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切实渗透于教学实践。

三、思想政治教育向法学教育的渗透途径

(一)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社会主义情感和理念,形成社会主义法律道德

许多学者认为中国缺乏法律信仰,应当学习西方,对此不能苟同。就社会秩序而言,信仰法律确是一种共性需求,然而与我国当前的国情并不相符。西方国家法律信仰的形成一方面源于其长期的法治传统,另一方面则由于法律中资本主义价值观的强力渗透。正是由于法律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高度融合才使其法律获得公众的普通认同。而中国长期以来主张贤德之治并未形成深厚的法治传统,而且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在多样化环境中运行的法律与社会主义主流思想的充分融合尚需要较长的一段时期。在此基础上,普通公众对法律的感知更多的是来源于思想方面的道德认同,而非法律信仰。一个思想品德高尚的人即使并不精通法律,但本着对社会主义事业的热爱和忠诚,也会恪尽职守,廉洁奉公。而反之,一个精通法律却品德败坏的人却只能更加利用和玩弄法律于股掌之中,进而严重亵渎法律的尊严与神圣。腐败、枉法、权力寻租等极端个人主义的行径,正是社会主义情感和理念缺乏的有力证明。因此,当代中国所急需的不是对法律的笃诚而是对社会主义的认同,必须尊重和正视现实的国情,从社会主义情感和理念的培养人手,逐步形成坚定的社会主义法律道德,使法律在强有力的思想保障下得到有效运行。

(二)在法学课程设置中增设专门的法律德育课程

主席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要使大学生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不仅要大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更要大力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落实到法律领域中,法律道德的培养与法律知识的传授同等重要。法学家孙晓楼在谈到法律人才应具备的要件时提出:“有了法律学问、社会常识,而缺少了法律道德,那就不免流为腐化恶化的官僚政客,并不能算作法律人才”。因此,应在法律专业中设置专门的法律德育课程,应组织专家编写系统的法律德育教材。并同时组建一支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和法律专业共同学历背景的高水平教师队伍。只有在传授技术性法律知识的同时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法律道德教育,才能培养出真正“德才兼备”的有用人才。

除此,还应正确理解法律德育的内涵。虽然许多高校在其法律专业中都加入了法律职业道德的课程内容,但法律职业道德教育与法律德育并不能完全等同,职业道德教育只是法律德育中的部分内容而已,在法律德育中最为基础的内容应是与法律密切相联系的“三观”教育。教师应结合法律的产生、本质、功能等充分挖掘其阶级性和意识形态性,尤其在对西方法学大量移植的背景下,这种教育的必要性更为突出,应使学生准确理解法律的功能和本质,必须使学生对资本主义宣扬的所谓自由、民主、平等,具有普适性和超阶级性的法律的虚伪性有清醒的认识。

(三)提高职业法律人的思想政治素质。落实德性评价制度

在现代法治国家中,职业法律人的特点集中体现为专业性、精英性和同质性。我国目前实行的司法统一考试制度虽较好地解决了专业性和精英性问题,但却不能有效考察在思想政治品德方面的实际水平,即同质性问题尚未解决。此处的同质性并非指向职业法律人在知识体系、思维方式、职业语言方面的均衡性,而是指在价值观念和和道德素质方面的趋同性,即职业法律人在实现法的正义使命这一点上能否具有共同的信仰和追求,能否自觉遵守正直、忠诚、廉洁的道德要求。

“仅有完善的法律制度还远远不够,因为维持一种实在法体系,有赖于那些对它的管理和执行富有责任的法官、警察和法律界人士的笃诚。如果他们到了腐败的地步,那么法律的作用就会遭到削弱。”法律公正的实现,离不开思想政治品德的强力支撑,再好的法律如果没有好的执行者同样毫无意义。因而必须努力提高职业法律人的思想政治素质,具体措施包括:改革司法选任制度,选拔德高望重的学者、律师进入司法系统;改革司法薪金制度,通过道德的物质量化使法律道德产生足以改善生存条件的现实力量;完善司法监管制度,落实审理公开、错案追究制等。

(四)以“德”促“法”,落实“依”法治国

市场经济在极大促进生产力的同时也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产生了多样化的影响,再加之西方资产阶级的文化渗透,反映在法学教育领域,法律的意识形态受到一定冲击。对此。我国适时提出了“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结合的重要理念,“对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和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二者缺一不可,也不可偏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以德治国”的重要方式对“依法治国”发挥着重要的思想保障作用。在我国当前的法学教育中,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并获得高度重视,相对而言,法学教育中的德治理念却并未获得充分的落实。在实践教学中,法治必要性问题、依法限制公权力滥用问题始终是教学的重点,而依法治理、依法限制中如何“依”法的问题却并未充分提及。如何以道德建设促进法治建设,不仅是治国施政的重要方略,同时更是法学教育的重要任务。依法治国贵在“依”法,而思想政治教育正是“依”法的基础,无论是法的制定、适用还是遵守,都要通过具体的人来完成,人的思想政治品德是法律得以有效运行的根本保证。

综上所述,法学教育是培养和输送专业法律人才的主要途径,法学教育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国家执法和司法活动的公正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法学教育的根本,是进行法治建设的德性保证。因此,必须在重视法律技术性内容的同时增加法律意识形态性内容的比重,培养社会主义法律道德,提高职业法律人的思想政治素质,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不断渗透,切实实现真正的“依”法治国。

参考文献:

[1]郑永廷,张彦,德育发展研究――面向21世纪中国高校德育探索[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91-192

[2]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80-187

第3篇

关键词:高校;生态道德;方法途径

一、生态道德教育的内涵

生态道德又称环境道德、地球道德,是调整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道德行为规范的总和,其核心是人类尊重、爱护和保护自然环境,与自然和谐发展。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态道德已成为思想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否具有生态道德成为衡量一个人道德水平高低的重要尺度。传统的道德教育是一种人际教育,强调的是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集体、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而忽略了人与自然以及人与其他生命体的关系的教育内容。随着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物种灭绝等问题的加剧,具备生态道德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注重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提高大学生生态道德素质尤为重要。

二、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

1.生态道德知识的传授

生态道德观认为,不仅要对人类讲道德,而且要对自然界的一切生物讲道德,把讲道德的对象从人类社会扩大到整个自然界。通过近几年的环保活动和环保宣传,人们的生态道德意识较以前有所提高,但由于我国整体生态教育氛围不浓,造成大学生生态道德意识不强。因此,应加强生态道德知识的传授。

2.生态道德情感的培养

“人与环境同处于一个发展系统,人们只有激活了热爱生命、热爱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内在情感,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生态道德教育过程中,教师应通过生态体验等方式,帮助学生感知大自然和各种生态关系,通过不断体验和反思逐步积累生态道德知识,培养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情感。

3.生态道德行为的养成

高等教育培养的学生应学会从社会成员的角度养成为人类社会普遍接受的道德标准,并养成以生态道德的标准去衡量包括自己从事的专业在内的科学技术对生态环境影响的习惯,科学技术可以推动社会进步,给人类带来幸福,而使用不当则会给人类带来灾难,只有养成以生态道德的标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才能保证当科学技术和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冲突时,会站在整个生态系统的立场上保护环境,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三、生态道德教育的实践性探索

1.生态道德教育形式多样化

图片展示形式。这是一种直观的、直接的视觉教育形式,可利用反映当前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物种灭绝等现象的图片,把客观事实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图片展览在各教育场所,以激发学生生态道德意识。

征文研讨形式。针对自然环境中某一方面的问题,在学校开展征文或研讨活动,提高学生的生态理论认识,加强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

放映专题片形式。该形式即利用播放专题片等手段,将环境演变过程向学生播放,以视觉和听觉的形式配以教育内容的独白,提高生态道德教育的效果。

实地考察比较形式。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实地考察,在考察中体察自然生态,并感受生态的恶化状况,通过比较让学生从深层次去感悟生态道德教育的紧迫性。

2.生态道德教育的途径

第一,高校教育是生态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高校作为育人场所,应将生态道德教育纳入学校德育教学内容。课堂是实施生态道德教育的主阵地,可以通过各学科教学,一方面向学生系统地传授生态环境的基础知识、环境科学与环境卫生方面的知识:另一方面对学生进行正确的生态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规范学生的生态行为,激发学生的环境忧患意识,树立和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态行为。

第二,加强社会生态道德教育和监督。一方面,各级领导要重视,把保护生态环境纳入考核体系中,増强在社会实践中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性;另一方面,政府要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大力宣传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通过多种形式向社会宣传,增强生态道德教育的浓厚氛围。

四、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应坚持的原则

层次性原则。不同专业的学生学习方式不同,在开展生态道德教育过程中,要有目的地了解受教育对象的特点,根据学生所学专业和不同学生群体的特点,把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科学划分教育对象。

主体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就是在发挥学校主导作用的前提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教育、自我发展,既锻炼学生的能力,也使他们的生态体验更加客观,从而使他们最终形成科学的生态道德观。

渗透性原则。坚持渗透性原则,在开展课程建设的同时,建设好校园自然环境、文化环境,发挥好学生社团的作用,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养成生态道德意识。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意识形态教育;实效;社会工作

一、当前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本质认知:社会需要与个体需要的对立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变革发展,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环境也在不断变化。我国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一直还存在着不够重视教育本质中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的误区。教育者的传统思维多囿于不能正确认识社会需要与个体需要、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辩证关系,教育者主要还是围绕构建和谐校园、维护社会稳定开展工作,相对忽视学生的内在心理诉求,从而导致部分学生对意识形态教育的反感。意识形态教育的出发点应该是维护社会稳定,但在考虑集体大局需求的基础上,也应充分考虑学生个体的内在心理诉求,以增进学生对接受意识形态教育的认同感。教育只有将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高校的意识形态教育才能变得富有亲和力,才能如愿达致预期目标。

(二)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分离

高校的意识形态教育已在历史的洗礼中谋求变革,但在当前的实际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常常停留于注重意识形态的填鸭式灌输,而忽视让学生在实践中增进认知从而达致知行合一的境界。多数学生只能接受单一的、枯燥的课程理论教育,只有少量受众有实践机会。随着社会发展,纯粹的理论灌输只能使学生囿于抽象的想象中,已不能满足学生日渐丰富且多元的需求。我们认为,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离不开理论灌输和渗透,但没有将学生置于可感知的、直观的、生动的实践过程中,则会导致学生无法将接受的教育内化成自己的价值观。

(三)方式方法:传统单一与多元情感的碰撞

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环境的影响,其技术特性使得大学生获得信息的渠道、接受的文化日渐多元,学生的个体情感也趋于丰富多元。面对新媒体环境,传统的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存在方式显得单一滞后,且缺乏与学生的情感互动,无法积极调动起学生应有的参与热情。其所显示的钝性使得教育实效性大打折扣,这在一定程度上引发学生对意识形态教育的认同危机。因此,在传统单一的方法与多元文化情感的碰撞中,传统的教育范式已不能彰显原有的生命力,无法达致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目标。

二、优化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策略选择

(一)理念先行: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社会工作是一门秉持自身特色专业理念和价值观的专业:即尊重每一个个体,相信人有独特的个性,每个个体都有能力改变并最终实现自身价值。其基本价值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层面:(1)人的平等和尊严:社会工作相信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工作者应当以平等和尊重的态度对待服务对象的困惑和问题。(2)助人自助:在相信人有改变潜能的条件下,社会工作希望通过专业的助人活动使服务对象得到自我成长与发展。(3)服务的理念:在工作性质方面具有服务性和引导性,旨在帮助服务对象提供专业的、有效的服务。

当代大学生的自我价值感强,崇尚平等的地位,他们更希望得到教师的尊重,教育民主化的趋势已初步显现。传统的教育工作者是站在教育者的立场,与学生不处于平等的地位。但随着社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学生从受教育者逐渐转化成服务购买者,他们拥有平等的话语权,要求平等地与老师沟通交流。在这种情况下,教育者也应适时调整,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扮演教育者和服务者的双重角色。开展高校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工作时要打破过去那种认为学生被动接受学校教育的传统观念,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处处以学生为本位和主体,注重培养高校学生自我认知、自我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助学生自助的目的;在社会工作理念下开展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时,即使是在个别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持排斥心理和态度的时候,教育者也应该在尊重个体独特性的基础上接纳每一个学生,相信个体有改变的可能。此外,在教育过程中,还应本着服务的理念积极引进新媒体技术,与时俱进,契合当代学生心理的文化吸引和感召学生,使学生在校园文化中感知主流意识形态。综上,引入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以平等和尊重的态度从学生的需求出发来开展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对于增进工作实效尤为重要。

(二)实践为本:在实践中增进认知

社会工作是一门非常注重和强调实务的科学,社会工作者除了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更须要其运用专业技巧,联接各类社会资源,并陪伴服务对象共同面对和解决问题。

我国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多以抽象的理论教学为主,如果能增加多维度、深层次的实践内容,将有利于实现寓教育于社会服务和社会参与之中,从而在“润物细无声”的境界中达到知行统一。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中的 “实践”不应仅是拍脑袋式的“走过场”或是少数学生的“特殊待遇”,而应该制订针对所有学生参与的特色性实践计划,并建立常态化的实践教育体系,教育者在教学中分阶段实施理论和实践计划,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从而增强他们的参与意识和集体荣誉感。一方面,学校应对已有的实践教育活动,如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志愿者活动等进行梳理,加强对这些活动的系统性规划;另一方面,鉴于当前多数高校都与社区建立了较为密切的共建关系,高校应更加积极地挖掘社区内实践教育资源,根据实际情况和条件建立意识形态教育的实践基地。综上,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能使学生在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主观能动性,提升社会责任感,加深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深刻理解,达到知行统一。

(三)载体创新:积极推进方法整合

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是社会工作的三大工作方法。社会工作方法的引入使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方式方法趋于丰富而多元,有利于更好地调动起学生的参与兴趣,从而更好地增进教育实效。

1.个案社会工作是指社会工作者通过直接的、面对面的沟通方式,运用有关人和社会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对个人或家庭提供心理调整和环境能够改善等方面的支持和服务的过程。传统的意识形态教育多以集体课堂授课的方式存在,而忽视学生个体的独特性需求。面对多元的学生需求,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应在考虑学生共同需求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化需求,尤其是当教育者发现个别学生存在明显的意识形态认识问题时,可以本着尊重、平等的价值观与学生开展一对一的谈心,通过适当使用一些个案技巧,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对话关系,从而有利于更好地开展教育工作。

第5篇

艺术设计职业教育生态观的存在意义就在于培养出一批对社会发展有所担当和贡献的设计师,以及对大众生活审美提升有个良性引导而不是鼓吹奢侈浪费的畸形时尚消费观;艺术设计教育生态发展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这就需要学界针对艺术设计职业教育当前所面临的现实问题进行专题专项研究和提出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案呈交相关政府部门,并对其落实与过程实施进行监测以及对教学结果有个反馈和客观评价。

1.当代艺术设计教育现实问题

在20世纪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的短短十年间,国内设计院校迅猛增长,据不完全统计,已增长到700多所,截至目前止,还有很多高校征战在增办设计专业路途上;换句话说,设计院校和设计专业还处在数据增加过程中。这种数量上的盲目扩张,直接造成这个行业的师资严重匮乏,学生素质低下,教育内容陈旧滞后,教育管理混乱;艺术设计教育的爆炸性发展使就业人员与社会需求在数量上失衡,艺术设计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与社会创意产业发展的失衡。

这种现实与发展的差距使得国内设计业界意识到“艺术设计教育……不仅培养艺术设计人才,而且规范艺术设计职业的模式”。由此,艺术设计创意文化产业与艺术设计教育协调同步发展,已是艺术设计教育爆炸性发展到一定时期后的转型要求:即由单纯学习西方模式转向到具有民族自觉性、生态化发展性的中国特色艺术设计职业教育模式。

2.当代艺术设计教育发展问题

设计是来源于生活又要服务于生活并具有综合性质的专业。它需要各种学科知识来横向构架,而不是将机械、美术、市场进行纵向学习的过程。设计教学方法不是要求学生进行简单知识的叠加,而是对学生进行启发式创意思考训练;在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具备对生活的观察能力和从生活当中理解事物的设计专业素养;设计的横向性特点决定了它的教育方法跟其它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是完全不同的,但其因从属于人文学科范畴,所以它需要对技术、营销、管理、造型等知识进行综合运用来解决大众生活范畴的问题。“生态”已脱离学科范畴成为解决时下诸多学科发展瓶颈和处理发展危机的通识理念渗透到各专业领域,不同学科对“生态”概念引进有所不同侧重的定义。当代艺术设计教育的生态发展维度即艺术设计教育进行适时发展中对教育内容与教育方法,教育目标与教学成果之间环环相扣关系的和谐共生存。

艺术设计教育生态观,尤其强调设计师综合素质与设计伦理素养的培养,关键词是发展与生态性。艺术设计教育生态的维度就是充分体现运用生态智慧,打破美学、艺术史、艺术批评、艺术创作、艺术心理学、艺术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等不同学科之间的隔离状态来建立一种文化的学科交叉的生态教学关系。这种不同学科和学科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互生作用,从有的基础上生出另外的有,这正是当代艺术设计教育最需要的生态智慧。艺术设计教育多学科的交叉性生态发展路径,就如自然“生态圈”所需物种多样性一样,并以此作为生态系统平衡发展的基础。在设计教育理念上、教育机制上、培养模式上均要生态泛化。从某种意义上说,艺术设计教育生态化了,设计才能生态化,设计生态化了,生态的问题是可以通过设计师来解决的。

二、当代艺术设计教育生态型发展对策思考

古罗马思想家奥古斯丁说“万物的和平在于秩序的平衡,秩序就是把平等和不平等的事物安排在各自适当的位置上。”当代中国艺术设计职业教育,面料传统与现代、艺术与科技、民族与国际等现实矛盾交织的现代化转型发展。

艺术设计教育生态观为当代艺术设计教育发展困境提供了现实的及时解决方案:一、强调教学过程中问题意识的培养,即对发现问题和发现问题解决办法的思维能力,在对艺术设计教育培养的对象进行启发诱导式教育,更多的是设计思维的训练;在艺术设计教育过程中,多采用提问式互动教育,激发学生提问兴趣和交流欲求,这种互动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问答,也可以是学生与教师之间的问答,使教学内容在问题互动问答之间进行解决。二、对设计专业学生通识的能力和专业适应能力培养并重,面对当前就业形势严峻的现实,除了专业适应性能力培养之外,对学生的通识实用能力培养也应该格外的重视。据有关专家指出,有些能力一旦具备,不管是在工作劳动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这种通用能力是可以转移和转换的,如人际沟通、艺术鉴赏、创造思考、团队合作、规划组织、图文口语传播及资料查阅分析等关键能力;这种通识的能力的培养有助于缓解设计专业就业压力问题和对学生职业专业素养的良好形成,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意义深远。三、在教学方式上,注重对话沟通式教育;艺术设计教学过程中,教师责备学生素质的每况愈下而难以实现教学目标,学生则抱怨老师教学枯燥,所教内容过于陈旧脱离现实等,两者之间出现难以理解的隔阂;究其原因,往往是两者缺乏有效沟通和平等对话造成的;设计兴趣,设计思维,设计观念应是对话式教育的重点,在艺术设计教育实践环节中,不应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被动附属的主次明显地位,而应该是两者间以平等的方式沟通和对话,进行共同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此过程来培养学生设计兴趣和设计思维的形成以及设计能力的提高。四、对学生设计文化自觉能力的培育,这种能力主要指一种自我的提高优化的能力,即对文化与设计,设计与生活、设计与科学,设计与自然,艺术与设计等有效的结合问题,设计艺术作为一种精神文化形态要与时代协调、获得持续的发展,就必须不断吸纳新的多学科知识和科学方法构建专业设计的维度,从而具有一种可持续性发展的能力。

第6篇

关键词:引导 党外人士 意识形态

中图分类号:I6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7)01-035-03

强调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从国际上看,我国处于复杂的国内外坏境之中,随着中国的日益强大、国际影响力的日趋增强以及国际话语权的日益强大,我国的价值观念、话语模式不断地遭到其他国家的诋毁和渗透,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和思潮通过各种途径渗透到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领域,冲击着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影响着我国政治发展进程与社会发展方向,我国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从国内来看,首先,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导致利益分配不公,各种社会矛盾纷繁复杂,突发、多发、频发,有些或者突发事件甚至被上升到意识形态的高度并被放大到国际舆论之中,往往对我们造成极为不利的态势,减弱了人们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程度。其次,市场经济导致了价值标准的多元化,个体的思想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如: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等明显增强,思想道德领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现象,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主流意识形态的建设。

强调指出:“中国共产党人能不能在日益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下坚持住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坚持”的根本保障是经济基础,同时,意识形态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强调指出:“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任何时候都不能旁落,否则就要犯无可挽回的历史性错误。”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不仅关系到一个执政党执政的合法性,更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生死存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是执政党和国家凝聚社会共识、维护政党制度的主要因素。所以,执政党在意识形态领域必须起到引导和引领的作用,从而维护文化领域的权威性和意识形态领域的安全性。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多个主体的参与。就意识形态领域的治理来看,除了以执政党为主体外,还应包括党外人士在内的其他政治力量。党外人士作为我国统一战线的成员,一方面,他们大多数知识水平较高,受过高等教育,并且在本职工作岗位中具有一定影响力,拥有较强参与政治建设的能力和要求,既能够代表一定群体进行利益诉求,又能通过自身政治素养进一步影响这些群体,所以,党外人士与意识形态教育的受众群体密切相关。另一方面,党外人士普遍思想较为活跃,容易受到外界价值观念的影响和异化,党外人士自身意识形态建设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所以,党外人士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作用与我国意识形态建设密切相关,引导党外人士在意识形态领域发挥作用,不仅对我国统战工作具有重大的意义,对于我国的政党制度、意识形态建设等工作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笔者本次调研以辽宁省辽阳市党外人士的数据作为参考,采取的是抽样调查的方法,共发放调查问卷200份,有效问卷121份。

一、引导党外人士在意识形态领域发挥作用的概念界定

意识形态:属哲学范畴,可以理解为对事物的理解、认知,它是一种对事物的感观思想,它是观念、观点、概念、思想、价值观等要素的总和。人们的意识形态往往受教育、环境、价值观念等因素的影响。主流意识形态是指一定时期内一个社会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包括占统治地位的艺术思想、道德观念、政治法律思想、宗教观点和哲学观点。当前,比较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意识形态有马克思主义、新自由主义、社会民主主义、保守主义等社会思潮。笔者将意识形态概念界定为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进行研究。

党外人士:本文的党外人士界定为党外代表人士,党外人士这个概念主要是新民主主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对统一战线成员的称谓,但是,党外人士中的“党”容易产生歧义,在这个“党”包不包括各个派的问题上容易产生误解和歧义,而党外代表人士这个概念更为准确、清晰,党外代表人士主要指执政党以外的各派、无党派人士中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和广泛代表性的各界人士。主要包括民主h派代表人士、无党派代表人士、少数民族代表人士、宗教界代表人士、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港澳台海外代表人士。这部分群体具有政治性坚定、业绩突出、群众认同的特点,所以,将党外人士界定为党外代表人士更具有科学性和研究价值。

引导主体:引导党外人士在意识形态领域发挥作用的主体是多方面的,例如:统战部门、政协部门、工商联、各种社会团体等等。但是,笔者认为统战工作是最为直接有效的引导主体,所以,笔者以下的论述将引导主体限定为统战工作进行研究。

执政党期望的行动:党外人士在政治上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理论上,深刻理解党的指导思想,利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在主流意识形态宣传方面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社会领域积极参与意识形态舆论引导,利用自身特点和优势化解社会矛盾,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性事业,发挥典型示范作用。

由上可知,“引导党外人士在意识形态领域发挥作用”是指引导主体通过各种手段引导党外人士在主流意识形态领域发挥积极作用,不仅要通过教育工作提高党外人士意识形态自身修养,还要为党外人士在意识形态领域发挥正能量提供客观条件,以激发所联系群体的热情与信念,使其投入到执政党所期望的行动当中。

二、引导党外人士在意识形态领域发挥作用的问题

影响党外人士在意识形态领域发挥作用的因素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引导主体因素;另一方面是引导客体方面的问题,即:党外人士自身存在的问题。

(一)引导主体方面的问题

1.引导主体的重视程度不足。由于意识形态工作具有看不见摸不着,不容易衡量工作绩效等特点,通常不作为考核统战部门工作业绩的指标,这就往往容易被地方党委和政府部门忽视,笔者调研过程中,一位统战部门的工作人员反映:“统战部门的工作人员少,工作量繁多,所以,大多数人员都忙于上级考核的经济发展指标、维稳等工作,虽然意识形态工作极端重要,但是,由于人员紧张,也只能应付了事。”意识形态工作搞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这种现象还是比较多的,这就会导致党外人士抵触意识形态工作,从而缺乏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就更谈不上党外能够在意识形态领域发挥正确的作用了。

2.引导主体的培养教育缺乏。首先,引导主体的培养教育缺乏针对性。以辽阳统战部门对党外人士的日常意识形态教育为例,统战部门对于党外人士的教育主要依托于辽阳社会主义学院,但是,市的党校、行政学院、社会主义学院是三校合一的体制,在工作上更侧重党校的课程设置,由于辽阳党校没有专门从事统战教育工作研究的教研室,所以,没有专门以党外人士为授课对象设置的专题课程,辽阳统战部门只能把党外人士的教育培训纳入到了全市人才和干部队伍的教育培训之中,虽然建立了组织部门和统战部门联合培训的机制,但是,培训内容与全市干部培训内容基本相同,党校课程的内容主要针对对象是党员干部,并不是党外人士,这就会造成培训教育没有针对性,从而使教育效果大打折扣。其次,引导主体的培养教育手段和内容单一。目前,统战部门对于党外人士的培养教育主要采用的方法就是理论培训,辽阳统战部门不仅在辽阳社会主义学院进行日常的理论培训,还参加了清华大学、中央党校等专题培训班,培训主体院校的级别有所提升,但是培训形式和内容仍然是理论教育,实用性和实践性的方式和内容较少,虽然,也组织过广大党外代表人士参加红色之旅、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但是,无论培训人次还是培训次数相对于理论培训都是少之又少。总是以传统的培训教育形式进行意识形态教育,不仅缺少说服力,而且会使党外人士对于培养教育缺乏兴趣,从而不能够达到教育的目的。

(二)引导对象方面的问题

1.党外人士政治理论素养不足。改革开放以来,各种社会思潮急速涌入,西方的“新自由主义”、“普世价值”、“代议民主、民主”等价值观念以各种渠道、各种形式冲击着党外人士,由于西方意识形态渗透具有隐蔽性,加之一方面我国党外人士数量不断增加,人员结构出现了高学历化、年轻化的态势,大多数党外人士有过留学国外的经历,他们具有思想活跃、接受新事物快、参政议政热情高等特点;另一方面,我国对于党外人士的教育又缺乏吸引力,他们更容易对西方价值观念产生认同,调研中发现,56%的党外人士认为西方宣扬的“自由、民主、人权、平等”是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观念,适用于我国,仅有31%的党外人士认为西方宣扬的价值观念不适用于我国;42%的受调查者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了解程度在一般以下,23%的受调查者表示较为了解马克思主义;23%的人能回答出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四个标志,但是,对于具体内容表示不清楚。在走访过程中,笔者发现,一些党外人士甚至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比社会主义制度更优越更有优势。

2.党外人士缺乏网络引导能力。随着科技进步和网络文化的繁荣,网络成为了意识形态的重要舆论阵地,假信息、负能量以及西方意识形态在网络中纵横交错,冲击着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建设。调查显示,网络已经成为党外人士了解国家政策、掌握时政信息的重要渠道,92%的受访党外人士表示网络是进行意识形态宣传教育的主要方式,但是,几乎所有被访的党外人士都表示无法对网络上的信息进行鉴别,在一些有影响力的网络“大V”鼓吹的错误思潮的影响下,个别党外人士参与传播错误思潮,甚至少数网络“大V”就是党外代表人士,他们在网络上公然鼓吹西方的政治体制,凭借自己的巨大粉丝数量攻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在被问及会不会主动在大型网络论坛上引导舆论时,54%的受访者表示看到不良言论会积极引导,但是不会定期主动引导论坛舆论,21%的受访者表示看到不良言论,由于无力鉴别,不会参与舆论引导,甚至14%的受访者不会登陆网络论坛,根本无法利用网络进行引导舆论,究其原因主要是一方面党外人士缺乏利用网络在意识形态领域发挥作用的意识,另一方面党外人士缺乏网络鉴别能力和使用能力。

3.党外人士参与意识形态建设积的极性不足。一方面,随着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地位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涌入到了党外人士的队伍中,这部分群体的价值观念受市场经济的影响较大,市场经济使这些群体的经济发展意识和个人意识进一步增强,但是意识形态建设的参与意识淡薄。笔者专门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做了调查,调查显示,在“您更关心以下哪方面问题”中,65%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选择的是国家关于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而仅有13%选择的是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另一方面,一部分党外人士参与政治建设的积极性高,但是缺乏参与意识形态建设的积极性,原因也是多方面的,首先,自身缺乏对意识形态建设重要性的理解和认知;其次,引导主体对党外人士的重视程度不够、引导不足也是导致党外人士在意识形态领域引导缺位的主要原因。

三、引导党外人士在意识形态领域发挥作用的措施

(一)充分发挥教育工作对党外人士的引导作用

党外人士在意识形态建设中充分发挥作用的前提是自身具有过硬的政治理论素养,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员的看家本领,也是作为中国统一战线的党外人士必不可少的政治素养,更是党外人士在意识形态领域释放正能量的根本条件。当前,党外人士参与意识形态建设意识淡薄、能力不足,根本原因还是引导主体的教育工作出现了问题。

1.提高教育的针对性。目前,我国应该大力加强专门针对党外人士的意识形态教育培训,一方面,国家和省级的党外人士培训虽然有专门的社会主义学院作为培训机构,但是,由于重视程度不足,课程的设计和课题的研究往往缺乏意识形态教育的针对性,所以,我们要提高国家和省级社会主义学院对意识形态课程设置和课题研究的针对性;另一方面,县市级的党外人士教育由于缺乏对社会主义学院的建设,存在着非专门化的问题,我们应该利用市级党校三校合一的特点在各市级党校开设专门研究统战工作的教研室,针对党外人士意识形态的特点进行课程的设置和课题的研究,把党外人士的意识形态教育专门化、日常化,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只有把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深入到党外人士的内心之中,才能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形的效果,从而引导党外人士在意识形态领域发挥正能量。

2.创新教育的方式和手段。枯燥的政治理论学习只会让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偏离党外人士的价值认同,价值认同的缺失不仅会使党外人士在意识形态建设领域缺位,甚至会导致该群体在意识形态引导方面释放负能量。所以,引导党外人士在意识形态领域发挥作用的前提就是使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更有说服力和影响力。这就需要引导主体不断的创新教育方式和手段,不仅把意识形态的教育停留在理论层面,更要注重实践和日常的教育,一方面,可以采用“重走抗联路”、“红色之旅”等体验式的教育手段,让党外人士身临其境的感受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魅力,从而产生价值认同。另一方面,利用典型引导推动党外人士在意R形态领域发挥作用。运用宣传媒体,多渠道、多形式宣传党外代表人士的先进事迹,不断扩大他们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起到模范示范带头的作用,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党外人士群体,进而在社会领域影响大众。

3.注重教育内容的实用性。当前,统战工作对于党外人士的意识形态教育主要是两个方面:政治理论的教育和能力提升教育,一方面,由于日常的市级党外人士教育依托于党校,而国家对党校的日常课程设置有明确的要求,基础理论课程要占70%,所以,基本理论课程的教育是能够保证的,但是,普遍的基础理论课空洞、教条。所以,基础理论课程的内容更应该注意内容的实用性,承担教育培训的院校应该注重实用性基础理论课程的研究和开发,将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说清楚、讲明白,生动形象的基础理论课程才能深入人心,从而使我国的主流价值观念真正发挥作用。另一方面,目前我们对于党外人士的能力提升教育更多倾向于领导科学方面的教育,对于适应新形势的实用性技能教育不够重视,我们应该注重开设诸如公民媒体下网络意识形态引导等具有前沿性的技能教育培训课程,从而在意识形态领域引导方面弥补技能恐慌。

(二)积极引导党外人士参与政治理论创新

主流意识形态的理论建设不仅要立足于人民群众,更要依靠人民群众,执政党并不是唯一的主流意识形态理论建设的主体,党外人士作为拥护社会主义建设的爱国人士,应该积极引导他们参与主流意识形态的理论创新工作。我国的党外人士分布于各行各业,拥有各种不同的学历背景,代表着不同的利益诉求,他们会从不同的视角对社会进行分析、理解、认知,由于党外人士的自身优势,他们在意识形态理论创新中的作用具有不可替代性。所以,我们应该利用党外人士的优势,引导党外人士参与意识形态理论创新,首先,作为引导主体应该为党外人士参与理论创新提供条件,在主流媒体领域给予党外人士的发声空间,相关的意识形态理论研讨会以及科研项目应该加大党外人士的参与比例,提高对其参与理论创新的重视程度。其次,对于成果价值高的项目给予资金上的扶持和奖励,并将其作为典型进行宣传,从而提高党外人士参与理论创新的积极性。最后,将党外人士参与理论创新制度化、长效化,从而使党外人士参与理论创新常态化。这不仅可以使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更具有灵活性和包容性,还能够使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更为大众化时代化,进而使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成为能够凝聚社会共识的精神支柱。

(三)鼓励党外人士深入群众进行宣传

随着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不断深入,我们的宣传教育工作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是,还存在着不接地气,不贴近群众的问题。日常生活中,党外人士接触的群众层面多、更为贴近人民群众的生活,对于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有足够的了解,党外人士深入群众进行主流价值观念的宣传,能够抓住人民群众的需求,及时有效地解释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鼓励党外人士深入群众进行宣传,首先,尊重党外人士在意识形体宣传领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给予党外人士正确引导的基础上充分相信党外人士能够在人民群众中开展符合主流价值观的宣传引导工作。其次,为党外人士深入人民群众进行意识形态宣传教育提供便利和支持。最后,应该引导党外人士了解当今社会的主要矛盾冲突,关注人民群众的现实利益需求,使其深入群众的宣传工作更能够有效地解决社会存在的突出矛盾,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贡献力量。

(四)引导党外人士投身社会公益事业发挥示范作用

积极引导党外人士成员投身社会公益事业,通过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实际行动感染周围群众,从而发挥示范作用,进而引发群体效仿,这不仅能够让群众切身感受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强大力量,使主流意识形态深入人心,更能够带动人民群众用实际行动积极践行主流价值观念。首先,我们应该引导党外人士积极参与科技咨询、义诊送药、扶贫帮困、捐资助学等社会服务活动,用实际行动支持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其次,在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的党外人士中挑选典型,广泛宣传。最后,树立党外人士特色社会服务品牌,打造党外人士日常化的社会服务阵地,创新社会服务形式,拓宽社会服务领域。

当前,我国在意识形态工作中应注重树立和运用统战思维,不断巩固和壮大主流思想舆论队伍,重视培养党外代表人士在意识形态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充分利用党外人士的特殊群体身份,为我国意识形态建设贡献力量;而党外人士应在意识形态领域治理中助力尽责,在主流意识形态领域发挥正能量。

参考文献:

[1] 佟曾.论党外人士在意识形态工作中发挥优势作用的对策[J].考试周刊,2014(52):190

[2] 凌锐燕.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协商民主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5

[3] 赵祥彬.协商民主化解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5

[4] 朱琳琳.中国参政党民主价值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

[5] 李志坚.派参政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2

[6] 朱继东.新时期领导干部意识形态能力建设[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3

[7] 叶丽.当代中国青年知识分子社会意识形态引领与实践[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3

[8] 司云翠.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的研究[D].郑州大学,2015

[9] 张瑜.哈尔滨市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机制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4

[10] 曹苏南.驻马店市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研究[D].郑州大学,2014

[11] 刘海东.派人士在我国政治体系中任职比例演进过程的研究[D].复旦大学,2012

[12] 赵彤.无党派人士发挥群体作用的机制研究[D].河北大学,2013

(作者单位:中共辽阳市委党校 辽宁辽阳 111000)

第7篇

关键词: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生态文明素质

作者简介:周晓阳(1953-),男,湖南祁东人,南华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胡哲(1987-),男,江西井冈山人,南华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湖南 衡阳 421001)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培养研究”(项目编号:XJK012BDY005)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8-0213-02

近年来各高校通过开设生态文明相关课程,启动生态文明意识“三进”工程,开展生态文明相关活动,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关注生态、关注环保,使生态文明意识通过有形或无形的方式植入大学生的头脑中,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明显增强,大学生建设生态文明的自觉性明显提高。但据调查发现,我国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中还存在着不少突出问题,认真调查分析这些问题及原因,对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为建设生态文明和中国特设社会主义事业提供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据调查发现,我国大学生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比较认同,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也得到了初步提高。但是我国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中还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我国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生态文明素质,对生态文明有一定的认知,但一般处于浅表层,并未对生态文明的本质和规律有一个比较全面而深刻的认知。我国大学生生态文明认知大多仅仅停留在一些环境保护的基本常识,如公共环境卫生、节约用水用电、保护花草树木等浅表认知上,并没有将生态文明认知内化为生态文明情感和意志,没有形成稳定的生态文明心理机制和思想品质。他们对生态文明的本质和规律大多是一知半解,对生态危机发生的原因及其危害认识不深。由于生态文明认知不深刻、情感不稳定、意志不坚定,因而不能外化为自觉的生态文明行为,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的现象还相当普遍。

2.各高校对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视有待进一步加强

近年来各高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已经开始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教育教学体制中。但由于重视程度不够,投入不足,计划不周,效果欠佳。能将生态文明教育作为一件大事来抓的高校还是很少,虽然有个别高校开设了生态环境保护专业和相关课程,但还没有制定出面向全体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课程设置方案,致使生态文明教育不能全面落实。许多高校至今还没有开设生态文明选修课程,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也没有纳入生态文明的内容。目前,我国教育主管部门还没有制定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考核指标,许多高校把生态文明教育只是停留在口头,并没有付诸行动。这些现象说明,我国高校对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视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3.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不够丰富

目前虽有部分高校已经开设了生态文明相关的人文素质选修课程,但还不够系统全面。生态文明教育内容仅仅局限于生态文明常识上,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内容体系。生态文明的教育内容应该包括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教育(包括马克思主义生态世界观教育、马克思主义生态价值观教育、马克思主义生态审美观教育等)、现代生态环境科学教育(包括环境科学教育、生态科学教育等)、中国传统的生态文化教育(包括儒家生态文明思想教育、道家生态文明思想教育、佛家生态文明思想教育等)、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道德法律及政策教育(包括生态文明的道德规范、生态文明的方针政策教育、生态文明的法律制度教育)等内容。但目前,很多高校并没有把上述内容纳入生态文明教育中。我国高校除生态环境专业外,还没有一本专门的、通用的生态文明的相关教材,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还仅仅停留在基本知识的层面上,而很少涉及到深层次的内容。

4.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方式方法不够科学

首先,许多高校并没有把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到高校各门课程教学中,特别是没有纳入到高校德育中。生态文明素质作为大学生挑起未来社会主义建设重担必不可少的思想素质,应该是高校德育的一项重要培养任务,因此,生态文明教育有待于纳入高校德育体系。

其次,目前生态文明教育的方式不够丰富。部分高校没有充分利用现有的先进教学设备,如多媒体教学手段等,给大学生形象地展示生态文明相关的知识和图片;没有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生态环保教育活动,如生态文明文艺演出、演讲比赛等,使生态文明意识寓教于乐,增强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没有把生态文明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校外社会生态环保实践,培养大学生建设生态文明的能力。

最后,没有营造一个生态文明教育的良好环境。教育环境十分重要,它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目前,一些高校片面强调理论知识的显性教育,忽视了教育环境的隐性教育。应当克服这一缺陷,优化教育环境,营造生态校园,发挥生态校园环境对大学生的隐性教育作用。

二、我国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造成我国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存在上述突出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客观原因,又有主观原因,必须深入分析产生问题的主客观原因,才能进一步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对策。

1.客观原因

首先,我国生态文明思想从古至今源远流长,但生态文明建设起步较晚。1995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其后党和政府多次作出一系列与此相关的重大决策。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走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并第一次把生态文明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目标。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社会主义和谐的六大特征之一。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并强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即“两型社会”。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之一,并把“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七大,正式提出“生态文明”的概念。[1]党的十进一步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并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2]总而言之,我国自觉地建设生态文明的历史充其量也只有20多年。由于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不长,人民自觉地建设生态文明的社会氛围还没有形成,这在客观上影响了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发展。

其次,我国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经验不足。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是顺应时代要求而孕育产生的。新事物从产生到成熟必定要经历很多曲折。目前我国高校虽然已经启动了生态文明教育,但还处在初步探索阶段,实践经验严重不足。我国一些重点高校虽然较早设置了生态环境科学的专业和课程,但最长也只有20多年的历史,且其教材大多从国外引进的。至于非生态环境专业的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则是从新世纪以后才启动的,教育经验更是缺乏。目前,各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还没有形成全国统一的规划和课程体系,各自为战,没有形成发展合力,这必然制约我国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健康发展。

最后,我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制度不健全。开展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制度建设是保障。但是由于我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历史不长,经验不足,制度建设滞后,还没有形成健全的生态文明教育制度。国家在制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制度规范时,还没有明确把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其中。各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依据仅仅是党的文件,还没有一部关于生态文明的教育法规出台。个别高校虽然率先制定了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一些规定,但还不够系统,没有形成制度化、规范化,经费和师资都缺少制度保障,这必然导致许多矛盾和问题的产生。

2.主观原因

首先,高校及其主管部门对生态文明教育缺乏科学规范。目前,我国高校及其主管部门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普遍重视不够,没有制定统一的规划,更谈不上科学规划。要加强和完善高校生态文明教育,高校及其主管部门必须对生态文明教育进行科学规划。目前我国在生态文明教育规划方面的情况不容乐观。

具体表现为:一是没有把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列为高等教育的议事日程,而只是作为一种临时性的工作任务,没有形成一种长期的战略规划。二是没有把生态文明教育列入高校德育体系。没有认识到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是高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是教育主管部门与环保部门没有形成协作机制,制定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统一规划。离开了环保部门的支持与配合,很难制定出符合实际的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培养方案。因此教育部门与环保部门必须密切配合,研究制定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计划,统一规划生态文明教育内容,合理制定高校各门相关课程的教学大纲,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有计划地在人文素质选修课和各门相关专业课程中渗透生态文明知识和理念,“使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更加条理化、系统化、科学化。”[3]

其次,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严重滞后。开展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关键在于教师。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生态文明素质如何,直接影响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质量和效果。目前,我国高校大多数教师的生态文明素质还不够高,缺乏对生态文明知识的系统认识,建设生态文明的自觉性不够强。甚至有个别教师连生态文明的内涵也不了解,更谈不上对生态文明教育规律的认识。由于对生态文明理解不深刻,对生态文明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也不到位,在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方面只是停留在口头上,而不能落实到具体行动上,更不能做到言传身教。由于我国生态文明学科建设起步晚,造成生态文明相关专业人才严重不足,各高校尤其是专科院校的生态科学专业教师十分缺乏。师资队伍建设严重滞后,也是造成生态文明教育滞后的重要原因。

最后,大学生建设生态文明的自觉性普遍不强。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只注重对专业知识的教育,使非生态环境专业的大学生只重视对专业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对生态文明知识的学习。一些人认为生态文明就是简单的绿色环保,平时多注意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即可,不需要专门开课去学习生态文明知识。生态文明教育仅仅停留在感知上而没有深入到理性层面,致使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普遍不高。

调查发现,除了生态环保专业的大学生之外,其他非环保专业的大学生绝大多数对生态环保缺乏深刻认识,不少大学生甚至连生态文明、绿色文明、低碳生活、循环经济、两型社会、美丽中国、可持续发展等概念都不理解。由于对生态文明的认识不深,因而不能形成生态文明的价值取向和坚定意志,更不能外化为自觉的生态文明行为。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较低,必然影响生态文明建设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正因为大学生建设生态文明的自觉性普遍不强,因而造成了生态文明教育效果欠佳。

参考文献:

[1].高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2.

第8篇

[关键词] 护生;情感教育;教育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8(b)-100-02

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不断提高。在新的形势下,护理人员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护理专业的学生是护理事业未来的生力军和骨干力量。培养学生拥有丰富的职业情感,恰当地进行职业情感教育,促进职业情感领域的积极转化,有利于学生良好护理品质的形成和护理境界的提高,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态度。本文对加强高职护理专业学生职业情感教育进行初步的探索。

1 高职护理专业学生情感态度现状问题分析

情感是态度的核心,情感的属性和本质都能在态度中表现出来。高职生的情感态度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学习态度、生活态度和职业态度。在高职护理专业的学生中,情感态度现状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1 学习态度欠缺端正

由于社会因素和政策因素的影响,高职生在入校时,大部分同学的成绩都较差,学习欠缺自觉性,没有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学习兴趣不大。在课堂上,相当多的一部分同学不会做笔记,听课时各种小动作较多,违纪后也不愿意接受老师的批评。在学习的课目上,学生对不同的学习内容,学习态度有很大差别,注重专业课和基础课,忽视文化课。

1.2缺乏良好的生活习惯

学生的生活习惯较差,没有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团结协作精神较差,欠缺勤劳节约的美德,盲目攀比。

1.3 职业认识不够,职业意识不强

学生对护理专业的认识力度不够,了解不够全面。在我校做过的调查中,学生在入校选择专业时,主要参考的是父母的意见,其次考虑的是就业前景。因为自己喜欢而选择护理专业的学生所占比例并不大。学生的职业意识欠缺,在护理实习操作时,表现出对操作规定不熟悉和操作不规范。

2 高职护理专业学生情感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通过对高职护理专业学生情感态度问题的了解,我们应积极采取措施,转变学生的态度。

2.1 分析学生学习需求,入学时增强护理专业认识教育

在新生入学后,对学生的基本情况和学习的需求进行调查分析,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学习基础,调整学习难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逐步树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护生入学后,应增强对护理这门职业的认识。让具有较强职业情感的老师进行护理专业相关职业的介绍,启发引导学生树立对护理专业的正确认识,激发学生对护理事业的热爱。

2.2 丰富教学模式,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情感教育,必须借助于一定的教育教学模式。课堂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主要途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而成功有效的情感教学使护生的学习活动由消极转变为积极,这就意味着护生专业学习和生活的积极化,它必然对护生的专业学习和职业态度产生积极的影响[1]。运用各种沟通技巧,逐步完善情感教育的各种手段,在护理专业学生情感教育实践中,优化显性课程,开发隐性课程,认知与情感的激发有效结合,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的教学策略。以这一策略指导教学设计,紧紧围绕情感教学和情感培养两个途径,唤起学生对学科的积极情感与主动学习态度,提高教学效率和学习效果[2];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提升学生的职业认知。

具有高超的护理技术,并不一定是一个好的护士。护理人员不仅仅要有良好的专业技术知识,还需要有足够的人文和社会知识。护理人员在整个医疗体系中的作用日益明显,只有具备了积极稳定的心理状态和良好的人文修养,才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患者,才能真正意义上理解患者,尊重患者,从而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2.3 优化教学环境,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

护理情感教育作为一种思想的接受,其情感限定不能局限于对病人情感的满足,应重视学生自身情感的完善和发展,因为这将直接影响对病人情感的理解和关注[3]。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去培养师生之间的感情,注重加强师生的心灵沟通。只有在教学过程中建立了较好的人际交往环境,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只有师生之间建立了一种相容的情绪状态,才能相互理解,相互信任,从而形成教育合力,激发学生对护理专业的热爱。

在教学课程外,也要注意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教师自身的言行举止,是一种隐性教育。教师应以爱和尊重为前提,创造美的交流氛围。美育中的情感教育,使人在得到精神上的享受的同时,人性品格也得到进一步陶冶。因此,美育不仅是思想品德教育的有力手段,也是激发和培养健康的道德情感的重要手段[4]。注重教育的各个环节,优化教学环境,培养护理情感,强化专业思想教育,提高对专业作用的认识,利用社会教育因素,实现角色认同,引导学生合理定位,引导学生摆正角色位置,找准自己的发展目标,明确专业与实现自我需要的关系,同时教学中注意高层次需要的培养,把自我需要与护理职业要求联系起来,最终形成与护理事业发展相适应的情感和情感品质。

只要我们善于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以情育情、以情引情、以情换情,就必然会换来学生的激情和热情,也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启发学生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和觉悟水平,极大地提高高职护理专业教学实效。

[参考文献]

[1]吴雅文,姜安丽,李树贞.对护理情感教育与护士职业态度问题的思考[J].中华护理杂志,1999,34(5):296-298.

[2]姜安丽,石琴,金玲.护理学“情感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护理杂志,1996,13(3):38.

[3]吴雅文.护理情感教育现状[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8,17(5):210-211.

第9篇

[关键词] 高校;意识形态;机制

意识形态工作,是指通过意识形态的建立、延伸、传播、教育、批判等途径与方式,来贯彻阶级和政党的宗旨与意图的活动,涉及社会的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1]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而高校是党面向青年群体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阵地,牢牢把握当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权,增强主流意识形态在高校的主导权和话语权,对于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2]

随着高校办学越来越融入国际化和社会化,大学的任务早已不止单纯地进行学术研究。特别是当前西方国家和敌对势力的渗透、多种文化和思潮的交融交织交锋、国际形势的复杂多变、国内改革的矛盾和利益冲突、网络和新媒体的迅猛发展等,都使得高校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着不少问题和挑战:一方面,高校需要采取更加有效、更加多元的形式加强意识形态的教育引导;另一方面,也需要积极调动各方力量参与,增强意识形态工作的张力与合力。为此,高校可构建“防、管、控、导”四位一体的意识形态工作机制,确保意识形态建设的主动权、话语权、知情权和主导权,以提高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一、防――争取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权

高校的青年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和逐步成熟的重要阶段,对涉世未深的青年来说,好奇心的驱使会让他们极易受到各种诱惑的影响。特别是大学校园的开放特征,会让学生接触到形形的各类人员。同时,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人类已经步入了信息传播极其迅速的信息时代,网络和新媒体的运用变得越来越广泛,学生接收到的各类信息五花八门、良莠不齐。因此,大学生所接触的环境,无论是现实环境还是虚拟环境,都需要进行过滤和净化,就像保护未成年人的“净网”行动一样,要尽可能筑造一道思想上的防护屏障,不能等出了问题再来解决,必须争取主动,预防在前,做好防范工作。

(一)注重防范意识培养

当前,部分高校对意识形态建设的安全防范认识还不到位,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或者重视只停留在表面和口头上,没有层层落实在行动上。学校要加强全校师生思想上的安全防范教育,针对学生,要把意识形态安全防范纳入新生始业教育,让学生刚进校门就树立风险意识和防范意识,对西方错误思潮、极端民族主义、宗教和敌对势力的思想渗透等提高警惕;结合时事形势,经常开展专题性的意识形态安全防范知识讲座,使学生对传播错误观点和思想文化的人和事增强判断力和鉴别力;通过课堂、网络、移动通信等多种途径进行提醒,通过互加微信朋友圈转发警示案例,防止学生卷入社会矛盾或被错误思想利诱参与非法活动;建立与家长互动沟通的渠道,了解学生的思想,对倾向性、苗头性的不良思想问题及时采取措施。针对教职工,要加强新教师入职培训,将意识形态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纳入培训内容,使新教师掌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方法和途径;将意识形态教育作为教研活动的一项研讨内容,针对存在的问题共同研究对策;将意识形态安全防范纳入工作职责或考核内容,增强教职工主动承担意识形态工作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二)注重防范外来人员

大学校园中,外来人员进出校门的情况往往较多,意图不轨人员混入其中往往带有隐蔽性,难以识别,给不法分子带来可乘之机。虽然高校一般都设有门卫,一些高校也实行外来车辆、外来人员入校登记制度,但仍有漏洞。学校要注意防范,一方面可加强保卫人员的培训,强化校园进出物品的检查,并邀请国安、公安人员传授经验和技巧,提高对不法分子的辨别能力,对高校中曾发生的不法分子散布信息、组织活动等影响意识形态工作的案例进行梳理,摸清其特点和规律,使保卫人员和学生安全员对类似情况提高警惕;另一方面,也可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根据本校实际安装多功能门禁系统和识别系统,减少人工管理的漏洞。同时加强校园巡逻,及时发现和制止不法活动,增强防卫针对性。

(三)注重讲学内容审核

高校崇尚学术自由,一些人认为学术报告对思想政治工作和意识形态建设的影响不大,往往对报告、讲座等疏于管理,缺少审核,对报告人的讲课内容未进行严格把关。学校可组织各类报告、讲座,请在学生当中威信较高的主讲人作为学术知名专家,其言行将直接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影响,不经意的几句话可能就会影响学生的一生。学术研究可以有批判,但对一些所谓的“学术专家”打着学术研究旗号极不负责的言行必须遏制,对于这些情形,教师也要正确引导学生,以免被这些思想影响。为此,要拉紧意识形态安全这根弦,一方面,要对校内举行的各类论坛、讲座、报告等进行严格把关,建立政治审查制度,并安排政治立场坚定的师生参与监督,发现问题及时介入;另一方面,高校之间可建立联盟,建立讲座、报告“白名单”和“黑名单”信息库,建立信息共享和通报制度,防止因讲座、报告在意识形态领域产生不良影响。

(四)注重网络信息防护

网络和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虽然给高校的电子办公、管理服务等提供了便利,但各种有害信息的泛滥,也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4]。由于高校一般都建有校园网,网络端口是校内网与校外网互联的大门,高校要通过技术防护手段,严把网络传播信息的入口关。如可加强校园网信息的安全监控,对于以互联网为主要途径且必须经过校园网络端口传播的一些明显带有抨击、肢解、遮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信息,学校可通过设置关键字、链接举报和自动记录等方式,对此类不良信息开启自动过滤功能,并定期通过一定的关键字扫描网络信息,及时发现和消除不良信息,净化学生所接触到的校园网络,尽可能保护学生的思想,使其远离不良信息的侵蚀和蛊惑。

二、管――提升高校意识形态阵地的话语权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决定行动。对于意识形态领域的摩擦和碰撞,不能听之任之,不仅需要引导,也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管理。

(一)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高校教师是教育教学的核心力量,不仅承担着为全社会培养专门人才的职责,更要为学生启迪智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坚定的信念和高尚的品德。因此,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也是人格的影响者,更是思想的启迪者和示范者。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教师职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建设高素质师资队伍、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然要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必须有为师者应有的形象,要在道德上、思想上有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我国高校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教师的根本目标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所倡导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发展目标是一名教师最基本的素质。为此,高校应将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情况作为衡量师德师风的首要条件,将思想政治工作纳入教师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形成规矩写入大学章程和师德规范,对教师中出现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相违背的情况实行一票否决制。

(二)加强学术规范管理

高校倡导学术自由,但并不意味着可以借学术研究的途径传播错误思想。特别是对一些有争议观点或是明显带有误读、曲解观点的研究,应慎重对待,防止大面积传播,在批判基础上加以引导,并尽可能减少其影响。要遵循“学术研究无,课堂讲授有纪律”的原则,保持政治敏感性,禁止将尚未定论、正在研究中的涉及政治敏感问题的学术课题作为教学内容,防止学生参与政治敏感问题的课题研究,保护学生不受偏离社会主义思想的影响。同时,要加强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建设,严厉惩处学术不端行为,营造良好的学术风气,引导学生在良好的学风下成长。

(三)加强重点人群跟踪

意识形态领域的错误思想观点,往往是从少数人开始发端,如果不引起重视,任其传播不及时制止,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高校应在苗头信息刚出现在少数人身上时就要给予特别关注,要在平时工作中多途径了解教职工中有无偏激思想和言论,发现问题时要有针对性地及时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特别是对师生当中经常出现不良情绪、心理健康呈现不良趋势、负面思想和表现突出的人员进行重点关注和跟踪,通过多种形式给予关怀,让他们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出现苗头性问题及时介入;对学习困难、生活困难的学生,采取结对帮扶等措施助其进步,避免引发其他负面的思想问题、心理问题和情绪;对思维活跃、思想成熟度处于上升期的青年教师,特别是精神压力和生活压力较大的教师给予更多关心,多提供针对青年教师成长的平台和空间,使青年教师引导学生感受更多正能量,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生活环境和氛围。

(四)加强媒体阵地建设

当今社会,信息传播途径的多元化使得传统媒体的作用逐渐削弱,取而代之的是网络和新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变得越来越强大。当前大学生已成为一支数量庞大的“网络力量”,他们更乐于通过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发表意见,大学里处处可见“低头族”。于是新媒体必然会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的手段和工具。为此,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需要通过多种形式探索更有效的方式,使新媒体为我所用。[3] 当前高校已经开始重视网站、微博、微信等媒体建设,并将新媒体平台作为意识形态的传播工具,但吸引力还不够。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高校对传统媒体阵地要继续坚守,继续抓好校刊、校报、宣传栏、广播、电视台和其他校园自媒体的建设;另一方面,要积极向互联网和新媒体等舆论阵地延伸。如加强各类媒体特别是新媒体的统筹管理,进行网站建设整体规划,建立统一管理的校内网站群系统和微博、微信官方平台;加强网站和新媒体的内容审核和建站审批,丰富正面引导的传播内容,通过网站、QQ群等传递正能量;积极开发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和中国梦教育的新媒体应用,开发在线微课教育,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针对性和吸引力,在网络信息时代努力提升互联网和新媒体阵地的话语权。

三、控――把握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知情权

及时掌握校园动态,对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意识形态建设来说非常重要。如果不及时掌握动态信息或是问题处理不及时,某些事态极可能扩大影响,造成难以挽回的后果。因此,高校必须主动及时掌握各类信息,把控意识形态的动态和变化,监控和及时处理不良事态的发展,保持校园的稳定。

(一)全面研判思想动态

全面了解师生的思想动态可以让高校领导者更好地把控工作的全局。学校一方面要加强与师生面对面的交流,可定期安排管理者去教室、寝室和其他学生学习生活场所调研,定期安排管理者和管理部门与师生面谈的接待日活动,也可召开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师生座谈会,通过交流及时了解和掌握师生的所思所想,知道师生真正关心的事,在哪些问题上存在不满,及时处理一些矛盾和问题,避免不良情绪积聚而引发更严重的后果。另一方面,可进行层层发动,逐级落实责任,在各个层面经常性开展思想动态研判活动,通过讨论会等方式多方听取意见,多渠道了解师生思想实际,以前瞻性的角度对当前的状况和下一步的趋势进行科学预判,增强工作的主动性。

(二)全面监控舆情动态

在当前互联网和新媒体信息传递极其迅速的情况下,特别是一些虚假信息真假难辨,广泛传播会带来严重危害,因此非常有必要对网络和媒体舆情进行监控,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减少信息传播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如可通过校园官方网站、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公众号和新闻发言人及时师生所关心事件的权威信息,杜绝影响稳定的各种猜测流言的传播和蔓延;可广泛发动党员和学生干部,留意校园网、外部互联网和新媒体当中的舆论动态,织密舆情监控网,及时在各个层面沟通汇报,掌握最新情况;可组建网络评论员队伍,邀请专家对他们加强舆论引导能力的针对性培训,在突发舆情危机时参与讨论,发表评论,进行正面引导,尽可能消减负面信息的影响,避免事态扩大。

(三)全面延伸信息员队伍

意识形态工作除了要加强网络舆情监控外,也要关注发生在师生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的其他情况,这类信息往往需要通过各个层面的信息员来收集。一些不稳定因素往往从小事开始发生,小问题不引起重视,往往会由小变大,扩大影响。为此,需要全面延伸信息获取的覆盖面,可在各个专业、各个班级、各个寝室、各个学生组织和社团组织当中,广布“眼线”,建立纵横交错的信息员队伍,协助意识形态安全工作,通过信息员及时掌握和了解师生当中涉及政治安全、人身安全、心理安全等方面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及时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工作,有效发现和处置隐患问题和突发事件。

四、导――发挥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主导权

(一)增强思政课改革的灵活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仍然是当前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两课”教师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育的主力军。在课堂上传递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引导大学生确立马克思主义基本思想及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最直接的途径。但理论教学往往枯燥乏味,加之部分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陈旧,缺乏创新,没有将理论结合实际,也没有从身边的事物切入谈自己的心得体会,对学生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不够重视,不能启发学生思考,“满堂灌”式的课堂教学缺乏吸引力。高校需要进一步加强思政课改革,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领思想政治工作,加强思政课教师的业务培训,提升教学能力,推行课堂教学创新,将大班授课与小班讨论、网上自学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采取更有吸引力的教学方式方法,借助新媒体平台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开设一些结合时势的讲座、专题报告,帮助大学生及时了解和解读当今热点时事,引导大学生用与时俱进的眼光对形势发展和焦点问题进行审视和判断;改革思政课考评方式,突出形成性考核,并优化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式,构建以行为养成为核心的学习生涯考评体系;将中国梦教育纳入思政课内容,组织多形式、接地气、符合学生接受特点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根据不同专业(群)特点定制思政课学习辅导书,结合专业改革教学内容,提高思想政治课堂教育的针对性。

(二)增强社会实践的实效性

理论来源于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大学生认识现实社会、培养优秀品格、增强自身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高校结合社会实践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增强学生的社会体验感,相比理论教育更贴近生活,更具吸引力。但目前高校组织的社会实践形式往往较为单一,对经费的支持也比较有限,常常会让人觉得“为实践而实践”,而没有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开展社会实践的真正意义。同时,实践活动的安排有较大的随意性,实践过程也缺乏监督考核机制,社会实践真正起到教育人的效果仍然不够理想。为此,高校应积极拓展普适性的思政实践教学基地,将课堂实践与校内外实践相结合,根据目的意义设置学生社会实践体验需要完成的主要指标,增强社会实践考核的针对性。鼓励学生参与社会体验,感悟生活,通过社区服务、社团活动、创业活动、企业调研、职业规划、热点讨论、体会分享、演讲赛、辩论赛等多种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丰富教育途径,增强社会实践的实效性。

(三)增强自我教育的生动性

在校大学生大多都已是成年人,应当充分发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目前高校学生的自我教育通常以树典型的正面教育为主,形式单一,激励作用和影响范围有限。此外,高校通过学生组织进行自治,通常在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方面做得多,自我教育方面做得少,学生自我教育的载体仍有所欠缺。因此,高校需要创新形式载体,使学生的自我教育更有效地开展。如可组建“学生讲师团”,通过一定的方式选拔学生骨干,组建宣讲队伍,通过思政课教师的引导和省市讲师团专家的培训,使学生成为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中国梦教育的主人翁和践行者,扩大“学生讲师团”巡回宣讲的覆盖面,用学生自己的所见所闻、亲身经历、感想体会等来教育同龄人,增强思想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产生自我教育的共鸣效果。

(四)增强文化育人的系统性

高校校园文化对学生的成长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在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方面能产生重要作用。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一些高校的校园文化缺乏整体的规划和顶层设计,各类文化活动的数量虽然多,但内容分散,缺少主线,某些校园文化活动的即时性和功利性倾向明显,缺少活动深入持续开展的长效机制,还有一些活动过于迎合大学生的感官刺激、趣味爱好和娱乐性,与“主旋律”脱节,且内容空洞缺乏意义,缺少教育价值,难以达到意识形态的教育效果。因此,高校需要整体设计和规划校园文化建设,精心设计校园环境和活动载体,使文化活动有主线,有专题,形成体系,并增强大学文化的马克思主义科学精神,充分发挥文化的教育功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各类文体活动和校园文化活动的各方面,使文化成为一种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四处环绕的教育氛围,构建防范西方意识形态渗透和传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文化环境和有效机制,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文化感知力,使大学生在文化熏陶和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4]

参考文献

[1]郑永廷,林伯海.坚持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与话语权[J].思想理论教育,2015,(4):10-14

[2]孙守刚.论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建设[J].山东高等教育,2014,(3):13-20

第10篇

根据《振兴区教育局党委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的要求,接梨树党支部对本单位意识形态领域情况进行全面汇总、研判。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本学校意识形态领域基本情况

(一)思想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

学校党支部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认真落实“书记抓”和“抓书记”工程。明确要求党支部对意识形态工作负主体责任,党支部书记是第一责任人,党支部副书记是直接责任人,协助党支部书记抓好统筹协调指导工作。党支部和行政其他成员根据工作分工,按照“一岗双责”要求,主抓分管领域的意识形态工作,对职责范围内的意识形态工作负领导责任。

(二)认真组织学习,不断提高认识

组织党支部和学校行政班子成员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10月5日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印发《党支部(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的通知(中办发〔2015〕52号),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并进行了认真讨论。制定了《接梨树小学党支部关于贯彻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的实施意见》,并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部门年度目标任务考核中。

(三)加强思想引领,深化理想信念教育

1.以党支部书记专题党课开局,扎实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工作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教育广大党员做到“四讲四有”即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

2.加强党支部理论学习,示范引领全校教职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党章党规,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把意识形态工作专题列入《2020年党支部理论学习安排意见》,印发全校开展学习和研讨,通过加强理论学习,进一步深化广大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

3.继续开办“道德讲堂”,不断加强全校教职工的理论素养,全面提高教职工思想素质和执教能力。

(四)强化正面引导,加强阵地建设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成立了师德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关于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和《师德工作考核办法》,坚持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度。真正做到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讲授有纪律。

2.学校少先队大队部负责学生社团日常活动的指导和管理工作。设立“两学一做”、国学经典、科技创新等专题,以青春正能量引领少年儿童思想,服务少年儿童成长,传播主流文化,展现青春风采。

(五)深入一线调查研究,及时掌握思想动态

1、近年来,学校相继制定印发了《党员联系班级制度》《党员联系困难学生制度》《党员联系困难家庭制度》。通过上述制度的实施,促进了党员老师广泛深入教学一线,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及时了解掌握师生的思想动态,解决问题,化解矛盾。

2、学校党支部书记、副书记坚持定期到教研组,到教师办公室参加教研活动和听课,及时了解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课教学方式、方法及内容,关注品德课教学改革的进展情况。主动与品德课教师交流沟通,提出课改的思路和建议。

二、存在的问题

1.学校年轻教师较多,而青年个性鲜明、思想活跃,喜欢通过网络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他们中的一些人年轻气盛,容易冲动,自控力较弱。当突发事件发生后,他们会迅速通过网络交流互动,自发形成一个个交流圈,不断强化某种倾向性观点和主张,形成群体极化效应。个别青年教师思想活跃,对政策学习缺乏热情;网络影响日益加大,师生对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兴趣渐浓,网络监管有待进一步加强。

2.对意识形态工作“六个纳入”要求贯彻还不彻底,即纳入理论学习计划、纳入年度工作要点、纳入党建责任范畴、纳入综合目标管理、纳入年终绩效考评、纳入党纪督查范围。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1.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

加强正面宣传教育和引导,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全力宣传先进典型事例和个人;

第11篇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意识形态工作,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我局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切实抓好意识形态工作。现就开展意识形态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思想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

我局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根据文件的精神,成立了落实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党组书记、局长XX同志亲自担任组长,党组成员、副局长、机关党委书记担任副组长,各股室负责人担任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落实意识形态工作。党组书记、局长多次部署意识形态工作,分管领导亲自指导、亲自调研,共同推进意识形态工作的开展,制定并印发了《XX局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方案》,明确落实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及工作责任,将意识形态工作与业务工作、党建工作紧密结合,列入党建年度工作要点,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提出要加强对敏感问题、重大活动中的思想教育引导。分析研判本系统干部职工意识形态动态,掌握了解广大干部职工在思想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对重大事件、重要情况、重要社情民意中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引导并作出工作安排,切实维护意识形态形势安全。对意识形态工作责任落实不到位的问题,及时整改,抓好落实,做好令行禁止。

(二)加强学习教育,不断提高认识

一是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党组(党委)班子学习重要内容之一,认真组织党组班子成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及中央、省委、市委、区委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决策部署和指示精神。分别在9月3日、10月9日的党组会议上传达了意识形态相关制度文件,10月18日召开会议专题汇报意识形态工作,进一步强化对意识形态工作的认识。二是加强对党员干部意识形态教育。8月31日,局党组书记、局长为党员干部作了“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营造良好政治生态”专题辅导报告,组织全系统党员干部及全体职工891人参与警示教育活动。9月6日,组织党员干部共37人到红色文化讲习所开展党日主题活动,使广大党员干部强化了责任意识、纪律意识,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进一步加强党员干部意识形态工作教育,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并积极参加区委、区政府、区委宣传部等组织的关于意识形态培训班,提升意识形态工作认识。三是组织党员学深学透党章党规,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热潮。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学习首要内容并列入党组会、党委会、支部会的“第一议题”。真正做到入脑入心,树立崇高道德追求,守住为人处事的基准和底线,切实提升党员党性修养。

(三)加强阵地管理,积极传播正能量

一是加强互联网阵地管理,维护网络安全。定期开展排查,及时堵住网络安全漏洞,营造共建网络安全、共享网络文明的良好氛围。加强对微信公众号“健康鼎湖”、微信群和在区政府门户网站的信息管理,新闻信息的发布严格把关,确保信息发布、公开工作既顺利进行、健康发展,又无失密、泄密事故发生。二是不断拓展宣传载体。除了传统的宣传栏、婚育学校、开展宣传活动等载体外,我局还建立了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宣传载体;与今日头条、南方+等新媒体建立联系,积极、主动、广泛、深入地宣传政策、动态等;并积极与区电视台沟通,加强对外宣传,进一步提高卫生计生形象。三是加强对下属人员的教育管理以及对各类活动的监管,组织学习意识形态相关内容,提高本系统所有干部职工对意识形态的认识,强化政治意识、思想意识。四是加强宣传队伍建设管理。8月16日,我局举办全区卫生计生系统宣传干部培训班,强化宣传队伍建设,提高宣传和舆情应对工作水平。

(四)抓好监管,管理用好新媒体。

一是抓好舆情应对工作。8月3日调整了局舆情监测与应对工作领导小组,指定局分管医改工作的领导兼任新闻发言人,指派专人负责监督舆情和处理舆情工作,并积极参加区委宣传部组织的专题培训,掌握新闻发言工作和舆情监督管理的方法,加强对宣传部干部舆情应对的教育培训,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二是加强常态化监控处理。我局切实加强网络舆情的监督管理和引导,进一步完善舆情应对工作制度和舆情监测员队伍,建立“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信息互通、上下联动”的卫生计生舆情监测和应对工作机制。加强对本系统各单位微信公众号的监管和建设,提高主流媒体的公信力、引导力,对异常意识形态网络舆情和有害信息做到及早发现、及时报告、迅速处置,确保我区卫生计生工作健康发展,力求将重大社会不良影响杜绝在苗头中,2018年无发生卫生计生网络舆情事件。三是开展舆情防控自查自纠工作。我局及各医疗卫生单位开展本系统舆情防控自查自纠工作,安排专人负责网信管理,落实工作到人,责任到人,暂未发现党员领导干部在公开场合发表同中央精神相违背的言论,暂未发现党员领导干部非议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及重大决策部署。四是把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和述职报告的重要内容,接受监督和评议;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执行党的纪律尤其是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监督检查范围,严格落实责任,对出现意识形态责任制明确需要追责问责的“十种情形”执纪问责,对未履行好意识形态工作职责,导致本部门出现严重意识形态事件和重大舆情事情,造成极恶劣社会影响的,实行追责。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党组(党委)对意识形态的认识和组织领导还需加强。一是对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认识还不够深刻。个别班子和医疗机构负责人对意识形态的认识不够深、重视程度还不够高,主要时间和精力用于处理事务之中,不重视、不主动对意识形态理论学习,认为意识形态工作是一件务虚的事,没有上升到高举旗帜、引领导向的高度加以认识。二是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带头作用还不够深刻。个别领导干部在意识形态学习中针对性不强,缺乏自己的思考,与工作联系不强,在行政管理、行业管理、社会管理中不体现或较少体现意识形态工作要求。三是对意识形态专题调研不够重视。对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的考核、督查还没有真正到位,警示督促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二)对党员干部的管理教育还需加强。针对党员干部思想状况多元化、复杂化等特点,对党员干部的思想引领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基层单位部分党员干部意识形态有偏差,局党组班子没有采取有力的措施加以改进。党组(党委)只是在党组会或党委会上组织学习了意识形态相关文件,没有组织党组(党委)成员深入基层单位开展专题党课教育活动,导致基层单位党员干部对意识形态的认识不高,没有及时掌握系统内干部职工对意识形态的动态认识。没有开展专一的针对性培训。局组织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次数虽然形式多样,次数多,但针对舆情应对的专项教育培训较少,党员干部应对舆情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较弱。

(三)意识形态工作督导还需加强。没有建立健全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制度,卫生计生舆情监督与应对工作机制还不够成熟,对异常意识形态网络舆情和有害信息应急机制尚不成熟,舆情引导和舆情应对知识培训力度不强,适应新形势的潜力偏弱,信息报送还不够及时、全面,主动与上级部门对接、请教、请示的主动性还有待提高。

三、下一步改进措施

(一)加强看齐意识和责任意识。牢牢把握好正确的政治方向,向党中央看齐,向习近平总书记看齐,向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将意识形态工作摆在重要位置,贯穿卫生计生各项工作,提升意识形态的认识。

(二)加强意识形态的学习和培训。建立健全党组(党委)中心理论学习制度,党组(党委)成员要持续深化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入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提升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抓好党员干部舆情应对专题培训,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第12篇

【关键词】 生态 高校图书馆 阅读推广

1 引言

生态文明建设已经被提高到和政治、文化、经济、社会同等位置的第五个建设。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生态素养对社会生态文明的实现有着直接影响。中国系统而正规的学校生态教育虽然已经在中小学阶段展开,但是并没有在大学阶段延续和深化[1]。高校图书馆是高校素质文明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获取知识的殿堂,也是培养大学生文明素养的大课堂。阅读推广是高校图书馆为读者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生态教育视野下要求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应不断地注入生态要素。做好生态阅读推广,对大学生利用馆藏生态资源、获取生态知识、提高生态文明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2]。

2 生态教育对高校图书馆的要求

2.1 高校图书馆参与生态教育的必要性

高校图书馆是高等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大课堂 ,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潜移默化的作用。生态教育视野下高校图书馆也应随着生态教育需求而在日常工作中有意识地加入生态知识的传播。高校图书馆开展生态教育是提高大学生生态意识,塑造生态文明的根本途径。通过对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态意识和生态行为,全面提升他们的生态文明素养。

2.2 生态教育对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要求

阅读推广是高校图书馆的一项重要工作,现行的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通常没有专职人员负责,多是由图书馆其他业务比较靠近工作人员兼职完成。图书馆开展的阅读推广活动项目的形式众多,但是多需要借助实体的场所或纸质资源来进行。各项阅读推广活动多被确定了一定的主题,但是对于阅读推广的内容则没有规范,虽然学科丰富,但是大多没有形成系统的专题深入推进。生态教育视野下要求图书馆各项服务包括阅读推广中引入生态要素,充分利用馆藏资源,加大推广力度和深度,配合高校生态教育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

3 生态教育视野下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策略

生态教育视野下高校图书馆应有意识地在阅读推广中引入生态知识要素,在大学生中深入推广生态知识,最终促进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的提高。

3.1 高度重视,丰富生态阅读推广层次

生态知识阅读推广的开展离不开高层的高度重视,需要高校图书馆在管理和规划同时重视起来,丰富生态推广的层次,指导导读工作的顺利开展。生态教育以及大学生的特点决定了对大学生的生态教育导读必定不是一个单一层次的工作,而必须从多个角度,利用多种形式,进行多种层次的生态文明教育。一方面,生态教育关注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这就需求从社会、政治、经济、技术、道德和美学等多角度来看待环境问题;另一方面,高校图书馆生态教育导读的目的辅助学校做好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的培养,这就要求生态教育导读不仅仅是传授、传播与生态环境相关的生态、地理以及环境等基础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大学生生态意识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2 注重读者互动,拓展生态阅读推广方式

针对大学生生态教育的阅读推广必须贴近生活,注重与大学生的互动。在当今社会,各种信息产品层出不穷。高校图书馆的生态知识推广工作开展应该在传统推广形式的基础上,注重与读者的互动,充分利用移动设备这样的信息载体,拓展生态推广方式,开展移动推广服务。图书馆可以开发自己的服务软件推送到读者移动终端,也可以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介推送生态信息。至于推广的形式则可以各种活泼生动的活动为载体来开展。还可以通过将生态知识融入信息检索课教学,大学生不仅可以直接获得生态知识,同时还可以获得搜集、获取、利用生态信息知识的能力。

3.3 以读者为中心,精选生态阅读推广内容

图书馆应针对大学生个性化需求特点进行读者细分,以读者为中心,精选生态阅读推广的内容。图书馆员应根据对读者需求的分析调研,辅之以过去的经验,为用户提供阅读推广服务。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人员除了将馆藏生态知识甄别推荐给读者外,还需要对网络上的公开信息以及用户自制的信息进行甄别、选择、有效的整合,从而为用户提供丰富、精炼且准确的信息。图书馆可通过实时整合图书馆资源设置生态文献资源专题资料室,并开发生态专题特色数据库作为高校图书馆开展生态教育的资源基础。生态阅读推广的内容上要结合大学生身边实例选择,内容选择上还应关注生态问题的背后所隐藏的人的价值取向问题。推送的信息形式除了传统的图书外还可以加入大学生比较乐于接受的图像、音频、视频资料。

4 结语

高校图书馆是高校的信息知识中心,是高校重要的教辅部门,不仅担负着高校信息服务的职能,也是进行文明素养教育的大课堂,对大学生文明素养的形成有潜移默化的影响。生态教育视野下大学生生态教育对高校图书馆提出了新的需求,高校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工作也应随着生态教育需求的变化而不断延伸与拓展。本文从生态教育视野下生态阅读推广的层次、方式及内容三方面分析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策略,生态教育视野下要求图书馆阅读推广将生态知识阅读推广纳为专题,推广活动应向更为深入、精细、专业的方向发展。这也为图书馆其他各项服务指出了新走向。

参考文献:

[1]刘建伟.高校大学生生态教育:需求、供给与对策――基于陕西省部分高校的调查[J].兰州学刊,2012,10:166-171.

[2]刘海霞,刘煦.生态教育内容的立体构建[J].中国成人教育,2012,16: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