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高校网络安全问题

高校网络安全问题

时间:2023-09-18 17:34:34

高校网络安全问题

第1篇

关键词:高校 校园 网络信息安全 问题 技术

中图分类号:TP393.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5(a)-0016-01

信息技术在高校得到广泛应用,校园网路成为高校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目前我国的高校都在进行信息化建设,校园网络是高校信息化的基础设施。校园网络实现了对学校信息的数字化处理,使学校的资源得到优化利用,提高了学校的各部门的工作效率,在对外交流、科研管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网络安全日益引起人们关注的形势下,校园网络信息安全系统却非常薄弱。我们应该重视校园网路信息安全,采取有效措施,全面做好校园网路信息安全工作。

1 高校校园网络信息安全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我国,校园网络主要存在以下的安全问题。

1.1 操作系统隐患

我国现在普遍使用的外国的操作系统,比如Windows操作系统等。这些操作系统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不能抵御新型计算机病毒的袭击。这些操作系统存在漏洞和不足,病毒利用这一点得到迅速传播。我国校园网路也普遍使用了外国的操作系统,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弥足操作系统的漏洞,比如及时更换新的操作系统,病毒会继续威胁高校校园网络信息安全。

1.2 恶意病毒攻击

计算机诞生时,病毒也诞生了。可以说病毒一直伴随着你计算机的发展。计算机与病毒的关系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由于计算机本身不可能是完美的,它永远存在不足,总是有些聪明人利用这些不足制造病毒危害信息安全。病毒会对计算机的各种系统进行破坏,甚至使整个系统瘫痪,计算机不能正常运行。校园网络面临着网络病毒的威胁。

1.3 目标黑客的破坏

黑客是一群具有高超计算机技术的人。他们或是单纯为了炫耀他们的技术,或是有意盗取他人信息,或是恶意进行破坏,利用特殊手段,比如监听、端口扫描等,对他人的计算机进行入侵。我们身边时有发生黑客入侵国家、企业等的网站,进行破坏活动。

1.4 不良信息的传播

我们都知道现在的互联网络环境很复杂,网站数量多如牛毛,信息类型多种多样,大量不良信息和违规内容充斥的网络。校园网络接入互联网后,师生们就将接触到不良信息和违规的内容,会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不良影响。

1.5 缺乏安全意识

网络信息技术子在我国发展的非常迅速,短短几年信息技术已经运用到各行各业。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国高校也迅速开展信息化建设,投入大量资金建设基础设施,校园网络逐渐普及。许多高校都有电子阅览室,方便学生上网。但是学校只是在硬件施上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软件设施如信息安全等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学校上下安全意识普遍淡薄。

1.6 存在技术失窃隐患

在我国,高等院校承担了理论研究、科技创新、技术研发等等重要任务,从一定意义上,代表了我国科学技术的最高水平,很多都是国家机密。外国敌对势力一直在想尽一切办法,采用一切手段,盗取我国的国家机密,包括政治、军事、经济等信息。现在他们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进行窃取,比如监听计算等。机密失窃是校园网路信息安全面临的重大挑战。

2 维护高校校园网络信息安全的具体措施

2.1 开展网络信息安全教育

在学校对广大师生开展网络信息安全教育,增强他们的网络安全意识。在互联网上不浏览不良信息,不违法信息,国家的核心机密不能透漏给不明身份的人。加强对网络病毒的防范意识,来历不明的邮件、消息等不要轻易打开,以免受到病毒的入侵。

2.2 完善网络安全管理体系

严格对网络信息安全的管理是维护高校校园网络信息安全最重要的措施之一。在开展网络信息安全管理时,人员是管理的核心。对人员的管理不能停留在技术管理的层面,还应对人员进行综合的考察,比如他的工作动机、历史工作记录等。同时要对网络安全管理人员的筛选录用的政策制度进行不断的完善和改进。另外,严格规范网络信息安全管理流程。管理人员要提高自身的计算机水平,这样才能更好的开展工作,减少网络信息安全的隐患。

2.3 建立网络信息安全防范设备

建立网络信息安全防范设备,可以从以下四方面着手。(1)确保物理设备安全。校园网络环境中,存在着许多物理设备,应该派专人定期检查,确保它们的安全。(2)重视计算机安全。对计算机定期进行安全检查,比如机箱是否有窃取设备,接口是否被人为破坏等。(3)建立强大的防火墙。给校园网络安装防火墙设备,防火墙是应对网络安全的有效手段。(4)合理使用病毒软件。现在市场有多种多样的杀毒软件,在电脑上安装必要的杀毒软件,虽不能保证电脑安全,却能在一定程度上病毒对电脑的侵害。

2.4 开设网络安全相关的课程

在高校,可以通过开设网络安全选修课,加强对学生的网络安全教育。在网络安全日益重要的今天,学生迫切需要接受网络安全方面的系统学习。当然,学校要建立一个网络安全专业的师资力量,一方面他们教授学生系统全面的网路安全知识,一方面他们又可以为校园网络安全提出一些意见和方案。网络安全课程要注重处理实际中出现的各中安全问题,指导学生远离网络上的不良信息。这门课应该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课程,为校园网络安全做好预防工作。

3 结语

综上所述,校园网络信息安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防范措施对于维护校园网络信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我国高校校园网络信息安全存在的问题,可以采取开展网络信息安全教育、完善网络安全管理体、建立网络信息安全防范设备、开设网络安全相关的课程等措施维护高校校园网络信息安全。

参考文献

[1] 杜林钰.高校网络信息安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电子制作,2014(17):153.

[2] 肖荣荣.高校图书馆网络信息安全问题及解决方案[J].现代情报,2006(2):67-68.

第2篇

关键词:高校;网络信息;安全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TP3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31-99-2

0 引言

在“互联网+”时代的背景下,网络渗透到人们生活和生产的方方面面。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病毒和网络黑客的破坏能力也在不断增强,给网络信息安全造成严重威胁。高校作为现代教育的重要基地,对网络的应用更加频繁,网络信息技术在提高教学管理水平的同时,也使得高校相关教育信息面临巨大的安全隐患,例如数据泄露、黑客攻击等问题,这些安全问题对学校的各项教学活动产生不良影响。针对这些问题,高校相关部门要予以高度重视,并积极采取有效对策,从人员、设备、技术等方面加强管理和完善,从而使网络信息技术更好地服务于高校的教学管理工作。

1 高校网络信息安全问题分析

高校网络的用户主要包括教师、学生、行政人员等,由于高校网络使用频率较高,面临的安全险也较多,本文将高校网络信息安全问题概括为以下几点。

1.1 系统漏洞较多

目前,很多高校用户应用的是Unix、Windows系列的操作系统,虽然系统不断进行改进和升级,但是系统中仍然存在很多漏洞,容易对高校的网络信息安全构成威胁。网络病毒制造者对于计算机专业知识掌握较深,经常通过网络漏洞对高校的网络信息进行攻击,从而使得高校网络信息遭到破坏。如果高校网络用户使用等级较低的操作系统,不对程序进行及时的更新升级,或者对于浏览器、游戏程序等不设置漏洞拦截功能,使得网络威胁有机可乘,造成电脑系统崩溃,给个人用户和高效管理系统带来严重损失。

1.2 病毒传播和攻击

通常而言,高校网络信息面临的最严重的安全问题就是病毒传播和攻击。计算机网络病毒具有传播速度极快的特点,在高校网络系统防火墙安装不及时或者杀毒软件没有进行更新的情况下,计算机网络病毒侵入到高校网络系统中,严重威胁信息安全,造成高校网络反应缓慢,占用大量学校网络资源,使得高校网络难以正常进行工作。网络病毒可以通过网络连接、移动硬盘、电子邮件、非法下载等途径进行传播,例如学生使用的U盘可能会插入个人电脑、图书馆电脑、打印店电脑等,容易造成木马、蠕虫等病毒的感染和传播,对高校网络的正常使用造成严重干扰。

1.3 网络安全意识薄弱

目前,高校网络用户安全意识薄弱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容易造成各种安全隐患。针对教学管理活动,一些教师没有足够的安全管理意识,没有科学的设置网络防护功能,对于个人电脑不进行登录密码设置,对于教学管理系统的登录指令也设计的较为低级,使得个人教学账户被非法入侵或攻击,进而对整个教学管理系统造成不良影响。一些学生和教师对网络安全危害的认识不足,只是简单地认为只要不进入危险网站,就不会受到网络病毒的影响,进而没有下载正规的防护软件,造成个人资料泄露或计算机被非法控制等安全事故。

1.4 缺乏专职安全维护人员

高校网络信息安全维护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和人员投入,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大部分高校网络管理中心的设备和专职人员较为匮乏。高校网络安全维护的工作量较大,很多管理人员对网络安全技术掌握不足,只能保证高校网络的简单正常运行,难以有效应对各种安全问题。同时,高校网络管理部门没有形成高效的工作机制,责任划分不明确,导致很多问题发生后,没有人进行及时的处理,互相推诿责任。此外,由于资金不到位,使得高校机房、图书馆等地的计算机设备更新缓慢,安装的相关防护软件和系统较为低级,这就为病毒攻击和系统瘫痪等安全事故埋下了隐患。

2 高校网络信息安全对策

2.1 及时更新系统补丁

面对系统漏洞问题,系统的服务商要加大科研力度,定期提供修补程序,从而为用户使用安全提供保障。对于高校网络用户,要对系统补丁进行了解和掌握,通过正规入口下载系统程序,并根据信用度较高的安全软件的相关提示及时下载系统补丁,不断完善应用系统。常用的安全软件有360安全卫士、QQ电脑管家,这种类型的安全软件会向用户提示系统漏洞,并提供相应的下载链接,为计算机知识较为匮乏的学生和教师提供了便捷服务。根据相关的系统补丁下载提示,学生和教师就可以完成个人电脑的系统安全升级,有效避免病毒侵害和非法入侵,为高校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奠定良好基础。

2.2 加强杀毒软件的应用

针对网络病毒安全问题,高校网络用户不仅要做好系统升级和补丁下载,还需要选择一款信用度较高的杀毒软件进行安装,加强对安全问题的防护。高校网络管理部门可以购买正规的杀毒软件,安装在管理系统和学校内部公用计算机上,例如图书馆和计算机教学中心的计算机,在资金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向学生提供正版杀毒软件下载服务。学生和教师还可以在官方网站下载免费的杀毒软件,减少个人投资,同时在计算机使用期间,要保持杀毒软件在后台持续运行,从而有效防止病毒入侵。同时,高校网络中心要及时更新软件,并通过高校网络用户端的途径提醒学生及时下载杀毒软件的升级包,提升整个校园网络安全性。

2.3 提高网络安全意识

高校网络信息安全的维护需要全校师生的共同参与,这就需要学生和教师提高网络安全意识。学校要加强网络安全意识的宣传与教育,可以邀请专业人员开展网络安全教育课程,让学生能够对网络安全知识进行全面系统的学习和了解,同时培养一支计算机专业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使其能够自觉抵制各种网络不良信息,从而有效避免各种网络信息安全问题的发生。此外,学生和教师还要养成良好的网络使用习惯,例如,设置高级别的网络用户密码,自觉远离不健康网站,仔细辨别下载源的合法性,最终达到保护网络信息安全的目的。

2.4 提高安全维护人员素质

网络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特点,高校必须提高对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高校要加大投入力度,建立一支技术素质较高、管理能力较强的网络安全维护队伍,在技术方面,首先要聘请计算机专业素质较高的人员,并对在职人员加强技术培训,使其具备漏洞修补、软件升级和系统维护的专业知识;在管理方面,学校要定期举办信息安全管理培训,并加强与各学院兼职信息安全管理人员的沟通,借鉴各种管理经验,针对网络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处理。同时,学校网络管理中心需要明确各部门网络管理人员的工作责任,使得各项工作得以顺利开展。此外,学校要加大资金投入,购置先进的管理设备,并及时更新学校内部的计算机,为网络信息安全维护提供硬件基础。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校网络信息安全管理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程,面对各种各样的网络安全问题,学校要加强在计算机技术和硬件方面的投入,提高学生和教师的网络安全使用意识,对学校内的计算机进行及时的系统补丁修复和病毒查杀,保障各项网络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保障教学信息的安全,进而实现高校校园网较为可靠、安全地运行。

参 考 文 献

[1] 陈怡平.浅谈高校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中的信息安全问题及其对策[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05:193+195.

[2] 杨竞华.浅谈高校网络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6,02:34-35.

[3] 盛海.浅谈高校信息安全问题与对策[J].青春岁月,2011,24:183.

第3篇

高等院校已经成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主流阵地,层出不穷的前沿科技、奇思妙想在这里诞生,计算机教学已经成为高校日常教学的主要载体和手段。利用计算机可以连接互联网的特性,可以拓展高校的获取前沿知识的渠道、进一步拓展学生的专业视野。然而这种计算机教学也带来一定的弊端,比如病毒感染造成科研成果丢失、非法入侵导致个人信息失窃等,导致高校计算机网络存在很多的不安全因素。通过研究计算机网络的特点,讲解了计算机网络可能面对的风险因素,提出了详尽的网络安全防护措施。

关键词:

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

1引言

高校计算机网络的意义在于为本高校的教学、科研、办公等活动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和工具,而且利用计算机可以连接互联网的特性,在高校间实现高校资源的共享和交流。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对互联网基础设施的投入不断加大,计算机网络的建设呈急剧上升的态势,高等院校的计算机网络更是如此。计算机网络的便捷性、多元性以及互连互通的特性,方便了知识获取、信息交流以及资源共享。但是随着其在高校中被广泛的加以应用,安全问题也提上了议程,怎样科学地、安全地利用计算机网络来服务于教学活动,成为了高校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

2计算机网络安全概述

计算机网络安全是指利用人防、物防、技防等3方面的手段和措施使得网络系统受到保护,保证网络环境内的数据保密性、完整性及可使用性,不被外界的各种手段所破坏。网络服务能够不出现意外中断,整个网络系统能够持续有序地运作。计算机网络的便捷性、多元性以及互连互通的特性,方便了知识获取、信息交流以及资源共享,高校计算机网络的普遍应用使得高校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工作尤为重要。高校计算机网络一旦出现安全问题,就会影响到高校正常的教学、科研以及行政办公秩序。因此,探讨高校计算机网络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3高校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高校计算机网络是建设成为世界第一梯队院校的“硬指标”,但是由于我国高校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时间相对较晚,因此自身还存在不少的问题,高校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在我国高校中普遍存在,既有计算机本身系统的安全问题,也有人为因素的问题,也有技术方面的问题:

3.1计算机系统本身

现在高校计算机大多使用的是微软公司在20世纪末开发上市销售的Windows系统,而且大多数是非正版系统。一方面,非正版系统存在着很多的漏洞和缺陷,但由于没有正版授权,不能够及时的更新系统,会给黑客带来可乘之机,通过这些漏洞或者缺陷非法入侵系统,造成损失。另一方面,非正版系统本身可能会隐藏着某些计算机病毒,在系统代码内部插入具有攻击性的代码,而这些攻击性的病毒具有很强的复制性和滞留性,一旦触发了其功能发挥的特定条件,其就会迅速蔓延,造成计算机崩溃瘫痪。

3.2计算机网络人员安全意识

高校的计算机网络使用主体主要是在校学生和教师,由于教学和科研的特殊性,决定了高校教学网络的开放性和管理的宽松性。对于在校学生而言,对新鲜事物充满着好奇心,总想尝试些新奇的事物,部分学生会使用一些不安全的软件或者浏览一些不安全的网站,首先从内部管理的角度上来说,就为高校计算机网络带来了风险;对于学校教师而言,有同样存在着这种情况,由于对网络安全防护知识不是很明白,错误点击了非法链接或者下载了不安全软件,导致校园网络遭受到病毒的感染攻击。

3.3网络黑客的攻击

由于大部分高校承担着国家某些前沿领域的研究工作,科研成果具有很强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故高校网络中储存的重要数据,就会成为黑客的首选攻击对象。首先,高校计算机网络运行是需要连接互联网的,从服务器、电信运营商到交换机、使用终端,每一个互联互通的环节都有可能成为不法分子攻击的切入点;其次,不法分子会利用像Windows、Unix等计算机系统存在的漏洞进行攻击,与病毒感染不同,黑客攻击一般不会对计算机系统造成负面的影响,其攻击行为的隐蔽性会导致违法行为难以发现和杜绝。黑客通过计算机网络的攻击,盗取相关的科研成果,最终给国家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科技和经济损失。

4高校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措施

通过对高校计算机网络安全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网络安全问题有了一个直观的了解,针对以上问题的特点,加强高校网络的安全管理,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相关工作:

4.1加大网络安全管理的投入

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是一项不断完善创新的科技,摩尔定律的发现,指明了计算机科学技术革新、升级的周期短、速度快的特性。计算机网络安全涉及网络通信系统、计算机操作系统以及相关软件,又从另一方面指出了网络信息技术的复杂性。要想实现高校校园网络的信息安全,就必须要从“软”和“硬”两方面投入大量的资金和精力。(1)要建立和完善信息安全防护系统,力争全部实现所有的计算机使用正版经过授权的操作系统,并且不断优化和升级防火墙和杀毒软件等软件,防火墙可以有效地阻止不明外部数据的入侵,是拦截黑客入侵的第一道“大门”。在选购防火墙时,一定要符合当前高校具体实际情况,具有杀毒、跟踪、地址转换以及IP地址自学习等功能的防火墙体系,能够做到实时监控系统运行情况,有力地阻止病毒的感染和不法分子的攻击。(2)建立和完善信息过滤和监控系统,利用关键字符过滤软件,及时封堵各种不良网站的链接和过滤有害信息,防止从内部与外界产生攻击的联系。并采用相关软件,对网络数据交换进行实时监控,密切监视数据包在传送期间,是否照着既定的路径进行,是否出现不正常现象,从而确定是否遭到不明拦截,及时采取防范措施的。

4.2完善高线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制度,提高安全意识

计算机网络的安全仅仅从技术角度来开展工作是不够的,还需要建立配套的安全管理制度。(1)高校要规范计算机网络操作人员的管理行为,明确各用户等级和对应的操作权限,制定不同用户的使用规则制度,严格遵守,并且对各个可能会产生风险的环节进行安全评估,留有足够的应对措施;(2)加大对使用者的安全教育培训的力度和频率,提高学生和教师的网络安全意识、规范各自的上网行为是防御外部不法分子入侵和病毒感染的重要措施,比如要教育学生和教师不要轻易点击不知来源的电子邮件,尤其是包含可执行文档的电子邮件要经过软件杀毒扫描后,才可以开启,避免病毒感染。还有要对个人的相关账号妥善保管,不轻易将自己的账号密码告诉他人,如果已经告诉他人要及时重新设置新的密码。

4.3挖掘现有计算机、路由器等网络设备的安全防护潜力

高校网络中,例如教师办公室、实验室,随处都在使用着各类的路由器,通常由于网线接口较少的缘故,路由器可以帮助实现多台电脑同时上网的功能。平时大家只注意使用路由器中继器或无线上网的功能,孰不知现在的路由器普遍都自带网络加密和网络管理的功能,这类功能可以有效地对路由器范围内的联网设备进行身份鉴别、数据完整性验证、分布式管理等功能;还有计算机平常使用过程中,通过设置计算机安全等级、浏览器隐私设置等系统设置,也可以有效防范不法分子入侵和病毒感染,但这些功能和设置常常被忽视。

5结语

高校计算机网络的便捷性、多元性以及互连互通的特性,极大地方便了知识获取、信息交流以及资源共享等活动。但是高校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问题也不容小阙,怎样科学地、安全地利用计算机网络来服务于教学活动,定期请网络维护公司对高校计算机网络进行检测维护,定期进行相关培训,加强高校师生的安全意识,加大对安全管理的投入。只有从人防、物防、技防这3方面入手,全方位提高高校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才能保证高校计算机网络的充分运用,更好地为高校教研活动服务。

参考文献

[1]徐喆.高校网络安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燕山大学,2012.

[2]张军伟.高校网络安全分析及其对策[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09,10:62-64.

第4篇

关键词:高校;网络舆情;网络文化安全;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105-010-03

一、网络的发展与校园网络文化安全隐患

(一)网络的发展与网络舆情的产生

21世纪是人类走向信息社会的世纪,是网络的时代。当前计算机正朝着智能化、网络化等方向发展,计算机本身的性能越来越优越,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计算机已成为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计算机网络作为现代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人类的生活,它不仅带动了社会、经济的进步,而且正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然而,任何新事物必然要经过从不完善到逐步完善的过程,网络也是一样,它有其有利的一面,也有其不利的一面。如何把网上大量的信息转换为人们生活中的最有用的资源,将网络发展的优势最大化、将其潜在的弊端最小化,已成为计算科学的重要研究课题。

随着网络在全球范围内的飞速发展,网络媒体已被公认为是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网络成为反映社会舆情的主要载体之一,网络舆情越来越多地引起了研究者的重视。所谓网络舆情即是由于各种事件的刺激而产生的通过互联网传播的人们对于该事件的所有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合。网络舆情的主要来源有新闻评论、BBS、博客、聚合新闻(RSS)等途径。网络舆情形成迅速、表达快捷、信息多元、方式互动,具有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对社会影响巨大。

(二)校园网络文化安全隐患的存在

网络这把“双刃剑”在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便捷的同时,也对我国政治、文化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如信息网络的迅速发展,成为各种政治势力和宗教组织进行宣传、炒作的阵地和手段,成为进行颠覆破坏活动与文化、意识形态渗透活动的重要工具;违法、犯罪嫌疑人利用计算机网络的互连性、开放性和超越时间和空间限制的特点,实施网络欺诈、网络赌博、网络色情等违法犯罪活动;全球许多地区和城市先后发生网络热点与敏感问题炒作事件、网络和网络突发性事件等,都与网络舆情恶意炒作、煽动、勾连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高校校园中,大学生群体的思维和情感都较为活跃,在网络舆论中则表现出较其他群体更为活跃的思维、更为开放的言论和更为张扬的意识。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处于逐渐成熟的过程中,尚未成熟的思维和意识往往容易受到各种言论的影响和鼓动,严重影响学生价值观等方面的形成,同时也为校园网络文化安全埋下隐患。

二、网络舆情对校园网络文化安全的影响

(一)高校网络舆情的特征

大学生利用校园网络平台获取信息、表达意见、发泄情绪等,构成了大学生生活的重要内容,并形成了具有大学生群体特征的高校网络舆论行为。高校网络舆情的开放性和虚拟性,决定了校园网络舆情和一般网络舆情一样具有直接性、突发性、偏差性等特征,大学生作为网络舆情的主体与一般网络舆情主体共同存在身份的不确定性、隐蔽性和聚众性。除共性之外,高校网络舆情主体身份的特殊性体现在大学生自身年龄、心理、思维特征以及社会角色上,使他们在舆论中的情绪、态度和意见表达上呈现出特有的方式,因此,高校校园内的网络舆情还具有以下特征:一是群体性:体现在高校大学生年龄相仿、观念相近、涉世不深、容易冲动,遇到敏感性话题容易引起情感上的共鸣,从而形成群体性意见。二是主观性: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价值观念还有待完善,理想化要求较高,对事物的认识主观冲动,缺乏客观理性的分析,缺乏自我控制能力,最易受到别有用心之人的利用与煽动。

(二)高校网络舆情与校园网络文化安全的关系

1.校园网络舆情对校园网络文化安全的正面影响

(1)健康向上的校园网络舆情有助于校园网络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尤其是在重大的新闻事件和突发事件的报道过程中,网络体现出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网络信息的多源化及快捷方便使得学生在网络这样一个自由的平台上及时参与互动、发表意见,不仅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缓解学生的学习与就业压力,而且开放性的网络资源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打破了人们交往的时空限制。(2)网络舆情有利于和谐校园的构建,网络良好的舆论动向可以引导学生对于热点问题的良性互动,通过网络平台无形中构建和谐校园,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3)网络是学生认识世界,了解新鲜事物的最便捷方式,学生通过网络参与社会生活、了解前沿信息,通过网络舆情进行事态分析,不仅培养了学生思考能力,而且促使学生在思维方式上能够紧跟时代步伐,认识国家发展态势。

2.校园网络舆情对校园网络文化安全的负面影响

校园网络舆情与校园文化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网络舆情在为高校的校园文化带来正面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了负面的冲击,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网络中的负面言论、损害国家安全稳定的虚假信息以及别有用心之人的恶意煽动与引导成为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安全,尤其国家安全、社会进步的最大隐患。现在的大学生普遍缺乏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和影响,思想开放、大胆前卫,民族文化意识淡薄,最容易被虚假信息和言论所左右,因个人意志的不坚定而成为受他人摆布的替罪羊。(2)大学生思想不成熟,办事没经验,往往容易通过网络,尤其是在各种舆情的诱导下,发表错误言论,作出错误决定,侵犯他人隐私,违反国家法律。(3)网络舆论中的负面信息对中华民族的传统观念和道德伦理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最主要的冲击对象即为以大学生为主的青年人。当传统的教育理念与开放式网络言论交织在一起时,青年人的价值体系与伦理道德观念交织在一起,为学生正确人生观的形成带来了巨大的障碍。(4)大学生将大部分时间用于人机交流容易导致学生性格趋向偏差,产生孤独压抑的心理状况,尤其是对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较差的学生,沉迷于网络生活更加不利于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

三、网络舆情影响下的校园网络文化安全问题的形成原因

(一)网络发展的高效性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思想观念受到国外各种文化思想的冲击。然而,当21世纪人类社会步入网络化时代之后,随着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络的出现和急速扩张,又一次引发了人们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以及社会结构的巨大变化。随着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网络迅速普及,人们的民主意识越来越强烈,大家更倾向于通过虚拟的网络发表观念、吐露心声、抒感。但是,网络作为一

新兴媒体,其更新发展速度之快是其他新事物无法比拟的,这就使得人们对它的管理、控制、监察力度并未随之发展而完善,尤其是现实生活中的违法现象、道德问题,更容易在网络舆论中引发争议。对于高校而言,校园网络文化安全在网络舆情的影响下存在潜在的威胁。

(二)校园网络舆情的不确定性

不确定性就是指事先不能准确知道某个事件或某种决策的结果,即只要事件或决策的可能结果不止一种,就会产生不确定性。不确定性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不同的影响,甚至可能影响到一次活动的成败。网络的匿名性、虚拟性、随意性等特征决定了校园网络舆情的不确定性,正是这种不确定性,使得重大事件、热点事件、突发事件、敏感事件通过网络舆论广泛地释放出来,其中负面情绪的影响力也随之而迅速蔓延,势必成为校园网络文化安全的重大隐患。

(三)校园网络舆情主体的特殊性

校园网络空间的主体是青年大学生,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熟,年纪轻、阅历少、自控能力弱、抵御诱惑的能力差,他们崇尚自由、思想单纯,考虑问题理想化。这些特征充分说明了校园网络的参与者是一个特殊的、备受关注的群体,青年大学生的成长过程、思想状况与国家的发展和富强息息相关。但是,开放的网络资源往往会让大学生群体在纷繁复杂的网络生活中迷失方向,我们不能像历史中的闭关锁国那样将网络驱逐在外,因此,如何引导青年大学生发挥校园网络舆情的积极作用,维护校园网络文化安全,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将是我们开展学生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

四、基于校园网络文化安全的网络舆情管理机制

同志在2007年1月23日举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加强网上思想舆论阵地建设,掌握网上舆论主导权,提高网上引导水平,讲求引导艺术,积极运用新技术,加大正面宣传力度,形成积极向上的主流舆论。因此,高度重视高校校园网络舆情的管理,健全管理机制,努力打造新的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维护校园网络文化安全,使互联网成为高校传播先进文化与思想的有效平台、促进大学生精神生活健康发展的广阔空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网络舆情监控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网络舆情信息来源广泛,随意性很强,难以实时监控,难以进行识别和辨别,难以找到突破点,借助于舆情监测系统,自动采集网络媒体的网络新闻是高校进行网络舆情监测的最有效措施之一。通过监测系统的网络信息采集、网络信息智能处理,可以快捷有效地进行信息抽取、自动分类、自动聚类、话题探测和追踪,开展分析研判,形成对网络舆情信息自动监测和分析。如中国人民大学于2010年自主开发完成了中国人民大学网络舆情监控系统,覆盖互联网上5个代表性论坛(强国社区、新浪论坛、凤凰网论坛、猫扑网、天涯社区)的29个板块(可根据需求扩展),3000多个新闻媒体,数十万个博客;南京大学网络传播研究中心与国内知名定向搜索与网络监控技术供应商谷尼国际软件有限公司合作建立网络舆情研究单位。然而,国内高校网络舆情监控系统的应用多数停留在科学研究阶段,由于购置成本高等原因,目前将其应用于校园网络文化安全维护方面的高校并不多。因此,高校在加强校园数字化建设的同时,应重视通过采用网络舆情监控系统有效地加强校园网络安全的管理。

(二)网络法律法规的完善与普及

我国信息网络的物理基础较为薄弱,管理与技术手段的实施还不尽完善,加上公共网络信息安全的意识和管理者观念相对落后,信息网络安全的防护能力和水平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因此,完善的网络法律法规是维护网络文化安全的最有效措施,只有通过国家相关部门出台的法律规章制度才能从根本上保证网络文化的和谐发展与构建。我们是一个法治国家,加强网络舆情的管理,同样要做到有法可依,网络舆情的监管法律亟待完善。与此同时,在高校校园中要加强对互联网的运行安全和信息安全的宣传教育,普及互联网法律知识,为互联网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三)高校信息安全监管及舆情引导队伍的建立

网络舆情监控系统是辅助工具,国家网络法律法规是保障,除此之外,一支过硬的监督、管理与引导队伍及相关机构建设是对校园网络舆情进行实时监管与引导的重要保证。这支队伍包含两个职能:一是监督与管理,二是引导。监管队伍应由高校网络中心选拔专职计算机与网络知识过硬的专业人士来担任,这支队伍要求思想可靠、责任心强、技术扎实,能够及时捕捉网上相关信息并进行分析提炼,及时报送处理舆情。同时这支队伍要求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能够开发和应用科技产品,从技术上提升网络舆情监管工作的有效性;引导队伍应由思想政治过硬的学校宣传、管理干部担任,这支队伍既要开展网络舆论引导相关政策研究和舆情研判,也要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和网络舆论引导的工作规律,只有积极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才能在引导中做到有理有据、游刃有余,使网络舆论引导尽快取得成效,为危机事件的圆满处理奠定坚实的舆论基础。

(四)网络舆情引导工作预案的构建

高校校园网络中的学生个体信息如果得不到重视及妥善解决,容易使个体信息发展为群体信息,因此,维护校园网络文化安全需要构建网络舆情引导的工作预案。网络舆情引导的工作预案即通过对网上信息进行分析、归纳、判断,增强准确把握师生思想动态的能力,预测发展趋势,增强工作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前瞻性,避免的发生。做好网络舆情引导工作要求制定周密的应对网络舆情的预案,做好预案的实战演练,增强预案的针对性、实战性、严密性、可操作性和高效性,并在日常校园网络舆情管理中反复修改,常备不懈,防患未然,为可能发生的网络监控舆情走向做好充分的准备。

(五)网络舆情表达渠道的开设

网络既为现今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巨大困难,也为其提供了重要平台,充分发挥这一平台的互动性是调动教育主体和教育对象主观能动性的基础。网络舆论事件数量猛增,在一定程度上映射出社会紧张度正在上升,疏通民意表达的多元化渠道,不失为进行舆情监管的最佳方案,也是应对网络舆论事件的最紧迫要求。高校可以通过加强主流舆论的引导力量,树立宣传正面典型,营造出一种学习先进、弘扬正气的舆论氛围,畅通民情、民意反映渠道,使大家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意愿。例如,通过开设领导与学生、辅导员与学生、教师与学生的多方网上对话,既可以让学校第一时间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又促进了校园文化的和谐健康发展,实现对大学生的群体教育,扩大宣传教育对象的广度,深化教育效果,维护了校园网络的安全稳定。

参考文献:

[1]曾润喜.网络舆情管控工作机制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09,(18).79-82.

[2][4]范立国,王红斌.网络虚拟社会的现实化管理问题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6):36 40.

[3]任海.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的形成、特点及引导策略[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134-136.

第5篇

一、高职院校网络安全问题形成的主要因素 

高职院校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较为成功,信息化建设水平相对较高。但是由于信息网络的客观因素影响,网络安全时有发生。严重的影响着高职院校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病毒感染、系统断网等网络安全问题困扰着高职院校的教学发展。只有确认高职院校网络安全问题才能够进行及时的有效的解决,避免危害的进一步提升。 

高职院校网络安全问题多样化,发生较为频繁,对高职院校的影响较大,针对这种情况需要不断的强化高职院校网络安全问题的研究。明确其中发生的根本原因。在网络应用高峰期是网络病毒出现的时候,网络病毒一旦影响到计算机的运行,就会造成师生网络使用的困扰,降低计算机运行速度,影响工作效率,教学质量水平不高。伴随着病毒的侵害会发生网络攻击事件,服务器遭受破坏造成的恶意性攻击会删改系统程序,这样就为高职院校网络系统办公造成困扰,为信息化建设带来影响。针对这种情况要及时的进行解决,提升网络安全运用意识。 

造成高职院校网络安全的因素具有多样性特点,但是主要可以区分为内因以及外因两种。高职院校网络安全问题的产生都是这两种因素导致的。外因将会使计算机出现断网、停电等情况。这种情况需要时刻的进行注意,做到早知道早预防。内因是高职院校网络安全出现的主要因素,由于网络设施更新较慢,不能够适应新时期网络需求,网络系统建设抗病毒效果不明显,师生对于网络安全专业论文应用不重视等都是造成高职院校网络出现问题的主要因素。 

二、提升高职院校网络安全的重要措施 

为了能够保证高职院校网络正常运行,需要对网络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确认,明确高职院校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状况,不断提升对于高职院校网络运行规律的研究。网络安全建设水平的提升有助于构建完善的网络应用价值取向。促进安全指导工作的正常进行。 

宣传网络安全应用理念,推动高职院校网络安全工作的长效健康的开展。网络安全工作是高职院校网络安全应用建设的重点内容,也是未来高职院校网络安全应用建设的发展趋势。网络安全工作的开展需要坚持科学发展为基础,构建安全应用价值理念,将高职院校各部门之间的关系进行确认,实现高职院校网络安全工作协作运行效果。网络安全建设理念创新将会使网络安全工作遵循科学发展规律,这是高职院校网络安全工作重点。 

网络安全内容完善将会推动高职院校网络安全工作水平进一步的提升。网络安全工作顺利开展需要高职院校对网络安全工作进行相应的宣传,在根本上能够认识到高职院校校园网络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将安全理念融入到网络安全管理的过程中,促进校园网络安全系统的正常运行。网络安全信息理念的应用能够有效的预防网络系统运行过程中故障的出现。高职院校日常管理的过程中注重网络安全问题的研究,不断的完善网络安全体系。高职院校要注重网络安全的应用,将网络安全影响作为高职院校发展的重点项目。针对网络安全日常管理的要求,不断的推动教学安全、信息安全等方面的建设。这样能够不断的扩充网络安全体系建设内容。 

整合网络安全建设的模式与方式,提升高职院校网络安全建设的强度和力度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开展网络安全建设时,要多元化的促进校园网络安全建设。推动校园网络安全模式化发展。不断的完善校园网络监督管理制度,制定合理的管理方式。推动校园网络安全制度化运行。现代高职院校发展发展的过程中更加的注重环节的影响,完善校园网络办公,根据自身的需求制定网络安全应用管理细则。 

结束语:高职院校教学水平的提升需要信息化不断的完善。高职院校网络安全是信息化水平的重要体现。在网络安全上需要不断的强化教学质量,这是高职院校必须面对的重大挑战。高职院校网络安全问题的解决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状况,强化制度建设,制定科学合理的校园网络安全机制,充分的发挥网络安全在高职院校教学质量提升中的重要作用。不断的推动高职院校网络安全工作可持续发展,为高职院校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使高职院校综合水平不断的提升。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高校;网络安全;问题分析;防范对策

中图分类号:TP393.0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13-0000-01

University Network Security 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s Research

Cao Fangping

(Shenzhen Nanshan District Party School of CPC,Shenzhen518052,China)

Abstract:As China gradually to the information-oriented educa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ampus computer network system formed as a judge school information,an important criterion for the modernization of its teaching to the university,ideological education,scientific research,management,and play a very important role,so the school building safe,reliable and efficient network environment,the establishment of a comprehensive,three-dimensional network security system to ensure reliable operation of the campus network security management of the school is now a new topic.In this paper,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university network security problems start with,then these issues for appropriate preventive measures, preventive measure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hopes to run for the college to contribute to the security of the network.

Keywords:College;Network security;Analysis;Countermeasures

一、分析高校网络存在的安全问题

高校网络的特点是速度快、规模大、管理复杂,所以网络安全问题的存在也是必然的。这将会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教学、思想教育、科研、管理等方面的进行,不利于学校向信息化、现代化发展。当前高校网络存在的安全问题主要有:

(一)高校网络的操作系统主要是WINDOWS,其在服务器、操作系统、防火墙、TCP/IP协议等方面都存在大量的安全漏洞,进而对电脑进行传染,使电脑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二)网络病毒的侵入和破坏,甚至是网络外部的入侵攻击等恶意破坏行为。这些网络病毒会影响计算机系统的正常运行、破坏系统软件和文件系统、使网络效率下降、造成计算机和网络系统的瘫痪,甚至黑客也利用网络攻击高校网络的服务器,窃取重要信息。表现为集体掉线、部分掉线、单机掉线、游戏帐号、QQ账号、网上银行卡等账号和密码被盗等,制约了了校园网络的正常运行。(三)高校师生利用网络进行教学与科研活动,他们可能出于好奇心,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有意无意的攻击校园网络系统,并且他们滥用网络资源进行商业的或免费的视频,软件资源下载服务,访问色情、暴力、反动网站,从而产生了大量的垃圾文件,占用了大量网络带宽,浪费了校园网络的资源,造成流量堵塞、上网速度慢、不良信息危害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等等,使得校园网络不能安全高效的运行下去。(四)对高校网络安全的维护力度不够,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不足,使得校园网络安全的维护的工作存在很大的困难,并且大多数学校使用的网络设备陈旧落后,不利于校园网络安全的有效维护。(五)对高校网络安全的管理不到位,没有制定有效的符合实际情况的安全管理制度,并且校园网络的安全管理员责任心不强,没有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到位。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进入高校校园的计算机越来越多,但是高校的网络安全管理不全面,措施使用不力,缺乏一套完整的安全管理方案,有可能造成病毒传播泛滥、信息丢失、数据损坏、网络被攻击、系统瘫痪等严重后果。并且学校网络管理员的工作热情不高、责任心不强,其精力主要集中于账户的开通和维护、网络规范的设计及调整上,而没有投入更多的精力去维护校园网络的安全,去研究保证网络安全状态的防范措施和安全机制。

二、针对以上高校网络存在的安全问题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

(一)要通过制定身份认证的制度,对通信方进行身份确认,来阻止非授权用户的进入。也就是高校网络管理部门对每个网络使用者进行账户设置,使用账户密码,使入侵者不能轻易的破解,从起点开始防范。(二)防范系统安全漏洞和计算机网络的病毒,建立健全高校网络安全防范体系。如及时更新操作系统,安装各种补丁程序;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及时进行处理;制定完整的高校网络管理体系,包括账户设定、审核策略、网络访问、安全选项设定等,有效的防范病毒,监控系统状态,防范黑客攻击;选择合适的防病毒软件,及时更新病毒库;对所有安装客户端的计算机进行病毒监控、进行远程杀毒;不要使用盗版和存在安全隐患的软件,不浏览缺乏可信度的网站和电子邮件等等,这些具体的措施都是行之有效的。(三)制定切实可行的、有效的网络安全维护和管理制度,确保整个高校网络的安全有效运行。首先要建立一个权威的信息安全管理机构,制定统管全局的网络信息安全制度,并把网络信息安全的基本知识纳入学校各专业教育中,使得网络安全的维护和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其次要制定校园网络管理员的激励制度,对他们进行专业的知识和思想素质培训,提高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和专业素养,增强他们的责任心,为网络的安全有效运行贡献自己的力量;要对高校的教师和学生进行信息安全知识普及教育,提高他们的警惕性和自觉性。(四)采用高校网络监控措施何安全隔离措施,如配备入侵检测系统、入侵防御系统、安全监测系统、网络监听系统、360安全卫士和瑞星防火墙等等,增加内部网络监控机制,将内外网有效地完全的隔离开来,最大限度地保护网络资源。增强网络安全的自我适应性和反应能力,提高网络抵抗黑客攻击的能力和系统的安全性,从而保证高校网络服务的正常提供。(五)对计算机有用的重要的文件和数据进行备份,并采用一套应急修复工具,如紧急系统恢复盘等,使得计算机内的资源得以恢复,避免因中病毒或者重装系统而造成数据丢失,提高计算机系统维护和修复时的工作效率。

三、结束语

高校网络日益受到社会网络的影响,所以我们要深入研究校园网络安全的维护和管理制度,为高校师生提供一个安全的可靠的校园网络环境,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奠定坚实的设施设备基础。

参考文献:

[1]刘锴.浅谈高校网络安全体系建设[J].安徽科技,2009,7

第7篇

关键词:高校办公自动化 网络安全 病毒 入侵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2)06-0189-01

办公自动化(OA,Office Automation)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发达国家为解决办公业务量急剧增加对生产率产生巨大影响问题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一门综合性技术。随着高校“数字化校园”工作的大力推进,高校办公自动化的应用成为高校管理现代化、数字化的标志之一。

高校办公自动化网络通常采用Internet的通信标准,具备较强的开放性,在提高了办公效率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安全隐患。由于高校的特殊性,这些隐患引发的数据泄露、丢失、系统瘫痪、设备损坏等严重后果,都会给高校的正常工作造成不利影响。因此高校办公自动化系统需要一个安全的网络环境,确保办公自动化系统能够充分发挥自身作用。本文针对高校办公自动化网络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策略。

1、办公自动化存在的网络安全问题

1.1 计算机病毒的攻击

影响计算机网络运行质量的主要原因就是计算机病毒,由于其自身具有可复制行、破坏性等特点,在办公自动化网络中,传播范围、传播速度、破坏程度上均远远超过了单机病毒。因为办公自动化网络的各个节点会频繁使用移动磁盘、光盘等移动存储介质,感染病毒的几率较高,病毒一旦被激活,便会通过网络进行快速复制、传播,从而降低系统的运行速度,严重时会破坏服务器数据,造成网络阻塞,进而导致网络瘫痪。

1.2 黑客入侵

高校办公自动化系统中,诸如学生身份信息、成绩信息、学校的内部资料等信息,具有一定的安全性要求,属于不可外泄信息。

黑客入侵的目的大多为窃取数据或破坏系统,因此黑客也会对高校办公自动化网络进行信息扫描、入侵,致使服务中断,也可能入侵到服务器中窃取、删除或篡改数据,导致系统崩溃。此外黑客还会向办公自动化网络传输病毒文件,以此实施间接破坏。

1.3 系统数据的破坏

在学校办公自动化系统中,由于种种原因会造成整个系统的数据破坏、丢失、损毁等。

第一是黑客的入侵,黑客通过多种手段入侵的到网络中,通过破坏服务器硬盘数据或利用计算机病毒入侵,破坏服务器硬盘引导区数据、删除或覆盖原始数据库、破坏应用程序数据等,从而对系统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造成巨大威胁。

第二是病毒的破坏,病毒可能攻击系统数据区,包括硬盘主引导扇区、Boot扇区、FAT表、文件目录等系统数据;病毒还可能攻击文件数据区,使义件数据被删除、改名、替换、丢失部分程序代码、丢失数据文件;病毒还可能攻击CMOS,破坏系统CMOS中的数据;也可能攻击文件数据区,严重时会造成部分文件数据被恶意破坏、删除、篡改、丢失或替换。

第三是不可抗因素造成的灾难性数据破坏。如人为误操作、突然停电、自然灾害、强烈振动等造成重要数据的破坏甚至丢失。

2、办公自动化的网络安全防范措施

2.1 防范病毒

防范办公自动化系统中的网络病毒,应注重网络的管理,要制订完善的安全机制配合应用软件进行计算机病毒的防治。计算机病毒在网络环境下的传染性和破坏性极强,因此,不能依赖单一的杀毒产品,应选用在广域网和局域网均适用的防杀病毒产品。

具体的防范措施为:使用正版杀毒软件,并保持实时监控;移动存储介质在使用前必须经过查毒、杀毒;杀毒软件必须及时升级;即时关注国家病毒防治中心病毒预警,发现新型病毒及时,加强防御;拒绝接收一切不明来历的电子邮件;重要数据文件定期备份;做好对任务管理器中异常进程的追踪工作;杜绝浏览存在安全隐患的网站;不能轻易泄露个人及学校重要信息资料。

2.2 设置防火墙

防火墙技术是一种用来加强网络之间访问控制,防止外网用户以非法途径通过外网进入内网访问网络资源,保护内网操作环境不受侵犯的特殊网络互联设备,该设备可以通过检测网络访问行为和信息交换来实现对网络的安全管理。

虽然防火墙是目前保护网络避免遭受入侵的有效手段,但也存在不足,因此并不能完全依赖防火墙的防护作用。

2.3 加强数据管理

“三分技术,七分管理,十二分数据”是对各单位在运行过程中所产生数据重要性的形象说明。

在办公自动化系统中,文件数据极易被病毒侵袭或因用户操作不当导致损坏,所以,就要求用户在日常的操作中务必制订完善的数据备份方案,做好数据备份工作,以确保数据损坏后能够尽快恢复。学校应建立与自身工作情况相吻合的备份机制,以便在入侵者非法访问或对办公自动化网络进行攻击时起到一定保护作用,确保数据的完整性,这是整个系统实现灾难性恢复的重要前提。

由于高校办公自动化系统中数据的特殊性,应采用相应的数据加密技术防止被人破译,避免数据的丢失或泄露。目前较常见的数据加密技术包括数据存储加密和数据传输加密。数据存储加密主要是对系统数据库中的自身存储的数据进行加密操作,关键在于选择一个最佳的加密算法;数据传输加密是对传输过程中的数据信息进行加密,可以分为节点加密、端到端加密和链路加密三种方式,通常使用端到端加密技术。

2.4 设置访问控制

设置访问控制是保障办公网络安全的有效措施之一,包括入网访问控制、操作权限控制等内容。

(1)计算机网络维护管理人员应严把入网关,对用户访问网络的时间、用户账户的使用方式进行限制。由网络管理员统一建立、下发用户账户及密码。对于多次输入口令不正确的用户决绝访问,在用户通过验证后,系统应再次对用户的权限进行审查。

(2)网络管理员应通过设置权限,指定用户可以访问网络资源的权限,并指定其可以使用的操作类型。

3、结语

高校的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促进高校建设的重要支撑,而高校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建设恰恰是整个信息化建设基础,如何让系统更加安全、稳定的工作、更好的为师生员工提供办公工作平台,已经作为各个高校信息建设的工作重点,高校办公自动化网络安全能否得到有效的控制,仅靠一些技术手段是不够的,还需要增强学校领导的重视,提高系统管理人员的责任感,只有大家共同努力,才能更好、更快的推进高校的信息化建设步伐。

参考文献

[l]李海泉,李键.计算机网络安全与加密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第8篇

[论文摘要]教学管理网络是当今全国各大高校实现现代化教学管理手段的重要支撑,随着时代的进步,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学管理网络的安全保障遇到了极大的挑战。本文结合当今实际,分析了影响教学管理网络安全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的教学研究及管理改革工作的逐步深化,高校对教学管理工作也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因此,很多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应运而生。这些信息系统的应用,进一步加强了教学管理工作的规范化、信息化和制度化,大大提高了教学管理工作效率。然而,随着整个高校信息化建设进程的推进,教学管理信息系统所拥有的资源日益增多,广大师生对教学管理网络的依赖性不断增强,使得系统变得越来越庞大和复杂,由此增加了教学管理系统及其支持网络受到攻击的可能性,教学管理网络的安全保障遇到了极大的挑战。

一、教学管理网络所面临的主要安全问题

教学网络的信息开放性和资源共享性使其自身的安全存在一定的漏洞。此外,因特网的关键技术部分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所以,运行在网络上的教学管理信息系统普遍面临着以下几种主要威胁:

1.人为的恶意攻击

这些人为的恶意攻击包括黑客的攻击以及从教学管理网络外部试图进行非法访问内部的用户,通常这些行为会给教学管理系统构成一定的威胁。再者,由于互联网的广泛运用,许多特定的对象(网络黑客)和不特定的对象(某些学生)对教学管理网络的攻击很有兴趣,形成了一大批潜在的攻击者。

2.人为无意识的错误操作

防火墙的原理让我们知道,更重要的安全威胁来自网络内部。教学管理网络的使用者众多,由于错误的操作等一系列的因素使得广大师生员工对教学管理系统在某种程度上构成了一定的威胁,尤其是某些学生对进行网络攻击有着强烈的好奇心。

3.病毒等不良代码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利用网络传播病毒的事情时有发生,它们不但破坏计算机程序和存储器上的数据,也会造成网络的堵塞甚至瘫痪。此外,随着程序设计方法的不断改变,某些病毒已经成为黑客进行攻击的有力工具,这无形中加大了病毒对网络安全的危害。目前,网络上流行的一些危害程度较高的病毒已将攻击的矛头指向了数据库。

4.用户安全意识不强

个别用户对整个教学管理网络的安全认识不够及对网络安全意义的理解不够深刻,造成了教学管理网络的安全隐患。

二、进行教学网络安全防护的必要性

1.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情况:(1)存放大量的关键性教学数据;(2)教学管理信息系统承载着全校的教学运行,学校——老师——学生之间的数据通讯非常频繁。

2.目前高校教学管理网络的安全形势:整个教学管理信息系统所处的网络环境复杂,黑客的攻击技术和手段都有很大的提高,传统的网络安全产品或者各种安全技术和产品的简单堆砌已经远不能满足当前网络安全的需要。

鉴于以上两点,为了给教学管理网络提供有效的安全保障,加强教学网络安全的各项措施是很有必要的。 转贴于  三、进行教学网络安全防护相应的对策

1.安全策略

所谓安全策略就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的效率和成本的平衡,是保护网络不受内外各种危害而采取的防范措施的总和。具体来说:(1)物理安全策略—通过改善局域网和公网之间的通信链路性能,保证硬件实体链路通信的可靠性和可用性,确保教学管理信息系统有一个良好的电磁兼容工作环境;(2)网络安全控制策略—定位在数据审计与监控、安全漏洞检测、系统通信分析和操作系统的安全防护等方面,保证网络资源不被非法使用和非常访问;(3)“应用层”策略,包括认证授权、安全扫描与访问控制、数据安全和应用审计。

2.技术手段

网络安全技术是在安全策略指导下落实到管理层面上的所必备的支撑工具。常见的安全技术和工具主要包括:(1)防火墙技术—通过过滤不安全的服务而极大地提高一个内部网络的安全性;(2)进行访问控制—采用访问控制技术进行用户帐户控制、数据库注册控制、访问权限控制、资源限制控制以及基于存储过程、触发器和视图的安全性控制,不同用户或用户组拥有不同的访问权限和数据处理权限;(3)审计跟踪技术—利用已有的相关软件(数据库系统,操作系统等)和技术对整个教学管理网络系统进行实时监控、报警以及对相关数据进行事后分析、统计报告来保证系统的安全;(4)其他相关技术:数据加密技术、病毒防范技术、备份回复技术等。

3.安全管理

从网络安全的角度制定一系列安全管理制度,对教学管理网络信息、安全技术和安全设施进行管理。事实证明,仅有技术而没有与相应严格的管理体系配套,是难以保障整个教学管理网络的安全。

4.网络安全培训

教学管理网络的安全培训主要集中在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管理员和学院级用户层面上,这个培训环节是整个教学管理网络安全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他们安全意识的强弱直接影响了整个网络安全性的高低。

在当今高等教育飞速发展的氛围中,教学管理网络已经成为整个教学管理工作的核心载体,只有认清网络的脆弱性和威胁网络安全的潜在因素,并采取相应的网络安全管理措施,才能提高网络安全防护能力,为整个教学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陶祥亚.高校教学信息资源中心网络安全方案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08,18(1):84-87.

[2]信息管理系列编委会.网络安全管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3]张红旗.信息网络安全[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第9篇

随着国家对网络安全宣传的逐渐重视,高校作为信息化建设的主体,在网络安全宣传和推广中有责任与义务将这项工作做好做实。由于高校信息化涉及到高校的科研、教学和日常的管理,方方面面都离不开网络的支持。随之而来的就是网络的安全隐患,安全问题不仅涉及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步伐,更关系到广大师生的切实利益。网络安全问题作为高校信息化建设的焦点问题,本文从高校信息化建设入手,重点对高校中网络安全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信息化 网络安全

当今“万物相联”时代,网络安全日益重要,中央网信办等多个部门举办的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延伸的网络安全博览会,网络安全技术高峰论坛,网络安全知识竞赛等线下活动,全国个地方同步开展。感觉高到云端的“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看似高冷,其实与每个网民息息相关。计算机网络的飞速发展,以及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大规模开展,在高校中得到了深入的应用,高校信息化建设基于网络信息化平台,在办公教学软件的整合,高校站群的尽力,以及办公一体化等系统的集成,都离不开网络安全的保障,高校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综合软硬件实力,建立相应的应急预案,健全网络安全保障体系,为高校内部提供技术支持,保证信息化建设不受外来侵扰和破坏。

1 高校网络安全现状分析

相对开放的高校网络环境,高校内部的教育教学资源和图书资源一般是公开的,访问权限也一般不受限制,甚至外部都可以通过互联网对高校的课程或者其他内部资源进行访问查询,宽松的网络资源管理模式,势必对出现一定的网络安全问题,但是又不能对骨干网的限制过多,这也是高校区别于企业网络的一个特点。

同时,由于高校信息化建设是依托学校的校园网的基础设施,设备的更新换代跟不上信息化发展的速度,网络安全设备以及网络安全防御体系更是难以维持现状。另外高校内部的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淡薄,也为安全隐患提供可乘之机,然而网络安全管理人员一般理论丰富但也缺乏相应的突发问题实战经验,对应付突发网络安全问题有时也会捉襟见肘。

2 高校网络安全隐患分析

在高校内部,网络需要支撑大量计算机,服务器,甚至各类查询机等终端设备,这些设备分布在校园的各个角落,不同用户的不同操作习惯,以及用户的网络安全意识不尽相同,导致一旦出现网络安全问题,采取措施不及时,或者措施不得当,就会导致较为严重的安全事故。具体地讲,高校网络安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隐患:

2.1 技术方面的安全隐患

高校信息化的发展速度远快于网络安全措施的发展,高校在搭建校园网络平台的时候没有考虑到日益增长的网络应用需要,也没有将安全问题放在首位,一般都采用三层网络结构模型,主要是易于管理和维护,但是没有考虑到同一层的不同节点之间的隔离和扩展问题,对于安全方面的部署更是后续的问题。从结构安全上讲,网络出口的单一化设计,服务器的防护措施,和接入层认证系统的安全管理系统配套匹配等都讲影响安全方面的问题。

2.2 安全管理方面的安全隐患

高校信息化的推进,宽泛的来讲,能满足高校师生对网络的需求,但很多又忽略了网络安全系统的需求。部分高校校园的网络安全缺乏相应的管理制度,使得图书馆和学校机房等公共资源平台上,不同师生的操作,有可能会导致信息丢失或者非法入侵,网络安全隐患问题更加突出。

2.3 来自外部的安全隐患

高校网络的安全隐患中,很大一部分是来于外部的威胁,以及外来人员利用校园网络所带来的一部分安全隐患。虽然网络安全防护软件和检测软件不断地发展,但是网络病毒仍然肆无忌惮地攻击校园网络。这些人为或者操作失误导致的威胁,为校园网系统造成的破坏还是极大的,严重影响了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3 高校网络安全管理的对策

为保证高校校园网络的稳定性,并能将安全风险降到最低,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给出相关的对策:

3.1 完善高校网络安全技术保障

从应用的角度出发,分析网络安全和对应的措施,考虑网络安全在高校信息化建设中各个应用层面的地位,包括基础网络服务设施,应用软件以及数据中心的角度等。分析可能要面临的网络风险,从源头上对风险有预估性,并制定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同时对防火墙技术,身份认证机制都要提供相应的保护措施。对内部用户和外来人员进行访问权限设置,对出口数据进行严格监控,确保在技术层面上减少网络完全隐患。

3.2 高校网络安全的物理防护

为避免一些因为人为原因导致损坏,则需要网络管理人员以及高校师生的共同维护。对师生而言,采取屏幕口令和定期修改个人计算机或其他网络应用密码等措施;对高校网络管理人员来讲,确保将核心交换设备和防火墙等重要设备集中管理,对线路线路采取深埋措施,避免人为干扰,这些都是网络安全的物理防护措施。

3.3 健全网络安全相关管理制度

结合学校校园网的组织架构和安全规划情况,制度包括设计、实施以及维保在内的安全管理制度,健全校内网络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安全问题责任人制度,对外来人员严格控制上网行为。规范全校师生的上网行为,从顶层完成网络安全相关保障。

3.4 培养高校师生内部安全意识

考虑到高校师生的网络技术水平的差异,对关键岗位人员应有计划性地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同时应在校园定期举办网络安全方面的讲座或比赛,使广大师生的网络安全意识得到提高。让校园网用户都用实际行动关心,关注网络安全,也进一步推动了校园信息化的发展。

4 总结

高校网络安全是一项长期并且艰难的工作,本文从网络安全现状入手,在分析了高校网络安全现状以及安全隐患后,给出了相应的对策。高校只有将网络安全这一项基本工作做好,才能将信息化建设推向一个新的台阶,从而促进校园网络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颜琳,陈侠.美国网络安全逻辑与中国防御性网络安全战略的建构[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04).

[2]吴洪斌.高校网络安全存在的不足及应对措施[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4(01).

[3]土红梅,宗慧娟,土爱民,等.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防护策略研究[J].价值工程,2015(01).

作者简介

袁华兵(1985-),男,硕士研究生学历。现供职于西安医学院。研究方向为网络管理。

第10篇

关键词:网络安全;高校;信息技术;互联网

信息传播与重大科技进步相伴而生,人类已进入大众传播时代、网络传播时代。互联网向国民经济各领域快速渗透,促进信息的交互和汇集,经济形态向网络平台经济快速转变。基于平台的应用快速拓展、不断衍生并进化出新的网络经济生态体系。这一生态体系集聚了新的创新要素、创新主体,重塑了创新的组织方式,创新的速度和创新的内容都在不断演变,新的产业链和价值链正在加快构建,这对经济社会将产生颠覆性影响。

1互联网对高校信息技术的影响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各高校已经通过使用网络和各类教育软件、信息化平台来进行教育教学管理,且随着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各高校纷纷创建了校园网和网站,将校园的介绍、规划、招生、研究成果等在网站上,让师生对校园有更多的了解,甚至在网上即时进行学术交流等,从而显著提高了我国高校教育的信息化水平。但是,互联网、教育软件和信息化平台的应用在为高校信息技术发展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急剧增长的教育数据以及这些数据背后隐藏的许多重要信息。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入侵、非法获取信息等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目前,我国已超越美国,成为世界上智能终端最多的国家,用户数量近2.5亿。在信息互联的大背景下,网络安全事件也频繁发生。而高校上网人数比例较高,是网络安全问题的高发地,隐私泄露、科研成果等重要数据丢失问题日益严重。通常,不法分子会利用高校网站的安全漏洞窃取教职工及学生的个人信息,然后再将其转卖给各种培训机构、商家,甚至诈骗者。近年来,各高校的科研成果等重要资料极易遭到窃取,有针对性的网络安全事件增多,造成的经济和社会影响将进一步加深。各类网络犯罪带来的经济损失不断增加,从而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此外,带有政治意图的黑客大量增加,针对性越来越强。高校是网络运用的最前沿阵地。目前,高校的年龄结构主体为“90后”,随着移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普及和推广,手机媒体的网络应用已经成为高校主体网络应用的重要部分。在移动互联网方面,安卓平台和苹果平台的安全漏洞都在不断增多,而高校难以对网络设施进行封闭式管理,主体网络安全意识淡薄,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导致高校网络安全问题频发。高校对网络安全管理不够重视。硬件设施投入不足,服务器不能满足批量用户访问需求,极易发生系统崩溃而造成浪费;软件技术更新不及时,网络漏洞较多,易被攻击;缺乏专业的网络管理维护团队,管理人员专业技术和业务素质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及时排除网络故障,校园网络安全难以保障;缺乏有效的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和应对机制,出现问题时不能及时应对,导致数据信息泄露事件频繁发生。当前,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应用日趋深入,信息安全问题更加突出。此外,在云计算方面,平台数据安全和用户信息安全仍存在隐患。互联网是在美国发展起来的,到目前为止,美国仍为网络大国,是“游戏规则”的制定者。目前,有组织的网络攻击和间谍行为增多,影响日益加大,美国情报机构领衔的大规模网络间谍行为被曝光,具有国家背景的网络安全行为增多。因此,要保障互联网安全,就需要我国自主制订国家新网络安全战略,重视自主研发可控的互联网技术。而当前我国相当一部分技术都不能自主控制,很多高校都是借助美国的操作系统开发自己的网站。底层技术没有安全保障,上层的开发应用自然也就没有安全保障。因此,及早解决核心技术受制于人这个问题具有紧迫性和重要性。

2高校网络安全问题的解决措施

2.1加大对网络安全思想工作的宣传力度

高校应该建立信息安全协调(领导)机构。该机构是校园网信息和网络安全的领导机构。加强高校内部网络思想工作阵地管理,推进学校网络空间的法治化建设,创造健康、有序、和谐、文明的网络环境。秘书单位由高校党委办公室、保卫处、宣传部、学生处、网络与信息技术中心组成。高校党委办公室负责统一协调各部门的工作;保卫处负责信息内容的监控;宣传部、学生处负责网络舆情引导,普及网络安全知识,开展网络安全宣传活动,提升师生的网络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而网络与信息技术中心负责提供技术保障。

2.2加强高校网络安全管理

重视对网络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及时升级软、硬件配套设施,为网络安全系统建设提供支撑;提高管理者网络管理与安全防范的技术水平,从而提高内部防护能力;建立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防护长效机制,对网络安全问题进行自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网络相关设备及网络系统进行集中管理,落实信息安全责任制。高校的网络与信息技术中心应做好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和运维、信息系统和网站安全保护、用户终端安全保护、应急响应及事件处置、信息安全教育、学校保密工作技术支持、信息安全相关规章制度的制订等信息安全保障工作。高校信息系统的使用单位负责业务数据维护、信息、使用授权等用户授权系统的日常工作。

2.3设置专职人员

设置从事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的专职人员,注重人员技能的培训。除专职人员外,高校其他网络管理员和系统管理员也应参与信息安全保密工作,并接受相应的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培训。

2.4加强高校校园网站联盟建设

加强高校校园网站联盟建设,储备网络安全高级技术人才,在全国校园互联网范围内进行网络安全问题的研究与交流,着力解决全国高校网络安全重大问题。

3结束语

第11篇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到各行各业中。目前很多高校将网络信息技术应用到科研、教学等工作中,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高校的信息管理效率,但是由于网络开放性和不稳定性,高校网络信息安全问题逐渐增多,需要相关部门提高重视程度,并采取有效对策加以解决。本文对高校网络信息安全问题进行了简单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对策,以期提高高校网络信息安全度。

关键词:

高校;网络信息;安全问题;对策

0引言

在“互联网+”时代的背景下,网络渗透到人们生活和生产的方方面面。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病毒和网络黑客的破坏能力也在不断增强,给网络信息安全造成严重威胁。高校作为现代教育的重要基地,对网络的应用更加频繁,网络信息技术在提高教学管理水平的同时,也使得高校相关教育信息面临巨大的安全隐患,例如数据泄露、黑客攻击等问题,这些安全问题对学校的各项教学活动产生不良影响。针对这些问题,高校相关部门要予以高度重视,并积极采取有效对策,从人员、设备、技术等方面加强管理和完善,从而使网络信息技术更好地服务于高校的教学管理工作。

1高校网络信息安全问题分析

高校网络的用户主要包括教师、学生、行政人员等,由于高校网络使用频率较高,面临的安全险也较多,本文将高校网络信息安全问题概括为以下几点。

1.1系统漏洞较多

目前,很多高校用户应用的是Unix、Windows系列的操作系统,虽然系统不断进行改进和升级,但是系统中仍然存在很多漏洞,容易对高校的网络信息安全构成威胁。网络病毒制造者对于计算机专业知识掌握较深,经常通过网络漏洞对高校的网络信息进行攻击,从而使得高校网络信息遭到破坏。如果高校网络用户使用等级较低的操作系统,不对程序进行及时的更新升级,或者对于浏览器、游戏程序等不设置漏洞拦截功能,使得网络威胁有机可乘,造成电脑系统崩溃,给个人用户和高效管理系统带来严重损失。

1.2病毒传播和攻击

通常而言,高校网络信息面临的最严重的安全问题就是病毒传播和攻击。计算机网络病毒具有传播速度极快的特点,在高校网络系统防火墙安装不及时或者杀毒软件没有进行更新的情况下,计算机网络病毒侵入到高校网络系统中,严重威胁信息安全,造成高校网络反应缓慢,占用大量学校网络资源,使得高校网络难以正常进行工作。网络病毒可以通过网络连接、移动硬盘、电子邮件、非法下载等途径进行传播,例如学生使用的U盘可能会插入个人电脑、图书馆电脑、打印店电脑等,容易造成木马、蠕虫等病毒的感染和传播,对高校网络的正常使用造成严重干扰。

1.3网络安全意识薄弱

目前,高校网络用户安全意识薄弱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容易造成各种安全隐患。针对教学管理活动,一些教师没有足够的安全管理意识,没有科学的设置网络防护功能,对于个人电脑不进行登录密码设置,对于教学管理系统的登录指令也设计的较为低级,使得个人教学账户被非法入侵或攻击,进而对整个教学管理系统造成不良影响。一些学生和教师对网络安全危害的认识不足,只是简单地认为只要不进入危险网站,就不会受到网络病毒的影响,进而没有下载正规的防护软件,造成个人资料泄露或计算机被非法控制等安全事故。

1.4缺乏专职安全维护人员

高校网络信息安全维护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和人员投入,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大部分高校网络管理中心的设备和专职人员较为匮乏。高校网络安全维护的工作量较大,很多管理人员对网络安全技术掌握不足,只能保证高校网络的简单正常运行,难以有效应对各种安全问题。同时,高校网络管理部门没有形成高效的工作机制,责任划分不明确,导致很多问题发生后,没有人进行及时的处理,互相推诿责任。此外,由于资金不到位,使得高校机房、图书馆等地的计算机设备更新缓慢,安装的相关防护软件和系统较为低级,这就为病毒攻击和系统瘫痪等安全事故埋下了隐患。

2高校网络信息安全对策

2.1及时更新系统补丁

面对系统漏洞问题,系统的服务商要加大科研力度,定期提供修补程序,从而为用户使用安全提供保障。对于高校网络用户,要对系统补丁进行了解和掌握,通过正规入口下载系统程序,并根据信用度较高的安全软件的相关提示及时下载系统补丁,不断完善应用系统。常用的安全软件有360安全卫士、QQ电脑管家,这种类型的安全软件会向用户提示系统漏洞,并提供相应的下载链接,为计算机知识较为匮乏的学生和教师提供了便捷服务。根据相关的系统补丁下载提示,学生和教师就可以完成个人电脑的系统安全升级,有效避免病毒侵害和非法入侵,为高校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奠定良好基础。

2.2加强杀毒软件的应用

针对网络病毒安全问题,高校网络用户不仅要做好系统升级和补丁下载,还需要选择一款信用度较高的杀毒软件进行安装,加强对安全问题的防护。高校网络管理部门可以购买正规的杀毒软件,安装在管理系统和学校内部公用计算机上,例如图书馆和计算机教学中心的计算机,在资金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向学生提供正版杀毒软件下载服务。学生和教师还可以在官方网站下载免费的杀毒软件,减少个人投资,同时在计算机使用期间,要保持杀毒软件在后台持续运行,从而有效防止病毒入侵。同时,高校网络中心要及时更新软件,并通过高校网络用户端的途径提醒学生及时下载杀毒软件的升级包,提升整个校园网络安全性。

2.3提高网络安全意识

高校网络信息安全的维护需要全校师生的共同参与,这就需要学生和教师提高网络安全意识。学校要加强网络安全意识的宣传与教育,可以邀请专业人员开展网络安全教育课程,让学生能够对网络安全知识进行全面系统的学习和了解,同时培养一支计算机专业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使其能够自觉抵制各种网络不良信息,从而有效避免各种网络信息安全问题的发生。此外,学生和教师还要养成良好的网络使用习惯,例如,设置高级别的网络用户密码,自觉远离不健康网站,仔细辨别下载源的合法性,最终达到保护网络信息安全的目的。

2.4提高安全维护人员素质

网络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特点,高校必须提高对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高校要加大投入力度,建立一支技术素质较高、管理能力较强的网络安全维护队伍,在技术方面,首先要聘请计算机专业素质较高的人员,并对在职人员加强技术培训,使其具备漏洞修补、软件升级和系统维护的专业知识;在管理方面,学校要定期举办信息安全管理培训,并加强与各学院兼职信息安全管理人员的沟通,借鉴各种管理经验,针对网络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处理。同时,学校网络管理中心需要明确各部门网络管理人员的工作责任,使得各项工作得以顺利开展。此外,学校要加大资金投入,购置先进的管理设备,并及时更新学校内部的计算机,为网络信息安全维护提供硬件基础。

3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校网络信息安全管理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程,面对各种各样的网络安全问题,学校要加强在计算机技术和硬件方面的投入,提高学生和教师的网络安全使用意识,对学校内的计算机进行及时的系统补丁修复和病毒查杀,保障各项网络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保障教学信息的安全,进而实现高校校园网较为可靠、安全地运行。

参考文献:

[1]陈怡平.浅谈高校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中的信息安全问题及其对策[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05:193+195.

[2]杨竞华.浅谈高校网络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6,02:34-35.

[3]盛海.浅谈高校信息安全问题与对策[J].青春岁月,2011,24:183.

[4]杜林钰.高校网络信息安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电子制作,2014,17:153.

第12篇

关键词:网络安全技术 高校 校园网

中图分类号:TP393.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5)11-0000-00

现代化社会是信息时代,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网络的快速发展为社会各界带来了方便,却也带来了许多的弊端。网络是一种开放式的,面向全世界的东西,大家可以共同享受资源,可是这本身也带着威胁。所以,网络安全已经引起高度重视。高校的校园网是学校的一种宣传、一种文化建设,而它也一样需要网络安全技术的保护。

1网络安全技术

在网络上,为了防止被攻击,构建安全的网络体系,需要使用网络安全技术。本文对常用的几种技术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1.1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是保护计算机不受攻击的一种技术,它建立在网络内部和网络外部之间,防止破坏,有效保护网络的安全。它可以限制跨越防火墙的数据进入,并且保护网络内部的信息,防止外部网络窃取,以此实现对网络的安全保护。防火墙具有网络安全的屏障、强化网络安全策略、监控审计、防止内部信息的外泄、数据包过滤、网络IP地址转换、虚拟专用网络、日志记录与事件通知等多种功能。

1.2网络入侵检测技术

网络入侵检测技术是对恶意使用网络资源的用户的行为进行监控识别,并实施处理的技术,这其中既包括系统外部使用人员的非法入侵,也包括系统内部未授权的使用行为。网络入侵检测技术是为了维护计算机的安全,可以检测出计算机网络使用中的危害行为。网络入侵检测技术不仅能够及时地发现网络系统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和危害行为,还能够收集危害信息,并对其进行分析,得出结果,能够分析出网络系统中用户所做的对计算机产生危害行为的迹象。

1.3虚拟专用网技术

虚拟专用网是建立在公用网络上的专用网络技术,能够建立专用数据网络的技术。虚拟专用网技术可以有效实现在任意两点之间建立一条稳定安全的连接通道,它和专用网络其实是一样的,具有很高的安全保证。虚拟专用网实际上就相当于在网络上建立了一条专用隧道,但是却对数据有着更高的加密要求,数据进行了加密,那么用户的信息就会更加安全,而那些没有认证的用户就无法访问内部网络,这样能够更好地加强对网络安全的保护。

1.4访问控制技术

访问控制技术是为计算机和用户提供安全保证的主要手段,并被广泛地运用在防火墙和虚拟专用网等多个技术中。访问控制技术能够使合法用户正常使用网络资源获得有效保障,在此基础上,还能控制非法用户对网络资源的非法使用。访问控制技术能够帮助网络管理员实时监控用户的使用情况和对网络系统的危害行为,及时地发现对网络系统有害的非法行为,并阻挡他的入侵。

2网络安全技术在高校校园网的应用

网络安全技术是有效保障高校校园网不受侵害的主要途径,目前我国高校的校园网使用存在许多的问题,亟待解决,而网络安全技术为高校校园网的安全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2.1防火墙技术在高校校园网的应用

防火墙可以帮助校园网拦截危害信息,降低不法网络给校园网安全带来的危害。并且,防火墙可以实时监控校园网,保留访问记录,检查校园网使用中存在的安全问题,防止高校校园网的内部信息有所泄露。防火墙是阻隔外部网络对校园网进行侵害的有效技术,它的存在保证了校园网的安全,利于提高校园网的运行效率。防火墙在高校校园网安全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阻隔外界非法有害入侵,是校园网安全的一道屏障。

2.2网络入侵检测技术在高校校园网的应用

网络入侵技术是一项可以检测校园网中的危害行为的技术。在用户使用校园网时,如果网路系统中出现异常现象或是非法操作,网络入侵检测技术就会发出警报,以示危险。入侵检测技术可以自行对校园网的网络行为和活动进行检测分析,查出其存在的漏洞,及时地提醒高校校园网络管理员进行维修保护。由此可见,网络入侵检测技术对高校校园网的安全进行有着重要的防护和提醒作用,有效保证高校校园网的安全。

2.3虚拟专用网技术在高校校园网的应用

虚拟专用网是利用虚拟专用设备将校内网和校外网连接,是提高校园网数据安全的一种网络技术。虚拟专用网技术是需要用户进行身份验证的,只有验证之后符合条件的人才能访问网络。这其实是一种加密技术,进行密码管理,提高校园网和校外网的可靠性。校园网的管理者可以利用虚拟专用网技术,对使用高校校园网的人进行监控,能够及时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现对校园网的保护。

2.4访问控制技术在高校校园网的应用

访问控制技术可以有效控制使用高校校园网的非法用户。有些用户想要进入高校校园网,必须要通过访问控制的允许,需要验证用户名和密码等,在确认该用户有访问权后,再允许进入高校校园网站。在这一系列程序完成之后,访问控制技术也会给予该用户访问和操作的权限,以此防止高校校园网的网络资源和信息被非法用户使用。

3结语

现在的校园网已经是高校加大宣传,便于即时信息的主要渠道,但是这也就导致了使用校园网络的人群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为了防止高校校园网被入侵攻击,及时有效地使用网络安全技术进行保护。网络安全技术在高校校园网中的运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校园网的网络安全,而其在校园网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