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跨境电商调研报告

跨境电商调研报告

时间:2023-09-18 17:32:29

跨境电商调研报告

第1篇

关键词:跨境电商企业;财务管理;管理问题;管理对策

一、跨境电商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跨境电商企业在不断的发展,但是其中的财务管理问题也在不断加深,如果财务管理问题得不到解决,那么企业的发展将会陷入一个恶性循环的局面,因此,对跨境电商企业的财务管理问题进行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以下则是具体的问题分析。

(一)企业财务核算无统一标准

在企业的财务核算管理中,传统的企业财务管理模式是以权责互补为基础展开的。然而,在跨境电子商务中,大部分商品交易都是实时发生的,大部分企业的财务管理部门都直接负责现金的计算和现金的收支工作。且跨境电子商务企业的电商交易会与各个不同的国家之间进行,但各个国家在财务管理制度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财务管理准则也不统一,财务管理工作难度加大。如要形成统一的财务管理准则,则需要一个统一的跨境电商公司财务管理制度。

(二)规范结汇难度大

在传统的贸易财务结算中,我国的财务结算按照企业类型进行分类和管理。中小企业的初步财务结算是考察严格,且程序多而长的。对于大多数跨境电商企业来说,他们的活动主要以中小企业为主,这与传统贸易出口商的资质不符。跨境电子商务的海关过程由于缺乏正式的程序和外汇政策,在财务结算的法律上难以过关。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一些支付平台正在逐步出现,但仍需要外汇政策的进一步支持。

(三)财务报表披露不全面

财务报告并不是对跨境电商企业进行数据衡量的唯一标准。跨境电商企业的关键数据,如汇率、平均客户保留时间、点击率等,往往反映了企业的增长潜力,但在财务报表披露的关键业务指标中却不包括。此外,跨境电子商务公司比较来自不同国家的指标。它还应考虑到不同国家经济和文化条件的发展、人口教育水平、宗教信仰等。这些数据在财务报表中更难澄清,这些问题都不利于跨境电子商务企业的财务管理发展。

二、跨境电商企业财务管理的优化对策

通过以上对跨境电商企业财务管理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可以看出问题形成的本质原因,找到问题的源头,再提出解决的优化对策,可以针对性的使问题得以解决,以下则是具体的优化对策分析。

(一)修订财务管理制度

重视建立顺应时代进步的基本财务管理制度,建立顺应跨境电子商务的财务管理准则。在跨境电子商务财务管理制度与传统财务管理制度竞争领域,将对传统财务管理制度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修改,扩大财务管理的范围,重新定义基本的财务管理假设是必要的。

(二)加强政府扶持力度

鉴于国际电子商务面临诸多金融问题,我国需要积极制定和优化相关法律政策和协调措施。具体来说,一是,从外汇结算的角度来看,建立第三方支付机构,需要消除分类管理的业务性质,通过此解决和实现更高效的支付模式。二是,在财务管理方面的工作开展过程中,相关部门机构则需要对跨境电商行业根据与各国情况相符的财务管理系统的相关的经验及研究成果,进行开发出合适的跨境电商企业财务管理系统。

(三)完善信息披露范围

在信息披露方面,尤其是对跨境电商企业的财务报告进行整合研究时,则要特别加强对转化率、点击率等方面的非财务数据进行深入的理解。不过,就上市类的跨境电商企业而言,则不需要进行此类信息的披露工作。然而,如果跨境电子商务管理内部运营,这些数据则可以包含在内部财务报告中,供运营商做出决策。同时,考虑到各国的经济发展情况和发展可靠性情况,因此,还是有必要在财务报告中对这些因素进行详细的披露。结束语: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的跨境电商企业中存在的财务管理问题,不仅仅局限于某一方面,因此,有必要从实质上找出我国跨境电商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再针对这些问题从根本上提出相应对解决优化策略,以此,保障我国跨境电商企业财务管理的安全发展,促进我国跨境电商企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高杰.跨境电子商务环境下的财务管理研究[J].金融经济,2014,(22):199-201.

[2]李煜.关于跨境电子商务环境下的财务管理研究[J].科技展望,2017,(09):27-29.

第2篇

关键词: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政策;广州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7.020

1广州市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传统外贸的转型升级,在国家政策引导下,跨境电子商务取得了迅猛发展。2014年我国跨境网络零售交易额达4492亿元,同比增长44%,其中,跨境电商进易额1290亿元,同比增长60%,跨境电商出易额3202亿元,同比增长40%。自2013年9月广州获批国家跨境电子商务综合服务试点城市以来,广州市各级政府部门积极推动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广州市财政从2013年起连续5年每年投入5亿元扶持电子商务和跨境电商发展,其中安排专项资金3320万元用于广州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建设。2014年广州市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进出口总额达到13.1亿元,2015年1-10月,全市跨境电商进出口额达65.4亿元(含直购进口),同比增长9.2倍,规模在全国试点城市中位列第一。全市开展跨境电商业务企业777家,其中电商企业630家、物流企业112家、支付企业35家。据不完全统计,全市现有投资额5000万元以上的建成或在建跨境电商园区(不含电子商务园区)11个,已有超500家企业进驻。

广州市跨境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除得益于传统外贸产业优势外,还得益于从中央到地方的各项跨境电子商务政策红利。以下从政府宏观规划、质检政策、通关政策、税收政策四个方面,对广州跨境电子商务相关政策做出解读和浅析。

2广州市跨境电子商务政策浅析

2.1政府宏观规划政策

2014年8月,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市电子商务与移动互联网集聚区总体规划布局的意见》(简称《意见》),《意见》中指出在南沙港区(龙穴)规划建设跨境贸易电子商务产业园。2015年2月,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州市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整合优化工作方案的通知》,广州市各类海关特殊监管功能优化方案,东部片区的广州保税区、保税物流园区、出口加工区要加快发展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广州保税区积极申报建设“跨境电商集中区”,加快区内跨境电子商务及跨境人民币业务发展,支持跨境电子商务以人民币计价结算。位于南部片区的广州南沙港保税港区要发挥海港优势,以港口和口岸服务为建设重点,大力发展跨境贸易电子商务。2015年9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广东省“互联网+”行动计划(2015-2020)的通知》,将互联网+跨境贸易列为重点任务,指出要大力推动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加快建设集保税展示、物流、交易、服务于一体的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区,打造跨境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跨境电子商务离岸数据中心。2016年3月,广州市人民政府印发《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016-2020)》指出要大力发展跨境电商,主要措施有:加快推进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分类建设海港型和空港型跨境电子商务集中监管园区;鼓励支持跨境电子商务企业通过规范的“海外仓”等模式,融入境外零售体系,健全进出口商品供应链管理;大力推进监管体系、通关流程、检验检疫流程、金融服务、财税政策等服务创新,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2016年4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的实施意见》,指出要“完善跨境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体系,壮大跨境电子商务经营主体,发展跨境电子商务海外仓和境外营销体系,促进我省跨境电子商务产业链和支撑服务体系融合发展”。政府的这些宏观规划政策,为广州市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区的布局、跨境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建设的启动、跨境电商基础设施建设、企业跨境电子商务业务的开展提供了政策指导和规划,为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在各项政策的指导下,广州市2014年重点推进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开展B2C一般贸易出口、B2C保税进出口、B2B一般贸易进出口业务,启动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建设,分两批认定46家试点企业,包括平台企业、物流及综合服务企业、支付企业和仓储企业,基本涵盖了跨境电商产业全链条。广州市共有广州保税区、广州出口加工区、广州保税物流园区、广州南沙保税港区和广州白云机场综合保税区5个经国家批准设立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规划总面积18.84平方公里,是国内拥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类型最丰富、功能最齐全的地区之一。依托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政策优势,白云机场综合保税区、广州保税区和南沙保税港区成为广州跨境电商产业的主要集聚区,跨境电商和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政策叠加,极大发挥和丰富了广州保税物流体系的政策优势和内涵。目前广州已经开通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出口、保税进口、直邮进口三类业务,流程已基本成熟,保税出口业务也进行了试点。

2.2质检政策

2015年11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跨境电子商务经营主体和商品备案管理工作规范》(以下简称“规范”)的公告,明确了跨境电商经营主体及其进出口商品的备案相关事宜,《规范》指出跨境电子商务经营主体应当向检验检疫机构提供经营主体备案信息,跨境电子商务商品首次上架销售前,应该向检验检疫机构提供商品的备案信息。《规范》提出了一地备案、全国共享的跨境电子商务经营主体和商品备案信息管理模式。即同一经营主体在备案地以外的检验检疫机构辖区从事跨境电子商务业务及销售同一种跨境电商产品的,无需再次备案。此外,还对禁止以跨境电子商务形式进境的商品种类做了规定,要求企业签订质量诚信经营承诺书。

这项《规范》的出台,使得跨境电子商务企业从产品生产,上架到销售环节都有了明确的质量管理依据,解决了跨境电子商务发展中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出现品质问题时无法追溯的制度缺陷。一地备案、全国共享的管理模式提高了经营主体和商品备案效率,避免了重复备案,降低了企业经营成本,能够约束企业保证质量、诚信经营,使得消费者权益得到切实的保护。

2.3通关政策

广州市跨境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海关总署对跨境电子商务通关政策的一系列改革。

2014年1月29日,海关总署2014年第12号公告,第12号公告是海关总署的最早关于跨境电子商务的公告,增列的海关监管方式代码“9610”,全称“跨境电子商务”,简称“电子商务”,适用于境内个人或电子商务企业通过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实现交易,并采用“清单核放、汇总申报”模式办理通关手续的电子商务零售进出口商品(通过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或保税监管场所一线的电子商务零售进出口商品除外)。这标志着跨境电子商务列入海关监管,开始了跨境电子商务通关方式的阳光化路程。此后,海关总署开始着手建立全国统一的跨境电子商务通关管理系统,并于2014年7月1日率先在东莞上线运行。该系统依托电子口岸平台,实现了与电商、物流、支付企业和平台的高效对接,通过“清单核放、汇总申报”的方式,实现便捷通关和有效监管,便利电商企业办理出口退税、结汇手续,提高通关效率,降低了企业成本。

2014年7月29日,海关总署2014年第56号公告,第56号公告的重点内容是电子商务进出境货物、物品监管。公告要求电子商务企业提交《货物清单》,个人提交《物品清单》,采取“清单核放”方式办理电子商务进出境物品报关手续,海关监管场所经营人,要向海关办理开展电子商务业务的备案手续,跨境电商企业报关前要先在海关注册登记,对进出境货物、物品信息进行海关备案,提交订单、支付、物流等信息。海关监管场所经营人要建立电子仓储管理系统,将系统数据与海关联网对接,并于每月10日前向海关传送上月进出海关监管场所的电子商务货物、物品清单和明细单等数据。第56号公告对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及产品的进出境提供了更具有操作性的监管方法,也为跨境电子商务通关管理系统的在全国范围内的应用提供了政策支持。

2014年8月1日,海关总署2014年第57号公告,增列海关监管方式代码“1210”,全称“保税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简称“保税电商”。适用于境内个人或电子商务企业在经海关认可的电子商务平台实现跨境交易,并通过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或保税监管场所进出的电子商务零售进出境商品(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保税监管场所与境内区外(场所外)之间通过电子商务平台交易的零售进出口商品不适用该监管方式)。“1210”监管方式用于进口时仅限经批准开展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进口试点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和保税物流中心(B型)。第57号公告是对12号公告的补充,“9610”监管方式将通过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或保税监管场所一线的电子商务零售进出口商品除外,“1210”则正好补充了这一点,57号公告使得跨境电子商务贸易进出口监管方式更加完善,扩展了跨境电子商务的业务范围。

2016年4月7日,海关总署2016年第26号关于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出口商品有关监管事宜的公告,对通过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实现零售进出口商品交易进行监管,提出了参与跨境电子商务业务企业的管理办法,跨境电子商务进口及出口商品通关中的具体申报要求,通关单据,税收征管方式,物流监控方法及退货管理,这些管理的实现均依托跨境电子商务通关服务平台来完成向海关传输交易、支付、物流等电子信息。该项公告的实施,也同时宣告了2014年第56号公告的废止,使得跨境电子商务的监管完成了从“清单核放”到通关服务平台监管方式的转变,是跨境电子商务在监管方式上的创新,极大提高了监管的范围和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出口商品的通关效率,促进了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

2016年6月广州海关2016年6号关于全面启用“跨境电子商务进口统一信息化系统”的通告,要求在广州海关开展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业务(含网购保税和直购进口)的企业于6月30日前完成统一版系统切换工作。

海关对跨境电子商务一系列监管代码的增列,从制度上保证了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跨境电子商务与传统贸易相比更强调时效性,海关通关服务平台的建设、启用和实施也使得跨境电子商务通关更具效率。

2.4税收政策

2016年3月,财政部、海关总署及国家税务总局了《关于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税收政策通知》[2016]18号,对跨境电子商务零售B2C进口税收做了规定。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商品按照货物征收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购买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商品的个人作为纳税义务人,实际交易价格(包括货物零售价格、运费和保险费)作为完税价格,电子商务企业、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企业或物流企业可作为代收代缴义务人。征税商品适用于所有通过与海关联网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交易,能够实现交易、支付、物流电子信息“三单”比对的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商品和未通过与海关联网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交易,但能够统一提供交易、支付、物流等电子信息并承诺承担相应法律责任进境的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商品。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商品的单次交易限值为人民币2000元,个人年度交易限值为人民币20000元。在限值以内进口的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商品,关税税率暂设为0%;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取消免征税额,暂按法定应纳税额的70%征收。超过单次限值、累加后超过个人年度限值的单次交易,以及完税价格超^2000元限值的单个不可分割商品,均按照一般贸易方式全额征税。

2016年4月财政部、发改委、商务部、海关总署等十一部门2016年第40号关于公布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商品清单的公告,紧接着十三部门又在同月联合了2016年第47号公告,公布了第二批《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商品清单》,前后两批《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商品清单》的公布,为落实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税收政策提供了依据。

广州市跨境电子商务能够取得迅速的发展,与国家、地方等各级部门的政策部署是分不开的,地方政府合理的区域规划布局,持续的资金投入,高效的平台建设,省市的政策联动是促进广州市跨境电子商务迅猛发展的重要政策因素,其他地区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政策可以在结合本地实际的情况下参照广州的政策经验进行制定和实施。

参考文献

[1]刘蕾.广州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试点发展对策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5,(19).

[2]高桥峰.探究广州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试点发展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6,(12).

[3]郭耀,徐明福.广东经济年鉴[M].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2015.

[4]陈建华.广州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5.

第3篇

关键词:跨境电子商务;订单式培养;校企合作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日趋加深,电子商务逐渐由国内市场向国际市场拓展,贸易环境随之发生了较大变化,跨境电子商务应运而生,并实现了高速增长。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监测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跨境电商市场交易规模为2.7万亿元人民币,2014年交易规模增长至4.2万亿,增长率提高到33.3%,跨境电子商务行业已经快速成长为一个新兴而庞大的行业,但目前国内高校尚没有设立跨境电子商务专业,而相关的社会培训力量还较为薄弱,这使得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成为了当前教育界理应解决的重点问题。

1、我国高校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现状

1.1高校目前没有跨境电商专业,已有专业不能满足行业人才需求

随着跨境电商行业的不断发展,跨境电商企业销售的产品品类和销售市场更加多元化,企业对电商人才的要求也不断提高。现在国内上千所本专科高校设立国际贸易专业、电子商务专业、国际商务专业等,而外语专业的分布则更加广泛,大量关联学科的毕业生被输送至企业。但是跨境电子商务属于交叉性学科,既有国际贸易的特点,也有电子商务的特点,还需要较强地跨文化商务沟通能力和外语能力。因此,目前高校现有的专业实际上没有与从事跨境电商企业所需的复合型人才完全相匹配的人才。根据2015年6月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中国跨境电商人才研究报告》,调查认为已有的“人才”根本满足不了企业的需求,86%的企业认为跨境电商人才缺口严重存在。

1.2近两年部分高校开始开设跨境电商专业方向

虽然目前国内高校没有跨境电商专业,但从2013年开始一些高校逐渐在国际贸易专业、电子商务专业、国际商务专业、外语等专业筹划开设跨境电商专业方向。但受限于师资问题,当前的跨境电商方向往往只是开设了几门方向课,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所需要的电商、物流、通关、支付、网络、商务、外语等综合知识的理论教学体系不完整。同样受制于师资问题,以及实践教学资源配置问题,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实战教学环节严重不足。就目前来看,还几乎没有跨境电商方向的毕业生,但接受过部分实训课程培训的高年级学生已经开始走向人才市场。

1.3应用型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对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反应较快

在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的反应速度上看,高职院校的反应快于本科院校。浙江省有些高职院校早在2013年就开设了速卖通班、敦煌班和eBay班等,为学生开展创业活动搭建实践平台。今年陆续有些院校开始在国际贸易专业下设置了“跨境电子商务方向”。也有些院校和地方政府合作,从校内挑选学生进入跨境电商产业园的企业,边实训边学习,使学校教育功能与企业生产、实训功能有机结合,培养学生核心职业能力。而应用型本科院校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的反应速度又快于其他本科院校。随着各级政府越来越重视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少数应用型本科院校开始重视跨境电商的应用研究和人才培养。人才培养方面主要是在校内开设适当的跨境电子商务实训课程,或者开设培训班、特色班,更进一步的是开设专业方向,然后依托校企合作,将有一定基础的学生推荐到对口的跨境电商企业实习上岗。传统的研究型或教研行院校则更多的关注跨境电商的研究,而非跨境电商人才的培养。

2、高校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存在问题

2.1高校现有专业未能有机融合,缺乏科学的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方案

近几年电子商务人才,尤其是跨境电商人才是一直处于紧缺的状态。一方面每年高校都在源源不断地向市场输送“人才”,另一方面企业又招不到合适的人才。在阿里研究院的《中国跨境电商人才研究报告》中显示:17.6%的企业招不到合适的人才,而剩下82.4%的企业虽然招到了人,但是这些“人才”根本满足不了企业的需求。主要原因就是跨境电商迅猛发展,而高校目前还没有跨境电商专业,已有的跨境电商专业方向,尚未能将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所需要的复合型知识进行有效的融合。当前启动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的高校主要是应用型院校,其跨境电商人才培养过度地倾向于实操,但这些实操培训也基本上是初级的培训,而高等院校不同于培训机构,除了实操课程外,一个多层次、多学科交叉的立体人才培养方案急需建立起来。

2.2高校跨境电商师资和教材极度匮乏

跨境电子商务需要复合型人才,同时企业希望大学增设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这对高校教师也提出更高的要求,由于很多老师自身缺乏跨境电商的实践经验,高校即使设置了相应的跨境电商的课程,也很难找到合适的师资和教材。如果专门请企业的人来讲,授课费用高,课程体系不一定完整。同时,由于跨境电商行业发展的时间不长,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的时间更短,因此相关的教材十分匮乏。

2.3缺乏对接企业资源,跨境电商实操培训存在难度

由于缺乏对接企业的资源,跨境培训主要依托高校教师,加上跨境电商的相关平台众多,不同平台的运营规则也不尽相同,有些平台受到多方面制约,学生很难全部以个人名义注册开设店铺,最终只能以理论的形式讲解,导致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薄弱,所学专业知识与实际工作需要脱节。值得庆幸的是,阿里巴巴等企业开始和学校对接,就师资培训和学生实践教学进行合作,但目前这项工作才刚刚开始。

3、高校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的建议

针对跨境电商领域人才短缺的情况,高校眼下当务之急是充分利用学校优质资源,积极整合现有专业资源,重发利用各类社会资源,通过短期培训和长期培养模式结合,为社会输送合格的跨境电商专业人才。

3.1高校应提供必要的人财物条件,支持跨境电商人才培养

市场已经明确了其对跨境电商人才的大量需求,高校应大胆创新,迎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组织必要的教学科研人员、资金、场地等办学条件,积极发展跨境电商这一新兴的专业或专业方向,切实为社会解决跨境电商人才匮乏的发展瓶颈。

3.2高校可将短期培训和长期培养模式结合

3.2.1高校应举办跨境电子商务短期培训班

面对快速发展的跨境电子商务行业和人才需求,高校可以结合社会力量,为今后有志于从事跨境电商的学生开设跨境电商特色培训班,学生经过培训后和企业对接,参与企业实操项目,边学边实践,为后续就业打下坚实基础。当然,高校培训班也应当面向社会展开培训工作。这样可以适当缓解当下企业对跨境电商人才的需求。

3.2.2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积极举办跨境电商专业或专业方向

高校还应考虑跨境电商中高级人才的长远培养。高校应该综合考虑自身优势,积极整合国际贸易、电子商务和外语等已有的专业资源,通过开展各项调研和部署,科学制定跨境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积极筹建跨境电商专业或专业方向。并且在办学过程中,还应该根据跨境电商的发展对人才培养方案随时做适度的调整,从而正满足行业的需求。

3.3加强校企合作,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3.3.1依托龙头企业实施“产学研”结合,推动跨境电商人才培养

高校应紧跟行业发展趋势,研究跨境电商发展的前沿问题和难点问题,因此高校需要与行业龙头企业紧密合作,建立长期的产学研合作关系,从企业获取科研资源扶持,以及实践教学等支持,并将优质的科研成果和合格的人才回馈给企业。通过校企合作,一方面利用企业资源,聘请资深行业人士为学生授课;另一方面依托校企合作,鼓励高校教师到跨境电商企业挂职锻炼,提升教师自身的职业技能合理。

3.3.2借助企业力量,积极拓展校内实践教学平台与创业教学平台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充分重视实践平台的建设,对于跨境电子商务的学生来说,实践平台说他们学习技能并将所学技能加以巩固运用的地方。第一,高校可以与阿里巴巴为典型代表的电商平台企业开展合作,充分利用他们以研发的跨境电商知识实训系统,让学生通过在该平台的学习和操作,掌握B2B跨境电商的实践技能。第二,高校可以引进合作企业产品,鼓励学生以个人或团队的身份到真实的跨境电商零售平台开店铺,在网上进行产品销售,让学生熟练掌握各项技能,为今后独立运行跨境电商项目打下坚实的实践基础。最后,有条件的高校可以建设“众创空间”,为学生提供跨境电商创新创业所需要的办公、仓储等资源,以及创业指导等。

3.4高校可探索订单式培养跨境电商人才

高校可以与跨境电商企业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双方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建实践设施、设备与技术;企业方植入前沿实践课程、提供企业讲师并辅助高校培训认证师资;高校依托自身的企业资源开展大量的第二课堂活动、真实企业业务实践和实习项目。在不影响学生正常学习和企业正常业务运作的前提下,学生从大二开始便可以通过项目制的形式参与企业的部分业务,通过锻炼,等到学生临近毕业时候,已经对企业的跨境电子商务业务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便于企业毕业后马上就能用得上。

4、结束语

跨境电子商务是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实现载体,但跨境电商人才缺乏已经是制约跨境电商发展的瓶颈。若措施得当,相信在未来的三五年由高校输送的合格跨境电子商务人才,一定会成为推动跨境电商的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陈长英.浙江省跨境电商人才需求分析及培养路径研究[J].中国商贸,2015(2).

[2]中国跨境电商人才研究报告[EB/OL].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2015-6-2].

[3]张亮.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分析与人才培养问题研究[J].消费电子,2014(20).

第4篇

关键词:跨境电商;人才;平台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6-0158-02

一、跨境电商概述

跨境电子商务是指分属不同关境的交易主体,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达成交易,进行支付结算,并通过跨境物流送达商品、完成交易的一种国际商业活动。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WTO组织,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也从此开启了中国国际贸易时代的繁荣昌盛,促进了国家的经济发展。但是随着全球和中国电子商务的快速崛起,中国工人工资的快速上涨,全国环境保护的意识和成本越来越高,中国制造面临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从面导致了中国外贸出口和进口的全行业不景气;与之相对应的2014年中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为4.2万亿,同比增长33.3%;2015年跨境电子商务增速高达30%以上,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出口增速超过70%,跨境电商正成为中国经济的新增长点和重要抓手。

二、跨境电商人才需求发展现状

随着跨境电商的快速崛起,企业需要的跨境电商人才越来越多,企业领导者在市场上可以找到且能选择的多是国际贸易专业的毕业生,而国际贸易专业一般的学校都有开设,每年有大量的毕业生离校,但是还有近90%的企业认为目前跨境电商人才厅缺,这是一个十分矛盾的现象,一方面大量学生毕业,另一方面企业找不到人。通过仔细了解企业需求和对比学校培养目标,发现毕业生在技能和实践能力达不到企业的需求。

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进行跨境电商行业,需要越来越多的跨境电商人才,而各高等院校只是增加电子商务和国际贸易等专业的人才培养数量,根本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为此我们通过调查分析了解到企业需要最多的是具有一定实战技能,在校期间操作过速卖通、WISH、AMAZON、DHGATE、阿里巴巴国际站等跨境电商平台中的一个或多个平台,这个需求比例占到70%;了解跨境电商概念,会上传产品和一些入门知道的初级人才占到20%;业界精英等顶级人才占到10%。

我们可以清楚的了解到企业更需要的是能够从事业务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才,并且企业希望大学多增设实践性比较强的课。

三、当前我国跨境电商教学的现状和不足

目前,在跨境电商行业,企业招聘的毕业生专业主要是电子商务、国际商务、商务英语、外语等小语种和国际贸易等专业。尽管现阶段有这么多专业毕业生从事跨境电商待业,可是这些毕业生毕业时大多未能满足行业和企业的需求,企业人事部门普遍认为现在从事跨境电商的毕业生不管来自哪个专业都表现为知识面比较窄,专业知道不扎实,实践技能不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够,责任心缺乏,遇事容易放弃,职业道德也缺乏,这就让我们反思我们的大学教育到底怎么了?为什么我们教出来的学生满足不了企业的需求?有很多学生能力不足?我们接下来到底应该怎么办?

随着跨境电商行业的不断发展,跨境电商企业涉及的类目越来越多,企业对跨境电商人才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业界人士普遍认为企业招聘跨境电商人才时更多倾向于选择国际贸易和电子商务等相关专业。

四、跨境电商平台教学内容和方式

企业需要具有实操技能的跨境电商人才,而学校大部分课程以理论为主,这其中一个因素就是缺乏具有跨境电商实操的教师,他们不知道怎么操作跨境电商平台,为此我们总结了一些平台的操作模式,以Wish和Aamzon为例,教师可以以此进行教学内容的修改。

五、结语

跨境电商的高速发展,必然需要大量的跨境电商人才,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尤其需要出口型跨境电商人才,为此需要各高校抓紧修改教学计划和课程培养目标,以吻合行业和企业的需求,多增加实操类的专业课程,从而培养出具有实操能力、满足企业需求的专业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2014年度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数据监测报告[R].2015,(04).

第5篇

关键词: 跨境电商 人才危机 培养模式 综合技能

网络经济是21世纪战略性新型产业,电商异军突起,正逐渐成为对外贸易新的增长点。近年来社会企业对跨境电商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给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提供了机遇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在中国“互联网+”、“一带一路”战略时代背景下,中国的外贸产业面临巨大挑战与机遇,跨境电商已经成为国家经济转型的重要支撑和未来经济发展的主流趋势。对于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团队来说,有责任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跨境电商人才。为抓住商务英语专业发展提升的机遇,让老专业焕发新的活力,与社会发展和需求同步,探索创业创新型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一、商务英语专业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

商务英语专业自建立以来,根据外贸企业人才需求,长期沿用“英语技能+外贸技能”的人才培养模式,旨在培养适合外贸行业岗位需求的复合型人才。商务英语专业为学生开设了培养听、说、读、写、译五种语言技能的相关课程,语言能力只要达到大学英语四、六级水平以上,就可以达到外贸企业的要求。针对外贸技能培养,开设了《国际贸易实务》、《外贸英语函电》、《外贸英语》等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基本外贸业务技能以满足外贸企业需求,绝大部分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走上外贸工作岗位,为外贸经济的发展作出巨大的贡献。

二、网络经济引发的外贸人才危机

随着网络经济的发展,近两年跨境电商异军突起,跨境电商营业额成倍增长,新兴跨境电子商务方式已成为外贸的突破口和外贸增长的新引擎,外贸企业急需大量新型跨境电商人才。阿里研究院联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务研究中心了《中国跨境电商人才研究报告》。报告显示,85.9%的企业认为跨境电商人才缺口严重存在,并且小企业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需求相对较多,更倾向于招聘具有复合型的知识和技能的专科人才。而目前学校培养的外贸人才属传统外贸类型人才,很难满足企业要求,新型外贸电商人才缺口很大。日益增长的电子商务需求和人才缺乏之间的矛盾,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跨境电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为此,阿里巴巴集团启动了“百城千校”计划,宣布将与有关高校、企业、培训机构等多方联合,力争三年内培育出100万名跨境电子商务领域人才,助力中国外贸转型升级。这个计划反映了企业的需求,同时向商务英语专业传统教学模式提出了挑战。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培养适应企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的外贸电商人才迫在眉睫,外贸企业急需大量新型跨境电商人才。

三、新型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英语技能+外贸技能+电商技能”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肩负着发展改革的重任,专业教学团队要以不甘落伍的态度深入市场、企业、电子商务平台,调研各层次外贸电子商务人才所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了解外贸相关岗位所需的职业技能水平和职业能力要求。商务英语教学团队要明确网络经济情况下创新型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目标,跨境电商人才除了要具有英语技能和外贸技能外,还应拥有电商技能。“英语技能+外贸技能+电商技能”成为培养新型跨境电商人才的基本模式,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应对新型跨境电商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新探索。

(一)新型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

跨境电商综合了英语应用能力、外贸操作能力和电子商务能力三大综合能力。涉猎国际贸易、商务英语、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物流管理等多个专业群,如果课程内容过于分散,学生的综合能力很难达到要求。因此,在总结跨境电子商务人才所需能力的基础上,打破固有教学模式的限制,分层次、系统地选出教学内容,模块化地设计教学内容。要以外贸行业工作过程为轴线设置英语技能培训课程和电商技能培训课程。充分利用跨专业教学团队的科研能力和专业背景资源,提高实际教学的有效性。

(二)加强校企合作,建立“实战”型教学平台。

为满足企业对跨境电商人才的需求,实现与外贸企业无缝对接,一方面按照外贸电商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模块化教学,另一方面结合电商便捷的特点,建立以实战促教学为理念的跨境电商实际操作平台,而不再以模拟教学方式为主要教学手段。商务英语专业应与跨境电商伙伴合作,利用企业提供的真实外贸电子商务平台设备、由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进行国际营销。学生在企业职工和任课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外贸市场调研、产品、业务洽谈、合同制定、跟单生产,订舱装运、商检、通关、结算等跨境电商工作程序。整个业务完全按照企业跨境外贸电商业务操作流程进行,从而使学生具备外贸电商的基本技能和岗位群职业能力。

(三)创新型外贸电商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师资队伍水平决定了具体的教学效果,所以讲授跨境外贸电商的教师要有外语、外贸知识和电商知识,三位一体的要求使得很多高职院校缺乏这些师资力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高职学校要重视内部培养和外部聘任。外部师资引进来自于一线跨境电子商务企业的操作人员或是外贸行业资深从业者,内部培训则要针对原有的师资力量进行有明确方向的培训学习,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类跨境电商的培训课程,通过外部聘任的教师学习跨境电商的知识技能,并将所学知识融于教学。

跨境电子商务经济的发展有广阔的空间,同时是外贸企业转变贸易方式,增强外贸新动力的重要选择之一。商务英语专业应抓住机遇,将行业、企业、高校、社会等各方面资源整合,协同创新,共同培养适合当代跨境电商行业发展需求的创新型外贸电商人才,最终解决制约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人才瓶颈问题。

参考文献:

[1]陈长英.浙江省跨境电商人才需求分析及培养路径研究[J].中国商贸,2015(02).

第6篇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的日益融合,我国电子商务蓬勃发展并延展到国际领域,塑成了当今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高潮。

我国行业企业、政府与高校逐渐形成了共生共存的生态系统,各自在生态圈中扮演特定的角色,发挥相应的作用,在各个因素自身发展的同时也对其它因素的变化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将探讨应用型大学如何适应生态圈的环境并利用生态圈中其它因素的优势群求和提升自我发展的空间。

关键词 :应用型;跨境;电子商务;生态圈;人才培养

引言

应用型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比学术型大学更加注重培养专业人才的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这一点在电子商务领域表现得更为突出。随着我国电子商务的深入发展,行业企业的发展对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特别是跨境电商领域的人才缺口巨大,但是企业却找不到满足企业发展需求的高质量人才,而高校也苦于脱离行业发展现状而与实际市场人才需求脱节。行业发展现在与高校培养目标的矛盾具有普遍性和持续性,若不及时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将会导致人才的巨大浪费,同时给双方的发展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

因此,在既已形成的跨境电商环境中平衡各个因素特别是高校与行业企业的关系,对于发挥行业的优势和引领正确的人才观都有积极的作用。

1、跨境电子商务生态圈的组成

在跨境B2B生态圈中,所有的行业和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以跨境电子商务为核心的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和产业可持续发展特征的多维网络体系,体现了一种新的产业发展模式和一种新的产业布局形式;由跨境电商企业、服务商、消费者、政府、高校和第三方培训机构以及行业组织共同组成,旨在实现共创、共享、共赢。其中,高校与企业人才培养和人才输送方面有一致性,高校在生态圈中扮演何种角色,定位是否准确,直接关系到培养的人才是否能成为行业企业需要的优秀人才,关系到跨境电子商务的潜在发展动力的发挥。

2、高校在生态圈中的角色与定位

高校担当着人才培养的重任。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对电子商务的人才培养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并结合自身专业优势对电子商务进行整合,以发挥资源优势,突出专业特色,培养更具有行业竞争力的应用型人才,为企业与行业发展源源不断地输送符合行业发展和适应地区经济发展速度的合格人才。应用型大学应关注区域经济规划与发展,文化传承与发扬以及政治经济建设,以培养德才兼备的具有实践能力和高水平的专门人才为己任,将着眼点立足于地方高新技术与新兴产业的发展,更加侧重于技术应用、素质培养和实战经验。高校在B2B生态圈中的人才培养和人才输送的角色不可忽略,直接关系到企业的人才需求和人才质量,也关系到企业的未来发展潜力和发展水平。因此,高校在生态圈中的地位至关重要,主要体现在与企业的联合培养人才方面。

3、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校的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依然存在诸多不足,需要进行调整和尽快适应行业的快速发展。

3.1 高校人才培养与工作实际脱节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商务英语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扩大,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趋于复合型,既有扎实的商务专业知识又有熟练的操作技能。目前多数高校的电子商务的人才培养方面依然呈现实训与实际的差异性以及在校岗位实训与工作岗位脱节的问题。高校的人才培养往往无法做到课堂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毕业生没有实际工作经验导致就业率低;即使进入工作岗位的毕业生也需要进行“二次培训”,给企业造成额外的成本。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教学协作组组长、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英语学院院长王立非教授曾指出“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要走出去,多到社会上去实践锻炼”,“同学们也可以向企业亮相,为就业做准备”。

因此,今后的高校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应趋向于培养企业需要的和符合经济发展需求的毕业生和具有高效就业及自主创业创新能力的毕业生。而这一发展趋势也是当前高校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所极度缺乏的,也是今后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

3.2 专业建设缺乏统一性和特色性

电子商务专业性强,是由其行业的特殊性决定的。从概念上讲,跨境电子商务是指分属不同环境的交易主体,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达成交易、进行支付结算,并通过跨境物流送达商品、完成交易的一种国际商业活动。然而,针对商务英语专业的行业背景与专业特殊性,电子商务的人才培养模式不能固守传统,应该推陈出新,符合时展的要求,从而打破单一的教学模式和课程设置方式,在真正意义上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培养出高质量的企业后备人才。

3.3 高校人才培养存在盲目性

传统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大多定位在为我国经济发展培养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外语外贸人才或电子商务人才。电子商务的大力发展尤其是跨境电子商务的巨大跨越式发展带来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巨大缺口,其中紧缺的市场运营、供应链管理及攻坚能力较强的技术和外语双项全能的复合型人才将占到需求总量的70%以上。目前,现有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改革集中于内贸,而涉及跨境电子商务的改革较少,多数改革侧重于专业人才能力和素质要求和课程体系的建设,并未涉及到高校与企业的联合和提高师资的实战水平。根据中国电子商务人才分析报告,我国目前的人才状况如下:行业迅速扩张,人才缺口巨大;电商人才稀缺,流动性大;电商企业人力资源成本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难度大增。人才问题的核心矛盾呈现在多方面:快速的行业发展速度与人才供应不足;电商企业微薄的利润与高额的人力资源成本;电商行业快速更新的知识结构与传统教育模式(《中国电子商务人才状况报告》)。以上分析报告为人才培养需要校企联合共建和需要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可行性依据。

跨境电子商务起步晚但增速快,发展势头迅猛。电子商务专业、商务英语专业或国际贸易专业在高校中如遍地开花,雨后春笋。然而新兴专业必然会面临办学经验不足、师资匮乏、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当的问题,或是在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方面人云亦云,互相照搬。于是几年下来,“热门专业”势必变成“冷门专业”,最终出现高校培养的人才无法满足企业的人才需求标准,导致电子商务及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远远低于全国毕业生的就业平均水平。人才培养的盲目性已经使电子商务人才培养遇到了瓶颈。

此外,企业在选聘员工时也存在模糊性和盲目性。据有关报告统计,多数电子商务企业存在对电子商务的认识程度不高、普及率低、跨境电商人才紧缺等突出问题。企业缺乏人才需求的统一衡量标准,不同行业的企业或是不同规模和处于不同发展层次的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相差很大,这一点无疑给高校人才培养制造了重重困难,也是高校人才培养出现盲目性的原因所在。

4、改进措施与建议

高校的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应与行业对接,与企业用人标准为引领,以为区域经济发展输送合格人才为己任,立足于专业办学特色,向人才培养的实战性和操作性方面拓展,逐步探索并构建适合本地经济发展特点并符合本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鼓励学校教师去企业定岗进修,成为“双师型”教师。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和输送的主体,应在岗位对接、人才培养结构和专业特色、师资培训和与企业的融合几个方面引起重视。

4.1 专业人才培养对接岗位需求

高校应积极探索及优化人才培养新模式、新机制,充分发挥校企双方的资源优势,着力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电子商务内外贸高端技能型人才;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培养更多具备理论与实践能力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以服务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以求最大限度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缩减成长周期;学校培养与企业直接挂钩,避免人才培养的盲目性;突破了教学内容与设施滞后于行业动态发展的状况,解决了由于学校缺乏资金而产生的教学设备与行业实际脱节的问题,从而能实现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主动性;借助电子商务的专业优势,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创业教育,鼓励学生自主创业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山东省多所高校和第三方培训机构已与阿里巴巴成功合作,建立了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孵化基地,外语外贸人才实验室或商务人才培训中心,将企业引入校园,通过阿里巴巴第三方平台引进跨境电商企业批量入驻实训基地的形式,形成校企对接、三方共同培育学生的机制。短短三年时间的实战操作已为当地跨境电商企业输送了上千名合格员工和优秀人才。

4.2 优化专业人才结构突显专业特色

目前各行业相关部门并无出台人才质量和企业所需人才标准,在跨境电商领域,根据近年多数跨境电商企业招人和用人情况,此行业所需的专业人才应同时具备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个方面的要求。因此,高校在课程内容和课程设置上与岗位对接有助于应用型大学深入开展专业校企共建,校中企、企中校,实现理论学习和商业实战的零距离对接。高校在选择合作的企业时应考虑当地经济发展方向和行业发展特点,突出本专业的优势,逐步探索和建立特色专业和实现专业特色化,切实实现专业设置与人才需求、课程设置与职业活动以及教育内容与培养目标三方面的零距离,达到培养与就业的统一。

5、结语

高校与企业合作应本着互惠互利和自愿的原则,充分利用高校的教学资源与企业的实战经验和实际的工作环境,双方都应积极主动地做出调整以把握最佳的合作契机。深化高校教育改革,由高校和企业共同协商制定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可课程体系,共同培养专业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 2012年度中国电子商务是市场数据监测报告[R].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2013.

[2] 魏志明.基于实训室的电子商务专业校企合作模式探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18):55-56.

第7篇

 

因此本文探索了商务英语专业新的培养模式,明确了跨境电商人才的培养目标,并提出了高职跨境电商人才的培养措施。

 

网络经济是21世纪战略性新型产业,电商异军突起,正逐渐成为对外贸易新的增长点。近年来社会企业对跨境电商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给高职商务英语教学提供了机遇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在中国“互联网+”、“一带一路”战略时代背景下,中国的外贸产业面临巨大挑战与机遇,跨境电商已经成为国家经济转型的重要支撑和未来经济发展的主流趋势。

 

对于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团队来说,有责任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跨境电商人才。为抓住商务英语专业发展提升的机遇,让老专业焕发新的活力,与社会发展和需求同步,探索创业创新型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一、商务英语专业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

 

商务英语专业自建立以来,根据外贸企业人才需求,长期沿用“英语技能+外贸技能”的人才培养模式,旨在培养适合外贸行业岗位需求的复合型人才。商务英语专业为学生开设了培养听、说、读、写、译五种语言技能的相关课程,语言能力只要达到大学英语四、六级水平以上,就可以达到外贸企业的要求。

 

针对外贸技能培养,开设了《国际贸易实务》、《外贸英语函电》、《外贸英语》等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基本外贸业务技能以满足外贸企业需求,绝大部分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走上外贸工作岗位,为外贸经济的发展作出巨大的贡献。

 

二、网络经济引发的外贸人才危机

 

随着网络经济的发展,近两年跨境电商异军突起,跨境电商营业额成倍增长,新兴跨境电子商务方式已成为外贸的突破口和外贸增长的新引擎,外贸企业急需大量新型跨境电商人才。阿里研究院联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务研究中心发布了《中国跨境电商人才研究报告》。报告显示,85.9%的企业认为跨境电商人才缺口严重存在,并且小企业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需求相对较多,更倾向于招聘具有复合型的知识和技能的专科人才。而目前学校培养的外贸人才属传统外贸类型人才,很难满足企业要求,新型外贸电商人才缺口很大。

 

日益增长的电子商务需求和人才缺乏之间的矛盾,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跨境电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为此,阿里巴巴集团启动了“百城千校”计划,宣布将与有关高校、企业、培训机构等多方联合,力争三年内培育出100万名跨境电子商务领域人才,助力中国外贸转型升级。这个计划反映了企业的需求,同时向商务英语专业传统教学模式提出了挑战。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培养适应企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的外贸电商人才迫在眉睫,外贸企业急需大量新型跨境电商人才。

 

三、新型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英语技能+外贸技能+电商技能”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肩负着发展改革的重任,专业教学团队要以不甘落伍的态度深入市场、企业、电子商务平台,调研各层次外贸电子商务人才所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了解外贸相关岗位所需的职业技能水平和职业能力要求。商务英语教学团队要明确网络经济情况下创新型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目标,跨境电商人才除了要具有英语技能和外贸技能外,还应拥有电商技能。“英语技能+外贸技能+电商技能”成为培养新型跨境电商人才的基本模式,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应对新型跨境电商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新探索。

 

(一)新型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

 

跨境电商综合了英语应用能力、外贸操作能力和电子商务能力三大综合能力。涉猎国际贸易、商务英语、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物流管理等多个专业群,如果课程内容过于分散,学生的综合能力很难达到要求。因此,在总结跨境电子商务人才所需能力的基础上,打破固有教学模式的限制,分层次、系统地选出教学内容,模块化地设计教学内容。要以外贸行业工作过程为轴线设置英语技能培训课程和电商技能培训课程。充分利用跨专业教学团队的科研能力和专业背景资源,提高实际教学的有效性。

 

(二)加强校企合作,建立“实战”型教学平台。

 

为满足企业对跨境电商人才的需求,实现与外贸企业无缝对接,一方面按照外贸电商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模块化教学,另一方面结合电商便捷的特点,建立以实战促教学为理念的跨境电商实际操作平台,而不再以模拟教学方式为主要教学手段。商务英语专业应与跨境电商伙伴合作,利用企业提供的真实外贸电子商务平台设备、由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进行国际营销。

 

学生在企业职工和任课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外贸市场调研、产品发布、业务洽谈、合同制定、跟单生产,订舱装运、商检、通关、结算等跨境电商工作程序。整个业务完全按照企业跨境外贸电商业务操作流程进行,从而使学生具备外贸电商的基本技能和岗位群职业能力。

 

(三)创新型外贸电商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师资队伍水平决定了具体的教学效果,所以讲授跨境外贸电商的教师要有外语、外贸知识和电商知识,三位一体的要求使得很多高职院校缺乏这些师资力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高职学校要重视内部培养和外部聘任。

 

外部师资引进来自于一线跨境电子商务企业的操作人员或是外贸行业资深从业者,内部培训则要针对原有的师资力量进行有明确方向的培训学习,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类跨境电商的培训课程,通过外部聘任的教师学习跨境电商的知识技能,并将所学知识融于教学。

 

跨境电子商务经济的发展有广阔的空间,同时是外贸企业转变贸易方式,增强外贸新动力的重要选择之一。商务英语专业应抓住机遇,将行业、企业、高校、社会等各方面资源整合,协同创新,共同培养适合当代跨境电商行业发展需求的创新型外贸电商人才,最终解决制约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人才瓶颈问题。

第8篇

一、云计算下XBRL跨平台协同管理技术分析

传统的网络会计信息系统设计是基于纸质基础进行设置的,是纸质会计数据的信息化处理,这些初级形式的网络财务报告利用模式仅仅实现了将传统纸质报告上显示的书面内容,以电子页面的形式显示出来,并没有在根本上促进会计信息质量、资本市场价值增益等方面的改进。以这些格式的财务信息依然存在不能被有效检索、也不能直观的得到各种指标之间的相互比较、内容及格式固定,只能被动接受而不能按需定制个性化财务报告等缺陷。这种模式的财务报告,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利益相关者对个性化信息的空间和时间需求。由此,造成了信息供需矛盾的日益凸显,信息供需市场远未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实现财务信息的自由交换,必须要有一个统一的财务数据技术标准。

(一)云计算下XBRL跨平台协同管理应用构思 云计算 ( Cloud Computing)是基于网络的、可配置的共享计算资源池,能方便的、随需访问的一种模式,是计算技术分布式处理(Distributed Computing)、并行处理 ( Parallel Computing ) 和网格计算( Grid Computing) 的新发展。其低成本、高共享的信息处理技术已被广泛应用。通过云计算技术的应用,运用我国统一的XBRL分类标准,将XBRL实例文档存储到相应的云计算会计数据资源池中,会计报告的使者运用XBRL技术,从云平台的资源池中提取相应的会计数据,会计信息资源池中的数据资源高度共享,对网络会计而言,可以通过XBRL这样的技术实现无缝化网上会计报告,这种报告模式的特点是,将企业财务数据存储在云平台下的动态数据资源池中,一旦使用者需要查询某公司财务报告,系统就会运用XBRL的规范命名将财务数据封装起来,以超文本的形式通过Internet将其发送到客户端,而客户端通过网页浏览器或其它阅读器便可查阅和追踪信息来源。

(二)云计算下XBRL跨平台协同管理的架构 云计算下的企业会计信息平台架构的底层是由硬件及操作系统所组成的基础设施。在这之上是各种软件系统和管理平台,包括部署的各种信息系统管理软件、虚拟化组建、云计算管理系统和各种虚拟机。再上层是XBRL基础数据,这些数据可以是直接存储在云平台资源池中具有XBRL统一标准的实例文档,也可以是实时提取企业自己提供的Web Service数据接口。架构的最顶层是由各软件厂商所提供的软件所组成的应用软件服务中心,以及数据中心。最顶层是云计算的核心,也是直接向企业提供服务的所在,这一层包括财务软件和各种管理软件的应用中心、程序集成中心和数据存储查询中心。这种架构方式一方面体现了企业会计数据的保密性和安全性。另一方面更好的保证企业会计数据使用者利用XBRL技术查找所需的数据,追踪数据来源,实现数据的高度共享。

(三)企业发展XBRL跨平台协同管理的技术条件 XBRL技术框架分为三部分:XBRL技术规范、XBRL分类标准、XBRL实例文档。近年来随着云计算理论和技术的迅速发展,实现网络信息化管理变得简单而易行,也为实现企业会计信息系统与XBRL协同处理提供了很好的数据处理平台。通过会计信息系统云平台供应商的数据平台,企业按照统一的XBRL分类标准,将企业会计数据实例文档保存到会计信息资源池中,通过XBRL软件对企业会计数据资源池数据进行整合,为各报表使用者提供所需的各种会计报表信息。

二、云计算下企业XBRL跨平台协同管理应用

传统的网络财务报告,仅仅是纸质财务报告的翻版,会计报告具有滞后性,交换数据频繁,挖掘信息费时费力,数据协同性差,会计报告不能按照使用者的个性需求进行设计,数据不能有效追踪。而基于云计算技术的XBRL网络财务报告将企业的会计数据按照我国XBRL分类标准,将XBRL实例文档实时存储到资源池中,实现企业会计数据与XBRL的协同管理。

(一)XBRL跨平台协同管理思想 不同的业务系统可以提供不同的XBRL展示形式,实现按需供应,增强数据信息跨行业、跨部门的多次可用性。国际上现行的XBRL分类包括:XBRL全球通用账薄(XBRL GL)和XBRL财务报告分类标准(XBRL FR)。XBRL FR应用于企业对外的财务报告,XBRL GL应用于企业会计业务处理过程。XBRL GL可以展示各账户与账簿中的所有信息,这些信息不仅包括财务信息,而且还包括非财务信息。使用XBRL GL的企业可以通过云计算技术编写跨平台的数据信息,制定XBRL相应的数据标准文档形式,由于XBRL GL分类标准规范了企业各项交易数据,信息需求者可以向下发掘数据,抽取出经济业务的原始数据。将XBRL GL应用于企业业务层面可以使信息需求者精确抽取企业的事项信息。XBRL GL也可将企业的供应链系统、电子商务系统、其他公共管理平台数据按照XBRL分类标准存储到相应的实例文档资源池中,物联网技术的产生还可以实现企业对生产过程的跟踪并实时进行会计处理。报表使用者利用XBRL技术,按照报表使用者的信息需求,对企业信息资源中的实例文档信息进行查询、追踪和报表编制。实现企业各种信息资源的协同管理和实时报告。XBRL能够实现跨平台的数据传输与交换,有利于实现信息共享。XBRL跨平台协调管理设计如图1:

(二)云计算下企业XBRL跨平台协同管理

(1)XBRL与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协同管理

据统计,企业信息70%以上来源于会计数据,XBRL与会计信息系统的协同处理是必不可少的。随着云会计技术的发展和完善,企业将会计信息系统数据按照标准文档格式存储到会计信息共享资源池中,报表使用者利用开发商统一设计的XBRL软件进行数据查询,及时了解企业的财务运行情况。XBRL在提高会计报表信息质量特征方面具有无比的优势,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均表明,XBRL 财务报告可以明显改善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交互性、实时性、可比性、易理解性,XBRL与会计信息系统的协同处理,改变了以往会计信息系统的管理思想,提高了各个报表使用者的信息满意度,使他们的利益实现均衡化。因此 XBRL技术本身是实现我国会计信息化的技术保障。

(2)XBRL与供应链系统的协同管理

企业的供应链系统就是通过对企业产品的增值过程和分销渠道过程的控制,及时反映企业商品的流转过程,它开始于供应的原点,结束于消费的终点。企业通过VLC分享需求信息、库存状态、生产计划、销售计划、交货计划来反映供应链流程,达到协作预测和补货的目的。能系统的反映企业产能优化配置的过程,能及时掌控企业的商品流转情况,有效提高企业资金的周转效率,系统的分析企业未来的现金流情况和赢利能力。对企业外部的供应商和销售商能力作准确预测。供应链系统中的商品采购信息、存货信息、生产信息都能有效的反应企业的运营能力,通过XBRL的统一标准和规划,企业可将供应链实时数据生成实例文档存储于供应链动态资源库中,利用XBRL技术实现XBRL与供应链系统的协同管理,对于报表使用者及时了解企业资源配置情况及资金周转效率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3)XBRL与电子商务平台的协同管理

电子商务是指交易当事人或参与人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所进行的各类商业活动,其交易数据往往是动态的数据。通过XBRL与电子商务的协同处理,可以更加及时的反映企业的动态赢利能力。电子商务平台通过交易平台记录,利用XBRL技术将交易数据转换为标准的XBRL动态实例文档,并将交易动态实例文档至交易动态电子准备信息资源池,提高报表使用者的动态决策能力。

(4)XBRL与其他组织部门间的协同管理

XBRL的应用主体既涉及财务报告和商业报告的提供者,也涉及其接受者和使用者,包括企事业单位、投资者、债权人、会计师事务所、政府监管机构和宏观经济管理部门。企业的经营过程必须符合可持续发展建设需求,除考虑企业经营状况外,也要对社会和自然环境所承担的责任进行综合考核,包括环境保护状况、公益建设等整体商誉信息,生成相应的实例文档数据。XBRL与其他组织信息的协同管理能让投资者在了解企业与政府、各类社会团体与市场之间的美誉度。同时把社会、产业界的综合评价信息反馈给投资者。XBRL与其他组织部门的协同处理,可更好帮助信息使用者从全局角度理解企业的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

三、结论

XBRL的核心价值在于提高企业财务信息的质量,XBRL协同管理的出发点在于让会计信息需求者及时掌握即时的、动态的原始数据,让报表使用者可以追踪企业信息的来源。XBRL为企业会计信息的报告应用提供技术支撑,XBRL的协同管理思想扩充了XBRL分类标准。XBRL与其他系统的协同管理,能够更好地实现财务系统与其它管理系统的数据交互,整合信息资源,快速准确地分析判断企业运营状况与薄弱环节,更好地支持经营管理决策。积极探讨XBRL技术在企业业务层面的跨平台综合协同管理,对全面提升企业会计报告质量,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本文系浙江省台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基于云计算下台州中小企业信息化平台的架构及应用研究》(项目编号:1202ky14)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聂萍、周戴:《基于XBRL环境网络财务报告网页呈现质量实证研究》,《会计研究》2011年第4期。

[2]刘玉廷:《 推广应用XBRL 推进会计信息化建设》,《会计研究》2010年第11期。

[3]王立彦、曾建光:《国内现行XBRL标准的囚徒困境及其解决之道》,《证券市场导报》2012年第12期。

[4]王意杰、孙伟东等:《云计算环境下的分布存储关键技术》,《软件学报》2012年第4期。

[5]张林、庞燕等:《乳制品企业冷链物流共同配送研究》,《企业经济》2011年第12期。

[6]陈晨:《浅析XBRL在我国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商业经济》2010年第12期。

第9篇

东疆保税港区作为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京津冀”一体化和“一带一路”的大背景下,积极推动跨境电子商务产业的发展,积极完善跨境电商产业园区建设。东疆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在局领导班子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年初制定的工作计划,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本着“简流程、促发展、强服务”的工作宗旨,较好的完成了全年的跨境电商产品的检验检疫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业务完成情况

通过监管系统受理并审核通过各类企业备案41家,商品备案1024种。备案商品品类众多,包括一次性卫生用品、预包装食品、化妆品、婴幼儿配方奶粉、鞋帽服饰等。自海关总署统一版监管系统上线以来,东疆已有三家公共库完成试单业务,实现新平台对接。截至2016年12月31日,共查验入区跨境商品38批次,货值1166.62万元人民币,出区包裹35583件。其中工业产品35批次,货值1068.41万元人民币,占总批次的92%。

全年共对5批次的商品进行了安全项目的检测,其中一次性卫生用品2批次,保健品2批次,预包装食品1批次。经检测均未发现不合格项。

二、积极参与天津跨境系统建设。

天津获批跨境电子商务试点城市后,市委市政府对“一平台 两系统”的搭建进程提出了具体要求,为落实天津市政府的要求,在天津局的统筹安排下,现场查验科多次派人参与口岸办组织的跨境电商综合平台及检验检疫监管系统的征求意见和测试会,为系统搭建提出很多可行性建议。

综合服务平台和检验检疫监管系统在经过多次测试和调试后,与今年3月1日正式上线运行,科里派专人负责查看和统计系统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系统需要改进的环节进行整理汇总,并及时上报通关处。目前,系统上线运行基本正常。

三、参与政策制定,加强政策宣讲

目前,跨境电商发展迅猛,其中还存在很多政策模糊,执法不一的现象,总局及天津局也在积极制定相应的规范性文件。为此,我们多次派人参与文件的起草和意见征求,目前总局《跨境电商经营主体备案和商品备案工作规范》及天津局各类商品的工作规范已经发布。现场查验科还参与了天津市政研课题和行业标准的申报,其中《跨境电子商务进口保税备货模式检验检疫监管模式研究》已经成为天津局政研课题研究项目。接下来我们会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对该课题展开深入的研究,并最终形成研究报告。

全年,还多次参加了东疆管委会组织的企业招商座谈会,为准备在东疆从事跨境电商业务的企业讲解检验检疫的相关要求及规定。各企业均看好天津东疆保税港区辐射北方地区的绝好地理优势和政策优势,想在东疆港区内建设保税仓,东疆局应邀为企业介绍有关检验检疫的相关规定和要求,为使能够落户东疆,带动天津地区经济发展,尽可能地为企业提供最便利化的检验检疫监管流程。特别是4月8日针对跨境电商的新政发布后,东疆局组织辖区内的企业及东疆管委会共计20余家企业30多人,召开了跨境电商新政专题解读会,会上根据新政及天津局的要求逐一进行了宣讲和解读,并回答了企业提出的问题。

为便于向企业介绍和了解跨境电商的检验检疫相关规定及监管流程,我科还编写了《东疆跨境电子商务检验检疫操作手册》,目前该项工作已经基本完成。

四、支持东疆首单跨境网购保税商品顺利出区

第10篇

关键词:跨境电商;跨文化;政策法规;语言文化;消费文化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33.034

1 引言

跨境电子商务是指分属不同关境的交易主体,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达成交易,进行支付结算,并通过跨境物流送达商品,完成交易的一种国际贸易活动。据我国商务部预测,2016年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贸易额将达6.5万亿元,未来几年跨境电商占中国进出口贸易比例将会提高到20%,年增长率将超过30%。与交易额增长同步增加的是入局跨境电商领域的企业数量,2015年4月,京东宣布正式上线全球购业务,平台首批上线的商品就超过15万种,品牌数量超过1200个。实际上,多家电商从2014年开始加码海外购的业务,如阿里上线天猫国际,苏宁易购、聚美优品、唯品会也都纷纷试水。为了抢占海淘制高点,不少知名电商更是联合物流企业,布局跨境物流及仓储运转,全面提速海淘网购速度。跨境电商已成为各大电商异军突起的一大版块。

2 跨境电商中的跨文化差异

跨境电子商务活动由于跨越国界,在政策法规、语言文化、物流运输等方面都存在障碍。不同国家,甚至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区在法律法规、语言文化、消费文化等各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异。跨境电子商务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跨越国界的买卖活动,它是一种跨文化的商务活动。跨文化讲求“求同存异”,追求不同文化的融合,因此各电商公司要想成功跨境,就必须了解目的国甚至目的国不同地区的文化差异,突破差异以成功跨境。

2016年6月,我国内地首座迪士尼―上海迪士尼乐园正式开园。迪士尼和中国文化的结合,给人们带来了惊喜。开业前,华特迪士尼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罗伯特・艾格说:“我们不仅是在中国建迪士尼乐园,而且是建中国的迪士尼乐园。我们希望游客来到这里能够感受到这是自己的乐园,不管是语言、设计、餐饮菜单、娱乐演出等所有的一切细节既体现原汁原味的迪士尼文化,又体现别具一格中国风的特色。”也正如罗伯特・艾格所说,迪士尼为打入中国内地市场做了很多跨文化沟通工作。在他的其他园区有太空山,但这个根据问卷调查在中国被认为不够未来;取而代之的是首发的“创极速光轮”过山车项目(Tron Lightcycle Power Run),这是迄今为止迪士尼主题公园建成的最快的过山车。上海迪士尼里设计有比喻12个迪士尼人物肖像的12生肖动物,这12生肖动物是中国的12属相。中国传统花卉牡丹和上海市市花白玉兰点缀着迪士尼奇幻城堡的塔尖。事实上,迪士尼方面坚称为了迎合当地消费者的口味他们之前准备做得更多,之前有想过要在上海迪士尼建一些有中国特色的城堡,但后来根据在中国的问卷调查,40%的中国消费者认为应该保持迪士尼的原汁原味而不是太中国化,所以后来取消了。迪士尼的购物区域迪士尼小镇,采用的建筑风格是老上海的“石库门”建筑风格;迪士尼乐园里的演出《人猿泰山――丛林的呼唤》也融入了浓浓的中国特色,顶碗、悬吊技、叠罗汉等杂技元素在演出中有大量体现。为了尽可能的在文化融合上做到完美,上海迪士尼@区内招牌的中文翻译都采用和英文相同风格的字体以求体现两种文化的完美结合。

上海迪士尼将中国风与迪士尼故事巧妙融合,最终给大家带来了又一梦幻的迪士尼乐园。上海迪士尼的成功离不开中外设计团队历时6年多的跨文化沟通和反复磨合。这是一个企业成功的跨境跨文化之作。同样,跨境电商要想成功跨境,就要对目标市场和商品输出国的文化进行研究和对比。跨境电商到最后最核心的问题就是文化问题。跨文化差异的研究是跨境电商必做的功课。跨文化差异主要包括各地政策法规的差异、语言文化的差异和消费文化的差异三个方面。

2.1 政策法规的差异

2016年6月,南京一植物“发烧友”在网上海淘“仙人掌”犯事。这名网友海淘的仙人掌属于濒危植物。根据《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禁止国际间对任何在列的濒危植物进行任何形式的买卖交易。相对于跨境电子商务购物者,电商企业、电商人员更应该深入了解跨境电子商务政策及如何操作。这不仅包括本国电子商务政策法规还包括各国之间存在的政策法规上的差异。

比如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在我国知识产权保护政策意识还是有待提高。今年7月,迪士尼状告国产动画片《汽车人总动员》侵权,索赔300万。事实上,有关迪士尼被侵权的案件早就有,之前,迪士尼企业公司就曾状告深圳一公司生产和销售带有“MICKEY&CO.”商标的服装产品。去年,淘宝店“钱夫人”和“缪可”因在网上销售带迪士尼卡通形象的T恤被迪士尼状告侵权。淘宝上市以后,欧美的版权问题更受重视,不论是商家还是购物者都应提高版权意识。

境外电商进入到中国也不是说就一帆风顺,也应深入了解中国文化、中国市场及中国的政策法规。今年4月,我国监管部门搁置了阿里巴巴集团与迪士尼合作的“迪士尼视界(DisneyLife)”,阿里此前与迪士尼达成了多年授权协议,将在线内容服务迪士尼视界引入中国。同月,苹果应中国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要求关闭了中国区在线图书和电影服务。了解政策法规上的差异是跨境电子商务活动首先需要做好的功课。了解了差异才能按照目标市场的规定制定条款、隐私政策、保障条例和退货政策等,才能更好的实现“跨境”。

2.2 语言文化的差异

跨境电商活动中的信息需要通过语言来交流。但任何语言都是一定文化中的语言。如果不了解语言文化的差异就容易造成误解而导致商务活动的失败。跨境电商要跨境,需要做以下几方面语言上的工作:

首先,把产品信息翻译成当地语言。要跨境首先得跨语言,要把跨境商品相关信息翻译成当地语言,包括商品名称及买卖条款等信息的翻译。翻译过程别要注意译文要符合目的国语言风格及习惯。要不就容易闹笑话。譬如,之前我们把“白象”电池翻译成“White Elephant”出售到国外,结果发现没人愿意买,因为,“White elephant”在目的国是指“大而无用的东西”。

其次,努力做到客服的目的国语化。客户服务是电商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商品的售前客服、售后客服,如果没有考虑到客服的语言目的国语化,将很难取得客户的信任并使企业做得长久。

世界上有三千多种不同的言语语言,这些语言对跨国商务活动能成功完成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比如中俄贸易,现在,中俄贸易非常频繁,但是让中俄贸易商们最头疼的问题就是语言翻译的问题,翻译的客服严重缺乏,语言问题导致中俄贸易的沟通效率低下。在未来,线上客服以及翻译的需求量将会很大,这也是跨境电商需要突破的一个关键所在。俄罗斯的“百度”,俄最大搜索引擎公司Yandex大中华区总裁蔡学峰在全球跨境电商光谷论坛上表示,语言文化已成为影响中俄贸易的一大瓶颈。一个俄语翻译做得好的外贸网站,在线上的成交转化率可以达到3.5%,但一个俄语翻译做得不好的企业网站,在线上的转化率仅为0.25%。蔡学峰特别指出了在单一市场中本地化的再进化的重要性,“当我们谈到跨境电商的时候,其实在早些年,大家认为跨境电商应该是走向国际化。其实不然,就俄罗斯这个独特的市场来说,重要的是做好本地化的工作,如何跟当地接地气,需要符合当地的文化,以及语言的需求,这是更重要的事情。”

毫o疑问,语言和文化的障碍在世界范围内都普遍存在。西班牙SoloStocks公司副总裁卡马奇在谈到SoloStocks的运营时讲到,除了扎根于西班牙,公司还覆盖了其他12个国家,而且这12个国家并不仅仅只是拉丁美洲和欧洲的国家。公司通过建立各国分站的方式,在每个国家都有其国家语言的单独网页,在西班牙是西班牙语的网页,在法国是法语的,在巴西是葡萄牙语的页面,以使得在Solostocks上卖的所有的产品都是客户所在国的语言,这样就能方便那些潜在的买家去购买公司的产品。正因为语言障碍普遍存在于跨境电商链条中,所以如果处理的好,反而可以带来机会。

2.3 消费文化的差异

消费文化是指社会消费主体的消费行为习惯,包括消费价值观、消费心理、消费偏好、消费模式和消费规范等,它代表一个社会的消费价值取向。在全球化的背景之下,虽然各国消费文化有趋同的地方,但是不同国家由于经济发展水平高低各异等其他因素所以各地消费文化差异还是很大。所以,商品如果要跨境,就要充分考虑到各地消费文化的差异。

之前,沃尔玛打入韩国市场失败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沃尔玛在韩国超市出售服装和电子产品,但是韩国的消费文化是超市主要是购买食品和生鲜的地方。沃尔玛把产品都装在盒子里出售,可是在韩国的消费文化是好卖的受欢迎的产品都是展出来卖的商品。越是陈列出来、有售货员拿着大喇叭推销的商品就越容易卖出。沃尔玛由于没有对目标市场的消费文化进行研究并给出与之相对应的营销策略而使得打入韩国市场以失败告终。跨境电商也是如此,要想成功跨境,首先要充分考虑目标国的消费文化差异,跨境商品的广告语及其他行销方式都应符合当地的消费文化现状。

3 跨境电商中避免跨文化窘境的有效途径

3.1 提高跨文化意识,打造跨文化综合性人才

要做跨境电商,就必须提高企业本身的跨文化意识,打造企业跨文化综合性人才。跨境电商对综合性人才要求很高。要避免跨文化冲突的商品跨境需要三种人才:第一,相关产品行业的人才。产品行业的人才必须要对产品国际国内市场均有很好的研究和敏锐的观察力,要熟悉国际国内行业相关的政策法规。第二,语言人才。要跨境,首先得跨语言关。不管是网页的语言使用,采用全英文或是多语言页面;还是客服与境外客户的交流沟通,这些都需要大量语言人才。不仅仅是英语,跨境电商中还大量需要会使用其它语种的人才。如本文中提到的俄语人才,还有法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等小语种人才,这些语言虽然是小语种,但是都是非洲和南美的官方语言,覆盖面很广。第三,文化领域人才。所谓的文化领域人才,要熟悉境内和跨境国的文化、习俗、消费及行为习惯,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不同的消费者相应的营销策略是不一样的。不同国家和地区都有文化、习俗和偏好的不同,所以即使是同一产品,它的拍照方式和产品说明以及广告宣传可能都不一样。这就需要跨境电商中有得力的文化领域的人才。人才当然可以引进,但也可以采用与相关院校定向培养的方式,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就订单式的培养什么人才。当然也可以对企业员工进行跨文化相关培训,以提高企业员工的跨文化意识,比如对营销部门人员进行跨文化知识培训,因为很多员工的知识体系是单一的,有营销知识的员工缺乏跨文化意识而文化人才缺乏营销知识,那么如果对营销员工进行跨文化培训企业就不会出现像上文中提到的沃尔玛在韩国水土不服的情况了。

3.2 加强跨文化沟通,保留原有特色

要做跨境电商就必须加强跨文化沟通。这里说的跨文化沟通是指国际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发生的沟通行为。就是不同文化之间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方式,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发生互相碰撞、相互接触,从中互相学习彼此融合,从而不断发展的一种文化现象。只有加强跨文化沟通,才能避免跨文化窘境。要加强跨文化沟通,需要做到以下两点:

第一,要做跨境实地考察。商品要跨境之前一定要到目标市场进行实地文化考察,做足跨文化功课。沃尔玛在韩国的失败也源于沃尔玛没有做足目标市场的文化调查工作。“十里不同俗,百里不同风”,各地文化背景差异很大,电商进行商务活动通过互联网,并不代表只需要做网上的功课,线下的市场调查与研究等功课一个都不能少,唯有如此,才能成功跨境电商。

其次,要保留商品原有特色。了解目标市场文化差异并不代表我们要把商品完全“改头换面”,向国外输送我们的产品同时也是输送我们的文化,考虑到对方的文化等差异,保留原有商品的文化特色才能更成功的进行跨境商务活动。和对方市场趋同的商品没有市场竞争力,有中国特色又尊重对方文化差异的商品才能成功跨境。

4 结论

如今,跨境电商正在颠覆传统的商品进出口模式。各国企业都想分一份互联网+对外贸易这块蛋糕。但是要实现商品的成功跨境并不容易,各企业需要做足跨文化这门功课,认真研究目标市场和原市场之间的政策法规差异、语言文化差异和消费文化差异,加强跨文化沟通,避免跨文化窘境以最终赢得国外市场。

参考文献

[1]来有为,王开前.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形态、障碍性因素及其下一步[J].中国与全球化,2014,(5):68-74.

[2]孙蕾,王芳.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对策[J].中国流通经济,2015,(3):38-41.

[3]孙圣勇.跨境电子商务政策概述与操作模式[J].商业文化,2015,(3):186-187.

第11篇

关键词:中小企业;跨境电商;研究

最近几年我国跨境电商交易在不断地增大规模,它的规模占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比重是越来越大,特别是在近期,阿里研究院了G20系列研究报告。根据报告显示,预计到2020年,中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将达12万亿元,占中国进出口总额的约37.6%;中国跨境电商零售交易额将超过3.6万亿元,年均增幅约37%,预计2020年跨境电商零售占比将超过30%。显然跨境电商已经成为了中小企业发展的新贸易平台。

一、跨境电商对中小企业发展的益处

国务院曾下发了促进电商企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强调我国应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发挥制造业强国的优势,特别是最近几年,国内外的经济环境发生巨大的变化,传统的订单模式正在悄无声息的发生着变化,越来越多的大额订单被小额订单所取代,这些小额订单正是中小企业在互联网模式下生存发展壮大的见证。依据我国商务部的统计,我国中小企业在跨境电商平台注册的比例已经达到的95%以上,充分说明跨境电商平台已经成为我国中小企业发展重要的阵地。跨境电商对中小企业发展壮大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跨境电商有效的缩短了贸易流通的环节,商品交易的效率不断提升。以国内中小企业生产的商品销售给国外的消费者为例,以外传统贸易的模式是首先由国内的中小企业制造商生产产品作为起点,中间需要四个交易环节,分别是国内的出口商、国外进口商、国外批发商和国外的零售商,经历这四个环节后商品才会在国外的消费者手中出现。跨境电商有效跨越了这四个交易环节的壁垒,国外消费者可以直接在跨境电商交易平台上购买由中小企业制造的商品,同时国内中小企业可以通过用户直接的感受改进产品,使得国内外用户购买的体验感更强,有效简化了流程。

第二,跨境电商的贸易模式有效的增加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在我国传统的贸易生产中,生产企业仅仅需要做好生产工作,其他工作全部由公司来完成,国内外的消费者与生产商存在着多个交易环节,每经过一个环节都会加一层利润,中小企业可获取的利润很低。通过跨境电商平台,中小企业打破了中间商的垄断,消费者可以再互联网平台上挑选适合自己的产品,跨境电商平台已经取代了中间商成为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平台,不断为中小企业提供提供服务,降低中小企业的成本,增加中小企业的利润。

第三,中小企业参与跨境电商门槛较低,参与外贸机会变得越来越容易。比较知名的跨境电商平台速卖通在为中小企业提供通关等服务方面提供低廉的成本,为中小企业在不具备进出口资质情况下提供高效低价服务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第四,跨境电商有效地提高了中小企业产品的市场定位。互联网支持下的跨境电商平台,中小企业由最初的尝试拓展到后续的扩张壮大,中小企业在跨境电商平台从最开始因信息的冗杂而无从下手到后来的得心应手,是中小企业在跨境电商平台发展的必经阶段。在这一阶段中,中小企业缺少跨境电商方面的专业人才,仅仅依据自身对跨境电商平台的理解进行操作。发展相对成熟的电商平台有专业的团队进行把控和操作,有效引导中小企业开展有针对性的创新,帮助中下企业对客户进行精准定位,寻找到真正有需求的客户。

二、中小企业跨境电商发展遇到的难题

近年来中小企业跨境电商发展迅速,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面临了很多挑战,我国接近600万家中小企业中仍有相当多的企业还没有开展跨境电商业务,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分析我国中小企业开展跨境电商业务面临的难题。

第一,部分中小企业在跨境电商平台的形象受损,企业进入跨境电商平台的阻力加大。很多中小企业在看到跨境电商为企业发展业务,产品的侵权、假冒伪劣等各个方面的问题层出不尽,在商检方面缺乏严格的检查,导致相当多的商品出现安全和质量问题,加上企业的售后服务方面做得不够到位,在利润面前中小企业一味最求利益最大化,越来越多中下企业残次商品、消费者退货的有瑕疵商品二次销售的问题不断出现,导致国内外的消费者投诉不断增多,严重影响了我国外贸电子商务企业的集体形象问题。在这种状况下,国外很多的国家,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德国等国家对电商企业进行严厉监管和打击,甚至针对国内中小企业生产的产品制定更苛刻的处罚条件来阻止中国产品进入他们的市场。

第二,跨境物流发展相对缓慢。中小企业跨境电子商务模式的特点是订单金额相对较小、采购次数较多,并且间隔的周期较短,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通常是采用国际快递的方式进行操作。跨境电商B2C的物流模式主要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是国际快递,第二种是国际小包,第三种是海外仓储进行规模化运输。国际小包这种业务模式通常运输时间比较长,成本相对较高,而会计从我国到全球各地时间通常需要半个月左右的时间,慢的得达到1个月的时间。很多国内的中小企业为提升速度,缩短时间,通常采取国外建仓的方式,但由于中小企业的自身财力限制,在国外建仓的成本较大。因此,物流发展相对缓慢是电子商务企业业务发展壮大的弊端。

第三,因人才缺少导致中小企业跨境电商发展受到限制。中小企业跨境电商对人才的需求能力要求较高,不但具备强大的英语能力,同时还需要金融方面的国际贸易、国际收支业务的办理等相关的业务,同时在互联网方面还要掌握营销和电子商务方面的知识。而中小企业的规模相对较小,中小企业内部很少有这方面的人才,并且中小企业在薪酬方面无法满足该业务平台所需人才的薪资要求和职业发展要求。相关专业性人才缺乏是导致中小企业发展跨境电商业务的限制。

第四,中小企业对自身产品定位混乱,无品牌效应。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无论从感性还是从理性的角度来说都是从品牌的方向开始认知,很多中小跨境电商企业一味最求热卖的产品,无视产品质量和安全,导致在跨境电商平台出现相似产品和服务,同类型的企业销售产品几乎一样,很多大型企业因为有充足的资源应对中小企业,使得中小企业很难在跨境电商平台分得一杯羹,中小企业在无定位和品牌中逐渐消失。

三、中小企业开展跨境电商业务采取的措施

国内跨境电商不断升温的同时,各方的资本竞争出现白热化现象。伴随着国内对跨境电商发展的利好政策的出台,中小企业不断跻身到跨境电商发展的行列中来。面对国外经济环境、国外政治环境和国内外大型企业压力,中小企业如何在跨境电商平台发展壮大,占领一席之地,不但需要国内政策环境的大力支持,更要求中小企业在自身方面多下功夫,采取有效的手段从产品质量、服务质量等方面来实现生产经营战略。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分析中小企业开展跨境电商业务采取的措施:

第一,采用校企合作的模式,吸引行业人才,加强企业自有人才的培养。企业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首先,政府要做好引导作用,引导高校对外语类、计算机类人学生进行多方面的培养适应需要,同时学校自身也要打造专业的教学团队,对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调整优化;其次,企业应积极进行校企合作,成立以提高学生实践和创业能力为目标的校企合作基地,为学生提供实习就业岗位,通过校企合作,培养全方位的电商和外贸人才,为企业输送新的血液。

第二,企业自身要加强团队建设,合理调配人才。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以运营人员为中心,可以适当的将网店装修设计、产品广告宣传设计和物流等较为不重要环节交由专业的第三方代办理。这样不仅可以减少人员开支,同时也可避免对目标市场的环境偏差认知带来的产品定位失误,也可以更贴近消费群体的需求,对产品的市场准确定位。

第三,提高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力争做到产品的品牌化。面对跨境电商大环境下的假冒、劣质、侵权凸显的现状,企业更要严把产品的质量关。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要从长远着手,单纯的价格竞争无法带来长远发展,品牌、服务和产品才是成功的关键。

四、研究结论

在互联网模式下,中小企业跨境电商迎来了历史性发展的机遇,随着机遇而来的是重要的挑战。本文从跨境电商对中小企业发展的益处角度出发,从物流、产品、人才和定位四个方面分析研究我国中小企业跨境电商发展遇到的难题,最后提出了中小企业开展跨境电商业务采取的措施,旨在为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跨境电商业务提供有益借鉴。

参考文献:

[1]喻莉.浅析中小企业跨境电子商务业态现状及对策[J].中国科技纵横,2015(08).

第12篇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已成为我国对外贸易未来的发展趋势。

在传统进出口遭遇“严冬”之际,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势头却异常强劲,也因此受到了相关部门的关注。

8月23日,在商务部例行新闻会上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表示,商务部正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并争取尽早出台支持跨境电子商务促进出口的具体政策措施,主要包括:规范贸易制度、制定贸易标准、强化支付、完善跨境物流、研究出口退税等。

“我们现在正在抓紧向有关部门会商,希望尽早出台。”沈丹阳说。

跨境电子商务是指生产和贸易企业或者个人通过电子商务的手段,将传统贸易中的展示、洽谈和成交环节数字化、电子化,实现产品进出口的新型贸易方式。

目前我国跨境电子商务主要分为企业对企业(B2B)和企业对消费者(B2C)的贸易模式。B2B模式下,企业运用电子商务以广告和信息为主,成交和通关流程基本在线下完成,本质上仍属传统贸易,已纳入海关一般贸易统计。B2C模式下,我国企业直接面对国外消费者,以销售个人消费品为主,物流方面主要采用航空小包、邮寄、快递等方式,其报关主体是邮政或快递公司,目前大多没有纳入海关登记。

拿义乌地区来看,这里是全球最大的小商品市场,产品主要销向世界各地,该地的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很快。有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义乌一天往外发的邮包有15万件。这些邮件有航空小包、邮寄、快递等方式,都是运用电子商务的方式来成交的。这么大数量向外交运的商品,通过境外电子商务方式来成交的贸易,目前却大多还没有纳入海关统范围。

沈丹阳说,跨境电子商务是外贸发展的新方式,也是企业扩大海外营销渠道,提升我国品牌竞争力,实现我国外贸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商务部一直以来都在给予积极支持。

此前,商务已经开展了一些促进性的工作,如择优认定了阿里巴巴速卖通、敦煌网、中国制造网和中国诚商网等若干家电子商务平台,作为商务部重点推荐的开展对外贸易的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制定了专门文件,明确了增强电子商务平台服务外贸的功能,提升企业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开展外贸水平、加大对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开展外贸的支持政策等具体指导意见。

沈丹阳表示,目前,上述工作初见成效。据统计,2011年,我国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额达1.6万亿元。2012年大概有2万亿元,增速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