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科普网络安全知识

科普网络安全知识

时间:2023-09-13 17:13:55

科普网络安全知识

第1篇

【关键词】科普;信息化;网络技术;应用

科普信息化建设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科普图书以让公众易于理解的方式传播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方面的知识,科普图书的信息化建设主要通过网络计算机手段对科普图书信息进行管理,便于对科学知识、思想的传播和利用,有助于推广科学技术,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是服务公众科学素养提升的重要途径,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举措,这一崭新的课题具有划时代意义。

一、科普图书信息化建设的困境

(一)科普图书推广方式发生重大变革。随着网络技术和硬件技术的革新,科普图书推广方式发生着重要变化。现阶段科普图书资料编辑推广单位的硬件设备的更新远远超出了图书内容信息化的发展,科普图书的信息化并没有完全展开,当前图书的信息化建设落后于硬件设施的发展,图书资源使用价值得不到充分发挥,科普图书的传播推广形式亟须革新,在科普信息化的今天,科普图书推广方式的变革面临重大挑战。

(二)科普图书的数据资源共享困难。随着人们获得数据资源的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阅读习惯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们很难再静下心来走进图书馆检索需要的图书资源,离开信息化的科普图书资源并不能被共享,传统的图书资源以书本的形式,传播共享效率较低。人们在获取科普知识的过程中明显变得更加实用主义,通过手机、互联网直接获得自己需要的知识,而传统科普图书则躺在图书馆里,资源的利用率也逐渐下降。

(三)科普图书信息化对图书编辑管理者带来挑战。科普图书的编辑管理者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也存在挑战,软件的角度看其应该会面临与以往不同的情况,对其个人素质和管理能力也提出挑战,固有的W络知识已不能适应现阶段的科普信息化需求。在网络信息安全、软硬件的维护上需要更高的技能水平,网络信息共享开放的网络环境对读者的个人信息安全也构成威胁,因此对科普图书编辑管理者的水平要求更高。

二、科普图书信息化管理的途径

(一)建立安全便捷的图书分享平台。网络环境下对图书管理系统的要求较高,科普图书共享平台的构建需要一个安全的网络环境,一方面能够让图书的受众自由分享图书资源,而不受网络漏洞的困扰;另一方面科普图书资源的共享系统还需要强化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因此,科普图书管理系统应当具备三个方面的特性,一是图书管理者与出版社之间有一个科学的互动,让图书资源能够在图书管理系统每个环节得到充分的展示。二是加强与广大社会单位的沟通联系,更广泛地吸纳科普图书资源。三是图书管理系统应当能够让读者以最简单的方式获得图书资源。

(二)更新科普图书传播方式。1.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网络平台以其便捷高效的特点越来越受到读者喜爱,将科普图书内容以电子数据的形式表现出来,将图书管理系统与网络平台挂钩,让读者通过手机APP就能够获得图书资源,让人们足不出户就能够获得科普资源。2.拓宽科普图书内容形式。在借助数字技术的基础上,将大量的科普图书资源转化为视频、音频等形式,对数据进行整合形成三维立体形象,从而将科普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容易接受的形式,不断增强科普资源的趣味性和感染力,使之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科普形式。3.充分运用新媒体技术。科普图书的信息化管理的重要环节是将科普图书资源与受众链接,现代新媒体技术快速发展为科普图书信息化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较之于传统的报刊、电视、广播媒体技术,新媒体具有方便高效的特点,科普图书资源在新媒体技术的推动下能够以更低廉的成本展现给受众。

(三)加强对科普图书知识产权的保护。科普图书的信息化传播对科普图书知识产权的保护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在网络共享情况下,侵权行为的发生更加普遍,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不容忽视。在科普图书信息化管理过程中要对科普图书资源的使用设置授权环节,未经授权对相关的图书进行转载用于商业用途的行为应当被禁止。应当建立科学的图书管理制度,为每个图书使用者建立个人账户,账户记录个人使用图书的情况,与个人的信誉挂钩,培养读者的自律意识。

(四)提升科普图书编辑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在加强科普图书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始终离不开图书编辑管理人员,要求图书编辑管理人员在掌握基本业务技能的同时还应当不断加强网络信息化知识的学习,对图书编辑管理人员要定期进行培训,一方面提高科普图书的网络应用与推广水平;另一方面强化网络安全意识和防范网络安全的能力。

三、结语

图书信息化管理是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科普图书作为图书的一部分,既有图书的普遍性,也具有自己独特的信息应用要求,只有充分重视信息技术发展对科普图书信息化带来的挑战,强化科普图书的信息化管理,才能充分发挥科普图书传播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精神,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世喜.科普信息化与数字图书馆协作共建探索研究[J]. 河南图书馆学刊,2016(07):125-127.

[2]王姝力.关于科普信息化建设的思考[A].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天津市人民政府.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20分会场-生态文明视域中的城市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天津市人民政府:2011:4.

第2篇

今天上午,青少年网络安全教育工程(下称青少工程)”赢在未来·网络安全中国行”活动在通州潞河中学正式启动。启动仪式上,网络影视中心、未来网与360互联网安全中心联合了国内首个《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习惯调查报告》。报告显示,近六成青少年遭遇网络威胁,其中电信诈骗和账号被盗最为常见。

为更好的了解青少年上网习惯和网络安全意识,并为日后青少工程的具体工作提供调研支撑,360互联网安全中心和网络影视中心联合发起问卷调研,从上网习惯、网络环境感知、网络安全意识三方面,对6-18岁的青少年上网行为习惯进行了调查。

调查数据显示,53.1%的青少年已使用手机上网,31.4%使用家庭台式电脑上网,13.1%使用平板电脑上网,仅有2.4%的青少年使用网吧或学校的台式电脑上网。这意味着,95后的上网习惯主要通过自己的设备,且倾向于使用移动端设备。

青少年上网都在做什么?调查发现,聊天交友、听音乐、玩游戏是青少年群体最热衷的网络活动,而查资料、看电影电视剧等活动相对较少。其中,在青少年最喜欢的游戏top20中,植物大战僵尸、赛尔号、小黄人快跑名列三甲。在家长对待孩子上网的态度调查中,只有不到10%的家长表示反对孩子上网,这表明70后、80后家长对孩子上网持比较开放的态度。

伴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尽管青少年上网环境相对单一且上网时间短,但仍旧无法避免不安全的网络环境和各类网络威胁。记者从调查报告中看到,近六成青少年曾遭遇到网络威胁,其中电信诈骗和账号被盗最为常见,其次是个人信息资料被窃取。统计数据也表明,八成青少年缺乏全面的个人隐私保护意识。

令人欣慰的是,在类似青少工程等公益项目的努力下,针对青少年网络安全的教育工作正在大力推进。与之相应,青少年的网络安全意识也在逐步提高。

记者查阅调查报告发现,目前,超80%的青少年在遇到电脑病毒时会立刻使用杀毒软件进行查杀;面对个人信息问题,青少年最不愿意透露证件号码、电话号码、地址等信息;同时,九成以上的青少年认为应当对未成年人开展全面的网络安全教育。

据介绍,青少工程是在中央网信办、教育部、联合指导下,由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发起、未来网和360公司承办、并由360公司提供技术与资金支持的校园网络安全教育公益项目,旨在全面提升青少年网民的网络安全素养,建立适应性、和可持续的校园网络安全教育体系。目前,青少工程已全面覆盖北京、上海等10个省市、59座主要城市、3万多所小学、40多万个班级,影响中小学生约1.2亿人次。

今年6月,青少工程在北京中国科技馆建立了首个“国家网络安全青少年科普基地”。同时,为更大范围的向青少年普及网络安全教育,打造了全国首个青少年网络安全科普流动基地——安全战车。安全战车将最先进的AR、VR、4D体感、语音识别、大数据可视化技术与网络安全知识相融合,打造了木马忍者、AR魔镜、跨屏投篮、安全之战等近10个互动体验项目,寓教于乐,与国家网络安全青少年科普基地有效互补。

25日的”赢在未来·网络安全中国行”启动仪式上,360公司总裁齐向东表示,2016年安全战车将会开往全国10个省市、180多个市县进行巡展,向更多的青少年普及网络安全知识,同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青少年信息安全比赛,选拔安全人才。

第3篇

广泛开展网络安全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网络安全意识,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就是一个很好的契机,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心得体会范文五篇,希望大家喜欢!

 

      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心得体会范文一

为进一步推动网络安全建设,加强网络安全教育宣传,市妇联围绕“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活动主题,多措并举深入开展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

1、线上通过市妇联的微信公众号、微信群、QQ群进行网络安全知识和相关活动情况的宣传推送。

2、深入村(社区)“妇女之家”开展网络安全宣传周进社区活动。

刊江办事处妇联主席朱喜玉在朱木桥社区“妇女之家”以“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为主题向社区的妇女群众宣传讲解了网络安全知识。让广大妇女群众了解网络宣传知识和防护技能。

3、线下组织巾帼志愿者宣传网络安全知识。

巾帼志愿者们通过发放宣传手册、解答咨询等多种形式向过往居民宣传讲解。

通过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普及网络安全知识,增强网络安全意识,切实做好妇女群众、青少年网络安全工作,为创建平安网络奠定坚实的基础。

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心得体会范文二

为了给我校广大师生普及网络安全知识,提升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我校围绕以“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为活动主题,开展了网络安全公益短片展播,网络安全宣传手册发放、网络安全知识竞答、校内网络安全攻防比赛、网络安全技术讲座等系列活动,一项项活动展示了我校对普及网络安全知识的重视,筑牢网络安全防线、营造清朗网络空间理念深入人心,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网络安全教育活动在学校引起热烈反响。现将此次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总结如下:

一、精心组织,多部门协作

根据教育厅《关于组织开展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的通知》要求,我校认真制定了《开展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暨新疆师范大学第二届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方案》,由党委宣传部、网信办、团委、学生处、保卫处、各学院共同组织举办网络安全教育活动、协调配合完成校园各类活动。

二、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一)开展校园网络安全宣传活动

1、通过建立网络安全专题网站宣传专题网站,发布相关的安全知识、法律法规及相关案例,并收集相关视频、音频、文字资料供广大师生下载学习使用;

2、利用学校电子大屏、校园广播和新媒体、宣传板等做好宣传,通过信息管理中心公众号,QQ群、三校区特定位置发布网络安全知识宣传册,以及放置网络安全法宣传海报、网络安全知识海报等;

3、三校区LED屏滚动诸如“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等标语;

4、在三校区食堂放置的电视上循环播放网络安全公益短片

5、网络安全宣传手册发放。

宣传手册涵盖国家政策、网络安全常识等内容,三校区共发放宣传手册3000余份。

由信息管理中心和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自主命题,通过校园网在线答题方式,引导师生主动学习网络安全知识,对于前五十名成绩优异的师生,给予奖励。

(三)开展网络安全攻防大赛

为选拨网络安全人才、提高学生对网络安全的学习兴趣,为期两天的网络安全攻防大赛,取得良好成效。

三、效果明显、深入人心

通过本次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全校师生对网络安全有了更多的认识,了解了网络安全的重要性,构筑出了网络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在增强师生们的网络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技能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通过本次网络安全宣传周的活动,使得每位师生更扎实的理解网络安全的重要性。

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心得体会范文三

根据《关于转发2020年广东省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方案的通知的通知》文件精神,学校开展了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现将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在宣传周期间,我校根据中央网信办通知要求,通过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学校教职员工、学生网络安全意识,提高网络安全技能,营造网络安全人人有责、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保障用户合法权益,号召大家共同来维护国家网络安全。切实做好了全省教育系统倡导的“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现将我校宣传活动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责任到人

学校高度重视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由教务处牵头,信息技术教研组落实,成立了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了宣传周活动方案(详见附件),确保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有序有效开展。

二、宣传周系列活动

1.观看网络安全相关视频

我校由德育处曾志强主任牵头,信息组邹军老师下载网络安全等视频,全校60个班利用晚修时间观看网络安全视频,内容涉及到《网络安全教育宣传片》、《网络安全宣传片05》、《网络安全宣传片06》、《网络安全小视频》、《2020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

2.开展网络安全主题班会课

由德育处安排统筹,信息教研组黄华平老师统一制作PPT课件,开始在全校各班利用班会课,同时在高一年级,利用信息技术课时间对学生开展了网络安全为主题的普及教育课。各班在统一课件的基础上,根据自己年级、班级特点进行适当的调整。对学生的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利用多种手段进行宣传

我们依托市的微课掌上通、学校微信公众号、学校的校园广播站等途径对学生和家长进行网络安全教育宣传。还利用在国旗下的讲话对网络安全进行宣传。

三、后记

本次首届网络安全周宣传活动是与时俱进、具有积极意义的活动,特别对于正值青春期的高中生来讲,学会如何防范如病毒木马传播、黑客攻击破坏、网络盗窃诈骗、有害信息蔓延、网络游戏成瘾等更是具有积极意义。我校通过此次“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加强了网络安全宣传教育,提升了学生们的网络安全意识和基本技能,构筑出了网络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在增强学生们的网络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技能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心得体会范文四

为进一步提升全员网络安全意识,增强企业网络安全风险管控水平,近日,市局以“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为主题,扎实开展“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营造起良好的网络安全环境。

加强组织领导,层层分解责任。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计划,健络安全管理组织机构,细化安全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落实终端病毒防控、日常运维监测、系统隐患整改等方面的管控措施,严防网络安全事故发生。

加强宣传引导,增强安全意识。强化网络风险宣传,定期通过微信群、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对网络诈骗手段、个人信息保护措施等进行专题推送;充分利用电梯间展示终端“使用频繁、受众广泛”特点,选取网络安全警示教育短片,进行全天滚动播出,引导全员了解网络安全风险,培养安全意识。

加强教育培训,有效防范风险。组织信息化方面骨干力量,到青岛市局(公司)、中百集团等单位学习网络安全风险管控措施和经验;邀请信息化安全方面专家,采用观看网络安全警示教育片、实例讲解、模拟故障处理等形式对网络安全知识进行培训,进一步提高网络安全辨别能力和防御能力。

加强日常管控,提升应急处置能力。联合专业机构,对应用系统、网络核心设备等重点部位进行检测,查找安全漏洞,采取有效防护措施;按照网络安全应急预案演练方案,组织信息化部门人员定期演练,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修订完善应急预案,切实提升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心得体会范文五

按照委网络安全与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统一部署,我局全力推动、积极组织第三届国家网络信息安全宣传周相关活动。通过活动,全面加强了全局网络安全工作,提高了干部职工网络安全意识。依据《关于开展好全区第三届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的通知》(党网办发文1号)的相关要求,结合我局组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的实际情况,现将活动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网络安全认真部署全局网络安全意识

为切实抓好这次活动,自收到通知和全区活动方案后,我局召开党组会,对全局开展国家网络信息安全宣传活动周作了详细的布置,明确了相关人员的职责,会后转发《关于开展好全区第三届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的通知》到机关各科室和机关各党支部。要求各科室和机关各支部充分利用各种会议、活动、集体学习等有效形式,在全局广泛宣传和普及网络安全教育的法律、法规政策和相关知识,强化全体职工对网络安全教育工作的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

二、精心组织狠抓落实

为确保宣传周活动不走过场,达到预期效果,我局强化措施,狠抓落实,确保了活动取得实效。成立了以局长。党组书记为组长的宣传活动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本次宣传活动的方案拟定、工作部署、组织协调等工作。领导班子成员各负其责,负责督导分管科室,全力按照区委领导小组和局领导小组的工作要求,做好本次宣传周的活动。

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1、针对活动意义和活动目的,确定宣传标语为:共建网络安全,共享网络文明。

通过宣传栏和条幅的方式公开宣传。

2、充分利用发放宣传资料的方式,广泛宣传网络安全教育相关知识。

3、全局组织统一培训,对干部职工安全使用支付系统以及办公网络进行系统教育,上好网络安全第一课.

4、局党组成员和科室负责人签署网络安全责任书,确保责任到人、到岗。

5、组织了全局网络使用情况摸底调查,对可能存在的网络安全隐患进行排查。

四、效果明显深入人心

1、经过这次活动,全局干部职工对网络安全教育有了新的认识。

一是对网络安全教育工作重视程度提高了,参与热情提高了;二是对网络安全的漏洞得以填补,使办公网络的使用更加安全。

2、全局干部职工的网络安全意识明显提高。

第4篇

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化妆品监管相关法规的宣贯,落实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提升公众对儿童化妆品安全使用的认知水平,引导消费者科学合理地使用化妆品,国家品药监管局将继续组织举办2021年全国化妆品安全科普宣传周活动。按照国家药品监管局有关活动的部署和要求,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时间和主题

2021年科普宣传周时间为:5月24日—5月30日(周一至周日)。

2021年宣传周的主题为:“安全用妆,美丽有法”。

二、宣传重点

(一)《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及其配套规章的宣贯。贯彻落实化妆品监管相关法规,加强行业自律,落实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

(二)加强儿童化妆品安全使用知识的宣传。普及儿童化妆品安全使用知识,提升公众对儿童化妆品安全使用的认知水平。

(三)普及化妆品安全使用知识。宣传化妆品安全使用的相关内容,引导消费者科学合理地使用化妆品,合理预期化妆品的功效。

三、总体安排

本次宣传周围绕法规宣贯、儿童化妆品用妆安全和化妆品安全使用常识的宣传重点,采用线上线下结合,国家局与省局、省局与市州局联动,省局办公室、药化流通处、省药品评价中心、省食品药品检验所、化妆品生产经营企业、社会公众等相关各方广泛参与的形式,进一步扩大宣传周活动的参与范围、覆盖面和社会影响,打造好化妆品安全科普宣传周的品牌。一是充分利用各大网络媒体和平台开展线上宣传;二是组织省局办公室、药化流通处、省药品评价中心、省食品药品检验所、化妆品生产经营企业等开展“爱肤日”宣传、公益培训、实验室开放等线下活动。

四、具体活动

(一)预热阶段(5月17日-5月23日)

开展宣传预热工作。在省药品监管局网站以移动飘窗形式开辟“化妆品安全科普宣传周活动”专栏,便于全社会从政府官方网络平台更全面、更快捷地了解化妆品安全科普知识。各市(州)市场监管局要充分利用当地广电报刊和网络平台等传播媒介,广泛宣传有关举办科普宣传周的活动消息,开展好系列活动,鼓励和引导公众、企业、行业协会、科研院校、新闻媒体,积极参与,共同开展科普宣传周活动。

(二)宣传周期间(5月24日-5月30日)

1.举办“科普宣传周”启动仪式暨化妆品安全知识大讲堂。

5月24日在贵阳市举办“科普宣传周”启动仪式暨化妆品安全知识大讲堂,宣布宣传周正式启动。通过对《条例》等相关法规及化妆品安全知识的讲解,发放宣传单,进一步提升社会群众科学用妆、理性用妆的意识和素养。邀请企业、新闻媒体、社会组织、一线监管人员等各界代表参会,增强交流互动,共同营造安全用妆的浓厚氛围。(省药品监管局指导,贵阳市市场监管局、贵阳市药品不良反应中心共同承办)

2.开展“5.25全国爱肤日”主题活动

5月25日以“安全用妆,美丽有法——关注儿童用妆安全”为宣传主题,宣传儿童化妆品及化妆品不良反应相关知识,让人们深刻理解皮肤健康及美丽的重要性,让大众从根本上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护肤认识,提高公众安全使用化妆品意识,为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省药品监管局指导,省药品评价中心承办,各市<州>市场监管局联动)

3.开展化妆品宣传进企业、进商场活动

在贵阳市举办进企业、进商场活动,通过向化妆品生产经营企业发放宣传手册,互动交流,培养企业的诚信意识,规范化妆品生产经营行为和行业秩序,强化企业主体责任意识,法制意识。(省药品监管局指导,贵阳市市场监管局承办)

4.实验室开放日活动

在贵州省食品药品检验所举办实验室开放日活动,组织媒体记者、商超化妆品销售负责人参观,同时进行科普知识的宣传。(省药品监管局指导,贵州省食品药品检验所承办)

5.普及化妆品安全使用知识

一是与贵州省电视台融媒体中心联合在科普宣传周期间,依托动静APP开展“主播有话说”系列活动,围绕宣传重点以短视频加文字的形式科普化妆品安全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二是在局官网、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播放专家访谈视频、科普动画、动态图解等。各市(州)市场监管局要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引导公众收听收看。(省药品监管局主办,各市<州>市场监管局联动)

6.开展化妆品公益咨询进社区活动

各市(州)市场监管局要选择社区、写字楼等化妆品消费者集中的公共场所,举办化妆品公益咨询进社区活动,提供化妆品安全使用、科学护肤等公益咨询和免费义诊,发放科普宣传资料,推动消费者对化妆品安全的正确认识。(各市<州>市场监管局组织)

五、有关要求

(一)加强统筹协调。各市(州)市场监管局要按照省药品监管局统一要求,在统一的时间段、使用统一的科普宣传周标识、围绕统一的科普宣传周主题,并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本行政区域的科普宣传周活动方案。

(二)强化科普宣传材料审核。各市(州)市场监管局要加强科普宣传周期间使用的各类科普宣传材料的审核把关,保证科普宣传内容的准确和客观。各地在开展化妆品宣传时可在《国家局2021年化妆品科普宣传要点》中选择相关的宣传内容,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宣传活动。

(三)严格遵守疫情防控要求。各市(州)市场监管局要统筹疫情防控要求和科普工作需要,关注疫情发展形势,在严格遵守疫情防控各项规定的条件下开展相关科普宣传活动。

(四)严格纪律要求。科普宣传周是药品监管部门服务公众的重要活动,是塑造监管部门形象的重要举措,各市(州)市场监管局要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厉行勤俭节约,严禁铺张浪费,力戒形式主义。

六、其他事项

(一)国家药品监管局将对特色鲜明、实效显著的科普宣传活动以“2021年全国化妆品安全科普宣传周优秀活动”的名义进行表扬。各单位要做好科普宣传周活动的资料收集和总结工作,并于6月10日前将科普宣传周工作总结及优秀活动推荐表(见附件2)报送至省药品监管局药化流通处,电子版发送至电子邮箱410528310qq@.com。

(二)省药品监管局建立“全省化妆品科普宣传周工作联络群”,请各市(州)市场监管局于5月20日前及时报送联络人员名单,电子版发送至电子邮箱410528310qq@.com。确保科普宣传工作畅通。

联系人:姚思思;电话:0851-86855252

 

附件:1.2021年全国化妆品安全科普宣传周科普宣传要点

  2.2021年全国化妆品安全科普宣传周优秀活动推荐表

第5篇

为适应新时期教育教学发展需要,进一步增强校园网络安全意识,提高网络安全防范技能。结合本校实际,特制定2020年校园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围绕活动主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网络强国战略思想,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通过组织动员广大师生广泛参与,深入宣传网络安全工作取得的重大成就,宣传贯彻网络安全法及相关配套法规,普及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营造健康文明的网络环境,共同维护国家网络安全。

二、活动主题。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

三、活动时间

2020年9月14日到18日

四、活动对象。

南寺郎固中学全体师生。

五、活动内容

结合学校实际采用多种形式进行网络安全宣传,普及基本的网络安全知识,进一步增强师生网络安全防范意识,提升识别和应对网络危险的基本能力,主要活动如下:1、开展一次国旗下网络安全讲话,利用周一升旗国旗,举行一次关于网络安全知识的国旗下讲话,讲话要结合纪念“9.18”活动,从爱国入手,告诫学生勿忘国耻,从科学使用网络,从自身做起,文明上网,维护网络纯净天空,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爱国付诸行动。

2、开展一次手抄报评选,以班级为单位,开展网络安全靠大家,人人都是网络宣传员的手抄报比赛,并以班级为单位开展评比活动。

3、开展一次网络安全主题班会,在网络安全宣传周期间,班主任要结合网络安全宣传周学生知识读本,开一次网络安全知识主题班会,进一步普及网络安全常识和法律法规知识,提升学生网络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4、利用LED屏滚动宣传网络安全相关内容,制作电子版网络安全宣传单,滚动宣传,扩大宣传教育的覆盖面。

5、多渠道宣传网络安全知识,在学生家长微信群,增加网络安全宣传知识,宣传网络安全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学校网络安全活动方案等。

6,悬挂安网络安全横幅及摆放宣传板,在学校主要干道及学生主要活动区域悬挂网络安全横幅及宣传板,积极营造网络安全文化氛围,提高师生网络安全意识。

六、活动要求

1、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举办网络安全周活动是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战略部署的重要举措,学校要高度重视,精心谋划,创新形式,开展系列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师生积极参与宣传教育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推动活动形成声势。

第6篇

关键词:计算机教育;信息安全;邮件

目前,网络大数据是全球信息化发展的趋势,人们越来越依赖于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随之而来的信息在网络上被窃取,用于非法的事件也不断频发,对保障网络信息安全带来了新的挑战,愈发受到人们的重视。网络信息安全不仅跟个人生活密切相关,更是国家信息战略不可或缺的部分。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青少年上网行为研究报告显示,中国青少年网民规模庞大,占整体网民的42.7%,占青少年总体的79.6%。60.1%的青少年网民信任互联网上的信息,青少年网民对互联网有较强的依赖性,网络信息安全意识淡薄,因此,教师要从学生时代开始灌输信息安全的重要性。网络在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可能对其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如果不能让学生认识到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要性,那么,学生很可能错误地理解网络信息安全,更可能受到网络不良信息的侵害。下面就教育中的信息安全问题做个简单的探讨:

一、计算机网络安全教育面临的问题

1.学校对网络信息安全教育的重视不够

当前大多数学校对信息网络安全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比起当今网络的飞速发展,学校对于网络信息安全教育的认知相对滞后。加强网络信息安全教育,不仅可以让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得到保证,也是网络化社会安全的基本需求,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学生免受不良信息的侵害,避免学生因受网络不良信息的引导而做出违法犯罪的事情,更是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信息安全人才提供了保障。

2.对信息安全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目前,学校校园网络随着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已经逐步走上正轨。许多学校都配备了无线、有线网络,使学生和老师的生活和教学更加方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也普遍开设信息课程,但是重视程度远远不够,开设信息安全教育只是较为简单的论述,导致学生对网络信息安全的知识没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学校也没有正规、科学地把网络信息安全教育纳入教学计划中。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网络信息安全意识,学校应该重视普及信息安全教育,这对加速国家网络信息安全建设的进程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3.教育方法较为落后单一

部分学校信息安全教育的教材、教育方法落后,只有老旧的理论教育,缺乏与现实的紧密联系,相关信息安全的教育人才缺失也是影响教育效果的关键因素。学校应该顺应信息化时代的需求挑选教材和更新教育方法,使之更加适应当前社会网络信息安全发展的需求。

二、信息网络安全的危害及其表现形式

1.自然灾害

计算机是一个电子设备,其使用对环境有一定的要求,受环境影响也比较大。目前大部分学校机房没有相关的保护措施,抵御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的能力较差。在日常学习工作中由于缺乏相关保护措施,导致电脑损坏、数据丢失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2.“恶意”网络软件和“后门”

网络世界的开放及多样性导致软件的质量参差不齐,其安全性也没有统一的机构进行审核,犯罪分子往往利用软件中的漏洞或缺陷攻击或破坏计算机系统。另外,软件公司的开发人员出于某种目的,会在开发的软件代码中留有“后门”,一般不为普通用户所知,在特定的情况下,“后门”会被打开,其造成的影响和后果是不可估量的。2014年的“Shellshock”和美国的“棱镜门”事件是近年来最为典型的网络安全事件。

3.黑客的威胁和攻击

自从世界第一台计算机”ENIAC“诞生以来,网络技术不断发展,其中也包括“黑客”技术。黑客通常指在未经他人许可的情况下,侵入他人系统,这是信息网络所面临的最大威胁。黑客攻击手段一般可分为破坏性攻击和假冒型攻击(非破坏型攻击)。破坏性攻击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侵入网络电脑系统、盗取系统资料信息、破坏网络系统的数据。黑客们常用的攻击手段有获取口令、木马攻击、电子邮件攻击的欺骗技术和寻找系统漏洞等,假冒型攻击是指黑客冒用你的账号向别人输送信息。

4.垃圾邮件和间谍软件

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电子邮件地址的“公开性”和“可广播性”强行给别人发送电子邮件,这些邮件一般是带有广告推销性质或是带有恶意代码,一旦打开邮件就可能导致不良后果。间谍软件的主要目的不在于对系统造成破坏,而是窃取系统或是用户数据。

三、加强学校信息安全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1.建立信息安全教育体制

首先将信息安全教育归纳进学校的安全教育中,制定切实可行的信息安全教育内容和计划。在日常教育与教学活动中开展信息网络安全教育工作。

2.增加学生信息网络安全意识

网络提供了求知学习的广阔空间,使学习能够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这对学生的学习有着巨大在帮助作用。在网络上学生能够接触到更多的知识,但是学生对这些信息缺乏辨别能力,自身的安全意识和对网络的自律能力不足,容易受到不良信息诱惑,使其人生观、价值观发生转变。因此,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使他们既能保护自己的信息,又能抵制进行网络犯罪,共创安全和谐信息网络环境。

3.加强信息安全的教学实践

信息安全不仅仅要进行理论学习,更要强化学生的实践环节,广泛组织以《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为主题的各项活动,积极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网络观,竖立信息网络正能量,提高学生适应信息化社会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勇于直面网络的善与恶,投入到建设安全网络的实践中去。

参考文献:

第7篇

中国没有互联网

《经济》:在新形势下,怎么提高我国互联网的安全性?

吕述望:我国没有互联网。我在第20届“Internet安全利用学术研讨会”上作的报告题目就是“中国没有互联网No internet in China”。我们中国所说的互联网,就是指Internet(因特网),但因特网是美国发明与推动起来的。在科学和教育的需求下,美国慷慨地容许其他国家的计算机系统接入因特网,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商业应用的开发,美国这张网络(Internet)获得世界许多国家的认同,也成了美国的摇钱树!中国的计算机网络、电话网络、电视网络都不同程度地接入了因特网。

因特网对人类做出了伟大的贡献,这无可厚非。要知道,理想的互联网应该是由各国公众网络平等互联形成的,国界是清晰的互联网,而现实是我们只是因特网的用户。不能因为我们中国接入了因特网就认为是中国的网了,这种认识很可怕。但是,目前,我国对网络的认识出了问题,老百姓直呼因特网为互联网,或中国互联网。十以前我国的媒体和一些官方文件,把因特网也叫互联网,甚至称“中国互联网”、“我们中国互联网”。还有讲我国是互联网大国的,其实是“因特网用户大国 ”,在中国挂牌“中国互联网协会”准确的应该叫“美国因特网中国用户协会”。这是认识上的错乱,这种认识很危险。当你把别人的网当成自己的网时,你就不会注意安全与边界的问题,这时信息安全就出问题了,容易忽视边界问题,使原来传统的防线被别人轻易攻破。其实在这方面,中央政府的认识是对的,建议大家要好好看看十报告,把认识提高到中央层面上来,总理的讲话里没谈互联网只谈网络,中央提出要认识网络空间安全问题而不是互联网安全。

安全利用因特网

《经济》:我国应如何安全利用因特网?

吕述望:在中国,从网络空间(Cyber Space)来看,为了说明问题,我把中国的网络空间二分,一块是军网、内网、专业网等部分,称为国家网络(State Networks);一块是公众开放使用的网络,称为公众网络(Citizen Networks)。国家网络一般都是一张一张独立的网络,每一张网络有一个主根控制,它的建设都有特殊的使命。一般不与其他网络互联,也不容许其他网络接入。公众网络则不同,它一般要在国的监控下规划建设,我国的公众使用的网络主要是接入因特网部分,.cn , .com , .net 是我国公众使用的基础接点。可以简单地说,中国公众使用的网络是美国因特网的一部分。夸张一点讲,中国亿万公众在美国因特网上淘宝,中国的公众网络监管部门是在美国网络空间中执法。我是密码和信息安全工作者,对Internet这个双刃剑,看不利的方面多了些。Internet已经严重地军事化了,是美军的第五作战域,Internet已不是一个单纯的公众网络!

但是中国还出巨资发展IPV6技术,有专家称,IPV6+Internet 就是下一代互联网。在我看来,IPV6工程花了我国太多的钱,帮了美国太多的忙。我们用美国的网来推动我国的经济发展是很危险的,这样的推动不如不推动。

还有,我们现在讲网络安全,我认为这与我国没多大关系。其实,网络对于我国来讲,只是因特网安全利用的问题。要认清当下现实,我国租用Internet给自己国家的公众上网,解决了一时之急需,不能长远!可能各个Internet的接入国,有一个共同愿望,希望Internet国际化,希望美国交出控制权,这是不现实的,不仗义的!租用人家东西要所有权,不应该的!再说美国也不会放弃控制权的!

网络现在也不是最初的那张网了,它不纯粹了,被军事化了。美国也将Internet用于军事目的,全世界有13台根服务器。其中1台主根服务器在美国,其余12台为辅根服务器,其中9台也在美国,在这里面,美国太空总署(NASA)、美国国防部、美国陆军研究所各1台,有很强的政府和军队背景。另外3台放在美国国外,分别是:英国、日本、瑞典。所有根服务器均由美国政府的授权机构ICANN统管。这种军民混用的网络不是和平人类所想要的,在公众使用的网络中进行战争,接入这样的网络是靠不住的!网络战是军事行为,不可以在公众网络中进行!中国梦不能依托美国的网络,要建设自己的公众网络。

建设我国自己的公众网不是能立竿见影的,目前中国公众在Internet上淘宝的局面,还需要假以时日才能改变。建议公众的私密和各种权益都要用密码加以保护。希望政府为我国公众在网络空间中的活动提供密码服务。

中国的公众网应该注重知识安全

《经济》:那么未来我国应该怎么建设属于我们自己的公众网络与网络人才呢?

吕述望:我认为,中国公众网络建设除了网络本身的建设外,还有三个重要问题需要注意。

一是中国公众网络建设要重视知识安全体系建设。近十余年,我一直研究知识安全,从知识安全角度来看,对中国公众使用网络的现状表示担忧。知识安全是人类安全的基石,从以汉文字为基础的知识安全体系来看,可以肯定当前网络中知识被白化,人被丑化,国家被妖魔化,这些都不利于中国梦的实现。据北京知识安全工程中心十年来的跟踪研究表明,中国公众使用的网络中知识白化严重,一个问题往往有六七种答案,普通百姓往往无以适从!关于人物,被丑化的现象极为严重,放眼看去,真是“古代无圣贤,近代无好人,现代多是大坏蛋”。

例如,通过百度网站查“鲁迅是个怎样的人?”,答案有:

——鲁迅是一个心理阴暗变态、刚愎自用、睚眦必报、不近人情的人。

——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革命家。

——鲁大师是日方间谍,最近才解密文档,鲁大师的文字陆续从课本扯下,反攻倒算的日子不远了!

——鲁迅不是“河蟹”也不是精英,他是个宅男

——鲁迅是相当现实的一个人,好财好色好享受。

——鲁迅他是我心目中近代文学作家除刘庸外地位最高的人物了!

——鲁迅是思想前卫,文风犀利,懂得生活的一个人。

百度搜索,答案千奇百怪,我是一头雾水,何况中小学生乎!

据调查,现在网民中有80%的人用网络玩游戏,还有20%的网民在看黄色信息、在发泄、还用来相互攻击。这就是现在的网络世界,迷乱而堕落,甚至不少青少年还患上了网瘾,何其悲哉,难道要让这种网络世界毁掉我们的子孙后代吗?我们应该让公众网络回到最初的,以学习交流为主的清洁状态上来。

因此,公众网络建设是中国网络建设的新方向,中国公众需要一个交流知识、学习知识的平台。有了这样一个公众学习、交流知识的平台,以汉字为基础的知识安全体系建设才有一个可靠的依托。我们理想中的数字世界是美丽的,流淌着的是0-9的数字,传递的是知识包,使用的是知识阅读器。

二是公众网络下公众密码服务体系的建设问题。在中国密码的研究、使用、管理等高度一致,从管理来看,中国的密码分绝密、普密、商密三级管理。当前,公众密码服务的需求广泛,还需要进行体系设计。

三是强烈建议用中国自己的数据库,用自主品牌。在中国公众网建设中,不要用思科等国外品牌的产品了,要尽量用中国自己的产品。农民都知道把自己的稻谷放在别人家的谷仓里是不安全的,何况是这国家大事。关于人才,这要感谢因特网为我国培养了大量的网络人才。现在如果中国开展公众网的建设,就会把人才聚拢起来。公众网与中国公路、高铁等国家基础建设一样重要,而投资又比它们少。建议政府主导公众网络的建设规划、投资、标准和成果评估。

(北京知识安全工程中心李长红对本文亦有贡献)

记者手记:

7月12日,终于约到国家信息安全专家吕述望教授的采访,真是欣喜若狂。据悉,吕教授从1980年开始,从事密码学、信息安全研究至今30多年,行事低调,很少接受采访。密码学——多么神秘的专业,这是我最喜欢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约翰·纳什所为之疯狂的专业。

据悉,吕教授在信息安全领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是中国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公开的商用算法SMS4的创始人。他是数字物理噪声源芯片的发明者。曾获得1986年度和1988年度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198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92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995年度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99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97年度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000年度国防科学技术三等奖、金融科技进步二等奖、2001年度国防科学技术三等奖,均为各奖项的主要完成人。他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他的名望遍及信息安全圈内,他桃李满天下。

带着这份神秘的期待终于等到了约定的采访日期7月15日,可是天公不作美,北京大雨。恐吕教授在雨天行动不变,于是打电话延后采访日期,可是吕教授在电话里慈祥地说:“我没问题,家离实验室很近,走几步就到了,你远吗?如果你不方便等我出差回来也可。”我怎么能让这千载难逢的机会错过呢!于是冒雨前往拜访中国的密码学专家。

初见吕教授,他与我想象的一样,是一位白发苍苍、心地善良、目光犀利、襟怀坦荡,敢说敢为的真君子。一见面,他就像家里的长辈一样边给我倒茶,边羞涩地说:“像我这个年纪,本不应该多说话的,话说多了容易让年轻人为难。不说,我又对中国网络很担心。”他叹了一口气继续说,“从Internet引进中国,我就一直关注美国这一伟大的技术成就,现今,我国的计算机网、电话、电视都接入了Internet,我搞了一辈子密码与信息安全,这种状况使我严重不安。我觉得我应该为子孙后代做些事。”

吕教授认为,现在网络的功能越来越偏离最初对网络的利用,知识安全在网络里沦陷,各种商业充斥着网民,更让人不忍的是,它在荼毒着我国的青少年。这在吕教授心里是一道逾越不过的墙,他说现在的网络被商业化得太肮脏了,使他想起旧社会的靡靡之音与鸦片。正因为这么多的不放心,2003年,他成立了北京知识安全工程中心,为中国的知识安全体系建设殚精竭虑。

让吕教授更担心的是我国对网络的认识的偏差。他认为这种认识差错容易迷失方向,降低防范意识,使我们本来的传统防线被轻易突破。

第8篇

关键词:需求驱动;西部高校;网络工程;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2-0055-03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采取试点推动、示范引领等方式,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西部普通高校应用技术转型是西部地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升级的人力资源支点[1]。“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了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特别是对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类人才提出了更多要求,促使高校对现有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调整与改进。

一、现状分析

1.网络专业人才的需求现状。参考李校红[2]等所做的市场需求调查,结合我院近年来的就业情况的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从毕业分流来看,就业与读研是两大选择。就业比例占绝大多数,考研、读研比例较低,但呈上升趋势。(2)从就业岗位需求(未考虑少数不从事本专业工作的情形)来看,主要分为以下三类:网络安全工程师,网络管理与维护工程师,网络研发与测试工程师。(3)从专业能力需求来看,熟悉网络通讯原理(如TCP/IP协议),熟悉Cisco、HC等设备的安装、调试,熟悉某种数据库和操作系统,具有CCNP、HCNP、网络工程师(中级)等证书,有较强的网站或手机APP开发能力,往往会被优先考虑。(4)从通识能力需求来看,有较强的表达沟通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有较强的项目规划、技术方案制定能力,有较好的学习能力,能够发现、分析与解决问题,有较好的英语水平等,往往会被优先考虑。

2.西部高校的现状。一些文献调研分析了西部普通高校的现状,结合我们自己的调研分析与体会认识,认为西部普通高校具有如下几个特点:(1)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学校总体发展水平相对缓慢。尽管近年来国家不断地提高对西部地区高校经费的投入,但受限于西部高校发展的基础和地区地方财力,以及高校扩招的影响,西部地区高校生均教育经费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2)师资队伍整体层次不高,教师职称结构整体偏低,高层次人才引进困难。从2014年分地区普通高等学校(机构)情况(2014年)[4]统计数据可以得到,2014年全国正高级、副高级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分别为12.33%、29.24%,而广西的相应比较为10.60%、27.23%,差距较为明显。而西部高校受制学校总体发展水平、地区发展水平和地区工资待遇,较难引进或留住高层次人才。(3)西部地区基础教育相对薄弱,生源质量整体相对偏低。西部地区大多地处偏僻地带,尽管近年的发展较快,但受制于长期以来的地域环境和经济发展状况,西部地区教育发展的速度较慢。以广西为例,每年全国统招分数线明显低于平均水平,而广西高校所招收的学生绝大部分为广西生源。(4)西部地区高校技术类企业较少,学生在本地企业开展工程实践的机会较小,而到东部相关企业开展工程实践,面临费用、安全、管理等诸多困难。

3.网络工程专业特点。网络工程专业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行业发展迅速。网络技术日新月异,云计算、物联网、可见光通信、软件设计网络等新技术令人应接不暇;“互联网+”行动计划也给网络工程专业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2)应用领域广泛,涉及学科面广。网络已经应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网络与信息技术贯穿于各大学科门类和各个工、农、商业领域。(3)毕业生就业面广。网络工程专业学生可以面向网络工程、网络安全与网络开发三个大方向选择就业岗位;同时,小到个体企业,大到大型企事业单位,都需要各种各样的网络管理与应用人才。(4)毕业生就业竞争压力大。m然就业面广,但就业人数众多,除了网络工业专业本身的竞争,还需要与几乎所有计算机、通信、电信类的毕业生竞争就业岗位。现在一些非计算机专业也开设了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再加上自身的专业知识与能力,这些毕业生在网络应用方面也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4.西部高校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现状。西部普通高等院校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与企业需求对接不准,人才培养目标与标准模糊;(2)对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考虑不足,培养方案与目标较为单一,不足以适应学生与社会的多元化需求;(3)实践体系不够完善,管理不够科学,未能充分发挥实验设施与师生的潜能;(4)实践力度不够,工程、应用等实践机会不多,创新能力不强。

二、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规划

1.分层次人才培养模式。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5]提出了“721”人才培养模式,它基于梯级、分级、多元策略,将人才分为应用型、复合型和创新型3种,大约符合7∶2∶1的比例。我们借鉴其分层次培养思想,将培养目标分为学术型与应用型两个层次,目前以应用型层次为主。对于学术型人才,在课程体系上偏向于基础理论与方法,注重学术研究方法训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对于应用型人才,以就业为导向,强化专业基础和实践能力。图1展示了我们的网络人才培养层次。

2.“3+5+3”课程要求体系。分层次培养体系,也就对应着分层次的课程设置体系,与网络工程相关的课程,可以分为专业基础、专业核心和专业选修三大类,其中专业选修课程较多。如何保障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又将师生从繁重的课程任务中解放出来,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除了增加师生配置比例,引导学生合理选择选修课之外,还需要从课程知识的要求入手。一般来说,一门课程的内容,可以从如下三个问题入手:What is it(它是什么),Why to use it(为什么要用它),How to do(怎么实现它),Where to use(可以用在哪儿)及Where to go(将来的发展前景与方向如何)。针对三类课程的这五个问题,我们推荐了三个层次(重点把握、熟悉、了解)的要求,如表1所示。对于每门课程的各个具体知识点,我们也推荐任课教师合理规划认识层次,突出重点。

3.用为主,兼顾学术。考虑到学校与学生的基础与发展,我们将培养目标定位为: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兼顾学术型人才培养。因此,整个课程体系的设计主体上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为培养学术型人才培养,激发学生的考研热情,提升学生的教研通过率,提升了专业选修课所占比例,约占总学分为39.7%。另一方面,开设专业选修课《考研数学综合1》、《考研数学综合3》、《考研专业基础》及《考研专业综合》4门,共计23学分。

4.网络工程、安全与开发三条主线。对社会需求的调研结果表明网络工程人才的需求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网络安全、网络工程与网络开发。网络安全主要体现在网络安全配置、故障诊断和信息安全防护等方面,网络工程主要体现在网络设备选型、配置、管理与维护等方面,网络开发主要体现在Web网站开发、手机APP开发和网络通信编程等方面。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从“网络工程”、“网络安全”、“网络开发”三条主线进行教学规划,专业核心课程包括《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TCP/IP 协议体系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路由与交换技术》及《算法分析与设计》。其中《计算机网络》与《TCP/IP协议体系结构》是三条主线的共同基石;《计算机组成原理》与《操作系统》支撑网络案例;《算法分析与设计》支撑网络开发;《计算机组成原理》与《路由与交换技术》支撑网络工程。在专业选修课中,《网络安全技术》、《计算机密码学》与《网络攻击与防护》突出网络安全方向;《高级网络路由技术》、《高级网络交换技术》、《无线网络技术》与《网络性能优化》突出网络工程方向;《Linux操作系统》、《Java程序设计》、《移动编程技术》与《软件工程》突出网络开发方向。

三、三级协同培养

针对目前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在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上的欠缺,借鉴湖北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提出的校内-校企-企业三级协同培养方案[6],考虑到西部一些高校学生较难获得企业工程教育实践的机会,结合学校科技企业园和学院自身的特点,我们规划了自己的三级协同培养方案,如图2所示。

三级培养体系中,三级培养目标是层次递进的,都以需求为驱动,以能力为导向。第一级依托于课堂教学与实践,重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训练,并培养学习方法与能力;第二级从相关企业的实际需求与工程应用出发,重在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初步的工程应用能力;第三级以学生兴趣为纽带,依托于开放实验室、科研设备或科技产业园设施,以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完成科研项目或工程项目为目标,重点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创新意识,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工程能力。

四、结束语

此次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划结合了市场需求与学校发展现状,开展了广泛调研,听取了部分同行和部分相关行业人士的意见,遵循以需求为导向、以岗位定能力、以能力定课程的原则,重点培养网络行业急需的工程性和实践性人才,同时兼顾学生的继续深造需求。所提出的“3+5+3”课程要求体系还有待实践检验。

参考文献:

[1]马青,王春秀.西部普通高校应用技术转型的机遇与路径――基于宁夏高等教育的分析[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38(1):166-173.

[2]李校红.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探析[J].计算机教育,2015,(22):20-25.

[3]高东辉.西部高校跨越式发展的现实问题和路径选择[J].当代教育科学,2016,(3):37-40.

[4]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5.

第9篇

关键词:信息化 基本国情 中国特色 信息化建设

一、与我国国情相结合

我国信息化建设必须面对这样的基本国情:人口众多,就业压力大;资源相对不足,进一步发展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降低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平均消耗水平;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差距仍在扩大,二元经济结构还没有根本改变,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扭转;经济总量大,人均收入水平低,科技含量不高;面临工业化信息化双重任务;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管理基础薄弱,资源优化配置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面对基本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可以说,我国的信息化建设既有优势和机会,也有劣势与威胁。如何充分发挥优势、抓住并利用好各种机会,努力克服劣势、消减威胁,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目标的实现,正是中国信息化道路选择的关键所在。也是其根本任务所在。

二、我国信息化发晨的战略重点

(一)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

推进面向“三农”的信息服务。利用公共网络,采用多种接人手段,以农民普遍能够承受的价格,提高农村网络普及率。整合涉农信息资源,规范和完善公益性信息中介服务,建设城乡统筹的信息服务体系,为农民提供适用的市场、科技、教育、卫生保健等信息服务,支持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合理有序流动。

利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信息技术在能源、交通运输、冶金、机械和化工等行业的普及应用,推进设计研发信息化、生产装备数字化、生产过程智能化和经营管理网络化。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推动高能耗、高物耗和高污染行业的改造。推动供应链管理和客户关系管理,大力扶持中小企业信息化。

加快服务业信息化。优化政策法规环境,依托信息网络,改造和提升传统服务业。加快发展网络增值服务、电子金融、现代物流、连锁经营、专业信息服务、咨询中介等新型服务业。大力发展电子商务。降低物流成本和交易成本。

鼓励具备条件的地区率先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引导人才密集、信息化基础好的地区率先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二)推行电子政务

改善公共服务。逐步建立以公民和企业为对象、以互联网为基础、中央与地方相配合、多种技术手段相结合的电子政务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增加服务内容,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推动服务型政府建设。

加强社会管理。整合资源,形成全面覆盖、高效灵敏的社会管理信息网络,增强社会综合治理能力。协同共建,完善社会预警和应对突发事件的网络运行机制,增强对各种突发性事件的监控、决策和应急处置能力,保障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强化综合监管。满足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规范监管行为的需求,深化相应业务系统建设。围绕财政、金融、税收、工商、海关、国资监管、质检、食品药品安全等关键业务。统筹规划。分类指导,有序推进相关业务系统之间、中央与地方之间的信息共享,促进部门间业务协同,提高监管能力。

(三)建设先进网络文化

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网上传播。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加快推进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作品的数字化、网络化,规范网络文化传播秩序,使科学的理论、正确的舆论、高尚的精神、优秀的作品成为网上文化传播的主流。

改善公共文化信息服务。鼓励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等行业加快信息化步伐。提高文化产品质量,增强文化产品供给能力。加快文化信息资源整合,加强公益性文化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信息服务体系。

加强互联网对外宣传和文化交流。整合互联网对外宣传资源,完善互联网对外宣传体系建设,不断提高互联网对外宣传工作整体水平。持续提升对外宣传效果,扩大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建设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倡导网络文明,强化网络道德约束,建立和完善网络行为规范,积极引导广大群众的网络文化创作实践,自觉抵御不良内容的侵蚀,摈弃网络滥用行为和低俗之风,全面建设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

(四)推进社会信息化

加快教育科研信息化步伐。提升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信息化水平,持续推进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发展多层次、交互式网络教育培训体系,方便公民自主学习。建立并完善全国教育与科研基础条件网络平台,提高教育与科研设备网络化利用水平,推动教育与科研资源的共享。

加强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建设并完善覆盖全国、快捷高效的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增强防疫监控、应急处置和救治能力。推进医疗服务信息化,改进医院管理。开展远程医疗。

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多层次、多功能的就业信息服务体系,加强就业信息统计、分析和工作,改善技能培训、就业指导和政策咨询服务。加快全国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建设,提高工作效率。改善服务质量。

(五)完善综合信息基础设施

推动网络融合,实现向下一代网络的转型。优化网络结构,提高网络性能,推进综合基础信息平台的发展。加快改革,从业务、网络和终端等层面推进“三网融合”。发展多种形式的宽带接入,大力推动互联网的应用普及。推动有线、地面和卫星等各类数字广播电视的发展,完成广播电视从模拟信号向数字信号的转换。

建立和完善普遍服务制度。加快制度建设,面向老少边穷地区和社会困难群体,建立和完善以普遍服务基金为基础、相关优惠政策配套的补贴机制。逐步将普遍服务从基础电信和广播电视业务扩展到互联网业务。

(六)加强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建立和完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体系。加快人口、法人单位、地理空间等国家基础信息库的建设,拓展相关应用服务。引导和规范政务信息资源的社会化增值开发利用。鼓励企业、个人和其他社会组织参与信息资源的公益性开发利用。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大力发展以数字化、网络化为主要特征的现代信息服务业。促进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充分发挥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对节约资源、能源和提高效益的作用,发挥信息流对人员流、物质流和资金流的引导作用。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

加强全社会信息资源管理。规范对生产、流通、金融、人口流动以及生态环境等领域的信息采集和标准制定,加强对信息资产的严格管理,促进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

(七)提高信息产业竞争力

突破核心技术与关键技术。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强化集成创新,突出自主创新。突破关键技术。选择具有高度技术关联性和产业带动性的产品和项目,促进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产学研用结合。实现信息技术关键领域的自主创新。

培育有核心竞争能力的信息产业。加强政府引导,突破集成电路、软件、关键电子元器件、关键工艺装备等基础产业的发展瓶颈,提高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逐步形成技术领先、基础雄厚、自主发展能力强的信息产业。

(八)建设国家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全面加强国家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坚持积极防御、综合防范。探索和把握信息化与信息安全的内在规律,’主动应对信息安全挑战,实现信息化与信息安全协调发展。坚持立足国情。综合平衡安全成本和风险,确保重点,优化信息安全资源配置。建立和完善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重点保护基础信息网络和关系国家安全、经济命脉、社会稳定的重要信息系统。加强密码技术的开发利用,建设网络信任体系,加强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工作。

大力增强国家信息安全保障能力。积极跟踪、研究和掌握国际信息安全领域的先进理论、前沿技术和发展动态。抓紧开展对信息技术产品漏洞、后门的发现研究,掌握核心安全技术,提高关键设备装备能力。促进我国信息安全技术和产业的自主发展。加快信息安全人才培养,增强国民信息安全意识。不断提高信息安全的法律保障能力、基础支撑能力、网络舆论宣传的驾驭能力和我国在国际信息安全领域的影响力,建立和完善维护国家信息安全的长效机制。

(九)造就信息化人才队伍

提高国民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强化领导干部的信息化知识培训,普及政府公务人员的信息技术技能培训。配合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组织志愿者深入老少边穷地区从事信息化知识和技能服务。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开展形式多样的信息化知识和技能普及活动。提高国民受教育水平和信息能力。

培养信息化人才。构建以学校教育为基础,在职培训为重点,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相互结合。公益培训与商业培训相互补充的信息化人才培养体系。鼓励各类专业人才掌握信息技术,培养复合型人才。

第10篇

关键词:艺术类院校;信息化;服务

中图分类号:G717

在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浪潮中,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与发展,近年来艺术类院校的信息化程度近年来不断深入,随着移动互联网、智能手机等等信息化新技术、新产品的应用,信息技术已经深深扎根融合在师生的工作、学习中。越来越多的人,基本通过网络从事开展自身的工作与学习。网络是如此的重要,在现代社会中,用户对网络的要求可谓真正达到了高性能、严要求的标准。一旦出现网络中断,特别是用户在开展教学和创作活动中出现此类问题,将会导致用户的强烈不满,随着而来的,则是用户的投诉以及信息中心的形象严重受损。网络中断事件是不可接受的,特别是在艺术类院校,师生们对于网络出错的宽容度普遍不高,确确实实达到了“零”容忍的程度。

1 艺术类院校的信息化建设现状分析

1.1 信息化建设定位模糊

普通高校的信息化建设方式与艺术类院校不同。综合性的高校信息化建设设计定位明确、规模大、用户集中、信息系统平台大而全;学院把信息化建设作为基础性工作看待,高度重视。每年信息化基础、资源建设与维护经费投入充足,建设目标明确,形成了良性循环的长效机制。与综合性大学相比,艺术类院校从一开始定位比较模糊,有的院校参照综合性大学来建设,容易遇到建设资金不足的困难。有的院校对信息化建设概念模糊,定位不清,以为信息化建设就是上网和门互网站建设,对信息化建设中的服务性资源没有足够的重视。整个校园网的信息化建设与社会信息化程度差距甚远,信息资源与基础设施上投入往往不足,落后的网络设备、盗版软件给校园网留下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1.2 信息化成果利用率普遍不高

艺术院校园信息化建设与综合性大学类似,也拥有一卡通系统、OA办公软件、数字资源图书馆、VPN校内外网互连系统等公共软件应用平台。但和综合性大学相比,这些平台的使用率和利用率普遍不高,产品与成果使用情况往往不尽人如意,平台使用效率不理想,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用户使用意识淡薄,甚至有抵触心理,能不接触尽量不接触,造成建设资源的浪费,而在登录和操作平台时往往不能正确操作,不能实现目的往往怪罪于信息中心开发的产品质量不过关,给信息中心造成误解。

1.3 师生信息化技术应用能力不足

艺术院校的师生们大多数从事艺术类教学与创作工作,感性重,对信息化范围认识有限,整体师生的信息化基础技能都很薄弱,把所有与网络、计算机有关的事项都认为由信息中心等技术部门承担解决是艺术类院校老师的共识,其辩识度有限,往往把所有与电脑、网络有关的问题都归结到信息中心来。一方面,综合性大学每年都有上百万的投入,对于软硬件不仅在建设上资金充沛,在后期维护的投入上也极为重视,而大部分艺术院校的对信息化的投入有限,重建设轻维护。另一方面,老师们对信息部门的意见很多,上网慢、无线网如何接入、业务平台数据出错、计算机无法启动,大大小小的问题现象都有,信息中心的工作人员就像救火队员,疲于奔命,但效果却不理想,服务响应时间长、解决问题慢,给服务部门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1.4 信息服务能力有限

从事艺术工作的学院师生计算机应用水平一般仅限于常用软件的使用,接触到各类信息平台如教务管理软件、VPN系统、邮件系统后,各式各样的问题都会出现。有时候不仅仅是网络故障,包括其他信息化产品的使用,例如智能手机、IPAD等设备的操作系统升级、软件安装等等。信息中心是服务部门,为师生服务是其应尽的责任,但大部份艺术院校中信息中心配备的网络管理和维护人员有限,同时要兼顾电脑的维修、多媒体技术支持等多项工作。工作量大而复杂,而人员又少,疲于奔命。信息中心往往只能保障网络的正常运行,无暇深入学习研究网络安全知识,大部门技术人员网络安全管理水平不深,而随着信息化的不断深入,信息中心的任务不断加深加重,投入的人力物力始终没有增长。长此以往,导致学院的信息化建设水平与其他高校相距甚远,而这种影响,会间接造成学校在管理水平、科研创新等方方面面的落后。

2 基于师生应用的角度出发,主动提供优质的网络服务

艺术院校的学生和老师大多从事艺术类教学,敢于接触新鲜事物,对信息化类的高端科技产品有强烈的兴趣和喜好,与此相对的是其信息化应用水平不高,网络安全保护意识低,使用能力较弱,经常出现产品使用不当造成的各种困难,如操作系统故障、各类应用软件、管理平台以及浏览器故障等环节,近年来因为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的普及,基于安卓、IOS等移动操作系统的设备故障及使用支持需求大幅度增长。鉴于其自身较为薄弱的维护能力,因此往往向信息中心询求帮助。人的因素是网络安全的决定因素,单纯依靠安全技术和软、硬件产品来解决网络安全问题是不现实也是不明智的,需要提高学校的网络安全意识,加强整体防范网络入侵和攻击的能力。针对此类情况,作者认为,一是要提供足够可靠安全、可用的网络环境,减少用户遭受攻击与入侵的机率;二是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快速有效的支持用户,解决问题;三是定期培训,以点带面,有计划的普及信息化知识,增强师生自身的信息化应用水平与保护能力。

2.1 继续推进、完善建设的校园网络基础设施

鉴于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以及智能移动终端设备在高校师生人群中的大量应用,无线网络能打破传统的教室界限,而无处不在的无线网络接入服务与快速的上网体验感,以及可以漫游的数字资源平台和实验中心,将会带来更加灵活的学习与教学方式[1]。艺术院校的师生自身信息化保护和应用能力水平普遍不高,但是在移动终端普及率却远远高于普通院校,大部分师生同时拥有手提、平板电脑、智能手机及其他设备,人均持有率远远高于普通高校,为教师员工提供无时无刻不在的上网服务,提供理想、便利的上网环境,是我们将来建设的重点与目标。

2.2 合理安排校园网络布局,充分发挥校园网络设备性能

大部分艺术院校的信息化建设经费有限,像负载均衡、入侵检测、网络流量控制等网络安全软硬件设备,不是每个院校都有条件购买并应用的,合理利用好现有设备,如二层、三层交换机的交换和管理能力,充分发挥网络设备性能,在交换机中使用虚拟网技术对校园网络合理分块、实施访问控制策略,使用硬件防火墙中的网络隔离、过滤等技术,能够实施有效的安全隔离与拦截,增强校园网的防护性和可用性,保障网络的安全稳定。同时利用闲置的服务器资源,架设如SUS服务器,为用户提供操作系统的安全漏洞补丁升级服务;架设网管软件服务器,通过对校园网络流量的抓取、扫描、分析,能够对校园网进行有效管理和预警;架设FTP服务器,为师生员工提供各类安全软件和应用软件的下载服务,方便师生使用。同时完善管理、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建立完善的IP地址与MAC地址对应关系表,能够在网络故障突发时快速发现故障源并解决问题。

2.3 提供一站式的网络服务

数字化校园建设是当前高校信息化建设的主流,其以数字化信息和网络为基础,通过对教学、科研、管理、技术服务、生活服务等校园信息的集成,使数字资源得到充分优化利用的一种虚拟教育环境,实现教育过程信息化,达到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的目的。在数字化校园的基础上,通过建设门户网站、集成学院的信息系统与各种管理与服务,实现单点登录,师生们能够通过唯一的用户名在学校校园网内部畅通无阻。通过整合加强高校内部业务,形成学校公共业务及数据中心,通过建立如公共软件库、公共资源库,一卡通系统、数字图书馆的信息资源等等,整合实现了校内资源的集中建设和管理,避免重复建设与投入,是信息技术为方便师生,实现部门业务平台与数据集成的核心表现。

2.4 主动提供服务、加强培训和宣传创新,增强师生的应用和使用能力

在校园网络维护中,大约90%以上的问题仅仅是网络接入、系统使用上的小问题,均占用了信息中心人员大量的时间。平时与教职员工多多沟通,建立网络信息畅通渠道,对学院内有一定信息技术能力的人员整合,建设一支精干的信息化建设技术小组,同时在每个院系、部门培训一个信息化技术人员。师生们可以直接向部门节点的技术人员反映问题,这样能够在第一时间将90%的简单问题如软件使用、网络接入等简单故障和系统安装等情况可以直接解决。遇上复杂性、专业性的问题,已经超出部门技术人员能力范围外的故障,再向信息中心报修。这样不仅可以为快速为师生排扰解难,提高了信息中心的满意服务度,同时也将信息中心的技术人员从繁锁的网络维护服务中解脱出来,有更多的时间应用于其自身技术提升和校园网络管理的深入管理。同时建设网上故障报修与预约平台、网上互动平台、远程控制等服务,注重服务的专业化和精细化,让信息中心的服务更加人性化、效率化、数字化。

2.5 开展面向教师和学生的信息成果的使用培训

定期开展网络安全方面的知识讲座,提高全体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信息中心的工作人员不能只把工作目光投放在网络技术上,要设立专人专职,将学院各类信息化产品的成果与技术主动进行积极推广宣传和培训,告诉师生利用学院的信息化平台开展工作后优势与得失,如何更方便的使用信息化产品,减少使用故障,帮助师生灵活运用。同时技术人员也要与时俱进,牢牢掌握信息前沿动态,然后定期向师生提供信息化产品服务与知识培训,如智能水机的系统升级、各类软件安装与防护、网上银行的应用与安全等等,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与渔,在提高师生的技能能力,也是减轻自己工作量的关键。提高师生的网络安全法律意识、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保证校园网络信息服务健康有序发展[2]。

3 跟紧技术趋势,深化信息化产品的服务与力度

在艺术类院校信息化建设中,提供理想的上网环境是教职员工最基本的需求。在校园网内又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安全隐患。为了防止来自各方面的网络安全威胁,必须要有一个严格的安全策略和安全管理制度才能实现校园网络安全。在这个基础上,提供科学的咨询应用服务,包括应用理念和应用模式,尤其是如何将信息技术融合到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等方方面中,一方面推动学院管理与服务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另一方面更加方便师生的生活和学习。利用信息技术支撑师生的教学和科研创新等等,注重资源的公共化,发挥资源的公共效益。当前已经进入了“云”时代,云服务、云计划等技术在高校已经形成云校园的建设模式,那么跟踪信息技术前沿,信息中心必须要增强自身的创新能力与服务能力。云校园是一种全新的建设和应用理念,师生不需要去关心信息技术本身也不用关心设备在哪儿谁提供服务,只需通过网络接入,可以实现其所有的工作,让师生使用移动终端基本可以实现邮件接收通知通告,获取教学资源[3]。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应用将变得更加轻松,而信息中心的技术人员也要与时俱进,必须通过不断的学习,获取新的知识和技术服务手段,不断增强业务能力,为师生提供到位的服务,是信息中心工作的任务与目标。

参考文献:

[1]刘海君.试论高校校园网的建设与管理[M].长春:现代情报,2004(4).

[2]陈阳.我国高校信息化网络的建设与应用[M].大连:航海教育研究,2009(1).

[3]刘臻.从美国大学看高校信息化中的深化应用与改革创新[M].北京: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11).

第11篇

关键词:数据存储; 数据安全; 访问策略; 网络入侵

目前计算机已经替代了正在被淘汰的数据存储介质――光盘,成为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工作中重要的数据存储设备。正是因为它存储了这些我们需要的、重要的数据,所以我们要以一个高的标准来探讨一下存储在计算机的数据安全问题。下面我们就从几个方面来入手探讨这个问题。

一、为什么要将数据存储在计算机当中。早在计算机刚出来的时候,它的主要功能是进行科学计算,替代普通的计算器,主要是用来完成计算功能的。随着计算机功能的强大,从一开始应用在科研机构,逐渐应用到普通机构,然后才应用到各行各业乃至家庭用户。正是它功能的强大,价格的低廉,才让它走入的寻常百姓家。才让它有机会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设备。在早期人们要存储一些数据比如:电子照片、声音、视频(录像)一般都要存储在光盘上,而要存储在光盘上,首先要将这些数据刻录到光盘上,这些对于普通用户来讲,在早期是无法做到的,他们能做到的就是到一些专业机构,比如摄影机构来刻录光盘,然后存放到家中,如果以后想看,只能放到CD、DVD等这样的现在已经被淘汰的设备中才能看。后来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以及计算机多媒体功能的出现,这些电子照片、声音、视频(录像)等等都可以存放到计算机当中了。而且随着计算机硬盘容量的越来越大,价格越来越便宜,计算机中可以存放大量的这些数据。当然除了存放这些数据外,还可以存放大量的文档文件。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越来越多的数据都被存储到计算机当中了。

二、存储在计算机中的数据面临的安全性分析。计算机作为主要的数据存储设备,它的安全性也在越来越被重视。从计算机进入到各行各业应用开始,计算机上存储的数据就一直面临着安全性的问题。从简单的来讲被误删除、被格式化、或系统还原的覆盖,都会对计算机的数据安全带来影响。当然除了这些还有很多会影响到数据的安全性,主要有以下几个比较常见:1)硬盘驱动器损坏:一个硬盘驱动器的物理损坏意味着数据丢失。设备的运行损耗、存储介质失效、运行环境以及人为的破坏等,都能造成硬盘驱动器设备造成影响。2)人为错误:由于操作失误,使用者可能会误删除系统的重要文件,或者修改影响系统运行的参数,以及没有按照规定要求或操作不当导致的系统关机。3)黑客入侵:这里入侵指的是入侵者通过网络远程入侵系统,侵入形式包括很多:系统漏洞,管理不力等4)病毒:由于感染计算机病毒而破坏计算机系统,造成的重大经济损失屡屡发生,计算机病毒的复制能力强,感染性强,特别是网络环境下,传播性更快。5)信息窃取:从计算机上复制、删除信息或干脆把计算机偷走。6)电源故障:电源供给系统故障,一个瞬间过载电功率会损坏在硬盘或存储设备上的数据。7)磁干扰:磁干扰是指重要的数据接触到有磁性的物质,会造成计算机数据被破坏。

三、如何保证数据在计算机的安全性。保证数据的安全性所采用的方法才是最重要的,以上的造成安全隐患的原因,只能去尽量避免,所以我们要想方设法去做一些事情来保证数据储存的安全性。即所采取的计算机网络安全措施。计算机数据安全措施主要包括保护网络安全、保护应用服务安全和保护系统安全三个方面,各个方面都要结合考虑安全防护的物理安全、防火墙、信息安全、Web安全、媒体安全等等。

1)保护网络安全。网络安全是为保护接入互联网系统之间通信过程的安全性。保证机密性、完整性、认证性和访问控制性是网络安全的重要因素。保护网络安全的主要措施有:全面规划网络平台的安全策略;制定网络安全的管理措施;使用防火墙;尽可能记录网络上的一切活动;注意对网络设备的物理保护;检验网络平台系统的脆弱性;建立可靠的识别和鉴别机制。

2)保护应用安全。保护应用安全,主要是针对特定应用(如Web服务器、网络支付专用软件系统)所建立的安全防护措施,它独立于网络的任何其他安全防护措施。虽然有些防护措施可能是网络安全业务的一种替代或重叠,如Web浏览器和Web服务器在应用层上对网络支付结算信息包的加密,都通过IP层加密,但是许多应用还有自己的特定安全要求。由于网络的应用层对安全的要求最严格、最复杂,因此更倾向于在应用层而不是在网络层采取各种安全措施。虽然网络层上的安全仍有其特定地位,但是人们不能完全依靠它来解决电子商务应用的安全性。应用层上的安全业务可以涉及认证、访问控制、机密性、数据完整性、不可否认性、Web安全性、EDI和网络支付等应用的安全性。

3)保护系统安全。保护系统安全,是指从整体网络操作系统的角度进行安全防护,它与网络系统硬件平台、操作系统、各种应用软件等互相关联。涉及网络互联系统安全包含下述一些措施:在安装的软件中,如浏览器软件、电子钱包软件、支付网关软件等,检查和确认未知的安全漏洞;技术与管理相结合,使系统具有最小穿透风险性。如通过诸多认证才允许连通,对所有接入数据必须进行审计,对系统用户进行严格安全管理;建立详细的安全审计日志,以便检测并跟踪入侵攻击等。

4)保护计算机本身的安全。对计算机的安全存放问题加以保障;给计算机设置开机密码;给计算机登录时设置登录密码;给计算机的文件、文件夹或磁盘驱动器设置隐藏属性;给计算机设置安全访问策略,控制访问用户及访问的磁盘驱动器。

四、最后我们来总结一下最好采用如下的方法,尽量去减少数据安全所面临的隐患。1)一定要安装杀毒软件.并且平时上网时候开着防火墙。2)养成经常杀毒的习惯.最好在安全模式下杀毒。3)做好日常工作的数据备份.防止系统崩溃带来的数据丢失。4)对关键文件采用安全软件进行加密。5)对系统登陆密码也要进行设置。6)对于要删除的无用数据,但是仍有信息透露可能的要用文件粉碎机销毁。(对于密码的设置,原则是不要连续的简单数字或者字母。不用生日等容易被猜到特殊数字组合,最好是罗马数字和字母的随机组合,即便面对暴力破解也相当有安全保障。)■

参考文献

1 陈玮. 企业办公自动化网络信息安全管理策略[J]. 安徽科技,2009年08期

2 侯红霞. 基于数字签名的动态口令认证系统设计[J]. 保密科学技术,2012年02期

3 杨小雨. 浅谈计算机病毒的来源及预防措施[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10年04期

4 徐晓阳. 互联网时代计算机病毒的特点及其防范措施[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年21期

5 纪桂华. 网络计算机安全与防护措施[J]. 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1年08期

6 谢亮,宁小红. 电子商务中的安全技术[J]. 电脑知识与技术,2005年18期

第12篇

21世纪,随着计算机和网络通讯技术的变革,数字图书馆的理论与技术迅猛发展,并成为现代图书馆的发展方向。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技术迅速全面地渗入到知识活动的全过程,触发知识的生产、加工、传播、使用等各个环节的深刻变革。数字图书馆的工作重点,正在逐渐向知识传递、知识创新转变,工作定位也从信息管理转变到知识管理,图书馆员也要求向学者化、知识化方向发展。当前,国内外许多学者对数字图书馆的内涵、主要内容、实现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讨,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

⒈高职院校数字化图书馆的发展现状

高职院校文献信息资源与重点高校相比累积的就少,特别是它的文献信息典藏和管理要落后于普通本科院校图书馆的整体发展水平。具体情况体现在:

1)文献信息资源储备少,服务得不到满足。目前各个高职院校都有自己的专业设置和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根据这些需求开发馆藏资源,文献资源服务不仅要满足教学方面的需求,而且对于学院的科研工作也应该起到补充辅助作用,图书馆建设的基本方向是社会需求和专业建设需求, 较强的专业性和职业性是绝大多数文献的特点,文献的职业性表现得突出,注重实用性。

2)经费普遍紧张,影响资源到位。我国高职院校目前办学经费大都比较紧张。受到人力、财力等多种因素的限制,图书馆收集的各类文献信息资源也相对有限。教师从事教学、科研所需的较高层次的参考资料特别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文献资料、参考信息的需求上也明显要低于普通本科院校。

3)办馆理念定位不高,影响效益到位。高职院校图书馆除了发展资金不足外,还受到体制和服务观念的影响,存在管理水平落后,人员素质偏低等多种缺陷,极大限制了高职院校图书馆的自身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⒉知识库建设

以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该学院图书馆舍总面积10000 平方米,馆藏总量80万余册(其中电子资源30万余册)。馆藏文献分别按学科类别,文献类别和使用要求收藏。1999年开始使用大连博菲特文献管理软件系统,实现了图书馆采访、编目、流通阅览的计算机自动化管理。2004年转为使用深圳ILASII图书管理系统。现设有系统服务器2台,WEB服务器1台,采编、流通借还、期刊等业务处理实现了办公自动化和读者服务网络化。

学院教师一般围绕教学专业课程进行借阅,对所借的图书要求高,大都要求图书馆的专业书籍能够满足其教学参考的要求。学校的学生大都是高考落榜生,对专业的学习兴趣不大,大都偏向于休闲娱乐的书籍,只有部分学生在参加英语和计算机等级考试前,他们才借阅与专业课和考试复习有关的书籍。有一部分学生也会准备研究生入学考试,临毕业前,图书馆的借阅量明显下降。学校行政后勤工作人员主要借阅与其工作性质相关的图书资料,如政治、行政管理及教育管理相关的图书。因此图书馆馆藏资料重点加强教学科研急需的、具有各专业特性、能够取得显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数据库。

⒊建立数字化图书馆的具体措施

3.1人力资源建设

建设好图书馆,为读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真正实现高校数字图书馆的职能,关键取决于馆员队伍的素质。图书馆专业化人才应当具备图书情报学知识,又要熟练掌握计算机等现代化信息技术,还要有丰富的专业文化知识。具体来看,应具备以下基本的知识和技能。

首先,馆员必须具备熟练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开发利用信息资源的能力,以便准确地为读者提供所需信息。还需要掌握其他相关知识技能。主要指公共关系学、管理学等与未来图书馆工作紧密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这些知识和技能的内容,随着社会发展和图书馆职能的扩大,其要求会越来越高。相关知识技能的培养和掌握对于专业化人才的成功将起促进作用。

其次,应精通专业知识。作为专业信息工作者,图书馆员应具备信息分类、组织与获取的技能。应精通某些学科的专业知识,达到专家水平并具备一定的学科预测能力,这样才能成为某一特定专业文献信息和相应专业读者之间的中介和纽带,为读者提供广、快、精、准的高质量服务。再次,要具备较强的分析能力,能够及时有效地提出最佳的服务方案。较强的分析能力是要求图书馆管理人员在搜索有关信息时,能够挖掘有价值的直接因素和间接因素,从多个角度对信息进行鉴别、归纳和总结,善于交流,并能独立地提出合理化建议,开展系统的咨询服务。最后,馆员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从事任何一种职业都必须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负责的精神。图书馆工作技术性和专业性都很强,复杂、细致而繁琐,稍不认真,就会造成失误。只有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才能建立一个科学的工作秩序和良好的服务环境。

3.2 网络安全建设

系统和网络是构建数字图书馆的基础,没有系统和网络也就无从谈及数字图书馆。数字图书馆安全首先要谈的是数字图书馆系统及网络的安全。此方面包括设备安全、运行安全和网络安全。设备安全是指数字图书馆系统中的计算机、存储设备、网络设备、通信设备、安全设备等物理保证安全,防止人为和自然的损坏;运行安全是指服务器操作系统及数字图书馆软件运行安全性,防止系统运行软件故障,减少因软件故障导致的系统运行不稳定;网络安全是指服务器之间的协同和信息交换的安全,防止信息泄露,抵御黑客攻击。

首先增加 UPS,防止断电对数据的破坏。其次,使用虚拟网技术,划分不同网络安全区域。在数字图书馆网络中,利用虚拟网技术可实现对内部子网的物理隔离。再次,设置多层防火墙。在图书馆内部网与教育网和校园网之间使用防火墙。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互联网中的黑客攻击,保护图书馆内网的安全。在图书馆内部不同网络安全域间设置防火墙。最后,使用入侵监测系统,及早发现黑客入侵。入侵监测系统是一种比较新的软件系统,能够发现正在进行的攻击,并对攻击进行实时报警,并通过自动修改路由或防火墙的配置来抵制攻击;将复杂的日志文件进行分析,为网络安全管理人员提供有效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