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施工企业分包管理

施工企业分包管理

时间:2023-09-04 16:55:16

施工企业分包管理

第1篇

[关键词] 施工; 总承包; 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 F273;TU7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07- 0075- 02

1 施工总承包企业安全形势分析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建筑业不断学习和借鉴国外建筑企业的先进施工管理方法,例如施工总承包制、招投标制、项目经理责任制等,改进施工管理手段,为建筑企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不过,当前我国施工总承包企业在项目承包和施工中还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

2 施工总承包企业安全管理问题探讨

(1) 施工总承包企业在中标后与业主签订合同,虽然要全权负责工程,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也存在着很多的矛盾,总是有些关系无法理顺,导致总承包企业没有充分发挥工程管理的实际作用。

(2) 有些业主将主体工程分包给几个承包企业,而有的承包企业没有相应的承包资质,这种违规的工程发包被挂名承包出去。

(3) 一些业主在发包项目工程时,让总承包企业全权负责管理,但是却没有付给总承包企业管理费用,专业的承包企业没有付配合费。

(4) 专业的承包企业出现了质量安全问题,虽然总承包企业负有一定的责任,可是专业承包企业没有服从管理,在工程中违规操作,而总承包企业只能将问题反映给监理单位和业主,从而加剧了双方之间的矛盾,使双方关系恶化,对于安全问题相互推卸责任,最终造成了恶劣的影响。

(5) 一项工程从施工到完工,其过程是复杂的。这就需要专业承包企业和施工总承包企业相互配合。从施工总承包企业的角度来看,它需要组织协调好专业承包企业的工程进度,使其不被影响,而施工总承包企业没有得到业主的管理授权,从而导致专业承包企业没有完全听从施工总承包企业的调动,各自为政的做法影响了工程的进度。

(6) 计划经济时期,业主需要组建工程班子来进行施工指挥,而实行市场经济以后,我们借鉴和学习了国际先进经验,工程施工都实行建设监理制,减轻了业务单位的负担。但是,当前还是有一些业主的观念没有彻底转变过来,一些业主组织人员发包工程项目,进行工程项目管理,施工总承包企业的管理作用没有完全发挥出来。这是一种浪费资源的做法,还增加了工程的成本,扰乱了工程施工进度,因此需要我们认真进行反思,并通过改革来解决这些问题。

3 如何做好施工总承包企业安全管理工作

总承包企业要根据现场施工的安全标准,认真组织安全管理工作,制定安全管理目标和措施。

3.1 做好安全管理组织策划

一是要安全管理机构要按照《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件》的规定来设置。具体来说,安全施工的第一责任人是总承包项目的第一负责人,其工作内容是负责研究和决定安全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安全管理机构的成员包括设计、勘察等一系列环节的相关主管领导,对于安全管理责任要认真落实,安全管理机构的设置必须高效、干练,相关成员需要有国家承认的安全生产培训资格证,当然还要有丰富的施工经验。

二是要有风险意识。识别和控制危险源,是施工安全管理中的一种预防手段,在施工前科学控制风险,可以将事故发生概率尽量降低。所以,施工总承包企业的HSE经理需要识别和评价分包企业的危险源,从而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比如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意外或者危险。

三是要完善施工安全管理制度。由于施工过程中项目的安全风险时刻存在,所以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十分重要。即在施工中实行安全管理责任制,对于承包方、施工方、项目组等要明确安全责任,制定和完善施工审查制度、安全技术标准、安全教育制度、安全施工管理等安全制度。

3.2 做好施工现场的安全教育及安全培训

对于现场施工人员来说,安全教育和安全培训可以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让施工人员了解更多的安全知识,从而减少人为的不安全因素发生,使因人为失误而造成的安全事故最大程度得到控制。安全教育、培训需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来实施。一般来说,项目经理和专职安全员等需要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包括工程的现场情况、安全隐患,项目安全管理方针政策,施工必知的安全知识,施工设备的安全操作和劳动保护意识。对于临时施工人员,需要就工程基本情况、现场环境、施工特点等一系列相关问题进行教育和培训。而对于特种作业人员(电工、机械操作工、焊工等)来说,不但要让他们熟悉一般的安全教育知识,还必须根据国家对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管理规定,进行相关培训和考核,只有具备相关资格证书才能进入岗位。

3.3 加强安全监查力度

施工总承包企业在对工程项目的安全监查过程中,应该根据国家的相关标准来执行,对于特种施工项目必须要有特种专业的要求。安全管理中的安全生产检查是一项重要的工作,能够及时有效地防范和消除安全隐患,改善施工人员的劳动环境。通过安全监查,能够发现并消除施工中的危险源,从而保证工程的安全施工。另外,在安全监查中,监查人员自身必须要有相当丰富的业务经验,精通安全法律法规与安全监查标准,在监查过程中必须要有严格而准确的尺度,对于工程中存在问题的地方,要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和措施,从而能够让施工管理者认真消除安全隐患。如果工程施工中存在管理混乱、违法违规生产与操作等问题,要根据规定给予严厉处罚。

4 结 语

总而言之,施工总承包企业的项目安全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企业必须顾全大局,所有参与施工和管理的人员都必须牢固树立安全意识,管理者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安全管理办法,从整体上将安全管理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完善施工总承包企业的安全管理体系。与此同时,还要做好总承包企业的安全管理监督工作,不能有半点疏漏,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安全事故发生。

主要参考文献

[1] 全国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辅导教材编审委员会.全国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辅导教材[M]. 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5.

第2篇

关键词:分包工程 质量管理 国家技术规范

中图分类号:C9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7(a)-0141-01

目前,我国的建筑行业已逐渐形成了以施工总承包为龙头、专业施工企业为骨干、劳务企业为依托的项目组织模式。分包工程作为总包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项目管理中扮演着越来越重的角色,因此,加强分包工程质量管理是建筑施工企业急需面对和解决的问题。结合十几年的工程实践,针对实际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谈谈建筑施工企业如何进行分包工程质量管理。

1 分包工程的概念

分包工程主要指在签订工程施工合同的过程当中,建筑施工企业受到了市场、工期、资质上的限制,而这样就需要把承包工程中的一部分或者是几个部分分别承包给其他的企业施工的分部或者分项工程。

2 分包工程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1)材料方面:以次充好,鱼目混珠,未按对施工合同中详细指明的材料品质、品牌和相关的性能参数供货;(2)现场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素质不高;(3)现场管理不严格导致施工质量不符合国家有关技术规范、规程及设计要求;(4)管理者欠缺专业知识和施工经验,无法对质量管理起到监督和指导的作用;(5)管理人员对合同缺乏必要的风险意识,对分包合同的管理不完善。

3 举案例说明

3.1 工程概况

某图书馆改建工程,占地面积60000 m2,其中场馆建筑面积20000 m2、广场占地面积10000 m2,园林绿化30000 m2,在广场中间分布有雕塑5处,廊架3处,工程于2006年5月10日开工,2008年5月1日竣工。

3.2 工程特点及重点难点分析

该工程占地面积较大,属于改建工程,单项工程数量多,施工管理节点复杂。工程建设内容综合性较强,既有房屋建筑和园林绿化,又有雕塑,廊架,喷泉,浮雕墙。在该项目上,针对上述分包管理中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为有效进行分包管理,总包单位对分包工程实行分阶段严格管理,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具体如下。

3.3 事前准备

(1)建立完善的项目组织架构,成立了相应的分包管理领导小组,明确了该项目质量管理目标,建立健全了分包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完善了各项质量管理制度;(2)分包商要选择比较有实力、信誉要好,且有资质的,故而,对分包商的选择上着重从以下方面选择:①选择要有相关工作经验与经历的技术、管理人员。②分包商在之前的业绩和社会信誉上都要比较好。③分包工程要选择施工资质与营业范围都满足该要求的。④选择与本单位之前合作上呈现较好的情况;(3)组织分包商参加图纸会审。分包合同签订后,总包单位及时将分包工程的施工图纸发放给分包单位,并组织分包单位参加施工图会审会议。要求分包工程项目的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对分包工程的设计图纸进行详细审核,对分包工程的设计图纸中存在的不清楚的或相互矛盾的地方,列出问题清单,并与总包单位达成共识,由总包单位在参加由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组织的图纸会审时,将审查图纸发现的问题和分包单位审查图纸提出的问题一同在会审会议上提出,请设计人员、监理人员或建设单位给予明确答复或落实;(4)严格审查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图纸会审后,总包单位的技术负责人对分包单位编制的分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进行审批。

3.4 事中管理与控制

(1)分包工程开工前,严格核查分包队伍的主要进场人员、设备。发现有不一致的地方,应及时向分包单位提出,要求其进行整改或做出必要的说明,直到符合规定的要求;(2)对材料、半成品、设备的质量管理:总包单位对设计及合同中详细指明材料品牌、材质、性能参数等的材料,严把材料质量关,严格执行进场材料报验程序,选用有产品合格证、社会信誉好的产品,对国家规范有要求复检的,进行见证取样送检。不符合要求的材料、半成品、设备必须退场;(3)对施工工序质量的监督检查:总包单位的质检人员对分包工程施工中的工序质量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监督检查,主要检查施工工序是否按图施工、是否满足经审批的分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要求;对重要的关键工序,总包单位安排专人进行全过程的监控。对需要隐蔽的部位,在隐蔽前总包单位的质检人员参与隐蔽验收,并督促分包单位及时办理验收签证手续。在监督检查过程中,若发现有不符合要求的地方,整改合格后才允许进入下一道工序;(4)现场施工人员的监督检查:总包单位的管理人员对分包工程施工中的现场施工人员进行不定期的检查核实,特别是对要求持证上岗的人员,检查人、证是否相符,证件是否有效;(5)施工机械设备使用的监督检查:总包单位的管理人员对分包工程施工中的施工机械设备使用进行不定期的检查,特别是垂直运输设备,要求有安装、拆卸方案,并由有资质、信誉好、有实力的公司安装验收后方可使用;(6)组织分包单位参加工地协调会;每周召开一次现场协调会,各分包商负责人及具体施工负责人必须按时参加协调会,以便于解决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3.5 事后检查和分析总结

分包工程完工后,总包单位及时对分包工程实物质量和技术资料进行检查验收。(1)实物质量验收:当分包单位完成分包合同规定的全部内容后,总包单位要求其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填写《工程验收报告》,上报总包单位。由总包单位组织对分包工程实物质量检查验收,同时应检查是否按图施工、是否满足经审批的分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要求等,对验收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直到复检合格;(2)竣工资料检查验收:分包单位应按国家有关规范要求的内容整理分包工程技术资料、竣工资料和档案,并移交给总包单位。总包单位技术人员对其进行审查、核对,若发现技术资料不全或不真实的,要求分包单位补充齐全或按真实情况填写;(3)工程保修书:分包单位向总包单位交付工程产品+应附《工程保修书》。《工程保修书》的内容应符合《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并明确期限和分包单位的保修承诺。

只有分包工程的实物质量和工程技术资料均通过了验收、工程保修书内容符合要求,总包单位才能接收分包工程的移交,与分包单位办理移交手续,并进行工程结算。

综上,总包单位通过对分包工程分阶段严格管理,并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充分发挥了总包单位和分包商的积极性和业务能力、整体协作能力,工程质量达到了合格标准,为今后同类工程的实施积累了宝贵经验。

参考文献

[1] 王文智.浅议工程分包管理[J].民营科技,2009(8):111-112.

第3篇

关键词:合同管理资质审查进度跟踪

建筑施工行业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自身需要不断的完善和发展。如今,合同不仅仅是一种经济方式,更是一种管理市场的手段。在经济多元化的今天,严格合同管理制度对完善建筑行业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严格合同管理,也能够使建设施工行业相对公开、透明,减少经济犯罪。施工企业的分包合同分类繁多,内容不拘一格,如何加强施工企业分包合同的管理,从而更好的控制企业投资成本,扩大利润才是施工企业所要追求的关键。

一、合同的事前管理

(一)分包商的资质审查

施工企业分包合同的签订,对分包商的资质审查是重要前提,这是也施工企业分包合同签订的要求和必须。对于分包商的审查,要特别关注以下两方面:第一,要审查分包商的综合实力。第二,重点分析分包商的业绩状况。

(二)合同审评

一份合理、科学、准确、公平的合同文件,是合同双方都乐于接受的前提,是合同签订的基础。一份好的合同文件的编订,需要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的多重审评。对于合同审评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审评的主体要以合同的设计和编订部门为主,其他相关部门辅助配合,审评方法主要是先书面征求众人意见,最后再开会进行集中的审评。

第二,着重审评合同的内容。审查合同条款是否覆盖到各个方面,是否有工作遗漏,是否考虑到其他可能对合同产生影响的因素等。

二、合同内容条款的管理

(一)合同价款

合同价款是合同内容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我国的施工企业分包合同管理还不够完善,由合同价款问题引发的合同官司并不少见,而这些问题价款合同主要问题在于:合同中的价格条款没有单价分析表;合同价格条款中关于工程进度、现场安全等花费需求没有明确的硬性规定;工人工资支付方式和工资结算条款不合理。所以我们在订立合同价款时,要特别的对这几个方面注意,避免合同纠纷。

我们可以细化合同内所标的价格条款,承包商和分包商要针对工程的材料需求量、人员花费、额外支出等每一项都做出单独的单价分析表,与此同时,要明确材料结算费用的参照标准,具体是以实际情况还是以图纸作为标准要注明。单价分析表有助于项目资金的合理分配,也便于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小笔款项的结算,这都有利于企业控制成本扩大利润。

以盘锦市双台子区集中供暖改造项目分包合同管理为例,这是一个供热改造工程合同。2005年3月19日总承包商与分包商签署了《盘锦市双台子区集中供暖改造项目设计分包合同》,分包商负责双台子区集中供暖改造项目的锅炉和供热管道详细设计工作,合同金额约为300万元人民币,合同内容包含了材料、人员、进度、具体费用等多项具体明细,明细价款有主语企业控制成本扩大利润。

(二)违约索赔

在双方履行合同的过程中,如果分包商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了损害,分包商应直接向总包方提出索赔要求,并保持影响事件发生后的现场同期纪录。这种情况一般来说,是总承包商方面出现了违约情况,也有小部分是分包商在执行方面出现了错误。在违约情况出现之后,分包商应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提出索赔,之后由总承包商方面对索赔进行事件分析,分析事件的起因和责任分担细节,最终确定赔偿条款。

(三)设计变更

变更,通常指的是对原合同内容的调整或修改。合同变更对于企业施工合同来说是比较常见的一件事,但是过多的合同变更,会带来很多不便,对承包商和分包商的工作计划、成本预算都会带来很大的影响,重大的变更甚至会引起整个项目停工,所以施工合同变更需要我们给予足够的重视。

案例:甲公司是一家钢结构工程专业承包二级资质等级的施工企业。2004年3月12日,乙公司作为发包人,与甲公司签订了《锅炉房钢结构施工合同》,工程价款43万元,合同主要约定:“1、合同签订后三日内发包人支付承包人工程备料款合同价的50%;2、工程工期:3月20日至4月30日;3、承包方式:包工包料,采用固定合同价款;4违约责任:(1)违约者向对方支付合同价款2倍的违约金。(2)工程每逾期一天,乙公司罚甲公司1000元,直至竣工。”

合同签订后,乙公司3月17日才支付甲公司工程备料款。甲公司进场后,乙公司也未按照约定为甲公司施工提供电源等条件。合同在履行过半,甲公司提出由乙公司提供材料。甲公司、乙公司通过互致信函方式,议定:工期顺延至5月20日,承包方式变更为由乙公司在5月2日前供料。但乙公司却于5月10日以甲公司工期和质量不合格为由单方提出解除合同,并向法院提讼,要求认定甲公司施工质量不合格,解除原施工合同,由甲公司承担合同价款2倍的违约金,承担逾期交工违约金10万余元,承担维修费用12.6万元等。甲公司提出反诉,要求乙公司承担违约金10万元。

本案是一起因工程质量和工期引发的纠纷,虽然工程实际履行价款只有21.5万元。但由于合同约定违约金数量过高,重复约定违约金条款,在合同履行期间,又涉及合同的变更问题,由此带来的法律后果值得建筑施工企业引起足够重视。

三、合同执行中的跟踪管理

合同签订之后,合同就开始正式执行。分包合同管理的最终目的,就是在执行合同的过程中,监督合同双方按照合同规定行事,控制施工进度、工程质量、使用费用等,保证合同内容的实现,最终使整个工程施工顺利完成。

对于合同执行的跟踪管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质量。质量包括材料的质量和工程完工质量。对于不合格的材料,监管组要进行及时的检验和排查,避免出现由于材料引起的质量问题。工程完工质量指的是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技术或者人为等因素,出现了操作失误,使工程存在安全隐患。想杜绝这一点就要求我们在选择施工人员时要精选,施工时要监督到位。

2.施工进度。每个工程按照合同都有其规划目标和进度。在实际施工时,我们要考虑到天气、气候以及其他方面等因素,适当的对施工人员采取一些奖惩措施,鼓励和督促施工人员按时完工。

还以盘锦市双台子区集中供暖改造为例,这份合同规定的工期非常紧,仅仅5个月时间。为例督促分包商按时完成任务,总承包商把合同的执行期间分成了准备期、实际履行期和质量保证期三个阶段,并且每个阶段都规定了相应的义务,根据合同规定,要求分包商提交工期进度表,方便对施工进度的管理。

3.安全方面。施工现场易发安全事故,据统计,75%以上的都与分包有关。对于这方面的管理,是直接影响到总包公司的形象的。所以我们一定要明确责任,完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把安全隐患降到最低。

此外,在分包工程合同的合同管理工程中,除了对于合同执行方面的跟踪,还要建立分包合同管理台账,反应分包商的工程进度,材料费用,机械使用费用等,能够清晰的反应出分包商的经费使用状况,达到对工程的有效监管。

四、合同的事后分析

在合同完全执行完毕之后,相关单位或合同执行双方要对合同进行及时的总结分析,从有关的调查报告来看和研究成果来看,合同的事后分析是企业成熟与否的一个标志,合同的事后分析是一项十分有意义的工作,可以有效的提高企业的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总之,施工企业的分包合同管理,是一项繁杂而系统的工作。合同签订前,我们需要做好资质审查、合同审评等工作;对于合同的内容,我们从工期、价款、结算、违约等多方面去探讨合同的合理性;合同签订后,我们还需要进行合同总结分析,积累经验。只有这样才能不断的去完善对分包合同的管理,从而使企业更好的控制成本,扩大利润。而对于施工企业分包合同的管理,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管理的一部分,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也做出了贡献。

参考文献:

李启明,范运林.建设工程合同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出版社,1997.

中国建设监理协会.工程建设合同管理[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2

柴振国,何秉群.合同法研究[M].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9

第4篇

关键词:项目管理; 施工企业; 分包; 确定原则; 控制

中图分类号: C29 文献标识码: A

当前,我国建筑行业高速发展,施工企业借助工程分包的方式,在提升了企业市场竞争力同时使企业利润最大化。但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工程分包规模过大,抑或缺少有效的分包管理手段,将会给企业带来各类风险和冲击。如何把握适度的分包规模、建构有效管控模式,实现对分包风险的有效控制和规避,是现代施工企业所必须面对的问题。

施工企业工程分包存在的风险

建筑工程分包如同其他任何行业一样,都存在着各类不确定风险。通常情况下,其风险大致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一)来自分包市场上的风险。分包市场上的风险主要来自分包市场的不规范,不良竞争或是缺乏竞争机制。造成这种风险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施工单位在工程实施的过程中,为了减少阻碍而顺利完成工程就需要借助相关部门的配合,但这些部门往往提出附带要求,如提出施工单位将一部分工程分包,造成分包单位的良莠不齐,各种关系、利益互相作用,有些分包单位根本不能完成工程却又不能不分,使工程无法保质保量的完成;二是一些承包工程的价格偏低,分包单位基于利润考虑又层层转包,导致工程的质量大打折扣。

(二)来自法律上的风险。当前,针对工程分包,我国法律规定,任何违反法律或是行政法规而签订的合同都属无效合同,自始无效,合同不受法律的保护。而今有不少的施工企业签订的合同中,有一部分是利用合同的形式来隐藏其非法目的,该合同事实上也属无效合同。

(三)来自管理上的风险。建筑企业内部对于分包管理没有形成一套健全完备的管理制度,这使得一部分工程没有按照必要的程序就被分包给一些不具备资质的分包单位。同时由于分包合同签订的不规范性,权利义务没有明确划定,在工程实施过程中极易出现工程的工期、质量、安全、验收结算、违约责任等条项的约定模糊不清,导致分包合同难以履行,使工程被迫延期。

(四)来自原材料供应的风险。由于层层分包现象的存在,在分包的过程中存在着地位的不对等,使分包协议中责权利不尽合理。部分分包单价低而条件比较严苛,使得分包人的利润空间被压缩,因而出现了分包人为了自身的利益而偷工减料,是整个工程的安全性和质量受到影响。。

(五)来自监管审核缺位的风险。由于工程分包过程中牵扯到多方法律关系,因而监管人员通常在利益平衡动机的驱使下,得过且过,未发挥其应履行的监督职责,从而导致施工过程中合同、质量等等的管理造成不便,影响工程的完成。

二、施工企业工程分包确定所应秉承的原则

如果施工企业工程层层分包,极易导致施工质量无法有效监控,安全生产事故、劳资纠纷等各类问题容易频繁发生;如若施工企业分包过少,又影响到企业的行业影响力和市场份额的占有,因此,笔者认为施工企业应基于下列原则对待工程分包的问题:

(一)需求原则。施工企业在分包前必须掌握自身情况。如当前现有员工人数、设备资源、技术等能够满足工程施工需要,则不宜对外分包。此种情况下分包,将增加企业资源闲置率,使企业负担员工薪酬成本上升,同时固定资产被闲置,增加企业整体负担。此外,企业员工因没有经常从事施工活动,会出现工作热情下降、技能无法提高,最终影响企业战略实现。

(二)行业发展原则。在施工企业自身资源有限、施工能力不足、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的情形下,企业为拓展行业覆盖领域,可以选择工程分包。这样,有效的弥补了施工企业自身资质的不足,同时扩大了企业的市场影响力,增加了企业利润。

(三)技术创新原则。任何企业都有缺失的技术,为弥补自身在某类技术方面的欠缺,借助分包引进施工企业自身急需的技术,使施工工程能够在保证工程进度、工程质量的情况下如期完成,也保证了施工企业预期利润的实现。

(四)管理效能匹配原则。任何一个企业自身所拥有的资源都是有限的。施工企业必须对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调配和使用,并以自身拥有的资源为参照,理性选择与自身资质相符的工程项目,避免不切实际的盲目扩张,避免企业的信誉和经济遭受双重损失。

三、施工企业工程分包的风险控制途径

结合笔者多年在施工企业的从业经验,笔者认为,对于工程分包,施工企业应从以下方面有效规避风险:

管理机构建设。借助有效的管理手段推进分包工作顺利进行,是提高企业管理以及降低分包风险的重要措施。企业可以设立专事分工管理的项目组,成立以经理任组长、各相关部门协调负责管理的合同管理小组,负责管理日常的分包工作。小组内部可以结合具体工程项目的不同,进一步细化分为二级项目合同小组,对分包进行管理。同时协调各方关系,平衡企业内部分包管理,增设专门的合同管理人员来对项目分包工作进行监督负责,保证其日常工作有序运行。

(二)制度建设。以国家的法律法规为参照,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内部实际环境,制定健全的规章制度来对分包工作进行管理。规章应涉及确定可分包的工程范围、明确工程分包时所需的报告以及审批程序、明确分包方资格审查与选用的有关规定、明确分包合同的签订及审批程序,以保证所签合同的质量,履约有关规定。如此在实际的分包工作中,施工企业就能避免出现误包导致的违法行为,顺利进展分包工作。此外,在工程分包时也要履行严格的报告、审批程序,保证合法分包。通过这些规章制度,能够有效的避免违法分包行为所造成的施工企业损失。

(三)审核机制建设。施工企业应为分包方建立档案。对于分包方的选择,影响着后续的分包工程质量和施工中的质量管理。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第二十六条规定,“承包建筑工程的单位应当持有依法取得的资质证书,并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业务范围内承揽工程,”第二十九条规定,”建筑工程总承包单位可以将承包工程中的部分工程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条件的分包单位;但是,除总承包合同中约定的分包外,必须经建设单位认可。施工总承包的,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施工必须由总承包单位自行完成。建筑工程总承包单位按照总承包合同的约定对建设单位负责;分包单位按照分包合同的约定对总承包单位负责。总承包单位和分包单位就分包工程对建设单位承担连带责任。”此外,企业的合同管理部门应结合自身权限,对分包队伍实施统一管理,为每家分包队伍建立档案。对初次承担分包工程的队伍,应作好资格审查,包括:查验分包方营业执照、资质证书和安全资格证书等证件, 确定分包方可分包工程的类别;查验分包方的员工素质、机械设备、资产负债状况。通过这些审查,了解分包企业的施工实力,判断分包方是否具有履约能力;查验分包方过往业绩,了解分包方以前施工的工程类别、工程质量、履约信誉等情况。以判断分包方是否可以在本企业分包工程,以及能够分包哪些工程。

小结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工程的管理关系越发重大。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对于施工企业工程分包具有积极的作用,相关措施的实施能大大减低分包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对于其中包含的复杂的利益关系也能起到一定的平衡作用,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施工单位工程施工管理需在合法的情况下,减小或是避免分包风险的出现。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施工企业;劳务分包;管理困境;对策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in the subcontractor management process in the link has very many problems, there is risk management.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combined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subcontractor the actual process of management, enterprise management by the subcontractor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factors to the causes of problem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subcontractor perfect enterprise risk control mechanism,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strengthening the supervision of the subcontractor team construction targeted measures.

Keywords: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The subcontractor; Management problem;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C2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施工企业劳务分包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劳务分包队伍选择环节

1.1.1 分包队伍选择不规范

对于劳务分包队伍的选择,很多施工企业的处理比较随意。没有明确的选择标准,缺乏对分包队伍招标制度的执行力度,使用的劳务分包队伍社会背景复杂,统一调度难,管理阻力大,项目管理被动。

1.1.2 缺乏完善的分包合同管理

劳务分包的合同管理非常重要,但现实中许多施工企业对其却缺乏足够重视,往往只与劳务分包队伍达成口头协议或简单的书面协议,没有严格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形成管理漏洞,弱化约束效果。一些劳务分包队伍利用合同管理的盲点,在工程结算时重复结算、过量结算,使施工企业损失严重却无法维权。

1.1.3 甲指分包现象普遍

所谓甲指分包,就是开发商将工程总包给施工企业后,又通过附带劳务分包合同,自行指定劳务分包队伍。甲指分包对于施工企业而言,最大弊端在于工程结算权在开发商手中,难以对分包队伍进行有效控制,施工协调难度大、进度慢,工程质量难以保证。

1.2 施工过程控制环节

1.2.1 对劳务分包再分包缺乏有效控制

虽然目前劳务二次分包为法律所不允许,但现实中劳务分包再分包现象仍然突出。通常施工企业首次选择的分包队伍实力较有保证,可以帮助防范企业风险。而很多再分包队伍就只有施工工人,缺乏资质和技术力量支持,抗市场风险能力弱。再分包也造成施工企业和施工一线之间的管理跨度增大,增加管理层级,延缓指令传递,降低执行力,增加了企业的管理风险。

1.2.2 劳务分包队伍作业面缺乏科学分配

劳务分包队伍普遍倾向于选择体量较大、易于操作的作业面。在施工过程中,经常发生劳务分包队伍不服从施工企业统一部署,抢先占据有利作业面,只干大活,细部与高难度部位处理不及时,增加了工程质量和进度控制的难度。

1.2.3 对劳务分包施工缺乏过程控制

施工企业在劳务分包进场后,管理粗放,缺乏过程控制,施工日志缺乏,技术交底流于形式,导致劳务分包大材小用,小材不用,材料浪费严重,经常会造成工程隐蔽部位的质量缺陷,也对后期结算不利。

2 劳务分包管理中所存在问题的原因

劳务分包管理出现如上问题,既有企业内部招标、技术、财务管理等方面的影响因素,也有外在市场环境、开发商及政府政策的原因。

2.1 施工企业内部因素

2.1.1 缺乏规范的招标工作意识

科学完善的招标流程,包括标段安排、标的设定等,有助于科学判定作业量,分配作业面。但在引进劳务分包队伍的过程中,很多施工企业或者项目部对招标工作的规范操作重视度不够,甚至缺失招标流程,不仅使劳务队伍素质得不到保证,还会造成作业面初次分配不科学,增加进场后重新分配作业面的协调难度,导致施工队伍之间的衔接脱节或者扯皮推诿。招标工作不规范还会给合同管理带来很大压力,形成法律漏洞,容易滋生腐败,使劳务分包再分包现象难以得到有效控制,增加施工企业的管理风险。

2.1.2 企业自身技术管理不完善

随着建筑市场的飞速发展,很多施工企业面临技术人才短缺的问题,企业承揽的工程量增长迅速,但技术人才并没有随之增加。很多年轻的技术人员心态浮躁、经验不足,甚至缺乏对工作职责的责任感。技术人员监督不到位,会助长工人的惰性;技术人员指导不科学、出现错误指导,则会降低工人的认同感,增加劳务分包队伍控制协调难度。此外,作为劳务分包管理执行的主体,技术人员每天同工地打交道,也会产生懈怠情绪。一旦丧失技术管理的动力和激情,劳务队伍的管理就更难以按既定计划推进。

2.2 施工企业外部因素

2.2.1 施工劳务供应市场的先天制约

一是劳务队伍素质偏低。施工项目出现工程质量差、工期滞后等现象,与劳务队伍自身素质偏低有着直接联系。低学历化日趋突出,近10年来,施工领域农民工初中文化程度者所占比例在57%~58%之间。这些都影响到劳务队伍素质的提高。

二是劳务市场供给趋紧。近年来频频出现的“民工荒”,反映出劳务市场已经呈现供不应求的变化。表现在施工领域,首先是农民工绝对数量的短缺。随着市场经济意识的增强,农民工提供的劳动作为商品,也会进行价格选择。在劳动强度、待遇、工作环境、住宿条件等因素上,相对于工业、商业服务业等其他行业,建筑业并无明显优势。其次,由于进入人员的绝对数量减少,目前的劳务队伍年龄结构偏大,学历层次偏低,技术和经验的传递出现断层,也造成建筑业农民工相对数量的不足。同时,开发商为提前回笼资金,对工期的要求都比较紧,必然要求施工企业加大劳务投入,增加了劳动力的有效需求。这种劳务供给的趋紧,在短时间不会得到明显改善,建筑劳务的供需失衡将会进一步加剧,“民工荒”现象将会更加突出。

2.2.2 甲指分包增加劳务管理难度

作为项目的管理者,施工企业必须拥有统一指挥权、控制权,才能有效地调配各种资源,按照效率和效益的原则完成施工任务。但现实中,开发商为了降低成本或者获得额外收益,常会指定部分工程的劳务分包,形成甲指分包,控制了该部分工程款的决定权。施工企业对甲指分包工期、工序、工种方面的管理措施,不得不通过开发商中转,增加了管理层级。管理指令经过开发商的过滤后再传递到劳务队伍,管理时效和指令执行效力大打折扣。

第6篇

关键词:建筑施工,现代化管理

1国内外建筑施工管理现状

1.1国外建筑施工管理体制

国外施工管理模式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已经发展到以管理为主的工程总承包管理模式,其企业在人员机构的精简、管理的高效率方面值得我国企业研究和学习。

国外典型工程公司按照职能划分的组织体制,如图1所示。在这种集约化的管理体制下,公司各职能部门为多个项目服务,而项目的主要任务是做好施工管理和成本控制,同时公司对于经营和公司合约的法律问题非常重视,这两个职能部门直接向总经理负责。

1.2我国建筑施工管理体制

目前我国的施工管理体制在各类企业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别,但是从职能的角度来看,目前国内企业的组织体制根据公司规模的不同,大致可以作如下划分:

1.2.1大型集团公司

大型集团公司主要为大型国有企业,大型集团公司的特点是规模较大,下辖多个大型施工企业。其组织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类为直属部门和项目部,非法人。直属部门是集团公司的职能管理部门;直属项目部负责总公司承接的项目,项目的责权利均直接归属总公司;

第二类为控股公司,集团的二级法人,具有独立的组织机构和经济活动,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总公司从制度和规范角度进行管理;

第三类为参股公司,集团的二级法人,包括一些专业施工公司和后勤服务公司。在总公司的经营体制当中,这些企业与总公司的关系是松散的,双方通过协议和合同进行经济合作,内部事务互不干涉。

1.2.2大型施工企业

大型施工企业往往具有比较长的历史,职工数量比较大,从技术和组织的角度讲,拥有大型项目的施工和管理经验,能够担负大量、高难度的工程的施工。

1.2.3中小型施工企业

中小型施工企业是建筑施工行业当中数量最大、覆盖面最广的一部分,包括中小城市的市属施工企业、各级区县建筑公司以及具有一定规模的乡镇、民营施工公司等。其特点是企业规模小,人员少,体制比较灵活,能够对市场变化做出最快速的反应,立足点为企业所在地的中小型工程项目或者大城市、大公司的劳务分包等领域,其管理水平差别巨大,企业效益也千差万别。

1.3国内外建筑施工管理模式

在我国的施工企业的发展过程中,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建立,企业的经营发展一直伴随着企业管理模式的不断变革,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其特定的管理模式。从计划经济条件下的管理模式,到市场经济初期的项目法施工模式,以及目前正在发展的法人管项目和企业集约化的管理模式,这些管理模式都经历了一个产生、发展、不适、再发展的过程,而这些管理模式变革的核心目标就是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能力。

(1)项目法施工管理模式

项目法施工是以工程项目为对象、项目经理为中心、项目成本核算为前提、项目承包为基础、项目各项管理为条件,通过生产诸要素优化配置和动态管理,实现项目合同目标。项目法施工是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期,为提高工程投资效益和企业综合经济效益而发展起来的施工管理模式。

(2)施工分包管理模式

建筑工程分包是指建筑施工企业之间的专业工程施工或劳务作业的承、发包关系。分包活动中,作为发包一方的建筑施工企业是分发包人,作为承包一方的建筑施工企业是分承包人。一般的,分发包人是直接从建设单位承接工程任务的企业,分承包人是从分发包人那里承接工程任务的专业承包企业或者劳务分包企业。不论总承包商、分包商、总包项目部、分包项目部都是以工程项目为中心,以合同关系联系起来。

(3)企业法人集约化管理模式

随着我国进入WT0,国内施工企业所面临的激烈际竞争,以及项目法施工管理出现的种种弊端,国内的大型施工企业开始探索集约化管理的模式,部分收回了下放给项目经理权利,实现法人管项目。集约化管理思想体现在企业组织结构、企业战略、经营目标、管理职能以及管理的全过程。公司各个职能部门一方面向公司负责,另一方面所属各个项目部服务,提供项目顺利进行所必需的资源和支持,进行宏观控制和管理。

2现代施工管理理念

2.1企业管理与项目管理

2.1.1项目分权与企业集权

项目部是企业派驻项目的施工管理层,项目部的权力是根据项目施工的需要,代表公司完成施工任务。项目部不具法人资格,对工程项目不承担民事责任。企业对于工程发包、人力资源、材料采购,设备购置、成本核算以及对工程我术、质量、安全的管理权等均应在企业宏观调控下行使。企业授予项目部的权力要从实际需要出发,适当放权,如项目部的拥有地方材料和部分市场材料采购权,以保证材料的及时供应。

2.1.2项目服从与企业服务

项目部是企业根据项目管理的内涵要求组织建立的一次性的施工管理组织,是企业基层生产单位。项目经理是受企业法定代表人委托,在施工项目上代表企业经理行使施工经营管理权。项目部作为公司的管理层,必须服从企业的组织领导,完成施工任务,为企业创效益。

2.1 .3项目成本与企业利润

企业是利润中心,项目是成本中心。项目施工过程中及完工后产生的全部利润都应上缴企业,由企业掌握、控制、安排利润的用途。项目部只对项目的成本负责,在保质、保量、保工期、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项目经理的主要职责就是履行合同,保证成本降低的目标。

2.2成本管理与成本控制

在建筑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严峻形势下,企业要想在激烈竞争条件下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加强成本的控制,降低建筑产品的成本。施工企业的成本控制主要是针对工程项目,因而其成本控制过程总是伴随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之中。在项目的不同阶段,成本控制有其不同的内容。

2.2.1投标阶段的成本预测

在招投标阶段作详细的成本预测、分析工作,需要企业积累详细的施工技术、价格等经济资料,由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测算出投标工程的制造成本价,在符合市场行情的基础上,充分考虑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因素。此外,在制造成本预测过程中,还要充分考虑工期、质量目标、技术措施等指标,通过技术评判、经济、分析评价,最终确定可行的投标价。工程一旦中标,测算出的制造成本价,即可作为今后的工程成本考核中确定目标成本的重要依据。

2.2.2合同管理中的成本控制

在与国际市场行业接轨的建筑市场中,施工合同对于工程项目尤其重要。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工程承包合同的约定,对合同的主要经济指标、合同存在的风险与履约中应注意的问题等进行具体落实,并将目标成本控制的指标下达到各职能部门和各责任区,由各责任工程师在工程管理过程中具体控制,对主控范围内的费用与控制指标经常进行对比,对超指标情况及时反馈在与国际市场行业接轨的建筑市场中,施工合同对于程项目尤其重要。

2.3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

施工过程中,人工费约占建筑产品成本的17%,材料费约占63%,机械费约占7%,间接费约占11%。必须根据预算和施工进度,月初做出用工、用料以及机械数量,结合市场价格计算出本月控制指标。施工过程中,依据分部分项对每天用量连续记录,完成一个分项后,应同控制指标进行对比、评价,找出存在问题,以便对控制指标加以修正。

2.2.4健全竣工决算制度

竣工决算是成本管理的最终结果,也是企业赢利的关键。目前在多数项目以低价中标方式的承包前提下,如何在全面控制成本支出的基础上,确定决算价的关键就是索赔和洽商工作,这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贯穿整个施工生产过程。项目应对日常施工中的洽商、会议纪要、函件等收集整理,竣工决算后要附详细的原始资料和凭证。

3现代施工管理体制和模式

3.1新型施工管理体制

3.1.1项目管理业务体制

建设项目管理业务是借助工程技术和建设管理方面的优势,业主颂目法人从事建设项目管理,提供建设管理服务。关于培育发展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的指导意见,在我国发展建设项目管理公司是一种必然趋势。施工企业本身是智力密集型企业,具有开展项目管理业务的有利条件:拥有相当数量的各专业技术人才:具有承担项目管理业务的能力,如进行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项目规划、组织工程设计、组织施工、协助招

3.1.2工程总承包体制

工程总承包有特定的含义:工程总承包是指从事工程总承包的企业受业主委托,按照合同约定对工程项目的勘察、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等实行全过程或若干阶段的承包。工程总承包企业按照合同规定对工程项目的质量、工期、造价等向业主负责。施工企业要想从事工程总承包,必须要对企业进行改造和重组,建立与工程总承包业务相适应的组织机构、项目管理体系,充实项目管理专业人员,提高融资能力,发展成为具有设计、采购、施工管理等综合功能的工程公司。

3.2矩阵式管理模式

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的各个职能部门同时为多个项目服务,当前一般都采用矩阵式管理模式。矩阵式管理是以纵列横行的矩阵关系命名,在现代管理模式中,具有丰富的内涵。矩阵式管理是以项目为中心的管理体系,必须适应项目质量、进度和成本三大控制的需要,使企业的组织机构沿工程项目服务的需要纵向贯通,提高服务的效率和服务质量。因此,需要按照项目管理的原理和部门的特点调整现有的内部结构。组织机构一般通行模式为经营部、质保部、项目经理部、工程设计部、财务部。有工程总承包工作内容的企业,还要增设工程建设部、采购部等。采用矩阵式管理模式,企业可将更多的可以产生规模效应或者便于集中管理的部门都集中到公司的职能部门,而项目部则只配备必要的管理人员,这些管理人员的数量需求很少,因为有公司的相应的职能部门完成大部分的工作,他们的任务只是把公司的资源尽可能利用到项目施工过程当中。

3.3施工管理内容

建筑施工管理的内容可以划分为施工过程管理、质量管理、进度管理、成本管理和安全管理等几个部分。

(1)施工过程管理:施工过程管理是指对建筑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全过程的管理,包括工程预算的编制、施工计划的制定、项目实施、项目竣工结算、项目试运行等几个部分。

(2)施工质量管理:质量管理包括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质量标准的制定、施工质量检测、质量控制、质量分析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3)施工进度管理:生产进度管理包括进度计划制定、施工任务分解、施工进度监控等。

(4)施工成本管理:生产成本管理包括人工费用管理、材料费用管理、机械费用管理、问接费用管理、成本明细和成本统计。

(5)施工安全管理:安全管理的内容包括安全计划的制定、安全设施的管理、人员安全培训、安全检查和安全记录、安全评估等。

第7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分包;管理

引 言:由于现代化的建筑结构越来越复杂,很多工程部分的施工需要专业的机构进行施工,而且往往整个工程工期较紧。因此,承包人将专业工程分包有利于在规定的工期内完成施工任务,同时也可以更好的保证施工质量。由于建筑工程分包涉及到多个方面,总包与专业分包更应必须做好相应的管理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建筑工程在工期之内保质保量完成。

一、建筑工程中分包管理概述

现代化建筑工程规模往往较大,且结构十分复杂,因此在整个建筑工程当中涉及到很多的工种,而对于建筑工程的总包方来说,往往不能够完全承担所有工种的施工,即使是技术上不存在问题,但是也不具备相应的机械设备。因此总包方在接到建筑工程项目之后,往往将一些自己不具备施工能力的工程部分再分包给具有相应专业施工能力的第三方来完成。一方面将专业工程分包给具有资质的专业分包公司,有利于提高施工效率。另一方面,对于总包方来说,可以大大的扩展其承包的领域和范围,对于一些自己不具备专业施工能力的工程也可以进行承包,再通过分包的形式来完成施工任务。

除了技术上的原因之外。对于总包方来说,很多分项工程在建设过程当中利润较低,甚至存在亏本的风险。为了转移风险,可以将这部分工程转包给报价更低的一些小型的分包商来进行施工,从而可以有效地分散风险,保证这部分工程的利润。

最后还有一些业主往往要对于一些专业性比较强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往往都是指定他们比较信任的专业施工方,因此会要求总包方将这部分的工程承包给自己信任的专业分包公司。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在一些国际工程当中,很多国家处于对自己国内相关行业的保护,往往要求国外的大承包商必须将工程的某些分部分项工程分包给国内的一些承包商,从而保证其发展。

二、建筑工程管理中加强分包管理的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建筑行业获得了很大的发展,每年都有大量的建筑工程开工建设,这在很大程度上繁荣了我国建筑市场。与此同时我国的建筑市场竞争也十分激烈,各个建筑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占据优势,除了不断的增强自身的施工能力以外,还要善于运用分包来弥补自己在某些专业施工方面的不足。因此,各个建筑企业应该建立一套完善的建筑工程分包管理体系,强化对分包公司的管理,促进企业的发展。

对于一些规模相对较小的中小型建筑企业来说,对于自己不具备的专业施工部分进行分包能够有效地增强其市场竞争力,同时也可以促进企业的规模化发展。这是因为企业可以将一些层次较低的人力密集行的分部工程分包出去,而自己可以减轻人力负担,专注于层次较高的施工,从而不断的提高企业的施工水平和施工层次。而对于一些专门从事低端承包的一些劳务分包队伍来说,可以在承包劳务的基础之上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施工技术,增加技术实力,积累资金,慢慢的提高自己的施工水平,为以后的发展壮大奠定坚实的施工基础。

三、建筑工程管理的中分包管理体系的构建

(一)注重管理机制的完善以及管理体系的健全

企业需要对工程项目分包管理机制进行完善,首先需要在企业内部建立起相关的专业管理机构,在企业的职权管理体系中实现对协作队伍的管理方针,确定管理策划、有力控制以及以人为本的协助分包企业管理的思路。同时在分包协作队伍管理中对各自的工作责任进行细分,对相关人员的职能分工和相关部门的管理职能进行确定。在对分包协作队伍一体化的构建上需要符合管理手段程序化以及管理流程制度化等方面的要求,具体内容包括对分包企业施工过程控制;分包队伍的引进、分包施工人员日常生活管理、权益保障以及教育培训等方面。这样才能形成分包工程管理和协作队伍的制度体系和工作机制,为分包工程管理以及协作队伍管理提供制度保证和组织保证,实现分包管理在运作上的专业化、规范化。

(二)注重人才队伍引进和市场准入

做好建筑企业法分包管理和协作队伍管理的基础就在于分包人才队伍的引进,具体要求队伍素质上实现资质达标、管理有素、经验丰富、实力雄厚以及诚信守约。严格按照企业分包管理制度以及国家相关的政策法规来对工作程序进行规范化管理,从而实现对队伍引进上的严格管理。

首先总包方应对分包审批程序进行严格执行,总包企业的分包管理部门需要根据实际进度为要求来提出相应的分包立项申请,待总包企业审批通过之后,需要上交分包人资质、财务状况、信用业绩等方面的资料给监理和业主项目部来进行审核;其次总包方需要对确定下来的招标程序实现严格执行。总包方分包管理部门依据所立项的分包策划向合格的分包商进行招标,并组织成立招标评审委员会对分包商的技术方案以及报价进行评价,将各个分包商的报价作为重要参考条件,但并不是是唯一的参考标准。同时还要对其人员状况、设备配置情况,近三年施工质量安全情况,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及资信程度等做出全面综合的考核评价,报企业领导审批,最后选择合格的分包商。三是严格执行准入程序。分包商选定后,签订分包合同,合同内容明确规定:禁止转包和再分包,必须有满足施工需要的设备和机具,必须有健全的组织机构,配备有与企业资质相匹配的具有专业职称的技术、质量、施工和有关管理人员,以及比例适当的技术工人。

(三)强化施工管理和过程管控

分包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引进合格的分包队伍,关键是对其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科学、规范管控,保证分包队伍在施工过程中履行分包合同承诺,保证施工质量、安全受控,维护施工现场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同时需要建立起科学严谨的内控体系,加强过程控制,保证施工质量管理的持续改进。此外,分包建筑企业还需要成立质量管理部门,对整个分包工程的施工质量实行全面监控,从而加强对劳务对组和民工的质量技术控制管理力度。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分包是建筑工程施工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前提,对整个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建立完善的分包管理体系十分重要,必须做好分包管理工作,保证建筑工程在规定的工期内完成,从根本上建设人们满意的放心工程。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工程分包 管理 体系完善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分包的概念

通常意义上所说的工程分包,特指施工企业之间,将其自身承包的专业工程施工或者劳务作业,交给第三方来承包的行为。在分包过程中,发包给第三方的施工企业为总承包商,而作为第三方承包施工工程的为分包商。根据我国现行的《建筑法》、《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对工程分包活动的定义为:指在工程设计、招投标、施工、竣工验收等阶段处于相对独立状态下的传统的施工总承包模式下的工程分包活动。可以看出,在具体的建筑工程分发包实践中,分包活动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也较为复杂,因此,我们强调建筑工程分包管理体系的完善就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建筑工程项目加强分包管理的意义

1.加强分包管理必要性的宏观意义

从宏观意义上来讲,建筑市场完善分包体制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促进建筑市场经济增长的突破口。社会经济的发展必然是朝向专业化和高效化的方向发展,这是适应市场不断变化发展的客观要求,同时也为了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建筑工程同样如此。与此同时,国家政策法规促使专业化的分承包体系完善新的建筑业资质划分,高层次的向专业管理型建筑综合承包商发展,低层次的向专业化的分承包企业发展。

2.加强分包管理必要性的客观意义

从客观意义上分析,完善分包管理体制是企业不断完善自我,提高市场竞争力的一种表现形式。

工程分包有利于大型施工企业走向高端,中小型施工企业步入专业化。为增强核心竞争力,大型施工企业要实现由劳动密集型向管理密集型转换,由低端向高端发展,从施工总承包向工程总承包迈进,必将抛弃低端生产资源,专注于项目管理。对专业分包队伍或劳务队伍来说,提高管理能力,培养优秀的专业技术人员,使用机械设备,提高专业化施工能力是必由之路。劳务队将发生分化,其中优秀的管理和技术人员将逐步稳定下来,成为固定的职业人员;劳务队将由自身技术管理能力的差异,分化为各具特色的专业承包企业,既走劳务承包,又走专业工程承包的道路。专业施工能力是专业分包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工程分包有利于施工企业提高效率和应变能力。建筑施工项目管理内容繁杂、工程规模大、建设周期长,项目实施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多,施工环境复杂多变。为适应变化,总承包商会授予项目更多的处理变化的权力,更多地依赖外部资源,为提高效率而更加重视对分包工程的管理。专业的项目管理,最终使项目变得更有效率。专业工程分包队伍和劳务队通过提高管理水平和技术能力,加强自身竞争力,可以在市场中获取更多的业务机会,其人力、设备资源能够得到更多的利用。

三、工程分包管理体系的完善

1.健全管理体系,完善管理机制。企业建立项目分包管理机构,把协作队伍的管理纳入其职权管理范畴,进行长远规划、系统策划,确立以人为本、管理策划、控制有力的协助分包管理思路。工作责任细分,明确部门在分包协作队伍管理的职能和相关人员的职责。按照管理流程制度化、管理手段程序化的要求,建立健全协作队伍管理一体化文件,从而才能形成协作队伍和分包工程管理的工作机制和制度体系,为协作队伍管理和分包工程管理提供组织和制度保证,才能有效促进企业分包管理部门协作队伍和分包工程管理的规范化运作。

2.严格队伍引进,严守市场准入。选择资质达标、诚信守约、实力雄厚、经验丰富、管理有素的合格分包队伍,是做好分包管理和协作队伍管理的基础和前提。面对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建筑分包商市场,企业分包管理机构对专业化施工程度高的项目,应采取专业整体承包施工,建立项目部,接受企业分包管理机构整体管理,对需引进其他协作分包队伍的,严格按照国家政策法规及企业制定的分包管理制度规定工作程序,严格队伍引进。同时,企业还应与分包商签订分包廉政合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书,而后经业主项目部审批,企业监察部门对全过程实施监督。

3.加强过程管控,强化施工管理。分包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引进合格的分包队伍,关键是对其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科学、规范管控,保证分包队伍在施工实践中履行合同承诺,保障质量、安全受控,维护民工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建立科学严谨的内控体系,加强过程控制,保证质量管理的持续改进。企业要建立质量管理部门,对整个项目分包工程的施工质量实行全面监控。加强对协作队伍和民工的质量技术控制管理力度。

结语:加强对建筑工程中的分包管理,是建筑企业自我完善,提高自身竞争力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适应市场发展,规范我国建筑市场的必然要求。我们必须要加强对建筑工程中的分包管理,提高建筑企业的自我完善、自身竞争力,同时也是适应市场发展,规范我国建筑市场的必然要求。随着我国目前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外先进的建筑企业会大量涌入,同时在我国的建筑市场上也会出现更多的新兴企业,这就必然带来建筑市场上更为激烈的竞争。这就意味着,我们必须要不断加强和完善我国建筑工程分包管理体系,提高自身的专业性和竞争力,才能更好地促进企业的发展,从而推动我国建筑市场的发展。

参考文献:[1]胡占荣.建筑工程分包管理的风险与控制[j].山西建筑,2010 (06)

[2]韩尉涛.建筑工程项目的分包管理模式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 产品,

第9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 施工后期 安全管理

建筑工程主体施工结束后,总工程量基本上是完成了50%~70%,随即进入装饰装修、设备安装阶段,此阶段的工程施工特点是:工种多、人员杂、场地紧、交叉作业多、机械设备、用电设备和安全防护设施管理维护难。建筑施工后期的这些特点,给安全管理带来了许多困难,是事故多发阶段。

1、建筑工程施工后期安全管理问题

由于建筑工程后期的工作内容不确定因素较多,涉及到的工种、技术含量、工艺复杂性等诸多实际问题,而建筑施工企业自己又不可能具备各种各样的工种和技术人才和专业技术人员,转包其它专业施工企业在所难免。

(1)建筑施工单位直接或间接将装饰装修、设备安装等分部分项工程分包给多个施工单位施工,建筑施工企业对这些直接或间接与建筑施工企业签订施工合同、发生经济往来的施工企业,一没有管理责任,二无法进行实际到位的管理措施;建筑施工企业的主要精力放在工程的进度和造价控制方面,对安全生产往往不够重视,或疏于管理,或管理能力不足。

(2)在建筑工程施工后期,土建施工企业因主体工程已经施工完成,剩余工作量一般较少,本企业管理体系大部分陆续撤离施工现场,使现场安全管理更为薄弱,许多方面基本上无人管理。

(3)各参与建筑工程的企业之间安全责任不明确,对建筑工程施工企业提供的脚手架、井架、施工升降机、电箱等只有使用权、没有维护管理的责任,多数情况在转包工程或分包工程时都没有设备及设施使用及维护责任。

(4)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缺乏总体安全管理协调机制和体系,各参与建筑工程施工企业为了各自的利益各自为政、管理无序,造成现场混乱、施工隐患增多,对安全隐患视而不见。

2、建筑工程施工后期安全管理对策

(1)加强建筑工程施工后期的总体协调。首先,应在交错复杂的施工现场建立一个多方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协调管理组织,由发包企业统一指挥施工现场施工进度、现场布置、设备设施的使用、管理、维护等现场安全协调管理工作。按照《建筑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规定,建筑工程施工实行施工总承包责任制,由总承包单位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负总责。

因此,必须大力推行施工总承包制。凡是实行施工总承包的建筑施工工程,都必须由总承包企业负责召集各分包单位项目经理、专职安全生产负责人和监理工程师参加,建立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协调管理小组。未实行施工总承包的工程,建筑工程施工企业自己应当主动负起现场安全生产协调管理的责任;第二是制定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协调管理制度。包括:协调会议制度(应明确会议时间、出席对象、议事规则)、检查评比制度、奖惩制度、应急救援预案、缺席惩罚条例等;三是开展日常协调管理。包括组织召开协调会议、统筹安排施工现场生产安全事宜和组织检查落实情况、开展评比等两个方面。通过总召集协调会议解决下列问题:①由总体协调机制统筹安排各方企业的施工进度,尽量避免立体交叉作业;②加强施工现场平面管理,及时调整各作业区域的物料堆放与人员作业的关系,避免出现在禁火区域进行明火作业等多种危险因素的组合现象和潜在隐患控制;③合理进行用电规划,避免出现个别电箱超负荷或线路负载不平衡现象和多个施工单位同时使用一个电箱而导致管理混乱;加强施工用电管理,避免出现违反《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技术规范》(JGJ46-2005)造成用电事故;④协调施工现场设备、设施的使用、管理,组织维护保养,落实维护保养经费和人员,保证使用安全。⑤根据施工需要,及时落实作业部位的安全防护措施。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落实情况,必须由总承包单位专人组织、监理单位参加,对施工现场各工段的安全生产状况和协调会议决定的落实情况进行日常检查,督促相关单位认真落实。并对检查结果进行评比,好的表扬、差的批评,问题严重的应责令整改,对拒不整改的采取强制措施,确保安全生产。

(2)强化落实安全责任首先是总承包企业应与各分包企业签订安全生产协议及行之有效的责任制,明确总、分包之间安全管理的权利、义务、责任,明确双方在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负责人、联系人,明确施工现场施工设备、安全设施的交接、使用、管理、维护等环节的手续和安全责任;二是工程分包企业现场安全管理负责人、联系人应时时在岗在位,履行安全管理职责,接受现场安全生产协调小组的管理,贯彻协调会议精神;主动与相关单位取得联系,协调处理生产安全事项;向现场安全协调小组提出需要协调解决的生产安全问题和现场设施、设备的使用、维护等问题;加强安全巡查,及时制止违章行为,消除事故隐患。三是要加强安全技术交底,向作业班组、操作工人讲清作业内容、作业条件和环境、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作业危险性和发生危险时的自救措施和报警方式。

(3)强化安全监控总承包企业的安全管理人员和分包企业现场安全员要按照各自的职责,实行分级管理,切实加强对施工现场实施严密的监督、检查、控制,确保协调会议决议的贯彻落实,及时制止违章行为、消除安全隐患;协商解决协调会议未尽事宜和突发事件;确保现场有序施工、安全施工。有条件的,可安装电子监控设备,及时掌握安全动态,实行远程控制,提高工作效率。

3、建筑工程后期安全管理建议

(1)建筑工程施工行政主管部门必须推行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制,严肃查处建设单位任意肢解发包工程的行为,为施工安全管理创造良好的管理环境;

(2)进一步完善建筑工程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消除建筑企业直接发包工程而造成的安全监管盲区。目前,由建筑施工企业直接发包分部分项工程的情况较为普遍。而《建筑法》、《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条例》仅对实行施工总承包的工程的安全管理总体责任做出了规定,对由建筑施工企业直接发包分部分项工程的安全管理总体责任未作规定,客观上造成了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总体协调管理的盲区,对现场安全管理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第10篇

【关键词】分包工程;管理;控制

【 abstract 】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on the market, the subcontract works as a engineering project construction more common parts, this part of the project quality of high and low will directly affect the whole project quality level, and will also be total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credit to cause very negative influence, and it is in practice, related enterprises and units shall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of engineering quality control. This paper is how to carry the quality of the subcontract works are discussed, for relevant enterprise and staff to interested readers.

【 key words 】 the subcontract works; Management; control

中图分类号:K826.1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伴随国内各项产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建筑业内企业资质管理也在不断深化当中。将工程进行层层分包业已是建筑工程进行建设的正常运作策略,分包工程应运而生。也就是项目承建单位签订的施工合同中,由于市场因素、工期原因或者本身的资质问题,常常需要把所承包的部分分包给别的企业,这些分包出去的部分就是分包工程。因其本身是总项目的组成部分,如果在工程质量或者施工进度等方面控制管理不力,就有可能影响到项目整体的质量,还有工程进度以及承建企业的市场信誉。所以说,强化对分包工程的质量管理控制工作是保证工程项目质量的重点环节。笔者认为在具体的施工实践中,可以做到以下几点。

一、挑选资质全、素质高的分包单位

笔者认为,承建方对分包单位的选择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所建项目的质量以及合同的执行效果。在进行分包队伍的选择时,应当对参选单位的营业执照、建设资质、设备情况、资金实力、业内信誉等相关资料进行审查,并在三家以上的单位之间综合比较之后,最终选定;之后,总承建企业应与所选单位签订合法的分包协议,清晰说明分包工程涉及的范围、工程质量标准、进度计划、竣工验收标准以及双方应当承担的责任、履行的义务。最后,总承建企业的施工现场管理部门还应当对分包企业的施工过程开展现场的监督与管理,以这种方式对工程质量、施工安全等等进行监督。

二、总承建企业安排分包企业参与设计图纸的会审工作

在有关的工程分包合同签订结束、明确了双方的权利与义务之后,总承建企业应于第一时间将分包段的施工设计图分发到各个分包企业,并安排相关人员参与建设单位以及监理部门组织的施工设计图纸会审。如果分包企业未能及时参与,那么总承建企业须要求分包工程项目的主要负责人员对所涉及图纸做谨慎审查,把工程设计图纸的不合理、不科学或才不清晰、不明确之处,一一列出,在总承建企业取得一致意见的情况下,由总承建企业的要关人员在参与项目设计图纸会审过程中,向有会议提出,请设计工程师、监理工程师或者建设企业给出明确解释或者修正。

三、总承建企业须审批分包单位的具体项目施工方案

确定工程设计图纸清晰、明确、合理之后,总承建企业的专业工程师还须对分包企业制定的具体项目施工方案进行审查批复。在此过程中,除了考察其方案能不能合项目设计图纸的要求之外,对于分包项目施工方案是否符合建设单位与监理企业的设计图会审要求、能否在工期紧张的情况下合理调项目进度,实施效叉作业,另外其方案还必须符合相关的法规条款以及专业技术标准。无论哪一项不符合要求,都应要求分包对方案进行修改,等调整结束后再报总承建企业审查,符合要求的情况下方可正式施工。

四、总承建企业须对分包企业相关人员以及设备进行核查

分包工程正式施工之前,总承建单位还必须做的一项就是对分包企业安排进入施工现场的工作人员以及相关设备进行核查。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当前建筑市场中分包工程被非法转包的现象发生。相关负责人在进行核查时应以分包企业原先提供的具体施工方案为准,对其施工现场工作人员的数量、设备配置标准是否符合进行核实。如有一致之处,则应及时向分包企业指明核实,要求给予必要说明或者立即着手改正,否则不能开始施工。

五、施工过程中总承建单位需对分包工程施工现场开展有效管理

进入分包工程施工阶段之后,总承建企业的施工现场管理单们需要求分包企业进行技术交底,在此基础上对相关情况合理监督。

首先是对于工程材料、半成品以及施工设备的质量进行监督,因为这三项的质量是否达标或者选用是否恰当直接关系到分包工程的质量,更有甚者有可能导致质量安全隐患。鉴于此,总承建单位需要求分包企业与市场声誉良好的材料供应商、设备租赁企业进行合作,采选有三证齐全、性能稳定的产品。

其次是对于各个施工工序的质量监督,即总承包企业的质量监督人员需要对分包企业工程施工过程中重点工序开展定期的质量检查,确认分包企业的每一个施工工序都按照设计图纸以及原先的施工方案进行施工,检查其质量与当前施行的质量标准以及相关法规规定是否一致。

再次是对分包企业的施工进度以及现场施工人员的行为进行检查。总承建企业的现场控制人员应当在总的工程进度基础上要求分包企业编制单位时间的进度规划,以保证工程按期完成,而且对于施工现场的工作人员应当进行严格管理,至少要求其持有效证件上岗,如果有证件过期或者不符合相关标准的情况,则应要求分包企业予以撤换。

最后是对于现场施工机械设备配置及使用情况的检查验收。总承建企业的现场管理单位需要对分包企业在工程施工中所用到的施工设备配置及其使用情况进行随时抽查,对于有特殊要求的设备,应要求其提前做好安装、拆卸方案的制定工作。此外,总承建企业的现场安全工程师须对分包企业做好安全技术资料的交底工作,并做好现场的定时监督。

六、施工结束后总承建企业需要进行质量验收

分包企业施工结束之后,总承建企业首先需要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查,也就是在分包企业自我查检合格的基础上,对所完程的工程部分进行质检,同时核实所建部分与设计图纸是否一致、与原先呈报的施工方案是否有不符之处等等,如果有不足之处,需要求其进行整改或者返工;其次需要验收相关的技术资料,分包工程完成之后,相关的技术资料、竣工数据以及工程档案应当由分包企业全部移交于总承建企业,后由总承建企业的专业人员进行审核,如有失实或者不准确之处,则分包企业应予以纠正。

结束语

分包工程的质量控制工作,不仅是分包企业的份内项目,更是总承建企业的责任。建筑工程的总承建企业应与分包企业做好协调,并对分包企业进行合理监督,以共同保证工程的质量安全。

参考文献:

第11篇

一、建筑施工企业劳动用工现状

(1)工资支付情况

由建筑施工企业直接招用的工人,工资基本能够按月足额发放,项目部(俗称重包或大包工头)一般不直接雇佣农民工,而是采取劳务分包给作业队或工班长(俗称包工头),通过工班长使用农民工。工资支付由项目部根据工程分包协议将工资款拨付给作业队或工班长,再由工班长支付给民工。因受建筑工程施工、验收和结算阶段性的影响,目前普遍采取按月支付部分工资(生活费),年底或工程结算后兑现工资方式。工程结束后,项目部与作业队或工班长最终结算,并支付剩余工资款,再由作业队或工班长根据工作量将工资发放给民工。

(2)对农民工日常管理情况

目前建筑施工企业主要采取项目负责制,项目经理全权负责项目的日常管理工作,但由于项目的专业劳务由项目部分包给作业队或工班长,个别作业队或工班长还存在再次分包现象,出现三包四包情况。专业劳务人员(主要是农民)由作业队或工班长负责招用,项目经理与作业队或工班长发生劳务承包关系,作业队或工班长与专业劳务人员发生劳动用工关系,对于农民工日常管理工作主要是依靠作业队或工班长进行,管理链为:企业项目经理作业队或工班长农民工。在整个建筑工程管理链中,农民工处于管理链的最下端。由于项目部缺乏对民工的直接管理,不能准确掌握民工工资的发放情况,导致部分工班长拿到工资后逃逸,而造成农民工拿不到工资事件的发生。

(3)建筑施工企业用工形式

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合同制职工,主要是公司和项目管理人员;二是劳务企业用工(具有劳动用工主体资格),但数量不多;三是作业队或工班长式用工,这是目前建筑业主要用工形式。目前建筑施工企业决策和管理层与劳务作业层已逐步分离,从事一线建筑劳务作业的基本上是农民工。这些从事建筑劳务的农民工基本上都是由作业队或工班长(俗称“包工头”)组织来的非成建制劳务队伍。

(4)劳动合同签订情况

建筑施工企业主动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率低。由于建筑施工企业采取项目分包方式,将工程项目承包给项目经理,项目经理再将工程劳务分包给作业队或工班长,建筑施工企业对项目工程施工中使用民工情况不清楚,而农民工是直接由作业队或工班长直接雇佣的,与施工企业有什么约定他们并不关心,建筑施工企业与农民工主动签订劳动合同签订率低。近年来,由于劳动保障部门,加强了对建筑领域劳动用工执法监察,劳动合同签订率逐年提高。但由于目前建筑领域用工情况现状,施工企业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流于形式,应付检查。目前建筑企业多是施工队或工班长式的用工,作业队或工班长(包工头)与施工企业或项目经理(分包或转包)签订劳务承包协议,作业队或工班长与农民工多为口头协议,约定从事的工作、要求、数量、工资待遇,一般不签订书面协议。

二、造成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的原因

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突出并具有共同特点的重要原因是:一是建设资金不到位,导致建筑施工企业施工过程中资金链断裂,而处于这链条的最后一个环节农民工工资被拖欠;二是农民工工资支付方式,都采取工程竣工总结算方式,平时只发生活费,工程竣工再结算,已成为不成文的规矩,积累的数额越大,集中支付的风险越大。具体分析,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建设单位资金不到位,拖欠工程款现象普遍

调研中发现,建设单位拖欠建筑施工企业工程款现象非常普遍。建设单位在资金不到位或资金不足的情况下,仍急于施工,一些房地产开发商本身就没有足够的资金搞开发,仅靠拖欠工程款运转,建筑施工企业需要垫付大量资金进行施工,当资金不足,施工企业没有足够的资金付给作业队或工班长,从而无法保证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支付,大部分建筑施工企业不得不采取每月只发部分工资(生活费),工程完工后或年底再进行结算的办法来支付工资。由于工程建设的工期一般较长,造成拖欠工资的时间也较长,有时甚至出现民工干了一、二年还拿不到全部工资现象,形成了建设单位拖欠施工企业工程款、施工企业拖欠作业队或工班长劳务费、作业队或工班长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层层拖欠现象。这是造成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根本原因。

(二)建筑市场不规范,施工企业层层转包、分包

建筑施工企业由于资金不足,常把项目工程转包、分包出去,而工程往往转包、分包给一些没有资质的社会自然人,然后再劳务分包给作业队或工班长,农民工工资则必须等到包工头一层一层结算工程款后才能拿到,工程建设转包、分包过多,造成支付环节及利润分配次数较多,是导致农民工被克扣或拖欠的重要原因。

(三)建筑施工企业缺乏管理,用工主体不合法

目前大多数建筑施工企业、项目部对施工队伍采取“以包代管”的管理模式,建筑施工企业将劳务分解、承包给若干个不具备劳动用工主体资格的专业作业队或工班长,由作业队或工班长招募家乡的老乡进行施工,有的作业队或工班长甚至又将劳务分包给他人,形成了层层分包现象,导致用人管理十分混乱。施工企业或项目部对招用工具体情况基本不了解,也不能实行有效的管理,企业与农民工的劳动关系更难确认。去年,我市某建筑施工企业发生一起集体讨薪事件,工班长(包工头)劳务承包中赔了钱,工班长造假花名册、记工单、乱打欠条,唆使30名农民工集体上访讨薪,并爬上塔吊以死相威胁,要走10余万元。

(四)劳动合同签订率低,缺乏法律保障

主要原因有以下三方面:一是建筑业用工具有阶段性、临时性和很强的流动性,给企业直接与务工人员签订劳动合同带来了困难;二是大部分施工企业并不直接招用民工,而是工班长(包工头)招用,招用的人数、用什么人以及人员的去留并不能制约,还要为农民工缴纳社会保险,增加用人成本,农民工也不愿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三是农民工自身文化素质偏低,维权意识不强,认为没有必要签订劳动合同,签了合同限制了寻找更好工作的自由。因此,双方签订劳动合同都缺乏积极性。

(五)工资支付制不完善,支付方式不合法

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企业必须将工资直接支付给劳动者,但大部分施工企业、项目部是通过转包、分包关系进行层层结算,最后由工班长(包工头)支付给农民工,施工企业对用工、工资支付情况不能实现有效的监督管理。有的工班长(包工头)结算到劳务费后,克扣民工工资,甚至一走了之。市劳动保障监察支队曾经处理过一起包工头携款80万元逃跑事件,60多名外地民工滞留工地,春节不能回家,劳动保障监察部门责令施工企业补发民工工资,携款逃跑之事企业另案处理。这是一起典型的建筑施工企业劳动用工、工资支付管理不善造成的案件。

三、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办法

(一)加强项目资金的有效监督,防止拖欠工程款

要严格执行项目资本金制度,严格审查建设单位的建设资金到位情况,对于资金不到位或严重不足的项目要坚决停止招标。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强建设资金使用情况的动态管理,防止和避免验资报告不实或虚假验资,从项目前期到项目施工过程,建立起一套预防拖欠工程款的有效监督机制和制约机制,规定一定期限,如建设单位不按期支付工程款,可责令施工企业停止施工,并规定造成的损失由建设单位承担。

(二)强化建筑市场管理,杜绝建筑施工企业违法操作

目前,建筑市场竞争激烈,建筑施工企业带资垫资承接工程成为必要条件,建筑工程违法转包、分包现象屡禁不止,垫资施工、层层转包、分包是导致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一个重要原因。要采取有力措施坚决杜绝无资质企业和个人承揽建筑工程,制止建筑施工企业层层转包、分包,严厉查处违法分包和违法挂靠行为。对建筑施工企业违规操作,造成拖欠农民工工资的,要在市场准入方面进行限制。

(三)建立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

目前,在建筑市场不太规范,建设单位和施工企业违规现象时有发生的情况下,建立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很有必要。建筑施工企业开工前要向建设行政部门交纳工资保证金,如果建筑施工企业无法按时足额支付农民工工资,建设行政部门直接扣除工资保证金,用来支付农民工工资。对拒绝交纳保证金的施工单位,建设主管行政部门不批准开工建设,对已缴纳工资保证金,保证金不足时,施工企业要继续缴纳工资保证金,拒绝缴纳的,建设主管行政部门有权责令暂停施工。

同时规定,建设单位和建筑施工企业共同承担工资支付连带责任。在建设领域,建筑施工企业垫资现象普遍存在,多数工程主体已建到第二、三层后,建设单位才开始注入资金拨付工程款,使得施工企业成本增加、资金紧张,在建设施工企业遇到资金困难的时候变转嫁到农民工身上,出现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因此,规定建设单位与施工企业双方,在拖欠农民工工资范围内共同承担连带责任。

(四)加强建筑施工企业劳动用工管理

企业是劳动用工的主体,每一个建筑施工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农民工的管理工作,依据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没有劳动用工主体资格的施工队、作业队或个人的用工属非法用工,建筑施工企业分包、转包产生的劳动纠纷和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后果要由建筑施工企业承担责任。建筑施工企业要切实加强劳动用工管理。企业必须依法与招用的农民工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并向劳动保障部门办理用工备案,参加社会保险,要执行国家有关工资支付规定,按月足额支付农民工工资,并直接支付给劳动者本人。

(五)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规范企业用工行为

一是要加强对建筑施工企业的执法监察。要开展经常性的日常巡查、专项检查、以及多部门联合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行为,要依法查处,并不断加大处罚力度。

第12篇

关键词:工程 分包 法律风险 防范

按照建设部的总体工作目标,从2009年开始,在进行工程劳务分包时,要求建筑施工企业必须分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的劳务企业,对于《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规范,要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必须全面贯彻执行。“包工头”将彻底退出建筑劳务市场。但是,由于大型项目数量的增加和施工周期的不断压缩,施工企业在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不断压缩的投资周期,企业从追求利润最大化及提高内部收益率的角度考虑,实践中仍然存在以劳务分包、挂靠等形式将工程分包或转包的现象。笔者根据工作中处理相关合同纠纷的实践以及对建筑工程分包合同相关法律问题的研究,对现实中常见的三种分包行为及其法律风险的防范进行探究,谈谈一己之见。

1 劳务分包的法律风险

依照建设部《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和《关于建立和完善劳务分包制度发展建筑劳务企业的意见》对分包商的分包资质有强制性要求,只有具备相应分包资质的分包商才可以承揽工程建设任务。《建筑劳务分包企业资质等级标准》中包含木工、砌筑、混凝土等十三项企业资质。按照相关规定,不具备相应分包资质的劳务分包商与劳务发包商所签订的分包合同(包括企业或包工头借用其它企业资质的情况),一律视为无效合同。分包期间所产生的劳务纠纷,法院会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结合合同条款和合同的实际履行情况、实际结算情况来认定其合同关系的本质,经认定的无效分包合同视工程验收结果分别对待,还可能涉及利润收缴的问题,最终根据承包人与分包人的过错来认定损失赔偿责任。

2 工程转包的法律风险

转包是指施工企业(主承包人)将所承包工程完全转手给他人承包的行为。《合同法》第二百七十二条规定:“承包人不得将其承包的全部建设工程转包给第三人或者将其承包的全部建设工程肢解后以分包的名义分别转包给第三人。”《建筑法》第二十八条规定:“禁止承包单位将承包的全部工程转包给他人,禁止承包单位将其承包的全部建筑工程肢解以后以分包的名义分别转包给他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中第四条规定:“承包人非法转包、违法分包建设工程或者没有资质的实际施工人借用有资质的建筑施工企业名义与他人签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行为无效。人民法院收缴当事人已经取得的非法所得。”在转包过程中,由于无法准确把握承包者的承包资质和工程质量,因而我国法律明令禁止转包行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二十六条虽然规定:“实际施工人以转包人、违法分包人为被告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实际施工人以发包人为被告主张权利的人民法院可以追加转包人或者违法分包人为本案当事人。发包人只在欠付工程价款范围内对实际施工人承担责任”。但是由于我国建筑市场“僧多粥少”,施工企业(主承包人)竞争相当激烈,实践中由业主(发包人)承担连带责任的情形并不多见,因层层分包(转包)的欠款纠纷大多由施工单位(主承包人)直接承担责任或承担连带责任。由此可见,建筑工程转包不仅隐藏着质量安全隐患,对施工企业来说,同时也隐藏着极大的法律风险。

3 企业被挂靠的法律风险

所谓挂靠,通常情况下是指施工企业或个人不具备相关工程项目的施工资质,为了承揽工程,需要借助具有相关资质的施工企业的名义,同时向其支付一定的管理费。通过挂靠的方式承揽工程,对于被挂靠企业来说,通常情况下,并不对工程项目实施真正的管理。但是这种挂靠行为在法律上存在一定的风险,这些风险主要表现为:

3.1 对建设工程的质量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一是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建设工程达不到相应的质量标准,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产生经济损失,挂靠人和被挂靠的企业共同承担连带赔偿责任;二是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损失,通常情况下,由被挂靠企业与挂靠人承担。在施工现场如果发生人员伤亡事故,给被挂靠企业带来的损失将难以预测,甚至在一定程度上给被挂靠企业带来毁灭性的后果。

3.2 对挂靠方的对外债务承担法律责任

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假设挂靠人用自己的名义签订材料采购合同或机械租赁合同,通常情况下须自行承担相应的债务责任。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无论是知名度,还是商业信誉,对于被挂靠企业来说都比较高,在这种情况下容易获得供应商的认可,加之被挂靠企业疏于管理,因此,挂靠方经常以被挂靠企业的名义(如××公司项目经理部),或者以其人(如××公司项目经理)的名义或身份对外签订合同,由此构成表见,债务由被挂靠企业承担。在实践中,有些挂靠方不讲诚信,为了个人利益,进一步对材料费、租赁费等进行恶意拖欠,甚至通过私刻印章的方式骗取财物,在一定程度上给被挂靠企业带来经济损失。对于产生的经济损失,被法院判决承担给付责任的被挂靠企业,若因无力承担而不得不向挂靠人依法追偿时,通常情况下都难以实现。

3.3 承担工期违约责任

按照合同条款规定,工程项目需要定期完工,对于施工方来说,这是应尽的义务。在施工过程中,如果挂靠方受资金、管理和施工能力的影响和制约,在一定程度上拖延工程期限,根据合同相对性原则,其工期违约责任应由被挂靠企业向业主方承担,给被挂靠企业带来经济和信誉上的巨大损失。

3.4 民工工资及安全事故责任及由此引发的其他损害

在施工过程中,挂靠方往往会大量招聘农民工,或者再进行层层的转分包,虽然挂靠方与被挂靠企业之间可能会在协议中明确约定不得再进行转分包,或者挂靠人承担农民工的工资以及一切工伤事故,但是因为违反相关法律法规,此约定通常都不具有法律效力,最终还是由被挂靠企业承担给付责任。另外,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农民工普遍缺乏法制意识,在劳务雇佣方面多数人都不知道应该与挂靠人签订劳务合同,也不清楚直接招聘他的人是谁,有时即使知道也装糊涂,不能及时拿到工资时,就找工程承包人也就是被挂靠企业,在这种情况下,所有责任将由被挂靠企业承担。

3.5 管理费可能被没收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中第四条规定:“承包人非法转包、违法分包建设工程或者没有资质的实际施工人借用有资质的建筑施工企业名义与他人签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行为无效。”被挂靠企业的“非法所得”即指向挂靠人收取的管理费及因挂靠获得的其他利益,该利益均会被没收。

3.6 可能面临行政处罚、资质等级降低或吊销资质证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第66条规定:“建筑施工企业转让、出借资质证书或者以其他方式允许他人以本企业的名义承揽工程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可以责令停业整顿,降低资质等级。”在这种情况下,对于被挂靠企业来说,将会面临行政处罚的风险。在施工过程中,如果监控不到位,将会进一步引发诉讼,并且对日后投标资格的审查极为不利;在资质审核过程中,有重大质量安全事故史的被挂靠企业,其资质轻则会被降低,重则会被吊销,这对被挂靠企业来说就是不可承受之重。

4 法律风险的防范

4.1 制定并推行合同示范文本,从源头防范风险

按照现行的法律、法规,建筑施工企业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建设施工实务中的交易惯例制定合同示范文本。一定要在进行分包时严格按(参)照该文本与劳务承包方签订劳务分包合同。该文本带有一定的通用性,但在使用时要认真研究并灵活运用,不断地在实践中对其逐步修订和完善,减少并逐渐杜绝签订合同过程中出现的经营漏洞。

4.2 劳务分包合同条款不可突破其合法性

与工程总承包和专业承包相比,劳务分包存在一定的差异,其关键在于劳务分包只包工不包主料。因此,对于劳务分包的合法性,在合同条款中约定的内容尽量不突破,如有必要,还须另行签订材料委托采购合同、机械设备委托租赁合同等,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对原有合同进行补充,进一步降低劳务分包合同产生的风险。

4.3 安全生产监管措施要严格

在施工现场,施工主承包单位作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在施工过程中,一旦发生人员伤害事故,对于赔偿责任问题,工程承包单位与劳务分包方势必出现争议,法院会根据两方的过错依法做出责任认定。因此,企业在施工中要规避风险,就必须加强施工管理。结合以往案例,防范该风险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组织特殊工种及时参加培训,确保持证上岗。当发生质量、安全事故确定责任时,法院会依法认定劳务作业人员的相关资质,继而判定其需要承担的相关责任;二要对于入场前书面安全、技术交底等证据需要安全保留,并且要求每个现场作业人员进行签字。在施工过程中,因不遵守安全施工规范,施工作业不配带安全帽、安全带等防护用品,可以约定由劳务作业人员承担相应的人身损害责任。三是通过购买保险的方式,监督劳务分包方可以进一步转移风险损失。

4.4 采用内部承包方式对挂靠项目实施管理

不采用挂靠方式发包建设工程,这是建筑施工企业规避法律风险的根本措施,在施工过程中,通过内部承包协议的方式进行施工,因为法律允许内部承包,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将挂靠项目转变为自有项目。

4.4.1 将挂靠人聘为企业员工。施工企业和企业项目经理作为内部承包协议的签订双方,也就是说,与企业签订内部承包协议的主体只能是企业的项目经理。在这种情况下,通过签订劳动合同、购买社会保险等方式,企业与挂靠人建立劳动关系。同时需要注意,在签订内部承包协议的过程中,确保项目经理具备相应的资质。作为合同的担保人,实际挂靠人需要承担相应的连带责任,进而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企业的权益。

4.4.2 施工企业要组织、派遣项目的具体管理人员。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自行派出建设工程的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核算负责人等人员,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协助挂靠单位管理项目。

4.4.3 对工程款加强管理。在施工过程中,实际承包人从发包方直接领取款项出逃的现象在实践中频繁发生,给施工企业带来的损失难以预测;或者挂靠人通过各种方式套取工程款,用作他用,进而为工程项目施工设置障碍。在这种情况下,由施工企业(被挂靠企业)进行对建设资金进行收支和具体管理,这是防控风险的最好办法。对此,在施工承包合同中,可以进行约定:为了保证工程款进入施工企业的账户,进一步确保项目资金完全用于项目支出,规定所有工程款必须进入施工企业(被挂靠企业)的指定账号。在企业的财务体系中,需要纳入承包项目的支出,同时根据合同的相关规定,核定票据支出,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对风险进行有效控制。

4.5 对实际承包人加强授权管理和印章管理

在确定项目承包关系时,建筑施工企业需要严格管理对外签订合同的授权以及项目印章。在项目所需的范围内,施工企业可以授予实际承包人对外洽商经营性合同,但要注意合同的签订必须加盖企业印章,同时报企业进行备案,避免发生以项目部名义或人名义签订合同。在印制项目印章的过程中,注明不得用于签订合同,并且印章必须进行备案处理,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私刻印章。

4.6 严格控制合同履行过程中的风险。

施工企业要成立专门的项目管理组,对分包、转包、挂靠的项目部进行工程质量、工程进度、财务管理、劳务管理的严格控制,更要严格监控挂靠方与第三方的经济往来。要增强合同意识,内部做好合同交底,相关部门充分了解合同内容、了解自己的权利义务界限,以便提前发现合同问题和潜在的风险,主动从法律证据的角度思考、理解合同的履行。还要注意合同履行中的文书语言的规范,文意表达要清楚,避免产生歧义,埋下纠纷隐患。

5 结语

经营与风险是相生相伴的,风险不可能完全被消灭。施工企业的工程分包法律风险长期存在,各种预防措施也只能提供一个大致的预防思路,并不能完全覆盖到每一个角度,每一个具体问题都要具体分析,特别要增强风险意识,尽可能的执行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切实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加强分包管理,综合实施各类风险防范措施,才能保证企业在竞争激烈和复杂多变的市场中,实现稳步、安全、可持续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高鸿.建筑施工企业法律风险及其防范[J].经营管理者,2011(22).

[2]隋忠常.建筑施工企业的融资问题及解决方案[J].中华建设,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