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旧建筑改造

旧建筑改造

时间:2022-10-18 17:51:05

旧建筑改造

旧建筑改造范文1

建筑由于随着时间的推移,导致其原有的功能不再适合现代使用者的要求,或者由于遭到破坏及侵蚀导致无法更好的使用,但是又不至于拆除重建。旧建筑本身依然有再利用价值。 本文通过对旧建筑与文化、场地以及新建筑的关系的分析,总结出旧建筑更新与改造的一般性原则,使得在旧建筑改造再利用设计中更具合理性与创造性。

关键词:旧建筑;改造原则;文化性

中图分类号:TU98文献标识码: A

旧建筑拆除重建 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同时也违背了现如今倡导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相反,对建筑改造再利用不仅能够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还降低了资源的消耗。目前,由于人们缺乏对建筑改造再利用的意识,导致旧建筑一律拆除重建,虽然也有少数建筑进行了改造,但因对这方面的研究及经验不足,其结果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更有甚者,经过改造后的建筑已经面目全非,因此失去了原有的文化价值。如此种种, 对建筑改造的探索已经迫在眉睫。

1.文化的传承性

建筑的文化价值在改造中是考虑的重要方面之一,同时也是衡量改造成功与否的标尺。旧建筑的文化价值是旧建筑价值的精华所在,与场地的人文特征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是改建再利用与新建建筑的重要区别。当然,旧建筑的文化特征在不同类型建筑中体现也不同。大致可以分为历史性建筑、地标性建筑、一般性建筑。历史性建筑的改造应该采取比较相对协调的的方法。地标性建筑以尽量保持其原有的集体记忆为主要准则。而一般性建筑则没有太多的原则可循。

2.场地的重塑性

旧建筑的改造,有可能改变了其使用人群,原有的场地条件肯定在某种情况下不能适应新的需求了,这必然要通过改变周围环境来达到。重塑新的场地环境就是为了更好地满足新功能下新人群对建筑周围环境的需求。对旧建筑场地的重塑是通过加入新的环境标准与服务设施,使建筑所处的整体环境质量得到提高,充分考虑建筑物的基地本身所具有的地形地貌及气候特征,利用有利因素,减少能源的消耗,创造出更好的与改造建筑相协调统一的场所。实现场地重塑原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满足人流组织和疏散的要求。

2.2.满足使用人群高标准的心理需求

2.3.对建筑新的功能条件下的协调统一

2.4.与城市的发展的步调相一致

3.功能的适应性

旧建筑的改造不是简单的修复,通过对建筑功能的改变,重新调整建筑内部空间,使原有建筑能够被合理地继续使用。旧建筑在被改造再利用的过程中, 建筑的功能性质前后发生变化, 是旧建筑再利用中最常见的形式。比如教堂成为音乐厅, 工厂变为文化中心, 仓库用于商业用途等。对旧建筑的改造目的是适应新的功能,使得建筑能够重新利用,在改造之处,就应该考虑新旧功能的适应性,如果功能之间差异过大,这就会给改造带来困难,甚至改造后利用起来不方便等问题。

在改造之初,首先分析旧建筑的功能,以及与即将改造成新建筑的功能加以综合,一般情况下,改造成与原来类型相一致的建筑是最有利的,比如说旅馆改旅馆,原来的旅馆由于缺乏相应的功能设备,导致不能适应现代高标准高要求的星级酒店。这种情况下,就不需要太大的变动,原来的大堂不够气派,拆除临近房间的墙,扩充大堂的使用空间,如果是整栋改造,或许要加入一些娱乐用的房间,如酒吧,ktv包间,这些都是小空间,只要拆除同层旅馆客房的隔墙,重新按照要求加以组织就能达到要求。但是如果要改成能适应现代化办公建筑的要求,相对来说难度就大了。其次,改造是为了更好地利用。当然,也不能不考虑空间使用的舒适性,流线的清晰性等问题。功能的合理与否依然是判断改造成功与否的标准之一。尤其对单一功能的建筑改造成多功能综合利用的建筑。综上所述,旧建筑在功能的再利用问题上的措施大致有如下几种方式:

3.1功能的持续

3.2功能的更新

3.3功能的置换

3.4功能的综合

4.空间更新的多元性

建筑空间更新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对建筑内部空间的转化与再利用;另一方面是对建筑所处的外部空间的重塑。对建筑内部空间的重新塑造要建立在现有条件的基础之上,充分考虑物质空间与精神空间的双重重要性,在满足物质功能的同时,以人的文化、心理精神需求为出发点,从人的爱好、愿望、审美情趣、民族习俗、民族风格等方面入手,创造出适宜的建筑内部空间环境,使人们在使用的同时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和美的享受。在考虑与城市空间相互关系时,可以运用许多已有的理论,如沙里宁提出的表现的原则、相互协调的原则、有机秩序的原则,灵活的运用这些原则与方法便于创造完善的场所联系及原有的文化脉络。同时,要强调外部空间的完整性、流线的顺畅、节点的控制以及动静的结合。旧建筑空间更新设计和再利用涉及的面复杂而广 ,不同的旧建筑,其空间更新有着具体不同的手法,根据其不同的特点可以归纳 为以下几种手法:

A.对原有建筑空间的拓展

B.保持旧建筑空间形态及体量

C.改变本来空间形态及体量

D.外部空间及景观的处理

5.新旧的交接性

如果旧建筑的空间不足以满足新的要求,扩建就很有必要。 扩建部分的设计,不仅要考虑扩建部分本身的功能和使用要求,还要处理好扩建部分与原老建筑的内部空间及外部形象的联系与过渡。而插建所面对的不只是一个特定的建筑,而是一组多建筑的空间。在设计新建筑时要时刻考虑它周围的历史环境,并对此做出恰当的反应,以实现对传统的延续。要达到新旧建筑的和谐共生,具体的设计方法可以有多种,下面列出几种方法可供参考。

5.1形式与风格的统一

5.2体量及材质色彩相协调

5.3特定元素的提取与移植

5.4以新衬旧

6.方法的可行性

建筑的改造是对已存在环境及形态的变更,因而比新建受到更多的条件限制,处理的问题更庞杂旧建筑的更新设计,更需要对原有的建筑与场地给予充分的了解,充分发掘原有建筑在空间构成,材料运用、结构特色、功能特点、环境特点、经济等方面的潜在价值。 改造设计也是一种多目标的决策过程,在每个设计阶段都会提出的多个思路和方案,每个思路和方案的提出基于当前因素和矛盾的不同考虑,这些子方案最终会深化发展多个结果。这就要求对每个阶段产生的结果要加以评估,其考虑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经济、文化传统、近期目标、长期结果、以及对建筑正负面的影响等等。

建筑改造合理性评价标准的基本原则

A现实性原则

B地域性原则

C协调性原则

D公平性原则

E可持续发展原则

结语

随着国内城市的发展日趋成熟与饱和,如何在已有的限制条件下为旧建筑注入新的生命力,完成旧建筑的重生成为近几年来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简单介绍了对旧建筑改造原则的探究分析,希望可以给建筑改造带来帮助。

参考文献

【1】张宁,旧建筑的改建与再利用[D],重庆大学,2002 年4 月。

【2】 于立波.周立军.蒋玲,旧建筑再利用设计中文化因素的探讨[J], 低温建筑技术2007(1)

旧建筑改造范文2

Abstrac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odern architectural technology, although the old industrial buildings gradually withdraw from the historical stag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it is not necessary to dismantle them together. Architects can do reasonable transformation of the old industrial buildings combined with the modern architectural concept, and re-give it use value, so as not only to avoid large-scale construction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but also save a lot of reconstruction funds, to improve the construction of large economic benefits benefit. According to the classification and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ld industrial buildings in China, 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reconstruction of old industrial buildings at present, and then puts forward the old industrial building design concept and the concrete strategy from the technical point of view.

P键词: 现代办公建筑;旧工业建筑;设计;改造

Key words: modern office building;old industrial building;design;re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TU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18-0164-03

0 引言

旧工业建筑改造在节约建筑资源、减少资源浪费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并且改造设计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得到了全社会的一致认可。虽然以我国目前的建筑水平来说,在对旧工业建筑的改造实践中目前仍面临许多问题,但随着技术水平的提升,许多问题都会得到有效的解决。从现代建筑技术的角度来讲,旧工业建筑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但没必要将其一并拆除。建筑师可以结合现代建筑理念对旧工业建筑进行合理改造,重新赋予其使用价值,这样不仅能避免大拆大建造成环境污染,而且可以节省一大笔重建资金,对于提高建筑施工经济效益大有裨益。因此,建筑师应把握旧工业建筑的结构特点,结合现代办公建筑理念在原建筑结构上“顺势而为”进行建筑改造,力求使旧工业建筑重新回归现实生活,继续发挥实用价值。

1 我国旧工业建筑改造现状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开始,我国就在旧工业建筑改造方面进行尝试,至今已有不少项目得到了业界乃至全社会的认可,大多数改造项目的空间布局个性且富有色彩感,但一些细节上设计粗糙,能耗量大,并不像理论上讲的那样经济实用。就现阶段的发展状况来讲,我国对旧工业建筑改造的科学研究尚在起步阶段,相应的技术体系尚未成型,并且一些旧工业建筑改造项目仍面临很多问题:建筑设计者未充分理解旧工业厂房的价值(包括其社会研究价值、史学价值等),许多有利用价值的旧工业建筑被“暴力”拆除,导致一部分有史学研究价值的旧建筑被毁坏,并且有一部分类似的建筑目前仍面临被强拆强毁的命运;为了满足工业生产需要,旧工业建筑通常采用开敞式内部设计,其保温处理、围护设计以及节能构造,都与现代办公建筑的功能需求不相符,特别是保温性能往往达不到现代办公建筑的使用要求,结合旧工业建筑原有的形态和结构进行建筑改造,所以设计时往往忽略了建筑保温隔热方面的功能;对旧工业建筑的改造以重建或深入挖掘旧建筑的实用功能为目的,所以必须充分利用其现有资源来恢复其使用功能。

2 旧工业建筑分类及结构特点

对旧工业建筑的改造,重点要针对其整体布局明确改造的目的和所要呈现的建筑效果。在改造设计环节,必须对原建筑进行实地测绘,根据其结构特点明确改造设计意图。常见的旧工业建筑主要有“常规型”、“红砖型”、“大跨型”三种结构形式。

2.1 “常规型”旧工业建筑 “常规型”工业建筑始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多层仓库或多层轻工业建筑为主。它采用开敞式空间布局,内部空间可根据生产需要灵活调配。这类建筑适合餐厅、展厅或办公楼的改造设计。目前绝大多数旧工业建筑都采用这样的改造形式。

2.2 “红砖型”旧工业建筑 始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红砖型”旧工业建筑多以小型桁架式屋顶和砌体结构为主。这些工业建筑外墙补贴砖,内部结构稳固。在进行建筑改造时,可在保留红砖主体结构的基础上适当融入一些现代元素,以体现历史的厚重感。虽然红砖结构不像混凝土结构那样适用性强,却为建筑改造提供了更多发挥的空间,可结合现代休闲建筑设计理念对其进行改造设计。

2.3 “大跨型”旧工业建筑 大多数“大跨型”旧工业建筑以单层重工业建筑或大型仓库居多。这类建筑在设计之初就将跨度定位在15m以上,并且多为室内单跨的建筑构造。混凝土骨架支撑起较高的屋顶结构,为生活活动留出了高大开阔的可操作空间。现代办公建筑中,以开敞式内部空间为主的建筑设计主要是各类场馆和展示厅,我们可参考这些建筑的设计要求对“大跨型”旧工业建筑进行合理改造。

3 基于现代办公建筑设计理念的旧工业建筑改造方法

按照现代办公建筑设计理念对旧工业建筑进行翻新和改造,不仅需要重新设计其内部结构,还要根据办公功能要求重新规划其整体结构,比如结构二次设计,建筑外墙以及防水功能等进行大修大改。

3.1 屋面改造技术 根据旧工业建筑建筑分类及其各自的结构特征,建筑屋面改造模式也有明显的分类,目前常见的是普通混凝土屋面改造和桁架坡屋面改造两种模式。

普通混凝土就工业建筑屋面的改造,不仅要考虑隔热、防水等细节,而且为了提高整体的美观性,可对屋面设置采光顶棚,不仅美观,而且可保证室内采光充足。具体处理措施:将屋面楼板锯开,留下原建筑内部的主次梁结构,作为玻璃天棚的支撑桁架。同时在主次梁结构中设置支撑钢梁,用以缩小玻璃天棚的跨度,同时构成方形网格结构。

桁架坡屋面改造主要是基于民用建筑的功能特征,对镀锌铁皮屋面构造进行隔热改造和防水处理,建筑采用上覆s型瓦面的彩钢板/夹芯屋面板结构,并且立面要设计成统一的风格,以确保结构美观。

3.2 室内空间分隔 在改造旧工业建筑时,人们对改造后建筑空间在功能上的灵活性关注度较高。因此改造设计时,必须在原空间结构的基础上将垂直方向或水平方向加设隔断,以满足多样化的功能要求。

3.2.1 水平分隔 采用轻质混凝土空心隔断结构对原建筑内部空间进行水平隔断。有时为了确保整体结构安全稳固,业界常使用传统墙体进行水平隔断改造。这在一定程度上会使空间设计受限制,并且由于传统隔断材料质量重,五行中会增加结构承重压力,反而不安全。而混凝土空心墙体隔断材料虽然质量轻,但结构强度完全符合设计要求,并且轻质材料可减轻结构的承重压力;隔墙体系抗冲防震,整体结构完整,平面布局灵活多样,可以充分满足不同的空间需求。通过非承重隔断结构对室内空间进行灵活分隔,为管线布置留出了更多空间。另外,由于轻质混凝土空心墙体隔断构件截面尺寸不大,有助于拓展使用面积,为使用者留出了更多可利用的空间。

3.2.2 垂直分隔 旧工业建筑空间的垂直隔断改造,首先应确保原空间结构高大开阔,且原内部结构在荷载设计上有一定余量,内部空间允许进行隔断加层。针对大型混凝土旧工业建筑,可根据设计要求对内部空间进行整体加层,打造大型中庭式现代式办公建筑。

3.3 对外墙围护结构的改造 在改造旧工业建筑时,需要按照建筑功能要求对外墙进行围护或修缮,施工工法以清洗修缮、铺贴与原建筑结构类似的材料为主。

3.3.1 红砖外墙 清理并修补外墙面,做完外墙围护后使用聚苯颗粒保温砂浆做内墙内保温系统。用拆下来的质量较好的红砖建造建筑外墙。

3.3.2 外贴砖红色劈开砖 普通多层旧工业建筑结构,大部分使用马赛克或釉面面砖,对外墙立面的处理无法充分体现出旧建筑特有的文化内涵,有的旧工业建筑的改造设计并未突出建筑的功能特点。结合最初的空间改造理念,须采用与红砖的表面纹理类似的劈开砖进行外墙饰面,一方面通过劈开砖表面独特的凹凸线条使建筑外墙更加有立体感,另一方面能大大提高外墙的文艺逼格,凸显出该建筑所承载的人文历史,体现出“建新如故”的改造理念。

3.3.3 玻璃和钢的运用 采用“玻璃幕墙+遮阳百叶”的手法来改造旧工业建筑加建的外立面。考虑到建筑的美观要求,实际情况下优先使用“玻璃幕墙+铝合金/木质遮阳百叶”等个性化的设计手法来提升建筑的美观性。

4 旧工业建筑改造案例

4.1 成都京郊记忆――红光电子管厂改造

改造规模:该工业建筑占地365亩,建筑面积在37.4万m2左右。改造思路:按照“旧房新用、修旧如旧”的设计理念对原厂区进行改造。在保护厂区原结构特征的前提下对整个建筑进行加固和修缮,并且在改造中融入更多工业美W的设计手法,以凸显计划经济时代的建筑特征。通过计划经济时代建筑特色与现代办公建筑特色的融合,使整个建筑结构更具新意。

改造效果:改造效果见图1。

4.2 Zap'Ados――青年中心和滑板公园

改造意图:基于对青年人猎奇心理的研究对原建筑进行改造,提高建筑对用户的吸引力。

改造思路:如图2所示,建筑师将东、西立面的预制混凝土板拆除以拓展内部空间,使室内采光更加充足。该建筑外墙凸起部分是一悬臂发射台,通过多孔双层金属网交错组成的外墙围护构造突出建筑新意;采用棱柱形外墙轮廓替换以前的挂钩式外墙沦落。交错的金属网相当于可控式百叶窗,不仅抗涂鸦,而且能够对进入室内的日光进行调节。另外,双层金属网格与幕墙配合使用,在降噪的同时能阻挡季风的干扰。经过一番改造设计后所呈现的建筑效果如图3所示。

5 结束语

基于现代办公建筑的功能要求对旧工业建筑进行结构改造,旨在在节省建设资金、提高经济效益以及减少环境污染的目标下重复利用建筑资源,通过对其内部空间的改造重建其实用功能,最大限度的利用旧建筑,满足环保、节省建筑资金、提高建筑经济效益的建设要求。但目前我国建筑行业对旧工业建筑重复利用中的利用尺度的把握仍缺少一套固定的评估标准,在改造利用中出现的一些质量指标,如在技术、经济、美学等方面的评判指标还有待进一步完善。虽然当前国内已有了一套评价准则,但是在评价指标的设计、评价内容等方面仍与实际工况有一定的差距,未来发展阶段有待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王源.旧工业建筑改造再利用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

旧建筑改造范文3

关键词:旧建筑;现代材料;应用;

中图分类号:TU5 文献标识码:A

旧建筑改造中运用现代新型材料的重要性

建筑构件方面新型材料的应用的重要性

混凝土,玻璃和钢材等等新材料现在己经基本普及于我们的现代建筑中,随着以科学发展为基础,对如材料强度,新建筑材料的发展和改善,结构分析和设计,防腐蚀,防火防烟和防水技术等方面的充分研究,新材料作为建设我们美好生活的物质基础,为我们做出巨大的贡献并使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成为可能,因此现代材料对于我们的生活越加重要,关系紧密。而它的重要性也体现在旧建筑改造中,它以毫无破绽的完美姿态为旧建筑重新进行塑造装饰,焕然一新。

(二)结构方面现代新型材料的应用的重要性

加固旧建筑的结构

旧建筑由于年久失修,结构性能必然大大降低,尤其是防水,抗风化,强度等性能需要改善和提高以保证建筑的持久性,在一开始需要对旧建筑进行细致的基础性调研,准确评价建筑的状况,找出影响结构性能下降的原因,然后进行针对性的处理,以达到安全使用的目的。

全新独立的结构承重体系

对于原有结构体系有所改动或者需要辅助结构进行协助承载的时候,就必须采用全新独立的结构承重体系,与旧有结构体系共同承担旧建筑改动后所变化的受力情况。所以现代材料运用于旧建筑改造是非常必要并且有效的,它对于旧建筑的功能重塑使旧建筑不仅重新为人们所用,也赋予旧建筑不同的美感,成为城市中独特的风景。

旧建筑并非时代的标示品,风格的躯壳,作为历史得以延续的场所,接受既往的变易因素,并妥善地进行处理,尤其对内部进行功能性的更新,使之纳入发展变动的现实生活场景之中,是如今处理旧建筑的最妥善的方式。在改造的过程中,现代材料的运用使旧建筑价值重构得以实现,变“物态”旧建筑为“非物态”,为人所用。

二 、旧建筑改造中新型材料的应用及其特点

1、膜材以及膜结构

膜结构是以高强度,高耐候性的柔性薄膜材料与各种结构支撑体系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空间结构形式,它一般具有一定刚度的稳定曲面,能承受一定的外部荷载。由于自身的特殊形式,它很容易在传统的规整的集合建筑形式中凸显自我,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

2、ETFE薄膜

氟塑料是塑料的一个重要类别,而ETFE薄膜则是目前为止最强韧的氟塑料,其具有良好的耐热,耐化学和电绝缘性能的同时,它的耐辐射,机械性能和加工性能都十分优越。由于质地肌理的特殊,ETFE薄膜的表现力极其具有震撼效果,成为建筑师普遍认同的新型材料之一。

3.PC板

聚碳酸酯板是一种以聚碳酸酷为原料,采取挤出成型法制造的工程塑料板材,它具有良好的透光性和超强的抗冲击性能,而且由于材料的属性,PC板的色彩十分丰富,无色透明,蓝色透明,绿色透明,茶色等为建筑设计运用提供了多样的选择,另外良好的工艺属性使PC板能被制成单层平板,双层中空平板,三层中空板等形式,丰富了PC板的表现能力。

4、金属材料

以钢,铝,铜等为材料的金属运用于旧建筑中,主要有两种应用形式,一是金属材料独立于旧建筑,与旧建筑历史感存在着巨大反差,通过新材料的应用强调旧建筑在新时期换发的新活力。二是利用生锈钢板等金属与旧建筑融为一体延续建筑的历史性,强调了建筑的沧桑感。此外,一些时候金属与旧建筑结构连接,能有效地改善建筑的抗震性,增强旧建筑结构的稳定性。

5、玻璃

玻璃作为建筑物的窗应用在建筑中已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随着玻璃工艺水平的进步和建筑外立面及内部空间设计方式的改变,在现代设计中玻璃其自身独特于其他材料的表现形式成为旧建筑改造中最常运用的现代材料。玻璃通透,轻盈的,它与建筑旧有肌体的强烈对比,切实地反映出旧建筑的原真性以及可读性。其特点体现在对旧肌体的破坏以及依赖程度小,易于拆卸,施工工期短,结构承载力强,能与旧肌体形成良好的对比。

在新型材料应用与旧建筑改造中,他们完全区别于以往任何时期建筑材料的独特表现特性引发了一场影响深远的材料革命,赋予了建筑新的表现形式。

三、现代材料在旧建筑改造中的应用原则及意义

(一)现代材料在旧建筑改造中应用的原则

尊重历史内容,体现文化内涵

历史旧建筑作为城市中不可或缺的珍贵资源,传承着历史的文脉,记录着城市的生活点滴,丰富着城市的景观,展现着城市的魅力,在北京,上海,大连,或是香港,台北,汉城,甚至纽约,芝加哥等等许多城市都失去个性,彼此十分相似的时候,历史旧建筑以无与伦比的独特身姿担当起城市历史文化的载体,延续着城市残喘的历史文脉。这些城市的“活”文明在现代材料的介入中,重新延续着往日的风采,让人着迷,但这些风采则需要现代材料的节制性运用,以及对历史文化的完全尊重。

强调新旧元素之间的逻辑性

所谓改造,就是修补旧的,增建新的,在旧有的基础上进行必然的改动和建造,他不同于重建就是因为改造自身就蕴含着新旧之间的必然联系,那些老的,经历风雨后甚至残缺的旧房子与全新的,现代的建筑语汇和材料相互穿插并置,能产生出一种莫名的美感,这时时间的维度在新旧的对比和反衬中得以延伸,呈现出一种文化的寓意和艺术的价值。

体现时代特性,注重生态持续

现代材料运用于旧建筑在体现满足旧建筑原真性的同时,也将整个构建过程提升到了技术层面,而也正是由于技术的有力支撑,使旧建筑的改造再利用能在更高层次的思路上得以展开,并在体现时代特性中使人们享受到技术带来的舒适与实用。如今改造再利用项目已经成为一种流行现象,吸引了无数的建筑师甚至赫赫有名的建筑大师的参与,他们通过现代材料和技术挖掘出了旧建筑无限的潜能,正是这样的热情将现代材料推至于风头浪尖之上,成为旧建筑改造中需要高度关注的问题,即现代材料生态化可持续性的使用。

旧建筑并非时代的标示品,风格的躯壳,作为历史得以延续的场所,接受既往的变易因素,并妥善地进行处理,尤其对内部进行功能性的更新,使之纳入发展变动的现实生活场景之中,是如今处理旧建筑的最妥善的方式。在改造的过程中,现代材料的运用使旧建筑价值重构得以实现,变“物态”旧建筑为“非物态”,为人所用。

(二)现代材料在旧建筑改造中应用的意义

1.资源和经济方面

现代材料以其物理消耗小,施工周期快,工程性能出色的优点克服了旧建筑改造的不利因素,加上旧建筑主体结构的利用往往能省去大部分资金,基地内的基础设施也可以继续利用,对于资源的节约也是不小的,另外现代材料对旧建筑改造所创造的商业利益也是极具经济价值的后期回报,对于一些优秀的历史建筑经改造转化为观光旅游地点,其带来的经济回报更是不菲,因此旧建筑中现代材料的运用能够有效的节约资源,创造经济价值,具有现实的社会意义。

2.社会文化方面

新旧材料的强烈对比使得旧建筑原有的社会文化内涵被不断凸显放大,厚重的历史与玻璃的轻盈纯净,沉淀的文化与钢材的纯粹干练,一轻一重,一繁一简,共存的恰到好处意味深长,新材料仿佛促使旧建筑发酵了一般,酝酿出了旧建筑那历久弥新的韵味。

3.环境方面

现代材料的使用则可以在旧建筑改造再利用当中对环境产生最小程度的污染,旧建筑改造中玻璃,钢材以及混凝土是最被频繁使用的现代材料,玻璃和钢材都具有质量轻,承重性能优良,施工简便等特性,混凝土则以其可塑性强,成型快施工周期短的优势大大缩短施工工期,这样也变相地也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另外玻璃和钢材作为可回收建筑材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环境的压力。

四、旧建筑改造再利用中新型材料应用前景

新型材料凭借其优越的性能势如破竹般在世界各地被积极运用,新型材料的优势同样能为旧建筑所用,赋予旧建筑全新而独特的魅力。巴黎舒卢姆伯格工厂外由张拉膜结构支撑形成的中心绿地下的公共空间,铺展于热那亚老港中废弃仓库上的巨大膜结构而形成的会议广场,这些新型材料的运用证实了其所能带来的实际功能价值,为我们展示了新型材料的巨大运用潜力。新型材料PC板质量轻,却具有极佳的强度,ETFE材料具有同样的优点外还具有极强的耐候性和耐化学腐蚀性,以及防火性等,膜结构更是有形体自由,空间跨度大,自洁性好,能源损耗低,施工周期短等一系列优点,这些作为旧建筑改造中往往难以克服的难点在新型材料自身优势下得以完美解决,这在一方面能够减少旧建筑改造的种种限制,创造更多可能性,另一方面也为旧建筑增添新一层的精神内涵,体现建筑时空感的延续。因此新型材料在旧建筑改造再利用中的运用前景是很广阔的。

参考文献:

【1】沈若宇. 旧建筑改造中的外立面设计思考[J]. 科技促进发展. 2009(12)

【2】杨立彬. 旧建筑改造与再利用案例的分析[J]. 山西建筑. 2009(20)

旧建筑改造范文4

关键词:旧工业建筑;商业空间;功能置换;可持续

1.相关概念与发展概况

旧工业建筑是指具有历史、社会和建筑价值,包括厂房、车间、磨坊、工厂、矿井和加工提炼的场地、仓库,能生产、传输和使用场所,交通和基础设施,以及与工业相关的住宅、宗教崇拜或教育等社会活动场所。功能置换是指保留旧建筑的原有内部空间,通过转换其使用功能而实现对原建筑空间的动态保护的目的。旧工业建筑改造中的商业空间设计是指旧工业建筑在“功能置换”原则下将其改造成购物、饮食、娱乐、文化及服务交换的商业活动的空间场所。随着北京798艺术区改造成功,人们逐步意识到旧工业建筑改造带来的经济、社会和建筑价值。但目前国内大部分旧工业建筑保护与利用的实践与研究集中在文化创意产业园、LOFT办公、博物馆展示空间的改造,而改造成商业空间的研究相对滞后,且成果参差不齐,因此亟须对旧工业建筑改造中的商业空间设计研究。

2.旧工业建筑改造成商业空间的可行性与矛盾性

2.1旧工业建筑改造成商业空间的可行性

随着城市扩张,原工业用地由城市郊区成为城市中心,区位优势得到提升,为旧工业建筑改造成商业空间提供先决条件。同时旧工业建筑大部分是近代以来建造,主要采用钢材、混凝土、玻璃和粘土砖等材料,大跨度刚架梁柱、中性化的结构、高耸的空间和良好的采光方式等空间特征,也都为工业建筑改造成商业空间提供极强的适应性与易操作性。现代商业建筑经历商铺、百货商场到大型购物中心,消费者对商业建筑的需求也不局限于购买商品。购物中心都转型为以体验型商业空间,提供个性化和多元化的体验型消费,这样可以避免电商挤压和同行竞争。体验型商业空间要营造出消费者认同的体验型“场所”,而旧工业建筑具有城市街区的公共识别性和认同感的特质与之相吻合。因此旧工业建筑所呈现出的独特情境感与体验型产品的结合,使得其商业性具有很大的想象空间。杭州新天地就属于改造成以体验、游乐消费为特色的商业综合体,将杭州重机厂改造成IMAX影院。(图1)

2.2旧工业建筑改造成商业空间的矛盾性

2.2.1保护与利用的矛盾工业建筑作为城市发展的物质载体,见证城市的发展,应当有计划地保留;然而,再利用开发是以商业赢利为目的,投资收益周期要求短,实现资本最大化,这与旧建筑保护存在利益矛盾。同时商业空间因不同业态被赋予不同的象征意义,如主题餐厅注重空间的精致性,咖啡店强调空间的私密性;这样过多的改造造成工业元素被遮挡或破坏。因此,在旧工业建筑改造中,我们需要在法规和政策引导下谨慎地评估保护与利用,避免单纯地追求经济利益,而忽略对旧工业建筑的文化挖掘,造成项目的同质化。2.2.2满足商业设计规范的困难旧工业建筑改造中商业空间设计必然满足商业设计规范,包括场地设计、交通流线、消防等。早期工业建筑设计规范与现行规范存在差异,导致在改造中满足商业设计规范有一定困难。工业建筑的功能单一,交通系统简单,因而根据商业功能需求,对原场地重新规划设计,满足商业的易达性。旧工业建筑内部空间采用“加法”创造丰富多样的空间,但流线势必变得复杂,这就要求合理组织商业动线。商业要求有一定停车位配比,如何在有限的基地中设置足够且合理的停车位是改造设计必须解决的难题。通常采用分散式停车,另外设置机械式停车提供更多停车位,满足配比。商业建筑因为人流密集,交通复杂,对消防有较高的要求,因此改造中必须严格满足消防规范要求;也可以技术的改进或设施的完善如使用防火性能好的建筑材料或合理增加消防器材达到消防要求。

3.旧工业建筑改造中商业空间设计研究

3.1旧工业建筑的改造原则

改造设计比一般的建筑设计更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改造之前应对旧工业建筑的工业美学与历史地位价值评估,作出合理的改造方式。3.1.1保护性修复针对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时代特征和历史价值的旧工业建筑一般采用保护性修复,保留原有建筑特征,对其进行必要的修复或更换局部构件。保护性修复能够营造具有人文特质的场所,唤起人们对城市历史的记忆。西安大华1935基地南侧区域为上世纪30年代的砖木结构建筑,通过院落组织在一起,尺度亲切,空间舒适。针对此区域采取了保护性修复,对原建筑进行清理和修缮,保留原建筑立面和细部。增加少量新建筑、连廊、小品及构筑物,打造成具有民国特色的休闲、文化商业街。3.1.2新旧形式共存新旧形式共存是针对具有一定历史价值的建筑在整体上保持原建筑的形态,更新部分采用新材料、新技术和新风格,明确新旧建筑间的时空传承关系。新旧之间通过色彩和符号等元素上的协调,达到整体统一、局部对比的效果。黑川纪章设计的墨尔本中心,旧兵工厂被置于玻璃锥体的购物中庭之下。高大的圆锥玻璃顶不仅成为这一共享空间的采光罩,也为古旧而高耸的红砖烟囱提供了与现代商业共存的空间联系。旧兵工厂被改造成餐厅,与锥形玻璃中庭成为墨尔本中心文化特点。(图2)3.1.3形式全面更新当建筑建造年代较短且文化价值不高或严重破损而难以修复,一般采取完全更新的改造方式。该类型旧工业建筑改造自由度大,抛弃建筑的原始风貌,在原结构基础上用现代的技术和材料重新设计,使得建筑形式全面更新。上海复地四季广场改造项目中对一些厂房加固保留建筑的原结构,立面采用砖红色面砖重新装饰,窗户等构件用全新的材料构造,使得建筑焕然一新。

3.2旧工业建筑改造中商业空间环境改造方式

空间是建筑物质实体限定的“场所”,包括建筑内部空间和外部环境。旧工业建筑改造中商业空间设计按照商业定位对其进行空间环境改造。3.2.1通过分割、拆除和扩建改造内部空间分割是指在内部空间高大的旧工业建筑中,通过对原空间在水平或垂直方向上分割出若干新的空间。这类改造的适应性强,形式灵活多样,但改造前应对结构进行评估与加固。某些旧工业建筑在改造成商场或购物中心等商业空间中,结合原建筑的平面布局及结构特征,通过竖向、水平分割或合并的手法于适当位置改建成中庭空间。维也纳煤气储罐A座的改造中,让-努维尔将1至3层周围布置商店,中间改为竖向3层通高的商业中庭,营造出良好的商业氛围。拆除是指在旧工业建筑改造成商业空间中,将原有的墙体、楼板、梁、柱子等拆除,创造适应商业功能的空间。如加拿大多伦多皇后码头仓库改造案例中,为了创造出良好的共享空间,将建筑中部一些柱子拆除并安装扶梯构成新商业空间的中央大厅。扩建是在旧工业建筑的上部或相邻的范围内,对原建筑进行加建,甚至有时出于对文物建筑的保护需要,采取地下扩建的方式。在扩建过程中,需要处理好新建筑或构筑物与旧建筑之间的关系,使两者风格上协调。商业空间重在人流顺畅,在相邻的空间之间加建连廊或天桥使原分离旧工业建筑保持连接。上海8号桥原由7栋房子构成,设计师在改造中通过“桥”连通每一栋房子,使得人流的组织有了一个更好的平台。

3.3商业空间的外部环境整合

商业空间对外部环境有特殊的要求,因此在改造设计中应结合商业类型及定位进行外部环境整合;一方面要合理组织与城市交通的联系;另一方面应该合理设置内部商业动线与节点空间。3.3.1与城市交通的联系合理组织与城市交通的联系影响改造项目中各功能之间运转正常和商业空间的便捷性。车行系统的设计应在主入口设置疏散广场进行有效的引导和疏散;步行系统与城市交通设置缓冲区,确保人流出入安全便捷。太原良仓1954商业综合体改造前北侧与道路有4至5米高差,考虑与城市空间对话,通过阶梯广场化解高差,方便人群进入商业空间。同时在集中商业设计采用双首层概念,与阶梯广场形成灰空间,实现商业最大经济价值。(图3)3.3.2合理设置内部商业动线与节点空间在改造项目中,尽可能采取人车分流的交通组织方式,车行流线在基地外侧展开,内部设置尺度适宜的步行商业动线与导视系统,方便人们快捷到达目的空间,避免商业死角。在商业动线重要节点合理设计广场,进行各种商业活动,同时设置符合人体尺度的室外公共设施与景观的工业特性再设计,使商业空间更具吸引力。

4.结语

商业空间是旧工业建筑改造中重要组成部分,相比其他的功能更容易影响对旧工业建筑的保护。目前旧工业建筑改造的实践越来越多,在保护工业文化的前提下进行商业空间设计,注重历史文化的延续,实现旧工业建筑的可持续利用。另外挖掘旧工业建筑文化特质,结合商业定位,改造成具有人文特色的体验型商业空间,成为城市名片,对城市区域的复兴起到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左琰.《德国柏林工业建筑遗产的保护与再生》[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

[2].彭立磊.《旧工业建筑再利用过程中问题与对策研究——以面向商业空间的再利用为例》[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

[3].常建,刘骏.《国内旧工业建筑的商业改造分析》[J].华中建筑,2013

[4].肖振萍.《老工业建筑改造商业空间的条件与设计特征分析》[J].大理学院学报,2014

旧建筑改造范文5

现代社会已经进入工业时代,并在短短百年的时间内改变了世界,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要求的提高,对于建筑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多,为满足社会需要,就需要做好旧工业建筑改造再利用工作,这也是促进城市良性发展的有效措施。因此,本文将从旧工业建筑改造再利用的可行性入手,结合改造中应坚持的原则,重点研究旧工业建筑改造再利用设计。

关键词:

旧工业建筑;改造;再利用;设计

0前言

对旧工业建筑进行改造与再利用,不仅可以节约大量能源,实现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目标,还可以为城市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同时,旧工业建筑中蕴藏着十分丰富的历史人文价值,如果将其完全拆除重建,会使很多历史被遗忘,基于此,应做好旧工业建筑改造与再利用,只有这样才能满足社会发展需要。

1旧工业建筑改造再利用的可行性分析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原属于城市中心的旧工业区出现了被搁置和被拆除的情况,而那些曾经属于郊区的旧工业区却逐渐成为城市商业中心,具有良好的商业开发潜力[1]。随着城市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发展,各个旧工业的位置优势也凸显出来,并占据有利地位,因此,具有一定的再利用价值。同时,通过分析旧工业建筑可以发现,很多建筑都是空间较为开敞的单层或多层厂房或仓库,对其进行改造所需成本较小,建设用时也很短,这些因素都对建筑改造奠定了基础。此外,对旧工业建筑进行改造也与城市更新原则相符,现阶段,不少城市垃圾都属于建筑垃圾,如果对这些旧工业建筑进行改造,则可以增强资源利用,减少粉尘污染看,更可以促进再就业,由此可见,对旧工业建筑进行改造再利用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2旧工业建筑改造中应坚持的原则

首先,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我国很多城市都有大量的旧工业建筑存在,这也是成为了城市建设中最棘手的问题,所以,就需要做好旧工业建筑修整工作,这样不仅可以减少短命建筑给城市带来的经济损失,还可以保护城市环境,防止资源被浪费。同时,对于建筑垃圾来说,很多都是固体废弃物,主要威胁着城市路面、大气以及水体,因此,在旧工业建筑改造中应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2]。其次,注重新技术的使用,在旧工业建筑改造中不仅要重视常规技术的使用,还要重点应用高新技术,尤其是要做好生态技术的应用,保证旧建筑能够继续使用。最后,融入人文关怀。由于旧工业建筑是很多人的回忆,所以在再利用的过程中,应融入人文关怀,满足人们心理需求。

3旧工业建筑改造再利用设计方法

3.1对旧厂房的转型设计

对旧厂房的转型设计中,按照用途的不同可以分为博物展示建筑、公共休闲场所、创意产业园以及办公建筑等几种。对博物展示建筑来说,它的主要用途是空间使用,在改造中就可以将原厂中较为特色的工艺产品或具有历史价值的物件作为展示品,并将文化内容融入其中,如在无锡的茂新面粉厂其中的一角经过改造后成为无锡城市规划展示馆,这就是博物建筑的展现[3]。在改造旧工业建筑的过程中也可以将其中的一部分变为休闲娱乐场所,也可以改造成公园供居民参观使用。对于旧工业建筑来说,原有面积很大,可开发价值也很大,可以将其开发为公共场所或绿地等,这样既能实现环保的目的,还可以为人们提供更大发展空间。在改造旧工业厂区的过程中,还要将多种艺术文化融入其中,形成具有创意性的产业园区,典型代表有美国纽约的SOHO区。同时在改造旧工业厂房的过程也可以将其与购物与旅游联系在一起,打造新型产业园区,如将旧工业建筑的一部分变成购物中心、饭店或宾馆等。如万达集团就曾将合肥美菱冰箱厂区改造成立自己的商业中心。

3.2对空间再利用的设计

对空间再利用设计中主要分为室外空间与室内空间两种:首先,对室外空间来说,主要不仅涉及建筑外观,还涉及外部景观,很多旧工业建筑的外表都呈砖红色,这主要是用于其主要构成材料为红砖,并适当的配备了混凝土与钢架,但由于常年经受风吹日晒以及其他因素影响,其外观也发生了变化,且发生了坍塌的情况,因此,在改造中可以在保留完好的建筑基础上增加一些新材料,如钢材等,这样就可以使建筑更有现代感,还能节省大量资金。同时,在外部景观设计上,由于建筑间留有较大空隙,主要用于存放货物或用于车辆通行,所以在改造中就可以将其改造为室外休闲场所等。在铺地材料选择上,一定要注重风格融合,在照明设计上,做到详细规划,并选择合适的灯具与照明方式,不仅要做到满足行人出行需求,还要与整个厂区风格相统一,在设计过程中,也可以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物件应用进来,提高人们的满意度。其次,对于室内空间设计来说,因旧工业建筑内部空间较大,平面功能与柱网排列相对规整,在空间规划上可以运用竖向与横向相结合的方式创作一些小空间,并注重把握尺度,根据用途确定尺度,如将其改造为住宅,就要把握好空间尺度与家具尺度,保证所展示空间满足实际需求。此外,在光影处理上,一定要通过人工处理引入合适的光线,只要做到室内光线充足即可,避免无光或强光照射,必要时候也可以通过人工光源提高室内亮度,满足人们的需求。

4结论

对于旧厂房改造来说,不仅投入成本小,建设周期也很短,且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因其地理位置较为优越,也可以为其带来一定商业价值,因此,一定要重视旧工业建筑的改造工作,以便为城市发展增添新的活力。

作者:管超 单位: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于红霞,张佳乐.青岛老工业建筑改造及再利用研究[J].工业建筑,2014,02:13-16.

旧建筑改造范文6

关键词:旧工业建筑,生态再利用,可持续

中图分类号:K928.71文献标识码:A

1.旧工业建筑生态改造再利用相关定义

1.1旧工业建筑的定义

狭义的工业建筑也称“厂房或厂房建筑”,是指用于从事工业生产的各种房屋。广义的工业建筑包括进行生产加工的厂房、保障生产正常进行所建造的各种建筑如仓库、动力站以及工厂管理建筑、工厂生活间等众多建筑。本文讨论的就是基于广义定义基础上的工业建筑:指用于工业生产、加工、维修的厂房以及为之服务的仓库、服务建筑、构筑物、工业设施及其基础设施。

1.2改造与再利用

(1)改造

本意是指重新塑造或进行大量的改变。建筑的改造是指立足于原有建筑,利用原有建筑条件,通过技术手段使之具备新的功能,强调是形式与内容的更新,对原有建筑的不足之处进行弥补,受原有条件局限很大。

(2)再利用

再利用广义上是指,再次开发物质文化资源为当代或者未来社会的需求服务。对旧工业建筑的再利用是对其进行功能置换的基础上,为达到旧建筑能够再次被利用的目的而对既有建筑进行的再次改造设计过程,且不是简单的修复或者修补,而是对原有建筑的功能、结构、空间的强化,使其能够满足新的社会需求。

1.3生态改造相关理论

(1)传统改造与生态改造

传统改造:指利用传统建筑技术和传统建材改变原有建筑结构、外观、室内环境、设备系统等,使之适应新功能的需要和满足使用者更加舒适的要求,偏重于形的改变。所谓传统建筑技术和材料是指以往流传下来的,经过多年实践检验,比较成熟,应用比较广泛的技术和材料。

生态改造:是指应用生态建筑技术对原有建筑进行环境、功能和资源利用形式的改造,偏重于质的变化。传统改造与生态改造的相同点是二者都关注建筑热环境、光环境和风环境等;都为了使建筑更节省、更舒适、更好用和更美观;二者都采用传统建筑技术。二者的不同点是在形成的效果方面,生态改造注重从多个方面寻求改变以形成综合效益,更强调总体能效的发挥,而传统改造则只关注一个或几个方面的效果;在采用的技术方面生态改造对传统技术的应用观念、方法和目的与传统改造有本质的不同。但是二者之间的界限并不十分明显,主要取决于生态建筑技术在改造中所占的比例和改造后形成的生态效果,凡是改造投资的一半以上用于建筑生态改造技术,或者,改造后生态效果十分明显,实现了或大部分实现了建筑的生态化,这样的改造过程都可以称之为生态化改造。

(2)生态改造的基本内容

生态改造的基本内容包括:在功能方面对功能置换的改造,通过对空间、建筑设施的改造或更新,使建筑功能灵活适应性强,能够满足新功能的需求,并为下次改造留有余地;例如798艺术区、中山岐江公园。结构上的改造,对结构安全性高的原建筑结构尽量保留或利用,主要是对建筑结构进行加固、维修等措施,必要时为满足新功能的要求,可进行局部的加建新结构,要求不仅在安全性上得到保证,而且尽量在减少能源消耗、减少污染环境方面得到改善:为使建筑内外获得一个健康舒适的环境,要求在建筑对建筑内外环境进行改造,尽量保留不破坏原来良好的自然环境,尽量改善原来不健康的自然环境,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对改造后的建筑尽量做到资源的循环利用,使建筑改造以后实现内部资源的循环利用。

2.国内外旧工业建筑生态改造再利用实践

2.1国外旧工业建筑生态改造实践

奥地利维也纳煤气罐改建成大型商业综合体,这是在国际上颇具知名度的旧建筑开发利用的成功实例。由于特殊的结构其改造的难度也很大。在A座改造设计中,地下两层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车库及库房),成为地面以上各层钢结构的坚固基座。地面1―3层周圈布置商店,中间为3层高的中庭,4层以上沿筒形外墙嵌入18幢弓形住皂塔楼(12层),组成一个有“缝隙”的环,这种布局使每套住宅都能有良好通风采光,人的视线可以从各个住宅塔楼间的中庭,从原墙体的大窗洞看到室外。阳光和空气从玻璃弯顶及塔楼间的缝隙能很好地导入建筑内部,最大限度的满足自然采光,中庭的使用也对自然采光和通风起到一定作用。由于特异型建筑结构的不同,改造过程要做到使改造后具有良好的采光和自然通风是很困难的,而该项目则在这方面做的很好,通过合理、巧妙的设计,利用中庭的作用以及贮气罐和18座塔楼之间形成的“缝隙”的作用,最大程度上满足了内部房间的自然采光和通风,可以说也是用被动低技的方式做到了生态改造。

2.2国内旧工业建筑生态改造实践

(1)北京外研社改造

北京外研社二期建筑原是印刷厂,在外研社新楼建成后,也对其进行了改造,并以一座桥与新的主楼相连,形成一个整体。印刷厂的原有旧厂房平面是由框架结构和砖混结构组成的几何形体,两者垂直。在改造设计中通过穿插运用中庭、边庭等设计方法,来实现自然光的引入。由于这种建筑腔体的使用,不仅可以改善建筑内部热、光环境,还可以增加内部空间的趣味性,使建筑内部避免出现暗房间,节约了能源。

(2)世博会的特钢大舞台

世博会的特钢大舞台项目通过运用“低技环保”理念和“被动式绿色建筑技术”对其进行更新改造并作为世博会场馆使用。特钢大舞台项目由原有上钢三厂特钢车间的部分厂房改建而成,拟建为开敞式观演场馆。面对各种困难设计师最终决定运用被动式绿色建筑技术,定义整个改造项目“低技环保”的核心理念:即借助绿色环境的参与力量,以尽量少的设备使用和材料消耗方式,使整幢建筑得到适当的使用舒适度并与环境互动友好。主要的内容包括:通过引用周边公园的绿色环境,改造和节约土地使用,改善屋顶覆盖下的空间的使用质量;通过将厂房自身既有废弃材料异地、变形地重新利用,突出工业文明特征,合理节省建材投资;通过设置有层次的遮阳设施并引导建筑内部空气的流动,尽可能减少空充分利用多雨季节的自然降水,平衡水分蒸发,实现小环境降温。调使用的消耗,提高高热天气下的体感舒适度;通过建筑外表的立体植被绿化。

3.总结

旧工业建筑改造有传统改造和生态改造两种模式。但生态改造在旧工业建筑再利用策略中应优先考虑,也就是说生态改造是旧工业建筑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改造模式。旧建筑要实现新意义上的重生,需要在整个改造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各种因素,注意节能、保护环境、资源循环利用的总体实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而传统改造设计往往只注重功能的改变、外观的转变等,很少结合自然从生态的角度、节能的角度改造,势必达不到生态的效果,而生态改造正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并以取得良好生态效益为目标。因此旧工业建筑的改造创新需要优先考虑生态改造的模式。

参考文献:

[1] 王建国.后工业时代产业建筑遗产保护更新.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25-102.

[2] 肯尼斯・鲍威尔著,于鑫,杨智敏,司洋译.旧建筑的改建和重建[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24-52.

[3] 赵晓波.旧厂房再利用的策略与方法一以厦门市文化艺术中心建设为例.厦门大学学报,2007,(4).

[4] 黄步匝.成都东郊工业区旧工业建筑改造性再利用模式浅谈(西南交通大学

硕士论文)[J].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6,72-8.

[5] 菲力浦・罗伯特.重新利用旧建筑――世界建筑的趋势.建筑学报,1989(7).

旧建筑改造范文7

关键词:现代材料;旧建筑;改造

中图分类号:G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旧建筑中现代材料的运用必要性

时代特性的融合

建筑是一部石头砌成的历史书,本身就反映着既往社会生活的种种,那么新的建筑必然承载着新的历史信息和社会印记,在与整个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重发展相一致的同时,作为新时代的精神,不断寻求一种相对于以往建筑形式更为开放,包容的建筑语言,这也是世界城市面貌不断变化,并与过往建筑对比鲜明的原因,也是建筑本身体现的最直观的价值。

对于旧建筑的衰败破旧我们不应该抱以消极的态度,而应该通过现代材料在旧建筑改造再利用中的运用,为旧建筑注入时代的精神和生命力,使现代材料与旧建筑以往形式中相互融合体现时代特性。

新物质功能的创造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的生活方式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些旧建筑显然已经无法满足人们日新月异的高速改变的生活需求,慢慢被人摒弃,直至破败衰亡无人问津。而作为现代建筑的设计语言—空间,自然将对旧建筑进行一番全新的演绎,让重新组合生成的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共同升华再生废朽的旧建筑。

这些依托于现代材料创造出来的功能空间在设计师奇思妙想般的安排下“随意”地出现在旧建筑当中,完成想象力十足的改造,甚至创造出无法想象的新的空间形态,常常从根本上完全改变了旧建筑的内部以及外部构成,现代材料以压倒性的优势体现出了比旧时材料优越很多的可塑性和力学性能,成为旧建筑改造再利用经常运用的材料就显得理所当然了。

旧建筑中运用现代材料的意义

经济方面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情况已经有了很大的转变,现代材料以其物理消耗小,施工周期快,工程性能出色的优点克服了旧建筑改造的不利因素,加上旧建筑主体结构的利用往往能省去大部分资金,基地内的基础设施也可以继续利用,对于资源的节约也是不小的,另外现代材料对旧建筑改造所创造的商业利益也是极具经济价值的后期回报,对于一些优秀的历史建筑经改造转化为观光旅游地点,其带来的经济回报更是不菲,因此旧建筑中现代材料的运用能够有效的节约资源,创造经济价值,具有现实的社会意义。

社会文化方面

城市中各个时期,各种类型建筑的总和构成了城市丰富的人文景观和特定的场所内涵,它们记录了城市进程的足迹,展示了各个时期的社会特色,它们反映着当时社会文化的特征,因此我们越来越发现它们的重要性,在人们不断的关注和重视下旧建筑重新活跃于我们面前,它们在设计者的规划设计中重生,通过取其精华去之糟粕的策略在现代材料的配合运用中旧建筑成功回归,大放异彩。而新旧材料的强烈对比使得旧建筑原有的社会文化内涵被不断凸显放大,厚重的历史与玻璃的轻盈纯净,沉淀的文化与钢材的纯粹干练,一轻一重,一繁一简,共存的恰到好处意味深长,新材料仿佛促使旧建筑发酵了一般,酝酿出了旧建筑那历久弥新的韵味。

环境方面

首先场地内原有建筑及相应的基础设施通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开发利用,这相对于推倒重来,改造再利用的方式可以减少大量附加的建筑材料运输和拆装成本,同时缓解施工工程中造成的交通以及能耗的压力,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而对于现代材料的使用则可以在旧建筑改造再利用当中对环境产生最小程度的污染,因此现在材料在自身的生态优势下减少了对环境的破坏,并且通过适当运用阻止了旧建筑拆除产生的大量建筑垃圾,因此旧建筑改造自身就具有实际意义,运用现代材料进行改造则更加有益于环境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现代材料运用原则

尊重历史内容,体现文化内涵

历史旧建筑作为城市中不可或缺的珍贵资源传承着历史的文脉,记录着城市的生活点滴,丰富着城市的景观,展现着城市的魅力,在北京,上海,大连,或是香港,台北,汉城,甚至纽约,芝加哥等等许多城市都失去个性,彼此十分相似的时候,历史旧建筑以无与伦比的独特身姿担当起城市历史文化的载体,延续着城市残喘的历史文脉。这些城市的“活”文明在现代材料的介入中,重新延续着往日的风采,让人着迷,但这些风采则需要现代材料的节制性运用,以及对历史文化的完全尊重。

强调新旧元素之间的逻辑性

改造之所谓改造就是修补旧的,增建新的,在旧有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改动和建造,它不同于重建就是因为改造自身就蕴含着新旧之间的必然联系,那些老的,经历风雨后甚至残缺的旧房子与全新的,现代的建筑语汇和材料相互穿插并置,能产生出一种莫名的美感,这时时间的维度在新旧的对比和反衬中得以延伸,呈现出一种文化的寓意和艺术的价值。诚然新旧的结合独具美感,但是美感的产生则需要新旧之间的完美配合,它们的相互联系必定依托于新旧元素自身的内在规律,才能使其结合自然,因此改造设计的过程本身就是逻辑思维抽象的过程,通过挖掘旧建筑结构的逻辑,形式的逻辑,环境的逻辑,完成与新元素的完美整合。

体现时代特性,注重生态持续

现代材料运用于旧建筑在体现满足旧建筑原真性的同时,也将整个构建过程提升到了技术层面,而也正是由于技术的有力支撑,使旧建筑的改造再利用能在更高层次的思路上得以展开,并在体现时代特性中使人们享受到技术带来的舒适与实用。如今改造再利用项目已经成为一种流行现象,吸引了无数的建筑师甚至赫赫有名的建筑大师的参与,他们通过现代材料和技术挖掘出了旧建筑无限的潜能,正是这样的热情将现代材料推至于风头浪尖之上,成为旧建筑改造中需要高度关注的问题,即现代材料生态化可持续性的使用。

小结

通过积极有效的改造再利用,旧建筑蕴藏的巨大资源价值在社会、经济、环保等领域逐渐彰显出来,它们如今不再只是记录历史和文化的毫无活力的“化石”,而是积极参与到城市更新中的活跃份子,它们在资源经济方面,社会文化方面以及环境方面创造出无与伦比的“财富”,如同为城市注入的一股新鲜血液,为城市环境带来了不同的景致,并发挥着它独特的功用。

参考文献

肯尼斯·鲍威尔著,旧建筑改建与重建(Arhitecture Rebom:The Conversion andReeonstluction of old Buildings),于馨、杨智敏、司洋译,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常青著,建筑遗产的生存策略一一保护与利用设计实验,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l。

王建国著,后工业时代产业建筑遗产保护更新,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10

布昂德、玛尔代拉著,传统与现代:意大利在建筑和城市修复中的经验,南京博物院译,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6。

史蒂文·蒂耶斯德尔、蒂姆·希斯、塔内尔·厄奇著,城市历史街区的复兴,张玫英、董卫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4。

褚智勇著,建筑设计的材料语言,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6。

旧建筑改造范文8

【关键词】 旧工业建筑 创意产业 文化遗产 红专厂

一、旧工业建筑改造的相关背景

(一)创意产业及其与旧工业建筑结合的兴起

创意产业概念最早出现在英国,它急需大量富有特色的建筑空间为其提供场所,旧工业建筑空间高敞、可改造性高,正满足了创意产业对使用空间上的要求,且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两者相交在这样的文化、经济的大环境下,顺应时代潮流,特征与需求一一吻合,同时带动整个城市旧区的复兴。[1]

(二)旧工业建筑改造的必要性

在我国现存许多旧工业区,由于城市结构和产业布局发生重大变化,以前位于城市边缘地段的工业用地现处于城市中心地段,工厂的迁移或倒闭致使旧工业建筑成为城市的“废弃品”。这些建筑大多兴建于20世纪早期,已是城市文脉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提出“振兴中华文化,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中国文化事业大繁荣大发展。”而旧工业建筑作为城市工业文化遗产,其合理改造也是响应了这一号召,使旧工业建筑文化与工业美学得到完美结合。如何在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前提下,保护及合理利用这些旧工业建筑是目前建设中必须解决的问题,对城市更新具有重要影响。其中,改造为创意产业区模式已在很多城市得到应用。在广州,政府提供了政策支持并做出相应措举。广州众多旧工业建筑中,红专厂的改造正是对工业遗产的继承与发扬,但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和弊端。

二、红专厂的概况、重要价值及其改造方式

(一)项目概况

广州红专厂,其前身是1956年创立的广州鹰金钱食品厂,位于广州市天河区员村。2009年,鹰金钱食品厂经改造,以loft形式为主,形成集艺术设计、商务、餐饮、文化展示为一体的创意文化产业区。这正是旧工业建筑改造的典型案例。

(二)价值分析

正是由于将曾经的鹰金钱食品厂从旧工业建筑改造为“红专厂”创意产业园区,以下独特的价值才得以更好地体现:

1.历史悠久,工业文化底蕴浓郁,功能美学价值丰富。红专厂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广州曾经的时代特色,见证了广州一段辉煌的工业发展历史。以红砖为主调的厂房建筑,造型直接反映建筑结构形式,是现代主义的代表,整体规划、机器、材质等都具有美学价值,其功能主义特点对当今设计仍有重要影响。

2.长远经济效益与生态节能价值。从发展趋势看,文化创意产业是地区软实力的体现。

红专厂随着城市建设与扩张,其区位价值得到较大提升。厂房有较强的空间实用性与适应性,其低廉的租用成本和改造成本,可在循环经济中创造长远经济效益,也减少了城市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

3.人文性与社会认同感。对于红专厂的改造,不仅是对广州五六十年代工业历史的保留,更是满载了人文关怀的情感依托,成为现代人对于那个时代记忆的载体。

(三)改造方式

红专厂的价值得以体现,正因其选择了合理的改造方式。主要是以其建筑外观、厂房内部空间、文化景观与公共休憩空间等为创意园区的改造手段,具体体现为(图1-3):

1.建筑外观方面:修复中确保了红专厂建筑的真实性与整体性。风格仍旧以苏式为主,由檐部、墙身、勒脚“三段式”构成,讲求功能,立面平整简练。墙面上留下的种种痕迹,体现了那个时代特定的精神面貌和文化内涵。

2.厂房内部空间方面:置换使用功能,没有过多装饰,空间的自由性使创造者可根据个人喜好和需要,在保留原有建筑结构的基础上创造出更实用灵活的生活工作空间。

3.文化景观与公共休憩设计方面:园区内注重的是环境的协调以及给人的心理感受,老机器具有独特的景观价值和特殊的文化气息。另外,界面上精美的涂鸦、园内植物、景观小品等都是景观与建筑的有机结合。室外的创意集市、休闲广场及,让人们体验艺术之美的同时感受更多的人文关怀。[2]

三、红专厂改造过程中的问题

(一)改造大多是对室内功能的更换,而对原有环境的增添与改进尚少

由于当前社会急功近利的心理,部分进驻者进行改造的出发点多为红专厂所能产生的经济价值,而对其历史文化价值缺乏深刻认识,有时会重视园区建设而轻视对工业遗产的保护。例如部分展区仅是将原有空间功能转变为陈列展品,又如小广场 D2厂房的表叔餐厅等商铺只重经济效益,均易导致室内装饰缺乏文化内涵和艺术创造性。

(二)缺乏政府相关部门的管理和引导,缺少自主品牌

红专厂创意产业区是由当代艺术家、设计师及商家自发用于工作室、展厅及商业店面等,缺乏政府相关部门的管理和引导,部分场地尚未开发完全。现有产业规模初成,但由于个性的不同、商家的良莠不齐,改造略显杂乱,且缺少自主品牌。如园区创意中心区域,一些店铺出售书籍与创意产品,但规模较小,且大多是引进品牌产品或少量手工艺加工品,自主品牌是较少的。种种因素导致红专厂产业链不够完善,这样会降低园区的文化品位。

(三)脱离厂房建筑原有结构,整体改造存在缺陷

例如红专厂F16、F18等厂房建筑,原为生产车间,改造后在节能要求上就有一个转变。如果不加以生态节能改造,无论是保温隔热,还是光能、热能的使用方面都存在缺陷。[3]

四、改进的建议

(一)可根据实地情况进行多样化改造

不仅创意产业区是旧工业建筑改造的一种方式,博物馆、社区文化中心等都可作为再利用的途径。如美国的匹兹堡就是将曾经的木工厂、钢铁厂等工业用地改造为办公场所和住宅区,取得了较大综合效益,另如由国内粤中造船厂改建的中山岐江公园,已取得了一定的改造效果。广州旧工业建筑的改造模式也应进一步探索,拓宽方式,用文化艺术和创意带来产业附加值。如北京798是我国旧工业建筑改造较为成功的多元文化空间,规模较大、创造性空间与自主品牌居多、在国内外的影响力不断提升的案例。而广州作为岭南文化的中心地、改革开放的前沿,拥有丰厚的文化资源,更应整合利用,同时借鉴国内外优秀的改造成果,通过对红专厂的改造为其提供的多元文化交流与学习环境,吸引人才,结合岭南文化特色,融合更多人文生态理念,积累文化资本,塑造广州城市文化品牌,彰显区域优势和地域特色。

(二)广州市政府的扶持引导与公众的积极参与都是不可或缺的力量

随着创意产业兴起,广州市政府对这个领域也高度重视,应提倡由政府发起的、自上而下的整体运作方式。如德国鲁尔区老工业基地,协调联邦、州、市三级政府共同参与,政府扶持引导下成立经济促进会等相关部门,负责综合协调;又如苏荷区的改造实例,也是把公众力量与政府号召结合,各抒所长,统筹发展。[4]广州可结合实地,借鉴这样的模式,通过相关部门进行科学规划与区域管理,并禁止在划定范围内违规拆建或破坏区域内建筑和设施。利用旧工业建筑在保护历史的基础上创造新的符合当代需求的公共空间,倡导建立节约型社会理念。同时,加强人们对于红专厂的保护意识,重点放在工业遗产保护意义层面上,通过各界人士共同协作,形成价值认同。

(三)进行绿色与节能环保设计

世博会上的德国“汉堡之家”,通过生态节能设计,不需要空调和暖气,却能四季保持室内25℃左右的恒温,它是通过空气置换方式来隔热,建筑的主要能源来自太阳能、人体和电器余热。这样的空间不仅内部可作展览等用途,其建筑本身也是展览的对象,具有文化和生态教育意义。这也可为红专厂旧工业建筑改造带来启示与技术参考。对建筑进行合理改造,妥善处理好厂房建筑的采光通风、保温隔热等问题,结合当地自然条件,充分利用风能、太阳能、雨水回收利用等可再生自然资源,从根本上节约能耗、减少污染。绿色与节能设计从长远来讲,具有深远意义。[5]

五、结语

旧工业建筑及其历史地段需要找寻多元的更新途径。广州在百年工业历史中留下一大批优秀工业遗产,其保护更新备受关注。红专厂与创意产业区结合的模式虽相较于国外和北京、上海的创意园区,发展仍不够成熟,但其人本理念与创意文化必将为旧工业建筑保护再利用研究带来新的血液。这种改造模式,既为创意产业发展提供了场所,更是一种旧工业建筑改造的合理途径,认识其潜在的经济、文化、生态价值,使工业文化在当代得到传承,以新的文化方式去保存,让旧工业建筑焕发新生,在提高国民创新能力的同时促进旅游文化与艺术交流,从而产生经济效益与文化传播效应,展示广州承载着本土文化、情感与记忆的城市魅力,是广州未来城市发展之路之一。

参考文献

[1] 刘雪舒.从旧工业建筑与创意产业的结合看城市适应性更新——以成都_红星路35号_为例[J].四川建筑,2010,6(3):8

[2] 柳建华.旧工业建筑更新与延续的表现语言——以加拿大多伦多古德哈姆&沃兹酒厂(Gooderham&Worts Distillery)改造项目为例[J]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10,1(1): 190

[3] 乔堃.旧工业建筑改造过程中的创新思考 [J].山西建筑,2010,9(26):42

旧建筑改造范文9

关键词:工业遗产;保护;改造;利用

中图分类号:TS958文献标识码: A

1.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产业结构及布局的大规模调整,以主要沿海发达城市为代表的我国旧工业厂房的再利用也得到了普遍关注,多个几近废置的工厂集聚群变成具有当代生态意义的公园或者艺术创作集聚区,由现代城市发展的障碍成功转变为城市中一道别样的景区,不仅为城市发展增添了丰厚的经济效益,更向人们展示了这座城市的文化内涵。然而,令我们感到不忍的是,现在仍然有很多城市在调整产业结构与布局的同时,针对城市中那些承载着我国经济发展重担的工业集聚区采取了直接拆除的不合理做法。我国当前正处于经济发展转型时期,城市变化日新月异,在这一背景下,如何做好工业遗产的保护,使这些曾今的我国经济发展助力能够重新焕发生机,是摆在我国当前为了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议题。

2.我国旧工业建筑的保护

为了做好城市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合理再利用,2006年第一届中国工业遗产保护论坛在江苏无锡召开,这次会议使人们对于工业遗产的价值的认同更加深入,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工业集聚区是当代大多数人过去一个时期生活的写照,承载着人们对家乡乃至国家的记忆;第二,工业遗产的保留对于以后人类认识某一时期的工业活动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第三,工业厂区的再利用已成为一门涵盖多门学科的综合课题,具有一定的科技价值;第四,将现代审美与历史建筑相结合的建筑风格,将会向人们展示一种别样的建筑艺术,使人们的美学视角更加拓宽;第五,随着科技的发展,工业革命也必将会像其他人类文明一样迅速更新,一些工业革命时期最初的工业制作场所已近消失,同时这些工业场区也就显得十分珍稀。

对于一些具有特定价值的老旧建筑的再次利用不仅是对这些老建筑所承载的历史的尊重,更是能够使其在新的时代下重新焕发生命力。如何做好对于老旧建筑的再次利用,重点在于建筑师能否知晓这些老旧建筑的潜力所在,以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赋予其别样的建筑功能,以此来体现其新的生命力。再次回顾再利用的定义,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旧厂房的再利用就是一个对其建筑功能、外形以及室内布置重新按照现代时展要求的二次设计的过程。因而,可以看出建筑再利用所体现的并不是对旧建筑进行的简单的重复建设或者加固,而是基于当前社会发展需要以及建筑本身所具有的内在涵义,对这些老建筑的质和量的重新构建。老旧建筑的再利用避免不了对其进行适当的改造,再利用可以从两个方面来阐述:一是针对那些有特殊意义老旧建筑的保护;二则是对于这些老旧建筑进行适当的重新构建,并让其展现在世人面前,这种重新构建正是是为了满足当代社会需求而进行的改造。因而,可以这样说,我们通过改造对于这些老建筑加以保护与利用,重新展现其价值。本文将把再利用与改造统一为整体,来针对旧建筑进行研究。

3.我国旧工业建筑的改造

3.1功能转换

如何使这些旧建筑在完成修缮后仍然能够保持其原来的姿态,在以后的利用中仍能够得到多次利用,那么对于一个建筑师而言,就应该对于这些旧建筑的基本特征有所掌握,并且通过针对某一旧建筑所承载的文化价值以及具体的营造方式,将这些旧建筑的潜力尽最大可能发掘出来,进而以自己的领悟将这些旧建筑的功能进行再次组合,满足现代设计要求,让这些旧建筑在新时代下焕发生机。

事实上,一个旧建筑空间如果没有后续适宜的行为活动,它的改造将成为空壳,而在这种行为活动不可能预先确定的前提下,这种功能的转换一定要经过理性的分析和审视的定夺,因为新的业态功能决定着新的空间性质,新的空间特性同时也是新功能拓展的催化剂,在此过程中,新旧空间互相交错,有平行有交叉,内部空间边界重新设定划分,合理的利用原有的空间元素,增加必要的功能界面,创造出时间与空间的维度对话。

一般情况下旧建筑改造一定要考虑“因地制宜” ,功能的转换要满足结构的适配性。这种功能置换是功能的彻底转释,但几乎利用原有的一切旧的语言来诠释新的场所空间,整改区域树立精品意识,更加强化空间的整体性。从整体和谐性来考虑建筑的造型、风格、色彩,注重标志性建筑以及广场、小品、雕塑、铺装等的设计与建设,充分体现绿色生态的建筑理念以及上海现代化大都市的文化底蕴。对于场地中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四栋建筑去旧纳新,使其焕发新生最大限度发挥经济和社会效益,实现资源的增值和建设的可持续性发展,以完整、简约的空间形态形成可识别性;以灵活的开放空间系统创造地区活力。

3.2形象再造

改造的原则是无论在尺度还是材料才是立面的处理上要呼应整体,虽然是新增加的部分,但尽量用新的材料,新的技术来变现出旧的符号旧的形式,从而达成风格上的一致,无论从色彩还是到材质还是到韵律,都尽量做到协调,至少在视觉上取得一致。

旧建筑的外部装饰以及构图比例都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及工业美感,在建筑立面处理应当基本上按照历史照片及原有图纸,剔除毫无意义的增补和附加物,整个立面尽量还原原来的历史风貌,但有些年久失修的建筑材料以及构件,已经没办法进行修复,只能在保留外观的前提下进行替换,比如大部分红砖已经破烂不堪,经过去污,清洗修补,留下局部可以使用的,其余均根据原来机理,到砖厂专门定做,然后又经过现场打磨,做旧等处理,如原有墙面相得益彰,形成新的质朴的风格,产生宁静和回归自然之美,还有一些如落水管,栏杆门窗,均用现代材料进行替换,既尊重了原有的场所精神,又赋予了新的寓意和技术,既延续了原有建筑的脉络机理,又赋予了新的创意,通过色彩,材质,和机理的对比,展现着时间与空间的风貌。旧厂房红砖墙展示出天然淳朴的机理,所有门窗采用钢板仿旧木材质,落水管采用黑色铸铁按原风格打造;采用深灰色铸铁栏杆;有意内部结构,唤醒沉睡的历史,打造新的主题元素,新旧机理的交织,新材料新技术的运用,渲染出整个场所的特定气质和特定氛围。感觉源于“工业时代的沧桑”又与旧时期大不相同。

4.结论

近现代工业的出现为全世界人类的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向前发展,但同时随着产业技术的更新换代,旧工业时代已离我们远去,随之而遗留的大量的旧工业厂房亟需当前社会做出合适的处理。通过对于旧工业建筑进行合理有效的保护与改造,不仅能够有效利用旧工业建筑,使其发挥经济效益,同时也对于城市文化历史的保存与宣扬有一定意义。

参考文献:

[1] 周岚,宫浩钦.城市工业遗产保护的困境及原因[J].城市问题, 2011,(7): 49-53.

[2] 王建国.后工业时代产业建筑遗产保护更新[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3] 白青锋.锈迹: 寻访中国工业遗产[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8,32~35.

旧建筑改造范文10

关键词:学校旧建筑 节能技术 新材料 节能改造

1 概要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其中建筑是能源消耗的主力军,资料显示:建筑能耗占全社会能耗的25%。我国每年新增建筑约20亿,而且现存的建筑绝大多数是高耗能建筑。因而建筑节能问题已越来越被政府和社会各界所重视,“建设节约型社会”已成为当今社会广泛关注的一个重要主题,建筑耗能的问题日益突出,建筑节能问题更是迫在眉睫。而学校作为能源消耗的大户,也被列入节能减排的重点对象。我国学校数量众多,建筑面积大,能源消耗巨大,学校总能耗占全社会能源消耗总量的10%,人均能耗远高于全国人均总能耗。如何从新节能材料、新技术方面开展节能工作是学校能耗问题解决的关键。

在建筑中使用各种节能建材,一方面可提高建筑物的隔热保温效果,降低采暖空调能源损耗;另一方面又可以极大地改善建筑使用者的生活、工作环境。因此,新型建筑节能材料的应用,对于促进学校节能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国内很多学校均存在大量的老旧建筑,这些建筑由于年代久远,并未采用节能材料,造成大量的能源浪费,因此对其进行节能改造就十分必要和紧迫。近年出现了很多类型的新型建筑材料,它们的广泛使用不仅对于学校节能,也对于促进社会进步、发展国民经济、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2 目前普遍应用的节能技术和节能材料

旧建筑存在的问题是,屋面和墙体没有保温措施,门窗密封性较差,玻璃为单层玻璃,所以造成建筑能耗流失的加快。而一般屋面、外墙和门窗是主要的节能改造目标,因此,旧建筑的节能改造也就主要包括屋面、外墙和门窗的改造。其次还要考虑旧建筑多有原使用者,所以施工改造必须要尽可能的快捷,方便和经济。

2.1 屋面保温技术

屋面的保温技术主要为屋面防水保温节能改造,平屋面隔热保温层的做法有聚氨酯保温防水一体喷涂,或铺设隔热板、聚苯乙烯板等,再做防水层和保护层。

2.2 墙体的保温技术

墙体的保温技术主要分为外墙内保温和外墙外保温两类。对于墙体的改造,要充分考虑到建筑的特点、用途等因素,选择施工简便、保温性能好、成本低的节能材料。

2.2.1 内保温技术

内保温技术是指在墙体内部加做保温层。它的特点是施工快速灵活,操作简便。主要的保温技术有聚合物砂浆复合聚苯保温板、但由于使用内保温技术存在着占用建筑使用面积、容易开裂、影响室内装修等缺点,故现在已经逐渐被外保温技术所取代。

2.2.2 外保温技术

外保温是目前广泛使用的一种建筑节能技术。与内保温技术相比,外保温技术有明显的优势,它可以不占用用户的使用面积,而且使用同等规格,性能的保温材料能达到比内保温更好的保温效果。外保温技术在墙体外侧,还可以保护外墙结构,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年限,不仅适用于旧建筑物的改造,也在新建建筑上普遍使用,是目前最成熟的保温技术。

一般工程中使用的多位外挂式保温材料,包括硅酸盐保温材料、陶瓷保温材料、挤塑板XPS

6、硬泡聚氨酯现场喷涂、硬泡聚氨酯保温板、岩棉、聚苯乙烯泡沫板(简称苯板)、钢丝网架夹心墙板等。其中最广泛应用的是苯板。苯板具有优良的性能和低廉的成本。一般做法是用胀钉将其固定在外墙上,或采用粘接技术固定,然后加入网格布抹砂浆,最后再做装饰面层。此外还可以采用无机喷涂进行外墙保温。保温材料一般是指导热系数小于或等于0.2的材料。选用时除应考虑材料的导热系数外,还应考虑材料的吸水率、燃烧性能、强度等指标。不同绝热材料的性能特点有所不同。

2.3 外窗的保温技术

建筑物的热能有不少都通过门窗散失。相关资料显示,一般建筑的门窗面积占建筑护结构面积的30%,其能耗约占整个建筑总能耗的2/3,通过玻璃的能耗约占门窗能耗的75%,所以门窗是节能改造的重点。应尽量使用新型的节能门窗。

节能玻璃是目前国内主要推广使用的外窗节能材料。常见的节能玻璃有以下3 种:

中空玻璃、真空玻璃、低辐射镀膜玻璃。其中,中空玻璃是一种非常优秀的节能材料,正在被大量的使用。中空玻璃一般由两片玻璃构成,中间充入惰性气体,周边由胶接或焊接方式密封。中空玻璃具有减轻辐射的功能。真空玻璃中间是真空腔,优点是隔音和隔热性能好,节能降噪性能独特。低辐射镀膜玻璃(“Low-E”玻璃)是一种对波长4.5-25um的红外线有较高反射比的镀膜玻璃。低辐射镀膜玻璃还可以复合阳光控制功能,成为阳光控制低辐射玻璃,有很好的保温节能效果,还可以起到防眩,提高舒适度等效果。

节能型的门窗框材料主要有以下3种:塑钢型材、塑铝型材、玻璃钢型材。塑钢型材具有热导率低、保温性能好、耐腐蚀、隔声、防震、阻燃性能优良等优点,是现在普遍使用的窗框材料。但不适宜在高寒高温地区使用;塑铝型材有刚性好、寒热性能好,不易发生结露的优点。因此,适宜大尺寸窗户及高风压地区和严寒地区使用。玻璃钢型材的导热率低,保温性能好,适用环境较广,而且使用寿命长,是未来型材的发展方向。

3 节能改造实例

淮安某学校旧楼始建于1981年。改造总面积4080平方米,5层多层。楼内各种设备管道线路均已老化,且保温效果较差,门窗密封性能差,冬天室内温度较低。改造前楼体无保温材料,窗户为单框单玻铝合金窗。外窗存在传热过大、漏风严重等现象,不符合《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强制性要求,故对其进行节能改造。针对实际现状,选择节能型的中空玻璃塑钢窗,防止空气渗透。改造方案对墙体增加保温层,楼内采暖管道以及散热片整体替换,将所有照明灯具全部替换为节能灯。

改造后外墙平均传热系数满足《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规定,且室内温度比未改造前高2.1摄氏度。由此可以看出,增加外墙保温层和中空玻璃塑钢窗后的保温隔热性能好。通过进行外墙和外窗的保温改造,达到了节能的要求,室内保温效果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4 结语

通过实例我们可以看出,对旧建筑进行的节能改造,采用新型的节能材料,明显的改善了建筑物的能耗,增强了室内的保温效果。因此对旧建筑进行节能改造是非常有意义的。我国的建筑节能改造还比较落后,只要继续对节能技术进行推广和应用,采用更好的节能材料和节能技术,就可以大大降低学校乃至全社会的建筑能耗。

参考文献:

旧建筑改造范文11

建筑的设计和改造过程中,应尽可能推广高性能以及低消耗的建筑材料,根据当地的特色选择可再生的建筑材料和产品,减少施工材料、能源的消耗,减少环境污染。并且将节能材料的应用和发展与节能技术结合起来,从而发挥出节能材料以及节能技术的最大效应。在持续推广节能技术的基础上,还应加强新型材料以及节能材料的开发和利用。

旧建筑改造过程的节能设计与技术

1墙体的节能改造墙体的节能改造主要是指建筑中不透明墙体的改造,主要实现夏季隔热以及冬季的保温。墙体的保温包括墙体内保温以及外保温等节能措施,内墙保温则是通过将保温的材料置于外墙的内侧,便于施工,但应防止施工材料受潮,影响保温效果。而外墙的保温主要是通过两个方面的技术实现的,一方面,在通过在施工完成后的墙体上直接安装保温板,而后再进行墙面的保护以及实现面层的装饰,另一方面则是将保温板直接安装在模板当中,在浇筑完成拆除模板之后再进行墙面保护以及装饰面层,外墙的保温技术能有效提高建筑的主体结构的使用寿命,同时也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较好的节能效果。

2外墙的绿化外墙的绿化能美化环境,有效降低污染,并实现遮阳隔热功能和效果。外墙的绿化实际上是通过多种生物的相互作用的效果,通过在建筑外墙上实现绿化,则能在很大程度上达到外墙隔热的效果,由此在旧建筑的改造过程中,要达到外墙的隔热效果,则应在阳光方向种植大面积的植物遮挡阳光,可使用两种方式使用外墙的绿化,一种是在外墙的外侧种植密集植物,使用高大的植物冠幅遮挡阳光,而另一种则是使植物直接覆盖墙面,可使用攀援类的植物。

3窗户节能改造窗户所引发的热损失占整个建筑热损失的40%,要实现窗户的节能改造,则应通过更滑节能窗,从而降低窗户的传热系数,增加了建筑内空间的气密性,可使用具有保温隔热效果的PVC材料制作窗套,或者使用双层玻璃,由于双层玻璃的保温性较好,同时能实现隔热通风,能有效降低室内的热损失。

4屋面保温隔热改造有保温隔热、倒置式、种植、通风、蓄水屋面等几种改造措施。种植以及蓄水屋面相比于其他几种屋面而言,其经济性较好,同时也具有较好的保温隔热效果。种植屋面是在屋顶种植绿色植物从而达到保温隔热,调节局部小气候的效果。种植屋面有覆土种植和无覆土种植两种方式。覆土种植是在钢筋混凝土屋顶上覆盖约为100-500毫米的种植土壤,而后再种植植物进行覆盖;而无土种植则是使用废渣和木屑代替土壤,无土种植能防水防渗,自身重量也较轻。屋面种植应选择耐寒性较好,生命力较为顽强且易于管理的植物,同时还应保证屋面的防水和排水功能。蓄水屋面是通过在屋面上储存一层水从而提高屋顶隔热能力,水分蒸发的过程中所带走的热量也能有效调节局部气候,在设计蓄水屋面时应防止屋面渗水,加强屋面的防水。

5自然能源的利用旧建筑的改造过程中应注重自然能源的利用,在旧建筑的改造过程中不仅应实现建筑结构、采暖空调设施的节能改造,同时还应结合当地的自然资源,例如使用天阳能热水器和太阳灶等等,还可使用太阳能电池板实现夜间的照明,电池板在白天积蓄能量,在夜晚则能提供有效的照明,由此有效节约了当地的能源,环节了能源供应的紧张状况。由此在实际的旧建筑的节能改造和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当地的气候条件和能使用的自然资源,从而达到最佳的节能效果。

还可通过精心设计旧建筑的门窗朝向以及采光通风环境,以光的折射反射的物理性能的研究,利用感光材料增加室内的亮度,充分利用自然环境降低能耗。在选择建筑材料时应充分考虑到建筑材料的经济效益,考虑到其是否能循环利用,同时还应考虑到使用材料的安全性等因素。

作者:廖昌友庞博单位:铁岭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旧建筑改造范文12

关键词:建筑改造 新旧元素 互动与共生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建筑改造中新旧元素的互动与共生问题显得更加突出和紧迫。受时间因素的影响,建筑在功能和形式上的改变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而经济的迅速发展又使得建筑活动中所获得的成就是前所未有的,这样就导致了近些年来建筑在改造之中面临着新建筑和旧建筑以及环境之间的互动和共存局面。在建筑改造中新旧元素的运用作为建筑设计不容回避的永恒的主题,那么,我们在建筑内部空间的改造过程中就需要寻求新旧并重和协调发展的途径,这样才可以使旧公共建筑在建筑改造中实现再开发与再利用所带来的经济和文化上的双重利益。

一、 建筑改造中新旧元素的界定范围

众所周知,一座城市的形成是由在不同时期内所建造的建筑共同组成的,那么,在建筑改造的过程中其所指的是在城市中已经存在了一定时间段的建筑。在对其“旧”的时间的新旧元素就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同时也是相对于建筑所存在的时间和建造的时间来说的。在建筑改造中,其“新”元素所指的是两个时间段的建筑,一方面是拟建建筑在没有建造之前,处于一种被人们所设想的状态,这种建筑只是在建筑图纸或者模型设计中存在的,因此是可以对其进行相应的调整与改变。另一方面所指的是近期新建或者已经建成的建筑,处于人们在对其进行了解、体验与评价的阶段,这类建筑在短时间内人们是不会对其作出重大的改变与调整。其“旧”元素所追溯上其跨度比较大,同时所涵盖的内容不仅有建筑史学界的历史性建筑,同时还包括城市中的一些普通建筑或者曾经与现在正在使用的公共建筑等。

从存在的时间长短来看,建筑中新元素的存在状态时间相对比较短暂,而旧元素的存在状态时间相对比较长久。在城市之中,一个新建筑在建成之后,经过人们一段时间的使用、体验和了解,其就会逐渐演变成这个城市之中的旧建筑,相对也会对后继的新建活动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从这个过程来看,建筑就是从它的新状态逐渐转变为旧状态,而后逐渐成为城市建筑的新旧交替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形成了城市建筑改造中的加以利用的“新”、“旧”两个元素。

二、 新旧建筑元素在空间整合中的互动与共生

(一)新旧建筑元素实施空间整合的目的

一般而言,旧建筑的改造在客观因素上会受到旧建筑的主体以及社会的环境和相关政策法规的影响,而在主观因素上其还会受到政府在决策上、建筑师、公众价值观和投资上的影响。那么对旧建筑在空间上的改造设计就需要从现实条件出发,采用一些有利的因素,在此基础之上再探索重复利用的可能性。进而使旧建筑可以在城市中扮演一个更加合适的角色。从建筑在室内空间的改造来看,其新旧元素之间存在着三种关系,同种功能的更新换代、新旧元素的整合、建筑使用功能的置换。建筑内部空间体系的改造随之也会导致功能发生一定的变化,那么对建筑空间进行的制约就体现在空间的质、空间的量与行、空间的联系和空间的隔离之中。

1.对原有功能空间的置换

旧建筑内部空间的置换是建立在原有造型和空间结构的基础之上的,同时其空间的置换还需要根据功能匹配的原则来进行,进而在此原则之中寻求一种大致相同的使用功能,以此来达到对原有内部空间新的组合与划分,最终达到现代建筑在空间上的使用要求。空间的置换主要集中在开窗、交通组织、内外装饰和设施的更换上。从大的角度来说,其可以横跨打破剧场、演讲厅、博物馆或者将层高较低的建筑改造成办公场所、购物空间等。以法国巴黎的奥耳塞博物馆来说,其在内部空间的置换上利用原有的火车站,在保留新古典主义建筑的外部的基础上对内部空间的功能进行了改造。这种空间的置换,在保护旧建筑的同时为当地的社区有效地增添了具有历史文化氛围的新功能空间,使其成为了法国著名的旅游胜地。

2.新旧功能元素空间的交融

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继续使用的旧建筑不管是从空间数量还是从空间质量上来说,都已经远远无法满足于现代社会的需求。那么,在对其空间功能的完善和补充新功能要素的需求上,扩建是非常重要也是最为恰当的。从这个方面来说不仅要对建筑的自身功能要求进行扩建,还需要处理好它与原有建筑在空间上的过渡与融合,在此问题的处理上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涵旧与新、隐新与旧、新旧并置。在这三个问题上我们重点来对新旧并置进行分析。

新旧并置就是将新旧建筑通过某种中介空间环境在衔接和联系之中,使之形成一种整体的处理手法。在新旧并置的改造方案之中,其可以使新旧建筑保持着各自的相对独立性和完整性,以此来使建筑在新旧两种元素共存的情况下保持一定的距离和张力,同时在这个空间中也可以将新旧建筑元素和人这三者之间,产生一种相互对话和交融的情境,达到建筑与人共生的哲学思想。在对法国里尔美术馆进行改造的过程中,其改造设计者借用城市肌理和周边的环境,将美术馆的底层和城市空间连成了一片,同时通过新旧建筑中的共同元素,在一种围合的局面中打破了原本那种封闭的格局,以此构成了具有法国代表性的面向城市环境的开放性广场。

(二)新旧建筑元素在形态特征关系上的处理

吉伯德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完美的建筑物对创造美的环境是非常重要的,建筑师必须意识到他所设计的建筑形式对邻近的建筑形式的影响。”也就是说,在新建筑之中,其所具有的体量、尺度、比例、色彩、造型、材料等多种元素都会对城市的环境产生重要的影响,而这些单独存在的有机群体元素又可以组成新的环境空间。在处理新旧建筑形态特征的关系上,其主要有两个方面:新旧元素的对比反差、新旧元素的调和,同时这两方面也是建筑形式美原则中的两个重要体现。

1.新旧元素的对比反差

作为旧有环境中的新建筑,形态构成并不是通过相似性来延续历史的生命力的,而是以一种对比的方式来取得与旧有建筑在真正意义上的互动与共生。在建筑改造的过程中,将新旧元素进行对比,这种强烈的反差在体现时代的变迁和注入新意念的思维中,所表达出来的建筑形象依然是历史中的一种必然。城市虽然作为一项静态物体,但是它所表现出来的内涵一定要充满活力,这样建筑在改造的过程中就需要注入一些丰富而又活跃的新元素,那么在这个方面就需要学会恰当地运用新材质、介入新几何学、转嫁新技术。

新旧元素的对比反差在建筑室内改造的过程中,主要集中在屋顶的改造中,而随着现代建筑思维的多样化,屋顶的改造在空间上的立体构筑是非常显著的。

2.新旧元素的调和

新旧元素的调和是从保持建筑原有风格的角度出发,其突出的是从肌理、尺度和形式上与之相呼应,在不采用突出对比手法的基础上来达到建筑在新旧元素中的协调。在传统经典建筑中新旧元素的调和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但是,从目前此种方法的应用上看,其都是在盲目的应用着,在新材料和新技术不断发展的前提下,一批又一批的假古董随之应运而生,这些并不是建筑真正意义上的改造。在新旧元素调和的应用中,建筑改造最为成功的案例莫过于对泰特现代艺术馆的改造。泰特现代艺术馆的改造是对位于伦敦市中心南岸发展滞后,但却具有良好艺术氛围和便利交通条件的废弃河岸电厂的改造再利用。改造后的河岸电厂不仅是艺术品的展示空间,同时也是泰晤士河畔的一项重要纪念碑。其改造设计不仅将河岸电厂的重量级的建筑体量进行了保留,同时还将其内部空间调和成了一个巨大的画廊,并通过色彩、材料和灯照给电厂空间营造了一种简单而又中性的性格,有效避免了极少主义过分的单调。在这个空间之中,其在为参观者提供一个理想交汇点的同时还可以让参观者感受到和艺术品之间所具有的那种独立而又亲密的感觉。

三、 结语

综上所述,在城市建筑内部空间改造工程的实施中,结合原有建筑的实际情况,对新旧元素的应用需要谨慎的处理,并且合理调整各种技术和措施,这样可以减少建筑改造中的一些不必要损失,才可以对旧建筑在内部空间进行改造的过程中将建筑的历史文化和面貌特色做到最佳的体现,同时也可以通过新旧元素的互动产生一种共生的局面,使改造后的建筑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振.老建筑改造更新与利用的理性探索[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1):48-49.

[2] 张重天.论古建筑的再造与传承[J].中国建材科技,2010(6):114-115.

[3] 卢济威,王一.现代城市设计发展的必然性和背景[J].安徽建筑,2010(6):73-74.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