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高级微观经济学

高级微观经济学

时间:2023-08-24 17:18:15

高级微观经济学

第1篇

从西方经济学引入中国大学教育后,其教学安排一直是被分微观、宏观经济学的基础理论的教学和研究,所用教材基本上是以西方经济学为名称,最近在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阶段教学中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但是初级、中级、高级微观经济学这3类的边界区分不明一直是现在大多数大学教学安排面临的问题,没有形成一个循序渐进的微观经济学的教学体系,学生在学习初级、中级、高级微观经济学时学习难度加大,教师的教学工作安排也出现重复内容的低效率问题。

2微观经济学教学现状

微观经济学的学科特点是以一系列假设条件为前提,在众多的前提与假设条件下得出一系列理想的模型,这样才能对经济的运行规律有一定的认识,之后修改前提和假设,再加入现实因素,使得经济学与现实情况更为贴近,并为现实经济提出有效的指导建议。目前的微观经济学教学体系并不是十分全面,不能满足在教学上的授课需要。

2.1理论体系庞大且复杂抽象

西方经济学各个学派观点不一或有时出现观点相互交织等情况,这样就形成了非常庞大而复杂的理论体系,教师授课内容覆盖面广,涉及知识众多,学生在短时间内难以理解其本质,把握不住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进入高年级后仍对经济学的基本框架茫然失措,缺乏尝试。

2.2教材内容难以适应教学需要

由于经济学的内容比较晦涩难懂,因此对于教材的选择难度也是比较大的,目前的经济学教材主要有高鸿业,宋承先等国内学者编写的教材,同时还有曼昆,萨缪尔森,斯蒂格利茨等编写的经济学教材。实践中的初级、中级、高级微观经济学的教材各不统属,缺乏系统性。教材体系的建设不仅要考虑到学术界的研究结果,还要尽可能考虑到学生的特性、信息的接受能力,教学各环节的安排要循序渐进、科学合理。

2.3教师教学形式、手段单一

微观经济学应用性较强,不适应使用单一的教学形式与教学手段。目前多数教师仍然习惯于传统的教学形式,仍然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满堂灌模式。忽视了与学生之间的互动,缺少启发性。使得学生只限于理解和记忆老师上课讲授的教学内容,很少主观上去理解思考与总结。

3微观经济学教学体系改革的原则

3.1基础性原则

微观经济学课程体系的基础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理论基础性强,概念和原理抽象,并且使用大量的数学模型,逻辑严密;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重点讲解这些基础性的重要概念及原理,并结合相关数学模型详细演绎基本原理。二是微观经济学作为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科基础平台课,是对整个学科的一个纵览和基础研究方法的介绍,在学生系统学习专业知识中有着基础性的重要作用;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侧重理论原理的讲解,以便于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与拓展。

3.2差异性原则

差异性是指微观经济学课程体系中三门课程相关内容各有侧重且层次不同,一方面,初级、中级、高级微观经济学作为相对独立的三门课程,其课程内容和教学重点、难点各有侧重,从而避免了教学过程中讲授重复内容的低效率问题;另一方面,作为相对独立的课程,应有其相对系统且逻辑严密的理论体系,由于初级、中级、高级微观经济学共同组成微观经济学课程体系,从而,相关理论三门课程都有涉及,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区分层次,重点讲授。

3.3整体性原则

遵循整体性原则,要求从总体上把握课程的体系架构以及各部分内容的来龙去脉,并确定理论形成的范式,让学生做到目标明确、任务具体、方法清晰,为学好课程奠定基础。

3.4综合性原则

一般来说,综合是按照事物本来面貌、运动的本来过程、系统的本来结构所进行的概括,是对概念结构系统中的内涵与外延的协同组合。微观经济学理论体系庞杂,既涉及以价格理论为核心的由供求理论、消费者理论、生产理论、市场理论、分配理论等构成的理论体系;又涉及众多学派,代表人物及其观点,这些理论及观点有的相互补充、相互完善,有的则相互排斥、相互对立;涉及的知识领域面非常广阔,同时涉及如数学、金融学、财政学、管理学、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等学科知识领域。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教学内容的合理安排,按照微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和构架,高度系统地概括总结。

4微观经济学课程体系边界的界定

4.1教学内容的合理选择

微观经济学课程的基本要求是使学生掌握微观经济学基本理论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提高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运用经济学的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作为理论经济学的基础和核心,微观经济学理论体系庞杂,涉及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方法;涉及众多学派,代表人物及其观点;同时涉及相关学科知识领域。从而,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做到轻重有别,主次分明。

4.2教学层次的合理区分

初级微观经济学、中级微观经济学、高级微观经济学作为独立的一门课程,它们拥有各自相对独立的理论体系,加上共同构成微观经济学理论体系,相关内容未免重叠。在各自的课程讲授中,可以遵循差异化原则,在教学过程中区分层次,重点讲授。如相关数学模型,初级微观经济学主要运用这些模型解释对应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中级微观经济学则运用这些模型探讨这些理论的内在逻辑及联系;高级微观经济学则根据相关理论的内在逻辑及联系,修正相关数学模型,进而提出新的理论模型。

4.3教学手段方法的科学运用

由于微观经济学是经济管理学科的基础理论课,这些教学方法手段在微观经济学和其他相关应用学科的运用也应各有侧重。如案例教学在微观经济学侧重于帮助学生理解相关概念、理论,分析相关理论形成的环境及逻辑思路;在相关应用学科侧重于帮助学生理运用微观经济学相关理论,分析事物产生、发展的内在逻辑联系及环境,便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应用经济理论。实验教学手段除了达成微观经济学和相关应用经济理论的教学目的外,其本身也是相关应用经济学科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相关数学模型,除了应用于分析微观经济学相关理论形成的环境及逻辑思路,以及计量经济学运用微观经济理论及数学模型分析经济实践外,其本身也是计量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博弈分析也是类似情形。

5微观经济学教材体系建设

5.1当前微观经济学教材应用述评

从微观经济学教材建设历程与当前高校微观经济学教材使用现状看,大体上是两条腿走路,一是直接引入西方原版教材或翻译教材,如萨缪尔森《经济学》、斯蒂格利茨的《经济学》。二是在引入当代经济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上,结合中国的数据和案例国内自己编著的教材,如上述提到的梁小民的《西方经济学导论》、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目前高校普遍存在微观经济学不同阶段教材混用情况,如初级微观经济学用曼昆的《经济学原理》,中级用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中级用范里安的《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不同授课老师所选各阶段教材不是一个体系的,这会造成相关知识点的脱节,导致学生在学习本课程时困难增加。

5.2微观经济学教材体系重构

教材体系的建设不仅要考虑到学术界的研究结果,还要尽可能考虑到学生的特性、信息的接受能力,教学各环节的安排要循序渐进、科学合理。在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把学术界的研究成果进行比较分析,探索出初级、中级、高级微观经济学的边界区分方案,最终形成一个循序渐进、科学合理的教村体系,以避免重复授课,教育资源浪费、低效率等现象。

6结语

第2篇

二、原因分析 

以上是对研究生微观经济理论教学中所遇到几个问题的解析,导致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现在对其进行背后原因的探析。 

(一)研究生对数学工具重要性认识不够 

学生在学习微观经济理论时,需要学习和掌握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统计、拓扑学等数学工具,这样才能更好地掌握经济理论推导的逻辑,有效地训练经济学思维方式,使学生在面对现实经济问题时,掌握如何选取、界定经济变量,构建数理模型并进行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动态分析。一旦发现模型的推导结果与现实不符,就可以观察现实经济环境与模型构建时的假定条件有哪些区别,进而全面、深刻地解释经济现实。 

但是,由于数学语言抽象、数学定理的推导难懂,研究生在学习数学基础时感觉吃力,往往放弃微观经济理论数学基础知识的学习,直接追求故事化的描述过程和由此所得出的结论,对利用数学推导的分析过程不以为然。在自己的论文写作时,“临时抱佛脚”地选取数理模型进行实证分析,而对这些模型与所研究经济问题的契合程度置之不理。 

(二)教师工作中多任务目标冲突 

高级微观经济理论教师在授课时需要在教学目标的完成与保证教学质量两者之间权衡比较,其教学目标可以分解为以下两个任务:第一个任务是完成高级微观经济理论课程规定的知识,此时教学进度完成是第一位的;第二个任务是保证学生在高级微观经济理论课程的学习中掌握微观经济理论推导的工具和方法。这两个任务都是教学目标的必要组成部分,但是难以避免教师的“选择性授课”,将授课过程中的一些细节问题略去不讲留给同学们,如果学生课后缺乏动力对这些问题深入探讨,要么以后用到时“恶补”,要么继续不求甚解。由于授课过程中的“质”和“量”两个目标存在冲突,教师在授课时必然会有侧重,重“质”会导致学生对部分经济理论理解深入,但无法了解微观经济理论的全貌;重“量”则使学生有走马观花、蜻蜓点水的学习体验。这个问题在高级经济理论(高级微观、高级宏观)的教学过程中广泛存在,是影响研究生微观经济理论学习的重要因素。 

(三)微观经济理论的学科性质 

经济学是社会科学皇冠上的明珠,其在人类社会中的重要性毋庸多言。高级微观经济理论中的许多问题都要涉及各个经济主体之间利益的协调,如果缺少数学工具的分析,往往会使得研究者所得出的结论缺乏可信性,并有可能收到直觉和已有经验的约束,很难有新的发现。在数学工具在经济理论的运用上,有以下三种观点:①一些学者认为数学工具在微观经济理论中的作用可有可无,甚至不需要定量的分析就能够“定性”;②还有一些学者认为“定性分析为主、定量分析为辅”,“成功地运用初等数学也行”,经济管理专业的数学教学始终进步缓慢,课时经常被压缩;③还有介于两种观点中间的一种观点,例如保罗·罗默在《经济增长理论中的数学滥用》就同意经济学中的适度运用但反对数学工具的滥用。例如在经典的最优化数学方法不够用时,冯·诺依曼的对策论以及阿罗·德布罗的一般均衡理论使得人们对群体的经济行为和有利害冲突的经济问题的认识大大深化了。这些都是数学工具成功得到运用并极大地推动所研究学科取得进展的典型例子,同样的例子还有,对个体和整体的利害关系研究的福利经济学和社会选择问题正是由于成功地运用了数学公理化方法,使得阿罗不可能性定理所揭示的深刻关系是非数学方法无能为力的。经济学需要数学,甚至是不寻常的数学。[3]根本原因在于经济学家无法运用纯净的可控实验作为其研究后盾,除了逻辑上的一丝不苟,没有更好的方法。 

三、对策建议 

(一)增强研究生掌握数学工具的兴趣 

“一种科学只有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达到了真正完善的地步。”经济学在分析问题时和科学的其他分支类似,往往出于数学上的便利进行假设,这种对现实经济问题的抽象能够发挥数学方法的巨大威力,使得分析过程不囿于直觉和经验的局限。经济学与物理学一样,允许在分析问题时进行假设,这样方便于将视角集中在所研究问题的重要问题,厘清理论的基准,从而对经济问题进行体验和观察。数学是自然的语言,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复杂的数学公式语言转化为经济学语言娓娓道来,学生将这些公式转化为充满趣味性的经济学语言进行理解、掌握。反过来,在教学过程要将一些经济理论构建为数理模型的,即经济学语言转化为数学语言的过程教授给学生,培养学生用数学工具分析经济问题的能力。许多著名经济学家都擅长在经济学语言和数学语言之间挥洒自如地切换。例如,《萧条经济学的回归》作者,大名鼎鼎的克鲁格曼就善于将数学模型及推导转化为浅显易懂的语言展现给广大读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微观经济理论所用数学工具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才会自觉地在研究经济问题时借助于数学的逻辑性和严谨性,从而得出具有一定价值的经济结论。

(二)把握教学中“质”与“量”的关系 

高校教师在日常工作中有“教学”和“科研”两大任务,这两个方面的成绩都直接决定教师的绩效考核与职称晋升,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也需要考虑将自己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分配在两大任务上,根据效益最大化原则,教师会选择更有效率的教学方式。一般来讲,研究生的微观经济理论课程中大量的数学预备知识教学会占去总课时的1/3左右,即使保证数学基础知识的课时,学生的掌握情况也不尽人意,更遑论在经济学语言与数学语言之间自如转换了。这就要求:①教师在研究生微观经济理论授课时保证数学基础知识的课时,同时注重这些数学知识在经济理论的演进中的运用,借助于一些仅靠直觉和经验无法得出清晰结论但借助于数学轻松得出结论的典型案例,是学生体验到数学的强大作用,提高微观经济理论的教学质量。②研究生在学习微观经济理论时,可以选修数学专业的基础课程,如经济数学、微积分、拓扑学等,课前预习加上课后总结、主动解决学习中所遇到的数学难题,从而提高微观经济学学习的质量。当然,不是为了数学而学习数学,数学工具仅仅是桥梁和中介,通过它才能更好地学习微观经济理论。 

(三)正确认识微观经济理论学科性质 

在现实中,也确实存在一些学者或者天才能够凭借他们自身的经验或者直觉就能够对许多经济问题给出其正确的判断,然而这样的方法并不是科学的方法,运用这种方法所得到的论断绝对不可能是十分准确的,还需要进一步的科学论证,往往表现为科学发展史上的种种“猜想”。微观经济理论得到越来越深入的发展,对数学也就会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坚持数学的严格性,使得公理化方法不止一次地引导经济学家对其所研究的问题有更深刻的理解,并使适合于这些问题的数学技巧用得更好。”[4]微观经济理论到现在已经发展了一百多年,经济学系统地运用数学方法的最早的例子,通常都认为发轫于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创始人威廉·配第①的《政治算术》。实际上,从19世纪中叶开始,数学才真正与经济学结下不解之缘。以概率论研究开始其学术生涯的古诺②所发表的《财富理论的数学原理研究》,由于该书充斥了数学符号而被他同时代的经济学家认为是“胡言乱语”。马克思曾经写道:“在制定经济学原理时,计算的错误大大地阻碍了我,失望之余,只好重新坐下来把代数迅速地温习一遍,算数我一向很差,不过间接地用代数方法,我很快又会计算正确的。”[5]这也充分说明数学对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同样是至关重要的。 

综上,教师和研究生正确认识微观经济理论学科性质要坚持以下三点:①在教授和学习微观经济理论时,要明确经济学中的那些部分适合用数学工具进行研究;②学会从数学的角度理解经济学理论与数学究竟有多深的关系,不用数学工具能否得到同样的结论,数学对经济理论的总体发展能够起到大大的作用;③在教学和学习中考察和展望数学和微观经济理论发展是怎样相互推动的。 

注: 

①William Petty,(1623-1687),英国经济学家。 

②Antoine Augustin Cournot,(1801-1877),法国数学家、经济学家、哲学家。 

参考文献: 

[1]杰弗里·A·杰里,菲利普·J·瑞尼.高级微观经济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第3篇

 

微观经济学是高校财经类各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目前国内针对本科生开设的主要是初级微观经济学,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授。而中级微观经济学作为培养学生微观经济学直觉和科研兴趣的基础性课程,是进一步学习高级微观经济学的先导性课程,也是认识微观经济学方法论的实践性课程。因此探讨中级微观经济学的实践性教学是十分必要的。

 

一、在教学过程中贯彻实践性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根据教学目标制定的,其内容的设置将直接影响到教学目标的实现。中级微观经济学教学既要强调基本理论的学习,还要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使得学生在学习经济学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对实践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做出判断、推理和分析。这一教学目标的实现有赖于教学内容的合理设置和多个教学环节的有效配合。

 

(一)选择合适的教材

 

学生的基础和接受能力是合理选择教材的首要前提。因为研究生选用的中级微观经济学难度相对较大,结合所授课学生的实际情况,在保证达到教学目标的前提下,综合考虑后,我们选用范里安的《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作为我们的授课教材。本书通过文字阐述、图标说明、数学符号、数理推理等方式全面阐述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假设条件,内容组织紧密、排列有序,由简到繁,层层深入。本书最突出的特点是其实践性较强,较多地运用了实际事例,使学生能够对晦涩难懂的理论和模型,有一个贴近实际的认识,从而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同时,本书还配有课后习题,有助于知识的巩固和学生自我学习。

 

(二)设置有效的课堂教学内容

 

实践性教学并不代表不注重基础理论教学,加强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教学之间绝不是两极对立的,只有具备了扎实的理论基础,才能够在实践教学中不断悟出经济理论所包含的现实意义并把这种理论运用于实践中。因此,精心设计课堂内容是十分必要的。考虑到四年级本科实验班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基础知识储备较低年级学生强很多,因此授课老师应根据中级微观经济学的课程特点在授课前做相应的调整。可以先对教学内容进行分类:如理论性较强、较抽象的内容;需要较多数理推导的内容;和实际结合比较密切的内容。进而针对这些内容的不同特点选取不同授课方式。例如对于比较抽象、理论性强的知识点,减少文字的阐述,因为初级微观在这方面已经有详细的说明,而应更多采用图形来简化说明;当讲解到需要较多数理推导时,可以让学生提前预习这些推导所必备的数理基础,并在课下自行推导;对于和实际结合比较密切的就采用案例式教学的方式,在案例选取时注重其实践性,通过选取一些热点问题,特别是国际贸易领域的热点问题,用中级微观经济学理论进行解释,从而补充了实践性教学的课堂内容。例如国际贸易中关于铁矿石定价的问题,铁矿石贸易市场是卖方控制力远大于买方,卖方形成了铁矿石垄断价格。结合中级微观经济学,可以知道卖方市场是典型的寡头垄断市场,铁矿石生产日益被世界三大主要供应商(巴西淡水河谷矿业公司、澳大利亚必和必拓集团、力拓集团)控制。而作为买方市场,中国作为全球铁矿石最大的进口国,为什么没有定价权?买方市场是否是寡头垄断?授课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中级微观经济学中的垄断市场理论去分析这些问题,在实际的分析讨论中既加深了对垄断理论的理解又对国际贸易中的实际问题有了深入的思考和见解。

 

(三)案例式教学与课堂讨论相结合

 

经济学理论是经济学家从市场经济运行的实践中概括出来的,而案例教学是用市场中发生的经济现象去反映经济理论。通过把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典型经济学案例融入到课堂中来,使得学生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巩固理论知识、提升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应用案例教学时要注重案例选择的适用性和时效性。为了实现适用性,就需要授课老师在备课时收集或设计与教学内容相适应、与教学目标相一致的案例,从而达到对理论强化、补充、验证的作用。同时我们应看到现实中的经济现象、经济理论在不断变化,国际贸易活动、国际经贸惯例和规则也在发生变化,所以教师在选择案例时要注意其时效性。

 

案例教学的实施可以通过课堂讨论的方式。授课教师先组织学生分成多个小组,然后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讨论热情,允许有不同观点的同学进行辩驳。课堂讨论的内容除了案例也可以是现实经济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讨论的次数可以以章为单元,也可以以专题为单元。每次讨论后,每个小组要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以报告或小论文的形式作为对讨论的总结,包括案例讨论中涉及的相关经济理论、与现实的连接点、实际要解决的问题等。

 

(四)网络教学

 

网络教学是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学生能够在网上自学、自测、与教师相互沟通,也可以自主地进行探索性学习,进而调高学习效率,提高自学能力。利用《中级微观经济学》的网络教学平台,在教学环节中设计网络单元测试,从而可以巩固所学知识、理解所学内容、督促复习和准备期末考试;同时可以设计中级微观经济学“热点问题和案例讨论”,从而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社会经济活动、补充书本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有助于理论联系实际、提高教学效果。值得注意的是在设计网络教学平台的交流项目时要突出网络学习的自主性、在设计交流方式时重视平台使用的交互性、对于热点问题要及时寻找相契合的案例组织同学在线讨论,以便充分发挥网络教学平台的作用。

 

(五)专家讲座

 

专家讲座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了解学科最新研究动态,研究方法的更新以及在实践中的应用。此外,学生在讲座中进行自主的探索性的思考,对于调动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增强自学能力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专家来源可以是校内或校外国贸领域或西方经济学领域的老师,在总课时中按需抽出一定课时用于专家讲座,可以把专家请到课堂,也可以组织学生去别的兄弟院校旁听与课程有关联的专家讲座。在每次专家讲座后,老师应注意与学生的沟通,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的收获以及学生认为存在可以改进的方面,从而能够不断调整,使这种措施更有效。

 

(六)撰写专业论文

 

授课老师应选取中级微观经济学与国际贸易理论相交叉的部分作为学生专业论文撰写的内容点,使学生在撰写过程中,利用中微课程学习中掌握的经济理论基础知识、数理工具去阐述和分析国际贸易问题。在整个写作的过程中,主要在于培养学生的数理分析能力和数理工具的运用能力。课程论文最好能够和毕业论文挂钩,这样,一方面可以提前让学生做毕业论文撰写的准备工作,此外也可提高学生写作的兴趣和学习的效率。为此,论文尽量选择与国贸专业相关的题目。

 

二、实践性教学效果的检验

 

教学效果检验作为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检查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教师的教学效果,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良好的考核形式能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和方向,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能让老师更明确地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检验实践性教学的效果应根据教学目标是否实现来进行,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去检验:

 

(一)建立科学的学生成绩评价体系

 

对学生成绩的考核应采取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具体指标应涵盖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平时考核包括:网络单元测试、课堂讨论、课程论文、出勤这几个方面;期末考核通过闭卷笔试的方式进行。具体内容如表1。

 

(二)多媒体设计与教学设计相结合

 

利用学校的网络教学平台实时检验教学效果。一方面要实施网络单元测试,对每次测试的结果及时向学生反馈,使学生清楚自己对课程的掌握程度,督促学生自己查缺补漏。同时授课教师还应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进而发现同学中普遍存在的薄弱点,以便及时调整和提高后续教学效果。另一方面,在网络教学平台中开辟学生自由讨论板块,学生可以在此论坛发表自己对于该课程的理解和认为授课老师有待改进的方面,从而形成了一个实时更新的教学反馈信息库,为改进教学方式提供事实依据。

 

(三)采用问卷形式对学生进行实际的调查

 

对本专业学生在课前和课后分别进行相关的问卷调查,在问卷中设计有关学生学习需求、偏好的教学方式、偏好的讲授内容等方面的问题,然后通过调查的结果,去检验实践性教学目标是否实现,通过分析调查结果去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以求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四)跟踪毕业生去向和成长轨迹

 

通过追踪了解毕业生在企业和单位工作中的学习和成长过程,探讨不同专业所设课程对其职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另外,通过反向追踪毕业生在校时的学习和成长经历,探讨学校教育及课程设置等因素对其职业生涯的影响,并通过比较不同毕业生职业发展轨迹,探讨学生在校期间课程学习对其后续发展的作用以及制约其发展的不利因素,从而为现在和今后的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五)召开著名校友恳谈会动态了解毕业生的实践效果

 

优秀校友对于母校是一笔无形的财产,其在办学资源、示范教育、就业渠道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可以通过定期召开优秀校友恳谈会,动态了解毕业生的实践效果。从中寻找促成其优秀的因素,然后把这种有利经验传达给在校学生,使其尽早认识和吸取借鉴。因此,应加强和校友的联系,充分发挥校友的作用。

第4篇

关键词:教学研究 案例教学 经济思想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1-147-02

一、微观经济学教学模式现状

微观经济学是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核心课程西方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界称之为现代经济学或主流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西方经济学以理论抽象、模型复杂、术语深奥、逻辑性强、假设条件多、流派多、相互冲突甚至矛盾的观点多等特点成为理解和讲授的重大障碍。目前国内研究型高校的经济学讲授偏重模型和逻辑性的公式推理,而以教学型为主的国内高校的经济学讲授偏重模型和经济学基本原理。经济学教学向来有初级、中级、高级之分,笔者认为模型和逻辑性的分析应该放在中级和高级经济学来学习,而对于大专及本科一、二年级学生来说学习重点应该放在经济学原理和经济思想方面。

目前国内对于微观经济学教学研究成果颇多:周怀峰(2009)的《普通本科案例教学研究的几点思考》当中强调案例对于枯燥的理论进行过渡,加强对理论的理解。博昭(2008)的《关于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思考》当中额外强调采用小论文的方式加强学生主动式学习。陈晓芳(2007)的《经济学教学的几种操作模式》详细介绍经济学案例教学的具体步骤。以上学者大都围绕案例教学谈微观经济学教学改革。没有意识到经济思想对于经济学初学者来说的重要性,现在大多学生在学习西方经济学时容易照搬经济思想,这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适应。正是与此,应该注重经济学基本原理及经济思想发展规律这二个部分的教学。

二、微观经济学教学新尝试

笔者从事微观经济学的教学三年多以来发现目前本科大多学生对于抽象的经济学原理不易理解,如再添加晦涩模型数据便更难以接受,于是有必要调整初级经济学的学习重点,由原先重视模型化到向经济学原理及思想方面转变,透过经济史讲解经济原理及其思想。这即是本文提出的先原理、再思想、后模型的新教学模式。

1.先原理、再思想、后模型的基本教学模式。目前来看,本科学生已经适应“先原理,再思想,后模型”的教学模式。具体是通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原理的讲述,结合原理揭示经济现象的本质特征以及经济学发展思想变迁,引出东西方经济思想的差异性,再结合基础模型总结经济学内在规律。

现在就按照“先原理,再思想,后模型”的顺序具体讲解这种教学思维。初级微观经济学教学工作应该是系统性、完整的一个整体。学习微观经济学应该从原理入手,把握西方经济发展脉络和思想变更以及三者之间相互联系。

先原理意思就是注重经济学基本原理的诠释。首先原理要精炼,围绕作为“理性人”从事经济活动作出的经济行为探讨交替关系、机会成本、边际量以及对激励作出反应;然后探讨“理性人”之间如何进行交易,比如贸易可以改善生活、市场是组织经济活动的好方法、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最后探讨宏观经济如何运行,包括生活水平取决于生产率、物价与货币发行存在关系、通货膨胀与失业存在短期交替关系。

以上几大原理指导着经济学方方面面的具体研究方向。学生学习经济学应该从最基本的原理入手,掌握其内在实质和基本定义,比如像理性人、机会成本、边际量这些最基本的经济学定义。

再思想就是通过学习经济思想掌握基本原理。经济学发展速度最快的近三百年中,经济学发生了几次革命,经济学的革命对于我们学生学习微观经济学和正确把握适应中国的经济学路线有很大帮助,著名经济学家刘国光曾经担心国内高校重西方经济学的教学转而放弃了或者是忽略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教学。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正确引导学生站在一个高度看待主流经济学流派之间的矛盾与观点的区别,介绍各流派观点形成原因。

这个部分的教学其实是有一定的难度,很多高校开设了相关课程,但大部分高校却没有重视这部分教学,只是作为选修课来设置;另外担心学生能否吸收这部分内容。笔者个人认为这个部分的内容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如果采用图表归纳相关基本知识,相信学生可以接受。

后模型是指通过原理的讲解和经济思想的理顺再利用最简单而又有效的模型来解读经济学原理。模型这个部分的讲解尤为重要,它是进入中级经济学和高级经济学学习必须使用到的一种分析工具,对于初学者来说必须掌握基本分析工具,如生产可能性边界、预算线等。像消费者理论和厂商理论,还有市场理论等等都可以利用模型来解决问题。

在初级经济学的学习中,以上三个部分教学过程应该注重原理和思想的教学时间,这对于初学者而言,是必要的。模型的学习也非常重要,它是将原理和经济学思想归于数学模型,用数学的思想解决问题。这种过渡为更高一级经济学学习打下基础。

2.探索新教学模式的原因分析。鉴于目前刚进门的大学生无法很好掌握经济学知识,入门无道的现实,作为教员来说,当从经济学基本原理入手,提纲挈领,总领经济学基本原理下的基本概念,以及背后默认的基本假设;然后在简单回顾西方经济学上千年的发展的同时着重讲述三百年来经济学快速发展过程。主要讲述各个阶段的经济思想,揭露经济学思想背后的利益链条。作为学生应该掌握近代以来各主要经济学流派经济思想;作为教员应该负责任的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制度选择,并非盲目崇拜西方经济理论。选择这种模式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

第一,学习目标可以更加明确。自引入国外教材后很多学经济学的学生无法解释最基本的问题,学习不能致用。这主要是西方功利主义经济学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不相容性导致的,我国经济学家刘国光教授在2005年7月15日发表题为《对经济学教学和研究中一些问题的看法》,告戒青年学子必须学会取西方经济学之精华,去西方经济学之糟粕。故而要求学生能够正确认识主流西方经济学的功利性,学习经济思想史可以加深对经济学的认识,更能够开拓经济学视野,在比较过程中学习和研究,进一步促进适应自身的经济学的发展。

第二,从实施的效果来看可以达到预期目标。制定的预期目标有三个:首先必须熟练掌握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能够举例说明原理和概念。然后针对思想能够简单说明历史当中重要的几次经济学革命内容以及观点。最后能够根据模型说出经济学意义,并能够简单作图。从实施效果来看发现很多数学基础不好的学生对于经济思想对抗很感兴趣,喜欢经济学流派之间的不同观点。

第三,案例教学的使用更能够突出这种教学模式的优越性。案例教学在经济学教学过程中起到很好的效果。国内学者在这个方面有很多很好的见解。作为先原理再思想后模型的教学模式来说,案例教学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三个部分当中原理和模型都需要案例教学的辅助,学生才能够正确理解经济学概念和原理,以及对模型的正确的理解。

消费者理论具备典型特征:通过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与生产可能性边界和预算线比较讲解序数效用论和基数效用论的区别。首先是边际效用的定义;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定义;预算线和无差异曲线的定义;这些定义都可以用模型来讲解,而且可以举例进一步讲解这些曲线推导出替代率递减规律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还有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这些规律都不易理解,但采取举例说明,就可以很好解决。

三、总结

通过经济思想史角度下的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研究我们发现,初级经济学的教学内容可以分为原理、思想、模型三个典型部分。在原有基础上注重第二个部分即思想部分的教学,达到学生有“思想”地去鉴别西方经济学的能力,同时应用案例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吸收原理和模型,以巩固整个知识整体。

参考文献:

1.雁.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教学研究,2008(1)

2.周怀峰.普通本科案例教学研究的几点思考[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9(1)

3.博昭.关于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的思考[J].科技资讯,2008(22)

4.陈晓芳.经济学案例教学的几种操作模式[J].高教高职研究,2007(22)

5.赵红梅.关于微观经济学体系的教学体会[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2(1)

6.张淑云.经济学――从理论到实践[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7.王洋,苏兴强.学习技术还是学习思想――西方经济学中的难点评析[J].税务与经济,2006

第5篇

我国经济正处在以新常态为特征的新阶段,经济结构面临着重大转型,在此背景下,经济学教育也处在关键性的转折时期。经济学是研究资源的最优配置问题,培养面向市场并为市场服务的人才是经济学教育的最终目标。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对经济学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且更加多元化。地方财经类院校在向应用型高校转变的过程中,应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具有特色的、符合市场需求的创新性人才。

微观经济学作为经济学基础理论课程,能够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从长期看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经济社会的适应能力,提高其二次就业能力。但在短期内,却不能直接影响经济学专业学生的初次就业率,给学校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人才培养都带来了较大的压力。传统教学方法以传授知识为重,学生接受了大量的专业知识,但常常缺乏思考和创新能力。微观经济学作为基础课程,经历上百年的发展,逐渐成为内容广泛、前沿性强的一门学科。随着社会经济实践的不断发展,微观经济学的课堂教学也应当不断革新,以适应社会多元化的需求。

国外在经济学基础理论的教学中,为了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教学模式的改革和探索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一是从案例研究的角度进行探索,提出了构念效度、内部效度、外部效度和信度等概念。二是利用复苏情景的方法进行探讨,这种方式对于学生理解理论及课堂互动有显著作用,能够弥补案例研究的部分缺陷。三是进行经济学课堂实验。随着实验经济学的兴起,在课堂上以学生为实验对象,进行经济学实验来解释和检验微观经济学理论,成为一种新颖的教学方法,得到了美国经济学教育协会的大力倡导。诸多经济学家也针对完全竞争的新古典理论检验寡头市场的价格形成柠檬市场公共物品搭便车等问题都设计了精巧的课堂实验。

国外的研究为微观经济学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方法和新思路,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各种实验软件和实验平台建设也为进行教学改革提供了便利条件。在课堂教学中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提出国内微观经济学教学的案例和实验,有利于学生感性认识增加,促进微观经济学课堂教学效果改善。

二、微观经济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一) 课堂教学重理论轻实践

从微观经济学教学情况看,普遍存在着授课内容理论性强,与实践结合不紧密的问题。微观经济学来源于微观经济活动,要求学生了解市场机制、需求、供给等,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和社会观察力,普遍感觉经济学抽象难懂,导致许多内容难以理解。国内教材编写内容偏重于理论方面,概念、公式多,案例缺乏,习题也偏重于理论。碍于授课时间和实践条件等原因,学生经过讲授式学习,仍不能化理论为分析工具和能力。面对日常工作生活中的经济现象,不能应用所学理论。如何在教授理论的同时又让学生有所收获,启发和引导学生思考,提升学生分析经济问题的能力和经济学素养,成为改革课堂教学方法的重要目标。

( 二) 授课形式相对单一

目前微观经济学教学以课堂讲授理论为主要形式,学生的参与度和主动性都比较弱,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根据学习金字塔理论,知识保持率最高的是主动性学习,模拟实际案例,主动做事和参与的有效率高达90%; 讨论和演讲的知识保持率达到50%; 如果仅是被动听讲,知识保持率仅为20%。改变传统的听讲课堂,教师设计以探究性、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方法和自主性学习模式来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活跃课堂气氛。可有效运用web3. 0 分享与参与的理念,结合学生的学习基础和专业背景,以个性化学习和自主学习为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例如以项目汇报演讲的形式鼓励学生分享学习成果和学习体验,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机会进行交流和讨论。目前各高校的经济学实验教学日益重视,还可借助实验室资源进行教学实践。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这些实验资源和辅助教学手段,根据知识的传播、人的认知特点来培养学生的能力。

( 三) 课程教学目标层次模糊

国外微观经济学教学培养目标清晰,学科设置在不同学习阶段差别化特征较为明显。例如,哈佛大学、剑桥大学及耶鲁大学等名校课程的设置层次鲜明,分为基础课程、高级课程和研讨班。相比之下,国内地方财经院校微观经济学教学课程设置的层次不够明显,多数将其统一设置为专业基础课程。面对层次、基础、目标各不相同的学生,作为专业基础课,微观经济学在教学过程中也缺乏教学目标、教学难度渐次提高的特点。

其次,国外微观经济学教学比较注重学科和理论发展前沿,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分析能力。在教学中鼓励培养学生运用经济学和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共同分析相关领域的实际问题,以问题分析为导向,以能力培养和鼓励思考为目标,注重学科交叉和知识结构的系统性,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加完整,思维模式更加多元和活跃。国外经济学本科教育课程设置丰富,一年级多为通识教育,经济学原理作为公共课,在随后二年级进入专业课的学习后,将系统学习中级微观经济学。经济学专业本科课程目标定位细化,如斯坦福大学强调三项目标定位: 熟知现代社会各类经济现象、掌握分析经济问题的技能、具有评估公共政策的实际才能。相比之下,我国各学科间的划分界限仍比较严格,微观经济学作为基础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较少,对学科发展前沿关注度也不够高。

三、微观经济学课堂教学内容优化与授课方法改进

( 一) 课程目标定位以直觉为主工具为辅突出实践

作为社会科学的基础理论,微观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理论,即基于经济人假设,在约束条件下如何实现最优选择。微观经济学的教学与学习中,应始终贯穿着对经济人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关社会问题的分析。微观经济学的教学目标,应围绕各种现实,培养学生经济学思维,运用理论分析经济问题的能力。

在微观经济学课程目标设定上,要以直觉为主工具为辅突出实践。直觉为主指的是在相应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面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经济直觉。经济直觉就是一种用经济思维思考问题的能力。凯恩斯曾说过,经济学不是一种教条,只是一种方法,一种心灵的容器,一种思维的技巧,帮助拥有它的人得出正确的结论。学习微观经济学,不仅是了解基本原理,更是思维方式的训练。对于初学经济学的学生,应该把重点放在培育经济学直觉上,对其经济学素质的构建将大有裨益。工具为辅指在强化经济思维培养的同时使学生掌握和运用必要的数理分析,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掌握必要的分析工具。但是与经济思维相比,数理工具处于辅助的地位。突出实践意味着微观经济学的课程建设必须本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精神,把所学理论应用于解决现实问题。在掌握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培养运用理论分析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实现从黑板经济学到生活中的经济学的飞跃。

( 二) 综合利用各种实践教学方法,改变单一的理论讲授教学方法

微观经济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需要将理论还原到现实经济生活,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案例、实验中理解和接受理论知识。课堂实践教学方法主要包括案例教学和实验教学两种方法。

1. 以复苏情境法进行案例教学

采用复苏与再生情景法,选取经典和成果案例,结合环境、结合情景和结合演化三部分构成,设计模拟表演模拟设计,把交易过程再现,尝试生成和测试案例,尽可能使案例研究结论贴近现实,加强学生对现实的认识与分析。

在案例的选取上应结合当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情况设计案例。微观经济学教学中有众多经典案例,但大多来自于西方国家,还有一些案例年代久远,会让学生觉得脱离现实,说服力不强。从报刊、网络上选取当下新闻热点为案例,取材于日常生活,又能反映热点问题,本土案例的设计使学生有身临其境感,激发学习热情。案例在体现知识性和时代性的同时,表现出了趣味性和实践性。如以春节期间购买回家火车票的案例,增强学生对需求规律及需求、供给弹性的理解; 以明星演唱会门票价格变化的案例,体现价格歧视和消费者剩余的理论分析。以情境复苏法进行案例分析,还原真实经济情境,理论与所设的经济情境相呼应,激发学生的经济学直觉,增强对经济情境的思考和体验,也加深了对理论的理解。使得微观经济学教学回归真实世界,增强学生对真实世界问题的敏感性,又锻炼了用理论解释现实的能力。

2. 进行经济学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运用游戏和角色扮演的方式进行,学生在游戏中深刻理解经济理论,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学生成为学习过程的主体。国内诸多著名研究型大学也纷纷将经济学实验引入课堂,通过实验课堂,学生主动参与并思考反馈,改变被动式听讲的单向信息流动,激发了学生学习与研究潜能,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例如在我校的经济学综合实验课堂上,学生通过软件模拟企业生产经营,通过原材料采购、产品研发、市场竞价销售等环节实景模拟参与某个产品的生产、买卖过程,对市场竞争中价格机制如何通过供求作用自发形成及背后的深刻原因有了亲身体验。通过模拟实验启发了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深入思考,经过实践- 理论- 再实践- 再理论的循环,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第6篇

【关键词】 《微观经济学》 教学方法 教学改革

《西方经济学》是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也是教育部制定的财经类专业的重点主干课程。学好《西方经济学》,对于后续的会计学、财政学、货币银行学、统计学及专业拓展课的学习可以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并且,在当前考研不断升温的背景下,作为考研专业课的必考科目,学好《西方经济学》尤为必要。《西方经济学》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部分,其中,《微观经济学》又是基础。面对体系庞大、内容繁杂的微观经济理论,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在教学方法上探索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尤为必要,它不仅会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也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微观经济学》课程的特点

1、意识形态上具有阶级性。西方经济学哲学基础是资产阶级的世界观,信奉资本主义制度的永恒存在。因此,教师在讲授西方经济理论时,首先必须按照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观点对其进行科学的全面的分析,分清哪些内容是反映社会化生产和市场经济规律的内容,带有相对真理的性质,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哪些内容在意识形态上是掩盖资本主义世界本身的矛盾,宣传资本主义的合理性和优越性,是属于庸俗的东西。然后,对于有用的理论和方法,我们应当去引进、消化、吸收,以利于指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对于庸俗错误的观点,我们不仅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更要在理论上加以分析辨明,只有这样才能认清西方经济学所反映的阶级利益、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同时也有助于更为全面正确地理解经济学的相关内容。

2、理论体系具有综合性。《微观经济学》以价格理论为核心,以单个消费者、单个生产者和单个市场为研究对象,主要由供求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理论、市场理论、分配理论等构成;在教学内容与时间的安排上要主次分明,轻重有别。重点讲解供求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理论、市场理论等基础理论,做到讲深讲透。同时,对经济学前沿理论如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交易费用理论、选择理论等内容作简要概述并推荐一些相关参考书目给学生,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对经济学进行系统的了解,以巩固已学知识并扩大其知识面。引导学生学习的方向,培养对《微观经济学》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3、研究方法具有多样性。《微观经济学》的方法论方面有抽象化、数学化的特点。数学方法在《微观经济学》的应用是非常普遍的,如求导、几何图形、图表等,但是学生习惯于以普通语言逻辑来分析问题。我们说数学在《微观经济学》中的应用只是为了说明经济现象和经济规律,所以说如果只有数学是万万不行的,它会使经济学流于形式主义,必须把数学与其他说明的经济现象、经济规律联系起来才能更好理解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方法。《微观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以实证分析为主,广泛运用数学推导和数学模型来论证各经济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如需求函数、供给函数、生产函数、成本函数、收益函数等。在基本理论的论述中多将语言逻辑分析与数学分析相结合,既有抽象的概念,又有形象的图形;既有定性分析,又有定量分析,特别是边际分析法和均衡分析法是常用的分析方法。在《微观经济学》基本理论教学的基础上,适当增加数学与经济理论、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内容,展现用数学知识解决经济问题及现实难题的魅力,使学生在实际训练中提高操作能力。

4、研究的内容具有理论性与实用性。如何利用和配置稀缺的社会资源进行生产,以满足人们多方面的需求是一切经济制度共同面临的问题。不同的经济制度只是以不同的生产方式和分配方式来解决这些问题,价格机制对资源的配置作用是市场经济体制下所普遍存在的。因此,《微观经济学》中的价格理论、生产理论、市场理论等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对我们正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企业和政府都有一定的借鉴作用。虽然微观经济学来源于西方,但它对于市场经济运行环境、运行方式、调节手段的理论却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所迫切需要的,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二、经管类专业学生的基本特点

1、学生人文知识丰富,数学基础相对薄弱。财经院校有很多文科生,有丰富的历史、人文等方面的知识,在学习时,更希望把《微观经济学》作为一门纯人文科学或社会科学来学习。《微观经济学》是经管类学生所学的一门专业课,一般在二年级上学期开设,这些刚刚接触专业课的学生有一些相同的特点:他们虽然读过或听说过一些经济理论,但经济学知识不够完善,没有一条贯穿于经济知识的主线,也不能形成体系。他们在一年级已经学习了微积分课程,但由于经管类专业文理兼收,学生数学基础参差不齐,财经类院校学生对高等数学的学习要求与工科专业的要求不同,他们只需学习经济数学。这一明显的知识结构特点,导致学生普遍对定性分析感兴趣,对定量分析的方法和步骤不愿深入。

2、学生思维方式偏重于感性认识。教学中讲到经济学家的生平、经济学的渊源时,学生非常感兴趣,而讲到逻辑推导、图、表、公式、数学证明等内容时,则不习惯接受。西方经济学在研究方法上不同于政治经济学之处就在于它广泛使用数学工具进行经济分析。但经济学毕竟不是自然科学,而是社会科学,对许多经济理论的深刻理解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人文知识、历史知识和社会学知识,这正是财经类院校学生的优势。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因势利导,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组织教学,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理性思维和逻辑思维。教师要在教学中把感性的东西理性化,理性的东西给感性化。

3、被动学习。《微观经济学》较抽象,知识之间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如果能够做到课前预习,课后复习,适当做些习题,则学习效果就好。笔者多年来上第一节《微观经济学》课都会强调自身学习心得体会:读书、推演、练习、实践。但很少有学生能够做到主动学习,大部分都是被动学习,这就出现了一种很特殊的现象:没预习学生课上听不懂,听懂的自己也不会做推演,纵使会做推演的在练习题面前也是捉襟见肘,会做书上习题的未必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现实中的经济问题。

三、尝试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

《微观经济学》理论内容很丰富、抽象、深奥,学生难以消化,特别是运用大量的高数知识证明和推导经济理论,使学生普遍感到经济学晦涩难懂,对所学知识囫囵吞枣,教学效果不甚理想。因此,改革《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方法势在必行。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了如下教学方法。

1、讲授法与案例教学法的并用。以讲授法为主,案例教学法为辅。讲授法是一种传统的、也是一种主要的教学方法。它一般是由教师在课堂上讲述知识,学生在课堂上听取知识,教师处于主动地位,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微观经济学》内容较多,这种教学方法适合于人数比较多的课堂,讲授理论知识内容的含量比较大。对于大堂课主要使用这种方法。但是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对于小班课,也就是学生人数30―60人之间的,可以多使用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通过学生对案例的阅读、分析、讨论,一方面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提高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认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能够成功地缩短教学和实践的距离。针对《微观经济学》理论性强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从理论到理论地“填鸭式”灌输,而应理论联系实际,多运用贴近现实的、有针对性的、新颖的、生活化的、本土化的实例来阐释经济理论,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如用“蜜蜂与果园”、“二手烟”来解释外部性。“谷贱伤农”、“灯塔”、“搭便车”现象等已深入人心,几乎成为专用名词。同样地,如果在教学过程中,也能信手拈来身边的案例,往往能起到化枯燥为生动的效果。

2、传统方法与现代多媒体教学法紧密结合。传统教学方法与多媒体教学各有所长,应该把两者的优点结合起来。多媒体教学可以形象直观展示教学内容,信息量大,生动形象。但如果掌握不好仅仅拘泥于多媒体,效果反而不理想,也就是多媒体仅仅是一个工具,是学生与老师沟通的桥梁,学生有时候往往重视了那些华丽的外表而忽视了课程的内容,加之多媒体教学信息量大速度快,学生可能跟不上老师的思路,印象就不深刻。而传统方法粉笔加黑板,学生可能更容易跟上老师的思路,理解所学的内容。所以要把两者很好地结合起来。一部分内容可以采取板书,涉及到的案例、图表等资料用多媒体展示以节省课堂教学时间。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要更多地运用启发式教学的方法,避免满堂灌现象,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全力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启发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来组织实施教学活动,通过启发并科学引导学生思维,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游戏式教学是通过做游戏的方式让学生亲身体会经济学的理论,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又能够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4、对比教学法。《微观经济学》很多理论是通过图形来诠释的,熟悉图形才能彻底掌握理论的实质。“一图胜千言”,其方便、简洁、直观的优点是《微观经济学》大量使用图形模型分析经济现象的原因。从教学实践看,学好这门课的诀窍之一在于利用图形进行对比学习,做到温故而知新。大部分学生认为图形太复杂,宁可死记硬背也不愿意仔细研读。但只要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微观经济学》中很多图形有着一定的相似性和对比性,如无差异曲线和等产量曲线形状极其相似,都蕴含着边际递减规律;垄断竞争市场中单个厂商的需求曲线和市场需求曲线也很相似,但却体现不同的经济含义。通过对比分析,有助于学生加深对各个知识点的理解。

5、注重习题训练,多做习题。《微观经济学》课程各章节间衔接紧密,前后知识点环环相扣,某些知识点与经济数学联系紧密。学生在预习时注意相关数学知识点的复习,注意数学知识与经济学的融合。相对而言,该课程有一定的难度,学习过程中务必配合相应的、适量的练习。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各个知识点,尤其是重要的知识点,要安排例题的讲解。每讲完一章内容,应该给学生准备一套练习卷,练习卷的题型应该尽量丰富,可以有选择题、判断题、名词解释、简答题、思考分析作图题和计算题。这些习题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经济思维习惯和能力。

6、考核方式要多样化。科学的考核方法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使老师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因此,应该设计一套科学合理的考试制度,变过去一次性闭卷考试为多种考核方式相结合来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相结合,平时成绩可包括课堂发言、课堂讨论,课堂出勤等,目前我院这一部分可占到总评成绩的20%~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80%。笔者认为应加大平时成绩的比重,平时占50%,期末考试成绩占50%,这样可以促使学生注重平时的学习,牢牢掌握这门课程的主要内容体系。

(注:基金项目:2010年黄河科技学院教学改革资助研究项目《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研究与实践》(JG1002512341)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王尉东:微观经济学教学的几点思考[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0(11).

[2] 魏布谊:工商管理类专业微观经济学教学改革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0(17).

[3] 蓝文妍:浅谈微观经济学教学经验[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7).

第7篇

关键词:新经济;国民经济管理制度;理念

中国经济的发展正在从传统工业经济向现代信息经济、知识经济转型,产业结构正在从第二产业为主导向第三产业为主导转型,经济发展的模式也正在从高成本、低产出的粗放型经营向低成本、高产出的集约型经营转型,科学发展、民主发展、和谐发展,尽快建成创新型国家已经越来越成为整个社会的共识。新的发展阶段、新的产业结构、新的发展模式需要有新的国民经济管理制度作保障。现有的国民经济管理制度是适应传统工业经济发展阶段的要求,适应第二产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要求、适应粗放型发展模式的要求建立的。既然现在发展转型了,制度也需要转型,转型意味着创新。

虽然国民经济管理制度的创新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但现有的国民经济管理制度已经运行了几十年,形成了一种制度的惯性,它的创新必定是一个需要持之以恒的长期系统的工程。从目前的创新起点看,为了顺利启动国民经济管理制度创新,国民经济管理理念作为必要的思想前提必须先行创新,在旧的国民经济管理制度理念还没有改变,新的国民经济管理制度理念还没有确立之前,国民经济管理制度的系统创新难以起步。

一、从本质层面看国民经济管理制度的理念创新环节

国民经济管理的职能理念的创新。在传统工业经济发展中,国民经济管理的职能是促使微观主体创造出满足人们物质需求的财富,达到宏观层面物质财富供给与物质财富需求的均衡。为了达到这种均衡,国民经济管理在劳动力供求均衡、生产资料供求均衡、消费资料供求均衡、进出口供求均衡等要素均衡中进行宏观调控。这种以社会物质财富供给满足物质财富需求为职能的国民经济管理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中会造成严重的管理缺位,因为信息经济、知识经济的生成,以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的形成,表明人们的经济需求已经从单纯的物质需求层次上升到了社会和精神需求层次。合格的国民经济管理,就不能只是关注人们的物质需求,更要关注人们的社会和精神需求,在物质产品供给与物质产品需求均衡公式的基础上围绕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去建立社会与精神产品供给与需求的均衡公式,要像了解人民的物质需求一样,了解人民的社会和精神需求,像引导和开掘人民的物质需求一样,引导和开掘人民的社会和精神需求,需求管理比传统工业经济时期具有更多的社会和文化嵌入性。

从供给角度看,因为要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将现代社会和现代文化理念转化为现代经济产业和产品成为国民经济供给管理的重要职能。在传统工业经济时期不被列入国民经济供给管理的闲暇、娱乐、学习、健康、运动、咨询、时尚、创意、安全、满意、幸福、和谐等社会和精神产业逐渐被国民经济供给管理所关注。主动而有序地创造满足新的需求的新产业、新产品,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更多地具有了社会和文化内涵,甚至文化创意本身就成为主导产业。当然,在信息经济、知识经济中除了满足人们社会和精神需求的产业外,满足人们物质需求的农业、制造业以及传统服务业还是大量存在,还要提供大量的物质产品和服务。但是,即便是农业和制造业等各种传统产业,也必定通过信息化、知识化、生态化、自动化改造,被新型产业主导、连接、提升到一个新的运作水平,传统产业因此有了新的时代内涵,传统产业想固守在传统产业结构中止步不前就会失去生存的可能。在中国已经融入全球化、国际化的今天,我们不可能以目前中国传统产业依然存在、依然落后为理由,否认我国国民经济管理制度职能创新的必要性。产品从原材料和资金的投入到物质产品的生产,其最钟情的指标是国民生产总值GDP,为了GDP的增长,各级宏观经济管理部门致力于抓投资,搞引资,上项目,扩规模,地方政府之间的政绩以GDP的多少来衡量,GDP增长得快,得到上级政府的表扬,干部的提升也快;GDP增长得慢,受到上级政府的批评,干部的升迁也慢。这种国民经济管理评价理念必须创新。

国民经济管理制度特征理念的创新。现有的国民经济管理制度具有非常鲜明的行政特征,国民经济管理系统基本上是一个封闭的行政等级管理系统。宏观行政主体构成国民经济管理的主体,行政上下级关系构成宏观与微观之间的主要关系,国民经济管理多半是上级对下级的行政调控,行政指令成为宏观调控最常用也最好用的手段。这种行政惯性在我国有深厚的社会、历史、文化积淀,既和我国传统的工业经济基础上的粗放式经营相吻合,又与我国原有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相匹配,从传统工业经济向现代知识经济转型,从传统计划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转型,需要我们重新审视国民经济管理中的行政惯性特征。信息经济、知识经济的集约经营模式,现代市场经济的良性循环,需要国民经济管理从行政等级型特征转变到法治契约型特征。新的国民经济管理的主要特征不是行政管理而是法治管理,不是等级管理而是契约管理,这并不是说新的国民经济管理没有行政管理,而是指新的国民经济管理中的行政管理只能是在法治的轨道上进行,是依法行政管理。所以在新的国民经济管理中,立法、执法、司法共同构成国民经济管理的宏观主体。在宏观管理特征变化的同时,宏观主体与微观主体的关系也发生根本的变化,宏观管理主体不再简单地用上级的行政权威控制下级的经济行为,而是在尊重微观经济主体的经济权利的基础上,建立一个谈判协商程序,微观主体权利与宏观主体意图在协商谈判中达成统一,形成契约,用法律规范微观主体行为。也就是说,宏观主体对于微观主体的权威首先来自于法律而不是来自于行政,法律权威先于行政权威,法律权威导致行政权威。过去基本上靠行政权威进行的宏观调控不再简单地是行政调控,而是依法调控,所谓依法调控,指国民经济管理中的调控行为一定是通过立法原则和立法程序进行,是以法治为依据的调控,即便是紧急情况下的行政干预,也一定是通过立法特别授权的。

国民经济管理的法治特征的更深层的含义是,宏观管理主体的权力是微观主体宪法意义上的授权,微观主体当然是宏观主体的管理对象,但是由于宏观主体是国家机构工作人员,根据国家是受人民委托的人的宪法内容,微观主体与宏观主体的关系从人民与国家的关系角度看,有一个委托人与人的法律授权关系,微观主体作为社会民众对宏观主体具有委托人意义上的监控权利。过去以为宏观主体对微观主体的关系只是行政等级关系,现在则要在行政层面上再进一步看到宪法层面上的关系,宏观主体是为全体人民进行宏观管理。这样一来,宏观管理包括政府行政管理在内本质上是宪法意义上的服务型管理,是市场经济平等竞争条件下的有限管理,是社会自治合作基础上的和谐管理。鉴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高度集权特性,我国当前阶段尤其要强调微观主体可以监控宏观主体,宏观主体的行为首先受到法律的约束,微观主体对宏观主体有监督的权利。宏观主体与微观主体之间的关系从单纯的行政单向关系变成法治双向关系。宏观主体必须依法办事,宏观主体违法必究,这样一来,国民经济管理自然构成新时期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中国体制的改革实践也证明,如果只强调宏观管理主体的绝对权力,忽视微观主体的权利,极有可能出现宏观主体对微观主体的侵权,过多的行政审批、过多的收费罚款扰乱微观主体正常的经济活动。更严重的是,在有利可图时,宏观主体直接把持经济领域形成的行政垄断,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平等竞争形成阻碍。目前中国出现的房地产热、投资热,垄断中体现的,以及愈演愈烈的腐败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些政府部门已经直接或间接地成为经济活动的谋利主体。为什么现在会出现如此普遍的政府谋利行为呢?其中一个根本的原因,就是我们长期以来,只把国民经济管理当作行政问题看待,严重忽视了法治层面的特征,忽视了全体人民对于政府职能、政府行为的监控,造成目前的调控困境。既然问题的根源出在法治层面,光靠中央政府用行政强制控制地方政府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只有从根本上认识到国民经济管理是全体人民都依法参与的管理,是全体人民授权政府的管理,人民有权管官,有具体的组织结构和组织程序保障人民及时校正政府行为,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政府与民争利的问题,这是目前将国民经济管理从行政化特征转到法治化特征的关键。

二、从管理层面看国民经济管理制度理念的创新环节

国民经济管理内容理念的创新。我们习以为常的国民经济管理内容,以物质资本与货币资本的投入产出为主线,从宏观上掌握全国自然资源的存量与开采,全国物质资源的流入与流出,全国货币资金的存贷总量与结构、全国资本市场的流量与存量,致力于如何调动物质资源,如何进行货币投放。对于人力资源的管理,一般是围绕物质资源和货币资金的投入产出而配置,劳动力是作为与物质资源和货币资源同样的生产要素对待的。这种国民经济管理的内容可以简单概括为以物流和资金流为主线。在传统产业结构运作中,在粗放经营的发展模式中,满足人们物质需求为主的物质财富生产中,这种国民经济管理内容无可厚非。但是,在以知识和信息的投入产出为主线的知识经济和信息经济中,物质资本、货币资本不再是主要的生产要素,主要的生产要素是人力资本,人的知识和创新能力成为财富的主要来源。过去考虑的是如何开采自然资源,将现有的物质资源、货币资源转化为产品,现在要考虑的是如何开采人们的思想,开采人们的知识和潜能,如何将人们的创意转化为产品和服务;用符合人力资本投入产出要求的制度最大限度地将人力资本的潜能转化为现实能量,围绕人力资本的创造潜能配置物质资本和货币资本。人力资本成为国民经济管理的主线。国民经济管理首先要考虑的不是我国有多少物质资源,多少货币资源,而是我国有多少人才资源,有多少具有创新潜能的知识资源,从这条主线出发,对人力资本的知识和创新潜能的运作构成国民经济管理的核心内容。

人力资本成为国民经济管理的核心内容,需要把国民经济管理的着力点从物资流、货币流转变到知识流、信息流。围绕知识流、信息流组织物资流、货币流,必须从宏观上改变产业结构的原有排序。从物质资本投入产出的角度看,教育、医疗并不构成国民经济管理的内容,是属于社会管理的内容。但是从人力资本投入产出的角度看,教育应该列入国民经济管理的范围。因为教育是否能够生产出有创新能力的人力资本,是知识经济运行的起点,是整个国民经济运行质量的前提,所以教育构成知识经济的基础产业,是知识型国民经济的基本建设;同样,从物质资源的管理看,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也不是国民经济管理的主要内容,因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构成的新的技术周期对旧的技术周期有替代作用,而企业一般是在既定技术条件下形成物质资源的投入产出,从直接的物资流看产业结构,就无法容纳从科学研究到技术开发的整个过程,但是从人力资本管理的角度看,科技研发就是知识经济的核心产业,因为科技研发是将人力资本的知识转化为社会财富,人力资本的知识和创新潜能在科技研发中才能转化为生产力,离开科技研发,人力资本的知识只能停留在潜在状态下,无法转化为现实获利。过去我们只是把科技转化当作科技部门的事情,在知识经济的运行中,通过科技研发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市场成果本身就是高新技术产业生产的内在工序,所以科技研发和转化中介也成为知识经济的核心产业。此外,直接用社会和文化元素生产服务以满足人的社会和精神需求的软产业构成新的主导产业,如创意产业、广告业、休闲业等。所以,看一个产业是否具有主导性,不再看它投入的物质和资金的多少,而是看它投入的人力资本的知识的多少,人力资本投入越多从而创造价值越多的产业,越能成为主导产业。人力资本的投入产出从根本上改变了国民经济主导产业的排序。

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区别在于,人力资本是依附在人身上的生产要素,进行人力资本为内容的国民经济管理,就是对人力资本所有者的人的管理,如何用高效的制度系统,将人身上处于潜在状态的人力资本转化为现实状态的人力资本,就是国民经济管理内容的核心层面。那种把钱看得比人重的国民经济管理观念必须抛弃。国民经济管理用制度保障人力资本产权的实现,包括人力资本的财产权、人力资本的竞争权、人力资本的交易权、人力资本的组织权、人力资本的创业权、人力资本的创新权、人力资本的流动权。国民经济管理从本质上看就是人的权利的管理。围绕人尽其才,关注人力资本所有者的财产权落实没有,是否有平等竞争的机会,是否可以与货币资本所有者谈判交易,是否可以组织起来维护自己的权益,是否在一个宽松的环境中创业创新,是否有与人力资本能力相匹配的利益分配格局,经济效率与公平是否统一,收入增长与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是否统一,那种单纯以GDP增长作为发展目标的管理转变为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发展目标的管理,以人力资本投入产出为主线的国民经济管理,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本管理。

国民经济管理视野理念的创新。国民经济管理视野包括国民经济管理的空间视野和国民经济管理的时间视野。传统的国民经济管理视野从空间状态看,是以国内范围为主;从时间状态看,是以现在时态为主,视野还是比较狭窄的。从空间状态看,传统产业结构的运作虽然也有进出口贸易,但在加入WTO之前,中国企业和中国公民还大多在国内从事经济活动,主要是在国内自我循环的生产销售运作。传统计划经济的体制中虽然也有国际关系,但高度集权的行政指令性计划主要是国内的制度运作。但在中国加入WTO以后,外国企业和外国公民大批进入中国,而中国企业和中国公民也大批走出国境。经过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经济实力大为提高,初步具备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的条件,中国完全融入了全球经济网络中。中国进行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也使中国的经济制度运作从封闭走向开放,中国进入了国际市场体系。产业的开放度和体制的开放度决定了国民经济管理的开放度。信息经济、知识经济本身就是国与国之间在全球范围内创新能力的较量,从事信息经济、知识经济管理的国民经济管理必须从单纯的国内视野扩展到国际视野,将国民经济的运作放在全球背景综合规划,目标定位在提高中国国际竞争力、国际创新力的高度。从这个高度思考国民经济的管理,如何提高科学技术的原创性,如何创建国际品牌,如何打造胜任国际竞争的企业,如何与世界各国形成和谐的具有民族自尊的国际经济关系。

从时间状态看,传统的国民经济管理是对传统产业结构的运作的管理,传统产业结构的技术条件相对落后,传统产业结构的体制运作效率也落后于发达国家,国民经济管理或者是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的物质货币循环,或者是技术引进基础上的模仿改良,在国民经济管理的时态模式上处于跟进式、引进式。新的国民经济管理在具有了空间状态的全球化视野后,在时间状态上应具有未来时态视野。就是国民经济管理不是仅仅着眼于现在的技术状态,现在的资源状态,现在的品质状态,现在的制度状态,而是着眼于开发未来的技术状态,在引进技术的同时进行原始性创新,争取拥有越来越多的自主知识产权;寻找未来的资源状态,就是不单纯地看到现有的自然资源、物质资源,更要通过人力资本的创新活动再生出新型的经济资源,更要将人力资本的知识和潜能当作财富生产的首要经济资源,从而创造在传统模式中不可思议的生产力;创造未来的品质状态,改变给外国品牌打工、贴牌生产的状态,努力创造具有中国知识产权的世界品牌,用自有品牌去占领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探索未来的制度状态,着眼于从成为世界创新型强国的要求构建制度系统,将不利于创新的制度改造成有利于创新的制度,将动态地提供鼓励打破常规、鼓励创新的制度作为国民经济管理的中心工作,宏观管理主体是创新引导型而不是固守传统型。不是简单地用战略规划,用长期计划,框住微观主体的活动,而是规划计划本身对于微观主体的创新具有弹性和包容性,承认规划本身的非规划性、非预见性。微观主体的创新能够不断被宏观主体认可扶持,宏观主体的规划计划本身就包括对创新的预见、对创新的激励,宏观主体能够在微观主体充分参与基础上创新战略,这是新国民经济管理的特点。

三、从运行层面看国民经济管理制度理念的创新环节

一是政府组织的变革。组织结构的另一种特点是政企分开,政经分开。政府组织与企业组织、与经济组织的适度分离,国民经济管理组织结构要退位、正位、到位。退位,就是政府组织从直接经济活动领域退出,让民营企业最大限度进入经济活动领域进行竞争,为民众创业、创新在组织上扫除障碍,提供方便。特别是政府组织的一把手通过组织结构退出经济领域,打破行政垄断。国民经济管理组织结构改革的另一方面是政府组织到位。当政府过多地在经济领域活动,甚至与民争利时,国民经济围绕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职能没法尽到,退出民众可自由竞争的经济领域,进入需要政府直接扶持的经济领域,创建政府的社会公共经济组织,比如扶持公共消费的公立组织如公立学校、公立医院、公园,扶持公共创业平台的公立生产组织,例如,中小企业扶持基金、基本建设的引导投资、战略产业的前期起步投资。

第8篇

一、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使学生管理体制面临新考验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原来受单一计划经济影响的高等教育运行机制日益显得僵化,学生管理观念和教育手段的落后日益凸显,难以满足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发展的要求。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高校扩招,使得学生管理的内容与日俱增,高校学生管理面临一系列的转变。因此,要增强学生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就必须改革原管理模式,建立起适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新体制。

(二)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给学生管理带来新的问题

信息化的迅速发展,使互联网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乃至思想观念发生着广泛和深刻的影响。网络正极大地改变着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甚至是语言习惯。对学生工作而言,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网络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提供了新的阵地和领域,对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另一方面,网络也给传统学生管理带来了极大的冲击。首先网络信息的快捷性、丰富性和开放性特点,使得从学校获取知识的权威性受到怀疑。在网络普及的社会条件下,大学生能够借助网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快捷地获取信息,而学生管理工作部门的教师在获取信息的渠道、时间、数量已不占明显优势。数量巨大的网络信息,“淹没”了德育教育信息,尤其是凶杀、色情、网络游戏等不健康的信息的冲击,使学校教育者所要传达给学生的信息很难在学生头脑中沉淀,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在学生身上发挥作用。其次,网络的虚拟性、隐蔽性使得网络成为有害信息的滋生地和传播地。

(三)学分制和弹性学制的实施使学生教育管理面临新的变革

目前,全国各高校普遍实施了学分制。在学分制下,学生管理打破了学年制整齐划一的教学管理模式,学生专业班级观念淡化,形成了以课程为纽带的、多变的听课群,使不同专业的学生在一起学习,学生管理工作不仅局限于本专业学生,而且还要管理选修课程形成的其它专业的学生。

二、解决学生管理的新途径

(一)转变管理理念

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管理思想。创新高校学生管理,最重要的是转变学生管理理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管理思想,变管理为服务。首先,要树立服务意识,传统的大学办学理念强调的是对大学生进行严格规范的管理,学校各部门扮演的是管理者的角色,往往导致学生情绪上的对立。因此,要改变过去把学生管理工作看成“管理学生”的错误认识,变管理为“服务”。

(二)利用新媒体,创新管理方式

在信息化时代,要及时了解和掌握当前学生乐于聚集和使用的新媒体,善于运用这些新媒体为学生管理工作服务。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成熟、无线网络的飞速发展以及智能移动设备的普及,网络的即时信息传递和沟通交流方式以实时、高效、便捷等特点,越来越被广大网民尤其是大学生所接受,对其影响也日渐深远。经过近年来的不断发展,即时通讯不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对话聊天工具,而是已经发展成集交流、资讯、娱乐、搜索、电子商务、办公协作和群体服务等为一体的综合化信息平台。即时通讯工具的这些特点对提高高校学生工作管理效率和思想引导工作实效上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1、微信平台管理,方便快捷,并具备良好的基础

在当代的大学里,班级的概念与中小学有所不同,他是依据学科专业划分的一个相对学生更倾向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与人相处和学会学习。同时,大学班级的组织形式也更加多元化,没有固定的教室,缺少差异,有的班级甚至难得组织一次完整的班级活动。因此,借助微信这一免费便捷的网络工具,创建大学系部、班级管理信息平台,充分利用手机网络资源,可以打破传统管理受到的时空约束,提高大学班级管理效率,实现人本化、个性化教育管理。

第9篇

关键词:微观经济学;教学模式;教学效果

微观经济学是对西方国家市场经济运行规则的总结、抽象和概括,基本反映了市场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微观经济学理论的掌握直接影响学生对其他课程的学习。微观经济学的学习有利于学生理解我国市场化改革必然性;有利于学生理解我国正在进行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利于学生比较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优劣,认识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性和先进性。但是,微观经济学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教学实践中,微观经济学是学生最头痛的课程之一,学生挂科率较高。

以我院2018年财务管理专业某班成绩五段分布表为例,学生的期末微观经济学成绩并不理想,该班总人数39,及格率只有66.7%,成绩偏低。从评卷过程可以看出:一方面,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较为肤浅,客观题学生能较为顺利地作答,但主观题回答正确率和完整性偏差;另一方面,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15分的材料分析题普遍只能得6-7分。

一、微觀经济学课程特点分析

(一)从学科地位来讲,微观经济学是经济管理专业的核心主干课

微观经济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基础理论,是基于资源稀缺基础上探讨社会资源有效配置和使用的学科。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主要研究经济个体如:消费者、企业等微观个体与市场均衡价格形成有关的经济行为,因此又称为价格理论。微观经济学许多定理、方法和模型,都是对现实市场经济现象的高度提炼和概括[1]。课程内容包括各市场主体的生产消费目的、利润最大化原则以及不同市场条件下达到各自利润最大化的行为决策。微观经济学是经济与管理学院专业主干课程,是专业必修的核心课程,在经管学院整个教学体系中处于基础主干课程地位。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的学习是经济管理类专业其他经济类学科如国际经济学、货币银行学和产业经济学等的基础。

(二)从学科性质来讲,微观经济学注重实践性

微观经济学是实践性学科,经济学的美妙在于它的理论,经济学的力量在于它对现实问题的应用。[2]微观经济学对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考察较多。微观经济学专业名词多、图表多、公式多,定理的推导需要借助多种分析工具。微观经济学课程的讲授不能仅限于知识点和定理的简单灌输和死记硬背,应更注重培养其应用知识点认识现实经济现实的能力。杜威曾经说,科学不仅是要学习的一堆知识同时也是一种学习的过程或方法,其结论性的基本原理固然重要,但其思维方法、思维过程即原理形成的思路和过程更为重要。实训教学是在真实的或仿真的环境中开展活动,学生通过充分参与活动,探求知识获得体验的教学模式。[3]

微观经济学理论的推导过程是经济学家寻找发现和验证的过程,教师可以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根据微观经济学基本原理的获得路径,自己亲自去“探求”基本原理,重现理论的形成过程,这样能够防止学生出现“高分低能”和思维僵化等问题。

(三)从学科发展方向来讲,微观经济学发展趋势是数理化、实验化

上世纪30年代以来,微观经济学经历了四大变革,垄断竞争、不确定性、信息、激励和不完全性及异质性、搜寻、匹配与机制设计等。[4]随着西方经济学家对市场经济在微观经济学学科体系的形成过程中,数量分析思想和方法一直相伴相生。微观经济学对经济问题的研究采用数量分析方法,通过设定一定的假设条件模拟现实,在数理模型里验证经济假设。微观经济学理论的演进过程,也是其不断按真实世界修正自己假设理论的过程,其理论越来越逼近现实,其假设条件也越来越宽松,但是其数学方法和抽象分析方法越来越精致、精准。[8]西方经济学发展到今天,数理化在经济分析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多,这是经济学科学化的表征之一,数理化发展必将是西方主流经济学发展的方向。

其次是微观经济学理论发展的实验化趋势,经济学实验是经济学两大研究方法之一,经济学使用实验的方法成为实验经济学,让实验对象在设计好的实验环境下,根据真实经济环境合理简化归纳而成,分析实验对象的行为模式,并据以检验理论的均衡是否形成。国外早在20世纪30年代学者们就开始利用规范的实验室研究经济学。[5]Thurstone利用实验室对个体无差异曲线的研究,Flood对博弈论的实验研究,张伯伦1948年对产业组织的实验研究等。随着实验经济学的兴起,国外很多大学如哈佛、布里奇波特等都开始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将经济学实验教学作为传统课堂授课模式的补充,提高学生的实验和实践能力。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人大、上海交大、上海财大等高等学府开始成立经济学实验室,进行模仿形式的实验教学探索。

二、提高微观经济学教学效果对策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这也是社会对人才多元化需求的必然要求。随着市场化改革和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检验人才培养质量的标准不再是以纯粹理论的学习和掌握。检验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在于能否符合市场的需求,市场和社会的考核和检验是人才的培养关键,也更加强调本科人才培养的应用性和实际操作能力。

因此,在高等教育更为重视应用化的时代,作为应用性、实验化趋势较强的微观经济学而言,提高课程教学效果需要全过程设计、全方位分析,多管齐下方式提高。建议将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过程分为三个部分:课程教学前端即学习课程之前必备之数理统计分析工具的学习,这部分课程包括高数、计算机、统计学等;具体教学过程包括:课堂学习、课后习题练习和实验室实训等方面;课程学习后端即期末试卷考试阶段,这部分考核采取期末考试成绩+平时习题成绩+实训报告成绩等综合化考核方案。三位一体的学习能有效提高微观经济学教学效果,从多方面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一)课程教学前端扎实化

学习微观经济学难度大的原因之一是需要其他学科的辅助,如高等数学、统计学、外语及计算机应用等基本技能和预备知识。从我校的课程设计看,微观经济学与外语、高数、计算机同步学习,在统计学学习之前开设的。因此未来在课程设计上,可以考虑在学生具备高数、统计学等数理统计知识之后,再开始学习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二)课程教学过程多样化

微观经济学是建立在一定的数理逻辑基础上的,教材内图形、公式、经济模型、表格和经济学术语等较多,单一的教学模式不容易达到教学预期效果。微观经济学教学过程多元化改革具体如下:首先是加大课题授课时现实案例的引入,多种教学手段如多媒体的应用。通过选用社会生活中的现实热点案例,让学生将理论与现实结合起来,可以改变传统教学格局,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也能教学相长,提高教师教学技能和专业水准。其次,借鉴慕课(MOOC)、雨课堂和微课等成功经验,开发网络教学平台。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既延长了学习时间,也方便教師和学生沟通,可以方便老师布置作业,发放教学资料,解答学生疑难等。

最后,实训教学是理论学科实践教学的重要方式,是经济类专业完成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手段。通过合理的实训课程设计,开展实训教学能够锻炼学生观察能力、系统分析能力和信息收集能力,也很好地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和融入社会的能力等,最终提高理论课程学习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在实验与课堂讲授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下,可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思考,使学生亲身体验到所学知识的真实性和实用性,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精神。

(三)课程教学后端综合化

考核方式综合化即课程考核降低侧重记忆力考核的试卷考试比重,增加平时成绩的分量,增加学生课下学习如课后习题、实训报告、小论文写作及针对某一专题的讨论会等综合成绩,真正做到全面考核、能力考核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考核等,让学生真正做到有目的学,有目的考核。《高等教育法》提出“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作为应用性和实验性课程,提高学生微观经济学的学习效果需要多管齐下,才能真正达到高等教育目标,实现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均衡提升。

参考文献:

[1]李金华.微观经济学中的数量分析思想及其新挑战[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5(5):68-74.

[2]吕文慧.浅论微观经济学课程案例教学改革[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17-120.

[3]周常青.开发实训项目提高西方经济学教学效果[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13):163.

[4]平新乔.微观经济学演进轨迹及其下一步改革[J].中国经济学新论,2016(10):128-138.

[5]周业安.经济学中的实验室实验:经济学迈向科学研究的关键一步?[J].南方经济,2014(8):91-96.

第10篇

关键词:经济学;跨学科;实证式;创新

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运行、发展规律的学科,经济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不断汲取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体现着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和谐与统一。从经济学教学的实践环节看,需要吸收各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以扩展学生的经济学视野、丰富经济学的分析工具和分析手段;从人才需求的市场角度看,社会急需的高等教育人才应具有科学素养和知识创新能力、具备多学科背景下的适应性。为此,我们以“高级微观经济学”教学课程改革作为研究对象,将相关领域的知识体系及内容纳入到经济学教学过程中,进行了跨学科视野下的教学模式改革与探讨,提高了经济学教学质量和效果。

一、经济学理论发展与“西方经济学”教学模式的特点

研究西方经济学的前提假设是“完全理性”和“理性预期假说”。理性预期理论包含了两个强假设条件,一是作为行为人的个体完全理性,且所有行为人在认知上具有一致性;二是经济系统中的行为人能够充分利用所有信息对未来做出预期和预测,且该预期不存在系统性错误和偏差。理性预期假设被广泛应用于经济分析中,是20世纪西方经济学的“革命性”发展。因而“西方经济学”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也相应表现出如下特点:

1. 教学模式的同质性

在理性预期假定范式下,“西方经济学”的教学内容与过程留下了十足的“理性预期”痕迹。传统经济学教学约定俗成地默认一个假设,即假定学生有一致的认知程度,对知识的学习能力也是同质、没有差异的。这对每个学生的知识储备与信息处理能力提出了近乎不合理的完美要求,其教学模式必然忽略学生不同的初始禀赋和个人偏好,视学生为同质的个体、缺少体现学生知识差异的教学方法和模式,这将削减具有复杂性思维视域的学生从不同视角深入研读经济理论的兴趣,也可能造成不同认知程度的学生学习经济学的心理障碍。

2. 教学内容的模型化

伴随着西方经济学的过度数量化与模型化的发展,现代西方经济学已经演进为一门充满数学思维的学科。现有“西方经济学”教学体系基本上是沿着18世纪流行至今的自然科学思维和研究方法进行的,在教学中也兼有高度抽象化、数学化、模型化的倾向。模型化的教学方式虽然严谨地传授了经典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但过于抽象的教学内容忽视了学生认知能力的复杂性,学生在没有充分理解经济理论内涵的情况下,只能被动性地重复“记忆知识”模式,而非市场需要的“运用知识”模式,导致学生对于经济学深入研究的志趣减弱。

3. 教学方法的单一性

由于传统经济理论具有体系的独特性和经典性,因此教学局限在经济学范畴,单纯强调经济因素的影响,忽略非经济因素影响以及非经济变量之间的制衡性,在教学方法上表现为孤立性、交叉性弱等特点。由于缺少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有机结合的教学方法,面对经济理论无力全面解释现实经济问题的困境,学生极易产生经济理论偏离实践的感知,造成知识——行为的差异和不一致性,减弱了学生主动式、探索式的学习积极性,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经济问题的能力也无法得到加强。

4. 教改体系的滞后性

社会经济发展一方面要求作为个体的学生具有一定的业务能力,包括涉猎其他专业、视野开阔、具有广泛的兴趣爱好等;另一方面要求作为团队成员的学生要兼有一定的融合能力,以满足不同学科人才组成的团队工作模式的要求。但作为提供知识人才的大学教育以及课程设置却很少实现学科交叉,经济学教学改革缺少目的性和针对性、缺少与市场紧密联系的教学内容,难以适应这种市场需求,面对学生就业市场需求的变化,经济学教改体系反应滞后。

二、经济学教学改革的跨学科范式

我们在教学中尝试了社会学、心理学与经济学知识融合的跨学科教学改革模式。

1. 社会学“嵌入性”因素的引入

社会学最具特色的一面就是强调社会性的相互作用,强调社会构成对个人行为的影响,社会学强调一种“嵌入性”思维模式。与此不同,经济学强调以个人行为为出发点及个人效用的最大化,经济学假定的是个人的理性模式。因此,社会文化演进中形成的行为规范, 对“经济人”基于人性本质所产生的某些不可见的选择性理有着很好的互补作用。教学中我们强调,经济学也是关于人的选择的科学,研究如何使个人选择性理性和集体理性一致,要考虑社会因子对人的影响。人的选择过程并不仅仅取决于经济因素,也受其他一些非经济因素的影响,要使学生的自利行为和既定目标一致,达到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不但要涉及“物的维度”,也要涉及“行为的维度”,即考虑非经济因素对人们做出选择的影响。

2. 心理学因素在经济理论中的作用

经济学是以“经济人”作为前提假设进行研究,较少考虑现实中“经验人”由于心理因素不同所表现的某些非理。对此,在教学中充分考虑和强调心理因素是完善经济学教学的路径之一。个体经济活动一方面要受到资源稀缺性、未来性、效率、社会各种规章制度运行、理性经济行为等客观经济因素的限制,另一方面个体经济活动还受到心理、自然、生物、选择性理等主观条件的制约或影响。由于企业组织中搭便车行为的存在,理性、自利的个人一般不会为争取集体利益做贡献,也加剧了经济活动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因此有必要强调心理学因素在经济学发展的整体性和经济学科知识体系中的作用。

三、跨学科教学改革与创新实践

我们借用心理学的理论和观点,结合经济学课程的特点,将学生学习经济学的过程分解为三个要素环节:外在认知、外在意识和认知情绪。上述三个要素环节具有内在关联性,其中任何一个要素环节出现变化都将引起其他两个要素环节的同步反应。传统教学往往忽略三者的互动,无意识地将三者独立或割裂,影响了教学的有效性。对此,我们通过跨学科方式整合三个要素,通过外在认知和外在意识结合,提高学生的认知情绪。

1. 外在认知差异性与学生“知识环”的构建

外在认知是学生在课堂上通过教师的讲授、课堂讨论、交流对经济理论和体系的认识与掌握。学生的外在认知和外在意识上都基于不同的认知视野,或表现出理性的思维,或表现出感性的思维,将感性和理性思维统和的最佳途径是采用跨学科教学的模式,引导不同思维方式的学生增强认知情绪。我们在教学中提倡学生将社会学、政治学、文化学、信息工程、统计学、环境学等学科知识整合为一体,形成一个“知识环”,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身特长,从知识环的节点上找到突破口,以整合相关学科研究为基础,形成综合的思维模式和研究范式。学生通过相互交流与讨论,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推动经济学教学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入研读教师提供的案例和学术研究论文,实现自组织、自学习的互动性、互适应性的演进过程,学生知识的掌握就在这种自主和自由的交往、交流过程中不断进化,最终选择出最优、最有价值的收获。

与此对应,在课程的教学要求、教学大纲、教学知识体系的重构、课件的编写与应用、多种考核方式的运用以及授课方式的改革等方面,都进行了全方位的跨学科探索和应用。针对教学中存在的跨学科研究范式问题,按照国际化高水平的经管类研究生核心课程的规范和要求,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梯队等诸多方面也进行了探讨。

2. 外在意识合理性与学生价值的自我实现过程

外在意识是学生对于一些现实的经济现象和问题的个人判断。在外在认知的基础上,如何运用所学知识正确判断外在意识的合理性,是我们教学改革面临的第二个问题。我们进行了从“问题意识”到“行为意识”的教学过程尝试。

首先是引导阶段:基于“问题意识”,激发“知识兴趣”。如何激发学生对于经济知识的关心与兴趣,是“高级微观经济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的课题。在教学中我们尝试通过“问题意识”的导入,引起学生对高级微观经济学知识的兴趣。每个学生头脑中都存在有对现实经济生活各种问题的不同认识,引导学生寻找头脑中的“问题”,并将“问题”有意识地与“高级微观经济学”的内容联系起来,寻找问题的最优解决方案。在问题与理论互动过程中,教学小组在经济学涉及的相关学科中积极寻找令学生兴奋的知识体系和结构内容,并及时展示高级微观经济学与日常生活密切关联的内容,使学生们不同程度的产生对“高级微观经济学”知识和内容的兴趣,进而对于后续课程的系统学习产生强烈的期待感,并自觉地寻求自身判断与理论知识之间的偏差。

其次是参与阶段:基于“知识兴趣”,强化“主动学习”。受传统升学考试的影响,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主要靠被动的“记忆”,而非主动的“理解”。面对大学阶段大量知识信息的灌输,学生们普遍感觉消化不良,在这种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下,学生对于知识系统的掌握主要以死记硬背为主,缺少积极主动的思考。同时,随着经济学研究手段的不断深入和发展,“高级微观经济学”理论趋于高度数学化,而与之相对应的现实经济问题却具有很强的现实感,这种现实感与抽象的经济理论之间的断裂,使学生学习经济学理论的主动性受到了影响。为此,课程教学小组借助“高级微观经济学”的核心内容——供给与需求理论的讲授,在课堂学习和讨论中让学生扮演供给方和需求方两种不同的角色,各自站在自身的角度去分析自身所采取的经济行为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充分把握所充当角色的经济内涵,提倡学生运用数学、统计和博弈分析等手段对于另一方的角色进行分析,实现从掌握局部经济理论过渡到掌握整体经济理论的高度。

最后是提升阶段:基于“主动学习”,打造“行为意识”。经济学教学的最终目的是通过经济知识的掌握,实现经济人合理的“行为意识”,通过这种微观个体的行为不断矫正和优化,最终达到社会总资源的合理配置。本阶段是在综合掌握“高级微观经济学”知识体系的基础上,提高学生运用合理方法解决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阶段。为了正确培养学生的经济行为,课程小组的教学环节分为经典理论导入和行为实践参与两个步骤。经典理论导入主要以体现高级微观经济学理论体系的21个基础概念(核心关键词)为主,要求学生充分讨论和理解这些概念和原理。行为实践参与主要是学生在掌握了相关的经济学理论和知识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对现实经济社会中的诸多问题的了解,启发学生用正确的经济学观点给出问题的相应答案。为此,教学小组设计了逐次递进经济问题作为学生学习的基本课题,并通过讨论的方式,选择最优的解决方案,最终达到规范学生经济行为的目的。这个过程使学生实现了从“问题意识”到“行为意识”的转变,提高了学生学习经济学的能力,也实现了学生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的自我价值。

3. 基于认知情绪培养学生跨学科思考模式

认知情绪是学生对于经济理论解释经济现实问题的兴趣程度。注意到学生的异质性,如何找准一个切入点是提高学生认知情绪的关键。带着现实的经济问题进入课堂,有效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我们依据科学理性要素,设计出教学的关联路径。首先是经济学的客观依据,这个过程强调学生积极学习经典性的经济学理论和前沿论文;其次是引导学生进行理性的怀疑阶段,结合学生本身禀赋,引导学生对经典理论的不完整性进行反思和思考,结合现实社会的经济问题进行经济理论的完善和补充;第三是多元思考过程,结合跨学科的思路,对经济问题进行多元的解读和阐释;第四是实践的检验,提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破解和阐释。

教学实践表明,跨学科角度审视微观经济学能够改善学生的认知表现,包括从实际问题的解决到进行自我控制的能力;从社会科学的整体角度出发对经济学进行研究的结果,使学生能够做出更好的判断和估计,并能更好地进行自我评估;在被问题困扰的情况下,能更早、更迅速地摆脱困境,所做的合理选择更能经受住时间检验的评估。

参考文献:

[1] 齐红倩. 建设创新型国家与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J]. 中国高等教育,2011(09):53.

[2] Eugene Silberberg. 经济学的结构—数量分析方法[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第11篇

关键词:微信;家庭经济困难生;资助工作

手机一直以来是人们重要的通讯工具。随着移动网络的发展及智能手机的普及,手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必备品之一。近几年,微信――手机应用的新成员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进入到人们的生活当中,它的出现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微信具有很多方面的优势,它具有多元化的功能,如用微信可以发文字、语音、图片、视频聊天等,还可以在微信朋友圈用图片或者文字的方式分享自己的心情和感想;另外使用微信只需要消耗流量,手机上网流量包月服务的出现和wifi的普及让使用微信的资费较低,对于喜欢接受新鲜事物而又没有经济来源的在校大学生来说无疑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他们正在成为微信使用的中坚力量。微信这种新媒体的出现带来了大学校园传媒环境的改变,这给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提出了挑战。为了顺应时代的潮流,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人员必须要更新资助工作理念,改进工作方法,优化工作方式,利用新媒体更好地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服务。

一、微信环境下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微信的含义及特征。微信(WeChat) 是腾讯公司于

2011年推出的一个为智能终端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微信支持跨通信运营商、跨操作系统平台通过网络快速发送免费(需消耗少量网络流量)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同时,也可以使用通过共享流媒体内容的资料和基于位置的社交插件“摇一摇”、“漂流瓶”、“朋友圈”、”公众平台“、”语音记事本“等服务插件[1]。

微信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微信环境的虚拟性和私密性。微信是人们在虚拟网络环境中交际的一种方式,与现实当中面对面交往的方式不同,人们比较容易放松警惕,从而更加容易敞开心扉,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微信上的好友来源于手机电话号码、QQ好友等,是机遇熟人朋友之间一个小圈子交流的社交平台,而且朋友圈的分享可以设定权限,具备一定的私密性。(2)微信的精准性和即时性。人们在微信上信息,百分之百能到达另一端,如微信公众平台具有群发功能,它可以将有关视频、图片、文字群发到微信好友。还有如微信的“扫一扫”功能可以快速扫描二维码,了解如学校、企业、商品等相关资讯。(3)微信环境下信息传播的多元化。手机发短信一般是发送文字和图片,微信的出现增加了信息传播的方式,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可以发送语音、文字、图片、视频、表情等。

(二)微信环境下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1)信息传递的滞后性。高校资助工作的开展一般是由学校资助中心传达相关文件精神到各学院,再由各学院传达给各班级,再传达到学生本人。依托的媒介主要有班会、讲座、电话、校园网、QQ(如建立了班级QQ群)等。但在实际工作当中我们发现如此层级较多的工作体系会造成学生资助工作信息传递速度较慢、工作效率低下,而且在信息的传输过程当中会造成信息的遗漏和误传,给我们工作带来很多的不便。(2)传统的资助工作方式单一,内容匮乏。高校资助工作者开展工作大多依靠传统媒体(如宣传展板、校园网络等)单方面进行信息,这种呆板枯燥的方式导致管理者与学生不能及时有效的沟通,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造成如下情况:学生资助工作者一方面在积极地组织和引导,学生却消极应对,长此以往,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者也会失去工作的信心和积极性。另一方面,资助工作者长期以来都比较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物质资助工作,轻视资助育人工作,即便是做了(例如开展讲座等)也收效甚微。 (3)微信给资助工作带来挑战。随着现代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的普及和微信的广泛应用,即使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也用得起手机。大学生(包括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面对微信海量信息的时候,由于缺乏社会阅历和经验,不懂得甄别信息,易受不良信息误导,从而导致他们心理认知产生偏差,这不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加大我们资助工作的难度。另一方面,大学生使用微信频率较高,有些甚至在上课或休息时候使用,微信占用他们太多的时间和精力,严重的话甚至会影响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给高校资助工作带来挑战。

二、微信环境下高校资助工作的对策

(一)建立学生资助微信公众平台。微信公众平台,简称

weChat。曾命名为“官号平台”和“媒体平台”,最终定位为“公众平台”,无疑让我们看到一个微信对后续更大的期望。利用公众账号平台进行自媒体活动,简单来说就是进行一对多的媒体活动2。根据有关文献调查可知,绝大部分微信使用者都关注有微信公众账号3。作为高校学生资助服务管理人员,可以利用校园学生资助服务微信公众服务平台成为开展学生资助工作的有效载体。实际工作中我校已初步建立校学生资助管理服务微信公众服务平台,利用这个平台我们及时地推送学生资助相关工作通知、学生励志文章等。关注了我校学生资助服务微信公众平台的学生登录微信,就能获取相关资讯。当然,我们除了利用好微信公众平台,同样也离不开传统媒体的作用,要结合两者更好地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服务。

(二)利用微信丰富资助工作内容,提高学生参与度。微信具有准实名制、虚拟性等特点,支持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支持多人群聊4。虚拟的环境里大学生也容易敞开心扉,这有利于资助工作的开展。在微信环境下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者以一个平辈的身份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和困惑,帮助他们,及时解答他们的问题,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另外,相对于传统媒体学生的低参与度与反馈度,微信即时的交流和便捷的操作,能让更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生资助工作当中来,并对资助工作进行反馈,有利于我们改进和创新工作。

(三)提高高校学生资助管理人员工作水平。首先,高校资助工作人员需要具备过硬的政治素质,只有这样,当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面对出现的一些问题时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抵御不良文化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影响。其次,高校资助管理人员需要了解并熟悉微信方面的知识,如微信的功能、使用情况、特征、优劣势等。第三,高校资助管理工作人员应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文化修养,这样在具体工作中才能解决实际问题,才能把微信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影响上升到理论高度,并在工作中不断完善和创新微信环境下的资助工作。根据有关文献调查,大学生是使用微信最早、使用人数最多、使用频率最高的人群5,在这种形势下,微信给高校资助工作提出挑战的同时也带来机遇。作为高校资助工作者,应当利用微信提高资助工作效率、拓宽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渠道、优化高校资助工作方法、创新资助工作方式。只有这样,才能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更全面的服务。

参考文献:

第12篇

作者:姜学勤 单位:长江大学经济学院

计量经济学是以揭示经济活动中客观存在的数量关系为内容的经济学分支学科,是基于经济理论选取变量,通过数学建立模型,利用统计方法获取经济实践中的样本数据,来研究经济现象中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对经济运行进行预测,对经济政策进行评价,并对经济理论进行检验和发展的一门经济学课程。计量经济学(Econometrics)最早由挪威经济学家R.Frish1926年提出,1933年世界计量经济学会(1930年成立)创办的学术刊物《Econometrica》的正式出版,标志着计量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正式诞生。经过20世纪40、50年代的大发展和60年代的大扩张,已在经济学科中占据重要地位。计量经济学自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被引进中国,1998年7月,教育部高等学校经济类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把计量经济学、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统计学、会计学、财政学、国际经济学和货币银行学等八门课程确定为高等学校经济学门类各专业的共同核心课程,这极大地推动了计量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计量经济学在创新性人才培养、经济研究的实证性研究方面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分析计量经济学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提高教学质量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本文主要基于笔者近十年计量经济学的教学实践和最近四届学生课堂教学效果反馈信息,来分析影响地方高校计量经济学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

一、计量经济学实际教学效果和问卷调查说明

1.长江大学经济学院计量经济学最近四届教学效果。长江大学是湖北省二类本科,除了台湾省,生源覆盖了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经济学院《计量经济学》的教学效果基本能反映地方高校的教学质量。根据近四届学生课堂教学效果抽样来看,2005级(包括经济30501班、经济30502班)、2006级(包括经济30601班、经济30602班和农经30601班)、2007级(包括经济30701班、经济30702班和农经30701班)和2008级(包括经济30801班、经济30802班和国贸30802班、国贸30803班)各年级实际计量经济学考试平均成绩及其分布见图1、2。由图1、2可以看出,从2005级至2008级,学生计量经济学考试平均成绩略有上升,但总体水平维持在70分左右。优良率在逐年递减,而中等水平和及格率从2006级开始在逐年增加。成绩的最高分为97分,而最低分仅为6分,离散程度非常大。2006级学生的不及格人数和不及格率都最大。从学生毕业论文中所使用计量模型来看,运用计量模型的比例仍然偏低:2005级比例为26.8%,2006级为29%,2007级为29.4%,2008级为31.6%;而从模型的正确使用来看,比例也不高,正确率分别为:53.2%,51.3%,40%和50%。由上述统计数据可以得出,目前普通本科学生对计量经济学的知识掌握程度还较低,对计量模型的运用能力仍不够。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学时的减少造成的:2005级为64学时;2006、2007级为56学时;2008级为48学时。另一方面,我们可能有必要深入分析教学方面的原因。

2.统计抽样说明及结果。本文使用的统计数据是建立在2007~2011年对长江大学经济学院2005~2008级学生的随机抽样得到的。四年共发放问卷190份,其中,2005级40份,2006级50份,2007级40份,2008级60份。从问卷调查表中,我们剔除了回答不完整的问卷,得到有效问卷171份,其中:2005级34份,2006级44份,2007级37份和2008级56份。占抽样年级人数的比例,分别为:2005级41.46%,2006级为41.12%,2007级为34.26%,2008级为36.36%。

二、计量经济学教学效果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1.理论模型建立和变量说明。由于问卷调查全部是定性问题,因此,我们建立如下虚拟变量模型:cji=a0+αsexi+βsubi+14j=1Σγjwji+μi,i=1L171其中,cji为第i个学生计量经济学的实际考试成绩;sexi=1L男生0L女Σ生;subi=1L理科0L文Σ科;wji=1L回答为优+良0L回答为中+Σ差

2.实证分析结果及解释。利用问卷调查所得到的数据和学生计量经济学实际考试成绩,运用本文所建立的虚拟变量模型,在EViews6.0软件环境下,得到回归结果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学生性别和对计量经济学的学习兴趣,在10%显著性水平下,对计量经济学的考试成绩有显著影响;课堂板书与课件之间协调在5%,显著性水平下,对考试成绩有显著影响;而文理科别、对先修课程的掌握程度、课件质量和课堂板书在1%,显著性水平下,对学生计量经济学考试成绩有显著影响。由于计量经济学涉及到较多的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统计学和概率论的基础知识,其先修课程包括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经济统计学、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应用数理统计等,具有一定的难度。如果先修课程掌握不牢,势必会对计量经济学教学效果产生影响。相对于女生而言,男生或理科生逻辑抽象思维较强,成绩相对而言会高。同样,课件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学生课堂听课的思路,进而影响学生的考试成绩。如果课堂上仅仅依靠课件,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对很多问题又无法深入理解。因此,老师的课堂板书对帮助学生加强知识点的理解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基本结论与提高计量经济学教学效果的途径

1.基本结论。通过上述分析,我们知道,影响普通地方高校计量经济学课堂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有:学生的性别、高中阶段的文理科别、对先修课程掌握的程度、课件的质量、教师课堂板书以及课堂板书与课件之间的协调。其中先修课程掌握程度和课件质量的影响效果最大,高中阶段的文理科别和教师课堂板书影响效果次之,而板书与课件协调和学生性别的影响效果最小。受其影响,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般来说,理科男生计量经济学的平均考试成绩最高。

2.提高计量经济学教学效果的途径。针对计量经济学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效果,为了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来提高计量经济学的教学质量:①注重对先修课程的复习,尤其是计量经济学中涉及较多的有关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在计量经济学第一章导论讲完后,适当增加2~4学时的时间,来重点复习微积分、行列式、向量运算、随机变量的分布及数字特征、随机向量的数字特征、中心极限定理、常用的几种重要的分布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这将会为以后计量经济学的教学与学习打下基础。②不断完善课件,尽可能根据学生的学习思路进行设计。同时,在授课过程中,课件只是起到一个条理和思路的作用,不能完全依赖课件。要认真设计板书,来减缓上课节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同时要注意板书与课件之间的协调。③理论与应用并重。计量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强调数学基础,侧重于模型方法的数学证明与推导,对于文科学生来讲,难度较大。在授课过程中,重点讲授计量经济学理论与方法的应用,强调应用模型的经济学和经济统计学基础,侧重于建立与应用模型过程中实际问题的处理。同时要分析计量经济学与其它经济学课程之间的联系,结合宏观经济学理论、微观经济学理论、国际经济学理论和金融学等经济学相关理论,来讲解计量经济学在经济中的应用,将理论方法与应用融为一体,将计量经济学讲成一门经济学课程。只有这样,才能兼顾文理科学生、男女生、基础好的和不好的学生、感兴趣和不感兴趣的以及专升本的等各层次、各类型的学生,真正做到“有教无类”,促进计量经济学教学效果的不断提高。#p#分页标题#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