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个体化健康教育的方法

个体化健康教育的方法

时间:2023-08-04 17:25:14

个体化健康教育的方法

第1篇

长时期以来人们对健康的理解是十分狭隘的,认为身体没有生病、没有损缺便是健康,更多地把健康与身体、生理健康完全等同起来。随着科学的发展和时代的不同,现代健康观对健康衡量的标准不仅仅是指四肢健全、无病。除身体本身健康外,还要求精神上有一个完好状态。目前多数学者同意世界卫生组织的观点:健康是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的完满安宁状态以及良好的适应能力,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状态。这个定义明确地告诉我们,健康包含生理健康(身体健康和健全)、心理健康(心理没有问题与疾病)、社会健康(个体具有正常的社会适应能力)三个方面,只有具备这三种健康者,才是真正健康的人。中学时期,学生处于生长发育的高峰期,同时又是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养成的重要阶段。因此,这个阶段的学生在身心两个方面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进而影响和支配他的社会行为。针对中学生的特点,结合健康的内涵,从教育的因素来理解,健康教育应该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旨在帮助和鼓励人们树立增进健康的愿望,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它包含健康知识、健康态度与健康习惯的教育。从学生个体的角度来理解,健康教育是指提高每个学生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健康水平的教育。它以人的健康的整体性和发展性为特征,使体格和人格相统一,促进人的身体、精神、情感充分和谐的发展。因此,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健康教育的目标应该是以体育为生活方式的调节手段,注重体育对人的内在影响,在运动过程中追求精神升华和人格的完善,在自我实现、自我超越中达到挑战生活、驾御生活的目的。体育健康教育的内容应该包括体育的科学性教育和体育的文化性教育,注重对体育文化价值的开发、利用和创新。

2目前学校健康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形式化倾向严重。在我国大部分中学里,尽管也在进行健康体育的改革和实践,但是我们通过大量的调查发现,其实很多的中学体育锻炼教育工作的开展不过是形式的东西,走走过场罢了,从前的教学内容、教学计划、教案、备课方法却还在原版套用。对中学体育健康教学的检查考核工作没有科学规范的体系和标准是主要的问题。中学体育与健康教学的评价也仅仅从一些中学体育管理部门的工作汇报作为评价的依据,没有到基层和教学第一线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缺乏真正的科学教学评价体系作为工作依据。同时,中学体育健康观念的对象过于单一化,缺乏全面性,没有真正全方位地转变中学体育健康教学思想。

(2)传统的中学体育的教学观念与认识没有真正转变。由于传统的中学体育教学仍然还在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束缚,对中学体育与健康教学的负面影响较大,教学指导思想不够端正,学生被束缚在应试教育的怪圈内,“重智育轻体育”的思想普遍存在。同时受“重竞技成绩,轻学生体质”的误导,“重竞技轻普及,重课内轻课外”,“重尖子轻全体学生体育”的现象严重,一条竞技运动技术结构的组成贯穿于大中小学体育教材之中。导致了中学体育教学总是片面强调以传统体育知识技能的课堂教学和教师为中心,限制了学生的独立性活动,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大部分学生体质的增加、健身意识的形成、健身能力的培养、健身文化的陶冶、健身习惯的养成往往被忽略,更影响了中学生个性、人格、尊严、价值及社会生存和适应能力。

(3)教学方法陈旧。当前,制约中学体育健康教学质量提高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就是教学方法改革滞后,仅仅只是从形式上进行了简单的改革,没有将体育健康教学落到实处。体育教学过程变化不大,单一的教学方法,使教学显得机械、呆板、没有活力,课堂气氛较差;同时由于过分地强调“统一”,使得学生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体育课缺乏生机。3中学体育健康教学的对策

3.1转变教育观念,提高认识

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是我国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我们认为,只有加强健康教育,使每个学生都拥有全面的健康,他们才会精力充沛、信心百倍地去接受各种教育;反之,如果忽视健康教育,学生的身心问题与疾病很多,那我们的教育就很难获得预期的效果,达到既定的目的。我们的教育方针、政策以及教育家们一直倡导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但由于受升学考试的压力,现实中许多中学的教育仍然以高考作为指挥棒,考试成功与否逐渐成了评价教师、学生、学校的主要标准,致使应以学生全面发展为己任的基础教育,在现实中变成了以考试内容为教学内容、以考试成功为教育目标、以牺牲学生身心健康为代价的“应试教育”。作为一个动态的、开放的系统,中学体育教学只是整个社会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它的教育理念、教育目的与任务,必然要受到社会整个教育观念的影响与冲击。由于智育培养一直处于优先侧重发展的地位,中学体育工作被置于整个学校工作的次要位置,致使人们思想上对体育的认识存在一些偏差,更有些人把体力劳动等同于体育。在这种社会背景和文化氛围中,体育教学中的健康教育只会成为一句空话,流于形式。

3.2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

(1)对中学体育教学内容进行科学的设置,并用实践对教学内容进行实验和论证,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在教学的一线去解决问题,使中学体育健康的教学有自己规范的理论依据和科学的体系。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内容的改革、实施和设置,根据学生的运动能力建立不同的内容体系,以便进行不同的考核,避免学生由于个体的差异导致的“吃不饱,不够吃,吃不消”的现象。

(2)把体育技术的教学和健康知识观念的讲授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教学中进行健康教育,用教师的言传身教,用自身的体育健康思想去教育人、感染人、影响人,从而让学生树立自己的终生健康体育的思想。结束单纯的体育健康理论课教学,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健康意识知识的活动,而不是单纯的为了讲“理论课”而上“理论课”,从根本上推动学校素质教育课程的改革与发展。

(3)建立科学规范的体育健康教学内容体系,通过实践建立优化的教学方法体系,优化的教学课程体系。优化的教学内容体系需要高索质的、稳定的教师队伍来实现,因此不断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不断提高中学体育教师的待遇也是一个必要的措施。

体育健康教育是一种养成教育,在学校体育教学中,要通过教学指导思想的转变,教学内容的改革,教学方法、手段的创新和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等,构建各阶段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健康教育课程模式保证学校健康教育纳入正轨,向普遍化、专业化、现代化、本位化、本土化方向发展,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校体育健康教育体系。

第2篇

围绕着心理健康开展的教育称为心理健康教育[1]。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无论是在学科研究,还是在教育实践,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学研究领域。尽管目前对心理健康教育内涵的理解不甚一致,但是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地位达成了基本认识,即心理健康教育属于素质教育的范畴,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旨在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1-4]。

近年来,课程教学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并日渐受到重视。首先,教育部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以下简称《基本建设标准》)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以下简称《教学基本要求》),明确提出要在组织机构、课程、师资等方面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教学。其次,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焦点。学者们不仅探讨有效的教学方法,而且还提出诸多具有实效的教学模式。再次,学生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课的重要性。比如,李静等人调查发现,75.14%的大学生认为心理健康知识很重要,68.57%的学生认为每个大学生都应该学习心理学知识[5];刘海燕等人调查结果显示,近75%的大学生都认为有必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6]。最后,实践表明,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教学在提升学生心理素质,维护和增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具有积极的作用,尤其是在调节学生心态、优化心理品质、开发个人潜能、预防心理疾病等方面[6]。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1-4],作为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途径的课程教学也是服务于这个目的的。也就是说,课程教学的目的在于健全、提升、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如何通过课堂教学切实健全、提升、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这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需要思考的问题。有必要在教育心理学视野下回顾以往对心理健康教育课“学”与“教”的研究文献,总结其中的基本心理现象和规律,以切实增强课程教学的实效,真正达到设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初衷。

二、心理健康教育课“学”与“教”研究现状

在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机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和文件都是按照中小学、大学进行分类指导。鉴于此,下文分别从中小学、大学两个方面对心理健康教育课“学”与“教”的研究文献进行综述。

(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学”与“教”的研究概况

从现有文献来看,“教”的研究聚焦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途径(心理健康教育课)和基本途径(学科渗透),而“学”的研究则相对较少。

1.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研究

(1)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模式

在教学方法的研讨方面,提出适用的教学方法包括案例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等。比如,庞彬提出案例教学法的应用特点以及案例选择的标准,并阐述案例教学法的实施过程(包括“案例编撰—阅读—讨论—假设—总结”五个阶段)[7];苏宇燕认为在教学实践中可以采用游戏、电影、心理剧、辩论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8];陈夏妮认为,适用于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有效教学方法包括故事法、表演法、比赛法、辩论法、游戏法等[9]。蔡文丰等人探讨在农村小学实施体验式教学方法的可行性,并介绍了该教学方法的具体操作流程以及注意事项[10]。

另外,不少学者还提出了中小学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模式。比如,宋铁莉等人提出活动课程的教学程序由课前准备、课程导入、活动展开、建构知识、总结与反思5个环节构成[11];段康提出课程教学应该遵循“体验—了解”的要求,采用“感受—感知”的教学模式[12];赵学文提出一堂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应包括“激情—体验—自省—内化”4个基本的教学阶段[13];赖志群等人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感受、感知、感悟”的教学模式[14]。总的来看,这些教学模式都是通过案例、故事、活动等设定教学情境,引发学生情感共鸣和认知冲突,学会自我认知、自我调节,提高改变的意愿,并通过行为训练活动加以强化。

(2)提高教学效果的策略

不少学者从教学构成要素的角度,提出促进教学效果的策略。比如,陈道明提出,一是发挥学生主体性;二是教学目标要具有发展性和预防性;三是教学内容满足学生心理发展的实际需要;四是教学的方式、方法要体现非指导性、体验性和活动性;五是使教学评价变成学生自我教育的活动[15]。吴文菊则认为,应该注意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年龄特点、心理需求、本地区与本校的特点合理安排教育内容;选择适当的教育形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参与性、体验性和互动性;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提供必要的课时、教学设备、经费等外部条件[16]。

当然,也有学者从教学过程的角度,提出营造温馨的课堂氛围、播放生动有趣的故事、在争论雄辩中明理、模拟生活情景、从小品中获得感悟、在反思中纠正旧我、捕捉时机进行真情交流等有效的教学策略[17]。

(3)课程的教学评价

如何评价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这是监控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从现有的研究来看,主要在教学要素、课堂特点两个方面开展研究。

从教学要素来看,可以从教师、学生、教学三个方面构建教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李翔等人认为,在教师方面包含教态、共情程度、关注、教学理念;在教学方面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材料、教学环节的衔接、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评价、课堂气氛;在学生方面则涉及行为参与程度、情感体验、认知观念[18]。

宋铁莉、刘颖丽则提出应该从课堂的形成性、情境性、情感性三个方面开展教学评价。其中,形成性评价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对教与学两方面开展评价;情境性评价是指对学生在与生活相关的活动场景中的心理成长状况进行评价;情感性评价则是指对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情感体验进行评价[11]。

2.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渗透的教学研究

中小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途径就是学科渗透。1999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在学科教学中应该注意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之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强调,“学校应将心理健康教育始终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近年,方跃伟等人通过实验研究,发现学科渗透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相关健康知识的知晓率[19]。

之所以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渗透,是因为学科课程本身以及教学过程具备心理健康教育的资源[20]。学科教学渗透最明显的特征就是以内隐、间接的方式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回顾已有文献,学科教学渗透的研究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挖掘适合学科教学渗透的课程教学资源,诸如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课堂心理氛围等;二是学科教学渗透的途径,包括教学过程、学习过程等。

此外,有学者提出适用于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渗透的教学方法。比如,富安利提出可以采取体验法、评价法、发现法、教师语言等方法进行学科渗透[21]。还有教师探讨在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教学方法[22]。

(二)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学”与“教”的研究概况

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受到高度重视。在《基本建设标准》中明确将课程教学作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着力建设的七大体系之一,同时,《教学基本要求》对课程性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程设置、教材使用、教学方法、教学管理等做出详尽地说明。既往文献表明,对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研究包括“学”与“教”两个方面。

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学习心理的研究现状

目前从学生受教需求的角度展开对学习心理的研究。学者们试图在了解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内容需求的基础上,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1)大学生的学习目的

大学生参加心理健康课表现出明显的工具性目的,没有从提升自身心理素质的角度来认识心理健康教育课。比如,刘海燕等人调查发现,通过学习,想达到调节心态、完善自我、健全人格、改变不合理认知、适当的行为表现的大学生分别占26.5%、22.3%、15.7%、11.5%、6.2%[6][23]。

(2)大学生的学习态度

既有研究表明,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普遍持欢迎的态度,大部分学生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对自己有帮助,在生活实践中不同程度地运用到所学的知识[24]。但是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重视和兴趣程度存在学科的差异。相对于理工科学生而言,文科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的重视程度和学习兴趣相对较高[25]。

(3)大学生需求的学习内容

黄希庭等人通过对全国5058名大学生的调查发现,当代大学生在人际关系和谐、事业发展和学业进步的需要更为明显[26]。另一项调查研究表明,情绪管理、人际关系、自我认识、压力应对是当前大学生最需要的教学内容[6]。另外,有研究证实,大一学生集中在人际交往、学习和生活、适应问题;大二学生关注恋爱和情感、学习和生活问题;大三、大四学生则聚焦在职业规划和定位、自我探索[27-28]。

2.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研究

教学方面的研究集中在有效的教学方法、有效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设计、教学效果的评估五个方面。

(1)有效的教学方法

以往的教学经验表明,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学法、课堂讨论法、团体训练法和心理测验法是比较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方法[29]。近年来,不少学者以教育实验的方式考察这些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第一,体验式教学。吴耿安通过连续3周的素质拓展训练表明,在训练后,76名大学生在SCL-90量表的躯体化、焦虑、抑郁、人际关系因子上有明显地改善[30]。高飞通过一学期的教育实验发现,采用“引入—创设体验教学情境—进行体验—分享和点评经验感受—体验内化应用”的五阶段体验式教学模式,能有效地降低大学生在SCL-90量表中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因子的得分[31]。银星严也通过一学期的教育实验后发现,体验式教学的效果要优于讲授式教学方法[32]。

第二,团体辅导教学。邱小艳、唐君随机抽取3个班的大一新生进行教育实验,分别使用团体心理辅导、专题讲座与团体辅导相结合、心理讲座开展教学,结果证明团体辅导的教学效果要优于专题讲座与团体辅导结合的教学方式[33]。裴利华在大一2个班中分别使用团体心理辅导和非团体心理辅导的教学方法开展教育实验,结果显示,团体心理辅导能有效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34]。

第三,参与式教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引入参与式教学方法有助于弥补教与学的沟壑,促进学习知识与解决问题的结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35]。李景华的教育实验结果表明,参与式教学法比讲授法更能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36]。

第四,视频教学。视频教学直观地呈现教学内容,强化学生的视听觉和体验,有助于心理健康知识的内隐学习。张媛媛等人通过问卷法与实验法证实,视频教学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有效途径[37]。

第五,专题教学。卢秀安等人在师范生中开展了心理素质、创造力、情绪等七个主题的专题教学,一学期的实验结果显示,接受专题教学的大学生在课程的学习兴趣、教学的满意度方面显著高于接受传统教学方法的大学生[38]。

从上述研究不难看出,常见的教学方法在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实践中的有效性是不容置疑的。但是这几种常见教学方法,哪种教学方法更为有效呢?周婧、李昊彤同时在5个班进行教育实验。结果显示:在教学内容方面,专题讨论法最能让学生清楚教学主题,综合法教学方式最能让学生产生学习内容重要性的感知;在教学方法方面,团体辅导教学方法最能让学生产生兴趣,而综合法最能激发学生的思考;在教学过程方面,专题讨论和团体辅导能增进师生互动,团体辅导和专题讨论最能让学生融入课堂,营造积极的学习气氛[39]。这表明,教学方法的选择应考虑教学目标、内容等因素。

(2)有效的教学模式

不少学者结合学校的实际和自身的教学经验,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教学模式。有的学者立足于教学过程构建特定教学方法的教学程序,比如,尧国靖提出,视频教学应该包括准备、实施、结束三个阶段[40]。有的学者基于课堂教学流程提出教学模式,比如,赵冰洁提出包含认知、活动、体验、分享、评估五个基本阶段的教学模式,并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适当调整教学的顺序[41];岳素萍提出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构建主体教学模式[42]。有的学者根据学生心理素质形成的渐进性和内化性特点,提出“判断鉴别—策略训练—反思体验”教学模式,并以此构建课堂教学的基本教学环节[43]。有的学者通过教学实验,构建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面上集中释疑、线上互相解疑、点上个别辅导”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将教学与咨询、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健康学生与困扰学生有机地整合起来[44]。

(3)教学内容的安排

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关注的心理健康问题是不同的[27-28]。在安排教学内容的时候,应该考虑到大学生的现实和心理发展需求。比如,对大一新生注重环境的适应性教育,大二的学生则要侧重人际关系、恋爱、学习技能的培训,对于大三、大四的学生则侧重于就业和考研的指导。

(4)教学设计

田澜、张大均提出应该考虑教学目标和情境体验式课程的要求开展教学设计,采用“提高兴趣”、“提高参与”和“加深体验”的教学策略,确保课堂心理素质训练的科学性和实效性[45]。

(5)教学效果的评估

王淑敏、张大均提出对心理素质训练课应该以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并以形成性评价为主的评价标准[46]。但是刘海燕等人则认为,应该从学生的角度选择评价的方法,而大学生认为能有效评估教学效果的方法包括日常行为观察、心理测验、学生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师生面谈等[6]。

三、对心理健康教育课“学”与“教”研究现状的反思

从现有文献来看,学者们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学”与“教”两个方面都开展了有益的探索,得出了一些重要的结论和观点。但是考虑到设置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初衷,反思当前的研究现状,其实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学习规律和教学规律的研究还存在不少值得改进的地方。

第一,众所周知,“学”与“教”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没有离开“教”的“学”,也没有独立于“学”的“教”。“学”居于中心地位,“教”是为了促进“学”。尽管心理健康课的“学”与“教”两个方面都受到关注,但就目前的研究现状而言,“学”的研究聚焦于学生的需求,“教”的研究则落脚在教学方法本身的有效性。这偏离“健全、提升和优化心理素质”的初衷,需要重新聚焦于在有效健全、提升、优化心理素质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学”的规律和教师“教”的规律。

第二,心理健康教育最终落脚点是心理素质,而不仅仅是心理健康的知识与技能。心理素质是以生理条件为基础的,将外在获得的刺激内化成稳定的、基本的、内隐的,具有基础、衍生和发展功能的,并与人的适应行为和创造行为密切联系的心理品质[2-3][47]。心理素质的内隐性决定了不能简单地从学生的语言和外显行为来直观地判断其心理素质的状况。课堂教学为健全、提升和优化心理素质奠定了基础。正因为如此,需要结合心理素质的特点,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过程中探索健全、提升和优化心理素质的教学规律和学习规律。

第三,忽视对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师教学胜任能力的考察。提高心理健康课的教学效益,关键在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目前我国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还不能适应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48]。不少学者开始了对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胜任特征的研究,但是遗憾地是尚未有研究专门探讨心理健康教育课课任教师的教学胜任能力和学科教师实施心理健康学科渗透的教学胜任能力。当然,还应该包括对教师教学理念的培养和重塑。

基于以上认识,考虑到心理健康教育课“学”与“教”研究的现状以及不足,提出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的倡议,凸显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的重要性,以达到在理论上提升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学习规律与教学规律的认识、在实践中提高教学有效性与学习效益的目的。

四、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的初步思考

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的重要性以及目前存在的不足,使我们看到加强这方面研究和探索的紧迫性。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不仅是对心理健康教育课“学”与“教”研究的反思,而且也是教育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趋势。这为今后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指明了新的研究方向。在反思已有文献的基础上,从学科构建基础、概念内涵、学科定位、研究对象、学科体系以及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等方面,探讨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

(一)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的基础

第一,教育心理学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提供理论基础。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教学情境中主体的心理活动及其发展变化机制、规律和有效促进策略的学科[49]。实质上就是探究教育教学情境中“学”与“教”的心理学问题。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教育心理学已经突破传统的研究领域,延伸到德育、美育、体育等领域,形成了德育心理学、美育心理学、体育心理学等分支学科,以专门探讨在这些领域的教育教学情境中学生、教师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校素质教育的主渠道,理所当然应该使用教育心理学的理论指导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学”与“教”,揭示其中的学习规律和教学规律。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学”与“教”也必然会成为教育心理学发展的新方向。

第二,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发展直接推动了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在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取向上,主要存在教育学和心理学两种发展取向[50-51]。教育学取向的研究以教育学体系为框架,探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原则、理论、课程、教育模式、途径与方法等基本原理;心理学取向的研究强调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和技术,依据个体的心理规律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解决个体的心理问题,而且还要健全、提升和优化心理素质。无论是教育学取向的研究,还是心理学取向的探究,都是在探索一条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有效提升心理素质的教育思路和模式。无论哪一种研究取向,都不否认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为了有效地发挥心理健康教育课的主渠道作用,就必须落脚在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学生、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情境中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

第三,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呼唤着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首先,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我国不少学校结合本校的实情形成了一套有效的教学模式,并认识到开展课程教学、学科渗透教学的重要性。在教育部相关文件中明确要求设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并对课程教学提出了要求。其次,目前中小学都普遍设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高校则普遍设置系列课程。课程教学已经成为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再次,为了探索心理健康课程教学的科学性、实效性,不少学者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学”与“教”展开了研究,成为当前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热点。这直接推动了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构建。最后,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培养和发展需要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的专业化不仅要求教师具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知识与技能,还要掌握相应的课堂教学技能,避免课堂教学空洞地成为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和理论的教育。这都需要我们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学”与“教”的研究。

综上所述,有必要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学科,揭示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学”与“教”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和有效促进策略。

(二)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的含义

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情境中学生与教师心理活动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学科,以提升心理健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学生学习的质量。

这个定义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含义:(1)明确将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情境中的学与教作为研究范围。以心理健康的教育教学情境作为研究的视域,聚焦于“学”与“教”。当然,“教”不仅仅指心理健康课的教学情境,还包括心理健康学科渗透的教学情境;(2)以学生和教师在学与教双向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作为研究对象。实际上探讨两个基本问题:一是明确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视域中学生学习的本质、特点、过程和条件;二是根据学情和学习规律,探究如何设计教学,提升教学的有效性?(3)研究“学”与“教”的目标不仅仅是为了有效地促进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的知识、技能以及增进心理健康的自觉意识,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健全、提升和优化心理健康的内源性因素———心理素质;(4)从“学”与“教”两方面回答从课堂教学的视野中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知识与技能生成,增进心理健康的自觉意识,健全、提升和优化心理素质的促进策略。

(三)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的学科定位

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是教育心理学和心理健康教育交叉产生的一门边缘性学科,聚焦于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情境,是教育心理学在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与德育心理学、美育心理学、体育心理学等教育心理学分支学科一样,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也属于教育心理学的分支学科。

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的核心任务在于揭示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情境中学生、教师的基本心理现象及其规律。这就决定其研究范畴应该限定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心理学问题。通过揭示在心理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学习规律,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增强这些知识与技能在现实生活中的迁移能力。同时,提高增进心理健康的自我意识;通过揭示符合心理素质特点的教学规律,增强心理健康课教育教学的科学性、有效性。当然,也要重视“学”与“教”主体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

(四)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是以学生和教师在学与教双向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作为研究对象,也就是探讨课堂教学中的学习规律和教学规律。在现实教育教学情境中,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在分析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去认识。一般来说,对教学活动的分析主要立足于教学构成要素和教学过程两个方面。此外,需要明确的是:“学”与“教”分布在同一时空中,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因此,分析教学活动,其实也是在分析学习活动;“教”与“学”是教学过程的基本矛盾,“学”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因为“教”是为了“学”,服务于“学”的。

从构成要素来说,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是教学的核心构成要素。从这个角度来说,探究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学习规律、教学规律就是探究这五大基本要素及其相互作用促进学生知识的生成、提升教学的有效性。这意味着学生与教师的心理活动及其特征(学习风格、教学风格等)、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设置、教案的设计等)、教学媒体(教材、教学课件、教学资源等)、教学环境(课堂氛围、师生关系等)应该纳入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视野。从教学过程来说,“学”和“教”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教学活动的核心就是学习的过程和教学的过程。当然还包括学生和教师的反思过程。也就是说,在一堂课中包含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反思过程。当然,一节课绝不是单单由教学要素或教学过程组成的,还需要教学要素和教学过程的相互作用。

综上所述,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可以具体划分为对教学构成要素的研究、对学习和教学过程的研究以及教学要素与教学过程相互作用的研究。

(五)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学科体系的构建

一门学科的内容体系根植于研究的对象。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的学科体系,还要明确几点:首先,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围绕着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学”与“教”而展开。其次,考察学习规律和教学规律,不能脱离教学构成要素和教学过程。再次,揭示学习规律和教学规律,离不开对学与教主体的研究。

具体来说,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的学科体系至少应该包含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的理论体系。这是构建心理教育心理学学科最基本的问题。首先是基础理论问题。除了包含对人性、教育本质乃至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认识外,还应该包括对心理素质的认识。这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理论建构的依据。其次是学科理论。这主要是回答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基本问题,包括概念内涵、研究范畴、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等科学学问题。再次是与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相关的其他心理学理论问题,比如,不同发展阶段,学生心理的基本特点。

第二,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应该围绕着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学”与“教”的基本现象及其规律而展开。这至少包括三个板块: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学生与教师心理。在学习心理板块,主要揭示健全、提升和优化心理素质的学习实质、过程、条件和影响因素;在教学心理板块,主要揭示健全、提升和优化心理素质的教学策略、有效教学方式与方法、教学要素的设计与安排等;在学生与教师心理方面,则主要探究学生的学习需求、动机、态度的转变、价值的塑造以及心理健康自我意识的培养,探究教师教学胜任能力及其成长等。

(六)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心理健康教育和教育心理学是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的两门基础性学科,是这两门学科发展的必然结果。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必须澄清与心理健康教育、教育心理学的区别与联系。

首先,在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上,尽管这两个学科都是为了健全、提升、优化受教者的心理素质,但两者的研究视角是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局限在教育教学情境中如何有效地实现这一任务;无论是教育学取向,还是心理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都关注于有哪些途径、方法以及实施哪些教育内容可以实现这一任务。课程教学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方面。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关注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学”与“教”。

其次,在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的关系上,尽管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都关注于教育教学情境中的学习规律和教学规律,但是在具体研究对象上存在差异。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是一般教育教学情境中的学与教的规律,指向的是一般性的学习规律和教学规律,而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则限定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领域(包括学科渗透教学),解决在把握学习规律和教学规律的基础上,如何通过课堂健全、提升和优化学生心理素质的问题。

第3篇

论文关键词:中学生;体育心理;心理健康;健康教育

一、前言

中共中央、国务院先后做出《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对心理健康教育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与迫切性作了深刻而明确的阐述,并针对体育本身所具有的独特、积极、高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建设功能对体育与健康教学活动提出新的和更高的要求,把体育与健康摆到学校教育的重要位置上来。体育心理健康教育建设是指通过体育与健康教学及各种措施和专门性活动,运用心理学意义上的学习心理,结合体育与健康所蕴涵的身体练习心理,采用科学心理学的方法和技巧,使学生的心理品质协调身体品质更完美地发展的过程。由于我国中学生长期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错误地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建设是体育的附属功能,导致学校体育的实际操作往往重生理功能而轻心理健康教育建设,使得体育心理健康教育建设因没有摆正位置而缺乏相应的重视、研究、开发与拓展,也使得体育心理健康教育受到损害的同时面临落后于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的严峻挑战。综上所述,摆正中学生体育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学体育中的重要位置,牢固树立人在体育实践活动中心理健康教育建设与身体发展不可或缺的思想和观念,探索融理论与实践操作于一体的体育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为全面促进素质教育发展提供必要帮助。

二、中学生体育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涵

中学生体育心理健康教育建设蕴涵丰富的育人内涵,开展和实施的重要意义总括起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心理健康教育建设是维护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的主渠道,它对中学生身心健康、身体素质的发展以及身体潜能的开发和体能的充分发挥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二)在中学生素质培养的过程中,体育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它超越了体育本身,有其无可代替的独特作用。

(三)开辟现代心理学理论在体育健康教学中应用的广阔前景。使心理学的理论在体育健康教学实践中充分发挥指导功能,体现理论的价值,又形成体育课堂心理教育活动规律的理论体系,拓展了心理学理论的内涵、底蕴。

(四)为更多的体育教师参与心理教育提供理论指导和方法的同时促使体育教师更加注重学习心理学,认识心理学的原理和实质,掌控其理论的运用,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以及教学实践能力。

三、中学体育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在中学学校体育中开展和实施以青少年学生为本的心理健康教育建设,当务之急是将心理健康教育建设的培养目标具体化、内容明确化、方法手段多元化,同时把握作为生活经验型心理健康教育建设的基本特征,与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特点和谐结合,使之便于体育教师具体的实施操作与检验,使体育的“心灵”与“生理”两大本质功能的发展相辅相成,统合有序。

(一)自我概念的树立

中学生自我概念的树立旨在协助学生在身体活动中证明自己,提高自我评价,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养成健康、理性的自尊。自我概念是个体主观上关于自己的看法和感觉的总和,其形成或改变要依赖于自我评价,而自我评价则依据自我知觉。研究认为:愉快而自主的身体活动是使学生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的依赖性贡献因素。总的来说,积极的自我概念的培养和获得包括良好的社会隶属、适时的心理类型、和谐的人际关系、恰当的角色、理性的爱好与理想追求及其建设性的自我统合等是最为重要的几项建设内容。基本途径有:

1、学校要计划并创造一个全校性整体的集体环境氛围与支持保障措施。

2、挖掘体育教材中有关的内容,并结合现实社会体育明星的事实对学生进行个人与集体关系观、利益观、人生观的正确引导与教育。

3、为学生提供足够多的学校性、班际、班级以及专门性运动团队、兴趣中组等集体性体育活动、团队建设、协会活动诸如此类的实证性机会。

4、结合中学生的健康目标、体育学习目标或课堂学练主题,围绕一定的情景、情节、背景,采用自我陈述、班级讨论、中组交流、个别辅导、合作学习、教师总结等多元化的途径手段,所包涵的一般方法有:环境建设法、讲授法、自我陈述法、角色扮演法、讨论总结法、服务体验法、自我反省法、合作学习法、奖赏法等。

(二)社会化意识的培养

中学生社会化意识的培养旨在体育运动情景中培养学生公平竞争、团队合作、交往沟通、归属需要、生态体育这样的一些意识和观念,达成学生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化。就学校体育而言,体育对中学生的社会化过程所产生的重大影响是不容置疑的,更多的要依赖于有意识的开发和培养。教育的主要途径有:学校要设立包括以体育为首的促使学生良性社会化的活动课程,利用和发挥学校的资源优势,形成体育运动优化人社会化的共识,同时充分发挥体育教学“课堂社会”的作用和效应,以体育与健康课堂的合作学习、游戏活动、见习服务、教学竞赛,体育节、课间体育、综合性运动会、集体性课余体育活动、业余训练、体育协会的团队建设以及校外的社区活动、生态体育、野外体育、校际体育交流等为主要手段,通过讲授渗透、陈述讨论、创设情景、角色扮演、榜样示范、纪律教育、启发引导、活动体验、总结归因等方法,对学生进行合作意识、参与意识、公正竞争、群体意识、法规意识、生态意识等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纪律感、责任感、集体感、荣誉感、归属感、认同感等社会化的意识和观念。

(三)自信心的培养

中学生自信心的培养旨在让中学生通过品评体育成功,失败轮回的永恒中培养和形成真实的、稳定的自信心,提高自我效能感,达成从事任何事时下意识的自信与坚定。研究表明:个体从事体育活动后自我效能感都获得了提高,从而对以能力为基础的自信心产生积极的影响和一定的迁移效应。就自信心的获取与培养而言,主要从体育与健康课学习与活动的安全感、情感保障、自我认识、社会归属、能力感和使命感六个基本方面着手。基本途径有:

1、通过合理、科学的场地布置和设施布局、严密的组织教学、保护帮助的制度化、加强场地器械的维护与保养等为体育教学、锻炼创造安全、舒适的环境。

2、教师要以自身高尚的道德情操投入体育的教学活动中去,营造充满爱和关怀的教学氛围。同时针对学生的心理活动及行为表现的变化,实施心理激励调控和暗示调控,巧妙地给学生形成一种兴奋好学的心理状态,从而诱发其内部“能源”,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3、协助学生根据自身体育水平、身体健康状况和学习实际树立体育学习的目标,使之内化为学生自身所赋有的使命感。

4、通过创设多元化的学习组织形式,创造实实在在的能让中学生张扬个性、能力、交往的不同舞台。基本方法有:目标设置法、环境优化法、表象训练法、心理激励法、心理调控法、自我暗示法、个人特长展示法、提供舞台法、合作学习法、成功体验法等。

(四)进取精神的培养

中学生进取精神的培养旨在让学生在参与体育学习、活动与锻炼中频繁、自然地品尝失败这种既正常又刺激人的结果,激发和挖掘“更高、更快、更强”的信念,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进取精神。体育学习具有快速而明确的反馈信息,更易刺激人渴望和追求胜利,也培养人不怕和接受失败的同时会想到下一次更加努力达成目标。因此,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进取精神对于他们的人生历程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主要的途径、方法有:

1、通过目标设置、创设佳境、归因教育、积极反馈、价值寻求等方法,激发学生参与体育学习、锻炼、健身的动机。

2、在教学中教师要着力强调学生达成学习与运动目标时要尽力而为,知难而进,坚持不懈。方法有自我暗示法、自我挑战法、竞赛法、心理激励法、榜样法、反馈表扬法等。

3、通过成功教学法、愉快教学法、需要满足法、教学“引趣”法等,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从而转变或改善学生的体育态度,养成积极进取的精神。

4、挖掘和开发效率观念、竞争意识、危机意识和独立意识注入课堂的学练实践中去,培养学生勇于进取、不断开拓、坚持努力的行为习惯。方法有:目标竞赛法、极限运动体验法、耐挫力训练法、擂台挑战法、独立学练法等。

(五)意志力的培养

中学生意志力的培养旨在通过体育活动科学、合理、有效的身体负荷与心理负荷,改善学生的耐受、耐挫、包容的心理过程,发掘、激活和提高学生意志品质或意志能力。意志是人自觉地确立目标并支配其行动,以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研究显示:体育活动能有效地改善人脑的调整机能,提高人的行动统调能力和发展意志品质。基本的教育途径有:

1、在课堂教学中将意志品质的培养始终贯穿在学生身体练习之中,根据项目特点和要求,有意识地融入具体化品质类型的陶冶。

2、教师要结合体育文化、运动知识的传授和课堂学习目标的解释、示范的讲解、说明练习要求、练习的提示与刺激言语等的同时内化意志的教育。

3、在日常的课余体育活动关注学生锻炼的自觉性与坚持性并适时引导、激发和协助学生自我培养。意志培养常用的方法有:注意力训练法、疲劳负荷法、竞赛提高法、条件限制法、创设挫折情景法、角色置换法、自我强化法、自我暗示法、说服解释法、活动锻炼法、日常教育法、生态体育适应法、极限体育挑战法等。

四、中学生体育心理健康的主要干预手段

中学生体育心理健康是指个人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以及妥善处理和适应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心理健康是人全面健康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学生正常成长与发展的必备条件。教育途径有:

(一)教师要有目的地挖掘体育教材中有心理健康价值的知识内容,或补充一些相关的材料,融入体育卫生、保健知识与体育基础知识的传授之中。

(二)寓于严密的体育组织教学之中,作为德育的一个重要部分来抓,与体育德育教育融为一体,与心理素质的培养一体化。

(三)结合体育教材特点,或面向全体学生,或因材施教、个别辅导。

第4篇

[关键词] 多媒体 小儿外科 健康宣教

[中图分类号] R72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8-169-01

随着医学模式的不断转变,健康教育已成为整体护理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护理质量[1]。小儿外科是一个特殊的科室,由于患儿尚缺乏独立能力,住院期间均有亲属陪伴,这就决定了小儿外科的宣教对象为患儿及其家长们。而由于儿童认知的局限性,患儿很难接受文字以及口头的健康宣教。如何对这一特殊的群体实施健康教育,已成为小儿外科临床护理工作的重点。虽然护理人员均已初步形成了健康教育的观念,但部分人员仍缺乏健康教育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至护士在实施健康教育过程中,教育内容空洞,不能给患者提供形象的指导与建议,以及对患儿家长提出的健康问题不能给予满意答复,从而降低其接受健康教育的兴趣,从而影响了健康教育的效果[2]。近年来多媒体课件制作水平迅速提高,以其表达形式多样、内容生动形象的特点而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用动画、视频等多媒体技术应用在小儿外科的健康宣教中可以帮助患儿及家长们加深印象,便于理解和记忆。在我科开展以来,我们制作并应用包含了文本、图形、图片、动画、视频以及音频的多媒体课件辅助健康宣教,营造一种轻松温馨的氛围,丰富了健康宣教的内容,改善了表达方式,增加了宣教信息含量,提高了健康宣教的效率,患儿及家长们乐于接受,并且应用效果良好[3]。本文以多媒体在小儿外科健康宣教工作中的应用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自2010年6月-2011年1月,对小儿外科316例患儿及家长进行健康教育讲座,患几年龄1岁-16岁,其中小儿疝气121例,急性阑尾炎26例,包茎45例,骨折72例,鞘膜积液22例,其他30例。家长的文化程度:小学37人,初中71人,高中及中专136人,本科72人。将其分成两组,实验组121人,对照组195人。两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差异完全随机,无明显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1.2.1 健康教育方法 对照组采用普通健康教育方式对其进行健康宣教,有负责床位的专业组护士予口头宣教、观看宣教手册和分发健康教育小处方。实验组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健康教育,方法如下所示:(1)科会讨论课件制作方案,健康宣教内容,经护士长、主任审阅后修改定稿。(2)收集与健康宣教相对应的图片,护理相关的照片、视频,挑选患儿愿意接受的卡通形象备用。(3)多媒体制作:将大量的文字、图片、背景音乐、视频配以可爱的童声配音,用Powerpoint97/2000制作出多媒体课件。(4)将制作好的多媒体课件分为两集:①入院健康宣教和安全指导;②手术前、手术后及恢复期以及出院后的健康指导。(5)利用电脑对新入院病人及手术前的病人以健康讲座的方式集中播放,由床位护士组织,并在播放完毕后解答患儿及家长提出的疑问。并向家长和患儿提问多媒体课件中的知识要点,了解家长及患儿对健康宣教知识的掌握情况。

1.2.2 评价方法 进行满意度调查并发放健康教育评价表,了解进行多媒体课件健康教育和传统健康教育患儿家长对于专科疾病知识知晓率。主要内容涉及健康宣教的相关内容、宣教知识要点,术前术后需配合要点等。全面评价病人对教育内容的认知情况。分别在手术后4d-5d,评价两组病人的术后配合行为。

2 结果 (见表1、表2)。

表1两组家长满意度比较

注:t=7.5981,P

表2两组家长专科疾病知识知晓情况比较

3 讨论

3.1 多媒体课件有助于提高患儿及家长的学习积极性 多媒体课件在小儿外科健康宣教中集结了视、听、教、学等多元素,使健康教育的知识形象化、运用灵活化、学习兴趣化、内容多样化。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方式,由于家长文化层次的差异,对传统的健康教育方式收效甚微,而多媒体课件充分利用直观的图片,简单易懂的语言,激发家长的学习积极性,为患儿及家长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氛围,其次授课方式新颖,生动活泼,使抽象的内容更加具体,有助于消除患儿对医院的恐惧和紧张情绪,提高患儿及家长对于健康知识的学习积极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是家长和患儿都喜欢并愿意接受的方式。

3.2 多媒体课件有助于提升护士的综合素质 护士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健康教育,不仅要求临床护士要有扎实的护理专业知识、授课技巧,还要求掌握一定的现代化教育理论、方法和手段,能够熟练运用多媒体技术。从而迫使临床护士树立终身学习意识,对提升自我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有一定的帮助。极大地激发了护士的创造力和参与的热情,为提高个人能力和素质,为培养新型护理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3 多媒体课件有助于增进护患沟通 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健康教育不仅使患儿及家长学会了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预防、自我保健等知识,而且使护理人员变被动询问为主动教育,有助于护患共同参与的形成,改善护患关系,增加了护患之间的亲和力,使病人的满意度达到96.41%,家长对护士的信任感增强了,从而使护理和治疗工作能更加顺利开展。对患儿的康复有推进的作用。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健康教育使患儿和家长更容易接受和掌握,更具人性化、个性化,形式更为活泼生动,对于疾病专科知识知晓率的提高有一定的帮助,使患儿及家长在人院教育、疾病知识、用药、饮食、术后护理等方面明显高于一般健康教育(P

3.4 多媒体课件在小儿外科健康宣教种的应用转变了健康教育的模式 标志着健康教育向现代化、科技化的转变,充分地体现了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与传统的健康教育方式相比,多媒体课件的健康教育更注重健康教育内容的实用性、实践性、专科性。传统的健康教育费时费力,效果一般,但使用多媒体课件的健康教育可做到统一化、标准化,既给病人增加了健康知识学习机会,又规范了科内护士的健康教育程序,提高了健康教育的效果和质量,而且多媒体课件可重复多次使用,一次制作,多次受益。既有效地降低了临床护士的劳动强度,也提高了患儿及家长的住院满意率,不失为一个值得推广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武艳,童慧娟.浅谈小儿外科健康教育的内容与方法[J].护理杂志,2004,21(3):88-89.

第5篇

1.1开展医院健康教育的时间我国医院开展健康教育工作起步较晚,没有形成一套完整有效的教育体系。从1994年我国引进系统化整体护理之后,健康教育作为系统化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随之开展。从最先开展的北京协和医院、山东省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等单位在实施系统化整体护理的同时便制定了标准健康教育计划,并开展了健康教育的探索工作。1999年程金莲等[2:647]对山西省四所省级医院的调查结果显示:83.8%护理人员已开展了健康教育,但从开展时间的调查看,回答刚刚开展的占25.1%,回答开展了3a者仅占19.8%,未开展者占16.2%。说明目前的健康教育还处在初级阶段。

1.2护士的健康观1999年黄津芳等[3:501]对东北三省10所中心医院护士健康教育意识进行问卷调查,对护士的健康观调查设计了护士必须掌握的4个基本概念,即健康、疾病、健康教育、健康程序,回答正确率分别为85.6%、90.8%、77.9%、40.4%。由此可见,护士对健康和疾病的认识比较清楚,但对健康教育的认识还不够全面,尤其对教育程序的概念,有半数以上护士回答不出,提示加强护士健康教育概念的学习是开展健康教育的首要任务。

1.3护士对教育角色认知情况黄津芳等[3:501]的研究(1999年)显示,虽然93%护士认识到获得健康教育知识是病人的权力,但在为病人履行教育义务方面,有1/3的护士持否认态度;内科护士健康教育意识的责任感不如外科护士强(P<0.01)。说明护士对教育角色的认知不够全面,教育意识比较薄弱。

1.4护士在健康教育中的职能国际护士学会在1997年批准修改的《国际护士道德守则》中明确指出:护士的基本职责为“增进健康,预防疾病,恢复健康,减轻痛苦”[4]。要履行好护士的职责,健康教育不仅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也是重要手段之一[5]。从黄津芳等[3:502]的调查(1999年)结果看,护士认为最佳教育者是专职教育人员(70.4%),而病人认为是医生(73.1%),双方均把护士排列在第2位。程金莲等[2:646]的调查(1999年)显示:83.8%护理人员已开展了健康教育,11.5%护理人员认为医院健康教育是护理人员的职责,88.5%护理人员认为是医生和护理人员共同的职责。这种角色认知的偏差,将会给护士开展健康教育带来困难。在我国医院的现行体制下,如何发挥护士在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是开展病人健康教育尚待解决和研究的课题。

1.5病人对健康教育需求的研究

1.5.1病人对健康教育意义的认识随着健康教育效应的不断扩大,住院病人在住院期间对健康教育的需要已向更高层次转变。范淑萍等[6]调查(1999年)结果显示:病人住院期间希望得到医护人员传播健康知识的占82%,认为接受健康教育很重要或重要的占99%。可见,住院病人已将健康需求摆在重要的位置上,认为获得健康知识的需求比其它需求更为重要。石敏等[7:492]报道,99.1%以上病人认为健康教育十分必要。说明病人的健康意识较强,对健康教育的需求较为迫切。

1.5.2病人对健康教育内容的需求石敏等[7:493]于1997年报道,健康教育内容应针对病人不同病种、年龄、职业而不同,例如心脑血管疾病病人对急救常识教育的需求达100%;消化系统疾病、糖尿病病人对饮食调护常识教育的需求达98.3%。陈爱萍等[8]的调查发现,76.7%病人想知道所用药物的作用,且有相当一部分病人存在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吸烟、饮酒。

1.5.3病人对健康教育方式、方法的需求一般来说,对于共性问题可采用按计划、循序渐进的群体教育,对不同个体同一疾病的不同阶段、同一疾病不同治疗方案等的病人应结合个体教育,给予专门、针对性的指导,根据病人文化素质、生活背景、个人信仰、经济状况等进行选择,对文化程度高的病人可将有关资料整理成册或卡片,也可选择音像资料,利于病人反复阅读。对无阅读能力者,可通过听广播获取有关知识,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并重复答疑、示范,使病人加深理解,促进其康复技能的掌握。有研究表明,护理人员对病人进行个别教育是病人反映最好的一种方式。郭明贤等[9]调查显示:109人次需求医护讲解和演示,88人次喜好听录音,其它方法需求少于半数。外科病人最愿意接受的教育方式依次为护士个别指导、观看录像、应用病人教育手册和病人现身说法[10:271]。邓维英[11]总结出适合儿科特点的“适时宣教、按需宣教、反复宣教”的健康教育方法。对喉癌病人采取文字卡片与口头讲解相结合、提问与讨论相结合、求教与指导相结合的方法[12:58]。总之,教育形式应有针对性,即教育要因病而异,因治疗方案而异,因人而异。

1.5.4病人对出院随访的需求内科病人认为出院随访有必要的占78%,不太必要的占17.5%,不必要的占4.5%。对出院随访的认识反映了病人特别是内科慢性病病人愿意与医护人员保持长期合作关系,这不仅利于病人对医学知识的咨询,也给病人康复以重要的心理支持[7:493]。外科病人出院后咨询需求已趋于多样化,主要是开展健康教育处方、电话咨询和返院咨询等形式。这种主动性的需求趋势为医院转变职能、面向社会开展健康教育,实现医疗、护理康复一体化保健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0:271]。司惠芳等[13]调查结果提示,脑卒中病人对出院后的随访要求不高,这可能与其对随访工作信心不足,对该病易复发特点认识不足,以及重治疗、轻预防等观念有关。

1.6健康教育效果的研究

1.6.1健康教育对临床治疗和护理有增效作用贾长宽等[14](1999年)对68例糖尿病(DM)病人在住院期间均进行健康教育,出院后观察组继续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停止健康教育。结果显示:出院时两组病人DM知识积分升高,糖代谢控制好。王芳等[15]报道,健康教育配合临床用药使慢性肾功能衰竭症状改善,尿素氮、肌酐水平恒定,加强了疗效,减少了住院天数和血液透析频率。商怀珍[16]通过对18例腭裂儿童及家长采用综合性教育方式,并对治疗前后的语音清晰度进行评估,结果腭裂儿童的心理障碍程度明显减轻,语音清晰度由训练前的45.2%提高到训练后的94.8%。戴喜玲等[17]报道,从开展精神病病人健康教育以来,病人的住院治疗期缩短,治愈率上升,复发率下降,病人回归社会家庭的适应性显著提高。

1.6.2病人对治疗的依从性明显增加治疗的依从性指病人行为与所给治疗方案的一致程度,即遵从程度[18]。有人认为不依从是当今医学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19]。刘建萍等[20]对20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人高血压基本知识与服药依从性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健康教育,对照组病人的健康信念综合信任度为33.00%,实验组为61.67%;对照组完全依从性为15.5%,实验组为40.75%。既提高了病人的健康信念,同时也提高了治疗的依从性。

1.6.3病人满意率明显提高有人认为,病人满足感的重要性大于效果与效率[21]。因而用满意率来评价健康教育效果是切实可行的。通过对住院病人进行健康教育,病人的医学知识得以增长,预防保健能力得以增强。柏亚玲等[12:59]报道,开展健康教育后,病人满意率明显提高,达标率为99.4%。刘斌[22]报道,开展系统化整体护理后,由于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指导,为病人解决实际问题,病人熟悉自己的护士,共同建立一种指导与合作和共同参与型的护患关系,使健康教育覆盖率达100%,合格率>90%,病人满意率由92.6%上升到98.1%。阎凤玲[23]的调查数据显示:整体护理病房满意率由92.6%上升到98.7%。

1.6.4健康教育对医院的影响通过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护士的专业知识和潜能得到展示,提高了护士在病人心中的威信,护士自我实现的价值得以体现。满意率的提高,健康教育效果和临床护理效果的提高,都会对医院的医疗质量起着良性的积极的影响,为树立医院的良好形象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2健康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2.1普及护士现代护理观的教育目前,临床护士多数接受的是中等教育,且教育内容偏重于医学知识与技能的训练,加之长期在传统医学模式下工作,对现代护理观认识不足[24:52]。董霞[25]等调查显示:护士对护理观的认识整体水平差距较大,认识水平较好的仅占8.66%,而50.4%认识水平在较差以下。这一结果提示,护理人员观念的转变已相对滞后于护理模式的转变,严重地制约了系统化整体护理模式的推进,应该通过各种渠道加大宣传力度。护理管理者要自觉地学习现代护理理论,更新观念,将现代护理理论纳入护理继续教育项目,有系统、分层次地进行健康教育,采取短期培训、业余自学、定期考核等多种教育形式与方法,使护士真正树立现代护理观。

2.2明确护士在健康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通过规范化培训和护士注册法学习,强化护士履行教育义务的法律意识,增强责任感,充分认识护士是病人教育的主力军。

2.3提高护士履行教育职责的能力程金莲等[2:645]调查提示:85.5%护理人员感到缺乏健康教育知识。影响护士履行教育职能的主要因素是缺乏教育知识(55.5%)[3:502]。因此,应根据护士的教育需求特点,努力抓好3个层次的教育培训,一是学校教育,在护校中尽快开设健康教育必修课,为临床培养有教育能力的适用型人才;二是继续教育,把护士教育能力的培训纳入国家继续教育大纲,规定不同职称教育培训基地,编写健康教育教材;三是临床带教,为不同职称、学历和年资的护士确定临床教育职责,充分发挥高职称、高学历和高年资护士在健康教育中的带教作用,提高护士教育水平。

2.4建立健康教育质量考评指标在系统化整体护理中,健康教育应贯穿于从病人入院到出院的各个阶段,成为评价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护理部应建立健康教育的考评指标,对病区健康教育实施情况进行监控,并将考核结果列入护理质量管理体系[24:53]。

2.5重视对健康教育内容和方法的研究健康教育作为一种投入少、效果好的治疗方式顺应了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大趋势,对缩短平均住院日、减少医疗纠纷、降低保健费用有着积极的作用。医院应该适当增加对健康教育的投入,组织人力、物力,进一步规范健康教育内容,根据病人不同的特点与需求制成各种健康教育手册、幻灯、录像等,对住院病人进行完整有效的健康教育[24:53]。

2.6开展护士角色多元化研究我国护理科研工作与先进国家相比,规模小,层次低,护理理论、政策和护理科研严重滞后,这是制约我国护理科学发展的原因之一,也是影响推行整体护理模式的主要原因。健康教育的开展为护士从单纯护理角色向多种角色转变提供了舞台,预防保健与护理工作一体化模式与为护士角色多元化研究创造了机遇。健康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与之相适应的科学研究。护士角色认知偏差问题,护士在病人健康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等问题,都有待于护士角色多元化研究论证解决。

第6篇

关键词:泛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学科建设;持续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自20世纪80年代在我国开展以来,至今已有20年的发展历程。在这期间心理健康教育经历了调查呼吁、尝试探索、自觉建构和重视推进四个阶段[1],克服了学科化、医学化、片面化、形式化、德育化、孤立化等消极倾向,逐步走上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和本土化的健康发展道路。但与此同时,一个新的不容忽视的现象——泛心理健康教育悄然出现。

一、泛心理健康教育的表现

泛心理健康教育,简言之就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泛化或泛滥,即不顾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及内涵,将其外延无限扩大,歪曲心理健康教育与其他教育活动的关系,从而混淆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内容和功能。具体表现在:

1.泛功能化

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育的一个基本要素,是以健全人格培养为核心,以帮助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能力为己任的。虽然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本应具有的内涵,但并不等于说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教育的全部。教育是一种全面培养与发展人的活动,由于个体的全面发展离不开心理的成熟与发展,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在教育中处于基础和核心的位置,对其他几育起着基础、动力和增效作用[2],但不能完全代替其他几育的功能: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以人格为结合点促进德育,但无法代替其“育德”;可以借助开发潜能促进智育,但不能代替其传授知识、技能,发展智力;可以以心理健康促进生理健康,但不能代替体育“健体”;可以促进美育,按美的规律开发心理机能、塑造人格,但不能代替美育形成审美能力,培养审美观点。在心理健康教育不断推进过程中,有些人过分夸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认为只要心理健康了就“一好百好”。这种“万能论”的观点,歪曲了对心理健康教育和整个教育的科学认识,妨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育育人功能的全面实施。

2.泛内容化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纲要》明确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了解心理调节的方法和心理保健知识,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人际交往、升学择业及生活和社会适应等常识。但目前,一些中小学将学校的文体活动、交通安全教育、环保活动、自我保护教育及一些与心理健康教育没有直接联系的活动都视为心理健康教育,甚至作为成果宣传,导致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泛化和庸俗化。

3.泛主体化

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一直有“专家论”与“教师论”之争[2]。国外学者多支持“专家论”,即由受过专业训练,具有实践经验的心理专家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鉴于我国国情,多数人支持“教师论”,即由广大教师来承担心理健康教育。但这并不等于所有教师都具有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都能胜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绝不是各科教师、各界人士,无论专业背景、学历如何,是否接受过培训,都可以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甚至堂而皇之地坐诊心理咨询室。如果照上述情形办理,那么,心理健康教育操作失范,甚至被异化也就在所难免了。

二、泛心理健康教育出现的原因

泛心理健康教育的出现,究其原因与心理健康教育自身的发展及人们的认识有关。

1.心理健康教育自身建设存在的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从开展之初,就存在多种研究取向。班华教授在《心育再议》中曾指出:心育取向“可以有也应该有多种学科的视角,有心理学的,也有教育学、文化学的视角等。”[3]心理健康教育可以说是综合应用了哲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卫生学、行为科学等多学科的理论、方法与技术,成为一个宽泛的大学科综合体。虽然学科建设一直是很多专家和学者探讨的问题,但至今尚未形成自身独特的理论架构,没有建立起自身的教学论、课程论、方法论和评价体系。

如若总停留在这一水平,必然会因为其涵盖面过广,内涵庞杂,带来操作过程中出现一些似是而非的心理健康教育,导致泛化。

2.专业化进程缓慢

教师专业化是国际教师教育改革的趋势,指“教师在严格的专业训练和自身不断主动学习的基础上,逐渐成为一名专业人员的发展过程”。相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要求,我国的情况不容乐观:一方面每年培养的专业人才严重不足,各高校每年心理专业毕业生只有600多人;另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机构和认证部门的建设还不健全,没有形成统一规范的管理体系,有关人员缺乏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能训练和职业道德教育,必然导致泛心理健康教育现象的出现。

3.功利价值取向的影响

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取向应定位于直指人的成长、发展与自我实现等方面,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重视人的生命和生活,关怀人的价值和使命,关照人的精神和信仰[1]。但很多学校为达标、晋级或评优的需要,在条件不成熟、甚至并不具备条件的情况下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招聘人员,机械操作,歪曲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宗旨;另外社会上掀起的“心理咨询热”和媒体对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的炒作,也使一部分人想借助心理健康教育谋取利益。在利益驱动之下,很多心理健康教育的行为并非指向对学生心灵成长的关怀与提升,反而催发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失范。

4.对“大心理健康教育观”的曲解

在心理健康教育实施过程中,有学者提出“大心理健康教育”的观点,即认为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方法和技术层面的问题,而是一种先进的科学的教育理念。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实现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是学校工作的出发点,心理健康教育观也成为指导所有教育者教育行为的教育思想,除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活动外,心理健康教育更多以弥散和渗透的方式存在于各类教育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显性与隐性的作用,使所有教育教学活动都具有“心理健康教育性”[4]。这一观点对全面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突出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的核心无疑是正确的。但有些人曲解了“大心理健康教育观”,把具有“心理健康教育性”等同于心理健康教育,无限扩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外延,也促成了泛心理健康教育的产生。

参考文献:

[1]崔景贵.我国学校心理教育的发展历程、现状与前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5).

[2]石国兴.心理健康教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j].中国教育学刊,2000(2).

第7篇

一、健康教育的内涵

现代的健康观认为,健康不在仅局限躯体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世界卫生组织(WHO,1947)对健康的概念为:“健康乃是一种躯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满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这个定义从三个维度衡量健康的水平,是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在健康概念中的具体体现,促进了健康运动的迅速发展。1990年,世界卫生组织进一步定义了四维健康概念,即“一个人在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健康和道德健康四个方面皆健全”。新的健康概念的内涵为在时间、空间、身体、精神、行为上尽可能达到良好的状态。因此,可以给健康教育作如下定义:健康教育(health education)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

二、高校体育教育目标

体育教育是以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健康为目的,因此,体育教学兼有“健身”和“育心”的双重任务。学校体育要更新观念与认识,充分利用体育的价值与功能,重视和加强学生的健康意识,既要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技能,又要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我们在体育教育中采取的各种体育方法和措施,主要是教育大学生实行躯体上的自我保健、情绪上的自我调节、生活方式上的自我控制,唤起大学生对健康的一种自觉性和责任感。培养大学生对体育的积极态度,要以提高认识和培养爱好为条件。所以体育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的体育意识,提高体育能力,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培养良好的道德、意志品质,为终身体育、毕生事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健康教育与体育教育的关系

健康教育和体育教育有着自身的目标、形式、内容和方法,但最终目的都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它们之间有密切的联系,相互有交织。健康教育拓展了学校体育教育的功能和内涵,体育教育成为了健康教育的良好载体。

四、体育教育对健康教育发展的推动作用

体育教育可以从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三方面实现人们对健康的渴望与追求。中国传统保健体育要求身与心和谐统一起来,进行调节和锻炼,不仅可以防治疾病,提高人体健康水平,而且可挖掘并发挥出人体潜在的功能和作用。现代学校体育教育已由原来的单纯生物体质逐渐向身心全面发展观转变。学校体育已成为全面发展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1.体育教育完善健康智力教育。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人才的一个重要方面,要开展健康教育,必须结合体育教育的内容、形式、特点及其手段,进行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有评价的教育活动。通过这一教育活动,使学生获得必要的科学保健知识和有效的健身方法,端正态度,转变观念,培养良好的社会行为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全面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随着学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一种新的体育教育思想――健康教育应运而生,它是在整体上综合性地对学校教育的特征和发展规律进行研究而提出的。中国居民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生活方式”就已成为影响居民健康状况的主要因素。对此,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需要体育运动对“生活方式”的干预。这个明显的事实说明,在高等院校中普及健康教育概念是非常重要的,它能使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而学校体育被认为是最佳的普及环境,这就要求教师重新认识体育教学方式,打破传统的模式,树立学生的体育价值观。从整体上使各学校体育职能部门把握方向,制定出总体实施计划,为教师提供上课依据,同时给学生提供客观指标;具体到课堂上,要求教师向学生传授健康知识,通过体育教学方法、组织手段,有步骤、有计划地实施健康教育,使学生在体育课中个性得到发展。其次,学生处的年龄段正是自我要求完善的时期,他们追求一种标新立异的感觉,经常想表现自己,而且接受事物非常快。而体育课恰好能利用他们这些特点,因材施教,通过体育教育进行健康教育,达到完善健康智力教育、健康德育教育的目的。

2.体育教育的根本目标是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大学生正处在从青年期向成人期的过渡阶段,无论身体形态、生理过程、心理过程都有巨大的变化,是决定人一生的体格、心理个性、智力发展的关键时刻。体育教学和体育训练中讲究卫生,掌握基本的生理卫生和健康理论与方法,懂得体育科学道理,体育不仅是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还涉及到合理的作息、营养、心理保健等多方面因素。学校卫生工作包括体育,因为体育不仅是从运动锻炼的角度,积极保护健康人的身体,增强体质,而且还能防治一些疾病,增进人的健康。教育、体育疗法等。因此,学校体育教育与健康教育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3.通过体育教育促进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体育教学中最直接的健康教育表现形式是体育教学,从它和它的内容和特征以及我们所提及的健康概念与人的社会化发展过程看,它们之间有着相通的地方。人的社会化的主要内容是学习社会规范,通过健康体育教学方式使他们适应社会的需要与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形成良好的社会规范意识;通过健康体育教育,让学生逐步认识自己的社会角色地位,理解自己的行为方式,从而不断地完善自我形象;同时,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健康的、有利于社会的个性特征。因此,推动校园健康体育教育,不但能够完善健康教育及学校体育教育,而且扩充了健康概念的社会适应能力的学说。

第8篇

关键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策略

体育心理健康教育建设是指通过体育与健康教学及各种专门性活动,运用心理学意义上的学习心理,结合体育与健康所蕴涵的身体练习心理,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技巧,使学生的心理品质与身体品质更完美地发展的过程。但长期以来,心理健康教育建设一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究其因,除了长期受到应试教育思想、应试行为以及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负面影响和制约外,根本在于受到认知误区的束缚,错误地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建设是体育的附属功能,导致学校体育的实际操作往往重生理功能而轻心理健康教育建设,或是把心理健康教育建设与思想、道德建设等同或混为一谈,使得学校体育的心理健康教育建设因没有摆正位置而缺乏相应的重视、研究、开发与拓展,也使得学校体育丰富生命力受到损害的同时面临落后于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的严峻挑战。摆正心理健康教育建设在大学体育中的位置,牢固树立人在体育实践活动中心理健康教育建设与身体发展不可或缺的思想和观念,立足于应用和服务于学生,探索融理论与实践操作于一体的体系构建,为体育在实现和达成最优的育人建设中提供更加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建设理论和方法参考,具有重要的现实性和发展性意义。

1 大学体育心理健康教育具体化的内容与方法

1.1自我概念的树立

自我概念是个体主观上关于自己的看法和感觉的总和,其形成或改变要依赖于自我评价,而自我评价则依据自我知觉。在协助学生身体活动中证明自己,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养成健康、理性的自尊。研究认为,愉快而自主的身体活动是使学生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的依赖性贡献因素。总的来说,积极的自我概念的培养和获得包括良好的社会隶属、适时的心理类型、和谐的人际关系、恰当的角色、理性的爱好与理想追求及其建设性的自我统合等是最为重要的几项建设内容。

1.2社会化意识的培养

社会化意识的培养,在体育运动情景中培养学生公平竞争、团队合作、交往沟通、归属需要、生态体育这样的一些意识和观念,达成学生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化。已有的研究表明,体育运动是促进人类社会化最有效的载体之一。就学校体育而言,体育对学生的社会化过程所产生的重大影响毋庸置疑,更多的要依赖于有意识的开发和培养。教育的主要途径有:学校要设立包括以体育为首的促使学生良性社会化的活动课程,利用和发挥学校的资源优势,形成体育运动优化人社会化的共识,同时充分发挥体育教学“课堂社会”的作用和效应,以体育与健康课堂的合作学习、游戏活动、见习服务、教学竞赛,体育节、课间体育、综合性运动会、集体性课余体育活动、业余训练、体育协会的团队建设以及校外的社区活动、生态体育、野外体育、校际体育交流等为主要手段,培养学生的纪律感、责任感、集体感、荣誉感、归属感、认同感等社会化的意识和观念。

1.3自信心的培养

让学生通过体验体育成功及失败培养和形成真实的、稳定的自信心,提高自我效能感,达成自信与坚定。研究表明,个体从事体育活动后自我效能感都获得了提高,从而对以能力为基础的自信心产生积极的影响和一定的迁移效应。就自信心的获取与培养而言,主要从体育与健康课学习与活动的安全感、情感保障、自我认识、社会归属、能力感和使命感六个基本方面着手,基本途径有:(1)通过合理、科学的场地布置和设施布局、严密地组织教学,为体育教学、锻炼创造安全、舒适的环境。(2)教师要以自身高尚的道德情操投入体育的教学活动中去,营造充满爱和关怀的教学氛围。同时,针对学生的心理活动及行为表现的变化,实施心理激励调控和暗示调控,巧妙地给学生形成一种兴奋好学的心理状态,从而诱发其内部“能源”,培养学生的自信心。(3)协助学生根据自身体育水平、身体健康状况和学习实际树立体育学习的目标,使之内化为学生自身所赋有的使命感。(4)通过创设多元化的学习组织形式,创造实实在在的能让学生张扬个性、能力、交往的不同舞台。

1.4进取精神的培养

让学生在参与体育学习、活动与锻炼中频繁、自然地品尝失败这种既正常又刺激人的结果,激发和挖掘“更高、更快、更强”的信念,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进取精神。方法有:(1)通过目标设置、创设佳境、归因教育、积极反馈、价值寻求等方法,激发学生参与体育学习、锻炼、健身的动机;(2)在教学中教师要着力强调学生达成学习与运动目标时要尽力而为,知难而进,坚持不懈。方法有自我暗示法、自我挑战法、竞赛法、心理激励法、榜样法、反馈表扬法等;(3)通过成功教学法、愉快教学法、需要满足法、教学“引趣”法等,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从而转变或改善学生的体育态度,养成积极进取的精神;(4)挖掘和开发效率观念、竞争意识、危机意识和独立意识并注入课堂的学练实践中去,培养学生勇于进取、不断开拓、坚持努力的行为习惯。

1.5意志力的培养

通过体育活动科学、合理、有效的身体负荷与心理负荷,改善学生的耐挫折、包容的心理过程,发掘、激活和提高学生意志品质或意志能力。研究显示,体育活动能有效地改善人脑的调整机能,提高人的行动统调能力和发展意志品质。基本的教育途径有:(1)在课堂教学中将意志品质的培养始终贯穿在学生身体练习之中,根据项目特点和要求,有意识地融入意志品质的陶冶;(2)教师要结合体育文化、运动知识的传授和课堂学习目标的解释、示范的讲解,说明练习要求、练习的提示与刺激言语等的同时内化意志的教育;(3)在日常的课余体育活动中关注学生锻炼的自觉性与坚持性并适时引导、激发和协助学生自我培养。意志培养常用的方法有:注意力训练法、疲劳负荷法、竞赛提高法、条件限制法、创设挫折情景法、角色置换法、自我强化法、自我暗示法、极限体育挑战法等。

1.6心理健康的培养途径

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体育与健康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以适宜的身体练习为载体,生动、活泼、有效地开展,促进和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教育途径有:(1)教师要有目的地挖掘体育教材中有心理健康价值的知识内容,或补充一些相关的材料,融入体育卫生、保健知识与体育基础知识的传授之中;(2)对于严密的体育组织教学,作为德育的一个重要部分来抓,与体育德育教育融为一体,与心理素质的培养一体化;(3)结合体育教材特点,或面向全体学生,或因材施教、个别辅导;(4)发挥体育教师自身的言传身教作用;(5)通过学生自我的运动与心理体验来教育、培养。常用的方法有:沟通说服法、温和运动法、接触性运动法、锻炼体验法、体育服务法、自我教育法、心理辅导法等。

2体育心理健康教育建设的发展对策

首先,体育的心理健康教育建设是体育两大本质功能之一,两大本质功能和谐、协调、互动的发展是青少年学生习得和内化最优身心的关键。所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教学的实际操作以及其评价均要以学生为本,切实树立“健康第一”思想和素质教育理念。同时,体育的心理健康教育建设又是以体育运动为依托的,开展和实施必须与体育与健康教学活动紧密结合,而不能脱离体育实际,否则,不利于学校体育的健康发展。其次,教师是体育心理健康教育建设至关重要的因素,对在职的体育教师提供相关的培训是必需和必要的。就我国大多数体育教师而言,几乎都没有接受过相关的正规培训,缺乏关于心理健康教育建设概念、宗旨、内容的知识框架,也不了解心理健康教育建设的有关方法论。因此,对于今天在校的体育教师来说,拥有心理健康教育建设理论与实践的基本框架,了解如何通过自己的教学活动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心理,准备较充分的教学思想和理念等是一种实实在在的需要。再次,进行综合全面的心理教育是体育心理健康教育建设卓有成效的基础、支持和保障。综合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包括:学校要有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品性和健康心理的强烈使命感;要让学校行政管理者、教师、学生、家长都参与到心理健康教育建设中来;所有体育教师必须主动地把心理健康教育建设融合到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活动中并不断自我强化;体育心理健康教育建设必须与学生体育成绩、行为的高标准要求紧密结合。

参考文献:

[1]吴志超.现代教学论与体育教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3,(3):52-54

[2]申荷永,高岗.心理教育[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1,(5):17-19.

[3]班华.心育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12):118-119.

第9篇

[摘要]探讨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相互渗透的结合点,实施“双育”的途径和方法、基本策略,帮助大学生适应高校的学习、生活,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

[关键词]思想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结合

[作者简介]严丽丽,柳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人文社科部副教授;周振座,柳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工处处长、副教授;蓝琼丽,柳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人文社科部主任、副教授;覃远生,中共柳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党委副书记、教授;黎卫文,柳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主任、副教授;蓝继强,柳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讲师,思想道德修养教研室主任、讲师;韦自露,柳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人文社科部助教,广西柳州545006

[中图分类号]G4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7)08―0169―04

国家早已重视将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紧密结合,1994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就指出:“德育工作者要深入到学生中去,通过谈心、咨询等活动,指导他们处理好在学习、成长、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遇到的矛盾和问题。”通过调查与研究,我们发现,将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紧密结合,有利于增强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提高大学生的自我修养意识和道德水平。

一、实现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目标

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是两个不同的学科,二者的具体培养目标是不同的。思想道德教育旨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通过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教育,让学生接受正确观点、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心理健康教育旨在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他们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其人格的健全发展。但二者都属于育人的工作,在总目标上是一致的,即塑造一个完整的人。二者的有机结合,才能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学生思想道德的形成依赖于学生心理结构中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的全面发展,两者的相互渗透,有利于学生品性观念的形成和适应社会各种现象及行为能力的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内容是思想道德教育目标的扩展与延伸,它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而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也离不开社会认知的理论基础,离开了这一基础,就难以改变学生心理认知上的偏差,这不仅要从思想道德的宏观高度上把握品德形成的规律,更要从心理的层面即具体、微观的层面上,解决具体和抽象的冲突。因此,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有效地调整好各种心理不适,通过道德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没有正确的认识、正确的目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是盲目的。而怎样使学生心悦诚服地理解和接受思想道德教育,这既是一个思想道德修养问题,更是一个心理接受和承受的问题,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直接关系到他们的成才标准,关系到能否达到学校教育目标的问题,探索和研究二者的结合具有重要意义。

二、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相互渗透的结合点

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许多方面都不相同,但二者有着密切的联系,存在相互渗透的结合点。

1.实现思想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结合

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大学生提供正确认识世界的武器和培育正确的人生目标,为避免心理问题的出现奠定坚实的基础。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则是帮助大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他们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其人格的健全发展。尽管二者的内容各有侧重,但目的是一致的。要把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和思想道德的教育目标相结合,使学生掌握思想道德的宏观意义。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有必要以思想道德教育为主导,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来促使其心理素质的提高;在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时辅以心理健康教育,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来保证其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在思想道德教育中加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大学生角色变换带来的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大学生在人际关系中常见的心理障碍;大学生性心理和恋爱心理;大学生健全人格及塑造;大学生择业心理及辅导等。这些具体的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实际,从具体、感性、学生可感知的认识出发,容易被学生所理解和接受,使学生能够见微知著,从心理上理解和接受思想道德修养的理论品质和内容的深刻、长远的意义,对于他们自身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起重要的作用,促进他们自觉达到思想的升华。实现“双育”内容的结合,既可增强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的针对性,避免盲目的说教,又能使学生的心理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形成健康的人格。

2.实现思想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的结合

心理健康教育强调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相信学生的潜力,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指导协助学生。在教育方法上,主要有:辅导法、倾听诉说法、自由讨论法、鼓励法、会谈法、心理测量法、生活技巧训练法、角色扮演法、行为矫正法和沟通分析法等。这些方法注重宣泄和暗示,具有个别性、保密性等特点。思想道德教育可借鉴心理健康教育的手段和方法,全面了解学生的特长和不足,了解学生的气质类型、性格特征和能力倾向,以减少思想道德教育的阻力,使思想道德教育更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为学生自觉接受思想道德教育、实现道德内化提供方法上的支持,思想道德教育还应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通过榜样、规范、引导,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同时,思想道德教育的说服教育、实践锻炼也适用于心理健康教育。因此实现思想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的互通,取长补短,相互结合,可以达到互相促进、互相补充的作用,提高教育效果。

3.通过学校的各项活动实现思想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是高校的特点,学校的各项活动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渠道。有针对性地开展各项活动,如军训、各种校园文化活动、社交、志愿者服务、参观、社会调查等活动,将“双育”寓于各种活动之中,使学生在活动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培养团队精神,增强集体观念,锻炼意志,学会与人交往,认识和了解社会问题,找准自己的位置,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道德情操。

三、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途径和方法

1.以“思想道德修养”课程为阵地,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大学新生入学后开设的一门公共必修课,是高校思想道德教

育的主战场、主渠道,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该门课的目的所在。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贯穿到思想道德修养课的授课过程中,把理论与学生的实际心理问题相结合,以实例支持理论,以理论分析实例,使思想道德修养课更能贴近学生的实际,实现思想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同步发展。要把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手段融入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使思想道德教育更符合学生实际;坚持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以课堂教学、课外教育指导为基本环节,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思想道德教育全过程,实现思想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同步发展。

2.以校园文化为载体,开展“双育”

校园文化是一种精神载体,它用无声的话语传递大量的信息,对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健康意识具有隐性教育的功能。要占领校园这块精神文明的阵地,唱响主旋律,抵御消极文化对校园的侵袭,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要紧密围绕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的目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如作为校园文化精神层面的校风、校训校歌等,能起到增强学生的使命感、责任感的作用;利用学工处、校团委、学生会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渗透“双育”于文化活动之中;举办内容丰富的学术报告、人文社会科学讲座,开展一些心理健康日系列活动等,形成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同时,通过学校广播站、板报宣传栏、校心理卫生协会、校园网等校园媒介营造文明健康的气氛,形成人人重视、追求心理健康,讲文明、讲礼貌的良好局面。把“双育”融入学校日常教育活动,激发学生求知进取的精神,达到发展个性、提高综合素质的目的。

3.建设一支思想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教师队伍

思想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源于不同的学科体系。由于思想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具有互通性,因此必须建立一支综合的教育队伍,实现思想道德教育的教师与心理学教师的有机结合,形成思想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合力。要从体制上把心理学教师纳入德育工作队伍,二者的结合,便于开展“育人”工作。对专兼职德育工作者进行定期培训,使他们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及心理咨询方面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学会用心理健康的眼光去审视自己的教育对象,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不仅是政治观念的指导者、道德知识的传授者,同时他们的品质人格、道德情操通过言行也潜移默化地感染着学生,而其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更是体现在工作方式方法中,直接影响教育效果。教育者的人格和心理健康状况比其他专业知识和教育方法更能影响一个人的健康成长。因此,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应在完善他人过程中完善自我,形成良好的人格素质,充分发挥其对学生的人格感召作用,既掌握思想道德教育的工作方法和原理,也熟悉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方法和原理。强化“双育”的地位与功能,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4.道德训练与心理训练互相配合

在教育教学中,有效地开展素质训练是一个急需探索的新课题。尽管道德训练与心理训练在训练目标、过程和方法上有一定差异,但由于理论基础的一致,两者的结合是一个多渠道、分层次交叉进行的过程,在心理素质训练方面,结合课堂教学有针对性地开展“自信心训练”、“自我心理坦露训练”、“解除考试焦虑训练”、“情绪放松训练”、“心理剧”等专门性训练课程;在道德训练方面,则可以设置情境、角色扮演、开展各种活动等,为学生提供实际的仿真训练机会。同时,要发挥社会实践的重要作用。鼓励和指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一方面,使大学生有机会接触社会、了解国情、开阔眼界、增长知识、体验人生的价值和社会意义;另一方面,检验学生已有的道德认识的正确性,促进学生将社会道德要求逐渐内化为自己的道德需要,使道德认识向道德信念的转化。把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学生的各种实践活动之中,让学生获得丰富而生动的情感体验,使良好的心理素质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得以逐渐发育和成熟起来的,思想道德的理论、规范得以践行,实现由知到行的转变,进而提高心理素质和道德品质。

5.利用网络资源,拓展思想道德与心理健康教育新路径

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不仅对社会的发展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对思想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也有着重要的作用。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媒体,建立“思政网站”,并在“思政网站”中开辟、完善心理健康专题,向学生介绍国内外知名的心理咨询网站,帮助学生拥有更多维护、救助自身心理健康的途径,全方位、多角度地实施“双育”,使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互联互动、及时沟通,克服思想道德教育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的弊端,更加真实而及时地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解决学生思想和心理上存在的问题,把网络技术和网络“双育”紧密地结合起来。

四、在思想道德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策略

思想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是解决大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最佳方法。心理健康教育给思想道德教育开辟了新途径。必须注重在思想道德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将学生的思想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来,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得以提升,思想行为积极向上。具体策略如下:

1.从提高认识入手

认识是行动的先导,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关键在于提高认识。教育者对思想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要有深刻的了解、认识和认同。充分认识良好的思想道德是心理健康的前提和保证,学生健康的心理状态是其优良道德品质的心理基础。因此,要使思想道德教育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载体,发挥思想道德教育在培养人格品质和健康心理素质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又以心理健康教育丰富和完善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和手段,根据大学生的需求及特点来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从内容、方式上贴近大学生的心态和思维方式,增强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并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构建适合现代社会需要,符合学生特点的新型思想道德教育模式。

2.因人施教

思想道德教育的对象是人,每个人都有能力、性格、气质等个性心理特征的差异,在过去的思想道德教育实践中,往往忽视人的个性,采用灌输的方法,影响了教育的实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自主意识、平等意识不断加强,思想道德教育者只有切实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因人施教,才能提高思想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因势利导

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常见的心理现象主要有:挫折和逆反心理、嫉妒和攀比心理、表扬和批评心理。心理学的研究详尽地介绍了这些心理现象的特点、形成及规律。在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教师应掌握相关心理学的理论,引导学生分析和正确对待这些心理现象,克服消极不良的心理,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和思想道德素质。

4.积极引导

第10篇

PDCA循环又叫戴明环,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首先提出的,它是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全部过程,就是质量计划的制订和组织实现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按照PDCA循环,不停顿地周而复始地运转的。

1 P(Plan)――计划。包括方针和目标的确定以及活动计划的制定;

1.1计划要有针对性。护士护理工作中会遇到不同的病人,其性别、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工作生活条件等均存在看个体差异,因而他们的接受健康教育需求也就不同。因而,在制定护理健康教育计划时护士要根据病人的健康需求、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文化水平、接受能力等情况的不同,给予有针对性的教育和指导,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保证护理健康教育收到确实的效果。此外,注意健康教育的针对性,还应该包括教育方法的选择、教育内容的安排、教育时机的把握等。

1.2计划要有阶段性。在护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中,护士要注意把握好教育的阶段性,因为不同的时机将产生不同的教育效果。因为病人对医学专业知识的了解毕竟很少,在接受上存在被动性,同时容易听完了就遗忘的可能性很大。例如,外科手术病人的护理健康教育则有明显的阶段性,包括入院教育、术前教育、术后教育和出院前恢复期教育等,每一阶段病人的健康问题及健康需求都有不同的特点,教育内容也就必须有所区别。因此,护士应分阶段地对病人的健康问题进行计划性分期教育指导,以增强教育的效果。

2 D(DO)――执行。执行就是具体运作,实现计划中的内容;

2.1掌握技巧。完成一个良好计划的实施,需要有一个良好的个体素养做保证,包括熟练掌握护患关系技巧、沟通技巧、知识灌输技巧和行为训练技巧等。通过与教育对象的有效沟通,可及时了解患者的情绪、情感及个性特征,及时发现患者对健康的需求,有利于护患之间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实施知识的灌输以及行为的训练指导。否则,难以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在护理健康教育的实施中,注意掌握良好的教育技巧,可有效提高教育效果,促进预期教育目标的达成。

2.2优化组合。护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并非单一而是多层次、全方位的,根据教育内容及教育对象健康需求等情况的不同,合理采用不同形式的健康教育方法,可以达到各种健康教育方法的优势互补。传统护理健康教育方法单一、局限,是一种以疾病为中心的指导,因而不会满足患者的需求,当然也达不到护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而以个体的人为中心的健康教育体现了现代护理教育理念,传统与现代护理健康教育二者融合为一互为补充是一种创造性健康教育手段与方法的选择和运用,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在实施护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根据教育对象、教育内容以及教育情境的不同,正确地加以选择多种多样的方法,并将多种教育方法优化组合,达到健康教育的目标。

3 C(Check)――检查。就是要总结执行计划的结果,分清哪些对了,哪些错了,明确效果,找出问题;

方案是否有效、目标是否完成,需要进行效果检查后才能得出结论。将采取的对策进行确认后,对采集到的证据进行总结分析,把完成情况同目标值进行比较,看是否达到了预定的目标。如果没有出现预期的结果时,应该确认是否严格按照计划实施对策,如果是,就意味着对策失败,那就要重新进行最佳方案的确定。

因此,在这个环节可以应用循证护理的理念进行指导。循证护理,即“遵循证据的护理”。依据当前最好的证据为护理对象提供最佳的护理服务是循证护理的核心。循证护理主要包含护理对象的需求、护士的经验和当前最佳的证据三个要素。而经济、高效、可行的护理健康教育也必然是这三个要素的有机结合。可以说,应用循证护理指导护理健康教育实践,为科学高效的健康教育提供了必要的保证,对提高护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教育对象的参与性以及教育的有效性,必将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11篇

【关键词】 骨科; 整体护理; 健康教育; 治疗依从性; 患者满意度

健康宣教是整体护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但在临床护理实施过程中,由于缺乏科学的对健康宣教效果进行考核的行之有效的办法,使健康教育的效果不尽如人意[1]。患者对健康宣教知识掌握、理解的程度直接影响着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依从性,而治疗依从性与治疗疗效、预后等又有着极为重要的关系[2]。因此,探讨临床整体护理中健康宣教方法的有效性成为了广大护理人员的重要课题。笔者对100例骨科患者实施个体化的健康宣教方法,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9月~2011年9月在笔者所在医院骨科住院治疗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143例,女57例,年龄21~77岁,平均56.3岁。86例四肢骨折行手术治疗,脊柱骨折34例,骨盆骨折31例,49例髋关节置换术。文化程度:35例为小学及以下,92例初中,34例高中,39例大专以上。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病情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整体护理法中的健康教育方法进行治疗过程中的健康宣教;观察组患者在整体护理的基础上,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健康宣教方法进行健康知识教育。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依从性、出院前的满意度及自身疾病相关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观察组患者个性化健康宣教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2.1 健康宣教责任划分 每个患者的健康宣教实施责任人为责任护士;护士长监督宣教效果。收集资料,制定健教计划。由护理组长根据入院患者情况制定健康宣教要点。每个患者入院后,责任护士应及时对患者的情况进行详细了解,以制定患者的健康宣教要点。通过查看病历、与患者进行交流,了解患者的理解能力、性格、心理想法、家庭情况、疾病情况等内容。并根据上述内容制定该患者应重点关注的健康宣教内容,应采取患者比较容易接受的教育方式。具体内容应包括:对疾病的正确认知,如发病原因、高危因素、目前的治疗方法、预后、所涉及的诊断检查方法、围手术期注意事项、术后并发症表现、并发症防止、良好生活习惯、日常注意事项、饮食注意事项、合理用药等教育,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自我控制疾病及并发症发生的能力。

1.2.2 个性化健康宣教的实施 责任护士根据患者健康宣教重点,采取适合患者接受能力的方式进行宣教。骨科患者术后康复期需要进行很多康复训练,对于文化程度较低、理解力较差、健康知识缺乏的患者,可多采用示范性教育,并采用与患者生活较为贴近的语言进行相关知识教育。整个教育过程中,要注意患者的反应,确认患者是否理解所宣讲的内容,可鼓励患者复述宣教内容或者将示范性操作进行展示,并对其进行纠正,以强化宣教效果。

1.3 观察指标 由专人抽查宣教效果,分为优、中、差三级;出院前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三级;治疗过程中的依从性分为完全依从、部分依从、不依从三级。

1.4 统计学处理 对文中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5.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健康宣教效果及满意度比较,观察组的完全依从率、非常满意率、健康宣教效果优秀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完全不依从率、不满意率、健康宣教差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3 讨论

健康宣教是整体护理路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护理人员以使患者正确认知自身疾病相关健康知识为目的,采取有计划、有步骤的教育方法,纠正人们对自身疾病的错误认知,重新建立新的有利于疾病康复的健康习惯,日常生活习惯,消除疾病的高危因素,达到增强及巩固治疗效果的目的。在任何治疗活动中,患者自身对疾病的态度,对疾病的疗效及预后有着非常大的影响[3]。在疾病治疗过程中,影响患者对疾病的态度的因素非常多,对疾病相关健康知识的认知水平是其中较为关键的影响因素[4]。目前,大部分医院都开辟了专门的健康宣教室,但由于大部分医护人员日常工作量都较大,医护人员能真正将健康宣教工作进行下去并注重实际效果的医院并不多见[5]。骨科患者往往年龄跨度大、治疗方法差异大、患者疾病相关知识更为缺乏、住院及术后恢复时间长、术后的康复训练难以坚持等实际困难,使得健康宣教在骨科患者既是重点又是难点[6]。

针对骨科患者的上述特点,在本组研究资料中,笔者采用个体化的健康宣教方式,以健康宣教效果为导向,针对不同的患者情况,制定每个患者的重点宣教内容,并采取适合患者的宣教方式。使患者充分了解、认识自身疾病的相关知识,消除紧张、恐惧心理,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到疾病的治疗、康复过程中。配合医护人员的各项治疗护理操作,明显较常规的健康宣教方式提高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依从性,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促进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康复效果。

参 考 文 献

[1] 常殿霞.健康教育在骨科整体护理中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20):309.

[2] 李加宁,宋雁宾,耿莉华,等.外科病人健康教育的思路与实践[J].南方护理学报,2000,7(4):44.

[3] 黄飞燕,肖育卿,谢思斯,等.骨科患者在整体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17):4133.

[4] 赖红梅.骨科开展健康教育组织管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2):106.

[5] 高宗兰,张庆云,米金娥.健康教育与骨科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2,8(8):622-623.

第12篇

【关键词】护理健康教育 滞后 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2-188-03

现代护理学赋予护士的唯一任务是“帮助患者恢复健康,并帮助健康人促进健康国际护士会规定护士的权利和义务为“保持生命,减轻痛苦,促进健康”[1]。这不仅体现了患者渴望得到护士和其他医务人员帮助,满足其生理、心理需要,而且表明帮助患者是护士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患者能否在医疗保健活动中获得受教育的权利,满足健康教育需求,取决于护士的教育意识和履行教育职责的能力。随着整体护理工作的深入开展,健康教育日益受到医务工作者和患者的重视。但我院胃肠外科护理工作繁多其影响健康教育的实施及落实,而导致护理健康教育工作滞后甚至“流产”,无法满足广大患者的护理健康教育。针对胃肠外科护理健康教育滞后原因,并提出相应干预对策。

1 健康教育的内容

健康教育是实现和促进人群健康的一门涉及生物医学、预防医学的行为科学、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传播学、经济学等多项学科的一项综合性应用技术,是人们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总和。随着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不断发展,护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也在逐渐扩展和深化,同时也要有针对性,具体有以下几项。

1.1 疾病防治及一般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这是我们工作中接触最多、也是病人最迫切需求的。包括:法定传染病的防治知识,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知识,常见病的防治知识,仪器器械性治疗知识,检查化验知识,合理用药知识,就诊知识,日常生活中饮食起居方面的卫生知识等。

1.2 心理健康教育 教育病人正确对待自身的疾病,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早日康复的信念,同对病人家属及陪护人员进行保护性原则教育,教育他们在精神上给病人以支持和鼓励。

1.3 行为干预 针对患者特定的健康问题和疾病特点,分析行为因素与所患疾病的关系及对个人健康的影响,开展有针对性的行为干预,其主要内容包括行为指导和行为矫正,行为指导是通过语言、文字、声像等材料和具体的示范指导,帮助教育对象形成健康态度,作出行为决策,形成科学的行为方式,行为矫正是通过训练、深化、强化、脱敏、厌恶疗法等方式,建立新的健康行为模式。

2 护理健康教育中滞后的原因

2.1 护士因素

2.1.1 知识缺乏及老化 我国护理队伍学历偏低,大多数护士没有系统学习过有关健康教育的理论知识,对护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知识缺乏。护理教育模式陈旧,护理教科书数年不变,护理人员在学校学习的仅为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护理学等方面的课程,却缺乏系统学习教育学、社会学、行为学、心理学、传播学等课程,使护理人员知识老化,不能适应新的医学模式。因此,实施护理健康教育时感到无从下手,或知其一,不知其二。另外,受功能制模式影响,护士偏重于重复性、技术性操作,仅完成患者治疗性护理,未将患者看成一个整体,缺乏主动为患者健康教育的仪意识。

2.1.2 人员结构不合理 目前我国护士数量仍严重不足,护理队伍更新变化快。我国卫生部规定护理人员与病床比例是0.4:1,但90% 以上的医院达不到这个比例。以我院为例,多数临床科室维持最基本班次,护理人员2/3 是聘用合同护士,兼责任护士。护理人员缺乏、工作量超负荷、工作单调重复性强、又要求有较高的准确性和责任心,致使护士常处于应付日常工作的状态,不能提供与患者的健康需求。

2.1.3 角色认识偏差 由于长期受功能护理模式的制约,护理工作是以疾病为中心,局限于执行医嘱、打针、发药等治疗性护理影响根深蒂固,相当多的护士对健康教育缺乏感性、理性认识的内在动力,缺乏从护理发展的角度认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以“患者的健康问题为中心”的观念将健康教育视为额外工作,且对教育者角色意识比较淡薄。

2.2 患者因素

2.2.1 记忆理解能力及文化水平和生活习惯 健康教育的效果与患者的记忆、理解能力呈正相关。文化水平越高,对疾病了解的欲望越强,理解和接受能力相应较强。长期不科学的生活习惯,是宣教中重要的干扰因素。

2.2.2 经济承受能力及对护士的信任度 经济条件较差者重治疗、轻教育,因经济条件的限制,他们希望用尽可能少的钱得到最好的医疗及护理效果,在病情稍有好转就急于出院,使健康教育知识无法在短时间内掌握。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多数患者认为护士只会打针、发药,对她们所指导的健康教育内容持怀疑态度,有的则特别相信医生的宣传教育,从而影响护士的健康教育效果。[3]

2.2.3 患者群体的文化差异与护士自身素质的影响文化层次相对高的患者对教育内容的理解接受会容易些,大多数患者对医疗知识缺乏,尤其我院大多数是农村患者,理解接受教育有较长的过程。制定过高的教育目标会使患者望而生畏,成为学习的障碍;目标过低,则不能调动患者的主观努力而拖延时间。护士受教育起点低,特别是招聘的合同护士,不能准确、透彻、灵活地运用理论知识施教;受知识水平、结构的制约,受人员更新流动快的影响,培训存在困难;缺乏再学习、再教育的主动性或机会,缺乏心理、人文、社会等方面的知识积累,对患者不能做深入评估,不细致了解其差异性;不加选择地施教,与患者没有有效的沟通。

2.3 其它因素

2.3.1教育内容和方法单一教育内容简单程式化,缺少个性特点,教育方法以单纯的灌输式教育为主,缺少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教育手段,不能激发患者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出院指导内容简单、抽象不够深入和具体,病人不易接受。护理管理上缺乏对健康教育效果的监测评价,使之流于形式。

2.3.2未把握好教育时机及交流技巧刚入院尤其是急诊、重症的患者和家属,还未适应新环境及角色的转变,对护士宣布的多项条款难以记忆和接受;患者身心状况欠佳,如有疼痛、发热、恶心、呕吐、焦虑、愤怒等表现时,会对施教产生厌烦和抵触;手术、特殊检查时往往紧张、恐惧、心不在焉,施教事倍功半;现行健康教育方法形式单一、材料内容笼统;共性多、个性少;书面的多、操作指导少;灌输的多、注重反馈的少;单向传播多、双向交流少;护士自己缺乏自信,问话、听话、开始和结束谈话的技巧不够;语言缺乏艺术性和吸引力,表现为面无表情,死记硬背,语言简单、生硬,讲解无趣等等,使患者无兴趣专心听讲。

2.3.3护理管理观念和方法的滞后护理管理模式传统,对健康教育质量检查监督不按护理程序,没有从经验型转为科学型;检查考核标准变动不多;考虑病区管理的多,换位思考替患者舒适着想的少,体现人文关怀少;书写的内容多,实际操作真正给患者实惠的少。为了形式而走形式,给护士带来反感而只能让其被动接受。护理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实在在做了患者才能感受到,“闭门造车”无益于整体护理的开展和健康教育的实施。

2.3.4 缺乏健康教育评价标准体系美国护理认证委员会已制定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如从患者行为改变、健康状态、自我照顾技能、生理健康状态、精神健康及使用专业知识资源等不同层面设定健康教育的评价标准,为医院提供了一个以标准化为基础的客观、详细的质量评定监测工具,也为护理活动提供了明确的工作指导方向,保证为患者提供高效率、高质量的健康教育工作[5]。我国由于尚没有建立健康教育评价标准体系,缺乏科学的评价工具,影响了工作的开展。

3 干预及对策

3.1 强化角色意识 提高护士对教育角色的认知水平[6]。切实采取措施,鼓励护士积极参加继续教育,迅速改变目前的学历结构偏低的现状,同时,也应在医院内经常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学科的专题讲座,提高护士的知识水平,为开展健康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3.2 人员结构趋于合理化 依据《医院整体护理实施手册》,按比例配备护理人员,建立完善的支持系统,保证护士把主要精力用在为患者的有效服务上,这需要医院各方面的大力支持,眼光要放远,杜绝短期行为,要从制度上保证护理人员达标。科学合理的人才结构是人尽其才、有序工作的基础,是医院规范化的体现。

3.3 树立健康教育服务理念 护士承担健康教育的重任已成为当今护士主要的工作内容。杜国琴[7]调查表明,部分护士对健康教育重视不够,认知偏差,反映在护理工作模式转变过程中观念转变相对滞后,不仅影响了整体护理的开展,而且最终影响护理学科的发展。为此,需加大教育力度,进行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教育,提高护士认识,转变观念,促进健康教育的深入开展。

3.4 加强护士健康教育相关知识及技能的培训 护士健康教育相关知识的储备是开展健康教育的重要保证,护士的健康教育能力及水平则是护士履行健康教育职能的前提。深入开展健康教育,护士不仅要有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和健康教育技能,还要学习行为学、教育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学科的知识,成为具备T型知识结构的人才。为促进健康教育水平的提高,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学校教育,在护校尽快开设健康教育必修课,为临床培养有健康教育能力的实用性人才。二是继续教育,把培训纳入国家继续教育大纲,规定不同职称护士接受健康教育的分值,采取多种形式并存、相关知识并举的方法,使护士的知识结构适应健康教育的需求。还可以开设患者健康教育基地,编写健康教育教材。鼓励在职护士参加高等护理本科及硕士的自修学习。三是临床带教,为不同职称、学历和年资的护士确定临床教育职责,充分发挥高职称、高学历和高年资护士在健康教育中的带教作用。护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集思维、判断、决策于一体的护理,它不同于一般的护理操作,不能在短时间内掌握和运用。因此,有计划地开展健康教育规范化培训是满足护士健康教育需求的有效途径。

3.5 把握健康教育时机,实施个性化教育 不同个体、不同疾病阶段,采用不同的教育内容,做到少而精且分次、有序。任小英[9]在患者选择健康教育方式的态度调查中发现,护士面对面的示范教育方式最受患者欢迎。力求在最适当的时间进行教育,辛少芳等[10]认为,护患间进行健康教育最适当的时间是入院后2~3 d。也可将健康教育贯穿于护理活动中,如晨晚间护理,执行治疗护理操作,巡视病房等,使健康教育与临床护理一体化的护理模式在医院广泛运用。

3.6 健全质控及反馈机制 国家有关部门应着手制定和完善符合我国护理现状的系统评价标准和量化指标,将“软”指标,变为量化的“硬”指标。雷松蕙等[12]报道,护士对健康教育工作及时做阶段性效果评价和及时思考改进健康教育方法较欠缺。责任护士应根据患者情况随时调整教育计划,护士长及时检查健康教育效果,护理部每月在各病区收集1次健康教育知晓率调查表,评价各病区护士健康教育执行情况,病区之间交叉检查学习,相互取长补短。对护理人员的工作评价,不仅单纯评价护士实施工作,而且评价在实际工作中护士是如何进行的,包括护士的态度、语言表达能力、知识掌握的程度、采用的教育方法,以及患者是否明白掌握并遵照执行。患者的满意度是护理工作是否到位的集中体现[15],以患者知信行的转变、满意程度来衡量健康教育的实际效果。应用PDCA循环工作法进行健康教育质量控制管理,实行护士自我质量控制,科室护士长、健康教育组长监控,院护理质量小组督查控制,自评和他评相结合,目标管理与效果评价相结合,形成不断上升的质量监控良性循环。通过循环不断充实工作内容,优化工作结构,提高健康教育质量和水平。

4 总结

健康教育已是护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需贯穿于患者入院、住院、出院的各个环节,使健康教育与系统的医疗护理相结合,促使患者自觉地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以改善、维持和促进健康。护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开展,对改变患者的不健康行为、消除或降低危险因素、提高患者的治愈和康复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通过开展护理健康教育还可提高护士整体素质,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因此,不断完善护理健康教育体系,克服种种不利因素,才能使护理健康教育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潘绍山,孙方敏,黄始振.现代护理管理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366―382.

[2]王翠丽.浅谈《护理健康教育学》教学体系[J]护理学杂志,2005,17(7):58-59.

[3]江乙.基层医院开展健康教育的难点与对策[J].医学文选,2003,22(6):944-946

[4]陈红宇,王虹,胡君娥.临床实施护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的调查[J]中国健康教育,2005,21(2):144-145.

[5]M00RHEAD S,JoHNSON M,MAAs M.Nursing outcomes classification[M]∥吴袁剑云,译.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6.

[6]刘岩.运用护理程序提高护士的健康教育能力[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9):714-715.

[7] 杜国琴. 影响健康教育开展的护士因素及对策[J].中国健康教育,2002,18(8):507-509.

[8]胡忠华,朱丹,赖莉.影响护士实施健康教育的因素及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06,7(7):612-613.

[9]任小英.病人选择健康教育方式的态度调查[J].护理学杂志,200l,16(11):645―646.

[10]辛少芳,李顺燕,黄爱英.开展健康教育的效果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6):375―376.

[11]孙玉红,宋新然,张珂.护士履行健康教育的难点分析及对策[J]护理学报,2006,11(11):66-68.

[12]雷松蕙,庄永秀,于惠芳.有效实施护理健康教育落实人性化服务[J].国外医学护理分册,2005,24(12):767-770.

[13]金丽梅,黄丽萍,吕水兰,易玲.制约健康教育发展的因素与对策[J].护理学杂志,2007,9(18):7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