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室内空气污染的现状

室内空气污染的现状

时间:2023-07-27 16:23:13

室内空气污染的现状

第1篇

关键词:室内环境;甲醛;污染

1 引言

随着当今社会的高速发展,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我们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尤其是与我们工作生活息息相关的室内空气环境污染问题,更成为影响我们自身健康的重大威胁。建筑材料、装修材料的广泛使用使得室内空气中的有害物质种类和数量都明显增多,其中甲醛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最为明显。

甲醛是一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易溶于水。甲醛主要来源于室内装修使用的胶合板、细木工板、中密度纤维板和刨花板、木芯板等人造板材,贴墙布、贴墙纸、化纤地毯、油漆、涂料以及一些有机材料。甲醛对眼睛、呼吸道、人体黏膜和皮肤产生明显的刺激作用;急性中毒可导致流泪、流涕、咳嗽等症状,引发多种呼吸道疾病;慢性吸入低浓度可导致持续头痛、无力、失眠等;长期接触低剂量可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女性月经紊乱、妊娠综合症、新生儿体质降低、染色体异常,甚至诱发鼻咽癌;高浓度时会侵害人的神经系统、肝脏等。针对甲醛严重的危害性,于2010年9月对石家庄市100家居民住宅进行了摸底调查,严格按照国标方法进行采样检验,并对最终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总结。

2 室内空气中甲醇检测方法

2.1 采样方法

在河北省会报名参加免费室内空气检测活动的500名业主中随机抽取,对抽中的100名业主的住宅选取一个代表性房间进行检测。采样工作严格按照《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2002)执行,采样点的数量根据监测室内面积大小和现场情况确定,原则上小于50m2的房间应设(1~3)个点,在对角线上或梅花式均匀分布,并避开通风口,离墙壁距离大于0.5m,采样点高度原则上与人的呼吸带高度一致,在0.5m~1.5m之间。采样前受检房间在充分通风后封闭门窗12h。

2.2 检测方法

采用国标中“酚试剂分光光度法”分析样本,方法原理是空气中的甲醛与酚试剂反应生成嗪,嗪在酸性溶液中被高铁离子氧化成蓝绿色化合物,根据颜色深浅,比色定量。比色时采用10mL的具塞闭塞管和分光光度计,在630nm测定吸光度。

2.3 判定标准

检测依据《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2002)中的甲醛≤0.10mg/m3为标准判定检测结果。

2.4 检测结果分析

2.4.1 检测结果总体分析

在此次检测的100户住宅中,甲醛含量范围为0.02~0.62mg/m3。超标数量为84户,不合格率为84%;超标一倍以上的23家,占总数的23%,占甲醛不合格家庭的27%;超标2倍以上的16家,占总数的16%,占甲醛不合格家庭的19%;最大超标52倍。

2.4.2 装修竣工时间对甲醛含量的影响

表1是对100户住宅的装修竣工时间与所测空气中甲醛含量及超标率的数据统计,由此可以直观的反映出空气中甲醛含量随装修竣工时间变化的趋势。从下表可明显看出,装修竣工后1个月内的室内空气中甲醛含量最为严重,在受检的26户住宅中仅有2户合格,超标率达到92%,最高超标倍数甚至达到5.2倍;随着装修竣工时间的延长,室内空气中甲醛含量略有下降,装修竣工时间1~6个月的,超标率降为89%,最高超标倍数3.8倍;装修竣工时间6~12个月的,超标率降为76%,最高超标倍数2.1倍;装修竣工时间1年以上的,超标率降为67%,最高超标倍数1.6倍。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甲醛含量随着装修竣工时间的延长呈现下降趋势,但效果并不明显,装修竣工1年后仍有一半的家庭室内空气甲醛含量不合格,甲醛挥发相对于其他污染物来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人们在入住新居时一定要警惕室内空气中的甲醛成分及其含量高低,入住前必须进行一段时间的通风晾房,入住后也要保持大量通风换气。

表1 装修竣工时间与甲醛含量的情况统计

装修竣工

时间样本数/户含量范围/mg・m-3甲醛标准/mg・m-3超标数/户超标率/%

1个月内260.09~0.620.102492

1~6个月370.06~0.480.103389

6~12个月250.06~0.310.101976

1年以上120.02~0.260.10867

合计1000.02~0.620.108484

2.4.3 家具对甲醛含量的影响

此次检测活动也对受检住宅是否进驻家具及家具类别进行了统计,具体情况详见表2。装修后没有购置新家具的住宅,室内空气中甲醛含量超标率为75%,最高超标倍数3.3倍;购置实木家具的住宅室内空气中甲醛含量超标率为80%,最高超标倍数为3.5倍;购置板材家具的住宅室内空气中甲醛含量超标率为93%,最高超标倍数为5.2倍。由此可以看出,住宅内放置的家具越多,尤其是板材家具越多,室内空气中甲醛含量超标情况越严重,家具能明显加重室内空气甲醛污染。

表2 家具与甲醛含量的情况统计

装修竣工

时间样本数/户含量范围/mg・m-3甲醛标准/mg・m-3超标数/户超标率/%

无家具320.02~0.430.102475

实木家具250.05~0.450.102080

板材家具430.06~0.620.104093

合计1000.02~0.620.108484

2.5 检测结论

(1)甲醛超标情况较严重。100户住宅中室内空气甲醛超标的84家,不合格率为84%;超标1倍以上的23家,占甲醛不合格家庭的27%;超标2倍以上的16家,占甲醛不合格家庭的19%。由此可见,住宅室内空气中甲醛超标情况普遍且严重。

(2)装修竣工时间对室内空气中甲醛含量的影响并不显著。随着装修竣工时间的延长甲醛含量略有下降,但下降趋势不明显。

(3)家具的购入是造成室内空气中甲醛含量超标的另一个重要因素。通过对住宅内有无家具的不同情况下室内空气中甲醛含量进行对比,会发现住宅内有家具的情况下甲醛含量大大高于无家具的情况,尤其是板材家具更会明显加重甲醛的污染程度。

3 甲醇污染预防措施

3.1 优化家装方案和施工工艺

在家庭装修中,应当尽可能的选择有资质的装饰公司,优化设计方案,注意空间承载量和材料使用量,对装修使用的各种材料严格把关,采用先进施工工艺,只有这样才能减少因施工带来的室内环境污染。

3.2 规范家具的选择和购买

选购家具时必须要求厂方提供的说明书,特别注意说明书里描述家具的主材和主材中有害物质含量,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选择购买。

3.3 加强通风措施,提高净化能力

在装修竣工后必须进行一定时间的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流通,以降低室内空气污染,这是一种简便易行且最有效的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方法。除此之外,还可以在室内栽种绿色植物,放置活性炭、硅胶等吸附材料,以加强对室内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清除。

参考文献:

冯瑞玉.室内环境污染现状分析与对策.河北企业,2009(8):74~75.

苏 瑛,冯 ,赵宏伟,等.重庆装修室内空气污染现状及控制.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8):747~748.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GB/T 18204.26-2000,公共场所空气中甲醛测定方法.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0.

居宁生.高校新建宿舍舍内空气质量的现状与调查.现代科技,2009,8(7):26~27.

The Survey and Analysis of Formaldehyde Pollution Caused by Residential

Renovation in Hebei Province

―A Case Study of 100 Residential Houses in Shijiazhuang City

Yang Fan,Qin Li,Yang Zhonghui

(Hebei Institute of Food Quality Supervision Inspection and Research,

Shijiazhuang Hebei 050091,China)

第2篇

关键词:室内空气污染;净化技术;防治对策

1引言

室内环境既包括办公室、教室、医院等室内环境,又包括图书馆、电影院等各种室内公共场所及飞机、火车、汽车等交通工具内环境。这里所说的室内空气污染主要是指居室内的空气污染,室内空气污染在此也可定义为:由于室内引入能释放有害物质的污染源或室内环境通风不佳而导致室内空气中有害物质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种类上不断增加,并引起人的一系列不适症状的现象[1]。

现代居民对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室内空气环境质量的要求不断增高,室内建筑的密闭性也越来越好,这导致室内外空气的交换越来越少,室内污染物容易积累,引发室内空气污染。另一方面,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室内装饰材料和日用电器使用逐渐增多,使室内污染气体含量积累超标。本文旨在通过对室内空气环境的主要污染物、污染防治对策与净化技术的研究,全面客观地认识室内空气污染。

2室内空气环境污染的种类及其对人体健康影响

室内空气污染主要是人为污染,以化学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为主,同时存在少量物理性污染。

(1)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是室内空气污染物的主要组成部分。长期接触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可引起恶心、呕吐、胸闷、气喘甚至肺气肿,严重者可致昏迷以致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还可诱发呼吸道、皮肤和消化道细胞病变。

(2)无机含氮化合物和氧化剂。氨、氮氧化物。氨是室内臭气的主要来源,具有弱碱性,对接触的组织具有腐蚀和刺激作用,破坏细胞膜结构,减弱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短期内吸入大量氨气可出现流泪、咳嗽、呼吸困难等,严重者可发生肺水肿、成人呼吸道窘迫综合症等。

氮氧化物(NOX)主要是指一氧化氮(NO)和二氧化氮(NO2),NO对人体肺部有较强的损害作用,浓度越大对人体的伤害越大,其对儿童肺功能和呼吸系统的危害性则更大。

(3)含硫化合物:SO2、H2S、SO2很少单独存在于空气中,往往和可吸入颗粒物(IP)一道进入体内。室内空气中SO2、IP污染主要由燃煤引起的,SO2很少达到呼吸道深部,但如果SO2附在IP上,则可随着IP进入细支气管和肺泡。当它们到达肺深部时,一部分被吸收,另一部分则沉积在肺泡内或粘附在肺胞壁上,产生刺激和腐蚀作用。

(4) 噪声。噪声是指人们主观上不需要的声音,它属于感觉公害,当声音超过卫生标准时,它将影响人们的休息和睡眠,长久接触强噪声会损害听力,甚至会造成耳聋,以及引起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等方面的疾病。

(5) 放射性物质与电磁辐射。某些室内用品中存在放射性元素,这些放射性元素在衰变过程中会产生放射性物质。这些辐射体直接照射人体时,会对人体的器官和系统造成伤害。

电磁辐射污染是家用电器以及日常使用的电子用品在工作时产生的各种不同波长频率的电磁波,其具有较强的穿透性,能穿过人体组织。人体如果长期暴露在超过安全的辐射剂量下,会使免疫和代谢功能降低,诱发疾病。

3室内空气污染物来源

室内空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有3个方面:建筑及室内装饰材料、室外污染物、人类活动。

(1) 建筑及室内装饰材料。建筑施工中加入了化学物质,以及家具和装修中的使用的物质都能产生挥发性有害气体,造成室内空气污染。油漆、泡沫填料、内墙涂料等室内材料中均含有多种挥发性有机物。

(2)室外污染物的污染。室外大气中污染气体及颗粒物质的超标,加剧了室内空气的污染。这些污染物质能通过门窗以及墙壁渗透到室内,对人体造成危害。

(3)人类活动。人类活动包括烹饪、吸烟及其取暖等,这些人类日常活动会产生CO、NO、SO2以及未完全氧化的烃类等污染气体,这也是室内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

4室内污染物防治对策分析

4.1污染源控制

消除污染源常被认为是控制室内空气污染最有效的控制措施。

(1)改善室内通风环境。保持良好的室内通风状况有助于室内空气品质的改善。建筑设计人员在建筑设计阶段应选择合理的自然通风以改善室内环境[2]。为了减少室外环境空气污染物对室内的影响,需要掌握适宜的开窗通风的时间。一般来说,在天气正常情况下可以选择每天机动车流量小,室外空气质量较好的时段进行。

(2)合理选用建筑装潢材料。在装潢材料的选择上,要选用对室内环境危害较小的物质,一般遵循以下3个原则:选用环保安全型材料和资源利用率高的材料;选用可再生利用的材料;选用低资源消耗的复合型材料。

(3)合理布局室外污染源。对城市污染源进行全面规划可以降低居民区附近气体中污染物的浓度,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室外污染气体进入室内造成污染。一般来说,污染源应远离居民区同时大气扩散能力强的区域。

4.2空气环境污染净化技术

室内空气污染的净化技术近年发展较快,出现了许多新方法。目前,室内空气净化技术按作用原理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光催化氧化技术。光催化氧化技术采用特定的波长照射纳米复合材料,产生强氧化剂,由光催化反应将反应体系吸收的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使室内有害气体及异味气体等分解为无臭无害的产物。此技术采用紫外光,它有除臭杀菌的功能。

(2)吸附技术。目前常见的吸附剂有颗粒活性炭、活性炭纤维、活性氧化铝、硅胶等[3]。吸附法法是通过吸收污染物而不能破坏污染物的成分,因此在吸附剂达到饱和的情况下去除效果较差,甚至会造成二次污染。

(3)室内空气污染的生物净化。生物技术基本方法有生物过滤法、生物洗涤法、生物吸收法等。生物吸附法是利用细胞和真菌菌丝巨大比表面积的特点。生物过滤技术是利用生物膜分离技术,是在过滤器中的多孔填料表面覆盖生物膜,废气流经填料床时,通过扩散过程,把污染成分传递到生物膜,并与膜内的微生物相接触而发生生物化学反应,使废气中的污染物完全降解为CO2和H2O。

(4)膜分离净化技术。用于分离气体的膜主要有有机聚合膜和无机膜。有机膜分离技术已成功地应用于有机物的分离,其分离系数较高,但有机聚合膜气体通透量低,不能在高温和腐蚀性强的环境中进行分离。无机膜分离技术则广泛应用于空气分离制取富氧、浓氮,其气体分离系数较低,但无机膜具有较高的通透性切能在高温和腐蚀性的环境中正常运行[4]。

(5)负离子空气净化。负离子能吸附室内空气中的微小颗粒物,形成带电的大离子,从而沉降。负离子空气净化技术对设备要求较高,且对空气中低浓度的污染物去除率不高。因此目前负离子空气净化技术还需进一步深入的研究,如何将负离子的发生和污染物的去除结合起来是研究重点。

(6)等离子体技术。等离子体技术主要有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和放电等离子体技术。低温等离子技术是集物理学和化学于一体的全新技术。由于等离子体体系中含有大量活性基团并具有较高能量,因此足以使大多数气态有机物中的化学键发生断裂,从而使之降解。放电等离子体技术是利用放电等离子产生的能引起化学反应的多种自由基活性物质,有效地分解去除了室内气体状污染物质。为提高微粒状物质和气体状物质的去除率,现在多采用等离子体反应器与催化剂联合使用的球状颗粒填充式结构,脉冲放电和沿面放电形式。

(7) 组合技术。室内空气净化方法种类繁多,但各有优缺点,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常将不同的技术组合使用,以达到有效净化空气的效果。现在,已有许多采用不同组合技术的室内空气净化器投人生产,它们大致可按照净化技术的不同分为过滤式空气净化器、电子式空气净化器、离子发生器空气净化器、纳米光化学空气净化器、化学吸附或化学分解空气净化器等几大类。

5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室内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我们不仅要提高公众的室内环境认识,加强自身防范意识,还需要建立一整套系统的、完善的管理体制和技术支持,这对今后解决我国室内环境空气污染极为重要。

参考文献:

[1] 韦冬萍.室内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影响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2012(5):1057~1058.

[2] 汤雷,于丹丹,刘倩.居民室内空气污染的现状与防治[J].科技创业家,2012(5):243.

第3篇

中图分类号:X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09)12-036-01

摘要:通过对室内空气污染特点的介绍,从有害气体、浮游粒子、香烟烟雾、放射性污染等几个方面探讨了室内主要污染物及污染源,提出了室内污染物相应的控制措施,指出控制室内污染应从源头把好质量关,以及采取物理、化学及植物等方法消除室内污染物。

关键词:室内污染物;污染源;污染控制

室内空气污染是指因建筑材料、装饰物、家具、日常用品和生活等排放有害的化学因子、物理因子和生物因子聚集室内达到对人体身心健康产生直接、间接、或者潜在危害,从而改变室内某些原有成分的含量和增加某些有毒有害物质,导致室内空气质量下降并威胁人体健康的现象。

如果将交通工具也算在室内环境中的话,人一天在室内环境中度过的时间超过85%。因此,可以说室内环境对人体影响最大的是大气环境,直接关系到我们的健康。污染的危害日益彰显,了解污染物的种类及其来源和它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提高人们的防范意识,采取必要的措施已显得非常必要。

一、室内主要污染物及污染源

1.有害气体的污染

(1)甲醛。甲醛是一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无色,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室内甲醛有多种来源,可来自室外的工业废气、汽车尾气、光化学烟雾等。室内来源主要有两方面:a.来自燃料和烟叶的不完全燃烧;b.来自建筑材料、装饰物品及生活用品化工产品,但主要来自家具和室内装修材料的胶粘剂―――脉醛树脂,以及作为保温隔声建筑材料的脉醛泡沫塑料。此外,某些化纤地毯、塑料地板砖、油漆涂料等也含有一定量的甲醛。

(2)苯及苯系物。苯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确认为是有毒的致癌物质,苯、甲苯、二甲苯是室内主要污染物之一。苯及同系物甲苯和二甲苯都为无色、有芳香气味、易挥发、易燃、燃点低的液体。苯、甲苯和二甲苯是以蒸汽状态存在于空气中,中毒作用一般是由于吸入蒸汽或皮肤吸收所致。苯属中等毒类物质,急性中毒主要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毒害,慢性中毒主要对造血组织及神经系统有损害。

(3)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TVOC在室内空气中作为异类污染物是极其复杂的,而且新的种类不断被合成出来。由于它们单独的浓度低,但种类多,一般不予以逐个分别表示,以TVOC表示其总量。TVOC中除醛类外,常见的还有苯、甲苯、二甲苯、三氯乙烯、三氯甲烷、蔡、二异氰酸酷类等,主要都来源于各种涂料、粘合剂及各种人造材料等。

(4)氨。氨为无色而有强烈刺激气味的气体,氨气可通过皮肤及呼吸道引起中毒,嗅阈0.1mg/m3~1.0mg/m3,引起嗅觉反应的最低浓度为2.7 mg/m3。氨气因极易溶于水,对眼、喉、上呼吸道作用快,刺激性强,轻者引起充血和分泌物增多,进而可引起肺水肿。长时间接触低浓度氨,可引起喉炎、声音嘶哑。重者,可发生喉头水肿、喉痉挛而引起窒息,也可出现呼吸困难、肺水肿、昏迷和休克。

2.浮游粒子的污染

浮游粒子中危及人类健康的主要是粒径小的所谓飘尘。浮游粒子的发生源主要有:(1)人体头皮、皮肤屑、衣物上的污垢和人体活动如室内步行、扫除等;(2)燃料燃烧煤烟;(3)建筑材料和设备石棉纤维、玻璃纤维、螨虫等;(4)吸烟烟雾烟尘、焦油等;5)其他空调系统产生的粉尘等。

3.香烟烟雾的污染

香烟烟雾是室内空气的主要染源,烟雾中既有气态分子状污染物(占91.8%),又有浮游粒子状污染物(占8.2%)。这些粒子状污染物还会吸附在墙壁等地方,随着低沸点成分的挥发和气态污染物一起构成室内的臭气源。香烟烟雾中的污染物有一氧化碳、氧化硫、尼古丁、各种苯并比、醛类、酚类、亚硝酸胺、氟和镍的化合物、放射性元素等2000多种,其中已证明有致癌性的物质至少有40多种。

4.放射性污染物及其危害

室内放射性污染物主要是氡。氡是一种惰性气体,多用做保护气,它是自然界中唯一的天然放射性气体,室内空气中的氡来源于建筑水泥、矿渣和装饰石材。世界上每年发生的肺癌病例中,6%到15%是由氡气引起的,氡对吸烟者的危害尤重。

5.生物性污染物及其危害

生物性污染主要是细菌。细菌主要来源于地毯、毛绒玩具和被褥等。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规定室内菌落总数为2500cfu/m3。

二、预防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措施

1.污染源控制――消除或控制室内污染源

首先装修设计时要进行预评价,充分考虑板材的种类和用量。其次改进施工工艺。在施工工艺的选择过程中主要考虑三点:a.注意所用材料的最优组合(包括板材、涂料、油漆等),既要使材料的质量符合国标要求,又要最经济最实惠;b.提倡接近自然的装修方式,尽量少用各种化学及人工材料,尽量不要过度装修;c.在施工过程中,通过工艺手段对建筑材料进行处理,以减少污染。

2.通风控制――提高新风的稀释效应

首先,开窗通风换气,通风换气是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最简单、经济、有效的措施,当室内平均风速满足通风率的要求时,可减少甲醛的蓄积。其次,合理使用空调。所谓空调器的附加功能,如负离子发生器、高效过滤等功能,对改善室内空气品质有一定的作用,但所起的作用有限,不能完全依赖。

3.净化处理――用物理、化学、植物法降低室内污染

(1)物理法: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吸附室内有毒、有害气体。

(2)化学法:利用化学反应,使用化学试剂进行化学吸收室内有毒、有害气体。

(3)植物法:在室内种植一些绿色植物,如常春藤、铁树等可吸收苯和有机物,吊兰、芦荟等可吸收甲醛,从而起到一定净化空气的作用。

三、结语

总之,室内环境污染现状表明,室内空气污染治理是一项艰巨而又长期的任务。要从根本上根除室内空气污染还得从污染源头着手,只有控制污染源,才能彻底消除室内空气污染。防治室内环境污染重点在选材,而由于建材市场较为复杂、混乱,难点也是选材。但只要有建筑工程的合理设计,选材上的严格把关,施工过程中的一丝不苟,工程竣工后加强通风换气,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是能够得到控制的。©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室内污染物;污染源;污染控制

室内空气污染是指因建筑材料、装饰物、家具、日常用品和生活等排放有害的化学因子、物理因子和生物因子聚集室内达到对人体身心健康产生直接、间接、或者潜在危害,从而改变室内某些原有成分的含量和增加某些有毒有害物质,导致室内空气质量下降并威胁人体健康的现象。

如果将交通工具也算在室内环境中的话,人一天在室内环境中度过的时间超过85%。因此,可以说室内环境对人体影响最大的是大气环境,直接关系到我们的健康。污染的危害日益彰显,了解污染物的种类及其来源和它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提高人们的防范意识,采取必要的措施已显得非常必要。

一、室内主要污染物及污染源

1.有害气体的污染

(1)甲醛。甲醛是一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无色,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室内甲醛有多种来源,可来自室外的工业废气、汽车尾气、光化学烟雾等。室内来源主要有两方面:a.来自燃料和烟叶的不完全燃烧;b.来自建筑材料、装饰物品及生活用品化工产品,但主要来自家具和室内装修材料的胶粘剂―――脉醛树脂,以及作为保温隔声建筑材料的脉醛泡沫塑料。此外,某些化纤地毯、塑料地板砖、油漆涂料等也含有一定量的甲醛。

(2)苯及苯系物。苯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确认为是有毒的致癌物质,苯、甲苯、二甲苯是室内主要污染物之一。苯及同系物甲苯和二甲苯都为无色、有芳香气味、易挥发、易燃、燃点低的液体。苯、甲苯和二甲苯是以蒸汽状态存在于空气中,中毒作用一般是由于吸入蒸汽或皮肤吸收所致。苯属中等毒类物质,急性中毒主要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毒害,慢性中毒主要对造血组织及神经系统有损害。

(3)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TVOC在室内空气中作为异类污染物是极其复杂的,而且新的种类不断被合成出来。由于它们单独的浓度低,但种类多,一般不予以逐个分别表示,以TVOC表示其总量。TVOC中除醛类外,常见的还有苯、甲苯、二甲苯、三氯乙烯、三氯甲烷、蔡、二异氰酸酷类等,主要都来源于各种涂料、粘合剂及各种人造材料等。

(4)氨。氨为无色而有强烈刺激气味的气体,氨气可通过皮肤及呼吸道引起中毒,嗅阈0.1mgm3~1.0mgm3,引起嗅觉反应的最低浓度为2.7 mgm3。氨气因极易溶于水,对眼、喉、上呼吸道作用快,刺激性强,轻者引起充血和分泌物增多,进而可引起肺水肿。长时间接触低浓度氨,可引起喉炎、声音嘶哑。重者,可发生喉头水肿、喉痉挛而引起窒息,也可出现呼吸困难、肺水肿、昏迷和休克。

2.浮游粒子的污染

浮游粒子中危及人类健康的主要是粒径小的所谓飘尘。浮游粒子的发生源主要有:(1)人体头皮、皮肤屑、衣物上的污垢和人体活动如室内步行、扫除等;(2)燃料燃烧煤烟;(3)建筑材料和设备石棉纤维、玻璃纤维、螨虫等;(4)吸烟烟雾烟尘、焦油等;(5)其他空调系统产生的粉尘等。

3.香烟烟雾的污染

香烟烟雾是室内空气的主要染源,烟雾中既有气态分子状污染物(占91.8%),又有浮游粒子状污染物(占8.2%)。这些粒子状污染物还会吸附在墙壁等地方,随着低沸点成分的挥发和气态污染物一起构成室内的臭气源。香烟烟雾中的污染物有一氧化碳、氧化硫、尼古丁、各种苯并比、醛类、酚类、亚硝酸胺、氟和镍的化合物、放射性元素等2000多种,其中已证明有致癌性的物质至少有40多种。

二、预防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措施

1.污染源控制――消除或控制室内污染源

首先装修设计时要进行预评价,充分考虑板材的种类和用量。其次改进施工工艺。在施工工艺的选择过程中主要考虑三点:a.注意所用材料的最优组合(包括板材、涂料、油漆等),既要使材料的质量符合国标要求,又要最经济最实惠;b.提倡接近自然的装修方式,尽量少用各种化学及人工材料,尽量不要过度装修;c.在施工过程中,通过工艺手段对建筑材料进行处理,以减少污染。

2.通风控制――提高新风的稀释效应

首先,开窗通风换气,通风换气是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最简单、经济、有效的措施,当室内平均风速满足通风率的要求时,可减少甲醛的蓄积。其次,合理使用空调。所谓空调器的附加功能,如负离子发生器、高效过滤等功能,对改善室内空气品质有一定的作用,但所起的作用有限,不能完全依赖。

3.净化处理――用物理、化学、植物法降低室内污染

(1)物理法: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吸附室内有毒、有害气体。

(2)化学法:利用化学反应,使用化学试剂进行化学吸收室内有毒、有害气体。

(3)植物法:在室内种植一些绿色植物,如常春藤、铁树等可吸收苯和有机物,吊兰、芦荟等可吸收甲醛,从而起到一定净化空气的作用。

三、结语

总之,室内环境污染现状表明,室内空气污染治理是一项艰巨而又长期的任务。要从根本上根除室内空气污染还得从污染源头着手,只有控制污染源,才能彻底消除室内空气污染。防治室内环境污染重点在选材,而由于建材市场较为复杂、混乱,难点也是选材。但只要有建筑工程的合理设计,选材上的严格把关,施工过程中的一丝不苟,工程竣工后加强通风换气,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是能够得到控制的。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室内环境;空气污染;治理措施

1概述

室内环境一般泛指人们的生活居室、劳动与工作场所、以及进行其他活动的公共场所等。而空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要素之一,人类在室内长时间的停留使得室内空气与人的接触量占据了人的一生与空气总接触量的绝大部分。国外资料调查显示,人的一生中有80%~90%的时间在室内度过,这里所指的室内不仅包括我们平时所认为的居室、办公室、教室等室内环境,还包括类似餐厅、宾馆、影剧院等公共场所,以及各种小汽车、公交车、地铁等交通工具。所以室内空气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类的健康,室内空气污染问题应该受到绝对的重视。室内空气污染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已经被发现,世界上一些环境保护专家已经把“室内空气污染”列为继“煤烟型污染”和“石油型污染”之后的第三代污染问题,如何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则成为公众最为关心的问题。

2室内环境污染来源及危害

2.1甲醛

甲醛的主要来源有:由甲醛作为原料的酚醛树脂、尿醛树脂等黏合剂;使用了黏合剂的各种人造板如大芯板和复合板;使用了黏合剂的新式家具和墙面地面等装修;化纤地毯、塑料地板砖、涂料、油漆等。甲醛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致癌和致畸形物质;在我国有毒化学品优先控制名单上甲醛高居第二位;长期接触低剂量甲醛可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引起鼻咽癌、结肠癌、脑瘤;引起孕妇妊娠综合症,新生儿染色体异常、白血病和青少年记忆力和智力下降。

2.2氡气

氡气是由镭衰变产生的唯一的天然放射性惰性气体,它没有颜色,也没有气味,不溶于水,在空气中容易衰变。室内环境中的氡主要来源于建筑材料和室内装饰材料,特别是一些用矿渣、炉渣等原料制成的建筑材料和含铀高的室内装饰材料,像花岗岩、大理石、瓷砖等,其次,地基土壤里也产生氡。氡气在衰变过程中带电,容易吸入人体内,使人体产生障碍性贫血;吸入后在人体类累积易诱发肺癌,是除吸烟外引起肺癌的第二大因素;据美国国家环保署调查,美国每年有5000~20000人死于氡污染;卫生部放射卫生监督检测曾调查14个主要城市的1524座写字楼和居室,发现室内氡浓度超标的占6.8%,氡含量最高的超过标准6倍。

2.3苯系物

苯系物包括苯、甲苯、乙苯、二甲苯等。家装所使用的油漆、涂料、及其稀料中都含有苯系物。短时间内吸入高浓度苯蒸气可引起以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作用为主的急性苯中毒,轻度中毒会造成嗜睡、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胸部紧束感等,并可有轻度粘膜刺激症状,重度中毒可出现视线模糊、震颤、呼吸浅而快、心率不齐、抽搐和昏迷。苯系物已经被专家确认为严重致癌物质。

2.4氨气

氨气主要来源于建筑施工中使用的混凝土外加剂,特别是在冬季施工过程中,在混凝土墙体中加入尿素和氨水为主要原料的混凝土防冻剂,这些含有大量氨类物质的外加剂在墙体中随着温湿度等环境因素的变化而还原成氨气,并从墙体中缓慢释放出来,造成室内空气中氨的浓度大量增加;另外,还有来自室内装饰的材料,比如家具涂饰时所用的添加剂和增白剂大部分都用氨水。氨气对人体的上呼吸道有刺激和腐蚀作用,减弱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还可通过三叉神经末稍的反射作用而引起心脏停搏和呼吸停止;氨被吸入肺后容易通过肺泡进入血液,与血红蛋白结合,破坏运氧功能;短期内吸入大量氨气后可出现流泪、咽痛、声音嘶哑、咳嗽、痰带血丝、胸闷、呼吸困难,可伴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乏力等,严重者可发生肺水肿、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同时可能发生呼吸道刺激症状。

2室内空气污染的防治措施

2.1施工前

2.1.1提高室内环保意识

在新建或装修房子时,多了解室内环保的基本知识,要有健康第一的意识,用绿色家装、绿色消费、原生态的理念进行设计,选材时选择经国家权威部门监定或正规厂家生产的无毒少毒的环保装饰材料,与装修公司签订合同时提出附加有关室内环境标准的条款、明确施工工艺、杜绝在施工过程中使用有害添加剂等;施工时,把好材料关,科学施工;在选购家具时,应选择正规企业生产的,没有刺激气味或气味较小的产品。

2.1.2要严把材料进场关,杜绝不合格材料。在材料进场时要检验产品的合格证书,产品的检测报告,执行的标准是否有效、是否执行国标、是否规范。重点检查材料的放射性标准,有害的物质的释放是否超标。

2.1.3要把好材料复检关

对进场材料无验收报告的必须进行复检,特别是强制性条款,大面积使用的材料,如:使用面积在200m2以上的花岗岩应进行复验。室内装修采用同一种人造板或饰面板面积在500m2以上的应对不同产品进行有害物质复验。

2.1.4施工过程的控制

一是含有有害物质的材料尽量不在室内加工;二是及时清理装饰的废弃物;三是及时处理对室内空气污染的装饰材料;四是采取劳动保护措施。

2.2施工后

2.2.1改善通风状况

改善通风状况是室内空气污染预防过程中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通过通风换气,一方面可确保氧气含量,另一方面降低室内空气污染物浓度。房子装修完,要通风一段时间才可完全入住,让材料中的有害气体尽量地散发;人住新房后,多开窗户,保证室内外通风换气。

2.2.2种植绿色植物,净化空气。研究表明,在含有甲醛的密闭房间内,放1~2盆吊兰或长青藤,半天内可使甲醛的含量降低一半,一天之内可吸收室内90%以上的甲醛、乙醛等居室大气污染物,扶郎花、则能消除苯、甲苯的污染。

2.2.3一是过滤法。过滤是利用空气净化设备过滤介质将空气中的颗粒物截留,从而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二是负离子空气净化法。通过人工强电场产生电子,它与空气中的中性分子以及带正电的尘埃、病毒细菌结合,达到提高空气质量的目的。三是静电除尘法。工作原理是电晕放电使空气中的尘粒带正电荷,然后再利用集尘装置捕集带电粒子。其优点是净化速率高,对大颗粒污染物去除效果好。四是掩蔽法。利用环保涂料的吸收、掩蔽作用来抑制污染源释放污染物的数量。五是吸附法。利用污染物分子与吸附分子之间的物理作用,使得污染物在吸附剂表面富集,以达到去除污染物的目的。

2.2.4吸收法。将空气通入液相溶液中,以达到除去相应污染物的目的。最常用的是水溶液,其价格便宜且能吸收很多污染物。

3.结束语

据近年的资料表明,城市居民每天有70~90%的时间在各种室内环境中度过,已成为人们的主要场所,因此,居室环境与人的日常工作生活有着密切关系,室内空气质量的好坏优劣,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大。但是,目前我国室内空气污染处于相当严重的状况,其危害性不容忽视,采取有效的举措,将居室环境中的污染物限制在一定的水平范围内,预防和减少室内空气的污染,对人们的身心健康、安心工作、享受现代生活、提高生活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第6篇

论文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在提高,在人们追求居室环境舒适化的同时,也出现了诸多由室内环境污染而引起的各种“现代病”,严重地影响了人们的身心健康。为此,我们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降低我们的室内环境污染,提高室内空气的质量,让我们的室内环境在变得更加舒适的同时,也变得更加健康。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办公和居室的环境越来越崇尚舒适化和高档化,室内装饰装修成为一种新时尚,但是有些建筑材料、装修材料的有害物质含量没有得到有效控制,致使多种化学物质进入室内环境,造成室内空气质量恶化,导致各种“现代病”的出现,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室内空气污染问题应该引起了我们的高度重视,以下对室内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了防治对策。

1、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来源

室内空气污染的类型有:物理性污染、化学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室内空气污染物主要来源有七个方面。

1.1室内装修材料

室内装修的主要材料是胶合板、刨花板等人造板材,生产这些板材所用的胶黏剂中含有甲醛,部分残留的甲醛会逐渐释放出来,成为室内空气的主要污染物。同时,在装修过程中使用的油漆、涂料及其添加剂和稀释剂、胶黏剂、防水剂、溶剂等,都含有苯、甲苯、二甲苯等挥发性有机物。经监测在装修过程中及装修后1月内甲醛、苯、甲苯、二甲苯、氨等污染物均有超《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18883-2002)的现象。

1.2室内家具及办公用品

室内家具释放的游离甲醛,主要来源的于人造板的胶黏剂。在家具制造过程中使用的胶、漆、涂料含有大量的苯、甲苯、二甲苯,会在室内缓慢释放。家具涂装时所用的添加剂和增白剂大部分都含有氨水,氨会释放到空气中。计算机、复印机、打印机等现代化的办公设施也会释放污染物质。

1.3人类活动

烹调产生的污染物主要有油烟和燃烧烟气两类。在烹调过程中,由于热分解作用产生大量有害物质,目前已经测定出的物质包括醛、酮、烃、芳香族化合物等共计220多种。城镇居民以煤、液化石油气或天然气作燃料,这些燃料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CO、NOx、CO2、丙烯醛、SO2和未完全燃烧的烃类,以及悬浮颗粒物。

在室内吸烟,会造成严重的室内空气污染,香烟烟雾的成分极其复杂,目前已经检测出3800多种物质。它们在空气中以气态、气溶胶态存在,气溶胶态物质的主要成分是焦油及烟碱(尼古丁),每支香烟右产生0.6~3.6mg尼古丁,焦油中含有大量的致癌物质。

1.4人体自身的新陈代谢

人体自身通过呼吸道、皮肤、汗腺、大小便向外界排出大量空气污染物。此外,人体感染的各种致病微生物,如流感病毒、SARS病毒、结核杆菌、链环菌等也会通过咳嗽、打喷嚏等喷出。

1.5生物性污染源

室内空气生物性污染因子的来源具有多样性,主要来源于患有呼吸道疾病的病人、动物等。此外,环境生物污染源也包括床褥、地毯中孳生的尘螨,厨房的餐具以及卫生间的浴缸、面盆和便具等都是细菌和真菌的孳生地。

1.6室外来源

主要包括通过门窗、墙缝等开口进入的室外污染物和人为因素从室外带至室内的室外污染物。

2、室内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随着建筑装修热的兴起和室内密闭程度的提高,使得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浓度增加,检测表明,室内甲醛、苯系物、氨气、氡等污染物的浓度远远高于室外,由此引起的“病态建筑综合症”的患者越来越多,室内空气污染已成为影响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

2.1可吸人颗粒物(PMlo)

粒径大于10μm的颗粒物大部分被阻挡在上呼吸道(鼻腔和咽喉部),而粒径小于10μm的可吸入颗粒物能穿过咽喉部进入下呼吸道,特别是粒径小于2.5m的细颗粒物能沉积在肺泡内,对人体健康危害更大。颗粒物的化学组成非常复杂,同时细颗粒物富集了空气中的有毒金属、酸性氧化物、有机污染物,并载有细菌、病毒等,进人人体,危害人体健康和安全。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包括:对呼吸道的毒害作用,损害下呼吸道和肺泡的功能,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吸附有害气体产生协同毒害作用,吸收太阳辐射产生致突变性和致癌性等。

2.2CO2

CO2在正常空气中的含量约为0.03%~0.04%。当室内空气与室外空气交换良好时,室内空气中CO2的浓度通常不会达到人的主观感觉不适的状态。但是,当室内CO2浓度大于1.5%时,会引起呼吸困难和呼吸频率加快、改变血液pH值、减弱人体的活动能力等。当浓度大于3%时,会引起头痛、眩晕和恶心,当浓度大于6%~8%时,可导致昏迷和死亡。CO2作为居室中常见的污染物,当浓度达0.07%时,少数敏感的人就会感觉到不良气味,并产生不适感。CO2浓度的高低可以用来表示室内空气清洁程度,以及通风换气是否良好,居室内 CO2浓度应保持在0.07%以下,最高不应超过0.1%。

2.3CO

室内CO主要来源于吸烟、含碳燃料的不完全燃烧等。当不存在室内源时,室内CO的含量与室外持平,维持在3~10ml/m3。由于CO不能透过皮肤,因此,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主要通过呼吸系统来实现。CO能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羟基血红蛋白(COHb),但是CO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远远大于O2的结合能力,是O2的200倍,当O2与CO同时存在时,血红蛋白优先与CO结合,制约了O2在血液中的传播。CO可对心脏、肺和神经系统产生有害影响,当COHb的浓度为10%时,主要引起心血管疾病,导致中枢神经紊乱;当浓度为2.5%时,可加重胸痛病人的症状。

2.4甲醛

室内甲醛主要来自装修材料及家具、吸烟、燃料燃烧和烹饪。它的释放速率除与家用物品所含的甲醛量有关外,还与气温、气湿、风速有关。气温越高,甲醛释放越快;反之亦然。甲醛的水溶性很强,如果室内湿度大,则甲醛易溶于水雾中,滞留室内;如果室内湿度小,空气比较干燥,则容易向室外排放。 转贴于

甲醛对皮肤和黏膜有强烈刺激作用,能引起视力和视网膜的选择性损害,当浓度为1mg/m3时,可被人嗅到。在室内装修和家具黏合过程中大量使用以甲醛为主要材料的脲醛树脂(UF),甲醛在室内大量挥发,甲醛含量高于不用脲醛树脂进行装修的几倍到几十倍。由此引起疾病的主要症状是呼吸道强烈刺激、咽喉烧灼痛、呼吸困难、眼睛刺激、咳嗽、发冷等,有的人出现过敏性皮疹和神经失调等症状。长期低剂量接触甲醛,可降低机体免疫水平,引起神经衰弱,出现嗜睡、记忆力减退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精神抑郁症。呼吸道长期受到刺激后,可引起肺功能下降。

2.5氨

氨对健康影响主要表现为上呼吸道刺激和腐蚀作用,严重中毒时可出现喉头水肿、声门狭窄、窒息、肺水肿。氨气浓度达3500rug/m3以上时,可立即致人死亡。轻度中毒时,会出现鼻炎、咽炎、气管炎、咽喉痛、咳嗽、咯血、胸闷、胸骨后疼痛等,还能刺激眼结膜水肿、角膜溃疡、虹膜炎、晶状体浑浊,甚至角膜穿孔。

2.6氡

氡在衰变过程中放出α、β、γ粒子后衰变为各种氡子体,氡及其子体均为放射性粒子,其产生的辐射剂量占天然辐射源的54%,主要来源于室内地基土壤中和建筑装修材料,装修材料中析出的氡是对人体造成辐射危害的主要来源。若氡衰变过程中释放的α粒子通过呼吸进入人体,则会破坏细胞组织的DNA,从而诱发癌症。

2.7生物性污染物

生物性污染物是室内三大类污染物之一。室内的生物性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已有几百年的研究历史。例如,我们知道的肺炎、结核、麻疹、流行性感冒、SARS病毒等呼吸道传染病都是由生物性病原体引起的,此类呼吸道传染病与室内空气不新鲜有很大关系。

3、室内空气污染防治对策

3.1避免或减少室内污染源

用无污染或低污染的材料取代高污染材料,避免或减少室内空气污染物产生的设计和维护方案,是最理想的室内空气污染控制方法。使用原木木材、软木胶合板和装饰板,而不用刨花板、硬木胶合板、中强度纤维板等,可减少室内甲醛散发量。采取集中供热,电取暖和做饭,配备性能可*的通风系统,可避免燃烧烟气进入室内空气环境。尽量不要在室内吸烟,减少被动吸烟。正确选址或使用透气性差的建筑材料,可避免或减少氡进入室内。正确选择涂料及家具,例如,用水基漆替代油基漆,可以避免或减少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进入室内。

3.2正确处理室内污染源

对于已经存在的室内空气污染源,应采用撤出室内、封闭或隔离等措施,防止散发的污染物进入室内环境。对于新的刨花板和硬木胶合板之类散发大量甲醛的木制品,可在其表面覆盖甲醛吸收剂。

3.3使用治理室内空气污染的空气净化设施

根据居室、厨房、卫生间的不同污染物选用具有不同功能的空气净化装置,如空气净化器、排油烟机、臭氧消毒器等。

第7篇

关键词室内空气品质评价标准计算流体力学

室内是城市中大多数人工作与生活的场所,人们在室内的时间约占总时间的80%以上,所以人们的日常生活、身心健康、工作效率等均与室内环境状况有关。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居住环境的改善,家庭装修变得异常火热。根据中国建筑装饰协会的统计数据,我国新建住宅装修率达到了95%以上。而有机合成材料在室内装饰及设备用具方面的广泛应用,致使室内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气体大量散发,严重恶化了室内空气品质。此外,由于20世纪70年代的全球能源危机,能源消耗面临严峻的考验,现代建筑物密闭程度增加,新风量不足,使室内空气污染物不容易扩散,增加了室内人群与污染物的接触机会,出现了由于建筑本身不环保不卫生而导致的“病态建筑综合症”(SickBuildingSyndrome,SBS)。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1],世界上有将近30%的新建和整修的建筑物受到SBS的影响,大约有20%~30%的办公室人员常被SBS症状所困扰。因此,继“煤烟型”、“光化学烟雾型”污染后,现代人正进入以“室内空气污染”为标志的第三污染时期。

1室内空气品质与舒适性

空气品质是描述空气质量好坏的概念,它是指空气的温度、湿度、气流速度、洁净度等空气指标的综合效应。舒适性是指人在温和环境中的热感觉,当感觉不冷不热时,这个环境就是舒适的环境;反之当感觉到热或者冷时,这个环境就是不舒适的。人的健康、自身感觉及工作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室内的舒适状况。换句话说,舒适性是人体对空气环境的满意程度,是人体对空气品质的主观反映。室内的气流直接影响室内的温度场、速度场和污染物的分布[2],这些量关系到室内人员的舒适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如何创造舒适的室内环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通过室内舒适性和空气品质的研究,可看出它们有着本质的、密切的联系。如影响舒适性的主要因素——空气温、湿度影响着人对室内空气品质的感觉。丹麦技术大学新的综合性研究证明[3],感知的空气品质受到空气湿度和温度的强烈影响。实验表明,保持适当低的湿度以及全身热舒适性中所要求温度范围下限的温度是有利的,这样可以减少病态建筑综合症的发生。气流组织形式不仅对舒适性有作用,而且可提供高品质的室内空气。合理的空气流动有助于创造舒适的室内环境,同时还能稀释室内空气中的污染物浓度,或及时排除室内污染物。较高的洁净度,即污染物(尘、菌、CO2、NH3、氡、甲醛等)对舒适性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超出了温、湿度的影响。舒适性和空气品质的研究往往是同时展开的。

2室内空气品质与通风效率

室内通风或空气调节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为室内人员提供呼吸所需要的新鲜空气、稀释和去除室内气味、污染物,改善和维持良好的室内空气品质。(2)除去室内的余热余湿,为室内人员创造舒适宜人的室内环境。随着人们对室内空气品质要求的不断提高,通过通风来改善室内空气品质已成为一个重要的手段。

通风效率(VentilationEfficiency)表示送风排除室内余热及有害物的迅速程度,它从整体上反映一个通风系统新风的有效利用情况,是衡量通风系统有效性的主要指标[4,5],对保证室内空气品质满足舒适性要求有重要的使用价值。通风的有效性主要是指:供给足够的新风量,恰当的送风量,理想的送排风布局,提高通风效率[6]。发挥通风有效性,既要注重新风的量,更要注重新风的质。合理确定新风口的位置,采集高品质的新风,尽量减少或者消除新风处理、传递和扩散中的污染。然而,在有关空气品质的研究中,国内大多数的工作是以整个房间为控制体,忽略了通风效率与室内污染物浓度的关系。

在通风房间内,新风量和风口位置、送风特性决定着室内空气的温度、相对湿度以及污染物的分布。因此有效的通风和合理的气流组织对于改善室内空气品质,控制室内空气污染物水平,保证实现健康建筑有着重要的意义。

3室内空气品质评价方法及标准

室内空气品质的定义在近20年中经历了许多变化,最初,人们把空气品质几乎等价为一系列污染物浓度的指标。1989年,丹麦科技大学的FANGER教授在空气品质会议上提出了室内空气品质的定义:品质反映了满足人们要求的程度,如果人们对空气满意就是高品质,反之就是低品质[7];英国的CIBSE(CharteredInstituteofBuildingServicesEngineers)认为如果室内50%以下的人能感觉到任何气味,20%以下的人感觉到不舒服,10%以下的人感觉到粘膜刺激,而且5%以下的人在不足2%的时间内感到烦躁,则可认为此时的室内空气品质是可接受的[8]。这两种定义都将室内空气品质完全变成了人们的主观感受。

近年来,美国ASHRAE(AmericanSocietyofHeating,Refrigerating,Air-ConditioningEngineers)标准62-1989R中,提出了“可接受的室内空气品质”(AcceptableIndoorAirQuality)和“感受到的可接受的室内空气品质”(AcceptablePerceivedIndoorAirQuality)等概念[9]。可接受的室内空气品质是:空调房间中绝大多数人没有对室内空气不满意,并且空气中没有已知的污染物达到了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威胁的浓度。感受到的可接受的室内空气品质是:空调房间中绝大多数人没有因为气味或刺激而表示不满。在这一标准中,考虑到客观指标和人的主观感受两方面的内容,从而使该标准,较为科学和全面。

2003年我国实施了“GB/T18883—200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将室内空气质量定义为:室内空气应无毒、无害、无异常嗅味,并规定了一系列与人体健康有关的物理、化学、生物、放射性等污染物的限量值。

3.1室内空气品质标准

随着室内空气品质定义的不断完善,各国也相应的出台了一些室内空气品质标准。

3.1.1我国的IAQ标准

要对室内空气品质进行评价,必须建立相应的评价标准。通过近20年的努力,我国初步建立起一套关于IAQ的评价系统。表1大体总结了我国政府公布并实施的相关法规。

表1我国IAQ评价标准

相关标准主要内容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

环境污染控制规范

GB50325—2001强制性国家标准

根据使用功能和个人暴露时间,民用建筑划分为两类,分别确定其控制要求,建立包括辐射性氡、甲醛、氨、苯、TVOC在内的5种化合物的限值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GB/T18883—2002应用于民用建筑和办公建筑,规定了有关化学、物理、生物、放射性的19种

控制指标

GB50325—2001、GB/T18883—2002等国标提出了一套室内空气质量的控制指标,对于进行室内空气质量评价,改善室内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3.1.2国内外IAQ标准的比较

世界各国对IAQ已有深入研究,但目前除我国外,还没有一个国家系统地制订出IAQ标准,主要原因在于IAQ管理及实际操作中的困难性。部分国家和地区制订的IAQ相关标准有:加拿大的居民室内质量指引、办公楼空气质量技术指南、公共楼房过滤细菌污染认识与管理指南;日本的楼房卫生保养法、楼房卫生条例、办公楼卫生条例[10];新加坡的办公楼良好室内空气质量指引、楼房控制法规、机械通风工作守则;韩国的公共卫生法;美国的可接受的IAQ通风标准[11];中国香港的办公室及公共场所室内空气质量管理指引等。

比较我国与其他国家地区的IAQ标准,可以总结出如下特点:

(1)目前世界各国制订IAQ相关标准的目的不同,内容不统一,而且多为推荐标准,总体上可以归纳为5类:空气污染卫生基准、职业安全标准、公共场所IAQ标准、居民住宅IAQ指导标准、暖通空调的行业标准(HVAC)。

(2)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IAQ标准基于我国室内空气的特点包含的指标较多。

(3)发达国家的机械通风行业标准一般包括IAQ标准,而我国则在IAQ标准中包含一些暖通方面的指标。

(4)由于各国国情不同,室内污染特点不同,人种、体质特性不同,因此,各国IAQ标准值是有差别的。

3.2室内空气品质评价

随着人们对室内空气品质认识的逐渐深入,对室内空气品质的评价也越来越科学全面。室内空气品质评价是人们认识室内环境的一种科学方法,它是随着人们对室内环境重要性认识不断加深而提出的新概念。

室内空气品质评价是对某个具体环境的各环境要素进行比较分析,分析其室内空气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预测其在一定时期内的变化趋势,评价其对人群工作、生活的适宜程度,并提出经济可行的控制治理措施。室内空气品质评价的目的在于:(1)掌握室内空气品质的状况及其变化趋势,以便展开室内污染的预测工作;(2)评价室内空气污染对健康的影响,以及室内人员接受的程度,为制订室内空气品质标准提供依据;(3)弄清污染源(如建材、涂料等)与室内空气品质状况的关系,为建筑设计、卫生防疫、控制污染提供有力依据。

当前,室内空气品质评价一般采用量化监测和主观调查相结合的手段[12-13],而评价标准也从单纯的客观标准逐渐发展到与主观感受相结合。现将国内外评价室内空气品质一些较为成熟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做一简要介绍。

3.2.1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

这一评价过程主要有3条路径,即客观评价、主观评价和个人背景资料[13,14]。

客观评价就是直接用室内污染物指标来评价室内空气品质的方法,即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污染物作为评价指标,全面、公正地反映室内空气品质的状况。国际上通常选用CO2、CO、HCHO、可吸入性微粒、NOX、SO2、室内细菌总数,加上温度、相对湿度、风速、照度以及噪声共12个指标来定量地反映室内环境质量。这些指标可以根据具体对象适当增减,我国国标中有19个评价指标。

主观评价主要是通过对室内人员的询问得到的,即利用人自身的感觉器官进行描述和评判工作。这些评价用国际通用的调查表方法来规范和量化,主要归纳为4个方面的内容:在室者和来访者对室内空气不接受率,对不佳空气的感受程度,在室者受环境影响而出现的症状及其程度。

个人背景调查中一部分是排他性调查,另一部分是个人资料调查,主要用以排除非室内空气品质因素所引起的干扰以及潜意识对评价的影响,以有助于作出正确判断。

最后综合以上3条路径的资料,通过统计分析,来评价室内空气品质。根据要求,可评定室内空气品质的等级、作出仲裁、提出咨询意见或提供整改对策与措施。

3.2.2olf-decipol定量空气污染指标

丹麦的Fanger教授提出用感官法定量描述污染程度[15]。他采用olf(污染源强度)和decipol(空气品质感知值)作为评价室内空气品质的指标。该方法定义为:1olf为一个“标准人”的污染物散发量,其他污染源也可用它来定量。并用decipol来定量空气品质。1decipol表示用10L/s未污染的空气稀释1olf污染后所获得的室内空气品质。同时结合IAQ主观评价指标PDA(预期不满意百分比)来评价室内空气品质。

3.2.3空气耗氧量COD

空气耗氧量是由前苏联学者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空气耗氧量是指利用有机物的被氧化特性,通过一定的方法测定室内VOC(VolatileOrganicCompound)被氧化的空气耗氧量,以表征室内VOC的总浓度。其原理是基于空气污染物中的有机物可被重铬酸钾—硫酸液完全氧化;根据有机物被氧化时消耗的氧气量即可推算出空气耗氧量的含量[16]。

据测定,COD随室外空气污染与室内污染来源如人群活动、吸烟、臭源的程度不同而变化,且与室内空气品质的其他指标如CO2、空气负离子、甲醛、微生物均有明显的相关性,说明它是综合性很强的室内空气污染指标,和其他指标既有联系,又具有本身的相对独立性(反映室内有机物的浓度),为VOC定量评估及室内空气品质的评价提供了有利条件。

3.2.4CFD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数值模拟技术的发展,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FD(ComputationalFluidDynamics)对室内空气流动进行数值模拟的方法应运而生。CFD数值模拟法是通过计算机数值计算和图像显示,对包含有流体流动和热传导等相关物理现象的系统所做的分析。它可以模拟室内空气中气流的运动状态和污染物在空气中的分布状况。简单地说,该方法就是在计算机上虚拟地做实验,依据室内空气流动的数学物理模型,将房间划分为小的控制体,把控制空气流动的连续的微分方程组离散为非连续的代数方程组,然后结合实际的边界条件在计算机上进行数值求解。只要划分的控制体足够小就可认为离散区域上的离散值代表整个房间内空气分布情况[17]。其理论依据是质量、动量以及能量三大守恒定律[18-20]。

4CFD技术在室内空气研究中的应用

CFD在暖通空调工程中的应用始于1974年,由于数值模拟方法具有周期短、费用低、并且能够预先进行等特点,因此目前被看成是室内空气品质评价最有希望的一种有效工具。国外在这方面发展较快,目前国内也有一些大学或科研机构在对此进行研究。从国内外研究动态来看,目前的相关研究还较多局限于边界形状比较规则的定常室内气流特性和气流品质问题。同时,对室内湍流流动的影响的研究还不深刻。

利用CFD技术研究室内空气品质问题,主要是通过求解偏微分方程,得到室内各个位置的风速、温度、相对湿度、污染物浓度、空气龄等参数,从而评价通风换气效率、热舒适和污染物排除效率等[21],并可结合人体舒适的评价标准,来考察舒适性在室内的分布情况,因此近10年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随着计算机运算速度的提高、计算流体模型的完善,数值模拟方法将会成为室内空气客观评价的有效工具,并在模拟室内空气的流动特性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

笔者认为,目前用CFD模拟室内空气状况还存在以下问题:

(1)目前,国内外对于室内空气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室内通风状况及气流分布情况的研究、热舒适度(温度场)等方面的研究,而对于室内相对湿度和洁净度即室内污染物浓度的研究则不够深入;

(2)现阶段对室内空气的研究大部分是对房间通风的研究,对带有净化器的房间的模拟还较少。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净化器走进普通居民家中也将成为一种趋势,研究净化器的工作对室内空气的影响有实际意义。

屈伟等[22]应用FLUENT数值模拟法结合污染物检测评价法,模拟了某办公室(见图1)密闭若干小时和通风一定时间后,房间内甲醛浓度的变化。这是与《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中所要求的状况完全一致的模拟。

图1办公室的几何模型

a房间密闭6hb密闭12h之后通风3min

图2距地板1.2m处甲醛浓度分布图

图2为距地面高度1.2m处的甲醛浓度分布图,a、b两图分别显示了房间密闭6、12h后通风3min的甲醛浓度分布情况。

图3中a、b两图分别为房间内B点在密闭和密闭12h后通风情况下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趋势。

a房间密闭工况b密闭12h之后通风工况

图3B点甲醛浓度随时间的变化

通过模拟室内甲醛浓度的变化情况,使实际监测工作者对室内污染物的分布、扩散、房屋密闭时间、采样不均匀性等诸多方面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由于污染物的浓度在房间内不是均匀分布的,因此要根据现场情况结合室内空气流体力学的模拟结果合理地选择采样点,并要严格遵守国标规定的房间密闭时间。本实验还探索建立了与实验检测相似的模型,数值模拟的结果可以从时间、空间的不同角度反映出一个先密闭后通风的办公室中污染物的变化规律,这是实验检测难以做到的,为实验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5展望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和CFD软件的不断开发与完善,用CFD计算模拟室内任意一点的污染物浓度及室内空气整体的状态和趋势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研究室内污染物分布规律对开发经济有效的技术措施,控制工作区空气品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耿世彬,杨家宝.室内空气品质及相关研究[J].建筑热能通风与空调,2001,20(2):29-33.

[2]吴喜平,朱喆.空调房间内气流的分析与研究[J].制冷空调和电力机械,2001,4(22):15-19.

[3]羊爱平.室内空气品质及其主要影响因素[J].制冷,2005,24(2):33-36.

[4]刘玉峰.改进空调房间空气品质提高室内舒适性的技术措施[J].山东矿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18(1):61-64.

[5]韩海涛,张吉光.置换通风与室内空气品质[J].制冷与空调,2004(4):32-35.

[6]马仁明.通风的有效性与室内空气品质[J].暖通空调,2000,30(5):20-23.

[7]沈晋明.室内空气品质的新定义与新风直接入室的实验测试[J].暖通空调,1995,25(6):30-33.

[8]BJARNEWO.Internationaldevelopmentofstandardsforventilationofbuilding[J].ASHRAEJ,1997(4):31-39.

[9]ASHRAEStandard62—1989.Ventilationforacceptableindoorairquality[S].

[10]松下秀鹤.日本控制室内环境中烟尘的方法及其技术措施[C]//室内空气质量及相关政策专题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三).北京:中国人类生态学会,1998:37-44.

[11]OLESENB.Internationaldevelopmentofstandardsforventilationofbuilding[J].ASHRAE,1997(4):31-39.

[12]沈晋明.室内污染物与空气品质评价[J].通风除尘,1995,(4):10-13.

[13]沈晋明.室内空气品质的评价[J].暖通空调,1997,27(4):22-25.

[14]沈晋明.我国目前室内空气品质改善的对策与措施[J].暖通与空调,2002,32(2):34-37.

[15]WEIQiang,CHENQigao.Newfunctionforindoorairqualityevaluation[C]//Proceedingsofthe3rdInternationalSymposiumonHeating,VentilationandAirConditioning,1999:207-213.

[16]忻尚杰,程宝义,朱培根.影响室内空气品质的VOC特性及其定量评估[J].暖通与空调,2002,32(3):34-35.

[17]赵彬,林波荣,李先庭,等.室内空气分布的预测方法及比较[J].暖通空调HV&AC,2001,31(4):82-86.

[18]CHENQ,SUTERP,MOSERA.Influenceofairsupplyparametersonindoorairdiffusion[J].BuildingandEnvironment,1991,26(5):179-185.

[19]LIZH,ZHANGJS,ZHIVOVAM,etal.Characteristicsofdiffuserairjetsandairflowintheoccupiedregionsofmechanicallyventilatedrooms—aliteraturereview[J].ASHRAETransaction,1993,99(1):19-26.

[20]YUChangzhao.Turbulencejets[M].Beijing:SeniorEducationPress,1993:60-32.

第8篇

我的一位美国朋友,今年48岁。他多年来一直居住在美国第二大城市洛杉矶。这位朋友平时很健康,没有高血压,没有高血脂,不超重,不吸烟,非常注意饮食健康。

但是,几个月前,他突然感到胸闷、憋气和胸部疼痛。到医院急诊室一查,早期心肌梗塞。经过及时抢救,总算脱离了危险。

他问医生,自己一直远远躲着冠心病的那些危险因素,为什么还是得了这个病呢?医生的回答让他大吃一惊:很可能和他吸入过多的污染空气有关。

交通要道是个危险的邻居

在我们的印象中,吸入污染的空气,会引起呼吸系统感染、过敏性疾病甚至癌症。但是,好像没有听说过会引起心脑血管疾病。问问身边的亲戚朋友,他们可能会说:“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啊?吃饭、运动上多注意点儿吧,还要注意血压血脂!”但是,对于居住环境中的空气污染这个“隐形杀手”,大多数人没有任何概念。

2005年,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医学专家们分析了洛杉矶地区一段时期内心肌梗塞和脑中风病人的数据。他们注意到一个特别的现象,就是很多病人的家庭住址都靠近交通繁忙的地段。而且,这些病人的发病时间和当地政府公布的空气污染加重的日期一致。

专家决定追查下去,为800位洛杉矶市民做了心脏冠状动脉血管检查。结果发现,居住在距离交通要道100米以内的居民的冠状动脉厚度,是住所远离交通要道的居民的冠状动脉厚度的2倍!所以,住在交通繁忙地段的居民患冠心病的危险会明显增高。

我这位朋友恰恰就住在车流密集的公路旁,而且一住就是20年。很可能就是每天吸入汽车尾气闹出了他的冠心病。

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被污染的空气中究竟隐藏了哪些伤害您心脑血管系统的“隐形杀手”。

室外空气污染

室外空气污染主要是指户外空气中的四种污染源达到或超过影响人类健康的限度。它们是: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和臭氧。

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氮、二氧化硫主要是由人类本身活动直接产生的,比如汽车尾气、工业废气排放和生活中烧煤烧油取暖的废气。臭氧是在大气中经过化学反应自然生成的,属于二次污染物。

臭氧是一种微蓝色,带有异味的气体。空气中的臭氧可以分为大气臭氧层和地表臭氧。空气污染问题里提到臭氧,主要指地表臭氧。不是保护我们免受紫外线辐射的大气臭氧层。

大气臭氧层存在于距离地球表面30公里左右的高空,对地球生物有保护作用。

地表臭氧,主要存在于时常笼罩在我们城市低空经久不散的烟雾中。在冬天尤其常见。由于这种烟雾是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等氮氧化和物和可挥发有机物,在阳光中紫外线的作用下,经过光化学反应形成的,因此被称为光化学烟雾。

空气可吸入颗粒物(简称PM)是引起人心脑血管疾病的一大危险因素。目前世界普遍认为,根据可吸入颗粒物的大小,可以将其分为粗颗粒物和细颗粒物两类。粗颗粒物的直径在2.5~10微米之间,简称PM10。细颗粒物的直径小于2.5微米,简称PM2.5。PM2.5约等于人的头发直径的1/30,可见有多么微细。

PM10主要来源于地表灰尘和沙尘,如建筑工地。PM2.5主要来源于机动车燃烧排出的尾气、工业废气和生活烟尘排放。

室内空气污染

室外空气污染如此严重!那我们干脆门窗紧闭,尽量宅在家里吧?但是,室内空气污染也不容忽视。如果您在日常生活中不注意避免,也会对健康造成危害。

目前,室内空气污染已经成为人类仅次于营养不良、性病和饮用不洁水源的第四大死亡诱因。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在很多国家,室内PM2.5浓度可以高于室外的100倍。全球每年约有160万人死于室内空气污染相关疾病。平均每20秒就有1人死亡。其中多数与室内空气污染引起的呼吸系统、心脑血管疾病有关。

室内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硫等污染物,主要来源于室内吸烟,厨房的油烟,没有燃烧完全的煤气、天然气,农村和部分城市烧煤和烧柴产生的烟雾。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室内空气污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是室外空气污染的5倍。

人的一生中大约有90%的时间是在室内度过的。特别是女性,她们在绝大多数家庭都担当着厨房的主力军,平均每天在厨房工作的时间可以长达5个小时。所以,死于室内空气污染相关疾病的人群中,女性占了60%。

那么,空气中的污染物是如何引起人的心脑血管疾病的呢?我会在下期《和“闹心”的空气污染周旋》一文中详细介绍。

本文精要:

空气中的污染物可以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室外空气污染物主要来源于地表沙尘、汽车尾气、工业废气和生活烟尘。

第9篇

如果将交通工具也算在室内环境中的话,人一天在室内环境中度过的时间超过85%。因此,可以说室内环境对人体影响最大的是大气环境,直接关系到我们的健康。污染的危害日益彰显,了解污染物的种类及其来源和它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提高人们的防范意识,采取必要的措施已显得非常必要。

一、室内主要污染物及污染源

1.有害气体的污染

(1)甲醛。甲醛是一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无色,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室内甲醛有多种来源,可来自室外的工业废气、汽车尾气、光化学烟雾等。室内来源主要有两方面:a.来自燃料和烟叶的不完全燃烧;b.来自建筑材料、装饰物品及生活用品化工产品,但主要来自家具和室内装修材料的胶粘剂———脉醛树脂,以及作为保温隔声建筑材料的脉醛泡沫塑料。此外,某些化纤地毯、塑料地板砖、油漆涂料等也含有一定量的甲醛。

(2)苯及苯系物。苯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确认为是有毒的致癌物质,苯、甲苯、二甲苯是室内主要污染物之一。苯及同系物甲苯和二甲苯都为无色、有芳香气味、易挥发、易燃、燃点低的液体。苯、甲苯和二甲苯是以蒸汽状态存在于空气中,中毒作用一般是由于吸入蒸汽或皮肤吸收所致。苯属中等毒类物质,急性中毒主要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毒害,慢性中毒主要对造血组织及神经系统有损害。

(3)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TVOC在室内空气中作为异类污染物是极其复杂的,而且新的种类不断被合成出来。由于它们单独的浓度低,但种类多,一般不予以逐个分别表示,以TVOC表示其总量。TVOC中除醛类外,常见的还有苯、甲苯、二甲苯、三氯乙烯、三氯甲烷、蔡、二异氰酸酷类等,主要都来源于各种涂料、粘合剂及各种人造材料等。

(4)氨。氨为无色而有强烈刺激气味的气体,氨气可通过皮肤及呼吸道引起中毒,嗅阈0.1mgm3~1.0mgm3,引起嗅觉反应的最低浓度为2.7mgm3。氨气因极易溶于水,对眼、喉、上呼吸道作用快,刺激性强,轻者引起充血和分泌物增多,进而可引起肺水肿。长时间接触低浓度氨,可引起喉炎、声音嘶哑。重者,可发生喉头水肿、喉痉挛而引起窒息,也可出现呼吸困难、肺水肿、昏迷和休克。

2.浮游粒子的污染

浮游粒子中危及人类健康的主要是粒径小的所谓飘尘。浮游粒子的发生源主要有:(1)人体头皮、皮肤屑、衣物上的污垢和人体活动如室内步行、扫除等;(2)燃料燃烧煤烟;(3)建筑材料和设备石棉纤维、玻璃纤维、螨虫等;(4)吸烟烟雾烟尘、焦油等;5)其他空调系统产生的粉尘等。

3.香烟烟雾的污染

香烟烟雾是室内空气的主要染源,烟雾中既有气态分子状污染物(占91.8%),又有浮游粒子状污染物(占8.2%)。这些粒子状污染物还会吸附在墙壁等地方,随着低沸点成分的挥发和气态污染物一起构成室内的臭气源。香烟烟雾中的污染物有一氧化碳、氧化硫、尼古丁、各种苯并比、醛类、酚类、亚硝酸胺、氟和镍的化合物、放射性元素等2000多种,其中已证明有致癌性的物质至少有40多种。

4.放射性污染物及其危害

室内放射性污染物主要是氡。氡是一种惰性气体,多用做保护气,它是自然界中唯一的天然放射性气体,室内空气中的氡来源于建筑水泥、矿渣和装饰石材。世界上每年发生的肺癌病例中,6%到15%是由氡气引起的,氡对吸烟者的危害尤重。

5.生物性污染物及其危害

生物性污染主要是细菌。细菌主要来源于地毯、毛绒玩具和被褥等。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规定室内菌落总数为2500cfum3。

二、预防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措施

1.污染源控制——消除或控制室内污染源

首先装修设计时要进行预评价,充分考虑板材的种类和用量。其次改进施工工艺。在施工工艺的选择过程中主要考虑三点:a.注意所用材料的最优组合(包括板材、涂料、油漆等),既要使材料的质量符合国标要求,又要最经济最实惠;b.提倡接近自然的装修方式,尽量少用各种化学及人工材料,尽量不要过度装修;c.在施工过程中,通过工艺手段对建筑材料进行处理,以减少污染。

2.通风控制——提高新风的稀释效应

首先,开窗通风换气,通风换气是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最简单、经济、有效的措施,当室内平均风速满足通风率的要求时,可减少甲醛的蓄积。其次,合理使用空调。所谓空调器的附加功能,如负离子发生器、高效过滤等功能,对改善室内空气品质有一定的作用,但所起的作用有限,不能完全依赖。

3.净化处理——用物理、化学、植物法降低室内污染

(1)物理法: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吸附室内有毒、有害气体。

(2)化学法:利用化学反应,使用化学试剂进行化学吸收室内有毒、有害气体。

(3)植物法:在室内种植一些绿色植物,如常春藤、铁树等可吸收苯和有机物,吊兰、芦荟等可吸收甲醛,从而起到一定净化空气的作用。

第10篇

【关键词】空气污染 空气质量 溶胶粒子

一、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造成室内污染的原因很多,涉及面很广。但主要可以分为:化学污染、物理污染、生物污染三个方面。①化学污染主要来源于室内进行装修装饰使用的装饰材料,如:人造板、各种油漆、涂料、粘合剂及家具等,其主要污染物是甲醛、苯、二甲苯等有机物和氨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无机物;②物理污染主要来源于建筑物本身、花岗岩石材、部分洁具及家用电器等,起主要污染是放射性物质的电磁辐射。

二、室内空气污染的典型模型

1.溶胶扩散。当固体污染物进入干净的空气之后,将会吸附空气中含有的液体,形成具有一定粒度的溶胶粒子,千千万万的溶胶粒子以空气为介质,借助空气的浮力与流动性,在空间自由游荡,成为飞沫、细菌、病毒等。

2.低地效应。含有溶胶粒子的空气比重较大,往往贴近地表,特别容易积于一些地势低洼的地带,并长期滞留在这些通风不良的地方。因此,建设在盆地与河谷地带的城市与居住在低层楼房内的住户,其室内空气必然较差。

3.光化学烟雾。由于工厂烟囱与汽车尾气排放出的废气含有大量的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人们常称之为一次污染物,可直接对空气造成污染;但当它们与溶胶粒子结合以后,在太阳光的催化作用下,可发生一系列复杂的光化学反应。

三、常见的空气污染物和污染表象

空气中常见的污染物大致可分为三类,即悬浮粒子、微生物、气体。

悬浮粒子:尘埃、碳烟、花粉、扬尘等。

微生物:细菌、病毒、飞沫、虫螨等。

气体:SO2、SO3 、H2S 、CO、CO2、NO、NO2等。

当室内空气受到污染后,活动在其间的群体会产生相应的表现,下面列举室内空气污染造成危害的常见表象:

①每天清晨起床,感到憋闷、恶心、甚至头晕目眩;②孩子经常咳嗽、打喷嚏、新装修的房子不愿回去;③家里人常有皮肤过敏的症状,而且是群发性的;④家里人都共有一种疾病,而且离开这个环境后症状会有明显的变化和好转;

四、室内空气污染物对人体的影响

当室内空气污染到一定程度,必然对在该空间的生物体造成严重的侵害,对人体带来严重的后果。例如,当溶胶粒子随着人的呼吸进入人体以后,小部分附着在呼吸道壁上,约有一半附着在肺壁上,并将其携带的细菌、病毒或化学污染物传染给人体各器官,造成各种疾病。

五、室内空气污染实例分析

1.甲醛。主要来源于生产中使用的装修材料以及新的家具中用到的胶合板、大芯板、刨花板等的粘合剂遇热、潮解释放出来。当室内空气中含量为0.1mg/m5时就有异味和不适感;当浓度达到30mg/m5时当即死亡。

2.苯。室内环境中苯主要来源于烟草的烟雾、溶剂油漆、染色剂、墙纸、地毯、木制壁板、合成纤维等。苯主要引起急噪不安、头痛、不舒服等其他神经性问题,影响健康及工作效益。

3.氧化硫。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有75%以上来自固定源燃料的燃烧,主要是矿物燃料的燃烧。二氧化硫还是一次污染和二次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六、解决室内空气污染的措施

1.常规措施。室内空气污染作为一个综合性的因素,要防治需要多途径的配合和人为的操作。首先,要改进燃料结构及燃烧方法,减少煤和生物量的使用;其次,要严格控制建筑、装饰材料质量,改进住房结构和保持室内良好的通风条件等。

2.光触媒――二氧化钛。二氧化钛是光触媒中的一种,当它受到太阳光的照射时,钛原子上的电子被光激发,形成电子穴,空气中的水、氧气会被分解为O2- 和OH-具有极强的氧化能力,这种氧化能力能使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也能降解部分无机化合物,从而达到杀菌、除臭、净化空气的效果。

七、结束语

通过对室内空气污染的分析,充分认识到这是一个复合性因素带来的结果。室内空气污染已成为影响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的重要因素,合理利用现有资源的有效配置,治理好污染的源头,减少污染的可能途径,共同致力于寻求解决室内污染问题的更好方法。

参考文献:

[1]曾昭琼.有机化学(第三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05).

[2]崔恩选.化学工艺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05).

第11篇

[关键词] 空调 室内空气品质关系

1 前言

室内空气品质是现在国内外暖通空调界日益关注的问题。人们有80%以上的时间是在室内度过的,由于室内空气品质不好所导致的病态建筑综合症使得人们的身心健康与工作效率受到很大影响;而且由此所引起的社会工作效率降低和病休、医疗费用等社会问题也已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此外为了改善室内空气品质,有可能增加建筑与空调系统的费用,也给投资者与工程技术人员提出了新的问题。人们已经开始认识到解决室内空气品质问题的重要性与紧迫性,nQ问题也成为建筑环境领域内的研究热点。

2 人们对nQ的认识

2.1 IAQ的定义

IAQ的定义经历了不断发展的过程:最狭义的IAQ是指房间空气免受烟、灰尘和化学物质污染的程度;稍广义的是包括空气温度、湿度和空气流速,此外还包括视觉因素加亮度、色彩和空间感等。允

许的tAQ应取决于暴露时间的长短、个人生理条件和经济条件等 。

早期的研究是将空气品质变成人们的主观感受,丹麦的P.O.Fanger教授在1989年空气品质会议上提出:品质反映了满足人们要求的程度,如果人们对空气满意就是高品质,反之就是低品质;英国的CIBSE(Chartered Institute of Building Ser~iees En舀一neers)认为如果室内少于50%的人能感觉到任何气味,少于2%的人感觉到不舒服,少于10%的人感觉到粘膜刺激,而且少于5%的人在不足2%的时间

内感到烦躁,则可认为此时的室内空气品质是可接受的。但是在房间内有一些有害气体,如氡、CO等对人体没有刺激作用,虽然不会被人感受到,但是对人体的危害是很大的,所以只有主观的感受并不能

够完整地反映室内空气品质。在研究过程中,人们在不断修正这一概念,ASHRAE标准62―1989R提出了可接受的室内空气品质(aeeeptabe perceived in―door air quality)和感受到室内空气品质(acceptableperceivded indoor air quality)的概念。可接受的室内空气品质是:空调房间中绝大多数人没有对室内空气不满意,并且房间中投有已知的污染物达到了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威胁的浓度。感受到的可接受的室内空气品质是:空调房间中绝大多数人没有因为气味或刺激而表示不满。在这一标准中,室内空气品质包括了客观指标和人的主观感受两方面的内容,较为科学和全面。

2.2 LAO的影响因素

有资料表明.引起室内空气品质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两大类:一是暖通空涮系统设计或运行不足;是各类污染源产生的污染物作用。第一类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室内空气的温、湿度参数,新风量,通风和气流的组织问题等 第二类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由于室外环境的恶化,由新风吸入口或门窗等进入的污染物;由于各房间的压力分布不均使地下停车场打印室、吸烟区、餐厅等处散发的污染物流人建筑的

其他区域;室内污染如室内办公设备、装璜、家具、人员等产生的污染物;微生物污染,通常是由的冷凝水、冷却水等造成的。lAQ问题一般分为主观和客观方面。室内的空气温 湿度,各种固体和气体污染物浓度等客观参数会对IAQ产生影响,这是影响室内空气品质的客观因素,Ij前人们还没有完全了解这些因素会对人体产生怎样的影响和如何产生影响。人们心理状况、对外界的反应灵敏度、性别、年龄等的差异是对 O产生不同影响的主观因素。

3 L^Q的研究与发展

3.1空气温、湿度的研究

在现有的通风标准中一直忽略室内空气的湿度,相对湿度一般是要求控制在30% ~70% 之间 现有的通风标准和指南基于以下考虑:在一空间内有些污染源.通风用于将化学污染物稀释到人们可接受的水平。空气是由人体嗅觉的化学感知器感知的,这种感知仅取决于空气的化学成分。也就所要求的通风与空气的温度和湿度无关。但是Berghmd和Cain在1989年指出,在一气候实验室内,温度和湿度对清洁空气的感知是有影响的。丹麦技术大学的研究资料表明:焙对接受度的影响或对感知空气品质的影响(以不满意率(%)或deoipol(dp)表示)是很强的,而空气焙中的湿度和温度对于被感知的空气品质是重要的,感知的空气品质受到人体吸入的温度和湿度的强烈影响,人们喜欢较为干燥和凉爽的空气。人们很明显喜欢每一次呼吸空气时的呼吸道有一种冷却的感觉,这引起令人愉快的新鲜感。如果没有适当冷却,便会感到空气不新鲜、闷而不能接受。Fang等人的研究表明:在温度20 ,相对湿度40% .通风率3.5I/(s.P)时空气品质要好。

高焓值意味着吸入空气的冷却能力低,使得呼吸鼻腔粘膜的对流和蒸发冷却的作用不足,这种适当的缺乏与感知空气的不良品质密切相关。焙对通风要求和能源消耗有很强的影响。保持适当低的湿度及全身热舒所要求温度范围下限的温度是有利的,这可以改善感知空气品质并减少所要求的通风量。合适的温度和湿度可以减少病态建筑综合症的发生。所以暖通空涌系统应该为人们提供冷却和干燥的空气。

3.2新风的研究

新风量和清洁度是新风问题的两个方面。新风量的大小是暖通空调规范中有关IAQ考虑最多的问题,在窑调发展的不同阶段,受能源和政策的影响.相应的通风标准电不相同。ASHIL4E标准62―1989规定的新风量为36 /(h.p),它的制定原则是为了人所产生的生物污染。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建筑中装璜材料、家具、用品、通风空调系统本身有可能成为污染源,并且其气味强度远超过人体所散发的气味 所以在修改的ASHRAE标准62―19B9R中,认为确定新风量的污染物是由人员和室内污染物两个方面的因素决定的.最小新风量=人数+地板面积 其中RI.为每人最小新风量指标(R =l0.8m3/(11.P)+Rb为每1 地板所需的最小新风量指标(R 1.26/(h. ))。这体现了人们观念的进步,也反映了传统的系统设计会导致新风量的维普资讯 省略建筑热能通风空调不足。由于近年来室外空气质量的逐步恶化,空气污染的程度加重.使人们对新风清洁度的问题日益重视。对于室外颗粒污染物及附着的微生物,多级过滤可以有效地除去.同时也可以在一定的途径上延长空捅设备的寿命,应该说是一种有教的手段但是对于室内空气品质涉及到的室内微生物污染气态污染.则应该结合回风系统来处理,总之控制室内空气品质,有 为消除co、VOC、浮游尘埃、细菌、臭味等新风量的研究工作一直在进行,而且在修订相关的法规 ,欧洲建议采用of(污染源单位)和deeilM(感知污染等级)来确定通风量,总的趋势是通风量应增大.带动新风、排风热回收技术的发展。提高通风妓率,合理组织室内的送、排风的气流组织.以有效地利用进入室内的通风量。

3.3 污染物的研究

3.3.1 污染物的种类

染物包括了固体颗粒、微生物和有害气体。颗粒污染物根据其粒径的大小.分别会感染人体的呼吸道和肺部;附着在颗粒上传播的微生物和菌类也会造成呼吸道感染,产生流行性感冒、结核等症状 气体污染物的种类很多。除了人们熟知的CO,CO2,NH3和氧等。还有各种挥发性的有机化台物(VOC)。他们会对人体的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及神经系统有较大的影响,有一些甚至会致癌。根据研究资料可知室内的有害气体有数百种,它们对人体的影响并不是单独的作用,在很多情况下.即使人们对室内空气品质的感觉很差,也并没有哪种污染物单独超标,这种情况使得人们对在有多种污染物共同作用时的现有的污染物的浓度的科学性和全面性提出了怀疑。这表明研究室内空气品质问题不能够简单地停留在工业通风工程有害物的控制上,而应该结合医学、环境监测、卫生学、心理学等多学科领域的知识来进行研究工作。

3.3.2 污染源

固体颗粒污染既可能从室外和空调系统带入,也可能是由室内的燃料燃烧、二次扬尘产生的。微生物污染大多数与室内的湿度和空调系统的凝结水有关,有时也可能从室外带入,如军团病就是与适宜

肺炎病菌生长的冷却塔中的冷却水有关 气态污染物的产生较为复杂,除了从室外带入外,还有室内人体新陈代谢产生的c0 和异味,建材、装饰材料产生的N 、氡和各种VOC等。研究污染源的污染物的发生量、污染物之间的相互反应等问题是解决污染的关键。

控制室内污染源产生和室外污染物侵^是改善IAQ的根本。污染物的种类有多种。它们对人体产生的影响有很大的差异.而且每一种污染物有自身的污染源。在污染源的控制方面,对室外空气清洁

过滤处理是撮为基础和有效的手段。此外还应监控摩外的空气状况,做到在超标时能够及时处理和控制;隔离例如复印室等一些污染源并做相应的处理,以避免室内交叉污染建筑设计的有关人员要相互配台,合理布置建筑物的位置和选择材料,以合适的自然通风方式提高房间的通风换气效果,尽量选择低挥发性有机气体的材料.控制HVAC系统和建筑围护结构湿度以减少微生物的生长。

3.4 计算机技术对IAQ评价的影响随着计算机技术技术的发展,利用计算流体力学剥室内空气流动进行数值模拟的方法得到了迅速发展。数值模拟方法通过求解质量方程、动量方程、气体组分质量守恒方程和粒子运动方程.得到室内各个位置的风速 温度、相对湿度、污染物浓度 空气龄等参数,从而评价通风换气效率、热舒适和污染物排除效率等。数值模拟方法的周期短、费用低并且能够预先,在近l0年内已经得到了很快的发展,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流体模型的不断完善,数值模拟方法将会成为室内空气品质客观评价的有效手段。

4 结论

总之室内空气品质正在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它应该是政府、业主、医生、建筑、暖通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等共同考虑的问题。对此我们应达成以下共识:

(a)更好的空气品质可以产生更高的生产率,减少病态建筑综合症的症状,因而是有利益回报的。

(b)室内空气品质是~门综合科学,陈空气本身的因素,还有其他不为人们所认识的因素在影响人们对环境的感觉和反应。

第12篇

关键词:环境监测实验室;室内空气;来源;污染状况;措施

中图分类号:X8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3)10-0200-02

1引言

实验室内空气质量是关系实验人员身体健康的重要问题之一,由于汞是一种有毒的重金属元素,能以零价态存在于大气、土壤和天然水体中,且易挥发,能通过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皮肤进入人体,汞蒸气经呼吸道进入肺泡后可完全被吸收。由于人类无法通过自身的代谢将其排出体外,通过食物和其他途径累积的微量汞进入血液送至全身后,可通过血脑屏障造成脑损害。微量汞积累还将直接引起心脏、甲状腺、肝、肾等发生病变,甚至导致神经系统紊乱及慢性汞中毒。汞中毒的病象为口腔炎、齿龈炎、神经过敏、头疼、发抖、腹泻、作呕和贫血等。一般来说,靠近汞污染源和汞矿地区的大气中汞的含量较高,因此从局部环境污染意义上讲,人为汞污染具有相当的危害性。特别是汞污染的持久性、生物积累性和生物扩大性,使得汞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具有很大影响。因此,了解和认识汞在实验室室内空气中的含量,提出防治实验室内汞污染的措施具有重要意义。2空气中汞污染的现状

据美国城市大气环境分析报告,2001年8月在离纽约距离为150km的Kastkillsky山脉Montisello小镇进行的空气中背景汞浓度值监测结果表明,其汞含量的水平小于1ng/m3。纽约布鲁克林、曼哈顿市区大气中汞含量大部分测量结果在1~3ng/m3,局部地区高达4~6ng/m3。进行区域监测时通过定位局部汞区域,这些区域分布于生活垃圾存放地(汞含量为12~14ng/m3),工业垃圾场(汞含量10~30ng/m3)。用于存放建筑废物和金属垃圾的容器(汞含量为80~100ng/m3),路面排水沟(汞含量为200ng/m3),地铁站台(汞含量为6~10ng/m3),地铁车厢内(汞含量为8~30ng/m3),居民小区内(汞含量为10~35ng/m3)。

公共场所内空气汞含量检测情况如下:超市和小食品商店为3~12ng/m3,工业商品商店为4~30ng/m3(最高可达80ng/m3)药店为20~40ng/m3(最高可达140ng/m3),宗教仪式专用店为80~800ng/m3(最高可达1650ng/m3),办公室为4~16ng/m3,医院为8~30ng/m3(最高可达1000ng/m3),牙医中心为150~400ng/m3(最高可达16000ng/m3)。

通常公寓内空气中汞含量低于10ng/m3,有时高达15~20ng/m3。铺地毯的房间内空气中汞含量高达15~35ng/m3,房间进屋的门边地毯上、鞋柜、自行车和婴儿车上高达100~400ng/m3,有时高达800ng/m3。旧房子中的汞含量通常更高。尤其前厅、地窖、底下的空间、旧物堆垛等地方的汞污染更为严重,其平均汞含量为100ng/m3,有时高达3000ng/m3,在这种房间内,尤其是铺了地毯的情况下,空气中汞含量为100~400ng/m3,有时达1000ng/m3。

3环境监测实验室内空气中汞污染的来源

环境监测实验室内空气中汞污染主要来源于采集的样品、含汞试剂的使用和实验产生废液的污染。

3.1样品带来的污染

环境监测实验室涉及的监测领域包括大气、水体、土壤、生物、固体废物等各种环境要素的质量监测,样品在实验室内分析监测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对实验室内环境造成污染,特别是样品中污染物含量较大时,影响更为严重。

3.2含汞试剂的使用带来的污染

环境监测实验室由于其涉及的检测领域较多,所用的化学试剂种类较多,据统计,一般情况下,可能在实验过程中使用到以下含汞试剂,常用含汞试剂清单见表1。

3.3实验产生废液带来的污染

上述检测项目产生的废液若存放、处置不当都会带来相当程度的实验室内空气汞污染。

4某实验室室内空气中汞污染的检测结果与讨论

4.1监测结果

为了解实验室内空气中汞污染状况和寻找切实有效的防治对策,采用俄罗斯LUMEX公司生产的RA-915+型汞分析仪,对某实验室内不同监测项目所在的实验房间空气中汞污染状况进行监测,监测结果见表2。

4.2结果讨论

(1)不涉及含汞试剂的实验室内空气中汞含量为30~450ng/m3,而长期使用含汞试剂的实验室内空气中汞含量明显高,汞含量为40~2100ng/m3特别是化学需氧量检测实验室内空气汞含量高达600~2100ng/m3。表明含汞试剂的使用会对实验室内空气造成很大程度的污染。

(2)通过对室内通风前后检测数据的比较,明显看出通风情况直接影响室内空气中汞含量的高低。

(3)从表2中第6、7、8和9组数据中可以看出,检测样品和含汞废液都会对室内空气带来一定程度的污染。

5防治措施

(1)通风换气是排出实验室内空气汇总汞污染的最有效的措施,做实验时,应经常开窗和打开换气扇或开动通风橱换气。

(2)改进检测方法,减少含汞试剂的使用。

(3)加强含汞样品和废液的管理,建议做到尽量保持密封、每天清理,并存贮在通风状况良好的专用房间内。

(4)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实验人员的环保意识,通过自身的日常行为减少对环境和人身健康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陈阳,吴国强.卫生检验实验室废弃物的一般处理方法[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