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集贸市场

集贸市场

时间:2022-04-17 04:50:08

集贸市场

集贸市场范文1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省城乡集贸市场管理条例》,按照《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实施方案》和《市城市五创提质工作考核方案》的要求,集中开展市中心城区集贸市场的专项整治行动,推动集贸市场的经营环境和服务水平提质升级。

二、总体目标

通过开展集贸市场专项整治行动,大力推进市中心城区集贸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整治市场秩序,优化市场环境,健全规章制度,促进规范经营,使集贸市场各项软硬指标达到文明创建的规范要求(市中心城区集贸市场文明创建规范要求附件1),为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打下坚实基础。

三、主要任务

(一)加大宣传力度。在各市场的显眼位置,制作并悬挂关于开展集贸市场专项整治的宣传横幅,向各经营业主发放《致各经营业主的公开信》,全面宣传开展集贸市场专项整治的相关信息,切实提高各经营业主共同维护集贸市场专项整治的自觉性。

(二)整治市场秩序。制止市场内外占道经营,车辆按规定有序停放。打击欺行霸市行为,维护公平交易。加强治安管理,遏止偷盗事件发生。

(三)优化市场环境。通过集中开展集贸市场的专项整治行动,推动集贸市场的经营环境和服务水平提质升级,做到市场内外卫生、整洁、文明有序。

(四)改造基础设施。通过集中开展集贸市场的专项整治行动,加大对各市场基础设施的维护和改造,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

(五)健全规章制度。各市场要制订并完善《市场环境卫生和秩序管理制度》、《市场管理责任制》等相关规章制度,从源头上狠抓集贸市场脏、乱、差的问题,改善市场经营和购物环境,切实加强对市场环境卫生的管理,并逐步健全和完善管理的长效机制,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一个环境卫生、管理规范、经营文明的集贸市场,促进市中心城区集贸市场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

四、实施步骤

集中整治时间为4月1日-10月31日,在此期间,按照属地管理和“谁建设、谁受益、谁负责”的原则,要求集贸市场管辖单位和市场开办者,按照文明指数测评标准,对照检查,认真整改。各区政府(管委会)要牵头组织工商、商务、城管、卫生、质监、公安、消防、办事处等部门组成整治队伍,对辖区内集贸市场进行全面整治(整治范围见附件2)。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

成立市中心城区集贸市场整治领导小组。由市政府副市长任组长,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商务局局长副组长,市商务局、市工商局、楼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单位分管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市商务局。

(二)明确责任。

1、集贸市场专项整治工作由所在地区政府(管委会)负责组织实施。实行集贸市场整治区直单位分工包干负责制,切实做好集贸市场整治和迎检工作,各区政府(管委会)要成立市场整治领导小组,确保每个集贸市场要有1名区领导驻点。

2、市商务局对每个集贸市场要安排专职督导人员不定期进行现场整治督查工作。

3、工商、商务、城管、卫生、质监、公安、消防、街道办事处等部门,要按照各自的职能分工积极配合做好集贸市场的整治达标。

4、集贸市场所在地区政府(管委会)和市场开办者为集贸市场整治达标责任人。

集贸市场范文2

1.1未经消防部门审批或不按审批意见违规兴建

有相同一部分市场没有办理市场审批手续,违规兴建,而营业审批部门一般是由当地交通、工商、税务、市容、环保、土地、市政、公安、园林、物价等部门组成的“市场管理办公室”之类组织,这当中的公安成员中有的就没有消防部门参加,因而造成消防方面漏审现象的出现,这就使市场消防安全埋下了隐患。

1.2建筑耐火等级低,火灾后蔓延迅速

目前的各种市场,除近期建设的经消防部门审查基本符合要求的之外,绝大多数的市场建筑对照《规范》的要求,都存在较大地缺陷,首先是耐火等级低。由于市场安全管理没有及时跟上,私搭、乱建,造成市场防火等级低,特别是露天市场使用闲置的场所改造的市场,大多是临时搭建的摊棚,更谈不上耐火等级了。因此,一旦发生火灾极易造成火烧连营。一些个体商贩为提高竞争力,不惜花钱,违章装修装饰,且使用大量的木材和聚氯乙烯等高分子材料,大大降低了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增加了火灾隐患。

1.3占地面积大、空间大、摊位多、面积储存量大

集贸市场的建筑面积大,一般几千,甚至上万平方米,摊位多,而且货物品种繁多,有纺织品、服装、皮革制品、塑料制品、文化用品、音像制品、工艺用品等,这些场所,火灾危险大,一旦发生火灾,由于蔓延快,往往会导致损失大,伤亡大,而且在社会上造成的影响大,特别是一些大型商品集贸市场,不仅面积大,而且是多层、楼层空间大。这些楼层每层面积小的数百平方米,大的数千平方米,且少有防火分隔,这是因为多层商场,竖向除楼梯相通外,有的还打通楼层竖向分隔层,形成人为的一些竖向孔洞,破坏原有的防火分隔。还有一些楼层,通常还设有自动扶梯、中庭等开口部位。这些都使得建筑物主体相通,防火分隔困难,一旦起火,起火楼层的火势向水平方向蔓延,由于货物、货架、立体堆积、吊挂物品、吊顶等形成立体组合,将导致火灾迅速蔓延,很容易形成立体火灾。又由于面积大、空间大,可燃、易燃物多,摊位相连,建筑物密度大,一旦突破外壳,火焰外窜,加之建筑毗邻,通过火焰的直接传递和强烈的热辐射在较短时间内极易形成火烧连营之势,范围扩大,造成重大损失。

1.4易燃可燃物较多,火灾负载大

集贸市场的商品除农贸市场中的农副产品外,其余商品如服装、鞋帽、塑料制品、交电、工艺、美术、家具等大部分商品是可燃物品。还有些商品如指甲油、摩丝和小包装的汽油、酒精等有机溶剂及赛璐珞制品,一些市场还经营烟花爆竹,因此潜在着一定的不安全因素,还有一些商品本身虽属非燃烧材料制成,但其包装箱、盒都是可燃物品,再者,摊位的商品、货架、有不少仍用可燃材料制成,虽然有分组布局,但间隔一般都比较小,且相互毗邻成片,而且大多数商品是悬挂展示于顾客,这就使可燃物品形成了空间的立体,一旦起火,火势迅速猛烈,蔓延快,损失重大。

1.5消防材料设施严重不足,初期火灾难以施救

各个市场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消防水源和器材缺乏的问题,有的市场就没有任何消防器材设施。有的市政消火栓或因建筑贸易市场被拆除,或被挤压圈占。有一些条件较好的封闭、半封闭市场,建设时,虽然安装了部分消火栓,但由于缺乏管理,不少消火栓已损坏;还有水枪、水带被偷的情况,消防箱内空空的,大部分市场没有配备灭火器,特别是一些露天市场,各摊位上连起码的一桶水、一具灭火器也没有用,根本不具备扑救初期火灾的能力。

2加强集贸市场消防管理的对策

在集贸市场火灾频发的严峻形势下,加强对集贸市场的消防安全管理,已经引起了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单位的广泛重视,不少市场针对集贸市场的特点,结合本单位消防安全管理的经验教训,按照党和政府及相关部门的要求,采取了切合实际的防火安全措施,已经初步取得了成效,火灾势头基本上得到了控制。但不容乐观,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有些问题还依然存在,而且集贸市场的大火还没有真正遏制,因此我们切不可麻痹大意,掉以轻心,为确保今后集贸市场防火安全,现笔者针对过去发生的火灾事故和安全检查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做好集贸市场的防火安全工作。

2.1针对现状,制定对策

各级政府要尽快把城市抗御火灾能力工作提到议事日程上来,要对集贸市场存在的问题专门进行研究,运用各种行政管理手段和方法,协调好政府各有关部门的关系,统一指挥,组织公安、消防、工商、税务、市容、卫生等部门进行专项整顿治理。对发现私搭乱建房屋、违章使用火炉、电炉、私接乱拉电线、占据道路摆摊设点,堆积货物等违反规定和在市场内违章销售鞭炮、酒精、油漆等易燃易爆物品的商贩,要采取措施,强令整改,并视情节轻重,给予处罚,对集贸市场防火间距不足,防火分区不符合要求,消防供水“先天不足”等问题,政府要采取切实措施,及时整改,解决问题,切不可久拖不决,养患成灾。

2.2完善制度,检查落实

制定的制度一定要严格执行,并经常检查执行情况,使之经常化、制度化。这就要求市场的消防管理人员,每天均应对市场进行全面的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违章情况要及时纠正。不得让货物堵塞通道、楼梯和越线摆摊。市场经营部门对各门面、摊位存放的物品数量应有一定限量,限制超量存放。不得在市场内经营、储存、使用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如划定专门安全区域经营时,必须按照销售、储运化学危险物品的有关规定,落实防火防爆措施,经公安、消防部门审批同意方可经销。不得在市场内使用液化石油气炉、电炉及其他灶具生火做饭。严禁燃放烟花爆竹和焚烧物品,不得乱拉乱接电线,不得进行小商品加工作业,市场内划定的严禁烟火部位或区域,应当设置醒目的禁止烟火的标志,有条件的可设顾客吸烟室或吸烟点。集贸市场要按商品的种类划分若干个区域,区域之间保持相应的安全疏散通道。保持场内整洁,废弃的包装纸、盒等可燃物,不能抛散地面,应及时集中处理。

2.3建立消防队伍,备足消防器材

各类集贸市场应当建立义务消防队,如一时难以具备条件的,应当采取临时有效应急措施。集贸市场要配备足够的灭火器材,放置适当,并经常检查灭火器、消火栓、应急照明灯等消防设施的情况,确保完好有效。公共消防设施、器材,应当部署在明显和便于取用的地方,明确专人管理,防止丢失损坏。任何人不得将公共消火栓圈入摊位内。同时要求经营可燃商品的摊位要配备灭火器,每个摊主都应掌握使用灭火器的方法。市场要组织市场防火人员,义务、专职消防队员学习防火、灭火知识,掌握扑救初起火灾的技能。管理机构(组织)要制定多种灭火方案,并进行演练。还要使职工懂得如何报警、救灾、疏散和维护秩序等常识。

3结束语

集贸市场范文3

根据2014年11月份的《集贸价格情况月报表》统计分析,本月城区集贸市场主要商品物价水平仍呈现稳定的态势,截止本月底:米、面、粮、油、牛、鱼、鸡价格稳定;鸡蛋、猪肉、蔬菜类价格较上月有所下降。

一、价格形势。

本月米、面、粮、油价格与上月相比继续保持稳定;肉鸡、鲫鱼、鲤鱼、牛肉价格保持稳定;猪肉、鸡蛋价格较上月分别下降4%、7.2%,蔬菜类价格较上月相比呈现9稳3降1涨的态势,其中青笋、胡萝卜、蒜苗价格较上月分别下降12.5%、14.2%、20%;二荆条较上月上涨66.6%;其余蔬菜价格与上月持平。

二、原因分析。

蔬菜类价格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今年蔬菜受到暖冬的“照顾”,产量提升;二是最近汽油价连续下跌,蔬菜的运输成本在减少。

“11.22”地震后,爱民百姓平价菜市在抗震救灾期间主动让利群众,将猪肉和部分蔬菜价格较震前下调,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活所需。同时确保市场供应,发挥了政府设立平价菜市的应急保供作用,引领了整个农副产品市场价格的稳定。截止目前,城区的粮、油、肉、禽、蛋、奶、蔬菜、矿泉水、方便食品等群众基本生活必须品价格水平保持平稳,有部分品种销售价格还低于震前价格水平。

三、对策措施。

(一)继续加强监测预警。密切关注猪肉、粮食、食用油、蔬菜等重要商品的价格和供求情况,提高价格监测工作水平,及时发现和捕捉市场价格变动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增强价格决策前瞻性,争取价格工作的主动性,确保价格异常波动在第一时间发现并采取措施,安定民心。

(二)切实做好“11.22”抗震救灾工作。为确保灾区群众基本生活平稳,保持粮、油、肉、禽、蛋、奶、蔬菜、食品、饮用水等群众基本生活必须品价格基本稳定,州、县发改部门于11月22日地震当晚,第一时间立即组织召开了稳控市场物价工作安排部署会议。根据会议部署,庚即通过州电视台、日报、中国网、时讯等途径,了《关于抗震救灾期间稳控市场价格秩序的公告》,要求生产经营者价格自律,诚信经营,不得乘地震灾害之机囤积居奇、哄抬物价,扰乱市场价格秩序;同时州县发改部门联动,组成联合检查工作组,整合力量对震源地的各农贸市场、超市、零散经营点等开展了全覆盖拉网式巡查,并逐一向生产经营者发放了《抗震救灾期间稳控市场价格秩序的公告》2000余份,切实加强抗震救灾期间市场价格监管。从整体情况看,由于受地震影响,部分人员离开,需求量较平时有所减少,市场未出现抢购的现象,蔬菜价格保持稳中有降,其余副食品价格与震前持平,市场物资充足。

集贸市场范文4

今天妈妈带我去集贸市场,远远就望到那儿热闹非凡,人山人海了。

卖东西的小贩们真多,有卖食物的,有卖花的,花盆里五颜六色的花竞相开放,争奇斗艳呢。

市场上,人们卖着各种各样的动物。有活泼的小狗,雪白的小兔,兔子可爱极了,躺着时,两只耳朵紧贴背,站立时两只耳朵才竖起来,不管吃不吃东西,嘴巴都在动,胡须也在动;黄绒绒的小鸡“叽叽叽”吵个不休;雪白的乌鸡头上有一顶黑色王冠,有着蓝色发亮的脸颊,会唱歌的百灵鸟,看上去其貌不扬,会学人说话的鹦鹉,头部乌黑的发亮,有着淡绿矫健身体,橙色宝石的爪子,淡黄的嘴巴向下伸,还有的鹦鹉的嘴巴是红的。笨重的乌龟慢吞吞地爬着,淡黄的肚皮上印着紫色的花纹,红白相间,鼓着大眼睛的金鱼,黑白相间像扇子一样的热带鱼等各种动物都很可爱。

今天认识了这么多小动物,真高兴。

山西省原平市青年街小学二年级:武曌

集贸市场范文5

关键词:集贸市场;区域布局;优化设计

一、问题的提出

村镇集贸市场是指县域内小城镇(包括城关镇、中心镇、一般乡镇)和农村满足居民生产和生活需求的、以集市贸易为交易形式的各类市场统称,是定期或常期进行商品交易的场所。另外从区域观点看,村镇集贸市场指是乡村地区承担着商品生产、运输、存储、销售等功能的商业中心,这不仅是商品交换的场所,而且包括了村镇各种交换关系的总和。村镇集贸市场在城乡产品流通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成为我国农副产品集散地和城乡产品交易的重要平台。2006年全国各类商品交易市场近9万个,其中67%分布在农村,近6万个村镇集市成交额超过1万亿元。全国约有5000万人在从事农产品的产地收购、分选包装、运输和批发,下岗职工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占有相当比例。另一项有关居民日常消费品购买趋势的调研结果显示,老百姓选择集贸市场购买商品的比例高达55.7%。由此看出,集贸市场不仅是我国居民选择商品和实现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渠道,而且是消化部分农村富余劳动力安置点、改善农民生存环境的转折点和促进城乡一体化的结合点。发展村镇市场流通网络已经是我国政府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村镇集贸市场的建设是促进城镇商品高效流通的一条重要途径。但是,我国村镇集贸市场多为本地区商品经济发展过程中自发形成的,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壮大,渐渐暴露出不少问题。

二、村镇集贸市场区域布局原则

村镇集贸市场区域布局应该充分考虑交通因素、人口因素、消费水平和竞争因素。集贸市场布局总体要求:顺应商品自然流向,接近产地或消费者聚集区域;尽可能靠近交通枢纽,实现快速组织货源;尽量降低同类集市服务区域重合度,发挥集市规模经济。在明确集贸市场布局具体原则时还应该结合村镇总体功能定位。

(一)县城镇集贸市场布局原则

县城镇是县级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县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发挥“上连城市、下引乡村”的社会经济功能中起核心作用。集贸市场是县城镇商业网络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农副产品流通中担负重要角色。集贸市场交易灵活,经营方式多样,起到调剂市场供应,每年向居民提供物美价廉的新鲜蔬菜、肉类、瓜果、海鲜类等,承担着当地居民菜篮子工程,它与其他商业流通业态,如超市、大型商场等,相互补充,长期共存。它的布局原则就是既要靠近居民区,又要方便经营者销售,还要考虑地价成本。因此,为多数人接受的一种观点:集贸市场布局在城乡结合部经营效益最高,符合买卖双方的利益,如果它又属于交通线路比较发达地区,则优势更加明显。

在我国城镇化日新月异的今天,县城镇集贸市场布局,还需要遵循以下原则:一是与其他商业市场相协调,发挥优势原则,即建立以镇中心商业区为依托,与其他市场相互补充的合理分布的商业网络,使集贸市场有序发展。二是与县城规划建设相协调,维护城镇生态环境原则,即有计划地新设或改造集贸市场设施,提升服务功能,坚决制止开办新的马路市场。三是坚持以人为本,居民满意为原则,即将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农副产品集市应该分布于居民区内,方便居民购物,同时在配套设施上加大投入,解决集贸市场可能带来的扰民、卫生和交通问题。

(二)中心镇集贸市场布局原则

中心镇是指区域地理位置突出,镇区非农业人口、财政收入、镇建区面积、二三产业比重、交通条件等指标达到一定标准的小城镇。它与周边地区有着密切联系,是带动区域村镇经济发展的中心。中心镇除了为区域居民提供第一产业活动支持外,还要在工业职能方面形成一定规模的生产企业。在商业职能上,中心镇既要满足镇建区内人口日常消费需求外,还要满足影响地域内全部人口的季节性、假日性消费需求;既要满足区域内农副产品生产的社会化服务需求,还要满足区内产业“集群”化和产业链延伸的发展需求。因此,中心镇集贸市场设立和布局方面要比县城镇复杂,调整集贸市场区域布局的宗旨就是要充分实现中心镇的商业职能,使集贸市场布局能以较大的弹性满足地区居民生产、生活需要,为地域特色产业发展提供市场条件。为此提出以下三项布局原则:

第一,交通位置的可达性。良好的交通位置不仅会给集市的商户带来源源不断的客源和对于快速的物流需求,同时满足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顾客对于快节奏的商务活动要求。因此,那些交易活动类型多样的综合性、专业性和批发性集贸市场,更应该分布在通达性强的区域。例如,新发地农业产品批发市场就位于京-开高速和南四环路交汇处,市场交易额和交易量均达在全国名列前茅。市场总体布局应达到有利于市场人流、物流的集散,确保集市内外交通顺畅安全之目标。

第二,与镇域规划相匹配。集贸市场网络布局,应符合中心镇总体规划、功能分区和道路建设的要求。调整集贸市场布局,首先关注镇域功能区规划,重点关注未来用地规划,使集贸市场升级改造或迁址不应与中心镇规划相冲突。只有这样,集贸市场布局调整才能得到法律允许和政策上支持,才能通过完善水电、通讯、仓储、环卫、停车场等设施建设,使集贸市场才能融入到中心镇商业网络之中。

第三,与镇域经济相适应。虽然丰富的地产、便利的交通和顾客的需求是市场形成的最基本条件,但是集贸市场网络调整,必须充分考虑所在镇域经济发展需要,保证市场建设类型与设施标准与中心镇域经济发展水平要求相适应,达成经济发展与集贸市场之间的良性互动。例如,浙江义乌围绕针织工业规划建设了针织批发市场、针织配件市场等围绕家具产业规划建设了板材批发市场,这种为地区产业发展进行市场布点模式,使越来越多的企业受益,达到了“建一批市场、兴全市经济”之目标;北京顺义后沙峪镇“双峪”市场就是地方政府围绕本地区经济结构转型(以农业经济为主转变为房地产、租赁业为主的经济结构,农民不再靠土地为生),及时将农资供销社调整为一个集农副产业、服装鞋帽、建材家具及相关服务配套为一体的综合性集贸市场,为居民提供“一条龙”服务,事实证明这项决策是深得老百姓赞同,也达到“建一个市场、富四方百姓”之目标。

总之,中心镇集贸市场应该是一个零售与批发相结合、专业与综合相结合、满足农贸、工贸基本配套的市场体系,促进人流、商品流、信息流向中心镇的更大聚集,从而带动相关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和提升产业结构,增强镇域经济实力。

(三)一般乡镇集贸市场布局原则

一般乡镇是我国城镇体系中最低一层,它是一定范围的乡村商业中心,是本乡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农业占有较高比重,还有一定量的加工业和服务业。集镇应当以突出集贸市场地位与作用,以辅助县城镇、中心镇形成协调统一的本地区商品流通服务系统。乡镇集市主要是为乡域内居民日常生活和农业生产服务,其布局应该以本地镇域为依托,建立日用消费品、农业生产资料等零售市场为主体,以“个体贩运户”为经纪人的市场网络体系。

(四)中心村集贸市场布局原则

中心村是我国农村居民点体系中的基本建制单位,是区域最小的永久性乡村聚落形式。居民利用周围地域内各种资源从事农业生产、简单加工业和手工业等活动,集贸市场布局原则应以满足村里群众的日常周期性需求为发展标准,尊重传统生活习俗和交易习惯,可以设立一些临时性(如三五日一集或早、中、晚瞬时集)集市或小型农贸集市。

三、村镇集贸市场区域网络优化调整

随着村镇地域经济、人口、交通等外在因素变化,集贸市场区域网络提供的服务功能与现实需求之间的矛盾将不可避免,这就需要城镇规划者根据上述市场布局原则重新审视整个市场网络,查找网络中瓶颈环节,并对初始节点规模、结构和内部联结作一些调整和优化,达到提升整个市场网络服务功能,解决供需矛盾之目标。我们根据北京周边实际集贸市场的调研总结,认为设计村镇集贸市场区域网络优化调整方案,应需要遵循以下四个准则:

(一)注重整体性分析

由中心镇集贸市场中既有零售市场又有批发市场,既有专业市场又有综合市场,既有农副产品市场又有生产资料市场,它们既要与镇域内部发生联系,又要区外经济发生联系,它实际是一个多层次、多结构的复杂系统。因此本文建议运用系统科学方法,分析市场网络覆盖区域、市场节点服务载荷、节点之间配合关系,查找市场网络的瓶颈环节,提出解决问题,即以局部调整为手段,以提升整体功能为目标。

(二)规模与结构并重

集贸市场规模是由商圈内国民生产总值、人口规模、收入水平和设施配套等因素来确定,建设规模与实际需求之间肯定会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化可以采用摊位出租率来度量。如果出租率达到70%以上,市场运作“繁荣”,如果低于40%,则为萧条。对于摊位出租率不足40%的大型集贸批发市场,应根据商业圈实际需求,将空闲摊位和设施调整用途。在调整规模时,我们更应关注结构问题。集贸市场结构包括若干方面,商品结构、规模结构、分布结构、业态结构等,直接关系到集贸市场布局是否合理。在收入水平的高的居民区应该建立中高档商品为主的市场。另外应根据商圈的人口多少,应设立规模不等的市场。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农副产品市场应广泛分布于居民区,那些对外辐射能力强的批发市场应该分布在中心镇边缘。市场的结构调整就是要为各个市场职能分工基础上的互补性。

(三)收益与风险兼顾

无论集贸市场升级改造还是拆迁新建都需要大量投资,它们既属于城镇规划范畴,又属于投资领域。作为投资项目,就应该体现收益和风险的协调原则。一般而言,升级改造应是一种稳妥性投资策略、因为原有交易关系没有被破坏,面临不确定性低,更适用于目前硬件设施满足不了现实服务需求(交易需求、信息需求、市政美化需求、卫生需求、贮藏需求等)的情况。相对而言,拆迁新建是一项激进性投资策略,虽然优化调整空间大、收益潜力大,但面临高风险,因为市场关系重构不像设施投资在短时期内很难完成。我们在进行选择市场网络调整方案是除了应该权衡收益与风险,选择风险适宜的方案。

(四)坚持调整手段多元化

集贸市场区域网络中的问题往往千差万别、复杂多样,该原则要求应根据实际具体情况,采取灵活、多变的手段解决问题;对于不景气的市场,应通过培育、调整、完善和提高等途径,给市场流入活力。对于新建市场需要根据产业发展趋势和区域经济发展需要,进行严格循章审批,对于一定发展前景,但目前不兴旺的市场,则应进行扶持和培育;对于位置条件先天不足的市场,可以迁址重建;对于设施简陋、卫生条件令人担忧的市场,应适当翻新改造,从而改善卫生状况;对于过分拥挤的市场,可以适当扩建;对于露天或马路市场,应分情况处理,对于无证商贩摊位,应坚决关闭。

四、村镇集贸市场网络优化设计

进行村镇集贸市场网络优化设计时,首先应该明确区域范围,是县域还是镇域。但是从我们调查结果来看,村镇集贸市场分布很不均匀,分布在中心镇或城关镇占多数,一般乡镇集贸市场数量较少,也就是1-2家,且主要依托镇区分布,集贸市场区域网络效应不明显。因此选择县域研究集贸市场区域布局优化问题比较切合实际,分析市场网络联结效应才富有现实意义,本文中构建了村镇集贸市场区域网络优化总体框架,如图1所示。

村镇集贸市场区域网络优化是一项富有系统性和前瞻性的工作,村镇集贸市场业态的多元性,集贸市场区域网络实际上是一个多层次网络系统。例如,根据交易内容的不同,它可分为综合市场网络和专业市场网络,其中综合市场网络包括农产品综合市场网络和工业品综合市场网络;专业市场网络包括农副产品市场网络、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网络、特色农产品市场网络、废旧物资市场网络、建材装饰市场网络、五金电料市场网络等,这里网络内涵就是同一利益链条上各个交易主体充当的角色和构成的关系;根据地区的不同,它可分为城关镇集贸市场网络、中心镇集贸市场网络、一般乡镇集贸市场网络和中心村集贸市场网络,它们是主要是为满足本地区经济发展所伴随市场交易需求,从而促进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

因此,选择合适的分类标准对于研究工作非常重要,应充分考虑选定区域内集贸市场空间分布特点和市场类型,选择一个适宜标准,对集贸市场网络进行适当分类,针对每一类集贸市场网络进行优化分析。应从多个视角分析集贸市场网络形态与特点,根据布局原则与定量指标取值,分析网络中可能存在的各类问题,尤其针对那些重要的“瓶颈”环节,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在制定方案时应该坚持上述四大准则,优化内容始终要围绕集贸市场区域网络要素开展,达到优化集贸市场区域网络服务功能之目标。

五、结束语

优化村镇集贸市场区域网络是一项较复杂的系统工程,除了需要分析所依托村镇地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消费习惯,还应充分考虑镇域总体规划和其他商业业态的竞争,决策者更应清楚认识到集贸市场竞争优势主要表现为规模经济或范围经济。集贸市场网络优化的终极目标就是提升集贸市场综合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李凌颖.集贸市场规划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8.

2、官莹,张素丽.北京市集贸市场空间分布特征研究[J].人文地理,2006(3).

3、肖敦富.浅议乡镇集贸市场的区位与规模选择――以广西乡镇集贸市场为例[J].广西城镇建设,2007(11).

4、新农村集贸市场化缓慢原因探析――基于淮安市W村的社会学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28).

集贸市场范文6

(一)农贸市场价格采集是政府民生工程

民以食为天。农贸市场作为市民的菜篮子、粮袋子,它的商品价格一直为百姓关心、政府关切。从2012年起,重要主副食品价格信息采集就是成都市政府民生工程中的一项。2017年1月成都市十大民生实事公布,“每周中心城区重要主副食品价格信息”作为“推进便民服务工程”再次位列其中,凸显出农贸市场价格采集对于民生的重要性。

(二)农贸市场价格采集是政府履行市场监管和调控职能的需要

近几年,菜篮子领域“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猪坚强”轮番上阵,农产品价格涨声一片。自2011年5月成都市建立物价上涨与低收入群体价格补贴联动机制以来,通过对农贸市场价格监测和城镇低收入居民基本生活费用价格指数(SCPI)上涨情况跟踪,多次及时启动对低收入群体价格补贴,切实保障了困难群众的生活。同时通过农贸市场价格采集,及时发现价格异常波动情况和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为政府适时启动保供稳价应急预案,出台支持生产、促进流通、稳定价格的政策措施,规范市场行为、维护市场秩序提供了重要依据。

(三)农贸市场价格采集是政府提供价格信息公共服务的基础

农贸市场价格采集的目的之一就是为老百姓、企业、经营者提供及时、准确的价格信息公共服务。通过价格信息服务,一方面可以为公众提供便利的价格信息资讯,同时有效引导公众价格预期,引导农产品生产、流通和消费;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商品价格透明度,有效填补因市场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公平交易失衡,引导经营者规范价格行为,营造阳光、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和消费环境。

(四)农贸市场价格采集是进一步深化价格改革的要求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价格改革的意见》提出“进一步强化对市场价格运行情况和趋势的分析研判,构建覆盖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的实时价格监测系统”,“以重要农产品、居民生活必需品为监测调点”,“逐步构建价格大数据平台”,农贸市场是农产品流通、消费环节的重要载体,实时、准确、高效地价格采集为构建价格大数据平台,提高价格预测预警和关联数据综合分析水平,增强政府价格决策预见性、针对性、有效性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二、农贸市场价格采集模式分析

(一)农贸市场价格主要采集模式

1.传统监测数据采集模式(简称传统采集模式):是由政府物价部门聘请市场管理人员充当采价员,在市场中通过对每一采价品种询问多个商贩获得价格,取其平均数作为上报价格录入电脑,再通过网络向物价主管部门报送数据,采价品种由物价部门监测报告制度规定,通常为20至40余种,采价频率为一周一次。2.移动采集模式:也是通过采价人员在农贸市场询问商贩获得价格,并在现场使用手持移动终端上报数据,采价品种一般不低于100种,采价频率高的可为一天一次。3.自动采集模式:通过在交易过程中自动采集每一笔销售信息,再从销售信息中获得价格数据,采价品种可覆盖市场中销售的所有品种,采价频率为每日实时。

(二)三种采集模式比较分析

1.移动采集VS传统采集传统采集模式是由采价人员拿着纸质采价表格,在农贸市场进行价格的询问和记录,再回到电脑旁录入数据、上报。这种方式主要存在数据时效性差、容易人为出错、采价工作不易监控等问题,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手段的升级换代,已逐渐被移动采集模式所替代。移动采集与传统采集相比具有如下优点:一是提高了采价效率,移动采集将现场采集的数据直接及时上报,减少了中间环节,提高了数据采集和处理效率,这一点可以从比传统采集更多的采价品种和更高的采价频率中得以佐证;二是提高了数据质量,移动采集通过实时定位采价员的采价时间和地点,实现了对数据采集、上报的实时监控,有效减少了编造价格的行为,提高了数据采集源头的质量。2.自动采集VS人工采集传统采集模式和移动采集模式的本质特征是人工采集,即通过采价员在农贸市场向商贩询价的方式获得价格信息。目前,在人工采集模式中,主要存在以下痛点:一是缺乏连续的实时数据。人工采集模式下,一天中只有采价时点上有数据,而其它时点上则是空白。目前农贸市场一天只采一次价格,导致公众在任何时点上查看到的都是一成不变的价格信息。二是数据缺少代表性。人工采集模式下,只能获得市场中极少数商贩的价格,采价样本数据偏少,难以全面、准确地反映整个市场的价格行情。三是数据质量难以保障。人工采集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采价人员的个人因素,误报、迟报、漏报等情况时有发生,有的不太负责任的采价员还可能直接将过去采的数据作为当前的数据上报,导致数据真实性、准确性、时效性难以达到要求。自动采集的优点是摒弃了人工询价这一环节,利用信息技术在交易过程中同步实现了数据采集,其实现过程如下:商贩与消费者进行交易时,首先在电子秤上选择商品品种,再输入商品价格,在商品称重计价后打印出含有品种、单价、总价等交易信息的条码,经过收银系统扫描条码将交易信息上传到后台服务器。与人工采集模式相比,自动采集具有以下优势:一是能够实现连续、实时的数据采集。自动采集基本覆盖了农贸市场整个经营时段的价格采集。有了连续的实时数据,不仅能满足公众在任何时点上查询当前的最新价格,也能够反映价格在一天内的变化趋势。二是数据更加全面。自动采集能够采集到发生交易的商品价格,由于商品交易具有随机性,从一段时间来看,市场内所有商贩的商品都有发生交易的可能,因而大大拓宽了采价样本的范围,而参与采价的商贩和商品越多、数据量越大,越能够真实全面地反映市场。三是数据更加真实准确。自动采集的数据来源于真实的交易信息,理论上天然带有真实、准确的特性。

三、农贸市场价格采集技术探索

自动采集模式在数据的实时性、全面性、真实性、准确性等方面完胜人工采集,是农贸市场价格采集未来的发展趋势。但是目前这种采集技术还存在一定缺陷,原因是为了保证数据的准确性,需要确保商贩在进行交易时选择了正确的销售品种,但是在实际运行场景中,总是会存在商贩不按规范操作,随意选择品种,造成品种和价格张冠李戴,从而导致数据错乱。绍兴市曾经在农贸市场试点使用这种自动采集模式,就是由于数据质量问题而没有推行下去。从技术角度解决问题的一个思路是利用计算机图像识别技术自动识别农产品,以机器的智能识别代替商贩的人工选择,避免和减少人为的失误。国内早期对于农产品的智能识别研究应用主要包括对水果的果面损坏检测、成熟度自动分级、自动识别采摘等。近几年,研究出了提高农产品识别速度和识别效果的算法,出现了针对超市、农贸市场场景的应用研究,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包括基于多示例学习的超市农产品图像识别和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蔬菜识别等。

(一)基于多示例学习的超市农产品图像识别

2012年,为了解决超市农产品价格需依靠人工记忆的问题,实现农产品的智能识别,研究人员提出了基于多示例学习的农产品图像识别方法。该方法采用特征提取算法和多示例学习算法对样本进行学习,通过图像识别模型,针对超市售卖的15种果蔬共5189张图像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在不同光照和存在干扰物的环境背景下,以任意方式摆放的多类别混合果蔬图像识别率最高达到94.21%,并且单类别果蔬图像识别优于混合类别。

(二)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蔬菜识别

2015年,为了解决农贸市场商贩在使用溯源秤时需要输入商品PLU码的问题,研究人员提出采用计算机视觉技术,使溯源秤实现蔬菜智能识别功能,以替代商贩人工输入PLU码。研究人员通过在溯源秤上加载摄像头和自动识别模块,采用图像预处理方法和图像识别算法,利用在农贸市场采集的24种时令蔬菜的960张图像上进行蔬菜识别训练,测试结果表明蔬菜总体识别率达到了80%以上。

四、成都市农贸市场价格采集现状

(一)成都市农贸市场价格采集模式

1.传统采集模式:采价上报时间为当日上午12点前,采价品种有41种,采价频率为一周一次。目前成都市主城区有18家农贸市场通过此种方式为政府物价部门采集价格监测数据。2.移动采集模式:采价上报时间为当日上午11点前,采价品种有100余种,采价频率为一天一次。目前成都市主城区有180余家农贸市场通过此种方式为成都市居民生活价格服务公益平台采集数据。3.自动采集模式:分为电子秤自动采集和标价牌视频识别自动采集。前者是通过自动采集交易信息获得价格,目前我市14家益民菜市通过这种方式获得数据;后者是通过视频识别标价牌信息获得价格,目前我市正在主城区的10家农贸市场进行试点运行。

(二)成都市农贸市场价格采集面临的困境

1.市场环境复杂不同于超市是单一经营主体,农贸市场的每一个摊位均是一个独立的经营主体;超市商品有自己的品牌和条形码,农产品缺少统一标准的商品标识;超市的每种商品价格具有唯一性,而农贸市场不仅相同品种蔬菜呈现多种价格,而且一天中价格变动频繁,因而在农贸市场形成了经营主体众多、商品缺少标识、经营品种相重、价格不一起伏不定的复杂局面。2.信息化基础薄弱传统农贸市场采取的是建场招商、摊位出租的管理方式,经营户是数量众多的个体小商贩,进货、销售都由经营户自主掌握。这种分散经营的状况以及市场管理者的“二房东”角色,导致农贸市场信息化建设既缺少意愿也存在难度。与连锁超市、商场、药店、医院等早已经具有成熟的信息化系统相比,传统农贸市场信息化建设十分落后,交易、结算都是手工方式,商品、价格、销售额等均未形成电子数据。3.明码标价实行困难我市自2007年开始在部分农贸市场试点明码标价,经过多年的推行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农贸市场作为一个可以讨价还价的消费场所而具有的特殊性,以及经营商贩的流动性、农产品价格变动的频繁性和品种质量的多样性等多种因素,使得明码标价情况始终难尽人意。目前,我市农贸市场明码标价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难以全面实行,中心城区有的农贸市场仍未实行明码标价,有的市场只有部分商贩或者部分商品明码标价,其它商品价格依然靠口头告知顾客。二是调价不及时,有些农贸市场虽然实行了明码标价,有的还设置了滚动显示屏显示电子价格,但难以做到价格随变随调,甚至有的标价牌或者显示屏上还是往年的品种价格。三是标价内容不规范,有的农贸市场经营者采用自制标价牌,只在上面标示了价格,缺少品名、规格、计量单位等必要信息。四是标价流于形式,讨价还价现象依然很普遍,标价与实际成交价存在差异。农贸市场明码标价问题使得价格难以通过直观准确获得,而需要采价人员去挨个询价,并且为了采集真实的交易价格,既要询问商贩又要询问消费者,十分影响价格采集的效率。4.技术升级难度大我市传统农贸市场的经营管理主体和主管单位错综复杂。同时,传统农贸市场规模比较庞大,从几十个摊位到数百个摊位不等。这两个因素决定了一方面对传统农贸市场价格采集技术升级改造协调困难,很难一呼百应、统一推进,另一方面改造费用也必然是一笔不小的投入,可能对政府财政造成压力。

五、提升成都市农贸市场价格采集水平的建议

(一)建立农贸市场价格信息采集标准规范

采集标准的缺失是农贸市场价格采集的一大困扰,尤其对农产品品种、规格的确定,缺少统一的标准,多以主观和经验为主,这种粗犷的采集行为必然会影响原始数据的准确性。建议借鉴《全国主要产品分类与代码第1部分:可运输产品》(GB/T7635.1-2002)中的“蔬菜”类别,建立农贸市场农产品的采集品种、规格标准,并对每一品种规格进行细致准确的划分和描述,帮助采价人员正确识别。同时针对采集工作中如何抽样采价的商贩和数量,如何对相同品种的不同价格进行取舍,如何获得实际的交易价格等制订相应的工作规范和细则。

(二)推进农贸市场管理模式创新

管理模式和机制的创新永远重于技术的选择。不论是我市农贸市场价格采集面临的困境还是当前国内主流的人工采集模式都折射出传统农贸市场落后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这种管理理念和方式不仅带来基础设施落后、购物环境和卫生条件差、商品质量缺乏保障、市场收益率低等弊端,同时也严重制约了市场的信息化建设,制约了先进信息技术的应用。要从根本上提升农贸市场数据采集水平,必须对市场管理模式进行变革,实现农贸市场向生鲜超市的转型升级。

(三)加强农贸市场信息资源共享

农贸市场的信息采集往往涉及多个部门,有的是采集价格,有的是采集交易信息,如果各自都建立一个采集队伍和一套采集系统,既不环保也不经济。建议各个部门采集的数据互通有无,一方采集多方使用,通过资源共享减少重复投入,提高数据资源利用效率。我市于2016年10月印发了《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成都市食用农产品集中交易市场信息化溯源监督管理规范的通知》,通知中要求“集中交易市场开办者应当建立健全食用农产品溯源管理制度,督促销售者履行溯源义务,确保交易信息进入信息化溯源管理系统”,因此建议借助农产品交易信息进入信息化溯源管理系统这一途径,同步实现农产品价格采集。

(四)提升价格采集信息化装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切实提高价格采集水平离不开先进的信息技术装备。建议政府利用政产学研用合作通道,促进农产品智能识别技术、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视频图像识别技术等信息技术和装备在农贸市场价格信息采集工作中的研发应用,有效减少人工参与,减少采集误差,提高信息采集工作的自动化程度,提高采集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范璞,谢立新,王全方,陈新华.农贸市场试点推行明码标价的探索与思考[J].中国价格监管与反垄断[J].2014(3).

[2]胡洪强,方亚春,雷健.关于农贸市场明码标价情况的调查报告[J].中国经贸导刊,2012(11).

[3]何灏.关于价格监测体系和预测预警能力建设的思考[J].市场经济与价格,2015(3).

[4]刘健宏.“农信采”在福建省的推广应用研究[J].福建农业科技,2015(8).

[5]罗承成,李书琴,唐晶磊.基于多示例学习的超市农产品图像识别[J].计算机应用,2012.

[6]姜伟.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蔬菜识别模块的设计及实现[D].东南大学.2015.

[7]常俊芳.城市农贸市场管理的创新策略探究[J].经济师,2016(3).

[8]张艳琦,朱虹,徐成华,岳高峰.农产品分类的国内外发展现状研究[J].中国标准化,2014(7).

集贸市场范文7

关键词:集贸市场;计量监管;长效机制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8-017-01

根据城镇集贸市场的特点,建立集贸市场长效监管机制应很有必要,从宣传出发,经过培训、签约、强检计量器具强制检定的实施,到日常监督,才能收到持久的、事半功倍的监管效果。具体实施程序为:

一、做好宣传

一是重点向市场主办者宣传《计量法》和《集贸市场计量监督管理办法》等计量法律法规,使他们知道作为集贸市场的主办者和管理者,计量法律法规赋予他们的权利和义务以及他们应履行的职责。二是在各集贸市场广泛张贴或散发《计量法》和《集贸市场计量监督管理办法》等计量法律法规的宣传资料,使广大集贸市场经营者知道应遵守的计量法律法规,从而提高他们的自律能力。三是要充分利用社会媒体资源,向社会广泛宣传计量法律法规,求得社会各界对集贸市场计量监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二、做好培训

对集贸市场主办者为集贸市场配备的专职计量人员进行计量基础知识的培训。经培训,通过考试的合格者由质监部门为其颁发证书,并配备砝码,授予相应的权利。其职责是:负责所在集贸市场日常的计量监督管理工作,并负责配合质监部门及其指定的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做好计量器具的强制检定工作。

三、签订协议

依据《集贸市场计量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以协议的形式约定双方在集贸市场计量监管方面的职责、权利和义务,或以承诺书的形式向两个对象作出承诺。一是集贸市场主办者就计量监管(包括宣传并遵守计量法规、加强计量监管、提高市场自律能力、设置公平秤、积极参与配合质监部门对市场的计量监督检查和计量器具的强制检定等)向质监部门承诺。二是集贸市场主办者就计量作为(包括使用合格的计量器具、商品量值准确、使用法定计量单位等)向社会作出承诺。

四、强检计量器具登记备案

集贸市场主办者应将本集贸市场内有门面和固定摊位的经营者所有的,或集贸市场主办者统一配置提供给经营者使用的,属于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以及集贸市场主办者设置的公平秤登记造册,向质监部门备案,并由质监部门向集贸市场主办者颁发强制检定计量器具年审册。

五、计量器具定期检定

计量器具强制检定的实施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应根据集贸市场计量器具量大面广、经营者相对集中、流动性较大的特点,确定其计量器具强制检定至少为每年两个检定周期。每次周期检定时,每个集贸市场至少巡回两次,对集贸市场经营者使用的计量器具和集贸市场主办者设置的公平秤实施强制检定。为检定合格的贴检定合格证,并以不同颜色的合格证作为上、下半年的检定标记。每次检定完毕后,应在该集贸市场的强制检定计量器具年审册上做好相关检定信息的记录。这些信息应包括:强检日期、经营户数、计量器具台(件)数、合格率以及相关情况说明等。

六、常规市场监管

日常计量监督管理质监部门对集贸市场的计量监管必须将以往的运动式、突击式的市场监督检查,改为不定期的、经常性的市场监管。质监部门对集贸市场计量监管应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集贸市场进行计量监管。即对经营者的计量器具是否经过强制检定或是否在检定周期内、计量行为是否合法、定量包装商品的净含量是否准确、是否使用了法定计量单位等进行监督检查。严厉打击那些有意破坏计量器具的准确度、缺斤少两或伪造数据克扣消费者或拒绝强制检定的不法分子。对集贸市场的计量监管应该分类进行,对于计量作弊方便、商品价值相对较高的区域,如蔬菜区,可只作巡回检查,主要检查计量器具是否经过强制检定以及是否在检定周期内。二是对集贸市场主办者的监督检查。主要通过每年年底集贸市场主办者将强检计量器具年审册送到质监部门进行年审,以及质部门的执法人员不定期的到现场,对集贸市场主办者落实计量管理协议(或承诺书)内容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通过媒体或通报形式,对检查结果进行披露,以起到鼓励先进、鞭策后进之功效。历,坚持了能力优先的原则,包括个人的基本素质(思想道德、专业基本技能)、发展潜质、解决实际问题以及与外界沟通、协调等方面能力的要求。现代竞争社会对人才有了新的认识与界定,是否拥有职业素质成了人才的一个基本标志。

集贸市场范文8

一、现状

城区现有各类集贸市场15个,其中农贸市场9个,工业消费者市场3个,其它专业市场3个。市场总体规模均不大,除翠百路农贸市场和红光农贸市场年成交额在1亿元以上,其余市场的年成交额都不超过5千元。几个主要市场的大致情况如下:

1、翠百路市场

该市场95年由当时的××市政府组织兴建,××市商业网点建设,市场共投资325.8万元(其中工商部门投资100万元)。市场建成后由当时××市蔬菜公司承包经营,市场摊位年收入100万元左右(除门面外),目前,该市场现有市场管理人员20余人,由于市场管理人员都是本公司正式职工,市场经营的好坏不直接影响管理工作人员的收入,同时,经营收入绝大部分用于本公司职工工资支出,承包经营后再无资金投入市场的维修和改造,该市场仍是初建时的状况,市场大棚遍处漏水、电线也存在着不安全因素,加之管理人员拿固定工资,责任不清,管理职能以落实到位。该市场创建多次被新闻媒体曝光,市场赃乱差的问题至今得不到解决。20*年被区安委会列为重大安全隐患单位,责令限期整改,由于物业管理单位体制等原因,安全隐患整改措施一直未落实,我局已向区政府汇报,请求政府牵头,召集相关责任单位,进一步明确安全责任,落实整改措施,消除安全隐患。

2、红光市场

红光市场第一期工程于94年兴建,开办者为红光实业总公司,第二期工程20*年建成投入使用,市场管理人员均为原红光村村民。该市场系红光实业总公司的下属单位,实行报帐制,不独立核算,市场收入全额上交公司,市场的管理人员在公司拿固定工资,市场全部是个体经营的门面房,安全隐患多。20*市场内“企鹅沙发店”被焚仅是一例。近年来,红光实业总公司,虽对一期工程的对外门面进行了整修,但原第一期工程的设施老化、陈旧,安全隐患突现,亟需改造维修。

3、毓秀门市场

该市场于99年由原市房管局兴建并投入使用,市场设施较好,20*年下半年,该市场对外承包,采取聘用制聘用物业管理人员,目前由于被聘用的市场管理人员业务水平和管理方法欠缺,该市场秩序一直较差。

4、杏花村小商品市场

该市场于93年由当时的××市政府牵头,兴济房地产公司组织开发,工商部门投资20万元。由于该公司开发后将市场内门面房大部分卖给了个体经营户,公用设施无人问津,虽然成立了兴宇物业管理公司,但不能履行市场物业管理职责,市场管理混乱,卫生秩序差,存在着市场内物业管理部门不健全,不能履行管理责任;市场内电线乱拉乱接现象严重;消防设施不齐全,消防通道不畅通,消防标志不明确(如发生火灾消防车很难到达一些场所);市场内无专(兼)职消防人员;场内存在经营户与居户混住,住所的安全意识淡薄(有烧煤等使用明火现象)存在重大安全隐患。20*年、20*年该市场均被区安委会列为重大安全隐患单位,我局已多方努力,敦促物业单位进行整治,由于该市场已整体销售给个体,物业管理不能履行职责,安全整改措施一直未落实。20*年、20*年我局已多次向区政府、区安委会汇报、请示,请求政府牵头召集相关责任单位,进一步明确安全责任。制定整改措施,消除安全隐患。

5、中意批发市场

该市场是中意房地产开发公司兴建,20*年正式投入使用。该市场是城区唯一蔬菜批发市场,现有批发经营户14户,蔬菜批发辐射××城区周边的乡镇及周边石台、青阳等县。已初具规模,该市场距城区较远,给城区农贸蔬菜批发带来一定的不方便,因此,制约着市场的发展。

二、产生城区集贸市场不足的原因

一是市场建设先天不足,市场规划不合理。

现有的市场由于大都是在90年代初期兴建,市场的设计规划不尽合理。1、城区所有市场都没有设停车场,各种车辆没有固定地点停放,车辆占道停放和进场停放的情况大量存在,导致市场的安全通道不畅。2、部分市场消防设施不齐全,(如杏花村小商品市场)存在消防安全隐患;3、市场与商居混合,未能采取有效地隔离,如红光市场一期工程,小商品市场均存在经营户与居户混住,因此,市场无法杜绝使用明火,从而存在安全隐患。4、有些市场设施简陋、陈旧、电线老化(如翠百路市场大棚已经腐烂)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二是市场管理体制不顺,责任不明。

城区市场开办单位都是市、区、企事业单位,分属多家管理,市场管理人员都是市场开办单位的正式职工,市场实行报帐制,不单独核算,市场经营和管理工作的好坏不直接与市场管理人员挂钩,端着铁饭碗怎能管好市场?由于市场管理责任不明,体制不顺等问题的存在,导致市场管理暴露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

三是现有市场管理体制难以使市场管理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根据有关法规规定,工商部门是集贸市场主要监管部门,承担大量的集贸市场监管职责,但市场的人财物三权均不在工商,工商部门对市场物业管理单位无任何制约措施。有些市场物业单位对工商部门的日常监管,置若惘闻,不予配合,甚至公开抵触。工商部门根据《安徽省城乡集贸市场管理条例》明确了市场开办者的职责,并制定了一系列有关市场创建的奖惩措施,但无法兑现。市场设施的改造资金和用于市场保洁等方面

的费用,工商部门无法落实。对市场监管中出现的问题,工商部门是看得见、管不着,有力使不上,遇有突击性工作任务,工商干部只好自己动手,甚至由工商干部充当物业管理人员,因此,现有市场管理体制难以使市场管理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三、建议

为加快城区集贸市场改造,规范城区集贸市场管理,理清城区集贸市场产权关系,使城区集贸市场的建设筋脉

集贸市场范文9

【关键词】定价;供求关系;市场竞争

一、理论分析

(一)集贸市场中所涉及到的农产品价格形成主要差价形式

1.农产品购销差价。这种差价除补偿农产品运销各环节上的流通费用外,还有助于调节农产品的市场供求关系,往往由国家通过财政手段进行调配。

2.农产品地区差价。合理的地区差价有利于促进条件较差的地区发展农业生产。从保定与石家庄两地看,即使相隔很近的两个地区,菜价仍有不同,说明了地区差价的存在。

3.农产品季节差价,指不同季节农产品生长条件、气候环境、运输与保存成本不同使得农产品在不同季节的成本有所差异形成差价。例如,北方的冬天白菜和土豆的价格往往便宜。

4.农产品质量差价。从生活经验中不难发现,新鲜的蔬果会比开始萎蔫的蔬果价格高,这就是质量差价的存在。

(二)农产品价格变动的影响因素分析

1.宏观经济因素:蔬果属于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粮食范畴,因此具有价格刚性,所以蔬果的实际价格是不容易变动的,从名义价格的角度分析,则需要与国家一定时期内的货币价格,经济形势,国家政策等分析相结合。

2.供求变动:供求关系是经济学中决定价格的最主要因素,即使具有价格刚性的商品也不能忽视,作为最常用的果蔬的品种,价格往往较低,而火龙果、榴莲等相对价格则较高,这就是由于消费者的偏好于需求以及由此形成的市场供应量所造成的。

3.季节气候:正如之前所提到的季节性差价,由于不同季节同中农产品提供所需的成本不同,其价格也会相应的发生变化。

(三)通过习惯定价法进行定价

在习惯定价法中,因为集贸市场类似一个完全竞争市场,所以任何一个商家都无法凭借自己的实力而在市场上取得绝对的优势,为了避免竞争特别是价格竞争带来的损失,大多数商家会将自己的商品价格保持在市场平均价格水平上,利用这样的价格来获得平均报酬。

(四)从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角度进行分析

当市场实现供求平衡时,将实现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而集贸市场也是遵循供求平衡这一规律的,供求平衡的规律使得集贸市场上的供求价格与供求数量不断微调,例如:中秋节月饼需求增加,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增加:而节后月饼需求减少,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减少:需求变动引起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这一规律反映了集贸市场上薄利多销的原则。

二、数据与图形分析

(一)从定价方式的角度,我认为总成本定价法对于集贸市场上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的研究更为相符,因此定价方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成本加成定价法

按产品单位成本加上一定比例的毛利定出销售价。

其计算公式为:p=cx(1+r),其中,p为商品的单价,c为商品的单位总成本,r为商品的加成率。

我们假设,集贸市场中的蔬果进货来源均为蔬菜批发市场,且已知了p和c,因此我们可以反推出商品的加成率,以黄瓜为例:p=2元/斤,c=1.5元/斤,故r=0.3。所以通过成本导向定价法,商家可以预先通过自己对收入的预期确定加成率,从而进行定价。

2.目标利润定价法,是根据总成本和预期销售量,确定目标利润率,来定价的方式。

其计算公式为:单位商品价格一总成本×(1+目标利润率)颀计销量

仍旧以黄瓜为例我们来反推目标利润率,假设集贸市场每天预计销量100斤,则2=1.5x100x(1+目标利润率)/100,求得目标利润率=0.3。

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在总成本定价法中,无论哪一种方法,只要商家对于目标利润的预期相同,那么他所定的价格就是相同的。

(二)盈亏平衡定价

这种定价方法考虑到销售额变化后,成本也在发生变化,是运用损益平衡原理实行的一种保本定价法。

其公式是:

盈亏平衡点销售量一固定成本×进货量/单位销售价格

以黄瓜为例:设购买黄瓜100斤,则盈亏均衡点销售量=1.5×100/2=75斤

故当实际中,我们也可用这种方法来计算定价,并掌握盈亏平衡时的销售量。

(三)从微观经济学角度

边际成本定价市场是自发的行为类似完全竞争市场,而集贸市场又可以近似看成一个完全竞争市场,因此集贸市场的价格形成在边际成本的计算是可遵循:边际收益MR一边际成本MC,可以实现利润最大化。

在这里,我们利用完全竞争厂商短期均衡时获利的图形进行分析:

集贸市场范文10

今天,我们召开市区集贸市场创卫工作会议,任务就是贯彻落实2月13日全市创卫工作动员会议精神,对市区集贸市场创卫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加压。会前,我们看了两个整治效果比较好的市场,现场听取了殷都区经验介绍,相信同志们都会受到启发、受到震动、受到感染。刚才,淮平局长对全市的市场整治工作进展情况进行了通报,并对下步工作做了安排部署,讲的比较实在,针对性比较强,我完全赞同。

今天的参观活动和会议现场组织的都比较好,应到的同志都到齐了,看的仔细,听的认真,体现了干好工作的精神面貌。从刚才七个单位的表态发言也可以看出:一是分管领导熟悉情况;二是有决心有信心;三是各区各单位在市场整治方面都不甘落后。市场创卫整治工作虽然还有很多问题,但有同志们这种不甘落后的精神,这种下决心整治好市场的态度,相信下一步我们的市场整治工作一定能够取得成功。下面我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领导重视,真抓实干,市场整治成效明显。

去年11月份以来,特别是到新乡参观考察后,各个辖区各个部门领导重视、迅速行动,强化措施、真抓实干,市场整治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第一,每个市场都有明显的变化,只是变化大小不同;第二,硬件建设有突破性进展,部分市场已经接近创卫的标准;第三,软件建设开始加强,取得了初步的效果。前一阶段整治的24个农贸市场在管理上和过去相比都开始加强。特别是殷都区采取公司化运作,统一对外招标,把市场的保洁工作纳入到全区的保洁范围内,从根本上解决了人员、工资待遇、责任落实等问题,使市场日常保洁问题得到彻底解决;第四,受到各个方面较高的评价。特别是省专家组对我们农贸市场给予较高的评价,广大市民已经感受到了市场与过去相比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二、任务艰巨,时间紧迫,整治仍需加倍努力。

任务艰巨有三点。第一,硬件欠账不少。有些市场和殷都区好的市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还有相当一部分市场,硬件建设不到位,这是突出的问题,但这个任务必须完成。第二,软件差距较大。在管理上对照创卫标准还有很大差距,标准还很低,管理不到位。第三,整治任务加重。原来是24个农贸市场,现在又增加了30个专业市场,而且这些市场的基础都很差,整治任务更加艰巨。对这些专业市场的整治与农贸市场不同,关键在干净、整齐。每个市场必须干干净净,不能有垃圾,不能有乱七八糟的杂物,卫生保洁要到位,物品摆放要整齐,厕所也要专人专管,保持整洁。现在距4月初的国家暗访,仅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任务艰巨,时间紧迫,不加倍努力就不可能完成任务。因此,要严格对照创卫标准,充分发挥办事处和市场开办方的作用,加强监督指导、加大检查督促力度,坚决完成任务。

三、奋力拼搏,只争朝夕,坚决打赢整治硬仗。

第一、认识要深化。认识决定态度。认识不到位,工作上就不愿干,不愿意接受这个任务。因此,认识问题还需要进一步解决。首先是党性的问题。要提高到党性高度来认识,创卫是市委市政府做出的重大决定,下级服从上级、小局服从大局、局部服从全局是最基本的组织原则,作为下级要坚决贯彻执行;二是宗旨观念问题。创卫是全市百姓迫切要求干的事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体现在为民办实事上,做好市场创卫整治,给老百姓一个干净、整洁的购物环境,就会受到老百姓的拥护;三是民生问题。市场整治关系到千家万户,关系到人民群众吃饭、生活问题,也关系到我们在座的每一个家庭的生活。民生问题是政府的责任,是党委的责任。如果站在这个角度去看问题,我们就会加倍努力,把市场整治好,把好事办好。

第二,态度要坚决。既然认识到位了,时间又这么紧,任务又这么艰巨,没有坚决的态度,不痛下决心,就干不好市场整治。态度决定工作力度。一是对市委市政府的态度。现在书记、市长亲自动员、亲自讲话、亲自督查,如果不认真对待、不真抓实干,就是没有政治头脑。二是对创卫的态度。深入开展广泛的爱国卫生运动是国家提倡的,我们创卫是爱国卫生运动的一个载体,是对全市人民身心健康有好处的,对我们的发展有好处,对我们的改革开放招商引资有好处,对××的形象有好处,对这件事决不能态度冷淡冷漠。三是对广大群众的态度。老百姓愿意办的事,我们没有理由不干好。态度决定力度,决定是真干还是假干,如果痛下决心了,就一定会真干,就一定能干好。

第三、措施要到位。认识到位了,态度坚决了,没有措施也是空谈。措施要到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领导要到位。即:主要领导亲自抓,主管领导具体抓,分包领导抓具体,要层层动员,层层抓落实;二是投入要到位。要学习殷都区的做法,解决好资金投入问题;三是标准要落实。要严格对照创卫的标准去整改,如果各方面都达标了,任何检查都不用怕;四是形成合力。工商部门、卫生部门、城管执法部门、农业、畜牧、消防、办事处、开办方和公安部门,都要各负其责,围绕一个目标形成一个合力,齐抓共管。市里要协调,区里更要协调,要让各级职能部门真正发挥作用,组织起来形成合力;五是机制要落实。市场监管机制、领导机制、保洁机制、督查机制、检测机制等等,都要落实到位,都要有人具体来管。殷都区在保洁问题上,就从根本上、机制上解决了。各单位各辖区要根据各自的情况,研究制定措施,保证工作的推进。

第四、责任要加强。第一是责任要明确,原来不明确的现在要进一步明确,任何细节都要有人管。第二是责任要落实。特别是又增加了30个市场,各个辖区有多少个,怎么办,要落实到位。第三是责任要追究。按照要求,市场创卫每周通报一次,连续两次倒数后两名或累计倒数第一两次的,要通报批评。特别是在迎检和暗访中出了问题造成严重影响的,坚决追究责任,该处分的处分,该免职的免职。创卫是对在座的每个人的一次严峻考验,也是对干部最好的考察,要把每次的检查结果记录下来,排的名次拿出来,最后送交组织部门参考。

集贸市场范文11

为贯彻落实国家总局开展“创建信用规范市场”活动和省、市工商局市场监管“三化”建设有关要求,全面推动我县集贸市场“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进一步提高集贸市场管理质量和水平,现根据市工商局《关于集贸市场监管“三化”建设的实施意见》(成工商办〔2007〕24号以下简称《意见》)文件要求,就我局2009年度推进集贸市场监管“三化”建设下达目标任务。

一、目标任务:

不断提高集贸市场监管水平,是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的需要,适应创卫、创佳、创文明城市等工作任务的需要。工商部门作为集贸市场的主要监管部门,要把推进集贸市场监管“三化”建设,作为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和谐的一项重要举措;各工商所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此项工作作为解决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意见》要求:“先行试点,认真总结,整体推进,全面发展,巩固提高”的工作思路,整体推进:从2008年起,每年按10%—15%的速度推进,力争五年后全市市场监管“三化”建设各城区局达到85%,远郊区(市)县局达到60%。因此我局决定:从2009年起每年按完成一个的速度推进,力争2011年后全县市场“三化”建设达到60%,并将此项工作纳入每年目标考核指标。在2009年度各工商所至少完成一个“三化”建设市场。

二、工作要求

(一)坚持“立足长远,狠抓当前”。各工商所在抓“三化”建设中,要结合实际,实事求是,循序渐进,稳步推进。

(二)坚持“示范先行,稳步推进”。在工作中,各工商所应做好宣传发动工作,逐户对市场开办方进行动员。要抓好示范市场建设,不盲目铺摊子。做到以点带面,抓一个成熟一个,成熟一个带动一批。同时积极向当地政府汇报,争取党委政府的支持。在推进过程中可引导市场开办方到我县“三化”建设示范市场—中和金新市场进行观摩学习,以达到加快推进的目的。

(三)进一步强化第一责任人制度。结合新形式下市场监管工作的需要,进一步完善市场“第一责任人制度”。逐步规范、健全市场内商品质量的监督管理制度、商品退换制度,以及市场秩序、卫生、治安、消防、计量、消费纠纷等管理制度,促使市场主办单位切实履行服务和管理职责。同时,各工商所要在3月30日前同辖区每个市场签订《商品交易市场第一责任人目标责任书》,并查看市场主办单位“第一责任人制度”落实情况。

集贸市场范文12

1 以航线促服务

集装箱码头企业应以航线持续健康运营为目标,着力提升生产组织和作业能力,促进服务水平提升。

1.1 合理安排船舶靠泊

集装箱码头企业应加强与口岸企业的沟通,及时掌握船舶到港时间和进出口货源情况,根据船期和货源合理编排到港船舶靠泊计划;加强与生产业务部门的沟通,及时了解船舶抵锚和作业时间,确保船舶顺利进港;与船舶人积极沟通,确保及时、高效地完成船舶作业签证,不影响船舶出港;结合航道时间,对船舶实行优先靠泊、优先作业,保证作业路数,争取将船舶在港停时缩至最短。

1.2 科学安排生产

集装箱码头企业应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积极开展船舶生产组织工作,合理安排作业路数和作业机械,以提高作业效率,降低作业成本,确保船舶班期,保障船公司利益;同时,应优化船舶作业过程中的机械设备调配,实现设备使用率最大化,从而保证企业对外服务质量,节约场地机械设备的作业成本。

1.3 提高服务水平

集装箱码头企业应严格遵守对外服务承诺,在保证船舶班期的前提下,争取实现口岸企业利益最大化;切实落实首问责任制,提升对外服务窗口岗位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和完善外集卡服务工作,实时关注检查口进出情况,压缩外集卡在场停时;着力提高服务水平,确保进口重箱得以及时疏运,为后续船舶的卸船作业创造良好条件。

2 以服务稳航线

集装箱码头企业应通过与海铁联运及内陆港企业联动,为客户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以确保货源不流失,使船公司的利益得到保障,从而为内贸集装箱航线持续健康运营提供基础。

2.1 依托多式联运稳定航线

以集装箱海铁联运为代表的多式联运的快速发展与国民经济、国际贸易、经济体制、运输政策、技术进步及综合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息息相关。随着我国工业化发展阶段的提升以及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区域经济格局发生调整,综合运输市场逐步建立,集装箱运输必然向以海铁联运为主的多式联运方向发展。多式联运的兴起将扩大港口经济腹地的范围,为船公司提供更加充足的货源。随着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和振兴东北等国家发展战略的实施,加工贸易产业从沿海地区向内陆地区加速转移,使内陆地区货物流量不断增大,内贸集装箱运输的纵深距离明显增加。总之,内贸集装箱多式联运的发展可以增加集装箱运能,为内贸集装箱航线的稳定运营提供保障。

2.2 依托内陆港稳定航线

内陆港是沿海港口、内地陆地口岸功能向内陆边缘地区延伸的产物,其依托内陆发达的公路、铁路和内河等交通网络优势,构筑便捷的内陆物流通道,优化集装箱运输组织和安排,以便及时将集装箱运送至目的地。我国向中西部转移经济战略的实施为内陆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机遇,使货源地向更深远的内陆地区扩张,并催生内陆港口功能前移的需求。相比于船公司及其人,内陆港能更准确地把握自身周边地区经济及货源形势,在货源组织方面更具优势,能充分发挥内陆地区货源丰富的优势,达到以充足货源来稳定航线的目的。

3 以航线拓市场

有了稳定的航线作为内贸市场开发的保障,集装箱码头企业应进一步加强船公司航线宣传和市场开发工作。

(1)开展货种、货量分析,跟踪大客户情况。集装箱码头企业应统计、分析各航线进出口货物的货种和货量,并结合市场行情的变化有针对性地调整市场调查项目,加强对大客户、大项目的动态跟踪和信息搜集工作。

(2)收集本口岸其他船公司相同航线的信息。集装箱码头企业应及时了解和掌握运价、运力等情况,跟踪海运费、航线、班期等的变化,以便对比、分析相关信息,为企业及船公司的决策提供准确依据。

(3)收集周边港口相同航线的信息。集装箱码头企业应以运力和箱量变化情况为重点,调查和统计周边港口相同航线的集装箱吞吐量、集装箱货源、客户信息等情况,并定期与本口岸的箱量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查找差距。

(4)加大船公司航线宣传力度。通过与内陆港的合作,在揽货过程中加大航线在经济腹地的宣传力度;通过与船公司紧密配合,在相关口岸企业对进口货主开展航线宣传工作;通过定期走访和调研货代、场站、车队等单位,宣传航线优势,并及时了解客户在航线、运力等方面的需求,为拓展内贸市场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