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高一化学教案

高一化学教案

时间:2023-06-05 10:15:31

高一化学教案

第1篇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氯气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使学生掌握氯气的化学性质及在实验中制取氯气的原理和方法。

3.使学生掌握氯离子的检验方法。

4.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氯气的化学性质

实验准备

烧瓶、分液漏斗、导管、橡皮塞、铁架台、烧杯、集气瓶、水槽、试管、试管架、坩埚钳、红色布条、砂布、塑料片、培养皿。

教学方法

实验探索——研讨总结——练习提高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引言]

前面我们学习了碱金属元素,知道碱金属元素是几种在原子结构和性质上都具有一定相似性的金属元素。这一章我们将要学习几种在原子结构和性质上都具有一定相似性的非金属元素——卤素,它包括F、Cl、Br、I、At等五种元素。卤素及其化合物的用途非常广泛。

[投影](第四章章图)

卤素中最主要的单质是氯气。这一节我们学习氯气,让我们先来学习氯气的性质和用途。

[板书]第一节氯气

一、氯气的性质和用途

(一)物理性质

[引导学生观察]集气瓶中氯气的颜色、状态、嗅气味。

[板书]黄绿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有毒、易液化,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

(二)化学性质

[讲解]氯气的化学性质是否活泼呢?物质的宏观性质是由物质的微观结构决定的,大家回忆一下氯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提问]1.根据氯的原子结构,推断氯气的化学性质是否活泼?它具有强还原性还是强氧化性?为什么?

2.写出金属钠和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指出哪个是氧化剂?哪个是还原剂?

[板书]1.与金属反应

2Na+Cl22NaCl

[讲解]氯气是一种化学性质很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它具有强氧化性,能与活泼金属反应,氯气能否跟不活泼金属反应呢?让我们通过实验来回答这个问题。

[学生实验]铜在氯气里燃烧(让学生动手实验、观察,自己分析得出结论,并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板书]Cu+Cl2CuCl2

[讲解]CuCl2溶于水,同学们可观察到不同的颜色,这与溶液中溶质的浓度有关。当CuCl2溶液中溶质的浓度较大时,溶液呈绿色,当CuCl2溶液中溶质的浓度较小时,溶液呈蓝色。

[练习]

实验事实证明,在一定条件下,氯气可跟多种金属直接化合。写出氯气跟下列金属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板书化学方程式)

1.跟铝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

2.跟镁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

氯气能跟多种金属直接化合,那么氯气能否跟非金属反应呢?下面让我们来做H2在Cl2中燃烧的实验。

[板书]2.与某些非金属反应

[学生实验]H2在Cl2中燃烧(讲解操作要求和注意事项后,由学生动手实验,观察、描述现象,并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板书]H2+Cl22HCl

H2+Cl22HCl

[讲解]纯净的H2在Cl2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生成HCl气体,HCl具有刺激性气味,极易溶于水。HCl的水溶液叫做氢氯酸,亦称盐酸。同学们观察到的白雾就是HCl气体跟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所形成的盐酸小液滴(酸雾)。盐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讨论]

1.比较Cu在Cl2中燃烧与H2在Cl2中燃烧现象的共同点。

2.燃烧是否一定要有O2参加?比较铁、硫、碳在O2中燃烧与Cu、H2等在Cl2中燃烧的现象,找出共同特点,并由此推论什么叫燃烧?

3.工业上用H2、Cl2合成HCl时,应选择什么条件?理由是什么?(选择安全的点燃条件和连续地合成HCl)

[练习]

实验证明,在一定条件下,Cl2还可跟P、S、C等非金属直接化合。试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P在Cl2(不足量)里燃烧生成PCl3

2.P在Cl2(过量)里燃烧生成PCl5

3.C跟Cl2在一定条件下化合生成四氯化碳

[讨论]

金属、非金属跟Cl2化合时,氯元素的化合价如何变化?表现了氯气的什么性质?

[小结]

Cl2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有毒。Cl2是一种化学性质很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具有强氧化性,能跟多种金属、非金属直接化合。Cl2可用于合成盐酸,自来水常用它来消毒、杀菌。

Cl2还有哪些重要化学性质和用途?在实验室又如何制取?Cl-如何检验?将在下一节课中学习。

[课外活动]

通过查阅资料,列出Fe、Na、Cu、C、S、H2、CO、C2H5OH的颜色、状态、密度、沸点等物理性质,并通过实验,记录它们燃烧是否有火焰。想一想,火焰的产生跟上述哪种物质性质有关?

已知物质燃烧时,中心温度一般在1000℃左右,燃烧时产生火焰的物质在此温度下是什么状态?由此推论,物质燃烧呈什么状态时便可产生火焰。

第二课时

[复习提问]

1.灼热的铜丝伸入盛有氯气的集气瓶里,有何现象?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在空气中点燃氢气,然后伸入盛有氯气的集气瓶里,有何现象?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Fe、S、C在O2中燃烧,以及H2、Cu在Cl2中燃烧,有何共同特点?

[引导学生阅读]氯气是一种化学性质很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它能跟多种金属单质、金属单质化合,它能否跟某些化合物反应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中氯气与水反应的有关内容,并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Cl2与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次氯酸有何重要化学性质和用途?

[板书]3.氯气与某些化合物反应

Cl2+H2O==HCl+HClO

[演示]次氯酸的漂白作用([实验4-4])。

[讨论]Cl2可以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不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这个事实说明什么?

[引导学生阅读]

在演示实验4-4时,多余的Cl2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那么Cl2跟NaOH溶液反应时生成了什么物质?市售的漂白粉和漂粉精的有效成分是什么?漂粉精的生产原理、漂白原理又是什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中氯气与碱反应的有关内容。阅读后用化学方程式回答下列问题:

1.Cl2跟NaOH溶液反应。

2.工业上用Cl2与石灰乳作用制取漂粉精。

3.漂粉精为什么具有漂白、消毒作用?

[板书]Cl2+2NaOH==NaCl+NaClO+H2O

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Ca(ClO)2+CO2+H2O==CaCO3+2HClO

[讨论]存放漂粉精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讲解]Cl2的性质如此重要,用途又这么广泛,那么在实验室怎样制取Cl2呢?

[板书]二、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MnO2+4HCl(浓)MnCl2+2H2O+Cl2

[演示][实验4-5](边演示、边讲解制取Cl2的反应原理,装置原理,操作程序,收集方法和尾气吸收)。

[提问]Cl2在跟金属、非金属单质以及某些化合物反应时,往往有氯化物生成,其中可溶性氯化物溶于水时,一般能电离出Cl-。那么,怎样检验这些可溶性的氯化物呢?它跟我们在初中化学里所学的检验盐酸中Cl-的方法类似,请同学们回忆一下盐酸中Cl-的检验方法。

[板书]三、Cl-的检验

[实验]检验盐酸、NaCl溶液、MgCl2溶液、AlCl,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3溶液中的Cl-,并用Na2CO3溶液做对比实验。

[练习]写出上述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板书]Ag++Cl-==AgCl

2Ag++CO32-==Ag2CO3

Ag2CO3+2H+==2Ag++CO2+H2O

[小结]氯气的化学性质和用途

第2篇

关键词:教学案;问题;策略

课堂教学设计是对课堂的安排或策划,是一种预设。良好的课堂教学设计,能使我们的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从而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在各地导学案学习的引导下,本着推进有效教学的目的,我们学校2008级实行了“教学案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在四年的“教学案一体化”的实施中,我校的课堂都是以“教学案”为媒介进行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有所提高。但由于理念和经验的限制,课堂中存在不少误区,学校推行的“六要点”教学法理念得不到充分实现。

一、目前,高中物理“教学案一体化”教学存在的不足

1.部分教师并未转变传统教学理念,存在新瓶装旧酒的现象

“教学案一体化”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不仅是教学方式的转变,同时更是教学理念的转变,是教师、学生课堂角色的转变。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有些教师被迫放弃了传统的“教师备课—课堂讲授—学生听课—课下练习”模式,但是并未完全接受“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和模式,而只是出于各方面考虑被迫采用了教学案教学方式。在课堂中仍然是新瓶装旧酒,学生活动流于形式,课堂仍然采用讲授为主,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发挥。在公开课、研究课中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效果非常好,但平时的教学中就穿新鞋走老路。

而另有一部分教师为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就忽视了

教师的主导作用,课堂上教师成了旁观者。学生上课进行预习、讨论,然后小组选派代表进行答案展示,整堂课教师没有板书,学生对这节课只能说出一些零零散散的知识点,根本上缺乏对教材内

容的深刻理解和把握,学生吃的都是夹生饭。

2.学案编写不到位,成为习题集或教辅书

教学案应该是帮助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的途径,而习题则是检

测学生学习成果的手段。因此,习题可以是学案的一个组成部分,但不应该成为全部。但有些教师认为“教学案”就是要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所以,他们在设计“教学案”时没有经过精心设计,只是把教材以问题、习题、知识点等罗列在一起,认为这就是“教

学案”。

3.教学案的编写整齐划一,体现不出任何的层次感和个性化

教学案的编写应该根据不同的年级、班级和学情,设计出适合不同层次学生使用的学案,让优秀生感到挑战,中等生得到激励,后进生看到希望,让所有的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并学有所得。但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往往忽视了这一点,通过集体备课后形成的教学案,同一学科同一年级所有的班级都是一模一样

的。缺少了教师的自主备课,用起来很不方便,另外,对学生的层次体现的不到位,导致优秀生感觉太简单出现吃不饱,而后进生却感到吃力,教学的进度就受到很大影响。

4.教学案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环节落实不到位

教学案教学倡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因此,学案中“小组合作学习”环节应该作为一个重要环节呈现。在实施过程中,发现合作学习几乎成了优秀生的阵地,他们的反应速度快,理解快,在学习中急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使其他同学丧失了自主思考的机会,并且造成了依赖。而合作学习变成了一种摆设,并没有实现互帮互助合作学习的要求。

二、改进高中物理“教学案一体化”教学的策略

教学案教学模式的应用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的相关要求,但如果希望“教学案一体化”教学在高中物理的教学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就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1.教师应转变传统教学理念,让学生成为主体,让教师成为

主导

“教学案一体化”提倡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学生通过课前和课中对教师给予的学案的预习和思考提出相应的问题,针对出现的问题展开相应的讨论,通过讨论对新知识有一个全面的深入了解,从而掌握知识。这个过程是一个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的过程,尤其是对于教师而言更是如此,从教育活动应“以学生为中心”这一基本要求出发,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通过学生的参与和讨论,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此基础上对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和思维方式进行启迪。在教学案教学中,教师在宏观上起着引导和指引的作用,通过教学案教学模式的运用使学生对高中物理课产生强烈的兴趣,从而自觉地成为学习的主体。

例如,在《生活中的圆周运动》一节中,通过杂技节目“水流星”引入新课,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水流星”表演中,杯子中的水没有溢出?是不是任何情况下水都不会溢出?达到什么条件水才能不溢出?水受到什么力的作用?既有情景的引入,又有一系列的问题的指引,激发学生探知的欲望,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展开小组讨论,从而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也能突显教师的主导作用。

2.科学设计教学案的结构和栏目,体现出层次性

一份好的教学案,必须要有好的结构和栏目。教学案是课堂的预设,要使预设与生成达到很好的统一,教师必须根据本节要学习的内容设计符合学情的教学案栏目。发给学生的教学案,都是教师的教案,然后从教案出学案,达到教与学的统一。教学案栏目除了传统的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知识回顾、知识结构等栏目外,还可添加与小组合作学习有关的栏目,像小组讨论、探究,教师点拨、教师(学生)反思等,给学生的自主学习、讨论、合作学习留下充足的空间。在题目或问题的设计中,体现出层次性。

3.高度重视随堂检测,关注学困生

在使用“教学案一体化”过程中,每节课都要进行随堂检测,检测的内容可以是这节课的一个重要知识点、一道习题,也可以是教学案中的一道例题,总之要能反应本节课的重难点,课堂的最后几分钟一定留给学生做当堂检测。随堂检测是指对全体学生当堂达标情况的全面检查,可采用口头测试、书面测试等形式,可以是快速问答、多媒体小检测、小组讨论等。可当堂给出答案,也可收取批改,要多关注及重点辅导存在问题的学生,并根据学生答题时存在的普遍问题,进行矫正,使其达标。

4.精心打造教学共同体

为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我校提出了“六要点教学法——自主、合作、探究、创新、时效、活力”,打造有效课堂。这其中给学生自主的时间多了,学生小组讨论的时间也多了,这就要求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在学习小组的构建中,注意小组内成员的搭配,设置合理的小组安排,无论是同质异构还是异质同构的成员搭配,都需要对小组成员进行培训,上课回答问题的规范,如何回答问题,如何进行小组展示,如何倾听,如何进行小组评价等等,所以,这些学习不但是学生的成长也是教师的成长,教师学会发挥主导作用,调控课堂。

综上所述,教学案教学中的问题和对策是通过教学实践引发

的一些思考,与大家共勉。

参考文献:

[1]刘俊敏.编写学案需要注意的三个关系[J].现代农村科技,2009(10):44.

[2]王步勇.对“教学案一体化”之浅见[J].教学与管理,2002(19):39.

第3篇

【关键词】高一;化学;预选考;优等生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36-0091-03

2014年浙江省人民政府印发了《浙江省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指出,高考必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考生根据兴趣特长和拟报考学校及专业的要求,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中选择3门作为高考选考科目。这与以往的文理分科不同,每一位学生都可以自主选择感兴趣且擅长的3门学科。要想从这样的选拔形式中脱颖而出,就必须帮助学生使其优势学科发挥最大效用,为将来的人生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本文中化学优等生指的是对化学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在学习过程中对化学问题有敏锐的观察力,善于抽象和概括、思考和判断,成绩优秀并能维持稳定状态的学生。还需明确指出的是,本文的化学优等生并不是固定不变的群体,而是随着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对化学知识的掌握水平等各个方面的不断变化而发生动态变化。

笔者在兰溪一中代课一学年,担任高一12、13、14三个行政班的化学老师,根据第一学期期末七校联考的成绩及学生预选考化学的情况进行统计,以12班共44人为例,作图如下:

笔者划分学生类别的依据是七校联考中学生的化学成绩在参加考试总人数的排名换算成A、B、C、D、E这5个等级,得A的为优等生;得B、C和D的为中等生;得E的为学困生。本文研究的对象为优等生中选考化学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对这部分选考的优等生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制定挑战性学习目标

布鲁姆在他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中列出了6种不同水平的思维,由低到高分别为:知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综合。化学优等生一般学习能力比较强,可能不需要花太多时间学习一些事实、概念等知识,即无需花太多时间来学习目标分类学中属于知识和理解这两个水平的内容。因此,根据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为化学优等生制定适合他们的具有一定挑战性的学习目标。

例如,学习化学1专题2第二单元钠、镁及化合物时,根据2014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暨高考选考科目标准》中钠、镁的生产原理这个知识点,学业水平考试及加试的要求都是b层次,也就是要求学生能理解并掌握钠、镁的生产原理。根据课程安排先学习氯气的工业制法,然后学习钠的生产原理,这些都为镁的生产原理的学习提供了“先行组织者”。基础薄弱的学生将这些已有的知识迁移到镁的学习上比较困难,但是对于化学优等生而言问题不会大。因此,为了每种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自身原有的基础上获得发展,为基础薄弱的学生制定理解层次的学习目标:能够根据已学知识理解工业生产镁的原理及工业流程;而为化学优等生制定的则是分析、评价更高层次的学习目标:根据已有知识,能独立设计镁的工业提取原理及流程,然后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相互讨论找出自己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能提出改进的措施。这样,既能照顾基础薄弱、学习化学有困难的学生,又能让优等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提高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二、设计弹性作业

巴班斯基在他的《论教学过程最优化》中提出教育教学必须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性特征这个问题,要有区别地对待学生:①布置作业的量有所不同;②布置作业的复杂程度有所不同;③教师对学生的帮助有所不同。笔者所任课的学校为高一学生共订了两套辅导资料,第一套是“世纪金榜”,主要是知识点的总结与分析,并附带有一些练习题,比较适合学生预习及课后对重要概念进行巩固;第二套是作业本,是按教科书章节分节设计的,是对知识点的简单应用和巩固。这两套资料对于基础稍微差一点的学生而言是很适用的,但对于优等生,由于这部分学生基础较好,思考问题也比较灵活,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完成相同的作业量,会经常出现“吃不饱”“吃不好”的情况。

针对这种情况,笔者从辅导资料及网络上挑选了一些既能深化基础知识、拓展知识面,又能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及解决问题能力的题目,这样既能巩固所学知识,同时在体验整个探究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促进其学习方式的转变,又能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另外,笔者也提倡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实际生活及网络信息资源,自主设置一些作业。当然,这需要学生在完成必做作业且没有遗留问题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时间和精力自主选择完成这部分作业。在检查学生作业时,关注的不是他们给出的答案,而是他们完成作业的过程、思考问题的角度、解决问题的方式、对疑问部分的处理,最后讨论解决。

经过这样长期的练习,发现这部分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越来越高,对知识点的掌握也更加牢固、系统。做题目时在保证正确率的基础之上速度越来越快,思考问题的方式也越来越全面、越来越严谨。

三、学习辅导

根据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以群体教学为主,辅之以个别教学的组织形式,可以使95G以上的学生达到传统教学条件下少数优秀学生取得的成绩。通过对化学优等生的辅导,可以拓宽和加深相关的知识,发展特长,培养成尖子人才。笔者根据华国栋在《差异教学策略》中提出的个别辅导策略,对化学优等生也采取一定的措施:

1. 课中辅导

笔者所任教的班级都是大班教学,班内有不同层次的学生。为了照顾差异,选择的策略是同教材、同进度、异要求。教学过程中,每学完一个知识点或一个课时的内容时都会配备相关的课堂作业来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巴班斯基曾经提出,“在提问时要为学生创造一个成功的情境,以此来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做出新的努力极其重要。”为了调动优等生在课堂上学习的积极性,可在课堂作业中为他们增加一些思考性强的题目。例如,在课堂上刚学习完二氧化硫的性质和应用后,笔者提出了这样两个问题:①有一种无色气体,可能是二氧化硫,也可能是二氧化碳,如何鉴别?②假如有一种混合气体,试证明既有二氧化硫,又有二氧化碳?对于第一个问题,其实就是对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的简单应用,属于基础型题目,笔者让化学基础薄弱的学生来回答,这样既可以巩固和应用已学的基础知识,又能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信心,不会因为惧怕化学而放弃学习化学。对于第二个问题,笔者选择优等生来作答,这道题目看似简单,实际上综合考查了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的性质,以及实验设计的能力。

师:假如有一种混合气体,试证明其中既有二氧化硫,又有二氧化碳。

生:先证明有二氧化硫。根据它的漂白原理,用品红溶液来验证,再根据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性质来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

师:总体思路是没问题的,但是还不够严谨。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一定能说明有二氧化碳存在吗?有没有干扰?

生:还需把二氧化硫除去。

师:用什么方法?

生:由于二氧化硫有还原性,可以用酸性高锰酸钾吸收,然后用品红溶液检验来验证是否已完全除尽,再检验二氧化碳。

师:很好,那现在请同学们在笔记本上画出整个实验装置简易图。另外,请在课下思考:如果一种气体可能是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的混合气体,也可能是其中一种单一气体,要如何鉴别?

通过这种综合型题目的考查和训练,既巩固、加深了优等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也培养了学生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2. 课后辅导

优等生由于所学知识内容及智力发展水平的限制,在学习过程中同样要面临很多困惑与不解。笔者经常鼓励他们要勤于思考,要多和同学、老师讨论问题,做到真正理解和掌握。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提出“产婆术”,意在通过引导学生自己思索而得出结论。而我国古代伟大教育家孔子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他们都提出了启发教学的原则。笔者根据这一原则在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答疑时,不会直接告诉答案,而是提出一系列的问题,由浅入深,逐渐向学生的疑难靠拢,学生在回答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实际上也解决了自己的疑问。同时,同一道题目还会从不同的角度去启发引导,一题多变,来实现拓展、深化知识的目的。在整个过程中,老师只是处在引导者的位置上,而学生不断思考和探索,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思维方式也得到了不断完善和发展。

例题:实验室有甲、乙两瓶无色溶液,其中一瓶是稀盐酸,另一瓶是碳酸钠溶液。为测定甲、乙两瓶溶液的成分及物质的量浓度,进行以下实验:①量取25.00mL甲溶液,向其中缓慢滴入乙溶液15.00mL,共收集到224mL(标准状况)气体;②量取15.00mL乙溶液,向其中缓慢滴入甲溶液25.00mL,共收集到112mL(标准状况)气体。判断甲是______溶液,乙是______溶液;实验②中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_,乙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_。

师:你知道若是两种无色溶液分别是Na2CO3溶液和稀盐酸溶液,如何进行鉴别?为什么?

生:用互滴的方法,因为二者的反应是不同的,如果将碳酸钠溶液滴加到盐酸溶液中,反应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CO2;若将盐酸溶液滴入到碳酸钠溶液里分步反应Na2CO3+HCl=NaHCO3+NaCl NaHCO3+HCl=NaCl+CO2,可以根据产生气体的速率来判断。

师:两种情况都产生了气体,但气量不一样,气体多的是哪一种滴法?

生:碳酸钠溶液滴到盐酸溶液中。

讲到这里时学生恍然大悟,立即列出了两种不同情况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根据两种气体的量判断溶液种类并计算出碳酸钠和盐酸的量各是多少。此时,这个问题并没有结束:

师:你觉得两种溶液互滴除了都产生气体且产生的气体的量不一样多时,还可能有什么情况?

生:两种都产生气体,且一样多;只有一种产生气体。

师:这两种互滴现象对碳酸钠和盐酸的量有什么要求?

通过师生之间这一系列的答与问,学生通过不断思考和探究最终不但解决了题目中的问题,还分析了这两种溶液互滴的所有情况,并要求学生以书面的形式整理出来,这样可以更加牢固,再遇到同种类型的题目都能迎刃而解。

四、心理辅导

研究表明,在优等生中有很大比例的学生存在一定的思想问题,主要表现在人际关系、自我评价、情感问题、社会适应、人生观等方面,但最为突出的是来自学习方面的压力与困扰。因此,在与学生交往的过程中,除了在学习方面提供帮助以外,还要能够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能够真正了解学生,帮助其健康快乐地成长。通过对这部分优等生的调查发现,90%以上都是独生子女,还有少数生活在单亲家庭。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往往内心会比较敏感、脆弱,经不起打击。例如,其中一位化学优等生因为一次期中考试没有得到优秀,在课堂不能集中注意专心听讲,也不愿意积极回答问题,甚至不参与小组讨论,情绪十分紧张、失望,甚至不知所措。

笔者在任教的过程中,针对部分存在心理问题的化学优等生,采取了以下措施:

1. 进行挫折教育

笔者会把他们单独叫到安静的地方谈心,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爱,帮助他们形成面对挫折的正确态度,能够以乐观的心态来接受挫折,勇于战胜挫折并获得成长。同时,给这部分学生提供一定的挫折环境,如设置更高的目标、加大问题的难度等,帮助他们获得成功,以此来体验克服挫折的喜悦与乐趣。

2. 引导积极归因

韦纳提出的归因理论将行为结果从3个不同的维度进行归因: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因素的归因和非稳定因素的归因,可控制因素的归因和不可控制因素的归因。针对前面提到的那位学生平时成绩很好,偶尔一两次没有考好的行为表现,引导该生将这次小小的失败归因于努力不够、学习态度不好、学习方法不当等不稳定的可控制因素,坚信自己更加努力,放松紧张的情绪,改进学习方法,成绩很快就可以恢复上去。这位学生很快恢复了自信,自我效能感不断提高,产生了强烈的学习动机。

笔者在与学生相互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对化学优等生采取这些措施后发现,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积极性不断增加,对考试成绩能够保持一颗平常心,以一种乐观、自信的心态来迎接考试,考场上出现的“克拉克”现象也越来越少。在学年期末金华市七校联考中的化学成绩在全校的总排名与第一学期相比,大部分学生都有很大的提高,一位由37名进步到第21名,一位由135名进步到42名等。笔者相信,只要能立足于每个学生的实际,和学生一起学习、一起克服所面临的困难,给予学生足够的关爱和帮助,就一定能够帮助每一个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前苏联)巴班斯基.论教学过程最优化[M].吴文侃,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 华国栋.差异教学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第4篇

【关键词】教学档案 教研室 管理体系 一体化

引 言

教学档案是指在教学、科研以及教学管理等工作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形式的文件资料。它全面地反映了高校教学管理、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等工作的全貌,是衡量学校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学校教学评估的重要内容之一。教研室作为学校教学与科研的基层组织,其教学档案是反映教学思想、教学管理与实践、教学改革与研究等教学相关活动的第一手资料,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国家和各级政府对教学质量评估工作的重视,各高校对基层教研室档案的建设也越来越重视。但是,由于历史遗留和时展的原因,高校专业教研室层次的教学档案建设存在一些共性的问题,严重制约了其效用的发挥。为了进一步规范教研室教学档案管理工作,充分发挥教学档案在教学管理、教学改革与建设中的作用,必须在全面分析问题成因的基础上,制订和完善相应的管理措施,建立起比较完备的教学档案管理体系,也为正在实施的专业课一体化教学提供重要的保障。

教学档案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笔者调研的情况来看,高校教研室档案在建设方法、建设内容、管理制度和效用发挥方面均存在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

1.教研室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教学档案的建设方法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教研室作为学校最基本的教学单位,一般并没有专职的档案管理人员,所有的档案建设和管理工作均是由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的普通教员承担。因此,在档案建设和管理的具体工作中,往往在材料收集、分类编目、保管维护等方面存在着随机性、非科学性、非专业化的特征。另一方面,很多教研室虽然平时开展了大量的工作,但由于没有一个明确的教学档案建设方案,许多经验没有总结提炼,许多资料没有以妥善的形式进行分类管理,时间久了,很多重要的资料遗失,许多好的经验没有得到传承和推广;同时,由于缺乏专业的管理、分类编目以及专人管理,在需要资料时,往往难以找到,从而使教学档案的利用功能大打折扣。

2.教学档案的内容不齐全,不规范

由于教研室档案管理普遍起步较晚,制度不够健全,档案建设的内容不明确,造成一些归档材料无章可循,从而导致档案材料内容不齐全,缺乏规范性和整体性。

3.教学档案的管理制度不够健全,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比较落后

首先,多数教研室的教学档案是教员兼职管理,教员既承担着艰巨的教学任务,又有科研的压力,能够用在档案管理上的时间非常少,加上教研室一般没有明确的档案管理制度,从而造成档案的管理比较混乱。其次,多数教研室的档案管理还采用比较原始的手工操作方法,主要以纸质的形式进行档案的收集和归档,还未将比较先进的数字化技术引入到档案管理中,严重影响了档案管理的效率。此外,一些领导对档案管理存在误区,对档案工作的重视不够,资金投入不到位,也是造成档案管理比较落后的原因。

4.教学档案的利用率比较低,服务教学的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在实际的工作中,档案管理人员更加注重档案的完整性,以档案的完好保存作为终极目标。因此,他们特别注重保护档案不受损坏,对合理利用档案考虑得较少。这也就造成了档案借阅比较困难,甚至一般人员根本无法借阅。据统计,高校档案的利用率一般在20%以下。

为了进一步规范教研室的教学档案管理,充分发挥其在教学管理、教学改革、教学研究和学科评估等各项工作中的作用,逐步实现教学档案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和体会,从教研室教学档案建立的方法、教学档案应涵盖的内容、教学档案的管理制度和教学档案利用价值最大化的途径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希望能够为建立起比较完备的教研室教学档案管理体系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

教学档案管理体系建设的若干问题

1.教学档案建立的方法与途径

由于教学档案建设工作量非常大、过程繁杂,要确保教研室教学档案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就必须寻找行之有效的建设方法。根据笔者多年从事教学管理的经验体会,我们认为应采用以下措施,以保证教研室教学档案建设的标准化和规范化。(1)强化全体教员的档案意识,全员建档。由于教研室没有必要也不可能设立专职的档案管理人员,这就要求在档案建设的过程中充分调动全体人员的积极性。教研室要把档案建设列入教研室工作计划,员思想,让教员认识到教学档案的收集、整理、保存和利用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每个教员的义务。(2)结合教研室的实际,制订合理的规章制度,使得教学档案的收集、整理、保存和归档有章可循。有条件的可以建立专门的档案室对教学档案进行保存。(3)坚持档案材料的及时归档,确保教学档案的实时更新。设立时间节点制度,每周由值班员负责收集整理各位教师本周内的工作,交档案员分类保存。

2.教学档案的建设内容

为了最大限度地符合教学规律和教学管理的需要,在调研一些高校做法的基础上,我们认为教研室教学档案的内容应该主要包括:①综合性文件;②师资培养;③专业与课程建设;④教学条件与利用情况;⑤教学管理和质量资料;⑥特色类材料。同时,为了保证教学档案的完整性、准确性、系统性和连续性,还应该配备教学档案的相关目录和保存时间。

3.教学档案的管理制度

为了更好地发挥教研室教学档案的作用,就必须从档案建设的观念、管理措施和管理制度等方面加强建设。事实上,完善教研室的档案管理制度,加强教研室的教学档案管理,是高校的重要基础建设之一,也是加强高校管理、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体现。笔者在调研院系有关档案管理的规章制度的基础上,结合教研室的实际情况,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教研室的教学档案管理:(1)建立教学档案管理责任人制度。根据教研室的实际情况,教研室主任应为教研室教学档案的责任人,同时明确一名教员担任兼职档案员,负责做好以下各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做好本教研室教学文件材料的收集工作;二是将收集的材料定期组卷装订,进行规范化和标准化处理;三是做好平时的保管工作,对教员借用档案材料作好登记,并注意按时催缴归还。(2)实行教学档案定期检查制度,形成规范教学档案管理的长效机制。教研室每学期对现有的档案材料进行一次集中整理、分类归档,然后由系和学校组织两个层面的专项检查,提出整改意见,教研室按照意见进行整改,做到“以检促建,以检促改,检建结合,重在建设”。(3)实行档案员定期培训制度,不断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由于教研室没有专门的档案管理员,档案的收集和管理方面往往存在非专业性、非科学性的特征。因此,档案管理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不断学习与现代档案管理相关的理论、技术和方法,以提高教学档案的利用价值。另外,高校教研室教学档案有其自身的特点,档案管理员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不断寻求高校教学档案与一般档案的异同,同时针对这种特点寻求适合教研室档案管理的新方法和途径。

4.教学档案的作用最大化途径

建立教学档案的目的是充分利用教学档案,为各类教学活动服务,提高教学水平。教学档案利用程度的高低,关键在于能否制订一套合适的方案,便于教学档案的查阅使用。笔者认为,在实际工作中应采取以下措施,以发挥档案资源的应有价值。一是要提高教学档案建设的信息化水平。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档案建设也要与时俱进,充分发挥现代科学技术的作用。在重视传统纸质档案的同时,逐步加强电子档案的建设,实现档案管理的现代化、科学化和网络化。二是要在档案管理中,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在不破坏档案的保密性和完整性的同时,对尽可能多的人员进行开放。同时要根据不同人员的具体需求,制订有针对性的开发计划以及查阅、借阅相关制度,提高借阅人的利用效率。三是档案管理人员要“走出去”,及时有效地利用反馈信息。分析借阅人的反馈信息并加以整改,是提高档案利用价值的有效手段。因此,档案员要及时主动地了解教学档案的使用效果,对反馈回来的信息进行分析研究,及时发现存在的不足并加以改进。

结 语

总之,建立教研室的教学档案一体化管理体系,目的是为了使教学档案更加全面、及时、准确地反映各项教学活动,更好地为教学科研服务,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为此,必须不断创造性地发展教学档案管理体系,使之成为一种与时俱进的力量,在服务教学的过程中不断焕发出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李伟. 关于实现高校教学档案利用价值最大化的几点思考[J]. 河套大学学报,2011,8(3):97-100.

[2]朱爱琴. 高校档案资源管理现状分析与应对策略[J]. 档案管理, 2012,194:93.

[3]陈一红. 对做好高校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思考[J].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1,32(10):108-110.

[4]周璇. 如何做好教学档案工作[J]. 陕西档案, 2011,(4): 31.

第5篇

摘要:单片机技术是一门实用性和应用性非常强的课程。而高职教育尤其强调学生应用实践能力的培养,本文结合单片机技术课程的特点和教学实践,从“一体化”教学和“案例式”教学的实施方面进行了高职教学改革的探讨,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单片机系统设计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该课程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单片机;一体化教学;案例式教学

高职教育是近年来国家重要建设的高校教育之一,它的目的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所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相应地高职教学方法理应体现“联系实际、适度理论、 注重应用、提高素质”的特色与要求,要突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目前高职教育存在一些比较普遍的问题,如适合高职学生的优质教材较少,很多教材偏重于理论,相应的教学计划针对性不强,传统教学方法过多体现“讲授式”特点,缺乏对学生主动学习与实践创新能力的关注。因此,开展教学方法改革,探索适应新形势要求的教学方法已经是高职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非常年轻的学校,作为东莞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工程系的专任教师,我承担了《单片机技术》的教学。下面我就结合自己在《单片机技术》课程教学工作中的探索和实践,谈一下“一体化”教学和“案例式”教学在高职教学改革中的意义和效果。

《单片机技术》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硬件与软件相结合的实用性极强的综合性课程。学好单片机对于学生掌握先进的专业知识,获得实用的职业技能、增强就业竞争力都有很大的作用。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是“理论课+实验课”。理论课在教室里采用多媒体或“粉笔+黑板”的方式,以逐个知识点的讲授为主。实验课在实验室环境下练习,且实验内容多为验证性实验。这种教学模式的缺点是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学习过后不易理解知识点。

为了改变目前这种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我在《单片机技术》的教学中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式。“一体化”教学是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完成的教学活动。能更有效的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分析,使他们全面发展。在“一体化”的硬件设备上,我们采用的是“计算机机房+仿真软件+实验电路板+投影仪+黑板”的教学环境,所有课程的教学都在机房里完成。教学过程采用“理论讲解-分析设计-学生编程-仿真-实验-设疑-再编程-再仿真-再实验”的方式,边讲边动手。例如要完成“8个发光二极管轮流点亮”的任务,教师先讲解完成这个实例需要掌握的相关电路原理,指令规则,接着引导学生一起来分析思考如何实现任务功能,待学生发现指令和任务之间的联系之后,让同学们自己动手写一写程序,并仿真看看结果对不对,如果仿真正确,再尝试将程序代码下载到实验板看结果是否正确。接下来再适当改变任务要求,如改变二极管轮流点亮的方向和间隔时间,请同学们尝试动手完成实验。通过这样的过程,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真正将“学-思-知-行”统一起来。

另一方面,我们采用“案例式”教学方式,以实例任务为教学导向,将理论知识点渗透在实例完成过程中,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方法,最终通过实例任务的完成使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单片机技术这门课涉及到繁杂的硬件结构知识和100多条指令,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很多学生都会感觉:在上理论课时学到很多关于单片机课程的理论和知识,在单片机实验时不知道如何使用,从何入手。为配合案例教学法的实施,我们选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的《单片机应用实例开发》一书,这本教材以“单个发光二极管的控制、多彩流水灯程序设计、简易秒表设计、简易全自动洗衣机控制面板的设计、LED动态静态显示”等实例为主线,分别讲解了完成这些实例所需要的单片机寻址方式、位控制指令、数据传送指令、逻辑运算和循环移位等指令的使用方法,以及单片机定时器、计数器、中断的使用方法等知识点。采用“案例式”教学方法,将某一教学课题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结合起来,学生有独立制定计划并实施的机会,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可以自行组织、安排自己的学习行为,有明确而具体的成果展示,学生自己克服、处理在项目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学习结束时,师生共同评价项目工作成果。通过“案例式”教学法的实施,大大缩短了理论与实践的差距,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之,通过《单片机技术》课程教学中采用“一体化”教学和“案例式”教学方法,有利于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改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尽管如此,我们目前的探索中还有一些问题,例如“案例式”教学方面还没有编写成册配套的实训指导书,在“一体化”教学的实施中还有些细节过程需要更好的把握。不管怎样,作为一名课堂教学的组织者,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堂上还要有敏锐的洞察力、良好的沟通能力及课程驾奴能力等。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努力加强自身素质,不断提高教学技巧,使“一体化”教学和“案例式”教学在职业教育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徐理,熊小真.浅析探究型教学方法在高职教学中的运用.企业技术开发.2010,(29),3:177.

[1]胡玮.对高职院校一体化教学的实践与研究.科教纵横.2010,(8):206.

第6篇

一、学习目标

1、掌握原电池实质,原电池装置的特点,形成条件,工作原理

2、了解干电池、铅蓄电池、锂电池、燃料电池

3、了解金属的电化,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学腐蚀

二、知识重点、难点

原电池原理、装置特点、形成条件、金属的电化学腐蚀

三、教学过程

引入:你知道哪些可利用的能源?电池做为能源的一种,你知道

是怎么回事吗?它利用了哪些原理?你知道金属是如何生

锈的吗?

新授: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

实验:4-15:①将锌片插入稀硫酸中报告实验现象。

②将铜片插入稀硫酸中报告实验现象。

③将与铁锌铜片相互接触或用导线连接起来插入稀硫酸中报

告实验现象。

④在③中把锌片和铜片之间连上电流计,观察其指针的变化。

结论:①锌片能和稀硫酸迅速反应放出H2

②铜片不能和稀硫酸反应

③铜片上有气体生成

④电流计的指针发生偏转,说明在两金属片间有电流产生

结论:什么是原电池?(结论方式给出)它的形成条件是什么?

原电池定义: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

形成条件:①两个电极

②电解质溶液

③形成闭合电路

讨论:1、Zn|H2SO4|Cu形成装置后有电流产生,锌片上发生了什么

反应?铜片上发生了什么反应?(可以取锌片周围的溶液

用NaOH溶液鉴别;取铜片上生成的气体检验。)

结论:在锌片周围有锌离子生成;铜片上生成的是H2

讨论:可能造成此现象的原因?俩金属片上的反应式的书写。

结论:在Zn上:Zn–2e-=Zn2+

在Cu上:2H++2e-=H2

Zn失去电子流出电子通过导线--Cu--电解质中的离子获得电子

我们把:流出电子的一电极叫负极;

电子流入的一极叫做正极

两极反应的本质:还是氧化还原反应,只是分别在两极进行了。

负极失电子被氧化,发生氧,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化反应

正极得电子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

实验:分别用两个铜片和两个锌片做上述实验④。

结论:两种情况下电流计不发生偏转,说明线路中无电流生成,铜

片上无气体生成。即两电极必须是活泼性不同的金属与金属

第7篇

关键词 高校教学档案 信息化管理 规范化建设

高校教学档案是一种重要的学校教学工作记录,在教师的教学工作和研究中具有重要的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对高校教学档案进行信息化管理,能够实现高校档案管理从实体向信息化的转变。2008年9月1日我国开始实施新的《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于第三十八条对教学档案的信息化管理进行规定,指出高校应该设立专门的经费,配置专门的教学档案信息管理所需的设备,实现高校教学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因此,在高校教学档案的管理中,信息化管理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管理方式,对于高校教学档案管理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希望通过对高校教学档案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关的解决策略,以期对高校档案信息化管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 高校教学档案的内涵和特点

高校教学档案是高校教学活动和教学管理的一种有效记载, 主要包括各类教学管理材料、教师的业务类材料、学校专业、学科和课程的建设类材料以及学生的学籍类材料等内容。高校教学档案主要通过立卷,以文字材料、照片、录像带、软盘、图片等多种形式来进行保存,具有非常可观的保存价值。通过高校教学档案,有助于了解学校的历史、教学经验、教学内容、教学管理以及教学质量等,有助于高校对教学活动和教学研究进行进一步的改进,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优秀的人才。

高校教学档案具有知识密集、内容广泛、信息集中性等特点,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首先,高校教学档案具有延续性,如教学计划和学生成绩具有延续性的特点。其次,高校教学档案具有时间性,如教学安排及教学工作计划都与时间有密切关系。再次,高校教学档案具有制约性,如教材、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之间存在相互制约性,即教学大纲决定教材的选择和编码,而教学计划又是教学大纲制定的主要依据。最后,高校教学档案具有分散性,如教学档案形成于教学业务部门和个人的教学活动中,并且大多数是由个人来保管的,因此具有分散性的特点。

2 高校教学档案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信息教学档案较难统一、规范化管理

当前,我国高校教学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进行各种活动时产生的大量信息教学档案还没有进行统一的系统化处理,各高校中尚未引入有效的管理制度、适用的管理软件,从而使得高校的信息教学档案管理规范化和标准化,导致很多宝贵的资源流失。同时,与原先的纸质档案相比,信息化的档案管理形式也有多种类型,不仅有文字材料、表格图片等类型,还有声音、影视等形式,因此,在对高校教学档案进行信息化管理时具有较大的难度,会遇到一些纸质档案管理时不存在的技术问题。怎样对高校电子文档进行规范化管理,现在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完善的标准,需要我们继续进一步探索。

2.2 档案信息化管理存在安全隐患

高校教学档案信息化管理存在很多安全隐患,如档案管理所面临的安全问题、保密问题都是我们进行信息化管理时必须重视的问题。其中安全问题对于高校教学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档案的信息化管理是在互联网的信息平台上进行的,需要将很多成熟的技术应用于信息安全,如加密技术、防火墙技术等。但是,由于高校在内网和外网之间没有做好相关的逻辑隔离和物理隔离,使得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如在对高校教学档案的信息进行查询时,很可能会因为安全保护措施的应用(下转第226页)(上接第166页)不当而使计算机受到病毒攻击,造成计算机中的电子文档遭到破坏,造成档案数据的丢失。

3 高校教学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对策

3.1 强化高校教学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意识

在高校教学档案的管理中,信息技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才能更好地推动高校教学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在强化高校教学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意识方面,我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强化对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意识。在教学档案管理中,要强化对教学档案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将之作为发扬教学工作者和教学管理者优良传统作风的一项重要工作。同时,要将档案信息的价值和教职工的利益联系起来,并将档案意识贯穿于整个教学建设和管理过程,做到真正为老师、学生和教学服务。其次,要对教学档案的信息化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档案的信息化不仅要强调一种管理技术和管理方法,而且更强调的是一种管理理念,是一种对档案管理工作的流程化管理的再造,能对档案管理手段进行革新。最后,在高校教学档案的信息化管理中要注重对软硬件设施的强化。所谓的硬件设施就是计算机的硬件配备、计算机的安全性能等,软件设施最主要是人对计算机的正确理解和运用计算机软件的能力。只有具备足够的软硬件设施,才能更好地推动高校教学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

3.2 实现高校教学档案信息化管理的规范化建设

高校教学档案的信息化管理离不开对档案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首先,需要建立健全高校教学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制度。教学档案管理制度的切实有效实施需要学校进行正式印发,然后在学校的各个科室、部门等进行贯彻落实。如高校可以将教学文件的形成、整理归档和积累等相关制度与文件的保管制度、岗位责任制度等紧密联系,通过合理有效的人员考核、晋升和工资等来实现对档案信息化管理的规范。其次,实现对教学档案的电子文档分类管理。根据教学档案的不同特点,可以将其电子文档进行不同的分类,如可以分为教学管理类档案文档、师资队伍建设类档案文档、学科建设类档案文档、课堂教学类档案文档以及实践教学类档案文档等多种类型。

3.3 确保信息网络的安全

信息网络的安全是高校教学档案信息化管理中需要给予高度重视的问题。信息化作为高校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对各类教学文件、信息和数据等的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信息化的管理必然会面临网络安全问题,因此,需要高校对档案的信息安全进行有效防范和管理,以确保教学档案信息的安全。首先,要对教学档案的电子文档进行有效保存和安全保护。如高校可以建立教学档案电子文档的异地安全保管体系,来确保电子档案的安全。又如,还可以建立融合网络传递和介质传递两种方式的电子文档归档系统,保障电子档案的安全。其次,要建立电子文档和纸质文档的一致性保障。

3.4 加强高校教学档案信息化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

高校教学档案的信息化管理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作支撑。信息化管理是一项需要较强技术的工作,对高校教学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教学档案工作者掌握相关的档案学知识,还要熟悉相关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知识,并能对计算机软件进行熟练运用。因此,需要高校加强对教学档案信息化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以推动档案管理工作的长期、有效和健康的发展。

第8篇

关键词:教学档案 管理 信息化技术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7)02-207-02

高校教学档案是高校档案的主体和重点部分,包括高等学校教学实践、教学研究、教学管理等教学工作中对学校和社会、学生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音像及电子载体等历史记录材料,反映了学校教学工作的历史,同时也承载着学校教学工作的未来。因此,教学档案管理高校教学工作的重要支撑,也是评价高校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

一、高校教学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对高校教学档案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高校教学档案不仅记录了学校教学活动,体现了教学活动管理的过程,为学校教学研究提供了系统完整的资料,而且是高校各类教学评估的第一手资料。但教学档案工作是一种教学行为之后的管理工作,属于事后行为,容易被大家忽视,而导致教学档案管理工作滞后。对高校教学档案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高校主管教学档案的领导不重视,普遍认为只有学校档案馆才需要档案管理专门人才,在教务处、各学院不需要设置专门人才,可由其他工作人员兼职即可,这就造成在工作繁忙时教学档案管理往往是经常被忽略的工作。另一方面高校教学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往往为兼职,对教学档案管理工作仍保留在重保管轻利用的意识,平时不注重及时收集整理建档管理,也不重视档案管理的学习,很少去主动思考教学档案的现代管理理念,工作不够严格和规范,有得过且过的现状。这就造成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滞后,更谈不上优化档案管理、提高教学档案利用率及教学档案信息化管理了。

(二)教学档案的管理水平滞后

目前,很多高校教学档案的管理模式仍然以传统的封闭式管理为主。这种管理模式主要表现为:经费投入不足,档案管理设备陈旧;高校教学档案管理制度欠缺,导致高校教学档案管理不规范、责任不清;高校教职工普遍认为档案管理是档案馆及部分部门的事情,没有收集教师档案的意识,导致有些教学材料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遗失;高校内部教学管理部门的教学档案管理各自为政,没有共享,导致各部门的教学档案存在重复收集的现象;教学档案仍以纸质版为主,没有专门的档案室,主要存放在教学管理部门的库房中,电子版的档案资料也仅仅保留在计算机或硬盘中;教学档案管理仍为手工操作阶段,收集、整理、立卷等质量不高,缺乏高效、便捷的查找途径;学校档案馆和教学管理部门在教学档案的及时归档工作方面仍存在推诿现象,导致一些珍贵的教学档案未及时入库,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三)教学档案的利用率较低

陈旧的教学档案管理模式是造成教学档案使用率低的重要原因。目前各高校非常重视校园网的建设,信息化水平较高,但教学档案管理因不受重视,教学管理部门的教学档案各自为政,没有充分利用校园网,校内教学档案交流、共享也较少。尤其在高校面临各级评估时,往往还需要对各种教学档案重新整理、建档,部分高校往往存在评估一次,就整理出一套教学档案,已有的教学档案未能在评估中发挥出高效、便捷的作用。部分高校教学档案管理未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导致教学档案在收集、整理及立卷等方面效率较低,也使得教学档案利用率较低。此外,高校教学档案的使用仍以校内为主,未对社会广泛开放,这也是高校教学档案利用率较低的原因之一。

二、加强高校教学档案管理的建议

(一)提高对教学档案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首先,要转变思想观念,加强对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认识,教学管理部门、各学院系部负责人要重视教学档案工作,组织教职工认真学习《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完善教学档案管理制度,明确责任,从上至下提高教学档案的认识,重视和支持教学档案管理工作。其次,要设置教学档案专项经费,加强软硬件建设,设立档案室,配备档案管理仪器,提高教学档案管理工作。最后,要配备专业档案员,提高教学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教学管理部门如教务处应由副处长主抓档案工作,科级管理人员应纳入档案管理专门人员。此外,要重视档案管理软件研发,提高教学档案的收集、整理、立卷及检索,从而提高教学档案的利用率。

(二)规范和完善教学档案管理制度

教学档案管理范化和标准化是提高教学档案管理水平的重要前提。高校教学管理部门应根据《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高等学校档案工作规范》等制度规定,结合学校实际和需求,完善和制定教学档案管理制度,保证教学档案资料收集的完整、鉴定准确、整理有序、保管安全及利用便捷等方面,逐步建立健全档案鉴定考核体系和岗位责任制相关规章制度,将教学档案管理工作落到实处,真正实现教学档案资源的共享,提高教学档案在学校各项工作中的作用。

(三)建立教学档案管理信息化网络

信息技术的应用是提高高校教学档案管理效率的必然选择。首先,要重视数字档案的收集,制订数字档案归纳管理制度,将教学数字资源收集纳入教学管理部门、各学院系部的立卷归档制度中,学期教学检查应把教学档案作为检查的内容之一。其次,加强教学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建设,建立教学档案标准化、规范化和可共享的数据库;同时要充分应用校园网和办公自动化信息系统,实现教学档案的网络资源共享,尽量向社会开放教学档案,提高教学档案的利用率。最后,要加强高校教学档案管理人员的信息化培训,提高教学档案管理人员的信息化专门知识和专业技能。

高校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和完善能够为学校教学管理、教学改革提供重要的参谋作用和信息咨询作用,也能促进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同时,建立完善、系统的教学档案数据库,提高教学档案的利用率,是高校教学档案管理工作刻不容缓的任务。

参考文献:

[1] 王英玮.专门档案管理(第2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25-26

[2] 刘芳,周晋阳.对高校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思考[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6(29)3:69-71

[3] 杨文.论高校教学档案的收集与信息化管理[J].科技信息,2009年(15):351

(作者单位:宁夏医科大学教务处 宁夏银川 750004)

第9篇

本文提出案例教学是培养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实现校企协同育人实践教学的重要方式;创新完善本土化案例教学模式,推进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和参与式教学,是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基层工商管理人才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本土化;案例教学;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

案例教学法一直以来都被誉为培养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经典教学方法,成为提升学习者的工商管理实践能力最便捷、最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哈佛大学的MBA案例教学模式不仅推动了中国的MBA教育与教学,还进一步延伸应用至工商管理本科专业、高职高专专业,甚至拓展到中等专业教育层次,成为我国各院校培养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通行的、经典的“标准化”教学法。在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及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大背景下,如何创新和完善适用于不同专业类型和专业层次的案例教学法,已成为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而通过本土化案例教学法实现案例教学的分类化和分层化,创新因人施教、因材施教和因地施教的本土化案例教学模式,提高案例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对提升工商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一、本土化案例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一)传统案例教学的局限与缺陷

在传统的MBA案例教学中,不乏精彩纷呈、经典优秀的案例。“高、大、精、深、宽”的系列化案例不仅为MBA学员、企业中高层管理者以及企业职业经理人提供了系统化、专业化和优质化的实践教学资源,还为案例教学参与者预设了极富挑战性的互动空间和创新创业平台。其案例教学的目标和任务并不在管理案例活动或结论本身,而是通过案例分析,探究社会经济、企业文化以及企业经营管理等方面的运行机制和发展规律,探索成功企业家的精神、文化与特质,这种开放性的案例教学模式具有极强的挑战性、战略性和前瞻性。对社会阅历丰富、知识面宽广、管理经验老道的企业家们来说,有着很强的针对性、适应性和实效性,体现了案例教学中因人施教、因材施教的思想和理念。而在应用型本科、高职高专甚至中职中专教育中照搬照套MBA案例教学法,并把这种案例教学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通行模式和方法,这显然有失偏颇。对缺乏社会历练、企业实践和管理经验匮乏的在校学生而言,那些定位于企业中高层管理者和职业经理人的MBA案例让校园里的普通学生无所适从和难以适应。学习借鉴MBA案例教学理念和方法,结合我国企业不同的地域特征和企业文化,把工商管理类专业案例教学定位于培养企业基层管理人员,立足于企业基层管理岗位,探索“接地气”的本土化案例教学模式与方法,是实现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改进和完善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二)本土化案例教学的改革与思考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及《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等诸多文件中,多次提及“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并把“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等列入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范畴。无疑,案例教学法是实现学思结合的有效途径,是实施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和参与式教学的有效载体。但这种案例教学方法不能照搬照套国外的案例教学模式,而是要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实施更接地气的“本土化”案例教学方法。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引进MBA案例教学法。本土化案例教学开发经历了从仿制化向本土化发展的过程。2001年,为推进本土化案例研究,中国管理科学院科技进步研究所组织全国50所高校200多名专家,编制了100个反映我国新兴企业的教学案例,出版了中国首部案例本土化教材《中国企业管理科学案例库教程》,并入选当年高校工商管理教学通用教材。基于对本土化案例的理论概念、定义边界等方面的不同理解和认识,加之参与本土化案例教学项目的高校多属研究型综合性大学。因此,我国的本土化案例教学的目标和任务更多地定位于培养学术研究型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人才培养层次也定位于中高端工商管理岗位。与其说是“本土化”,不如称其为MBA案例教学的“国产化”,即把美国MBA工商管理案例教学引入国内,继续瞄准高端目标,培养我国中高端工商管理人才和职业经理人才。这种所谓的本土化管理案例教学模式同样难以满足大多数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与要求,难以彰显本土化案例教学的优势和特色。

(三)广西本土化案例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1.本土化案例教学改革。真正的本土化案例教学应立足于地方性中小微企业的经营管理案例,把人才培养定位于中小微企业的基层管理岗位,培养面向基层的应用型创新创业技术技能人才。因此,案例教学中的企业更应该是那些与案例教学参与者学习、工作、生活息息相关、朝夕相处的地方性企业。由于学习研讨的案例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关联性和亲和性,因此本土化案例教学具有更强的针对性、时效性和体验性。特别是案例企业与案例教学的参与者存在多方面的关联,可以不断激发案例教学参与者的学习兴趣和研讨热情,实现学思结合的教育教学模式,形成“对身边的事有启发、对熟悉的事感兴趣、对关注的事想讨论、对本土的企业想帮忙”的情景式、亲和性案例教学模式。此外,本土化案例教学还可以借助“天时地利人和”的资源优势,实现“边学习、边实践、边体验”的渗透式、参与性案例教学模式,并对案例企业进行连续的、不间断的学习、观察、体验和研讨。

2.本土化案例教学实践。多年来,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承担了广西大中型企业厂长经理培训、中小微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培训等教学任务。为提高经营管理培训质量,加强培训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分别于2002年、2008年、2013年主编出版了三部广西本土企业经营管理案例教材,收集了包括南南铝业、柳州两面针、玉柴股份、利客隆超市、明阳生化、柳工股份等150多家广西本土企业案例,提出了“广西人学广西案例、了解广西行情和企情”的“本土化案例教学法”。在本土化案例教学中,学员们一边宣讲自己企业的经营管理案例,一边学习、比较自己企业与同学企业的案例。在案例教学组织方面,案例教学不仅可以在课堂上学,还深入案例企业进行实地调研、边看边学、边学边做。学员们不仅在培训期间学习研讨案例,还关注案例教学的事前背景调研、事中情景再现、事后案例追踪等环节。尤其是在培训结束后,学员们仍然关注案例教学的后续情况。通过对案例持续的、不间断的跟踪观察分析,达到了反馈案例教学成果、验证本土化案例教学效果的目的。这不仅提高了案例教学的针对性和时效性,还极大地提高了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拓展了案例教学的广度和深度。通过本土化案例教学的实施,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实现了案例教学与企业管理实践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和相得益彰的教学效果。本土化案例教学改革为提升广西本土化企业管理案例质量和水平夯实了坚实的软硬件基础。通过案例教学活动还直接帮助企业改进和完善了自身管理,提高了案例教学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管理水平。本土化案例教学无论在岗位培训还是学历教育环节,均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本土化案例教学法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一)案例库建设滞后,企业参与度不高,教学案例质量有待提升

在案例库建设方面,由于企业参与度低,无论是案例的数量还是质量,均难以满足深层次本土化案例教学的目标和要求。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在实施本土化案例教学法中,虽然搜集、整理、完善、编辑和出版的案例达到150多个,但对于数量众多的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不同特色的中小微企业而言,案例库中的案例资源数量相对较少、行业分布不均匀、缺乏系统性和代表性。在案例质量方面,由于案例编写教师缺乏企业经营管理经验和实践,编写的案例不同程度存在“虚、大、假、空”的情况。

(二)案例教学专业师资匮乏,案例实践教学效果有待提升

案例教学与普通的课堂理论教学有很大区别。前者强调实践性、互动性和启发性,而后者强调理论性、单向性和知识性。传统教学以讲为主,往往采取“填鸭式”的教育教学模式。而案例教学以学为主,往往采取“启发性”教育教学模式。由于教师缺乏企业实践阅历与经验,在实施案例教学中,简单机械地从“阅读案例”到“分析案例”,而不是系统生动地从“感受案例”到“剖析案例”。案例教学成为另一种形式的“课堂理论教学”,失去了其“实践性”的属性,案例教学流于形式,教学效果难以保证。

(三)案例教学组织涣散,学生缺乏热情,教学互动性差

学生就本土企业经营管理案例进行思考讨论、观摩评析、互动参与是本土化案例教学法的核心和灵魂。但学生仅凭教师对案例单调平淡的书面陈述,很难激发对企业案例的兴趣和关注。此外,学生对案例缺乏直观感性认知,也难以在短期内融入案例的情景当中。因此,简单粗暴式的案例教学难以提高学生参与案例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对案例教学缺乏热情,对案例涉及的人和事,涉及的理论知识、方法技能和组织内容等缺乏事前的预判和考量。因此,在进行案例互动讨论时,要么是无话可说,要么是说不中要点,言之无物,教学互动性达不到教学目标和要求。

(四)教学手段方法简单,案例教学载体单调,教学活动缺乏生动性

如何将企业生动鲜活的经营管理案例展现出来,是案例教学成功的关键。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多媒体展示和互联网传播变得越来越普遍和深入人心,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途径和手段不再是简单的声音和文字形式,而更多是通过互联网途径,借助视频、音频、动画、图片等立体化传播手段获得更加生动化、立体化和形象化的体验和感受。而在现阶段的案例教学中,多数教师仍然采取通过“看文字、读案例”的单一模式,很难赢得学生的共鸣。鲜活生动的案例变成机械枯燥的说教,案例教学成为另一种形式的课堂理论教学,失去了实践教学原有的教学魅力和实践优势。

三、创新本土化案例教学模式的途径与措施

(一)创新基于校企协同育人背景的本土化企业案例库项目建设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是实现高校转型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途径和手段。而校企合作共建本土化企业案例库,共同推进本土化案例教学创新与改革,是企业总结创新管理模式和经验,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的有效合作模式。案例库建立与案例教学实施,不仅是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实践教学的需要,也是企业自身人才培养和提高管理水平的需要。因此,可以把这种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的案例库项目建设作为校企合作机制建设的突破口和切入点。在本土化案例库项目建设的同时,校企合作双方可以就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难点问题、重点问题开展调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通过创新基于校企协同育人背景的本土化企业案例库项目建设,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难题,不断提升高校服务企业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丰富深化案例教学的广度、深度和精度,提高本土化案例教学质量和水平,实现本土化案例校企合作项目的良性循环和梯度发展。

(二)提高本土化案例教学能力和水平,打造高水平案例教学团队

要提高案例教学质量和水平,教师是关键。要做好案例教学工作,首先是要深入企业,全面系统地了解企业经营管理情况,不断挖掘企业的经营管理特色和亮点、管理活动的难点和重点。其次,根据企业特色和亮点,确定企业案例编写的主题和线索,搜集整理本土化案例教材相关的各类数据和素材,并让承担案例教学的教师参与本土化案例的调研编写工作。第三,根据企业实践和本土化案例库建设,让任课教师讲授自己亲自调研、亲自编写的本土化企业案例,增强案例教学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第四,为增强案例教学的生动性和针对性,还可以通过企业观摩学习、案例企业的企业家现身说法等方式,延伸案例教学的内涵和外延。第五,通过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本土化案例教学模式,提高教师案例教学的能力和水平,打造高水平案例教学团队。

(三)丰富本土化案例展示方式和方法,提高学生对案例教学的关注度和参与度

学生参与案例教学的广度、深度是衡量本土化案例教学是否成功的标准。要提高学生对本土化案例教学的关注度,教学案例展示的手段载体、方式方法非常关键。传统的文字阅览、案例导读等方式很难激发学生的共鸣。要采取多媒体技术,通过网络化传播途径、立体化教学方式和情景化案例手段,全面生动还原案例中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生动场景。包括通过案例背景材料、案例音视频、相关新闻报道、图像动画、企业现场观摩、企业家对话、岗位实习实训等方式,活灵活现地展示案例活动的过程和结果,最大程度激发学生对本土化案例教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对本土化案例的关注度和参与度。此外,案例教学除传统的课堂教学外,还可以借助微课、慕课以及翻转课堂等新的教学方式,创新案例教学的组织方式及教学方法。案例教学场所不仅仅局限于课堂,还可以通过QQ群、微信关注、好友圈等现代社交媒体平台拓展延伸本土化案例教学的内涵和外延,并邀请本土化案例企业中高层管理者作为案例教学的参与者,共同参与案例教学的创新与实践。总之,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方法,构建仿真性、情景化案例场景,最大程度吸引学生的关注度和参与度,提高学生参与案例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把本土化案例教学由单纯的事中案例讲授环节,拓展延伸到案例活动的事前调研环节和事后分析追踪环节,实现全程化的本土化案例教学改革与创新,提高案例教学的效益和效率。

(四)以增强学生实践能力为目的,提高本土化案例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本土化案例教学是培养工商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实践教学手段。案例教学的目的不是对事件的简单回顾和叙述,而是要通过本土化案例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尤其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通过对案例的调研,首先要坚持问题导向原则,学会发现问题,找出问题的症结和关键。学生可以在提供的案例素材中找问题,可以借助互联网找问题,还可以到企业实地调研发现问题。带着问题学习,带着问题参与教学,是本土化案例教学的特色和关键。其次,要学会分析问题,发现问题产生的背景和原因,客观辩证地看待问题。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手段和方法,对存在问题进行全面系统精准的确认与衡量。最后是要掌握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通过案例角色扮演、场景模拟、小组讨论、工作座谈以及方案策划等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组织、宣传、沟通、协调、社交、表达、写作及创新创业能力。不断创新完善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核心目标的本土化案例教学机制和模式。

(五)加强本土案例教学的企业文化建设,创新案例教学的内涵和特色

本土化案例教学离不开本土化企业,由于各地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不同,不同地域的商业文化特征、企业文化背景以及企业家精神等也各不相同。企业案例教学表面上说的是事,但实质上反映的是企业的文化和企业家的精神。因此,本土化案例教学离不开不同商业文化背景下各地域企业家的文化与传承。在中国的商业文明中,涌现了包括赋予浓厚地域特色的“晋商”“徽商”“浙商”“豫商”“粤商”等不同特色的商业文化与商业模式。因此,要积极推进广西本土化企业工商管理案例教学的创新与改革,不断探索挖掘、总结分析和凝练打磨广西企业经营管理特色和广西企业家精神,不断总结提炼完善本土化企业文化,弘扬传承“桂商”文化精神。通过基于“桂商”文化为引领的广西本土化案例教学改革与实践,在“广西人学广西案例、了解广西行情和企情”的基础上,增加“弘扬传承桂商文化”的新内涵,拓展本土化案例教学的外延,凝练广西本土化案例教学的特色,不断提升本土化企业案例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作者:冯俊萍 单位: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参考文献】

[1]夏旭晖,廖晓明,陈建付.工商管理案例本土化开发的困局和出路[J].企业导报,2010(12)

第10篇

【关键词】本土化;案例教学;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

案例教学法一直以来都被誉为培养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经典教学方法,成为提升学习者的工商管理实践能力最便捷、最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哈佛大学的MBA案例教学模式不仅推动了中国的MBA教育与教学,还进一步延伸应用至工商管理本科专业、高职高专专业,甚至拓展到中等专业教育层次,成为我国各院校培养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通行的、经典的“标准化”教学法。在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及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大背景下,如何创新和完善适用于不同专业类型和专业层次的案例教学法,已成为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而通过本土化案例教学法实现案例教学的分类化和分层化,创新因人施教、因材施教和因地施教的本土化案例教学模式,提高案例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对提升工商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一、本土化案例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一)传统案例教学的局限与缺陷

在传统的MBA案例教学中,不乏精彩纷呈、经典优秀的案例。“高、大、精、深、宽”的系列化案例不仅为MBA学员、企业中高层管理者以及企业职业经理人提供了系统化、专业化和优质化的实践教学资源,还为案例教学参与者预设了极富挑战性的互动空间和创新创业平台。其案例教学的目标和任务并不在管理案例活动或结论本身,而是通过案例分析,探究社会经济、企业文化以及企业经营管理等方面的运行机制和发展规律,探索成功企业家的精神、文化与特质,这种开放性的案例教学模式具有极强的挑战性、战略性和前瞻性。对社会阅历丰富、知识面宽广、管理经验老道的企业家们来说,有着很强的针对性、适应性和实效性,体现了案例教学中因人施教、因材施教的思想和理念。而在应用型本科、高职高专甚至中职中专教育中照搬照套MBA案例教学法,并把这种案例教学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通行模式和方法,这显然有失偏颇。对缺乏社会历练、企业实践和管理经验匮乏的在校学生而言,那些定位于企业中高层管理者和职业经理人的MBA案例让校园里的普通学生无所适从和难以适应。学习借鉴MBA案例教学理念和方法,结合我国企业不同的地域特征和企业文化,把工商管理类专业案例教学定位于培养企业基层管理人员,立足于企业基层管理岗位,探索“接地气”的本土化案例教学模式与方法,是实现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改进和完善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二)本土化案例教学的改革与思考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及《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等诸多文件中,多次提及“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并把“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等列入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范畴。无疑,案例教学法是实现学思结合的有效途径,是实施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和参与式教学的有效载体。但这种案例教学方法不能照搬照套国外的案例教学模式,而是要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实施更接地气的“本土化”案例教学方法。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引进MBA案例教学法。本土化案例教学开发经历了从仿制化向本土化发展的过程。2001年,为推进本土化案例研究,中国管理科学院科技进步研究所组织全国50所高校200多名专家,编制了100个反映我国新兴企业的教学案例,出版了中国首部案例本土化教材《中国企业管理科学案例库教程》,并入选当年高校工商管理教学通用教材。基于对本土化案例的理论概念、定义边界等方面的不同理解和认识,加之参与本土化案例教学项目的高校多属研究型综合性大学。因此,我国的本土化案例教学的目标和任务更多地定位于培养学术研究型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人才培养层次也定位于中高端工商管理岗位。与其说是“本土化”,不如称其为MBA案例教学的“国产化”,即把美国MBA工商管理案例教学引入国内,继续瞄准高端目标,培养我国中高端工商管理人才和职业经理人才。这种所谓的本土化管理案例教学模式同样难以满足大多数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与要求,难以彰显本土化案例教学的优势和特色。

(三)广西本土化案例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1.本土化案例教学改革。真正的本土化案例教学应立足于地方性中小微企业的经营管理案例,把人才培养定位于中小微企业的基层管理岗位,培养面向基层的应用型创新创业技术技能人才。因此,案例教学中的企业更应该是那些与案例教学参与者学习、工作、生活息息相关、朝夕相处的地方性企业。由于学习研讨的案例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关联性和亲和性,因此本土化案例教学具有更强的针对性、时效性和体验性。特别是案例企业与案例教学的参与者存在多方面的关联,可以不断激发案例教学参与者的学习兴趣和研讨热情,实现学思结合的教育教学模式,形成“对身边的事有启发、对熟悉的事感兴趣、对关注的事想讨论、对本土的企业想帮忙”的情景式、亲和性案例教学模式。此外,本土化案例教学还可以借助“天时地利人和”的资源优势,实现“边学习、边实践、边体验”的渗透式、参与性案例教学模式,并对案例企业进行连续的、不间断的学习、观察、体验和研讨。2.本土化案例教学实践。多年来,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承担了广西大中型企业厂长经理培训、中小微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培训等教学任务。为提高经营管理培训质量,加强培训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分别于2002年、2008年、2013年主编出版了三部广西本土企业经营管理案例教材,收集了包括南南铝业、柳州两面针、玉柴股份、利客隆超市、明阳生化、柳工股份等150多家广西本土企业案例,提出了“广西人学广西案例、了解广西行情和企情”的“本土化案例教学法”。在本土化案例教学中,学员们一边宣讲自己企业的经营管理案例,一边学习、比较自己企业与同学企业的案例。在案例教学组织方面,案例教学不仅可以在课堂上学,还深入案例企业进行实地调研、边看边学、边学边做。学员们不仅在培训期间学习研讨案例,还关注案例教学的事前背景调研、事中情景再现、事后案例追踪等环节。尤其是在培训结束后,学员们仍然关注案例教学的后续情况。通过对案例持续的、不间断的跟踪观察分析,达到了反馈案例教学成果、验证本土化案例教学效果的目的。这不仅提高了案例教学的针对性和时效性,还极大地提高了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拓展了案例教学的广度和深度。通过本土化案例教学的实施,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实现了案例教学与企业管理实践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和相得益彰的教学效果。本土化案例教学改革为提升广西本土化企业管理案例质量和水平夯实了坚实的软硬件基础。通过案例教学活动还直接帮助企业改进和完善了自身管理,提高了案例教学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管理水平。本土化案例教学无论在岗位培训还是学历教育环节,均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本土化案例教学法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一)案例库建设滞后,企业参与度不高,教学案例质量有待提升

在案例库建设方面,由于企业参与度低,无论是案例的数量还是质量,均难以满足深层次本土化案例教学的目标和要求。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在实施本土化案例教学法中,虽然搜集、整理、完善、编辑和出版的案例达到150多个,但对于数量众多的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不同特色的中小微企业而言,案例库中的案例资源数量相对较少、行业分布不均匀、缺乏系统性和代表性。在案例质量方面,由于案例编写教师缺乏企业经营管理经验和实践,编写的案例不同程度存在“虚、大、假、空”的情况。

(二)案例教学专业师资匮乏,案例实践教学效果有待提升

案例教学与普通的课堂理论教学有很大区别。前者强调实践性、互动性和启发性,而后者强调理论性、单向性和知识性。传统教学以讲为主,往往采取“填鸭式”的教育教学模式。而案例教学以学为主,往往采取“启发性”教育教学模式。由于教师缺乏企业实践阅历与经验,在实施案例教学中,简单机械地从“阅读案例”到“分析案例”,而不是系统生动地从“感受案例”到“剖析案例”。案例教学成为另一种形式的“课堂理论教学”,失去了其“实践性”的属性,案例教学流于形式,教学效果难以保证。

(三)案例教学组织涣散,学生缺乏热情,教学互动性差

学生就本土企业经营管理案例进行思考讨论、观摩评析、互动参与是本土化案例教学法的核心和灵魂。但学生仅凭教师对案例单调平淡的书面陈述,很难激发对企业案例的兴趣和关注。此外,学生对案例缺乏直观感性认知,也难以在短期内融入案例的情景当中。因此,简单粗暴式的案例教学难以提高学生参与案例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对案例教学缺乏热情,对案例涉及的人和事,涉及的理论知识、方法技能和组织内容等缺乏事前的预判和考量。因此,在进行案例互动讨论时,要么是无话可说,要么是说不中要点,言之无物,教学互动性达不到教学目标和要求。

(四)教学手段方法简单,案例教学载体单调,教学活动缺乏生动性

如何将企业生动鲜活的经营管理案例展现出来,是案例教学成功的关键。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多媒体展示和互联网传播变得越来越普遍和深入人心,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途径和手段不再是简单的声音和文字形式,而更多是通过互联网途径,借助视频、音频、动画、图片等立体化传播手段获得更加生动化、立体化和形象化的体验和感受。而在现阶段的案例教学中,多数教师仍然采取通过“看文字、读案例”的单一模式,很难赢得学生的共鸣。鲜活生动的案例变成机械枯燥的说教,案例教学成为另一种形式的课堂理论教学,失去了实践教学原有的教学魅力和实践优势。

三、创新本土化案例教学模式的途径与措施

(一)创新基于校企协同育人背景的本土化企业案例库项目建设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是实现高校转型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途径和手段。而校企合作共建本土化企业案例库,共同推进本土化案例教学创新与改革,是企业总结创新管理模式和经验,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的有效合作模式。案例库建立与案例教学实施,不仅是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实践教学的需要,也是企业自身人才培养和提高管理水平的需要。因此,可以把这种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的案例库项目建设作为校企合作机制建设的突破口和切入点。在本土化案例库项目建设的同时,校企合作双方可以就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难点问题、重点问题开展调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通过创新基于校企协同育人背景的本土化企业案例库项目建设,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难题,不断提升高校服务企业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丰富深化案例教学的广度、深度和精度,提高本土化案例教学质量和水平,实现本土化案例校企合作项目的良性循环和梯度发展。

(二)提高本土化案例教学能力和水平,打造高水平案例教学团队

要提高案例教学质量和水平,教师是关键。要做好案例教学工作,首先是要深入企业,全面系统地了解企业经营管理情况,不断挖掘企业的经营管理特色和亮点、管理活动的难点和重点。其次,根据企业特色和亮点,确定企业案例编写的主题和线索,搜集整理本土化案例教材相关的各类数据和素材,并让承担案例教学的教师参与本土化案例的调研编写工作。第三,根据企业实践和本土化案例库建设,让任课教师讲授自己亲自调研、亲自编写的本土化企业案例,增强案例教学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第四,为增强案例教学的生动性和针对性,还可以通过企业观摩学习、案例企业的企业家现身说法等方式,延伸案例教学的内涵和外延。第五,通过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本土化案例教学模式,提高教师案例教学的能力和水平,打造高水平案例教学团队。

(三)丰富本土化案例展示方式和方法,提高学生对案例教学的关注度和参与度

学生参与案例教学的广度、深度是衡量本土化案例教学是否成功的标准。要提高学生对本土化案例教学的关注度,教学案例展示的手段载体、方式方法非常关键。传统的文字阅览、案例导读等方式很难激发学生的共鸣。要采取多媒体技术,通过网络化传播途径、立体化教学方式和情景化案例手段,全面生动还原案例中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生动场景。包括通过案例背景材料、案例音视频、相关新闻报道、图像动画、企业现场观摩、企业家对话、岗位实习实训等方式,活灵活现地展示案例活动的过程和结果,最大程度激发学生对本土化案例教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对本土化案例的关注度和参与度。此外,案例教学除传统的课堂教学外,还可以借助微课、慕课以及翻转课堂等新的教学方式,创新案例教学的组织方式及教学方法。案例教学场所不仅仅局限于课堂,还可以通过QQ群、微信关注、好友圈等现代社交媒体平台拓展延伸本土化案例教学的内涵和外延,并邀请本土化案例企业中高层管理者作为案例教学的参与者,共同参与案例教学的创新与实践。总之,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方法,构建仿真性、情景化案例场景,最大程度吸引学生的关注度和参与度,提高学生参与案例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把本土化案例教学由单纯的事中案例讲授环节,拓展延伸到案例活动的事前调研环节和事后分析追踪环节,实现全程化的本土化案例教学改革与创新,提高案例教学的效益和效率。

(四)以增强学生实践能力为目的,提高本土化案例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本土化案例教学是培养工商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实践教学手段。案例教学的目的不是对事件的简单回顾和叙述,而是要通过本土化案例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尤其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通过对案例的调研,首先要坚持问题导向原则,学会发现问题,找出问题的症结和关键。学生可以在提供的案例素材中找问题,可以借助互联网找问题,还可以到企业实地调研发现问题。带着问题学习,带着问题参与教学,是本土化案例教学的特色和关键。其次,要学会分析问题,发现问题产生的背景和原因,客观辩证地看待问题。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手段和方法,对存在问题进行全面系统精准的确认与衡量。最后是要掌握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通过案例角色扮演、场景模拟、小组讨论、工作座谈以及方案策划等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组织、宣传、沟通、协调、社交、表达、写作及创新创业能力。不断创新完善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核心目标的本土化案例教学机制和模式。

(五)加强本土案例教学的企业文化建设,创新案例教学的内涵和特色

本土化案例教学离不开本土化企业,由于各地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不同,不同地域的商业文化特征、企业文化背景以及企业家精神等也各不相同。企业案例教学表面上说的是事,但实质上反映的是企业的文化和企业家的精神。因此,本土化案例教学离不开不同商业文化背景下各地域企业家的文化与传承。在中国的商业文明中,涌现了包括赋予浓厚地域特色的“晋商”“徽商”“浙商”“豫商”“粤商”等不同特色的商业文化与商业模式。因此,要积极推进广西本土化企业工商管理案例教学的创新与改革,不断探索挖掘、总结分析和凝练打磨广西企业经营管理特色和广西企业家精神,不断总结提炼完善本土化企业文化,弘扬传承“桂商”文化精神。通过基于“桂商”文化为引领的广西本土化案例教学改革与实践,在“广西人学广西案例、了解广西行情和企情”的基础上,增加“弘扬传承桂商文化”的新内涵,拓展本土化案例教学的外延,凝练广西本土化案例教学的特色,不断提升本土化企业案例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第11篇

教学档案与教学管理是一种教学质量界面双向演化的互动过程。教学档案是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自然形成的,具有形成的过程性与阶段性、构成的成套性、内容的专业性等特征。教学档案记录着高校教学、科研工作的历史过程,字里行间蕴涵着高校教学质量、学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真实信息,可以多视角地映射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和全校师生的精神境界。它真实地反映学校各项教学改革与建设工作过程以及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和教学成果的原貌。

二、高校教学档案数字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档案的特点制约了档案数字化管理

高校走在信息化的前沿,但高校教学档案因其数量大、涉及面广,且具有连续性、周期性、专业性与通用性并存等特性,使其在信息化管理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不利于高校教学档案的收集、整理和利用。教学档案相对于人事、科研、基建、会计等档案,在高校一直未受到相应的重视,这直接导致了其信息化建设的滞后。尽管教学档案本身多数已经实现了电子化,但在对其进行搜集、整理过程中,档案的规范性、完整性、真实性、准确性等无法得到确认。这主要是因为教学档案分布广,它分散在学校各职能部门,如招生就业处保留了学生招生就业相关的档案,二级学院的教学档案、学生成绩档案、奖惩记录又分别保留在教师、教学部门、学生工作部门三个地方。这种档案的管理模式使得档案的规范化、集约化管理受到挑战,信息化管理也无从下手。

(二)教学档案管理手段较落后

尽管各高校基本配备了性能良好的计算机等硬件设备,但是由于高校教学档案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较低,一些高校在教学档案管理方面还采用手工操作完成工作任务,以纸张和案卷为工具进行档案的收集、整理和检索,在向相关部门上报档案材料时,需要准备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两种材料,投入了大量的财力、人力、物力,增加了工作人员的负担,严重影响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而没有实现教学档案资源和档案管理过程数字化。有的即使建立了计算机检索系统,也只是利用计算机代替手工抄写案卷目录,造成了档案管理软件功能利用单一,自动化水平较低。加上教学档案信息的利用率普遍较低。教学档案信息化管理之后,授课教师可以通过网络的方式了解教学经验、内容、教学管理与质量等。但在实践中,教师利用教学档案次数很少,大部分老师依靠自身的经验进行教学,对利用教学档案进行教学创新的尝试较少,这也制约了教学档案的数字化进展。

三、加强教学档案管理系统的软硬件设施建设

加强教学档案管理系统的软硬件设施建设,我认为可以从整合教学档案资源、教学档案管理制度两个方面的软件建设着手,这样对于教学档案数字化“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才有基础,有了基础,万丈高楼平地起,数字化才有牢实的根基;加强教学档案管理系统的硬件设施建设,建立各类教学档案数据库,才能服务教学管理。

(一)整合教学档案资源

1、整合教学档案实体

整合教学档案实体,将分散在学校二级档案管理部门的教学档案按照保管期限进行整合,即永久和长期保存的教学档案全部纳入学校档案馆室,短期保存的教学档案留存二级学院档案管理。对数字化档案的整合要实现标准化、规范化,保证整合后教学档案资源的可用性和共享性。

2、整合教学档案人力资源,确保教学档案管理人员的稳定性

整合教学档案人力资源,尤其是各二级院系的兼职档案员,一般由教学秘书兼任,在确定教学秘书时,要责任心、使命感强,懂教学工作的人员,平时加强对他们的培训培养,学校要引入激励机制,定期考核确保其职称职务的晋升,这样才能在仕途上给其提供一个发展的平台,才能提高兼职档案员工作的积极性,提升他们的工作能力,从而保证院系教学档案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为整合教学档案工作提供人力保证。

3、整合教学档案设备

在教学档案收集、整理和利用的各环节中,设备投入是必须的,设备的先进与否直接影响了档案工作效率和现代化建设程度,因此对教学档案管理设备的整合是非常必要的。各二级院系教学档案管理设备的配备水平不同,在整合过程中要突出重点,最大限度地满足教学档案管理的需求,促进各院系教学档案管理持续、健康发展。

(二)建立规范和完善的教学档案管理制度

教学档案是教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制定和完善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制定教学档案建设目标,确定教学档案管理人员的职权范围,使教学档案管理人员树立起强烈的责任心。教学档案应采取集中分级管理相结合的方法,在学校实行二级管理制度,并建立档案管理领导小组,确实提高教学档案的利用率及利用价值,把教学档案工作与教学管理工作结合起来。定期抽查教学档案,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定期对院系教学档案管理进行相互交流,促进教学档案工作的快速发展。

第12篇

【关键词】教学档案 归档范围 档案意识 数字化建设

高校教学档案是高校在教育教学实践与研究和管理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实物、声像、计算机软件等不同载体的文件材料的总和,全方位反映了学校的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教学档案的收集、整理、保存和利用是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高校评估结果的一个重要因素。提高高校教学档案的管理,才能发挥其对教学的参考、指导作用,才能有效地促进教学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教学档案的特点及重要作用

教学档案不同与其它类型的档案,它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多样性、系统性、周期性、分散性等特点。这是由于教学管理和教学活动是一种很复杂的实践活动,其产生于教学实践和教学管理活动的各个环节之中。

尽管如此,高校教学档案对学校的发展却具有重要作用。高校教学档案在高校教育教学评估中发挥的基础和依据作用,它能帮助教学、科研人员利用知识成果,促进教育科学事业的发展。教学档案是高校教学活动和教学管理工作状态的记载,其中记录着教学活动中的经验和教训,反映着教学改革和研究的成果,对于提高教学管理工作水平,适应现代化教育改革的要求,无疑是非常有益的。另外,教学档案还可供院校间相互学习和交流。

二、高校教学档案的归档范围

教学档案是高校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作用重大,教学档案的归档范围包括教学管理活动和教学业务活动中形成的材料,主要包括:上级机关下达的有关教育、教学工作指令性、指导性文件;学校有关教学工作的决定、规定、规章制度、校长有关教学工作的批示;学校教育事业发展规划、计划的报告及上级批复;全校教学工作计划、总结及有关材料;各专业教学计划,重点课程教学大纲及课程简介;学年教学运行计划,任课教师名单及职称;实践教学计划、实践环节教学大纲、实践教学大纲,实验指导书、实践环节指导书;教师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任务书、教学考核、课程安排进度表、考试试题、试题分析、优秀教学设计与教案等;教师培训的计划、进修成绩单、鉴定表等;教务处会议记录:召开的重要会议记录、文件材料;有关教学管理工作的各种统计表;各种教学工作简报;有关专业设置、调整、撤销、合并、更改名称的报告及上级批复;教学评估和各类教学情况调查材料;学校承担高等学校统编教材规划、上报推荐教材情况材料、学校召开的教材编审、编写会议纪要;校级一等以上教学、教材优秀奖,教学改革、建设成果奖评审材料及名单等;各类市级以上组织的竞赛通知、规则、赛题及获奖奖杯、奖状等;对在教学管理活动中拍摄的有价值的照片、录像带以及制作的光盘等。

三、教学档案管理的现状

从高校档案的现状,我们不难发现,高校教学档案工作虽然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的问题日渐突出,给教学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多的消极影响。

1.教学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从目前档案管理现状来看,很多高校仍存在着管理制度不健全的问题,尤其是基层教学档案的管理缺乏有效的制约机制,存在着诸多问题。

2.对教学档案的重视不够。随着高校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不少领导的兴奋点在发展上,而对发展的基础之一——教学档案的管理,不论在管理系统的设计、机构和专兼职人员的配置,还是现代化档案管理条件的完善,人员的培训,都较少列入领导的议事日程。

3.教学档案缺少开放性。传统的教学档案管理方式往往是建档入库,注重保藏而忽视其应用价值,缺少开放性。档案室门口“安全重地,严禁入内”的牌子让人望而却步,教学档案也被误认为是与其它的档案信息资源一样保密性极强,这样就严重制约了教学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

4.教学档案管理的数字信息化水平偏低。目前计算机教学档案管理还局限在目录检索上,利用率还较低。尽管电子文档和纸质文档将长期共存互动,并不能完全替代原始手写档案和纸质文档,但教学档案管理的数字信息化将大大改善其管理和利用的效率。

5.教学档案管理工作队伍不稳定。目前许多高校都没有给这些部门配备专职的档案管理人员,其教学档案的管理基本是由各部门的教务、教学管理人员兼任,而且人员更换非常频繁。由于他们身兼多职,往往忽视档案管理工作,到年度归档立卷时敷衍了事,给教学档案管理带来很大不利。

四、加强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建议

1.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教学档案管理制度的建设要由学校分管的校长负责组织,由校档案室具体牵头草拟制订,以体现档案工作的专业性和科学性。主要的工作制度应当包括:档案的编目分类制度,档案的分级管理制度,档案的存储借阅制度,各级档案管理人员的职责与奖励制度等。

2.提高全员档案意识。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根本目的是使档案信息在高校各项工作和改革建设中发挥其作用。教学档案工作重点是将有价值的信息通过档案人员的劳动开发、挖掘,及时为学校发展建设提供高效能的档案信息服务。档案工作管理人员应转变观念,树立全新的服务意识,学校其他人员应提高对档案尤其是教学档案的归档整理工作予以重视。

3.加强教学档案数字化建设。档案信息化是适应信息化时代的需要,以档案信息资源建设为核心,以信息网络为基础,建立高校电子教学档案数据库,通过将传统的纸制档案转化为电子信息,完成“固化”档案资料到“活化”信息资料的转变。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建立教学中相关文件、数据库,及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网,使档案信息传递及时,通过网络向广大师生方便迅速地检查和查询所需的档案信息资料,为学院的教学改革和发展服务。

4.提高教学档案管理人员素质与水平。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是否能取得成功的根本在于档案人员的配备。为此,须加强对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以拓展档案人员的思维、知识面,提高其业务素质,以掌握新的档案管理技能和方法。同时,应引进高层次计算机专业及档案专业的人才。

总之,在信息被普遍重视的今天,做好教学档案的信息化和开发利用工作十分重要。搞好教学档案管理工作需要档案研究人员不断的研究与探索,更需要学校其它部门大力配合。

参考文献

[1]强春晓.高校教学档案管理的特点及现代化管理对策.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07,(07).

[2]赵彦昌,刘柳.高校本科教学评估与档案管理.学校档案,2007,(1).

[3]高校档案在教育教学和科研中的重要作用,王玉华,中国高等教育网,2007,(03).

[4]王炯.高校教学档案管理工作浅析.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6,(9).

[5]赵黎英.高校教学档案作用及管理策略散议.2007,05.

[6]浅谈高等学校教学档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