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科学与技术创新

科学与技术创新

时间:2023-06-04 10:50:19

科学与技术创新

科学与技术创新范文1

关键词:科学技术 管理创新 社会主义现代化

一、推进科学技术与管理创新的时代意义

(一)科学技术管理具有时代性

科学技术与管理创新极大地促进和深刻影响着人类生产和社会的发展。科学是揭示事物发展规律性的思想和认识;技术是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成工艺方法与技能;管理包括国家管理、地域管理、单位、行业、业务管理等,履行管辖、控制、监督、处置的重要职能,成为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神经中枢”,科学和技术作为两个既有本质区别又有内在联系的概念已成为一个有机整体。科学技术的进步势必导致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的创新与促进科学技术的进一步提高。科学技术与管理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发展,对社会经济系统发展深化的作用已被人们所共识。

科学技术管理的本质是社会生产力,从人类进入工业文明以来,科学技术管理就迅速发展,今天的科学技术管理对社会各个层面空前的影响程度,俨然在社会思想文化、社会生产和社会变革中都起到重大的作用。现代科学技术管理对生产力系统各个要素和层次结构都产生了渗透和影响,深刻地改变和影响着社会中的微观、中观、宏观层面。现代科学技术管理改变着我们对自身的认识,对发展观念的认识,对财富本质的认识,改变着企业的策略,城市的发展,改变着国家的战略。作为整个社会大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现代科学技术管理不仅承载着社会和谐发展的经济价值,而且还通过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促进人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承载着社会和谐发展的人文价值和社会价值。

(二)科学技术管理创新有利于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

一个国家的实力主要是由政治实力、文化实力、软实力、经济实力、军事实力、科技实力等硬件实力构成的。在现今激烈的全球竞争形势下,科技实力已经越来越成为第一硬实力。因此,科技创新对提升我国的科技实力、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从国内看,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对科技的需求正不断向高级化和多元化方向发展,从国际上看,全球新一轮的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更新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我们要充分认识到科学技术管理创新是国家发展的战略先导和战略保障,要坚持把科学技术管理创新同国家发展战略、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目标、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紧密结合起来,增强科技管理创新新动力,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和水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中胜出,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优势,占领高端,率先发展。

(三)推进科学技术与管理创新是在新的起点上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

“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是十以来中国提出的新的战略目标。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取得很大的成就: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最大的出口国,最大的外汇储备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20%,同时,中国经济社会又始终面临“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一系列的严峻挑战,这成为制约我国在下一阶段发展的主要障碍。推进科学技术与管理创新就是站在更高的平台上提出的科学有效的发展路径: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培育强大的发展优势,突破经济发展的瓶颈,继续保持经济长期平稳增长,化解潜在的系统性风险,实现居民收入与经济同步增长,突破日益趋紧的资源和环境压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科学技术与管理创新是从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构建新的发展体系,推动产业的改造、优化和升级,以科技管理创新的巨大能量推进国家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二、推进科学技术与管理创新要点

(一)坚持自主创新

推进科学技术管理创新,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当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时候,不能回避的现实是,我国很多产业处于国际产业链的中低端,消耗大、利润低,受制于人。过去,我们主要用发展的高速度拓宽发展空间,今后,我们必须依靠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先机、赢得主动。一是要瞄准国际创新趋势、特点进行自主创新,使我国的自主创新站在国际科学技术管理发展前沿;二是要将优势资源整合聚集到战略目标上,力求在重点领域、关键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三是进行多种模式的创新,既可以在优势领域进行原始创新,也可以对现有技术进行集成创新,还应加强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

(二)推动企业成为科学技术管理创新的主体

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下一步科技体制改革的关键在于有效释放市场配置科技创新资源的决定性力量,打通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发展通道。企业是市场主体,直接参与市场竞争,对产业和产品的创新最为敏感。由企业主导技术研发和创新,才能有效整合产学研力量,加快成果转化应用。首先,进一步确立企业的主体地位,让企业成为技术需求选择、技术项目确定的主体,成为技术创新投入和创新成果产业化的主体。让科技要素、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其次,高校、研发机构、中介机构以及政府、金融机构等应与企业一起构建分工协作、有机结合的创新链,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协同创新体系。

(三)完善知识创新体系,实施知识产权战略

创新性是科学技术管理的本质特征。从科学技术管理的创新过程来看:即从创新设想的提出、确认、开发,成果的有效应用于市场,都是创造性的活动;知识产权贯穿于科学技术管理创新的始终。知识产权是社会财富的重要来源,也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战略资源。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注重对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这样容易激发创新者的积极性,给他们创新的动力和源泉,也才能将全社会智慧和力量引导和凝聚到创新和发展上来,有利于经济的进步和国家综合国力的提高。

三、推进科学技术与管理创新的大趋势

人类历经了数千年的农业经济和不到300年的工业经济的发展,创造出了前所未有的物质文明,世界正在进入以信息产业革命为主导的新经济时代。从总体上说,未来高科技及其建立在此基础上的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对于经济上的生产力,政治上的影响力,军事上的战斗力和社会发展上的推动力的影响之大,将决定着国家未来的发展命运。

(一)进一步明确我国科学技术管理发展的战略目标

到2020年我国科学技术管理发展的总体目标是: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管理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显著增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取得一批在世界具有重大影响的科学技术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在21世纪中叶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基础。

正如指出的,我国科技发展的方向就是创新、创新、再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根本的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最紧迫的是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

(二)我国科学技术管理发展的重点任务

我们必须依靠科技管理创新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以迎接全球经济竞争和合作的挑战;提供为推进我国的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的建设进程及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所必需的科学技术管理支撑;我们必须面对相对紧缺的资源和脆弱的生态环境,用尽可能少的资源和环境代价取得超出世界平均水平的经济增长,为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未来应瞄准重点战略目标部署科学技术管理工作,组织队伍,尊重科学规律,充分尊重科学家的学术创新自由。应按需求和市场为导向,支持和引导高技术发展和产业化,要把发展能源资源和环境保护技术放在首要位置;把掌握装备制造业和信息产业核心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作为提高我国产业竞争力的突破口;把生物技术作为未来高技术产业迎头赶上的重点;加快发展天空和海洋技术,加强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的研究。为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做出战略性的贡献。

(三)落实推进我国科学技术管理创新的政策措施

大力推进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我国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必须转入建立市场经济框架下构造新的有序结构的阶段,实施知识创新工程式,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是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继续推进科研院所管理体制、国防科技体制和科技宏观管理体制等方面改革。

制定和实施鼓励自主创新的政策措施。切实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大财税金融政策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扶持力度,使企业创新投入能够得到合理回报,特别是要抓紧落实国家已经出台的研发投入抵扣所得税务政策。鼓励大学和研究机构的自主创新成果通过技术转移实现产业化,设计拓宽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的实现途径。

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科技投资是战略性投资,要建立财政性科技投入稳定增长的机制。要调整财政性科技投入的结构,重点支持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和社会公益研究,支持重大战略产品和重大科技工程式,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中心等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要切实加强科技经费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要引导企业和社会增加科技投入,形成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多渠道的科技投入格局。

科学与技术创新范文2

关键词: 高中信息技术 各学科课堂教学 融合要点 改进方法

1.基于信息技术创新型课堂的优势

1.1教学模式的创新

随着高新科技的发展,数据库越来越完善,人类所需要资料电子文档越来越数字化,网络资源变成了丰富的广阔的宝库,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对网络资源进行搜集整合或加入新的知识以新的方式展现出来,使课堂教学与网络资源相结合,将会带给学生一片广阔的全新天地,彻底改变索然无味填鸭式的教育模式,建立一个信息化的全新课堂。

与传统的教案备课相比,信息技术下的课堂教学突破了备课内容只来自课本知识的局限性,为新型课堂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检索简便、资源丰富的数据。例如在高中化学的酚类教学中,教科书只有关于酚类基本结构及其性质的介绍,对于酚类基在生活中充当着怎样的结构及具体生产过程都没有很详细的介绍,并且这些知识通过传统的课堂传授是无法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具体的印象。而通过信息技术的整合,对于酚类的运用过程可用多媒体制作成演示文稿或者影像直接面向学生,让学生最清晰地看到操作过程,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1.2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产生主观能动力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当的是一个知识的传播者、架构者,起着帮助和督促学生学习的作用,但是归根结底学习还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如果学生缺乏主观能动性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学习,就很难学到知识。

而通过信息技术设计课堂教学可以提供大量的案例及具体的操作方法,最生动、最直观地给学生带来知识的享受,同时可以设计趣味活动,例如高中英语教学,可以举办听歌填词活动,网络英语周刊中也不时会有这样的听力题目,往往能激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同时也可以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我爱记英文歌词”的对歌训练,一个人唱一段,下一个人接下一段,这个环节一般在学习一段新内容就办一次。

1.3数据库的建立可以实施最有效的对教育信息的组织和管理

信息技术下的课堂教学不仅仅能增加课堂内容的这一项优势,某种程度上还可以多方位地对学生学习、老师授课产生刺激,能最大限度地为工作、学习带来新的体验。而人类对于新鲜事物的认知有83%来自于视觉,11%来自于听觉,若仅仅靠老师讲课,只能在某种限度上满足听觉所带来的认知,而信息技术的教学课堂则能最大限度地满足感官刺激,满足这一条件需要整合大量的数据信息,因此数据库的建立对于信息技术设计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基于教学内容的要求,把每个单元所包含的课文补充、练习题、测试题、演示和实验,进行有机整理,可以设立不同的难度等级,针对不同学习成绩的学生设定不同难度的学习材料,充分实施因材施教的教育方针。

2.高中信息技术设计与各科课堂融合的要点与改进方法

2.1要充分利用媒体的功能

局限于学校经费问题,我们要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资源。现在大部分的学校都已经设立多媒体教室,在基于多媒体课堂的信息技术设计教学课堂上,要充分利用多媒体功能,切实设计教学内容。

在初期进行设计多媒体教学内容时,很多老师容易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是把黑板板书搬上了多媒体的荧幕,并没有做过多的改变,这就违背了多媒体教学的目的。依托于网络资源的多媒体教学应该是最大限度地丰富教学内容,把一些教学重点深刻化、清晰化,并且提供大量的教学案例让学生能丰富完整地把握知识的结构体系。如果没有做到这一点,那么从本质上就没有脱离原来的教学背景。例如多媒体的功能包括影视听三项主要内容,在化学实验课题的教学中,可以录制化学实验操作步骤,让学生按照标准的规范思路来进行实验课的操作,这样既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提高学生化学实验的成功率。

2.2建立学校内部的网络资源数据库

基于C/S结构(基于Client/Server)或是基于B/S结构(基于Brower/Server)可以建立起学校自己内部的数据库处理,要求每个授课老师都建立自己的独特用户,将校园网中的课件库、试题库、资料库等作为每位老师的贡献资源指标,老师通过贡献自己的教学资源所获得的贡献值来获得分享他人教学成果的资格,这样既丰富了数据库资源的内容,又加强了校园内部老师之间的工作交流,还提高了老师的工作效率,减轻了工作量,减少了工作时间,提高了备课效率。

同时,还可以定期举行优秀内部资源评选活动,将对数据库做出巨大贡献者或者是分享新型并切合实际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心得或方法者,即给予表彰奖励,以激发老师对工作的创作热情,增强友好交流的工作氛围。

3.结语

高中信息技术的运用,与各学科的融合和创新必将改变现有的教学模式,同时教师与学生的角色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传统的教学课堂上,老师主动讲,学生被动听,老师不讲学生就学不到新的知识,而在信息技术的新型课堂上,老师更多的是一个知识架构的设定者和参与者,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大大提高了,但还必须学会自己主动构建知识储备体系,从这个方面来说,无论是学习兴趣还是学习方法,学生的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钟博昌.课程整合的多向度解析[J].教育探索,2005.

科学与技术创新范文3

【关键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创新能力 培养

一、高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1956年,哈尔滨大学首先创办了“计算装置与仪器”专业,在四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学科分支的细化,师资队伍的进一步完善,教育理念的与时俱进,都为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带来了可喜的变化。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高校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确实还存在许多不足,特别在创新模式下教育理念下,以信息化核心技术的计算机技术的教育还尚有缺失,具体表现在:学生的动手能力不强,陷入了“死记硬背”的瓶颈,缺乏创新精神,无法真正适应实践工作和适应市场与产业发展,这也就是为什么那么多的计算机人才没有能充分就业的原因之一。面对这一现状,高校计算机专业教育必须以创新精神和能力为培养目标进行教学改革。

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地、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能在各单位从事计算机教学、科学研究和应用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高级专门科学技术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为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从事研究与应用计算机的基本训练,具有研究和开发计算机系统的基本能力。本科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2)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3)具有研究开发计算机软、硬件的基本能力。(4)了解与计算机有关的法规。(5)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动态。

三、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

1.加强创新能力的宣传,营造“创新精神”的良好环境,把创新作为一种校园文化。高等院校要全面培养高层次的创新型人才,单靠学校某一职能部门的工作是做不到的,需要全校都提高认识,上下齐心协力去做,牢固树立创新教育、素质教育、开放教育和个性教育的新型教育观念,形成良好的校园“论创新、学创新、行创新”的创新环境与创新氛围,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学校要鼓励学生学术自由,成为学习的主题,给予学生更多地学习自和选择权,积极鼓励学生发掘自身的学习兴趣,促进个性化发展;鼓励学生提出新问题,养成质疑的习惯,鼓励学生迈向学科发展的前沿,及时是尚未成熟的创造性的设想,学校也应该积极予以支持,从而保护和激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积极性。作为前沿性学科的代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更应该鼓励运用本学科丰富的教学资源和不断发展尖端技术开展各类的课外活动和实践,这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更能够引导学生积极投入思考,激发创新思维,从而为其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空间。

2.建立一支高效地、具有创新精神的师资队伍。教师对于教学、对于学生培养的重要性众所周知,在此不再赘述。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首先,需要一支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教师的创新意识是创造力在教学创新活动中的出发点和起动器。教师要自我强化与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不仅在于提高本身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更重要的在于通过教师强烈的创新意识感染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要培养和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和问题意识,因为这是唤起学生创新意识的起点和基础。第二,教师要建立起“互相尊重、互相理解”的师生观。对待学生,教师要予以关爱和理解,尊重和理解学生的想法、观念,支持和鼓励学生的追求,注重与学生的心灵沟通。引导学生突破思维定势,激发创新精神,并源源不断地给学生输送学习的动力。第三,要注重多元化知识的吸收。社会的发展是多元化的,学科教学的也是整体化、多元化的,这就要求教师善于进行交叉学科的角度来进行教学,从而塑造知识结构丰富、具有高度创造力的学生人才。

3.改革教学培养方案。计算机专业涉及的知识面较广,为了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更有用的专业知识,所谓“术业有专攻”,因此,可以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细分为几个专业方向,例如围绕计算机程序设计可以分为net、.java、嵌入式设计这三个方向,由此培养“精”、“专”的应用性人才。

同时,要改革教学模式。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能只是“耳提面命”式的灌输知识,而是要引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鼓励学生质疑现状,挑战现状,培养学生的归纳、演绎能力。教师还需要优化课程结构,增加选修课的比重,对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要提倡其进行跨校、跨院、跨学科选修课程。此外,学校还应开设创新教育课程,使学生接受较系统的创造性思维原理与创新技法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创新的积极性。最为关键的一点,是需要切实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加实践性的教学环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身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性学科,因此,教师在进行课程设计和课程教授时,就应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特别是可以带领学生参加一些科研课题的开发,从实践经验中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从而发挥出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4.开展课外科技创新活动。课外科技活动是学生的“第二课堂”,其可以最柔性的方式来开阔学生的想象空间,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从而丰富学生的创新潜质。例如,可以定期举办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成立专门的科技文化创新指导中心对学生的科技创新作用进行指导与评估;还可以举办各类科技文化竞赛,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并制定一些相应的奖励政策来吸引和鼓励学生投入各类科技创新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造潜能。

参考文献:

[1]肖云龙.脱颖而出――创新教育论[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

[2]陈凯.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J].中国教育与社会科学,2009,(7).

[3]朱洪,张卜林.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途径初探[J].现代特殊教育.

科学与技术创新范文4

【关键词】计算机科学 创新能力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学习的专业,培养的学生没有较强的创新能力是难以应对不断更新的科学技术的,也很难能够符合国家、社会以及岗位的发展需求。“科教兴国”战略21世纪的中国教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这一阶段将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学生创新素质培养为标志和方向,将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核心和重点,已成为本科院校教学改革中一项值得认真思考和深入研究的课题,更是应用型本科学院适应时展的必然要求。

一、当前高校计算机专业培养现状

社会对计算机科学人才的需求日益强烈,信息时代的社会需要多样化的计算机人才。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计算机专业人才的确培养所存在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具体体现在:学生缺乏创新精神,只会死记硬背,实践能力不强,与社会需求脱轨。一方面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增加,而另一方面大量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无法找到工作。为适应新形势下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的新需求,我们必须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进行教学改革,在高等院校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是高等教育适应时展的迫切需要。

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措施

(一)加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各个环节

对于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一定要注重细节的做法,贯穿到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既要注重知识点的讲解,又要注意与能力点的结合,这对于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来说很有帮助。在实验的设计上,要给学生们创造出更多的学习机会,让他们的表现力和沟通能力有机会展露出来。还要积级组织各项活动,把创新落到实处,通过这些项目的开发,让研究创新的风气在高校内形成,让每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都得到提高。在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考核方面,也要提出成熟的方案,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创新的兴趣。还要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加强互动,如建立启发式、设问式、案例分析式、课堂讨论式的各种讨论方法,便于训练学生主动去获取知识、运用知识,而且在课后留作业的时候,也要多加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让创新贯彻到每一项日常活动中来。比如可以开展学生俱乐部的创新活动、组织他们进行演讲、讨论,在考核的时候,要加强科学的引导,建立多环节,多要素的考核方式,这样才能综合全面的反映出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于那些富于独特见解的学生,要积极进行重点引导,让其长久保持下去。在教学风格和技巧上,也要善于变换各种教学手段,得以让学生对于课堂教学有着积极的参与性。

(二)为课外创新活动积极创造条件

由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实践性很强,要为学生的课外创新活动积极创造条件。人才是社会竞争的核心,关注细节的发展,为学生创造创新的校园环境,提供高效的师资队伍,对于学科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进行积极而有效的控索,激发学生专业创新能力的兴趣,才能有效培养学生创新的精神和意识。建设国内一流计算机教学环境,培养适合社会竞争发展需要的合格创新人才,创建完美的教育体系,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搭建一个合理的平台,才能达到教学的最终目的。

(三)注重培养教育的教学艺术

在教学中,教师不必拘泥于已有的规划和既定的程序,要从创新的角度出发,发挥丰富的想象力进行教学。师生关系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随着教学的进程不断进行讨论,从而维护一种让创造力更加突出表现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要努力做到公平信任,有着足够的自由和宽容,也要有浓郁的集体气氛,对于教学过程中能力结构与能力点的结合与训练,也不能放弃。每一个学生都是教师眼中的“好学生”,关键是这个好学生如何进行引导,让其符合社会创新型人才的需要。对于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并不是阶段性的工作,要不断的深化教学改革。关于学生的学习效果,要作为教师重点关注的内容,这样才能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去芜存精,让教学水平得以提高,让教学艺术发挥得更加完美。与此同时,积极采用各种有效的增加师生感情的方法也是有必要的。

(四)为学生创造进行创新的校园环境

教育创新的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就会造成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于知识的掌握缺乏有效性,更缺少对规律的了解和运用的方式方法,甚至于只会从教师和书本那里照搬,这种教学方式很难取得理想的效果。采用创新模式来培养学生,需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让传统的教学功能得以创新,从而在学生创新教育过程中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对于自身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教学过程中要起到对学生的感染作用,一个教育工作者创新能力的发展,将会让学生体会到什么才叫做“教育”的主体。这种主体的建立,才会为营造新的教育环境创造空间。具体来讲,在高校的教学环境中,要积极提倡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由一些相关的教育领导拟定创新的学习目标,积极进行倡导,拿出具体的措施,合理有效进行组织,这样就会在高校中形成有效的氛围,赢得广大师生的正确的评价,从而加强创新环境的塑造。在课堂的教学环境中,要形成有效的运转灵活的组织机构,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的教学环境中去,让学生在讨论中发现问题,主动进行思考,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这对于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及思维是非常有益的。

科学与技术创新范文5

[关键词]生物科学与技术菁英班;创新;实践

[中图分类号]C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24-0001-02

为实现党中央提出的协同创新目标,促进科教协同育人;为把中国科学院的优质育人资源,大规模引入到高校人才培养全过程,以高水平大学生培养为中心结合点,带动和促进高校与研究所相互配合、支持和共赢,形成教育与科研战线的进一步融合;经协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与南京农业大学合作共建“生物科学与技术菁英班”。举办“菁英班”,将发挥南京农业大学教学资源优势,充分利用中国科学院的学科和科研条件,探索校所联合、科教结合、协同创新、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鲜明专业特色英才的新模式、新机制,共同培养出在生物学领域的拔尖人才。南京农业大学本着扎实做好“提高好人才培养能力提高”的新理念,积极探索新路径,借助学校自己的平台,结合中国科学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的优秀研究团队、设备先进的实验室以及国内国际领先的前沿项目等优秀条件资源融人到培养本科生的过程中来。这样学生能在被培养的过程开拓国际视野、增强自身的创新能力

一、“生物科学与技术菁英班”科教协同育人计划创新之处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科学基础知识,熟练掌握外语和计算机工具及系统的生物科学与技术专门知识和核心技能,热爱生物科学研究,具有创新识和实践能力,有志于从事生物科学与技术及相关学科领域研究与开发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研究内容及意义

按照“菁英班”的培养目标要求,制定“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与教学计划。“菁英班”学生本科阶段需要完成124学分的必修课和36学分的选修课。“菁英班”学生的主要基础课程在我校完成。期间,对方选派优秀科研人员(导师)开设学术前沿讲座和专题课程。

“菁英班”学生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即从大二下学期始至本科阶段结束,在导师的指导下参与科研训练与实践创新活动,旨在加强学生实践教学环节和专业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科研素质、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科生导师由双方副教授(或副研究员)及以上职称人员担任。

大二上学期至大三下学期,在导师指导下,自主申报并开展完成旨在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创新训练课题(SRT计划)。

在本科阶段第四学年,获得推免资格并通过考核的“菁英班”学生经选拔和推荐,可到对方参加科研活动,并在导师的指导下撰写本科毕业论文。

学生在箐英班的培养过程中,明显在各个方面都有了提高。除了学习传统的学科门类以外,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院的细胞研究所、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神经科学研究所、计算机生物学研究所、植物逆境生物学中心等多个科研机构均委派高水平的科学家来学校跟学生们授课,开拓了学生们的视野,让他们对自己的未来有个初步计划,明白自己今后希望从事研究的方向。而且,在不断的多次同学们之间的学术报告PPT交流报告中,同学们增强了自己的交流能力、增强了与人沟通的能力、增强了协作意识。在逐一汇报后,南京农业大学的导师也会增对他们的汇报给出点评,帮助他们更快地成长。学生们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收到诸多启发。他们以授课的中科院的专家们为榜样,端正了正确对待科研的态度,树立了科学精神。同时南京农业大学的导师们在菁英班的学生进入他们的实验室做SRT时,给予了极大的帮助;同时,导师们的潜心治学从教、科研素养、工作态度也极大地影响着这一批学生。

二、科教协同育人计划实践活动

南京农业大学从2014年以来“生物科学与技术菁英班”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2014年菁英班选拔要求非常高:首先是从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131、132班和国家基础科学教学与科研人才培养基地131班按GPA排名选拔每班前10名学生合计30人组成菁英班。而”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是在2002年国家教育部、国家计划发展委员会等五部委首批批准建设的。南京农业大学作为教育部首批建设“基地”的高校之一,2002年启动了基地建设工作,并开始招生。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主要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的科学素养和广博的生物技术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够在农业生物技术和环境生物治理领域从事项目研发、成果转化、技术推广和产业经营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另一个是国家基础科学教学与科研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计划是国家为了进一步加强和保护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而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2005年1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批准我校理科生物学基地转正建设,该基地的正式建设是我校人才培养的一件大事。重点是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提高学生的科研素质,为将来从事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奠定基础。而菁英班正式从这两个基地三个班级的前十名组成的一个实施动态管理的班级,任一学年GPA排名在班级10名以后的学生自动落选菁英班。菁英班的成立是建立在这两个优秀基地班的基础上的,是一批更富有创新意识和具有竞争能力的优秀学生群。

针对菁英班专门开展的学习和实践活动内容:

(一)通过组织开展各类专家学术报告及讲座,以开阔学生的科研视野。广泛邀请国内外科研及生物技术产业专家讲学及交流,培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兴趣和激情从而对未来发展定位提供参考。2014年6月启动上海生科院专家系列学术前沿讲座共二十场。聘请了来自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的生化与细胞研究所、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神经科学研究所、计算机生物学研究所、植物逆境生物学中心等专家进行学术前沿授课40个学时。

带领菁英班的学生参观了上海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和上海同步辐射光源。参观上海生命科学院各所并且与在沪毕业生座谈。

(二)通过组织现代生物学实验技能的培训,让学生接触先进的生命科学仪器设备和技术手段,着力提高学生对现代生物学实验装置和应用领域的理解。

(三)通过设立两类科研训练项目,以提高学生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自主创新项目由学生自主命题,在基地创新实验室进行创新性研究;教师指导项目由指导教师命题,学生自主完成文献阅读,设计解决问题的研究方案、实验线路、进度安排。在此基础上独立开展实验内容、结果分析及讨论、撰写总结报告或学术论文、通过答辩及验收等环节。

(四)设立大学生科技论坛,以学生为主体,自己对科研项目进展进行汇报、交流、答辩,提高学生学术交流和表达能力。同时组织进展较好的项目积极参加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或竞赛。

科学与技术创新范文6

关键词:实践教学体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改革;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1)22-5509-02

Research on Practice Teaching Architecture Reform and Innovation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jor

GAO Wei, JIANG Nan,MEI Zhan

(College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enya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Shenyang 110142,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combines with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jor, the purpose is to cultivate talents with high quality in creation and applicaion. We carry out the 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in the reform of teaching system, construction of new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We expound the mode of experiment teaching reform, establishment of the practical projects, and construction of laboratory. Students strengthen their professional skills, cultivate their innovation ability and practical ability, and enhance their employability.

Key words: practice teaching architecture;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form; innovation

实践教学是高等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开展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创新的研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促进学生的就业,进而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与经济的发展,符合学校服务于地方的办学理念,进一步凝练和体现计算机学院的办学特色。开展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创新的研究,有利于校企交流合作,促进横向科研及其成果的转化,符合学校“应用型”的办学定位,对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更新教学理念,创建理论与实践教学并重的实验教学模式

1.1 明确培养目标、构建“三个模块,三条主线”实践教学体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具有很强的工程技术性质,实践教学及其实施是本专业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专业教学质量的影响极大。实践教学着重于技能培养,与理论教学相对独立,有力的促进和充实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一般包括课内教学实验、课程设计(专项实践教学)、实习、实训和毕业设计等,其教学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具备从事专业岗位的基本技能,从而促进学生的就业和创业能力。针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科内涵宽泛化、分支相对独立化、社会需求多样化、专业规模巨大化、计算机教育大众化等现状,结合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特点,按照教育部应用性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导向性,改革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以理论为主的传统培养方式,提出以应用性为主的新的培养方式,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为信息技术应用人才。构建了注重教学改革、加强实践教学、搭建创新平台的应用性人才培养体系,以“面向应用,学科支撑、学科交叉”的思想,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计算科学、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等不同方向培养学生,形成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体系。以培养核心应用能力为主线,以就业为导向,以产学合作为基础,贯彻“实践教学不断线”,强调实践的延续性及关联性,突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构建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三个模块,三条主线”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三个模块分别是课程实验与课程设计、项目活动与学科竞赛、毕业设计与毕业实习等模块。三条主线是实践教学改革是教学改革的主线、创新是实践教学改革的主线、项目训练是创新的主线,提高学生专业应用能力。

1.2 改革实践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应用能力的提高

长期以来,实践教学一直定位于辅助教学的地位上,成为理论教学的附属品。在教学观念、教学模式、实验室建设及管理的水平上,不能充分满足高校培养具有创新和实践能力的人才的根本要求。在实践教学理念与改革思路方面,我们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重视实验教学。改革长期以来实验教学依附于理论课的现状,通过合理分配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学时数、加大综合性应用性实验项目、引入课程设计、开设独立实验课、建立实践中心等方法,统筹协调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强化实验教学。改革传统课程设置,逐步加大实验教学内容。以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增加综合性、设计型实验比例在实验教学课程体系优化的基础上,我们密切结合学科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在保证专业特色的前提下,对专业课程的设置进行调整,在一些课程中,适当减少理论学时,增加实践学时,不断更新实验教学内容和实验项目,明确基本实验项目,增加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的比率,同时将课程设计作为技术型实验课在一些课程中开设。按照“大平台、小模块”的原则,在部分专业和专业方向间,打通专业基础课,细化专业方向课,按照专业所需的技能要求,整合资源、优化实验课程内容,形成独立的专业实验课程。

2 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2.1 制定实训基地的选拔制度,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

为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就业竞争力,保障学生实习实训的质量和权益,保证正常教学秩序,我们首次采用公开招标的形式确定实习实训合作单位。采用此种形式确定实习实训单位,是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的一项创新尝试,是提高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一个创新举措。招标后,为了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参加各种实训和职场的培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学院在2010年对教学计划进行了部分微调,将部分实践课程和企业对接,在校外完成,并采用召开学生座谈会、实训单位合作双方座谈会等方式,定期进行跟踪检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就业签约情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提高了实践教学质量。实践教学的运行保障机制包括实验室建设、基本资料建设、制度建设、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为此,我们还制定了相关规章制度,进一步规范了实践教学环节,修订了实验教学大纲,提高了实验课开出率和实践教学的质量。

2.2 严格的实验教学评价与监控体制,保障实践教学质量

实践教学质量监控是以全面教学质量管理为基础,结合学校实践教学的实际,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实践教学各环节进行评价与监控,使实践教学质量达到预期目的的一个相互协调、相互作用的体系。我们采用评教、跟踪和反馈相结合的形式,通过教学督导和学生评教,建立校、院两级管理和反馈机制。通过听课、周期性评估、实地检查、日常监控、信息反馈等手段,对实践教学各环节进行评价与监控,保障实践教学质量。

3 建立实践项目,加强实践教学,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的能力包括认知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等方面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不是靠某一门课或某个集中环节的实践(实习)就能完成,它需要通过各种途径、经过一个较长期的训练过程去实现,尤其是专业能力的培养,更需要通过相应的系列课程来完成。通过鼓励学生参与一些简单的科研论题、科研小组活动,学习如何分工合作地探讨与辩论问题,学习教师的科研态度,学习项目教育的思想,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锻炼他们的应用能力。

3.1 通过学科竞赛,促进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在抓好实践教学的同时,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参加各类设计竞赛活动,如数学建模大赛、“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大赛、ACM程序设计竞赛等,学校制定了相应的鼓励政策,对于在各类竞赛中获奖的学生及指导教师给予表彰奖励。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不仅能熟练掌握先进技术、熟悉软件,而且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综合素质也得到了全面提高,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职业精神,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大大增强,学习新技术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培养出的学生更能适应社会和市场的要求。

3.2 鼓励学生参加IT认证,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

对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来说,通过IT认证考试能力的培养,能缩短毕业生进入IT行业的适应期,增强他们的就业竞争力。我们鼓励学生参加“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CCNP(网络管理师)、IBM认证、SUN认证、微软认证等考试。为了提高学生考证过关率,在教学计划中,增加了部分认证的选修课程,科学地调整课程内容结构,让学生提早准备,做到有的放矢。

4 加大实验室建设的投入,完善配套设施

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验室建设是密不可分的。近年来,结合计算机课程教学要求和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学校、学院加大实验室建设的投入,加强实验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借助于学校的资金投入,学院对实验室进行了全面的设计、改造。完成了多媒体教室的规划、建设,购入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所需的的实验仪器、设备等,为专业的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学院成立了实践中心,承担和管理全院教师的实践教学工作,实践中心根据教学实践方向又划分成计算机应用、计算机网络、信息与计算科学、计算机硬件、软件工程、网络系统集成等实验室。 加强实验教师队伍建设,提高现有实验室人员的教学实验水平,鼓励他们在职学习。另外,每个实验室均制定了责任教师负责系列课程的实验内容和体系建设,而各教研室主任和每门课程主讲教师也承担相关的实验室建设任务。鼓励和支持教师根据专业课特色进行自制实验仪器设备的工作。经过建设,实验室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综合型、设计型实验项目开课比例大大提高。

5 结论

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强化了学生专业技能,锻炼和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进取的良好品质,增强了学生从事科学研究和进行科技创新的勇气,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学院自加强实践教学以来,来源于生产实际和科研课题的毕业设计明显增多,毕业生的就业渠道不断拓宽。

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仍有许多规律性的问题值得研究,我们将不断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在实践中探索、改革、提高,以培养出更多适应社会发展的综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王志英.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R/OL]..cn/web/resource/wangzhiying.pdf.

[2] 黄娟琴,何钦铭.计算机专业课程设计教材建设初探[J].计算机教育:综合版,2007(8).

科学与技术创新范文7

关键词:教学模式 创新 改革

一、 “3+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背景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力发展和高校的大量扩招,高校毕业生的人数越来越多,但我国高的教学改革和教学模式没有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而进行相应的变化,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还和以前传统的教学模式保持一致,高等院校的毕业生素质同国家和企业的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毕业生的实践工作能力、专业技术能力以及独立创新的意识等远远不能满足现代企业的需求,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需要较长的适应期。而大多数现代企业或单位需要希望能直接做项目,拿任务的经验型人员,就此造成大量毕业生的“就业难”的问题,企业“招聘难”的现象普遍存在。如果高校尽可能创造条件,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在大学四年中,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良好的训练,使学生成为具有综合素质、实践能力符合社会要求的高素质人才,就可以解决学生的“就业难”和企业的“用人难”的问题。

但是,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学校依靠自身的能力是很难实现的,因为高等院校的教育与社会的需求具有一点的差异,教师的教学和社会的需求脱节,学校的理论与社会的实践脱节,落后的教育模式跟不上社会产业发展的步伐。还有老师和学生两方面的因素,大多数老师自身不了解社会需求,和社会产业脱节,缺少进驻企业,参与企业项目的工作实践经验,企业内部的运营、研发及企业对人才需求不清楚;还有高校的大量扩招,造成校园内鱼龙混杂,大多数在校学生的没有学习目的,或是目的不明确,不清楚自己发展方向,不清楚自立学习的重要性,不清楚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需要什么样的知识,没有学习的紧迫感。所以高校教育必须与社会产业同步,必须与企业联合。使学生能够具有接触社会,走进企业的机会,能够接受工程实践训练的机会,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目的。

二、 “3+1”教学模式的实施的探索

传统高等院校的教育观念,就是使学生在学校教学过程中学习完在今后工作岗位上所需的所有理论知识,重视知识体系的完整性,特别是专业知识,都在学历教育阶段学完,整个课程教学体系大量地给学生灌输理论知识,淡化实践课程的教学。使传统教育模式下培养的学生实践能力差,独立自主学习能力比较弱,理论知识面比较窄,社会的适应性比较差,不能有效的发挥学生创新能力,无法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需求。“3+1”教学改革是重在培养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深化课程教学体系改革, “以能力为中心”,注重实践,开拓视野,加强基本能力与素质的培养。

1、实践教学环节改革,加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

“3+1”教学环节改革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和专业教学要求,按需安排教学环节。强调教学实践环节,努力提高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 实践教学环节是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工作能力的必要过程。“3+1”教学模式改变以往的授课体系和授课内容。将原来的三年半理论知识课加上半年的毕业论文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在培养计划制定中,注重实践教学体系以提高实践教学环节为主,把基础的实践教学环节、校外基地教学环节、生产实践教学环节和社会实践教学活动贯穿在一起,把课堂上的理论知识与课堂下的实践环节相连接,把校内所学知识与校外实践经验相互补。“3” 是指在前三年完成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骨干课等课程的理论教学环节;“1”是指把毕业环节从原来的第八学期提前到第七学期开始,主要用第四学年一年时间进行实践教学环节。为专业知识面拓宽和专业技能训练阶段,时间由过去的18 周延长到36 周左右。在第四学年里,学生主要进行的是实践训练,提高技术视野,以企业的工程实践、技术研发、撰写毕业论文为主要内容,把在企业实践中经验和学校的毕业设计相结合,进行毕业设计,完成大学学业,使学生成为企业需求的有经验的人才,实现社会要求的“零适应期”、复合型、应用型人才。采取把学生领出去、把企业专家请进来的措施,来培养在校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使得学校与企业进行连接,实践教育与企业产业同步。

2、考试模式创新改革

在“3+1”教学模式下,考试模式要彻底改变原来考核的弊端,在前“3”年中采用最终考试成绩=章节测试+实验+作业,即在每个章节学习完成后进行一次测试。章节测试设计成开卷的考试方式,主要在于考查学生的对章节理论知识的掌握与设计、实践能力的应用,学生可以在考试过程中查找任何资料。考试采用电子答卷,所有要提交的试卷、程序设计的代码、代码的调试过程都在计算机上完成,通过网络提交到教师服务器。考试包括设计、制作、编程与调试等四个方面,考试的对象可以从个人转变到团队,主要训练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培养团队意识。

在后“1”年中实行项目设计型考试。以综合性项目设计等为主要的考核方法,按照项目的研发过程,即“设计、制作、编程、调试与文档写作”等进行命题。完成考试相当于一个小型项目的研发,使得考试也成为学习过程的一部分。既能够锻炼与检验学生的技术水平与多方面能力,又起到融会贯通所学知识的作用,达到考教结合、以考促教、知识融合、思维创新的目的。

三、“3+1”教学模式的优势

1、解决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差的问题。

“3+1”教学模式使学生的学习热情特别高涨,主动要求学习,规划自我发展。学生的团队精神获得锻练,比学赶帮,实现自我管理。由于不分课内、课外,全天强化教学,学生的学习时间大大增加,学习的积极性大大增加,学习的主动性大大增加。实践证明学生还是爱学习的,关键是要创造良好的条件,提供卓越的平台,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来施教。

2、通过“3+1”教学模式改革考核的办法,学生的能力被充分体现出来,改变了传统的死记硬背式的考核模式。

3、通过“3+1”教学模式改革,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环节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传统的教学体系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实验)分开教学,导致学生不能切实、及时地掌握所学知识。“3+1”教学模式通过课堂与实验的结合,学生学习到的知识点能够及时通过实验来验证及巩固,从而保证了学习的效果。 4、将教与学有效的联系起来,增进教师学生的实时交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1”教学模式进行的改革,实现教师与学生双向互动式教学,能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情况,学生能够准确的获得相关知识。通过课堂上的双向互动,深入浅出的研究与讨论,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培养,学生的知识面进一步拓宽,学习的效率、效果大大提高。

“3+1”教学模式的考试改革,实现考核采用课题研究型,方式为开卷考试,由教师给出题目,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课题的设计,并且在系统调试与测试,设计结果以电子文档的格式(设计报告、源程序清单),提交(传送)到教师机的学生目录下。

5、通过“3+1”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与技术能力的。

在“3+1”教学模式下,学生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使得学生在专业能力方面获得提高,从而拓宽的学生受益面。

6、促进教师的教学水平的提高,要求教师的知识面更宽、理论水平更高、实践能力更强,也促进了专业教学计划的修订与完善。

四、总结

实行“3+1”教学模式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3+1”教学模式将会增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办学活力,推动了我校计算机工程学科的发展,将增强教师的业务能力。实行“3+1”教学模式改革,强调学生实践综合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行“3+1”教学模式,使学生既担当受教育者又担当准工作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作者单位:陕西国际商贸学院)

参考文献:

科学与技术创新范文8

摘要:本文对绵阳师范学院音乐与表演艺术学院计算机音乐课程建设的过程进行了回顾,着重探讨了学科课程横向联系的可行性和方法,并透过师范性特点,提出了师范院校音乐专业开设计算机音乐课程有别于专业院校,其目的、意义和方法都要有自身的特点。

关键词:计算机音乐;课程整合;创新

计算机音乐技术是计算机技术与音乐艺术相结合的产物,它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中的事件分离特点,把音乐音响的诸多属性分离呈现,使我们能够对构成音乐的各要素进行单独处理。这一先天优势在对音乐作品、音乐音响进行分析的时候表现得特别充分。各种音色、不同音区和力度等对作品产生的影响都可以马上呈现出来,鲜明的对比效果巩固和强化了学生的认知,课堂教学效率得到大幅提升。

但是,我们从事的是师范教育工作,计算机音乐更多的是应用在专业音乐创作领域,把它引进到音乐教育领域并开设成为一门课程,其目的和意义是什么?它能对我们的培养对象产生哪些积极的影响?计算机音乐是现代电子技术与音乐艺术结合的产物,作为一种现代化的音乐创作手段,怎样使计算机音乐和普通音乐教育很好的结合?我们的教学投入和人才的产出是否成正比?能否将计算机音乐技术的诸多优点应用于音乐专业其它课程的教学呢?带着这样的疑问和憧憬,1997年5月,经过两个多月的准备,当时的师专音乐系成立了“音乐与电脑”课题研究小组,主要进行计算机与音乐教育相结合的探索。课题组先后在《音乐欣赏》、《基本乐理》、《基础和声》、《合唱与指挥》、《学科教学法》和《视唱练耳》等6门课程中运用了计算机辅助教学,计算机音乐的教学形式也从讲座推进到课堂,并纳入了三年制专科和四年制本科的教学计划,从2000学年度开始,正式将《计算机音乐基础》开设为一门专业基础课程。随着课程建设的深入,我们从基础理论、核心技能和知识拓展三个方面构建了比较完善的计算机音乐课程教学体系,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进步。学校也逐年加大教学硬件的投入力度,截至目前,已建立起2间计算机音乐专业实验室,2间数码钢琴教室,1间电子打击乐教室,1间双排键电子琴教室、1间全数字化高精度录音棚、1间遵循音频行业国际标准构建的苹果计算机系统录音实验室,这样的规模和水平,在省内乃至全国同级院校中都是比较领先的。

一、目前高师计算机音乐课程教学的普遍方式及其局限性

计算机音乐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自从二十多年前引进到中国以后,就一直没有停下其发展和普及的步伐。据了解,目前全国高等师范院校里的音乐专业,几乎都不同程度开设了计算机音乐的相关课程。部分学校甚至在师资、硬件等条件尚不具备的情况下也跟风开设。而且,绝大多数院校都把计算机音乐作为一种技术操作性的课程开设,主要教授计算机音乐的制作技巧。这样的教学模式,无异于对学生进行软件操作培训,一旦不进行操作实践,学生很快就忘记了,甚至软件升级后就不知就里。

计算机音乐之所以能够产生和发展,是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基础的。它首先是与音乐的紧密结合,其次利用计算机音乐技术可以开发很多教育功能。因此,它与音乐学科的很多课程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我们离开这些联系孤立的开设这门课程,其结果就会变成职业技能培训。

著名学者李开复曾说过:“如果我们将学过的东西忘得一干二净时,最后剩下来的东西就是教育的本质了。所谓‘剩下来的东西’,其实就是自学的能力,也就是举一反三或无师自通的能力。大学不是职业培训班,而是一个让学生适应社会,适应不同工作岗位的平台。在大学期间,学习专业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还是要学习独立思考的方法,培养举一反三的能力,只有这样,大学毕业生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未来世界。”这段话,完全可以成为计算机音乐这类课程开设的指导性原则。

我认为,作为一种新的音乐创作手段,我们有必要让学生了解并初步掌握其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但是更重要的是,我们要给学生指出该学科可能的发展方向和最新的前沿成果,特别是该学科与其它学科的联系,这对我们培养一专多能的中小学音乐师资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的培养目标是合格的中小学音乐教师,而合格的标准,是要与时俱进、逐步提高的。21世纪的音乐教育工作者,应该是复合型人才,而复合型人才必须在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手段等方面优化、更新的前提下才能培养出来。如果不大胆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这只能是一句空话。因此,把革新教学手段、积极探索计算机音乐技术与音乐传统学科的教法整合作为计算机音乐基础课程的发展方向,成为绵阳师范学院计算机音乐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必然之选。

二、计算机音乐技术与音乐学科课程整合的创新实践

有了以上认识,在课程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加强与其他专业课程横向联系,主动帮助其他专业老师学习和掌握必要的计算机音乐制作技术,象

科学与技术创新范文9

关键词:日文期刊,检索方法服务创新

 

一、问题的提出

对所有非以日文为母语的人们来说,日文刊名的检索都可能存在某些困难,这源于日文的特殊性。免费论文。因为这些刊名通常或以日文假名出现,如《マテリアルテージ》,或以日本汉字如《国際問題》,或以假名和汉字混合的形态出现,如《人事マネジメント》。这给读者直接利用OPAC检索日文期刊带来了很大困难。

业内通常的做法有四:

一查拉丁字母——日文假名对照表,它要求较高的日文拼写能力。

二利用《出版物参照》等检索工具多次转换,也要求读者相应的日、英文水平。

三通过查找《日本科技期刊指南》或我馆编写的《拉丁文音译日文科技期刊与连续出版物名称对照手册》[1]进行原刊名转换。由于出版时日,内容有待更新。

四利用《日本科技速报年度索引》进行直接转换。

日文期刊拉丁文音译刊名转换方法一览表

表1

 

常  

转 换 方 法 利 用 工 具 主 要 特 点 主 要 问 题 利用音译对照表进行字母转换 黑本式拉丁字母—日文字母音译对照 1、 步骤简单 2、 适用所有日文期刊 日文水平要求较高 利用检索工具中所附的索引进行多次转换 Ei的PIE中的《出版物参照》 适用于日文英文水平平均较高的用户 1、 日语水平要求较高 2、适用较少, 利用专用工具进行直接查找 日文科技期刊指南 1、 步骤简单 2、 还原准确 内容过时,刊量少,不能满足需要 利用《日本科技速报年度索引》直接转换 《日本科技速报年度索引》中的“收录资料目录-国内志” 1、步骤简单 2、还原准确 3、 刊量大,命中率高 4、 对日语水平要求低 对于一般图书馆需要收藏  

科学与技术创新范文10

关键词:现代大学区域创新源泉

区域创新体系是一个区域内有特色的、与区域资源相关联的、推动创新的制度网络,其目的是推动区域内新技术或新知识的产生、流动、更新和转化。库克教授认为,区域创新体系这一概念来自于演化经济学,它强调了企业经理在面临经济问题的社会互动中不断学习和改革而进行的选择,从而形成了企业的发展轨道。这种互动超越了企业自身,它涉及到大学、研究所、教育部门、金融部门等。当在一个区域内形成了这些机构部门的频繁互动时,就可以认为存在了一个区域创新体系。现代大学是区域创新体系的源泉,现代大学的这种地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高水平科技创新构成区域创新的基础

大学不仅是创新体系中作为基础研究提供者的学术界的典型代表,而且通过与产业界的互动所形成的复杂网络日益深入地参与到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中。特别是在知识经济时代,大学以其高水平科技创新使现代大学与产业界密不可分。

1.科学技术化与技术科学化

根据美国学者F.林统计,科学发现被应用的平均时间1885年至1919年间平均为37年,1920至1944年间平均为24年,1945至1964年间为l4年。因此,技术与公共科学之间、基础科学与应用技术之问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研究表明,科学与技术之间的联系并不是简单线形单向的,而更多地体现出一种相互促进的作用和密不可分的关系,两者相互交融的趋势明显,特别是在高科技产业领域。技术科学化,使科学研究工作离不开技术的支持和促进;科学技术化,使其有了成为直接生产力的新的性质。科学在经验、知识以及现代技术的基础上,获得了在很短时期内发现的能力。这些发现对技术和生产水平的影响效果,远远超过现有技术水平、技术知识和生产经验的影响效果。大学所从事的研究工作,都可能具有潜在的商业价值,特别是在现代生物技术等科学与技术共栖特征明显的新兴学科中,科学与经济之间没有中介。因此,大学与企业具有共性。

2.知识生产方式改变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传统模式的科学已经迅速地被另一种科学所取代,特别是在诸如信息科学、机器人工程学、生物技术等领域。知识生产与知识传播方式发生根本性变化:新兴的知识是跨学科的,创新发生于传统学科间的交叉处:知识一般以未编码的形式自发地、多方向和多角度地进行交流。可以清楚地看到,技术是复杂的、多元的。问题的解决不只是涉及到一个学科,而且还涉及各种各样的知识,既包括可编码的知识,也包括不可编码的知识。进一步看,很大一部分技术能力是从试验、错误中学习取得的,作为技术开发或转化的核心——人及其技术的重要意义,正在被人们所认识。在这种情况下,传统模式的科学已经迅速地被另一种新的科学模式所取代,它具有多体制的特点。在这种模式下,大学与产业界之间的边界日益模糊。

3.知识认知范式改变

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不断加速增长的复杂性和紧迫性,导致了全新知识认知范式和组织范式的出现。科学行为在19世纪的经典模式之一是无私性,即期望科学知识免费传播。在这一时期工程师们注意力集中在如何将科学家们偶然的科学发现转化为专利,而科学研究人员则以从同代人那里获得承认作为回报。进入19世纪后,日益增多的分工和分化不仅出现在产业界,也同样出现在科学领域。发生在l9世纪末的第二次科学和产业革命,使得分化更加显著。这需要将各种想法、方法、研究成果,即各类知识,转化为商品,有助于资本交换、转化和赢利的商品。进人2O世纪后,许多基于传统科研回报体系,优先发表权——基础上的工作,资源配置是相对低效率的。这导致无私性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被知识的资本化所取代。因而,知识发展所导致的新型生产模式,最大的特点在于大学与产业界之间的互动和渗透。

4.产业需求外部推动

20世纪以来,随着工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工业部门对科学技术的依赖与需要日益强烈。工业生产中出现的技术问题,单凭发明者个人的经验已无法解决,大学以其雄厚的学术力量和物质设备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准备了条件。于是各国政府开始期望大学基础研究所产生的科学知识,能够被用于解决经济、社会以及国家安全等方面的问题。

二战期间,由于战争的需要,大学的科研角色被政府高度认同,许多大学研究者参与军事相关课题。冷战结束后,西方国家大学与产业界的联系逐渐密切,出现了所谓的企业化大学,这与政府的政策导向和政策制订者对大学在知识经济中重要作用的认识是分不开的。冷战后,美国国会通过了专利与商标修正案,允许大学拥有联邦基金资助的科研成果作为专利,并特许给小企业生产,其政策效果之一就是将基础研究成果转移的任务从联邦政府转移到大学。英国高等教育拨款委员会也将大学从企业获得经费列入评估一所大学的内容。加拿大的大学以及欧共体的大多数国家都积极支持大学建立科技企业。除政府意图外,商业界领袖也开始把大学看作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年轻但重要的一员,开始将大学看作科学和技术的专家意见来源。于是大学与产业界的结合成为必然。

二、以全方位创新活动构成区域创新的载体

1.为区域创新培养创新人才

(1)大学为区域创新体系提供人文素质、专业素质与综合素质兼备的人才,构成区域创新强大的人力资源基础。美国46%的诺贝尔奖得主、40%的国家科学院院士、60%的国防科研合同以及四分之三以上的博士,均产生于或集中在东海岸加利福尼亚及l0个大学联合会、芝加哥3条学术走廊。

(2)大学为创造型人才提供成长的氛围、环境与机制。创造性来自于个人智慧和潜能的自由发挥,大学为创新型人才成长提供了一种有利于激发人的创造动机和发挥人的创造潜能的自由、浓厚的科学氛围与宽松自在的研究环境;同时大学中的“论文奖励基金”、“发明专利奖”、“科研创新基金”、“国际学术交流基金”等激励形式,为在区域创新体系中构建一个有利于竞争与合作、促进人才脱颖而出的激励机制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3)大学通过探索创造性人才培养模式,更好地服务区域创新,为区域创新体系提供了大量所需的本科、硕士与博士等各层次人才。另外,继续教育和培养力度的加强,为在职人才的培养及其整体素质的提高,以及终生学习模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对于构建学习型组织与学习型社会,提高全体人员综合素质,促使创新人才的成长,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大学培养了大量的不同层次的人才,他们活跃在各学科前沿,参与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工作,形成一支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远远超过了政府研究机构的队伍,为区域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2.为区域创新提供创新成果

(1)大学是知识创新的主体。大学通过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在探索真理、繁荣文化、促进学科交叉、攻克重大科学技术和关键材料与设备等方面不断取得新进展,产生了大量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为区域创新提供包括文化、技术、政策等方面的技术支持,是知识创新的源泉和主要力量。

(2)大学是原创性成果的提供者。大学的多学科、多层次的学科结构特点,是适应现代科学技术相互渗透、相互交叉,又高度分化、高度综合的发展特征所需要的,并为重大的综合性课题研究以及跨学科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是形成原创性成果的基础。

(3)大学为区域创新提供信息源。一方面通过对外合作与交流的窗口,为区域创新捕捉科技发展的前沿信息与技术;一方面建立以计算机网络为载体的图书资料系统及图书情报系统,通过自身图书馆与丰富的网络资源,为区域创新提供自然科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工程技术及管理科学等多种类型、多种载体的综合性馆藏科技资源体系,并可利用的联机数据库和网络资源进行查询,为区域创新提供了非常方便的信息资源。因此,大学为区域创新提供信息支持、技术支持、智力支持及科研成果支持。

3.提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1)大学一方面源源不断地为企业提供各层次创新人才,把创新思想、创新意识及创新文化“移植”人企业,构筑企业自身的创新文化;一方面帮助企业制定创新发展战略及实施计划,对企业从高层到基层的全体员工进行创新知识的系统培训,树立员工的创新意识与终生学习的理想,培养员工的创新精神,教授员工创新方法,使创新成为员工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2)大学利用自身资源、技术、人才等优势,促使企业创建技术开发中心或技术研究院,或与企业联合组建研究院,推动企业在重大原始性创新及集成创新等方面成为自主创新的决策主体、研发主体与成果转化主体,使企业真正成为整个创新链的主导者,缩短从新思想、新概念的提出到新技术最终创新成果产业化的时间。

(3)充分发挥大学与企业合作平台及技术与成果转移平台作用,以市场变化和企业自身发展需求为基础,以应用开发性研究与科研成果转移为主,旨在发挥大学的技术、知识人才优势及企业的财力、设备与市场优势,本着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帮助企业构筑一套自主创新的决策机制、协调机制、运作机制、激励机制及约束机制,从制度上保证企业自主创新的顺利实施,拓展产学研有机结合的有效途径,形成以企业为中心,政府、研究型大学及科研院所协同参与的、多方合作共赢的良性格局,提高大学成果转化率及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4)积极发挥大学的咨询平台作用,一方面开展各种形式的科技成果展示和咨询会,积极向企业和社会展示与转化自己的科技成果;一方面协作政府制定与完善自主创新的专利及知识产权保护政策、产业政策、投资政策、财政政策、税收政策及收入分配政策等配套政策体系,为企业在科技资源配置、人才引进与培养、成果转化等方面营造一个支持与鼓励自主创新的良好氛围与创新环境。

4.创办大学科技产业

大学以其拥有的人才、技术、信息、实验设备、图书资料等综合智力优势与品牌优势,结合其他社会资源优势、学科发展前沿及产业化热点,提供大量的集成创新新技术,主动介入高新技术企业,使产学研紧密结合,开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实用价值的重要专利及专有技术等原创性科研成果及集成创新性科研成果,创办大学科技产业。

三、以推动产学研结合增添区域创新的活力

科技创新是区域创新体系的核心,以现代大学为中心的产学研结合是科技创新活动和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一种社会生产活动,它是由不同的创新角色协同来完成的。所谓科技创新角色是指参与创新活动的各类个体和社会组织。科技创新的主要角色包括企业、大学、科研机构、政府部门、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等。

其中,科技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即“产学研”构成科技创新的主体。在区域创新体系中,产学研的结合已成为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和水平的强大动力之一。

1.大学与科技企业、科研机构共同构成科技创新主体

科技创新的一般过程就是依据知识积累提出新创意,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实现这种创意,进而获得研发成果,将这种研发成果转化为具有一定市场竞争力的商品并为消费者所接受。概括来说,科技创新就是由知识积累基础上的创意、研发、研发成果的产业化、产品的商品化等四个阶段来完成的一种社会生产活动。所谓科技创新的主体是指直接从事创新活动,尤其是指具体参与科技创新全过程或某几个阶段的个体和组织机构。

大学和科研机构都是科技创新前两个阶段的主要执行者,而企业则主要实现后两个阶段,并最终达到其效益最大化的目的。政府的主要职责是为科技创新提供和营造适宜的政策环境;金融机构和中介组织等一般不直接参与具体的科技创新活动,它们主要是共同为科技创新提供支撑,尤其是为技术扩散、研发成果的产业化和商品化提供支撑。

2.大学不仅是科技创新的主体部分,而且是科技创新所需知识和技术的源泉

科学与技术创新范文11

一、加强创新方法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创新方法是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和科学工具的总称。加强创新方法工作,切实做好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和科学工具的研究与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科学思维的创新是科学技术取得突破性、革命性进展的先决条件。科学思维不仅是一切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的起点,而且始终贯穿于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的全过程,是创新的灵魂。其次,科学方法的突破是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基础。只有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方法和核心技术,降低对国外方法和技术的依赖,才能真正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第三,科学工具的创新是开展科学研究和实现发明创造的必要手段。科学工具是最重要的科技资源之一,一流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往往离不开一流的科学工具。现代科技的重大突破越来越依赖于先进的科学工具,掌握了最先进的科学工具就掌握了科技发展的主动权。

党的*明确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自主创新,方法先行”,创新方法是自主创新的根本之源。国际上创新型国家普遍重视创新思维的培养,超前部署原始创新方法研究和推广,设立专项资金鼓励科学仪器设备等科学工具的自主研发,不断强化本国的核心竞争力。长期以来,我国对创新方法工作重视相对不够,科学思维培育相对落后,科技活动仍未摆脱跟踪模仿的局面,自主创新成果较少,高精尖科学仪器设备严重依赖进口,与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要求极其不相适应。这就要求我们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将创新方法作为一项长期性、战略性工作来抓,切实从源头上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

二、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创新方法工作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围绕自主创新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需求,坚持政府引导、多方参与,试点先行、稳步推进,立足国情、注重实效的原则,重点面向企业、科研机构、教育系统三个群体,大力推进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科学工具的发展。

创新方法工作要强化机制创新、管理创新与体制创新,积极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形成全社会关注创新、学习创新、勇于创新的良好社会氛围。建立有利于创新型人才培育的素质教育体系,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逐步改变我国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跟踪模仿、高精尖科学仪器设备依赖进口的局面。培养一大批掌握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和科学工具的创新型人才,催生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学方法和科学工具,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持续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企业。为自主创新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方法和工具支撑,大幅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

三、主要任务

(一)加强科学思维培养,大力促进素质教育和创新精神培育。

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工作。注重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追求真理、勇于创新、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一是,重点从“娃娃”抓起,不断总结完善中小学素质教育改革经验,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和质量评价制度、考试招生制度,培育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二是,鼓励本科生、研究生投入科研工作,培养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提高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进一步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支持一批由优秀学生进行的创新性实验;继续推进有利于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大学生竞赛活动。三是,采用灵活多样的继续教育、培训等手段,促进各类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掌握有效的科学思维、方法和工具,增强创新素质与技能。

加强素质教育基础能力建设。重点加强建设一批实习施训设施,为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在有条件的地方,设立创新方法继续教育基地,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熟练掌握创新方法的人才保障。

(二)加强科学方法的研究、总结和应用。

着力推动科学思想和科学理念的传承。通过科学大师科普展览馆和筹建我国科学大师网上在线档案和数据库等模式,对我国当代科学大师的科学思想、科学理念进行挖掘、整理与传承。

大力开展科学方法的总结和应用。一方面,动员组织各有关学术团体、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广泛参与,按照学科分类国家标准,对各学科方法进行系统的研究、梳理、归纳、总结,促进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学科研究与方法研究的交叉融合与相互渗透。分阶段、分学科逐步完成涵盖自然科学、农业科学、医药科学、工程与技术科学以及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各学科《科学方法大系》。另一方面,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科学方法的广泛利用,为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提供有效的方法支撑。

积极推动一批急需科学方法的研究。结合《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20年)》实施及一些热点问题的重大需求,重点开展新兴学科、衍生学科、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等领域急需科学方法研究,催生一批原始创新性的重大成果。重视在科学方法研究过程中创造知识产权,推动以我为主形成技术标准。

积极开展科学难题和技术难题的征集活动。着重开展“10000个科学难题”和“10000个技术难题”征集活动,提出科学问题和技术难题,明确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的方向,培养创新精神,营造创新氛围,加强科学思维,探索创新方法。

(三)大力推进技术创新方法应用,切实增强企业创新能力。

推进技术创新方法的引进与发展。针对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的重大需求,推进TRIZ等国际先进技术创新方法与中国本土需求融合;推广技术成熟度预测、技术进化模式与路线、冲突解决原理、效应及标准解等TRIZ中成熟方法在企业的应用;加强技术创新方法知识库建设,研究开发出适应中国企业技术创新发展的理论体系、软件工具和平台。

积极推动技术创新方法培训工作。编制技术创新方法培训教材,加强培训师资队伍建设;坚持试点先行的原则,择优选择部分省(市)区域和行业,以及创新型企业作为技术创新方法试点,积极推动技术创新方法的培训,特别是推动TRIZ中成熟方法的培训,构建创新型企业文化,培养创新工程师,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加强企业技术创新案例的挖掘、总结和推广工作。

推动企业形成关注创新、践行创新的良好氛围。发挥企业职工的首创精神,积极组织形式多样的技术创新活动;积极鼓励和表彰对企业创新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科技标兵;将学术团体资源引入企业,深化“厂会协作”,推进产学研结合,推动企业自主创新。

(四)着力推进科学工具的自主创新,逐步摆脱我国科研受制于人的不利局面。

加强科学仪器新技术新方法研究。鼓励创新思维,突破传统理念,开展科学仪器的新原理、新设计、新工艺的研究和开发,催生一批原创性科学仪器设备。

积极推进重要科学仪器设备的自主研发。自主研发科学仪器行业发展的共性、核心关键部件,带动科学仪器设备相关行业整体水平提升;围绕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等新兴领域的需求,自主研发相关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自主研发与大科学装置配套的重要科学仪器,提升现有重大科技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水平;加强试剂、软件模型、样品前处理设备等科学仪器辅助设备的研究开发,有效解决我国科学仪器设备配套性不足的问题。

加强科学仪器升级改造技术研究开发和二次创新。坚持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充分挖掘现有科学仪器设备潜能和利用水平,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相关技术,并推广应用;在现有各类科技计划(专项)产生的科学仪器设备成果的基础上,开展工程化和应用研究,增强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实现二次创新,大幅提升国产科学仪器的产业化水平。

积极推进国产科学仪器的应用。一方面,进一步研究运用政府采购、产学研结合、科技金融等政策措施,出台促进科学仪器自主创新的相关政策,大幅度提高现有科学仪器成果的市场转化水平。另一方面,加强国产科学仪器应用示范工作,扩大自主知识产权国产科学仪器的知名度。

(五)推进创新方法宣传与普及。

加强创新方法的宣传工作。通过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网络等各类媒体,加强对创新方法工作的重大进展和典型案例的宣传,弘扬科学与创新精神,提高企业和公众对创新方法的意识,为开展创新方法工作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

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共同推进创新方法工作。联合各有关部门、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推广创新方法工作;充分利用各类学术团体的资源优势,广泛深入开展创新方法的研究,充分利用企业科协、工会的有利条件开展企业创新能力建设相关活动。

采取多种形式普及创新方法。将科学知识的普及与科学方法的普及相结合,促进科技成果的推广与科学方法的推广相结合,全面推动创新方法的普及。

(六)积极开展国内外合作交流。

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创新方法交流。通过组建创新方法相关学术团体,创办学术杂志以及举办创新方法论坛等措施,积极开展学术交流,促进社会各界人士对创新方法的重视和参与。

加强创新方法的国际合作。引进、消化、吸收、推广应用国外先进的创新方法的理念、模式,积极开展创新方法相关领域形式多样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活动。

四、保障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级政府部门要充分认识创新方法工作的重要性,将创新方法作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加强组织领导,根据实际情况,成立创新方法工作的协调、咨询机构;制定推进创新方法工作的有效措施和方案,切实推动创新方法工作。

(二)加强创新方法工作的投入。加大公共财政对创新方法工作的投入,为创新方法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资金保障;建立必要的财税政策,鼓励和引导企业和社会团体开展创新方法工作。

科学与技术创新范文12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创新

一、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创新思想研究的必要性

报告中“创新”一词是使用较频繁的思想范畴,共出现59 次,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彰显了新时代党的思想灵魂和精髓要义。成功的实践需要科学的理论指导,新时代充分挖掘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创新思想的内涵,对其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

(一)一定程度上能够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开放性的特征,必然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绽放新的光彩。中国共产党的历代领导集体都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创新思想的基础上,在科学技术创新政策和实践方面施行了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新举措。本研究力图从继承与创新的角度分析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创新思想,对中国科学技术创新发展的意义深远。

(二)一定程度上深化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思想的研究。关于科学技术思想的研究,我国学者已经从背景、形成、内容、实现途径和当代价值等各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但在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创新方面的研究还为数不多,研究从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中的创新发展方面入手,有助于使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思想的研究更加全面深化。

(三)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创新思想具有指导实践的作用。通过研究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创新思想,可以为从事科学技术方面的创新实践提供有一定指向性的理论指导。在进行实践活动之前,我们首先应该在理论上明确科学技术创新思想的具体内容,以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是如何认识的,是怎样解决的。本文从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创新思想发展研究入手,对这些问题进行认真的理论分析和研究,对我们当下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走自主创新道路等提供有益的借鉴,防止新时代科学技术创新活动发展走向片面性。我国以建设自主创新型国家为发展的战略目标,如果仍然以单一的经济价值取向或仅以促进经济增长为目的创新理论作为指导,那么科学技术创新发展不仅具有片面性,容易忽视社会效益、人文效益、生态效益,最终也会严重阻碍国家健康发展。所以,在当下的科学技术创新实践当中,对于创新理论我们应该给予恰当的扬弃。

二、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创新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科学技术创新动力观。驱使科学技术创新主体进行科学技术创新活动的推动力量就是科学技术创新的动力。主要包括社会需要的刺激以及科学创新与技术创新的互动。指出:“人们对生产生活便捷化的要求,带动了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不断涌现和突破。”科学技术创新活动离不开社会需求,社会需求决定了科学技术创新的方向和速度,是最根本的力量。社会的需求归根到底是人的需要,所以从根本上讲,是人的需求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自有社会形成以来,各类社会事物的发展或多或少都受到了社会需要的推动。一方面表现为直接的,例如人们为了填饱肚子发明工具驯养牲畜、学习种植,人们因为吃生食导致寿命短暂,火就用来使食物成熟,为了穿暖人类学会纺织,懂得建筑,为了满足欲望开始掠夺、开始战争;另一方面表现为间接的,资本家为了追求巨大利润,就由工人改进了技术,由低效率的手工劳作升级到效率较高的机器生产。每逢经济社会有大变革、大发展时,绝大程度上是由新科技来作为坚实后盾的。科学创新与技术创新的互动。当代科学技术创新实践中,科学创新与技术创新是紧密联系的,是相辅相成的,而且这种趋势日益加强。科学创新与技术创新的互动是指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这种互动能够促进创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重要科学领域的新发现有时是由技术领域的新成果来推动的。技术领域的新进步也是由科学方面新发现作为向导的。屠呦呦发现了对治疗疟疾有用的药物,但只有在医学领域中进行大量的科学实验,才有可能发现新药物,使得几百万人的生命免受磨难。这就是科学家在自己钻研的学科方面有了突破,定能推动生产技术,人民生活发生改变。把科学的理论实践作为技术前进的导航再合适不过了。当前,随着社会生产的深入发展,社会实践的需要,导致各个学科的分工越来越细,科学创新与技术创新的联系也愈发紧密。

(二)科学技术创新主体观。科学技术创新主体是指科学技术创新活动的参与者,主要包括人才队伍、企业主体。在科学技术创新体系中,人才队伍是关键。科学技术创新人才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和科学技术知识的传播者,是社会主义建设的砥柱。在各种人才中,科学技术人才至关重要,对于一个国家的科学技术创新水平,其拥有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无疑起着决定性因素。当今世界,发达国家尚且在大肆出台开放政策,争夺人才资源,而且吸引走不少国内科学技术创新人才。在推进科技强国前进的道路上,强调要把开发人才资源放在科学技术创新最优先的位置。特此,总书记提出了科技人才开放的伟大构想。各区域应该及时提高自己的时代敏锐度,加快推进向全球科学技术创新人才开放,顺势而为,不管哪个国家、哪个地区的,只要是优秀人才,都可以为我所用。在科学技术创新体系中,企业居于主体地位。它不仅支撑着国民经济,决定着经济运行速度,更是支撑整个社会技术创新和技术投资的中心。企业创新活动是推动企业创新发展的关键,必须坚持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必须重视对企业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鼓励和保障企业的创新利益,使得企业创新的成本得以补偿。

(三)科学技术创新自主思想。自主思想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创新体系与时俱进的特征。在坚持把科学技术创新思想与我国建设科技国家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之上,自主思想包括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创新性国家以及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毛泽东在科学技术创新途径方面的新论断。20 世纪50 年代中期,前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错误暴露后,结合中国建设道路的发展,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开始思考中国科技的自立道路问题,提出发展中国科技“还是要以自己的东西为主”。个人成长首先要依靠自己的力量,一个国家也是如此。改革发展带来的红利初露端倪之时,第三次科学技术浪潮奔涌之际,世界范围内都把对科学技术创新的认识提高到一个崭新的水平,邓小平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新的理论创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创新思想的再发展。马克思认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生产力中也包含科学。”邓小平则明确了科学技术对于生产力发展来说是起首要作用的。这是对我国现实考量以后提出的论断,意义重大。20 世纪末,国内外局势风起云涌,世界范围内政治和经济以意想不到的速度悄悄改变着,国家建设也遇到来自国际上许多前所未有的挑战,我国发展进入紧要关头,江泽民同志领导的党中央喊出科教兴国的口号。这一战略的根本是坚持教育为本。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基石,没有教育,就没有科学技术的进步,更不要谈民族的复兴和国家的强盛。进入21 世纪,以胡锦涛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确立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战略。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中之重就是自主创新。我国创新队伍的创新意愿不强烈,创新资源也略显不足。如果不走自主创新之路,我们就永远无法摆脱科学技术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创新驱动战略成为自主创新思想的最新体现。从我国发展实际和全球视野的高度科学地回答了“为什么创新、为谁创新、怎样创新”的问题。提出要转变发展方式,让科学技术指引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让创新驱动渗入到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主要是依靠低廉的生产要素驱动的,依靠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即依靠创新驱动成为我国经济未来发展的永恒动力。我们必须抓住创新、依靠创新,激发创新活力,营造创新环境,凝聚创新人才。

三、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创新思想的当代价值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创新思想对当今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世界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价值。以来,我国进入新时代,科学技术创新实践也迈入新的发展阶段。新时代科学技术创新实践需要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创新思想的指导,主要体现在坚持科学技术创新成为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推动科学技术创新环境的优化、促进科学技术创新人才的建设以及明确科学技术创新道路的方向等方面。我国必须高度重视科学技术创新的巨大作用,加大科学技术创新的建设力度。尽管马克思不是研究科学技术创新方面的专家,然而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创新思想对人类的科学技术创新活动提供了非常有益的借鉴和启示。例如,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创新思想具有辩证性,在充分肯定科学技术创新对于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的同时也论述了其所造成的系列负面影响,这对以后国家健康发展的影响不容小觑。总而言之,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创新思想的研究,使其发挥出更深远的影响。

主要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