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春联的特点

春联的特点

时间:2023-06-02 10:00:48

春联的特点

春联的特点范文1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60-0051-03

【作者简介】1.张国宝,南京市力学小学(南京,210024),高级教师;2.李琳,南京市力学小学(南京,210024),高级教师,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

苏教版四上《春联》一课,以短小精悍的篇幅、通俗活泼的形式、生动优美的语言,为我们介绍了春联的作用、种类、特点以及读背春联的好处。

一、在师生交流中走进春联

上课伊始,我和学生就聊起了春联,有的学生说春联起源于桃符,有的学生说春联有“春帖”“门对”等别称,有的学生说春联有对仗的特点,有的学生说明太祖朱元璋除夕之前的圣旨――公卿士庶家门口须加春联一副,还有的学生说春联盛行于明清,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文学艺术形式。

师:春联,也叫“门对”“春帖”“对联”,源于桃符。起于宋代,盛于明清。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表现一定的内容和情感,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

师:我国历史上第一副春联――新年纳余庆 嘉节号长春。

师:孩子们,新年之时,我们享受着先辈的恩泽;佳节之际,我们沐浴在浓浓的春意之中。

二、在整体设计中诵读春联

为了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我请学生听写了六个词语,并请两位学生上黑板书写:

张贴 歌颂 浏览 奥妙 增添 开卷有益

在请所有的学生校对、订正所听写的六个词语后,教师点评所有生字里的“点”。

师:同样是点,“贴”中的点要避让,因为这是左右结构的字;而“颂”中的点却要把整个字撑起。“浏”“奥”字中“文”“米”的捺变成了点,尤其是“奥”字这一点,说明了“一字无二捺”。而“添”还需要再加一点,其实“小+一点”是由“心”字演变而来的。

同时,我还请学生们读准这些词语:

juàn 开卷有益 手不释卷 藏书万卷

juǎn 卷起袖子 卷入纷争 卷土重来

自然问题来了,“同是一个字,为何有的读第二声,有的读第四声?”学生发现所有与书籍有关的“卷”都读第四声,而所有与“卷成圆筒状”动作有关的“卷”都读第二声。“原来,字的读音在一定程度上是由其意思决定的。”

接着,教师和学生一起理解“抑扬顿挫”。应该说这是一个比较难的词语,如何充分地做好铺垫,我想到了手势。于是,我边做手势边讲解:“抑就是向下按,扬就是往上升,顿便是停顿,而挫就是降下来。”伴随着我的讲解,学生们很快就能用自己的话解释“抑扬顿挫”了:“声音有时高、有时低、有的停,就是抑扬顿挫。”这时,教师适时出示字典里的解释:“声音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于是,学生们理解了文中的“抑扬顿挫”――“春联读起来抑扬顿挫,和谐动听”“春联读起来应该高低起伏”“春联的朗读要注意声音的变化”。

紧接着,教师出示五副文中的春联,请学生们读出“抑扬顿挫”之感:

又是一年芳草绿 依然十里杏花红

春回大地千山秀 日照神州百业兴

勤劳门第春光好 和睦人家幸福多

梅开春烂漫 竹报岁平安

绿柳舒眉辞旧岁 红桃开口贺新年

学生们那有模有样的朗读,那或高或低的诵读,不就是对“抑扬顿挫”最好的诠释吗?!

三、走进春联描绘的百花园

在课文的第一小节中,有这样的表述:“我们浏览着各种各样的春联,就像是漫游在万紫千红的百花园中。”紧接着,文本就通过四副对联,呈现了万紫千红的百花园。如何教学?笔者采用了朗读与想象相结合的方式。

“你能通过朗读,让我们‘漫游在万紫千红的百花园中’吗?”学生们自然跃跃欲试。记得当时是一位女学生朗读的,声音轻轻柔柔,煞是好听!朗读结束,我用了三个“美美的”来评价:“春联美美的,人美美的,朗读更是美美的!”

“她的朗读一定把你带进了万紫千红的百花园,你的眼前一定浮现了一幅又一幅春联所勾勒的画面。选择一副和你的同桌互相说一说!”

在“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一联中,学生们看到春天又到了,各种小草一片翠绿,散发出清香,连绵不断的杏树开满了粉红的花朵,仍然是那么的灿烂迷人。在“春回大地千山秀,日照神州百业兴”一联中,学生们说,大自然山清水秀,充满生机,千座山峰一片锦绣,景色宜人。太阳从东方升起,百业将会蓬勃发展!在“勤劳门第春光好,和睦人家幸福多”一联中,学生们想象到幸福勤劳的人家沐浴着春光,和睦的家庭幸福美满。在“梅开春烂漫,竹笏昶桨病币涣中,学生们想到春天有了梅花的装扮显得更加烂漫,爆竹一响这一年就过得平平安安。

在同桌交流的基础上,我请同桌二人进行汇报、展示,学生们争先恐后,尽管在回答的过程中,学生关于春联的理解未必完全准确,关于春联情景的描述未必生动鲜活,但这并不影响学生渐渐迷上春联、爱上春联。

于是,教师和学生们继续漫游春联这万紫千红的百花园――

师生配合读春联:

雪映丰收果 梅传喜庆年

到处山欢海笑 遍地虎跃龙腾

五湖四海皆春色 万水千山尽朝晖

人寿年丰家家乐 国泰民安处处春

你听,在诵读声中,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喜庆的新年、丰收的果实、锦绣的春色、蓬勃的朝阳、处处景象,一幕又一幕,一幅又一幅,学生们的嘴巴里吟诵的是春联,眼前浮现的是那“万紫千红的百花园”。

师:这一段文字,如果老师这样来写:我们浏览着各种各样的春联,就像是漫游在万紫千红的百花园中。如“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如“春回大地千山秀,日照神州百业兴”;如“勤劳门第春光好,和睦人家幸福多”;如“梅开春烂漫,竹报岁平安”。诵读这些春联,你会感到生活中充满了幸福和希望。

谁写得好?这还要问吗,当然是作者写得好。这是学生一致的说法。我只是淡淡一笑:“当然是作者写得好,毕竟我只是个教师啊!那作者写的好在哪里呢?”一石激起千层浪。

“缺少关于春联种类的具体描写。”“这样写不具体,不能具体地描绘春联所呈现的景象。”“前后的衔接好像不太自然。”的确如学生所悟得的那样,原文妙就妙在“连句成段”的结构中,妙就妙在条理分明的刻画中。于是我和学生们通过“连句成段”式朗读以及“总分总”式朗读,来品味、揣摩原文的结构美与段落美。

四、感受春联展现的对仗美

“春联最讲究对仗。”简简单单的一句话,不仅仅是文本第二自然段的中心句,更是春联最大的特点。如何和学生讨论对仗?通过什么方式来讨论?讨论到什么程度?都是我要好好考虑的问题。

还是从文本本身的表达入手。“上下不仅字数相等,而且词类相当,细心揣摩体会,你能从中学到一些文字使用的技巧。”显然,对仗的两个特点已经呼之欲出――字数相等、词类相当。“字数相等”非常好理解,那么“词类相当”又该怎么理解呢?

教师抓住文本所提供的“绿柳舒眉辞旧岁,红桃开口贺新年”这一联来让学生体会“词类相当”,让学生从中明确:“绿柳”对“红桃”,“舒眉”对“开口”,“辞”对“贺”,“旧岁”对“新年”。

在师生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们对“词类相当”有了朦胧的认识,“原来,‘词类相当’就是……”教师的欲言又止激发了学生的发言热情。随之“事物对事物、动作对动作、色彩对色彩、数字对数字、方位对方位等等”,就成了师生得出的结论。这远比字典中对“词类”的解释要鲜活、丰满得多。

“字数既相等,词类又相当”这就是对仗。接着我们以书上的四副春联为例,重点突破“对仗”这一重点与难点。

出示:

又是一年芳草绿 依然十里杏花红

春回大地千山秀 日照神州百业兴

勤劳门第春光好 和睦人家幸福多

梅开春烂漫 竹报岁平安

自己选一副说说什么对什么,同桌再互相交流交流,再请同桌展示一下相互对对子的情形。

又出示:

雪映丰收果 梅传喜庆年

到处山欢海笑 遍地虎跃龙腾

五湖四海皆春色 万水千山尽朝晖

人寿年丰家家乐 国泰民安处处春

我请了两位学生登台,和全班同学互动对对子。登台的学生热情洋溢,坐在下面的学生踊跃配合,课堂上对着美美的春联,师生感受着春联的特别!

再出示:

山河增秀色 大地沐春晖

神州有天皆丽日 祖国无处不春风

山清水秀风光好 人勤年丰喜事多

山明水秀处处皆春色 年丰岁余人人尽笑颜

这一次,教师和学生对对子,师生配合得很完美,诵读春联很带劲!

学生们很快发现规律:对仗。再好好诵读这些春联,景语、情语、心语,皆在其中。

最后,我和学生在王羲之和春联的故事中,结束了《春联》这篇课文的学习。从“春风春雨春色,新年新岁新景”“莺啼北星,燕语南郊”“福无双至今朝至,祸不单行昨夜行”等三副春联中,我们不仅感受到令人拍案叫绝的大师风采,更感受到那源远流长的春联文化与中华文明。

【评析】

1.吟诵是学习春联最好的方式。

综观《春联》一课的学习,“吟诵”贯穿始终。这样的语文学习,即契合了鲜明的文本特点,又对应了春联的对仗之美,还丰盈了春联的内涵,且符合语文学习的规律。在吟诵春联的过程中,学生能够真实而清晰地了解春联内容的丰富多彩。恰如文本所言“春联中有的描绘了美丽的春光、有的展现了祖国欣欣向荣的景象、有的歌颂了劳动人民幸福美好的生活、更多的是表达了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美好祝愿。”吟诵着如此精彩的春联,一幅幅烂漫的画面烙刻于学生的脑海,色彩是那么的鲜艳,画面是何等的亮丽;同时,一份份真挚的情感流淌于学生的心中,生活是那么的幸福,未来是那么的美好!

在吟诵春联的过程中,学生还能够直观而感性地体会到春联的抑扬顿挫,感受到春联的高低错落,时而平缓,时而高亢,时而含蓄,时而激昂。没有吟诵,春联的语言之美、结构之美、对仗之美,怎能彰显!从内容到形式,从感性到理性,“吟诵”铺平了文本与学生之间的学习之路。在吟诵中,学生真正走进春联,通过嘴巴、头脑、心灵等多种感官零距离接触春联、全身心融入春联。这不仅是春联学习最好的方式,也是语文学习的最佳路径。

2.春联的学习不止于对仗。

春联的对仗之美是执教《春联》一课不可回避的问题。而理解到何种的程度,值得执教者细细审视。往往在一些课堂上,为了别出心裁、为了与众不同,教师紧紧抓住“对仗”,多角度、多层次设计,为对仗而对仗,课堂成了极少数学生的舞台,学习成了大部分学生的苦恼。难道春联的学习仅仅是感受其对仗之美吗?答案是否定的!

春联的特点范文2

在2007年春晚的零点报时中,几位主持人多次出现口误、忘词、抢词等语言衔接不畅现象,个别主持人由于搭档配合不默契而在眼神中流露出不满情绪甚至愤然离场等形成的混乱场面,影响了观众的观看情绪,使观众对春晚和这几位知名主持人的印象大打折扣。之后,这段“零点报时”在媒体上引发热议,被称为“黑色三分钟”。

在此之后,央视又连续举办了五届春晚。纵观这几届春晚的“零点报时”,不难看出,在春晚舞台上担任关键角色的主持团队吸取了“黑色三分钟”的教训,在晚会的情绪把握、时间控制、团队配合、语言表达等方面能够较好地驾驭这一特殊节目环节的主持,形成了独特的“零点报时”主持艺术。

春晚“零点报时”主持的

情绪把握

春节是中华民族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在农历除夕和正月初一,各地人民都会举办多种仪式和活动庆祝新春。辞旧迎新、合家团圆、迎禧接福、民族团结、国泰民安等成为中华儿女在春节期间的精神寄托和情感诉求。而春晚通过各种内容积极向上、形式活泼喜庆的歌舞、小品等节目,在除夕夜比较集中地将这些情感诉求表达出来,为人们过年的喜庆气氛推波助澜。

春晚的“零点报时”处在每年辞旧迎新的关键点上,从而更具特殊意义。此时,观众的过年情绪比较高涨,情感比较浓烈。为了进一步鼓舞观众的情绪情感,主持人更应该在调动自己的情绪情感上下功夫。这源于主持人对春晚宣传目的的深切领会、对“零点报时”功能的深刻理解、对自身主持价值的充分自信和对观众的尊重与热爱。春晚主持人饱满、热情的情绪还可以在以下几方面表现出来。

积极、喜悦的眼神和表情。在春晚“零点报时”中,一名主持人说话时,摄像师往往会拍摄他(她)的胸部以上近景或脸部特写,这时,主持人的眼神和表情所流露的情绪就能够比较清晰地被观众感受到。积极热情、交流感强的眼神和真诚、友好的微笑能够比较好地感染观众,调动观众的情绪。如在2012年春晚中,零点报时的主持串联工作由董卿担任主导,她自始至终都保持高涨的情绪状态,眼神里洋溢着喜悦的光彩,这种饱满的情绪很好地感染到了观众,使他们与主持人产生情感共鸣。

高亢、明亮的声音状态。数年来,春晚一直在央视一号演播大厅(面积2000平方米)举办。在“零点报时”中,要在这个比较大的空间里感染现场的每一位观众,就必须用明亮的、偏高一些的中高声区来表达,并且随着零点越来越近,主持人的声音也越来越高亢。如在2012年春晚中,主持人董卿在表达“全场让我们一起,用我们最大的热情,迎接新的一年,让我们一起来:倒,计,时”这一段串联词时,就运用了非常明亮且逐渐高涨的声音,深刻地感染了现场和电视机前的观众,使观众的情绪得到了较好的宣泄。

春晚“零点报时”主持的

时间控制

相对于其他晚会,春晚的持续时间比较长,一般在四个小时以上。虽然事先经过多次彩排演练,有比较严谨的节目流程,但是有些节目如语言类节目的时长仍具有弹性,这就会使直播现场随时有调换节目的可能,从而造成“零点报时”时长的不确定。如2007年春晚就是因为小品《策划》的超时而迫使导演组临时决定将本来在零点前的歌曲联唱调到零点后演出,从而导致“零点报时”的时间变长,使主持人无法按照事先设定的台本来完成串联。而节目时段的特殊性又要求主持人必须准确无误地用语言填满零点前的这段时间,直到说出“倒计时”。为了避免“冷场”,主持人就要运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技巧,将观众带领到零点跨年的时间点上。从近几年的春晚来看,现场会通过主持人送春联或擂响春鼓等多种方式调动情绪,填充时间。同时,主持人适当地调整语速,如将事先设定好的串联词用比较缓慢和深情的方式表达出来,多停少连,能够比较顺利地将现场衔接起来,直到零点倒计时。

如2011年的春晚中,主持人朱军在零点前,单独负责串联以下这段台词:“亲爱的朋友们:金鼓齐鸣,壮志飞扬!我想此时此刻我们都满怀着激动的心情在迎接又一个崭新春天的到来。此时此刻,我们都站在了时间的门槛,凝望着母亲的白发,抚摸着孩子的笑脸,我想我们所有人都真心地对自己说一句:真好,我们又过了一个平安、和谐、幸福的快乐年!亲爱的朋友们,您准备好了吗?让我们一起和着这迎春的鼓声,迎接辛卯兔年崭新的春天。来,让我们一起准备,倒计时,10、9、8……”相较于同届春晚前面部分节目间串联词的表达,在表达这一段串联词时,朱军一边说话,一边不时抬头看着计时器,他的语速非常缓慢,停顿较多,但感情饱满,感染力强,直到准确无误地喊出“倒计时”,顺利地完成了该届春晚“零点报时”的主持工作。

春晚“零点报时”主持的

团队配合

“黑色三分钟”最大的问题就是主持人之间的配合不流畅,相互生硬打断,从而造成现场混乱。这不乏春晚主持串联词过于正式、对仗工整、文学性强,又因主持人较多,为了保证每个人不被“冷落”而将一句台词拆分开来,由多名主持人共同串联完成,但一旦忘词就很难出彩地完成衔接。而在此后几届春晚的零点报时中,在主持人顺利串联结束送春联、擂春鼓等环节后,不再由几位主持人共同主持一句或一段串联词,而是由一名主持人单独发挥,这样就避免了主持人的语言相互撞车从而造成混乱局面现象的发生。因为央视春晚的主持人基本都是优中选优,在业界比较知名、主持经验丰富、专业水平较高的“明星”主持人,由他们其中一人来即兴语言发挥,填满几分钟的时间并不困难。如在2011年春晚中,六位主持人串联过擂春鼓后,由朱军一人主持串联词,其他主持人不再说话,只是边聆听边用微笑的表情来配合朱军的语言和情绪,使得现场听感干净、有序。在2012年的春晚中,四位主持人用方言送完“东”“西”“南”“北”四副春联后,由董卿一人用语言填充零点前的时间,直到倒计时开始。其他三位主持人也只是用表情配合董卿的语言情绪,不再说话,同样使现场听感干净、有序,不混乱。

春晚“零点报时”主持的

语言表达

主持人主要是通过有声语言来传递信息、表达情感的,春晚“零点报时”的主持工作同样如此。这种特殊的节目主持形态在串联词的写作上独具特点:内容上气势磅礴,立意高远;形式上对仗工整,句尾押韵,修辞丰富,颇具文采。如2011年零点报时三分钟中的一段串联词:“红红火火逢盛世,欢欢喜喜送华年;一帆风顺年年好,万事如意步步高;家家小康欢乐日,春回大地艳阳天。春天在召唤,亲爱的朋友们,我们已经踏上了21世纪第二个10年崭新的征程。十二五规划已经铺开了宏图画卷。新的一年我们将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在党的旗帜引领下,万众一心,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新的一年,我们每个人都有许多的梦想要去实现……”。这一段串联词前半部分的写作采用了七言律诗的格式,后半部分的内容立意较高远,遣词造句也颇有文采。因此六位春晚主持人在现场用有声语言将其一人一句表达出来时,采用了朗诵式的语言样态,沉稳、大气;感情饱满、积极,声音通畅,洪亮。同时情感和语言节奏衔接顺畅,表现了这段串联词的整体感和感染力,带给了观众非常愉悦的审美体验。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传媒语态的变化以及新鲜主持血液的不断注入,春晚的主持语言和主持风格也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如2012年的春晚中,很多节目的串联词就颇具谈话体的特征,其“零点报时”的串联词较之以往也少了一分规整严谨,多了一些轻松随意。但是不管如何变化,主持人在这个特殊节点的情绪调动、时间控制、团队配合和语言表达等仍将遵循其特殊的艺术创作规律。作为主持人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主持艺术创作理念,巩固有声语言表达专业基本功,才能胜任主持工作,赢得观众的认可。

(作者单位:潍坊学院)

栏目责编:曾 鸣

参考文献:

春联的特点范文3

节是中国人最隆重的节日,每逢春节都会有很多独特的习俗,比如吃年夜饭、看春晚、穿新衣、放鞭炮、压岁钱。必不可少的当然还是贴春联。说起春联,使我想起了王安石的诗《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家万户瞳瞳目,

总把新桃换旧符。

诗中的桃符就是指春联。过年时,每家都要换下旧春联,贴上新春联。

自从我小学一年级开始学书法起,每年春节,写春联、送春联成了我的必修课。亲朋好友都向我索要春联。

牛年春节书写春联我觉得更牛气。前年我是习楷书,去年我又开始练习隶书,用楷隶两种字体各书写了一幅唐诗作品,参加了全国书法七级的资格考试。因此今年的春联我全部采用隶书书写。经过几年的书法练习,我觉得自己读帖、临帖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对分析、处理字体结构布局的能力也大有长进,分析和运用基本笔画的技巧更熟练,因而今年春联写得较得体,隶书的特点也表现的较逼真。

在书写春联中,我也加深了对春联寓意的理解。注意对不同的人送不同的春联。例如我给快90岁高龄的太太送了这样一幅春联:上联是“春风惠我财源广”,下联是“旭日临门福寿康”,横批是“吉星高照”。意思是:阳光普照全家,祝老人幸福、健康、长寿,全家快乐。太太高兴极了,笑得合不拢嘴。

今年我特别注意读春联,在写春联中去解读春联,值得一提的是领悟欣赏了三幅独特的趣联。其一是“上联二三四五,下联六七八九,横批为南北”。巧用数字和谐音,补缺的手法,表明了一种意思。字面看上联缺“一”,下联少“十”,横批没“东西”。我理解应为“缺衣、少食、 没东西,这家人很穷。其二”上联是壹壹壹壹壹壹壹壹壹,下联是拾拾拾拾拾拾拾拾拾“,缺横批。字面上看,上联很多“壹”可以理解很多为丰富,即丰衣(壹)壹,下联足够多的“拾”可以理解为足食(拾),“丰衣足食”正好配为横批。我理解这幅对联要表达的是:有衣、有食、丰衣足食,生活很富裕。其三是“上联长长长长长长长,下联是长长长长长长长,”缺横批。这是妙用多音词不同读音构成的一幅趣联。真正意思的读法是chang zhang chang zhang chang chang zhang ,下联zhang chang zhang chang zhang zhang chang ”。据说这是一位从事豆芽生产的人写的对联,他希望自己生产的豆芽天天长(zhang),天天长(zhang)长(chang)。我给配一个横批应该是:越长(zhang)越长(chang )。

通过学习春联、书写春联。使我懂得了中国的汉字十分丰富。春联是中华文化的艺术精品。传承着中华文化的悠久的历史,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节日里春联衬托了节日的喜庆,沟通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作为炎黄子孙,我爱中华民族文化, 我喜欢学习、书写春联。

春联的特点范文4

关键词 春晚 导播风格 比较

中图分类号G220 文献标识码A

自1983年中央电视台首度直播春节联欢晚会以来,春晚受过追捧,也受过质疑。在长达27年的直播历史中,春晚既形成了一种总体上的导播风格,又在不同时期受到时代背景、规模、场地、舞台、灯光、演员等因素的影响,而各自拥有不同的风格特点。

电视导播工作是一种艺术,春晚的导播风格就是指导播把春晚演播现场所发生的事件用画面、声音等电视符号的传播形式,把多机位、多角度的声画信息重新排列整合成连续的、系统的电视节目,把视听语言实时地传递给场外观众时所形成的风格和特点。具体地说,在春晚直播中,导播通过对晚会的全面认识,把演播现场的情况加人自己的理解,凭借自身的视听语言架构能力,自如的将现场转化为电视画面。在这个过程中,导播所运用的视昕语言表达方法就是春晚的导播风格。

一、导播及导播风格在春晚中的地位

春晚是除夕夜全球华人共同关注的节目,并且是全球同步直播,导播决定着观众所观看到的画面和听到的声音。导播必须是熟悉整台晚会的人,因此,只有总导演才能担当此工种。导播的业务水平,直接影响到观众所接收到的整个晚会的水平,因此,在春晚中,导播对晚会直播的影响十分重大。

导播是最终将演播现场转化为电视画面的人,这中间的转换思路就是其视听语言的表达方式,面对同样的现场,不同的导播的画面诠释是各不相同的。但无论对于谁,视听语言的架构能力和自如运用程度都将深刻地影响其升华呈现工作。在直播中,导播是整个晚会制作团队的核心,其他各工种都必须配合导播的工作。

在春节联欢晚会中,导播的风格不应该影响节目本身,而是应该突出节目本身的风格,导播的个人风格只能在突出节目本身风格的基础上发挥出自身的风格。

二、春晚导播风格的发展历程

在春晚2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不同的导播风格。

1、朴素联欢的成长期:1983年春晚是在600平米的演播厅举办的,台上台下的距离特别近,演员都是坐在场下候场,表演完后又回到台下和观众一起观看节目。当时的晚会理念以“联欢”为主,对联欢会的气氛要求是在首位的,而对技术上的要求并不是很严格,并且受条件的限制,导播规模也只能是当时最大规模的6台机位。现在看起来的所谓“穿帮”镜头在当时也出现了很多,这并不影响当时的晚会效果,观众也并没有对这种现象产生非议。从83年春晚迈出第一步,到84年打造一整成熟的晚会,前两届的春晚为后来历年春晚的举办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值得一提的是,从这两届春晚开始就确定了一些固定环节,并且一直沿用至今,如场内热线电话、歌舞曲艺的表演形式、《难忘今宵》的结束曲等等。从1986年开始,春晚正式走向成熟,86年春晚模式已经固定,语言类、歌舞类、魔杂武术类三大支柱性形态已基本确立,在形式上已经非常完整,成为后来春晚的基本模式,一直延续至今。

2、华丽包装的繁荣期:1987年,春晚从600平米演播厅移至彩电中心(现中央电视台)1000平米演播厅,台上与观众的距离拉开,互动性减弱,仪式性增强。越来越讲求舞台的华丽和节目内容的填充,距离感越来越强,固定模式下的循环发展让人渐渐适应一年一次的“春晚仪式”。此时的导播规模急剧扩大,随之配合的舞美、灯光等规模也都在往大规模方向靠拢,摇臂、滑轨、固定机位的增加,一系列技术上的包装拖着导播在寻找自己的风格。1987年到1997年的十年间,是春晚大发展的时期,各种现代化导播手段在这十年问飞速发展,后来的导播手段基本上沿袭了这一时期的成果。从“明星上一个红一个”和流行歌曲“唱一首红一首”的民间说法可以看出春晚对于人们除夕夜收视习惯的影响,春晚的集中收视的确培育了中国人一种新的年俗,信息化的年俗。

3、殿堂仪式的瓶颈期:1998年春晚从央视1000平米演播厅移至3000平米演播厅(1号演播大厅),20个人的舞蹈队根本撑不住舞台,必须在60人、80人甚至120人以上,一上舞台就是巨型节目,舞台大,阵容大,观众参与难度越来越大,春晚正式迈入了殿堂化时代。导播的工作也进入模式化的误区,导播二度创作的空间十分小,导播的风格被晚会本身的仪式性所制约。很遗憾,正是由于场地的成倍扩张,这个殿堂化的标志,恰恰成为了春晚开始往误区发展的标志。

然而。演播厅的扩大只是这个尴尬时期的开端,正式进入瓶颈期是2000年以后,当春晚再也无法一夜之间捧红一个人,唱红一首歌的时候,导演组和各个技术口的工种都陷入了一种十分尴尬的境地,导播风格在瓶颈期只能靠技术水准来保持节目水准不降低,根本无法提高艺术水准,导播规模扩大再扩大,硬件在增强,但观众看到的却不是享受,这一尴尬时期的春晚甚至被评论为“鸡肋”。

4、大舞台小节目的回归期

2009年春晚,已经很少捧纡过人的春晚奇迹般地捧红了两个人;沈阳和刘谦。小沈阳的成功打破了大舞台上“相声小品用喊”的局面,而刘谦的成功为大舞台上的小型节目打开了一条大路,郎昆把“联欢”的概念重新拉回到了春晚的舞台上。2009年春晚加入了从来没有过的近景魔术,导播的配合,机位的安排、调度和魔术完美地结合在一起,郎昆开辟了春晚大舞台结合小节目的导播风格。

三、春晚导播风格的特例

1、1985年春晚在1万平米的北京工人体育馆内举行,总导演依然是黄一鹤,但与前两届春晚不同的是,黄一鹤高估了当时春晚的发展速度,错误地判断了当时观众对春晚的喜好方向,并且模糊了春晚的定位,导致这届春晚劳师动众却费力不讨好。此次春晚的失败并不是黄一鹤的个人错误,原因是多方面的。1985年春晚经过83年、84年的巨大成功之后,渐渐成为观众过年众多环节中的主导环节,人们的春节渐渐变为了以春晚为主导的主题叙事性春节,观众对于春晚的期待值成线性增长趋势,导演组急于把这样一台“联欢”性质的晚会放人体育馆内也是为了满足观众的需求,但并没有考虑到当时的导播水平还没有达到场内外联欢的效果。

2、1996年春晚试行三地联播。这也只能算是一次尝试,并且仅有这一次。96年北京、上海、西安三地联播,导播风格有了新的突破,三地传输质量不同的情况下能在同步直播的同时异地串联,这对于当时的导播技术无论是硬件上还是软件上都是一次极大的考验。最终春晚的导播系统通过了考验。但观众似乎不太买账,颇费周折的技术展示似乎没有能让技术的高度实现同等的艺术高度。这种尝试并没有最终形成固定模式被保留下来。

3、2009年春晚中,近景魔术的成功给春晚的导播团队带来了思考。长期以来习惯了大舞台的春晚一直无法接受

近景魔术这种小型节目,刘谦的成功是整个导播团队的成果。近景魔术的成功本身是偶然的,但它背后的导播团队的成功并不是偶然的,也就是说,2009年的近景魔术证明了现代导播技术水平和艺术风格在春晚这种大型舞台上的巨大作用。事实证明,近景魔术的导播风格为解决大舞台和联欢之间的矛盾找到了一条出路,并为春晚导播风格的创作打开了新思路和新局面。

四、春晚导播风格的影响因素

1、导播个人风格的影响

春晚的导播风格既有整体上的共性,又有个体上的特性,根据历届导演的不同,导播风格也各有差异。

从1983年到1986年,黄一鹤总导春晚,这一时期春晚的整体风格十分突出“联欢”,因此导播风格也很朴素,不在乎穿帮与否。从现在的影像资料观察,很多镜头包含有摄像机摄像师等工作人员的画面。黄一鹤本身也认为台上台下台前幕后原本就是一体的,联欢是整体的联欢。在1983年春晚片尾字幕时,黄一鹤还把所有的幕后工作人员全部安排出镜了。

孟欣,是春晚总导演中为数不多的女导演,而1998年又恰逢春晚移至1号演播大厅,从1000平米到3000平米的舞台转换原本就是一个巨大的考验。于是百人巨型舞蹈开始出现,随之而来的是场面调度上的恢弘,从开场就可以看出,摇臂的镜头运用明显增多。舞台的华美也为孟欣的导播风格增添了宏大、华丽的色彩。

郎昆则是从1983年第一届春晚一路跟过来的,他非常向往早期春晚的联欢气氛,但是又迫于大舞台的无奈,一直在苦苦寻求大舞台与联欢之间的平衡点,他早期的导播风格是杂糅的,既想达到联欢的效果,又要兼顾到大舞台的气势,这种风格非常矛盾,同时又十分无奈。直到2009年从近景魔术的导播风格上找到了导播风格配合节目本身的突破点,终于打破了多年来存在的瓶颈,寻求到了大舞台和联欢之间的平衡点。

2、技术/设备(科技)的发展对导播风格的影响

1983年春晚地面一共6个机位,这在现在来说只能算小型晚会,但是在当时来说已经算是相当大的导播规模了,当时在一个非常狭小的导播间里黄一鹤导演完成了整场晚会的直播。

现在看来,当时的条件的确很艰苦,但是它所反映出来的是当时全国电视的最高水平,科技的进步对于春晚的导播规模和导播水平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与83年春晚相比,在经过了27年飞速的发展之后,09年春晚无论从灯光、舞美、机位设置还是导播规模上来说,都是无法相提并论的。

多层次的舞台设计将舞台延伸,20个机位比83年的6个机位规模扩大了3倍多,这种大规模的视听享受得益于科技的飞速发展。在给导播提供更大的发挥舞台的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技艺要求。

五、春晚导播风格的发展

必须承认,作为一个历经27年发展的重要文化事件,春晚的意义是重大的,影响也是深远的。春晚从最初的主导人们的生活发展到了现在伴随人们的生活,由“主导”到“伴随”的转变,并不是春晚水平在下降,而是人们整体生活元素在增多,春晚已经由主要元素退居到了其他同等元素,如何运用电视化手段在大舞台与小节目之间取得平衡是今后需要研究的课题。

由于春晚是直播节目,所以在历年的春晚直播中,播出安全是高于其他因素而存在的最首要因素,而导播风格一直处于次要地位。但是随着国内综艺节目的风格化特点越来越明显和越来越强势的发展趋势,导播风格势必也会在春晚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春晚整体的水平线上,各总导演和导播的风格特点也将成为影响春晚风格的一个重要因素。

春晚的导播风格是受时代背景和个人因素所影响的,所以导播风格在每一届的春晚中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当今观众的个人理解越来越丰富,春晚中体现的导播风格能不能够为大多数观众所接受,这就需要导播根据当下对时代因素理解及对观众喜好的了解,对自己的导播风格进行调整。小型节目在大舞台的导播运用开创了春晚导播风格新的艺术道路,将为春晚导演组对春晚电视化手法的运用打开思路。

注释

春联的特点范文5

在这个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里,世界足坛、篮坛的俱乐部都也纷纷不忘庞大的华人球迷群体,用各自的方式向万里之外的中国球迷拜年。除了博客、微博、网络视频等方式外,更有挂春联,发红包的。曼联俱乐部甚至还应景的选出了“龙之队”来恭候新春。

看来,春节的喜庆,豪门也不落下。

曼联组龙之队庆贺春节

2012年1月11日,英超豪门曼联在其官方网站公布了球队12月的最佳球员,结果保加利亚前锋迪米特尔・贝尔巴托夫毫无悬念的成功当选。此外,为了庆贺中国传统佳节农历春节到来的浓厚节日气氛,曼联官网特地应景的选出了11位在龙年出生的红魔球星,以这一方式和中国球迷共同迎接龙年。

曼联官网选取了11位在中国十二生肖中龙年出生的现役或者退役红魔球员,打造了一支红色的“龙年之队”,并选取他们职业生涯中的一个重要时刻来体现他们身上所具有的龙的特征,这11人当中不乏名垂红魔青史的传奇球星。

这11人中出生于1940年的有4位,分别是大卫・加斯科尔、亚历克斯・道森、约翰・加尔斯、丹尼斯・劳;出生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有3人,分别是1964年出生的保罗・帕克和布莱克摩尔,以及出生于1952年的戈登・麦克奎因。其余4人目前仍奋战在绿茵场上,除36岁的范尼外,埃尔南德斯、安德森、埃文斯3人仍在弗格森麾下效力,且均出生于1988年。曼联官网认为他们身上体现了龙所代表的“勇气”、“力量”、“强壮”、“运气”等特征。

除此之外,曼联俱乐部还将进行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活动,以庆祝中国农历新年的到来。

曼联在其官网上表示,中国农历新年是世界范围内庆祝人数最多的节日之一,俱乐部已经在中文官网上开辟了关于龙年的专题页面,并会抽取龙年红包送给中国球迷,与7000万的中国曼联球迷以及全球的曼联球迷共度新年。

在上周五,曼联已经在球队主场老特拉福德东侧看台外挂上了条幅,上面用中文写着“曼联加油”,并在官网上用英文向球迷们解释了这四个字的意思。曼联还特意设计了一个龙的logo,用在庆年的各个方面。这个标志也是圆形,使用红和黄两种色彩,与曼联的logo可谓交相辉映。在老特拉福德的条幅上,印有这个龙的logo,在曼联给中国球迷准备的红包上,也印有这个logo。

现在,中国球迷可以登录曼联中文官网以申请龙年红包。优胜者将会获得独一无二的珍贵奖品,包括与一名一线队队员5分钟的单独视频对话,或是老特拉福德VIP比赛日体验,外带往返机票。此外,还可以将自己对红魔的祝福发至指定邮箱,被选出的祝福语将在1月31日曼联对斯托克城的比赛时在场边电子板上出现。同时,今年俱乐部还将向球迷展开征集春联活动,选中的春联也将在对斯托克城的比赛时进行展示。

老特拉福德球场挂对联

曼联过中国年并不是头一遭。曼联俱乐部主场老特拉福德,曾在去年大年初一挂出一副中文的春联,上联是“曼联齐歌贺新春”,下联是“红魔千里留雄劲”,给所有中国球迷拜年。原来除夕夜之前,曼联俱乐部老特拉福德球场的工人们就开始忙碌起来,为的就是自己在中国球迷心目中的形象添上浓重的一笔。

对联倒也算工整,美中不足的是,不管是英格兰人,还是美国老板,都没有完全了解对联的格式,光有上下联却无横批,只有将“Manchester United”当作横批,显得有些美中不足的感觉。不过远在万里之外的英超霸主能有这份心意,相信中国球迷并不会计较这些小细节,反而更能感受到亚欧大陆另一端传来的浓浓暖意。

事实上,曼联的“中国风”不仅如此,在曼联的官方网站上,就有费德南德、布朗,还有奥谢三名球员用中文给您拜年的视频。曼联官方语是:当全球数亿华人在一起庆祝新的一年到来的时候,曼联的三名球员也加入了这个喜庆的时刻。

“围脖”送祝福

曼联如此用心的给中国球迷拜大年,其他俱乐部自然也不会闲着。

同样是2011年春节,前布莱克本主教练、名帅阿勒代斯,维拉的首席执行官保罗・福克纳、维拉球员卡鲁、沃克,纽卡斯尔球员哈珀、泰勒,富勒姆球员斯托克代尔等人,纷纷代表各自俱乐部及个人通过网络视频用中文、甚至用粤语向中国球迷拜年。其中,阿森纳的两名当家球星法布雷加斯和纳斯里通过微博向中国球迷拜年。法布雷加斯写下了:“Happy New Year to all the chinese people! Have a great time!(祝愿所有中国人新年快乐,祝愿你们有一个美好的节日!)”纳斯里则写了:“hi tweeps i just want wish happy new year to the chinese people。”(我只想对所有中国人民祝愿新年快乐。)”有意思的是,小法在发完这条“围脖”不久后,可能是想到了在英超的对手朴智星,又补上了一条对韩国球迷的祝福。

国奥切尔西共庆新春

2007年2月15日,中国国奥队王大雷、英超切尔西队兰帕德与伦敦市长利文斯通联手出席“伦敦-中国年点灯”活动,迎接中国农历春节的到来,在牛津广场的各处,大红灯笼被高高挂起,节日的气氛弥漫伦敦。

2月12日,切尔西就已尽了“地主之谊”, 为即将结束欧洲之行的国奥队队员举行了盛大的晚宴,共庆新春佳节。此前,切尔西俱乐部官方发言人西蒙就表示,他们将举行一个联欢会,中国国奥队全体队员以及中国足协的相关官员都将到现场,大家会感受到一个不一样的春节联欢活动。

果然在晚宴上,切尔西俱乐部除了特地邀请了来自中国河北的杂技演员登台献艺之外,还找来了一些英国美女身着旗袍出场,这些鲜明的中国元素让国奥队员们感受到了家的气氛。

休斯顿火箭年年过春节

在休斯敦,中国的春节已经成为火箭队的一种文化标识,每年都要举行庆祝活动。自从姚明到了休斯敦,使得这里的每一个人都会说点中国话,连门卫大叔说起中文的“新年快乐”,也能张口就来。2007年,姚明还特意穿上一身中山装,用英文向美国球迷说了一段新春贺词。

2011年春节前,摄影师需要为火箭球员拍些中国春节的拜年录像。让每一名火箭球员都说一遍吉祥话并不是那么容易,有的人学得快,有的人说起来就费劲了。不久前的赛前更衣室时间,乔丹・希尔就和康特尼・李各说了一段,希尔说了句“恭喜发财”,还自鸣得意地说自己悟性好。当时李领到的是“万事如意”,说了半天还在绕口,希尔系着鞋带都笑喷了,李有些不满,说摄影师不公平,怎么不给自己“恭喜发财”,那个好说。

每一个机会都不能错过,训练场上的球员有了空闲,摄影师也不能放过,一个个要求说些拜年的话。巴蒂尔自然最好说话,给足了面子,“如意吉祥”根本难不倒常来中国的他。

有点难度的是小布,不是说他耍大牌,而是这家伙实在没耐心,刚刚应付完费根的追问准备进力量房,就被球队公关尼尔森和崔西拦下,小布知道躲不了了,嘴里嘟囔着:“我都说了三年了,好吧,来吧。”说着蹬上了脚踏车。

春联的特点范文6

“春晚”网络外宣的实践

经过20多年的培育,“春晚”不仅在世界范围内具备品牌影响力,还是展示中国形象颇具代表性的载体。它不仅具有丰富的中国文化内涵,寄托了全球华人的感情,还为世界上关注中国的受众打开了一扇友好的窗口。对于央视国际而言,开展“春晚”网络外宣不仅服务了电视,还不断发挥并固化了自身的潜力。

2007的电视“春晚”,由于与互联网深度互动,呈现出多个亮点,在中文互联业界产生了空前的影响力,为央视国际开展网络外宣提供了很好的契机。它的官方网站,以视听互动为主线,推出资讯春晚、视频春晚、互动春晚、手机春晚、搜索春晚等各具特色的内容,并配合“春晚”剧组,为剧组提供从动态、作品征集、节目评选、数据反馈等多层面、多角度的网络服务支持。

央视国际还首度与新浪、搜狐、百度、腾讯、TOM在线、网易等六大国内知名的网站结成网络联盟,共同推出“春晚明星墙”、“春晚搜星”、“春晚百问、”“春晚大家谈”、“春晚朋友圈”、“春晚大拜年”六大互动产品。首度与全国地方电视台网站联手推出网络视频联盟,汇集了各地的春节特色节目。

央视国际的“春晚”外宣不仅内容丰富、特色明显,还拥有较为完善的跨媒体技术平台。2006年底,在用网络图文并视频传播的基础上,央视国际的手机平台和IPTV平台初步建成,其中,央视(CCTV)手机电视于2006年底正式,这些都为央视国际向海外推送节目奠定了基础。

2007年“春晚”播送当天,为了满足全球受众同期感受中国“春晚”的需要,央视国际首次尝试通过国际互联网、手机电视、IPTV等跨媒体终端全球同步直播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戏曲晚会、歌舞晚会,并联手中国台湾网、你好台湾网、AOL、Mediazone、悉尼中文电视、I’m tv、中时电子等网站和英国ROK TV、西班牙ARENA两家国际手机电视运营商,使“春晚”节目直接在美国、英国、西班牙等国家和我国台湾地区落地。美国最大的门户网站美国在线()也专门为央视的“春晚”节目开辟了专区。

值得一提的是,合作公司ARENA联手的西班牙电信也对本次传播给予了高度重视与支持,不但在其手机电视首页开辟了央视专区,而且还对其3亿多用户开通了直播“春晚”视频的西班牙境外漫游业务。直播当天,晚会刚开始,即从当地传回在唐人街有许多人开始用手机收看出“春晚”的信息。目前西班牙全境有华人约5万人,而当晚ARENA通过西班牙电信平台用手机终端收看“春晚”的用户达23.省略,参与央视国际与六家国内知名的互联网站共同推出“春晚明星墙、”“春晚搜星”、“春晚百问”、“春晚大家谈”、“春晚朋友圈”、“春晚大拜年”六大联盟产品的互动。

央视国际还为2007年“春晚”开展网上春联征集活动,共征集到2000余副内容健康、语言优美的春联。这一富含中国韵味的文化符号,在海外网民中产生广泛的影响。

此外,海外受众还通过央视国际与中国地方电视台网站联手推出的网络视频联盟,领略到中国各地的春节民俗和地方文艺节目。

从外宣的效果上看,2007年“春晚”网络直播报道规模之大、影响之广、反响之烈都是前所未有的。据统计,“春晚”直播开始至晚会结束,央视国际访问页次超过世界杯创下的访问记录,创历史新高。通过网络收看“春晚”视频直播的达到1139万人次,最高同时在线人数为139.9万,其中海外和我国台湾地区的最高同时在线人数为15万;通过手机电视收看转播的观众累计达到216万人次。正月初一至正月十六,还有更多海外华人和台湾同胞以轮播或点播方式收看上述庆新春节目,其中通过网络收看的超过1600多万人次,台湾同胞访问量近24万人次,是2005年的36倍多。

央视国际新媒体传播“春晚”及相关庆新春节目还在海外及中国台湾引起强烈反响。数万名来自美国、加拿大、日本、英国、德国、澳大利亚、西班牙等数十个国家以及中国台湾的观众在网上留言,对央视国际新媒体传播“春晚”予以高度评价,他们纷纷表示“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央视国际传送的春晚节目让身处异国他乡和中国台湾的他们感受到来自祖国的温暖,让他们有了回家的感觉。美国CNN等多家海外媒体分别在节目中给予了及时报道。AOL、Mediazone、中国台湾网等合作伙伴也对本次合作予以高度评价,认为这开创了新媒体对外、对台宣传的新局面。

“春晚”网络外宣的经验

央视国际的“春晚”网络外宣,不仅充分补充了电视“春晚”在海外以及新媒体受众覆盖上的空白点,延伸了电视“春晚”的影响,还进一步拓展了新媒体外宣的形式、海外推广的空间、覆盖面更广的合作渠道以及更为多元的受众群,丰富了电视外宣和网络外宣的经验。总结“春晚”外宣的经验,我们认为,是内容为王、合作双赢、软硬兼备等三条外宣传播理念,推动此次“春晚”网络外宣获得成功。

内容为王,跨媒体传播。“春晚”网络外宣的成功证明,选取有影响力的主题内容做外宣,是外宣实践成功的基石。因为有影响力的主题内容,也意味着具有庞大的海外收视需求。如果不是电视“春晚”强有力的品牌影响力,绝不能在短时间内吸引到诸多有实力的国际运营商,从而聚集成千上万的海外受众。

而“春晚”的网络外宣通过对内容和技术不同层面的差异化传播,充分照顾了海外跨媒体终端受众的需求。这也正是中央外宣“三贴近”原则所要求的,即“贴近中国发展的实际,贴近国外受众对中国信息的需求,贴近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而要满足受众的需求,必须充分了解受众的构成以及需求。

随着互联网新媒体的发展,受众结构发生很大的变化。根据美国eMarketer公司2006年5月的报告,截至2005年底,全球互联网用户总数已超过10亿,其中8.45亿用户经常上网,四分之一的全球互联网用户使用宽带或高速网络上网。美国iSuppli公司的调查显示,预计到2011年,全球的移动电视用户数将从2006年的320万增至1.3亿。

此外,越来越多的人将互联网看做是他们获得新闻的主要来源。据Pew Internetand American LifeProject 2006年3月的一项调查显示,互联网已经成为美国成年人获取新闻的主要渠道之一,有43%的用户将互联网作为主要的新闻来源。google的一项调查也表明,英国人喜爱互联网已经超过看电视。英国的网民平均每天在网上的时间是164分钟,相当于每年超过41天,而看电视的时间平均每天148分钟。英国政府统计数字表明,64%的英国成年人定期上网。

基于海外受众分布以及接受信息习惯的改变,央视国际作为央视全面授权的网络、手机电视、IPTV等业务的管理机构,必须抓住机遇,通过网络、手机电视、IPTV等跨媒体全力配合央视,满足海外受众对央视节目以及中国信息的需求。

合作共赢,跨地域联动。由于电视自身“有组织落地”的特点,决定了电视在向对象国传播的时候,无论是通过卫星直接接收还是有线电视网传送,都面临着可以上天但未必能落地,可以落地但未必能落户的现实问题。另外,电视节目线性传播、瞬间即逝的特点不方便受众反复收看和查找,也是有时差的跨国界传播中的一大难点。而央视国际天生具备的覆盖广、落地易、成本低、容量大的网络特点,可以较为便利地弥补上述的不足。

因此,为了满足受众需求,扩大电视“春晚”的世界影响,在“春晚”网络对外宣传过程中,央视国际始终坚持合作双赢的原则,一方面充分利用自身的网络、手机电视、IPTV平台,一方面在安全播出的前提下,大胆地选取了若干家不同地域和国别的可靠的国际运营商,实现了网络、手机电视、IPTV跨媒体多终端全球化直播。相反,如果一味依托自身力量,央视国际的“春晚”报道可能在5到10年内也实现不了同样的效果。重要的是,通过不同地域和国别的运营商,不仅更充分地扩大了电视的覆盖率,还更为有效地覆盖了价值更为多元化的受众群。

软硬兼备,平衡播报中国。在“春晚”的对外宣传中,央视国际不仅向全球受众传送了以文艺节目为主的软信息,还在征集并播报春联的过程中附带传递了“和谐”的主流政治信息。综看“春晚”的对外宣传,尽管还是以软新闻为主,但还是软硬兼备的。而从外宣的整体策略来看,软硬兼备的策略也是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保证新闻的导向性原则,从而一方面满足受众对软性信息的需求,一方面及时向海外受众传播中国的主流价值观。

通看我国这几年的外宣情况,也印证了这样的理念。这几年,正是因为秉承软硬兼备的平衡原则,通过互联网来传播国家形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西方主流媒体对中国的报道每天都在递增,内容也从过去的灰色、歪曲逐渐走向积极、正面。

“春晚”网络外宣的启示

从“春晚”网络的外宣实践中,我们更加深切地体会到,央视国际是央视节目的补充、延伸和拓展,央视国际外宣也是央视外宣节目的补充、延伸和拓展。要做好外宣工作,央视国际首先必须服务于央视节目海外受众的网络以及跨媒体终端的收看需求,其次在受众需求的基础上扩大央视节目的有效覆盖率,从而实现央视对外宣传节目最终需要达到的传播和塑造国家形象的目标。

2008年和2010年将在中国举办的奥运会和世博会,既是中国传播和塑造国家形象的最佳时机,也是中国媒体发展自己的大好机会。作为央视节目的补充、延伸和拓展,央视国际也应抓住机遇,充分发挥网络全球化互动传播优势,及时向世界传递中国的声音和画面,以提升国家的国际声望。

总而言之,在2007年的“春晚”外宣实践中,央视国际首次收获了跨媒体跨地域外宣的初步成果,为下一步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但从外宣的整体格局来看,央视国际的外宣工作刚刚起步。

春联的特点范文7

古代诗词的教学,最高境界为能引导学生进入诗词所描绘的意境中。如何借助于想象,再创造一个符合诗意的意境呢?只有在诗歌精练而含蓄的语言上下功夫。以诗歌的词语激发学生的想象,再力求调动学生平时的生活积累。为此,我曾尝试过“剥而复加,层层赏析”的方法,也就是通过把诗句的修饰语一层一层地剥下来剩下句子的主干,然后再一层一层地加上去,每加一层,分析一层,这样“剥而复加”的过程就是一个诗歌赏析的过程。 在歌咏西湖的诗人中,唐代白居易可以说是最熟悉西湖,也与西湖最有感情的诗人。因为他曾任过杭州刺史。他的《钱塘湖春行》中的“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与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中的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装浓抹总相宜。”同传为歌咏西湖的佳作。这首诗给了我们一个早春西湖的具体印象。白居易骑马观赏西湖,紧扣一个“早春”特点,把个西湖描写得生机勃勃,春意盎然。 首联和尾联交代游踪,扣一个“行”字。从孤山写起,到白沙堤终。首联还写了湖上春水初涨,天上白云重重,水色天光,一片迷茫的景象,勾勒出西湖早春的大致轮廓。尾联点明最爱光顾之处,杨成阴的白沙堤,无限风光,尽在此中。 其实全诗赏析的重点应在颔联和颈联,他们扣一个“春”字。一般来说,描写春天应离不了花草,小鸟,就一点来说,这首诗也不例外,但它又有它的高明之处,即紧紧扣住了初春特征。仔细揣摩这几句诗是如何描写初春的特征的呢,“剥而复加”的方法,更有利于我们赏析诗句。 先看颔联 莺争树-----------------------------------燕啄泥 莺争暖树-------------------------------燕啄春泥 早莺争暖树-------------------------------新燕啄春泥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处处) (家家) “莺争树,燕啄泥”是两个主谓结构,“莺歌燕舞”一贯认为是春的景象,但是这并不能体现早春特色。 第一层:加了个“暖”字,暖树是向阳的枝头,黄莺争抢向阳的枝头,是因为春寒料峭,他们还惧怕早春的寒意,加了个“春”字,说明冬天已经过去,泥土已经解冻,变得柔软湿润,透着春的气息,大自然已经从冬的沉睡中苏醒过来了。 第二层:加了个“早”字“新”字,这两个字,写出了人们初见莺燕的喜悦。早莺出来了,新燕归来了,人们仿佛带着满脸欣喜的神色,在用手指指点点,迎接给同样们捎来春的消息的使者。他们或许会想:连黄莺,燕子都来了,身上厚重的棉衣应该下掉了,应该像黄莺,燕子一样,欢畅地投入大自然的怀抱中去了。 第三层:加了个“几处”“谁家”,注意,这里不是“处处”“家家”,范围上是有很大限制的,用语也极有分寸,一方面因为少而带有欣喜之情,另一方面这时毕竟还是初春,还没有到“到处莺歌燕舞”的时候。 三层分析下来,令人惊叹:“写的真是初春景色!”。 再看颈联: 花迷人眼------------------------草没马蹄 乱化迷人眼 -------------------浅草没马蹄 乱化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同样,“花迷人眼,草没马蹄”也是两个主谓结构,是一般的陈述。 第一层:加了个“乱”字,使人想到朱自清《春》的句子“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这几句话给“乱”字作了最好的注解,由此也可以联想到花的勃勃生机。加了个“浅”字,说明草也就是寸许光景,马蹄踏在录草如茵的草地上,那草儿嫩绿的汁液可曾染绿了马蹄? 第二层:加了个“渐欲”加了个“才能”用词更是精确,那野花有的含苞欲放,有的迎风盛开,“渐欲”使人想起不久以后姹紫嫣红一片,岂不令人看得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才能”显示春草虽生长很快,但毕竟才是初春,草还来不及长得太深,不久过后,草长莺飞,那一片西湖早春的醉人春色,定会叫人流连忘返。 用这种“剥而复加”的方法也可以赏析杜牧的《清明》: 雨纷纷------------人断魂------------酒何处------------------杏花村 清明雨纷纷-----路上人断魂------借问酒何处-----------遥指杏花村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样通过修饰语的一层层剥下来,再一层层加上去,层层赏析,更加有利于理解诗意,也更加方便于进入诗的意境之中。“剥而复加,层层赏析”是诗词教学中的一种有效方法。

春联的特点范文8

一、对联的起源

对联的起源可追溯到唐以后的五代时期。后蜀主孟昶于归宋前之岁除日,题桃符于寝门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此为传世第一联。到了宋代,春联还是叫桃符;直到明朝开国之初,人们才开始用红纸写春联,称之为春联。

二、对联的特点

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对联必须具备以下特点:

1、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2、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3、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4、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覆。

此外,张挂的对联,传统作法还必须直写竖贴,自右而左,由上而下,不能颠倒。

与对联紧密相关的横批,可以说是对联的题目,也是对联的中心。好的横批在对联中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相互补充的作用。

根据对联特点分析对联一则:

万里山河添异彩

千年历史写新篇

这副对联,上下联都是七字;上下联的词性排列都是数词、名词、名词、动词、形容词、名词;上联的平仄分布是“仄仄平平平仄仄”,下联是“平平仄仄仄平平”;上联末字仄声,下联末字平声;上下联讲的是新的历史时期呈现出万紫千红的景象,内容紧密相关;上下联的结构都是“定——主——谓——宾”式;其节奏都是前四(字)后三(字)。

三、对联的种类和形式

对联的种类约分为春联、喜联、寿联、挽联、装饰联、行业联、交际联和杂联(包括谐趣联....)等。

对联文字长短不一,短的仅一、两个字;长的可达几百字。对联形式多样,有正对、反对、流水对、联球对、集句对等。我们仅谈常用的正对、反对和串对。

1、正对。上下联内容相似或者相关(即只有一面性)的对联。如:

松竹梅岁寒三友

桃李杏春风一家(上下联内容相似)

爆竹声声喜庆丰收岁

梅花朵朵笑迎跃进年(上下联内容相关)

2、反对。所谓反对,顾名思义,就是上下联意思相反。因为内容相反,就形成了上

下联的鲜明对比,引人注目,能收到更好的艺术效果。如:

破千年旧俗

立一代新风

红日消残雪,反动派同悲末路

曙光照征途,无产者共向未来

3、串对。串对又叫流水对。它的特点是一个意思分成两句来说,其实两句是一个整体

上下联独立起来都没有意义,至少是意义不全。串对的上下联一般都有因果、连贯、递进,条件假设等关系。如:

莫愁前路无知己

西出阳关多故人(因果关系)

除夕刚饮祝捷酒

新年又看报春花(连贯关系)

正对、反对和串对,什么时候该用哪一种,要根据内容的需要与可能去选择。

三、练习

1、海内存知己,。

2、,领异标新二月花。

3、桃李满天下;。

4、英雄肝胆男儿血,。

5、春夏秋冬,四季服装皆溢彩;,。

答案:1、天涯若比邻

2、删繁就简三秋树

3、教化遍中华

春联的特点范文9

2013年的春节,在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余温未退之时,各卫视也竞相推出了自己筹备已久的春节晚会,可谓各有各的特点,自有自的妙招。为百姓的春节生活平添了许多的乐趣和谈资。在这些精彩纷呈的晚会中,笔者看来最值得关注和品读的当属上海东方卫视的“2013群星新春大联欢——春暖东方,花开中国”。

地方春晚是可以折射一个地方的区域文化与生活氛围的,东方卫视的这台晚会俨然可以视为上海的一张城市文化名片,给我们展现着上海这座城市所具有的独特魅力风韵。上海的都市氛围,国际化发展模式,其人文关怀以和历史理性都蕴含其中。过后的细细品读与总结,这台晚会可以用这么几个方面来概括:深入的生活化,高度的娱乐化,文化的商业化,发展着的国际化和表演方式的不断革新。

一、深入的生活化。上海东方卫视春晚呈现出的是生活化与娱乐化结合的模式,传达着一种生活本身就是充满乐趣的意旨,整体散发着丝丝温馨与暖意。而且娱乐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理念在这台晚会中也得到了很好的诠释。

二.高度的娱乐化。正如前文所提到的,这台东方卫视的2013群星新春大联欢——春暖东方,花开中国”晚会,是生活化与娱乐化的结合。但仍有一些娱乐性元素是有别于生活化自成特点的。

三、文化的商业化。在上海东方卫视的这场2013群星新春大联欢——春暖东方,花开中国”中商业化的体现是多方面的。首先是代言人方式的引入,在宣传上很明确以黄渤与林志玲为这台晚会的代言人,同时晚会也数次在不久将在全国上映的贺岁电影《101次求婚》宣传、造势,相信这一点在中国以往的春节联欢晚会上没有的。同时在晚会进行到中段时,有一段180秒左右的广告插入。可见这台晚会的商业气息浓郁。

四、发展着的国际化。国际化当今世界发展的主题,而这一主题在东方卫视的春节联欢晚会中也得到了体现。鲜明的标志当属韩国歌手朴载相(鸟叔)和马来西亚女歌手茜拉的加盟。春节虽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但春节的快乐却并不能说只能属于我们中国人。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也都可以加入到了庆祝的队伍中来。这两位歌手,正是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为观众带来欢乐的代表。也折射出上海这座城市,对于外来文化的包融。

在此需要指出的是,观众在上海卫视的这台春节联欢晚会中,并没有什么是纯粹传统的,什么是绝对国际化的,他们所呈现出的是国际化和传统因素的有机融合。朴载相的中文祝福,黄渤展示的民族舞蹈;茜拉的中文演唱,都是国际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融合。连场内的台幕,采用的尽管是国际化的平面高清成像技术,但其整体的造型是传统中国屏风一副。

五、表演方式的不断革新。相信大部分人都会看中央电视台除夕夜的春节联欢晚会,在央视的春晚中,节目类型鲜明,歌唱与舞蹈为歌舞,相声、小品为语言类节目。但在东方卫视的这台春晚中,节目类型的条条框框被打破。观众所看到的是一种种新颖的表演方式,比如《华人群星变身秀》中,不仅有歌曲的引入,还有选秀模式,模仿秀掺在其中。这些表演看似闹剧,甚至有着些许的荒诞,却取得了良好的舞台效果。这一点说明晚会在节目类型的探索上积极与努力。

同时,微电影的引入,是本场晚会的一大亮点。微电影在网络传媒中,已经成为一种成熟的文化传播媒介。但在之前的大型联欢晚会中,并没有将这种新鲜的表达媒介引入。在东方卫视春晚中的小品《屌丝你幸福吗》中,运用微电影叙事的方式交代故事背景,将传统的舞台表演模式与视频传媒结合在了一起,开创了一种崭新的小品表演模式。

经过上文的分析,上海东方卫视的“2013群星新春大联欢——春暖东方,花开中国”的特点已清晰罗列出来,但其改进的空间还是有的。这台晚会的浓厚的商业化着实有些欠妥。社会的发展使得文化形成产业化链条化,这对于文化的长足发展是必要的。但是,产业化,商业化并不等同于绝对的商品化。东方卫视的在这一点上是为人所诟病的,春节本身是中华民族最为重要的节日,每一个中国人都不会希望这样一个节日被“商品化掉”。代言本身并没有错,若是宣扬真、善、美必为大家所赞许。但重点是一部电影的推介,是否就有些不妥了呢?中段的广告插播,也许是出于各方面考虑而为之的,但是在日常生活中,观众无时无刻不与广告打交道的今天,在全民欢度佳节的日子里,未免伤害观众的观赏热情,对晚会的整体效果也会有折损。在这一点上,相信大家都还记得数年前已有大量观众对于央视春晚某小品的植入式广告大感不满,更何况是商业广告的插播。望东方卫视引以为戒。

各大卫视的春晚热潮已慢慢退去,对于地方卫视春晚有赞扬也有批评。上海东方卫视的这台“2013群星新春大联欢——春暖东方,花开中国”,以它深入的生活化贴近我们,以它高度的娱乐化娱乐着我们,以其发展着的国际化影响着我们,更以它表演方式的不断革新拓展着我们对于晚会的认知,因此它赢得了大众的亲睐与赞许。那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主题,多样的互动模式,良好的舞台效果以及演员们倾情的演出都使得它成为一台异常精彩的晚会,给我们带来无尽的欢笑与快乐,使我们有理由将它区别于其他的春节联欢晚会,珍藏起来。

春联的特点范文10

对联的灵魂与精髓就是对仗。所谓对联的对仗,即是上下联语言的对偶,把同类的、相关的或对立的概念并列起来,做到字数相等、词性相同、结构相应、节奏相称、平仄相对、内容相关,共同构成一个特定而完整的意义。换句话说,同时具备以上特征的,才能称作对联。

1.字数相等 上下联字数相等,是对联构成的首要条件。

2.词性相同 上下联中处于相同位置的词或词组必须有相同的词性才能构成对仗。例如“画栋前临杨柳岸,青帘高挂杏花村”,其中“画”(形)对“青”(形),“栋”(名)对“帘”(名),“前”(副)对“高”(副),“临”(动)对“挂”(动),“杨柳”(名)对“杏花”(名),“岸”(名)对“村”(名),都是同类词相对,十分工整。

3.结构相应 是指上下联在句法结构上互相照应,彼此对称。即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在要求大的句法结构对称的同时,小的词组也要做到句法一致,即主语对主语、谓语对谓语、宾语对宾语、补语对补语、定语对定语、状语对状语。对联的字数越多,句子的结构就越复杂,对写作对联的技巧要求也越高。

4.内容相关 对联,顾名思义,不仅要对偶,而且要相联。所谓相联,一般说来,上下联应围绕相关主题,或并行表达,或正反表达,也可以构成延续、因果等各种关系。“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副讲学习的格言联,在主题上上联强调的是勤奋,下联强调的是刻苦,内容密切相关。

但是“无情对”却是一个特例,它一定要求“内容无关”,而且“离题万里”才好。如“五月黄梅天,三星白兰地”,字字对仗,工整无比,内容上分别说的是气象和名酒,大相径庭,造成一种不谐调的喜剧效果。

5.平仄相对 对联作为从律诗中脱胎出来的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作为供人们实用和欣赏的文学艺术,自然也应保持律诗的声调和谐、抑扬顿挫的特点,讲究用字的平仄,使对联读起来节奏分明,富有旋律,朗朗上口,悦耳动听,造成一种音乐美。一般上联最末一字用仄声,也就是现代汉语中的第三、四声;下联最末一字用平声,即第一、二声,使人读起来顺畅、深长,有稳定感,如“海阔天高气象,风光月霁襟怀”。

对联的修辞

对联是一种特殊的语言文字艺术,创作中是很讲究修辞的。其修辞的手法名目繁多,较常用者有:

1.比喻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把抽象的、人们不熟悉的、特点不鲜明的事物,化为具体、熟悉、特点鲜明的事物。比喻大体分为明喻、隐(暗)喻和借喻三种。

有比喻词出现的比喻叫明喻,如“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文心清若水,诗胆大如天”。

有本体、喻体出现而没有比喻词出现,只是用其他结构把两者联系起来构成的比喻叫做隐喻,如“日月两轮天地眼,诗书万卷圣贤心”“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2.借代 借代就是舍去人或事物的本来名称,而借用与它关系密切的人或事物来替代。被代替的人或事物称作本体,用来代替本体的对象称作借体。

有用人或事物所在地点替代的,如“泗水文章昭日月,杏坛礼乐冠华夷”。“泗水”为河流名,流经山东曲阜(孔子的家乡),这里用它来代孔子;“杏坛”是孔子当年讲学的地方,用它来代儒家学说。

有用地名代替人名的,如“谢宣城何许人,只凭江上五言诗,要先生低首;韩荆州差解事,肯让阶前盈尺地,容国士扬眉”。“谢宣城”指谢,曾任宣城太守;“韩荆州”指韩朝宗,曾任荆州长史。

3.夸张 夸张是在客观实际的基础上,故意将所写的人或事物尽力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如“一粒米中藏世界,半边锅里煮乾坤”(峨眉山山顶宝殿灶房联)、“胸中藏丘壑,腕底有鬼神”“六朝山色收笔底,千里江声到枕边”(甘露寺联)、“乾坤浮一镜,日月跳双丸”(昆明睡佛山达灭洞联)。

对联创作中,用扩大夸张比用缩小夸张更为常见。然而运用时要防止无限扩大、信口开河,必须以客观现实为基础。

4.双关 双关是利用语言文字上的同音、多义的条件,有意使对联语句具有双重意义,起到“言在此而意在彼”的作用,从而增强生动性、幽默性、趣味性。

借谐音达到双关,如“两船并行,橹速(鲁肃)不如帆快(樊哙);八音齐奏,笛清(狄青)难比箫和(萧何)”。

借语义双关,如“虽然毫末技艺,却是顶上功夫”(理发店联)。

对联中使用双关修辞,不仅使联句语言变得生动、形象、含蓄、幽默,而且会加强对联的社会内容和社会作用。但使用双关手法时,既要着眼于含蓄微妙,又要注意含义明朗。

5.比拟 比拟就是把人或物异化,即把物当人来写(拟人)或把人当物来写,把此物当彼物来写(拟物),可以引导读者展开想象的翅膀,捕捉对联的形象,追索它的意境,产生艺术美感和思想共鸣。

拟人联如“松竹梅岁寒三友,桃李杏春风一家”“春风放胆来梳柳,夜雨瞒人去润花”。

拟物联如“柳线莺梭,织就江南三月景;云笺雁字,传来塞北九秋书”“文坛花争艳,桃李果竞先”。

6.设问 设问就是胸有定见,明知故问,无疑而问,让读者去回味;或先提问,引人注意,再作答复,以示强调。

全联提问,不作回答,如“泉自几时冷起?峰从何处飞来?”(杭州飞来峰联)、“听鸟说甚?问花笑谁?”(昆明三清阁联)。

上联设问,下联回答,如“雄关百二谁为最?要略三千此并名。”(平定县娘子关联)

自问自答,如“何物动人?二月桃花八月桂;有谁益我?三更灯火五更鸡”(旧时自勉联)。

7.反问 反问也叫反诘、诘问或激问,也是无疑而问,不用回答,意义自明。它的作用是加强语气,用否定的或不确定的语气表明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既有启发性,又有说服力,给读者造成一种无庸置疑的印象,如“不经几番磨炼,怎成一段锋芒”(铁匠铺联)、“秦皇安在哉?万里长城筑怨;姜女未亡也!千秋片石铭贞”(孟姜女庙联)、“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

8.反复 在对联创作中,为了强调某种意思,加重某种感情,故意重复某个词组或句子,这种修辞手法称为反复。

反复分连续反复和隔离反复两种。如某太史是北方学者去南方做官,又贪又酷,有好事者为他集了一副四书对联贴在门上:“彼哉,彼哉,北方之学者,何足算也;戒之,戒之,南人有言曰,其无后乎。”联中的“彼哉”和“戒之”为连续反复。“一曲高山,一曲流水,千载传佳话;几分明月,几分清风,四时邀游人。”(古琴)联中的“一曲”“几分”为隔离反复。

9.回文 回文联也叫回环对,即运用词序回环往返,表现事物或事理的相互关系的对联。

有的全部回文,如“雾锁山头山锁雾,天连水尾水连天”(鼓浪屿鱼腹浦联)、“秀山青水青山秀,香柏古风古柏香”(通海秀山联)。

有的为“部分回文”,如“面面有情,环水抱山山抱水;心心相印,因人传地地传人”(西泠印社联)。

有的上下联之间回文,如“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天然居茶楼联)、“僧游云隐寺,寺隐云游僧”。

10.排比 排比修辞就是把结构相同或相似、意义相关、语气相同的词组或短句排在一起,连续成串,以使语势得到增强,感情得到加深,意思得到强调。排比必须由三项或三项以上词组或短句构成(只有两项则属于对偶,在对联中组成自对)。

全句排比,如“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格言联)。

部分排比,如“心有三爱:奇书骏马佳山水;园载四物:青松翠竹白梅兰”(卧室联)。

11.叠字 叠字也称叠音、叠词,就是将音节相同的词或词素重叠起来,造成一种重重叠叠、反反复复的艺术效果,以表达不同的语气和感彩。

全部叠字联,多用于风景区,如上海豫园联“莺莺燕燕,翠翠红红,处处融融冶冶;风风雨雨,花花草草,年年暮暮朝朝”;西湖天下景亭联“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睛睛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部分叠字联更加自由,不拘形式。如“年年难过年年过;日日防空日日空”(敌伪时贫苦人家春联)、“重重叠叠山,曲曲环环路;高高下下树,叮叮咚咚泉”(杭州九溪十八涧联)。

12.组合 组合也叫串组,是把两个以上本没有联系的同类事物名称按对联创作的规律组织成联。这些“事物名称”范围很广。可以是人名,可以是地名,可以是影视名,也可以是药名等。如“碧野田间牛得草,金山林里马识途”(六位文艺家)、“巴山夜雨花枝俏,幽谷恋歌乳燕飞”(四部影片名)、“帝女合欢,水仙含笑;牵牛还辇,翠雀凌霄”(八个花名)。

对联的种类

对联内容复杂,应用广泛,下面我们主要从用途方面进行分类。

1.春联 春联古称“对子”“春帖”。从后蜀主孟昶“题桃符”,到明太祖“设春联”普遍推广,春节贴春联的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春联的内容主要表达人们辞旧迎新的祝福。由于人们的社会地位、思想素养、职业范围和时代特点的不同,他们所用的春联又各具特点。

歌功颂德的,如“帝德乾坤大,皇恩雨露深”。

宣扬积德的,如“向阳门第春常在,积善人家庆有余”。

盼望成就功名、书香有续的,如“效祖宗执笔,名垂青史;愿儿孙读书,身显庙堂”。

而更多的人则希望得到幸福吉祥,如“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

新时代的春联,则表现人们当家作主、指点江山、充满信心的乐观情怀,如“万里春风梳碧柳,几番时雨润红花”“国泰邦兴民乐业,风和日丽燕衔春”等等。

2.行业对联 行业联为对联家族中的一大分支,是中国文化与手工业、商业及近代工业相结合的产物。宋文莹《玉壶清话》载,后唐时进士范质的朋友开一扇子店,范质为该店题一联:“大暑去酷吏,清风来故人。”行业联是专门张贴于各行各业的门庭、店堂、企事业单位的大门上,具有显明的职业标志和行业广告特征的一种常年使用的对联。一副工切的行业联,配以风格高雅的书法,再与格局讲究、装饰堂皇的牌匾珠联璧合,以它美的形式、美的意境、美的内涵招徕八方顾客。

在今天的改革开放形势下,行业联大踏步地走进经济生活,直接为经济服务,为商业呐喊。

行业对联具有以下特点:

(1)开明宗义,阐明经营目的,如“经营不让陶朱富,贸易长存管鲍风”“生意兴隆,从兴隆中找生意;财源茂盛,自茂盛里觅财源”。

(2)介绍行业性质、经营特色、商品质量,指导消费,如酒家联“店好千家颂,坛开十里香”“酿之太和,醇醇有味;酒以言德,郁郁生香”。

(3)追溯历史,提高商家、产品知名度,如“羲之五字增声价,诸葛三军仗指挥”。这是一家扇子店的对联,仅仅七字联,竟把扇子与两个时代两位名人的两桩轶闻自然有机地糅合在一起,其容量是很丰富的。

(4)弘扬职业道德,体现经营作风、服务态度,如“但愿人皆健,何妨我独贫”(诊所联)、“但求世间人无病,哪怕架上药生尘”(药店联)。

(5)工巧奇妙,心裁别出的行业联引人入胜,如“入门兵部体,出户翰林身”(澡堂联)、“虽然毫末技艺,却是顶上功夫”(理发店联)。

(6)富有哲理性的行业联,耐人寻味,警策醒人,如“虚心成大器,劲节见奇材”(竹器店联)、“权衡凭正直,轻重在公平”(秤店联)。

行业联与春联有相同之处:一般来说,各行各业都使用春联。如所撰写的春联是专业联而不是通用联,则春联中就包含了行业的标志,二者是合而为一的。但行业联和春联也有区别:行业联突出的是行业的性质和作用,春联突出的是“迎春”和“吉祥”;行业联不像春联只在春节才有,而是常年适用;行业联的艺术性较之春联更为讲究。

3.婚联 婚联又称喜联,是婚嫁时专用的对联,通常是在嫁娶之日贴在大门、洞房门、厅堂及洞房里妆台两旁。婚联的内容大多是表现喜气盈门的情景和对新婚夫妇的热情赞美及良好祝愿,带有浓烈的吉祥、喜庆色彩。

婚联在撰法上,多用美好的事物作比喻和象征,如鸳鸯、鸾凤、并蒂莲、连理枝、比翼鸟、比目鱼等,从而使新人与美物相映衬,造成美好、欢快、热烈的氛围。如“并蒂红花双吐艳,同心伴侣共争荣”“长天欢翔比翼鸟,大地喜结连理枝”“花烛交心同励志,白头到图强”“交杯勿坠青云志,蜜月应存创业心”强调了男女双方志同道合、共同创业,具有时代精神。

4.寿联 寿联是庆贺寿辰时所用,是一种交际性的对联。其内容多数是称赞过寿者的功业才能、道德文章,评价其事迹贡献,祝愿福寿康宁、快乐幸福。其感彩庄重而热烈。在修辞艺术上文重典雅,多以高山、流水、青松、翠柏、神龟、仙鹤、椿、萱等作比喻,寄寓延年益寿之意。

寿联的撰写根据过寿者的性别、年龄、身份、地位、经历、德行、事迹等特点行文,使之贴切,各具特色。

寿联可分为通用寿联、专用寿联、名人寿联、夫妻双寿联、讽寿联、自寿联等,如“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通用寿联)、“天上星辰应作伴,人间松柏不知年”(通用寿联)、“人生不满君今满,世上难逢我竟逢”(百岁寿联)、“去日虽多来日好,病夫深感大夫良”(医师六十寿联)、“言论文章,放之四海皆准;功勋伟业,长与日月同光”(徐悲鸿贺六十寿联)、“共享鹤龄有莱子,七旬舞彩;擎来鸿案看老人,百岁齐眉”(百岁双寿联)、“遗世慕庄周,睡去能为蝴蝶梦;学诗类高适,老来始作凤凰鸣”(吴步韩自寿联)、“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嘲慈禧祝寿联)。

5.挽联 挽联是哀悼死者,治丧祭祀时专用,故也有叫做“丧联”的(主要在民间)。挽联最突出的特点是“情动于衷而形于言”。其内容之充实,感情之深沉,文辞之恳切,诗韵之浓郁,都在其他类型的对联之上。挽联多用哀悼和颂扬的文字以表现悲恸的意境。如“千古”“长存”“仙逝”“招魂”“不朽”“永诀”“挥泪”“含悲”“涕泪”等。挽联可分一般挽联、名人挽联、自挽联等类。

一般挽联指社会上的通用挽联和在特定对象范围内的通用挽联,如“音容宛在,浩气长存”“落花春已去,残月夜难圆”“桃花流水杳然去,明月清风何处游”“风凄暝色愁杨柳,月吊宵声哭杜鹃”“淑德标彤史,芳踪依白云”(挽女)、“屋内女儿嗟父逝,门前吊客履霜来”(挽父)、“碧水青山谁作主,落花啼鸟总伤情”(挽夫)。

名人挽联多是名人挽名人,联风独铸,情发肺腑,声成绝唱,如“三十年戎幕同胞,六载别离成永诀;五千里云天在望,一腔热血为招魂”(挽叶挺)。

自挽联是人在死之前为自己撰写的挽联,为自己一生作个自我总结和评价或对死后某些事作出交代,如“浮沉宦海如鸥鸟,生死书丛似蠹鱼”(清代纪昀自挽联)。

6.胜迹联 胜迹联是题写镌刻于名山胜水形胜之地或历史遗迹、革命纪念地的一种对联。由于这些对联大都是名人所撰,旨深意远,如诗如画,无论内容、形式和书法都可谓臻于完美,是对联中艺术性最高的一类,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

胜迹联可分为山水园林联、陵墓祠庙联、宫院寺观联、革命圣地联等类。

山水园林联是指题写于名山峰峦、岩洞、关隘,胜水之江、海、湖、河、岛屿、泉瀑、潭池、滩矶、桥堡、岩、塔,园林中之亭、台、楼、榭等风景名胜处的对联,如“一日无心出,群山不敢高”(泰山玉皇顶联)、“翠色千重包楚塞,黄河一线下秦川”(嵩山绝顶联)、“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济南大明湖联)、“门外湖光十里碧,座中山色四围青”(三潭印月联)、“楼高但任鸟飞过,池小能将月送来”(豫园联)、“似闻陶令开三径,来与弥陀共一龛”(陶然亭联)、“暮霭朝岚常自写,侧溪横岭尽来参”(颐和园排云殿西排楼联)。

陵墓祠庙联是过去专为一些历史人物或神灵修建的祠堂、庙宇、陵墓、塑像等题写的楹联,如“德侔天地,道贯古今”(孔子庙联)、“金石文章空八代,江山姓氏著春秋”(韩愈祠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岳飞墓联)、“飞在天,见在田,大泽鳞鳞钦雨润;左为江,右为湖,新宫翼翼想云从”(龙王庙联)。

宫院寺观联是题于胜迹宫院及寺宇、禅堂佛门之地的楹联,如“九陌红尘飞不到,十洲清气晓来多”(故宫联)、“惟以一人治天下,岂为天下奉一人”(乾清宫联)、“峰巅片石留三国,槛外长江咽六朝”(甘露寺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上可笑之人”(潭柘寺题弥勒佛联)。

7.居室联 有人也称堂联或装饰联,是人们用于布置、美化客厅、书房、卧室案头等室内环境的一种对联。其内容往往体现着家庭和主人的情操、理想、人格和志趣,多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勉励性,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都较高。居室联的主要艺术特点是,在坦率中见蕴含,在平淡中见波澜,不加雕琢而文辞颇佳,不求险奇而韵味尤美,旨意深宏,文辞典雅,奇逸淡远。联幅较短小,以五字联、七字联居多,如“松风煮茗,竹雨谈诗”“文章千古事,花月一帘春”“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书从起处翻成悟,文到穷时自有神”“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春风放胆来梳柳,夜雨瞒人去润花”“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最得意二月杏花八月桂;莫放心三更灯火五更鸡”。

8.题赠联 题赠联也称交际联,是人们在社会交际和联谊中为了表示敬仰、赞颂、祝贺、勉励、怀念等宗旨而题赠的对联。主要应用于社会名流、文人雅士等知识阶层,与赠言、赠诗一样,表达思想,增进情谊。这种对联多作为一种珍贵礼物、艺术品或友谊的象征,常被当事人辑存或收藏,如“三绝诗书画,一官归去来”(李啸村赠郑板桥)、“深山隐高士,盛世期新民”(刘少奇赠名医盛多贤)、“安危他日终须仗;甘苦来时要共尝”(孙中山赠黄兴)、“计利当计天下利,求名应求万世名”(于右任赠蒋经国)、“浮舟沧海,立马昆仑”(赠王朴)。

9.谐趣联 谐趣联也叫游戏联,是人们在日常交往中娱乐、逗趣、斗智、试才的一种口头赠答式的对联,是旧时常见的一种文雅游戏形式,大多是一出一对,合而成联。有时也作为一种含蓄、曲折表情达意的方法,谐趣联具有巧妙、诙谐的特点。

明文学家杨慎幼时聪明,人称神童。一次他在路边池塘洗澡,正巧县令路过此地,令他将自己的衣裤挂在路边树杈上,便出上联让他应对。县令的出句是“千年古树为衣架”,杨慎即刻对得下联为“万里长江作澡盆”,词语形象,对仗工整。

相传顾巡抚湖广,与张居正巧遇,二僚相邀赏菊,顾出句:“赏菊客来,两手掰残彭泽景。”张对句:“卖花人去,一肩挑尽洛阳秋。”对仗工稳,珠联璧合,若天造地设。尤其“两手掰残”“一肩挑尽”,字字显妙。

“人曾是僧,人弗成佛;女卑为婢,女又称奴。”这是金山寺佛印和尚与苏小妹的游戏联,通过对答,显示智能,试人才学。

谐趣联常用于嘲讽。慈禧临死前为自己制定了十六字尊号:“慈禧端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她死后有人于北京崇文门外题写一联:“垂帘廿余年,年年割地;尊号十六字,字字欺天。”解放前,刘师亮曾作联讽刺政府:“民国万税,天下太贫。”

春联的特点范文11

1.上联:鸡唱门庭四海升平歌舜日 下联:犬蹲院里九州盛世乐尧天

2.上联:与时俱进莫凭老眼观天下 下联:上网遨游喜得新知润心田

3.上联:画海诗天神州美景能人绘 下联:云龙山虎禹甸宏图巧手描

4.上联:红梅点点盘瓠傲霜随岁去 下联:丽日融融天蓬报喜伴春来

5.上联:风景秀丽五洲好友慕名至 下联:江山多娇四海佳宾接踵来

6.上联:人学愚公万仞山何难移去 下联:世多伯乐千里马不断涌来

7.上联:十亿健儿胸怀奇志兴百业 下联:一代风流手挥彩笔写春秋

8.上联:喜庆牛年两制先迎香港还 下联:欢歌兔岁亿民再赞澳门归

9.上联:虎步龙骧共创九州新世纪 下联:莺歌燕舞同观四海好风光

10.上联:虎将三千曾驭红鬃还伏虎 下联:龙人十亿才跨赤兔又乘龙

11.上联:四海人同新岁新春新世纪 下联:千秋福祝大家大业大中华

12.上联:东风浩荡祖国处处展新貌 下联:旭日东升神州在在尽朝晖

13.上联:群芳吐艳普天同庆春光好 下联:百姓脱贫遍地常怀党泽深

14.上联:百业振兴锦簇花团十六大 下联:三阳启泰风调雨顺万千春

15.上联:理论导航改天换地宏图展 下联:龙人奋志革固鼎新特色兴

16.上联:玉兔出宫倾慕人间春*美 下联:金龙潜海畅游祖国江山娇

17.上联:华夏腾飞时势造就新业绩 下联:巨龙昂首英雄独领好风骚

18.上联:神猴辞岁保驾护航奔富路 下联:金凤迎春昂头振翼唱东风

19.上联:玉洁冰清红梅点点催春意 下联:银装素裹瑞雪霏霏兆丰年

20.上联:雄鸡喔喔颂尧天邦兴国治 下联:腊狗汪汪歌舜日春暖花开

21.上联:党恩浩荡万里江山披锦绣 下联:国运昌隆千秋岁月铸辉煌

22.上联:反腐肃贿惩贪民心皆喜悦 下联:倡廉纠风整纪国运更昌隆

23.上联:策马奋进十六大春潮迭起 下联:牧羊登高小康路神州放歌

24.上联:农业丰收举国欢腾歌稔岁 下联:心花怒放全民喜舞庆新春

25.上联:政善官清九州大厦千秋固 下联:国强民富四化繁花万里香

26.上联:仁政惠民科技田林腾热浪 下联:春风化雨工商市镇谱新篇

27.上联:深化改革万里山河千幅画 下联:高擎旗帜千秋伟业万首歌

28.上联:盛世欢歌峥嵘岁月千秋福 下联:神州喜庆锦绣山河万代春

29.上联:岁月更新四海春潮风涌浪 下联:国人接力九州捷报电传情

春联的特点范文12

论文摘要:特殊的形式构成、特殊的题材内容和特殊的风格追求,使得春节联欢晚会的艺术展演活动融入了年节民俗的文化意味,体现着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寄托着炎黄子孙的生活理想。节庆联欢的实用目的与辞旧迎新的功利追求,赋予这台晚会更为丰富多彩的思想内涵。

春节联欢晚会问世于1983年的除夕夜,春节晚会剧组采用了现场直播的节目传输形式,并用现场开辟的4部热线电话加强这种“共时性”与临场感。这样,人们在观看晚会节目时,就不再是简单地与己无关的“观看”,而是要“在春节晚会中过年三十”了——春节晚会把能够看到电视的中国观众都卷入到了这台晚会之中。这天晚上,电视节目的收视率骤然上升,人们普遍爱上了这种通过现场直播与亿万同胞在春节晚会中高高兴兴“过节”的新样式。春晚发展到今天,也引起了大众的一些思考,它对于国家,对于社会的发展又有着什么样的意义呢?

一、春晚所蕴涵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我们从春晚走过的这24年中不难看出春晚每年的节目形式都涵括了歌舞、相声、小品、戏剧、杂技等传统的文化节目,有的还增加了西方的歌剧、魔术等吸引人的新颖节目,虽然节目众多,但每一年的晚会都有一个主题。这些主题都是积极健康向上的,如1984年春晚的主题是爱国、统一、团结;1996年春晚的主题是欢乐、祥和、凝聚、振奋、辉煌;2002年春晚的主题是爱国颂、社会主义颂以及改革开放颂。所有的主题都深刻体现了我国的国家意识形态即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应该从劳动者的立场出发,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积极吸收现代意识形态发展的成果,在公共利益与个体权利的平衡框架内,确立社会主义的自由观、平等观、民主观,从而丰富和完善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具体表现在: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和为贵,追求社会的和谐;以劳为美,尊重劳动的价值;以法为基,维护公民的权利;以公为善,保障公民当家作主;以家为安,实现安居乐业。

二、春晚的定位与主题构成

众所周知,多年来春节联欢晚会的主题,基本都被定位于诸如喜庆、欢乐、团结、祥和与开拓、奋进、昂扬、向上等等。这不是电视文艺编导包括晚会创演者的一厢情愿,而是全体中华儿女千百年来年节庆典的普遍意愿与共同心声的高度概括与集中体现。内容决定形式。春节联欢的特殊需求,决定了这台电视晚会的形式特征。

很显然,特殊的形式构成、特殊的题材内容和特殊的风格追求,使得春节联欢晚会的艺术展演活动融入了年节民俗的文化意味,体现着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寄托着炎黄子孙的生活理想。节庆联欢的实用目的与辞旧迎新的功利追求,赋予这台晚会更为丰富多彩的思想内涵。交流和宣传国家与民族在过去一年里的巨大成就,历数和展示各行各业在过去一年里的风云变幻,更是春节联欢晚会的题中应有之义。

三、春晚的丰富内涵及寓意

事实上,春节联欢晚会在运用艺术展示的手段进行娱乐联欢的同时,或通过主持人之口,或通过节目的题材内容,或引入与当年的成就与辉煌密切相关的杰出人士如科技英才、体育明星、抗洪英雄、劳动模范包括海外学子、驻外人员乃至世界政要等等祝福拜年,已然将对过去一年的回顾总结与清理盘点,将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声与普遍愿望,包括国际友人的良好祝福,集中地予以展现、宣示和传递。在营造辞旧迎新欢乐氛围的同时,也契合着电视荧屏前亿万观众的节庆心理,激发着大家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豪情壮志。在用艺术的展示渲染年节的同时,也用审美的祈愿来宣示情怀、昭告理想。在这样一种将个人、家庭与国家、民族的愿望及理想紧紧联结在一起的异常热烈而又激情澎湃的节庆语境里,春节联欢晚会与其说是一台主题确定的特殊节目,毋宁说是一个使思想与情感加快传递、精神与理想高速交流的技术平台:东西南北中,广袤的国土,56个亲如一家的民族家庭,以春节的名义,在艺术与节庆的审美互动中,构成了一道传统年关的特殊风景。从而藉现代科技,突破了传统年节仅限于家庭式团聚和亲情式祝福的庆典模式;借电视传媒,扩大并提升了年节团圆的节庆境界。每到此时此刻,面对此情此景,谁能说春节联欢晚会只是一台明星荟萃的文艺节目呢?实质上它是一次借助现代传媒与电视手段,宣示、交流和凝聚海内外所有中华儿女思想情感与生活理想的艺术文化手段和精神审美纽带。而这些国家宏大叙事的传播确实是非常隐性的,它隐藏在宏大的春晚节目中,却在晚会的过程中深深进入人们的心。因为百姓对于春节联欢晚会的支持和信任,春晚所要传达的信息也将非常具体地深入百姓的心中,而这些信息通常是对于某种精神或者思想的宣传,特别是对于我国核心价值体系形成有重要意义的思想和观念。例如在2006年的春晚中,专题节目《赴台大熊猫》分为四个章节穿插在其他的节目板块之间,向世界人民传达的是大陆对台湾人民的友好以及对祖国和平统一的强烈愿望,熊猫团团、圆圆也象征了我们对于团圆的向往。这样的专题,很显然更加坚定了我们对于统一的决心和信念。别的题材如何,春晚是不容有失的,始终是作为“灵魂”的重大题材。具体到今年的春晚,以下的节目担负着这一重要任务:“雪灾”题材的“配乐诗朗诵”、《温暖2008》;奥运题材的《百年圆梦》、《火炬手》以及以市民与民工“城乡和谐”为主题的相声剧《公交谐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