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番茄无土栽培

番茄无土栽培

时间:2023-06-01 08:52:13

番茄无土栽培

番茄无土栽培范文1

关键词温室番茄;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

与常规有土栽培相比,无土栽培有提高作物产量与品质,有效防止土壤连作障碍和土传病害,节水、节肥、省工及不受自然条件限制等优点。现将温室番茄的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栽培设施

1.1栽培槽

温室内北面留80 cm宽作道路,南面余30 cm,用砖砌成南北走向的栽培槽,内径宽48 cm,槽边框高24 cm,砖要平放,槽距72 cm。为防止渗漏并使基质与土壤隔离,槽基部铺1层0.1 mm厚的塑料薄膜,用最上层的砖压紧膜边,膜上铺3 cm厚的洁净河沙,沙上铺1层编织袋,袋上填栽培基质[1]。

1.2栽培基质

用煤矸石、锯末、玉米秸按1∶2∶2的比例混合成基质,在使用前15 d将其堆成25 cm厚,喷湿盖膜以消毒灭菌。1 m3基质中加入2 kg有机生态无土栽培专用肥、10 kg消毒鸡粪,混匀后即可填槽。每茬作物收获后可进行基质消毒,基质更新年限一般为3~5年[2]。

1.3灌水设施

采用滴灌设施。用自来水设施或建水位差为1.5 m的蓄水池,单个温室建成独立的灌水系统。棚内主管道及栽培槽内的滴灌带均可用塑料管,槽内设滴灌带1~2根,并套上0.1 mm厚的塑料薄膜,以防止滴灌水外喷。

2穴盘无土育苗

2.1品种选择

选耐低温、丰产、抗病性强的品种,如东圣,金棚一号等。

2.2浸种催芽

用温汤浸种12 h后淘洗干净,均匀摆放在湿毛巾上,卷包好,放在25~26 ℃环境下催芽。当芽长至针尖大小时播种育苗。

2.3装盘

选用72孔吸塑盘,用草炭土、蛭石按3∶1的比例配好基质,1 m3基质中加入0.5 kg蛭石复合肥,混匀后填入苗盘中,浇水湿润,用另一穴盘底部压播种穴,可保证种子深度一致[3]。

2.4播种

将种子点播在穴盘中,每孔1粒,覆盖蛭石1 cm厚,洒透水后,在穴盘上盖1层报纸,盘下用塑料薄膜与土壤隔开。

2.5育苗管理

出苗前温度保持25~30 ℃;出苗后温度白天保持20~25 ℃,夜间保持10~15 ℃。苗盘保持湿润,约30 d,苗长出3~4片真叶即可出盘定植。

3栽培管理

3.1定植前的准备

定植前将基质翻匀整平,风口可设置40目防虫网,然后密闭温室高温闷棚3~5 d进行消毒处理。

3.2定植

用自来水浸灌栽培槽,使基质充分吸水,水渗后,按每槽2行调角扒坑定植,基质略高于苗坨,株距30 cm,定植4.5万株/hm2。栽后浇小水,以利基质与番茄根系密接。

3.3定植后管理

3.3.1温度、光照及湿度管理。定植后,温度保持白天22~25 ℃,夜间10~15 ℃;坐果后,保持白天25~28 ℃,夜间12 ℃左右。番茄喜光,在整个栽培期间,要保证正常的室温,适宜降低棚内温度,早拉晚放草苫,尽量让植株多见光。整个生长期间,要求空气相对湿度在60%左右。注意通风排湿,以防止病害发生。

3.3.2肥水管理。定植后每3~5 d选晴天的上午浇1次水;坐果后勤浇水,晴天的上午和下午各浇1次,浇水时间15~20 min,阴天少浇或不浇。一般在定植后20 d开始追肥,每隔10 d追1次肥,每次每株追专用肥15 g;果后7 d追1次肥,每次每株25 g。将肥料均匀撒在离根5 cm处,可随滴灌水渗入基质,也可将肥料掺入基质,不可接触根部,以免损伤植株。针对温室内二氧化碳气体亏缺的情况,可于棚内进行二氧化碳气体追肥,以增强番茄的抗逆性,提高产量[4]。

3.3.3吊蔓与整枝打杈。番茄6~7叶时用塑料绳吊蔓,绳上部固定,下部系在茎基上,茎蔓与吊绳相互缠绕,以保持直立生长。整枝时采用单干整枝,即只保留主轴生长结果,摘除全部叶腋内的侧枝。在侧枝10~15 cm长时打杈。

与常规有土栽培相比,无土栽培有提高作物产量与品质,有效防止土壤连作障碍和土传病害,节水、节肥、省工及不受自然条件限制等优点。现将温室番茄的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栽培设施

1.1栽培槽

温室内北面留80 cm宽作道路,南面余30 cm,用砖砌成南北走向的栽培槽,内径宽48 cm,槽边框高24 cm,砖要平放,槽距72 cm。为防止渗漏并使基质与土壤隔离,槽基部铺1层0.1 mm厚的塑料薄膜,用最上层的砖压紧膜边,膜上铺3 cm厚的洁净河沙,沙上铺1层编织袋,袋上填栽培基质[1]。

1.2栽培基质

用煤矸石、锯末、玉米秸按1∶2∶2的比例混合成基质,在使用前15 d将其堆成25 cm厚,喷湿盖膜以消毒灭菌。1 m3基质中加入2 kg有机生态无土栽培专用肥、10 kg消毒鸡粪,混匀后即可填槽。每茬作物收获后可进行基质消毒,基质更新年限一般为3~5年[2]。

1.3灌水设施

采用滴灌设施。用自来水设施或建水位差为1.5 m的蓄水池,单个温室建成独立的灌水系统。棚内主管道及栽培槽内的滴灌带均可用塑料管,槽内设滴灌带1~2根,并套上0.1 mm厚的塑料薄膜,以防止滴灌水外喷。

2穴盘无土育苗

2.1品种选择

选耐低温、丰产、抗病性强的品种,如东圣,金棚一号等。

2.2浸种催芽

用温汤浸种12 h后淘洗干净,均匀摆放在湿毛巾上,卷包好,放在25~26 ℃环境下催芽。当芽长至针尖大小时播种育苗。

2.3装盘

选用72孔吸塑盘,用草炭土、蛭石按3∶1的比例配好基质,1 m3基质中加入0.5 kg蛭石复合肥,混匀后填入苗盘中,浇水湿润,用另一穴盘底部压播种穴,可保证种子深度一致[3]。

2.4播种

将种子点播在穴盘中,每孔1粒,覆盖蛭石1 cm厚,洒透水后,在穴盘上盖1层报纸,盘下用塑料薄膜与土壤隔开。

2.5育苗管理

出苗前温度保持25~30 ℃;出苗后温度白天保持20~25 ℃,夜间保持10~15 ℃。苗盘保持湿润,约30 d,苗长出3~4片真叶即可出盘定植。

3.3.4保花保果与疏果。于7:00—9:00用10%~15%的2,4-D溶液蘸花,以提高坐果率。另外,为确保果大质优,均匀一致,每株只留3~4个果,其余花果及时疏除。

4病虫害防治

病害主要有脐腐病、叶霉病、早疫病、病毒病、灰霉病,虫害主要有蚜虫、白粉虱。脐腐病可从初花期开始叶面喷洒0.1%氯化钙防治,隔l5 d喷1次,连喷2~3次;叶霉病可选用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喷雾防治,隔7 d叶面喷施1次,连喷2~3次;早疫病可选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防治,隔7 d喷防1次,连喷2~3次;病毒病可选用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防治,隔5 d喷1次,连喷2~3次;灰霉病可选用25%嘧菌酯悬浮剂1 500倍液喷雾防治,隔10 d喷1次,连喷2~3次;蚜虫、白粉虱可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喷雾防治。

5采收

果实进入自熟期后即可准备采收上市。采收后即上市的,可在成熟期果色较好时采摘。隔天上市的,可在变色中期采收。

6参考文献

[1] 巩俊华.大棚蔬菜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实用技术[J].山东蔬菜,2010(1):33.

[2] 刘洋.早春大棚番茄高产栽培技术[J].西北园艺:蔬菜,2009(3):14-15.

番茄无土栽培范文2

关键词:基质栽培;嫁接番茄;生长;品质;影响

番茄是设施栽培的主要蔬菜之一,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产量降低,品质下降,已成为其设施栽培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基质栽培是设施内近年来新兴的无土栽培技术[1],与传统的土壤栽培相比具有定植和移栽简单、气相比例大、保水保肥性能好等优点[2],可通过改善植物的营养和生长条件而提高产品品质[3,4]。因此,基质栽培在设施蔬菜种植土壤连作障碍严重的地区,具有极大的推广应用价值。嫁接栽培是克服设施番茄连作障碍的有效技术措施,前人围绕嫁接番茄的抗逆性、抗病性及产量表现进行了较多的研究,但关于嫁接与栽培形式相互作用对其生长、品质影响的研究尚少,因此,旨在通过研究不同基质栽培形式对嫁接番茄生长及品质的影响,从而筛选出土壤连作地区合理的栽培形式,为设施番茄可持续生产提供理论指导。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材料接穗为烟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选育的番茄新品种烟粉207,砧木为板砧2号。

1.2 试验设计

试验于2016年5~8月在烟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蔬菜所番茄连栋大棚内进行。试验设3个处理:CK为对照,采用常规土壤栽培形式,畦宽50 cm,畦间距80 cm,畦长6 m;T1处理采用基质槽式栽培形式,栽培槽上口宽40 cm,底宽20 cm,高

20 cm,L6 m,槽间距80 cm,装填蔬菜专用商品栽培基质(山东商道公司出品)与上口齐平;T2处理采用基质袋式栽培形式,基质不拆袋直接铺入宽50 cm、间距80 cm、长6 m的畦内。幼苗于2016年5月1日定植,每畦双行定植36株,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供试品种4穗果后打顶,浇水施肥采用滴灌方式,田间管理按照常规管理进行,所有处理间保持一致。

1.3 测定方法

测量供试材料株高、茎粗、叶片数等指标,每处理测9株,取其平均值,株高(从地面到生长点)用卷尺测量,茎粗(第4节)用游标卡尺测量。

进入盛果期进行生长指标和生理指标测定。果实硬度采用 GY-1 型果实硬度计(牡丹江市机械研究所生产)测定;可溶性糖含量采用 WYT-4 型手持式糖量计(泉州中友光学仪器有限公司生产)测定;VC含量采用2,6-二氯酚靛酚法测定;可滴定酸含量采用氢氧化钠滴定法测定。光合速率测定使用LI-6400XT 便携式光合仪(英国LI-COR公司),采用Li-6400-2B光源,设定气体流速为500 μmol/s,控制叶温25℃,设置光合有效辐射强度(PAR,)为

1 000 μmol・m-2・s-1。测定前用1 500 μmol・m-2・s-1的PAR对叶片进行光诱导,使叶片活化。

果实品质测定参照王鹏勃等[5]方法,在第3穗番茄成熟期,分别在每个小区的前、中、后3个等距离点取样进行。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对嫁接番茄烟粉207生长的影响

由表1可知,CK处理番茄株高、茎粗、叶片数均显著高于基质栽培处理T1和T2;2个基质栽培处理中,T1处理番茄株高和叶片数显著高于T2处理,但二者茎粗差异不显著。

2.2 不同处理对嫁接番茄烟粉207产量的影响

由表2可知,T1处理番茄单果质量最大,CK处理最小,各处理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T2处理番茄前期产量最高,极显著高于CK处理;T1处理番茄产量最高,比CK处理增产25.8%,T2处理番茄产量较CK处理减产4.6%。

2.3 不同处理对嫁接番茄烟粉207品质的影响

由表3可知,T1处理番茄的果实硬度是3个处理中最大的,T2处理番茄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VC含量显著高于其他2个处理。

2.4 不同处理对嫁接番茄烟粉207光合作用的影响

由图1可以看出,T2处理番茄光合速率最高,极显著高于CK处理,T1处理番茄光合速率略低于T1,但差异不显著。

3 结论与讨论

番茄烟粉207嫁接后,在土壤处理中的各项生长指标最高,这可能与土壤中养分含量高,番茄对养分的吸收量大于基质栽培有关,但与马栋等[6]的研究结果有所出入,具体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采用基质袋培的番茄植株生长量最低,这与袋培限制了番茄根系的生长,降低了养分的吸收量有关,与Bar-Tal等[7]和 Kharkina 等[8]的研究结果一致。

在产量方面,基质袋培形式的嫁接番茄前期产量明显高于其余处理,这是由于基质袋培限制了根系的生长,更多地将养分向地上部供应,从而利于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的转化,加快了番茄果实的生长,提前了成熟期[9],但基质袋培形式的番茄总产量偏低,这可能与番茄盛果期所需肥水较大,基质袋培后期肥水供应不足有关。槽式基质栽培番茄总产量极显著高于其余处理,单果质量最大,果实硬度最大,品质也较好,这与槽式基质栽培番茄根系根部病害少、生长旺盛、吸收能力强有关。

我国设施蔬菜经过多年的发展,土壤状况变差,对番茄等蔬菜的生长造成了严重的影响。采用基质栽培,可以最大限度减少蔬菜根部病害的发生,延长温室使用寿命,同时也可以在盐碱地、沙漠等土壤状况不适合发展蔬菜生长的地方进行蔬菜生产,从而促进我国蔬菜产业的健康发展[10~12],推广意义较大。

参考文献

[1] 张广楠.基质栽培技术研究的现状与发展前景[J]. 甘肃农业科技,2004(2):6-8.

[2] 杨华,何伟,崔元圩,等.设施嫁接茄子基质与土壤栽培比较试验[J].新疆农业科学,2011,48(10):1 860-1 863.

[3] 段崇香,于贤昌.日光温室黄瓜有机基质型无土栽培基质配方的研究[J].农业工程,2002(增刊):193-196.

[4] 蒋卫杰,汪浩,郑光华,等.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及其营养生理基础[J].园艺学报,1996,23(2):139-144.

[5] 王鹏勃,李建明,丁娟娟,等.水肥耦合对温室袋培番茄品质、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2015,48(2):314-323.

[6] 马栋,李清明,于贤昌.槽式有机基质栽培方式对番茄生长、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2009(9):23-25.

[7] Bar-Tal A, Feigin A, Sheinfold S, et al. Root re-striction and N-NO3 solution concentration effects on nutrition uptake, ranspiration and dry matter production of tomato[J]. Scientia Horticulturae, 1995, 63(3/4): 195-208.

[8] Kharkina T G, Ottosen C O, Rosenqvist E. Effects of root restriction on the growth and physiology of cucumber plants[J]. Physiologia Plantarum, 1999, 105(3): 434-441.

[9] 王敏,李建O,高艳明.限根栽培对番茄生长和品质的影响[J].湖北农业科学,2016(5):1 199-1 203.

[10] 祖艳侠,顾根宝,郭军,等.不同基质对袋培黄瓜的影响[J].长江蔬菜,2002(增刊):59.

番茄无土栽培范文3

关键词:大棚番茄;高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641.2 文献标识码:A

1 大棚栽培技术的简介

大棚蔬菜种植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栽培技术,具有较好的保温性能。它不分季节地提供果蔬产品,深受人们的喜爱。塑料大棚是塑料薄膜覆盖大型拱棚的简称。土地由于受到塑料薄膜的覆盖作用,使得大棚内的植株能够有效地利用太阳所提供的能量,提高了土壤的温度。塑料大棚还具有散热缓慢的特点,保温性能非常好,促进了前期植株的生长发育,增加了植株有效的分枝,从而也就促进了植株的生长。

2 采用大棚番茄栽培技术的重要性

目前,番茄作为生活中必备的蔬菜之一,已经被食品科学家证明出其中含有多种维生素和营养成分。但是,番茄是按季节生长的植物,在春季、秋季和冬季,人们就无法食用新鲜的番茄。由于大棚栽种技术的兴起,人们可以通过在大棚中栽种番茄,可以在任何季节吃到新鲜的番茄。由此可见,大棚番茄栽培技术的大力发展是非常有利的。

3 大棚番茄栽培技术

3.1 大棚番茄的品种选择

番茄是茄科番茄属的草本植物。从类型上大致可分为大红、粉质2大类。番茄又叫西红柿、洋柿子。它的果实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有机酸、类胡萝卜素,营养价值高,且口感良好。对于品种的选择方面,大棚栽培番茄一般应选用早熟品种和中熟品种,对于早春栽培的番茄,应选抗病、耐低温、丰产性好的早熟或中早熟番茄品种;对于秋季延晚栽培的番茄,应选择耐热、抗病的中熟或中晚熟品种;对于以外销为主要的品种,应该选择耐运输、耐贮藏的硬质品种。

3.2 大棚番茄的育苗管理

大棚番茄育苗的有效管理,要做到充分利用阳光,以此来增强番茄的光合作用。严格控制好苗床温湿度,必要时进行低温锻炼,培育壮苗,这样可以提高幼苗抗逆性。对于大棚番茄催芽播种技术,要求非常高,做好每1个细小的环节,才能确保播种育苗的成功。当60%的苗顶出地面后及时撤去地膜,并减少遮光时间,直到全部种子出苗,并且子叶在展平后方可拆除幼苗的遮盖物。栽后要做到及时浇水,并在大棚上覆盖遮阳网,以保证番茄幼苗的存活率。

3.3 大棚番茄的整地定植

大棚番茄的整地定植是栽培技术的最基本要求,就是要及早地翻耕、施肥,对于施肥可以采用测土施肥的方法。定植双行番茄需要在畦上进行,定植的密度要根据品种特性、整枝方式、栽培季节及设施状况而定,最好选晴天上午进行定植。在定植前,要做一些前期准备,在前茬番茄苗结束后,应清除残株及杂草,最好提前20d左右扣棚烤地。在定植完成后,要进行闷棚,要3d的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有利于缓苗,自此以后,白天要揭去小环棚上薄膜和无纺布,使得番茄植株尽可能接受阳光的照射,地温升高到一定温度后,就可以促进根部的生长。

3.4 大棚番茄的田间管理

关于大棚番茄的田间管理,最重要的就是番茄大棚的温度控制方面,大棚白天的温度应保持在25~30℃,夜间的温度应保持在16~20℃。另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就是湿度的控制,大棚的湿度应该控制在50%~65%。因此,对番茄进行合理浇水是非常有必要。大棚番茄生长期浇水要均匀,保持土壤见湿见干,不能忽干忽湿,否则易发生脐腐病等病害。番茄移植后,由于大棚的气温较高,要适当控制棚内的土壤湿度,为此达到以水控肥的目的,这样才能避免植株徒长。在番茄的苗种植成活后,就要及时搭架引蔓上架。在番茄的果实定形后,要将基部脚叶全部剪掉,还要适当地剪去中上部过密的枝叶,这样可以提高大棚的通风性和采光性。在寒冷的冬季,低温是秋冬春番茄高产、稳产栽培的主要障碍,只有克服了温度带来的障碍,才能保障番茄的高产、稳产。

3.5 有关大棚番茄的病虫害防治

为了保证番茄的高产、优质,提高番茄果实的商品性,番茄在大棚的生长阶段,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在进行大棚番茄的病虫害防治时,一般要坚持以预防为主的原则,采用兼顾综合治理的方法,尽量把防治工作落实在发病前,做到防患于未然。在治虫害的药剂使用方面,要做到多种多样的药剂交替使用,以此来避免害虫的抗药性。选用的化学药剂防治一定要对路,要根据说明书定时定量使用。此外,还应加强通风和防疫,及时拔除病株烧毁,防止溃疡病等其他病的侵害。还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番茄在不同生长阶段,要使用不同种类的防虫害药剂,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番茄生长的最佳效果。

3.6 大棚番茄的采收

番茄无土栽培范文4

番茄是喜温的果菜类蔬菜,它不耐霜冻,也不耐高温,露地栽培要求日平均气温在15℃以上。在我国,由于各地气候条件的不同,栽培的季节也不相同。东北及高寒地区,以夏季栽培为主;华北以春季栽培为主,也有少量的秋季栽培;长江流域地区,在春、秋两季栽培;华南地区则以秋、冬季栽培为主。所以,番茄的育苗方式、育苗时间、苗龄长短等,各地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春季栽培时,为了提早供应和增加产量,均利用保护设施进行增温育苗。而夏、秋季栽培的,要避免高温、干旱,育苗采用遮荫降温的方式。因此,育苗的技术措施或管理的重点就有区别。

(1)特性及对环境条件的要求:番茄种子发芽的最低温度为11℃,随着温度的升高,发芽也逐渐加快,25―30℃是发芽的最适温度,在此温度下,播种后4天左右出苗(干籽播种)。种子在浸种后2小时内吸水较快,之后为缓慢的吸水阶段,大约7―8小时吸水达到饱和状态,吸水约等于种子风干重量的92%。番茄种子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一般在吸水后36小时就开始发根,发根后2―3天根伸长约4―6厘米,侧根开始发生。大约在生根后2―4天,子叶从种子中长出,此时顶芽已分化出2片真叶。幼苗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白天为20―25℃,夜间为10―15℃。秧苗对低温的反应,在8℃左右生长变弱;5℃时茎叶的生长几乎停止。一般在~l―~2℃就被冻死。但如果充分经过低温锻炼的秧苗,即使遇到一3℃的温度,秧苗也能经受得住而不被冻死。番茄根系生长的适宜土温是23―28℃,根伸长的最低土温7―8℃.根毛发生的最低土温是9―10℃。

番茄是对光比较敏感的作物,其光饱和点为700001x,在冬季短日照和低光照的条件下,经常因光照不足而引起秧苗的徒长和嫩弱。一般光照越强,幼苗生育就越旺盛。在强光照下、叶数增加。叶面积增大而变厚,茎叶重/株高的比率也增大,秧苗健壮。光照时间以长为好,16小时的光照秧苗生育旺盛,表现出株高,茎叶重。超过16小时,生育受到抑制,4小时的光照秧苗停止生长。

番茄属半耐旱蔬菜。生长发育需要一定的水分,水分过少,生长不良。适宜的土壤含水量为土壤持水量(相当于土壤相对湿度)60%一70%,空气相对湿度60%一70%。适宜的土壤酸碱度为5.5―7.0,土壤的含盐量在0.1%一0.2%,在微碱性及含盐量较高的土壤中生长不良。

(2)育苗的技术要点:由于番茄生长只要在温度条件满足的季节均能栽培,加上我国南北气候有一定的差异,番茄一年四季都有栽培,但主要是以春季为主,其次是在秋季。育苗的时间也相应比栽培早些,基本上以保护地增温育苗和露地降温育苗为主。这两种育苗在管理上有不同重点,且对秧苗的素质影响较大,现分述如下:

①春番茄的保护地增温育苗:春番茄的播种时间根据栽种的时间和秧苗的苗龄(一般在60一80天左右。不宜太长)向前推移,北方栽种时间迟且苗龄较短,南方栽种时间早而苗龄较长。如黑龙江露地栽培的春番茄大约在5上、中旬定植,播种时间则提前到3旬至4上旬,但是秧苗的苗龄与育苗的方式是密切相关的,也就是环境条件是否能满足秧苗生长发育的需要。如果不能满足,则生长发育受到阻碍,苗龄就相应地延长。

春番茄播种一般采用浸种或催芽后进行,种子用温汤浸种法(55℃,10分钟),对种子表面的病菌进行消毒。在25℃的温水中浸种时间为4―5小时,然后在25―30℃条件下经过2―3天的催芽,待胚根露出就可播种。每亩用种量为15―20克,需用苗床地4―5平方米。秧苗二叶一心时进行分苗,分苗可将秧苗直接定入营养苗钵或营养土块,密度约120―130株/平方米,每个大棚(6×30米)可育大苗1.6―1.7万株。

育苗过程中要注意两点:1)因为番茄的生长起点温度较低,比较容易发生徒长,也容易发生冻害(是果菜类中最易受冻的蔬菜)。所以,要注意防冻保暖,适当地进行苗床的保温和加温。此外,还要增加光照、加强通风、降低棚内湿度(空气相对湿度为60%一70%)。一旦出现徒长现象,可用200―250P9m矮壮素(CCC)进行喷洒或浇根,不仅能有效地抑制徒长,而且能提高秧苗的抗逆性。2)在育苗的后期,常会发生早疫病和灰霉病等病害,可用0.2%一0.3%等量式的波尔多液进行防治。

②秋番茄的露地降温育苗:秋番茄适宜生长和开花结果的季节是在气温下降到日平均温度25℃以下,初霜到来以前。所以,黑龙江的育苗要相应地提前到夏季高温时节进行,其苗龄在25―30天,播种大约在6下旬到7中旬。

在育苗过程中与春番茄不同之处有以下几方面:1)需要遮荫育苗,在准备好苗床后(营养土或营养钵),搭建遮荫棚架,并盖上遮阳网或其他遮荫材料,以降温和防止大风暴雨的危害。2)一般用干种子进行播种,防病害可用土壤消毒和种子的干热处理(防病毒病)等方法。种子直接播种,密度要适当稀一些,一般不进行分苗,如果采用营养钵育苗的,每钵留健壮苗2株,因此,每亩的用种量略微高于春番茄约为20―25克。3)播种时要先浇足底水,后播种和覆土,如果无遮荫棚,要盖草和塑料薄膜,起到保湿、降温作用。4)秧苗出土后,要经常保持土壤有一定的湿度,防止干旱,同时要用网纱隔离,以减少蚜虫的危害和防止病毒病的发生,这一点是秋番茄育苗的关键之一。

番茄无土栽培范文5

关键词:菌渣;无土栽培;基质;低成本

中图分类号:S6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3547(2014)02-0049-04

食用菌菌渣(Edible Fungi Residue,EFR)是食用菌栽培过程中收获产品后剩下的培养基废料[1]。菌渣中除了含有大量的菌丝体、蛋白质外,还含有钙、镁,铁、锌等中微量元素[2,3]。据测定,每0.5 kg菌渣中含钙10.86 g、磷3.6 g、钾4.04 g、钠8.7 g、铜0.004 9 g、镁1.58 g、铁0.69 g、锌0.06 g、锰0.077 4 g,营养成分含量丰富,具有很高的研究利用价值[4]。河沙是一种常见而廉价的自然资源,如果把菌渣与河沙混合利用起来作为无土栽培的基质,将成为农民新的增收方式。但是,大多专门针对食用菌菌渣再利用的研究均侧重于将菌渣充当有机肥使用,而有关菌渣与河沙混合用于蔬菜栽培的研究很少。因此,天津农学院园艺系以期通过本试验探究出菌渣与沙子的合适配比,为充分利用这些廉价而充足的资源以及保护生态环境提供新的科学依据,为某些食用菌主产区提供科学规划的参考,并期望试验成熟后作为一项新的农业实用技术推广。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于2013年4~9月在天津农学院园艺系温室内进行,试验材料为樱桃番茄品种矮生红玲,试验基质为菌渣、河沙。

1.2 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完全随机设计,6个处理,1个对照,4次重复,处理1的基质为全河沙;处理2的基质配比为菌渣∶河沙=2∶8;处理3的基质配比为菌渣∶河沙=4∶6;处理4的基质配比为菌渣∶河沙=6∶4;处理5的基质配比为菌渣∶河沙=8∶2;处理6的基质为全菌渣;以土培作为对照。每个处理中按每1 m3 加入生物有机肥15 kg。

1.3 试验方法

①材料的准备 根据试验需要,准备足量的花盆,洗净、消毒备用。准备足够的菌渣和河沙,先将菌渣充分发酵,河沙冲洗干净,备用。试验用番茄苗准备足量,备用。每个花盆底部铺上编织袋防止基质漏出及根系穿过,按比例混合装好所需基质,每个处理加入农科院有机肥70 g。移栽时,浇透水,整理,摆在木板上。视基质湿度进行浇水,根据生长情况适时施用亿农番茄专用肥,待苗长到一定程度,开始整枝。

②观测项目及方法 a.观测项目。对6个处理组合和对照的番茄植株进行测量,包括株高、茎粗、结果数、单果质量、果形指数、根鲜质量等形态指标,以及叶绿素、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生理指标。

b.测定方法。利用游标卡尺测定茎粗,用卷尺测定株高,用直尺测定果实直径、纵径、最大根长等,用电子天平测定番茄的单果质量、根鲜质量。利用SPAD叶绿素仪测定叶绿素含量。利用ATAGO PAL-α数显折射仪测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配比基质对番茄植株生长的影响

①对番茄株高的影响 株高对植株的抗性和果实品质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表1结果表明,处理1的番茄植株最高,处理3、处理5、处理4、处理2、处理1、处理6的株高无显著性差异,对照的植株最矮,且极显著矮于其他处理组合。表明不同配比对株高没有显著影响,以菌渣与河沙混合作为无土栽培基质种植番茄株高明显优于传统的土壤栽培方法。

②对番茄茎粗的影响 番茄的茎具有输导营养物质和水分以及支持叶、花和果实的作用。茎粗与植物的抗性和果实的品质密切相关,通过茎粗可以初步估计植株的健壮度、抗病虫害的能力,了解植株吸收营养的状况。

从图1可以看出,不同处理对番茄茎粗的影响不同,其中,处理6的茎粗最大,证明了处理6的基质配比更有益于植株茎粗的增长;其次是处理2、处理1;CK的茎粗最小,且所有处理组合都与CK的差异达显著水平。

从株高和茎粗可以看出,处理6的番茄茎粗最大,而株高在各处理中最小,可能是因为处理6为纯菌渣,容重最小,孔隙度最大,导致其保水能力过差,虽然浇水频率较大,但依然不能保证番茄生长所需水分,然而处理6基质的营养物质最为丰富,能满足番茄正常的生长需求。

③对番茄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绿体,叶绿体中含有大量的叶绿素,而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物质就是叶绿素,光合作用属于同化作用,能将环境中的无机物转化为自身可利用的有机物。因此,叶绿素含量的高低直接反映了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能力的强弱,反映出植物同化无机物的能力,反映出植物生长势的强弱。

由图2可以看出,CK的叶绿素含量最高,除处理5与CK无显著差异之外,其他处理叶绿素含量均显著低于CK;处理2叶绿素含量最低,与其他组合存在显著差异。从基质的配比上看,叶绿素含量随着基质中菌渣比例的增大而升高,在处理5时达到最大值,随后处理6与之持平。显然菌渣比例越大,混合基质营养物质含量越多,氮素含量越多,越有利于叶绿素的形成。CK叶绿素含量最高的原因可能是土培过程中深层土壤板结造成植物根系吸水能力下降,产生生理干旱,叶绿素含量相对增大[5]。

④对番茄根系的影响 根系是植物吸收水分和矿质营养的主要器官,根的生长情况和活动能力影响植株个体的生长情况、营养水平和产量。从表2可以看出,不同处理对番茄幼苗根系生长影响不同,处理5的根鲜质量最大,处理5、处理6与土培的根鲜质量没有显著差异,处理4、处理3、处理2、处理1根鲜质量依次降低。从基质的配比来看,随着菌渣比例的增加,植株根系鲜质量逐渐增加,在处理5时根鲜质量达到最大,表明菌渣可以促进根系的活动,增加根系的生长量。此趋势与叶绿素含量相同,验证了植物生理学中关于地上部和地下部相关性的理论。

2.2 不同配比基质对番茄果实形状的影响

通过对不同处理所结果实的数量、单果质量、果实直径、果实高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进行比较,选出最适宜的河沙与菌渣的配比,为菌渣的再利用提供新的途径。

①对番茄产量的影响 果实的产量是重要的经济指标,关系到劳动者的经济效益。由图3可以看到,对单果质量而言,处理4的平均单果质量最大,CK单果质量最小,其他组合间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对结果数而言,处理5的结果数最多,其次是处理2、处理3、处理6,CK的结果数最少,处理4、处理1与CK有差异,但未达到显著水平。综合单果质量和结果数可得番茄总产量变化趋势:处理5>处理6>处理4>处理2>处理3>处理1>CK,说明菌渣与河沙混合作为无土栽培的基质可以提高番茄的产量,从基质的配比来看,随着河沙中菌渣比例的增加,番茄产量呈上升趋势,在处理5时达最大值,处理6与之持平,说明菌渣比例越大,混合基质营养物质含量越高,增产的可能性越大。

②对番茄果形的影响 果实的外形关系到商品价值,所以是不得不重视的又一指标,果实的外形不仅可以提高人们的购买欲,而且可提高商品的经济价值,其好坏还关系到内在品质的好坏。

图4结果表明,处理4的果实纵径和直径最大,处理1、处理5与处理4没有明显的差异,其次是处理2、处理3和处理6,三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CK的果实纵径和直径最小,与其他处理组合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说明菌渣与河沙混合作为无土栽培基质在提高产品外形上要优于传统的土壤栽培。

③对番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的影响 果汁中可溶性固形物的多少是衡量果实品质的重要指标。从表3可以看出,不同配比的基质对番茄果实有一定的影响,各处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明显不同,但均低于CK,其中处理5与CK有差异,但未达到极显著水平。处理4、处理1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低,与其他处理组合有极显著差异。CK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高,可能是果实在生长过程中土壤物理结构较差,根系活动能力较低,导致果实生长发育受限,果实未充分膨大,相应的对处理4而言,结果数量少果实过分膨大致使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相对较低。处理5基质配比较为合理,土壤物理结构较好,营养物质丰富,根系吸收能力强,产量最高,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各处理中最高。处理1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产量最低,可能是基质配比中菌渣含量为0,营养物质匮乏引起的。

3 讨论

本试验结果表明,用菌渣与河沙混合作为无土栽培基质有明显的优越性。在株高方面,处理3的番茄植株最高,但处理5、处理4、处理2、处理1、处理6的株高与处理3差异不显著。处理6的茎粗最大,证明了处理6的基质配比更有益于植株茎的增长。在根系生长方面,处理5的根鲜质量最大。在生理方面,各处理可溶性固形物和叶绿素含量有明显的不同,但均低于CK,其中仅处理5与CK没有显著差异。在果形方面,处理4的果实纵径和横径最大,处理5、处理1与处理4没有明显的差异。在产量方面,处理5的结果数最多,总产量最大。

在可溶性固形物和叶绿素含量方面,CK均高于处理组合,这可能是菌渣容重较小,孔隙度较大,改善了土壤的理化性状,但管理过程中由于浇水频率大,造成了基质中营养物质的流失。

本试验仅以果菜类蔬菜番茄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探究,但在分析试验结果时发现某些配比的基质在单方面表现出优越性,如处理6的茎粗最大。如何充分利用此类基质的优越性,并发挥其最大效能以及菌渣与河沙混合栽培其他类型蔬菜(如叶菜类、茎菜类)的最适配比仍需长期探究。

4 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河沙与菌渣混合作为无土栽培基质明显优于传统的土壤栽培,菌渣中含有丰富的矿质营养和有机质,可以促进番茄植株的生长,加速根系发育。通过对菌渣与河沙不同配比的比较,处理5,即河沙∶菌渣=2∶8 配制的混合基质培育的番茄综合表现稳定,且优于其他配比组合,尤其是在根系生长、产量、果形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方面表现突出。因此,菌渣∶河沙=8∶2 的基质配比更适合番茄生长。

本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成本较低的河沙,配合腐熟的菌渣,可以配制良好的无土栽培基质,可降低成本,并且效果很好。由于食用菌主产区主要分布在南方,且该地区河沙资源丰富,因此,此方法可以在南方蔬菜生产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卫智涛,周国英,胡清秀.食用菌菌渣利用研究现状[J].中国食用菌,2010,29(5):3-6.

[2] 王永军,田秀娥,李浩波.菌糠的营养价值与开发利用[J].中国饲料,2001(12):30-31.

[3] 刘晓牧,王中华,李福昌,等.菌糠营养价值及其应用[J].中国饲料,2000(18):29-30.

番茄无土栽培范文6

关键词:兰州;樱桃番茄;新品种

樱桃番茄是一种水果型番茄,以其色泽鲜艳,籽少,肉质细嫩,营养丰富,口感好而深受消费者的喜爱。2012年兰州地区樱桃番茄每千克售价在12~20元,而普通的大果番茄每千克售价2~8元,樱桃番茄的产值远远高于普通番茄。目前,适宜兰州市种植的樱桃番茄品种有:绿宝石(绿色)、千禧(桃红色)、玛丽(红色)。

1 品种特征特性

绿宝石:无限生长,植株长势强,早熟,产量高,花序多,挂果率高,每穗结果 10~15 个,坐果能力强,单果质量16 g,果实圆形,绿色,果型靓丽美观。品质好, 风味佳,对病毒病、青枯病、晚疫病、叶霉病有较强的抗病性。

千禧:圣女类型小番茄,早熟,生育性强,耐病。果实桃红色,椭圆形,质量约20 g,糖度高达9.6%,风味极佳,不易裂果,每穗结14~31个果。高产,耐枯萎病,耐贮运,播种后75 d开始采收。

玛丽:玛丽番茄果实红色,枣形果,果型优美,重约13 g左右,肉厚硬,种子少,脆爽,风味优美,糖度高,营养丰富,不易裂果,产量高。

2 栽培要点

2.1 适时播种,培育壮苗

2.1.1 苗床准备

苗床土底土每667 m?施腐熟人粪尿1 500 kg,其上铺8 cm厚营养土。营养土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与未种过茄科作物的肥沃土壤各半,在播前7~10 d拌匀过筛,并拌施5 kg过磷酸钙,喷洒多菌灵进行土壤消毒,堆放备用。

2.1.2 播期

兰州地区一般在6月下旬育苗播种。这样正好赶在春节上市而价格最高。

2.1.3 浸种催芽

667 m?用种20 g,用高锰酸钾1 000倍液浸10 min后,用清水冲洗并在温水中浸6 h,洗净种子,甩干水,用湿纱布保湿, 于25 ℃左右催芽,露白后播种。

2.1.4 播种及播后管理

樱桃番茄种子价格高,为保证成株率,要求种子分粒摆播,并覆盖营养土0.5 cm。出苗前保持较高温度,出苗后为防止徒长,应注意通风。

2.2 定植及栽培管理

2.2.1 定植

兰州地区樱桃番茄在8月上旬定植,此时苗龄50 d左右,667 m?施腐熟农家肥3 000 kg,饼肥100 kg,复合肥50 kg,过磷酸钙20 kg,作基肥沟施。垄宽80 cm,沟宽50 cm,每垄栽2行,株距40 cm。

2.2.2 中耕松土,适当蹲苗

移栽成活后及时中耕松土,促进缓苗。缓苗后不浇水,进行蹲苗,促进根系下扎。

2.2.3 肥水管理

在定植后3~4 d浇1次缓苗水;第l穗果长出时浇1次催果水,以供果实膨大;第2穗果膨大至拉秧浇几次盛果水。这个阶段植株不断开花、结果、采收,生长量大,因此需水量也大。原则是在采收后浇水。追肥在第1穗果坐稳后进行,每15~20 d 667 m?追腐熟饼肥20 kg,1∶3∶0.8的尿素、过磷酸钙、氮化钾复混肥8~10 kg。

2.2.4 整枝

采用单干整枝,仅留主枝,侧枝留1~2叶打顶,主枝不打顶。樱桃番茄采用吊蔓栽培,有利于透光,苗高30~40 cm开始绑蔓。

3 病虫害防治

樱桃番茄在兰州地区栽培主要是灰霉病,防治方法:在栽培管理上要加强棚室通风,增加光照,遇连阴天时要控制浇水。花期蘸花时,在生长素液中加入50%灭霉威可湿性粉剂(1 g对水1 L),溶解后喷花或蘸花。幼果膨大时,用65%甲霉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或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或40%特克多悬浮剂1 000倍液喷雾,7 d喷1次,连续喷2~3次。

番茄无土栽培范文7

一、材料和方法

1.试验地点及供试作物

试验于2006年7月-2007年6月在山东省滨州市农业高科技示范园进行。试验选用的日光温室为典型的水泥柱钢架结构,已连续种植7年,前茬作物为番茄,供试作物为番茄。试验大棚种植面积637.5m2,小区面积7.8m×1.4m×3m=32.76m2,试验地基础土壤理化性状见表1。栽培方式为畦栽,畦宽1.00m,畦间距0.40m,每畦2行,株距0.35~0.40m。

秋冬茬番茄:2006年7月-2007年1月,品种为布鲁斯特,密度为每公顷36630棵,每株留8穗,每穗留果4~6个。

冬春茬番茄2007年2月-2007年6月,品种为粉安娜,密度为每公顷41208棵,每株留4穗,每穗留3~5果。

2.试验处理

采取“3414”方案中的1、2、4、6和8共5个处理(“典型5处理设计”),即无肥区、无氮区、无磷区、无钾区和氮磷钾区,3次重复,小区随机排列,施肥处理见表2。

3.田间管理

(1)施肥情况各处理追施的肥料品种相同,均为普钙(P2O512%)、硫酸钾(K2O 50%)、尿素(N46%)。追施的方式为将肥料溶解于塑料桶中,灌溉时均匀融入灌溉水中冲施。在番茄的生育期内按照当地习惯每隔7~10d喷施1次杀菌剂,防治番茄叶霉病和晚疫病。磷肥作基肥一次性均匀撒施后翻耕,氮肥和钾肥每次追施时溶化于塑料桶中在地头随水冲施,肥料使用情况见表3、表4和表5。

(2)水分管理灌溉根据作物的需要按照农户的灌溉习惯进行,每次灌水时计算出灌水量,并取部分水样品测定硝态氮含量。

4.土壤样品的采集

在移栽前,开花前,第2穗果和第4穗果收获后于植株行内,距植株主根10cm处取3个点0~30cm混合土样,将土样迅速装入一个口袋内封口,在实验室立即过5mm筛并混匀,浸提出Nmin(土壤无机氮值)值后,土样风干,过1mm筛。

5.土壤样品的测定项目及分析方法

土壤Nmin含量测定:过5mm筛后立即称取12g盛于塑料瓶中,加入0.01mol/L的CaCl2溶液100mL震荡浸提,取部分滤液放人胶卷盒中置于-18℃冰柜中冷冻贮存,待用流动分析仪(TRAACS2000)测定溶液中的NO-3-N和NH+4-N,计算土壤无机氮含量。根据无机氮含量和灌溉水带人氮含量计算施氮量。

灌溉水NOa-3-N含量测定:每次施肥前取大棚的灌溉水,采用试纸条一反射仪法速测灌溉水中的N0-3-N浓度。

土壤速效磷含量测定:NaCO3-钼锑抗比色法;土壤速效钾含量测定:火焰光度计法;土壤全氮测定:凯氏定氮法;土壤有机质测定:重铬酸钾容量法;土壤pH值测定:pH计测定法;土壤EC值测定:电导法。(注:其中pH和EC水土比均为5:1。)

6.番茄产量

番茄收获时选每个处理的中间两行作为测产区,记录每个小区的产量,并且对果实分类,>150g属于大果,100~150g属于中果,

7.数据统计与分析

试验数据均采用Excel2000进行处理,番茄产量用SA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方差分析与多重比较。土壤养分做动态变化图,进行趋势及原因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1.保护地栽培番茄氮磷钾不同处理对番茄产量的影响

从图1和图2可得出两季试验最高产量的处理都是无磷区,最低产量是无肥区。通过SAS软件分析,数据进行LSD检验,秋冬茬无磷区与无氮区没有显著性差异,但与其他处理均有显著差异,无肥区与其他处理也有显著差异,冬春茬无磷区与其他处理也有显著性差异,冬春茬无钾区和氮磷钾区的差异比秋冬茬稍大,冬春茬无氮区和无钾区间的差异也比秋冬茬稍大,但都没出现极显著性差异。冬春茬无氮区和氮磷钾区间出现显著性差异。秋冬茬氮磷钾交互作用显著,冬春茬磷钾交互作用和氮钾交互作用显著,但氮磷交互作用不明显。

本试验地土壤基础速效磷含量为226mg/kg,属于极高的磷素水平,本试验秋冬茬氮磷钾区与无磷区相比较,减产6.6%,冬春茬减产11.7%,即土壤中速效磷含量过高,不仅不会增产,反而会减产。无钾区、无氮区和氮磷钾区间的差异,冬春茬比秋冬茬稍大,这可能与冬春茬是在秋冬茬的基础上进行的有关,秋冬茬是本试验的第一季,试验田土壤肥力很高,在经过一季的处理后,各营养元素的含量和他们间的比例均发生了变化,而冬春茬是在秋冬茬的基础上进行的,各处理间的差异会更明显。

2.保护地栽培番茄氮磷钾不同处理对Nmin值的影响

由图3知道,在7月23日到8月23期间,各种处理的Nmin值都是下降趋势,主要是这期间灌溉较多,氮素被水淋洗至土壤下层,作物吸收全部来自灌溉水和上季盈余,部分可能也来自有机肥。

在8月23日至9月13日期间,除无肥区以外,其他处理Nmin含量均升高,其原因可能是因为这期间温度较高,高温灌水促进有机肥的矿化,有机肥的分解峰值在定植1个月后,且前期作物生长缓慢,根系吸氮量少,而氮肥投入多,造成这期间Nmin值含量一直上升。可以观察到此阶段无钾区Nmin值最高,各处理在整个变化过程中,无钾区的Nmin值基本是最高的,这也说明了钾对作物吸收氮索起的作用最大。

各处理在2007年2月2日至3月11日均是上升趋势,至3月11日已移栽1个月,有机肥分解也处在一个比较高的阶段,加之灌溉水提供的氮素较多,此时番茄吸收的氮素比较慢,据苗艳芳等研究,番茄吸收氮素最快的两个时期在定植30~45d和75~90d,这也是各处理土壤Nmin

值在3月11日后下降的原因。

无磷区在2006年10月3日到2007年2月2日,Nmin一直是上升趋势,可能是因为土壤中磷含量减少导致氮磷钾比例失调,导致植物对氮素吸收受阻,造成磷素胁迫,据氮磷互作效应原理,磷能促进植物对氮素的吸收和利用。无钾区在此阶段也呈上升趋势,原因相类似;此阶段氮磷钾区Nmin下降迅速,这与磷钾促氮是密切相关的。

无钾区在9月13日到10月3日Nmin含量下降,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有机肥在此阶段分解释放钾素较多,平衡了氮钾,钾的释放直接促进了氮的吸收,此时作物马上结第4穗果,作物吸氮能力较强,也引起土壤Nmin下降。所以建议农户在保护地栽培番茄前期少施用钾肥,但在第4穗果时需追加1次钾肥。

无氮区和无肥区的Nmin变化较为平缓,但在8月23日到10月3日期间,他们的Nmin变化相反,无氮区先升后降,无肥区先降后升。无氮区之所以先升后降,是因为在9月6日施肥,无氮区施用磷钾肥,造成养分不平衡,影响了作物对氮肥的吸收利用,而后又由于灌溉水带来的氮素平衡了施用的磷钾肥。而无肥区作物所需要的氮磷钾肥的来源只有有机肥和灌溉水,所以随着作物的吸收利用,Nmin开始呈下降趋势,后来又呈上升趋势,有可能是因为灌溉水中带入部分氮素,养分平衡失调影响了作物对氮素的吸收利用。氮磷钾区和无肥区在10月3日后Nmin较稳定,变化不大,可能都是因为氮磷钾含量较平衡,而氮磷钾区的总肥含量相对无肥区的水平要高,所以氮磷钾区的Nmin水平要比无肥区高。

3.保护地栽培番茄氮磷钾不同处理对土壤速效磷含量的影响

从图4动态变化图可以看出土壤速效磷含量很高,无肥区和无磷区无论在哪个阶段速效磷含量都比其他处理低。

秋冬茬番茄在移栽1个半月左右土壤速效磷有明显的上升趋势,这是因为土壤本身地力较高,加之当季有机肥的分解造成,且有机肥能显著提高土壤中的磷的活性,又因在取土前不久施用了磷肥,导致施磷区上升更明显。

秋冬茬中期相同的施磷水平下,无氮区和无钾区速效磷含量较氮磷钾区低,这可能与在低氮低钾水平下更能促进磷的吸收有关,此结论与齐红岩等研究大致相同。秋冬茬后期各处理变化很小,土壤速效磷较中期低,但下降不可能是很明显,这与土壤本身肥力较高有很大关系。

冬春茬番茄土壤速效磷含量初期均呈下降趋势,一是因为冬春茬番茄在有机肥和磷肥的数量上均有所降低,此时番茄移栽刚刚1个月,又处于冬季,温度较低,有机肥分解较慢。随着温度的回升,有机肥分解加快,土壤速效磷有上升的趋势,但总趋势仍然下降。据刘军等研究,秋冬茬受光温等影响,吸肥能力相对较差,这也可能导致秋冬茬速效磷含量升高,冬春茬番茄土壤速效磷含量有下降趋势的原因。

4.保护地栽培番茄氮磷钾不同处理对土壤速效钾含量的影响

从图5土壤速效钾含量动态变化看,在移栽初期,速效钾含量均下降,这与此阶段速效磷含量升高有很大关系,刘虎林等研究说明番茄初期吸磷虽少但对作物早期生长至关重要,作者认为早期过量施磷会影响作物对钾的吸收。冬春茬初期,各处理速效钾含量下降缓慢,第1穗果开花之后这个阶段速效钾含量均下降,可能与番茄吸钾主要在中后期有关,据苗艳芳等研究,番茄吸钾主要在中后期,最快的两个时期是第30~45d和75~90d,从图中也可看出在中期土壤速效钾含量较低,所以建议农户中后期多施用钾肥。

在相同的钾肥施用量上,无磷区含量较氮磷钾区和无氮区低,无氮区和氮磷钾区相比较,无氮区土壤速效钾含量较氮磷钾区高,这可能与氮素比磷素更能促进植株对钾的吸收有关。至此,番茄还没有收获,但番茄中后期需钾较多,所以可以预见,土壤速效钾含量有继续下降的趋势。

5.肥效参数和丰缺值

从表6中各处理的肥效参数可以得出:各处理产量相对于氮磷钾区作比较,肥效参数除秋冬茬无肥区为中外,其他都为高,在施用有机肥的基础上,两季不施氮或磷或钾肥,对产量基本没影响,尤其不施磷能显著提高产量,这可能与土壤基础肥力过高,有机肥的残效作用有直接关系。

三、讨论

1.土壤氮磷钾的来源

氮磷钾索的来源主要是施用的化肥和有机肥,有机肥的矿化分解及残效叠加作用也使土壤中的氮磷钾库得到积累,有机肥肥效持久的原因也在于此。但试验过程中每次灌溉水采集的水样中的硝态氮含量也很高,单次输入量14~29kg/hm2,整个生育期内的灌溉水带入的氮素不容忽视,灌溉水带来的氮素就极大的补充了土壤的氮库。从分析数据可看出试验地的基础地力较高(基础土样理化性状见表1),这可能是当地长期施用过量肥料及保护地这一特殊栽培模式造成的,而有机肥和化肥有相互促进肥效的作用,尤其有机肥能极大地促进磷的释放,活化土壤中难利用的磷,增加土壤中磷的供应。

2.磷对保护地栽培番茄产量的影响

保护地栽培番茄肥效试验中,无磷区的产量最高,相对氮磷钾区产量增产明显。其他施磷的处理产量均低于无磷区,一方面这可能与土壤中大量元素间的协调有关,另一方面也可能与有机肥有关,有机肥可降低土壤对磷的吸附,增加磷的解析,活化土壤中难利用的磷为可用磷有关,所以在施用有机肥的同时配施磷肥,土壤中磷含量过高,不仅没有增产,甚至可能减产,这与高慧等研究大致相同。本试验虽然在处理时没有做无机肥配施磷肥的处理,但也可以证明在土壤速效磷含量较高时,增加磷肥的投入无效,番茄产量不仅不会增产,反而减产。而据吴建繁等试验也表明土壤在速效磷含量较高(超过101mg/kg)时施用磷肥基本无效,不仅不会增产,反而会减产。

3.番茄吸收氮磷钾的相关性

从土壤氮磷钾动态变化图中可以初步得出以下结论:对于番茄这种喜氮和钾的作物而言,在一定范围内,氮磷钾间有相互促进作物吸收作用,尤其钾对氮的作用更大。在营养平衡的条件下,低氮低钾更能促进作物对磷的吸收,但在番茄早期,过量磷肥会抑制番茄对钾的吸收。

从5个处理番茄产量的比较看,虽然单因素增产效果不明显,但氮磷钾的交互作用比较明显,尤其钾与氮、钾与磷作用更显著。

4.栽培季节对番茄吸收氮磷钾的影响

栽培季节不同可能是秋冬茬和冬春茬在不同处理间比较差异时产生的结果有所不同的原因之一,据刘军等研究,秋冬茬吸收氮磷钾量大约相当于冬春茬的75%,这可能与两季所处的日光温度条件不同有关,秋冬茬番茄果实膨大期和采收初期处于低温弱光的环境条件,因此相同的生育阶段对氮磷钾吸收的绝对量,秋冬茬比冬春茬少,即冬春茬和秋冬茬相比较,吸磷能力更强,所以在这样基础肥力高的土壤上种植番茄,冬春茬无磷区增产更大,而无氮区与氮磷钾区的差异性在秋冬茬时差异不显著,冬春茬差异显著,也可能是因为冬春茬番茄吸收氮素过高,而过量的氮反而使番茄减产,所以施用肥料时冬春茬可少施一些肥料,这样既不会造成肥料的浪费,也不会给环境带来负担,还可产生经济效益。

番茄无土栽培范文8

关键词 樱桃番茄;设施;高效;栽培技术;江苏南京

中图分类号 S641.204+.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9-0102-02

樱桃番茄又名袖珍番茄、圣女果,因其果实外观漂亮、营养丰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是餐前餐后果盘的重要果品之一。近年来,随着休闲农业的发展,樱桃番茄从露天栽培多转为设施栽培,4月即可上市,较常规栽培提早上市1~2个月[1],产品紧俏,售价较高,同时果实漂亮精巧,适宜观光采摘,是南京地区早春踏青游的重要游乐项目,经济效益十分显著。结合生产实际,现将南京地区樱桃番茄设施高效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设施建造

考虑到观光采摘的舒适性,南京地区樱桃番茄设施栽培多采用连栋温室大棚。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水顺畅、通风良好、阳光充足的地块作为设施建设地点。圆形拱顶或平顶,温室骨架为轻型钢结构,全部采用热镀锌表面处理,构件之间的连接采用镀锌件连接,塑料无滴薄膜覆盖,跨度8 m,开间4 m,长度根据场地具体确定。为增加保暖性,可加盖内棚1~2层。

2 优良品种选择

樱桃番茄果实有红色、粉色、黄色、绿色、紫黑色等几种色泽,以红色品种最为常见,紫黑色和绿色品种较为稀奇。生产上多选择抗病、优质、丰产、商品性好的樱桃番茄品种。建议以红(粉)色品种为主,如兼顾观光采摘,亦可少量增加黄色、绿色和紫黑色品种,以增加品种的多样性。红(粉)色品种建议选用圣女(台湾)、金陵红玉、金陵美玉(江苏省农科院)等品种,黄色品种建议选用金珠(台湾),绿色品种选用绿宝石(台湾),紫黑色品种可选择金陵墨玉(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3 培育壮苗

培育无病壮苗是樱桃番茄设施高效栽培的关键[2]。南京地区常采用穴盘育苗。穴盘育苗可以避免移栽时伤根,提高成活率,缩短缓苗期,特别是异地育苗,需长距离运输,此法优势更加突出[3]。选用金陵红玉、金陵美玉、金陵墨玉等南京本地樱桃番茄品种,可由专业的育苗公司直接供苗,苗木质量有保障,节约管理成本。一般在11月上旬至12月上旬播种,翌年1月下旬至2月初定植,翌年4月中下旬开始采收。

3.1 种子处理

采用温汤浸种,将种子放到55 ℃热水中浸泡15 min,再用温水浸泡5~6 h,捞出洗净,置于25 ℃左右恒温恒湿条件下催芽,当种子70%开始露白时进行播种。

3.2 播种

冬季一般在有地热的温室大棚内育苗,最低温度在10 ℃左右。育苗基质按园土、泥炭土、有机肥5∶3∶2的比例装入穴盘,播种前浇透水,将露白种子点播于穴盘内,每穴盘点播2~3粒种子,表层覆土0.5~1.0 cm厚,在穴盘表层盖薄膜,保持播种发芽适温为20~25 ℃。

3.3 苗期管理

7 d左右出苗,出苗后及时将表层薄膜揭掉,保持日间温度20~25 ℃、夜间15~20 ℃。水分管理原则为不干不浇,宁干勿湿。苗期注意通风透气,喷施百菌清或多菌灵等广谱性杀菌剂2~3次防治病害。待植株有7片真叶时即可移栽。

4 整地定植

定植前30 d 结合整地,施入充分腐熟发酵的鸡粪22.5~27.0 t/hm2、复合肥750~900 kg/hm2,搅拌均匀后用旋耕机深翻入田。为方便游客观光采摘,采用宽畦宽沟栽培。畦宽130 cm,畦高30~35 cm,沟宽60 cm左右。畦面多覆盖白地膜,银黑双面膜效果更佳,可减少病虫害的发生。采用一畦双行定植,行距75~80 cm、株距30~35 cm,栽植3万株/hm2左右。将苗带穴盘运至田间,尽量保持根系土球完整,定植后及时浇定根水,缩短缓苗时间。

5 田间管理

5.1 肥水管理

樱桃番茄生长、采收过程较长,需大量的肥水。在施足基肥的前提下,在生蔓过程中穴施尿素150~225 kg/hm2,结果后增施磷钾肥3次左右,每次穴施75 kg/hm2,或喷施液肥。生长期水分供应主要通过膜下滴灌方式进行,每行铺设滴灌管1条。生长前期要保证充足水分供应,结果后期要适当控制水分供应,以减少裂果、增加糖度。

5.2 整枝绑蔓

在温室大棚中按行距拉2 m高纵行铁丝,当苗高长到30 cm时,用尼龙绳吊蔓。尼龙绳绑在根基部,使茎蔓顺绳向上延长。采用单干整枝,其他侧枝4~5 cm时及时去掉。还应及时摘除下部老叶及病叶,增强通风透光,减少病害发生和营养消耗。

5.3 温湿度管理

设施栽培中高温高湿易导致植株病害发生和传播。早春温度较低,一般不需要开窗放风。3月上中旬,天气转暖,温度渐升,特别是天气晴朗棚内温度超过30 ℃时,要及时开侧窗通风降温降湿,保持棚内温度在10~25 ℃之间,湿度在70%以下,降低植株染病和传播机会。同时喷药时间以晴天上午为宜,阴雨天气防治病害时,要用烟雾剂和粉尘剂。不宜用水剂喷洒,以防湿度过大。

6 病虫害防治

番茄的病害主要有病毒病、灰霉病、叶霉病、早疫病、晚疫病等,虫害主要有蚜虫、白粉虱、美洲斑潜蝇等。综合应用农业措施、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防治措施,可有效防治病虫害。

6.1 农业防治

一是优选抗病品种。通过选育抗病的樱桃番茄品种,可减少农药等施用。南京地区应用的樱桃番茄品种中,以金陵粉玉、金陵美玉、金陵墨玉、金珠等品种抗病性强,适宜大面积栽培,而金陵红玉、小石头等品种抗病性一般,建议小面积栽培。二是轮作和土壤消毒。设施栽培一方面促进番茄提早上市,增加效益;另一方面,设施的固定性,又容易产生连作障碍。通过与非茄科植物(如西甜瓜或草莓等)轮作可降低各种病害的发生。同时,设施栽培可在夏季高温时进行土壤深翻25 cm以上,棚内灌水,覆盖地膜,持续闷棚 10~15 d,以减轻病害的发生。三是加强田间管理。采用高畦栽培并覆盖地膜,应用微滴灌,通过通风等方式实现棚内温、湿度的科学调控,结合整枝打杈、吊秧绑蔓、摘除病老叶等植株管理措施,改善通风透光条件,提高植株抗病性,预防病害发生。

6.2 生物防治

设施内可设置黄板诱杀白粉虱、蚜虫、美洲斑潜蝇等对黄色有趋性的害虫。

6.3 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尽量选择高效、低毒、无残留的药剂。病害一般选用70%代森锰锌500倍液,或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或50%扑海因1 000~1 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等交替喷施,每隔7~10 d喷药 1次,连喷3~4次,喷施时要仔细均匀,叶面上下都要喷到。蚜虫、白粉虱等可用70%吡虫啉、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2 500倍液等进行防治[4]。

7 参考文献

[1] 倪文海,蒋雪勤,蒋逸彬,等.樱桃番茄高效设施栽培技术研究[J].上海农业科技,2012(3):79-80.

[2] 王永善,韩洪生,徐吉峰,等.日光温室樱桃番茄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7(15):19.

番茄无土栽培范文9

关键词:日光温室;番茄;栽培技术

番茄(Solanum lvcopersicum)又名西红柿,原产南美洲的秘鲁、厄瓜多尔、玻利维亚等国。为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是茄科植物番茄的新鲜果实。番茄营养丰富,口感柔软,具生津止渴,健胃消食的功能。番茄除富含维生素、碳水化合物、矿物质、有机酸及少量的蛋白质之外,还富含番茄红素,番茄红素是目前所知的最好的抗癌物质,它对多种细菌有抑制作用。可清除人体内的自由基,保护皮肤弹性,促进骨骼钙化等多种生理、药理作用,国内外对番茄的需求量明显增加。番茄既可作蔬菜又可作水果,深受人们喜爱。日光温室番茄栽培可使番茄的生产采收期延长,显著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

1生长习性

1.1温度。番茄是喜温性的茄果类蔬菜.光合作用最适温度为20℃~25℃,生长适温为22℃~25℃,低于15℃生长缓慢,授精不良,5℃时茎叶停止生长,根系生长适宜温度为20℃~22℃低于10℃根毛停止生长。

1.2光照。光照时数12~14h。

1.3水份。番茄生长适宜的土壤湿度为65%~85%空气相对湿度为50%~65%,过干过湿都对生长不利。

1.4土壤营养。番茄喜肥沃的土壤.适宜的pH为6~7.50之问。

2栽培技术要点

2.1品种选择。应选择早中熟、耐弱光、耐贮运、耐低温、抗病的无限生长型品种。如:如丰收(74-560)、澳卡福、迪抗、齐达利等。

2.2选地。番茄对土壤通透性条件要求高,当土壤空气中含氧量降至2%时,植株会因缺氧枯死。因此,不宜在低洼易涝的土壤种植,应选择土层深厚、地势平坦、排水良好、无污染、富含有机质pH6~7.50的肥沃壤土。

2.3播期。为了节约成本和操作简便,一般采用冷床育苗,在11月上中旬播种,翌年4~6月收获。每667m2栽培面积用种量30g左右。

2.4培育壮秧

2.4.1苗床准备。在播种前2周左右翻耕苗床地,翻耕时每667rd施人腐熟渣肥2000kg、三元复合肥(15-15-15)30~40kg。翻耕后及时搭建好育苗大棚并作厢,厢面宽100cm,沟宽40cm,用多菌灵及辛硫磷溶液喷雾,杀死病原菌和害虫,喷药后密闭大棚2~3天。

2.4.2育苗方法。一般正规公司种子已经进行包衣处理,所以不需要消毒,播种时气温较高,也不需要催芽,直播干种即可。播前用清水将厢面浇透,备好育苗营养土待用。将营养土搓成直径约5cm的肥团,用手指压0.5cm深的小窝,摆放在苗床上,每窝播1粒种子,特别要注意保持肥团湿度。用细土将小窝盖平。盖上地膜保湿保温。一般7天左右出苗,出苗后撤去地膜。

2.4.3苗期管理。播种后白天保持26~28℃夜间18℃左右,地温20℃当有30%出苗时,应及时揭去全部覆盖材料,并保证充足的光照。幼苗全部出齐后适当降温,白天22~24℃,夜间10~12℃。防止幼苗徒长。

2.5定植

2.5.1定植前准备。根据种植面积大小,合理安排整地时间,清理地块后,每667m2施腐熟有机肥2000kg和三元复合肥(15-15-15)100kg左右,撒施翻耕后搭建大棚并作厢,厢面宽90cm,沟宽40cm,沟深20cm。厢面浇足底水,水渗下后,盖好地膜准备定植。

2.5.2定植日期及方法。一般在12月上中旬,在10cm土层地温10℃以上时进行定植。选择壮苗,苗高15~20cm、7~8片真叶、茎粗壮、节间较短、带土定植。每厢栽2行,行株距60cm×40cm,单株栽培,移栽后及时浇水,利于成活。

2.5.3定植温度管理。定植后为促进缓苗,用勤浇水和通风的方式进行降温。棚内温度控制在32℃以内,除雨天外要保持通风换气。定植后番茄第一侧枝应保留至7~10 cm时再打去,以促进根系旺盛生长,有利于植株健壮。

2.6肥水管理

当初期果实开始膨大时结合施肥进行灌水,要根据土壤湿度适当灌水,保证植株果实正常发育。番茄施肥以基肥为主,果实开始膨大时开始追肥,每667m2用三元复合肥(15-15-15)60kg左右,若幼苗长势弱,在加尿素5kg。第二次在结果盛期进行施肥,每667m2用三元复合肥(15-15-15)30kg追施。追肥后注意通风2~3h,排出毒气,防止肥害。

2.7植株调整

2.7.1插架及绑蔓。定植缓苗后要及时进行搭架,采用吊绳或竹竿“人”字架均可,为防止倒架或掉架,要深插绑牢。绑蔓时要把花序扭向架外,不要绑到架材上,以免影响果实发育。

2.7.2整枝保果。采用单干整枝留3穗果,或一干半整枝留4~5穗果,其余侧枝尽量早摘除,每隔2-3天就要检查一遍,发现侧枝及时摘除。在整个结果过程中,为了提高坐花坐果率,要用座果灵或沈农二号进行喷花,以利座果。到结果中、后期可把下部叶剪掉一半,以利通风,果转色。

2.8病虫害防治

病害主要有病毒病、晚疫病等。要以防为主、治为辅,晚疫病可用银法利、杀毒矾等防治。病毒病5月中旬为发病高峰,可用病毒A防治。蚜虫可用吡虫啉、抗蚜威等防治。螨虫可用扫螨净、克螨特等防治,注意将药剂喷到植株幼嫩部位,喷头朝天,尽量喷在叶背面。

番茄无土栽培范文10

1万hm2,总产量30万t,产值高达6亿余元;其中以平乐县茶林早春番茄生产基地、资源县车田越夏番茄基地和永福三皇秋番茄基地在业内最具知名度。介绍了当地番茄生产情况,并推荐了格雷571、杰瑞101、瑞菲、铁砣等品质好、硬度高、果形扁圆、丰产性好的品种。

随着国家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的启动,作为“南菜北运”和“东菜西调”的主要生产基地之一,广西政府非常重视番茄产业的发展,将番茄产业列入了广西“十二五”发展重点规划,并设立了番茄专项资金为产业技术攻坚克难保驾护航,产业发展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桂林市是广西重要的番茄生产基地,番茄产业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快速发展,番茄种植已成为部分乡镇提高农民收入、打赢扶贫攻坚战的主要措施之一。

1 桂林地区番茄产业发展现状

桂林地处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年均气温16~20℃,雨量充沛,年降雨量1 500~1 700 mm,光照充足,年日照时数1 282.4~2 026.5 h,无霜期长,年无霜期约300天,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番茄产业的自然气候条件。各地方政府根据自身农业生产特点和特有的小气候条件,大力推进番茄规模化、产业化和品牌化建设,全市形成了早春番茄、春番茄、高山夏季番茄和秋延后番茄等大规模生产基地产业布局,其中尤以平乐县茶林早春番茄生产基地、资源县车田越夏番茄基地和永福三皇秋番茄基地在业内最具知名度。全市年种植番茄面积达到了1万hm2,总产量30万t,产值高达6亿余元[1]。

在产业基地布局上,桂林市早春番茄基地以平乐县二塘镇茶林村早春番茄生产基地为代表,集中了茶林村委及相邻的乐塘、二塘、沙冲等几个行政村共1 334 hm2生产基地,几乎全部种植大红果番茄,形成了广西最大的早春番茄露地生产基地。以灌阳县新圩乡和兴安县高尚镇为代表的春番茄种植区也逐步走上产业化、规模化发展之路,据2011年统计,种植面积首次突破万亩大关,种植种类也以大红果番茄为主。资源县作为华南地区最大的夏秋番茄生产基地,种植种类既有大红果番茄,也有部分小番茄品种,种植规模1 467.4 hm2,总产量17.6万t,总产值4.8亿元,产品主要销往北京、上海、广东、浙江、福建,甚至出口到东南亚市场。秋延后番茄生产基地以永福县三皇乡为核心,辐射带动附近的鹿寨、融安县等周边地区发展,辐射面积达2 001 hm2,该基地以打季节差、错峰栽培为主,价格高于外地同类产品,群众种植积极性空前高涨。

2 主要栽培模式

桂林地区番茄生产有早春番茄、春番茄、高海拔山区越夏番茄和秋延后番茄等多种栽培方式,各生产基地根据当地不同的农业生产特点和气候条件采用不同的栽培模式,取得了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当地的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作出突出贡献。

2.1 春番茄水旱轮作一年3茬栽培模式

春番茄水旱轮作栽培模式主要在以平乐茶林为核心区的春番茄生产基地应用,通过轮作技术实现一年3茬:春番茄+晚稻+莴笋,春番茄一般11月中旬播种,第2年2月上旬定植于大田,5月上旬开始采收,6月下旬倒秧后插种一季晚稻,晚稻收割再种植一茬莴笋,667 m2产值达15 000元左右。该栽培模式通过水旱轮作,克服了番茄生产连作障碍造成的土传病害大面积发生。番茄大多采用自根苗方式种植,也有少部分农户采用嫁接栽培方式。另外,为了充分利用地力、光能,灌阳县在春番茄实现水旱轮作的基础上套种红薯增加复种指数,使春番茄667 m2收益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2.2 高海拔山区越夏番茄嫁接栽培模式

资源县车田乡和龙胜县伟江乡等山区,海拔700~800 m,一般采用越夏栽培番茄模式,3月下旬播种,4月中旬嫁接,5月中下旬定植,7月采收,

10月下旬至11月结束,采收期长达4个月,平均每667 m2商品果产量在8 000~9 000 kg,正常年份667 m2产值2万~3万元。此栽培模式选用抗病砧木品种进行嫁接育苗,既有效地解决了青枯病等土传病害的严重为害,又充分利用了砧木根系发达、吸收能力强的特点,采用高畦栽培方式,大量施用有机肥作基肥,充分保证了夏番茄收获期长、产量高的养分需求。

2.3 秋延后番茄“半月型”高拱棚防霜避雨栽培模式

永福三皇番茄基地,采用嫁接方式栽培番茄,并与水稻实行水旱轮作。番茄一般6月上旬播种,6月下旬7月上旬嫁接育苗,7月底8月初早稻收割完后移栽。砧木为应用较多的砧木一号、宝砧5号等秋茬番茄嫁接砧木专用品种,接穗较多选择格雷、瑞菲等品质好、硬度高、果形扁圆、丰产性好的番茄品种。种植时搭建“半月型”简易高拱棚实行避雨栽培,同时在霜冻来临时防止白霜直接打在植株上,既延长番茄采收期至第2年3月,又达到了错峰生产的目的,667 m2产量可达7 500~9 000 kg,增产增收效果明显。

3 潜力品种推荐

①格雷571 该品种由荷兰瑞克斯旺(中国)种子有限公司出品,无限生长类型,早熟,丰产,生长势中等,耐热性强,对环境m应性好。果实高扁圆形,均匀整齐,中型果,单果质量190~210 g,熟果亮红色,口感好,质地硬,无裂纹,无绿肩现象,耐贮运,抗烟草花叶病毒病、筋腐病、枯萎病,每667 m2栽1 600~2 000株。

②杰瑞101 山东寿光市绿丰种子有限公司生产,无限生长型,中熟,节间短,植株生长健壮,耐低温,在持续阴雨、低温条件下有较强的坐果能力。抗病性强,大中型果,单果质量180~220 g,果色大红,货架期长,耐贮运。

③瑞菲 以色列先正达种子有限公司出品,杂交一代大红番茄,无限生长型,中早熟品种,植株长势强,耐热性好,坐果能力强,均匀整齐,果实圆形偏扁,颜色美观,萼片开张,单果质量约200 g,果实硬度好,耐运输;抗枯萎病、番茄花叶病毒病和斑萎病毒病,适宜北方保护地及南方露地秋延栽培,每

667 m2栽2 000株左右。

④铁砣 桂林市蔬菜研究所最新育成产品,无限生长型,早中熟,生长势旺,叶片大而绿,果实苹果形,3~4心室,单果质量220 g,大红果,果皮光亮,商品性佳,果实抗裂性和耐储运性好。含可

溶性固形物5.82%、总糖2.96%、总酸0.27%、VC

159.1 mg/kg,硬度0.908 kg/cm2,糖酸比为10.96。

参考文献

[1] 周广熊,张武鸣,黄超艳,等.桂林市番茄种植区域及主栽品种[J].中国蔬菜,2016(3):90-91.

番茄无土栽培范文11

关键词:盆栽圣女果;栽培技术

所谓的樱桃西红柿就是我们平时所吃的小西红柿。原产于我国台湾省和东南亚地区,在国内也叫圣女果。果形椭圆,形状像樱桃,色泽鲜红,美味可口。 樱桃西红柿的小植株可以有效的驱赶苍蝇,而其果实则可以治疗牙龈出血,因为其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樱桃番茄是番茄栽培亚种中的一个变种,其果型小、近圆形、似樱桃、品质好、糖度及维生素C含量大大高于普通番茄,是一种高档蔬菜,经济价值高,1996年我们引进试种,1999年进行高山栽培,获得丰产667米2产量5000公斤,其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品种选择

选择无限生长类型中的中晚熟品种,我们种植台湾红宝石(即新圣女),该品种生产期长、产量高、耐热耐湿性强。

2. 地块选择

樱桃番茄对土壤适应性较强,但以排灌方便,土质疏松肥沃的壤土或沙壤土为好。

3. 适时播种,培育壮苗

(1)苗床准备。苗床应避风向阳,排水良好。667米2大田需育苗床6-7米2,移苗床35-40米2,苗床土底土每667米2施腐熟人粪尿1500公斤,其上铺8厘米厚营养土。营养土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与未种过茄科作物的肥沃土壤各半,在播前7-10天拌匀过筛,并拌施5公斤过磷酸钙,喷洒多菌灵进行土壤消毒,堆放备用。

(2)播期。适当提前播种,尽可能延长采收期。采用小拱棚育苗即能提早播种,又能减少苗期病害发生。一般在4月下旬播种。

(3)浸种催芽667米2用种20克,用高锰酸钾1000倍液浸10分钟后,用清水冲洗并在温水中浸6小时,洗净种子,甩干水,用湿纱布保湿,于25℃左右催芽,露白后播种。

(4)播种及播后管理,樱桃番茄种子价格高,为保证较高的成株率,要求种子分粒摆播,并覆盖营养土0.5厘米。出苗前保持较高温度,出苗后为防止徒长,应注意通风。在幼苗二叶一心期,选择健壮无病苗,于晴天傍晚进行带肥、带药、带土"三带"假植,假植苗床同育苗床,假植后浇定根水。

(5)防止苗期病害,控制徒长。番茄栽培区病害较多,可用络铵铜或绿亨2号防治猝倒病、早疫病。每7-10天喷1次,连用2-3次。幼苗假植成活后定植前,根据秧苗长势,喷1500×10-6比久,或浇洒300×10-6矮壮素,可增加叶色,抑制徒长。长势过旺,三周后再喷浇一次。

4. 定植及栽培管理

(1)定植。番茄在6月上旬定植,此时苗龄50天,现花蕾。定植地要求排水良好,地下水位低。667米2施腐熟烂肥3000公斤,饼肥100公斤,复合肥50公斤,过磷酸钙20公斤,基肥沟施。深沟高畦,畦连沟1.3米,每畦栽二行,株距30厘米。定植深度因地下水位高低而定,地下水位高则宜浅,反之则宜深,有利于减少枯萎病的发生。定植过深的植株喷用10x10-6赤霉素,可消除移栽后生长停滞现象。定植后及时浇点根水,点根水内应配入应用链霉素。

(2)中耕松土,适当蹲苗 移栽成活后及时中耕松土,促进缓苗。缓苗后不浇水,进行蹲苗,促进根系下扎。后期适当培土,促进不定根产生。

(3)肥水管理 番茄生长前期正适江南梅季,要及时排水,做到雨停畦干。进入旺盛生长期,耗水量增加。视土壤墒情,及时排灌,要保持土壤湿度,不能忽干忽湿,以免产生裂果。追肥在第一穗果坐稳后进行,宜薄肥勤施,每10天667米2追腐熟饼肥20公斤,1:3:0.8的尿素、过磷酸钙、氮化钾复混肥8-10公斤。

(4)整枝。采用单杆整枝,仅留主枝,侧枝留1-2叶打顶,主枝不打顶。樱桃番茄一般搭立架或网架(井架),有利于采收和透光,苗高30-40厘米开始绑蔓,支架高2米。进入采果期后,果实采到哪一档位,就把基部老叶摘到该档位置。

番茄无土栽培范文12

关键词 番茄;冬春茬;栽培技术;日光温室;内蒙古通辽

中图分类号 S641.2.04.+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3-0101-01

近些年来,随着43型高效节能日光温室的大面积推广,内蒙古通辽地区冬季进行耐寒性蔬菜生产已经得到了解决,但一些菜农在没有采取相应措施的情况下,试图进行喜温性蔬菜生产,结果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失。针对这一情况,笔者连续几年对日光温室番茄冬春茬栽培进行了试验,摸索出了一套适合当地日光温室番茄冬春茬生产的栽培技术,并在当地得到了推广和应用,取得了较高的产量和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日光温室保温增光措施

为了保温增光,日光温室前坡透明屋面采用聚氯乙烯无滴膜覆盖,外盖棉被。温室整体下卧30 cm,温室前端设有双层防寒沟。此外,在育苗期间,白天温室后墙张挂聚酯镀铝膜(反光幕),夜间用塑料薄膜覆盖小拱棚,以保证温室最低温度不低于10 ℃,从而满足番茄生长发育的要求[1-3]。

2 品种选择

根据通辽地区的气候特点,冬春茬番茄品种应该选择耐寒、品质好、抗病力强、坐果率高的品种。经过多年的栽培试验,选择L―402是比较理想的品种。

3 播种育苗

3.1 确定适宜播种期

为了使番茄在春节前上市,需在12月初定植,以苗龄80 d向前推算,9月中旬为最佳播种期[4]。

3.2 苗床准备

在日光温室中间选择温度、光照最佳的部位做长4 m、宽1.5 m、深20 cm的育苗床。把长100 m、功率800 W的电热线均匀铺于床面,然后在其上面铺1层2 cm厚的锯末,等待放营养钵播种。

3.3 浸种催芽

将种子放在55 ℃的温水中浸泡15 min,再用1%高锰酸钾和多菌灵400倍液消毒4~5 h,投洗几遍,用湿纱布包好放在25~30 ℃处催芽3~4 d即可播种。

3.4 配制营养土播种

取园土1份、粪肥2份和少量草木灰,混合搅拌,过细筛装入营养钵中,浇足底水,接通电热线加热,当土温达到20 ℃左右时播种,每个营养钵播1粒发芽的种子,覆土0.5 cm厚,用喷壶喷少量的水。然后加扣小拱棚,以防苗期低温受害[5]。

3.5 苗期管理

3.5.1 苗期防病促生长。番茄一般5~6 d出苗,待刚出土时撒0.5 cm厚的细潮土,苗齐后用多菌灵500倍液喷苗防病,用氧化乐果来灭蚜虫,喷磷酸二氢钾壮秧促生长。

3.5.2 水分管理。在番茄的整个苗期,尤其是子叶未出土时不旱不浇水,如果太旱,浇水要选在晴天上午进行。

3.5.3 温度管理。出苗前白天温度25~28 ℃,夜间18~20 ℃;出苗至子叶展开白天温度15~17 ℃,夜间10~12 ℃;第1片真叶出现白天温度25~28 ℃,夜间15~18 ℃。

4 定植

4.1 整地施肥

深耕细耙,畦宽1 m,施磷酸二铵450~600 kg/hm2(株间点施)、腐熟农家肥150 t/hm2、过磷酸钙450~600 kg/hm2。

4.2 定植

当苗高20 cm、6~7片真叶、苗龄达到80 d时定植,一般在12月初选晴天进行。定植前1周对秧苗进行低温炼苗,定植株行距45 cm×50 cm,深度以垄面高于苗坨上表面1~2 cm为宜,然后封埯浇定植水[6]。

5 田间管理

5.1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番茄定植后,浇矮丰灵防徒长,花期用15~20 mg/kg 2,4-D喷花防落花落果。用乙烯利400~800倍液喷果,以促进果实成熟。

5.2 水肥管理

坐果前应尽量控制水分,坐果以后,一般5~7 d浇1次水,当番茄长到核桃大小时,施磷酸二铵300 kg/hm2、尿素225 kg/hm2、草木灰2 250~3 000 kg/hm2,以后每隔15 d追肥1次,但不施磷酸二铵,并在结果期,每7 d喷磷酸二氢钾1次。

5.3 温度管理

缓苗期:白天温度28~30 ℃,夜间15~18 ℃;缓苗后:白天温度20~25 ℃,夜间15 ℃左右;结果期:白天温度25~28 ℃,夜间12~18 ℃[7]。

5.4 疏花疏果打底叶

第1~3穗果留果3~4个,第4~5穗果留果2~3个,每株保持坐果14~15个,每穗果实开始采收时,果穗下的叶片全部打掉。

5.5 株型调整

除主茎外,所有侧枝一律摘除,留4~5穗果摘心。摘心时,在花序的上方留2~3片叶摘心。

6 病虫害防治

番茄的主要病害有灰霉病、白粉病、晚疫病和早疫病;主要害虫有美洲斑潜蝇[8]。

6.1 番茄灰霉病

主要危害叶片和果实。果实染病青果受害重,至果皮呈灰白色,软腐,病部长出大量灰绿色霉层。叶片染病多始自叶尖,向内扩展呈“V”形,浅褐色,干枯表面生有灰霉致叶片枯死。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进行喷雾,每隔5~7 d喷1次,连喷2~3次。

6.2 番茄白粉病

主要危害叶片,发病初期在叶面或叶背产生近圆形白粉状霉斑,逐渐扩大增厚连成一片,发病后期整个叶片似覆盖1层白粉。用2%农抗120水剂200倍液,每隔7~10 d喷药1次,连用2~3次。

6.3 番茄晚疫病

主要危害叶片和果实。多从下部叶片的叶尖或叶缘开始发病,病斑黑褐色,湿度大时在叶背的病健交界处长出1圈白色霉层。果实染病一般发生在青果上形成黑褐色硬斑块,果实一般不变软。湿度大时病斑上长出少量的白色霉层,迅速腐烂。用64%杀毒矾400倍液、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每隔5~7 d喷1次,连喷2~3次。

6.4 番茄早疫病

主要危害叶片、茎和果实。叶片病斑圆形或椭圆形,边缘黄色,中央褐色,有同心轮纹,湿度大时病斑长有黑色霉状物,茎部染病多发生分枝处,产生褐色圆形或椭圆形病斑,也有同心轮纹,表面生有黑色霉状物。果实发病多在肩部产生褐色、圆形或椭圆形病斑,稍凹陷,有同心轮纹,表面生有黑色霉状物。用5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喷雾防治。

6.5 美洲斑潜蝇

温室内美洲斑潜蝇用威敌、绿菜宝来防治。

7 适时采收

番茄在当地于2月初开始采收,产量可达112.5 t/hm2,上市前期正值春节,价格高,效益好[9-10]。

8 参考文献

[1] 姚彦,刘亚琴.日光温室周年番茄高产栽培技术[J].种业导刊,2012(4):23-24.

[2] 李秀云,周梅芝.日光温室番茄栽培技术[J].上海蔬菜,2013(2):39.

[3] 包万仓,李永军.积石山县节能日光温室番茄栽培技术[J].甘肃农业科技,2012(4):56-57.

[4] 邵晓林.夏季日光温室番茄生产注意事项[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3(4):100.

[5] 姜伟,王建国,靳玉荣,等.日光温室番茄综合配套栽培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0(5):125-127.

[6] 张满良,王昀.大棚越冬茬番茄高产栽培要点[J].西北园艺(蔬菜),2010(3):12.

[7] 郭昆.日光温室冬茬番茄高产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2(6):73-74.

[8] 刘录平.泾川县日光温室番茄栽培技术[J].瓜果蔬菜,2015(4):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