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创设问题情境

创设问题情境

时间:2023-05-31 09:10:41

创设问题情境

创设问题情境范文1

【关键词】数学教学;创设问题情境;高效课堂

近两年提倡的高效课堂,要达到高效课堂,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创设具体、生动的课堂教学情境,正是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的一种教学方式,使学生的思维迅速进入最活跃的状态,从而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一、创设数学问题情境的意义

对于创设情境在学习中的作用,德国一位学者有过一句精辟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面前,无论如何你难以下咽。但当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的汤中,你早就在享用佳肴时,将15克盐全部吸收。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溶入情境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这也正好说明情境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和价值。那么如何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呢?

二、创设问题情境的实施策略

1.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又促进数学不断发展。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现学好数学的重要性;让学生接触到生活中的数学,让他们体会到数学的价值,从而饱含热情地去从事数学学习。因此在设计课程内容时,应根据学生的数学学习心理,尽可能选用接近学生生活内容的题材,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巧用类比猜想,创设问题情境

由于学生认知中最牢靠和最根深蒂固的部分,往往是生活中经常接触和使用的知识,因此,在教学中利用这些知识作类比,学生更容易接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对知识的联系产生类比联想,并提出质疑,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类比、猜想,激发学生创造的思维火花,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问题,却不直接给学生结论,创设一种学生愿意主动去经历的活动,激发探索热情,使学生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猜想验证的“再创造”过程,不仅使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更深刻,也培养了数学探究能力。

3.讲叙数学典故,创设问题情境

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产生探索知识的迫切愿望是多方面的,除知识本身的魅力、教学艺术的感染外,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也是激发兴趣的关键,借助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创设问题情境,不仅可以十分自然地引入新课,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促使学生带着问题自觉地,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创设悬念情境能激发求知的火花,促使学生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教师趁热打铁,诱之深入。

4.构造认知冲突,创设问题情境

例如:负数的引入.在七年级负数的新课教学时,从2-1=1,思考1-2=?,不够减,引入负数,就是一个可取的情境。它与学生原有知识背景相联系,同时又产生新的认知冲突,通过构造学生的认知冲突,创设质疑情境,促使学生进一步思考问题,开拓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5.参与趣味游戏,创设问题情境

我们注意到儿童在游戏时达到忘我的境界,他们主动参与游戏,兴致勃勃,在这个过程中游戏的趣味性是诱发兴趣的关键,如果将一些数学问题改造为有趣的游戏,必然会大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利用生活中的趣味游戏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主动地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情感价值观和估算能力.

总之,创设问题情境,不仅可以使学生容易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而且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使原来枯燥的、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饶有兴趣.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创设出符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的情境,根据不同的内容有所改变,并赋予一定的时代气息,使学生乐学,好学,真正达到创设情境的作用。

参 考 文 献

创设问题情境范文2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的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要切实开展有效学习,首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产生对知识的渴望。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教材内容,学生的知识背景和认知发展水平,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就数学教学中如何创设问题情境谈谈自己的一点见解。

一、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

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数学知识的学习,学生往往会觉得枯燥无味。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为学生创设可探索的问题情境。创设的问题情境越贴近学生的生活,就越能使学生体验出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学生的兴趣激发、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就越好。

例如,人教版新教材二年级上册“角的认识”教学时,可以结合学生熟悉的班级生活情景引出角和直角。首先让学生观察教室内学生的周围哪些物品中有角。在学生观察过程中,可利用多媒体课件把学生能看到的物品以动态的形式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仔细观察,同时让同桌俩相互说说从中发现了什么?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说出黑板、国旗、桌子、课本、作业本、三角板、红领巾等,这些物品中都有角。然后从观察实物中抽象出所学的角和直角,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抽象的过程,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发现现实问题,从而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

二、利用生动有趣的游戏创设问题情境

小学生比较活泼好动,喜欢做游戏。利用游戏创设问题情境,有助于把探求新知和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到的情感结合起来,启发吸引学生喜欢学、乐于学,使学生在愉悦中尽情地学习。例如,在人教版新教材二年级上册“5的乘法口诀”教学的过程中,在巩固记忆5的乘法口诀时,可采用多形式对口令游戏,且师生共同打手势判断对否的方法。练习时,可以使用不同的组合形式进行对口令。如师生对口令,先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全体或部分学生对,然后让学生全体(或部分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对。也可采用男、女生互对,同桌互对,小组互对等。对口令的过程中,师生要评判对口令是否正确。这样做,教师与学生的活动融为一体,生生交流、师生交流与学生的全体参与相结合,使学生在多形式的互动中,训练了思维,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且根据所学的知识迅速准确地回答问题的能力。

三、通过动手实验操作创设问题情境

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动手操作创设问题情境,会使学生的手脑达到有机结合,学生的思维将会更加活跃,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就会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例如,在教学六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时,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纸盒,沿棱剪开,再展开,让学生数一数各有几个面?量一量每个面的大小间有什么关系?每个面的长和宽与原来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想一想表面积如何算?这一系列的问题都可以在操作活动中得到解决。又如,“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一节练习课,出示这样一道题:有2个长方形木框,长都是4厘米,宽都是2厘米,拼成一个图形,求它的周长。大家可以用实物操作一下,把周长指给同位看,再算一算。这样的操作会牢牢地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课堂气氛轻松热烈,学生得到的结论既准确又全面。

在教学“能被2、5整除数的特征”一课,教师布置了让学生随便说一个多位数,教师不计算就能判断这个数能否被2整除,当学生对老师的这一快速判断持有疑问,利用计算器验证又准确无误时,定会被老师的敏捷反应充满钦佩,定会沉入到一种思考当中,为能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研究奠定了思维基础。

总之,创设问题情境的形式多种多样,但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要结合教学实际,即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又要从教材内容、学生已有经验出发,创设富有趣味性、探究性、延伸性的问题情境。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探索,且在问题情境的激励下,活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创设问题情境范文3

一、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

每个学生来到课堂时,已经不是“一张白纸”,而是带着或多或少的生活经验。然而长期以来,教师在分析学情时往往只关注学生已经学过哪些相关的知识,而忽视了知识以外学生还具有哪些相关的生活经验,以至于导致教师的课前预设与课堂生成总是或多或少存在着反差,课堂教学出现了“重复灌输”、“脱离生活”的低效现象。《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生活经验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资源,可以有效地帮助教师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从而有效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如果对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正确地加以分析,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教学一定会事半功倍。

我在教学《用字母表示数》时,通过课前与学生谈话调查了解,所有学生对字母并不陌生,他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有字母的“身影”,对字母的一些功用也能说上一二,对于此,我不能视而不见,必须要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去创设问题情境。

课的一开始,我用课件出示“CCTV”。

问:认识吗?

学生说:这是电视台的标志。

教师:知道是哪个电视台的标识吗?

学生:是中央电视台的标识。

教师:用这些字母来表示这些标识,你觉得好吗?好在哪儿?

学生:我认为挺好的,感觉很简单。

教师:可见字母可以表示我们生活中的一些标识,而且很简洁。

虽然短短的几句对话,借助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通过精心创设的问题情境,轻松便能让学生感受到字母简洁的魅力。

二、关注学生已有知识创设问题情境

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有一句至理名言:“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把教学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这是教学必须遵循的“金科玉律”。

学生在二年级已经学习了“算24点”,而学生在活动中用的扑克牌便有字母,如果将学生的这一知识经验预设在教学环节中加以利用,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感受到字母可以表示数。

课件出示4张扑克牌:Q、2、3、4,

教师:24点这个游戏玩过吗?怎么算就能得出24了呢?

学生:用12÷3得4,4加2得6,再乘上4就是24了。

教师:12是哪儿来的呢?

学生:Q表示12。

教师:这儿的Q能表示13吗?看来在这儿它只能表示12。

我们说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就是帮助学生找到新旧知识的“联结点”,巧妙利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创设有效问题情境,让新旧知识之间建立其非人为的实质性联系,能迅速高效地实现知识迁移,有利于学生主动建构起内在的知识体系。

三、找准新知的生长点创设问题情境

教师要下功夫研读教材,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善于把握教学重难点,精准定位新知的生长点,精心设计能引起每个学生思索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认知心理上产生矛盾和冲突,从而让学生在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中主动构建新知。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出示1个三角形,

问:摆1个三角形用几根小棒。

学生:摆1个三角形用3根小棒。

继续出示:摆2个三角形用小棒的根数是( )×()。

教师:是几个3根?会用一个算式来表示吗?

学生:摆2个三角形用小棒的根数是2×3。

教师:算式中的“2”表示什么?“3”呢?

学生:算式中的“2”表示2个三角形,“3”表示摆1个三角形需要三根小棒。

教师:那么2×3表示什么?

学生:2×3表示摆2个三角形需要小棒的根数。

依次出示3个三角形,4个三角形,学生回答提出的问题。

教师:你能照上面的样子接着往下说吗?

学生在座位上口述。等到学生声音逐渐低下来时,教师:还想说吗?为什么?

学生:不想再说了,说得很累了,因为怎么也说不完。

教师:那能不能想个办法,用一句话就能表达出这么多的意思呢?

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学生1:摆很多个三角形用小棒的根数是(很多)×3。

学生2:摆无数个三角形用小棒的根数是(无数)×3。

……

学生3:摆a个三角形用小棒的根数是(a)×3。

在学生有所体验后,教师创设简洁而有效的问题情境更能激起学生内在的强烈需求,从而水到渠成地引出用字母表示小棒根数的式子。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让学生自己感受到字母的简洁性、概括性,让学生的方法得到充分的展示,思维得到充分的暴露,让学生在比较中进行优化。在新知教学环节的逐步展开中,学生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对新知的建构是积极主动的,对新知的内化是深层次的。

四、善于预设“错误”创设问题情境

创设问题情境范文4

一、情境问题化

问题的产生不是教师强加给学生的,而是学生基于自己原有知识结构产生的困惑。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与新的学习任务间形成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比如在上二年级数学《有余数的除法》这一节时,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出示情境图:45个编成号码的彩球,按红、黄、蓝的顺序排列。

师:同学们,屏幕上有很多彩球,每个球上都有一个号码。老师不看屏幕,只要告诉我球的号码,我马上就能说出它的颜色,信不信?谁来考考老师?

教师能根据排列的序号准确报出彩球的颜色,学生一定会觉得很奇怪。于是教师告诉学生因为自己掌握了其中的秘密,只要同学们认真学习,很快也能掌握这一秘密。这样,学生就会产生获取新知识的强烈渴求,很有兴趣地参与学习活动,教学效果自然会提高。

二、情境游戏化

游戏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源泉。把数学知识贯穿于游戏中,通过做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仅能使学生热爱数学,而且使他们在亲身探究知识的过程中,发展思维,开发智力,主动愉快地获取知识和技能。

例如:在教学《统计与可能》一课时,我一开始便为学生设计摸彩球游戏,即在袋中放入各色小球让学生逐一去摸,并统计结果。接着追问学生出现这样结果的原因,学生便展开热烈的讨论,课堂上知识的传授也水到渠成了。

三、情境故事化

爱听故事是儿童的天性,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很容易进入故事营造的生动情境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需要,借助儿童喜爱的故事来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加深儿童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习数学的能力。

例如北师版课程标准数学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0”的认识,例题创设了这样一个童话故事情境,画面上有小猫的一家,其中猫爸爸、猫妈妈以及猫姐姐都钓到到了数量不等的小鱼,只有猫弟弟空手而归,从猫弟弟懊恼的表情中,“0”也呼之欲出了。学生在交流中认识到,猫弟弟一条也没有钓到,“一个也没有”可以用“0”表示。

四、情境活动化

操作实践是手、眼与脑的密切协作活动,是对客观事物的动态感知过程,是把外部动作思维转化为内部语言形态的智力内化过程。在操作实践活动中创设问题情境是培养学生质疑,促进自主学习的重要形式。比如,在教学“圆的周长”时,可让学生量一量课前用硬纸做成的大小不同的若干圆的周长和直径,学生发现了“圆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点”,在此基础上教师稍加点拨,学生就能掌握圆的周长计算方法。这样的实践操作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而且让学生从多角度提出问题,培养和增强了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

五、情境生活化

苏霍姆林斯基说:“源于生活的教育是最无痕的教育。”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情境,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自觉地理解知识,学会从数学的角度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因此,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中创设教学情境,让数学走进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接触数学,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要将知识传授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巧妙地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放飞学生的思维,要让学生把自己平时好玩、好看、好吃的东西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体验,参与到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去,充分理解掌握知识,成为数学学习活动中的探索者、发现者、创造者。

创设问题情境范文5

一、提出的问题要有深刻性

教师提出的问题,应能反映出概念的本质、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能够揭示数学知识的规律性。学生不能只是回答对或错,而是要经过思考才能答出。例如:在讲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时,提出P(A+B)=P(A)+P(B),P(AB)=P(A)P(B),在什么条件下使用这两个公式?学生经过思考弄清楚互斥事件与独立事件的本质区别,正确区分A+B与AB两个事件的不同,从而掌握概率的加法公式和乘法公式的应用条件。

二、提出的问题要有启发性和趣味性

要想让学生积极思考,必须创设思考的情境,把握学生的思考方向引导其纵深发展,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严谨性。例如:对指数较大的数进行运算时,常可以取对数进行运算。用一张报纸对折30次,请想一想,这叠报纸大概有多厚?学生们估计厚度至多不会超过几米,老师却说可能比珠穆朗玛峰还高。于是师生一起来探讨。

设一张报纸厚度为0.1毫米,则对折30次的厚度为h=0.1230(毫米)。取对数得lgh=lg0.1+30lg2=-1+30×0.3010=8.0300,所以h≈108毫米=105米>8844.43米。由此可知,这样对折的结果,其厚度远远超过珠穆朗玛峰的高度(现为8844.43米)。问题的解决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震撼,错觉是由直觉思维造成的,但事实胜于雄辩。使学生感到很多数学现象必须通过严谨的推理、运算,才能揭示问题的本质。

三、提出的问题应有开放性,积极引导学生探究

开放性发问,是体现教师主导作用的重要方法,是引发学生心理活动,促进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学中,教师要多设计一些不同层次的开放性问题,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同时提出条件或结论具有开放性的问题和某些实际生活的问题,或者对课堂中某些问题适当加以延伸拓广,条件和结论都不是固定的是可变的,解答该问题需要学生去思考、分析、尝试、猜想、论证,极具有探索性。

例如,已知a

变题1:若a

变题2:若a>1,是否存在整数b,使(a+b)/(1+ab)>1成立,若存在,求出b的值(若范围);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我们还可以把变题1,变题2中的“整数”变为“实数”,不是又出现了两个变题吗?因此,在数学过程中选择一些开放性题或进行开放式教学都是有必要的。

四、提出的问题应符合学生最近的发展区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是他们原有数学认知结构与新知识相互作用产生同化和顺应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已有观念和意识,往往用以解释和接纳新的概念和方法。此时,教师若把教学内容能动地进行加工,提出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的问题,使学生能够“跳一跳,够得着”,则能起到诱发学生思维的作用,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学习双曲线的定义,“把平面内与两个定点F1,F2的距离差的绝对值等于常数的点的轨迹叫做双曲线”时,若仅满足对定义文字上的理解,学生的认知只停留在第一发展水平,为了向认知的第二发展水平“最近发展区”过渡,可以将以下问题作为知识的“增长点”进行设疑:

1.将“等于”换为“小于”,其余条件不变,则动点的轨迹是什么?

2.将“等于”换为“大于”其余条件不变,则动点的轨迹是什么?

3.将“绝对值”去掉,其余条件不变,则动点的轨迹是什么?

4.将“常数”变为“零”,则动点的轨迹是什么?

通过这样多层次的设疑,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在观察分析的过程中,积极地探索和发现。当问题一个个迎刃而解时,学生的思维兴奋点达到了高潮,思维向更高层次发展,学生也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五、提出的问题要具体化、生活化

数学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可以使抽象、枯燥的数学具体化、生活化,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价值,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例如:正方体、等边圆柱、球的表面积相同,其体积分别为V1,V2,V3,试笔较他们的大小关系。基础较好的同学可以进行推理论证,但感觉很烦,基础差的同学基本上就放弃了,若我们就此只教会学生推理论证,所有的学生会感到枯燥无味。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思考:1.气球为什么成球形,而不是正方形或圆柱形?2.人吃饱了饭,肚子是变圆还是便方?至此学生已经知道了答案,V1

创设问题情境范文6

一、创设铺垫型教学问题情境

创设铺垫型教学问题情境,前提要以学生已经学习和掌握知识内容内具有启迪性的问题或生活实践为材料,为学生提供启发和联想做好铺垫。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得到启发和联想,形成联想式探究学习方式。教学过程中依据课时教学内容,从原问题出发加以引导,通过由浅入深,螺旋上升的不同思维方式和联想,逐步发现并生成出不同的问题加以解决,达成心理的满足。

例如:“加法交换律”教学,创设铺垫型教学问题情境:

(1)小朋友们要用等号或不等号填空,并说明理由。

1.725+275()275+725 2. 225+108+75()225+75+108

(2)哪个聪明的小朋友能说说你用加法哪个定律验证的?是怎样验证的?

(3)聪明的小朋友用加法交换律验证。(2)你想到了什么?你还能举例验证吗?

聪明的小朋友自主探究,由加法交换律联想到乘法交换律,应用加法交换律的验证方法,想到乘法交换律的验证。学生内在生成的问题得到解决,通过举例体验成功的快乐。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在自主探究中解决问题,让学生在探究中得到快乐。

二、搭设交集型问题教学情境

搭设交集型问题教学情境,要用学生学习新知识内容交叉于已有知识内容间的问题,创设具有现实性、趣味性、探索性问题学习情境。学生好像明白,用语言又不会描述,激起内心认知冲突,生成认知碰撞。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借助已有知识和生活实际发散思维,产生猜想式探究学习,巩固旧知识,强化新知识的识记、应用。

例如: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时,先引入几个相同加数相加的算式,学生口答乘式,让学生感受到多个相同相加数时,读、写、算都比较麻烦,产生改变这种算法的心理。洞悉当下学生心理状态提出:“像6+6+6+6+6这样5个6相加的式子,教材采用了简便的方法把4和6之间用一个符号连起来,请小朋友们猜一猜用什么符号呢”?有的小朋友脱口回答:“加号”。立即有同学反驳道:“不行啊,5+6是11,6+6+6+6+6是30,这不对?”这时有的学生会茫然地说:“老师,用一个加号不行,连加不简便,减号是万万不行的,那咋办啊?”适时引入“x”乘号,将算式写成:6x5。

这样对乘号认知及作用有了强化,对加号和乘号的转换明确其道理。学生参与新知识的形成过程,创设的教学情境尊重了学生思维的差异、分散、聚合,新旧知识的交集碰撞擦出创新的火花。

三、巧设纠误型问题教学情境

学生在学习、理解、应用数学知识时,常因各种因素出现一些似是而非的错误。夯实基础,提高辨析能力非常重要。巧设纠误型问题教学情境,是解决学生认知误区的有效途径。为学生尝试纠错提供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判断,形成反思式探究学习。反思出错的因素,提高对错误的认识、反思、分析、比较、归纳的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和判断能力,区分知识间相互关联和不同。

例如:教学“小数大小的比较”,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如下问题:

(1)5.39(>)5.40 5.04(>)5.30对吗?

创设问题情境范文7

一、创设新颖性的问题情境,使学生乐于创新学习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的多少,而在于激励、唤醒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教师只有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知识经验、能力水平、认知规律等因素,抓住学生思维的特点,不断创设有创意的、新颖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数学知识的魅力;从学生喜闻乐见的实景、实物、实事、实情入手,采用猜谜、讲故事、辩论等形式,创设生动、有趣、新颖、别致的情境,才能使学生产生疑问,激发探索的欲望,乐于发现问题,乐于创新学习。

例如:在教学字母表示数时,我在课的一开始,就请同学当提一个问题,让他们考考我,由学生任意想一个自然数加上3的和乘以10,再把所得的积减去30,把所得的结果告诉我,看一看我能不能一下说出你想的数来。看一看哪位同学能难住我。学生们举了很多数,结果都没难住我。这时学生心里肯定会产生疑问,我就抓住时机一语道破,不是老师有特异功能,而是老师掌握了数学的一个规律,从而自然而然到引出课题。这样通过别出心裁的“考老师”的情境的设置,吊起了学生的胃口,激起学生急于探索数学规律的欲望。这时,一种新的数学规律的学习,伴随着学生自身的情感,成为他们自身的学习需要,学习兴趣由新而生,思维开始活跃,有利于学生的创新学习。

二、创设实践性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善于创新学习

教学离不开实践活动,加强实践操作是培养学生创新学习能力的重要措施。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儿童获得知识和应用知识是一个渐进的认知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利用必要的材料,在自我实践的基础上,通过意义建构而主动获得的。因此,在认知建构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心理,有意识地设置动手操作的情境,把课本中现成的知识转变为学生动手实践、操作、探索的对象。同时,给学生提供必要的探索新知的思维材料,设置“动”景,是静态的知识动态化,调动学生的多种参与对新知的主动探究,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操作、观察、比较、交流、评价等实践活动,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一方面增强学生主动参与意识,使学生在数学实践活动学会了数学,另一方面,通过数学实践活动,使其创新学习能力得到提高。

例如:在教学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第一课时)中,我让学生动手用不同长度的三根小棍拼三角形,感受三角形的三边的关系,有的学生拼不出来,我就趁机引导。这种在教师点拨下的学生动手自行操作、自主探究活动,有利于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并通过设疑猜想实验验证归纳的过程,学生情趣盎然,自主探究,思维得以充分训练,在实践活动中,培养了学生动手、观察、思考、协作能力,渗透数学思想,使学生更善于自主创新学习。

三、创设常见性的问题情境,使学生敢于创新学习

由于学生的智力、基础知识、学习能力、生活经验与环境等方面的差异,即使面对同样的情境,他们肯定有不同的看法。因此,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应该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且应该给学生留有一定的空间,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对学生的新想法给予鼓励,使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数学,敢于提出问题,并寻找解题的途径与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动机,为学生的创新学习提供时间和空间的保证。只有为学生创设了问题情境的思维空间,学生才会有积极思维,才会有创新学习。

例如在一元一次方程的教学中,我根据农村学生的情况,给出了这样的情境:新学期开始,妈妈给你20元钱去买文具,商店的钢笔每支3元,笔记本每个2元,请同学们根据上述的条件提出问题。我给学生预留了5分钟的时间思考并提出问题……象这样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情境,有利于使学生感受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促使学生多方位地进行联想,尽可能多的提出问题,并探索解题途径和方法,寻求问题的答案,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为学生的创新学习提供条件,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创造性地学习数学。

四、创设竞争性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勤于创新学习

人都具有好胜、好强的特点。夸美纽斯曾说过:“应该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们的求知和求学的欲望激发起来。”因此在数学教学中,适时创设竞争的学习氛围,是培养学生探索兴趣和独立思考习惯的有效途径,适当的良性竞争,可促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和创新意识,能培养学生思维的变通性和独创力。只有对学生点滴的创新给予及时的表扬、肯定、鼓励,才能激发学生创新学习的热情,逐步培养学生创新学习的能力。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的竞争性,从形式上,可以是小组内同学间、小组与小组间;从内容上,可以是小组内、小组间对问题解决的竞答,或小组内、小组间的相互质疑,也可以对练习完成的质量、速度或某一问题处理深刻性的评价等;从情境创设的方式上,可以由教师创设,也可以由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提出的。

例如,就在上述一元一次方程的问题―情境教学中,把学生提出的问题写到黑板上,并引导学生把问题进行分类,一类是常规性的问题:知道钢笔和笔记本的数量,如买了三个笔记本,一支钢笔,求用了(剩余)多少钱?另一类是发展性问题:分两种情况,一是20元钱刚好用完,二是20元钱没有用完,该怎么买。第一种类问题学生可独立轻松地解决。而第二类的第一种情况,我要求学生分组讨论,比一比哪组做得又快又好,这一竞争性情境的设置,再次激起了学生的认知冲突,把学生引入了一个思考、探索、创新的情境之中,学生再次迸发出新的思维火花,不仅品尝到了创造成功的喜悦,而且创造潜能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更好地促进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五、创设可延性的问题情境,使学生精于创新学习

创设问题情境范文8

摘 要:科学而有价值的问题是点燃学生创新思维的火炬,是创新的源头,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精心设计涉及思想品德、文化背景、探究、思辨、学科渗透等综合型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学习兴趣和点悟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关键词:问题情境;高中英语教学;创新能力

众所周知,学习英语最终的目的是为了交际。因此,转变观念,努力把语言知识教学模式转变成语言技能教学模式势在必行。学生是灵活的多面体,他们具有极强的仿效性和吸收能力。传统的教学模式把知识传授变成了一个索然无味的单向播音过程,师生之间是演员和观众的关系,教学过程就是教师的“陶醉”、学生的“麻醉”,无形中触发学生的被动思维,形成教条式的死记硬背。要从根本上改变学用脱节的僵态,落实学以致用的目的,就要求学生不仅要从知识结构上掌握课文内容,而且要将这些内容转化为自身语言范畴,在现实生活中运用自如。《基础英语》的作者埃克斯利曾说:“凡是能激发学生喜爱英语的方法都是教英语的最好的方法。”尊重学生,千方百计地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是教学成功的保证。在日常英语实践课上就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而兴趣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关键,它要靠培养、训练形成。我个人认为:首先要让学生对英语产生新鲜感和好奇心,训练学生多听、多说、多用,进行英语交际。其次是生动形象、贴近生活、热门时尚的直观素材,把英语教学课堂当作语言交际实践的舞台。当然情感也要求真切,尽可能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从而体验成功。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还是创设情境(特别是问题情境)。问题情境(Question Situation)是语言交际的环境,交际是具体场合,利用问题情境教学,能培养学生理解、记忆、观察、思维和运用所学语言知识进行交际的能力。让学生在英语交际实践中,加强能力训练,从而达到炉火纯青、运用自如的熟练程度。现代思维科学认为,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任何思维过程总是指向某一具体问题的;问题是创新的前提,一切发明创造都是从问题开始的。科学而有价值的问题是培养学生英语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前提。在英语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使教学实践活动多样化。利用问题情境教学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动机、点悟思维,培养创新能力。让学生感受情境,进入情境,激发模仿欲望,参与教学实践活动,争先恐后地要求扮演角色。当然学生也应当具备有一定的演员天赋,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主动思维,尽可能地做到读、说、写、演同步并趋,相得益彰。诚如是,那么学生就能容易地脱离课本束缚,在实践活动中理解知识,掌握技能,表现自我,体验成功。下面我就此问题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创设思想品德问题情境

时代呼唤创新人才,而创新人才的培养应该以德为首。众所周知,无论是在自然科学史上还是人文科学史上有杰出贡献、创造出历史奇迹的伟人,都是有共同特性:崇高的人格和理想,极强的独立性和好奇心,锲而不舍的求新精神和求知欲,坚忍顽强、百折不挠的意志等。英语新教材中蕴含着现实、丰富、深刻的好文章,教师应该有意识、有目的地挖掘其中的思想内涵,精心、巧妙地设置问题情境,从而点燃学生的思维灵光,在“润物静无声”中升华人格,培养现实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案例一:人教版高中新教材“Nelson Mandela”的教学中,我设置了“What kind of person do you think Nelson Mandela is?What can we learn from Nelson Mandela?”两个问题让学生思考。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展开讨论,各抒己见,然后由小组长综合组员的看法写成书面发言材料,最后由各组选派一名代表在班上朗读、演讲、即兴辩论等,教师进行适时的点评。在学习和运用英语语言的情境中,学生潜移默化地领悟曼德拉献身民主事业、热爱和平的精神。

案例二:高中教材“Madame Curie”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自己设置问题来问其他同学。学生经过课前充分预习、查阅资料,细心阅读课文后,许多学生创造性地提出了许多有价值和创新性的问题。例如:“If Curie hadn’t been admitted to a university in Paris,what would have happened to her?What about you?”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其中有些学生的答案颇有见地:

She would have devoted herself to science which she loved very much from her childhood,opened up sciences to women and taken herself as an example to show the world the fact that women can also hold up half the sky.Life is not easy for any of us.

We must work hard and above all we must believe in ourselves.

We must believe that each of us is able to do something well and when we discover what this something is,we must work hard at it until we succeed.

学生的这些回答简洁明了。因此,学生们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就可以快速领悟、运用和宣扬self-confidence、perseverance、hard-work等的真谛。可见,寓思想品德于问题情境中,寓教于乐、德智兼顾不但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熠熠发光,而且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行了思想品德的自我熏陶、教育。

创设问题情境范文9

一、以实际问题为背景设计问题情境

即以实际问题作为背景材料,从实际材料出发,通过抽象、概括的数学化过程建构数学知识,把实际问题作为材料成为学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的信息源。

例1:打折问题和天平问题

在“均值不等式”一节的教学中,可安排如下两个问题情境。

(1)有两个商场在某节前进行商品的降价酬宾销售活动,用俩种降价方案,甲是第一次打a折销售,第二次打b折销售;乙俩次都打(a+b)/2折销售。请问哪种价格更优惠?

(2)今有一台天平两臂之长略有差异,其他均精确,用它称量物体的重量,只须将物体放在左、右两个托盘中各称一次,再次称量结果相加除以2就是物体的真实重量。这种做法对不对?若不对,能否找到一种用这台天平称量物体重量的正确方法?

评析:以上两个“问题情境”,一个是经济生活中的问题,一个是物理中的问题,贴近实际,给学生创设了一个观察、联想、抽象、概括数学化的过程,在这样的问题情境下,再注意给学生动手、动脑的空间和时间,学生就会想学、乐学、主动学。

二、创设虚拟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例2:三个臭皮匠顶上一个诸葛亮(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上一个诸葛亮,能顶得上吗?比如在一次有关“三国演义”的知识竞赛中,三个臭皮匠能答对题目的概率为0.8,如果将三个臭皮匠组成一组与诸葛亮比赛,各位选手独立解题,不得商量,团队中只要有一人解出即为获胜,答对题目多者为胜方,问哪方胜?

评析:这是概率教学中一个优秀的问题情境,因为直观生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也能对独立事件概念的理解有帮助。

三、创设直观性问题情境,加深概念理解

例3:电路图问题(充要条件)

充要条件是高中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并且也是一个教与学的难点。对于高一学生,要正确深刻的理解这一概念还是有很大的困难。教学中可通过设计电路图用于概念的引入和理解。例如视“开关A闭合”为条件A,“灯泡B亮”为结论B,让学生画出A是B的充要条件,A是B的必要不充分条件的电路图。

四、运用认识冲突创设问题情境

即运用认知冲突形成疑问,创设情境,例如在讲“线性规划”时的处理方案。

问题1: 若实数x,y满足 求2x+y的取值范围

常见错解:分别求出6≤2x≤10,0≤y≤2,但用x的最大(小)值及 y 的最大(小)值来确定 2x+y 的最大(小)值是不合理的,促使学生反思,从而形成认识冲突,找出原因,事实上 x=3,y=0 时,2x+y 的最小值为6,但此时 x+y=3 与已知条件4≤x+y≤6不符。然后引导讨论,研究,发现如下的思路:令 u=x+y,v=x-y, 则 4≤u≤6,2≤v≤4 7≤2x+y≤1进而解决问题。

问题2: 已知 ,求z=2x+y 的最小值

学生们在运用上面的方法尝试后,发现对此问题不适宜,再一次陷入困境,从而出现新的认知冲突,问题情境自然形成了。

五、运用错误的直觉定势形成问题情境

通过学生常犯的错误,创设一种诱导情境,让学生产生错误的直觉,错误的形成正好为探索思维过程的开展提供材料。例如在讲向量的数量积的运算律时,通过与实数的运算律比较,由实数中有:

a・(b・c)=(a・b)・c,提问向量中有a・(b・c)=(a・b)・c吗?出现错误答案后,引导学生从向量的数量积定义入手分析,a・b和b・c的结果均为实数,故与a共线的向量和与c共线的向量不一定相等,从而使学生对向量数量积的认识更加深刻。

六、注重开放性和发散性,创设阶梯式问题情境

例:有一块以O为圆心的圆形空地,要在空地上划出一个内接矩形ABCD辟为绿地,已知圆半径为R,问矩形何时面积最大?

引导:矩形固定吗?矩形的什么量在变?如何解决?若改用角又如何设?从而引导学生思考。

变式1:将圆变为半圆,并使一边AB落在直径上,另俩点落在半圆周上,其他条件不变,如何求?

变式2:圆形换成圆心角为45°的扇形,使矩形边AB落在半径上,点C落在圆弧上,又如何求?

创设问题情境范文10

下面就“圆的认识”这一课,谈谈如何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一、准备阶段,激发学生的创造兴趣

兴趣不仅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内在动力,更是学生从事创造性活动的内在动力。它可以推动学生积极参与创造活动,对创造活动充满热情。

如:在引入新课时,教师首先出示多媒体课件:

画面1:在一条公路上行驶着自行车、手推车、三轮车、汽车、摩托车等,车轮都是圆形的大家都很自然的忙着赶路。

画面2:继而出现一个“小马虎”学生,他突发奇想:怎么车轮都是圆圆的,要是将车轮换个形状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画面3:马上马路上行驶的车子分别换上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甚至椭圆形的车轮,出现车子颠簸,甚至停驶的情况。

这样学生产生了好奇:为什么其它任何形状的车轮都不能正常行驶,而只有圆形车轮才行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探索阶段,营造学生创造的氛围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应改变课堂上那种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做法,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探索新知的思维材料,为学生营造创造氛围,使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技能,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对新知的主动探索,从而初步建立表象,形成较为清晰的感官认识。

如:在认识圆的特征时,教师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圆形纸片,对折、展开、反复做几次,引导学生观察对折后的圆纸片,想一想:有几种折法?能折出多少条折痕?然后,教师提问:你发现了什么?让学生观察纸片上的折痕,通过折一折、看一看、量一量、画一画、想一想、说一说、并开展小组讨论,目的是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发现圆的特征。有的学生发现能折出无数条直径,长度都相等;并且都相交于一点;有的学生发现能画出无数条半径长度都相等;还有的学生发现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1/2等等。这些发现对小学生来说就是创造。

三、练习阶段,留给学生创造思维空间

求异思维能使学生凭自己的智慧和能力,积极、独立地思考问题,主动探索知识,多方面、多角度地思考,达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例如,在课堂练习中,我设计了这样一道练习题:给你一个硬币,请你量出它的直径,为了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教师启发学生自己选择多种工具,设计多种方法。

比一比谁的方法多,谁的方法好。

学生汇报:“我用直尺测量,最长的一条线段就是它的直径。”另一个学生提出:“我有一种更快的方法,把硬币放在直尺的边沿上,再用两个三角板的直角边在硬币的两边一夹,从直尺上就可以看出直径的长度。”有的说:“我先用笔把硬币的轮廓画下来,再剪成一个圆,再对折,就能找到它的直径,用尺子可以量出直径的长度。”还有的说:“我先在硬币外面画一个正方形,再画出正方形的对角线,用尺子可以量出直径的长度。”等等。(如下图所示)

这一系列的方法,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四、实践阶段,深化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创设问题情境范文11

1 探索问题的非常规解法,培养思维的创新性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精神是实施新教育中最为重要的一步,教师如何启迪学生是创造性地“学”,标新立异,打破常规,克服思维定势的干扰,善于找出新规律,运用新的方法,激发学生大胆探索问题,增强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开拓性和创造性,共教学中的切入点很多。

例1 己知p+q+1

证明:设y=x2+px+q,显然势物线开响上,x=1,则y=p+q+1,P+q+1

下方(如图),故原原方程有两根x1,x2,且1位于这两根之间。

这种解法通常称为“图像法”

例2 解方法(x-1)(x+2)=70

该题的一般解法是把方程化为标准的一元二次方程求解,除此之外应激发学生去思考有无更巧秒的解法?诱导学生观察发现(x-1)与x+2的关系,它们的差了,且x+2>x-1,故可把70分解成差为3的两个因数,从而求解。

解:原方程可化为

(x-1)(x+2)=7×10=(-10)×(-7)

x+2>x-1

x+2=10或x+2= -7

x1=8,x2= -9

题目的新颖解法来源于观察分析题目的特点,以及对隐含条件的挖掘,因此教师应从开发智能,培养能力这一目标着眼,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联想、拓展,平时教学中注意总结解题方法规律,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 开拓思维,诱发思维的发散性

思维的发散性,表现在思维的过程中,不受一定解题模式的束缚,从问题个性中探求共性,寻求多变、多角度,多层次去猜想、延伸、开拓是一种定势的思维形式。发散思维具有多变性、开放性的特点,是创造思维的核心。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的导:要精心创设问题情境,组织学生进行生动有趣的活动,留给学生想象和思维的空间,充分揭示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使学生在过程中“学会”和“会学”,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从而能得到主体的智力发展。教学中不仅要求学生的思维活跃,教师的思维更应开放,教师要心细大胆挖掘,这样的结合点随处可见:

例1、写出以x=1y=2的解的方程(组)

题目中未明确是何种类型的方程(组)?解题的方法无模式可循,诱导学生展开想象,多方位探求,得出以下结果:

(1)|x-1|+ y-2=0 (2)(x-1)2+(y-2)2=0

(3)x-1=0y=3-x (4)2x+y=43x-2y=1 (可写出无数个方程组)

思路拓展:把x=1y=2看作坐标平面中的一点(1,2),过此点的任意两条直线的解析式所构成的方程组都可以。

例2:在ACB=90°CDAB,如图,由上述条件你能推出哪此结论。

此题求解的范围、想象的窨是广阔的,思维是开放的,让学生在求解过程中求新、求速度、求最佳,通过不断思考,互相启发,多数学生能找出7~10个结论,然后教师诱导学生从边、角、相似三角函数关系等方面归纳出至少15钟结论:

(1)∠BCD=∠A ∠ACD=∠B ∠ADC=∠BDC=∠ACB

(2)AC2=AD2+CD2 CD2+DB2=BC2 AC2+CB2=AB2

(3)ACD≌CBD∽ABC

(4)AC2=AD・AB CB2=DB・AB CD2=AD・DB AC・CB=CD・AB AC2=BC2=AD∶BD

(5)sinA=cosB tanA=cotB sin2A+cos2A=1tanA・cotA=1

创设问题情境范文12

关键词:初中数学;情境设置;探究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精密联系学生的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这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它有利于学生学会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愿望,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所谓的创设问题情境,就是指如何给学生营造一个问题氛围,让学生在教师问题的引导下对数学问题进行探索,最终掌握相关的数学知识。我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还可以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质量。那么,究竟如何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几点看法。

一、结合趣味故事创设问题情境

初中生由于年纪普遍不大,对一些故事都非常感兴趣。为了打破数学课堂过于沉闷的氛围,我们数学教师可以适当地结合一些故事创设问题情境,这样便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快速集中注意力。例如,我在执教“有理数的加法法则”的时候,为了更好地创设问题情境,我给学生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在一座原始森林里,有两只小松鼠在玩耍,玩着玩着它们发现了一棵结了很多松子的大松树,看到此种情况,两只松鼠快速地爬上了大松树。其中的一只松鼠先爬了4米,然后爬了3米终于摘到了很多松子;而另外一只松鼠先爬了5米,但是不小心又失足滑下了1.6米,结果晚了一步。”学生听了这个故事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当中,看到这种情况,我适时地抛出问题:“请大家算下这两只松鼠各爬了多少米,另外一只松鼠还要爬多高才能够到松子?”问题抛出之后,学生纷纷计算起来,得出了问题的正确答案。在我的引导之下,学生也逐步掌握了有理数的加法法则。结合故事创设问题情境是一种有效的问题情境创设方法,只要运用的合理就可以创设出高效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使学生在观察思考、尝试、列式中,感受到有学习新知的必要,继而形成稳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并依据问题与故事中麦粒放置规律,引发联想,使学生思维迅速活跃起来,进而使学生的全部心理活动参与到了这节课的学习中来。

二、结合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

教师要善于提出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创设问题探究情境,努力给学生提供自主发展的空间和亲身感受、体验的机会,使学生的认知水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得到提升,在数学学习中得到和谐统一。在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中,有很多数学知识是可以与我们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的。

三、结合教学重点创设问题情境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必须要把握住重点,不能在任何地方都创设问题情境,即必须要在课堂教学的重点问题上创设情境。这样可以避免创设问题情境时所产生的盲目性。重点问题事实上就是教学内容的关键部分。那么,究竟如何把握好在重点问题处创设问题情境呢?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新课导入、新课讲解、课堂练习固然重要,但课堂小结同样不可忽视。如果课堂小结恰到好处,可以收到锦上添花的效果,使整个教学过程更加完美。例如,在讲“垂直于弦的直径”第一课时,课堂小结只有两句话,即“本堂课我们学习了一个定理(垂径定理),发现了一种方法(作垂直于弦的直径为辅助线来解有关弦的问题)”。这样的小结耐人寻味,只需寥寥数语,就归纳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便于学生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创设教学情境应注意的问题:一是创设的情境要面向全体学生,考虑大多数学生的认知水平,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二是创设的情境要能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情感的发展,形成正确的科学态度和世界观。三是情境创设要体现学科特色,紧扣教学目标和内容,凸现学习重点,让学生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四是情境创设要注重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善于发现、挖掘、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五是创设情境的内容要科学,难易要适度,时机要恰当;要有针对性、目的性,使学生思维清晰;要考虑多样性,追求情境的高效益。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灵活地创设教学情境。比如利用信息技术创设直观教学情境;利用类比联想创设知识迁移情境;利用信息技术创设自主学习情境;通过游戏或竞赛的方式创设合作交流情境等,让学生独立观察、比较,主动联想、归纳、类比,来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不断地去感受、去发现、去交流、去评价,构建起属于自己的知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总之,创设问题情境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还有很多,比如结合游戏创设问题情境、结合多媒体创设问题情境、结合角色表演创设问题情境等,在此就不一一赘述。希望本文可以对初中教师如何创设问题情境有所启发,引导更多的一线初中数学教师参与到该问题的研究当中来,不断提高问题情境创设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吕桂侠.初中数学问题情境创设的几种方法[J].中国校外教育,2009(S1).

2.林雅.谈数学教学的情境创设[J].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