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我们是一家人作文

我们是一家人作文

时间:2023-05-30 10:45:13

我们是一家人作文

第1篇

温馨的家是由善解人意的妈妈,严肃持家的爸爸,活泼可爱的孩子组成的,而我的家虽然没有具有这样性格的爸爸妈妈但我的家还是像沐浴阳光一样,暖暖的融入心窝。

又是一次隆冬,刺骨的寒风威胁着在街道上和小巷里行走的路人,路上只有几个急冲冲走路的掩面人,大部分的人都躲在家里取暖。

家里就只有的我一个人,在这座寂寞而宽大的房子里,有一阵阵寂寞的气息包围着我,我熟视无睹的漫游在走廊上,心情飘到了九霄云外,脚步落下,我走到了爸妈的房间里。

爸妈的房间很优雅又漂亮,墙壁是连环图,有种神秘的感觉,窗帘是印度的风格,有种古典气息,地板上的地毯是外国的花组成的,床也是别具一格,天花板有许多漂亮的一串串波浪条,还吊着水晶般的奇特灯。我身体上兴奋的细胞不断跳跃,这是我第一次误闯爸妈的房间,般进来之前,爸妈都不允许我进去,我小心翼翼的走到柜台上,两眼不禁放光,有好多香水牌子和化妆品,我又拉开抽屉,意想不到的是,里面有个精致的盒子,好奇心驱使着我要我一定要打开它,我拿着盒子,坐在床上,柔软的床立刻像泥沼一样把我陷了下去,我双脚不断摇摆着,双手轻轻的把盒子打开,里面其实是一个很小很小但是还能看的清楚的一个透明瓶子,瓶子里装着一些油,我打开小巧的盖子,把鼻子凑上前去闻一闻,有股幽香的气温萦绕着鼻子,原来是瓶香水,我不厌其烦的嗅啊嗅,过了几分钟,大门响了,接着又一阵钥匙声,我听见妈妈在喊我,我心里的小鹿就一直跳个不停,我手慌脚乱的把香水塞进盒子里,可是手一滑,香水瓶哧溜像面条一样在我的手中滑落在地板上,洒下了“一朵花”。

我目瞪口呆的看着瓶子破碎了,刚好妈妈在房间门口,一脸错愕的望着我,她用质问的语气说:“菲菲,你在我房间里做什么?”话一停下,妈妈就已经来到我的身后,我想,我告诉事实妈妈应该不会怪罪我的,我吞吞吐吐的说:“妈,我、、、我打破了、你的香水、、对不起、”妈妈低头一看,发现了那个透明的瓶子闻到了幽香的气味,气的脸都像蜡纸一样白,用手大力的拽着我到了客厅。

爸爸正在煮饭,妈妈一手拉过我到沙发,用可怕的眼睛直视我,低沉的说:“菲菲,你为什么把我的香水摔破?你知道这瓶香水多珍贵?这是在贫穷的以前你爸爸用第一份工资送给我的纪念品,它的意义相当重大,我不是警告你不要到我的房间里去的吗?你怎么越变越不听话!”我满脸泪水的向妈妈求饶:“妈,我不是故意的,你原谅我吧!”妈妈劈头盖脸的一巴掌扫过我的面颊,火辣辣的疼痛让我忘记了眼泪,妈妈生气的叫道:“你现在给我滚出去!”爸爸一看情形不对,急忙跑上前来劝导妈妈:“阿敏,你怎么啦,不要这样对待女儿,香水没了可以再买啊,不要这样大惊小怪的好不好?”妈妈冷漠的坐在一边,爸爸用手拉着我,小声说:“菲菲,不要哭,跟妈妈赔礼道歉!”这个时侯,我感到身边的妈妈有点陌生,我仇视这她,我说:“我才不跟她道歉,走就走!”我挣脱爸爸的手,摔门跑下楼梯。

外面犹如我看的冰山一样刺骨寒心,只穿了一件毛衣和棉裤还有拖鞋的我,身无分文的走在冷冰冰的街道上,离开了让我绝望的家,一股股寒风吹过来,冷得我一身鸡皮疙瘩,感觉身上好像塞了一块块冰,害的牙齿和身体直打冷战,第一次感觉到我是那么的无助和孤独,这种害怕侵蚀着我的身体,我心想,要是我一直这样没有目的的走下去,一定会成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又冷又饿,最后冻死在街头的,心里是在打着退堂鼓,但是骨气一下上来,不行,走了就不要回头。

我来到了爸妈经常带我吃饭的饭店,里面冷清清的,只有两三个客人,在门外的我闻着诱人的香味,和热辣辣的饭菜,肚子不争气的抗议起来,唉,我没钱丫,我总不能吃霸王餐吧?我垂头丧气的刚想走,里面有个阿姨叫住了我,原来是那个热情开放的蓝阿姨,她露出灿烂的牙齿,说:“菲菲,你爸爸妈妈呢?外面冷,先进来吧,里面开了暖气。”我尴尬的笑了笑跟着蓝阿姨进去了,我的肚子又开始叫了,蓝阿姨又笑了,她说:“我请你吃饭吧,你要吃咖喱饭还是鸡排饭还是意大利面还是……?”我连忙摆手说:“谢谢蓝阿姨,我要一碗饺子就行了!”过了一会儿,热腾腾的饺子面上来了,我不好意思的说:“我只要饺子丫,谢谢蓝阿姨了。”蓝阿姨长的真漂亮,虽然已经30多岁了,但是却像个18岁的清秀女生一样,柳眉大大的眼睛扑闪着长长的睫毛,小巧的鼻子,微红的嘴唇,一张瓜子脸,一头光滑的金色头发,娇小的身材配上甜美的声音。

蓝阿姨一脸疑问的望着我的狼吞虎咽的狼狈模样,她轻轻的说:“慢点吃丫,你怎么一个人跑出来了?难道你家发生争执了吗?”

我咽下最后一条面条,喘着气说:“呼呼,好饱好饱,嗯,我跟我妈吵架了,所以我就离家出走啦。”

蓝阿姨笑了笑,拿了张纸巾帮我细细的擦着嘴角的水迹,又说:“看你都成了大花猫啦,你还是回家吧,要不然你爸爸妈妈准急死。你也要为他们着想啊,一家人有事情就慢慢坐下说。”

我黯然失色,我说:“我不想回家了,我妈都不听我的解释,我回去只是受气罢了,什么一家人,她都下军令让我滚啦!”

蓝阿姨叹了口气,又说:“要不然我带你回家解释吧,你不回家,以后的生活你托付谁?所以你必须回家!”

我恢复笑容,急忙向蓝阿姨道谢:“谢谢蓝阿姨你请我吃的这顿饺子面,要不是你我早就饿死啦,还有饺子面真的很美味。”

蓝阿姨注视着我的眼睛,问:“我只是请你吃一碗饺子面你就那么感激我,那你爸爸妈妈做了那么多年的饭菜给你吃,你怎么不感激下他们,还要离家出走呢?”

这话把我问倒了,头被敲了一棒,感觉蓝阿姨说的很有道理,我只不过打破一瓶香水罢了,这样就要拆掉我和爸妈的深厚感情吗?

蓝阿姨说:“你们是一家人啊。”

我哭了,彻底的哭了,我突然迷迷糊糊的把蓝阿姨错看妈妈,扑到了她的怀里使劲哭泣。

蓝阿姨拉开了我,说:“我送你回家好吗?”

我像小鸡啄米一样不断点头。

没想到刚出门,爸妈就找到了我,妈妈哭着激动的把我深深的搂进怀里,亲吻着我的额头的碎发,她说:“菲菲,都是妈妈不好,你原谅妈妈吧!”

我也哭着紧紧扣住了妈妈的细脖子,我说:“不,妈妈,我才是罪不可赦,明明是我的错,你原谅我吧!”

爸爸抱住了我们,他说:“傻女儿,你以后都不可以那么鲁莽,一点点小事都要离家出走,我们差点就报警了!”

妈妈松开了我,跟我说:“女儿,以后有什么事要告诉妈妈,妈妈不怪你,因为我们是一家人。”

我突然笑了起来,妈妈奇怪的问我:“菲菲,你笑什么丫,那么感人的场面你也笑得出来。”

我说:“才不是呢,是因为你和蓝阿姨心有灵犀哟!她也说我们是一家人耶!”

蓝阿姨在一旁说:“唉,你这个女儿啊,真是人小鬼大,你们总算和好啦,我也该关门了,再见啦,菲菲!”

爸爸和妈妈谢过蓝阿姨后,我们就上了爸爸的车回家了,在开车的过程中,我的心还是瑞瑞不安。

我靠在妈妈的瘦小的肩膀上,不舒服的移动着,妈妈转过我的头,问:“怎么啦,菲菲,你靠在妈妈身上不舒服吗?”

我抿了抿嘴唇,我鼓起勇气问妈妈:“妈妈,你还会怪我吗?我打破了你最珍贵的东西耶。”

妈妈抱住我,轻轻的抚摸我的头发,温柔的说:“傻丫头,失去了爸爸给的第一份礼物,可是还有第二份第三份啊,最宝贵的就是我的宝贝女儿送的第一份礼物喔。”

其实我送的第一份礼物,就是在母亲节里送的一张白纸上,写着歪歪扭扭的几个字:母亲节快乐而已。

永远及不上一瓶香水。但是对于妈妈来说,贺卡里面包含着爱。

第2篇

四川的小伙伴们:

你们好吗?

虽然你们不认识我,但在这几天,我多次看见了你们和你们的家乡,我知道我们是一家人!

2008年5月12日,妈妈说那是一个黑色的日子,虽然我不知道日子怎么会变成黑色,但我知道,四川的小伙伴,从2点28分开始,一场灾难在你们美丽的家乡突然降临!那是一场8.0级的大地震呀!

那一刻,大地摇晃了,房屋倒塌了,山体滑坡了,道路断开了,你们的乡亲、家人、伙伴、老师,他们都在一瞬间被压倒了, 都江堰聚源中学众多师生被掩埋!绵竹市富新镇的富新二小309个学生刚进教室就遇塌楼!还有的学校在一声巨大的轰鸣中一下子被掠为了平地,学生们不见了,老师们不见了,学校也不见了……

这是多么可怕的时刻呀!

这就是黑色吗?我决定从此以后不喜欢黑色了。

从电视里,我看到了倒塌的教室,满地的废墟,飘扬的尘土,许多同学和老师都被埋在了废墟里!一个个孤单的书包,一只只哭泣的文具盒,一只只四处伸展的小手……还有废墟里,那一声声痛苦的……

我知道,四川的小伙伴们,那一刻,你们正被疼痛和不幸所困扰,那会有多疼啊,比爸爸的拳头疼?比护士阿姨的针头疼?我都不敢想像。

幸好,我们中华民族是一家人呀,地震无情人有情,你们看,爷爷来了,叔叔来了,医生叔叔阿姨来了,还有许多素不相识的叔叔阿姨哥哥姐姐们都奔你们那里去了。全国的人民都伸出援助的双手了,我们都尽最大努力救助你们。

所以,四川的小伙伴啊,你们千万要坚强,要坚持。有谭千秋老师,袁文婷老师,瞿万容老师等那么多的好老师保护你们,有一个个为救助他人生命而不惧牺牲的英雄们!不要让他们白白牺牲,要相信自己,坚持活下去!

这几天我在心里无数次恳求武警叔叔、叔叔、所有救援的叔叔阿姨们,求求他们快一点、再快一点,救救你们,救救你们的亲人。我们的心牵挂着你们,我们的心祈祷你们都能平安呀。

四川的小伙伴们,你看到了吗,那一个个漂亮的书包在等待它们的小主人,那一只只文具盒也在等待小主人,所以你们别放弃,再过十多天,就到我们的节日----六一儿童节了,多么希望你们可以像我们一样快乐地度过啊!希望平安和快乐和坚强是你们收获最好的礼物!

第3篇

2008年是一个不平凡的一年,也是一个不平静的一年。然而,它更是振奋人心的一年,是令所有炎黄子孙为之骄傲的一年。这一年,我们同样经历了磨难与艰辛。风雪灾害,恐怖暴乱,汶川大地震……无一不牵动着华夏儿女的心。

晚上,我和妈妈一起看电视,看到电视中血肉模糊的伤者,我的心好痛好痛。他们有的是老爷爷老奶奶,还有的是叔叔阿姨,有的是哥哥姐姐,而有的:

却和我的年龄差不多甚至比我还小。这些伙伴儿们本该和我一样生活在一个幸福的家庭,有爸爸的关爱,有妈妈的呵护。可地震改变了一切,从此,他们成了孤儿。但是我想对他们说:“伙伴儿们不哭,伙伴儿们不怕,有我们在,你们一定会寻回失去的一切,因为全国人民都爱你们!

地震无情人有情。地震发生后,世界各地的人们捐款捐物献血,帮助灾区的人们共度难关。我相信,有千千万万中国人的爱心,灾区的人们一定会共度难关重建家园!让我们擦干眼泪,不哭!!!

不管你是北京人,我是河南人,他是上海人,我们都是“四川人”!!!我们都是一家人!!!

中国加油!!!汶川加油!!!

第4篇

电视上反复播着波折汶川地震情况,这句话也在我耳中反反复复。泪,落……

二零零八年五月十二日,这特别的日子,他不是一次幸福时刻,而是灾难默默到来的一刹那。无法想象一片片的房屋倒塌,一群又一群的人被埋在了废墟里,满地都是尸体,一座美丽的城市就这样在一瞬间消失,我们也许再也见不到那些可爱的人了,一个个像我们一样的孩子就这样结束了一生,孩子们的梦想被活生生的剥夺了……

无法想像。泪,又一次落下……

又是那一刻,全世界人民都为灾区捐款、捐物,一份份温暖在灾难降临之时也到达了。当学校教学楼倒塌时,老师用自己的身躯护着孩子们,以为位父母宁愿放了自己的生命也要保护好孩子,这是灾区自己对自己的温暖!那一刻温暖虽然短暂,也许就是用生命铸就的!

又是那一刻,全国人民都将目光聚集在了灾区人民身上,他们内心焦急的等待,是一个有情有义的华夏子孙心的连接,虽然痛不再自己身上,但却比痛在自身还痛,那不是肉体的痛苦,那是心痛……

在捐款仪式上,有一张张大面值人民币,更多的是一张张角票,一枚枚硬币,那一位位可爱的小朋友将自己的储钱罐里的苦心攒来的钱捐了,他们没有想更多的,他们的泪寄托在了一张张角票上,他们是纯真的。那里还有一位位残疾人的身影,年迈的老人也来捐钱,他们说“我们都是炎黄子孙,都是中国人!”

世界各国也都纷纷举行了向灾区捐款、捐物仪式,就连以往敌视中国的德国、美国、日本也捐了款,他们能放下仇恨,我们作为中华子孙向他们说一声“谢谢”。我这才明白世界就像一个大家庭,偶尔会闹一些矛盾,但在危难时刻,仍能显出真情!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我不知道您是谁,但我知道您为了谁”,是的,不管发生多大的灾难,有了我们,都一定会消灭灾难,我们是一家人!

眼眶又模糊了!

总理亲临救灾第一线,慰问灾民,在瓦砾堆中,他受伤了,作为一位老人在灾区里熬了几天几夜,到处和工作人员察看灾情,他虽然老了,66岁的身躯已经不再挺拔了,但他依旧是人民心中的好总理,记得那一次,他哭了,主持人也哭了,整个中国都哭了,泪水一次又一次地涌出!

忘不了的是一位小男孩,他被工作人员救出后,不顾疼痛,缓缓举起右手,向最可爱的人——叔叔们敬礼,那个对于我们常人来说十分简单的动作,十分平凡,但在那一次我被深深地触动了,很久,很久……

有一些人,他们很可爱,很坚强,他们不能被人遗忘,他们保家卫国,他们抢险救灾,他们是。冒着随时都可能发生的余震,他们带着全世界人民的期望救出了一名名受灾者,他们为能救出一个人而欢呼,他们最大的愿望是被埋者能够活着,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是伟大的!

四川汶川大地震是一场灾难,是一次对中国人民的考验,对人类的考验,我们不能选择灾难,但是我们能够选择面对灾难的态度。我们手拉手,心连心,我们为灾区人民祈祷,为灾区人民哭泣!

第5篇

访问者:马建智

韩晗:1985年出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文学学会理事。2009年获得中国传媒大学文学硕士学位,自2003年起至今,已在陆续出版长篇小说《寂寞城市》、随笔集《蝴蝶飞出地平线》、散文集《大国小城》与《侧影年华》等文学作品四部,并在大陆、台湾两地出版《中国当代文学发展三十年》、《文化的撒旦和上帝》、《中国当代文学史新论》与《话语的秩序》等学术专著四部。除此之外,还在《人民文学》、《山花》、《读者》、《作品》、《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中国民族》与《人大复印资料》等知名刊物发表各类作品四百余篇,曾获第四届、第五届、第六届中国戏剧文学奖一等奖、《上海文学》文学新人奖、首届天府文学奖等文学奖项十余次。

马建智: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出生于甘肃平凉,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博士,现为西南民族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当代文学批评与文艺理论的教学和研究,在《当代文坛》、《社会科学家》、《理论与改革》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三十多篇。并有专著《中国古代文体分类研究》出版。

马建智(以下简称马):作为一名写作者,你有着两种不同的被理解方式,在一些人眼里,“韩晗”这个名字,是一个令人惊羡、钦佩的名字,而在另一些人眼里,“韩晗”是一个陌生的名字,你是去理解这两种不同的解读?

韩晗(以下简称韩):这两种不同的解读实际上隐藏了我这六年来的写作经历,从二零零四年一月至今,正好是我从文六年的纪念。有人说,作为作家,我是不成功的,因为我没有像郭敬明、安妮宝贝那样有很叫好的小说――而且我只有一本小说出版,这是有些不称职的,但是也有人说,作为作家,我是相当成功的,因为我的主要写作体裁是散文与文学评论,《人民文学》、《中华散文》、《读者》、《作品》等知名期刊都登过我许多散文作品,并且还上过中国散文学会与《散文选刊》的排行榜,但是现在的散文也被边缘化了,所以我没法与其他小说作家相提并论。

我还有一个身份,是文学评论者。这当然得益于我近年来对于当代文学的研究与探索,但是这种研究与探索的写作仍然是小众的,主要反响在学术界,而不在民间,所以,我此刻的写作状态仍然是较为小范围的,或者说,在学术与散文之间游离,并未进入文学场的核心。

您刚才说的这两种不同的解读,是我的写作方式。一开始我就没有想过成为一名职业作家,在中国职业作家是很难生活的,我的目标是想成为一名大学教师――用时髦点的说法就是“学者型作家”,这个目标我在2004年初就想好了,记得当时我第一个告诉的人是张悦然,那时她还在新加坡,也是刚出新书。只是当时张悦然还不理解我的想法,当然,现在或许她会理解了。

马:我记得著名学者赵毅衡先生对你曾有过这样的评价:“韩晗是80后新一代中很少见到的‘文化人’,这种文学吾家事,文字上十八般武器无所不能的文化人,‘五四’时代常见到,但此后就日渐少见,在专业分工过细的当代,几乎绝迹。”你认为赵毅衡先生的这句评价对你的创作有什么启示?

韩:赵毅衡先生是我很敬重的前辈学者、著名作家,应该说,他是目前国内知识界真正有着“五四”精神烙印的文化人,我在他的身上,总能恍然地感觉到梁实秋、邵洵美等老一辈知识分子的精神风貌,可以这样说,他一直是我的榜样。

至于赵老师说的这句话,我可以大言不惭地说,确实说到我心里去了。当然,这并非是因为我不谦虚,而是因为赵老师与我在文学创作上有着非常相近的观点。我们都很认同“五四”那一批作家的创作精神。

那一批作家,是真正地把文学当作“吾家事”的。譬如鲁迅、梁实秋、周作人、废名、老舍等等,他们既有很好的西学功底,也有很好的国学底子,他们既是一流的作家,也是一流的学者、翻译家与社会活动家。这是为什么那个时代经典迭出的原因。

我身上有很浓重的“五四”情结,我始终认为,那个年代的一批作家,他们的写作姿态很值得赞赏,写作理应是一种生活方式,而不是一种职业。艺术的职业化,只会让艺术进入到类似于工业生产的“体系”当中,这是不应该的。

就我本人来说,我一直都是在积极地寻找写作的兴趣点,譬如我现在正在着手的两个大工程,一个是“民国知识分子散文系列”,主要寻求“五四”时期那些被现代人遗忘的知识分子,并将它们散文化,一个是“民国文学刊物探索”,主要针对一些几乎被现代人遗忘的民国文学社团、文学刊物进行研究,一方面考察其学术价值,一方面将其文学化,变成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学文本,供更多的人了解、熟悉。

马:2009年你的《中国当代文学发展三十年》已在台湾出版,并获得了洪子诚、张颐武、陈晓明、樊星与王尧等诸多知名当代文学学者的一致好评,目前大陆简体修订版即将问世,能否谈谈你为什么要将目光投射在“当代文学”,而不是你刚才所喜欢的“五四”?

韩:我的第一本系统性的学术专著目光在“当代文学”,这是很多人没有想到的。许多人都会认为,我选择“五四”、民国基督教或民国出版业作为我的写作对象。但是我最愿意去研究、解读的兴趣所在仍是当代,我只不过是用“五四”文学作为当代文学的参照而已。

这本书的写作实际上也是我个人创作观的寄托。在这本书里,我批评了当代中国文学创作先承后续的两个主流阶段――以“作协专业作家”为代表的文学职业化、政治化与以“出版产业化运作”为代表的文学商业化、娱乐化,这两个阶段的产生,就直接导致了当代文学没有好作品问世。

但是,可悲的是,我们现在仍然沉湎于“自造偶像”的无知阶段,某作家获了什么奖,就立刻捧到天上,各种头衔纷至沓来,恨不得让他去获诺贝尔奖才甘心;某作家出了什么书,就让他担任各种繁重的行政工作,美其名曰“人才培养”,这是不利于文学的举措,也是不熟悉文学规律的随意行为。

作家创作,就是一种随意性的行为。巴尔扎克、福楼拜、海明威,包括鲁迅,谁也不是作协养着的,也不是书商炒作的,而是他们自始至终把写作当作一种生活方式。夜深人静的时候,写点东西,当作消遣,在强烈的功利性之下,创作出来的东西都不能算是好作品。鲁迅说他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来写东西,我倒不认为他是勤奋,我认为在他看来,喝咖啡与写作都是爱好,都是生活方式。

在这个问题上,我与另一位学者杨小滨先生有着共同的认识,他在美国,看问题看的或许更透彻一些,记得我曾向他提及某位大陆“知名作家”的名字,他直接告诉我,他并不认为他是大作家,这位“作家”在将仅有几部小说被搬上电视之后,从此就翻来覆去地炒剩饭,在书商的“策应”下,他频出各种文集,出席各种商业活动,在电视屏幕上与三流歌手演员们一道做秀,这种人在五四时期,恐怕是活不下去的。

当代人对于历史的批评权力应该是很小的,这也是我为什么把目光放在当代的原因,我们不熟悉历史,根本不知道那个年代人的真实想法,就像现在有些人指责鲁迅、周作人一样,我认为这种人是可笑的,但是我们有权利批评现在,我们是当代人,我们必须要为后人留下一笔真实可信的精神录,我们欢迎后人将我们的现实与这个时代的批评一起放置到长远的历史视野去考察,而不是让后人来妄自无端地猜测我们。

马:著名哲学家、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博士生导师干春松教授曾在博客上称赞你为“少年天才”,的确,十八岁出版长篇小说的作家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确不多见,纵然在世界文学史上也是微乎其微。从时间上看,你和韩寒的起步年龄一样,作为与“八零后”创作的发展同步的写作者,通过这六年的创作,你认为“八零后”与“七零后”甚至“六零后”作家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韩:干春松先生是我一直非常钦佩的哲学家,他的作品我基本上都读过,曾给过我很大的启发,而且在我的散文中也多次援引过他的观点,我非常感谢干老师一直对我的支持与鼓励,但说实话,我不相信也不敢相信有天才一说,而且作为一个写作者来说,天才只是他获得灵感的一部分,特别对于“八零后”来说,“天才”更不意味着有所作为。

至于“几零后”这个问题,我想说的是,无论是“几零后”,只要他们还健在,还在创作,那么他们都是中国当代文学的组成,就必须要放置到当代文学这个领域中去衡量。

“六零后”与“七零后”甚至“八零后”并没有显而易见的差别,譬如说,很多文笔老练的“八零后”作者,其作品很难被当作“八零后”的文本来解读,尤其是一些散文与历史小说创作,根本没法用作家的年龄来划分。

我不赞同用年龄来划分作家的方式,年长的“七零后”未必就比“八零后”成熟、老成,但是,赢得市场的“八零后”未必就能比“七零后”更优秀。作为一个写作者,我最大的目标是把文章写好,把每篇作品写好,作为一个评论者,我一般只关注作品,而不是作家的身份。

为什么说很多严格的文学奖,都是匿名评审出来的?恐怕就是这个原因,现在很多编辑、学者一看文章作者是八零后,顿时心生反感,脑海里出现的对应词不是嚣张跋扈、不可一世,就是红头绿羽、故作矫情,这或许也是为什么很多“八零后”作家们在创作道路上越来越难走的原因。但是,经过这六年沉淀,很多“八零后”作家都改行了――当然,很多一部分是混入文坛,以出书作为求职发财道路的,剩下还是有很多的优秀作家,经过了市场化的磨练,他们的作品仍然非常出色。

你说我这六年的创作是与“八零后”创作发展同步,我还需要补充一点,我和很多“八零后”写作者一起,几乎还是与中国出版产业化同步的,2003年正好是中国出版产业化的第一年,有很多作家那年和我一起进入文坛,现在仍然有历经磨难挫折还在“坚持战斗”的,他们都是好样的,其中有很多作家虽然改行――但是仍然没有放弃创作,他们把文学创作当作了一种生活方式,这很好。我相信,今后他们必然会是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顶梁柱。

马:能否具体谈谈你的创作体验,或者说,对于你最擅长并且取得较大成绩的散文创作,你有什么感受?

韩:在这里,我想讲一个我亲身经历的故事,去年初,我应邀去某一个大学做讲座,邀请我去的,是一位非常漂亮的学生会女干部,这个女生一开始对我显示出了很了解与较为崇拜的样子,甚至连我早些年觉得很不得体的作品她都津津乐道,我既感到自愧,亦有些感到高兴,作家从来都是不嫌读者多的。但是,当我跟着她走进会堂的时候,她说的第一句话却让我有些非常的不舒服,她说“热烈欢迎作家韩晗先生来给我们讲课,希望喜欢写小说的同学多像韩晗先生请教。”

在这里我没有任何嘲笑或是讥讽这位女生的意思,我的意思是,在大多数时候,很多人会把“作家”与“小说家”等同起来,就像“医生”这个词汇直接指向“西医”一样,很多时候来自于我们内心的东西会将一些概念的内涵或是外延进行改变,这个问题早被德里达等结构主义学家说得很透彻,在这里我就不多说了。但是,我最擅长的是却是散文,却不是小说,这不错,我现在很久没有写像样的小说了,当然,有时候也会写一点,但未能体系。

我曾在去年底总结了一下,从2003年到现在我一共发表了两百四十六篇散文,其中主要集中在文学期刊上,像《青年文学》、《民族论坛》等杂志都为我开设过较长时间的散文专栏,并且现在还在为《读者》杂志撰写专栏,其他稿件也都零零散散地发表在《人民文学》、《中国民族》、《中华散文》、《散文选刊》、《海燕》、《作品》、《滇池》与《鸭绿江》等刊物上,林林总总的两百余篇,通过我的感受,我觉得这些论文似乎都在指向同一个命题――反思。

所谓反思,理由很简单,我的这些散文都是随性之作,有时是背着笔记本电脑,在丽江下面的小餐厅写的,有的是在汶川某小旅馆里写的,有的是晚上一个人在练完书法以后写的。我没想过这些散文今后能够结集出版,更没想过获得这样或是那样的文学奖。社会习惯认为,写散文的不是作家,写小说的才是作家,我当时加入中国作协时填表,“主要创作体裁”那一栏填写的却确实是散文。我认为,散文本身有比小说更强烈的反思性――尤其是对于日常生活的反思,因为散文本身比小说更接近纯文学,它抛弃了情节、结构、叙事等一系列附加元素,直接以文学的形式进入到客观存在的深处,像我这种把文学当作生活方式的人,更适合于散文创作。

马:在青年作家中,像你这种不为功利而写作的作家实在是非常少,特别是把写作当作生活方式的,可以说是凤毛麟角了。你是如何理解文学创作与生活两者之间关系的?

韩:我认为,文学是一种很虚的东西,但它一旦和生活相联系,就又变得很实在,以前我们说,文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恩格斯在他的名篇《致康拉德・施米特》里也说,文学是“漂浮在上空”的意识形态,这些论断都说明,文学本身就有着虚与实的两重属性。我主张文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而不是让文学来替代生活――文学来替代生活就是作家的职业化。就我个人的感受而言,关于文学创作与生活的关系,我认为有三点值得注意。首先是文学创作自身的规律属性,在任何时代,文学创作本身是生活的一个部分,它与“生活”是母集与子集的关系,生活为文学创作提供营养,而文学又作为生活的调剂,写作者与生活、文学的关系应该采取两两旁观的态度,既要与生活保持距离,也要与文学保持距离,这样才能以更精准的态度,以文学的态度更客观地把握生活,很多人不是专业作家,但却有着很优秀的作品,很大程度上就是这个原因。

第二,文学创作并不适合所有人。我从来不会鼓励某个中文系的学生,好了,你去当作家吧。我在很多大学都有过讲课的经历,每当讲完之后,都会有学生拿着自己的稿子找到我,韩老师,我能当作家吗?我说,你最好不要当作家,如果你非要做,你千万不要当职业作家。有时候我都会因为我说出这样的话而好笑,当然我当时的态度确实是很严肃的。写作有时候确实是苦力活,这种痛苦并不是任何一个人都能承受的。如果你把文学当作职业甚至信仰,你某天灵感枯竭了怎么办?

第三,文学和生活的关系,应该是镜子和本体的关系,文学是生活的反映,这种反映是建立在写作者本身精神状态之下的。有些外企职员写出了职场小说,有些导游写出了游记散文,我认为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学,一个作家,自己呆在家里闭门造车,或是到某单位挂职三两天,再写出相关题材的小说,这是不切实际的,这不是文学,这最多只是一种类似于幻象的文本。

文学文本一旦与幻象挂上这就很可怕了,当然,我在这里不是指科幻小说,有些文学本身说的就是幻象,作者可以告诉大家,这就是科幻,就是神话,大家不会把这个文本当真,那么这个文本本身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但是有些作家却打着写实主义的旗帜,但在文本中却拉进去太多他自己自我的、想当然的东西。比如现在有些小说是鼓吹“小三”的,但事实上现实生活中几乎所有的“小三”都没有好的下场,但是小说里的“小三”却“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但事实上他没有当过“小三”或者说他没有把“小三扶正”的经历,那么他的这个文本最多只是他意识形态的反应,而不是他生活的反应,这种文本很容易对读者产生误导,特别在这个价值观多元甚至有些混乱的社会里。

我总说,文学不应该“载道”,但也不应该“叛道”,前些年的身体写作、下半身写作与欲望写作等若干主题风起云涌,无论男作家女作家,都蜂拥而上将自己的性事大肆宣扬,西方、日本的小说里也有这种叙事,但人家却能给美感,而我们,却只是没休止的,为什么?恐怕还是因为这些作家本身不是在用文学来叙述生活,而是用文学来,与幻象的文本相比,这种文本就更可怕了。

之所以我主张把文学作为一种生活状态,除了我本身喜欢较为单纯的散文创作之外,很大原因还是因为我的文学观。很多写作者急功近利,希望一炮而红于是便去写流行小说,如果还嫌不够快,那就去写身体写作、离奇古怪或有悖人伦的小说――确实,这是一种一夜成名的方式,我们的媒介确实还缺乏监管,大众的价值观的确仍存在问题,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从事这样的写作会离文学更近,而是离文学更远了,或者更苛刻点说,这是“出版产业化”在不成熟阶段产下的恶果。

马:读你的评论,有时候感觉很尖锐,甚至很痛快,但读你的散文,却很温婉,很平和,作为当下一名作家,你是否会因为自己的批评而将自己的写作姿态弄混乱了?

韩:批评也要自我批评,很多优秀的作家都是批评家,这不奇怪。除了我的杂文之外,我的学术论文还是很平和的,我尽量不去触痛一些文坛的矛盾,很多问题不是我一个人可以去解决的。赵毅衡先生也说过,与很多作家、评论家相比,我是相对独立的。但是我也要注意到很多文学同行的情感,毕竟文学批评不是马路上骂街,中国的新文学才刚刚九十年,而且期间还有如此频繁的政治运动与战争,而西方的文艺复兴却有了三四百年的历史,很多问题不是靠发牢骚就能解决的。

我虽然从事文学批评,但并不欣赏很多批评家的“酷评”姿态,这个词现在还没有更精准的英文翻译,但是这确实是一种故作姿态的刁钻批评,我向来主张,“现代文学以史为主,当代文学以论为主”,并且我自己也是这么去做的。因为当代文学尤其是新时期文学,史料的意义远不如批评的价值,我们无法要求古人,但可以要求今人,这是我为什么如此用心在文学批评上的原因。

一种秩序的重构,需要我们大多数人来解决,并不是一个人几个人可以去完成的。尤其是文学秩序,我承认,我需要自我批评,更需要来自于别人的批评,但这种批评必须要是带有目的性的重构,我们改正了某些问题,获得了一个什么样的结果?而不是为了批评、炒作或是个人恩怨而批评。

那么,对于这种批评的追求就不会让我有“弄混乱”的可能了。因为我的散文也是对于我本人文学观念――即文学作为生活方式的实施与践行,而我的批评也是一种对于文学观念的实施与践行,两者在这一点上并不矛盾,所以说,我的批评实践是不会影响到我的文学创作的。

马:最后一个问题,我想问的更实际一点,你最喜欢创作哪种风格的散文?或是,你最满意的散文创作是哪一种风格?

韩:我最满意的是关于历史反思的散文,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放弃对当代的思考,恰恰,正如哲学家弗朗西斯・福山所说,反思历史的目的正是要反观当代,当代人所存在的问题往往要从历史中去解决,这就是以史为鉴的实践。但是就我个人来说,对于历史遗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与历史文化等问题的散文化,仍然是我目前从事散文创作最好的突破口。

从文学精神上说,我们这个时代最大的问题,仍然是关于历史的。一方面,职业作家与畅销书作家为了博得眼球,戏说历史、篡改国故,在小说、电视里,皇帝大臣可以天上飞,古人竟可以唱卡拉OK,这一切的目的只是为了让大家哈哈一笑,这种情况在西方、日本甚至韩国都很少见,恐怕这是中国人在当代的专利,但是我们的后人看到我们把这样的东西留给他们,实在是一种悲哀。

第6篇

【关键词】家风家训;思想内涵;价值;文化类型

中图分类号:B82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0-0236-03

家庭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的稳定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历朝历代,许多重大社会问题都是由家庭问题引发。重视家庭问题、研究家庭问题,事关整个社会的发展稳定。为此,我们将通过家风家训来看待家庭问题。

家风也称为门风,是指一个家庭的传统风尚,是人们在长期的家庭生活中逐渐形成和世代言传下来的生活作风、生活习惯、生活方式的总和。同时它也是在家训的规范下,在全体族人或家人的共同践行下,形成的一种家庭风尚,比较外在和独特,诸如“乐善好施”“诚实守信”等。家风的形成,是长辈或家庭主要成员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教诲的结果。家风具有传承性,一个家庭的家风,往小了说“关乎家庭的兴衰”,往大了说“会影响子孙后代”。如此说来,好的家风会被时代所铭记。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家风、家训是不同的。依据相关记载,有关家训的说法很多,其中不乏家范、家戒、家教、家规、家法等约70种说法。所谓家训,是指家族或家庭对子孙后代立身做人等方面所立的规矩或告诫的话。中国古代有不少著名的家训,如《朱子家训》《章氏家训》《颜氏家训》《钱氏家训》等,它们都是中国古代家庭(族)文化的杰出代表,也是中国古代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家训文化的发展历程可分为萌芽期、发展期、成熟期、蜕变期,不管在哪一个时期,家训都是对子女的教育。家训最早是通过父母对子女的当面训诫来体现的。据《史记・鲁周公世家》记载,西周政权建立以后,遍封群臣,建立诸侯国。周武王之弟周公旦,受封于鲁国。由于周公旦要留在京城辅佐侄子周成王,不能就封,就让自己的儿子伯禽就封于鲁。伯禽临行之前,周公旦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先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1]周公训子,就是父母对子女当面教训,这也是中国家训最早、最可信的记载。

一、中国古代家风家训的文化类型

中国古代家风家训中,文化类型多种多样。诸如勤俭、正直清廉、仁爱、修养等。

首先是勤俭类的家风家训。“夫为家计而辛劳,妻贤勤俭把家持”[2],对于一个家庭而言,需要夫妻双方共同努力,男人在为家庭工作的同时,女人要学会勤俭持家,双方操持好一家人的生活。“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3],这说明劳动是辛苦的。对于早期农耕时代的人们来说,土地是他们的生命,粮食是他们的心血,因此,无论是农民还是富贵达人都知道粮食来之不易。不管以前或是现在,我们都要学会节约粮食。想要收获就要付出,而付出总是辛苦的。其他勤俭类的家训还有“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4]等。这类家风家训会帮助人们养成爱劳动、不浪费的生活习惯。

其次是正直清廉类的家风家训。诸如“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千里不欺孤,独木不成林。”“气骨清如秋水,纵家徒四壁,终傲王公。”“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事业文章,随身消毁,而精神万古不灭;功名富贵,逐世转移,而气节千载如斯。”“丈夫一生,廉耻为重。”[5]等。有了这方面的家风家训,社会风气会清明,见义勇为会增多。

再次是仁爱类的家风家训。诸如“百善孝为先”“孝当竭力,非徒养生。”“鸦有反哺之孝,羊知跪乳之恩。”“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毋令长者疑,毋使父母怒。”“当少壮时,须体念衰老的酸辛。”“父子和而家不败,兄弟和而家不分。”“早把甘旨当奉养,夕阳光景不多时。”“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尊师而重道,爱众而亲仁。”“孤寡极可念者,须勉力周恤。”[6]等。这些家训,相信许多人都明白并在践行着,“孝”是我们非常重要的品质,好好对待老人,是感恩。“孝”是我们必须具备的品质,善待老人,也是善待自己。

最后是修养类的家风家训。“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7]这句话的意思是,做事不要太绝,别把自己的后路堵死。例如,苏秦游说秦国失败后,狼狈回到家乡,父母不给做饭,妻子正在织布,连机杼都不下,于是苏秦发奋读书,“头悬梁,锥刺股”,终于做了大官,他衣锦还乡的时候,父母敲锣打鼓地迎接,妻子都不敢正眼看他,于是苏秦叹息道:“穷困的时候连父母都不把自己当亲人,富贵的时候连亲戚都畏惧我。”苏秦的亲人对他太绝,以至于最后要反过来讨好他,天天担惊受怕,怕被报复,所以说要给自己留点余地,日后好见面。“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这句家训帮我们在生活中找到了平衡感,教导我们不要自し衬铡!吧朴人知,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8]它等同于“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知有己不知有人,闻人过不闻己过,此祸本也。”“故自私之念,萌则铲之,谗谀之徒至则却之。”“才能知耻,即是上进。”“器量须大,心境须宽。”“乖僻自是,悔误必多。”“毋以己长而形人之短,毋固己拙而忌人之能。”“仗势凌人,势败人凌我;穷巷追狗,巷穷狗咬人。”[9]等。这些都帮助我们知耻、懂礼、善行。但这些也不是一蹴而就的,用道家人的话说,就是需要修行。习得它们,本心不离。同时这类家风家训对个人的性格、气质、待物接人都有重大帮助。

综上所述,诸多类型的家风家训使得我们的文化发展越来越系统化,更加有助于我们学习。

二、家风家训在和谐家庭建设中的作用

家风家训在无形中影响着我们,让我们拥有道德底线、伦理观念,在为人处世上有尺度,在学习态度上有所坚持。通过家风家训我们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诸如,“孟母三迁”“岳母刺字”总会在无形中引导着家长教育孩子。当然,还有更多的家风家训,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为此,我们必然要重视家风家训文化,继承发扬我们优良的家风家训。

其一,更好地约束家庭每一位成员。每个家庭都有家风家训,家庭的每位成员有形或无形中都受到其影响。它们约束着我们的行为和思想,让我们在待人接物、与人相处时能够好好表现。不同的家风家训具有不同的思想内涵,一个人的谈吐举止足以反映其涵养,为此,我们能间接看出他的家风家训。例如,吃饭时,不能用筷子敲碗、不要发出声音等,这些就是生活细微处的家风,它一步步纠正我们的行为,同时在思想上也鞭策着我们。儿时背诵的古诗词中亦能看到家风家训的影子,勤俭节约、孝顺父母的观念深深植根在我们的心中。或许那时并不懂,但是在长大后,我们就牢记在心了。

对于生活而言,也许我们并不能够确切说出自己家庭的家风家训,但那些教导的话一直影响着我们,告诉我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像是有一把尺子,不让我们越界犯规。对于工作学习而言,它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一日之计在于晨”,时常督促我们要远离懒惰。

家风家训是一个家庭的凝聚力,为后代树立典范,依照着良好的家风家训去教导家庭成员,使家庭生活更美好。它们关系到家庭的命运,好的家风家训被传颂学习,一直延续下来。不好的家风家训成为反面教材,让人远离。它的传承性,让我们每个人都应重视树立良好的家风家训,它关系到许多人的一生,同时也与社会命运相联系。

其二,教育家庭成员的作用。如果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那么家风家训就是第一任老师所教的内容。它们关乎人的成长,心智的成长。家风家训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从小受到良好家风的熏陶,长大就会有好的效果。中国历史上很多官宦之家,再怎么兴旺都富不过三代,而曾国藩家却代代出英才。不仅曾国藩的儿子个个有出息,其孙辈中还出了曾广钧这样才华横溢的诗人以及世界著名化学家曾昭抡;其曾孙辈中出了曾宝荪、曾约农这样有影响的教育家和学者。这都源于曾国藩对子女的优良教育。他教育子女,首先从做人开始。曾国藩在清末官场中是数一数二的风云人物,但他却从不以势压人,更不许子弟作威作福。他知道,高官子弟最易骄奢淫逸,而“骄奢”二字皆败家之源,因此他时时告诫子女要戒骄戒逸。曾国藩告诫儿子不可假父之名而行事,要洁身自好。从这些可以看出,家风家训对教育后代有重要的作用。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要看到家风家训对人一生的影响。

其三,增强凝聚力的作用。我们的家庭因为家风家训变得亲密牢固、有凝聚力。就像曾经的家族,大事要召集长辈一起商量,得出结果。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这些家风家训给予我们无形的力量,让我们不惧困难,一起面对。在一个人犯错时,家风家训告诉他错在哪里,应该要怎么做。它们指导着我们的一生,影响着我们对下一代的教育。所以说家风家训很重要。

家风家训与我们的社会政治、社会教育、社会风气密切相关,要搞好社会教育,让它带动家风家训的发展。家风家训教导我们如何做人、做事,培养着我们的天性,完善着我们的人性,让我们有正确的道德伦理观念。

家风家训教导我们成为一个完美的人,它跟我们在学校受到的教育是不一样的,我们的家风家训会影响学习的态度,以及对学习的看法。家风家训是我们思想和行为的根源。中国深厚的家风家训文化是值得我们去研习的。要重视建设家风家训,有些家风家训是一个家庭独有的,有些是共通的,我们的行为动作、话语表情都反映着家风家训,我们听到的家风家训很多都是生活中的道理,被一代一代传承下来,同时,家风家训也是与时俱进的。

当然,我们并不能说一个有好家风家训的家庭,必然能够培养出卓越的后代。毕竟家风家训创造的是大环境,一种良好的氛围,在好的家风家训基础上,需要用行动去践行,要不然就对家庭没有任何作用。儿时的我们并没有形成具体的形象概念,这时,父母的教导至关重要,一言一行,体现的是教养。其实,父母所传授的就是家风家训。

三、结语

家风家训一直都在我们身边,它是时代的产物。好好运用,才能让我们的家庭变得更加美好,才能为社会贡献一份力量。人是复杂的,必须要有所约束,尽管家风家训不是法律,却可以批判过错。它们不似法律那样过于冰冷、公式化,但有着让人奋发向上的作用,提到它们是温暖的,是无数人的经验教诲,无数人的心血。再好的家风家训都需要后人去传承,我们不能遗忘,更不能遗失。发挥它的作用,使得我们的家庭凝聚力更强。

家风家训在加快改革步伐、努力实现中国梦的新形势下有着重大的意义。家庭的建设影响着社会的建设,好的家风家训会带动好的社会风气。所以,好家风是一种正能量。我们要从每个家庭做起,让家家有个好家风、家家培育文明人。如此坚持下去,社会好风气就会发扬光大、中华民族的文明程度就会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张会军.周公训子[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25.

[2][7]孙黎明.增广贤文[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3,8.

[3]孙黎明.增广贤文[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3,2.

[4]孙黎明.增广贤文[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3,3.

[5][8]孙黎明.增广贤文[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3,4.

[6]孙黎明.增广贤文[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3,7.

[9]孙黎明.增广贤文[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3,6.

作者简介:

第7篇

论文关键词:文学现象;小说;诗歌;文学批评

当很多人还沉浸于昨日的繁华旧梦,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又走到了尽头。文学.依旧走马观花似的在市场与文化的缝隙里徘徊不前。如果说八十年代是时代造就了作家,所以人才济济;九十年代是作家利用了时代.因而混淆视听。那么现在的十年已经不足以出现一个有影响的作家了。自从先锋文学被市场淘汰以后作家们几乎在意识形态与市场之间彻底迷失,文学奖,读者,名利,实验,政治……在西方后现代主义的大部分理论都进人中国以后。作家们竟然对一个最原始的文学命题还不能取舍!连理论家们都跟着不厌其烦的追问:何谓文学本身?可见文学的现状堪优。

一、令人失蔓的八零后小说创作

在这个时候我们不得不提到八零后,他们在第一个十年里疯狂地生长着。八零后在市场上的巨大成功像任何一个成功的文学商品一样,我们还不能有足够的自信发掘它的文学潜在力。正因为此,这些文化偶像们不仅受到前辈们家长式的批评,也遭到了来自娱乐名星的嫉恨。八零后作家中除了小说复制高手郭敬明和已经获得文学家长们认可的美女张悦然,就剩下一个赛车手韩寒比较可爱了。实际上他是一个超级文学票友,当然他一贯的思维方式和小说中所表现的思想观念已经是同龄作家中最出色的。韩寒的写作方式有点类似于身体写作,他不会编故事,长篇的制作还远不成熟,结构涣散,语言拖泥带水。甚至没有小说最基本的主题意识。我们没有理由要求文学票友在这些方面有多大长进来满足和适应专业批评家的话语习惯。因为以学院派为主体的主流文学写作与批评方式早已被大多数文学写作和阅读者们抛弃。这是文学解放的结果,我们没有理由担忧这是文学衰弱的信号.实际上主流文学也从来没有强大过。

在写作艺术上所表现出来的无组织无纪律应该是这些作家的“通病”。当孙甘露把小说弄得不像小说、于坚把诗歌弄得不像诗歌的时候他们绝对想象不到他们的儿子辈们会有一天将他们的实验晾在一边。中国文学没有沿着先锋文学家们开辟的道路上走得太远,而又从中学生课堂作文开始,这里面到底是市场在作怪还是我们的文学到现在还完全没有找到感觉?无论如何这都是一种病态。

奇怪的是文学家长们并不责怪八零后作品的艺术通病,他们紧紧抓住的是这群年轻人的思想问题。文学家长毕竟是家长,他们像所有家长一样最关心的是孩子学没学坏,而不是长得好不好看。文学家长一下打着了八零后的七寸,但用思想性去衡量这些作品他们显然还是宽容了些。无庸置疑,八零后作品并不比最好的中学生课堂作文高明多少!二十多岁,王蒙写出了《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并没打为,顾城写出了《一代人》,苏童写出了<一九三四年的逃亡》,而海子差不多已经自杀了。更不用说那些外国天才的名字了。

八零后是市场给中国人一次检验自己文学修养的机会,但结果却令我们深深失望。

二、诗歌的口水化和博客的眼球经济观

韩东在上个世纪八十年《大雁塔》。于坚在九十年《饿死诗人》的时候口语诗竟然还被称为先锋诗歌,但经过下半身在“诗江湖”上的搅和,口语诗一夜之问遍地开花了。以至于人们连“口语诗”这个词都嫌它不够“口语”,“口水诗”的命名也就顺理成章了。

赵丽华的诗歌到底好不好,这个问题早已失去了意义。诗到底是什么?谁有权利判决诗歌的合法性?是不是只有所谓的“好诗”才有存在的理由?最重要的是文学的底线是什么?这些似是而非的问题其实一直在困扰着我们……

诗言志和诗传情一直是中国诗歌的两个传统。前者形成了现实主义而后者凝聚为浪漫主义,这是利用西方诗学把中国诗歌庸俗化的结果。诗歌似乎必须是有意义的.最好是有积极的意义。如果它不够现实就一定要浪漫,好像没有第三种可能。所以那些所谓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诗歌在中国出现的时候没少挨打击和报复。网络时代大不相同的地方在就在于它所蕴藏的无限可能性。

文学由写作的时代进入操作的时代。在写作的时代里文学有一个由作家、理论家和文化领导三足鼎立形成的霸权。而网络在一夜之间就破除了文学霸权的迷信,传统意义上的读者和作者的界限消失了。这个时候读者最有可能选择的就是易操作的写作方式。爱好诗歌的人们自然会不约而同的选择口水诗。网络文学在这种意义上实现了自由,在这个限度内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于是博客应运而生。似乎应该感谢木子美,会写字的人们从她那里得出启发:博客是可以出名的,而且写的好不好并不重要。这便是当前网络写作的一个突出特点:眼球消费。很显然,网络文学是操作出来的结果。它完全取消了文学写作的深度。这也是为什么网络上至今没有诞生一个真正优秀的作家,而总是出现木子美这样的怪才。

不过我们还是为口水诗感到一些惊喜,本来我们可以把赵丽华的诗歌写作看成是对下半身写作的一种自觉纠正。可惜在一片喧哗之后,就被文化操作家们扼杀在襁褓之中了,又一次给我们留下了遗憾。难道文学在操作的时代只有作的命运吗?也许这些都是文学新生前的信号,我们还需要耐心。

三、文学批评的崛起

一直以来文学批评都被学院批评家所把持,批评话语过分专业化自不待言,无血无肉,无情无感。更重要的是话语权利的垄断导致文学批评成为批评家的自说白话;要不然就跟作家结成以金钱为目的的话语同盟。很显然这样的文学批评除了为批评家们凑足了评职称的资本再也没有什么意义了。

不可否认市场拯救了中国经济,但并没有救活文化。但是仅仅就文学批评这几年所表现出来的起死回生和焕然一新的面貌来看,市场还是功不可没。

1.人民需要酷评家

市场带来了知识分子的分化,有些批评家开始寻找与文学体制进行对话的途径,由此所带来的文学冲击波是巨大的。并且产生了一种新型的文学批评,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酷评。酷评还来源于那些已经在体制外生存的批评家们,这些人因为与体制的关系更为轻松所以无论是写作方式还是批评尺度都更为自由。很显然我对这个词的定义没有包含道德学的感彩。

实际上不论是体制内和体制外的酷评家都大大改变了以往的批评格局,在很大程度上使文学争鸣成为可能。这时候大众媒介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可以说酷评的时代就是大众的时代,尽管由于某些作家的无能和作品质量的低劣还不可能形成众声喧哗的局面,但是我们已经看到酷评在各种大众传媒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功能。但是专业的文学杂志还都是体制的附庸品。酷评家在这里没有容身之地。

真正使酷评发挥作用的是网络。网络最大限度地考验着体制文化的承受力,在很多时候二者形成了颇为紧张的关系。致使体制的代言人们不得不出来对话。一个最明显的例子是2006年的韩白之争,白烨作为一个著名的文学批评家最后竟然用闭嘴的方式来维护个人的尊严,他无法想象的是,或许他表现出一种貌似君子的大度人格,但是体制批评家的尊严随着这次论争的结束而丧失殆尽。酷评在网络上越来越游刃有余,它不仅不断地突破文学体制的道德底线,更有意思的是使文学批评成了大众狂欢。文学在这种意义上回到了人民的手里。或许更为根本的是,人民需要酷评家。

网络狂欢的存在很多是非理性的,所以尽管酷评影响了读者和大众,但仍然有一个问题没有解决那就是文学批评的有效性。在这一方面体制的一些苦苦追求文学真实的批评家们做出了宝贵的尝试。

以批评贾平凹闻名的文学博士李建军在2004年联合另外九博士编出了一本《十博士直击中国文坛》,对当红作家尤其是那些被捧为大师的作家提出尖锐的批评,可谓振聋发聩,这本书也代表了文学酷评的最高水平。同年出版的还有《五作家批判书》,同样是一本震撼人心之作。近几年有影响的酷评集还包括《十作家批判书》、《十诗人批判书》、《十美女作家批判书》等。这些批评尽管水平上参差不齐,有些难免有哗众取宠之嫌,但是总体上对中国文学的警醒作用是无论如何都不可抹杀的。

2.文化批评家的文学情结

文化研究是现代以来中国最重要的学术传统,这与五四那一代人的学术涵养有很大关系,鲁迅、林语堂、梁漱溟、辜鸿铭、钱钟书、梁实秋、费孝通、陈独秀……一个国将不国的时代竟然是一个大师云集的时代,而且他们使黑暗的天空熠熠升辉,而现在这样以为光荣的时代,连良知和思考都会光明正大的,何谈大师?亦何谈文学?

80年代的文化研究有回到五四传统的自觉,但是90年代以后一切都不一样了。人们在争先恐后地制造一种去政治化时代的假象,文学理论家出于对文学的失望或者对学术热潮的追赶纷纷转入到文化研究中来。这些带着文学背景的文化批评家必然以文学为批评对象,这样就形成了一种较为特殊的文化批评,当然我同样称之为酷评,只是文化批评家的文学情结和文学批评家又有着明显地不同。文化批评因为主要以大众文化为主要批评对象,以市场为假想敌,文学体制已经不再是他们的对手,所以很多时候这些批评家表现出来更为宏观的视野和深刻的思想。更为宝贵的是这些人把目光触及到更为根本的社会体制,使我们能够看出文学衰落的背后所隐匿的文化政治学的根由。朱大可先生的《流氓的盛筵》可以说这方面的集大成者。另外比较有影响的文化批评家还有张柠、张宏和张念等。

3.广告式批评与文学家的生财之道

现在我们再来冷静地分析一下广告式批评。首先一个问题作家有没有作广告的权利?答案当然是肯定的。既然如此,我们就可以这样来理解广告式批评,严格来讲,它算不上真正的文学批评,因为就像我们知道电视广告是一种促销手段一样,广告式批评本来就是不可信的。所以我们不能情绪化地以真实为尺度来要求它。

第8篇

论坛由深圳市文联专职副主席杨宏海主持。专家们总结了打工文学的创作经验,就如何推动全国打工文学的有序发展,开创打工文学发展的新局面,与深圳宝安区为主的打工作家进行了研讨、对话、交流。以期通过打工文学讴歌时代精神,反映人民心声,拓展文学领域,以积极向上的文艺作品,服务进城务工人员这一庞大的社会群体,努力打造打工文学的文化品牌,使深圳市文学界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登上新的台阶,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本报兹发表这次论坛的发言摘要。

――编者

陈建功(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

我对宝安区的领导对打工文学的关心、对打工者的关心非常感动。作为一个作家,我要表示对宝安区委、区政府领导的钦佩。

我觉得打工文学因为拥有生活雄厚的情感积累,所以前景是非常广阔的。文学界有一个偏颇,或者说侧重点有一点问题,比如说我们的都市白领小说,或者说都市白领文学,它反映了我们变革时期这种人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体验。我们的评论界对这样的小说、包括“80后”的很多小说家这样的小说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当然,也确实不错,也有很好的艺术感觉。但是还有一些很贫困的作家,他们的思想很丰富。包括打工文学里面也有一些这样的作家,我们的文学评论界对他们的关注却是不够的。基于这些原因,打工文学还在刚刚开始的阶段。我希望打工作家们拿出更棒的作品来,向社会证明和显示我们的实力。第二点就是关于珍惜情感资源和生活资源的问题。我希望打工作家们一定要珍惜生活和情感的资源,不要说我生活变化了、日子过好了就成了,这是造就大作家非常难得的机会和条件。第三点,文艺理论是要读的,但是要读得活,不能读得太死板,学文艺理论要抓大的方向,技巧性的东西不要管它,完全听凭情感的召唤和创造力的召唤创造出新的境界来,不要太局限于理论的牵引。

李 桦(中共宝安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改革开放以来,宝安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特殊的经济环境吸引了全国无数进城务工者在这里工作、生产、学习、成长,打工文化已经逐渐成为宝安独特的人文风景线。经过20余年的辛勤耕耘,宝安成为打工文学的大本营,产生了一批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作家和作品,宝安今天的繁荣与发展离不开广大来深建设者的辛勤劳动、艰苦创业。关心、关爱劳动者的生产、生活、成长是我们区委、区政府一项重要的工作。去年区委、区政府专门出台了关爱劳务工的1+22配套文件,其中就包含了实现劳务工的文化权利、扶持打工文学发展的内容。宝安打工文学的发展壮大得到了包括中国作协在内的各级、各部门领导和专家学者的关心、支持和指导,市文联对打工文学的发展给予了长期的关注、研究和支持。我们宝安区委周林祥书记曾专门就扶持和推动打工文学召开专门的会议,要求我们把发展打工文学作为和谐文化建设、加强劳务工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作为扶持打工文学发展的重要举措,我们连续承办了三届全国打工文学论坛。今年我们又创办了打工文学周刊,是和我们《宝安日报》共同创办的,反映也非常好。讴歌时代精神,激励打工文学创作者在宝安成长、成才,努力把打工文学打造成为彰显宝安一张独特的文化名片。

彭学明(中国作协创研部副主任):

打工文学表现了心灵之痛。我曾经写过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议案,从1999年起连续7年写这方面的议案,因为我对农民工的生存状况做了调研,他们处于恶劣的生存环境、工作环境,合法权益也得不到维护,在这样的状况下,农民工们受到的不仅仅是身体之苦,更多的是心灵的痛苦。所以打工文学是来自生命的哭泣,是生命的呐喊,最真切、最有张力、最穿透人心。打工文学也表现了人性之光。人性包括真善爱美,也包括自尊、自重、自爱、自强,包括生命的尊严、人性的尊严,很多打工文学作品,通过描写打工者从磨难和疼痛中苏醒和自觉,来表现人性的复杂性。打工文学是艺术之门。有人说打工文学作品粗糙,其实很多打工文学作品,特别是诗歌,充满着诗意、充满着质感、具有丰富的内涵。我想送给打工作家们一句话:为生活打工,因文学幸福,让信念变成理想,让爱创造奇迹。

贺绍俊(沈阳师范大学教授):

打工文学不仅具有文学意义,更具有社会意义和思想意义。打工文学就是沉默的大多数自己发出的声音,而且打工文学就是给沉默的大多数发出自己的声音提供了一个渠道。搞文化研究的人应该读读这些打工文学的作品,它的社会意义非常的重大。打工文学的作者,很多都是大学毕业的,他们本身就是知识分子的身份,我们不要以为他们是不会发出声音的沉默的大多数。很多受过知识训练的年轻人卷入打工潮,他们就是一种在场的知识者、行动中的知识者,所以他们就会用文学的方式发出自己的声音。我觉得从这个角度看,打工文学不仅仅是自发的宣泄,实际上它本身是包含着很深刻的思想内容。我们丝毫也不要把打工文学看成是文学的特例,很多打工文学就是建立在一种精英文化的基础之上,我们也不要把打工文学看成是一个另类。

打工文学也在不断地蜕变,可能有些打工者通过文学离开了打工的行列,变成职业的写作者。转换了身份的时候,可能思维方式也会发生改变。我希望这种在场感能够延续下去、保持下去,使打工文学本质性的东西能够延续下去。

雷 达(原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

我感觉到打工文学可能是阶段性的文化现象、文学现象,为什么叫阶段性的呢?它可能随着我们的生活而产生,它也随着我们问题的解决而消失。打工文学在今天仍然是兴盛期,还没有走到衰弱期,还没有到淡忘、不再谈打工文学的时候,我觉得打工文学还有很广阔的前途、还正在上升期。还有一个问题,什么叫打工文学?我觉得打工文学主要是打工者写的关于打工生活的文学。精英知识分子代言的叫不叫打工文学呢?可以算是打工文学的一部分,但是打工文学的主体还是打工者写出来的。打工文学在今天依然有很强的生命力。为什么这么说呢,这是中国社会生活决定的,我们现在面临着中国社会最大的一次人口迁徙、人口的移动,无数的人进入了城市,这样就产生了城市文化和乡土文化的冲突。中国社会的精神矛盾就是在打工者身上发生的,或者是与打工有关的。从这一点可以感觉到打工文学的题材资源的丰富性和生命力。另外一方面,打工文学也不能局限于年底了拿不到钱这些问题,我觉得打工文学应该走向更大、更宽广的道路,不但涉及到生存问题,还要涉及到灵魂问题;既要关怀人的生存、又要关怀人的灵魂,特别是身份认同的问题。怎么由这个东西转化为自我人格的塑造,转化为理想的提升,这里面都有很开阔的空间,所以我就觉得打工文学不但应该存在,同时在保存它的尖锐的社会矛盾、社会问题的前提下也有很宽广的道路。还有一个看法就是打工文学本身的生命力。很多很好的长篇小说不是专业作家写的,是非职业性作家写的,他们生活的深刻性对我们的文学还是有所帮助的,我觉得这些打工者的作品里面,有一个很好的东西不能丢掉,就是他们强烈的生命气息和生活气息。打工文学很值得我们学习。

张伟明(打工文学作家):

20多年前我是一个是打工者,因为打工拯救不了自己,所以我选择了文学,可以说是打工文学的第一代。如今打工的环境、打工的状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包括我个人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打工的情结留在心里很难抹去,对打工经历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我本来想写纪实小说,后来发现没有必要,我想进行很真实的记录,就是记录打工者们是什么样的心态,有没有人去关注,我觉得我有这个责任。很多人说打工文学高潮已过,我坚信20年后打工文学还会有,后打工文学也真的会出现。

王十月(打工文学作家):

作为一个写作者,你不可能永远处于练笔的阶段,也不能永远都认为我是一个打工作家,每个人随着他的阅读、他的写作、他的思考的深度,应该逐步走向更深层次。我认为,作为一个写作者,不是简单地描述我们现在的生活状况,文学应该告诉我们能够怎么样生活,应该怎么样生活。对此,我们要有深层次的思考,跳出自身的局限性想法。我心目中文学的本质,我给了非常传统的定位,就是两个字:载道。我写作是干什么?是载道的,这个道是什么,每个人的道不一样,这个道的高下就是这个人修为的高下,那就是自己一个人修炼的问题。有的写作者说我的写作就是要面对我自己的灵魂,我把我的灵魂给捧出来。我觉得一个作家应该有比胸襟更大的东西,那就是情怀。胸襟是中国传统文人对自己修炼的要求,是向内提升自己的东西,而情怀是一个向外的东西。胸襟是小成,情怀是大成。我希望文学里面多一些大成的东西,打工文学里面更加应该多一些大成的东西、朴素的东西、有情怀的东西。

岳 尔(打工文学作家):

我对小说的认识:小说是观察自己、认识生活。

曾武定(打工文学作家):

我要说的一句话就是请给我们一点时间。

魏 央(打工文学作家):

我想引用谢有顺老师的一句话,从世俗中来,到灵魂中去。

郭建新(打工文学作家):

我原来是写得多,想得少;以后要写得少一点,想得多一点。

周大新(军旅作家):

我也是从农村来的,不当兵的话现在也是在打工。希望获奖之后还可以写出更好的文章。

第9篇

著名美国文学教学与研究专家郭栖庆教授在一次访谈中谈到:“文学是人学,文学又是历史学,文学里有社会、有人、有喜怒哀乐等等,文学是个大千世界。通过文学看社会,了解各个时期的社会背景有助于理解美国文学、文化,历史和人民。”因此,我们可以总结出文学作品的文字本身就蕴含着情感美、文化美。不但有喜怒哀乐还有家国情、亲情、友情、爱情等,既有社会规范又有伦理道德。从中我们可以领略到文学作品的审美意象、审美情感、审美效应。亚裔美国文学是东西方文化相互作用的产物。教学中教师在文学理论批评分析文本、文化现象、写作特点,以及种族、性别、意识形态等议题的同时还要对作品从历史背景、文化背景、人物特点、人物情感、主流文化、亚文化、多元文化等多角度分析让学生们从中体会到美的事物、美的情感和喜剧或悲剧的审美效应。这一点在亚裔美国文学教学中尤为重要。

1.审美教育在亚裔美国文学教学中能客观而真实地了解两种文化意象

二十世纪对人类思想发生重大影响的现象学,其目的就是要找到思想的根源。美学家杜夫海纳(MikelDufrenne)认为现象学还原只有作为审美还原才有可能。也就是说,审美使我们达到了思想的“根”和“源”。他还说审美对思想的贡献就是“在人类经历的各条道路的起点上,都可以找出审美经验:它开辟通向科学和行动的途径。原因是它处于根源部位上。”可见审美观念可以客观的反映和了解世界,文学作品亦如此。前面我们提到文学就是一个大千世界,审美思想可以认知了解世界。在亚裔美国文学的教学中我们会讨论到两种不同文化,即本国文化和他国文化或主流文化和非主流文化。在亚裔美国文学中,由于大部分作品的作者都出生在美国或移民后定居在美国,他们对自己族裔的母文化和美国文化都不甚了解或了解很少,这样在他们的作品中就会出现一些描写的偏差和失实而误导了读者对亚裔文化和美国文化的认识。所以在亚裔美国文学课上,学生们在阅读华裔文学作品时就会质疑作品中对人和事物描写的真实性。特别是在描述中国文化、风俗、礼仪和习惯时,有些描写与学生们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大相径庭。例如在很多华裔文学作品中,都会写到封建社会的旧中国对妇女歧视和压迫的问题,还有中国封建社会的糟粕———男人夫权思想。毋庸置疑,这些内容在一定历史时期是事实也是存在的,但很多作家的描写是缺乏客观性的,他们的讲述与实际状况相去甚远甚至夸大。学生们在讨论到这些问题时会感到不能认同。相反,对于美国读者而言,他们一定会认为这就是中国社会、文化的写照。因为美国人了解美国远没有中国人了解美国那样多。遇到学生们的困惑,教师要有意识的教育学生,让他们提高对文学作品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思想,提示他们文学作品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艺术。在亚裔美国作品中,由于受到当时政治社会因素以及不同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作者笔下的亚洲各国和美国的历史和文化没能真正地反映客观现实。因此,在阅读亚裔文学作品时,需要人们从审美角度出发,用人们对事物的认知能力客观地去挖掘和分析两种文化的真实状况。教师应当指导学生从人性的角度,分清和分析亚裔文学作品中的真善美,假恶丑;抛出政治、宗教、种族、性别等因素,积极地发现作者赋予作品的真实情感和人性的美。特别在亚裔作家描写两种文化的冲突而判断孰是孰非的时候,应当用美学寻找思想根源的方法,去找到两种文化的本质之所在。例如在许多华裔作家的作品中,对于美国人现在的家庭关系和家庭模式是颇为赞同的,他们认为美国两代人必须拥有各自独立的家庭空间,这是个人独立精神的体现,是一种很自然的生活方式;而对于传统的中国人几代人同居一个屋檐下是不可理解的。虽然一些华裔作家在中国家庭中长大,但是在西方思想观念成长起来的一些亚裔作家对此也会有不理解。而学生们认为美国人的家庭关系和父母亲情很淡泊,他们没有像中国家庭那样浓浓的亲情。为了解决学生们的困惑,教师可以通过作品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教育学生运用美学的观点找到这种两种文化思想的根源,不要以批判的态度去判断两种文化的好与坏,认真分析两种文化产生和存在的历史背景历史渊源。从根本上了解两种文化的发展过程、两种文化相同点和不同点,用客观的态度看待每一种文化精华和糟粕,真实地了解两种文化的内涵。让学生们在阅读中体会到作品带给他们的愉悦和美感,这样阅读文学作品才是一种审美的态度,也是一种客观的态度。

2.审美教育在亚裔美国文学教学中是一个用正面而积极的态度解读和欣赏作品的好方法

亚裔美国文学课程是深受学生们喜爱的一门文学课,透过他们学生可以了解多种文化,可以通过作家的视角了解美国文化,一些华裔作品尤其深受许多在校学生的喜爱。但由于这些亚裔作家的经历和写作视角不同,他们笔下的故事已经不是亚洲国家人们所熟悉的故事,而是在美国文化影响下的母国文化故事,是一种小说的再创作。比如华裔作家汤亭亭的作品《女勇士》中不乏这样的例子,她笔下的关公和花木兰和中国文化中真正的形象已经不一样了。我们还会看到在他们作品中还会有歪曲事实,夸大母国文化的糟粕的描述。在谭恩美的《喜福会》中就有对中国封建家庭对妇女迫害和歧视的夸大描述。反过来在这些作品中也有对美国文化的不认同,比如美国夫妻对家庭经济的使用分配上,作者也有一些夸张的描写,正如汤亭亭所说“:实际上,我作品中的美国味儿要比中国味儿多得多。我觉得不论是写我自己还是写其他华人,我都是在写美国人。虽然我写的人物有着让人感到陌生的中国记忆,但他们是美国人。再说我的创作是美国文学的一部分,对这点我很清楚。”而另一位华裔女作家任碧莲在他的《典型的美国佬》中也提到她写的是一个美国人的故事尽管她写的是华裔家庭的故事。可见我们在阅读亚裔文学作品时没有必要来考证某种情节、背景、文化、历史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它只是作者用他的视角和情感记述和描写着他们周围和心目中的世界。所以在亚裔美国文学课上针对学生们的质疑和讨论要给他们一个合理的解释,我们可以像开始研究这门文学课那样,从文化、政治、历史、种族等方面讨论,也可以运用东方主义、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理论及后现代来解读文本。然而。作为文学作品而言,人性及作品中赋予人物的命运、情感是最吸引读者的,它会引起读者的共鸣,所以审美教育在这个环节中是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会使读者忽略作品中的政治、种族和文化上的偏见和影响,从文学提供给人的最本质的东西去影响人,教育人,所以在讲授这门课时不妨从审美的角度正面而积极的去欣赏作品,不只是结构分析和理论批评。在讲授这门课时要引导学生用心去感受作品文字中所描写的语言美、画面美、人物美、情节美和情感之美,从而感受生活的美。同时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从而产生身临其境的美感。这是由学生对欣赏对象的形象特征做出的具体再现,再以特定的想象促进其感觉,使其中的感觉因素得到高度兴奋,使作品里的语言文字所描绘的画图再现出来一些美的东西,从而让读者感悟到文学的美。同时教师还要进一步引导学生把自己曾经经历的相似情景进行想象,让他们有身临其境之感,仿佛自己在真实的场景中欣赏。这样,在感受其作品中的正义与邪恶、美与丑的较量的同时,他们也在其丰富曲折的情节故事中得到审美的愉悦,求得心灵的感悟。

3.审美教育会对学生通过亚裔文学作品产生思想感情上的影响,能给人以启迪,感染和陶冶情操的作用

审美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它的主要作用在人的感性情感的层面包括无意识的层面,就是我们常说的“潜移默化”,它影响人的情感、趣味、气质、性格、胸襟等。它能让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认为,所谓“美育”既不是知识教育,也不是道德教育,而是情感教育。所以审美教育不是冷冰冰的灌输,而是强调感化,陶冶,是欣赏者的主动参与。情景交融是文学作品的特点,审美性又是文学的本质属性,是文学区别于经济、政治、哲学、宗教、道德的本质所在。在回归文学的审美本质过程中,文学审美的教育功能是毋庸置疑的,文学是审美教育的最佳途径。文学是以培养审美的人为最终目的的,文学也是以审美的方式作用于阅读主体来实现其自身价值的。这些功能不仅仅体现在亚裔美国文学的教学中,它适用于一切的人文学科中的文学教育。所以在亚裔美国文学教学中加强美育的情感教育是非常重要的。近年来,饱受读者欢迎的亚裔美国作品《灿烂千阳》的作者卡勒德•胡赛尼在接受采访时谈到:“作为一名作家,我希望读者能够从小说中发现我在读小说时所要寻找的东西:感人的故事、参与的人物、失落的感觉,因人物的经历而有所改变。我希望读者能对故事的情感做出反应……作为一名阿富汗人,我希望读者在读完此书后,能对阿富汗人民,特别是阿富汗妇女充满同情,因为在她们身上战争和极权主义的后果表现得尤为出”。从中我们体会到了作者浓浓的爱国情怀和同情以及仇恨之情。在学生们读完这部作品后都会对似乎久远的历史重新回想起来,更为作者在小说中的描写情感所感动,比如作者提到,人物在寻找爱和连接人类之间的关系,并最终被爱和人物之间的关系所拯救。小说中的爱以多种方式表现出来:男人和女人之间的浪漫的爱,父母的爱,或者是对家人、对家庭、对国家、对上帝的爱等。同样,在许多亚裔美国文学作品中都洋溢着爱国之情、思乡之情、儿女情、家国情等人类的真情实感,使读者深受感染。这些正面的影响激励着青年人为国家和人民的安康,世界和平去不断地努力奋斗。这种正面的教育作用是包含在审美意象之中的,是任何说教都不能达到的。所以亚裔美国文学的教学中我们提倡审美教育,因为它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另外,审美教育作用大小主要取决于文学作品意象所蕴含的社会意义。作家对生活认识越深刻,文学作品的审美教育作用就越大。所以我们要选择社会意义深刻的作品,因为它们寄寓着丰富,深刻的思想情感和审美理想,能给人以强烈的启迪,感染和教育。在亚裔美国文学课注重审美教育不仅能够客观的了解作者的真情实感,还能让学生们通过美的教育感受到语言的美,人性的美,社会的美和自然的美。审美教育不是停留在道德层面上的教育而是存在在人的无意识的层面,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人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和人的创造精神。在大学课堂的文学课进行审美教育可以使学生受到美的感染,思想的启迪,可以陶冶情操,净化灵魂。

作者:王迪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外国语学院

第10篇

韩寒:开涮作协主席

■刚才有记者打电话问我,说某主席说,如果是我父亲,下一秒就把我掐死,这个你怎么看。

我说,体制内作家,尤其是混到了领导的人是不会莫名其妙突然就这么来一句话,这话一定有个上下文和某个语境,这一定不是那个人的独立本意,你们骗不了我。然后他问我,你觉得这样的活动好不好。我说好,因为中国什么资源都很稀缺,唯独这个资源很充裕。中国作协应该有百多个主席,平时赋闲,你突然给他们整个事,从活动筋骨和延年益体上来说都有很大的意义。

■我觉得当今的作协应该自觉不要再吸纳新的年轻会员,尤其是那些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之类的,留下郑主席这样的主席们和会员们自顾自附庸风雅就可以了。

■这么多年,作协等艺术家协会一直是驯化基地。

谈歌:他们得看我们的书,看完了再骂

■什么是传统文学?什么是网络文学?印在书上、刊物上,就是传统文学?上网去贴文章,就是网络文学?不对嘛,都是当代文学!打个比方,您就是把曹雪芹从坟里刨出来,现在让他重新写《红楼梦》,他写的也是当代文学。再打个比方,您端着碗饺子,无论你是蹲在马桶上去吃,还是坐在餐桌上去吃,你都是吃饺子。地方不一样罢了。你总不能说,蹲在马桶上就传统,坐在餐桌上,就网络了。

■他们得看我们的书,看完了再骂。不看书就骂人,肯定不对。现在有些年轻人是狂了些。狂,可以!你得看人家的东西。不能上来就乱骂街。很不好。谈歌年轻的时候也狂过,后来就不狂了。不要以为年纪轻轻的就到达顶峰了,除非你明天一下子没了,你就算是顶峰了。否则,你就没有到顶峰。活到老学到老――这是一句铁打的道理。

■对韩寒的小说,我不敢恭维。我这不是乱讲,因为我读过。我觉得他还没有全部掌握小说的技术。对他的杂文,我很喜欢。很喜欢他的语言尖刻。不要骂尖刻,尖刻是一种才能。你们尖刻一个试试?你们肯定不行,尖刻不是乱骂人。

郑彦英:韩寒患了儿童期逆反症

■韩寒叫嚷着解散作协,他根本不知道什么是作协,作家并没有由国家所豢养,作协主席是不在作协领工资的,而且作家领取稿费后同样要交税,要比韩寒们多得多。如果解散作协,这些作家并不是不能生存,说不定会比现在更好。

■“韩寒们”患了儿童期逆反症,什么是对的,他们就反对,什么是权威的,他们就反对。一群逆反的孩子在韩寒的带领下,只要大哥说一声反对什么,这些人就跟着起哄。

第11篇

(中国作协副主席、文艺理论家):

记得半个多世纪前,毕加索曾画过一幅鸽子,被世界和平理事会选为会标,挂在主席台上。从此这幅画被称为“和平鸽”,成为影响巨大、闻名世界的名作。毕加索是个伟大的画家,他的伟大与他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分不开,也与他能够关注人类的前途和命运分不开。所以,当我看到我国画家冯少协同志的油画系列《中东的鸽子》,我分外地高兴!我为我国的画家、艺术家也能够以博大的胸怀来关注人类的苦难,以自己的画笔来为争取人类和平、美好的前途而高兴!艺术,包括绘画当然主要是审美的创造,是为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而创造的。但大艺术家又能够以自己的作品去为更崇高的目的服务。说过,文学艺术可以起伟大作用于政治。这是至理名言!人类的命运是大政治!关注这样的政治就需要怀!中东至今仍在大流血,那里的人民处于战祸连年的大苦难中。当我看到冯少协笔下那折翅滴血的雪白鸽子,看到画面上那政治家焦虑的面容和人民群众妇孺老少无奈的含泪的眼睛,我深深感到内心的颤抖和震撼,感受到画家那颗对人类充满悲悯情思的博大的心。

严昭柱

(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文化研究局局长、文艺理论家):

油画系列《中东的鸽子》有强烈的感染力。其中,《》《一位母亲的眼泪》《我们都是孤儿》《隔离墙》等尤其给人以思想情感的震撼,《愤怒的阿拉法特》《忧心的沙龙》《和平之鸽――佩雷茨》等夹杂着对现实的忧思并从对艺术语言方面表达了中国人民对世界和平的热爱、对中东各民族命运的关切。

中国的艺术家关注世界热点问题,关注世界和平和人类命运,这是我们的艺术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表现。

在今天,我们的国家与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国家的发展越来越融入世界。这是我们国家、我们民族和平发展的必然。我们民族具有爱好和平的传统,自古主张“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历来与邻为善、以邻为伴。我们的艺术家应该以这种情怀去走向世界,帮助和影响其他国家、其他民族走上和平之路、发展之路。从这个意义上说,画家冯少协尤其值得赞扬。

雷 达

(文艺评论家、作家):

冯少协的油画集《中东的鸽子》多以典型的形象和构图,表现阿以冲突的历史和现实的惨烈场景,通过父亲,母亲,婴儿,妇女,某些政治领导人物的眼神,表现人们含血带泪地呼唤和平的迫切神情,大胆地触及了对全球来说最尖锐、最棘手、最严峻的中东地区宗教、文化、政治冲突问题,从而艺术地表达了全人类希望这一地区早日实现和平的强烈愿望。这是一部具有人类关怀的精神高度的作品,这是一位中国画家画的,表达了作为全世界大家庭中一员的一位中国画家的博怀和对人类命运的深切思考。我想,它的意义应不限于美术创作,而对整个文学艺术的各门类,应该都有启迪价值。其创作路径,涉及到了诸如文艺如何关注当代世界重大政治文化问题,如何关注国际风云,和平与发展的主题,以及整个人类关怀问题。

事实上,去年,在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之际,我在看了国外某些优秀的影片之后,就很有感慨。我发现有些作品是能够让全人类共同感动的,它们反映的是全人类共同的痛苦、共同的屈辱、共同的承担、共同的艰难努力、共同的捍卫与坚守,这样的作品体察的是具体的、真实的、活生生的人,亦即全人类每一个人,亦即所有的人,而不仅仅是战争和政治概念当中的斗争派别及其胜负。在这样的作品中我们会真实地感觉到人类的每一个成员都息息相关,就像人类面对席卷全球的瘟疫时,每一个人的血管中都流淌着一样的血,每一个人都有一颗人类的心,一个人的生命遭遇威胁,全人类的生命就不得安宁,一个人的尊严受到践踏,全人类就无地自容。在这样的作品中,我们时刻能感觉到人类的关联、人类的宝贵和人类的脆弱。

程树榛

(作家、文艺评论家):

鸽子是和平的象征。它美丽的羽毛,安详的神态,给人以宁静、祥和的感觉,看了它会使人顿生慈心、爱意。但是,当我们从油画《中东的鸽子》中,看到那一对受伤的鸽子,看到它们翅膀和脚趾流淌着鲜红的血迹时,我们的心紧缩了、颤抖了!这就是战争,这就是战争带给人类的悲剧――特别是中东地区人民的悲剧!

几十年来,我们的眼睛一直盯着中东这块多难的土地。那里枪声炮声不断,冲突流血不断;硝烟弥漫着天空,血腥充盈着大地;哀鸿遍野,民不聊生。没有任何地方能够放一张宁静的书桌,可以让孩子们平安地吸吮着知识的乳浆;没有一块平整的土地,可以让农民舒心地播下活命的种子;没有一棵枝叶完好的树木,可以让鸟儿自由地在枝头栖息。人们是多么期望这苦难的一页早点翻了过去,迎来和平的曙光,过一下应该享有的安宁生活……

这一切,我们都可以从冯少协的油画系列《中东的鸽子》中体察到。画家以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最富有表现力的笔触,给我们描绘出一幅幅震撼人心同时又触目惊心的情景,表现出中国艺术家热爱和平、呼唤和平、关注人类命运特别是关注被压迫的弱小民族命运的人道主义精神和道德良知。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从事文艺创作尤其是作家们学习的。我们的视野应该从蝇营狗苟的琐屑的生活小圈子走出来,从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大款、大亨和大官们的特殊生活圈子里走出来,关心国家大事、天下大事、群众大事,创作出具有时代气息的作品,喊出时代的最强音,不辱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梁鸿鹰

(文艺局理论文学处处长):

冯少协的油画系列《中东的鸽子》冲击力强、发人深思,给我们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启示。在文化建设和文艺创作方面,我们一直强调借鉴、吸收世界各国优秀成果,强调博采众长,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这些都是很重要的,但与此同时,我们也不应忽视国际主义精神的发扬,这对文艺界既是机遇更是挑战。

国际主义题材必将极大地拓展文艺创作的表现领域,关注世界人民的生存状况,关注不同国家的发展命运,思考人类的未来走向,实际上是每一个有正义感的作家艺术家的使命,必然会极大促进文艺创作题材、主题的开掘,使文艺百花园展现出更加绚丽的面貌。文艺创作更好地发扬国际主义精神,对创作主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在于是否写国际题材,关键在于如何写,这就要求创作者有立足当前、面向未来的胸怀,有立足本土、面向世界的视野,需要创作者综合素养的进一步提升。文艺创作国际主义精神的张扬更需要艺术上的有所创新、有所建树。

蒋 巍

(中国作协创研部副主任、作家):

如果南美洲丛林中的一只蝴蝶扇动翅膀,可能引起北美洲的一次雪崩,那么“地球村”任何人的一次哭泣和欢笑都和我们有关。

正因为深蕴着这样的意义和价值判断,面对冯少协主题系列油画作品《中东的鸽子》,我们的心不能不长久地颤痛。画中的那些血和泪,是中东的血和泪,也是冯少协的血和泪。画中那只染血的鸽子,是中东的悲痛,也是人类共同的悲痛;画中所展示的是民族和宗教的悲剧,也是在人类历史舞台演出了几千年、至今还看不到结局的最为漫长的悲剧。冯少协的绘画语言是沉重、冷烈而粗暴的,当他把一块色彩捅到画布上的时候,就像一滴冰冷的水珠突然滑过我们的脊背。冯少协的画作让我们陷入长久的沉思和深刻的羞愧:相对于低等动物之间的非理性的、自然的、和谐的生存关系,人类为获得光荣与梦想、尊严与胜利的某些理性诉求,其实比动物的非理性更加可怕。我们不能不向我们自己发出沉痛的追问:历史车轮的前进,一定要用鲜血和眼泪做剂吗?

朱辉军

鸽子向来是和平的象征。自从毕加索赋予鸽子深刻的寓意之后,鸽子的和平使者身份便为天下人所共知。而冯少协进一步拓展了鸽子的寓意。除了直接描绘鸽子优雅的形象之外,冯少协还画了中东地区的一些风云人物。在我看来,这是一些愤怒的鸽子,伤心的鸽子,哭泣的鸽子,当然也还有欢悦的鸽子。

地球村里的人类,其实有不少需一致面对的问题,有一些休戚相关、命运与共的问题。这可以说是人类共同的问题。如和平发展、反对恐怖主义、防止核扩散、环境保护、能源分享、文化遗产的保存等等,以这样的问题作为文学艺术的主题和题材,相信也会引起全人类的共鸣。所以冯少协走出了一条值得充分肯定的路子。

并不是选中了某些主题或题材,就能保证艺术上的成功。还要注入博大的人文情怀,深广的历史意识,丰厚的文化内涵,以及艺术处理上的独辟蹊径。冯少协的这一《中东的鸽子》油画系列基本达到了这样的要求。他的画,主题深刻而又风格多样,具有较强的力度。尤其是色调的处理颇具匠心。

蒋元明

(《人民日报》文艺部副主任):

中国的文艺作品关注、反映国际题材的不多,这与整个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有关。过去几十年,我们更多的是关注自己,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首先要解决自己的生存问题,解决吃饭问题,解决安全问题,没有多少力量和精力去注意别人的事,不论是电影、电视还是长篇小说涉及国际题材的都很少。

当今世界,和平、发展是两大主题。也是中国的两大关注点。没有一个和平的世界环境,我们的现代化、全面小康社会、民族复兴都成问题。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的经济合作,世界变了,中国变了,我们的艺术家们也要变了。现在是我们的画家,特别是油画家抢了先机,关注世界,关注中东焦点。这说明了艺术家的眼光,艺术家的魄力,还有艺术家的功力。广东画家冯少协先生投入巨大的精力和热忱创作的《中东的鸽子》,意义不同一般。其艺术的冲击力也是空前的。给人以沉思,给人以回味。

张胜友

(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报告文学作家):

我对绘画艺术完全外行。但作为一名读者和观众,我有自己的艺术感觉,欣赏冯少协的油画新作《中东的鸽子》:滴血的和平鸽、射出凶光的愤怒的眼睛、无助而悲苦的孤儿、母亲无尽的泪水、政要们穿梭斡旋的焦虑……、流血死亡、恐怖袭击,强烈的视觉冲击使心灵为之震撼,激愤之情如长河大江久久不能平息。

显然,画家冯少协的艺术视野是宽广的、艺术空间是博大的、艺术追求是高超的……而尤为难能可贵的是画家的大爱之心,心系天下安危于一身,他手中的画笔才折射出大关怀、大悲悯的光辉,达到了至情至美至上的艺术境界。

若干年前,我曾随中国作家代表团访问过以色列及巴勒斯坦,身临中东火药库,慌慌然终日笼罩于战争阴影之中,才备感和平之珍贵与幸福,才更加体察到冯少协这一组《中东的鸽子》的思想价值与艺术价值。

以人类和平幸福为主题入画,无疑是中国艺术家一次了不起的奉献。

艺术家的勇气、良知、责任感与使命感使我们感动。

刘润为

冯少协的作品《中东的鸽子》视野广远,大处落笔既保持了优秀的传统风格,又具有鲜明的现代特征,显示出一种沉郁雄浑的气势,表现了作者对于人类和平的深切忧患和热烈企盼。什么叫艺术家的“全人类意识”或“人文关怀”?不是唱一些抽象的“爱”的呓语,也不是写一些所谓人类“共同”的本能之类,而是要像冯少协那样,对人类经历的冲突和苦难投入实实在在的情感和心力。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一油画系列可谓“画起当代之衰”。

据《旧约全书》,亚伯拉罕的妾夏甲生实玛利,是为阿拉伯始祖;妻撒拉生以撒,是为犹太人始祖。这就是说,犹太人和阿拉伯人本是兄弟。所以,阿拉法特总是强调他也是亚伯拉罕的子孙。推而广之,我们全人类,无论是黄种人、黑种人还是白种人,也都是兄弟、都是同胞,本应和睦相处、亲如一家。但事实却偏偏是“人世难逢开口笑”,充满着压榨、掠夺、杀戮、血腥和死亡,而且于今为烈。为什么?就是因为私有制的产生和发展。到了现代,私有制的冲动主要表现为国际垄断资本的扩张,而国际垄断资本的扩张则表现为军事上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的霸权主义。中东问题不管有着多么复杂的历史背景,归根到底是因为世界霸权主义的插手。不单中东如此,其它地方也是如此。可以说,哪里有冲突、哪里有流血,哪里就有霸权主义这只看得见或看不见的黑手。事实一再证明,霸权主义是人类社会最大的不稳定因素。

我认为,有使命感的艺术家,关注全人类命运的艺术家,在呼唤世界和平的同时,还应当像毕加索那样,用自己的笔,与人类和平的敌人进行毫不妥协的斗争。这不仅是实现人类和平的前提,也是艺术家实现自我价值的大道。

郑伯农

(中华诗词学会常务副会长、文艺理论家):

冯少协的组画《中东的鸽子》给了我巨大的感情冲击和思想冲击。他用画控诉中东暴力,呼唤正义与和平。王仲先生称冯少协为“新批判现实主义画家”。像《眼神为什么如此愤怒》《一位母亲的眼泪》《我们都是孤儿》……都叫人心灵震颤。当然,作者不仅有批判,也有憧憬与企盼。

长期以来,写国际题材一直是我国新文艺的一个优良传统。近一个时期以来,这方面的作品不多见。经贸上与外国的沟通多了,艺术上表现国际问题的作品少了。这是为什么?文艺要鞭挞假恶丑、歌颂真善美,有良心的艺术家,对国内国外都要毫不动摇地坚持这一点。国际上有美好的东西、科学、发展、和平、友谊,这些都是美好的。也有坏的东西,霸权主义、恐怖主义,它们都是坏东西,不可厚此薄彼。我觉得我们的文艺应加大表现国际问题的力度,歌颂世界上的真善美,批判假恶丑,批判霸权主义和恐怖主义。

叶延滨

(《诗刊》杂志主编、诗人):

看到冯少协的油画《中东的鸽子》,我想到每个中国人最简单的生活“实践”,近20年来,自从电视进入中国人的家庭,每天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新闻节目,但有一个几乎成了永远不变的“新鲜的旧闻”――来自中东的报道。中东成了当代世界最热的焦点,每天都在仇恨与死亡中阐释和平的意义。中东离我们太远了,它永远只在电视中与我们发生关系。然而中东又离我们越来越近了,因为作为一个对世界负责任的大国,中国越来越多地开始对全世界的“和平”问题发表意见。

而现在看到的青年画家冯少协用两年时间创作的《中东的鸽子》,鲜明的主题仍然是“和平”。

和为贵,这是中华文明悠久传统中最为珍贵的思想精华。我们在国内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就是建立“和谐社会”,中国在全世界和平崛起更多地向世界传达的国家形象也是“和平”。因此,冯少协的组画站到了时代的高度,代表中国有良知的艺术家,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国的“形象大使”。

梁晓声

(作家、教授):

我个人一向认为――人文主题之绘画,是能够将美术这一种文艺形式的情感价值张显到最大程度的艺术现象,而且是一种宝贵的艺术传统。从中世纪到毕加索以及中国的徐悲鸿、蒋兆和,这一宝贵的艺术传统都曾被真诚地继承。甚至可以说,没有《格尔尼卡》及《鸽子》,毕加索不成其为毕加索。或者反过来说,毕加索之所以是毕加索,乃因他必然在世界期望于他的时候,不负期望地画出了《格尔尼卡》和多幅象征和平的鸽子。

文化有其极为本能的自觉。美术作为文化元素之一,亦有其自觉。当美术家听命于此自觉,美术的价值便不仅仅是审美的价值了。而当美术以警钟长鸣震撼人心的品貌呈现给世人看时――美术成为了不仅仅是用眼来看的艺术,而是要用思想来阅读和感悟的艺术了。

在艺术的人文主题之中,和平与人道主义主题一向是重大主题。任何一种艺术形式,能够在必要之时反映这一重大主题,同时体现其艺术的一流水准的话――那么理当获得世人的支持。

画家冯少协先生的组画《中东的鸽子》,便是理当获得我们关注、支持和尊敬的作品。

石 英

(作家、文艺评论家):

冯少协的油画《中东的鸽子》最使我感动甚至还带有某种惊讶的是他对人类的关怀,对地球命运的责任感。我们常说地球变得空前的小,俗称地球村。但随着许许多多人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过分强调自我,过分关注自身利益的追求,换言之,是病态般的“务实”。这样发展到极至,便极少关注国家更不要说是世界的发展趋向和人类的命运。因此,出现了一个非常奇怪、极其矛盾的现象,地球变小了,变为在城市格局与服装打扮趋同的概念;而另一方面,却比过去任何时候更连续了对世界其它地方,对遭受局部战争苦难和不公正待遇的人们的关注。以及由此所表现出的正义感。这种所谓的“务实”,实际上是另一种的时代封闭症;是将“以人为本”异化为“以己为本”的精神人格的矮化,是人类应有的崇高理想的丧失。这便使人生的意义抹掉了它最具光彩的内核。

而冯少协的油画唱出了另一种声音,是一种振聋发聩的当头棒喝,为我和许多人起到了一种引领作用和示范作用。

沈卫星

(《光明日报》文艺部主任):

看冯少协的油画作品《中东的鸽子》的同时,又翻看了他于去年创作的油画集《年年花开》。在二者相隔不太长的时间里,他何以将手中的画笔,从婀娜旖旎的花花草草世界,突然转向被硝烟、苦难和悲烈的战火烤灼得太久的中东这片焦土?

应当说,这是画家一次意义非同寻常的转向,即从静物描摹转向复杂多变的动态世界,从花草主题转向政治主题,从本土题材转向国际题材。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跨越,在跨越中,画家实现了创作思想的提升和创作领域的拓展。他用色彩和构思宣示了关于世界冯少协的画风,以浓墨重彩显示了沉雄大气,即使在他先前的花草系列作品中,也都是粗枝大叶,凝重滞涩。《中东的鸽子》系列,同样沿续了这种风格,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心灵的震撼力。

梁 江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美术理论家):

一个来自广东的油画家,在北京举办主题性的个人画展,让我们想到,尽管处在一个利益能操控一切的商品经济时代,尽管人的良知日益被物欲销蚀,思想和精神日趋贫困化,中国仍然不缺乏有社会责任感的艺术家。这一点,我想与中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悠远文化传统大有关系。

这是一个具有视觉冲击力的画展。冯少协这一批主题性油画新作,之所以让人感到与一般的画展不同,首先是因为他大胆切入了敏感的国际题材,以独特的艺术视角表达了一种带有焦灼感的人文关怀精神。鸽子在这里成了作者的一个主题符号,有如交响乐行进过程中不断跳跃和再现的旋律主题。本来,以绘画的平面方式叙说立体的社会和绵延的历史是有很大局限性的。作者在这里把具像、寓意、象征、拼贴、超时空等手段整合起来,力争最大可能地展示中东历史与现状错综交织的复杂情态,这需在油画形式语言的运用上作新的探索。

李人毅

(《美术》杂志主编助理):

油画家冯少协新批判现实主义的使命感,把画笔伸向了中东,强烈关注着世界风云。他的行为是中国文人的优良传统在现实社会的显观。

用美术形式关注世界风雨,展现出中华民族对世界和平进行的关怀。这样具有强烈的使命感的画家值得我们去研究、探讨,他的精神值得发扬光大。应该指出的是,冯少协先生是一个市场行情较好的画家,他能潜心两年来画这个主题,不受市场左右,以强烈社会责任感来做这样一件事情,是中国艺术家优秀素质的体现。这个画展对文学艺术界的影响是很大的,愿画家冲出小书斋,走向外面世界,做一个心系天下安危的艺术家。

第12篇

今年六七月间,印着这句广告语的大巴奔驰在马德里18条主要公交线路上。字母的背后,深褐色的木格铺在紫红色的丝绒上,某一格的骰子上方写着金色的Mai Jia,白色写着西语书名《El Don》。

彼时,广告的主角、中国作家麦家正在当地参加其小说《解密》西语版的宣传活动。看到自己的名字在欧洲大街上掠过,他既开心又震惊。

不久之前,这位50岁的中国作家还曾说起他的自卑。

“跟我齐名的作家或者跟我年龄差不多的作家早就在国外出书了,我的书为什么走出去这么难?我记得光磊(其海外版权)有一个资料做了40多页,但是在伦敦书展上还是无人问津,当时我也怀疑自己作品的价值。”

不料,一切在一年时间里发生陡转。

今年3月,麦家面世12年的《解密》经由企鹅和FSG两个国际出版巨头推出,在21个英语国家同步上市,24小时即创造中国文学作品在线排名最好成绩。高达15%的版税与国际一线作家并肩。《解密》还被收进“企鹅经典”文库,成为继鲁迅、钱钟书之后,被收进该文库的中国当代作家第一人。

5月的伦敦书展上,西班牙行星出版集团的国际版权经理丹尼尔・克拉德拉向同行放出豪言:“你们直接报价签约就对了!”

这家全球排名前六的出版商本打算先推《暗算》,在看到企鹅的《解密》英文版后,改变初衷,迅速推出了该书的西语版本。上市不到一个月,麦家也有生以来头一回,接连出访西班牙、墨西哥和阿根廷三个欧洲和拉美国度,参加了被坊间称为“巡游”的重磅宣传。25天里,他马不停蹄地接受了107家西语媒体的采访,既有庄严如墨西哥国家美术宫举办的对话,也有像“工会头目大战匪徒”这样奇特名称的电台节目。截至发稿时止,《解密》已经在西班牙销售了13000本,创下中国作家在当地的新书前期销售纪录。

麦家说:“我不是一个喜欢长途旅行的人,但这一次,我尽量减淡自己的焦虑感,就是为了代表中国作家做一次推广。中国现在的作家需要强心剂,好让世界对我们有更好的了解。” 一场被推掉的家宴

据麦家的助理(也是麦家夫人)闫颜介绍,出行西语三国之前,他们既激动,又有些忐忑。“这么大的手笔,我们很开心。但也很害怕,如果当地媒体、读者没兴趣,卖不好,会给后来的中国作家留下隐患。”

结果形势出乎意料地火爆。

离开马德里去巴塞罗那,在火车站的书店,一个年轻的男店员立刻就认出了麦家。

“他说你就是这个书的作者,因为媒体报道了,都是我的全身照,他很激动,马上就打电话跟店长说,《解密》的中国作者正在我们书店!店长大概在500米之外跑过来,一个很漂亮,但是很胖的中年妇女。跑得太急,见面时,她的脸都是白的,气都喘不过来。拥抱时,在我的肩膀上喘息了很长时间。她说,今天是卖你的书第16天了,我已经卖了18本了,这是从来没有过的。这是很小的一个书店,火车站的书摊,我原来才订了20本你的书,我现在已经决定订200本了。”

1974年开始营业的“对话”书店坐落在塞拉诺大街上。书店建筑风格独特,整体设计和装修都由西班牙著名建筑师拉斐尔・莫雷诺完成。这个夏天,麦家的《解密》被放在书店的中央位置,为了吸引顾客注意,店家还特意加入了中国元素:书上放了一双筷子,旁边是一个调羹和一件瓷器。

作家哈维尔・西耶拉被称作西班牙的丹・布朗。闫颜没想到,他会参加麦家和西班牙作家的见面会。“因为他没有义务来捧场,这可没有出场费。而且那天是他的结婚纪念日,他打电话给太太,取消了家宴,参加了我们邀请的晚宴。” “我不是一个喜欢长途旅行的人,但这一次,我尽量减淡自己的焦虑感,就是为了代表中国作家做一次推广。中国现在的作家需要强心剂,好让世界对我们有更好的了解。”

在活动上,作为本土作家代表,哈维尔向当地其他的作家介绍了麦家。在哈维尔眼中,《解密》难以被归类并贴上标签,不同于“《解密》有卡夫卡、博尔赫斯、马尔克斯等人踪影”的陈词滥调,他觉得,容金珍(《解密》的主角)还有麦家本人更像堂吉诃德,是一个无私追求知识的英雄。

从西班牙到墨西哥,再到生活水平不高、但人均书店量全球第一的阿根廷,麦家不断收获惊喜。

“自从踏上这个因博尔赫斯而梦幻的南美国度,我的文学之乡,时间就在文学和足球之间……城市的一端是氤氲深邃的拉普拉塔河重若千钧的宁静,另一端则是探戈和世界杯点燃的熊熊鼻血。”他如此写道。

到阿根廷的时候,西语的《解密》才出版27天。“出版社社长约我到书店,让我猜卖了多少本,我从200本到800本猜了三次。他说第一批投放4000册,现在大概三分之一的书店已经卖完了。” 一位西班牙摄影记者正在为 麦家拍摄照片。

在布宜诺斯艾利斯,麦家在《号角报》记者的引领下,穿行在博尔赫斯笔下的玫瑰街角,他的故居,作家晚年的工作室,当地作协主席的私人收藏馆―作协主席是博尔赫斯的前同事,他将博尔赫斯的很多物件都收藏在自己的家里,包括雕像、书籍、离婚证明、手稿……这是一次名副其实的“圆梦之旅”。

“博尔赫斯不是和图书有着莫大的渊源吗?他曾是图书馆馆长。我们看到五颜六色的书,这里真的就是一个创作天堂,就是他应该待过的地方。”对博尔赫斯有着极度崇敬的麦家,在西游的最后,得偿夙愿。 “三级跳”脱出母体

《解密》的故事主要围绕一个名叫容金珍的孤儿展开,他有着极高的数学天赋,在经历两次收养之后,被招入破译密码的情报机构“701”基地。容金珍天资过人也自闭脆弱,在挑战一个个难度升级的密码时,巨大的压力和丢失笔记本的挫折将他打垮,彻底陷入了疯癫。

从事国际版权经纪的谭光磊在读到麦家的作品后,自荐做他的海外版权。在麦家的好几部作品里,他相中了《解密》。“一般讲到麦家,大家第一个想到的都会是《暗算》,但我恰恰觉得《解密》才是适合第一部走向海外的作品,后来也证明我是对的。”

然而为此书准备的英文资料尚未有成果。直到2010年,在首尔国立大学任教的英国汉学家米欧敏(Olivia Milburn)利用暑假时间来上海参观世博会,返程时飞机晚了三个小时。为了打发时间,她在机场买了《解密》和《暗算》。没想到,这成为改变两本小说和作家命运的转折点。

说来有缘,米欧敏的专业是中国先秦历史,对中国当代文学几乎一无所知,之所以产生对《解密》的购买冲动,全因祖父二战时曾在英国布雷奇利庄园工作―那是英国破译德国密码的大本营。

身为英国破译家的孙女,米欧敏很想把这本看上去很有历史和传奇色彩的小说翻给祖父看看,因此最先选择了《暗算》里的第三章《陈二湖的影子》。此后,她又把译稿给了大学同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资深翻译者蓝诗玲(Julia Lovell)。

米欧敏的译文准确生动,文字里透着一种古典美和异国气质。蓝诗玲很快将译稿推荐给老牌出版集团―企鹅。对方发现麦家作品在海外出版界几乎是空白,只有几个小短篇被翻译过,立即联系上谭光磊。

2011年,企鹅同时购买了《解密》和《暗算》两本书的全球英文版权,并同意使用米欧敏以及在曼彻斯特大学的汉语研究助教克里斯托弗・佩恩合作翻译的英文译本。

对于谭光磊来说,这简直是天赐之物,“我突然就有了这么棒的一个翻译版本,内容还如此多。”他说:“在这之前,也有另一位英国编辑参加了伦敦书展组织的英国文学编辑访华团,来访过程中听中国出版人推荐麦家很多次,回国之后就跟我联系,差一点就要买下版权了。可是因为她之前出版的东野圭吾的《嫌疑人X的献身》销售成绩平平,公司高层就不敢再投资亚洲作者了,后来这位编辑连工作都没了。”回忆起《解密》走向海外的过程,谭光磊十分感慨。“我们曾给FSG推荐过九位中国作家的14本书,但直到2012年,把麦家介绍给他们时,才实现零的突破。”

谭光磊说《解密》和《暗算》的英文书名 Decoded、In the Dark 都是来自于自己。后来被英美出版社沿用,这也是他特别开心的事。

一年后,英文全本出世,各方报价也随之而来,美国FSG出版集团和西班牙行星集团在这场全球接力中接踵而至。

企鹅方面打出宣传语:“2014年最出人意料的悬念作品”“中国最重要的文学现象登陆西方”,随后进行了密集的媒体宣传。短短半年时间,《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经济学人》等数十家重要英文媒体进行了集束式的报道。“篇幅很大,而且都很正面,我很惊讶。还引起了中国政府高官的重视,给我打电话表示关注。”麦家说。

2013年秋,企鹅出版社派出两人专程到杭州,为《解密》拍摄宣传片。片子中出现了香烟、钢笔、残破的纸张、紧握的拳头、困在囚室里的背影……“他们花了一周的时间,在杭州街头找到中国人做演员,利用那些镜头和后期制作,让这个宣传片有了纪录片的感觉。这和我们平常国内看到的一些作品宣传很不同。”麦家说。

惊奇还远不止这些。麦家入围了企鹅的“经典文库”。企鹅兰登集团的董事局主席马金森还特地到麦家家中拜访,为他送上第一本精装的英文版《解密》和一张“企鹅欢喜图”。

“我挺纳闷,一个董事局主席,专门登门送书,这是一个很有仪式感的举动。马金森先生说,企鹅和兰登合并之后,每年有12000种图书,中国市场只有不到1%。他希望通过我的书,会在中国淘到更多的‘金子’。”

之前,麦家一直觉得,自己在英语世界里,是个还在子宫里的“陌生人”。这回,他几乎是以“三级跳”的速率跳脱出了母体。 “工业革命之后整个东方,尤其是中国,一直跟着别人跑,或者一直被别人小瞧,其实被别人小瞧还有一个证据,就是我们非常在乎国外对我们的肯定。甚至我也有这种心态。” 作品不好,给钱也不出

“我太喜欢它了,我相信我们一定能做好它!”行星集团的编辑玛利亚读到英文版的《解密》样书后,激动地冲向办公室,告诉同事。

行星国际小说总监艾莲娜告诉壹读记者,“编辑对作品怀有的兴奋感,是出版社决定出书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关键在于我们能读到英文版本,而且能在网上查到大量关于作者的信息,所以两者结合,很快我们就有了巨大的热情来把此书带到西语世界。”

为了让《解密》能够在西语国家一炮打响,玛利亚和她的同事们在书籍包装和设计上也费了许多心思。“为了给《解密》取一个最佳的西语名字,就讨论了好几个星期。大家觉得,如果将‘解密’直译为西班牙语的‘解开密码’,内涵就太狭隘了。因为这本小说的内容远远超出这个话题。最后我们选取El Don作为书名,Don是我们对男性的尊称,El Don可以理解为一个‘特别的人’或者‘天才’,这才符合主角的形象。”玛利亚回忆说。

麦家透露,海外出版商并不跟作者打交道,全部通过版权人运作,签订合同之后,不会马上出书,而是首先进行长达数月的样书宣传。

在闫颜看来,企鹅和行星重视的是作家,不仅仅是作品,他们关心作家的故事。这和作品曾被译成英文和法文的作家朱文的印象完全一致。后者的书最初通过人托笔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出版,之后的作品就始终由该出版社和一位固定的翻译经手,“他们不会一次性出版很多,但是会把你的书变成长销书。”在刚刚结束的一场业内座谈会上,朱文如此介绍。和中国很多出版社的“一锤子买卖”相比,这种连续性的、长时间规划的商业出版模式,能够使作家的创作生涯和作品的生命更为长久。

谭光磊对此也深有感触:“国内的出版社向来是买版权多于卖版权,所以接触的外方窗口往往是负责版权销售的人,而非购买版权的编辑。这是一个以‘人’为中心的产业,一切都有关于编辑的品位、与你的交情,还有国际上同业之间的口碑,这关乎每个人的人格特质,不是一种能够批发式大规模推动的业务。”

在谨慎选书之后,企鹅等大型出版社一般都有较长的样书宣传期,将200到500本样书分别寄给媒体、书评家、读者、书店等,及时收集他们的反馈以确定下一步的出版计划。”谭光磊说。较之一般三四个月的惯例,《解密》的样书宣传期竟罕见地长达八个月。

西译本的推手、麦家的西行翻译李程给记者打开一个几十页的PPT文件,那是3月份刚拿到英文译本后,行星市场部制订的推广计划。为了做好宣传,李程和行星三四个部门通了几百封邮件。

行星为书商、媒体、书店做了一个很漂亮的折叠宣传册,形状就像封面的骰子,令受众对“密码”的印象更为深刻。此外,他们还设计制作了海报、书签,并给书店都发了带有书摘的小册子。

“中国图书业那么发达,但很少会见到为一本书做公交车的广告,公交车(广告)得多贵,一本书才能挣多少钱?”说起马德里和巴塞街头的大巴,麦家不住称奇。“这事儿我也问过他们,他们说迄今为止,行星动用公交车为自己的书做广告,这是第三回。” 在西班牙的多家书店中,麦家的书都被放在最醒目的位置。

未来数月,麦家在西方的各签约出版社将会严格按照国际明星的培养模式安排麦家进行环球宣传。身为浙江作协主席,麦家出行时还肩负着将本省优秀作家推向海外的使命。在巴塞罗那行星总部时,他问:“如果我们想在你们这里出中国作家的书,由作家本人、中国作协方面出资金,可否?”

对方的回复是,“好的作品,我们花钱也要做;不好的,给钱我们也不做。”

企鹅出版的中国作家小说名单里,王刚的《英格力士》、王晓方的《公务员笔记》和何家弘的《血之罪》等位列其中,这几部都不算是中国大众熟知的作品。对于有媒体这样质疑,企鹅中国区负责人周海伦回答:“我们不追求出版在中国最畅销的书,我们想出的是那些能够改变西方读者对中国看法的书。例如,王晓方的《公务员笔记》是一本只有中国人才能写出来的好书,提供了一个局内人的视角,让读者可以深入地了解中国。”

与上述几部不同的是,麦家的《解密》《暗算》则在国内和海外市场获得了双赢。

FSG是美国最负盛名的文学出版商业集团,有“诺奖御用出版社”的俗称。总编辑艾瑞克・钦斯基在北美英文版《揭秘》的扉页上写道:“我找到了不同的、复杂而独特的东西―中国民间传奇、历史小说元素、亨利・詹姆斯式的心理描写和元小说的特色。”

在宣传期内,近200家英美和西语媒体、独立书评人对麦家的书作进行了各种解读。《新共和》的撰稿人从中感受到了“哲学思辨”,《华尔街日报》认为“暗含诸如切斯特顿、博尔赫斯、意象派诗人、希伯来和基督教经文、纳博科夫和尼采的回声之感。”而著名的书评网站Bustle则评论“这部作品读起来像是神话或传说,另一方面看也有些像是对强迫症患者的研究报告”。

麦家从不反对别人对他的解读。“读者和书评家的解读,有时甚至超过我写作时的构想,这是他们的自由,也是我的幸福和别样的体验。”

《芝加哥论坛报》的撰稿者陈宝琳(Pauline Chen)也是《红楼梦》英文版的译者。她在读《解密》英文版最后一个自然段时,感觉最后一句话出现了误译。原译为:“翟莉的眼睛噙满了泪水,她吸了吸鼻子,好像就要哭出来了。”但她认为更为贴切的释译应该是:“我(叙述者)看着她顿时涌现的泪花,一下子觉得鼻子发酸,想哭”。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表达容金珍悲惨的一生和经历的苦难是令所有人都为之动容的,不仅仅只是他的妻子而已。

麦家听到这种说法,诧异于对方的仔细。他很快肯定,“她说的意思是对的。” 文学自卑心理

有陈宝琳这样的知音,也有因为缺乏了解和成见造成的误会和笑话。

FSG的编辑非常喜欢这本书,但他想当然地给推荐给他的企鹅英文编辑写信,认为“你应该是把作者的国籍弄错了,他应该是日本或印度的作家,而不是中国的。”

他们对中国当代文学的陌生,令麦家颇感错愕和遗憾。

在西班牙,喜爱足球的麦家经常被问及对这个国家了解多少,有记者开玩笑地问:“最了解的是不是哈维和伊涅斯塔(巴塞罗那球队的两大巨星)?”麦家答道:“当然不是,是塞万提斯和毕加索。”

和中国人对西方文明的热衷与熟悉相反,他们知道的中国作家极少。墨西哥作家贝纳多・费尔南德斯在一场对话活动上坦陈,在《解密》之前,他对中国文学几乎没有了解。

西语世界的记者们仔细地观察着出现在麦家身上的每一个微小细节―西班牙媒体Vozpopuli观察到了麦家的嗜好,“他拒绝喝咖啡,也拒绝场地给他提供的其他饮料,直到最后,他要了一杯水。为此,他说了很长的一段话来解释自己的这一行为,但翻译只用了四个西语词就解释清楚了―他带了自己的茶。随后,这位中国作家拿出了自己的一个小小的星巴克保温杯,从里面倒出了一种颜色非常深,味道也非常重的液体,看上去就像浸泡了很长时间的绿茶。” 今年六七月间,在马德里的大街上,随处可见印着《解密》广告的公交车在全城穿梭。

“麦家的身上散发着一种简单而安静的气质。这是一位被社会主义围墙包围的、有很多追随者的文人,和中国的大部分文人不同,他不惧怕微博,不惧怕和读者的日常交流,只是他看上去有点疲惫。”这是西班牙ABC报记者描述的麦家。采访完后,该报记者拿出麦家的书和一支红色的笔让麦家签名。麦家提示他要换一支笔来签,记者表示不解,并用了一句博尔赫斯的诗来解读:“对于神秘的东西就用神秘本身去解读吧。”

“这其实是中国的一种忌讳和民俗。但他们一时之间没法明白。”麦家认为,彼此的文化和理解差异还体现在,很多西方人对中国当代文学的了解仍然停留在改革开放初期,印象也无非就是落后的乡村、贫困的生活、扭曲的,几乎所有采访都会问到文学审查的问题,一位当地学者告诉麦家,中国文学给人的感觉往往是主题过于宏大,有很强的地域性,很难吸引他们。

“想要从中国小说中创造出商业价值太难了,”英国企鹅出版社的编辑部主任,本书的负责人,亚历克斯・克里斯库本说。FSG主编埃里克・钦斯基也曾说道,除了几位屈指可数的人物以外,中国当耕不辍的作家们“并没能成功地在美国读者那里站稳脚跟”。2009年,全美国只出版了八本中国小说。“美国的图书市场95%都是本国的,外国文学占非常小的比例,最多占到5%。中国小说就更少了,1%都不到。”麦家说。

于是我们便不难理解,为何向来持重挑剔的《经济学人》杂志在报道开头这样描述,“终于出现了一本伟大的中国小说。”并推介“每个中国人都应该读一读”。

麦家清醒地指出,这种“过誉”之辞里,本身便蕴含着对于中国和中国文学认知上的极度匮乏。“中国其实有很多优秀的作家和文学作品,远远不止我这一个。”

为什么一部好作品,这么晚才来到西方?在西班牙,有记者问道。

“这是因为在东方和西方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联系方式。在中国,我们一直都忙着把世界上优秀的、有名的文学作品介绍到中国、翻译成中文,但是中国作家的作品是很难被翻译并介绍到西方去的。尤其是最近两个世纪,西方文学基本上占据着统治地位,我算是幸运者之一。”麦家回答。

但在此前,绝大多数优秀的中文小说因为译本,尤其是少数语种的欠缺,无法和更多海外读者见面。与此同时,作品必须出海外语种的版本,在中国也成了作家文学高度隐性的标杆,麦家对此颇感无奈。

但那种“文学自卑心理”连他自己也无法去除。“工业革命后,整个东方,尤其是中国,一直跟着别人跑,或者一直被别人小瞧,其实被别人小瞧还有一个证据,就是我们非常在乎国外对我们的肯定。甚至我也有这种心态,我的作品可以翻译到海外,我其实内心还是挺期待的。我们在西方人面前还有一种挥之不去的自卑感。它确实会存在。” 行星出版社还为宣传西语版的《解密》而专门准备了道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