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历年四级作文

历年四级作文

时间:2023-05-30 10:44:43

历年四级作文

第1篇

我是一本书,名字叫《男生贾里新传》,我出生在XXX印刷场。

自从我进了新华书店后,我的命运从此改变了,每一个人都用惊奇的眼光看着我的“新传”,把我翻开来看了又看,又一扔,扔回了原处,和我一样的书,用着同情的眼光看着我,我感觉到我比他们低了一等。但幸运的事没有多久就来临了。一位女孩好象看中了我,就把我拿起来,对她爸爸说:“爸爸,我要这本《男生贾里新传》。”她把我带走后,就津津有味地看着我……多年后,那个把我带回家的女孩,早是一位成绩优异的高中生,对我没什么兴趣了,便把我送给了她五年级的弟弟。开始她的弟弟待我非常好,不光无聊的时候看我,中午、晚上睡觉前都会津津有味地读着我。可是她的弟弟看完我之后,就再也不看我了。

直到有一天,她的弟弟拿起了我,我欣喜若狂,他终于想起我了,以为他又要读我了,但是他写了一张条子,夹在了我的里面。并把我带到了他的学校,他把我放在阅览室里。过了一段时间,我在墙上发现了几个大字:跳蚤书市,我才知道,主人要把我卖给他人了。我暗暗地想:买主喜欢我才会买我,我的新主人会对我更好的。我不禁激动万分。又过了一段时间,一些同学陆续走了进来。他们左看看,右看看,一连买走了好几本书,我沮丧极了,以为没有人来买我了。突然,一女生看见了我身上的“新传”两个字,就把我拿起来看了看,但又放下我,走了。就剩最后几本书交易了,还剩一点点时间,偶然地出现了一个大高个子的男生,把我拿了过去,翻了翻,把我拿走了,他将成为我的新男主人。

我的生命将继续延续下去。

第2篇

医学生简历模板一

姓名 ***** 性别 ** 出生年月 ****

籍贯 ***** 民族 汉 身 高 ****

政治面貌 共青团员 生源 统招 学 历 大学本科

专业 临床医学 实习单位 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择业意向 临床医师,研究人员,管理人员,教师,经销销售人员

英语水平 国 家 英 语 四 级 CET-4

计 算 机 四川省二级

知识结构

主修及必修: 生物学、医用物理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系统解剖学、局部解剖学、组织胚胎学、微生物学、免疫学、寄生虫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外科学、内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传染病学、眼科学、耳鼻喉学、皮肤科学、神经病学、精神病学、康复医学、影像诊断学、核医学、卫生学、流行病学、英语、计算机、法律基础、中国革命史、马克思主义原理、邓小平理论

辅修及选修: 中医学、遗传学、血液流变学、医用电子学、高等数学、青年审美学、体育、形势与政策

个人简历 ****年**月~****年**月 就读于****市***附属小学****年**月~****年***月 就读于****市****中学初中部****年**月~****年**月 就读于****市****中学高中部****年**月~****年**月 就读于四川省泸州医学院

性格特征 意志坚韧,处事稳重,胆大心细,诚实谦逊,待人热情,乐观向上,心理素质好,适应能力强,有钻研精神,动手能力强,也善于协作,乐意与他人合作,事业心强,生活作风严谨。

爱好特长 计算机文档编辑(对WIN98、internetWPS、Microsoft WORD等系统尤为熟悉)、图像设计(Corledrow、 Photoshop等软件),英语,写作,演唱,小品编导,各项球类等文体活动

担任职务 学院团委办公室副主任、学院团委社团部副部长、大学生乐韵合唱团副团长、副医实习队副队长、班级团支书、文娱委员

思想情况

1.热爱祖国、热爱党,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2.严于律己、乐于助人、积极奉献,被学院评为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干部、系优秀三好学,是泸州医学院综合素质四星级证书获得者。

学习情况

学习态度端正,勤奋好学,基础知识扎实,专业知识过硬,重视实践,知识面广。

1.在校期间获综合奖学金**次(**乙**丙),顺利通过国家英语四级考试及计算机二级考试。

2.临床实习期间,认真主动,虚心好问,深入病房,理论结合实际,熟练掌握各种临床常见病的诊治及临床技术操作,积累了一定的临床经验,进一步巩固了基础知识。

主要获奖情况

1.综合奖学金乙等**次、丙等**次;

2.**~**年:学院一二九合唱比赛一等奖,***艺术团优秀团干部,学院篮球赛第一名;

3.**~**年:四川省第二届大学生艺术节文艺汇演歌咏比赛二等奖,年级英语作文比赛第一名,大学生军训优秀学员,院篮球赛第一名,年级合唱比赛三等奖;

4.**~**年:学院庆祝建国五十周年祖国颂综艺晚会三等奖,院篮球赛第二名,年级乒乓球赛女子团体第一名,学院优秀团干部、学院优秀学生干部、系三好学生

5.**~**年:荣获泸州医学院大学生综合素质**星级证书,学院最佳团日活动一等奖;6.所在班级多次获得院优秀班集体和院优秀团支部,所在寝室多次荣获优秀寝室和星级寝室。

主要活动经历

1.**~**年担任年级***艺术团团干部;参加院篮球联赛;代表年级参加学院一二九合唱比赛;加入英语俱乐部、忠山棋协;

2.**~**年积极参加大学生军训;参加学院大学生合唱团,代表学院参加四川省第二届大学生艺术节文艺汇演参加学院举办的主题为二十一世纪的女性英语演讲比赛并进入决赛;参加院篮球联赛;组织并参加年级合唱比赛;参加年级英语作文比赛;

3.**~**年先后担任学院团委干事、院团委办公室副主任、班级团支书兼文娱委员等职务;负责院团委、学生会资料的计算机编辑、存档工作,并参与共青团泸州医学院委员会《工作简报》的编辑排版;代表学院参加泸州市五月花海晚会;参加学院祖国颂综艺晚会;参加院篮球赛、年级乒乓球比赛;从事院外家教

4.**~**年担任学院团委社团部副部长、学院大学生乐韵合唱团副团长;在学院团组织生活评比中,参与策划并表演了题为大学校园不能容忍ABCD的团日活动;筹备并参与组织了学院团委、学生会成员换届选举及泸州市大、中专院校团内交流活动等事务;筹备并参与院团委、学生会成员参观杨桥水库活动;参与创维集团在泸促销活动;

5.01年至今担任附医实习队副队长;参加学院举办的各类知识讲座;作为青年志愿者参加医疗队宣传活动;

临床操作技能 胸穿、腰穿、腹穿、骨穿、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摩、人工气囊安置、导尿、灌肠、洗胃、阴道灌洗、各种封闭、各科术前准备、换药拆线、消毒铺巾、清创缝合、拨管、安置引流条、牵引、静脉输液、静脉抽血、肌肉注射、推血涂片、测血糖、经皮测胆红素、书写简单的X片及CT片报告.

医学生简历模板二

第3篇

一、为了充分调动艺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促进艺术专业技术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进一步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事业,根据国家《艺术专业职务(艺术等级)试行条例》和我省职称改革有关政策规定,结合我省艺术工作实际和岗位要求,制定本条件。

二、艺术专业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坚持德艺双馨、注重业绩、竞争择优、社会公认的原则,注重对申报人艺德、艺风和艺术水平、能力的综合评价。

三、本条件为艺术专业技术人员申报和评审委员会评审时掌握的基本条件,评审委员会可以依据本条件制定相应的实施办法。用人单位向评审委员会推荐人员的条件,由用人单位根据工作需要和岗位要求自主制定。

四、根据艺术专业的不同类别,将编剧(含作词。下同)、导演(含编导。下同)、指挥、作曲(含音乐设计。下同)、舞美设计、美术创作(含绘画、雕塑、书法、篆刻。下同)、演员、演奏员等人员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分为三个级别,三级为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二级为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一级为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

舞台技术专业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名称分别为舞台技师、主任舞台技师,其中舞台技师为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主任舞台技师为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

五、本条件适用于全省从事艺术专业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分则

一、申报条件

申报艺术专业中、高级专业技术任职资格人员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一)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努力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繁荣发展文艺事业服务。

(二)身体健康,能全面履行岗位职责。

(三)任现职以来,年度及任期考核均为合格以上。

(四)一、二、三级美术师外语(或古汉语)水平符合国家和我省有关政策规定。

(五)学历和任职年限分别符合以下要求:

1、编剧、作曲、导演、指挥、舞美设计、美术创作

(1)申报三级编剧(作曲、导演、指挥、舞美设计师、美术师)任职资格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①研究生毕业并取得博士学位。

②研究生毕业并取得硕士学位,从事本专业工作3年以上。

③大学本科毕业,担任四级编剧(作曲、导演、指挥)、舞美设计员、美术员职务4年以上。

④大学专科毕业,担任四级编剧(作曲、导演、指挥)、舞美设计员、美术员职务6年以上。

(2)申报二级编剧(作曲、导演、指挥、舞美设计师、美术师)任职资格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①研究生毕业并取得博士学位,担任三级编剧(作曲、导演、指挥、舞美设计师、美术师)职务2年以上。

②研究生毕业并取得硕士学位,担任三级编剧(作曲、导演、指挥、舞美设计师、美术师)职务4年以上。

③大学本科毕业,担任三级编剧(作曲、导演、指挥、舞美设计师、美术师)职务5年以上。

④大学专科毕业,担任三级编剧(作曲、导演、指挥、舞美设计师、美术师)职务7年以上。

(3)申报一级编剧(作曲、导演、指挥、舞美设计师、美术师)任职资格的人员,应具备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担任二级编剧(作曲、导演、指挥、舞美设计师、美术师)职务5年以上。

2、演员

(1)申报三级演员任职资格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①大学专科毕业以上学历,担任四级演员职务4年以上。其中,杂技、舞蹈、戏曲武功演员担任四级演员职务3年以上。

②中专毕业,担任四级演员职务6年以上。其中,杂技、舞蹈、戏曲武功演员担任四级演员职务5年以上。

(2)申报二级演员任职资格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①大学专科毕业以上学历,担任三级演员职务5年以上。其中,杂技、舞蹈、戏曲武功演员担任三级演员职务4年以上。

②中专毕业,担任三级演员职务7年以上。其中,杂技、舞蹈、戏曲武功演员担任三级演员职务6年以上。

(3)申报一级演员任职资格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①大学专科毕业以上学历,担任二级演员职务5年以上。其中,杂技、舞蹈、戏曲武功演员担任二级演员职务4年以上。

②中专毕业,担任二级演员职务7年以上。其中,杂技、舞蹈、戏曲武功演员担任二级演员职务6年以上。

3、演奏员、舞台技术

(l)申报三级演奏员、舞台技师任职资格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①大学专科毕业以上学历,担任四级演奏员、舞台技术员职务4年以上。

②中专毕业,担任四级演奏员、舞台技术员职务6年以上。

(2)申报二级演奏员、主任舞台技师任职资格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第4篇

五四青年节放假规定通知20xx年4月,经国务院法制办同意,“青年节”放假适用人群为14至28周岁的青年,3亿多青年将于每年5月4日放假半天。按照国务院公布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规定,“青年节(5月4日),14周岁以上的青年放假半天”,但这一规定没有明确放假适用人群的年龄上限。此次进一步明确年龄上限后,将有3亿多年龄在14至28周岁之间的青年可以依法在青年节这天享受到半天的假期,感受到社会对青年的关爱。《办法》指出,各部门和各用人单位应自觉遵守《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规定,切实保障青年的休假权利。

五四文化五四青年节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由此开始深入工人群众,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从组织上和思想上作了准备。

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国革命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49年12月正式宣布以五月四日为中国青年节。

在“五四”以前,中国文化战线上的斗争,是资产阶级的新文化和封建阶级的旧文化的斗争。在“五四”以前,学校与科举之争,新学与旧学之争,西学与中学之争,都带着这种性质。那时的所谓学校、新学、西学,基本上都是资产阶级代表们所需要的自然科学和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说基本上,是说那中间还夹杂了许多中国的封建余毒在内)。在当时,这种所谓新学的思想,有同中国封建思想作斗争的革命作用,是替旧时期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服务的。中国资产阶级的无力和世界已经进到帝国主义时代,上阵打几个回合,就被外国帝国主义奴化思想和中国封建主义复古思想反动同盟所打退。旧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文化,在帝国主义时代,已经腐化,已经无力,它的失败是必然的。

“五四”以后则不然。在“五四”以后,中国产生了完全崭新的文化生力军,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人所领导的共产主义的文化思想,即共产主义宇宙观和社会革命论。五四运动是在一九一九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劳动运动的真正开始是在一九二一年,均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之后,即在民族问题和殖民地革命运动在

上海响应北京运动世界上改变了过去面貌之时。这支生力军在社会科学领域和文学艺术领域中,不论在哲学方面,在经济学方面,在政治学方面,在军事学方面,在历史学方面,在文学方面,在艺术方面(又不论是戏剧,是电影,是音乐,是雕刻,是绘画),都有了极大的发展。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五四青年节”实际上已固定成一种文化符号,具有象征意义。其象征意义主要是对国家命运的担当,对社会问题的激情破解,对各行各业的唤醒与创造。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不同历史时期,都蕴含着时代的精神和感召力,引导着中国青年运动发展的方向。

“五四青年节”每年一次 ,或隆重或简朴 ,但其节日的意义永在。“五四青年节”包含着两层含义 :一是纪念“五四运动”,一是作为青年的节日。两者共同构成了包含深厚历史与现实内涵的精神原动力 ,它既是对历史承诺的担当 ,也是对实现社会与人生的叩访 ,更是对未来历史的观照。

五四精神升华为爱国精神五四精神的核心内容为“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我们应该为了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为了国家的繁荣和富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积极

什么是五四精神呢?有的认为是爱国主义,有的认为是民主与科学,有的认为是解放思想、不断创新,有的认为是理性精神、个性解放,有的认为是勇于探索、追求真理,有的认为是破旧立新的革命或变革,有的认为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等等。这些说法都是有道理的,事实上也是联系在一起的。

爱国主义是五四精神的源泉,民主与科学是五四精神的核心,勇于探索、敢于创新、解放思想、实行变革是民主与科学提出和实现的途径,理性精神、个性解放、反帝反封建是民主与科学的内容。而所有这些,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振兴中华民族。因此,纪念五四运动,发扬五四精神,应该把这些方面结合起来,为振兴中华民族而努力奋斗。

第5篇

[关键词] 胡风;“五四”观;主流;反封建;悲剧命运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5595(2012)05-0085-06

胡风最初走上文学之路时,与同时代许多年轻人一样,受到“五四”风潮极深的濡染。在自叙传《理想主义者时代的印记》一文中,胡风袒露心迹,承认“五四”新文学对自己影响甚深。特别是《湖畔诗集》和王统照小说集《一叶》,时过境迁,仍使胡风感念不已:“前者教给了我被唤醒了‘自我’的年轻人的感觉,救出了我被周围的生活围困住了的心情;后者所吐出的幻灭后的叹息,恰恰提醒了我在生活里追求着什么的意识,使我很久地感到无名的怅惘。”①这两种著作之外,胡风衷心挚爱的是鲁迅的《呐喊》。如果说前两者浪漫唯美的审美风格促发了胡风诗人的气质,以及日后对美、感性以及人道、人本主义思想的执守,后者则更进一步地锻造了胡风作为启蒙主义文艺人士的文化品性。

胡风从“五四”新文艺中获取的文学趣味,形成的文艺思想、精神品格,又反过来成为后来胡风重述、认识、想象和评价“五四”的基点。从20世纪30年代初至50年代初的二十余年间,在其文艺随笔、文艺评论、理论著述、演讲稿、谈话录、编辑手记,甚至50年代中期以后身陷囹圄所写的思想检讨、旧体诗词中,“五四”始终是胡风反复谈及的重要话题。另一方面,在胡风毕生与之纠葛不休的左翼主流思想视阈,“五四”因其在中国现代政治历史和思想文化中至关重要的地位,也是其不断解说的对象和话语整合的重要资源。如此一来,如何看待“五四”,已然成为胡风与左翼主流分歧及冲突的一个焦点,同时也是后人探识胡风思想及命运难以回避的重要角度。

一、“五四”总主题认定的趋同

“五四”以后,关于“五四”运动的缘起、性质和主题,各种身份、立场的知识分子乃至政治家各持己见,莫衷一是。根据周策纵的总结,这些观点大体分为三类:其一为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观点,认为“五四”是“一场文艺复兴运动,一场宗教改革运动,或者是一场启蒙运动”。其二为“保守的民族主义者和传统主义者”,即以为首的的观点,主要认为“五四”运动毁坏了民族传统。其三是以为核心的共产党人的观点,认为“五四”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民主运动”。[1]476486周策纵的概括较为全面准确,不过在第三点中应补充说明,即《“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论》等文中对“五四”“反帝反封建”的认定,并非首创,而是其对和瞿秋白观点的继承。在1924年5月1日的《这一周》一文中首次把“五四”运动认定为反帝运动:“五四纪念日。这是中国全国学生膺惩中国卖国贼的纪念日,是中国全国学生对于帝国主义行总攻击的纪念日,亦即被压迫的民众向压迫的国家抗争自由的纪念日。”[2]这一看法得到了瞿秋白的响应。他在1925年的《“五四”纪念与民族革命运动》中强调:“,一方面反对卖国亲日的官僚和军阀——安福系曹、章、陆等,以革命的群众的直接行动袭击这些反动派;别方面很明显的提出废除二十一条,收回青岛等要求。于是便把辛亥以来反动派与革命派争相‘保障外人的生命财产尊重条约权利’,而求帝国主义者之援助的局面更变了,换句话说,便是把义和团失败之后之‘尊洋主义’的天经地义打破了。这是五四在中国民族运动史上最值得纪念的一点。”[3]1932年的文章中,瞿秋白又补充了“五四”“反封建”一条:“‘五四’的遗产是什么?是对于封建残余的极端的痛恨,是对于帝国主义的反抗,是主张科学和民权。”[4]至此,关于“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的主题在瞿秋白的阐发中已经成形。的《新民主主义论》只是把这一说法进行加工,使之更加鲜明和完整。

事实上,“五四”运动的亲历者,包括大学教员、学生领袖、普通学生、市民、工人等,在当时并未有“五四反帝反封建”的认识。在后来的追述中,胡适、罗家伦、张太雷、、许德珩、王统照、邓颖超等人,几乎一致认为,“五四”运动彼时仅是一场排日的爱国运动,并非反对各帝国主义列强。此外,由于诸多学者如胡适、周谷城、瞿同祖、钱穆、梁漱溟等认为“封建社会”仅仅是商、周时期,秦以后各王朝并不属于封建制度,因此,“五四”运动“反封建”一说亦多有争议。[5]这些从侧面证明,“五四”反帝反封建的说法,乃是源于中共领导人从特定政治视野所作的追认、重释和升华。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10月第28卷 第5期 谢 刚:“存异”难以“求同”胡风是认同“五四反帝反封建”一说的。考察胡风的著述可以发现,胡风首次使用“反帝反封建”一词,并将其与“五四”联结,是在1935年7月所作的《怎样前进一步》一文中。胡风借讨论“白话”与“大众语文建设”的关系,指出“白话”曾起到过反帝反封建的作用。“白话”显然隐示着“五四”新文化运动。不久后,在《五四时代的一面影》一文中,胡风明确提出“是从反帝国主义运动开始的”,同时认为,“这个反帝的要求一定要发展成反封建运动”①。从时间上看,胡风的观点不可能受到的影响,而可能是从、瞿秋白的论述中获得启发。无论为何,胡风关于“五四”运动主题的认定,算是从此确定下来,后来再没有任何改变。由此可见,胡风关于“五四”运动总主题的看法,与中共的权威认识完全一致。这使得胡风日后在内心深信不疑:自身所恪守的“五四”观,与中央的正统理解没有本质不同。建国后当林默涵敦促胡风从“五四”观上作检讨时,胡风的检讨始终不得要领而难以过关,即导源于此。甚至于胡风一再拒绝思想改造,积极上书中央,批评文艺界领导人,浑然不觉地成为主流意识形态的规训对象,其实都可以从胡风对“五四”总主题的自信认定中,窥见其心理根源。

二、对“五四”领导者的认识偏差

谁是“五四”运动领导者的问题,事关这场运动的性质和历史意义。因此,关于领导者的问题,与总主题一样,也是各政治派别争论的焦点。周策纵的分析曾指出各型意识形态对“五四”领导者问题的渗透和占据,同时表明后来被中共所确定下来的表述,确实脱不开建构的性质。[1]497498早在瞿秋白那里,“五四”运动是被定位在资产阶级革命范畴内的,运动的领导权自然归属于资产阶级:“这一运动的资产阶级性质,和五四前后资产阶级,确有一期的大发展的事实,便已经完全证明了。”[6]247但是瞿秋白同时指出,这场运动也受了俄国十月革命的巨大影响,并在其中“生长出中国无产阶级的政治思想——共产主义”[6]248。更为重要的是,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的思想传播造就了相应的社会群众基础,即资产阶级的发展使得无产阶级群体不断壮大。显然,瞿秋白为中共关于“五四”领导权的权威说法奠定了基础。到了历史学家华岗那里,终于明确下来:“和是共产主义知识分子的代表人物,鲁迅和陈独秀是革命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代表人物,而胡适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代表人物。在这场统一战线的革命运动中,共产主义知识分子是主要的领导力量。”[7]

起初,胡风关于“五四”领导者的看法与瞿秋白颇为相似。胡风认为“五四”运动的领导者是“市民阶级”,也就是资产阶级。“以市民为盟主的中国人民大众的五四文学革命运动,正是市民社会突起了以后的、累积了几百年的、世界进步文艺传统的一个新拓的支流。”①但是胡风后来在“三十万言”中作了检讨:“‘以市民为盟主’的错误提法,……违背了的分析,甚至和我自己对于的革命内容的理解也自相矛盾了。”[8]到了晚年,胡风仍然认为:“这个提法犯了逻辑上的大错。市民是指资产阶级。五四是资产阶级民权主义性的革命,但领导这个革命的是无产阶级(盟主),而不是资产阶级。当时,执行思想领导任务的《新青年》,在1919年某期上发表了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使中国革命的领导思想更明确了。同一期上发表了鲁迅的《药》,痛烈揭示了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的失败原因。同期发表了他的杂文《圣武》,欢呼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称之为‘新世纪的曙光’。成功的原因是因为有‘有主义的人民’。号召中国人民向这个曙光‘抬起头来’。” ②

表面看来,这种修正趋同于中共对“五四”的认定,实则并非如此。与华岗上述正统的“五四”观相比,修正后的胡风观点仍有一个偏差。这个偏差主要在于如何看待“五四”时期鲁迅的政治身份。

如上所述,华岗认为“五四”时期的鲁迅属于“革命的小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而在胡风看来,“五四”的鲁迅已然是站在无产阶级立场的马克思主义者,因而理所当然地居于“五四”运动的领导者行列。众所周知,在《新民主主义论》中,给予了鲁迅以无与伦比的高度评价,胡风把鲁迅纳入“五四”领导者之列按理说不应得咎。然而事实恰恰相反。依照左翼主流的理解,鲁迅在“五四”时期政治上只能算是一个信仰进化论的革命民主主义者,一个新民主主义的战士,与共产主义者尚有距离。瞿秋白在《〈鲁迅杂感选集〉序言》中已经定下了关于鲁迅思想发展道路的权威看法。在瞿看来,“鲁迅在‘五四’前的思想,进化论和个性主义还是他的基本。”[6]536变化是在“五卅”前后,“正是这期间鲁迅的思想反映着一般被蹂躏被侮辱被欺骗的人们的彷徨和愤激,他才从进化论最终的走到了阶级论,从进取的争求解放的个性主义进到了战斗的改造世界的集体主义。”[6]540“从绅士阶级的逆子贰臣进到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的真正的友人,以至于战士。”[6]546瞿秋白的鲁迅转变论为日后茅盾、郭沫若、冯雪峰、胡绳、艾思奇、陈涌等人所沿用和演绎,成为不容辩驳的主导结论。左翼方面认为,鲁迅精神道路的两个阶段是“五四”以后两个历史时期划分的必然反映。1927年以前,共产党人的革命还伴生在国共合作的联合阵营中,没有成为完全独立的政治力量,与此对应的文坛则处于以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为主体的文学革命潮流中。1927年以后,国共决裂,左翼政治势力开始新的革命历程,文学革命随即开始向革命文学转变,后者顺势成为文坛主流。鲁迅的思想发展必然与上述情势同步相随。显然,只有把文坛领袖的鲁迅纳入“大势所趋、人心所向”的时代洪流中,才能突出左翼政治的威力和左翼文艺的魅力。更内在的,只有把鲁迅的思想演变描述为从低级向高级递进的发展态势,才能彰显革命现代性的雄辩逻辑和不二法则。从本质上说,历史分期是左翼赋予某一历史时段以特定历史意义的必然手段,能够突出左翼作为历史主宰力量的基本命题。在左翼的历史观中,现代历史正是因为共产党人以及共产主义思想的介入,才开始有了明确的方向、目的和意义。日本学者柄谷行人清晰地道出了划分历史阶段的潜在意图:“分期对于历史不可或缺。标出一个时期,意味着提供一个开始和一个结尾,并以此来认识事件的意义。从宏观的角度,可以说历史的规则就是通过对分期的论争而得出的结果,因为分期本身改变了事件的性质。”[9]分期即表征着一种对历史事实的占据,意味着新的历史法则的诞生、一套理解历史的方案的重构,同时也意味着对历史无规律和无方向的否定,并对其他历史发展逻辑进行压抑和排斥。在历史分期这一点上,胡风固执己见,正是因为没有认识到这种分期背后的政治意识形态诉求。胡风认为,鲁迅经过漫长而深入的亲身实践,从具体的生活经验、精神探索及心理体验中,在“五四”以前即已完成了个人主义(包括浪漫主义、尼采学说)向共产主义的觉醒和蜕变。“鲁迅转变论”不仅无视鲁迅早期的思想实际,更在促成“认识可以脱离具体实践”的错误论断。由此可见,对鲁迅的精神世界作出自己独特的描述和判断,只是胡风意图的第一个层面,胡风的根本目的还在于借此强调社会实践的重要性。个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抵达真理,所谓实践出真知。对于文艺工作者而言,只有实践才能使人在体验中产生认识,从而确保作品的思想意蕴能够藉由美学方式实现有效传达。否则,作品的思想主题便无法深入人心,甚至思想主题本身也可能是“泥于名而远于实”。胡风终身拒斥的,在认识论上,就是脱离实践、仅凭理论习得和逻辑推理的求知过程;在文艺创作上,就是“主观公式主义”和“客观主义”的错误创作倾向。这两者错就错在作家放弃了“主观战斗精神”,没有与社会现实和创作对象进行“相生相克”的主客观化合。缺少这一程序,作家深切的情感体验无法启动,而没有在体验中熔炼出思想认识,作品的思想内涵必然流于概念化,作家的主体姿态和人格必将随之虚伪化——这无疑是对“五四”精神正脉的偏离。

在政治上,胡风青年时代便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始终坚信自己属于左翼革命阵营中的一员。面对内忧外患的现代中国,胡风与共产党人一样,把马克思主义视为扶危济困的革命真理。在文艺上,胡风则完全服膺于鲁迅,视鲁迅为作家和知识分子的楷模和导师。在胡风心目中,政治与文艺,其实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存在。在现代中国,这两者尽管诉诸不同路径,但根本目的却没有不同,都是为了开启民智、教化人心、移风易俗以致救亡图存。因此,马克思主义和鲁迅思想,是属于二元一体的同质关系。胡风认为,青年鲁迅在上下求索的启蒙实践中,必然与同为救国真理的马克思主义相逢。也只有如鲁迅这般,经过深切摸索之后接受的马克思主义,才是活的马克思主义,才能真正将之用以救国救民。而左翼认为鲁迅的转变是在与左翼发生争论之后,通过阅读蕴有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著作才发生的,这在胡风看来,无疑把对马克思主义接受、消化和吸收简单化了,也否定了鲁迅前期实践和探索的重大意义。仅从书本上学习马克思主义,往往会陷入公式主义、本本主义的陷阱,致使革命者囿于教条,误入歧途。在文艺上,胡风同样认为马克思主义文艺道路与鲁迅的文艺方向是殊途同归的。可见,胡风把鲁迅与等马克思主义者并举,同归为“五四”领导者行列,正是根源于胡风“鲁迅精神=马克思主义”的理解。然而,这种理解客观上却构成了胡风对主流定见的违抗和挑战。

三、对“五四”历史意义阐发的歧见

胡风对“五四”的考察,首先从政治意义上给予了认定,将其视为由中国新兴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有工农大众加盟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民主运动。然而,政治上的认同不过是胡风“五四”观的起点抑或背景。由于对文艺身份的自觉认同,胡风更多地把“五四”纳入文化/文学的层面来追认其历史意义。胡风当然重视“五四”政治意义的解读,但胡风更愿意从文艺的角度来加以落实。“五四”的政治意义与“五四”文化/文学史的意义往往被胡风捆绑在一起。胡风甚至认为“五四”的政治意义必须从“五四”的文化/文学史意义中才能彰显。而在左翼政治视野中,“五四”历史意义的显现程序恰恰与胡风相反。“五四”文化/文学史意义必须在政治意义的彰明中方能得到清晰呈现,后者实乃前者的参照系和度量值。如果没有后者作为定位指南,前者便会偏离正确方向,无法确证自身存在的合法性。正如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所说:“文化革命是在观念形态上反映政治革命和经济革命,并为它们服务的。”基于这一理论前提,进一步指出:“在‘五四’以后,中国的新文化,却是新民主主义性质的文化,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的文化革命的一部分。在‘五四’以前,中国的新文化运动,中国的文化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他们还有领导作用。在‘五四’以后,这个阶级的文化思想却比较它的政治上的东西还要落后,就绝无领导作用,至多在革命时期在一定程度上充当一个盟员,至于盟长资格,就不得不落在无产阶级文化思想的肩上。”[10]

“五四”文化革命的性质、领导权归属完全取决于它的政治属性,这就决定了其所产生的历史意义只能在政治范畴中,同时也决定了“五四”文化革命的历史意义只能是“五四”政治意义的附属和注脚。而在胡风看来,尽管文学/文化的意义不能完全脱开政治意义存在,但后者是依附或者寄生在前者身上的。如果“五四”新文艺传统没有得到恪守和捍卫,那么“五四”的政治意义将难以延续,甚至不复存在。

在具体检视“五四”时,胡风往往偏开政治维度,而单单专注于“五四”文化/文学史意义。这从胡风对“五四”的命名即可见一斑。胡风说:“,一般地被称做中国的启蒙运动或‘文艺复兴’。”①胡风在此强调从社会思想和文艺思潮的角度理解“五四”运动。这一理解则使得胡风在把握“五四”的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主题时,更侧重于强调“反封建”的一维。胡风并不否认“五四”文艺“反帝”的一面,只是认为“反帝”应该凝结在“反封建”之中,或者说,“反封建”是“反帝”的前提。如胡风所言:“借用‘人的发现’这一个旧的说法来形容五四的历史意义,虽然浮泛是有些浮泛,但我想并不大错的。”①胡风认为“五四”时期写实与抒情两大文学流派与传统文学的主要区别在于它们都是启蒙的文学,在现代意义上发现了“人”的个体价值,并参与了“人”的现代塑造。这与文化上在反对旧礼教、旧道德、旧文化中对人的发现是相互呼应的。显然胡风承传了鲁迅的“立人”学说,主张“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是举”,在此基础上建立“人国”——民族国家的崛起和发展取决于人的启蒙、自强和抗争。胡风曾重提鲁迅那句在抗日背景下显得刺耳的名言:“中国倘不彻底地改革,运命总还是日本长久。”①无疑旨在说明,实现民族独立若不预先清除封建意识,便不能取得成功,这也意味着反封建、“立人”才是“五四”精神和“五四”传统的根基。胡风说“五四” “反帝的要求一定要发展成反封建运动,在人生观社会观艺术观等意识形态的领域上掀起一个大的革命”① 。“反帝”在这里仅是思想文化革命的引子、先声或触发机制,更加凸显了社会变革的内部需求。民族解放有赖于社会进步和个人觉醒,民族主义必须以争取个体价值为前提才能健康发展。

因此,“五四”更根本的传统在于反封建。而反封建的要求,尽管体现在政治、军事和经济等制度层面,但更主要体现为文化意识形态领域中的内在诉求。易言之,制度范畴的反封建其实也是一种变相的观念体系的反封建。在胡风看来,“亚细亚”的封建残余根深蒂固地纠结渗透在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不从社会意识中涤荡落后陈腐的封建观念,作为社会存在的制度方面的革故鼎新只能是一句空话。文化意识形态中的破旧立新和全面革命,其任务最为艰巨,作用最为根本,意义也最为重大。不论社会矛盾如何更迭,时代形势如何剧变,反封建的社会文化使命,决不能有一丝动摇。反封建与文化/文艺立场,经历“五四”这一阶段后,已经凝定为一个不可拆解的统一整体。反封建即是坚持文化/文艺立场,反之亦然。胡风终其一生,与人发生的多次争论,无不根源于对“五四”反封建传统及文化/文艺本格立场的执守,而这种执守,又势必演化成对权威政治以及主流意识形态的对抗。

首先,在20世纪30年代初左翼文艺界内部关于白话与大众语之间关系的讨论中,胡风以间接论辩的方式参与谈论并陈明了关于“反封建”的主要观点。胡风强调,建设“大众语”,不能盲目迎合“口语”,抛弃“白话”,原因在于,“知识分子所使用的比较合用的‘白话’,目前是抢夺文言地盘的最重要的武器。”“反对掉了文言就是毁掉了封建精神所寄身的最毒的僵尸,削弱了封建势力的传播力量,使反封建的工作容易开展,也就是反封建工作的部分胜利。”①胡风意在提醒在“大众语”建设过程中,不能放松对文言文的批判,不能无视封建思想的借机复活,从而偏离“五四”传统。

其次,在两个口号的论争中,胡风依循鲁迅的立场和观点,提出了“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这一口号。这一口号与周扬等人提出的“国防文学”的口号相比,最根本的不同在于,特别强调了在民族危机深重的情势下,文学既要服务社会政治目的,调动各阶层的抗日爱国热情,也应该在此过程中坚持反封建的启蒙立场。胡风说:“封建意识和复古运动都能在大众里面保存甚至助长‘亚细亚的麻木’;对于劳苦大众的生活欲求的阻碍,压抑,都能减少甚至消灭他们的热情,力量;醉生梦死的特权生活,滥用的权力,在动员和团结人民大众的活动里面都是毒害……这一切,是帝国主义的助手,是产生汉奸的社会地盘,是养成汉奸意识的实质条件,由这些所引起的一切社会纠纷应该包含在‘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的主题里面。”①

胡风在这里明确指出,封建主义必然成为帝国主义的帮凶。帝国主义是看得见的敌人,封建主义却是更隐蔽的元凶。即使许多政治家都认为社会主要矛盾是民族之间的矛盾,胡风依然坚持主要矛盾存在于文化和思想意识的内部。因此,宣传抗战救国、反对分裂投降固然是当时文学的重要任务,但主要任务还应该集中于扫除封建残余,促成民众现代意识的觉醒,如此方能取得抗战胜利。

再次,40年代初关于文学民族形式的争论是胡风保卫“五四”反封建传统的一次集中体现。胡风在《论民族形式问题》中,对国统区、解放区等多名论者都作了或多或少的批评,重点是向林冰。向认为,在文学大众化的时代要求中,民族形式的再造,只能脱胎于民间形式,而不可能来自于“五四”前后大量涌现的西欧文学形式;只要舍弃旧有民间形式的封建的、不合时宜的内容,加入新的时代和政治内容,民间形式就会焕发新的生命力,成为崭新的民族形式。然而,胡风以为,这势必错误地认为“五四”新文艺不能成为民族形式,“五四”文艺新运动是一次全盘西化的、脱离大众的失败的文学革命。与向林冰略有不同,周扬、郭沫若、何其芳、罗荪企图论证“五四”新文学与旧形式之间的密切联系。周认为“五四的否定传统旧形式,正是肯定民间旧形式”[11],郭认为“中国新文艺……从民间形式取其通俗性,从士大夫形式取其艺术性,而益之以外来的因素”[12],何则认为“以来的新文学是旧文学的正当发展”[13]。胡风认为这些观点模糊甚至抹杀了“五四”新文学彻底反对旧文学传统的姿态,殊不可取。胡风指出,文学的大众化,通过简单机械的“民间形式+时代政治内容”,必然导致双重失败:艺术上不可能产生具有审美感染力的文学,思想上则会导致“农民主义、民粹主义死尸的复活”。胡风并不反对“五四”新文学从民间文学和传统文艺中汲取营养,不反对在战争的背景下进行文学的大众化。如何既实现大众化,又避免上述的“双重失败”?即如何在新的历史情势下,承续“五四”新文学传统?胡风认为作家必须牢牢地站在现实生活的本格立场,采用新文学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充分发挥主观战斗精神,理解、批判、消化和改造民间文艺和传统文艺,写出含有“五四”精神的大众化的文艺作品。

最后,在40年代末的《论现实主义的路》中,胡风借对主观公式主义和客观主义两种创作倾向的批判,再次重申了“五四”新文学的反封建传统,并有所发展。胡风对当时的统一战线作了自己的理解。胡风认为“不是反帝反封建的斗争现在仅剩下了反帝,而是以反帝来规定并保证反封建”②。在文艺上,“统一战线决不是用取消现实主义的革命传统做交换条件,反而是为了在创作实践里面扩大这个传统的”②。显然,胡风进一步明确了当年两个口号论争时的立场。胡风还认为抗日战争是一个契机,可以“抖去阻害民众活力的死的渣滓,启发蕴藏在民众里面的伟大力量”②,因此,对于文艺创作来说,有义务通过作品把促动民众进步的契机变为现实。为此,作家在创作上应该避免“主观公式主义”和“客观主义”两种创作歧途。胡风指出,主观公式主义在战争功利的极端诉求下,把文学创作降格为政治情绪的宣泄或政治宣传的附庸;客观主义则“没有通过和人民共命运的主观思想要求突入对象,进行搏斗,在作者自己的血肉的考验里面把捉到因而创造出来综合了丰富的历史内容的形象”②。两者均无法起到唤醒民众投身抗日的效果。胡风认为,只有按照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发挥作家“主观战斗精神”来创作,才能使民众读者获得灵魂升华,迸发出反帝的潜在战力。那种汉奸行为和分裂活动,在胡风看来,完全是封建意识使然,是缺乏启蒙主义教育的后果。胡风关于抗战文学的这些申述,无疑是对“五四”文艺精神的传承与拓进。

综上,在“五四”总主题的理解上,胡风并未“偏离正轨”,而在“五四”领导者的认定以及历史意义的阐发上却“误入歧途”。这一差异使胡风在“五四”观上无法与权威看法“求同”,胡风受到规训与惩罚,可谓在所难免。

注释:

① 见胡风《胡风全集:卷二》(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68、128、669、744、622、636、128、70、408页)。

② 见胡风《胡风全集:卷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611-612、475、476、479、500-501页)。

[参考文献]

[1] 周策纵.“五四”运动史[M].长沙:岳麓书社,1999.

[2] .这一周[M]//.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502.

[3] 瞿秋白.五四纪念与民族革命运动[M]//瞿秋白.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卷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157.

[4] 瞿秋白.五四和新的文化革命[M]//瞿秋白.瞿秋白文集:文学编卷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23.

[5] 李新宇.五四“反帝反封建”辨析[J].齐鲁学刊,2009(3):142.

[6] 瞿秋白.国民革命运动之阶级分化[M]//瞿秋白.瞿秋白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7] 华岗.史[M].上海:海燕书店,1951:160.

[8] 胡风.关于解放以来的文艺实践情况的报告[M]//胡风.胡风全集:卷六.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233.

[9] 柄谷行人.现代日本的话语空间[M]//张京媛.后殖民理论与文化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416.

[10] .新民主主义论[M]//.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6:659.

[11] 周扬.对于旧形式的利用在文学上的一个看法[M]//周扬.周扬文集:卷一.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303.

第6篇

主题词: 梅州历史文化名镇 保护规划 技术路线

Abstract: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name town protection planning as protective special planning, with a conventional urban planning of the different technical route. The hou town since 2008 after the compil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protection plan,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protection to step on to a new stage, in 2010, was named national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name town, we in the town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name town hou protection planning process, summarizes the planning of the technical route.

Keywords: meizhou historical culture name town protection planning technical route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百侯,旧称“白侯”,位于广东省大埔县东部,距离县城11公里。全镇以一个约7平方公里的盆地为中心,包括周围丘陵山地共有94.2平方公里。

大埔县百侯镇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古镇,各姓祖先在宋朝末年随客家民系第三次大迁徙,辗转到此,繁衍至今,素有“文化之乡、华侨之乡、人才之乡”三乡美誉。百侯镇民风淳朴、风景优美。古往今来,文风鼎盛,人才辈出,“诗书世家”、“一腹三翰林、一同怀四魁”的典故流传九州。“侯山十二景”令人赏心悦目,留连忘返。“肇庆堂、海源楼、通议大夫第”等风格各异的名人故居、文物古建筑星罗棋布。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一直受到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为了更好地建设百侯镇,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促进百侯镇的社会、经济发展。受百侯镇人民政府委托,我们于2008年11月编制了《百侯镇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

一、百侯古镇历史文化资源保护现状

百侯古镇具有悠久的历史,发达的文化,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古镇的历史文化保护得到了百侯人民和历届政府的重视。1985年4月,蔡仙人古圳被认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4月通议大夫第和肇庆楼又先后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其后,百侯镇政府更加重视历史文化的保护工作,作了大量的文物普查工作,先后公布了27个镇级文物保护单位。文物申报的工作推动着百侯历史文化保护工作的进一步落实,同时也推动着百侯文化事业的发展,调动了政府和人民群众对古镇历史文化保护工作的热情。

另一方面,由于长期以来经济发展的相对落后,文保的资金难以落实,同时由于某些地区较为偏远的条件限制,使百侯的历史文化保护工作仍需进一步加强。

二、研究的技术背景

历史文化保护规划作为保护性的专项规划,具有与常规城市规划不同的技术路线。我国的历史文化资源(文化遗产)保护法律法规体系仍在不断建设和完善中,如近年新颁布的《城市紫线管理办法》、《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编制要求》均提出了新的规划技术路线,需要在实践中根据国家的政策性文件加以科学把握。

三、技术路线和标准化管理措施

本次规划从宏观到微观建立了四个保护层次,并确立了一个保护重点。四个保护层次为:镇域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历史镇区的保护;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保护;文物古迹的保护。一个保护重点为:百侯历史镇区的保护。同时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历史文化资源的展示、旅游开发利用纳入规划体系之中。

为了强化项目质量管理,本规划通过技术标准的制订和实施,规范对象的技术指标,形成技术路线。建立了以下技术标准,以统一的调查表格规范对象的技术指标。

1、 文物古迹的分类调查

根据对象的属性,本规划把文物古迹分为以下5类:A遗址、B墓葬、C古建筑、D构筑物与石刻、H历史建筑群。

2、文物古迹评价等级

根据文物古迹和历史建筑的价值、保存状况、影响力以及现有的法定级别进行评价,把对象分为五个级别。具体的评价依据和等级划分如下表所示。

百侯镇各类型文物古迹汇总表

3、 文物古迹以及环境的分级预警

根据对象的保存状况、环境条件对于各文物古迹所面临的有害影响进行评估,提出分级预警(红色预警:在结构、存在环境等方面受到重大威胁,其存在处于濒危状态的文物。黄色预警:在结构、存在环境等方面受到明显威胁,其存在处于警戒状态的文物。),为分类保护措施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依据。具体的评估依据和等级划分参见下表。

百侯镇文物保护单位预警评级汇总表

四、技术路线与保护规划的动态性、开放性

通过建立标准化的技术框架实现保护规划的完整性和开放性,允许内容的逐步补充,一旦发现新的有价值的历史文化遗存,可以经过价值判断和分类之后迅速补充到保护规划之中,从而实现动态保护,使保护规划具有长期的可延续性。

规划对各级文物古迹进行跟踪评价,并通过预警体系的建立来帮助规划和文化管理部门作出相应的决策。

五、术语定义和说明

1、历史镇区

参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中对“历史城区”的定义:“城镇中能体现其历史发展过程或某一发展时期风貌的地区。涵盖一般通称的古城区和旧城区…特指历史城区中历史范围清楚、格局和风貌保存较为完整的需要保护控制的地区。”本次规划针对百侯的情况提出“历史镇区”的术语。

本次规划中,“历史镇区”指的是百侯古镇历史上的旧城区,蕴涵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保存文物或历史建筑比较丰富,集中体现着古镇的历史文化价值。根据历史文化资源的分布和整体的历史格局,规划确立了历史镇区在百侯古镇历史文化保护中的重点地位。

2、历史文化保护区

参照《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GB/T 50280 98)中“历史地段”的定义:“城市中文物古迹比较集中连片,或能完整地体现一定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和民族地方特色的街区或地段。”

本次规划所称的“历史文化保护区”,是指由历史建筑物、构筑物和其风貌环境所组成的地段,以及为确保该地段的风貌、特色和完整性而必须进行建设控制的地区,其特点是历史文化资源在空间分布上的集中和完整性,以及规划保护措施的强制性。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含义也相当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中的“历史文化街区”。

3、文物古迹

第7篇

一、从“四处变化”说起

2011年12月28日,教育部颁发了《课标2011年版》,两年多来,对其解读研究的文章不胜枚举,尤以谈《课标2011年版》相较于《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标实验稿》)新变化的居多,包括《课标2011年版》修订的召集人、首都师范大学徐蓝教授在《人民教育》(2012年第6期)、《课程・教材・教法》(2013年第10期)上两度接受采访或著文,但均对关于唯物史观的“四处变化”作低调处理甚至没有提及。

关于唯物史观的“四处变化”,一是在第一部分前言的“总体目标”中,指导思想用“唯物史观”取代了原来的“唯物史观和科学的教育理论”(着重号为作者所加,下同)。二是在第一部分前言的“课程性质”中,用“坚持用唯物史观阐释历史的发展与变化”取代“逐步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是在第四部分实施建议的“教学建议”中,用“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对人类历史的发展进行科学、正确的阐释,客观分析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对历史问题进行实事求是的解释和评述”取代“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为指导,客观地分析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正确阐释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四是在第四部分实施建议的“教材编写建议”中,用“历史教科书的编写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从学生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的角度出发,力图有利于学生的历史学习”取代“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为指导,正确阐释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并作出客观评价”。

显而易见,以上“四处变化”实际上是因《课标2011年版》把指导思想统一为“唯物史观”而出现的:第一处变化略去了“科学的教育理论”,其他三处变化则是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或“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统一为“唯物史观”。

二、透析“四处变化”的哲理

首先,“四处变化”是对近年来关于是否要坚持唯物史观对历史教育与研究进行指导的争论的一个明确回应。

2001年7月,国家教育部正式颁布《课标实验稿》后的一个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蒋大椿研究员在《历史研究》发表文章,指出多元化史学思潮在中国已经形成,唯物史观的理论影响在下降,并分析了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的理论缺陷,认为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应当发展成为唯物辩证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系统史观,还对马克思主义新历史观的基本内容作了分析的和综合的探索,勾画出大致的理论轮廓及其建设线索。这无疑是一方巨石落入原本就不平静的史学理论研究湖面,击起千层浪。吴英、庞卓恒、王锐生、陈先达、郭小凌、于沛等专家学者纷纷著文指出:“当代仍要坚持、弘扬、发展唯物史观,而不是超越唯物史观。”[1]更有杂志社邀请国内顶尖的理论专家在同一期杂志同时发表八篇文章强调“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在20世纪取得了丰硕成果,端赖唯物史观的理论指导。”[2]在持续的激辩之后,2010年1月2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史学理论重点学科主办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握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科学内涵的小型座谈会”,会后《史学理论研究》2010年第2期上发表了六位学者的发言稿,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坚持唯物史观基本原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与时俱进地发展唯物史观,自觉地用唯物史观指导世界史研究的若干问题。

其次,“四处变化”是对几十年来“唯物史观”是否等同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回应。

关于“唯物史观”是否等同于“历史唯物主义”,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有争论,迟至2011年仍有学者在论述二者的细微不同。但正如张奎良教授在其文章开头所说的那样:“长期以来,我国学界一直把唯物史观概念与历史唯物主义概念混淆并用:几乎所有的哲学辞典或哲学教科书都无一例外地宣称:‘唯物史观即历史唯物主义’或‘历史唯物主义即唯物史观’。”[3]所以大型综合性辞典《辞海》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解释是“亦称‘唯物主义历史观’‘唯物史观’”;对“唯物史观”的全部解释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简称,即‘历史唯物主义’”。

第三,“四处变化”是对即将开始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的修订工作的很好昭示。

教育部为全面贯彻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原教育部副部长、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王湛对《意见》进行深度解读时指出:“从今年开始,按照教育部的统一部署,在近十年改革实验的基础上,在顶层设计的整体框架下,将启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的修订工作。”[4]这就意味着颁发于2003年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将出新的版本,“尽管高中历史教学有别于初中历史教学,但其共同点在于:都必须以唯物史观为指导,阐释历史的发展与变化”。[5]

第四,“四处变化”是对国家文本的呼应和教学实践中重视不足的提醒。

新中国第一个历史课程标准开宗明义地指出其“目标”是 “逐步培养其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与革命的战斗意志”,[6]随后在“教材编选要点”和“教学方法要点”中两度强调“掌握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科(江苏卷)的命题也以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为指导,以考试说明为依据,实现对学科主干知识、学科能力和思想素养相统一的考核目标,注重考查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历史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尽管作为国家文本的“中小学历史教学大纲”“考试大纲”“考试说明”等都对掌握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了明确的规定,但是在中学历史教学实践中,这些规定并没有引起广大教师的重视,似乎对这些基本原理的研究只是历史研究人员或教科书编者的事。因此,尤其是基于中学历史教学的视域、中学生的知识水平,结合中学教学实际和中学课程设置,明确唯物史观确立的标志与在中国的传播过程、科学内涵与基本内容等,通俗易懂地理解唯物史观已成为当务之急。

三、检索中学教学实践中的唯物史观

首先,中学历史课程中有三处与唯物史观紧密相关的内容。

一是在必修一“马克思主义诞生”知识点中,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了,而作为马克思主义组成部分的唯物史观应该也产生了。二是在必修三“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知识点中,发表于1919年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比较全面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表明唯物史观此时已传入中国。三是在选修四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知识点别指出:“马克思和恩格斯还第一次系统地阐明了唯物主义历史观。唯物史观是恩格斯所肯定的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之一。”

其次,在中学语文课程中有一处与唯物史观紧密联系的内容,即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讲到马克思一生中两大最主要发现之一――“唯物史观”时指出:“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而马克思则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7]776

再次,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四单元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概括了唯物史观(课文中称“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或“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内容。

一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是打开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

二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具有反作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是推动一切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

三是社会历史发展是一个前进的、上升的、由低级向高级的和曲折的、自然的过程。在阶级社会里,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邓小平语)所以要坚持历史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四是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所以,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人自身的发展与社会发展是辩证的历史的统一。

四、借力“学术争鸣”明晰唯物史观

首先,明确唯物史观形成的标志到底是什么。

“时序思维技能是历史推理的核心。没有强烈的年代学意识(指事件发生的时间、处在何种时间顺序中),学生就不可能考察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或解释历史因果联系。年代组织是历史思维的前提”,[8]而标志历史事件是构成历史时序的重要关节点,故作为以探讨历史事件来龙去脉为要务的历史课堂,首先应结合史实明了唯物史观确立的标志,更何况唯物史观的创立,使“唯心主义从它的最后的避难所即历史观中被驱逐出来了”,[9]意义尤为重大!

《辞海》明确指出唯物史观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纪中叶创立的。《德意志意识形态》(1846年――引者注)是唯物史观形成的主要标志。此观点对中国学术界影响较大,强调的是“主要标志”。但也有学者认为,“《〈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是唯物史观正式诞生的标志”,[10]更有学者将唯物史观的创立作为一个时期,分为两个阶段:“1843年夏《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至1846年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基本设计出不同于近代一切历史观的思想体系”“1847年的《哲学的贫困》至1859年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成熟地、完整地、精确地表述了唯物史观体系。”[11]基于在整个创立时期马克思和恩格斯一直没有使用“唯物史观”这一学术用语,直至1872年,恩格斯才首次使用并界定了这一概念:“唯物史观是以一定历史时期的物质经济生活条件来说明一切历史事变和观念,一切政治、哲学和宗教的。”[7]209因此,“时期说”应该更合乎学理,也更容易被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师生接受。

其次,明晰史观中的“山”与“角”。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专家学者对西方史学著作的翻译、研究和解读,整体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文明史观、生态史观、社会史观等各种各样的历史观纷至沓来,令中学历史教师目不暇接,以至于部分中学教师甚至专家学者对坚持唯物史观的立场有所动摇。专家学者的争鸣在上文可见一斑,高中教师则表现为教学中只强调新史观、新视角,忽视唯物史观基本观点和方法的讲授,甚至以唯物史观中某些过时的观点(如阶级观点、五种社会形态理论)否定整个理论体系,二者的共性是否定唯物史观作为宏观理论体系的方法论地位,以片面的史学研究范式替代或否定整个唯物史观体系。

实际上,明确史观中的孰是“山”、孰是“角”一类的争论或彷徨可休矣!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时批判地吸收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和费尔巴哈的“唯物论”思想,马克思所创立的唯物史观“是开放的科学的体系,具有博大的气度和宽广的胸襟,承认这些史观有其精华,有其长处,因而对其持吸收、借鉴和改造的态度……吸收现代史观、整体史观、文明史观、社会史观、生态史观的科学精辟的观点和论述……借鉴诸多史观的视角、研究领域、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和资源观等……转换现代化史观、文明史观等史观的哲学基础,让其成为奠定在唯物论和辩证法基础上的科学史观,让其与生产力史观,阶级斗争史观等中观史观一起,成为构成现代唯物史观体系的中观史观”。[12]由此可见,唯物史观是“山”,是宏观的史观,其他史观则为“冰山一角”,是中观史观。也正是因为“山”在人们思想中的伟岸、强大和震撼,所以西方史学家德里达说:“地球上所有的人,所有的男人和女人,不管他们愿意与否,知道与否,他们今天在某种程度上都是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人。”[13]

再次,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有哪些?如何培养?

纵览1950年至2011年新中国颁布的每个历史课程标准(历史教学大纲),行文都强调“唯物史观”的指导地位,“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14]

作为资深的教育科研专家,白月桥先生在《历史教学问题探讨》一书中列出了20个他认为的历史教学中的一级观点性问题,并将这些问题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进行了对应(见表1)。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正在修订中,中学历史教师的教学实践也在进行中,笔者撰写拙文,希冀能给修订的专家提供些许参考,给忙碌于文山题海中的历史教师捧上一杯透心的凉茶,以解对唯物史观的求知之渴,从而让原本高高在上的唯物史观更好地渗透到中学历史教学实践中去。

参考文献:

[1] 刘方现.近年来围绕唯物史观的理论争鸣[J].历史教学,2005(3):77.

[2] 瞿林东,于沛,郭小凌,等.唯物史观与21世纪史学发展问题笔谈[J].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1.

[3] 张奎良.关于唯物史观与历史唯物主义的概念辨析[J].哲学研究,2011(2):21.

[4] 王湛.做好五个环节统筹 理顺人才培养体制[N].中国教育报,2014-6-23(8).

[5] 陈辉.重新认识唯物史观指导下的高中历史教学[J].历史教学,2012(10):20.

[6] 课程教材研究所.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历史卷) [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04.

[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8] 赵亚夫.国外历史课程标准评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50-51.

[9]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76.

[10] 李幼斌,吴冬春,瞿学兰. 唯物史观诞生的标志――谈《〈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的意义[J]. 茂名学院学报, 2002(5):15-17.

[11] 张艳国.史学理论:唯物史观的视域和尺度[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19.

[12] 冯一下.论现代唯物史观的基本特征[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9(6):7-8.

第8篇

关键词:朝鲜族;双语教育;延边地区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在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朝鲜族平均学历等均超出我国平均学历水平。而朝鲜族的双语教育也是作为其他少数民族的榜样。但是最近由于朝鲜族人口的大量流失,对朝鲜族自治区带来了很大影响。因此本研究旨在考虑到因社会的变化,朝鲜族社会双语教育环境也会有所变化的情况下,对延边地区朝鲜族双语教育现况进行研究。

一、朝鲜族双语教育机关

朝鲜族双语教育机构可分为朝鲜族学校和民族联合学校两种。朝鲜族学校是以朝鲜语为中心的教育机关,而民族联合学校是同时开设朝鲜族班和汉族班的学校。因此,联合学校一般是在朝鲜族人口少的乡镇及农村地区所存在的。据延边朝朝鲜族自治州教育局统计,2011年的总共有43所,其中18所在城市地区,25所在农村。2015年延边地区总共有26所朝鲜族小学,其中15所在城市地区,8所在县镇地区,还有3所在农村地区。这和2011年延边地区朝鲜族学校相比,四年则减少了17所。并2011年民族联合小学总共有22所,其中1所在县镇地区,21所在农村地区。而2015年民族联合学校共计14所,其中2所在城市地区,5所在县镇地区,7所在农村地区。四年则减少了8所。初中和高中也出现同样的情况。综上所述,城市地区的学校数量变化不大,但城镇地区和农村地区变化较大。其原因是上汉族学校的朝鲜族学生逐渐变多,而且流动到其他大城市或者海外的朝鲜族人口也呈上升趋势。

二、朝鲜族双语教育开设课时

我国朝鲜族的双语教育是指以朝鲜语和汉语为中心的双语教育。学校双语教育现况可以通过朝鲜语文和汉语文开设课时来了解。2003年延边地区朝鲜族学校朝鲜语问课小学一年级到三年级每周各上5节课,四年级到六年级各上4节课,初中一年级到三年级每周各上3节课。而2015年朝鲜族学校小学一二年级每周各上7节课,三年级每周上6节课,四五六年级每周各上5节课,初中一年级到三年级每周各上4节课。朝鲜族学校汉语文课2003年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每周各上6节课,初中一年级到三年级每周各上5节课,2015年小学一二年级每周各上7节课,小学三年级到初三每周各上5节课。

如上所述,朝鲜语文的课时有所增多,而汉语文课时则在小学一年级和二年级每周各增加一节课,但三年级到六年级每周减少一节课。从此能看得出延边自治州在小学教育上则比较注重民族教育。小学开设朝鲜语文要比汉语文每周多了一节课,但初中的汉语文要比朝鲜语文每周多了三节课。这样的课程安排是比较合理的。正因为这样的课程设置,朝鲜族双语教育才能有现在的成果。但是,这和加拿大早期沉浸式教育模式还是有所区别的。

加拿大是最先开始实施双语教育政策的国家,其得到成功的案例得教育模式为早期沉浸式教育模式。该教育模式是从幼儿阶段到高中阶段实施的早期双语教育模式。首先幼儿阶段分四岁和五岁教育。其针对四岁幼儿用第一语言来授课,而针对五岁幼儿老师用第二语言授课,但学生可用第一语言来回答。在小学一二年级全部用第二语言授课,小学三四年级70%的课用第一语言,30%的课程用第二语言进行。而小学五六年级和初中一二年级50%的课程用第一语言授课,而50%用第二语言授课。高中阶段一年级到四年级所有的课程只用第二语言进行授课。这即是和我国朝鲜族地区的双语教育开设模式的最大不同点。加拿大重视的不仅仅是两门语文课程,而在其他课程的授课语言上严格设置用。

三、朝鲜族双语教育语文教师

根据延边自治州教育局统计,2015年朝鲜族小学校语文教师共有368名,其中228名即62%为大学本科学历,而30%的教师为大专学历,还有8名是研究生学历。联合小学的情况是54%为大学本科学历,46%是大专学历。和2011年统计相比,教师人数虽有减少,但是学历有所提高。初中的情况,1475名朝鲜族初中语文教师中1450名教师持有教师资格证。民族联合初中的情况,184名语文教师中183名持有教师资格证。高中的情况,796名语文教师中770名教师持有教师资格证。并且初中教师的最低学历为大专,高中教师最低学历为本科。延边地区民族学校除了汉语文课以外的所有的课都是用朝鲜语讲课。这和加拿大早期沉浸式双语教育模式有很大的区别。教师们的学历说明大部分教师都可以使用双语,延边州可以利用这些师资,参考加拿大双语教育模式适当地用汉语来进行授课。这将会对提高学生们的汉语水平有所帮助。

四、朝r族双语教育使用教材

第9篇

关键词: 专有名词 英语四级写作 举例论证

根据意义分类,英语中的名词可分为普通名词和专有名词。专有名词指的是特定的人,地方或组织的名称,其意义普遍要比普通名词更加单一。但是根据笔者数年来四级写作的辅导经验,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于专有名词的掌握只停留在识记和阅读的输入层面,在写作等输出层面能将专有名词及其相关知识准确应用的学生微乎其微。本文先总结历年四级写作范文中出现的专有名词,分析专有名词在英语四级写作中的作用,并根据学生习作实例说明在四级写作中的误用,最后就这一主题为考生提出些许应考建议。

一、历年四级作文范文中出现的专有名词

纵观近几年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及星火英语等权威四级辅导丛书提供的写作范文,可以明显地发现专有名词出现的频率较高。下表是对这些词汇的总结:

从上表可知,在历年英语四级写作范文中,出现频率最高专有名词为人名,如Madam Curie和Hitler等历史著名人物,其次是地名,主要包括国家名、中外著名城市或著名景点,如Britain,Central Avenue等;最后是全球知名的企业和品牌名,如Google,Apple等。

二、专有名词在四级写作中的作用

首先,专有名词的使用可以增强文章的生动性。在四级写作范文中,大多数专有名词都出现在举例论证的句子中。由于专有名词指代的单一性,使得含有专有名词的例子显得更加具象化,这种具象化会使文章有更强的代入感。请对比以下两个句子:

A.She is not choosy about her clothes.B.She simply shops for clothes that are 95 J.Crew black T-shirts,Levi’s jeans and Nine West shoes.

A句的意思为她不在乎她的衣着,而B句加入了J.Crew,Levi’s和Nine West三个普通的欧美服饰品牌,使得读者更具有画面感,更形象生动地展示了这位女士大众化的着装风格。

其次,在四级写作中正确应用专有名词,可以展示出考生良好的写作素质和综合知识水平。例如由于专有名词中的地名拼写比较重视大小写的处理,对这一方面规范的写作能够体现出作者谨慎的写作态度。更重要的是,由于专有名词涉及人物、地理、历史、品牌等百科知识,对于专有名词熟练掌握的学生,不仅能在作文中展示出自身的写作水平,更能体现出对于其他领域知识的掌握。如在主题为“倾听比说更重要”的四级作文中,如果列举出由于希特勒不听他们劝阻,执意发动战争导致人类悲剧的例子,不仅可以展示出作者对于历史、军事领域知识的掌握,还可以从字里行间表现出热爱和平的可贵品质。

三、考生应用专有名词中出现的问题

虽然专有名词看似简单易懂,但是考生在四级写作中误用专有名词的现象比比皆是,这些问题大致可归为两类:

1.拼写及首字母大小写的问题。就像学汉语避不开学习北京、天津等重要中国城市的拼写,学英语必须得熟悉英语国家主要城市的写法。但我国目前初高中使用的英语课本中,要求学生重要识记的单词大多数为普通名词,而相当一部分专有名词仅供学生理解,不求深入的学习。这就导致很多学生对专有名词的拼写存在问题。在四级作文中,误拼Washington,San Francisco等词的学生不在少数。还有一部分考生不注重专有名词的书写规范,对专有名词的大小写误用乱用,导致在作文中出现了zhugeliang,Bei Jing等不标准的表达,这些都体现了不严谨的写作习惯,务必会影响到四级写作的分数。

2.专有名词知识体系混乱的问题。由于考生对专有名词的背景知识没有熟练掌握,导致写作中张冠李戴的例句频频出现。如在“活到老学到老”这一主题的四级作文中,有学生写到“Bill Gates,who invented Internet,regarded learning as a life-long mission”,虽然从语法和拼写的角度上讲本句没有任何问题,但是作者将比尔・盖茨误认为是因特网的发明者,阅卷人对作文的印象分可能会降低。

四、关于专有名词的学习建议

四级考试的写作部分采用的是总体评分的方式,阅卷员会根据对作文的总体影响给出奖励分。如果能正确使用专有名词,那么不仅能表现出谨慎的写作态度,还会间接地表现出作者对百科知识的掌握,这肯定对分数的提高有良好的效果。因此,笔者有以下几点建议,供考生在准备四级写作时参考。首先,要格外注意人名、地名的拼写和大小写规则,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其次,在日常的写作练习中,可以有意识地借助专有名词将抽象的论述具体化、生动化,增强读者的代入感,增加习作的说服力。最后,考生们在平时生活中要重视著名人物、地名、著名品牌名的积累,最好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专有名词单词集,每个专有名词都附加该词汇相关的背景知识,并熟记于心,四级写作时举例论证时便可信手拈来。

参考文献:

[1]程永生.全新大学英语作文[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2.

第10篇

简历是求职者应聘活动的起点,也是招聘者招聘工作的开端。对求职或招聘的任一方而言,简历都具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应届毕业生标准个人简历模板范文,以供大家参考。

应届毕业生标准个人简历模板范文一:求职意向: 文员、助理及销售类工作

姓名:

性别: 男

出生年月: xx年 xx月 xx日

健康状况: 健康

年龄:

学历:

毕业院校:

专业:

联系电话:

E-mail:

主修课程

数学分析 线性代数 解析几何 微分几何 常微分方程 C语言程序设计 数据库技术 数据结构 数理逻辑与集合论 抽象代数 泛函分析 理论力学 大学物理 复变函数 实变函数 编码与密码学 图论 偏微分方程 偏微分方程数值解 数值分析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最优化理论与算法 计算数论 拓扑学 数学模型

思想修养

品质优秀,思想进步,笃守诚、信、礼、智的做人原则。

学校工作

作为班干部和系学生会干部的我,有较强的组织、宣传、管理和应变能力;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良好的人际关系。在出色地完成上级交予的任务外,还在校内组织和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中,能有力地组织同学及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从中也锻炼和提高了自己的组织和领导能力,表现出较强的与人密切合作的能力和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

社会实践

2007年寒假进行问卷调查——农村青年对婚姻的态度

2008年参加校团委组织的为打工子弟进行的援教活动

2008年参加奥运会志愿者活动

2008年暑假进行社会实践——湖北丽尓家公司办公室文秘

2009年暑假进行生产实习——湖北丽尓家公司办公室文秘

基本技能

1.通过国家英语四六级考试:

四级:498 六级:450

2.韩语初级水平

3.计算机通过了3级数据库技术。

4.熟悉Office办公软件、操作系统等

5.电脑基本硬件维护

6.驾驶证B照

曾获奖励

2006年国家劳动法知识竞赛优秀奖

2007年被评选为院三好学生

2007年被评选为优秀团支书

2008年被评选为优秀学生干部

自我评价

1.开朗大方、乐观积极、待人热情,能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具有团队合作精神。

2.诚实守信,时间观念强,有责任心。

3.身体素质好,喜欢运动,能吃苦,勤恳好学,有上进心和实干精神。

4.做事认真负责,谦虚谨慎,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

应届毕业生标准个人简历模板范文二:姓

名:

国 籍:中国

目前住地:上海

民 族:汉族

户 籍 地:上海

身 材:173 cm/kg

婚姻状况:未婚

年 龄:21

应聘职位:计算机软件

工作年限:应届毕业生 职 称:无职称

求职类型:全职 可到职日期:随时

月薪要求:2000--3500 希望工作地区:上海

教育背景

毕业院校:xxx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最高学历:大专

毕业日期:2013-06-01

所学专业:软件技术

自我鉴定

在校期间,我虚心求学、刻苦认真、吃苦耐劳,工作兢兢业业,及时总结;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几年的学习过程中,我连续获得一、二、三等奖学金和学习单项奖及三好学生称号。同时,通过了全国大学英语四级,具有一定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通过了省计算机二级、国家计算机三级,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应届毕业生标准个人简历模板范文三:基本信息

姓 名:

性 别:女

出生年月:1984-12-3

民 族:汉族

最高学历:硕士

现居住地:河北省石家庄市

工作年限:应届毕业生

联系电话:

求职意向

到岗时间:随时

求职状态:目前处于求职状态,可立即上岗

应聘类型:全职应聘职位:会计,财务分析员,成本管理员,税务专员·税务助理,财务助理·会计助理

应聘行业:不限

期望工作地区:石家庄市,石家庄其它地区

期望月薪:保密

自我评价

性格稳重,做事踏实细心,富有责任感,适合做细心度要求较高的财会类工作;

专业功底扎实,具备相关专业技能和实习经历,能更快地适应岗位工作;

曾担任行政助理和编辑职务,文笔较好,善于与人沟通,注重团队合作。

教育背景

2012年,获校级一等奖学金(专业排名2/60)、优秀学生标兵;

2012年,获校级三等奖学金(专业排名8/60)、优秀学生标兵;

2012年,获校级二等奖学金(班级排名3/27);

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中级技术资格证书;

第11篇

具有高中文化程度及以上学历的人员均可申报手语翻译人员五级(初级)职业资格鉴定;持有手语翻译人员五级(初级)职业资格证书一年及以上者,可报名参加手语翻译人员四级(中级)职业资格鉴定;持有手语翻译人员四级(中级)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者,需要持证二年及以上,可参加高一等级的职业资格鉴定。

无手语翻译人员五级(初级)职业资格证书,但在手语翻译人员岗位工作经历累计五年及以上者,并具有高中文化程度,可直接申报手语翻译人员四级(中级)职业资格鉴定(须提供用工单位劳资部门的有效证明或加盖公章的单位证明),手语翻译人员四级(中级)职业资格评定成绩为“良好”及以上者可直接申报参加手语翻译人员三级(高级)职业资格鉴定。

持有高等学校(含大学、大专、高职)毕业证者,从事手语翻译人员工作者或具有手语翻译人员工作经验者(须提供用工单位劳资部门的有效证明或加盖公章的单位证明),可直接申报手语翻译人员四级(中级)职业资格鉴定和三级(高级)的模块鉴定,在手语翻译人员岗位工作二年及以上者,可直接申报手语翻译人员三级(高级)职业资格鉴定。

(来源:文章屋网 )

第12篇

一、史学史:梁启超对传统经史学的解构

作为一个成长于传统封建士大夫家族的文人,梁启超受中国传统史学的影响是很大的,因此他建立的新史学正是在对封建史学的反思中形成和逐渐完善的。因为新史学就是向传统旧史学的挑战和解构。后世的史学史与史学理论的内容,相当重要部分的内容与经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如史学理论的正统论、春秋笔法、史例史体等,都与经学有着不可分的关系。到了近代,特别是20 世纪初,随着中国社会的大变动,加之新史学思潮和西方自然科学以及史学史与史学理论学科的出现对旧中国的影响,促使他举起史学革命的大旗,把传统经学放在审判的地位上。可以说,他在努力摧毁经史之学,即对涉及古代史学思想的经学进行全面解剖,是一次对传统经史学的解构。

在梁启超先生1901年到1902年写的两篇文章《中国史绪论》和《新史学》中,他尖锐地指出了传统史学的弊病。他认为史学根本的弊病是封建政治,并较为系统地论述了他对新史学的建构,从而初步构筑起其史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 这些主张成为他日后治史的方针。随后,1902年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对传统史学存在的不足和缺陷进行了系统全面地分析。指出封建史学最大的缺陷就是服务的对象狭窄,只有君史而忽略了大众史。他说:质而言之, 旧史中无论何体何家, 总不离贵族性, 其读客皆限于少数特别阶级或官阀阶级,或知识阶级。故其效果, 亦一如其所期, 助成国民性之畸形的发达。此二千年史家所不能逃罪也。 随即他又指出所谓旧史学有二病、四弊,认为这是中国旧史学最突出的问题。第一,即只有朝廷而不知有国家反对封建王朝的历史,二十四史都是帝王将相的家谱,应建立国民的历史,应将过去皇帝的教科书变为国民资治通鉴和人类资治通鉴。即质言之, 今日所需之史,则国民资治通鉴或人类资治通鉴而已。在他看来《资治通鉴》是中国史学界的巨著,可是内容和体系安排上也是分周记、秦记、汉记,并没有对传统的封建王朝史的编纂体例有所突破,此外历史家对具体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价也是在考量其对封建王朝利害的基础上做出的。同时,他也毫不留情地指出过去所谓的正统无一不是君统。过去的年号纪年也是非常不科学的,过去皇帝为了彰显权利所用年号无数,说年号不能明示距今有多少年。他认为在中国最为科学的纪年应该用与西方耶稣纪年相似的孔子生年纪年。第二,中国应该建立大众史,而非单一的个人史,中国过去写的都是个人的历史,这就难免会一叶障目,难以看清历史的全貌。

历史本身是由多个要素综合而产生的,人物只是历史的材料,而不是历史本身,人物只有附属在历史中才是鲜活的人物,而过去的历史却将人物看做是历史的唯一的一部分。第三,只有陈迹而不知有今务,历史都是对过去事务的叙述,历史不仅记载过去还要益于今务,即经世致用,这是史学的功能。朱维铮曾说梁启超谈的经世致用,不限定于清学史,并随即用学术主潮一个直流等提法,表明概念的时空限定。 在这里梁启超所阐述的今务是指当时要起团结全体的作用;要起改造社会的作用。第四,只有事实而不知有理想 旧史书只注重单纯的纪事, 不能从史实中总结出规律, 上升到理性, 然后开民智, 益国民。

正如前面所提及的,梁启超的生长环境使得他对中国的传统经学有较深的研究和理解,而他正是在对传统经学研究的基础上发现了中国传统史学存在的四大问题。这四大问题又引出二病即能铺叙而不能别裁能因袭而不能创作。古代中国经历了漫长的封建时代,这就使得大部分的古代书籍有着强烈的封建政治意识而这又对开启民智意义不大。梁启超先生基于此得出中国古代的封建史学不论是在思想上还是在体例上已经远远落后于时代。与中国传统史学相比西方近代资产阶级史学有着许多可取之处,因此梁启超先生积极探索,努力将西方近代资产阶级史学介绍到中国,并希望推动中国史学的发展。与胡适等人不同,梁先生并没有将中国传统史学全部否定,他所倡导建立的近代史学是在发现并继承中国史学合理内核的基础上吸收西方近代资产阶级史学的可取之处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在这种思想的指引下,梁启超对古代史学体系作了一些分析,大致勾勒出中国古代史学的发展线索,高度评价了左丘明、司马迁、刘知几、郑樵、司马光、章学诚等人的史学思想,并且注意到他们的史学思想与新史学的某种联系。

二、新史学的建构

如前所述梁启超的新史学是在对中国传统史学的批判上形成的, 但梁先生并没有简单地只是批判中国传统史学,而是在批判的基础上加以吸收和创新。这里主要讲梁启超首创新史学在关于史学定义和史学史的专史学科上的构建。

梁启超在中国首次提出了创立中国自身的新史学。他首先针对中国传统史学存在的历史循环论的观点, 提出西方史学的历史进化论对于探究中国历史的发展规律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理论指导。他认为历史发展存在着公理公例。关于史学的定义,他在《新史学》中为历史规定了三大界说:历史者, 叙述进化之现象也,历史者,叙述人群进化之现象也历史者,叙述人群进化之现象而求其公理公例者也。关于史学史的专史的架构,梁启超说:中国史学史最少应对于下列各部分特别注意,一、史官;二、史学研究者;三、史学的发展进程;四、由清以来史学的趋势。应当注意,梁启超这一构想,成为二十世纪史学史专书的基本结构,它直接影响到以后的史学史的写作,第一部分是史官,这在史学史专门之书中应当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外国也有史官,但不是很重要,在中国史官设置是很早,地位很重要,看待得很尊贵。中国史官设立的时代,可能不如传说中那么早,《史通 史官建置》篇云:盖史之建官,其来尚矣。昔轩辕氏受命,仓颉、沮诵实居其职。可是,可以较确定的是夏商时代中国已经确立了史官制度。夏代已有出土文字。 文字的创造人,可能兼有史官的职务,商代的甲骨文,已是很进步的文字,殷墟卜辞是一种史事记载。中国史官保存着优良的传统,直接影响着中国的史学,中国史学所以发达,所以有特色,与史官设置之早有关。第二部分是史学研究者,第三部分史学的发展进程,这是中国史学的重要内容。第四部分,讲有清以来史学的趋势。梁启超主要分析了史学上治史的一些缺点,诸如缺乏史料的考证,经学沉溺等写作风气。于是他认为:一是把史学史作为文化史的重要部分,特别是在中国文化体系中,史学史更有特殊的地位;二是注重对史学史影响的大事,注意大势;三是注意史学史有关关键史学人的贡献,特别是注重史家在思想方面的贡献。

三、追求新意的历史著作

如前所述,梁先生一生在史学研究领域取得了许多成就。他不仅在中国史学理论、史学研究方法领域发表了许多高水平的著作,在文化史、宗教史以及世界史方面的理论著作的水平也很高。这些文章显著的特点是,实践他的进化论史观和近代意义的历史研究法,提高国民素质,服务于社会。他认为只有史学才是国民之明镜也,爱国心之源泉也二十世纪初期的中国处在动荡变革之中,梁启超先生亲身参与了变革。在此期间,梁启超先生写了大量宣扬变革中国社会,激发青年的著作,如《少年中国说》等。这些著作对于激发民众参与变革,奋发图强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首先,梁启超很注重当代史的研究, 他认为中国要图强,必须要知道外国史,于是在二十世纪初年,梁启超本着以戒鉴为目的,大量续写外国历史书籍,如《波兰灭亡记》,《越南亡国史》等介绍外国历史知识,可谓是世界史体系形成的雏形。梁启超先生的这些论著写作目的在于告诉人民大众必须推翻封建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国才能摆脱当前的困境。随后,他又陆续写成介绍西方资产阶级革命历程的著作,如《意大利建国三杰传》,再次宣扬中国必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同时介绍日本美国等国的世界史专著。其次,为了消除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形成的民族自卑感,梁启超先生还写了介绍中国古代勇于冒险和富于创新的历史人物传记。此外他在政治学、文学等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很高的学术成就。比如,他在担任财政总长时,曾经专心研究一些经济史方面的东西,如货币史,财政史,并且成就颇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