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寻找理想

寻找理想

时间:2023-05-30 10:44:39

寻找理想范文1

梅子姐姐:

您好!很谢谢您这个栏目,让我有一个可以倾诉的地方。我的成绩一直不错,同学们很羡慕,爸爸妈妈很高兴。可是他们不知道,我挺痛苦的,因为,其实我一直没有什么远大理想,也从来没有设想过未来。只是,学习是我目前必须做的事,我就去做了。有同学在恋爱,有同学交了很多朋友,有同学积极地当班干部,有同学已经为出国留学准备着,可是,大家都在疯狂追求的事情,我一点兴趣也没有。很多时候,觉得自己是这个校园的局外人,很孤独。读书是为了什么?我感兴趣的事情是什么?我的理想是什么?人活着有什么意义呢?我最近一直在想这些问题,想不通。梅子姐姐,你能告诉我吗?

曼陀罗

曼陀罗:

你好!好像这样的针对中学生朋友的信箱栏目,应该给出一些高端大气上档次的答案,譬如说,你要为爸爸妈妈考虑啊,人活着可以为社会为国家做贡献啊,你要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啊之类。但是,我常觉得,人总是会有一段寻找意义的迷茫过程,为什么非得每时每刻都为所谓的“意义”而活呢?为“寻找意义”而活也是人生啊!如果知道自己的兴趣在哪里,有理想有目标,就有计划有步骤地实现;如果没有,我们就去寻找。你现在就是在“寻找意义”的阶段,那么就享受这个过程吧。

去“寻找”,就像大多数同学做的那样,去当一下班干部,去多参加集体活动,去交多点朋友,去读万卷书,去旅行,去购物,去玩乐……即使你没有兴趣,也要积极去参加。如果我们没有体验过,怎么知道这些事情不会带来快乐呢?他人是一面镜子,如果不参与人群的活动,不和古往今来众多哲人神交过,我们怎么看得清自己?兴许你在这个过程中就发现了自己的兴趣、理想呢。退一万步来说,别人都那样尽情地去活呢,我们来到这个世界,如果不尽所能,把能体验的都体验了,好像有点吃亏吧。

“我活在这个世界上到底有什么意义,这不是我的事,这是神的事。……我经过此生看风景,你突然拉住我问我此生的意义。我想说的是,其实,我是出来打酱油的,我只是四处逛逛,东张西望一下而已,我不久就会回去了。”这是作家水木丁在《我们心中的怕和爱》这本书中谈到类似问题时的回答。我个人很喜欢这个回答。“四外逛逛”“东张西望”,体验生活,感受美与丑。所有的日子都不会是白活的,你经历过,感受过,生活就一定给你留下了一点什么。包括你所寻找的意义、理想。

梅子姐姐

寻找理想范文2

理想,你有,我有,大家都有,有人对理想看得无比重要,有人认为理想可有可无。以前,我也觉得理想很重要,理想就相当于人生的目标,没有目标,也就没有了人生的意义。而我有理想,有目标,是个成功者。但是,有一次,我的好朋友给我写信,信中她问我:“你的理想是什么?”我一时竟不知怎么回答。那是我才发现,我自己认为我有理想,但要说出来,却不知怎么表达。于是,在此后的生活里,我努力寻找我的理想。直到看到这篇文章,明白了,理想不是说有就有的,要认真找才会找到。可是文章中有这样一句话:“理想有时离我很远,有时仿佛近在身边;有时我以为自己抓住了它,有时又觉得两手空空。”,这句话让我很困惑,离想是看不见摸不到的,但巴金为什么说有时理想近在身边呢?理想,又是那么的虚无缥缈,有时又那么的真实。我现在就像一只迷途的羔羊,困在理想的森林里走不出来了。有时,我好像找到了出口,但是一眨眼我又回到了森林中心。最后,我扔掉了找出口这个念头,开始自己谋生。过了一段时间,我在找寻食物的同时,找到了出口。这才发现,我没有放弃寻出口的念头,只是为了这个目标,我更加努力而已。我终于明白,人,只要有一种信念,有所追求,什么艰苦都能忍受,什么环境都能适应。行动高于一切,想动动嘴皮就能实现理想是绝对不可能的。

是啊,理想有时离我很远,有时仿佛近在身边;有时以为自己抓住了它,有时又觉得两手空空……

寻找理想范文3

一个人当她获得某些地方的成功时,人们看到的往往是她脸上的笑容和手捧的鲜花,却很少有人品味她默默无闻的艰辛啊。我常常想,世上了不起的事并不很多,了不起的精神却是很多的。做成了不起的事情需要了不起的精神,但有了了不起的精神不一定就能够做了不起的事。而没有做出了不起的事,却始终保持了不起的精神,这不同样了不起了吗?

有些人自以为是确立了理想 ,但在现实中一遇到波折,便怨天尤人,什么“条件不好啦”、“环境不利啦”等等。其实这都是为自己本身就不够坚定的信念寻找开脱的借口。事实上,谁能说清什么叫条件好?什么叫条件不好?谁又天生比谁的条件好呢?因此,我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讲,谁会利用条件,谁的条件就好。当然,世上从来没有绝对的平等。如果说条件十倍地不如常人,那么要达到常人的水平 ,就必须付出十倍于人的努力。

少年时代是人生的开始,而只要生活就免不了错过一些机会和出现什么波折,过去了的就让它过去吧!千万不要让懊悔吞食了你的时光,更不要让懊悔消磨你的意志啊。我想当我们明天振奋起精神,凭自己的努力再争取,你肯定会从心里笑出来的。因为明天,对于我们每一个人就应该是美好的所在:它可以燃起熄灭的理想火炬,它可以掀起平息的信念波涛,它是希望的帆,理想的船。让我们趁着这大好时光,为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而共同奋斗吧!

寻找理想范文4

 

每一位走上讲台的教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受到学生的欢迎,希望通过自己的教学使学生有所收获。然而,并非所有希望都能变成现实,从小学教育教学活动实际情况看,现实中,许多课堂是低效的、无效的甚至负效的。这种情况在农村学校更为严重。教师应该如何在农村中寻找高效理想的品德课堂?在此,我就个人对这方面的认识谈谈点滴浅薄的看法。

 

一、教师教的改变

 

1.教师教学观念一定要改变。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我国正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品德课程一定要跟上时代步伐。受应试教育的干扰,学校教育工作出现“重智轻德”的现象。当前有些教师对思想品德课教学不重视,只重视语文、数学等主要学科,思想品德课教学处于无足轻重的地位。

 

广大教育工作者要转变传统“重智轻德”的观念,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深刻认识到小学品德教育在学生整体素质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在重视学生品德教育的同时,加强品德课教学研究,认真上好品德课,提高思品课教学质量,推进品德教学顺利进行。

 

2.教师应充分吃透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教学依据,每一位教师在上课之前是否认真研究课程标准,是极为关键的。有些老师课标意识淡薄,甚至备课都不看课程标准,只是照本宣科地读教材,殊不知,教材不是唯一资源。就思想品德而言,其内容可涉及自然、人文、历史、现实、中国、外国等,仅凭教材上有限的内容,很难做到创造性使用教材。所以品德课程的教师一定要吃透课程标准,研究透彻,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3.教师应该优化课堂气氛,增加课堂活跃性。曾听一位老教师讲五年级下册“校园红绿灯”,教学流程是这样的:第一步,请一位学生读课文中的事例,教师由此引出课题。第二步,教师讲校园中有哪些规则?第三步,学生不能做哪些事。这节课上,教师除了上课前请学生读了一则事例外,整节课都是教师讲,既没有充分利用课内外丰富的课程资源充实教学内容,又没有师生双边活动,更谈不上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教师是纯粹的知识传授者,学生就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这种课堂模式下,老师是努力的、尽职的,却不符合学生发展需求。因为这位老师忘了“学生才是学习主体”,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要变一言堂为多言堂,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为学生营造民主活泼的课堂教学氛围,提供较多讨论、回答、自我解决问题的机会,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局面。

 

因而,我认为理想的品德课堂模式是:情境——发现——释疑——解惑。教师创设情境,注重知识发生发展过程教学,学生学有所思——思有所悟——悟则明理,从而有效掌握知识。

 

二、学生学的转变

 

1.提高学生学习品德的兴趣。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大教育家孔子也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的至关重要的条件。品德课教学中若能培养起这种良好的兴趣,对提高学生品德素质及促进良好思想品德形成,将是一种有效途径。

 

若学生没有学习品德的兴趣,任授课者怎样精讲,学生都不会主动学习、主动动脑筋,则只是浪费时间、浪费精力。如果满怀兴致地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那么学生的拓展能力和创新能力就会不断提高,就能收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2.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品德课课程标准强调儿童要通过生活学习生活,让他们在主体活动中获得经验,通过对已有生活经验的体验与反思,形成正确的生活态度,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构建优良的品德素养。日常生活中,大家都知道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是有着独立精神的个体,可是一到实际课堂,大家就是放不开手脚,处处担心,时时不放心。

 

其实,只有让学生在实践中自主学习、自悟自得,教师的启发才会生效。比如教学六年级下册《地球累了》这一课前,我让学生课前行动起来:通过上网、去图书馆查阅资料、进行社会调查访问等方式收集地球受到伤害的事例。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提高,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还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学到很多东西。

 

然后,我们在课上就可以针对孩子们收集到的内容展开交流,可以让他们展示照片、播放录像,或者集中讨论,让学生直接形象地体会地球受伤很严重。把课堂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体验到主人翁的感觉,更好地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习惯,树立起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

 

3.知行统一,渗透良好的品德修养。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我们要注重结合实际,进行明理导行的教学实践,力求做到思想性和知识性、实践性与针对性有机统一。知识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为学生提供了走出校门亲身实践的机会,同学们广泛展开实践,融通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构筑了三位一体的教育阵地,有利于形成完整的人格。

 

如讲授“关爱大自然,从我做起”时,让学生走出学校,走进社区调查,清理小广告,参观学校旁边的小河等,增强学生珍惜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这种转变是课堂教学中难以实现的。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使学生的情感得以陶冶,终身受益习惯逐渐养成,责任感逐渐增强,并为他们最终形成良好的品格,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产生深远影响。

 

理想有效的品德课堂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提升思想品德课有效性的方法很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理想的品德课堂是思想品德教师共同追求的,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和研究总结,寻找最有效的课堂教学方式。只要我们不断进行有效教学实践,相信每位教师一定会在教学中提高,在研究中成长。

寻找理想范文5

圣莫里茨(St Moritz),一个由阿尔卑斯群山环抱的瑞士小城,如水晶般的纯净与耀眼。2004年,拥有酒店丰富管理经验的伊夫.加迪奥尔(Yves Gardiol)来到圣莫里茨的拜德鲁特斯皇宫酒店(Badrutt’s Palace Hotel),踏上这片雪域麦加的职业征途。

“拜德鲁特斯皇宫酒店已有一个多世纪的历史,独特的传统与酒店文化酝酿了独特的管理理念。客人就是我们的朋友,他们带着自己的朋友来到这里,这些客人又成为我们新的朋友。他们每年都会过来,在新年的庆典上与大家分享各自人生中的精彩篇章。”谈到管理,伊夫.加迪奥尔深有感慨:“尽管我们使用先进的现代技术,但我们的文化却相当传统。这里的顾客往往代代相传,我们努力地为他们维持这份传统。我们的员工就是家庭成员,这种其乐融融的文化氛围能温暖到所有客人,我们会陪他们聊天、喝酒、聚餐,同时又严格尊重并保护他们的个人隐私。”

对加迪奥尔而言,这里的职业历程能够塑造一种积极豁达的人生态度。成本与盈利是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但这一切都要基于“以人为本”的酒店文化之上。“我们的客人中80%都是回头客,其中有些人从祖辈这一代起就来这里消费,所以酒店里的老员工也与他们代代相识。有些员工在这里工作时间长达四十年以上,而我们的驻店经理Angelo Martinelli到今年12月将迎来他与拜德鲁特斯共度五十周年的纪念时刻。在这里,客人与酒店员工能成为一生的挚友,而客人之间或员工之间亦是如此。这就是一个传奇酒店弥足珍贵的地方,我们的生活会因它而改变。”圣莫里茨是个奇妙的地方,加迪奥尔热爱这里不亚于自己的工作。“当地有个圣莫里茨湖,夏季可以冲浪,冬季结了冰的湖面上能举行雪地赛马。”说到这里,他饶有兴趣地打开电脑里的视频资料,向记者展示这一独具魅力的休闲胜地。“还有一个叫‘楚奥茨’(Zuoz)的地方,我认为它是当地最美的‘恩嘎丁’(Engadin)小镇。‘恩嘎丁’是这里的传统文化,人们并非一味刻板地保留古往的种种细节,而是无比喜悦地歌颂他们热爱传统的精神,并与来自其他地方的朋友一起分享。”

“这里还有很多其他典故。相传悬疑大师希区柯克在这儿找到了拍摄电影《鸟》(The Birds)的灵感与构思;奥黛丽.赫本、查理.卓别林、约翰.列侬、伊丽莎白.泰勒,他们都曾在这里享受过美好的时光。”谈到经营历程中的难忘场面,加迪奥尔立刻想到了2009年,当时号称德国金童的网球传奇人物鲍里斯.贝克尔(Boris Becker)包下整个酒店举行婚礼。

怀着对历史和传奇的仰慕,加迪奥尔来到拜德鲁特斯皇宫酒店。克服挑战的过程,就是一个从适应到熟悉、再到紧密不可分开的历程。“我在这里找到了一切,我将一直留在这里!”显然,加迪奥尔将拜德鲁特斯视为职业生涯中一个永恒的地标。作为一位职业酒店管理人,他已经找到了自己理想中的家园,一片传承历史的净土,一处生活与思考的源泉。

拜德鲁特斯皇宫酒店总经理伊夫.加迪奥尔

寻找理想范文6

小时候,总是喜欢站在窗口边,仰望着缀满繁星的夜空。夜,是那么的深邃,幽静,恬美,给人一种浩瀚无边的感觉。常常,看着这美丽的景象会出了神,因为我知道,我要寻找的梦想,就在这一望无垠的世界中,就在这神秘莫测的海洋里,我相信,我的未来不是梦。

寻找着,寻找着……

为了寻找我的未来,我的梦想,我的脚步从未停留过,从一个调皮捣蛋的毛头小孩,到现在成为一个不断追寻的学生,我都一直在为我的梦想奋斗着,而现在的我,尽管是在不断求学,但我知道,我的每一分、每一秒、每一刻,都在为我的理想打下一根扎实的钢筋,砌上一块坚实的砖块,为有朝一日更上层楼而打下夯实基础。所以相信,我的未来不是梦。

寻找着,寻找着……

朴实纯净的田园生活,就是陶渊明所寻找的那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境;对于美学孜孜不倦的钻研,就是朱光潜所寻找的艺术高峰;对于X射线原理的探究,就是伦琴不惜生命所寻找的科学……历史中,国度间,每一个人,每一个生命,都在不停寻找自己所向往的梦,是的,我们的一生都在寻找,而为自己的梦想付出努力的人,终将攀上心中的峰顶,所以我坚信,我的未来不是梦!

寻找着,寻找着……

我的梦,我知道你就在前面,对你的渴望、憧憬和向往,引领着我一步一步地走向你,也许,路会有些曲折、坎坷,但这无法阻挡那颗寻找你的赤诚之心,我会全力以赴冲向你,谁让你是我的梦想呢?

寻找理想范文7

导演:娄烨

主演:周迅 / 贾宏声

上映时间:2000年9月7日(香港)

内容简介:该影片是周迅与第六代导演娄烨合作的片子,凭借这部影片,周迅摘得了她人生第一个影后。十多年前的周迅,是扎着两个马尾,穿着红白相间的运动服,放纵笑的牡丹;也是化身美人鱼的美美。马达寻找牡丹,摄影师等待美美。两个痴情女子,却最终得不到爱情,不禁让我们反思,爱情究竟是什么?或许看完影片,你也会情不自禁的问对方,你会像马达那样找我吗?

“如果有一天我走了,你会像马达那样找我吗?”“会啊。”“会一直找吗?”“会啊。”“会一直找到死吗?”“会啊。”“你撒谎。”

我们会觉得这是一句很浪漫的话,多在言情剧里出现,另一方走了,对方开始拼命寻找。这样的桥段看似浪漫,当重回现实,我们发现,这种寻找毫无意义。我们总习惯去试探对方对自己的忠诚程度,但是对方不是小狗,他不会没有任何理由义无反顾地去等待,去寻找。毕竟“忠犬八公”,只存在于狗界。

这时候我们就会抱怨,找个对象还不如和只狗共度余生,话虽这么说,但几乎没人这么做。睡前故事张嘉佳,他拥有梅茜也才三年多时间,即使这样他也将梅茜塑造成人的性格,会写作,偶尔揭揭老爹老底儿。《爱情呼叫转移》里瞿颖饰演的李苗,找对象要看狗的脸色,就算狗陪她对过人生艰难时段,但是对方的呵护还是不可缺少。结论是,狗不可以当对象,我们还是需要对方。那么这种抱怨和试探就多了一层无理取闹。

电影《苏州河》里“美人鱼”扮演者美美问摄影师,你会像马达一样找我吗?虽然他回答会,但是美美心里也清楚他不会,但她还是尝试了。第二天摄影师害怕的事情出现了,美美走了,留下了一张纸条“来找我吧!”。换做是你,你会去寻找吗?

影片的结束,和开头是一样的,摄影师见过一对情侣,他找到了心爱的她,只是已停止心跳。摄影师依旧拍拍风景,回忆过往,他说“我从来没有喝过这么好喝的酒,如果美美没有离开,我们会一起喝酒,在苏州河上飘荡……可我不再会去找美美,因为我知道一切不会永远,我想只要我能回到阳台上去,我的爱情故事就会继续下去,可是我宁愿一个人闭上眼睛”,于是悲剧发生了,他从船上跳下了苏州河。

结局可能我们未曾想过,我们不去剖析这是电影想要达到的效果,只探寻爱情里让人捉摸不透的微妙关系。

摄影师看到的那对情侣,男的叫马达,女的叫牡丹。为什么马达会拼命的寻找牡丹?因为牡丹因他而“死”。年幼的她只是学校的学生,父亲卖酒为生,经常带女人回家。她缺少父爱,因此爱上了每天骑摩托车接她的马达。可惜,马达糊涂为钱绑架了她,牡丹因爱生恨,从苏州河上一跃而下,留下会变成美人鱼再来找马达的话。马达开始悔恨,是这种负罪感,有这层心里上的折磨,让我们找到了寻找牡丹的事实依据。可这毕竟是一个极端例子。

有时新闻会报道,XX要跳楼,XX要跳桥,多半因情而跳,可结果呢?跳了,你死了,别人愧疚一生。没跳,勇气不够,心灰意冷,对方反而更加厌恶。这是我们想要的结果吗?我们只想对方多一点对自己的注意。在这里我想说,不管是死还是离开,都是舍弃,既然是舍弃,对方会去寻找吗?不会,所以别傻了。

根据以往爱情剧情,对方离开大致分几种:

1、主动选择离开,因对方离开,另一方会不甘心而拼命寻找,这种寻找满心伤痛。

2、试探性离开,本身就在怀疑,没有信任怎么指望好结果,导致另一方不会寻找。

3、被动离开,彼此是有感情的,对方可能会找,但不会久,最终会放弃寻找。

4、因无法容忍而离开的,找不回来,勉强回来也不会幸福。

其实寻找本身就是蠢事一件,俗话说,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也别强求。现今这个社会,没有真正的路痴,只有不愿调头的车。所以找的一方要认清现实,要理性对待。试图让人寻找的人,在对待感情上很幼稚。牡丹之所以选择跳桥,是太年轻,太单纯。若想离开,就要心无旁念,要是抱着他会来找我的想法,你还是一边玩去吧。感情不是和稀泥,干脆利落点大家都好。

寻找理想范文8

正是在这不断地寻找中,人类一步步的进步着。但当我们拥有了几乎一切后,我们却失去了我们对生命的点金石的寻找。

海滩上,一个学生漫步在海边。当他低头时,发现了一个小纸条,上面写着点金石的故事,而文中的点金石,就在这个海滩上。

于是,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寻找着。

终于,他什么也没找到。颓然的坐在了海滩上。又一个纸条被海浪冲到了海滩上。打开一看后,豁然开朗。此后,他再未找过那个点金石。

看到这个故事,我百思不得其解。小纸条上写了什么?我不得而知。

再看到它时,我五年级。看到这个故事,我一笑而过,而心里充满了对那个学生的嘲笑。根本没有的东西,为何费尽心力去寻找?

那时的我已不再寻找,满怀对生活的满足,充斥着知足者常乐的思想。但一件事,改变了我的想法。

那是学校的一次活动,让我们去采访一群生活优越且富有的企业家。许多问题我已忘却,但只有这个问题仍令我久久不能忘却。

请问,您现在有车有房,腰缠万贯,为什么还要身兼两职,奋力工作呢??

为了让生活更富裕。?

您现在不是很好吗??

这只是现在,并不代表以后。只有不断地寻找,才能真正的成为富翁。?

事后回想起来,觉得真的很有道理。这时,我想起了那个故事中的小纸条:

寻找理想范文9

寻找着痕迹,走在寂寞的石路,低头寻找那些遗留的痕迹,有着余香。

寻找着笔记,翻着曾经的墨迹,闭眼寻思那些曾经的美好,有着淡温。

寻找着回忆,记着暗淡的记忆,闷脑苦思那些飘散的童真,有着珍存。

也许,那些痕迹已渐渐淡化,没有了过去的想念却拥有现在的忧愁 。墨迹已渐渐蚀化,没有了曾经的新鲜却拥有美好的回忆。记忆已渐渐埋葬,没有了儿时的童趣却拥有矛盾的心理。

淡漠的痕迹已不能复原,找不到那种美好,似乎自己想要的感觉已经随风飘逝。好久再也没有看到那种眼神,而也许已不存在。但默默的心理不想被看透,存着的秘密只想随时间埋葬。找寻不到符合心意的环境,摸不透这世界有我存在的痕迹,只是淡淡的一抹星光,你永远不会知道它的轨迹会如何去行驶。

我已经错过了太多没有去珍惜,已经隐瞒了太多没有去表露真情实意。也许只是遗失的美好。淡去的日子,留下的痕迹,当你回头却发现纵横交错已找不到回去的轨迹,只能硬着头皮走下去。心思你永远猜不透,善变心理你永远摸不准。也许会发现难懂的不只有我们自己,自己不去发现,不去寻找。

每日的看着,回忆着,可以拥有的却是偶尔的美好,自己所喜欢的也仅仅是得不到太多。

每日的守着,翻阅着,可以拥有的确实遗失的美好,自己所看不透的仅仅是想要的太多。

也许某一天你会找到痕迹自己如何让走下去,如今的迷茫只是相遇美好,留不下遗憾。

寻找理想范文10

关键词:海外华文文学;新移民文学;寻找;文化认同

“海外华文文学”的命名,把独立地标标示出来,道出民族的语言离开本土以文学的形式生长的事实,显示出它具有的和其他文学不一样的特质。文学作品的创作者身处异域“流浪”的背后,往往都有着“寻找”的目的。而由于社会背景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同时期的人们寻找的对象不尽相同,在作品中传达出的意蕴也会有所差异。

新移民文学指的是80年代初起从中国大陆赴北美的作家作品。在国内实行人改革开放和国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的背景下,中国人主动走出国门,他们要寻找的对象也随之而变化。下文试从寻找物质财富、寻找自我、寻找文化认同这三部分来论述。

一、寻找物质财富

历经带来的物质上的极度匮乏后,人们十分渴望到国外寻找财富,几乎每个人都怀着一个“美国梦”。因此,当70年代末,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时,大陆人掀起了出国热潮,寻求财富。从《我的财富在澳洲》等书名,就能明显看出此目的。曹桂林的《曼哈顿的中国女人》一书甚至有着明显的“拜金主义”和在精神文化上向“西方”“一边倒”的倾向。这本文学价值并不高的书在当时引起了轰动效应,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正是它塑造了中国人在外拼搏寻找到财富的励志“英雄”形象,迎合了当时人们渴望寻找海外财富的心理状况。

出国寻找财富,首先得要留在国外。争取在异域的“居留权”也就成为大陆人首先面临和需要解决的问题。而这种追求身份的挣扎往往和女性的婚姻密切相关,特别是描写年轻女性为争取居留权而和年迈的男性进行的“另类婚姻”。在严歌苓《少女小渔》中,主人公小渔为了追求身份而和一位年迈的老意大利人结婚,移民局见惯此类骗局而不落实调查。由此可见这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甚至是已得到政府默许的交易。这种婚姻也带来了不少的痛苦和无奈。小说中的小渔常常夹在真正男友和名义丈夫老意大利人之间。江伟怀疑她和老人已经成为事实上的夫妻,使得小渔无法以一个“人”的身份,怀着一颗爱的心,尽力去帮助老人。特别是小说结尾时,老人病着躺在沙发上,而江伟在门外催促小渔赶快离开。这一场景下,小渔内心的无奈全然显露出来。

大陆人到国外寻求财富的历程往往是非常艰难的。他们要从社会较为底层的工作做起,以求得生存。查建英的《沈记快餐馆》,高小刚的《女博士旅美打工记》和李惠新的《流旅美打工记》等小说名称,就已直接指出其生存书写的主题。刘德观的长篇小说《我的财富在澳洲》中的“吃不着的苦比吃得着的苦还要苦”的“五苦论”更是一个打工苦楚著名概括。大陆人在写北美打工求存,特别是经过苦苦奋斗后得到成功的痛苦过程时,常带着一种炫耀的意味。无疑,这炫耀是给大陆读者看的。一定程度上说,正是当时国人对“美国梦”的狂热,当时特定的社会环境,造成了大陆人的畸形炫耀心理。

二、寻找自我

给大陆人带来的不仅是物质上的匮乏,更有精神上的摧残和折磨,甚至摧毁了人们原有的精神价值体系,而由此带来迷惘和失落的情绪也一度表现在新移民文学中。黄运基的小说《寻》直接以“寻”为题,主要记写“我”在机场偶然遇见一位流浪在美国的女子的经历。女孩说,“我到处流浪是为了寻找我自己”,“两年前,我失去了男朋友,也失去了自己”,“谁也没有背叛谁,是命运背叛了我们”。[1]作者借女子之口道出了部分大陆人流浪的目的正是“寻找”,而寻找的对象并不是具体可感的,而是因“命运”而失去的看不见摸不着的“自我”,其实这正代表经历的那代人的在历史中失去“自我”后的心声。

在查建英《丛林下的冰河》中,当被问及来美国的原因时,“我”的回答也是“我来,就为了找找看。”“D”,即我在大陆的初恋情人,“他父母双亡,下乡八年,竟仍旧如此富于理想”,毕业后选择去了西北。“因为D不是别的,而正是我生存的某种可能,是我自身的某种理想和精神。”其实,两人截然不同的选择也是两种不同的“寻找”方式:一个在国外寻找,一个在国内寻找。而和黄运基的《寻》相同的是,文中“寻找”也和宿命感有关,它是和《丛林中的猛兽》里一种古老而强烈的预感有关。这种带宿命意味的“寻找”应该与历史给人们带来的感怀历史和自身命运的情绪是密切关联的。

如果和同时期国内的文学思潮相对照,新移民文学中“寻找”意识其实与大陆的“伤痕”文学和“反思”文学在情绪上有一定相似之处,都表现出历史给人们带来的失落和迷茫情绪。与大陆的“寻根”小说不同,新移民文学通常并不触及民族文化的寻根,而着重于历史变动后“自我”的寻找。正如上述《寻》中的女孩和《丛林下的冰河》的“我”,在后,都对过去经历的政治历史产生了怀疑,在宿命般的社会历史进程中,难以找到自我的意义,无法适从。

新移民文学体现出来的“寻找”意识更偏向于个人内心的探寻,少数作家甚至触及了人性的探寻。严歌苓谈到“”时曾说:“很多年后回想很多人的行为仍然是谜,即使出国,我也一直没有停止这种追问,人们在那十年为什么会有如此反常的行为?出国以后,有了国外生活的对比,对人性有了新的认识,再后来接触心理学、人类行为学,很多事情会往那方面联想,会把善恶的界限看得更宽泛一些。”[2]她先后创作了《白蛇》、《天浴》和《穗子物语》等与“”相关的作品,通过书写个人化的经历来探寻“”这一特殊的历史背景下的人性。三、寻找文化认同

新移民文学的精神层面上的“寻找”意味,除了和历史有关外,其实还和当时的社会时势特别是经济全球化有密切联系。在新的历史时期,特别是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不断增强。经济基础的变动使得作为上层建筑的文化形态的归属问题也发生了变化。在变化速度如此之快的时代,文化上的“认同危机”成为一个普遍的问题。而离开本土,这种危机和迷茫在海外“流浪”的新移民作家身上体现得特别明显。

和前辈们一样,新移民作家都试图融入当地文化,寻找新的文化认同,然而却以失败告终。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这种融入体现出了新的特点。“由于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所导致的发展中国家人口大量移居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一种趋势和必然产物。在这个过程中,来自第三世界的移民是以其民族的一种代表的身份进入并与西方世界发生关系的,而他们在这个社会中作为边缘性群体的地位和艰难挣扎的处境,不过是当代权利关系和反映这种民族关系的民族生结构在一个西方社会内部的变相和复制。”[3]因此,在新移民文学中,我们常常能看到,大陆人作为第三世界民族的代表,以“他者”的身份进入第一世界的描写,并在其间体现出两个世界的对立。“他者”甚至成为新移民文学的一个典型主题或现象。

在查建英的小说《丛林下的冰河》,“我”身上的“寻找”,除了寻找一个在政治历史变乱中迷失的自我外,其实还体现出文化身份上的寻找。文中,捷夫是“我”的男朋友。“我”X得捷夫恰恰是我想象中真正的美国人。就好比我预先画了个框,捷夫不大不小不肥不瘦正落进这副框子,正从里面冲我咧嘴傻笑。可以说,捷夫就是我想象里美国的代表,或说是“美国梦”的一个表现。表面上,我们相处得很好,然而最终却走不到一起。其中的原因其实文中有提及。例如当我们去参观美国的监狱时,捷夫并不能理解我口中的“政治犯”,只是一脸的茫然,两人无法真正交流。事实上,这透露出的不仅是两人认知或经历上的不同,其实更是第一世界和第三世界人们鲜明的对比。

“流浪”海外的华人,一直都在继续着“寻找”的脚步。70年代末80年代初兴起的新移民文学也是其中的流浪者和寻找者。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出国浪潮,寻求海外财富,寻找在社会历史变化中失去的自我以及在全球化浪潮中寻找文化认同与文化身份。他们的寻找随历史的变化而有所不同,并也以特别的方式记录了当时的时代。

参考文献:

[1]吴奕绮选编.海外华文文学读本短篇小说卷[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9.第217页.

寻找理想范文11

蚂蚁在爬来爬去,寻找着食物;小河哗哗地流着,寻找生命的源泉;鸟儿在天空中飞翔,寻找另一片天空。我们总是在生活中,不断寻找着,追求着,那是理想,那是希望。

当我在弄丢某件物品时,我会寻找丢失的原因;当我在解题时,我会寻找正确的答案;当我在购物时,我会寻找自己最满意的。但是这些寻找并不都会给我以满意的结果,只要做了,就应无怨无悔,我不可能乞求世上有买后悔药。

神话中的人物在寻找。唐僧寻找真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沉香寻找神斧,劈开华山救母亲。虽然他们的寻找,都有一个圆满的结局,但是人们记性深刻的却是他们寻找的过程。

每一次寻找切忌盲目。每个人的东西丢失了之后,家人,朋友都会帮你寻找,你也可能贴“寻物启事”。也许更多的时候,会是你和朋友们帮别人寻找。大家一齐寻找,一起在寻找中找出人间的真谛。

蓝天四垂,橘红色的太阳像个甜蜜的漩涡,柔柔的清风,轻缓地在我身旁翩翩起舞。在这和平而宁静的小路旁,我聆听着树的低语,草儿的私语。我寻找到了,心灵的烦躁已拂去,有种回归大自然的喜悦笼罩着全身。

每个人都在寻找,在不同的时刻寻找着不同的事物。青年人,在寻找长大的足迹,在寻找学习进步的身影;中年人,在寻找幸福的家庭,在寻找着事业的成功;老年人,在寻找得来不易的乐趣,在寻找余生的安逸。

或许,从原始时代就开始寻找。寻找最初的生存条件到现在外星人生命;从寻找八大行星发展到太阳系之外,科学家的欲望总是不能被轻易满足,他们寻找着。

用数学角度来讲现代人类站在了数轴的原点上,向前探索未知事,向后研究考察,古代文明灭亡的原因。

现在的寻找,不再简单。不像牛顿发现一颗苹果掉在地上有万有引力。这些寻找都要用集体的力量,思维,智慧寻找。

寻找理想范文12

[关键词] 寻找 信件 爱情 回忆

母题(motive)原为音乐术语,指可以发展出一个乐句、乐段的简单音型,即所谓“动机”。其拉丁词源的意思是“使之运动”,后来指构成故事情节的基本单元。最早出现在民间故事分类学研究中,后被广泛应用于民俗学、文学、影视等研究领域。“寻找”以母题的形式出现在众多艺术作品中,寻找爱、寻找亲人、寻找真相、寻找生命价值等,在各类艺术作品中都有所体现,表达出人类在面对大千世界与自身个体间的情感追溯,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与精神内蕴。如我们熟知的《西游记》就表现出这种寻找意味:一方面历尽艰辛寻找理想境界的发展、进化历程,另一方面显示在追寻、探索中所必须秉持的信念、毅力和征服各种阻碍的能力,这种意义上的“寻找”以及超越了“取经”本身的具体目的而成为一种精神内涵。如《可可西里》中巡山队员追踪盗猎分子,体现着对生存、道德、信仰意义的追寻,尽管这其中要付出沉重代价,但作为有信仰的人仍要不断追寻生命价值。寻找的意义也便凸显出来。本文将要对“寻找”以母题的形式在日本经典爱情电影《情书》中的反复出现进行分析,对其中表现出的寻找爱情、记忆以及对逝去生命的追忆进行解读,力图找到“寻找”在本片中的深层内涵,以及对生命意义的一种诠释。

爱情是银幕世界的永恒主题,经典的爱情电影总是让一代又一代的观众沉迷其中感叹不已。作为亚洲电影重要一支的日本电影,也为世人贡献了不少爱情绝唱。《幸福的黄手帕》、《远山的呼唤》、《生死恋》等一部部催人泪下、缠绵悱恻的爱情经典呈现在观众面前,高水准的爱情巨作成为日本影片在国际影坛上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我们将要分析的是20世纪90年代风靡亚洲的经典爱情电影《情书》。

一、岩井俊二与《情书》

《情书》是日本20世纪90年代崛起的优秀导演岩井俊二的代表作,也是“岩井美学”的代表作之一。岩井俊二在《情书》获得成功后,又相继推出了几部颇有影响的影片,如反映底层移民边缘生活的《燕尾蝶》,纯净如水的《四月物语》以及表现青少年成长的《关于莉莉周的一切》和《花与爱丽丝》等。

《情书》由一个失去爱人的女子“向天国寄信”开始,通过与她有同样相貌的女子的书信交流来转换场景,初欲寻找恋人过去的生活足迹,末却找到一段不曾被发现的青涩恋情。本片以寻找为线索串联出故事,寻找逝去恋人过去的生活片段,最后各自找到意外的真相。

开篇漫长的三分多钟以黑白为主色调的远景镜头,奠定了整个影片的基调是内敛含蓄的。故事以一种叙述性的电影语言向我们展开。大雪茫茫的神户,渡边博子和亲友们正在祭拜两年前因山难而去世的未婚夫藤井树。虽然藤井树已死去,博子却始终对他无法忘怀。在悼念完陵墓回到男友家中后,博子发现了他的初中毕业纪念册,找到并记下了他以前在小樽读书时的地址,于是写了一封“寄往天国的信”以解思念之苦。而这封信被送到当地一位也叫藤井树的女性手中,故事就此展开。

一直追求博子的秋叶为了让博子忘却死去的藤井树,决定和博子一起到小樽去弄清真相。博子在街上巧遇女藤井树,看到了和自己长得一模一样的女孩,博子猜到她就是藤井树,并对男藤井树选择自己的理由产生了怀疑。

博子收到女藤井树的回信,告诉她确实有个和自己同名同姓的初中同学。在博子的要求下,女藤井树开始搜索自己对男藤井树的回忆,却揭开了一段自己都不清楚的初恋故事。女藤井树后来经历了死亡的考验,拿到一本《追忆逝水年华》那张写着“藤井树”的借书卡,翻到背面,竟是男藤井树以前为她画的素描……

二、“寻找”母题的反复呈现

(一)寻找神秘的回信人

影片的第一次“寻找”是由那封本意为“寄往天国的信”引发的。博子写信的目的只是为了怀念逝去的恋人。但竟然收到了回复。秋叶打算借一次出差的机会去见一见这个所谓的女子“藤井树”,第一次寻找就此发生。在这一段落中,“寻找”母题表现为对过去恋人的念念不忘,也包含对回信人身份的进一步确认,带着这样的心情两人踏上寻找之旅。

在去往女藤井树家中的路上,他们的寻找并未收到效果,似乎故事到此就可以结束。但在接下来的出租车司机的口中观众才发现女树与博子确有几分相像。导演在这里采用的镜语方式通过来往信件的交错进行使得由同一名演员饰演两位女主角的相似性而变得痕迹模糊,这为整部影片也带来一种神秘而含蓄的风格。

寻找的结果在接下来的场景中有所揭示:出租车司机口中的“可能是双胞胎”,以及读完博子留下的信件并写出回信的女藤井树在街上邮寄回信时的巧遇,即证明了女藤井树与博子有着同样的相貌。这让博子深为惊讶。第一次寻找的结果想必也使观众为之诧异,也为后续展开新剧情做好了铺垫。

(二)寻找逝去爱人的生活

女藤井树出于对前一封措辞较为严厉的信的抱歉,又给博子小姐回信道:在国中时有一位与她同名同姓的男同学,或许要找的就是他。“要是你还记得与他有关之事的话,可不可以请你告诉我?”博子对于旧日恋人学生生活的关注在此时被唤醒,影片也从此刻展开了女藤井树关于那段青春记忆的回忆。故事在这时开始转入女藤井树的回忆部分,也是影片的重要内容。

在这里,我们有必要对博子此时的寻找进行分析。一方面,从表面看,她试图了解男藤井树在学生时期的一些经历;另一方面,在之前寻找女藤井树回去之后与男藤井树妈妈的谈话中,博子已经了解到男友对自己一见钟情这个事情必定是有原因的。这样的要求看似冒昧,但也是想证明自己心中的疑惑是否为真。已经有过一段时间交流的两人在此时也不会因为这样简单的要求而段了联系,所以剧情由此得以继续。

“寻找”母题在这一阶段的作用是推动了剧情的向前发展,在导演精心的安排下如清水般缓缓流淌在剧情中,这一切有意无意的寻找就这样发生。一面是博子对已逝恋人的思念之情压抑着她的情感,对于秋叶的追求也没有明确的回应;一面是感冒始终没有好转迹象的女藤井树在病痛与对邮递员隔三差五的逗趣并无好感的双重不适下,影片的格调一致保持在略显沉闷、模糊甚至是无聊的节奏中。女藤井树对国中生活的回忆开始后,清丽的感觉便显现出来。

(三)寻找逝去的青春记忆

女藤井树回复:出于同名同姓的缘故,对男藤井树的事确实记得很清楚,不好的记忆从开学第一天就开始了。镜头在这时慢慢拉开,响起清丽的提琴声,回忆拉开序幕。女藤井树在对博子讲述过去的同时,自己也在不断地回忆过往的青春记忆,一段在她看来并不美好甚至有些尴尬的青涩感情。在这一个看似并不连贯的故事中,影片对于男藤井树的刻画也逐渐清晰起来,男藤井树对于女藤井树的朦胧情愫也慢慢拨云见日。后来接连发生了男藤井树遭遇车祸、在田径比赛上突然出现并摔倒的事故。博子在此后的来信中寄来了相机,要女藤井树为她拍摄他们的运动场,女藤井树也借此机会回到母校,见到了当时的任课教师,也回到了她和男藤井树一同工作过的图书室。

女藤井树的寻找在这一时期仍略显被动,对男藤井树的既有印象也并没有改善。“寻找”这一母题的显现仍在影片的情节中慢慢推进着,期间的叙述重点已经放在女藤井树这边,对博子的来信也是在表现女藤井树日常生活情境下由旁白念出,表示回忆的过去时和仍在图书馆工作的现在时的不断交替,影片的基调在缓慢昂扬起来,这也意味着那段青春记忆对于正在生病的女藤井树来说也起到了一定的缓解作用,心情随之有所好转。

在母校图书馆的一段叙述借一群女生之口再次表达了男藤井树对女藤井树的倾慕之心,也为前篇所讲的不断在借书卡上写下“藤井树”名字之事做了解释:男藤井树所写是他有好感的、附有倾慕之心的女生的名字。母校老师也把博子未曾告知男藤井树已离世的消息告知了女藤井树。沉重的音乐响起,为这段清新、恬淡的回忆画上句号,对过往回忆的寻找暂告一段落。

这一阶段的“寻找”主题主要表现为对中学时期那段不曾意识到的美好情缘的回忆,看似是由博子来推动,但真正的实施者——女藤井树在后期也已经被自己多年前的一段奇特缘分所感染。寻找的最后结果出乎她的意料,在回程的路上她停下来咳嗽,并想起在父亲去世后悼念结束的场景,透明、完整的蝴蝶仿佛仍在存活,但斯人已逝。死亡的主题在这里的出现也体现了导演的精心安排:一方面是由得知男藤井树离世而想到自己亲人的离开感到伤怀;另一方面则是为接下来女藤井树病情加重直至威胁生命安全设置悬念。

(四)寻找到的真相

影片回归现实中。女藤井树由于感冒引发急病,妈妈和爷爷在送与不送中徘徊。最终,76的爷爷背起重病的女藤井树一路小跑赶到医院,挽救了她的生命。而之前一直在要求搬家的妈妈找到了答案:不搬了。在以爱情为主题的这部影片中,这一段描写亲情之深的段落想必感动了许许多多的人,在等待救援与主动求医的选择中,深受丧子之痛的爷爷坚定地选择即刻奔赴医院,并用年迈之躯一路蹒跚地将昏迷不醒的孙女挽救回来。亲情在这里的体现淋漓尽致。

镜头回到博子这一边。博子他们来到男藤井树遇难的山上,在吃饭时博子透露了她对藤井的思念:他留给自己的都是美好的回忆,甚至在他死后还要探寻之前的事。在朝阳的衬托下,在恋人出事的大山前,博子大声地喊出那句话:你好吗?我很好。作为释怀表现的交响乐缓缓响起,镜头切换到经过一夜治疗而苏醒的女藤井树身上。她也在说着这样的话,有着相似的容貌,有着共同相识的友人,有着相同的失去亲人的经历,这两个相隔遥远的女子在这一时刻仿佛心灵感应,重复着这样的话:你好吗?我很好。你好吗?我很好。整部基调低沉、舒缓、安静的影片在博子的大声呼喊、交叉剪辑的画面、震慑人心的音乐中达到高潮。博子的呐喊一方面体现出两个人的心灵相通,在呼唤心爱恋人的同时仿佛也在召唤着与她同名同姓、与她同样相貌的女子从大病中醒来,另一方面也是在表达着博子对恋人的思念,和自己对寻找过去但得到意外结果的一种释怀。这一片段的最后是博子站在雪山前的一个大全景,让观众感受到强烈的心灵震撼。生命,在人类真挚的感情和珍惜中才愈显珍贵。

女藤井树在父亲去世后的服丧时间,男藤井树将那本《追忆似水流年》交给她帮忙还书。这是他们最后一次见面。后来男生转学,从此也就失去了联系。《追忆似水流年》是法国意识流作家普鲁斯特的一部自传体长篇小说,在影片中,这也是连接男女两个藤井树的重要线索。

我们不仅要想,如果当时男藤井树表白的话,或许就仅仅是个清纯的校园爱情故事,没有更多值得流传的地方。而正因为后来的世事变迁,生死体验,才使得这样的感情在事后看来是如此的唯美、浪漫、清新、隽永,又是如此的充满遗憾。

故事的最后,来自博子的最后一封信也说出了那个“秘密”:“他在卡片上所写的名字,应该是你的名字”,事到如今仍然不肯相信的女藤井树在接下来的事情面前,寻找到了最终的答案:那群在图书馆管理书籍的学妹们赶到她家,拿出了男藤井树当时要她代还的那本《追忆似水流年》,里面的借书卡写着她的名字,卡片背后是她的素描像……一切在这时完全明朗。“因为我很害羞,所以没有把这封信寄出去”。藤井最后的言语结束了与博子的信件来往,也结束了整部影片。

三、寻找结束

“寻找”以母题的形态在整部影片中突出显现,寻找爱、寻找记忆、寻找逝去的纪念,寻找到的答案固然不能如我们所愿,但就此解开心结重新拥抱生活来得更加弥足珍贵。如女藤井树那般也算幸运,在许多年后蓦然发现了青春时期的一段美好回忆。如果没有寻找,或许这一切都不会再被人发觉;如果没有寻找,两个远隔千里的人人生就没有重叠;如果没有寻找,生的人逝的人都要留下遗憾;如果没有寻找,世界要少了许多奇妙的因缘。寻找,作为人类生存发展过程中一项重要活动,包含着对真理的渴望,对生活的热情,对人生的思考,也有对生命意义的终极探寻。对爱、对记忆的探寻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者我们的社会不断向前发展,走得更加美好完善。

《情书》中对过往回忆的追寻和对死亡的描绘都极具东方气质,含蓄优美、略带感伤地表达出影片的主题——珍惜有限的生命和宝贵的爱情。与现实相比,影片中的过去更为明快优美:在那一幅幅唯美的画面中,漫天飞舞的片片樱花、暗生情愫的少男少女,都唤起我们的无限遐想。而《情书》中所构筑的那个美好的中学时代,可能正是岩井俊二和很多人最为温馨纯洁的回忆。寻找真相,寻找人生的意义与生命的宝贵,这些都在影片中深刻体现,在找到答案之后,片中人物和作为观众的我们要做的就是跟随内心感受,勇敢地接受过去,用更好的姿态来做出未来的选择,好好地生活下去。

参考文献

[1]王志敏.现代电影美学体系[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应宇力. 在现代时空中穿梭的《情书》—论岩井俊二的镜语风格[J].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

[3]黄珞. 岩井俊二电影中的美学特征浅论[J]. 小说评论.2009年第S2 期.

[4]吴娜. 爱的追忆——日本爱情电影经典《情书》分析[J].媒体时代.2010年第10期.

[5]武晓燕. 记忆建构的情书——论岩井俊二《情书》中的“记忆”情结[J].电影评介.2009 年第20期.

[6]杨秋玲. 论《寻找失落的时间》在电影《情书》中的作用[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4 年第4 期.

[7]代辉. 浅析电影《情书》叙事视点的转换[J].电影评介.2010年第12期.

[8]李大千. 审死之美——以《情书》和《入殓师》为例谈日本人的死亡认知[J].电影评介.2011年第21期.

[9]陈玉蓉,闵学良. 执着而及时的生命价值找寻——浅析电影《寻枪》和《可可西里》的生命价值找寻母题[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