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丰碑读后感

丰碑读后感

时间:2023-05-30 10:44:26

丰碑读后感

丰碑读后感范文1

狼牙山五壮士的名字,多少年来在中华大地作为表现民族不可征服的英雄楷模而广为传扬。在这纪念抗战胜利六十周年的特殊日子里,我们缅怀革命先烈,了解他们的丰功伟绩。正是怀着如此崇敬的心情,我认真阅读了《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事迹。

故事发生在1941年8月,侵华日军调集7万余兵力,对晋察冀边区进行毁灭性“大扫荡”。敌人围攻易县城西南狼牙山地区,企图歼灭该地区八路军和地方政府机关。我军第六班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葛振林、宋学义5名战士担负后卫阻击,掩护部队、群众转移。他们坚定沉着,奋勇还击,为了转移敌人视线,他们边打边撤,将日伪军引向狼牙山棋盘驼峰顶绝路。五位战士临危不惧,英勇阻击,子弹打光后用石块还击,面对步步逼近的日伪军,宁死不屈,毁掉枪支,义无返顾,纵身跳下数十丈深的悬崖。

马宝玉等5位战士的壮举,表现了崇高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被人民群众誉为“狼牙山五壮士”。他们用生命和鲜血谱写出一首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

看完英雄的故事,我真觉得热血沸腾,内心对他们充满了崇高的敬意。想想我们今天的和平年代,是多少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经过千辛万苦,与敌人殊死搏斗才换来的。

因此我们更要珍惜如今的大好时光,好好学习,有最优秀的表现,长大报效祖国,才是对革命先烈最好的纪念。

丰碑读后感范文2

                       --王崧舟

  

   [设计理念]

  

  

一堂好的阅读课应该做到:书声琅琅,议论纷纷,情意浓浓。新大纲也强调指出:要在读中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本课蕴含着丰富而伟大的情感因素,如何让学生通过读来体验课文情感,进而抒发自我情感、升华自我情感?

  

   【设计特色】

  

  

以读感悟,读中熏陶。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一、诵读课题,启动情感

  

  

用课件呈现题目及丰碑的画面,教师动情诉说:“同学们,这是一座为纪念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而高高耸立的丰碑。这座丰碑是由千千万万个为祖国、为朝鲜、为和平而壮烈牺牲的烈士的英灵筑就的。在这些英灵当中,就有这样一位年轻而伟大的战士。让我们一起,深情地呼唤他的名字。”

  

  

二、整体感知,体验情感

  

  

1.学生齐读后,教师引入:“你觉得课文中的哪个词语深深地打动了你,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上来板书。”(估计多数学生会板书“纹丝不动”这个词。)

  

  

2.教师:“请大家再读课文,想一想,划一划,你是从哪些地方读懂‘纹丝不动’这个词的。”学生快速默读,教师随机点拨,并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体会和感情。例如:

  

  

(l)“太阳渐渐爬上山头……敌人居高临下,当然更容易看见我们。”(这是从原因的角度读懂了“纹丝不动”的意思。) (2)“我又看了看伏在我身边不远的邱少云,他也全身伪装,隐蔽得更好。相隔这么近,我几乎找不到他。”(这是从表现的角度读懂了“纹丝不动”的意思。)

  

  

(3)“但是这样一来……这一次作战计划就会全部落空。”(这是从后果的角度读懂了“纹丝不动”的意思。)

  

  

(4)“为了整个班……没发出一声呻吟。”(这是从结果的角度读懂了“纹丝不动”的意思。)

  

  

三、潜心会文,领悟情感

  

  

1.教师范读第7、8两段课文:“请同学们也像老师这样,怀着无比崇敬、无比悲壮的心情,深情地读读这两段课文。边读边体会,你觉得课文中的哪些描写深深地打动了你。把这些地方划下来,想一想为什么会被感动。” 2.对第7自然段中有关内容的点拨。

  

  

(l)“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担心?我为什么只能盼望不可能出现的奇迹,难道就没有办法救出自己的战友吗?我为什么痛苦?烈火不难扑灭却不能会扑,自己明明能救却不能相救,看着朝夕相处、亲如手足的战友被烈火烧灼着、煎熬着、炙烤着,我怎能不悲痛欲绝啊!”

  

  

(2)“此时此刻,战友的紧张也就是我们的紧张,战友的担心也就是我们的担心,战友的矛盾也就是我们的矛盾,战友的痛苦也就是我们的痛苦。邱少云的生死抉择,牵动着我们每一个同学的心,撩拨着我们每一个同学的情呀!” 3.对第8自然段中有关内容的点拨。

  

  

(l)“烈火中的邱少云与千斤巨石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对呀!邱少云和千斤巨石一样,他们都不怕烈火焚烧,都不会挪动一寸地方,都不会发出一声呻吟。但是,请同学们注意千斤巨石是没有生命的呀!而我们的邱少云,他是一个人!一个活生生的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啊!一个人在烈火烧身的时候,怎么能够忍受这样的痛苦啊?”(用课件播放电影片断《烈火中的邱少云》。学生观看。)

  

  

4.学生交流感受以后,教师引入:“同学们,能不能通过你的朗读,把你此时此刻的感受和体会尽情地表达出来?你觉得怎么读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感情,你就怎么读。”

  

  

四、延伸表达,抒发情感

  

  

1.学生齐读第8自然段后教师引入:“战斗结束了,邱少云的战友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用邱少云生前挖坑道时用过的铁锤和钢钎,在陡峭的‘391’高地的石壁上,刻写了一句纪念他的碑文。同学们,此时此刻,假如你也是潜伏部队中的一员,你也亲眼目睹了这惊天动地、气壮山河的一幕,你会写一句怎样的碑文来纪念、来歌颂这位年轻而伟大的战士?”

  

  

2.指名学生朗读自己撰写的碑文。

  

  

3.学生交流以后,用课件呈现:“为整体、为胜利而自我牺牲的伟大战士邱少云同志永垂不朽!”教师引入:“同学们,这就是邱少云的战友在‘391’高地上刻下的碑文。这句碑文,是邱少云精神的生动写照,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精神的生动写照,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让我们一起,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深情地朗读这句碑文!”(学生起立,齐读。)

  

  

4.教师高声总结:“同学们,有了这种精神的军队是伟大而不可战胜的!有了这种精神的民族是伟大而不可战胜的!老师相信,这句碑文,一定会世代相传!这种精神,一定会永放光彩!”

  

  

【评点】由“纹丝不动”这个词语带动两段(第7、8段)课文的教学,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潜心感悟。教师的大胆取舍,为把课堂大部分时间还给学生创造了条件。只有这样让学生从心理上占据主动地位,才谈得上主动阅读、主动感悟和主动评判;语文课堂也才有真正的生命活力。结尾补充“391”高地上刻下的碑文,营造了情感高潮,这种“超文本”的处理,大有情韵在胸、绕梁不散之感。

  

   (周一贯 评点)

  

   [作者简介] 王崧舟,男,1966年10月出生,浙江上虞人。中学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大学本科学历。浙江省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浙江省特级教师协会理事。先后被评为全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先进工作者、全国语文“四结合”教改试验先进个人、浙江省优秀青年教师、绍兴市优秀教师,其事迹先后被收人《当代中国人才库》《中国专家人才库》。

  

  

王崧舟醉心于小学语文教学艺术的追求,先后师从朱作仁、周一贯等我国当代著名的小学语文教育专家研修语文教育心理和语文教学艺术,凭着自身的不懈努力和坚实功底,逐步形成了一种灵巧而扎实、雅致而简洁的教学风格。他主张以发展学生的语感素养为核心,从个体生命的高度深化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他认为一堂好的阅读课应该关爱生命、着眼发展、依学定教、发扬民主,以读为本、以情感人、强化语感、鼓励创见、引导质疑、敏于点拨,并独创“自读感悟—开放引导”教学模式。先后主持《电化教学与语感培养的研究》《语文习题导练模式的研究》《中国当代小学作文教学流派的研究》《计算机促进语文教学模式变革的探索》《“自读感悟—开放引导”教学模式的探索》等省部级立项课题的研究究,并在实践中初步形成了“理论先行、注重实证、模式创新、服务课堂”的科研特色。出版学术专著《小学作文教学改革与流派》一书,在省级以上教育刊物中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主持的课题研究成果《计算机促进语文教学模式变革的探索》获浙江省首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继续教育与名师培养的实践和研究》获浙江省1999年度基础教育优秀教科研居果二等奖。有关的实验课便、课题论文及CAI课件还先后荣获教育部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平比一等奖。

丰碑读后感范文3

关键词:教学 主导 主体

教学是学生与教师、学生与环境、学生与书本之间的一种充满生命活力的交互过程。如何在小学语文课教学中正确处理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使二者和谐统一是非常重要的。我认为,教师的主导作用应紧紧围绕“导什么? 如何导”进行,并据此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样,教与学的关系才能和谐,语文课的素质教育才能顺利进行。

一、主导作用的发挥

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在:教师是教学任务的领导者,教学目标的制定者;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文化科学知识的传递者;学生求知的启发者。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重点围绕哪些内容来引导呢? 我认为有以下几方面:

1、 制定目标

素质教育是以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为前提,实施全面发展教育。我们在教学中确立每一课教学目标,既要有微观的眼光,更需宏观的观点。学生的学习是一个由认知能力、学习情趣、思维方法、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多种因素构成的动态系统,那么,教师的“导”,与思维训练、创造训练、心理品质等都有密切的关系,都要注意渗透。必须将素质教育的要求全面地渗透、贯穿到小语教学目标中,包括全面完整的认知体系,一般的学科能力,还有兴趣,态度等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

教师制定目标要立足当前,着眼未来,既要传授知识,提高学习技能,打好文化基础,又要发展学生智能,学会学习,提高学习能力,发展创造性,培养其良好的品德与健全的人格。从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由单一型向多元型转化,使学生知识和能力协调发展,认知和情感和谐发展。

2、传授学法

学会学习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学会学习”是“学会生存”的前提,教师的教法来自学生的学法,教师的教要符合学生学的规律,主导作用要为促进学生主体作用服务。每课都应讲究学习方法的传授, 传授学法的方法大致有三类:

(1) 内容定学法

教师在教学时,可根据教学内容,相机传授学习方法。如《高粱情》的单元训练重点是“练习概括中心思想”,在学生理解内容,概括中心的基础上,教学生捕捉中心的方法:从课题、结尾、中心句中捕捉。本课从结尾捕捉。教学归类识字,结合传授“自我识字”能力;教学概括段意,结合传授分段、概括段意的方法。

(2) 学法定教法

《丰碑》一课记叙了红军长征途中军需处长被严寒冻死的感人故事。学法指导的内容之一是感情朗读的方法:读内容、找感觉,品词句,想画面,体会情感,感情朗读。据这三步骤,设计课文重点段第七自然段的教学方法———导读法。初读:知内容,找感觉,明白写了什么,写了被冻死的军需处长形象,抓住神态、动作、衣着来描写;细读:品味词句,想象画面,做填空练习,从“镇定”、“安详”可看出他死时不惊慌,不畏缩,视死如归等;赏读:体会情感,读出崇敬、悲壮的

语调,并注意重音。

(3) 教法导学法

如《丰碑》的后一段:“风更狂了,雪更大了。大雪很快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教师提出:按“抓关键词自我提问自我解答”的方法学习这一句。学生通过抓“晶莹”“丰碑”这两个词提问并试着解答,互相补充,知道了这句话的含义:“晶莹”是光洁透明的意思,“丰碑”是指高大的石碑,从外表看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确实象一座晶莹的丰碑,更重要的是,军需处长一心为公,舍己为人的精神,成了战士们心中不朽的丰碑。自此,又引导出一个“体会句子含义”的学习方法。

3、 挖掘情感

从现代心理学看,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有两大心理要素:情感要素和认知要素。我们不能只重视后者而忽略前者。教师要发掘教材内容的情感因素,努力挖掘情感教育点。教学《丰碑》,读到军需处长被冻死,配上 “狂风呼啸”的录音,更增添悲壮、苍凉的气氛,增强了教学手段的情感功能。

教师还应重视自身的情感表现,要热爱孩子。“一个教师不爱孩子,就如同歌唱家没有嗓子。”要用亲切的教态,和蔼的语言感染学生,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好奇心、求知欲,创作一种民主、和谐的气氛,有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4、 尊重个性

素质教育是一种重视个性发展的教育。重视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个性的核心是创造性。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有自己的创见,就要因材施教,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教学方法的选择,作业的布置要依据教材、学生的实际而定。教学中,要保护学生创造性火花,珍惜学生的独立见解,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如造句、作文的选材忌千篇(句) 一律。如续写作文“早晨我穿一件新衬衫上学,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学生大多写在马路上、在学校新衬衫脏了所引发出的事情,教师就应启发学生:不光写“脏”,还可怎样选材,学生想出:衬衫“丢”、“破”、“借”、“遭人嫉妒”、“嘲笑”等题材。

二、主体作用的体现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应让学生更多地拥有自主学习、自主创造的权利和机会。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呢?

1、 引发“思考”

教学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学生的思考过程,只有引发学生思考的活动才能称为教学。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人到学校来上学,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而主要的还是为了变得更聪明。真正的学校应该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课堂要充分显现学生思维全过程,经常问问:“你是怎么想出来的”?

启发引导学生主动地探讨索取知识。如《狼牙山五壮士》第一段写道:“日寇集中兵力向我晋察冀根据地大举进犯”。学生提出疑问:“为什么不用‘进攻’? 我的解答是:进攻是褒义词,不能用在敌人方面,所以用进犯。”另一同学马上补充:“这里还有侵犯的意思,所以不能用进攻。”

2、激发“参与”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给全体学生足够的思维和练习时间,学生才真正有可能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课堂上,要运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参与,抓好课堂的个体学习按自己的水平去“读、思、划、议、写”,抓好小组讨论,人人又说又听,在和谐民主的参与中,由深到浅理解。让学生享受主人的乐趣,享受探求知识的乐趣。

3、 加强 “练习”

加强语言文字训练,是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重要环节之一。语文教学的着眼点应是培养学生掌握语文工具的能力。而能力只有通过反复的训练才会形成。

(1) 展现练习的科学性。练习必须按学生学习语言的客观规律来进行。如学生学习课文需经历感知、理解、应用几个阶段。对语感能力的培养,要通过词句的比较、理解、品味、朗读、欣赏、背诵、摘抄等练习逐步养成。

(2) 体现练习的层次性。学生的认识过程、思维过程经历了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形象到抽象的阶段。要有练习的层次性,如感知性、理解性、运用性、熟记性语言练习。练习要体现“扶放创”的过程。

(3) 展现练习的全面性。要根据大纲要求、教材特点、学生实际进行字、词、句、段、篇练习,听、说、读、写、思能力的培养。不仅在内容上进行全面性练习,在参与上更应注重全面性。

丰碑读后感范文4

1、了解红军队伍在行军途中军需处长被严寒冻死的感人事迹,学习他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崇高精神。

2、弄清课文的重点内容。

3、学习本课的生字。掌握“丰碑、恶劣、袭击、倚靠、湿润、覆盖、晶莹”等词语。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自然段。

二、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的第七自然段,从军需处长冻死时的动作,神志、穿着中,体会他的献身精神。

2、弄懂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为何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三、教学难点:

1、从军需处长冻死时的形象,体会军需处长的崇高精神。

第一课时

一、前提测评:

导语

引入:为了新中国的诞生,多少英雄儿女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哥泣的英雄赞歌。今天,我们将把份飞的纷飞的思绪再一次拉回到那艰苦卓绝的战争岁月,去聆听发生在红军长征中的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出示板书《丰碑》。

二、认定目标:

1、认知:理解课文大意,弄清课文重点内容。通过感情朗读,体会军需处长那种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2、情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受到爱国主义及革命英雄主义的教育。

3、能力:感情朗读,体会文中含义;勾、画、标、注重点词句;质疑、解难,想象等综合能力。

三、导学达标:

(一)师放间乐《长征组歌》,狂风呼啸,贴出挂图:红军爬雪山过草地时的情景。

伴随音乐低沉叙述导语

,并结合板书课题。

(二)播放课文录音:提出预习思考中的问题。

1、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把描写军需处长神态的语句用“~~~~”划出来。

学生用自己组织的语言简要概括大意。

(三)理清课文脉落,小组讨论课文第几部分为重点内容,并说出根据。

(四)通过分组讨论提出问题,教师分类。

再选派代表汇报本组预习收获,或你知道了什么?

(主体作用,自主学习)

(五)学习课文一、二部分

教师激情范读,引入(这是一个寒冷的冬天,狂风呼啸,大雪纷飞……)读课文一、二部分。

这支队伍面临怎样的考验?你是从哪儿看出的?

请你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出重点词句。

你还体会到了什么?

将军担心什么?

请同学们用低沉、缓慢的语速自由练读。

四、达标测评:

四人小组赛读,选出最棒的朗读员。

第二课时

一、前提测评: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整体感知了课文,理清了课文主次,抓住了重点,而且我们深深地领略了红军在长征途中所面临的险恶环境,这节课我们继续深入地学习课文。

二、认定目标:

1、认知:通过字、词练习,理解重点词句,深入理解文章重点,读中感悟,自觉领会中心思想。

2、情感:从字里行间渗透对军需处长的崇敬之情。珍惜今天的幸福时光。

3、能力: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自学能力;多种读的能力。

三、导学达标:

(一)

1、自由反复朗读重点部分,画出最让你感动的地方。

2、他(),好似(),身上落满了雪,无法()他的面目,但可以看出,他的神志十分(),十分();

他左手微微(),好像在为战友指明()。()的衣服紧紧地()在他的身上。

以上填空题幻灯打出。

让学生填空后体会所填词语,你从中明白了什么?

(此时结合板书,一动不动、镇定、安详、单薄破旧、紧贴)

(二)文中除了讲军需处长,还讲了谁?哪些内容是写将军的?请你在文中找出,朗读体会“愣”将军的两次“愣”感情一样吗?有什么不同?

将军当时的心情怎样?

幻灯出示:将军的脸色顿时()起来,嘴角边的肌肉()着。他()眼睛,像一头()豹子,样子十分()。将军两腮的肌肉()着。

通过上面的句子,体会将军的内心世界。

联想:将军会想些什么?(用二、三句话说说)

将军()了,()站在雪地里。他的眼睛()了。他()了一口气,()地举起了右手,举到齐肩处,向那位跟云中山化为一体的军需处长敬了一个()。

从上一段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同桌小声说说,指名汇报。

(三)自学最后一段,把你理解的、读懂的用文字标注在该段之后。

(四)达标测评:

质疑问难:针对上归纳出的问题,重点解决

1、为什么说为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是一座晶莹的丰碑?

2、为什么最后将军想:“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和前面的思索进行呼应。

3、以“丰碑”为课题的含义。

丰碑读后感范文5

1.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素质教育的教学水平

1.1关注每一位学生。教师要从思想上改变过去只关注几个尖子生,要用爱感化每一位学生,尤其是那些对学习没有兴趣的学生,要相信每一个学生经过教师细心的呵护都会成为有用的人才。在讲课中要面向每一位学生,在备课时,要备学生,要备不同层次的学生,因学生的情况讲知识的侧重点。在课堂中让学生都能感觉到每一个人的闪光点。

1.2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双边活动的过程,只有当教与学两方面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才能取得最佳教学效益。所以教师在设计教学时,要改变教师满堂言的教学模式,要实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通过导、学、思、练等主要教学环节,做到精讲导学、精讲巧练,或以读代讲,以练代讲等,并能过创设宽松和谐、意趣盎然的学习气氛,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以求得教与学和揩共振的最佳益。

1.3优化教学方法。我们要把教师如何教懂、教会学生转移到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做到学会与会学的统一。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授予学生知识,还应授予学习规律、学习方法,把强化学法指导作为课堂教学结构要素之一,让学生自我学习,自我获取信息,使学生从传统的"学会"变成"会学",在根本上优化学生的学习品质。同时也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在学法上一定要因人而异给予必要指导。使全体学生实现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

2.内容选择应有价值

在教学内容选择上, 沈大安老师强调:"就教学的有效性而言,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语文学科的教材不等于教学内容,教师需要对教材作"二度开发"。由于教学时间有限,我们应当选择最有教育价值的内容教学。当然,这里所说的选择最有价值的内容并不是说我们可以随意改变教材,也不是说可以随便删减教材,而是思考我的学生究竟需要什么,然后根据自己班上同学的特点,有意将某一部分作为教学的重点,深入学习,从而加强本班学生的"增量"。例如我曾经听过一节公开课,授课老师一上来,便根据自己之前设计好的教案开始教学。当学生认读生字的时候,他才发现孩子们对课文很生疏,可就是这样,他还是按部就班的勉强完成了既定的教学设计。课后在做自我反馈时,这位授课教师责怪本班教师之前没有做好预习工作。可老师为什么不问一问自己,当学生连课文也读不下去的时候,为什么不很快调整教学内容呢?为什么不考虑当时孩子们需要什么呢?因为课堂是生成的,是多变的。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应 围绕设立的目标,组织教学内容。内容的呈现,不但要有利于"教",而且要有利于"学",能根据不同学科、不同课型的性质和特点,合理选择有效的教学模式。

3.加强小学语文教育中传统文化的内容

在诵读经典中感悟传统文化精髓。文化经典是一个民族文化传统中最具权威性的著作,在民族文化的历史传承中起至关重要的奠基和引导作用,是民族思想的来源,话语的来源甚至是民俗民风的来源,是民族文化传承最重要的载体。而熟读成诵是语文教学 的法宝,是学习语文行之有效的手段。中华民族的文化自古就有注重音韵的传统,多数文化经典适合诵读,不仅可在抑扬顿挫的节奏中加深记忆、增进理解,更可从中体会到民族特有的文化美感。由于中华民族的文化精典传承悠久、内容丰富,教师应有计划、有层次地进行组织和引导。根据学生的知识层次和接受水平,由简入繁地安排每个年级、班级的诵读内容。如低年级的学生可要求其诵读较简单的《唐诗三百首》、《三字经》、《孝经》、《弟子规》等; 中高年级的可安排其读一些稍长的宋词、《论语》等。在时间安排上可为一周一节或两节课,要求学生对所选内容反复朗读,以至熟读成诵,牢记在心。诵读过程是培养学生语言、积累语言材料的过程,是博闻强记,增强记忆力的过程,也是对学生潜移默化的进行民族精神熏陶的过程。在诵读中学习,可以更好地感悟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再结合其它方式引导学生从文化经典中汲取营养,继续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道德和民族精神,可以有效地培养纯正无邪的品质,抵制不良的精神污染。

4.利用问题教学

问题教学策略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有目的地提出一系列的不同类型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发现,积极探索、实践体验,有效地解决问题。比如,我在教学《丰碑》一课时,出示冻僵的军需处长的画面,引导学生细读课文,找出相关段落读一读,议一议:军需处长为什么会穿得单薄,他不知道自己会冻死吗?他为什么十分镇定、安详?让学生充分想象当时可能的场景:因为棉衣供应不足,军需处长可能把最后一件棉衣发给一个老战士,也可能把自己身上的衣衫脱下来披在一位小战士身上;他可能太冷了,裹了件破旧的衣服,使单薄的衣衫贴在身上;他可能太累了,只想坐下来休息一下,可他这一坐下就再也没有站起来,但他看到了长长的红军队伍不断地向前,他仿佛看到了光明的未来……当学生深情的地朗读将军说的话,并且画出环境描写的句子以后,我启发学生说一说:你是如何理解"他变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这里的"丰碑"指的是什么?从而使学生认识到:这里的"丰碑"不是现实中的石碑,而是红军军需处长用自己的行动塑造的舍己为人、勇于献身的精神丰碑,这是人们心中永远的丰碑。

丰碑读后感范文6

关键词:清代书法理论;碑学审美意识;剖析

1引言

政治社会的没落,并未阻碍清朝书法文化发展。相较于前代,其书法理论著作更加完善,也更具思想性及创新性。清代有很多书法类史书,涵盖内容及发展理论极为丰富,多为散文、书文及直观艺术表现形式。外部社会环境使该时期文化思想变化趋于复杂化,审美意识也发展了相应的改变,于碑学文化研究极为有利。

2碑学概念界定

“碑学”一词,最早提出者是康有为,虽并无明确定义,但是可从其理论著作中窥得一二。康有为的“碑学”自清代以来,多对秦汉、六朝碑版的书法审美意识、书法史官和创作实践等进行推崇。当代,也有部分学者经研究之后,对碑帖概念加以阐释。清代中期之前,历史地位使然,多推崇帖学,其在书法史上具有不可撼动的地位。而碑学主张汉、魏、南北朝碑板石刻书法。无论是审美主张,还是创作实践,都善从碑刻中取材,并对其进行模仿。碑学作为一种书法文化形态,非寥寥数语所能概况,不同学者,对其认识和解读存在差别,其对清代书法审美的影响也是毋庸置疑的。

3清代碑学兴起的意义

首先,清代碑学的兴起,使书法创新之源更加丰富。康有为最先对帖学的靡弱之风持否定态度,对崇帖提出质疑,并推崇碑学。碑学的兴起使我国书法文化更具活力,名家辈出,很多人都在书法上颇有造诣,而且取得了巨大成就。其次,清代碑学的兴起,挽救了帖学的靡弱书风。清代碑学活动最早起源于民间,尤以隶书成就最为突出。名家学者们纷纷取法碑学,为后期碑帖结合的书法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第三,碑学兴起,体现了变的可贵,使我国书法艺术风格更加丰富,有利于后世研究及传承。

4清代书法理论的碑学意识发展

4.1萌芽阶段

依从于前期发展形态,将清末碑学风气作为重点探讨对象。撰写方式不同,使古代碑文创造形式呈现多样化特征。自古以来,文人都喜好游览山川盛景,而访碑活动也逐渐盛行起来。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更有专业从事拓片贩卖的商户,官僚也将碑刻作为一种重要礼品及社交形式。为获得优质碑文,使其原有书法形式不被破坏,很多学者在拓碑过程中,都极为专业。这不仅仅是一种书法表现形式,更是古人意趣品味的象征。清末初期,碑文社会热度极高,利于文化领域碑文观念的形成和发展。该背景下,学者的书法形式存在差异化特征,其由最初对碑文鉴定,演变为对碑刻书法的欣赏,最终发展为含古拙美的汉碑形式,在书法研究及发展中的价值也日渐凸显。

4.2尚碑意识的出现

该时期,碑学理论的发展,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源于傅山逻辑的“拙与丑”;第二,根源于篆隶传统的“取法乎上”;第三,以“古朴奇崛”,肯定北朝书法审美价值。

(1)“拙美”意识由傅山提出。傅山对自己的笔墨极为爱惜,很少为他人提笔。其秉承的是一种矜持的书法创作态度,耿介而又不失率性。他尤善狂草,字体郁勃洒脱,并未片面强调拙、丑、真率、支离等美学发展形式,而是告诫人们在书法创作中要免于轻浮、巧媚,以将相关审美价值凸显出来。除却理论研究之外,其更是在书法创造中,对该审美意识进行了尝试性应用,对书法创造的本质意义持肯定态度,影响了后期书法形式变革及碑派书风、碑学理论发展。建构传统书法时,融入碑文创造方式,为帖学发展提供了无限契机。

(2)在取法方面,以篆隶为传统根源,将传统书法与新型碑学特色相结合,提升审美认知。隶书讲求圆、瘦、参差。古之大家都以“瘦劲”作为书法常规审美标准。篆隶很严格,稍有疏忽,便会影响书法的整体价值和美观度。该书法传统,使人们对帖学审美内涵具备清晰的认知,推动了清代书法由帖向碑的演变。

(3)“古朴奇崛”,是对北朝碑刻的直观化评价。该时期的书学虽然古意犹存,却也具备精拔粹美的特性。书法作品中已摒弃了专取妍媚的帖学风气,对北朝书法的古朴自然、奇崛变化持肯定和认可态度,使清代书法发展由帖转变为碑,倡导奇崛变化之美。书法家们也多效法北碑。

4.3碑学意识的确立

(1)阮元“二论”审美追求。古风创造及发展在汉魏时期尤为盛行,经学、金石等,在书学创造中应用较为普遍,为碑学思想的确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其以传统帖学拓展为目的,使传统单一审美形式发生了改变,为书法研究及发展奠定了丰富的理论基础。阮元常对碑帖持公允评价,认为不同时期、种类的碑帖都有其各自的特色。他的碑学立场非常分明,提高了书法学家及爱好者对北碑的关注度,并加以效仿。其改变了传统书法审美形态,为书法实践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并对清代书法理论碑学审美意识的形成,起推动作用。

(2)篆分遗意。说起清代碑学,不得不提包世臣。作为该领域代表人物,他有自身独特的碑学审美主张。因仕途受挫,其书法美学中@示的是一种布衣心态。其在隐居过程中,进行刻书整理,将平生著述汇聚印版。他继承阮元碑学思想的同时,又有所创新。包世臣在《艺舟双揖》中,针对篆分遗意进行审美标准创造,无论是线条,还是笔触,均讲求平和、简净。碑帖转型期,他试图整合各类书法之美,却遭受相关学者的诟病,其面临的文化及审美境遇是难以估量的。

5清代书法理论碑学意识代表人物解读

5.1康有为

康有为在书学上进行了理论创新,主张“尊碑”,对碑学文化极为推崇。其曾在《尊碑》中,提出,将帖学与碑学对立。康有为使书体发生改变,以传统书法形式呈现。书法形式发展与社会风俗具有很大文化视角相关陛,其与政治思想变化的关联性也是不可否定的。

将“篆分遗意”作为理论基础,进行界定。康有为在碑学创造形式上讲求创新,实现了“十美可宗”碑学审美系统构建。其经过对魏碑中的十六种审美风格进行分析,以“备魏”对魏碑进行解读和形容。审美体系建构中,涉及到的词汇内容较多,而审美意识的表达也呈现多样化特征。因而,康有为在思想层面,使传统书法的审美形式更加开阔,对书法审美意识创作具有积极影响。其又因理论表达方式过于偏激,与后世该领域研究存在较大偏差及跨度,使近代书法建设及发展中,仍存在些许桎梏。

5.2刘熙载

书法本体的考量以意象关系为主。我国古典美学范畴内,意象关系多以立象尽意,针对部分难以进行含义阐释的,可以形象化的方式呈现,以使其得到充分解释及传达。刘熙载在《书概》中,对书法和意象关系进行阐明,将《易》作为书法思想的建构基础,借助综合性的美学意味,对书象进行阐释和表达,而后者的形态表现又是多样化的。意和象分别指代的是书法的基础形式和功能用途,书法创作过程中的情感传达多通过“意”实现。刘熙载认为,审美价值的体现为。

(1)虚静之心。书法家在审美过程中,注重物象与心意之间的融合,将精神层面的内容作为艺术表达过程中的主体。

(2)艺术共感。保持虚静之心的同时,使审美价值创造更具深度,其有助于艺术与道德双重精神表达的形成。

(3)妙悟。其主要是指书法家对艺术进行想象,具备象征特陛。

刘熙载在剖析清代书法理论碑学审美意识时候,通过拓展传统生熟观,经技术解放,使精神世界更加充实和自由。其在熟后求生。借助生对原有生疏观念进行扩展,演变为生趣、生意。同时,进行美丑论证,使美学创造过程中的书法审美更具表现空间,而在审美尺度之间也实现了平衡。碑刻书法领域,丑已不再是传统层面的概念定义,其是对书法艺术最为天然和直率的表现,实现了碑学审美意识的拓展和深化。作为一种书法艺术表现形式,碑学具备很高的审美理想。以“骨气”之说,批评书法形式,从根本上领悟其审美内涵及意趣。

丰碑读后感范文7

【关键词】:语文教学 语感能力 培养语感

新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培养学生的语感,应成为语文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语感是人们在语言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 来的对语言文字的一种感受能力,即对特定语境 中的话语不必经过逻辑推理,而能直接迅速地整 体感知和把握。实践证明,在语文教学中重视语感 培养,对于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有着极为重要的 意义。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当从哪些方面来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呢?

一、明象悟道。古人十分重视在阅读和写作中 正确处理“言”、“象”、“道”之间的关系。王弼提出的“意以象尽, 象以言著” , 王夫子提出的“ 天下无 象外之道”,“言以明象”,都说明了这三者之间的 关系,“言”是“象”的形式,“象”是“言”的内容,而“象”则是“道”的形式,“道”是“象”的内容。因此,语文教学就应当遵循“明象悟道”的规律,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味,再现作品中的形象,最终获得对 文章思想内容的准确把握。我在教学中,采用“模 拟语象动作”、“品味动作情味”“领悟语象旨趣”以及“实物显示”“声音模拟”等“明象”手段,使学生产生鲜明的“内心视象”,从而提高他们的语感能力。

一、在学生有意识,有能力时,教师应该发挥学生主动探究的作用,为学生的语言输出提供平台。

从社会与个人的互动、师生之间的交往看,“教育的真正意义就是价值的引导和自主建构的统一。奠基价值引导与自主建构的统一的教育,从学生成长的过程来说,是精神的唤醒、潜能的显发、内心的敞亮、主体性的弘扬和独特的张显;从师生共同活动的角度来说,是经验的共享、视界的融合和灵魂的感召。学生在外语学习中,极需一个语言输出的平台,以达到增强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目的。学生只有在实际的语言运用当中,才能不断修正自己的语感,自主地运用语言。

二、在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中培养语感

想象是通过多种手段帮助学生把语言文字转化成生动的画面,或是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历和实际认知水平在思维上发散延伸,使其对语言文字有更加深刻的感悟。

如:《丰碑》中有这样一段话:“风更狂了,雪更大了。大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这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想象,“丰碑”是什么?为何说雪覆盖下的军需处长是一座晶莹的“丰碑”?这里的“丰碑”是指什么?通过想象更能加深学生的理解,升华学生的情感,感悟到军需处长的伟大。

三、在学生无意识,有能力时,教师应该帮助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使学生自主与他人交流。

语言教学中导入文化知识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得体地使用目标语进行跨文化交流活动。因此,在教学中,学生仅有目标语文化的知识是不够的,教师还要训练学生用目标语的思维方式思维,按目标语的社会规范行为进行交际的能力。为此,教师可在组织课堂活动时注意这点,如:学习完一个对话,教师可创设相关的交际情景,让学生扮演其中的角色,要求他们按特定的环境和人物角色使用相应的语言和行为规范进行表演。

四、在美的感情朗读中培养语感

“讲解只能使人知道,而朗读更能使人感受。”要培养学生从小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具有良好的语感,就应先从朗读入手。《别了,我爱的中国》一课情深意切是对学生进行语感训练的好教材。文中“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一句反复出现了三次,由于每次所表达的感情是不一样的,所以,每一次的语气也是不同的。课文开头应读得缓慢而深沉;第二次要读得亲切而深情;最后应用坚定、激昂的语调读。作者的感情是极其复杂的,只靠教师讲是表达不清的,应让学生用心灵去感应。在经历了多种形式的自读及分层次的理解读、体会读的语言循环后,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层层加深,对情感的体会步步深入在螺旋上升的情感过程中,充分感知课文用次造句的生动及作者感情的奔涌,受到潜蕴其中的情感熏陶,进而对语言文字产生真切而强烈的感受,从而达到训练语感的目的。

五、在不断的实践中培养语感

丰碑读后感范文8

关键词:碑刻;文化记忆;传播;武则天

中图分类号:G206. 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04(2015)03-0169-06

清代学者阮元在《文言说》中对古人的传播活动有过一段叙述:“古人无笔砚纸墨之便,往往铸金刻石,始传久远”[l](P586)作为中国古代主要的传播媒介之一,碑刻在中国文化的传播历史上曾发挥过重要的作用,在纸张发明之前,碑刻是我同重要的书写媒介,碑刻传播也是中国土生土长的文化传播形式。从传播的目的和文本内容来看,碑刻可以分为祭祀碑、纪功碑、纪事碑、告示碑、标记碑、教育碑等。如金其桢就曾在其著作中提出碑刻具有“记事、纪功、颂德、褒奖、警策、训谕、惩成、昭示、纪念、约束、抒情、标识”[2](P4)等多种功能。随着传播媒介的变革和增多,碑刻虽然传播信息的作用日益衰微,但仍然是中国人喜闻乐见的一种媒介。碑刻虽然是历史故物,但只要碑石还在,只要有人还在阅读石碑,石碑所联接的世界和时代就仍然存在着价值透过碑刻媒介,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人对祖先神灵的虔诚,对人生功德不朽的追求,以及对人心的深度影响,更可以看到一个民族的精神是怎么得以传承千秋而不致中断的。作为一种时问偏向型媒介,碑刻在文化的形成、传播中起到何种独到的作用?它又是以怎样的力一式构建文化的?对这些问题给以关注,将媒介置于其产生和接受的原初环境巾进行分析,考察文化的形成和传播、丰富及传承与媒介有什么样的具体关系,这是十分值得研究的问题。

一、媒介的文化记忆:媒介人类学研究的新视角

中国的碑刻起源早,时间跨度长,种类多,数量大。因而,本文将研究对象选取为碑刻最为鼎盛的唐代。武则人是唐代一个承要人物,学界对武则天研究的层面很宽泛,涉及到武则天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用人思想、性格以及武则天的出生地、家族、血统、佛缘等各个方面,研究成果也比较丰富一但是这些研究成果中,关注武则天与碑刻媒介的却不多。武则天重视宣传,尤其是碑刻媒介的使用,她一生立碑很多,仅在嵩山地区的活动中就留下了诸多碑刻。她在嵩山封禅、宴游、崇佛、礼道,这些活动通过碑刻承载的文化记忆传播下来,在历史长河中积淀、传播、升华、丰厚。随着历史的沧桑巨变,武则天时期的繁华景象,早已成为历史陈迹,而唯有千年古碑仍在诉说着武则人的丰功伟业,展示着她的昔日辉煌。

文化记忆理论无疑是研究媒介人类学的一个新的理论视角,传播学界有学者也将其延伸为媒介记忆理论。文化记忆理论认为,文化可以理解为传播、记忆和媒介三者间的具有历史性变化的关联。正是通过媒介等文化载体将信息固定与型构从而记忆下来,才能实现对讯息的异时空的重现。记忆在传播和记忆媒介中得以发展,媒介确保这些记忆的再次以别和连续性文化也正是通过媒介所承载的讯息的文化记忆过程才得以传播的。文化记忆的过程包括编纂、储存和重建编纂是编码,重建则是以编码和繁殖原则为基础的再生产,这个过程使文化模式得以延续并赋予文化再生产的能力[3](P22-28)。从文化记忆的编码、存储和重构过程去剖析碑刻是如何传播文化的,有助于发现碑刻媒介在文化传播中的突出作用

二、碑刻与文化记忆编码

文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人化,文化记忆也是人化记忆。文化记忆的整个过程是离不开人类这个记忆主体的。因此,媒介承载的讯息中不存在无意识的识记,所有的“记忆”都具有事先的目的性,都是人类有意识的识记,所有在媒介上展现的内容都是特定时代的主观感受与外界环境等因素相结合的结果。按照传播要素来观照,这个编码过程表现在传播主体首先要确定一定的传播目的和需要,然后根据传播对象的特点,筛选信息,最后将这种筛选后的信息记录在媒介上――当然这种媒介也是经过筛选的――从而完成了整个编码过程。选择哪些信息,传递哪些信息,用什么媒介传递,都要经过传者的选择和编码。

在武则天嵩山封禅祭祀的活动中,传播的主体是武则天及其文化传播群体(碑刻媒介生产者)。这里的传播主要是出于稳固政权的需要。第一个传播对象是天神。武则天及其文化传播群体要告诉天地武周王朝的文治武功,让天神知道她的统治是很有成效的,从而更好地保佑武周政权。第二个传播对象是天下民众。武则天及其文化传播群体需要让民众知道武周政权是得到天地神灵认可的,是“天授君权”,符合上天的要求,具有合法性和神圣性。封禅仪式天下民众是没法参加的,武则天要想让天下人都知道她封禅活动的成功,就要进行广泛传播。在这里,武则天及其文化传播群体发出的讯息首先是武周王朝的文治武功,其次是封禅活动的礼仪等能够反映大周盛世的信息。在媒介选择上,除玉策外,主要是碑刻。凡是封禅祭祀活动,大都要刻碑,碑文的内容结构也基本上都要包括颂扬功德、讲述封禅过程等,为了彰显君权天授,也为了让世人记住这神圣的壮举。

在武则天嵩山宴游活动中,传播主体也是武则天及其文化传播群体。这里的传播主要是政治宣传的需要。传播对象是天下民众。讯息则是武则天为宴游所作的诗、序以及众大臣的应制诗。武则天石淙宴游活动也是小部分人参与的活动,天下民众无法参与。让民众了解当时的情况就需要通过媒介进行宣传。这种信息的传播显然不适合采取昭告天下的形式来进行,而碑刻就成为了一个很好的媒介,将其刻于自然山崖,以达到自由传播的作用。将大臣的表态诗歌刻在摩崖上,在宴游活动之后,天下人都可以去观看,通过媒介呈现,一方面可以向天下人营造出和谐、团结的朝堂氛围,另一方面也便于朝臣的誓言天下皆知,令其无法反悔。人们在这里观看美景的同时,自然看到这种表态,不会觉得这是一种故意为之的宣传手段,不会遭到天下人诟病,形成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起到实质性的传播效果。

在武则天嵩山礼佛活动中,她救命刻制佛教碑刻,也是出于政治的需要,只不过其传播对象是宗教组织。武则天对佛教的推崇,就是为了加强她的政治统治,因为佛教教义上认为,男女都一样,都可以成佛为佛主,她就以弥勒转世自诩,这可以有力地反驳当时女人不能执掌政权的质疑。所以,武则天加大对佛教的支持,通过碑刻媒介向宗教人士发出友好和支持的信号,敕命刻制佛教经典碑,如洛阳龙门石窟的佛像和嵩山少林寺的《金刚经》碑等。少林寺武则天御制碑,传播主体是武则天及其文化传播群体,传播对象是天下民众,是出于追思先祖、延续宗族观念以及拉近同佛教的关系的需要。其选择的媒介是碑刻,则是因为在中网传统思想观念中,认为只有借助金石,将文字镂刻在金石之上,才能传之久远,不被湮灭。《大唐天后御制愿文碑》与《大唐天后御制诗书碑》均是武则天为纪念已逝双亲而刊刻的,表现出武则天对父母的追思和孝亲。孝亲思想不独是儒家思想的精髓,同时也是佛教教义的主张,所以,武则天非常重视孝亲思想的宣传。她通过在佛教场所刻制御制碑,既可以展示其孝亲思想,义可以拉近同佛教的关系以取得佛教界的支持。少林寺僧人刻制的《武则天敕书及义奖贺书》,主要记述武则天归还少林寺佛像及少林寺僧人义奖上书贺神像归少林的书信,传播主体是少林寺僧人。虽然刻制时问是天宝十四年(武则天孙唐玄宗执政期间),但因其刻制的是武则天的书信,所以也应归属于武则天碑刻的范围。这里的传播目的是塑造媒介形象的需要。传播对象一是王室,二是天下民众。少林寺的僧人通过将武则天的书信――这种比较权威的言论――刻制为碑,一方面向当政者显示自己效忠的形象,另一方面向世人营造少林寺和皇室关系紧密的形象。和其它媒介相比,碑刻露天而立,天下人都叮以去看,因而制碑刻石显然是一种比较适合的传播方式,可以起到沟通皇室和告知民众的双重传播效果。另外,在少林寺《大唐天后御制诗书碑》的碑阴,刻有大金大安元年(1209年)嵩山名僧祖昭线刻所绘的儒释道“三教圣像”图和唐肃宗李亨撰写的《三教圣像赞》文,即三教圣像碑,碑上“三教”在“皇帝万岁”之下,也是为了藉此向当政者塑造忠臣的形象。

在嵩山北麓缑山修复王子晋庙活动中,传播主体同样是武则天及其文化传播群体,这里的传播需要一是维护稳固政权,二是个体的生活愿望和生存体验表达。传播对象是宗教界、天下民众和祖先神灵。《升仙太子碑》碑文上体现了传者对道教长生的渴求,反映了对祖先王子晋飞升的颂扬,追忆了登嵩山行封禅大礼的盛况并歌颂大周王朝受命于灭、国泰民安的清平盛世,希望先祖王子晋能够保佑自己长生不老,久视大周天下。通过对周太子王子晋的推崇,也为白己的政治统治正源。那么向先祖王子晋诉说这些愿望诉求,选择什么媒介来宣传呢?纸张、绢帛显然是不适合的,碑刻作为石质媒介,具有开放性和耐久性的传播特征,自然是最好的选择。

可见,在嵩山武则天文化的文化记忆编码过程中,作为传者的传播目的,主要有稳固政权、政治宣传、追思先祖延续宗族观念、个体意愿表达、塑造媒介形象等需要,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稳固政权的需要。传播对象既有天下民众,也有天神,还有特定的群体或组织。武则天在嵩山地区的活动,正是冈为这些传播目的和需要,传者有选择的记录信息,并将这些讯息储存在偏向时间的媒介上,形成了“时间的岛屿”,逐渐丰厚着文化讯息。

从编码的过程中也可以发现,在中国古代传播中,传播者优先选择的传播媒介,必定是能够更好地满足其某种特定传播曰的和需要的媒介。这实际上牵涉到文化记忆的第二个阶段,就是记忆的存储。

三、碑刻与文化记忆存储

文化记忆的存储过程是传者利用媒介对信息进行保存和传播的过程。不同的媒介,在特定的情况下,按照不同方式,信息保存的能力有大有小,是和媒介的特质和传播特点密切相关的。传播主体在进行传播的时候,要根据传播的目的和需要,结合讯息、情势以及媒介的特质来进行仔储选择。文化讯息经过了编码阶段之后,传播主体就要选择某种媒介将这些讯息存储下来。那么究竞选择哪种媒介呢?本文认为一般要考虑五方面的因素。第一,媒介的外在形象是否符合传播的目的和需要,是否能够为受众所普遍接受。第二,媒介在空间维度的传播以及时间维度的传播上有什么特性,能否满足传播的日的和需要。第三,媒介的传播是否受到限制,是否能够最大程度的传播。第四,媒介的本体保存是否受到限制,是否容易保存,不易毁坏。第五,媒介的信息安全如何,是否能够准确地传递信息。

碑刻作为嵩山武则天传播活动中的一个重要媒介,其媒介特质和传播特点,也决定了碑刻的记忆存储能力。碑刻具有的传播特质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第一,碑刻具有威严神圣的形象,能充分显示武则天的身份,利于受众接受。时隔1300多年的今天,当我们站立嵩山武则天碑刻面前审视时,神圣和威严之气扑面而来,仍会让人心灵受到震撼。这充分说明,武则天在嵩山活动中,选择碑刻媒介是具有深远考虑的。武则天嵩山碑刻大多体形高大,庄严肃穆,书法艺术精美,具有很强的观瞻性,造像符号多为龙盘首、龟跌座,具有神圣性,更能显示武则天帝王身份。如《大周封祀坛碑》《升仙太子碑》《升中述志碑》都是碑体高大、文美书精。少林寺《大唐大后御制诗书碑》的碑首雕刻四盘龙,龙体造型浑圆,龙爪扭成一个拱形额。碑侧线刻花草,精致工细。《大唐天后御制愿文碑》的碑首亦刻四条龙,造型异常生动。这些形体壮观、威严、神圣而又艺术符号琳琅满目的武则天御制或敕刻的巨碑,不仅彰显着帝王的威仪和皇权的神圣,而且艺术效果明显,观瞻性强。碑刻作为一种媒介,它的魅力远远超越一般媒介的特性,古碑多为青石,本身就很肃穆,再加上形体的高大,自然会有威严之气。除此之外,碑刻还有一种特质,即具有与权力相连接的神圣威势哪怕是时隔数千年之后,受众只要站在这些高大的御制碑前,尚未阅读其承载的文化信息,就会被皇权的权势、威严所震慑。这就是碑刻的独特之处,即使在竹简、木牍、绢帛、纸张等媒介大行其道的时代,碑刻仍然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和实用价值。

第二,碑刻具有坚固耐久、可以充分发挥时空维度的传播优势。中国古人很早就认识到传播之于人牛的意义,将精神寄托于金石文字,以传之久远,实现人生真正不朽。无论绢帛、竹木简或是纸质媒介,都小如碑刻坚固永久,尤其缺少碑刻的沉稳与厚重、朱剑心指出:“竹木之用,自南北朝之终而全废;甲骨之用,仪限于殷商一朝,且竹木岁久腐朽,甲骨只用于占卜、唯金石之用,自上古以讫现代,无时而或问,其用特著,其寿特永,且被学者所注意为最早,故遗存于今日之器物为独多。”[4](Pl)碑刻虽然面积有限制,承载的信息量少,但其碑体为石质,坚固耐久,竖之荒野,不怕日晒雨淋,风吹霜打,不容易损坏磨灭,易于恒久保存。如《大周封祀坛碑》历经一千多年的风雨剥蚀,虽已匍匐倒地,碑下截脱落严重,缺字较多,但它是唯一能够证明大周封祀的实物见证。可以断定,千百年后即使现有的图书都消失了,但是碑刻还会存在,碑刻上的文化符号还会存在,还会见证着不同时代的政治、经济、科技状况,传播着时代的文化。所以,在中国古代,凡政治、军事、外交、祭祀、记功、赏罚等重大事件,大多要“镂之金石,铭之于钟鼎”,传之后世,作为证信和纪念。

碑刻使讯息变成了坚固久长的存在物,远远超越了时代变迁及人类个体生命的寿限?在坚固因厚重的石碑面前,人显得是多么单薄和卑微。谁也无法否认,一块纪念碑对于社会的意义:或昭示不朽,或体认价值,或指引方向。关于传播媒介的时空限制,伊尼斯曾按照传播媒介的特征将媒介分时问偏向型媒介和空间偏向型媒介。“碑刻”当属于偏向时间的媒介,但从中国碑刻对文化传播的具体情况看,在拓印术发明之后,它又拥有偏向空间媒介的优长。如武则大撰文并书丹的《升仙太子碑》,目前尚有拓片在国外展出,其传播中华文化和书法艺术的功能甚至超过书籍。这也说明碑刻作为文化传播的媒介,它本身的艺术价值使其兼具时空传播优势,既可以跨越时代永久传播,也可以借助拓印,突破空间的限制,与纸质传播具有同等功效。这是碑刻媒介的独特和神奇之处,也正是碑刻媒介历久不衰,至今仍被重视的原因所在。

第三,碑刻开放传播,受众众多,传播限制少,效果好。碑刻多竖立广袤原野,对世人免费开放,足迹所至,人人可得而观之,方便大众阅读,具有更多的受众群体,传播效果自然更加突出。在古代,简牍、绢帛、纸张与石头相比,虽然轻便,方便书写,但竹木简牍、绢帛、纸张多为私人收藏,记载历史和传播信息也只是在少数贵族中使用,平民百姓很难接触到。“汉朝图籍所在,有石渠、石室、延阁、广内,贮之于外府。又有御史中丞居殿中,掌兰台秘典,及麒麟、天禄二阁,藏之于内禁。”[5](P336)任何一种传播媒介,一旦被统治者所垄断,不能走向民间,成为大众所需,就必然妨碍自身的发展,最终走向衰落。嵩山出士的武则灭除罪金简,价值昂贵,精美无比,虽术藏诸兰台密室,但却投诸山崖,埋没深山,谁能见到。1982年被当地农民偶然发现,出山之后便又被放入河南博物院珍藏,仍受传播条件限制,并不足像石碑那样,立在露天之所,可以随意阅读。

嵩…武则天碑刻就如史上一般碑刻一样,无论是封禅碑刻、宴游碑刻,还是宗教碑刻,都是免费对世人开放的。嵩山自占就是文化、交通发达之地,是古代东西南北文化十字通道,文化积聚丰厚。武则天迁都洛阳后,这里更成为京畿重地。唐代嵩山的寺庙是文化传播的胜地,兼具学校教育与图书馆的双重功能,当时负责刊刻石经和名人作品的多是寺庙主持僧,名人的诗义借助僧人刊刻于石,得以广泛传播,寺庙也借名人诗文提高文化地位和知名度,这是互利的事情,所以寺僧于此都很积极。武则天与少林寺的诗文大概也是属于此种情况。从文化传播角度看,武则天在宗教场所树碑,除了具有开放传播、受众较多的特点之外,传播效果也比较好。美国文化人类学家霍尔认为,在传播的过程中,被清晰编码的信息只是小部分,而很大部分信息存于那种内隐的、含蓄的物质语境中,是通过较多的非言语编码形成的暗码信息[6](P201)。霍尔这里的语境,从本质上来讲就是传播所处的情境。按照语境传播理论,除了媒介上承载的编码清晰的信息之外,更多的隐含的信息往往内化于处于某种情境中的物质载体I:,情境会对媒介的传播效果和方式起到很大影响。在碑刻传播的过程中,寺院大都碑刻众多,这是和寺院的传播情境特点有关系的。寺院作为一种宗教场所,其环境庄严、肃穆,信徒必须要怀着虔诚的心态礼佛、拜佛。碑刻上刻写的碑文和碑刻的形体都能够表现出庄严肃穆的“物质语境”。占树参天、石碑矗立,在这种情境下,信徒会自觉不自觉的产生庄严肃穆和敬畏之感。在这种环境下,选择碑刻作为传播媒介就可以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所以,在嵩山武则天文化的传播过程中,传播主体喜爱、选择碑刻媒介,来记忆文化是符合宣传实际的。

第四,碑刻信息保真度高,方便保存,安全系数高。从传播的内容看,绢帛、纸张文字容易被篡改。凡改朝换代,必修史乘,于本朝不利者皆篡改删除,故史籍多不可信。碑刻是一种原生态文化,占碑志之文,皆为当世所作,为时人所看,容不得虚假信息,后人得之,多可作为校订史实之可靠证据材料。从媒介的使用过程看,经传典籍辗转传抄,脱漏谬误之处在所难免。碑刻转抄多为拓印,存真无误,更不会出现脱漏现象。东汉时期,纸的发明和《石经》的刊刻,极大地推动了文化的传播,很快就有一些人开始用薄而透明的纸放置在石刻上进行摹拓,用来复制和下载石碑上的文字和图像,占人称这种复制方法为“拓印”或“拓石” 这种方法不仪传播速度提升很多,而且不容易出错,信息准确度高。从传播的质量看,书籍虽然承载的信息量比较大,但其巾包含的无用和垃圾信息也很多。碑刻由于面积所限,要求文字言简意赅,用浏精练,信息密集度高,很少夹杂无用的和垃圾信息。因此,碑刻所传播信息的精确度应比纸质书籍更为精确和可靠。我们从嵩山武则天留下的诸多碑刻看,大多语言古朴、简练,与史书对照,所载信息基本符合实际,某些方面较史书更为详实。嵩山武则天碑刻如《大周封祀坛碑》《升仙太子碑》《大唐御制诗书碑》《石淙摩崖诗碑》等,虽距今已历时1300多年,但大部分字迹清晰,足研究嵩山武则天文化活动的可靠资料。

就媒介的保存和安全保证而言,碑刻的安全系数较之纸质等其它媒介更高。作为传播媒介的物质实体,在时问的长河中难免要磨损、锈蚀、老化、损坏,于是如何长久地保存它,就成了传播者必须考虑的问题。唐代可资利用的书写媒介和传媒工具已经比较多,随着社会信息量的增加,信息的载体也更加多样化,绢帛、纸张、碑刻、金属并行于世。唐代的书法、绘画艺术作品已经有不少纸本,反映出唐代书写用纸状况。纸运用于书写虽然很方便,信息量和便捷方面效果突出,与金属比更是价廉物美,但作为纸质的传播媒介,书籍、报纸、杂志在传播信息的时候不安全因素也比较大,绢帛、竹木简或是纸质媒介时刻要防火、防水、防盗、防老化,不易保存的隐患很明显。即使现代极具影响力的三大传媒――电视、广播、网络传播功能l-分强大,比书籍信息容量更大,在传播方式上不受时窄限制,更具有方便、快捷的特性,但电视、广播、网络的使用是有特殊条件限制的,不仅须臾不能离开电源和网线,同样需要防火、防水、防盗、防老化,安伞保证也存在着很大隐患。作为文字载体的碑刻,较之竹木简、绢帛、纸质等媒介,信息准确度更高,且兼具时空传播优势,对文化的传承作用是非常突出的。武则灭嵩山活动中所立碑刻距今已有1300多年,处于露天之所,风刮、日晒、雨淋,除一些人为破坏外,大部分碑版基本完好,字迹尚清晰可辨,至今仍在传播着武则天的政治、思想、文化、文字和书法艺术。

综上所述,碑刻的外在形象能够更好地展示武则天的帝王身份,增加武则天的威仪,也能够很好地解决传播在空间维度和时间维度上的久远传播的问题。碑刻的原材料是石头,不仪容易采集而且容易保存,不易毁坏,信息安全系数高,能够准确的传递信息。正是由于碑刻具有这些独特的媒介特性,从而符合了传播主体的传播需要,于是就选择了碑刻来充当记忆嵩山武则天活动的重要媒介。

四、碑刻与文化记忆重构

重构是文化记忆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重构是对信息的的提取、再现和回忆,可以使媒介承载的讯息完成传播、增殖和积淀。文化讯息通过碑刻以碑体传播、拓印传播、评论传播三种传播方式到达受众。这里的受众有两种:一种是阅读碑刻后不再进行传播的人,另一种址阅读碑刻后又再次进行了传播的人。第一种受众可以将之称为普通受众,他们阅读碑刻后,会把碑刻讯息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但是并不进行评论和二次传播,传播过程到这里就终止了,第二种受众,多数是学者、文人、艺术家等专门化的人才,他们在接受碑刻上的文化讯息之后,会对碑刻予以评论,从而产生了二次传播。在二传播的过程中,他们在其时代的参照框架中,对文化讯息予以理解、重构,将自己的“意义”置于客观化的“记忆形象”中,赋予其自己的理解,并再次传播给普通受众这些人实质上充当了意见领袖的作用(见下图)、在这个过程中,文化讯息得到了一代一代的传承和延续,在传播中不断丰富和壮大。

(一)文化记忆重构中的碑刻传播方式

碑刻作为文化传播的载体,它有自身的局限性,一旦树立,便具有固定和不可移动性,不能在更广泛的空间进行传播、拓印技术的出现,使碑刻克服了自身的缺点。在以碑刻作为文化形式的文化重构中,主要有三种传播方式:

第一,碑体的直接传播。碑刻作为承载信息传播的载体,自竖立之日起就开始了讯息的传播 碑刻将各种讯息清楚、直接、具体地传播给受众“金石者,往古人类之遗文,或一切有意识之作品,赖金石或其他物质以直接流传至于今日者,皆是也。”[7](Pl)从嵩山武则天碑刻承载的信息内容看,包括了武则人的政治思想、武周王朝的盛世信息、封禅活动的仪式、宴游活动中的诗作、纪念母亲的诗文和愿文、宗教经典、升仙太子的事迹等等,内容丰富,是后人了解武则天时期的历史、保存和传播武则天文化讯息的可靠实物文献宝库有着补充和纠正正史的作用。当然,在碑刻的传播过程中,也存在着模仿刻制,或重刻,或翻刻,或伪刻。特别是那些原石毁坏或失传,仅有拓片传世的书法名碑,纸质媒介毕竟容易毁坏,人们便依据原碑旧拓本进行重刻,以求永久保存。总之,嵩山武则天碑刻自树立之日起,不管是在当代还是后代,人们只要足迹所至,就可以看到碑刻承载的讯息,碑体都直接传播着嵩山武则天文化。

第二,拓印传播。碑刻作为文化传播的媒介载体,它有一个突出的优长,即可以模拓复制,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拓印。拓印不仪比手抄省时省力,而且不会出错拓印是碑刻文化的再度传播,也是碑刻生命的延伸这些拓片虽然不是碑刻的实体,却是对整个碑体的复制,真实、准确的反映了碑刻承载的讯息碑刻实体不易移动,但是拓片不存在这个问题。拓印技术不仅使嵩山武则天碑刻的时间延续更为久远,而且使碑刻具有了纸质媒介空问扩展的优势。它既可以跨越时代,越千年而不磨灭,又可以借助拓印冲破伞州距离与书籍传播比翼双飞。日前,关于武则大嵩…碑刻的拓片很多,基本上现存的碑刻都有拓片。例如《升仙太子碑》拓片就曾在国外展出,影响海外。

第三,评沦传播。由于碑刻的表意符号住住具有艺术特征,碑文也往往比较凝练,对碑文的解读必须有一定的文字功底,因此,对碑刻感兴趣的也多是学者、文人、艺术家等具备一定知识能力的人,他们发挥了意见领袖的作用。在中国封建社会里,知识分子毕竟是小部分群体,那么,如何才能使碑刻承载的讯息广为人知呢?就需要这些意见领袖来进行二次传播。这些学者、文人、艺术家通过他们对碑刻的评论,影响了大众对讯息的理解和接受,从而将碑刻承载的文化信息传播给更多的人。在对碑刻的研究和鉴赏中,人们对碑刻承载的文化意义理解得更加深刻,对碑刻所记忆的社会文化掌握得更为全面。这是一种深入传播,也是碑刻一个非常重要的传播方式一嵩山武则天碑刻作为武则天文化活动的载体或文化符号,其本身具有很高的研究和审美价值,同时,作为一种珍贵的历史实物资料,嵩…武则天碑刻也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因此,嵩山武则天碑刻吸引了大批受众对它进行研究、收录碑文、予以评说。可以说,武则天碑刻的评论传播是嵩山武则天文化讯息深入传播的重要方式。

(二)文化记忆重构过程中的文化积淀和增殖

文化具有历史性、群体性和影响性三个基础属性,任何文化的丰厚都是需要经过积淀的,传播使文化在历史长河中得以沉淀和堆积。一般来说,文化传播的时间越久远,文化积淀就越丰厚,而悠久深厚的文化又为文化增殖提供了基础。在这个过程中,文化记忆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功能:

第一,记忆是文化讯息的存储器和发酵器。一方面,在传播过程中,碑刻是保存思想的物质载体,记载了文化讯息。在时间的流逝中,讯息以这种客观的物质文化符号(碑刻)为载体而固定下来,在群体价值认同的生产、表征、再生产中发挥作用,对受众形成“记忆形象”,结晶为文化记忆,从而不断丰厚和积淀文化讯息。嵩山武则天碑刻传播中,人们通过文化记忆的重构,认识到武周王朝的丰功伟绩,对武则天的思想、观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进而评论其思想,接受其观念,认可其政绩,加深了武则天文化的印痕,获得关于自己的整体性和独特性的意识,实现了文化的积淀。在一通通古老的石碑面前,我们仿佛穿越了时光,又重新回到了当时那个灿烂的文明之中,这便是碑刻无声的解说。武则天文化通过碑刻获得了生命的延伸,我们通过碑刻上的信息,能够看到当时封禅祭祀的盛典,能够看到当时君臣宴游酬唱的画面。另一方面,人的文化认同过程并非一蹴而就,必须通过传播不断地宣传、引导才能逐渐凝聚,记忆又充当了发酵器的作用。如《金刚经碑》对佛教经典的弘扬,《诗书碑》《愿文碑》对孝文化的传承,《石淙摩崖诗碑》对文学手法的运用,《升仙太子碑》对道教文化的解释以及高超的书法艺术等,都对某一方面的知识具有宣传、教育和引导的作用。武则天为嵩山封禅亲自撰写的《升中述志碑》,是武则天志向和抱负的宣言,是对其政治思想的宣传。在嵩山封禅坛前的《大周降神碑》,不仅盛赞了武则天的文治武功,歌颂武周盛世,而且从多处论述大周君权天授、女权统治的合理性,是对社会传统观念的引导。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了人的文化认同,积淀和丰厚了文化讯息。

第二,记忆是文化讯息的放大器。作为承载讯息的媒介,碑刻是有限的、单一的,但作为教育思想和艺术载体的媒介,碑刻的审美价值则被不断放大。在这个审美的过程中,受众对于媒介所承载的文化讯息更加利于接受,也为文化讯息带来了更广阔的受众群体和更长久的传播生命,实现了文化的增殖。嵩山武则天碑刻就是这样,人们在获取信息的同时,也得到了美的享受,从中受到感染。如竖立在嵩山逍遥谷隆唐观的《唐默仙中岳体元先生太中大夫潘尊师碣》,题额为篆书,碑文使用篆、隶、籀三体合一的“金剪刀”书法,这种字体为世所少见。武则天所撰《升仙太子碑》,碑额“升仙太子之碑”六字为飞白体,碑文书体则是草书,碑阴题诗和题名有隶书,也有楷书,不仅书体多样,而且多使用新字。清人叶昌炽《语石》认为:“女子书丹,当以武住渡仙太子碑》为首,书体从章草出,世莫能知矣。”[8](P225)《大唐天后御制诗书碑》的碑阴有线刻《三教圣像》图,笔法遒劲,刻工刀法一丝不苟,真切地保留着原作的面貌,衣纹线条细密精致,飘逸而有力。碑侧线刻花草,笔法细腻,清幽俊美,艺术欣赏价值也很高,起到了娱乐身心的作用。

可见,在文化记忆重构过程中,碑刻有着三种传播方式,而记忆则充当着文化讯息的存储器、发酵器和放大器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碑刻媒介将嵩山武则天文化讯息中的精华继承下来,传播出去,使之对受众产生影响,世代相传并与其它文化相互作用,从而实现了文化积淀和增殖,使碑刻承载的嵩山武则天讯息具有了历史性、群体性、影响性的属性。

参考文献

[1]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第三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2]金其桢中国碑文化[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1.

[3l[德]阿莱达・阿斯曼,扬・阿斯曼.昨日重现――媒介与社会记忆[A].冯亚琳,[德]阿斯特莉特・埃尔.文化记忆理论读本[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4]朱剑心,金石学[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

[5](明)张岱,夜航船[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7.

[6][美]爱德华・霍尔,超越文化[M].居延安等译.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88.

[7]马衡.凡将斋金石丛稿[M].北京:中华书局,1977.

丰碑读后感范文9

这是完全与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的精神背道而驰的。那么我们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才能改变现状,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爱读

卢梭曾这样说“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爱上朗读,把自己对文章的理解用读的形式表达出来。

教学中可以采用如下措施:1.以优美的范读征服学生。老师应该用自己一流的朗读,让学生对你崇拜,让他也想读。2.让学生认识读的重要。告诉学生多读可以多认识汉字,多读可以深刻理解语句。 3.开展朗读比赛。4.细化朗读评价。(1)评价的内容要具体,有针对性。(2)评价的方式可以多样. 学生读老师评,学生读学生评,老师读学生评等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3)评价应以正面激励为主。

二、训练到位,让学生善读

1.学好拼音,读准字音。首先,要重视拼音教学;其次,要利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读准“儿化”韵和轻声词,平翘舌音、前后鼻音;最后,教师要会听,即注意听清学生的发音,发现错误及时给予纠正,保证学生在读过程中,不错字,不漏字,不添字。

2.注意停顿,把握节奏。有些学生点读或唱读的现象严重,妨碍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严重地影响教学效果。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用适当的速度朗读课文,可用听录音,教师示范读、带读等形式进行;第二,让学生认识句子,掌握标点符号,按语法停顿的方法进行训练。

3.理解内容,读出语调。在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导学生读出课文的思想感情,这一点是朗读训练的核心所在,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1)准确掌握标点符号所表达的语调。(2)把握准朗读的重音。如《春晓》这首古诗,要引导学生用下面读法,读好重音、停顿和速度: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3)引导学生在理解句子意思的基础上,体会人物说话的神态、语气和表达的感情。“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双手拄着拐杖,背靠着一棵洋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十里长街送总理》)我指导学生将“焦急”“耐心”两个词读得低缓凝重,体会人民对总理的崇敬和爱戴,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

4.形式多样,共同参与。朗读指导的形式可以灵活多样,范读、个别读、齐读、分角色读、表演读、赛读、接读、引读、配乐读等,都是很好的方式,可以根据教学的目标需要灵活组合。

三、巧用媒体,让学生忘我地读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巧妙地运用网络及多媒体电教手段进行教学,发挥情境教学的作用,利用电教媒体中的形、情、境、趣等特点,能为儿童创造生动形象的语言环境,唤起注意,激发兴趣,从而通过学生多读,达到自主地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然后理解作者的情感的目的。如教《丰碑》一课,在让学生理解军需处长是一座晶莹的“丰碑”时,单靠读是感受不够深的,那时可先让学生观看红军长征过雪山的一小片段,创设真实的情景,再出现军需处长的图像特写,让学生看到漫天风雪里,军需处长就像一座丰碑一样,指引着浩浩荡荡的红军队伍漫过那冰天雪地。而军需处长的英雄形象也深深地建立在学生的心中。最后,背景音乐轻轻地响起,我有感情地朗读“一个冻僵的老战士,倚靠光秃秃的树干坐着……风更狂了,雪更大了。大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此时此刻,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对军需处长的哀悼与崇敬之情。形象直观的电教媒体,让学生走进了课文描绘的意境,加上老师动情朗诵,使学生深深地感受到军需处长的可歌可泣,联想到现在的生活真是来之不易,学生的朗读就会更加忘我。

四、及时总结,让学生喜读

丰碑读后感范文10

关键词:多媒体 语文教学 丰富氛围 化解难点 提高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14-0-01

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课堂中的广泛运用,使常规的教学如虎添翼,打破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本文就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谈一些浅显的看法。

1 存储信息量大,提供了大量的阅读材料

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是阅读教学。小学语文教学课程标准规定了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加强基础知识和能力的教学,为学生的学习成长打好基础。在传统教学中,阅读教学的目标是通过“预习、讲解、默读、朗读、查字典、小组讨论和总结”等环节实现的。由于受班级集体授课、课时及授课进度的影响,教师让学生自己默读、朗读的时间很少,更谈不上大量、有效地阅读。这对小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多媒体具有提供文本、图形、静止图像、动画、声音、视频等教学信息的能力,在教学设计指导下,教学内容可以按照知识点进行划分并实现超媒体链接,形成类似语义网络的非线性结构,非常适合学生学习。多媒体具有储存大量教学信息的能力,可储存大量的阅读材料,并可随时让学生以类似查字典的方式检索到阅读中的生字、生词、难句等;根据需要,还可提供标准的朗读示范音。多媒体储存的教学信息具有生动、形象、直观、感染力强等特点,符合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另外,目前,很多学校都使用了新教材,教材的信息量大,利用多媒体能拓宽课堂信息的传递渠道,因此多媒体课件应得到了推广,应用。

2 内容丰富,创造了轻松的学习氛围

多媒体引入课堂教学,能更好地开发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给学生一个更好的学习空间,在音乐的带领下,在动画的生动形象的演示下,在多姿多彩的图片展示下,学生犹如身临其境的感觉,更能体会教学内容,这样的新鲜感也可在一定程度下消除小学生由于长时间坐着上课而带来的疲备,也能调动小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性。多媒体教学中所体现的艺术性同时也能给学生带来丰富的知识,因为多媒体教学综合了多种教学手段,它所传递的内容不是单一的,除了它所反映的教学内容,还有其他的方面,如音乐的欣赏,色彩的视觉效果等方面,都能传递信息,给学生一个美的享受,进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图文并茂,化解了课文的教学难点

借助多媒体可化抽象为具体,变理性为感性,有效地弥补传统教学的一些不足,让学生通过视听等直观功能,形象地把握教学内容。例如,对一些诗歌,从分析诗的语言入手,讲解诗句含义,再现诗中形象,并感受诗人的感情,把读者引入诗歌开创的艺术境界之中,最后要学以致用,掌握如何欣赏诗歌。如果在讲授这些内容的时候,教师试着借助多媒体,先配乐朗诵,然后展示一组有关图片,创造一些相关的情境,如《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一些词,学生通过欣赏图片就会自然而然地明白,已用不着教师再怎样解释,就理解了难懂词句以及一个夜行之人的感情。这样一个爱自然、企盼丰年的主题就在文字与图片的配合中被化解了。

应该说,在语文教学中适当地运用多媒体会产生锦上添花的效果,它使抽象的概念,难懂的文句转化为形象直观的画面,成为学生理解验证文章表达内容的有效途径,也能弥补教师言传的不足,化解常规教学中的难点。

4 形象感知,使学生受到了“情”的诱导

文学作品以塑造形象为手段,达以教育、启智的目的。多媒体以其极强的表现力,将形象放大、缩小、连续、定格等,展示在学生面前,激发学生兴趣。例如,在教学《丰碑》时,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揭题后,教师提问:丰碑是什么意思?课文中的丰碑指什么?接着利用多媒体演示:大雪纷飞,在一棵大树下,军需处长被大雪覆盖着,如一座晶莹的丰碑。教师启发学生:军需处长怎么会冻死的?在冻死前是怎样的情形呢?导入重点段第三段的学习。多媒体演示:画面渐渐清晰,出现了老战士的形象,他冻僵了,从而导入第七节的学习,教师着重引导学生观察军需处长的表情、动作、穿着等,使学生了解军需处长是被严寒冻死的……。

总之,语文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既不能盲目地为追求潮流而过多使用,也不能因传统的语文教学理念而拒之门外,教师应对语文多媒体教学有理性的认识,本着技术为教学服务的思想,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规律和具体的教学内容,扬长避短,合理运用,才能让多媒体真正服务于语文教育,从而开创语文教学的崭新局面。

参考文献:

[1]韩国发.语文课堂中的有效课堂的创设[J].小学教学参考,2010(34).

[2]何婉盈.创建多媒体下的语文课堂的精彩[J].云南教育(小学教师),2010(10)

丰碑读后感范文11

【关键词】口碑;网络营销;消费意愿

1.引言

随着iphone、ipad等高科技产品在全球范围内的风靡,使得针对高新技术产品的消费采用行为的研究尤为重要。由于高新技术产品具有了创新性、高技术性、复杂性等特点,这使得并非所有消费者都能轻易掌握相关产品的使用,因此在高新技术产品的采用过程中消费者主要会遇到两方面的困惑:(1)缺乏购买信心。(2)技术的不确定性。而借助于互联网平台功能强大以及参与群体广泛等特性,在线口碑能够促进消费者学习、消除消费者在高新技术产品采用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增强其对企业的信任、促使其采用意愿的形成。本文借鉴消费者采用行为理论中的描述,将消费者采用定义为消费者首次使用。Kotler(2000)将消费者对新产品的反应过程分为六个阶段:展露、接收、认知反应、态度、意图、行为[1]。

2.在线口碑对高新技术产品消费者采用意愿的影响

Ahluwalia(2000)等人发现,消费者通常会认为负面信息比正面信息更具诊断价值,因而在决策时更多地依赖负面信息[2]。Lee等人(2009)通过实验法研究了在线评论质量的影响,研究中将高质量评论定义为较详细地介绍产品功能或使用的经历,低质量的信息界定为那些简单的推荐或陈述不清的评论,实验结果证明高质量的在线评论的影响大于低质量的评论[3]。叶强等人(2009)基于截面回归模型研究了在线评论的平均情感倾向和正负情感方差对宾馆预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平均情感倾向和正负情感方差均显著影响宾馆的房间预定量,平均情感倾向影响为正,而正负情感方差的影响为负[4]。McMillan(2004)在对网络互动广告的研究中指出,在线评论的交互性、信息丰富性、易使用性、实时性、有趣性等都会影响到消费者对此种推广方式的接受度。其研究结果表明,在线评论内容的趣味性通过加强受众的正面情感和态度,最终影响受众的行为意愿[5]。Ghose和Ipeirotis(2006)指出:评论的非结构化文本内容中蕴含丰富的信息,按表达方式还可将评论内容分为观点评价和客观描述,这两类评论信息会影响阅读者对评论的质量或有用性的感知,从而影响消费者的决策行为[6]。张红红,罗俊,辛宇(2010)在TAM模型上引入信息来源和消费者创新性变量,提出了采用意愿的研究模型。研究结果显示消费者创新性的影响程度略高于信息来源,即消费者自身的创新特性对于创新采用影响更加明显,而信息来源越好时,对新产品的有用性和易用性认知度就越高,其采用创新产品的意愿也会越高[7]。

本文认为在线口碑因素(情感倾向性、表达方式)以及消费者创新性一方面直接影响消费者采用高新技术产品的意愿;另一方面通过阅读在线口碑后消费者形成的产品态度的中介效应对消费者的采用意愿产生影响。

3.管理启示

我们认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消费者收集在线评论提供了交流和共享高新技术产品知识的平台,通过创新使用者和早期采用者的示范和传播分享机制,加速了早期大众和晚期大众的对产品的采用意愿。更为重要的是网络群体成员同时又是现实社会中的一员,通过他们的桥梁作用,会将这种影响机制传递到现实情境中去,对在线口碑影响高新技术产品的消费者采用意愿起到了放大作用。因此,高新技术企业应开展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中这一信息要素,重视在线口碑的不同形式对消费者的影响以及消费者对产品所提出的意见,对产品进行不断地完善,而不应仅仅以广告或其它单向交流的形式去培养消费者的忠诚度。同时,高新技术企业应利用在线网络搭建消费者与企业之间的沟通渠道,进行交互,通过在线口碑的传播效应更好地帮助消费者了解产品、熟悉产品,并最终采用产品,扩大企业的市场占有率。

参考文献:

[1]Kotler,P.Marketing Management[Z].New Jersey,Prentice-Hall,2000,10th ed.

[2]Ahluwalia R,Burnkrant RE,Unnava HR.Consumer Response to Negative Publicity:The Moderating Role of Commitment[J].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2000,37(2):203-214

[3]Park,C.,T.M.Lee.Information direction,website reputation and eWOM effect:A moderating role of product type[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09(62):61-67.

[4]Qiang Ye,R Law,B Gu.The impact of online user reviews on hotel room sal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ospitality Management,2009,28:180-182.

[5]MeMillan,S.J.Effects of structural and perceptual factors on attitude toward the website[J].Journal of Advertising Research,2004,43(04):400-421.

[6]Ghose A,Ipeirotis PG.Designing ranking systems for consumer reviews:The impact of review subjectivity on product sales and review quality[Z].Workshop on Information Systems and Economics(WISE),2006.

[7]张红红,罗俊,辛宇.创新科技产品采用意愿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0(10).

作者简介:

丰碑读后感范文12

宋太祖赵匡胤以武得天下,却注重文化素质的培养,“今之武臣欲尽令读书”,以文治天下,开创出宋朝文秀而绵延的气象来。北宋统治者奖励经学,提倡恢复礼制,对古物的收集、整理和研究极为热衷。墨拓术及印刷术的发展,又为金石文字流传提供了条件。宋哲宗年间,吕大临编撰《考古图》,可谓把青铜器作为历史资料研究的第一部重要著作。宋徽宗时王黼编著的《宣和博古图》,图文并茂,条理清晰。宋徽宗本人擅长书法,其所创瘦金体大有金石之气。因他的爱好,以书法名重一时的蔡京得以入阁,权倾天下。而赵明诚的《金石录》也是因其而著成。

文化的传承是个难题,文字作为文化的载体,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经过秦的改制和秦汉战争,社会发生了动乱和变迁,大量古籍被焚灭。以后历朝历代的文化断层现象也是屡见不鲜。“小学”开始指为贵族子弟设置的初级学校,但秦代蒙恬制笔,东汉蔡伦造纸,使文化的传播更为便捷,也使孔子“有教无类”的儒家理念成为可能。文字教育不再成为贵族的独权,文字的书写也不会再因简、帛的昂贵而不能推广。

孔子感叹的“人心不古”,以致春秋战国以前的文化迷失,也和教育不能普及有莫大关联。而更远的上古文明,因战争或文字无人识别,埋没土中不为人知,如甲骨文竟然一直被当成中药中的“龙骨”。以文化的毁灭来治疗身体的疾病,不能不说是一种讽刺。中国历史有文学系统记载的近三千年,而中国文字的出现、发明,如出土的象形文字、甲骨文、金文等则有五千年。但是还有另外一种理论说,中国的文明史应该追溯到十二万年前以上。这些更远的文明,对追溯民族和文明的起源,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周朝儿童入学,首先学六甲六书。六甲指儿童练字用的笔画较简单的六组以甲起头的干支,六书即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西汉时称文字学为“小学”,唐宋以后又称小学为“字学”。读书必先识字,掌握字形、字音、字义,学会使用。字的变化革新,是研究历史文献、诗歌典籍、书法,乃至音乐、数学、天文地理的基础。南宋朱熹将《礼记》中的《大学》与《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注释,称为《四书》,成为儒家经典。“大学”对“小学”而言,不是“详训诂,明句读”,而是讲治国安邦的“大学”“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条目,正是在“大学”中提出的。

青铜器主要指先秦时期用铜锡合金制作的器物,简称“铜器”,包括炊器、食器、酒器、水器、乐器、车马饰、铜镜、带钩、兵器、工具和度量衡器等,流行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至秦汉时代,以商周器物最为精美。春秋晚期至战国,由于铁器的推广使用,铜制工具越来越少。秦汉时期,随着瓷器和漆器进入日常生活,铜制容器品种减少,装饰简单,多为素面,胎体也更为轻薄。青铜器具有重要的史学价值:可以通过了解古代兵器来研究战争史;可以通过礼器以及铭文来研究古代的礼制和祭祀风俗,比如司母戊大方鼎;可以通过乐器来研究古代的音乐体系,比如曾侯乙编钟。除此之外,青铜器的铸造技术,铭文的历史和书法价值,也是横跨多个学科的。

秦代以后最普及的青铜器可能是铜镜,直到明代末期才随着玻璃镜的出现而逐渐被淘汰。铜镜与日常生活密切关联,形态美观,图纹华丽,铭文丰富,具有使用和记载文化历史变迁的多重功能。到商代初年的时候,开始铸造铜鉴,到秦朝时期,才开始铸造铜镜。秦汉以后,镜的制作更加精良,质料包括金、银、铜、铁等,以铜最为多。镜以秦为最古,然而秦镜流传到今天的,都是出土之物,传世的都不可得到。因为古代用镜殉葬,取其炤幽冥的意思。现在所得到的最古的镜大多是汉朝的产物。唐代时制有透光镜,镜背的字迎着太阳或灯光时,都可以明显地映射于墙壁之上。

石鼓文是我国最早的石刻文字,世称“石刻之祖”。因为文字是刻在十个鼓形的石头上,故称“石鼓文”。十鼓分别刻有四言诗一首,径约三尺余。内容记述秦国君游猎,又称“猎碣”。石鼓文的字体,上承西周金文,下启秦代小篆,从书法上看,石鼓文其势风骨嶙峋又楚楚风致,有秦朝那股强悍的霸主气势,然而更趋于方正丰厚。石鼓文是由大篆向小篆衍变而又尚未定型的过渡性字体,在书法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被历代书家视为习篆书的重要范本,有“书家第一法则”之称誉。

清代康熙皇帝推崇董其昌的书法,乾隆皇帝喜爱赵孟頫的行楷,因此空前宏伟的集帖《三希堂法帖》刻成,此时帖学达到极盛。清中期嘉庆朝,随着古代的吉书、贞石、碑版大量出土,碑学由此而兴起。当时的集大成者刘墉和邓石如开创了碑学之宗,阮元和包世臣总结了书坛创作的经验,咸丰以后碑学尤为昌盛,前后有康有为、何绍基、赵之谦、吴昌硕等大师成功地完成了变革创新,并一直影响到当代。

但碑刻则是早已有之,是将书写好的墨迹复写于平整的石板、石壁或木板上,然后镌刻而成。后人以拓本形式供欣赏和观摩、临池,称“碑帖”。碑刻一般包括:碑、建筑刻石、摩崖刻石、墓志等。碑由底座、碑身、碑额组成,碑身镌刻碑文,有时碑文背面,即碑阴处或两侧均刻有文字。建筑刻石主要是在石质的建筑物上镌刻含有纪念性或题记性的文字。摩崖刻石,一般刻在较平整的石壁或山崖上。墓志专门用于丧葬,内容为墓主人行状,作为书法艺术来讲,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墓志最为丰富。

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又称为“殷墟文字”、“王八担”、“殷契”,是中国商代后期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据说清朝光绪年间,当时国子监主管官员王懿荣,有一次看见中药龙骨上面居然有一种看似文字的图案,他确信这是一种文字,而且比较完善。学者罗振玉亲自前往安阳进行实地考察,编成《殷墟书契》,为甲骨文的研究奠定了基础。继罗振玉之后,许多著名的学者,如王国维、郭沫若、董作宾、唐兰、陈梦家、容庚、于省吾、胡厚宣等都进行了卓有成效的考释和研究,形成了一门专门的学问——甲骨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