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承认的反义词

承认的反义词

时间:2023-05-30 10:43:31

承认的反义词范文1

论文摘要: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最明显地反映在词汇的意义之中。词的语义承载着民族文化的内涵,即词的语义具有“文化的承载性”。从跨文化交际和语义学角度看,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至少要关注词义所具有的最基本的6种意义类型:即概念意义、内涵意义、社会意义、情感意义、反映意义和搭配意义。词汇教学中应该特别注重对那些“文化承载词”的语义学习,应特别注重语义和文化的对比分析,针对性地引人对英、汉文化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达到学习外语的最终目的。

一、引论

学语言的目的是为了交流,词汇教学也要为这一目的服务。人类的交际不单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跨文化现象。

美国语言学家萨王尔(Edward和沃尔夫(Ben-jamin Iee Whorf)认为文化影响语言,语言不仅反映文化的形态,而且语言结构部分或全部地决定人们对世界的看法。词汇作为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是语言表达意义的基本单位,而在一定文化环境中形成的语言表达系统是独有的,也就是说每一种语言的意义表达系统是以自己特有的方式进行的,不同语言的意义表达系统是互不相同的。但不同语言之间在意义表达系统中也存在共性,就整体上看,意义表达系统不同,意义表达的方式也不同。所以,分析英语词汇蕴含的各种意义,进行文化层次上的教学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对于身处在汉语这个大的语言环境中进行英语词汇与意义的教学、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更是不可缺少的。

二、词义与文化的承载性

众所周知,形成英、汉语言和文化的差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英、汉民族的地理环境、历史背景和社会生活的不同;二是世界观、价值观、信念态度等观念方面存在的差异,并由此而产生的观察和体验事物的角度和过程的相对不同;三是英、汉民族的社会风俗、传统习惯、行为方式和思维模式彼此相异,出现了两种语言的言语化和非言语化过程各具特色的现象。

所以,“词汇体现了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态度”(戚雨村,1992)“同时人类之所以把语言作为交际工具,正是社会成员按照本民族社会文化模式对词语加以利用的结果”。(吴国华,1989)由此可见,不同民族的词语具有各自的民族文化内涵,即词义具有文化性和民族性,也就是词义具有文化的承载性。

英国学者Geoffrey Leech在《语义学》( Se-mantics)一书中指出,词义可分为七种类型,即概念意义、内涵意义,风格意义、感情意义、联想意义、搭配意义及主题意义。在大学英语词汇的学习中,应该加强对那些富含英语文化内涵的词汇进行词义的概念意义、内涵意义,情感意义、反映意义、搭配意义和社会意义的分析和对照学习。

1.注意词义的概念意义和内涵意义的差异

词汇教学中应该首先关注那些英汉两种语言在词义的概念意义上相同却在内涵意义上不同的词汇。

因为那些在概念意义(conceptual meaning)和内涵意义(connotative meaning)存在较大差异的词也是最容易引起交际障碍的“文化承载词”。词的概念意义,亦可称为认知意义(cogni-tive meaning)。概念意义是语一言交际中表达的最基本的意义。没有概念意义就无法进行语言交际。内涵意义是附加在概念意义上的意义。所谓内涵意义,指的是通过语言所指事物传递的那一部分隐含的或附加的联想意义(associative mean-ing),即“词的所指内容具有某种交际价值”。(Leech,1983)

总体说来,在英、汉两种语言中,概念意义(或理性意义即所指意义或认知意义),和内涵意义基本相同的词语并不少见。比如,汉语的“狐狸”和英语的fox不仅在概念意义上所指相同,而且内涵意义也相同,都包含了“狡猾”这一层意思。同样的例子如汉语中的“猪”与英语中的pig在概念上都是指同一种动物,指人时都含有“肮脏”、“贪婪”、“愚蠢”、“令人讨厌”的意思。

但是概念意义相似,内涵意义相异的词语比比皆是。这一类的词汇可以被称为“文化承载词”,也是我们应该给予高度重视的词汇。

比如,“红”(red ):在中国历史仁,人们对红色的崇尚时间最长(包括周朝、汉、隋、唐、宋、元、明、清)。在中国人心中,红色象征幸福、喜庆、吉祥、欢乐。反映在语言应用_h,用“红”字作语素的词一般都包含顺利、圆满、兴旺、发达受欢迎的意义:红利、红豆、红运、红包、红榜、分红、走红、开门红、满堂红、大红人、红得发紫、红极一时等。中国人把结婚称作红喜事。新娘要穿红衣裙,头盖红头盖;新郎要身系红绸带,胸戴大红花;门上贴红喜联,屋内贴红喜字,洞房点红蜡烛。

而在英语中red根木不具有汉语中“红”所包含的那些文化内涵,在欧美国家,新娘的结婚礼服为白色,象征纯洁。在过圣诞节和新年元旦等节日也没有用红色表示喜庆的习俗。只是在red-carpet treatment中,用红地毯接待尊贵客人给予隆重欢迎时,含有一些喜庆的意思。

再比如,“知识分子”( intellectual):在英语中intellectual是指具有慎密思维能力特别是致力于文学和艺术的人,致力于研究、思考和推论的人;特别致力于和深奥、抽象的理论问题有关的研究、思考的人。在通常情况下,intellectual不包括小学老师、医生、工程师、会计一师、律师、报社记者等。

而在汉语中,“知识分子”的范畴就要宽泛得多,泛指“有一定知识文化科学知一识的脑力劳动者。如科技工作者、文艺工作者、教师、医生等。” (《辞海》1979年版)似乎接受过大学教育目前在从事脑力劳动的人都可以称为“知识分子”。

2.注意同汇社会意义的差异

词义的社会意义(social meaning)是指一种语言所使用的社会环境。语言使用的社会环境至少包括语言使用者、语言使用的场景和语言使用的话题等。在使用语言中能充分反映出语言的使用环境。

例如:" domicile " , " residence " , " abode”和" home”是同义词,即从概念意义上来讲,他们均指客观世界的同物体“住处”。" domicile”一般用于官方文件,法律条文中,或当事人涉及官方、法律事务中;" residence一般用于正式的或行政管理的环境中;" abode”是一诗歌用词,一般用于诗歌的创作和欣赏;" home”是一个亲密朋友、同学、同事、或家庭成员之间在日常生活中交往的用语。

再比如:同义词“week" , "feeble" , "fragile”在概念意义上都是当“虚弱、易碎”讲。但是“week"常用于日常口语与书面语的交际中;" feeble”是源于法语的借用词,用于正式的文学语境中;" frag-ile”是源于拉丁语的借用词则主要用于学术著作或法律、宗教和官方文件中。

所以,一个词语除了传递信息之外,还可以表明它所使用的社会环境。这就是语言词汇的社会意义。词汇学习中要认真加以区分。

3.注意词义的情感意义的差异

词义的情感意义(affective meaning)是指当语言使用者通过语言表达其情感和态度时,语言就传递了情感意意。即通过词语的概念、内涵、语体等内容表达的对谈及的人或事物的情感和态度,它最能体现交际参与者之间的密切关系。除了英语中的“aha "(啊哈!)," mY hod ",(上帝呀!),+ oh‑ }哦!)," dear"(哎呀!)等感叹词用来是表达情感意义外,情感意义常常还可以通过词语的概念意义、内涵意义、社会意义来传递。比如讲:" How he worked } "(他多么肯干呀!)," Wha-t an opportunity(多好的机会呀!)," You are-a liar. 1 hate you for that.”(你说谎,恨你这一点)。这些话间接地表明了讲话人的情感和态度。这种情感和态度需要完全理解和认真把握才能在跨文化交际中知己知彼。

4.注意词义反映意义的差异

反映意义(refl ection meaning)是指某词的一个同义成为我们对这个词的另一个词义的反应的一部分时,反映意义就显现出词的多种概念意义。即通过情感联想使词的一种意义成为交际参与者对该词另一种意义的反应所传递的联想意义( Leech ,1983 )。例如,

" the comforter',和“the Holy Ghost",是一组概念上相同的同义词,在宗教英语中都指上帝,但前者听起来让人感觉温暖、舒适,而后者听起来让人有敬畏之感.因为,the comforter含有”给人以力量或支持”,而the Holy Ghost中有鬼怪之意让人感到恐惧。

或许正因为词义中蕴含有鲜明的文化反映意义,英汉两种语言中才有相似或不同的委婉和禁忌语,教学中要特别加以分析比较,以减轻或回避词语在特殊的语境中消极的反映。

5.注意词义的搭配意义差异

搭配意义(collocative meaning)是指由一个词经常与它连用的词语身上引起的联想组成。

比如,pretty和handsome都做“好看”讲,但是这两个形容词具有不同的搭配意义。pretty经常和girl , woman , flower , garden , color,或village连用。而handsome经常和boy, man, car, vessel, overcoat,airliner, typewriter连用,如果使用时没有注意到正确的搭配,就容易产生不同的意义。比如,hand-some woman(健美的女人)和pretty woman(秀美的女人)之差。

如果在句子中出现词与词的搭配不妥当,那就会出现整个句于意义的偏差。比如,“君子动口不动手”一句,(动一宾搭配)。

A gentleman uses his mouth instead of his hands.(错)正确的因该是:A gentleman uses his -tongue instead of his hands.再比如,“大多数西方人都是黄头发”一句(定一名搭配)o Most -of the westerners have yellow hair.(错)正确的因该是:Most of the westerners have fair hair.

承认的反义词范文2

【英文摘要】Generic sentences appear to have universal quantifications. They, nevertheless, tolerate exceptions.This is the main feature of generics and also the most puzzling problem to be solved in the researches about them.This feature indicates that generics express something involving intensionality.Based on intensional semantics, this paper uses a formal method to reveal that generic sentences express the intensions of concepts, and shows that what generics are about.Thus, some puzzling phenomena around generics are explained with satisfaction.This discovery relies on several assumptions:Concepts are functions mapping from a set of possible worlds to the power set of a set of intensions;the intension of a concept is the set of all generic consequences derived from the sense of the term that expresses the concept;etc.However,these assumptions are not in accord with the traditional views.To make the results presented here more conclusive, the fundamental properties from the bottom line of the concepts are discussed and analyzed.They are summarized to be seven basic properties of concepts.The position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are argued for and enforced by exploring the relation between concept and language, as well as the relation between concept and knowledge.These arguments consist of a new theory of concept.

【关键词】概称句/概念/内涵/涵义 generic sentence/concept/intension/sense

概称句(注:“概称句”是作者对generic sentence的翻译。这里是首次正式在国内文献中使用这一译名。)(generic sentence)是我们日常思维中最为常用的一种句子。关于概称句的研究始于上世纪70年代,目前已提出了多种理论和形式处理,但因尚未形成统一和公认的理论,仍处于初期阶段。概称句研究在非单调推理、人工智能以及语言学研究等多方面都有重要意义。本文的研究属于概称句的条件句逻辑和模态逻辑研究方向。在这个研究中我们发现,概称句涉及到概念和概念的内涵,因此对概称句本质的认识涉及到概念理论,此二者有相互照应的关系。在概称句分析和语义的基础上[1],借助于形式化方法,本文对概称句和概念进行了分析,在两个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观点和理论。

一、关于概称句的说明

概称句又称特征句,指的是“鸟会飞”,“马铃薯含维生素C”等这类句子。概称句有不同的种类。与本文有关的概称句是“鸟会飞(Birds fly)”这类概称句。这类概称句从句子的语言结构上看有两个特点:(1)表现为主谓结构。如“鸟会飞”,其中鸟是主项(或主语),记作S,“会飞”是谓项(或谓语),记作P。这种概称句通常又记作SP。(2)主项S是复数,或用通常普通逻辑类教科书的术语,S是“普遍词项”或“普遍概念”。这种概称句是我们最常用的概称句。

概称句一方面是某种意义上的全称句,另一方面又容忍反例。比如,概称句“人能思维”,有“人都能思维”的意思,但同时又不会因为有些人不能思维而使“人能思维”为假,即“人能思维”与“有些人不能思维”并不矛盾。这是概称句最重要的特点,也是研究的主要困难所在。对此各种研究提出了关于概称句意义理解方面的不同看法和观点,乃至于形式刻画等方面的不同处理。在总结各研究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新的观点和分析,给出了一个关于概称句的语义。[1]这个分析有以下几个要点:

1.所有主谓结构的概称句SP,都可以被精确化为“S(在正常情况下P)”。如果S是复数名词,又可进一步精确化为“(正常的S)(在正常情况下P)”。我们把这样的形式称为概称句的典范形式。这一形式有两层全称概括,外层的全称概括作用于相对于主谓项的正常个体,内层的概括作用于相对某个正常个体的正常环境。以“鸟会飞”为例。不会飞的不正常的鸟被外层的全称量词略去,正常的鸟在不正常环境里而不会飞的现象由内层的全称量词排除。于是,“鸟会飞”应该理解为,“在正常的情况下,正常的鸟会飞”,更严格地说,即“对任意的个体x,如果x是正常的鸟,那么,x在正常的情况下会飞。”

2.这里出现了两个“正常的”,分别是两个不同的模态算子。用于正常情况的“正常的”是二元命题算子,在条件句逻辑中已有比较成熟的研究。特别是在常识推理研究中对这一算子的改造[2],使得我们可以直接引用已有结果。用于主项的“正常的”是谓词算子,即以谓词为变元的函数,以下称为正常函数。什么是正常的S,这个函数该如何定义,是建立概称句语义的关键。

3.首次定义正常函数为一个二元函数。在将来的形式解释中,它的两个变目分别被称为主项内涵和谓项内涵。直观地看,该函数是以主谓项的意义来决定正常主项(如“正常鸟”)的意思,再由此在各可能世界中选出所有正常个体。第二个变目的引入,给正常函数选择正常个体提供了一个与谓项涵义相关的选取参数。这体现了正常主项的相对性。

4.对选取正常个体的正常函数有两项限制。第一,选择出来的正常主项的内涵包含了主项的内涵,即对任意的内涵。在“鸟会飞”的例子中,该限制的意思是,“正常鸟”必须首先是“鸟”。第二,与谓项内涵相关的选取参数同谓项的肯定和否定无关,即对任意的内涵。还用“鸟会飞”的例子,这一条件的意思是,我们对于鸟和会飞,以及对于鸟和不会飞,选出的正常个体是相同的。满足这一限制条件的正常函数避免了把“对于飞来说是正常的鸟”定义为“会飞的鸟是正常的”这样一种循环定义的嫌疑。

根据以上要点,概称句SP的直观意思是,“对任意的个体x,如果x是相对于P或非P来说正常的S,那么,在正常情况下,x是P”。下面给出关于概称句的形式语言和形式语义,就是要把这个意思严格地表达出来。

二、概称句的形式语义

概称句的形式语言可以在一阶语言基础上扩张得到。

一阶语言 有可数无穷多个变元符号、常项符号以及一元谓词符号(注:为简单起见,本文只讨论一元谓词的概称句,所以这里只有一元谓词符号。),这三类符号的集合分别记作Var,C,Pred,并有命题常项符号,联结词,量词符号。中的项和公式定义如常。所有公式的集合记作F。语法符号x,y,z等表示任意的变元符号,c表示任意的常项符号,t表示任意的项,P,Q等表示任意谓词符号。α,β,γ等表示任意的公式。各类语法符号均可加下标或上标。被定义符号有。

附图

附图

附图

至此我们给出了关于概称句的形式语义。对任意的模型,一个概称句在其中的任一可能世界上都有确定的真值。在这个基础上可以进行关于概称句推理的研究。下面我们将继续关于概称句的分析来讨论相关问题。

三、概称句本质

首先要说明,在上节里,我们将任意框架上得到的集合中的元素称为“内涵”,这只是使用了在这类问题讨论中的通常术语,它不是我们在谈论概念时所说的“概念都有内涵和外延”这个意义下的内涵。如果我们将一个框架看作独立外在的客观世界,还没有和我们的语言(或认识)发生关系,那么,一个中的元素只是一个指向(或指派)。该指向对每个可能世界指定一个D的子集。只有当我们将W看作可能世界,将D看作个体域,并且,将一个语言表达式(通常为语词)赋予该指向的意义,即将该语言表达式与这个指向相联系,这是在结构或模型层次才有的东西,那么,这时这个指向才成了该表达式的涵义。由这个指向所确定的东西,就是该表达式的指称。按通常的观点,概念的内涵决定外延,词项的涵义决定指称,因此,人们把概念的内涵或词项的涵义看成从可能世界到外延的函数(可能世界集到个体域的幂集的映射)。正是在这个背景下,中的元素被称为“内涵”。而实际上,无论内涵还是涵义都是和语言相关的东西。没有语言,自然也就不存在什么内涵或涵义。

还有两点需要说明:(1)即使与语言相关,也只有通过语言得到或建立的指向,即通过语言的表述我们得以确定其指称的指向,一个语词才有涵义。通过其他方式,如手的指示行为得到的指向,不构成相应语言表达式的涵义(参见下节概念特征(3))。(2)“概念”、“内涵”、“外延”,以及“语词(词项)”、“涵义”和“指称”,是两个不同系列的术语。主要是在“概念”、“内涵”以及“语词(词项)”、“涵义”上,二者有很大的区别。对目前所讨论的问题来说,我们所用的实际上是后一系列的术语。因为,语词及其涵义是语言层面的东西,而概念及其内涵是思想层面的东西,与认知主体相关。语词的涵义一般来说是语言的使用者在语言的使用之前就被规定的,也是使用者们都必须共同遵守的,因而具有公众性和某种客观性。而概念及其内涵作为认知主体的某种思想,与其自身的认知能力、认知行为等有较大的关系,因而有一定的主观性。再有,我们是通过涵义的理解和掌握来形成概念的,因此概念及其内涵比语词的涵义要复杂。这个问题将在下节讨论(参见下节概念特征(2))。在上节我们给出的是语言的解释,只是语词意义的规定以及由此得到公式的真值,不涉及语言的使用者,更不涉及语言使用者的思想。

我们在一开始就指出,概称句最重要的特点是容忍反例。对此,我们的基本分析或主张的基本观点是,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我们对概称句中词项的理解与其实际的所指(即相应的外延或指称)不一致,而在这个不一致中,我们偏向了涵义,采取了内涵性的观点,放弃了外延的观点。例如,对“人能思维”这一句子来说,“人”的外延并不包含于“能思维”的外延。因此,从外延的观点看,并非每个人都能思维。所以当我们说“并非所有人都能思维”时,我们也都能理解,并认为这是个真句子。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仍然接受“人能思维”,并且不认为这两个句子是矛盾的。这说明我们是在与外延观点不同的意义上理解或解读“人能思维”这个句子的,而这个不同的意义只能是涵义的或内涵上的意义。

根据这个基本的出发点,我们给出了以上概称句语义。关键是引入了词项(主项和谓项)涵义(根据上面的说明,这里应该是“涵义”,而不是“内涵”)。这个引入有两个方面:在语形方面,引入了λ-表达式;在语义方面,首先在对象上,引入了“内涵”(即中的映射),其次建立了λ-表达式到“内涵”的联系,即将每个λ-表达式解释为一个中的映射。在这个解释下,一个λ-表达式的解释,如,自身为一个映射,对每个可能世界确定一个个体集,相当于某个一元谓词在这个世界中的指称。这可以理解为,λχα是一个关于性质的表述,对每个可能世界,选出具有这个性质的那些个体。从这个角度看,是一个由α及其变目x确定的一元谓词的涵义。通过这样的办法,概称句的真值得到合理的解释。特别是命题2.1,揭示了概称句命题是关于主项涵义和谓项涵义的函数,这使得我们对概称句的认识前进了重要的一步。这个对于概称句的解释可以称为涵义的解释。

根据涵义的解释,我们已经得到了概称句的真值。但是这个解释还不够透彻。有两个问题:(1)主项涵义和谓项涵义之间究竟是什么联系?(2)我们为什么会偏向涵义,原因是什么?

关于(2),合理的看法是,我们所以明知道“并非所有人都能思维”而仍不放弃“人能思维”,是因为对于人这类事物来说,在认识上“人能思维”有更重要的意义,或者说,“能思维”是被我们认识到的人的重要属性,它已经构成了我们的“人”这个概念的一部分,是这个概念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在上述不一致中,我们宁愿固守我们的概念而放松外延上的要求,于是我们偏向于对“人”这个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导致了在概称句解读时的内涵性倾向。所以,在这个偏向中,不完全是词项涵义的问题,还有我们的理解和思想方面的因素,即与概念有关。

如果这个看法是正确的,以上关于概称句的形式语义也是合适的,那么在这个形式语义的基础上,我们希望、也应该可以进一步给出体现概称句与概念因素相关的形式刻画。以下定义和命题就是对这个问题的解决。

附图

根据这个结果,可以看出,概称句所表达的东西本质上是概念(主项)与其内涵(谓项)的关系。简单地说,概称句是表达概念内涵的句子。这个结果彻底说明了概称句主项涵义和谓项涵义的关系,回答了问题(1)。

转贴于

概称句这个性质的明确可以使我们对概称句的意义有新的理解:概称句在于明确、生成、丰富概念,以及传递和接受概念等方面有重要作用,是我们进行这些思维和交流活动的基本语言形式。例如,考虑概念的丰富问题。对于概称句“土豆含有维生素C”来说,如果我们的“土豆”的概念足够丰富,其中已有“含有维生素C”这一内涵,那么我们自然会认为“土豆含有维生素C”是一个真句子。或者,我们的“土豆”的概念还不够丰富,通过接受概称句“土豆含有维生素C”,即认定该句子是一个真句子,在我们的“土豆”的概念中增加“含有维生素C”这一内涵,使我们的“土豆”的概念得到丰富。其他情况可以类似推广得到。如概念的生成、明确可以看成内涵从零开始的丰富。概念的传递、接受,又可看成是丰富概念的基本方式。

我们一再谈到概称句容忍反例的特点,现在根据解释(*)给出的“概念”,“内涵”和“外延”,可以更清楚地解释这个特点。当我们说“人能思维”时,说的只是“能思维”是人的概念的一个内涵,或人这类对象有“能思维”的属性。这是依据“相对于思维来说,正常的人在正常的情况下能思维”来确定的。但是从外延上看,显然不是所有被我们称为“人”的那些对象都是相对于思维来说的正常的人,并且也处在正常情况中。对这些人来说,他们自然不能思维。“有人不能思维”,就是面对这种情况的句子。简单地说,“人能思维”中的“人”表达概念,“有人不能思维”中的“人”用于其外延,二者当然并不矛盾。

在关于概称句的理解方面,解释(*)说明了一些现象,与我们的直观相符合。现在的问题是,这个解释在概念的方面是否成立?

解释(*)提出了两个重要观点:①概念的内涵不是单一映射,而是一个映射集,其中的映射本身是涵义,所以这个映射集也是涵义集。我们通常所说的“概念的内涵”首先指的应该是这个集合(或类)。其中的任一涵义,可以称为概念的一个内涵。我们以前是在这两个不同层次上使用“概念的内涵”这一术语的。②概念是从可能世界到涵义集的幂集的映射。因为一个涵义集可以看成一个概念的内涵,所以,这个观点也可以简单表述为,概念是从可能世界到内涵的映射。

这样的关于概念内涵和概念的说法是否符合我们关于它们的直观?也就是说,实际上是要回答:在直观上,什么是概念,什么是概念的内涵?语词、涵义与概念和内涵又是什么关系?

四、概念、内涵与涵义

根据通常的看法,概念是反映事物特有属性(固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的思维形态。概念有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概念的内涵是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特有属性。外延是具有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属性的事物。[3](P18、22)或者,概念是反映对象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概念的内涵是反映在概念中的对象的本质属性。概念的外延是具有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对象。[4](P18、20)这是目前国内两个有代表性的说法。其他各种版本的表述与此类似。此外,也都谈到了概念和语词的关系:概念要用语词来表达。没有离开语词的概念。语词是概念的语言形式,概念是语词的思想内容。[3](P20-22)[4](P19-20)以上是关于概念的传统理论。与此相关地,还有弗雷格提出的涵义决定指称的观点,以及在可能世界语义产生后,提出的内涵是可能世界到外延的映射的观点。这些内容构成了目前关于概念的主流理论。

从现有的概念理论看,解释(*)与此并不吻合。主要表现在解释(*)所提出的两个观点上。对于观点①,撇开内涵的本身是什么,是属性的反映还是涵义,如果我们用技术术语,把内涵看成某种映射,那么,内涵是单一的映射,还是映射的集合?解释(*)主张后者。传统理论虽然没有明确提出这个问题,但实际上是默认前者。对于观点②,解释(*)对概念、内涵以及涵义有明确的界定,它们的层次各不相同。而传统理论对概念和内涵没有严格区别。尽管根据传统理论,概念是奉质属性的反映,内涵是所反映的本质属性,应该是有区别的,但是,因为“本质属性的反映”和“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界线并不十分清楚,所以概念和内涵被经常混同。再加上词项、涵义和指称的提出,本来这是把问题限制到语言,以使问题更明确,更易于讨论,也是通常所谓认识论到语言哲学转向的实质,但在一些地方反而使得概念、内涵、涵义的关系更为混乱。例如,有著作认为,“词项都有内涵和外延,亦称涵义和所指。词项的内涵就是该词项所表达的概念。”[5](P276)因为概念和内涵的混同,再根据内涵是可能世界到外延的映射的观点,于是概念也就成了可能世界到外延的映射。

这个不吻合原因只能是以下二者之一:(1)解释(*)不成立,即依据形式语义的技术上的结果并不是关于概念的事实。(2)现有的概念理论不足,是这个理论没有反映关于概念的事实。我认为是后一情况。为此,我们必须对概念作新的考察和分析。

忽略枝节争议,我们把关于概念的理解降低到最低限度,到概念最基本的性质上,概念是思想性的东西,将一个概念看作是一个思想,这一点总是成立的。如果一个东西连这样的思想都不是,那它不可能是概念。下面从这个基础出发,再考虑概念的其他性质,逐步明确关于概念的概念。

(0)一个概念是一个思想。这个思想有如下基本性质:

(1)它是由一定的语言表达式(通常是语词或词组)所承载或表达的。

在概念和语词的关系上,基本上没有分歧。一般都认为概念是语词的思想内容,语词是概念的语言形式或载体。承载概念的语词以后称为概念的承载词。每个概念都有自己的承载词。不存在没有承载词的概念。并非所有的语词都承载概念。同一个概念可以有不同的承载词,同一个语词也可以作为不同概念的承载词。

(2)与承载词的涵义是不同层次的东西。

语词有自己的语形和语义两个方面。语形方面指的是语词的符号或文字及相应的语法组合法则,语义方面指的是语词的意义(meaning)。这个意义又有两方面,涵义(sense)和指称(reference)。语词的指称是语词表达或代表的对象。语词的涵义是可以由关于这个语词的解释性短语等表达的东西。通过涵义的理解和掌握,我们可以确定语词的指称。因此,涵义可以被看作可能世界到指称的映射,以及在涵义和指称的关系上,形成了涵义决定指称的观点。

语词表达概念,语词具有涵义,这使得容易将概念与涵义混淆。在概念和内涵不清楚的情况下,还容易将概念、内涵、涵义三者混淆。这里特别要强调的是概念不同于涵义。概念是思想,语词的涵义是语言层次上的规定,尽管这个规定并不能完全脱离语言使用者的思想,是在使用者的思想中产生的,也是在使用者的思想中才能实现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涵义也是某种思想,但概念和涵义毕竟是不同层面的东西。涵义是凝固在语言中的思想。概念是语言使用者的思想,通过掌握涵义而形成的思想,因此概念是比涵义高阶的东西。

(3)具有指向性。

这个指向性指的是概念这种思想到其对象的指向,通过这个指向,一个概念在我们的思维中代表一定的对象,使得我们可以对这个一定的对象进行思考。

概念都有承载词。概念的指向性是借助于承载词实现的。这个实现有两种方式,或者说,有两种不同的指向:①通过意指行为的指向。例如,指着水里的一些东西说,“这就是鱼”,于是,关于鱼的思想(或反映)就借助于“鱼”这个语词通过指向行为指定到了这样一些对象上。②通过语言的使用与一定对象相联系从而形成的指向。这里的“语言的使用”包括两个方面,语言的语法方面和语义方面。例如,“人”所代表的概念,可以通过“能制造和使用工具的动物”表达的涵义指到相应的对象上。这个指向的形成,涉及到“制造”、“使用”、“工具”、“动物”等语词,还涉及到它们的语法组合和语义组合。

前种指向以后称为行为指向,后种指向称为语言指向。行为指向是最原初的指向,语言指向是在行为指向的基础上形成的。语言指向有更重要的意义。因为有了语言指向,才使得我们不必总是依赖直接的指向行为,而只须通过语言的使用,就可以确定对象,表达思想,以进行思考和交流。只有这样,才使语言真正成为思维和交流的工具。

具有这两种不同指向性的概念,以后也分别称为行为指向概念和语言指向概念。我们通常所说的概念,指的是语言指向概念。对于前者来说,我们甚至不认为它们是概念。例如,设A是一个语词,{2,咖啡,蓝的}是一个集合。如果我们只是通过某种到对象{2,咖啡,蓝的}的指示,说“这就是A”,那么,我们一般不会认为有了A的概念。因为我们没有一个语言表达式,通过它所表达的涵义我们能将A和{2,咖啡,蓝的}相联系。但是从概念的基本性质看,应该接受这类思想也是一种概念(即下面所说的“零概念”)。

(4)有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

概念通过其指向性得到的对象是概念的外延。概念又是由承载词表达的。所以,这个对象首先也是由承载词表达的。因此,概念的外延就是其承载词的指称。

概念是具有指向性的思想。如果一个概念是通过由语言表达式的涵义形成指向的,那么这些涵义的全体(集合),就是这个概念的内涵。内涵是可以由语言表达的思想。否则,只有行为指向,而无语言表达,如上例A到集合{2,咖啡,蓝的}的指向,我们自然不认为A有什么内涵。因此,只有语言指向概念才有内涵。对这类概念来说,明确概念的内涵,也就是明确概念的指向,据此概念的外延得到确定。在这个意义上,概念的内涵决定外延。

内涵是对象的本质属性的反映,还是特有属性的反映,在传统概念理论中这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从现在的观点看,既不是前者,也不是后者,而是所有这些反映的集合。当然在这些涵义中,作为认识结果,有的涵义的得到更来之不易,更深刻,更为重要,因而也更容易将其与相应概念的内涵等同看待。

由语言指向得到的外延是类。因为语言指向总是通过一定的描述实现的。其结果是,凡是符合这个描述的对象就构成了相应概念的外延,这样的外延只能是类。

按传统的观点和术语,一个概念的外延如果是一类对象,那么这个概念就是类概念(注:这里的“一类对象”指的是多个元素的类。对于外延是单个元素的类,如摹状词表达的概念,通常不把它们看成类概念。),如果是一个性质,那么它就是性质概念或属性概念。基于前面的技术处理,目前我们只讨论个体类的类概念和个体的性质概念。

有两个特殊情况需要说明。(1)如果通过内涵得到的外延是个空类,那么,这样的思想有内涵,无外延,这就是传统概念理论中的空概念或虚概念。(2)如果内涵是个空类(或空集),如行为指向概念的内涵,那么,类似于把0也算作自然数,这样的思想可以称为零概念。

一个概念,无论它是否有内涵或是否有外延,它都有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在这里,所谓“有内涵”即相应的涵义集不空,“有外延”即相应的外延类不空。

(5)与认知主体相关。

思想总是一定的思想主体或认知主体的思想。这个认知主体可以是一个人,一个群体,甚至还可以是人工的认知主体,抽象的认知主体,与某个理论对应的认知主体等。比如数学理论所对应的认知主体,是由数学家群体形成的认知主体。因为与认知主体相关,所以概念这种思想又有以下特点:

①对于具体的认知主体来说,会受到其自身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知识背景,语言的掌握水平,甚至会受到各种心理因素的影响。其中特别是由于认知能力有限,思想是变化的、发展的,表现为概念的内涵的产生,修正、丰富等。比如,某个涵义事实上应该成为一个概念的内涵,但受认识的局限性,在某个时期,它还不是这个概念的内涵,后来随着认识的发展才成为这个概念的一个内涵。一个涵义是不是某个概念的内涵,是通过我们的认识确定的。反过来,一个概念,因为它有通过认识得到的内涵,也就成了我们先前认识的结晶。

②因为受认知主体的自身因素影响,不同的认知主体可以对同一承载词形成不同的概念。因此,概念不同于涵义,有某种主观性,个体(个人)性。

③对每个认知主体来说,概念包含知识,或概念本身就是这个主体的一种知识。如果一个认知主体掌握子一个概念,或具有一个被我们称为概念的思想,那么它也就掌握或具有了关于相应对象的一定的知识。

(6)承载词涵义是其最初的内涵,在此基础上形成这个思想的内涵或丰富其内涵。

作为具体认知主体的概念来说,概念的内涵的产生与形成是一个认识的过程,概念的承载词是这个过程的起点。如果一个概念是通过语言指向确定外延的,那么,形成这个指向的承载词的涵义就自然成为这个概念的内涵,从这个意义上说,也是最初的内涵。例如,锂,根据字典的解释,是“一种金属元素,银白色,质软,金属中最轻的元素,可制合金。”这些解释表达的东西就是“锂”的涵义。如果我们原来不知道锂,那么现在通过这些表述的涵义,就有了锂的概念,而这些涵义,就是这个概念的最初内涵。我们还可以通过进一步的学习、认识,丰富锂的概念的内涵,如锂的原子数为3,是比热最大的金属等等。

概念的形成也可以开始于零概念。可以设想,在最初人们只是用一些符号或语音通过行为指向,即简单的命名活动,将自己的思想与一些对象相联系,如“鱼”,“鸟”等。这时关于这些对象的思想没用内涵。后来随着认识的发展,得到对例如鱼的一些认识,并用语言表达式固定下来,成为可以表达的思想,如鱼是水生的脊椎动物,有鳞,有鳃,冷血等,这时人们就有了鱼的概念的内涵。同时,一些语言表达式之间的关系也被这个语言固定下来,标志之一,就是写入这个语言的词典,成为这个语言使用者的共同规范。这时“鱼”成为有涵义的语词。后人再了解鱼时,只需通过这些涵义,就可以形成由“鱼”表达的具有指向性的思想,得到鱼的概念的内涵。对他们来说,鱼的概念就成了语言指示概念。

(7)与可能世界相关。

一个概念是一个与一定对象相联系的思想。这个联系的建立总是处在一定的可能世界中,因此,概念总是与可能世界有关的。同一个概念在不同的世界可以有不同的内涵,因而可以有不同的外延。

以上从第(0)条“一个概念是一个思想”开始,加上后面的7条,基本上说明了什么是概念,其中重要的有以下几点:(1)具体地说明了语言对概念的作用。(2)揭示了概念的本质:概念是可能世界到内涵的映射。(3)说明语词涵义与概念内涵的联系与区别。内涵是一个涵义的集合,而不是某个单一的本质属性或特有属性的反映。(4)强调了概念与认识的关系,概念是认知主体的概念,是发展的。

最后我们考察形式处理与直观的符合问题。

首先,在直观上概念是有指向性的思想,在形式语义方面概念可以处理成映射,符合直观性质(0)、(3)。其次,在形式语义方面概念是由λ-表达式表达的,λ-表达式就是概念的承载词,符合直观性质(1)。这里需要作一些说明。通常我们会认为“鸟”,“鱼”这样的语词表达概念。它们看起来并不是λ-表达式。如果要写成λ-表达式,那么应该是λx鸟(x),λx鱼(x),与直观不符。但是,这正是体现了由弗雷格所深刻分析并确立的思想,一个概念是一个带空位的函数。[6](P54-75)λ-表达式中的符号λ和变元x就是起着表示空位的作用。只是在自然语言中,我们把这些重要的内容隐去了,用的是概念表达的省略形式,实际上,概念的严格表达恰恰应该是λ-表达式。

再有,在形式语义中,概念是到内涵的映射,内涵是涵义的集合,体现了概念与涵义是不同层面的东西,概念是比涵义高阶的映射,符合直观性质(2)。还有,在形式语义方面,符合直观性质(4)、(6)。最后,在形式语义方面概念是从可能世界出发的映射,符合直观性质(7)。

以上的这些方面,形式结果与直观分析都是吻合的。只是有一点,概念与认知主体有关,在我们的形式语义中没用充分体现。

所谓与认知主体有关,最明显的表现是概念的发展性,而这个发展性主要体现在内涵的丰富上。在形式语义中,一个概念的内涵是其承载词的全体概称后承。于是,对于给定的语言,一个模型一旦给定,对任一承载词,它的概称后承也就完全确定了。但是这并不符合我们人这样的认知主体关于概念的实际情况。因为人的认知能力有限,不可能做到这一点。从这个意义上说,该形式结果不是对人这种主体的概念的刻画,而是一种极端的情况:对于给定语言,面对给定的世界,从逻辑上看,每个概念都有完全内涵或绝对内涵。这样的概念可以看作在给定语言和对象世界条件下可能得到的绝对概念或极限概念。如果考虑到认知主体,那么,这样的概念可以看成是完全掌握该给定语言并且完全认识了该给定对象世界的认知主体的概念,或者说,是完全掌握其所用语言并且具有无限认知能力的全能认知主体的概念。在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在形式语义中刻画的概念只是全能认知主体的概念。任何人都不是全能认知主体,而只能是有限能力的认知主体。尽管如此,这并不妨碍该形式语义以及解释(*)对概念本质的揭示。

五、关于概念的几点结论

一个概念是有一个由语言的承载词表达的具有指向性的思想。这个指向性可以表示为从可能世界到语词涵义集幂集的映射。

概念有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与可能世界有关。一个概念在一可能世界上的内涵是其承载词涵义在该世界上的所有概称后承。如果考虑到认知主体,那么,一个概念在一可能世界上的内涵是其承载词涵义在该世界上被该认知主体认定(或认知)的所有概称后承。一个概念在一可能世界上的外延是其承载词在该世界上的指称。概念的内涵决定外延。

概念在思维中起着指向一定的对象的作用,并同时提供关于该对象的知识,使拥有或掌握概念的主体可以对其对象及相关问题进行思考和思想上的交流。

参考文献

[1] Mao,Y.,and Zhou,B.An analysis of the meaing of generics[J].Social Sciences in China,Vol.XXIV,No.3,Autumn 2003,126-133.

[2] 周北海,毛翔.一个关于常识推理的基础逻辑[J].哲学研究,2003年增刊:1-10.

[3] 金岳霖.形式逻辑[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4] 吴家国等.普通逻辑(修订本)[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承认的反义词范文3

[关键词]入党誓词;演进;与时俱进;价值;义务

[中图分类号]D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28X(2011)06-0009-03

一、入党誓词演进的历史脉络

入党誓词既是明确党员基本要求的誓言,又是凝聚全党力量的纽带,突出党员对组织的庄严承诺。随着党情的历史变化,中国共产党的入党誓词历经五次沿革与四次调整,每次俱新都吐露出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突显我们党执着追求的价值意蕴。

(一)誓词的萌芽。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时,思想上还不成熟,没有认识到思想建党的重要性,更不可能采用入党誓词来加强党性教育。党成立后的一段时期内,发展党员没有提及誓词,只要拥护党纲,经介绍人推荐与政治审查即可入党。后来我们党逐渐认识到在入党要求的确认与程序的规范中增加誓词的必要性,试想通过向党旗宣誓来表达入党决心,形成表决心的内容与形式。

(二)誓词的形成。最早的入党誓词初步形成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年10月在酃县水口街叶家祠主持了6名党员的入党宣誓,形成这时期的入党誓词:严守秘密,服从纪律,牺牲个人,阶级斗争,努力革命,永不叛党。党员面对党旗高举起右手,跟读誓词,不同于共产主义者同盟入盟时所采用的问答形式。这时期誓词的特点是:第一,展现阶级斗争的必要性。誓词突出“阶级斗争”的条款,表明革命只能是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第二,强调入党的纪律性。当时党领导的力量十分弱小,斗争以游击战为主要形式,生存以隐蔽为主要方式,誓词一开始就涉及“严守秘密,服从纪律”的条文。第三,强化党员的组织观念。鉴于白色恐怖的场景与阶级斗争的残酷,誓词明确提出要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来保护党组织――“牺牲个人”与“永不叛党”。

(三)誓词的发展。抗日战争时期,入党誓词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内容为: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坚决执行党的纪律,不怕困难,不怕牺牲,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到底。这时期誓词的特点是:第一,突出形势的复杂。誓词强调“不怕困难,不怕牺牲”,反映出党面临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的双重夹击,展现党对克服困难的自信。第二,强调入党的自觉性。誓词一开始就加上“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条款,这种自愿的心理反映出党员坚定跟党走的政治决心。第三,突出信仰的支撑。誓词首次提出“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到底”的政治信仰,表明党是追求先进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突出思想上的成熟,改变前期誓词一味强调组织纪律而忽视信仰的倾向。

(四)誓词的成熟。入党誓词成熟于解放战争时期,简称入党八条: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作如下宣誓:一、终身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二、党的利益高于一切;三、遵守党的纪律;四、不怕困难,永远为党工作;五、要做群众的模范;六、保守党的秘密;七、对党有信心;八、百折不挠,永不叛党。这时期誓词的特点是:第一,展现革命高潮的来临。此时新民主主义革命正处于关键时期,誓词特别加上“对党有信心”的条款,激励广大党员争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后胜利。第二,更加强调遵守纪律的自觉性。用“遵守党的纪律”代替“坚决执行党的纪律”。第三,突出内容的规范性。用题号形式高度概括,便于无数火线入党同志理解掌握。

(五)誓词的拓展。入党誓词在新中国成立后不断拓展,简称入党七条: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承认党纲,执行党的决议,遵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随时准备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全人类彻底解放奋斗终身。这一誓词呈现三点重要变化:第一,党的方位变化。党执政后,党纲上升为国家意志,突出承认党纲的法理性,誓词一开始就加入“承认党纲”的条款。第二,党员标准的变化。执政党的党员更应该成为群众的模范,突出党员的特殊身份,誓词用“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来拓展先锋队的内涵。第三,突出信仰的过程性。誓词中出现信仰后移的现象,表明实现最高纲领的渐进与漫长。

(六)誓词的完善。入党誓词完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1982年党的十二大在中明确规定了新的入党誓词: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此后历次党代会均沿用上述誓词。这段誓词呈现三个特点:第一,强调和平年代严守党纪的重要性。誓词使用“严守党的纪律”代替“遵守党的纪律”。第二,强调工作重心转变对党员精神状态的要求。考虑到对党员评价的场景不再是严酷的阶级斗争,而是日常稳定的工作,誓词中出现“积极工作”的条款。第三,恢复了“永不叛党”的条文,诠释任何场合下都必须加强党性锤炼。指出:“可能有这样一些共产党人,他们是不曾被拿枪的敌人征服过的,他们在这些敌人面前不愧英雄的称号;但是经不起人们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他们在糖弹面前要打败仗。”[1]

二、文本俱新的理论品质

入党誓词90年的演进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宣言的不断创新,深刻地表明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一)从组织入党到思想入党。通览誓词五次变迁,在某种程度上与党建路径具有一脉相承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科学地阐述了组织建设与思想建设的辩证关系。作为幼年的党,一开始在党建上过多重视组织建设,最早的誓词都是围绕组织纪律来界定入党要求,没有提及思想信仰的内容。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深入,尤其是在1938年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以来,思想建设放在党建首位的重要性日渐清晰。后来历次誓词都有共产主义信仰的内容,党用它来武装党员头脑,要求党员从组织入党转向思想入党。正如指出:“有许多党员,在组织上入了党,思想上并没有完全入党,甚至完全没有入党。这种思想上没有入党的人,头脑里还装着许多剥削阶级的脏东西,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无产阶级思想,什么是共产主义,什么是党。”[2]

(二)从自发入党到志愿入党。纵观誓词五次演变,后续誓词与最早誓词最明显的区别就是加入了“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条款,“志愿”一词带来主体状态与认识范畴的变化。第一,强调入党的自发性到主体能动的自愿性。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入党者只要自发地承认与遵守党纲,经推荐与审查即可入党。誓词增加“志愿”的内容,表明党员在行动上的积极主动与思想上的自觉自愿。第二,突出信仰范畴从微观到宏观的拓展。誓词采用“志愿”而并非“自愿”,它是基于自愿的基础上确认奋斗的“志向”,体现党员为信仰献身的豪迈。

(三)从程序入党到实体入党。解读入党誓词五次变迁,不难发现,前四阶段誓词是从程序层面界定党员义务,是以宣读誓词的仪式要求党员作为与不作为,缺乏实体意义上的约束力,不像马、恩创建共产主义者同盟时,一开始就把入盟誓词写入同盟章程。中国共产党直到1982年誓词才从实体意义上确认党员的义务,第一次把誓词写入,从实体意义上重视誓词的作用,使其具有党纪的绩效。

(四)从入奋斗党到入执政党。90年来,我们党的历史方位的变化在誓词沿革中得到不同程度的映射。其一,突出执政现实。新中国成立后的誓词与以前相比最大的不同,就是从执政党的视野审视对党员的要求,突出承认党纲的法理性。其二,强调执政条件。执政条件尤其是物质条件是以往无法比拟的。执政前,党可以调动的资源十分有限。执政后,在大规模经济建设中党掌握了大量资源,使党为人民谋利益的条件更加充分,实现目标更有保障。但这也给党带来巨大的执政考验,为防止党内既得利益的形成与现象的出现,誓词突出严守纪律的重要性。第三,关注执政环境。和平年代,党面临的外在压力明显减缓,以往的残酷斗争被如今的日常工作所取代。誓词原有的“不怕牺牲”变成如今的“积极工作”,引发动力机制变迁的思考。革命年代,残酷的形势与弱小的力量引发全党的危机感,巨大外部压力激发党员在逆境中不断奋进,社会学家称此现象为危机的正功能。和平时期,党员外在压力有所减缓,势必造成动力的减弱,为弥补外在压力的不足,必须寻找内在动力的激发,否则必然呈现温水煮青蛙的效果。誓词增加“积极工作”的措词,这种“积极”主张正是由外而内寻觅奋进动力,使党员保持积极向上的状态。

三、执着追求的价值意蕴

(一)政治信仰的执着――增加“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到底”内容。中国共产党成立伊始就以共产主义为信仰,但最早的誓词中并没有出现这一内容,直到抗日战争时期才加上“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到底”条文。后来历次誓词的调整均突出这一条款的坚信不疑。这种执着具有重要意义。第一,必要性。党的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说明共产主义信仰是入党的必要条件,它演绎出信仰共产主义与党员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信仰共产主义不一定是党员,党员就一定要信仰共产主义。第二,重要性。表明党对共产主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认识到共产主义既是一种社会制度,又是一种社会运动,更是一种思想体系,为信仰的科学性与必然性提供法理依据。第三,紧迫性。信仰作为精神支撑与力量源泉,是凝聚力与战斗力的表现。历史是紧迫性的最好诠释,90年来,在共产主义信仰的激励下,广大党员在革命年代抛头颅洒热血,在建设时代忙工作讲奉献,使党和国家事业蒸蒸日上。

(二)组织观念的强化――恢复“永不叛党”条文。作为工人阶级先进分子所组成的政治集团,党的目标能否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组织上协调大多数党员向共同目标迈进的一致。我们党之所以能从小到大、由弱变强、从胜利走向胜利,得益于组织观念的不断强化。誓词中表现最明显之处就是“永不叛党”条文的反复。从誓词五次演变来看,“永不叛党”的条文呈现间歇性趋势。庆幸的是党的十二大恢复了这一条文,表明党高度重视组织建设,组织上的高度统一与观念强化能够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警示党员在举起右手的这一刻就需要不断强化组织观念,做到永不叛党。

(三)纪律意识的增强――秉持“纪律”的措词。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党是靠崇高的理想与钢铁的纪律武装起来的政党,纪律严明不仅是党的优良传统也是事业不断取胜的保证。誓词五次沿革中只有一项内容亘古不变,那就是“纪律”措词的恪守,这种恪守对于增强党的战斗力具有重要作用。第一,可信。一方面是理论支撑,马克思指出:我们现在必须完全保持党的纪律,否则一切都会陷入淤泥之中。另一方面是历史佐证,90年的党史尤其是“”十年的历史启示我们:党什么时候纪律严明,就步调一致、胜利前进;什么时候纪律松懈,就力量涣散、战斗力减弱。第二,可为。没有严明的纪律也就没有强有力的战斗力,纪律也是生产力,誓词始终强调纪律,这是维护党的纯洁性与先进性的保证。第三,可能。纪律是巩固党与人民血肉关系的重要保证,90年党史告诉我们,只有严明纪律,才能发扬党的优良作风;只有维护群众利益,才能提高政治威信;只有同损害群众利益现象作斗争,才能获得群众的拥护。第四,可行。誓词强调遵守纪律的自觉性,自觉性是党纪的显著特点与应有之义。一方面,制定纪律是保障党和人民利益的需要,出自党员内心的期盼而不是外部的强加。另一方面,入党纪律的执行是主动的。执行党纪有利于保障党和人民利益,表现为党员自觉自愿的遵守。

(四)义务本位的突出――增添“履行党员义务”的条款。党的十二大修改誓词的最大特色就是增添“履行党员义务”的条款,由此引发理论与现实问题的思考。第一,理论问题。其一,入党誓词是否作为一种义务本位?如果是,为什么要增添“履行党员义务”条款?誓词作为表示决心与做承诺的誓言,价值本义在于责任意识的灌输,认为它高度概括党员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是不正确的。从法理上说,义务是在相应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价值付出,通过义务性规范来实现组织的目标,把侧重点放在义务的履行以及违反义务规范所招致不利后果的设置上,所以,誓词是绝对的义务本位。添加“履行党员义务”条款并非画蛇添足,恰恰相反,这是画龙点睛,突出义务本位与奉献精神,要求党员应该作出或禁止作出一定行为。其二,添加“履行党员义务”后,如何理解入党权利与义务的统一?誓词没有提及党员权利,但早就规定两者存在总量相等、方向相反与相互转化的关系。第一章第三条规定了党员履行的八项义务,紧接第四条界定出党员享有的八项权利。第二,现实问题。增添“履行党员义务”对于端正入党动机的剖析。其一,觉得党员光荣而入党。党员身份的确很光荣,这份光荣在于责任与奉献,并非荣耀与脸面,这种入党动机看不到誓词义务本位的精神实质。其二,别人入党自己也跟着入党。这种盲目性的入党动机,极易出现责任意识的动摇。其三,捞取某种利益而入党。这种动机与誓词的义务本位背道而驰,是权利本位与官本位思想的残存,日后必然形成权为己所用、利为己所谋、情为己所系的极端个人主义价值。

参考文献:

[1]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438.

承认的反义词范文4

1.定义及解释

1.1 在本协议中,以下词语具有下列涵义:

“进入密码”指密码及户口号码;

“户口”指本人在贵公司开立的互联网买卖户口,经由网上交易服务运作;

“网上交易服务”指_________根据本协议提供的网上买卖服务,包括电子买卖服务,_________网址上的任何资料,以及其中的软件;

“电子买卖服务”指本人/吾等发出电子指令的设施,以及网上交易服务提供的资讯服务;

“指令”指以电子方式买卖证券的买卖指令或其他处理指令;

“互联网买卖政策”指有关网上交易服务运作的政策(经不时修订);

“密码”指本人/吾等与帐号一并使用的个人密码,据之可进入该服务;

“证券客户合约”指_________公司之现金客户协议书或保证金客户协议书;

“_________”指_________公司;

1.2 单数词语包括众数词语,反之亦然。提到一种性别之处,包括所有性别。“人士”一词,包括商号或独资经营,合伙经营,集团及法人公司,反之亦然。

2.网上交易服务

2.1 本人/吾等了解,电子买卖服务为一半自动设施,让本人/吾等发出电子指令,并接收信息服务。

2.2 本人/吾等同意使用电子买卖服务,必须遵照本协议条款及证券客户合约。本人/吾等使用日后经由网上交易服务提供的其他服务,亦必须遵照本协议条款及客户协议书。

2.3 本人/吾等为户口项下电子买卖服务的唯一获授权使用者。本人/吾等需对进入密码的保密及使用承担责任。本人/吾等承认及同意,本人/吾等需就使用进入密码输进电子买卖服务的所有指令负责,而贵公司,贵公司董事,高级职员或雇员概毋需对本人/吾等,或经由本人/吾等提出申索的任何其他人士(就任何有关处理,错误处理或遗失任何指示)的申索承担责任。

2.4 本人/吾等承认,网上交易服务的所有人权益属贵公司。本人/吾等保证及承诺,本人/吾等不会(亦不会尝试)平扰,修改,拆解,易转,操纵或以其他方式修改(且亦不会尝试未获授权进入)网上交易服务的任何部份。本人吾等承认,若本人/吾等在任何时候违反是项保证及承诺,或实公司在任何时候合理怀疑本人/吾等违反是项保证及承诺,则贵公司可向本人/吾等采取法律行动。本人/吾等承诺,若本人/吾等知悉任何人士干犯本段上文所述任何行动,则本人/吾等须即时通知贵公司。

2.5 本人/吾等进一步承认及同意,作为使用电子买卖服务发出指令的先决条件,若有下列情况,本人/吾等需即时通知贵公司:

a.有关户口的指令已经由电子买卖服务作出,而本人/吾等未收到命令编号;

b.有关户口的指令已经由电子买卖服务作出,而本人/吾等未收到对指令或其执行的准确认收(不论经硬本,电子或口头);

c.本人/吾等收到交易指示的认收(不论经硬本,电子或口头),但该等交易指示并非本人/吾等作出,或其他类似的不一致情况;

承认的反义词范文5

    '

    【摘 要 题】案例分析

    【关 键 词】美国/安提瓜/因特网//WTO/市场准入

    【正 文】

    2004年4月7日,WTO上诉机构就安提瓜和巴布达(以下简称安提瓜)投诉美国禁止通过因特网提供服务的贸易争端发表一份报告,在较大程度上修正了此前本案专家组报告的若干认定,但仍裁定美国的禁止措施违反了其依据《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具体承诺减让表和该协定有关条款所承担的义务。① 本争端格外令人瞩目之处在于,它不仅在时间上是WTO最新的争端解决案例之一,而且首次涉及主权国家基于公共道德或公共秩序的理由,禁止通过因特网提供服务这样一个重要而敏感的事项。可以预见,这一贸易争端将对WTO体制内自由贸易与公共道德之关系等问题的走向以及未来的国际服务贸易争端产生重要影响。

    一、背景和案情

    安提瓜和巴布达原为英属西印度群岛中的两个小岛,1981年11月1日宣布独立并成为一个联合国家,总面积170平方公里、人口约6.7万。由于其传统旅游业在20世纪90年代受到一系列飓风冲击,该国政府开始建立主要通过因特网提供“远程”服务的业,作为该国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安提瓜是世界上提供网络最活跃的国家之一,该行业大约1/4的服务是由设在安提瓜的网络公司提供。1999年,提供网络服务带来的产值占安提瓜国民生产总值(7.5亿美元)的10%,而该国政府每年2亿美元的财政收入中,约1/6来自网络行业。②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服务消费市场。根据“美国国家影响评估委员会”这一官方机构的统计,1999年者仅在美国各州的合法场所投入的赌金就超过了6300亿美元,消耗赌金约为500亿美元;1998年,68%的美国人至少进行过一次,而86%的美国人在其一生中进行过至少一次。③ 而根据美国宪法第十修正案,各州有权制定立法对进行管制,现有48个州以宾果(bingo)、赌马、商业、政府操作的等不同形式允许进行活动。尽管美国各州的立法不尽相同,但对于通过因特网进行的大部分形式,目前各州都无一例外地加以禁止。④ 就联邦立法来说,一方面对于从事任何“跨州”是加以禁止的,同时也有一系列分散的法令适用于对网络的管制。例如,1961年《电信法令》规定,“在针对任何体育活动或竞赛的跨州或涉外或下注的商业活动中故意使用电信设施发送信号,或用于帮助提供或下注方面的信息”应作为一种罪行加以追诉,而这在司法判例中被确认为包括了通过因特网进行的信息发送。⑤

    在执法层面上,美国司法部在适用有关法律对网络活动进行惩处方面尺度并不一致。不过,由于网络随着因特网技术的发展而日益普及,由此产生的各种法律和道德问题引起了美国政府的关注。近几年来,外国网络公司在向美国提供此项服务方面受到越来越严格的限制。例如,由于一名美国公民杰伊·科恩在安提瓜注册成立了一家“世界体育交易公司”,并通过因特网向美国提供服务,科恩本人于2000年8月被美国法院判处21个月监禁并罚款5000美元。⑥ 为了进一步加强有关监控,美国国会还通过立法禁止者利用信用卡进行任何网上下注。在美国政府的压力下,许多设在美国的信用卡公司停止了通过其信用卡提供网络交易的业务。

    安提瓜政府认为,美国对网络的禁止措施对其网络业造成了严重损害。据称,在美国采取禁止措施前,安提瓜的网络业共有约3000人受雇于119家公司,三年后其规模降至不到500人、28家公司;该国因美国禁止措施所受损失达9000万美元。⑦ 在此背景下,安提瓜根据WTO《争端解决规则与程序》(DSU)第4条和GATS第23条,于2003年3月13日请求与美国就其联邦和地方当局采取的影响跨境提供和服务的措施进行磋商。在磋商未果的情况下,WTO争端解决机构(DSB)根据安提瓜的请求,于2003年7月21日正式成立专家组来处理该争端。

    二、专家组的裁断

    根据安提瓜的主张,美国采取了一系列禁止跨境提供和服务以及限制与和有关的跨境资金转移和支付的措施,这些措施与美国在GATS框架内所作的具体承诺减让表不相符,也违反了GATS第16条(市场准入)、第17条(国民待遇)和第6条(国内法规)的有关规定。根据这些主张和美国的答辩,专家组的主要工作在于查明以下两点:首先,美国是否对开放其服务业作出了承诺?其次,如果美国作出了上述承诺,是否可以援引GATS第14条(一般例外)中有关保护“公共道德”或“公共秩序”的规定来合法地采取禁止跨境提供和服务的措施?

    (一)美国在GATS框架内所作出的具体承诺的范围

    与WTO有关货物贸易协定相比,GATS最重要的特性之一是它采取了所谓“积极清单”(positive list)的自由化模式:WTO成员只是在它们通过其具体承诺减让表,针对特定的服务行业承诺了具体义务后,才需要在该行业遵守关于市场准入和国民待遇的规定。⑧ 对于列入减让表的部门,有关成员往往还针对不同的服务提供方式,在减让表中规定有关市场准入和国民待遇的条件和限制。关于美国在GATS框架内所作的具体承诺减让表,在编号为第10.D的行业下,美国载明了“其他消遣性服务(不包括体育)”并列入了GATS第1条所界定的“跨境提供”、“境外消费”、“商业存在”和“自然人存在”等四种服务贸易提供方式;其中,对于“跨境提供”方式的“市场准入限制”一栏,美国政府写入的是“没有限制”(None)。

    安提瓜对此的解读是,美国对跨境提供和服务作出了完全的市场准入承诺,而美国则否认其作出了这样的承诺,认为“不包括体育”的措辞表明业不在其承诺范围之内。为了确定美国的具体承诺减让表是否包括对和服务的具体承诺,专家组首先确认,根据GATS第20条之规定,各成员的具体承诺减让表构成GATS这一整体的组成部分;因此,对该减让表的解释与对GATS本身的解释一样,应当适用关于条约解释的习惯规则,特别是《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第31条,即“条约应依其用语按其上下文并参照条约之目的及宗旨所具有之通常意义,善意解释之”。为此,专家组分两步考察了“其他消遣性服务(不包括体育)”一语的通常意义。首先,依美国的主张,“体育”(sporting)一语的通常意义包括“”,因而美国在其具体承诺减让表第10.D一栏没有就和服务业作出任何承诺。而借助于《简明牛津英语词典》等多种英语词典对“sporting”的解释,专家组得出如下认识:在以上词典的各种不同定义中,该措辞包含了多种不同的活动或特性;虽然一些词典的定义中确实提到了,但似乎限于指与体育项目有关的活动。而且,“sporting”一词的法语和西班牙语译文都不包括与有关的活动。专家组由此认为:“sporting”一词的通常意义不包括。⑨

    随后,专家组分析了安提瓜关于美国减让表第10.D栏中“其他消遣性服务”或第10.A栏中“娱乐服务”的通常意义包括了和服务的主张。专家组认为,这两个词的通常意义并非足够明确,因而需要根据其上下文并结合条约的目的和宗旨来加以分析。而在本争端中,专家组确认乌拉圭回合谈判中的两份官方文件——1993年《制订服务贸易初步承诺减让表的解释性说明》和文件号为W/120的1991年《服务行业分类表》⑩ ——构成美国减让表的“上下文”,它们可以帮助确定WTO成员对于美国减让表的内容的合意。详言之,由于上述两份文件所载的联合国“核心产品分类系统”(CPC)在“其他消遣性服务”项下包括了和服务业,而美国没有表明其对第10.D栏的服务行业存在与此不同的划分,因而美国的减让表也应视为包括了和服务业。关于条约目的和宗旨,专家组特别指出GATS序言所强调的透明度原则、各成员具体承诺应有的确定性和可预见性以及GATS第19条和序言所体现的逐步自由化原则。综合起来,专家组得出的结论是:美国的具体承诺减让表“可以理解为在10.D这一分部门下包含了关于和服务的具体承诺”。(11)

    在此基础上,专家组认定:如果某一WTO成员在其减让表的市场准入限制一栏写入“没有限制”,它就必须维持GATS所指的完全市场准入;也就是说,它不应维持GATS第16条第2款所列六种限制和措施之任何一种。就美国针对“跨境提供”方式承诺的“没有(市场准入)限制”而言,专家组认为,这意味着其他WTO成员的服务提供者有权以各种交付手段从其本国向美国境内提供某一服务,包括邮件、电话、因特网等等;美国1961年《电信法令》等三项联邦法令和八项各州的法令禁止以任何方式跨境提供安提瓜所寻求的各种和服务,这相当于以“零配额”形式限制了服务提供者的数量或服务业务总数和服务产出总量,从而违反了GATS第16条第1款和第2款(a)、(c)两项之规定。据此,专家组支持了安提瓜的主张,即美国一方面对于跨境提供和服务作出了完全的市场准入承诺,另一方面又维持和实施禁止跨境提供有关服务的措施,这些相当于“零配额”的全面禁止措施违反了GATS第16条第1款和第2款(a)、(c)两项。(12)

承认的反义词范文6

2005年,宝洁公司生产的化妆品遭受了波及中国数省的虚夸广告风波。事端均起于宝洁广告中的数字。SK-Ⅱ广告宣称“连续使用28天,细纹及皱纹明显减少47%,肌肤年轻12年”,潘婷广告说“能够让头发十倍坚韧,效果能够持续终身”,舒肤佳广告说“能有效去除99%皮肤接触的细菌”。正是这些具体承诺数字,使宝洁身陷重围。尽管宝洁声明承诺有科学依据、实验室数据支持和权威机构的认证,但仍然难脱其身。我们再看这样的广告,雀巢咖啡的“挡不住的感觉”、可口可乐的“味道好极了”都没有精确描述咖啡的“味道”与可乐的“感觉”,没有谁能具体描述出它们究竟是一种什么“味道”和“感觉”,人们只能凭自己的体验做意会理解,但消费者都欣然接受了这些广告,没有人认为自己被欺骗。

那么,广告承诺是精确好呢,还是模糊好呢?

无疑,相对于虚拟承诺,实体承诺具有更大的诱惑性,因此,多年来,实体承诺是广告主大量使用的一种广告承诺形式,尤其是数字式广告,因其所使用的数字具体、精准、说服力强而被广泛使用。从科学方法上讲,精准无比的数字式广告都是基于精确方法之上的。精确方法是伴随着“精密科学”的基础――经典数学发展起来的。随着精确方法在人类文明史上所取得的一次又一次胜利,以至人们认为,一切都应当精确,一切都能精确。1925年,克劳德・霍普金斯在《科学的广告》中开始高扬起广告是一门科学大旗之际,正是精确科学以战无不胜的姿态横扫一切学科之时,广告也毫不例外地受到这股浪潮的影响:广告应当精确,唯其精确,才能达成准确!其实,这种认识完全是建立在精确性和有意义性是一致的假设之上的。现实的情形是,把复杂的模糊事物人为地精确化,势必降低所用方法的有意义性①。现实世界中还存在着一大批难以处理甚至根本无法采用精确方法解决的问题。比如,理论数学家E・Borel研究过的一个古典的希腊悖论:“一粒种子肯定不叫一堆,两粒也不是,三粒也不是……另一方面,所有的人都同意,一亿粒种子肯定叫一堆。那么,适当的界限在哪里?我们能不能说,123585粒种子不叫一堆,而123586粒就构成一堆?”确实,“一粒”和“一堆”是有区别的两个概念,但是,它们的区别是逐渐的,而不是突变的,两者之间并不存在明确的界限。用模糊理论分析形成这个悖论的原因是:堆是个模糊词,它所表示的概念是个模糊概念,它所标志的事物是模糊的,不可能用精确的数字去衡量。类似的概念在日常生活中处处存在,如厚、薄、快、慢、大、小、长、短、轻、重、高、矮、强、弱等。所以,精确方法并不能解决宇宙中的一切问题,尤其是对待模糊事物,模糊事物需要模糊方法予以解决。

广告学是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难以用“非此即彼”的二值逻辑下结论的复杂现象,它们亦此亦彼,具有模糊性特征,如广告界一直存在的广告学科归属之争、广告是科学还是艺术之争,都缘于广告本身的模糊性。广告学在自己的产生、发展、演变过程中,与许多学科相联系,是许多学科互相渗透、互相交叉共同构成了广告学,广告学就是在许多学科互相渗透、互相交叉的中介地带成长起来的,因而不可避免地具有许多学科的质的规定性,其学科性质并非绝对的“非此即彼”,在其质的规定性中,存在着“亦此亦彼”的过渡状态。它们之间没有绝对分明和固定不变的界限,很难在中间找到一个必然的分界线。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辩证法不知道什么绝对分明的和固定不变的界限,不知道什么无条件的普遍有效的‘非此即彼’,它使固定的形而上学的差异互相过渡,除了‘非此即彼’,又在适当的地方承认‘亦此即彼’并且使对方互为中介。”②这正是广告模糊性存在的理论基石。

“不相容原理”也认为,当一个系统复杂性增大时,我们使它精确化的能力将减少,高精度与高复杂性是不兼容的。根据这一原理,正是广告学学科基础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决定了广告学科是在众多学科交叉的中介地带哺育成长起来的,这种中介地带,既非彼,又非此,既不能钯它划入彼的范畴,又不能把它划入此的范畴,它存在着既不属于又属于的不清晰性,也就是模糊性。正是广告学本身的模糊性决定了广告承诺既离不开精确性,也需要模糊性。

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广告承诺都需要一定的语言形式来体现,而语言的一个重要特性便是模糊性。模糊性是语言自身所固有的必然属性。不管广告承诺采取哪种表现形式,承载承诺信息的工具都离不开语言。由于语言符号具有意象性、体验性,一个词语往往包含不止一个意思,因此,广告借助语言进行承诺时,不可避免地带有了模糊性。

事实上,人们对模糊性问题的探讨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伍铁平先生认为,最早注意模糊现象的希腊哲学家是以雅典附近的梅加腊城命名的梅加腊学派。③此后的哲学界、语言学界、心理学界、物理学界等人文、自然科学界都有人关注这一问题。20世纪兴起的信息革命催生了模糊理论。1965年,美国控制论专家L.A.Zadeh教授发表《模糊集合论》论文,提出用“隶属函数”这个概念来描述现场差异的中间过渡,从而突破了古典集合论中属于或不属于的绝对关系。这一开创性的工作,宣告了模糊理论的诞生。这一理论的兴起,为人们研究那些复杂的、难以用精确方法解决的问题提供了方便而又简单的途径,因而引起了科学技术领域的高度关注,并被广泛应用于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的各个领域。

模糊性是与精确性相对立而存在的。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对精确性的推崇,而一直排斥模糊性。但这并不意味着模糊性完全是消极的、没有价值的,甚至可以这样说,有时模糊性比精确性还要好。④世界上不存在普遍有效的精确性,模糊性也并非必然是非科学的。科学的方法是能够如实反映事物本来面目、按事物自身的规律处理问题的方法。在一定的范围内,模糊性比精确性更简捷、灵活、自然、有效。如“难言之隐,一洗了之”,妇科疾病是人们普遍不愿直接提及的,该广告采用委婉曲折的手法,贴切、自然、含蓄、深刻,尽管采用了模糊方法,但由于使用恰当、适宜,反而显得更准确、更新颖。“没有最好,只有更好”,“高乐高,棒极了”,这些具有模糊性的广告表达寓意深远、灵活机动,让人回味无穷。

对模糊性具有的功效,人们早已认识到。哲学家罗素在1923年写的《论模糊性》中就明确指出:“认为模糊知识必定是靠不住的,这种看法是大错特错的。”美国加州大学教授格・哥根认为:“描写的不确定性并不是坏事,相反,倒是件好事,它能用较少的代价,传达足够的信息,并能对复杂的事物作出高效率的判断和处理。”⑤

那么,模糊性承诺是否会造成广告虚假呢?

这首先要理清什么是模糊性承诺和虚假承诺。模糊性承诺是相对于精确性承诺(精准无误的承诺)而言的,是以虚拟的故事形式或语言修辞手段表达广告真实内容的一种承诺。一般表现为陈述对象的性态的不确定性和广告语言类属的不清晰性,即“亦此亦彼”,它主要是一种广告表述的不精确性,是一种关于广告对象整体性的特征。在表达方式上,模糊性承诺常常使用模糊方法。在它们当中,有的使用模糊词语或模糊限制语,如“挡不住的感觉”、“嘉士伯啤酒,可能是世界上最好的啤酒”。其中使用的模糊词语“感觉”和模糊限制语“可能”,从其语义的外延来看,都具有模糊性。有的运用饱含感情或形象感强烈的词语,如“金利来,男人的世界”、“威力洗衣机,献给母亲的爱”。由于饱含感情或形象性强烈的词语一般都发挥着指物性的作用,故显示出强烈的模糊性;有的借用修辞方式,常规修辞中的比喻、比拟、类比、双关、夸张、借代、粘连等都是使广告具有模糊性的表达方式。有的巧用语言变异技法,语言变异技法是对语言常规的偏离,它在运用语言时,出于表达的需要,故意并且在一定程度上突破语言、词汇、语法等种种常规而采取变通用法,它是淡化语义信息,降低语言透明度,使语言具有模糊性的有效手段。有的则创设某种特殊的情境,如“滴滴香浓,意犹未尽”,“杉杉西服,不要太潇洒”,情境、事物和意旨之间,虚实相生,互相融贯,朦胧、恍惚。有的则采用特殊的表现手法,如“从12月23日起,大西洋将缩小百分之二十”,其实,大西洋的面积并没有缩小,而是喷气式飞机投入使用后,把从美国越过大西洋飞往伦敦的时间缩短了百分之二十。

而虚假承诺是以欺骗方式进行的不真实的广告承诺。广告活动中虚假的承诺主要有:广告主介绍的商品、服务本身即是虚假的;广告主自我介绍的内容与实际不符;对产品、服务的部分许诺是虚假的,不能兑现的且带有欺骗性的等。根据广告行为人的主观目的和行为危害后果的不同,虚假承诺可分为欺诈承诺和不实承诺两大类。欺诈承诺通常称为欺骗性虚假承诺,对这类广告的认定,1993年6月21日,国家工商局在《关于认定处理虚假广告问题的批复》中明确规定:“一般应从以下两个方面认定:一是广告所宣传的产品和服务本身是否客观、真实;二是广告所宣传的产品和服务的主要内容(包括产品和服务所能达到的标准、效用,所使用的注册商标,获奖情况,以及产品生产企业和服务提供单位等)是否属实。凡利用广告捏造事实,以并不存在的产品和服务进行欺诈宣传,或广告所宣传的产品和服务的主要内容与事实不符的,均应认定为虚假广告。”不实承诺也就是引人误解的承诺,不实承诺在字面上也许是真实的,但广告在创意、设计、制作上不恰当,造成广告接受者对其所宣传事实的错误理解,从而影响消费者正确的消费决策。

同时,模糊性承诺也不同于含混性承诺。一则广告的承诺之所以是模糊的,原因在于广告的产品或服务本身所涉及的事物类别是模糊的,如“味道好极了”是一个模糊性承诺,其根源在于“味道”是一个模糊词。而一个含混的承诺既是模糊的,又是二义的,它对一个特定的目的只提供了不充分的信息,在广告应该只有一种确定的含义时,出现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解释,是广告创作中必须避免的消极现象。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模糊性和准确性总是相对而言的,它们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存,并在一定条件下彼此转化,模糊之中蕴含着准确性,不确定性中包含着确定性。模糊性承诺并不构成表情达意的障碍,也不妨碍广告受众对它的理解和接受。诚如英国语言学家琼斯说过的:“通常人们尽管使用不精确的表达方法和难以下定义的术语,但仍能相互理解。”⑥

注释:

①⑥苗东升:《模糊学导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

②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71年。

③伍铁平:《模糊语言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

④刘应明、任平:《模糊性――精确性的另一半》,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年。

⑤李晓明:《模糊性――人类认识之谜》,人民出版社,1985年。

承认的反义词范文7

阿谀是指说别人爱听的话,迎合奉承。迎合别人的意思,说好听的话,含贬义。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阿谀词语的反义词及造句,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一、阿谀词语的解释迎合谄媚。 《汉书·匡衡传》:“於是司隶校尉 王尊 劾奏:‘ 衡 谭 ……不以时白奏行罚,而阿諛曲从,附下罔上,无大臣辅政之义。’” 宋 吴曾《能改斋漫录·议论》:“彼 全忠 一凶人,犹知以顺旨为可杀。而世之小人,方以阿諛为保身之良策,何哉?” 清 陈梦雷《赠高宪于公》诗:“里曲詎阿諛,风謡附雅豳。”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她又不屑于学习那谄媚阿谀的妾妇之道来换取婆婆的欢心。

二、阿谀词语的反义词谏诤 [ jiàn zhèng ]

三、阿谀词语的造句1、阿谀奉承只能荣于生前,正道直行方可名垂青史。

2、腐败的封建统治者对侵略军阿谀逢迎。

3、阿谀是一种伪币,只有通过我们的虚荣心才得以流通。

4、自古以来,凡小人隐君子都会用阿谀奉承的话去讨好、迎合别人。

5、爷爷一生刚直不阿,最瞧不起那些阿谀逢迎之人了。

6、要争得他信任,首先得要极尽阿谀逢迎、尽投这不世人杰之所好。

7、天下无贼,诋毁中伤当然不会再有,但比诋毁中伤更可怕的阿谀谄媚又接踵而来。

8、而在别人眼里,把这一切当做了马国才的阿谀奉承。

9、如田丰,一个劲的拍他马屁,反而会被他认为此人阿谀谄媚,不是正经之人,好感度反而会下降。

10、阿谀奉承只能荣于生前,正道直行方可垂名青史。

11、聪明的人不听阿谀的话,正真的人不干不磊落的事。

12、我不能同时是你的朋友又为你的阿谀奉承者。

13、在我们中间,最通用的货币就是阿谀奉承。

14、别用虚情假意说别人,别用阿谀奉承来诋毁帮助自己的人,有些事,得学着放下,原谅,理解。

15、不与小人交,这样的人借钱不还,还会说自己的不是,小人也许只会阿谀奉承,但是遇上了借钱不还,那么就苦了自己,伤了自己的心。

16、人可以穷,但是不能面对两次拒绝,还去低声下气,不能面对一个坏人还去虚伪,不能预见每一个人都阿谀奉承。

17、遇上借钱不还的,绕个道,遇上阿谀奉承的,付出一个微笑,做人不能太简单,处事不能不圆滑,一辈子不长,但是要知道怎么衡量。

18、樟树又是一种品行高尚的树,它树干笔直,昂首挺立,没有阿谀的扭曲,更没有献媚的婀娜。

19、好象山大王一样威风凛凛的,就只差后面跟着阿谀谄媚的小兵了。

20、过度的赞美会有阿谀奉承之嫌,给人一种虚情假意之感,如此则会招人嫌恶,更不会达到赞美的目的。

21、张怀如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小人,平日对修为高的人往往巴结讨好,阿谀逢迎,对修为低的人却是蛮横欺凌。

22、在一个专制和奢侈的宫廷里,雄心变成了争先恐后的阿谀逢迎和玩弄手腕。

23、有时人们也痛恨阿谀奉承,但只痛恨阿谀奉承的方式而已。

24、最后直言不讳地说,如果不能拒绝地方官这样的阿谀奉承,将来势必无法做到秉公办事,完成皇上委托的重任。

25、他身旁有群为虎作伥的党羽,走在附近的街道上,宛如可汗在阿谀逢迎的部属陪伴下,视察自己的领地。

26、当然,这一切要依据事实,切不可虚夸,更不能阿谀奉承。

27、人人都喜欢别人的恭维、赞美。

但是,学会赞美并不是让你学着阿谀奉承。

28、眼看故国削弱,而主上尽用些谄媚阿谀的大臣,臣太过着急,不自量力作些无用之谏乃是有的,至于说参与政事,那就不是臣的本意了。

29、唉,堂堂的知县,十年寒窗苦,好不容易才考了个举人,又托人情捞个知县当当,竟要向一个太监摧眉折腰、阿谀奉承。

30、俄国给李鸿章接待规格之高,礼仪之完善,李鸿章所听到的阿谀之多,都似乎是史无前例的。

31、亲政的第一年就取得了如此大如此多的成就,从多尔衮阴影下挣脱出来的顺治听着身边近侍、奴才们的阿谀也不由得有些飘飘然了。

32、但如果把所有的宦官统统看成无能之辈,不过以阿谀见宠,因宠弄权,则不符事实。

承认的反义词范文8

      摘要:解构主义思潮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视角,在中国的影响也日益显示出来。在此视角下,我们反思汉语言文字学研究,既要承认我们的成就,同时也要发现我们的问题。我们应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从汉语言文字的客观事实出发,破除欧洲中心主义的思想,总结出汉语言文字的规律,开拓新世纪汉语言文字学的研究道路。

关键词:解构主义 文字语言学 传统 发展对策

随着人们对社会和政治问题认识的深入,逻辑中心主义和结构主义等在人们的政治文化生活中不能发挥有效的功能,西方思想逐渐陷入迷惘、失望和忧愤之中。西方语境也出现了反形而上学传统的后现代思想。作为后现代思想之一的“解构主义”思潮,对政治、哲学、文学、语言以及人的思维方式等产生了重要影响。以德里达为代表的解构主义思潮开启了西方政治和哲学思潮新的发展方向。

德里达以《文字语言学》、《声音与现象》、《书写与差异》三部书出版宣告解构主义的确立,形成以德里达、罗兰·巴尔特、福科、保尔·德·曼等理论家为核心并互相呼应的解构主义思潮。解构主义直接对人类文化传播载体——语言提出了挑战。德里达以人的永恒参与为理由,认为写作和阅读中的偏差永远存在。他把解除“在场”作为理论的思维起点,以符号的同一性的破裂,能指与所指的永难弥合,结构中心胜颠覆为“差异性”的意义链为自己理论的推演展开。兴起于西方的解构主义思潮,是对西方中心主义传统思潮的反思。现在“解构”一词不再属于哪一个领域或地域,而是属于人类自身。中国是世界的一部分,我们今天研究“解构主义”,吸取其精华,也就是为了更好地认识中国。

1 中国的传统语言学形成的优良传统

在今天的汉语言文字学研究中,我们首先应该继承自己的优良传统,并将其发扬光大。中国传统语言学最值得我们发扬的传统有以下三点。

1.1 重视实证和归纳 现代学术意义上的实证法来自西洋。但是,作为学术研究的一般方法,实证法在中国本土有厚实的基础、悠久的历史和持续的传统。中国传统语言学研究从许慎开始就特别重视实证和归纳。

中国语言学史上的大量著作都是通过实证和归纳而成就的。如在《说文解字》研究上,清代乾嘉学派通过实证研究取得卓越成就。但是,从20世纪50年代后,乾嘉和传统实证方法一直处于被否定的地位,这是不尊重传统的表现。对此,王力先生曾强调:“能不能因为乾嘉学派太古老了我们就不要继承了呢?决不能。我们不能割断历史,乾嘉学派必须继承。特别是对古代汉语的研究,乾嘉学派的著作是宝贵的文化遗产。段王之学在中国语言学史上永放光辉。他们发明的科学方法,直到今天还是适用的。”鲁国尧先生也认为,研究汉语史的最佳方法,或者最佳方法之一是“历史文献考证法”与“历史比较法”的结合。可见重视实证是中国语言学的重要特色。

1.2 重视书面语言及其意义研究 我们需要实事求是地评价文言文及其在历史上的功用。文言文是汉语的一个传统,一个与汉字的表意性质有关的传统。汉字作为表意体系的文字与西方拼音文字性质差异巨大。中国学者把意义作为独立的对象加以研究,形成了以汉字的形、音、义为研究对象的文字学、音韵学和训诂学。《说文解字》所包含的字在离开语言环境后,还可以见到它的本义,看到其本义如何引申出新的意义。古代学者一直把意义当作可以独立研究的对象看待,而不认为它从属于语法。在训诂学中,意义是可以分析的,它运用“义界”的训释方法,就是在意义内部进行结构分析。传统语言学还特别重视语音在词汇语义系统、词源系统、诗词韵律中的表现,古人很少做纯形式的运作,而是在务实的基础上以音证义,以义证音。这是传统语言学研究的又一特色。

1.3 重视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在中国古代的语言研究中,一直有很浓厚、很自觉的人文传统,“离经辨志”、“随文释义”、“微言大义”等说法,都表明人们自觉不自觉地追寻语言背后的东西。因此,传统的文字学、训诂学研究历来与文化有着密切关系,如文字构成的理据、古代名物典章制度的训释,都直接牵涉到文化,或是直接为文化服务。这就是语言研究和文化研究相结合的学术传统。

中国现代语言学由于受到西方语言学影响很大,在解释汉语现象时并不能完全适合,甚至常常碰壁。原因在于西方语言本身较重形式,而汉语和汉字则具有较浓厚的人文色彩。为了促进汉语研究,找到一种较为切合汉语实际的解释框架,从20世纪80年代起,在中国兴起了文化语言学。汉语中的很多语言现象都可以通过这方面的研究得到合理的解释。因此结合文化来研究语言一直是汉语言文字学研究的一个传统。

承认的反义词范文9

关键词: 翻译;语言;文化;文化负载词

翻译是将一种语言文化承载的意义转换到另一种语言文化中的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意义的交流必须通过语言来实现,而每种语言都是一个独特文化的部分载体。在转换一个文本中的语言信息时,也在传达其蕴涵的文化意义。汉译英是译者将作者为汉语读者所写的汉语文本转换成功能相似、意义相符、供英文读者阅读的英语文本的活动。词汇是文化信息的积淀,各民族的文化观、价值观等文化的各个层面均反映于各自的词汇系统中,并形成带有文化色彩和文化内涵的文化词汇。由于负载着特殊的民族文化内涵,文化词汇往往构成了作为跨文化交际行为的翻译的难点和重点,文化负载词的英译对于中西文化交流和传播中国文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1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语言是什么?各国学者定义不一。八十年代,我国学者对语言作了这样的界定:语言是人类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是符号系统(刘伶,1984)。后又有学者指出:语言是一种作为社会交际工具的符号系统(刑福义,1993)。西方语言学家一般把语言视为“人类特有的、具有任意性的符号系统”。笔者倾向于这样一种较为全面的界定:“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符号系统,当它作用于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的时候,它是表达相互反应的中介;当它作用于人和客观世界的关系的时候,它是认知的工具;当它作用于文化的时候,它是文化信息的载体和容器。”(许国璋,1987)

1.1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文化是通过社会习得的知识,而语言则是人类特殊的语言能力通过后天社会语言环境的触发而习得的一套知识体系。陈宏薇和李亚丹主编的《新编汉英翻译教程》一书中给文化下的定义为: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并根据《文化语言学》的文化分类法把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由于语言是人类最杰出的创造物之一,语言自然是文化的一部分。

1.2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亦即它又是文化其他组成部分得以存在和延续的基础。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工具,是人类形成思想和表达思想的工具,语言词汇是最明显的承载文化信息,反映人类社会文化生活的工具。比如“三生有幸”和“一尘不染”是反映我国佛教观念的词汇,“灵丹妙药”和“回光返照”则与道教有关。“改革开放”和“一国两制”反映了我国的政策,“闹元宵”和“赛龙舟”则反映了我国的民俗。由于“贝”曾为原始生活的货、币,汉字中不少与“钱”或“贸易”有关的字都带有偏旁“贝”。如:贩、财、购、贸、贷等。“皿”是象征字,象征家用饮食器具,该偏旁出现在某些字中表示盛物的日用品。如:盆、盏、盘、盖、盂、盅等。这些字都承载着我国古代物质文化的信息。

1.3 文化是语言的底座。英国著名文化人类学先驱泰勒曾将文化定义为“一个复杂的总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风俗,以及人类在社会中所有一切能力与习惯”。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奈达(E,A.Nida)则将文化简明扼要地定义为“thetotalityofbeliefs and practices of a society”。 1921年美国语言学家萨皮尔(Sapir)就在其著作《语言论》中指出 :语言有个底座,语言决定我们生活面貌的风格和信仰的总体,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社会语言学家认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又深深植根于语言。

2 文化与翻译的关系

目前,我国翻译界新崛起的“文化学派”认为:语言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既是文化的一种表象形式,又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张今曾在《文学翻译原理》一书中对翻译创作做过精辟的论述:“翻译是两个语言社会之间的交际过程和交际工具,它的目的是要促进本语言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进步,它的任务是要把原作品中包含的现实世界的逻辑映象或艺术映象,完好无损地从一种语言译注到另一种语言中去。”因此,对于以语言转换为基础的翻译工作来说,文化传达就成了一个重要的主题。

翻译的本质是意义传达活动,即运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蕴涵的思想内容完整、准确地重新表达出来。表面上翻译好像仅仅是语言层面上的事情,实际上译者的翻译过程更是文化信息传递的过程,因为语言既是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文化的符号,其使用方式与表达内容都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语言受文化的影响和制约。

翻译与文化始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同的背景产生不同的语言,不同的语言包容了不同的文化。翻译不仅仅是两种语言文字的转换,翻译作为跨文化的交际活动之一,更是一个语言间文化传输与移植的过程。因此,作为译者,在恰当理解语言文字层面的意思的同时,应更多地把注意力集中在如何有效地将源语言中的文化信息在译文中加以传达。

3 文化交际中文化词汇的翻译策略

3.1 音译。对于源语文化中特有的物象在译语中是“空白”或“空缺”,这时可采用音译法把这些特有的事物移植到译语中去。音译主要是指用汉语中谐音的字或字的组合翻译英语的词语,而这些字或字的组合并不是汉语中现成的有意义的词。例如:脱口秀(talkshow),酷(coo1),黑客(hacker),伊妹儿(e-mail),艾滋病(AIDs),色拉(salad),可口可乐(Coca-cola),阴(yin),阳(yang)等。

在介绍中国特色的独一无二的事务时大多采用汉语拼音拼写,以最大限度保留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和民族语言的风格。现在国内食品名称多崇洋媚外,但是洋人却用tofu来替代beancurd 作为豆腐的英文名称。同样,饺子就是Jiaozi,而非dumpling。 这类词语由于在英语没有相对应的同义词,以全新意义进入英语词汇,具有形式上独一无二性和表达准确性,反而不容易被英语词汇排挤,牢牢抢占一席之地;其深层次的原因可能反映了文化发展的趋同性以及外国读者对文化差异性的尊重和认可。

承认的反义词范文10

【关键词】教育观念 转变 继承 创新

【中图分类号】G40-05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09)05-0123-01

教育观念是人们对教育问题的认识和看法。其内涵十分丰富,外延也十分广泛。大到对教育的目的、功能、作用的认识,小到对某一教育现象、教学方法的看法。比如过去“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现在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减轻学生负担”,都是不同的教育观念。

和其他观念一样,教育观念的形成与转变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观上,个人的知识水平,理论修养,实践经验影响、制约着一个人的观念转变;客观上,本民族文化传统及外来文化,社会发展水平、国家发展战略均会影响教育观念的转变。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教师给学生补课、增加辅导、延长学习时间,一直被认为是老师爱岗敬业的表现。现在看来,这恰恰是教育效率低下的表现,是以牺牲学生健康为代价的得不偿失的做法。于是,许多地区提出了“减轻学生负担”这一响亮的口号,这就是一种符合时代需求的理念。但是,许多教师、家长对此并不十分认同。其实,这是当今追求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等理念在教育领域的深刻反映。作为教师,我们必须主动去认识、去实践,在反复的学习与实践中形成科学的现代教育理念。

教育观念的转变是人们思想认识的转变,旧的教育观念是长期的文化积淀,具有很强的稳定性。从中国近代的历史可以看出,在每一种新的思想诞生之初,都有这样一种倾向:旧观念根深蒂固的人总是一味排斥、拒绝新观念,视其为洪水猛兽;受新观念影响的人又拼命拒绝旧观念,把它看作劣根孽种。这种排斥,往往水火不容,一棍子打死,全盘否定。同时,对自己接受的种种观念,又毫不保留地照单全收,甚至誓死保护。在教育观念的转变中,要谨防这两种倾向。

要避免这两种倾向,就要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

首先,对大家公认的中国历史上的正确的教育观念,必须继承。中华民族的文明史,就是一部教育史。关于教育,每个时代有各自不同的认识,许多不合理的教育观念连同教育制度,都被历史淘汰了,但有许多教育理论却久而不衰,永放光芒,成为教学实践的灯塔,指引一代又一代的人走向成功,推动着教育与文化不断向前发展。

《学记》上“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教学相长”等理论,阐明了教与学的关系;“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敬孙务实敏,厥乃来”等理论,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项。“禁于未发”“当其可”“不陵节而施”“相观而善”等,说明了教育应遵行的原则。这些理论在素质教育的今天,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论语》上“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有教无类”等理论,今天仍可作为教师道德的一部分。因此,笔者认为,对于古代的优秀教育理论,一定要认真学习,准确领会,潜心实践。

在继承的时候,一定要“择其善者而从之”,切忌照单全收。如“学而优则仕”“官其始”等观点,就是落后的,不合时宜的。甚至像“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等极反动的观点,则要坚决反对,彻底摒弃。

对待外国教育理论也如此。对西方教育思想的学习,同样是一个教师提升教育理论水平,转变教育观念的重要途径。苏格拉底和亚里士多德把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作为教育目的来探讨,至今仍是人们关注的话题。把各种教育理论观点作对比,把握其本质,吸取于对我有利的养分。

对教育观念的继承与学习,鲁迅先生《拿来主义》一文,对我们有很大的指导意义。我们不能将传统的和外来的教育理论照单全收,也不能将其一棍子打死,而应将其拿来,拿来之后,或存放、或使用、或抛弃。

其次,在继承的基础上,要敢于创新,大胆实践。陶行知在艰苦的实践中,把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从做中学”根植到中国教育的土壤中,使之更加璀璨夺目。李吉林和他的伙伴们通过多年努力,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情景教育理论与实践体系,开辟了一条使人耳目一新的优化教育环境的路子。这些无不说明,创新、实践是获得真理的根本途径。

承认的反义词范文11

摘要:语言运用中的负载信息主体是词汇,而词汇往往是英语学习的难点,因此,学好英语首先要克服生词障碍,准确理解词汇意义,提高语言应用能力。受词汇量有限的限制,英语的综合能力无从提高,因此如何有效地掌握大量的词汇成了英语能力提高的一个前提条件。本文从教学实际出发,结合语言实际和记忆的一般原理,分析了高职学生英语词汇的若干学习记忆方法:简单重复记忆,必要语境记忆,联想分类记忆,学以致用记忆,并强调学习者在学习记忆词汇时应运用多种方法。

关键词:重复;语境;分类;学以致用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09)-14-0197-01

(一)简单重复记忆 记忆是靠外界环境对大脑进行刺激并形成痕迹的,大脑神经受到的刺激越深,记忆就会越持久。我们的许多学生不懂得这个道理,经常会问老师“老师,我天天都在记单词,为什么总是记得快,忘得也快?”我问学生:“你有没有在你完全忘记之前反反复复重复去记一个单词,直到这个词在你脑海中扎根?”学生摇头,我说:“那不就对了嘛,你没有记住单词,是因为你的功夫还没有到家,没有使单词在你脑海中形成永久性记忆,因此忘了太自然了。”

(二)记忆有三种:瞬间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短时记忆在整个记忆过程中占主要作用,但其缺点是:记忆的时间短。也就是笔者向学生说的永久性记忆,这样才算彻底的记住。我们的许多学生常常为记单词烦恼,原因正在于此,没有把短时记忆转化为长时记忆,只在课堂学习一遍,感觉自己记住了,下了课扔到一边,不管不问,过一段时间再见到时怎么也没有印象了,这种现象在学生身上太常见了。如何有效地进行英语词汇记忆呢?如果能遵循记忆的规律,有计划地经常复习学习过的英语词汇,就可以轻松学习,做到高效记忆。第二遍复习时,只需看带记号的,尝试记住它们。再过稍长一段时间以此为一个周期,来重复记忆,往往能加深印象,并以此记忆更多的单词。这样既达到了重复记忆的目的,大脑又不会感到厌倦,古语“学而时习之”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从而做到巩固知识,加深记忆。笔者在自己的课堂反复向学生强调这个道理,凡是理解了此道理的,并且坚持住有恒心的学生,见效非常明显。笔者跟自己的学生说:“凡是懒惰的想一劳永逸的学生,试图记一次就想永远记住,都是妄想的,违反规律的。你违反规律,那规律就要惩罚你,让你不记住。”学生哈哈笑起来,“是的,是这样的,虽然我们小学就学过学海无涯苦作舟,书山有路勤为径,但真正吃透了这个道理并能去做的人不多,所以有那么多的人成天为记单词而烦恼,要想单词记得好,勤快刻苦是先决要素,离了这个,一切免谈。”笔者道。

(三)联想分类记忆 在背单词的过程中,可以采取分类比较记忆法,把一些在某些方面有相似之处的词汇放在一起记忆,当遇到其中一个词时,头脑中出现的就是一组词,记住一个单词,往往就能顺带记住一堆单词。这样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记忆这类单词时,首要的是记住词根,并能灵活掌握前缀和后缀的基本含义,就能有效记住这类词汇。例如nation名词含义是:民族,加上后-缀-al之后就变成形容词,national-民族的,以此类推,如果再碰到这种词根,换个后缀或前缀,也能举一反三。再如:courage-1)名词:勇气,胆量,加个前缀en, 就变成动词,故encourage就是动词:鼓励,激励的意思, 而再加个ment, 又变成名词,encouragement(名词:鼓励。激励)。第二种是形近词记忆,即拼写上只有微小差异的一些词,但往往这类词看似相像,意义却千差万别。如principle和principal;insist和persist;transmit,transfer和transform。一个不小心就会将平时极易混淆的单词混为一谈。比如汉语里承认这个词,在英语里就有好多种翻译,acknowledge,admit,confess,grant,allow,concede,profess,recognize等。再比如自负一词,可译为,conceit,gasconade,overconfidence,priggery,priggism,selfesteem,selfworth,vainglory等。第四种是语义相反词的归类。比如刚才承认这个词,碰到它,就会联想起它的反义词否认,那么否认在英语里有多少种译法呢?也有许多种,deny,disaffirm,negate,disavow,renounce,sublate,traverse等。巨大一词,可译为,huge,tremendous,enormous,gigantic,immense等。它的反义词微小的,slim,tiny,gender,puny,petty,minute,jerkwater,potty,weeny等。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呈辐射状发散记忆,真的是感觉妙极了!

(四)学以致用记忆 在词汇的掌握与运用方面,有关记忆的科学实验结果显示:常常运用学习的英语知识,比只通过听,读,和看翻译得到的记忆更加深刻。因此学生更应该学会如何通过学以致用,来让英语词汇生动起来,灵活应用;二阅读。通过持之以恒的大量阅读,在上下文中重复复习所学的词汇,并加强阅读理解的能力;三做题。通过做适量的词汇题,或者其他类型的典型试题,在通过辨认归纳的过程中强化易混词汇。

因此,学好英语首先要克服生词障碍,准确理解词汇意义,提高语言应用能力。受词汇量有限的限制,英语的综合能力无从提高,因此如何有效地掌握大量的词汇成了英语能力提高的一个前提条件。

参考文献:

承认的反义词范文12

【关 键 词】瞿秋白 文化 马克思列宁主义

瞿秋白是中国共产党早期著名的政治活动家、文艺理论家,他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出发,对“文化”一词作了定义。他按照社会阶段的不同,相应的把文化分成封建文化、资产阶级文化、无产阶级文化。并对几种文化形态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对腐朽的封建文化和资产阶段文化给予了毫不留情的批判和揭露,当然,作为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一分子,他不可能完全跳出时代窠臼,他的思想和行为毫无疑问也受到时代文化的影响,同时他又在如何对待“文化遗产”、“旧文化”等重大问题上都继承和发展了了列宁的观点,虽然由于客观历史条件的限制和时代的局限性,瞿秋白对“旧文化”的概念及特点等问题认识上存在着先天的不足,但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能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来研判当时中国文化的实际问题,体现了瞿秋白对马列主义文化理论的继承和发扬。

一、瞿秋白关于现存文化的分类及批判

清末明初,在文化界掀起了一股文化分类和比较的热潮,以陈独秀胡适为代表的主张学力西方,而以梁漱敏为代表的一派则鼓吹所谓的东方文化。瞿秋白则认为应该按照社会发展阶段不同来进行文化划分,进而可分为封建文化,资本主义文化,再到无产阶级文化。瞿秋白之所以这样划分,是基于他对文化的认识,他认为文化之间不存在质上的区别,只是由于时间前后的差异性才造成文化形式上的区别。他认为“东西文化的差异,其实不过是时间上的”,西方文化,实质就是资本主义或帝国主义文化,而东方文化就是宗法文化或封建文化。而只有“逐步前进,颠覆宗法社会,封建制度、世界的资本主义以完成世界革命的伟业;如此,方是行向新文化的道路”,[1]才能达到全人类的新文化——无产阶级文化。在对现有的文化形态进行分类的基础上,瞿秋白又对几种文化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它们的实质。

瞿秋白认为所谓的“东方文化”也就是宗法文化,所谓的东方精神文化,其实是宗法社会里的一种精神反映,并无何种神秘神圣之处。“在《新青年之新宣言》里,他对中国的旧文化批判得很是直接,“中国的旧社会旧文化是什么了,是宗法社会的文化,装满着一大堆的礼教伦常,固守着无量数的文章词赋,名教伦常其实是束缚人性的利器,文章词赋也其实是贵族淫昏的粉饰”。[2]中国文化早已处于崩坏状态之中,而这些学者们还在竭力拥护,他义愤填膺的问道:“中国‘东方文化派’的学者所要保存的,是否此等肮脏东西,人间地狱了”。[3]

当然,对于所谓的西方文化,瞿秋白也是坚决批判的。他举了几个例子,证明了资本主义文化的虚伪性,说明了帝国主义实质上是对中国进行文化侵略,阻滞东方民族文化的发展,“美国人在中国所设学校都授美国宪法,还不是些自由平等法律之类的原则!然而美国人克门私运现银出境,犯了法被发觉,反与关卡士兵冲突,受误伤致死,美国政府却不惜以改变对华政策为要挟,庇护这一犯法的人。基督教青年会自诩为文化机关,教会了中国学生踢球、打球,等到和美国兵赛球时赢了他的球就应该吃他的巴掌。而住在租界上的人,连看一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都要提到巡捕房里去。”这种西方文化实质也是虚伪的,是帝国主义对弱小民族的欺骗。

而只有等到宗法文化和资产阶级文化彻底破产,人类进入无产阶级文化时,才可以使各民族的文化自由发展,而且各个人的个性亦可以自由发展。只有到了社会主义那时,私产废除了,物质文明发达了各民族的文化自由发展,个人的个性也可自由发展,没有阶级差别阶级压迫,人们有了真正的道德,真正的自由才算是一种真正的、全新的无产阶级文化,这才是一种理想的文化,崭新的文化,才是瞿秋白心中的理想的新文化——无产阶级的文化。

虽然瞿秋白对固有的几种文化形态作出了批判,但是文化具有其固有的承继性,如何看待和处理现实固有文化,是在对旧文化革命及新文化建设中必然要面对的一个问题,瞿秋白在这个问题上,学习和继承了列宁主义有关“旧文化”的学说,并结合中国现实社会状况,对这个问题给予了很好的说明及实践。

二、瞿秋白关于旧有的“文化遗产”的问题的认识

对于“文化遗产”问题,在当时的苏联文化界有几种观点,未来派及一些激进的“无产阶级文化协会”分子提出要抛弃一切文化遗产,试图建立纯粹的无产阶级文化。普列特涅夫就提出:“创造新的无产阶级的阶级文化,就是无产阶级文化协会的基本目标”。[4]他们认为,由于资产阶级的腐朽性,所以,关于它的一切文化也应被抛弃。这些激进者试图通过实验室的方式臆造出绝对的无产阶级文化。而列宁等马克思主义者却认为,必须站在旧文化的基础上,批判地吸收其文化精髓,才能建设新的无产阶级文化。卢那察尔斯基说:“无产阶级应当用全人类的文明武装起来,它是历史的阶级,它应当去同全部过去保持联系的情况下前进,借口资产阶级性质扔掉过去的科学和艺术是荒谬的”。[5]列宁对于这个问题,也多次在不同的文章中明确表示了自己的态度,他一九二年十月在俄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说:“例如,我们谈到无产阶级文化的时候,就必须注意这一点。应当明确地认识到,只有确切地了解人类全部发展过程所创造的文化,只有对这种文化加以改造,才能建设无产阶级文化……无产阶级文化并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无产阶级文化应当是人类在资本主义社会、地主社会和官僚社会压迫下创造出来的全部知识合乎规律的发展。”列宁明确指出无产阶级只有吸收人类全部的文化成果,加以改造、吸收,才能创造真正的无产阶级文化。瞿秋白在“旧文化”这个问题上,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对“旧文化”采取了“批判继承”的态度,是同列宁关于这个问题论断相一致的。首先,瞿秋白对中国现存的旧文化的恶性进行了批判,他认为宗法社会的仁义、道德、三纲五常,(往往被东方文化鼓吹者认为是东方文化的精髓)其实是扼杀人性的工具,统治者们要求人们信奉的孔教俗理也都是虚伪的,是蒙蔽劳动人民眼目的。瞿秋白幽默的嘲笑了这种孔教伦理的虚伪“他教你离得杀猪地方远远的,嘴里吃着肉,心里还保持着不忍人之心,又有了仁义道德的名目。”对于这种虚伪的、欺骗性的旧文化,瞿秋白提出要坚决反对、要彻底抛弃,他大声疾呼,只有“反对孔教,反对伦常,反对男尊女卑的谬论,反对娇揉做作的文言,反对一切宗法社会的思想,才能为中国的社会思想放出有史以来未曾有的奇彩。”但在“批判”的同时,瞿秋白认为对于“旧文化”中的有益成分却要在批判的基础上加以吸收,如此,方能产生新文化,建设新文化。他在《关于高尔基的书》一文里写道:“人类文化的成员,一代代的积累起来,每一个历史阶段,每一次伟大的反对思想上的僵史化的战斗。都含孕着新的文化和文艺的胚胎,问题是在于怎样难产的过程争得新的生命的权利”瞿秋白的这段话,应包含两个意思。第一,人类文化是积累起来的,不可能凭空产生,人们只有在以前文化的基础上,对“旧文化”有益部分加以吸收继承,才可能建设新的文化。第二,对于以前的腐朽文化,要对之进行批判、与之战斗,去“反对思想上的僵史化”,才可能孕育出新的文化。而他在《马克思文艺论底断篇后记》说得更明白,“这不是说我们完全不要一切过去的文化遗产和文学遗产,不然的。我们必然继承这些遗产。但是一定要有批判的精神,一定要有阶级的立场,一定要努力学习新的阶级宇宙观。而在克服可能的错误底过程中,在区别真正科学的对于自然界和社会观新文化认识。”这正是对列宁关于文化遗产问题态度的继承和实践。瞿秋白不仅从思想上对文化遗产的问题给予高度的认识,他也把这种认识运用于现实的文化运动中,瞿秋白在其现实文化活动中,也大胆的运用列宁这一观点来指导中央苏区的文化建设。首先,他大胆使用旧知识分子。在李伯钊的《回忆瞿秋白同志》一文中,记录了瞿秋白在1934年担任人民政府教育委员时的一件事。当时高尔基戏剧学校的学生多是参加土地革命苏维埃斗争的农村青年。没有专门的戏剧知识。而政府中这种专业的教员也不多,在当时俘虏中有一些擅长美术与舞台装置,政府决定请他们当教员,学生们不欢迎他们。瞿秋白对学员们说:“……目前你们需要美术的智识,舞台,装置的智识。他们有这种专门智识,你们没有要虚心跟他们学习……你们不要他们教,你们就没有教员,没有教员的学校就只好散伙,你们天天在唱工农剧社的社歌:我们是工农革命的战士,艺术是我们的武器,为苏维埃而斗争!我问你们一个问题,艺术这个武器你们究竟拿到手没有”。学员们都被瞿秋白说服了。通过这件事情,可以明显看出,瞿秋白是赞同使用旧知识分子的,在苏区时期,由于需要扫除文盲,创办了大量的“扫盲班”,由于没有教师,在瞿秋白的指示下,使用了大批的地主、旧智识分子。瞿秋白指出,“自然,在教育文化方面,我们可以并且应该利用旧智识分子,即使他们是地主资产阶级出身,也可以利用”。旧式体裁的故事小说,通俗连环画等去进行创作以便于民众接受。他本人更是擅长旧体诗词创作等,这些都可以看作是对旧文化“批判吸收”态度的实践。从以上可看出,瞿秋白对于旧有的“文化遗产”的批判吸收的态度,正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文化观点的继承。

参考文献:

[1]瞿秋白.瞿秋白文集[M].人民出版社,1985.

[2]列宁.列宁论文学与艺术[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3]余玉花.瞿秋白学术思想评传[M].北京图书馆出版,200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