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荆轲刺秦王原文及翻译

荆轲刺秦王原文及翻译

时间:2023-05-30 10:28:58

荆轲刺秦王原文及翻译

荆轲刺秦王原文及翻译范文1

文言文 朗读 结构 翻译 兴趣

一、重视朗读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多读是学好文言文的法宝,脱离语言环境,干巴巴地去记一些语法规则是很难达到效果的,最好是在阅读过程中,掌握词语的用法及重要的语法现象。多读可以巩固加深课堂所学的知识,培养语感,以达到熟练阅读其他古代作品的目的。而且,古代的作品很讲究内在的韵律和节奏,反复阅读可以充分地领略古文的音乐美,增加学习的兴趣。

正音。准确发音是朗读的基础,因此在学生朗读之前老师要对容易读错的字词正音。正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形近字,例如要区分“即”和“既”的读音;二是多音字,例如《烛之武退秦师》中的“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是多音字,在这里不读一声,读二声,可以翻译成“那”;三是通假字,通假字如果和本字的音不一样,读本字的音,如《荆轲刺秦王》中的“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不读“说”的音,读“悦”的音;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习惯性的误读,老师应指出并纠正,例如“吾”,人们习惯读一声,实际是错的,读二声才对。

读的方式。读的方式应该多样,个别读,齐读,小组读。

背诵。准确流畅,除了教材要求背诵的段落,还可以让学生多背一些段落。我让学生背诵了《烛之武退秦师》全文,背诵了《荆轲刺秦王》的5个段落。

在讲解的时候,老师将朗读穿插其中,可以营造课文的意境和氛围。在讲解《荆轲刺秦王》中的“易水送别”一段,我反复诵读“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并且让学生朗读这一段。

二、掌握基本知识结构

学生学习文言文,特殊的语言现象是很大的难点,突破这些难点有两个办法:一个是在讲课文的过程中慢慢总结,一个先把文言文的语法先囫囵地吸收,然后在学习的过程中慢慢巩固。我用了两个课时系统地讲了文言文语法现象: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固定短语,文言句式。并且让学生做了笔记。在讲课文的时候,反复强调这些重点。讲完之后,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固定短语,文言句式”的顺序整理重点。

三、培养学生正确的翻译习惯

荆轲刺秦王原文及翻译范文2

词类活用是指某些词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在句中临时改变了它的基本职能,充当了别的词类的语法现象。活用只是一种临时性的功能,离开了特定的语言环境,这种临时性的功能就不存在了。如《荀子・劝学》:“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句中“水”受助动词“能”修饰,作谓语,由名词活用为动词,它的基本语法功能是作主语、定语、宾语,而在本句中功能改变,成了别的词类。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形容词的活用。

一、形容词用作一般动词

原本词性为形容词,由于语言环境的不同词性发生改变,充当动词使用。例如:

1.邻之厚,君之薄也。(《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2.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史记・鸿门宴》)

例1中的“厚”“薄”本是形容词,在这里“厚”用作动词,变雄厚;“薄”用作动词,变薄弱。例2中的“近”本是形容词,在这里用作动词,接触、沾染。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的判断方法:按一般语法,形容词不能带宾语,所以,如果形容词出现在代词前面,就可以判断它是活用成了动词;同理,如果形容词出现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前,而它和后面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之间又构不成偏正关系,那么这个形容词就活用成了动词。

二、形容词用作名词

原本词性为形容词,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充当名词使用。例如:

1.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2.丹不忍以己之私。(《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例1中的“乏困”本是形容词,在这里用作名词,缺少的东西。例2中的“私”本是形容词,在这里用作名词,私心。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的判断方法:形容词一般出现在句中宾语的位置上,翻译时可补出中心词,这时形容词为定语。

三、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是说形容词产生了使宾语发生某个动作的意思,宾语成了动作的主体,这个形容词就有了使动意义。例如:

1.若不阙秦,将焉取之。(《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2.断其左股。(《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例1中的“阙”本是形容词,在这里它使宾语“秦”减少,所以这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意为使……减少。例2中的“断”本是形容词,在这里它使宾语“股”断,所以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意为使……断。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的判断方法:如果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而此动词表示的动作不是主语发出的,这就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四、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所谓意动用法,就是“认为(或以为)宾语怎么样”的意思。这种用法只限于形容词或名词的活用,动词本身没有意动用法。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是主语认为宾语具有这个活用形容词的性状,宾语本身并不一定真的具有这种性状,只是一种主观的认为。例如:

1.顷之未发,太子迟之。(《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2.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例1中的“迟”本是形容词,在这里是认为宾语“之”延迟的意思,所以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为迟。例2中的“怪”本是形容词,在这里是认为宾语“之”奇怪的意思,所以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奇怪。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的判断方法:形容词带宾语,就是“觉得宾语怎么样”,一般可以翻译成“以……为……”“认为……是……”“把……当做……”。

【专项训练】

1.下面黑体字活用情况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举世非之而不加沮。(《逍遥游》)

B.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谏太宗十思疏》)

C.求木之长者,必先固其根本。(《谏太宗十思疏》)

D.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烛之武退秦师》)

2.下面黑体字使用情况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病梅馆记》)

A.胜地不常,盛筵难再。(《滕王阁序》)

B.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谏太宗十思疏》)

C.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六国论》)

D.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3.阅读下面的语段,解释文中的黑体字。

曾子衣敝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致邑焉,曰:“请以此修衣。”曾子不受。反,复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曾子曰:“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君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终不受。孔子闻之曰:“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

(1)衣

答:

(2)全

答:

4.解释下列句中的黑体词的用法及意义。

(1)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鸿门宴》)

答:

(2)君安与项伯有故(《鸿门宴》)

答:

(3)三岁食贫(《诗经》两首)

答:

(4)何方圜之能周兮(《离骚》)

答:

(5)固前圣之所厚(《离骚》)

答:

(6)哀民生之多艰(《离骚》)

答:

(7)足以荣汝身(《孔雀东南飞》)

答:

(8)便利此月内(《孔雀东南飞》)

答:

(9)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兰亭集序》)

答:

(10)齐彭殇为妄作(《兰亭集序》)

答:

(11)渺沧海之一粟(《赤壁赋》)

答:

(12)入之甚寒,问其深(《游褒禅山记》)

答:

(13)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游褒禅山记》)

答:

(14)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劝学》)

答:

(15)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答:

(16)故木受绳则直(《劝学》)

答:

(17)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劝学》)

答:

荆轲刺秦王原文及翻译范文3

文言文中最常见的倒装句主要有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和定语后置句。高考试题一般不考查名词术语,而是通过翻译文言语句来考查我们是否掌握有关文言句式的语法知识。文言文中的倒装句是以现代汉语规范的语序为参照的。现代汉语中句子成分的规范语序是“(定)主+(状)谓+(定)宾”,即“宾语”在“谓语”之后,“状语”在“谓语”之前,“定语”在“主语”“宾语”这些中心语之前。如果“宾语”放在“谓语”之前,就是“宾语前置”;如果“状语”放在“谓语”之后,就是“状语后置”;如果“定语”在中心语之后,就是“定语后置”。牢记“(定)主+(状)谓+(定)宾”这个公式,是熟练掌握倒装句的基础。

一、宾语前置

宾语前置,将宾语移到谓语之前的现象,包括动词宾语前置和介词宾语前置两种。

1.动词宾语前置。

(1)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凡句中带有否定副词“不、弗、未、非、否、毋”或表示否定的动词“无”或代词“莫”的句子叫否定句。如:

而莫之夭阏者。(《逍遥游》)

代词“之”作“夭阏”的宾语,“莫之夭阏”应理解成“莫夭阏之”,翻译为“没有什么阻碍它”。

(2)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古代汉语中使用频率大的疑问代词是“何”,其他还有“谁、孰、安、焉、恶、奚”等。如:

良问曰:“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疑问代词“何”作“操”的宾语,“何操”应理解为“操何”,翻译为“大王来时拿什么东西呢”。

(3)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加重语气。如: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师说》)

“之”字是宾语前置的标志,应调整为“不知句读,不解惑”,翻译为“不会读书,不能解决疑难问题,前者去请教老师,后者却不去”。

2.介词宾语前置。文言文中,常见的介词有“于、以、为、与、从、自、向”等。这些介词后的名词或名词短语有时放在介词前,这也是宾语前置。如:

王问:“何以知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何”作介词“以”的宾语,应调整为“以何知之”,翻译为“凭什么了解他呢”。

二、介宾短语后置(状语后置)

介宾短语后置是指文言文中介词短语放在谓语之后作状语,而现代汉语则习惯将它放在谓语之前作状语。这种现象又称状语后置,其中以“于”“以”“乎”构成的介宾短语后置句居多。

1.介词“于……”构成介宾短语,后置。如: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于长勺”是介宾短语,作谓语“战”的状语,应调整为“于长勺战”,翻译为“公与他一起乘车,在长勺作战”。

2.介词“以……”构成介宾短语,后置。如:

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张衡传》)

“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是介宾短语,作谓语“饰”的状语,应调整为“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饰”,翻译为“用篆文、山脉、乌龟、飞鸟、野兽的形状装饰”。

3.介词“乎……”构成介宾短语,后置。如: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这句话中的两个“乎”都相当于介词“于”,与后面的名词构成介宾短语,应调整为“于吾前生,其闻道也于吾先”,翻译为“在我前面出生,他懂得道理也先于我”。

4.有时候,后置的介宾短语中的介词会省去,这种情况仍可视为介宾短语后置。如:

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鸿门宴》)

“战河北”“战河南”是“战于河北”“战于河南”的省略语,应调整为“将军于河北战,臣于河南战”,翻译为“将军在黄河以北作战,我在黄河以南作战”。

三、定语后置

定语后置,是指将修饰限制的定语放在中心语之后。

1.“中心词+定语+者”的格式。如: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荆轲刺秦王》)

“知其事”是“宾客”的定语,应该调整为“知其事之宾客”,翻译为“太子和知道这件事的宾客,都穿白衣戴白帽来送别他”。

2.“中心词+之+定语+者”格式。如: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千里”是“马”的定语,应调整为“千里之马”;“粟一石”也是定语后置,应调整为“一石粟”。翻译为“日行千里的马,一顿饭有时要吃完一石粟米”。

3.“中心词+而+定语+者”格式。如: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五人墓碑记》)

“能不易其志”作“缙绅”的定语,“大”作“四海”的定语,应调整为“能不易其志之缙绅,大之四海”,翻译为“能不改变他的志向的士大夫,浩大的四海,有几个人呢”。

4.“中心词+之+定语”格式。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劝学》)

“利”和“强”分别是“爪牙”“筋骨”的定语,应调整为“蚓无利之爪牙,强之筋骨”,翻译为“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向上吃埃土,向下饮黄泉,是用心专一的原因”。

5.数量词作定语,后置。如:

铸以为金人十二。(《过秦论》)

“十二”是“金人”的定语,应调整为“十二金人”,翻译为“铸造成为十二个铜人”。

除了上述三种外,还有谓语前置这一倒装现象,即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但这仅仅是因为语言表达的需要。在具体作答时,我们需要结合语境来分析句式。

【专项训练】

指出下列各句的句式类型,并翻译。

1.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离骚》)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齐桓晋文之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齐桓晋文之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而良人未之知也。(《齐人有一妻一妾》)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寡人之于国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吾实为之,其又何尤!(《祭十二郎文》)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窃符救赵》)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惟兄嫂是依。(《祭十二郎文》)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将子无怒,秋以为期。(《氓》)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五亩之宅,树之以桑。(《寡人之于国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因击沛公于坐。(《鸿门宴》)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归园田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荆轲刺秦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求人可使报秦者。(《廉颇蔺相如列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离骚》)

荆轲刺秦王原文及翻译范文4

左思家世代传承儒学。他的父亲左雍原本是个小吏,因为才能出众,被提拔为殿中侍御史。左思小的时候学习钟繇、胡昭的书法,并学鼓琴,可是都没学成。他的父亲左雍就对朋友说:“左思通晓、理解的东西,比不上我小时候。”左思听了,心里感到很惭愧,于是激励自己勤奋向学,终至学识渊博。

左思相貌丑陋,口齿笨拙,诗文辞采却壮美华丽,并且擅长阴阳之术。

左思不喜欢与人交游,只以闲居为事。他作《齐都赋》,用了一年时间才完成。又想作《三都赋》,正赶上妹妹左芬被晋武帝征召入宫,父亲把家搬到了京师,于是左思去拜访著作郎张载,访求四川成都一带的事情。他用了十年的时间来构思《三都赋》,门旁庭前,篱边厕所,都放着笔和纸,偶得一句,立即记录下来。

左思认为自己见闻不够广博,于是请求到秘书省担任掌管图书典籍的秘书郎之职。

《三都赋》写成之后,当时并没有受到人们的重视。左思自认为他的赋作比之班固、张衡毫不逊色,担心人们因为看不起他这个人而废弃了他的作品。

安定人皇甫谧有很高的声望,左思就前去拜访他,把自己的作品给他看。皇甫谧大为称道,并且替他的赋写了序文。

张载为其中的《魏都赋》作了注释,刘逵为其中的《吴都赋》《蜀都赋》作了注释,并为之作序说:“观战国以来,作赋的人太多了,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在前代享有盛名,班固的《两都赋》道理胜过文辞,张衡的《二京赋》文采超过立意。至于这篇赋作,比拟诸家,或运用辞藻表现思想,或运用事实阐发意蕴,也颇有情致,不精研细审的人不能详知这篇赋作中蕴含的深意远旨,不通晓众物的人不能统摄这篇赋作中涉及的殊物异闻。世人都崇尚古代的作品,看不起当世之人的创作,没有人肯花心思了解作品实质。”

陈留人卫权又为左思此赋作了《略解》……

司空张华见到此赋,感叹说:“左思是班固、张衡之流的人物,此赋能使诵读的人感觉文已尽而意有余,历时越久,越有新意。”

起初,陆机(261—303)从南方来到洛阳,打算创作《三都赋》,听说左思正写此赋,拍手而笑,给弟弟陆云写信说:“这里有个粗俗鄙陋的北人,想作《三都赋》,等他写成了,也只好用那些纸盖酒坛子罢了。”等到左思的赋作传出,陆机赞叹佩服至极,认为不能超越他,于是停笔不写了。

从此以后,《三都赋》被时人称誉推崇。豪门贵族之家争相传阅抄写,京城洛阳的纸张供不应求,价格大涨。

秘书省长官贾谧请他主讲《汉书》,贾谧在“八王之乱”中被诛杀后,左思退居宜春里,一门儿心思扑在典籍上。等到张方肆意暴虐,祸害京都洛阳,左思将全家人搬到冀州。几年后,左思因病而死。

左思著有著名的《咏史八首》。《咏史八首》写于西晋立国后,东吴灭亡前,约公元265—280年之间。我们要全面了解左思,了解左思生活的那个时代,就不能不说一说他的《咏史八首》

一、文才武略思报国

《咏史八首》其一:

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著论准过秦,作赋拟子虚。

边城苦鸣镝,羽檄飞京都。虽非甲胄士,畴昔览穰苴。

长啸激清风,志若无东吴。铅刀贵一割,梦想骋良图。

左眄澄江湘,右盼定羌胡。功成不受爵,长揖归田庐。

左思的《咏史八首》不太容易懂,关于诗中的字句,有的是读者不大容易懂的,有的历来有不同的解释。因此,在这里,就自己的见解,把其中有关字句的解释做一个说明。

第一部分的第一句中,古代男子20岁,就称为“弱冠”,“柔翰”是指“毛笔”。“卓荦”是“超绝”的意思。第二句中,“准”是指“水准”,“过”的意思是“超过”,“秦”是指西汉贾谊写的《过秦论》;“赋”是盛行于汉魏六朝的一种文体,是韵文和散文的综合体,“拟”的意思是比拟、类似,“子虚”是指西汉司马相如写的《子虚赋》。

第二部分的第一句中,“鸣镝”是指响箭,“羽檄”是插有羽毛的军书。第二句中,“甲胄士”是指战士,“畴昔”的意思是“从前”;“穰苴”是春秋时齐国人,姓田,做过大司马的官。是当时著名的军事家。这里用“穰苴”作为《司马穰苴兵法》的代称。

第三部分的第一句中,“长啸”是撮口发出长而清脆的声音。这是魏晋时人们的一种娱乐形式,也是一种表达情感的形式;“无东吴”,意思是“消灭东吴,统一国家”。第二句中,“铅刀”是铅制的刀,不算锋利,这是作者自谦;“贵一割”的意思是只要干起来,只要国家起用我;“骋良图”是指“大展宏图,为国立功”。

第四部分的第一句中,“眄”,读“miǎn”,意思是“斜着眼睛看”,“澄”是指肃清混乱局面,“江湘”指东吴,“定羌胡”的意思是“平定戎狄”。

全文的翻译是:

我20岁时就写得一手好文章。博览群书,见解卓尔不群。写的论著达到《过秦论》的水准,作的赋可与司马相如的《子虚赋》相比拟。

边城有战事,军队频频放出响箭,插有羽毛的军书飞报京都。边廷多故,激起我以武报国的志向。我虽然不是行伍出身,但很早就学习过《司马穰苴兵法》,会排兵布阵,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长啸激起阵阵清风,我的志向是消灭东吴,统一天下。我虽才能薄弱,但还是希望为国建功。只要国家起用我,我就能大展宏图,实现平定东吴、平定羌胡的梦想。

我期望为国建功,并不贪图封赏,功成之后,拜别君王,归隐田庐。

左思能文能武,说到文才,著论达到《过秦论》的水准,作赋可与司马相如的《子虚赋》相比拟;说到武略,读过《司马穰苴兵法》。他有报国的才干,有以安邦定国为己任的雄心壮志。他满怀文才武略,期望为国建功,并不贪图封赏。

二、门阀制度挡住了多少报国的脚步啊!

《咏史八首》其二: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第一部分的第一句中,“郁郁”的意思是“茂密苍翠”,“涧”指山间流水的沟;“松”指生在涧底的松树,用来比喻有才华而出身寒门的卓绝之士;“离离”,密集的小苗随风摆动显出柔弱的样子;“山上苗”用来比喻无才能的贵族子弟。第二句中,“径寸茎”,意思是山上苗的茎有手指粗细。古代有布指知寸,布手知尺;“荫”的意思是“遮蔽”;百尺条,松树抽出的枝条,这里代指松树。

第二部分的第一句中,“世胄”指世家子弟、贵族后裔,“蹑”的意思是登上、窃居,“下僚”指“小官”。第二句中,“地势”喻指不合理的门阀制度。

第三部分的第一句中,“金张”指西汉大臣金日(mì)磾(dī)和张汤家的后裔,“藉旧业”的意思是依靠先人官爵的余荫,“七叶”的意思是“七代”;“珥汉貂”,冠旁插着貂鼠尾做装饰。第二句中的“冯公”指冯唐。汉文帝时人,才能出众,曾指出法律苛严和不能用将等弊病,但未受重用。

全文的翻译是:

茂密苍翠的松树生在涧底,密集柔弱的小苗高踞山上。这手指粗细的小苗竟遮住了生在涧底身高百尺的松树。

无德无才的贵族后裔因门阀高当上高官显宦,而有才能的英俊因门阀低只能做个小官。这是不合理的门阀制度造成的,已非一朝一代了。

金、张家族靠门阀高,七代为官。他们冠旁插着貂尾,声名显赫。而冯唐伟才,却不被重用,被冷落到暮年。

左思有文才武略,但因出身寒微,仕途坎坷,不能施展抱负,因此愤懑不平。那么,是什么挡住了左思报国的脚步呢?是门阀制度。也就是诗中所说的“门阀”。

天安门前有一对儿“华表”。天安门前的“华表”不仅是装饰品,它还具有劝诫皇帝的功能。如果皇帝要出宫游乐,那么蹲在华表顶端的“望天吼”就会劝诫皇帝要及时回宫,要勤政爱民。当然古代没有高科技,望天吼也不会真的发声,这只是喻意而已。华表是谁发明的?华表是尧王发明的。你去参观临汾尧庙,你就可以看到在尧王的议事厅前竖着两根柱子。当尧王和他的大臣们议完事,发表议事结果后,如谁有不同意见和建议可写出来,张贴到这两根柱子上。这两根柱子就叫“华表”。可以看出“华表”是尧王用来征求意见用的。

孰料,封建社会的官宦人家也在大门外竖了两根柱子。左边的称“阀”,右边的叫“阅”。阀用来张贴“功状”,阅用来张贴“经历”。于是后世把世代为官的人家称做“阀阅”或“门阀世族”。

门阀制度是封建等级制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形成于东汉,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直到隋朝诞生了科举制度,开创了“学而优则仕”的先河,才促使了门阀制度的没落。

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是门阀制度的发展时期。门阀制度发展过程中的另一个体现就是魏的选拔人才制度,叫“九品中正制度”。这个制度把人才分成九等(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等级由“中正”来评。中正是有名望的推荐官。中正评议人才的标准有三:1.家世,2.道德,3.才能。由于中正常是“二品”,而能获得二品者几乎全部是门阀世族,故而门阀世族就完全把持了官吏的选拔之权,“家世”几乎成了唯一的标准。到西晋时,终于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势/士/族”的森严的等级制度。这样一来,那些无德、无才的贵族世代为官,而有才能、品德好,但出身寒门的优秀人才仕途坎坷、抱负难展就成为必然。这就是左思咏史八首的写作背景。

《咏史八首》是诗歌,更是历史。读《咏史八首》,就是读左思,就是读历史。

三、只要国有贤人,国君又能礼遇贤人,敌人就不敢轻易来犯啊!

《咏史八首》其三:

吾希段干木,偃息藩魏君。吾慕鲁仲连,谈笑却秦军。

当世贵不羁,遭难能解纷。功成耻受赏,高节卓不群。

临组不肯绁,对珪宁肯分?连玺耀前庭,比之犹浮云。

第一部分的第一句中,“希”的意思是仰望;段干木,战国初年魏国人。时人赞他有文有才,怀君子之道,声驰千里。但他隐居陋巷,不肯为官。魏文侯请他出任宰相,他不肯接受。魏文侯乘车到他门口,都俯身在车的横木上向他致敬;“偃息”的意思是仰卧、安卧;“藩魏君”的意思是“保卫了魏君”。秦王想出兵攻魏,有人劝阻他。说魏王崇敬段干木,这是各国都知道的,这样的君主一定很得人心,还是不要发兵攻他为好。秦王听了觉得很有道理,便停止发兵。第二句中,慕,仰慕;鲁仲连,战国时齐人。很有正义感。曾周游列国,为人排难解纷,但功成之后,以受赏为耻,高风亮节卓尔不群;“谈笑却秦军”一句是一件史事,赵孝成王时,秦国派大将白起领兵犯赵。魏王派使者劝赵国拥秦为帝,以求罢兵。鲁仲连不畏,求见平原君,晓以利害,反对帝秦。白起得到消息,撤军50里。

第二部分的第一句中,“当世”的意思是“那时的天下之士”,“贵”指高贵;“不羁”,不受约束。第二句中,“卓”的意思是崇高,“不群”的意思是“超群”。

第三部分的第一句中,“临”的意思是面对;组,丝织的绶带。当官的印玺通常挂在绶带上,系于腰间;绁,读“xiè”,系住的意思;“对”的意思是面对;珪,读“guī”,同圭。古代帝王、诸侯举行礼仪时所用的板状玉器,上尖下方。第二句中,连玺,指成串的印。

全文的翻译是:

我带着崇高的敬意仰慕段干木和鲁仲连。

段干木在陋巷安卧就能起到保卫魏国的作用。

鲁仲连在大敌当前、敌强我弱的形势下,说服赵国放弃投降计划,使秦军撤退。鲁仲连不受约束,自由自在,周游列国为人排难解纷。功成后以受封赏为耻。他的品质高贵而超群。鲁仲连不肯要象征权力和富贵的绶带和珪,视爵位如浮云。

左思认为,只要国有贤人,国君又能尊敬、礼遇贤人,就能受到人民的拥护,敌人就不敢轻易来犯。自己愿意为国建功立业呀,而功成之后,却不愿意受封赏。

此言此语,读来令人唏嘘。自古以来,有明君思贤若渴,有昏君弃才不用;有小人占据高位不思报国,有志士一腔热血报国无门!我们多灾多难的祖国啊,怎样才能繁荣富强;我们那热爱祖国的人民啊,如何才能幸福安康!纵观历史,我们从来不缺贤良之士,更多的时候,我们缺的是贤良的领袖和好的制度啊!

四、杨雄著书百世流芳,权贵淫乐致国灭亡

《咏史八首》其四:

济济京城内,赫赫王侯居。冠盖荫四术,朱轮竟长衢。

朝集金张馆,暮宿许史庐。南邻击钟磬,北里吹笙竽。

寂寂扬子宅,门无卿相舆。寥寥空宇中,所讲在玄虚。

言论准宣尼,辞赋拟相如。悠悠百世后,英名擅八区。

第一部分第一句中,“济济”形容人多,“赫赫”是显赫的意思。第二句中,冠盖,官员穿戴的服饰和乘坐的车辆,常借指官吏;“荫”的意思是“遮蔽”;四术,指四通八达的道路;朱轮,红色车轮。汉代列侯二千石可乘朱轮的车子;竟,整个;衢读“qú”,街。

第二部分第一句中,金张,指金日磾和张汤家族;许史,许指汉宣帝许皇后的父亲,史指汉宣帝祖母史良娣的娘家。

第三部分第一句中,“寂寂”是寂静的意思;扬子,指扬雄。扬雄是西汉末年的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历史学家、语言文学家,是三字经中的五子之一;卿相,古代高级官名;舆,车。第二句中,“寥寥”的意思是“稀少”;玄虚,玄妙而不可捉摸。扬雄仿周易作《太玄经》十卷;仿《论语》作《法言》十三卷;拟司马相如《子虚赋》等而作赋。作者取“玄虚”二字涵盖了他讲学的内容。

第四部分第一句中,宣尼,即孔子。汉宣帝追谥孔子为褒城宣尼公。第二句中,“悠悠”是长久、遥远的意思;擅,读“shàn”,超过;八区,八方、天下。

全文的翻译是:

繁华的京城内,人头攒动,摩肩接踵。声名显赫的众多王侯居住在这里。贵族们来来往往,络绎不绝。其冠盖遮蔽了四通八达的道路,有着红色轮子的车驾塞满了长街。达官显贵们朝夕相聚在金、张、许、史等豪门,整日奏乐歌舞,尽情享乐。

杨雄在家著书讲学,不与卿相往来。杨雄的言论达到孔子的水准,写的辞赋可和司马相如所写辞赋相比拟。随着岁月的流逝,杨雄名扬天下,流芳百世。

左思认为,西汉的统治者不以国事为重,整日淫乐。社会的腐败必将导致国家的灭亡,权贵们也会随着国家的灭亡化为埃尘。而杨雄安于贫困,著书讲学,成就辉煌,英名流芳百世。杨雄是他的楷模,左思找到了希望,他会成为杨雄那样的人物而流芳百世。诗读至此,不由想到古人常说的一句话:穷则独善其身,达而兼济天下。这句看来豁达的话,包含着多少爱国志士的辛酸与无奈,也映射着执政者的明暗与制度的优劣。

五、有才不得展,有志不得酬,不如出世隐居吧!

《咏史八首》其五:

皓天舒白日,灵景耀神州。列宅紫宫里,飞宇若云浮。

峨峨高门内,蔼蔼皆王侯。自非攀龙客,何为欻来游?

被褐出阊阖,高步追许由。振衣千仞冈,濯足万里流。

第一部分的第一句中,“舒”是舒展的意思;白日,日光;“灵景”的意思也是日光;神州,指中国。第二句中,紫宫,紫微星。亦称紫微宫,星垣名,喻皇都;飞宇,带有飞檐的宫殿。

第二部分的第一句中,“峨峨”,高大巍峨的意思;蔼蔼,众多、盛多。第二句中,攀龙客,指攀龙附凤之人;欻,读“xū”,忽然的意思。

第三部分的第一句中,褐,读“hè”,粗布短衣;阊阖,读“chāng hě”,传说中的天门。这里指洛阳西门;许由,尧王时人。是很有才干的得道高人。尧王曾要让位给许由。许由说,你治理天下,天下已经太平,而我还来代替你,我难道是为了名声吗?鹪鹩在深山里筑巢,不过占有一条树枝,偃鼠到河中饮水,不过喝饱肚子。我要天下做什么呢?于是逃到萁山隐居种地。第二句中,仞,古代七尺或八尺为一仞;濯足,洗脚。这里指去世俗之污垢。

全文的翻译是:

明亮的天空中,太阳放射出的耀眼的光芒照耀着神州大地。

一排排带有飞檐的豪华壮丽的宫殿高耸蓝天,像浮在云里,让人仿佛觉得到了天上的紫微星宫里一样。

原来在高大的门第内,住着众多的王侯。自己并非攀龙附凤之人,为什么忽然来到这个地方?于是他穿着粗布衣服,离开皇城,要追随许由作一个隐士。他到高山上抖衣服,到长河中洗脚,意即要除去世俗的污垢,要摒弃荣华、淡薄名利,做一个隐居的高士。

有才不得展,有志不得酬,左思想出世隐居了。

六、虽然仕途坎坷、抱负难展,但决不消沉失志!

《咏史八首》其六:

荆轲饮燕市,酒酣气益震。哀歌和渐离,谓若傍无人。

虽无壮士节,与世亦殊伦。高眄邈四海,豪右何足陈。

贵者虽自贵,视之若埃尘。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千钧。

第一部分的第一句中,荆轲,战国时齐人。是历史上反抗暴政的志士。他为燕太子刺秦王,失败被杀;酒酣,喝酒喝到尽兴畅快时;气益震,气冲牛斗。第二句中,和(多音字),音“hè”,一人唱,一人随着唱。比喻互相配合,互相响应;谓若,可谓、可以说。

第三部分的第一句中,“虽无壮士节”一句,意为此时荆轲还未做刺秦王的壮举,还未表示出壮士的气节;殊,不同于;伦,类。第二句中,邈,读“miǎo”,同藐,藐视;豪右,豪门贵族。

第四部分中的第二句中,钧,古代度量单位。30斤为一钧。

全文的翻译是:

荆轲和高渐离是好朋友,他们在燕市喝酒,喝到尽兴时,气冲牛斗。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慷慨悲歌,旁若无人。此时,荆轲虽然还没有做刺杀秦王的壮举,但他豪气冲天,傲视天下的英雄气慨也与世人不同。他不把天下四海放在眼里,更别说那些豪门贵族啦。

豪门贵族自以为贵,但在荆轲看来却如埃尘;那些有才学而出身寒门的人,虽然因贫寒自以为贱,但在荆轲心里却重千钧。

豪门贵族自以为贵,但在左思眼里不过是埃尘,有才学而出身寒门人,虽然因贫寒自以为贱,但在左思心里却重千钧。

左思虽然没有做过荆轲刺杀秦王那样的壮举,但也与世俗的人不同。左思不把天下四海放在眼里,更别说那些豪门贵族啦。左思不消沉、不失志,仍然自信自豪。

七、英雄也有困顿不得志的时候,自古以来就是如此啊!

《咏史八首》其七:

主父宦不达,骨肉还相薄。买臣困采樵,伉俪不安宅。

陈平无产业,归来翳负郭。长卿还成都,壁立何寥廓。

四贤岂不伟,遗烈光篇籍。当其未遇时,忧在填沟壑。

英雄有迍邅,由来自古昔。何世无奇才?遗之在草泽。

第一部分的第一句中,主父,指主父偃。西汉大臣,任中大夫。受困于燕赵时,父母兄弟都轻视他;薄,鄙薄、轻视。第二句中,买臣,指朱买臣。西汉官员。武帝时曾任会稽太守、主爵都尉等职。未出仕时,以砍柴为生,妻子嫌他贫穷而改嫁;伉俪,夫妻;不安宅,意思是说家庭不和睦,夫妻不相安。

第二部分的第一句中,陈平,汉初政治家。高祖的功臣。少时家贫,住在背靠城墙的僻巷里,家破烂不堪;翳读“yì”,遮蔽;负,背;郭,外城。第二句中,长卿,指司马相如,西汉著名的辞赋家。成都人,曾游临邛,做客富豪卓王孙家,携其女卓文君私奔。未出仕时,家徒四壁;壁立,家徒四壁;寥廓,空荡荡的。

第三部分的第一句中,四贤,指主父偃、朱买臣、陈平、司马相如;遗烈,遗业;光篇籍,光耀史册。

第四部分的第一句中,迍邅,读“zhūn zhān”,困顿不得志,迟迟不进。

全文的翻译是:

当主父偃未当官时,受困贫穷,连父母兄弟都轻视他。当朱买臣未出仕时,家贫穷,以打柴为生,夫妻不相安,妻子改嫁。陈平少时家贫,住在背靠城郭的僻巷里。司马相如携与他私奔的富家女卓文君回到成都,家里空荡荡的,只有四堵墙壁。

主父偃、朱买臣、陈平、司马相如都是了不起的人物,他们的业绩留传后世,光耀史册。但当他们没有机遇发展自己,未出仕时,穷困潦倒,忧愁饿死,填了沟壑。

英雄也有困顿不得志的时候,自古以来就是如此。哪一个时代没有奇才啊?当他们没有机遇发展自己,就被遗忘在草野之中了!

八、安贫知足,旷达为怀,也不失为一种自我安慰吧!

《咏史八首》其八:

习习笼中鸟,举翮触四隅。落落穷巷士,抱影守空庐。

出门无通路,枳棘塞中途。计策弃不收,块若枯池鱼。

外望无寸禄,内顾无斗储。亲戚还相蔑,朋友日夜疏。

苏秦北游说,李斯西上书。俯仰生荣华,咄嗟复凋枯。

饮河期满腹,贵足不愿余。巢林栖一枝,可为达士模。

第一部分的第一句中,习习,形容鸟儿不断张翅欲飞的样子;举,抬起;翮,读“hé”,翅膀;四隅,鸟笼的四边。第二句中,落落,形容与人疏远合不来、高傲不合群;穷巷士,住在陋巷的贫寒之士;抱影,抱着自己的影子。形容孤独。

第二部分的第一句中,枳棘,两种有刺的树;塞中途,形容仕途坎坷。第二句中,计策,献计献策;块,形容独处。

第三部分的第一句中,寸禄,指微薄的俸禄。

第四部分的第一句中,苏秦,战国时的纵横家。曾游说六国合纵抗秦,成为六国宰相。后在齐为客卿,被杀;李斯,秦著名的政治家。战国末年到秦国游说秦王,得为客卿。秦统一六国后,任丞相,后被秦二世杀害。第二句中,俯仰,一俯一仰,低头抬头,指时间短暂;咄嗟,读“duō jiē”,一呼一喏之间。形容时间短暂。

第五部分的第一句中,“饮河期满腹”句是一个典故。典出《庄子·逍遥游》“鼹鼠过河,不过满腹”;贵足,贵在知足。第二句中,“巢林栖一枝”也是一个典故。典出《庄子·逍遥游》“鹪鹩巢林,不过一枝”;达士,旷达之士;模,模式。

全文的翻译是:

我像笼中鸟一样四处碰壁,无法冲破束缚,施展抱负。我这个住在陋巷的高傲不合群的贫寒之士,只能抱着自己的影子,孤独地守在空荡荡的家中。

我想凭借个人的聪明才智到社会上做一番事业,但是枳棘塞满了道路。我为国家提的安邦定国的建议也无人理睬,只好块然独处,像枯池里的鱼一样奄奄一息。外无微薄的俸禄,内无一斗粮的储备,生活艰难,亲戚看不起,朋友也日渐疏远。

转念一想,苏秦北游说,曾佩六国相印;李斯西上秦国游说,得为客卿,秦统一六国后,又任丞相。他二人在一俯一仰之间得到荣华富贵,但是两人都难逃被杀的厄运,在一呼一喏之间就凋枯了。看来,我还是像鼹鼠一样,喝饱肚子就行,不要多余的东西;像鹪鹩一样,有一条树枝栖身便足够了。我要淡薄名利、安贫知足,做一个旷达之士。

左思文韬武略,又有安邦定国的雄心壮志,但在不合理的、黑暗腐朽的门阀制度的压抑下,像笼中之鸟,无法冲破束缚,施展抱负。更兼外无俸禄,内无斗储,生活艰难,无人理睬。一个文武兼资的知识分子落到这个地步是多大的悲哀!他对门阀制度的控诉引起了历代读者的同情和共鸣。这是左思的咏史诗受人喜爱和推崇的根本原因。

荆轲刺秦王原文及翻译范文5

摘要:所谓批判性思维,即无论是对待别人的观点还是做出自己的推论,都带着一种质疑的意识和审慎的态度,都要进行严格的检查或严密的推理。即使在高三复习和解题训练中,批判性思维的训练也很必要,而且也有很多机会。在解题中教师应培养学生审慎、严谨的态度,不轻易接受结论;培养学生包容、开放的心态,不固守标准答案;培养学生推理、联系的能力,不拘泥只言片语;培养学生追问、深究的意识,不轻易放过疑惑。

关键词:批判性思维 高三复习 古诗文阅读

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批判性思维对人一生的长远影响,并努力尝试把批判性思维渗透到各科教学。但若要把对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贯彻到高三复习教学中,不少人还是会有顾虑:相对统一的答案能批判吗?有限的解题时间来得及批判吗?命题人反复推敲的材料有必要批判吗?

我觉得这里有对批判性思维的误解:以为批判性思维就是质疑、否定、求异,考试也来这一套是会吃苦头的;或以为批判性思维是一种“高大上”甚至“有闲”的活动,“试卷”或“分数”层面的工作还得靠老办法。其实,批判性思维是中性的,并不刻意指向否定;批判性思维也是实用的,不是象牙塔里的纯粹思辨。我理解的所谓批判性思维,即无论是对待别人的观点还是做出自己的推论,都带着一种质疑的意识和审慎的态度,都要进行严格的检查或严密的推理。检查或推理发现是错的,就拒绝它;发现是对的,就相信它,当然,在相信的同时还要看一看有无进一步改进的可能。批判性思维不预设某个现成的观点是对的还是错的,批判性思维的结果有可能是否定,有可能是肯定。

也有对高三复习的误解:认为做高考(模拟)习题的目标就是靠近答案,怎么能批判呢?其实,很多答案就是批判性思维的结果。而且,答案也未必字字珠玑,为什么不能批判?

甚至还有对语文的误解:认为语文的事情不容易说清楚,认为学好语文关键看语感,多读多练多积累就会有语感。其实,语文的思维要求是很高的。所谓的语感,很大一部分是反复思考语言材料的结果。

即使在高三复习和解题训练中,批判性思维的训练也很必要,而且也有很多机会。

我在带着学生复习时就发现,很多习题必须用到批判性思维,很多习题都可以训练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下面,就以古诗文阅读为例来说明。

一、培养学生审慎、严谨的态度,不轻易接受结论

一轮复习梳理《〈史记〉选读》的知识点时,遇到了这样两例加点字解释:

【例1】 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侯生摄敝衣冠,直上载公子上坐,不让,欲以观公子。(《魏公子列传》)

加点字“摄”,答案解释为“提起”。似乎也能说得通(仿佛这样可以防止登车时衣服碍事)。我提醒学生不要放过,进一步思考和想象:解释为“提起”会不会带来什么问题?学生很快就想到,提起衣服还可以理解,提起帽子就说不太通了,想想那动作和情境,就觉得不合理。还有学生补充:“这样可以表现侯嬴懂得礼仪,对公子尊重。”但紧接着又有学生纠正:“懂得礼仪有可能,但‘尊重’说不通,这和后面故意表现的傲慢以及观察公子为人、衬托公子形象的实际动机有矛盾。我觉得就是表现出一种气场和派头。”

只一个“摄”字,牵引出了一个互动的批判性思维过程,同时又涉及语境、语义、逻辑、情理、人物等诸多要素;反过来说,正因为运用了批判性思维,学生才能够摆脱歧义和谬误的困扰,耐心分析,综合权衡,做出相对合理的判断。像这样的情形,在高三复习中实在是很多的。

【例2】 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刺客列传》)

加点字“乃”,答案解释为“才”。当然,翻译为“才”是说得通的,看起来还显得语气比较强烈。但是,仔细想想,这一定是唯一的解释吗?有学生提出来可以解释为“就”。我让他们比较一下哪一个更好。最后,大部分学生同意改为“就”。因为“才”表示必要条件,无之必不然,有之不必然——没有樊於期的人头就肯定不能杀秦王,但有了樊於期的人头也未必能杀秦王;“就”表示充分条件,有了前面的条件就一定有后面的结果,有了人头就一定杀得了秦王(当然这也意味着要杀秦王就一定要取樊於期人头)。荆轲面对“为人不忍”的太子,一定要勾画出高度可能的愿景才行。同样,荆轲后来对樊於期展示的画面“臣左手把其袖,右手揕其匈,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见陵之愧除矣”,也是这一愿景的体现。他从来就没有很客观和严谨地说:“虽然有了樊将军的人头我也未必能取秦王的性命,但没有樊将军的人头我肯定刺杀不了秦王!”

当然,荆轲用这个字究竟是表达怎样的逻辑,我们已不得而知,但细致地批判和辨析,找到尽可能合理的解释,并在其中运用我们的智慧,不也是我们阅读的一项重要任务吗?

二、培养学生包容、开放的心态,不固守标准答案

如解读辛弃疾的《定风波·暮春漫兴》:

定风波·暮春漫兴

辛弃疾

少日春怀似酒浓,插花走马醉千钟。老去逢春如病酒,唯有,茶瓯香篆小帘栊。

卷尽残花风未定,休恨,花开元自要春风。试问春归谁得见?飞燕,来时相遇夕阳中。

题目:下阕中“卷尽残花风未定,休恨,花开元自要春风”内涵丰富,请结合全词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休恨,花开元自要春风”,指没有春风吹拂,花儿自难绽放,出人意料的转折中包含着词人对得到朝廷重用的期待。

答案的解读固然是一种理解,但“花开元自要春风”为什么不是曲折地表达对朝廷不降春风的不满呢?毕竟词人已至暮年啊!再深一步想,还有其他意思。这里有一个矛盾,今日残花乃是昔日鲜花,今日催花谢的是春风,昔日催花开的也是春风啊!所以,花,你莫怨,当初盛开不也是因它吗?这里面感情就微妙了,有无奈,也有一种宽慰,还有一点通透和觉悟。而且,不往政治上靠也未尝不可,就是一种人生况味。也不要把辛弃疾想成任何时候都跃跃欲试或愤愤不平,人家也会有各种不同的心境和思绪。

三、培养学生推理、联系的能力,不拘泥只言片语

语感很重要,但教语文也不宜过分强调语感、直觉,否则会把语文教学观导向神秘主义甚至“不可知论”。“语文的事情很难说”的悲观论调或“语文只要多读书就可以”的简单断言,就是这种语文教学观的表现。其实,很多语感和直觉建立在反复思维训练的基础上,有些语感,其实就是一种快速的逻辑推理。在阅读分析中,要重视文本在逻辑上的自洽和一致,并据此来解读、解题。

如解读苏洵的《孙武》片段:

吴王阖庐之入郢也,武为将军。及秦楚交败其兵,越王入践其国,外祸内患,一旦迭发,吴王奔走,自救不暇。武殊无一谋以弭斯乱。若按武之书以责武之失,凡有三焉。《九地》曰:“威加于敌,则交不得合。”而武使秦得听包胥之言,出兵救楚,无忌吴之心,斯不威之甚。其失一也。《作战》曰:“久暴师则钝兵挫锐,诸侯乘其弊而起。”且武以九年冬伐楚,至十年秋始还,可谓久暴矣。越人能无乘间入国乎!其失二也。又曰:“杀敌者,怒也。”今武纵子胥、伯嚭鞭平王尸,复一夫之私忿以激怒敌,此司马戍、子西、子期所以必死仇吴也。勾践不颓旧冢而吴服,田单谲燕掘墓而齐奋,知谋与武远矣。武不达此,其失三也。

题目要求学生翻译画线句子“久暴师则钝兵挫锐,诸侯乘其弊而起”,这有一定难度。但是注意,这一段内容用作者的话说是“按武之书以责武之失”,就是用孙武的理论来评判孙武自己的实践,批评其过失。总共列举了三个方面:一是“威加于敌,则交不得合”,他自己没做到;二是“久暴师则钝兵挫锐,诸侯乘其弊而起”,他自己也犯了这样的错误;三是“杀敌者,怒也”,他自己也没有处理好这个问题。这下就好办了,要翻译的话是观点,后面的是例子或反例,完全可以相互参照。什么是“久暴师”?“武以九年冬伐楚,至十年秋始还”就是“久暴师”的具体做法。什么是“诸侯乘其弊而起”?“越人能无乘间入国!”就是“诸侯乘其弊而起”的具体情形。

看2014年江苏高考的文言文题,解读柳宗元的《答严厚舆秀才论为师道书》:

亟待谋于知道者而考诸古,师不乏矣。幸而亟来,终日与吾子言,不敢倦,不敢爱,不敢肆。苟去其名,全其实,以其余易其不足,亦可交以为师矣。

画线句子是一种观点,后面的内容则是符合这种观点的具体做法。不难看出,整个句子,除了“考诸古”,其他的内容后面都有提示。

再看2016年的全国卷的诗歌鉴赏题:

金陵望汉江

李白

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

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

六帝沦亡后,三吴不足观。

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

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

“横溃豁中国”,学生容易理解为洪水决堤泛滥,但严谨的学生还会注意到下文中有“垂拱众流安”,这就矛盾了。应该服从哪一个呢?应该服从后者,后者直接负载着这首诗的主题。

四、培养学生追问、深究的意识,不轻易放过疑惑

如解读晏殊的《木兰花》:

木兰花

晏殊

燕鸿过后莺归去,细算浮生千万绪。

长于春梦几多时,散似秋云无觅处。

闻琴解佩神仙侣,挽断罗衣留不住。

劝君莫作独醒人,烂醉花间应有数。

题目是:“长于春梦几多时,散似秋云无觅处。”两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何特点?请简要分析。

这一联有比喻,有比较,很容易看出来,再解说一下诗句,猜测一下思想感情,一般不会严重失分。但真的读懂这首诗了吗?这里其实有一个很大的问题。不抓住这个问题,就没有真正读懂这首诗。

荆轲刺秦王原文及翻译范文6

什么是被动句呢?被动句是相对于主动句而言的。在动词谓语句中,主语是动作或行为的施动者,这样的句子叫主动句;如果主语是动作或行为的受动者,这种句子就叫被动句。

现代汉语中,为了突出宾语的受动地位,一般将宾语置于主语的位置,但为了不改变句意,必须在动词前加“被”“让”“叫”等词,让动作的施动者成为宾语。和现代汉语一样,文言文中也用被动句表达句意,只不过使用形式要比现代汉语中的被动句复杂得多,其句子的结构方式也和现代汉语不大一样。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八种形式辨识文言文中的被动句。

1.……于……句式,如: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

2.……受……于……句式,如: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赤壁之战》)

3.……见……句式,如: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

4.……见……于……句式,如: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

5.……为……句式,如:父母宗族,皆为戮没。(《荆轲刺秦王》)

6.……为……所……句式,如: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7.……为所……句式,如: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8.……被……句式,如: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二、注意事项

除了掌握上述几种形式外,具体运用时还要注意几点:

1.并非所有的“……于……”句式都表示被动。

“于”字是文言文里使用较为广泛的一个介词,表示的意义、关系也较为繁多,同样作为介词结构的句子,如何判断是不是被动句呢?

首先,看“于”前面是动词还是形容词,如果是形容词,一般是表比较,翻译成“比”,如“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其次,如果“于”前面是动词的话就要看“于”后面的成分是动作行为的发出者还是动作行为产生的时间、处所、对象等。如“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一句中,“廷”是“设”的处所,所以这句话不是被动句。

2.并非所有的“……见……”句式都表示被动。

“见”的义项也很多,怎样判断是不是被动句,就要看“见”后面是什么词,如果是名词或代词,那么“见”便成了及物动词,如“秦王坐章台见相如”(《廉颇蔺相如列传》)。如果“见”后面是动词,那么就要考虑到“见”前面有没有动词的承受者,有的话,此句是被动句,如“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我)是以见放”(《屈原列传》);如果没有,“见”本身可能就是这个动作的承受者,那么这个句子就不是被动句,如“生孩六月,慈父见背”(《陈情表》),“见”就是“背”的承受者,相当于“我”。

3.并非所有的“……被……”句式都表示被动。

判断句子是否是被动句关键要区别“被”的词性,因为“被”常作名词或动词用,直接用于动词前组成“被+谓语”的格式时,才表示被动,如“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五人墓碑记》)。

4.有些用了使动用法的句子,在意思上有时可理解为被动句。

“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报任安书》)这句话中的“辱”属于使动用法,“使……辱”。按照主动句翻译则句意为:“最上是不使祖先受辱,其次是不使自身受辱。”从文意和语气上看此句应该突出强调“辱”的宾语“祖先”所以我们把它按照被动句的要求译为:“最上是祖先不被侮辱,其次是自身不被侮辱。”两句比较,显然是被动句的表达效果更好一些。

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可依据上下文意是否贯通,风格是否一致,是否更符合作者的意图而定。

5.还有一些句子虽然没用任何的表示被动关系的词语,但是依据上下文表达的意思可以确认这些句子为被动句。

荆轲刺秦王原文及翻译范文7

解答文言文阅读题,必须理解文言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要掌握判断句、疑问句、被动句、省略句和变式句。

一、文言判断句特点及翻译

现代汉语的判断句主要用判断动词“是”表示判断。文言判断句的特点是主语和谓语直接相续,一般不用判断词“是”(文言里的“是”多作代词),而是借助语气词,以名词或名词短语为谓语表示判断的。文言判断句主要用以下几种形式表示判断。

(一)用“者”或“也”表示判断。

1.用“……者,……也”的。(者,表停顿;也,表判断。翻译时,“者”和“也”都不译,只在主谓语之间加上“是”。)

例如:(1)夺项王天下,必沛公也。(夺取项王天下的人,必定是沛公。)

――《鸿门宴》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决疑难问题的。)

――《师说》

2.单用“者”或“也”的 。(“者”和“也”同样不译,也只在主谓语之间加“是”。)

例如:(3)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同游的四个人是:庐陵人萧君圭(字)君玉,长乐人王回(字)深父……)

――《游褒禅山记》

(4)粟者,王者大用,政之本务。(粮食,是君王治天下用处最大的,是政治上的根本事务。)

――晁错《论贵粟疏》

(5)项脊轩,旧南阁子也。(项脊轩就是原来的南阁子。)

――《项脊轩志》

(6)邻之厚,君之薄也。(邻国力量雄厚了,就是您秦国力量的削弱。)

――《烛之武退秦师》

(7)此世所以不传也。(这就是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的原因。)

――《石钟山记》

3.句尾用“者也”的。(“者也”同样不译,也只在主谓语之间加“是”。)例如:

(8)莲,花之君子者也。(莲花,是花中的君子。)

――《爱莲说》

(9)晏婴,齐之习辞者也(晏婴是齐国很会说话的人。)

――《晏子使楚》

(二)用副词“乃”“则”“即”“皆”“系”等表示判断,有的还要用语气助词来加强判断。判断句中的“乃”“则”“即”“皆”等副词,皆有系词的作用,可译为“是”“就是”“只是”。

例如:(10)天下乃天下之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不是一个人的天下。)

――《汉书・谷永传》

(1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啊。)

――《岳阳楼记》

(12)梁父即楚将项燕。(项梁的父亲就是楚国的将军项燕。)

――《史记・项羽本纪》

(13)嬴乃夷门抱关者也。(我侯嬴只是东门的守门人。)

――《信陵君窃符救赵》

(14)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我买了三百盆梅,都是病态的……)

――《病梅馆记》

(1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

――《论语・为政》

(16)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你是一只忘恩负义的狼,一旦飞黄腾达便无比猖狂。)

――《红楼梦》

(三)用动词“为”表示判断。判断句中的“为”也兼有系词作用,可译为“是”、“就是”。

例如:(17)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所以现在墓中安葬的是完完整整的五个人。)

――《五人墓碑记》

(18)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如今人家正像是刀和砧板,我们是鱼和肉,为什么还要告辞呢?)

――《鸿门宴》

(四)用“非”表示否定的判断。判断句中的“非”也兼有系词的作用,可译为“不是”。这是“非”的最常见的用法。

例如:(19)拾视之,非字而画。(拾起纸片一看,上面不是字而是画。)

――《促织》

(20)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六国灭亡,不是武器不锋利,仗打得不好,弊病在于割地贿赂秦国。)

――《六国论》

(五)用判断动词“是”表示判断,与现代汉语句式相同。例如:

(2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了。)

――《桃花源记》

(22)巨是凡人,偏在远郡……(吴巨是个平庸的人,又在偏僻边远的州郡……)

――《赤壁之战》

(六)直接表示判断。既不用判断动词,也不用语气词,直接把主语和谓语放在一起表示判断。翻译时,只须在主谓语之间加“是”。

例如:(23)刘备天下枭雄。(刘备是天下的豪杰。)

――《赤壁之战》

(24)秦,虎狼之国。(秦国是虎狼似的国家。)

――《屈原列传》

(25)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这是你左司马曹无伤说的。)

――《鸿门宴》

二、文言疑问句特点及翻译

文言疑问句与现代汉语疑问句的主要区别,一是疑问词不同,一是语序的不同。文言疑问句一般都含有疑问代词、疑问语气词、语气副词,但所用的疑问语气词和现代汉语疑问句全不相同,所用的疑问代词、语气副词、固定结构,除个别的,也不相同。文言疑问句的翻译一定要把语气译出。文言表示疑问的方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一)单用疑问代词(谁、何、曷、胡、安、孰、焉、恶等)。

例如:(1)座中泣下谁最多?(在座的人中谁落泪最多?)

――《琵琶行》

(2)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不嫁给这好郎君,以后你想怎么办?)

――《孔雀东南飞》

(3)吾子其曷归?(您大约什么时候回去呢?)

――《左传・昭公元年》

(4)然明谓子产曰:“何不毁乡校?”子产曰:“胡为?”(然明对子产说:“为什么不把乡校毁掉?”子产说:“为什么?”)

――《新序・杂事》

(5)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沛公说:“你怎么和项伯有交情呢?”)

――《鸿门宴》

(6)人非生而知者,孰能无惑?(人不是生下来就知道知识和道理的,谁能没有疑难问题?)

――《师说》

(7)且焉置土石?(况且把土石放到哪里去呢?)

――《愚公移山》

(8)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用小的换大的,他们又怎么懂得您的用意呢?)

――《齐桓晋文之事》

(二)单用疑问语气词(乎、欤(与)、耶(邪)、哉、诸等)。

例如:(9)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事情没有亲眼看见,亲耳听到,就主观断定它有或没有,可以吗?)

――《石钟山记》

(10)况草野之无闻者欤?(何况那些在乡间没有名气的人呢?)

――《五人墓碑记》

(11)六国互丧,率赂秦耶?(六国相继灭亡,全都是因为割地贿赂秦国吗?)

――《六国论》

(12)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文人画家造成的祸害竟严重到这种程度啊!)

――《病梅馆记》

(13)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大王曾经把喜欢音乐的事告诉给庄子,有这回事吗?)

――《庄暴见孟子》

(三)疑问代词和疑问语气词同时用。

例如:(14)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龟玉毁坏在匣子里,这是什么人的过错呢?)

――《季氏将伐颛臾》

(15)蹈死不顾,亦曷故哉?(踏上死地也不回头,到底是什么缘故呢?)

――《五人墓碑记》

(16)而此独以钟名,何哉?(可是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是什么原因呢?)

――《石钟山记》

(17)今已服矣,又何求焉?(现在越国已经降服了,您还有什么要求呢?)

――《勾践灭吴》

(四)语气副词与疑问代词、疑问语气词同时用。

例如:(18)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难道王侯的子孙就一定不好吗?)

――《触龙说赵太后》

(19)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如今您的恩惠足以达到鸟兽身上,而功德却到不了老百姓身上,又为什么呢?)

――《齐桓晋文之事》

(20)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圣人成为圣人的原因,愚人成为愚人的原因,大概都出于这个原因吧。)

――《师说》

(五)单用否定词。

例如:(21)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秦王要用十五座城来换我的和氏璧,可以给他吗?)

――《廉颇蔺相如列传》

(22)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廉颇老了,还那么能吃不?)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六)用固定结构。

例如:(2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了知识然后按时去复习,不也很愉快吗?)

――《论语・学而》

(24)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莫非是楚国的水土使老百姓喜欢偷盗吗?)

――《晏子使楚》

(25)曷不委心任去留?(为什么不任随心意决定去留?)

――《归去来兮辞》

(26)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颛臾是鲁国的臣属,为什么要攻打它呢?)

――《季氏将伐颛臾》

(27)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为什么一定要君王劳神费心,代行百官的职责呢?)

――《谏太宗十思疏》

三、文言被动句特点及翻译

被动句是指主语和谓语动词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被”在文言文中有“遭受”的意思。其句式的实质是主语不是施动者,而是受动者。被动句的翻译一定要把有关对应的词语译为“被”。文言被动句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地方,主要在于构成方式。常见的有如下形式。

(一)“于”字式

用介词“于”表示被动。

例如:(1)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那么,现在那些达官贵人,一旦犯了罪要受到惩罚,有的人脱身逃跑,不能被远近的人所收留……)

――《五人墓碑记》

(2)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全面地学习过,又不被时下所约束,来向我学习。)

――《师说》

(3)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祸患往往是由细小的事情积累起来的,而智勇的人往往被他所溺爱的事物困扰。)

――《伶官传序》

(4)然而兵破于陈涉,地夺于刘氏。(然而军队被陈涉打败,土地被姓刘的人夺走。)

――《汉书・贾谊传》

(二)“为”字式

用“为”“为……所……”或“……为所……”表示被动。

例如:(5)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而自己丧命,国家灭亡,被天下人耻笑。)

――《伶官传序》

(6)吾属今为之虏矣。(我们这些人都要被他俘虏了。)

――《鸿门宴》

(7)今为速往,恐为操所先。(现在如不赶快前往,恐怕就会被曹操抢先。)

――《赤壁之战》

(8)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侯嬴(我)听说如姬的父亲被别人杀害。)

――《信陵君窃符救赵》

(9)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不这样做的话,你们这些人都将被他俘虏。)

――《鸿门宴》

(三)“见(受)”式

用“见”“见(受)……于……”表示被动。例如:(10)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诚信而被猜疑,忠诚却遭诽谤,能没有怨恨吗?)

――《屈原列传》

(11)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众人都昏醉,我一个人清醒,因此被放逐。)

――《屈原列传》

(12)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我将永远地被有道德修养的人取笑。)

――《庄子・秋水》

(13)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我实在怕被大王欺骗而对不起赵国……)

――《廉颇蔺相如列传》

(14)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我不能拿整个东吴的土地,十多万的将士,来受别人的控制。)

――《赤壁之战》

(四)“被”字式

用介词“被”表示被动,与现代汉语句式相同。

例如:(15)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我还记得周先生被捕,在丁卯年三月十五日。)

――《五人墓碑记》

(16)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英雄的业绩都被历史的风雨吹打得成为过去。)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五)无标志式

动词本身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含被动意味。与现代汉语句式相同。

例如:(17)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等到李牧因谗言被杀,邯郸成为了秦国的一个郡。)

――《六国论》

(18)兵挫地削,亡其六郡。(军队遭挫败,国土被削割,失掉了六郡。)

――《屈原列传》

四、文言省略句特点及翻译

句子中省略某些词语或某种成分的现象,在文言文和现代汉语中都有。但文言文中的省略句更为多见,而且有些现代汉语中一般不能省略的句子成分,文言文里也经常被省略。其句式的实质是句子成分不全,今译时,应联系上下文补出。文言省略句有以下六种情形。

(一)省略主语,括号内为省略的词语,下同。

例如:(1)永州之野产异蛇,(异蛇)黑质而白章,(异蛇)触草木,(草木)尽死。(永州的郊外生长一种奇异的蛇,黑色的皮肤上有白色的花纹,碰过的草木,全部都会死去。)

――《捕蛇者说》

(2)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沛公对张良说:“……估计我回到军营中,你再进去辞谢。”)

――《鸿门宴》

(3)(余)每假借于藏书之家,(余)手自笔录。(余)计日以还……录毕,(余)走送之……(经常向藏有书籍的人家去借书,亲手抄录,定好日期按时归还……抄录完毕,赶快把书送还人家……)

――《送东阳马生序》

(4)(曹刿)问:“(公)何以哉?”公曰:“衣食所安,(寡人)弗敢专也,必以分人。”(曹刿)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问:“(您)凭什么条件作战?”庄公说:“衣服、食品这些养生的东西,不敢独自占有,一定把它分给别人。”回答说:“小恩小惠没有遍及于老百姓,老百姓是不会听从你的。”)

――《曹刿论战》

例(1)承前省;例(2)蒙后省;例(3)自述中省略;例(4)对话中省略。

(二)省略谓语动词。

例如:(5)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兵的勇气,第二次士兵的勇气便会减弱,第三次士兵的勇气就会消失了。)

――《曹刿论战》

(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几个人同行,一定有我的老师在中间,选择他们的优点而加以学习,他们的缺点而及时改正。)

――《论语・述而》

(7)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行)三四里……(老臣近来很不想吃东西,自己却勉强走走,每天上三四里……)

――《触龙说赵太后》

(8)至丹以荆卿(刺秦王)为计,始速祸焉。(等到燕子丹到荆轲作为对付秦国的策略,才招致祸患。)

――《六国论》

例(5)、例(6)、例(7)省略谓语动词;例(8)省略动词短语。

(三)省略宾语。

1.省略动词宾语。

例如:(9)尉剑挺,广起,夺(剑)而杀尉。(尉官拔出宝剑,吴广奋起,夺过杀死尉官。)

――《陈涉世家》

(10)每字为一印,火烧(之)令(之)坚。(注:“令”省略兼语)(每个字做成一个印模,用火烧使坚固。)

――《活板》

(11)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之)斗卮酒。(项王说:“真是壮士!给他一杯酒。”于是左右就给一大杯酒。)

――《鸿门宴》

2.省略介词宾语。

例如:(12)竖子不足与(之)谋。(这小子不值得同共谋大事。)

――《鸿门宴》

(13)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这个渔人一件一件地向详细说了听到的事情。)

――《桃花源记》

(14)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之)击柱。(相如拿着和氏璧,斜视着柱子,准备拿往柱子上撞去。)

――《廉颇蔺相如列传》

(四)省略兼语

“使、命、令”这类动词的宾语常兼作后边一个主谓短语的主语,这个词就称为兼语。现代汉语的兼语一般不能省略,文言里的兼语却常常被省略。所省多是代词“之”。

例如:(15)杞子自郑使(人)告于秦。(杞子从郑国派向秦国报告。)

――《之战》

(16)愿令(之)得补黑衣之数,以卫王宫。(希望让能补充卫士的数目,来保卫王宫。)

――《触龙说赵太后》

(17)不如因而厚遇之,使(之)归赵。(不如趁此好好招待他,让回到赵国。)

――《廉颇蔺相如列传》

(五)省略介词。

例如:(18)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将军在黄河以北作战,我在黄河以南作战。)

――《鸿门宴》

(19)今以钟磬置(于)水中。(现在把钟磬放水里。)

――《石钟山记》

(20)荆州之民附操者,逼(于)兵势,非心服也。(荆州的百姓归附曹操的原因,被他的军威所迫罢了。)

――《赤壁之战》

(21)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以)百金。(得到赵国徐夫人的匕首,一百金把它买到。)

――《荆轲刺秦王》

(22)有时朝发(自)白帝,暮到江陵。(有时早上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江陵。)

――《三峡》

(六)省略分句。

例如:(23)然力足以至焉(而未至),于人为可讥,于己为有悔。(但是力量足以达到那里,在别人看来是可以嘲笑的,而在自己看来也是有所悔恨的。)

――《游褒禅山记》

五、文言变式句特点及翻译

所谓变式句(又叫倒装句),是比较现代汉语说的,文言中有些句子的成分的排列次序跟现代汉语不同,其句式的实质是文言里的句子中的成分出现了倒置现象。今译时,要按现代汉语的要求翻译。文言句式有主语后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四种。

(一)主语后置(或曰谓语前置、主谓倒装)。

例如:(1)甚矣,汝之不惠!(你不聪明,到了极点!)

――《愚公移山》

(2)甚矣哉为欺也!(做这种骗人的事太过分了啊!)

――《卖柑者言》

(二)宾语前置。

1.动词宾语前置。

a.否定句中,代词作动词宾语(即“否定副词+代词+动词”式),宾语前置。

例如:(3)古之人不余欺也。(古代的人没有欺骗我啊。)

――《石钟山记》

(4)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天气很冷,砚里的水结成很硬的冰,手指冻僵不能弯曲和伸直,也不能放松抄写工作。)

――《送东阳马生序》

(5)忌不自信。(邹忌不相信自己。)

――《邹忌讽齐王纳谏》

(6)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七十岁的人能穿上丝织品,吃上肉食,百姓没有挨饿受冻的,这样还不能统一天下而称王,是从来没有过的事。)

――《寡人之于国也》

b.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动词宾语(即“疑问代词+动词”式),宾语前置。

例如:(7)大王来何操?(大王来时带了什么礼物?)

――《鸿门宴》

(8)沛公安在?(沛公在哪里?)

――《鸿门宴》

(9)子何恃而往?(您凭什么前往呢?)

――《为学》

c.通过“之”或“是”(即“宾语+之或是+动词”式),宾语前置。

例如:(10)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不懂文章的字句,不能解决疑难问题。)

――《师说》

(11)夫晋,何厌之有?(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

――《烛之武退秦师》

(12)俗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俗语有这样的说法:“听到的道理很多,就认为没有谁比得上自己。”这话是说我啊。)

――《庄子・秋水》

(13)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这次出兵难道是为我吗?为的是继承先君建立的友好关系。)

――《左传・僖公四年》

(14)无乃尔是过与?(恐怕该责备你吧!)

――《季氏将伐颛臾》

(15)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只要推举出有才能的人,我得到就重用他们。)

――曹操《求贤令》

2.介词宾语前置。

a.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介词的宾语(即“疑问代词+介词”式),宾语前置。

例如:(16)微斯人,吾谁与归?(没有这样的人,我同谁一道呢?)

――《岳阳楼记》

(17)不然,籍何以至此?(不是这样的话,我凭什么误会到这种地步呢?)

――《鸿门宴》

b.非疑问句中,“以”有宾语(即“名词或数量词+介词”式),宾语前置。

例如:(18)将子无怒,秋以为期。(请你不要生怒气,就把秋天作为婚期吧。)

――《诗经・氓》

(19)《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诗经》三百篇,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思想纯正,没有邪念。”)

――《论语・为政》

c.方位词,作介词的宾语(即“方位词+介词”式),宾语前置。

例如:(20)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坐。(项王、项伯面向东坐;亚父面向南坐……沛公面向北坐;张良面向西陪坐。)

――《鸿门宴》

(三)定语后置。

定语是修饰或限制名词的。定语一般要放在中心词之前,这种语序古今一致。在文言文中,限制性的定语一般放在中心词之前,而修饰性的定语常放在中心词之后,后者则称为“定语后置”。定语后置一般都有词语作标志。常见的定语后置有以下四种格式。

1.“中心词+后置定语+者”的格式。

例如:(1)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于是带领能的三个子孙。)

――《愚公移山》

(2)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想找个的人,也没有找到。)

――《廉颇蔺相如列传》

(3)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的石头,到处都是。)

――《石钟山记》

2.“中心词+而+定语+者”的格式。

例如:(4)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在魏忠贤这场祸乱中,的官员,在全国这样广大的地域中,有几个人呢?)

――《五人墓碑记》

3.“中心词+之+定语”的格式。

例如:(5)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处在的庙堂[指在朝廷做官]就担忧他的老百姓,处在的江湖 [指不在朝廷做官]就担忧他的君王。)

――《岳阳楼记》

(6)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蚯蚓没有的爪牙,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泉水,[这是]因为[它]心专一[的缘故]。)

――《荀子・劝学》

4.“中心词+数词(或数量词)”的格式。

例如:(7)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于是替长安君配备了车子,送他到齐国去做人质。)

――《触龙说赵太后》

(8)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十二),以弱天下之民。(收缴天下的兵器,集中到咸阳,销毁刀和箭头,用它铸成金人,来削弱天下百姓[的反抗力量]。)

――《过秦论》

(9)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住宅的四周有十几亩土地,院子里还有草屋。)

――《归园田居》

(四)介词结构后置。

在现代汉语里,介词结构(或介宾短语)常常放在动词前作状语;在文言文中,大多放在动词后作补语。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仍作补语外,大多都要提到动词或形容词前作状语,因此称它为“介词结构后置”或“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1.介词结构“于……”后置。翻译时,多提到动词或形容词前作[状语],少数则只能作。

例如:(1)青,取之,而青……(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但[比蓝草]更青……)

――《荀子・劝学》

(2)得双石……([在深潭边上]找到两块石头……)

――《石钟山记》

(3)人固有一死,或重,或轻。(人本来就有一死,有的人死得,有的人死得。或译为“人总有一死,有的重,有的轻”)

――《报任安书》

(4)公与之乘,战。(庄公同曹刿同坐一辆战车,[在长勺]与齐军交战。)

――《曹刿论战》

2.介词结构“乎……”后置。翻译时,可视情况而定其成分。

例如:(5)君子博学而日参省。(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对自己]检查,省察。)

――《荀子・劝学》

(6)生,其闻道也固先,吾从而师之……(生[在我前面的人],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比我]早,我跟从他并且以他为老师。)

――《师说》

例(6)“乎吾前”也可译为:在我前面出生的人,而句中的“乎吾”今译时只能作状语,不能作补语。

3.介词结构“以……”后置。翻译时,多提到动词前作状语。

例如:(7)为坛而盟,祭。(筑起高台盟誓,[用尉官的头]作祭品。)

――《陈涉世家》

(8)掭,不出。([用尖草]搅动,蟋蟀仍不出来。)

――《促织》

【备考训练】

一、文言判断句练习

(一)选择题

1.选出“此人必有以臣欺陛下者”的正确解释()

A.这个人一定有利用我来欺骗陛下的意图。

B.这个人一定有认为我欺骗陛下的想法。

C.这一定是有人利用我来欺骗陛下。

D.这一定是有人认为我欺骗陛下。

2.从句式的角度看,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的部分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大人清白,不审于何得此绢。

②于是名誉著闻,历位宰政。

③密诱问,乃知其都督也。

④质杖其都督一百,除吏名。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

(二)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王)烈(注,人名)使推求,乃先盗牛者也。

2.此金者,圣主所以惠养老臣也。(《汉书・疏广传》)

3.从令纵敌,非良将也。(《三国志・曹彰传》)

4.此岂非天佑其勤恪也?(《北史・裴侠传》)

5.闻太子所欲用者,欲绝王之喜好也。(《庄子・说剑》)

二、文言疑问句练习

(一)把下面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董叔将娶于范氏,叔向曰:“范氏富,盍已乎①?”曰:“欲为系援焉。”他日,董祁于范献子曰:“不吾敬也。”献子执而纺于庭之槐。叔向过之,曰:“子盍为我请乎?”叔向曰:“求系,既系矣;求援,既援矣。欲而得之,又何请焉?②”

[注]系援:(作为)绳梯攀援(上去)。这里指通过婚姻关系往上爬。董祁:范献子妹妹,嫁给董叔后,改称董祁。纺:系。

2.见病者以手擘目,观其饮啖,盖目眶尽肿,不可开合也,问:“思食否?”曰:“甚思之,奈为医者戒余勿食何?”崔曰:“此症何碍于食?”遂命之食。

(二)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非桀(夏桀)其孰为此?

2.何谓得之于心?(元好问《射说》)

3.其不碎首折支也幸矣,何中之望哉!

4.使尧在上,咎繇(人名,法官)为理,安有取人之驹者乎?(刘向《说苑・理政》)

5.人各有志,吾岂以利禄易之哉?(《宋史・徐责力传》)

6.赵国何求而不得也!(《庄子・说剑》)

7.皆暮至朝去,宁有顾惜心耶?(唐・孙樵《书褒城驿壁》)

三、文言被动句练习

(一)选择题。

1.“然而可得并者,政恶故也”的正确译文是()

A.然而能够取得那些城高人众二者并具的地方,是因为那些地方政治不好。

B.然而却能够取得那些城高人众二者并具的地方,说明魏国政治不好。

C.然而那些地方能够被兼并,是因为那些地方政治不好。

D.然而却能够兼并那些地方,说明魏国的政治不好。

2.下列句子,表示被动意义一项是()

A.过北郭骚之门而辞。B.造于君庭。

C.齐必侵矣。D.请而反之。

(二)把下列句子中画线部分译成现代汉语。

盖壁立千仞,不可攀援;又所处僻远,富贵有力者无因而至,即至亦不能久留、构架鸠(鸠,同“纠”,聚集)工以自标揭,所以终不辱于愚僧俗士之剥凿也。

(三)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邑宰时令猎户扑之,往往反为所噬。

2.若有见暴如是叟者,又必不与也。(刘向《说苑・理政》)

3.而吉见谓忧边思职,驭使力也。(《汉书・丙吉传》)

4.吴王困于姑苏之上,而求哀请命于勾践。

5.晖刚于为吏,见忌于上,所在多被劾。(《后汉书・朱晖传》)

四、文言省略句练习

(一)在下列各句后面的括弧里,补出画线部分所省略的词语。

1.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人。”()

2.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

3.邹君海滨,以所辑黄花冈烈士事略丐序于予。时予方以讨贼督师桂林。()

4.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

(二)把下面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鞠咏为进士,以文学受知于王公化基。及王公知杭州,咏擢第,释褐为大理评事,知杭州仁和县。将之官,先以书及所作诗寄王公,以谢平昔奖进,今复为吏,得以文字相乐之意。王公不答。及至任,略不加礼,课其职事甚急。(魏泰《东轩笔记》)

2.予为儿童时,多游其家,见有弊筐贮故书在壁间,发而视之,得唐《昌黎先生文集》六卷,脱落颠倒无次序。因乞李氏以归。(欧阳修《记旧本韩文后》)

五、文言变式句练习

(一)选择题。

1.与“未之识”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古人之不余欺也

B.石之铿然有声者

C.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D.多于市人之言语

2.与“美哉寿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微斯人,吾谁与归B.大王来何操

C.甚矣,汝之不惠D.不拘于时,学于余

3.与“后有老父遗剑于路”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A.死生,昼夜事也B.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C.石之铿然有声者D.刑戮是甘

(二)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金玉之贱,人民是宝。

2.盖将终焉,虽知其贤,尚何以发之?

3.其李将军之谓也?(《史记・李将军列传》)

4.不识吾子奚以知之。(《孔子家语・颜回》)

5.其孝谨闻于其族,其信义著于其友。

6.饮酒于斯亭而乐之。(苏轼《放鹤亭记》)

7.独终日于涧谷之间兮,啄苍苔而履白石。

荆轲刺秦王原文及翻译范文8

高中语文 文言文教学

一、联系史实和相关的背景,以扩充学生见闻,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

高中教材所选的文言文篇目,大多为先秦散文和诸子散文。与这个时代的社会政治相关,许多作品虽具文学性,但基本忠于历史史实,且人物、事件互相关联,牵一动十,如《烛之武退秦师》、《勾践灭吴》、《触龙说赵太后》、《季氏将伐颛臾》、《晋公子重耳之亡》、《荆轲刺秦王》等,均与许多重要的历史人物和事件相搅合,构成严密的因果联系,如果教师只是孤立地讲授课文内容,不注重与历史事件的联系,其结果,一是不易激发兴趣,使学生感到内容单调、枯燥;二是不能让学生更透彻地了解历史理件这间的逻辑联系,从而影响记忆效果;三是不能让学生更深切感悟到知识原野的广阔性,求知欲望便极难得到引导和培养。因此,笔者认为,语言教师应该多读史书,了解、熟悉中国的历史。在给学生传授相关历史知识时,甚至在比历史老师的讲授更生动、细致、传神。这对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将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善于指导,背诵要力求准确

诵读不是让学生随心所欲地郎读课文,它必须尊重创作者镕铸在文章中的真实的思想感情。而这思想感情不是一开始就能把握得准的,它必须建立在充分理解句意和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所以笔者认为,对于文言文的教学,起初应让学生自学,最好是默读,发现问题,初识文意;其次是质疑和答疑,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句意和文意;而诵读则在这两个步骤之后进行。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准确把握创作者的思想情感,读出语感来。这一步做好了,将大大提高学生对文言文语言的感受力,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背诵必须忠实于原文,力求词句准确,这也是文言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有人认为,要求准确背诵,完全忠实于原文,是一种死教,缺乏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我认为这种说法是完全错误的。首先,学语文必须学语言。能流传于世并选入教材的文言文,多为古代名篇,其语言的优美和谐和准确严密无论怎么说都应该是典范。而我们中学生按照自己现有的水平随意加改变,多数只能改糟,不会改好,这就会把自己引上学习语言的歧途。其次,我们在运用知识、运用语言时,常常免不了要引经据典,而一旦误读误记,就不单是张冠李戴的问题,有时甚至是无中生有了,这必然影响到期引论的效果。其次才是应付高考的问题。高考试卷中的文言文原文填空占有相当的比例,阅卷要求也十分严格,错、漏、添加一字均不得分,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一定要要求学生准确背诵,准确书写,决不能擅自增删和改变。

三、对字、词、句式的教学要死中有活

所谓“死”,就是对文言字、词、句式所涉及的基本语法现象和考点要反复强调,并对其概念化、条理化。如文言文中的文字教学,除基本的字形、字音外,我们还必须反复强调“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概念。

例如,通假字就是借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表示另一个字,它是文言文中一种常见的用字现象,我们无须向学生引经据典或想当然的过多分析它的形成或由来,但反复强调这个概念,让学理解、掌握常见通假字是必要的,这不单是高考题中可能或必然涉及的内容之一,也是后人解读文言文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

把握一词多义,要注意了解调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如:“畔”,其本义是田边,所以引申为“旁边”的意思,如河畔、桥畔等;“畔”与“叛”同音,所以又借用为“背判”的意思,如“亲戚畔之”的“畔”,即用其假借义。?

尤其新《大纲》要求重点掌握的120个文言实词和18个文言虚词,更是常提常讲常归类的对象,必要时教师要对其进行集中整理,打成资料印发给学生。对于古今词义差别较大的词和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现象,要指导学生专门归类掌握,切不可马虎懈怠。句式也是文言文语法教学的一个难点,但教师的任务是让学生逐步认识、掌握诸如“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后”、“固定句式”等常见文言句式,了解他们的一般构成、识别和使用方法。所谓“活”,就是在教学方法上,要立足教材和学生的实际,生动灵活,增强互动性,便于让学生接受。教师应努力避免传统教学中一讲到底,只做翻译了事。

四、教给学生翻译文言文的技巧

正确翻译文言文是文言文学习的一个关键所在,教学生掌握一定的技巧是有必要的。?

首先,让学生遵循翻译文言文的基本原则,即“信、达、雅”。信:忠实于原文,用现代汉语字字落实,句句落实。“达”:译文表意明确,语言通畅。“雅”:泽文简明、优美、生动。

荆轲刺秦王原文及翻译范文9

一、命题规律。

文言实词选择题以湖北省近三年高考语文卷为例:

[考卷\&实词词义选择题\&2014年高考湖北卷《吴德基传》\&若、脱、事、多\&2013年高考湖北卷《廉希宪事略》\&氏、假、浼、诣\&2012年高考湖北卷《家有名士》\&肃、绝、就、谓\&]

文言虚词选择题以湖北省2004、2005年高考语文卷为例(湖北省2005年后不再考查虚词选择题):

[考卷\&虚词词义用法选择题\&2004年高考湖北卷《资治通鉴・唐纪》选段\&以为、且、乃、也\&2005年高考湖北卷《武技》\&以、所、而、之\&]

分析以上两个表格,我们不难发现以下命题规律。

1. 立足于常见常用,既包括《考试说明》规定的120个实词,又包括教材文言文中出现的实词。如2014年的“若”,2013年的“假”,2012年的“绝、就”,都在120个实词中。虚词考法类似,既包括《考试说明》规定的18个虚词,又包括教材文言文中出现的常见虚词。

2. 注重与教材的联系,所考的实词基本都能在教材中找到例句或词义。如2014年的“事、多”,2013年的“浼、诣”,2012年的“肃、就、谓”。虚词考法类似,而且所考的虚词第二句例文都出自课本。

3. 实词是将四个句子中的加点词语加以解释,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虚词是将四组句子中的虚词进行比较,选出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或不相同的一组。

二、失误例举。

文言词语选择失误主要有以下四种。

1. 不明迁移 具体表现:对于教材中涉及到的实词词义或例句不熟悉,造成考试中无法进行知识迁移,导致无法判断正误。

例1 (2013年高考湖北卷)

C.整复浼入言之 浼:派遣

浼,恳请、请求之意。这个词不在120个实词内,但出现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原话为“太尉特使俺两个央浼二位干这件事”。

例2 (2012年高考湖北卷)

C.唯当就蚁封耳 就:留下

就:是动词,靠近、接近意。考查我们对孟浩然《过故人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以及《荆轲刺秦王》中“荆轲就车而去,终已不顾”中“就”字知识的迁移。

2. 不懂代入 具体表现:考生只想到这个词可以这样解释,却不懂得只有将词义代入上下文语境中,符合语境的词义才是正确的。

例3 (2014年高考湖北卷)

B.脱道中牛死 脱:逃离

“脱”在古代汉语中,也有“逃离”这个意思,但代入这个情境,就解释不通了――牛逃离道路中就死了,逃离道路不是牛的死因,应当译为“倘若、如果”意。

3. 不审句位 具体表现:考生没有审察出虚词在两例句中的语法位置是否相同,而是单凭例句中虚词的含义是否恰当,进而造成判断失误。

例4 (2004年湖北卷)

[・][・]

第二句中“乃”处于连词的位置,起到衔接上下两个分句的作用,因而翻译为“于是,就”;但第一句只是一个分句,考生会脱离原文语境,单从此句语意上分析,容易翻译为“竟”,造成判断失误。

4. 不察对称 具体表现:考生没有观察出虚词在两例句中的相同位置,而是只想到虚词在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造成判断失误。

例5 (2005年湖北卷)

[・][・]

“师所能”与“成所蓄”是相同结构,因此,意义和用法也相同。在第二句中,如果受“视”的干扰,考生容易产生失误。

三、文言实词、虚词的推断技巧。

1. 课文迁移 我们在课本中学过大量的文言实、虚词,熟记这些实、虚词的义项,在考试时自觉地把课本知识迁移过来,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实、虚词理解、选择的正确率。

2. 语境推断 实词、虚词都是多义词。多义词义项丰富,但在具体语境中最准确的只有一个,因此,判别多义词的义项要在理解其基本义项的基础上,依据上下文语境作出选择。

3. 对称分析 文言文中常出现对称语句,这些句子相同位置处的词语含义常常呈相同、相对或相反的关系,词性和用法则常常是相同的,这一特点可以帮我们由已知推出未知。

4. 句位分析 每一实词在句中都担当着一定的语法成分,根据其担当的成分,可以推知它的词性,进而判别它的词义;而一些虚词在句中的位置不同,它所起的作用也就不同,根据虚词的位置,也可以判断它的含义和用法。

5. 综合分析 上述几种方法并不是互不相干的,在具体判断词义时往往要从不同的角度综合分析。这样答题时就把握了。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问题。

李揆,字端卿,陇西成纪人,而家于郑州,代为冠族。少聪敏好学,善属文。开元末,举进士,献书阙下,诏中书试文章,擢拜右拾遗。乾元初,兼礼部侍郎。揆尝以主司取士,多不考实,徒峻其堤防,索其书策,深昧求贤之意也。其试进士文章,曰:“大国选士,但务得才,经籍在此,请恣寻检。”由是数月之间,美声上闻。自此颇承恩遇,遂蒙大用。

(节选自《旧唐书・李揆传》)

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而家于郑州,代为冠族 代:世世

B. 少聪敏好学,善属文 属:撰写

C. 深昧求贤之意也 昧:冒犯

D. 经籍在此,请恣寻检 恣:任意

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问题。

时宋之国事已不可为,履祥遂绝意进取。然负其经济之略,亦未忍遽忘斯世也。会襄樊之师日急,宋人坐视而不敢救,履祥因进牵制捣虚之策,请以重兵由海道直趋燕、蓟,则襄樊之师,将不攻而自解。且备叙海舶所经,凡州郡县邑,下至巨洋别岛,难易远近,历历可据以行。宋终莫能用。及后朱u、张清献海运之利,而所由海道,视履祥先所上书,咫尺无异者,然后人服其精确。

初,履祥既见王柏,首问为学之方,柏告以必先立志,且举先儒之言:居敬以持其志,立志以定其本,志立乎事物之表,敬行乎事物之内,此为学之大方也。及见何基,基谓之曰:“会之屡言贤者之贤,理欲之分,便当自今始。”会之,盖柏字也。当时议者以为基之清介纯实似尹和静,柏之高明刚正似谢上蔡,履祥则亲得之二氏,而并充于己者也。

(节选自《元史・金履祥传》)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然负其经济之略 余嘉其能行古道

B. 历历可据以行 使工以药淬之

C. 且举先儒之言 且贰于楚也

荆轲刺秦王原文及翻译范文10

关键词:文言文 白话文 比较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文言文的要求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而对白话文,即现代文体,则要求“能阅读理论类、实用类、文学类等多种文本。了解理论类、实用类、文学类文本的文体特征和表达方法。恰当地表达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等”。因为目的不同,所以在教学上,两者之间略有不同。

高中阶段的文言文数量不多,必修中共有十五篇典范的古文,而现代文所占比重略大。而在课程标准的要求中,我们可以浓缩为:文言文要求理解、掌握、运用。而对白话文的要求则比较高。要求能够入乎其内,出乎其外。更多的是体现学生自身素养的锻炼,因此,更多的实践性的操作应该留给学生。

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因为距离现代较为久远,因此很多上古时期的词汇学生知之甚少,如果一段话中有两三句读不懂,学生就会渐渐失去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在这里,教师的教法尤为重要。王力先生所提出的学习古文的三种途径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但这对教师的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多年的实践中,我总结出教授文言文应该使用的方法:

一.文言文注重音律、句读,有抑扬顿挫之美,教师在指导学生寻找各段的关键词之后,可以将其串联,整体感知。此后当学生了解大意后,可以先指导背诵。教师示范,当然最好是吟诵。因此,这对教师的素养要求就比较高。当学生能感受这种音韵之美时,情感自然就呼之欲出了。如《荆轲刺秦王》、《逍遥游》等篇章,作者的思想情感分外激烈、直露。学生在背诵的基础上也能渐渐了解文章的大致含义了。因此,背诵是前提。

二.当学生能够部分甚至全篇背诵之后,可以让学生自己谈谈文言实词及虚词的意义,当然这里要贯穿四种方法:字形、相似句式、语境、联想。而在关键实词讲述中,要着重运用拆字的方法讲述,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理解字的本义,这就需要《说文解字》等知识的贯通。如在《陈情表》中,有“而刘夙婴疾病”一句,婴的解释为“缠绕”,当教师写出“缨”这个通假意义的词时,学生就很能理解为何为“缠绕”之意了。再如《过秦论》中“秦孝公据崤函之固”中,“据”的小篆字形为“像是一个人拿着拐杖靠在树上,因此其意为凭依、倚仗。”因此,还原实词的原本形状就能大致了解这个词的基本含义。

因此,在文言文的讲述中,分析、理解是关键,而讲述仍然是一贯的用法,只是不再重复翻译的讲述,而是理解、推敲的讲述。

文言文如此,现代白话文仍需要贯穿词汇、整体的感知理解,只是方向和力度有所不同。高中阶段的现代文是很好的写作范文,因此文章的结构构思、语言特点、写作手法等仍是教学的关键。而和文言文不同的是现代文的理解较之白话文稍难。文言文我们只做理解、记忆,而白话文则是在你能感知的话语的基础上再做深入的了解,这就要求学生自身的素养要有所提高,因此在教师的教法中,需要给学生留足时间去思考、感悟、理解、走入课文、走出文本。因此在现代文的教学中,我总结为三种方法:点拨法、引导法、评点法。

在点拨法的运用中,与文言文异曲同工,都需要在语境的理解中感受语言的情感。如《谈中国诗》中“怀孕的静默”的理解。而在《咬文嚼字》《拿来主义》中,就需要教师逐渐地引导,学生的思路才能明晰起来。而评点法的运用,古已有之。评点法可以让学生前后兼顾,使得阅读能够留下足迹,这样不会顾此失彼。

但是,现代典范白话文仍未引起学生的关注,对于课文的理解及反馈式的仿写仍有模糊的意识,我想,大概是由于我们讲述的太多,引导得太浅,评点得太粗的原因。相反的是,在文言文的讲述中,可以略微实用。

现代白话文与文言文的教学中,有相似之处,也有很大的不同之点,需要教师不断反思总结,才能有心得体会和感悟。

荆轲刺秦王原文及翻译范文11

一、微课用于知识的讲解

根据单元教学要求和课文特点,每篇课文我选择一个重要知识点,制作微课,供学生课后观看。

目前制作这类型微课有《小狗包弟》的关键句,《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的标题,《荷塘月色》的通感,《氓》的兴中含比,《采薇》的重章叠句,《孔雀东南飞》的偏义复词,《短歌行》的用典等。这些微课配合教学,实现目标,加深印象,巩固知识。尤其是给中低层次学生重新学习的机会,弥补课堂学习不足,拾取学习的自信心。

二、微课用于知识的解惑

个别课文出现疑难问题,在课堂无法具体展开,可以用微课答疑解惑。

例如《荷塘月色》的结尾“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作者为什么“惦着江南”,我特意制作微课,阐明“家事拖累”“忆往怀旧”“政治苦闷”的原因。满足高层次学生解决疑点难点,激发学生探究兴趣,深入理解课文。

三、微课用于可以用在知识规律、学习方法的总结

有些课文的结构相似,用微课讲清典型结构,有助以后的教学。

例如《小狗包弟》的结尾“我怀念包弟,我想向它表示歉意”,这是全文的关键句,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第一次出现,我制作一节微课,讲解关键句的概念、作用和位置。在后面的《荷塘月色》《故都的秋》都有关键句统帅全文,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理解掌握抓关键句的阅读方法。

四、微课用于名句的赏析

有些课文出现精彩语句,需要深入鉴赏,这时可以借助微课。

例如《故都的秋》的结尾有南国之秋和北国的秋比较的句子,这个句子是全文感情的聚集,我在微课里,先解释句子的意思,再分析使用的比喻、比较修辞方法,最后说明妙处。《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是千古名句,我在微课里,先描绘描写的景物,分析主人公的内心情感,再讲解情与景的反差,领会以景写情,情景交融的写法。微课让学生知道鉴赏语句的方法,提高语言品味能力,感受母语表达的精妙。

五、微课用于课前预习

在微课预设情景,提出问题,让学生课前收看,自行预习。

例如用微课布置《归园田居(其一)》预习:诵读初中学过陶渊明诗文《桃花源记》《归园田居(其三)》《饮酒》,回忆陶渊明生平,感受陶渊明诗文的特点。《离骚》《孔雀东南飞》《兰亭集序》读准字音;结合课文注释和《同步练习册》,了解课文内容。我把微课预习提前制作好放在班级电脑,供学生在课余播放、下载。相比传统的布置预习方式,微课创设情景,提示学生;提问具体,问题明确;以音画呈现,学生感觉教师仿佛在身边,无形督促学生及时完成预习,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六、微课用于讲解练习讲解

教师让学生课前课后收看展示答案的微课,课上讲解重点知识、解答问题。

例如在完成《孔雀东南飞》教学内容后,我编写《文言知识总结》的练习,由学生课后独立完成。在课堂上我详细讲解练习里的重点知识,如“相”“见”的指代用法、“公姥”“作息”等偏义复词的概念和翻译、“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互文的翻译。其余的练习答案,由学生自行收看微课来解决。在微课里,我注意对答案进行引申、归纳,如《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汉民族最长的叙事诗,我提醒学生前面学过的《离骚》是我国古代汉民族最长的抒情诗;在解释“谢”,提示学生在《鸿门宴》学过“谢”的几种意义,把两篇课文“谢”的意义收集归类,掌握“谢”基本意义;在解释“得”,要求学生用《荆轲刺秦王》学过“得”的意义来解释。在讲解“槌床便大怒”“自名秦罗敷”的“槌”“名”活用动词,要求学生用《鸿门宴》总结的名词活用动词规律来判断、翻译。微课讲授练习容量大,程度深,内容细;可以兼顾不同学生,做到分层教学;态度亲切,易于让学生接受。同时让教师摆脱繁杂的教学,讲解重点的知识,提高教学效率。由于不同以往直接展示,学生想对照答案,知道正误,积极收看微课,提高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

在完成《兰亭集序》教学内容后,我制作《文言知识总结》练习微课,由学生课后观看。课堂上,要求学生针对微课展示的练习答案,提出问题,我当场解答。比如有学生问道为什么“《兰亭集序》,被称之为“天下第一行书”,我展示《兰亭集序》书法的图片,简单说明王羲之“飘若游云,矫若惊龙”的特点,让学生感受书法艺术;有的学生不太了解序言的作用,我分析《孔雀东南飞》的序言交代主要内容,《兰亭集序》说明写作目的,让学生知道序言的写作两个内容,顺带要求学生读书时先看序言。有学生不知道“或取诸怀抱”的“诸”合音字是什么意思,我解释是“之于”两个字的读音的快读拼合,还列举“何不”为“盍”,“ 而已”为“耳”,“不用”为“甭”等常见合音字。有学生问道判断句如何认定,我结合练习三个例子,说明从语法和标志判断;还有学生不知道状语后置,我分析句子成分,对比常式句和变式句,说明倒装的现象。微课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提高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让教师由授业转为解惑,教师易于发现和解决学生学习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总结知识规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荆轲刺秦王原文及翻译范文12

究其原因,目前的语文教学出现了形式化的倾向,一味地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课堂上轻“言”重“文”,简略地讲一下字词,然后讨论分析,结果偏离了课标的要求。

那么,如何进行新课标下的文言文教学呢?我认为文言文教学应重在“文言”。所谓“文言”就是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文言文”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

新课标中关于古诗文的要求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从新课标的目标看,“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换句话说,目的是读懂文章的内容,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理解文中词句的含义。那么理解词句的含义就是读懂文章的必要条件,也是最基础的东西。作为基础教育的中学课堂就应重视基础教学,牢牢抓住基础教学。在中学语文的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应以词句教学为重点,教给学生阅读的基本知识,培养阅读能力,从而达到“读懂文章内容”的目的。因此,语文教学应“文”、“言”并重,特别要加文言文基础知识教学。

一.重视文言实词教学

文言实词中,首先要重视一词多义。一词多义是汉语词汇中的普遍现象,在文言文中出现频率最多,教学中要将出现的同一词的不同义项进行如教学《鸿门宴》可以整理出“故”:“君安与项伯有故”中的义项为“交情”,“故遣将守关者”中为“所以”;“幸”:“妇女无所幸”中解释为“封建君主对妻妾的宠爱”,“故幸来告良”中解释为“幸亏”;“辞”:“卮酒安足辞”中解释为“推辞”,“未辞也”中解释为“告辞”,“大礼不辞小让”中解释为“计较”等。也可以将不同篇目中的相同义项联系起来加深对特殊词的理解,如,“军”:驻扎(“晋军函陵”《烛之武退秦师》、“沛公军霸上”《鸿门宴》);军营(“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沛公已去,间至军中”)。

文言实词中还要抓通假字。通假字是阅读文言文的又一大障碍,通假字的教学要注意归纳一般出现的两种形式,一是形近字通假,一是同音字通假(有些音韵发生了变化)。通假字的教学不必花大力气去教,主要重视三个方面:一是注意归纳,让学生体会。如教《烛之武退秦师》可以归纳出同音通假,如“何厌之有”的“厌”通“餍”,“无能为也已”的“已”通“矣”等;形近字通假,如“秦伯说”的“说”通“悦”。二是对常见的通假字有意识强调,如“反”通“返”(“延伫乎吾将反”《离骚》),“见”通“现”(“图穷而匕首见”《荆轲刺秦王》),“内”通“纳”(“距关,毋内诸侯”《鸿门宴》)等。三是教会学生结合句意看,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如果一个词用本身的意思解不通,考虑通同音字或形近字,如“曲终收拨当心画”中 的“画”,可结合下句的“四弦一声如裂帛”来理解,“画”应是“划”。

文言文教学还要注意古今异义词。如“下车”的今义是“从车上下来”,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是“官吏到任”(“衡下车,治威严。”《后汉书·张衡转》)。在一次测试中让学生翻译“彦光下车,发?`奸隐,有若神明,狡猾莫不潜窜,合境大骇。”学生翻译把“彦光下车”成“梁彦光从马车上下来”,如果我们能从基本的字句文化知识教学,让学生知道“下车”是指官员到任,那么就不会出现此类失误。古今异义,有词义扩大的,如“中国”,古义是“中原地区”,今义是“全中国”,“睡”,古义专指坐着打瞌睡,今义是睡觉(包括各种睡姿),今义的“睡觉”在古汉语中用“寐”或“寝”(古汉语中的“睡觉”读shuìjué);有词义缩小的,如“丈夫”,“丈夫二十不取”中的义项为“男子”,今义为“夫妻中的男方”,“臭”古义为气味,今义指不好难闻的气味;有词义转移的,如“涕”古义指眼泪,今义指鼻涕,原来指鼻涕的“泗”淘汰了,“泪”代替了“涕”的义项;有感彩变化的,“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卑鄙”,古义为“地位低而见识少”,今义指“言语、行为恶劣”,“蚓无爪牙之利”的“爪牙”,古义之“鸟兽的爪和牙”,今义多指供驱使而帮助作恶的人,贬义。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文章内容及具体句意,认真辨析,讲解清楚,让学生积累更多的文言实词知识,以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二.重视文言虚词教学

文言文教学中还要重视文言虚词的教学。熟语说:之乎者也于焉哉,以其乃若则秀才。我们今天在学习文言文时,也就没有理由来放松这些虚词,《新课标考试大纲》要求: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要求重点掌握18个虚词,除前面提到的11个,还有“而且何因所为与”。

文言虚词多由实词转化或借用而来的,因此有的词既可作实词,也可作虚词,阅读时应加以辨析。如“而”,在“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中通“尔”,作代词,你的;在“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中,表假设关系;在“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中表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再如“为”,在“斩木为兵,揭竿为旗”中是动词“作为”,在“人方为刀俎”中是动词“是”;在“臣请为王言乐”中是介词,“给、替”。

教学虚词时,一要注意词性的变化,词性不同,词义和用法也就有相应的变化,要根据上下文意和具体语境来判断。如“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和“夫夷以近,则游者众”,前一个“以”是介词“用、拿”,后一个是连词“并且”。二要注意同一词性的不同义项。如“以勇气闻于诸侯”和“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中的“以”都是介词,前一个是“凭借”,后一个是“因为”。

虚词教学,一定要教会学生把握词义词性的方法:一要借助上下文的语境推断,二要从语法结构入手。有些文言虚词是构成特殊文言句式的标志词,其用法固定。如用“见”“于”“为”“为所”表被动,名词后的某某者的“者”表定语后置,“者”“也”连用表判断。

三.重视句子梳理

梳理句子应包括以下内容。一是梳理句式。依据高考大纲的要求,文言句式主要是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成分省略句、词类活用。判断句分不用判断词的,如“青,取之于蓝”,“武,字子卿”;用“者……也”的,如“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廉颇者,赵之良将也”;有句末单用“也”的,如“汉天子我丈人行也”;有用副词“乃”“则”“即”“皆”等表判断的,如“当立者乃公子扶苏”;用否定副词“非”等表否定判断的,如“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被动句在教学中,通过课文的句子让学生识记几种基本句型,再就是结合现代汉语知识,从句子的主语、谓语动词及相关虚词来把握。二是梳理古今异义,如“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中的“政治”是两个词,教学中一定要梳理出来。三是梳理词类活用。如果一个词活用成了别的词,我们按原来的用法去解释,就会讲不通。所以,教学中,一定要重视词类活用现象,掌握其基本规律,结合具体语境,分析其用法和理解其基本意义。一般来说,当一个词按本身解不通时,意义上无联系的是通假字,意义上有关的是词类活用。

四.重视信息筛选

筛选信息,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讲:一是文章内容的综合概括,二是思想情感的把握,三是高考复习中的误点判断。

文言文的常规教学,应以概括内容为主线,既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又能改变课堂枯燥的古汉语教学弊端。以探讨文章内容主线,带着问题去读文章,能调动学生的兴趣,激活课堂气氛。教学中要给定目标,要求学生筛选出人物、事件、感情、道理等信息,并提炼、表达出来。

入选教材的文言文都是文质兼美的名篇,新课标又要求“体会民族精神”,那么把握文章的思想情感就不容忽视。教学中主要训练学生分析概括在叙述某一事件或说明某一道理时作者的看法,并能正确评论。这样也就收到了思想教育的目的。思想教育要潜移默化,忌过于直白的说教。

在高考复习中,一要重视信息筛选,二要重视误点判断。误点判断要找准信息点,防止张冠李戴、已然未然相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