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10:28:4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雁门太守行,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雁门太守行》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译文:
黑云压城头,城墙像要塌陷一样;盔甲映着日光,金鳞似的闪亮。
号角的声音在秋色里响彻天空,塞边的泥土在夜色中凝聚着紫气。
寒风半卷着红旗,轻骑驰向易水;天寒霜凝重,战鼓声低沉不起。
为了报答国君招用贤才的诚意,手挥舞着利剑甘愿为国血战到死!
赏析:
雁门太守行系乐府旧题。此诗共八句,前四句写日落前的情景。首句既是写景,也是写事,成功地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黑云压城城欲摧,一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等,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次句写城内的守军,以与城外的敌军相对比,忽然,风云变幻,一缕日光从云缝里透射下来,映照在守城将士的甲衣上,只见金光闪闪,耀人眼目。此刻他们正披坚执锐,严阵以待。这里借日光来显示守军的阵营和士气,情景相生,奇妙无比。据说王安石曾批评这句说:方黑云压城,岂有向日之甲光?杨慎声称自己确乎见到此类景象,指责王安石说:宋老头巾不知诗。(《升庵诗话》)其实艺术的真实和生活的真实不能等同起来,敌军围城,未必有黑云出现;守军列阵,也未必就有日光前来映照助威,诗中的黑云和日光,是诗人用来造境造意的手段。三、四句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铺写阴寒惨切的战地气氛。时值深秋,万木摇落,在一片死寂之中,那角声呜呜咽咽地鸣响起来。显然,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正在进行。角声满天,勾画出战争的规模。敌军依仗人多势众,鼓噪而前,步步紧逼。守军并不因势孤力弱而怯阵,在号角声的鼓舞下,他们士气高昂,奋力反击。战斗从白昼持续到黄昏。诗人没有直接描写车毂交错、短兵相接的激烈场面,只对双方收兵后战场上的景象作了粗略的然而极富表现力的点染:鏖战从白天进行到夜晚,晚霞映照着战场,那大块大块的胭脂般鲜红的血迹,透过夜雾凝结在大地上呈现出一片紫色。这种黯然凝重的氛围,衬托出战地的悲壮场面,暗示攻守双方都有大量伤亡,守城将士依然处于不利的地位,为下面写友军的援救作了必要的铺垫。
周敦颐爱莲,不管从外表还是内心,他总是喜欢,因为他要做一个想、像来莲一样的君子;在恶劣的情况下也依然健康长大,开出美丽的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林嗣环称赞口技者的技艺高超,大力描写口技的过程,由而体现出口技者技艺超群。而陶渊明《饮酒》诗中却深刻地说出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眷恋,和对世外桃源的向往,他一生淡泊名利,超在扬外,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一诗中,作者只字未提战争中的风刀雪雨,而是通过某些颜色来体现战争的残酷。他极力赞扬了边塞的战士,报国的宝贵事情………
人世间多姿多彩,诗歌也为我们带来了莫大的享受。
初中生处于教育的中间阶段.在这一阶段,初中生的知识结构、对社会的认知以及心理的塑造都会随着年龄、时间、阅历、环境和兴趣的更改而变化。而他们对古代的文化晓之甚微。古代文化往往凝聚在精简、经典的古诗词中,所以古诗词教学能够弥补学生对古代文化的“寡闻”,是一条十分便捷的让学生了解古代文化的途径。
古诗词中涉及古代文化的词句经常有深远的意蕴。学生只有在有了一定的文化基础和认知能力之后才能理解,古人通常通过诗句来表达自己的愿望和心理状况。
现在笔者具体说说这两个注解。
一、“何当共剪西窗烛”中的“西窗”一词
在古诗词中,“西窗”一词经常被使用。如白居易《对琴酒》里的“西窗明且暖”,再比如,陆游《西窗》中的“西窗偏受夕阳明”。其中最为经典的,就是本文要着重说明的李商隐《夜雨寄北》中的“何当共剪西窗烛”。这么多诗词作家都喜欢在诗句中使用“西窗”一词,说明“西窗”寄托着古人的某一种感情。
在学商隐的《夜雨寄北》时,很多人会产生这样的疑问:为什么是共剪“西窗”而不是东窗、北窗呢?教材和教参上都没有对这一被大家普遍疑惑的问题做出解释。为了给学生释疑,我多方查阅,并最终得出结论:“西窗”这一说法的来历有两种,第一种是古代将士为了抗击住在长城西北方向的匈奴而远离亲属,奔赴沙场,父母、妻子、儿女对远赴西北抗战的亲人用“西窗”一词寄托哀思。第二种是,古代老百姓的房屋建筑通常都是三间房,而古代礼制规定主位在东,所以西屋一般是子女居住。当时李商隐和妻子居住在西屋,所以是共剪“西窗”烛。
在“西窗”的引导下,我们还可以说说“东窗”的来历。大家经常使用“东窗事发”来形容阴谋已经败露。这个成语出自明代田汝成的《西游游览志余》,其中记载了南宋奸臣秦桧同妻子在自家朝东方向的窗户下密谋害死岳飞的故事。但是,除了这一记载,故事还有另外一个版本,宋代曾撙在《信笔录》中记载的是秦桧和妻子在西窗下密谋害死岳飞。因此,从这一说法出发,“东窗事发”原本应该是“西窗事发”。如果岳飞遇害时秦桧的父母健在,那么秦桧必定是在西窗下与妻子共谋事宜。
古诗词中的词语看似简单,却也涉及古代文化和历史故事。如果老师在讲解“西窗”时随口带过或者根本不提,那么学生就失去了一次了解古代文化和历史的机会。
二、“提携玉龙为君死”中的“玉龙”一词
唐代诗人李贺《雁门太守行》中有“提携玉龙为君死”一句,其中的“玉龙”一词在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注解是“宝剑”。但是学生会产生“为什么宝剑被称作玉龙呢”的疑问,教参上也没有做出任何解释。从字面上来理解,“玉”象征着高洁,“龙”象征着尊贵,所以“玉龙”一定十分珍贵稀有。
在古代,“龙泉剑”很有名气,所以我猜想诗中的玉龙剑应该跟龙泉剑有关联。春秋时期,伍子胥被奸臣陷害,一路逃亡到长江之滨,最后无路可逃。此时从上游刚好驶来一艘小船。他被渔夫安全送上岸,还获赠美酒美食。伍子胥担心渔夫泄露自己的行踪,将腰间的龙泉剑赠予渔夫。渔夫因为伍子胥的这一行为,感到他羞辱了自己的人格,于是拔剑自刎,以示自己高洁的灵魂。《雁门太守行》这首诗刻画的是报效国家、战死沙场的英雄形象,刚好与龙泉剑的故事相吻合,所以诗中的“玉龙”指的是宝剑。
关键词:网络时代;古诗教学;创新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革新,促使教师的教学理念也不断更新,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不少古代诗歌,它们短小精悍。如何利用网络电教手段优化古诗教学模式,是语文阅读教学中值得探讨的问题。现在,谈谈在网络环境下进行古诗教学的设计及体会。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创设情境,是指充分利用直观形象,创设生动具体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在《雁门太守行》的教学中,我首先利用信息网络技术,要求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让学生浏览有关“古诗词”的网站,通过屏幕上出现的生动图像,展现了一场古代战争的情景,并配以音乐,给学生以强烈的视觉与听觉的震撼,通过这些生动的情境自然地引入了课题。
二、利用网络,体会诗意
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知主要是通过视觉和听觉来实现的。在古诗教学中,教师如能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声为有声,再现诗歌中所表现的丰富内容,让学生产生一种如临其境的心理状态,从而使情境感染和语言感知融为一体。
三、朗读古诗,领悟诗情
在古诗教学中,教师最好在学生理解了课文的大概内容后,进行教师范读或让学生之间进行朗读竞赛,让学生读出感情,进一步体会作者内心的情感。
1.学生自由读古诗
请学生按读诗的节奏在计算机上把自己停顿的地方及需要重读的地方画出来;然后教师进行点拨。
2.朗读指导
要想学生读得好,教师首先要读得棒,要把自己融入课文中去,读出感情。然后,通过竞赛的形式让学生尽量模仿老师读好。当看到学生的理解、朗读有了一定基础后,再让学生看一些相关图片、影像,就可以进一步升华感情。
四、借助影视,解化出彩
古诗词简洁、形象,意境深远,但诗歌的节奏是跳跃性的,再加上年代久远,学生在理解上自然会存在着一定的困难。然而,影视作品与古诗词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或是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爱国情怀,或是忧国忧民的民族性格……如果在教学中借助合适的影视剧构建切入点,必将拉近学生与所学内容之间的距离,帮助学生准确地抓住诗歌的主旨。
总之,人机交互、师生互动有利于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从而优化了古诗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色彩,总能引发人的某种情感,或喜或悲,或嗔或怨。绿,是生命与希望;红,是激情与活力;白,是纯真与圣洁;黑,是深沉和稳重……在文学作品中,人们常常借助色彩把自己的情感表露出来,含蓄而蕴藉,收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色彩词能深刻体味人物情感
唐元稹的《行宫》“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首句点明地点,古行宫;二句暗示时间,红花盛开之季;三句介绍人物,白头宫女;四句描绘动作,闲坐说玄宗。构筑了一幅完整动人的图画。当年花容月貌,娇姿艳质,辗转落入宫中,寂寞幽怨;如今青春消逝,红颜憔悴;闲坐无聊,只有谈论已往。尤其是象征热情与生命的“红”与沧桑憔悴的“白”,两相对照,这两种色彩既是宫女们从红颜走向皓首的生命历程,又是她们单纯而寂寥的生活写照。其间的期待、失望、伤悲、落寞、无奈、淡然……难以尽诉,此情此景,好不凄绝!
杜牧的《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同样是描写一名孤单寂寞的宫女,在七月七日之夜,于百无聊赖之际,以追扑流萤来排遣孤寂的心境;到最后只好带着羡慕的眼色,仰望渡河的双星。但两首诗在写宫女的悲哀时,元诗因“红、白”色彩词的嵌入更能含蓄深刻的表情达意。
色彩词能调动人的视觉,增添画面情趣
唐代的许多杰出诗人都对色彩作了细腻微妙的艺术表现。豪迈飘逸的李白的“日照香炉生紫烟”“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两岸青山相对出”(《望天门上》)等诗句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雄奇瑰丽、如霞似锦的山水画卷。就是“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杜甫也在诗中歌咏过美丽的风景。如“寒轻市上山烟碧,日满楼前江雾黄”(《十二月一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绝句四首》其三)。更不用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王维,“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山中》)“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积雨辋川庄作》)把光色明暗调配得十分和谐优美。而以"冷艳"诗风著称的李贺追求诗歌色彩的浓重富丽,看他的《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这首诗就是用黑、黄(金)、红、白、紫等浓艳色调描写紧张悲壮的战斗场面,色彩反差较大,对比很鲜明强烈,与诗中激荡着的悲壮情调相得益彰。
一个色彩词,有时还会让整幅画面幻化出灵动的美感。相传王安石在作“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时,先后用到了“到”“过”“入”等词,最后才敲定为“绿”。这一绿字,不仅写出了江南岸草木回春、绿意盎然的生机,而且这个绿字又把春风的温柔多情尽显无遗,春风拿着彩笔,把江南一一点染,于是江南岸花红柳绿,充满了神奇色彩。
色彩词配合其他感官,丰富画面内容
我们来看看《水浒》中的“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折中的描写"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郑屠挣不起来,那把尖刀也丢在一边,口里只叫:“打得好!”鲁达骂道:“直娘贼!还敢应口!”提起拳头来就眼眶际眉梢只一拳,打得眼棱缝裂,乌珠迸出,也似开了个彩帛铺,红的、黑的、紫的都绽将出来。" 一拳一个落点,一拳一个比喻,一拳比一拳厉害,"红、黑、紫"既可让我们想象到镇关西头晕眼花、晕头转向的丑态,又可以想见他满脸开花、狼狈不堪的惨象,配上上一拳的味觉感受,至此多种感官融合,则不仅让读者觉得解气、解恨,更在读者面前刻画出了一个英勇非凡、武艺高强的“梁山好汉”形象,可谓是尽显好汉本色。
着一色彩,而境界全出。抓住这些色彩词,展现丰富画面,体会人物情感,在诗歌鉴赏和其他文学作品的赏析上收到意想不到的感受。
关键词:燕脂;红蓝;匈奴歌;李贺诗
李贺诗难解,不仅在其“云烟绵联”之态、“水之迢迢”之情、“春之盎然”之“和”、“秋之明洁”之“格”、“瓦棺篆鼎”之“古”、“时花美女”之“色”,更在其幽隐的句法章法与“荒国陊殿,梗莽邱垄”之“怨恨悲愁”、“鲸吸鳌掷,牛鬼蛇神”之“虚荒诞幻”境界。《雁门太守行》是李贺的代表作之一,也是难解作品之一。其中“甲光向日金鳞开”从王安石以后就有“向月”与“向日”之争,自不必说;其“塞上燕脂凝夜紫”难解之处尤多。
首先是“塞上”二字,金刻本作“塞土”,宋刘须溪的评本、清吴正子的注本均袭其误;不管是“塞上”还是“塞土”,旧注者均引《古今注》注云:“秦筑长城,土色皆紫,故曰紫塞。”似乎是将整句笼而统之地解出了。清王琦抛开了这一旧说,解为“当作暮色解乃是,犹王勃所谓‘烟色凝而暮山紫’也。”①[P44]也同样回避了“燕脂”的解释。今检历代注家,只有清代方扶南批注之云:“燕脂谓燕脂山所产之草。而黑云映日,有此怪光紫气。”①[P297]已接近诗意,惜其未作深究。我们以为欲透彻解析此句,“燕脂”一词是不能放过的。
唐张泌《妆楼记》说:“燕支染粉为妇人色,故匈奴名妻阏氏,言可爱如燕支也。匈奴有燕支山,歌曰:‘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繁息;失我阏氏山,使我妇女无颜色。’”“匈奴名妻阏氏”作何解?《汉书?匈奴传》颜师古注云:“阏氏,匈奴皇后号也。阏,于连切;氏音支。”刘攽注云:“匈奴单于号其妻为阏氏,尔颜便以皇后解之,太俚俗也。”又嫌颜氏所注“太俚俗”,看来也不是没有道理。《史记》张守节《正义》云:“焉支山,焉,音烟。《括地志》云:焉支山一名删丹山,在甘州删丹县东南五十里。”《史记.索隐》引习凿齿《与燕王书》云:“焉支山下有红蓝,足下先知否?北方人探取其花染绯黄,捋取其上英鲜者作烟肢,妇人采将用为颜色。吾少时再三过见烟肢,今日始始视红蓝,后当为足下致其种。匈奴名妻作阏氏,言其可爱如烟肢也。想足下先亦不作此读《汉书》也?”上引资料说明:甘州的焉支山以盛产制造胭脂的原料而得名;胭脂的原料是一种名叫“红蓝”的野花;“阏氏”当作妇人解,音烟支,犹古语以“金粉”为南朝妇女,以“胭脂”为北地妇女的代名词。其中尤可注意的是“胭脂”二字在读音相同的前提下,有多种写法——“胭”有燕、焉、阏、烟等,“脂”有支、肢、氏等。而这种“红蓝”是什么呢?《尔雅翼》引习凿齿《与谢侍中书》:“此[山]有红蓝,北人采取其花作烟支,妇人妆时作颊色用。如豆许,按令遍颊,殊觉鲜明。匈奴名妻‘阏氏’,言可爱如烟支也。故匈奴有烟支山。”“红蓝”这种花,据《尔雅翼》的解释:“今中国谓‘红蓝’,或只谓之‘红花’。大抵三月初种花,出时,日日乘凉摘取之,每顷一日须百人摘。五月种晚花,七月中摘,深色鲜明,耐久不黦,胜于春种者。花生时,但作黄色葺葺然,故又一名‘黄蓝’。杵碓水淘,绞取黄汁,更捣以清酸粟浆淘之,绞如初,即收取染红,然后更捣而暴之,以染红色,极鲜明。按崔豹言,则汉虽有红蓝,然不可以为烟支,其染亦未盛。今则盛种而多染,谓之‘真红’,赛苏方木所染。崔豹《古今注》曰:今人以重绛为烟支,非燕支花所染也。燕支花自为红蓝耳。旧说赤白之间为红,即今所谓‘红蓝’也。其谓之旧红者,即汉重绛,颜色黯暗,相去远矣。又为妇人妆色,以绵染之,圆径三寸许,号‘绵燕支’。又小薄为花片,名‘金花烟支’,特宜妆色。盖种一顷者,岁收绢三百匹,此千亩卮茜之类。”⑥[《尔雅翼》卷三]从其性质和功用可知:“红蓝”又名“红花”,其七月摘者色更鲜明耐久;红蓝初时为黄色,又名“黄蓝”;“红蓝花”汁,绞取之,可为极佳红色染料,叫“真红”,胜过中国原有的苏方木与“重绛”;此花又可制为燕支,种色有二:“绵燕支”——拿绵絮蘸红蓝花汁,卷成圆条。一种是“金花烟燕支”,是一种薄片;“红蓝”收利甚大。西晋人崔豹《古今注》:“燕支叶似蓟,花似蒲公。出西方,土人以染,名为‘燕支’。中国人谓之‘红蓝’,以染粉为面色,谓为‘燕支粉’。今人以重绛为燕支,非燕支花所染也,燕支花所染,自为红蓝尔。旧谓赤白之间为红,即今所谓‘红蓝’也。”可知,“红蓝”在晋时传播仍不甚广,以其花制成的燕支特称之“燕支粉”。
明白了“燕脂”为何物,也就不难解释李贺诗之用意了:“燕脂”本为匈奴聚居地祁连山一带的一种叫做“红蓝”的草,当地妇女取其汁以作红妆,其效果远远胜过中国原有的化妆品苏方木与“重绛”。难怪汉兵夺得祁连山,匈奴作歌悲叹“失我閼氏山,使我妇女无颜色”。李贺之想象再奇诡,当也离此“匈奴歌”不远:大军所至,这塞上的燕脂(草)也为之失色。上文已言此草有三月初种者,有“五月种晚花,七月中摘”者,而李诗前句“角声满天秋色里”交代时在秋天,此时的燕脂草想必早已枯萎成紫色了吧;而“黑云压城”、“甲光向日”的凝重气氛更是加重了其紫的程度。
参考文献:
①杜牧《李长吉歌诗叙》,《三家评注李长吉歌诗》第12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②宋王得臣撰《麈史》卷二《诗话》云:“庆历间,宋景文诸公在馆,尝评唐人之诗云,太白仙才,长吉鬼才,其余不尽记也。然长吉才力奔放,不惊众絶俗不下笔,有《雁门太守》诗曰:‘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王安石曰:‘是儿言不相副也,方黑云护此,安得向日之甲光乎?’”
③元陶宗仪撰《说郛》卷七七下引《妆楼记》。
④《汉书》第3749页,中华书局1962年版。
⑥《史记》第2889页,中华书局1959年版。
①王琦等《三家评注李长吉歌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②王得臣.《麈史》[M].北京:中华书局,1985.
③陶宗仪.《说郛》三种[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④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在当前执行的《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初中诗歌教学的目标有这样一些表述:阅读要求,“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背诵优秀诗文80篇”。于是,有的语文教师甚至某些语文教学研究者把这个目标解读为“读读背背”。
然而,这种解读在教学实践中遇到了问题,那就是对学生的评价。“读读背背”该如何评价呢?如果按照《课标》上的说法,诗歌阅读的评价应该是“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记诵积累过程的评价可以解读为“背背”,而理解诗歌大意,仅凭“读读”就能行吗?事实证明,是不行的。就以每年的中考来看,很多地区都有诗歌赏析的考查题目,统计发现,这类题目学生的得分率是非常低的。究其原因,就因为教师对《课标》的解读是错误的,教学的过程也是不完整的,诗歌教学的目标没有完成。“读读”似乎有随意读一读的意思,目标不明确。
那么,初中诗歌教学究竟应当教点什么呢?通过诗歌教学,究竟应该培养学生哪些素质?笔者认为,如果断章取义地解读《课标》,必然导致误读。如果结合整个《课标》来解读分析,不难发现,诗歌教学的真正目标,旨在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
二、诗歌教学应该传承的传统文化
诗歌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要“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读诗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在诗歌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在阅读品味中吸收传统文化丰富的营养,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1.读出文采
中国传统文化重视诗文的文采,“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诗歌语言凝练,更能突出地体现语言的文采。历代诗人在创作中无不反复锤炼语言。阅读欣赏诗歌,典雅飘逸的语言,令人赏心悦目。诗歌教学应该利用这些传统文化精华,让学生感悟学习,以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
炼字是诗歌文采的基础。“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诗人在诗歌中用词之精确,令人叹为观止。“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的“直”和“圆”两字历来为人称道;“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中的“悬”字,平中见奇,令人叹服。诗歌中锤炼字句,言简意赅,往往一字包含着丰富的内容,读来回味无穷。炼字的功夫彰显诗人深厚的修养,文采自然飘逸。
修辞让语言更优美,是文采的又一主要表现。汉语修辞手法众多,使汉语成为最优美的语言。“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形象生动的比喻,“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工整的对偶,“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的夸张,“零丁洋里叹零丁”的双关。修辞在诗歌中的广泛运用,使诗歌的语言精美、形象生动。
各种表现手法灵活运用,使诗歌的文采发挥得淋漓尽致。“燕然未勒归无计”的直抒胸臆,“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情景交融,“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的巧用典故,“城春草木深”的渲染烘托。除此之外,象征、白描、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联想和想象、以小见大、抑扬结合、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手法,在诗歌中的运用也非常广泛。
2.读出美德
中华礼仪之邦,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崇尚礼仪、重视道德、注重修养。这些传统美德,在诗歌中有着鲜明的体现。“诗言志,歌永言”,诗歌重在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而诗人的思想感情,大多是中华传统美德的表现。
爱国主义是诗人表现得最多的情怀。在古代,爱国往往与建功立业、戍边卫国、歌咏自然等情感融合,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为其代表。
几千年的文化传承,形成了很多有价值的人生观、价值观:积极进取、乐观向上、充满豪情壮志是其中最有意义的内容。曹操的《观沧海》、《龟虽寿》,杜甫的《望岳》,李白的《行路难》,让我们看到,不管是顺境还是逆境,诗人们总是乐观向上的。儒家主张“穷则独善其身”,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王维的《终南别业》,“达则兼济天下”,如李贺《雁门太守行》。
此外,杜甫《石壕吏》中忧国忧民的责任感,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乡关之思,李商隐《夜雨寄北》中的爱情与亲情,孟浩然《过故人庄》中的友情,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的牺牲与奉献精神,都是传统文化的精华。
3.读出美感
中国的传统文化注重美的追求,提倡真善美,贬斥假恶丑。诗歌创作特别提倡追求美感,诗歌教学中也应该注重感悟诗歌表现出来的美,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诗歌注重锤炼词句,注重修辞,注重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的多样化,形式多样,最能体现语言的优美;诗歌注意节奏和韵律,注重平仄和押韵,读起来琅琅上口,反映出诗歌的音乐美;诗歌中总是描绘中林林总总的形象,并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具有意象美;诗歌中表现出诗人各自的理想、情操、抱负,具有独特的情感美。
关键词:文言文 闲适 教育资源
经过岁月打磨萍炼出的古代美文佳作,诗词歌赋无一不是文化的瑰宝。随着教学改革深入发展,初中阶段文言作品、诗词在课本中的权重越来越大。我们要在文言教学中努力挖掘资源,丰富充实闲暇教育。
一.恬淡冲和的闲适情怀
闲暇最重要的是拥有闲适的心境。然而时至今日,这种精神的闲适淡然却难得一见,取而代之的是行色匆匆的快节奏——我们总是在追求向前,逐利成了惟一要务。因此我们呼唤回归恬淡、闲适与简朴。中国传统文化里不缺乏精神层面的丰富:对天道的尊崇;对现世人生的挚爱与豁达乐观的态度;真正意义上的自由的人格;悠闲淡然的超脱心境。
张岱在《湖心亭看雪》中趁兴驾一叶小舟,隔绝了喧嚣,独自前往湖心亭赏雪。文中用清淡天真之笔,描绘苍茫深远、寂然广阔的天地,表现超凡脱俗的自然之姿,那是何等卓然不群的趣致。倘徉在这样的诗文里,撷取传统文化思想的精华,能够使学生获得深层的启迪,学会在喧嚣中沉淀自己的心,获得一种更富有浪漫自得的闲适情怀,拓展生命的丰度与深度。
二.旖旎的山水自然风光
现代人常常利用闲暇时间出去旅游,将自己投身于自然的怀抱,去寻幽访胜,来达到拓宽视野,休养生息、舒展自己身心的目的,也为自身在闲暇时间获得全面综合发展开辟了广阔天地。自然山水以它的瑰丽丰姿,带给人无限的愉悦,让人忘却忧愁,消除杂念,到达纯净自由的精神境界。人与自然和谐共存,是传统文化的精髓,当一个人完全将身心寄托于自然,全然陶醉时,就会真切地感受到生命的一种闲适淡然。那些镌刻在文字里的美景使人身未动而心已远。
诗歌美文中有恬淡怡然,明净秀美的清新小景:《山中杂诗》中飞鸟檐上翩飞嬉戏,朵朵白云从窗里出,是一派山林的清幽。《钱塘湖春行》则描绘春来万物萌动,早莺争着沐浴暖阳,新燕忙碌衔隊春泥,江南处处洋溢着早春生命萌动的喜悦,使人饱览莺歌燕舞,陶醉于鸟语花香。这里有边塞大漠的雄壮:大漠长河,孤烟落日何等壮阔,“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支凝夜紫”向人展现寂寥无根,苍劲空旷的大美。
三.多样的社会风情画卷
历史逝去的风景难以复制重现,但是借由优秀篇章,人们却可以遥想、领略古老社会的风情、面貌,接受必要的文化熏陶。比如沉郁顿挫的杜甫也有昂扬的面貌,在《后出塞》里说:“男儿生世间,及壮当封侯。战伐有功业,焉能守旧丘。”李贺《雁门太守行》中“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都可以让人看到盛唐昂扬向上的气象。生逢煌煌大唐的年轻人,大都意气风发,有远大理想,脚踏实地,刻苦开拓。他们或意气风发,参加科举,力争金榜题名;或仗剑去国,投笔从戎,不畏边陸险恶,以求保家卫国,封妻萌子。正是这样的自强不息,才有大唐文化的博大精深,璀璨旖旎。
学生通过阅读、品味,能感受历史古典风情的美好,并且陶冶自己的闲暇素养。
四.丰富深厚的哲思理趣
篇帙浩繁的典范之作凝聚着人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和感悟。我们的前人不重外物观照而重内心体验,他们的思维更加精微,重知性,辨识,判断,内省个体生命,表现人生、社会和自然的理趣。这些作品以其文化底蕴和精神风貌启发我们的心智,陶冶我们的情操。
我们欣赏那些美丽如珠玑的词句,在其中所得到的感悟和启发往往比抽象的直接的说理更为丰富和深刻,既会为其中盘然的情趣所陶醉,更会为当中蕴含的人生哲理而折服。陈子昂登上幽州台,遥想追思前人旧事,感念不见古人与来者,独自怆然喷嘘,慨叹天地之广阔宏大、人寄身天地间的激小,向我们呈现一个无比阔大深远的生命境界,引领我们置身于无限的鸿宇中去叩问人生命的价值意义。
五.伟大人格魅力的感召
中国式的从容平淡、豁达坦荡就是有益的精神滋养,能让人获得内心的平静澄澈,增加生命的初性和强度。
几千年的历史烟尘使中华民族孕育了无数英杰。他们或崇尚自由,追求和平,或叩问生命的本真,都能使学生受到伟大人格的感召,领略各种不同的情怀,在崇敬与感慨的同时增加自己的情感体验,储蓄他们对生活的热情与勇气,正确认识人生的价值与挫折,培养自己健康淡然的心境。
关键词: 语文教学 自主学习意识 培养
语文教学应该是一个不断探索与创造的过程,是最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那么怎样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呢?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作了以下一些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一、营造宽松愉悦的的课堂气氛,促使学生主动参与语文学习。
任何教育方式的实施,教育成果的体现,都必须通过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才能展示出来。学生能否主动地参与,关键是有无宽松的教学环境。心理学研究表明,在不拘束的情况下,学生的大脑皮层容易进入兴奋状态,思维活动容易活跃起来,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发扬民主,努力在师生之间建立起一种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关系,创造出一种自由宽松生动愉快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好学、乐学、会学,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或创设问题情境,促使学生积极思维;或变换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或予以热情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处在和谐的教学环境中,使学生的主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二、积极应用科学的激励机制,充分满足学生的成功欲。
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奥秘不在传说传授,而在激励呼唤和鼓舞。”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在各个环节有目的地激励、鼓舞学生,使他们产生内驱力。教师经常给学生以信任的目光,创设各种表扬的情境,常用鼓励性的语言,激励学生,使学生不仅感到老师的信任与尊重,而且体验成功的乐趣,从而更加主动地学习。有一次,课上完后,还有几分钟的时间,我要求学生们背诵李贺的诗《雁门太守行》,背下的就举手示意,结果第一个举手的竟是一位大家公认的学困生,他很流畅地将这首诗背下来,我又有意识地叫他到黑板上默写,结果准确无误。全班同学报以热烈的掌声。我抓住这个时机对他进行了鼓励表扬:“你真棒!原来你的识记能力这么强,老师相信,只要你努力,把自己潜能充分发挥出来,你一定会成为语文最好的学生。”此后,只要他有一点进步,即使是微不足道的,我也郑重地进行表扬、鼓励,而他的学习认真了,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高。这件事对我的启示深刻:教师要多给学生一些鼓励和支持,少一些批评和指责,多给他们创造一些成功的机会。教师要对学生特别是后进生的即使很小的成功也要及时给予肯定、鼓励和表扬,让他们在获得成功的体验中不断得到满足,使之逐步看到自己的价值和力量,产生奋发进取的内在动力。
三、巧设情境,着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古人云:“学贵有疑。”可见,质疑是治学的关键。宋学家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都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巴尔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毫无异议的是问号。”有问题才会去求解答。知识、能力就是在不断疑问、不断地寻找答案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教师可以利用适当的时机对学生进行激励,使他们充分认识质疑对于读书学习的重要性。教师应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之积极主动地探索,从而引导学生通过自己有针对性的学习主动,而不是被动地获取知识,在真正意义上促进学生潜能的发展。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呢?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握学习的重点难点,明确方向目标。教师要指导学生在整体把握文章的基础上,深入到篇章之中,引导学生产生疑问,并且创设学生生疑的种种条件,启发他们积极思维。其次,教师应引导学生在不易产生疑问处设疑。教学中,有些课文或课文中有些词语,学生读时一晃而过,不觉有问题,而这些地方又往往是理解课文的关键所在。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故意设疑,让学生于无意处发现蕴藏的“真金”。比如在讲《孔乙己》这篇小说时,文中写到孔乙己到酒店喝酒,前后两次付钱时不同的动作描写:“排出九文大钱”和“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在学生看来“排”和“摸”只是两种不同的动作而已。我就此提出了下列问题让学生思考:两次付钱除了两种不同的动作之外,还有没有不同的地方?学生说,钱数不同,第一次“九文”,第二次“四文”。接着我又让同学们做付钱时的“排”和“摸”两种动作进一步体会。最后让同学们考虑这两个动词的作用。很多学生认识到了“排”和“摸”两个动词反映了当时的孔乙己两种不同的心理,揭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因此,教学中,教师在不易产生疑问处设疑,可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曾说:“应当引导学生自己讨论,自己推论,给他们讲得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得应该尽量多些。”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尤其应引导学生积极发现问题,启发学生主动置疑问题。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创造宽松愉悦的教学环境,善于运用激励性的语言,满足学生的成功欲,使学生不断努力、不断成功,求知探索欲望更加强烈,进而主动地学习,成为真正意义上学习的主人。
《2011年云南省玉溪市中考语文试题语文》第一大题语文积累与运用的第6、7两个小题就涉及到古诗词。
第6题是这样安排设计的,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和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马说》、《陋室铭》、《送东阳马生序》中,“说”“铭”“序”分别表示古代的一种文体。“说”是叙事兼议论,“铭”一般是用韵的,“序”是临别赠言。
B.“孙悟空三打白骨精”、“铁扇公主使诈假借芭蕉扇”、“杨志中计误入白虎堂”、“火云洞智取红孩儿”,都是明代作家吴承恩长篇小说《西游记》里脍炙人口的故事。
C.《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题西林壁》、《记承天寺夜游》的作者苏轼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号东坡居士,后人称之为“坡”。
D.丹尼尔?笛福创作的《鲁滨逊漂流记》告诉我们:在遇到困难时,必须用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生命力去战胜它,而首先要战胜的是自己的怯懦与悲观。
第7题又是这样安排,根据提示填空。(①~⑥题必做,⑦⑧两题任选一题作答,每空1分,共8分。凡出现加字、漏字、错别字中任何一种情况,该空不得分。)
①千嶂里, __________ 。(范仲淹《渔家傲》)
② __________ ,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③半卷红旗临易水, __________ 。(李贺《雁门太守行》)
④ __________ ,大渡桥横铁索寒。(《七律?》)
⑤ __________ ,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⑥人们常用“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脚” 来形容有的人在充满诱惑的环境里挡不住诱惑,但有人却做到 __________ 。(用周敦颐《爱莲说》中的原文回答)
⑦面对日益恶化的环境,人们更加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请用相连的两句古诗描绘出你向往的生态环境(课内外均可)。(示例: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__________ ,
⑧杜甫《春望》中“ __________ ,__________”与他的《月夜忆舍弟》一诗中“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一句意思表达相近。
由此可见,古诗词命题方向大体是①考查学生对教材、自读课本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的掌握情况。在这一部分中,有一部分考的是机械性的默写,只要背熟,按要求答题,不写错别字就可以。但也有部分理解性默写,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积累时不能机械记忆,还要注意理解诗句尤其是名句的意思;②在默写类题中又有(一)对接式默写,如“最是一年春好处_____________”;(二)理解式默写,如《使至塞上》中借物喻人,传达出诗人被排挤出朝廷幽微难言心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三)是专题式默写,如“在反映战争的古代诗歌中,有的写征战沙场,有的写思念家乡。请各位写出喜欢的一句。”(四)是语境式默写,如“如何正确对待别人的优点和缺点呢?孔子曾说过______________”;(五)是运用式默写,如运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一诗句,写一段完整的话,表现一种乐观的态度,不少于50字。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梳理归类,巧妙记忆。把初中六册语文课本进行梳理,研读古诗词的情感特点,可分为热情奔放、抑郁忧思、昂扬激越、静穆闲适等。再此基础上再进行分类,分为忧国伤时:杜甫、杜牧;建功立业:曹操、李白、范仲淹、李贺、苏辛、文天祥、龚自珍;思乡怀人:李煜、李商隐、晏殊、王湾、马致远。惜别友情:王勃、岑参、李白、刘禹锡;表达爱情:《蒹葭》。寄情山水、田园:陶渊明、白居易、韩愈、常建、王维、刘禹锡等;还可从形象(意象|意境)又分为:形象(人物形象);豪放洒脱(李白)、豪放雄壮(苏辛)、忧国忧民(杜甫、杜牧)、归隐田园、钟情山水(陶渊明)、儿女情长。意象:指融入作者主观情感的客观景象。比如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春花秋月、寂水寒山、清霜白露、冷雨寒窗、银烛青灯、晨钟暮鼓、古寺幽径、橙黄桔绿、小荷残菊、鹧鸪杜鹃等等。由于这些形象已经浸染了作者的感情,不再是单纯的客观景象,所以称作意象。常见意象归纳:自然景物:月亮——思乡 如: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植物:——坚贞、高洁的品格 如: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动物:杜鹃鸟-①哀怨、凄凉或思归的情思 ② 赏心悦目、优美潇洒如: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苏轼:“潇潇暮雨 子规啼。”常见的意象还有:杨柳(喻离愁别绪)流水(喻绵绵情思),松树(喻高洁坚贞)梧桐 (喻凄凉悲伤),冰雪(喻忠贞高洁),鸿雁 (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 )蝉——高洁,莲花——不染,松柏:坚贞、孤傲,鹧鸪——离愁别绪鸾、鹤、松、菊、东篱、桃源、采药等象征脱俗的隐士人格。意境:意象组合起来,就构成了意境。如:《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全曲通过多个意象的直接组合,交织成一幅萧索、衰残、凄凉的图景,抒发了有家难归时那种孤寂、悲伤的感情。(借助意象展开联想,可以体味诗人情感。)
还以把把初中教材中的主要古诗词按照主旨分类,形成条块分割,构建系统印象。
(一)建功立业篇:如曹操《龟虽寿》;苏轼 《江城子 密州出猎》;(二)、惜别之情篇: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岑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三)忧国伤时篇:杜甫《登岳阳楼》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四)、寄情山水、田园篇:陶渊明《饮酒》(其五);陆游《游山西诗》;(五)、思乡怀人篇: 王湾《次北固山下》、苏轼《水调歌头》、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六)借景寓理篇:王安石 《登飞来峰》;苏轼《浣溪沙》赵翼《论诗》。
通过对初中六册课本的古诗词进行全面梳理归类以后,还可以分出主要和次要,重点和非重点。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把握。
1.以课本为中心切实搞好古诗词教学
特别要在背诵、默写方面花时间、下功夫。做到篇篇落实,句句落实,字字落实。
2.重点落实每一首诗词的名句
无论哪个层次的考试,名句都是考查的重点,所以,必须在全面把握诗词整体内容的基础上,再把名句放在重中之重来落实。
3.七、八年级的考试一般以各年级的教材为主
4.九年级既要集中落实九年级的教材,又要兼顾七八年级的教材,同时有选择有针对的向课外拓展延伸
5.训练促巩固
关键词:古诗词;初中物理;教学
一、引言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结构、物质之间相互作用以及其运动规律的一门自然科学,也是人类了解大自然、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基础学科之一。物理学研究对象的“物质”不仅包括日常能见各种物体,还包括肉眼不可见的分子、原子、质子以及大到星体、星体之间的运行规律。物理学也是与生活联系特别紧密的学科,同时也是初中的重要课程之一,其教学内容涵盖了力学、电磁学、热学、光学和声学等等,其中概念、定律、定理众多,有些内容甚是抽象且复杂,初中生一般年龄在13~15岁之间,虽然该年龄段的认知能力、记忆能力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抽象思维水平仍然较低,抽象思维能力还相对不成熟,对于那些抽象、复杂的概念、定律、定理有时难以理解,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在分数为导向的压力下,物理课堂教学模式一般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以听为主,这种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方法出现了众多弊病,从而导致部分学生对物理课程产生厌学情绪,影响着初中物理教学课堂的质量。因此如何有效改进物理课程教学方法,提升物理课程教学效果,是每位物理老师亟待解决的问题。2011年出台的《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强调“让学生了解自然界事物的相互联系,注意学科间的联系与渗透,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在教学中,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教学对象灵活采用教学方式,提倡教学方式、手段、形式多样化”。古诗词是我国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精髓,是中国文化中最重要、最璀璨的内容之一,古人在创作时巧妙地借用了许多物理知识,中国不少古典诗词中蕴涵着丰富的物理知识,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引入诗词中所描述的自然现象和自然规律,不仅可以使文学欣赏和物理知识互相渗透,还能激发学生对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以及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知识面。
二、古诗词引入初中物理教学
(一)分析古诗词背后蕴含的物理知识,激发学生对学习物理的兴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智慧的源泉”,古诗词作为我国灿烂文化的精髓,是古人对大自然、对日常生活的入微细致的观察,用精炼、鲜明、形象、生动的词语所做的描述。教师教学中可以采用古诗词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对学习物理的兴趣。如,讲授声学部分知识时,引用唐朝诗人张继在《枫桥夜泊》中的诗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介绍钟声是受到大钟外力撞击振动而产生的进而引入声音是物质振动而产生的概念。在教授力学部分内容时,使用唐朝诗人杜甫的《登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形象直观地说明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概念。利用唐朝诗人李贺《雁门太守行》中的“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来说明光线射到光滑表面上是反射,以此讲解光的反射的定义。通过古诗词引入物理概念、定律、定理进行讲解,不仅能增加物理课的趣味性,还能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探究大自然的奥秘,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初中物理教学中引入古诗词,分析古诗词背后蕴含的物理知识,从而激发学生对学习物理的兴趣。
(二)初中物理教学中引入古诗词,提高教学效果
为了落实、响应《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注意学科间的联系与渗透”的要求,近年来,在中考、各种适应性等物理试卷中,有关分析古诗词背后蕴含的物理知识的考题也层出不穷,比如:“弓开如满月,箭去似流星”说明拉开的弓具有能,“北风卷地百草折”说明风力可以使草发生(赣州市)。“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诗句说明拉弯的弓把箭射出去,这一过程能量转化情况是能转化为能(哈尔滨市)。“人在舟中闭目而坐,舟行而人不觉”,这是对和的相对性的生动描写(辽宁省)。使用古诗词介绍物理学概念、定律、定理的同时讲解有关以古诗词形式出现在物理学试卷中的题目,让学生了解考试试题可能出现的新形式,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
(三)利用物理知识“批判”某些古诗词,提升思维能力
古诗词是中华文明五千年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但受制于当时自然科学水平的限制,难免有部分诗人在创作诗词时,可能存在失误,譬如南北朝时期周兴嗣编纂的《千字文》中“露结为霜”,这种说法是不对的,因为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凝华而成的冰晶,霜呈白形,而非来源于露,露是由近地面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地表或地物上凝结形成的小水珠。在讲授物态变化这部分内容时,使用物态变化中的概念纠正“露结为霜”的失误,要求学生用批判的态度去欣赏鉴别,同时也能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总结
物理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高品位的文化,古诗词作为我国灿烂文化的精髓。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引入古诗词,不仅是落实《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强调的“注意学科间的联系与渗透”,还能激发学生对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以及提升思维能力。对于物理教师而言,要有学科渗透的意识,在备课时积极收集相关资料,或者与语文教师交流获取相关知识,这样也可以提升、扩展教师自身知识水平。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课堂适时引入古诗词,还要鼓励学生在学习中主动思考、探索其他学科中也可能存在的物理知识。
参考文献:
[1]高华,樊振军,张强.《“文科物理”课程教学内容遴选的几点思考》.《中国地质教育》,2010年第02期.
[2]马成英.《巧用古诗词———提高物理教学效率》.《成功(教育)》,2013年第23期.
【关键词】唐宋诗词;唐宋文人;色彩观
一、唐宋文人已经意识到光源决定色彩倾向
著名色彩学家约翰内斯・伊顿说过:色是光之子,光是色之母。色彩的分析与研究从未离开过光。唐宋时期的文人们已经注意到光对自然界色彩的影响。由于历史的局限性,他们虽然没有深入的研究光的混合,光谱等物理现象,但是他们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记录下了不同光源下,色彩的微妙变化。光源是决定色调的主要条件,且有一定颜色倾向。如日光暖,月光冷。如盛唐诗人储光羲的《钓鱼湾》写到:“日暮待情人,维舟绿杨岸”。夕阳的余晖为绿色的画面增添了一份暖意,加强了画面的色彩感,调动了人的情绪,使整个景色充满了愉悦之情,起到了烘托气氛、创造意境的作用。“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姜夔《踏莎行》),一个“冷”字,将月光笼罩下的淮南诸山铺上了一层清冷凛冽的光,将孤独、无助的气氛放大到了极致。诸如此类的名句还有“日晃百花色”,“深林透日微”,“ 淡彩穿花,依约破初暝”等等。
二、唐宋文人描绘了光线的明暗变化对物体色彩的影响
“积李兮缟夜,崇桃兮炫昼” (王安石《寄蔡氏女子诗》),桃花在白天显得艳丽,而李花在夜晚却更加明亮。准确的描写了不同明暗光线下,桃花和李花给人的不同的色彩感受。 “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强光下的荷花,分外的艳丽鲜红。“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 (白居易《忆江南》),晨光映照下的岸边红花,比熊熊的火焰还要红;春风吹拂的满江绿水,就像青青的小草一样绿。一个“红胜火”一个“绿如蓝”把江南的春天渲染得绚丽多彩,生机勃勃。“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白居易《暮江吟》)写太阳落山前的江上景色,斜阳照水,波光闪动,半江碧绿,半江红色,活像一幅油画。“千里嘉陵江水色,含烟带月碧于蓝”( 李商隐《望喜驿别嘉陵江水二绝》)写月影为水添色,水色较无光时清亮,可见度更强。同样的例子还有:“月明荞麦花如雪”、“当庭月暗,吐焰如虹”、“夕阳沉沉山更绿”等句中的描写。使人如临其境。这些诗句,逼真的表现出光和色彩细腻微妙的变化,充分显示了这一时期文人们对光和色彩关系的观察细致,描写入微,使人读来诗味隽永,犹如一幅幅浓墨淡彩的山水画。
三、唐宋文人发现观者距离的远近会影响色彩的变化
他们虽然无法用波长、空间混合这类的专业名词来解释色彩的这一现象,但他们以其敏锐的观察力和逻辑分析头脑,用诗的语言涉及到了这样一个色彩理论问题。“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写早春的草色,远远望去,朦朦胧胧,仿佛有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但是当你带着无限喜悦之情走近想去看个仔细时,稀稀朗朗的,反而找不到淡绿的影子了。诗人像一位高明的水墨画家,用他饱蘸水分的丹青妙笔,描摹出一种淡素的、似有却无的色彩。这句“草色遥看近却无”,摄早春之魂,给读者以无穷的美感趣味,甚至是绘画所不能及的。短短七个字却描述了远景、近景以及由远及近多幅画面,好比一段动态影像,真可谓兼摄远近,空处传神。宋诗人杨万里有诗云:“近红暮看失胭脂,远白宵明雪色奇”。言隔江而望桃花暗,李花明,是因为李花洁白,夜间远看愈显明丽之故。这些都是唐宋文人根据自己对自然界的观察归纳出来的。
四、 唐宋文人在诗词用色方面,特别注意色彩对比关系
由于诗词的文学特点,在遣词造句方面讲究精炼概括,以有限表无限,字字珠玑。“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诗中连用黄、绿、白、青四种鲜明的色彩,组成了一副绚丽多彩的图画,构成了新鲜而优美的意境。“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骆宾王《咏鹅》),白毛、绿水、红掌等几个鲜艳的色彩词组给人以鲜明的视觉形象。鹅白毛红掌浮于绿水清波之上,两下互相衬托,好一个色调鲜明的“白鹅戏水图”跃然于纸上。“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杜甫《绝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蒋捷《一剪梅》),“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这些诗句运用色彩对比,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造成绚丽多彩的艺术效果,犹如国画之工笔重彩。
唐宋文人不仅注重红绿等冷暖对比也注意黑白明暗对比。“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以黑云对白雨,黑在上而白在下,形成强烈的明暗对比,俨然一幅水墨淡彩。“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李贺《雁门太守行》),日光从黑云中穿过,照射在战士的铠甲上,金光闪闪。诗人用黑云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借日光来显示守军的阵营和士气,两相比照,色彩鲜明,爱憎分明。“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柳中庸《征人愁》),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杜甫《春夜喜雨》)等都是明暗对比的代表性诗句。
法国浪漫主义绘画大师德拉克洛瓦说过:“我们利用色彩的目的就是为了创造美”。唐宋时期的文人们“以画法为诗法”,借鉴融合绘画的技法技巧,运用富有色彩美的语言,使诗境中画意充盈,诗情中画趣盎然,将大千世界中绚丽多彩的景物,呈现于诗词之中,从而使读者在阅读欣赏时联想频频,幻化出重重图景,感同身受,神游其中,给读者带来了精神的陶冶和美的享受。
参考文献
[1]才让南杰. 唐宋诗词的色彩美与中国古代的色彩审美理论[J].青海社会科学,2006,(5).
[2]张瑞华.诗中染彩境如画[J].现代语文,2007,(3).
[3] laizt9.色彩在诗词中的运用[OL].搜狐博客.2009.
[4]林吉如. 唐宋诗词色彩美初探[OL]. 广东2009年普通高中教师培训网.2009.
[5]范涛.色彩设计艺术[M]. 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