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穿越玉米地

穿越玉米地

时间:2023-05-30 10:18:38

穿越玉米地

穿越玉米地范文1

感恩节的亲子游戏玉米游戏

1、需要有一个裁判,再根据剩余人数准备玉米数量。

2、裁判把玉米藏在屋里的不同角落,再让大家找玉米。

3、先找到玉米的人可以把玉米粒剥在一个碗里,比比谁先剥完玉米。

Tips:这个是改良版的玉米游戏,原游戏说这是为了纪念当年在粮食匮乏的情况下发给每个移民五个玉米而流传下来的。玉米游戏老少皆宜,叫上爷爷奶奶全家总动员更有趣哦。

南瓜赛跑

1、根据参加人数,在家中客厅或者院子清理出赛道。

2、游戏者用一把小勺推着南瓜跑,规则是绝对不能用手碰南瓜,先到终点者获奖。

Tips:比赛用的勺子越小,难度越大,游戏就越有意思,另外邀请多几个隔壁的小邻居一起玩,也会更加有趣。

蔓越桔竞赛

1、把装满蔓越桔的盆子放在地上,然后全家围坐在周围,每人发给针线一份。

2、比赛开始后,要先穿针线,然后把蔓越桔一个个串起来。3分钟一到,谁串得最长,谁就得奖。至于穿得最慢的人,大家还开玩笑地发给他一个最差奖。

Tips:如果没有蔓越桔,可以考虑穿纽扣或者其它东西。

感恩节有意义的游戏送给爸妈的“感恩大餐”

1、跟宝宝准备大餐原材料:将浆糊和面粉各半杯搅拌在一起,揉成面团。过程中可以滴几滴食用颜料,做出不同颜色的橡皮泥。晾上几分钟,等面团稍微干一点以后即可。

2、让宝宝猜猜爸爸妈妈爱吃什么,决定为家人准备怎样的菜式。

3、宝宝发挥想象力“烹饪”他的菜肴,爸爸妈妈一边当助手。

Tips:“感恩大餐”出炉后,虽不能吃下去,但是一定要表情认真地假装品尝,然后记得鼓励孩子,认可他的感恩方式,明年再接再厉。

感恩动物信封

1、让宝贝挑选平时最喜欢的叔叔阿姨,或者小朋友们作为感恩信封的对象。

2、宝贝想出收信人的特点,根据这个特点设计信封。如:“喜欢一位幼儿园的小女孩,她像兔子一样可爱”,则为她设计兔子信封。

3、爸爸妈妈一起帮忙制作信封,信封无须太复杂。兔子信封示例:剪裁出兔子的耳朵、胡须、门牙,再用胶水粘贴到空白信封上就完成了。

4、让宝贝在纸上画或写上祝福,放心信封里。

Tips:设计游戏帮助宝贝更了解他们的朋友,懂得用行动回报他人。

感恩节有趣游戏角色置换

1、让孩子扮演游戏中的妈妈/爸爸,而其中一位家长可以交换身份,例如爸爸扮演妈妈,妈妈扮演爸爸,一位家中则扮演孩子。

2、游戏中,孩子模拟爸爸或妈妈照顾孩子,帮助扮演孩子的家长穿外套、穿鞋。扮演孩子的家长还负责不断惹麻烦,另一个家长通引导孩子处理这些情况。

Tips:无论是男孩纸还是女孩纸,都大爱角色扮演游戏。模仿爸爸妈妈,让平时没心没肺的Ta们学学感恩,体会下他们的感受,知道爸妈们的辛苦。除此,游戏还能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毛巾花园

1、拿一条就毛巾,让萌宝发挥想象力,用剪刀在中间掏出各种形状,桃心、三角形,任何是奇形怪状都可以。

2、把毛巾放到浅水槽中,撒上一些能快速生长的植物种子,比如 太阳花 、紫苜蓿什么的。

穿越玉米地范文2

1、玉米脱去了绿色的外衣,换上一件黄马褂,等待着农民伯伯的验收。

2、掰下来的玉米棒,堆成一座座金色的小山,很是惹人喜爱。

3、一个玉米棒子就有一尺来长,剥开皮一看,金黄的玉米粒就像列队的士兵一样整齐地排列着,好像正等待什么命令。

4、院子里一片金色,黄澄澄的玉米一堆又一堆,象一坐坐小金山。

5、玉米的果实成熟了,成熟的玉米像一个巨大的棒槌,头顶还留有老爷爷一般的红缨,等它完全成熟,粒儿突破包壳的束缚,露出金黄的牙齿,仿佛向人们炫耀。

6、玉米越长越高,开出了美丽的花,结出几个又大又嫩的玉米苞,农民看见了这么好的玉米苞,带回了家,留为明年的玉米种子。

7、春天,在田里播上饱满的玉米种,不出一个月,玉米苗便有半人高了,经过细心的照料,吸收了春夏的精华,到了秋天玉米成熟时,玉米金灿灿的,惹人喜爱。

8、不久,玉米上长出了许多小玉米,像刚出生的婴儿,小玉米的顶上还冒出了许多密密麻麻的抽穗。它们你不让我,我不让你,迎来了成群唱着歌儿的蜜蜂,给宁静的菜园带来了生机。

9、过了一两周,我再去看那小玉米它已长成了一个个一尺左右高的玉米,看起来就惹人喜爱。看着那一个个玉米,我嘴就馋,摘一个玉米去洗,才发现顶上的穗没拔呢!

10、看,这块是玉米地,一个个玉米棒又大又长,还露出了好几条‘胡子;呢!可真可爱呀!可能是玉米粒’宝贝儿‘闷在玉米妈妈的“肚子里”里太久了,想出来看看秋天的气氛。这不、连棒子皮都招架不住了,调皮的玉米粒儿穿上了秋天最流行最时尚的黄色礼服。纷纷拔开了棒子皮。一排排珍珠般大小的玉米粒儿像一个个没见过的世面的小宝宝,争先恐后地把小脑袋往外探。

11、玉米在春末夏初开的花,令人陶醉。玉米的花长在茎上,茎和叶柄之间,吐出一串淡黄色的花蕾,玉米的花开后,一阵风拂过,风姑娘用她的魔杖在玉米花头上点了一下,就会落下一片花粉,美丽极了!

12、雨后,玉米的叶子上铺满了水莹莹的雨滴,在雨后的阳光下边的一闪一闪的,像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珍珠在闪闪发光,那时的叶子绿得非常新鲜,让人看着神清气爽,心旷神怡。()

13、玉米地一望无际,一棵棵玉米就像整装待发的士兵,个个英姿飒爽,硕大的玉米棒像一枚枚军功章挂在他们胸前。

14、瞧,玉米地里,一颗颗粗壮的玉米杆上都长着一两个结实的玉米棒子。有的玉米棒子长到一块去了,好像一对双胞胎。

15、那一个个金黄色的玉米摆在了我们的眼前,而且颗粒饱满,一个个就像一个胖娃娃。

16、我又一次鼓足了勇气,用力的掰着玉米,地里除了玉米叶“哗哗”作响的声音,还有“啪啪”掰玉米的声音,时不时还会听见几声清脆的鸟叫,这让我的心里清凉了许多。

17、我瞅准了一只又肥又嫩的大玉米,我用力把它从玉米秆上掰下来,玉米稳稳的落在我手上,我仔细观察,这玉米的外衣是绿里带黄的,脱去外衣,里面还裹了一层内衣,除去内衣,里面还披了一条嫩绿色的纱裙,掀开纱裙再撩起它那金黄的发丝,就露出了它那红白相间的果实,粒粒晶莹剔透,像珍珠一样,紧紧挨在一起。

18、入玉米地,扳几个挑中的胖娃娃放入背篓中,虽然全身被玉米叶糙的有疼又痒,但心中涌出的快乐让我忘记了难受。扳玉米有趣,吃玉米更有一番艺术。

穿越玉米地范文3

1、玉米脱去了绿色的外衣,换上一件黄马褂,等待着农民伯伯的验收。

2、掰下来的玉米棒,堆成一座座金色的小山,很是惹人喜爱。

3、一个玉米棒子就有一尺来长,剥开皮一看,金黄的玉米粒就像列队的士兵一样整齐地排列着,好像正等待什么命令。

4、院子里一片金色,黄澄澄的玉米一堆又一堆,象一坐坐小金山。

5、玉米的果实成熟了,成熟的玉米像一个巨大的棒槌,头顶还留有老爷爷一般的红缨,等它完全成熟,粒儿突破包壳的束缚,露出金黄的牙齿,仿佛向人们炫耀。

6、玉米越长越高,开出了美丽的花,结出几个又大又嫩的玉米苞,农民看见了这么好的玉米苞,带回了家,留为明年的玉米种子。

7、春天,在田里播上饱满的玉米种,不出一个月,玉米苗便有半人高了,经过细心的照料,吸收了春夏的精华,到了秋天玉米成熟时,玉米金灿灿的,惹人喜爱。

8、不久,玉米上长出了许多小玉米,像刚出生的婴儿,小玉米的顶上还冒出了许多密密麻麻的抽穗。它们你不让我,我不让你,迎来了成群唱着歌儿的蜜蜂,给宁静的菜园带来了生机。

9、过了一两周,我再去看那小玉米它已长成了一个个一尺左右高的玉米,看起来就惹人喜爱。看着那一个个玉米,我嘴就馋,摘一个玉米去洗,才发现顶上的穗没拔呢!

10、看,这块是玉米地,一个个玉米棒又大又长,还露出了好几条‘胡子;呢!可真可爱呀!可能是玉米粒’宝贝儿‘闷在玉米妈妈的“肚子里”里太久了,想出来看看秋天的气氛。这不、连棒子皮都招架不住了,调皮的玉米粒儿穿上了秋天最流行最时尚的黄色礼服。纷纷拔开了棒子皮。一排排珍珠般大小的玉米粒儿像一个个没见过的世面的小宝宝,争先恐后地把小脑袋往外探。

11、玉米在春末夏初开的花,令人陶醉。玉米的花长在茎上,茎和叶柄之间,吐出一串淡黄色的花蕾,玉米的花开后,一阵风拂过,风姑娘用她的魔杖在玉米花头上点了一下,就会落下一片花粉,美丽极了!

12、雨后,玉米的叶子上铺满了水莹莹的雨滴,在雨后的阳光下边的一闪一闪的,像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珍珠在闪闪发光,那时的叶子绿得非常新鲜,让人看着神清气爽,心旷神怡。()

13、玉米地一望无际,一棵棵玉米就像整装待发的士兵,个个英姿飒爽,硕大的玉米棒像一枚枚军功章挂在他们胸前。

14、瞧,玉米地里,一颗颗粗壮的玉米杆上都长着一两个结实的玉米棒子。有的玉米棒子长到一块去了,好像一对双胞胎。

15、那一个个金黄色的玉米摆在了我们的眼前,而且颗粒饱满,一个个就像一个胖娃娃。

16、我又一次鼓足了勇气,用力的掰着玉米,地里除了玉米叶“哗哗”作响的声音,还有“啪啪”掰玉米的声音,时不时还会听见几声清脆的鸟叫,这让我的心里清凉了许多。

17、我瞅准了一只又肥又嫩的大玉米,我用力把它从玉米秆上掰下来,玉米稳稳的落在我手上,我仔细观察,这玉米的外衣是绿里带黄的,脱去外衣,里面还裹了一层内衣,除去内衣,里面还披了一条嫩绿色的纱裙,掀开纱裙再撩起它那金黄的发丝,就露出了它那红白相间的果实,粒粒晶莹剔透,像珍珠一样,紧紧挨在一起。

18、入玉米地,扳几个挑中的胖娃娃放入背篓中,虽然全身被玉米叶糙的有疼又痒,但心中涌出的快乐让我忘记了难受。扳玉米有趣,吃玉米更有一番艺术。

穿越玉米地范文4

关键词:玉米 纹枯病 防治要点

1.发病症状

玉米纹枯病主要危害玉米叶鞘、叶片、茎秆和果穗,最初多由基部叶鞘发病,从下而上逐步扩展,典型症状为在叶片、叶鞘或苞叶上形成不规则的云纹状病斑,边缘呈深褐色,病斑逐渐扩大,包围叶片和叶鞘直至干枯。茎秆受害后期组织松软解体,植株极易倒伏,而果穗受害时常造成腐烂,使果穗秃顶,粒重下降,影响玉米品质和产量。环境湿度大时,病斑上可见白色菌丝体,病部组织内或叶鞘与茎秆间常产生褐色不规则的颗粒状菌核,菌核成熟后极易掉落至田间,越冬后成为翌年初侵染源。

2.传播途径

病菌以菌丝和菌核在病残体或在土壤中越冬。翌春条件适宜,菌核萌发产生菌丝侵入寄主,后病部产生气生菌丝,在病组织附近不断扩展。菌丝体侵入玉米表皮组织时产生侵入结构。接种6天后,菌丝体沿表皮细胞连接处纵向扩展,随即纵、横、斜向分枝,菌丝顶端变粗,生出侧枝缠绕成团,紧贴寄主组织表面形成侵染垫和附着胞。电镜观察发现,附着胞以菌丝直接穿透寄主的表皮或从气孔侵入,后在玉米组织中扩展。接种后12天,在下位叶鞘细胞中发现菌丝,有的充满细胞,有的穿透胞壁进入相邻细胞,使原生质颗粒化,最后细胞崩解;接种后16天,AG-IIA从玉米气孔中伸出菌丝丛,叶片出现水浸斑;24天后,AG-4在苞叶和下位叶鞘上出现病症。再侵染是通过与邻株接触进行的,嘶以该病是短距离传染病害。

3.病原

引起玉米纹枯病的病原有立枯丝核菌,其中双核丝核菌主要危害小麦,玉蜀黍丝核菌常危害果穗致穗腐,而玉米纹枯病的主要病原是立枯丝核菌,根据菌丝融合与否划分为不同的融合群,不同融合群菌株在培养性状、致病性等方面均有差异。玉米纹枯菌菌丝幼嫩时白色,老熟后呈褐色,分枝与主枝多呈直角,分枝处有缢缩,分枝附近有隔膜,无锁状联合,不产生孢子。菌丝细胞一般为多核,气生菌丝较发达,白色的菌丝团逐渐纠集为褐色菌核,菌核表面有微孔,抗逆性较强。

4.发病规律

玉米纹枯病以遗留在土壤中和病株上的菌丝和菌核越冬,越冬后仍能存活,成为翌年病害发生的初侵染来源,越冬菌核萌发,长出菌丝侵染叶鞘,病、健叶片和叶鞘相互搭接造成再侵染。该病从玉米苗期至穗期均可发生,危害高峰期在玉米籽粒形成至灌浆期,生长后期植株老健,病菌不易侵入,病情趋于稳定。该病为喜温喜湿病害,温度较高、湿度较大时发病快且重;连作重茬田发病重,与非寄主植物轮作田发病轻;氮肥施用过多、种植密度大、洼地条件的田块发病重。

5.形态特征

玉米纹枯病菌为多核的立枯丝核菌,具3个或3个以上的细胞核,菌丝直径6~10um。菌核由单一菌丝尖端的分枝密集而形成或由尖端菌丝密集而成。该菌在土壤中形成薄层蜡状或白粉色网状至网膜状子实层。

6.防治要点

6.1选用抗病品种。利用抗病或耐病品种是防治该病最经济有效的途径,但目前生产上尚无对玉米纹枯病免疫的品种,高抗纹枯病的品种也较少。但选用早熟、耐病、高产的玉米良种,同样条件可降低病情。

6.2适期播种。实践证明,播期越早,玉米纹枯病发病越早,病情越严重,产量损失越大。因此,应适当晚播,尽可能避免病害的发生高峰期与雨季相遇。

6.3栽培管理。实行间作、轮作,避免连作重茬;合理施肥,基肥为主,种肥、追肥为辅,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适当增施钾肥;合理密植,防除杂草,开沟排水,改善田间环境。

6.4 人工防治。清除遗留在田间的病株,并深翻土地,将带有菌核和病残株的表土层翻压在活土以下,以消灭越冬菌源,减少初侵染源;在玉米心叶期和心叶末期及时剥除病叶鞘及叶片,减少再侵染源。

6.5生物防治。因生物防治具有高效、相对安全的特点,特别是对于其他措施难以解决的土传病害更具有突出优势。吴大椿等[6]研究发现,绿色木霉对玉米纹枯病病菌具有拮抗作用,对其菌丝的抑制率为74%。此外,美国生产的BG-2生物农药对玉米纹枯病的发生也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穿越玉米地范文5

关于感恩节的由来

感恩节(Thanksgiving Day)在北美属于一个特别大的节日,特别是对于加拿大人和美国人来说,这个节日特别重要,即使远在异乡的人也都要在节日前赶回去与家人团聚,共庆佳节。不过,加拿大的感恩节和美国的感恩节不在同一天,加拿大的感恩节是在每年10月的第2个星期一,而美国则是在11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四。

为什么叫感恩节呢?追根溯源,感恩节是和美洲古代的印第安人有关,特别是和玉米的种植有十分密切的关系。1620xx年9月6日,一批英国清教徒难以忍受宗教的迫害,搭乘“五月花号”木船驶往美洲。他们在疲劳、饥饿、寒冷和疾病的袭击下在大西洋上漂泊了65天,最后到达北美殖民地的普利茅斯。

当时正值冬季,气候严寒,田野寂寥。当地印第安人慷慨地拿出贮藏越冬的玉米和土豆,送去猎获的野鸭和火鸡。春天来了,印第安人教他们种植玉米和南瓜,饲养火鸡。白人移民和印第安人建立了亲密的友谊。这年秋季玉米丰收,移民们举行了丰盛的感恩会,用烤火鸡和玉米糕点款待印第安人。印第安人带着各种玉米制品、烤火鸡、南瓜馅饼、野葡萄以及玉米酒浆等参加晚会,人们欢唱歌舞,通宵达旦。以后在每年玉米收获后的11月底,定居在这里的白人移民都要举行感恩会,家家烤火鸡,烹制玉米食品,款待印第安人。长此以往,这种感恩会就成为一种惯例。

关于感恩节的和习俗

感恩节的和习俗:吃火鸡

感恩节的食品极富传统色彩。每逢感恩节,美国和加拿大人必有肥嫩的火鸡可吃。火鸡是感恩节的传统主菜。欧洲移民到美洲后,觉得火鸡的外观与土耳其“身黑头红”的服装特色很相像,于是叫它们为“Turkey”(土耳其)。1947年杜鲁门总统当政时期增加了一项总统放生火鸡的仪式。实际上这个传统仪式可以追溯到林肯总统当政时期。1863年的一天,林肯的儿子泰德突然闯入内阁会议厅,请求赦免一只名叫杰克的宠物火鸡。因为这只被送进白宫的火鸡,即将成为人们的感恩节大餐。20xx年11月20日,布什总统在一年一度放生火鸡的仪式上,放生的两只火鸡分别叫“May”和“Flower”。它们的名字连在一起就是当年清教徒来到新大陆所搭乘的“五月花号”的意思。

感恩节的和习俗:送食物

从18世纪起,美国就开始出现一种给贫穷人家送一篮子食物的风俗。当时有一群年轻妇女想在一年中选一天专门做善事,认为选定感恩节是最恰当不过的。所以感恩节一到,她们就装上满满一篮食物亲自送到穷人家。这件事远近传闻,不久就有许多人学着她们的样子做起来。

感恩节的和习俗:南瓜赛跑

比赛者用一把小勺推着南瓜跑,规则是绝对不能用手碰南瓜,先到终点者获奖。比赛用的勺子越小,游戏就越有意思,常常惹得大家捧腹大笑。

感恩节的和习俗:做游戏

感恩节宴会后,有些家庭还常常做些传统游戏,跳舞、比赛等。其中有些一直流传至今。

感恩节的和习俗:置餐桌

感恩节餐桌的布置也很有特色。主妇们不是照往常一样摆放鲜花,而是摆放水果和蔬菜。中间还常常放上一个大南瓜,周围堆放些苹果、玉米和干果。有时人们还把苹果或南瓜掏空,中间放满去壳的干果或者点燃蜡烛。平时,女主人可以在饭后把客人让到客厅里,但在感恩节却不这样做。感恩节的聚餐是甜美的,每个人都愿意在饭桌旁多呆一会儿,他们一边吃一边愉快地回忆往事,直到最后一根蜡烛燃尽。

感恩节的和习俗:玉米游戏

据说这是为了纪念当年在粮食匮乏的情况下发给每个移民五个玉米而流传下来的。游戏时,人们把五个玉米藏在屋里,由大家分头去找,找到玉米的五个人参加比赛,其他人在一旁观看。比赛开始,五个人就迅速把玉米粒剥在一个碗里,谁先剥完谁得奖。然后由没有参加比赛的人围在碗旁边猜里面有多少颗玉米粒,猜的数量最接近的奖给爆玉米花。

穿越玉米地范文6

龙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图腾之一,是国家、帝王以及男性阳刚的象征。龙的形象集中了虎、蛇、鹰、鱼、牛等九种动物的特征,能适应陆上、水上、天上等各种环境,在中国人心目中,龙几乎无所不能,因而把龙视为四灵(龙、凤、麒麟、龟)之首。凤鸟的起源也很早,它是女性的化身,是阴柔美的代表。凤鸟是由鸡的头、鸳鸯的翅、孔雀的尾、仙鹤的脚组合而成的神鸟,古人把它视为百禽之王。认为它具备仁、义、德、顺、信五德,象征幸福、和美、团圆。

龙与凤阴阳相对,其组合既代表阴阳和谐,又代表男女相生相合,故有龙凤呈祥、龙飞凤舞之说。因此龙凤佩最受人们喜爱,自然成为中国吉祥含义最丰富的佩饰。

龙凤玉佩可细分为龙形佩、凤鸟佩、龙凤组合佩、夔龙佩、夔凤佩等几种。而最早的龙凤玉器造型并不具备后人所描述的形态,其形象是在不断演变的过程中逐渐完善的。五千多年前的红山文化玉龙主要有两种形态:一是猪首龙形;二是“C”字形龙。红山玉凤鸟的形态为一侧面展翅的凤鸟。商代的龙凤玉器开始雕琢纹饰,西周、春秋时期的玉龙凤多为浮雕,纹饰更加繁密,更富装饰性。战国、汉代的龙凤玉佩风格大变,形态多变,雕刻技艺高超。

和战国、汉代相比,魏晋时期的玉雕工艺水平大为下降,玉雕作品缺乏神韵,龙凤玉佩呈现线条简练、体态丰满的特点,但线条涩滞,缺乏战国、汉代玉佩线条有力、流畅的风格。而且在随后的历史中这种特点渐成主流风格,直至明清,无多大变化,浮雕龙凤图案题材的玉器也大体如此。到了明清时期,龙凤纹饰基本作为其他玉器的装饰,但也有少量龙凤玉佩饰。

夔是传说中的一种动物,形象似龙,只有一足。如果画成龙则为夔龙,画成凤则为夔凤,夔龙、夔凤佩主要流行于战国和汉代。

中国人历来中意生肖玉佩

以活生生的动物为玉雕题材早在新石器时代已经出现,在红山文化、良渚文化等新石器文化遗址中都发现了大量玉雕动物佩饰,反映了人类早期和动物相互依存、相互竞争的关系。在随后的历史中,动物玉雕题材越来越广泛,作品越来越多,人们赋予这些动物玉雕许多吉祥寓意和文化内涵。直到今天,玉雕动物佩饰仍深受人们喜爱,尤其是生肖类玉雕挂件,是许多人的心爱之物。

解读玉器吉祥图案

目前已出土的红山玉器中,多数为动物造型的艺术品,除了著名的在内蒙古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发现的“中华第一玉龙”外,还有玉猪龙、玉鹰、玉鸮、玉鸟、玉龟、玉鳖、玉鱼、玉蝉、玉蝈蝈、玉螳螂、玉甲虫等大量动物造型玉器,这些动物造型玉器有的比较写实,有的比较抽象,有的可能是当时人们喜欢佩戴的吉祥物,有的可能是氏族的图腾。

红山玉龙造型大气

红山玉龙的显著特征是整器呈“C”字形,造型大气,不是后来人们常见的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颈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的那种具备九种动物特征的神龙形象,显然只是龙的雏形,是神似而不形似。此类“C”字形玉龙在内蒙古地区屡有发现,有些玉龙尺寸很小,高度只有3~10厘米,这些小玉龙很可能是挂件。而尺寸大的玉龙高度在20厘米以上,应为当时的部落首领才能拥有的器物,是权力的象征,也有可能是部落的图腾。在内蒙古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出土的大玉龙高26厘米,由墨绿色软玉琢成,通体磨光,表面晶莹明亮,周身蜷曲,吻部前伸,上有两个小眼作鼻孔,眼为细长的梭子形,背部有穿孔,毛发呈弧形向后飘起,极富动感。由于它已具备了龙的基本特征,而且是现在发现最早的玉龙,因此被誉为“中华第一玉龙”。

和玉龙有点像的是“玉猪龙”,这种器物肥头大耳,吻部平齐,鼻梁上刻有皱纹状纹饰,这些特征看上去特别像猪,而身体也蜷曲成“C”字形,像龙的躯体,因而通常被叫做“玉猪龙”。“玉猪龙”的首尾之间有一缺口,有点像玉玦,因此也有人称它为“兽形玦”。目前所发现的“玉猪龙”形制大体一致,但大小不同,小的只有两三厘米高,大的高度可达15厘米。

“玉猪龙”的背部均有一到两个对钻的圆孔,似可系绳挂佩。有学者认为,“玉猪龙”是古代先民用于辟邪和祈求吉祥的护身符,是随便佩戴的饰物。从出土时“玉猪龙”成对摆放在死者胸前的情况看,这种器物用于佩戴的可能性极大,但也有学者认为高度达15厘米的“玉猪龙”并不适合做挂件,大型“玉猪龙”只适宜做陪葬品。

良渚玉佩造型写实

良渚人也喜欢佩戴动物玉佩。动物佩有鱼形佩、蛙形佩、鸟形佩、龟形佩等,还出现过猪形佩。良渚玉鱼一般都十分写实,造型简洁生动,鱼嘴微凸,鱼眼清晰,鱼尾分叉,刻有斜向细线,鱼腹有两个孔,用于穿绳佩戴。蛙形佩和龟形佩目前均只发现一件,蛙形佩出土于江苏吴县张陵山遗址,玉器呈黄绿色,钻两圆孔为蛙眼,右眼旁边另钻有一小孔,明显用于穿挂。龟形佩出土于余杭反山遗址,造型写实,栩栩如生,龟的腹部有一对横向穿孔,可穿绳而过,设计十分巧妙。

战国汉代玉佩形神兼备

商代玉雕动物佩饰纹饰简练精美,一般都钻有便于系佩的小孔,动物佩多以鹿、兔、虎、鸟等狩猎对象为主。西周、春秋时期的动物玉佩逐渐向小型化发展,浮雕多而圆雕少,有鹿、虎、牛、羊、猪、马等,小鹿有的作回头状,非常生动。

战国、汉代玉雕动物佩饰题材广泛,不仅有常见的动物形象,还出现了辟邪、天禄等神兽。这一时期的动物玉佩浮雕、圆雕皆有,抽象、写实风格兼备,动物刻画形神兼备,线条有力,技艺高超。魏晋动物玉佩仍以辟邪、天禄等神兽为主,但其工艺水平远不及汉代。唐宋时期动物玉佩的题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天禄佩、辟邪佩几近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骆驼、孔雀等佩饰,造型以写实为主,雕刻粗犷洒脱,线条简练传神。

穿越玉米地范文7

每年11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四是感恩节 (thanksgiving day) 。感恩节是美国人民独创的一个古老节日,也是美国人合家欢聚的节日,因此美国人提起感恩节总是倍感亲切。

感恩节的由来要一直追溯到美国历史的发端。1620年,著名的“五月花”号船满载不堪忍受英国国内宗教迫害的清教徒102人到达美洲。1620年和1621年之交的冬天,他们遇到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处在饥寒交迫之中,冬天过去时,活下来的移民只有50来人。这时,心地善良的印第安人给移民送来了生活必需品,还特地派人教他们怎样狩猎、捕鱼和种植玉米、南瓜。在印第安人的帮助下,移民们终于获得了丰收,在欢庆丰收的日子,按照宗教传统习俗,移民规定了感谢上帝的日子,并决定为感谢印第安人的真诚帮助,邀请他们一同庆祝节日。

在第一个感恩节的这一天,印第安人和移民欢聚一堂,他们在黎明时鸣放礼炮,列队走进一间用作教堂的屋子,虔诚地向上帝表达谢意,然后点起篝火举行盛大宴会。第二天和第三天又举行了摔跤、赛跑、唱歌、跳舞等活动。第一个感恩节非常成功。其中许多庆祝方式流传了300多年,一直保留到今天。

初时感恩节没有固定日期,由各州临时决定。直到美国独立后的1863年,林肯总统宣布感恩节为全国性节日。

习 俗

每逢感恩节这一天,美国举国上下热闹非常,人们按照习俗前往教堂做感恩祈祷,城乡市镇到处举行化装游行、戏剧表演和体育比赛等,学校和商店也都按规定放假体息。孩子们还模仿当年印第安人的模样穿上离奇古怪的服装,画上脸谱或戴上面具到街上唱歌、吹喇叭。散居在他乡外地的家人也会回家过节,一家人团团围坐在一起,大嚼美味火鸡。

同时,好客的美国人也忘不掉这一天邀请好友、单身汉或远离家乡的入共度佳节。从18世纪起,美国就开始出现一种给贫穷人家送一篮子食物的风俗。当时有一群年轻妇女想在一年中选一天专门做善事,认为选定感恩节是最恰当不过的。所以感恩节一到,她们就装上满清一篮食物亲自送到穷人家。这件事远近传闻,不久就有许多人学着她们的样子做起来。

美 食

美国人一年中最重视的一餐,就是感恩节的晚宴。在美国这个生活节奏很快,竞争激烈的国度里,平日的饮食极为简单。但在感恩节的夜晚,家家户户都大办筵席,物品之丰盛,令人咋舌。在节日的餐桌上,上至总统,下至庶民,火鸡和南瓜饼都是必备的。因此,感恩节也被称为“火鸡节”。

感恩节的食品富有传统特色。火鸡是感恩节的传统主菜,它原是栖息于北美洲的野禽,后经人们大批饲养,成为美味家禽,每只可重达四五十磅。通常是把火鸡肚子里塞上各种调料和拌好的食品,然后整只烤出,鸡皮烤成深棕色,由男主人用刀切成薄片分给大家。然后由各人自己浇上卤汁,洒上盐,味道十分鲜美。此外,感恩节的传统食品还有甜山芋、玉蜀黍、南瓜饼、红莓苔子果酱、自己烘烤的面包及各种蔬菜和水果等。

游 戏

感恩节宴会后,有些家庭还常常做些传统游戏。第一次感恩节,人们进行了跳舞、比赛等许多娱乐活动,其中有些一直流传至今。有种游戏叫蔓越桔竞赛,是把一个装有蔓越桔的大碗放在地上,4-10名竞赛者围坐在周围,每人发给针线一份。比赛一开始,他们先穿针线,然后把蔓越桔一个个串起来,3分钟一到;谁串得最长,谁就得奖。至于穿得最慢的人,大家还开玩笑地发给他一个最差奖。

还有一种玉米游戏也很古老。据说这是为了纪念当年在粮食匮乏的情况下发给每个移民五个玉米而流传下来的。游戏时。人们把五个玉米藏在屋里,由大家分头去找,找到玉米的五个人参加比赛,其他人在一旁观看。比赛开始,五个人就迅速把玉米粒剥在一个碗里,谁先剥完谁得奖,然后由没有参加比赛的人围在碗旁边猜里面有多少玉米粒,猜得数量最接近的奖给一大意爆玉米花。

人们最喜爱的游戏要算南瓜赛跑了。比赛者用一把小勺推着南瓜跑,规则是绝对不能用手碰南瓜,先到终点者获奖。比赛用的勺子越小,游戏就越有意思。

穿越玉米地范文8

玉米也算是一种水果,它的表面看起来是金黄色的,而且还很光滑润泽。玉米是一颗颗的,它身上的那些小颗粒,就像一块块金子一样,它们穿着绿色的衣裳,活像一个待在襁褓中的婴儿。我喜欢吃玉米,也喜欢玉米,喜欢的不仅仅是它长得好看,更多的是,它还非常甜美可口。在夏天,不仅仅是西瓜受欢迎,玉米也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水果。

这天周六,妈妈正要出去买菜,而我嘴馋,突然想吃玉米了。于是,在妈妈要出门的时候,我拉着妈妈的衣服说道:“妈妈,现在有没有玉米卖呀?”妈妈听后,摸了摸的头说:“天天这是又嘴馋了,想吃玉米啦?”我脸一红,诚实的点了点头。妈妈笑道:“现在夏天,玉米挺多的,到时妈妈帮你买回来哦!”我一听,整个人都兴奋了。

妈妈出门后,我在家等待,有些着急,我太久没有吃玉米了,现在没有吃到玉米,心里就有些不好受。于是我就盼来盼去,终于盼到妈妈回来。妈妈提了一个袋子,里面装着几颗硕大的玉米。金黄色的玉米躺在袋子里,十分的乖巧,我忍不住上前把玉米搬到厨房,妈妈看我这猴急的模样,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来到厨房,妈妈就帮这些玉米脱了衣裳,把它们一个个都放进水盆洗澡。而那些玉米宝宝十分调皮,在水中滚来滚去,十分不安生。妈妈把玉米洗完澡之后,就把它们放进锅里,再往锅里面倒了一些水和盐巴,之后再把锅给盖上。那些玉米宝贝才安安稳稳地在锅里睡觉,之后,妈妈开了火,开始煮玉米,煮玉米的时间有些久。

妈妈告诉我说,煮到水开的时候,再用温和煮三十分钟,这样玉米才能完全熟透。我听了妈妈说的话,就一直坐在旁边等待,仿佛时间过得很慢,我等了许久,水还没有开。但是我没有放弃,坚持了下来,不知过了多久,水开了,又要等上三十分钟。等着等着,妈妈就走了过来,她摸了摸我的脑袋,说道:“好啦,玉米熟了!”我一听,整个人都精神起来了。

之后,妈妈把玉米倒在冷水里,煮过的玉米变成了橙红色,更加漂亮了。等玉米凉了之后,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颗玉米啃了起来,甜甜的味道在口中蔓延,简直是越吃越美味,玉米果然是好吃!

穿越玉米地范文9

李皓雨,9月29日日记:回家路上的美景

“坐票没了,还剩三张站票,要不要?”售票员不耐烦地说道。“要的,要的!”归心似箭的我赶紧把钱递进了窗口。拿到回家的火车票,心总算安稳下来。

因为是十一黄金周的第一天,出行的人打堆儿,进候车室我更是吓了一跳。宽敞的大厅里人山人海,空气里飘荡着各种各样的味道,让人有种窒息的感觉。我在人群里左冲右突,才到达所乘车次的进站口。

上车还算顺利,大家排着队一个个登上列车,空荡荡的车厢很快就装满了,座无虚席,就连过道上也站满了人,要想走个来回都不容易,我背着背包,靠着一个座位,站定了。

火车开出城市,在田野上奔跑。车窗像挂着一幅变幻的画,这一幅是一片挂着黄果的橘子林,下一幅是鸭子戏水的池塘,再下一幅就变成了竹丛掩映中的白墙青瓦的农舍……

欣赏了一会儿窗外的秋色,腿站得有些累了,换了个姿势,继续站下去――离家,还有三个多小时的路程呢。

火车到了一个小站,下车的人少,上车的人却多,随着越来越多只鼻孔的呼吸,车厢里的空气仿佛越来越稀薄。不断有人在身边挤来挤去,试图找到一个座位,可都是徒劳。这么拥挤,而且每个人的终点都不是一二十分钟就能到达,谁愿意让出宝座啊!我的头越来越沉重,胸口发闷,腿也麻木了,不知道还能坚持多久……

我靠着的座位,坐着一个年轻的女孩,耳朵里塞着MP4的耳塞,她似乎已经在音乐中睡着了,把一只棕色的包护在胳膊里,眼睛闭着,嘴角还挂着一丝浅笑。她好幸福,一定做了什么美梦,而我,还得站在这里继续受煎熬……

突然,火车一晃,虽然震动不是很剧烈,但我那已经发麻的腿,不由得一软,倒在座位上,碰着了年轻的女孩。她警觉地睁开眼。“对不起!”我连忙挺直身子,向她道歉。

“没关系的!”她笑了笑,说:“你是不是不舒服,脸色那么白?”没等我回答,她站起来:“你坐下来休息一会儿吧!”

“谢谢啦!”我顾不上推让,一屁股坐了下去――得了解放的双腿真舒服呀,比夏天大汗淋漓时来十根冰激凌有过之而无不及!我不好意思地看了看给我让座的女孩:“我坐一会儿就行。”

坐了15分钟,浑身都有劲了,我起身,请那位好心的姐姐坐下。一去一来,我和她聊开了,从读书的学校到路上的风景……一个座位变成我们两个人的,两个人轮流“看座”,一个人的疲倦变成了两个人的轻松……

受了我们的启发,车厢里越来越多的座客,开始和身边的站客轮流看座,车厢里充满了快活的气息。漫长而枯燥的旅程,因此变得愉快而轻松。我想,车厢里这温馨的画面,应该美过窗外秋天的美景吧?

熊地宽,10月1日日记,拾来的秋天

还没有到姥姥家,远远的,就看到了屋檐下挂着的一片秋色――一串火红火红的小辣椒,像一簇火焰燃烧着,金黄的玉米棒子,垂挂着丰收的殷实。

“姥姥,家里种了玉米和辣椒么?”我进门就忍不住问。姥爷笑着摇头:“家里的地都种了果树了。”“那屋檐下的辣椒和玉米,哪儿来的?”姥姥看了姥爷一眼,说:“都是你姥爷拾来的。”

“拾来的?”我好奇地还想追问,姥爷眨了眨眼睛说:“怎么样,明天和我一起去拾秋吧。”

早晨,天蒙蒙亮,姥爷就喊醒了我。背着一行军壶开水,两只大背篓,包上四张煎饼,我们从家里出发,穿过村庄,走过一条河流,到达目的地。

那是一片开阔的田野,姥爷说,当地人是不屑于捡拾那点小果实的,他们心急火燎地雇了一些短工来帮忙,以最快的速度完成这一季的收获,又以最快的速度挤上进城务工的列车。他们可没有闲心去关注失落的那几穗玉米,而那些打短工的人呢,五十块钱一天的标价,只要完成就好,至于丢掉了多少玉米,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我们一老一少喝了水,吃了两张饼,开始了在地里的搜寻。 太阳刚从山后升起,勾勒着两个拾秋者的身影。我们躬身于田野,专注地在收割过后荒凉的地间寻找。姥爷说,秋天的果实,最好的归宿是归入粮仓,如今,却被浮躁的人遗弃。这样说着,姥爷的脸上流露出父亲对孩子般的心疼。我和姥爷都俯身拾着,“嘿,这里有条漏网之鱼!”我发现了一穗躲藏在枯叶中的玉米,高声朝姥爷大喊。“哈哈,看你往哪儿躲!”姥爷揪住了藏在泥块下的一只红薯。一种不断发现的快乐,让我们忘了腰板的疼痛,也忘了时间的流逝。

暮色不觉来临,雾霭笼罩四野。我们的眼前终于变成了混沌的一片。收拾背篓,姥爷带着我穿过河流,村庄,回到了家里。

穿越玉米地范文10

企业之间的竞争就好比穿越一块玉米地,穿越玉米地比什么?第一,比谁穿越得快。比从玉米地的这一端穿越到另一端谁用的时间最短。这比的是速度。第二,比穿越玉米地的过程当中,谁掰的玉米多。这实际上是效益,是一个企业最核心的指标。第三,比在掰玉米的过程中,你的皮肤被玉米的叶子划破的伤口的多少。也就是还要考察你受伤的情况。这是现在衡量企业的有效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杠杆和指标,就是安全。速度、效益、安全,就是现代企业有效性三个相互关联的层面,必须综合考虑。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单纯追求一个指标容易,难的是综合。

通过这个隐喻分析我们对应考量教学的有效性,同样有这三个方面的指标:第一个指标是教学效果,也就是隐喻中的谁掰的玉米多的问题;第二个指标是教学效率,也就是隐喻中的谁穿越玉米地用的时间短的问题;第三个指标是教学效益,也就是谁穿越玉米地更安全的问题。教学的有效性就是要从这三个维度来综合考量。

一、“效果”好不好――“教学预设”引发“学生生成”了吗

教学效果是指对教学活动结果与预期教学目标的吻合程度的评价。这个视角主要考虑教学是否“走得对”的问题。虽然,对一节课我们进行了精心的“预设”,但在课堂上还是会出现多种结果:其一是事先的预设比较顺利地“生成”了;其二是由于引导不得法,出现了“预设未生成”的尴尬局面;其三是虽然教学中出现了“意外”,但是教师通过巧妙的引导,获得了“非预设生成”的意外收获。

新课程提倡生成性,实际上是由人的本性、新的课程观、新的教学观决定的。所以,这个生成性就不像传统教学当中的那样仅仅表现为教师的一种机智,表现为善于捕捉和处理课堂中的一些偶发事件。生成性是新课程教学的基本特性、基本价值追求,它要从原来的“特例”走向现在的常态。

新课程强调“学习共同体”的构建。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意味着教师在课前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这种教学可能就不好“教”了,为了推测课堂上的种种可能,以便在课堂上顺利指导学生完成探索课程,教师必须非常仔细地研读教科书,查阅更多的相关资料。

然而,强调生成性并不意味着否定教学预设。预设是必要的,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堂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教育活动,预设是课堂教学的基本特性,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要求。教师在课前必须对教学目的、任务和过程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和安排。课堂上也需要按预先设计开展教学活动,保证教学活动的计划性和有效性。

教学预设与学生生成是辩证的对立统一体,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翼,缺一不可。预设体现对文本的尊重,生成体现对学生的尊重;预设体现教学的计划性和封闭性,生成体现教学的动态性和开放性,两者具有互补性。

1.准确定位教学预设,提升学生生成的质量。

第一,教师首先要深入钻研教科书,读出教科书的本意和新意,把握教科书的精髓和难点,把教科书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具有走进去的深度和跳出来的勇气;其次教师要拓宽知识面、丰富背景知识;最后教师要研究学生心理和学习心理。这三点是教师在课堂上有效地激发生成、引领生成和调控生成的基础。

第二,要强调教科书的基础性地位和主干性作用,超越教科书的前提是源于教科书,必须对教科书有全面准确的理解,真正弄清楚教科书的本义,尊重教科书的价值取向,在这个基础上结合学生经验和时展去挖掘和追求教科书的延伸义、拓展义,去形成学生的个性化解读。

第三,要强调精心预设,课前尽可能预计和考虑学生学习活动的各种可能性。

2.明确指向的学生生成,提高教学预设的各种性能。

第一,指向学生生成的主体性,提高教学预设的针对性。“教”是为“学”服务的,它意味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规律进行预设,想学生所想,备学生所想,从而使教学预设具有针对性。

第二,指向学生生成的随机性,提高教学预设的开放性。学生生成是师生的“即兴创造”,是“无法预约的美丽”。因此,预设要有弹性和开放性,给生成腾出时间和空间。

第三,指向学生生成的动态性,提高教学预设的可变性。学生生成具有动态性,这就意味着上课不是执行教案而是对教案再创造的过程;不是把心思放在教科书、教参和教案上,而是放在观察学生、倾听学生、发现学生并与学生积极互动上。它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不能拘泥于课前的预设,要根据实际情况,随时对设计作出有把握的调整、变更。

二、“效率”高不高――“学习所得”与“教学所耗”比值如何

教学活动是一种精神性生产活动,沿用经济学概念,可将教学效率表述为:教学效率=教学产出(效果)/教学投入,或教学效率=有效教学时间/实际教学时间×100%。“教学效率高不高”主要指教学产出与教学投入的比值大不大(比值越大效率越高),这个视角主要考虑教学是否“走得快”的问题。就一节课来讲,它的时间是固定的,因此教师要想提高教学效率,就必须要课上得简洁而有活力,扎实而有吸引力,在单位时间里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对教学资源来说,要从实效出发,做到经济、合理,不浪费、不摆形式。关键在于,这种“效率”不是以“完成任务”为指标,而是以更好的学习状态、更多的学习收获为指标的。

有效教学课堂的实质,是教学与学习的高度一致,是教师的教学进度与学生的学习接受度高度一致,是教师教学任务和学生学习结果的高度一致。有效的教学应该是教师的教学进度和学生的学习接受度乘积的最大值。这个乘积的最大值不是指其中某一项的值与另一项相比差值很大。也就是说,当在教学进度与学生接受度是固定值的时候,比如两数的和为10时,两个因数的值相差越小乘积越大,相差越大乘积越小。比如教学进度是9,学习接受度为1,乘积仅为9;而教学进度是5,学习接受度也是5时,乘积却是25。所以,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有的教师的课堂,教师全力以赴地教学,学生也倾情投入,可是课堂教学却是低效的?因为,要想使课堂达到高效,不仅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努力和投入,而且在教师和学生投入一定的情况下,要相互照顾对方的“度”,将教师的教学进度和学生的学习接受度和谐地统一在一起,才能让课堂效率最大化。这就像齿轮一样,要想对外输出最大动力,不仅仅需要每个轮子都尽力地转动,还需要轮子与轮子之间的协同转动,如果轮子各顾各地转动,往往是内耗动力而不是外输动力。

教师本职工作并不是赶超教学进度,而是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的学习结果更理想。所以,教学进度应该主动照顾学生的学习接受度,这样才能实现高效教学。然而,影响教师教学进度的因素很多,如,课程标准、教学设计等。因此,大多数教师认为,教学进度是一个必须完成的指标,完成教学进度是一节好课的重要指标。但实际上,真正决定教学效率是否高的指标是学生学习的接受度,可见,真正决定教师进度的应该是学生的接受度。这就需要教师具有教学的智慧,善于调整教学进度适应学习接受度,实现教师的教学进度和学生的学习接受度完美共生。

在大多数学校的管理者看来,确保教学进度是判断教师是否合格的最低标准。学生的成绩不佳,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教师根本就没有教完要考的内容,另一种是学生缺乏理解所教内容的能力。前者是教师的过错,后者是学生的责任。这就决定了教师是被动地服从来自教室外的教学进度安排,而不是主动顺应来自教室内的学生学习接受度。学校管理者应该给教师决定教学进度的权力,以使其适应学生的学习接受度。但将教学进度的决定权授予教师,并不意味着学校就不再对教师教学进行控制。此时,学校管理者对教师的管理,将更为宏观,更为长远,不在于一时一课,也不在于眼前的成绩与表现,而在于对教师教学计划的审核和指导,对学生长远发展的预期与推进。

三、“效益”长不长 ――“眼前效果”与“未来发展”怎样兼顾

教学效益是指教学活动的收益、教学活动价值的实现。具体说,是指教学目标与特定的社会和个人的教育需求是否吻合及吻合程度的评价。“是否吻合”是对教学效益的规定,“吻合程度”是对教学效益的把握。这个视角主要考虑教学能够“走多远”的问题。

穿越玉米地范文11

神作,小编们当然不会错过!

在这一部《X战警》中,一大波变种人正在消失,这都归结于“特拉斯克工业”制造的特种战斗机器人“哨兵”。它们异常强大,能检测到变种人的存在,将其赶尽杀绝。金刚狼必须回到过去,联合从前的变种人,阻止特拉斯克研制出“哨兵”机器人。

金刚狼改变过去逆转未来了吗?答案是肯定的,否则编剧们都可以回家洗洗睡了。关于穿越到未来的方法有很多,金刚狼选择(也是唯一的选择)的方法是让幻影猫用能穿越一切障碍的超能力,让金刚狼的灵魂回到十几年前的身体里,控制从前的自己的行为。

本刊小编收集了各个编辑部的小编们对于穿越的设想,让我们来看看这些高素质、高学历的文化工作者们是怎么看待穿越这码事儿的吧。

在正月十五那天,虔诚地向月神祈祷,用自己的真心换取一次穿越的机会。

P S : 传说此法有万分之一的成功率。中国13多亿人口,此招估计会有几十个人成功。

到故宫去,一不小心撞到柱子上晕过去,醒来就会穿越。

P S : 这种方法最有可能穿越到清朝,不要问我为什么。财经编辑部

买古玉,古玉可能会用神秘力量带你回到古代,而且还很有增值空间,买了不会亏的。

PS:要买那种你一看就有种“最熟悉的陌生玉”感觉的玉。

在深山里遇到奇怪的动物的话,一定要跟上,它能带你去一个更精彩的世界!

PS:请问提出这个想法的编辑是叫爱丽丝姨妈吗?

以接近光速的速度飞行。 穿越虫洞。 穿越黑洞。

金刚狼

越时空,承担起挽救变种人命运的艰巨任务。

万磁王

超级反派, 在《逆转未来》中想控制全人类。

闪 烁

拥有传送人和物体的能力,拼尽全力避免变种人灭亡。

智趣源书刊工作室

方法1 黑洞后的世界

靠谱程度:

科学家之所以盯上黑洞,还是跟光有关。你也许知道黑洞拥有惊人的吸力,连光那样迅速的东西都逃不出它的“手掌心”。科学家似乎认为,能PK过光速的东西,一定有穿越的能力。所以,许多人认为,黑洞的背后也许就是另一个时空。

但问题是,黑洞具有强大的破坏力,除非我们拥有比金刚狼更强大的肉体或者有其他护身的办法,否则很有可能还没到另一个世界就被黑洞压成肉饼了。

方法2 光速穿行―秒速三亿米

靠谱程度:

如果我们能达到光速,就能在任意的一个时间点上停留,实现穿越。这一设想已经在科幻电影中被无数遍演绎了,但事实上,迄今为止,还没有人找到能让我们达到光速的办法。

实际上,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渐渐超越了音速,光速似乎也不在话下。但是,光速穿越毕竟是一种设想,即使拿出大笔款项实现了光速飞行,我们也不一定真的能穿越成功。

方法3 带你旅行的虫洞

靠谱程度:

虽然都是洞,但作为时空旅行隧道,虫洞比黑洞要安全得多。当然,虫洞里并没有虫子,所以怕虫子的米粉不需要带杀虫剂穿越。事实上,虫洞只是爱因斯坦等科学家在研究引力场方程的时候假设出来的,也就是说,它只是人类为了研究时空旅行凭空“制造”出来的洞。

魔形女

可变形伪装成任何人的模样,曾失足成为万磁王的手下。

X教授

拥有心灵感应和控制心灵的能力,帮助金刚狼挽救人类。

穿越玉米地范文12

黑龙江省玉米田病害主要有玉米大、小斑病、玉米褐斑病、玉米穗腐病和粒腐病、玉米病毒病等。

1 玉米大斑病

玉米大斑病也叫条斑病。各玉米产区都有发生,在大发生年份,感病品种减产50%左右。

症状:本病以侵染叶片为主,也侵染叶鞘和苞叶。发病初期,叶上出现水浸状青色病斑,以后逐渐沿叶脉向两端扩展,形成中央黄褐色,边缘褐色的梭形大斑。温度高时,病斑在叶正反两面生大量灰黑色霉层。病斑能结合连片,使植株早期枯死。

发病规律: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病残体内外越冬。田间传播发病的初次侵染菌源,主要来自玉米秸秆上越冬病组织重新产生的分生孢子,借风雨气流传播。适宜于发病的温度为20~25℃,超过28℃对病害有抑制作用。

防治方法: ①种植杭病品种如丹玉13、中单2号等。②清除田间病残体,集中烧毁,或深耕深翻,压埋病原。③加强田间管理,促进玉米健壮生长,增强抗病力。④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于玉米雄花期喷1~2次,每隔10~15天喷1次。

2 玉米小斑病

症状:玉米从幼苗到成株期均可感病且造成较大的损失。以抽雄、灌浆期发病看。病斑主要集中在叶片上,一般先从下部叶片开始,逐渐向上蔓延。病斑初呈水浸状,后变为黄褐色或红褐色,边缘色泽较深。病斑呈椭圆形、近圆形或长圆形,有时病斑可见2~3个同心轮纹。

发病规律:病菌以菌丝或分生孢子在病残体内越冬,在翌年温度比较适宜的5、6月份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借气流或雨水传播。

防治方法:①推广种植中单2号、丹玉13等抗病高产品种,可有效减轻小斑病的发生为害。②加强栽培管理,在拔节及抽穗期追施复合肥,促进健壮生长,提高植株抗病力。③清洁田园,将病残体集中烧毁,减少发病来源。④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从心叶末期到抽雄期,每7天喷1次,连续喷2~3次。

3 玉米褐斑病

玉米褐斑病在我国绝大多数玉米产区都有发生。温暖潮湿区发生较多。

症状:发生在叶片、叶鞘和茎上,以叶和叶鞘交接处病斑最多,常密集成行,初为白色到黄色小斑,渐变成褐色或紫褐色,圆形、椭圆形到线形,隆起附近的叶组织常呈红色,后期病斑的表面破裂,散出褐色粉末。病叶局部散裂,叶脉和维管束残存如丝状。

发病规律:病菌以休眠的孢子囊在土中或在病残体上越冬。在玉米生长中后期(7~8月)温度较高(23~30摄氏度)、湿度较大(相对温度85%以上)、且阴雨日较多时,利于病害的发生和流行。低洼潮湿地块和连作地块发病较重。

防治方法:①玉米收获后,及时清除田间病残株,深耕深埋,减少病菌初侵染来源。②合理排灌,降低田间湿度,创造不利于病害发生的环境条件。③不用病株作饲料或沤肥。④重病田应和其他作物轮作2~3年。

4 玉米穗腐病和粒腐病

症状:果穗及籽粒均可受害,被害果穗顶部或中部变色,并出现粉红色、蓝绿色、黑灰色或暗褐色、黄褐色霉层。病粒无光泽,不饱满,质脆,内部空虚,常为交织的菌丝所充塞。果穗病部苞叶常被密集的菌丝贯穿,黏结在一起贴于果穗上不易剥离,仓贮玉米受害后,粮堆内外则长出疏密不等,各种颜色的菌丝和分生孢子,并散出发霉的气味。

发病规律:病菌在种子、病残体上越冬,为初染病源。病菌主要从伤口侵入,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温度在15~28℃,相对湿度在75%以上,有利于病菌的侵染和流行,高温多雨以及玉米虫害发生偏重的年份,穗腐和粒腐病也较重发生。玉米粒没有晒干。入库时含水量偏高。以及贮藏期仓库密封不严,库内温度升高,也利于各种霉菌腐生蔓延,引起玉米粒腐烂或发霉。

防治方法:①实行轮作,清除并消毁病残体。适期播种,合理密植,合理施肥,促进早熟,注意虫害防治,减少伤口侵染的机会。玉米成熟后及时采收,充分晒干后入仓贮存。②药剂拌种及药剂防治。

5 玉米病毒病

玉米病毒病有玉米粗缩病和玉米矮花叶病两种。

症状: 玉米整个生育期都可感染发病,苗期受害重,5叶期~6叶期即可表现症状,病苗叶片浓绿僵直,宽短而厚,心叶不能正常展开,病株生长迟缓、矮化,9叶期~10叶期,病株节间缩短,矮化明显,常不及健株的一半,多数不能抽穗结实。个别雄穗虽能抽出,但分枝极少,没有花粉,果穗畸形,花丝极少,多不结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