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父亲微电影

父亲微电影

时间:2023-05-30 10:16:30

父亲微电影

父亲微电影范文1

微电影《父亲·父子篇》海报微电影在网上已经出现了几年的时间了,其编剧或者导演大多是一些初涉电影的人士,他们所导演的微电影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偏离电影惯常的叙事方式,沉浸在自己的情绪中自弹自唱,更多地像是实验电影,鲜顾观影者的感受。

筷子兄弟是近两年崭露头角的微电影导演,2010年推出首部作品《老男孩》,因其优异表现而使得这一年被行业内称为“微电影元年”。随后,筷子兄弟又陆续推出了《赢家》、《父亲·父女篇》、《父亲·父子篇》,均获网络超高人气。本文将以网络点击量最高的《父亲·父子篇》为例,对其成功的叙事因素进行分析。

一、“戏剧”化的微电影

历数网上点击量最高的微电影作品诸如《父亲》、《老男孩》、《打你个大西瓜》、《一触即发》、《看球记》等,分析其成功因素,有一个共性,那就是“戏剧”性,这和好莱坞电影卖座的秘诀如出一辙。

(一)戏剧的结构

好莱坞的影片注重电影的“戏剧”结构,一般来说都是经典的三段模式:建置、对抗、结局;并以两个“情节点”为关键点,将剧情的发展由“建置”引向“对抗”,再由“对抗”引向结局。以一部90分钟的电影为例,第一个情节点大约在前10到15分钟;第二个情节点大约在剧终前的10到15分钟[1]。纵览网络上成功的微电影作品,基本都暗合这一规律。

以《父亲·父子篇》为例,该片总长27分钟,故事完整,叙事情节并不少于我们在电影院看的电影。其情节如下:父亲肖胜利的越战中断腿——儿子肖大宝出世——发现肖大宝是个天才——天才的破灭——和人打架——和女人鬼混——父亲肖胜利下岗——肖大宝偷看女厕所——被羞辱的父亲当老师的面打儿子——肖大宝离家出走——桥下唱歌被打——街头沦落——当人体模特——摆摊做手机贴膜——改行当婚庆主持——进入快乐男声——一举成名——开歌友会——父亲肖胜利来看儿子的歌友会——肖胜利打抱不平——肖胜利被车撞——肖大宝演唱会。

肖大宝由一个神童转变为一个混混,这是该片由建置转向对抗的情节点,后来肖大宝通过选秀节目一举成名,举办个人歌友会,成为该片由建置转向结尾部分的情节点。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可以看出,在这部不足半小时的微电影中,不乏一个完整的电影戏剧结构。

(二)戏剧的冲突

世界百年的电影史走到今天,剧本要按戏剧冲突律来演进剧情,从而获得观众,这已经得到了时间的充分验证,每个希望获得票房成功的编剧都必须考虑到这一点。微电影说到底还是电影,同样也不能忽略这点。以戏剧冲突律来推进剧情,必然在结构上会形成一系列的冲突,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尾在内的完整情节线索,造成影片的紧张感,从而使影片剧情跌宕起伏。

以《父亲·父子篇》为例,肖大宝是个神童和肖大宝成为混混,这是冲突一;肖大宝因打架而得罪领导的儿子,间接导致了父亲的下岗,这是冲突二;肖大宝偷窥女厕所和被学校严厉批评、父亲在学校教训儿子,这是冲突三;肖大宝和父亲关系闹僵,离家出走,这是冲突四;肖大宝因生活所迫在桥下卖唱、当人体模特、做手机贴膜,这是冲突五;父亲来看儿子肖大宝的歌友会,路上打报不平,这是冲突六;父亲被车撞,惨死街头,儿子在闪耀的聚光灯下开始了自己人生最辉煌的时刻,这是冲突七。在整个片子中,可以明显地看到这么一条充满了冲突的剧情线索。

戏剧式结构就是要按照戏剧冲突的规律,造成影片的紧张感。高潮是戏剧式结构的顶点,戏剧冲突在这一时刻由量变达到质变。在《父亲·父子篇》中,父亲的惨死和儿子开始人生辉煌时刻的对比形成的冲突,是该片的高潮所在。

(三)戏剧的人物

影片主题是由人物来体现的,矛盾冲突要靠人物来展开。情节的安排、场面的处理、细节的选择和运用,都要以人物为依据。

高尔基说:艺术是创造人物性格的工作。德国文艺批评家莱辛也说:“一切与人物性格无关的东西,作家都可以弃之不顾。只有性格是神圣的,加强性格,鲜明地表现性格,是作家在表现人物特征的过程中最当着力用笔之处。”[2]

在世界电影史上有一部里程碑式的影片——《火车大劫案》,这部电影之所以有着划时代的意义,是因为它开始了电影中不同“场景”间的剪辑,但是,如果这部影片交给现在的观众来欣赏,肯定味同嚼蜡,毫无票房价值,原因之一就在于片中根本就谈不上人物的塑造。

影片主题的体现要通过人物展开,影片的戏剧矛盾冲突要通过人物来实现,影片的情节安排和场面处理要以人物为依据,可以说,列举所有的微电影作品,看不到人物塑造的、或者淡化人物塑造的作品,都难言成功;而那些挣得了一致口碑的微电影,其片中的人物性格、动作特点等无一不是被塑造得惟妙惟肖、深得观众之心。

二、微电影的叙事个性

(一)扬人物、弃细节

《父亲·父子篇》分为23个段落,共195个镜头,平均每个段落不到10个镜头,这其中,很多段落还由不同的场景组成。用如此少的镜头完成整个影片的叙事,就是因为导演舍弃了很多的细节交待。

比如在肖大宝离家出走后桥下卖艺的段落中,肖大宝为自己谋了一份大排挡边演唱的生计,他工作得非常投入和起劲,而且充满了幻想与渴望,他甚至在为顾客唱歌的时候梦想着自己成为了粉丝成群的大腕儿,然而这仅有的生计和快乐被一群黑社会的混混给毁灭了。这样一个信息量颇大的叙事段落,导演只用了4个镜头就完成了。没有交代肖大宝混生活的城市,没有交代大排档的地点,没有交代黑社会混混的背景、身份、动机,仅用4个镜头完成了这一段落的故事讲述,而情节的力量一点都不弱,这得益于人物造型的效果,并以此为基础,放弃了细节的交待。

(二)扬表演、弃台词

台词的作用是交代剧情的发展、刻画人物的性格、表现人物的情感。演员念台词时和生活中说话是一样的速度,如果在微电影中,存在太多的台词,电影时间被演员说话占用了,剧情就难以快速推进,那么,微电影势必就很难“微”起来。在微电影中减少台词的出现,这样就可以为电影的叙事节省大量的时间。那如何在省略台词的情况下保持微电影叙事的完整性呢?答案是——依靠人物的造型。

在传统的电影中,人物的造型是通过“表演”完成的,并且被要求“演得像没演一样”,但是,在微电影《父亲·父子篇》中,对人物造型的要求却恰恰相反,其运用的是“意向造型”和“夸张造型”。

1.意向造型

从审美角度来说,意向造型就像东晋大画家顾恺之的美学观——以形写神。从一幅静静的画面中感受到意境和流动着的神韵。

在《父亲·父子篇》中就有很多这样的镜头,这种镜头运用的妙处在于,它用一种意境替代了一般电影中的叙事细节的累积,从而节省了叙事的时间。比如儿子负气出走的镜头,肖大宝坐在装满货物的货车箱上,远远地看着逐渐远离的地方,镜头的时间拉得很长,虽然就是一个造型,但是观众明明“看到”了他已经走入江湖并历经磨难的影子,尽管这些细节并没有表现。再看父亲下岗时塑造的那个形象,全景、静止、背景是烟囱冒着烟的工厂,肖胜利手把着自行车,车上堆满被扫地出门的行李,茫然和欲哭无泪地望着远方,此处,导演抽掉了叙事的细节,也没有塞入其它的段落和场景来营造父亲下岗非常可怜的累积效果,虽然就是这么一个镜头,但是这个镜头完全达到了导演的意图。

反观通常我们在影院观看的电影,如果要表现主人公步入江湖后经历的磨砺,往往会要设计一些情节,用累积的场景和段落去表达。同样,如果要表达父亲下岗那一刻的无助与内心的反抗,导演一般也会用若干事件去堆积这种情绪,而不是仅用一个镜头。而在《父亲·父子篇》中这种意向造型的运用,一个镜头的意向造型即可用来表达若干镜头的叙事甚至若干场景的叙事,从而省略掉叙事的细节,甚至在神韵和意境上更胜一筹。

2.夸张造型

夸张的造型,可以说是“过头”的表演,但是这种表演上的“过”却并非就是表达上的“过”。在戏剧表演中,“效法其过为之必真”,“宁过勿欠”方能“神韵饱满”讲的就是这种意思。[3]

在《父亲·父子篇》中,儿子肖大宝长大后,由一个神童变成一个顽皮打架的青年,导演对打架一节的叙事就表现得非常的夸张,总共3个镜头,夸大的表演将肖大宝由神童变为混混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又如肖大宝在和女人鬼混和偷窥女厕所时的那些表情,其实都有很夸张的成分,但是,观众并不觉得“过”,因为,这种夸张的表情是用以节省镜头叙事为交换的,在微电影的“微”时间内,如果表演不够“过”,反而觉得表达“欠缺”了。

法国表现派演员的代表人物哥格兰认为,艺术就是需要表现,表演不应该只是以真实为目的,而是需要对真实的生活进行抽象的表现,进行抽象的表现下的美实际上包含了更多的真实。[4]可以说,哥格兰所倡导的表现,和微电影《父亲》中的故意求“过”的表演是一个道理。

三、造型的“能指”与“所指”

综合上面两点来说,人物造型成为了一种符号,这是电影语言的表达独有的特点。与电影的传播符号画面、声音、文字相比较,这个符号的含义不同,画面、声音、文字更像是一种符码,而符号是一种超出符码传播内容的象征。这可以用索绪尔语言学概念中的“能指”和“所指”来对比理解。

如导演用了很夸张的人物打架的造型来完成了肖大宝从神童走向没出息的混混的过程。这里的“能指”就是一场街头的斗殴,通常电影的处理方法是设计一系列的镜头,让这场斗殴的叙事显得真实。但是,在《父亲·父子篇》中,这场斗殴成了主角肖大宝的一场夸张的表演,没有前因后果的交待,只是从人物造型完成了一个神童向混混的转变。斗殴,已经仅仅成为了一个人物造型的场景交待,而这个夸张的斗殴造型的“所指”已经不仅仅是斗殴,而是一个人物的转变。正因为如此,夸张的表演,让观众感觉到的倒并不夸张,而是真实了。

就电影的造型而言,导演一般要求演员“演得像不演一样”,但是在微电影作品中,“演”成了叙事的手段,而且造型不妨夸张,不妨超越生活,从而浓缩时空,用夸张的造型或者意向的造型达到微电影叙事的高度概括性,使画面超脱“能指”的范畴,达到“所指”的效果。

结语

就电影的发展历程来看,微电影还是一个刚刚诞生的电影形式,但就其观众接受面来看,微电影正在或已经超越在电影院中播出的电影。如何从入行零门槛、竞争者却多如牛毛的状况下脱颖而出,这成了微电影制作者亟需考虑的问题。要想微电影有看头,就需要微电影制作者做到对电影戏剧化元素的透彻理解、剧本设置、和电影体现,因此,被冠以了“草根”的微电影人其实又需要极其丰富的专业素养。本文从对一部微电影的解剖入手,揭示了优秀的微电影“电影虽小、五脏俱全”的戏剧化结构,分析了其区别于传统电影的独有的叙事特点,以期窥探微电影的制胜之妙。

参考文献:

[1](美)希德·菲尔德.电影剧本写作基础[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78.

[2](德)莱辛.汉堡剧评[M].张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125.

父亲微电影范文2

【关键词】审美;期待视野;接受美学;微电影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4-0154-02

接受美学充分意识到了读者对文学接受的重要作用。姚斯认为,读者在阅读欣赏作品前,意识并非一张白纸,而是由于先前已有的生活经验、艺术修养、思想观念等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特定的独有的具有某种阅读倾向性、审美需求和标准。这种阅读前已存在并进入阅读过程的意识是审美的期待视野。审美接受的期待视界离不开受众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验,文化知识素养、艺术素养及审美能力,以及受众在当下审美活动中的需求和心境,每个审美主体才能进行审美接受活动,形成审美经验的期待视界,全方位地控制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接受的意向、选择、建构和思考。

一、基于期待视野的审美接受

微电影《父亲》是导演筷子兄弟对日常生活的“美学关注”,它不再是对生活“宏观层面”的迷恋,而是从生活的“微观层面”去进行人生哲理和命运悲剧的“反思”。艺术来源于生活,观众更希望看到真实的生活面貌,而不是美化过虚假的生活,或是时不符合逻辑或经验的生活。电影观众的更加注重情境的类似性,由于微电影《父亲》符合生活的逻辑,并真实地表现人的本貌和生活的细节,促使观众向电影的画面认同,并通过镜头所表达的形象认识自我、观照自我、意识自我,使自己看自己,自己认识自己的愿望得到满足。

一般而言,“微电影”由于影片时间限制,不能设置繁复的线索和错综复杂的纠葛,缺乏沉淀和积累,而对于细节不能深度推进,导致了微电影很难对主题进行深刻的挖掘。但艺术的特殊之处就在于帮助人们把熟悉的东西利用“陌生化”,以打破人们固有的思维或期待,对事物产生新鲜和陌生的感觉,从而走出对生活的麻木和困境。这种陌生化实际上是用突破常规的方法唤起接受者的关注。而纪实风格的手段恰恰有一种将司空见惯东西新鲜化的功能,比如:我们对父亲手把手教我们写字的事情记忆深刻,可一出现在影片里就觉得新鲜而亲切。父母为我们补衣在生活中屡见不鲜,可一出现在影片中里就引人注目。观众正是从这一类观影经验中产生了要看既新鲜又熟悉的人物和景物的期待视野。

在《父亲》中,虽然人物关系、影片线索和故事情节都十分简单,但是影片通过将一个小家庭中父女之间发生的一个个小故事联系起来,不断地对细节进行发大和积累。其内容来自普通人的生活,更多地体现了对社会和人生的关怀与温情。总之,从《父亲》引起了观众的共鸣和思考等方面来说,影片在主题表现和对艺术接受者的心灵把握上是成功的。

二、期待视野下的美学审视

美国实用主义美学家杜威提出了“艺术即经验”的美学命题,在他看来,生活即美,美即生活,“审美经验是日常经验的一部分,并非游离于其他经验之外”,也就是日常生活蕴含着美的元素和人生哲理。筷子兄弟的电影美学思想显然受到杜威的影响,《父亲》就是从一对普通父女的日常生活中去发现美、体验美,探索人生哲理,发现社会问题的旅程。父爱作为一个永恒的话题,父亲与子女的问题在这个社会广泛存在着,是文学作品和现实生活中最重要的素材之一,在解读父爱和反思父子关系的过程中往往包含了许多的辛酸和泪水,所以从共鸣角度来讲是占了先机的。导演筷子兄弟在影片《父亲》中,以平民的视角对社会底层人和现实的社会问题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和同情。与此同时,电影还涉及了许多其他社会问题领域,如现代人的冷漠,职场性骚扰等,进行“社会学”问题的研究和反思,以引发观众反思生活,反思人生。

现代电影的一个鲜明的特点是怀旧,美国后现论家杰姆逊认为,怀旧电影的目的“不是为了再现历史的场景,而是展现一个具体历史时期的文化经验”。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美学,抵制以主观意图对日常生活的粗暴介入,或随意干涉和生硬的切割,其主张电影应该表现真实的人,表现人的日常生活,反对幻想、想象。其审美元素可以概括为:取消人为臆造的情节,反映普通人的生活,直接在街头巷尾摄取影片素材,以此来反映当前的社会现状。显然,新现实主义拒绝像现实主义那样对生活进行“去粗取精”的筛选过滤,而是还原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生活的本真状态、自然状态。《父亲》是怀旧情结、再现历史和表现文化经验的融合,它受到了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美学的影响,努力还原生活真实,把观众带回那个特殊的历史时代,在这里,电影成为那个时代文化经验的集体记忆。

《父亲》正是遵循这一原则,把摄影机扛上街头,对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怀旧”把握无微不至,力求带着观众一起集体“穿越”到小平房的老街,街头的摩托车,理发匠,严厉的小学老师,顽皮、童真、整蛊的小孩,孩子间的小吵小闹,飘扬的红领巾,巷子里邻里之间的互帮互助,医院里冷漠无情的护士的服务态度,组成了社会的风俗画,在坚持来源于生活基础之上聚焦70、80后这代人的成长,叙述了小家庭、小故事、小温情的平民生活。其目的是让观众感受到一种日常生活之美,再度唤醒大众的集体回忆。有人这样评论道:“《父亲》是人对生命、生活的回望,这种回望,透过亲情、爱情和邻里之情,跨越地域及文化差异,浓厚的人情味使得这幕剧回到港产片的传统时代,怀旧特色也成为它最真诚的标签。”

三、期待视野下的情感共鸣

“第一印象”会直接影响以后对该事物的评价,是因为人们接触新事物的过程中,往往会以已有的经验或获得的信息为依据,即以已有的期待视野来判断或解释后来得到的信息。因此在观影中,已有的期待视野能促使观众更快地建立影像与自身之间的亲密关系,观众的心情跟随着影像变化而起伏,银幕仿佛就是一面镜子,观众往往从镜子中看到了自己。电影题材所表现的情感与受众的内在情感体验相同或相似,从而引发对过去的追忆以及生命意义的思考,就会“触碰这一代生活在政治、经济、文化断层中的群体心中最柔软也最心疼的部位”。

在播放电影前推出同名歌曲《父亲》也很好地调动了观众在期待视野下的情感共鸣,歌曲《父亲》用高度凝练的歌词突出了父爱的主题思想,使《父亲》这首歌深入人心,加深我们对电影主题的认同。一方面,影片的配乐起到了十分重要的烘托作用,渲染了一种悲伤感人的气氛,深化父爱的主题,为观众提供了情感体验。另一方面,也使观众仿佛亲身体验了身体的,俨然自己就是影片中的父亲,在险象环生的恶劣条件下与敌人作搏斗;或是女主角,经历了重重苦难,终于与心上人走在一起。此时,艺术意象已不仅仅停留在心中,而是作为生命意象与受众的生命体验产生了和谐的交响。

四、结语

微电影《父亲》通过对观众期待视野的把握与突破,生动地阐释了影视艺术的三个重要原则,既现实美与艺术美的集中表现的原则,内容美与形式美的高度统一的原则,以及具象美与抽象美的完美结合的原则。《父亲》作为一部微电影,能唤起人们对父爱的思考和对亲情的珍惜,达到了一部影片对社会应有的贡献价值。

参考文献:

[1]朱立元.接受美学导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

[2]王世德.影视审美学[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

[3][德]H.R.姚斯,R.C.霍拉勃.接受美学和接受理论[M].周宁,金元浦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父亲微电影范文3

    微电影通过对受众集体潜意识的挖掘,使影片营造出与受众心理能产生极大共鸣的影片氛围,从而促使微电影取得成功。在人类心理积淀中,爱也许是最古老、最伟大、最具永恒魅力的人类共性。佳能拍摄的微电影《Leaveme》,讲述的是一个刚经历丧妻之痛的丈夫在收拾妻子遗物时发生的故事。男主人公的妻子是一名摄影师,在外出拍摄时死于事故中,相机也在事故中摔坏,但当男主人公的父亲重新拿起相机时,相机却是好的,男主人公父亲本想拿着相机给儿子拍照,不想却使男主人公进入到相机中相片的场景里。之后,随着父亲一张张翻动相机中的相片,男主人公一次次地回到过去曾与妻子一起去过的不同场景,男主人公沉浸在过去的美好回忆中,当男主人公回过神明白发生什么时便拼命示意父亲将照片翻到妻子所在的最后一张。当他到达最后一张照片里的场景时,妻子向他微笑,他愣了一下,在手掌上写了两个字给父亲—Leaveme!他选择了与妻子留在过去拍的相片之中。这部2009年出品的微电影,在感动了无数人的同时也震惊了无数人,独具创意的微电影广告概念里充满着让人感动的浓浓爱意。关于爱,还有一部不得不提的微电影,那就是由姜文指导的改编于德国漫画家埃?奥?卜劳恩《父与子》的《看球记》,影片讲述一位离异多年的父亲带其难得一见的儿子去看球,出门前为了和儿子穿一样的衣服,脱掉了装有球票的外套,把外套扔在了家,进场时才发现自己忘带了球票,后因急着带儿子看球赛被骗子用大型吊车升到空中,最后不得已父亲驮着儿子在赛场外看球赛的故事。影片触动了观众内心最柔软的部分,引得无数观众感动回味。无论是《Leaveme》还是《看球记》,最大成功之处在于他们通过对受众集体潜意识的把握,呼唤起受众心灵深处对爱的渴望,使影片与观众在情感上形成了强烈的共鸣点,给观众带来心理震撼,激起了人的情感,进而使微电影赚了大多数人的眼泪,获得成功。

    二、微电影传播过程中受众的审美心理

    (一)微电影受众的审美认知

    审美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特殊感觉与认识过程,即美感的产生和体验的过程。在审美过程中存在着复杂的相互联系的的心理因素,进而形成了从感性层面到理性层面以及二者相互交融的心理反应机制,它主要包括人的知觉情感意识以及个性倾向规律。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眼前事物的判别总是与过去或将来产生联系。简单地说就是人们的主观审美态度与其客观的审美经验往往呈紧密的相关性。在微电影中受众的审美经验可以分为三个层面:审美愉悦、审美判断和审美感悟。在审美愉悦过程中,受众通过欣赏微电影,使自己暂时摆脱各种生活压力的纠缠,让自己稍稍放松,达到一种愉悦状态。在这一过程中,人们更多关注的是自身的感觉。当影片内容与受众所处的环境相类似时,影片就会获得受众的审美认可。例如微电影《老男孩》,该片通过剧情表达出80后曾经的梦想,随着时间的流逝和现实的抨击,大多人年轻时的梦想都早已被抛弃,如今每天都在为生存奔波忙碌,影片主题与当下80后的生活现状吻合,获得80后受众的审美肯定,从而引起80后对该片狂热的追捧。在审美判断过程中,受众在欣赏微电影时会不自觉地参与到电影所表述的情境中去,并通过以往的审美经验对微电影表现出的风格、思想、主题等方面做出自己的审美判断和评价。在这一过程中,受众更多地关注微电影是否有自己的思想和风格。当影片传达的思想有意义、有价值,受众对于该片的主管审美态度就会持肯定态度。如微电影《父亲之父女》,影片传达的父女之爱亲切感人,影片主题思想上有意义有价值,进而引起大多数受众的感悟反思。这在审美感悟过程中,受众通过微电影感悟到全新的经验方式,拓宽视野,并超过现实对自身的存在价值加以反思。如影片《你还可爱么?》系列,这是由12位香港导演以独有的社会触觉和电影风格,诉说十二个关于关爱长辈,跨代共融、开心社会、关怀社区、积极抗病、家庭和睦、环境保护、公德守礼、助人为乐、寻找理想、急促生活以及人际关系的香港故事。受众在观赏这些微电影时会进行自我反思和对影片传达出的精神观念以及正能量进行肯定。

    (二)微电影受众的审美移情

    审美移情认为受众的审美心理过程是移情或外射。从心理学上看,受众在审美或欣赏时,会不自觉地把自己的主观情感转移或外射到审美对象身上,然后再进行欣赏和体验。也就是说,移情是受众在审美过程中的一种积极主动的投射活动。根据审美移情理论,在微电影的制作过程中,导演也常常把审美者即观众的人格和情趣投射到影像上,从而使影像中的人格和情趣与受众相共鸣,这就使得受众在欣赏过程中能进行审美移情,从而获得心理上的快感。如台湾大众银行根据真实故事改编了一个感人至深的微电影《母亲的勇气之蔡莺妹的旅程》,讲述的是一位从来没有乘过飞机的63岁老母亲,为了给远在委内瑞拉刚生育的女儿补身子,带着中草药,不会英文的她一个人只身上路,独自飞行三天,三个国家,三万两千公里......大多数受众在观看这部微电影时都将母亲对自己的深切感情投射到电影人物中,在情感上对影片产生强烈的共鸣,这正是导演利用了受众审美移情理论的结果。

    三、微电影传播过程中受众的自我实现

    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别加以定义分类为五个层次: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尊重的需要、爱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当满足低级需要后,人类就会产生一种超越生存的满足和来自内心深处的一种自我实现的心理。简单地说,自我实现需要就是人要实现全部潜力。在现在生活中最深层次的问题常常来源于个人在各种压力之下以及各种生活方式面前仍要保持个人的独立和个性的要求。对于现代的都市人,繁忙的工作,沉重的生活压力使人们面对时间越来越焦虑。人们渴望放松,渴望有自己的时间去做自己爱好的事。于是随着越来越多的网络视频众以及摄像设备的普及,让更多爱好电影的普通大众参与到微电影的制作和传播中来,对他们来说,自己的微电影自己可以主宰一切。这些草根阶层突破以往的常规,挖掘普通人的内心情感世界,同时借助新媒体的形式,将这种情感因素放大到极致,在互联网的世界里发出个人的声音,获得表达自我,表达内心,满足自我实现心理。如草根导演们的微电影《小心我爱你》、《天堂午餐》以及《老男孩》,这三部微电影分别诠释了当下年轻人的爱情、亲情、成长观,影片有着他们独特的思考方式和价值信仰。大众化的微电影体现了多感觉的体验,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年轻受众的好奇心,年轻受众在接触媒介的过程中会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不同的信息,去满足各自不同的心理需要。媒介的使用过程满足了受众的部分心理需要。这部分年轻人通过自己加入到微电影的制作中来,获得了在影片中自己主宰一切的快感,满足了自我实现心理。

    四、微电影传播中受众的仿效性学习

    在影视心理学中,对于受众而言,影视传播是他们社会性学习的重要渠道,而传播的直观性特征更加深了这种学习的可观察性和仿效性。在当今微电影的传播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受众对于影片内容进行了积极的模仿,如佳能的《Leaveme》使Leaveme成为情侣间告白的常用语;《老男孩》使迈克尔?杰克逊的太空漫步再一次风靡全国。在这其中以榜样性为内容的微电影被效仿的最多,如《雷锋侠》中的雷锋帽、巨大的防风眼镜、鲜艳的红色披风等,都成为了微电影受众竞相模仿的对象。微电影对受众仿效性学习的把握是其成功的因素之一。在榜样性树立过程中,微电影兼顾到了受众的认知水平和情感需求,塑造榜样或宣传某种精神时,注重视听语言表达的大众性,利于受众理解所要表现的人物,情境或情节。榜样性的内容获得受众的认可和理解,微电影在情感上与受众共鸣,是微电影获得受众的肯定。

    五、微电影传播过程中受众心理的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人们在欣赏微电影时常常会把首因效应带进观赏过程,如果影片刚开始能够吸引受众,受众就会接着看。反之,则会觉得无聊从而放弃观看影片。所以对于微电影来说,如果想要观众持续观看就必须要在影片开头几分钟甚至是几秒内,有效地突出内容上的新意,抓住观众的眼球。传统电影中在这方面做得比较成功的是悬疑惊悚片。闻名世界擅长于拍摄惊悚悬疑片的艺术大师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曾经给悬念留下过一个着名的定义:“如果你要表现一群人围着一张桌子玩牌,然后突然一声爆炸,那么你便只能拍到一个十分呆板的炸后一惊的场面。另一方面,虽然你是表现着同一场面,但是在打牌开始之前,先表现桌子下面的定时炸弹,那么你就造成了悬念并牵动了观众。在这方面微电影有所借鉴。微电影《小心我爱你》,一部时长仅3分钟的微电影随着“抓贼啊,有人偷手机”一声尖叫的女声中拉开序幕,然后便是一串男子狼狈逃窜的长镜头,身后一众见义勇为者紧追不舍。正是开头这样突然抛出的悬念打开了每个人心中的那个好奇的潘多拉魔盒,使得这部片在几分钟内就抓住了观众的眼球,驱使观众继续看下去。该微电影对首因效应的运用促使了它的成功。施拉姆曾说过,“提出的论点在引起注意上是有利的,而最后提出的论点在记住上是有利的。”这个观点在体现首因效应的同时也肯定了近因效应。在心理学中,近因效应是指当人们识记一系列事物时,对末尾部分项目的记忆效果优于中间部分项目的现象。前后信息间隔时间越长,近因效应越明显。原因在于前面的信息在记忆中逐渐模糊,从而使近期信息在短时记忆中更为突出。微电影常常在影片末尾加上赞助商的LOGO、广告标语或者一句能够总结影片内容的台词,这样的举动正是运用了受众心理上的近因效应。

父亲微电影范文4

包罗万象的宏观世界与人内心的微观世界并不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它们是并列共存的。《生命之树》是一首通过万物之生与内心倾诉的细部纹理来描述两种世界的梦呓之诗,泰伦斯?马力克用最唯美琐碎的向阳镜头去询问生命之意义这一终极问题。

《生命之树》博大无边的主题较难存活于传统叙事之中的,正如电影所呈现的那样,因为永远没有人可以真正的触及生命的终极答案。对于艺术家而言,启迪人去思考是高于直接给人答案的,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有些问题永远没有答案,但是我们不能放弃去思考。

《生命之树》是一部极具艺术价值的作品,它的电影语言和主题内核实验性意味很强,有很多值得讨论的地方,而泰伦斯?马力克对此片的拿捏也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电影前半部分花了很多的时间去描绘生命的形成历程,大爆炸之后的星云、地球初期的岩浆与火山爆发、海的形成与生命的孕育、生命的形成与毁灭,伴着呢喃的祈祷,这些事关生命终极意义的图景构成了影片的前景,而正是这些万物宏观世界部分的引入,使得电影后面关于人内心微观世界的描绘变得更具深意。人有时候过分关注人类自身而或略了这样一个事实:我们并不是这个世界的唯一主角,除了我们的微观世界,还有更大更广的存在。

电影对于人类微观世界的描述琐碎而又具有神谕一般的深意,影片中大儿子杰克的孕育和成长便是描述人类内心微观世界的过程,从一开始,影片便设下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关于顺从自然(nature)与服从规矩(grace)的抉择,前者是关于人类的自然本源,后者是关于人类文明形成之中所产生的道德和社会规则等约束。对于人类来说,这两者的矛盾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一直存在着,当然作为个体的选择,我们的选项也并不多。影片之中,这个五口之家的发展便是一种微观化的人类世界,孩子一出生,他便开始接触学习人类文明的各种点滴,从道德、国家、宗教、法律、暴力、纪律、服从、死亡、性……这些或直接描述,或存在于电影隐喻之中,比如电影中父亲教儿子打斗和防御,这便是自然界之中长对幼的一种经验传授,是生命的延续和继承,是生命终极意义的组成部分;再譬如父亲对儿子关于花园边界概念的教育,或是母亲夜晚读故事时对“边界”的反复提及,结合配乐“我的祖国”(斯美塔那),这明显是一种关于“国家”概念形成的隐喻。人类的微观世界之中,各种“细微而庞大”的元素构成了我们的精神世界。

除此之外,影片之中对付“父亲”与“母亲”的定位也是人类内心世界的组成部分。对于人类而言,母亲代表大自然,她的爱是无私、无边、无条件的,而父亲这个角色代表的是纪律和服从,他的爱是有偿的。影片之中关于父亲与母亲的描绘,与德国精神分析学派著名人物爱利希弗洛姆的关于个体成长与父母角色关系的阐述相差无几,个人的心理过程与理解社会的心理过程是相互结合的,而在影片之中,这两种的关系也非常紧密深入,这种人类世界细部纹理的描写也是影片所询问“生命终极意义”的一部分,影片整体关于“爱”的解读,是导演关于终极问题解读的重要线索。

把人类微观世界与宇宙宏观世界关联起来使得整部片子博大而深沉,在眼花缭乱的剪辑和梦呓式画外音的作用之下,整片放弃了传统叙事,代之以诗性的表达。从电影语言方面来说,《生命之树》开创性不大,但是从整体效果而言它是非常成功的,而对于电影内容尚存在争议,这点争议主要体现在电影关于泰伦斯?马力克个人关于“爱”的解答上,西恩潘片尾似有似无的微笑出卖了泰伦斯?马力克。其实《生命之树》这部片子并不难理解,但是它对于每个人口味的“兼容性”是比较差的,争议多的电影一般会更有价值,就像当年《2001太空漫游》上映时存在争议一样,时间会遗忘一些作品,也会铭记一些作品,而《生命之树》是前者还是后者其实都并不重要。

对于诗电影来说,超越电影记录性的局限性非常重要,隐喻、象征等只不过是辅助叙事的手段而已,而现代电影对于诗电影的涉及已经越来越少,所以《生命之树》的出现显得弥足珍贵,虽然在电影语言上并没有太大的突破,但是它却很好地继承了诗电影的一些内核。而之前对于“个人情结”之于《生命之树》的争议在此不过只是无意义的讨论而已,对于诗人而言,限制住了自己的情感,怎么能写出好的诗呢?

父亲微电影范文5

假如人生是一条船,那么美丽的心态是帆,帆帮助船儿在浩海中寻找光明的彼岸,美丽心态造就美丽人生!共同阅读美丽人生电影演讲稿800字2020,请您阅读!

美丽人生电影演讲稿1在又苦又累的远足过后,晚上真的好好休息一下,于是我们就看起了《美丽人生》。

男主人公看起来见自己先一个小丑,明显就是一个不务正业的人,后来她爱上了女主人公,尽管是身份多少不符,以为是意大利的贵族,一位是犹太人,但却阻挡不了他们深深的爱情,最后他们生下了一个可爱的小男孩。

或许你认为故事已经结束了,但这却是另一个故事的开始。他们一家幸福地生活了几年后,他们的噩梦开始了。因为男主人公是犹太人,所以他就被意大利人拉去征兵,当然孩子也逃脱不了这个悲惨的命运。但是他们被抓后,父亲不想让孩子知道这件事情的真相,于是他骗孩子说,我们在玩游戏,只要积满一千分,便可以开着坦克回家。当孩子看见父亲正在做苦工时,不禁起了疑惑,但是父亲却说他们是在做坦克,当孩子要找妈妈时,父亲却说,只要有了一千分就可以开着坦克找到妈妈了……母亲虽然是意大利贵族,但她放心不下自己的孩子和丈夫,甘愿当作犹太人做苦工,甘愿受着最低级人类的生活。最后这座城市被另一个国家攻陷了,眼看着就要解放了,但是噩运又再一次降临到男主人公身上。在解放前夜男主人公为找到自己的爱人,不幸中身亡。第二天,孩子走了出来发现了坦克,并随着坦克找到了妈妈,并与妈妈永远地生活在一起……

当我看完这个故事后,我不禁泪如雨下,我不敢相信,故事就这样结束,男主人公就这样为了自己深深爱的人永远离开了人世,就在解放前的那一夜……父母永远是身边最爱我的人,或许在此之前我不那样觉得,可看完这个故事后,我却深深地记住了,父亲为了自己的孩子幸福、快乐,一直在欺骗孩子,直到最后。孩子也不知道事情的真相,这个父亲善意的谎言感动了千千万万人的心,这个父亲只要孩子好,宁愿自己再苦再累那也值得……

只要当了父亲的人,不管是谁都会变的伟大,都愿为孩子付出所有的一切!

美丽人生电影演讲稿2《美丽人生》——这部电影是学校在我们远足回来的当天晚上给我们统一看的。在看电影之前,我原以为这是一部轻松诙谐的喜剧。

然而,电影的主要内容却脱离了我想象的轨道。该电影讲述的是二战时期的意大利——生存与此的犹太人全部被德国的纳粹组织抓入集中营。其中就有该片的主人角基度与他的叔叔以及儿子祖舒华。这位父亲不忍心让五岁的儿子每天生活在恐惧之中,于是利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告诉孩子说他们只是在玩一个游戏,只要赢得这场游戏,就可以赢得奖品——一辆真的坦克。

我不得不惊叹,这是一位多么坦然,乐观,睿智的父亲!即使如此不幸,却依旧幽默;即使每天要作为奴隶干那最肮脏吃力的货,也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得高兴与亲切和蔼。更令我惊叹的是,是基度的妻子,祖舒华的母亲——黛丽。她本是一个毫无犹太血统的意大利人,却执意搭上通向集中营的火车;她本是一位贵族小姐,却为了自己的爱情放弃了一切。想到这儿,我又是激动又是感动,强行的克制,才是眼中的泪没能从眼中淌下来。《美丽人生》?在看这部电影的过程中,我又会时不时地将影名内容作比较,总觉有明显的格格不入。这明明是一个悲惨故事,为什么又要选用如此美妙轻松的名称呢?这其中必定是包含有诸多的讽刺,苦闷以及苦中的一点甜蜜吧。之后我又必须称赞导演的英明,编剧的精明以及演员演技的精湛。

不知不觉地,在边观赏电影边做出思考的过程中,故事已经入尾声。主人公在集中营混乱时寻妻,却不幸被俘,最终被杀害。在经过儿子躲藏出的视线范围,他尽量做出可笑的走姿,尽可能地表现出从容与无畏。而男孩在无声无息之中走出暗处,竟真有一辆真的坦克出现在他面前。后来在美军的帮助下,他终于与混在“女囚”中的母亲团聚。

男孩在最后向母亲叫道“妈妈,我们赢了!我们赢了!”以及另一句耐人寻味的言语:“这就是我父亲所做的牺牲,这就是我父亲所赐于我的恩典。”

美丽人生电影演讲稿3《美丽人生》这部电影,以其独特的视角阐述了在犹太人还未解放时在集中营过的生活,年幼的儿童和蹒跚的老人都被无情地送进了所谓的“洗浴室”处死,对于还有剥削价值的人则每天过着做苦力的艰辛生活,但影片的主角却在这处境中未显露出悲伤的情绪,反而以乐观的心态面对这一切.

圭多,这个幽默而睿智的犹太人,对于自己的孩子,为了不让他陷入到对集中营的恐惧,他便告诉儿子这一切不过是一场游戏,只要能够坚持到最后就可以获得奖励,而他隐藏在其中的深意则是希望儿子可以坚强地走过这人生的一道道难关,因为他坚信只要不放弃希望,就一定可以看到自由的来临.同时作为一名父亲,他为了深爱的妻儿,在困境中仍然用微笑去面对一切,在这种到处充斥着血腥与悲惨的日子中,他仍抱着希望用幽默的话语与心态去对待每一个坎,尽管最终没有逃过德国人冰冷的口,但是,我想他的人生是美丽的,他有着家人的血浓于水的亲情和坚贞不渝的爱情,尽管受尽了折磨,但他的一生是美丽的,他有着一颗不屈于命运的心,有着向命运挑战的傲骨.

圭多的儿子正处在应该享受童年的纯真与快乐时,却身陷在这个人间炼狱,可他却用孩童纯真的眼光去看待这一切,对他来说,这个社会远没有那么残酷,太阳慈爱的光芒每天都照在人们的身上,在这个世界上并没有苦难和折磨,可也正是因为这份纯真与当时充斥着黑暗与鲜血的世界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也让我们体会到更加深切的悲哀,在最后一刻他与母亲相逢了,阳光倾洒在他们的身上是如此地美好,小男孩开心地高呼着“我赢了,我们自由了”这的确是一个不错的结局,可在场的每个观众心里还是被狠狠地揪了一把.此时此刻,对于这个小男孩来说他的生活是幸福的,他有着深爱他的父亲和温柔坚强的母亲.尽管在未来属于他的人生还充满着未知数,但只要有不向命运屈服的心,他就一定可以创下属于自己的人生.

说到这里也引起了我对人生的感悟,对于我们来说,人生何尝不是这样的一次游戏,充满了艰苦和辛酸;人生何尝不是一次需要幽默和乐观的游戏,去化解苦难与不幸.我相信只要能走过来,成功之门也将对着我们打开.在人生的漫漫旅途中跋涉着的人们用自己坚定的步伐去探索生命的真谛,从哈姆雷特的“生存还是死亡”的咏叹到“生命对于每一个只有一次”的警醒,在实践中我们证明着生命的真谛.

一直无法忘记在屏幕上出现的孙雯那一张充满坚韧与不屈的脸庞,“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便是她始终不渝的生命真谛,坚持就是胜利是对她最好的诠释.

如果生命是一场征途,请别为了旅途的漫长而忧伤地扼腕,背上你的行囊带上你的信仰,用你的坚持走完那段生命的征程,就如旦丁所说的一样“看一眼,就走下去吧”。

美丽人生电影演讲稿4元旦两天假在家看了两部老片子《勇敢的心》、《美丽人生》,心灵再一次受得强烈的震憾!《勇敢的心》让我感受到那种强烈的民族情结,当然,也让我想起一条愚人节的短信:大意是说将军在奖励最勇敢的士兵时问到三个士兵为什么那么勇敢,三等士兵说敌人侵占我们的国家,破坏了我们的家园;二等士兵说敌人抢了我的女人;一等士兵说上校给我们发了防弹外衣,仗打完时才知是件棉马甲!当时会心一笑,觉得编短信的人太有才了!当我再一次看《勇敢的心》时,想到了这条短信。其实刚开始威廉确实想找一个女人结婚生子踏踏实实过日子,但在当时连这最基本的愿意都无法实现,他们杀了他的女人,这时激起了他的愤怒,开始带领大家一起反抗,从开始的为了女人而战转变为为了民族自由而战,而他此举也赢得了王妃的爱慕,最终死得如此悲壮,如此勇敢,如此让人震憾人心……怪不得被称之为男人必看的电影呢!

还看了另一部电影《美丽人生》,这样的片名,让我在未看时觉得一定是一部非常美丽的爱情片,但看过之后才知,是一个男人用其一生为爱人和孩子努力的营造着美丽感动的生活片断。一位尤太餐厅侍者邂逅美丽的女老师,经过努力的追求,终于抱得美人归,还生了一个调皮可爱的小男孩子,这是影片的上半部分,确实是美丽,浪漫,温馨……

可这样幸福的生活也随着纳粹组织对尤太人的歧视和血腥大屠杀而结束。父亲和孩子是尤太人,所以榜上有名被送上开向集中营的列车,母亲不是尤太人本可以远离这场灾难,但在列车即将开动时她要求长官停车,她要跟随丈夫和儿子一起到达终点,尽管不知前途是生是死,但她在危难面前她不愿一个苟活。父亲带着儿子开始了随时都会被杀的劳动生活。开始住时集中营时,父亲就告诉儿子,这是一场游戏,所有小朋友都要躲起来,最后出来,最后的赢家将会获得坦克一台。就这样,父亲每天让儿子躲在集体宿舍,而他则是被迫干着随时会丢命的体力活儿,影片记录了那开始很拥挤的集中营,到最后回来的人越来越少,当孩子问起时,父亲依然乐观的告诉儿子,进入决赛的人越来越少,我们获胜的机会越来越大,获胜就可以赢得坦克呢,所以这场人类历史上罕见的血腥大屠杀在孩子童年幼小纯洁的心灵上没有留下太多的阴影,而是美好的,只要遵守游戏规则就能赢得坦克的美好记忆。伟大的父亲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被纳粹分子用指着进入死刑场进还毅然保持着风趣幽默搞笑的正步走进了刑场,在孩子眼中那也是一个不能发声的游戏,因为他和父亲都是游戏中的一员,坚持到最后就能赢得坦克。看到这里,我禁不住流下了眼泪,试问什么是

爱,这就是爱,一个普通的侍者,伟大的男人,爱他的妻子,哪怕在会随时丢命的集中营也没有放弃过寻找她。一个伟大的父亲,哪怕明天不再回来,哪怕世界很丑恶,但努力给孩子幼小的心灵留下美好的瞬间,要乐观,要坚强,更要坚持,因为世界很美好……

有时我在想什么样的男人伟大,什么样的男人让人依靠,这样的男人,爱他的妻子,爱他的孩子,尽毕生所能让其生活得幸福快乐,哪怕环境再恶劣,哪怕随时会失去性命,也从不放弃,不放弃亲人,不放弃信念!其实生活中很多像这样平凡而伟大的男人,他们也在平凡中演绎着不平凡的爱,只是没有导演用艺术的角度去抓拍,只能用心去感受……

美丽人生电影演讲稿5电影《美丽人生》这部影片是由意大利著名喜剧演员兼导演罗伯特。贝尼尼自编自导自演的一部黑色喜剧片。“这是个简单的故事,但不易说,像寓言,有喜有悲,也想寓言,叫人不可思议。”《美丽人生》由此拉开了序幕,这是圭多

抱着儿子约舒亚走出灰暗潮湿的集中营,走向光明的出口之际的一段独白,这也是对这部影片创作初衷最为精确的阐释吧。

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这一段沉重而严肃的世界悲剧历史,在同题材的电影《辛德勒名单》,《拯救大兵雷恩》中领略到鲜血淋淋的战争硝烟。不同于以上标准美式二战题材制作出的恢弘气势与正面描写,同样是展现战争残酷与人性的战争影片,经意大利这个法西斯发源地之一摄制组出的《美丽人生》,却跳出了模式化战争题材影片叙事的旧式思维与常规角度,把卓别林“含泪的微笑”写作方式融入到二战这个国际大环境中,描写小人物的悲欢离合,还原了最真实的人性,也成全了犹太民族这些朴实善良的人们最美丽的人生。

圭多作为乐观智慧的象征,在一个残酷的年代,尽管他无权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但是他选择了对待生活的态度—永远笑对生活。他可以温暖妻子的,就是他永远的“早上好!公主!”留给儿子的是一个永远开心的父亲形象。最后的微笑,也是他留给儿子的最好的礼物。除了展现圭多生性乐观向上的“小我”智慧,影片还意图通过“卓别林式的喜剧”为大家展现了一个关于种族尊严的“大我”情结。影片处处流露出这样的暗示,“含泪的微笑”场景无处不在。圭多这样的小人物在法西斯纳粹所谓德意志优秀民族的民族压迫下,依然以自己的方式对抗着主流社会与“上等”贵人。这位正义,善良,乐观,智慧,坚强的集大成者,即使在幸福十分和妻儿一起被纳粹抓进集中营时,依旧天生乐观地生活下去,并鼓励妻儿对自由不舍不弃地追逐,用自己的生命热情表达着最起码的人生尊严。他的微笑。他的乐观,感染着正在茁壮成长略懂人事的儿子,从儿子自家中壁柜里钻出来对着妈妈大声说:“早上好!公主!”就知道骨子里他已深深传承了父亲的豁达乐观。某日,这个孩子长大成人,也势必能理解父亲当初为他设计的“坦克游戏”的真相。想必会更加珍惜生命,坚定地走向自由之路,他的内心世界,也势必无比宽阔开朗。他和智勇无比的父亲,理所当然是在游戏规则下,用生命的尊严赢得勒游戏的胜利,给儿子一片最灿烂的海阔天空。

就像影片最后儿子所说的那样,这是我的经历,也是我父亲所做的牺牲,这是父亲赐予我的恩典。在圭多走向死亡的那一霎那,他留给我们的仍然是他快乐的微笑,看到基度被抓的那一刻,真的是眼泪盈眶,特别是从电箱方孔中往外看到基度夸张的迈步,看到基度回过头看纳粹士兵的微笑的那一刻,喉头不觉已经哽咽了。

幸福总是短暂的流星一样,就在圭多享受幸福生活时,被抓入了集中营里,在黑暗的战争年代,在人性尊严被压抑的时代,圭多给了我们不一样的世界。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圭多的脸上也总是带着微笑的,因为相信生活总是美好的,哪怕眼前是一片悬崖,所以他尽力去呵护儿子那幼小的心灵。交给儿子永远坚强微笑的生活。这部影片交给了我们面对生活的态度:“生活是美好的,哪怕一时被黑暗所笼罩,我们依旧能够找到美之所在。”也许你是悲观的,也许你是乐观的,但是,在当下,享受了命运给予的每一次短暂的幸福与爱,你就永恒的美丽了你的人生——哪怕,之后直接面对的是死亡!

父亲微电影范文6

[关键词] 微电影;特征;大学生;自我塑造

 微电影(Micro film),首先是当今新媒体时代和微时代出现的一个电影新概念;其次,它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影响使得它成为一种时尚和一种文化现象。虽然目前学界对于微电影还未做出统一明确的定义,微电影的未来发展还不是很明确,但是在这个“微”时代,微电影的力量确实不容忽视。“这个时代流行微电影”就像一个响亮的口号,表明了微电影时尚和新潮气质,也意味着微电影尤其会受到喜爱新事物、爱追时尚的大学生的喜爱。微电影的三微特征和传播特征、现代性或后现代性的形式取向与审美体验及作用于人们的精神与心灵的主题选择,使其对大学生具有相当程度的吸引力,为大学生观众提供了观看世界、了解生活的一面大窗口,并在艺术欣赏中对大学生的自我塑造有着独特的作用与价值。

一、微电影的“微“与“广”

微电影即微型电影,也称作微影,有三个微特征——“微(超短)时” 放映、“微(超短)周期制作和“微(超小)规模投资的“类”电影短片。微电影的制作周期短则数天,长则几周;投资规模小,几千至数万元不等;影片时长短,短则几分钟,长不超过一小时。从电视台到手机运营商,从影视制作公司到唱片公司,甚至大学生都有各自的资源和理由参与其中,因此发展很快,短时间内数量激增。2010年在优酷网首播的筷子兄弟创作的《老男孩》,虽然当时没有被冠以微电影之名,但可算作较早的微电影。2010年12月27日,第一部被称为微电影的影片《一触即发》全球首映。此后,《改变世界》《回家》《让爱再飞一会儿》《外面的世界》《爱未央》等一系列微电影陆续诞生。2011年被称为微电影元年,微电影风生水起。至2012年,微电影的数量更是数以千计。微电影的“微”特征中却蕴涵着广泛性和深刻性,可谓寓“广”于“微”。这可以从微电影放映生活的广度和受众等方面来看。微电影的题材涵括公益教育、幽默搞怪,时尚潮流、百姓生活、家国情感、商业广告等,内容也是涉及社会生活中人们关心的种种问题,既有单独成篇的,也有系列剧。比如,优酷和中影集团合作推出包括《老男孩》在内的“11度青春”系列;新浪推出“四夜奇谭”系列;网易推出“明星微电影”系列;腾讯推出“美丽的梦”系列,等等。因此,虽然微电影诞生时日不长,但在一定程度上,微电影已经是我们所生存的世界和社会的缩影。

二、微电影的传播特征

微电影的三微特征显示出微电影的生成模式的变化,微电影是电影艺术在以微博作为传播媒介的微时代的一次创新演绎。由此,与传统电影相比,微电影的传播模式与方式也呈现出时代特征。

首先从传播渠道来说,微电影主要是通过网络新媒体,特别是微平台传播,这与传统影片的传播渠道有所不同。传统意义上的电影需要经过广电总局和中国电影集团公司两道审核才可以上院线和出版发行,微电影并不需经过这些步骤,在制作完成之后便可以上传至网络,而微电影的接收终端则为手机、平板电脑等各种移动终端,这种制作、上传、接收的快捷无疑是与当前快节奏的生活方式相适应的。微电影微平台播放,是非常适合年轻人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方式的。

其次,从传播主体来说,微电影的全民性参与度更强。只要是有兴趣和技能的人都可以写剧本、做导演、做摄影、当演员,都可反映现实,展现自我,表达自我;电影不再是艺术家的专利,有才华的人都有机会参与。从创作者来说,作品可以得到放映和被评论的机会增加了。2010年,中国内地票房收入突破100亿元人民币,但却不能忽视每年近7成影片不能在院线上映的现象。微电影由于独特的传播特征被不少专家寄望,他们认为网络帮助电影缓解了燃眉之急,网络微电影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大银幕的不足,有利于挖掘新人。从观众角度来说,观众欣赏电影的机会更多,方式也更加便捷。有数据表明,中国电影的年人均观影次数仅0.14次左右,平均每人10年才进一次电影院。与此对比,微电影的受众更广,2011年7月,香港“鬼才”导演彭浩翔首部进军内地的作品监制微电影《四夜奇谭》得到2.1亿的点击量,以关注“过年回家”为话题的微电影《马格回家》也有不俗的观影人次。

再次,从传播过程来看,微电影的互动性非常强。网络本身就有互动性,微电影由于在网络上播放,开放性强,因此,微电影的传播具有高度互动性。传统的影院观影模式是你映我看,微电影放映时、放映后的生杀大权更加直接地赋予观众,观众可以及时地把自己的评论、感受发表于同一平台,也可以在平台上看到其他观众的评论和观影感受,因此,这样的互动不只是观众与创作者、观众与作品的互动与交流,还包括观众与观众的互动与交流。比如吕惠洲和优酷合作拍摄的《爱有多久之春暖花开》在优酷上线仅四天播放量就超过540万次,70多万用户参与评论和互动。

父亲微电影范文7

读书心得一

最使我感动的是父亲对儿子那质朴无私的爱:“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貌。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再向外看时,他已经抱着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

每次读到那里,我都会被那深深的父爱所打动,情不自禁潸潸地流下了眼泪。作者虽然已经20岁了,但父亲总是为他做这做那,在父亲眼里,儿子始终是最重要的。

由这我联想到在我的现实生活中,我的父母对我何尝不是这样,从咿呀学语,蹒跚学步,到走进校门……我成长的点点滴滴和每一点进步中,不都蕴涵着父母的哺育之恩吗每一天,当我还在睡梦当中,妈妈早已起床给我做好了早餐,为了让我多睡一会儿,总是在最后一刻才叫醒我。下午,父亲和母亲带着一天的工作的疲惫准备好晚餐,吃完饭后,陪着我做作业,了解我的学习状况,无时无刻地关爱着我。

读了《背影》一文后,我对父亲、母亲、父爱、母爱有了更深的体会,“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这两句诗,真真切切地体现了母亲对孩子的爱。不管我长多大,离家多远,都不能忘记父母对我的养育之恩。

读书心得二

我读了朱自清的《背影》,我感受很深。在这时看到写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我读的都流泪了。

我看到文章开始的时候,朱自清不爱他的父亲,觉得他很迂。当他理解了父亲的意思以后,明白父亲很爱自己,他也深深的爱上了父亲,并为此而流下了眼泪。

在这时过了江进了车站买了票,他在这时又觉得父亲说话不大漂亮,忍不住要插嘴。坐上车,父亲看到那里有几个卖东西的,要坚持过去买橘子。父亲行动不便,要从这边月台爬下再爬上那边月台,十分困难,父亲把买到的橘子一股脑的全给了他。当他送父亲时,父亲让他进去,留意行李被偷走了。当父亲在信中说:“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此时作者流下了眼泪。我也流下了泪。

这篇散文太令人感动了。

读书心得三

在《背影》里,朱自清主要写了他爸爸十分胖,行动不便。但对20岁的朱自清疼爱有加,就连买橘子这种事也要自己不怕艰难去干,从这能够看出朱自清的父亲对他十分疼爱,自己再劳累,再辛苦,也不想让他受到一点伤害。虽然这时的朱自清认为父亲这样做没有必要,总想一个人生活,自食其力,但长大后的朱自清回味过去,才体会到父亲这样做的好处,但再想回忆起父亲,却只有父亲一个模糊的背影。

父亲微电影范文8

11月16日晚,在武汉万达国际电影城,备受关注的微电影《让爱成为永远》举行了隆重的首映礼,微电影导演兼编剧吴勇男带领演员李品夆、俞蒙等一起出席了本次首映仪式。

《让爱成为永远》制作团队强大,由拜尔斯道夫日化(湖北)有限公司CEO吴勇男倾情执导,台湾MV教父级导演林锦和完美掌镜,《梅兰芳》御用美指徐连伟强势加盟,制作过程可谓精益求精。作为本片的投资方舒蕾所属在华企业拜尔斯道夫日化(湖北)有限公司,其CEO吴勇男既是本次影片首映礼的重要嘉宾,同时又是影片导演和编剧。其多重身份成为当晚当之无愧的主创团队核心人物。

在微电影的首映礼上,CEO吴勇男代表投资方和整个主创团队做了重要发言,同时参与微电影上映的“剪票“启动仪式,向媒体畅谈了微电影的拍摄感受以及微电影未来的发展前景。

《让爱成为永远》中的父亲由出演过《倾城之泪》、《河东狮吼2》等影视剧的李品夆扮演,而女儿则分别由仇雨馨、李晓博扮演孩童和成年两个时期,而影片中饰演妈妈一角则是演员俞蒙。在整部微电影中有很多悲情的碰撞,但演员之间的搭档却默契无比。在谈及《让爱成为永远》时,女主角李晓博表示,与舒蕾合作绝对是一种缘份,而《让爱成为永远》这部剧也真真正正让她感动,让她感受到了”一次,可能遗憾一世“的道理,拍戏的过程虽短,但她却感觉经受了一场蜕变,从而更加懂得了珍惜现在的每一个人、每一些点滴,不让自己的生活留下遗憾。

吴勇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希望首次执导的微电影可以以完美的姿态呈现给观众,在前期准备过程及拍摄过程中,各方人员都付出了极大的努力。“片中绿皮火车我们的工作人员几乎跑遍了大半个中国才找到,其他在片中出现的几十年的老物件我们也是费尽周折,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让影片更加真实、立体。”

微电影《让爱成为永远》根据真人真事改编。故事原型为舒蕾的一名普通员工。父亲当年是舒蕾的业务员,因为工作忙碌不能参加女儿的作文比赛,在出差兰州的过程中,出了车祸离开人世。10年后,女儿大学毕业进入拜尔斯道夫日化,寻找当年父亲为了公司业绩而不断努力的景象。故事情节催人泪下,直击心灵。通过故事传递舒蕾这一品牌对于“爱与美”的理解。

父亲微电影范文9

他的名字是当教师的爷爷起的,爷爷曾对他寄望很高。没想到他读中学时,有一次演一个小话剧的配角,神采飞扬,被动员去读一所中专艺校的话剧班,从此他就很满足地走上了演艺之路。

因为母亲是苗族人,可以生两胎,我下面还有一个妹妹。我叫邵小轩,妹妹叫邵小轮。通俗地说,我是小车子,妹妹是小轮子。我们的名字当然是父亲起的。母亲似乎很欣赏,觉得低调一些反而会有大出息。

母亲在街道居委会当个小干部,人很漂亮。我和妹妹似乎承袭了她的基因,长得都不丑。母亲对于嫁给父亲,一直深怀悔意。原想会有一个大红大紫的丈夫,不料几十年来波澜不惊。我和妹妹自小及长,母亲都不让我们去剧院看父亲的戏;电视上一出现有父亲身影的剧目,她便立即换台。她还嘱咐我们,不要在人前提起父亲是演员。这种守口如瓶的习惯,久而久之造就了我的孤僻性格,在什么场合都沉默寡言。

读初中时,一个男同学悄悄告诉我:“你爸爸的戏演得真好,可惜是个小角色。如果让他演主角,肯定火!”

父亲在家里的时间很少,尤其是进入影视圈后,或是东奔西跑到一个个剧组去找活儿干,或是找到了活儿随剧组四处游走。每当他一脸倦色回到家里,首先会拿出各种小礼物,送给妈妈、我和妹妹,然后把一沓钞票交给妈妈。

我把男同学的话告诉父亲,他听了,微微一笑,说:“在一部戏中,只有小人物,没有小角色。这正如社会的分工虽不同,却都是平等的。主角造气氛,配角助气氛,谁也离不开谁。”

母亲轻轻“哼”了一声,然后下厨房为父亲做饭。

我看见父亲脸上的肌肉抽搐了一下,很痛苦地低下了头。

我读高中妹妹读初中时,父亲在外三个月后,回到家里。他这次是在一部叫《五台山传奇录》的电视连续剧里,演一个貌丑却佛法高深的老方丈的侍者,虽是配角,出场却较多,拿了五万元片酬。他给我和妹妹各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给妈妈买了一枚钻石戒指。

我发现父亲的手腕上绑着纱布,便问:“爸爸,你受伤了?”

他说:“拍最后一场戏时,和一个匪徒交手,从山岩上跌下来,把手跌断了。我咬着牙坚持把戏拍完,导演直夸我敬业哩。”

母亲说:“你也五十出头了,别去折腾了,多在家休息吧。”

他摇了摇头,说:“不!你工资不高,小轩、小轮正读书,将来还要给她们备一份像样的嫁妆。再说,小病小伤在拍戏中是常发生的,别当回事。”

我和妹妹不由得泪流满面。

后来,我考上了大学,学校就在岳麓山附近。三九严寒的冬天,母亲打电话告诉我,父亲在岳麓山的爱晚亭前拍戏,让我去看看父亲,还嘱咐我最好把自己伪装一下,别让父亲分神出了意外。

漫天大雪,朔风怒吼。我戴上红绒线帽子、大口罩,围上羊毛围巾,穿上新买的中长羽绒袄,早早地来到爱晚亭前。警戒线外,看热闹的人很多,我使劲地挤进人丛里。父亲演一个寻衅闹事的恶霸,样子很丑陋,说话还结巴,然后被一个江湖好汉狠狠地揍了一顿,上衣也被撕破了,痛得在地上翻滚。这场戏前后拍了三遍,导演才打了个响指,大声说:“行了!”

父亲微电影范文10

中图分类号:D9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4)07-170-02

近两年,伴随着人们法制观念的增强、法律意识的提高和行业微电影的大力发展,法治微电影异军突起,在全国涌现出一批有影响力的法治微电影大赛,像司法部和全国普法办举办的全国首届法治微电影大赛、苏州法治微电影大赛、昆山法治微电影大赛等,吸引了大批微电影创作者和法制工作者投身其中,并创作出了数量可观的法治微电影作品。

所谓“法治微电影”,是讲述普法领域的人和事儿,以普法传播为目的的微电影,是行业微电影的一种。

目前,法治微电影在法治传播专业领域和微电影领域,都已初显影响力。

一、法治微电影的个性特征

法治微电影作为微电影的一个分支,具有微电影的共性,比如讲求创意、故事短小精悍、形式比较灵活、创作手法多样等,此外,还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

(一)具备法理点

所谓法理点,是与法律法规直接相关的内容核心点,比如当事人触犯了什么样的法律法规,应当受到什么处罚和惩罚,具有什么权利义务等,法理点不同于伦理道德。法治微电影不同于其他微电影,它的故事是围绕着法理点来展开的,故事中的法理点可以有一个,也可以有多个。

比如有一部法治微电影,就是围绕着“商品经营需要开具发票”的法理点来叙事的:

一个商店老板,以种种借口不给顾客开发票,他的儿媳是一个税务工作者,主张给顾客开发票,两人产生了一些矛盾冲突。后来,商店老板进了一批货,发现是假冒伪劣,就去找人家退货,但因为当初没开发票,自己没有证据,人家不承认,这个老板只能自认倒霉。最终,在儿媳的影响和进假货的教训中,商店老板转变了思想,主动给顾客开起了发票……

这部微电影就是围绕着税务法规中――销售商品、提供服务以及从事其他经营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对外发生经营业务收取款项时间,收款方应当向付款方开具发票――这一法理点来做文章的。

(二)具有启示和警示意义

法治微电影进行普法宣传,一方面在于增强公众的法律意识、普及法律知识;另一方面在于惩恶扬善,给受众以正反两方面的警示和启示。

比如,有一部讲述警察帮助吸毒青少年的微电影:一个吸毒青年从戒毒所出来后,找不到工作,生活陷入困顿,女友也离他而去。在民警的帮助下,他找到了工作,逐步走上了人生正轨。影片中,青年毒瘾发作时的痛苦、丧失理智后的疯狂、生活的无助、爱情的无奈,都给广大青少年以警示和启示――一定要远离毒品;而故事的结尾,毒贩子被公安干警一网打尽,则具有惩恶扬善的意义。

(三)不失人文关怀

法网无情,法治微电影看上去有冷冰冰的感觉;其实不然,好的法治微电影具有人性的光辉、人情的温暖,不失人文关怀。

法治微电影的人文关怀,不仅体现在执法者和普通百姓的“鱼水关系”上,也体现在普通人那种温暖的情感上,比如,有一部关于亲子鉴定的微电影:

夫妻两人吵架,丈夫怀疑孩子不是亲生的,要做亲子鉴定――这本是气头上的事儿,但当亲子鉴定结果出来时,丈夫发现孩子竟然真不是自己亲生的。要是这桥段放到别的故事里,故事的发展一般是丈夫拿着鉴定书去找妻子,最终两人吵闹、离婚。但在这部微电影中,丈夫却犹豫了,他想起了跟孩子相处的四五年时光,两人建立起了很深的感情;想起妻子也坦白地告诉他,自己并非有意背叛,当初怀上这个孩子是出于无奈……。最后,丈夫下定决心,隐瞒事实,接受这个孩子。为了孩子以后的生活不受影响,丈夫用一纸假亲子鉴定书,把孩子变成了“亲生”……

这部法治微电影就体现了人性光辉和善良的一面,整个片子格调很光明。影片中,丈夫的心理变化也做的很充分、很真实,使影片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二、法治微电影的类型

法治微电影目前有多种分类方式。一种是按照法律法规的类别来划分,比如涉及民事纠纷的,属于民法微电影;涉及刑法案件的,属于刑事微电影等;还有一种是按照执法部门的不同来分类,比如分为公检法微电影、工商税务微电影、交通法规微电影、消防微电影等等。

此外,还有一种常见的、通俗的划分方式,是以执法者的参与程度和普法传播的主客观性不同来分类,分为两类:

(一)主观法治微电影

这类微电影,采用一种主观视角进行普法宣传,执法者直接参与叙事,成为故事的主角或者重要角色,他们在电影中惩恶扬善,并针对人物的违法犯罪行为现身说法,答疑释惑。这类主观视角的法治微电影,不仅普及法律知识,还展现执法队伍的精神面貌。

像前面提到的发票微电影中的税务工作者,以及青少年吸毒微电影中的民警,都是如此,他们出现在微电影中,他们的事迹是微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直接普法说法,直接惩恶扬善。

(二)客观法治微电影

这类微电影,执法者不参与电影叙事,不在故事中扮演角色,不直接进行执法和说法。电影以客观的视角,先向观众讲述一个普通人违法犯罪的故事,等到故事结束,再针对故事中的违法犯罪内容,将相关的法理法规和结论呈现在受众面前。

有一部讲述职场人员利用微博造谣的微电影:一个公司的员工喜欢散布谣言、造谣生事,他看到老板跟一个女子逛街,就在同事中散布谣言,说老板包养了情妇。老板患感冒咳嗽,他就造谣说老板得了禽流感。他不仅在公司内部造谣,搞得人心惶惶,而且还利用微博将老板得了禽流感的谣言了出去,弄得公司外的很多人也误以为老板得了禽流感。

故事的结尾是一场审问的戏,公安干警并没有出场,只有短短的几句旁白,表面造谣者被惩处,然后通过一屏字幕将造谣行为的相关法律责任和后果交代了出来,整个故事执法者都没有现身,影片承载的普法传播是通过普通人的故事、而不是由执法人员的言行来完成的。

三、法治微电影的优势

相比于其他类型的微电影,法治微电影的演员阵容一般没有明星大腕加盟,承载法理点的故事也不煽情,创意并不突出,内容上标新立异的东西也不是很多,但法治微电影有自己独特的优势:

(一)贴近民生,实用性强

法治微电影普及的法律法规大多涉及普通老百姓的利益,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通过法治微电影,受众可以学到处理法律问题的很多知识和技巧,一但遇到纠纷和麻烦事儿,能够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利益。

比如,有一部微电影就讲述了两车剐蹭如何处理的故事,通过看微电影,受众可以知道:大的交通事故由交警出面处理,小的交通事故像两车剐蹭这种,不需要警察出面,只要填写当地交管局制定的轻微事故处理书,就可以到保险公司理赔,这样既省去了报警的麻烦、又避免了私下争执不休的烦恼。这种实用性和指导性往往是别的微电影所难以具备的。

(二)法治题材有冲击力

法治微电影选取的都是典型的违法犯罪的案例故事,关乎情感纠葛、经济纠纷或者刑事犯罪,题材本身就具有很强的视觉和情感冲击力,用微电影的形式呈现出来,讲好一个法治故事,能够吸引受众眼球。

相比于其他题材的微电影,法治微电影的优势并不多,但却很鲜明、很强大;上述两个优势也都是其他微电影所不具备的。

四、法治微电影存在的问题

目前,法治微电影异军突起,发展很快,但还远未走向成熟,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影响到法治传播的效果:

(一) 偏离生活真实,故事和法理点结合生硬。

有些法治微电影过于致力突出法理点和警示意义,过于致力对法制工作者正面形象的塑造,导致故事偏离生活真实和生活逻辑,与法理点结合生硬,甚至有生拉硬扯之嫌。

比如,有一部讲述夫妻闹离婚、法院调解的微电影:

一对夫妻到法院打官司,声称感情破裂,法官发现俩人与众不同:虽然俩人的经济状况都很好,也都声称没有第三者,但却都不想要八岁的儿子,难道孩子不是亲生的?后来法官调查了解得知,他们离婚的原因出在这孩子身上:八岁的儿子患有脑瘫。夫妻因此心理压力很大,导致经常吵架,最终闹到离婚的地步。于是,法官从孩子入手来挽救这段婚姻;她走访医院,了解脑瘫儿童的情况,法官告诉家长孩子还有治愈的希望;她又联系学校,帮孩子入学……,在法官耐心的帮助下,这对夫妻看到了孩子治愈的希望,最终破镜重圆、重归于好。

故事很感人,但不符合生活真实和生活逻辑:既然这对夫妻的经济状况不错,那么孩子患有脑瘫,他们自然会想法设法进行治疗;孩子都八岁了,做家长的不会不清楚孩子的状况,但片子中却由法官来告诉家长孩子还有治愈的希望;而且两人家庭经济状况不错,却要由法官去帮助孩子上学――这都显得不真实、不可信;而且即便生活中确有这种不合理的事儿,也不具有普遍性和典型性。

如果一部法治微电影的故事不真实,那么传播效果也就事与愿违了。

当然,片子如果改一下:这对夫妻生活贫穷、又没多少文化,在孩子的问题上压力很大,导致争吵离婚。法官帮助他们,在孩子的治疗和求学上做了一些事情,让这对夫妻重拾生活的信心,并决定和孩子一起直面人生的风风雨雨――这样逻辑上就合理的多、故事也更具有普遍性、能让人信服,传播效果也会好的多。

(二)创作方式单一,普通受众参与少

目前,法治微电影主要有两种创作方式:

一是执法和普法部门负责微电影创作的投资和把关,而将微电影的摄制工作交由专业的影视机构来完成。由于懂艺术的人不见得懂法,这种方式创作的微电影故事性较强、艺术水平较高,但法制水平往往一般。

比如,有一部法治微电影,讲述的父子俩和假钱的故事:父子二人相依为命,开出租车的父亲不小心收了一张百元假钞,在犹豫中没有上交银行,而是放到了家中。上小学的儿子要交生活费了,他体谅父亲的辛苦,也是在一念之间,就把假币交给了老师……,后来在老师的帮助下,孩子认识到了错误,把假币换了回来。父亲在得知孩子用假币交费之后,非常后悔:是自己没有及时地、坚决地将假币上缴,才导致孩子有违法的举措。这个故事洋溢着浓浓的父子情,很感人,但法理点过于简单,属于大家熟悉的常识性内容。

另一种创作方式是执法和普法部门自己完成微电影创作,这种方式创作出来的微电影,法理点突出,法制业务水平高,因为毕竟是由懂法的人来创作的,但往往故事性不强,艺术水平一般。

所以,两种创作方式各有利弊,目前能将法律和艺术进行有机结合,创作出既具有较强故事性和艺术性,又具有较高法律水平的法治微电影,还比较少见。

父亲微电影范文11

[关键词] 电影;张艺谋;视听;爱情故事;彩色

一、唯美动人的爱情故事

电影的故事开始于一段黑白色的影像,父亲的离世让母亲分外伤心,“我”在母亲的回忆下知道了关于父亲与母亲之间动人的爱情故事。母亲名为招娣,是远近闻名的美女,母亲不但心灵手巧,还是落后的村落里第一个敢于自由恋爱、追求幸福的女人。他们之间的爱情故事也因为这个先例而在十里八村广为流传。父亲从县城里来村里支教,以前这村里从未有过这样的人,年轻的母亲被父亲的书生气质所吸引,在修建学校期间村里每家每户都要为工地送饭,于是母亲便每天换着花样地做各种好吃的,并且以大花瓷碗为记号,她一心期盼着父亲能够吃到她亲手做的饭。为了能够看见父亲,母亲宁愿绕到远处的那口井去打水,母亲的美丽与勇敢同样也吸引了父亲,这样的爱情就在这小山村里蔓延开来。不幸的是在那个动荡的年代父亲无故被打成反动派,被遣返回城的时候都没来得及和母亲道别,惟一留下的就是一个红色的发卡,母亲奔跑在漫山雪地里,摔倒了爬起来却最终也没有追上父亲。饺子摔坏了,青瓷花碗摔碎了,父亲消失了。倔强的母亲在父亲走后天天站在村口的树林里等着他,日复一日终于病倒了,在她昏睡了两天之后迷离中看见父亲,原来父亲得知消息后偷偷跑回了村子,只为了能看母亲一眼,到了晚上的时候偷跑回来的父亲又一次被带走了,这一别他们在好多年后才终于又见面,再见面他们便再也没有分开过,直到父亲去世。当母亲走在送葬的队伍里,“我”仿佛又一次看见那个身穿红色棉袄在雪地里奔跑的女子,那样的美,那样的纯粹。

二、如画一般的影像

章子怡在这部如诗如画的电影中,在张艺谋的魔笔点描之下,留给了我们如此多的经典的回忆:春花一般娇艳的笑靥,潭水一般明净的双眸;充满忧伤和期待的迷离的眼神,满怀伤心和委屈的轻轻的啜泣;倚门而立迎接心上人时的幸福兴奋光艳照人的面庞;手摸心上人送的发卡对着镜子中自己的影像黯然神伤的无声地落泪;田野间小路上手捧饺子碗失神一样地狂奔疾追;寒风中大雪里瑟瑟地站在那里痴掉一般地苦苦期盼。再伴随着绚烂美丽的山村秋色,秋意盎然的田野气息,鸟叫虫鸣,空明婉转深沉的三宝的电影音乐,娓娓道来的旁白。一部唯美的经典作品就这样深深地印在我们的脑海中。“母亲”也和那些美好的东西一起,占据了我们的感情世界,让我们用一生的时间去回味。

黑白的现实,彩色的回忆,张艺谋导演在《我的父亲母亲》里描绘的是怎样一种无与伦比的美丽!影片反复出现的那条从乡村通往城里的山路,蜿蜒地穿过似乎属于世外桃源的原野,迈过微微倾斜而又略有起伏的山坡,正是“母亲”情窦初开期盼“父亲”的坎坷心路。克制含蓄的对白,无处不在的音乐,纯净而又绚烂如油画的美丽村庄,还有那条充满坎坷而又曲折迂回的山路,一切都是那么纯粹,一切都是那么唯美。没有曲折迂回扣人心弦的繁复情节,也看不见华丽而庸俗的浮华尘世。纯粹,质朴,这就是张艺谋的极致艺术。

这部电影以广阔的东北原野,配上棉服棉裤为基色。把你狠狠地拽离城市,放下一切固有的人情世故。清清纯纯地守候着村头的那个路口,冒着大雪,望着那辆满载希望或是绝望的马车,在雪地里轧出一道伤痕,风雪很快能把它覆盖,然而心中的伤却无法愈合。爱情就是这种无声息的等待,简单地重复,但却只有爱人能坚持下来。爱与爱的距离,只隔着一条路。世上总有一个路口,站着一个等你的人,她站在路口遥望远方的眼神是那么虔诚不可侵蚀。仿佛一个信仰的教徒。世上有不同的教派,有不同的信仰。但爱是所有生灵的共同图腾。一副扁担,一个大青花碗,一个发夹……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举动,透出一丝如烟缕的柔情。1958年的自由恋爱,半个世纪前的爱情新空气,温暖一个民族的心。招娣儿一身红袄,盛装只为三合屯来的第一位先生。乘着拖拉机,一身中山装的教师,从县里背着满筐希望来到这个景至美、人至善的僻村。盖学校,教书,吃派饭,送学生回家。爱无声,大雪天也能萌发。那个小小的山坡,曾站着一个羞涩的爱情,等着时机,等着勇气。那片稀稀的桦林,藏得住背影,却遮不住那股飘逸在空气中的甜美爱情气息。母亲穿着大红色的棉袄,绑着翠绿色的头绳,在秋天黄色的草原上奔跑,映衬着蓝色的天空,那场景,仿佛就是一场梦似的。 看到此时,你不得不赞叹张艺谋对色彩的运用能力和对中国元素的熟稔,这大块大块纯粹的颜色,撞在一起,立刻抓住了你的所有视线,并再也不会忘记。导演让人们一看到类似的元素就想起这个国家来,或者,想起这个国家就想起这片草原来。而张艺谋用镜头记录下了在常人眼中稀松平常的中国经典景色,然后将其变成了一张名片,轻易地让世界记住。这时真的是章子怡最好的年纪,明眸皓齿,眼中有神采,麻花辫,红棉袄、绿头绳,衣着臃肿却难掩那种娇憨淳朴的气质。电影中的父亲说他第一次去母亲家吃饭时,看见她扶着门框站着,就像一幅画,那场景他一辈子都不会忘记,可真是说对了。招娣是个农村姑娘,人很漂亮,很天真,很羞涩,与骆老师对视的时候会害羞地转过眼神,对爱情很执著地追求着。影片里有很多招娣在田野和山路上奔跑的戏。那时候不到20岁的章子怡癫头癫脑地跑起路来两个小辫子直甩,实在是太可爱了。这是章子怡的第一部电影,拍摄这部电影的时候章子怡还是中央戏剧学院的大二的学生,可以说她是用尽全力去完成这个人物的,没有任何的杂念。据说她第一个镜头就被导演给骂了,然后她哭了好久,最后还是决定用心去完成好它。章子怡演的是一个村姑,在拍摄电影之前她也去农村体验了很长时间的生活,所以当你看到电影中的章子怡很麻利地干着农活时会误认为她就是个农村姑娘。上面说了,电影中章子怡有很多奔跑的戏,其实跑也没什么,关键是那时候的她身上裹了五条棉裤,所以她拖着“胖胖的身体”虎头虎脑地跑起来的时候特别可爱。电影拍得挺辛苦的。影片中有一场招娣在风雪中等候骆老师的戏,拍的时候章子怡是真的在冰天雪地里站了一个多小时。等镜头完成的时候她已然成了一个小冰人,还是张艺谋导演把她抱回去的。我想正是章子怡的这种韧劲、这种自然让她第一次拍电影就获得了第23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女主角。

三、诗画背后的隐喻色彩

影片有两个时间段:一段是90年代,“我”回到山村准备安葬父亲;另一段是50年代,“母亲”回忆起与父亲的爱情故事。前一段是现实,后一段是回忆。张艺谋在描述现实时特意采用黑白色,而描述“母亲”的回忆时画面却被调成高饱和度的彩色。黑白的现实如素描,忧伤冰凉;彩色的回忆如油画,绚烂温暖。这一冷一暖的对比格外动人心弦。张大导演让影片尽可能少地出现人物对白,而大量运用人物动作、神态以及充满意境的唯美画面,追求一种“以图言声、以图表意”的效果。在张大导演的深厚功力下,影片很多画面有着“无声胜有声”的表现力。当然,三宝的配乐也让这些画面的意境得到了更高的升华。很欣赏章子怡在这部影片的表现:纯净如水的明眸,略带羞涩的清纯笑容,娇憨而异样的步伐,完美地塑造了一个有点桀骜不驯、对爱执著的清纯少女。这个似乎有点偏执狂的情窦初开的少女,那份偏执的倔强的确打动了我。固然远离俗世的质朴爱情犹如童话般超脱于现实,那种美好也只能在已然逝去的初恋才能找到,而《我的父亲母亲》告诉我,它是真的存在。这就是《我的父亲母亲》的成功之处。

影片的色彩明亮,充分将色彩展布在视觉中,这是一种颜色美学意义上的充分主义,并且衣服和风景颜色的搭配,整个大的画面的精美和布局,都让你感觉到美,还有“母亲”那不断奔跑的身影都不再是人的行为,而仅仅在美学上发挥着巨大的魅惑力。当儿子说,父亲曾经对他讲倚在门框上等他来家吃派饭时,美得就像一幅画。窗台上的大南瓜,可爱的微笑,关键是那束天上的光,的确,回忆中的美就这样被艺术地表现出来,而拒绝了现实和真实性的这样的提问,回忆是美好的。单纯素朴而又执著的乡村爱情,张艺谋的诗意电影代表作,这样的片子软化、净化人的心灵,让人变得脆弱敏感到自己都不好意思。尤其是“父亲”带着一帮孩子慢镜头走在夕阳下的草原上的时候,空旷、辽远、柔美甚至伤感的音乐长久回荡,真是太美了。隐隐感觉章子怡形象靓了点,有些城市化,表演也有些做作,也许是张导一厢情愿的理想化吧,总之,一个角色改变了章子怡的一生,铺就了她的通向艺术天堂之路。

正是这种美好,才衬托出40年后的今天之农村是多么残酷。老人是悲哀的,农村是贫穷的。有点荒谬的地方在于,把“父亲”从县城抬回来的时候,许多他的学生都来了,有开车来的,有从远方来的,这些学生现在已然成为“有产阶级”,他们在这个重大的仪式上出现并在场,可是却没有给老师“希望工程”点钱,这样他们的老师就不会死。旧的学校40年前是新的,是美的。父亲来时作为先生受人尊敬是个大事,可是40年后,教室破了,先生也不再受人尊敬。在这个意义上,这部影片的形式成为一种“有意味的形式”。为什么不只写一个美的画面,即父亲母亲爱情的画面,这个画面占了影片的三分之二。或者为什么不只写破败的画面,就像《秋菊打官司》一样。为什么要在对比中来表现呢?前者是为了达到审美的要求,后者为了突出现实的因素,从而也凸显了农村的现状。40年的时间,农村反而死了。生活死了,精神也死了,就像在坟墓里,坟墓再打扮也还是坟墓。

四、结 语

很简单的一个关于爱情、亲情的故事。影片伴随着“我”的叙述讲述了父亲与母亲的故事。特别之处在于影片的现实世界是黑白的,而回忆的世界是彩色的,也许是在强调回忆的美好。色彩很艳丽,白色的芦苇,黄色的树林,那时的章子怡很是清纯,红色的棉袄,绿色的头绳,在树林里奔跑时,整个画面虽然快,但构图很有视觉冲击力,给人明亮、富有生命力的感觉。

[参考文献]

[1] 何春耕.至情的美丽魅人的艺术——《我的父亲母亲》创作风格简论[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01).

[2] 楚卫华.表现与再现的距离——《我的父亲母亲》与《花样年华》之艺术比较[J].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02).

父亲微电影范文12

不知从何时起,父亲每回外出散步,总要带两颗石头回来。有的石头很小,约摸拇指那般大,有的却有花瓶大小。对于小石头,父亲常将其装在口袋里,或是握在手里,哼着小调,在院里四处转悠,仿佛得了稀世珍宝;至于那些大块头,父亲把它们搬回家已是不易,自然不会经常搬动,只是偶尔用抹布擦掉石头上的灰尘。

我的母亲反对父亲藏石。她认为父亲所拣的不过是些普通石头,放在家里只是白白地占地方,而且给母亲打扫卫生添了不少负担。因此她时常对父亲发牢骚,要求他将那些石头“请”出去。对此,父亲总是爽快地答应:“好,好,马上处理。”可是家中的石头却一个没少,有时还会出现几个新面孔。几次过后,母亲也没了脾气,父亲就又开始“明目张胆”地将石头带回家。

我知道父亲爱石,却也不曾想他会因爱石而上了电视。那天,向来不看电视的父亲竟然破天荒地开了电视。出现在屏幕上的那道身影是与我朝夕相处十六年的父亲。父亲看见我眼睛都瞪圆了,得意地笑了起来,说:“怎么样,你老爸不赖吧。”边说边扭动他微微发胖的身子,好像小孩炫耀一般。

待我将那则标题为“历史老师是个石头迷”的新闻看完,父亲将我拉到他的“藏宝房”向我炫耀他的宝贝。他走到红漆木桌前,拿起一颗小的却如同红宝石般耀眼的石头,“看,这是‘鸡血石’,没有丝毫杂色,只有纯粹的鲜红。”放下“鸡血石”,父亲又拿起一颗手掌大小的青色石头,“这颗石头虽然普通,但它的形状却像‘馒头’,我给它取的名字就叫‘馒头石’,它很光滑,你摸一下。”说完,父亲小心翼翼地把石头捧着递到我跟前。我接过这石头,轻轻地摩挲,温润的触感从手心缓慢地淌过全身的每一个细胞。抬头,对上父亲期待的目光,我在那一瞬间明白了父亲为何如此爱石。

“嗯,手感的确很好,可能是块玉。”我说。父亲的嘴角高高地扬起,“你也是这么认为的吗?我早就怀疑这是块玉了,你看这透光性。”父亲不知从哪儿找来一个手电筒,抵着“馒头石”。打开开关,我从侧面可以清楚地看到光竟然穿过了“馒头石”。“的确透光。”我说。“那当然,你老爸的宝贝怎么可能会差。”父亲放下“馒头石”。“看这个。”他指向一个圆滚滚的大家伙,“这是个化石。”又拿起一块黑乎乎的椭圆形石头,“这是有眼的玛瑙。还有这个……”

我站在父亲身边,看着父亲高兴的模样,心里却有种说不出的滋味。父亲爱我是胜于爱石的,而我却很少让父亲这样高兴过。“爸。”“嗯?”“没事。”“你这孩子,没事喊吗?有话就直说。”“等我放假了,我要和您一起去拣石头。”“好啊,欢迎。”

把玩着形状各异的石头,我好像也爱上了藏石。

点评

作者通过写父亲的爱好(父亲喜欢藏石,并把它们当作珍宝)和父亲对“我”的影响(“我”在那一瞬间明白了父亲为何如此爱石、“我”好像也爱上了藏石),字里行间都流露着温馨的情感(父亲拉着“我”到他的“藏宝房”参观,“我”要求和父亲一起去拣石头),温暖贴心,在平淡的叙述中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爱,意蕴悠长。

【作者系湖北省松滋市第一中学玉岭山文学社社员,指导并置评:张兴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