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时间:2023-05-30 10:07:39

第1篇

1.知识与技能: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认识它们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抽象概括的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事物是相互联系,发展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难点: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2.立体图形的识图。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教师出示一个土豆,切一刀出现一个平面,让学生用手摸,感受面是平的;再切一刀,出现一条棱,让学生用手摸一摸,有什么感觉;再切一刀出现一个顶点,让学生用手摸,感受顶点是尖尖的,再切几刀,出现一个长方体。

教师板书:长方体和_________的认识。

二、学习新课

1.长方体的特征

请同学们取出自己准备的长方体(牙膏盒、药盒等),用手摸一摸长方体是由什么围成的,摸一摸两个面相交处有什么,摸一摸三条棱相交处有什么。教师板书:面、棱、顶点。

学生根据教师给出的讨论提纲进行小组讨论,并完成28页的表格。

2.正方体的特征

教师出示正方体并提问:看一看这个长方体与原来长方体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特殊之处?

学生讨论、归纳。教师板书:正方体(加在课题上)。

师生共同总结面、棱、顶点的特征。

3.学生讨论比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相同点:面、棱、顶点的数量都相同。

不同点:在面的形状、面积、棱的长度方面不相同。

教师提问:看一看长方体的特征正方体是否都有?试说一说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4.制作长方体

制作准备:橡皮泥八小团,细棒十二根(分成三组,每组四根长短相同)。让学生动手操作,然后说一说在制作的过程中有什么发现。

三、巩固反馈

1.量一量自己手中长方体的长、宽、高,说出每个面的长和宽。

2.一个长方体,它的长、宽、高分别是9厘米、3厘米和2.5厘米,它上面的面长是( )厘米,宽是( )厘米,左边的面长( )厘米,宽( )厘米,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长和是( )厘米。

3.判断

(1)长方体的六个面一定是长方形。( )

(2)正方体的六个面面积一定相等。( )

(3)一个长方体(非正方体)最多有四个面面积相等。( )

四、课堂总结

说一说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五、课后作业

第2篇

摘 要:“认识图形”的单元是在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的基础上学习的,是学生认识平面图形的开始。在这个单元中,学生将经历从立体图形到认识平面图形的认识过程。

关键词:立体图形;认识过程;平面图形

学生在第一册第三单元已经直观地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在教学中,为了学生完成从这一点到认识平面图形的认识,我重视了学生的动手操作活动,通过学生的操作活动让学生体会到“面在体上”的基本观念。如,在呈现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时,我给出的是学生用积木描一个面的情境图,通过学生对自己所描绘图形的分类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我在这节课中安排了三个主要环节:首先让学生找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积木,初步体会面在体上,并通过学生的分类活动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然后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找一找哪些物品的面是长方形的,哪些面是正方形的。在此基础上,我又安排了观察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的活动,以使学生初步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各个面的形状的特点,加深学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这节课我的出发点主要是根据一年级学生已有的知识及年龄特点,采用的是“操作―探究”、渗透“发现教学法”中的“猜测―验证”为主要教学方法,以便学生观察、动手操作、让学生在多种器官的协调中不断积累感性认识,从而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在学生学习中,以“小组学习”为主要形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在小组学习中,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有利于培养他们初步的创新意识。在练习设计中,让学生列举日常生活中所看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物体,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教学过程主要包括:(1)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这一环节中我首先用多媒体展示积木,找出里面的立体图形,从学生喜欢的积木入手,使学生重温儿时熟悉的玩具,激发学习积极性。(2)展开活动,提出问题,学习新知。让学生们观察每组桌子上同样的积木,找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看一看上面都有什么图形并让学生们想方法把这些长方形和正方形从立体图形上搬到纸上。这样逐渐渗透给学生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就会培养他们善于观察和发现的良好的学习习惯。(3)观察物体,拓展思维。让学生组成小组观察现实生活中长方体和正方体各有几个面,每个面都是什么图形,得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概念,增加学生知识面的广度和深度,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扩展和延伸。

(作者单位 河北省迁西县旧城小学)

第3篇

小学阶段的“几何”的课程内容和目标,以往主要侧重于长度、面积和体积的计算,较少涉及三维空间的内容,严重制约了学生的空间观念、空间想象能力的发展.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数学课程标准》将以往的“几何”已经拓展为“空间与图形”,把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增加了位置确定、图形与变换等内容. 学生通过认识简单的几何体和平面图形及其基本特征,感受平移、旋转、对称现象,学习图形变换和描述、确定物体相对位置的方法等来发展空间观念. 整个教学内容围绕图形,遵循学生的认知特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把课程内容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有机结合,与数学课程中各个分支进行整合,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体现“空间与图形”的教育价值,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积极使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不断丰富学生的感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一、借助直观演示,丰富学生感知

小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是离不开感知作为基础的. 心理学研究表明,任何新鲜事物的出现都会引发小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兴趣. 所以,对于小学生来说,直观性的教学非常符合他们的认知特点. 那么,教师在教学富有直观性和可操作性的几何图形时,更应积极采用直观演示的教学方法,通过实物、图片、教具的展示和多媒体课件的动画演示,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以此丰富学生的感知,帮助其形成鲜明的映像. 所以,在教学几何形体知识时,教师首先要拿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几何形体的直观教具,让学生观察、感知该几何体的形状、外形特征和本质属性. 如:教学一年级上册的“认识物体”时,笔者采用了“具体——抽象——具体”的教学方法. 先让学生通过视觉、触觉感受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立体几何物体,然后让学生在脑海中“回放”——联想,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再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让其运用新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又如,教学“长方体的认识”前,笔者让学生搜集日常生活中的长方体实物. 课堂上,学生纷纷拿出自己准备的各种长方体实物——牙膏盒、化妆品盒、茶叶盒、肥皂盒、糖果盒,等等,笔者肯定并表扬了学生,大家一致认为这些物体都是长方体. 此时,我让学生观察教室里面的物体,看看能否找到并列举出长方体的物体. 经过观察,有学生发现,粉笔盒、铅笔盒、图书角的书架、数学书等都是长方体,继而又有学生说到家里的冰箱、冰柜,路上的集装箱等等也是长方体. 在此基础上,笔者出示了长方体的模型,并引导学生观察模型,从不同位置和方向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的特点以及长方体的长、宽、高,然后分别将模型直立、平放、侧放,来说明长、宽、高相对说来是固定不变的. 如此教学,丰富了学生的感知,帮助学生建立了清晰深刻的表象,为理性化思维提供了条件.

二、借助画图策略,巩固几何知识

通过仔细观察,学生对几何图形的特征有了直观的感知,为了进一步巩固习得的几何知识,加深学生对几何图形外部特征的认识,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画出几何图形. 通过画图,使得几何形体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被感知的空间形状,以便加深对几何形体各部分特征的记忆,实现从直观形象感知向抽象概括的过渡. 如:教学“轴对称图形”时,在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认识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会识别并能作出一些简单的轴对称图形以后,笔者通过让学生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的练习,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掌握了判别对称图形的方法,从而巩固了习得的知识. 再如:在学生认识并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圆形等平面图形的特征后,笔者引导学生在方格纸或者点子图上画出这些平面图形,从而提高了认识,巩固了新知;在学生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等立体图形的特征后,教师示范并指导学生画出这三种立体图形的草图,不仅仅巩固了对这三种立体图形的认识,更为后面解决和这三种立体图形相关的实际问题打下了基础,做好了准备.

三、借助联想归纳,帮助学生抽象概括

通过观察、画图,学生对几何形体的外部特征有了初步的感知,为了实现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就需要教师引导并帮助学生进行联想归纳. 联想所见到生活中的某种几何形体的实物,然后小结归纳出某种几何形体的特征,从而将学生的直观形象思维升华为抽象概括思维,使得学生在离开了直接感知物后,头脑中也能形成这个几何形体的图像,以此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概括力. 如:当学生初步感知并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之后,笔者发问道:你能不能从这两个立体图形的点、棱、面三个角度,来说说你对它们的认识呢?学生在充分的感知基础上,不难说出——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8个顶点,12条棱,6个面. 长方体有12条棱,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也可能相对的两个面是正方形. 相对两个面完全相同;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完全相同. 正方体有12条棱,每条棱长度相等. 当长方体的长、宽、高都相等的时候,就变成了正方体,所以说,正方体是一种特殊的长方体.

四、通过制作模型,培养学生应用能力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更应用于生活. 所以,在学生直观感知,联想归纳的基础上,大脑里形成了几何形体的表象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不看模型的条件下,运用习得的知识学会制作所学过的立体图形. 如:在“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教学时,通过有序观察、实践操作、讨论辨析等活动,让学生了解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各部分名称,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笔者要求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展开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平面图去自行制作长方体的框架以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立体模型. 通过模型制作,巩固、验证了立体图形的特征,发展了空间观念,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总之,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进行“观察、画图、联想、制作”活动,逐步加深学生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第4篇

一、理论研究与教材分析小组研讨的主要内容

(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对《长方体的认识》一课的教学要求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在小学三个学段中安排了四个部分的课程内容: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长方体的认识》属于“图形与几何”,其中“图形与几何”又分为空间观念、几何直观,它们同属《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的十大核心理念。课标中的总目标对“图形与几何”的知识技能是这样描述的:经历图形的抽象、分类、性质探讨、运动、位置确定等过程,掌握图形与几何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建立数感、符号意识和空间观念,初步形成几何直观和运算能力,发展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

“图形与几何”在小学第二学段目标中的知识技能要求是:探索一些图形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关系,了解一些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初步形成数感和空间观念,感受符号和几何直观的作用。要求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认识长方体。

(二)《长方体的认识》在教材单元中的编排位置

《长方体的认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第27—29页例1、例2的教学内容。例题安排在这个单元的起始位置,对学生的后续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学习长方体,使学生对自己周围的空间和空间中的物体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是进一步学习其他立体几何图形的基础。

(三)教材编排特点

教材中的主题图呈现了一些长方体或正方体形状的建筑物和生活用品,从中抽象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图形,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很多物品的形状都是长方体和正方体,为进一步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做好准备。比如:例1是研究长方体的特征,展示了学生对长方体物品的观察、操作,需要填表交流、讨论、总结,从而概括出长方体的特征。例2是研究长方体的棱的特点,展示了学生小组合作制作一个长方体框架,探索长方体的12条棱之间的关系,从而引出长方体的长、宽、高的概念。

与以往不同的是,教材的变化有以下几点:直接从实物中抽象出相应的长方体、正方体图形,不再从与平面图形的对比中引出;直观给出长方体的面、棱、顶点的概念;突出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

教材的编写非常重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因此,理论研究与教材分析小组建议:教师在教学时要结合学生熟悉的实物,加强直观的演示,通过观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让学生经历知识的构建过程,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二、学情分析小组研讨的主要内容

学情分析小组从两个方面对学生的认知情况进行了调查。首先对五(4)班的45名学生进行了《长方体的认识》学前测试,同时为了更进一步了解学生对长方体特征的认知情况,还采访了其他班级的学生,并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作了相应的评析。

(一)学前测试

《长方体的认识》

班级: 姓名:

1.下面图形中是长方体的请打“?菁”。

( ) ( ) ( )( )( )( )( )

2.想一想长方体由哪些部分组成?

( )

( )

( )

(二)测试分析及教学建议

对学生进行《长方体的认识》学前测试的结果是:第1题的答题正确率是71%,学生做错题的原因,一是没看清题目要求,二是个别错误是因为学生没有区分好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概念。建议教师在教学时培养学生仔细审题的习惯,提高正确解题的能力。第2题的答题正确率是22%,学生做错题的原因是对长方体的部分特征不理解,对长方体各部分名称的认识比较片面,不熟悉“棱”这个名称,部分学生没有意识到长方体顶点的存在。建议教师在教学时通过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数一数、做一做,逐步认识长方体的各部分名称,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与空间想象能力,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

这是一节有关“空间与图形”的课,在认知方面,学生已经初步会认长方体,但对长方体特征的认识比较模糊。教学时要进一步研究、梳理长方体的特征,让学生对长方体的特征有更清晰更完整的认知。教学建议:在教学设计上必须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学生的观察、体验获得感知,深刻地认识长方体的特征。

三、课堂实践小组研讨的主要内容

(一)设计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基于理论研究与教材分析小组和学情分析小组给出的分析结果、教学建议,课堂实践小组确定了《长方体的认识》一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操作、推理、想象等形式,使学生掌握长方体的特征,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探究长方体特征的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教学重点是认识长方体,掌握长方体面、棱、顶点的特征。教学难点是理解长方体“相对”的棱的长度相等,以及棱的分组。

下面具体说说如何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1.课标指出:“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单、形象,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预测结果。”因此,本节课重在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数一数,探究长方体的特征,初步认识长方体的顶点、面、棱及其特征,然后在小组汇报交流中进一步验证、总结,进而掌握教学的重点。

2.课标同时也指出:“在教学中要处理好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关系。建议在课堂中创设情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组织学生操作实验,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逐步学会学习。”因此,在本课中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尝试动手制作长方体框架。教师给小组提供的材料中,有两组无法做成长方体,让学生体会长方体相对的棱长是“相等”的这一特点,明确长方体的棱可以分为3组,从而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3.课标要求“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要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注重实效”。本节课需要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二)设计教学流程

找到突破教学重难点的策略后,课堂实践小组设计了《长方体的认识》一课的教学流程,由钟丽敏老师执教。

《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课件出示生活中常见的建筑物和生活用品。

师:这些建筑物和生活用品都是什么形状的呢?

师:生活中还有很多物体的形状也是长方体。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长方体,认识长方体,看看它有哪些特征?(板书课题:长方体的认识)

【设计意图】展示生活中常见的长方体物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感性材料,让学生有直观的感受,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

师: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长方体,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长方体都由哪些部分组成?

教师(纠正):长方体上这些平平的地方叫做长方体的面;两个面相交的地方叫做棱;三条棱的交点叫做顶点。

【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先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说一说,了解学生对长方体的初步认识情况,再通过老师的解说,纠正学生对长方体各部分错误的叫法。

(2)学生小组合作探究长方体的面、棱、顶点的特点

师:对于长方体的面、棱、顶点,你还知道些什么?

师:真的有这些特点吗?下面小组合作看一看、数一数,完成下表。

学生汇报:

生1汇报长方体有几个顶点,并演示是怎么数的。

生2汇报长方体有几个面,演示怎么数,并说说每个面是什么形状。

生3汇报长方体的哪些面完全相同,得出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的结论。

生4汇报长方体有多少条棱,并演示怎么数。

【设计意图】空间观念的培养需要通过多种感官协同作用,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数一数等活动,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的特征。在学生的汇报交流中,教师要适时引导,及时验证、总结。

师:我们知道,长方体有8个顶点,6个面,12条棱,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一些材料,请大家做一个长方体框架。在做之前先在脑子里想一想长方体框架是什么样子的?12条棱的位置如何?再想一想要做成一个长方体,对棱的长度有什么样的要求?

学生分小组动手制作长方体框架,完成后汇报:

①做成长方体框架的小组展示作品。请做不成长方体框架的小组上台展示。

师:第一组说说为什么做不成?该怎么办?给你重新换一根,该怎么选?还有哪些棱的长度是相等的?这些长度相等的4条棱,位置有什么关系?

②出示第二个小组做不成长方体的情况。

师:对比一下,为什么这个小组做不成?明确长方体相对的棱的长度相等。

师:这12条棱一共可以分成几组?

③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师:观察交于一个顶点的3条棱长度相等吗?我们把这三条棱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请学生练习说一说下面的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多少?长方体有几条长?几条高?几条宽?

【设计意图】学生自主探究,动手制作长方体,进一步理解长方体的特征。通过设计两组“做不成”,让学生体会长方体“相对的棱长度相等”中的“相对”的含义。

3.分层测试,点拨提高

(1)基本练习

①《数学分层测试卡》第19页练基本练习1

②《数学分层测试卡》第18页练习一基本练习1

(2)综合练习

《数学分层测试卡》第18页综合练习

(3)拓展练习

《数学分层测试卡》第19页拓展练习

【设计意图】为了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以《数学分层测试卡》为载体进行分层练习,结合教师评、学生评、自评、互评等多样化的评价方式,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提高学习的信心。

4.质疑反思,总结评价

说说你这节课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四、评课与反思小组研讨的主要内容

(一)执教老师进行课后反思

本节课我将学生的观察、交流与操作贯穿教学的始终,让学生在观察、交流与操作中感悟、发现、体验、认识。整个教学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通过观察常见的建筑物和生活用品的形状,并从长方体实物中抽象出几何图形,让学生明确长方体是一种立体图形,我们周围有许多物体的形状也是长方体,得出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的结论。对长方体的面、棱、顶点三部分名称的认识,我是在了解学生对长方体已有认识的基础上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

第二阶段: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数一数,探究长方体的特征。

第三阶段:学生分小组尝试动手制作长方体框架。这既是对长方体特征认识的加深,也是让学生在体验中进一步探究长方体12条棱之间的关系。在动手制作前,我先让学生想一想长方体框架的样子,12条棱的位置,同时思考:要制作长方体,对棱的长度有什么样的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制作长方体框架。在给学生准备制作长方体框架的材料时,我故意设计了两组做不成长方体框架的材料,目的是通过两组“做不成”的汇报交流,让学生感知“相对的棱长度要相等”。接下来,学生发现长方体的12条棱可以分为三组或两组。最后由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长度不相等引出长方体的长、宽、高的概念。

第四阶段:以《数学分层测试卡》为载体,进行分层练习,巩固知识,采取教师评、学生评、自评、互评等多样化的评价方式。

(二)学后测试

钟丽敏老师上完课后,照常规及时进行了教学反思,评课与反思小组则对五(4)班的学生进行了学后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

《长方体的认识》学后测试

1.填空题。

(1)长方体有( )个面,每个面都是( )形,也可能有( )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两个面的面积( )。

(2)长方体有( )条棱,相对的棱长度( ),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分别叫做长方体的( )、( )、( )。

(3)①下图的长方体,长是( )cm,宽是( )cm,高是( )cm。

2.判断题。

(1)所有的长方体都有6个面。( )

(2)长方体的12条棱中,至少有4条棱长度相等。( )

(3)长方体除了相对的面相等,也可能有两个相邻的面相等。( )

3.解决问题。

(1)一个长方体的长是15厘米,宽是12厘米,高是10厘米,它的棱长总和是多少分米?

(三)测试分析及教学建议

学后测试中的第一大题主要检测学生对长方体的基本特征是否掌握,学生回答的正确率是93.33%,说明大部分学生对长方体的基本特征掌握得比较好;第二大题检测学生对长方体特征的理解,学生回答的正确率是77.78%,学生的错误主要集中在第(3)题,说明学生对“长方体可能有两个相邻的面相等”这种特殊情况还没有理解透彻,建议教学时通过呈现有两个相邻的面相等的长方体实物模型,让学生加深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第三大题检测学生对长方体基本特征的运用,学生回答的正确率是66.67%,做错题的主要原因是学生的应用能力比较差,不能将长方体棱长的总数、特点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建议在教学新知识时,注意与解决问题联系起来,提高学生应用新知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集中评课

在集中评课环节,评价小组对钟丽敏老师的这节课给予了较高的评价,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让学生动手操作,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二是教师还主动权于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三是对学生进行分层练习。教学改进建议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可以再多元化一些,如采取对个人、小组和全班分别作出评价的方式。

第5篇

苏教版教材第五册第58~60页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

教材分析:

这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在对长方形和正方形已经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认识。它为以后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与面积以及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作奠基。教材创设了两个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数一数”“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认识长方形、正方形边、角的特征。接着,安排课堂活动巩固学生对特征的认识,进一步建构对长方形与正方形的空间观念。最后,教材安排了一些具有可操作性、开放性、挑战性的习题,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及各部分的名称,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及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互相帮助、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

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联系和区别。

教具和学具准备:

1.教具:长方形纸一张,长方体盒子一个,教学课件。

2.学具:长方形、正方形纸各一张,研究报告,三角板、直尺、铅笔及剪刀。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师:今天我们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同学们看屏幕。(媒体出示教室平面图)

师:请同学们找一找,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哪些物体的面是正方形?

那3、5两个图形也是由四条边围成的,却不是长方形或正方形,看来啊,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他们各自的特点。

【这一环节的设计利用了学生所熟悉的物体,贴近学生的生

活,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面的探索学习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

二、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1.认识长方形的特征

师:请同学仔细观察这个长方形,谁来说说这个长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长方形有几个角?这些角有什么特点?

板书:边、角。(此处,学生边说,老师边板书)

师:刚才大家的想法是不是正确的呢?得打“?”。

你有什么办法能来证明这些是正确的呢?(学生思考后举手回答)

板书:尺量、对折。

师:真聪明,下面我们利用桌面上的工具,采用这些方法来验证这些观点。

(学生动手操作,教室巡视并注意询问指导)

师:谁来说说你的结果?

小结:让我们把刚才证明的结果填在报告书相应的位置。

学生汇报填表结果:

师:老师这里有几个图形,想请同学们从中找出长方形,大家看屏幕。(课件出示)

师:请同学们找一找哪些图形是长方形?你是怎么判断它是长方形的?图1、图5为什么不是?

2.认识正方形的特征

师:刚才我们研究了长方形边和角的特点。现在,请同学们观察这个正方形,让我们通过同样的办法,来研究验证正方形的特征。

小结:刚才我们通过观察、测量、折纸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你们有些什么收获呢?

【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然后汇报交流,一方面体现了数学的民主性,我给每个学生创造了均等的学习、参与的机会;另一方面让学生经历了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生成过程,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同时让各个组对自己的研究成果进行展示、交流,体验成功,从而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这样能使情感的数学目标落到实处。】

三、练习巩固

师:老师还留了一些闯关题,大家愿意一起闯一闯吗?

练习1:你知道其他两条边的长度吗?

你知道其他三条边的长度吗?

练习2: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

(1)长方形和正方形的4个角都是直角。()

(2)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一定是正方形。()

(3)长方形的长边叫长,短边叫宽。()

第6篇

教学内容: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现代小学数学”五年制课本第十册第3~5页)

教学目的:1.使学生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理解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关系。

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能力及初步的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能力。

3.渗透子集思想,并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长方体的特征及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让学生说出已经学过的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等),指出这些图形是平面图形。

2.出示长方体教具,讨论长方体和长方形的区别,揭示长方体是立体图形。

二、揭示课题:

平面图形是研究同一个平面内的多种数量和数量之间的关系;而立体图形研究的是在若干个面内的数量和数量之间的关系。今天我们来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板书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评:从复习平面图形导入立体图形,开门见山的导入课题。】

三、讲授新课:

(一)长方体的特征

1.出示思考题

(1)长方体有几个面?它们各是什么形状?相对的两个面有什么特点?

(2)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数一数长方体有多少条棱。相对的棱长短怎样?

(3)3条陵相交的点叫做顶点。数一数长方体有几个顶点。

【评:学生带着思考题去实践操作,目标明确,任务具体,便于操作。】

2.学生利用各自准备的长方体物体,通过看、摸、数,回答思考题的问题,讨论长方体的特征。

(1)师提问①:长方体有几个面?你是怎样数的?老师注意比较学生的不同数法,有意识引导学生按顺序数面的个数,使学生清楚知道长方体的面是由前、后、上、下、左、右6个面组成。

【评:教者表扬了按顺序又对又快地数出长方体有6个面的同学,很快地原来漏数或重复的同学,也能正确地数出面的个数。可见,教学生学会学习方法的重要性。】

师提问②:这些面各是什么形状?让学生充分发表看法,认识长方体的6个面是长方形或者其中有两个面是正方形。

师提问③:相对的两个面有什么特点?要求学生通过度量相对的两个面的长、宽,真正认识相对的两个面的面积相等。通过师生对话,板书长方体面6个都是长方形或其中有两个是正方形相对的面面积相等

(2)老师通过对相对两个面和相交两个面的比较,指出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并让学生说出哪两个面相交得到棱(如前、右两个面相交有一条棱。……)提问①数一数长方体有多少条棱?你是怎样数的?引导学生数棱时可以按顺序分三组数或者按相对的棱分三组数,长方体有12条棱。

【评:教者再次提醒学生“是怎样数的”,可以看出,教者善于把握一切机会教学生学会学习方法。】

提问②相对的棱长短怎样?为什么?引导学生通过由长方体的6个面是长方形,长方形对边相等的道理,说明长方体相对的棱长度相等,并板书:棱12条相对棱长相等

(3)老师通过对相对的棱和相交的棱的比较,指出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并提问:长方体有几个顶点?学生回答,老师板书:顶点8个

【评:学生通过手摸、眼看,手眼并用地应用多种感觉器官,对平摆、竖摆的长方体进行观察、触摸、按顺序地数获得长方体面、棱、顶点的特点;并且师生共同小结了长方体的特征及其学习的方法。在此过程中,教者创造情景恰到好处地演示了实体和框架长方体模型,指导学生有的放矢的使用长方体学具。】

第7篇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现代小学数学”五年制课本第十册第3~5页)

教学目的:1.使学生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理解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关系。

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能力及初步的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能力。

3.渗透子集思想,并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长方体的特征及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关系。

教学过程:

1.让学生说出已经学过的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等),指出这些图形是平面图形。

2.出示长方体教具,讨论长方体和长方形的区别,揭示长方体是立体图形。

平面图形是研究同一个平面内的多种数量和数量之间的关系;而立体图形研究的是在若干个面内的数量和数量之间的关系。今天我们来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板书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评:从复习平面图形导入立体图形,开门见山的导入课题。】

(一)长方体的特征

1.出示思考题

(1)长方体有几个面?它们各是什么形状?相对的两个面有什么特点?

(2)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数一数长方体有多少条棱。相对的棱长短怎样?

(3)3条陵相交的点叫做顶点。数一数长方体有几个顶点。

【评:学生带着思考题去实践操作,目标明确,任务具体,便于操作。】

2.学生利用各自准备的长方体物体,通过看、摸、数,回答思考题的问题,讨论长方体的特征。

(1)师提问①:长方体有几个面?你是怎样数的?老师注意比较学生的不同数法,有意识引导学生按顺序数面的个数,使学生清楚知道长方体的面是由前、后、上、下、左、右6个面组成。

【评:教者表扬了按顺序又对又快地数出长方体有6个面的同学,很快地原来漏数或重复的同学,也能正确地数出面的个数。可见,教学生学会学习方法的重要性。】

师提问②:这些面各是什么形状?让学生充分发表看法,认识长方体的6个面是长方形或者其中有两个面是正方形。

师提问③:相对的两个面有什么特点?要求学生通过度量相对的两个面的长、宽,真正认识相对的两个面的面积相等。通过师生对话,板书长方体面6个都是长方形或其中有两个是正方形相对的面面积相等

(2)老师通过对相对两个面和相交两个面的比较,指出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并让学生说出哪两个面相交得到棱(如前、右两个面相交有一条棱。……)提问①数一数长方体有多少条棱?你是怎样数的?引导学生数棱时可以按顺序分三组数或者按相对的棱分三组数,长方体有12条棱。

【评:教者再次提醒学生“是怎样数的”,可以看出,教者善于把握一切机会教学生学会学习方法。】

提问②相对的棱长短怎样?为什么?引导学生通过由长方体的6个面是长方形,长方形对边相等的道理,说明长方体相对的棱长度相等,并板书:棱12条相对棱长相等

(3)老师通过对相对的棱和相交的棱的比较,指出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并提问:长方体有几个顶点?学生回答,老师板书:顶点8个

【评:学生通过手摸、眼看,手眼并用地应用多种感觉器官,对平摆、竖摆的长方体进行观察、触摸、按顺序地数获得长方体面、棱、顶点的特点;并且师生共同小结了长方体的特征及其学习的方法。在此过程中,教者创造情景恰到好处地演示了实体和框架长方体模型,指导学生有的放矢的使用长方体学具。】

第8篇

关键词:数学思考 ;立体图形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2-222-02

新课标总体目标分为四部分: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和情感与态度。其中数学思考在低段中要求:在对简单物体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例如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认识图形(一)》第一课时《认识立体图形》这一教学内容。本人在教学中通过玩一玩、猜一猜等活动,使学习内容及要研究的问题不是静态呈现,而是动态生成的,从而达到“数学思考”中的教学目标: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知道他们的名称及特征,会辨识这些形体,并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发现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

根据以上教学理念,我将《认识立体图形》教学活动设计如下:

一、“把玩”――感知物体特征

1.小朋友们都玩过积木吧?你会用积木做什么呢?

2.今天老师准备了一些物品,你们也来玩一玩。同桌一组,一起玩。可以搭一搭、拼一拼,看看聪明的小朋友能发现什么?

(设计目的:给学生充分玩的时间,在玩中直观感知物体特征。课堂会变得热闹非凡,在“乱象横生”中,学生知道了这些物体有不同的形状,体会到球会向各个方向滚动,圆柱能滚也能立,长方体正方体做基底最稳固等特点。当然教师要认真巡视,适时做好个别指导工作,真正做到“形乱神不乱”。)

3.(将物品收拾到篮子里)交流学生发现。

教学一:球和圆柱

1)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乒乓球老是滚来滚去的。

2)这个发现很有价值!你们篮子里也有像乒乓球这样滚来滚去的球吗?

3)像这样的乒乓球、弹珠等,都会滚来滚去,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做“球”。(板书:球)。

4)那么是不是会滚的图形就是球呢?让认为不一定是球的学生说一说理由。

(设计目的:质疑,引出圆柱教学。球能滚来滚去,但能滚来滚去的不一定是球。)像这样的图形(实物展示),它也能滚来滚去,但它不是球,它的名字叫做圆柱。(板书并念一念)

5)找出圆柱,说说圆柱有什么特点?(能滚,能立,上下平平等)

教学二:长方体和正方体

1)你在玩的过程中,还发现了什么?

生:我知道这个平平的。(放得很牢的,有六个面……)

2)这个图形叫正方体。(板书并念一念)正方体有什么特点?

3)从篮子里找一找正方体,并把它举起来。(检查学生举起的物品,找出两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这个是正方体吗?为什么?

4)认识长方体,板书。

说说长方体的特征,注意和正方体区分开来。(长长的,平平的)

4.现在我们都认识了这些图形,请你再玩一玩,认一认。

(设计目的:此环节的设计比较开放,目的是让学生尽情说出自己的发现,但并不是随意乱说。交流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往图形特征方面说开去,将学生中的最原生态的、直观易懂的表示图形特征的词汇挖掘出来。)

二、“竞猜”――巩固物体特征

大家学得很认真,下面一起玩猜一猜的游戏。

1.第一猜:闭眼,按要求取物品。(如:老师说圆柱,学生闭眼取出圆柱并举起来。)

2.第二猜:一生闭眼,其余学生告知物体特征,让其说名称。

3.第三猜:一生摸图形,说特征,全体学生一起猜。

(设计目的:此环节说是游戏,实际也是课堂小结。三个游戏都是为了巩固学生对图形特征的认识,但游戏对象和目的却不同。第一猜,全员参与,通过触摸感知;第二猜,说特征,通过大家努力把一个图形的特征说完整;第三猜,对于个别优生,能比较完整的表达图形的特征。)

三、“寻找”――小结物体特征

说一说,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根据学生回答张贴平面图)

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4位新朋友,它们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回家后请小朋友们找一找,你们家里有哪些物体也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形状,说给爸爸妈妈听一听。

(设计目的:此处张贴图形平面图,完善了板书,将名称与图形一一对应起来。更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几何图形。一整节课学生都是通过实物直观认识图形的,而后续的学习、作业中,接触更多的是几何图形。)

四、“练习”――加深物体特征

1.用2个正方体能拼成什么?3个呢?想一想,再动手摆一摆

2.下面几组积木站得稳吗?请在( )里打勾。动手摆一摆,和你的想法是不是一样?站不稳的,你有办法让它站稳吗?

( ) ( ) ( ) ( )

教后反思:

本节课内容是学生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开始,主要是从形状这一角度来使学生初步认识物体和图形。小学低年级的几何教学,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学生逐步发展起空间观念。我的设计基本也遵照了这样的方向,操作中发现、游戏中巩固。在课中注意利用儿童已有的经验,通过大量、丰富的观察、操作、游戏等活动,丰富学生对物体的形状和图形的感性认识,体验图形的一些特征,激发学生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兴趣。

第9篇

2011年版《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提出:“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计算、证明等活动过程。”教师应注重开展操作技能教学,这将有利于学生积累鲜明、丰富的数学知识,让学生主动接纳、建构数学知识,获取深刻的数学情感体验,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一、创设问题情境,驱动主动操作

操作活动是一种学生在一定思维下的行为活动,教师利用问题驱动操作,使学生在问题定向中以积极的心态尝试、对比、调整、分析和发现数学知识的过程,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既能进行理性思考,又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究数学知识的主动性,增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刻理解,获得积极的认知情感体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体验获取数学知识的乐趣。例如,教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体积计算”时,很多教师让学生利用棱长为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或长方体动手摆一摆,在操作中观察、记录拼组成长方体的长、高、宽的数据,在经过探讨分析后,推出长方体的体积等于长×宽×高。在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探究后,得出长×宽就是长方体的底面积,从而得出长方体的体积等于底面积×高。由于这种操作活动缺乏参与操作的内驱力,学生对长方体体积与长、宽、高的三维动态关系没有真正关注,对底面积的变式没有辨析,学生自然缺少认知与情感参与。有一教师却是设计了问题情境进行操作教学活动,让学生懂得长方体包含了几个体积单位后,引导学生数一数一个装满小正方体的长方体实物模型,学生在操作中探究,知道了数出小正方体的数量,就得出了这个长方体的体积。然后,给每个学生分发一个长方体空盒子,先让学生猜一猜这个长方体的体积,引导学生采用一定的方法加以验证,部分学生运用往长方体空盒子里装小正方体,有的学生把整个长方体空盒子装满小正方体;有的学生只摆出最底层,旁边摆出高的层数;有的学生在长方体空盒子里横排一列,竖排一列,又摆出高的层数,自然就计算出这个长方体的体积。在这种带着问题的操作活动情境中,学生以积极的心态进行动手操作,在分析与比较、探究与交流中,体验了获取数学知识的乐趣,品尝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激发了探究数学知识的主动性,经历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二、注重操作实践,增进体验与感悟

“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去做了,就理解了。”这句话告诉我们,通过动手操作活动,可以增进学生学习知识的体验与感悟,更有效地建构知识体系。因而,教师必须立足于教材,坚持以活动为中心,利用学生的好奇、好动心理,注重加强实践操作活动,让学生动脑想、动口说、动手做,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数学新知,正确而深刻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促使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发展,获得了真确的认识,掌握了数学新知。例如,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认识”时,教师让学生拿出六个长方形纸板,在小组合作操作中制作出一个长方体的纸盒。然后让学生按照方位顺序数一数这个纸盒共有多少个面,学生一边观察一边数面,在交流中说一说每个面的形状,经过一番探究,学生体会到要制作长方体的纸盒,两个相对的长方形纸板必须大小全等。当学生再次动手用小棒制作一个长方体的框架,数出这个框架有12条棱后,并用尺子量一量每一组棱的长度,体验到在相同的方向上必须有4根长度相等的小棒,才能制作成一个长方体的框架,学生经过操作、思索、交流、体验,对长方体棱的特征获得了感性的认识。又如,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时,教师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寻找一些熟悉的物品来表示单位“1”,学生举出了1本书、1张报纸、1盘菜、1个班级等:生1:“妈妈把4个蜜柚装成1袋,这4个蜜柚是否可以用1表示?”教师让学生在小组里动手把若干个蜜柚堆一堆,先让学生把2个蜜柚堆成一堆,体会一下把这两个蜜柚看成“1”时,4个蜜柚可以堆成这样几个“1”?6个呢?8个呢?学生在小组合作里动手操作,感悟到把2个蜜柚看成“1”时,4个蜜柚就是2个“1”,6个蜜柚就是3个“1”,8个蜜柚就是4个“1”,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体验与感悟到单位“1”就是一个计量单位。教师运用动手操作技能教学,把抽象的教学内容转化成具体的实践活动,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经历了数学知识形成过程,引发数学认知顺应,强化学生对数学知识体验与感悟,建立了数学认知结构,有效地建构数学模型。

三、增进情感体验,实现情知共融

学生的数学情感总是伴随数学活动过程,为了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内驱力,让学生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教师要善于设计具有探究意味的操作活动,这种数学操作活动可以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既有助于学生形成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又使学生获得满足、成功等内在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富有挑战性的操作体验中获得思维的发展,实现以情促知,知情共融,有效地建构了数学知识体系,发展了数学学习能力。例如,教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长方形面积”时,教师让学生利用12个单位面积相同(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动手拼一拼,拼成一个较大正方形,学生动手操作后,生1拼成1×12的长方形;生2拼成2×6的长方形;生3拼成3×4的长方形,在操作过程中感悟出长方形的长、宽与小正方形个数的关系,并从中推导出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教师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要求学生继续利用这12个小正方形摆出更大的长方形,学生的探究情感被充分激发起来,有效地调动了好奇心和求知欲,学生在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探究操作中,生1把这12小正方形拼成四边是4个小正方形组成较大的正方形;生2把这12小正方形拼成其中两边各是5个小正方形组成,另外两个边各是3个小正方形组成的一个较大长方形;生3把这12小正方形分成两个部分横7竖6连在一起的大长方形。此时,学生数学思维得到激活,发散性思维获得培养,引发学生在创造性操作活动中,经历了数学知识(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让学生获取了成功体验,促使学生进一步深入探究,有效地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第10篇

1、教学内容

《立体图形的认识》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书小学数学第一册第34—35页的内容。

2、教材编写意图

《立体图形的认识》是学生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开始。《标准》指出,‘空间与图形’的内容主要涉及现实世界中的物体、几何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其转换,它是人们更好地认识、描述生活空间,并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这部分教材主要从形状这一角度来使学生初步认识立体图形,并为后面学习平面图形作好了铺垫。

3、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的编排特点,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将教学目标定为:

(1)、通过操作、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辩认这几种物体和图形。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建立初步的空间思维能力。

(3)、通过学生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和创新意识。

(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懂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4、教学重点、难点

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实物与图形,建立空间观念。

二、说教法和学法

这一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学生,他们的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在40分钟的教学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如何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呢?我主张让学生在“玩” 中学,在“乐”中思,为学生创设轻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让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采用愉快式教学法、实验发现法、直观演示法、设疑诱导法,教学中,教师精心设计一个又一个带有启发性和思考性的问题,创设问题情境,诱发学生思考,操作,激发学生探索求知的欲望,逐步推导归纳得出结论。在课堂中多鼓励学生,不论回答是否令我满意,都给他一个会心的微笑,一个赞许的目光,实现心与心的交融。

为了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的生命潜能和创造精神获得充分释放,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看一看、分一分、摸一摸、滚一滚、搭一搭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操作来体验新知,让学生掌握得更加牢固和深刻。

三、说教学准备

教具:10袋各种形状的实物,多媒体课件。

学具: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模型若干个。

四、整体设计

这节课的教学按照知识的引入—知识的教学—知识的应用三部分展开,其中认识图形采取从形象—表象—抽象的过程,具体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低年级学生参与教学很少是因为认识上的需要,教学活动能否激发兴趣,使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之所在。为此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同学们,今天老师从家里收集了许多小时候你们玩过的玩具和见过的物品,想知道是什么吗?

学生:想。

教师展示篮球、魔方、水杯、牙膏盒、包装盒、橡皮、桂圆八宝粥包装筒、墨水瓶盒、小皮球、色子、肥皂、铅笔盒、茶叶桶、乒乓球、玻璃球、纸巾盒等。

让学生说出它们的名称,教师激励评价并媒体展示图片。

师:看这么多的物品,同学们都认识,真了不起!那么你们能把它们根据形状分一分类吗?

学生:能。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认识和研究这些物体。

这时孩子们的情绪迅速高涨,自然地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二)、民主导学,自主探究

(这部分是整堂课的重头戏,具体有以下几个步骤)

1、看一看、分一分,揭示概念

(1)、让学生分成9个4人小组,先仔细观察袋子里的礼物,然后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教师巡视。

(2)、学生汇报是怎样分的?为什么这样分?有的按有角和没角分成两类,有的按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分4类,这时教师用课件演示分类结果,让学生看得一目了然。

(3)、揭示概念,教师依次拿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实物让学生为其取名,并说说为什么?学生可能会把长方体说成长方形或长方块,把球说成圆,教师要及时纠正,并板书名称。

通过这一环节的学习,学生对这4种物体的外观形状有了初步认识,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分一分,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让他们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2、摸一摸,感知特点

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实物摸一摸,把自己的感受和大家说说,这样安排让学生真正感觉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心情轻松了,没有任何压力,思维也迅速活跃起来了,不一会儿就争先恐后地说开了,有的发现长方体长长方方的,有尖尖的角,有6个平平的面;有的发现正方体正正方方的,也有6个平平的面,并且6个面都一样大(这一点可能有些学生有一定难度,教师及时加以引导)有的发现圆柱四周圆圆的,上下一样粗,上下都有平平的面;有的发现球圆溜溜的。

教师这样放开让学生亲自尝试,加深了学生对几种立体图形特征的体验,培养了动手能力,通过生生交流,师生交流,认识更加系统化,更加全面化。

3、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师首先进行设疑,问:“小朋友,刚才你们看到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都穿着花衣服,如果去掉花外衣,你们还认识吗?”(课件演示将实物抽象成几何图形)顺势将这些图形贴在黑板上。让学生做第一次尝试,依次从袋子里拿出相应的实物,完成后闭眼想象四种图形的样子。接着进行第二次尝试,教师出示大小、颜色不同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图形卡片,让学生进行辩认。这一节由生活中的具体实物到脱去外花衣以后的抽象的几何图形,过渡非常自然,学生乐于接受。

4、融入生活,寓教于乐

通过实践操作,感知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后,让学生把课堂所学知识延伸到生活中去,寻找生活中这样形状的物体。例如:长方体有文具盒、数学书、药盒子……正方体有魔方、化妆品盒子、骰子……圆柱有蜡烛、灯管、铅笔……球有皮球、足球、玻璃球……这样举例,学生的思路开放了,思维拓宽了,并且体验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培养了他们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5、活动巩固,进一步体验特征

我安排了3个环节:

(1)、滚一滚,比一比,让学生拿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放在桌上滚一滚,比比看,谁滚得最快?学生很快得出长方体和正方体都不会滚,而圆柱只能前后滚,球可以四周滚,最会打滚。教师马上追问,谁站得最稳?让学生明白正好是相反的,最不会滚的也就站得最稳。

(2)、猜一猜,抽学生上台摸大箱子里的礼物,把摸到的感觉说一说,下边同学猜是什么。也可以让下面同学先描述图形的样子,上面学生按要求摸出实物。学生们纷纷跃跃欲试,都想知道到底藏了什么好东西。

(3)、搭一搭,让小朋友做一个小小设计师,自己想象,自由发挥,用学具搭出各种美丽的造型。

以上活动利用视觉、触觉、运动觉的协同作用,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了几种立体图形。并且感受到了平面和曲面的区别,通过让学生互相说一说操作的感受,培养初步的交流能力。

(三)、检测导结,效果反馈

(一)检测设计:

1、下面图形中,正方体的是(),长方体的是()。

①②③④⑤

2、

(1)从左边起,第()个是球,第()个和第()个是正方体。

(2)说一说圆左边的一个是(),右边的一个是()。

(3)长方体有()个,正方体有()个,圆柱有()个。

(二)、集体讲评批阅,反馈信息。

(三)、课堂总结: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这些物体都立体图形。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们认识和了解它们了吗?有什么收获,同桌相互说说。

五、说板书设计

我整个板书设计的特点是运用鲜艳的欢快的色彩吸引学生,引起注意,把美渗透于数学教学中,图文并茂,形象鲜明,充分体现本节课所学内容。

附板书:认识物体和图形

长方体:长长方方、6个面 、 不易滚动

正方体:四四方方、6个面一样大、不易滚动

圆柱:上下一样粗细、上下底面是圆、易滚动

第11篇

⑴ 要上好几何形体教学课,必须掌握幼儿的认识特点

⑵ 要使幼儿获得几体形体粗浅知识,在教学方法上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① 让幼儿在实际玩弄物体的过程中引导幼儿观察,了解其明显的外形特征,然后概括出名称。

② 根据幼儿活泼好动,注意力不稳定,但对感兴趣的事物注意力较集中的特点,采取幼儿喜爱的游戏形式进行教学。

③ 让幼儿充分进行操作练习,不但在观察时让幼儿看、摸、玩、滚,在认识形体后,教幼儿亲手制作各种熟悉的形体。

④ 幼儿掌握了形体的名称和基本外形特征后,用区别、比较的方法,使幼儿在判断物体的形体时,加深对形体特征的理解。

⑥ 注意课外复习巩固。课结束后,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和形体相似的各种物体,使幼儿学到的知识再回到具体生活中去运用。

⑶ 要使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教学要求一定要适合幼儿的实际水平,不能要求过高。

⑷ 对幼儿学习兴趣的培养,要着眼于发展幼儿大脑的活动功能。

对幼儿进行几何形体初步知识教学是幼儿园计算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物体的数和形是客观存在的,它们是有机联系着的。相对于幼儿来说,几何形体比数更易于被他们所接受。幼儿每天就生活在各种有形物体之中,他们在正式学习几何形体之前,早就与各种事物的“形”或“体”打交道了,幼儿就是在对各种物体形状的辨别中认识了他们周围的世界。但是幼儿最早接触的那些形或体还没有脱离实物形态,还不是我们这里所说的具有对实物抽象和概括意义的几何形体。因此幼儿对几何形体的认识要比他们对实物图形的认识晚好几年。幼儿几何形体概念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皮亚杰关于儿童几何概念发展阶段的划分,为我们揭示了儿童认识几何形体的一般规律。我国有学者还从对几何图形命名的角度阐述了幼儿的发展过程。认为:幼儿从感知几何形体的外部形状到能用相应的词予以表达,还需经历由配对指认命名的过程 。

幼儿对几何图形命名的发展趋势是:几何形体与实物等同(如将长方形叫做门)几何形体与实物作比较(如解释圆形像太阳)几何形体作为区分物体形状的标准(如说明盘子、圆镜子是圆形)。 幼儿对几何图形的认识不是以几何概念的本质特征作为界定图形的标准,因而易受图形非本质特征的影响。例如图形不按习惯的位置摆放,幼儿常常会认不出它。幼儿对几何形体的认识常受生活经验的影响,对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感性经验比较丰富,成人教过的形状理解较早。但幼儿要获得几何形状的初步概念,需要成人的指导和教育。

在进行几何形体教学前,我了解到班上有37名幼儿把正方体、长方体的积木说成是长方形、正方形的积木,2名幼儿只说是长长的和方方的。只有一名幼儿说出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积木,问他为什么:回答是“爸爸教我这么说的,因为爸爸当过老师。”看来幼儿对正方体、长方体的基本要领很不清楚。还有对球体和圆柱体的要领也是如此,把球体说成圆形的、圆的、圆圆的;把圆柱体讲成长圆的、长长的圆、有点长有点圆的;个别幼儿形体不分,把圆柱体说成是茶杯形的,等等。经过几何形体教学后,全班幼儿都能正确讲出名称,并能理解和解释各种形体的主要外形,会正确分类。这说明只要有成人的正确指导和教育,幼儿对几何形体的粗浅知识是能够理解和接受的。

通过几何形体教学研究活动的开展,我的体会是:

1 要上好几何形体教学课,必须掌握幼儿的认识特点

幼儿思维发展趋势是从直觉行动思维,过渡到具体形象思维,再发展到抽象逻辑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占主要地位的,所以我们在教学中,都要运用实物何等教具,并让每个幼儿都有实物,教师用语言指导幼儿,让幼儿自己去摸摸、看看、滚滚、做做、玩玩,在幼儿兴高采烈地玩耍中概括出某一形体的名称和基本性,幼儿不但能够理解和掌握,而且有利于发展他们的空间想象力。如认识球体后,幼儿能讲出地球仪是球体,甲鱼蛋是球体,鸡蛋烧熟后的蛋黄是球体等;认识圆柱体后能讲出煤饼、铁丝等是圆柱体的。这说明我们的教育只要遵循幼儿的认识规律,就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 要使幼儿获得几体形体粗浅知识,在教学方法上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2.1 让幼儿在实际玩弄物体的过程中引导幼儿观察,了解散其明显的外形特征,然后概括出名称。如认识球体时,开始,教师让每个幼儿自由地从各个方向观察和玩滚自己手中的小皮球,再让幼儿观看教师事先准备好的小铁球、绒球、弹子球、珠子、乒乓球等教具,然后教师和幼儿一起根据出球体的名称和它的基本特征,即球体不论从哪一个方向看,都是圆形的,不论朝哪一个方向都可以滚动。又如认识圆柱体时,先扫给每个幼儿不同的圆柱体的物品,如:积木、胶布筒、新铅笔、银翘片的药瓶等,让幼儿拿起这些物体仔细观察,看清楚上、下两个面是什么形状,从上到下是不是一样粗的,让幼儿从观察物体过程中,理解其特征,即圆柱体上下两个圆是一样大的,从上到下是一样粗的。这样幼儿在观察中不仅获得了丰富的知识,同时也发展了思维能力。

2.2 根据幼儿活泼好动,注意力不稳定,但对感兴趣的事物注意力较集中的特点,采取幼儿喜爱的游戏形式进行教学。在游戏中幼儿的大脑处于积极状态,这时的教学就能取得最佳效果。我们让幼儿玩了“奇妙的口袋”、“挑积木”、“得分比赛”、“找找桌上哪些物品是球体”、“小小游园会”、“你喜欢拿什么”等游戏,让幼儿充分利用视觉、触觉、运动觉来感知不同形体的物体,幼儿兴趣极高,注意力也集中,教学效果比较好。

2.3 让幼儿充分进行操作练习,不但在观察时让幼儿看、摸、玩、滚,在认识形体后,教幼儿亲手制作各种熟悉的形体。如:认识圆柱体后,让幼儿用橡皮泥塑出圆柱体,认识了正方体后,教幼儿制作正方体的小盒,每个幼儿有一张印有6个正方形的厚纸,如图,教幼儿折、粘成正方体的小盒。幼儿对做做玩玩十分感兴趣,通过塑、折、粘,幼儿更明确了正方体有6个面,短一面都是同样大的正方形。由于数、形、体三者密切结合,巩固了数和形方面的知识,提高了学习兴趣,并促使幼儿智能的进一步发展。

2.4 幼儿掌握了形体的名称和基本外形特征后,用区别、比较的方法,使幼儿在判断物体的形体时,加深对形体特征的理解。如认识了圆柱体后,出示塔形管、双响梆子(乐器粉笔),让幼儿观察比较后,明确这些物体不是圆柱体,因为塔形管,上下两个圆不是一样大,从上到下不是一样粗的,所以塔形管不是圆柱体;双响梆子虽然上下两个圆一样大,可是从上到下不是一样粗的(中间细),所以双响梆子也不是圆柱体的等等,加以说明,培养了幼儿的分析、比较和判断能力。又如认识长方体,通过分析比较,使幼儿知识了长方体有两种,一种是个面都是长方形的,另一种只有4个是长方形的,另外两个是正方形的。通过分析比较鉴别,使幼儿对几何形体的认识更准确、更牢固,印象深刻,记忆持久。

2.5 注意课外复习巩固。课结束后,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和形体相似的各种物体,使幼儿学到的知识再回到具体生活中去运用。在游戏时,引导幼儿看看这些玩具是什么形状,回家前提醒幼儿看看桌上、地上,房间内外摆设了什么东西有没有和我们学过的形体相似的物品,幼儿兴趣很高,认识玩体和圆柱体后的第二天,小朋友们都争先恐后的来告诉老师,鱼的眼球子是球体,蛋黄是球体的,我有件衣服的钮扣是球体的,攀登架中间的档子是圆柱体的,自来水管是圆柱体的,煤饼是圆柱体的,昨天我吃了一块圆柱体的蛋糕,我家有一只圆柱体的吊桶――幼儿对玩具、用具、家具、各种建筑物等观察得十分仔细,这样不仅丰富和加深了幼儿对几何形体的认识,而且也发展了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分析、综合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3 要使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教学要求一定要适合幼儿的实际水平,不能要求过高。

几何形体的概念,要讲得简单明确,并要采取幼儿能接受的方式和方法组织活动,要通过每个幼儿亲自感知事物取得经验,再抽象概括,就能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

4 对幼儿学习兴趣的培养,要着眼于发展幼儿大脑的活动功能。

第12篇

关键词: 观察 环境 材料 游戏 美术活动

物体的数和形是客观存在的,常常是密切联系的,因此认识几何形体是幼儿园数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从以下方面指导幼儿开展认识几何形体的教育活动。

一、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观察周围事物,培养幼儿学习形体的兴趣。

我们在生活中所接触的各种客观物体具有各自不同的形状。为了激发幼儿学习几何形体的兴趣,我首先让幼儿观察幼儿园的各种物体的形状,从幼儿熟悉的物体入手,幼儿比较容易接受。例:桌面玩具、插片要求幼儿边插边说,用圆形、三角形拼成摩托车;用三角形、正方形拼成小房子等。通过多次玩,幼儿都能准确说出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名称,并由此产生了观察、探索的兴趣。有时我还带领幼儿走出幼儿园,参观路边的建筑等,引导幼儿认识各种建筑物的形状等。另外,还启发幼儿回家观察各种物体的形状。通过观察,幼儿对常见的家用电器、家具的形状都能正确地说出来。

二、创造与教育相适应的室内环境,巩固幼儿对几何形体的认识。

为了进一步提高幼儿对学习几何形体的兴趣,更好地配合几何形体的教学活动,开学初,我组织幼儿讨论:怎样布置我们的教室?用什么布置?能不能用已有的本领美化我们的教室?孩子们经过热烈讨论,想出了用几何图形布置教室的方法,我就让孩子们与我一起设计、操作。(1)晴雨表。孩子们说,用圆形的太阳表示晴天;用三角形和小圆点表示下雨天;用两个椭圆形的云块表示阴天。这几种几何图形都是孩子们自己想起来的,因而每天记录气象时都能用这几种图形来表示。(2)墙饰《我登上了太空》。孩子们设想用圆形、椭圆形、长方形等组成一个登上太空的小朋友,用三角形、梯形等组成星星、月亮及飞船,于是孩子们亲手制作布置。(3)空间布置。拉花全部由幼儿用长方形的纸条贴成,加上雪碧瓶、果奶瓶等剪成的东西装饰在上面。(4)巧手区、科学区。为幼儿提供各种形状的废旧物体制作和做小实验,如:用圆柱体的雪碧瓶让幼儿做沉浮小实验,用方纸盒做电话机等。幼儿置身于这样的几何形体的环境中,倍感新鲜,学习积极性进一步提高,思维能力不断发展。

三、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操作材料,让幼儿自己动手动脑,发现和识别几何形体的特点。

操作活动是幼儿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幼儿在操作过程中情绪愉快,想象力和思维力能得到较大的发展。根据这一特点,在幼儿认识几何形体时,我为他们提供丰富的操作材料,让幼儿自己动手,发现特点,巩固知识。如:认识正方形时,我为幼儿提供了大大小小数张正方形的纸,让幼儿自己折叠,边与边对折,角与角对折、边对准中线、角对准中线等。幼儿通过自己折叠知道正方形的四条边一样长,四个角一样大。认识长方形时我同样采取这种方法,并把长方形与正方形作比较,从而得出长方形的特点。然后我为幼儿提供大量正方形与长方形的实物,如:饼干、毛巾、手帕、长桌、方桌、长凳、方凳等,并发给每个幼儿线、牙签、回形针、尺等东西,让幼儿分别用它们量一量正方形、长方形实物的边长,进一步验证正方形与长方形的特点。过去我班幼儿总说班上窗户玻璃是正方形的,经过自己的测量才知道是长方形的,这样不需要老师重复讲述,而是让幼儿自己动手、自己发现,因而幼儿学得积极、主动,对知识的理解也较准确,还能够举一反三、灵活运用。

四、在游戏中激发幼儿学习几何形体的欲望,充分发挥幼儿的积极性、创造性。

游戏是幼儿喜爱的活动形式,它主动、活泼、有趣,容易启发幼儿动脑筋、思考问题,是孩子认识世界、进行学习的重要手段。因此,我就运用各种游戏教幼儿学习几何形体。

1.运用体育游戏帮助幼儿学习几何形体。如:①幼儿进行队列练习时,我让幼儿由一路纵队走成圆形队,再变成三角形、长方形、梯形队等,幼儿很感兴趣,避免了队列训练的枯燥无味;②与练习基本的动作结合起来,看到老师举三角形,幼儿就跑;看到圆形就走看到正方形就跳看到长方形就钻或爬等。幼儿根据老师手中图形的变化,练习各种基本动作,玩得很开心。不少幼儿在老师游戏的基础上还编出了新的游戏,如看到三角形就蹲下;看到圆形就双手扶膝走;看到正方形就两手叉腰走;看见长方形就双手抱肩走等。这样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了充分发挥。

2.运用各种智力游戏,激发幼儿探索几何形体的奥秘。①让幼儿看各种物体的图片,并说说由哪些形状组成。如看房子图形,让幼儿看看这是什么,由哪几种形状组成等。②让幼儿玩七巧板,说说拼成的物体有几种几何形体组成,每种几何形体有多少等。总之,运用游戏帮助幼儿学习几何形体既能满足幼儿的需要,又能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各种能力,尤其是空间思维能力的发展。

五、在各项美术活动中,让幼儿充分运用几何形体知识,促进多种能力的发展。

1.通过绘画巩固对平面图形的认识。如意愿画《美丽的春天》,幼儿用圆形画小花,用三角形、长方形画亭子,用椭圆形、长方形画大树,用圆形、三角形画小鸟等。不需要老师的提醒,幼儿都能灵活运用,并且画面布置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