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所谓幸福

所谓幸福

时间:2023-05-30 09:46:52

所谓幸福范文1

在有关福克纳的短篇小说《献给艾米丽的玫瑰》的文学研究中,专门涉及艾米丽毒杀荷默・伯隆真实动机的寥寥无几。为数不多的评论亦多认为艾米丽毒杀荷默・伯隆是因为遭其抛弃。我认为“杀人动机”是理解作品的关键问题,对它的解释将直接影响着对作品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的把握。因而笔者将从叙述声音的特点出发,说明荷默・伯隆“抛弃”艾米丽的不可靠性。

在《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中,关于艾米丽的一切,读者都是通过一个叙述声音发出者的视角了解到的。而这个叙述声音在叙述过程中,不断夹杂着自己的评论,显示其主观倾向性,是不可靠的,即他的对事件的感知,解释和评价与作者并不一致。

首先,叙述声音发出者是男性,字里行间透露出对女性的偏见。此外,叙述声音采取的是独白的方式,即他用赤裸裸的宣讲的方式建立起自己的权威,不承认其他声音的存在,包括女人在内的其他声音一律被抑制。但是叙述声音发出者忽略了这些可能的声音,不承认它们与自己的声音有相同的地位,俨然一个独裁者。

其次,叙述声音发出者是接受了新价值观的新一代人,其思维方式与旧价值观及持有旧价值观的老一代人是对立的,显示出相对于他们的优越感。一方面说明自己与持有旧价值观的那代人和象征旧价值观的事物格格不入,另一方面又显露出对旧价值观的贬抑。通过这样对叙述声音发出者的身份和主观倾向性的界定,使他完全站到了与艾米丽对立的立场。他是男性,艾米丽是女性;他是接受了新价值观的新一代人,艾米丽是旧贵族,是旧的价值体系的代表。这样,这个属于在新的时代处在强势地位的群体(即接受了占统治地位的新价值体系的男性,且这种强势明显地体现在叙述声音的强势上)的人对艾米丽必然会存在偏见。叙述声音发出者的每一次假设都是自己的愿望实现。可以看到,叙述声音发出者一直在希望看到或通过努力去证实艾米丽只是一个凡人,也就是说贵族并不具有超常的优越性。相反,“我们”是有着相对于“他们”的优越性的,这从叙述声音的“独裁者”叙事方式和对旧价值的贬抑中可以看出,也就是说这是新旧社会势力之间的对抗。“我们”高兴看到艾米丽与荷默・伯隆结婚,甚至愿意帮她,是因为这样就可以把艾米丽从贵族的神坛上彻底拉下来。“我们”甚至说艾米丽自杀是再好不过的事情,因为这样,她作为旧价值旧文化的象征的意义便自然地彻底的消失了,也无所谓贵族身份了。“我们” 所表现的同情,高兴,乐于帮她达成心愿实际上是我们的愿望以伪装的方式出现,以逃避我们自己的自我约束机制的监视。叙述声音依旧用了独白的方式,它不仅自命代表了“我们”的声音,还不时自命为“人们”的声音,显然没有给其他声音留余地,比如那一部分老一些的人,就被无故包含在了“人们”之中。在有对话性质的地方,这个声音也用了“我们说”、“我们相信”、“即便是……也不会”这样的结构,这些在P.R.R.White对多声参与的分类中,都属于对话紧缩型,叙述声音用这种方式对文中观点加入了自己的大力支持,使得其他声音参与进来的难度加大。

再次,叙述者并不知道荷默・伯隆离开的真实原因,可见这里的“抛弃”是一种猜测,这种猜测也像其他的各种猜测一样,是用独白的方式来表达的。我们可以明确的是,持旧价值观的那部分人是不会这样猜测的,他们会认为荷默・伯隆的离开是因为艾米丽为了维护旧的价值观放弃了荷默・伯隆,而这种声音被独裁的叙述声音抹杀了。也就是说,这里的“抛弃”假设,依然显示了叙述声音发出者希望艾米丽是凡人,放弃了贵族身份,而不是还在维护这个身份的愿望。而且这个凡人还是被“抛弃”的凡人,孤苦伶仃,一无所有,我们更可以可怜她了。从事情的真相上看,荷默・伯隆也并没有抛弃艾米丽,在文中交代事实真相的最后一部分显示,荷默・伯隆死前穿了艾米丽买的睡衣,还拥抱过艾米丽,并且死在拥抱之中,他很可能是同意了与艾米丽结婚,至少在死前没有抛弃艾米丽,另外如果他要真是“抛弃”艾米丽,就没有理由离开后又在三天内的一个傍晚返回来,而且这个时间还是事先与艾米丽定好了的。

讨论了荷默・伯隆“抛弃”艾米丽的说法的可疑性,自然会引起我们对其杀人的真实心理动机的探究,以下笔者将以精神分析理论为依据,对这个问题进行分析。为了这个目的,笔者将以弗洛伊德的三层人格结构为工具分析艾米丽的人格特征。弗洛伊德认为,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构成的人格结构是一种动态能量系统,一旦形成即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发展中。在精神活动过程中,这三部分始终处于相互作用、相互矛盾和相互融合的状态。三者的密切联系使人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使人能够在道德约束下实现理想;若三者失调,人则会处于非正常状态。

艾米丽不顾法律,道德规范和逻辑,只遵循“快乐原则”,强烈追求性满足的非理性力量,显然是受生物本能冲动所左右,即“本我”。她先是不顾一切的与一个与自己的身份格格不入的北方劳力相恋并交往,在毒死荷默・伯隆后又能匪夷所思地与一具尸体在一起度过了几十年,体现着这种力量的强烈程度。艾米丽身上的“超我”因素在她身上占有突出重要的地位,是最强势的力量。“超我”是在“自我”内部划分出的非个人的方面,是“道德化了的自我”,“自我”力图从现实出发约束“本我”的本能冲动,“超我”的作用在于检查“自我”能否有效地控制本我,并规定“自我”必须遵循的行为规则,若“自我”不执行,则使其产生强烈的自卑感和犯罪感。“超我”本身并非是完全理性的,有意识的,因为它对理性的自我具有攻击性。我们很难想象生活在旧的贵族家庭,一出生就有着特殊身份的艾米丽会不内化很多的旧价值体系的道德规范。

另外就是父亲的影响,生前,他严格限制了艾米丽的交往,使她不断的认识到自己的特殊地位,我们可以推断,艾米丽从小就受到父亲的旧价值体系的教育,认同了自己的贵族地位,也就是接受了相应的价值约束。甚至在死后,父亲的这种影响也不会散去,这种道德的约束象征性的凝结在父亲的画像上,直至艾米丽死,他也没有离开对艾米丽的监视。最后艾米丽死在了楼下的房子里,并没有与荷默・伯隆死在一起,实际上也是这种“超我”力量监视的作用的结果,因为艾米丽不愿在一种强烈的自卑感和犯罪感中死去,“本我”消失了,“超我”获得了绝对的胜利。艾米丽的“自我”在面对强烈的“本我”力量,严密的“超我”监视,和受到过分关注的社会现实这三个主人时的压力可想而知。

如弗洛伊德所说,一方面,它必须满足自己的本能欲望,另一方面,它必须避开来自社会和其自身道德约束机制的监视,三个主人它都不能得罪。这样看来,“自我”在被逼无奈之下,仍旧选择了最佳的途径。一方面,“本我”得到了满足,因为不管怎样,它得到了荷默・伯隆(这种满足是建立在自我安慰的幻想上的,因而不是真正的满足,因为这时的荷默・伯隆只是一具尸体),另一方面,死了的荷默・伯隆可以被认为是没有身份的,也就不会与“超我”机制相冲突,使其产生较少的犯罪感(这种犯罪感并不会完全消失,因为尸体依然是荷默・伯隆的,一个与自己内化和代表的价值体系格格不入的人,而且人是她杀的,因此这种逃避也是在幻想中逃避,不是彻底的摆脱)。

故而,艾米丽只能生活在自己想象的空间当中,无法面对真实的世界。所以她拒绝纳税,拒绝承认沙特里斯已死,拒绝使用邮箱,因为这些代表着对现实的接受,进而代表着自己的人格结构将彻底的崩溃。这也就是艾米丽的悲剧之所在。造成这种悲剧的是对人的自然欲望过分严厉地进行压抑的社会道德体制,是“超我”对利比多的绝对化专制,即艾米丽受到了太多的束缚,生活空间变得异常狭小。

反观《献给艾米丽的玫瑰》这个题目中的“玫瑰”一词。意大利批评家艾柯曾指出:“关于玫瑰,由于其复杂的对称性,其柔美,其绚丽的色彩,以及在春天开花的这个事实,几乎在所有神秘传统中它都作为新鲜、年轻、女性温柔以及一般意义上的符号、隐喻、象征而出现”。如其所述,我们在初读题目时很自然的认为这是关于一个女人的幸福的,有着完美结局的故事,可是读完作品后,我们发现,主人公受到来自各个方面的严密束缚,最终只能在幻想中实现自己的所谓“幸福”,体味所谓的“玫瑰”,于是题目本身就有了讽刺意味,读者不得不惋叹主人公的悲剧命运,作者也因而成功的完成了对束缚人性的南方旧价值体系的批判,也体现了对人的自然欲望过分严厉地进行压抑的社会道德体制的批判,因此才具有了普遍性的意义。

“荷默・伯隆抛弃艾米丽”这一杀人动机着实值得质疑,通过心理分析,艾米丽人格结构中“本我”和“超我”在“自我”调停下相互妥协,以求不至于失调,保持她在人前的正常状态,也使她在幻想中达到自己人性各方面的最终平衡。

所谓幸福范文2

天上的星星睡了

地上的友谊碎了

独自懒散地坐着

看着你留的照片

留下深深的怀念

--

不知觉都没见面

手机还没有音讯

看QQ上你的头像

依然向我蒙着脸

此刻对你的思念

化作我伧俗的文

一段一段慢慢来

听我倾诉给你听

--

自从离开那集体

天天都难以入睡

想着你迷人的笑

回眸我时的呆板

吉他永远的弹奏

给你断弦的思念

--

断断续续的友情

一直让我很伤心

不断给你的失望

让你已经有厌烦

我曾觉得你无趣

把你当做踏脚石

真是悲伤的笑话

可我已笑不出声

--

完全是我的不对

说已经不再想你

那一时说的气话

成了我们的隔河

朋友之间的友谊

不该如此般糟蹋

请你好好的珍惜

我会深深的道歉

--

难忘那时的友情

曾经走过的学路

不断给我的温柔

全当作理所应当

对我的那些厌烦

完全不是你的错

开始慢慢的后悔

可是你已死下心

--

曾经你说的幸福

现在已经全无了

曾经给你的承诺

现在都成为过去

想你看你的照片

心如刀绞般疼痛

曾经你所谓幸福

所谓幸福范文3

什么是幸福?是高高在上的地位吗?是锦衣玉食的生活吗?使用有无尽的财富吗?

不,都不是。幸福也许就是那么一句问候,一个毫不在意的动作,一杯热腾腾的牛奶,一次睡觉前的晚安……

现在年级越高,学习的压力越来越大了,有时晚上要做作业深夜,妈妈总是能在晚上十一点准时端进一杯热腾腾的牛奶,每晚我都会说一句“谢谢妈妈”我最喜欢的就是在我说完之后妈妈那倾国倾城般的微笑,给了我极大的鼓励,让我在无情的深夜里充满活力,妈妈在离开我的房间时,总会说一句“加油,早点睡,晚安”日日夜夜都是如此。

这只是普普通通的事情,却让我感觉却是无比的幸福!

所谓幸福范文4

幸福的话题古而有之。“宽心从容,离苦得乐”,这是几千年前孔子的幸福观。清朝有个叫张潮的人在他的《幽梦小语》一文中,认为幸福是:“有工夫读书,谓之福;有力量济人,谓之福;有学问著述,谓之福;无是非到耳,谓之福;有多闻直谅之友,谓之福”。

在岁月流逝几千年、几百年后的今人,幸福观又怎样呢?名人明星的幸福观姑且不论,仅说网络上流传的一个段子对幸福的理解。那就是“家里没病人,牢里没亲人,外头没仇人,圈里没小人,身边没坏人,对话有哲人,聚会有高人,喝茶有贤人,闲聊有达人”。这虽是普通老百姓的心灵感悟,但也朴实自然得真真切切,没有半点矫揉造作,好像幸福的事儿就在自己的身边、自己的眼前,是真正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

我以为上文中张潮讲的幸福观,于今似乎还是很有借鉴意义,更具励志性,更值得张扬。因为它超越时空地把当今相当一部分人认为的,有了大把的金钱就是幸福,有了一定的权力就是幸福的狭义幸福观,给予了仍然值得今人点赞的诠释,而可以喻之为今天的幸福达人。

把“有工夫读书,谓之福”。看来这张潮把读书真看得特别重,感到能多读书、读好书,既能增加自己的人生含金量和人生的滋养,又能用掌握特多的知识与本领造福于他人,这就是幸福。有人评价他自幼“颖异绝伦,好读书,博通经史百家言,弱冠补诸生,以文名大江南北”。原来他的闻名、他的幸福就与读书密切相关。对此它给人的启示则是,人一旦有闲暇有工夫,还是多与书为友,与数种的哲人交朋友,特别是在如今知识的更新比加速高铁还快的时代,就更应把读书作为人终身的一大要义,不断地在书的海洋里翱翔,在书中淘取幸福的种子和力量的源泉,但还有更重要的是,读书会使人生更具张力、更具磁性、更有内涵、更有气质。而这些,恐怕是不爱读书之人所难以获得的。

把“有力量济人,谓之福”。大多感悟来自经历。有著述认为张潮是“贫乏者多资之以往,或囊匮则宛转以济”。这是对他言行的印证。解人之困,济人之难,历来为世人所乐道,又向来是人生的一大快乐,一大幸事。人们比较熟悉的著名影视人与慈善家邵逸夫,其慈善捐赠总额超过100多亿港元,兴建了6000多个教育和医疗项目,不少项目被命名为“逸夫楼”。而他这样做,是因他觉得有能力做慈善家,便是自己的最大幸福。还有一位被一些网友称为“掏了力,掏了钱,掏了血,连百年后的遗体也‘掏了’,却不求半点回报”的郭明义,更是把付出、把济人作为人生的最大福分。这些自然与当今有钱就“任性”、就狂妄的人的幸福观相比,不知要高尚多少。更有一些不知名的芸芸众生,把捡拾垃圾的钱、把卖油条的钱、把爸妈给的压岁钱等,或捐给地震灾区、或捐给大病患者、或捐给路边的乞讨者等等,无疑他们在伸出救援之手的那一刻,心中也绝对荡漾着幸福。尽管有的把钱捐赠了出去,连受赠对象啥模样、啥声调都还不知道,但他们觉得这样做是幸福的。

把“有学问著述,谓之福”。据载,张潮正是以此为福、以此为耀,先后自著诗文、词曲、笔记、杂著数十卷,其中《虞初新志》一书的编纂,便奠定了其文言小说编选家和批评家的历史地位。他便以此为荣。还有,尽管曹雪芹十年辛酸才铸就出不朽经典《红楼梦》,但当他在天国知悉自己的书付梓时,绝对是盈眶的热泪和无限的幸福。如今的后生包括我们自己,倘若有知识、有学问、有独见、有成果,那就用到正道上,用到著述上,避免把精力、时光、能量用到拉山头、织圈子、搞狂欢等歪门邪道上。要以自己的默默耕耘一字一字地写、一句一句地抠、一段一段地敲,写出具有传世之价值,即或没有多大价值的著述等为荣为福。因为人类文明的传承,正是靠千千万万个人把别人的智慧、见地、学识,也包括自己的有用东西,给记载下来,延续下去。做这个事的道理大家都知晓,那是因为无数先人们将文化、知识、技术、经验等进行筛选、选择和沉淀的整理,才使得无数后人们有了这些获取的捷径,以致于不再对其进行苦苦地探索。这可能也是张潮把“有学问著述,谓之福”的缘由。

把“无是非到耳,谓之福”。这在今天尤为重要。我的理解是,没有亲朋好友之是非,也就是没有亲朋好友被敲诈、被收监、被判刑等恶讯,传到自己的耳朵里,自己更无牢狱之灾,使自己的心灵始终保持安静与平和,便是幸运、便是福气、便是美好。而在如今这个纷繁复杂的人际社会之中,真正要做到“无是非到耳”实在是难也。在今天我们更应注重平时的修身养性,坚持不做害人之事、不干违纪之事、更不搞违法之事,始终做到心术正、行为端、身板硬,积德积善,这样才会使是非远离自己、罪恶远离自己、扼运远离自己、恶梦远离自己,而最终才会有幸福来敲门。

所谓幸福范文5

幸福有许多,比如在你心情低落时,家人对你的鼓励;在你伤心时,朋友在你身旁安慰着你……

但是有些人所谓的幸福,并非是真正的幸福,比如有人将有钱比做幸福;有人以为随心所欲,无法无天就是幸福了;还有人将功名荣誉当做幸福……

其实,他们都错了,这些幸福大都都建立在物质与名誉之上,并非是真正的幸福,因为真正的幸福会使人的内心感受到最真挚的温暖,就像阳光普照大地一般,所以真正的幸福很少有真正的体现,它是需要我们精心收藏的。

不要以为幸福直接等于金钱;不要以为幸福直接等于爱情;不要以为幸福直接就是随心所欲;不要以为幸福直接等于香车,功名利禄。幸福是特别的,他有灵性,是需要微妙对应的。只有懂得才会收藏,只有懂得品位才能抓住幸福。幸福,是拿起来与放下不一样的。

希望我们能多收藏一些幸福,多品味一些幸福,因为人生需要他,我们活着就是为了这所谓的幸福啊。

双小学校五年级:李皓光

所谓幸福范文6

【关键词】幸福;界定;实现因素

幸福是什么?千百年来,人们不断地追问、探寻、争论,以至历代以来关于幸福的定义层出不穷,我们甚至没有办法一个学界公认的精准定义。

一、“幸福”概念的界定

现代汉语词典中的“幸福”定义为“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对生活的满足和感到生活有巨大乐趣并自然而然地希望持续久远的愉快心情。这既是每个人追求的目标,也是整个人类追求的终极目标。”这一定义是对于外界的情形而产生的一种愉快的心理情绪的体验,更加偏向于心理学意义上的“幸福感”。

幸福是一种感觉,往往还是一种快乐的感觉,那么幸福和快乐又是什么关系呢?在古希腊时期,昔兰尼派享乐主义和犬儒派禁欲主义都对于两者的关系进行了论述。前者把幸福等同于感觉方面的快乐,也是自然欲望的满足。快乐是目的,是善,而幸福仅是“一切特殊快乐的总和”。后者认为幸福不等于快乐,完全排斥快乐。而伊壁鸠鲁学派虽然把快乐与幸相相等同,但却坚决反对把快乐与享乐相等同。

在中国,对幸福作出直接限定的并不多,主要是以儒家知识分子为代表的士族。“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成为了几千年来传统知识分子人生追求的最高标尺,也是中国文化中关于“幸福”的典型定义。

现在学界则以王海明、孙英提出的幸福概念比较典型:“幸福乃是享有人生重大的快乐和免除人生重大痛苦;是人生重大需要、欲望、目的的肯定方面得到实现和否定方面得以避免的心理体验;是生存发展达到某种完满和免除严重损害的心理体验”,同时,幸福还有主观形式“快乐的心理体验”和客观内容即“人生重大需要、欲望、目的之实现和生存发展之完满”。此定义从伦理视角准确的把握了“幸福”概念的脉搏。

与此同时,我们还可以依据人的需要、欲望、目的的类型把幸福分为如下四类:

一是物质幸福和精神幸福。这是依据幸福实现的直接来源来划分的。我们获得了物质上的满足后,会从感官心理上获得一种幸福感,这是比较基础的幸福,而我们获得了心理上、社交上的一种自我满足感,也可以说是马斯洛的“高峰体验”,我们称此时的感觉为“精神幸福”。

二是创造型幸福和消费型幸福。根据有无创造性把幸福分为创造型和消费型两类。所谓创造型幸福是具有创造性的生活的幸福,所谓消费型幸福则是不具有创造性的或无所创造的生活的幸福,也就是说消费、使用别人的创造性的成就或者消费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如一个人著书立说,他所得到的幸福就是创造型的幸福,而无著书欲望,以读书为自娱,那么他所获得的幸福就是非创造型幸福即消费型幸福。就两种幸福的价值而言,创造型幸福高于消费型幸福。

三是利己幸福和利他幸福。所谓利己幸福就是为了自己的幸福,是一个人利己目的得到实现的幸福。就是对自己的一生具有重大意义的利己的需要、欲望、目的得到实现的心理体验。所谓利他幸福是为了他人的幸福,是一个人利他目的得到实现的幸福。

二、幸福的实现因素

关于“幸福的实现”,我们都无法否认的一个因素就是,个人对于自我幸福目标的设定的高低,其实现的难易程度直接影响着个人幸福的实现。同样是个人幸福的目标,甲认为家里大富大贵,有车有房才是幸福,乙认为家庭和睦、身体健康,能够吃饱喝足便是幸福,那么相对来说,乙的幸福就要更容易实现一些了。这和幸福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个人体认是相联系的。对于幸福目标的设定,我们不能从万千幻象中总结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定律,但对于,个人如何体认幸福却可以探寻出一些端倪:

(一)个人的品德。德福关系在伦理学界至今仍无定论。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一个人的品德越是高尚,他对于幸福的体认就越是深刻。德行出众的人总是心怀感恩的对待上天赐予的成果,甚至是人生中的坎坷、挫折。因此,他们总是能够时常感受到多于他人的幸福感,并得出自己拥有一个幸福人生的结论。

(二)个人的知识水平。一般来说,知识水平较低的人总容易设定比较基础的幸福目标,比如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丰厚的物质收入等等,这些目标往往偏向于物质方面,而且不注重精神上的自我实现,因此较容易实现。而知识水平较高的人总是会设定比较高的人生幸福目标:创造能够实现自我价值的事业,在思想层次上希望能够与人交流、碰撞等等,这些目标往往充满挑战,并不是大部分人都能够实现的,尤其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许多大学毕业生设定了较高的幸福标准,但现实往往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因此,相对于同龄人中知识水平较低者,他们的幸福感也要低一些。

(三)个人的心理健康程度。随着社会快速发展,竞争日益激烈,我国公民的心理健康素质每况愈下、压力的日益增大,对于许多不正常现象不能够及时调整自己的认识,许多人出现了心理方面的障碍,抑郁症患者愈来愈多,每年都有许多因为心理问题而走上不归路的人。心理健康的人能够正确认识、积极面对出现的负面情况,并随时调整的心态,因此他们对幸福的体认能力也强于那些心理处于亚健康或者不健康水平的人群。

(四)外界环境的阻力。同样一项幸福的标准,如果甲面临的阻力大于乙,那么,当他们都达到这个标准时,甲的幸福感也必然大于乙。比如,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青年男女谈恋爱不能公开化,他们对于爱情的体验虽然不能和今时今日的青年相提并论,但是他们在情感上、心理上所感受到的震撼普遍要比现在的青年强烈,对爱情的幸福感也更加持久。

时至今日,我们都依然在不停的讨论幸福这个话题,应该说,随着时代的变迁,幸福概念的界定以及它的实现因素也在不断改变,我们能做的就是把握时代脉搏,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认真的面对并解决,努力让幸福之花常开不败。

参考文献

[1] 王海明,孙英.美德伦理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所谓幸福范文7

“成功”与“幸福”不是独木桥

近年来,“成功”与“幸福”越来越成为社会价值的中心,引发了极大的关注,这些观念也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构成了极大的影响。所谓“成功”就是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而“幸福”则是追求个体生命的美好感受。如今,关于“成功”路径的所谓“成功学”的书籍虽然已经引起了相当的争议,但还始终是热销的,而对于“幸福”的探讨更是激发了广泛的关注。如中央电视台主持人白岩松的新书《幸福了吗?》就形成了相当的影响。这都说明这些观念和价值既是人们关注和探讨的,但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人们不满足和焦虑的所在。一些年轻人在网络中所流露的抱怨,往往也在于在“成功”和“幸福”这两个方面上严重的完成不足的感受所致。

当然,像“成功”“幸福”这些议题和价值是永恒的存在,任何社会中的人都会对此有强烈的渴望。随着中国经济的成长,中国社会的富裕程度和发展水平,在相当程度上已经不再是满足人们的温饱和基本的生存需要,中国社会也面临着一些“新型”的问题。像“成功”和“幸福”这样的价值就在相当程度上难以量化和统计,其选择和可能也是多样化。如成功的概念是否就等同于拥有更多的财富和更高的社会地位?幸福是否就等同于奢侈和阔绰的生活?显然答案不可能是肯定的。因为,“成功”和“幸福”不会仅仅是一种狭隘和刻板的观念,而是取决于个人对于社会的认知和理解,取决于个人的自我选择和价值观的。

但是,现在我们社会中的焦虑感往往来自于这些相对主观和多样的价值的一种简单化的诉求。同时,渲染幸福就是财富,就是奢侈阔绰的生活等观念也有意无意地对年轻人形成了相当大的压力。应该说,这样的价值观问题,就是将“成功”和“幸福”转化为一些极为狭窄和刻板的观念,极大地压缩了生活的多样选择和多样可能性,让人们涌向一座独木桥。因为,这样单向的所谓“成功”和“幸福”的观念,姑且不讨论其价值上的严重问题,也是很难达到的。

因此,对于社会关于“成功”和“幸福”的观念应该有更为明智和丰富的观念。如“成功”这一观念就有极为丰富的内涵,做出重大成就的是“成功”,在平凡的工作中坚守岗位,受到尊重也是成功。幸福也是如此,通过劳动获得更多财富是一种选择,同样在社区中从事服务,赢得了尊重和爱戴更是一种“幸福”。社会应该让个体知道,“成功”的路有千条万条,“幸福”的生活也有不同的选择。

让“成功”和“幸福”的选择多样化。

(编辑/葛文)

所谓幸福范文8

    十 

    人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世界的,所以他也用美的尺度来衡量一切。不仅衡量艺术作品和自然景物,也衡量一个人的思想、性格、语言、行为等等,以及一个社会的风俗习惯、伦理规范、政治经济制度和知识理论体系等等。 

    在这里,所谓“美的尺度”,实际上也就是一个“人的尺度”。由于语义、概念的不明确,我们常常把“人的尺度”和“社会标准”混为一谈。这是需要加以严格区别的。前者属于整个历史的价值定向,而后者是属于一时一地的模式规范。前者是开放的而后者是封闭的。所以前者高于后者。其所以高于,恰恰在于为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高利益,它要求避免用一时一地的标准或者内封闭的模式去规范一切,而把人的解放,即人的个性和创造力的全面发展,看作是人的幸福和基本条件。用马克思的话说,也就是“各个人的自由发展为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在阶段社会里,所谓“社会标准”是各式各样的。而特定的标准,必然是一部分人强加给另一部分人的。力求按照自己的标准来抹煞别人,按照自己的模式来统一别人,这等于不要变化、差异和多样性,不要发展和进步。在这种模式规范的基础上实现的统一是蚁群的统一而不是人的个体和整体、存在和本质的统一。“人的尺度”,是人的解放的尺度,它恰恰是人类从以往各式各样的模式和规范羁轭下解放出来的尺度。在这个意义上,“人的尺度”同所谓“社会标准”是截然对立的。 

    社会标准不等于理性结构。它有时是理性结构,有时则不是。有许多所谓社会标准是人为地制订出来的,是反理性的,但在定的具体条件下经过宣传教育,也昨以广为流行。当这样的一种“社会”标准或其他社会标准被接受时,暂时也能产生一定的心理定势效应,如果与感性动力相结合,也能构成部分的审美事实。这样的审美事实获得承认的权利并不亚于任何其他审美事实。因为这种特殊的感性活动所采取的具体表现形式虽然是由异化现实决定的,但是由于它作为感性活动是多样性中的一种,由于它不会停留在一点上,它必然会反回去冲击异化现实。承认这样的审美事实是审美事实,不等于承认这样的客观标准(无论来自历史的积淀还是来自强制的推行)就是美。因为它只有作为一个被扬弃的环节才能进入审美。如果它不被扬弃,它就同美毫不相干。而当它被扬弃的时候,它就不是标准了。标准是标准,美是美,泾渭分明。前者弃其是不过是一种不能实现的愿望和无效的努力。我们不妨让它去试试本事,但不能在理论上把它和美混为一谈。不,说标准不是美并不确切。应当说在审美的领域,标准也不是标准。因为标准化就是一致化和固定化,就是不要变化,差异和多样性,不要进步,不要美。 

    上面说的,可以归纳为一条非规范原理。这一原理也同样适用于物质实体的外在形式。梅花是美的,但如果花神因此把它作为榜样,下令一切花都按照梅花形式开放,那就不但是毁灭一切花的美,同时也是毁灭梅花本身的美。世界上之所以还有美,那是因为花神的上述做法不过是一种不能实现的愿望和无效的努力而己。这里说的是花神,现实生活中的标准判定者更与之同日而语,因为他们连一朵梅花也制造不出来。 

    美的尺度是人的尺度,人的尺度是人类走向解放的尺度,是人的个性和创造力全面发展的尺度。党的“百花齐放”的政策,体现了这样的一个尺度。这不仅是繁荣艺术的唯一正确的政策,也是解放思想和发展经济的唯一正确的政策。因为不仅在艺术中,而且在更为广阔的现实生活中,都有一个美与不美的问题。美的尺度作为人的人的尺度,适应于人类活动的一切领域。应用美的尺度,按照美的规律来改造世界,人类社会不断取得进步。几十万年以来人类一直是在学着这样做的。所谓美学,不过是承认这一点,把它理论化,使之成为自学的实践罢了。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是解放的哲学,是具有科学性和阶级性的实践的人道主义。现代美学,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当然也是与实践相联系的。所谓美学的实践,不仅在于指导艺术创作,而且在于进行积极的思想建设,促进“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等一系列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所谓“环境美”,不仅是指自由环境和生活环境的美,也是指政治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美。为了促进这样的“环境美”,美学还可以配合当前进行的一系列体制改革,对亟需改革的一切旧体制、旧思想、旧作风、旧方法等等进行深刻的批判。美学的批判,不同于具体的道德批判或者政治批判。它不是针对某一具体问题提出具体指责或者推荐改革方案。它不为任何具体的衫目的服务。它提示现象和本质、目的和手段、理性与感性、言论与行动、以及人们所接受的观念、概念同他们的真实权利和真实处境等等之间的矛盾,以及解决矛盾的斗争所遵循的美的规律。从而唤醒人们的主体意识,激发人们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积极性。帮助人们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世界和创造自身的活动,成为自觉的活动。这不是把美学和一般哲学混为一谈,而是指出美学理论的哲学本质。否则,“语言美”不是变成修辞学了吗?“心灵美”、“行为美”不是变成伦理学了吗?“环境美”不是变成园艺学或者建筑学了吗? 

    十一 

    审美是人的解放,所以在其中人体验到自由幸福。所以美和幸福,作为经验形态、经验事实,有其内在的一致性。没有人的解放就没有美,同样,没有人的解放也不会有人的幸福。人的解放的标志,是人的个性和创造力的全面发展。而人的个性的创造力的全面发展,恰恰表现在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幸福,和追求幸福的不同的道路、不同的方式(个体和整体的统一就是使这种不同成为构成别人幸福的条件)。所以也没有一个现成的、客观的幸福模式,可以作为某个乌托邦赠送给一切人的礼物。 

    正因为如此,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科学的、实践的人道主义,作为一种最彻底的人道主义,只强调人的解放而不强调人的幸福。 

    人的解放和人的幸福是不可分割的(人只有在自由的时候才体验到幸福,只有在幸福的时候才体验到自由)。马克思只提解放而不提幸福,不是因为二者可以分割,也不是为了同以往一切空洞的“受的说教”相区别。这样浮浅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等于抹煞了马克思主义同以往一切传统的人道主义的严格区别。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同传统人道主义的区别在于它的科学性、实践性、阶级性,和由此而来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它的这一切特点,都集中表现在他关于人的解放的学说上面。 

    所谓人的解放,也就是要实现人的自由本质。人是自由而有意识的类,是一种在不断创造世界的过程中不断自我创造的生物。只有当他的个体存在即生物学上的存在和他的这个类本质。 

    质即社会本质相统一的时候,他才有可能体验到美或者幸福。由于这种统一只有在永不停息的追求和超越中才得以实现,所以也就说不上有一个普遍的固定的幸福模式或者美的标准。一种普遍的“幸福”模式必以一种普遍的生活模式为前提。这样的一种模式只能是静止的僵化的结构。一种静止的、僵化的结构只能是一种束缚人类自由的桎梏,即否定人的本质的异已力量,所以不但不能承认,而且要图示突破它。而这种突破,也就是所谓解放。 

    幸福,也同审美一样,以个性化的实现为前提。B无法同样经历一次构成A的幸福和经验形式。即便经历了,同样的经验形式也未必能构成B的幸福。所以幸福是与美同样很难统一的内在心理体验。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体验。正因为如此,这种不同体验才同时呈现出入的本质的丰富性和能动性。而人的解放,或者说共产主义,正是以承认这种人的本质的丰富性和能动性为前提的。所谓一切人个性和创造力的全面发展,也只有在承认这一点的前提条件下才能有可能。如果社会不承认这一点,竟然“为了人们的幸福”而力求提供一种事先设计好的,应用于一切人的生活模式,并强迫人们对之感到幸福,那么这就意味着这个社会已经异化为一个限制人的、僵化的、停滞的、令人窒息的、人们除非异化为非人就不能适应的社会。从历史来讲这是倒退,而众个人来讲这则是真正的不幸。所以马克思避免用全人类共同幸福的提法来代替全人类彻底解放的提法。他在用词上的这种选择,也是用心良苦,绝非偶然的。 

    规定人们应该对什么感到幸福或不幸,这就同美学上的客观论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标准,“强迫”人们在某个时间、某种情况下必须对某个事物感到美或不美一样,不但是不合理的,而且根本行不通。幸福和美都是人类进步的动力结构,它们最忌的就是僵化和趋于单一,所以它们最忌的就是模式。 

    当然,作为幸福和美的客观条件,任何一种模式或任何一种形式都有存在的权利。但是这种权利仅仅来自各个具体的个人特定的生理心理结构在特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特定的自由组合方式,它表现为一种独特的情感体验,所以是不能“普遍化”的。把一种模式普遍化等于取消人类自由的动力功能,限制和压抑人们的个性和创造力,这种限制恰恰只能使人类丧失幸福。 

    所以虽然人的幸福和人的解放不是矛盾的。但是共产主义作为一种普遍的生活方式,却是以各个人的自由发展为全人类的自由发展为条件的。所以它反对把“社会”从各个具体的人抽象出来同各个具体的人相对立。从而也反对把任何一种类型的“幸福”模式强加给任何人。相反,它要让每个接自己的方式去追求和享受幸福,并通过这追求和享受而自由发展,从而为人类的进步作出自己的贡献。这种幸福与解放的同一,可以用来说明美与解放的同一。肯定解放必然否定模式。模式是先验的理性结构,而美与幸福却是后验的感性动力,二者可以互相转化,但却不能分害虫开来同时并立。 

    美学上的客观论者把既成模式作为判别美与不美的标准,实际上是要用法则的王国来代替力量的王国,把模式从美与幸福抽象出来,当作一个彼岸的他物来要求人们去崇拜,来迫使人们为之作出牺牲(隐于不幸),这就恰恰使得美与幸福转化到自己的反面了。以美与幸福的名义来迫使人们隐于不美或不幸也就是以模式来代替美与幸福。客观论者所谓的美的客观性,实际上不过是这种模式的客观性而已,它恰恰是毁灭美和使人不幸的条件。 

    正因为如此,我们一再反覆强调,应当把作为模式的先验理性结构,同感性动力在进行探索时通过协同知觉所进行的假设区别开来。前者是对变化和发展的限制,而后者则是通过试借探索发展的方向和前进的道路。所以它不怕犯错误,而又能不断地对错误进行批判。它的生命力恰恰在于,它并不以自己的假设为教条,面肾对假设进行表述、反思和批判。人是唯一能这样做的动物。所以,当生物界许多物种连同它们的假设一起被进化所淘汰时,人类却奇迹般地生存和发展到现有的水平了。 

    十二 

    所以人的本质——自由并不是一种超越于感性水平之上的理性实体,恰恰相反,它道德是感性的。并且正因为是感性的,所以才是实践的、有对象性的。说人是自由的实本,也就是人是感性的实体。人的感性不同于动物的感性,仅仅在于它是一种超越于生理需要制约的、因而是具有批判能力的、广阔的、普遍的和自由的感性。这样的感性也就具有理智和精神性。用费尔巴哈的话说,“普遍的官能就是理智,普遍的感性就是精神性”用马克思的话说,“眼睛变成了人的眼睛,正象眼睛的对象变成了社会的、人的、由人并为了人创造出来的对象一样。因此,感觉通过自己的直接实践变成了理论家。”批判而成为感性的,是感觉变成理论家的证明。这个证明,同时也就是人之所以为人的证明。 

    正因为如此,我们把人类的创造活动,包括审美活动,都看作是对于已有的一切、即历史成果的实践的批判和超越。所谓变化和发展,所谓进步,也就是作为腐朽 的人的感性动力,通过创造活动不断批判地超越历史成果,不断实践地扬弃历史积淀的现实的运动。也正因为如此,现代美学把美看作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是自由的象征。 

    所以现代美学,作为一门以美感经验为中心,通过美感经验来研究人、研究人的活动及其成果,特别是研究美和审美行为以及它们对人(包括个人和社会)的作用的学科,与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有其共同的原则基础:它们都力肯定和实现人的本质——自由,走着一条共同的自由之路,所以它们都把人的解放程度,看作是人的本质实现程度的标志。它们都认为自由的实现,也就是人的存在与本制裁的统一,个体与整体的统一,有限与无限的统一,社会与自然的统一,思维与存在的统一。而这种统一之进入经验形态,也就是美。所以美中,也表现出艺术与人道主义的统一。 

     

    论证和谋求这种统一,即是人道主义的任务,也是现代美学的任务。 

所谓幸福范文9

曾经不相信所谓的快乐。以为快乐只是泡沫,风可以把它吹上高高的天空,同时又可以使它在瞬间破碎消失。曾经不相信所谓的感动。以为感动只是表面,每个人内心都很冷漠,一时的感动不过是心灵不经意的被触动,但转瞬即忘。曾经不相信所谓的幸福 。以为幸福只是暂时,幸福之后面临着痛楚,才会发现,原来回忆更让人心疼。

于是,我学着闪躲,我学着遮蔽,我学着伪装。我学着在不快乐中快乐,在不感动中感动,在不幸福中幸福。

☆**☆**☆**☆**☆**☆**☆**☆**☆**☆**☆**☆**☆**☆

我还记得你

孩子气的样子

我们并排坐在一起的样子

风吹着头发扬起的脸

我们是最幸福的孩子

一点点幸福也可以铺天盖地。

谁曾经告诉我,幸福是阳光,或许是看不见的,但是可以感受的到。打开记忆。回忆是源源不断的水流,一路追寻着幸福残留的痕迹。

我想起。。。

一个人看星空时的落寞孤单,是妈妈为我披上温暖的外衣,她的眼睛闪烁着星光,眸子如湖水般清澈,充满温柔。一句很轻的“小心着凉”让我感动。这就是幸福?

一个人荡秋千时的寂寞惆怅,是妹妹带着一脸的阳光,她的笑声是那样清脆。小小的手掌推动起长长的秋千,把我推向天空。我会微笑,心里竟莫名的充满快乐。这就是幸福?

一个人写文章时的失落伤感,是朋友为我留下最温暖的话语。回温着从前一句句真诚的问候与鼓励,会觉得充实。这就是幸福?

学校里的梧桐树,叶子在夏日变的浓密。朋友牵着我的手一起在树阴下听鸟鸣,听风儿吹过的声音。并肩感受着阳光透过叶子缝隙的幸福,我知道这就是幸福,简单的幸福。

最。幸。福。的。孩。子。

所谓幸福范文10

这就是幸福

每个人都是一个旅人,背负着自己的梦想,在漫漫人生路上寻觅自己的幸福。可什么才是幸福呢?有人说,“幸福如衣,冷暖自知”何谓幸福?心自知。当每个人明 白自己生活的意义,明白自己所追求的究竟是什么时,我们就看清了幸福的模样。而当我们愿意抛开一切束缚去追求那个梦想时,我们便得到了幸福。

他八岁开始登台演出,他是一个音乐狂徒,行事作风我行我素,经常得不到别人的谅解,他的一生几经磨难,而他却在苦难之中绽放出举世夺目的光彩。他是德国著 名音乐家——贝多芬。他拥有天生对音乐的热爱,拥有卓越的音乐才能,而当这样一个以音乐为生的人得了耳疾后,他是否就此落入痛苦的深渊,再无幸福可言? “没有了耳朵,我还有我的眼睛,鼻子,嘴巴,手和脚,我只是失去了我的六分之一而已。怎么会是失去幸福了呢?”他如此坚强而又乐观地看待自己的耳疾。他将 他的遗憾与沉痛都融入音乐之中,奏出了一曲曲英雄灵魂的凯歌——他说,他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他抛开了别人对他疯狂行为的排斥,抛开了别人对他沉痛的不解, 甚至抛开了自己耳疾的束缚,依然执着地追求自己的音乐梦。贝多芬其实一直都是对自己的失聪抱有遗憾的,在弥留之际,他说:“或许到了天堂,我就能听到 了。”是的,我相信,他会听到,听到自己对自己说:“这就是幸福。”

总是有人苦苦寻觅幸福,孰不知,幸福无形,幸福否?惟心知。认清所求,便是认清幸福。抛开一切去追求时,不用在乎结果,就已得到幸福。到时如再扪心自问:何谓幸福?心会告诉你:这,就是幸福。

所谓幸福范文11

1、沉默是害怕的借口,傻笑是委屈的理由。

2、厌倦了一个人的寂寞,真想有个人陪我一起度过!

3、有人追求幸福,所以努力;有人拥有幸福,所以放弃。

4、最怕有些人,虽然早已走远,却从不肯把属于他的回忆带走。

5、结婚那天,你一定要来做我的伴郎。因为我们承诺过:要一起走进婚姻的殿堂。

6、男人有了烟,有了啤酒,也就有了故事;女人有了钱,有了姿色,也就有了悲剧!

7、别问我是否爱过你,因为我的爱早已与你无关。

8、爱你不是游戏,落泪不是演戏,瞬间的幸福不美丽!

9、走过那些是是非非,结果到底是喜是悲。

10、月佬的红线,我们一人一半,最终被我们:拉扯至断。

11、有些话,适合烂在心里;有些痛苦,适合无声无息的忘记!

12、说太多不如沉默,想太多我会难过。

13、热恋时,相许下辈子再结良缘;结婚后,常常怀疑上辈子造了孽缘!

14、我用一个人的执着,对待两个人的寂寞。

15、理想老公的条件:1带的出去,2带的回来。

16、所谓缘分,就是爱情成功时的理由,失败时的借口;所谓婚礼,就是有情人终成“家属”的仪式;所谓分手,就是女人说了一百次也未必能做到,而男人说一次就能实现的事。

17、时间不是让人忘了痛,而是让人习惯了痛。

18、女人别傻了,世界上哪儿来的那么多幸福与美好?

19、望着窗外的眼前出现了一幕一幕,就像幻灯片一样闪过。嘴角上扬,冷笑着嘲笑自己。

20、看到你过的幸福,我也就死心了。

21、我只想当听众,因为不想感染太多尘世喧嚣。

22、所谓“爱情”就是要现在进行时,过去的,再也不是爱情,只是旧情。

23、相遇,却来不及相聚;相聚,却来不及牵手;牵手却来不及相爱;相爱却来不及相守。

24、曾经拼了命的追,如今发了疯的退。

25、与寂寞有染,和幸福无缘。

26、爱一个女孩子,与其为了她的幸福而放弃她,不如留住她,为她的幸福而努力!

27、伤过了,幸福,还会远吗?

28、那一夜,我抽了很多烟,烟雾化成你的脸。我挥一挥手,一切都已成过往云烟。

29、如果有过幸福,幸福也只是瞬间的片段,一小段一小段。

30、也许某天,在喧闹的城市中,你我擦肩而过。()我会停住脚步,凝望远去的背影,告诉自己:那个人我曾经爱过!

31、在这混乱的年代,我拿什么证明我存在的价值。

32、悲伤才念情,寂寞才说爱。

33、世界上最勇敢的事情,是微笑着听你们之间的爱情!

34、对前途,要看的乐观些;对人心,要看得悲观些。

35、工作,退一步海阔天空;爱情,退一步人去楼空。

36、有人说最可怕的是平行线,因为他们不曾相遇。可我认为最可怕的是相交线,因为明明他们有过交集,却会在以后某个时刻后相互远离,最后越走越远。

37、卑微的誓言总能让我泥足深陷,即使说了一遍又一遍。

38、看着别人的故事,流着自己的眼泪;听着别人的歌,哼着自己的独奏曲。

39、爱是无辜的风筝,拉扯最在乎的人。

40、“心”“真”组合是慎,排列是“真心”,记住这两个词,再走感情路!

41、除了爱情,还有友情;除了男人还有女人。

42、她或许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可她清楚知道自己不要的是什么。

43、在一段时间,我喜欢一段音乐;听一段音乐,我怀念一段时光。

44、有的人走了就再也没有回来过。所以,等待和犹豫才是这世界最无情的杀手。

45、伤口是别人给予的耻辱,自己坚持的幻觉。

46、我微笑。在任何我难过或者快乐的时候,我只剩下微笑。

47、寂寞如此,冷暖自知。善待自己,人生只有一次!

48、似乎习惯了等待,单纯的以为等待的就会到来。

所谓幸福范文12

作为父母,我们当然希望孩子幸福。那么,我们的孩子幸福吗?

李跃儿在其专著《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里,深入探讨了这个问题:

在一堂名为“我的幸福”的课上,面对老师的循循善诱,孩子们却齐声回答:老师――我们――不――幸福!

虽然,孩子们“不幸福”的理由五花八门,但他们说出的是自己真实的感受。

是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

成人,教育者,老师,父母 我们的教育者最不愿思考的或者说最漠视的,却是最重要的,就是孩子是不是活得幸福。

许多父母总认为他们的幸福就是孩子的幸福。他们不知道,他们想象的幸福与孩子心中的幸福背道而驰。他们误解了孩子的幸福。他们认为,只要孩子吃好了穿好了,在物质上要什么给什么,孩子就幸福了。他们以为,只要孩子能考高分,进入前几名,考上一个好学校,孩子就成功了。至于考上好学校,能不能真正成功,或者说取得了父母认为的成功还是孩子内心的成功他们并不关注,而对于这样的成功会不会使孩子感到幸福就更无所谓了。

这些,主要来自于父母对于教育的误解。对于教育的误解来自于对人才的误解,对人才的误解又来自于对成功的误解。而对于成功的误解呢?来自于对幸福的误解。

我们常常读到这样的消息,某某大款突然跳楼自杀,什么原因也没有,之所以自杀,是因为生活太无趣了。什么都干过了,什么都享受了,再往下活就没意思了。我们可以肯定这个人从童年期没有在精神方面得到过真正的提升,他的心理在精神层面没有得到过真正的满足,心灵没有升华。他的所有追求一直停在物质的层面,精神对他来说永远是个盲区,所以导致他找不到幸福。在物质层面,所能享受到的全都享受过了之后,空虚感就会将他淹没,这个时候,剩下的唯有一条路――毁灭自己。

在当今社会,幸福已经成了奢侈品。作为人,我们大都远离了人的本来含意,远离了真正的自我。我们在无休无止的所谓的活动中浪费生命。我们的生命大都消耗在过分地讲究速度、拼搏的漩涡中了,消耗在把成就、成功、金钱、权力看得过重而造成的紧张焦虑中了,在这样的过程中,几乎每个人都感到很累,喘不上来气,感觉不到幸福。

如果成人没有足够的智慧找到自己的幸福,怎么能让孩子做到这一点呢?

孩子的幸福被成人拿走了,成人的幸福被谁拿走了呢?是成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