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关于青春的作文

关于青春的作文

时间:2023-05-30 09:37:50

关于青春的作文

第1篇

还记得,儿时的我是那么羡慕邻家的大姐姐,神秘的悄悄话,讨论话题的潮流,一切都是那么具有吸引力,却都不告诉我,我也会生气,然后说:等我长大后,说什么都不会跟你们说!

现在的我,十七岁了,已经不小了!而邻家的姐姐早已去了广西在读大二,偶尔也会打个电话寒暄一下,却也只是寥寥无几的几句话而已,不会有以前那些说不完的话、吵不完的架了。或许,只是因为,我们都大了,都要为了各自的梦去奋斗。

十七了,却不知这些年是怎么来的。这难道就是青春么?

晚上,我倚在床上拿着本书,书中的字却不知为什么,一点都不往脑子里进,漆黑的夜,已经很晚了,却丝毫没有睡意。最近不知怎的,又养成了晚睡的习惯,那天,细心的小英老师给我发了张纸条“学会休息,早点睡”。不过,我却发现,嘈杂的一天过去后,晚上才是最能让人静心的时刻,没有人打扰,多好!虽然外边看来是个相当开朗的女孩,但是有时也喜欢安静,喜欢对着文字不说一句话。

喜欢在电脑旁敲击自己想说的话,想写的文字。虽然未来的高中人才济济,虽然耳边不时地响起“好好学习”,其实,有些事自己真的好不想做,有些事真想任他发展,随他便。

可是,这毕竟不是一个即将成年人的做法,一切的一切,都要去承受!

中考结束了,分数下来了,我知道都要问分数,毕竟这是一个相当庞大的家族,而且对这些高考中考极其关心!分数下来的时候还在秦皇岛度假,说是度假,其实只是为了逃避那些不想回答的问题。

分数是一起下来的,人们的消息很快,前一天晚上公布的,第二天电话就不停的打来。

“考得怎么样?”

“考上哪了?”

“考多少分?”

“公费自费?”

好多问题弄得我好烦,可是,这是关心。没有关系的人不会平白无故的问你这些,老妈告诉我,要微笑着说,并且要说谢谢。说实话,那段日子,我很害怕面对亲友的提问。好多问题,都是一遍一遍的重复。我对家人诉苦,“他们怎么老问?”,老爸说“有些事,人是要经得起的,这些,都不算什么,以后,这些都很正常,你不小了,十七了!”

我十七了,这就是我想要的十七岁?

那天,我看杨老师的博客,他描述的一个学生,因为考试失利,成绩优秀的他与一中无缘,本来就很自责,村子里的人却问这问那,那个学生甚至不敢出门了!

我评论说:“他们为什么不能看看我们努力的身影,或许曾经我们对青春玩世不恭,但是,至少我们明白了,回头了,努力了,付出了,甚至比别人付出的要多几倍,世间就是有这样的不公,努力了不一定和成绩成正比,那为什么你们都要关注我们的成绩,我们即将走向的高中,而不是关心我们奋斗的过程,付出的泪与汗,我们付出了,对于自己,我们问心无愧!至少我是这么认为。”

无论是谁,中考后都没有问我累与不累,这一年学的苦与不苦,甚至在我中考的第一天晚上,因为语文一道描写西游记中孙悟空火眼金睛过程的题,我没有答出来,而被大骂一顿,就在那天晚上我哭了,其实我不是没有努力,作者朝代历史背景我背的很熟,可他偏偏不是那道,我无奈,可这些,谁有容我解释?没有人听,那一刻,我感觉到前所未有的委屈!

中考的第二天,一双哭肿的眼睛戴着一副眼镜,去参加中考,路上,我不断的调整自己,尽力用自己最好的状态参加考试,我笑,努力地笑,我不想让别人看出我的悲!

中考后,玩了几天,有了通知书,也就意味着又要开始努力了!

于是,大摞的教科书练习册开始袭来,是不是我的假期要结束了。刚放假的时候,我买了好多书,却无关高一。《每天都是一个新开始》《气场》《南宫瑾谈论语》,基本上都是这样的书。是不是那些教科书要将这些书覆盖?

到毕业为止,半年多没有写文章了,迫于中考的压力,没有时间。考完了,那天家庭聚会,我说“我想开始写作了,我喜欢写作。”某君:“写什么?哪有时间?高中还想写作?有什么用?”一阵讽刺的风让全场都很尴尬,父母无语,家人无语,在场的人无语。

我不想解释什么。

眼泪含在眼眶,含了许久。我可以忍一切,可我却极讨厌别人鄙视我的梦。

我只想追求我的理想,上学,一系列的学业下来不还是为了自己最初的梦想,我不想让自己的青春整天埋在教科书里,没有理想的青春多么可怕?我还年轻,而且不再是小孩子,我知道我爱的是什么,没有人比我了解自己。

是不是,十七岁的青春,有一半是别人的,要他们支配,那一半,无关自己?

王蒙有一句相当经典的话“我宁愿什么也不要,只要十九岁。”十九岁,对于十七岁的我来说,就在不远的将来。

盼望着,又担心着。

第2篇

90后,就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充满了力量,蓬勃向上,浑身散发出青春的气息;

90后,就像长长的天梯,天梯上充满了艰辛、困难和挫折。

90后的我们人生还将经历许多的门槛、关卡。

14岁青涩单纯,

16岁成长烦恼,

18岁,青春的花儿绽放。

青春有欲说还休的秘密心事,更有这挥洒不尽的激情和力量。

我们是特别幸运的90后,也是肩负沉重压力的90后。

当80后还在为自己在网络占据的统治地位欣喜的时候,我们90后已经逐步成为网络世界势不可挡的一股新力量!

我们离不开网络,网络也离不开我们的创意和朝气。

我们用行动向大众说明:90后是网络的新新人类,是虚拟世界的胜者!

90后,就像暴风雨中的种子,只要能找到适合自己生长的位置,就会将强的生长。

有人认为,90后是被网络所残害的一代,是我们盲目时尚,说我们被西方文化所误导。

有人一提到90后,就是火星文、非主流、脑残,似乎我们90后个个都是弱智、智障似的。

有人说我们90后不懂得感恩、没有责任感、自以为了不起 …… 可又有谁知道我们顶着重重压力迎难而上呢?

叛逆,每个人生命中都曾经经历过。在某种程度上,叛逆是每个人都需要的,或者我们可以把它称之为反抗。

有时候,我们也会不经意间成为一个善于叛逆,叛逆使我们感到安全,使我们充分体验到自己的存在,但我们不能把叛逆定义为缺点。

叛逆是青春的标签,是90后的新鲜滋味!90后在挫折中不断成长!

90后的我们天真、单纯,相信美好的事物和传说;喜欢装帅耍酷、喜欢独一无二,讨厌重复,但很坚强、不轻易哭、不轻易放弃;心理成熟早,很早就懂得很多,很在就考虑诸如死亡、人生、爱情之类的问题;由于学习压力很重所以喜欢玩游戏、上网,很怕孤单,希望能过被别人承认自己的能力。

90后的代名词是什么?自我、不懂得感恩、没有责任感 …… 可又有谁知道我们90后顶着重重压力迎难而上呢?

我承认,我是一个很自我的人,我有着我自己的性格。

我虽然自我,但我也需要朋友,需要朋友在身边时的安全感。而事实不如我所愿,我的人缘并不是很好,但我不会奉承人也不会巴结人,如果你不喜欢我而我已经尽力啦,那就随你好啦!

我也有喜欢的男生,但我不会说出这种感觉,只会放在心里,因为我知道,时间不合适,偶尔幻想一下还可以啦,呵呵!

我的学习虽然不是很好,但我不喜欢别人低估我的实力,90后最讨厌父母说的一句话就是:“你看看哪家的哪个孩子学习有多好,你看你呢。”父母们以为这是在激励我们,但我们很愤恨,所以我们会说:“人家的孩子好你要他去啊,有本事就别要我!”我就是这样,因为我不想学谁谁谁,父母们越是怀疑我的实力,我就越不展示给他们看,激将法对我没用。

我的语言表达能力很差,但那不代表我不懂得感恩,我只是不善于表达而已罢了。虽然有时嘴上会埋怨父母的不是,但我也会注意到父母因劳累而付出的一切,偶尔对他们说上一句听上去冷冷的关心的话,其实已经包含啦我所有的感恩,只是不知他们是否会懂,但那重要吗?只要自己懂就够啦。

一直以为我们都是忧伤的孩子,躲在阳光的阴暗角落里,蔓延忧伤。

90后的我们脆弱却又坚强,忧伤却有阳光。

我们不再像70后、80后那样,羞怯地发出:“我是一只小小鸟,想要飞呀却飞也飞不高。”的无耐和困惑,我们沐浴着90后的阳光,大声歌唱:“我要飞得更高,飞得更高,像狂风一样舞蹈,挣脱怀抱,我要飞得更高,飞得更高,翅膀卷起风暴,心生呼啸。”

我们90后天马行空,什么事情都敢去做!别看我们我行我素,其实,“理解”这个东西,才是我们最需要的,不是吗?

90后的我们只关心自己,不关心社会吗?广州某机构的“90后成长与责任”报告显示调查中,百分之八十三点九的90后认为成年意味着他们必须对家庭对社会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百分之七十五点二的90后认为成年必须对自己的行为和语言负责,百分之五十二点五的90后认为成年是人生重大的转折点,必须要让自己竟快成熟起来。

汶川大地震期间,百分之九十二点五的90后愿意成为自愿者,在国家发生灾难时,百分之七十的90后愿意积极响应和支持赈灾活动,当知道有违法的事情发生时,有百分之八十七点二的人选择加以制止。

调查是真实的,结果是客观的。一项项数据了世人强加于90后身上冷漠、无情的帽子,真实地反映出了我们90后是善于沟通、富有情感等。我们90后是奋进的一代,请多给我们一些宽容吧!

我是90后,

第3篇

关键词:青春回想 重构的记忆 想象性补偿 情感消费

在当代流行文化中除了以青年人为主要人群的“青春”文化表征和文化消费之外,还存在着以中老年人群为主的青春文化形态,它是中老年人对逝去的“青春岁月”进行的一次集体回忆,也给那些未曾经历那个特殊年代的年轻人提供了一种“别样的青春”。

一、社会大众的怀旧情调与“青春还乡梦”

无论是西方世界,还是当今的中国,在我们的文化情调中,弥漫着一种浓郁的怀旧情调,并且它已经进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具体而言,从上世纪90年代起,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悄然兴起了一股怀旧热,且愈演愈烈,到上世纪末,怀旧成为一道修辞性的文化景观,至今方兴未艾。各式各样的怀旧照片、怀旧文学、怀旧电影、怀旧酒吧、怀旧农家乐等充斥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整个社会沉浸在怀旧修辞的袅袅感伤之中,怀旧成为一种时尚,成为这个时代的特征和情绪。怀旧也成为文化产品的最大卖点和促销策略。所谓怀旧,一般来说可以理解为对过去的缅怀与向往,单从字面上来理解,就是对“过去”的“怀念”。按照美国学者詹姆逊对美国怀旧电影的分析,怀旧就其本质而言是作为“对于我们失去的历史性,以及我们生活过正在经验的历史的可能性,积极营造出来的一个症状,是力图重现‘失落掉的欲念对象’”[1]。因此,怀旧便带有想家、思乡的意味,它往往会被看作是一种时光倒流,过去发生的一切已经随着时光逝去,今天我们回顾过去感觉到旧日时光的美好,但是却又无法回到从前。在当代的文化生活及消费社会的文化怀旧情调中,“作为一种现代审美实践,怀旧正是如此,它展示了艺术创造或审美创造的实质。在重构或建构‘另一个现实’的审美活动中,怀旧主体不能‘摹仿’、‘再现’或‘表现’,而只能‘体验’,以想象和虚构连缀有关过去的丰盛的‘形式景观’,并得以宣泄和舒展我们的情绪”[2]。因此,在大多数人的心中,它是某种朦胧的、有关过去的审美情愫,不仅象征了人类对那些美好的、但却一去不复返的过往的珍视和留恋,还隐含了人类的某种情感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在当前的怀旧景观中一个经典主题就是:青春回想,它是中老年人对逝去的“青春岁月”进行的一次集体回忆,也给那些未曾经历那个特殊年代的年轻人提供了一个“别样的青春”,在观看中对那别样的青春岁月进行了一次想象中的回归体验。对于当前的“后青春一代”而言,对青春的怀念是与对家园、自然的怀念相互交织在一起的,他们的青春记忆常常伴随着对农业文明时代乡村自然生活的记忆。作为当代中国社会各行业、各领域的主力军,他们的青春期正处在改革开放之前,当时主要是农业乡村模式,加之中国特殊的历史时期,城市知青上山下乡,这一代人绝大多数都曾有过乡村生活的切身体验,曾徜徉在乡间的小路,曾看过田野的四季,他们的青春岁月都在乡村度过,对青春的岁月与自由宁静的乡村生活有着很深的记忆。因此,在身处繁华的现代化大都市喧闹与浮华之中的他们,在经历了人世沧桑之后,却常常向往着青春时代的自然、田园和儿时的故乡。也正是那一段自由而又轻狂的青春岁月,铸就了他对人生的美好回忆。

二、被改写的青春记忆

“在人的生命历程中,典型地表现出两种相反相成的情感活动:一种是对理想未来的憧憬,一种是对过往岁月的缅怀。这两极悖反的情感轨迹实际上指涉着同一个生命旨归:建构人生之完美,营造审美之人生。”[3]如果说青年人的情感倾向更多是一种对理想未来的憧憬的话,那么,中老年人的情感生活则更多是对过往岁月的深情缅怀。但是,这种向过去岁月的回首与反复的回想,并不仅仅是一种对历史的客观复述和真正返回的要求。如对青春的回想就是一种想象性加工,而经过主体加工的青春岁月,就具有了虚构性文本的特点。于是,从审美生成的角度看青春成长中的种种事迹,我们发现它已经不再是对过去历史客体原封不动地复制或反映,而是经过想象对它进行有意识地粉饰和美化,历史客体变成了审美对象,充溢着无以诉说的人生情怀。作为一种特定的精神体验,它借助想象的力量,“向我们保证隐蔽而遥远的事物的存在”,[4]并且告诉我们过去的美好生活与青春的美好记忆,从而使我们重新获得源自过去的力量和对未来的希望。按照雅克•拉康的说法:缺失产生需要,需要产生欲望。人总是因缺失而渴望,因渴望而回归。从这个意义上说,“青春回想”是对现实缺陷的想象性和修辞性补偿。它唤起了关于过去的遐想,它将现实的生命体验与过往的记忆碎片修辞化地缝合,既在现实的语境中注入对青春岁月的缅怀与青春年代轻狂潇洒的美好追忆,从而将“青春的岁月”融入到生命体验的审美观照之下,抚慰那已经不再年轻但渴望年轻的心灵。虽然,作为当代文化结构性存在的流行歌曲反反复复咏叹家乡、怀念青春岁月、追忆那个激情的年代,但是它仅仅是符号化的修辞操作,因为,这种“青春还乡梦”中弥漫着浓郁的商业化气息。

三、“青春回想”的情感消费

波德里亚在分析消费文化时指出:“同样的事在历史中会发生两次:第一次,它们具有真实的历史意义,第二次,它们的意义则只在于一种夸张可笑的追忆、滑稽怪诞的变形――依赖某种传说性参照存在。因而文化消费可以被定义为那种夸张可笑的复兴、那种对已经不复存在之事物――对已被‘消费’(取这个词的本意:完成和结束)事物进行滑稽追忆的时间和场所。”[5]流行文化中的“青春怀旧”情调消费的正是这“第二次”经验,这种经验是出于特定修辞目的的修辞操作和修辞想象。由于符号化的修辞操作,“怀旧至多是对过往经验的殖民、改写和重构。”[6]因此,历史事件的重构与青春故事的怀旧意味着对物理时间观念的颠覆和对心灵时间价值的重估。怀旧虽然指向过去,但却形象化并审美化了过去,这一过去更准确地说,是并不存在的过去。它之所以引起怀旧者的留恋,是因为它已经永远逝去,如果它是现在的当下经历,也就不可能引起怀旧者的怀恋之情。更进一步讲,怀旧抹平了过去、现在和未来三者的时间界限,它重构了过去、超越了现在、幻化了未来,通过将“青春记忆”的凝晶化,“通过时间性的理想性,意识最终不再被关在现在中,”[7]而实际上,这种青春修辞徒具其表,最终只是一种臆想的符号现实,一种缺失状态下的想象性,以此获得一种不无虚妄的替代性满足。这种无意义的回归就是“青春的回想”与“梦回唐朝”的一次性情感消费,一切现实的东西都没有改变,改变的仅仅是一些形式化的符号与消费欲望中那些奢望得到的“有意味的形式”。

事实上,在众多的现代青春怀旧事件与现象中,人们总会发现商业运作的身影,即它们总是在竭力迎合怀旧人的心理需求。“而在文化产业,像老歌重唱、历史电影复拍、复演,更是屡见不鲜。如在流行歌曲创作中,怀旧内容大多涉及难以忘记的室友、同桌、校园爱情、成长时的苦恼与迷惘,可以说无一不是在往事中打捞青涩的青春记忆的碎片,体验着一种久远的关于青春的故事。又如电影怀旧的内容,有的是以童年生活、青春期生活、纯真爱情为怀念对象的”[8];但它们都是对“岁月易逝”的反刍与生命激情年代的回想。在当代的怀旧消费中,对于逝去“青春”的一次次追忆与回想,其实是一种集体性的“青春”再消费。因为,在消费社会的文化中,各种关于“青春记忆”与“青春回想”的背后散发着更加浓郁的商业气息。在文化工业的符号拼贴与商业运作中,“青春”一词成为一个时尚的标签,各类文化产品纷纷打出“青春”牌,各类文化产品的生产者大力挖掘此类资源,进行加工、包装,将其推向市场,在满足“后青春一代”的“青春回想”需求的同时也获得了丰厚的经济效益。于是,再造“青春岁月”的梦境与“青春年代”的事件,怀旧电影与怀旧小说及其它怀旧风格的文化产品,使处于现实迷失与生存焦虑中的“后青春一代”在纷繁复杂的人生世相中得到暂时的释放与压力的缓解,同时也表达了一种渴望“青春”的生命情怀。但是,在这样一个传统价值观念式微、自我迷失的消费时代,“青春还乡”的怀旧情调与集体性的“青春回想”仅仅弥漫在当代人的文化消费情调中,它实现的是一种关于“青”的情感消费。

从土地、乡村走向工业、后工业的人们,面对后工业时代的急速放纵与激情宣泄,文化工业的娱乐文化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情感消费”的“情感场”,这里的情感以商品的方式上市、以换算为价格的方式出售,快餐式的急速消费与身体满足,可能为短暂休息马上又要继续工作的“后青春一代”提供了急速发泄的方式。然而,内心总有一些无法释怀的东西。即对土地的依恋,对大地的“回归冲动”,对家园的美好记忆,尽管家园也曾贫瘠。这种永不释怀的缺失与需要,幻化为都市里的“青春还乡梦”和深夜里的“乡愁”。深夜城市孤独怀念里的《梦驼铃》、童年记忆中《外婆的彭湖湾》和那个还在村头等待游子归来的《小芳》等等,成为这种情怀释放的当代表达方式和“还乡梦”的补偿。然而,消费之后,我们的“青春激情”依然回落到了冰冷的现实之中,已经苍老的心和疲惫的身躯无法安放“青春的梦”。

(本文为安康学院校级项目“当代青春审美文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AYQDRW201109。)

注释:

[1][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著,吴美真译:《后现代主义或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北京:时代文化出版社,1998年版,第452页。

[2]赵静蓉:《通向一种文化诗学――对怀旧之审美品质的再思考》,文艺研究,2009年,第5期,第59页。

[3]:《论怀旧的审美意蕴》,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第110页。

[4][法]米・杜夫海纳著,韩树站译:《审美经验现象学》(下卷),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6年版,第393页。

[5][法]让・波德里亚著,刘成富,全志钢译:《消费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99页。

[6]王彬:《当代流行歌曲的修辞学研究》,四川大学学报,2005年,第69页。

[7][法]莫里斯・梅洛―庞蒂著,姜志辉译:《知觉现象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519页。

第4篇

[关键词]时代;青春;创作流变

2010年,43分钟的网络电影《老男孩》以病毒般的传播速度席卷网络,引发80后的集体怀旧。一年后的台湾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以下简称《那些年》)则以青春爱情的主题搭配上个人怀旧风格,再次让观众陷入感怀青春的涡流中。此后,青春题材影片继续发酵,以或泛黄或光鲜的模样占据大银幕。在这场青春的T台秀上,《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以下简称《致青春》)、《中国合伙人》《小时代》《小时代:青木时代》《青春派》等影片相继登场,并各自取得惊人的票房成绩,使青春片成为近两年不得不说的重要电影现象。

不过纵观大陆电影史,青春片似乎并没有成为好莱坞类型概念下的存在,大陆“没有一个像日本的‘青春片’那样的一个片种,也没有过韩国那样的青春片浪潮,自然也就没有青春片获青年电影之类的概念”①。但是,这并非意味着中国不存在青春片创作。随着时代的改变,自80年代开始受人瞩目的大陆青春影像一直在经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广义上看,凡是涉及青春题材的电影都可以被划归到青春片的范畴内。不过,我们也看到,1949年后“十七年电影”中出现的一批以青年人为主要表现对象的影片,诸如《青春之歌》《青春的脚步》《护士日记》等,实则是在以青春、青年人的故事编织革命叙事,个人、个体最终常常被集体所淹没。从狭义上看,青春片应当具备以下特征:首先,青春片应以处在青春期的人或青年人为主要表现对象,展现出他们的个性化的青春故事;同时,无论影片的基调是昂扬激情或是青春残酷,都需要在主题上反映出他们在生活、学习、工作或情感、精神上的成长状态;再有,青春片最主要的目标市场应当是青年观众。从以上条件出发,本文认为大陆青春片真正形成并发展应当在80年代初,即第四代创作群体的青春片创作。因此,本文将以80年代为起点,探讨大陆青春片的发展流变,并从中找寻时代与青春的互动。

一、大时代里的青春祭

1979年后,思想解放成为新时期的时代主流,革命话语逐渐让位于人道主义和经济话语,“个人”重新被发现。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转变的社会语境中,第四代导演开始焕发青春,以一种自叙的形式,讲述人的故事,历史中的个体及其命运受到的空前关注。相比较于时代服务工农兵的“人民电影”,第四代导演的创作“与其说是一种先锋艺术式的反历史、反秩序、反大众式的决绝,不如说只是一种命运的尴尬与社会性的悬置”②。而青春正是尴尬命运最真实的写照,它也成为勾连历史与现实最重要的纽带。可以说,第四代的青春片创作正是在历史与青春的互动中方显其独特。

在第四代导演们的首个创作高潮中,诞生了《沙鸥》(1981)、《青春万岁》(1983)、《女大学生宿舍》(1983)、《青春祭》(1985)、《难忘的中学时光》(1986)、《失踪的女中学生》(1986)等一批青春题材影片,历史印记和个人情感成为它们最鲜明的特征。这些或伤感惆怅或激情昂扬的青春自叙,反复演绎着大时代里的小故事,并最终在对历史的追索和面对未来的激情中,为文化反思和人性诉求的书写提供了青春的注脚。

1983年,黄蜀芹将王蒙的同名小说《青春万岁》搬上银幕,“青春的金线/和幸福的璎珞”,编织起30年的光阴。历史勾连中仍显示着叙事的合法性,也直白地暴露了第四代导演无法轻易摆脱的历史记忆。“类似受阻的生命经验造成了第四代导演心理上的‘青春情感的固置’”③,受阻的生命体验所带来的既有对历史的伤感,还有共和国之子们因袭的理想主义色彩。作为80年代青春片的代表性作品,《青春万岁》便用鲜活的女中学生群像表达此时青春片重要的气质――理想主义年代的昂扬精神。影片气质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第四代导演的创作心理,正如吴贻弓所说:“我们这批导演有很浓郁的理想色彩。金色的童年、玫瑰色的少年,乃至自己的青春年华总不会轻易忘却,常常在创作过程中闪现。……尽管我们也尝到了‘十年浩劫’的腥风血雨,但50年代留给我们的理想、信心、人与人的关系、诚挚的追求、生活价值的赢取、青年浪漫主义的色彩等,这种‘人间正道是沧桑’的积极向上的参照体系,总不肯在心里泯灭。”④共和国情结以及理想主义色彩,使得青春在第四代导演的创作表述中常常呈现为昂扬的状态,使得“那过去了的,将变成美好的记忆”。

当然,历史的幽魂也总以独特的方式出现在彼时的青春故事中。《女大学生宿舍》中,匡亚兰总会被闪回拉入“反右”的历史,那里搬演着下放改造的故事,其中年幼的匡亚兰帮助父亲推车的镜头,复述了谢晋在1980年《天云山传奇》时冯晴岚风雪中拉板车的经典场景。反思主题和人情人性的表达在此得以确认。但是,历史的幽魂并没有显形为暴力和残酷,与1980年的《枫》(张一导演、郑义编剧)相比,第四代的青春故事显然放弃了以残暴情景再现历史的方式,转而寻求诗性的表达,这与当时电影语言的现代化不无关系,但更显示了第四代处理历史的态度。

《青春祭》便以主观性的视角和散文化的气质祭奠“失落的一代”⑤。影片对人情、人性的关注远远大于叙事表象,同时,个人化的视角中也巧妙地蕴涵了社会、时代以及地域的烙印。云南傣寨成为青春的坟茔,埋葬了知青一代的情愫、迷惘,同时也留给他们以觉醒的女性意识、复苏的审美意识以及人群之间的关怀。历史的幽魂最终转化为指向现实社会的姿态,成为人物得以升华的动力,并最终表现为对未来的渴望,对生活的积极追求。第四代的创作“不仅以对个人悲剧的关注规避了对历史悲剧的质问与反思,而且以剥夺、毁灭力量的缺席与超人化推卸了经历过浩劫的每个人都无法推卸的灵魂拷问与忏悔”⑥。当这种诗化历史的主体意识与积极向上的创作态度亦即主流意识形态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所期盼的进取姿态达成一致之时,第四代导演自然成为这个时期中国精神和中国文化的影像代言人。对于历史,第四代“决不申诉”,他们“个人的不幸,错过的青春,变形的灵魂”⑦,统统被突如其来的泥石流所埋葬,但仍能留下心甘情愿的美好。

80年代以“万岁”开场的青春书写,如同激情的诗篇,在青春感怀中错落了历史的词汇。此后,随着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社会剧变,80年代的青春片迅速进入了对现实变革的书写,在不变的青春激情下,显示了青春面对现实的压力和不堪时顽强的生命力。《女大学生宿舍》可以看做是一部过渡性的作品,一场旨在探讨大学生在社会中担当何种角色的讨论会凸显了80年代青年人面对校园和社会的迷惘。《难忘的中学时光》里中学生关注着自己的未来,但未来暴露了当时社会中诸多不公平现象,比如走后门、高考、早恋。以上问题的出现,反映了80年代在经济发展的参与下,社会价值观日趋多元的现实。对现实问题的提出和关注,旨在为青年人的自立自强精神提供展示的舞台,以此确认一种积极、正面的价值观。

二、第六代的残酷青春

第四代的青春祭不仅是一种“真实”的,同时也是对“真实”的消解与遮蔽。⑧戴锦华提醒我们注意到掩饰在青春姣好面容下的冷漠、愤怒和狂躁。20世纪的中国历史舞台,不断为青春的表演提供“游乐场”,却并没有注意到历史、时代对青春的挤压,以及青春躁动中所充斥的暴力因子。⑨对于残酷青春的关注和书写,在发轫于90年代的第六代的青春片创作中显得尤为突出。他们以个性化的镜头语言,讲述自身的成长烦恼和青春感悟。

如果说80年代第四代导演们镜头下的青春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信心的话,那么新世纪以来的青春则在现实与未来两维时空中无处可逃、寂寞愤懑。第六代踏入影坛,正值中国电影市场的转型期,“面对现有的体制资源,一方面他们尚且不具备直接攻掠商业片与民营市场的文化资本积累;另一方面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又自动疏离了新主流电影的乐观主义询唤”⑩。可以说,边缘化的创作身份不可避免地促成了他们作品中躁动不安的感觉,青春故事中的激烈冲撞也成为他们现实创作焦虑的宣泄途径。游走在他们作品中的边缘人物诸如小偷、摇滚歌手、民工、外乡人,与性、暴力、等残酷物语纠合起来,形成了此时青春片对主流社会的拒绝和反叛姿态。

同时,第六代的电影创作通常只能依靠海外融资、民间筹资的方式进行,因而,以一种背离官方主流的地下姿态去赢得国际认可,成为第六代最初获取再创作资本的最佳途径。在这样的再生产机制的催促下,对残酷青春的极力书写便成为一种“类型”的选择,驱动了此时青春片义无反顾地走向反叛和残酷。当马小军的书包被抛上天空后,散落一地的是板砖、刀子、烟酒,残酷、暴力、成为此时青春片的主题,成为《长大成人》(1997)、《站台》(2000)、《十七岁的单车》(2001)、《青红》(2005)、《爱情的牙齿》(2007)、《十三棵泡桐》(2007)等影片中青春的外在符号。

戴锦华论及青春片特有的残酷性时提到“所谓青春片的基本性,在于表达了青春的痛苦和其中诸多的尴尬和匮乏、挫败和伤痛。可以说是对‘无限美好的青春’的神话的颠覆”。第六代的青春片创作中,随处可见青春的痛苦、尴尬以及成长中的挫败和伤痛。《十七岁的单车》通过一辆自行车,将城市少年小坚与打工者郭连贵联系起来,自行车对两人而言均是身份的象征,代表着相似的梦,载着对未来爱情或是生活的憧憬。但是美好的梦最终被暴力的追逐战所终结,十七岁的青春的梦想中留下惨痛的记忆。与《十七岁的单车》相比,《青红》中的青春更加压抑。《青红》诉说了两代人的青春故事,父辈的青春在缓滞的异乡生活中消耗殆尽,他们却仍然幻想回到原乡上海;而对于青红而言,上海却是未知的异乡,归去便意味着现有生活和爱情的终结。父辈的管教和周遭灰色基调的环境,带给青春以莫大的压抑,青红的生活中充满了无奈和被动的顺从。《青红》以个体青春的悲剧,审视知青一代的群体命运,凸显了历史、文化的悲剧意味。与青红的沉默相比,《十三棵泡桐》中的风子像是一个横冲直撞的唐・吉诃德,手握刀子作勇士状。刀子和勇士构成她内心的叛逆和理想,也构成了对青春懵懂、冲动和单纯的写照。同时,家庭和学校,家长和师长再一次站在青春的反面,成为残酷的促成者。

第六代的青春故事所面对的语境更加复杂,既因袭了历史的重担,同时还有现实中不断拉大的城乡差距、贫富差距、阶级差距,青春不再充满多种美好的可能性,家庭、校园以及个人心理等多方力量的撕扯,使得青春开始变得血肉模糊。边缘化的题材、个人化的记忆和个性化的表达方式造就了残酷青春的艺术震撼力,也使它无法轻易地进入公众视野,并获得更多的市场回报。但是,第六代对青春的残酷揭示,却丰富了青春的维度,填补了中国电影史上残酷青春创作的空白。

三、资本化青春

上文提到的两种青春片的创作语境存在很大差异,电影在当下已经完全成为资本的赛场,资本推动着电影的引擎飞速转动。速度与激情中,眼前的青春风景如影片般稍纵即逝,青春开始成为怀旧里的词汇。《老男孩》《那些年》《致青春》《中国合伙人》无一不是在怀旧中期待青春的驻足。

青春片在当下成为一种突出的电影创作现象,很重要的原因是诸多青春片在票房上实现了令人惊讶的成绩,《致青春》71887亿元,《中国合伙人》53857亿元,《小时代》48807亿元,《小时代:青木时代》297亿元。市场显示了此类电影在观众中的受欢迎度。时过境迁,以票房论英雄的现状与80年代、90年代艺术至上的电影创作观之间存在巨大差异,加之社会环境、观影群体构成以及审查制度等因素的合力,促成了青春片在主题表达、时空表现上的改变。

根据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统计,电影观众的平均年龄由2009年的257降至2012年的215,与此同时,二、三线城市影院建设逐渐铺开,截止2013年11月25日,全国银幕总数超过17600块,新增银幕绝大多数都在二三四线城市,二、三线城市在2013年贡献了近7成票房。电影市场格局的改变,令高票房变得不再新鲜,同时也促使青春片中的青春故事能够为各线城市青年所共享,以此缝合成长环境差异所带来的认同裂隙。

经济动力和文化机制共同约束成型的青春片创作,“既要争取最大量的未成年观众以获得最大的利润回报,又不能为迎合他们而完全不顾及社会的伦理规范和文化规约”,审查规避了青春片中的残酷物语,促使创作者顺服地选择无危险性的青春表达方式。资本要求利润回报,更需创作上的稳妥。由此促成当下青春片创作中的保守倾向:既消解历史及现实所带来的残酷因素,同时又浅尝辄止,专注于表面的情感诉说。于是,青春在影像上极尽精致、绚烂,建构出消费主义的审美趣味,正如《小时代》系列里豪华的大学宿舍、奢华的生日派对和服装秀,然而与青春有关的意义被消解,其多义性却变得愈发粗糙、萎缩、空洞、浮华,成长的主题也在纸醉金迷中耽搁。“历史景象的多元性及开放性,也因为电影与观者之间的距离增加而显得似假还真,构成一幕幕海市蜃楼的美感景象”,“这种崭新美感模式的产生,正是历史特性在我们这个时代逐渐消退的最大症状”。前文所述的青春片创作群列中存在着的时代意义、成长主题和青春感受多已被消解,青春被狭窄化为偶像剧般的爱情,裹满了泛黄的影调或陆离的光彩,既合法又兼具商业性。

《致青春》中,爱情成为主线,郑微、林孝正、林静们的青春经历过“笑了,叫了,走了”之后,只剩下阮莞墓碑所象征的青春不朽。青春不再是此时此地此人的独特青春,而成为可以跨地域跨人群的大众消费品。以《致青春》为代表的青春片与80年代、90年代以来的同类型创作所显示出的时间性和空间感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致青春》中,时代背景几乎被抽离殆尽,消费性的记忆符号,比如《红日》,仍然不能明确地指示时间。《中国合伙人》中的80年代,在香港导演的视角下被严重简化为充斥着理想的出国热时代,其时代背景仍然可以说是抽象的。当时间与个体不再发生联系,青春便不独属于某个群体,而成为适合更广泛观影人群的消费品。同时,青春片也失去了独特的地域性,青春的栖息地可以随意置换。《致青春》《青春派》中没有鲜明的地域标识,而《小时代》里极尽涂抹繁华的上海可以置换为任何现代都市。

人物设定、故事情节以及环境造型等方面都清晰地折射出资本操控下青春电影的形态:无时间,无空间,但却可以自恋的怀旧甚至顾影自怜的炫耀。抛开了历史的包袱和道德压力,青春片变得格局狭小,缺乏厚度。但同时,也应该注意到时空的变迁促成了青春片跨地域、跨代群消费的可能。日益扩大化的跨地合作,以及观众经由台湾、韩国、泰国等地青春片培养的观影口味,更加推动了跨地、跨代群的传播和接受。

虽然青春片在当下有了可喜的市场表现,但是高票房的背后过多地受到偶像化创作团队粉丝效应的影响,同时与美国、日韩、泰国、台湾等地的青春片对性、社会的关注或者小清新风格相比,中国的青春片还远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更值得注意的是,青春片类型中重要的成长主题,在《小时代》《青春派》等影片中是相对缺失的。回首80年代至新世纪初的青春片创作,当下的青春片创作在人文性、批判性上仍需要走很长的路。

注释:

① 陈墨:《当代中国青年电影发展初探》,《当代电影》,2006年第3期。

②③⑥⑧ 戴锦华:《斜塔t望:中国电影文化1978―1998》,远流电影公司,1999年版,第15页,第23页,第24页,第24页。

④ 吴贻弓、汪天云:《承上启下的群落――关于“第四代”电影导演的对话》,《电影艺术》,1990年第4期。

⑤ 法国学者潘鸣啸将知青一代称为“失落的一代”。参考[法]潘鸣啸:《失落的一代:中国的上山下乡运动1968―1980》,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0年版。

⑦ 舒婷:《一代人的呼声》,《致橡树》第1辑,江苏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143页。

⑨ 钱理群:《拒绝遗忘》,汕头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91页。

⑩ 聂伟:《当代都市电影与民间欲望漂流――王小帅论》,《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6年第1期。

戴锦华:《电影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63页。

于帆:《中国电影,如何面对“小”时代》,《文汇报》,2013年8月16日。

数据来自艺恩咨询。

第5篇

一、不是怀旧的青春——是青春的本色

怀旧是从20世纪以来为人们所念念不忘的一个美学主题,是慰藉人类感情的一剂良药,怀旧的人们自己和自己矫情着,不可抑制地回溯着过去,其实并非是坚持想回到过去,不可重回的前提只是给了人类情感充分发酵的温床。于是表面看来无意识的怀旧,其实在文艺化的叙事中,怀旧的视点早已精心选择,所有回忆的过程都是在感性和理性中进行了意向性的选择和构造。当前流行的青春电影,特别是国产电影,尤其钟爱怀旧的青春叙事。从《孔雀》《美人草》《阳光灿烂的日子》到《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青春均被放置在特殊的年代里,或者在逝去的流年里,由于历史语境的遥远和逝去的不可触摸,所有的爱情与友谊,忠贞与背叛,父辈与自我,不论是无厘头的戏谑,撕心裂肺的痛楚,还是浓重的感伤,影片都笼罩上了一层凄迷的怀旧之色。在影片中慰藉逝去的情怀,观众在怀旧中打捞着个人的青春记忆,也拼凑着历史的集体记忆,并最终以回溯过去的方式慰藉着 心灵。

而对于青春本身而言,“青”是绿色,是苍色,意味着树木和天空;“春”是四季之首,意味着万物生长。青春合在一起是一个自然生长的节拍,是和大自然的色彩韵律紧紧结合在一起的萌动。谁不曾为一块石头、一朵花、一本书抑或一个人着迷过,不一定轰轰烈烈开花结果,但一定在葱茏的青春里成长着。就像《怦然心动》里的女主角朱莉对一棵树的特殊情感,朱莉在一次无意之中爬上了一棵高大的梧桐树,在大树上放眼远眺,眼前的风景让朱莉怦然心动,“我爬得越高,眼前的风景便愈发迷人”。从此,她深深地爱上了这棵树,爱上了在这棵高高的梧桐树上看到的风景,“有时落日泛起紫红的余晖,有时散发出橘红色的火光燃起天边的晚霞。在这绚烂的日落景象中,我慢慢地领悟了父亲所说的整体胜于局部总和的道理”。这就是青春的视角,每个人都不一样,不一定必然是带有怀旧色彩的爱情与伤痛,那些来自于自然的内心悸动,是青春特有的眼睛。所以当梧桐树被工人砍伐的时候,朱莉在树上拒不下来,哪怕警察来了,哪怕上报纸头条。人们不理解朱莉为什么那么爱那棵树,连朱莉喜欢的布莱斯也不理解。青春期的喜欢乃至狂热,并不意味着最终的拥有,但却会成为最本真的记忆。朱莉最终没能保护住树,可是对大树的那种欢喜和爱恋就那么自然地流淌出来,青春的喜欢就是喜欢,没有欲望,没有杂念。

青春是稍纵即逝的,逝去的总忍不住怀念,怀念总忍不住伤感。甚至2013年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便坦言“青春就是用来怀念的”。多数电影表面看来叙述的是青春,其实是在怀旧的伤感中浸染过的青春记忆。这也是电影青春叙事的悖论,青春已经变成了他者,安放的是人们现实的存在感。这也是《怦然心动》在青春类电影中的独特叙事,葱茏欢喜地流淌着本色青春。

二、不是残酷的青春——是青春的成长

关于青春的电影叙事中,多半会有这样的关键词:孤独与叛逆、性与暴力、代际冲突与修辞祛魅,等等,种种叙事最终指向青春的残酷体验,残酷成了成长的标签。《长大成人》中周青流淌着鲜红的鼻血走出地下生活;《爱情的牙齿》中在背脊的剧烈疼痛中,叶红感受着爱情;《青红》中的青红最终在伤害中被夺取了贞洁;《赖小子》中的主人公行走在灰色地带的血腥与暴力。在这些叙事中,青春多半在成长中承受了身体的伤害或者自戕,必将以付出身体的代价告别青春岁月。这些电影往往在视觉语言与角色符号上有着惊人的一致,青春期文化被描绘成一把锋刃,被青春割伤是一种必然,成长的代价一定是残酷的,青春的残酷体验被反复叙述,身体的书写成为个人精神的呐喊。

这些电影的确在个人风格、情绪宣泄以及思想深度上着力很深,也给人留下深刻的影响和印象。其实,今天为电影买单的多半是年轻人,这些受众多半是70后、80后、90后的年轻化群体。他们不记得劈天盖地的政治风暴,没经历过填不饱肚子的岁月,也无法想象连拉手都不敢的恋爱年代,生下来就有零食,长大后就上幼儿园,上班了还想着热播的韩剧美剧,对大多数的他们而言,青春不残酷,真正残酷的是升学和就业。特别是伴随着网络成长起来的青春,网络的虚拟和青春的真实互渗在一起,个人的表达更加随意化、平常化。对平凡的人而言,青春不是残酷,青春就是成长本身。

《怦然心动》在平淡的家庭生活中描绘了朱莉的成长。当因为布莱斯瞧不起她家杂草丛生的院子时,朱莉提出要整修草坪,引发了父母的激烈争吵,因为这需要一大笔开销。但当朱莉周末陪着父亲去看康复中心脑瘫的叔叔时,朱莉深深地理解了父母为什么要把钱花在叔叔的护理上,和脑瘫的叔叔比起来,显然院子变得没那么重要了,因为朱莉懂得了,亲人是不能遗弃的。当朱莉一家到布莱斯家吃饭的时候,朱莉发现了家庭和家庭之间有天壤之别,人和人之间有如此不同,朱莉从富裕的布莱斯家走出来的时候,一直纠结的心突然变得坦然自若了,内心充满了骄傲,她知道了自己的生活真正珍贵在哪里,那一部分是自己真正与众不同的。朱莉就这样在一点一滴的生活琐事中,明白了人与人的关系,洞悉了生活的本质,内心一点点地强大起来。电影在两个青春期的少年间一波三折,但实际上又娓娓道来,水波不兴。这就是多数人的成长,很简单,很平淡,成长与人生的蜕变在青春期破茧成蝶,但不一定是残酷的、痛苦的,却同样深刻。

三、不是反思的青春——是青春的自我认知

青春电影俨然已经成为中国电影的一道亮丽风景,不仅数量上小有气象,而且票房收入上最近也屡获佳绩。2013年青春电影为电影市场开疆拓土,《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中国合伙人》《小 时代》的高票房催熟了这一艺术类型。纵观新时期以来国产电影的青春叙事,其中的一个关键词就是反思。从《顽主》《太阳雨》《给咖啡加点糖》《青春无悔》《青春冲动》到第五代导演的迅速成名,走过特有政治年代的电影人更喜欢直面并置的对立文明,喜欢在传统文化中反思政治,反思民族的寓言,和青春比起来,显然他们更关注对青春背后的文化反思。第六代导演带着青春期的个人风格呼啸而来,他们把镜头对准了个人成长中的隐秘世界和情感体验,《十七岁的单车》《阳光灿烂的日子》《孔雀》《青红》《红颜》等作品有着鲜明的青年亚文化性,青春的欲望、冲动、无助、焦虑、独白,甚至性、暴力、毒品成为电影中的符号,用扑面而来的对个人青春创痛的反思书写了一曲青春残酷物语。哪怕到了后期,桀骜不驯的叛逆变成了成长记忆中的隐忍和悲悯,带有了淡淡的温情,但对于边缘的存在和个人成长的历史依然表现出对个人生存意义的反思。于是,青春电影文化里发挥命运力量的往往是在性格与情节背后的历史力量,个人是文化反思的一部分。

《怦然心动》中显然不关注青春与政治的文化反思,也不关注青春与生存的个人反思,剧中简单、清新地刻画了朱莉对于爱情的认知。首先,朱莉在幼年时第一次见到布莱斯,就对他那双明亮的眼睛怦然心动,孩子的喜欢是率直的,于是朱莉总想和布莱斯在一起。随着慢慢地长大,步入青春期的朱莉开始思考漂亮眼睛之外的事情。朱莉每周都把自己养的鸡蛋送给布莱斯家,却发现布莱斯听信了爸爸对鸡蛋不卫生的怀疑,偷偷扔掉。朱莉对布莱斯的谎言充满了失望,她开始怀疑布莱斯不是一个整体大于部分的人,或许只是一个眼睛长得漂亮的男生。随着情节的推进,布莱斯渐渐不自觉地喜欢上朱莉的时候,面对好友的质问,碍于面子的布莱斯不仅没有勇气承认,还说了嘲笑鄙视朱莉家的话,碰巧听到的朱莉对布莱斯大大的失望了。直到布莱斯一家请朱莉一家做客,朱莉看到布莱斯父亲外表充满优越感、盛气凌人但内心懦弱,看到了布莱斯一家人之间的冷漠,朱莉终于觉得自己对布莱斯彻底地放下了,她终于明白了父亲说的“你必须看到整体。一幅画并不是它各个部分的简单相加。一头牛只是一头牛;草地只是长满青草和花朵的土地;透过树枝的阳光,也不过是一簇光线而已。但你将它们组合在一起,却像魔法般美得不可思议”。而布莱斯却在对朱莉由厌烦到好奇,从不喜欢到喜欢,最终也明白了朱莉就是外公说的那种人:“有些人沦为平庸浅薄,金玉其外,而败絮其中。可不经意间,有一天你会遇到一个彩虹般绚丽的人,从此以后,其他人就不过是匆匆浮云。”最终,两个少年在共种梧桐树中小手轻轻地碰在一起。其实,不论是朱莉还是布莱斯,与其说是在认识爱情、认识对方,不如说是在认识自我,在成长的过程中一步一步地由表及里,看清生活中有价值的部分。如何认识生活的本质,是人一生的功课,而在青春期里,它表现得尤为关键,因为它决定了自我本身。

青春期的电影往往面对的一边是复杂的文化选择,一边是多重的商业环境,青春表达的欲望被多重过滤之后,加注了怀旧、反思、残酷等文化身份,在这些主题的反复叙事中,青春片变成了类型片。而《怦然心动》恰恰剥离了流行的文化属性和消费属性,只讲青春的故事,回到青春的本真,不需要刻意融入消费的元素,回到人共有的内化的情绪,简洁、清新、本色的叙事成为青春期电影流行文化中的经典个案。

其实对于大多数人而言,青春不是充满文化色彩、政治风暴,青春不一定都打架斗殴、血色浪漫,对多数平凡的人和平凡的人生而言,青春就是其本来的颜色,葱茏的、青绿的,甚至在不为人知的安静表面,蛰伏着一颗悸动的心,慢慢地体会着自我的成长,完成对于自然、对于世界、对于自我的认知,这个过程也许孤单,也许脆弱,也许坚强,也许快乐,不论属于何种,对大多数人而言,青春就是泪眼中透过树叶仰望阳光的色彩,温情的感慨,就像看到《怦然心动》中的女孩在大树间遥望远方,让人温暖得潸然泪下。因为电影的  叙事把青春还给了青春本身,不夸张、不奢华,也不浓烈,而是简单的、平凡的、大多数的自我成长的青春本色。一如青春期代表作家韩寒一再盛赞《怦然心动》中的精彩叙事:有人住高楼,有人在深沟,有人光芒万丈,有人一身锈,世人万千种,浮云莫去求,斯人若彩虹,遇到方知有。

[基金项目] 本文系2014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立项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编号:HB14SH003);邢台学院教改研究项目立项(项目编号:JGY14013)。

[参考文献]

[1] 戴锦华.电影批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 [美]大卫·波德维尔,克里斯汀·汤姆森.电影艺术:形式与风格[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

[3] Mary Douglas.Natural Symbols[M].Harmondsworth:Pelican,1973.

[4] 陈旭光.当代中国影视文化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5] 杨健.电影剧本的创作理论与方法[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2.

第6篇

【关键词】新世纪;大陆青春;校园电影

“青春”这个词在大陆电影行业之中被反复提及是在进入新世纪以后,这也与当前的生活中有关‘校园’话题的热度居高不下有很大的关系。其实对比台湾、日本以及美国的青春校园电影我们就可以发现,中国大陆的青春校园电影有着独特的叙事特征以及叙事语境。综合相关的文献,当前对新世纪以来大陆青春校园电影的研究仅仅停留在个人感性表达的阶段,尚未开始理性的研究,所以说对这部分内容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大陆青春校园电影火爆的原因探析

(一)题材的怀旧性

“青春”是一人一生中非常重要的主体,它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磨,只会随着岁月的积累而沉淀。‘校园’其实更是我们每个人心中青春的胜地,在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份关于校园的,独一无二的回忆。而大陆青春校园电影的选材正是围绕着校园以及与青春有关的回忆展开的,这正好迎合了人们内心对于这份记忆的追忆。现在还在学校的人,可以通过青春校园电影来体验以下那份别样的美好,而已经离开学校的人,这种类型的电影就更是为他们提供了一个追忆过去的渠道。

不管是《同桌的你》还是《匆匆那年》,亦或者是《致青春》,这类电影作品中的怀旧风格都十分鲜明。它们或者追忆曾经美好的爱情,或是缅怀逝去的岁月。这样的设计在观众中间产生了非常强烈的共鸣,所以说这类电影也因为怀旧而取胜,取得了非常良好的票房成绩,从而为中国电影市场创造了一个崭新的片种。站在观众的角度来说,题材的怀旧其实在帮助他们追忆过去的同时,也让他们暂时忘却了现实的压力,回归到了最真实的自己。

(二)话题性十足,市场受众广

曾几何时,电影市场一直是一些大制作、高成本的商业片的天下,但是近年来在其中脱颖而出的小成本电影中,就有青春校园电影的身影。究其原因是因为这种类型的电影定位的是当前国内电影市场消费的主力军――年轻化的观众。不管是对于学生还是对于刚刚离开学校的人来说,青春校园电影都具备足够的话题性。其实从另一方面来说,青春校园电影如此火爆与当前青少年文化的发展有很大的关系,当前青少年文化已经逐渐发展为社会的主流文化,在加上制作成本低而且周期短,所以说越来越多的电影创作者都加入到了该类型电影的创作之中。该类型的电影在上映之前会制定出全方位的宣传方案,而且宣传的方式都是从当下新兴的自媒体平台中展开的,很好的迎合了青年观众的信息获取渠道。这同样也是这种类型的电影能够获得巨大成功的原因。

二、当前大陆青春校园电影的局限性

当前大陆青春校园电影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叙事方面的重复性与保守性之上,其实电影市场的大环境已经影响到了校园青春电影的叙事,因为在成本投入方面与商业片相比没有优势,所以说青春校园电影就只能够在情节上一味的迎合观众的需求。但是这种‘迎合’却使得青春校园电影失去了自身的特色,在讲述那种模块化爱情故事的同时却不敢直面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具体来说,从以下几个方面都能够体现其叙事的重复性:角色类型设定的模式化,女主角要么是疯疯癫癫的女汉子,要么是知书达理的邻家女孩。男主角要么是高冷孤傲的学霸,要么是玩世不恭却又有背景的学渣。而且在所有的电影中男女主角都有一群一呼百应的兄弟与闺蜜。当前几乎所有的这一类型的电影都逃不开这种套路。叙事环境的表象化,这是指的虽然电影的情节是在校园中推进的,但是却没有触及到校园的内涵,仅仅只是将其当做简单的背景来对待。过度的渲染那种青春的‘校园恋’,很容易会失去这类电影的内核。其次在《致青春》取得巨大的成功之后,现有的创作者都不敢进行创新,来突破这种已经固化的创作模式,生怕观众不买账。这就是该类型电影叙事方面保守性的最主要原因。

三、大陆青春校园电影未来的发展

首先在叙事方面,未来大陆青春校园电影一定要打破现有的叙事模式,来拓展影片更深层次的价值。要做到这一点,在影片创造阶段电影的导演就需要改变借鉴已经成功的影片的做法,去拓展素材的渠道,保证创作的丰富性。当前有很多网络小说作家,如果稍加培养,其实完全能够胜任这一工作。其次青春校园电影要处理好商业与艺术的关系,不能因为过度的追求商业价值而放弃了影片本身的内涵,也不能够完全无视商业的需求来追求‘纯粹的电影艺术’。正所谓,‘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只有将两者很好的结合,创作出来的影片还能够焕发出魅力。要发挥出青春校园电影的优势,来直面青年成长过程中的内心世界。最后要说的就是,中国的电影行业有着非常严格的审核制度,但是这已经影响到了青春校园电影的创作。因此有关人士可以尝试开放这方面的政策,在道德以及法律的允许之内放宽电影的审核制度,为大陆青春校园电影的创作营造一个更宽松的空间,让相关的作者去创作一些贴近学生成长的故事。这类电影作品的内涵如果提高了,也能够起到一定的舆论导向的作用。

四、总结

新世纪以来,大陆青春校园电影在国内的电影行业之中大放异彩。其发展的过程中浓缩了中国社会的很多变化,一个个成长的故事吸引着他们不断的走进电影院去回顾自己的青春。其实该类型的电影除了追忆往昔之外,还程度着传递社会主流价值观以及引导青年思想的作用。当前该类型的电影虽然处在高速发展的阶段,但是也存在很多问题。上文根据笔者的经验对此进行了总结,希望该类型电影以后的创作能够真正关注青少年的成长。

参考文献:

第7篇

    [论文摘要]青春电影主要是指以青少年生活为题材的电影。在近些年出现的青春电影中,青少年的形象大体可以概括为浪漫的青少年形象、走向毁灭的青少年形象和颠覆性的青少年形象等几种,这些形象的出现和青少年的生活状态与心理特征等方面的因素紧密相联。但是在分析青少年形象的电影文本中,中国的青春电影是非常缺乏的。

    青春电影也被称为“青少年电影”、“校园电影”或“成长电影”,主要是指以青少年生活为题材的电影。由于好莱坞成熟的商业体制以及美国文化的影响力,作为一种类型电影的好莱坞青春片曾频繁地进入普通观众的视野。实际上,除了好莱坞之外,在世界范围内都曾出现过一些引起人们关注的青春电影,而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青春电影更是进入了一个高产期。虽然这些青春电影讲述的故事各不相同,风格也千差万别,但作为以青少年生活为题材的电影,它们却折射出青少年的生活状态与心理特征,成为分析青少年形象的电影文本。

    浪漫的青少年形象

    和大多数电影一样,爱情也是青春电影一再表现的主题。有所不同的是,青春电影中的爱情故事往往因为男女主人公初更人事而显得格外纯洁和浪漫,而男女主人公也给人留下无比浪漫的印象。在分析这一类形象时,不得不提到的就是日本的青春电影。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擅长于拍摄青春片的日本导演岩井俊二推出了《情书》、《四月物语》、《花与爱丽斯》等一系列作品。这些影片以极其细腻的镜头语言呈现出唯美的画面让人过目难忘,而影片中那些少男少女在初恋中心灵深处最细微、最隐秘的情思,以及他们为爱情所做的一切,也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情书》中的藤井树多年之后仍不忘自己中学时代的暗恋女友,直到他死后因为一个偶然的事件才揭开这段尘封的往事。《四月物语》中,女主人公卯月只身来到东京武藏野大学开始新的生活,只是为了能够追随自己暗恋的高中学长。而《花与爱丽斯》中的中学女生为了能够成为心仪的男孩子的女朋友。竟然靠谎言编织起一个美好的梦。所有的这些故事,使沉浸在美好初恋中浪漫的少男少女形象呼之欲出。

    这些影片把处于青春期的少男少女恋爱或暗恋的故事。以及他们的心理状态刻画得纤细入微,让人们可以感觉到影片中扑面而来的青春气息和主人公温馨恬淡的爱情。当然,青春电影中青少年浪漫形象的一再出现,并不是偶然的,这和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不无关系。可以说,青春期是人生阶段中心理上发生变化最明显的一个时期。在这一时期中,青少年对异性的心理需要表现得尤为突出。他们希望和异性进行更多的交流,希望彼此能够成为朋友,对异性的外在美和行为会产生一种朦胧的好感和爱慕。应该说,青少年在青春期出现对异性朦胧的情感是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并且这种情感因为是初涉人世而显得更加美好和浪漫。因此,这样的一份情感故事表现青春电影中。也显得浪漫和唯美。在这一类的影片中,人们往往看不到成人世界的世俗内容,初恋被描绘成青涩却又值得记忆的故事。青少年的形象在这一类的青春片中倒向了绝对的浪漫主义。

    不过,同样是表现青少年浪漫的形象,但在不同的青春电影中表现的方式却有所不同。如果说,上述的青春电影中青少年的浪漫形象因为日本民族文化以及导演的个人风格而呈现出一种浪漫而又唯美的状态,那么,在好莱坞的一些青春片中青少年的浪漫形象则由于好莱坞的商业机制而表现为另外一种特点。九十年代中期以后,好莱坞的青春电影进入了一个高产期。在这个时期,《一吻定江山》、《我恨你的十件事》、《美少女啦啦队》等一批描写高中生生活和初恋故事的影片相继问世。和日本的青春电影不同,这些影片非常注意融合高中校园文化以及青少年流行文化的元素,因此在这些影片里青少年的形象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在这些影片中。人们可以看到的年青人健康美丽的形体。可以欣赏到在年青人中受欢迎摇滚乐,可以听到高中生流行的口头语,而体育比赛、生日派对、毕业舞会这些高中生活必不可少的场景也频频出现,再配以初恋的故事,青少年的形象在这些影片中显得浪漫而又时尚、幽默。很显然,好莱坞青春片中青少年的形象的这些特点与好莱坞的商业体制是分不开的。定位于暑期档、以青少年为主要观众的好莱坞青春电影,制作时在很大程度上迎合了目标人群的欣赏口味,生产出一个个带有明显商业特征的浪漫故事。而青少年也乐于在观看这些人为的浪漫中得到青春宣泄。并从片中青少年的形象中找到镜像式的自我认同。

    走向毁灭的青少年形象

    在青春电影中,青少年除了有浪漫的形象出现之外。也有以颓废、暴力乃至自我毁灭的形象出现的。在表现青少年这一类形象的青春电影中,性、毒品和暴力往往是无法逃避的话题。

    英国着名的青春电影《猜火车》完全打破了以往的青春片在人们心目中构建起来的青少年的形象,使观众看到了生活在另外一个世界的青少年。在这部影片中,这些年青人给人的感觉是颓废的、毫无希望的一群年青人。

    而在美国,《篮球日记》、《半熟少年》等“青春启示电影”所表现的年青人,也都流露出共同的暴力倾向和极度阴郁、黯淡的人生态度。获得了第56届戛纳电影节最佳影片奖和最佳导演奖的《大象》,用无逻辑的叙事、隐藏了情感态度的视听语言和纪录式的风格。把枪击校园的事件几乎变成一个真实的场景,而影片中身为中学生的冷酷杀人者形象。也在人们心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促使人们思考青少年的成长问题。

    这些西方影片在塑造青少年形象的时候显得真实、大胆和直接,也不乏对人性善恶问题的思考,所以,电影中的青少年形象和他们所经历的事件给人以震撼和启迪。而近些年来关注青少年问题的日本青春电影则让人们透过一个个青少年形象,对其背后隐藏的社会问题进行思考。实际上,日本青春电影的早期作品《青春残酷物语》已经有颓废、迷惘的青少年形象出现了。而到了这个世纪,当代日本青少年仍然要面对在一个物质高度发达的社会中成长所要面临的问题。《关于莉莉周的一切》通过一个游走在网络与现实之间的男孩的故事,引起观众对一个高度物质化与体制化的社会中青少年成长问题的思考。同样,《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香港制造》和《十七岁的自行车》这些华语青春电影中。主人公都以走向毁灭的形象出现,原因也并不仅仅限于这些青少年自身,而是和他们背后整个庞大社会机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和大多数青春电影有所不同,巴西电影《上帝之城》的主人公并不是在以往的青春片中经常出现的中学生,而是生活在里约热内卢郊区一个叫“上帝之城”贫民窟里的一群孩子。但最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正是这样的一群孩子在贫民窟展开了一轮又一轮残酷的黑帮屠杀。这部影片通过一群身为“黑社会”的孩子所经历的故事,引起人们对生于贫民窟的青少年生活状态的关注。《上帝之城》由一只鸡的奔命开始,又以这只鸡的奔命结束。这种宿命般的开头与结尾,不得不让人们对于青少年成长环境进行反思。

    总体来说,和那些浪漫的青春电影相比,青少年的形象在这一类的影片中发生了极大地改变。有研究表明,青少年阶段本身就是极不稳定一个的人生阶段,他们的人格尚未定型。思维判断力差,而且模仿能力很强。因此,社会环境、家庭教育、青少年亚文化等诸多因素中的消极方面都有可能给他们带来严重的影响,成为导致他们走向颓废、叛逆和自我毁灭的诱因。而这些关注于此类问题的青春电影,也相应地让人们看到了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的所具有的另外一种形象。实际上,青春电影展现青少年颓废、暴力和毁

    灭的形象,也并不是从近些年才开始,从特吕弗的《四百下》。到库布里克的《发条橙子》,再到近些年出现的青春电影,这个问题早已被世界范围内众多的导演所关注,青少年的颓废、暴力和毁灭已经上升到了一个电影表现的世界性症结。

    第三种形象

    应该说。九十年代中期以来最受观众欢迎的青少年形象,并不是那些浪漫得无可救药的形象,也不是走向自我毁灭的形象,而是一批和传统有所不同的青少年形象。从《美国派》中四个高中男生,到《我的野蛮女友》中的男孩女孩,从《惊声尖叫》中的恐怖杀手,到《大逃杀》中互相残杀的学生。这些新的形象出自于不同的青春片,但他们对于传统形象所表现出来的颠覆性却几乎是一致的。

    《美国派》、《哥们儿,我的车在哪里?》《拯救斯沃曼》是近些年出现的以性或青春期其它事件为笑料的电影。其中要特别提到的就是《美国派》,这部影片因为它对于传统观念的颠覆和戏剧性的故事而大受人们欢迎,片中的四个高中生也受到了青少年观众的狂热追捧。有人认为,这部影片使用的猥亵的语言和以色情为基础的滑稽场面显得过于粗俗。但不管怎么样,人们不得不承认,在它之前,还没有哪个银幕形象能够把青少年的性焦虑表达得如此幽默和透彻,因此这四个高中生受到青少年观众的喜爱也是必然的。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这样的青少年形象的出现也是颠覆性的,它消弭了青春电影中“浪漫”与“毁灭”两种形象之间的界限:《美国派》中的主人公撕破了浪漫青春片中异性之间温情脉脉的面纱,对于性采取了直言不讳的态度:另一方面,和反映青少年问题的电影不一样。性在《美国派》中被处理得俚俗而又清澈,丝毫没有罪恶感。

第8篇

五四青年节500字范文一

拥有青春,拥有快乐

16岁,花一般的年龄,青春般的时代.

我们踏着稚气的步伐,走进了初中.用了一年的汗水加泪水的打拼,磨掉了身上的奶声奶气,走进了有着青春标志的初二.

因为我拥有青春,所以我敢大声说:唱吧查字典 你也可以投稿,欢呼吧,新世纪的少年;跳吧,舞吧,未来的希望.”为此我拥有快乐.

因为我拥有青春,所以我活泼,闹腾,我可以踏着青春的节拍大秀一场青春舞曲.为此我拥有快乐.

因为我拥有青春,所以我想唱就唱,唱的响亮.可以唱的天翻地覆,唱的海枯石烂.为此我拥有快乐.

因为我拥有青春,所以我想哭就哭,想笑就笑.无情的分数使我潸然泪下,友情的安慰使我破涕为笑.为此我拥有快乐.

……

我叛逆,因为我拥有青春的特性.

因为我拥有青春,我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老师的希望,

父母的期待……所以我要尽责任.为此我拥有快乐.

因为我拥有青春,所以我要珍惜如梭的似箭的岁月来发奋学习,逆流而上,勇攀高峰.为此我拥有快乐.

因为我拥有青春,所以我要开始锻炼自己的身体,使自己与运动并肩,与疾病檫肩.为此我拥有快乐.

……

我懂事,因为我拥有青春的特征.

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它们在我的青春字典里都有,所以我享受拥有青春的乐趣.

我们的步伐不会因困难而停止,我们的旋律不会因风雨而阻挠.炫,我们的活力;甜,我们的滋味;美,我们的本质;汗,我们的营养物质,;泪,我们的溶剂,青春因被溶解而稀释,只剩下一副刚强不屈的身躯。

五四青年节500字范文二

查字典高中作文频道为大家整理的五四青年节作文范文500字,供大家参考。更多阅读请查看本站高中作文网频道。

青春,不是生命的剪影,而是心灵的状态,与年龄无关,与爱情无关,与事业无关,与贫富无关。五四青年节,愿你淡然身外物,把握青春的快乐。

青春,乐观开朗不迷茫;青春,积极向上激情涨;青春,锲而不舍斗志昂;青春,发奋图强放光芒。五四青年节,愿你梦想绽放,成就辉煌!

青春,生活里是美丽的画面;青春,灵魂里是幸福浪漫;青春,事业里是豪情壮语;人生里是甜蜜无限。五四青年节快乐,愿你青春永驻!

青春,如一轮朝阳冉冉升起,充满希望,充满活力。五四青年节,送你一轮青春的朝阳,愿你在青春的舞台上尽情释放活力,尽情展示自我,尽情缔造精彩!

青春,是一首荡气回肠的歌,鼓舞士气,提振精神;点燃激情,释放活力;提升自信,催人奋进。五四青年节,愿你高唱青春之歌,续写人生新的精彩!

青春,是短暂的梦,我们需要时刻珍惜时光;青春,是快乐的梦,我们可以尽情挥洒希望,青春,是一生的梦,我们因此而充满力量!祝你五四青年节快乐。

五四青年节500字范文三

今年是五四运动90周年,各种不同寻常的纪念活动纷至沓来,五四运动的新诠释也不绝于耳。也有人批评五四运动中的缺陷,比如发生违法火烧房子等等。不论五四有多少不尽人意之处,她在我的心中,或许在曾经年轻过的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心中,已定格为一种精神,一种符号,一种荣誉,一种象征,这就是爱国、科学、民主、新文化。

穿越90年的时光,回首峥嵘岁月,我们不妨扪心自问:我爱国吗?当孙中山抱怨中国人是一盘散沙,他可曾注意到,专制的“麻袋”被打开后,曾被麻袋紧紧封住的亿万个“土豆”会四处流散?正是伟大的五四运动把一盘散沙、四处流散的“土豆”——亿万中国人重新聚集在爱国的新帜下。

当美国总统肯尼迪大声疾呼:不要问你的祖国为你做了什么,而要问你为祖国做过些什么,你是否想到,这个美利坚合众国是由美国人自己缔造的家园?当作家白桦轻轻地问自己:国家不爱你,你还爱她吗?他显然弄混了国家和政府的区别。国家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国家,是我们永恒的家园。我们不爱,谁爱?尽管它有许多瑕疵,是那么的不如意,我们仍然深爱着她——因为她是我们的祖国。爱国并不等于盲目的排外,排外并非爱国,正如竞争并不等于侵略一样,我们要敢于竞争,在全球化过程中,为国家竞争更多的正当利益。我们也要善于合作,要与各国人民一道创造一个多赢的世界。

我们也不妨自省:我科学了吗?高歌呼吁科学90年了,还有人打着伪科学在骗人,用科学的“方法”造假、坑人,如往牛奶里掺入三聚氰胺,用敌敌畏泡制火腿,教授造假论文,假冒伪劣俯拾皆是等等。科学是求真的,当被视为社会的良知——知识分子都敢造假,你还能相信谁呢?不要忘了,科学是一种思维方式,是认知的工具,也是一种心态,讲科学就是要求真务实,改变中国人“一夜暴富”的心理,要“流着汗去吃面包”。要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以牺牲环境、透支未来、不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方式。

我们也不妨反思:我民主了吗?换句话说,我们在民主化的道路上走了多远?还有多长的路要走?相比千年专制,我们的确民主多了,但离五四那一代青年人,“一二九”一代、“老三届”一代青年人乃至70后、80后、90后的青年人心目中的民主还有多大的距离呢?民主是一种思维或生活方式,我们要学会“我反对甚至厌恶你的观点,但我会用生命捍卫你发表观点的自由”的博大思维和胸怀。民主既是激励手段,也是我们为之奋斗的终极价值目标。正如恩格斯所说,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但民主是舶来品,在社会发展的某个时段上,甚至是奢侈品。民主更是一个不断生长、不断建设的长过程,我们要多一份理性,多一点耐性,多一份努力,多一点信心,来建设我们伟大国家的民主宪政制度。

第9篇

【关键词】《谁的青春不迷茫》;青年;亚文化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7-0125-01

电影《谁的青春不迷茫》改编自刘同的同名小说,讲述了林天娇和高翔,从偏见到和解,再到互有好感,反映青春期学生成长烦恼的故事。

一、青年亚文化的消费认同

当今的社会正在经历着重大的变化,“消费”社会日益成为一个表述时代特征的重要概念和引发激烈讨论的焦点主题。传统的认同方式正在逐渐衰落,更多新的认同方式在兴起,消费正在日益成为塑造人们认同的主要方式,消费认同也正在逐渐演变为许多人的核心认同。青年亚文化的一个基本特征便是它的青春感性冲动。由于生理和心理的因素,青年亚文化表现出躁动不安、感性冲动、渴望追求和尝试新鲜事物是这个时期的心理特征,渴望自我价值的实现、敢想敢做地追求梦想以及懵懂青涩的爱恋成为青春文化中鲜明的特质。青春题材的电影迎合了青年亚文化中感性与冲动的特质,容易引起青年群体观众的情感共鸣和消费认同。

(一)消费怀旧。《青茫》表达的是一段关于高中的青春时期的故事,核心诉求是怀旧。在消费社会中,消费怀旧将过去的记忆加以美化和浪漫化,那回忆里的一切,都将可爱,给人治愈和温暖的力量。观众观看《青茫》的过程就是一个怀旧的消费过程,为观众营造了一个可供怀旧的公共空间。在这个空间里,观众可以从电影人物中投射过去的时光,找寻记忆深处那些难忘的点点滴滴、缅怀那段即苦又甜、即勇敢又迷茫的青春。

(二)消费梦想。《青茫》以高中时期为背景有着特殊的意义,在高考强烈的高压下,我们的梦想也许在努力的张扬实现,也许在不知觉中压抑磨灭。电影中,“天子骄女”林天娇原本瞧不起高翔那帮开修车行的朋友,但在与对方的接触中,她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到底是为了什么。她喜爱天文,却因母亲的期待以报考清华大学金融系为人生目标,“你真的喜欢金融吗?还是更喜欢星空?”“你的未来是活给别人看的,但我们不用。”这些台词不仅唤醒了林天娇,也博得了观众的共鸣。高翔和林天娇们用他们的故事引导着我们去想起我们曾经的梦想,以此产生梦想的消费认同感。

(三)消费纯爱。《青茫》和所有青春题材的电影一样,都离不开懵懂青涩的爱恋。这个时期的爱情超越普通的友情却又受礼教和世俗的规训达不到世人眼中的爱情标准,因此我们常常用纯爱来称之,营造一个理想的情感乌托邦。它往往是懵懂的、压抑的、不被理解和认可的、勇敢的、冲动的又无疾而终的。想起“林天骄”和“高翔”那些单纯美好温暖的感情,而我们只能在回忆里缅怀,因为现实中早已不复存在。

二、青年亚文化的狂欢

(一)驱动反抗与狂欢。日常生活由大众文化实践组成,其特征是,弱势者通过利用那剥夺了他们权利的体制所提供的资源,并拒绝最终屈从于那一权利,从而展现出创造力。对日常生活的文化进行的最好描述,是有关斗争或反抗的比喻,而这些反抗,社会利益的冲撞,都主要由所驱动:即生产出属于自己的社会体验的意义所带来的,以及逃避权利集团的社会规训所带来的。《青茫》中高翔渴望勇敢表达真实的自己,做出违抗老师命令的种种事情,退学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林天骄与母亲对峙表达自己的梦想,作弊考取好成绩,又放弃领取省三好学生的奖,和喜欢的人一起为爱疯狂,最后坚持自己的梦想放弃经融从事天文工作。他们都抵抗了“权威”的代表――老师、父母、学校,生产出属于自己的社会体验的意义所带来的,由此实现自我价值。电影在这里裸的为观众展示出了冒犯式的狂欢,狂欢的意义就在于我们从规训中解脱出来,以及合法地沉溺于那些被日常生活的状况所压抑的之上。

(二)大众文化的相关性。大众文化在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日常生活提供的文化资源的交接处形成,这就决定相关性是核心的批判标准。相关性是由每一个特殊的解读时刻所决定和激发的特质,由于年龄的接近和经验的相似,青春题材电影的主要受众――青年群体观看电影时更容易获得对电影和电影中人物经历的认同,引发共鸣。《青茫》这类的青春题材电影在叙事和人物上与青年群体的际遇具有高度相似性,更容易唤起受众对以往经历的回忆和情感共鸣,在青年群体中大受欢迎也不出意料。

青春类题材电影作为大众文化的一种,以商业化利益为追求对象,瞄准自身受众,采用独特的叙事方式来迎合青年文化,大都取得了不俗的票房成绩。无论外界评价如何,这类电影走红的深层社会原因和文化因素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参考文献:

[1]姚园园.新世纪青春电影的青年亚文化分析[J].东南传播,2014(1).

[2]袁梦倩.青春怀旧、纯爱消费与青年亚文化的狂欢[J].台湾电,2012(2).

第10篇

[关键词] 青春偶像剧;内涵;叙事策略

众所周知,国产青春偶像剧是在20世纪90年代后在韩剧的影响下逐渐发展起来的,此类电视剧主要以具有一定“偶像”特征的都市青年为主角,意在展现当下都市社会年轻人的生活状态,在渗透他们对亲情、友情、爱情看法的同时,展现他们的思想、情感、生活经历。但回首望去,近20年内地青春偶像剧的发展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一部分剧作仍是局限于对韩剧的模仿,难成气候,直到2007年《奋斗》与2009年《我的青春谁做主》两大佳剧的相继出现,才一抹效仿的尴尬与青涩,令人耳目一新地看到了国产青春偶像剧的新特质与大迈步,以下笔者就此新特质做出解析。

一、厚重的内涵呈现

青春偶像剧总是着力追求叙述“青春”,叙述那段人生必经的青葱岁月,那么究竟什么是青春?《我的青春谁做主》的编剧之一高璇曾经在她的手记里这样写道:“真实的青春就是自我和现实贴身肉搏的过程。即便没落得遍体鳞伤,即便谈不上残酷物语,即便能含泪带笑抚今追昔,青春,也绝不轻飘、绝不飞扬,它的重量沉甸甸,我们,所有人,都概莫能外。”是的,我们在享受青春生活的同时总是发现“青春”一词注定要与浪漫、梦想、甜蜜、苦涩、残酷、迷茫……这些相反相依的词语扯上联系。青春的主角们总是在生活的波澜中,时而热血沸腾,时而败馁痛苦,但一直在努力奋斗着。有评论说:“青春的价值在于寻觅奋斗的目标……” “青春不奢华,我们要在现实中搏击、奋┒贰…”青春就是这样,青春要有梦想,但也不可无现实。但有一些剧作却是青春表面符号有余,青春实质内涵不足,构建的是一个又一个与现实相差甚远的乌托邦世界,并在粉饰的太平中开始着他们的都市童话梦。我们并不否定,同许多青春偶像剧一样,《奋斗》《我的青春谁做主》也有着现代都市青年憧憬的浪漫生活、俊男美女缠绵悱恻的爱情、棱角分明的个性以及时尚的名车、名包、衣着包啊…表面看似一样的“青春偶像”,但它们却以厚重的内涵给出了不同于一般青春偶像剧的“青春”诠释。

《奋斗》被评为“每个‘80后’必看的电视剧”。它以“80后”一代的生活与爱情为主线,成为观众收视的焦点,并由此辐射到社会中的就业、京漂、家庭、婚姻等问题,多方位地展现着年轻人的生活状态与价值观,从而让人深思着眼当下的残酷现实与时代风貌,具有厚重的思想内涵。可以说,这部电视剧是中国“80后”文化的真实写照,一经放映在各地电视台都取得了收视桂冠。《奋斗》以一个口号式的片名开始,以此口号为故事主线,让广大“80后”感同身受,潜意识中和其中角色对号入座,并以十分认同的姿态享受着个中人物的喜悦与烦恼,以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希望与挫折。

同样,另一部洋溢着青春活力的电视剧《我的青春谁做主》讲述着一个三姐妹成长与蜕变的故事。三姐妹同一时间步入社会,又同样为理想与父母抗争,又同样为成长付出代价。此剧已不是简单的“家庭成长”或“象牙塔爱情”套路,而是融入了更多现实思考,呈现着当代社会就业与创业、子女与父母、爱情与金钱、婚姻与家庭等问题。成长中的这几个姐妹就像曾经的父辈一样,都会经历沉甸甸的青春,都要质疑周围的世界,都会有自我的蜕变选择,此片与老少观众在某种程度上达到了心灵上的很大契合。

可以说这两部电视剧都深刻地呈现了青年人的生存空间和心灵空间,并与一代代正在经历青春和曾经历过青春的观众携手来走过片中青春,并由此思考青春中的理想与现实、心中的梦境与当下社会,厚重的内涵显而易见。

二、多元的情节设置

青春总是多姿多彩的,或单纯,或复杂,但却不单一。同样,青春偶像剧如若再一味以单一爱情故事演绎下去,势必走入死胡同。无疑,通过《奋斗》与《我的青春谁做主》的收视狂潮,我们已清楚看到了两大奇葩对此进行了改观,其融入了更多类型剧元素,如悬疑、伦理、励志等,使得青春偶像剧更加有深度,也使得青春偶像剧的情节设置更加多元化,看点也更加多元化。

如若在情节设置上把《奋斗》与《我的青春谁做主》作一个比较的话,则更是彰显了现代青春偶像剧的多样风格,两剧亦是各有千秋。

《奋斗》一改以往青春剧中充满激烈冲突的爱情故事模板,不再单一地去讲一个冲突激烈的爱情故事,而是加入励志、伦理等元素;也不再一味地追求离奇与煽情,而是以松松散散的生活事件真实地还原这群青年人的生活状态与情感纠葛。剧中既有海誓山盟的爱情,又有一地鸡毛的无奈,还有与现实搏击的头破血流,积极向上的励志心……在看点越来越多的同时在处理方式上也引起观众的关注与讨论:如不再是通常的爱情不成的反目成仇,而是相互原谅,重回友谊。可以说《奋斗》这部电视剧在一定程度上它解构着青春剧固有的故事框架和叙事模式,它不仅在故事结局上告诉了我们多种可能性,同时也告诉我们情节设置上的多种可能性。除此以外,它也不再以紧张叙事节奏来抓住观众内心,而是以还原生活节奏而非戏剧节奏来赢取观众,观众亦在这种全新的审美体验下感受着剧中人的喜怒哀乐,在多种可能性的讨论与慨叹中品尝着剧中男男女女的人生,仍不失深度。

在《我的青春谁做主》中,虽同为赵宝刚执导,但却一改风格,以满带悬疑色彩的情节设置紧扣观众心扉,并创下高收视。如果说《奋斗》是以自由、松散、真实等多种可能性的设置抓住人心,那么《我的青春谁做主》则是以情节的快节奏转换、起伏来俘获人心。编剧从一开始就埋下伏笔:本是一个三姐妹为理想青春而战的故事,却加入了若干个隐藏的曲折故事。大表姐赵青楚一路顺风地做了律师界的精英,情感上也是令人羡慕地拥有了房地产大亨周晋,但却卷入了10年前涉及周晋的一桩杀人案。青楚这一刻感受着人性的真实与创伤,十年前的恩怨去向,要一直到剧作结束才可揭晓,紧扣人心。同样幸与不幸的是二表妹钱小样,她为了追求“个性与自由”,付出了沉重而惨痛的代价,但终是通过努力挣扎拥有了一份激情四溢的幸福爱情,却又怎奈爱人方宇又卷入了一桩盗车销赃案。人生总是暗藏了很多变数,故事考验着剧中人,也在考验剧外人的内心。再就是小表妹李霹雳,父母为了孩子安心读书,在离异后假扮夫妻,而孩子为实现母亲的剑桥梦则以一纸假文凭蒙混过关,并大胆冲向自己的梦想大路――做起了西餐厅的经理人兼厨师。种种悬疑、变数交织在一起,直到最后才真相大白。青春剧的情节设置愈加显得多元化,更具有兼容性与丰富性,也愈加具有可观赏性。综上,可以说这两部剧作在收视率方面取得的不菲成绩与这种创新的情节叙事策略所带给观众的全新审美体验不无关系。

三、鲜明的性格展示

有人曾把《我的青春谁做主》看做是《奋斗》的姊妹篇,因为是同一导演执导的反映年青一代精神生活风貌的剧作,这两部剧作虽同样表现了年青一代所共有的精神特质,但《我的青春谁做主》绝不是《奋斗》的复制或延伸,而应以崭新的视野来分别看待。仅就人物形象来说,就不是单纯模仿和重复,而是鲜明迥异地在每个人身上诠释当代年轻人独特的气质特征,而此也是剧作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奋斗》中才华横溢、傲慢十足的陆涛,知足常乐、小农意识的向南,江湖义气、情感真挚的华子,独立洒脱的夏琳,虚荣霸道的杨晓芸,为爱执著的米莱,三个男人、三个女人以不同的个性获得了观众的认可。同样,在《我的青春谁做主》中,理智聪明的赵青楚,坚忍不弃的钱小样,敢作敢为的李霹雳,也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长久的记忆。这些鲜活的形象不仅仅具有俊美的外表,更有着年青一代的神情与思想,很多观众在观看时甚至对号入座或效仿,使剧中人物狠狠“偶像”了一把。这两部剧作除了性格鲜明外,在人物的内在丰富性和形象的立体感上也做足了功夫,人物形象更加饱满而富有感染力。如《我的青春谁做主》中的周晋,有些观众认为他年轻有才、事业有成,当年的女朋友落水案发生后用10年功夫来照顾女朋友,是个有情有义的人;也有的观众认为他虽不慎使女朋友落水但未救所造成恶果,他就要付出代价,这是他应有的报应。观众对角色的争论正说明了该剧在性格设计上的成功。再如《奋斗》中陆涛这个人物,有些观众认为他才华横溢,全盘肯定;也有观众认为他是吃软饭的,吃生父和养父和富家女的软饭。同样对他女朋友夏琳,有些观众很欣赏她洒脱独立的个性,也有些观众讨厌她重色叛友的基础上不但不理亏反认为理所应当。正是由于观众的这些喜与不喜,爱与不爱,更让我们看到了观众对那些剧作中单薄化、标签化偶像人物毫无谈及兴趣的真正原因所在。

四、个性的台词风格

著名的电影学家管红星这样说道:“人类的精神生活中有两个倾向,一是眷恋故乡,对本土文化有特别的亲近感;一是向往远方,对异域文化有特别的新鲜感。”①内地青春偶像剧的两大奇葩无疑做到了前者,对故土文化的依恋,所以才会不失自我在众多效仿韩剧的剧作中突出重围。

《奋斗》与《我的青春谁做主》两则故事都发生在北京,所以那种有意为之的京味幽默在两剧的人物口中应用自如。再加上两剧中所大量用到的流行用语,使剧作既不失时代特色又不失地方特色,从而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观众甚至就可以在这一词半语的调侃中获得精神上的放松与平等。导演赵宝刚曾毫无掩饰地说过《奋斗》:“……完全靠生活的一些人物关系和一些话题,还有语言的一些魅力来吸引观众看的。”②如富家女米莱作为陆涛前女友,对陆涛旧情不断,台词中时刻调侃陆涛也调侃自己,如:“作为你过期的女友我也就配喝过期的可乐。”米莱哀怨之情溢于言表。再如《我的青春谁做主》打出的三姐妹头像海报,并配以台词来解释她们的关系为“狼狈为奸”③。可以说这些台词都是真实再现了年轻人特有的表达方式。对白的一张一弛中渗透着特有的“80后”语录和独特的京味,这些可模仿的语言为那些把话说得新潮、创意的人所喜欢,无疑很快就成为网络上传抄的经典话语,成为某些观众安慰自己或调侃他人的武器。所以观众看得过瘾,学得也过瘾。两部剧作的成功,剧中人物的台词功不可没。

总体来看,通过两大奇葩的成功经验,国产青春偶像剧在不失地方、时代特色的同时,以其厚重的内涵、全新的叙事策略努力开创了青春偶像剧的新局面,为国产青春偶像剧的向前健康发展提出了新的起点和启示。

注释:

① 管红星:《解析电影作品的文化阐释价值》,《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② 导演赵宝刚、编剧石康、演员文章做客聊《奋斗》,.cn。

第11篇

[论文关键词]青春类型电影;青少年形象;心理特征

在美国电影。尤其是好莱坞电影中,青春类型电影(也被称为青少年电影、校园电影或者成长型电影)一直备受美国乃至世界各地青少年观众的喜爱。尽管几乎从未被视为影迷中最富洞察力的骨干群体,青少年却无疑是最为有力的好莱坞青春电影票房的保证。这些主要以青少年生活为题材的电影,尽管故事风格不同,表现手法多样,但却都不同程度地反映出了美国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及生活状态。而当代的美国年轻人,作为多元化的一代,在美国青少年电影中也折射出了不同类型,风格迥异的青少年形象。最容易为观众拍手称赞的青春电影为青春励志型电影,它给我们塑造了一系列积极向上、不断进取、不怕挫折,并充满热情的青少年形象。在这种类型中,青春成为主题,青春片是一种并不纯粹的电影类型。如果把它放到一个世界性的类型参照系中.它既不像西部片那样有着明显的视觉符码,也不像歌舞片那样有着固定的外部表演模式.甚至也不像喜剧电影那样谈得上有稳定的风格效果。在青春片那里,只有一些通常的母体式的主题类型或某些常见的环境标志。如家庭、校园。确切地说,青春片更接近于一种题材,而励志则成为叙事的主线,成为主体的行为动机。这类电影多以喜剧为主,尽管剧情有时落人俗套.却丝毫影响不了人们对于此类电影的热衷。作为涉及机能与情感的作品,好莱坞青春电影尊奉着一条体现在所有幽默中的心理规律,即它们令观众身心放松。这也成为青春电影经久不衰的原因之一。

青春励志片之所以近几年来在美国、日本等国大受欢迎,并受到极大地关注。这和它自身所体现出来的价值密切相关。人物角色的错位,必然产生一定的喜剧效果。贬低、不一致、机械作用和解脱之感。都是笑的源泉.而这些源泉绝不是详尽无遗的了。不过,在这些源泉当中。最巨大的源泉无疑是不一致。俄国著名哲学家别林斯基(v.G.Belinskiy)在诗的分类中也曾说过:“喜剧的内容是缺乏合理的必然性的偶然事件。是主观幻想的世界或者似乎存在而实际上不存在的现实的世界。”喜剧的主人公是离开了自己精神天性的本体性的人们.“喜剧的实质是生活的现象同生活的实质和使命之间的矛盾”。在这个意义上,生活在喜剧中便表现为自我否定。在青春励志片中,就出现了这种“不一致”.作品的内容都是“缺乏合理的必然性的偶然事件”,从而产生了喜剧效果。

以爱情为主线的美国青少年电影也是深受年轻人喜爱的校园电影。在动人的校园爱情故事中。这类电影给我们塑造了充满活力并纯情浪漫的青少年形象。而好莱坞的一些青春片中青少年的浪漫形象则由于好莱坞的商业机制而表现为另外一种特点。上个世纪90代中期以后,好莱坞的青春电影进入了一个高产期。在这个时期,《一吻定江山》《我恨你的十件事》《美少女啦啦队》等一批描写高中生生活和初恋故事的影片相继问世。

青春电影是关于青春的,所有上文提及的影片都包含年轻的角色以及他们特殊的问题和生活方式。很明显,影片中的这些设置都是为了吸引年轻观众的。然而,和日本唯美、青涩、浪漫的青春电影有所不同,美国的青春类型影片非常注意将校园文化和青少年流行文化的元素融合在一起,因此在这些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年轻人健康美丽的形体和优美动感的舞姿;可以欣赏到在年轻人中受欢迎的流行音乐和摇滚乐:可以听到高中生流行口头语:而生日派对、毕业舞会这些高中生活必不可少的场景也频频出现。再配以初恋的故事,青少年的形象在这些影片中显得浪漫又不失幽默和时尚。很显然,好莱坞青春片中青少年的形象的这些特点与好莱坞的商业体制是分不开的。定位于暑期档、以青少年为主要观众的好莱坞青春电影。制作时在很大程度上迎合了目标人群的欣赏口味,生产出一个个带有明显商业特征的浪漫故事。而青少年也乐于在观看这些人为的浪漫中得到青春宣泄,并从片中青少年的形象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清新浪漫的青少年形象之所以在美国青春电影中一再出现,和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不无关系。可以说,青春期是青少年对异性的心理需要表现得最为突出的时期,也是最容易并最渴望与异流、了解并成为朋友的时期,应该说青少年在青春期出现对异性朦胧的情感是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爱情也因此成为青春电影中永恒不变的主题之一。而这种情感因为初涉人世而显得更加美好和浪漫。初恋的故事往往因为其所表现的不掺杂其他因素的纯粹的爱情而令人感动和流连。

除了正面形象的塑造,我们在许多美国青春电影中也看到了各种叛逆的,堕落的甚至走向毁灭的人物形象。这就是被称为“青春启示电影”(youthapocalypsefilms)的亚类型片。青春启示电影有个特点,或者破坏力急剧爆发,或者受到压抑直至毁灭。美国白人青少年在此类影片中总是被塑造为这样一种形象:他们往往具有病态的暴力倾向,并对现实和未来表现出骇人的冷漠。进一步说,被认为与这种对病态的暴力和的渴望相一致的,正是他们对于白己的白人青少年身份的认同需要。这一片型完全不同于曾在美国80年代流行的平庸青春片。青春启示电影常常受到一部分年轻观众的狂热追捧并享有无上地位,其中某些影片也同时获得了惊人的票房和评论界的赞誉。

这些走向毁灭性的青年形象的塑造暗示了我们最深切的社会和个人的焦虑。那就是:性恐惧、社会失序和青年人前途黯淡。这些无疑在不同层面影响着部分年轻人的生活态度和方式。而媒体对于对少年犯罪、暴力和性的大肆渲染和夸张,艾滋病的威胁等等对于尚处于青春不稳定期且模仿力很强的年轻人来讲,无疑会受到极大影响。因此在青春启示电影所呈现的特定媒介环境中,青春期及其相关问题应当被视作某种社会现实而得到力求真实的反映和重新思考。

电影《半熟少年》没有一个传统意义上的故事,其情节展开也并未遵循常规的开端、发展和结局。反之,影片记录了“不算主角的主角”几位生活在都市中的少男少女24小时之内的生活状态。影片追随其男主人公们在曼哈顿的街上和公园里游逛,记录他们追求女孩、偷啤酒、闲逛、玩滑板、消磨时间、买、吸毒和斗殴。尽管他们有不同的社会背景,然而这些男孩的不同种族的身份设定却受制于他们所共同拥有的百无聊赖和对性的追求与沉迷。他们的欲望大多数都围绕着性:追求它,保有它以及对自己曾有过的性经历的自吹自擂。影片还表现了女主人公珍妮的遭遇。当她被确诊为感染了艾滋病时,她试图寻找泰利,正是泰利将艾滋病毒传给了她。泰利并不知道自己患有艾滋病,更不知道他已经传染给珍妮。在影片结尾,当珍妮找到泰利时,他正在奸污下一个纯洁的受害者达茜,而且很可能也传染了她。然而,当珍妮发现他们时,她自己已经因服用而变得茫然麻木,所以并没有对此加以阻止。

这些少年的所作所为,加上他们不断提及的,所表现的正是我所认为的“年轻身体的破坏力”从不同的角度看,这些少年对他们自身及其体液的失控是一种表层的、象征性的失控,而这实际上是对于他们的“反叛的”行为的巧妙隐喻。

而曾在美国创下超高票房记录的《美国派》《大学新生》等所谓青春性喜剧类型的电影,则以轻松幽默的方式给我们展示了另外一种另类、特别、颠覆传统,但并非走向毁灭的年轻人的形象。性既是好莱坞青春片的心理学规律的一部分,也是其社会学规律的一部分。好莱坞青春片中的其他身体机能亦然。以《美国派》为例,这部影片因为它对于传统观念的颠覆和戏剧性的故事而大受人们欢迎,片中的四个高中生也受到了青少年观众的狂热追捧。有人认为,这部影片使用的狠衰的语言和以色情为基础的滑稽场面显得过于粗俗。但不管怎么样,人们不得不承认,在它之前,还没有哪个银幕形象能够把青少年的性焦虑表达得如此幽默和透彻,因此这四个高中生受到青少年观众的喜爱也是必然的。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这样的青少年形象的出现也是颠覆性的,它消饵了青春电影中“浪漫”与“毁灭”两种形象之间的界限。《美国派》中的主人公撕破了浪漫青春片中异性之间温情脉脉的面纱,对于性采取了直言不讳的态度;另一方面,和反映青少年问题的电影不一样,性在《美国派》中被处理得理俗而又清澈,丝毫没有罪恶感。

第12篇

【中图分类号】R179 R339.35 Q343.1

【文章编号】1000-9817(2011)09-1025-02

【关键词】性发育;启动区(遗传学);基因;环境;学生;女(雌)性

发育一直是生命科学研究的中心问题之一。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与应用,人们已经分离和克隆了相当数量的与发育相关的基因。发育是一个由多基因组成的“基因网络”复杂系统进行调控的过程。除了要解释个别基因的表达,更要弄清这些基因之间的联系和配合。青春期作为人类生长发育最重要阶段,探讨其内分泌变化的遗传轨迹与调控机制,不但对揭示青春期发动的奥秘具有重要的基础科学意义,而且对于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发挥我国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的遗传潜能,减少和避免由不良外界因素引起的生长发育障碍和相关疾病,具有非常重要的实用价值。

目前,对于青春期性发育时相调控的研究,比较一致的观点为:遗传和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调控着青春期性发育的内分泌系统,这主要是影响下丘脑一垂体一性腺轴,使青春期适时启动或提前启动或延迟启动,从而导致青春期正常或提前(性早熟)或青春期延迟,其中控制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的释放是启动青春期发育的关键,但如何启动GnRH释放,环境因素、遗传因素各发挥什么作用,至今仍未明了。

近年来,人们对与青春期发育调节相关的基因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如对参与类固醇激素代谢的细胞色素P450氧化酶(CYP)基因、醇脱氢酶(HSD)基因、维生素D受体基因、LH受体基因、雌激素受体基因、瘦素受体基因、IGF基因等与月经初潮年龄、发育和青春期启动关系进行了研究,探讨了这些基因与性发育异常及在青春期发育中的调控作用。特别是2003年在动物发现的KISS-1/GPR54基因对青春期的正常启动具有重要作用。这一发现被认为是30a来人们在生殖发育研究中最重大的发现之一。

KISS-1基因是1996年由Lee等用消减杂交的方法在研究人黑瘤素细胞不同转移能力时发现的。该基因定位在人类染色体lq32-41,基因结构包含4个外显子和3个内含子:前2个外显子不翻译;第3外显子的5端包含38个非编码碱基对,其后为转录起始位点及100个可编码碱基对;第4外显子含有332个编码碱基对和终止密码子。2001年,该基因的产物肽Kisspeptin被发现,它们是同一蛋白质前体不同水解过程的产物,具有相似的生物活性和功能,因其具有抗肿瘤转移作用而得名。研究表明,Kisspeptin是GPR54的配体,Kisspeptins的C末端一般都有-Arg-Phe-NH2(-Rfamide)(精氨酸一苯丙氨酸酞胺基)序列,这对维持其生物活性具有重要意义。GPR54(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54)是KISS-1蛋白的受体,即GPR54的正常配体是由KISS-1基因编码的,属G蛋白偶联受体视紫红质家族成员,直到发现其与Kisspeptin具有非常高的亲和力时才被重视和研究。

对于KISS-1的作用,最早是通过动物研究发现的。在青春期开始前后,大鼠下丘脑中检测到KISS-1和GPR54 mRNA水平非常高。这个现象后来在其他灵长类动物中也被发现,从幼年期到青春期,雌性下丘脑中KISS-1和GPR54 mRNA的水平明显上升。另外根据研究推断,GPR54突变或受体缺失能造成人或小鼠的特发性性发育障碍,也说明GPR54发出的信号与性成熟密切相关。对于GPR54基因的多态性,主要是在研究人类的特发性性发育障碍时被发现的。Teles等研究发现,GPR54基因突变使得此“基因开关”持续打开,通过增加GnRH的释放来引起性早熟。这些研究结果从另一侧面证明了KISS-1/GPR54作为神经内分泌网络系统下游调节因子,在调控LH及相关激素分泌上起着重要的作用,KISS-1/GPR54基因的突变可能成为影响青春期发动时间早晚的重要分子机制之一。

尽管KISS-1/GPR54系统是目前研究青春期启动分子机制热点之一,但有关KISS-1/GPR54基因与青春期启动关系的研究主要是针对动物和患者开展的,那么,对男女青春期的正常发育有何影响;KISS-1及其受体GPR54基因的多态性是否与性发育早晚有关,进而影响青春期性发育启动的年龄;社会环境因素与KISS-1/GPR54基因在青春期的启动上各发挥什么作用,目前尚缺乏对一般健康人群研究的证据,更缺乏把基因与社会、家庭经济、心理环境因素结合起来探讨启动青春期关键因子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