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印象深刻的一个人

印象深刻的一个人

时间:2023-05-30 09:26:00

印象深刻的一个人

第1篇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美丽的花儿,常常使人心头怦然一震,让人留恋忘返;窈窕淑女,常常会勾住人前进的脚步,让人多看几眼;仪表堂堂的小伙儿,使人看着舒服,心中不由感到舒畅。而给我印象深刻的恰恰相反,他是一个丑角。

现在想想都觉得好笑。他姓邱,大名邱兴文,别人称他邱大癞子。我觉得他的绰号跟他本人真可谓是”新天仙配“。

战争年代,他担任国民党某部的连长,后来起义了,领着几个兵吱哩哇啦地指挥战斗。敌人来了,他把部下派到前面挡枪子,自己躲到隐蔽的地方窥视。敌人快退了,他出来啦,耀武扬威的,右手高举手枪,大声喊道:”同志们,冲啊!党考验我们的时候到了。“侥幸打死一个贪官,到处张扬,四处称功。趁人不备私通了贪官的金银财宝。不料被他的一个部下看见了,要和他分脏,他说:”这钱是我们用命换来的。我先给你点儿零头,你先将就着花,其余的还是由我替咱们保管着。”嘴说是保管,实则是私吞。看着那白白花花的金条,他眼睛都在笑,手隔三差五伸到上面摸一摸。

部队查出了他的丑事。枪毙他时,他跪在地上求饶:“要领导给他一个代罪立功的机会。”领导斩钉截铁地说了声:“枪毙。”他身上中了一枪,没死,他说:“共产党,你们真糊涂,连起义干部都杀。”又一枪上去,他还没死,看见他贪污的金子,他笑了,拼命向金子前进。

亲爱的朋友,这个人在你们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了吗?或者是,或者不是。不管怎样我都希望这种丑事,不要发生在我们每个人身上。让我们以他事迹告诫着我们,鞭策着我们,让我们向那充满光明、充满希望的事业而奋斗终生吧!

五年级:learn

第2篇

那天晚上,夜色朦胧,我正在家门的椅子上休息。突然,一个从黑夜里走来,只见他衣冠不整,穿一件很难看的衣服,破破的,甚至衣服上都有洞,腰里还扎着一根麻绳。脚上穿一双破破烂烂的鞋子,头发乱蓬蓬,这时我在想,他是不是小偷啊!那我可要小心点啦!但我走近一些,我才看清他身上背着一个大袋子,手里拿着一根木棍,原来是俭垃圾的啊!

由于他的右脚有残废,所以在走路的时一摇一摆,他一步一步地走到离我不远的垃圾箱旁边。在别人丢弃的垃圾里挑一些破不烂铁,塑料瓶子,等一些回收有价值的东西。然而,他一一的放入自己的袋里,又把没有用的放回原来的地方,这才离开。看到他的举动我想起了前不久我见到的那位乞讨者,他既然没有残废,又不年迈,却向别人讨要,而眼前的这位残疾人,干的活脏兮兮,臭烘烘,可是我觉得他比那些身体健康想却不劳而获的人要好的多,他只有自己赚钱买东西,才是干净的,吃起来才香啊!

这个残疾人,虽然我不知道他的尊姓大名,但是他在我的内心深处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深深的打动了我。

初三:活泼的凤儿

第3篇

每一次的数学考试都让我头晕想吐,因为尽管怎样认真听讲可都还是听不懂,又不知道哪儿做的不够好。

学期成绩单下来了,我靠得十分不理想,又不敢告诉家长,唉,这该如何是好?这时,一个数学课代表走过来,她说打算帮助我,我似乎有些迟疑。

我们一起上学,一起回家,她告诉我了许多学习方法,例如:上课积极回答问题、考试时做完再认真检查等,这些小事虽然让我们觉得是可有可无,但事实却不是这样,大事都是从小事开始做起,既然小事都做不好,何成已大事?有些题我弄不懂就经常请教她,我要的不是简单的答案,而是解题的过程与分析。

我就这样做,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终于,有付出必有回报,今年的考试我做完后严格检查,发现了好多的错题与漏题,从以前的五十几名跳到现在的十八名,我太开心了!

事后,我十分感激数学课代表,因为她帮助了我很多,我相信她是我印象中最深刻的那个人,我会永远记住她。

六年级:林婉儿

第4篇

广东省长师附小五(10)班张晓君

在我脑海里有许许多多形形的人,他们大多数像流星一样一闪而过,但唯有一个人,让我至今难以忘怀。她就是我的好朋友—林林。

在我小学二年级的一堂欢迎新同学课上,老师领来一个小姑娘,经自我介绍,我才知道她名字叫李林林,来自农村。我上下一阵打量,只见她长着一双小小的眼睛,小得只能看到一条缝,一个又大又扁的鼻子,大得像一个小南瓜,厚厚的嘴唇,厚得让人感到她从来不说话……我把一切记在心里,脑海出现两个字“ 真丑 ”,更让我生气的是老师让我和她做了同桌 。

但这一切,随着一件事的发生使我对她的印象有了180°的大转变。

有一次劳动课上,老师让我和林林分别负责擦课室的窗户,我想偷懒,悄悄地溜出去玩,把时间给耽误了。“ 铃 ……” 下课铃响了,发现我负责那部分窗户还剩下一扇没擦完,我开始紧张起来,豆大的汗珠往下掉,“ 同学们,下一节上体育课! ”班长在讲台上喊 ,我只好硬着头皮去上体育课,平时,我的体育成绩非常好,今天却落到最后,放学后,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严厉地批评我一顿,叫我把窗户擦好才可以离开 。

同学们都走了,我留在教室里,突然,一个熟悉的影子出现在我的面前 — 林林 ,只见她拿起抹布,和我一起擦,“ 林林,你…… ”正当我目瞪口呆的时候,林林笑了笑说:“没关系,我帮助你 …… ” 我想起前几天上数学课上,林林的铅笔断了,由于她没有小刀,就用手去抠,抠的手就像刚打完烟囱似的,当她向我投去哀求的目光时,我深知我有小刀,但我仍对她置之不理,由于抠铅笔用去很多时间,林林没完成作业,被老师批评,而今,我有困难她竟然留下来帮忙,我感动极了,眼角泪光晶莹 ……

林林,她给我的印象刻骨铭心,因为从她身上,我学会了“ 宽容 、大度、助人为乐 。 ”

指导老师:翁笑泳

第5篇

生活中有许多人,也许是一瞬间或偶然一面,他们的音容笑貌,或是品德行为,都会给我们心中留下挥之不去的形象。

一个令我印象深刻的一个人,他并不是爸爸妈妈,也不是我的好朋友,而是一个拉“黄包车的师傅”。

记得今年暑假,我和爸爸妈妈去了苏州旅游,到了傍晚时分,爸爸妈妈决定带我逛苏州城。我们下到宾馆门口,看到门前有几辆黄包车,一位“黄包车师傅”走过来,客气的对我们说:“请问你们要搭车吗?8块钱游苏州城!”我心想:拉这个黄包车的人认定我们是游客,肯定会坑我们的钱,不会那么好心。然后我明知故问的说:“是一个人8块钱吗?“他笑笑说:“不是,是一辆车8块钱,可以是3个人。”我们听了,惊讶极了!我捶捶自己的脑袋,心想:我刚刚怎么能这样想呢?我把别人看做小人,却反倒自己做了小人。我们看他要是拉我们一家子一定会很辛苦,爸爸说再叫一辆车吧!当我们正想叫两辆车时,那个师傅阻止了我们,对我们说:“你们不用再租一辆,花冤枉钱。你们来到这里游玩,就应该一家子坐在一起欣赏风景,这才有意思!”我们听了师傅的话后觉得挺有道理的,就决定租他那辆车了。一路上,我们边欣赏风景边和师傅聊天,可开心了!在看到一些有名的建筑物时,师傅就给我们讲起了苏州的历史、文化和人物,讲得头头是道,我听得可入神了!这时,我慢慢开始敬佩起这位“黄包车师傅”,我内心不由得在想:这个“师傅”明明只是一个拉黄包车的人,怎么会知道这么多知识的呢!难道他是一个“道人”?真不可思议!在一路交谈中,我们知道了他是一个有两个孩子的父亲,他们一家四口都是靠他养家糊口的。他拉一次车才收别人8块钱,他得拉多少次才可以养得起这个家啊!这时我又想到了自己,自己总是任性的叫爸爸妈妈给我买想要的东西,却不知道,爸爸妈妈的钱是多么来之不易啊;1这时,我注意到了他车头上的一大壶水,我就纳闷了:虽然拉这个很辛苦,但也不用拿这么大壶水吧!于是,我就带着好奇心问了问师傅,师傅对我说:“这个啊!是我拉一次要喝的水。我们拉完一次要消费很多体力,所以我要喝一大壶水,休息一个小时,才可以拉第二次!”听到师傅这样说,我的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一样,很不是滋味!当我们走到上坡路段时,师傅突然站了起来踩,整个身子拼命向前倾,我们看见师傅汗流浃背,不忍心再让他再踩下去了,对他说:“停下来吧,我们下车走吧!走到平坦的路线再上车!”师傅摇摇头,坚定的对我们说:“没关系,我可以!”这时爸爸实在不忍心,跳下了车。师傅忙叫爸爸上车,爸爸怎么也不肯上,不想让他这么辛苦。师傅发至肺腑说了一句话:“你们真是好人。”回到了平坦的道路上,爸爸上了车,逛了很久后,终于我们在苏州大运河旁停了下来。爸爸付了20块钱给他,说不用找了,这师傅说怎么也不肯,说:“你们接着他又说,你们真是好人,但这20块我不能收,我就多收你2块钱吧!”然后说什么也要找我们10块钱。接着就拉着车往路边休息去了。我站在原地,眼泪不由自主的落了下来,我被他的诚意感动了……

从这件事后,我会经常想起这位“黄包车师傅”,想起他的精神和他的诚意,他的这两种东西一直在陪伴着我,鼓舞着我……

六年级:吴家宜

第6篇

每当我看见那双漂亮的鞋子,眼前就立刻浮现出这样的情景:寒风中,一个老人在角落里为人补鞋,他就是一位令人可尊可敬的补鞋匠.

记得去年我和叔叔门一起到东湖去住几天。有一天,哥哥姐姐们和我一起到外面去玩。不一会儿,天色逐渐暗了下来,回家的路上,我不小心滑倒了,我的鞋划了一道口子,我急忙来到鞋匠补鞋的地方。只见补鞋老人正提着箱子要回家。我迫不及待地迎上去说:“老爷爷您能帮我补鞋吗?”老人望了望天空,忧郁了一下,说:“好把!我帮你补。”老人又重新坐了下来,打开补鞋箱,拿起鞋开始补。我仔细端详着老人,白苍苍的头发,一张长满皱纹的脸,鼻梁上架着一副老花镜。他的手已长满了茧,冻得通红。右手拿着针用力穿过鞋,左手把线拉扯过来。他把裂缝缝了一遍,直到缝得很结实。鞋补好了,我问他:“爷爷多少钱?”“一元。”他回答。我愣住了,“怎么这么便宜,一天也赚不了多少钱!”“我只不过在家闲着,没事做,出来补补鞋还可以给人带来方便。”我被老人的话深深地感动了,掏出身上所有的钱给老人,穿起鞋子直奔回家。

我穿着补好的鞋往家中走去,还不时回头望了望,只见善良朴实的老人正顶着寒风收拾箱子。老人在寒风中补鞋的样子至今令我难以忘怀。

第7篇

我的妈妈三十多岁,长长的头发披在肩上,明亮的眼睛长在弯弯的眉毛下。我们全家人都爱我的妈妈。

妈妈在家非常能干。洗衣服,擦桌子,拖地板......都是她干。奶奶夸妈妈勤快,节俭说爸爸光会喝酒抽烟,花钱大手大脚。我喜欢妈妈做的饭菜,尤其是妈妈做的西红柿炒鸡蛋,炸馍片,都是妈妈的拿手好菜。妈妈除了干家务还会上班。妈妈在电信局工作,还是客户经理,算个大官,工作很认真。一天晚上,妈妈抄写用户的电话号码和住址,一写就写到了十二点半。我半夜醒来,看见妈妈还在写,累的背都弯了,但她不顾自己的身体,还在写。我真佩服妈妈的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我爱我的妈妈!

第8篇

关键词: 汉日同形词;深刻;词义差异

1.从中日词典与日中词典中看“深刻”的释义差异

〖JP4〗首先,通过几部近几年出版的中日与日中词典来看“深刻”一词的释义。

岩波日中词典 (1997 )

深刻: 严重 都市の住民にとって住宅は~だ そんな~なをするな。

不が深刻化している。

新日汉词典(1997)

深刻: 1深刻。 ~な印象 (深刻印象) ~な言 (深刻的发言)

2重大。 ~なをする は~だ 君は~に考えすぎる。~か

不が~している

实用汉日词典

深刻:1深い。い 深刻的见解 い方 2深く刻む

以下三部为日语学习者广泛使用的casio电子词典中收录的词典。

新世纪日汉双解大辞典

深刻:

1) 事が切で重大であること。深刻严峻严重。事态切实而重大 ~な事におちいる。陷入严重的事态中

2) の重大さに心が深くとらわれること。深刻,严重。心内为问题的重大性深深的束缚。~にむ。深感苦恼

3) 物事を突きめて考えたり、念入りに工夫してあること。深刻,尖锐。对事情追根究底而仔细考虑或认真推敲 ~な思想

日汉大辞典

深刻:

1) 深刻。动人 ~に考えむ。 深思

2) 严重。重大。病状は~だ。病情严重。~な严重的问题。水不足は~だ。供水严重不足。

超クラウン中日辞典

深刻:

1) 深くまでしている。~的内容 深い内容 分析~分析がい

2) 深く刻みまれている。印象~ 印象が深い

将上述词典内容总结归纳为:

日中词典:1.深刻~に考えむ 深刻的思考~な印象 深刻的印象

2.严重,重大~なをする 心情沉重的神色 ~をきわめる极其严重は~だ 问题严重 3深刻化 不が~化している。

中日辞典1深い。い 深刻的见解 い方2深く心にのこる ~印象 深い印象

3.本にしている。内容~ 内容が深い

通过上述词典的记述看来,日中词典中“深刻”一词一般释义直接为深刻,严重。如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新日汉大辞典:~な印象 深刻印象。这也就说明释义日语“深刻”一词时,可以释义为汉语的深刻。而中日词典释义为深,深远。并没有将二者意义视为等同,也没有出现可以直译的词例。而汉语“深刻”释义时很少释义为深刻,一般释义为深入,深远。 用图来表示:

〖XC周高娃1.TIF〗〖TS(〗 〖HT7.H〗

因此,通过上述内容可以看出,中日及日中词典对于”深刻”一词的释义确实存在很

2.中日同形词“深刻”一词在语料库中的使用状况调查

为了能够找出中日“深刻”的词义差别,本文将利用 “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CCL语料库”及“现代日本均衡语料库”中各200例进行抽样分析。

首先是“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CCL语料库”的考察结果。

1. 深い,い 占39.5% 例文:只动嘴,不动笔,因此没有留下自己写的只言片语。他的大量言论和[深刻]思想都是他的学生记下来的。

2.深く刻む.深く心にのこる占26.5%例文:“雪亮的刺刀”代替鬼子兵,十分形象生动,给人[深刻]的印象。

3.本にしている占34%例文:作者通过这个艺术形象[深刻]地揭露了新兴资产者贪婪、吝啬的阶级本质。

通过调查发现“深刻”主要是用于表示深,达到事物的本质。深深的刻在心里也占到了25%以上。其中主要表现在 “深刻的印象”。

其次是“现代日本语均衡语料库”的考察结果。

1.深い占30% 例文:私は深刻なみを言っても批判ばかりきます。Yahoo!知袋2005

2.重大占59% 例文:イキイキ健康大作 生活病は、健康をかす深刻なであり、その予防には、食事、などのライフスタイルの改善が重要です。とまこまい2008年04号

3.深刻化占10% 例文:同の被害相は在もいており、むしろ多化、深刻化している。宗教的活にかかわる人侵害についての判断基1999

通过语料库的调查发现,“深刻”用于表示重大的词义较多占近60%。其次是表示深,深刻化的意思,占了40%.最后表示悲惨等占了仅0.5%。

因此通过语料库的对比,日语“深刻”主要表示重大的含义。而汉语“深刻”则表示深,透彻等含义。为了能够更加清楚的找出二者差异,可以通过词语搭配的对比。以下为“深刻”一词在中日语料库200例各自的搭配词语出现词数。

汉语“深刻”: 深刻的印象24例深刻的变化( 变革) 26例深刻地揭露(揭示)25例

深刻的认识17例深刻的影响19例深刻的内容 6例深刻的理解5例

日文“深刻”: 深刻な・人口38例深刻な不・造不・不・不足・水不足・不安・不均衡18例深刻な事・状16例深刻な障害・被害5例深刻な印象(1例)

汉日同形词还有“感彩”方面的不同,感性色彩的差异充分体现在搭配词群的差异上(施建军,2013)。 通过此表可以看出,日语“深刻”搭配的词语多负面色彩词汇。汉语“深刻”多正面色彩词汇。除此之外中日“深刻的印象”一词例出现很大的反差,即24:1.也就是说在使用上存在很大的差别,虽然二者都出现在两个语料库中但意义却完全不同,日语中的“深刻な印象”含有负面的意义,而“深刻的印象”是 表示中性意义,可以表示正面的。

3.中日同形词“深刻”的词义差异总结。

首先:汉语“深刻”有表示深,达到事物的本质,深深印刻在心中的意思。日语“深刻”表示重大,深,悲惨的含义。相同点为,都表示程度深。不同点为日语“深刻”主要表示重大的含义。汉语“深刻”主要表示深入,达到事物本质。因此,中日同形词“深刻”为同形类义词。同形类义词的意义在汉日之间虽然似是而非,但都有一个共有义,除这个共有义外,有的是日语词有特殊意义,也有的是汉语词有特殊意义,也有的是日语词和汉语词都有特殊意义(施建军,2013)。

其次:汉语“深刻”的色彩为正面色彩,含少数负面色彩。而日语“深刻”多含负面色彩。

4.总结及今后课题

通过词典释义到语料库的调查分析发现,词典的释义与语料库调查的结果含有很大的不同,为了能够很好的编纂词典,要经过精心的调查与分析,选择最适合词语的释义及词例。特别是利用语料的调查分析从而为学习提供最直接有效的语言信息。避免学习者学习语言中出现母语干扰问题。本文仅从释义的角度进行简单的对比分析,今后努力通过对同形词语的词性,语法等多方位的角度考察同形词,特别是通过语料库中词例的调查与分析,更加深层次研究语料库与词典编纂的关系。 (作者单位:天津外国语大学)

参考文献

[1] 岩波日中词典 中国商务印书馆及日本岩波书店 仓石武四郎 折敷濑兴编 1997 北京P548

[2] 新日汉词典(增订版)辽宁人民出版社 大连外国语学院1997沈阳P1060

[3] 实用汉日词典 吉林教育出版社 北京外国语大学词典编写组

[4] 新世纪日汉双解大辞典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5] 日汉大辞典 上海译文出版社 讲谈社

[6] 超クラウン中日辞典 三省堂

[7] 施建军 洪洁 《汉日同形词意义用法的对比》 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双月刊)第45卷 第4期 2013

用例出处:

第9篇

关键词:职业刻板印象;影响因素;观点采择;自我卷入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1-0080-02

刻板印象是个体对某一具体社会群体所具有的心理特质观念和预期,社会认知理论将其解释为“关于某一人类群体的知识、观念和预期的认知结构”[1],会影响对整个群体或群体成员信息的加工。

刻板印象加工在很多程度上涉及到内隐过程,内隐刻板印象在很大程度上无意识地影响着印象的形成。刻板印象是一个自动化的过程,受意识控制的程度较低。在信息加工时,知觉者往往倾向于选择与刻板印象相符合的信息进行加工和编码,而对于那些不符合刻板印象的信息,往往需要较多的时间来转换。因此较多的研究采用内隐联想测验来研究刻板印象,因为与不相容信息相比较,相容信息与自我概念的联系更为紧密,能够更有效、更快速的加工。

近年来,人们开始重视对职业刻板印象的研究。如于永红通过内隐联想测验和外显报告方法,探讨了大学生在职业刻板印象中的态度,显示大学生中普遍存在职业刻板印象[2];郑琼梅跟踪调查138名理工科女大学生发现,职业刻板印象通过不同途径影响其职业发展[3]。实际选择职业时,个体也会受到刻板印象的影响,比如对工作的负面评价等。

一、职业刻板印象概述

职业刻板印象是对某种职业的预想态度,也是对从事该职业的人员是否能够胜任该职业的预想态度。换言之,职业刻板印象就是个体对男性和女性在专业、职业等方面的期望、要求和一般看法。例如,在现实社会的传统职业定向中,普遍认为男性在数理、工程等理工科专业明显优于女性,能够取得较高的成就;女性更适合外语、师范等人文类专业[4]。职业刻板印象包括种族职业刻板印象、性别职业刻板印象、社会经济地位职业刻板印象、容貌职业刻板印象和语言职业刻板印象,属于偏见和刻板印象的范畴。

职业刻板印象主要有两个研究方向,一是从应聘者的角度,如探讨应聘者的性别、年龄、专业等因素对就业决策的影响;二是从招聘者的角度,如探讨性别、种族、外貌特征、简历质量等对聘用决策的影响[5]。应聘者角度,国外主要探讨了儿童职业刻板印象的发展以及职业刻板印象的影响因素。例如,研究表明成人倾向于追求与自己性别一致的职业。在国内,大学生就业难等社会问题激发了针对大学生群体的职业刻板印象的探讨。例如,王勇慧通过投射测验和深入访谈研究发现,整体上男大学生比女大学生具有较高的职业角色刻板印象,传统的性别观念在不同层面影响女大学生的职业角色刻板印象[5]。国内外从招聘者角度研究相对较少。国外研究表明,相貌出众者在求职过程中更具有优势,获得更多关注,相貌甚至可能成为最终是否被录用的决定因素;国内研究借鉴国外的“无偏见证明”研究范式探讨情境因素是否会影响相貌偏见的表达,发现获得了虚假的无相貌偏见证明的被试,在后续的任务中更倾向于表达出有相貌偏见意味的态度,并受到被试的性别和相貌自评的影响[6]。

二、职业刻板印象影响因素

(一)观点采择

观点采择(perspective-taking),指个体能够把自己的观点和他人的观点区分并协调的能力,是社会认知的核心成分,其本质特征是个体认识上的去自我中心化,即能够站在他人角度,从他人的角度看问题[7]。

连淑芳和杨治良以大学生为被试,在观点采择条件和控制条件下,性别―职业刻板印象的内隐联想测验结果的对比研究表明,观点采择干预效果明显,刻板印象的内隐效应明显减弱。但在性别―职业刻板印象上表现出内因效应,而且没有性别差异,即在控制条件和观点采择条件,男女均表现出同等情形。说明内隐刻板印象具有一定适应性,在内隐水平上观点采择不能完全消除刻板印象。

(二)知觉者与情景的关系

王沛认为,知觉者对具体社会情境的主观建构会受到刻板印象的影响。在进行社会信息建构时候,如果所处的情境对因果关系建构的清晰度要求较高,即因果关系会导致较为严重的后果或社会判断的责任重大,而且其他信息与刻板印象不符合,个体就会利用这些信息来修正刻板印象所激发的因果关系[8]。

马雯瑶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运用IAT纸笔测验分析大学生的内隐职业刻板印象是否存在性别差异。结果表明,大学生中存在内隐职业刻板印象,并且不存在性别差异。知觉者与情境的关系对大学生内隐职业刻板印象没有显著影响。王沛的理论认为,内隐职业刻板印象受到知觉者与情境的关系的影响。二者的矛盾可能是由实验设计的缺陷引起的,并不能完全否定这一因素对内因职业刻板印象的影响[9],需要进一步实验验证。

(三)自我卷入程度

卷入是一种具有指向性、持续性和强度特性的内在唤醒状态[10]。社会认同理论指出,通过社会分类和比较,个体对内群体产生认同。高卷入者比低卷入者对自己职业表现出更高认同和偏好。个体对职业的印象与职业的性别类型和社会声望两个维度相联系,不同卷入的个体表现出不同的评定和偏向。

研究者以职业者和大学生为被试,考察了自我卷入程度对性别类型和不同声望职业刻板印象的影响。结果表明,职业高卷入者对目标职业表现出更多积极评价和更少消极评价。对于不同声望的职业,高职业卷入者的评定存在显著差异。以大学生为被试的内隐测验表明,大学生普遍存在内隐职业性别刻板印象;但是当大学生自我卷入时,表现出一定的反职业性别刻板效应[11],表明自我卷入程度对职业刻板印象具有一定的影响。

(四)想象

想象是在头脑中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重新组合并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想象往往受到一定动机的驱使,对调节情绪和产生意志行为具有重要影响。有研究表明,想象与真实经验存在着许多共同特征,包括具体的细节、伴随物的情绪唤醒和相似的神经特征等。由于与真实经验的相似性,想象能够成为启动的强有力方法。

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对不同性别的个体抱有不同的期待,并且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按照这种期待去选择职业、塑造性格、判断价值和设计行为等。在性别期待中,性别刻板印象起着特殊的模板和框架的作用。个体的性别观念和行为也与文化素养、道德品质和思想觉悟相联系。连淑芳(2006)以大学生为被试,三种想象条件下性别―职业刻板印象的IAT对比实验表明,反刻板印象想象策略的干预效果明显,刻板印象的内隐效应存在明显的减弱[12]。

三、总结与展望

职业刻板印象源于人们倾向于根据已有信息做出快速决策。现有研究揭示了不同职业、人群的职业刻板印象机制、内容和表现形式。例如,内隐职业刻板印象的普遍存在反映了社会历史文化中长期存在的一种无意识,大学生很容易获得这种内隐态度[13]。但这些研究仍存在不足之处,需要学者继续深入探讨。

部分研究采用纸笔内隐联想测验方法。在已有的研究中,采取纸笔内隐联想测验的方式较多,尽管有研究表明纸笔测验的方式能保证对变量的操纵和控制,但计算机化的内隐联想测验具有更高的效度。部分研究采用了实验室测量,但实验室所创设的情境会影响实验结果。诸多研究表明,个体外显和内隐态度在不同情境中具有差异性,因此,实验室结论的推广性也存在疑问。

女性和大学生深受职业刻板印象的影响。社会中普遍存在对女性就业的歧视。2004年亚洲女性论坛上北京大学中外妇女研究中心的“当代中国性别期待网络问卷调查数据报告” 表明,性别刻板印象的某些方面在受教育程度不同的被试群体中变化不显著,同时有工作经验、收入丰厚的被试,其性别刻板印象的变化在有些方面与其他群体并没有明显差异。大学生生活与社会现实相对脱离,形成了对不同职业的特殊期望。例如,大学生们乐于从事的职业仅局限于一个很小的范围,而这些职业的就业门槛也都较高;在地域刻板印象上,大学生主要表现出对沿海地区、发达城市持积极态度,即使从事自己不喜欢的工作也能够接受,但激烈竞争也增加了就业压力[13]。因此,未来研究应该继续关注这类人群,深入探讨职业刻板印象的社会根源、形成机制以及调节对策,不仅有助于理论研究的发展,而且有利于改变人们的就业观,帮助较为弱势的群体更加顺利地进入职场。

参考文献:

[1] 王沛.刻板印象的社会认知研究综述[J].心理科学,1999,(4).

[2] 于永红.大学生内隐职业偏见和内隐职业性别刻板印象研究[J].心理科学,2003,(4).

[3] 郑琼梅.“职业刻板印象”与理工科女大学生就业难原因探析[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61-64.

[4] 余秋梅,王荔,徐慧萍.职业刻板印象研究综述[J].职业教育研究,2008,(9):9-10.

[5] 王勇慧.女大学生职业角色刻板印象研究[J].青年研究,1999,(9):28-34.

[6] 袁慧娟,张智勇.招聘情境下内隐化相貌偏见的表达[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303-308.

[7] 连淑芳,杨治良.观点采择对内隐刻板印象的影响研究[J].心理学探新,2009,(6):75-78.

[8] 王沛.刻板印象与社会情境因果建构的相互影响[J].心理科学,2003,(4):738-739.

[9] 马雯瑶.知觉者与情境的关系对内隐职业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2012,(4):28-33.

[10] 金志成,周象贤.受众卷入及其对广告传播效果的影响[J].心理科学进展,2009,(1):154-162.

[11] 佐斌,温芳芳.职业刻板印象:自我卷入与评价偏向[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1,(2):149-153.

第10篇

关键词:老化刻板印象;内化;刻板印象威胁;自我刻板化

分类号:B844

1 引言

老化刻板印象(Aging Stereotype)是指人们对老年人这一特定社会群体所持有的观念与预期(Levy,Ashman,&Dror,1999-2000)。目前,在老化刻板印象的研究中,老化刻板印象既包括年轻人对老年人的刻板印象,也包括老年人对其他老年人和对自己的刻板印象(Hess,Hinson,&Statham,2004;Levy,2003;Remedios,Chasteen,&Packer,2010)。老化刻板印象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随着全球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化刻板印象在上个世纪80、90年代,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对老化刻板印象的研究也逐渐增多。这一时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老化刻板印象的内容和结构上,并得到4个基本结论:(1)老化刻板印象包含了多种对老年人的刻板印象;(2)老化刻板印象反映了人们对老年人的消极信念和积极信念,且人们持有的消极刻板印象多于积极刻板印象;(3)老化刻板印象的内容包括身体特征、人格特质、社会地位和行为倾向;(4)老化刻板印象的结构和内容贯穿个体的终身发展(Hummert,2011)。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者发现老化刻板印象不仅影响个体的血压和冠心病等生理功能(Levy,Hausdorff,Hencke,&Wei,2000;Levy,Zonderman,Slade,&Ferrucci,2009)、记忆成绩和判断力等认知功能(O’Brien&Hummert,2006;Radvansky,Copeland,&yon Hippel,2010;Wheeler&Petty,2001)、步行速度和书写笔迹好坏等行为结果(Bargh,Chen,&Burrows,1996;Levy,2000),还会影响到个体接受医疗治疗和生存意志等方面(Levy et a1.,1999.2000)。与此同时,对其研究方法、产生机制、中介变量及影响因素的探究也逐渐深入。目前国内对老化刻板印象还鲜有研究,仅涉及与老化刻板印象相关的老化态度。本文从老化刻板印象的类别和影响、形成与作用机制、中介变量及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了回顾,在此基础上对当前的研究进行了反思,以期为今后研究老化刻板印象提供参考与借鉴。

2 老化刻板印象的种类

根据老化刻板印象的效价,可将其分为积极老化刻板印象和消极老化刻板印象;根据老化刻板印象被激活时是否被个体意识到,可将其分为内隐老化刻板印象和外显老化刻板印象(Horton,Baker,Pearce,&Deakin,2008;Meisner,2012)。

2.1 积极老化刻板印象和消极老化刻板印象

根据人们持有的老化刻板印象的效价是正性的或负性的,可将其分为积极老化刻板印象和消极老化板印象。研究发现。积极和消极老化刻板印象能显著影响人们的生理功能、认知功能和行为结果,而且两种老化刻板印象对人们心理与行为影响的大小也存在差异。

大量的实验研究表明,积极和消极老化刻板印象会影响生理功能。Levy等人(2000)发现,在消极老化刻板印象条件下,老年人的血压更高,对压力有更多的自动化反应;而积极老化刻板印象能降低老年人的血压。其随后的研究发现,在控制了听力、年龄和其他相关变量之后,持更多消极老化刻板印象的老年人听力更差;而持更多积极老化刻板印象的老年人在患急性心肌梗塞后,身体的复原情况更好(Levy,Slade,&Gill,2006)。Levy及其同事最近的研究显示,个体在年轻时持有的消极老化刻板印象越多,其在老年时的健康越差;在年轻时持更多消极刻板印象的个体,患冠心病的概率是持更多积极刻板印象个体的两倍(Levy,Zonderman,Slade,&Ferrucci,2009)。

积极和消极老化刻板印象对认知功能的影响,主要集中在记忆方面。Horton等通过元分析发现,老化刻板印象对记忆成绩影响的效应量为0.38(Horton,Baker,Pearee,et a1.,2008)。Hess,Auman,Colcombe和Rahhal(2003)首先用故事激活被试的老化刻板印象,然后对30个单词进行自由回忆。结果发现,消极组老年被试的回忆成绩显著低于积极组和控制组的老年被试。在他们随后的研究中,用句子重组任务和阈下呈现单词来激活被试的老化刻板印象,然后进行记忆测试。结果同样表明,消极启动条件下老年被试的记忆成绩更差(Hess et a1.,2004)。此外,在Levy,Zonderman,Slade和Ferrucci(2011)的纵向研究中,她们使用个体成长模型分析了老化刻板印象对记忆的影响。采用非结构协方差矩阵控制了年龄、抑郁、教育水平、婚姻状态、医院记录的慢性病数量、种族、健康自我评价、性别等协变量之后,发现那些持有更多消极老化刻板印象的被试,在38年的追踪测试中,其记忆成绩显著更差。其他研究也表明,激活被试的消极老化刻板印象导致其记忆成绩更差(chasteen,Bhattacharyya,Horhota,Tam,&Hasher,2005;Desrichard&Kopetz,2005)。

研究表明,积极和消极老化刻板印象会影响个体的行为以及行为结果。Bargh等人(1996)用句子重组任务启动被试的刻板印象。结果发现,与用年轻人刻板印象单词启动的被试相比,用老年人刻板印象单词启动的被试,其走路速度显著更慢。Levy(2000)的研究显示,消极老化刻板印象启动下的老年被试,启动后的书写笔迹比启动前的书写笔迹更差。Horton。Baker,Cote和Deakin(2008)的研究发现,与持有积极老化刻板印象的老年人相比,持有消极老化刻板印象的老年人更少进行身体锻炼,更不注意控制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另外,Levy等人(1999-2000)的研究中,在激活老年人的积极或消极的老化刻板印象之后,让其进入一个假设的可以夺去生命的医疗情境,如果进行治疗可延长他们的生命。治疗的前提是他们的家庭要花费大量的钱,或者家庭成员要花大量时间来管理和监控治疗过程。结果表明,不管家庭的经济或时间花费如何,积极老化刻板印象启动下的老年人倾向于接受治疗,而消极刻板印象启动下的老年人倾向于拒绝治疗。

为了更直接地比较积极和消极老化刻板印象对生理、认知和行为的影响效果。Meisner(2012)用元分析考察了两种效价影响效果之间的差异。结果显示,启动效价的主效应显著,消极启动条件下刻板印象的影响效应更大,是积极启动条件下影响效应的2.6倍。这与西方社会中普遍存在的消极老化刻板印象是一致的。从上述研究可以看出,在老化过程中,消极老化刻板印象和积极老化刻板印象扮演了重要角色。总之,消极老化刻板印象的影响力更大,且损害老年人的健康,对认知和行为的影响是有害的;而积极老化刻板印象有利于老年人的健康,阻止任务成绩的下降。

1.2 内隐老化刻板印象和外显老化刻板印象

研究老化刻板印象的传统方式是,通过影响被试的老化信念,从而间接影响被试的任务成绩和随后的行为;而近期的研究焦点转移到对被试任务成绩的直接影响上(Hess,Hinson,&Hodges,2009)。老化刻板印象的直接研究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用外显的方式激活,即阈上启动,激活外显老化刻板印象;另一种是内隐的方式,即阈下启动,激活内隐老化刻板印象。

大量研究表明,人们持有的内隐老化刻板印象比外显老化刻板印象更消极,而且对人们的影响更大(Hess et a1.,2004;Meisner,2012;Nosek,Banaii,&Greenwald,2002)。研究发现,虽然人们在外显的自我报告中对目标群体表现出积极态度,但在内隐测量中,却更多的表现出消极态度(Levy,2003)。Nosek等人(2002)在内隐联想测验网站(yale.edu/implicit)上。对8到71岁总计约68000名被试进行的老化刻板印象的内隐联想测验研究显示,老化刻板印象在内隐和外显水平上都偏向于消极,但在内隐水平上更消极。Hess等(2004)探讨了内隐和外显老化刻板印象对被试记忆成绩的影响,结果发现,虽然内隐和外显消极老化刻板印象都损害老年人的记忆力,但内隐水平启动比外显水平启动更能显著影响老年人的记忆成绩。不过,Meisner(2012)最近的元分析却表明,内隐启动和外显启动对被试成绩的影响差异不显著,这可能是由于元分析中外显启动条件下的样本太小造成的。

Hess等人(2004)认为,阈下激活老化刻板印象可能是“通过激活相关行为倾向而直接影响记忆,没有复杂的意识调节过程”,所以,阈下启动老化刻板印象对被试记忆成绩的影响更显著。Levy(1996)认为,由于被试有时候会审查他们自己的反应,所以外显启动不是每次都有效。实际上,在强烈的外显启动条件下,被试有时会产生一种反冲,例如,被试会有意识的传递“我并不是这样”、“我并不是看起来那样的”之类的信息(Bennett&Gaines,2010)。众所周知,阈下启动实验能很好的保证被试反应的可靠性,大量研究也证实,内隐老化刻板印象对被试的任务成绩有显著影响(Hess et a1.,2003;Hess et a1.,2004;Levy et al.2000)。然而,当老年个体在日常生活中缺乏外显消极老化刻板印象的刺激时,会使他们将任务中成绩的下降归因于老化,而不是归因于环境,这样会加深他们的消极老化刻板印象。目前,人们尚未完全了解内隐和外显老化刻板印象的作用机制,但是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测试情境和个人特征,是测量老年人认知能力和生理功能应考虑的重要变量(Hess&Hinson,2006;Horton,Baker,Pearce,et a1.,2008)。

2 老化刻板印象的形成与作用机制

2.1 老化刻板印象的形成机制

人们的老化刻板印象是如何获得的,所获得的老化刻板印象又如何与自己相联系的?针对这些问题,Levy提出了老化刻板印象的终身内化观。她认为:老化刻板印象在个体童年时期就开始被内化,并在成年时期得到加强,且一直保持到老年时期;人们进入老年时,早年时期内化的老化刻板印象成为与自我相关的老化自我刻板印象(Aging Self-Stereotype)(Levy,2009)。人们早在童年时期就开始从日常生活中内化积极或消极老化刻板印象,在童话故事、电视和日常交谈中,儿童会不知不觉地形成对老年人的刻板印象,且消极刻板印象多于积极刻板印象(Bennett&Gaines,2010)。研究发现,当儿童被问及变成老年人有什么感觉时,60%孩子回答的感受是消极的;4-7岁儿童中,66%的儿童说自己不愿意变老(Levy,2003)。个体在进入老年期之前,会不断内化老化刻板印象。到老年时,人们不可避免的成为老年人群体中的一员,先前内化的老化刻板印象,成为与自我相关的老化自我刻板印象。Levy(2003)认为,老化自我刻板印象的形成要经历两个阶段。当人们达到一定年龄,进入老年群体后,先前内化的老化刻板印象就直接与自己相联系,这构成了老化自我刻板印象的第一阶段。第二个阶段涉及到老年人的自我身份认同。研究表明,消极老化刻板印象越多,老年人就越拒绝认同老年人这一自我身份,这种拒绝来自于否认年老的事实,从而在否认中产生出对老年人身份认同的障碍(Levy,2003;Macia,Lahmam,Baali,Boetsch,&Chapuis-Lucciani,2009)。在内隐水平上,对老年人自我身份认同的否认得到了证实。研究显示,55~74岁年龄组被试比74岁以上年龄组被试倾向于否认老而认同年轻(Hummert,Garstka,O’Brien,Greenwald,&Mellott,2002)。但随着日常生活中不断获得有关自己高龄身份的提示,以及与老年群体成员接触逐渐增多,使得他们开始喜欢并认同老年人(Macia et a1.,2009),这样就逐渐摧毁了由否认建立起来的认同障碍,从而建立老化与自己的联系,逐渐认同自己老年人的身份,将属于老年群体的典型特征整合到自我概念中,从而形成自我老化刻板印象(Remedios et a1.,2010)。

很多研究支持老化刻板印象“内化”的观点,并且认为,人们会将老化刻板印象内化到自我概念中(Kornadt&Rothermund,2012;Remedios et a1.,2010;Rothermund&Brandtstiidter,2003)。Remedios等人(2010)认为,个体在形成老年时期的“可能自我”(Possible Selves)这一概念时,会内化老化刻板印象。“可能自我”这一术语是指未来的自己,这种未来的自己是个体采用生动的形式来认识他所预期要成为的自己。年轻人由于缺乏经历,使得他们不得不借鉴老年群体的刻板印象来描述老年时的“可能自我”,因此,他们会将老化刻板印象通过老年时期“可能自我”内化到自我概念中。Rothermund和Brandtstadter(2003)认为,人们还会将老化刻板印象内化到自我观(self-Views)中。他们在研究中,让中年被试和老年被试用形容词来评价自己和“典型的老年人”。结果发现,被试持有的老化刻板印象能很好预测随后自我概念的变化,即人们的自我观吸收了各自先前持有的老化刻板印象。Komadt和Rothermund(2012)考察了老化刻板印象内化到自我概念中的路径,结果表明个体通过未来自我观(FutureSelf-Views)将老化刻板印象内化到当前自我观中(Current Self-Views)(Kornadt&Rothermund,2012)。

2.2 老化刻板印象的作用机制

目前,老化刻板印象的作用机制,即老化刻板印象是如何影响人们生理、认知和行为的机制还存在争议。有研究者推测,内化的信念可能会影响被试的努力程度和策略的使用,从而影响被试的成绩(Hess&Hinson,2006);而有的研究者用刻板印象威胁来解释消极老化刻板印象对人们的负面影响(Kang&Chasteen,2009b;Schmader,Johns,&Forbes,2008;Thomas&Dubois,2011);还有研究者用自我刻板化来说明这种现象(Levy,2003)。刻板印象威胁和自我刻板化对老化刻板印象的激活过程有着不同的描述:刻板印象威胁是激活外显老化刻板印象,并通过焦虑等中介机制来影响人们的任务成绩;自我刻板化则是通过阈下激活内隐老化刻板印象来发挥作用(HumJ'nert,2011)。

2.2.1 刻板印象威胁理论

刻板印象威胁理论(Stereotype Threat Theory)认为,当个体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可能会证实他所属群体的消极观念时,就会产生刻板印象威胁,形成威胁经验,从而通过增加焦虑、降低动机或减少工作记忆容量来影响任务成绩,进而对所属群体的预期不断得到自我证实(Hess,Hinson,eta1.,2009)。研究表明,激活消极老化刻板印象,产生老化刻板印象威胁,能显著影响老年人的记忆成绩。Hess等人(2003)探讨了老化刻板印象威胁对记忆成绩的影响。结果显示,老年被试在高威胁条件下的回忆成绩显著低于控制组和低威胁条件组。这表明,老化刻板印象威胁对老年人的记忆成绩有显著影响。值得注意的是,该研究中控制组老年人的记忆成绩也受到了消极影响。这可能是在考察老化刻板印象激活程度的时候,激活了老年人已经存在的消极老化刻板印象,导致他们的记忆成绩下降。在随后的研究中,老化刻板印象的威胁效应不断得到证实(Hess,Emery,&Queen,2009;Hess&Hinson,2006;Hess,Hinson,et a1.,2009;Hess et a1.,2004)。

研究发现,情境因素和个体特征能影响刻板印象威胁的效果。Hess等人的研究发现,情境因素能降低或增加老化刻板印象威胁的影响。当特别强调测试的诊断性时,被试的任务成绩会受到消极影响(Hess,Hinson,et a1.,2009);如果向被试提供反驳消极老化刻板印象的信息,则可以降低老化刻板印象威胁的影响(Hess et a1.,2004);延长或缩短记忆测试中的作答时间,也可以降低或增加刻板印象威胁对老年人的影响(Hess,Emery,et a1.,2009)。另外,个体特征也能影响其对刻板印象威胁的敏感性。例如,记忆力对个人的重要程度(Hess et a1.,2003)、记忆信念(Hess&Hinson,2006)、感知到的年龄污名(Hess,Hinson,et a1.,2009;Kang&Chasteen,2009a)以及刻板印象与自我的相关性(Levy et a1.,2011)等个体特征,都会影响老化刻板印象威胁的易接近性。Hess等人(2003)的研究表明,被试认为记忆力对自己越重要,就越容易受到刻板印象威胁的影响,其单词回忆成绩更差。Hess与Hinson(2006)的研究发现,与记忆信念变得越来越消极的老年人相比,记忆信念变得积极的老年人的独立回忆成绩更好,而且,记忆信念变化对记忆成绩的影响比老化刻板印象对记忆成绩的影响更大。Levy(2011)的研究显示,老化刻板印象与自己的相关性越高,对被试记忆成绩的影响更大。上述研究表明,要通过刻板印象威胁来考察老化刻板印象对记忆的影响,必须把情境因素和个体特征考虑进去。

虽然,刻板印象威胁可以应用到刻板印象的所有形式中(Aronson,Lustina,Good,KeoughClaude,&Brown,1999),但是,应用于老年人群体时存在很多局限。首先,刻板印象威胁理论认为,刻板印象威胁只在老年人意识到的条件下才产生,并只对消极刻板印象做出反应(Levy,2003)。然而大量研究表明,阈下启动老年人的消极和积极老化刻板印象都能影响被试的任务成绩(Hess et a1.,2004;Levy,2000;Levy et a1.,2009)。其次,刻板印象威胁理论的前提是,刻板印象不是内化的,而是情境激活群体刻板印象中低群体地位时才发生。这种前提假设非常引人注目,因为它将注意力集中在环境设置上,这表明可以通过改变环境来补救刻板印象带来的消极影响,但要改变已经内化的信念挑战却更大。这也意味着,虽然刻板印象威胁消除了内化的风险,但是其影响的深度和广度却降低了(Levy,2003)。

2.2.2 自我刻板化

自我刻板化(Self-Stereotyping)是指,无意识或自动产生的与自己所属群体刻板印象相一致的行为的过程,这种过程可能是由人们没有察觉到的情境中的因素所引发,并且这种情境反映了群体积极或消极刻板印象(O’Brien&Hummert,2006;Wheeler&Petty,2001)。从自我刻板化的观点来看,自我刻板化对行为的影响和自我相关性有关,与不属于自己群体的刻板印象或不认同的刻板印象相比,自己所属群体的刻板印象或认同的刻板印象更有可能使人们产生自我刻板化过程(O’Brien&Hummert,2006)。研究表明,老化刻板印象可通过自我刻板化这一作用机制来影响人们的行为和任务成绩。levy(1996)考察了自我刻板化对老年人记忆成绩的影响。通过阈下激活年轻人和老年人消极或积极的老化刻板印象,让所有被试在启动前后完成5个记忆测试。结果显示,在老年被试中发现了显著的启动效应,在4个记忆测试中。老年人存在积极或消极的自我刻板化,存在积极自我刻板化的老年人记忆成绩有所提高,存在消极自我刻板化的老年人记忆成绩出现下降。然而,在年轻被试中并没有发现显著的启动效应,并不存在自我刻板化过程,这可能是,刻板印象与自己相关时,自我刻板化才发生;而在此研究中,这些刻板印象与年轻人并不相关,所以在年轻被试中并没有发现自我刻板化过程(Levy,1996)。其他研究也证实,自我刻板化能影响老年被试的书写笔迹(Levy,2000)、生存意志和是否接受医疗治疗(Levy et a1.,1999-2000)。

2.2.3 刻板印象威胁与自我刻板化的比较

O’Brien和Hummert(2006)比较了自我刻板化和刻板印象威胁对老化刻板印象影响记忆成绩的解释力度,结论支持自我刻板化可用来解释老化刻板印象影响记忆成绩的观点。在其研究中,被试(48-62岁)首先完成内隐联想测验、年龄认同测量和焦虑的前测:在干扰任务之后,将被试随机分配到刻板印象威胁(告诉他们成绩将与年轻人比较)、自我刻板化(告诉他们成绩将与70岁或者以上的老年人比较)或者控制组(不进行比较),完成记忆测试和焦虑的后测。结果与自我刻板化的假设一致,认为自己的记忆成绩将要和老年人比较的被试,他们的记忆成绩更差,比刻板印象威胁组和控制组回忆的单词少。而且,这种效应并不受焦虑的调节,而是受内隐年龄认同的调节,表现出了自我刻板化效应。Hess,Hinson等人(2009)指出,刻板印象威胁和自我刻板化过程很难区分。O’Brien和Hummert(2006)也认为,刻板印象威胁和自我刻板化过程可以共同影响任务成绩:老年人与年轻人之间的比较构成了外显刻板印象的活化,这与刻板印象威胁一致;而与自我刻板化一致的内隐加工过程,有助于产生与被激活的刻板印象一致的行为。

3 老化刻板印象的影响因素

3.1 抑制能力

刻板印象的激活是不可避免的,一旦激活,个体就会思想不集中而在判断中应用刻板印象,这表明,信息加工过程中的抑制能力可能是阻止刻板印象激活的关键(Von Hippel,Silver,&Lynch,2000)。Von Hippel等人(2000)考察了抑制能力对老年人持有的刻板印象的影响。结果发现,老年人比年轻人更喜欢依赖刻板印象,并且这种年龄差异完全受抑制能力的调节。研究者认为,这可能是抑制功能缺乏时,刻板化和偏见就会增加,从而更依赖刻板印象。另外一些研究支也持了这个观点。Gonsalkorale,Sherman和Klauer(2009)采用内隐联想测验来考察被试的抑制能力对其刻板印象的影响。结果表明,老年人之所以比年轻人持有更强的内隐刻板印象,是因为老年人不能很好的抑制与刻板印象的自动连接。Stewart,VonHippel与Radvansky(2009)采用过程分离程序实验范式探讨了老年人持有更多内隐偏见的原因。结果表明,这是由于老年人对与偏见自动连接的控制力更差所致。最近,Radvansky等人(2010)用电脑逐句呈现能导致被试产生刻板化推论的故事,采用词汇判断任务来评估刻板印象信息的激活状态。结果显示,在词汇判断任务中,相对于与刻板印象推论不一致的目标词,年轻人对与刻板印象推论一致的目标词的反应显著慢于老年人。这表明,年轻人持有的与刻板印象一致的推论受到抑制,阻止了刻板印象进入当前的信息加工过程,而老年人却没有表现出这种抑制效应,刻板印象观念还处于激活状态。

虽然老年人抑制刻板印象信息有困难,但这种困难是可以克服的。Radvansky,Lynchard与Von Hippel等人(2009)的研究指出,在编码时明确否定刻板印象,可以消除工作记忆中刻板印象信息的影响。在他们的研究中,让年轻人和老年人阅读会对主角产生性别刻板印象的故事,故事开始部分对描述主角性别的句子进行了设置,一半的故事清楚描述了性别,另一半对性别的描述模糊不清,在故事的后半部分,会有照应主角性别的句子。结果显示,在模糊描述主角性别的情况下,当读到与性别刻板印象信息不一致的句子时,年轻人和老年人所用的时间都显著增加,即当提供直接否定刻板印象的外部信息时,老年人也能抑制刻板印象。所以,他们认为,在工作记忆情境中,抑制能力差只能部分解释人们持有的刻板印象。

3.2 情境(context)

最近研究发现,实验中的情境因素,如情境的匹配性、任务的难度,也会影响老化刻板印象的效应——即影响老化刻板印象对被试成绩的影响。

实验中的情境匹配效应是影响老化刻板印象效应的重要因素(casper,Rothermund,&Wentura,201l:Levy&Leffheit-Limson,2009)。Levy与Leifheit-Limson(2009)发现,实验情境中刻板印象启动领域与任务领域的匹配性,是影响老化刻板印象效应的重要因素。他们将老年被试随机分配到生理功能启动组或认知功能启动组,所有被试完成启动任务后,再完成任务领域的身体平衡和图片回忆任务。结果表明,在启动领域一任务领域匹配时,刻板印象对认知和身体任务的影响更大。Casper等人(2011)考察了背景匹配与类别匹配对被试成绩的影响。结果发现,刻板印象类别与启动背景是否匹配也是影响刻板印象效应的重要因素。在他们的实验中,先用图片呈现老年人或年轻人的头像——即类别信息;然后在图片的下方用句子呈现图片中的人遇到的情境或正在做的事情——即背景信息;然后呈现刻板印象特质单词,让被试在保证正确性的前提下,尽快判断特质单词与前面呈现的信息是否匹配。结果发现,当背景信息和类别信息都匹配时,被试对刻板印象特质单词的反应显著更快,对被试有显著的促进效应;而单独一种匹配条件下没有发现促进效应。

此外,Hess等人的研究发现,情境中的任务难度也会影响刻板印象的效应。在他们的实验中,对测试环境进行了操纵,让被试在有时间限制或无时间限制的条件下做出认知反应。结果表明,在有时间限制的条件下,非威胁组的成绩比威胁组的成绩高,而在无时间限制的条件下,威胁组的成绩比非威胁组的的成绩好。这表明,情境中的任务难度也会影响刻板印象的效应(Hess,Emery,et a1.,2009)。

3.3 文化差异

老化刻板印象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美国和西方国家,西方文化中对年轻人的特有偏爱,在其他文化中不一定会出现。一些研究表明,亚洲文化中对老年人的刻板印象更积极。在一项研究中,让中国老年人和美国老年人列出老年人的5个特质。结果发现,中国被试比美国被试列出了更多积极的特质(Hummert,2011)。Zhang,Hummert与Garstka(2002)对年轻被试、中年被试、老年被试的研究也表明,与美国被试相比,三个年龄组的中国被试列出的积极特质更多。

但另一些研究却表明,亚洲人持有的老化刻板印象更消极。研究发现,亚太地区(中国,菲律宾,日本,韩国)与西太平洋地区(美国,加拿大,新西兰)的年轻人相比,他们眼中的老年人更不重要和更不仁慈(Harwood et a1.,2001)。同样,Yun与Lachman(2006)的研究也发现,与同年龄的美国被试相比,韩国的年轻被试、中年被试和老年被试都更害怕心理老化和身体老化。

虽然老化刻板印象的跨文化研究结果还存在争议,但大多数研究显示,老化刻板印象与文化特征相关(Hummert,2011)。Zhang等(2002)的研究中,被试对老年人的一些描述术语是中国文化背景下所特有的(如,唠叨),一些术语和Hummert、Garstka、Shaner与Strahm(1994)报告中的术语有一定联系但是差距很大。不过在总体上,Zhang等人(2002)的研究中超过2/3的特质与Hummert等人(1994)研究中的特质是相同的。在Liu,Ng,Loong,Gee与Weatherall(2003)对中国和新西兰的跨文化研究中,年轻被试和中年被试持有的老化刻板印象在Hummert等人(1994)的研究中也报告过。Boduroglu、Yoon、Luo与Park(2006)认为,文化会影响人们强调刻板印象的不同方面,在西方国家更强调老化刻板印象的心理和身体特质,而在亚洲文化中因为儒家文化的影响而更强调老化刻板印象的社会和情绪特质。

4 老化刻板印象的中介变量

4.1 老化自我知觉

老化自我知觉(Aging Self-Perception)是指,个体通过对自己变老的观察而形成的对自己心理状态的看法或认识,它是一个包含主观年龄和老化满意度的多维结构(Kleinspehn-Ammerlahn,Kotter-Griihn,&Smith,2008;Macia et a1.,2009)。Levy(2003)认为,老化自我知觉与老化自我刻板印象有直接联系,老化自我知觉是老化刻板印象影响认知和身体健康功能的一个中介变量。一些研究支持了这个结论,Levy(2008)考察了老化刻板印象是否会影响老化自我知觉,结果发现,持有更多消极老化刻板印象的老年人其老化自我知觉更消极。Macia等人(2009)以国别(法国,摩洛哥)、城乡(城市,农村)为自变量,考察了老年人的老化刻板印象与老化自我知觉的关系,结果显示,持有更多消极老化刻板印象的老年人,其老化自我知觉更差。

积极的老化自我知觉通常和高幸福感、健康、长寿相联系(Kotter-Griihn&Hess,2012;KleinspehnAmmerlahn,Gerstorf,&Smith,2009)。研究发现,持有积极老化自我知觉的被试,在随后的20年中有更多的(诸如锻炼、限制饮酒等)预防性健康行为(preventive health behavior)(Horton,Baker,C6t6,et a1.,2008)。而持有消极老化自我知觉的被试,其认知和身体健康功能更差(Jang,Poon,Kim,&Shin,2004)。Kotter-Griihn等人(2009)研究表明,老化自我知觉能很好的预测死亡风险。Levy、Slade、Kunkel与Kasl(2002)的纵向研究在控制了年龄、健康、性别、种族、社会经济地位和健康自我评价等因素后,发现基线时的(1975年)老化刻板印象能显著预测多年后的(1977-1995)老化自我知觉。在基线时持有更多消极老化刻板印象的被试,在随后的5次测试中,其老化自我知觉更加消极;且持有更多消极老化自我知觉的老年人在1977-1995间报告的健康功能也更差,而且比持有积极老化自我知觉的老年被试平均寿命短7.5年。

4.2 刻板期望

刻板期望是老化刻板印象影响任务成绩的另一中介变量。老化刻板印象会使人们对任务成绩产生刻板期望,积极老化刻板印象让被试对任务成绩有更积极的刻板期望,消极老化刻板印象使被试对任务成绩的期望降低;而持消极刻板期望的被试,其任务成绩要低于持积极刻板期望的被试(Cadinu,Maass,Frigerio,Impagliazzo,&Latinotti,2003;Gaillard,Desmette,&Keller,2011:Hess,Hinson,et a1.,2009;Lineweaver,Berger,&Hertzog,2009)。Hess和Hinson(2006)研究证实,在积极老化刻板印象组的被试,其对自己记忆成绩的预期要高于消极老化刻板印象组的被试。Keller和Bless(2008)考察了积极和消极刻板期望对被试认知测试成绩的影响,结果表明,消极的刻板期望导致被试的测试成绩更差。在Gaillard等人(2011)最近的研究中,将被试随机分配到积极或消极的刻板期望组,让他们分别阅读会产生积极或消极刻板期望的有关老年人驾驶能力的报告,然后进行驾驶测验。结果表明,与年龄有关的刻板期望会影响被试的驾驶能力。积极刻板期望组的老年被试,其驾驶成绩显著高于消极刻板期望组的老年被试。Hess,Hinson等人(2009)的研究也显示,在刻板印象威胁条件下的老年被试,如果对自己的记忆成绩持消极的刻板期望(预测自己回忆的单词量少),那么其记忆成绩就如他们所预期的那样,其所记忆的单词数量更少。Cadinu等人(2003)的研究也表明,在刻板印象威胁情境中,刻板的期望是刻板印象威胁影响被试成绩下降的一中介变量。

5 问题与展望

虽然对老化刻板印象的研究已取得了许多成果。但从老化刻板印象现有研究可以看出,还存在很多问题,未来的研究可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首先,老化刻板印象对不同年龄群体影响的特点需要进一步深入。年轻人是否会受到老化刻板印象的影响?与其他刻板印象相比,老年人是否更容易受到老化刻板印象的影响?一些研究表明,启动刻板印象只影响老年人而不影响年轻人(Hess et a1.,2003;Hess et a1.,2004;Levy,1996),而另一些研究发现,启动老化刻板印象不仅影响老年人也影响年轻人(Bargh,Chen,&Burrows,1996;Dijksterhuis,Spears,&L6pinasse,2001;Kotter-Griihn&Hess,2012)。不一致的结论可能是老化刻板印象对年轻人认知和行为的影响程度没有对老年人影响程度大造成的(Horton,Baker,Pearce,et a1.,2008):但也可能是方法学上的缺陷导致的,例如,Levy(1996)研究中的记忆分数可能存在天花板效应,而Bargh(1996)等人研究中用来激活老化刻板印象中使用的小心、无助、谨慎等词语使被试放慢了步行速度。因此,考察年轻被试和老年被试对老化刻板印象的反应是未来研究中一个有趣的领域。继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之后,老年歧视是第三大歧视,且研究发现,95%的人们对老年人有内隐年龄歧视,高于内隐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Bennea&Gaines,2010)。因此,未来研究可考察老年人对老化刻板印象的反应程度是否比对其他刻板印象的反应程度大。探究这个问题的一个有效方法就是,从另一受歧视的群体中选择有代表性的老年人,测量其对老化刻板印象的反应和对另一刻板印象的反应,也许可以说明老化刻板印象能更显著的影响老年人(Levy,2003)。如果老年人遭受社会中的多种歧视,如老年女性,其在童年时期就获得了的女性这一目标身份,是否会因此建立更好的应对模式,使她们能够更成功的处理老化刻板印象?或是经历了刻板印象的累积影响,导致他们更容易受到老化刻板印象的伤害?当然,这还需要借助未来的研究来回答。

第11篇

摘 要:在男权社会里,女性文化一直处于亚文化状态。性别刻板印象成为两性交流的障碍。苏珊・格拉斯佩尔的《琐事》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家庭悲剧,同时使我们有机会重新思考男女的文化差异。作者将从性别刻板印象的角度对这场家庭悲剧进行探因分析。

关键词:性别刻板印象;女性刻板印象;男性刻板印象;赖特家的悲剧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2)03-0000-01

苏珊・格拉斯贝尔是二十世纪初美国文坛的缪斯,但其作品在七十年代才被重新发现,在国内外研究中逐渐形成研究热潮。她的小说和戏剧的主要反映了女性的生活状态,其中压迫,歧视,与男性的冲突等因素使得其作品受到女权主义研究的青睐。格拉斯贝尔最著名的独幕剧《琐事》讲述了一桩家庭谋杀以及揭秘这场谋杀的侦探过程。本文从性别刻板印象角度出发,对赖特家的悲剧进行探因分析。

刻板印象(stereotype)是指对社会群体不准确和简单化的见解,致使旁人依此对其有固定的看待。性别刻板印象(gender stereotype)是对男性和女性角色特征的固有印象,它可追溯到古代部落中,男性负责在外打猎,女性管理农事和缝补。男主外,女主内,男强女弱的性别印象逐渐形成。中国古代有阴阳之分。女性为阴,男性为阳。人们常把敏感、细腻、温柔等阴柔气质归于女性,把豪爽、粗犷、坚毅等阳刚气质归于男性。传统典型女性的虔诚、顺从持家使其扮演了“家中天使”的形象,而男性的坚强、理性使其扮演社会中的工具性角色,这是人们对两性在社会角色的扮演上的刻板印象,人们普遍认为男性应该从事社会生活领域的活动,而女性则应从事家庭生活领域的活动。一个阿尔及利亚谚语中说:“女人只有两个处所:屋子和坟墓。”亚里士多德在她的《一个好妻子》中也提到一个好妻子应该是家里的女主人,全身心的尊重和服从丈夫的意愿,而丈夫的意愿如法律赋予般神圣,这样才能维持一个家。(Aristotle:On a Good Wife)由于性别刻板印象是对两性的固定看法和偏见,因此它阻碍了两性交流,限制了两性潜力的发挥,损害身心健康。人们往往会按照他人的性别刻板印象的期望来行动,规范自己的行为以符合性别刻板印象的自我建构,结果是所有的人都按照性别的刻板印象来做事情。在对性别刻板印象的遵从的过程中,性别刻板印象变得越来越强大,越来越僵硬,越来越固定,它最终建立起一种性别的秩序,限制了人的自由。

《琐事》取材于格拉斯贝尔在得梅因当记者时报道的一宗真实的谋杀案。赖特夫人以杀夫罪被送到镇上的监狱关押候审,此时,农夫黑尔夫妇、警长彼得斯夫妇和乡村律师亨德森到莱特家中进行搜查证据,希望找到杀人动机。这五人以性别的名义分为两组行动,最终男人们一无所获,而两个女人发现了赖特夫人杀夫的重大线索。从查案过程中不难发现性别刻板印象对人物言行的影响,两性对自己所扮演的角色非常确定,却不知正是性别刻板印象将赖特一家推上了绝路。

剧本一开始,警长、乡村律师和黑尔走进赖特家阴森又杂乱的厨房,后面跟着彼得斯太太和黑尔太太。三个男人赶快向火炉边靠去,而两个女人慢慢的走到一起,紧挨着站在门边。男性像勇敢的保护者一样走在最前列,而女人尾随其后。警长和律师询问完黑尔后便决定上楼搜查,他们认为厨房里不可能有什么线索,警长说:“都是厨房用的东西,什么也没有。”两个女人说赖特夫人担心她的果酱时,男人们不得其解。警长:“哼,真搞不懂女人啊,收押期间还在担心她的果酱。”黑尔解释道:“女人就爱关心这些鸡毛蒜皮的事。”律师以一块脏毛巾判断“她这个家庭主妇可真不像样”。从这些言辞中不难看出,男性对于女性的刻板印象,他们认为女人所关心的都是些琐事并且毫无逻辑可言,与男性的在外的工作相比,家务活就是琐事,如果一个女人连琐事也处理不好,就称不上一个合格的女人。黑尔太太和彼得斯太太谈论赖特夫人的百衲被,引来男人们的嘲笑,警长调侃道:“她们不知道她是要走平针还是要打花结。”黑尔太太对此很懊恼,彼得斯太太却为男人们开脱,“他们有更重要的事要考虑嘛”。这里“更重要的事”属于男人,女人的事成了无稽之谈。显然,女人们对与社会赋予自己的刻板印象也根深蒂固。再比如,黑尔太太对于男人们对厨房的评头论足抱怨道:“我就讨厌男人到我的厨房来,东看看,西看看,还在那指手画脚。”这里的“我”的厨房,体现了女性对自身的性别刻板印象的认同,潜意识里,女性对男主外女主内的意识根深蒂固。在离开赖特家之前,律师的“做警长的妻子不久等于嫁给了法律吗?”的断言,也反映了男性对女性的绝对控制的自信。而这恰恰成为三个男人无法查出真相的原因。

在男人们眼中,赖特夫人并不是个合格的家庭主妇,相反,根据男性刻板印象,赖特却是个好丈夫,男人们从主观上忽视了构成这场悲剧的男性参与者赖特。“黑尔太太:这儿压根就不像是个叫人快活的地儿。律师:是啊,这里令人很不愉快。我猜她没什么打理家务的本事。”男人们把家庭氛围不和的都归罪与女人的失职,而对于男性方面避而不谈。“黑尔太太:不,我可没这个意思。不过我觉得要是有约翰赖特在的话,这屋子就叫人愉快不了。律师: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待会儿再谈......”男人在外忙于工作成为推脱责任的冠冕堂皇的借口。“赖特整天在外工作,即使回来也不会陪她”“我在镇上见过他,他们说他是好人。”“是――好人。他不喝酒,也像大多数人那样讲信用。”这里的“好人”显然是依照传统观念里男性刻板印象来衡量的。

社会的进步淡化了性别刻板印象对两性发展的束缚,但它不会消失。无论女权主义、后殖民主义、解构主义等如何颠覆与重塑两性形象,两性文化的差异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而性别刻板印象的本质在于对两性文化认识上的刻板态度。《琐事》中赖特家的悲剧昭示着性别刻板印象的弊端,身处其中的两性都受到了伤害。

参考文献

[1] Jiang Hongyu.Women Characters and Their Awakening in Trifles [J].Journal of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Studies,2007,11.

[2] 潘静.《琐事》[J].译林,2008.04.

第12篇

活动策划,需要有个记忆的“把”

买葡萄糖酸锌,我会想到“蓝瓶的”,这个“蓝瓶的”就是一个“把”,它时时提醒人们,如果一旦要买葡萄糖酸锌,你脑海中立刻的反映就是“蓝瓶的”,事实上,什么颜色的瓶子与产品的品质还真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在我们济南,类似的还有曾经的“买家电,到三联”、“穿在人民商场”,在全国范围内似乎还有“今年过节不送礼,收礼就送脑白金”,更大范围内似乎还有“开宝马,坐奔驰”之类的流行语,这都是商家打造的一个“把”。诚如一把烧开水的水壶,倘若没有那个“把”,你还真不敢去直接用手拿,而聪明的商家打造的商品的“把”,就是有利于顾客时时拿捏的东西。

类似的,国家体育运动场馆的名字叫“鸟巢”、国家游泳运动员的训练基地叫“水立方”、中央电视台的建筑叫“大裤衩”、好象在苏州还有个“秋裤”,等等,如果没有这些“外号”而是直呼其名,估计人们很难记住,也很难印象深刻。在这里,形象化的描述就成了人们记忆它们的一个“把”了。

那么我们的泉水节之“把”在哪里呢?我是个记忆力特别差的人,周六会议后回头想想,能让我印象非常深刻的东西不多,在这里作为不是局外人的我,尚且印象不是深刻,要是外人呢?我想难度会更大。

如何打造泉水节的“把”呢?个人建议是,可以搞点“有意思”但不一定“有意义”的事,如此则一切迎刃而解。比方说,在泉水节期间,我们在全城范围内征集名字带“泉”的市民,发给他们一本“泉水护照”,或者邀请其中的志愿者来现场做一天的义工,则一定会给人们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这名字中带“泉”的人同时可以凭身份证免费游我们的72名泉,而他们中的大多肯定也是普通市民,这与“市民的节日”这一主题并不矛盾,搞一个噱头无伤大雅,但却会造成一定范围内的传播和流行,让泉水节的影响力“半径”再向外伸展一点。何乐而不为?名字带“泉”的市民免费游泳名泉,这同样也是“市民的节日”之一个侧面和缩影啊。

“印象泉水节”,需要有个“泉印象”

泉水节需要给人们塑造一个“泉水印象”,诚如张艺谋打造的“丽江印象”“刘三姐印象”等一样,即要在人们的心目中打上这样一个深深的“烙印”。而这个“烙印”的打造,除了攻心术之外,仪式感也非常重要。对此,邵珠富想到的一点是“泉水护照”。

上海世博会我无缘参加,但有点我是知道的,那就是他们的“护照”。经常有些人为了盖上一个个“国家”的护照要排队三四个小时之久,当时的“世博会护照”风靡一时,成了一件非常“有意义”的收藏品。上海健特(和巨人集团是一家)的一位副总还专门给我邮寄来了一本,当时我是爱不释手,至今还认真收藏着。“护照”的外形和普通的护照无异,里面盖有各个国家的印章。倘若我们发动撰刻专家来共同为72名泉撰刻72枚公章,让泉城市民拿着护照一路跑来,四处盖章,然后收藏,肯定会风靡一时,毫无疑问这是一件既“有意义”也“有意思”的事情。而当人们纷纷手持“泉水护照”来寻找72名泉,随着活动的开展,“静”的赏泉观泉活动就“活”了起来。有了活力和生机,我们的泉水节活动想不火,都很难。

参与与争议,历来都是活动炒作的法宝

国美和苏宁打了起来,没有一个输家,京东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所以后来是积极地介入;

世界范围内,类似例子比比皆是,打架和争议有时真的是一种很好的营销手段,像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之争,争向了全世界,麦当劳和肯德基、宝马和奔驰,也是越打越有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