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公司专业培训心得体会

公司专业培训心得体会

时间:2023-05-30 09:25:44

公司专业培训心得体会

公司专业培训心得体会范文1

第一天的拓展训练,让我体会最深的有以下几点:

团队需要核心和灵魂。几个集体项目如果没有人指挥,没有谋划,没有人付出和奉献,在有限的时间里如何完成任务,在训练中,我们面对最后一个项目是在规定时间内,团队里七十多个人个人,要翻越4.2米高的“毕业墙”。一个人的力量是无论怎样也翻不过去,我们相互帮助,最后在8分多钟内成功将其翻越(比我们设定的目标值15分钟,提前6分多钟完成任务),“团结就是力量,众力断金”。一盘散沙的团队,将会一事无成,而一个亲密无间的团队将会是无坚不摧的。在团队中既要发挥自己的长处与智慧,同时也要懂得服从与付出,如果团队中每个人都去做领导管理者,那么还会有执行与服从者吗?目标已经确定,就需要一些人充当管理者,只需要一种声音在团对中,制订出可行的方法,从而实现目标。

相互信任是团队建设的基石,离开信任的团队是松散的团队,是毫无战斗力的团队,在“信任背摔”项目中,最能证明这一点,每个人站在高台上,身体直直的向后倒下,仅靠后面的同事双手拖住,需要很大的勇气与信任,而事实证明,只要我们信任我们的团队,朝向我们的目标努力迈进,我们就一定能取得成功,战胜自己。

语言的沟通胜过任何肢体的表达。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需要沟通和理解,也需要相互配合和协调,只有形成力量的整合才能完成共同的任务。“孤岛求生”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在工作中,我们面对各种问题与事情时,若能及时沟通,减少隔阂,减少矛盾,多些理解,多些支持,成功将会一蹴而就。

小组组建时,我们就设定了小组的组长、秘书、吉祥物、队旗、队歌、口号等,落实分工确立了明确的职责,大家各司其职,在做集体拓展项目时,每个人开始都能听着队长安排,仅说些意见,时间稍长,便按耐不住,跳将出来,指挥一下,影响了其他同事的才智发挥,也造成了局面的混乱。这点也让我们深刻的感受到在具体工作中,我们明确分工、落实责任的重要性。

知识和技能只是有形的,意志和精神则是无形。拓展训练更多的是对人心理的挑战而不是体能的挑战,它让每个人在心灵和精神上都有一个新的超越。在训练中我们营造了团队氛围,培养了团队意识,同时挑战了自己。这次拓展训练让我时刻提醒自己,时时保持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在工作中,要把拓展训练中的经验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用激情和意志重新面对每一天的工作。

为期四天的封闭式培训,让我在思想上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坚定了完成好每一项工作的决心和信心。四天的培训,收获了讲师的专业知识,参与了伙伴们的探究,感觉自己所获颇丰。

《压力及情绪管理》《喜悦人生》让我们明白如何与压力进行战争,如何正确的认识和面对压力,怎样找寻真我,对我而言,自信、静心和冥想是给我最大的启发,结合自己日常的工作,静心是确保工作全面清晰的基石,只有闹中取静,忙而不慌中才能确保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生活也是如此。以前从来没有尝试过冥想这一放松方式,自从学习接触后,这段时间我一直在努力锻炼尝试这一技巧,寻求内心的平静与放松。就目前感觉看来,效果还不错。

人力资源范总的《绩效管理》《导师制》是不同于之前在公司经历的《绩效管理》《导师制》培训,相对之前的两次培训(操作型培训),这次的培训,更注重的是丰富化、理念化,使我们对人力资源的理念和专业知识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第一事业部马总的《职业心态》给我的印象最为深刻,从来没有一堂课听过那么多的故事,而且故事个个都是那么精彩,故事的寓意又那么深刻。为自己而工作还是为老板而工作,我想这个答案在我脑海里有了新的诠释和答案。

《系统性思维》这个课程的培训,公司是聘请了时代资讯公司的专业教练给我们上课,这种对抗式的课程,是我生平第一次经历,触动也是比较深刻,个人觉得这种方式的授课,能偶尔接触一下,对自我的平衡和激化的效果是非常显著的,至少现在为止,我对这次授课的内容还记忆犹新,系统的特点、目的性、子系统、系统思维的过程,增强-平衡-延迟,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需要努力走出自己的心智模式,理智的全面看待解决问题。

公司专业培训心得体会范文2

  

   公司培训工作计划1    一、总体目标

   1、加强公司高管人员的培训,提升经营者的经营理念,开阔思路,增强决策能力、战略开拓能力和现代经营管理能力。

   2、加强公司中层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管理者的综合素质,完善知识结构,增强综合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和执行能力。

   3、加强公司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提高技术理论水平和专业技能,增强科技研发、技术创新、技术改造能力。

   4、加强公司操作人员的技术等级培训,不断提升操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操作技能,增强严格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

   5、加强公司员工的学历培训,提升各层次人员的科学文化水平,增强员工队伍的整体文化素质。

   6、加强各级管理人员和行业人员执业资格的培训,加快持证上岗工作步伐,进一步规范管理。

   二、原则与要求

   1、坚持按需施教、务求实效的原则。根据集团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和员工多样化培训需求,分层次、分类别地开展内容丰富、形式灵活的培训,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确保培训质量。

   2、坚持自主培训为主,外委培训为辅的原则。整合培训资源,建立健全以集团培训中心为主要培训基地,临近院校为外委培训基地的培训网络,立足自主培训搞好基础培训和常规培训,通过外委基地搞好相关专业培训。

   3、坚持厂校联合办学,业余学习为主的原则。根据公司需求主流与相关院校进行联合办学,开办相关专业大专课程进修班,组织职工利用周末和节假日集中授课,结合自学完成学业,取得学历。

   4、坚持培训人员、培训内容、培训时间三落实原则。2006年,高管人员参加经营管理培训累计时间不少于30天;中层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业务培训累计时间不少于20天;一般职工操作技能培训累计时间不少于10天。

   三、培训内容与方式

   (一)公司领导与企业高管人员

   1、中央、国家和政府的大政方针的学习,国内外政治局势、经济形势分析,国家有关政策法规的研究与解读。通过上级主管部门统一组织调训。

   2、开拓战略思维,提升经营理念,提高科学决策能力和经营管理能力。通过参加企业家高端论坛、峰会、年会;到国内外成功企业参观学习;参加国内外著名企业高级培训师的高端讲座。

   3、学历学位培训、执业资格培训。参加北大、清华、南开、天大以及中央、省委党校的学历进修或mba、emba学习;参加高级经营师等执业资格培训。

   (二)中层管理干部

   1、管理实务培训。生产组织与管理、成本管理与绩效考核、人力资源管理、激励与沟通、领导艺术等。请专家教授来公司集中授课;组织相关人员参加专场讲座;在集团培训中心接收时代光华课程。

   2、学历进修和专业知识培训。积极鼓励符合条件的中层干部参加大学(大专)函授、自考或参加mba及其它硕士学位进修;组织经营、企管、财会专业管理干部参加执业资格考试,获取执业资格证书。

   3、开阔眼界、拓展思路、掌握信息、汲取经验。组织中层干部分期分批到上下游企业和关联企业学习参观,了解生产经营情况,借鉴成功经验。

   (三)专业技术人员

   1、由各专业副总工程师、主任工程师定期进行专题技术讲座,并充分利用集团的远程教育培训基地,进行新工艺、新材料及质量管理知识等专项培训,培养创新能力,提高研发水平。年内培训安排如下,共310人:

   2、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到同行业先进企业学习、学习先进经验,开阔视野。年内计划安排两批人员到山东海化、连云港碱厂等单位参观学习。

   3、加强对外出参加培训人员的严格管理,培训后要写出书面材料报培训科,必要时对一些新知识在公司内进行学习、推广。

   4、对会计、经济、统计等需通过考试取得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业人员,通过计划培训和考前辅导,提高职称考试的合格率。对工程类等通过评审取得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业人员,聘请相关专业的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多渠道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等级。

   (四)职工基础培训

   1、新工入厂培训

   2006年继续对新招收的职工进一步强化公司的企业文化培训、法律法规、劳动纪律、安全生产、团队精神、质量意识培训。每项培训年不得低于8个学时;

   通过实行师傅带徒弟,对新职工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各子公司的新职工师徒合同签订率必须达到100%,每半年考核一次,两次考核不合格,新职工予以辞退,考核优秀者给于一定的奖励。

   2、转岗职工再就业培训

   2006年要继续对再就业中心人员进行企业文化、法律法规、劳动纪律、安全生产、团队精神、择业观念、公司发展战略、公司形象、项目进展等方面的培训、每项不得低于8个学时。

   同时随着公司的扩建,内部就业渠道的增加,及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培训时间不得少于3个月。

   3、职工技术等级培训

   20xx年集团公司计划新培养技师15名,高级技师2名。碱业、股份公司中级工以上人员占技术工人比例在70%以上,2006年一方面继续普及,扩大比例,工作重点是培养高级技术工人,计划培养高级技师2人,技师10人。并试行首席技师制度,形成完善的技能人才体系,为其他子公司提供经验。

   其他子公司要把工作重点放在基础工作上,重点培训中级工和高级工,争取中级工以上人员能占整个技术工人比例30%以上,使技术工人素质有整体提高。在此基础上选择成熟的力量强的个别工种,重点培养5技师,50名高级工。

   (五)开展学历教育

   1、集团培训中心与工业大学联合办学,开办化工工艺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大专班。通过全国成人高考,对符合录取条件的公司员工进行有计划的集中培训,获取学历。

   2、与理工大学联合办学,举办化工专业函授本科班;推荐优秀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到天津大学、南开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提高公司高管人员的学历、业务水平和决策能力,更好地为公司服务。

   3、调动职工自学积极性。为职工自学考试提供良好的服务,帮助职工报名,提供函授信息;调整现有在岗职工学历进修的奖励标准;将学历水平作为上岗和行政、技术职务晋升的条件,增加职工学习的动力。

   四、组织领导

   1、集团及子公司要把干部培训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实行责任制。公司总经理对培训工作全面负责,主管领导(分管干部人事工作)要抓好落实。

   2、组织到位,经费到位。公司人事组织部门要按培训计划做好组织、协调、服务、监督等工作,公司要按照有关规定划拨(工资总额的1.5%到2.5%的比例)培训经费,以保证培训工作落实到位。

   公司培训工作计划2

   一、针对公司的具体情况,制定培训方案

   不同的员工培训方式也是得不同的,对待老员工培训一定要是有针对性的,对待新员工培训是基础的、全面的。仔细的分析公司员工在哪方面的工作能力较差,首先自己的要仔细的观察各部员员工的工作情况,并做好记录,哪个员工在工作中存在什么样的缺陷,都要有清晰的认识,自己先制定一套简易粗略的培训方案,之后的'细节问题一定要和领导仔细的商量、探讨,领导的意见很重要,毕竟公司的发展方向跟公司理念都是从领导出发的。培训的教案都是由我来编写的,这就需要我查找资料,保证让员工们经过培训之后都能学到新的东西,在工作能力上都能得到加强,以提高公司的整体效益和工作效率为最终的目的。

   二、激发员工们的培训欲望,提升他们的积极性

   我在公司这么些年,我也知道大家对待培训是一个怎样的心态,奋力向上的员工,肯定是想着借此机会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对待培训的态度是积极的,但是公司也有不少的员工们认为,培训就是在耽误时间,无用之举,觉得这是公司形式上花里胡哨的作为,其实一点用都没有,所以他们对待培训是消极的态度,甚至还会有人会有抵触心理,我要做的就是在培训之前收集他们对本次培训的态度,然后对不积极的员工进行心理劝导,本来较强的感染力跟亲和力就是身为产品培训经理的必备技能,让每一个人都积极的参与培训才是我的目的。

   三、培训过程做到严格监督,争取做到最好的效果

   今年的培训,我一定要做到每一次都到场,对整个培训过程进行监督,我不能让我辛辛苦苦设计的培训课程,被他们浪费,我很难保证每一个员工都做到全心全意的去对待培训,如果我在场也能起到一点的威慑作用,让他们认真的对待培训,我可不想一场培训下来,员工们的工作情况还是老样子,那就真的是花额时间,花了精力,还没得到想要结果。最关键的是,我是最熟悉培训课程的人,我全程进行监督,我还能对他们提供意见,让培训的效果更好。另一方面,我也能看到自己哪里存在不足,也好做出改进。

   我希望我能在今年的工作中,不负领导的希望,让公司的员工每一个都能发挥出最大的作用,给公司创造更多的价值和利益。

   公司培训工作计划3

   一、培训目的:

   通过培训使学员全面掌握汽车修理专业技术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能够准确诊断汽车常见故障,并进行修理,适应现代汽车行业迅速发展的需求,并为参加职业技能鉴定作好准备。

   二、课程设置与要求:

   1.机械制图:

   使学员掌握投影的基本原理,能够绘制和看懂一般零件图和装配图,掌握轴类零件、箱体零件等常见零件识图的`多项投影关系,能够按图纸进行装配。

   2.金属材料与热处理:

   使学员熟练掌握常用金属材料的牌号、成份、性能及应用范围;理解金属材料的内部结构;理解金属材料热处理的一般原理;掌握热处理的代号、方法及其应用。

   3.专业理论知识

   通过培训使学员全面掌握汽车总体构造,发动机结构及工作原理,熟悉配气机构、燃料供给系统、冷却系统、润滑系统、传动系统的功用和组成,掌握汽车电控技术、液压技术,熟悉常用大型工程机械(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运输机)的日常管理、故障诊断与排除技术。

   4.实习

   能够检查、清洁发动机、空气滤清器、燃油系统;能够检查冷却系统密封情况、带传动松紧度;能够检查、紧固或更换进排气管、消声器;能够检查清洁化油器及联动机构;能够检测柴油机喷油器的喷油压力和喷油状况;能够更换水泵、风扇带、节温器;能够进行发动机的小修作业;能够诊断、排除汽油发动机油路故障、电路故障;能够对汽车底盘进行一级、二级维护及诊断与排除汽车底盘故障;能够正确进行汽车电器设备维护,并能正确诊断与排除电气设备故障。

   三、课时数安排:

   XXXX

   四、使用教材:

   《汽车材料与金属加工》(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汽车构造》(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汽车修理与检测》(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汽车维护与故障排除》(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公司专业培训心得体会范文3

该公司深入研究分析人才成长规律,形成明晰的四级四类人才职业发展通道。2012年4月,以检修公司一线员工高森的名字命名的“高森创新工作室”揭牌成立,成为全省第一批成立的4个创新工作室之一。6月12日,国网公司公布了“十大”专业领军人才评选结果,公司参加面试的40名员工中有36名入选,入围面试人数和入选人数均列国网公司系统第二名,并且实现了“十大”专业全覆盖。2013年1月7日,公司率先在国网系统选拔专业领军人才,111名优秀员工脱颖而出,四级四类人才选拔培养体系初具雏形。2013年1月11日,《公司优秀人才选拔和管理实施细则》行文印发,为公司四级四类人才培养体系构建提供了依据。

一方沃土:“大人才观”,打造公平的人才培养“生产线”

“鲁班眼中无‘废料’”、“善用人者无废人”。山东电力积极探索员工成长成才路径,加强员工职业发展规划与管理,坚持以“公平、公开、公正”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机制,塑造了一种“平等氛围”,使员工们在努力中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公平与希望。

高瞻远瞩,视人才为第一资源。2010年5月,山东公司党委书记于良民在公司青年工作会议上指出,青年是推动公司发展的生力军和突击队,公司上下要树立“人人都是人才、人人都要成才、人人都能成才”的科学成才观,加快青年成长成才。为切实将这一科学人才观落到实处,公司党委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青年成长成才的意见》。“三才观”叩开了青年成长成才春天的大门,让每个青年成长成才成为公司系统青年工作的主旋律。

随后,公司先后编制了《2011-2020人才发展规划》,积极推进10项人才培养工程,实施“青年学习型团队”建设计划,制定青年岗位能手培养、选拔和管理办法,促进青年员工成长成才。

打通多元化发展通道,实现人才价值最大化。选拔人才,首先要打造一支知人善任的优秀人资队伍。山东电力公司积极倡导加强人力资源管理队伍建设,推动“能力素质提升”工程、“创新实践”人才培养、“专业诊断”管理提升等工作,应用现代人才开发技术和工具,构建起各类人才职业发展通道。研究分析岗位内在联系和人才成长规律,形成明晰的经营类、管理类、技术类和技能类四类人才职业发展通道;建立配套的薪酬体系,引导各类人才的职业发展;推行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建立相关制度,辅导各类人才规划个人职业生涯,促进个人发展目标与山东公司发展战略的有机融合。如,具备管理才能的员工进入干部人才库重点培养;具备技术专长的员工走专业人才之路,按科研成果和贡献决定收入待遇;普通操作工人走高级技工之路,按操作水平、敬业精神享受相应待遇。

建立健全机制,畅通各类人才成长之路。山东电力已经建立起一套优秀人才评选机制,重塑员工价值坐标。公司制定印发了《优秀人才评选和管理办法》,将优秀人才分为经营管理、专业技术和操作技能三类,每类分为高、中、初三个等级。优秀技能人才从各单位生产技能人员中评选,实行动态管理,管理期间享受月度津贴和增发企业年金的待遇。公司通过组织优秀技能人才参加技术交流、强化培训、技艺传授、教材编审、课题攻关等活动,实施继续教育和深度开发,促使其向更高层次发展。

此外,进一步突破年龄、资历、身份和比例限制,促进高技能人才成长。推行生产现场能力考核和工作成果业绩评定相结合的技师评价方法,拓宽技师成长通道。对掌握高超技能、做出重大贡献的技能骨干,可破格参加技师、高级技师考评;对参加职业技能竞赛突出的人员,可按有关规定晋升技师资格。实施预备技师培养考核制度,培养后备高技能人才。积极与地方开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技能竞赛、技术比武,选拔企业急需的高技能人才,拓宽技能人才评价选拔渠道。

变“培训”为“培养”,让人人能成才。山东电力公司鼓励每一个员工将所有理想目标的实现都孕育在平凡的岗位上,营造出只要敬业、乐业、勤业,每个岗位都是成才平台的良好成长环境。6年间,山东电力济南供电公司员工姜涛实现了从一个大专毕业生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技术能手”、“全国电力行业技术能手”的蜕变。像姜涛这样的事例,在公司系统还有很多。山东电力一整套培养一线工人的体制机制,让员工真切地感受到“让你有压力,更有动力;‘不得不’努力,甚至‘不得不’成才。”

以公平为原则,坚持科学成才的“大人才观”,打造了一条人才培养的“生产线”,以“鲁班眼中无废料”的眼光为每个员工量体裁衣地规划个人的成长。坚持将“人才强企”作为公司方向性的重大战略之一的同时,以实施“人才工程”为载体,重点加强经营管理、专业技术和操作技能人才的培养,形成了“三支队伍”建设并驾齐驱的良好格局。在这种培养模式下,大量“怀揣绝技”的高技能人才不断涌现,堪称“鲁班”的山东电力也获得了诸多荣誉。

一心育才:目标清晰,绘制人才培养新路径

提出“6313”优秀人才培养目标,拓展10项人才工程。2012年11月,公司人资部牵头组织对公司《2011年-2020年人才发展规划》进行了滚动修订,提出了“6313”人才培养目标,拓展了10项人才工程。规划修订以服务于公司发展、服务于员工成长为出发点,重点调整了人才培养目标和配套工程,确保了每个指标有出处、每项目标适度超前、每个工程指向明确,实现了人才指标提升与人才培养工作体制机制完善同步发展。在规划的修订过程中,山东公司对现有优秀人才按“四级四类”重新进行了分类统计,原公司高级人才并入公司优秀专家人才,原地市公司中初级人才并入地市公司级优秀专家人才。新增“领军人才培养工程”“本部员工能力提升工程”“转岗人员素质提升工程”,将原“紧缺人才培养工程”纳入“领军人才培养工程”。同时,部分人才工程内的指标也根据“6313”人才培养目标做了相应调整。保证了10项人才工程与“四级四类”人才培养体系相配套。

山东电力公司以此为抓手,以“三才观”为载体,全面加强人才培养,重点突出专业领军、优秀专家等高层次优秀人才培养。同时,借助后备人才培养机制,加快青年员工成长成才,以此带动整个人才队伍素质的全面提升。

“1516”培训资源体系,全力打造人才培训基地。山东公司以满足“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和发展需要为导向,采取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稳步开展“1516”培训资源支持体系规划和建设工作。建成切合山东实际、具有鲜明特色的“1516”培训资源新体系。“1”:一个省公司级培训中心;“5”:五个省公司培训分中心,包括潍坊“大运行”培训分中心、淄博“大检修”(变电专业)培训分中心、济宁“大检修”(输配电专业)培训分中心、德州“大运行”培训分中心、临沂农电培训分中心;“10”:十个市公司培训中心,包括济南、青岛、烟台、泰安、聊城、枣庄、滨州、威海、菏泽、日照培训中心;“6”:六个职业技能鉴定基地,包括胶州、肥城、阳谷、诸城、沂南、郓城鉴定基地。

根据“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工作要求,集团公司培训中心重点开展人资、财务、物资和“大规划”、“大建设”培训项目库建设,各级分中心和基地重点打造特色专业工种实训项目,形成特色鲜明、定位清晰、布局合理、设施先进的培训资源支持体系,保证培训工作高效、稳定开展。

启动全员“大培训”,助力素质大提升。2013年2月26日,山东电力集团公司2013年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精神培训班开班,来自公司系统的45名处级干部参加为期一周的集中培训,此举标志着山东电力集团公司2013年“大培训”工程正式启动。公司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认识形势、统一思想、自觉加强素质培养和作风改进,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领导能力,改进工作作风,保持清正廉洁,在推动公司发展中率先垂范、以身作则,以提高学习能力为基础,提高驾驭全局能力和执行能力,力争在公司重点工作和重大任务上创经验、出成绩,全面争当国家电网公司排头兵。

实施“大培训”工程,旨在全面提高员工队伍素质,以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和人才培养方式为引领,打造一体化“大培训”平台。组织开展经营人才、领军人才等十大人才培养工程和五大重点培训项目,计划公司系统全年举办各类培训班5500期、达到20万人次的培训规模,全面实现“育培并举、量质齐升”的目标,为公司加快“两个转变”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

一番苦练:以考代练,以赛促学,全力铸就“电力铁军”

2012年,公司深入开展“考试年”活动,把竞赛调考作为提升队伍素质能力的重要载体,纳入公司系统人才培养工作发展大局,在国网公司组织的3项竞赛、5项专业调考和中电联组织的1项全国电力行业技能竞赛中,公司代表队取得了4个团体第一、3个团体第二、1个团体三等奖的好成绩。通过竞赛产生全国技术能手2名、电力行业技术能手1名、国网公司技术能手1名、山东省技术能手3名,1人被授予“富民兴鲁”劳动奖章,46人受到国网公司表彰。2013年1月7日,从国家电网公司“两会”上传出喜讯,2012年,山东电力集团公司竞赛调考成绩实现新的突破,以竞赛总成绩8595分蝉联国网公司系统第一名。

多年来,公司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为激发生产技能人员学技术、练本领的积极性,广泛开展技能比武和专业调考,每年定期组织各类技能竞赛活动,通过层层竞赛选拔,造就了一大批高技能人才,推动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

竞赛调考是营造良好培训氛围、选拔培养优秀人才的有效手段。2012年,除国网公司层面组织的9项竞赛调考外,公司还根据“三考”工作要求,组织了全省变电站值班员技能竞赛等10项竞赛调考。全年的竞赛调考涉及8个部门、10个专业,公司系统近3.7万名员工参与各类选拔、竞赛和培训,有力地促进了员工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

为推动竞赛调考工作迈上新台阶、实现新突破,公司创新实施了“三三”竞赛战略,即强化竞赛模式、形式、机制“三个创新”,实施竞赛常态化、专业化、全员化“三化管理”,加强竞赛制度、资金、资源“三项保障”。突出顶层设计、全员练兵、专业集训、精细管理、机制保障“五个注重”,建立起纵向以地市公司级为支撑、省公司级为提升、国网公司级为夺标,横向各选手争先创优、各单位积极对标、各专业注重协同的立体竞赛体系。

注重顶层设计,在认真分析全年竞赛调考任务的基础上,建立了公司领导主抓、人资部牵头组织、职能部门专业负责、各培训中心具体实施、基层单位积极参与的竞赛调考工作体系。注重专业集训,在集中培训选拔阶段,实施金牌教练带金牌选手,并充分利用强化集训的专业资源,按照参赛人员的3-4倍进行培训,为各单位培养专业核心骨干力量。注重精细管理,模块式学习、全封闭管理,聘请专家进行分析诊断,反复研究优化作业流程,确保参赛过程万无一失。

注重全员练兵,针对竞赛调考时间跨度长、工作节点多的特点,公司以金字塔式培训为依托,塔基重培训,塔身谋提升,塔尖夺金牌,积极营造“岗位大练兵、竞赛大比武”的浓厚氛围,全面提升员工素质能力。2012年各项竞赛调考涉及各专业36985人,全员岗位学习覆盖率达到99.69%,人均集中脱产学习时间达到114学时。

注重机制保障,把竞赛调考成绩纳入各单位、各部门绩效考核体系,规范员工参加各类竞赛的奖励程序和获奖额度。构建协同工作机制,打破部门壁垒,消除信息孤岛,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建立起竞赛调考闭环管理工作机制,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员工自我展现和快速成长的平台越来越宽阔。

一切务实:

多措并举,铺就人才成长“快车道”

培训务实不务虚。山东电力对于员工的培养,不仅停留在文件上,更落实到行动上——建立了相应的软硬件培训系统。自2005年以来,山东电力持续加大技能培训设备、设施的建设与改造力度,目前建有500千伏、220千伏变电仿真培训系统、线路培训基地,继电保护、变电检修、电力营销等涵盖电网主要工种的技能培训教室,年培训规模达万人以上。

作为大型国有企业中首个成立的应急培训基地,国家电网泰安应急培训基地共规划了11个子项目,设有“外练筋骨皮,内练心胆气”的应急心理与体能训练场,设有可供100多名电网员工同时开展线路杆塔事故现场体验、电网应急抢修、低压配电网恢复等项目演练的平原抢险综合训练场,装备非常齐全。在基地,来自全国各地的相关专业专家来这里为学员答疑解惑,为他们解决一个又一个不懂的难题,“白天学习,晚上学习”的身影无处不在。这样扎扎实实的学习过程,被学员们感慨地称为“这是脱胎换骨的经历。”

推行职业导师制度。选聘企业内部管理、技术、技能专家担任有发展潜力青年人才的导师,对其进行业务和心理辅导,这是山东公司立足帮助青年人才快速成长需求,多年坚持的培养方式。在人才的培养上,为适应“两个转变”和“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的客观需要,山东公司特别注重培养高端、急需、紧缺人才,加快培养和造就一批重点领域、关键岗位的领军人物和高层次人才。实施“专业人才培养工程”和“紧缺人才培养工程”,重点围绕人力资源、财务、物资、规划、建设、运行、检修、营销和国际化(英语)等专业方向,分专业有计划培养高层次紧缺人才,计划2015年,在省公司层面完成600人左右的高层次人才培养。

以项目带动人才培养。山东公司以电网核心专业为重点,成立了生产技术、经营管理、企业文化三个专家委员会23个专家组,组织开展重大科技攻关和课题研究,培养各学科研究领域的专家,为发挥专业人才作用提供了舞台,为培养技术专家、学科带头人打造了平台。以特高压、智能电网等前沿技术为重点领域,山东公司与中国科学院等科研单位合作,加快专业人才培养,特高压研究专业领域由2005年的3个发展到现在的8个,有力地支撑了山东公司特高压电网研究及电网运行维护工作。全面梳理年度重点科技项目,依托重点实验室和重大课题攻关培养人才,提高领军人才使用效率。特别是在“外电入鲁”、智能电网、电动汽车等项目研究中,明确领军人才职责,加强科技攻关团队建设,为领军人才搭建成长平台。

此外,在薪酬、福利、培训等方面向关键技术岗位高级技能人才倾斜,建立有利于高技能人才队伍形成的激励机制,提高高技能人才的待遇水平。确立以政府奖励为导向、单位奖励为主体,社会奖励为补充的高技能人才奖励制度。

公司专业培训心得体会范文4

一、总体目标

1、加强公司高管人员的培训,提升经营者的经营理念,开阔思路,增强决策能力、战略开拓能力和现代经营管理能力。

2、加强公司中层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管理者的综合素质,完善知识结构,增强综合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和执行能力。

3、加强公司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提高技术理论水平和专业技能,增强科技研发、技术创新、技术改造能力。

4、加强公司操作人员的技术等级培训,不断提升操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操作技能,增强严格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

5、加强公司员工的学历培训,提升各层次人员的科学文化水平,增强员工队伍的整体文化素质。

6、加强各级管理人员和行业人员执业资格的培训,加快持证上岗工作步伐,进一步规范管理。

二、原则与要求

1、坚持按需施教、务求实效的原则。根据集团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和员工多样化培训需求,分层次、分类别地开展内容丰富、形式灵活的培训,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确保培训质量。

2、坚持自主培训为主,外委培训为辅的原则。整合培训资源,建立健全以集团培训中心为主要培训基地,临近院校为外委培训基地的培训网络,立足自主培训搞好基础培训和常规培训,通过外委基地搞好相关专业培训。

3、坚持厂校联合办学,业余学习为主的原则。根据公司需求主流与相关院校进行联合办学,开办相关专业大专课程进修班,组织职工利用周末和节假日集中授课,结合自学完成学业,取得学历。

4、坚持培训人员、培训内容、培训时间三落实原则。XX年,高管人员参加经营管理培训累计时间不少于30天;中层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业务培训累计时间不少于20天;一般职工操作技能培训累计时间不少于10天。

三、培训内容与方式

(一)公司领导与企业高管人员

1、中央、国家和政府的大政方针的学习,国内外政治局势、经济形势分析,国家有关政策法规的研究与解读。通过上级主管部门统一组织调训。

2、开拓战略思维,提升经营理念,提高科学决策能力和经营管理能力。通过参加企业家高端论坛、峰会、年会;到国内外成功企业参观学习;参加国内外着名企业高级培训师的高端讲座。

3、学历学位培训、执业资格培训。参加北大、清华、南开、天大以及中央、省委党校的学历进修或mba、emba学习;参加高级经营师等执业资格培训。

(二)中层管理干部

1、管理实务培训。生产组织与管理、成本管理与绩效考核、人力资源管理、激励与沟通、领导艺术等。请专家教授来公司集中授课;组织相关人员参加专场讲座;在集团培训中心接收时代光华课程。

2、学历进修和专业知识培训。积极鼓励符合条件的中层干部参加大学(大专)函授、自考或参加mba及其它硕士学位进修;组织经营、企管、财会专业管理干部参加执业资格考试,获取执业资格证书。

3、开阔眼界、拓展思路、掌握信息、汲取经验。组织中层干部分期分批到上下游企业和关联企业学习参观,了解生产经营情况,借鉴成功经验。

(三)专业技术人员

1、由各专业副总工程师、主任工程师定期进行专题技术讲座,并充分利用集团的远程教育培训基地,进行新工艺、新材料及质量管理知识等专项培训,培养创新能力,提高研发水平。年内培训安排如下,共310人:

2、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到同行业先进企业学习、学习先进经验,开阔视野。年内计划安排两批人员到山东海化、连云港碱厂等单位参观学习。

3、加强对外出参加培训人员的严格管理,培训后要写出书面材料报培训科,必要时对一些新知识在公司内进行学习、推广。

4、对会计、经济、统计等需通过考试取得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业人员,通过计划培训和考前辅导,提高职称考试的合格率。对工程类等通过评审取得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业人员,聘请相关专业的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多渠道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等级。

(四)职工基础培训

1、新工入厂培训

XX年继续对新招收的职工进一步强化公司的企业文化培训、法律法规、劳动纪律、安全生产、团队精神、质量意识培训。每项培训年不得低于8个学时;

通过实行师傅带徒弟,对新职工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各子公司的新职工师徒合同签订率必须达到100%,每半年考核一次,两次考核不合格,新职工予以辞退,考核优秀者给于一定的奖励。

2、转岗职工再就业培训

XX年要继续对再就业中心人员进行企业文化、法律法规、劳动纪律、安全生产、团队精神、择业观念、公司发展战略、公司形象、项目进展等方面的培训、每项不得低于8个学时。

同时随着公司的扩建,内部就业渠道的增加,及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培训时间不得少于3个月。

3、职工技术等级培训

XX年集团公司计划新培养技师15名,高级技师2名。碱业、股份公司中级工以上人员占技术工人比例在70%以上,XX年一方面继续普及,扩大比例,工作重点是培养高级技术工人,计划培养高级技师2人,技师10人。并试行首席技师制度,形成完善的技能人才体系,为其他子公司提供经验。

其他子公司要把工作重点放在基础工作上,重点培训中级工和高级工,争取中级工以上人员能占整个技术工人比例30%以上,使技术工人素质有整体提高。在此基础上选择成熟的力量强的个别工种,重点培养5技师,50名高级工。

(五)开展学历教育

1、集团培训中心与工业大学联合办学,开办化工工艺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大专班。通过全国成人高考,对符合录取条件的公司员工进行有计划的集中培训,获取学历。

2、与理工大学联合办学,举办化工专业函授本科班;推荐优秀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到天津大学、南开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提高公司高管人员的学历、业务水平和决策能力,更好地为公司服务。

3、调动职工自学积极性。为职工自学考试提供良好的服务,帮助职工报名,提供函授信息;调整现有在岗职工学历进修的奖励标准;将学历水平作为上岗和行政、技术职务晋升的条件,增加职工学习的动力。

四、组织领导

公司专业培训心得体会范文5

实施背景

适应电网技术发展和企业管理进步的要求

特高压骨干网架和智能电网的建设,对提高大电网驾驭能力,加强专业化、精益化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安徽省电力公司在开展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变革的重要实践活动中,亟需员工教育培训工作积极发挥先导作用和保障作用,适时开展技术理论、思想转变、队伍稳定方面的宣贯培训;开展变革中新业务流程对接方面的能力提升培训;开展变革后跨专业、岗位以及转岗员工的岗位适应性培训,将公司系统广大员工的思想、行动迅速统一到企业发展战略部署上,为电网技术发展和企业管理进步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适应人力资源集约化管理“三个转变”的要求

随着公司发展和规模扩大,集约化管理是提升效率和赢利能力,增强企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人力资源集约化管理务必加强人力资源管控,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三个转变”。即:实现员工管理由总量控制向结构调控与总量管控相结合的方向转变;实现由事后控制向事前计划控制、事中流程控制和事后结果控制相结合的方向转变;实现由单项工作的推进向综合体系建设和系统集成的方向转变。

建立以企业战略为导向、以集团化运作为核心的现代人力资源集约化管理体系,务必加强员工队伍建设、夯实培训基础管理工作。以培训项目构建与质量管控为抓手,推进人力资源集约化管控,实现人力资源管理“三个转变”,使人才队伍结构优化、素质提升、配置精益高效,以适应其他业务发展的需要。

适应组织机构优化对岗位能力素质提升的要求

特高压骨干网架和智能电网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对员工的岗位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企业要创新发展,组织保障和人力支持是前提,提高员工岗位能力素质,顺应企业发展,公司开展了“人力资源集约化下精品培训项目构建与质量管控”的管理课题研究,系统梳理和深度分析生产经营、营销服务和组织管控带来的巨大变革,从“以人为本”的视角发现和探索全新的培训需求,打造一批面向管理、专业技术及生产一线员工的精品培训项目。通过精品培训项目的规划、实施与运用,着力提升各层级各专业员工的认知能力、知识水平和技能素质,为公司改革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内涵、特征和做法

内涵

根据人力资源集约化总体要求,以“新标准、新流程、新能力”为培训重点,以“全员、全岗位、全过程”为培训范围,以《质量标准·培训指南》GB/T19025—2001(IS010015:1999)为依据,抓住培训机制建设、培训需求调查、培训项目策划、培训项目实施以及培训评估等重点环节,对培训项目实施多维度全方位质量管控,构建一批与人力资源集约化管理相适应的精品培训项目。

特征

(1)依托标准化管理,突出“三全”“三新”,抓实“三定”“三考”。以《ISO10015:质量管理 培训指南》为指导标准,以“三定三考”(定员、定编、定岗,考核、考绩、考勤)为抓手,以“全口径、全过程、全业务”为前提,以“新标准、新流程、新能力”为主线,依据新的管理标准、技术标准、工作标准的具体要求,按照专业体系分层分类开展精品培训项目建设,大力开展各类人员的岗位培训,建立健全培训考核机制,加强岗位能力建设,着力提升队伍素质和能力。

(2)基于岗位胜任能力素质要求的培训需求调研和策划。按照新体系下岗位目录,编制管理、技术和生产技能三个序列所对应的培训需求策划书,建立人力资源集约化下培训项目名录。依据《国家电网公司生产技能人员培训规范》,对岗位机构变化较大的如运行、检修、营销等专业的培训规范进行重新梳理,更新补充,提取岗位必备的知识与技能,编制培训模块,按照不同的能力等级优化整合,形成适应新岗位的培训单元需求表和培训科目组成表。人力资源部与业务部门组织本专业的各级专家、一线班组长、管理专责及有关的培训师,结合各岗位的管理标准、技术标准、工作标准,会诊分析,形成正式培训项目计划予以执行。这样一下一上的培训需求分析和培训项目的设计保证培训项目既面向生产一线实际,又大幅度提高了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3)全方位、多维度、广角度的培训项目效果评估。培训项目的效果评估是评价培训项目质量的核心环节,传统的培训项目效果评估是根据培训项目的重要程度分为反应评估(一级)、学习评估(二级)、行为评估(三级)和效益评估(四级)四个层次。在“人力资源集约化下精品培训项目构建与质量管控”的管理课题研究中,课题组在做好培训项目常规评估的同时,重新设计了一套全方位、多维度、广角度的培训效果评估反馈体系。安徽省电力公司人力资源部会同培训项目业务主办部门,对精品培训项目组织参培学员、参培学员的直线经理人、培训项目承办单位开展多维度全方位评估。针对专业管理人员,重在评价其对新知识的领会应用和执行力的提升程度;针对专业技术人员,重在评价其对新技术、新设备、新标准的理解程度;针对一线生产技能人员,重在评价其技能水平的提高和解决生产现场难题的实操能力。多维度全方位的培训质量评估体系实现了多角度反馈培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及时改进培训组织实施工作的不足,完善培训项目提供了依据,进一步提升了员工教育培训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做法

为了确保人力资源集约化下的精品培训项目能够落地实施并取得良好的培训效果,公司着重在培训的机制建设、资源整合、流程管理、质量提升、评估反馈等方面加强管控。

(1)完善培训机制建设,保障精品培训项目的组织实施。

①健全完善教育培训管理制度。为适应人力资源集约化管理要求,安徽省电力公司人力资源部依托标准化管理,先后出台了《安徽省电力公司全员培训考核指导意见》《安徽省电力公司培训项目开发管理办法》《安徽省电力公司精品培训项目申报与遴选管理办法》等指导文件,修订完善了《安徽省电力公司培训项目名录》,在制度建设上为精品培训项目构建与质量管控工作的落实提供政策依据,在培训经费、培训资源等方面为精品培训项目构建与质量管控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

②进一步优化整合培训资源。安徽省电力公司大力开展了培训资源的优化整合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培训中心建设发展的措施,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按照人力资源集约化管理对支撑机构设置的具体要求,公司下设一个综合培训中心,培训中心下辖两个技术技能培训分部(电科院分部和安庆培训基地分部)。综合培训中心、培训分部的功能定位各有侧重,综合培训中心主要侧重管理类、技术类培训,同时建有与现场同步的电网运行、继电保护及自动化、电力通信、电力营销等技能实训室;电科院技能培训分部依托电科院的检修人才、设备资源,建有变电检修、油气等检修类实训室;安庆培训分部依托安庆供电公司,建有高、低压带电线路、电缆、配电等实训室。

同时,公司采取激励和考核措施,调动各级技术、技能专家和国网领军人才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建设了一支专兼结合的培训师队伍。经过多年的培训资源优化整合,培训中心、培训分部基本建成了覆盖电网主工种,实训设施先进的公司技能实训基地,服务于教育培训工作的软、硬件实力得到进一步增强,在精品培训项目构建和质量管控工作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培训中心发挥其管理培训优势,结合公司管理创新、典型经验、群众型创新等课题,大力开展了管理类精品培训项目建设;电科院分部发挥自身科研实力,实行科研、培训、修试一体化运作,打造技术类和检修类等精品培训项目;安庆培训分部紧密结合生产现场实际,构建了现场培训与生产相结合的农电类、输变电类精品培训项目。

(2)加强培训需求调研,提高精品培训项目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①立足全业务岗位工作标准,形成培训需求调研内容。遵循“结合岗位,能力必备”的原则,立足于公司全业务岗位工作标准,进行岗位能力分析和分解,确定培训模块和培训单元的组成。选择培训单元内容的基本点是公司系统所属培训机构实训设施具备,而生产现场不便开展,现场又是急需的内容,原则上每个岗位职种层级由4-8个左右单元组成,单元培训时间为7天左右。

②采用单元制需求调研方式,实施培训项目需求调研。以市、县公司相关单位或部门为基本需求组织,采用单元制需求调研方式,组织实施培训项目需求调研。各市、县供电企业在组织实施培训需求调研时按照员工与公司的共同发展需要,采用员工问卷调查、集中和个别访谈,组织管理层对员工现有能力与岗位标准要求的偏差分析等多种形式确定员工的具体培训需求。

③实行流程化管理,提高培训需求调研工作效率。编制年度培训需求调研任务书,按照培训管理、实施的不同层级组织开展精品培训项目的需求调研工作,需要依据规范的管理流程。

(3)开展培训项目的设计与策划,保障精品培训项目的有效实施。在做好培训项目需求调研的基础上,对精品培训项目进行策划,策划的内容包括确保培训顺利实施全过程的各个环节、培训效果的评价准则等,以保证培训项目的顺利实施和有效开展,为实施评价和监督提供依据。

①成立培训工作专业组。按照专业划分成立“大运行”“大检修”“大营销”等十大专业培训工作组,培训工作组由国家电网公司优秀专家人才、省市公司级技术专家和首席技师队伍、技能实训基地的专职培训师、各级职能部门的专家以及培训管理的专业人员组成。各个专业培训工作组在人资部门的组织下召开研讨工作会,研究各专业精品培训项目的构建策略,制定并落实培训实施方案。

②确定培训科目组成表。依据培训需求调查的结果、结合各岗位新的工作标准、国家电网公司《培训规范》,确定培训科目组成表,落实师资和教学方式,形成一整套可实施的培训教学方案。

(4)组织实施培训项目,确保精品培训项目质量。培训项目的组织实施是培训工作流程中的关键环节,精品培训项目在组织实施过程中严格执行培训方案和培训科目指导书,重点做好“三个突出”,确保预期的培训效果在实施过程中得到落实和保证。

一是突出一流的培训师团队。培训师团队主要由国家电网公司、安徽省电力公司的各级专家、一线的技术技能骨干、培训机构的专职培训师组成,形成了一个专、兼结合,既熟悉现场工作规程、工作标准,又掌握培训教学方法的一流培训师队伍。

二是突出一流的技能实训设备。安徽省电力公司自2007年以来,在实训室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的建设资金,已建成了覆盖生产、营销、信息通信等主要专业、主要工种的实训基地,实训设施先进,与现场同步,并适度超前,能够完全满足技术技能培训,并保证良好的培训效果。

三是突出适应岗位需求的培训内容。安徽省电力公司对岗位机构变化较大的如运行、检修、营销等专业的培训内容进行重新梳理,更新补充,按照岗位需求变化引起的新业务、新要求、新标准、新流程,编制培训模块,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5)开展多维度培训项目评估,进一步完善精品培训项目。在开展常态培训项目质量评估工作基础上,由培训项目管理部门组织实施了由参培学员、参培学员所在单位直线经理人、培训项目承办单位共同参与的多维度培训项目评估工作,切实提高精品培训项目质量。

①多维度确定评估内容。一是由参培学员对培训师资、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教材、培训组织和培训手段等方面(兼顾对培训管理、餐饮、住宿、交通服务等)进行满意度评估;二是由参培学员所在单位直线经理人对其参加培训后的学员相应工作能力提升的满意度评估;三是由培训项目承办单位对学员在受训期间表现以及培训考核情况进行评估。

②多维度组织实施评估。将《培训项目反应评估表》和《培训项目行为评估表》下发至送培单位,由其分别组织参培学员及其直线经理人逐项填写,集中后,以电子表格和纸质形式反馈省公司培训项目管理部门;将《学员培训情况反馈表》同时发给培训项目承办单位,由其按培训项目对参加培训学员逐一评价,以电子表格和纸质形式反馈省公司培训项目管理部门。

③多维度形成评估结果。省公司培训项目管理部门将反馈情况组织人员按项目进行多维度汇总分析,形成分析图表直观反映培训项目效果,综合参培学员、参培学员所在单位直线经理人、培训项目承办单位的具体意见形成多维度评估报告。分项目形成的多维度评估分析报告作为各培训机构改进培训方式,提高培训质量的主要依据。

实施效果

人力资源集约化下精品培训项目构建与质量管控工作实施后,在安徽省电力公司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公司培训教育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建立与了公司发展新形式相适应的员工教育培训管理体系,提高了各阶层员工的认知能力、知识水平和技能素质,全面增强了公司核心竞争能力,有力促进了企业管理水平、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升。

促进了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

人力资源集约化下精品培训项目构建与质量管控工作的开展,员工队伍素质得到明显提升,促进了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保障了企业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各项考核指标有了明显的提升。

(1)员工教育培训工作有了全新发展。推动了公司员工教育培训工作的发展,公司系统员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明显提高,培训质量和培训效果显著提升,公司重点监测的培训项目质量、培训学员满意度等大幅度提高。

(2)人才成长速度加快,人才当量密度提升明显。建立健全了公司人才培养机制,公司人才成长速度加快,人才当量密度提升明显。公司现有部级人才5人,国家电网公司级专家55人,省公司级专家335人,在2012年国家电网公司首次开展的十大专业领军人才选拔中,安徽省电力公司入选30人,位居国家电网公司前列,公司系统各项人才素质指标明显提升。

(3)参加各类竞赛成绩突出,成果显著。安徽省电力公司近几年在国家电网公司系统、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及国资委组织的各类岗位业务竞赛、调考中,多次取得优异成绩,屡屡实现新的突破。一批通过岗位技能竞赛取得优异成绩的一线员工脱颖而出,成为工作骨干和专业带头人。

(4)安全生产保持良好局面。安徽省电力公司全面落实国家电网公司“安全年”活动部署,生产、基建、农电、交通等安全管理进一步加强。科学调度电网运行,强化电网风险防控,成功应对持续高温大负荷、“海葵”台风等恶劣天气挑战,圆满完成迎峰度夏保供电任务。公司实现“三无三防、一降一升”安全目标,未发生影响安全生产业绩考核的人身、电网、设备以及信息系统事件。

(5)电网规划建设加快推进。电网前期工作成绩斐然。完成2013-2017年电网规划滚动调整并通过国家电网公司评审。“十二五”规划所有500千伏项目完成可研,合肥众兴变等6项500千伏工程获核准。加大电网项目储备,2012年计划新开工项目全部获核准。工程质量工艺水平普遍提高,110千伏及以上项目优质工程率达到100%,安庆双岭500千伏变电站获国家优质工程银奖。推进配网标准化抢修及平台建设,解决24.2万户配网低电压问题,配网供电能力不断提升。加强电动汽车充换电网络建设和运营工作,全省电动汽车充电量和行驶里程位居全国前列。

经营管理取得显著成效

人力资源集约化下精品培训项目构建与质量管控工作的开展,提高了培训质量,员工的工作能力和业务素质明显提升,各项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1)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得到加强。安徽省电力公司始终跟踪电网技术发展的最新趋势,在特高压、智能电网、新能源等领域开展技术研究和科技攻关,取得了一系列科技成果。2011年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国家电网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发明专利11项,实用专利149项;2012年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国家电网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三等奖2项,发明专利12项,实用专利177项,国际专利4项。

(2)企业管理创新成果丰硕。开展企业管理创新实践活动,破解企业发展难题,成果丰硕,成绩斐然。2011年获得电力行业管理创新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4项,国家电网公司管理创新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2012年获得省级、电力行业管理创新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2项,国家电网公司管理创新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

(3)企业的社会形象得到明显提升。公司首次在安徽省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连续三年在安徽省万人评行风活动中,均居各行业之首,在省公共服务行业行风评议中获“免评”单位,有力提升了诚信央企、责任央企的社会形象。

公司专业培训心得体会范文6

论文关键词:“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培训工作;培训创新;员工队伍建设

浙江省电力公司培训中心(以下简称“浙江公司培训中心”)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电网公司及浙江省电力公司“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的决策部署,2012年3月初配合浙江省电力公司“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开展全员培训,实现了培训全覆盖、考试人人过关的目标,为浙江省电力公司(以下简称“浙江公司”)首批通过国家电网公司“三集五大”综合验收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也走出了一条为“三集五大”体系建设提供新理念宣贯、新体系学习、新知识培训的有效培训之路,彰显了培训工作的积极作用。

一、深化认识,强化培训保障

2012年初,经国家电网公司批复同意,浙江公司全面展开了“三集五大”体系建设。作为公司核心培训单位,服务省公司、服务电网企业、服务员工队伍建设是浙江公司培训中心的一贯宗旨。该中心深刻认识到“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发挥其在培训教育积累、培训设施、培训师资等方面的优势,在浙江公司的指导和支持下,集中全力,积极做好“三集五大”培训各项准备,做到层层有保障、稳步推进“三集五大”培训工作的开展。

1.政治保障,凝心聚力

“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启动伊始,浙江公司培训中心即同步开展了以“三集五大”建设重要意义、目标内容、实施策略等为主要内容的学习宣传。通过内部网站、宣传橱窗、信息简报等渠道开展“三集五大”宣传,营造良好氛围;定期召开月度例会、专题例会,部署“三集五大”建设任务;组织干部员工开展专题学习和讨论,了解和分析员工思想动态,使员工充分认识“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培训工作在“三集五大”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等,确保上下同心、思想一致,全面提升培训中心员工对体系建设的认同感,将政治保障优势转化成推动“三集五大”培训工作高标准、高质量开展的强大力量。

2.队伍保障,抓住重点

为完成“三集五大”各项培训任务,浙江公司培训中心迅速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为负责人的“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了培训教学、培训研究、培训管理、后勤保障、安全稳定等工作保障小组,重点保证“三集五大”培训工作,组成了一支由各专业骨干力量组成的培训教学、培训项目研发及培训管理队伍,强化“三集五大”培训队伍保障。

3.管理保障,提升效率

浙江公司培训中心全面加强“三集五大”培训项目管理、培训过程管理及培训团队管理。在浙江公司人力资源部及专业部室的指导下,该中心深入调研,精心编制培训方案,确保通过培训方案的实施使各类人员的素质满足新体系下的要求,使员工在思想准备、新工作流程掌握、专业技术知识学习等方面达到“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的工作要求;在“三集五大”培训实施过程中,该中心适时了解培训学员对培训情况的反馈,每周统计各地市局培训情况及培训考核情况并反馈给省公司人力资源部;不断优化培训团队及后勤服务等工作,使各项培训管理工作适应“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的高标准、高要求,为“三集五大”培训工作提供规范的管理保障。

二、注重实效,开展针对性培训

为配合“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各项工作,2月28日浙江公司对“三集五大”培训工作作出部署,明确了各阶段培训任务和安排,提出“严格管理,严格考核,人人过关”的要求。浙江公司培训中心根据“三集五大”体系建设进程,分别开展了总体宣贯、标准化体系宣贯、专业化培训及岗位适应性培训,为“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各项工作的推进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员保障。

1.录制培训课件

“三集五大”建设总体宣贯、标准化体系宣贯、专业化培训前,浙江公司培训中心安排好培训课件录制工作。为确保课件录制质量和效果,该中心精心布置培训课件录制环境,配备精干技术力量,创新运用科技手段,经过连续半个多月的努力完成了“三集五大”总体宣贯培训20个视频培训课件的录制、编辑等系列工作,还完成了“三集五大”专业化、标准化宣贯42个培训课件的录制,并将录制好的培训课件上传到浙江公司网络培训平台,提供网络培训平台的技术支持,同时向各单位配发视频光盘,为集中宣贯培训及各单位组织培训准备好视频播放等课件。

2.启动总体宣贯培训

3月5日,浙江公司“三集五大”体系总体宣贯培训分别在培训中心本部及富春江分中心启动。该阶段培训共开设培训课程20门,涵盖了“三集五大”总体方案、专业建设方案和保障方案等内容,覆盖了“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各项工作,包括“三集五大”体系建设总体概况、“五大”体系建设总体方案、“五大”体系建设方案、深化人财物集约化管理方案、信息通信支撑系统建设、制度体系建设、标准体系建设方案、统一企业文化建设方案、政治保障方案等。根据培训对象的不同,培训分级分层开展,受培人员根据岗位分级在培训中心及各单位统一观看由浙江公司相关部室负责人主讲的视频录像。

至3月底,浙江公司培训中心共举办了9期“三集五大”体系总体宣贯培训集中培训,省公司本部各部门负责人、地市局和直属单位负责人、县局党政主要负责人及公司本部人员参加培训。省公司系统其他人员则通过网络学习或班组播放课件的方式参加学习。共有37000多人参加了培训和网上考试,参考率达99.3%,考试合格率达100%,基本实现了全员学习、人人过关的目标。“三集五大”体系宣贯培训期间,浙江公司网络培训平台总访问量达到41万余人次。集中培训、网络学习和班组学习的结合实现了“三集五大”体系总体宣贯培训的全覆盖。

转贴于

通过这一阶段的培训,浙江公司全体员工进一步明确了“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的目的意义、主要构架、运作模式、总体实施进程和工作要求,进一步了解改革、支持改革、投身改革,有利于“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的推进。

3.推进标准体系宣贯

为深入开展标准体系宣贯,在浙江公司人力资源部的组织下,该中心培训师到公司有关职能部室和杭州市电力局等部门、单位开展调研,了解培训需求,为“三集五大”标准化宣贯培训等做好准备。

7月下旬,浙江公司培训中心举办了标准化骨干人员培训。浙江公司本部各部门(中心)、各直属单位、各地市局标准化专兼职人员参加了集中培训。35000余人参加了培训考试,全部过关。

“三集五大”标准化培训工作的开展为全面推动浙江公司“三集五大”标准体系贯彻落实、提高公司员工执行标准的意识和能力、及时掌握“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的新活动、新内容和新要求及保障“三集五大”标准体系高效运行夯实了基础。

4.开展专业化培训及岗位适应性培训

“三集五大”建设专业化培训是在总体宣贯培训的基础上结合浙江公司“三集五大”建设进程而开展。

从4月中旬至7月底,面向“五大”体系所覆盖岗位群的相关人员和“三集”专业管理人员,浙江公司培训中心共开展了“大建设”、“大规划”、“大运行”、“大检修”及“大营销”专业化培训54期。培训内容主要为专业管理模式、管理标准、工作流程和岗位工作基本要求等。2300多位各专业管理和技术骨干参加了集中培训。

随着“三集五大”建设工作的推进,调整到新岗位人员的专项岗位适应性培训也随即开展。浙江公司培训中心重点调研新成立单位的培训需求,深入开展“三集五大”体系建设专业化岗位适应性培训和转岗培训:针对“大运行”岗位适应性培训,开展了地调监控员岗位取证培训、220千伏变电运行值长岗位复证培训(调度业务)、省调500千伏集中监控运行人员培训;针对“大检修”岗位适应性培训,开展了省检修分公司运维站人员检修技能培训和取证培训等;针对“大营销”岗位适应性培训,开展了集抄、集收模式应用专项培训、大客户经理培训、台区经理培训、计量中心新进人员培训等,还开展了信息化调整培训。参加“三集五大”专业化培训的人员全部通过培训考试。该中心还根据“三集五大”专业化培训及体系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和要求,及时组织培训项目开发,举办相应的培训班,满足新岗位对人员素质的要求。

通过“三集五大”专业化培训,浙江公司系统各单位“三集五大”体系相关人员基本掌握了专业体系建设的管理要求和工作流程,使“三集五大”建设形成的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得到切实贯彻,为“三集五大”体系建设顺利推进和正常运行打下了基础,提供了必要的人才支持。

通过半年多来大规模、多专业、高要求的“三集五大”培训工作,浙江公司培训中心发挥了其在服务中心工作、提供人才支撑、传播知识方面的重要作用,使浙江公司员工在思想准备、新体系模式导入、工作标准的实施、新工作流程的运行、专业技术力量的保障上达到了“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的要求。

三、创新方式,彰显培训特色

在浙江公司的部署和指导下,该公司培训中心结合“三集五大”培训实际,打造了集网络化、可视化、集中培训、班组培训等多种培训形式结合、多种途径学习的培训新模式,丰富了培训载体,为员工在岗学习创造了良好条件,取得了卓有成效的培训效果。

1.集中培训与网络培训相结合

在“三集五大”各阶段、各项培训中,一方面组织各单位骨干人员参加培训中心的集中培训,加强对管理及专业骨干人员的重点培训,使他们回单位后做好其他员工的培训辅导和重点、难点知识传授;同时,各单位组织其他人员通过公司远程网络平台进行自学或班组播放课件的形式开展学习,并参加统一的网络考试。利用网络培训平台提高培训的普及率和覆盖面,使网络培训成为员工学习的大课堂。这种将集中培训与网络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了省公司层面培训与各地市局培训的有效结合。

2.宣贯培训与专业化培训相结合

浙江公司培训中心在组织“三集五大”新理念、新体系、新标准宣贯、做好“三集五大”宣贯的全员学习和普及推广的同时,按照“三集五大”建设进程,及时启动专项化培训,组织“三集五大”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培训,了解人财物“集约化”管理及“大建设”、“大规划”、“大运行”、“大检修”及“大营销”新体系要求、新流程规范,快速适应新要求,实现了“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理论宣贯全员培训与专业人员按岗位培训的有机结合,做到“三集五大”建设培训内容、培训人员的全覆盖,有力地促进了“三集五大”体系建设。

3.专家指导与培训师讲解相结合

在“三集五大”总体宣贯、标准体系宣贯中,浙江公司20多位部室领导和专家担任了培训主讲,他们以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扎实的专业知识及对“三集五大”体系的学习和理解深刻地诠释和宣贯了“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的理念、标准、规范等,为浙江公司员工开启了精彩的培训课程。同时,浙江公司相关专家还与该公司培训中心培训师共同承担了“三集五大”专业化培训任务。集优质培训资源和力量,分层、分类开展“三集五大”培训工作,实现了培训资源的充分利用,保障了培训质量和效果。

4.培训学习与考核过关相结合

在组织各专业骨干人员集中培训、其他员工参加网上学习及班组学习的基础上,浙江公司培训中心编制了各专业考试题库。在每项培训结束前组织考试,并要求人人通过培训考核关,以此检验受培人员的培训成效,检验培训知识的掌握程度,为适应“三集五大”体系建设打下基础。

公司专业培训心得体会范文7

20xx年度公司培训工作计划

一、总体目标

1、加强公司高管人员的培训,提升经营者的经营理念,开阔思路,增强决策能力、战略开拓能力和现代经营管理能力。

2、加强公司中层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管理者的综合素质,完善知识结构,增强综合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和执行能力。

3、加强公司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提高技术理论水平和专业技能,增强科技研发、技术创新、技术改造能力。

4、加强公司操作人员的技术等级培训,不断提升操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操作技能,增强严格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

5、加强公司员工的学历培训,提升各层次人员的科学文化水平,增强员工队伍的整体文化素质。

6、加强各级管理人员和行业人员执业资格的培训,加快持证上岗工作步伐,进一步规范管理。

二、原则与要求

1、坚持按需施教、务求实效的原则。根据集团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和员工多样化培训需求,分层次、分类别地开展内容丰富、形式灵活的培训,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确保培训质量。

2、坚持自主培训为主,外委培训为辅的原则。整合培训资源,建立健全以集团培训中心为主要培训基地,临近院校为外委培训基地的培训网络,立足自主培训搞好基础培训和常规培训,通过外委基地搞好相关专业培训。

3、坚持厂校联合办学,业余学习为主的原则。根据公司需求主流与相关院校进行联合办学,开办相关专业大专课程进修班,组织职工利用周末和节假日集中授课,结合自学完成学业,取得学历。

4、坚持培训人员、培训内容、培训时间三落实原则。20xx年,高管人员参加经营管理培训累计时间不少于30天;中层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业务培训累计时间不少于20天;一般职工操作技能培训累计时间不少于10天。

三、培训内容与方式

(一)公司领导与企业高管人员

1、中央、国家和政府的大政方针的学习,国内外政治局势、经济形势分析,国家有关政策法规的研究与解读。通过上级主管部门统一组织调训。

2、开拓战略思维,提升经营理念,提高科学决策能力和经营管理能力。通过参加企业家高端论坛、峰会、年会;到国内外成功企业参观学习;参加国内外著名企业高级培训师的高端讲座。

3、学历学位培训、执业资格培训。参加北大、清华、南开、天大以及中央、省委党校的学历进修或MBA、EMBA学习;参加高级经营师等执业资格培训。

(二)中层管理干部

1、管理实务培训。生产组织与管理、成本管理与绩效考核、人力资源管理、激励与沟通、领导艺术等。请专家教授来公司集中授课;组织相关人员参加专场讲座;在集团培训中心接收时代光华课程。

2、学历进修和专业知识培训。积极鼓励(!)符合条件的中层干部参加大学(大专)函授、自考或参加MBA及其它硕士学位进修;组织经营、企管、财会专业管理干部参加执业资格考试,获取执业资格证书。

3、开阔眼界、拓展思路、掌握信息、汲取经验。组织中层干部分期分批到上下游企业和关联企业学习参观,了解生产经营情况,借鉴成功经验。

(三)专业技术人员

1、由各专业副总工程师、主任工程师定期进行专题技术讲座,并充分利用集团的远程教育培训基地,进行新工艺、新材料及质量管理知识等专项培训,培养创新能力,提高研发水平。年内培训安排如下,共310人:

2、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到同行业先进企业学习、学习先进经验,开阔视野。年内计划安排两批人员到山东海化、连云港碱厂等单位参观学习。

3、加强对外出参加培训人员的严格管理,培训后要写出书面材料报培训科,必要时对一些新知识在公司内进行学习、推广。

4、对会计、经济、统计等需通过考试取得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业人员,通过计划培训和考前辅导,提高职称考试的合格率。对工程类等通过评审取得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业人员,聘请相关专业的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多渠道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等级。

20xx年度公司培训工作计划书

一、建立集团公司、下属各分公司和车间班组的三级培训教育体系

一级培训是集团公司负责集团大政方针、公司文化、发展战略、员工心态、规章制度、管理技能、新技术、新知识等前瞻性教育和培训。培训对象为集团公司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和集团全体管理人员。组织部门为人力资源部,每月至少进行一次,每次不少于一个半小时。

二级培训是各分公司负责对本单位班组长以上和管理人员的培训,主要内容是公司企业文化教育、本单位规章制度及安全操作

规程;负责人为各分公司总经理。每月一次,每次不少于一个半小时。

三级培训是各车间班组负责对所管辖的全体员工的培训,主要内容是岗位职责、操作规程、安全操作规程、岗位工作流程和工艺技能专业知识、作业指导书等,负责人是各车间班组的负责人。培训时间是每周不少于一次,每次不少于一小时。利用每天的班前会班后会,反复学习本岗位职责和安全操作规程。

二、各分公司专业业务技能知识的培训,主要内容是三个方面:一是工艺技术知识的培训,二是机械设备维护和保养知识的培训,三是生产管理知识的培训;每周一次,每次不少于一小时。

三、各部门(如销售、财务、采购、人力资源、国际贸易、办公室)专业知识的培训由部门负责人组织进行,主要内容就是本部门相关专业知识的系统培训,结合工作实际运行中出现的专业问题,进行探讨培训交流,教会下属如何去做好工作,提高下属的专业技能,每周一次,每次不少于一小时。培训形式多种多样,目的就是提高人员素质和工作质量、产品质量。

20xx年度公司培训工作计划范文

一、指导思想

承接公司人力资源及培训工作规划,全面开展内部培训,按照卓越绩效管理模式的工作标准,强化培训过程管控和培训评估,围绕精细管理、降本增效、改革转型等方面开展有针对性的员工培训,进一步提高全员素质和技能。

二、培训项目实施重点

(一)全员职业品格轮训。结合“发力改革勇担当、降本增效做表率”主题实践活动,继续组织开展全员职业品格轮训,培训形式和内容将按照集团相关要求,结合公司实际确定,本年度计划240人参训。各单位要解决好工学矛盾,按计划组织人员参训;政工部与人力资源部统筹协调、精心组织,确保轮训活动顺利开展并获得理想效果。

(二)深入开展内部培训。为充分发挥公司内部兼职培训师的作用,引领公司内部培训深入有效开展,从20xx年开始,公司组织启动“我是管理者,我是好讲师”活动(活动方案见附件2),要求公司管理技术人员每年新开发不少于2学时的培训课程,并在公司相应的范围内开展内部培训,公司进行管理、考核和激励。各单位要继续按照员工年度培训不少于40学时的标准,开展形式多样的内部培训,进一步提升员工的操作技能、安全意识和职业精神等。

(三)重点岗位人员培训。继续以专业院校为培训基地,派出一线管理、安全环保、设备管理、技术维修等岗位人员参加专题培训,逐步实现重点岗位人员专业知识的全员轮训;组织部分人员进行港口业界同行的考察对标学习,获取先进生产工艺、管理模式等;继续依托设备生产厂家和相关专业机构,采取“请专家”、“进厂家”等方式,加大自主维修队伍的培育和整体能力提升。

(四)管理类专项培训。紧紧围绕公司改革发展的需要,外聘专家学者来公司,在宏观形势、管理思维、能力素养以及专业管理等方面组织专项培训;组织部分重点岗位管理人员参加专业管理培训和业务考察,切实做好培训成果分享和效果转化。

(五)职业技能鉴定培训。按照《xx公司20xx年职业技能培训与考核鉴定计划》,组织相应岗位员工参加电动装卸机械司机和内燃装卸机械司机高级班、电动装卸机械修理工中级班和高级班职业技能鉴定培训。相关单位要高度重视,加强思想宣传发动,严格过程管控,创新激励方式,切实提高人员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保证参训人员通过率在80%以上。

三、培训管理工作重点

(一)强化培训计划兑现的管控力度,确保培训项目如期完成。各单位对提报的年度培训计划项目要专人负责,每项要形成《培训项目实施计划书》,提前准备,周密安排,保证每个项目的顺利实施。人力资源部要将培训调研和检查常态化,深入培训现场,督导检查培训项目组织准备、过程管理和实施效果等情况,不断强化对年度培训计划兑现率管理考核。

(二)加强兼职培训师队伍建设,保证内部培训的有效开展。一是借助“我是管理者,我是好讲师”活动,鼓励兼职培训师走上讲台,发挥专业特长,不断提高授课能力;公司组织对授课情况进行现场评价,年终根据评价结果进行等级评定划分,实施讲课酬金奖励和外培考察激励,调动内部兼职培训师钻研业务、自我提升的积极性;同时做好培训课程资料的汇总整理,形成兼职培训师培训资料库,便于资源共享,充分利用。二是继续完善公司培训课程体系,组织相关培训师完善教案、制作PPT课件,并在培训授课中不断修订完善,形成涵盖公司主要岗位、工种和主要培训项目的较为完备的基础教材体系;在此基础上,各单位要根据实际需要,开发更高层次或者专项管理、技能提升的培训教材,形成适应不同层次、系统完整的培训教材体系。

公司专业培训心得体会范文8

针对员工适应能力、创新能力、执行能力薄弱的现象,结合公司《五年发展规划纲要》和“十一五”总体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员工素质提升工程,突出高技能、高技术人才培养及专业技术力量储备培训,为公司建立具有永续竞争力的卓越企业提供合适的人力资源,全面提升公司员工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推进企业健康快速发展。

一、员工培训计划总体目标

1、加强公司高管人员的培训,提升经营者的经营理念,开阔思路,增强决策能力、战略开拓能力和现代经营管理能力。

2、加强公司中层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管理者的综合素质,完善知识结构,增强综合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和执行能力。

3、加强公司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提高技术理论水平和专业技能,增强科技研发、技术创新、技术改造能力。

4、加强公司操作人员的技术等级培训,不断提升操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操作技能,增强严格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

5、加强公司员工的学历培训,提升各层次人员的科学文化水平,增强员工队伍的整体文化素质。

6、加强各级管理人员和行业人员执业资格的培训,加快持证上岗工作步伐,进一步规范管理。

二、员工培训计划原则与要求

1、坚持按需施教、务求实效的原则。根据公司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和员工多样化培训需求,分层次、分类别地开展内容丰富、形式灵活的培训,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确保培训质量。

2、坚持自主培训为主,外委培训为辅的原则。整合培训资源,建立健全以公司培训中心为主要培训基地,临近院校为外委培训基地的培训网络,立足自主培训搞好基础培训和常规培训,通过外委基地搞好相关专业培训。

3、坚持“公司+院校”的联合办学方式,业余学习为主的原则。根据公司需求主流与相关院校进行联合办学,开办相关专业的专本科课程进修班,组织职工利用周末和节假日集中授课,结合自学完成学业,取得学历。

4、坚持培训人员、培训内容、培训时间三落实原则。2009年,高管人员参加经营管理培训累计时间不少于30天;中层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业务培训累计时间不少于20天;一般职工操作技能培训累计时间不少于10天。

三、员工培训计划中培训内容与方式

(一)公司领导与高管人员

1、中央、国家和政府的大政方针的学习,国内外政治局势、经济形势分析,国家有关政策法规的研究与解读。通过上级主管部门统一组织调训。

2、开拓战略思维,提升经营理念,提高科学决策能力和经营管理能力。通过参加企业家高端论坛、峰会、年会;到国内外成功企业参观学习;参加国内外著名企业高级培训师的高端讲座。

3、学历学位培训、执业资格培训。参加北大、清华以及中央、省委党校的学历进修或MBA、EMBA学习;参加高级经营师等执业资格培训。

(二)中层管理干部

1、管理实务培训。生产组织与管理、成本管理与绩效考核、人力资源管理、激励与沟通、领导艺术等。请专家教授来公司集中授课;组织相关人员参加专场讲座;在公司培训中心接收时代光华课程。

2、学历进修和专业知识培训。积极鼓励符合条件的中层干部参加大学(专本科)函授、自考或参加MBA及其它硕士学位进修;组织经营、企管、财会专业管理干部参加执业资格考试,获取执业资格证书。

3、强化项目经理(建造师)培训。今年公司将下大力组织对在职和后备项目经理进行轮训,培训面力争达到50%以上,重点提高他们的政治素养、管理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和业务能力。同时开通“环球职业教育在线”远程职业教育网,给员工提供学习的绿色通道。要求公司各单位要选拔具有符合建造师报考条件,且有专业发展能力的员工,组织强化培训,参加社会建造师考试,年净增人数力争达到10人以上。

4、开阔眼界、拓展思路、掌握信息、汲取经验。组织中层干部分期分批到上下游企业和关联企业学习参观,了解生产经营情况,借鉴成功经验。

(三)专业技术人员

1、由各专业副总工程师、工程师定期进行专题技术讲座,并建设公司自己的远程教育培训基地,进行新工艺、新材料及质量管理知识等专项培训,培养创新能力,提高研发水平。

2、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到同行业先进企业学习、学习先进经验,开阔视野。年内计划安排两批人员到XX、XX单位参观学习。

3、加强对外出培训人员的严格管理,培训后要写出书面材料报培训中心,必要时对一些新知识在公司内进行学习、推广。

4、对会计、经济、统计等需通过考试取得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业人员,通过计划培训和考前辅导,提高职称考试的合格率。对工程类等通过评审取得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业人员,聘请相关专业的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多渠道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等级。

(四)员工培训计划的职工基础培训

1、新工入厂培训

继续对新招聘员工进行强化公司的企业文化培训、法律法规、劳动纪律、安全生产、团队精神、质量意识培训。每项培训年不得低于8个学时;

通过实行师傅带徒弟,对新员工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基层各单位、分公司的新员工合同签订率必须达到100%。试用期结合绩效考核评定成绩,考核不合格的予以辞退,考核优秀者给于一定的表彰奖励。

2、转岗职工培训

要继续对人力中心人员进行企业文化、法律法规、劳动纪律、安全生产、团队精神、择业观念、公司发展战略、公司形象、项目进展等方面的培训、每项不得低于8个学时。

同时随着公司的扩建,内部就业渠道的增加,及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0天。

3、职工技术等级培训

公司计划新培养高级工程师2名,副高级工程师3名。中级工以上人员占技术人员比例达到70%以上;2009年一方面继续普及,扩大比例,工作重点是培养高级技术人员,计划培养高级技工2人,中级技工10人。形成较为完善的技能人才体系。基层单位及分公司要把工作重点放在基础工作上,重点培训中级工和高级工,争取中级工以上人员能占整个技术工人比例40%以上,使技术管理人员的素质有整体提高。

4、加快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和职业技能鉴定步伐。今年,公司将选择部分主业工种进行轮训,并在本市相关技校适时组织符合技师、高级技师条件的员工进行强化培训、考核,力争新增技师、高级技师达30人以上。使其结构和总量趋于合理,逐步满足企业发展的要求。职业技能鉴定要使35岁以下的技术工人在职业技能培训的基础上完成初次鉴定取证工作。

5、加强复合型、高层次人才培训。各部门和基层单位要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员工自学和参加各类组织培训,实现个人发展与企业培训需求相统一。使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向不同管理职业方向拓展和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能力向相关专业和管理领域拓展和提高;使施工作业人员掌握2种以上的技能,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和高层次人才。

6、抓好工程施工人员的培训。

做好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取证和复证培训工作,严格执行持证上岗的规定。

在建工程项目经理部,要按照“三位一体”管理体系标准要求,扎实有效地做好施工生产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操作人员的培训,以及施工环境保护、职业健康安全的应急预案的演练培训,确保人力资源满足施工生产要求。

要把施工承包工程队人员的培训监管纳入管理视野,实行指导和有效的干预,消除隐患,切实维护企业信誉。

开展职业技能比武,促进年轻优秀人才的成长。公司今年将选择3-5个主要职业进行技能比武,并通过专业比武的形式,选拔培养年轻优秀高技能人才。

(五)开展学历教育

1、公司培训中心要与一些高等院校联合办学,开办土木工程、市政工程技术、电气工程及机电一体化等技术专业大专班。通过全国成人高考,对符合录取条件的公司员工进行有计划的集中培训,获取学历。

2、与一些高等院校联合办学,举办市政建筑工程及电气机电类专业的函授本科班;推荐优秀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到一些高等院校攻读硕士学位。提高公司高管人员的学历、业务水平和决策能力,更好地为公司服务。

3、调动员工自学积极性。为员工自学考试提供良好的服务,帮助员工报名,提供函授信息;制定或调整现有在岗职工学历进修的奖励标准;将学历水平作为上岗和行政、技术职务晋升的条件,增加员工学习的动力。

四、员工培训计划的措施及要求

(一)领导要高度重视,各基层单位及业务部门要积极参与配合,制定切实有效的培训实施计划,实行指导性与指令性相结合的办法,坚持在开发员工整体素质上,树立长远观念和大局观念,积极构建“大培训格局”确保培训计划开班率达90%以上,全员培训率达35%以上。

(二)培训的原则和形式。按照“谁管人、谁培训”的分级管理、分级培训原则组织培训。公司重点抓管理层领导、项目经理、总工、高技能人才及“四新”推广培训;各部门和基层单位要紧密配合培训中心抓好新员工和在职员工轮训及复合型人才培训工作。在培训形式上,要结合企业实际,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外培与内训相结合,基地培训和现场培训相结合,采取技能演练、技术比武、鉴定考试等灵活多样形式;在培训方法上要把授课、角色扮演、案例、研讨、现场观摩等方法相互结合。选择最佳的方法和形式,组织开展培训。

(三)加强培训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开发。一是加强和高等院校的联合办学力度,在就近院校设置培训实习基地,并充分发挥他们的培训资源和专业特长,积极整合,合理开发,使其在公司人力资源培训开发中发挥骨干作用;二是要根据公司内部自身专业特长,建设自己的培训基地、职校功能。选择专业或课题,组织编写适合企业特点的培训教材或讲义;三是要加强企业专兼职培训师队伍建设,实行资源的有偿服务。

(四)确保培训经费投入的落实。我们要按国家现行规定,即按工资总额的1.5%足额提取职教经费,由培训主管部门掌握使用,财务部门监督,其中0.5%上缴公司统一协调使用,严禁将培训经费挪作他用。

(五)确保培训效果的真实有效。一是加大检查指导力度,完善制度。公司应建立完善自己的职工培训机构及场所(如职工大学、职业技术学校),并对培训中心各级各类培训情况进行不定期的检查与指导;二是建立表彰和通报制度。对培训工作成绩显著,扎实有效的单位和培训机构给予表彰奖励;对培训计划落实不到位,员工培训工作滞后的单位予以通报批评;三是建立员工培训情况反馈制度,坚持将培训过程的考核情况及结果与本人培训期间的工资、奖金挂钩。实现员工自我培训意识的提高。

(六)加强为基层单位现场培训工作的服务意识,充分发挥业务主管部门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深入现场解决培训中的实际问题,扎扎实实把年度培训计划落实到位。

(七)公司办班培训及员工外送培训要严格按照《人力资源管理办法》程序和要求组织落实和实施。各主办部门(单位)要做好开班前的策划及教学设计,各单位要做好学员的选送工作,确保培训质量的有效性。

员工培训计划帮助员工提高生存能力和岗位竞争能力的有效途径,努力提高员工学习的主动性,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团队是人力资源部义不容辞的职责。我们一定要自觉站在公司建设具有永续竞争力的卓越企业的战略高度重视员工的学习和成长;同时,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落实创建学习型企业,从加快职业教育和培训事业的发展入手,来提升员工队伍政治、技术的整体素质,构筑人力资源的核心竞争力,以此提高员工参与企业市场竞争的能力。

在企业改革大发展的今天,面临着新时期所给予的机遇和挑战,只有保持员工教育培训工作的生机和活力,才能为企业造就出一支能力强、技术精、素质高,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员工队伍,使其更好地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为企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公司专业培训心得体会范文9

为了使培训方案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在制定方案前,人力资源部认真进行了培训需求调查,调查方式为: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其中,访谈的对象分别有6位部门经理、10名各部门的一线员工;问卷调查法:共发放调查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86份,有效率为93%,调查结果如下:

(一)职位培训(96%希望接受培训)

培训内容希望培训培训方式

参加公开课内训自学教材

1、业务技能75%60%22%18%

2、管理技巧14%76%24%0

3、两者都培训11%50%40%10%

(二)培训内容(排名列前十位)

培训内容希望培训比率:

1、提升管理能力57%

2、专业前沿资讯45%

3、人力资源管理32%

4、沟通、商务礼仪28%

5、财务管理20%

6、市场营销技巧18%

7、心理学12%

8、英语、计算机8%

9、法律5%

10、企业文化1%

通过调查,了解到员工对专业技能及管理能力的培训较为关注,本着“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制订本年度培训方案。

二、培训目的

(一)满足公司发展要求

第十年公司的发展战略为主攻p4市场,全力生产p4,然而p4对工人技术级别、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的要求十分高,现在公司员工的技术水平和整体素质还远远不到要求,这就制约了公司的发展速度。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人力资源部将通过培训逐步调整员工知识结构,提高员工技术水平、敬业精神,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提高公司管理水平和员工综合素质。

(二)员工自身发展需求

通过培训提高员工的相关技能,以帮助员工增加工作信心,并且有动力在工作岗位上应用这一技能,从而促进部门目标的完成。

三、指导思想

(一)工作即培训,培训的目的是通过“培训――工作”的结合,使员工发生有益于公司发展的变化,提高工作能力,改变工作态度,改善工作绩效,把员工培养成“企业人”,因此培训主要在工作过程中进行。

(二)管理层即培训师。各级经理均负有培训下属的职责,通过日常工作对员工进行有计划的培训,使员工具备工作必须的知识、技能、工作态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下属的培训如何”将作为对各级经理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

(三)培训是双赢通过培训,公司即以相对低的成本获得发展需(!)要的人才,员工通过培训,得到晋级晋升的机会,不仅获得物质的满足,同时也获得精神上的满足。

四、培训指导原则

以战略为导向,按需培训;提高效率,学以致用;保证转化,与时俱进;提倡主动参与,奖励积极。

培训时间:根据公司第九年度产能计划以及公司发展的需要,分为两次培训。

五、培训时间

第一次培训时间:一月1日至一月30日。

第二次培训时间:四月1日至四月月30日。

六、培训对象

1.新进员工

2.直接生产工人

3.行政管理人员

4.其他有培训需要的人员

七、培训内容

1.新进员工:公司情况、章程等的岗前培训,目的:使员工尽快适应公司的文化,尽快进入工作状态。

内容:

(1)科创股份有限公司简介

(2)公司经营理念

(3)公司发展大事记

(4)公司制度与规范

(5)组织文化

2.直接生产工人:针对技能、知识的培训,目的:提高技术水平,进而提高合格率。

内容:

(1)生产理论新的理论知识

(2)实际操作技能

3.行政管理人员:针对管理能力、知识的培训

目的:提高科学管理的水平,为公司发展铸造一支高素质管理队伍。 内容:(1)管理新理论

(2)管理能力

4.其他有培训需要的人员:根据员工提出的要求以及考核结果而定。

八、具体的培训安排

分为4部分:

(一)发动员工自学

(二)企业内部培训

(三)企业外部培训

(四)举办各种活动

(五)发动企业员工自学。

(1)全面提高企业员工文化素质,最为重要的是发动员工自发的去学习。为此,公司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1、加强宣传教育。创新公司宣传栏,增加三站的宣传栏,积极向职工宣传企业创建学习型组织的重要性。

2、保证受训人员按时按质按量满足公司规定要达到水平。

3、鼓励员工根据工作需要、专业对口报读各类专业和申报各类专业职称。公司对经同意批准并能取得学历或职称证书员工给予全额报销学习费用,并对取得职称的员工实行聘任,给予相应的工资待遇。

(2)企业内部培训

公司主要针对直接生产工人、行政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培训方式主要两种:1、邀请社会、专家来公司授课。2、请公司内部优秀专业技术人员授课,讲授实际疑难解答、使用心得等。

(3)外部培训

1、将积极参加外部机构组织的各种交流会、讲座等。2、脱产、半脱产的方式公司选派优秀人员到学校或各专业培训点进行培训。3、分批。

组织公司业务骨干,管理人员到全国各大先进地区参观学习,不断更新管理者的观念。

公司专业培训心得体会范文10

红豆大学成立于2011年11月15日,是江苏省首批、无锡市首家示范性企业大学。红豆大学在红豆集团拥有独立校园,占地60余亩,有行知楼、江海楼、博学楼三幢教学楼,宿舍、食堂、图书馆、微机房等基础设施设备一应俱全。现有培训讲师100多名,其中70%均由红豆集团中高层领导干部和高级专业人才担任。学校结合红豆集团产业发展,特设领导力与管理系、卓越绩效管理系和连续专卖与营销系三个系。

红豆大学在企业现场设立教学点,紧密围绕产业发展需要开展分层次、分类别、分专业的培训l活动。为将学校建成集团“大学校、大部队、大家庭、大研究所”的示范地,学校围绕“学习力、执行力、凝聚力、创新力”的提升,与河海大学、江南大学、深圳大学、无锡商院、卡内基训练、苏商学院等知名院校和社会知名培训机构合作,着力为企业发展培养、储备和输送实用型管理人才。

红豆大学推行“知识+实践”的“学习成功”教学模式,培训注重实际、实用、实惠,重点培养红豆化、专业化、国际化的创新型管理人才。

红豆大学自己定位为企业文化交流中心、集团培训管理中心、企业人才发展中心和企业知识分享中心,旨在传承和弘扬红豆文化,帮助培训企业优秀骨干、精英和合作伙伴,真正实现“打造红豆黄埔军校,建设中国一流企业大学”的理想,打造企业思想高地、人才高地、战略研究高地,真正成为企业人才发展的孵化器和企业战略发展的助推器,为“打造中国第一文化品牌,缔造红豆百年跨国企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陆家嘴银行培训中心

陆家嘴银行培训中心(简称BTC)是一家专门从事银行业培训、咨询与人才开发的专业机构。BTC立足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辐射全国,为中国银行业培养专业化、职业化和国际化的金融人才。

BTC由上海复精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知名高校、权威金融研究机构和金融专家共同发起设立。BTC整合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与国内外多家知名银行的培训中心和企业大学紧密合作,向银行提供培训需求分析、培训设计开发、培训实施与转化等一站式服务,致力于为银行发展搭建跨界学习的交流平台,推动银行的组织学习、变革创新和绩效提升,力争成为银行培训与发展最值得信赖的伙伴。

BTC文化

愿景:成为银行培训与发展最值得信赖的伙伴;

使命:成为咨询式的银行培训管家;

理念:客户导向、绩效导向、精益求精。

BTC特色

针对性:针对工作所需、针对学员所需、针对领导所需;

专业性:培训内容专业、培训师资专业、培训运作专业;

实战性:培训案例实战、师资经验实战、培训方式实战;

实效性:培训l内容实用、课堂边学边用、课后辅导应用。

BTC项目体系

方正证券培训学院

2011年11月,方正证券培训学院宣告正式成立。方正证券培训学院为方正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设的一级部门,组织结构主要分为管理培训、专业培训、通用培训、教务管理4个板块。其职能定位分成人才培养、战略推动、业务促进、知识管理、文化传承五个部分。

一、人才培养

经过两年的努力,培训学院搭建起以专业、管理、通用技能三类培训为主体,培训管理体系、课程体系为支撑,现场培训与网络培训为平台,内部兼职讲师队伍为补充的培训体系。

截至2013年年底,公司员工人均培训学时67.2小时,培训覆盖率达100%,培训满意度为94.5%。培训学院成立后,为公司培养了三期不同层级的后备人才,合计近400人。其中,90%的后备人才经过培养在工作岗位上获得了优秀绩效,近30%的后备人才获得提拔。2013年11月,培训学院凭借后备人才培养项目在人才培养实践中的卓越表现,获得了中国企业大学联盟(CSTD)2013年度“最佳人才培养实践案例”奖项。

二、战略推动

2013年初,公司提出全新的发展战略。为了促进公司战略的有效落地,培训学院于5月份连续组织了2期“新业务高端研讨会”。此外,培训学院于2013年底特别邀请外部专家协同公司业务部门共同商议公司未来3年的发展规划,并邀请外部专家就海外证券业发展思路进行专题分享。

三、业务促进

2013年,培训学院不断地整合内外部讲师资源,开展即时、前沿、实用的业务培训项目,推出了“业务半月谈”“业务公开课”“高端业务研讨会”三个全新项目,多维度覆盖公司业务的培训需求,有效促进了公司业务的发展。

四、知识管理

2011年培训学院成立伊始即启动了公司内部兼职讲师队伍建设工作和内部课程体系搭建工作。截至目前,已经为公司培养了百余位兼职认证讲师,并经过多次评审开发了百余门内部课程,搭建了一套涵盖管理、专业、通用等多个门类的内部课程体系。另外,为了促进员工学习业务知识、掌握业务开展流程,培训学院联合各业务部门编制、了《员工财富手册》。

除了线下实体培训,培训学院还构建了微信交流平台、在线资料库、案例教学库等多种学习知识的新媒体、新平台,帮助员工多渠道地学习管理及业务知识,有效促进了知识的积累与传播。

公司专业培训心得体会范文11

服务效能提升管理的内涵

为适应电力公司快速发展对人员素质能力提升的需要,培训中心以实现优质高效服务为目的,从变革内部培训组织入手,形成培训管理、培训业务、培训服务及相关部门协助配合的“四位一体”的培训组织模式,并推行培训项目制和班主任制,助力分中心建设,拓展服务功能;针对培训中心的管理现状,完善培训管理制度,编制培训指导手册,细化业务流程,明确作业标准,强化效果评估,全方面开展绩效管理,实现“管理有制度,工作有标准,操作有流程,评价有依据”。

主要做法介绍

变革培训管理组织结构

(1)整合机构职能,实现四位一体运作。培训中心贯彻落实国家电网公司“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的工作要求,按照更集约、更扁平、更专业的新要求,整合二级机构,设置综合管理部、人力资源部、财务资产部、后勤保障部、培训管理部、技能鉴定部、管理人员培训部、技术培训部8个职能部门,突出中心培训功能,形成“大组织、大运行、大协作、大安排”的大培训管理格局。为了保障培训工作的快速、高效,及时解决遇到的问题,更好更快的协调培训中心内部的资源,根据管理扁平化的要求,培训中心成立了培训管理部、培训业务部门、培训服务中心、相关科室的“四位一体”的组织形式,培训服务中心负责后勤保障,综合、后勤职能部门协助配合,搭建了全体员工共同参与的大培训组织管理体系。培训组织工作职能逐步向各专业培训部门转移,培训管理部和党校办公室两部门工作重心定位是计划管理、统筹协调、监督管理,彻底扭转了原先培训管理职能部门忙于日常事务性工作的被动局面。

(2)推行项目管理,建立闭环管理机制。培训中心培训业务全面推行项目制管理。组织重大集训或竞赛调考项目,中心在“四位一体”模式下,成立项目办公室。项目办公室下设8个工作小组,如图1所示,涵盖教练、班主任、体能、心理等各个方面。教练组负责课程设计和教学组织,班主任负责学员管理和工作协调,体能训练组开展有针对性的体能训练,心理调适等做好学员的心理调适,后勤安保组负责水、电保障和环境保洁和安保卫,财物组负责采购物资和费用结算,宣传信息组负责摄像、宣传报道和网络保障,生服组负责教练、学员的吃住安排。项目办公室以培训中心制定的《竞赛、调考、持证上岗考试组织实施管理办法》为依据,坚持精细化管理,流程化操作,标准化评估,为培训学员提供最优质的培训服务。

(3)实行班主任制,实施全过程管理。培训中心在培训组织管理中引入学历教育的班主任制度,为每个培训班和集训队配备了班主任,全过程管理服务培训班和集训的学员。班主任主要负责集训班日常管理、集训班后勤服务、协助集训班教学沟通。

(4)助力分中心建设,拓展服务功能。江西电力公司在九江、赣西、吉安3家地市公司设立了培训中心分中心,培训中心除了负责对各分中心培训业务的统一管理、指导和检查评估,还结合各培训单位资源状况,统筹地市公司、县公司的培训资源,强化补充地市公司培训资源,助力县级公司培训基地建设,实现管理标准、培训计划、培训课程、考试要求的五个统一管理,协调、组织各分中心共同完成江西电力的培训任务和目标。

优化服务效能管理体系

(1)完善制度体系,实现集约管理。培训中心梳理完善了一系列培训管理制度,编制了《江西省电力公司培训中心竞赛调考集训指导手册》,集训组织按照统一工作标准、统一工作流程、统一评估行为的“三个统一”要求有序开展。

(2)细化工作标准,实现规范管理。培训中心根据工作标准,细化了每项业务的关键工作流程,并据此制定了相关业务的详细作业指导书,以增强每项工作的可操作性和规范性。同时,培训中心根据ISO9001质量标准及ISO10015企业培训指南,制定了《江西省电力公司培训中心质量管理标准》,按照培训业务价值链的思路,将培训业务细分为培训项目需求调查,培训项目策划与开发、培训组织实施、培训服务效果评估等四大基本程序,将培训管理行为分解为31项基本作业动作,为每项作业动作编制了详细的作业指导书,明确了具体工作流程,培训业务管理实现了标准化、规范化。

(3)编制关键流程,提高服务效能。培训中心根据培训闭环管理,编制各环节的工作流程图,如:培训需求调研工作流程、培训项目策划工作流程、竞赛调考组织工作流程等。

(4)丰富评价体系,确保效果达标。培训中心把ISO10015国际培训标准纳入培训考核体系制定了《培训效果评估实施细则》,在组织实施各项培训业务时,把培训服务评估工作作为培训服务管理的重要内容,参考江西电力的培训效果评估模型,在培训业务的各个关键环节均设置了评估项目。在全体员工中开展全方位的绩效管理,制定了绩效考核管理办法,明确岗位职责、工作标准和工作规范。考核办法涵盖了每个员工,每项工作任务,细化到每个月。考核结果与奖金、职务聘任、职称晋升、培训深造、挂钩,与员工岗位续聘、缓聘、解聘挂钩,强化员工参与培训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合理配置各类培训软硬件

(1)完善实训设施,理论实操互补。培训中心建设了6大类共40余个实训室,包括电力营销仿真培训中心、变电站运行仿真中心、600MW发电机组集控运行仿真中心、输配电线路实训场、变电检修基地、继电保护基地、员工体能训练和心理调适中心等实训平台,基本满足了各工种各岗位技能训练的需要,其中部分实训设施及功能在国内大型企业培训中心中处于先进水平。

针对农网配电项目培训需求的特点,培训中心在输配电线路实训基地的输配电线路工艺实训室、10/0.4kV模拟配电线路实训场、典型客户配电实训室、输配电线路运检实训室的基础上,添加了低压配电综合实训装置,模拟生产现场进行训练和学习。在江西电力公司统筹安排下,培训中心统筹建设新实训基地,重新修缮改造学员宿舍和餐厅,扩展了培训服务容量。

(2)配置信息化平台,丰富培训手段。培训中心建成了省内首家全自动音视频录播系统,并投入培训教学,实现了理论培训网络化,培训教学一体化。

培训全过程自动录制。系统依据动作、声音等,自动完成教师、学员、黑板和多媒体设备等多场景切换,完成自动切换录制和自动编辑,丰富了培训教学资源储备。

培训教学网络直播。开发了网上教师培训、网上教研和远程会议功能,为员工提供公开课、示范课、研究课等课堂教学直播,各联网视频终端都可实时收看。突破了传统培训教学时间、空间的局限性,实现分时、分地的远程培训,优秀的精品培训课程实现了全员即时共享,实现了培训资源最大化。

视频资源有序管理。该系统对视频资源进行分类管理,建立名师专辑,提供实时点播、关键字搜索等视频服务,学员通过快速查找教学视频资源库中的相关信息,收藏点评感兴趣的视频资料,充分应用和共享优秀的培训教学资源。

优化师资力量构建课程体系

(1)内外师资联动,建设精良师资队伍。分别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①充实专职培训师队伍。2010年培训中心从江西电力所属院校抽调94名优秀教师充实专职培训师队伍。专职培训师以培训教学工作、培训需求调研、培训项目开发、培训教材开发、培训课件开发、实训设施建设与管理为主要工作内容,培训业务实现了管理专业、目标明确、分工清晰、责任到人。

②推进教师队伍转型。培训中心积极推进教师转型以适应江西电力培训工作的新要求,安排教师到企业培训、到生产一线挂职锻练、到专业机构培训、外出考察学习、内部办培训班、师带徒,安排培训师直接参与培训设施的建设和开发、培训项目的分析和研究等,促进教师的成长。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转型升级培训,参培人数达332人,并对培训开展考试考核,效果良好。

③建立兼职培训师队伍。培训中心对兼职教师进行严格筛选和录用,形成兼职教师师资库,包括有社会、高校的高水平师资,有企业内的管理者和专家。江西电力也大力给予支持,江西电力人才库里的专家和系统一线技能人才作为培训中心固定的兼职培训师,经常到培训中心授课。

(2)优化课程设计,实现人员分类培养。培训中心从保证培训取得实效出发,制定合理的培训计划,科学开展课程设计,构建课程体系,如图2所示,并从三方面进行优化课程设计。

①组织实施培训项目开发和课程设计。根据国家电网公司《生产技能人员职业能力培训规范》的要求,培训中心按照国家电网公司颁布的34个工种的职业能力培训规范以及电力行业职业技能鉴定中心颁发的职业技能鉴定规范对相应工种的职业能力要求,初步建立起各个工种的职业能力模型。在此基础上,设计各类人员的培训课程要点、大纲及知识结构,形成完整的课程框架、内容。

②对原有课程安排进行适当的调整。根据培训实施过程的具体情况,对原有课程安排进行适当的调整,并根据公司发展的新要求和人才队伍建设需要开发新课程。

③组织师资开发标准化课程包。以“够用”和“实用”为原则,对相关工种必须具备的专业理论和生产技能进行整理和分类,初步形成该工种的培训课程体系。并组织专家和优秀技能人才对课程体系进行论证,并通过培训过程中的不断修订,形成标准化的课程体系、课程包。

(3)以实训代课培,保证课程动态更新。培训中心密切关注电力员工的培训需求,并根据不同对象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科学合理的课程内容设计。

构建全省在线网络培训平台

培训中心构建了完整的在线学习中心,实现线下线上互动,课堂授课与线上学习互补,集中与分散学习呼应等方式,有效地解决了异地培训难度大、工学矛盾突出等问题,实现了培训资源的价值最大化,并且该平台还可以不断扩充,在时间成熟的情况下,可以顺利建设江西电力的网上企业大学,实现培训中心上接战略、下接执行的功能定位。

(1)建设三级网络培训中心。现代企业培训的核心在于建设一个开放式的网络平台,做到实体机构和虚拟培训中心互相补充。江西电力的网络培训中心以“云计算”技术为基础,采用虚拟技术、多媒体、现代数字仿真等,将实体培训中心虚拟化,通过“BS+CS”模式内容呈现。平台涵盖了培训安排、专题培训等13个一级模块,每个一级模块下设立3-5个共44个二级模块。平台覆盖系统内省、市、县三级客户终端,实现三维实景仿真培训空间,为拓展培训服务功能提供了技术支撑。

(2)实现员工灵活在线学习。网络培训系统建有岗位职业能力标准库和仿真培训资源库。岗位职业能力标准库涵盖电网所有专业工种,平台开发了变电运行、变电检修仿真系统等20多项仿真培训系统,包括精品培训课件、标准化作业示范教学片、网上培训课堂等。员工实名登录后,展开以“任务”为主线的培训学习,自主选择相应公共模块,自主选择培训内容,自由练习,利用平台的职业能力诊断和考试子系统,进行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的自我测试、评估,通过考试检测学习效果,及时调整学习状态,实现工学兼顾、自我培训。

(3)实现异地同步远程考试。网络考试系统实现了各市、县公司员工在本单位考场参考,完成考试人员名单和题库的导入、考试信息的勘误、远程考场的分配和视频监控、考试成绩的分析及导出等一系列功能。培训中心建有网络考试视频监控中心,考试组织方可远程监控各地考场情况,也可通过网络考试平台的视频录像、拍照、声音、回放等功能即时指导和处理各个考点的考务工作,督查各考点的考试流程、考试纪律等。网络培训中心的网络考试系统和竞赛管理子系统,已在市、县公司二、三级应用推广。

实施效果

培训服务效能提升,整体满意度逐年提高

(1)培训管理更加规范,服务质量更加优质。通过服务效能提升探索,培训中心共制定了培训业务管理作业指导书27项、质量记录66项;培训生活服务作业指导书3项、质量记录3项;培训项目效果评估作业指导书2项、质量记录3项,包含了项目需求收集、培训项目开发设计、培训项目实施、培训项目管理、培训项目评估反馈等全过程,培训管理更加规范,统计结果表明整体满意度高并逐年提升。

(2)培训形式虚实结合,工学矛盾得到缓解。网络培训中心考试平台在不占用员工正常工作时间的情况下,仅1年零3个月就提供了169期次、17252人次、涉及58个专业(方面)的调考、普考及职业能力测试、测评、职称考试等,题库资源总量为72964题。而以前同样的工作量,则需要省公司、地市公司各相关部门、参训学员专门在正常工作时间内,利用3-4年的时间方可以完成,工学矛盾得到了极大缓解。

培训质量逐年提高,人才培养快速发展

(1)人才当量密度提升,队伍结构更趋合理。近三年来,培训中心共计为江西电力系统培养高级技师307名,技师3844名,高级工8337名,江西电力人才当量密度从0.7716上升为0.8702,增幅达到12.78%,基本实现江西电力省公司“十二五”开局之年所提到的员工素质提升目标。

公司专业培训心得体会范文12

员工培训需求及师资队伍情况

员工技术技能培训需求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2012年教育培训工作会明确提出:教育培训工作的重点是加快实施“智桥工程”和“双千人才”计划,加大特高压人才、智能电网、应急救援、班组长等关键紧缺人才培养,落实好“521”人才及控股县公司员工培训计划,加强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吸引、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专业人才,加强员工职业生命周期管理,大力推进全员职业生涯建设,突出实训基地和网络学院功能,构建企业大学学习管理体系,建立员工全职业生涯周期学习培训机制。

按照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智桥工程”要求和教育培训工作会议精神,技能培训中心依托新建的实训基地,切实开展好“双千人才”、特高压、智能电网等紧缺人才培养工作,做好“五大”专项培训、“521”人才援建藏区培训、班组长培训、高技能人才培训。在培训实施过程中,按照培训“三化”(集约化、专业化、现代化)的要求,在课程体系、培训师资、培训内容、培训方法、考核形式上开拓创新,打造精品项目,提升培训质量。要全面完成各项教育培训任务,建设一支高素质培训师资队伍是必备的前提条件。

技能培训中心师资队伍现状

技能培训中心现有专任教师270人,其中主要从事企业员工教育培训工作124人,主要从事普通学历教育工作146人(包括普通学历教育专业课程、基础理论课程及其他公共课程)。由于历史原因,技能培训中心教师大多长期从事普通学历教育教学工作,面对从普通学历教育向培训的工作重心转移,师资队伍存在着年龄结构不合理、专业结构不合理、能力素质不适应培训需求、专业技术技能水平有待提高等诸多问题,其中60%的在岗教师几乎没有培训工作经历,缺乏企业一线、生产现场工作经历及精湛的技术技能。对师资队伍进一步统计和分析,从事企业员工教育培训的124名教师中,具有5年及以上教育培训经历约50人,占培训教师的40.3%,占中心教师总数的16.7%;如果按教师承担培训专业课程统计,情况更为严重,包括带电作业、变电检修、电网运行等几个主要专业在内,能承担教育培训任务的师资极少甚至没有。同时,根据调研统计,大多数普通学历教育教师转型意愿不强烈,缺乏紧迫感和危机感。

针对以上现实情况,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领导及相关部门高度重视,2009年抽调各单位相关专业企业兼职培训师10-15名上挂技能培训中心担任培训教师,承担教育培训工作1年。上挂教师在完成一定工作量的教育培训任务基础上,必须参加各种教研活动,开展“传、帮、带”,参与教学计划、大纲、教材的编写和修订工作,对专业教学计划、课程教学大纲、教材、实验室、实训基地等教学基本建设以及学校管理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另外,经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同意,技能培训中心2011年面向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系统公开招聘优秀技术技能人才,拟增强培训师资力量。由于各种原因,效果并不理想,依靠此办法也仍然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员工技术技能培训需求。技能培训中心培训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数量严重不足的矛盾亟待解决。

培训教师素质模型的构建

要破解培训师资队伍建设这一重大难题,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技能培训中心意识到必须着眼未来,内部挖潜,充分研究教师转型培养方案,调动教师转型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技术技能培训教师,其技术技能专家与教练的双重角色决定了其特定的素质要求。下面我们以带电作业培训教师素质需求为例,通过岗位调研、模型设想、构建素质模型三个步骤,构建培训教师素质模型,与教师个体情况逐一对照,查找结构、能力、数量等各方面差距,思考对策,制订切实有效的师资转型培养方案及素质提升计划。

调研

该项工作由培训实施部门(如输配电线路实训室)负责,对本部门工作职责进行仔细梳理和分项,对各项培训任务及其实施过程中需要涉及的专业技术技能分别罗列、归纳,编制培训教师任职条件及岗位说明书。

同时,由技能培训中心人力资源部和技术技能培训部负责,对培训实施部门各专业课程教师及关键岗位任职人员进行深度访谈,全面调研培训教师及关键岗位人员综合素质需求。我们对带电作业培训部教师和工作人员访谈后,通过整理谈话记录,分析得出了该部门岗位素质需要,按被提及的次数排列如下:专业技术技能、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学习能力、客户服务意识、工作态度、专业技术资格或技能等级、责任心、现场指导能力。另外,反应敏捷、时间观念、突发事件处理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理解能力、大局观念、团队协作能力、亲和力等素质也被提到。显然,这些具体的素质内涵被调查者认为应当作为专业培训教师必须具备的能力或素养。

设想

根据对培训实施部门培训教师能力素质进行深入调研后取得的成果,形成各专业培训教师素质内涵总体要求,我们再按高、中、初三个岗位层级分别设想建立相应的岗位素质需求模型。三个岗位层级中,高级岗位培训教师要负责对中、初级岗位教师的指导,以此类推,中级岗位教师也要负责对初级岗位教师的指导。

以输配电线路实训室为例,通过调研访谈,取得了相应的调研成果。该专业所有培训教师,必须具备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精湛的专业技术技能、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严谨的教学态度和大胆的实践创新精神,还要掌握带电作业前沿技术相关信息,经常性开展专业培训需求调研工作,承担培训实施性计划编制及培训课程开发,完成培训项目的具体实施和相关培训课程教学任务。

结合部门编制的培训教师任职条件及岗位说明书,对培训教师工作职责与能力素质进一步细化和明确,我们将其必备的能力素质分解为专业修养、基本素质、团队精神、自我管理和工作实施等5大质簇:

专业修养――包括3个要素,即专业理论、专业技术技能、专业技术前沿。

基础素质――包括4个要素,即敬业精神、表达能力、自信心、执行力。

团队精神――包括4个要素,即协同合作、沟通协调、集体荣誉感、服务意识。

自我管理――包括4个要素,即学习能力、压力调适、全局意识、责任心。

工作实施――包括5个要素,即培训计划编制、培训控制、规则意识、应用与推广、创新思维。

构建

通过以上素质分析与归总,初步形成了以“专业修养”和“基础素质”为核心,以“团队精神”和“自我管理”为手段,以“工作实施”为目的的专业培训教师素质模型设想,在此基础上,我们构建了培训教师素质模型。如下图所示:

该素质模型包含专业修养、基本素质、团队精神、自我管理和工作实施5个素质簇和20项能力要素。培训教师素质模型提出了培训教师相对于普通学历教师而言更高、更全面的能力素质要求。如“专业技术技能”素质要求培训教师必须精通本专业各项操作技能,掌握生产现场操作规程及关键技术,准确分析事故原因并能及时处理等。

培训教师素质提升及转型培养

广泛开展教师素质能力调研

确定素质能力短板,制订切实可行的个人素质提升培训计划,缺什么培训什么,大力开展培训教师素质提升及转型培养。经过调研分析,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技能培训中心培训师资队伍素质能力总体上有以下3个方面需要转型或提升:

第一,由理论教学向技术技能培训转型。技术技能培训要求教师必须具有丰富的一线工作经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因此,培训教师首先就要从自身专业转型或技能提升着手。

第二,由课堂教学为主向现场实操为主转型。普通学历教育中,教师主要通过在教室、在课堂上系统传授专业理论知识。但对于技能性、实践性超强的培训而言,这种教学方式不能达到教学目的,培训教师必须在实训基地及设备运行现场,通过操作指导等培训方式,实施培训计划,实现培训效果。

第三,由注重专业理论体系向解决生产现场实际问题转型。普通学历教育,教师主要通过课堂教学,帮助学生全面掌握本专业学科的理论体系,而培训教学,注重的是提高学员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普通学历教育教师转型培养方案

根据调研报告,利用素质模型,编制切实可行的素质提升及转型具体培养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培养对象:技能培训中心年龄在45周岁及以下的专任教师,重点培养和提升相关专业岗位工作必须具备的技术技能。

培养目标:利用3年时间,采取多种培养措施,完成转型培养100人,切实提高教师专业技术技能水平,取得相关专业技术技能培训资格及相应的技能等级证书,能独立承担相应培训任务并开展培训教学。

培养内容:线路运行、线路检修、变电运行、变电检修、电力营销、电网调度、电力通信、农网工作等专业岗位技术技能以及电力生产规程规范、教育培训职业素质等。

培养方式:专题培训、技能训练、结对互学、挂职锻炼、参观见习、跟班学习、课题研究、企业培训师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