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描写祖国的诗歌

描写祖国的诗歌

时间:2023-05-30 09:14:36

描写祖国的诗歌

描写祖国的诗歌范文1

艾青在诗歌中大量地描写苦难,既是他爱国和民族忧患意识的具体反映,也是源于他独特的诗歌美学观点:“苦难比幸福更美。”这种苦难美的追求,是诗人在一个苦难时代的自觉选择,苦难美,使艾青的诗歌表现出现实苦难的沉重,鼓舞人们改变这现实的勇气和决心,同时他在描写苦难的同时,也努力发掘苦难者本身的对于苦难的抗争。我认为,艾青诗歌的苦难美追求,表达了他对祖国的生存关怀和对人民的生命关怀。同时,蕴含了人道主义的元素,让我们从中窥探到诗人的悲悯情怀,以及他关心人类和社会的博怀。

我们说,一个伟大的诗人总是和自己祖国的命运连为一体。艾青,于20世纪30年代,在民族处于危机时,以献身诗歌和民族的解放事业的姿态,走出了自己的诗歌地平线,他一出现就很快显示出一种高度的责任感,让人感到真诚和亲切。《北方》《我爱这土地》《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就是典型的佐证。一方面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感情,另一方面表现了诗人跟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情绪。艾青的诗歌在描写民族苦难时,不是为了描写苦难而苦难,常常是忍不住仰望未来,热切地呼唤着大地光明的太阳。于是他的诗歌中大量出现了与众多苦难意象相对立的光明意象群,如:黎明、曙光、太阳、光芒、春天等。因此有人说:“艾青的诗歌总是在现实的苦难描绘中显得沉郁,又在对未来的光明向往中显出豪迈。”因此,我们看出艾青诗歌里的苦难美的追求,他的苦难美不是一种绝望,而是从苦难中寻找一种民族的支撑点,寻找民族在苦难中挣扎的希望。

一个诗歌评论家说过,对一个伟大的诗人最伟大的作品的界定,就在于他的生存关怀和生命关怀。艾青诗歌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苦难美”的追求,其实就是在对我们民族的生存的关怀。有人评价他:“在新诗发展史上,艾青可以说是开了一代的诗风,这是因为他的诗歌影响了一大批人,让不少人走向革命道路和诗歌创作的道路。”他的写我们民族苦难的诗歌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和历史与现实融为一体。艾青多次说:生活着,创造着,生活和创造是我生命中的两个轮子,一方面是生活,一方面是创作,缺一不可。我们就可以看出了诗歌创作与生活的关系,作为一个现实主义的诗人在苦难的历史背景下,就应该写反映民族苦难的诗篇,以此激发国人的意志,使之从苦难中解脱出来。我们可以看成这是那个时代诗人的一种天职。比如在《北方》《旷野》等诗歌中,艾青用极其暗示色彩的象征,用行乞者、卖艺人、补衣妇以及悲哀北方、迷雾的旷野、贫瘠的田亩等苦难的意象在乌黑、灰黄、灰暗的冷色调中造成暗示,这给人们带来的阴郁与压抑感充分显示出一种美好的东西被毁灭的悲剧式伤感和沉郁美。这正是艾青爱国忧民凝聚于土地的一种特殊表达方式。

艾青在这个时代的诗歌创作的美学追求,可以说是一个伟大诗人在一个历史时期的诗歌写作主张与实践。他的成功告诉我们,一个真正的诗人与自己的民族和国家是分不开的。一个时代可以成就一个诗人。一个诗人也可以创造自己的诗歌时代。

(有删节)

描写祖国的诗歌范文2

1 背景

以往,在高三年级的古诗鉴赏教学时,笔者发现学生品读诗歌的热情不高;阅读时,更多的是毫无“同情”的诵读。那时,我就暗下决心:一定要从基础年级开始,花大力气激发学生品读诗歌的兴趣。恰好今年教高一年级,发现学生预习《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时,依然是毫无生机的干巴巴的阅读,这一下激发了我调整本篇课文教学思路的灵感。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而诗歌的语言更具美感和魅力,它讲究精炼、形象、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首先通过指导学生诵读诗歌,进而品味诗的语言,才能更好地去体验诗的感情,领会诗的意境。作为现代朦胧诗的代表,《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更需要学生精心诵读,深入揣摩。

2 课例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现代朦胧诗《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首先,请同学们全体起立,初读诗歌。

(全班7个小组的同学起立,人人读诗。巡视各组,发现绝大多数同学是采取的现代文的朗读方式,只听见甲同学读道:“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表示停顿,着重号表示强调。)

师:下面请乙同学诵读这首诗。

乙同学: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师:再请甲同学诵读。

甲同学: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读着,读着,甲同学的诵读被班级其他同学的笑声打断。他读得很投入,但有些声调偏了。)

师:同学们为什么笑呢?大家有没有发现,他的诵读与众不同啊?下面就请他为我们讲一讲,为什么这样读?

(学生的笑声明显中断,屏息静听甲同学的发言。)

甲同学:其实,我没有什么诀窍,只是我发现了课后“文本研习”当中对本文诵读节奏的划分示例,然后模仿诵读,觉得别有滋味在心头。

(其他同学先是惊讶,然后纷纷将课本翻到“文本研习”部分。)

师:甲同学真是学习的有心人,他能读好教材、用好教材,真是大家学习的榜样。下面,就请大家照着示例,将全诗的节奏和重音标出来,然后在组内交流;最后,再来一个班级诗歌诵读会。

(学生各自边诵读,边划分节奏和重音。)

师:下面请各组投影展示诗歌节奏与重音的划分,并讲解理由。

第一组:“破旧、疲惫、熏黑、干瘪、失修、深深”等词语需要重读,因为这些属于修饰性词语,最能传达诗人的情感。

第二组:“驳船、喷薄、总和”等词语语调需要逐渐上扬,能恰当表示节奏的变化和情感的起伏。

第三组:“摸索、挣脱”等词语用降调,表示诗人发自内心的感叹。

……

师:各组的展示都很有理由,不过,我想提醒各位同学,全诗每段的结尾都有“祖国呵”,它们的诵读一样吗?

(学生自主研习,小组内部交流。)

师:下面请各组展示一下自主研习与合作的成果。

第一组:第一段描写的是贫困、落后的祖国,作为结尾,“祖国呵”理应读得深沉、悲痛舒缓、低沉。

第二组:第二段描写的是痛苦与追求辉煌并存的祖国,作为结尾,“祖国呵”理应读得痛苦而富有希望,语调舒缓。

第三组:第三段描写的是新生、富有希望的祖国,作为结尾,“祖国呵”理应读得饱含希望、欣喜而高昂。

第四组:第四段描写的是养育自己的祖国,诗人愿意为她奉献一切,因此,“祖国呵”理应读得深情、强烈。

第五组:这几个字应该字字重音,感情饱满,且用降调表示发自内心的感叹。

师:同学们的分析都很正确,下面就请大家一起诵读本诗,边读边体会诗人对祖国的复杂而执着的爱。

生齐读:

(学生的诵读投入,节奏感顿出,情感自然流露。)

师:下面请同学们请录音,纠正错读之处。

(学生听录音,生再次诵读诗歌。)

3 评析

基于高三诗歌鉴赏课暴露出的教与学双方的不足,加之以课前预习时的发现,《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的教学设计发生了改变。传统的诗歌教学,一般是帮助学生找准表达诗歌主旨的关键词,分析表达技巧,领会诗人抒发的思想感情。这种教学对于考试有一定的用处,但并不能真正使学生领会到诗歌的魅力,并不能促使学生“恋”上诗歌这个中华民族的瑰宝。为此,笔者找到了诗歌诵读这个切入口。

在诗歌诵读方面,农村学生与城里学生的差距较大,农村学生之间的水平也是参差不齐。为此,在课堂教学展开时,笔者采取了一些措施:

(1)让学生起立诵读,吸引学生的有意注意。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教师站,学生坐。这类课堂,很少见教师出神、不投入,多见的是学生经常开小差,不能专注于课堂学习。诗歌是需要全身心投入才能理解其精华的,笔者让学生起立,就是为了吸引学生的有意注意,希望学生集中精力,全身心投入诗歌诵读。事实证明,这样做的效果明显。

(2)让甲同学诵读,并讲解诵读方法,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农村学生的特点十分明显,他们羞于表现自我,但是内心又十分希望得到认可。于是,学生榜样的作用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案例中,甲同学的表现可谓优异,他能领先于其他同学知道利用教材上的知识学习课文,而且善于表现自我,这是一般农村学生学习的榜样。教学过程中,笔者肯定了他的作用,并且引导其他同学学习,这样做的效果也很明显。

(3)让学生自主研习。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为此,在教学的组织过程中,笔者积极引导学生自主把握诗人情感的表达方向及转变,并由此促使学生认识到诵读节奏及重音的变化,进而进一步培养诗歌诵读的兴趣。

(4)让学生小组合作、展示。学生个体对诗歌内容及情感的把握必然存在缺陷,为此,小组合作的作用就显得尤为突出。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各位同学必须讲清楚不同诵读的理由,这样,其他同学就能学会怎样划分诗歌阅读的节奏及重音,进而准确把握诗歌主旨。因此,小组合作及展示的过程就是相互学习的过程,就是每一个个体提升的过程。

在引导学生诵读的过程中,笔者也发现了一些自身的不足:

描写祖国的诗歌范文3

关键词:学生;诗歌学习;兴趣;思考

诗歌具有独特的意境美和艺术魅力。在诗歌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博大的情怀,以及当时历史的背景。所以,诗歌的鉴赏主要是对其意境、艺术进行感悟,从而提高人们的感性思维,启迪人们的心灵与人格。现在中学生对于诗词的理解能力较弱,在教学中,教师应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从而提高学生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在《论语》中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告诉我们,兴趣对于学习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要想提高诗歌教学质量,教师必须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通过这几年的诗歌教学,笔者对诗歌教学有了一些体会,现总结如下。

一、要指导学生正确朗读

古语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这句话点出了诗歌教学中朗读的重要性。这里的朗读并不是指学生毫无目的地去读,教师只有在诗歌教学中教会学生怎样读准、读出韵味、读出情感,这样的朗读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朗读。卜迦丘说过:“诗人们在他们的作品里都运用最深刻的思想,这种思想就好比果壳里隐藏着果肉,而他们所用的美妙的语言就好比果皮和树叶。”也就是说,只有反复朗读诗歌,才能领会诗中的韵味和作者的思想感情。那么,怎样指导学生朗读诗歌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种训练方式。

1.教师或学生范读,其他同学听读,想象诗句中描绘的画面,从而感受诗歌的意境和诗人的情感。例如,在学习九年级下册《我爱这土地》时,通过教师的范读,学生可以想象到抗日战争时期国土沦丧,山河破碎,到处弥漫着战争硝烟的画面,感受到诗人艾青对祖国的一片赤胆之心。又如,朗读《天净沙・秋思》这首元曲时,教师可要求学生想象前几句的景物描写,感受诗歌意境,这样学生通过诵读就能领略诗人的思乡悲苦之情。

2.指导学生正确把握诗歌朗读中的停顿、重音等。例如,教学九年级下册余光中《乡愁》一诗时,教师可先让学生熟读,然后让学生思考该怎样停顿和重音。教师可让学生朗读“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一句,然后让学生回答停顿和重音,并要求学生指出“浅浅的”为何要重音。这样,学生不仅学会了正确朗读,而且也体会到了诗中所蕴含的韵味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3.采用分小组朗读、分角色朗读、个人读、学生齐读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增加学习兴趣。例如,教学九年级下册《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时,第一节诗可采取学生齐读形式,二、三节诗采用个人读形式,最后一节诗又采用齐读形式。这样的读法,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诗中所蕴含的深沉的历史感与强烈的时代感,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精心设计导语

在教学中,教师精心设计的导语,不仅能吸引学生,而且能很快将学生带入诗歌所描述的意境中。例如《天上的街市》一诗,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导语:“星空以其无比广阔和神秘,引起人们无限的遐想,创造出许多美丽动人的传说。同学们,面对星空,你们想到了些什么呢?我们说诗人的想象是最丰富的,那么,我们伟大的诗人郭沫若又想到了什么呢?”这样的导语不仅能吸引学生,还能使学生对太空产生无限的遐想。总之,只要教师导语设计恰当、引导巧妙,就能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三、采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

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高级的事物可以由低级的事物去代表,不在眼前的可以由处在眼前的去代表,看不见的可以由看得见的去代表。”由此可见,多媒体技术在诗歌教学中的重要性。例如,教学《天净沙・秋思》一诗时,教师就可以用多媒体将诗歌前四句描绘的画面表现出来,然后让学生结合画面,说出画面所表现的诗句。又如,在学习《天上的街市》这首诗时,教师可以播放理查德・克莱德曼的钢琴曲《星空》,让学生配乐诵读,使学生沉浸在诗人所描绘的理想境界中。再如,在学习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这首诗时,教师可以放几张陆游“僵卧孤村不自衰”的图画,使学生能更好地感受到诗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四、让学生发挥想象,口头或书面表达诗中所描写的画面

俗话说:“读写不分家。”在教学诗歌时,教师可以采取读写结合,以写促读的形式,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诗人的情感,在写中表达诗人的志向。初中生的想象力丰富,求知欲望强烈,所以大部分学生十分希望在课堂上有表现自己的机会。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给学生表现自我的机会,在教学诗歌时更应如此。例如,在教《天净沙・秋思》一诗时,在学生反复诵读全诗后,教师可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以口头形式表达诗的前四句所描绘的画面。有些学生可能会将它直译,教师不妨先让学生合上书本闭眼想象,然后表达自己想象出来的内容,这样就能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诗所描写的意境。又如,学习《天上的街市》时,教师可以当堂布置口头作文《我有一个梦想》,让学生模仿诗歌进行创作。《天上的街市》这首诗以丰富的想象和联想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当时就有学生口头创作:“我有一个梦想,有一天,我成了太阳,要将光和热献给祖国。”

描写祖国的诗歌范文4

关键词:地理兴趣;歌曲;诗词;谚语

兴趣是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驱动力,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地理作为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需要教师在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丰富的地理教育教学资源,从多方面入手,灵活运用歌曲、诗词、谚语等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巧用歌曲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地理教学中,精彩的导入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在地理教学中可以充分借助歌曲来进行导入,如学习“常见的天气系统”一节的“锋面系统”时,可以通过歌曲《阳光总在风雨后》来导入。但为什么“阳光总在风雨后”呢?我国地处中纬度地区的大陆东岸,降水多为锋面雨;影响我国天气的锋面多为冷锋,当冷锋过境时,我国常会出现刮风、下雨等天气;冷锋过境后,受冷气团控制,我国会阳光明媚。当暖锋天气系统影响我国时,会出现阴雨天气;而阴雨过后,天气晴朗,对于我国大部分地区来说,阳光总出现在风雨之后。这样导课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教学效率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合理引用古诗词,促进地理教学

1.引用古诗词有利于学生更加透彻地理解地理原理

中国古代诗歌中有很多描写景物的诗句,其中蕴藏着深刻的地理原理。比如“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里的春风指的是来自海洋上的夏季风,由于距离海洋愈来愈远,势力减弱,夏季风影响不到甘肃的玉门关,玉门成了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随着夏季风的减弱,导致降水愈来愈少,气候愈来愈干,因此呈现出一片荒漠景观。

2.引用古诗词帮助学生理解地理现象,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中国古代诗歌中有很多描写气候的诗句,如元代的《天净沙・秋思》一词:“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枯藤老树描写的是我国西北内陆干旱地区气候干燥、降水稀少、植被稀疏,一片荒凉的景象;小桥流水描写的是江南地区气候湿润、降水丰富,到处都洋溢着水乡的气息。

3.引用古诗词帮助学生加强对地理知识的记忆

诗歌简洁生动,有很强的韵律感,运用诗歌进行知识的总结,识记效果较好。如学习了中国的地形后,为了学生便于记住我国主要山脉的名称和分布,可以把所学内容小结成顺口溜:“东西走向有三横,北天阴,中昆秦,湘桂粤赣夹南岭。东北―西南有三撇,兴安太行巫雪峰,台湾山脉东分布,长白武夷夹当中。弧形山脉气势雄,喜马拉雅山似卧龙。”这样读起来琅琅上口,记起来颇有情趣,使学生学得活记得牢。

4.利用古诗词进行良好的情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在地理教学中,不仅要注重给学生传授知识,而且要培养他们对祖国的无比热爱和忠诚的情感。比如选取杜甫的《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既描写了五岳之首的雄伟高大,展示了祖国河山的无限美好,又激发了学生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和对祖国大好风光的无限憧憬。

三、妙用谚语提高地理教学效果

地理谚语是广大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般自然地理规律,是乡土地理教学的重要资源,地理教学中可以巧妙引入地理谚语,提高教学效果。

在学习“青藏高原地区”时,可引用谚语“头上热滚滚,脚下冷飕飕,日照胸前暖,风吹背后寒。”“头上热滚滚”“日照胸前暖”说明青藏高原上的拉萨是我国著名的“日光城”。主要原因是: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多。其次,拉萨的纬度较低(约30°N),太阳高度较大,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集中;同时,太阳辐射穿过大气圈的路程较短,导致大气削弱的太阳辐射也较少。此外,拉萨多晴天,且常常是夜里下雨。拉萨虽然日照充足,但气温却较低,即“脚下冷飕飕”、“风吹背后寒”。因为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

在学习秦岭的界线意义时,谚语“山前桃花山后雪”,既能表示坡向对气温的影响,又能说明秦岭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秦岭以南为亚热带,以北为暖温带,气候类型不同,使秦岭南北两侧的自然景观截然不同。

综上所述,巧引妙用描述地理景观、揭示地理规律的歌曲、诗词、谚语,既能活跃课堂气氛,把学生引入生产生活的情境当中,从而激发他们乐学、好学地理的兴趣,又能促进学生的智能和情感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军胜.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J].新课程学习,2011,(03).

描写祖国的诗歌范文5

在中国古今诗坛上,不乏托物言志的诗人,如骆宾王、于谦、郑思肖、顾炎武、陈毅等,他们托物言志的诗歌在读者中具有经久的艺术魅力。艾青,也是一位善于托物言志的诗人,一生写了多首托物言志诗。他善于以大自然中的某一景物为描写吟咏对象来抒发自己的情怀,曲折地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愿望,表现深邃的哲理。他的诗中总是回荡着一种特殊的旋律,将抒情与哲理融为一体,形成了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真正具有个性的诗人。

咏物寄情即通过对客观事物的描写或刻划,寄托作者的某种情感。清人刘熙载《艺概》中说:“咏物隐然只是咏怀,盖个中有我也。” 咏物诗中所咏之“物”往往是作者的自况,与诗人的自我形象完全融合在一起。刘勰说:“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物色之动,心亦摇焉”(《文心雕龙・物色》)。一般而言,人们的心理与自然的物色是同步同态的,并随景物的变化而变化。写景可以表现出人物的内在感情和心理,做到景为情设,景中寓情,情以景迁,情景交融。作为诗人,艾青十分注重景中寓情,他说:“诗人要写出新的诗,必须对新的事物有极强烈的情绪”,“诗的语言必须饱含思想与情感”(《诗论》)。他充分发挥形象思维的才能,把自己的情感、意欲、思想凝固成为形象,使外物与内情融合一体,构成了一个个多姿多彩又含蓄隽永的艺术境界。

艾青的诗往往以意象取胜,注重将诗情转化为具体可感的审美意象,借助意象深入表现生活和抒发情感,而不是由作者在诗中直抒胸臆,这就避免了诗歌流于口号的倾向。艾青说:诗应该“用可感触的意象去消泯朦胧暗晦的隐喻”,“意象是诗人从感觉向他所采取的材料的拥抱,是诗人使人唤醒感觉感官向题材的迫近。”(《诗论》)在诗歌创作中,艾青恪守着“诗人要忠于自己的感受”和“诗只有通过形象思维的方法才能产生持久的美丽”的主张,他努力寻觅具体的、鲜明的、生动的艺术形象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激情。

《我爱这土地》是艾青的代表作。诗中凝聚了诗人对祖国――大地母亲最深沉的爱。诗人饱含深情地描绘了一组鲜明的诗歌意象,分别赋予了“大地”“河流”“风”“黎明”不同的象征和暗示意味。诗人把自己假设为一只用嘶哑的喉咙歌唱的鸟,它讴歌土地、赞颂土地,尽管这土地被暴风雨打击,河流汹涌澎湃,风雨遥无止息。但是,在诗人的心中,希望和未来还是有的,无比温柔的黎明也会到来,因为“我”深爱这土地,赞美她,保卫她,热恋她。由此我们不难得出艾青的诗具有独特的审美意象世界。“土地”这一意象象征祖国,通过描绘这一意象表达了对祖国无限热爱的深情。

诗人为了创造出生动而寓意深刻的意象,常常利用对色泽、光彩、声音等各种物质的渲染来唤醒人们的感官,达到同诗人产生强烈共鸣的艺术效果。

色彩描绘是文学作品表情达意的重要手段之一。诗,不管其主体意识如何强烈,它总是向人们提供一个情感赖以活动的活生生的客体世界。要表现这个世界,就少不了对色彩的描绘。黑格尔说过:“颜色感应该是艺术家所特有的一种品质,是他们所特有的掌握色调和就色调构思的一种能力,所以也是再现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一个基本因素。”(《美学》第三卷(上))这里说的虽是画家,但色彩感也应该是诗人的一种品质。诗人同样应注意对色彩的观察,培养对色感的捕捉能力与表现能力,以完成诗歌意象美的创造。诗人艾青是非常重视诗歌中的“颜色感”的,他曾说:“一首好诗里面,没有新鲜,没有色调,没有光彩,没有形象……艺术生命在哪里呢 ?”(《诗论》)艾青早年学习美术,对绘画颇有研究。他在写诗的时候,往往以一个画家的眼光去观察生活,酝酿构思,用富于鲜明色彩的语言描绘生活,因而他的不少诗作,既有诗的激情,又有画的意境。如《手推车》一诗,便是将景、情、色、图乃至音响,统一得十分优美的例子。手推车本来是北方农村的一种运输工具,诗人把它作为抒情的载体来描写。诗人具有画家的艺术素养,所以诗中以画家的感受力,将光、色、线条乃至音响,较完美地组合起来,形象、生动、准确、传神地勾勒出一幅苍凉的北方国土的风景图画。这幅图画的色调是阴冷的,灰黄的,苍白的,这与北方冬季寒冷肃杀的气氛相契合,成为当时中国现实的真实写照和象征。“景语即情语”,这种色调是诗人内心感受、内心忧郁情感外露的反映,是诗人用“我”的主观感受去观察事物、把自己忧郁的情感移附到景物之中,表达了对祖国灾难深重的忧虑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艾青作品中出现的最多的意象便是土地和太阳。在“土地”的意象里,浸透着诗人对土地、对祖国的深厚的情感;在“太阳”的意象里,流露出诗人对光明的讴歌,对理想、美好生活的热烈不息的向往和追求。

艺术形象是艺术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殊方式,是通过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相互交融,并由主体创造出来的艺术成果。任何艺术作品的形象都是具体的、感性的,也都体现着一定的思想感情,都是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的有机统一。艾青在《诗论》中说:“形象是文学艺术的开始。……诗人必须比一般人更具体地把握事物的外形与本质。”“诗人一面形象地理解着世界,一面又借助于形象向人解说世界;诗人理解世界的深度,就表现在他所创造的形象的明确度上。”因此,他的诗歌的成功,不仅在于熔铸了炽烈的感情,还在于注重把抽象的感情附丽于生动的形象。诗人遵循艺术反映生活的特殊规律,运用形象思维,创造了不少生动的形象。“给不具形的思想以生动的、感性的、美丽的形象”(《别林斯基论文学》)。

《北方》是艾青写于抗战时期的著名诗篇。诗中描绘了一幅黯淡的、荒凉的、阴郁的画面:“不错/北方是悲哀的。/从塞外吹来的/沙漠风,/已卷去北方的生命的绿色/与时日的光辉/一片黯淡的灰黄/蒙上一层揭不开的沙雾;/那天边疾奔而至的呼啸/带来了恐怖/疯狂地/扫荡过大地;/荒漠的原野/冻结在十二月的寒风里,/村庄呀,山坡呀,河岸呀,/

颓垣呀,/都披上了土色的忧郁……”这黯淡的色调符合北方冬季的自然实际,诗人采用朴素而舒缓的语言和语调,对北方客观景物进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北方人民在战争年代所蒙受的灾难与不幸。很明显,画面中渗透着诗人的情感,深深地表达了诗人面对灾难深重的祖国时内心悲哀、忧郁的情怀,写景抒情,融情入景,情与景融为一体。

《献给乡村的诗》同样写于抗战时期,诗中精细而准确地描绘了乡村的自然环境,仅以写树为例:“山岗上是年老的常常呻吟的松树;/

还有红叶子像鸭掌般撑开的枫树;/高大的结着戴帽子的果实的榉子树/和老槐树,主干被雷霆劈断的老槐树;”故乡的一树一木对于诗人来说太熟悉了,可以说已经渗入到血液里。诺瓦利斯所说:“哲学就是随着一种乡愁的冲动到处寻找家园。” 对于故乡的眷念,使人无法摆脱故乡的影子。精细地描绘表现着诗人对故乡的草木、风土熟悉至入微的境地,传达出诗人热爱故乡的博大深厚的感情。

《礁石》是一首诗情浓郁而又耐人寻味的咏物小诗。诗人从全新的角度观察事物,通过对海浪的描绘,塑造了搏击海浪、不折不挠、顽强抗争、乐观向上,在狂涛中巍然屹立的礁石形象。艾青擅长于运用象征手法来抒写他的真情实感,把他对生活的独到思考熔铸于“礁石”这一象征性的形象之中,不仅使礁石人格化,而且赋予礁石以“弦外之音”和“象外之旨”。诗中“礁石”不仅象征了不向命运低头的诗人自身,更象征了我们民族的那种不可或缺的不畏强暴、不屈不挠的顽强斗争精神。全诗含蓄蕴藉,寓意深刻。

《辽阔》《太阳》《春》《向太阳》《兵车》等诗,都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景物描写,寄寓了某种感情,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托物寓理,是艾青诗歌突出的表现手法之一。诗人把抽象的思想情感和生活哲理巧妙地寄托在具体的物象之中,达到凝练含蓄、情感蕴藉的艺术效果。清人刘熙载说:“余谓诗或寓义于情而义愈至,或寓情于景而情愈深。”(《艺概・诗概》)诗歌用形象反映社会生活,既要表现作者的情感,又要表现作者对社会生活的理解和认识。情与理的结合还必须通过景――一定的形象把它们表现出来,才能感人。普列汉若夫说:“文艺既表现人们的感情,也表现人们的思想,但是并非抽象地表现,而是用生动的形象来表现。”(《没有地址的信・艺术与社会生活》)艾青认为“诗的语言必须饱含思想与情感;语言里面也必须有暗示性和启示性”(《诗论》)。所以,他的很多诗歌正是“用生动的形象来表现”对社会生活的理解和认识,蕴含着深邃的哲理。可以说,艾青的这类诗,是诗化的哲理,哲理化的诗,是情理兼美的诗。

诗中的哲理来自于他对习见的日常事物的提炼。日常的、平凡的东西,并不都是诗,只有当它们跟诗人自觉的思考结合起来,并且反映出诗人独有的创见和新意的时候,才能成为诗,才能不仅给读者以高度的美学享受,而且富有强烈的认识意义,镜子本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天天所见、所感的平常事物,诗人透过这平凡的事物,发现内在蕴含的诗意,赋予它深邃的哲理意义。《镜子》一诗中,诗人透过意象表层的“一平面”,看到了其“深不可测”的本质。镜子的特点是忠诚(“决不隐瞒缺点”)和真实(“谁都能从它发现自己”)。然而,人们面对镜子,却表现出各自不同的情态:或喜欢,或躲避,或“恨不得打碎它”,不同的情态反映出不同类型人的心理,构成一种强烈的反差,并在反差的渗合里,凸现了镜子意象深刻的哲理特征。

在《鱼化石》一诗中,通过对鱼化石的描写,含蓄地揭示了一个最普通、最基本的人生哲理。鱼化石曾经是一个动作活泼、精力旺盛且在大海里自由自在跳跃、浮沉的生灵。但是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灾难――火山爆发或地震,把它埋进灰尘,变成了生物化石。多少年以后,它重见天日。虽然“鳞和鳍都完整”,“却不能动弹”。通过鱼生命毁灭的悲剧,启示人们:缺乏运动的生命是可悲的,生命来自运动,斗争显示生存,人活在世上就要奋斗。这类抽象的观念,是通过对具体可感的鱼化石的凝视、描写形象地表现出来的,是诗人从亲历的特殊体验中所总结的惨痛的人生感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启明星》、《鸽哨》、《珠贝》、《虎斑贝》等短诗,它们或是抒发一种情绪,或是描绘一种心态,借物喻志,思索人生,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诗人郭小川说过:“最重要的是:多多观察生活,从生活中慢慢悟出一些新颖、深刻的哲理来,并给予它以诗意的表现。”(《谈诗的三封信》)这既是郭小川的艺术追求,也是艾青的艺术追求。艾青曾告诫年轻的朋友们,“千万不要把写诗看做象采摘花朵一样轻便的事情,当你进入文学的门户的时候,你必须学会观察人生,观察事物;学会思考,学会联想――学会通过形象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的方法:诗的艺术的源泉。”(《诗论》)艾青诗中的哲理思想,是他“观察人生,观察事物”所“悟”出的真知灼见。

《光的赞歌》写于1978年8月,正是我国十年文革浩劫结束不久。诗人经历了五七年“反右”运动和“文革”十年浩劫,深受其害,深受其苦,有过失去自由的经历和切肤之痛,那段生活犹如漫长的黑夜。当黑夜结束,光明到来之时,他无法抑制内心的激情与创作的冲动,拿起笔来,歌颂驱走阴霾、战胜黑暗的光明,歌颂新的时代、新的生活,写下了这不朽的诗篇。诗人说:“愈丰富地体味了人生的,愈能产生不朽的诗篇。”(《诗论・生活》)诗人在诗中阐发的哲理思想,是他长期艰苦生活的风霜雪雨孕育出来的,是他生活体验的结晶。他认为,“诗是人类向未来寄发的信息,诗给人类以朝向理想的勇气。”(《诗论・诗》)“诗不仅是生活的明哲的朋友,同时也是斗争的忠实伙伴。”(《诗论・思想》)基于这样的认识,诗人以哲学家的头脑和诗人的智慧,找到独特的观察事物和表现生活的角度与方式,把悟出的真知灼见,形象地融入自己的诗篇,提炼出富有哲理性的主题。诗中,通过描述光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热情讴歌了“光”的形象,“光使世界显得绚丽多彩,人间也显得可爱”,“一切的美都和光在一起”。诗人将对光的追求同人类追求进步、追求理想、为真理而斗争的艰难历程联系起来,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进行回顾和思考,揭示出人类虽会经历漫长的黑夜而“人类的前途无限光明、永远光明”的必然规律,表达了“永远歌颂光明”,“和光在一起前进”的信念和决心。这样的主题,蕴涵着诗人对生活的深刻认识和理解,有着诗人的创见,有着他对生活的新发现,裹着诗人感情的浆汁,闪耀着哲理的光芒。

此外,艾青善于从生活中提炼警句来表现哲理。这些警句使诗歌“明亮放光”、气韵生动,而且对全诗的主题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例如“欢乐不是钱买的,欢乐坐着智慧的小艇。”(《写在彩色纸条上的诗》)“愚昧就是黑暗/智慧就是光明”,“只有通过漫长的黑夜/才能喷涌出火红的太阳”,“实践是认识的阶梯/科学沿着实践前进”,“认识没有地平线/地平线只能存在于停止前进的地方/而认识却永无止境”(《光的赞歌》)……这些形象生动的警句都是诗人认识生活、感悟生活的结晶,引人深思、发人深省。诗歌有了这些形象生动的哲理警句,更加凝练、集中、气韵生动,理趣浑然。

描写祖国的诗歌范文6

关键词:思乡;勃朗宁;布鲁克;《异国思乡》;《士兵》

一、作者简介

罗伯特・勃朗宁是19世纪一位重要的英语诗人,也是维多利亚时期两位代表性诗人之一(另一位是丁尼生)。他出生在英国伦敦的坎伯韦尔,家境殷实。父亲热爱文学艺术,会多种外语。母亲是虔诚的福音派新教徒,信仰中包含人道主义成分,热爱自然和音乐,家里浓厚的文化氛围对勃朗宁产生了极大的影响。[1]勃朗宁自幼便阅读大量书籍并对写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大部分的时间都花费在读书和写诗上。与女诗人伊丽莎白・巴雷特的相识给他的生活及诗歌创作注入了新的灵感,二人谱写了英国文学史上一段恋爱佳话。1846年9月,勃朗宁和伊丽莎白秘密结婚,婚后二人私奔到意大利,定居在文艺复兴发祥地佛罗伦萨,虽然他和妻子在那里过着幸福甜蜜的生活,但是对祖国的眷恋和思念却时常萦绕在他心头,挥之不去。1845年,勃朗宁写下了著名的抒情短诗《异国思乡》。

布鲁克・鲁伯特(1887-1915)是英国空想派诗人,也是“乔治派诗歌”(这一名称源于一些诗人的诗被编辑的时候恰逢乔治五世刚刚登基)[2]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生于英格兰沃里克郡的拉格比市,父亲是拉格比学校的校长,在那里布鲁克学习了意大利语和希腊语,并开始了写作生涯。他因论文《约翰・韦伯斯特和伊丽莎白戏剧》(John Webster and the Elizabethan Drama)被剑桥大学国王学院录取。1913年他成为了剑桥大学国王学院的一名年轻教师。布鲁克在诗歌、散文、游记和文学评论的写作上都很活跃。战争初年他的诗句被人广为传诵。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立即入伍,先到比利时作战,后又到了土耳其,1915年在那里因血液中毒身亡。[2]布鲁克的《士兵》创作于大战爆发前,描绘了一幅士兵背井离乡,为国捐躯的场景,深刻的反应出作者对祖国的挂念及深爱之情。

二、《异国思乡》和《士兵》的相似点

首先,不同的内容却引出同一主题即爱国和思乡。勃朗宁的《异国思乡》向读者展示了一幅优美的英格兰春日风景图。开篇第一句“啊,但愿此刻身在英格兰”[1]直抒胸臆,将读者带入他对英格兰的美好回忆中:四月的英格兰,“小小的嫩叶已显出一片葱茏”,“苍头鹰正在果园里唱歌”。[1]紧接着作者又对五月家乡的画面作了更加细致的描绘:“燕子都在衔泥”、“白喉鸟筑巢”、“梨树的花瓣洒满苜蓿田”、[1]聪明的鸫鸟更是将美妙的歌曲唱两遍以显示第一次动听的声音并非偶然。每一诗句都能构成一幅形象生动的画面,足以见得故土的一草一木已深深地刻在诗人的脑海中。最后两句诗人将意大利的甜瓜和故土的毛莨花作对比,并直指甜瓜的俗是无法和故土的毛莨花相提并论,直接抒发了勃朗宁对祖国真挚的爱恋和强烈的思乡之情。

布鲁克的《士兵》同样开篇第一句“若我战死沙场,请这样记住我”以恳请式的口吻立刻带领读者走入一位漂泊在外游子的世界。士兵背井离乡,为国而战,要随时迎接死亡的命运。可他却告诉读者“在异国他乡的某个角落,那儿永属英格兰”,无论他身在何方,只要心系国家,哪里对他来说都是英格兰。接着士兵又将自己比喻为一粒尘土,“一粒在英格兰出生,长大,获得心智的尘土”,“一粒曾经欣赏过英格兰的鲜花、徜徉在英格兰小路的尘土”,“一具呼吸过英格兰的空气”,“接受了家乡河流的洗涤,沐浴过家乡太阳的,属于英格兰的身体”。英格兰就像士兵的母亲一般哺育照顾着他,所以士兵最终选择将自己的躯体献给国家来回报故土的恩情。随之他又继续告诉读者他是如何获得永生:他的心会因死亡而远离一切邪恶,士兵的魂也会将英格兰曾给予他的一切归还给未知的永恒国度。最后士兵更是将英格兰比作天堂,那里有着故国的风光和声音,朋友们的笑声也充满了整个天堂,只有在那里士兵的心才会得到彻底的安息。诗人借士兵之语抒发自己内心之感,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对故国的眷恋之情。

其次,两首诗在并未直接出现“思念”或“爱”这类直白文字的情况下,都以直接抒情的方式成功表达出了同一情感。尽管布《士兵》是战前诗歌,但这首诗基本上承袭了传统英国抒情诗歌的表达方式。[3]最后,读者可以发现在阅读两首诗歌时,几乎无法感受到其中一丝的悲伤之情。《异国思乡》虽说在后半部分中表露出了作者的伤感之情,但最后两行诗又将情绪带回,一扫之前的低落情绪。同样,在《士兵》中,虽然战士是以献身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怀,但是通读全诗,却未发现丝毫的悲凉氛围。所以在积极乐观的情感铺垫方面,两首诗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三、《异国思乡》和《士兵》的迥异之处

首先两首诗在表现手法上迥然不同。《异国思乡》重在对自然风光的描写,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方式是本诗主要的表现手法。此外诗人还将读者的听觉和视觉充分地调动起来。比如人们开篇首先看到的是榆树和灌木,接着就听到燕雀唱歌,在五月又看到了梨树花瓣的飘落,听到鸫鸟美妙的歌声,整首诗呈现出了一幅充满动感而又生气盎然的画面。而《士兵》,既不像《异国思乡》拥有如此多艳丽的色彩,也不同于勃朗宁的借景抒情,布鲁克则是通过一位士兵的军旅命运来表达主题。诗中虽然有对故土风景的描写,但并未像勃朗宁那样做生动详细的景物刻画。《士兵》中所涉及到的风景仅仅是一些普通的景与物,例如诗的第一节中提到的鲜花、道路、河流和阳光,尽管普通,但这些都是英格兰给予的,没有它们士兵不会茁壮成长,也就是在这些普通的景物中士兵才深切感受到祖国母亲对自己的爱。诗中还运用了象征的表现手法,战士躯体在河水中的洗涤,太阳下的沐浴象征着身心的洗礼和净化,战士为国捐躯的壮举象征着最终的救赎,灵魂在此刻得到永生,从肉体上升到灵魂,主题也随之再次升华。

在文体风格上两首诗也各有特点。勃朗宁的《异国思乡》是一首自由体诗歌,全诗分为两部分,每部分都有自己的韵脚。第一部分为ababccdd,第二部分内容稍长,韵脚为aabcbcddeeff。整首诗音调比较自由,语调随情感起伏,从而更加自然的流露出作者对故国的牵挂和珍爱之情。而布鲁克的《士兵》则是一首典型的彼得拉克十四行诗,韵脚为ababcdcd efgefg。全诗也是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重在描写。第二部分重在抒情。整首诗形式工整,音韵柔美,充分表现出士兵对英格兰的思念和爱恋之情。

罗伯特・勃朗宁与布鲁克・鲁伯特相差75岁,生于不同的年代,因此《异国思乡》和《士兵》是在不一样的背景下创作而成,但两位诗人却拥有同一片故土――英格兰。乡情犹如一颗种子已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两位诗人将浓郁的思乡之情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真可谓“月是故乡明”。(作者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 (英)Browning,R著,勃朗宁诗选:英汉对照,飞白,汪晴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3年

描写祖国的诗歌范文7

[关键词]李清照;艾米莉・迪金森;秋景诗

[中图分类号]I20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09)08-0060-02

秋,是中外诗作中比较常见的一个题材,而这些诗作或流露着忧愁、伤感的基调,如战国时宋玉的《九辩》:“悲者,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或抒发大气磅礴,如刘禹锡的《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本篇则挑选了两位女性的咏秋诗作,她们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了秋的另一种风情。

湖上风来波浩渺,秋已暮,红稀香少。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

莲子已成荷叶老,清露洗,萍花汀草。眠沙鸥鹭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早。

――《双调忆王孙》

这首《双调忆王孙》出自我国宋朝著名的女词人李清照之手。李清照(1083~1155),齐州(今山东济南章丘)人,号易安居士,被誉为婉约体之宗。纵观李清照的一生,从少女时代的热情奔放,中年时期与丈夫的感情创伤,到晚年时的流寓凄苦,在不同时期,她所留下的文学作品风格不同。这首词是李清照少女时期的作品,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暮秋时节清新淡雅的画面。

词的上阕“湖上风来波浩渺,秋已暮,红稀香少”三句对景物做了精炼生动的描述。“浩渺”一词表现了广阔无际的水面给人的感受。“秋已暮,红稀香少”交代了深秋季节,湖面上只剩下星星点点的荷花散发着淡淡余香。后三句则是感情的直接流露,清澈的湖水和翠绿的青山与人格外亲昵,此情此景无限美好。

下阕紧接着描绘了湖面景色,莲子成熟,清澈的露水将湖边的花花草草点缀得生机勃勃。如此美好的秋景,安歇在河滩上的鸥鹭也因为词人的归去而赌气,连头都不回。在这里,词人巧妙地借鸥鹭来表达她对秋景的留恋。

另一首秋景诗是美国现代主义诗歌的先驱艾米莉・迪金森的《晨曦比以往更柔和》:

The morns are meeker than they were―晨曦比以往更柔和,

The nuts ate getting brown―毛栗正变为深棕,

The berry’s cheek is plumper―浆果的脸颊更加丰满,

The rose is out of town―玫瑰已离开小镇。

The maple wears a gayer scarf―原野穿起鲜红衣衫,

The field a scarlet gown―枫树披上艳丽的头巾,

Lest I sh’d be old fashioned―为了不显得古板,

I’ll put a trinket on―我别了一枚胸针。

(江枫译)

这首诗是迪金森早期的作品。她的诗歌自成一派,运用大胆的比喻、奇异的想象描绘出对自然景物细致的观察与认识,并陈述那种激荡胸怀的欢娱。迪金森的这首《晨曦比以往更柔和》用简短明快、形象具体的语言勾画了初秋来临时的景色,整首诗的风格轻松风趣。第一节里,炎炎夏日慢慢消逝,逐渐成熟的栗子和浆果预示着秋日的到来,玫瑰花也出城而去。第二节中诗人的视角从近处伸向了远方的原野和枫树林,它们都染上了秋天艳丽的颜色,遍地落红。最后,诗人由一个观察者变为这一景色中的一部分,给自己别上了一枚胸针,从而完成了她情感的表达。

下面,笔者试从写作背景、相似、相异三方面对这两首诗词进行比较与分析。

一、写作背景

《双调忆王孙》写于李清照少女时期。其父李格非在朝为官,在学问和散文创作方面很有成就。李清照的母亲也是名门闺秀。官宦门第及政治活动对她开阔视野、培养高贵的气质十分有利。她卓越的文学修养则得益于父亲对她的培养和诗书古籍的熏陶。这首词作的风格婉约又暗含直率与开朗,语言浅显清新却描绘了十分鲜明生动的形象。

艾米莉・迪金森的家庭条件也相当优越。她的祖父是一名成功的律师,并创办了阿默斯特学院,其父和兄长也在律师行业有一定的地位,祖孙三代在当地社交界举足轻重。艾米莉・迪金森不仅有优越的读书条件,而且经常可以接触到社会名流。在这样富裕优越的家庭条件下,她每天足不出户,悠闲地创作。这些都对她发挥过人的诗歌天赋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晨曦比以往更柔和》体现了艾米莉・迪金森对大自然敏锐的感觉和在诗歌创作中所惯用的简洁精妙的语言与结构。

二、相似之处

从写作手法上看,这两首诗都运用了白描的写作手法。《双调忆王孙》中“湖上风来波浩渺,秋已暮,红稀香少”,“莲子已成荷叶老,清露洗,萍花汀草”;《晨曦比以往更柔和》的第一节和第二节的前两句,都对景物进行了客观真实的描写。其次,这两首诗都采用了拟人的手法。《双调忆王孙》上阕中的“水光山色与人亲”,词人不正面说自己对水光山色的亲近,而是让山水来表达这种感情。下阕的“清露洗,萍花汀草”,词人用了一个“洗”字,既形象地说明了秋露的浓重、气候的清爽,又生动地再现了“萍花”、“汀草” 旺盛的生命力。下阕中词人把自己对秋景的难舍之情借鸥鹭“不回头”、“似也恨”表达了出来,鸥鹭不愿人们抛下它离去,似乎它们也有着眷恋之情。在迪金森的《晨曦比以往更柔和》里,晨曦、毛栗、浆果、玫瑰、原野、枫树都被人格化了,由于秋天的到来,它们都换上了新的装束。

从诗人想要表达的感情上看,这两部作品都向读者传达了一种轻松愉悦、悠闲自在的感受。比如《双调忆王孙》中的“不尽”、“无穷”,《晨曦比以往更柔和》中的“别上一枚胸针”,作者只用了简单的词句,却让人回味无穷。

三、相异之处

《双调忆王孙》中,词人采用了借景抒情的方法,把情感埋藏于词句当中,只有靠读者的感悟与想象去感受词的意境。整首词感情与思路十分连贯,每一幅画面过渡自然逼真,一气呵成。上、下阕都有静有动,前一句都是对景物细致入微的描述,而后一句紧接着运用拟人的手法让读者置身于词人所描绘的景色当中,与她一同体会暮秋的亲切与美好。

如果说《双调忆王孙》是一幅灵动的山水画,那么《晨曦比以往更柔和》就是西洋风格的色彩斑斓的油彩画。艾米莉・迪金森在诗的前半部分对景物所做的铺陈是为了最后一句自己内心感受的抒发。读者仿佛看到在晨曦柔和的光辉里,栗子、浆果和玫瑰悄悄暗示了秋天的来临,远处的原野和枫树林也披上了艳红的外衣,此时,诗人连忙为自己别上了一枚胸针,也融入了整个画面当中。细微之处体现了初秋的静谧与柔和,远处的景色更是体现了初秋的大气与和谐。

李清照通过对暮秋景色活灵活现的刻画,让读者身临其境。而艾米莉・迪金森则呈现出一幅初秋的静物画,让读者一目了然。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诗词比较注重意境的创造,追求言尽而意不尽的效果,让读者有无限遐想的空间。英美诗歌则,直抒胸臆,言尽意尽,是典型西方人的思维特征。

李清照与艾米莉・迪金森都是不趋时媚俗的诗歌创新者,她们以女性特有的细腻,为这两首诗作赋予清新明快的情感,在无数悲秋颂秋之作中,显得别具一格、耐人寻味。同样,在对这两首诗进行比较之后,我们不难发现,虽然中西诗歌在形式、内容、结构等许多方面存在不同之处,但它们之间同样也存在着一定的关联,并非完全隔绝。

[参考文献]

[1]王誉公.艾米莉・迪金森.诗歌的分类和声韵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0.

[2]江枫(译).迪金森抒情诗选[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6.

描写祖国的诗歌范文8

《作家作品》

陆游南宋诗人,号放翁;其诗表现抗金复国而壮志难酬的内容。

《渭南文集》《剑南诗稿》。

《关山月》为乐府旧题。

《课文讲解》

一、本文主旨

本诗通过揭露南宋统治者奉行的对金投降路线所造成的恶果,表达了战士的失望和遗民的深痛,抒发了对祖国统一的信念不得实现的强烈悲愤。

二、课文串讲

全诗分为三层。

第一层(1——4句):描写议和后的局面。一个“空”字表达了无限的感慨;当官的没有一点忧患意识,醉生梦死。

第二层(5——8句):描写戍边将士报国无路,老死边疆的悲愤感慨。

第三层(9——12句):描写中原百姓盼望恢复,却连年失望的痛苦。

三、词语解释

1、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沉沉:深远之状;按歌舞:按节拍表演歌舞。

2、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遗民:遭受金政权统治下的中原人民;忍死:极度痛苦而不想活;今宵:今夜。

《学习要点》

分析层次结构。

全诗写了三种不同的人物:歌舞度日,不修战备的将军;老死沙场,空怀壮志的士兵;忍死期盼,私垂泪痕的遗民。这三种人物又处在三种不同的环境之中:歌舞升平的沉沉朱门;刁斗催落月的戍楼;逆胡传子孙的中原地区。这三种不同的人物与不同的环境用“月”贯穿起来。“今宵”把三处不同的“月”汇聚到同一个夜晚的明月之下。

掌握选取典型事物构成生活场景的特色。

三组典型事物。朱门,歌舞,厩马,弓;戍楼,刁斗,笛,沙头,征人骨;几处,泪痕。

选取典型事物,放在同一夜月之下,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效果。

重点掌握对比与类比的手法。

壮士,遗民作为一方,与将军在境况,内心活动上构成对比,反映了社会尖锐的对立矛盾,而壮士与遗民之间又构成类比,是一种并列关系。对比与类比的运用,强烈地表达了主题思想。

《重点段落分析》

全诗。

《炉中煤》(重点课文)

《作家作品》

郭沫若原名开贞。中国现代杰出的诗人,历史剧作家,学者,社会活动家。

1921年出版第一部诗集《女神》。与郁达夫,成仿吾组成“创造社”。

抗战时期写有“屈原”,“虎符”等话剧。

《女神》具有奔腾的想象,大胆的夸张,浓烈的色彩,体现了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为五四后的自由体诗开拓了新天地。

《炉中煤》是一首抒情诗,是诗人1920年留学日本时写作的。

《课文讲解》

一、本文主旨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1919年协约国在法国巴黎开会。中国政府希望帝国主义放弃在华特权,遭到拒绝;而军阀政府还准备在和约上签字。消息传来,举国愤怒,遂发生了五四运动。五四运动还是一次反封建文化的革命运动,所提出的“民主”“科学”两面旗帜,影响十分深远。这次运动给旧中国带来了新生的希望。当时远在日本留学的作者为此十分鼓舞,他说:“五四以后的中国,在我心目中就像一位很葱俊的有进取气象的姑娘,她简直就是和我的爱人一样。”这就是作者“眷念祖国的情绪”。

本诗表现了作者爱国主义思想感情。作者思念五四之后的中国,以燃烧着的煤的口气,诉说自己思念祖国的情绪,表现了热爱祖国的强烈感情和决心为振兴祖国献身的精神。

二、课文串讲

全诗共分为四节。

第一节:倾诉自己眷念祖国的热情和报国的真切心情;

第二节:表示作者对祖国的强烈的爱长期被埋在心里,一有机会表达,这种感情则炽烈如火。

第三节:说明苦于前身虽是栋梁之才,但无法报效祖国,在五四革命浪潮激荡下,重见天光。(重点)

第四节:再一次抒发对祖国的思念和热爱之情。

《学习要点》

1、重点掌握借物言志,比拟手法的运用。

整首诗都是以炉中燃烧的煤的口气来抒写。“炉中煤”是作者自喻,比喻作者思念祖国的炽热感情:“年青的女郎”象征五四时期祖国的新生,用的是拟人手法;全诗虽没有出现“怀念祖国”“颂扬新生”等诗句,但很形象地体现了作者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强烈感情。这就是借颂物,言物来表达自己的肺腑之言,胸中之志的借物言志,托物言情的艺术特色。

2、重点掌握“年青的女郎”与“炉中煤”的象征意义。

作者采用这种象征手法,一方面抒发了自己的爱国激情,另方面,也有着强烈的时代色彩。

“炉中煤”象征作者自己的爱国激情,可以使人们体会到作者情感的炽热程度。

“年轻的女郎”象征经过五四运动战斗洗礼后的生机勃勃的祖国。同时,也是诗人热恋,追求的对象。

3、重点掌握第三段写煤的“前身”原本是有用的栋粱,到今天才重见天光的寓意。

这里有双重寓意:(1)象征作者的爱国感情长期深埋在心底,只有五四运动以后,这股激情才得以喷发;(2)象征被封建主义束缚了几千年的中华民族,直到五四革命以后,才焕发出真正的青春活力。

重点掌握诗中反复咏叹的作用。

“啊,我年青的女郎”这一句诗句,反复出现四次:“我为我心爱的人儿,燃到这般模样”在诗首尾各出现一次。其作用:紧扣主题,突出主旋律,增强艺术效果;是整首诗前后呼应,无论是章法,句法,还是韵律方面都和谐整齐。

《重点段落简析》

第三自然段

描写祖国的诗歌范文9

【关键词】: 古诗 传统文化 教育

悠悠千古事,上下五千年,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以古老的《诗经》为发端,优秀的诗歌作品浩如烟海,且题材广泛,技巧高超,在世界文学史上堪称一绝。我国的古诗以意境清新,含义深刻,语言生动,韵律优美而著称,是中华文化传统教育的一座宝库。《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教育。”那么,集上述优点于一身的古诗自然成为语文课堂对学生进行中华文化传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的教育

爱国主义情感维系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民族团结,并经久不衰,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为浓郁,最为强烈的部分,也是学校德育的主旋律。在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应做好以下几点:

1、热爱社会的教育。“位卑不改忘忧国”是南宋诗人陆游一生爱国忧民的真实写照,他在《示儿》中写道:“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心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诗人在临死前仍念念不忘祖国的和平统一,其爱国之心,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王昌龄的《出塞》、李清照的《夏日绝句》都抒写了他们浓烈的爱国之情。教学时,要让学生在充分理解诗句意思和时代背景的基础上,深入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感,并教育学生学习古人热爱祖国,学好本领,长大后做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我们伟大的祖国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2、热爱人民的教育。说过:“人民群众有无限的创造力。”可见人民群众在历史的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他们身上闪烁着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光芒,热爱劳动人民是学生应具有的道德品质。唐代李绅《锄禾》一诗中写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体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敬重。白居易在《观刈麦》诗中也写道:“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写出了农家的劳累辛苦,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生活艰困的深切同情。教学时,应引导学生体会其中的深刻含义,感受诗人的受民深情。同时教育他们热爱劳动人民,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做一个爱人民、爱劳动的好学生。

3、热爱家乡的教育。俗话说:“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家乡人。”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在《静夜思》中的名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字里行间流露着对久别故乡的深怀念。大文学家,唐宋家之一的王安石在《泊般瓜洲》一诗中也写道:“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表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恋恋不舍以及客居异乡的无奈与痛楚。教学时,可以抓住这些千古吟唱的佳句,教育学生从小热爱自己的家乡,长大能造福桑梓,惠及乡邻。

4、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教育。苏轼在《题西林壁》中描绘了庐山雄伟壮观的景象,在《饮湖上初晴后雨》中赞美了西湖美丽谊人的风景。李白的《望天门山》写出了天门山的巍峨险峻;刘禹锡的《望洞庭》写出了秋夜月色下的洞庭美景;张继的《枫桥夜泊》描绘了枫桥一带的夜景,杜甫的《望岳》赞叹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诗人以自然为友,以山水为友,展现了大自然的美好与神奇,是向学生介绍祖国壮丽山河的最好题材,它们同样也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对学生进行积极的情感教育

1、亲情教育。唐代大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写道:“每逢佳节倍思亲”,手足之情溢于言表,使人感动至极。孟郊的《游子吟》歌颂了伟大的母爱。魏朝曹植的《七步诗》则从反面教育我们亲人之间不可互相迫害,应和睦相处。教学时,要相机引导学生用善良体察善良,用真情感受真情,去感受亲人对自己的关爱,努力培养学生尊老爱幻的高尚品质,帮助他们维持良好的亲情关系,使他们有一个和谐的亲情网。

2、友情教育。孔子说:“独学而无友,则孤?而寡闻”。友情是学生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古代就流传下来许多珍惜友情的名篇,如李白的《赠汪伦》、高适的《别董大》、王昌龄的《芙蓉楼送别辛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李白的《送友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都是为朋友而作,表达了朋友间的深情厚意。教学时,可引导学生深入感悟,领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育他们也要朋友之间的感情。

三、对学生进行有益的环保教育

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是当前人类所面临的最为严峻的问题。在语文教学中可结合古诗着重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观。

1、热爱水资源的教育。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紧缺的国家,节约用水十分必要。李白在《望庐山瀑布》中写道:“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一幅壮丽的瀑布图,展现在我们的眼前。赞叹之余,教育学生反思:如果没有了水,还会有这样神奇壮丽的景色吗?大自然中许多与水相连的美景还会存在吗?人类将何以延续生命?

2、热爱鸟类等动物的教育。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人与动物的共处,体现了大自然的和谐。古诗中,涉及鸟类等动物的诗句比比皆是。“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处处鸟语花香,使春天显得有了气息。“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鹂的鸣唱和白鹭的飞翔,充满了一派生机。此外,骆宾王的《咏鹅》、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等诗也都是保护环境教育的很好素材。如果恣意破坏、捕杀鸟类等动物,那么还会有“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的动人美景吗?

3、热爱花草树木等植物的教育。叶绍翁在《游园不值》中写道:“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以出墙来的一枝红杏赞美了满园春色。杨万里在《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写道:“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以荷花的美来衬托西湖的美。白居易在《赋得古原草送别》中写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不仅描写出小草顽强的生命力,而且表达了自己对小草的深切赞美。杜牧的《山行》《江南春》、贺知章的《咏柳》、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中都有相关描写。这些古诗用来教育学生热爱花草树木等植物,不仅形象生动,而且具体直观,有很强的教育性。

四、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描写祖国的诗歌范文10

关键词:唐代 登山 诗歌 文人

我国古代的主流思潮是儒家思想,该思想主张人和自然的和谐关系,认为人应该遵循自然界中陶冶、修炼品格的规律和法则,实现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群山象征着高尚的品德、坚毅的性格、不可动摇的精神意志等,唐代诗人通过对祖国山川的赞美表达了仁爱、希望、信念等文人思想和哲学道理。比如“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李涉《登山》)该登山诗歌虽然是写景叙事,但是从字里行间又参透出人生哲理,表达了对忙碌生活的疲劳和厌倦,对世俗规矩的不满,也表达出对静逸休闲生活的向往之情,从而对个人仕途乃至国家命运有了更深层的感悟。本文主要研究古代登山的渊源与唐代文人如何将文人精神和大自然景色完美结合。

一、古代登山诗的渊源与主题

登山是人类自古喜爱的活动,人们通过登山活动强身健体、舒放情绪并通过克服困难和征服自然的挑战,实现对自我的超越和突破。因而登山活动不再仅仅是单纯的运动项目,更寄托了登山者的情绪和期望,是饱含感情与思绪的心灵之旅。登山活动为生活美满的人带来喜悦,为忧郁消极的人提供庇护,肩负责任的有志之士在登山过程中得到鼓励和支持,失意落寞的人在登山途中不安和忧伤的情绪得到宣泄。我们的祖先曾经多次踏上群山陡峭的顶峰,展示了人类征服自然力量的坚强意志,前辈们既克服了艰苦恶劣的天气、环境因素,发扬光大了中华精神文明,又丰富了登山活动的象征意义,人们在登山的过程中创作诗歌表达对生活的希望和对美好自然的赞赏,其中许多杰出的诗歌作品流传下来为后人传颂,在盛唐时期有关登山方面的优秀诗歌约有二百多首。

登山诗歌的特色是在于诗人创作是在登山活动过程中,与创作者的个人感情、周围自然环境和社会、国家的经济生活环境密切相关,因而登山诗歌具有时代特征,也具有节日特点,其写作主题多以叙事和抒情为主。登山诗歌的创作者将自己融入群山围绕的自然环境之中,通过观察自然风光和景色得到启示,陶冶自身性情并修炼自身品格,在诗歌的创作过程中文学修养得到提高,性格和意志也得到磨练,是创作者寓情于景的感情抒发。登山诗歌中承载着创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国家强盛的追求,在许多关于秋季和冬季登山的诗歌中,尽管天气寒冷或者登山路途艰苦,但是诗歌作者仍然抱着热情洋溢的心情,用毅力和信念战胜困难,给登山活动赋予了多层次、丰富的意义、情趣和内涵。

二、唐代登山活动与登山诗

唐代的登山诗歌数量众多,有的表达出诗歌创作者的壮志和抱负,有的表达出诗歌创作者的失意与不得志,有的描写群山风光美景,有的记述民间节日和活动。依据创作环境和心情的不同,登山诗歌具有描写景物、记述节日与活动、借物抒情等多种主题。一是描写景物的登山诗歌。群山风景秀美、物产丰富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帮助。人们因为热爱、痴迷于登山活动,对群山的地理认知能力逐渐增长,也开始留意登山活动中的历史和精神文化。著名唐代诗人杜牧做诗文“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来描写美丽的山中秋色。群山风光各异,无论是嶙峋高耸、深入云端的北方山脉,还是秀丽婉约、蜿蜒崎岖的南方山脉都深得诗歌创作者的喜爱,对山间各个季节景色风光的美态变化都写入诗歌之中。二是记述节日与活动的登山诗歌。我国的民族众多,拥有许多各具特色的节日与风俗,例如清明时节的扫墓和祭拜活动,重阳节中的观菊登高活动等,因为集体出游或者团聚而去到远郊山间,从平日的繁重工作和生活压力之中解脱出来,拜见亲友增进交流和感情,因为渲染着节日氛围和民俗特色,节日与活动中产生的登山诗歌多为描写体育竞技项目或者民间集会的场面,描绘出怡然自得的和谐、健康生活场景。该类诗歌有“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三是借物抒情的登山诗歌。旅行能够帮助增广见闻,在我国古代许多文人志士热爱各处游历,并将旅途中所见、所感记录下来,此类登山诗歌有“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清斋三千日,裂素写道经。吟诵有所得,众神卫我形。云行信长风,飒若羽翼生。攀崖上日观,伏槛窥东溟。海色动远山,天鸡已先鸣。银台出倒景,白浪翻长鲸。安得不死药,高飞向蓬瀛。”(李白《登泰山诗》)该类诗歌首先描写了高山的景色风光,然后借机抒发抱负和理想,将创作者的精神活动融入了诗歌之中,从主观的角度为景物描写增添神色。前一首诗歌是杜甫先生所作,年轻的诗人成功登上了泰山的顶峰,感受到祖国山川的壮丽、秀美,感受到眼界的开阔和阅历的增长。后一首诗歌是大诗人李白所作,他在诗文中清晰介绍了山势的险峻和气势,也表达了诗人不受世俗繁琐、不合理规定限制的超然心境,登上顶峰后诗歌创作者看到脚下和远处的美景,挑战并突破自我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三、唐代登山诗的文人精神

唐代是我国古代经济和文化高度发展的鼎盛时期,这个时期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高度发展,文人雅士多喜爱相互交流、探讨,分享彼此思想和观点,并在各种活动中用创作诗歌和文章还抒发感情和说明道理,并教育晚辈和学生,而登山诗歌就包括在此大量诗歌之中。

唐代的登山诗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寓意鲜明,有在位当权者在国家节日和庆典中所创作、撰写的诗歌,也有普通官员和学者在自己的郊游活动中随感而发创作的登山诗歌,还有寻常百姓所创作的记录登山场景和心情的优秀作品。唐代登山诗歌的写作风格多为隽永逸致、奔放豪迈,诗文前后思路灵活跳跃,涵盖内容广泛又蕴藏哲学道理和个人情感于其中,这种不羁的创作心态和自由的写作特色能够完整传达诗歌创作者的心境和思想。

诗人李白创作的登山诗歌有绝句和律诗等多种诗歌文体,例如“……因招白衣人,笑酌黄花菊。我来不得意,虚过重阳时。……赤鲤涌琴高,白龟道冯夷。灵仙如仿佛,奠酹遥相知。古来登高人,今复几人在?……”(李白《九日登山》节选)“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这首诗歌主要描写了美丽的庐山风光,诗中介绍了庐山的奇峻秀美,也反映出诗人李白自由豪迈的性格特点和仕途不利,希望避世于山中的落寞心情,有时候期望能跳脱出俗世忧愁和困扰,有时候又看到现实世界的真实和幸福并一直徘徊在这种矛盾、纠结的情绪当中,不能得到解脱。诗歌的上下文对仗工整,气势奔放飘逸,韵律非常优美,诗文营造出的境界绮丽玄幻并随作者情绪的高低而不断转折起伏,是浪漫主义诗歌的杰出代表作。“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周流试登览,绝怪安可悉?青冥倚天开,彩错疑画出。泠然紫霞赏,果得锦囊术。云间吟琼箫,石上弄宝瑟。平生有微尚,欢笑自此毕。烟容如在颜,尘累忽相失。倘逢骑羊子,携手凌白日”(李白《登峨眉山》)此首诗歌是诗人李白年轻时创作的,描写了峨眉山的幽静俊逸,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由、没有烦恼神仙生活的向往。“西上太白峰,夕阳穷登攀。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愿乘泠风去,直出浮云间。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一别武功去,何时复更还?”(李白《登太白峰》)该诗歌主要运用了想象的表达手法,字里行间充满了志愿抱负不能实现的遗憾和愁苦,词句间流露出诗人李白对腐败朝政的不满和厌烦以及对未来的期盼。此类诗词还有“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李白《九日龙山饮》)

四、结语

从以上列出的诗歌来看,唐代登山诗歌的文人精神包括了几个方面:一是纪念古人、庆祝节日;二是抒发个人情绪;三是借诗歌讲明道理和人生哲理;四是因为读书或工作而居住在山上;最后还有对修仙练道的追求。唐代执政者推崇道教思想,全国流行学习道教的理念并修建了许多道教名胜,其中庐山、茅山和终南山等最为著名,人们从各地赶来登山求道,自然也创作了众多关于登山活动的诗歌,并且有的官员和学生为了静养或者专注于工作、学业,久居于山间的道观之中,过着与尘世隔绝的类似隐居的生活,比如大诗人李白就曾经住在山上学习道法,还拥有道教人士的身份,上文中列举也有很多诗歌表达了他对仙道世界的向往和尊崇。“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这首山水诗歌是作者孟浩然感怀古人时所作,表达了对自己怀才不遇的感伤和悲愤。“步辇陟山巅,山高入紫烟。忠臣还捧日,圣后欲扪天。迥识平陵树,低看华岳莲。帝乡应不远,空见白云悬。”(李峤《奉和骊山高顶寓目应制》)登山活动可以带给人快乐和愉悦,但也能让人回忆过去、寄望未来,用古人的经验和教训来鼓励和鞭策自己,从微小的自我思考到对社会、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担忧,乃至对生命、世界的探析和哲学思考。

参考文献:

[1] 李飞.高处的诗仙――谈李白诗歌中的登高意象[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09).

[2] 毕金林.中国古代文人的登高情结[J].时代文学(双月版),2007(01).

[3] 刘莹,李博.从高台意象中领略千古情怀――浅析中国古代登高诗歌[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6(S1).

[4] 姜晓红.古代文人登高审美及其文学创作[J].社会科学家,2008(07).

描写祖国的诗歌范文11

微课是一种利用时长为5-10分钟的微视频开展教学,对知识点进行讲解的方式。微课的主要特征在于精炼、快捷、能够在快捷的操作上来显著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高中语文教学内容繁杂,各种类型的知识点交织。其中,高中语文诗歌教学是十分关键的教学内容之一,其中包含着众多重点难点,而微课的授课特征则正好能够满足诗歌的教学需求,在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对诗歌的理解能力与领悟能力。现文章主要针对微课在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

一、利用微课导入新课知识

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中的课堂导入环节对于学生理解诗歌背后的含义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高效、有趣的课堂导入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让学生能够快速的进入到学习的状态中,让学生开展更加高效的学习。因此,在诗歌教学中教师应该主动利用微课来开展课堂导入,让微课成为吸引学生快速投入到课堂学习中的重要方式,让学生对即将学习的新诗歌有更加直接的认识。例如,在《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制作好的微课片段来导入新的课程知识。在短小的微课中教师可以插入部分电视剧《三国演义》的经典片段,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且在视频中对作者苏轼进行相关介绍,让学生可以通过微课对苏轼的背景与经历有一定的了解,进而能更加深刻的体会到作者在创作诗歌时的豪迈之情,对作品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二、利用微课细化诗歌鉴赏

高中语文的诗歌教学中有一些抽象晦涩的内容需要教师将其变得直接、具体后阐述出来。通常教师都是在课堂上通过口头描述的方式进行,通过语言的描述来对细节进行处理,以便帮助学生更加正确、更加深刻的理解诗歌作品。在微课技术的支持下教师可以通过制作微课视频,来替代口头描述进行细化处理,使得诗歌鉴赏教学过程变得更加形象具体。例如,在《雨霖铃》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制作微课视频来进行诗歌鉴赏教学。视频中穿插宋金时期的金曲以及传统的器乐,展现出《雨霖铃》中离别的愁绪,触动高中生的心灵,让学生能够在微课营造的氛围中融入到情境中去,接着教师可以针对词牌进行进一步的解释,以便让学生能够顺利的进入到下一阶段的学习中。第二,教师在诗歌教学细化分解过程中还可以利用微课来推动学生自主探索,积极的投入到诗歌的细节鉴赏中。在《雨霖铃》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微课来开展教学,让学生分析微课视频中的杨柳、晓风、残月,并且从中分析不同事物所代表的象征意义。杨柳意味着送别,晓风意味着离别,残月意味着别离之情。作者心中的不舍与凄凉尽寄托在客观的景物当中。

三、利用微课开展诗歌分析

在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中高效的利用微课就需要教师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前准备的微课必须是始终围绕着课程的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进行的。经过多次编排与内容的筛选,力求把课程最为精华、最为核心的部分在有限时间的视频中呈现出来。利用微课来进行诗歌教学能够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诗歌的核心,进一步强化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传统的诗歌教学过程教师往往十分容易进入面面俱到的误区,教师总是尽可能的在有限的课堂内传授给多的知识,这样就导致了诗歌知识点十分容易呈蜘蛛网形扩散,每个分支都可以延伸各种知识,从而越来越偏离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而微课则严格根据教学设计来开展教学,诗歌的教学线索十分清晰。例如,在诗歌写作手法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前选定若干首诗歌,以不同的诗歌为实例来引申出几首诗歌所运用的写作手法,以延伸其表达思维。例如,“追忆往事”“壮志难酬”“思念故乡”“离别忧愁”“颠沛流离”“兵荒马乱”等等,对不同的诗歌完成分析后,教师又可以尝试将写作手法与诗歌情景相交融,帮助学生找到不同诗歌中存在的一些共同点。

四、利用微课感受诗歌情感

学生在学习诗歌的过程中往往难以准确把握诗歌情感,感受诗歌所蕴藏的中心思想。

传统的诗歌教学方式已经难以满足学生对诗歌的学习需求,难以深刻诠释诗歌的内在情感。微课这一教学形式则可以改变诗歌教学中情感传递欠缺的问题。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微课,让学生深刻感受到作者所传递的情感,正确领悟到诗歌的主题思想,真实的感受到诗歌所要传递的蕴意,让学生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诗歌的学习当中。同时,教师利用微课可以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对诗歌有充分的了解,掌握诗歌的创作背景、诗歌作者的心路历程,以便对诗歌的情感进行全面而深入的掌握。例如,在进行《沁园春・雪》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微课来展示祖国的大好河山与壮美风景,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刻的感受到作者对祖国热烈又深厚的情感。作者通过描绘壮丽而又宏伟的风景,传达了无产阶级组织对祖国、对英雄的赞美以及对祖国未来发展的美好愿景。教师利用微课中的动画效果可以让学生更加形象的感受到实物给作者带来的情感震撼,从雪景中感受到祖国的伟大以及作者伟大的理想抱负。

总的来说,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榱巳面提升诗歌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的诗歌素养。在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导入新课知识、利用微课细化诗歌鉴赏、利用微课开展诗歌分析、利用微课感受诗歌情感。让学生更加全面、更加透彻的掌握诗歌的内容、感受诗歌的情感,体会作者表达的含义、领悟诗歌传达的思想。因此,在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起微课的作用,积极主动的利用微课来提升诗歌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描写祖国的诗歌范文12

。登楼远眺,视野更为开阔,你会想到王之涣在《 》中的诗句: 。坐在顺水疾驶的船中,两岸景色一晃而过,不由令人想起李白在《早发白帝城》中的诗句: 。

2、默写描绘春、夏、秋、冬四季的诗各一首。

描写春天的诗:诗名是《 》,诗句是

描写夏天的诗:诗名是《 》,诗句是

描写秋天的诗:诗名是《 》,诗句是

描写冬天的诗:诗名是《 》,诗句是

3、按要求默写古诗。

赞美黄河雄伟气势的诗:

赞美庐山瀑布的诗:

赞美柳树的诗:

赞美小草的诗:

赞美春雨的诗:

4、《墨梅》、《竹石》、《石灰吟》三首古诗的共同特点是:看起来写的是物,实际上是在 ,其中“梅”具有 特点,“竹”具有 特点。你还知道类似的诗吗?请写一首。

5、当我们浪费粮食时,妈妈常用   这句诗来教导我们,你能写出另一首《悯农》吗: 。

6、李清照是我国宋代女词人,她写了一首赞颂项羽,抒发爱国情怀的诗《     》。诗句是 。

7、当我们回忆起母爱,要报答母亲的深思时,我们会很自然地吟诵起唐代诗人孟郊的《  》中的诗句 。

最后用了一个反问句,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儿子对母亲的深情。

8、当我们在外地过年时,常常引用唐代诗人王维在《   》中的

来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9、离家在外的游子对着一轮明月思乡思亲,这样的诗有:《    》中的 。《    》中的 。描写旅途中忧愁满腹难以入眠的诗有《   》中的 。《  》中的 。

10、三国时期魏国诗人 在《 》写到:

,表达了诗人对骨肉相残、同根相煎的悲愤之情。

11、陆游是南宋爱国诗人,诗人的绝笔是

,这首诗表达了 。你还能写出其他的爱国诗吗?诗名诗《 》,诗句是 。

12、唐代诗人李白和杜甫,被中国文坛合称为 。其中,李白被称为 ,杜甫被称为 ,杜甫生平第一快诗是《 》,抒发了 。你还知道杜甫写景的诗《  》和《   》。

13、赠别诗在我国古诗占重要地位,许多诗人都有优秀作品,

如李白的《 》写到 。

杜甫的《  》写到   。

王维的《    》写到 。

高适的《 》写到 。

王昌龄的《 》写到  。

14、我们还学过描写边塞军旅生活的古诗有王昌龄的《 》:

,王之涣的《 》:

15、“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除了《古朗月行》,我们还学过选自“汉乐府”中的《   》其中 一句含有很深的哲理,劝导人们 。

16、我们曾学过北朝民歌《 》: ,描绘了一幅 的草原图画。

17、“词”是一种可以配乐歌唱的文体,有不同的   ,你知道的词牌名有 、 、 、 、

、 、 、 、 、 。请默写毛泽东的一首词:词名《 》,词中写到